文言/文法
判断句
编辑文言的判断句往往不需要系辞连结,而直接使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表达判断(即N1是N2)的含义。
者也结构
编辑使用“者”“也”的判断句结构,“N1者,N2也”的含义相当于“N1是N2”。其中“者”可认为是表示主题的词,一说表示停顿,“也”则表示判断语气,两者均可省略。
- “N1者,N2也”
- “N1者,N2”
- “N1,N2也”
- “N1,N2”
句中系辞
编辑判断副词
编辑文言的判断句常常添加副词,有“乃”“则”“即”相当于“就是”,“亦”相当于“也是”,“诚”相当于“确实是”等等。这些词演变至今,一部分成为白话书面语中较正式的系辞。
引用法
编辑“N曰S”相当于“N说S”,此外可使用“云”“谓”“言”等代替“曰”。
- 《论语》:“子曰、诗云”
疑问句
编辑一般疑问句
编辑一类以“乎”结尾,相当于白话文的“吗”。
- 《列子·汤问篇》:“古初有物乎?”
- 《项脊轩志》:“儿寒乎?欲食乎?”(儿子你冷吗?你想吃东西吗?)
- 《前赤壁赋》:“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这难道不是曹孟德的诗吗?)
- 《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
特殊疑问句
编辑特殊疑问句使用疑问词,文言的疑问词主要有“何”“谁”等,配合疑问词可以实现特定的疑问。
何
编辑“何”是一个比较广泛的疑问词,不但可以指“什么”,还可以指“谁”“为什么”“怎么样”等等。此外,“何”还可以通过修饰明确所问对象,例如“何人”(相当于“谁”)“何处”“何为”(相当于“为什么”)“何如”(相当于“怎么样”)“何以”等。“何”还有“奚”“曷”“胡”等变体。
- 《归去来辞》:“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习语:“来者何人”(来的是什么人?)
- 《诗经·国风·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 《诗经·国风·召南·行露》:“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 《诗经·国风·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 《诗经·国风·召南·行露》:“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
汉语和世界上一大部分语言类似,未知信息往往会提前,所以当“何”连结介词时,和一般名词不同,介词可以放在“何”的后面,形成倒装,不过原本的顺序也是允许的,例如“以何”和“何以”,“为何”和“何为”,“如何”和“何如”等等。
“何”常常搭配句尾的“也”构成疑问句。
“何”可和否定副词“不”组合为“何不”用以表达建议。
除了表达疑问,何字还可以表达强调,相当于“多么”。
- 《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谁
编辑“谁”相当于“什么人”,等同于“何人”,也可能写作“孰”或“畴”。
反问法
编辑以“岂”“安”“焉”“宁”“乌”“奚”“恶”等开头,相当于“怎么”或者“哪里”。
- “岂”
-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如果对国家有利情愿死,怎么可以因为有祸而去避开它?)
- 成语:“岂有此理”(哪有这种道理?)
- “安”
- “焉”
- “宁”
- “乌”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第一百五十七》:“又乌足道乎!”
- “奚”
- “恶”
以“其”开头,相当于白话文的“难道”。
以“无乃S乎?”“无乃S与?”的形式,相当于“难道不是S吗?”。
祈使句
编辑祈使句可分为肯定祈使句和否定祈使句。前者表达命令、请求等,后者表达禁止、劝阻等。
肯定祈使
编辑肯定祈使句可用祈使动词“愿”“请”,例如:
否定祈使
编辑否定祈使句一般使用“勿”“无”“莫”等副词,例如:
语态
编辑被动法
编辑被动助词
编辑被动助词主要有“见”“被”等,用于动词前。
施事介词
编辑文言中有时不对动词变形,而是单纯使用施事介词“于”等。
- 《屈原列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怀王因为不分忠佞,所以在宫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宫外为张仪所欺骗)
为所形
编辑“N1为(N2)(所)V”相当于“N1被(N2)(所)V”。
-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不利,遂为所攻。”
-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童趣):“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韩非子·五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梦溪笔谈·技艺》:“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 《史记·项羽本纪》:“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报任少卿书》:“重为天下观笑。”
- 《聊斋志异·促织》:“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使动法
编辑使动法使用带有使动含义的动词“使”“令”“命”“召”“遣”“教”“勧”“说”“俾”等等,构成“N1V使动N2V”的结构来表示,相当于“N1让(派、请、命令……等)N2 V”。
有时一个自发动词本身就可以活用为使动动词,例如:
否定词
编辑文言的否定法,主要是利用否定动词、否定副词或否定代词来表达否定。否定词以唇音声母(帮母、明母)起首的字为主,主要有“不”“弗”“非”“匪”、“无”“微”“莫”“勿”“毋”“未”“亡”等
否定动词
编辑无、亡、无、微
编辑- 《玉篇》:“无,不有也”
即“没有”,“有”之反。
- 《周易》:“无咎”“无妄”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人没有比没有亲戚、君臣、上下关系更大的罪了)
- 《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没有管仲的话)
非
编辑“非”相当于“不是”
- 《郑伯克段于鄢》:“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现在的京邑不合法度,不是符合先王旧制的状态,您将无法控制)
否定副词
编辑被否定词为动词、形容词等时,在前添加否定副词而构成的。
不、弗
编辑用以否定谓语,与现代汉语相似。
- 《郑伯克段于鄢》:“公弗许”(武公不同意)
勿、毋、无、莫
编辑表示禁止或劝诫不要做当该行为,相当于“不要”“别”。
- 《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 《史记·陈涉世家》:“苟富贵,无相忘”(若是我们之中有富贵起来了,不要互相忘记)
- 《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麇》:“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黄鸟》:“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
否定代词
编辑现代汉语中缺乏否定代词,转而使用“没有人”“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等方式来表达。而文言中则有“莫”“未”等否定代词。
莫
编辑相当于“没有人”“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
未
编辑相当于“从来没”。
组合形
编辑特殊含义
编辑- “不敢”
- “不可1”,相当于“不可以”,强调由于“不被允许”而做不到。
- “不可2”相当于“不能”,含义较广。
- 《前赤壁赋》:“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不得”相当于“不能”,强调由于“没有机会”而做不到。
- 《阿房宫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 “不能”相当于“不能”,强调由于“能力不够”而做不到。
- “未尝”相当于“不曾”
双重否定
编辑文言文中的双重否定,其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表示肯定,并且有强调的功能。
- “无不”相当于“没有不”,强调动作对象是全部。
- “不无”相当于“不是没有”。
- “非不”相当于“并不是不”。
- “无非”。
- “非无”。
- “不敢不”。
- “不得不”相当于“必须”“应当”,语气强烈,强调义务或必然
- “不能不”
- “不可不”相当于“必须要”“应当要”,语气强烈,强调做某事的必要性
抑扬法
编辑文言中最独特的一点就是抑扬法,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类似“N1且P,况N2乎?”来表达,类似“N1尚且P,更不用说N2了”。
另外,还有类似“N1V,孰不V”的结构,表达“如果就连N1都V,那么还有什么/谁不V”的意思:
假设法
编辑比较法
编辑文言中的比较,常用“于”这个介词引出比较的基准或者被比较的对象
- “N1A于N2”相当于“N1比N2更A”
- “N1莫A于N2”相当于“N1之中,没有比N2更A的”
- “N1V比较于N2”
在疑问句中,往往使用介词“与”来引出比较对象
- “N1与N2孰A?”或“N1孰与N2A?”
表示不及、不到、比不上时,使用以下的结构:
援因法
编辑数字表示
编辑文言的数次与现代汉语类似,但也稍有不同。文言的数字,采取十进制法,有九个基础数词,基本数字单位有“十”“百”“千”“万”等。对于超过“万”的数字,还有更大的单位不过不常用,而且进位方法也不统一,有十十而进的,有万万而进的。在簿记领域,有专门的记账用数字,也就是所谓大写数字。
文言数词 | 所代表数字 | 文言数词 | 所代表数字 | 文言数词 | 所代表数字 | 文言数词 | 所代表数字 | 文言数词 | 所代表数字 | ||
---|---|---|---|---|---|---|---|---|---|---|---|
一十 | 10 | 二十 | 20 | …… | …… | ||||||
一 | 1 | 一十一 | 11 | 二十一 | 21 | 一十 | 10 | 一百 | 100 | ||
二 | 2 | 一十二 | 12 | 二十二 | 22 | 二十 | 20 | 二百 | 200 | ||
三 | 3 | 一十三 | 13 | 二十三 | 23 | 三十 | 30 | 三百 | 300 | ||
四 | 4 | 一十四 | 14 | 二十四 | 24 | 四十 | 40 | 四百 | 400 | ||
五 | 5 | 一十五 | 15 | 二十五 | 25 | 五十 | 50 | 五百 | 500 | ||
六 | 6 | 一十六 | 16 | 二十六 | 26 | 六十 | 60 | 六百 | 600 | ||
七 | 7 | 一十七 | 17 | 二十七 | 27 | 七十 | 70 | 七百 | 700 | ||
八 | 8 | 一十八 | 18 | 二十八 | 28 | 八十 | 80 | 八百 | 800 | ||
九 | 9 | 一十九 | 19 | 二十九 | 29 | 九十 | 90 | 九百 | 900 |
数字单位前的“一”往往会被省略,在首位时尤甚,如“十”代表10、“百”代表100、“千”代表1000、“十三”代表13,“二百十三”代表213等,。
数词可以直接按照十进制连接,例如54321可写作“五万四千三百二十一”。万以上的数字,可重新利用万以下的单位(也可以认为万构成了一个复合单位的“~万~”的表示方法)。有时为了调整语气,会添加“有”字,例如113可以写作“百有十三”(同时也可写作“百十三”“百一十三”“一百一十三”等)。
数词后可跟名词,表示名词所指代对象的数量,“~里”“~等”“~人”等。 数词前可接副词,例如“方~”表示“~见方”,“凡~”表示“总共”等。
以下为用例:
-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5)
- 《礼记·王制》:“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1000,100,70,50)
- 《礼记·王制》:“百亩之分: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5,9,8,7,6,5)
- 《礼记·王制》:“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100,30,70,60,50,120,210)
- 《九章算术·方田》:“又有田广十二步,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答曰:一百六十八步。”(12,14,168)
- 《九章算术·方田》:“又有田广二里,从三里。问︰为田几何?答曰:二十二顷五十亩。”(2,3,22,50)
- 《九章算术·方田》:“又有邪田,正广六十五步,一畔从一百步,一畔从七十二步。问︰为田几何?答曰:二十三亩七十步。”(65,1,100,72,23,70)
- 《九章算术·方田》:“又有箕田,舌广一百一十七步,踵广五十步,正从一百三十五步。问︰为田几何?答曰:四十六亩二百三十二步半。”(117,50,135,46,232)
- 《周髀算经》:“凡径三十五万七千里,周一百七万一千里。”(357000,1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