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學/藥物劑型設計:藥學與配方考量/溶解度

  • 當藥物要進入全身循環,並發揮藥效,一定要先溶於水溶液中
  • 相對不溶的化合物通常展現不完全且穩定性不高的生物吸收
  • 如果一藥物的溶解度不高,便必須想辦法將其溶解度提高,最常見的作法就是把藥物做成鹽類或酯類

溶解度與粒子大小

編輯

藥物的粒子大小與表面積可以影響實際溶解度,其關係如下:

 

  • S:小粒子的溶解度
  • So:大粒子的溶解度
  • γ:表面張力
  • V:莫爾體積
  • R:氣體常數
  • T:絕對溫度
  • r:小粒子的半徑

溶解度與pH

編輯
  • 除了調整粒子大小、做成鹽類以提升藥物的溶解度,尚還有另一個方法,但其帶來的效果並不大:調整 pH 值
  • 藥物通常是弱酸或弱鹼,如需單靠調整 pH 以提升溶解度,則需要強酸或強鹼,但這已經超過生理的限制,另外會有穩定性的問題
  • 其他增加溶解度且比調整 pH 效果還要好的包括使用助溶劑、複合物、固體分散等
  • 假設有一酸性藥物,其解離方程式為: HA↔H++A-,酸平衡常數為 Ka
    • 則在 pH 低於 pHmax時,總溶解度 ST 
    • 在 pH 高於 pHmax 時,總溶解度 ST 
    • 其中 Sa 為游離酸(HA)的飽和溶解度;Sa' 為鹽型(A-)的飽和溶解度
    • 而 pHmax 為當環境中 pH 達到某一特定的值時,藥物的總溶解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