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學/性格
人格(Personality)是一個探討人的整體的領域,性格理論試圖探討不同功能間的交互作用,並且透過整體的角度觀察及了解整體的人。
性格心理學研究有三大課題:
- 普同性:探究人類性格的共同特徵和基本運作原則
- 差異性:探究人與人之間性格差異的原因
- 獨特性:探究什麼因素讓人獨特,以及如何用科學的法則來解釋個人的獨特性。
性格心理學:性格心理學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由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創立的精神分析學派拉開序幕。此學派認為無意識心理過程對性格形成有着顯著影響。隨後,心理學領域逐漸湧現出多種理論學派,如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個人的主觀經驗和自我實現的潛能,特質學派側重於分析和分類穩定的性格特質,而行為學派則從外部行為和環境條件探討性格的形成。社會認知學派進一步融合了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考察了個體如何在社會互動中構建和調整其性格。另外,社會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擴展了研究視角,從單一個體轉向群體中的個體。其探索了個體在群體環境中的行為、認知過程、情感活動及意志品質,研究如何由社會文化背景和群體互動中塑造性格。
導論
編輯從上述性格心理學的三大議題出發,不同的人使用「性格(Personality)」這個語詞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不過性格心理學家在界定性格的基本意涵上仍具有一定的共識,大多同意它指涉:用於說明或理解個體形成具有持續性與區別性的一組心理特徵或一套心理系統。持續性(enduring)指性格特徵能跨越時間及生活情境而展現出某種一致的行為;區別性(distinctiveness)則指能區隔出人們彼此間差異的心理特徵。
《論語·先進》中曾提到:「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高柴的個性愚直,曾參的個性遲鈍,子張性格偏激外向,子路的性格則過份剛猛魯莽),顯現了古人對「性格」的觀察。在人類過去不同時期的心理學發展歷程中,二十世紀中葉的心理學家比較偏重於後天的研究方向。像是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認為人皆遵循五個階段的心理發展(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生殖期),以形塑其性格,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然而佛洛伊德的理論存在的問題包括「理論的概念定義不明確」,難以客觀量測,故無法以理論推論相應可能發生的現象。此外,「心理分析的許多命題無法驗證」。以肛門期為例,無論是不修邊幅或極度要求整潔的人均符合理論所述。綜合以上,新佛洛伊德學派(Neo-Freudianism)誕生,接受潛意識歷程以及心理衝突等概念,但反對慾力說而強調性慾之外的動機歷程。注重兒童期後(現在)的生活經驗和社會關係對性格養成與發展過程中的影響。其中研究者包括奧地利心理治療師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克服兒童期自卑感為性格發展的主要動力」;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提出「persona內外向等性格的社會面向」;而挪丹德美心理學家卡倫·荷妮(Karen Horney)提出「性格發展過程中社會因素的影響大於生理因素」。於 1970 年代後的研究者,將目光轉移到先天影響的可能性上,就如藉由對雙胞胎有系統的性格研究,為先天對性格的影響提供了可能性。近年則發現,先天與後天,生物與環境因素實非性格影響的競爭關係,反倒是常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塑造個體的性格。而性格理論的發展,隨着科技時代的快速變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頻繁,影響個體性格發展的因素顯得更加多元。
性格是分辨人類在不同情境下所展現出情緒、認知以及行為傾向的組合差異。就算是在相同的情境下,人們也不一定會有相同的言行舉止。情境雖說能影響人們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但同樣的,人們也會影響到情境。性格可藉由觀察、訪問或人格量表所測量出來,而人格量表是最普遍被使用的方法。
"Personality" 一般都會被譯作「性格」,心理學學界則把它譯為「人格」。 (註:漢語對於性格心理學中的各個名詞有時候會產生翻譯上的歧異,例如 Character 通常譯作「性格」,但亦有譯作「品格」的時候,而 Personality 通常譯作「人格」,但亦會和「性格」混用,讀者應特別注意翻譯上的歧異,以免造成觀念上的混淆。)
以下為防止歧異,將使用「人格」來代表 "Personality"。
人格 (Personality)
編輯「人格」不僅僅包括性格,還包括價值觀、自我觀念等等。準確來說,「人格」是指一個人一致的行為特徵的群集。人格的組成特徵因人而異,因此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這種獨特性致使每個人面對同一情況下都可能有不同反應。人格心理學家會研究人格的構成特徵及其形成,從而預計它對塑造人類行為和人生大事的影響。
從人格的概念可以看出性格特徵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的心理活動上:
- 人對事物所持的態度:態度是個人對某一事物所持的評價與內在反應的傾向,人會做出種種不同的評價:贊成或反對、肯定或否定,同時還表現出一種內在反應的傾向,即行為活動的準備狀態,而正是這些對現實的穩定態度,形成了一個人的人格特徵。
- 與態度相應的行為方式:並非所有態度和行為方式都是人格的特徵,一時性和偶然性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不能稱之為人格特徵,例如:一個人偶爾撒了一次謊,並不能就此認定他具有不誠實的人格;反之,一個人偶然幫助別人做了一件好事,也不能說他具有助人為樂的人格,只有當這種態度和行為方式具有穩定性和習慣化的性質,才能稱之為人格特徵。
- 人格一經形成便趨於穩定,但是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具有可塑性的。人格不同於氣質,更多體現了社會屬性,是能區分個體之間差異的核心。
以下區分相關名詞:
名詞 | 解釋 |
---|---|
氣質(Temperament) | 指一個人內在的人格特質,如內向與外向、勇敢與溫和。它通常是性格中先天決定的部分的,不是後天學習而來。現代遺傳生物學者認為,許多先天性格存在着基因的影響。故近代研究多以嬰兒或幼童為主,着重在其與環境、事件互動的差異[1]。
氣質是由生理(尤其是神經結構和機能)決定的心理活動的動力屬性,以行為的能量和時間方面的特點為表現。更進一步的描述,對環境的敏感度、適應力、反應強度、整體情緒表現、行為持久性等,都是組成個體獨特氣質的因素。有學者認為,氣質是人格形成的自然基礎和內在原因。 |
品格(Character) | 基於個人特色去面對現實的態度和習慣化的行為表現,可藉由一個人對待周遭世界的態度解釋並產生行為反應,主要是性格中後天培養的道德、品行。個人對待周圍世界的態度,由行為反映出「性格具有個體差異」,但後天形成的社會性對其認知有重大影響,也因此體現出了階級與道德。性格具有獨特性和穩定性。獨特性是指面對同一件事,不同性格的人就會有不同反應。穩定性分為時間上的穩定及跨情境的穩定,同一個體面對不同情境,即使隨着時間流動,都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在心理學上,它的定義幾乎與人格相同,但還是有所區別:性格是人格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人格中涉及社會評價的那一部分。可以說,性格是人格的社會屬性的體現。 |
人格(Personality) | 指人類心理特徵的整合、統一體,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結構組織,指一個人在對人、對己、對事物乃至對整個環境適應時,所顯示的行為模式、思維方式之持久且一致的特質。在不同時間、區域下影響着人的內隱和外顯的心理特徵和行為模式。是一組具有特徵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的動態型態,會根據環境的要求和個體的內在發展狀況,持續地改變。人格還涉及隨着時間的推移持續表現出的思想、感覺、社會適應和行為等方面的模式,這些模式強烈影響一個人的期望、自我概念、價值觀和態度。 |
特質(Trait) | 指人類整體性格展現在不同面向上的行為特徵。像我們的人格都由不同種的「特質」所構成,其中可能有大方、熱心、攻擊性之類的。在人格心理學中,最知名的理論是五大型格特質。根據這個理論,我們用五個特質來表達一個人格。包括:思想開放度、嚴謹度、外向度、隨和度和負情緒度五個面向。簡而言之,特質與人格相比描述的範圍較為特定。 |
- 人格心理學家在研究人格時,試圖將所有人格特質,例如外向與內向、積極樂觀與悲觀憂鬱等等,這些各式各樣的形容詞統整成簡單明瞭的多元化表格,將這些不同的特徵描述簡化成涵蓋範圍廣的組合。
- 以下將會深入研討人格特性。
定義
編輯美國人格心理學家阿爾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年11月11日-1967年10月9日)曾綜述過五十個人格的定義,最簡明的說法是個人內在的動力組織,決定了個人對環境的特殊適應方式[2]。有鑒於對佛洛伊德過度強調人之潛意識的不滿等因素,他還提出了所謂的「特質論(Trait theory)」,將特質定義為「在我們的環境之中,對刺激之穩定、持久的反應方式」,同時也是性格的基本單位。透過個案研究法從對象之日記、自傳等分析出具代表性的人格特質。他認為個人的特質是以其生理為基礎形成的概括、個人化的決定傾向,是人格的基礎、心理組織的基本建構單位。阿爾波特特質的三個水平是把人格特質中的個人特質再進行更詳細的區分:
首要特質(cardinal trait) | 主導性、代表性的人格特質。小說中的戲劇人物,往往被作者以誇張的筆法凸顯其首要特質。例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這種特質在人格結構中具支配性,但並非每個人都具有,而有些人會因這些首要特質所產生之鮮明性格而成為著名人物。 |
中心特質(central trait) | 又稱重要特質。每個人身上以不同程度存在,也是造就每個人不同之處的一般特質。在每個人身上大約有 5-10 個中心特質,例如誠實、聰明、清高、孤僻、敏感等等。 |
次要特質(secondary trait) | 只在某些特殊情境中表現的特質。例如:有些人雖然喜歡高談闊論,但在陌生人面前沉默寡言。這些特質通常是從各種刺激、對事物的偏愛或恐懼(像是喜歡吃某種食物)、特定情境(例如室內幽閉恐懼症)所制約。 |
- 其他定義
- Claridge & Davis(2003)認為性格是由相對穩定、一致的特質集合所組成,它界定了個體獨特的行為、思考和情感[3]。
- Feist(1990)認為一個人內部相當持久的特質、性格、或特徵,使得這個人的行為顯示一致性。
- Phares(1991)將『人格』定義為一組具有特徵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的型態(pattern),它可以區分個人與他人之不同, 而且在不同的時間和情境中具有相當的穩定性與一致性。
獨特性 (Distinctiveness) | 表示能彰顯該個體之特性是有別於其他人,能夠有效區別個體間的差異。雖然人與人之間的某些特徵可能相同,但他們在整體人格的方面仍然有所不同。例如:同一家庭的兄弟姊妹,雖然外人都認為他們之間有十分相同的習慣和特質,卻仍然可以分辨出他們之間除卻外貌的差異,這也是連雙胞胎的個性不見得相同的原因。 |
一致性 (Consistency) | 表示個體在不同的時間軸和情境下仍具有一樣的行為,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也不會因為所處環境(時間、地域)不同而有所差異。在俗語中,我們經常聽到「牛牽到北京還是牛」、「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等,其實就可以顯現出所謂「人格的一致性」。該特性之表現並非隨機、意外的發生,但是也並非完全不可變,像是暫時的受到一些事情的制約,也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反映出不同方面的人格,例如生活壓力會導致人格的一致性發生相應的變化。 |
整體性 (Integrality) | 表示人格是構建著人的內在心理特徵、一個人從行為模式中表現出心理特性的整體。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某一個行為之中尋求蛛絲馬跡,見微知着地找出這個人整體的心理特徵。其他的心理學領域專注於人的某個面向,而性格心理學注重全人的描述。 |
動機性和適應性 | 人格支撐著人的行為,驅動着人趨向或避開某種行為,也是構成人內在驅動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這種驅動力與情緒無關,可以說是一種生來具有的力量且具有適應性。 |
自然性與社會性 | 人格不是完全孤立存在的,社會文化方面和自然方面對人格都有着重要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是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說,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會文化影響的,但還是以個體的神經解剖生理特點為基礎。 |
- 錯誤觀念
- 「人格是單一的」:人格彼此間是獨立的,具有不同的組成。
- 「人格是不變的」:人格具有穩定性及持續性,但有時隨着時間遷移或是經歷生活中的事件,人格仍可能產生變化。
- 「特異的人格即為異常的人格」:每個個體都具有互異的人格,除非人格背離道德文化太嚴重,或是侵犯到他人權益,否則所有人格都應當受到尊重及平等待遇。
- 「人格可以藉由人體的外部特徵判斷」:人格是一個複雜的內在特質集合,通常需要透過長期的互動與觀察來更全面了解。單靠外表或短暫的交往,通常難以捕捉到一個人的真實人格。這種觀念忽視了人格的深度與多面性,可能導致錯誤的人際判斷和偏見的形成。
根據上述的討論,目前普遍認為性格是由多種心理特徵,如:感覺、認知、情緒、價值等反應諸要素整合的產物。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所形成的內部穩定和持久的動力組織。
人格受遺傳之影響可以從染色體上基因結構的觀點解釋。以下三種不同研究方式,皆提供了此觀點的證據,支持遺傳在個體的人格特徵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比較一起成長的 120 對同卵雙胞胎(MZ)與 50 對異卵雙胞胎(DZ)國中生,兩者性格特質相關系數的差異,可估算個體性格總變異量的遺傳作用性,雙胞胎研究方法不僅比較一起成長的同卵雙胞胎與異卵雙胞胎,還包括對分開成長的雙胞胎的研究。這些研究表明,同卵雙胞胎在性格特質上的相關系數高於異卵雙胞胎,這證明了遺傳在性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2]。
- 對剛出生就分開的雙胞胎進行研究[3]。
- 對不同情境中工作滿意度的穩定性和一致性進行研究[4]。
- 研究發現:
- 遺傳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響因素。
- 遺傳因素對人格的作用程度,隨人格特質的不同而異。通常在智力、氣質這些與生物因素相關較大的特質上,遺傳因素的作用較為重要;在價值觀、信念、性格等與社會因素關係緊密的特質上,後天環境的作用較為重要。
- 人格的發展是以遺傳與環境兩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所謂氣質(temperament),大都是藉由遺傳而來的。 美國心理學家卡根(Jerome Kagan,1929年2月25日 – 2021年5月10日)試圖從情緒與外顯行為的個別差異了解兒童的氣質。卡根的研究表明,氣質在很大程度上由遺傳因素決定,並且在嬰兒期就可以觀察到。他通過長期的縱向研究,將兒童的氣質分為抑制型和非抑制型,這些類型在很大程度上是穩定的,並且會影響兒童未來的情緒和行為發展。
- 抑制型:抑制型氣質的孩子在面對不熟悉的環境時,容易變得拘謹、逃避和不安。他們的行為通常較為膽小、謹慎,對新事物的反應較為保守。
- 非抑制型:非抑制型氣質的孩子在面對不熟悉的環境時,可以自得其樂,並且對新奇事物立即做出反應。他們的行為通常較為外向、奔放,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和熱情。 卡根的研究還表明,這些氣質特徵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具有相當的穩定性,並且會影響他們的社交行為、學業成就和情感發展。此外,雖然遺傳因素在氣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環境因素,如父母的教養方式和社會支持系統,也會對氣質的表現和發展產生影響。因此,氣質的形成是遺傳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其他相關研究:
- 雙胞胎的人格與遺傳關係
- 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心理學家找了超過八百對雙胞胎進行研究,發現同卵雙胞胎的遺傳比環境更能影響性格,尤其是自我控制、決策與社交…等性格特徵。
- 此實驗對象為美國的雙胞胎,平均年齡在50左右,實驗方法是藉由項受試者提出一系列問題,再根據Ryff 心理健康量表對結果進行評估和標準化。從實驗結果發現,同卵雙胞胎相較於異卵雙胞胎,有高出兩倍以上的可能性會擁有相同的性格,除此之外,實驗結果也表明如果遺傳連結越強(genetic link),性格特徵就越有可能在家族中遺傳。愛丁堡大學的Timothy Bates教授表示,遺傳對人的自我控制影響最大,研究表明,基因對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有着最大的影響。自我控制是一種能夠影響個體決策、行為規範和社會互動的核心性格特徵,基因影響自我控制能力,進而影響個體在目標設定、社交互動和學習發展方面的表現。除了自我控制,遺傳因素對決策和社交能力的影響也非常顯著。這些性格特徵的遺傳性解釋了為何同一家族的成員在這些方面常常表現出相似性。研究還發現,遺傳因素對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也有重要影響。擁有良好遺傳背景的人,在面對壓力和挑戰時,更可能保持心理健康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 特定基因與某些性格特質之間存在關聯
- 5-羥色胺轉運體基因(5-HTT):與5-羥色胺(血清素)的傳輸有關。這個基因主要有短型(s型)和長型(l型)兩種等位基因形式,攜帶短型等位基因的人較容易出現焦慮和憂鬱的性格特質,而擁有長型等位基因的人有較高的情緒穩定性和正向情緒。
- 多巴胺D4受體基因(DRD4):與多巴胺系統有關,影響人的獎賞與動機系統。當擁有某些變異型(例如7重複序列),性格上會有探索、冒險和尋求新奇的元素存在。
- COMT基因:COMT基因編碼酶負責降解多巴胺,其不同的變異會影響認知和情緒調節。
- MAOA基因:MAOA基因編碼單胺氧化酶A,負責分解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若年幼時背負太多壓力,擁有低活性等位基因(MAOA-L)者會產生較高的攻擊性和衝動性行為。
環境
編輯指外在的因素,如:成長背景、社會文化、生活條件、家庭、朋友、社會規範等。
環境除對於性格、價值觀的塑造外,也可能影響與遺傳因素有關的部分。表觀遺傳學的研究透露了環境因素會影響基因的表現,可能造成其甲基化或乙酰化等,使基因轉錄機率改變進而造成巨觀上結果的不同。因此環境對於遺傳因素的影響並非完全沒有,但與環境直接造成的性格塑造等相比,影響較小。以下為指出基因與環境交互作用對性格形塑的重要性的研究: Caspi等人的研究發現與血清素運輸有關的5-HTT基因中長短等位基因在個體受到環境壓力後的差異。攜帶一個或兩個短等位基因的人在經歷生活壓力事件後,比攜帶兩個長等位基因的人表現出更多的抑鬱症狀、可診斷的抑鬱症以及自殺傾向。 Bakermans-Kranenburg, M. J.,和van Ijzendoorn, M. H. 共同發表的研究中探討了多巴胺D4受體(DRD4)基因的7重複多態性與母親敏感度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影響學齡前兒童的外向行為,如攻擊行為。攜帶DRD4 7重複等位基因的兒童在母親較不敏感的情況下,表現出更明顯的外向行為。
家庭環境
編輯家庭對孩子人格發展的影響是最初且最重要的環境。
家庭氛圍
家庭的氣氛和家長的教育態度會對其小孩的性格有深遠的影響,然而在其他動物身上也有類似的發現,不同的育幼方式也會影響其後代的個性及行為: 在邁克爾·米尼教授進行的一項老鼠實驗中[5],他將幼鼠依被其母親舔舐的頻率分成兩組。實驗發現,常被舔舐的幼鼠對於新環境具有好奇心,勇於探索,且攻擊性較低;而鮮少被母親舔舐的幼鼠則容易對新環境恐懼,且攻擊性較高。
因此不同的家庭氛圍會導致不同的性格,而要研究家庭對人格的影響,主要是在探討不同的教養方式對人格發展產生何許差異。 大多情況下可分為五種:
教養類型 | 互動方式 | 孩子人格發展傾向 |
---|---|---|
權威型(Authoritarian) | 家長習慣以權力控制孩子的行為,孩子鮮少有發表意見的空間,也較少情感上的支持 | 消極被動、依賴、服從、懦弱、退縮,長大後較缺乏思考批判的能力,甚至會形成不誠實的人格 |
民主型(Authoritative) | 親子間的互動與溝通上採開放且雙向的,雙親有說話的權利,孩子也能表達自己的意見 | 積極的人格品質:如活潑正向、獨立負責、彬彬有禮、善於交往、團隊合作、勇於挑戰等 |
放縱型(Indulgent, permissive) | 完全接納孩子的思想,較少糾正指導孩子的行為,對孩子較為放縱 | 任性自私、幼稚、具攻擊性、野蠻衝動、獨立性差、唯我獨尊、無理胡鬧等行為 |
忽視型(Neglectful) | 想省麻煩而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也不會給予更多的情感回饋 ,以「方便」為主 | 負面發展,如:自我貶抑、無法建立自尊;長大後亦與人疏離,影響人際發展 |
不一致型 | 家長持不同的教養方式,規範不同且時常改變 | 感到無所適從、缺乏安全感、不易信任他人 |
家長的情緒往往會直接影響孩子,因此學會溝通、傾聽,才能讓孩子擁有較正向的性格。另外,家庭物質生活的環境也會對人格產生極大的影響,諸如收入、父母職業、住房條件等等。綜上所述,家庭塑造了人們不同的人格特質。
家庭文化背景
除了家庭氛圍以外,文化背景深刻影響着父母對於教養的看法和實踐方法,進而形塑孩子的性格和行為模式,並形成來自橫跨家庭環境及社會文化的對於孩子性格的形塑。
文化教養類型 | 互動方式 | 孩子人格發展傾向 | 代表性國家/區域 |
---|---|---|---|
集體主義 | 強調群體和諧,尊重長輩 | 合作性、謙遜、社會責任感強 | 中國、台灣、日本、韓國 |
個人主義 | 強調獨立思考和自我表達,鼓勵個人目標 | 獨立、自信、創新 | 美國、英國、澳洲 |
代表主義 | 強調公民參與、社會福利與公共政策的支持,家庭與社區的緊密連結 | 社會信任高、責任感、對公共福利的高度支持 | 瑞典、挪威、丹麥 |
跨文化家庭 | 結合多種文化教養方式,鼓勵在不同文化期望之間找到平衡 | 靈活、多元的文化適應能力、能夠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 | - |
早期童年經驗
「早期的親子關係定出了行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後行為」,這是麥肯依針對早期童年經驗對人格影響力的總結。人格發展的確受到童年經驗的影響,幸福的童年有利於兒童發展健康的人格;相反地,不幸的童年往往也會使兒童形成不良的人格。
但二者不一定存在唯一對應的關係,例如:溺愛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而逆境可能磨練出孩子堅強的性格。因此早期經驗是會影響人格發展的原因之一,但整體的人格形成還會受到許多變動的因素影響。
學校教育
編輯學校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性、向學生施加影響的教育場所。教師、學生、同學、班級等是學校教育的元素:教師對學生人格的形成與發展具有指導、定向的作用;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過程,有系統地接受科學及文學知識,塑造世界觀,並藉由學習,培養學生積極好學、堅持不懈等正向人格特質。教師既是學校宗旨的執行者,亦是評定學生言行標準者,在大部分情況下是學生的首要仿效對象,他們的言行皆對學生產生著巨大的影響。若是在性情冷酷、刻板、專橫的老師所管理的班級中,學生的欺騙行為可能增多,但若教師在民主友好氣氛的管理下,學生欺騙行為減少。
由上述可知,在專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管理風格下,學生表現出不同的人格特點。學校若單純強調應試教育,以分數為導向,學生間則會出現成績至上的風氣,性格上也會有所影響,產生不擅交往、不會溝通等現象。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會為學生提供發現自己、完善自己、發展自己的機會,有利於學生形成堅強、自信、積極、樂觀等諸多良好性格。
社會文化
編輯每個人都處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此處文化的定義為「一個社會的先民所創造出來,並由現在的居民持續維繫並發展的共同享有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與行為模式」。 文化對人格有巨大的影響,塑造部分後天形成的人格特徵。此外,社會文化也使成員的人格結構發展趨於相似,造成同一社會內的人,在人格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徵。這種相似性具有維繫社會穩定的功能,使得每個人能穩固地「鑲入」在該文化形態裏。
社會文化對人格具有塑造功能,其影響力因文化而異,因而衍伸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文化的影響分為規範以及價值層面:
- 以規範的層面來說,社會規範越嚴格的地方,文化對人格塑造的影響力越大。例如,日本相較於美國具有更嚴厲的規範,人們為了遵從社會框架,人格發展較為拘謹。
- 以價值(社會大多數人認同並維繫的準則)層面來說,人們所認為「好的」價值則會影響個人的行為性格,如亞洲社會的儒家觀念強調階級之分,則中下層階級會較容易發展出服從的性格。
此外,在規範中採取之行為的社會意義也會對形塑過程產生影響。對於社會意義不大的行為,社會容許較大的變異;對社會意義十分重要的行為,社會就不容許它過大的變異。因此,如果一個人極端偏離其社會文化所要求的人格特徵,難以融入社會文化環境中,就可能被視為行為偏差或有心理疾患。另一方面,社會文化的差異除了人文發展的脈絡,也會受自然環境影響。例如: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等人研究了居住在新幾內亞不同的自然環境中,三個民族的人格特徵[6],將不同民族的人分為三群後發現:
- 第一群的男性與女性表現一致的特徵,普遍較溫和、善於合作。
- 第二群的男性和女性則一致的較強勢、渴望權力。
- 在第三群中,男女則表現不同的特徵:女性較強勢、傾向主導,而男性較不負責任。
在此案例中,後天社會文化對性格的影響可能大於先天的生理性別,顯示了社會文化環境對人格影響的重要性。
另外,Rutger Bregman(2021)指出人性格展現的傾向會受到社會文化影響,媒體重複性的曝光特定「偏差事件」構成了人人皆以爲「人性本惡」的社會氛圍,加上負面偏誤的效應,反而抑制了人性天生中的互惠傾向,社會文化中共同形構的認知偏差亦潛移默化中形塑了人們的性格與相應行為。
文化影響層面 | 描述與影響 | 具體例子及其影響 |
---|---|---|
社會規範 | 社會規範越嚴格,對個體人格的塑造影響越大,導致人格發展較為拘謹 | 日本相較於美國具有更嚴厲的社會規範,導致人格較為拘謹和服從 |
價值觀 | 社會共享的價值觀影響個人的行為和性格,如儒家文化強調階級,影響人的服從性 | 亞洲社會,特別是中下層階級在儒家影響下,可能發展出較服從的性格 |
社會意義 | 行為的社會意義決定了社會對其的容忍程度。重要行為的偏差不容被接受,可能標記為異常 | 行為偏差如違反重要社會規範,可能被視為心理疾患或行為問題 |
自然環境 | 社會文化的發展受自然環境影響,導致不同環境下的民族性格差異 | 新幾內亞不同地區生活自然地景的不同,造成的民族性格差異 |
媒體與認知偏差 | 媒體的曝光和社會文化共同形構的認知偏差形塑人們的性格 | 媒體強調的「人性本惡」觀念可能抑制互惠傾向,形塑負面性格 |
個人認知差異
編輯以雙文化者(同時持有兩種文化信念系統的移民)為例,可進一步探討其「架構轉換」(frame switching)的情況,意即其可以自動轉換自身擁有的兩種文化架構來解釋任何特定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認知上可促發某種特定的文化架構的情境刺激,可能會對雙文化者後續的思考歷程有所影響。以華人和美國文化間的象徵符號(龍形圖案以及美國國旗)來促發不同的文化架構時,結果顯現出:受美國文化象徵符號促發的雙文化者,更容易對特定行為之成因做出「內歸因( Internal Attribution)」(行為者個人的因素),此則可能肇因於美國文化強調個人及自由主義。
自然環境
編輯生態環境、氣候條件、空間擁擠程度等,這些物理因素都會影響到人格的形成和發展。例如:氣溫會提高某些人格特徵的出現頻率——熱天會使人煩躁不安,傾向做出負面反應,甚至構成反社會行為。世界上炎熱的區域,發生攻擊行為的頻率更高。環境心理學家指出性別、年齡、種族等文化因素,與個人空間的大小有關。有關研究發現男性的個人空間比女性大,成人的個人空間也比兒童大。 不過,自然環境對人格不起決定性作用,在不同的物理環境中,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行為特點。 例子如下:
1) 個人空間的作用,環境心理學家認為縮短彼此的距離,可增加關係良好者彼此的吸引力,但對陌生人而言則可能引起爭執。另外在近距離的情況下,彼此比較可能合作,而且合作的工作效率較佳,但在非近距離時,競爭反而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2)「擁擠」(crowding)是因空間有限而形成的不愉快經驗,密度是每個單位空間內的人口比重,密度知覺(perceived density)指個人對人口密度的知覺,三者並不完全一致。擁擠理論(Crowding Theory)主要探討在人口密度高的環境中,個體如何感知、反應和適應擁擠的情況。根據Montano和Adamopoulos(1984)的研究,擁擠可能引起一系列的情感反應,如不適、壓力和焦慮等。這些情緒反應受個人空間偏好和文化接近規範等因素的影響。個體對擁擠的行為適應包括避免和應對策略。例如,人們可能會嘗試離開擁擠的環境,或者採取行為來減少擁擠感,如避免眼神接觸或減少言語交流。研究指出影響擁擠的主要因素有:(1)個人因素:內控性格、高親和力、偏愛高人口密度、能過濾無用刺激,減低個人的擁擠感;(2)社會性因素:當從事自己不喜歡的活動或被同伴孤立時,個人會有擁擠的壓迫感;(3)客觀因素:人口密度、建築物都很高、迴廊很長、天花板很低或陽光很少等,會增強擁擠的感受。至於高密度可能引起的效應,除降低個人控制情境的感覺外,還會引發不良的情緒。如果手邊的工作是個人熟悉的,高密度可能促進工作效率,但如果是複雜或必須與人合作時,則可能損及工作效率。
3) 生活在山區或海邊的人可能會展現出不同的人格特質。生活在山區的人可能會對於自然景觀、寧靜和孤獨有着更深的情感連結,他們可能會展現出更多的獨立性、內省和冥想的特質。而生活在海邊的人可能更加親近大自然、喜歡冒險和探索,因此他們可能會表現出更加開放、外向和好奇心旺盛的特質。
情境
編輯生活中,生理需求與社會動機促成各種情境,在人格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一定的作用性。一般來說,個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都具有一定的持續和持久性,但在不同的情境下一定會有所改變。因此我們應該融入情境因素來一併看待人格。
- 強情境:指有強烈的行為規範,行為主要由情境決定。例如:公眾空間、課堂等。在上課時不可以講話,所以不論內、外向的人都不會講話,因此沒有行為上的差異。
- 弱情境:指無強烈的行為規範,行為主要由個性決定。例如:獨處或與少數人的互動、匿名情境等。在自由的情境中,內向的人可能會保持沈默;外向的人表現健談,可看出行為上的差異。
人格發展會受不同的情境影響,衍伸出不同的特性。以大範圍的文化差異來說,不同文化族群受情境影響的程度也可能不一樣,舉例來說,在東方社會,高自我監控者受強情境影響較多;而在西方社會,低自我監控者行事風格上較為個人主義。此外,在行為預測分析上,在弱情境中比較能用該對象的性格來預測,但在強情境中,像是跟同學互動或是跟公司同事做團隊合作時,較難用個性去預測其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年2月27日-1931年4月26日)的社會自我論中有提到,未社會化、具創造性的自然我(主我)與受過薰陶的社會我(客我)。當預測在獨自一人或是社會互動中的行為時,自然我和社會我的預測效果是相反的。
古典制約學習(classical conditioning)、操作制約學習(operant conditioning)和觀察性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皆會影響到人格的塑成。社會認知觀點(Social Cognitive)強調社會互動、想法、感受和行為塑造出人格。這個理論常常關注人們的期待所帶來的影響,諸如我們期待事情會如何發生的想法會影響到我們人格的發展。基於期待不同所導致的人格差異,其在我們的控制點(我們認為對生命事件施加控制的來源)和自我效能(我們有能力貫徹並產生我們想要執行的行為)的意義上是有效的。
體型?
編輯- 德國心理間病理學家恩斯特‧克雷其默(Ernst Kretschmer)曾根據體型,將人分成四種人格:
體型 性格 纖瘦型 (asthenic) 具精神分裂症人格傾向 肥胖型 (pyknic) 具躁鬱症反應傾向 運動員型 (athletic) 較傾向精神分裂症 崎異型 (dysplastic) 類似運動員型人格傾向
- 而美國心理學家謝爾頓(Sheldn)受克雷其默影響,也以體型將人的性格區分為三大類型:
體型 性格 內胚型 內臟氣質型 (輕鬆的、愛舒適的、社會化的) 中胚型 肌肉氣質型 (主動的、有主見的、有活力的) 外胚型 腦隨氣質型 (壓抑、約束, 有些退縮)
- 對於體型論,許多人批評其忽略了社會環境對不同體型者的反應所造成的人格的影響,亦即忽略了社會化行為的複雜性。只根據簡單的體型實不足以預測或解釋人格。
性格的神經與生理基礎
編輯發展
編輯高爾頓(Gordon Allport)於 1880 年代比較遺傳與環境對行為養成的重要性之後,心理學家開始關心兩者互動關係。性格中有部分並無明顯和遺傳的生理基礎有關聯,例如:學會社會技巧、自我概念、個人生活目標、和社會互動產生各種想法觀念等;而有另一部分的性格卻直接反應出遺傳生理的個別差異,例如:個人特別心情、對某種情境刺激的情緒反應大小。 現代研究還指出,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在性格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例如,同樣的環境刺激可能會對不同基因型的個體產生不同的影響。這解釋了為何在相同的環境中,不同個體會展現出不同的性格特徵。
研究
編輯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凱根(Jerome Kagon)試着從情緒與外顯行為的差別來了解兒童的氣質,他在實驗室直接觀察兒童,認為存在兩種清楚的氣質類型與行為樣貌:抑制型(inhibited)與非抑制型(uninhibited)。擁有抑制型氣質的孩童,在面對不熟悉的人或事件時,會變拘謹、逃避甚至不安,行為較膽小,面對新奇事物時的原始反應便是安靜,尋求父母慰藉,或跑開、躲藏;非抑制型氣質的小孩於面對新事物時,會立即作出反應,比較勇於嘗試、善於互動。
- 實驗
- 凱根借鑑了愛斯沃斯研究母嬰依戀的個別差異時建立的「陌生情境」,對陌生情境做了改進,對 117 名智力水平相當的中產階級白人兒童進行不熟悉情境中的行為抑制性一非抑制性的追蹤研究。
- 他假設在實驗情境中不同的行為方式反映了兒童的氣質差異。在設計的實驗室結構觀察中,讓一個嬰兒或幼兒與母親一起進入一個不熟悉的房間,在 40~60 分鐘時間裏不斷變換陌生人和新奇的玩具,觀察兒童在面對陌生環境、陌生人(成年女性、同年齡同性別的兒童)、陌生物體(如機械人、面具、玩具隧道)時的行為反應。在 14 和 20 個月的測查時主要根據三項指標:
- 母親離開時的反應
- 第一次接觸陌生物體的反應
- 母親位在一臂距離之內的反應
- 凱根對每個情境的行為表現進行記錄與量化,確定兒童屬於抑制性或非抑制性的類型。
- 在之後的測查中,除了對抑制性的再次測查外,還加入了可能與抑制性有關的一些測驗,如考察兩類兒童的認知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而且還要分別於 14 個月、20 個月、32 個月、48 個月、66 個月、89 個月時分 6 次進行實驗室觀察和母親訪談,每次實驗程式都進行錄像,並有現場觀察記錄。除了量化觀察之外,他還結合問卷法和 Q 分類技術向父母調查兒童日常生活中與抑制有關的行為。
- 實驗結果
- 研究發現,在 14 個月時,被試樣本中抑制和非抑制的兒童各占 20%~30%。追蹤研究的結果顯示,兒童在 14 個月時的抑制性指標,與 4 歲時的抑制性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很低且不顯著。但是研究者發現,14 個月處在極端抑制和極端非抑制的兒童(大約佔總樣本的 15%~20%),他們各自的行為特徵一直會穩定地保持到 7 歲半。
- 凱根也認為生物因素的作用也會影響兒童的行為抑制性,他認為當兒童面對不熟悉的事件時,如果不能進行同化,理解失敗後就會給其心理帶來不確定性。當前生理學知識證明,這種狀態與大腦迷走神經的傳出神經──交感神經的抑制有關,並引起心率的加速和穩定化。
凱根發現,心率穩定的抑制兒童和心率不穩定的抑制兒童相比,更有可能保持抑制性。因為心率低且變化大的兒童主要通過社會化獲得了這種表面行為,而心率高且穩定的兒童則是先天就具備了傾向於抑制性的氣質特徵。這種氣質特徵可能包括對不熟悉事件產生不確定性的閾限值較低,還可能是因為大多數行為抑制的兒童生來就具有這種反應類型的傾向。
根據雙因素理論(Two-Factor Theory of Personality),性格特徵是由遺傳因素(genetic factors)和環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共同作用形成的。雙因素理論指出,遺傳因素提供了性格發展的基礎,但環境因素則會影響這些基礎的表現形式。例如,同樣具有遺傳傾向的兒童,在不同的環境中可能會發展出不同的性格特徵。這種交互作用解釋了為什麼相似的基因型會在不同環境中產生不同的行為模式。
凱根的實驗在心理學領域中有很大的影響力,但也存在一些爭議和研究上的問題。以下是幾個主要的爭議和潛在問題,對此進行補充。
1. 樣本代表性問題:凱根的研究樣本主要來自智力水準差不多的中產階級白人兒童,這樣的樣本選擇可能限制了研究結果的普遍性。不同種族、文化和社會經濟背景的兒童會有不同的氣質和行為反應。將這些結果應用於其他群體時需要謹慎評估。
2. 氣質穩定性的問題:雖然研究發現極端抑制和極端非抑制兒童的行為特徵會穩定保持到7歲半,但大多數兒童的氣質並未呈現明顯的穩定性。這顯示氣質可能比研究者預期的更容易受到環境和發展變化的影響。
現今研究
編輯當代研究顯示,抑制型氣質和非抑制型氣質的孩童腦部有所差異,且牽涉不只一個腦區,氣質和個體行為會受不同神經系統間互動的影響。其中,杏仁核(Amygdala)和人類的恐懼反應密切相關,而大腦額葉皮質(frontal cortex)部分功能來自影響杏仁核的運作,和情緒反應有關。這些腦部結構有神經可塑性,不完全由先天遺傳因素決定,後天個人和社會經驗也可以改變腦區結構和功能,影響兒童的情緒傾向。
上述提到的當代研究中,根據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研究,近來提供明確證據,顯示杏仁核運作在抑制型氣質與非抑制型氣質者有所差異(Schwartz,Wright,Shin,Kagan,and Raugh,2003)[4]。研究者研究一群兩歲時就被分類為高度抑制型氣質與高度非抑制型氣質的年輕成人,讓他們於實驗室中觀看一些熟悉臉孔和新奇臉孔,並發現兩個類別的成人之杏仁核運作情形不同:當看到新奇臉孔時,於兩歲被界定為抑制型氣質的年輕成人們,杏仁核的活動程度相對較高;而於兩歲被界定為非抑制型氣質的年輕成人,杏仁核的活動程度相對低。
這個實驗證明氣質特徵有特定生理基礎,並顯示這些生理差異有長時間穩定性。除了腦部核磁造影,當代性格神經科學研究學者也嘗試了解神經系統、神經傳遞物(Neurotransmitter)和激素對心理特徵表現的影響以及由身心交互作用的歷程,來了解人的人格。其中,特別有四種化學物質與人的情緒與人格表現較為相關:
- 多巴胺(Dopamine)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遞物質,負責傳遞興奮和愉悅的訊息。當人們吃到美味的食物或是聽到喜歡的歌曲時,多巴胺會產生並使人感到愉悅。此外,多巴胺還會參與大腦的獎勵系統,當人們獲得獎勵或是在努力過後實現回報時,多巴胺會飆升,讓人們感覺到快樂並且上癮,因此更有動力繼續克服困難、向前邁進。
- 血清素(Serotonin) 血清素是一種能增加愉悅感的「神經傳遞物」,又被稱為「幸福因子、快樂激素」。血清素有助於調節睡眠、食慾和情緒,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心情平穩、有自信並感覺到幸福。研究指出,血清素活性降低與憂鬱症和自殺風險增加有關。
- 腦內啡(Endorphins) 腦內啡由腦下垂體分泌,就如同人體內自然產生的嗎啡,當身體感到疼痛、有壓力或是不適時,腦內啡會產生並且掩蓋疼痛的信號,讓人感覺良好。事實上,「跑者快感」就是腦內啡造成的,忍耐過運動短暫的不適後,腦內啡的救援會讓痛苦消失、愉快產生。
- 催產素(Oxytocin) 催產素是一種與母體行為、哺乳、社會聯繫和性快感相關的激素,催產素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刺激宮縮來啟動分娩,也會在懷孕期間和分娩後大量釋放,幫助母親進行餵乳並和嬰兒產生親密連結。除此之外,平常透過親密接觸或是與社會連結,甚至是擁抱寵物,都會促使催產素的釋放,讓人感受到的親密感、歸屬感和信任感。
性格與社會發展
編輯出生不久的新生兒都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睡眠,但是他們的睡眠型態有相當大的差異——有的新生兒很容易入睡,有的新生兒需要照顧者安撫才能入睡,這便是一種人格差異的展現。發展心理學家認為新生兒的「氣質」 (temperament),亦即個性,可以從嬰兒的活動水準、對新奇事物的反應和易怒程度等面向來區分[5]。
氣質
編輯氣質為具有生物基礎的行為傾向,性格中先天決定的部分。人格與氣質的差異在於氣質是純描述的,但人格有理論意義。
1. 氣質傾向
- Buss & Plomin(1996)[6]等人根據遺傳分析提出四種氣質傾向:
- (1)社會性(Sociability):指個人偏好與他人在一起的程度。
- (2)情緒性(Emotionality):情緒激發的程度,包括沮喪、恐懼或憤怒等三種情緒成分,具遺傳性。
- (3)活動性(Activity):個人所展現的體能活力和速度。
- (4)衝動性(Impulsitivity):個人傾向於立即快速地回應刺激,並且不顧行為後果。
- Buss 等人的研究指出,這些氣質經常從嬰幼兒時期延續到成人時期。
- 舉例來說,兒童時期展現高度社交傾向的人,長大後仍喜歡結交新朋友;小時候活潑好動的孩子,長大後也比較活力充沛。同時,他們也從雙胞胎研究中發現,同卵雙胞胎之間的氣質向度相似性,比異卵雙胞胎之間高。
- 除了上述的性格和氣質向度外,神經科學則從大腦運作方式與神經傳遞物質探討生物條件對性格的影響。舉例來說,大腦中的杏仁核對於負面情緒的學習和反應特別重要;而神經傳導物中的血清素也與心情、易怒、衝動有關,血清素分泌較少時較容易產生憂鬱或暴力衝動。
2. 行為抑制(behavior inhibition)
- 1980 年代 Jerome Kagan[7]根據實驗將兒童的氣質分為抑制型(inhibited)和非抑制型(uninhibited)兩類,他的研究表明個體氣質的差異既受環境影響又受基因制約。用以描述兩歲左右之孩童對陌生人事物所表現的拘謹或害怕,在最初兩年的行為抑制程度將會影響兒童的幼年時期。凱根探討了抑制行為機制的形成問題。他認為,當兒童面臨陌生或不熟悉的情境時,首先會產生警覺,隨後會自動地試圖理解周圍的環境。然而,如果理解過程失敗,不同氣質的兒童會有不同的反應。一些兒童會轉移注意力到其他事物上,而另一些兒童則會堅持用自己的方式來理解情境,這會導致他們的情感狀態受到不確定感的影響,從而引發抑制行為的出現。而研究側查時主要根據下列三個指標:離開母親的潛伏期、第一次接觸陌生物體的潛伏期、兒童在母親一臂距離之內的時間。雖然是觀察結果,但亦有證據顯示其於生物學之基礎,像是交感神經之活化、杏仁核活性增加等。Kagan的研究顯示此氣質對於未來精神病的影響,包含有較高比例出現社交恐懼、多重焦慮診斷。
- (1)抑制型兒童:在面臨陌生環境的最初時間內,兒童若表現出敏感、退縮、膽怯的行為,就是抑制行為。以下是抑制型兒童的特徵:
1.謹慎和退縮:在陌生環境或面對新人物時,抑制型兒童通常會變得退縮,表現出謹慎和猶豫。
2.高度警覺:他們對周圍環境中的潛在威脅特別敏感,容易產生警覺反應。
3.慢熱:需要較長的時間來適應新情境,通常會比其他兒童更晚表現出自信和舒適感。
4.避免冒險:抑制型兒童往往會避免嘗試新事物或冒險,偏好熟悉的活動和環境。
5.情緒敏感:他們對不確定的情境或事件反應強烈,容易感到焦慮和壓力。
- (2)非抑制型兒童:若兒童在最初的時間內表現出不怕生、善於交際或主動接近的行為,就是非抑制行為。以下是非抑制型兒童的特徵:
1.自信與開放:在陌生環境或遇見新人物時,非抑制型兒童通常表現得自信且開放,樂於主動與他人互動。
2.適應能力強:他們能夠迅速適應新情境,對變化和新事物感到興奮,而不是焦慮。
3.積極探索:這些兒童喜歡嘗試新事物和冒險,對周圍環境充滿好奇和探索欲。
4.情緒穩定:面對不確定的情境或事件時,他們反應平靜,較少出現焦慮或壓力。
5.社交能力強:非抑制型兒童通常擁有較強的社交技巧,能夠輕鬆地與同齡人和成人建立聯繫。
- (3)混合型兒童:也有部分兒童是屬於上述兩種類型的混合體。以下是混合型兒童的特徵:
1.情境依賴性:混合型兒童的行為反應通常取決於具體情境。在熟悉和舒適的環境中,他們可能表現得像非抑制型兒童;而在陌生或不熟悉的情境中,他們可能表現出抑制型特徵。
2.適應能力強:因為能夠根據不同情境調整行為,混合型兒童通常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他們能夠靈活應對各種社會和環境變化。
3.情感調節:這些兒童在情感反應上展現出良好的調節能力,能夠在需要時保持穩定和自信,並在必要時表現出謹慎和警覺。
4.社交靈活性:混合型兒童能在不同的社交情境中靈活調整行為,既能主動與人互動,又能在需要時保持距離和謹慎。
5.多樣性行為:他們的行為模式多樣化,既能積極探索新事物,又能在面對潛在風險時表現出謹慎。
3. 明顯的氣質
- (1)害羞(Shyness and inhibition):Kagan 認為某些小孩天生就對環境的刺激較為敏感,他們的自主神經系統對刺激的反應較強烈,如:腎上腺皮質醇的濃度較高。這些孩子長大後較不願意過度暴露於外界或社會刺激中,杏仁核對陌生臉孔反應較為強烈。但後天環境(社會文化)或父母的對待足以改變這一特性。
- (2)尋求刺激(sensation seeking):容易表現在替身演員、冒險家、賽車選手等高危險工作者身上。單胺類氧化脢(單胺氧化酶 MAOB, monoamine oxidase-B)功能是將神經傳遞物質分解為無活性的代謝產物,以維持神經系統的平衡, MAOB活性降低可能會影響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等,使個體傾向於冒險與追求刺激。
類型 | 說明 | |
---|---|---|
氣質傾向 | 社會性、情緒性、活動性、衝動性 | 這些氣質經常從嬰幼兒時期延續到成人時期。 |
行為抑制 | 抑制型、非抑制型、混和型 | 描述兩歲左右之孩童對陌生人事物所表現的拘謹或害怕。 |
明顯的氣質 | 害羞、尋求刺激 | 害羞:某些小孩天生就對環境的刺激較為敏感,他們的自主神經系統對刺激的反應較強烈。
尋求刺激:容易表現在替身演員、冒險家、賽車選手等身上。 |
早期社會行為
編輯剛出生的嬰兒微笑是由嘴角揚起和牽動眼周肌肉等肌肉的反射性動作,但這些動作會鼓勵照顧者持續與嬰兒互動。以下是嬰兒早期社會行為的一些重要階段和影響因素:
社會性微笑
- 新生兒期:嬰兒的微笑主要是反射性動作,但這些動作會無意間鼓勵照顧者的互動和關注。
- 三到四個月大:嬰兒開始出現選擇性的「社會性微笑」。此時的笑具有社會意義,嬰兒會對熟悉的臉孔或聲音微笑,但對陌生人沒有明顯的負面情緒。
陌生人焦慮與分離焦慮
- 六個月大:許多嬰兒開始出現「陌生人焦慮」,這種焦慮在八個月到一歲之間大幅增加。
- 分離焦慮:嬰兒與主要照顧者分開時會出現分離焦慮,這種情況在十四到十八個月大時達到高峰。
- 三歲:大多數兒童能自在地和其他兒童、成人相處,即使父母短暫離開。
影響「陌生人焦慮」和「分離焦慮」的因素
1. 記憶能力的增長
- 事件記憶:六個月大的嬰兒逐漸能夠記住事件,害怕事件的變化,導致陌生人焦慮的出現。隨着認知能力的增長,兒童能理解陌生人無危險性,降低恐懼心理。
- 分離焦慮:記憶能力的提升讓嬰兒記得照顧者剛剛還在眼前,注意到不在身旁產生不安。隨着記憶能力進一步發展,兒童能預期照顧者會回來,降低分離焦慮。
- 記憶經驗:十個月大的嬰兒能發展更進一步的記憶經驗,如藏起玩具後會尋找,記得醫院打針的情景等。
2. 自主獨立性的發展
- 一歲:嬰兒相當依賴成人的照顧。
- 兩歲:兒童能自己拿玩具和用語言表達感受,對照顧者的依賴逐漸降低,照顧者短暫離開不會影響他們的活動。
嬰兒早期的社會行為隨着年齡和發展階段的進展而變化。記憶能力和自主獨立性的發展是影響嬰兒社會行為的重要因素,這些能力的增長幫助嬰兒逐漸適應環境變化,減少陌生人焦慮和分離焦慮,並促進他們的社會互動和獨立性。
文化影響
- 文化差異:不同文化對嬰兒早期社會行為的期望和反應方式有所不同。某些文化可能更強調獨立性和自主性,而其他文化則可能更強調依賴和集體主義。
- 教養方式:文化背景影響照顧者的教養方式,進而影響嬰兒的社會行為和情感發展。例如,西方文化中,父母可能更傾向於鼓勵嬰兒的自我探索和獨立性,而在東方文化中,父母可能更傾向於強調順從和家庭依賴。
生理和心理發展的交互作用
- 生理發展:嬰兒的神經系統和腦部發展對其情感和社會行為有直接影響。例如,大腦中負責情感調節的區域(如杏仁核和前額皮質)的發展與嬰兒情緒反應和社會互動密切相關。
- 心理發展:情感和認知能力的發展,如情緒調節、自我意識和他人理解,對嬰兒的社會行為有重要影響。這些能力的發展使嬰兒能更好地理解和應對社會情境。
- 依附(attachment)是個體與其親近對象的相處型態,幼兒因為和高依附對象在一起時很有安全感,所以可以放心地探索陌生的環境。佛洛伊德曾假設依附的產生原因是因為依附對象是提供食物的來源,然而這個假說被後續的哈洛的恆河猴實驗研究給推翻,在這個實驗中,科學家設置了一隻鐵絲身與木頭的鐵絲猴媽媽,在其身上接上奶瓶,能夠提供小猴奶水;同時,科學家也放了一隻絨布做的、但不提供奶水的絨布猴媽媽在旁邊。實驗結果顯示,雖然小猴會在肚子餓時到鐵絲猴媽媽處喝奶水,但是大部分的時間都會窩在絨布猴媽媽身邊,若遇到危險(實驗者放入的張牙舞爪的怪物)時,小猴子的恐懼感會因為擁抱絨布猴媽媽而緩和,也比較願意探索原本不敢靠近的怪物。並且,即使絨布猴媽媽會噴出強勁氣流或冰冷的水柱,甚至伸出鐵釘刺傷小猴,小猴依然會在驚嚇跳開之後回到絨布猴的懷抱中尋求撫慰,而非就此轉向鐵絲猴。由此可知,相較於給予食物的鐵絲猴媽媽,小猴更願意也更喜歡具溫柔觸感的絨布猴媽媽,也就推翻了因為「提供食物」而產生依附的假說了。
- 依附理論的概念最早由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他提及與一群犯罪少年的訪談內容,這些少年除了喜歡偷東西,對於任何人都不信任,人際互動也非常冷漠,經過訪談後,他發現這些孩子在童年時大多與母親分開,甚至被遺棄,他也因此提出了依附理論的雛型:童年時期親子依附關係的好壞,會影響未來的性格與人際互動。
- 依附理論不單引領了「依附」作為一種心理社會性過程的關注,亦帶出大家對兒童發展的新認知。根據佛洛伊德理論,人在原慾(libido)的驅使下,對於不同物件的注視,會使先前的依附打破;若依附未能有效的打破,就會對人造成創傷,可能會導致精神病。然而,依附理論卻認為:成長中的兒童並不需要打破原來的依附,而是學習在之前建立的依附關係中變得更為主動。
- 了解到依附關係的來源後,科學家進一步分類各種依附型態,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為約翰•鮑比的學生,她在烏干達和美國間觀察親子的互動方式,進而發展出評量嬰兒依附型態的實驗程序──「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科學家以照顧者和兒童分離、重聚時兩者的互動來區分依附型態。
1.照顧者和孩子進入房間,照顧者把嬰兒放在地板上,周圍有玩具圍繞,然後自己坐在房間的另一邊。 |
2.女性陌生人進入房間,安靜坐下一分鐘後,嘗試跟嬰兒一起玩玩具。 |
3.照顧者悄悄離開房間,如果嬰兒不難過,陌生人重新安靜坐着;若嬰兒難過,陌生人嘗試安撫。 |
4.照顧者回到房間,參與嬰兒的遊戲,此時陌生人悄悄溜出房間。 |
5.照顧者再度離開房間,留下嬰兒單獨在房間裏。 |
6.陌生人回到房間,如果嬰兒難過,陌生人嘗試安撫。 |
7.照顧者回到房間,陌生人溜出房間。 |
愛因斯沃斯以上述的實驗結果把嬰兒的依附型態區分為兩種類型,安全性依附與焦慮性依附,而焦慮性依附又可以分成三種次類型,分別是逃避型、衝突型、迷失型:
- 「安全依附」(securely attached):此類的嬰兒在研究結果中佔大多數。在主要照顧者離開時會難過、哭泣;當主要照顧者回來時,嬰兒會很快地靠近照顧者尋求安撫(例如索要抱抱),而且這類型的嬰兒也比較容易被陌生人安撫。安全依附有助於嬰兒的社會及情緒的發展,嬰兒才能適應於親本分離並且致力於探索環境,而發展出自我概念。
- 「焦慮性的逃避依附」(insecurely attached:avoidant):此類型的嬰兒會迴避和忽視主要照顧者的存在,對於照顧者的離開或回來都不表現出情緒。照顧者在時不去注意;照顧者離去亦顯不出緊張痛苦,但是,如果他們出現苦惱的反應,陌生人和照顧者都可以很容易地安撫他們。這類型的嬰兒對照顧者去而復返非但不表高興,反而迴避或很慢才向前迎接。造成這種狀況的主因通常為主要照顧者沒耐心、對嬰兒不敏感或表現出負面的反應、並拒絕身體接觸等反應。逃避依附的嬰兒表現出退縮、孤立、對學習沒興趣、缺乏動機,也可能會缺少人際關係。
- 「焦慮性的衝突依附」(insecurely attached:ambivalent):這類型嬰兒在照顧者離開時會非常的沮喪,但是當照顧者回到身旁時,嬰兒明明想跟照顧者保持親近卻充滿憤怒,變得十分矛盾。當照顧者開始注意他時又會想要反抗(例如吵着想要媽媽抱,但當媽媽真的抱起他們時,又扭動身體要下來)。此類的嬰兒不容易被陌生人安撫,根據一些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此類型的嬰兒的母親/主要照顧者通常是照顧能力差、不懂得如何滿足嬰兒的需求、不一致的行為。
- 「焦慮性的迷失依附」(disorganized attachment):此類嬰兒沒有明顯的依附型態,但常表現出矛盾的行為,例如,重聚時會接近照顧者,但真的被抱起時並不會看着她,而且安撫之後又會突然大哭。嬰兒通常經歷過受驚嚇的照顧者或令人害怕的照顧者。因為人際互動是不穩定的,所以導致嬰兒無法有一致性的反應。面對照顧者,一般的嬰兒看到照顧者所理解的自我,如同一面完整的鏡子,而混亂型依附的嬰兒看到照顧者所理解的自己,如同從一面破碎的鏡子看見自己。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在成長時所經歷的依附關係,會直接影響到長大後的戀愛態度,因為他們在戀愛時會採取同一方式來對待他們的愛侶。
- 幼兒成長不同階段中的依附建立和發展
根據對60名新生兒在一周歲前的追蹤調查,Schaffer和Emerson在1964年提出了依附在一周歲前的階段性發展理論。根據該理論[8],在新生兒剛出生的第一個周年裏,依附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 自我中心階段(asocial stage):0 到 6周,小兒的笑與哭並不針對特定的人物。
- 非選擇性依附(indiscriminate attachment):6周 到 7個月、開始注意不同的人物。
- 選擇性依附(specific attachment):7個月 到 11個月、對某一個人物強烈的依附。對一些其他人物的明顯依附也時常伴隨。
Schaffer和Emerson在1964年提出的這個理論,被認為基本正確,但是學術界對這個理論的以下方面提出了質疑和反對:
- 學者們對得出這一理論的實驗方法提出了質疑。由於對60名新生兒的追從調查中,部分新生兒的行為表現是有他們的父母自行記錄的,學者們認為這些父母可能在長期的記錄中會出現誤報或草率記錄的現象,導致調查數據不準確。
- 一些學者們認為所謂的「自我中心階段(asocial stage)」, 新生兒並非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忽略具體任務的存在。一些學者們認為即使是非常年輕的新生兒也具有對特定人物的反應能力。Carpenter在1975年的論文中展示了兩周歲的新生兒可以辨別他們母親臉型和聲音的能力。
基因與性格的關係
編輯長年以來人們相信父母的性格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且某些研究結果支持性格本身具有可遺傳性,例如:關於撫養與親生的研究就在探討性格是否受基因遺傳的影響。實驗發現,母親/父親與親生子女的性格相關性分別為 0.15 與 0.2,遠高於撫養子女的 0.01 與 0.08,或許可以用來證明性格的先天遺傳特性,但並不能完全證明跟遺傳有關,如何對待以及相處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還有像是 1989 年的明尼蘇達雙子家庭研究。在探討基因與性格的關係時,可藉由同卵和異卵雙胞胎生長環境的異同來分析,研究發現同卵雙胞胎的性格比異卵雙胞胎更接近。
表徵遺傳學(Epigenetics)的研究顯示基因的效果會受到後天經驗的調節,環境不僅與基因互動影響當世代表現,也會對基因有所選擇,也就是環境推動了演化。其運作的機制是:在不涉及核苷酸序列改變的前提下,功能性相關的染色體改變。此種染色體改變的機制包括「DNA甲基化 (DNA methylation) 」和「組織蛋白修飾 (histone modification) 」等,這樣的調控機制皆能在不影響DNA序列的前提下,造成基因表達的不同。另外,藉由抑制蛋白結合在DNA的沉默基因區域,也能調控基因的表達。這些表觀遺傳學上的變化,也就是表觀遺傳現象,可能可以通過細胞的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保留下來,並可能持續遺傳好幾代,而這些變化都僅僅是在非基因因素的層次上,導致生物體基因表達的不同。
性格的演化與變異
編輯一個世紀以來,Darwin(1859)[7]演化理論在生物學上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而近代演化心理學則源自於 Wilson(1975)[8]的社會生物學研究。社會生物學(sociobiology)和日後的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提出的基本假設是:在演化過程中,提高有機體生存及繁衍子代機會的行為經過天擇被保留,並成為人類性格的面向。
許多演化心理學研究都集中在擇偶議題上,擇偶涉及同性之間的競爭。由於男性與女性的功能不同,因此擇偶標準也有差異。女性擇偶時傾向於優先考量男性是否具有能穩定地提供情感與經濟資源的性格特徵與經濟條件,此一傾向見諸於女性比男性更重視對象未來擁有穩定的工作或賺錢的能力(如學歷),以及比男性更偏好對象具有嚴謹自律性(特別是努力工作、認真負責、可倚賴性等三項特徵)、成熟穩重與積極剛毅的性格特性。女性此種擇偶偏好,顯然有利於其成功地養育後代。另一方面,男性無論是長期擇偶抑或短期擇交,皆比女性更重視對象的年輕貌美,也比女性更會認為多偶的優點可滿足性慾,男性的此種偏好模式顯然也有利於繁衍更多的後代。因此,兩性的擇偶偏好差異可謂符合親職投資說的預測。在吸引異性方面,男性認為對女性展現才能、經濟資源及正面性格特徵等方式較為有效,而女性大抵也偏好此種男性,顯示異性間的性擇可能促成同性間的擇偶競爭。本研究的發現雖然與美國相關研究在不少方面是相同的,但我國女性可能受到華人文化的影響,而更強烈偏好認真負責、可以倚賴的男性。
進化論者還提出其他有爭議的說法,他們根據擇偶偏好的差異性,主張性關係忠誠和嫉妒來源應當存在性別差異。由於男性的擇偶需求較為頻繁,使他們比女性更容易出軌,也更關心伴侶是否忠實,因為他們擔心自己投資於他人的後代。這代表男性較可能背叛自己的伴侶,並且在遭到背叛時表現較強烈的嫉妒,且當男性激烈競爭伴侶時可能會導致暴力,例如 Wilson 和 Daly(1985)[9]發現男性的親密暴力或加害人殺害其伴侶通常跟性忌妒與男性所有權相關。
- 演化取向的人性觀
- 演化取向的人性觀看來相當冷酷,因為物種必須用這樣的方式才有助於適應,而且影響性格和社會行為的原因都在基因之中,上述論點降低積極改變的可能性。演化關乎改變,進化論者首先強調:當環境改變時,有機體唯有適應改變才有可能生存並繁衍後代,其演化造成的改變速度比我們所期待的更緩慢。
- 對演化取向的評價
- 有些批評者指出,演化心理學為當今不公平的社會狀況提供辯護,倘若女生在經濟和政治權力上低於男性,是因為物種演化適應的結果;倘若男性毆妻或是外遇,都是基因的影響造成的;假設某些種族在社會中擁有較多的權力和財富,這是因為其行為經過天擇而保留,或是其基因較為優異。進化論者也受到科學社群的批評,他們指出,演化心理學的假說無法進行驗證,演化心理學以繁衍策略來解釋某些現象,但其實研究者通常都能找到其他解釋,例如性格特質的性別差異可能出於體型或力氣有別。
自我概念
編輯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一個人對自己本身存在的體驗,這種概念是一種認知結構,由態度、性格、價值觀等組成,可以藉由經驗、反思、他人的反饋加深對自己的了解。雖然學者對於自我概念的定義不完全相同,但皆認為其是個體對自己的主觀知覺及判斷,包含生理狀態、人格、態度、社會角色、過去經驗等認知。人在幼兒時期就會產生辨識自我的基本能力,而在之後自我概念的形成有五種主要途徑
- 反映評價:也叫做反射性評價,是從他人得到關於自己的信息,以他人的看法作為評價自己的標準
- 社會比較:個體會以自己的能力、成就等與他人做對比,但得出的結論很容易受到比較對象影響,如「向上比較」與「向下比較」
- 自我知覺:是個體實踐活動的反映,自己取得的成果會成為一面鏡子,反映出自己的特質,使之成為評價的標準
- 客觀標準:以社會上客觀的標準作為比較依據,但個體的內在、抽象的特色與能力難以評斷
- 內省:被認為是認識自我較可靠的方式,以自己個人的想法作為評斷標準,充滿主觀意識
如果用口紅在十八個月大的兒童額頭劃一個紅圈圈,然後在鏡子前看到自己,會想要用手擦掉前額上的記號[10]。這個「紅點」測試能檢視兒童是否已經能辨識「自我」,理解鏡中的影像就是自己。不過,在十八個月大之前,兒童看到鏡子裏前額有紅點的小孩時,不會用手去摸自己前額的紅點,而是去碰觸鏡子裏「另一位兒童」前額的記號。這個測試為鏡子測試。兒童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s)涵蓋了自我的不同層面,包含情緒的感受和存在的連續性(「昨日的我和今天的我,都是同一個我」)。兒童也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雖然和他人有相似的興趣,但是也保有自己不同於他人的喜好。自我概念衍生關於自我的幾個不同面向。
自尊
編輯自尊是個體對自身價值的主觀評價。包括對自己的信念,例如:「我不被愛」、「我值得」,以及情緒狀態,例如:勝利、絕望、驕傲和羞恥。 在兒童能辨識自我之後,經由和其他個體的互動,就會產生自我的價值,也就是產生自尊。
自尊是一種引人關注的心理學概念,因為它可以預測某些結果,例如學業成績、幸福感、婚姻和人際關係的滿意度以及犯罪行為。 自尊可以應用於特定屬性或全局。心理學家通常將自尊視為一種持久的人格特徵(自尊特質,英語:trait self-esteem),但也存在正常的短期變化(自尊狀態,英語:state self-esteem)。自尊的同義詞或近義詞包括:自我價值和自我完整性等。這是學術界之間有爭議的術語,因為有些人認為該概念不存在,並可透過外向性和內向性特徵水平來更好地衡量。喬丹·彼得森和阿爾伯特·埃利斯是批評該概念最著名的兩位心理學家。
自尊的發展
- 學齡期
- 在孩子生命的早期,父母對孩子的自尊有着較大的影響,當孩子在一個被傾聽、被尊重地說話、獲得適當的關注和喜愛、成就被承認、錯誤或失敗被承認和接受的童年成長後,通常也具有較高的正向自尊;反之,受到嚴厲批評、身體、性或情感虐待、被忽視、嘲笑或戲弄,或一直被期望「完美」的長期經歷也可能造成低自尊。
- 兒童期
- 在兒童期,進入學校就讀後的學業成就將是自尊發展的重要因素。持續取得成功或持續失敗將對兒童的個人自尊產生強烈影響。但是,兒童在學校期間也可能會感到自卑。 例如學業成就或作業的無法完成,便可能讓兒童感受到挫折。
- 叛逆期(大約八到十二歲)
- 開始利用「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建立自尊,利用其他人作為比較的尺度來進行自我評價[11]。例如:注意到自己的桌球技巧不及隊友,所以認為自己不能像隊友一樣成為優秀的桌球選手;但身邊的朋友不少,顯示自己的人緣不差。學齡兒童能區分自己在不同領域的自尊,同時開始運用特質歸因。以上述例子而言,該學童可能會認為自己未來不會是運動健將,但會有不錯的人際關係。
- 青春期
- 「社會比較」成為建立自尊的主要依據。青少年相當在意自己與他人比較之後的結果,因此相當重視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且同伴的評價會比自我的評價更有影響力。青少年也會根據與親密朋友的關係來評價自己,與朋友之間的成功關係,以及社會接受能帶來自信並產生高自尊,而來自同齡人和孤獨的拒絕帶來自我懷疑並產生低自尊。與兒童相較,青少年常使用持久特質來描述自己,故青春期的自我評價對後續成年期的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
- 自尊心與家庭學校
- 家長和老師的期待和尊重能夠促進兒童的自尊發展,高自尊水平的兒童更傾向於展現自覺、勤奮和認真的特質。
傳統上把積極、主動、勇敢、情緒經歷短暫、甚至是攻擊性強等特質視為高自尊,與以上相反的特質則直接歸類為低自尊。但這樣的歸類方式事實上十分武斷,可能只適用於某些社會發展狀態,例如像二十世紀上半葉,國際間戰亂不斷的社會環境。在經過現代心理學重新歸納分類後:
高自尊
- 自尊的高低不僅僅根據個體的行為特質,高自尊的人可能表現出自信和積極性。
- 高自尊的個體往往能夠更好地建立和維持積極的人際關係。
- 高自尊的人會做出對社會有益的行為,並能從中發現自己的價值。
- 適度的自尊水平能幫助個人保持自信和謙虛的平衡,促進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際關係。
低自尊
- 低自尊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鼓勵來建立自信。
- 低自尊的個體可能在社會互動中遇到更多挑戰。
- 低自尊的人無法信任社會和群體,可能演變出離群索居,甚至是暴力傾向。
- 低自尊的人可能具備虛心向學的特質,願意接受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促進個人的學習和成長。
- 低自尊的人通常更具同理心,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人,也可能更努力工作以彌補自尊上的不足。
總之,自尊在個人的社會化過程和人際互動中起著關鍵作用。高自尊和低自尊各有其優缺點,適度的自尊水平能夠幫助個人保持自信和謙虛的平衡,促進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際關係。
外在自尊
指在與人相處時,能主動的和人互動、建立關係,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需要。
內在自尊
指個人如何看待或對待自己,會決定對自己好壞的評價和信心的程度。一個自我肯定的人,對外能表現肯定的行為,對內能對自己採肯定的態度,而形成正向的自我意象或概念。
自尊的多維度性
心理學家Dr Michele Borba提出了自尊分成不同範疇,合稱為自尊五感(The Five Building Blocks of Self-Esteem):
- 安全感(Security): 指得以放心、舒適和安全的感覺;我們可以預期會發生的事情而不憂慮;能夠信賴別人以及理解規則和限制。
- 獨特感(Selfhood): 包括知道自己是獨特的,而且了解自我價值,對自己和影響自己的事情都有準確、現實的理解,也認知到自己在現實中的獨特性、角色等。
- 聯繫感(Affiliation): 指在人際關係中——特別是重要的人際關係中——感到被其他人接納、認同、欣賞及尊重,並對這些自己與所屬的群體有密切的關係和歸屬感。
- 能力感(Competence): 需要人為自己完成的事情感到自豪,並有成功感,覺得自己有效率及有能力。能力感高的人不但了解自己的強項,也了解和接受自己的弱項;因此他們會更傾向去學習新事物及應付挑戰。
- 方向感(Mission): 指感到人生有意義、目標及動力,並懂得如何訂下實際、可行的目標,同時亦為個人決定引致的後果負責。
自尊低不是由單一感較弱所致, 而是因為自尊五感之間互相影響而成。因此要提升個人自尊,就需要同時照顧自尊五感。此外,影響自尊的因素包括了我們自己(性別、外貌、社經地位等)、身邊的人(如朋輩、父母等)和環境;自尊與我們心理健康的關係極為密切。自尊乃是我們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理幸福的根源。
擁有健康自尊水平的特徵
- 堅定價值觀:堅信某些價值觀和原則,並願意捍衛它們,同時接受個人才能和差異。
- 自信行動:相信自己的判斷,能夠處理挫折和困難,並在需要時尋求幫助。
- 活在當下:不過度擔心過去或未來,能夠享受當下的生活。
- 尊重他人: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敏感,並尊重社會規則。
- 抵制操縱:不以犧牲他人利益為代價,並能與他人合作。
- 積極解決問題:面對挑戰時能夠尋找解決方案,並接受批評以改進自我。
- 內在動力:能夠設立並追求個人目標,並保持情緒穩定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重要性
編輯亞伯拉罕·馬斯洛 (Abraham Maslow) 指出,除非人的本質核心被他人和自己從根本上接受、愛戴和尊重,否則心理健康是不可能的。自尊讓人們更加自信、仁慈、樂觀地面對生活,從而輕鬆實現目標和自我實現。
自尊可能會讓人們相信他們應該得到幸福。 理解這一點是基本的,也是普遍有益的,因為積極自尊的發展提高了以尊重、仁慈和善意對待他人的能力,從而有利於豐富的人際關係並避免破壞性的人際關係。 對於埃里希·弗洛姆 (Erich Fromm) 而言,愛他人和愛自己是不可替代的。相反,在所有有能力愛他人的人身上,都會發現一種愛自己的態度。自尊允許工作場所的創造力,並且是教師職業的一個特別關鍵的條件。
生命不同時期的性格發展觀點
編輯艾瑞克森的人格發展論
編輯艾瑞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所提出的人格發展論(亦稱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是一邊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徵為立論基礎,並將人生全程視為連續不斷的人格發展歷程,同時也認為人格發展的動力是源自於自我成長的內在因素;而此內在因素具有社會性,因此人格發展是個體以自我為基礎的心理社會發展(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過程。
人格發展論的基本概念
編輯人格發展論以五個結構性概念為基礎:
- 發展階段(Stage of development):艾瑞克森依照人生危機性質的不同,把人的一生劃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均有其衝突存在,而所謂的成長,便是克服這些衝突的過程。在人格發展歷程中,個體在不同時期學習適應不同的困難,化解不同的危機,而後逐漸上升,最後完成其整體性的自我。
- 發展任務(development task):人生的發展任務包含友誼、自我評價、具體運算、技能學習、團隊遊戲,發展任務界定了在一個特定社會中每一個年齡階段上健康的、正常的發展。這些任務形成一個序列:成功地完成一個階段的任務,導致發展及成功地完成下一個階段任務的更大可能性。發展任務的完成受到前一階段中心理社會危機解決程度影響,一個階段任務的失敗,導致下個階段任務的重大困難,或使下個階段任務不可能完成。
- 心理社會危機(psychological crisis):個體出生後,便開始與環境接觸互動,在互動中,一方面由於自我成長的需求,希望從環境中獲得滿足,另一方面又受到社會的要求與限制,使個體在社會適應中產生心理上的困難,稱之為心理社會危機。艾瑞克森以一條線的兩極對立的觀念來表示不同時期的危機,危機的意義在於若某一階段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話,將有助於以後階段的發展,反之,對日後發展有負向影響。因此,發展危機也就是發展轉機;沒有發展危機,個體的自我就無從獲得充分的發展。
- 重要關係的範圍(radius of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艾瑞克森指出了每一個發展階段中重要關係的範圍,每一個人在每一個生活階段都有一個重要關係的網絡,這種關係的網絡因人而異,但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不斷增加的重要關係網絡,以進入更廣闊的社會領域。
- 因應行為(coping behavior):主要適應自我品質和核心病症,包含解決壓力的積極努力和創設對每一個發展階段考驗的新解決方法。
階段 | 年齡 | 發展任務與危機 | 發展順利的特徵 | 發展障礙者特徵 |
1 | 0-1(嬰兒期) | 信任與不信任 | 對人信任,有安全感 | 面對新環境時會焦慮 |
2 | 2-3(幼兒期) | 自主行動(自律)與羞怯懷疑(害羞) | 能按社會行為要求表現目的性行為 | 缺乏信心,行動畏首畏尾 |
3 | 4-6(學齡前兒童期) | 自動自發(主動)與退縮愧疚(罪惡感) | 主動好奇,行動有方向,開始有責任感 | 畏懼退縮,缺少自我價值感 |
4 | 6-11(學齡兒童期) | 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 | 具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 |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 |
5 | 12-18(青少年期-青春期) | 自我統整(認同)與角色混淆 | 有了明確的自我觀念與自我追尋的方向 | 生活無目的的無方向,時而感到徬徨迷失 |
6 | 19-30(成年早期) | 友愛親密與孤癖疏離(親密與孤立) | 與人相處有親密感 | 與社會疏離,時感寂寞孤獨 |
7 | 31-50(成年中期) | 精力充沛(生產)與停滯頹廢 | 熱愛家庭關懷社會,有責任心有正義感 | 不關心別人生活與社會,缺少生活意義 |
8 | 50-生命終點(成年晚期-老年期) | 自我榮耀(統整)與悲觀絕望 | 隨心所欲,安享餘年 | 悔恨舊事,徒呼負負 |
青少年時期的性格發展
編輯青少年時期的定義
青少年期(adolescence)意指童年到成年之間的時期,生理上大約從十二歲到十八歲。 在此時期,發展屬於個人的認同,進而影響成人期的發展。
《張氏心理學辭典》將「青年期,青少年期」(adolescence)定義為:指由青春期開始到身心漸臻於成熟的發展階段;女性約自 12 歲到 21 歲之間,男性約自 13 歲到 22 歲之間,兒童期後到成年期之間的一段大約十年期間稱為青年期。
影響青少年時期性格發展的因素
- 身體發展:身體上的發展會因為早晚問題、體型胖瘦、高矮,造成個體心理不平衡,影響人格發展。此階段的青少年很在意自己的外表,會與同儕做比較,以致於只要自己何別人的身體上有不同之 處就會引發自卑或妒忌的心理,甚至用不適當的方法想和別人一樣。
- 成熟速度:早熟的青少年較自信和獨立,少有叛逆傾向,社交方面表現較好;而晚熟的青少年則較為消極,依賴性強,對父母的反抗傾向亦強。
- 心智能力:心智能力高的青少年除了學習能力強、處理或解決問題的能力強,也較能適應新環境,發展健全的人格。
- 童年生活:童年的生活經驗,包括家庭環境、教育方式和社會互動,對青少年的性格發展有深遠的影響。例如,穩定和支持的家庭環境有助於培養正面的性格特質,而不和諧或暴力的家庭環境可能導致負面情緒和自尊問題。
- 同儕團體:青少年時期的少年想擺脫父母而獨立自主,反抗意識也特別強盛,少年無法接受父母或師長強迫要接受的傳統觀念或價值觀,進而想獲取同儕間的任同,且易受同儕之間的影響。
- 社會價值觀:如新聞媒體的事件、人物,常成為青少年模仿的對象,影響青少年的 人格發展。
青少年時期的情緒和社會發展特徵
在情緒辨識上,相對於年紀較小的國小高年級兒童和年紀較大的成人,青少年需要比較多的時間來辨識臉部的細微情緒差異,而且這個情緒處理歷程的發展和需要訊息回饋以進行決策的腦區(如紋狀體(Striatum))運作有關[12]。青少年生理變化的時機,也就是早熟或晚熟都會影響個人社會發展。早熟的男孩比起尚未進入青春期的男孩有比較好的心情,而且對自己的外貌和體格更加滿意,但是早熟的男孩較缺乏自我控制,他們有較高的機率會抽煙、喝酒和使用成癮藥物[13]。相反地,晚熟的男孩青春期前期可能因為身體發展滯後,容易感到自卑,與同齡人相比較時會感到不如意。但晚熟的男孩在青春期後期往往發展出更好的情緒調節能力和心理韌性,因為他們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處理與身體變化相關的挑戰。[14]。早熟對於女孩的影響和男孩不同,早熟的女孩比較憂鬱和焦慮,自尊也較低,並且對自己的外觀比較不滿意[15]。
一般觀念認為青春期中,子女和家長的關係較緊張,研究確實支持這一印象[16]。青春期時,親子間的爭執增加而親密程度減退[17]。然而,青春期初期的親子衝突增加,會讓後期的親子關係比較穩定。如果家長採用民主的教養方式、給予子女支持,並且堅持清楚的原則,則子女不太會有長期的情緒和行為問題[18];但是,若家長使用威權或過度溺愛的教養方式,則子女較容易出現行為問題[19]。
老年期的性格發展
編輯過去十年間,許多研究開始探討晚年的性格運作,由於老年伴隨着各種身心狀況改變,因此一開始研究預設老年人的心理經驗主要是負面的。但研究結果顯示在自尊,心理幸福感.......等客觀的量表上,老年人的情況並不比年輕人來的差,表現出相當的心理「韌性」。因此他們多半能承受老年所伴隨的生活困難、疾病等,維持相當堅強的自我信念及個人幸福感。於是德國心理學家巴提士(Paul Baltes)提出「擇適補償模型」(Selective optimization with compensation model,簡稱 SOC 模型)指出:「發展的本質涉及失去或交換,當從某生活階段進展到下一階段,人們會失去某些心理特質,也會獲得新的心理特質。」因此,依照巴提士的模型,可推斷老年人雖不能再工作、劇烈運動等,但在其選擇的生活領域裏,藉由將精力投注在少數重要的生活面向上,可以補償身體或認知上的衰退,維持幸福感。[20]
在進入高齡階段,人的生理活動逐步衰退,社會角色也開始轉變,面臨自我概念的重新定義。多數人在青少年時期意氣風發、活潑向上的性格特點,到了老年則被低沉、緩慢、沉默、冷淡的性格取代。這是因為人老了,身體多病和生活條件以及社會環境的變遷所造成的。如果老年人身體十分健康、生活條件沒有發生重大變化,或者生活雖有變化卻能夠良好地適應,則性格通常不會發生重大改變。
由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來看,「統整」相對於「絕望」是老年期的重要發展任務。統整是將過去的感受與現實狀況加以整理,並對結果感到滿意。老年人如果能接受人生中的不完美,肯定自己生命的價值,在年老時能獲得較好的適應,反之,如果無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認為自己虛度一生,則會產生悲觀、絕望的心理感受。
卡汀生的社會情緒性選擇論
編輯卡汀生(Laura L. Carstensen)的社會情緒選擇性理論(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主要在探討社會動機在生命過程中的轉變,隨着年齡的增長,人們的生理和部分心理機能會逐漸下降,但是情緒方面卻並未隨着年齡增加而呈現簡單下降趨勢。其基本的想法為:「人們會察覺中不同時間點的機會和限制」。
社會情緒性選擇論有三個理論預設:
- 首先認為社會交往對於人的生存來說至關重要,人的社交興趣和社會依戀一直都在演化;
- 其次認為人本質上是動機性的動物,期待實現的目標指導著人的行為;
- 最後認為人有着多重甚至相反的目標,目標的選擇先於活動。
人對生存時間的知覺,是充足的還是有限的,影響着對目標進行選擇的評估過程。時間知覺是人動機的組成部分,影響着人對社交目標的選擇與追求。「目標總是存在於時間背景中,目標選擇從根本上來講依賴於時間的知覺」 。該理論宣稱隨着人的生命歷程時間範圍的縮短(通常如人的衰老),不同目標的優先性就會發生變化。個體會變得愈加挑剔,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在情緒上有意義的目標和活動。該理論還認為,動機的轉移也會影響到人們的認知加工。老年人的認知加工表現出積極效應(positivity effect),對情緒信息尤其是積極信息的注意和記憶得較好,偏好積極信息。 但是積極效應的跨文化普遍性仍存在爭議,舉例像是雖然美國老年人比年輕人更不強調負面經歷,但在日本卻沒有觀察到這種影響。相反,年長的日本人比年輕的日本人更重視負面經驗的正面方面,而在美國卻沒有觀察到這種影響。因此在使用此理論時必須考量更多因素,避免錯誤使用。
實驗過程
研究者分別給予老人和年輕人一張列有不同類型人物的清單,並請他們對於這些人做出評價,藉由這種方式去判斷哪一向度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研究顯示老年人較注意可增進目前情緒經驗的名單;而年輕人則會注意未來資訊的可能性,如認識新朋友,以習得關於世界的新事物。
研究結果
如果人們認為他們的未來沒有限制,往往會關注指向未來/與知識有關的目標,但如果他們覺得時間將要耗盡,他們的關注一般會轉向指向現在/與情緒有關的目標。年輕人的人生道路還很漫長,所以他們會追求旨在獲取信息的、指向未來的目標,這有利於他們今後的生活。年輕人持有這樣的社交目標,會追求包括各種各樣社交夥伴的、相對更大的社交網絡。然而,當人們變老,未來顯得越來越有限,他們的目標大多地指向現在而不是未來,也更注重最大限度的情緒滿足。這就是老年人放棄一般的人際關係的原因所在;他們的目標指向社會交往的質量而非數量。的確,該理論預測任何人只要認為自己的未來不長遠,就會花更多的時間與少數幾個親密好友相處,而不是把時間用來和各種各樣的普通朋友交往——這正是年輕人感染愛滋病病毒後,所剩時日無多時人際交往的情形。該理論的研究通常會比較不同年齡組(即年輕人與老年人),但社交目標優先性的轉變是個逐漸的過程,早在成年早期就開始了。更重要的是,該理論聲稱社交目標的轉移並非由衰老所引起,而是由與衰老有關的時間觀念的變化所引起。研究者也發現在不同的樣本:挪威人、基督教修女、非裔美國人、華裔美國人和歐裔美國人中,老年人比青年人能更好地控制他們的情緒,體驗到的消極情緒也更少。
如該理論一開始所預期的,老年人將思考集中在名單上人物的情緒特性,較不在乎是否可以獲得對未來有用的資訊。相對的,年輕人則是將焦點集中在認識新人物,已獲得新訊息的可能性上,而不在意是否帶來正向情緒。由於老年人知道自己已處於生命晚期,因此較注意會伴隨立即情緒回饋的社會經驗。有趣的是,後續研究在帶有愛滋病陽性反應的男性身上也發現了相似的結果,他們均面臨生命消逝的情境,因而和老年人一樣非常關注能立即帶來正向情緒回饋的社會關係。[21]
各人格心理學派的理論
編輯各學派簡介
編輯以本章探討對象——性格來說,相關的理論主要有五大學派:心理分析學派、人本主義學派、行為主義學派、認知主義學派與神經生物學派。每一種理論都有一套解釋性格的方式,就像不同角度的光照射到物體會呈現不同部分的物體一般,不同學派對性格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共通點是都在探討人格差異的what、how、why。因此,並沒有五大學派何者較優之說,只是每一種學派的切入觀點不同而已。
學派 | 理論 |
---|---|
心理分析學派 | 佛洛伊德心格發展理論、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榮格性格類型論 |
人本主義學派 | 馬斯洛自我實現論 |
行為主義學派 | 史金納 ( Skinner ) 性格操作制約論 |
認知主義學派 | 亞伯特·班度拉 ( Bandura ) 社會認知論/三元交互決定論、Rotter 控制點理論/歸因型態、Mischel 認知情感性格系統論 |
神經生物學派 | Kagan 氣質假說、Eysenck 性格三向度 |
特質論 | Allport 特質論、Cattell 16 性格因素論 |
心理分析學派
編輯心理分析學派着重於性格是「為何(Why)」與「如何(How)」形成,我們從此學派的開山始祖佛洛伊德開始介紹起。
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論
編輯佛洛伊德本身是位精神科醫師,透過治療病患累積的經驗,發展出他的性格理論,它本質上是個關於心智結構與其運作歷程的理論。佛洛依德是從生物醫學觀點考慮人的精神生活,他將心智視為身體的一部份,透過瞭解生理運作的原則,再將其拓展及應用到心理運作功能上。
心智能量系統
編輯佛洛伊德將身體視為一機械式的能量系統,而心智能量就從身體能量而來。他對心智能量提出三個觀點:
- 能量是有限的,若它在某事務上被消耗,可用於其他事務的能量就相對較少。
- 如果釋放能量的常態機制受阻,能量並不會自動消失;相反地,它會從阻力較小的其他管道宣洩。
- 心智功能的目標是歸於平靜,生理需求會造成緊張狀態,但人們希望降低這些緊張,使內在狀態恢復平靜。
人類所有行為的目標都是為了追求緊張鬆弛或能量釋放後的愉悅感受。因此,佛洛依德與他的醫生同事布萊爾發展了一種「情感宣洩」(catharsis)的心理治療法,讓病患透過在談論自身困擾問題的過程中紓解情緒,一如常人抒發鬱悶一般。經由重新經歷過去深藏在心中的不快,病患的被壓抑的心理能量和負面情緒得到宣洩,此方法用在歇斯底里病患身上獲得極大的療效。
情感宣洩的概念在了解人類心智方面有兩個意涵:第一,讓佛洛依德再次確認心智是一個能量系統,它們和被遺忘已久的回憶有關,經由這些能量的釋放可使病情好轉;第二,在情感宣洩經驗之前,佛洛伊德的病患並未察覺其症狀和這些心智內容有關,即使創傷經驗似乎已被遺忘,他們卻持續為其所苦,這表示人們未能察覺到的這些心智內容仍持續運作。因此,心智看來不只包含人能持續意識到的部分,也包含未被察覺到的部分,佛洛依德稱此為「潛意識」。這個概念對解釋人性產生前所未有的衝擊,顯示出其對心理運作的洞見。
意識層次
編輯佛洛伊德將意識分為三個層次:意識(Conscious)、前意識(Preconscious)、和潛意識(Unconscious)。其組成類似於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識),而多數被隱藏在水面下的部分卻會對其他部分造成影響(潛意識),而前意識則是意識與無意識間的中介環節。
意識結構模式 | 特徵 | 舉例 |
---|---|---|
意識 | 一個人在任何時刻所能能覺到的現象 | 你現在在看的超普通心理學就是你意識的一部份 |
前意識 | 若加以注意便能察覺到的心理內容 | 在閱讀現在這個句子前,你可能未曾想到你的手機號碼,它並不在你的意識中,但你可以輕易地想起它 |
潛意識 | 無法被覺察的部分,除非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 | 在童年時發生的創傷記憶平常可能沒有印象,但在碰見相同狀況時會突然想起 |
心理分析論對於會引發焦慮的潛意識內容尤感興趣。心理分析論的基礎理念是,人有個目標是保護自己不受某些想法或慾望導致的焦慮所苦,我們不能意識到這些想法是因為有特定的力量在阻擋他們。而此一力量達成目標的方式是將這些想法屏除在意識之外,也就是將他們儲存在潛意識中。 佛洛依德並非第一位注意到心理生活含有潛意識面向的人,然而他是首度詳細探索潛意識的性質,並且強調潛意識在日常生活中重要性的人。透過不經意的語誤、精神官能症、精神疾病、藝術作品與儀式等現象,佛洛伊德企圖了解潛意識的本質與運作,而最重要的方法莫過於對夢的分析。
佛洛伊德於 1923 年為心理分析論發展出更正式的性格結構模型,認為人體中可能存在一個心智運作媒介,擁有兩種特質:一方面具有統一的功能,能協調讓我們從事一致的行為;另一方面可以在不同的意識層次上運作。有時它在意識中運作,有時在潛意識下運作,而有時在前意識中運作。對心理分析論而言,這顯然是一項挑戰,它不但要掌握心智運作媒介的一致性,也要分辨它運作時的不同意識層次。佛洛伊德因而提出心理分析論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種性格結構,每一結構分別指涉不同層面的心理功能。
自我 (Ego) 會運用防衛機制化解因本我 (Id)與超我(Super-Ego)之間的衝突所產生的焦慮。
以下為簡易示意圖
- 本我
- 一切驅慾能量的來源,蘊藏潛意識和本能性的衝動,(如:性、攻擊),主要以初級歷程思考(primary-process thought),也就是說是非理性、本能驅動及脫離現實的。其心理功能相當簡單好理解,就是尋求釋放興奮、緊張與能量,以追求內在的平靜。
- 本我是創意力的來源,因為在初級歷程思考時才會接受很多不合理的想法,這也是為何在夢境中會有許多超乎常理的的情境,故夢境有時也會成為人們發洩精神能量的管道,本我會遵循的是快樂法則(pleasure principle):遵從於快樂原則,一切使我們感到快樂的事情都是本我的需求、逃避痛苦。不設想策略以獲取快樂,不耐心等待快樂來臨,不顧及社會規範與道德,只追求慾望立即滿足。
- 自我
- 自我是由本我慢慢發展出來,依賴理性及現實的次級歷程思考。遵從於現實原則,起到協調的作用,根據現實法則,可理性回應現實社會,且總是試着滿足本我與超我的衝突,這兩者的綜合就是人們表現於現實社會的表現。
- 舉例來說,看到心儀的人,可能會有性衝動(本我的展現,下意識的想法),但自我會阻止你不顧一切地撲上去,它會帶你一句現實狀況判斷是否有機會,並且依循現實法律能接受的行為來達成目的。自我調和了本我和超我,使一個人的行為更為適當、合理。
- 超我
- 在心理層面上,超我代表人類的道德規範,包含我們努力尋求的理想,以及違背道德標準時預期的懲罰或罪惡感,將社會規範內化成行為準則。超我的發展比自我慢,主要是以父母或親近的家人的行為當作行為規範,因此可說超我遵循理想法則或道德原則,不會判斷人們所做的行為是否合理,只會評斷事情是否符合標準。然而超我的運作很僵化。
舉例來說只要想到違規的念頭,就覺得充滿罪惡感(即使並未實際投入行動)。雖然超我在判斷時常非黑即白,但超我也是可以有同情心、有彈性的,若很清楚知道該事件是意外或是遭受壓力才如此做,人們或許可以原諒自己或是他人。
性格結構 | 特點 | 原則 | 思考形式 | 與意識關係 |
---|---|---|---|---|
• 與生俱來 • 本我中的需求必須立即被滿足 • 由「生之本能(life instincts)」和「死之本能(death instincts)」組成,生之本能包括性慾、飽食等慾望。 |
享樂法則(Pleasure principle):追求快樂,佛洛伊德認為建立在性與暴力方面。 | 初級歷程思考(Primary-process thought) | • 全部都在潛意識層 | |
• 為了合乎實際以適應社會所形成的部份,用來平衡慾望和現實壓力的衝突 • 從本我發展而來較具理性的部份,介於本我與超我之間 |
現實法則(Reality principle):在適當時機,追求最大快樂 | 次級歷程思考(Secondary-process thought) | • 大部分在前意識層 • 部份在潛意識層 • 小部分在意識層 | |
• 社會價值觀內化而成的部份 • 評斷行為是否合乎內心的道德準則和社會標準 |
理想法則(Idealistic principle):完全符合自己所設想的目標 | • 大部分在前意識層 • 部份在潛意識層 • 小部分在意識層 |
佛洛伊德認為嬰兒最初的生活僅受到衝動(本我)的控制,長大過程中,嬰兒開始反應環境中的各方面因素才逐漸學會了各種社會行為模式,某一部分是懂得如何利用某種方式來獲得本我的要求,會按照活動的結果來發展或抑制活動,換句話說,降低盲目性,這些行為雖有生物面的根源,但也同時受到社會經驗影響,他的人格受到這些影響而引導他如何行動(自我)。
超我則很大程度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就像佛洛伊德所說:「在這冗長的兒童時期,正在長大的人依賴父母生活,留下了一個沉澱物,這個沉澱物構成了自我裏面的一個特殊機關,使父母的影響能夠長期存在。」幼年期的兒童與父母接觸時會透過心力內投或攝取(introjection)的機制,將原生家庭的道德價值觀內化成自己的人格。
也就是說,性格的發展由本能的部分(本我)跟從外在社會學習到的價值(超我)相互拉扯、抗隊而構成。
在上述佛洛伊德的性格結構中,本我是本能與欲求的存在;自我是本我與現實妥協後的產物;而超我則是屬於道德良知的部分,甚至進而壓抑本我的浮現。在他看來,行為是一連串本我、自我與超我之間衝突的後果,因為本我要立即滿足衝動,但社會規範卻常常不允許,佛洛依德相信這些衝突若持續太久,將引發「焦慮」的產生,並主導人們的日常生活,其中和性及攻擊有關的衝突影響甚巨。焦慮對個人而言是一種壓力,我們會竭盡所能地擺脫這個負向的情緒,其中最常使用的就是防衛機制。以下將介紹幾種焦慮防衛的機制:
種類 | 說明 | 例子 |
---|---|---|
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 |
當個人面對引起焦慮的事件時,試圖為該事件提供看似理性、合理,且為社會所接受的解釋。 |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
理智化 (Intellectualization) |
個人完全以理性的態度面對帶有情感的情境,避免因為自己感情的涉入而產生焦慮或痛苦。 | 醫師不帶任何情感,面對充滿病痛與死亡的工作環境 |
認同作用 (Identification) |
當個人無法獲得成功或滿足時,便模仿其他重要他人、理想人物之言行舉止,或將自己比擬為成功者,藉此在心理上分享成功者的快樂。 | 時下青少年們模仿其偶像明星的穿着打扮 |
否認 (Denial) |
有些遭遇極大創傷的人,事後可能拒絕承認這些不幸的事曾經發生於自己身上。 | 受害者拒絕承認遭受性侵 |
昇華作用 (Sublimation) |
指個人將不被社會認可的動機或慾念,以符合社會標準的方式表現出來。 | 性衝動不能獲得滿足的畫家,豪放不羈地畫出各種性愛的作品 |
反向作用 (Reaction Formation) |
自我為了控制或防衛某種不被允許的衝動或想法,而做出與衝動或想法相反的行為。 | 繼母討厭前妻生的孩子,但她可能壓抑自己的負面情感,反而更加溺愛他 |
替代作用 (Displacement) |
個人對某人或某事物的負面情緒,轉移到較不具威脅性的人或事物上藉而尋求發洩。 | 在公司被上司斥責一頓,回到家將憤怒與不滿發洩到小孩身上 |
投射作用 (Projection) |
指把自己內心不被社會接受的想法與情緒,強加於其他人,認為是別人擁有這樣的想法,而不是他自己。 | 自身對某個人懷有敵意卻不承認,反而認為是那人對自己有不利的意圖。 |
潛抑作用 (Repression) |
個人壓抑自己痛苦的經驗、記憶、慾念或衝動,使它們留存於潛意識之中,以免形成焦慮、恐懼或愧疚等情緒壓力。 | 在歷經重大變故後,忘記當時的創傷經驗 |
退化作用 (Regression) |
退化作用亦稱「逆退機轉」。是指個體由於受到某些危險、衝突的推動,或遭受嚴重打擊時,其行為倒退至發展較不成熟的階段,改以較幼稚的行為方式以及態度表現,以暫時獲得安全而消除焦慮、痛苦。 | 為了面子而理直氣壯地掩飾自身的錯誤,以無理取鬧及厚臉皮的方式矇混過去 |
補償作用 (Compensation) |
當個人無法達成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或者在某些事情遭逢挫敗時,他們可能會轉而從事其他能成功的活動。 | 功課不好的同學在運動上更加地力求表現 |
以上十一種主要的心理防衛機制,皆具有下列共同特徵:
- 它們都是在潛意識中進行,因此,個人並不知道自己正在進行此種防衛策略
- 它們都是藉由扭曲、偽裝或否認現實,來減輕個人的焦慮與罪惡感。平時,適度地使用防衛機制可以幫助我們度過情緒困擾,然而,長期下來的過度使用自我防衛機制,可能會使個人對現實世界產生扭曲的觀點,因而導致適應不良或精神疾病。
人類的本能
編輯在心理分析論中,心理能量以激發的形式存在個人體內,尋求釋放、宣洩和舒緩,這些激發的狀態被稱為本能(instincts)或驅力。那麼人類有多少種本能?分別是哪些?佛洛伊德試圖以極少數本能來解釋各式各樣的人類活動。他對人類驅慾本質的看法曾隨年代改變。他在早期觀點中,提出傾向維護自我的自我本能以及傾向維續種族繁衍的性本能;晚期觀點中仍有兩種本能,但它們是生死二本能(life and death instincts),這是心理分析論最終的本能典型。
- 生之本能(Eros):包括前述的自我本能與性本能,主要功能是促使人們朝向維護自身、繁殖後代。佛洛依德稱之為 原慾(Libido,又譯性慾、慾力、性衝動)。
- 死之本能(Thanatos):與生之本能形成對比,死亡本能涉及人類走向寂滅或返回無機狀態的慾望,這至今仍是心理分析論中最具爭議且不易為人接受的部分,其能量也從未被賦予一個普遍的名稱。佛洛伊德覺得死之本能與他觀察到的人類行為狀況一致,例如許多人藉由自殺逃避心理問題,可視為死亡驅慾的展現。另外,佛洛依德認為死之本能通常會從個人自身抽離,轉而在攻擊行為中朝向他人作用,因此死之本能又被稱作攻擊本能。
性心理發展階段論
編輯性心理發展階段論(Psychosexual Development)認為,身體主要區域帶的發展與改變受生物因素決定,個體的快感與能量來源多半集中於特定區帶,且在發展早期這些蛆帶的位置會不斷地改變。在不同的發展時間點,個體追求生理滿足的部位並不相同;這構成佛洛伊德發展其性心理階段(Psychosexual stage)理論的基礎,他根據個體於不同階段時期在各種感官(sensual)和性(sexual)面向的滿足建構此模型。
階段 | 時期 | 特徵 |
---|---|---|
口腔期(Oral stage) | 出生-2 歲 | • 焦點在口腔和嘴唇,注重口慾的滿足 • 通過吸吮和咬的動作吸取營養和獲得快感,比如咬乳頭。 • 若未得到滿足,成人後在行為上會表現出貪吃、酗酒、吸煙、咬指甲等,在性格上則可能發展出悲觀、依賴、潔癖。 |
肛門期(Anal stage) | 2 歲-4 歲 | • 焦點在肛門 • 通過排泄(特別是排便)來獲取愈快感,但受到權威管制。排便刺激到位於肛門的粘膜,解除生理的緊張而造成快感。 • 若未得滿足,成人後在行為上易表現冷酷、頑固、剛愎、吝嗇等,也可能出現不修邊幅或極度要求整齊兩種行為表現,其中,完全未受到限制可能導致不修邊幅;而過度節制則可能出現極度要求整齊。 |
性蕾期、性器期(Phallic stage) | 4 歲-6 歲 | • 焦點在性器官 • 通過探索和刺激性器官的到快感,男生可能會因為體驗到生殖器勃起的快感而對性器官興趣增加。女生則可能會因自知缺少陰莖而責怪母親。 • 男孩可能出現「閹割焦慮(oedipal conflict):因為對母親持有佔有慾,將父親視為對手,甚至擔心被父親切除其陽具;由於擔心父親會因為自己愛戀母親而報復、威脅,因此會逐漸平息對母親的愛慕並學習父親,最終以認同父親的方式來克服閹割焦慮」「戀母情結(oedipal conflict):因對母親的愛使父親成為情敵,並在幻想中殺死父親、與母親結合」 • 女孩可能出現「陽具忌妒 (penis envy):嫉妒男生有陰莖」「戀父情結(electra conflict):一種愛慕父親、忌妒母親的心理,並希望在擁有父親的小孩時,能誕生一位男孩以重新得到失去的器官,彌補陰莖羨妒」 此外,若太過自我欣賞,在未來則可能出現自戀、自大的情況。 •透過「認同」雙親一方來獲得異性那方的接納。認同雙親中同性那方式此時期重要發展課題 |
潛伏期(Latency stage) | 6 歲-青春期初期 | • 焦點轉移至學習技能上 • 壓抑對異性的興趣 • 大量社會技巧增加 • 團體性活動多呈男女分離趨勢。 |
生殖期、兩性期(Genital stage ) | 青少年期 | • 焦點在尋求異性關係方面 • 擁有利他觀念 • 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識,性心理的發展逐漸成熟。 |
- 滯留現象(fixation):是一個人在某個發展階段如果得到滿足太少,那麼他會害怕不敢進入下一個階段,反之如果得到滿足太多,也沒有動機再往前進,滯留作用於是發生;一旦發生滯留現象,個人雖然發展到後期,但仍然努力希望得到和早期階段相同的滿足。
- 退化(regression):是個人尋求回到早期的滿足方式,即較早的滯留點,常在壓力的情況下發生。
新佛洛依德派
編輯後來,「新佛洛伊德學派(Neo-Freudianism)」出現,此學派接受潛意識歷程與心理衝突等概念,但反對原慾(Libido)的說法,並強調性慾以外的動機歷程。其中包含阿德勒、榮格與荷妮等著名的心理學家。
-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個體心理學:此為當時阿德勒與佛洛伊德意見不合而另外獨創出的心理學。阿德勒建構了自己的人性觀,其包括了四個層面:人性自主、追求卓越、自卑情結、生活格調。這幾個層面相互聯繫形成一個體系,將個體視為一個獨特的整體,且每一個體代表了人格的整體性和統一性;也可將每一個體之內涵視為一幅畫作,個體是他自己人格的畫作者。 阿德勒不認同佛洛伊德所說的:「個人是自身內部力量的受害者」,他認為個體內的心理現象都是統一且一致的。個體心理學指出,人性具有自主傾向,它不是盲目的,人的行為並非被動地受制於潛意識內的衝動,阿德勒強調個人行為能夠在目標之下自主表現。阿德勒認為自卑感是人類行為的驅動力,而追求優越感是克服自卑感的動力。人類所有行為都是為了達到更高的境界,而不是僅僅在社會互動中戰勝他人。當個體無法克服自卑感時,可能會過度補償,導致不健康的行為和性格特徵,例如貪婪。一般人的生活格調大致在童年時期形成,一旦形成就不易改變。阿德勒強調社會關係在個體發展中的重要性,他提出了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的概念,認為個體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和與他人的互動對於人格的發展至關重要。例如,一個自幼未得關愛、受凌虐長大的孩子,其生活格調可能充滿了對他人的仇視和與社會敵對的態度。
- 卡爾·榮格(Carl Jung)的性格類型論分析心理:榮格與佛洛伊德於1914年分道揚鑣,之後在瑞士創立蘇黎世學派,並倡導「分析心理學」。在分析心理學中可分為四大項:自我的功能、兩種潛意識、人格內動力以及人的發展。榮格認為自我有其獨立性、連續性和統合性,是個體自幼在生活經驗中逐漸發展形成。再者,榮格將潛意識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個人潛意識(personal unconscious),包含許多個人的想法、壓抑的情感等由個人經驗所形成的意識;第二類是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其中包含傳統經驗,是由遠祖長期所流傳下的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此意象又稱為原型(archetype),同一族群的人基本上會有相同的意識,並表現出相同的行為傾向。集體潛意識常常在夢中表達出來,但是它們還會以藝術象徵、民間傳説和神話故事等形式出現。此外,人格的內動力與發展,榮格將人格結構視為由許多相對的內在動力所形成,像是意識與潛意識、理性與非理性、內向與外向等。而人格的發展歷程則是把兩相對的內在動力逐漸調和並趨於成熟。
- 愛利克·艾瑞克森(Erik Erikson)的自我心理學:不強調潛意識,而是着重於「自我」。認為自我本身就是能量來源,自我才是個體建立自我認同、整合過去和未來的能量,並不像佛洛伊德所說自我只是一個協調本我與超我的角色、能量來自於本我。
- 卡倫·荷妮(Karen Horney)的心理分析:佛洛伊德等人的觀念都是以男性的角度出發,對於女性的觀點則毫無說明。荷妮則以女性的角度提出新的論點:比起生物性因素,文化因素才是影響人格發展最重要的因素,男性與女性心理上的差異可能並非源自於生物性別,而是源於社會給予兩性不同的看法。他的根本論點是每個人都有基本焦慮,這焦慮的來源是社會上的競爭與冷漠而產生的無助感,人們可能會藉由親近人群、遠離人群或對抗人群來降低基本焦慮。
- 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
- 沙利文將更多的社會成分摻入弗洛伊德的理論中。人們生活在這種複雜的人際關係中,逐漸發展出他自己的人格。沙利文認為人格與人際關係有密切的相關。
- 此外,沙利文與弗洛伊德一樣強調焦慮,認為焦慮感來自人際關係。有效應對引起焦慮的信息的方法是忽視或拒絕它,但這樣一種防禦性手段是會付出代價的:由於降低了對有關信息的關注,人們對現實產生了虛假印象。
- 沙利文是第一位在心理學著作中提到「重要他人」這個概念的學者。他發展出自我系統(self system)的概念,意指從童年時期發展出來並被正向肯定所增強的的個人人格特質,以及從童年時期發展出來用以避免焦慮與維護自尊的保護行為。他更進一步把自我系統定義為一連串人與人之間連動行為(I-You interlocking behaviors)的驅動機制,意指一個個體的行為是為了引出另一個體的特定反應。
對佛洛伊德理論的探討與批評
編輯- 基本假設的分析
佛洛伊德的學說雖提供世界一種新的想法,也被普遍接受,但也受到多方面的批評。下述為九種基本假設(吉爾,1991)的分析,透過分析這一學派對人格、行為的解釋可與其他理論進行比較。
- 佛洛伊德奉行嚴格的生物決定論,這表示他將人類視為一個機械體,內部的一切心理現象(例如思想、情感)都是有脈絡可循,也被機械式的進程制約。他認為只有這樣看待人,嚴格的科學才有可能,因此就人的行為來說,佛洛伊德學說並沒有意志的餘地,也沒有自主的可能。
- 人基本上是非理性的,心理動機完全來自於潛意識,自我的一點點理性也是為迎合本我,是以另一種形式滿足本我的要求的手段,他的輔助性大於主動性。佛洛伊德認為只有透過精神分析才能在潛意識中拉回自知力,讓人們把握自己的選擇。
- 佛洛伊德認為本我、自我、超我互相協調依存,要以總體來理解三者,但也相信三者最後可以個別分析(以生物學或神經學的角度)。
- 佛洛伊德早期之心理能(psychic energy)、本能、快樂原則的概念皆從神經解剖、神經生理發展而得,他對人性的認知是體質、生理決定、生物遺傳性的結果,雖然他也強調早期環境(尤其是幼年)影響對一個人的心理性發展很重要,嬰幼期時父母的影響對孩童以後的人格發展是深刻且不可逆的,但依然比不過先天本能的力度。
- 佛洛伊德將人看作處在一個充滿主觀的世界(例如情緒、意義、知覺、情感),但他也重視精神創傷、壓抑等作用,不過,雖然人的主體受到外界現實左右,但個人依舊是自己的主體。
- 佛洛伊德從內部觀察人們的行為,也從內部尋找人們行為的原因,因此他對人格觀點是屬於前動的(proactivity),但他的前動與人本主義或現象主義的理論家不同。在他的動機問題上可以看出他的觀點,他認為人類行為的原因的核心是:由本我跟本能來的能量流。但是人並不會意識到自己產生的行為,而是性原慾、攻擊本能產生心理能量,從而有了行為多樣性。因此可說人是前動行動者,但並非完全意義的前動。
- 佛洛依德認為人是「本能滿足者」,他把人的一切行為視作解除緊張、緩解興奮的過程,這是體內穩態的一種表現,他認為人們會為找尋自身平衡而有所行動。
- 佛洛伊德認為人的本性完全能夠認知,可以科學探討。心理所依循的規律與有機體其他的規律一樣,人的深層動機也可以通過精神分析來揭示,但這不代表他是可知論者。
- 佛洛伊德主張成人的性格來自童年,看起來似是可改變的發展論者,但他同時強調兒童期的各種經驗塑造成的性格到了成年也不會做任何改變,因此不可改變是這種人格理論的基本假設。在心理發育階段,透過固定機制(fixation)形成一個人今後的行為傾向,以及症狀性質與強度。為精神分析治療的需要,佛洛伊德承認症狀可以消去、也承認把動機衝突的實質召回意識的可能,但要改變性格卻是有困難的。
- 其他批評
- 雖然佛洛伊德相信本我、自我、超我可以個別分析,但他自己從未做過嘗試。
- 佛洛依德特別重視早期生命經驗,認為性格發展在性蕾期末段便已定型。但是其他心理學家認為他低估了後期生命經驗對於性格發展的重要性。例如:艾瑞克森以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切入,認為心理社會因素與本能一樣的重要。舉例而言,在佛洛依德認為的口腔期裏,嬰兒除了需要滿足吸奶的慾望以外,嬰兒和母親哺乳之間的關係也對嬰兒對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有影響。
- 客體關係論認為個體的目標是為了和他人保持關係而不是佛洛伊德所說的本能滿足,最後再反映到日後發展的人際關係上。
- 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論定義模糊,且許多是無法否證的。例如,他提出肛門期若未滿足,有可能造成不修邊幅或極度要求整齊兩種結果,但事實上這兩種敘述便幾乎是所有的人了,因此這是無法被推翻的論述。
- 其有關閹割焦慮、陰莖羨妒等觀念受到女性主義者批評是男性主導理論,認為弗洛伊德忽視了社會對於男女的影響,如卡倫.荷妮(Karen Horney)的女性主義心理學。
- 影響
佛洛伊德的理論對當時的人們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因為潛意識理論說明了人並不是一個理性的動物,而是受到意識中許多無法覺察的事物影響。另外,經由佛洛伊德的本我、超我的分析,他認為人是按照享樂主義的哲學觀生活着的,儘管人們未必在意識上認知到這點。由於人們的行為受到本我中的本能驅動,而本能慾望被滿足可以帶來滿足感,因此佛洛伊德認為人是不斷追求在生理上滿足的動物,也就是認為人是享樂主義的,這點在當時帶來了很大的衝擊。
- 對佛洛伊德學說的相關評述
在佛洛伊德之前,變態心理學主要傾向研究精神障礙的過程、症狀、分類、疾病單元等,但佛洛伊德將變態心理學引入新的里程碑,心理學家開始重視對於研究對象的動機與內容。
他強調精神病的起因,在強烈情緒跟外在精神創傷之外,開始注意病人個人內在的原因(例如內在衝突會引起精神病、人沒意識到的願望會影響人的行為等),引起人們對於精神生活的動機研究的重視。但是佛洛伊德虛構了一個潛意識的實體,把潛意識的作用過分膨脹,甚至說他支配整個人類的活動。他認為個人性慾的發展會按預定的階段規律進行,且個人無法逃脫潛意識動機的操控,這是宿命論的觀點。他強調人按本能衝動行事,性原慾是行為的原動力,不僅個人心理、人格結構、人類文化皆是盲目的本能衝動,這是反理性主義的。
他認為心理與生理是互相排斥的,正常和異常的行為是心理所決定,而心理又受到潛意識的決定性作用。佛洛伊德關於兒童性慾、人類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夢的分析、神經症與精神病的解釋都按照他所虛構的潛意識機制推論而來,他以許多假定的機制收集現象,又以許多有選擇的現象證實假想,這不過是同義詞的反覆(Macmillan,1977),缺乏可檢驗性。我們對於精神分析的基本觀點雖然持批判態度,但我們對佛洛伊德的貢獻有高度評價,他的泛性論觀點顯然不能為大眾所接受,但後期他的弟子(阿德勒與榮格)及不少新佛洛伊德主義者為其古典學說做了多方面的修正,因此佛洛伊德實際上為後人開拓探索的道路,變更了心理學研究的方向,是現代關於動機和潛意識問題最流行的派別之一。
新心理分析論與客觀關係論
編輯由上述觀點與評述得知,佛洛伊德的理論到了現今受到當代心理學家更多的檢視與挑戰。例如在二十世紀中期,出現了一批被稱作「新心理分析論者」(相對於信奉佛洛伊德的舊心理分析論者而言),提出了與傳統理論許多不同的看法,其中一項最主要的觀點是他們認為個體的性格發展主要是來自於所處的環境、社會、文化等,而非生物性的本能需求滿足,尤其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他人的情緒反應會影響着我們的感受,透過觀察他人的反應,我們藉此評估我們的行為是否得體,我們的言談是否得當等等,並更進一步型塑出我們的認知。我們會在意是否能被所處環境的群體接受,這因而成為了我們成長及改進自己的主要動力。荷妮(Karen Horney)和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是其中的代表者,以下將會分別介紹。
- 新心理分析論:荷妮(Karen Horney)觀點
- 其主要就在於,從關注個體如何因應基本焦慮來理解精神官能症(參下方說明)的運作。基本焦慮指的是個體在潛藏着敵意的世界中孤立無助的感受。依據荷妮的看法,患者會掙扎於因應基本焦慮的三種反應類型中,分別是:趨近、反抗與逃避,而這三種反應均無法實現個人的潛能,這也是各種精神官能症(neurosis、psychoneurosis 或 neurotic disorder)的本質。其中趨近型反應試圖強調自己被他人接納與贊同,並藉此來處理焦慮,這樣的人在人際關係中扮演依賴者的角色,除了會無止境地渴求關愛,還會變得過度在乎他人,縱容他人甚至自我犧牲以取悅他人。而反抗型反應則假定所有人都不懷好意,為了生存必須努力對抗周遭所有人,這類人其所有心理功能的運作都朝向否定自己對於他人有需求這件事,從而會表現出強硬的待人處世態度。最後逃避型反應指的是傾向於從人群中逃離,迴避與群體有接觸的狀態,逃避型反應的人時常抽離情緒來看待自己與他人,以避免與他人有情緒上的連結。研究顯示,罹患精神官能症的病人,在性格上會特別顯現出上述三種中其中一種的傾向,然關鍵問題並非是他們所顯現的傾向,而是在患者處理基本焦慮時,三種反應類型彼此之間會相互衝突
- 此外,荷妮無法接受佛洛伊德對於女性的看法,故寫下《女性心理學》一書,這使她成為開創女性心理學的先驅。她認為陽具羨慕的概念是男性偏見的產物,並且認為女性並非天生就具有軟弱、依賴、順從與自我犧牲的受虐傾向,反之這些傾向反而顯示出後天社會環境的深厚影響力遠甚於先天的生物因素,這是她與舊佛洛伊德學派最大的不同。
- 新心理分析論:沙立文(Harry S.Sullivan)觀點
- 相當強調社會、人際因素在性格發展上的作用,其理論被稱為精神病學的人際理論。沙立文認為個體的情緒經驗並非來自生物本能(如佛洛伊德學說所言),而是來自與他人的關係。例如:焦慮可能經由母親與嬰兒最初的互動傳達給小孩,也就是說焦慮的情緒經驗從一開始就和人際角色有關,並非純然來自基因遺傳。根據沙立文的想法,就連「自我」這個重要概念的起源也同樣具有社會性,因為它是透過與旁人接觸後的感受而發展出來的,而這些感受來自個體的反省與評估,我們透過別人如何評價自己來反省自身的表現是否適當,藉此形塑對自身行為的認知,最終成為了自我。沙立文認為自我包含三個部分,且這三個部分都與焦慮經驗或與之相對的安全感經驗特別有關:第一是與愉快經驗相連的「好我」(good me),第二是與痛苦經驗相連結的「壞我」(bad me),以及與無法忍受的焦慮相連結而被斥拒的「非我」(not me)。
- 沙立文對於少年期與青少年前期中的人格發展格外重視。在少年期(約是小學時期),來自朋友、老師的經驗會開始與父母的影響力相抗衡,意即家庭不再作為形塑人格的唯一因素,能否得到社會的認同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在他人心目中的我是否能得到他人的青睞,也成為了個體其自信與焦慮的重要來源。而在青少年前期,與同性死黨的關係會變得特別重要,這種親密的友誼與友愛關係將會成為之後與異性發展親密關係的基礎。而直到今日,許多的兒童心理學家也贊同沙立文的理論,認為兒童早年與同儕關係的重要性,與其對於母親關係的重要性可能不相上下。
- 有別於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理論,客體關係論認為早期幼兒與母親建立的關係模式,才是個體性格發展的核心關鍵,而非性本能的衝動,且在早年獲得的經驗將影響到日後如何與其他人發展關係。客體關係,指的是一個人內在心智所建構的人際關係發展模式,其核心內涵是相信個體行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和另一個人保持關係,而非尋求慾望或本能的滿足。值得一提的是,客體(object)一詞原為佛洛伊德所使用,對嬰兒而言,客體是指能滿足本能需求的事物,這與佛洛伊德的學說相符合,但對兒童而言,客體一詞可以跟「他人」互換,也就是說客體關係可以轉換成人際關係,尤其是重要的人際關係,這裏就與原有的佛洛伊德學說有差距。
- 客體關係論的重要假設是: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一但建立,就會影響其日後的人際關係,更進一步來說:「人們會去尋找符合過去已建立起來的關係型態」。例如:一個過於依賴他人的人,有可能是源於剛學走路時與母親所建立起來的關係型態。
人本主義學派
編輯人本主義學派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強調個體的主觀經驗與自由意志,並主要研究人的本性(Nature),潛能(Protentiality),經驗(Experience),價值(Value),創造力(Creativity)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此學派主要的兩個理論分別是馬斯洛的自我實現論,以及 Carl Rogers 的自我概念。馬斯洛認為,能夠達到金字塔頂端自我實現者,都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質。而 Carl Rogers 肯定馬斯洛的想法,並補充了環境對於性格影響的重要性。Rogers 提出「理想我」與「真實我」的概念,認為性格中最核心的是「自我」的概念。並認為若能從他人(如父母、同儕等)得到無條件的關懷,則個體較可能避免自衝突,進一步達成自我實現,也就是說,達到理想我與真實我的一致。至於 Rogers 理論的缺點,則是較為空泛,缺乏具體的預測和否證性。
- "人本主義"與其他學派的最大不同是特別強調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而非集中研究人的問題行為。不少治療師如卡爾·羅傑斯、馬斯洛等,都認為精神分析學派過於強調病態的行為和過於以決定論作為人的價值基礎,缺乏了對行為的意義、正面的成長和發展的探索。同時也不贊成行為主義將研究動物行為的結果,用來解釋人類複雜的行為,因此決意創立一個全新的心理學取向,藉以強調正向的心理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價值。同時又加入了存在主義的哲學思想,強調自由、個人決定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
行為主義學派
編輯行為主義或稱行為論或行為學派,美國心理學家華生(J.B. Watson)發表〈行為主義的心理學觀〉(Psychology as Behaviorist Views It)[22],被後世認為這篇文獻是行為主義的宣言,因此公認行為主義創始於一九一三年,是20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的心理學流派,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可以被觀察和直接測量的行為,反對研究沒有科學根據的意識。其主要特色為以系統方法理解人類和動物行為,並假設所有行為的產生皆是由環境中的刺激所產生的反應,或是個體的生命史中所形塑而成的結果,特別是個體在環境及生命史中所受到的懲罰、激勵、刺激與行為結果所造成的強化。 因此,雖然行為主義者通常接受遺傳因子是決定行為的重要因素,但他們主要仍較重視環境因素所帶來的影響。許多行為主義者認為自由意志只是一種幻覺,並認為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由先天和後天環境所決定,也就是先天遺傳基因加上後天環境所產生的結果,由人類所經歷過的聯想或者增強所造成。行為主義學派的重要學者還有蘇聯生理學家巴夫洛夫(I.P. Pavlov),他發現「制約反射(conditioned reflex)」而得到諾貝爾獎,並由動物的制約反射擴大研究與觀察,發現制約反射中的消弱、自動恢復、類化與辨別等學習原理,稱為制約學習,也被後世歸類為古典制約學習。後來桑代克(E.L. Thorndike)設計貓走迷籠實驗,發現嘗試錯誤原理。行爲主義派的一些代表理論包括
- B.F. Skinner 的理論建立於桑代克的效果律之上。相比於巴夫洛夫的制約反射(conditioned reflex),操作制約論強調行為是由個體主動去做出的-此行爲所帶來的獎勵或懲罰會改變環境,並反過來控制個體的行爲;獎勵會使行爲的頻率增加,懲罰則會減少。
- 行為主義的要點有:
- 強調科學心理學的特色:以外顯的、客觀的行為作主要的研究內涵;偏重實驗與觀察。
- 由外在的行為反應來了解個體:相信行為是由制約作用學習得來。古典制約學習與操作制約學習是主要的學習歷程。
- 重視環境對個體行為的影響:主張環境決定論。
- 由動物或兒童的研究所得的原理原則,可應用至一般人的行為表現。在教學上重視正增強、負增強,和懲罰的應用,即強調行為在控制下的制約學習。
- 性格可能隨着時間、環境變化而有所變動
各方學者對行為主義毀譽不一。平心而論,行為主義重實驗與客觀,對心理學的科學研究趨向有很大的貢獻,但是僅限於外顯行為的研究,無法觀察內在心理活動,與重視認知歷程的認知心理學有異。
認知主義學派
編輯認知主義學派又稱認知學派,是一種學習理論,與行為主義學派的理論相對,認知學派認為學習者透過認知過程,把各種資料加以儲存及組織,形成知識結構。其代表的理論有
- Albert Bandura 的社會認知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三元交互決定論
- Bandura 的社會認知論與行為主義學派的 Skinner 一樣,屬於學習論,也因此介於行為與認知主義學派之間。他認為社會、認知、性格或行為此三者會相互影響,例如一個人覺得自己很膽小(對性格的認知),就不敢去嘗試高空彈跳(行為),而不去嘗試又回過來證實了自己很膽小的性格。這也是種自我應證的預言,當別人或自己覺得自己是什麼樣子,自己就會真的變成什麼樣子。儘管社會認知論據有很大的影響力,但它仍因過於簡化、忽視文化差異和內在心理過程的複雜性而受少部分人詬病。
- Julian Rotter 的控制點理論(Locus of control)
- Rotter 的控制點理論,將認知傾向的歸因分成兩種型態:內控與外控,其中內控指的是將事件的結果歸因於自己的行為,外控則是歸因於他人或環境的因素。會傾向於內控或外控,是由於個人的因素或信念,例如信仰佛教的人,可能會傾向將事件結果解釋為無緣、有緣。此外,外控歸因的人較可能出現習得性無助的思維。
- Mischel 的認知情感性格系統論
- Mischel 發現,同樣的個體在不同情境下不一定有一致的行為或反應,例如一個活潑外向的人,在都是陌生人的場合中可能表現得少話、緊張。因此,他提出認知情感性格系統論,將環境分為「強情境」與「弱情境」兩種,前者指的是該環境中的行為規範強烈,後者則是行為規範較弱。因而在強情境中,人們的行為受情境影響較大,而在弱情境中,則受性格的影響較為強烈。例如有的人在課堂上會不敢舉手發言,用字遣詞也不一定能呈現自己本來的性格;但在匿名平台上,就會頻繁發佈言論,也可能出現平常不會使用的字眼。
神經生物學派
編輯神經生物學派強調形成性格的原因,以及性格歸類的向度,其代表有
- Jerome Kagan 的氣質假說(temperament hypothesis):
- Kagan 的氣質假說認為依附型態是由先天的氣質決定,而非照顧者的風格決定。主要可以分成三種類型:
- 抑制型 (inhabited child):又稱高反應型(比較容易緊張),抑制型的孩子面對不熟悉的人事物,會顯得比較拘束、逃避,或是有點不安,且需要花較久的時間來適應環境,總是看起來小心翼翼,有時候會害怕,比較安靜。會壓抑自己的行動。在新生兒當中,有20%是屬於這一類。
- 非抑制型(uninhabited child):又稱低反應型(不容易緊張),佔總體40%,這一類的孩子在面對新的人事物時,會顯得開心,不膽小,不容易害怕,也比較愛笑。不會壓制自己的行動。
- 混合型(middling child):另外的40%就屬於混合型,也就是以上兩種的綜合體。
- Hans Eysenck 的 PEN 三大性格向度:
- Eysenck 的 PEN 三大性格向度,包含外向性(Extraversion)、神經質(Neuroticism)與精神質(Psychoticism):
- 外向性:受網狀系統、警醒程度影響,弱網狀系統活躍、警醒程度較高,代表個體對外界的刺激較為敏感,則較不會想進行社交活動,也就是內向性格。
- 神經質:受到邊緣系統、情緒影響,較為神經質的人情緒變化無常、易怒而容易緊張。
- 精神質:受荷爾蒙、神經傳導物質影響,較為精神質的人展現出孤立、缺乏情感與同理心的性格特質。
現象學派
編輯現象學理論(Phenomenological theories)強調個體對周遭世界的主觀經驗,是一種人本主義(Humanistic)的性格理論。它強調人對各種事物的經驗對人本身做決定的影響。同時,現象學派也強調人的非生物性動機。雖然人有生理上的欲求,但是現象學派學者認為決定生活是美好或是不美好的要件,更重要的是人關於自我成長等較高層的動機。對應於佛洛伊德的自我論來講,現象學派更注重單純來自自我的動機對行為的影響,而認為本我對自我的影響較低。
緣起 | 說明 | |
---|---|---|
個人中心論 | 羅傑不認同佛洛伊德的所強調的人是受先天潛意識控制、性格是已固着方式受早期經驗決定等概念。 | 每個個體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覺知外在的世界,這個自我建構的內在經驗世界,不僅反映了外在的現實世界,同時也反映了個人內在的需求、目標及信念。 |
需求階層論 | 馬斯洛「動機理論」學說衍生而出。 | 他主張人類再也不具有動物意義上的「本能」,人類所有的需求已經本能化,不同強度的本能化需求。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
正向心理學 | 馬斯洛對正面性格中的注重,引起現代正向心理學的發展。 | 探討人如何過快樂的生活,如何過美好的生活,以及過有意義的人生 |
下文進一步介紹最具代表性的個人中心論以及需求階層論。
一、個人中心論
個人中心論由羅傑(Carl R. Rogers)提出。他不認同佛洛伊德的所強調的人是受先天潛意識控制、性格是已固着方式受早期經驗決定等概念。
他認為每個個體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覺知外在的世界,我們所觀察、經驗到的世界,內在的心理需求會形塑一個人對於現實世界的詮釋,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並非客觀的,事實上世界是個人私有的世界,這個自我建構的內在經驗世界,不僅反映了外在的現實世界,同時也反映了個人內在的需求、目標及信念。在這個現象場中以「自己」、「我」等概念組成的「自我」概念最為重要, 自我觀念的形成,是個人在其所處的環境中與人、事物互動後,所得經驗的綜合結果。羅傑認為人不只會對當下的自己進行思考,也會為自我將來發展的可能進行思考,他將自我分為兩個部分—實際我(actual self):「我現在是什麼樣的人?」和理想我(ideal self):「我想成為怎樣的人?」。
當實際我與理想我很接近時,可以達到協調(congruence),生活會平靜且快樂。而當實際我與理想我差距大時,會有不協調(incongruence)的感覺,產生焦慮感。在此理論中還有一個重要概念—「自我實現」,羅傑認為人最基本的性格發展歷程乃是個人不斷邁向成長的過程,人與環境互動後會產生經驗,我們會對這些經驗進行評價,能讓我們達到目標的經驗會產生正評價,反之則為負評價,而人們會不斷朝正評價的經驗邁進,以達成目標。
普遍上來說,人們會在自我及自我實現中不斷的調整尋求平衡,但是,部分人卻會在做自己和平日的經驗下產生矛盾。羅傑認為這和孩提時代的教養有關係。小孩在發展的過程需要父母極大的正向關懷,如果父母只在小孩表現出特定行為時才表現出關心的話,小孩很可能便不能做他自己原本會做的事,而扭曲自己的價值觀以迎合父母。這樣子正向關懷與自我實現的衝突,會讓小孩不自主的扭曲自我的某些面向。
二、需求階層論
由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動機理論學說衍生而出。他主張人類再也不具有動物意義上的「本能」,即使有其生物學基礎,也很微弱導致很容易被壓抑,不再有那種有力、清晰的內在命令具體地、精確地指示人們在什麼時間、地點、如何、和誰、去做什麼。人類所有的需求已經本能化,不同強度的本能化需求,馬斯洛假設他們以層次形式分佈,即「金字塔型」構成所謂的馬斯洛金字塔。
馬斯洛將人們行為的動機分為兩大類、分佈於不同層次。第一類位於底部的層次比上層的需要更強烈、更有力,與動物意義上的「本能」類似,是生物性的需求,比如飢餓、口渴、性的需求;第二類位於上層則是人類特有,是心理上的需求,包括他人的尊重、情緒與歸屬感。一般而言,人們尋求方法滿足下層金字塔的需要後,才會去追求上層的金字塔的滿足。
馬斯洛認為人類基本上是性善或中性,若要真正了解性格為何物的話,不能像佛洛伊德一樣,只從具有心理疾病的人裏去探求,這樣容易造成負面的偏差。相反的,馬斯洛認為應該觀察高功能的自我實現者(如:林肯、愛因斯坦、羅斯福總統夫人、德雷莎修女、前南非總統曼德拉),因為他們的性格心靈發展更完整,這些人可以提供關於潛能重要的資訊。
馬斯洛金字塔總共有五層,由下層到上層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1.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 生理需求與有機體生存有直接關係,是人和動物所共有的,包括飲食、性、排泄、睡眠。生理需求若不能有最低限度的滿足,就會完全地支配這個人的活動。馬斯洛認為生理需求雖然重要,應予以關注,但心理學過分強調了生理需求在現在社會的重要性。
- 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這類需求要容易滿足,關鍵在於滿足他們之後將會發生什麼情況。並不一定要認為在個體從第一層次的需求中解脫出來,應付第二層次需求以前,必須滿足第一層次中的所有需要。只要生命不為飢餓所控制,就會有更高層次的需求。
2.安全需求(Safety needs):
- 在應付了生理需求後,安全需求變成了具支配力的動機了。這類需求有:住宅、工作、秩序、安全感。處於這一層次中的人,首要目標是減少生活中的不確定性。這在兒童身上最為明顯:兒童需要有依靠和確定的生活常規。生活較固定、有規律、對未來有計劃的家庭環境,對兒童的成長十分有利。
3.愛與歸屬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
- 在前兩類需求已滿足的前提下,個人開始接受交往需求的驅使。馬斯洛反對關於愛和情是性本能昇華的觀點,他認為成熟的愛情是兩人之間的健康親密的關係,即彼此的關心、尊重、信任。可見性和愛並不是同義。人類需要愛,這類需求不能滿足時,便會感到孤獨、空虛。在現代發達的民主社會中,人口快速流動,傳統團體瓦解、家庭破裂、兩代之間的隔閡,不斷地都市化等等,都使人們之間更加陌生、疏遠。
4.尊重需求(Esteem needs):
- 在愛與歸屬需求的上面便是尊重需求,這類需求包含兩方面:一方面是要求別人對自己的重視,相應地產生了威信、認可、地位等等情感;另一方面是要求自尊,與此相應的是適應、升任、信心等等情感。這兩類情感都來自個人從事於有益於社會的活動。因此尊重是努力的結果,健康的自尊來自別人對他的尊敬,而不是靠名聲、地位、吹噓諂媚。
5.自我實現需求(Need for self-actualization):
- 馬斯洛(1965)本人認為自我實現是自我的追求及完滿,並達成自我性,也就是最終的真實自我。又在1970 年時進一步解釋自我實現也就是一種使他的潛能得以實現的傾向。這種傾向可以視為是一個人成為越來越獨特的個人,成為他所能夠成為的一切。自我實現位於需求層次的頂端,能夠達到他的人便被稱為追求自我實現的人,這類的人為數不多。
健康的人已經充分的滿足了他們對生理、安全、歸屬與愛、尊重等需求,他們主要就被自我實現的願望推動着。自我實現被定義為潛能、能力、天資在一個人發展過程中不斷實現,是使命的完成,是個人本身內在本性的更充分地把握和認可,是朝向個人自身統一、完整、協同的一種不斷的傾向,簡而言之,自我實現就是使自己成為自己理想的人,達到個人潛能的最高上限。
但在 1955 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大衛·麥克利蘭(David C.McClelland)對於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提出質疑。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的核心概念為自我實現,而大衛·麥克利蘭認為人們所需求的不僅僅源自於生理層面的(先天性),亦有關於社會層面(後天性)。
大衛·麥克利蘭認為就人們各種需求而言,以單一角度歸納所有人共同的標準是困難的。因為人們的需求隨着各層面(社會、文化、時代背景)的差異,而有可能朝向不同標準的自我實現發展。當拘泥於個人的內在意識、價值及自我省思時,馬斯洛理論將有所偏頗(忽視社會對人所造成的影響)。麥克利蘭與此提出成就動機理論,又稱三種需要理論(Three Needs Theory),他認為要推動人類不斷進步,就必須滿足其渴望,包含以下三種着重於社會層面的需求:
1. 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設立有挑戰性的目標,以達到理想的成功、將目標領域做到最優秀,對任務有着強烈的勝任感,且會透過縝密的分析和計劃完成個人任務。
2. 親和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對(社會)交往的需要,希望被他人接納和喜愛,且彼此合作,不追求競爭性的環境,以建立良好的人際為需求。
3. 權力需要(Need for power):可要求、控制他人、使人聽從,並達到不受他人影響之需求。有權力需要的人喜歡追求亮眼的表現和地位,他們不像是有成就需要的人只為了個人 的成就感,而是為了獲得實質地位和權力。
超自我實現:此為馬斯洛在晚期提出的一個理論。當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充分的滿足了自我實現的需求時,所出現的短暫「高峰體驗」,通常都是在執行或是完成一件事情時,才能深刻體驗到的這種感覺,且通常都出現在藝術家或是音樂家身上。(例如:一位音樂家,在演奏音樂時,所感受到一股「忘我」的體驗。)
三、正向心理學
馬斯洛對正面性格中的注重,引起現代正向心理學的發展。正向心理學家認為過去心理學界研究太注重人心靈裏的脆落點,這在分析人類性格上容易造成負面的偏誤。心理學除了在瞭解精神疾病的成因及幫助精神病人之外,應該也有培養人才和使人邁向更幸福的生活的任務。因此,正向心理學家主張應該多注意人正面的力量。
一些研究者認為,在這一領域,正面心理學可以劃分為三個相互重疊的研究範圍: 1.研究快樂生活,或「享受生命」,審視人們的最佳體驗,預測,並體會正常和健康的生活中積極的情感和情緒(如關係,愛好,興趣,娛樂等)。 2.研究美好生活,或「參與生命」,研究沉浸、忘我和福樂的益處,這是人們在積極投入他們的主要活動時的體驗。當一個人的能力和他的工作能較好地契合時,比如她確信在她充分發揮的情況下,可以完成她的任務時,這些狀態就會出現。 3.探討有意義的人生,或「生命歸屬」,討論人們如何從一些比個人更廣大和更持久的事情(例如大自然,社會團體,組織,運動,傳統,信仰體系)的參與和貢獻上,得到幸福,歸屬感,意義和目的。
在一篇題為「積極情感的抵消效應」的文章,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等人假設正面情緒可以抵消負面情緒對心血管的影響。當人們緊張時,他們會出現高心率、高血糖、免疫抑制,以及其他利於立即採取行動的反應。如果在緊張過去後,人們不調節,就會導致病痛、冠心病,和更高的死亡率。實驗室研究和調查研究都表明,積極的情緒有助於經受了緊張的人們下回到了原來的生理基線。
美德,佘禮門(Martin E. Seligman)是一位著名正向心理學家,他和其他的正向心理學家將人的正向力量,也就是人的美德,分為六大類:智慧(wisdom)、勇氣(courage)、愛(love)、正義(justice)、謙抑(temperance,如:寬恕)與超越(transcendence,如:美感)。這六大美德具備跨文化與跨時間認同的特點,構成人類正向經驗的核心。在這些美德中,可以再細分為24個強項(strengths)。
每個人的強項不一樣。佘禮門指出當我們找到自己的強項時,並時常將強項運用於生活中,例如在工作、人際關係等,就會更容易處於心流狀態、且擁有好的生活(a good life)。當我們進一步將強項運用於服務他人時,可以擁有有意義的生活(a meaningful life),而這更是難能可貴的。擁有好的生活以及有意義的生活可以提高生活的滿意度,且影響程度很大。
除此之外,正向心理學家認為過去心理學太注重負向情緒對人行為的影響,而忽略了正向情緒。這些正向情緒對性格的影響應該要有更多的研究。正向心理學家符翠笙(Barbara L. Fedrickson)提出弘博育成理論(broaden-and-build theory),主張正向情緒會擴展人類思考和行動的可能性。例如:對一件新事物感興趣的正向反應可以使人去探索新的事物。
正向心理學家席臣靡赫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心流(Mental Flow)的概念,這個概念指的是當一個人極度專注的投入某一件事物時,忘記了時間的流動,而沉浸在事物中。它可描述為:「當我涉入時,事情自然就發生了,我只是順流而進,感覺既興奮又平靜。我只希望它可以持續下去,不是為了獎勵,而是為了活動本身帶來的樂趣。」[23]
這樣的情況可以給與人很大的正向情緒,忘記憂愁與煩惱。
整體而言,正向心理學探討人如何過快樂的生活,如何過美好的生活,以及過有意義的人生。
正向心理學家認為,許多因素可能有助於幸福和主觀幸福感。例如,與配偶、家人、朋友、同事和更廣泛的網絡的社會聯繫;俱樂部或社會組織的會員資格;體育鍛煉和冥想練習。靈性也可以被認為是導致幸福感增加的一個因素。靈性實踐和宗教奉獻是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的一個主題,作為增加幸福感的另一個可能來源和正向心理學的附加部分。[7] 幸福感可能會隨着財務收入的增加而上升,但當沒有進一步的收益或達到一定的臨界值後,幸福感可能會趨於平穩甚至下降。[8]
榮格心理學
編輯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Jung,1875 年 7 月 26 日~1961 年 6 月 6 日)是一位著名的瑞士哲學家、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師。在人格結構與心理類型方面,榮格把原慾定義為「生物的普遍生命力量」,是一種創造性的生命力量,為個人心理發展提供能源。榮格把當時發現的熱力學定律用於解釋他的原慾能量活動規律。每一個人身上的原慾是固定的,在人格的某一結構中投入的較多,在另外一個結構中的數量就會較少,例如:在意識中投入較多,潛意識就會減少,而人總是在追求這種心靈的平衡狀態。榮格又用牛頓的反作用力定律來建立他的人格概念:任何一個概念都有與之對立的另一個概念。例如:潛意識對比意識、內向對比外向、思考對比情感等等。對立的雙方建構出一個人格單元,一方面發展,另一方面就會減弱,榮格以為生活的目標就是按照熵原則,尋求這兩個人格單元之間的平衡。
以上述的想法為基礎,榮格帶頭發展出的一支新的心理學分支---分析心理學(又稱榮格心理學或原型心理學)。比起佛洛依德所推崇的自然主義,從人的慾望進行外在行為的剖析,榮格更強調每個人的精神都具有崇高的抱負,由於這種想法具有較積極的意義,符合當今世界的普世價值,因此以此理論所衍生出來的心理分析指標更加廣泛使用在各種領域,經過多年的實行和改良,榮格的人格分類理論已成為目前國際上有數據支持的性格分類模型的理論基礎。
大腦運作原理
編輯榮格認為:感知和判斷是大腦的兩大基本功能,「大腦做出決定」這件事因而可以被分解為兩個階段:感知階段(又分為觸覺感知階段和直覺感知階段)和判斷階段(又分為感性判斷和理性判斷階段),其流程為:(大腦獲取信息→)觸覺感知→直覺感知→感性判斷→理性判斷(→做出決定)。
雖然每個人的大腦做出決定的瞬間都需經由這四個步驟,但是在其中某個環節中的傾向程度可能會因人而異,有些人在感知環節中,傾向停留在觸覺感知的步驟多一些,而對於直覺感知則簡單帶過。大腦的基本功能受到每個人的生命能量來源不同與生活方式差異所影響,後續影響大腦做出的決定。
時間與環境對性格的影響
編輯心理學家認為,性格是心理活動的體現,而心理活動是大腦活動的產物。我們的意識、情緒都是由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剛出生的幾年內(含胚胎時期),腦部的主要任務是確定所有腦細胞正確地連結起來,並切斷雜亂的連結。因此,三歲小孩腦細胞之間的連結便可能是成年人的兩倍。
所以,人類被強迫在有限的大腦關鍵發育期間,讓腦部檢查上兆個連結。在這個過程中,為了提升效率,沒有被使用到的神經連結便自動斷裂。科學家通過觀察,總結出了大腦的進行判斷的方法:不斷探測各個區域受到刺激的頻率,以便決定是否斷裂這些區域的神經連結;也就是說,很少受到刺激的部分將會自動斷裂。
以1970年發現的一位洛杉磯女孩吉妮為例,她在出生20個月後到13歲都被其精神情況不穩定的父親關在一個小房間並被綁在坐便椅上,且被禁止發出聲音,或與家中其他成員(吉妮的母親和哥哥)進行交談。在這長達十二年半的期間,由於幾乎沒有人跟她進行對話,跟外界隔絕,她的腦部負責語言的區域便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刺激,而導致該區域造成無法恢復地受損。當她被解救出來後,儘管接受了多年的語言訓練,仍然無法學會說話,只能像動物一樣發出聲響。此案例證實了大腦神經科學家對人類大腦初期發育的理解:過了腦部發育的關鍵時期,人的大腦結構便基本定型,之後的環境變化以及訓練很難改變大腦的構造。 此理論亦有一個方法可以進行簡單的檢驗:請各位測試自己無名指的運動能力,可以發現自小便學習小提琴的人,由於其無名指常常需要進行揉弦等動作,因此其負責此部分的神經連結便較容易被保存下來而不被切斷,所以其無名指在各種細微的操控方面的能力會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有鑑於此,一般人在大腦發育關鍵時期接受到的刺激基本上是有所不同的,儘管刺激範圍和種類可能接近,但刺激的程度也有一定的差異;這些微小的差異交互疊合起來,對大腦中的連結產生的影響在於改變了神經元連結的強度,而這些神經元連結強度對我們將來獲取信息、思考模式、決策方法等面向都將產生一生的影響。因此,從心理學角度而言,性格一旦形成是不會發生改變的。然而,榮格曾舉過一些極端的個例,比如在童年時期遭遇巨大的情感挫折,可能會使其性格由外向轉為內向。
人格理論
編輯- 自我
榮格與佛洛伊德的自我概念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在榮格看來,自我就是我們所能意識到的一切心理活動,如思維、記憶、情緒和知覺。自我構成了意識的中心,控制意識選擇或淘汰潛意識。
- 個人潛意識
榮格認為個人潛意識包括一切在個人經歷中曾經被意識到但又被壓抑或遺忘,或者在一開始就沒有形成意識印象的那些屬於閾下知覺的東西。榮格的潛意識與佛洛伊德早期的潛意識概念相似,但他沒有把潛意識的內容都看作是罪惡和性色彩的。榮格認為潛意識中存在着一個稱為「情結」的東西,他賦予情緒色彩,更具體的說,情結會使人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表現出某些情緒。榮格認為潛意識中的情結佔用了大量的心理能量,從而干擾了人的正常活動和記憶,妨礙了心理的正常發展。情結被觸動時,可能會引起不尋常的表現,使人的行為失調。
- 集體潛意識
集體潛意識是榮格最大膽、最具爭議的假設,但也是他的理論中心。榮格認為集體潛意識是來自遠古以來的祖先經驗的儲存,記錄了從史前時代直至今日,每一世紀中不可勝數的微小變化和事件。與個人潛意識不同的是,集體潛意識對所有人來說是共同的,因為它的內容在世界每一個地方都能發現。這些記錄在腦中的祖先經驗被稱為「種族記憶」、「初級記憶」或「原型」。一種原型可以被理解為一種由遺傳而來的,對外界一定刺激產生反應的傾向性。每一時代中每一成員,都經歷過的經驗,均有其相對應的原型,例如:出生、死亡、男人、女人等等,對每一個人都是命中註定要經歷的。這些經驗都有相應的原型,他們代代遺傳,決定個人對外界反應的傾向性,但一個人如何具體做出反應要看他的生活環境。 按照榮格的說法,集體潛意識中的內容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總要外向顯示。當他們在意識中不能表現是,就會在夢中、幻想中以象徵形式顯露,榮格曾經從各種來源收集這方面資料,包括自己的夢和幻想、藝術品、語言、精神病的幻覺等等。
內向性與外向性
編輯榮格是首位定義心理學中「內向性與外向性」者之一。在榮格的著作心理類型學(psychology types)中提到每一個人都屬於「內向」、「外向」兩種性格。榮格將這兩種心理類型以希臘神話中的阿波羅與戴奧尼修斯比較。「內向性格者」被比擬成通情達理的阿波羅,一般是安靜低調、深思熟慮的,他們習慣專注於一件事情。除了一些必要的社交活動和偶然的親密朋友聚會外,他們其餘時間都是獨處的。他們在一些寧靜的活動中會感到自在,比如閱讀、寫作、繪畫、看電影、聽音樂、發明、設計、編程、玩電腦等等。典型內向的人大多享受獨處而非與他人共處,但是他們也願意與親密的朋友交往。內向者傾向於在說話前先思考,比起與別人交談,內向者更願意獨自思考。但有部份內向者也樂意同他人接觸、交往。儘管他們願意同人交談並建立人際關係,但仍然着重個人的私人空間。因此他們只適量地談及自己的事情,但樂意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而且可以表現得相當健談。然而,他們大多數時間都處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裏。「外向性格」以戴奧尼斯比擬,常被認為比內向者更有領導才能。不過,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研究發現,內向的領袖比外向的領袖表現更好。雖然很多人以為外向和內向的人各自適合從事不同職業,但事實並非如此。研究顯示最好的推銷員處於外向和內向的中間,因為推銷需要聆聽與說話並重。同樣,作家可以是外向者,教師可以是內向者。
人格的分類與測定方式
編輯事實上,人格特徵可從行為中推論出來,具有相當的統合性與持久性。然而,對於該如何將這些人格特質去做分類,各心理學家則是莫衷一是。從古至今,心理學家對於人格分類都有着不同的見解。以下是幾個常見的人格分類:
希波克拉底的人格分類
編輯古希臘哲學家恩培多克勒(公元前495-前435年)發明了「四根說」,他認為,火、土、氣、水是組成萬物的根,萬物因四根的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離而消失。
古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年—前370年)在「四根說」的基礎上又發展出「四液說」,認為人體中有四種不同的體液,分別是:血液,粘液,黃膽液,黑膽液。即四種氣質:人的體質不同是由於四種體液的不同比例所致,這四種液體平衡發展時,會形成各種人體功能;體液不均衡時則會造成疾病。人的不同情緒也被認為與體液有關,根據每個人先天不同的體液比例,會形成不同的性格。
氣質 | 優勢 | 特徵 | 缺點 | 適合職業 |
---|---|---|---|---|
多血質 | 血液佔優勢,血液出於心臟,是火根,有乾燥和熱的性能。 | 有朝氣、熱情、活潑、愛交際、有同情心、思想靈活,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情緒情感容易產生、變化和消失。 | 變化無常、粗枝大葉、浮躁、缺乏一貫性。 | 適合需要反應迅速而靈活的工作:導遊、推銷員、節目主持人、演講者、外事接待人員、演員、市場調查員、監督員等等。 |
黏液質 | 黏液佔優勢,黏液生於腦,是水根,有冷,寒和濕的性能。 | 又為安靜型,有自制力、踏實、平靜,善於克制忍讓,生活有規律,有耐久力,不愛空談,嚴肅認真。 | 不夠靈活,注意力不易轉移,因循守舊,對事物較缺乏熱情。 | 外科醫生、法官、管理人員、出納員、會計、播音員、話務員、調解員、教師、人力人事管理主管、心理諮詢師等。 |
膽汁質 | 黃膽汁佔優勢,黃膽汁生於肝,是氣根,有熱和乾的性能。 | 又稱為興奮型,積極進取,不怕困難,熱情高漲,直率豪爽,有魄力。 | 脾氣急躁,心境變化劇烈,易動感情,行事魯莽。易因小事而大發脾氣,不考慮後果。 | 適合應急性強、危險性較大、難度較高而費力的工作。例如:導遊員、勘探工作者、推銷員、節目主持人、演講者、外事接待員等。 |
抑鬱質 | 黑膽汁佔優勢,黑膽汁生於胃,是土根,有漸溫的且具有寒和乾的性能。 | 體驗情緒的方式較少,穩定的情感產生也很慢,但對情感的體驗深刻、持久。思考透徹、有理想、善於發現、精確自律、有美感、分析力強。 | 容易優柔寡斷、缺乏安全感、挑剔、悲觀、情緒化、自我中心 | 有經營管理、分析設計和規劃能力,適合:經濟規劃、統計、設計、商業推銷、節目主持、相聲演員等。 |
這種分類法的優點,是對人格的類型做出了極具聯想性的描述,一看到這類人便可立刻辨認出來;但缺點是,人的多樣性要比這幾種類別豐富得多。簡而言之,這種分類方式試圖將具有連續性的物體或現象,作非連續性的區分,進而造成「中間的灰色地帶」無從分類。
於是,一些研究者決定不再嘗試以「類別」畫分不同的人格,而是透過不同的「維度」。
美國心理學家卡泰爾(R.B.Cattell)是維度分類的先驅之一,他將統計學應用於心理學研究中制定出卡氏十六種人格因素測驗。統計方法來自於卡泰爾的因素分析特質論(factor analysis)(因素分析是一種統計方法,將一大群變項之間的關聯性區分出來,並簡化為數個較具一般性的潛在因素)。卡泰爾研究英語中所有用來描繪性格的詞語後找出了四千五百個,通過歸類近義詞,他將數量減少至大約兩百個。接着他用這些詞語對大量的物件進行評估,並對評估結果進行了統計學研究後發現,某些形容詞在評估中總會顯現出某種關聯,因此他將這些詞語評估的對象歸納成為同一性格維度。
經過數年研究之後,卡泰爾和其團隊篩選出十六種潛緣特質(source trait),他認為這十六種特質是人類潛在、穩定的人格特徵,以此制定出卡氏十六種人格因素測驗(16PF)。自首次出版以來,16PF已經過多次修訂。最新版本為1993年出版的第五版。每次修訂都納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並增強了量表的心理測量特性。
- 應用領域(參考)
16PF已適用於各種環境,包括臨床、諮詢、教育和工業組織。該問卷已被證明在預測廣泛的行為方面很有用,包括學業成就、工作表現和婚姻滿意度[24]
- 測驗進行方式
該問卷由185個多項選擇題組成的自我報告問卷,可以單獨或團體進行,大約需要35-50分鐘完成。將十六個維度寫在紙上,在每個維度的兩個形容詞中間,畫出五個空格。找一位朋友一同進行,兩人同時勾選十六個維度;接着,互相比較兩人的評估結果,討論為什麼兩份測試會有所不同。
- 十六種潛緣特質:
孤僻←→樂群 | 審慎←→興奮 | 信賴←→多疑 | 保守←→激進 |
遲鈍←→聰慧 | 敷衍←→盡責 | 務實←→幻想 | 依賴←→獨立 |
激動←→穩定 | 畏怯←→敢為 | 坦率←→世故 | 自律←→散漫 |
順從←→支配 | 隱忍←→敏感 | 冷靜←→憂慮 | 放鬆←→緊張 |
艾森克人格問卷(EPQ)
編輯由英國研究者艾森克(Hans Eysenck,1916年3月4日-1997年9月4日)編制了一套形式更簡潔的人格量表。透過讓測試者填寫一份列有五十七個「是」或「否」的自我問卷,來進行三個維度的評估,包含外向性(extraversion)、神經質(neuroticism)及精神病質(psychoticism),簡稱EPQ。
內外向個性維度首先是榮格根據精神動力理論所提出,艾森克則以實驗室和臨床實驗為基礎,研究了E維度與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抑制強度之間的相關;N維度與植物性神經的不穩定性之間的相關;此外他也得到遺傳不僅對E、N有強烈影響,也與P維度有關。
艾森克提出人格的三個基本維度,不僅為實驗室內許多實驗所證實,且得到數學統計和行為觀察之佐證,受到各國心理學家的重視,已廣泛地應用於醫療、教育和司法領域。
三個維度分別簡述如下:
- E 維度(外向—內向軸線)
- 內向者:比外向者更容易因為各種大小事件,經驗到大腦皮質的激發。因此,高度強烈的社會刺激會使他們過度激發,產生令人想逃避的嫌惡狀態,所以內向的人較為拘謹和抑制。內向的人極為自律,較為安靜和內斂,不依外部狀況行事,傾向於制定自己的行動計劃,而在陌生環境中會儘可能迴避社會互動。
- 外向者:對於相同刺激經驗到的皮質刺激較少,因此會尋求更多、更強烈的社會刺激,所以外向的人較為友善、充滿活力。外向者會積極與他人交談,主動並善於與陌生人建立新關係。(與五大性格(詳見下方 3.1.4.7)中的外向性概念相似)
- N 維度(情緒穩定—不穩定軸線)
- 其概念大致上也與五大性格中的神經質相似。艾森克指出神經質與自律神經系統有關,以高神經質者為例,其自律神經系統對壓力反應迅速,會產生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腎上腺素分泌上升等生理反應,即使壓力或危險已經解除,仍無法快速降低這些壓力反應,容易持久地受到焦慮、憂傷和內疚等情緒的困擾。長久下來,高神經質的人即便面對輕微的壓力,也可能產生強烈的情緒化反應,如:緊張、易怒;而情緒穩定者則可以在受到干擾後於短時間內平復心情。這條神經質軸線是情緒穩定的指標。
- P 維度(精神病質軸線)
- 在此面向得分高者表現傾向於冷漠、孤獨、攻擊性強、反社會、缺乏情感及同情、不關心他人等。然而,關於精神病質的研究相對前兩個面向較少,但艾森克發現男性在此問卷中,精神病質的得分普遍高於女性,因此提出此面向可能受到男性睪固酮分泌量多寡的影響,但支持性的證據仍顯得薄弱。
艾森克問卷是一種頗為有趣的人格評估量表。但其他人研究了這個量表之後,發現了它的侷限性——如果所有的「人格障礙」都是神經質軸線上的約定型,那麼艾森克問卷便無法區分出個體之間的不同。由此看來,神經維度並無法對這些雖然都焦慮不安但卻各不相同的當事人做出細膩測試,其情緒不穩定和內向表現都會減弱,影響測驗結果。
另外,此量表中的各個向度可以互相結合,成為各種不同類型的人格。例如以 E 和 N 兩個向度而言,可劃分成四個象限,即「外向-情緒穩定」、「外向-情緒不穩」、「內向-情緒穩定」、「內向-情緒不穩」,此四個象限即代表四個不同的人格類型。(可至此網站瀏覽象限圖象EPQ 圖像)
艾森克人格問卷的應用 : 艾森克人格問卷是英國倫敦大學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有關人格度研究的測定方法,此問卷由先前數個調查表幾經修改發展而來,修訂問卷包括88個項目,讓被試根據自己的情況回答是否,然後按照計分標準登記分數,用以測量人格結構的三個度即內外向、精神質和神經質. 艾森克的三個人格度不但經過許多數學統計上的和行為觀察方面的分析,而且也得到實驗室內多種心理實驗的考察,被廣泛應用於醫學、司法、教育等領域,適合各種人群測試。
Robert R. McCrae 與 小保羅·科斯塔 (Paul Costa Jr.) 的五大性格特質(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編輯- 近年來,多數研究者大多同意五個強韌的性格因素,可以有效地地區分出個體間的性格差異,此即五大性格特質(The Big-Five Model),或稱大五人格模型或人格五因素模型(The Five Factor Model,FFM),是一種被提出的人格特質分類法或分組,從 1980 年代開始在心理特質理論中發展起來。
- 當因素分析(一種統計技術)應用於性格測試數據時,它揭示了語義關聯:一些用於描述個性方面的詞通常適用於同一個人。例如,被描述為盡職盡責的人更有可能被描述為「隨時準備」而不是「凌亂」。這些關聯提出了常用語言中用來描述人類個性、氣質和心理的五個廣泛維度。「五大性格特質」所依據的是跨文化的詞彙學,研究者根據不同種語言,去篩選各個用來描述人格的詞彙,最後產生了相對顯著且穩定的五個因素,也就是經驗開放性(Openness-to-experience)、認真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親和性(Agreeableness)及情緒不穩定性(Neuroticism),以上五大性質可縮寫為OCEAN,且此五大因素都還可以再細分,成為多個子類型(ex:四種內向型)。由此可見,每個人的性格可以是許多子類型的組合,也證明了人的性格是獨一無二且複雜的。
- 經驗開放性、認真盡責性、外向性、親和性、情緒不穩定性,此五種特質,雖然在社會上都有被偏好的傾向,例如社會普遍較喜歡穩定、外向活潑、開放心態、好相處且負責細心的人,但在特定分數上的高低,並不完全代表其在社會中的成就,每一種特質都有適合其發揮的場域。
- 而以下將針對各項特質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 經驗開放性 Openness-to-experience
- 指個人願意主動尋求且體會新經驗、新事物的程度,以及對音樂及藝術的感受性。在此向度得分高者,具有好奇、興趣廣泛、創造力、想像力、大膽等特性,願意分享新奇的念頭及非傳統價值觀;低分者則表現出興趣狹隘、實際、不輕易嘗試新事物、固守既有價值等反應。開放性高者,可能在科技創新、藝術上有更高的創造力,而分數較低者可適合保守、重複作業的工作,如生產線作業員。
- 認真盡責性 Conscientiousness
- 指個人的組織性、持續性及目標取向之動機程度。認真盡責性高者較願意服從權威、遵守規範、工作有條理、細心、自我控制、責任感、可信賴、謹慎、努力達成成就等;而嚴謹性低者則是漫無目的、粗心、散漫、不拘形式、意志薄弱、追求享樂、不可信賴等。就正面而言,認真盡責性高常伴隨學術上和職業上的成就;負面來講,其可能因過度嚴苛導致效率低落。
- 外向性 Extraversion(內向←→外向)
- 指追求人際互動與歡樂的數量與強度。在此向度得分高者,在群體當中活躍且充滿自信、喜好交際,偏好能與他人進行實際接觸的職業,且對外在刺激感到舒適,當遭遇到壓力時傾向與他人傾訴,也較具社會性、主動、多話、喜愛玩樂、樂觀、熱情等特質;而低分者則喜歡獨自工作,較害羞、保守、安靜、缺乏活力,太多外在刺激會令他們感到不舒適,而且在遭遇情緒壓力、挫折時容易退縮進自己的世界等。
- 事實上,由於現今大多數的性格理論都主張「特質論」,即外向與內向屬於同一個連續體。因此一個人是可以同時擁有「外向」及「內向」的性格特質。所以我們說的「外向」其實指的是外向性較高的人,而「內向」指的則是外向性較低的人。
- 外向性可再分成熱情、樂群性、獨斷性、活力、尋求刺激、積極情緒六面向探討。
熱情 | 高分者善於結交朋友,容易形成親密關係,低分者對人相較疏遠。 |
樂群性 | 高分者開朗、喜歡熱鬧,並追求與社會的連結,低分者傾向遠離人群,喜歡有個人空間或獨處。 |
獨斷性 | 高分者喜歡在群體中支配他人,富有自信與說服力,做事果斷,低分者謙和靦腆,傾向順從他人的支配。 |
活力 | 高分者喜歡快速的生活步調,充滿活力,參與多種事物,低分者喜歡緩慢的生活步調,行事從容,做事悠閒。 |
尋求刺激 | 高分者樂於追求刺激,喜歡冒險,低分者謹慎且沉穩,排斥刺激。 |
積極情緒 | 高分者易感受到快樂、興奮等情緒,低分者則傾向冷靜、平靜。 |
- 親和性 Agreeableness
- 主要衡量個人在思想、情緒、行動上能夠同理他人或與他人對立的程度、一種在社交場合愉快和包容的傾向,講白話點就是是否「好相處」。親和性高者較易與他人合作、體貼、慷慨、謙和、仁慈等,屬利他主義,在同情與包容他人的同時,也相信他人會以一樣的方式對待自己作為回報;低分者則較不易與他人合作、喜好批評、粗魯、多疑、難以信任他人,殘忍等,屬利己主義。
- 情緒不穩定性 Neuroticism(情緒穩定←→情緒不穩定)
- 又翻譯為神經質。指的是人的情緒狀態是否容易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產生變動。此項得分高的人比平均水平更容易情緒化,且更容易經驗焦慮、擔心、恐懼、憤怒、挫折、羨慕、嫉妒、內疚、沮喪、孤獨等感覺。神經質指數得分高的人,被認為有患常見精神障礙以及精神官能症的風險,反之,得分低者則展現出情緒穩定、鎮靜放鬆等特徵。此向分數高者,可能較適合藝術家、作家等職業。
- 將上述整理為表格如下:[25]
人格特質高分者 | 特質規準 | 人格特質低分者 |
---|---|---|
好奇的、興趣廣泛的、有創造性的、富想像力的、非傳統的。 | 經驗開放性(Openness,O) 個體積極尋求的自身經驗狀況,以及個體對於陌生事物的接受度及冒險渡。 |
保守的、興趣缺缺的、不具藝術性的、不具分析能力的。 |
具組織力的、可信賴的、工作熱心的、自我規範的、守時的、有道德原則的、井然有序的、熱忱的、鍥而不捨的。 | 認真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C) 個體的組織能力、堅持度,以及目標導向行為的動機狀態。 |
缺乏目標的、不可信賴的、懶惰的、粗心的、散漫的、享樂主義的、隨便的、缺乏工作意志的。 |
高度社交的、活躍的、健談的、人本導向的、樂觀的、享受愛情的、親切的。 | 外向性(Extraversion,E) 人際互動的特質和強度,如:積極主動程度、刺激需求的程度、以及喜悅感。 |
保留的、冷漠的、不熱情的、嚴肅的、工作導向的、羞怯的、安靜的。 |
溫暖的、本性良好的、可信賴的、樂於助人的、能原諒人的、相信他人的、正值坦率的。 | 親和性(Agreeableness,A) 個體的人際互動特質,探討個體面對事物時,所展現的同情或敵對的認知、情意、態度之表現。 |
嚴肅的、粗暴的、多疑的、不合作的、復仇心重的、無情的、易怒的、虛偽的。 |
焦慮的、緊張的、情緒化的、缺乏安全感的、不適應的、憂鬱的。 | 情緒不穩定性(Neuroticism,N) 個體憂慮的傾向,如:不切實際的念頭、過度慾望或衝動,以及不適應等。 |
冷靜、放鬆的、非情緒化的、勇敢的、有安全感的、自我滿足的。 |
- 整體而言,這五大性格模型在以各種資料來源、衡量工具對不同年齡層的對象施測時,皆可一致性地得出五種性格向度,也因此獲得了良好的實證支持。同時,針對不同文化(如各大洲)人口的施測結果,亦提供了支持的證據,特別是其中的外向性、親和性、認真謹慎性,更展現出跨文化的一致性。
榮格八維心理功能
榮格在《心理類型》,提出了八種人格類型:內傾直覺型人格,外傾直覺型人格,內傾感覺型人格,外傾感覺型人格,內傾思維型人格,外傾思維型人格,內傾情感型人格,外傾情感型人格
後來正統榮格分析學派學者約翰畢比等人,據此建立了榮格八維心理功能系統。
而另一派從嘉芙蓮·庫克·布里格斯、伊莎貝爾・邁爾斯母女開始,她們設計出的人格問卷建立了早期mbti 體系。也就是一般目前大眾探接觸到的mbti 體系。
與早期mbti體系不同,約翰畢比等人建立的榮格八維體系更有信效度,在這個系統中,榮格八維功能分為兩類
知覺功能: 外傾直覺,內傾直覺,外傾感覺,內傾感覺(Ne,Ni,Se,Si)
判斷功能:外傾思維,內傾思維,外傾情感,內傾情感(Te,Ti,Fe,Fi)
此外"畢比人格脊柱模型"也融合了榮格心理原型理論(英雄、父母、永恆小孩、阿尼瑪/阿尼姆斯、陰影、老者、愚人、惡魔),有着陽面四維和陰面四維等早期mbti 二分法模型缺乏的深度內容。
早期與現在流行在大眾中的mbti測試中,N-S,T-F,J-P二分法體系極其錯誤。不論是何種人格,只要是心理健康的人都能有意識或無意識(主要)的使用以上任何八維心理功能,不過不同的人格會有不同的功能選擇偏好和與效率,且功能運作上至少會有知覺功能和判斷功能兩類功能配合運行(兩種功能不能同時為內或外傾)。
西方心理學學術界最新的MBTI系統已和榮格八維體系開始統合與交流,增加了可信度。但無論何者,真正有信效度的鑑定方式還得通過專家諮詢來判斷,而非取決於網絡上常見的早期量表或問卷。
可參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342060276
進階參考:《類型與原型》約翰畢比
《心理類型》榮格
九型人格
編輯九型人格學(英語:Enneagram)是一個關於人類個性的模型,一般把其理解為一套把人類劃分為九種相互關聯的(非心理學的)人格的類型學,九角星的每一點在九型人格學中代表每一種人格。其被認為類型之間的存有一些不同的連接,意即人並非是單純的某型人格。
- 人格分類
類型 | 名稱 | 性格 |
---|---|---|
第一型人格 | 理想崇高者、完美主義者(The Reformer) | 完美者、改進型、改革者、捍衛原則型、秩序大使、正確主義型。特質是嚴肅認真、世界通常黑白分明,做人公正有節制、效率。 |
第二型人格 | 古道熱腸者、熱心助人者(The Helper) | 成就他人者、助人型、博愛型、愛心大使、服務型。特質是感性、樂於助人,但常常會因為恐懼不被需要而刻意追求別人的讚賞。 |
第三型人格 | 成就追求者、成就至上者(The Achiever) | 角色主義型、實踐型、實幹型。特質是重視名利、在意自己的對外表現、渴望被接受。 |
第四型人格 | 個人風格者、浪漫悲憫者、藝術型(The Individualist) | 浪漫者、藝術型、自我型、多感型。特質是喜歡通過具有美感的事物來表達自我、情緒化,追求獨特。 |
第五型人格 | 博學多聞者、格物致知型(The Investigator) | 觀察者、思考型、理智型。特質是熱衷於追求知識,恐懼無知,喜歡透過剖析抽象觀念來建立理論架構。 |
第六型人格 | 謹慎忠誠者(The Loyalist) | 尋求安全者、謹慎型、忠誠懷疑者。特質是認同且服從權威、具責任感,恐懼得不到支援與領導。 |
第七型人格 | 勇於嘗新者、享樂主義者(The Enthusiast) | 創造可能者、活躍型、享樂型。特質是不壓抑、外相,喜歡探索各種新鮮有趣的事物,恐懼被困於痛苦中。 |
第八型人格 | 力量的強者(The Challenger) | 挑戰者、權威型、力量型、指揮型。特質是敢冒險、樂於帶領他人並實現他們的需求、勇敢、克己、寬容。 |
第九型人格 | 嚮往和平者、和平主義者(The Peacemaker) | 和諧忘我者、和諧型、平淡型。特質是恐懼內在的平靜被打破、甘於現實、被動,通常有很強的宿命論。 |
對於九型人格的具體研究中心理統計與計量學分析非常有限,其領域研究尚未在相關心理學學術團體中廣泛接受和承認,其理論無法被證偽,不具有科學性,被認為並非是真正的人格與心理科學,而更多的被心理學界認為是偽科學(Pseudoscience)。
在商業環境中,九型人格學通常用作分類及深入了解每位員工的性格及大體的工作環境;在靈性上,它更常作為一種通往更高的存在、精神和啟蒙狀態的途徑 ,它被描述為一種自我理解和自我發展的方法。通過研討會、會議、書籍、雜誌和DVD的推廣,九型人格學在商業管理和精神語境中都得到廣泛的應用。
雖然九型人格學的想法和理論之歷史存有很大的爭議空間,但當代的理論主要來自智利的心理學家奧斯卡·伊茲查洛和克勞帝歐·那朗荷。那朗荷的理論部分是受到葛吉夫這位導師的影響。九型人格學的導師亦因思想不同,而令他們理論上的一些意念並不總是一致。
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法(MBTI)
編輯由美國作家布里格斯(Katharine Cook Briggs)與女兒邁爾斯(Isabel Briggs Myers)以著名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所著《心理類型》(Psychological types or the psychology of individuation)為基礎,進而發展成的性格評估工具。 MBTI 16型人格以「能量來源、認知方式、決策依據、處事態度」這四大向度為主進行分析,以每個向度2極端方向、共8個傾向的排列組合進行分類。
能量來源
- E:從外界與他人的互動和行為中取得能量與動力。
- I:從內心世界與自己的對話、想法中來充電。
認知方式
- S:習慣透過感官(視、嗅、味、聽、感覺)來感知外界資訊。
- N:相信直覺,偏好抽象思考。
決策依據
- T:擅長思考、邏輯強,在乎公正、原則、合理、一致性,善用客觀評估做決定。
- F:較會從同理心出發,較關注與他人的關係與連結,偏好以情感來做決定。
處事態度
- J:習慣提前做好準備與計劃。
- P:喜歡有彈性、隨機應變的生活。
雖然MBTI非常流行,但它也存在一些主要的爭議點,MBTI面臨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缺乏科學基礎:MBTI的開發者沒有心理學正式教育背景,這導致了一些學者和心理學家質疑該工具的科學性。例如,一些專家指出MBTI把人格特質視為定性而非定量的,而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格特質應該是連續的和可量化的[26]
可靠性和效度問題:有研究表明MBTI的再測信度存在問題,即同一人在不同時間進行測試時可能得到不同的結果。這種缺乏一致性使得MBTI作為一個預測工具的可靠性受到質疑。[27]
商業驅動的普及:MBTI的普及部分是由於其背後的商業利益,如在管理咨詢和人力資源領域的廣泛應用。這種普及程度可能掩蓋了對其科學有效性的批判。[28]
性格測驗的科學實證
編輯許多人會想透過性格測驗了解自身,但這些測驗幾乎都沒有科學證明,而大多的心理學家也堅稱沒有性格「類型」。 不過,一項美國西北大學的新研究,檢視了約 150 萬筆性格測驗結果,他們認為以性格而言大多數人確實可以劃入 4 種基本群組:
- 平均:這種人十分神經質和外向,而且開放性低,較不會主動尋求和體會新經驗;是最常見的性格類型。
- 內斂:這種人情緒穩定,不是特別外向,也不神經質,和善又嚴謹自律。
- 模範:這些人的神經質評分低,且其他特質的評分都相當高。他們是優秀的領導者,可靠而且願意接受新想法。
- 自我中心:這個群組的外向評分非常高,但在開放性、和善及嚴謹自律卻低於平均。大多數十幾歲的男孩都屬於這一類,隨着年齡的增長,歸於這一類別的人數急劇下降。
八大心理類型
編輯榮格根據自己所創立的三個維度(態度、接收訊息的方式、做出判斷的方式),將其交互配對後提出了八大類型的概念,而這八大類型是人類認識自己和世界的重要工具。像是在下文會提到的麥布二氏類型指標量表(MBTI)十六人格分類法便是基於這八大類型所衍生的評估量表。
但十六人格分類法可被視為一種一刀兩段式的分割法,是藉由將實際狀況套合到理論而做出的分析,其實質上和星座學、血型說沒有太大的區隔,而八大類型才是真正自理論出發,去和實際情況產生聯繫,讓分析心理學成為一門能夠將理論和實際充分結合,互相促進,互相彌補的完整型學科。
不過,也無法將其中一方棄之不顧。我們可以把分析心理學對心理學的認知分成兩個階段,例如十六人格分類法是從感性認知到理性認知的第一個階段,它將我們在人群中所觀察到的繁亂龐雜的性格心理(感性認知),藉由簡單的二分法將其區分成了明確的十六種(理性認知),可以將其類比為所謂的由下而上的方法;而八大類型便是從理性認知回歸到實踐層面的第二階段,八大類型的理論轉換成十六型人格分類法,以此將理論回歸到實際應用,可以將其類比為所謂的由上而下的方法,而這正使得分析心理學能夠不斷發展。實際上,心理學的所有學科,都是感性認知和理性認知互相作用、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過程,因為感性認知是人們察覺與認知客觀世界的起點,只有從感性認知發展到了理性認知,才算是完成了認知的基本任務,而理性認知又必須再回歸到感性認知,才能將認知的功能有效地實用於客觀世界,進一步促進人類實事求是、格物致知的能力。以此看來,八大類型和與十六人格分類法之間的關係是互相包含、互相滲透、辯證統一的。
八大類型簡述
編輯榮格的人格分型屬於心理類型。他認為,人在與周圍世界發生聯繫時,其心靈一般有兩種指向的態度類型,由他們對客體的特殊態度來區分。一種是指向個體內在世界,叫內向;一種是指向外部環境,叫外向。內向者的性格是安靜、富於想像的、愛思考的、退縮的、害羞的、防禦性的和對人興趣漠然;外向者則是愛交際、愛外出、坦率、隨和、樂於助人、輕信、易於適應環境。根據態度將個體分成內向和外外向後,榮格又提出4種心理功能作為標準,採用感覺/直覺和思維/情感兩個維度將個體又進一步劃分出不同類型:
- 感覺:用感官對客體事物作出判斷和感知反應,屬於非理性功能(irrational function)。指名事物存在什麼地方,但不說明他是什麼東西。
- 直覺:是一種無意識過程,包含了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沒有實際資料可利用時,對過去和將來的事件粗略預感和推斷,無需解釋和推論,屬於非理性功能(irrational function)。
- 思維:指名感覺到的客體為何物,進行判斷與推理,根據自身規律中的某種方式歸結出一種概念關係,屬於理性功能(rational function)。
- 情感:反映事物是否可為個體感受,決定事務對個體有何種價值,與喜歡和厭惡有關,屬於理性功能(rational function)。是基於客觀事物所形成的判斷,受到客觀價值的侷限。
其中,榮格認為感覺和直覺是對立的,思維和情感是對立的。最理想的情況是這四種機能與兩種態度共同協調地活動。然而每個人都是一種機能和一種態度佔優勢,其他皆處於潛意識中。與優勢機能對立的機能最少發展,而其他兩種機能因輔助優勢機能,所以略有發展。如思維優勢者,情感會受到壓抑,或以夢、幻想等其他干擾形式表現出來。而按照兩種態度和四種心理功能的組合,榮格描述了人格的八種類型,但具有任一種類型的極端形式的人是不存在的。
外向—內向(E—I)
在八大類型中,最大的區分維度是態度。分為內向和外向兩類,我們稱前者為I(Introvert),將後者稱之為E(Extrovert)。內向和外向是區分一個人最基礎也是最簡單的指標。
以自身為界,可以將世界分為自身以外的「外在世界」和自身以內的「自我世界」兩個部分,也可稱為外部世界和內部世界。
- 外向:外向的人傾向於將注意力和精力投注在外部世界,如外在的人、物、環境等。外向態度的人則會按照非自我的客觀角度來設想與看待內部世界,所以他們會試圖使內在的內部世界變得與外部世界更相似,他們的關注點具有廣度卻缺乏深度,這使得他們可以同時看到大範圍裏的不同信息,但缺乏個別訊息的細節。當外向態度的人在將自己的主觀想法施加於客觀世界的時候,所使用的方法往往公正平和,符合普世價值,即使失敗也不會產生太多的負面效果,但是專一性較不足,很多時候會忽略掉問題的本質。
- 內向:內向的人則相反,較關注自我的內部狀況,如內心情感、思想、感受等。擁有內向態度的人,往往會依照自我的主觀設想去看待外部世界,所以他們會試圖使外部世界變得與內在的自我更相似,這種人的關注模式具有深度卻缺乏廣度,在每次的觀察中,他們能夠看到各觀念所有外顯與隱含的意義,這種方法的專一性、針對性較強;但是內向態度的人也往往會因此而陷入偏執中,例如當外部的客觀世界和自我的主觀思想發生矛盾,甚至是完全違背的時候,內向態度的人便會陷入僵局,動彈不得。
雖然如上文所述,外向感覺會是表現較為熱情開朗、活潑開放者,內向為表現較為沉默寡言、內斂含蓄者,但實際上,兩者的區別不僅僅侷限於其外在表現,其重點應在於「內心的傾向性」,兩種類型的個體在自己所傾向的世界裏會感覺較為自在、充滿活力,而在相反的世界裏則會較為不安、疲憊。外向的人會通過與外界環境的交流過程,獲取心靈能量,或說其傾向於將心靈能量往外部排放,而內向的人則通過心平氣和的獨處而獲得心靈能量,或說其傾向於將心靈能量留存於內部。
感覺—直覺(S—N)
四種心理功能分為思維-情感和感覺-直覺兩個維度,其中感覺/直覺維度是透過「感知方式」進行區分,分為感覺和直覺兩類,我們將前者稱之為 S(Sensing),後者稱之為N(Intuition)
人們為了與外界世界產生互動,無時無刻都在接收著訊息,但是不同類型的人進行訊息接收的方式是不同的,而因此有了感覺型與直覺型的差別。當面對同樣的情景時,此兩者的關注點不同,所依賴的訊息接收管道也不同:
- 感覺型的人注重的是事實本身與細節,所使用的接收管道為五官,依賴各種聽、看、聞、感覺到的實實在在、有形有據的事實和訊息。
- 直覺型的人注重的則是事實背後所隱含的各種含義與關係,比起五官,其更注重所謂的第六感及弦外之音,因此,對於感覺型的人來說,直覺型的人所做出的許多結論,其源頭都是空想而不實際的。
注重細節的特性,讓感覺型的人固守現實,享受現實,習慣使用既有的資料與技能,擅長記憶大量事實與材料,宛如一套百科全書,能完整地講出大量的數字、概念或是定義,而直覺型的人則喜歡有變化、突破現實,擅於解釋事實,就像是人們所說的神探,只需捕捉零星的訊息,便能分析事情的發展走向。因此,當給予這兩種人相同的任務時(像是修理電視機或是找到指定的店家),感覺型的人會習慣按照既定的原則與指引來進行,比如照着電視機所附帶的操作手冊來進行修理,或是按照地圖找到正確的行進路線,而直覺型的人則習慣大膽嘗試、跟着感覺走,比如先試着敲打一下電視機的外殼,或是直接朝着人多的方向走,其結果可能會比感覺型的人更快完成任務,但也可能因為失敗而須重新開始。簡單來說,感覺型的人注重的是「這是什麼」,直覺型的人則注重「這可能是什麼」。
大多數的人同時具有這兩種特質,但其中一方會更突出而成為其人格特質,也可由此確定其人格類型。當我們在分析某人究竟更習慣使用何種感知方式了解世界的時候,該注意的是,當其做出正確決定時,其得出決定的推導是否縝密,過程是否迅速;像是對於大多數的直覺型人來說,往往在獲取訊息的同時就通過潛意識得出了結果,之後才試着透過自己既有的知識為推導過程尋求依據,因此如果某人作出決定的過程極其迅速,但所給出的理由卻無法完整詮釋,而他的決定反而常常是正確的,那麼他多半是屬於直覺型的人。
綜上所述,可知兩種感知方式各有利弊,而每個人通常只擅長其中一方,這樣的感知渠道的不全可能會造成對信息的處理產生了某部分的遺漏,因此,在利用該類型所帶來的優勢的同時,也需有意識地逐漸彌補相對的劣勢,像是感覺型的人可能會需要耗費過長的分析時間,而直覺型的人則是缺乏事實的支撐。
思維—情感(T—F)
思維-情感維度是透過「做出決策的方式」進行區分,分為思維和情感兩類,我們將前者稱之為 T(Thinking),將後者稱之為 F(Feeling)
- 思維型的人注重在依據客觀事實進行分析,利用知識與邏輯從獲得的客觀資訊中去作出正確的決定,傾向於理性決策,偏好結構與秩序,重視效率與績效,表達較為直接、清晰,在做決策時會公正地貫徹規章制度,對事物一視同仁,也不習慣根據人情因素變通,儘管做出的決定令人不舒服也不會偏頗。
- 情感型的人常從個人的價值觀念與考慮他人的角度出發,他們傾向富有同理心、溫暖地關心他人,給人和藹可親、善解人意的形象,重視團隊合作,並會變通地執行規章制度,做出一些自己認定是對的決策,比較關注決策可能給他人帶來的情緒影響且較顧及人情。
思維和情感間的區分是三個維度中最困難的。常常有人會將思維和情感理解為理性和感性,但必須要釐清的是:這裏所指的「做出決策的方式」並非是指思考方式,因此思維型的人未必就很理性,而情感型的人也不一定都很感性。實際上,這兩種類型的人都會進行理性思考,只是在作決定或下結論時的主要依據不一樣,因此,兩者雖然有類似的地方,容易被混淆,但在本質上卻大相徑庭。有鑑於此,判斷此維度的方法應是觀察評估對象在說某句話或是做某個動作的時候,是否習慣於忽略對方的感受(並不是指該行為是否有傷害到對方,而是有沒有設想到對方對此舉動的可能反應與感受),若該對象習慣體諒他人感受,喜歡和諧的人際關係,則其很可能就是情感型的人,反之則可能為思維型。
判斷—感知(J—P)(補)
MBTI 除了榮格理論中的 E-I、S-N、T-F 維度外,還多了判斷-感知(J-P)之分。J(Judging)代表判斷型,而P(Perceiving)代表知覺型。這兩種類型的人在處理事情和做決策時有着明顯的差異。 J人傾向於更注重結果和目標,他們喜歡計劃和組織事情,以結構化的方式認識世界。他們通常會提前制定計劃,並且喜歡按照計劃進行。J人更傾向於有組織性,他們喜歡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務,並且更注重時間管理。 相反,P人更注重過程和彈性。他們更喜歡根據當下的情況做出決策,並且更容易適應變化。P人通常更加靈活,他們喜歡保持開放的態度,以非結構化的方式認識世界,並且更容易適應新的情況和環境。
- 判斷-感知(J-P)並非榮格心理學八大類型範疇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的功能動力學
編輯在一般的 MBTI 分類中,會依上述四個向度中較傾向使用的「偏好(preference)」進行分類,例如:INTJ、ESFP 等。而這些偏好的相互作用產生功能(function),也會隨着生命的發展而有不相同強度的表現,其中,最突出的功能會在生命的初期就表現,第二個功能約在青少年期,第三個在中年,第四個常常不被注意,也被認為跟潛意識相關。具體來說決定類型的功能排序方法如下:
- 若第四個偏好是 J,那第三個偏好就是外向的,第二個偏好內向;若是 P,則第二個偏好外向,第三個內向。
- 第一個偏好(E/I)決定第二和第三個功能何者是主要的。若是外向(E),則外向功能是主要功能,另一個為次要;若是內向(I)則反之。
- 第三個功能是第二個的相反,偏好和內外向皆相反(例如:Ti-->Fe)。
- 最後一個功能就會是主要功能的相反,方法同理於第三個。
以下是八種類型的功能:
- 思維外向型(Te):按固定規則行事,客觀而冷靜;積極思考問題;武斷,感情受到壓抑。
- 情感外向型(Fe):極易動感情,尊重權威和傳統;尋求外界的和諧,愛交際;思維受到壓抑。
- 感覺外向型(Se):尋求享樂,無憂無慮,社會適應性強;不斷追求新異感覺經驗,或許好吃,對藝術品感興趣;直覺受到壓抑。
- 直覺外向型(Ne):做決定不是根據事實,而是憑預感;不能長時間地堅持同一觀點,好改變主意;富於創造性,對自己許多潛意識的東西了解很多;感覺受到壓抑。
- 思維內向型(Ti):強烈渴望私人的小天地;缺乏實際判斷力,社會適應性差;智利高,忽視日常實際生活;情感受到壓抑。
- 情感內向型(Fi):安靜、有思想、感覺過敏;令人難以理解;對別人的意見和情感漠不關心;無情緒流露;思維受到壓抑。
- 感覺內向型(Si):是情境決定性的人,被動、安靜、藝術性強;不關心人類的事業,只顧身旁剛放生的東西;直覺受到壓抑。
- 直覺內向型(Ni):偏執而喜歡做白日夢,觀點新穎但稀奇古怪;苦思冥想,很少為人理解,但不為此煩惱;以內部經驗指導生活;感覺受到壓抑。
這八個類型的代表着人們關於生命、自我世界、外部世界等的世界觀或者態度,此套價值體系不管何時何地都在所有人身上都在起作用,深深地影響着人們的行為和觀念。而正因其影響並非作用於表象,大多數人對他們自己的偏見渾然不覺,因此,透過以上八大類型認識自我是一個不失偏頗的評估。每個類型分別為數個 MBTI 分類的主導、輔助、第三、第四功能(下方表格指以此八大類型為其功能的 MBTI 分類),其與 MBTI 的關係如下(其對應關係的功能將在 MBTI 的章節另行說明,其中,X 代表任一種 S/N 或 T/F):
類型 | 別稱 | 主導功能 | 輔助功能 | 第三功能 | 第四功能 | 思想特點 |
---|---|---|---|---|---|---|
思維外向型(Te) | 外傾思考 | EXTJ | IXTJ | EXFP | IXFP | 以「客觀」的資料為依據、以外界訊息激發自己的思維過程,像是科學家便屬於思維外向型,他們能夠以客觀的角度認識周圍的世界,從而發現自然規律,建立各種科學理論的系統。對人待己都採用相同的標準,與人相處、分別善惡、區分美醜⋯⋯等,都以這個基準優先。此外,他們不但自己遵守模式,也希望別人效仿,因為他們深信這種生活方式是最好的,能帶來幸福,且非知性的不合理方式是錯誤的。 |
情感外向型(Fe) | 外傾情感 | EXFJ | IXFJ | EXTP | IXTP | 會壓抑思維,而使情感則外露,試圖讓情感符合於客觀的情境和一般價值,因此不太考慮他人的性格特點,而是考慮對方的身份、年齡和家庭等方面,會用普世價值綁架個人的價值觀,即使這個普世價值可能是違背人性的,也會嚴格按照這樣的價值觀來要求自己和身邊的人;但是如果順着其角度來看,便會發現其實際上愛好交際並尋求與外界和諧,以及為了團體和大局而展現出的堅強、無私甚至犧牲的一面。 |
感覺外向型(Se) | 外傾感覺 | ESXP | ISXP | ENXJ | INXJ | 頭腦清晰,傾向於積累外部世界的經驗,但對事物並不過分地追根究底,喜歡尋求享樂,追求刺激,其行為特徵包括享樂、虛榮、淺薄、狂妄等等,因此,除非到了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其很難轉變用主觀思想度量客觀世界的習慣。一般而言,這種人不太重視道德,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道德,只是不願意受到道德的束縛,寧可過自由奔放的日子。 |
直覺外向型(Ne) | 外傾直覺 | ENXP | INXP | ESXJ | ISXJ | 會嘗試從客觀世界中發掘各式各樣的可能性,透過對外向直覺來引導自己的下一步行動,不斷地尋求新的可能性,因此其行動易變且複雜,難以揣測出其下一步可能會做些什麼;除此之外,其對於各種尚未成熟但有發展前途的事物具有敏銳的感覺,並且不斷追求客觀事物的新奇性,因此他會不斷地發掘新興事物,然後很快失去興趣,繼而轉向下一個目標。這類型的人容易成為新事業的創立者,但不能堅持到底,不過這衝動的魯莽行動卻往往會帶來成功。這類的人生活原則,既非知性,也不是感性,完全依照自己的直覺,因此一般的道德、法律、宗教並非不願意遵守,實是原本就不在其行動規範之中,所以不難理解此種人(如:商人、企業家、政治家⋯⋯)常被視為是不道德、冷酷、目中無人的。 |
思維內向型(Ti) | 內傾思考 | IXTP | EXTP | IXFJ | EXFJ | 情感壓抑,行為特徵包括冷漠、剛愎、自傲、固執、驕傲等,除了處理外界信息外,還鑽研自己內在的精神世界,對思想觀念本身感興趣,因而容易陷入對於對稱、平衡與和諧的結構的追求,並沉溺其中無法自拔,只注重內在結構和邏輯的嚴密,而忽視了理論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他人的推導與理論也完全無法影響其內心的架構。事實上,此類型的人因為不太擅長社交而遭到誤解,然而實際上他們是對於自身理念有着一份執著的勇氣。一般來說,當他們在自己事業領域中會遇到強勁的對手,免不了苦戰一場,論實力未必輸人,但是一旦涉及感情,就會變得不平衡而與人交惡,最後遭眾人孤立,失去了朋友,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
情感內向型(Fi) | 內傾情感 | IXFP | EXFP | IXTJ | EXTJ | 典型的特徵是能自由表達個人情感和內在自我,以及保持自身人格特立獨行。其情感由內在的主觀因素所激發,深藏在內心,彷彿待在一個玻璃箱中,任何人都無法進入其內心世界,任何外界的撼動都無法干擾。其自我主觀感覺、一言一行都是出自於自己的價值觀判斷,遵從自身的道德標準,因此對普世價值有着很強的抵抗力,可以將其視為活在自己世界中的自戀者。 |
感覺內向型(Si) | 內傾感覺 | ISXJ | ESXJ | INXP | ENXP | 習慣遠離外部客觀世界,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主觀感覺世界之中,像是多愁善感的藝術家。情感外向型的人所接收的訊息來自外部世界,是客觀對象的直接反映;感覺內向型的人的知覺則是深受自己心理狀態的影響,彷彿從自己的心靈深處產生出來的。對他們來說,由於外界的事物所觸發的感覺,遠比外界的事物的本身來的重要,而且也不想把自己想法讓周圍的人理解與認同,滿足於封閉的自我空間中,也怡然自得。 |
直覺內向型(Ni) | 內傾直覺 | INXJ | ENXJ | ISXP | ESXP | 企圖從自己的精神世界中發現各種各樣的可能性,他們不關心外界事物,行為往往脫離實際,思想上慣於幻想,觀點新穎,一般人難以理解,因此常常帶給他人一種荒誕不經的感覺。如果以直覺內向作為主導功能的人沒有傑出的能力為支撐,往往會被世人斥之為瘋狂或者愚蠢,但如果能配合上其他卓越的能力素質,便會給人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會發揮出 1+1>2 的效果。 |
MBTI的批評
編輯1. Isabel Myers和Katherine Briggs缺乏正統心理學教育
MBTI理論的提出者Isabel Myers和她的母親Katherine Briggs並沒有受過正統的心理學專業教育。兩人只是業餘的心理學愛好者,這導致諸多心理學學者對MBTI多持批評與質疑[29]。他們雖然在研究過程中受到一些心理學專家的指導,但缺乏正式的學術背景仍然是許多批評的根源之一。
2. 二分法的缺陷
將人們以二分法來區分本身是不明智的。MBTI大多數實驗所得的結果呈現「雙駝峰」,即人們在四個向度中(EI、SN、TF、JP)呈現兩極化的極端分佈。然而,從數據來看,人類的性格特徵大多數分佈在鐘形曲線上,而不是在兩個駝峰。大多數人都分佈在平均值附近,而MBTI中的分類只能在四個向度都顯著不同時才有有效的預測性[30]。
3. 功能動力學的問題
MBTI的理論中常敘述到性格源自於不同偏好間的交互影響(即功能動力學)。然而,回顧研究指出,四個向度中,只有第一個向度(E-I)能夠有效被測出,其他向度,尤其是第二和第三個功能,難以有效測定[31]。
4. 缺乏客觀性
MBTI測試完全仰賴參與者的自我評估,這意味着社會期望等因素會影響其準確度。這一問題不限於MBTI,而是所有自評性量表的通病[32]。參與者可能會基於社會期待或自我認知偏差回答問題,導致測試結果的客觀性受到影響。
5. 缺乏清楚的定義
MBTI描述中的多項人格特徵類似於模稜兩可的陳述,這導致任何分類的個性都能夠解釋所有人格,類似於算命的巴拿姆效應(Barnum Effect)雖然MBTI類型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獨特性,但缺乏清晰和一致的定義仍然是一大批評點。
6. 各向度互相不獨立
MBTI的四個向度並非完全獨立,研究發現JP和SN的組合往往呈正相關。這種相關性減弱了測試對不同人格特徵的區分能力。
7. 低信度
過去實驗指出,許多測試者(39-78%)在前後五個禮拜間測出的結果不同,這顯示MBTI的信度較低。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進行測試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這削弱了測試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8. 性格歸類的不合理性
以非黑即白的二分法對人之性格做歸類是不合理的。理論上同一維度的兩極性格互斥,統計結果應顯示雙峰分佈,但實際結果顯示為常態分佈。內外向性格應該類似於一個光譜,而人們散落在光譜上的任一處。
9. 性格偏好與職業的關聯性
MBTI評估結果常敘述某種類型適合某種職業,但並無科學證據支持這一點。性格偏好與職業的實際關聯性仍需更多研究來驗證。
10. 測試的實際應用價值
MBTI在實際應用中常被用於自我認識和團隊建設,但其對工作表現和生活滿意度的預測能力有限。其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更多是作為輔助工具,而非決策依據。
榮格的人格發展觀
編輯對於佛洛伊德而言,人格發展的各個階段在其理論體系相當的重要。但是,以榮格而言,發展階段問題主要是以里必多的指向來確定。榮格理論的里必多,不像佛洛伊德指涉的不是性,而是一種普遍的生命力,它在不同階段消耗在不同活動。榮格認為發展階段可以分為三期。
- 兒童期(出生到青春期):此時其前半段,里必多主要用於學習各項必要的技能,例如:走路、說話;過了此一階段,兒童的里必多會花在與性較相關的事務上,並在青春期達到巔峰。
- 成年早期(Young Adulthood,青春期-約 40 歲):此階段的里必多隻向學習職業技能、結婚、扶養孩子等移動。此時期有精力充沛、衝動、有激情和外向的傾向。
- 中年期(Middle Age,40 歲至生命結束):為最重要的發展階段。人在這個階段從活躍旺盛、外向的人逐漸轉變成更有哲學、有智慧的人。與其他階段不同,這時期的人關心知識以及生活上的意義。由於這階段的人尋求精神上的滿足,因此宗教就顯得特別重要而有吸引力。
有關研究表明,25 歲以後,伴隨着對於人生的反思,個體完善自我性格的傾向會更明確。
榮格與佛洛伊德的研究方法
編輯心理分析論裏最特殊的一點是潛意識的概念。由於潛意識無法被人意識,因此潛意識訊息的來源便是夢。佛洛依德認為在研究夢時,應要將夢的顯像與夢的隱義區分,分別加以分析。榮格卻認為不然。榮格認為夢並無顯像隱義之分。夢的內容就是它顯現給人的表現形式。這些表現形式可能包含古代人類象徵與神話的片段。而夢的功能是補償精神中被忽視的部分。例如:如果一個人的暗影沒有機會表現,那麼它會以夢的形式表現。因此,這個人的夢會出現許多妖魔鬼怪,或是許多不道德的衝動。因此,分析夢的內容可以透露一個人被壓抑的部分。
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 PD)
編輯人格障礙,或稱人格(性格)疾患/異常/違常。是精神疾病中,對於一群特定擁有長期而僵化思想及行為病患的分類。這類疾患常可因其人格和行為的問題而導致社會功能的障礙。人格違常是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所定,這類疾患的表現是跨文化和國界的。它們被定義成發病期至少要能追溯到成長期早期或更早。要能符合人格違常診斷的最低標準是疾患本身必須已干擾到個人、社會、或職業功能。然而,由於各國判斷人格障礙的標準不一,加上我們其實很難在正常人格與異常人格之間劃一條明顯的界線,因此各國統計的發生率差異極大。
人格障礙的成因
編輯每個人患有人格障礙的經歷各自不同,其成因也是獨特的。 對於為何有些人會出現人格障礙的症狀而有些人不會,這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原因。大多數研究人員認為以下的因素會增加患上人格障礙的風險:
- 遺傳因素:
- 人格的形成非常複雜,研究人員目前還在不斷探索人格如何形成,以及基因如何影響發展。人格的某部分很可能是遺傳的。我們天生就有不同的性情,例如,每個嬰兒的活躍度、注意力以及適應變化的能力差異可以很大。雖然一些專家認為遺傳可能影響人格障礙的發展,但另一些專家則指出,很難判斷相似的思維和行為是否來自遺傳,還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透過模仿而來。但確實有研究透過雙胞胎的資料發現人格障礙的遺傳率大約在30%-60%之間。[33]
- 腦發育因素:
- 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研究指出,約有半數人格障礙者的腦電圖異常,可能是由於大腦邊緣系統掌管情緒的部分發育不健全或有某些缺陷、出生時頭顱外傷或嬰兒早期時的疾病所導致。除此之外,大多數人格障礙者的行為活動往往是由於一些偶然的動機,使身體受本能活動或為特殊的嗜好所支配,因此,學者推測人格障礙者大腦皮質與皮質下神經過程之間的相互協調作用有着某種障礙。
- 環境因素:
- 我們的成長及社會環境、身邊人關懷及愛護自己的質素,都會影響我們的人格發展。如你經歷過以下情況,患上人格障礙的風險便會增加。
- 心理社會因素:
- 人格障礙的形成還可能受到個人心理發展階段、社會化過程、人際關係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這些心理社會因素也應該納入考慮範圍。
不穩定或混亂的家庭生活,例如跟有酗酒或精神健康問題的父母同住、被父母忽略或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經歷過創傷性事件後受到影響;在學校、朋輩間或團體中沒有得到足夠支持或有不好的經歷,例如遭到欺凌、排斥或遭歧視;搬遷或移民。我們成長的經歷會影響將來的生活,在童年時經歷困難及創傷,便有可能對自己的思維、行為,以及人際關係建立了某種的觀念。這在當時可能對你處理困難有幫助,但對往後的人生卻未必有幫助。
如果患有人格障礙,那麼你比一般人較有可能在成長時期經歷創傷及困難,例如:
被忽視、喪失父母或突然喪親、情感、身體或性虐待、被捲入重大事件或事故、經常感到恐懼或沮喪、得不到支持或被否定。不過,並非每個經歷創傷的人都會出現這些問題,這也取決於你個人獨有的反應、身邊環境的支持及質素。同樣,並非每個人格障礙患者都有創傷經歷。
人格障礙的診斷
編輯根據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第十一版[8](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1th Revision, ICD11)中的描述:
人格障礙是一種顯著的人格功能紊亂,與相當程度的個人和社會破壞有關。人格障礙的核心表現是自我功能(例如,身份認同、自我價值、方向感)或人際功能(例如,建立和維持親密且滿意的關係、理解他人的觀點、管理關係中的衝突)的損害。自我功能或人際功能的損害表現為適應不良的認知、情感體驗、情感表達和行為模式。
而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所出版的精神疾患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DSM-5)中的描述,診斷則有以下標準:
- 行為明顯違背所處的社會文化
- 表現的情形在不同的個人、社會場合之中長期固定不變。
- 其表現的狀況在臨床上造成顯著的憂鬱或是足以影響到其個人、社會、職業等正常的功能。
- 表現情形是長期且穩定的,最早應可追溯到青春期或早年成年期。
- 其疾患不是由其它精神疾病所造成。
- 其疾患不是由物質(如毒品濫用或是藥物使用)或其他身體疾病(如頭部創傷)所造成。
上述所列特徵須已存達一年以上,才能作為診斷 18 歲前者患有人格障礙症的依據;而 18 歲以下者並不會被診斷患有反社會人格違常。
人格障礙 (Personality disorder)
編輯- 依照人格障礙的表現相似度,人格障礙能夠被分為 A、B、C 三大類。其中 A 型有三個子分類,B 型有四個子分類,C 型有三個子分類,因此總共能夠細分為十種人格障礙類型。
- 每一種人格障礙都有相對應的症狀, A、B、C 三個分類中的子分類分別有類似的特徵,症狀的診斷也偏於主觀,因此許多人格障礙的病例在經過不同的醫師診斷後會被歸類在不同的子分類。
A 型(怪異、反常型病患)
- A 型人格障礙和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有許多共通點,例如在親密關係中感到不適、行為異常、認知偏誤(不同於幻覺、妄想)等。患有此型人格障礙者時常有偏執、多疑的特徵。而且由於他們時常有怪異的言論,很難被其他人所理解,且無法妥善維持較為親密的關係。因此,患有 A 型人格障礙症者有機會發展成思覺失調症。
- 又稱為偏執型人格障礙。其表現為對別人不信任、厭惡、過度敏感,很容易懷疑別人對自己有負面想法,甚至在別人善意的舉動、言語中感受到威脅,例如:突然擔心其朋友或同事的忠誠度,懷疑其配偶或性伴侶不忠。患者認為自己是對的,並且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同時患有妄想症和注意力失調過度活躍症的人亦會出現這種情況。
- 妄想型人格障礙一般不與精神分裂、情緒障礙等精神促亂同時出現。此型人格障礙好發於單一人掌握絕對權力的情況下。
- 又稱為類精神分裂人格異常。患者通常都能正常工作,但對於社交缺乏興趣、傾向獨立生活、沉默寡言、感情淡漠。當個人空間被侵犯時,會產生窒息感。有人認為孤僻型人格障礙者逃避的不是人而是正面或負面的情感。
- 其與精神分裂症並無關連,但共病性高,如疏離與感情遲鈍等,且精神分裂症家庭中更為常見。某些心理學家批評此類型的人格障礙僅是文化偏見、逃避型依附模式(Avoidant Attachment),此分類將正常人類差別病態化。某些孤僻型人格分裂者能表現出善於社交的表象,與診斷標準產生矛盾;但事實上卻是在有互動行為的前提之下保持感情上的孤僻,為隱性人格障礙。
- 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礙屬於一種較為常見的人格障礙,但當中僅有極少數人會發展成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患者經常有着與主流文化不同的思想、疑心病(常常認為許多重大事件都和自己有關,或是有人在背地裏說他們的壞話,被害妄想等)、奇特的信仰和迷信、奇怪的行為和外觀,常表示自己看到一些不尋常的東西以及發表怪異的言論、思想;缺乏親密的朋友,某些人會有來自於偏執個性的強烈社交焦慮。以脫離社會和在與人交往中表情明顯受限 為主要表現的人格障礙,患者通常很少報以微 笑、點頭和肢體動作。
- 常聽說的多重人格就是屬於這一類型。其正式名稱為解離性身分疾患,特徵就是解離性失憶和身份認同轉變。患者會出現兩個或以上明顯不同的身份或人格部份,用白話文來說就是「在一個身體裏住着不同的人」。
B 型(戲劇化、情緒型病患)
- B 型人格障礙患者表現為戲劇化、過度情緒化、行為、思想、互動反覆無常,這類型的患者通常心思較為細膩,但人際關係普遍較差,意見改變十分快速,不喜歡也不受規範限制。B 型人格障礙者往往具有十分兩極化的表現,若非「眾人擁戴」者即是「千夫所指」。
- 又稱作悖德型人格障礙,一般人有時會將自己的需求、愉悅或個人利益置於他人之上,但若經常出現這類行為而導致生活不穩定、憤怒衝動行事、不顧及他人,便有可能患有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此障礙有時候會和青少年反抗期混淆,因此十八歲以上才能確立此診斷。
- 有些人認為其肇因於某些讓患者對社會失去信任的事件或是生理上的缺陷,使他們難以學得制約。某些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給人的形象是「理性」、「高情商」、「善良」、「低調」、「謙虛」、「隨和」,但他們經常持有與主流社會不同的想法,並且運用手段達成目的。其表徵和精神病態類似,包括漠視及侵犯他人權益的思考、行為模式,不能符合社會規範對於守法的要求。患者會為自己的利益詐欺、傷害,但缺乏責任感及內疚感;因此常發生不負責任的 行為,甚至是違法亂紀的行為,雖屢受懲罰, 也不易接受教訓,屢教不改。臨床表現的核心 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且經常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 又稱作情緒不穩定人格障礙。以「長期不穩定的人際關係模式」、「扭曲的自我概念」和「強烈的情緒反應」為主要特徵,症狀可能由其他人認為正常的事件觸發。因其介於健康、憂鬱症、精神官能症、精神病四者之間的邊緣,因此被稱做邊緣型人和障礙。它的另一個主要特徵是「精神上和行為上的極端對立且交互並存」,並作出自我傷害等破壞性的行為,且這些行為會反覆出現。
- 許多的精神科醫師根據生理上的觀點來理解,相信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情緒無常、容易衝動的行為與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的代謝失調有關。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認為因為早年經歷的創傷經驗,導致血清素分泌異常減少,影響衝動行為、壓力的調適以及適應能力,出現與邊緣性人格障礙相關的特質。就早期創傷經驗來看,在過去創傷經驗的研究中發現成人邊緣性人格障礙的個案中有71%在兒童時期曾經有過身體受虐的經驗,40∼50%遭到性虐待,約有三分之一的個案曾有過與重要他人分離的失落經驗。
- 有研究認為BPD的臨床症狀應歸結為以下四大核心症狀,以使BPD與其他人格障礙有較好的區分。
- 第一類核心症狀-情感失調: 患者會經歷煩躁不安、憤怒、悲哀與慢性的空虛,另一方面又會經歷與上述情況對立的興奮感,種多方面且迅速的情緒擾亂是區別BPD與其他症群的重要特徵。
- 第二類核心症狀-衝動行為失調:包括(1)攻擊性衝動行為: 對自己或對別人的攻擊行為(2)一般形式的衝動行為: 如衝動性的物質濫用、暴飲暴食、揮霍賭博等行為
- 第三類核心症狀-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BPD患者的人際關係不斷在極端親密和對立之間急遽轉換。患者對親密的依賴性及高,因而對被拋棄有強烈的恐懼感。親密關係的品質因頻繁的情感擾亂與衝動行為失調而嚴重受損。
- 第四類核心症狀-認知系統紊亂: 主要有三個方面,(1)嚴重的自我認同感紊亂(2)40%的BPD病人有類精神病性的症狀,如短暫的錯覺與幻覺(3)14%的BPD病人曾有錯覺或幻覺,伴隨着重度憂鬱症狀的出現。值得注意的是BPD病人的認知紊亂症狀與類精神病狀多與壓力有關,且後者具有與其他人格障礙和精神分裂的鑑別意義。
- 戲劇化型人格障礙又稱為表演型人格障礙。患者常常表現得不成熟、情緒不穩定,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個人表現,並追求感官刺激、喜歡被關注,甚至出現自虐傾向。具體的特徵有:
・「過度的情緒化」且情緒起伏陰晴不定
・「尋求關注」,渴望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會利用身體、外觀來吸引關注
・「很容易受其他人或環境影響」,認為關係比實際上還要親密。這類型的人格障礙者通常是女性,且好發於感情問題較為複雜的個體。男性在相同的症狀中會被診斷為自戀型人格障礙。
- 自戀型人格障礙者中男性的比例高於女性,而年輕者多於年長者。患者往往誇大、強化自我的重要性。有時羨慕他人,認為自己是特別、優越的。渴望受到他人稱讚,並且極端注重外在形象的吸引力、成功的形象。最大的特徵就是患者經常「無意識的利用身邊的人以獲得權力,且不具有病識感」。
- 從精神分析理論的觀點來看,自戀性人格障礙的成因是因為患者無法將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某一客體上,這個力量滯留在自身內部,便形成了自戀,而現代客體關係理論則認為自戀型人格障礙是患者「以自我為客體」。
C 型(恐懼、焦慮型患者)
- C 型人格障礙者不善表達、發洩負面情緒而傾向於壓抑自身的負面情緒,因此常感到焦慮、抑鬱、恐懼、絕望。此外,C 型人格障礙者也時常因為負面情緒而表現出退縮的行為,進而牽就、順從、忍讓,最終演變出無望、無助的心理狀態,且因無力應付生活壓力而憂鬱、消極。
- 又稱做逃避型人格障礙。因為害怕在他人面前丟臉,因此此類患者經常選擇獨立以降低社交機會。認為自己拙於社交,擔心受到他人的指責會是否定,因此在非必要時不會和他人打交道。為了維護安全感因此生活受到許多限制,而且會經常貶低自己,僅有在確信不會被否定的情況下才建立人際關係。
- 常見的特徵有:泛化的緊張感與憂慮,相信自己在社交上笨拙而過分擔心被人指責或拒絕。且出於維護自己安全感之需要,在生活風格上有許多限制等。造成此人格障礙形成的主要原因為自卑心理,可能是源自於幼年期的無能而產生不勝任感,也可能是由於生理或心理缺陷而產生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人的心理。可透過社交技能訓練及認知療法、暴露療法、藥物等進行治療,其治療關鍵為取得患者的信任。
- 又稱無力型人格障礙。是一種過分依賴他以滿足自己情感、生理上需求的人格障礙。通常這種人格障礙的狀況是長期存在的,患者可能鼓勵或是允許他人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並將自己的需求置於次要的位置以順從所依賴的人的意願。害怕自己沒有能力照顧自己,所以獨處時常覺得不自在。在沒有他人的協助下,患者甚至可能沒有自理能力。
- 形成原因源於幼年期,兒童離開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兒童印象中保護他、養育他、滿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萬能的,這時若父母過分溺愛,鼓勵子女依賴父母,不讓他們有長大和自立的機會,以致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會逐漸產生對父母或權威的依賴心理,成年以後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總是依靠他人來作決定,形成依賴型人格。
- 患者通常有追求規則、控制、完美主義的特徵。與強迫症患者的差別在於強迫型人格障礙者通常認為自身的行為是正確且理性的;而此型人格障礙患者常費心於追求規則、秩序、細節,企圖掌控一切。患者處事有僵化而頑固及過度追求完美的特徵甚至會影響到人際關係。此型人格障礙在 DNA 研究中指出具有家族性的傾向。其主要症狀為注重微小細節、遵守規則及規定、製作明細表及時間表的衝動、以及對信念的頑固及完美主義,該症狀可能造成個人工作及社交功能的極端困擾及障礙。
- 強迫性人格疾患的預後變化頗大。有些罹病的青少年在長大後,這些不適切的行為就消失了;有些則稍有改善;有些繼續保持原有僵硬的生活形態;有些甚至惡化,或併發其他疾病,諸如強迫症、憂鬱症等等。在治療上,跟其他人格疾患不同的是:強迫性人格疾患的患者通常能夠察覺到自己行為的不適切,也希望能夠改變它,所以,求助的動機較其他疾患患者為強。
要如何研究人格類型?
編輯不同的人格類型需透過不同研究方式、實驗等手段得知與分析,以下介紹幾種針對人格類型的研究方式。
雙胞胎研究
編輯常有研究針對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的性格特點,或心理病症出現的頻率進行比較,稱為「雙生子研究」。同卵雙胞胎又被稱為「真正」雙胞胎,其中的染色體、基因等內容幾乎完全相同,外觀非常相像;而異卵雙胞胎,也就是「冒牌」雙胞胎,其遺傳因子是各有各的一套,相當於普通的親生兄弟姊妹,往往長得不大相似。
研究舉例:
- 意大利醫生路易吉·吉達(Luigi Gedda)於 1948 年開始研究雙胞胎人格的結構及自我意識等方面的發展是否受到遺傳與環境影響,且在二人的交互作用中,彼此是否會相互影響。
- 在人格或氣質方面,如漢斯·艾森克(H.J. Eysenck)在 1952 年研究神經病症發現,同卵雙胞胎的相關度達 0.85,異卵雙胞胎僅為 0.29,顯示同卵雙胞胎的人格或氣質和先天遺傳有高度相關,而非後天環境影響。
但又有些研究顯示「同卵雙胞胎並不比異卵雙胞胎更相像」。人們後天的性格和很多行為往往在嬰兒時期就已經養成了習慣。在半歲之前,我們就已經有了社會認識和對刺激的常規反應,這也決定了雙胞胎在性格上的走向。因為雙胞胎在這個時間裏大部分都是受到相同的照顧,見到的也都是相同的人,所以也就能解釋為什麼雙胞胎大多數性格還是比較相近。心理學中有一個「非共享環境」(Nonshared environmental (NSE) influences)的概念,指兩個孩子雖然在類似的環境中成長,但他們仍然有着各自不同的經歷。舉例來說:
- 一對雙胞胎甲和乙上學後,她們可能被分到A班和B班,於是交到不同的朋友、遇到不同的老師。這些屬於每個孩子的獨特經歷,對於性格塑造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正是這種非共享環境使得同卵雙胞胎仍可能比異卵雙胞胎有更大的不同。
- 雙胞胎會表現出對事物的不同傾向,而這樣的傾向卻與體重有着巨大的聯繫。對比較虛弱的嬰兒而言,專注於人對其有利,因為身邊的人可以提供食物與滋養,這是生存的本能,也對嬰兒之性格發展起到引導作用。我們的基因上充滿機率,其決定了各種我們性格表現的可能和範圍,而環境能決定哪一種可能會具體顯現出來。
除了環境上的差異可能導致雙胞胎研究產生誤差,在基因遺傳上近期的研究發現,雙胞胎有一定比例的突變差異,最多有多達100組基因差異,這也是可能導致。另一個潛在的問題是選擇偏誤,主因是雙胞胎研究的參與者通常是自願參加的,且雙胞胎在人口中的比例並不高。例如,願意參加研究的雙胞胎可能在某些特質上(如健康狀況、教育程度等)與一般人口有所不同。 例如,Peter Schonemann 就對20世紀70年代發展出的遺傳力評估方法提出異議。他認為雙生子研究中的遺傳評估可能反映出別的因素而非共享基因本身。
遺傳研究
編輯此外,我們也可以對領養的小孩在出生時就具有的人格特點,和其親生父母的人格特點以及養父母的人格特點進行比較。如果親生父母所具有而養父母不具有的某些心理特徵更加頻繁地出現在領養兒的身上,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這些心理特徵是遺傳而得。例如,在某些類型的酗酒症和精神分裂症中就存在這種遺傳性易感因素。
雖然遺傳研究在人格研究中確實有其重要性,但大部分研究仍認為單純依賴遺傳研究來解析人格類型是不夠可靠的。綜合考慮遺傳與環境因素,並使用多樣化的方法來研究人格,才能獲得更全面、準確的理解。
家庭研究
編輯此研究的目的,在於確定某種人格特徵,在血緣關係或近或遠的家庭成員身上出現的頻率。例如,分裂型人格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親屬中,其出現的頻率更高。為此,我們就可以斷定這兩種病症具有相同的遺傳基礎。
但要注意,易感因素具有遺傳性並通過血緣關係傳遞的事實,並不表示這種易感因素無法透過「教育」和「環境」而改變。例如,某個具有酗酒症遺傳性易感因素的人,透過教育掌握了管理自己緊張狀態的方法,並懂得如何與具有酗酒風險的環境保持安全距離,則他就完全有可能在一生中都滴酒不沾。
環境因素
編輯我們關注遺傳因素對人格的影響,並不表示我們否認童年事件或教育因素的影響。很多研究團體所關注的,不僅是患者對自己童年或生活的陳述,還有諸如民事部門、社會服務機構或醫療機構等外界觀察者提供的資訊。這些資訊包括:
- 患者家庭的社會人口特徵。
- 早夭。
- 一些家庭成員的嚴重疾病。
- 家庭暴力、虐待、性虐待。小家庭內部的教育或溝通方式(如果觀察得到的話)。
在關於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影響的研究中,有一種疾病堪稱絕佳的例證──精神分裂症。 研究發現,如果親生父母中有一方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那麼孩子就有 10%的患病風險,而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精神分裂症,就會上升至 50%。此外,一些青少年(分裂型人格),其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似乎要高於其他人,但透過對他們家庭的內部溝通方式進行研究,我們還發現,在溝通問題最嚴重的家庭中,青少年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會增加;而那些已經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青少年,如果生在過多指責、情緒起伏過大的家庭中,則復發的機率會更高。由此可知,當我們能介入家庭,引導他們用更好地方式進行溝通時,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青少年,其疾病復發的頻率和持續時間都會降低。雖然這些研究頗受爭議,因為可能存在反向效應青少年的症狀越嚴重,家庭就會越混亂,從而導致溝通不良。
另外,以下是用來支持遺傳因素,對人格障礙造成影響的幾個論據。
這裏所說的親屬包括直系親屬和旁系親屬,也就是說這些人是在不同的家庭中長大的:
- 在同卵雙胞胎中,若其中一人是強迫型人格,那麼另一人成為強迫型人格的機會更高。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親屬,其發展為分裂型人格的比例高於對照組。
- 邊緣型人格者的親屬,其罹患情緒障礙(憂鬱症)的比例高於對照組。
- 偏執型人格者的親屬,其罹患偏執、妄想症的比例高於對照組。
除此之外,我們在前文中描述過的焦慮型人格與廣泛性焦慮症頗為相似,而廣泛性焦慮症患者的親屬,其罹患焦慮症的比例也比較高。同樣地,憂鬱型人格與心境惡劣障礙並沒有顯著的區別,而我們在心境惡劣障礙患者的身上發現,其亦伴有其他形式憂鬱的遺傳因素。
人格特質是一種光譜,而非生硬的區段
編輯我們一直在討論按等級劃分的「人格障礙」,現在讓我們回到人格特質的光譜上。通過光譜可以獲得更為細緻的分析。舉例來說:
- 在對強迫型人格者親屬的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可能無法找到任何符合強迫型人格特徵的家族成員,因此可能會得出遺傳因素對強迫型人格沒有任何影響的結論。
- 但如果這位研究人員以「強迫度」的強弱(對秩序、精準和嚴格的偏好)為標準,對家族成員進行評估,他或許就會發現,雖然某些家族成員並沒有被歸類為強迫型人格,但他們的「強迫度」要高於普通人群。
在此情況下,我們可以推斷「強迫度」的光譜高低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我們可以透過研究在不同環境中長大的雙胞胎來證實這種假設。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或許強迫型人格者只是這個家族「強迫度」的冰山一角。
最後,關於基因的影響,針對雙胞胎(同卵、異卵、一起長大、分開長大)的不同研究都獲得大同小異的研究結果,就是教育環境大約具有五成的影響,這也證明了對遺傳因素的關注並不會導致對環境因素的低估。但是,這兩種因素有時會在同一個層面上發揮作用。例如:
- 一個已經具有遺傳性易感因素的孩子,會從焦慮型父母那裏接受到令人焦慮的教育。
- 一個具有多疑易感因素的孩子,會將疑心重重的父母視作模仿的對象。
除非父母中的一方或另一位親人具有互補型的人格特徵。
至於強迫特徵,遺傳因素對光譜的影響只有 39%。相反,同一項研究還表明,遺傳因素似乎對以下光譜沒什麼影響:
- 暗示感受性—順從。
- 心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害怕分離、尋找近鄰、難以忍受孤獨)。
- 親密關係障礙(性壓抑、害怕依戀)。
這三個光譜涉及與親密之人的關係。可以想見,主體對母—子依戀關係的早期學習,會對這些光譜產生重大的影響。
另外一個與環境有關的小影響,是老么或在童年時罹患過慢性病的人,形成依賴型人格的機率更高。(因為比起兄姐,他們本來就缺少一些做事經驗與自信,雖然也想超越家中其他成員,但就是辦不到。如果無法超越家中兄姊,老么通常會選擇逃避工作,依賴父母或兄姐。)
總之,關於人格障礙形成原因的研究證據仍不夠充分,牽涉其中的遺傳和環境機制將為未來的相關研究開闢出新天地。
人格障礙者=處處障礙?
編輯所謂的生存,就是在保持本性的前提下,為了「適應」而做出改變。這種需要在他人和自己之間不斷做出調整的自我改變過程,往往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達成的。
如何改變複雜的生存問題呢?這只是主體本人應該付出努力的事情嗎?因為主體的行為而惹惱或受累的身邊人是否應該對主體施加壓力呢?心理醫生應該為了改變主體而介入嗎?事實上,這個問題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
主動改變自己的生存方式,或許是世上最困難的事情;對那些取得非凡成就的人來說也一樣。一項有趣的研究針對近兩百年來被稱作「偉人」的三百位人物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當中有一部分的人,都具有人格障礙傾向,在政治家中佔17%的人有明顯人格障礙特徵,如林肯、拿破崙;科學家中佔18%,如高登、孟德爾、安培、哥白尼、法拉第;思想家中佔26%,如羅素、盧梭、叔本華;作曲家中佔31%,如瓦格納、普契尼、舒曼;畫家中佔37%,如梵谷、畢卡索;小說家和詩人中占的比例最大,竟達46%,如福克納、普魯斯特、勞倫斯、萊蒙托夫等等。這些人還包括法國人引以為豪的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年12月27日–1895年9月28日)和克里蒙梭(Georges Clemenceau,1841年9月28日–1929年11月24日)等。這些人能改變歷史、科學或藝術的軌跡,卻無法改變自己的人格;可是,其特殊的人格特質,不正是成就他們豐功偉績的因素之一嗎?
偉大的藝術家們(如:梵谷、孟克)如果接受了有效的心理治療,或是服用了療效顯著的抗憂鬱藥物,他們還會如此具有創造力嗎?若邱吉爾的性情沒有如此複雜、難以讓人接近、沒有酗酒問題,他在面對希特拉和納粹的威脅時,還能表現出斬釘截鐵的果決嗎?
事實上,人格障礙者能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展現出非凡的一面,甚至成就偉大的功業;但他們在大多情況下,多半難以適應日常生活,因此冀望改變。
改變的困難之處
編輯我們的人格在出生時就已開始形成,而一些具有遺傳性易感因素的人格特質,則在出生前就已形成。當我們清楚地意識到必須改變自己的生存方式時,至少已經二十或三十歲了,此時,人格的烙印早已深入骨髓。也就是說,行為習慣形成得越早,就越難改變。這往往會讓主體在邁出第一步前就喪失勇氣。
因為人格障礙者的生存方式由來已久,所以他們有時候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存在不妥之處。一般而言,多半要透過家人、朋友或同事來察覺:
- 直接的方式——提醒或批評
- 間接的方式——拉開距離、關係的疏遠
使他們注意到自己的行為和態度似乎異於常人。
再者,並不是所有的人格障礙者,都能「察覺」到身邊之人傳遞的資訊或者覺得他們說得有道理(自我反省),對人格障礙者而言,A 型人格者可能會這麼對你說:「我沒有生氣,我只是覺得在人格障礙者面前,表達自己的看法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佛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學家們,很早就發現了這種讓我們不由自主地犯同樣錯誤、固執地、不斷地重複某些似乎毫無意義的活動,或反覆重溫某些痛苦的經歷和體驗,並將其稱為「強迫性重複」。雖然我們已經知道這個問題存在,但我們的人格特點,仍然會百折不撓地頑抗到底,就算再怎麼下定決心,一旦遇上過去行為中的「相似場景」,它們就會跳出來。
就算自己的態度造成了很多問題,但人格障礙者從不會毫無理由地放棄這些態度。因為即便是很極端的人格特點,有時也會帶來某些好處:依賴型人格者通常會獲得別人的幫助、偏執型人格者不會輕易受騙、強迫型人格者很少會忘記帶鑰匙......,雖然這些「附加優點」相較於伴隨的缺陷而言,簡直不值一提,但有時,會成為人格障礙者維護自己思維方式和行為的理由;也就是說,他們會找藉口捍衛自己的立場,以「這樣的行為或思維為自己帶來什麼好處」為理由,替自己有時因為「此堅持」帶來的麻煩進行辯證,進而顯露出他們無謂的堅持。
性格改變實驗
編輯美國人格心理學家內森·哈德森(Nathan W. Hudson)[34]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積極改變性格方面的人們,幾乎都能成功達到所希望的結果:
哈德森的研究團隊招募了 377 名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並讓他們接受了 60 個關於人格測驗的問題,以確認他們現在的人格特質。接着,便會請學生們選出他們想要改變的人格特質。
接下來的 15 週,學生們會收到一系列的「任務」,任務的目的在於推動他們實現他們所希望的人格特質改變。例如:
- 希望擁有「外向」特質的人,便會收到任務要求參與者與陌生人自我介紹
- 希望改善情緒穩定性的人,便會被要求花費至少一個小時來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
並且會隨着時間的推進,而逐漸加強任務的難度。通過這種設計,研究人員測試參與者是否能夠通過應對挑戰來改變自己的個性,並發現這是有效的。研究團隊做出了結論:「學生越能成功完成任務,他們的性格特質在研究過程中的變化就越大。」也就是說:「行動越多,改變越大。」
但同時,此項研究也有許多限制。首先,這些研究完全仰賴自身回報數據。儘管該數據具有許多優勢,但局限也很明顯。首先,人們對自己性格特徵的報告可能會偏向於他們期望達到的每種特徵的水準。因此,我們研究中的參與者可能有動機報告他們期望的特徵有所增加。同樣的,參與者自我報告的性格特徵可能受到了干預措施內在的感知需求特徵的影響,這些干預措施要求他們制定計劃來改變自己的特徵。
第二個侷限為目前的研究僅僅通過測量變化目標(例如,通過 C–BFI)就已經改變甚至啟發了人們的自我改變願望。也就是說,C–BFI 本身可能起到了干預的作用,為參與者提供了一個框架,使他們能夠反思、組織和鞏固他們改變自己的願望,並將這些願望轉化為可行的目標。
第三個局限是我們無法完全探討為什麼第一項研究中的干預措施會適得其反。我們推測第一項研究中的操控無效,是因為參與者往往產生模糊、不明確的目標,而以往的研究表明,這些目標可能無效(Gollwitzer & Brandstätter, 1997),甚至對目標追求有害(例如,Fishbach et al., 2006;Gollwitzer et al., 2009;Gopinath & Nyer, 2009)。支持這一推測的證據是,在第二項研究中,訓練參與者生成更具體的實施意圖似乎促進了他們實現所期望的性格改變的能力。但這些完全是推測的,並無相關證據佐證。
自我協調與自我排斥
編輯我們很依賴自己的個性行事,但有時我們也會希望能夠改變某些習慣,例如「少一點焦慮」、「處事靈活些」、「嫉妒心不要這麼強」、「更加樂觀」、「疑心病少一些」。一般人往往清楚地知道改變並不會讓我們失去自我,因此欣然接受改變;但人格障礙者往往不是這樣,他們常常因為害怕「失去自我」或「失去自己的個性」(有點像是失去了自己的靈魂)而不願下定決心做出改變。此外,有些人對自我人格缺陷的依依不捨,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人格崇拜」的特殊表現形式。這種對自己偏頗行為的自我欣賞,會使主體對這些行為的缺陷視而不見。
在精神病學和心理學領域,除了症狀本身,個體對自身問題的感知方式和接受與否,也相當重要。在某些案例中,主體會因自己的問題而深感不適,例如:
- 憂鬱症患者會反感自己行動的無能。
- 恐懼症患者會因自己的恐懼而感到羞愧。
個體會感覺這種性格以是一種侵入,於是會以一種與「個人價值」或「理想自我形象」不符的方式,做出反應。他對自己不恰當的行為方式有所意識,並希望加以改變,這種對其症狀的關係稱為「自我排斥」。
與此相對,對自己的症狀具有較大的容忍,在忽視與接受之間搖擺不定的態度,則稱為「自我協調」。主體會將自己的性格障礙特徵,視作自身人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認為這些特徵大抵與自己的個人價值和世界觀相符。因而,做出改變的意願就會遠不及「自我排斥」的主體。多數的人格障礙者都抱有自我協調的態度,從而形成了改變的阻力。一個處於平衡狀態的人格障礙者,鮮少會有做出改變的動機,往往只有在周圍親友或情形的壓力下,或遭遇一連串和挫敗,甚至陷入憂鬱之後,人格障礙者才會開始反省,重新審視自己慣常的態度。其中,一些人格障礙者(焦慮型、憂鬱型、依賴型)對自己問題的意識要勝過另一些人格障礙者(偏執型、自戀型、A 型......),或許是因為他們承受了更多的痛苦。
自證預言
編輯自證預言是指某人對某事的預測或期望最終因為這一預測或期望而成真的社會心理現象。這種現象表明,人們的信念會影響他們的行為,從而使預測成為現實。其背後的原理是,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會影響他們的行動,無論這些判斷是否正確,最終都可能導致判斷成真。
一個自證預言包含了實現自己預測的動力。對未來的預測具有決定性影響,並且是促使該未來發生的主要原因。基本機制在於,人們相信預測,因此會以實現該預測的方式行事。這種現象中,期望與行為之間存在正反饋。相反的,自我挫敗的預言會引發阻礙其實現的反應。
- 例子:
- 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表明,如果教師對學生抱有較高的期望,學生的表現往往會更好,反之亦然。
- 為什麼人們傾向於做出消極的自證預言?
- 人們往往會做出消極的自證預言,因為這樣可以減輕對未知的焦慮和恐懼。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人們會產生焦慮不安。為了消除這種不平衡,人的心理機制會尋求給出一個答案,而這種答案往往是消極的,因為消極的答案可以最大程度上消除不平衡帶來的負面情緒。
- 如何避免消極的自證預言?
- 消極的自證預言最終會導致不好的結果,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避免:
- 1. 改變語言習慣:語言不僅是溝通的工具,也深遠地影響我們的思考模式。我們對事物的態度與描述它的語言方式密切相關。因此,可以將消極的用詞(如「不可能」)轉換為積極的表述,通過積極的敘述影響我們對事物的態度,從而避免消極的自證預言。
- 2. 給予自己自信心:消極態度多半源於缺乏自信,因此增加自信心可以轉變對事物的態度,使其更加積極。必要時可以採取「強迫相信自己辦得到」的方式,利用正向的自證預言讓事情朝好的方向發展。
刻板印象威脅
編輯- 定義:刻板印象威脅是個體經歷的一種風險,處於該風險中的個體擔心自己會驗證所屬群體的消極刻板印象。
- 現象:刻板印象威脅會導致個體行為上的表現下降與心理上的分離與不認同。
- 刻板印象威脅的影響因素:
- 領域認同,指個體對特定領域成就的重視程度。
- 群體認同,即民族、性別等群體身分對個體自我定義的重要性。
- 自我,自我意識的程度會決定個體的易感性。
- 例如:黑人、女性族群學生的SAT表現
- 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史提爾(Claude Steele)在其著作《Whistling Vivaldi: How Stereotype Affect Us and What We Can Do》(中文譯為《韋瓦第效應》)指出若是白人跟黑人以相同SAT成績進入大學就讀,但之後黑人的成績明顯比不上白人,黑人在大學的實際表現比SAT預測的成績要差。而以女性高中的SAT成績來預測她在大學中的各科表現,則發現文科成績預測算準確,但理科成績預測較不準確,因為女學生進入大學後的理科成績表現變差,因此若以SAT成績來預測的話,會有高估的傾向。史提爾發現這些事情都跟刻板印象有關。如果一個學生所屬的族群,被認為在某能力上有缺陷,那麼只要在測驗之前讓他想起這樣的刻板印象,則他的表現就會變差。在高難度標準化數學測試裏,男性普遍表現得比女性好,不過在一些特定的數學測試並非如此。若進行以下的測試:告知女性受試者「根據過去的記錄,在這種測試裏,女性表現得反而比男性要好」,則女性受試者表現欠佳的情況消失了。史提爾推測,在高難度的活動當中,人普遍會感受到頻繁的小挫折,然而處於刻板印象威脅的人,會無形中認為此挫折印證了自己的身份能力。也就是說在沒有刻板印象的時候,對他們來說挫折就只是挫折而已,但在刻板印象的威脅下,被貼上刻板印象標籤的人會把挫折感詮釋成:「這個任務註定就是我這種人無法完成的」,因此刻板印象最終成為了被實現的預言。
- 擺脫刻板印象威脅的一些可能作法
- 1.瞭解刻板印象威脅
- 一旦人們瞭解了刻板印象威脅,他們所在的環境的負面暗示對他們的影響就會更小。因為認清自己的焦慮會讓你承認焦慮的存在,同時將其保持在最小並且可處理的範圍。
- 2.尋找群體內角色榜樣
- 研究顯示,群體外的成員的優秀表現會提高刻板印象威脅,而群體內成員的榜樣作用會相應的降低刻板印象的威脅(Blanton, Crocker, & Miller, 2000)。例如,應對女性不適合學理科的刻板印象威脅,可以找一個理科領域做的很好的女性為榜樣。
- 3.轉換群體認同
- 幾乎每個人都有着多重群體認同,轉換群體認同是指從消極的群體認同轉換為積極的群體認同,消除引發威脅的認知不平衡。比如女性在開車的時候,可以將自己放入到可以激發自己高自尊的群體中,如「學業成就高的人群」「工作技能高的群體」等。
- 4.自我肯定
- 反覆練習,準備充分
協助改變
編輯為此,人格障礙者往往只能在周圍親朋好友的幫助下做出改變。面對人格障礙者時的惱怒不悅,或是看到所愛之人陷入自毀的態度中,卻無法自拔而感到的悲傷,是很多人對人格障礙者直接施壓或干預其行為的原因。但這些良好的意圖和建議,有時反而會造成更多的問題。為了讓人格障礙者做出改變而施加的壓力,可能會被對方誤解為強迫性的壓制,有時候甚至會讓對方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例如在偏執型人格者們看來,再沒有比以下這樣的話語更令人生疑的:「什麼也別怕,我們只想讓你好......。」,此外,「想要改變對方的渴望」往往正是造成夫妻失和的主要原因之一。夫妻雙方有時是為了改變對方、對於理想化的渴望,才組成了家庭:
- 一個女人會抱着讓對方戒酒的渴望,而嫁給一個酒鬼,然後又會因對方無法改變的行為,而感到失望。
而有一些人則因為其中一方無法適應伴侶「性格的變化」而分手:
- 一個男人跟一個比自己年輕得多、依賴性很強的女孩斷絕了關係,因為厭倦了她的「不成熟」。
雖然,雙方往往都是在明知就裏的情況下,選擇了對方。可惜最終,不遺餘力地想要改變人格障礙者的一方希望落空,而他們的態度很快會轉變為對人格障礙者的厭棄。但從根本上來看,人格障礙者從未向任何人提出過任何請求,要求身邊的人來改變他們。
話雖如此,多數人還是希望能幫助身邊的人格障礙者做出改變,不論是父母、夫妻或同事,都希望能將這個影響彼此相處關係的「障礙」消除或減少。那麼是否存在一些簡單的規則,可以提高改變的機率呢?在此概括出以下四個基本原則:
- 一、理解並接受
- 一般來說,人格障礙者不是因為「高興」,而是因為「害怕」才會做出那樣的行為。他們因害怕而做出反應、害怕被拋棄、害怕不被理解、害怕受到侵犯、害怕讓自己或所愛之人陷入險境。在面對人格障礙者時,若我們對這個主要原因不予重視,不願看到滋擾行為背後的脆弱,就等於間接引發了衝突和誤解。在這裏要注意不要把這種理解發展成一種「門外漢心理學」的態度,說些被心理醫生稱為「無稽之談」的話(例如:「可憐的朋友,你肯定是曾經發生過嚴重問題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我猜想大概是因為你的童年.........。」)。其實對他人的接受與理解,最終也會反饋讓我們進行自省:為什麼我會難以忍受他的這那種行為?我的哪些價值觀跟他發生了牴觸?為什麼會覺得自己的價值觀比我想要改變的那個人的價值觀更加高尚?而我在人格障礙者的身上又能學到些什麼?事實上,就跟所有人一樣,人格障礙者也有好的一面。我們對人格障礙者的不滿和評價,其實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自己的缺點。
- 二、尊重改變的困難
- 即便當事人願意付諸行動,但「改變」依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改變是一個漫長且辛苦的「拆除-再重建」過程。這不僅僅涉及學會某些行為規則,還必須先擺脫「習以為常」的行為規則。為此,最重要的就是留給當事人足夠的時間去「消化改變」。此外,「接受不完美和不完整的改變」也是很重樣的觀念,人格障礙者的行為根植於個人的經歷(有時跟天生氣質也有關係),所以想要百分之百地「糾正」他們的行為,只會是徒勞之舉。
- 三、不要說教
- 當我們希望讓某人做出改變時,其根本的問題就在於:「憑什麼讓對方改變自己的生存方式?」我有什麼權利替他決定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並把這些觀點強加給他,答案很簡單:就是不應該用這種方式來看待事物。
- 就算某些生存方式會帶來很多的好處,例如:
- 靈活處事而不是刻板僵硬。
- 積極主動而不是滿腹抱怨。
- 獨立自主而不是依賴成性。
- 但動輒以「規則」和「道德說教」的方法說服別人做出改變,往往成效極差。為什麼呢?首先,沒人願意被當作小孩子來對待,讓別人告訴自己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其次,人格障礙者看待事物的方式恰恰太過刻板和墨守成規:他們會根據情況或對象,按照自己事先訂立的規則,做出反應。因此用規則和道德說教的方式去強調改變是無用的。只有在「個人層面」生成的意願,才能促成改變。人格障礙者會改變自己的態度,是因為別人會以真誠而溫和的態度,跟他們解釋其行為帶來的問題。因此在一般情況下,與其跟人格障礙者大談職責,不如跟他說他自己的需要,談具體的情形而非重大的原則,談行為而非個人,進行描述而非做出評價。
- 四、不要一味退讓
- 與人格障礙者相處,確實會讓我們倍感壓力,而且這種壓力會在我們拒絕順從時越演越烈:憤怒、義氣用事、哭鬧、產生罪惡感等,但如果我們總是退讓,人格障礙者就會認為,只要頑固堅持己見就可以達到目的。
自發性改變,有哪些方法?
編輯若想自己改變自我的性格,是有些方法可以遵循的。儘管從一個內向的人完全轉變為一個外向的人非常困難,但仍然可以根據心理學專家們的建議,做一些事情來對性格進行改變:
- 一、有一個具體的計劃
- 首先,找出自己想要改變的特質,接着為此計劃一連串的「任務」,任務的行動要「具體」。例如與其設定「這個月要結識三個新朋友」的目標,不如具定設定一個目標是要「參加四個聚會或社交活動,並在每個活動中與至少 10 個人交談」。但是,任務內容同時也要符合現實,例如如果你是一個內向的人,很少社交,那就不要打算在一個月內成為聚會的焦點。過度不切實際的目標將可能打擊自己的信心及帶來過大的壓力,使得你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
- 二、改變自己的思維
- 社會心理康復專家肯德拉·切里(Kendra Cherry)指出,如果相信自己無法改變,那麼你就不會改變。
- 三、專注於過程
- 美國心理學家卡蘿·德威克(Carol Dweck,1946年10月17日-)認為,稱讚「努力」而不是「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不要想着「我很聰明」或「我很有才華」,而應將這些句子替換為「我非常努力」或「我找到了解決該問題的好方法」。通過「專注於過程」的成長心態,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與目標的距離將逐漸縮短。
- 四、假裝自己已經是那樣的人
- 停止給自己貼標籤,這樣的「假裝思考」可以幫助你更有勇氣去做那些幫助自己改變的事情,久而久之,便可能「弄假成真」。心理學家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1950年2月18日–2012年10月9日)便使用過這個方法,他很早就意識到,他內向的性格可能會對他的學術生涯產生不利影響。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他決定在需要的情況下展現出性格外向的樣子。最終,這些行為變成了他的自然行為。他認為自己仍然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但他學會如何在需要的時候變得外向。
醫學上的具體方法
編輯精神科醫師或心理醫生與病理性人格患者,可能會在不同的情況下相遇。他們請求醫生治療的,是這些人格障礙造成的後果:憂鬱、焦慮狀態、酗酒等。
此外,大多數前來就診的並不是患者自己,而是他們的親朋好友,因為擔心和厭倦而欲尋求幫助。精神科醫師很熟悉這種情況,大部分前來諮詢的人,都會先說「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他不願看醫生,但是我們的生活已經被他的行為給毀了,該怎麼辦啊?」比較少見的情況是,患者因為感覺到自己有某種人格問題,並且想努力對抗那些自己無法控制的傾向,於是主動前來就醫。
精神科醫師是從近幾年才開始關注人格障礙本身。與此相對,病理性人格其實很難治癒接受治療的效果,就沒有不具有人格障礙特徵的患者那麼好。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工作開始關注,如何透過藥物來改善和幫助這些患者的方法。
藥物與人格
編輯一些患者在聽到醫生準備給自己開精神類藥物時,就會表現得猶豫不決,擔心治療會改變自己的人格。事實上,醫生慎重開立的抗憂鬱藥物或鎮靜類藥物,能有效地改變患者的世界觀。例如﹕服用苯二氮平類藥物的焦慮症患者,能更加冷靜地對待自己的擔心;服用抗憂鬱藥物的憂鬱症患者,在看待事物時會少一些悲觀和絕望。儘管這些改變有時非常驚人,但接受治療的患者不會認為自己的人格被改變,只會覺得痛苦減輕,或者覺得又變回了原來的自己。
然而,用藥問題卻在最近這幾年變得複雜,因為出現了一種新型藥物:5-羥色胺類抗憂鬱藥物。這類藥物對憂鬱症和某些焦慮症具有顯著的療效,而且似乎可以改變某些人格特質,比如逃避型人格者對他人批評的過分敏感。但客觀來看,藥效也會因為個體的不同而大相徑庭。此外,瞭解某些藥物是否真的能改變人格的運作機制,也點燃了精神病學界的研究熱情。但同時也引起倫理學之爭論,不過就目前而言,為確診的人格障礙者開立藥物,必須有輔療措施,因為這些措施可以幫助心理師和患者更全面地瞭解和應對現實的改變。
作用機制
腦幹中的中縫核是哺乳動物腦5-HT神經元密度最大的核團,大腦皮層是主要的投射區域,其中投射到額葉皮層的神經纖維最為濃密。還有槍額葉皮層以及運動皮層,主要投射來自於背側中縫核。正中縫合和背側中縫核的5-HT神經元包含高度並行的神經纖維,投射到多個終端領域。這表明那些在功能上相關的核可能接受同一組5-HT神經元甚至同一個神經元的投射。5-HT受體的現代分類是基於它的結構特徵和使用的第二信使系統。5-HT必須通過相應的受體的介導方能產生作用。5-HT受體複雜,已發現7種5-HT受體亞型。其中僅5-HT3受體與配體門控通道離子通道偶聯,其餘6種均與G蛋白偶聯,他們的結構包括7個跨膜區段,3個胞漿環和3個細胞外環。5-H通過激動不同的5-HT受體,可具有不同藥理作用。
心血管系統:作用複雜,靜脈注射微克5-HT可引起血壓的三相反應: 短暫的降低,這與5-HT激動5-HT3受體,引起心臟負性頻率作用有關; 持續數分鐘高血壓,這是5-HT激動5-HT2受體,引起腎、肺等組織血管收縮所致; 長時間的低血壓,是骨骼肌血管舒張所致,需要血管內皮細胞的參與。此外,5-HT激動血小板5-HT2受體,可引起血小板聚集。 平滑肌:5-HT激動胃腸道平滑肌5-HT2受體,或腸壁內神經節細胞5-HT4受體,均可以引起胃腸道平滑肌收縮,使胃腸道張力增加,腸蠕動加快;5-HT尚可興奮支氣管平滑肌,氣喘病人對其特別敏感,但對正常人影響較小。 神經系統:動物側腦室注射5-HT後,可引起鎮靜、嗜睡和一系列行為反應,並影響體溫調節和運動功能。蟲咬和某些植物的刺顆刺激5-HT釋放,作用於感覺神經末梢,引起癢、痛。5-HT本身尚無臨床應用價值。臨床上使用選擇性5-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SSRIs)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提高突觸間隙5-HT濃度以治療抑鬱強迫諸多精神症狀。但存在着引發血清素症候群的風險。
心理治療的形式非常多種,但針對人格障礙的心理治療,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兩大類。
精神分析療法 | 行為與認知療法 | |
---|---|---|
時間 | 最早出現並佔有重要地位。 | 出現的時間不長,只有約三十年。 |
概念 | 認為主體對自身問題的原因和運行機制的逐漸意識,是幫助其克服這些問題的根本所在。 | 想改變某種行為或思維模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瞭解它們是怎麼學來的,然後積極地幫助患者去學習新的行為和思維模式。 |
成果 | 仍鮮少獲得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 | 有研究顯示,具有人格障礙的憂鬱症患者對認知療法的反應,好過對抗憂鬱藥物的反應,前景一片看好。 |
其他 |
|
|
人際心理療法(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編輯- 緣起:1970 年代開始發展,源於美籍瑞士裔精神病學家阿道夫·邁耶爾(Adolf Meyer)的研究成果。
- 治療對象:最初是憂鬱症患者,亦適合人格障礙患者如:
* 焦慮
* 暴食症
* 躁鬱症等情緒障礙
* 慢性疲勞
人格心理療法經多次改編使從青少年到老年的患者都能適用,可作為獨立療方或與藥物聯合使用。
- 治療對象:最初是憂鬱症患者,亦適合人格障礙患者如:
- 特色:人際心理療法有如下特點:
* 有時間限制(通常為12至16周)
* 專注於當下人際關係和溝通
* 有組織
* 以一對一和小組形式
- 特色:人際心理療法有如下特點:
- 基本理念:認為心理治療的關鍵在於「個體對所處人際環境的和諧」,因此旨在提高患者人際交往能力,着重於於解決當前的問題和人際關係,並非童年問題。
人際心理治療的焦點着重在下述4個面向:
1. 人際關係中的衝突
2. 生活中的變化
3. 悲傷和迷失
4. 開始或維持人際關係的困難
- 基本理念:認為心理治療的關鍵在於「個體對所處人際環境的和諧」,因此旨在提高患者人際交往能力,着重於於解決當前的問題和人際關係,並非童年問題。
- 治療階段:分三步驟,讓患者學會:
- 瞭解自己的人際關係為什麼會不盡如人意:有時憂鬱的情感,往往與患者本人歪曲的情感。例如,因沒有收到聚會邀請而感到的失望,轉變為怨恨,從而掩蓋最初的痛苦。
- 改變自己在面對問題時的慣常反應:憂鬱症患者的思考運轉模式,以自我為中心,因此意識不到他人的立場和需求。例如,憂鬱症患者的伴侶若沒有與他多談論憂鬱的問題,他就會覺得伴侶對自己不理解。
- 提高自己整體的人際交往能力:做到提出要求而不是抱怨;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而不是生悶氣;講述自己的悲傷想法而不是獨自垂淚;以溫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失望等等。
- 優點:
- 具有結構性:有明確的治療階段及時間表
- 治療結果具長期效益且效果強
- 不須改變患者思維,僅專注於改善人際關係
- 缺點
- 不考慮過去經驗,對創傷患者而言需要更多支持
- 患者須積極承諾持續接受治療
- 患者可能中途退出療程
認知療法
編輯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常見於憂鬱症或受焦慮所苦患者的心理治療方法。相較於傳統心理治療,認知療法採用佛洛伊德的分析方式:
- 着重當下,而非檢討過去,藉由影響患者的想法改變原先的行為。
CBT聚焦於開發個人的應對機制,在面對解決當前問題和改變認知(例如觀點,信仰,態度)中無用的模式,行爲,和情感調節,而且此療法因為療程不長加上應用範圍廣,成為近代重要的心理治療方式之一。
我們在生活中面對各種情形時,會在我們的意識中自動出現一些想法,這些認知見證了我們對周圍世界的感知和闡釋。而認知心理治療師們稱這個過程為「資訊處理」。資訊處理論提出以下的假設:
我們對事物做出評價的方式,會對我們的反應和情況本身造成決定性作用。不同的主體會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對同一個情境做出評價,而這個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世界觀」,這個世界觀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腦中,我們以此看世界並行動,且忽略這個有色眼鏡的存在。也因此,清楚了解自身對事物的闡釋方式,是改變我們態度的關鍵所在。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認知行為療法的核心概念為下列三種:
- 心理問題的產生,可能來自錯誤或負面的思考,也就是所謂的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
認知扭曲是導致個人不準確地感知現實的想法。根據亞倫·貝克(Aaron T. Beck)的認知模型,對現實的消極看法,有時稱為消極基模(英語:schemas 或 schemata),是情緒功能障礙和主觀幸福感較差的症狀的一個因素。具體來說,消極思維模式會強化消極情緒和想法。在困難的情況下,這些扭曲的想法會導致對世界的整體負面看法,以及抑鬱或焦慮的精神狀態。根據絕望理論和貝克理論,人們對自己經歷的意義或解釋,對他們是否會變得抑鬱以及他們是否會遭受嚴重的、反覆的或長期的抑鬱發作產生重要影響。
- 患者之所以會產生心理問題,可能來自過去習得的負面行為模式。
- 受心理疾病所苦的患者,都能透過學習更好的應對方式,進而減輕他們的各種症狀,並讓他們的生活重回正軌。
不斷重複的慣常反應
人格障礙者隨着類型的不同,可能會在行為上有着不同地重複特徵:
- 偏執型人格的生活中充滿了不睦與衝突或是自我孤立甚至隱居;
- 表演型人格在與人互動中表情豐富,動作誇張,情緒起伏異常的大;
- 依賴型人格總是亦步亦趨跟隨在保護者的身後等等。
人格障礙者對某些我們稱為「促發情境」的狀況做出反應,並展現在他們的特定態度中。就某種程度上來看,促發情境可以說是重複性反應的「啟動裝置」,人格障礙者似乎不太會吸取生活中的教訓,通常只要遇到同樣的情況,便會觸發一連串的情緒及行為。而且他們會傾向於忽視或曲解所有可能令他們世界觀崩壞的因素。例如深信別人對自己毫無興趣的逃避型人格者,在別人表現出對他的關注時,就會傾向於認為那是出於憐憫高臨下,而不會對自己心存的「我是個無趣之人」的信念產生質疑。
因此當認知心理師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會將治療的目標放在讓患者學習「意識」到自己的思維模式,然後在第二階段對治療做出調整。不過在這方面的治療有其困難之處,這些思維機制早已深深地在人格障礙者的性格中紮根。所以,認知心理師採取了一種完整系統的特殊方法,以及一種在心理治療界前所未有的醫患關係類型。
認知心理師的治療方式
一般在患者的眼中,心理治療師扮演的是一個少言寡語的人,大部分時間只是傾聽,鮮少會提供意見。然而認知療法卻是透過一連串的提議、疑問和讓患者意識到自己運轉不良的心理機制,就有點像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為門下弟子「塑造靈魂」的方式。
認知心理師是積極而互動的心理師,他會耐心地讓患者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並向他解釋自己提出這些建議和採取這些治療方法的原因,他們認為讓患者瞭解到在治療過程中發生的一切,有助於患者更好地投入治療並做出努力。認知心理師也會回答患者可能提出的任何問題,不會拒絕任何話題,會全心全意地投入治療之中。他會對患者下達指令,讓患者做練習,指明今後的發展方向,協助患者一起制定日常生活中新的關係策略,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清楚地瞭解自己需要做出怎樣的努力。但認知心理師也會強迫患者完成某些任務、參加某些練習,最後讓患者成為自己的治癒者。此外,在治療過程中,認知心理治療師也必須避免讓自己陷入患者嘗試與自己建立的關係之中。
認知行為治療和其他心理治療的差別
認知行為治療的發展,主要是透過行為治療與認知治療的結合。基於差異甚大的理論,這兩種傳統在關注「此時此刻」與減輕症狀上,找到了共同點。許多針對特定疾患的認知行為治療程序,接受過療效與效率的評估。具備實證研究基礎的治療是醫療保健事業的趨勢,這一類的治療會依照症狀的診斷,採取特定的治療方法;所以相較於其他療法(如心理動力)來說,認知行為治療更受到醫療保健事業的喜愛。在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院推薦「認知行為治療」作為治療許多心理健康困擾的選擇,包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強迫症、暴食症、臨床憂鬱症等。
精神分析療法
編輯又稱心理分析法,是心理治療中最主要的一種治療方法,由奧地利精神科醫師弗洛伊德在19世紀末創立。弗洛伊德根據長期的臨床經驗,通過對大量精神病患者、神經症患者的觀察與治療,以及對他自己內心世界的艱苦分析,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論。
- 顯示效果的方法
- 精神宣洩:患者能自由表達被壓抑的情緒,或對早年經驗的再體驗。如果讓患者重新在心理上體驗過去的挫折,並把潛抑的感情宣洩出來,患者就有了認識它、克服它的可能性。
- 自省:通過分析,讓患者了解自己內心衝突、焦慮的根源,於是就有了自省的可能性。經過自省,把症狀的無意識隱意和動機揭露出來,使患者意識到症狀的真正隱意而達到領悟,並要求從理智上感情上都能接受。
- 反覆剖析:由於患者的症狀已成為其心理活動的組成部分。因此,即使患者領悟病症的隱意,但在行為中仍會出現反覆。心理治療是個漫長的過程,要求醫者和患者都必須要有耐心,不斷分析、理解、更正、體驗,才能逐步從根本上改變患者的思維邏輯方式。
現代理論差異
編輯特質論(trait theories)
編輯特質論者探討性格的方法和現象學派、心理學派不同,特質論主張科學的核心特徵即是測量。他們發展出客觀程度與可靠程度勘與物理測量比擬的心理測驗,偏向量化心理學。當每個人都擁有一些獨特組合的特質,而這些特質為個人獨特性的來源。並且這些特質之間會互相連接,決定一個人對一件事物的看法,並統合個人對多樣化刺激的反應,使得行為產生連貫性。這代表特質可當成中介變項,使得當事人對多種刺激產生一致型態的反應,並成為構成一個人的行為模式的基本單元。
「特質」具有一致性與歧異性。一致性,代表着這組特質可以廣泛的形容一個人在多樣化情境下的反應,但並不表示這個人在每個情境下的表現都一定是如特質所描述的。一致性所要強調的意涵是一個具有該特質的人具有表現該特質的傾向(disposition)。人的每一項特質是一條連續的光譜(spectrum),並非非黑即白。具有心理病態的人們只是在特質的光譜中佔據了極端的位置,而且由於人的行為是由各種特質互相影響而產生,因此在分析心理病態的成因時應該要將各種特質考慮進去,而非單看單一某種特質。 比如,假設一個人具有社交逃避的特質,那麼他在大部分的社交場合中或許人際互動的表現上是逃避的,但並不代表他不會有比較活潑外向的時候。歧異性,代表着這項特質是在人群中具有差異性,也就是說有些人有這樣的特質,而有些人沒有。例如,有些人外向而另一些人不外向。該概念與心智狀態(英語:Mental state)相反,心智狀態是相對短暫的傾向。但有些人認為特質論的觀點太過單一,可能也會因此以偏概全。過度簡化:特質論傾向於將人的個性和行為過度簡化為特定的特質,忽略了人的行為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種過度簡化可能會限制對人類行為的理解。
上述所提的特質和習慣、態度之間的差異如下:
- 特質和習慣的差異:特質比習慣更一般化,一項「特質」可能會產生很多「習慣」,習慣指涉的是具體的行為。例如:愛乾淨的特質可讓人養成刷牙,勤洗臉勤洗手、打掃房間的習慣。
- 特質和態度的差異:特質的一般性大於態度。一個對不同人、不同事物可能有不同的態度或是應對方式,因此態度指涉的事務比較專一化。一種特質可能會產生多種態度,反之,一種態度可能是受多種特質影響。例如,一個人如果有外向的特質的話,他可能會對陌生人、新奇事物、動物都能夠享受,面對這些事務實的態度也比較開放。另外,態度通常涉及評價,也就是贊成或反對、肯定或否定某些東西。但是,特質是指向所有行為和認知,其中不包含評價。
奧波特的理論
編輯特質論心理學家高爾頓・奧波特(Gordan W. Allport)提出人的三種個人特質:首要特質、中心特質、次要特質。主要分類方式為根據其對人類各種行為影響的概括度區分。
- 首要特質(cardinal traits):人所有的行為都可追溯到的某種行為傾向,在個人特質結構中有着主導力,可影響此人的各種行為,如:公益、權力、財富、成就、虐待狂、權威性人格(authoritarian)等。例如:當人們想到南丁格爾時,腦中便會出現一個同理心滿滿的慈善者。
- 中心特質(central traits):一個人性格的核心特徵。如:誠實、悲觀、有毅力、熱心助人等。通常一個人的特質只有5-10 種之內。
- 次要特質(secondary dispositions):個人暫時性的性格表現,往往在特殊場合才會出現,為最不具概括性、最不穩定的內在行為傾向。如:對食物、服裝的偏好。
奧波特認為特質是一種實存於個體之內的事物,除了應對刺激產生行為,也可以主動產生行為,奧波特感興趣的在於如何透過這三種特質的組合,他認為每個人的個人特質是根據一種層次結構組成:最頂層是一個人的首要特質;接着下面是一些中心特質,可呈現日常生活中聚焦的重點;最下面則由許多零散的次要特質組成,其中每一種次要特質又由少數的特殊刺激所產生。由不同元素組成的個人特質層次結構,使得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而他認為「人格結構」才是決定個人行為的關鍵性因素。
奧波特認為完善的人格結構並非人一出生即達成而是經過許多的歲月讓人漸漸完成內在特質的統一與行為模式,因此奧波特提出了一套自身的人格發展理論,共分為八期:
年齡 | 描述 |
---|---|
0~1 歲 | 透過經驗上的感覺而知道「我」的存在(sense of bodily me)。 |
1~2 歲 | 出現了自我同一性(sense of self-identity)的感覺。小孩意識到自身在不同的環境,自己還是同樣的一個人。由於這時孩子有了名字,因此小孩意識到自身是連續的人,而產生自身連續性的概念。 |
2~3 歲 | 開始有自尊(sense of self esteem)的表現和驕傲的情緒。 |
3~4 歲 | 開始把自我投射到自己周遭使用的事物,產生所有格的概念,了解甚麼是「我的」,這個過程稱為自我擴展(sense of self extension)。 |
4~6 歲 | 產生道德是非觀念,了解甚麼是對錯。因此小孩開始會區分自己那些部分是好的,那些部分是壞的,形成自我意象(sense of self-image)。 |
7~12 歲 | 開始以邏輯思維,思考自身周遭的問題,並且認為自己可以理性的解決問題(emergence of the self as a rational coper)。 |
12~18 歲 | 追求自我的統一(emergence of propriate striving),關心自身的未來,並開始認識更廣大的生活。 |
成年期 | 自我充分認識自身的時期(emergence of the self as knower),了解自身的個性,目標,使自我一致化,並統合自我。 |
奧波特也提出了機能自主(functional autonomy)的概念,他認為人的行為並不是習慣的堆積,或是由過去便可以決定的。人的動機涉及複查的認知歷程,這些認知歷程的元素屬於人的特質。關於機能自主概念的部分,重點如下:
- 必須承認動機的現實性。
- 幾類動機可以同時存在。要解釋一項行為時往往要用很多動機解釋,用一種動機解釋是不足的。
- 必須承認人的認知過程對於動機形成的重要性。不了解一個人的價值觀、處世哲學就不能真正了解他的動機。
- 每個人的動機模式是不同的。
亨利·墨瑞的理論
編輯雖然許多的特質論者都反對精神分析論對於人格的解釋,不過亨利·墨瑞(Henry A. Murray)卻並非如此之輩,這導源於他年輕時與精神分析論獨有的一段際遇,在事業的早期,墨瑞曾與榮格有許多的互動,這些接觸使得墨瑞的論點裏帶有一部份精神分析論的色彩,例如他對潛意識的看法等。在人格心理學的領域當中,墨瑞最主要的貢獻,便是他的主題統覺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主題統覺測驗是一種投射測驗,測量個體的意識和思考無法觸及的地方,這又是墨瑞帶有精神分析色彩的另一個證明,在接下來的介紹中,讀者們或可細心留意墨瑞學說的這些特點。
墨瑞認為,人格的基本因素便是需求,這或可跟馬斯洛的理論體系——需求層次理論對照,不過與之不同的是,墨瑞在 1983 年提出的人格理論所言的需求並不包含生因性的需求(viscerogenic needs),例如:個體對於食物、水、空氣的需求,相反地,墨瑞的需求指的是心因性的需求(psychogenic needs),墨瑞將其定義為「在特定的情況下做出特定行為的潛能或是預備狀態(potentiality or readiness to respond in a certain way under certain given circumstances)」,他認為這些需求跟人類潛藏在腦中的潛意識有關,經過整理,墨瑞找到了二十種人類的心因性需求:
需求 | 描述 |
---|---|
貶抑 | 投降、服從並受罰、道歉、懺悔、賠罪、自貶、自虐。 |
成就 | 克服困難、運用權力、盡可能完善而迅速地為某些困難的事奮鬥 |
親和 | 建立友誼與關聯性。歡迎、參與,並與他人共同生活。與他人合作並進行社交性談話。去愛、去加入團體。 |
攻擊 | 襲擊並傷害他人。謀殺、蔑視、譴責、指控,或者惡意地嘲弄他人。嚴厲的懲罰。虐待狂。 |
自主 | 抗拒他人的影響或強制。在新環境眾蔑視權力或尋求自由。為獨立而奮鬥。 |
逃避譴責 | 抑制反社會以及違反傳統的衝動,以避免譴責、排斥或懲罰。行為檢點並遵守法律。 |
反作用 | 以一再抗爭及回敬的方式驕傲地拒絕承認失敗。選擇最艱難的工作。以行動保衛自己的尊嚴。 |
防衛 | 保衛自己免於譴責或蔑視。證明本身行為的正當性。提供辯駁、解釋、藉口。拒絕被探索。 |
順從 | 推崇並願意追隨同盟中地位較高之他人。與領導者合作。樂於侍奉。 |
支配 | 影響獲控制他人。說服、禁制、指揮。領導並指導。限制。組織一個團體的行為。 |
表現 | 吸引他人的注意。刺激、娛樂、招惹、震撼、感動他人。自我戲劇化。 |
避害 | 避免痛苦、生理傷害、疾病,以及死亡。逃離危險情境。採取預警方法。 |
避辱 | 避免失敗、慚愧、羞辱、嘲笑。避免從事某些超過本身能力的事情。隱瞞缺陷。 |
照護 | 支持、協助、保護無助的他人。表達同情。對孩子發揮母性。 |
秩序 | 安排、組織,並將物品放置整齊。整齊、清潔、極度地精確。 |
玩樂 | 放鬆、取悅自己、尋求變化和歡樂。尋歡、玩遊戲。笑鬧、玩笑、享樂。避免嚴肅緊張。 |
拒絕 | 冷落、忽略,或排斥另一人。保持疏離與中立冷漠。差別待遇。 |
感覺 | 尋求並享受感官效果。 |
性 | 建立並促進情慾關係。從事性行為。 |
求助 | 尋求協助、保護、同情。大聲呼救。祈求憐憫。黏着親愛的父母。依賴。 |
瞭解 | 分析經驗、抽象化、區辨概念、定義關係、整合概念。 |
這些需求可能相互調和,也可能相互衝突,在墨瑞的理論當中,每個個體都有其需求的階層,比如說,如果一個人對於親朋好友的關愛有強烈的渴望,那麼他的「親和」這項需求在其階層上就會佔據比較高的位置。然而,假設他現在正在被後天的生物化學期末考追殺,但是已經考完期末的朋友舉辦了個年末派對,而他卻不敢放下共筆而拼命苦讀,我們就可以知道,同樣在他的需求階層上,「成就」這項需求是比「親和」和「玩樂」的需求高的;相反地,如果他當晚忍受不了乏味的分子生物學而急速驅車前往參加狂歡派對,我們就能得知對於這個人來說,成就相對的沒有那麼重要。
墨瑞理論的重點在於,一個人對某項事物的需求到底高不高,並不是和別人比較出來的,而是取決於一個人將這些需求放在心中階層的哪個位置。然而單有一個需求階層並不足以解釋人格是如何影響我們在現實當中的作為的,這必須取決於與環境當中誘因的互動。例如,如果上面的第一個例子當中的主角後天要面對的只是普通物理實驗的隨堂小考,雖然他的成就需求大於玩樂需求,可是他仍然會去參加狂歡派對,甚至喝的不醉不歸。有鑑於單純需求階層的侷限性,墨瑞又在其理論中加入了一個新的概念:壓力(press)。
墨瑞對於壓力的定義為「環境當中與個體的需求互動,並進一步對其行為產生影響的力量」。比較特別的是,墨瑞把壓力又分成了兩種:真實環境當中、客觀的壓力(A 型壓力,alpha press)以及知覺當中、主觀的壓力(B 型壓力,beta press)。例如同樣在上面的例子當中,生物化學期末考便是這位學生所面臨的 A 型壓力,因此認命埋頭讀書;然而,如果這位學生實際上把生物化學的隨堂小考視為相當於期末考等級的考試而埋頭苦幹,那麼他面對的就是所謂的 B 型壓力,因為在過往的環境中,他的知覺給了他關於後天有個大型考試的錯誤印象,實際上的壓力並不會那麼大,也因此他的其他需求和壓力就被這種莫名其妙的 B 型壓力給蓋了過去。的確,就行為的預測而言,B 型壓力對於行為的影響遠遠大於 A 型壓力,我們的行為和反應取決於我們對於生活周遭的認知,而非生活周遭的事物本身,因為人類總是感性的,墨瑞的理論相當清楚的反映出了這點。
墨瑞的理論體系被他自己稱之為「個人學(personology)」,除了主題統覺測驗之外,還有許多跟人格有關的研究,特別是上述的各類心因性需求,往往成了心理學後輩的研究題目,墨瑞的許多學生都在對其提出的人類的各項渴望進行測試,特別是當中的權力需求、親和需求、成就需求成為了最被廣泛研究的題目。
艾森克的生物學特徵理論
編輯艾森克(Hans J. Eysenck)強調了人格的生物學基礎。他的研究聚焦在兩個主要的人格維度上:內向-外向維度與情緒性—穩定性維度。
- 外向性(內向-外向):外向的人擅長交際、性格奔放,享受社交活動並且喜歡刺激、挑戰與改變;內向的人安靜、保守並且享受單獨。
- 神經質(情緒性-穩定性):在這個維度中,極端一點的人會表現出情緒化、煩躁不安、憂慮、焦慮和其他消極情緒等特質;對立面則是平靜、放鬆而且情緒穩定。
- 精神質(倔強性-行為):它在所有的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若個體表現出明顯的精神質,則易導致行為異常。在精神質項目上得高分,有表現倔強、固執、粗暴強橫和鐵石心腸的特點。
根據艾森克的說法,人格可以用一個人在這兩個維度上的位置來描述。例如,內向但是穩定的人很可能是受控而且可靠的;然而,內向而且情緒化的人很可能是古板和焦慮的。此外,艾森克的人格維度看起來與特定行為有關。例如,大學生的精神狀況、神經質與外向程度已經被證明與學生對於網絡的熱情以及他們在網絡上揭露自己的程度有關。
艾森克認為我們在個體中看到的人格特徵的變化可以追溯到遺傳層面的生物差異。這些生物學差異造成了每個人的生理刺激水平以及對壓力和其他環境刺激的敏感性的差異。例如,那些遺傳到生理刺激水平低於標準的神經系統的人會尋求興奮、變化和社交活動來增加他們的生理刺激,因此造就了他們外向的性格。相反地,生理刺激水平高於標準,也就是常常「過度興奮」的人會傾向避免尋求刺激來將生理刺激降低到正常水準。簡單來說,他們會是內向的。而那些傾向於穩定性一端的人擁有對壓力相對不敏感的神經系統,而那些傾向於情緒性一端的人會擁有對壓力做出更強烈反應的神經系統。
個性層次模型
艾森克不僅採用特質的概念,而且還採用了類型學的觀點。在心理學史上,墨菲和詹生(Jensen)都試圖把特質論和類型論統一起來,他們認為,個性類型是由特質之間必要的聯繫所構成。艾森克則認為特質是觀察到的個體的行為傾向的集合體,類型是觀察到的特質的集合體。他把人格類型看作某些特質的組織。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在特質和類型關係上,艾森克解決得相當出色。他在對個性進行廣泛研究基礎上,提出了個性層次模型。
艾森克採用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是為了發現為數最少的獨立因素或獨立變量,這些因素能對心理特徵進行描述和分類),提出了個性層次模型,將人的行為分為:類型、特質、習慣性反應和特殊性反應四個水平(類型是上位概念,特質是下位概念,在特質之下又有習慣性反應和特殊性反應),而這四個水平可以與四個因素互相對應:
水平 | 說明 | 因素 | 說明 |
---|---|---|---|
類型水平 (type level) |
這是通過對觀察一些不同特質的相互關係基礎上得出來的 | 普遍因素 (general factors) |
這些因素對所有的試驗都是共有的 |
特質水平 (trait level) |
這是對觀察一些不同的習慣反應的相互關係基礎上得出來的 | 群因素 (group factors) |
這些因素在某些試驗中有,在另一些試驗中並不出現 |
習慣性反應水平 (habitual response level) |
這是同樣情景中個體以相似方式反應 | 特殊因素 (specific factors) |
在特殊情況下才出現的因素 |
特殊性反應水平 (Specific response level) |
這是個體在一次實驗性試驗時的反應或對日常生活經驗的個別反應 | 誤差因素 (error factors) |
只有在某一偶然機會才出現的因素 |
格雷的強化敏感性理論
編輯格雷(Jeffrey Gray)同意艾森克針對人格兩個基本維度的看法,但是格雷對生物學如何構成性格基礎提出了不同的解釋,因此提出強化敏感性理論。
強化敏感性理論(reinforcement sensitivity theory, RST)倡導人們在內向-外向和情緒-穩定性維度上的分佈差異源自於影響人們對不同類型事件敏感程度的大腦區域。這些區域被稱為行為激活系統(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 BAS),行為抑制系統(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 BIS) 和逃跑或不動系統(fight-flight-freeze system, FFFS)。
- 行為激活系統 BAS:影響人們對獎勵的敏感性以及他們尋求這些獎勵的動機。也被稱為「go」系統,因為它負責一個人的衝動和不受控程度。一般而言,擁有較活躍行為激活系統的人會叫為衝動。
- 行為抑制系統 BIS:處理潛在的懲罰、威脅或新刺激。也被稱為「stop」系統,在個體面臨潛在危險時停止行動以避免懲罰。
- 戰鬥逃跑或不動系統 FFFS:在個體面臨威脅時,逃跑或不動系統會引發強烈反應,比如憤怒、恐慌、戰鬥、逃跑等。通常有較敏感的逃跑或不動系統的人,會在危險情況下更快地選擇戰鬥或逃跑。
格雷認為外向者擁有敏感的獎勵系統和不敏感的懲罰系統,而內向者恰恰相反,他們對獎勵相對不敏感,但對懲罰具有高度敏感性。與情緒穩定的人相比,情緒不穩定的人對獎勵和懲罰敏感很多。有一項研究以這兩套系統的個體差異去預測各種登山者在嘗試攀登喜馬拉雅山時所能夠達到的高度。研究發現對獎勵的反應比較大以及比較少在攀爬前焦慮(前述的敏感的獎勵系統和不敏感的懲罰系統)的人更有可能登頂。
雖然仍有人批評格雷的理論,但是它現在比艾森克的理論更被廣泛地接受。此現象主要是因為格雷的理論受到更多數據的支持,也似乎更符合腦神經科學家所了解的腦結構和神經遞質的運作方式。
雷蒙德·卡特爾(Raymond Cattel)的十六種性格因素論(16PF Questionnaire)
編輯此派別的研究方法是受到語言相對論(認為語言決定思考模式)影響,根據基本詞彙假說,以因素分析法將各種對於性格的形容詞進行分類,最後分成十六類,分析並比較不同文化的語言系統,得知各文化的人格向度是否類似。
從1940年代開始,雷蒙德·卡特爾使用了多種技術,包括應用於英語特質詞典的新的公因子分析統計技術,以闡明正常人格領域內的主要基礎維度。這種方法以這些變量之間的相互關係矩陣為起點,試圖揭示人格的潛在來源特徵。雷蒙德·卡特爾發現,人格結構是分層的,具有主要和次要的層級特徵。在小學階段,雷蒙德·卡特爾度量16個主要性狀結構,在中學階段具有大五級次要特徵的一種形式。這些較高級別的因素來自對16個主要因素本身進行16 x 16互相關矩陣的因素分析。 十六個人格因子問卷在初級和二級「全局」特徵上得分,從而允許對每個人的獨特性格特徵進行多層次描述。這些性狀維度及其描述的列表可以在下面找到。雷蒙德·卡特爾還發現了人格組織的第三個層次,它僅包含兩個總體因素。
正常人格特質結構的測量是卡特爾人際心理變量綜合理論的組成部分,涵蓋了認知能力,正常人格特質,異常(心理病理)人格特質,動態動機特質,情緒狀態和短暫情緒狀態的個體差異。 在他的行為規範/預測方程式中都考慮在內。16PF還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和方言,並在國際上得到廣泛使用。
情境論(Situationist view)
編輯- 人的行為除了受特質影響之外,個體存在的情境對行為的影響更重要。
- 羅特(Julian Rotter)認為行為不是僅僅依賴外在刺激就會產生,更重要的是這些刺激對個體的意義,並且其理論的核心概念是「期待(expectancy)」,即人們以何種程度相信自己在未來特定行為中可以獲取多少報酬。Rotter 相信,只有同時了解對於報仇的期待(expectancy)和報酬的價值(reward value)這兩方面的資料時,才能開始預測並瞭解人們的行為。Rotter 同時也注重個體對環境的知覺,在 1966 年時界定出一個「控制信念(locus of control)」的維度。發展出社會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分為內控(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還有外控(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內控認為自己能控制大部分的行為以及行為結果,而外控則認為環境與外來因素控制自己大部分的行為和行為結果。
- 例如:在職場中,小明和小華是同一家公司的銷售員。其中小明具有內控(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提高銷售業績,因此積極參加培訓、尋找客戶並制定詳細的銷售計劃。相反,小華具有外控(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認為銷售業績主要取決於市場和運氣,因此對工作持消極態度,按部就班,不積極尋找新客戶或提升技能。這個例子說明了情境和控制信念如何影響個體的行為和結果。
可參考超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史丹佛監獄實驗(Philip_G._Zimbardo,_1971)
研究小組找來 24 名史丹福大學的學生,隨機分派為獄卒及囚犯角色,進行模擬監獄的實驗,實驗持續了六天(由於許多囚犯在心理上受到創傷,且有兩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實驗。津巴多因為這個研究中日益泛濫的反社會行為而受到警告,提前終止整個實驗)。參與實驗的囚犯和獄卒兩組人馬在實驗開始之前的性格檢測並無明顯的區別,但在接受角色後,兩組人馬的性格和行為明顯地受到「情境力量」而有所改變,雙方皆因為監獄的去個人化的情境,展現與自己原本的人格不同,而更貼近角色的行為。
研究人員請普林斯頓神學院的同學們在指定時間內到達地點演講,並在路途中使同學遇到一位衣着破舊、似乎需要幫助的人。實驗發現越趕時間的同學,不論他的性格或宗教,皆越不會停下來幫助,可見趕時間的情境比起性格更影響行為。
社會認知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簡稱SCT)
編輯最近的心理學在性格領域的研究中,出現許多個人特質及情境因素的爭議(person-situation controversy)。特質論因過度強調行為的跨情境一致性而屢遭批評。在此爭論之下,社會認知論透過分析人們解釋世界的思考歷程,探究在不同情境下,個人特質對於個人行為是否仍具重要性。過去特質論過於強調行為的跨情境一致性而遭受現代心理學家的質疑,其中以亞伯特·班度拉(Albert Bandura)與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為首。Bandura 認為各種特質構念無法完全有效預測個體行為;Mischel 則是在回顧研究後發現,人們的行為在不同情境下有所變異,此種不一致性反映出某種人類基本能力能區辨不同情境差異,並根據在差異情況中的回饋來調整自身行動。而後他便將其研究結果發表於《性格與衡鑑》(Personality and Assessment, 1968)。
社會認知論的前身是 20 世紀 60 年代亞伯特·班度拉 (Albert Bandura) 提出的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簡稱SLT)。社會認知論考慮個體獲得和維持行為的獨特方式,同時也考慮個人行為的社會環境。該理論考慮了一個人過去的經歷,這些經歷會影響行為行動是否發生、一個人是否會從事某種特定行為以及一個人從事該行為的原因。
社會認知論強調三個觀點:
- 強調社會情境的重要性,包含家庭、人際互動、社會與文化情境,社會情境中多重雙向的互動形塑人們的性格。
- 探究自我調節的議題,認為人們是行為的主動者,透過為自己設立目標、調節情緒、節制行為,影響自我性格的塑造。
- 不同於行為學派的制約、增強原則,社會認知論認為即便在沒有獎賞的情境下,人們亦可以進行學習、觀察等複雜行為。
- 班篤若(Albert Bandura)在性格研究中,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探究自我表現能力信念的思考歷程,即「我是自己的代理人」。Bandura 認為個人對於自己能力/性格的信念,會決定該人所處的環境與行為,而此環境與行為又會強化原有的信念。像是認為自己懶惰無能而躺在床上,而此環境與行為又證實了自己的信念。此理論中,認為人對自己的信念會受到社會情境(Situational factors)、認知(Cognitive factors)、性格與行為(Behavior)這三種因素影響。人在做任何事情時會有個人的目標,自我評價等,這些自我評價會影響人的心理狀態,進而影響未來的行為。自我目標,自我評價,及個人心理狀態的評估就是自我效能。Bandura 認為,人類既不是全然受到內在力量的驅使,也不全然受環境影響。個體並非單方向的由環境影響,個體也可以主動的影響環境,他提出了幾項重要的概念來闡述之。
- 社會學習理論途徑:強調的是行為與人格塑造中認知歷程的獲得和維持。社會學習理論強調人們的「仿效歷程(modeling)」,即透過「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學習到複雜的行為模式。利用過往發生在他人身上的經驗,預見自己未來行動所可能產生的後果。(仿效和一般的模仿(initiation)並不相同。模仿世人精確地複製單純的動作的過程。仿效則是指人藉由觀察去學習其他人行為背後的準則而非特定的行為反應,這些準則在未來各體的行為是具有指導的作用。然而,仿效和認同的概念也是不同的。認同,是指個體對於某一行為準則有內化的過程,而仿效則沒有。)
- 行為能力:指一個人透過基本知識和技能執行某種行為的實際能力。為了成功地執行某種行為,一個人必須知道該做什麼以及如何做。人們從自己行為的後果中學習,也會影響所處環境。
- 加強:指對一個人的行為產生內在或外在反應,影響繼續或停止該行為的可能性。加強可以是自發性的,也可以是環境中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這是與行為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最密切相關的社會認知論結構。
- 自我調節:Bandura 認為大部分的動機皆是由認知所引發的,其預期結果並實現的能力。其強調人是主動的追求者,而不是被動的反應者,因每個人所設定的目標不同,並發展出各自的期望、標準及評估的機制,使人能夠決定自身的命運走向,而非受制於環境與命運。
- 交互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Bandura 主張「個體內在特徵、外顯行為和身處情境間有複雜的交互作用。相互決定論主張,個體的行為結果是由受情境影響,而情境又間接地影響了個體的內在特質。換言之,人們可以透過自身行為營造出正向環境,且若目標達成,外在成功會連帶改變內在的信念認知、情緒與感受。
舉例:當個人對自己能力 / 性格的信念會決定所處環境與行為,而此環境與行為又證實他自己的信念。舉更具體的例子來說,因為每次考試都考不太好(情境因素),所以產生對自我能力的質疑或認為即使去上課也沒用的想法(認知層面),然後又因為有了這些想法,所以決定不去上課(具體行為),又因為沒有去上課而考得更不好,產生此一負面循環,同時因為常常不去上課的行為,使周遭他人有了自己是個懶惰的人,於是又對自己的行為和認知產生影響。
補充:行為主義的環境決定論濫觴於巴夫洛夫的制約反應實驗,認為人是否採取某種行為皆是受過去經驗裡做該行為的結果影響。因此,人的學習必須直接從經驗得來。相反的,Bandura 提出人可經由觀察來學習,也就是藉由觀察他人的行為直接學習。學習的對象可以是簡單的,如觀察他人如何操作某項儀器,也可以是複雜的,例如孩子從大人的對話反映中學習如何人際應對。
社會認知論的侷限性:
- 該理論假設環境的變化會導致人的變化,但事實可能並非總是如此。
- 該理論組織鬆散,僅基於人、行為和環境之間的動態相互作用。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實際行為,以及其中一個因素是否比另一個因素影響更大。
- 該理論主要關注學習過程,而忽略可能影響行為的生物和荷爾蒙,無論過去的經驗和期望如何。
- 該理論不關注情感或動機,而是考慮過去的經驗。
- 該理論可能影響廣泛,因此難以全面實施。
- 米歇爾則接續交互決定論,提出「認知情感處理系統(cognitive-affective processing system, CAPS)」,其發現同一個個體(外向)在不同情境下並不會產生一致的行為(多話),其中取決於情境的強弱(規範性的高低)。認知情感處理系統詳細說明個體內在心智如何運作,並對身處情境發生交互作用,繼而衍伸後續的外顯行為,產生個人特有的行為模式。當某個個體處於某個情境中時,該情境就會激活某些相互聯繫的單元,彼此之間又發生特定的交互作用,從而產生針對不同情境所產生不同的認知、情感和行為。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激活,這就是行為不一致的原因。米歇爾也正是個體間的差異,他認為每個個體都有讓自己產生不同行為模式的獨特心理表象,因此在相同的情境中,不同個體又會展現出不同的行為、情緒。例如同樣看到街上走過的老人,有人會想起自己的父母,也有人會想像自己老了的樣子。此理論可整理為以下三項概念:
- 個體認知及情感成分相互串連,形成複雜的心智系統。
- 社會情境的不同面向會激發新制系統中吧同的任之與情感成份。
- 「內在心智系統」與「外在情境線索」會形成獨特的相互關係,人的行為反應會隨着不同去調整和改變。
互動論(Interactionist view)
編輯人本身的特質與情境共同影響思想和行為,內在特質確實存在,但其表現受到環境的左右。不論是特質或情境,似乎都不能完全解釋人類的行為。所以學者開始同時考慮兩種因素,特別是互動取向(Interactionist approach)論者,其中心觀點為特質之間或者特質與行為之間的相關性必須視個體所處的情境而定。互動論者融合了特質論和情境論,互動論者相信人們只有在同時考慮性格和情境兩者才能預測人們的行為。
例如,一個人在壓力大的工作環境中可能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特質。內向的人在團隊合作的任務中可能會表現出外向的行為,而在獨立工作時則表現出內向特質。相反,外向的人在陌生的社會環境中也可能會表現出較內向的行為。
研究表明,人的行為表現不僅僅依賴於其特質,還受到當前情境的強烈影響。例如,Mischel和Shoda 提出的認知-情感人格系統理論(Cognitive-Affective Personality System, CAPS)指出,只有透過全面理解人與情境,以及兩者的相互作用,才能準確預測行為。[36]
這邊簡單介紹Mischel和Shoda 提出的認知-情感人格系統理論:
Mischel和Shoda 提出的認知-情感人格系統理論(Cognitive-Affective Personality System, CAPS)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核心內容:
- 認知與情感系統的交互作用:CAPS理論認為人格和行為是由認知和情感系統共同影響的。認知過程包括個體的認知結構、信念、期望和自我規定,而情感過程包括情感反應、動機和價值觀。這兩個系統相互作用,共同影響着個體的行為。
- 情境的調節作用:CAPS理論強調,個體的行為不僅受到固有的人格特質的影響,還受到當下情境的影響。情境可以改變個體的認知和情感系統的活動模式,進而影響其行為。
- 特質的動態性和可塑性:CAPS理論認為,人格特質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動態和可塑的。特質的表現取決於當前的情境和認知過程,可能在不同情境下表現出不同的行為。
- 整合性的人格理論:CAPS理論提出了一種整合性的人格理論,將固有的人格特質與情境和認知過程相結合,以更全面地理解和解釋人的行為。
社會情緒性選擇理論(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
編輯在過去的時代,由於人們的平均壽命較短,因此心理學界主要的研究對象會放在兒童、青少年及成年人身上。然而,由於二十世紀以降生醫藥學的發展,現代人的平均壽命逐漸拉長。現今,活到七八十歲的人比比皆是。因此,研究在生命不同階段的性格發展便成為一個新興的重要議題。為了解釋不同年齡層的行為差異,心理學家卡汀生(Laura L. Cartenson)提出社會情緒性選擇理論。基本想法是人會在生命的不同時間點意識到不同的機會與限制,進而形成當時的行為動機。以二十幾歲的青少年而言,由於知道未來的生命還相當漫長,因此會把時間與精力投注在未來的長期目標,例如技巧或是能力,以便在未來幾十年的光陰中使用。相反的,對於八九十歲的老年人來說,由於意識到自己未來的生命已經不長,因此不會把時間投注在長期的目標,而會投注在能夠短時間內得到正面情緒回饋的互動上。這些活動像是跟老朋友相聚談天,或是跟親人團聚等等。這樣的理論受到了研究結果的支持(Cartenson & Fredrickson,1998)。
性格的生物基礎
編輯- 行為系統:
- 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BAS, go/ approach system):與外向性有關,對酬賞敏感,產生正向感覺與趨近行為,此系統敏感容易衝動,導致藥物濫用。
- 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BIS, stop/avoidance system):與神經質有關,受威脅性刺激激發,引起焦慮與行為抑制。此系統敏感容易產生焦慮和憂鬱。
- 上述兩個系統與生理有相關,如內向與外向的人在玩牌賭贏或賭輸時會有不同的腦波(EEG)模式,而 EEG 顯示腦部左側前葉與 BAS 較有關係,右側前葉則與 BIS 較有關係。在嬰兒期間右前葉的活性較高者四歲時會顯得較抑制,對新鮮刺激較少注意,同時成長後見到新鮮的刺激有較高的杏仁核活動(恐懼)。相對的左側前葉活性較高者則對新鮮刺激注意較多。
- Eysenck 三大性格向度的神經基礎:
- 內向/外向性-大腦皮質的激發(arousal):內向者生來具有較高的激發水平(level of arousal),對刺激較敏感,所經驗到的感受較強。
- 神經質-自律神經系統:高神經質的人,對壓力的反應性較高且迅速,當危險消失時仍無法馬上減輕其活動量。
- 精神病-內分泌:對自己行為缺乏控制或是不能學會抑制某些反應的能力。這與遺傳有關,也與腦中某些神經傳導素缺乏(如 5-HT)有關。自主神經系統低反應性對刺激不敏感,容易鋌而走險而不自知,可預測其犯罪傾向。
- 體液說中則將人分為多血質(具有過多的血液,充滿活力和動力)、膽汁質(具有過多的黃膽汁,容易激怒)、抑鬱質(具有過多的黑膽汁,通常表現為憂鬱和悲哀)、黏液質(具有過多的黏液,使人遲緩或者懶惰),然而體液說並沒有科學根據,沒有任何實驗得以驗證之。
- 而現今,則有很多人依據血型做性格分析,如 A 血型者(喜歡在牆邊)、B 血型者(喜歡在中間)、C 血型者(喜歡走來走去)、AB 血型者(喜歡在角落)就如同現代版的體液說,雖然眾說紛紜,卻也都沒有很穩固的科學根據。
- 相關影片連結:日本小朋友/幼兒的血型實驗
- Sheldon 將體型由瘦到胖分為三種類型:
- 外胚型(Ectomorph):思維退縮。
- 中胚型(Mesomorph):好動、侵犯。
- 內胚型(Endomorph):快樂、喜好社交。
- 這樣的說法與我們說的「心寬體胖」相符,並且我們也能觀察到小狗會比大狗更神經質,但此說法並無可靠科學依據。
- 希思卡特公式(Heath–Carter formula)
- 此公式是由 Barbara Honeyman Heath 和 Lindsay Carter 藉由應用 Sheldon 的概念發明的。此公式計算每個人三種類型的七分制評分,0 代表毫無相關,7 代表相關性極強。
- 計算 ectomorphy 的時候需要:身高(height)、體重(mass)。
- 計算 mesomorphy 的時候需要:肱骨寬度(humerus breadth)、股骨寬度(femur breadth)、上臂周長(upper arm girth)、最大小腿周長(max calf girth)、身高(height)。
- 計算 endomorphy 的時候需要:三頭肌皮褶(tricep skinfold)、肩胛下皮褶(subscapular skinfold)、脊柱上皮褶(supraspinal skinfold)、身高(height)。
- Ectomorphy :計算 Ponderal Index:
- If ,
- If ,
- If ,
- where:
- 雖然Heath-Carter公式在人體測量學研究和運動科學領域被廣泛使用,但它也面臨一些批評和限制。其中一個主要批評是它傾向於過度簡化人體組成,只將個體分類為三種體型(endomorphy, mesomorphy, 和 ectomorphy),這種簡化可能無法充分捕捉人體形態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Greatest Physiques) [37]。
- 另一個問題是評估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觀性。分配體型得分涉及一定程度的主觀判斷,這可能導致在不同觀察者或不同條件下的評分不一致。這種主觀性可能影響結果的可靠性和可重複性 [38]。
- 此外,還需考慮到社會意涵。體型分類被批評可能強化與體型相關的刻板印象,並可能導致於對體型的身體羞辱或歧視。這樣的觀點強調不應該使用單調的體型分類對人類做區分,而是應該要有更細緻、更多元的觀點 [39]。
最新研究
編輯前言
編輯政治興趣是其中一個能影響個人的政治參與的因素,但對於政治取向(political orientation)的由來,人們還不是了解很多。而越來越多研究在嘗試闡明生物與心理因子在政治興趣上所扮演的角色。近期,在政治科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裏也顯示了大部分性格特質是可遺傳且與政治興趣有一定的聯繫。
內容
編輯政治興趣(political interest)係一種對於政治的好奇,關心或關注。而近期研究也顯示個人的年齡,收入與教育程度都與個人的政治興趣成正向關係。近期的研究着重於了解五大性格特質(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與政治興趣之間的關係。
基因與性格特質的關係
編輯過去關於基因與性格之間的關係已經有太多的研究,但為何我們還是無法更深入地瞭解這一問題呢?從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畢業的沙利文(Bill Sullivan)認為DNA之外的許多研究實際上剛剛處於起步階段。基因與行為之間的一些發現屬於尖端技術,雖然很久之前我們便意識到,基因決定了物理特性,但是我們尚未弄清楚基因到底對性格和行為有多大影響,加上環境的影響力,於是便產生了新的表觀遺傳學科(epigenetics)。 人的基因序列並不像占卜水晶球那般簡單,人類的許多複雜行為是無法用水晶球解釋的,比如人的性格特徵以及他們將如何度過一生。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內容是人類基因(父母遺傳的基因)是如何被環境因素所改變的。我們探討的不是DNA序列的改變,而是對DNA分子本身或與之相關的蛋白質的修正,從而改變基因的啟動方式。就像音量旋鈕般,隨意切換改變範圍。
人格特質與政治
編輯五大性格特質與政治興趣
編輯- 外向性(extraversion):與政治興趣成正相關,因為外向的人更願意向社會表達自己的意見與信念。
- 神經質(neuroticism):與政治興趣成負相關,這一類的人更容易比一般人產生焦慮的狀態,因此他們不願與參與容易引起衝突且使得他們更焦慮的政治。
- 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認真、勤奮、小心翼翼,與政治興趣成正相關,這一類的人趨向於認為政治係一種公民的責任且係一種社會常態。
- 親和性(agreeableness):與政治興趣成負相關,這一類人不喜歡發生衝突,而政治經常伴隨着無可避免的衝突。
- 經驗開放性(openness):與政治興趣成正相關,這一類人更願意去理解和吸收不同的知識。經驗開放性描述一個人的認知風格。
結果顯示政治興趣與性格特質之間的相關性有顯著的影響。但必須注意的是,研究裏只解釋了一部分在政治興趣程度的差異性,政治興趣的差異還是由許多其他因素所影響。
五大性格特質與政治討論
編輯當代政治討論多發生在社群平台,而這些討論往往由針對特定立場、政黨觀點建立的「政治側翼粉專」主導,政治側翼粉專在社群平台上集結相同立場的人群、形塑輿論,同時也可能因偏見、情緒化 、缺乏查證的論述導致不同立場的對立。人格特質的差異導致個人在社群平台的互動方式與行為不同,進而影響其對政治討論、側翼粉專的態度,研究顯示,具備越高度親和性人格特質的人除了政治興趣越低,對於側翼粉專的喜好程度也越低。[41]
五大性格特質與政治態度
編輯針對五大性格特質與政治態度中自由-保守的光譜之研究指出五大性格特質與政治態度有關。將親和性的定義拆解成同理心與禮貌兩個向度之後發現,在親和性中的同理心得分較高者,傾向政治上的自由主義與利他主義;而在禮貌的向度得分較高者,傾向政治上的保守派。而在盡責性中的守序向度,也與保守主義與傳統主義相關。相對地,在經驗開放性得分較高者,則與保守主義呈現負相關。雖然此研究也指出人格不是決定政治態度的唯一條件,但在政治逐漸極化的今日,理解人格對於政治態度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 [42]。
MBTI 與政治態度
編輯研究指出,MBTI 與政治態度大致而言沒有顯著的關連。在 MBTI 的四個向度中,只有外向 - 內向的向度與政治傾向有關。在自由 - 保守的政治態度光譜中,外向者比內向者顯著傾向自由派。但同時,其他的因素,例如對於不確定性的接受程度對於政治態度有更大的影響。[43]
公共服務動機(The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PSM)
編輯Perry 和Wise 兩學者認為,公共服務動機是指「個人受到公共制度與組織區使得一種傾向」。包含理性動機、基於規範動機、以及情感動機。說明如下:
- 理性動機:是追求個人效用的最大化。
- 規範的動機:是指對規範的遵從。
- 情感動機:指在特定社會背景下的情感反應。例如:對政體價值的熱愛、對他人的同情心等。
綜上所述,公共服務動機是為「個人對來自公共機構的獨特的動機反應傾向,該定義清楚強調動機訴求,例如與公共組織有關的公民責任和同情心。」
另外,關於PSM的相關實務研究,Perry 將公共服務動機分為4個構面,說明如下:
- 公共服務的吸引力(Attraction to Public Service):政府爲解決公共問題所採取的政策或者是服務,能夠認同並參與其中。
- 公共價值的承諾(Commitment to Public Values):是指願意對民眾有益事項的付出程度。
- 同情心:(Compassion):指對別人不幸的遭遇,表示同樣的情緒或感情。
- 自我犧牲(Self-sacrifice):代表為了正義或其他利益而捨棄自身的利益甚至性命,為一無私的行為。
摘要
編輯利社會性格的探討長期爭議不斷,近年來許多研究試圖探討利社會行為背後的模式及原因,參考並延伸先前的研究,我們知道利社會行為和五大特質中的親和性(Agreeableness)成正相關,和情緒不穩定性(Neuroticism)成負相關。
內容
編輯此研究假設在五大特質中,親和性與情緒不穩定性為最直接導向同理關懷及個人苦惱的兩項特質,且同理關懷及個人苦惱分別為促進或減少幫助他人等利社會行為的因素,其中同理關懷較具主導性。
研究中做了三種模型來討論五大特質和同理關懷及個人苦惱間的關係,分別為五大特質模型、濃縮模型(親和性、情緒不穩定性、開放性)、利社會人格模型(親和性、情緒不穩定性),而模型優劣依序為利社會人格模型、濃縮模型、五大特質模型。
結論
編輯研究結果認為親和性的確和同理關懷有很大的關連,且具備低親和性的人並非不會同理關懷,而是需要適當的刺激才會產生,但並無法明確地指出情緒不穩定性對個人苦惱有無增減,以及個人苦惱是否會減少利社會行為。
性與人格
編輯前言
編輯在著名的性學大師金賽(Kinsey)之前,有關性與人格之間的關聯可說是鳳毛麟角。事實上,就算是金賽大師,在人格與性之間的關係依然着墨不多,主要還是側重在性與性高潮之間的影響。因此,以科學化的方式來研究性與人格的研究歷史不超過 20 年,許多部分仍待釐清。本篇將繼承部分先前遺傳學與人格的內容,分別探討性對於外向人格、內向人格與情緒化人格之間的交互關係。
研究內容
編輯首先,讓我們看看外向型的人。
大致上,外向者通常比較好交際、富領導力、喜歡追求感官刺激,但卻善變,而且相當不重視道德行為。他們在性方面的行為又是如何呢? 也許我們可以根據他們的性格特徵,而明確地給予他們如下的模式:
- 外向者比內向者較可能發生婚前性行為。
- 外向者比內向者較可能發生婚外性行為。
- 外向者比內向者較可能提早具有性交經驗。
也許可以想到更多類似的假設,但以上這些已足以顯示「外向型」理論可導衍出的行為預測。當然,我們也可以針對神經質或情緒化者性格向度與性行為之關係加以預測,但不對此加以詳述,原因是神經質者所具有的憂慮和恐懼本質,往往使他們對性方面有關事項避之猶恐不及,遑論對其進行問卷調查了。
結論
編輯有關性類型所得的重要資料很多,將它們予以濃縮。誠如所料地,外向者較少手淫,但較早開始有愛撫的行為,且較為熱衷於此。外向者也比內向者較早開始體驗性交,外向者性交次數為內向者的兩倍,同時擁有較多性伴侶。外向男性在性交前的愛撫行為比內向男性持續較久,而女性則無此種傾向。然而此點並不足為奇,畢竟在我們當前的社會中,性行為方面依然由男性採取主動。至於口交行為,外向者也比內向者來得頻繁,其他各種性交姿勢均是如此(根據調查所得,超過 95℅的男性喜歡進行口交以及嘗試各種不同性交姿勢,而女性所佔的比率卻少於 5%),最後,外向女性比內向者較能體驗到性高潮。以上這些調查結果,均與我們的預料大致相同,同時也證實我們在轉換行為、制約學習各方面的實驗結果。由此可見,內外向類型對於一個人性行為的頻率,偏好方式與性高潮都具有決定性。
五大性格與健康的關係
編輯人們是否會因為其性格而對身體健康、甚至對壽命長短造成影響呢?比如就直覺上來說,我們可能會覺得一個具有審慎(conscientiousness)特性的人對於自我健康管理比較要求;具有外向(extroversion)特性的人會較常進行社交活動,比較少整天宅在家裏使活動量過少等。
對於以上想法,根據 Joshua Jackson 等人在 2015 的一項研究,他們將 600 名受試者在 1935-1938 年所作的性格測試換算成大五性格指標,並觀察他們的壽命。他們發現對於男性而言在他人視角下,審慎(conscientiousness)特性比平均高一個標準差時,死亡風險降低了 29%;而開放性(openness)比平均高一個標準差時,死亡風險降低了 15%,然而其他三項特質並未對壽命有顯著影響。對於女性而言,當在他人視角下的親和力(agreeableness)比平均高一個標準差時,死亡風險降低了 15%;而他人視角下的神經質(neuroticism)比平均低一個標準差時,死亡風險降低了 15%,其他特質則與壽命沒有關聯。在自評性格方面,男性死亡風險同樣的隨審慎或開放性增加而降低;但是女性的死亡風險卻與自評性格沒有關聯。[45]Jasna Hudek-Knezevic 與 Igor Kardum 在 2009 年也發表了一篇研究,他們觀察 822 名健康自願者(384 男 438 女)大五性格與健康狀態的關聯,得到大五性格裏神經質與健康狀況具有最強的關係,但基本上五種性格都與健康有些微的關聯性。[46]另外在一份研究日本老人的論文裏,審慎、外向性和開放性高的人死亡風險較低。[47]
除了統計上的證據之外,研究發現不同性格也有不同的免疫系統表現。他們招募了 121 位平均年齡 24 歲的受試者檢驗他們血液中的免疫相關基因轉錄出的 RNA,結果發現外向性較高的人會伴隨高促炎基因的表現,而較審慎性的人伴隨着促炎基因表現量的降低。[48]
雖然有許多研究支持性格與健康、甚至壽命之間的關聯,但這個領域仍存在一些爭議:
1. 相關性與因果關係:雖然已經觀察到性格特質與健康之間的相關性,但這些研究並不能確定是否存在因果關係。例如,可能是健康狀況影響了性格,而不僅僅是性格影響了健康。
2. 潛在的干擾變量: 其他未考慮的因素可能會影響性格與健康之間的關係,例如生活方式、遺傳因素、社會經濟地位等。這些因素可能幹擾了研究的結果,使得性格與健康之間的關係顯得更加複雜。
3. 自報性格的限制: 大多數研究都是基於受試者的自報性格特質,這可能存在主觀偏差和記憶失真。因此,需要使用客觀測量工具來更準確地評估性格。
4. 樣本的代表性: 一些研究可能存在樣本偏差,例如僅研究特定年齡、性別或文化群體的人群。因此,結果可能無法推廣到整個人群。
五大性格與休閒活動
編輯就心理學領域而言,普遍認為知覺自由(perceived freedom)、自我抉擇(self-determination)與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是決定休閒與否的最重要因素,故人類的休閒行為極可能反應個人人格因素。將各研究對五大人格特質與休閒行為關聯進行統整得出下表:
人格特質 | 特質描述 | 相關之休閒行為 |
---|---|---|
神經性 | 易沮喪、焦慮、憤怒、受傷 | 不參與休閒 |
外向性 | 勇於表現、熱心、喜愛刺激 | 運動冒險性休閒、社交服務性休閒、常參與各類休閒 |
開放性 | 富想像力、創造力的、易表達感覺的 | 知識藝術性休閒 |
友善性 | 善良、合作、愛人、謙卑 | 社交服務性休閒 |
嚴謹性 | 按部就班、有責任、追求成就 | 知識藝術性休閒、閒意放鬆型休閒 |
五大性格與休閒阻礙
編輯休閒阻礙指影響個體主觀知覺不喜歡或無法繼續參與某休閒活動的因素。休閒阻礙程度越高,休閒參與程度似乎越低,研究者依據此定義提出下列假說:[49] 一、個人內在阻礙越高,整體休閒參與越低 二、人際間阻礙越高,整體休閒參與越低 三、結構性阻礙越高,整體休閒參與越低 四、整體休閒阻礙越高,整體休閒參與越低
人格特質 | 特質描述 | 假定具相關之休閒阻礙 |
---|---|---|
神經性 | 易沮喪、焦慮、憤怒、受傷 | 個人內在阻礙高、人際間阻礙高、整體休閒阻礙高 |
外向性 | 勇於表現、熱心、喜愛刺激 | 個人內在阻礙低、人際間阻礙低、整體休閒阻礙低 |
開放性 | 富想像力、創造力的、易表達感覺的 | 不明確 |
友善性 | 善良、合作、愛人、謙卑 | 人際間阻礙低 |
嚴謹性 | 按部就班、有責任、追求成就 | 個人內在阻礙高 |
五大性格和學生主修之大學科系關係
編輯各個科系裏頭的學生們是否具有相似的特質?或是統計上具有共同的某些特質呢?不同學院的學生之間五大性格的比例可能存在差異。Vedel (2016) 綜整歷年相關研究,主要可看到[50]:
- 美術系和心理系的學生的經驗開放性(Openness)和神經質(Neuroticism)在統計上有比較高的數字
- 政治系在經驗開放性(Openness)統計數字較高
- 經濟系,法律系,政治系和醫學系在外向性(Extraversion)的統計數字較高
- 醫學院和心理學,藝術系和科學類科的學生在愉悅的(Agreeableness)特質具有較高數值
- 比較特別的部分是,藝術系的學生在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個體對目標的自律性,堅持性,盡責性,具有比較低的統計數字
儘管研究結果呈現統計數字且在統計意義上具有顯著差異,然而,各個領域存在着例外的學生。因此我們在升學和就職前可藉由性格分析,了解自己的性格傾向,可作為後續職涯探索的參考。
五大性格在不同國家的差異
編輯特質論心理學家對於上述五大因素在不同的文化中是否存在有興趣,因此做了很多研究。心理學家(De Raad、 Perugini、 Hrebickova、Szatora)曾設計由英文翻譯成歐洲各國語言的特質測量工具(五大性格量表:NEO-PI-R),並以歐洲各國人家人民做為調查對象,發現這五大因素普遍存在歐洲各國的人民。然而,上述研究受到抨擊,認為由英文翻譯成各國的測量工具裏,心理學家強加的名詞對測量的結果的反應會有偏差。比如說,某個文化可能原本不重視心裏的開放度,但是由於在測量工具中心理學家特別列了一個心裏開放度的選項,而使測量對象被提醒,造成測量上的誤差。
有鑑於此,部分心理學家認為要透過研究各國語言與性格有關的詞彙或描述來做研究。結果發現,並不是每個國家裏都有上述的五大因素模式,大部分的國家裏只有外向性,親和力,審慎度三項是比較共同的。因此,五大因素在各國裏皆出現這個說法是不恰當的。除此之外,部分心理學家在研究華人語言對性格的描述時,發現有大量詞彙描述了沒有出現在五大因素架構的特質,這些特質包括:精明幹練、勤儉橫毅、溫順隨和、誠信淡泊、豪邁直爽、與樂觀自在。這些研究的結果可以導引出兩項結論:首先,具有文化普同性的特質反映着這些特質很可能是天生,也就是人與生俱來本就具有的特質,這些特質具有生物的基礎,是人性的一部分;而非文化普同性的特質則代表着人的特質表現與文化有關,也就是文化會導引進來塑造人的特質,或是讓某些特質被放大。這代表文化在促進個體對所處環境的適應表現中,有很大的影響,但目前無法直接推論出文化與性格間的因果關係,個體差異、生長環境與教育背景也可能相當大程度影響每個人的性格。
性格特質對壓力造成的影響
編輯韓國國家基金會分析性格的五大特質與性別[51][52],個體意識到之壓力與壓力所造成之症狀之間的關係。科學家們想要知道個性是否對壓力的感受造成影響。此實驗測試了 3950 個個體,分別使用各個量表來分析其壓力指數,壓力症狀,以及個性的資料。
實驗結果發現,神經質(Neuroticism)和 外向性(Extraversion)對壓力有直接的影響,而其中,較高的神經質(Neuroticism)特性和較低落的外向性(Extraversion) 和愉悅的(Agreeableness)以及 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會讓人容易產生高壓力以及高壓力症狀,故愉悅性(Agreeableness)和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在壓力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愉悅性高的人傾向於與他人和諧相處,並在壓力情境中尋求社會支持;盡責性高的人則通常具有良好的組織和計劃能力,這有助於人們更好地管理壓力源。這項研究的結果強調了不同性格特質在壓力感知和應對中的重要性,並提示個性化的壓力管理策略可能是有效的。例如:針對神經質(Neuroticism)高的人,可以提供更多的情緒管理技巧和支持,而針對外向性(Extraversion)低的人,則可以強化社交技能的培養和支持系統的建立。
成人初期是人格發展的熔爐
編輯摘要
編輯過去二十年來,以成人初期和青少年晚期為重點的人格發展研究迅速加快。 研究結果[53]發現在成年初期人格特質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成長。新社會分析模式(Neo-Socioanalytic model)和成年初顯期理論(the theory of emerging adulthood)中討論到個性和人格在成年初期時發展變化的潛在因素。
內容
編輯新社會分析人格模型潛在地闡明個性心理學和成年初顯期的研究之間重疊和不同的地方。此研究將注意力集中在年輕人格領域的最新發展,認為性格心理學與成人初顯期研究之間有着豐富的互動關係。
此模型由四個主要和本質上不同的個性領域組成:
- 特徵(Traits):在相似的狀況下中產生習慣性的思考、感覺、行為模式等。
- 價值觀和動機(Value and Motives):在人們的生活中渴望做的事或想擁有的東西。
- 能力(Abilities):被視為是自我認知的透鏡,而也包含其他部分,例如:情緒。
- 敘述(Narratives):瞭解個體本身、個體的環境,和個體的故事。
社會投資原則
編輯社會投資被定義為對成人的社會角色所下的投資及承諾。社會對於人的投資除了技能、政策保障外,無形中也影響人們在成年初期時的自覺性和情緒穩定性等方面往往會增加。而人格特質發生變化是因為對傳統社會角色帶給他們對養育、負責任和情感穩定的經驗和期望。這是一個規範的過程,因為在大多數社會中,社會投資的動機常是為了建構家庭、擴展事業,和服務社區而做出相對應的社會結構投資,而成為自身或社會所期待的成年角色。 研究指出,與工作及家庭相關的社會投資與善良、盡責性,及情緒穩定性產生高度正相關;與宗教相關的社會投資則與善良及社會化有高度正相關;與志願活動參與相關的社會投資則與善良有高度正相關,而且付出更多投資在志願參與者的性格特徵有更溫情、有組織性、負責任、少憂慮、少神經緊繃的趨勢。 社會投資對於個體的效益極大,由於社會對於個體的支持而使個體有更良好的身心健康條件,更長壽,而對於人格的養成發展也有高度相關性。
結論
編輯現今普遍認為,人格特徵(personality traits)是發展的現象,並非靜態。其中青年期(young adulthood)為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概念與成年萌發期(emerging adulthood)的觀點相符[54]。成年萌發期係指青少年過渡至成年的發展階段,此階段常發生於 18~25 歲期間。
自戀人格的異常(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NPD)
編輯"Narcissistic" 這個詞源自希臘神話中一名叫Narcissus的俊美青年,他因為被自己水中的倒影迷住而掉進水裏淹死。在現今時代中,也會用「自戀」來稱過度放大自我的價值的人。心理學家對「自戀」現象做研究,發現部分人會因「過度自戀」而發展成的一種人格上的疾病。 自戀性人格障礙的人是一種長久性的人格疾患。患者往往會過度誇大強化自我的重要性,而在廣泛層面有幻想的傾向,例如幻想自己成功、擁有無限的權力,才華和美貌超乎常人,或是自身的愛情是很完美;這些幻想又加強了自戀性人格的自尊心、自我中心。 同時過度渴求別人的讚賞,但只要旁人指出他們的幻想不切實際,自戀的人會覺得被羞辱了,因為他們沒辦法維持別人對他們的「高度評價」;為了逃脫這種自尊被掀開後的空虛、價值低落感,他們可能會出現情緒勒索、暴力行為、反過來羞辱對方,或是出現逃避心態。 患者也缺乏同理他人行為的能力,他們會花很多時間,思考如何獲得權力、成功或提升外在形象 ,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患者經常無意識地利用身邊的人。這樣的行為通常始於青春期,陸續在各式各樣的情境中展現。 這種病的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非常外向,容易觀察的 grandiose(雄偉)型的自戀,而另外一種是比較內斂的:
grandiose(雄偉)型自戀 | vulnerable(脆弱)型自戀 | |
---|---|---|
外顯特質 | 極度外向、霸權主義且自我膨脹,利用浮誇的言行吸引別人的關注和愛慕 | 外觀上察覺不出什麼明顯的症狀,但是這類的人會對於外界眼光非常敏感。有着脆弱的自尊心卻又渴望得到肯定,會因為失敗而容易輕視和壓迫自己(如:下次一定要得到)。常透過表現的漠不關心、居高臨下、犀利批判的態度吸引他人注意。 |
追求目標 | 喜歡追求權力與注意,多從事政治家、明星、各界領袖等在人群中非常突出的職位 | 不特別追求權力,傾向獲得肯定和注意力,進而提升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與形象。 |
負面影響 | 對患者本身沒什麼傷害,但給身邊的人傷害,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疾病(只傷害身邊人)。因為通常這類的患者只為了讓自己獲得關注,而比較沒辦法去注意其他人,導致其他人受折騰。 | 受害者就是患者本身,如過度貶低自我價值,卻又太在乎他人眼光而感到痛苦。 |
家庭因素 | 照顧者從小過度寵溺孩子,這小孩子在將來會有很大的機會得到grandiose(雄偉)型的自戀。 | 照顧者從小就對孩子非常冷淡,卻又對於孩子的控制十足,那麼小孩子在長大後會得到 vulnerable (脆弱)型的自戀的機會就會比較大。 |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將自戀性人格障礙(NPD)描述為至少具備以下九個標準中的五個:
- 誇大自己的「重要性」跟能力,像是誇耀自己的成就與才華。在毫無具體作為的情況下,要別人視他們為佼佼者、勝過所有人的卓越
- 專注在幻想無限的成功、權力、才華、外貌或是完美的愛情
- 相信自己「特殊又唯一」,只有高知識份子、高階層、達官貴人等其他「特殊的人」能了解他們
- 無論受到多少的讚美,永遠覺得不夠
- 強調特權,希望別人主動對自己禮遇、提供優惠,或是自動服從、滿足自己的意願
- 跟別人相處時,會不斷佔別人便宜直到「榨取」的地步,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 不願意傾聽別人的感受、理解別人的需求
- 常常嫉妒、羨慕別人,但又相信別人正在嫉妒、羨慕自己
- 表現出非常自大跟傲慢的態度
通常來說,自戀型人格障礙時常會伴隨其他問題和併發症[9]:
- 人際關係困難
- 工作或學習問題
- 抑鬱症和焦慮症
- 其他人格障礙
- 進食障礙(厭食症)
- 身體健康問題
- 濫用藥物或酗酒
- 自殺想法或行為
自戀性人格障礙目前所知沒有單一的成因,目前被精神疾患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歸類為B型人格疾患,患有B型人格障礙的個體通常表現出戲劇化、情緒化或不穩定的行為。自戀性人格障礙是一種以誇張的自我重要感、對讚美的過度渴望和對他人情感的同理心減弱為特徵的心理障礙。根據 Caligor et al. (2015)對於現有的文獻進行整理後,得出目前患有自該人格障礙的患者佔總人口0%-5.3%,而在臨床上的樣本則為1%-17%。
由於目前對於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診斷仍不明確,大多時候患者都是等到上述併發症發作後,才前往醫療院所尋求幫助[10]。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診斷通常需藉由精神科的專家進行一系列的訪談。且每個人發生的原因都不同,可能是小時候父母的期望很高、過度讚美;相反的,遭受忽視、虐待也可能形成自戀性人格障礙,每個人的特質、家庭環境、求學環境的影響不盡相同。
自戀性人格障礙因為自尊很脆弱、容易陷於幻想中,因此在美國的統計中,患者可能會同時濫用藥物、酗酒,讓自己沉浸在幻想裏面。目前可以透過心理治療的方式,幫助自戀者丟掉太多虛假的自尊,建立真正的自信心,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出成因,所以嘗試家庭療法、團體療法也是必要的;但對於自戀者來說,很難承認自己的錯誤,所以也很難讓他們接受治療。不過自戀性人格障礙的患者,通常體內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濃度會偏高,先透過服用抗憂鬱的藥物,可以讓他們對於「接受治療」增加一些意願,不會那麼焦慮。[55][56]
目前自戀型人格疾患還沒有明確的治療方式。普遍認為,患者中男性多於女性,而年輕者多於年長者。
人格遺傳
編輯遺傳對人格的影響
編輯二十世紀初遺傳和環境兩派主張爭論不休。高爾頓(F. Galton, 1822~1911)在十九世紀末研究天才遺傳後,開始從事差異心理學的研究,認為同卵雙生子遺傳相同,若有差異,應是環境影響所致;至於異卵雙生子的差別,則遺傳與環境都有影響。
1960 年代高特曼(Irving Gottesman)研究指出,遺傳性的社會內向型人格在男性中相當顯著,而司卡(S. Scarr)於 1969 年發現社會內外向型人格在雙生女中是由基因所決定,並認為此人格在幼兒出生後第一年即可看出,此後表現也相當穩定,可見是由遺傳而得。此後高特曼等又發現遺傳的人格特質自青年期以至成年,表現相當穩定,即未因環境影響而有顯著改變。成年以後,隨着年齡增加,某些人格特質可能出現改變的跡象,他們推論,改變的成因是環境影響引發的基因功能變化。至 1990 年代,在社會內外向人格方面,從事人格遺傳的研究者多半認為遺傳對此項人格特質有其決定力,至於與遺傳不一致的現象,可能是生物化學的誤差所致。
此外,俄國發生學家督詹斯吉(T. Dobzhansky)認為人格的形成,含有兩種因素,分別是發生的固定性、顯性的可塑性。人類進化的主要特徵,在於人格特質中有一種控制的可塑性,使人可透過教育,開創社會與文化,如果能繼續發展,人格特質便可從顯性方面觀察。實際上,個體的人格發展都有其獨特處,人格特質的差異即反映於環境中。[57]
爭論
編輯人格遺傳是爭論已久的問題,而中國和西洋早期都相信人格特質可以遺傳。中國有龍生龍,鳳生鳳的俗語,而西方柏拉圖(Plato, 427-347 B.C.)的[理想國]中也說過:「上帝造人時放入不同的金屬,把黃金置入帝王中,白銀置入官員中,鋼鐵置入工匠中。多數兒童都像父母,不過金質父母也會偶然生出銀質子女,銀質父母也會生出金質子女」。大體上,一種父母總會生出同質的下一代,至十八、十九世紀,西方仍然相信人格的差別來自先天遺傳。然而仍有許多觀點難以接受人格遺傳說,其中原因包含以下幾點:
- 猶太教與基督教傳統:依照宗教傳統的觀點,人擁有自由意志,無論是犯罪或行善,個體擁有絕對的自由。因此,認為某些人格特點由遺傳而定的觀點,與此宗教觀點互相衝突。(但《新約》中關於「天才」的寓言,或許可以被理解為是對人與人之間遺傳因素不平等的認可。)
- 共和國傳統:這種傳統強調每個人該獲得的平等機會,以及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價值。因此討論遺傳因素的作用,可能會被認為是對不平等或貶低教育價值的認同。(事實上,承認遺傳因素對人格的影響和對教育予以重視,絲毫沒有矛盾之處。)
- 精神分析傳統:這種傳統強調的是「童年事件」在人格形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一些精神分析師可能會認為,拋出基因影響說,是一種欲低估精神分析價值的企圖。
- 可怕的集體記憶:德國納粹曾藉口荒唐的「基因理論」對猶太人進行大屠殺。然而,這些種族主義者的信條跟目前的基因研究,其實沒有任何關係。
與性格遺傳相關的基因與研究
編輯除了上述的推論外,科學家針對性格與遺傳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用以找出這些與性格相關的基因:
- 類脂蛋白沉積症->無所畏懼:據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有一女子天生「無所畏懼」,美國艾瓦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對這名 被稱為「SM」的女性有超過15年的研究。他們發現,「SM」患有一種罕見的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類脂蛋白沉積症,這種病讓她大腦中負責恐懼的杏仁體不起作用。即使別人用槍指這名女子,她也不會表現出一絲恐懼;在遭遇搶劫後,她連警都沒有報。事實證明這類體染色體隱性疾病確實能遺傳給下一代。
- 單胺氧化酶基因缺陷->高度攻擊性:1993年,《Science》期刊發表了荷蘭奈梅亨大學的遺傳學家漢·布魯納的研究報告。這項研究對一個荷蘭家族進行,該家族的很多男性成員都具有一些奇怪的攻擊性,如裸露、縱火、強姦等。他們的憤怒閾值似乎非常低,一些常人看來不值一提的挫折和壓力都會激起這些人莫名的瘋狂,甚至會毆打激怒他們的人。對他們進行遺傳分析後,發現這些男性體內皆缺少編碼單胺氧化的基因。
- 血清素分泌異常->抑鬱:血清素偏低的人通常會感到焦慮,這在很多情況下會伴隨着抑鬱,這也是常見的憂鬱症原因,同時,血清素偏低也會導致:廣泛性焦慮障礙、恐慌症、強迫症(OCD)。遺傳性的血清素分泌障礙將可能導致家族罹患憂鬱症顯著提升至一般人的數十倍。
正向組織行為與堅毅的性格
編輯組織行為是了解、預測和控制組織情境中團體和個體行為的研 究,而正向組織行為(POB)則是研究和應用具正面傾向的人類資源、優點和心理能力,以增進個體在今日職場上的表現。研究者認為符合POB標準的是屬於狀態般的心理資源能力,繼而推導出如自我效能、希望、樂觀和復原力等概念。其中的復原力,或稱「韌性」,是指當個體遭遇挫敗時,能夠承受住並從失敗中恢復鬥志。研究[59]發現,經歷高度壓力後,能夠對抗壓力的健康成人的人格特質中皆具有「堅忍特質」,他們能在面對壓力時,將改變視為一種挑戰,專注於各項生活活動,亦相信自己能夠掌握事件的發展。
實驗一
編輯在講述實驗設計前,需先理解何謂畢馬龍效應,此概念指的是指他人對個體的期望,會影響他人對待個體的態度與行為,而當個體感受到來自於他人的期望及其一致性的態度及對應方式時,個體便會產生與被期望結果一致性的行為。
此研究的第一個實驗以畢馬龍情境作為獨變項,並提出兩個假設:
假設1:正向畢馬龍情境(長官之正向期望)會提升個體之堅毅性格。
假設2:負向畢馬龍情境(長官之負向期望)會降低個體之堅毅性格。
受試學生被隨機分派至正向或是負向畢馬龍情境組,依變項則是他們在堅毅性格量表的前後測成績。實驗結果發現正向畢馬龍情境組的受試者在前、後測的堅毅性格分數之間存有明顯的差異,假設1獲得驗證。至於在負向畢馬龍情境組之受試者,在承諾、控制與挑戰等因素之前、後測之間的差異性皆未達顯著,假設2未獲得驗證。
實驗一討論
編輯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發現長官的正向期待可以顯著增強部屬的堅毅性格,特別是在控制和挑戰的能力上。鑑此,軍隊領導者若能善加運用正向畢馬龍情境來領導部屬,除能增強他們的堅毅性格及壓力調適能力,更能夠增進其工作表現,並進而提升整體的組織效能。其次,上述結果或許只是暫時性的改變,但卻也顯示出堅毅性格是具可塑性的,可能可以經由培養得來。至於受試者在負向畢馬龍情境中執行工作,其個人原有的堅毅性格僅受到些許的影響,並沒有產生顯著性的減退。針對此結果,研究者認為可能是由於實驗情境操弄的時間過短,無法使受試者的堅毅性格產生較為明顯的減弱,如此卻也代表了個體的堅毅性格雖受到外在壓力與負向情境的影響,卻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穩定性。
實驗二
編輯實驗二與實驗一類型相通,為單組前後測設計,獨變項為抗壓訓練課程,依變項為士兵在接受訓練課程前、後及任務結束後在堅毅性格量表所得結果。此實驗有三個研究者假設:
假設1:抗壓訓練課程可以提升受訓練者之堅毅性格中的承諾。
假設2:抗壓訓練課程可以提升受訓練者之堅毅性格中的控制。
假設3:抗壓訓練課程可以提升受訓練者之堅毅性格中的挑戰。
首先是承諾的部分,受訓練者在承諾的前測平均數與後測的平均數差異未達統計上之顯著水準,表示受訓練者在三個時間點的承諾分 數並沒有顯著差異,假設1未獲驗證。而在控制方面,受訓練者的前後側平均數差異已達統計的顯著水準,假設2獲得驗證,且受訓練者在第二次後測之控制的平均數明顯的高於前測及課程剛結束時。最後是挑戰的部分,與承諾相同,受訓練者在承諾的前測平均數與後測的平均數差異未達統計上之顯著水準,假設3未獲驗證。
實驗二討論
編輯根據實驗(二)研究結果之描述資料,當課程剛結束時,士兵的控制能力並未受到任何的影響,但在任務結束後,他們的控制能力卻獲得顯著性的提升,研究群認為訓練課程應該對受訓練者產生了睡眠者效應,亦即時間的間隔以及當初否定性的情感逐漸淡化,受訓練者對壓力的正向承受度是遲效性的。。其次,實 驗(二)中的抗壓訓練課程對增強受訓練者的整體堅毅性格的效果並不明顯,最大影響因素可能是來自於軍隊的管理方式。在研究過程中,受訓練者的連隊除了嚴格的軍隊訓練方式外,生活管理亦採用嚴格的賞罰制度,獎賞部份門檻較高。再加上役期的縮短,受訓練者要達到獎賞標準並不容易,但是一旦犯錯或軍隊訓練未達標準,則必須受到處罰,因而造成他們所承受的軍隊訓練壓力較大,使得組織氣氛較為凝重。因此,軍隊的管理方式對於抗壓訓練課程效果應具有某種程度的影響。此外,本次受訓練者的單位屬於特殊勤務單位,平時除了有固定的軍隊訓練外,仍然必須擔任許多定期及額外任務,或因休假的調整,以致於許多受試者無法完全參與,參與正式實驗全程的研究樣本人數僅36 人,以致於受試者間的差異不易顯著,致影響整體研究結果分析之真實性。
結論
編輯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證明堅毅性格與個體的抗壓能力息息相關。又依據實驗(二)之研究結果,抗壓訓練課程可以增強受訓練者在堅毅 性格中的控制能力。其次,實驗(一)發現個體的控制與挑戰能力可以藉由長官的正向期待獲得增強,而實驗(二)又發現因連隊的嚴厲管理使整體抗壓訓練課程的成效打折扣。是以,在任務與訓練的壓力下,領導者在軍隊管理方面若能做適當調整,如針對部屬建立「正向畢馬龍效應」(positive Pygmalion effect),也就是給予正向的期待,相信也會對他們的堅毅性格產生正向的影響性,進而提升其抗壓力和身心適應力。
其他領域研究與生活應用
編輯星座與性格
編輯在西方占星學中認為不同星座的人受到天體運動或潮汐的影響,因此影響了自己的性格與運勢。以下是根據占星術網站對於十二星座所做出的概略性格描述:
星座 | 日期 | 性格概述 | 特點 |
---|---|---|---|
牡羊座 | 3月21日 - 4月19日 | 熱情、勇敢、自信、直率 | 充滿活力和冒險精神,喜歡挑戰和新鮮事物,行動迅速,決斷力強。 |
金牛座 | 4月20日 - 5月20日 | 穩重、耐心、可靠、實際 | 注重物質和感官享受,追求穩定和安全,堅持己見,有強烈的佔有欲。 |
雙子座 | 5月21日 - 6月20日 | 聰明、靈活、好奇、健談 | 喜歡交流和學習新知識,思維敏捷,變化多端,適應能力強,但有時缺乏耐心和深度。 |
巨蟹座 | 6月21日 - 7月22日 | 敏感、直覺、體貼、保護 | 重視家庭和情感,情緒豐富且易受影響,喜歡照顧他人,渴望安全感。 |
獅子座 | 7月23日 - 8月22日 | 自信、慷慨、創造、領導 | 充滿魅力和活力,熱愛表現和掌聲,自我意識強烈,有領導才能,但有時會顯得自大。 |
處女座 | 8月23日 - 9月22日 | 細心、實際、分析、勤奮 | 追求完美,注重細節,喜歡計劃和組織,善於分析和解決問題,有時顯得挑剔。 |
天秤座 | 9月23日 - 10月22日 | 公平、社交、優雅、合作 | 重視和諧和公正,喜歡交際和美的事物,善於調解和溝通,有時優柔寡斷。 |
天蠍座 | 10月23日 - 11月21日 | 深情、神秘、堅韌、直覺 | 情感深刻且強烈,具有洞察力和決心,追求真相和權力,有時顯得過於佔有和嫉妒。 |
射手座 | 11月22日 - 12月21日 | 樂觀、自由、誠實、冒險 | 熱愛自由和旅行,追求知識和真理,坦率直言,喜歡挑戰和冒險,但有時顯得不拘小節。 |
摩羯座 | 12月22日 - 1月19日 | 務實、堅毅、責任、野心 | 目標明確且有計劃,追求事業成功和社會地位,責任心強,有時顯得過於嚴肅和保守。 |
水瓶座 | 1月20日 - 2月18日 | 獨立、創新、人道、理性 | 思想前衛,追求自由和平等,喜歡獨立思考和創新,有時顯得冷漠和難以捉摸。 |
雙魚座 | 2月19日 - 3月20日 | 夢幻、同情、直覺、藝術 | 感情豐富敏感,具有同理心和創造力,喜歡追求精神世界夢想和幻想,有時過於逃避現實。 |
然而實際研究發現,性格或個人運勢並沒有和星座呈現顯著的相關性,即使有相關性,也可能是受到其他因素影響。
曾有人以社會心理學中的「自我歸因論」來解釋關於星座與性格的迷思,如 Mayo、White 和 Eysenck 在 1978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指出受試者因為太了解自己的星座,傾向將自己的性格投射到星座描述上,因此在不知不覺也影響了自己的性格和行為。仔細觀察上述十二星座的性格概述分析,可以發現內容描述大多空泛、模糊,部分敘述甚至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各個星座的性格描述之中,因此星座分析容易給人量身打造、十分準確的感覺,此現象為巴納姆效應,將在下文提出更詳細的介紹。
巴納姆效應/巴南效應(Barnum effect)
編輯巴納姆效應,又被稱為巴南效應,或是佛瑞效應(Forer effect),假如對性格的描述太廣泛、太普通,我們就容易對號入座,信以為真。但其實這樣廣泛的描述跟大多數人的特質都符合。通靈師、星座運勢、魔術師、手相閱讀者、水晶球凝視者利用巴納姆效應,讓人們相信這些對自己的描述非常獨特並準確。其產生的原因被認為是主觀驗證的作用,放大了自我的重要性,畢竟若我們想要相信一件事,總可以蒐集到各種各樣的證據支持自己,即使是毫不相干的事情,仍然可以找到一個邏輯,以符合自己的設想。例如星座運勢說這個月要防範小人,於是當有個平常就相處不太融洽的同學在你的課堂報告中提出質疑,讓你遭到當眾嘲笑時,就很容易覺得真的像星座運勢所說,然而事實是那天你的報告表現確實並不理想。
Ross Stagner 實驗
編輯1947 年,一位名為 Ross Stagner 的心理學家讓受試者接受明尼蘇達多項人格問卷(MMPI)的測試(主要在評測精神病人的個人、社會以及行為層面的問題),受測結束後,Stagner 並未直接按照問卷內容及受試者的填答提供受測者人格測試結果,而是提供受試者們兩份評估,分別是正確的評估和普遍化的造假報告,其分析結果和受試者的填答內容完全無關,取而代之的是從占星學、筆跡學分析中提取的語句。最後,學生們被詢問相信哪一份評估報告最能夠切合自身,有 59%的學生選擇了假的評估報告。
佛瑞實驗
編輯心理學家佛瑞(Bertram Forer)曾經在 1948 年對學生進行實驗,告知他們要做人格測驗。測驗後,學生拿到了個人分析,他便要求學生對結果與本身特質的契合度評分,0 分最低,5 分最高。然而,實際上所有學生得到的個人分析都是相同的,只是他們不知道,以為這些都是專屬於自己的結果。結果平均評分為 4.26 分,可見有些語句是可以套用於任何人身上的。實驗後,佛瑞公佈這些語句是由十二星座人格分析中,許多不同語句拼湊而成,且皆是一些模糊不清的語句,後來這些語句被命名為巴納姆語句。
佛瑞實驗中所提供的[[11]]: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愛,卻對自己吹毛求疵。雖然人格有些缺陷,但大體而言你都有辦法彌補。你擁有可觀的未開發潛能,不過尚未就你的長處發揮。看似強硬、嚴格自律的外在掩蓋著不安與憂慮的內心。許多時候,你嚴重的質疑自己是否做了對的事情或正確的決定。你喜歡一定程度的變動,並在受限時感到不滿。你為自己是獨立思想者自豪,且不會接受沒有充分證據的言論,但你認為對他人過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時候你外向、親和、充滿社會性,有些時候你卻內向、謹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負是不切實際的。"
我們的大腦在處理訊息時不一定是理性的,會受到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的影響,人們傾向接受自己相信或能夠強化自己思想的訊息,而不接受自己不相信或與自己的理念、思想違背的訊息。巴納姆效應已在心理學中以兩種方式被研究或使用,其中一種方法是為心理實驗的參與者創建反饋,他們閱讀並相信它是為他們個人創建的。當參與者完成智力或人格量表時,有時實驗者會對其進行評分,並給出參與者的真實分數,有時候實驗者則會給參與者虛假、一般的反饋,以製造錯誤的感覺(例如:給他們一種自己是非常好的人的印象)。反饋「有效」且被視為個人的獨特描述的原因是,這些信息實際上可以適用於任何人。另一種方式是利用一種能向參與者提供真實個性反饋的計算機,但計算機給出的個性評級曾因過於籠統而受到批評。曾經有一項研究旨在實驗人們是否認為真實的反饋比虛假的反饋更準確,結果顯示,人們確實認為對自己真實的描述比虛假的反饋更準確,但沒有太大差異。
巴南效應和自利偏差
編輯自利偏差是指人們通常對自己的成功做個人歸因,對失敗做情境歸因(Jones & Nisbett, 1971)。自利偏差已經被證實會抵消掉巴納姆效應(Miller & Ross, 1975)。根據自利偏差學說,受試者傾向於接受與他們有關的正面特質,卻不接受負面特質。
研究指出給受試者們三份人格特質報告中的其中一份,第一份寫着包含受歡迎的人格特質的巴納姆語句;第二份混合了正面與負面的人格特質;而第三份則寫滿負面特質。研究結果顯示,比起拿到寫滿負面特質報告的受試者,拿到同時包含正面與負面人格特質報告的受試者最同意這份人格評估(Furnham & Schofield, 1987)。不過拿到第一份與第二份報告的受試者在對報告的同意度上並沒有顯著差異。
而在另一項研究中,受試者並沒有像一般巴納姆效應試驗一樣拿到假的人格報告,而是拿到一份寫滿各種人格特質的列表。他們被要求評估表上列的特質有多符合他們。研究結果與自利偏差效應相符,大部分受試者同意正面特質符合自身,而較不接受負面特質(Campbell & Sedikides, 1999)。
此外,另一項研究探討了文化差異對自利偏差的影響。研究發現,東亞文化中的人們較少表現出自利偏差,這是因為這些文化更強調謙遜和群體和諧(Heine & Hamamura, 2007)。這一發現表明,自利偏差可能並非普遍存在,而是受到文化背景的影響。
另一個例子是在教育環境中,自利偏差也有明顯的表現。學生傾向於將好的成績歸因於自己的努力和智力,而將差的成績歸因於教師教得不好或試題過於困難(Zuckerman, 1979)。這種現象在不同年齡段和文化中都有顯現,表明自利偏差在教育情境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職場中,自利偏差也很常見。研究指出,員工在評估自己工作表現時,往往會高估自己的貢獻,並將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將失敗歸因於外部因素,如市場條件或團隊配合問題(Mezulis et al., 2004)。這種偏差有助於個人維持自尊,但可能會影響團隊合作和整體績效。
總結來說,自利偏差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它影響了人們對成功和失敗的歸因方式。無論是在個人生活、教育還是職場中,自利偏差都顯示出了其深遠的影響。然而,這種偏差的程度和形式可能會受到文化背景、年齡和情境的影響。因此,理解和應對自利偏差需要考慮多種因素,以便更全面地把握其對個人和群體行為的影響。
研究中的關鍵因素與變數
編輯- 描述的內容,尤其是強調正面、負面評價的比例,若仔細觀察十二星座性格分析,便會發現其中正面評價偏多的狀況。
- 此研究假設給予反饋的人們是基於誠實和客觀給予回饋、評價。
- 實驗對象相信該分析僅應用於他們、實驗對象相信分析者的權威
- 研究中的語句都是模糊的,讓人們認為語句符合自己的想法、性格。
巴納姆效應的相關研究中發現,帶有某些特定語詞的敘述能夠對受試者產生較大的影響力,且幾乎適用於所有人,例如「可能」、「有時候」、「你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很樂觀,然而在其他時候,你並沒有辦法不去注意事情可能帶來的後果」,而星座運勢、性格分析中往往使用大量類似的語句。亦有研究指出,相信占星術之準確性的受試者,極度容易受到巴納姆效應的影響;相反地,不相信占星術者則較不受巴納姆效應影響。此外,正面的肯定句是最容易產生巴納姆效應的陳述方式,一些研究指出,比起有科學佐證的準確描述,人們較傾向於相信有關自己的正面描述,如「你還有很多未能得到發揮的潛力」、「你是喜歡獨立思考的人」等,且不太認同負面描述,因為多數人更願意相信讓自己看起來更正面、積極的事情。
避免巴納姆效應的途徑
編輯避免巴納姆效應可以先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12]
- 思考文字內容是否適用於所有人
- 內容敘述夠精確嗎?
- 資訊的來源可信嗎?
- 資訊內容是否有失偏頗,例如只描述正面的結果?
- 其他人也這麼想嗎?
要避免巴納姆效應,需要客觀地認識自己,可透過以下幾點來努力:
- 學會面對自己的優缺點: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勇於面對真實的自己,接受劣勢並肯定優勢,才能成長。在工作中,很多人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害怕自己無法勝任目前的職位,想盡辦法掩蓋自身的缺點,適得其反。
- 培養收集資訊的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很少人天生就擁有明智和審慎的判斷力,因此我們必須透過讓大腦不斷收集資訊來培養決策能力。資訊的蒐集沒有相當的量,我們便很難做出明智的決定。
- 通過自己身邊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較,認識自己,以人為鏡,同時記得自己的獨特,切勿因比較失去自信:在比較的時候,對象的選擇非常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和自己比,或是拿自己的缺陷和別人的優點比,都會失之偏頗。因此,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條件合適的人做比較,找出適合自己的定位,客觀地認識自己。(與他人比較是否能有助於避免巴納姆效應仍有待商榷,尤其所謂「合適」的比較人選沒有明確標準)
- 通過重大的成功或失敗事件來認識自己:重大事件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可以讓我們了解自己的個性與能耐,從中發現自己的長處與不足。越是在成功的巔峰和失敗的低谷,就越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性格。
- 避免第一印象、先入為主的心理定見:人們在評價大腦接收到的資訊時,無論是人或物,總是存在先入為主的認知,以後碰到類似的人或物,都會參考首次認知所形成的記憶,久而久之便形成無意識的心理定勢。
- 避免情緒判斷,而是儘可能的客觀、理性:任何的判斷和選擇都需要權衡利弊,這種評估的正確性需要以理性作為主導,而不是單純好與壞的感受,除非這種選擇和判斷就是為了紓解情緒而做的決策。
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編輯比馬龍效應,又稱羅森塔爾效應、期待效應,是指人在被賦予高度期望之後,會表現更好的一種現象,類似於自我實現的預言,相反的,低度的期望會使表現變差。其命名來自於希臘神話中一位名為比馬龍的雕刻家,用畢生心血塑造了一座美麗的少女雕像,將雕像視如真人,並將其命名為加拉蒂(Galatea),且深深地愛上了它,立誓與之長相廝守,最終感動掌管愛與美之女神——阿芙羅黛蒂(Aphrodite),讓阿芙羅黛蒂將雕像變為真人。
比馬龍效應最初是由心理學家羅伯特·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和校長倫諾爾·雅各布森(Lenore Jacobson)在1968年進行一項實驗中發現的。在這場實驗中,他們對學校內的老師謊稱某些學生具有一定的潛能,而這些學生在一年後學業表現有顯著的進步。研究學者發現,由於老師對於這些學生的未來表現抱有非常高的期待,因此無形中影響了老師們的教學模式,導致這樣的結局。
然而,比馬龍效應具有一定的問題。教育心理學家 Robert L. Thorndike在其實驗中,證實了這個效應不適用於兒童智商的評估[60],此外,Stephen Raudenbush的一項薈萃分析(meta-analyze)表示當教師認識他們的學生兩周後,比馬龍效應的影響幾乎降為零。
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的研究
編輯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羅森塔爾,與雅各布森對比馬龍效應做篇幅的發表和討論。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假使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加強,學生的表現也會相對加強。也正是因為羅森塔爾對該效應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比馬龍效應也被稱為「羅森塔爾效應」。這個實驗的目地是用來支持'現實層面是可以受到他人的期望而影響'的假設。這種影響是有效的,主要是單看給予特定的個人正面或負面的期望。觀察者期望效應,在真實生活中,被觀察者無察覺的情況下給與期望,並觀察結果。羅森塔爾斷言這樣的期望可以實質上去影響並且完成自我實現的預言。在這個實驗中,羅森塔爾預測當告訴一位小學老師某幾位學生比其他學生聰明,這位老師可能會潛意識去幫助和鼓勵這幾位學生成功。1911年由一位心理學家所做名為聰明的漢斯的實驗指出表面上看起來有一匹懂得算術和做出各式各樣驚奇技能的馬,事實上是靠訓練員和觀察者無意識下給予的暗示(例如:表情、姿勢)而得出正確答案。在後來的時間裏,由於大部分老師都知道了實驗的真相與結果,羅森塔爾的實驗也因此經常會失敗。這並不妨礙我們觀察。在大部分學校中,教師會對成績優異的學生有更高的期望,對成績不好的學生會有更低的期望。從進入學校開始,教師就會不自覺對與自己相似、長得較高的學生、看起來乖巧的學生帶有好感。大部分學校裏的成績好與成績不好同樣可以作為羅森塔爾效應的依據。
因此,需要注意的是,比馬龍效應所稱的期望會導致被期望對象的表現之現象,並不單純源於心理上的期望本身,而很大程度來源於期望者在淺意識和意識層面上作出的,行動上的差別待遇,這些變因也需要被考慮進去,而不能單純將其當作是期望本身的一部分而忽略,這點需要多加注意。
比馬龍效應運用
編輯- 職場上的比馬龍效應
史德林·李維史東(J.Sterling Livingston)在 1988 年於《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管理上的比馬龍〉(Pygmalion in Management)一文,他認為管理者期待的部屬工作表現會影響他們對待部屬的方式。若部屬被管理者告知他們能勝任某些工作,並能成功,部屬通常能超越管理者的期待,甚至做得更好。若管理者能善用激勵的方法,能讓部屬的自信增加,潛力也會被激發,生產力從而隨之提高;反之,若管理者以批評的方式對待下屬,可能降低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和觀感,造成生產力下降並對其未來工作生涯產生不好的影響。
行政管理方面,比馬龍效應常指上司設立結構與原則,讓其下屬學習掌握抽象概念,以求最終轉變為工作中的實際操作行為,或是上司在評估下屬表現時,常有先入為主的看法,並在往後不斷尋求蹤跡以引證看法。而許多企業經營者確實也將比馬龍效應應用在經營企業上,例如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助手曾經在一次的南美投資案上造成40%的虧損,然而洛克菲勒非但沒有責怪他,反而誇讚他能夠保下如此多的資產已經不容易了,最後該助手持續邦公司締造佳績。
- 教育上的比馬龍效應
波麗安娜效應又稱做波麗安娜行為(Pollyannaism)或積極偏向(Positive Bias),這個概念是 Matlin 和 Stang 在 1978 年根據美國小說家 Eleanor Emily Hodgman Porter 的小說 PolLyanna 所提出,故事中的主角波麗安娜是一個樂觀積極的女孩,並且連帶感染周遭的人。波麗安娜效應指出人們傾向於對別人對他們的正面描述表示認同。研究顯示,在潛意識層面,人腦會傾向於關注較為樂觀信息,然而在意識層面卻傾向於消極的信息。也就是說,當你看到星座的敘述而認為自己很符合時,可能是因為受到敘述中的正面描述影響,而覺得星座很準,但事實上只是主觀認同而已,客觀上未必有顯著的差別。其內涵近似於巴納姆效應。亦有一些批評性格測試的人指責一些性格測試的結果表現出波麗安娜效應,目的是讓人傾向於認同分析結果,人格測試本身並不能檢驗人的性格。
另外,有類似於波麗安娜效應的理論叫「烏比岡湖效應」,取名的緣由是來自於作家凱羅爾筆下的烏比岡湖小鎮,那裏的人「所有女子都強勢、所有男子都英俊、所有兒童都比普通更優秀。」。而此效應指的是人往往會傾向於正面、樂觀的信息,但事實上自認的水平已高過自己的實際水平(也就是自我感覺良好)。比如1976年,美國大學委員會發現:在約100萬個學生中,預期僅會有半數人比平均還要好,但在學生自我檢測後,居然有高達70%的學生自認領導能力優於他人,並高達85%認為自己比平均而言更具社交能力。
血型與性格學說(Blood type personality theory)
編輯血型與性格學說,是一種盛行於日本和韓國等地的偽科學信仰,它指出一個人所屬的血型系統可以預測一個人的性格、氣質和與他人的兼容性。該理論通常被科學界認為是一種迷信,類似於西方的占星術信仰。
日本發展血型人格指標理論的原因之一是對德國科學家埃米爾·馮·鄧恩 (Emil von Dungern) 的聲稱的反應,即擁有B型血的人是劣等的。流行的信仰起源於 1970 年代能見正比古的出版物。
儘管已經提出了一些醫學假設來支持血型人格理論,科學界普遍認為血型人格理論是迷信或偽科學,因為缺乏(符合科學標準的)證據或可供(科學式)檢驗的標準。 儘管對血型和性格之間因果關係的研究是有限的,但大多數現代研究並未證明兩者之間有任何統計學上的顯著關聯。一些研究表明,血型和性格之間存在統計學上的顯著關係,儘管尚不清楚這是否僅僅是由於自我實現的預言。例如:現代占星學常將血型和星座融合,以解釋人的性格偏向。
歷史
編輯奧地利生物學家卡蘭·蘭德施泰納(Karl Landsteiner)於西元 1900 年發現 A、B、O 血型,波蘭學者希爾斯菲爾德(Ludwik Hirszfeld)與德國學者埃米爾·馮·登格恩(Emil Freiherr von Dungern)於 1910 年到 1911 年發現 ABO 血型遺傳性。此學說於日本昭和年間傳入日本,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教授古川竹二於 1927 年在《心理研究學》裏發表論文——基於血型的氣質研究,為人類第一次提出人的血型和人的先天性格有關聯。為了組織具有強大力量的軍隊,日本陸軍對此研究十分有興趣,因此贊助研究,以期找到最佳的血型組合來組織軍隊。因為霧社事件的爆發,古川於 1932 年再度發表論文,研究不同族群間的血型差異,想找到為何臺灣原住民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抗。然而,此研究結果遭金澤醫科大學古田種基教授質疑缺少科學根據,讓血型性格學說流行度逐漸降低。二戰結束後,能見正比古出書重新介紹血型和性格間的關聯,血型性格學說便再度成為流行文化,甚至由日 本擴及至韓國、中國。
科學證據
編輯大部分科學研究與證據都傾向認為,血型與性格的關聯性只是在部分東亞國家盛行的偽科學概念(pseudoscience),而這種迷信強調一個人的 ABO 血型可以代表對應的性格、氣質、與他人的合作相容性,可以給人一個心理建設或預期標準,因此依舊被視為一個人初見印象的重要參考標準。
從上述血型人格理論(blood type personality theory)的歷史發展中,我們能概知理論創始者制定的原因,且相關出版物稱此理論是由科學方法得出的結論。然而,後世專家、學者則認為,書中對於解釋血型與人格關聯的統計數據太過片面、主觀,且目前仍然缺乏有利證據、大量可靠統計數字來證實這個理論;但同樣地,至今為止也沒有多少研究證明血型和人格兩者之間不存在任何統計學上的關聯。隨着科技進步,我們掌握越來越多人體生理、心理機制,因此未來有可能出現支持血型人格理論的醫學證據。
以下是傾向支持血型人格理論的一些醫學證據與假設,包括:
- 激素分泌性狀——單胺氧化酶 MAO、多巴胺β羥化酶 DBH 等
- 神經元中的血型抗原
- 腦細胞表面表達的抗原
- 腦波和光照等
雖然隨着時代進步,越來越多醫學研究於這方面有所突破與開展,但很多研究經不起一再的驗證,因而無法完全被認為是被證實的結果。
以下是有支持也有反對血型人格理論的一些統計學數據例子:
- 日本社會心理學家統計了總共超過一萬名日本人及美國人的分析數據,發現 68 項數據指標中的 65 項在血型方面產生了非顯著差異,而其他 3 項也只表現出相對輕微的關係。因此,從數據分析能得知血型僅解釋了這些數據集的整體差異的 0.3%。這一結果代表血型對人的性格很少有所解釋,所以最後心理學家得出的結論是血型與人格無關。
- 西方學術研究人員分析了日本支持血型人格理論的統計學數據結果,發現有些聲稱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數據。日本社會心理學家 Akira Sakamoto 和 Kenji Yamazaki,於西元 1978 年到 1988 年分析的三萬份年度民意調查樣本數據,其實是日本血統典型的刻板印象造成的結果,實際上就是一種自我實現預言導致影響了當時的實驗結果。
- 日本社會心理學家山嶽重義公佈了他的問卷調查結果與數據分析結果,這些問卷分別於 1999 年(1,300 名受試者)和 2006 年(1,362 名受試者)統計。由結果發現,在一般情況下,只有對血型診斷有足夠知識和概念的受試者,有表現出有意義的差異性。因此必然是因為受到大眾媒體——尤其是電視節目——的影響。
- 有學者認為根據血型而進行的統計學數據中,有意義的差異不僅是「信仰」,同時也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日本心理學家渡邊裕子調查血液典型人格特徵的「自我識別率」——即先有血型有關於性格的觀念後,根據血型意識到自己可能的性格。由此推論血型之於性格有一定的差異性與對應性。而日本作家金澤正幸結合其他學者的統計分析數據,使用與渡邊滲透調查相同的項目與標準,認為血型之於典型性格的對應差異若是由「自我識別」所引起,則血型的差異率應該與「自我識別率」成比例。但研究中並沒有發現血型差異和自我識別率有任何關聯,因此他懷疑渡邊裕子的統計分析結果也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實際上,至今為止大多數支持血型人格理論,且以統計學分析所得出的研究結果都被詬病,認為具相關性的結果都只是不同形式的自我實現預言。然而,並沒有研究能直接證明「自我實現預言」是否能夠納入統計學的考量之中,其次目前研究人員對於自我實現預言的定義各不相同,導致任何統計結果所得出差異性是否真的具有意義,是否真的僅是受試者的自我實現預言引起,或者是否是由血型所造成引起等,至今仍有許多意見與見解。
血型人格理論與五大性格理論
編輯血型人格理論是一種認為人們的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與人格特質之間存在某種聯繫的理論。這種理論最初在日本流行,並且在一些亞洲國家如韓國和台灣也有相當的影響力。但它缺乏科學證據支持,所以它通常只是被視為一種流行文化現象,而不是嚴格的科學理論。
西元 2000 年後,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進行了「五因子模型」(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的測試,其主要目的為數據化五大人格特徵的自我評級,並預期自我認知的人格所造成的差異性,會在具血型刻板印象的受試者中被發現。然而,研究人員發現許多差異都是無意義的統計差異。因此,韓國心理學家何卓和其他專家再一次地對受試者進行了關於血型標準項目的調查問卷,也預期會有統計差異,但研究顯示,將五大人格特質的五因子模型應用於同一目標時,沒有發現差異,故仍與過去的結果大同小異。
曾有另一名韓國研究員宋恩重新分析了何卓的數據,在五大人格測試中的幾個獨立項目觀察到差異性,但最後卻發現,若將多個項目收集到五因子模型,差異又消失了。假設這些結果是正確的,將可以確定五因素模型檢驗(五大性格理論)無法檢測血型與性格的對應差異,意即五大性格理論無法支持血型人格理論的論述。
其他相關研究
編輯由M Rogers 和AI Glendon 在2003年發表在《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期刊上的研究《Blood type and personality》,對於血型與性格特徵之間的關聯進行了探索,並研究了在非臨床人群中血型是否可能與心理障礙相關聯。這項研究預測與其他血型的人相比,B型血的人在神經質上會較高,O型血的人在外向性和樂觀上會較高,A型血的人在和善性上會較高,而AB型血的人在盡責性上會較高。參與者包括了血型相等比例的180名男性和180名女性。該研究採用了由Goldberg發展的大五人格特質清單版本,以及修訂版樂觀生活取向測驗;多變量分析結果顯示,結合的依賴變數不會顯著受到血型的影響,也不會受到性別的影響,也沒有任何交互作用效應。這項研究不認為血型與性格之間存在關聯。
拖延與性格
編輯「拖延」(procrastination)在心理學上是一種行為而非疾病,也並非屬於一種特定的性格,不過部分研究顯示,「五大人格特質」(Big Five)中較低的「盡責性」分數,或是低自信、焦慮、消極思考的性格,會比較容易出現拖延的行為。「真正的拖延」和「待會再做」很難清楚區分,心理學家 Piers Steel 為拖延下出這樣的結論:自願延遲預定的決定或行動,儘管你知道延遲會讓事情變得更糟。其中,「是否為必要」很重要,如果背後有合理的原因,那麼你的任務延遲就不算是拖延。 根據「拖延心理學」一書,拖延者可分成五種類型:
一、 害怕失敗
「害怕失敗」的拖延心態,反映出的是一種「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對於這種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者而言,「不完美」就等於「失敗」。因為他們無法接受在「不夠完美」的情況下着手處理事情,因此,他們一直在等待一個「完美」的時機,讓自己準備到「完美」的狀態,才會動手去做一件事。他們並不是擔心失敗本身,而是害怕失敗之後別人的評價,因此只能不斷拖延來保持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完美,也不必面對自己能力的極限。
二、 害怕成功
害怕成功的心態可能來自於:
- 避免別人或自己受到傷害
有的人過度顧及他人的感受,把自己的成功視為對他人的冒犯,並且擔心好勝心會引發身邊的人的批評,同時也害怕競爭中的失敗者會懷恨在心進而報復自己。雖然無法確定競爭者的真實心態,但是擔心的心情很真實,所以利用拖延來隱藏自己想要競爭的慾望。例如獲提名可以當班長時,卻找藉口退居當副班長等行為。
- 成功需要付出太多
表現得越出色,就越容易被賦予更多責任、背負更多他人的期望。有的人擔心成功需要付出的時間和心力,遠遠超過了他們所能承受的程度,亦或認為成功會把他們推到聚光燈下,一舉一動都被許多人關注著。但通過拖延,他們降低了成功的機會,給了自己一個緩衝,好讓自己不陷入忙亂的生活或者不被眾人注目。
- 騙子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
騙子症候群主要的原因是歸因錯誤,有這樣症狀的人們會無法將自身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努力或能力,而認為是因為運氣或是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等外在因素所致。這樣的對自己產生錯誤認知的人們會害怕得到成功,總是陷於自身成功可能會被識破的恐懼當中。部分的人可能會更積極去完成事情,去洗刷認為自己只靠運氣的這種不安感,但在歸因錯誤未被矯正之前,這樣的積極反而造成一種惡性循環。而也有一部份人因為害怕成功,選擇以拖延等方式來隱藏自己,以避免成功被戳破的可能性,然而這樣的方式也只會加深對於自己能力的錯誤認知,無法正視自己的成果。所以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最主要的還是導正自身的歸因錯誤,透過像是團體治療(Group psychotherapy)的方式建立自信心,得到可以正確衡量自身能力的認知,讓自己感受到自身的成功是源自於自身的努力與實力,如此一來就能去除掉惡性循環的發生。
三、 反抗權威
被指派或是有期限的工作,會對部分拖延者產生「自主權受損」的感受,進而產生反抗意識,利用拖延執行工作產生「報復」的快感,產生「拿回主控權的安全感」,拖延成為一種「無聲的獨立宣言」。例如當父母吩咐小孩寫功課,小孩就偏不想去寫,因為認為自己想寫的時候自己就會去寫了,不需要他人的命令和操縱。
四、 「害怕分離」或「害怕親近」
前者透過拉近距離滿足安全感,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會為了要融入群體,也對自己的想法缺乏自信,所以不願意成為起頭的人,拖延等待其他人的引導,時常依賴他人,甚至追求當「第二名」;第二種是停留在過去熟悉的情境、型態、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現實生活都是過去的場景。 而後者利用拖延與他人保持疏離感,也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因為擔心他人一旦越熟識後會對自己的要求會越來越多,進而得寸進尺,例如不把事情做好就不用擔心上司的青睞。;第二種是認為人際關係中,與其最後有可能失去,不如從一開始就不與他人有親近關係,反而可以不用承擔失去的難受。
每個人習慣的人際關係都不同,而每件事情需要與他人合作的程度也不同,太過緊密或太過疏離的人際關係需求,都可能使我們產生抗拒進而出現拖延行為。
五、 與現實脫節的時間觀
每個人對「客觀時間」的流逝感受不同,通常無法量化也沒有共識,這種時間感稱為「主觀時間」。若主觀時間的感受與客觀時間脫節,可能會使我們花過多的時間在相對容易做的瑣事上,很輕易地給我們「有在做事情」的成就感,並且覺得還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完成重要的事項。此外,只依照個人的「主觀時間」活動,可能會造成與現實時間格格不入,導致事情進程嚴重拖延,這種「忽視未來」的心態會造成問題。
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 設立截止日期
- 截止日期可以對完成任務這項行為帶來壓力,進而提高人們的生產力。此外,沒有截止日期很容易讓人陷入一種無限修正的迴圈裏面,進而使人感受不到完成一件作品之後的成就感。因此,設置截止日期不僅可以讓人快速按時完成任務,也是對完成任務的一種心理保護。
- 改變環境
- 在一個充滿干擾的環境中,人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注意力,從而讓自我產生拖延。抵制誘惑本身需要很大的意志力,一個嘈雜的環境會增加人完成事情的難度,所以工作時應該盡量排除周遭干擾,盡量讓自己處於安靜、專注的工作狀態,可以適當地設置關閉訊息、佩戴耳塞等方式來增加自我專注度。
- 心法的轉變
- 拖延有部分是基於過度完美主義所引起,有部分人會因為難以達成預期的完美標準,而乾脆放棄與拖延整個工作。透過心理意識的紓解與轉換,其實就是打破個人心理完美主義的期望,降低對目標的心理期待。用這個心法就可以讓拖延症的心理壓力減輕很多,在恢復執行目標的動力後,自然不再拖延。
- 五秒法則與五分鐘指令
- 五秒法則是由《五秒法則》的作者梅爾·羅賓斯發明,做法是在心裏倒數 5 秒,當數完後就馬上開始個人想做的事情。梅爾相信開始新事物從來沒有『對的時間』,只要人開始執行就能發現持續下去的力量。而如果覺得『五秒法則』太過短促,不妨延長時限,在五分鐘內強迫自己開始一件事情,這便是五分鐘指令。
- 是一種時間管理方法,該方法為每工作一個番茄鐘的時間(25 分鐘),休息 5 分鐘,連續4個番茄鐘(即2小時)後休息 15 分鐘
- 原理:
- 番茄工作法的關鍵是規劃,追蹤,記錄,處理,以及可視化。在規劃階段,任務會依照優先順序排入"To Do Today" list。 這允許用戶預計每個任務的工作量。當每個番茄時結束後,成果會被記錄下來以提高參與者的成就感並為未來的自我觀察和改進提供原始數據。
- 番茄時意指每個工作時段的時長。當任務完成後,所有番茄計時器剩下的時間會被用於過度學習。短暫休息時間可以輔助達到心理學上的同化作用,3-5分鐘的短休息間隔開每個番茄工作時段。四個番茄工作時組成一組。一個15-50分鐘的長期休息間隔開每組作業。
- 這項時間管理技術的本質目的是減少內生和外在的干擾對意識流的影響。一個單位的番茄工作時不可再細分。當在番茄工作時中被打斷的情況下,只可能有兩種情況:干擾的活動被推遲(告知 - 協商 - 安排日程 - 回訪),或者當前的番茄工作時廢棄,必須重新開始。
簡介:
1928年,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莫爾頓馬斯頓在他的Emotions of Normal People一書中,創建了一個理論來解釋一般人的情緒反應。而為了檢驗此理論,馬斯頓博士需要採用某種心理測評的方式,來衡量人群的情緒反應。因此,他採用了四個他認為非常典型的人格特質因數:Dominance\(支配\)、Influence\(影響\)、Steadiness\(穩健\)及Compliance\(服從\)。
自此DISC理論開始蓬勃發展,被廣泛運用於許多不同領域。在二次世界大戰中,DISC被用於新兵招募工作;隨着其高價值,越來越受到軍方的重視。二次世界大戰後,DISC也被推廣於企業招聘,現今已成為許多公司甄選員工的工具。
DISC人格測驗着重從以下四個與管理績效有關的人格特質對人進行描述,即支配性\(D\)、影響性\(I\)、穩定性\(S\)和服從性\(C\),從而了解應試者在職場或社交生活中的表現模式。
DISC每一測驗題均有4個選項,各自代表某一人格類型,應試者需從4個選項中選擇最符合自己或最不符合的選項。最後統計結果中,被選擇最多的類型,即是自己所屬的人格類型。事實上,每人都擁有DISC四種特質,但因表現出的比例多寡不同,並且在不同場合也會有所改變,從而形成千萬種組合,也就是型型色色的性格。
內容:
DISC以4種動物代表4種類型:老虎(D 支配型)、孔雀(I 影響型)、無尾熊(S 穩健型)、貓頭鷹(C 分析型)
- 老虎:外向、果斷、熱愛挑戰、喜歡做主、行動者與推動他人行動的人、教易與他人產生衝突
- 孔雀:外向、樂觀、表達能力佳、重視人際互動、希望成為注意力中心、充滿好奇心、熱情、易以自我為中心
- 無尾熊:內向、執行者、追隨者、聆聽者、喜愛安定、低調、平和無攻擊性、答應的事情會默默完成、缺乏主見、不善於做決定
- 貓頭鷹:內向、善於思考與規劃、深思熟慮、目標感強、交友慎重、優柔寡斷、適度思考時易情緒低落、易受環境影響
優缺點:
- 優點:憑着僅僅24道問題,DISC就能夠反應個人的多面,並且應用層面廣。
- 缺點:然而,DISC在理論體系構建方面,還沒有MBTI深入專業,而類似MBTI的全球認證體系,也是DISC所缺乏的,畢竟DISC這四個字沒有版權。
企業管理:
DISC四類型分別有其適合的職業。因此企業透過測驗,某種程度上可得知應試者是否適合某職位。
- D 支配型:企業家、管理階層等
- I 影響型:廣告、企劃、公關等社交或需要協調的工作
- S 穩健型:社會工作、慈善企業等
- C 分析型:幕僚、工程師等需要縝密邏輯思考的工作
人際互動: 以職場為例,不論是對上司的應對,對下屬的應對,對同事的應對,其實都是人際關係的事情,而非問題本身的麻煩。只要能掌握與人相處的訣竅,就可使事情簡單化。此時藉由DISC,觀察跟分析知道所處對象是哪一型,那麼就可以用相對應的型態去」管理」這個人。
意思就是「變成跟目標一樣,讓他認同你」。所以,例如上司或是平輩是老虎型(支配型),那麼試着變成老虎,會更容易溝通;若上司像老虎般強勢、快節拍,自己無法跟上則勢必引起衝突。而若同事是無尾熊,凡事都慢慢來,不喜歡處於壓力大的環境,那麼如果你像一隻老虎一般表現得很強勢,雙方的關係或許會陷入僵局,無法深入交往。但若兩者能對彼此的性格與做事方法有所包容,就能在相互配合之餘擁有更好的工作效益。
有時也有反向操作的時候。以一位業務員為例:若客戶多話,業務員就少話而注重傾聽;客戶少話時,業務員就可以多說一些、引導他到業務員所要去的地方。若客戶是屬於孔雀型滔滔不決的類型,業務員也還一樣像孔雀般,跟客戶搶話講,那麼還能得到客戶的喜歡嗎?顯然這種分析應用仍需配合實際情況判斷,不可硬性代入適用。
可見DISC僅能作為性格、能力分類上的參考使用,而非完全作為篩選人才或是能力判斷之基礎。因此心理學應用的測驗是一種生活與社會上的輔助,並不是完全準確的判定,因此切勿過於相信或是受其限制,產生人格標籤化的情形。
對其他學科的影響
編輯人類學中的文化人格學派
編輯文化人格學派,又稱歷史特殊論,是以美國人類學家法蘭茲·鮑亞士(Franz Boas)為首所形成的人類學流派。
作為人類學和心理學的交會,在進入社會學或人類學的領域時,研究者面對的研究對象是集體,例如:文化人格學派討論個性與氣質,是以文化為一個同質的整體,且固着在特定的地理範圍內,清楚的定義、深藏其中的人格皆可以運用到整個文化的集體,甚至是國家的個性、民族性。
然而,心理學由於採取方法論的個人主義,人格、個性是根據個體建構的,因此較少在此出現爭議,但當指涉的群體擴大時,便很容易找到脫軌者,可以駁斥文化人格學派的論點。舉例而言,象徵人類學家克利弗德·紀爾茲(Clifford Geertz)認為,人類學不能將一個地方當作自然科學實驗室,一看到人性純粹的發揮,就認為值得定位成特殊的個案。人與人的互動、產生的文化都存在許多個體作用的層次,無法預設個體沒有差別,好像個人人格是集體的文化的延伸,這樣的文化觀會出現問題,也脫離後續人類學家討論的方向。
相關著作
編輯1. 露絲·潘乃德(Ruth Benedict)
《文化模式》(1934) 潘乃德借鑒了尼採在古希臘悲劇研究中所使用的幾個概念,得出了三種文化模式:日神型、酒神型和妄想型。她指出不同的文化形貌,決定了個性的形成。個人生活史的主軸,是對社會所遺留下來的傳統模式和準則的適應,風俗塑造了人的經驗和行為。因此,文化就會產生它的性格特徵,成為區別於其它文化的獨特整體。該書敘述了文化的不同選擇之路,明確地闡明了人類學的目的在於理解他人的文化。此外,她表明,在任何一種文化環境內,定位正常與非正常的邊際線是由該文化決定的。所謂「有道德」的行為,都是那些符合一定社會善惡標準、與社會正常運作相符合的行為;而所謂「異常」的行為,只是一系列不為文化價值觀念、規範所認可的行為。她主張社會對於那些具有特殊行為的人應該採取寬容的態度。
《菊花與刀》(1946) 二戰期間,美國的許多人類學家被徵召進政府的某些機構服務,美國政府開始考慮如何結束戰爭以及制定對德國、日本的政策,由於日本這個東方民族在戰爭中的所作所為,令英美當局無法把握,潘乃德受政府之託,着手研究日本。她通過訪問日裔美國人、觀看日本影片、閱讀書籍雜誌方法,研究日本歷史和分析日本人的性格著作,得出了後來影響美國政府對日政策,以及與後來日本整個發展情況基本一致的看法。在《菊與刀》一書中,她重點探討了日本社會的基礎、日本社會人與人的關系和維持這種關系的主要要素,日本人格形成的童年經驗等問題。在書中,她提出了等級制度、報恩意識、兒童教養等日本文化的關鍵概念,尤其是日本特有的「恥」文化,與一般歐美的絕對道德與良知所催生的「罪」文化,認為日本有如被鐵絲束縛的菊花,在各種義務與責任限制下發展出獨特的價值觀。
2. 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
《薩摩亞人的成年--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類的青年心理研究》(Margaret Mead,1928) 此書清楚地表明了米德的文化決定論觀點:一個人成年人格的形成,深受其所處文化的影響,尤其是不同文化或社會環境的兒童教育養成,對人的個性形成有關鍵性的影響。她在書中指出,西方社會青少年的犯罪、青春期問題和性壓抑是西方文化的產物,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問題,而野蠻社會對兒童的訓練方式反而對人格成長有良好的影響。《薩摩亞人的成年》一書使米德在人類學界一舉成名,文化人類學界將之譽為標志文化與人格研究領域之開端的里程碑。
《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1935) 米德在新畿內亞的三個原始部落做了長期田野調查,得出「兩性人格的差異是由文化導致」的觀點。男性與女性的個性是文化的塑造,傳統規定男性要剛強、勇武,女性要柔弱、溫情,而那些背離社會規定的人格必然要遭到社會的議論和懲罰。這實際上會造成兩性的嚴重對立,造成女性才華的浪費。米德主張,社會應允許同一性別的個體具有截然相反的氣質,每個人都不必為沒有男性氣概或女人其而顧慮重重,特別是女性,應當發揮自己的潛能。米德的觀點後來為女權主義者重視,並被進一步運用到相關的女權學說上。
《新畿內亞兒童的成長:原始社會教育問題的比較研究》(1930) 討論了新幾內亞兒童的教育與成長,比較那時未開化的島嶼對於婚姻、性和超自然世界的態度。
《文化與承諾》(1970) 本書為米德晚年的經典著作,着眼於整個人類文化史的發展。她認為全部人類文化傳承可分為三個基本類型: (一)前塑文化(後備向前輩學習):又稱為老年人文化,主要特徵是文化變遷緩慢,缺乏疑問和自我意識,生活範圍與變革較小,擴大家庭為主要的家庭類型;前輩特別是祖父母在家中有絕對的權威,他們的價值觀、行為規範、利益準則是後備學習的楷模;社會成員有強烈的認同感,創新和有意識的文化造就的行為很少。 (二)同塑文化(同時學習的文化):肇始於前塑文化崩潰之際,全體成員以當今流行的行為模式作為自己的行為守則,希望根據自己的切身經歷,和同一輩人的行為標準來創造新的生活模式;核心家庭取代擴大家庭成為主要的家庭組成類型;社會處於不斷變動的狀態,行為準則和價值觀不斷變化,人們對文化沒有確切的歸屬感;年輕人出現變革意識,世代衝突開始產生 (三)後塑文化(前輩反過來向後輩學習的文化):也稱為青年文化。世界性區域出現,通訊科技和交通工具的發展迅速,文化傳承出現了跳躍性和間斷性;由於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年長者的傳統經驗失去了權威和價值的優勢,而長輩對於學習新事物又感到吃力。而年輕人掌握了更嶄新的科學技術,以自身視角出發的社會變遷經歷使他們開始反抗前輩與傳統。由此,出現老一輩守舊和年輕一輩的矛盾——代溝因此形成。米德認為,老人要向年輕人學習,才能消除代溝。
書籍影音
編輯影音
編輯- The Big 5 Personality Traits
- 影片內容簡介:作者以口語化的方式介紹了坦率(Openness)、責任感(Conscientiousness)、外向(Extraversion)、親和力(Agreeableness)、神經質(Neuroticism)五大性格。
- Rorschach & Freudians: Crash Course Psychology #21
- 影片內容簡介:介紹佛洛伊德關於性格成因的理論。
- Bandura's Bobo Doll Experiment
- 影片內容簡介:簡介性格學習論以及其實驗狀況,可以從影片中觀察到孩童明顯的學習、模仿現象。
- The Barnum Effect
- 影片內容簡介:影片呈現巴納姆效應的實驗,意即人們會對於他們認為是為自己量身訂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給予高度準確的評價,而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
- Vlog #18 -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 影片內容簡介:說明一個人對於他人的期望,往往成為被期望的人自我實現的預言。
- Self fulfilling prophecy
- 影片內容簡介:介紹自我應驗預言、自我應驗預言循環五步驟。
-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Slideshow
- 影片內容簡介:影片描述主題統覺測驗出現的歷史, 以及其操作方式和現今的應用。
- 用理論解釋為什麼你會相信星座
- 影片內容簡介:影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為什麼星座會被普便大眾相信,內容提及由佛瑞所施行的實驗以及巴勒姆效應。
- 談阿德勒學派之心理評估~「出生序」與「家庭星座」~
- 影片內容簡介:以阿德勒心理學介紹出生序與家庭星座對於性格的影響。
- What is Openness to Experience?
- What is Conscientiousness?
- The Six Facets of Extraversion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 The Six Facets of Agreeableness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Traits)
-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Neurotic?
- What is Situationism?
-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 (SST)
- 哈洛的實驗:關於依附理論
- How changing your story can change your life
- TED:人格測驗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書籍
編輯- 《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
- 作者:Lawrence A. Pervin、Daniel Cervone
- 出版社:雙葉書廊
- 簡介:本書講述性格心理學的理論與研究的相互影響,同時應用個案範例來說明。
- 《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 作者:Judith R. Harris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簡介:本書從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靈長類動物學、演化生物學等的觀點,說明影響孩童性格養成的是同儕間互動的交互影響而形成。
- 《基因或教養》
- 作者:Judith R. Harris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簡介:本書以演化心理學為基礎,從地位系統、社會化系統和關係系統說明造成人格差異的原因。
- 《虎媽的戰甲:三項黑暗人格特質,竟然讓人出類拔萃!》
- 作者:Amy Chua、Jed Rubenfeld
- 出版社:三采
- 簡介:本書研究發現美國的成功族群在族群傳統上具有三個共通特質:優越情結、不安全感、衝動控制。
- 《非典型力量:瘋癲的智慧、偏執的專注、冷酷的堅毅,暗黑人格的正向發揮》
- 作者:Kevin Dutton
- 出版社:大牌出版
- 簡介:本書說明人格病態者獨特的個性人格、行為模式及邏輯思維。
- 《無處不在的人格》
- 作者:弗朗索瓦.勒洛爾、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簡介:本書介紹十二種人格障礙,並給出應對人格障礙的方法。
- 《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
- 作者:蘇珊.坎恩
- 出版社:遠流
- 簡介:本書說明性格內向者在不同文化及環境下,如何將自身的獨特性格轉化為優勢。
- 《心理學家教你 59 秒變 A 咖》
- 作者:Richard Wiseman
-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 簡介:本書以心理實驗及科學理論推翻我們認為能夠幫助自己達到預期目標的方法,進而提出執行時間短且立即見效的技巧。
- 《讓你瞬間看穿人心的怪咖心理學:史上最搞怪的心理學實驗報告》
- 作者:Richard Wiseman
-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 簡介:本書以心理實驗結合科學理論,試圖找出行為背後潛藏的動機及原因。
- 《榮格人格類型》
- 作者:Daryl Sharp
- 出版社:心靈工坊
- 簡介:研究文學、心理學、精神疾病學等,並透過心理學實務經驗觀察,歸納出人性心理包含人格傾向及功能的類型。
- 韋瓦第效應:你的人生是不是被貼了標籤?別讓刻板印象框住,普林斯頓大學必讀心理學講義
- 作者:克勞德‧史提爾
- 出版社:臉譜
- 簡介:本書深入剖析身分認同感的形成因素和過程,具體呈現一直以來區區的標籤作用在每個人身上的力量有多麼強大,最後鋪陳出一項完善計劃,讓我們拒絕等號人生,重塑自己的身分。
電影
編輯- 分裂(SPLIT)
- 導演:奈·沙馬蘭
- 上映日期:2016 年
- 簡介:幾個女孩被一個人格分裂症患者綁架,患者擁有 24 個人格,其中一個最強大的人格會殺害無辜的人。她們只能透過和其他較不具攻擊性的人格對話,從中尋找一線生機。
- 第 22 年的告白:我是殺人犯(日語:22 年目の告白-私が殺人犯です-、英語:Memoirs of a Murderer)
- 導演:入江悠
- 上映日期:2017 年
- 簡介:因為妻子被變態殺人犯殺害,主角賭上一切,聲稱自己就是變態殺人犯,並大張旗鼓地公開他的所作所為和心路歷程,模仿他的人格,企圖藉此激怒對犯罪有特別執著的元兇,引誘他按捺不住而露出馬腳。
- 凱文怎麼了?(英語: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 導演:Lynne Ramsay
- 簡介:依娃(蒂妲·絲雲頓)本是一個到處旅行的自由女孩,在懷了小孩凱文(伊薩·米勒)後,她便覺得被他限制了自由,從懷孕期間就對這孩子潛意識中感到厭煩,依娃儘管盡責地去養育他,凱文仍察覺到母親對自己的厭惡,因此從小便處處和母親做對,到了他將滿十六歲之際,他在校園裏展開了一場大屠殺。一幕幕血色的回憶追溯著母子兩人在成長過程間緊繃尖銳的關係,同時也襲擾著如今備受輿論譴責的伊娃,伊娃拼命刷洗卻刷洗不去的猩紅到底是被人潑灑的油漆還是不可原諒的罪愆……
- 鬥陣俱樂部
- 導演:大衛·芬奇
- 簡介:一名受嚴重失眠困擾的上班族,對人生已不抱任何希望,直到他遇上了泰勒,他的生活又開始出現了火花。他們共同創立了一間俱樂部,從中用最原始的方式,發洩情緒及壓力。漸漸地,主角領悟了一些簡單卻也難能可貴的哲理。
- 秘窗
- 導演:大衛 科普
- 簡介:一位碰到了寫作上瓶頸的名作家,也正與妻子辦理離婚手續,愛情和事業兩失意的他,決定搬到一個湖畔旁的小木屋,專注的完成他的最新懸疑小說,卻碰到一位瘋狂書迷指控他抄襲自己的作品,並用各種詭異的方式跟蹤並騷擾他,後來他才慢慢的發現,原來這位瘋狂書迷其實對他的思想和作為瞭若指掌,根本就像他書中的反派角色一樣
- 大獨裁者落難記
- 導演:賴瑞・查爾斯
- 簡介:本電影講述了獨裁者阿喇丁上將統治了北非國家「瓦迪亞共和國」(Republic of Wadiya)是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國家,而他的獨行為引起了聯合國的注意,國際社會也不斷設法去管制他。阿喇丁是一個喜好女色、不成熟、昏庸無度且擁有偏執人格的統治者,由他領導的瓦迪亞政權殘暴異常,且有極強的侵略主義,甚至還研發了核彈,這讓聯合國十分不滿,決定出兵。為避免戰火,阿喇丁只好親自赴聯合國總部。然而到達後不久,阿喇丁卻被自己叔叔泰米所雇傭的殺手綁架。在行將被滅口之際,阿喇丁僥倖逃脫,流落紐約街頭,在流落街頭的過程中,他第一次感受了「窮」但感覺,在這逃亡的路上,他以前昏庸殘暴、淫逸驕奢的性格漸漸改變......
- 愛在心裏口難開
- 導演:賴瑞・查爾斯
- 簡介:梅爾文·烏戴爾 是一名成功的小說家,但他患有極度嚴重的潔癖、強迫症,這讓他不得不成為一個孤僻的人。唯一一個似乎能忍受他,而不評論他的人是一名餐廳女服務員,卡羅爾·康納莉。在某天,他的鄰居,賽門·畢夏普住院後,梅爾文必須去照顧鄰居的狗。義務照顧除本身以外的某個生命,導致梅爾文逐步建立與其他人類的關係,和改變他的生活方式......在這部電影裏,可以看見梅爾文·烏戴爾他性格的轉換,從原本不近人情到後面的溫暖善良,他的潔癖、強迫症可能是與他人接觸的阻礙,但不是對他人冷暴力、粗魯的藉口,在電影的最後,他也與過去那個冷漠的性格和解,做一個面帶微笑,和煦的人。
- 怵目驚魂28天
- 導演:理查·凱利
- 簡介:故事描述東尼·達爾克是一位住在在美國維吉尼亞州一個名為 Middlesex 的小鎮上,時值1988年總統大選,而他是一名受到心理問題困擾的青少年,他會夢遊,但他也有積極去向心理醫生求診,可是這夢遊跟其他的心理因素遲遲不能解決,讓他變的內向怕生,不敢跟其他人接觸。但在某天深夜,一個不明的噴射引擎墜毀在東尼的房間。他正好受到腦海的某種聲音指引,夢遊離開了房間而倖免於難。那個聲音的主人名叫法蘭克(Frank),是一個身着全套兔子裝扮的人。法蘭克向東尼宣告,這個世界還有28天6小時42分12秒就要毀滅了,一開始他並不相信,但種種的事件發生讓他不得不正視這個預言,內向的他卻在警告大家這件事上屢屢受挫,而距離地球毀滅的時間正在倒數......本電影中,能夠看見東尼·達爾克他為了拯救世界,從一個內向怕生的男孩到成熟、能夠流利的跟他人表達自己的穩重青少年,這樣的轉變除了外力推進,我想更重要的是他那顆想拯救大家的心!
關鍵詞彙
編輯英文 | 中文 |
---|---|
Openness | 經驗開放性 |
Conscientiousness | 盡責性 |
Extraversion | 外向性 |
Agreeableness | 愉悅的 |
Neuroticism | 神經質 |
Psychoanalysis approach | 心理分析取向 |
Fixation | 固着 |
Behaviorist approach | 行為取向 |
Operating condition | 操作制約 |
Classical condition | 古典制約 |
Evolutionary approach | 演化取向 |
Traits | 特質 |
Five factor theory | 五因子理論 |
MPTI | 麥布二氏類型指標量表 |
The Big Five | 大五人格模型 |
DISC | DISC 人格測驗 |
The Big Seven | 大七人格模型 |
Chinese personality | 華人性格 |
Gender | 性別 |
Implicit theory | 內隱理論 |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 人際互動 |
Status | 地位 |
Career self-efficacy | 生涯自我效能 |
Career decision-making | 生涯決定 |
Personality types | 性格類型 |
Preferences | 興趣愛好 |
Mental health | 心理健康狀況 |
Perfectionism | 完美主義性格傾向 |
Frustration tolerance | 挫折容忍力 |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 心理適應 |
Academic adjustment | 學業適應 |
Emotional adjustment | 情緒適應 |
Childhood personality trait | 兒童性格因素結構 |
Big-five model | 人格五因素模式 |
Trait theory | 特質論 |
Chinese personality perception | 華人性格知覺 |
Chinese dialectical thinking | 華人辯證思維 |
Zhong Yong Belief-Value | 中庸思維 |
Personality dimension | 性格基本向度 |
Personality perception dimension | 性格知覺向度 |
Gender Differences | 性別差異 |
Age difference | 年齡差異 |
The Topographical Theory | 意識結構模式 |
Conscious level | 意識層 |
Unconscious level | 潛意識層 |
Preconscious level | 前意識層 |
Pleasure principle | 享樂法則 |
Reality principle | 現實法則 |
Idealistic principle | 理想法則 |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 性心理發展 |
Oral stage | 口腔期 |
Anal stage | 肛門期 |
Phallic stage | 性蕾期 |
Latency stage | 潛伏期 |
Genital stage | 生殖期 |
Trait of type view | 特質論 |
Situationist view | 情境論 |
Interactionist view | 互動論 |
參考資料
編輯- ↑ Goldsmith, H. H., & Campos, J. J. (1982). Toward a theory of infant temperament. In R. N. Emde & R. J. Harmon (Eds.), The development of attachment and affiliative systems (pp. 161-193)
- ↑ Allport, G. W.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Holt.
- ↑ Claridge, G., & Davis, C. (2003).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Arnold.
- ↑ Schwartz, C. E., Wright, C. I., Shin, L. M., Kagan, J., & Rauch, S. L. (2003). Inhibited and uninhibited infants "grown up": Adult amygdalar response to novelty. Science, 300(5627), 1952–1953.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1083703
- ↑ Rothbart & Bates, 1998
- ↑ Buss & Plomin(1996)
- ↑ w: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 ↑ w: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
- ↑ Wilson, M., & Daly, M. (1985). Competitiveness, risk taking, and violence: The young male syndrome. Ethology & Sociobiology, 6(1), 59–73. https://doi.org/10.1016/0162-3095(85)90041-X
- ↑ Gallup,1998
- ↑ Frey & Ruble, 1990
- ↑ Blakemore & Robbins. 2012
- ↑ Williams & Dunlop, 1999
- ↑ Petersen, 1989
- ↑ Caspi & Moffitt, 1991
- ↑ Steinberg & Morris, 2001
- ↑ Larson & Richards, 1991
- ↑ Steinberg & Morris, 2001
- ↑ Baumrind, 1980
- ↑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梁庚辰,2018
- ↑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梁庚辰,2018
- ↑ https://www.ufrgs.br/psicoeduc/chasqueweb/edu01011/behaviorist-watson.pdf
- ↑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梁庚辰,2018
- ↑ https://psycnet.apa.org/record/1996-13338-001
- ↑ 表格來源:人格理論新紀元:人格五因素模式之測驗工具與其研究應用/薛秀宜、陳利銘、洪佩圓
- ↑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he-behavioral-science-hub/202211/personality-assessments-separating-science-nonsense。
- ↑ https://www.swanpsych.com/publications/SteinSwanMBTITheory_2019.pdf#:~:text=URL%3A%20https%3A%2F%2Fwww.swanpsych.com%2Fpublications%2FSteinSwanMBTITheory_2019.pdf%0AVisible%3A%200%25%20
- ↑ https://knowledge.wharton.upenn.edu/podcast/knowledge-at-wharton-podcast/does-the-myers-briggs-test-really-work/
- ↑ In Defense of the Myers-Briggs
- ↑ How good is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for predicting leadership-related behaviors?
- ↑ Evaluating the validity of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theory
- ↑ How Accurate Are Personality Tests?
- ↑ [1] The heritability of Cluster B personality disorders assessed both by personal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 ↑ https://www.nathanwhudson.com/
- ↑ "From Jerusalem to Jericho": A study of Situational and Dispositional Variables in Helping Behavior". JPSP, 1973, 27, 100-108. https://psycnet.apa.org/doi/10.1037/h0034449
- ↑ Mischel, W., & Shoda, Y. (1995). A cognitive-affective system theory of personality: Reconceptualizing situations, dispositions, dynamics, and invariance in personality structure.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2), 246–268. https://doi.org/10.1037/0033-295x.102.2.246
- ↑ (英文)Discuss Heath-Carter’s method of somatotyping and it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2024年1月2日).
- ↑ (英文)Discuss Heath-Carter’s method of somatotyping and it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2024年1月2日).
- ↑ (英文)Discuss Heath-Carter’s method of somatotyping and it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2024年1月2日).
- ↑ http://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1065912917698045
- ↑ https://hdl.handle.net/11296/9npag5
- ↑ Hirsh, J. B., DeYoung, C. G., Xu, X., & Peterson, J. B. (2010). Compassionate liberals and polite conservatives: Associations of agreeableness with political ideology and moral valu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5), 655-664.
- ↑ Lytwyn, T. (2012). The personality of policy preferences: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yers-Briggs personality types and political views. Res Publica-Journal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17(1), 11.
- ↑ http://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146167216652859
- ↑ Joshua, Jackson; 等. Your friends know how long you will live: a 75-year study of peer-rated personality trai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Mar 2015, 26 (3): 335–340.
- ↑ Hudek-Knežević, Jasna; Kardum, Igor. Five-factor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3 Health-related Personality Constructs as Predictors of Health. Croatian Medical Journal. 2009, 50 (4): 394–402. doi:10.3325/cmj.2009.50.394.
- ↑ Iwasa H, Masui Y, Gondo Y, Inagaki H, Kawaai C, Suzuki T. Personality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mong older adults dwelling in a Japanese community: a five-year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May 2008, 16 (5): 399–405. 溫哥華格式錯誤 (幫助)
- ↑ Kavita, Vedhara; 等. Personality and gene expression: D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leukocyte transcriptome?.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15, 52: 72–82.
-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88107/2/701802.pdf
- ↑ Vedel. (2016). Big Five personality group differences across academic majors: A systematic review.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92, 1–10.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15.12.011
- ↑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7120051?report=abstract
- ↑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681419
- ↑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5400235_Social_Investment_and_Personality_A_Meta-Analysis_of_the_Relationship_of_Personality_Traits_to_Investment_in_Work_Family_Religion_and_Volunteerism
- ↑ Roberts, & Davis, J. P. (2016). Young adulthood Is the crucible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Emerging Adulthood (Thousand Oaks, CA), 4(5), 318–326. https://doi.org/10.1177/2167696816653052
- ↑ Campbell, W. (2018). The psychology of narcissism. [online] Ted.com. Available at: https://www.ted.com/talks/w_keith_campbell_the_psychology_of_narcissism#t-294988 [Accessed 16 Dec. 2018].
- ↑ https://heho.com.tw/archives/21262
- ↑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1599/
- ↑ 程淑華、謝王惠、蘇俊欣(2014)。堅毅性格之可塑性初探。復興崗學報,(104),175-198。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04298063-201406-201407180010-201407180010-175-198
- ↑ Kobasa, S. C. (1979, Jan). Stressful Life Events, Personality, and Health: An Inquiry into Hardi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 1–11. doi: 10.1037/0022-3514.37.1.1
- ↑ Thorndike, R.L. (1968). Reviewed work: 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by Robert Rosenthal and Lenore Jacobs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5(4), 708–711.
期刊
編輯- Holder, M. D.; Klassen, A. (13 June 2009). "Temperament and Happiness in Children".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1 (4): 419–439. doi:10.1007/s10902-009-9149-2.
- Joshanloo, M.; Afshari, S. (26 November 2009).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elf-Esteem as Predictors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Iranian Muslim University Students".
- Lischetzke, T.; Eid, M. (August 2006). "Why Extraverts Are Happier Than Introverts: The Role of Mood Regul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4 (4): 1127–1162. doi:10.1111/j.1467-6494.2006.00405.x. PMID 16787431.
- Lucas, R.; Baird, B. "Extraversion and Emotional Reactiv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6 (3): 473–485. doi:10.1037/0022-3514.86.3.473.
- Strobel, M.; Tumasjan, A.; Spörrle, M. (February 2011). "Be yourself, believe in yourself, and be happy: Self-efficacy as a mediator between personality factor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2 (1): 43–48. doi:10.1111/j.1467-9450.2010.00826.x.
- Zelenski, J.; Santoro, M.; Whelan, D. (April 2012). "Would introverts be better off if they acted more like extraverts? Exploring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counterdispositional behavior". Emotion. 12 (2): 290–303. doi:10.1037/a0025169.
- Corr, Philip J.; Matthews, Gerald (2009).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1. publ. ed.).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86218-9.
- Sadock, Benjamin; Sadock, Virginia; Ruiz, Pedro. Kaplan and Sadock's 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 Wolters Kluwer. ISBN 9781451100471.
- Aleksandrowicz JW, Klasa K, Sobański JA, Stolarska D (2009). "KON-2006 Neurotic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PDF).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Psychotherapy. 1: 21–2. Lucas & Baird 2004, p. 473-485.
- Briley, D. A., Tucker-Drob, E. M. (2014).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inuity i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0 (5): 1303–31. doi:10.1037/a0037091. PMC 4152379. PMID 24956122.
- Holder & Klassen 2010, p. 419–439.
- Zelenski, Santoro, & Whelan, p. 290-303.
- Strobel, Tumasjan, & Sporrle, p. 43-48.
- Joshanloo & Afshari 2009, p. 105-113.
- Lischetzke & Eid 2006, p. 1127-1162.
- B, Sadock; V, Sadock; P, Ruiz.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Cloninger, R; Svrakic, D. Kaplan and Sadock's 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 Wolter Kluwer. ISBN 978-1-4511-0047-1.
- Jeronimus, B. F., Riese, H., Sanderman, R., Ormel, J. (2014). "Mutual Reinforcement Between Neuroticism and Life Experiences: A Five-Wave, 16-Year Study to Test Reciprocal Caus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7 (4): 751–64. doi:10.1037/a0037009. PMID 25111305.
- Kail, Robert; Barnfield, Anne (2014). Children and Their Development. Pearson. ISBN 9780205993024.
- Harris, Judith Rich (1995). "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 (3): 458–489. doi:10.1037/0033-295x.102.3.458. ISSN 1939-1471.
- Kawamoto, Tetsuya. "Personality Change from Life Experiences: Moderation Effect of Attachment Security." 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vol. 58, no. 2, Apr. 2016, pp. 218-231. EBSCOhost, doi:10.1111/jpr.12110
- Funder, D.C., (2001). Personality. Annu. Rev. Psychol. 2001. 52:197–221.
- McCrae, R. R., & Allik, I. U. (2002).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cross culture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 McCrae, R. R., & Costa Jr, P. T. (1997). Personality trait structure as a human universal. American psychologist, 52(5), 509.
- Schmitt, D. P., Allik, J., McCrae, R. R., & Benet-Martínez, V. (2007).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Patterns and profiles of human self-description across 56 nation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8(2), 173-212.
- Church, A. T. (2000).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Toward an integrated cultural trait psycholo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8(4), 651-703.
- Greenblatt, The Swerve: how the world became modern, 2011:3, 16.
- Gélis, "The Child: from anonymity to individuality", in Philippe Ariès and Georges Duby, A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III: Passions of the Renaissance 1989:309.
- James, William (1970). Pragmatism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 James, William (1970). Pragmatism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p. 16.
- James, William (1970). Pragmatism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p. 32.
- Locke, John (1974).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Toronto: Random House.
- James, William (1970). Pragmatism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p. 69.
- Hume, David (1955). An I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USA: Liberal Arts Press Inc.
- Descartes, Rene (1974). Meditations on the First Philosophy. New York: Anchor Books.
- Spinoza, Benedictus (1974). The Ethics (The Rationalists ed.). New York: Anchor Books.
- Spinoza, Benedictus (1974). The Ethics (The Rationalists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p. 241.
- Spinoza, Benedictus (1974). The Ethics (The Rationalists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p. 253.
- Spinoza, Benedictus (1974). The Ethics (The Rationalists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p. 256.
- Funder, David (February 2001). "PERSONALI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 (1): 197–221. doi:10.1146/annurev.psych.52.1.197.
- DeYoung, Colin G. (June 2010). "Testing Predictions From Personality Neuroscience: Brain Structures and the Big Fiv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 (6): 820–828. doi:10.1177/0956797610370159. PMC 3049165. PMID 20435951.
- Murray, H.A. (1938).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track, S. (2005). Handbook of Personology and Psychopathology. Wiley
- Jeronimus B.F.; Kotov, R.; Riese, H.; Ormel, J. (2016). "Neuroticism's prospective association with mental disorders halves after adjustment for baseline symptoms and psychiatric history, but the adjusted association hardly decays with time: a meta-analysis on 59 longitudinal/prospective studies with 443 313 participants".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6 (14): 2883–2906. doi:10.1017/S0033291716001653. PMID 27523506.
- Ormel J.; Jeronimus, B.F.; Kotov, M.; Riese, H.; Bos, E.H.; Hankin, B. (2013). "Neuroticism and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Meaning and utility of a complex relationship".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3 (5): 686–697. doi:10.1016/j.cpr.2013.04.003. PMC 4382368. PMID 23702592.
- Youyou, Wu, Michal Kosinski, and David Stillwell. "Computer-based personality judgments are more accurate than those made by huma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2.4 (2015): 1036-1040.
- Weinschenk, Aaron & Dawes, Christopher. (201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olitical Interest.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70. 106591291769804. 10.1177/1065912917698045.
- Habashi, M. M., Graziano, W. G., & Hoover, A. E. (2016). Searching for the Prosocial Personality: A Big Five Approach to Linking Personalit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2(9), 1177–1192.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16652859
- Vedel, Anna. (2016). Big Five personality group differences across academic majors: A systematic review.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92. 1-10. 10.1016/j.paid.2015.12.011.
- Kim, S. E., Kim, H.-N., Cho, J., Kwon, M.-J., Chang, Y., Ryu, S., Shin, H., & Kim, H.-L. (2016).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five factor personality and gender on depressive symptoms mediated by perceived stress. PLoS ONE, 11(4), Article e0154140.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54140
- Donadon, M. F., & Osório, F. L. (2016).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sychiatric comorbidities in alcohol dependence. Brazilian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research = Revista brasileira de pesquisas medicas e biologicas, 49(1), e5036. https://doi.org/10.1590/1414-431X20155036
- Roberts, B. W., & Davis, J. P. (2016). Young adulthood is the crucible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Emerging Adulthood, 4(5), 318–326. https://doi.org/10.1177/2167696816653052
- McCrae, R. R., & John, O. P.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ive-factor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0(2), 175–215. https://doi.org/10.1111/j.1467-6494.1992.tb00970.x
- Veronica Benet and Niels G. Waller, The Big Seven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Description: Evidence for Its Cross-Cultural Generality in a Spanish Sampl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 《華人性格與行為關連性的特殊內隱理論之探討:不同性格、性別及地位之比較》
- 中華心理學刊:民 99,52 卷,3 期,頁 243-264,2010,許功餘。
- 《大學生性格類型、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之相關研究》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2009,簡君倫(Chun-Lun Chien);連廷嘉(Ting-Chia Lian)。
- 《興趣愛好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性格影響的調查分析》
- 醫藥學論文-醫學論文:2008/3/17,文靜;吳庚香;梁凡;毛宗福。
- 《大學生完美主義性格傾向、挫折容忍力與心理適應之相關研究》
-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2010,陳蓉蓉。
- 《國小兒童性格特質之研究》
-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班,2000,李雯娣。
- 《群體中個體性格相似性之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6 卷, 2 期, 頁 83 – 113, 2012/6/1, 張瑋倫。
- 《中國人描述性格所採用的基本向度》
- 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臺北桂冠圖書公司):頁 155-190,1985,楊國樞;彭邁克(Michael H. Bond)。
- 《台灣與大陸華人基本性格向度的比較》
- 本土心理學研究 16:頁 185-224,2001,許功餘;王登峰;楊國樞。
- 〈「大五」人格模型及其應用介紹〉,《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6 年第 2 期-李靜靜
- 〈「大五」人格模型及其應用的發展〉,《龍岩學院學報》2006 年第 24 卷-陳雪芬
- 〈人格特質研究的「大五」與「大七」〉,《管理觀察》2010 年第 11 期-羅藝
- 〈簡述「大五」人格在人事選拔中的應用〉,《現代企業教育》2007 年第 6 期-姚斯亮
教科書
編輯- 程千芳、游一龍(2015)。普通心理學(第二版)。華杏出版。
- Philip G. Zimbardo, Robert L. Johnson, Vivian McCann(2012)。Zimbardo’s 普通心理學:核心概念(張文哲、洪光遠、邱發忠、蘇文賢譯,第六版)。學富文化。(原著出版於2008年)ISBN: 9789866624636
- Susan Nolen-Hoeksema, Barbara L. Fredrickson, Geoffrey R. Loftus, Christel Lutz(2015)。心理學導論(危芷芬譯,第二版)。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1953年)
- 賴惠德(2016)。心理學:認知、情緒、行為。雙葉書廊。
- 心理學導論-溫世頌
- 心理學-游恆山譯
- 心理學-陳皎眉
- 人格心理學-Jerry M.Burger 著,危芷芬譯
- 陳仲庚、張雨新編著。人格心理學(161-170頁)。五南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