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皮(dermis)來源於中胚層,由膠原纖維、網狀纖維、彈性纖維、細胞和基質構成。真皮可分為兩層,靠近表皮下方很薄的部分稱乳頭層,乳頭層的下方是較厚的緻密的網狀層,兩層間無明顯的界限。乳頭層的乳頭向上與表皮的表皮嵴犬牙交錯,通過BMZ將表皮與真皮緊密相連。乳頭層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並有游離神經末梢和觸覺(Meissner)小體。網狀層內有緻密豐富的纖維和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經和皮膚附屬器等結構。真皮是整個皮膚的支架結構。

膠原纖維(collagen fibers) 編輯

膠原纖維是真皮結締組織的主要成分。在乳頭層纖維較細,排列疏鬆,方向不定;網狀層的膠原纖維束較粗,互相交織成網。膠原纖維韌性大,抗拉力強,但缺乏彈性。

網狀纖維(reticular fibers) 編輯

網狀纖維較細小,有較多分支,互相交織成網狀。用銀浸染呈黑色,故稱嗜銀纖維。網狀纖維是一種未成熟的膠原纖維,主要分佈於乳頭層、皮膚附屬器、血管和神經周圍以及BMZ的網板等處。

彈力纖維(elastic fibers) 編輯

彈性纖維較細,HE染色切片中難以辨認,醛品紅染色可着紫色。電鏡下,彈性纖維由無定形的彈力蛋白和微原纖維構成波浪狀細纖維,纏繞在膠原纖維之間。彈性纖維使皮膚具有彈性,受牽拉後易恢復原狀。彈性纖維還分佈於皮膚附屬器、神經末梢周圍,起支架作用。

基質(ground substance) 編輯

基質是一種無定形的均勻狀物質,充填於纖維和細胞之間。主要成分為黏多糖、水、電解質及血漿蛋白等。黏多糖主要包括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等,使基質形成具有許多微孔隙的分子篩立體構型。小於孔隙的物質如水、電解質、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可自由通過進行物質交換,大於孔隙的物質如細菌則不能通過,被限於局部,有利於吞噬細胞吞噬和消滅。

細胞 編輯

真皮中的細胞主要有成纖維細胞、肥大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及噬黑素細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