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編輯

即是科學普及,也就是普及科學,簡稱科普。並不是每個人都是科學家,但每個人都可以學習科學知識,從而成為科學家。自然現象充滿了樂趣,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真正有意義的學習從來不被繁瑣的公式、理論所束縛。假如你可以將深奧的科學研究成果和自然現象的成因,用簡要的語言描述,讓更多的人能夠聽得懂,這個過程就是科普。換句話說,科普就是簡單的講解科學道理。需要注意的是,科普不僅限於自然科學,形式科學、社會科學同樣也可以被科普。

為什麼需要科普?

編輯

有很多的人,可以享受自然現象和科學帶給我們的樂趣,但是仍然還沒享受到。每個人,也有獲得知識的權利,科普可以讓大家充分行使這項權益。由很多迷惑人的現象,背後的科學本質是如此簡單!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科普的理由。

科普帶給個人的好處

編輯

懂得一些科學知識,絕對不是什麼壞事情。這些知識既包括基本的物理、化學原理,如酸能夠與鹼發生中和反應,也包括常識性的知識,如服用頭孢類藥物後不能接觸酒精。而這樣的知識都來源於科普。通過科普帶來的知識,我們可以規避和解決掉很多的麻煩,並且這些麻煩偶爾是關係到你生命安全的。

科普帶給社會的好處

編輯

如果每個人都懂得更多的科學知識,整個社會的知識水平就會更高。更高的知識水平,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更少的流言、恐慌,提高社會的穩定性。每一個人都有更加強大的分析、判斷能力,流言也就更難傳播、更容易被終結,也更少帶來恐慌。科普帶來的全民科學素養提高,也可以直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而教育水平的提高,會直接使社會生產力提高。

為什麼要在科普中加入較多的公式和計算過程?

編輯

任何科普,無論多麼淺顯,都需要被科普的對象有一定的知識背景,這種知識背景就是被科普者本身具有科學知識(既包含了對自然規律的了解程度,又包含了對科學研究方法的了解程度)。如果讀者對萬有引力都沒有基本的概念,那麼關於天文學的知識就是很難被理解的。因此,對於一些基礎的知識,我們需要了解其背後的規律,也就是科學工作者最後總結出的規律的細節,這樣有助於理解一些更加深入的知識。所以,編者認為,較為基礎的知識應該被全面了解,因此我們必須藉助公式、推演過程幫助讀者理解。

語言通俗和表述精確

編輯

科學研究中,往往需要同時做到語言簡練和表述精確,這就造成了語言非常難以理解,數學研究中的形式化定義往往就是這樣。科普放棄了語言簡練的要求,而是希望通過更加通俗的語言來描述自然規律,這樣才不會讓讀者難以接受。在科普中,往往讀者對一些段落會一目十行,他們並沒有注意到其中的語言如何準確,這並不意味著編寫者可以隨意表述。每一個錯誤的表述都可能誤導讀者,甚至可能會讓讀者印象深刻。因此無論讀者採取怎樣的讀法,編寫者都需要做到表述精確。

習題

編輯
  1. 總結「為什麼要在科普中加入較多的公式和計算過程?」一小節所表達的主要內容。

思考題

編輯
  1. 為什麼自然科學研究成果類新聞容易以訛傳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