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學/動機與情緒/情緒的種類

在這個小節之中,我們列出了不同心理學家定義基本情緒與情緒模型的方法,並且挑出一些被心理學家研究過相當有趣的主題來與大家分享。

情緒模型介紹

編輯

每個學者所歸類出的基本情緒模型不盡相同,模型依性質會分為離散類別和連續向度兩種。

離散向度

編輯

本類型的情緒模型主張情緒是由數個「基本情緒」所組合而成。

 
Plutchik的情緒輪
  • Tomkin(1962)八種基本情緒[1]
    驚訝、有趣、愉悅、憤怒、害怕、嫌惡、羞愧、痛苦。Tomkin 是首批強調不用經過學習便有的立即性情緒反應的心理學家之一,正如嬰兒在尚未學習前,便會對突然發出的巨大聲響產生恐懼的反應,因此似乎有些刺激造成的情緒反應是「先天設計好的」。
  • Ekman(1972)六種基本情緒
    驚訝、憤怒、厭惡、快樂、悲傷、恐懼。同時,Ekman也是臉部表情研究的先驅,前述的六種基本情緒就是被普遍認為最容易認得以及製造的表情。
  • Plutchik(1980)情緒輪理論(Wheel of emotions)
    在Plutchik的情緒輪中,相互接近的情緒是關係較密切的,容易混合出現,而距離較遠之情緒則較無關聯性(但也可能混合出現),相對兩端的(如:高興相對於悲傷)則是相反的情緒。(在經過大量情緒字眼評比之後得出8種基本情緒,分別為喜悅、悲傷、害怕、憤怒、接納、厭惡、驚訝、期待)[2]
    這個情緒輪模型同時也跟色輪一樣,不同情緒如顏色一般可由較基本之情緒混合而成。
    Plutchik 將情緒分成對立的四對,每對情緒互為對立,亦即兩極性:
    • 喜悅-悲傷
    • 害怕-憤怒
    • 驚訝-期待
    • 接納-厭惡
    情緒除了兩極化以外,兩種情緒相互混和可以形成光譜以外的情緒,並且不只相鄰的情緒容易混合,其實遠距的情緒也可以混合,例如:
    • 第一級對子:相鄰情緒的混合,如:快樂+接受=友誼、恐懼+驚訝=警覺
    • 第二級對子:相隔一格的情緒混合,如:快樂+害怕=罪惡感、悲哀+憤怒=鬱悶
    • 第三級對子:相隔三格的情緒混合,如:快樂+驚訝=愉悅、預期+恐懼=焦慮
  • 對於華人的情緒研究
    鄭昭明等人(2013)在台灣進行中文情緒詞的分析[3],得到華人的三十個情緒類別。依照以下類別:「情緒的評價性(低、中、高)」、「激動程度」、「愛慕的對象(追求目標與喜愛別人」、「威脅的種類(生命、尊嚴、自由)」、「情緒反應的對象(自己或他人)」,而分為八個不同的群聚:思念、驕傲、愛慕、憂慮、懼怕、悲哀、厭惡。其中「懼怕、厭惡、悲哀」有普遍性,但「愛慕、思念、驕傲、憂慮」可能因沒有獨特臉部表情,在Ekman的六種基本情緒為被提及,可能為華人文化的特色。而在此架構下,「憤怒」被列入「厭惡」的群聚之中。這樣的基本情緒定義上的差異,可表現文化間的差異。[4]

連續向度

編輯
  • Russell (1974) 環形理論
以兩個基本向度所構成的情緒環列模型,依照愉悅與否與激發程度的強弱,形成一個2維的平面,並以一個360度的環狀結構表示。其中愉悅(0度)、興奮(45度)、激發的(225度)、悲傷的(135度)等等。模型中越高位置的情緒越激揚,越低位置的情緒越不活潑;越左方的情緒越負面,越右方的情緒越正面。其中以「愉快、輕鬆、厭煩、驚恐」為四個基本區的典型代表情緒。而這個模型是羅素讓參與者對二十八個情緒字眼在激發與愉悅兩個向度進行分類,接着用計量方法進行分析,最後歸納出這個以愉悅與激發為主要情緒向度的理論。[5]

其他情緒理論

編輯

一些理論則聚焦於情緒的來源以及產生過程,如:

  • 詹郎二氏情緒論(James-Lange theory, 1884):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W. James, 1842~1910)從心理學的觀點,提出其個人的情緒論:「情緒是由心理對某些事實的知覺,產生身體表現,再進而興起某種情感,包含生理變化及具體行動。」同時,丹麥籍生理學家蘭吉(C. Lange, 1834~1900)發展的理論是歷來最有影響力的情緒理論,與詹姆斯主張類似,認為當個人受到刺激時,會先引起相關的生理反應(如心跳與呼吸加快),大腦認知對生理反應詮釋後,才產生情緒的感受。其理論有「臉部回饋假說(the facial-feedback hypothesis)」,主張個人的情緒感受來自於臉部肌肉活動的回饋。微笑使我們心情愉快;臉部表情引發生理變化。
  • 坎巴二氏情緒論(Cannon-Bard theory, 1900 ):美籍生理學家坎農(W.B. Cannon, 1871~1945)與巴德(D. Bard, 1898~1977)兩人均對詹姆斯與蘭吉的說法抱有懷疑,他們認為與情緒有關的生理反應,以及大腦認知對刺激事件的詮釋,兩者之間沒有因果次序關係,不一定有前後順序或回饋的關係,而是由刺激同時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加以整合,進而產生情緒。對情緒刺激的知覺(perception)、心理生理反應(physiological reaction)與情緒感受經驗(feeling),三者間皆會相互影響,是一種彼此交互作用的迴路。

也有些理論關注認知與情緒的關係:

  • 情緒二因論(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或認知喚起論(Theory of Cognitive Arousal):夏赫特(S. Schachter, 1922~)與拉撒路斯(R. Lazarus)等人主張當刺激事件引起個人的生理反應時,個人即根據所處的情境因素加以詮釋刺激事件與生理反應,生理上的激動(physiological arousal)和認知上的歸類(Cognitive label)兩種成分共同影響情緒變化,之後才形成特定的情緒,算是結合了前兩個理論。
  • LeDoux Theory:資訊同時藉由快速路徑和慢速路徑傳遞,快速刺激的生理(例如:恐懼)可以直接產生情緒也可以透過慢速認知再詮釋之後再產生情緒。
  • Temporal sequence theory:認知受時序的影響,例如:認知1→情緒1→認知2→情緒2(絆到石頭跌倒→憤怒→抬頭發現眾人圍觀→羞恥)

情緒的構成

編輯

情緒(emotion)是一種心理感受,也是客觀生理反應,更是一種社會表達,具有其目的性。引起這些反應的刺激可能來自體內、內在的思緒或環境。 而各種不同的反應牽涉著認知、生理和行為等層面。情緒構成理論認為,在情緒發生的時候,有五個基本元素必須在短時間內協調、同步地進行。

一、認知評估:注意到外界發生的事件(或人物),認知系統自動評估這件事的感情色彩,因而觸發接下來的情緒反應(例如:看到心愛的寵物死亡,主人的認知系統把這件事評估為對自身有重要意義的負面事件)。 二、身體反應:情緒的生理構成,身體自動反應,使主體適應這一突發狀況(例如:意識到死亡無法挽回,寵物的主人神經系統覺醒度降低,全身乏力,心跳頻率變慢)。 三、感受:人們體驗到的主觀感情(例如:在寵物死亡後,主人的身體和心理產生一系列反應,主觀意識察覺到這些變化,把這些反應統稱為「悲傷」)。 四、表達:面部和聲音變化表現出這個人的情緒,這是為了向周圍的人傳達情緒主體對一件事的看法和他的行動意向(例如:看到寵物死亡,主人緊皺眉頭,嘴角向下,哭泣)。對情緒的表達既有人類共通的成分,也有各地獨有的成分。 五、行動的傾向:情緒會產生動機,引發下一個行動(例如:悲傷的時候希望找人傾訴,憤怒的時候會做一些平時不會做的事。)。

正面情緒

編輯

心理學家奧馳在1955年,因為發現老鼠能學會按下槓桿自我刺激下視丘,並樂此不疲,開啟所謂的「快樂中樞」實驗。但人類的正向情緒的研究直至1990年代才有蓬勃的發展,2000年正向心理學的興起也使得正面情緒獲得了重視,主要是因為正向情緒不會影響到正常生活的功能與行為,其次是因正向情緒難以定義與測量,導致其遠遠落後於負向情緒之研究。

正向情緒最常見的就是「快樂」,通常有這種特質的人個性比較穩定、值得信賴、擅長控制狀況或適應陌生環境(DeNeve, 1999;DeVeve & Cooper, 1998)。調查指出大多數的美國中年人認為自己與家人、朋友的關係,是生活中快樂的主要來源,當然也包括身定健康、經濟穩定、自我發展、信仰亦或是享受生活( Markus, Ryff, Curhan & Palmersheim, 2004 )。有些人覺得自主性,亦即能控自生活或重要的事件,才是幸福的來源( Markus et al, 2004),具有自主性的人不但比較快樂而且更健康( Lachman & Firth, 2004)。

事實上,正面情緒深受先天因素——遺傳的影響,研究顯示掌管自制力的左額葉較活躍者更加快樂;重大事件的影響力也會影響人的正面情緒,但影響的時間較短且因事件而異。改變先天因素有幾種方法:

  • 使用抗憂鬱劑(SSRI類)為常見的方法,但患者可能排斥服用藥物,故實質的療效通常不高,並且有耐受性提高的疑慮。
  • 靜坐、瑜珈或祈禱,可訓練專注力、降低非理性想法,已有醫學證實可以改變腦部結構。
  • 心理治療,為目前較主流的方法,透過說出心中的秘密、恐懼,透過建立理性的信念。

擴展與建構理論(Broaden-and-build Theory):美國心理學家Barbara Fredrickson提出擴展與建構理論指正向情緒經驗(包括:愉快、個人興趣、滿足感、愛的感受)可以幫助個人擴展思想與行動,並能建構及擴展個人資源。正向情緒主要功能在於擴展人的意識、會增進人的視野、學習能力與對事件做出回饋之能力;而負向情緒則導致狹隘的增加生存機會之行為,如遠離危險、靜止不動等。正向情緒跟復原力有關,復原力高的人會採用正向情緒安撫內在的心理創傷。擴展與建構理論具有以下兩項假設:

  • 擴展(broaden):就「短期」而言,正向情緒可增進個人認知功能。包括:擴展注意力廣度與思考行動選擇。
  • 建立(build):就「長期」而言,正向情緒可增進個人建立有利於適應的各種資源。

愉悅(joy)

編輯

在安全、穩定、熟悉的環境下有所斬獲、快意地遊刃有餘,人會變得躍躍欲試、高興、愛玩、愛嘗試、想和他人共聚一處、互動、活潑。在愉悅的狀態下人們會變得很容易學習外界事物、接觸外界事物。

感恩(gratitude)

編輯

感恩是屬於比較安靜的正向情緒,比較平靜、不明顯,但更加的與外界連結(much more social)。感恩通常發生在個體從外界接受到意料之外的幫忙、餽贈之時。個體會認為是外界有人特意做了某些好事,才能讓他得到當前的好處,由衷而出的喜悅(joy)加上珍惜、感謝外界的幫助就成了感恩。

當人處於感恩的正向狀態下,會更傾向去回報社會、回報施恩者,甚至改變自身的態度、信念,希望自己也能成為施恩者。

寧靜恬淡(serenity)

編輯

同樣屬於安靜的正向情緒。在平靜恬淡的環境下,人的外在不會有太具體的行為與情緒起伏,僅僅是一種涓涓細流的正向、穩定、放鬆、肯定自我的感受。你很可能什麼都不想做,但希望這種感覺持續越久越好,此時你的精神活動比起外在行為來說特別豐富,沉醉在自己的恬淡世界中,與自己的記憶、人格、感受進行重整,重塑自身的信念、釐清自身的目標。

興致(interest)

編輯

很多人會壓抑、視而不見「興致」的存在,因為太頻繁了。它是一種好奇、新奇、勇於探索及挑戰的正向情緒。對於有興致的事情你不一定能掌握全局或是精通它,比如你突然對做菜很有興致,就算原先你連泡麵都不會煮,但你會躍躍欲試,想要向目標前進、開發、學習、找出秘訣、體會未知事物的神祕感。

希望(hope)

編輯

希望是一種心理狀態,通常與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持有積極、樂觀的期待或信念相關。這種心理狀態可以激勵人們採取積極的行動,以實現他們的目標和理想。希望也可以在困難和挑戰的時候提供支持和鼓勵,幫助人們度過艱難的時刻。

希望通常與信心、樂觀和信念相關聯,它是一種對未來的期待,相信事情會變得更好或達成特定目標。希望也可以是一種情感的體現,激勵人們去追求他們渴望的事物,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夢想。在心理學和精神醫學中,希望也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心理資源,有助於人們應對壓力和挑戰,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除了個人層面上的希望,希望也可以是社會和文化層面上的現象。例如,在社會上,希望可以是一個社會運動的推動力,激勵人們團結起來爭取正義和變革。在文化上,希望可能是一個共同的價值觀,影響人們對生活的看法和行為。

總的來說,希望是一種強大的心理狀態,能夠激勵人們追求目標,克服困難,並尋找生活中的意義和目的。

敬畏(awe)

編輯

當個體接觸那些偉大、莊嚴、穩重、傑出優秀的人才時,內心產生的崇高感,或是面對不熟悉、複雜環境時的尊敬、小心翼翼。人們處於敬畏下,自我變得比較不重要,更容易細心、專注在適應環境上,將自己盡力融入大環境、優秀人才的底下。

自豪(pride)

編輯

自豪通常表現為一種因個人成就或優秀表現而產生的愉悅和滿足的情感,並包含高度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個人感受到自我價值的確認,並對自己所達成的目標或成就感到滿足和欣喜。自豪感能提升自我效能感、激勵進一步的成就行為、改善自我形象。

最受歡迎的正向情緒——幽默(Humor)

編輯

幽默是一種令對方出乎意料的答案,可以是自嘲,或是用特別的角度解讀事物,不僅令人會心一笑、無傷大雅,同時還能化解嚴肅尷尬的氣氛。幽默是人際關係中的潤滑劑,能讓生活增添逗趣與輕鬆氛圍,巧妙避免許多不愉快。

定義

編輯

雖然幽默廣泛存在於生活中,但對於「幽默」一詞的確切定義,至今古今中外仍尚未有定論。《辭海》中描述幽默為「美學名詞。透過影射、諷喻、雙關等修辭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訛或不通情理之處。」;美國《新時代百科全書》在列舉各家說法後總結為「……各家見仁見智,眾說紛紜,但最好的幽默定義也許最簡單不過:幽默是一切滑稽可笑的事物。」;《大英百科全書》則把一切逗笑的東西都歸類為幽默。

在此我們定義「幽默」 (humor) 指的是個體在接受到某一刺激之後,經歷失諧以及解困認知的歷程,引發個體有好笑愉悅的感覺,並伴隨個體有微笑或大笑的外顯行為反應(陳學志,1991)。而幽默感 (sense of humor) 是一種容易誘發以及感受幽默經驗之穩定的人格特質。

歷史

編輯

「幽默」(Humor) 一詞最初是醫學的生理學用詞,拉丁字原意為「潮濕」後來又指「液體或體液」,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認為人體由血液、黏液、黃膽汁、黑膽汁組成,四種液體比例不同使形成的氣質類型也有所差異,「幽默」一詞在醫學上所使用的生理含義一直用至文藝復興時期。15、16世紀,人們開始關注人的心理狀態是如何受到這些「體液比例」所影響,因此幽默一詞的意義逐漸轉變為泛指一個人的性情與氣質,直到今日大家用來形容一種與眾不同的性情,通常也有荒謬、滑稽、笨拙等等的意涵。16世紀末期,幽默開始走入藝術領域的階段,藝術家以可笑的形式來表達具有美的意涵,而後統稱幽默為一種以滑稽可笑的形式來表達真理、智慧和美的喜劇美學。

而中文的「幽默」一詞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屈原《楚辭.九章.懷沙》中「孔靜幽默之句」,此處意即「寂靜無聲」。而至近代,林語堂發明了「幽默」這個詞,也發表了大量和幽默相關的隨筆散文,例如:〈論幽默〉、〈論東西文化的幽默〉,也於1924年在《晨報副刊》上發表了〈證譯散文並提倡「幽默」〉、〈幽默雜話〉兩篇介紹他所認為的幽默體系,因此林語堂又被稱為「幽默大師」。

分類

編輯

自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幽默」這個概念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但心理學上對於「幽默」仍未有聽的定論,而幽默往往和「笑」、「嘲諷」、「滑稽」、「有趣」、「好笑」、「荒謬」等詞並列(陳學志,1991),不同的幽默傾向亦會產生不同的分類法。

  • 依「行為」分類:

Kuiper, Grimshaw, Leite Krish (2004) 提出三種不同的幽默風格

  1. 正向技巧型的幽默(Social Skilled Humor):存在人際互動中,能夠自然地使用一些幽默或笑話的技巧,來縮短人際距離或化解人際壓力,並面對生活中的困境。
  2. 負向的粗魯型幽默(Boorish Humor):偏好使用粗魯型的笑話或幽默,以及喜歡在人際關係互動中使用攻擊型幽默。
  3. 造作型幽默(Belabored Humor):無法自然表現的幽默;無法自在的使用幽默或表達笑話,而使用幽默的目的大多是為了博取他人的注意或認同。
  • 依「功能」分類:

Ziv (1984) 將幽默分成五類

  1. 攻擊功能類型:以幽默來嘲諷挖苦,從而傷害別人的自尊,慣用這類型幽默的人往往與憂鬱、焦慮、敵意、攻擊、心理性症狀有正相關。
  2. 性功能類型:以猥瑣的語言或性暗示達到幽默的效果,在一定的程度上,幽默的性暗示能夠增進彼次的關係,帶來情趣,但若含有性暗示的言語行為使某些人感到不悅,甚至是感到遭受侵犯,則很有可能構成性騷擾。
  3. 社會功能類型:能夠幫助個體加強溝通、化解分歧、引起他人注意、緩解緊張關係等等,從而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輕鬆,幽默還有自我解嘲的功用,使個體能夠機制的挽回面子。
  4. 對抗焦慮功能類型:能用於對抗一些負面情況,適當的幽默能夠轉移注意力,緩解壓抑的情緒,令人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問題。
  5. 智力功能類型:能夠促進個人的創新能力與記憶力,高超的幽默技巧更能展示智力水平。
  • 依「性質」分類:

Martin, Puhlik-Doris, Gray(2003)將幽默分成兩類:

  • 適應性幽默(Adaptive Humor Style):有助於適應社會、人際交往、化解壓力的幽默。
  • 非適應性幽默(Maladaptive Humor Style):與適應性幽默相反。

另外,Martin等人(2003)建立了幽默感的框架,並在此框架上又將將幽默感細分為「對自己或對他人」、「良善的或有害的」兩個向度。其中,「對自己」係指使用的幽默能夠提升自己(intrapsychic function of humor),「對他人」指的是使用的幽默能提升與他人的關係(interpersonal humor);「良善的」指的是所使用的幽默是有善意的(Humor is relatively benevolent),「有害的」則指的是其有傷害性(Humor is potentially detrimental or injurious)。

幽默風格量表

編輯

依照Martin建立的幽默的兩向度分類法,我們可得到擁有四種幽默風格的「幽默風格量表」(Humor Styles Questionnaire, HSQ),用來測量個體在使用幽默上的差異。而此四種幽默風格分別為:

幽默風格量表
正面 負面
對自己 自我提升型幽默 自我貶抑型幽默
對他人 親和型幽默 攻擊型幽默

此幽默風格量表可用於評估人們日常使用的幽默方式,因此該情境下使用的幽默應是相當自然不刻意的,也經常在無知覺的社交或心理狀態下使用(Martin, 2007; Martin et al., 2003)。以下簡介此四種幽默風格:

  • 親和型幽默(Affiliative humor)——對他人良善:
此種幽默類型可用於逗笑他人、促進人際關係(enhance ones’s relationships)和降低人際間緊張的局勢。個體傾向做有趣的事、說笑話和自發性進行善意的機制戲謔,通常包括笑話、巧辯等方式。例如:「我喜歡逗別人笑。」是一種友善的使用幽默來促進人際和諧的假設。我們經常形容一個人很有幽默感,通常指的就是這種親和型幽默,因為其主動性的舉動、言語常能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讓人們喜歡與其相處,來獲得生活中的愉悅成分。
  • 自我提升型幽默(Self-enhancing humor)——對自己良善:
此種幽默風格指的是其可用來提升自我。個體傾向於維持幽默的人生觀,當遇到生活上的困境會運用幽默來提振自己,就算遇到逆境也會維持幽默觀,並使用幽默作為情緒調節的機制,通常包括自嘲、自我調侃等方式。例如:「我現在感到痛苦無助,但我會盡量想一些有趣的事情來提振自己!」Martin 等人(2003)認為自我提升型幽默應該是四個幽默風格當中最接近傳統、狹義概念的幽默,而被 Freud 視為是一種健康的防禦機制或因應方式。自我提升型幽默在個體遇到人生低潮時可以成為振奮自我的力量,通常這種人也會是比較容易在失敗時與自己自處的人,能夠在不如意的時候,找到一種舒適、愉快的方式保持自己心情輕鬆,是一種高EQ的展現。通常具有這類型幽默的人,挫折忍受力較強並能夠承受比較大的壓力。
  • 攻擊型幽默 (Aggressive humor)——對他人有害:
此種幽默風格係指使用消遣他人的幽默來提升自己(use of humor to enhance the self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個體傾向利用幽默為目的來批評操作他人。例如:諷刺、挖苦、嘲笑、辱罵等表現形式。其中也包含使用具有潛在攻擊性的幽默,也被歸類為「帶有歧視性的幽默」,例如:」你長太醜啊「。此種幽默通常會在有意或無意之間傷害他人,儘管其帶有有趣的成分,但在不正確的時間點並不會被視為正向的幽默。非但無助於促進人際關係,也無法使周圍氣氛更加愉悅,導致掃興、敗興、造成周圍朋友的壓力等負面結果,一般被視為是不利於人際關係進展的幽默類型。現今網絡常出現的地獄梗也是攻擊型幽默的一種。
  • 自我貶抑型幽默(Self-defeating humor)——對自己有害:
此種幽默係指使用消遣自己的幽默方式來提升與他人的關係(use of humor to en- hance relationships at the expense of self),也就是過度自嘲或自我揶揄。個體傾向過度自我貶抑,藉由表現或者敘述自己不幸卻有趣的事情來取悅、娛樂他人,降低自尊或犧牲自我的形象,讓他人覺得自己是滑稽可笑的,使他人喜歡或接受自己。例如:「我說了上次我幹的蠢事,希望他會覺得我很有趣而喜歡我。」而有些常用來自我貶抑的人格特質,包括路痴、貪吃等,這些較為無傷大雅的負面形容詞,意外地可以帶來一種可愛、有趣的效果,對於自身形象不但沒有扣分,反而有加分的效果。不過,此種幽默類型會使個體隱藏、忽略自己的負向感覺,企圖藉此來獲得所屬的團體的助益或認可。有可能會降低自尊過度討好他人,而使內心受到傷害,事實上,這是一種否認自我的防衛機制,和自我提升型幽默相反。

不過此種幽默也可能降低其他人對自己的好感度,例如:常常考試平均60分,然後一個學霸每次都考90分,但這次考了80分,然後他說「哈哈,我昨天睡過頭忘記複習結果考砸了呢!「這樣的話可能會遭到其他人的白眼。

幽默對人的影響

編輯

幽默是一種微妙且難以界定的一種心理現象,因此有人說:「分析幽默是那些沒有幽默感的人所進行的無聊遊戲。」然而,隨心理學家不放棄的研究與探討,終究將幽默的神秘面紗揭下。適度的幽默感,對個體的身心健康有正向的幫助,許多研究皆指出,運用幽默應付生活劇變或重大壓力是非常有效的。《適應生活》一書中指出:幽默是應付生活變化壓力的五個有效辦法之一(其他四個方法是期待克制、助人與昇華)(Villant, 1977)。「笑」可能無法解決問題,卻能讓人發現新的途徑以面對問題,在關鍵時刻不會鑽牛角尖。幽默高手更能了解人生必然會有痛苦或悲哀,因此,不會抗拒或者逃避,而能灑脫地去面對。幽默在社會互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促進人際關係,增加社會凝聚力,並且在溝通中起到緩和緊張氣氛的作用。幽默感強的人通常更受歡迎,因為他們能帶來輕鬆愉快的氣氛,使人感到自在。在職場中,幽默也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軟技能,有助於減少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滿意度和團隊合作效率。然而,幽默也需要適度和得當,否則可能會引起誤解或冒犯。例如:在不合適的場合或對不熟悉的人開玩笑,可能會被視為不尊重或不成熟。因此,理解幽默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以及個人的接受程度,是運用幽默時需要考量的關鍵。

幽默的運作機制[6]

編輯

陳學志與徐芝君(2006)曾提出一個匯合的模式來說明幽默產生的歷程。在這個模式中,輸入的有以下兩者:

「幽默結構」是呈現方式與刺激間的關係,亦是指幽默呈現的技巧,例如:誇大、模仿、假裝、矛盾、雙關等。「幽默內容」為幽默刺激的內容,如性、攻擊、諷刺等。而通過整個模式,輸出內在放鬆、愉悅、笑的反應。

在中間的處理過程包含認知活動與情意活動兩種歷程:

  • 認知活動:為幽默結構的技巧所引發,因為其中誇大、矛盾、雙關等技巧,會令人出乎意料且趕到不和諧,產生失諧(incongruity)的情形,進而產生緊張、不舒服的生理反應。(陳學志,1997)這樣的失諧不能單純以思考解決,而需要轉換角度以及慣用的框架(「基模轉換」),不必謹慎邏輯,即便是似是而非、強詞奪理的方式(如諧音)即可。否則將會陷入困惑或莫名的感受與狀態。解困之後為了消除之前引發的生理反應,會產生快速劇烈的呼吸反應消耗能量,而笑這種回復歷程會提供放鬆與愉悅。所以面臨幽默之後發笑可說是面對失諧的刺激產生的生理反應,為了調節這些沒有即時危險的失諧狀態,讓人體從緊繃,消耗喚起的熱量,回到正常的狀態。此理論為Koestler1964年提出的釋放過剩能量理論(surplus energy release theory)。
  • 情意處理:歷程由幽默的內容所產生,幽默的內容時常是包含挑戰社會規範或禁忌的成分,以及對於人事物的攻擊或嘲諷。從佛洛依德的觀點,他透過研究維也納當時的笑話,他認為人們被超我限制的某些內在能量(例如本我驅力、性、攻擊),在體內累積需要發洩,而笑話提供合法發洩能量的管道。因此幽默不會直接、露骨的展現性與暴力,而是透過精美的包裝。另外季爾曼(Dolf Zillmann,1983)也指出,幽默提供「無害的幽默線索」,讓人們對於敵對個體的貶抑和的是可以合法存在,且隱藏人們的內疚與道德壓力。

幽默的腦神經機制

編輯

所謂幽默的字句,也許指的是一則笑話,在人閱讀過後,產生好笑的情緒時,他的理解歷程是同時包含「失諧解惑」的認知歷程,以及「人格推敲」的後所引發的好笑的情感反應。詹雨臻等人利用核磁功能影像技術,是圖找出幽默的認知與情意歷程所對應之腦部活化區(Chan, Chou, Chen & Liang, 2012)。

  • 情感部分:也就是人格推論以及幽默情緒引發的部分,發現額葉在幽默地理解歷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其中在大腦兩邊的額下迴(IFG,Inferior frontal gyrus)和左半腦的額上迴(SFG,superior frontal gyrus)有較大的活化,這些區域與語意理解、語意選擇以及語意統整有關。
  • 認知理解部分:亦即失諧——解困部分,我們發現大腦皮質以及皮質下的夠早在幽默理解欣賞的部分,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左半腦的腹內側的前額迴(vmPFC,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以及雙側傍海馬迴(parahippocampal gyrus)和皮質下雙側的杏仁核有較大的活化,而這些區域和回饋系統(reward system)有關,例如:神經傳導物質的多巴胺(Dopamine)可能在我們聽了幽默有趣的笑話,進而分泌,負責傳遞大腦情緒感受的訊息,進而啟動酬賞迴路而引發好笑開心的愉悅情緒感受(Chan et al.,2012)。

上述的研究成功的將笑話中的「認知理解」與「情感」的成分分離。詹雨臻等人進一步研究認知理解中的「失諧」與「解困」的神經基礎,發現右半腦的中顳迴(MTG,middle temporal gyrus)和額中迴(MFG,middle frontal gyrus)負責失諧的偵測,這些區域(右半MTG和右MFG)主宰語意中途的偵探以及語意訊息的儲存。而左半腦的額上迴(SFG)和下頂小葉(IPL)扮演解困的歷程,而這些區域(左SFG和左IPL)主宰語意理解與統整(Chan et al., 2013)。

根據上述的描述,詹雨臻的研究團隊建構出了一個幽默語意理解(包括:失諧的偵測,以及失諧過程的解困歷程)和幽默引發的愉悅的感受之三階段神經迴路模型。首先,幽默的第一個歷程「失諧」主要由右半腦的中顳迴和額中葉負責,主要處理語意衝突偵測與語意訊息的儲存。接着,由兩邊的額下迴,以及左半腦的額上迴和下頂小葉扮演解困的過程,這些區域主在語意理解與統整。最後,「愉悅好笑的情緒」則活化了與酬賞回饋系統有關酬賞回饋系統有關腹內側前額迴和皮質下的大腦兩邊杏仁核以及兩側傍海馬迴。經過這個統整說明了幽默的腦部機制使一個全腦的傳遞活化,包含左右半球以及上下皮質的腦細胞。

幽默理論

編輯

幽默理論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早期哲學家對笑的解釋。人們不斷深入研究幽默理論,不同研究者亦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幽默。現有的幽默理論從生理、認知、動機三個層面解釋幽默。在幽默研究上,有三大源遠流長的理論流派,即社會行為角度的優越/蔑視論、心理分析角度的釋放論、心理認知角度的乖訛論。三者構成了外國幽默研究的基礎理論,當代有很多關於幽默的研究方法, 出發點都跟這三大理論有密切聯繫。以下將詳加敍述。

  • 優越/蔑視論(Superiority/Disparagement Theory)
優越/蔑視論認為,我們不必立即意識到自己比較優越;而被嘲笑的對象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一種想法,一種政治制度或一種現象,即使日出日落等自然現象也可以成為被貶的對象。
優越/蔑視論起源於古希臘和羅馬的古典修辭學理論,主要包括那些基於怨恨、敵視、嘲笑、攻擊、蔑視、優越的幽默理論。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認為,相對於滿足的笑而言,嘲笑才是笑的主要形態。因此,笑的意義主要是否定、鄙夷、或幸災樂禍。從這一意義上說,笑是邪惡的。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認為笑的刺激因素可以是對醜的模仿,而笑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快感。
英國哲學家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認為,笑是「一種突然的榮耀感,產生於我們與別人的弱點或先前的自我的比較」。霍布斯(1651)從心理學角度提出「優勢理論」的觀點來解釋幽默現象。他認為笑是當人們和以前的自己做比較,或發現他人的缺點時,突然感到自己非常傑出所引起的「意外的榮耀」。霍布斯進一步提出,嘲笑別人的弱點目的在於提升自尊。幽默是人們對較無能者表現出來的惡意,喜劇是模仿遜於一般人的人。在對人類情緒、情感範圍的合成分析中,優越感在幽默起着重要的作用。
雖然優越論在21世紀的今天看起來似乎有些過時,也受過許多抨擊,但今天仍有人追隨。如Charles Gruner(1997)就曾重新闡釋並發展了這一理論。他的理論包括三個部分:
  1. 每一個幽默的情境都有一個優勝者和失敗者;
  2. 乖訛總是出現在幽默的情境中;
  3. 幽默需要有驚奇的要素。
簡而言之,儘管幽默的優越理論內部有或大或小的差異,但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認為笑的人都藉嘲笑別人或事物的不幸,或通過蔑視別人或事物來顯示自己的優越。
  • 釋放論(Relief/Release Theory)
釋放論具有明確的心理、生理學含義,這種看法將「笑 」視為社會約束所產生的緊張和壓抑心理的一種釋放。佛洛伊德是釋放論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觀點收錄在他的著作《機智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Jok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
在書中,佛洛伊德(1960)認為幽默(humor)、機智(wit)、喜感(comic)三種不同精神能量可轉化為笑,而笑可以區分為「無意的」和「有意的」;有意的笑產生於人們強烈的性和攻擊性衝動,包含攻擊性的或關於性的內容,幽默中樂趣的主要來源是欲望在潛意識的層次尋求宣洩,從而誘發大笑或者狂笑;而無意的笑話則很少具有情緒、情感方面的影響,僅僅能誘發微笑或癡癡的笑。
而且,在佛洛伊德的術語中,「幽默 」建立於有意識的基礎上,而「笑話」則建立在無意識的基礎之上。斯賓塞(Herbert Spencer)認為笑是對壓抑神經的一種放鬆。無論哪種笑,在笑的過程中,都有「過剩的精力」從其中「溢出」。在這當中,佛洛伊德沒有論述太多幽默感的知識,而是論述了幽默感對人類情緒或情感生活的影響。
換言之,佛洛伊德並不關注甚麼是幽默,或甚麼幽默好笑,而是關注幽默的功能。後人沿着佛洛伊德的思路,興起了研究幽默的治療功效,即治療性幽默(therapeutic humor)(佛洛伊德【譯】,1989)。這一研究領域的代表人物是William F. Fry,他認為笑可加快動、靜脈的血液循環,從而有助於生理健康(Fry & Savin,1988)。

此理論有不少爭議,舉例像是它無法解釋不同緊張和釋放之間的差異。釋放理論未能區分幽默的釋放和其他緊張釋放,也依賴不協調來區分喜劇和其他反應。以下提供一個具體的例子: 在一場激烈的籃球比賽中,當比賽結束時,緊張情緒會通過眼淚和尖叫來釋放,不管是痛苦還是喜悅的眼淚和尖叫,而非笑聲,比賽的結果就像笑話的笑點一樣是不確定的,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折,例如比賽結束時的一記三分球。 儘管釋放理論能解釋某些幽默現象,但其模型需要未來研究來更新其缺陷之處。

乖訛論(Incongruity Theory)
在當代幽默心理方面,「乖訛論」佔研究中的主導地位,是對幽默和笑的研究中最具影響力的一派理論,具有相當久的歷史。「乖訛」這個概念大概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最起碼始於文藝復興時期。「乖訛」的定義廣受引用,即「兩個或更多不一致、不適合、不協調的部分或情況,在一個複雜的對象或集合中統一起來,或以一種頭腦能注意到的方式獲得某種互相關係,笑便源出於此。」(Attardo, 1997)。
康德(Immanuel Kant)是第一個從乖訛的角度為幽默下了完整定義的。他指出幽默來自於「從期待到期待落空的突然轉換」。黑格爾認為,任何一個本質和現象對比,或任何一個目的和手段的對比,如果出現矛盾和不相稱,而導致這種現象的自我否定,這樣的情況就會變得可笑。在每個事例中,笑是源於突然感覺到一個概念和現實之間的不和諧,而笑本身正是這種不和諧的表現。
幽默是「完全不同的事物的結合,將屬於一個情境的事物併入另一情境」。當代常見的幽默模式是「乖訛——消解」(Incongruity -- Resolution,簡稱IR)的「二階段」模式。在第一階段中,笑話的接收者發現他對原文的期待與笑話的結尾不相符,換句話說,接收者遇到了不和諧,即笑話的妙語。在第二階段,笑話的接收者專注於解決某種形式的問題,找到一條認知規則,這種認知規則使妙語部分緊跟笑話的主體部分,並使不和諧的部分顯得和諧一致。
這兩個階段包括首先對原文作出一種解釋,這一解釋隨後被第二種更有利的解釋駁回。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解釋其實是並存的。它加長了「準備」階段,將第二階段模式擴充為一個三階段語言學的模式,即準備——乖訛——消解模式。其中,「準備」本身並不可笑,但它為不和諧奠定了基礎。其他基於「乖訛」的理論包括Koestler(1964)的異類聯想理論(Bisociation Theory),Paulos(1980)的災變理論模式(Catastrophe-theory Model),以及Hofstadter和Gabora(1989)的框架合成理論等等。
當然,除了上述三大理論範疇外,還有很多其他類型的幽默研究,例如幽默的心理和生理反應的實驗研究、工作場所中的幽默研究、兒童幽默和婦女幽默的研究、幽默與性別的研究、幽默與種族的研究、幽默的治療功效研究、跨國和雙語幽默研究等。

最新研究

編輯

幽默可以作為人際關係中的潤滑劑,但正如「幽默的形成」單元所述,幽默中也可能包含攻擊的成分。在《夫妻間幽默運用及其影響》一文中,作者分析了幽默在夫妻人際關係中帶來的正面或負面影響【7】。

該研究對幽默種類的測量並未採用Martin等人(2003)的幽默風格量表(包括人際促進型、自我提升型、攻擊型及自我貶抑型四種幽默風格)、De Koning與Weiss(2002)的幽默因應測量(工具性、正向、負向),或是Vassilis等人(2010)的幽默運用型態測量(聯誼型、自我增強型、攻擊型、低俗型、自我貶抑型五種),因為作者認為這些量表混淆了幽默動機與幽默形式。因此,本研究採用了將幽默動機與幽默表現形式分開測量的量表,將幽默動機分為「利他」、「利己」、「利關係」三種;幽默的表現形式則分為「自我貶抑」、「挖苦嘲諷」、「詼諧戲謔」三種。在婚姻品質的量化上,研究參考了伊慶春(1991)【8】和李良哲(1999)的量表。研究結果顯示以下情形:

夫妻之間的差異:在利他與利關係的幽默動機、詼諧戲謔的幽默型態以及婚姻品質的兩個層面上,丈夫的分數均顯著高於妻子;但在利己的幽默動機,以及自我貶抑或挖苦嘲諷的幽默型態方面,夫妻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夫妻幽默類別:研究將夫妻幽默分類為四種:「夫詼諧自貶型」(25%)、「雙多元運用型」(25%)、「雙少用幽默型」(15%)、「妻嘲諷自貶型」(35%)。

幽默與婚姻品質:利關係幽默越高,對婚姻幫助越大。「夫詼諧自貶型」或「雙少用幽默型」的夫妻相比於「妻嘲諷自貶型」的夫妻,有較高的婚姻品質。

負向情緒

編輯

雖情緒的維度無法明確地分為正向與負向,但可粗略將負向情緒定義為—當刺激或環境會阻礙或違背個人動機時,所引發的情緒,例如恐懼、悲傷、憤怒。而這樣的情緒會導致固定個體的思想—行動取向被窄化。

比起正面情緒,我們擁有的負面情緒種類更多。 心理學家薛佛 ( Phillip R. Shaver ) 和同伴參考了早前的情緒理論和自己的研究結果,將人的六種原始情緒及由它們衍生出的多種次級情緒繪製成了樹狀圖表。六種原始情緒分別為: 愛 ( love )、愉悅 ( joy )、驚喜 ( surprise )、傷心 ( sadness )、憤怒 ( anger )、恐懼 ( fear )。從樹狀圖表延伸出來的情緒種類中可以發現,我們負面情緒的種類超過正面情緒的種類。這樣的情況其實是由進化決定的。因為,無法對有利事件產生積極情緒遠不如無法對負面事件作出反應得當來的嚴重——前者可能妨礙我們變得更幸福,但後者卻會危及生命。

生活的本質是複雜的,既有積極的事情,也有消極的時刻。因此,完全沒有負面情緒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有人說自己只會開心,從不傷心、沮喪,那麼對方其實是壓抑了自己的負面情緒。由於情緒不會真的消失,所以它們的影響也不會消失,甚至迴避感受這些情緒會使它們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更大傷害(Lefkoe, 2014)。

負面情緒在進化層面上有重要意義,它們既有快速預警的作用,又是一種保護機制。時至今日,負面情緒依然被定義為一種行動信號(action signal)。而相對的,正面情緒就不具有同樣強烈的行為導向性,因為相比起為了追逐更多快樂所引起的動機,我們為擺脫眼下難耐的痛苦的動機往往更加強烈。

仇恨

編輯

仇恨,這是一種常常與憤怒掛鈎的情緒,當人類感受到此種情緒的時候,會明確的感到強烈的敵意、反感,彷彿心裏有什麼兇暴的東西正在湧動。仇很的來源有很多種,受到傷害、背叛,尊嚴受損、感情遇到挫折等。蘇格蘭哲學家大衛•休謨認為恨是一種束縛的感覺,且是無法被定義的。有些人認為,仇恨的情緒只發生在當下,只要在當天入睡以前,尋求適當並且合理的管道途徑發洩,大部份的衝動情緒都能緩解並消失。然而一旦沒有適當發洩,可能日後只要看到一眼相關的人事物,都會立刻牽動衝動的仇恨情感,嚴重者可能會成為衝動情緒的奴隸,做出無法挽回的憾事。知名文學家哥德曾經說過,「仇恨是無法面對悲傷的膽小鬼所逃進的一個場所,復仇就是讓生鏽的劍沾滿更多的血,悲傷就是讓受傷的心沉浸在血池裏,每砍一刀,刀刃就會生鏽,接着拿去磨,最後剩下的就是隨風飄散的鐵鏽。」。

  • 仇恨犯罪

仇恨犯罪(Hate crime)起源於保護特定且少數群體的意識形態,指的是針對某一特定社會群體所犯下的歧視性犯罪行為。這些社會群體包括宗教、種族、身心障礙、性傾向、國籍、族群、性別、年齡、性別認同及政黨等。在判斷是否為仇恨犯罪而非其他犯罪動機時,需要考察犯罪人的動機是否包括針對特定群體的攻擊。

  • 仇恨言論

仇恨言論(Hate speech)是基於某些屬性而攻擊個人或團體的言論,這些屬性包括人種、性別、族群、宗教、殘疾或性傾向等。仇恨言論指的是有意貶抑、威嚇,或煽動針對特定族群的暴力及偏見言論。在某些國家中,仇恨言論也是犯罪,因此會引起對言論自由和仇恨言論邊界的爭論。

  • 仇恨團體

仇恨團體(Hate group)是針對某些人群的民族、種族、國籍、膚色、文化、宗教、語言、階級、腔調、外貌、職業、性別、性別認

  • 仇外
仇外或排外,指對外國人、外族人、外鄉人、陌生人不滿或恐懼,繼而產生排斥、恐懼心理。其英文名字「xenophobia」是來源自希臘語「ξένος(xenos)」,意指「外來者」;「φόβος(phobos)」,意指「恐懼、隔離」。
與所有的恐懼症一樣,排外主義是指當事人對恐懼的感覺有明確的意識,並且相信引起這種不適感覺的人是外國人、外鄉人或是陌生人;這與種族主義和一般偏見是極為不同的(雖然這兩者有可能同時存在),因為外人與自己不同國籍,或是不同種族外觀上有明顯的不同,而這明顯的區別便導致種族主義。引起種族主義的是種族、血統、國籍,但引起仇外心理的可以是不同的因素。其一是一個社會之中,有不被視為屬於該社會的一群,一般是外來的移民,雖然他們有可能已定居數世紀。這種仇外心理在受到刺激的情況下可能會引起敵意和暴力反應,最嚴重甚至可能導致大屠殺。其二是文化因素。所有文化都受外來文化影響,文化層面的仇外常常是針對外來的文化,像是外來用語影響本土語言。這種形式的仇外較少針對個人,但多數時候可以引發淨化文化和語言的政治運動。值得注意的是,孤立主義並不等於仇外。

憤怒,又稱生氣,是一種強烈的負面情緒狀態。

當一個人處於憤怒狀態的時候,會喪失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能力和客觀觀察能力。憤怒也會激活人的左前額葉皮層,即帶給人更多積極感受,並且伴隨着,如: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腎上腺素升高等類似戰斗或逃跑反應的身體警戒狀態,以應對接下來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現代心理學家將憤怒視為一種正常、自然和成熟的情緒表現,幾乎所有人都會經歷,是不可強行避免的,並且具有生存的功能價值。然而,不受控的憤怒會對個人或社會的生活品質產生負面影響,肯·史壯曼在《憤怒理論與管理:歷史分析》指出,壓制憤怒可能產生以下但不限於的有害影響:

  • 免疫系統能力下降,罹患各種疾病,如:癌症、關節炎、糖尿病等的風險提升
  • 內分泌系統紊亂
  • 加速腦細胞的衰老

憤怒被認為是最危險的情緒,因為可能會引發對方同等的反應,造成惡性循環。且憤怒多半隨着恐懼、討厭、內疚、羞愧等情緒發生。而憤怒之所以會產生攻擊,學者提出下列幾個理論:

  1. 挫折攻擊假說(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當個人無法達成所想要達成的目標或受到阻礙時,就會激發攻擊性,因而出現攻擊行為。通常傾向於攻擊引起自身阻礙的人或物。
  2. 認知新連結主義(Cognitive-neoassociationistic model)也有部分學者認為憤怒是由不愉快的情境事件引起,即便沒有特定對象也有可能產生(例如:噪音)。而憤怒的情緒亦可能造成短暫或永久的人際關係損傷,使孩童失去同儕認同(Lemerise & Dodge)。

悲傷的過程,可能會產生以下部分或全部的反應: 對悲傷的反應,可能包括胃痛、極度疲倦、頭痛、肩頸僵硬及其他症狀。 感覺哀傷、憤怒、否認、罪惡、焦慮、害怕、困惑、不相信與神智混亂 悲傷也會造成某些行為問題,例如無法入睡甚至社交退縮、不斷哭泣、躁動、注意 力不集中、以及食慾低落。直到開始接受新的現實,悲痛逐漸緩和淡化,這時候當 事人才能逐步重拾過往的日常生活,隨着時間流逝,悲傷與失落帶來的痛苦和症狀,終將慢慢平息。請記住,悲傷是十分個人化的歷程,並沒有固定及明確的復原時間表。

悲傷是面對失去時,一種正常、自然且健康的反應。當一個人面臨艱難的人生變局時,了解悲傷歷程有助於走出困境,並能從中學習成長。
精神科醫生庫伯勒-羅絲 (Elisabeth Kubler-Ross)是悲傷過程專家,她將悲傷分為五個階段:

  • 否認:這種事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
  • 憤怒:為什麼會發生-是誰的錯?
  • 討價還價:我願意以....交換,如果可以不發生.....
  • 沮喪:過度悲痛,什麼都做不了。
  • 接受:事情就是發生了,我已經可以平靜面對。


悲傷的情緒多半來自喪失某項個體追求的人、事、物。而悲傷情緒的產生與其功能,有以下三種假說:

  1. 悲傷疼痛假說:是個體面對高度壓力事件的心理反應,以身體的病痛反應為借喻,去面對失敗與損失。
  2. 悲傷的迴避假說:悲傷用於迴避社會聯繫的功能,當受到排擠或不被歡迎時,會讓你迴避一段時間,等待情況好轉,再重回社交圈。(N.B.Allen & Badcock,2003)
  3. 悲傷的求助假說:悲傷具有求助功能,能引起他人注意,讓個體顯得無助,增加受到幫助的機換(Watson&Andrews,2002)。

罪惡感

編輯

當一個人想去做或已做過某種行為而這一行為又與構成他的良知的道德標準、價值觀念產生矛盾時,就會產生罪過和羞恥的體驗,即為罪惡感。罪惡感是人們所有感覺中最讓人痛苦的一種,當遭到罪惡感的籠罩,常常引起人們的焦慮、憤怒、抑鬱等其他不良情緒。罪惡感與一個人的良知發展有關,道德低下的人缺乏罪惡感。

罪惡感的產生,主體需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道德觀念和法制觀念。社會責任感、道德觀念和法制觀念越濃厚,其罪惡感的發生就越快、越深刻。若相反,即便是主體罪大惡極,也難產生罪惡感。罪惡感的來源可能為:

  • 自己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對社會造成了危害或認識到自己的想法將會引起危害他人或社會的結果 。
  • 刑罰懲罰和威懾作用使主體認識到自己的意念或行為,將承擔刑事責任或覺得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
  • 受他人的啓迪,經過內省,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或意念是有罪的。

罪惡感又稱內疚。個體自覺違犯道德標準時的一種情感體驗,屬於道德感的一種形式。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為,罪惡感是自我慾望受制於超我,兩者發生衝突而使個體自尊降低的結果。特別是在超我佔優勢時,非常有可能出現罪惡感。一般而言,罪惡感是在個體產生了違犯道德標準的行為而又自我認定對此行為負有責任而產生的一種悔恨自責的情感。罪惡感可以是一種輕微的、瞬息即逝的良心上的懊惱,也可以是由痛苦的自責引起的長期折磨。在通常情況下,罪惡感的產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屬於親社會情感,是人們糾正錯誤和自覺行動的一種動力。但與實際不相符的超強罪惡感、將罪過深深地歸咎自身的自責狂,或缺乏罪惡感,則多見於多種精神疾病。抑鬱症患者常有過強罪惡感,反社會人格者則常缺乏罪惡感。

罪惡感主要有三個階段:

  1. 我曾經做錯了事情,錯誤是我造成的。(確認這件事中我的責任)
  2. 絕對不該做這件錯事。(對這件事情總體正確性的否認)
  3. 因為我做了不應該做的錯事,因此,我是一個罪人,一個窩囊廢,一個不可雕的朽木。(最終導致改變自我定義,暨某種意義上對自我的否定)

恐懼與杏仁核

編輯

Joseph LeDoux(1996、2007)的研究指出,訊息傳遞至杏仁核有兩種途徑:

  • 慢途徑:感覺器官所接收的訊息大部分經一般神經傳導路線傳至大腦皮質區,由多種迴路處理後,產生反應。
  • 快途徑:經丘腦傳至杏仁核,雖反應較快但訊息無法完整處理。如此推測,受到外在刺激時,杏仁核會先用恐懼等情緒快速面對並反應,大腦皮質經過完整分析後再做出接續的反應,可視為身體的一種防衛機制。「杯弓蛇影」便是如此的情緒反應。杏仁核與恐懼記憶之形成也息息相關,恐懼驚跳反應測試(fear potentiated startle test)是一個目前常用來研究恐懼記憶是否形成及杏仁核功能是否正常的實驗方法。實驗步驟如下:先給予實驗動物一個制約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CS),例如燈光;再搭配一個嫌惡性的非制約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US),例如足部電擊。經過連續性的配對訓練後,實驗動物會將兩種刺激連在一起,以後若給予制約刺激時,受測動物會出現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及呼吸變快等生理變化,行為上也會表現出因為害怕而靜止不動的狀況,此時若再給予一個聲音刺激,此動物馬上會因驚嚇而向上跳起,經由跳起高度的實測值,即可判斷該動物的恐懼記憶是否已形成。科學家在比較杏仁核正常和杏仁核受損老鼠的實驗結果後,發現杏仁核受損老鼠的驚跳高度值明顯低於正常老鼠;預先在老鼠腦中杏仁核處注射一些抑制其活性的藥物後,所得到的實驗結果也類似杏仁核受損的老鼠,這些實驗動物都不會出現明顯的驚跳反應。由上述結果可得知,恐懼記憶的形成和恐懼記憶的表現都與杏仁核的功能正常與否有直接的關係

大腦意識與情緒啟動

編輯

邊緣系統負責某些情緒的運作,例如杏仁核會啟動憤怒與恐懼等負面的情緒反應。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情緒反應都是由邊緣系統所發動,負責我們意識運作的大腦前額葉也可以經由與邊緣系統互動而發動情緒反應。
而主要的途徑如下:

視丘→大腦皮質(意識反應)→杏仁核→下視丘→自主神經及內分泌反應

例如:當我們在報章上讀到全球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後續負面效應,會使我們擔心失業問題、匯率變化和所存在銀行的財務是否安全。而會產生這種負面的焦慮情緒反應是由大腦意識理性分析後所引起,並不是直接由邊緣系統所發動,是大腦認為現在需要恐懼的情緒(焦慮是一種預期性的恐懼),進而下令杏仁核開始製造恐懼的生理反應。然而情緒反應一旦發動後,主控意識的大腦(前額葉)會進行理性的分析,並試圖調控負面的情緒反應。但是邊緣系統通往意識腦區的神經通路比意識腦區通往邊緣系統的神經通路密集許多。因此一旦邊緣系統強烈啟動,意識腦區往往無法立即掌握主控權。

情緒的前因與後果

編輯
情緒 前因 後果
憤怒 對自己以及相關事物有所貶抑的攻擊 攻擊
焦慮 面對不確定威脅 逃離
驚嚇 面對立即、具體、壓倒性危險 驅逐
罪惡 違反道德需求 改過
羞恥 未達到自我理想 消失
難過 經歷無法挽回的損失 退縮
羨慕 想要別人擁有的事物 驅逐
驚嚇 面對立即、具體、壓倒性危險 幻想
忌妒 怨恨第三者造成喪失或可能喪失他人情感 責怪
開心 目標的實現產生重大進展 積極行動
驕傲 藉由自己、他人或認同團體所擁有的重要事物或成就,爲自己增光,藉此提高自我認同 提高自我認同
寬心 與目標不相符的壓力情境好轉或者消失 放鬆
希望 有最壞結果的打算,但對最好結果抱持盼望 勇於夢想
渴望或參與情感,通常為彼此互相回報,但並非必然如此 成為更好的人
同情 被他人的苦難所打動,要提供協助 利他

參見

編輯
  1. Tomkins, S.S. (2008). Affect imagery consciousness: The complete edition. New York: Springer Pub.
  2. 梁庚辰主編(2018)。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 鄭昭明、陳英孜、卓淑玲、陳學志(2013)。華人情緒類別的結構分析。中華心理學刊,55(4),417-438。doi:10.6129/CJP.20130319b
  4.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梁庚辰譯)。
  5. 梁庚辰主編(2018)。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6. 梁庚辰主編(2018)。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7. 梁庚辰主編(2018)。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8. 梁庚辰主編(2018)。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