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概論/培養分析
< 傳播學概論
電視(和其他媒體)對人們如何看待世界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在今天的社會裡,大多數人的信息來自媒體而不是直接經驗。因此,這些居於中間的信息來源會影響個人對現實的認識。其中尤其突出的是人們對暴力的感知。看電視過多的人會認為這個世界充滿暴力。
發展
編輯培養分析的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後期,由傳播學家喬治·格伯納(George Gerbner)主持。他通過分析暴力片與社會犯罪之間的關係以及暴力內容對人們認識社會現實的影響,來探討大眾傳播在形成社會共識方面的作用。他主要使用兩種研究方法:內容分析法和實地調查法。內容分析法用於決定電視節目中一些信息出現的頻率,實地調查法用於詢問電視觀眾對現實世界的觀念和信仰。
前提假設
編輯習焉不察,潤物無聲,這正是電視產生巨大影響的前提條件。我們接觸電視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把電視中所表現的世界當做是真實的世界,模糊了媒體的象徵環境與真實環境之間的界限。培養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探討了電視對受眾現實感知過程的影響。「培養」是一個來自農業種植的暗喻,它把電視訊息看做一個整體,認為不同的節目類型中都有一些持久不變的內容模式,反覆灌輸給受眾。日久天長,影響受眾對現實的感知,甚至塑造其思維方式。 培養分析的基本假設是:長時間收看電視的人,其對社會現實的看法更加接近於電視所呈現的景象,而非真實情況。也就是說,即電視通過長時間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了電視觀眾的「現實感」與「社會觀」,並且人們基於這樣的「現實」對自己的日常生活做出判斷。[1]
培養分析的過程與結論
編輯作為批判理論的培養分析
編輯批評和總結
編輯- ↑ [美]斯坦利·巴蘭、丹尼斯·戴維斯:《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爭鳴與未來》(第三版),曹書樂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