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學/記憶
本章節將講述記憶在生活上的各種運作和理論。從其發展歷史與相關的心理學領域開始介紹,接著由淺而深的說明記憶的運作系統以及反例,最後根據不同的記憶類型也有相異的研究方法。為了在觀念說明清楚之後,讀者能透過不同的實驗研究及書面資料了解其他延伸的面向,因此在附錄中有許多影音及書籍可以參閱。
核心觀念
編輯記憶是人類學習各種行為的基礎,是包括思維在內的一切智力活動的重要環節,以及大腦的重要功能之一。通過記憶,個體能夠以此為基礎進行思考、理解、判斷。記憶不但能幫助人規劃未來,也能重溯過去發生的事件。若人類失去記憶能力,將會像定期格式化的電腦缺乏對過去、自我的認知紀錄,甚至難以建立生存目標,可見記憶對人之重要性。因此通過本章節介紹,下文將幫助讀者更加了解記憶的機制與特點。
將外界訊息轉為記憶的過程具有固定的程序,包含獲取、儲存與檢索提取的歷程,而這些記憶又因為性質不同,可以依保存時距和儲存的先後順序簡單區分為下列三種,它們能夠容納的總量各異:
- 感官記憶(Sensory memory):保存時距大概只有幾秒鐘,取決於不同感官,包含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官刺激。感官記憶持續時間非常之短,通常維持數百毫秒到數秒鐘。其作用能夠瞬間保存大量的感官信息,而這些感官信息在很短的時間內經過處理之後,會被轉移到短期記憶或長期記憶之中,有時則迅速消退。感官記憶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應用,例如:當我們駕駛時,視覺和聽覺信息會瞬間被感官記憶捕捉,幫助我們快速做出反應。同樣地,在學習新知識或技能時,人們會先依賴感官記憶來捕捉信息,接著通過注意力和編碼將這些信息存儲到短期和長期記憶中。
- 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短期記憶是指僅持續幾秒或最多幾分鐘的記憶,除非它們被轉化為長期記憶。其特徵是人們在短暫時間內記住7至10個電話號碼中的數字(或其他7至10個離散事實),但只有在人們繼續思考這些數字或事實時才能持續。短期記憶與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是否為同義詞或其他附屬關係,仍存在爭議,因工作記憶是短時間內有意識地記住資訊,且同時可以將其操作、執行的能力,相較短期記憶,工作記憶多了將記憶提出來操作的部分。負責「工作記憶」的腦區位置在大腦前額葉皮質,又其同時負責維持專注力。工作記憶又分為(1)語文工作記憶和(2)視覺空間工作記憶兩方面。其中語文工作記憶是指同時儲存和處理聽覺及語言訊息;視覺空間工作記憶則是指能同時儲存和處理視覺及空間訊息。
- 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維持幾天到數年,短期記憶經過反覆練習,便會成為長期記憶,幫助我們習得技能。根據加拿大認知心理學家Endel Tulving的多重記憶系統理論,長期記憶可以分為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外顯記憶則可分為程序性記憶和陳述性記憶,而陳述性記憶又包括語義記憶和情景記憶。還有長期記憶的信息提取有回憶和再認這兩種方式。再認是從提供的選項中識別出正確答案,例如考試中的選擇題或在人群中辨認出認識的人。回憶則是根據記憶線索自發地檢索信息,例如問答題或填充題,這類題目只提供記憶的線索,而不包含解答,需要考生自行從腦海中提取答案。
在處理語言信息時,一般人在短期記憶階段主要依賴聲碼,而在長期記憶階段,意碼則變得更為重要。
記憶和語言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記憶在語言的學習、處理和使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以下是記憶和語言關係的詳細探討,重點放在記憶的不同方面及其在語言中的作用:
1. 語言學習與記憶
- 語言獲得:學習新語言需要依賴記憶的多個方面。幼兒學習母語時,需要利用工作記憶來臨時存儲和處理聽到的語言信息,並通過長期記憶將詞彙和語法規則儲存下來。
- 詞彙記憶:語言學習中,記住大量詞彙及其含義是關鍵。這涉及語義記憶(長期記憶的一部分),負責儲存詞彙及其定義和用法。
2. 語言處理與記憶
- 工作記憶:工作記憶在語言處理中至關重要,特別是在語言理解和語言生成過程中。工作記憶幫助我們在理解句子時保留前面的詞彙和語法結構,直到句子完整理解。
- 語境記憶:語境信息儲存在記憶中,幫助理解語言的具體意義。例如,同一個詞在不同語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義,個體依賴語境記憶來解釋這些差異。
3. 記憶的種類與語言
- 陳述性記憶與程序性記憶:
-陳述性記憶(顯性記憶):負責記錄事實和知識,如詞彙和語法知識。這些記憶是語言學習和使用的基礎。
-程序性記憶(隱性記憶):負責記錄技能和程序,如語音生成和語法應用的自動化過程。這些記憶使得語言使用更加流暢和自動化。
- 情節記憶與語言:情節記憶儲存了個體生活中的具體事件和經歷,這些記憶常常在敘事語言中被召回和表達。例如,當我們講述過去的事件時,我們依賴於情節記憶來回憶和敘述這些事件。
4. 記憶在語言表達中的作用
- 言語標籤:記憶中的信息常常被言語標籤標記,以便更容易被檢索和使用。例如,用詞彙和短語來標記和組織信息,使這些信息更易於記住和回憶。
- 敘事結構:故事和敘事結構可以幫助記憶信息。將信息編織成故事,使其具有連貫性和意義,有助於加深理解和鞏固記憶。
5. 記憶障礙對語言的影響
- 失語症:失語症是一種由腦損傷引起的語言障礙,常常伴隨記憶障礙。不同類型的失語症可能影響語言的產生和理解,這與受損的記憶系統有關。
- 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通常會出現記憶喪失,這也會影響他們的語言能力。例如,他們可能難以找到正確的詞語或理解複雜的句子。
6. 記憶強化語言學習的方法
- 重複與回憶:重複學習和定期回憶有助於加強記憶,使語言學習更為高效。
- 情境學習:將新詞彙和語法結構與具體情境聯繫起來,有助於加深記憶。
- 多感官學習:結合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多種感官的學習方式,可以增強記憶效果,使語言學習更全面。
總之,記憶在語言學習、處理和使用中起著關鍵作用。理解記憶的不同方面及其在語言中的應用,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和運用語言。反之亦然。
7. 記憶的形成
傳統記憶鞏固模型主要包括標準模型和多重痕跡模型。這些模型解釋了記憶從短期到長期的轉移過程。
### 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
標準模型由Squire等人提出,認為記憶最初在海馬體中形成和存儲,隨後逐漸轉移到新皮層進行長期存儲,海馬體的痕跡隨時間消失 。[1] 該模型的主要觀點包括:
1. **初始存儲**:新經驗首先在海馬體中形成短期記憶。
2. **逐漸轉移**: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記憶逐漸轉移到新皮層。
3. **最終存儲**:最終,記憶穩定存儲在新皮層中,海馬體的痕跡消失。
這一模型強調了海馬體在記憶形成初期的重要性以及新皮層在長期記憶存儲中的作用。
### 多重痕跡模型(Multiple Trace Model)
多重痕跡模型由Nadel和Moscovitch提出,該模型認為每次回憶記憶時,新的記憶痕跡會在海馬體中形成,這些痕跡保留了記憶的細節。[2] 主要觀點包括:
1. **持續存儲**:海馬體中保留了詳細的記憶痕跡,這些痕跡在每次回憶時得到強化。
2. **痕跡累積**:隨著多次回憶,新的痕跡在海馬體中不斷累積,使得記憶更加穩固。
3. **皮層參與**:同時,皮層中也存儲了記憶的概括性信息。
這一模型強調了海馬體在維持和回憶記憶中的持續作用,並且指出海馬體和皮層共同參與記憶的存儲。
### 最新研究的挑戰
理化學研究所與麻省理工學院神經迴路遺傳研究中心(Riken-MIT Center for Neural Circuit Genetics)的一項研究挑戰了這些傳統模型,指出記憶在海馬體和皮層中同時生成並且功能上互補。這意味著記憶鞏固過程可能比傳統模型描述的更為複雜和動態。[3] 實驗表明,長期記憶並非來自短期記憶的複習,而是兩者同時生成,即在腦中存在兩個同時生成的版本:一個在海馬體,另一個在皮層。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利用光遺傳技術來標記並操控小白鼠腦中的記憶細胞,以觀察記憶的形成過程。在對小白鼠進行電擊條件反射訓練後,他們發現,記憶在海馬體和前額葉皮層中同時形成。而通過光束控制神經元活動,他們發現,海馬體內的短期記憶關閉後,小白鼠忘記電擊,皮層中的長期記憶沒能被回憶激活。但是,通過操作激活皮層的長期記憶後,小白鼠再次記起電擊。以上實驗顯示了長期記憶是與短期記憶同時產生,長期記憶在形成的初期是不成熟或者是「沉默」的,需海馬體與皮層間的聯繫使其成熟。而海馬體和皮層之間的聯繫假如受阻,那麼長期記憶就永遠無法成熟。隨著時間推移,皮層中的記憶細胞逐漸成熟並在自然記憶回憶中起作用,而海馬體中的記憶細胞則逐漸變得沉默。這表明長期記憶並非僅由短期記憶的鞏固而來,而是兩者在不同腦區同步生成並隨時間進行功能轉換。
這項研究結果顯示記憶系統是動態且多層次的,並且不同類型的記憶在不同腦區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這也意味著,阻斷海馬體和皮層之間的聯繫會影響長期記憶的成熟。這些發現要求對現有的記憶鞏固理論進行修訂,並指出需要進一步研究以全面理解記憶的形成和維持機制。
這些模型和研究結果共同為我們理解記憶的形成和鞏固過程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和實驗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記憶其實是動態且並非單一系統的運作,過去心理學家和一般人常用比喻來描述記憶,通常暗示有一個倉庫般的記憶儲存空間,訊息可以放入空間,要用時再拿出來,運作方式相當機械化。然而愈來愈多研究發現,記憶實際上是動態的,當我們形成記憶時,已經先拆解出一些個人的解釋,受材料性質和情境所調控;提取記憶時,也需要一些線索,把資訊重新組合起來。
以記憶形成階段為例,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鄭仕坤教授研究團隊透過一個「誰說過這個字」的記憶實驗,發現「記得大概、不記得細節」對比於「記得細節」,在記憶形成階段的腦波型態是不同的;可以推知形成記憶時,並非單一系統的運作,不同的訊息是分別記錄下來的。
記憶的提取也是動態的。以另一個利用fMRI記錄腦部活動的國外實驗為例,發現如果一個字詞在學習階段是加上語音的,在測試記憶時聽覺區也會有較多活動,如果學習階段搭配的是圖片,測試時視覺區會有較多活動。這也顯示記憶不是單一的系統,且依據記憶形成時的性質不同,腦會做不同的處理。
此外,另一大特性是邊界延伸——人類知覺並非單純接收外在資訊,而是根據生活經驗進行感官上的預期、甚至填補、替換真實資訊,如看到照片會自行補充照片的背景。故記憶與現實的出入不僅是「細節的缺失」,也可能具有加油添醋的成分。換句話說,我們感知到的世界是由「感官資訊」和「大腦自行延伸想像」共同建構的。記憶的分類方式是多元的,除了上述提到的,在用保存時距和儲存順序分類以外,按照「意識」是否參與記憶的內容,可以將記憶分為兩類:
- 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是長期記憶中可被提取的知識,可以利用回憶察覺的記憶,因此個體通常是有意識的狀態。例如當被問到過去的經驗,個體就必須先回憶並且尋找答案。此過程即為有意識地取得該訊息,也是與內隱記憶最大的差別。
- 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是一種長期記憶的形式,在我們的慣性行為、運動等中所產生的關於技術、過程、或「如何做」的記憶。是我們沒有意識,卻因為過往經驗而自然表現出來的,不容易受外在刺激的干擾。而一般所說的肌肉記憶就為內隱記憶的一種,是人在一段時間內重複做出一個動作後,大腦就會記住這一動作,最終人能在不用多想的情況下就能做出這一動作,例如:走路、騎腳踏車。
外顯記憶 | 內隱記憶 |
---|---|
意識 | 無意識 |
易受外在刺激干擾 | 不易受外在刺激干擾 |
外顯記憶可以被歸類為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以及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情節記憶是指對過往發生的經驗的記憶,而語意記憶是指對一般事實的記憶,例如單字、公式等。 常聽到的肌肉記憶(muscle memory)正是內隱記憶的一種。研究肌肉記憶先驅的愛德華·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就提出學習可以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發生:它並非儲存在大腦的意識層面,而是儲存在中樞神經系統的運動神經元中,由中樞神經系統中的運動學習造成,通過持續重複某些動作。運動學習中,一邊指揮身體活動的同時,一邊將記憶編碼;另一方面,在描述腦部學習的Marr-Albus 模型中,也提到了小腦與運動學習的關聯性。也有其他學者描述過肌肉記憶,像愛德華·S·凱西(Edward S. Casey)在其著作記憶,第二版:現象學研究( Remembering, Second Edition: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中提到:簡而言之,過去的活動存在於其現在的習慣性表現之中。另一位神經科學學士、芝加哥SwitchedOn Training Inc.的首席執行官布雷特·約翰遜(Brett Johnson)表示,學習一個新的動作或技能時,肌肉記憶的形成分為三個階段:認知階段、聯想階段和自主階段。在認知階段動作是緩慢而低效的,人需要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動作,大腦的額葉皮質會高度活躍。注意力集中在動作的各個細節上,例如如何握住球拍、如何揮動球拍等;進入聯想階段後,人能夠在意識控制下流暢地完成動作。注意力開始從動作細節轉移到動作的整體效果上,例如如何擊球、如何得分等;當達到自主階段時,肌肉記憶就被實現了---人能夠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完成動作,大腦的活動已經轉移到基底神經節。動作變得自動化,不需要意識控制,可以同時進行其他活動,例如一邊打球一邊聊天。[4]
外顯記憶在經過反覆訓練後可能會轉變為內隱記憶。這個轉變過程稱為「自動化」(automatization)或者「程序化」(proceduralization)。當一個技能或知識變得自動化後,大腦的處理負擔減輕,能夠更有效地處理其他任務。這種轉變的涉及大腦不同區域的活動改變。初期的學習主要涉及大腦皮層的活動,而隨著反覆練習,基底神經節和小腦等區域的活動逐漸增加,這些區域負責程序性記憶和運動控制,有助於技能的自動化。 [5] 舉例而言,當技能自動化後,不僅能夠更快速、更精準地執行特定動作,同時也為個人釋放了寶貴的大腦資源,讓他們能夠更有效地處理其他任務。這種轉變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著明顯的應用,也在各個領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運動領域,運動員在反覆訓練後能夠自動化許多動作,從而在比賽中更迅速地做出反應,提高比賽的表現。同樣地,在音樂領域,樂手們通過持續的練習使得演奏動作變得自動化,從而能夠更流暢地演奏樂曲,並更好地表達音樂的情感。這些例子突顯了自動化對技能習得和執行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各個領域中的廣泛應用。
記憶的三個階段/三階段式記憶模型
編輯基於現在人對於記憶形成機制的認識,記憶處理的基本原理類似圖書館的書本管理,包含將書編碼分類、上架書本,以及提取書本三個階段:
1.編碼(Encoding):此階段為「訊息的收錄」,如同將新書貼上標籤分類,將新訊息放入短期記憶,也就是將外在刺激(包含聲音、氣味、文字、顏色等)轉換成心理表徵。這些外在刺激輸入的訊息都需經過編碼的過程將之儲存在記憶中,且會將較為客觀的感覺轉換成主觀上有意義的體驗。
心裡表徵分為兩個階段:
- (1) 獲取:由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處理,通常是我們對於某個事件或物品的第一感知,例如看到一顆葡萄時,印入眼簾的顏色、大小和形狀。
- (2) 鞏固:位於顳葉深處的海馬迴(hippocampus)會負責將編碼的記憶轉為存在的記憶,重新組織成易於回想的形式。就好比剛剛那顆葡萄,加工成易於儲存的葡萄乾。
編碼過程不僅僅是將外部刺激轉換成心理表徵,還涉及到大腦中神經元的活動,以及在不同的大腦區域中的儲存方式。
2.儲存(Storage):此階段為「訊息的儲存」,大腦皮層(cortex)會編輯記憶,刪除不重要的細節,篩選出重要的記憶。可以想像你淹沒在堆積如山的報告裡,剛剛那顆一點都不重要的葡萄乾一下就被你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根據完形心理學者提出的「記憶痕跡理論」,訊息收錄後會在神經留下紀錄,即為記憶痕跡。他們認為經過學習的活動後,這些訊息會在大腦皮質產生深淺不一的皺紋,隨後這些痕跡會逐漸消失,最後造成遺忘。
不同類型的記憶在不同的大腦區域中儲存,這使得儲存過程變得更加複雜。
3.提取(Retrieval):此階段為「記憶的展現」,像是到正確的書架尋找並借出需要的書,從記憶裡提取已儲存的資訊。在檢索訊息的過程中,通常會先將訊息解碼,還原成編碼前的樣子。如果沒有記憶提取,編碼和儲存即失去作用。提取分為兩種主要形式——回憶(recall)和再認(recognition)。回憶需要主動地檢索訊息,而再認只是辨識訊息是否熟悉。另外,環境、情緒狀態、具體的線索都可以幫助記憶的提取,這涉及到「狀態依賴記憶」和「情境依賴記憶」。提取階段也受到注意力的影響,注意力是指專注於某一特定刺激或任務的能力。如果訊息在編碼或儲存階段受到注意力不足的影響,將會導致提取階段的困難。
記憶系統的三個階段就像一條流水線一樣,將進入的刺激訊息轉變為能夠被儲存和回憶的有意義模式。由上可知,不是所有知覺資訊最後都變成記憶。 「注意力」在此扮演重要的角色——若訊息被忽略,就不會被知覺處理,也不會到下游儲存成記憶,因此會被遺忘而不會成為記憶的一部分。
記憶三階段 | 內容 |
---|---|
編碼(Encoding) | 訊息的收錄 |
儲存(Storage) | 訊息的儲存 |
提取(Retrieval) | 記憶的展現 |
註:這個三階段模型最早是由Richard C. Atkinson和Richard Shiffrin於 1968 年提出的[6]。該模型在一定的加工和修改後被廣泛接受。
遺忘(Forgetting)
編輯遺忘(Forgetting)是記憶中的一個特殊功能。目前科學家普遍認為,遺忘是神經元之間突觸聯繫的減弱或消失所導致的。大腦中的神經元之間通過突觸進行相互聯繫,當人們經歷某件事時,大腦中的相關神經元之間會形成新的突觸聯繫。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這些突觸聯繫沒有得到強化,它們就會逐漸減弱或消失,最終導致該事件的記憶被遺忘。人類的感覺器官接收到的訊息非常多。而遺忘幫助大腦釋放出更多的容量,以減輕空間壓力。通常一個事件會否被遺忘,與其聯繫之事件的數目,以及它所喚起情感和時間,還有與身體狀態有關。但心理學家普遍認為,相對於記憶能夠主動執行,遺忘是被動發生的。也就是說,人能夠主動選擇記住某件事,而不能自主選擇去忘記某件事。為了避免遺忘重要的訊息,人們會使用複習的方式加強記憶。
在保羅康納頓的研究中,他認為有七種不同的遺忘形式,分別是:強制消除性遺忘,規範性遺忘,製造新身份性遺忘,結構失憶性遺忘,廢止性遺忘,計畫性報廢型遺忘和受辱性沉默型遺忘。
遺忘形式 | 說明 | 例子 |
---|---|---|
強制消除性遺忘(Repressive Erasure) | 通過否認來故意和秘密地忘記、抹去某些事件的發生。 | 在羅馬刑法和憲法中,作為對在死後或革命後被認定為「國家敵人」的統治者和其他有權勢者的懲罰:他們的肖像被摧毀、雕像被夷為平地、名字從銘文中被抹去,為的是讓人們對他們的所有記憶都被遺忘(Meier,1996)。法國大革命試圖以類似的方式消除舊制度的所有影響:廢除君主頭銜和貴族頭銜;禮貌的稱呼:「先生(Monsieur)」、「夫人(Madame)」和「小姐(Mademoiselle)」被取消(Bertrand,1975)。正如米蘭・昆德拉經常引用的話,「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 |
規範性遺忘(Prescriptive Forgetting) | 發生於二至多人的集體性遺忘,以利團體的運作。 | 以古希臘人為例,由於對過去罪行的記憶有可能在整個地區中造成分裂並導致內戰,他們制定了明確的禁令:禁止記住在內戰期間犯下的所有罪行和不法行為。這一禁令適用於所有雅典人、民主人士、寡頭以及所有在獨裁統治期間作為非戰鬥人員留在城市的人。更值得注意的是,雅典人在衛城的最重要的神殿中豎立了一座獻給忘卻的祭壇。這座祭壇被視為城邦生活的基礎(Meier,1996 年)。 |
製造新身份性遺忘(Forgetting that is Constitutive in the Formation of a New Identity) | 為了成長和發展,忘記、放下舊的記憶。記憶並沒有真正被遺忘,而是留在過去以便繼續前進。 | 忘記以前的婚姻或性夥伴關係的細節,如果過於關注,可能會損害當前的婚姻或夥伴關係;或者,以前生活在特定宗教或政治派別中的生活細節被有意識地取代。 |
結構失憶性遺忘(Structural Amnesia) | 傾向記得那些對自身重要的事,而不重要的事物更容易遭到遺忘。 | 在母系血統比父系更重要的蘭巴族中,女性祖先血統可以追溯到前三到五代,而男性祖先血統只能追溯到前一兩代。此原則也體現在烹飪歷史上。可以書面形式保存的食譜數量是無限的,而口頭記憶中可以流傳保存的數量是有限的。因此,現代烹飪的標準化都取決於烹飪書的撰寫。另一方面,鄉村料理的方法是通過觀察而不是通過閱讀獲得的。在這些情況下,食譜會被系統性地遺忘。 |
廢止性遺忘(Forgetting as Annulment) | 忘記過多的訊息,以篩選出那些最重要的事情。 | 尼採在《歷史對生命的利與弊》(The Use and Abuse of History)中對這種過度、過量的文化表達了他的厭惡。他將矛頭指向了歷史寫作,尤其是反對他稱之為古物歷史學術(antiquarian historical scholarship)的研究。生活的基本能力和行動,在他看來,在記憶的重壓下被「粉碎和枯萎」。在這種過度的歷史意識中,他只看到「對收藏的盲目慾望,不安地收集曾經存在的一切令人反感的景象」,以至於「人將自己籠罩在腐爛的氣味中」(尼采,1957) 。 |
計畫性報廢型遺忘(Forgetting as Planned Obsolescence) | 這類型遺忘發生於消費者使用的產品因設計好的產品週期而失去功能時,偏好去購買新產品以遺忘舊產品的損壞。 | 大多數商品:刀叉、汽車和洗衣機,都有相當長的使用壽命。而服務:參加音樂會或觀看電影的商品壽命要短得多。隨著這種向提供服務的轉變,資本的周轉時間加快了。市場營銷中稱為「產品生命週期」的時間跨度變得更短。 |
受辱性沉默型遺忘(Forgetting as Humiliated Silence) | 由於集體恥辱而保持沉默以忘記某些社會、政治或經濟事件。 | 二戰中德國城市被轟炸所造成的破壞,使大約130個城鎮成為廢墟、約600000名平民喪生、350萬所房屋被毀。至今仍有一些德國公民寫下第一次看到他們被蹂躪的城市出現時的震驚和困惑。然而,在戰後的50多年裡,無論是在歷史調查中還是在文學作品中,空襲的恐怖及其長期影響都沒有引起公眾的注意。德國歷史學家沒有對這個主題進行研究。巨大的集體經歷之後是半個世紀的沉默。一位德國老師表示,作為一個男孩,在戰後不久的幾年裡,他經常從一家二手書店的櫃檯下看到漢堡大火後街上的屍體照片,他觀察到人們以通常為面對色情內容的方式秘密地檢視這些內容。 |
遺忘與時間的關係
編輯遺忘的速度跟記憶的時間有關,以有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理論為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在1885年出版《關於記憶》一書,提到遺忘的速度在記憶過後最快,然後慢慢放緩,直到遺忘的停止。但此時記憶的內容不到原先的30%。正是因為這個發現,所以有人提出學習的「四次複習法」。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可能忽略了情境和情感在記憶保持和遺忘中的作用,不同的情境和情感狀態可能會影響記憶的保持。
- 艾賓浩斯(Ebbinghaus)的實驗
為了瞭解記憶與時間之間的關聯性,艾賓浩斯使用了無意義的音節(nonsense syllables)作為學習材料,例如:PQA、FDR,以確保學習到的是新的刺激。在過程中艾賓浩斯對自己進行了長達七個月的實驗。他每天會進行多次學習和記憶測試,以評估記憶的遺忘速度。在學習階段時,他需要記下一組音節列表;在記憶測試階段時,他需要回憶這些無意義音節。
- 遺忘曲線(艾賓浩斯(Ebbinghaus)遺忘曲線)
艾賓浩斯記錄了學習後不同時間點的表現,並根據這些數據繪製了遺忘曲線。這條曲線描述了記憶的遺忘速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變化。在遺忘曲線中,橫軸代表時間,縱軸代表記憶的保留程度,而曲線則代表記憶的遺忘速度隨著時間的變化。
- 橫軸(X軸):橫軸上的數值表示從學習開始後經過的時間,例如:20分鐘、1 小時、2天等等。
- 縱軸(Y軸):代表記憶的保留程度(saving),通常是以百分比來表示,例如:在原始實驗中,是正確回憶的無意義音節數量/需要記下的無意義音節總數量。
- 曲線:代表記憶的遺忘速度隨著時間的變化。遺忘曲線通常呈現一種指數下降的形式,代表說在學習後的短時間內,記憶迅速衰退,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速度逐漸趨緩。曲線的形狀可以反映出記憶遺忘的速度與樣態。
後續,艾賓浩斯將實驗數據擬合到兩種不同的數學函數中,分別是一個冪函數(1880年)和一個對數函數(1885年),以找出最適合描述遺忘曲線的函數形式。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記憶過程記憶的保持在時間上是不同的,有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兩種。平時的記憶的過程是:輸入的信息在經過人的注意過程的學習後,便成為了人的短期的記憶,再經過進一步強化後成為長期記憶。長期記憶的保持時間有長有短,如果不經過及時的複習,這些記住過的東西就會遺忘,而經過了及時的複習,長期記憶就會繼續保持下去。 在艾賓浩斯當年的研究中,他以下列式子表示記憶強度與時間關係 其中b為記憶強度,t為時間,k與c則為待定常數。但除此式子外,有其他的近似關係可以了解記憶強度與時間關係,通常以下列函數表示 其中R是被記憶的內容,S是相對記憶強度,t是時間。此近似並非是非常好的近似。 但上述式子僅代表著記憶強度與時間關係,並未說明多次記憶的次數與記憶強度關係。從右圖中我們可以看見隨著次數的增加,記憶強度越強,代表S會越大。
遺忘與情感的關係
編輯遺忘是有選擇性的,人們所忘記的事情與情感因素有關,會很快忘記漠不關心的事;相反地,那些能引起強烈情緒反應的事情則難以被忘懷。能引起正面情緒(愉快)的事情會較長久被保留,而引起負面情緒的(不愉快)事情則不然。往日的時光因此多為美好的回憶,因為這種選擇性會將負面以及一般的事情剔除,而保留正面的內容。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便是一種被認為可能是遺忘的過程出現障礙所導致的心理疾病。這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情緒與記憶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創傷事件觸發了強烈的負面情緒,這些情緒影響了對事件的記憶儲存和檢索過程,導致創傷記憶難以被遺忘,進而導致持續性的創傷後壓力反應。病人會不斷的讀取以前不愉快、可怕的回憶,常見於經歷過戰爭的士兵(經歷越戰、波斯灣戰爭、反恐戰爭後的退伍士兵皆有此問題),亦常見與戰亂地區以及某些受創過的族群(災害倖存者、性侵犯受害者等)。
遺忘與身體狀態
編輯與上述的遺忘不同,在醫學上有各種病態的遺忘,即痴呆。著名的例子是阿茲海默病(俗稱失智症)。這種疾病會慢性的發展,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惡化。若是由於事故和意外導致,例如休克或腦震盪等引起的遺忘,則被稱為失憶。還有癔病,也稱為分離性障礙,患者通常會將生活中特定時期的記憶丟失。這些記憶丟失可能包括個人的身份、經歷或某些重要事件。身份識別障礙則是患者無法辨認自己或他人的身份,可能會感到自己變成了另一個人或完全陌生。這種身份識別障礙通常伴隨失憶一起出現,因為患者無法回憶起重要的個人信息和經歷,導致自我認同混亂和錯位,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社交互動,例如一女子與其丈夫吵架後,突然神經失常,指稱她根本不認識其丈夫。經過與醫生的交談得知,她把談戀愛及結婚的整段經歷都忘了。
記憶的研究歷史
編輯記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也因此記憶的儲存一直是哲學、心理學及生物學三大學門的中心議題,第一位將實驗法帶進心理學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豪斯(Hermann Ebbinghaus)在 1908 年時曾說過:「心理學有一個漫長的過去,但是只有一段短暫的歷史。」這句話其實同時也適用於記憶的研究。 在 19 世紀末以前,記憶的研究大多是屬於哲學的範疇,多是思辨性的討論;20 世紀開始,研究的重心才逐漸進入以實驗為主的心理學及生物學。 而一般認為科學的記憶研究方法是始於 1880 年艾賓豪斯的工作,他們的研究主軸放在兩個問題上:
- 記憶的各種形式是如何在大腦中組織?
- 記憶是如何儲存的?
各時期的記憶研究
編輯根據史料的記載,最早有關記憶的研究主要討論如何提高記憶的操作。
古希臘時期
編輯- 古希臘時期,愛琴海一帶的哲學家便開始討論記憶的問題:赫拉克利特透過實際觀察發現,對閱讀材料的記憶比聽覺材料的記憶更精確;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則提出各種不同的記憶模型,如蠟丸模型指將記憶痕跡比喻成蠟丸上的痕跡,大型鳥舍模型則將每種記憶表徵為不同類型的鳥,文書模型則假設每個個體內部都有一個私人秘書,紀錄自己的經歷。這些模型多少描述了關於記憶的心理狀態,且指出一些正確的記憶現象,像是對於沒有特別注意的事物會迅速遺忘、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操作會下降等。
- 自從蘇格拉底第一次提出人類具有先天的知識,也就是某些知識是生來便有的,在他之後的哲學家便不斷在試圖解釋:人如何學習外界的新知識、知識如何儲存在記憶中、哪些知識是天生的、後天經驗對天生知識又能夠影響多少等問題。哲學家們主要使用三種方法來研究記憶和各種心智歷程,包括意識的內省法、邏輯的分析、以及辯論等,但這些方法都有問題,沒辦法讓所有人達成共識、了解事實為何。
羅馬帝國時期
編輯- 到了羅馬帝國時期,人們對記憶研究的重點轉移至實用方面的探索:人們對記憶術的研究。記憶術是一種記憶事物的方法,為將新的知識和原本已知的事物連接起來的一種技術,其中最常用到的就是Method of Loci(位置記憶法)。這種方法要求記憶者在腦中把要記憶的項目,放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的一系列位置上,當記憶者再次在腦中回憶起這個場景並且依次瀏覽這些位置的時候,要記憶的項目就會很容易被提取出來。此法又稱為 Mental Walking(心智漫步法),是指在自己所熟悉的心智空間繞一圈之後,就能將所要檢索、提取的訊息找出來。
文藝復興時期
編輯- 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關注的焦點仍然放在記憶的實際應用層面,與羅馬帝國時期不同的是此時主要是用於視覺藝術的使用。例如:這時期的藝術家在裝飾教堂座位的時候,對教堂長椅的各座位加上編號,這樣一來每個人都有許多位置可以用於位置記憶法。藝術家們還在教堂的天花板、牆壁畫上聖經裡精美的場景,幫忙人們記憶重要的日期和事件。一直到 16 世紀,人們才從對記憶術的鍾愛改為對記憶理論的偏好,有些人認為思想以及其記憶是由相互聯繫的小思想片段構成的,所以要理解記憶的話,聯想比視覺影像還要來得重要。
近代時期--實驗心理學的興起
編輯- 直到 19 世紀中葉時,因實證科學在物理、化學等科學上巨大成果,行為和心智研究者以實證的研究取代哲學在探索心智的地位,心理學從哲學中獨立出來,而艾賓豪斯便是這些實驗心理學家中的代表人物。
- 艾賓豪斯在 1880 年左右將記憶的研究帶入了實驗室,藉科學的方法對人類的記憶進行研究,使心理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標誌。艾賓豪斯將記憶作為一個心理過程,將它分為學習、保存、聯想和復現四個階段來研究,而如此分段便是為了能夠客觀的將研究標準化,有利於控制實驗的條件,在分析時也能夠予以量化。他以自己為受試者,用無意義的音節與詩歌作為材料,以記憶時間,記憶次數作為標的,而得到以下相關結果:
- 聯想和複習次數的關係
- 學習材料的長短變化對於學習的影響
- 保存和重複學習次數的關係
- 遺忘與時間的關係(遺忘曲線)
- 直接聯想和間接聯想、前行聯想和倒行聯想的強度。
- 使用這個方法,艾賓豪斯發現了記憶的兩個重要原則,一為記憶有不同的生命期限,有些記憶很短,而只能記得數分鐘,有些則能夠維持幾天甚至幾個月,二為重複會使得記憶維持更久,也就是一般常說的「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而經由足夠的重複次數,可以將原本那些只能記得數分鐘的無意義字序,在記憶中保存比原先長上許多的時間。
- 艾賓豪斯對心理學的貢獻良多,而主要有:
- 記憶可以用實驗的方法去研究:研究者可以變化記憶作業的某些方面,然後觀測記憶表現的變化。像是變化對特定學習材料的複誦次數,考察能正確回憶的音節數的變化。
- 第一次揭示了記憶的重要特性:最著名的就是遺忘曲線。後人在此基礎上用了不同的材料來做辨識以及使用不同檢查保存量的方法,得到更加豐富的實驗結果。學習的容易程度和數量之間的關係並非絕對的正比關係,且困難程度不隨著長度增加而等比例增加。然後記憶的保存量是先前學習程度的函數,如果重複學習,所得到的分數顯然高於僅僅掌握程度的分數;且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程度在遺忘的過程中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遺忘多少東西。但是現實中每個人的遺忘速度是十分不相同的,其中主因是每個人對於信息的理解程度不同。他是第一個注意到練習分布效應的研究者,並且第一次認真地測量了遺忘曲線。而除了遺忘曲線外,近來也發現間歇性複習能有效降低記憶的喪失,甚至能將其轉化為長期記憶。
- 心理學的科學化:打破了實驗法不能研究高級心理歷程的一個盲點。
- 在艾賓豪斯的研究之後,德國心理學家埃利亞斯·繆勒(Georg Elias Müller)和皮爾柴克(Alfons Pilzecker)於1900年提出記憶固化理論。這個理論指出,新的記憶在初創時是易變且脆弱的,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固化」過程才能轉變為穩定的長期記憶並儲存在大腦中。固化過程涉及兩個主要階段:首先是系統性固化,其中新記憶從海馬區轉移到大腦皮層的其他部分,這可能需數周甚至數月;其次是綜合性固化,主要在快速眼動(REM)睡眠期間發生,此時大腦會重新激活並重新組織記憶的神經連接。這些發現奠定了現代神經科學中記憶研究的基礎,顯示睡眠在記憶固化中的重要作用。在他們之後的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William James)便給予這些發現一個更清楚量化的分界,把這些維持時間長短不一的記憶劃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同時,俄國的精神科醫師科薩克夫發表了第一篇有關記憶缺失的論文,而其後便將這個現象稱為「科薩克夫症候群」(Korsakoff syndrome,又稱健忘症候群),是現在最被廣為研究的失憶症例子,而有關記憶缺失的研究對於研究記憶也提供了許多有用的訊息,使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紀元。
- Lashley為美國的心理學家,其對於學習及記憶的研究具有重大貢獻,在20世紀初他藉由老鼠的實驗來尋找記憶痕跡(engram),他訓練老鼠去跑迷宮,並藉由破壞老鼠不同腦區來觀測老鼠跑迷宮的 Engram 位於何處,然實驗結果顯示老鼠跑迷宮的正確率是和腦區破壞大小程度有關,而非破壞的區域,故其提出等淺說及質量作用說。
- 等淺說(equipotentiality):大腦皮質各處的作用均相同,沒有哪個區域特別重要。
- 質量作用說:記憶的好壞由參與記憶組織多寡決定。
依照這兩個理論,Lashley認為人的記憶需要大腦腦區參與作用,神經痕跡分布於整個皮質區域,如同全向攝影圖(hologram),圖片每一處都含有物體的訊息,因此當皮質區域被破壞的程度越大,流失的訊息就越多,認為要在腦中找到記憶的痕跡是困難的。
行為主義、認知心理學、生物學的革命
編輯行為主義的革命
編輯- 在達爾文提出種族間心智的特質是個連續向度,也就是人類的心智能力是由低等動物演化而來之後,20 世紀初期便有學者開始以動物來研究學習與行為的關係。而這些客觀的、實驗室為主的學習心理學便發展出了講求實證的傳統,一般便稱為行為主義(Behaviorism)。行為主義者認為行為現在已可以像其他自然科學一樣進行研究,而心理學家只需要去研究那些可以觀察得到的東西,根據刺激去測量行為的反應等。但行為主義者的研究方法因為過於想要科學化,便將自己受限於僅觀察客觀行為此一較為狹隘的範圍內,而將心智處理歷程,如知覺、注意力、學習和記憶等內在具有主觀要素的歷程排除在外。
認知心理學的革命
編輯- 在美國心理學界流行行為主義的記憶研究時,仍有一些學者研究心智歷程。其以英國的心理學家巴特勒(Frederic Bartlett)為首,主張以認知的取向來研究記憶。
- 巴特勒是在自然的情境下研究記憶,取用日常生活的事物作為材料。他的研究顯示,記憶比我們想像的更為脆弱並且容易受到扭曲,且記憶的提取也並非只是被動地將儲存在腦海中的訊息播放出來而已。巴特勒說:「回憶並不是去將那些固定的、沒有生命的脆弱片段痕跡重新激發起來,它是一個想像的建構或重新建構,是我們對過去反應或經驗的整體態度,再加上一些凸出的細節,這些細節通常以影像或語言的形式出現。」到了 1960 年代時,巴特勒的努力終於讓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知到行為主義的狹隘,並了解到知覺和記憶不僅與環境訊息有關,也與記憶者本身在心智上的建構有所關聯,從而導致認知心理學的產生。
- 研究者不僅要分析刺激和其所激發出的反應,還必須關心刺激和行為間的內在歷程。而認知心理學的興起亦推動了記憶學說的發展,記憶的多儲存說將記憶的歷程分為感覺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並將控制系統引進記憶過程。但由於這些控制系統與內在歷程並沒有一個可以客觀量測的方法,故只能停留於理論架構而無法實驗研究,沒辦法告訴我們其實際的運作歷程為何。
生物學的革命
編輯- 當認知心理學掀起革命時,生物界也發起了一場革命。在分子層次上,人類首次解開了遺傳訊息的秘密,對於基因的架構和蛋白質的表現有了初步認識,了解細胞的內部功能與彼此之間如何傳遞訊號,提供生命歷程的概念性架構,並能夠認識有關記憶儲存的細胞和分子機制。在系統性層次上,則將認知的功能對應到大腦的特定區域:科學家受認知歷程(內在表徵)研究法驅使,運用正子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以及功能性核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等體內造影儀器,去記錄活的、清醒的動物大腦內神經細胞活動的情形,並了解人在做認知活動時大腦的情形,使我們能夠研究當人從知覺到感覺刺激、動作、學習或記憶時,大腦發生了些什麼。
隨時代演進對記憶類型的研究
編輯1890 年代時,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首先依據意識經驗,提出了記憶的二分說,他認為負責意識活動的暫時記憶與儲存大量訊息的記憶有很大的不同。到 1950 年代,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成為記憶研究的熱門話題,而有許多研究者沿著艾賓豪斯的研究方向繼續探索影響長期記憶能力的因素。
1970 年代,現代心理學掀起研究自傳式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的熱潮,指的是對與自己有關訊息的記憶,它的遺忘模式並不遵循艾賓豪斯的遺忘曲線,因為有證據顯示,奇特的、引起強烈情緒體驗的事件在長時間內不會遺忘。例如:我們可能記得第一次畢業旅行、放榜的時刻或自己從小到大唸過的學校名稱等等,這些在我們生命中的深刻經驗。
1970 年代中期時,前瞻性記憶(Prospective memory)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種記憶關心的是對將來要發生的事件和行動的記憶能力。它不僅包括記得未來的行動(如上課),也包含需要在特定情境下執行的行動(如在離開家時記得關燈)。
自從艾賓豪斯的研究以來,記憶研究大多數是外顯的、有意識的編碼和提取活動的研究,不過近幾十年來內隱記憶引起許多心理學家的興趣,成為大家研究的最新方向,最早使用「內隱的」和「外顯的」等術語的是麥獨孤( William McDougall),他把對過去事件有意識的回憶稱為外顯的回憶,而把未進行有意識或明確意識到的回憶,但行為受近期事件的影響而產生變化的現象稱為內隱的再認。例如:當人學習過某些知識,卻無法回憶或再認時,這些知識的記憶依舊存在,只是以一種無意識的方式表現出來。
記憶的運作階段
編輯心理學家透過「記憶內容可否被清楚意識」、「記憶的階段」、「記憶的歷程」三種分類方式,將人們的記憶依性質或過程分為不同階段:
分類依據 | 名稱 | 說明 |
---|---|---|
記憶內容可否被清楚意識 | 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 | 對記憶內容有意識覺察 |
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 | 對記憶內容沒有意識覺察 | |
記憶的階段 | 感官記憶(Sensory memory) | 感官刺激剛發生時的短暫時間內維持感官訊息 |
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 | 記憶短暫儲存,幾秒間的記憶 | |
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 | 記憶儲存時間長 | |
記憶內容的歷程 | 記憶編碼(Encoding) | 放入記憶 |
記憶儲存(Storage) | 維持記憶 | |
記憶提取(Retrieval) | 取出記憶 |
依據訊息處理論,心理學家用電腦譬喻人腦處理訊息的方式,主張學習便是編碼、儲存、與取出的過程。環境即是資訊的來源,接受器接受資訊後透過感覺記錄器快速地儲存。而儲存好的資訊有可能會失去、保存在短期記憶或存入長期記憶;同樣地,進入長期儲存(Long-term storage, LTS)的資訊也有可能再度回到短期儲存(Short-term storage, STS)。
大抵來說,感官記憶經由注意而進到 STS,再透過編碼方式進入 LTS,前二者的遺失方式是記憶衰落,後者則是無法取出。這樣的訊息流動受執行控制的控制。不過,應注意的是,有研究指出人腦處理訊息方式或許是平行的,不一定有這樣的進程。此部份可參考聯結主義的內容。
環境充斥訊息,然而只有被注意到的訊息能被處理;而人腦如同電腦有其儲存極限,造成人會有選擇性知覺(選擇性地接受訊息)的現象。
編碼(Encoding)-放入記憶
編輯編碼是指人把輸入的外在訊息轉換成一種獨特的神經代碼,以便在人的記憶中加以處理。我們不論在感官記憶、短期記憶或長期記憶中都有編碼的情形,例如感官記憶的編碼是指對刺激訊息作選擇性的注意,也就是說當許多刺激同時出現時,我們通常只會處理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
- 語音編碼:
- 在記憶一段數字、字母或單字等訊息時,我們常會經由不斷複誦,將訊息記錄至腦中,此過程稱為語音編碼,然而缺點之一是發音相近的訊息常會使人產生混淆,因此讓記憶形成更加困難。
- 視覺編碼:
- 雖然數字、字母等訊息若用視覺記憶會衰退得很快,然而儲存非語音訊息時,我們就無法使用語音編碼,因此視覺編碼特別有用。視覺編碼的能力於個體之間差異極大,有些人甚至能以媲美照相機的功能將圖片保留在腦中,稱為全現心像(Eidetic memory)[7]。
訊息的收錄可依照刻意記憶與否分為「意圖性學習」與「隨興學習」,前者如為了準備考試讀書以加強自己的記憶;後者如閱讀小說,也可能記得小說裡的情節。許多學習是在隨興之中逐漸累積而成的的記憶。因此,編碼時的處理方式才是影響訊息能否成為長期記憶的重要因素,而非學習時的意圖。
編碼時的「處理層次(level of peocessing effect)」會影響記憶表現,分為淺層的知覺性處理與深層的意義性處理。如果編碼時採取淺層的知覺性處理(如比較兩個字哪一個的筆劃數較多),直接測量時,其記憶表現不如深層的意義性處理(如評量字詞所帶的情緒,或造一個有意義的句子)[8]。深層處理可將訊息做有意義的連結,並加以組織,有利於之後的提取。處理層次會影響長期記憶,但不會影響工作記憶[9]。上述字詞記憶的實驗若採用間接測量的方式時(如部首填寫,登錄時看「記」,測試時給予言字旁,請參與者寫下第一個想到的字),處理層次的效果就不會出現[10] 。這些結果顯示處理層次效果來自於意圖性地提取長期記憶表徵。
編碼特定原則(Encoding Specificity):
編輯①定義: 訊息如何提取要看如何編碼,當提取的背景符合編碼的背景時,想要提取的記憶會最有效率地浮現出來。而登錄訊息的環境與提取訊息的環境越相似,記憶表現就越好。
②情境依賴(Context Dependence):
❶ 定義:指學習時的外在情緒會成為日後記憶提取的線索。而記憶提取的外在環境與學習時的外在情境相似,有助記憶的提取。
❷ 實驗設計:Gooden和Baddeley(1975)以大學潛水俱樂部成員為對象,進行了一項證實情境依賴現象的實驗,探討環境背景對記憶回憶的影響,這種現象稱為「情境依賴記憶」。該實驗選擇具有潛水經驗的成員,並隨機分為兩大組:岸上學習組和水下學習組,分別在岸上和潛至水面下20呎記憶四十個不相關的單字。學習階段結束後,每一組又被分為兩半,進行記憶回憶測驗。岸上學習組的一半在岸上測驗,另一半潛至水下測驗;水下學習組的一半在水下測驗,另一半回到岸上測驗。結果顯示,岸上記憶單字的參與者在岸上測驗時表現最佳,水下記憶單字的參與者在水下測驗時表現最佳,支持了情境依賴記憶的概念,即學習和回憶時的環境一致性有助於提高記憶回憶的準確性。這一實驗強調了環境因素在記憶形成和提取過程中的作用,對教育、認知心理學等領域有深遠影響。
③狀態依賴(State Dependence):
❶ 定義:記憶收錄時的身心狀態會成為日後記憶提取的線索,促成較好的回憶效果。愉快心情下容易回想起快樂的往事,不愉快心情下則容易回想起不快樂的往事。
❷ 實驗設計:Eich等人(1975)也研究了藥物對情境依賴記憶的影響,讓受試者在學習新材料之前先吸食過大麻,結果顯示受試者在回憶時再次吸食大麻會有比較好的回憶效果。此外,Eich等人發現,服用其他藥物如安定劑或飲酒也會產生類似效果。他們的實驗設計包括讓受試者在不同藥物或酒精的影響下學習和回憶資料,結果顯示這些受試者在回憶時處於相同的生理狀態(即再次使用相同的藥物或飲酒)時,其記憶表現顯著提高。這些發現進一步證明了情境依賴記憶的普遍性,表明不僅環境背景的一致性可以提高記憶回憶效果,生理狀態的一致性也同樣有效。這表明情境依賴記憶在不同情境和狀態下具有廣泛適用性,不僅限於物理環境,還包括化學和生理狀態,強調了情境一致性對於記憶回憶的重要性。
儲存(Storage)-維持記憶
編輯記憶系統以能保存記憶的時間分類儲存,分別為感覺儲存、短期儲存與長期儲存三大類,對應到Richard Atkinson和Richard Shiffrin記憶模型中的儲存所,而訊息的儲存都是先經過感覺儲存所,再經短期記憶儲存所,最後才會來到長期記憶儲存所。在這模型中,儲存所會用「收錄」、「儲存」和「回憶」來處理訊息,其方式分別為:
- 收錄:將感官所接收到的訊息轉換成大腦可接收的訊號
- 儲存:將訊息存在儲存所中
- 回憶:在需要使用資訊時從儲存所中提領資訊。
以下為不同記憶儲存方式的分類:
- 感覺儲存(Sensory store):儲存量極大,幾乎可涵蓋所有被身體感官感知到的訊息。由於訊息量過於龐大而稍縱即逝,大約只會持續幾百毫秒(視覺)至幾秒鐘(聽覺)的時間。且只有少部分感覺儲存訊息會被注意到,並送被送到記憶儲存系統的下一個步驟──短期儲存。
- 短期儲存(Short-term store):由於感覺儲存的訊息並不會一直存在腦中,人類需要注意到特定訊息才會使其進入到短期儲存,因此短期儲存也略等於意識。短期儲存的訊息通常經 20 秒後即衰退,且容量十分有限,就語音訊息來說記憶的廣度只有 5~9 個組塊(chunks),但若此訊息是有意義的,則記憶的廣度會擴大。除此之外,組塊也是擴充記憶的方法。若下列字母 「IAMFINEASWELL」 閃現在眼前,根據前述 5~9 個組塊的限制,我們並不能輕易記住此段字母,但將其看成 「I am fine as well」 的句子時,記憶上就變得容易許多,此即為利用組塊來增強記憶能力。短期儲存的訊息可以透過可以透過複誦(rehearsal)、精緻化(elaboration)、組織(organization)防止其衰退,並將訊息送進儲存系統的第三步驟──長期儲存。
- 長期儲存(Long-term store):儲存的訊息容量較大(約為 600~2500 張照片大小)。長期記憶的總容量則是無限,是個體所有過去經驗、知識和超過短期記憶能量的所有訊息的儲存室,其中的訊息來自先前短期儲存的訊息。若我們想取出長期儲存的記憶,必須先將其送回短期儲存槽以供使用。而年齡對長期記憶其實沒有影響,通常無法回憶起某種訊息,都是由於線索不足,而不是因年齡增長長期記憶衰退。如給予適當情境的正確線索,記憶即可喚回。訊息要儲存時,都要經過編碼的過程。老年人在訊息提回的過程中,由於訊息彼此的干擾、重疊或錯置,所以較不易被喚回。
感覺儲存 | 短期儲存 | 長期儲存 | |
---|---|---|---|
儲存量 | 極大 | 少 | 無限 |
維持時間 | 百毫秒至秒 | 20 秒 | 無限 |
學者認為記憶可以分成短期與長期兩類。短期記憶有容量限制,是眼前所得到的訊息;長期記憶是不在眼前和當前意識中,但存於腦中的訊息,容量原則上幾近於無限。將來自先前短期儲存的訊息在收錄到長期記憶前,必須經過「穩固(consolidation)」歷程才能留下穩定的記憶痕跡。
記憶穩固
編輯為記憶過程的一個分類,指的是在首次獲取記憶後將記憶痕跡穩固下來的過程。記憶穩固分為兩大部分:
- 突觸穩固(synaptic consolidation):訊息在記憶關鍵區--海馬迴(Hippocampus)--建立統合性神經連結,透過神經共振活動產生結構與生化變化,使短期記憶變為長期記憶,通常數小時內可以完成,研究顯示,蛋白質合成在這一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習後立即給予蛋白質合成抑制劑,會影響記憶的穩固,證明了蛋白質合成對於突觸穩固的必要性。此外,突觸穩固也涉及突觸間的長期增強(LTP),這是一種持久的增強神經傳遞效率的過程。
- 系統穩固(system consolidation):過程涉及記憶從海馬迴向大腦皮質的轉移,從而實現長期儲存。海馬迴在此過程初期作為記憶的臨時儲存地,隨著時間的推移,記憶在大腦皮質中重新組織和穩定下來。這一過程可能涉及數月到數年的時間。並且依賴於海馬迴和大腦皮質之間的反覆交流。研究表明,海馬迴損傷會嚴重影響這一階段,導致追溯性失憶,進一步證實了海馬迴在系統穩固中的關鍵角色。此外,慢波睡眠(SWS)被認為在系統穩固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因為這種睡眠階段有助於海馬迴和大腦皮質之間的記憶重放和整合。
- 記憶穩固概念的出現
- 西元一世紀,一位羅馬演說家在訓練過程中,提及睡眠會使講稿的記憶變得成熟。
- 十九世紀末,一位法國學者注意到因意外使腦部受衝擊而昏迷的人,在甦醒之後往往不記得意外是如何發生的,甚至連意外前一段時間的事也忘記了。他認為,新收錄的訊息要經過一段時間熟成,才能穩固的留在記憶中,若過程中腦部受到打擊,記憶便無法穩固。
- 實驗證據
- 艾賓浩斯的弟子:學習後有某些生理活動在神經迴路中持續,為記憶連結固定所必須。
- 他們讓參與者學習無意義的音節列表(由子音、母音、子音組成,如 pil、kih 等等),排除過去經驗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發現在學完十分鐘內的幾次回憶測試中,記錯位置的失誤會越來越少。據此他們認為剛學習完,多數項目在腦中都還處於尚未穩固的狀態,所以容易發生錯誤。他們也發現,若在學習與回憶之間插入其他心智活動,會使稍後的回憶變差,但若插入活動與列表學習間隔越遠,干擾效果就越不明顯。
- 記憶雙痕理論(the dual trace theory):事件刺激造成的神經震盪活動若持續一段時間,就會造成神經迴路上永久的變化。
- 海伯(Donald O. Hebb):《行為建構(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11]
- 來自加拿大心理學家海伯《行為建構(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一書中認寫到,事件發生後躁期的記憶有賴於事件刺激引起的神經震盪活動,當這些震盪活動在腦中持續一段時間後,就會造成神經迴路在結構上及化學上的永久性變化。
- 醫界在治療憂鬱症患者時,發現了痙攣性腦部電擊治療可緩解憂鬱症狀,但也發現在這種電擊治療後,病人常會忘記電擊治療前一段時間的事情。這份醫療報告吸引了生理學家與心理學家的注意,且發現在老鼠學完迷津作業後,給予痙攣性腦部電擊(electroconvulsive shock)會妨礙爾後的記憶,且發現電擊的時間越靠近學習時間,干擾的效果會越大。
- 外在刺激造成海馬迴後部灰質產生變化
- 英國倫敦的計程車司機在正式成為司機前,必須背下一整本關於英國交通路線的「知識大全」。埃莉諾.馬奎爾(Eleanor Maguire)和凱瑟琳.巫雷特博士(Katherine Woollett)共同追蹤 79 名正在受訓的司機以及 31 名一般駕駛,經過 MRI 磁振造影技術追蹤後,發現受訓的司機海馬迴後部灰質和一般司機比較竟產生明顯變化,且發現海馬迴前部並沒有顯著變化。因此可證實,海馬迴後部的灰質含較多處理大腦資訊的神經細胞,且外在的刺激的確可讓大腦結構上產生永久的變化。
- 墨格(James McGaugh):腦部相關震盪活動可以促進記憶,學習可促進神經突觸增加
檢索(或提取,Retrieval)-恢復記憶
編輯記憶檢索或稱為記憶提取,是指刺激不復存在,而個人於必要應用時仍然能加以提取的心理歷程。換句話說,縱使訊息被儲存保留了下來,若在第三歷程的記憶提取失敗,那麼記憶痕跡也無從展現,提取記憶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一般而言,記憶提取的情境脈絡(有無刺激干擾,線索是否有效),皆會影響提取能否成功,提取記憶與以下三者密切相關:
記憶的可利用性(availability) | 我們所要取用的訊息確實在長期記憶裡面,但不一定能在短期記憶裡使用,等同提取失敗 |
記憶的可接觸性(accessibility) | 我們所要取用的訊息確實在長期記憶裡面,且能被成功提取,在短期記憶裡使用 |
線索有效性(cue validity) | 透過線索,可以把訊息從可利用性變成可接觸性 |
針對線索有效性,在線索提供情境的同時可以有效增加提取的成功率,提取的線索越多,干擾越少,越能幫助回憶。
編碼特異性
編輯如果提取時的情境與登錄時的情境相同,記憶表現會較佳,此現象稱之為「編碼特殊性效果」(encoding specificity),它展現了情境依賴性學習對記憶的影響,例如在同一個地點較容易回想起與對方有一面之緣。很多經典研究支持了這樣的說法,像是在安靜或吵雜的環境下學習,又如測驗時房間的異同也會對記憶表現的好壞產生影響。
這種情境依賴性學習也適用於學習與測試時訊息的處理層次。曾有研究操控聲音或意義的登錄,以及提取時給予聲音或意義的提示來探討此問題。整體而言,以意義處理的記憶比以聲音處理的表現好,這支持了處理層次效果的主張。然而,不同的提取線索對不同的處理方式有不同的效果。意義的提取線索有助於回憶鼓勵聲音處理的材料(Fisher & Craik)。同樣的,若記憶測試需依賴知覺性處理(如兩個刺激是否同音)決定正確與否時,深層處理的記憶表現反而較差(Morris,Bransfordn & Franks)學習與測試處理層次的相似性對記憶表現的影響被稱之為「適當轉移效果」(transfer appropriate processing)。
這些效果顯示,學習時每個刺激會與其出現脈絡中的訊息結合。這些脈絡中的訊息包含了之前的經驗表徵,也包含了當下的情境訊息。提取時重要的線索的有效性,在相同的情境裡,人可以利用情境裡的蛛絲馬跡當作線索來提取登錄時的訊息。然而,當一個線索對應多個記憶痕跡時,線索便無法迅速提取正確答案。如腳踏車每天停放在不同地點,便較難回想起今天的停放地點,這種情境脈絡效果和巴甫洛夫在實驗室訓練好的動物卻無法在教室中表現如出一轍。
編碼特異性可以被應用在學習各種事物上。雜亂無章的資訊通常記憶持續不久,那是因為未經大腦加工,仍然停留在短期記憶。根據記憶「編碼」的特性,經由深度學習的資訊更容易進入長期記憶區,學習效果因此更好。但進入長期記憶後,資訊的提取不見得迅速,喚醒長期記憶仰賴如一片片拼圖般的「情節記憶」(即線索)。依據編碼特異性原則,越多的情節記憶對喚起長期記憶更有幫助。這說明了「舉一反三」對學習的重要性,舉一反三的過程即是同時進行深度學習以及創造情境、產生情節記憶,因此學到的內容更容易被激活而調動到短期記憶,學習效果顯著增加。
遺忘長期記憶
編輯長期記憶的遺忘來自於太久沒有接觸到資訊(資訊喪失)或受到學習干擾而非資訊本身遺失。常說的記憶力不好、容易忘記並非在資訊儲存時出現問題,而是由於記憶提取(Knowledge retrieval)失敗。與工作記憶不同的是,工作記憶的提取失敗通常因衰退或被取代。長期記憶提取失敗的原因常是資訊喪失或受學習干擾。干擾在下一個小節有詳細說明,而資訊喪失可能是外在資訊根本沒被編碼儲存。此外,長期記憶的遺忘可以是部分性的或完全性的。部分性遺忘意味著只有某些信息或經驗無法被檢索或回憶,而完全性遺忘則是指整個記憶都無法被檢索或回憶。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上課不專心,即使聲音有傳到耳朵,但未經編碼儲存,因此事後無法回憶上課內容。
提取長期記憶就像在大圖書館裡找尋特定書籍,找不到不代表書已遺失,而可能是找錯了書架、號碼或書放錯地方。這些都是資訊喪失的例子。同時人們對長期記憶的遺忘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減緩或防止,比如保持大腦活躍、定期回顧重要資訊、健康生活方式等。此外,一些記憶技巧和訓練也可以幫助提高記憶的保持和恢復能力。
干擾(Interference)
編輯影響提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干擾。假如我們用相同的線索去連結許多不一樣的項目,在我們想利用此線索去連結某一項特定的目標時,其他隸屬於此項線索之下的目標物便會影響到我們的提取,從而干擾我們對於這一項特定項目的回憶能力。訊息或刺激項目之間,呈現相互競爭的狀態,而最終影響提取,也就是可能造成訊息漏失現象或是遺忘。此現象主要由兩種干擾所致:
- 順向干擾(Proactive Interference,PI):舊記憶干擾新記憶的干擾現象稱之為順向干擾,抑或是稱作前向干擾、正向干擾、順攝抑制(proactive inhibition)。舉例來說,當你在停車場租了一個車位,但是停車位每一年過去都會換位子,多年後,每次在新的一年的一開始,你會發現常常找不到車位。這樣的困擾來自運用「我的停車位」作為線索時,之前的停車位的記憶(舊記憶)都會活躍起來,干擾回憶今年新的停車位子(新記憶),而導致想起來的車位錯誤。
- 逆向干擾(Retroactive Interference, RI):新記憶干擾舊記憶則稱之為逆向干擾,又稱作後向干擾、逆溯性干擾、倒攝抑制(retroactive inhibition)。舉例來說,你的一名好友搬到了新家,你雖然記得她的新家地址,可是卻會想不起他的舊家地址。這是因為你在提取朋友的舊家地址時運用的線索—「朋友家的地址」與提取朋友新家地址運用的線索相同,線索同時連結新家與舊家兩個地址。在提取記憶時,比較新的資訊(此處的新家地址)干擾回憶較久遠的資訊(此處的舊家地址)。另一個例子:睡前學到的知識比白天時學到的保存更完整,這是因為睡覺時沒有再接收全新的訊息,因此沒有受到太多逆向干擾的影響。
以上這兩個例子都說明若是單條線索底下連結的項目越多,因為在回憶時會活化的項目越多,導致提取某項特定項目的困難度加重,活化特定項目的力量變薄弱。由此我們可以明白長期記憶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會隨著時間慢慢遺忘,是因為線索底下連結了太多子項目,超出記憶負荷的緣故。
轉移
編輯記憶表現不只受到記憶時的處理深度影響,也會受到回憶時的作業方式與記憶時的記憶方式是否相似,而有不同的記憶表現,此現象稱為轉移,以下為兩種轉移的模式:
- 觸發(priming):是一種正向轉移(positive transfer),幫助我們取得內隱記憶。例如:你很喜歡一首歌,可是你突然忘記了歌詞,如果能幫你提第一句歌詞,或者放音樂前奏給你聽,可能就能觸發你的記憶,甚至讓你可以順暢的唱完整首歌。因為當初記歌詞或聽歌的時候是從一開始聽,而你一時忘記歌詞(此時歌詞為內隱記憶),若能得到最初資訊,記憶可以像推骨牌一般,一路延續下去。
- 助長(facilitate):是一種正向轉移(positive transfer)。長期記憶中,除了干擾,還有助長的效應。美國心理學會 APA 對於助長(facilitate)的定義為「環境對於某一反應的正向支持會加強或增加該反應的發生」,也就是前面記憶的東西,會對後面記憶的東西有幫助。例如先記住了腳踏車是 bike,當要記腳踏車手 biker 時,不必記五個字母,只要記得在腳踏車 bike 後面多加一個字母 r 即可。
記憶的類別
編輯記憶是指個人經由感覺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將訊息保存的心理現象。這些訊息有些只在短期內能被想起,有些則能長期牢記於心。保存時間的差異與訊息的種類、記憶系統有密切關聯。根據訊息被保存的時間長短(持續性)與資訊所能儲存的量(容量),我們可將記憶分為三個不同的記憶儲存區神經元組:「感官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感官記憶(英語:sensory memory)是記憶的一種類型。當客觀刺激停止作用之後,感覺訊息會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保存下來,這就是感覺記憶。感覺訊息儲存在感覺存儲器中的時間為剛好足以將其傳輸到短期記憶中為止。與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相比,感覺記憶對訊息的儲存時間極短,大約在 0.25 秒到 4 秒之間,訊息儲存的容量也極為有限,如果沒有受到注意,很快就消失了。而如果受到注意,就進入工作記憶階段。感覺記憶被認為不在認知控制範圍內,而是一種自動響應。
感官記憶的種類:
- 回聲記憶/聽覺記憶(Echoic Memory):聽覺感官記憶,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餘音繞樑現象。回聲記憶比圖像記憶的儲存時間稍長,聽覺刺激須先由耳朵依序接收,才得以被處理和理解。舉例來說,廣播收聽與雜誌閱讀就非常不同,人們只能在給定時間內聽一次廣播,而雜誌卻可以反覆閱讀,在後續聲音聽完之前,聲音尚不會被處理(或是先保留),直到聽完之後,聲音才會被賦予意義。因此可以說,回聲記憶就像個「儲存槽」。 這種特殊的感覺儲存器能夠儲存大量在短時間內(3-4 秒)保留的聽覺資訊。這種回聲會在大腦中產生共鳴,並在聽覺刺激呈現之後,短時間內重複播放。回聲記憶僅適度地對刺激的原始特徵進行編碼,例如音高,也就指明了其位於非聯合區的位置。 聽覺刺激的差異感受,會受到刺激的間隔時間影響。兩個不同的聲音,在短時間內依序播放,大腦很輕易地就能分辨差別;但間隔時間若太長,大腦對差異的感受度就會下降。想要分辨差異,必須確保前面的聲音還留在腦海裡,才能跟後來受到的刺激作出比較。就會與視覺記憶不同,視覺刺激可以用眼睛反覆掃描,但是聽覺刺激卻無法辦到。
- 觸覺記憶(Haptic memory):觸覺記憶是特定於觸摸刺激的感覺記憶的形式。在評估抓握熟悉物體並與之互動所需的力時,經常使用觸覺記憶。類似於視覺圖像記憶,觸覺獲得的訊息的存留是短暫的並且在大約兩秒鐘後衰減。舉例:當伸出手撫摸一本皮革裝訂、厚重的書本時,成千上萬個細胞會講大量的觸覺資訊傳遞至大腦,包括:書本的形狀、大小、指職等。
- 嗅覺記憶(olfactory memory):用於嗅覺刺激的感官記憶。因為嗅球和嗅覺皮層(大腦中處理嗅覺感覺的部位)在物理構造上非常接近(兩者的神經元都只有 2 至 3 個突觸),造成嗅覺記憶儲存方式和其他感官記憶不同,所以與其他感官相比,氣味能夠更快速、更強烈地與記憶及其相關情緒相關聯,並且即使沒有不斷的重新鞏固,氣味的記憶也能持續更長的時間。舉例:當聞到某種氣味時,嗅覺感知不僅會刺激海馬體,還會取用大腦中的杏仁核,意味著在聞到味道時大腦的原始情感中心就第一時間報啟動,杏仁核會迅速將嗅覺記憶存入記憶中。
- 圖像記憶/視覺感官記憶(Iconic Memory):視覺感官記憶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視覺殘影,成因主要是神經元被激活後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在尚未恢復的期間,還會有殘餘的反應。圖像記憶是視覺感覺記憶暫存器,負責儲存快速衰減的視覺資訊是極短(小於 1 秒)、預分類、高容量的記憶儲存。
史頗靈(George Sperling)的殘影記憶實驗:史頗靈(George Sperling)於1960年發表的經典研究證實了視覺確實有感覺記憶[12]。他以五十毫秒的時間呈現一個3×4的英文字母矩陣。刺激消失後,在全體報告(whole report)的情況下,參與者須報告所有的字母;他們大約花了一秒報告出4.5個字母,便無法再說出更多字母。在部分報告(partial report)情況下,參與者被告知在矩陣消失後會聽到一個不同的音調訊號,分別是高音,中音或低音,他們須對應報告第一,第二或第三列字母。由於參與者事前不知道出現的音調為何,若能正確報告出音調所指的整列字母,便可推論感覺記憶在那一瞬間其實包含了所有的12個字母。
這個實驗的獨變項是訊號在字母矩陣消失後多久出現。當音調訊號在矩陣出現前或與矩陣同時呈現,參與者幾乎保留了大多數的字母;隨著訊號落後於矩陣消失的時間拉長,正確率便逐漸下降。當音調隔了一秒才出現時,參與者只能報告該列字母的一小部分,換算成整個矩陣的字數時,與全體報告的情況雷同。此結果顯示了感覺記憶的兩個特徵:
- 容量大,保留了多數的感官知覺訊息;
- 時間極短,視覺感覺記憶只維持幾百毫秒(Averbach&Sperling,1961),被稱為「殘影記憶」(iconic memory)。聽覺的感覺記憶則可維持約2-4秒(Treisman,1964)[13],被稱為「餘音記憶」(echoic memory)。
由上所知,當短時間看到大量資訊卻沒有記起來,並非記憶容量太小,而是沒有足夠的時間處理這些資訊。
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 STM)
編輯短期記憶(英語:Short-term memory,也稱為primary memory或者active memory)是記憶的一種類型,它可以在頭腦中讓少量資訊保持啟用狀態,在短時間內可以使用。短期記憶的持續時間(在沒有複述或者啟用的情況下)以秒計算, 通常在5-20秒。與長期記憶相比,短期記憶對資訊的儲存時間較短,資訊儲存的容量也很有限。 短期記憶需要和工作記憶相區別。工作記憶指的是用來臨時儲存和處理資訊的結構和過程。 一個人在短期時間內所能記憶的東西有一定的上限,這是一個與短期記憶迅速遺忘有關的要素,而這個記憶的上限就是短期記憶的容量限制,這個容量限制常常被稱為記憶廣度。短期記憶的容量非常有限。1956年,美國心理學家喬治·A·米勒發表了一篇題為《神奇的數字:7±2——我們資訊加工能力的局限》的論文,[19] 是早期非常有影響力的論文。他根據複述3至12位元隨機排列數字表的實驗結果,發現資訊一次呈現後,被試能回憶的最大數量——短時記憶的容量一般為7±2個單元。
短期記憶儲存的位置廣泛分布在腦中,其中陳述性記憶多位在海馬迴、邊緣系統中,可使我們維持、更新當下情境的表徵,並提供環境背景,讓理解事物和解釋新知覺更容易。例如,暫時保留一條訊息以完成一項完整任務,如心算或快速閱讀時急需使用短期記憶。像是:為了理解一個句子,人在閱讀句子後半部分時還是能牢記句子的開頭、為了算出多項加減乘除的結果,記住中間計算結果的數字、以及為了翻譯整句話,口譯員必須用原語言直接儲存訊息成短期記憶,再口頭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等。也因此,短期記憶常和注意力、智力相關。
- 短期記憶的突觸理論
短期記憶的突觸理論假設編碼刺激時使用了遞質耗盡原理。根據這個假說,當刺激啟動腦部某些區域的神經元時,這些神經元形成特定的空間分布圖樣。由於啟動會耗盡神經元的儲存神經遞質,因此遞質耗盡的神經元將固定刺激的圖樣,形成記憶的痕跡。然而,這些痕跡會隨著時間逐漸消失,因為神經遞質會恢復到刺激之前的水平,這是由神經元的補充機制所導致的。值得注意的是,短期記憶的編碼過程可能不僅涉及遞質耗盡,還可能包括其他神經機制,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討論。
- 短期記憶的持續時間
這種記憶假如沒被維持在意識層面,大約可以保存二、三十秒至一分鐘不等,但若能持續受到意識層面的關注,則此記憶可一直維繫下去。短期記憶有時也被稱為電話號碼式記憶,如同人們查到電話號碼後立刻撥號,通完了話,號碼也就隨即忘掉。
- 短期記憶的腦容量有多大?
1956年,Miller發表了一篇有關「神奇數字7」(The magic number 7)[14]。的經典研究,此研究被引用為支持短期記憶容量是7±2個刺激單位,但每單位可以多於一個項目(如:MEG是一個由三個字母組成的單位)。 2001年,學者考溫則於另一篇論文中提出「神奇數字4」(The magic number 4),認為在控制了複誦與長期記憶涉入後,諸多記憶研究發現短期記憶的容量約只有4個刺激單位,與史頗靈的「全體報告」的結果雷同。但如果視覺刺激不具備累積屬性去也無法清楚地區隔時,視覺短期記憶容量慎只有一個單位。因此刺激特性會會影響短期記憶的容量。
- 貝德禮與奚區(Graham J. Hitch)工作記憶模型
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是一個容量有限的記憶系統,包括了短期記憶的功能及短期記憶不具備的訊息處理功能。例如:心像旋轉。
Alan D. Baddeley,與Graham J. Hitch在1974年提出一個模型,將工作記憶分為「執行中樞」以及兩個「僕役子系統」:
- 執行中樞(Central executive):執行中樞最關鍵的功能在於協調子系統跨感官訊息的統整或處理。貝德禮在1996年針對執行中樞提出了較完整的論述,他認為執行中樞負責四項重要功能:選擇注意力與抑制,分散注意力,轉移注意力以及激發觸接長期記憶。隨後貝德禮又在此模型裡新增了情節匯棧(episodic buffer),此模組用來保留執行中樞整合處理後的訊息並使該訊息進入長期記憶。
中央執行系統主要有兩個系統:景觀摹本(visuospatial sketchpad)和語音迴路(phonological loop)
- 景觀摹本(visuospatial sketchpad):負責暫存與複誦視覺空間影像的訊息。景觀摹本的證據來自於心像研究,參與者觀看5×5矩陣中的一個字母後,可以依據指導語移動該字母的空間位置,並正確地報告出最後的位置。腦造影的研究支持二者為獨立的子系統(Smith&Jonides,1999),即以其可語音循環同時工作,處理聽覺和視覺刺激,且任一過程均不受其它過程影響[15]。
- 語音迴路(phonological loop):負責語文訊息的暫存與複誦。由兩個部分組成:一種是短期音韻儲存器,帶有易迅速衰減的聽覺記憶痕跡,另一種是發音複述元件(有時稱為發音循環),可以恢復記憶痕跡。語音迴路的證據來自於研究發現,當快速呈現6個字母後要求參與者寫下所有字母時,參與者主要犯的錯誤是記成聲音相似的字母(如T記成B),顯示參與者對視覺呈現的字母是以語音的方式登錄(Conrad,1964)。語音登錄也解釋了語音相似的字母組合(如BTGVAXS)比語音相異的組合(如ARWXYDC)難記。語音迴路在學習新字詞裡扮演重要角色。
- 可能損害短期記憶的因素
- 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患者存在短期記憶喚起的衰退。患者的情節記憶以及敘述能力同樣會受到損害。
- 失語症失語症患者對字句理解上會出現障礙,視覺記憶上也會出現問題。
- 精神分裂症造成認知缺失的一個被忽視的因素是對時間的理解。一個研究的結果證實了精神分裂患者主要的缺失是因為認知失調,他們對時間資訊理解的效率降低。
- 高齡 年老和情節記憶的衰退相關,表現為難以將事件的記憶和單位結合起來。
- PTSD會改變人對情感相關資訊的處理,會強烈改變與創傷相關的資訊的注意,也會干擾認知過程。
- ADHD症狀造成人很難在短時間內保持記憶。這被認為是大腦神經傳導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功能異常所致。
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 LTM)
編輯長期記憶是能夠保持幾天到幾年的記憶。它與工作記憶以及短期記憶不同,後二者只保持幾秒到幾小時。生物學上來講,短期記憶是神經連接的暫時性強化,生理上的結構是反響迴路(reverberatory circuit),而通過鞏固後、可變為長期記憶。 長期記憶是已經存放在腦海中,要用回憶方式召回,它是過去的記憶,因與現在的事件相較,所有的記憶都算是「以前的」。長期記憶容量是很大的,而且以很有組織的方式存放著。大腦皮質上有視覺記憶區、感覺區與語言區等,都和記憶的貯存有關,假如這些地方受損,相關的記憶就會消失。而海馬迴是組成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位於大腦皮質下方,具短期記憶,以及空間定位的作用。其他像小腦、基底核也和長期記憶的儲存有所關連。
從訊息處理的觀點來看,長期記憶是感官記憶和短期記憶的相對概念,一般指訊息儲存時間在一分鐘以上,最長可以保存終生的記憶。按照詹姆士(Willim James)的看法,長期記憶構成了一個人「心理上的過去」,它是個體經驗積累和心理發展的前提。長期記憶中儲存著我們從世界中習得的知識,提供活動所需的知識基礎。
類別
編輯根據心理學家安道爾·圖威(Tulving)的多重記憶系統理論,長期記憶分為內隱記憶(程序性記憶)和外顯記憶(陳述性記憶)。陳述性記憶又包括語意記憶(事實)和情景記憶(事件)。
內隱記憶
編輯內隱記憶指的是一種對於經驗與訊息的無意識記憶。 例如其中一種內隱記憶是程序記憶,像是進行精準的三分跳投、彈鋼琴的音階,是無意識、無法用語言或其他表徵表現出來,但身體卻記得,並通過一些手段可以測量的記憶。程序性記憶與陳述性記憶在腦中的處理機制與迴路並不相同。通常狀況下,程序性記憶一旦儲存就不會輕易改變。而且不論是簡單的反射性動作或是極為複雜的行為組合,當我們在使用程序性記憶時,我們並不會意識到我們正在回憶他們。
內隱記憶又可細分為下面幾種:
種類 | 定義 | 舉例 |
---|---|---|
程序記憶 (procedural memory) |
程序記憶是一種隱式記憶,它可以幫助特定類型任務的執行,而無需有意識地意識到這些以前的經歷。 | 繫鞋帶、騎腳踏車 |
古典條件學習 (classical conditioning) |
刺激間聯結的習得,也就是當兩件事物經常同時出現時,大腦對其中一件事物的記憶會附帶另外一件事物。 | 巴夫洛夫的狗的唾液制約反射 |
習慣(habits) | 重複執行而成為自動化的行為,可能是不斷學習而來,但另一方面,也與體質、性別等先天因素有關。 | 吃飯打開嘴巴 |
知覺學習 (perceptual learning) |
知覺學習是個體因經驗的積累或練習而得到對感覺(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的改變或提高的過程,並且知覺學習的能力會終生保留[16] | 品嚐不同啤酒(或葡萄酒)之間的細微差別[17] |
促發效果(priming) | 先前的經驗在無意識中影響了目前的行為,包括重複促發與語意促發。重複促發發生較快,無論在知覺或概念層次都可展現。知覺促發效果有其刺激屬性特定性,可能來自同一刺激再次處理時流暢度的增加。語意促發則來自前一個刺激(如醫生)經由擴散激發(spread activation)語意網路裡的高聯結刺激(如護士),使得後者反應較快且正確 | 呈現語文無法促發早先以圖形方式登錄的刺激 |
但是關於內隱記憶是否存在,心理學界還有不同的意見,像是美國的心理學家Roediger提出了傳輸適當控制程序的觀點,認為並沒有內隱記憶這種不同的記憶形式存在。兩類記憶任務中出現的差異是由於加工方式和提取方式不匹配造成的。內隱記憶的任務要求由材料驅動的加工,而外顯記憶的任務要求的是意義驅動的加工。
外顯記憶(又稱為陳述性記憶)
編輯關於一些具體的事情和情形的記憶,又稱外顯記憶。是一種有意識、可以用語言等表徵來表達,而且可用回憶法或再認法測出察覺的記憶。 當需要提取陳述性記憶時,需使用意識才能提取,也就是我們會認知到我們正在回想。
外顯記憶又可細分為下面兩種:
種類 | 定義 | 舉例 |
---|---|---|
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 | 關於定律、觀念、習得的知識,並以概念為組織的元素。語意記憶以網路的方式組織,以屬性階層(Collins&Quillian,1969)或語意關聯性(semantic relatedness,Collins&Loftus,1975)聯結不同的概念(見第八章〈語言與心智表徵〉)。腦傷病人的研究更進一步指出,概念除了知覺與語意屬性也包含功能(如椅子可以坐)與操作(如圓形門把要用扭轉的方(SAT式)的多元屬性(Cree&McRae,2003) | 貓是肉食性動物、臺南為古都 |
情景記憶(episodic memory) | 對特定事件的記憶,包含暸解事件的脈絡(時間、地點、人物、活動)以及當時的內在狀態(情緒、心思、意念)。是一個時空中的事件和情景的主觀記憶,使個人回想過去某一特殊的剎那所經驗到的意識察覺或當有意識之時回想之前經驗所提取出的情節。 | 昨天去貓咪咖啡廳被橘貓蹭、第一次初吻的場景及過程 |
內隱記憶與外顯記憶的差異
編輯內隱記憶在以下幾個方面與外顯記憶有明顯的差別。
內隱記憶 | 外顯記憶 | |
---|---|---|
保持時間 | 較長 | 較短 |
干擾形式 | 較不易受到外在刺激的干擾 | 容易在干擾後遺忘 |
記憶負荷 | 不受記憶項目多寡影響 | 記憶項目越多,記憶的準確性下降 |
加工深度 | 不存在這種現象 | 加工深度越深,效果越好 |
呈現形式 | 呈現形式的差異會影響效果 | 不影響 |
對一個陳述性記憶正常、程序記憶受損的病患而言,他可能被反覆訓練一個任務或動作、並且記得先前的訓練的經歷,但在任務完成的速度或是程度上卻不會有改善的現象;若是程序記憶正常、陳述性記憶受損的人,情況剛好相反,他沒辦法想起之前做過的實驗內容,但實際表現上卻會一次比一次好。
相關研究
編輯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學習與記憶中心的普瑞斯頓(Alison Preston)解釋說:短期記憶要變成長期記憶,腦子一定要做些改變,才能保護記憶免受其他刺激或傷病的干擾。這個透過時間讓經驗在我們記憶留下永久記錄的過程,就稱為記憶固化。參與記憶固化過程的細胞與分子變化,通常發生於學習之初的前幾分鐘到幾小時,而且會改變神經元或神經元群的狀態。系統層級的固化作用需將處理個別記憶的腦網絡重組,發生的時程慢得多,需要幾天、甚至幾年。影響宣告式記憶(一般事實與特殊事件的記憶)的固化機制,靠的是海馬以及顳葉內側的其他腦區。在細胞層次方面,記憶是以神經元構造與功能上的改變來呈現,像是產生新的突觸(神經元間互通訊息之處),在神經元網絡之間建立起新的溝通管道;或是加強現有的突觸,以促進兩個神經元間的溝通效率。海馬需要合成新的RNA與蛋白質,才能穩固這種突觸變化,將突觸傳輸上的暫時變化轉變成構造上的永久改變。總管一切的腦系統也會與時俱變。記憶之初,海馬與新大腦皮質(腦子的最外層)處理感覺訊息的腦區合作,形成新記憶。
長庚大學醫學院生化暨細胞分子生物學科吳嘉霖副教授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果蠅研究長期記憶形成的機制。研究團隊利用口渴的果蠅積極尋找水的生物本能,在牠們喝水的同時給予特定氣味,讓果蠅把水源與特定氣味關連在一起,並且偵測這種獎勵型 (reward) 記憶形成與消退的時間曲線。研究結果顯示,果蠅大腦內特定的多巴胺神經元 (PAM-β´1) 可以負責將喝水的獎勵訊號傳遞至腦中學習與記憶中樞—蕈狀體 (mushroom body),並轉為長期記憶儲存。此外,研究團隊發現抑制短期記憶的神經迴路會導致果蠅喪失短期記憶,但該果蠅卻擁有正常的長期記憶;反之,抑制長期記憶的神經迴路導致果蠅長期記憶無法形成,但果蠅卻擁有正常的短期記憶。
吳嘉霖副教授表示,過去的研究認為大腦學習新的經驗後,會先以短期記憶的形式存在於大腦內,隨著時間的推進,短期記憶會慢慢轉變為長期記憶並儲存。然而,研究結果顯示,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的形成是由兩套截然不同的大腦神經迴路與分子機制所控制,也就是說,長期記憶並非由短期記憶轉化而來。這些研究結果可以合理解釋目前老年失智的臨床病徵,例如老年失智病患往往只有短期記憶喪失,但是長期記憶卻絲毫不受影響,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大腦一開始在處理兩種記憶資訊時,就是完全獨立且彼此不相互影響的結果。
形成長期記憶的方法
編輯有多種可能的方法可以幫助將記憶內容由短期記憶移至長期記憶區。
- 加深工作記憶的處理深度:
- 由克瑞克(Ferus Craik)和臘克哈(Roberk Lokhart)提出的工作記憶處理深度(level of processing)理論[18]指出,工作記憶的處理深度和自長期記憶中提取的資訊量呈正比,深度越深越容易將處理中的內容轉變為長期記憶。實驗將受試者分為三組,受試者將在螢幕上陸續看到60個英文單字,每個單字呈現後三組受試者分別被要求回答不同問題,第一組被要求判斷該字是否由大寫字母構成,第二組被要求判斷該單字和另一個單字是否押相同韻腳,第三組則被要求判斷該單字字義是否為一種動物。當60個英文單字播放完畢後,三組受試者皆被要求在包含了180個單字的列表中挑出方才播放的60個單字,實驗結果顯示第三組受試者表現出最高的回憶率,而第一組則最低,原因便是第三組被問及的問題與問題的解答都需要從長期記憶中提取不少資訊。
- 分類記憶:一種基於對事物的類別進行組織和儲存的記憶形式。這種記憶使我們能夠識別和分類不同的物體、概念、經驗等,並根據它們的共同特徵將其歸類到特定的類別中。分類記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認知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處理和理解複雜的信息。特點有:
組織性:分類記憶將信息按照類別進行組織,這使得我們能夠更快速地檢索和使用這些信息。例如,當我們看到一隻動物時,我們可以迅速將其分類為「哺乳動物」或「鳥類」。
概念化:分類記憶涉及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儲存。例如,我們能夠理解並記住「工具」這個概念,並將各種不同的工具(如錘子、螺絲刀)歸類在一起。
高效檢索:由於信息是有組織地存儲在分類記憶中,我們能夠更快地從記憶中檢索出所需的信息。例如,當我們想要烹飪時,我們可以迅速想起相關的食材和工具。
- 善用編碼:因為長期記憶以意碼為主,因此有意義的內容將有助於形成長期記憶。欲使短期記憶的內容產生意義,則需與舊有知識產生聯結 (編碼),使內容與舊有知識產生掛勾,由舊有知識給予新資訊「意義」,則知識內容較容易被置於長期記憶中。若無法在舊有知識中找到與新資訊相類同的訊息,則可以利用「聯想法」,將新資訊建構出意義,以幫助記憶。例如:背誦八國聯軍是哪八個國家時,使用各國的諧音「餓的話,每日熬一鷹」(俄德法美日奧義英)。如此背誦可以利用聯想法將新資訊置入長期記憶中。
- 善用複誦:在三種記憶模型裡,短期記憶必須經由複誦方能進入容量極大且保留時間極久的長期記憶。複誦有兩種類型:
- 維持複誦(maintenance rehearsal):如直接背誦電話號碼而不賦予意義
- 引申複誦(elaborative rehearsal):將號碼賦予某種關聯意義(如生日的年月日)則為引申複誦;投入注意力並進行引申複誦會產生較好的記憶效果。。
- 維持複誦(maintenance rehearsal):如直接背誦電話號碼而不賦予意義
- 善用複習:人類的記憶力並不佳,德國心理學家 赫爾曼·艾賓浩斯 的研究發現,多數人現在讀的書,在二十分鐘之後只記得其中六成,到了隔天更是只記得其中的三成。但之後遺忘的速度較為趨緩,到了一個月後還能記得其中的兩成。可見,對「記憶」而言,第一天是記憶的關鍵時刻。研究發現,如果在閱讀後的九小時之內對閱讀的內容做一次複習,則可以有效提昇長期記憶量。
- 睡眠:為了形成良好結構的長期記憶,睡眠被認為是必要的因素。神經突觸在人體睡眠時,會進行選擇性的修剪。消除短期記憶中不重要的記憶。同時也會鞏固重要的短期記憶,將其轉變為可保存更久的長期記憶。
- 使用多種感官::通過多種感官來學習,例如讀、寫、聽、說,能夠加強記憶。使用錄音、視頻、寫筆記等多種方式來學習信息。例如,可以在學習時錄製自己的講解,然後反覆聆聽,加深記憶。也可以利用視覺化和圖像化的技巧,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圖像,有助於提高記憶效果。使用圖表、圖像和心智圖來幫助理解和記憶信息。
提取和編碼方式
編輯認知科學家發現,我們的短期記憶跟長期記憶,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編碼方式。短期記憶主要是聲碼,長期記憶主要是意碼。所謂意碼,就是意義編碼的簡寫。 什麼是意義編碼?你可以理解為,一個知識能否被轉為長期記憶,主要是取決於這個知識對我們的意義有多大。如果大腦識別出這個知識對我們很有意義,就會對其進行意義編碼,把它轉入長期記憶。 舉個例子,我們每天每時每刻,都會做各種事情,產生大量的記憶。但是現在我讓你回憶一下,你這一生都做了些什麼?你能回憶起來的,都是那些對你來說特別重要的時刻,而每天枯燥的重複,比如吃飯、睡覺,你是不會記得的。大腦用這個方式來保護我們,這樣我們就不必被瑣事所擾,能記得的都是最重要的資訊。這就是意義編碼,有意義的資訊,才會被我們轉為長期記憶。
在長期記憶中,記憶提取的歷程大致分為兩階段:產生內在線索及從這些內在線索中作選擇或判斷是否為正確記憶。 其記憶提取的方式有兩種,即再認(recognition)及回憶(recall)。再認是指個人由出現的刺激項目中,檢驗這些刺激項目是否為已經編碼且儲存的訊息,因此可以少了「產生內在線索」的歷程。在教學時,為增進學生記憶提取的能力,可以歸類、組織並賦予意義,以增加提取時內在線索的產生。回憶是指個人必須在沒有任何線索之下,由自己產生內在線索而從過去的經驗去思索、尋找相關的記憶,並加以判斷和選擇正確的記憶。
短期記憶主要由聲碼所構成,而長期記憶則是以意碼為主要構成。
- 聲碼(聲學編碼):
- 聲學編碼是記住和理解所聽到事物的過程。覆誦單詞或將訊息放入歌曲或節奏的過程即使用了聲學編碼。例如,學習乘法表可以是一個聲學過程。很多人可以有節奏地背誦九九乘法表去得出答案,因為在說數字時會注意到數字的聲音。
- 意碼(語意編碼):
- 語義編碼是通過詞語對訊息進行加工,按意義、系統分類或把言語材料用自己的語言形式加以組織和概括,找出材料的基本論點、論據、邏輯結構,按語義特徵編碼。例如,看一篇文章或聽一個報告,最終保留下來的是它的意義。
記憶的測量
編輯心理學家通常使用以下三種方式測量個人的記憶能力,包括回憶法、再認法、以及節省法。
回憶法(recall method)
編輯回憶法又可稱為重現法,是指過去經歷過的事物不在面前時,由其他的刺激物作用,使其重現出來的過程。在實驗進行上,通常研究員會讓受試者學習某些材料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再測量學習者對學習材料記憶的量或遺忘的程度。在實驗室中,研究者要利用配對聯想法讓受試者記憶某些材料,然後隨著時間的消逝,記錄受試者回憶的量。經過的時間,可以用分、時、日、以至月為單位。然後使受試者回到實驗室來,回憶以前所學的材料,如看見刺激字出現,就要回憶出與其配對的反應字,其正確的回憶百分比便是所得的回憶分數。 其中,回憶可分為無意回憶與有意回憶:
目的 | 自覺 | 實現難度 | 舉例 | |
---|---|---|---|---|
無意回憶 | 無 | 無 | 不須經過任何努力 | 觸景生情 |
有意回憶 | 有 | 有 | 有時不須花太大努力,有時會遇到障礙而回憶不起來 | 學生回答老師的問題時所進行的回憶 |
如果是需要花一番力氣思索,利用一些方法才能回憶起來的過程,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追憶,而追憶的有效方法有兩種:
- 聯想:所謂的聯想,是指由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事物的心理過程。聯想之所以可行,是因為在我們的記憶中所保存的知識經驗並非是孤立和零散的,它們彼此具有一定的聯繫和關係。聯想分為以下四類:
種類 | 所形成事物的關聯 |
---|---|
接近聯想 | 空間或時間上彼此接近 |
相似聯想(類似聯想) | 性質上或形式上相似 |
對比聯想(相反聯想) | 具有相反特徵或相互排斥 |
關係聯想 | 事物的其他關係,例如部分與整體關係、因果關係等等 |
- 識別:在進行追憶時,可以故意設置一些與我們所追憶的對象有關係的東西,然後從中識別出我們所要追憶的對象。例如當我們忘記中國的首都是北京時,可以先試著講出或寫出其他國家的首都。
回憶法可以用來測量短期與長期記憶遺忘的狀況。通常研究者會利用聯想法讓受試者記憶某些內容,然後記錄下隨著時間流逝,受試者可回憶的資訊量。經過的時間可以用分、時、月、年為單位,在時間結束後,需要讓受試者觀看之前的內容,讓其回憶出聯想到的關鍵字,以受試者回答的正確率作為回憶分數。在實際測驗時,又可以分為依序回憶法(serial recall method)和自由回憶法(free recall method)。依序回憶法限制受試者需依照一定的順序回憶,自由回憶法則不限制。一般而言依序回憶法的難度較高,因為受試者除了本來所記憶的測驗內容,還需額外記憶測驗內容的先後順序,所以相較於自由回憶法,依序回憶法需記住較多東西。在回憶正確率中,無論是依序回憶法和自由回憶法,相較於中間的內容,最一開始的內容和最後的內容會記得比較清楚,原因可參考長期記憶中的序列位置效應。
再認法(recognition method)
編輯再認法會對受試者呈現已學過材料與其他無關材料,並要求其辨認,讓受試者分辨已學習與未學習的材料。考試測驗卷上出現的是非題、選擇題等,都是以「再認」測量學過的知識。由於「能認得」未必等同於「能記得」,一般而言再認較回憶來得容易。
羅格·謝潑德(Roger N. Shepard)曾在實驗室中使用再認法測量記憶,首先讓受試者看過五百四十張單字卡,每張單字卡上有一個常見的英文單字,接著呈現一系列的單字卡,上面有受試者看過的「舊字」和沒看過的「新字」,並要求受試者辨認,結果正確率高達 90%,而如果不用單字,改用彩色圖片,正確率更高達 98%,代表圖像的再認度比單字還要高。
以人像記憶為例,當受試者看完一系列人頭相片後,他們被要求從一組測試照片中指認出何者是之前看過的相片,而受試者能從測試中辨認出正確答案就是應用「再認法」,當然不論何種材料都可以用「再認法」來測試記憶量。由於它可提供受試者許多選項,因此在測試過程中可能會有猜選的情況,所以估計受試者記憶量時,必須把猜測的部分扣除。例如若有 100 題五選一的試題,甲生答錯 20 題,猜對 5 題,換言之甲生每題作答情況的記憶量應是 75%。現今許多學校考試使用倒扣分數方式來計算就是應用「再認法」的原理。通常如果在學習時練習的程度不夠,或學得的經驗為時過久,適合用再認法來測量記憶。
節省法(saving method)
編輯又稱為再學習法(relearning method),也是測量記憶的方法,由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所創。然而比起前兩種方法更為耗時費力,故而很少使用,唯有在回憶法和再認法不能使用的特殊情況下,節省法才有使用價值。
節省法的具體做法為:首先讓個體學習某種材料(如無意義音節)到恰好能背誦的程度,此時停止學習並記下所用的時間。間隔一段時間後,再讓個體重新學習同樣的材料,同樣也是在達到恰好能背誦的程度時停止學習,再次記下所用的時間。最後,比較兩次學習所用的時間(或學習次數),通過公式計算個體的記憶保持量,即節省分數越高,記憶力越強。
- 計算公式:[(t1 - t2)/ t1]*100% ,其中 t1 是初次學習時的練習次數或是時間,而 t2 是再次學習時的練習次數或是時間。
記憶的建構性
編輯有時候,人類記憶的事物其實比實際經驗要來得多,或是在某些方式上不同於現實經驗。心理學家在研究人們如何處理和記憶有意義的資料上得到了一個新的觀念:記憶作用是一種連續性之主動、建構性的知覺歷程。根據這個觀點,當我們在進行記憶——組織資料使之有意義時,通常會添加一些細節或改變一些情節讓整個結構較為完整以方便記憶,使資料與個人記憶貯存中的其它訊息能夠更為協調。
當得到的訊息不完整時,我們通常會添補不足的部分讓它成為一幅「完整的圖形」,這就是記憶的建構性歷程,對不完整的圖形也會有類似作用。在記憶作用中,這個歷程可能包括把資料併入一個我們認為有意義的背景中,或者是推論出行動之前的事件。舉例來說:我們看到兩位朋友剛好要離去,此時聽到一位說:「……在十點到十點半之間。」因為我們聽到的資訊不完整,因此在記憶時會自行加入一些我們認為根據這個情境合理的猜測,像是認為他們在討論下次見面的時間,並將這件事記憶起來,雖然實際上他們可能是在談論完全不同的話題,我們記起來的內容報含了主觀猜測。
改變訊息使它符合記憶中已經存在的記憶知識是一種扭曲的作用。當一個新的想法或經驗與我們的價值觀、信念或強烈感受到的情緒有所不相容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加以改變,使之與我們的概念保持一致。
先驗圖式
編輯---
建構性歷程的研究是研究記憶相當有趣的一個方向。這研究主要是在探討人們如何組織、解釋和保留有意義的刺激輸入。研究者所持有的一般性原則是:你記憶的方式以及你記憶些什麼,決定於你目前的情境以及你已經知道的事。
除了情境和先前知識的影響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是情感和情緒對記憶的影響。根據情緒影響認知(affect-infused cognition)的理論,情感狀態可以影響我們對刺激的處理方式,進而影響我們的記憶形成和保留。例如,當我們處於高度情感激動的狀態時,我們更容易記住與該情感相關的事件或刺激。
社會文化因素也對先驗圖式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可能對同一事件或概念有不同的先驗圖式,這反映了文化對於知識和記憶的塑造作用。
大部分我們所知道的事物是以先驗圖式(schemas/schemata)的方式貯存起來。先驗圖式是指我們對特定的物件、人、情境及它們之間的關聯所持有的先入觀念。先驗是透過哲學家伊曼紐爾·康德(Immanuel Kant)等人的貢獻所得出的一種理論,指無需經驗或先於經驗獲得的知識;圖式則指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網絡。先驗圖式導致我們主動預期在各種概念和範疇的未來樣例中,將會發現那些屬性。
此外,認知偏差如錯覺、加工失真和偏見,以及情境效應對於記憶的形成和保存也有重要影響。記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受到時間的推移和後續經驗的影響而不斷改變。
舉例來說,「成年禮」這個名詞可能會喚起大部分學生一幅大家集中在講堂,看著小時候的照片並為父母奉茶這樣的畫面,這就是我們對「成年禮」的先驗圖式,但對文化不同的原住民來說,「成年禮」所引發的將是另一種不同的先驗圖式。
---
目擊者的證詞
編輯國外法庭上的陪審團往往相當側重目擊者的證詞,因為目擊者宣稱他們在事件的現場,親眼看到事件發生的經過。不過,若記憶會經過重新建構和先驗圖式,那這些目擊者的證詞有多大比例可以信任呢?心理學家洛福特斯(Elizabeth Loftus)及他的同事在實驗室中證實,即使目擊一個場景,我們仍能被輕易地誤導以致記憶到沒有發生過的事情。Loftus 在七零年代時針對目擊者進行記憶實驗,她分別以「這兩台車在發生碰撞(hit)時的時速有多快?」以及「這兩台車在猛烈撞擊(smash)時的時速有多快?」這兩種問句詢問目擊者。根據結果,第二組目擊者認為的車速較第一組快。Loftus 表示,我們很容易受到問題的「暗示」而對原本的記憶加油添醋,由此可見,偵訊時詢問嫌犯或是目擊者的問題若是有扭曲事實的可能性以及暗示性,被詢問者的記憶也有可能被影響。除此之外,壓力也是一個影響目擊記憶的因素,實驗顯示受試者在受「低壓訊問」時,會比在受「高壓訊問」的情況下,更容易在事後正確地指認。此外,實驗顯示,當訊問者身上攜帶著武器時,也很有可能會影響受試者的指認能力,美國曾有一個著名的案例就涉及壓力下的錯誤指認,被害人當時是一名年輕優秀的女大學生,她在遭受到侵犯時,努力地告訴自己應該要竭力記住行為人的樣貌以及身上的特徵,事後她指認了一名嫌犯,而法院也以證人的指認作為基礎成功地將該嫌犯定罪,並處無期徒刑。被告入監服刑後,警方發現有另一位受刑人在獄中向別人炫耀自己曾經性侵同一被害人,卻沒有被抓到。因此,程序重新開啟,被告獲得再審的機會。在再審程序中,被害人再度出庭作證,說自己從來沒有看過另一受刑人,她很肯定行為人就是原本的被告。該名被告因此再度被處以無期徒刑。11年後,新的DNA證據證明當時對其他人炫耀的該名受刑人才是真正的行為人(更多資訊請參同來源: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在DNA證據下,被告終於被釋放,而真正行為人也終於認罪。同時根據2015年美國Innocence Project的統計,因DNA證據方獲平反的325件錯誤判決中,有高達72%涉及「指認錯誤」,可見目擊者的記憶與實際的狀況可能大有不同。
而正是因為目擊帶有如此高的不確定性,為了避免錯誤的目擊導致錯誤的辦案方向或是造成冤獄,指認的過程應該避免下列幾種情況:
- 避免誘導式問題。例如:應該避免以「犯人是不是那個人?」等可能誤導他人的問法。
- 避免照片指認。可能會因為拍攝年代差異與本人有所出入。
- 避免單一指認,應該羅列出複數人作為指認的對象,而非僅有犯罪嫌疑人,同時提供目擊者照片裡不一定有犯罪者的選擇。
- 避免犯罪嫌疑人的突出。例如:其他可供指認的人全部都是高個子,唯獨犯罪嫌疑人是矮個子。
縱然都做到上述要求,也不必然地等於目擊者的記憶是正確的,畢竟目擊者的記憶是容易受到改變的,因此在刑事判決上若要使用目擊證詞的話要十分謹慎小心。
建構性記憶的能力不僅在取得精確之證詞上製造了難題,也可能遮蔽人對某件事實的理解。目擊證人的證詞會變得不準確的可能原因如下:年齡、健康狀況、個人偏見和期望、觀察條件、感知問題、後來與其他證人的討論、壓力等等。儘管有些缺失,但建構性記憶仍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層面,建構性記憶經由提供正確的背景使我們理解、解釋、記憶片段的證據,因此有助於我們對世界的觀點變得合理且具有意義;若沒有建構性記憶,人類的記憶將只是一篇抄寫下來的文稿,失去豐富性和趣味性以及對世界理解的合理性。
長期增強作用(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又稱長時程增強作用、長期增益效應,是由於同步刺激兩個神經元而發生在兩個神經元信號傳輸中的一種持久的增強現象。這是與突觸可塑性——突觸改變強度的能力相關的幾種現象之一。由於記憶被認為是由突觸強度的改變來編碼的,LTP被普遍視為構成學習與記憶基礎的主要分子機制之一。
泰耶·勒莫(Terje Lømo)1966年首次在挪威奧斯陸佩爾·安德森的實驗室中觀察LTP。在那兒勒莫對經過麻醉的兔進行了一系列神經生理學實驗,以研究海馬體在短期記憶中的作用。 勒莫的實驗聚焦於神經節點、或突觸,從穿通纖維到齒狀回。勒莫通過刺激穿通通路的突觸前纖維和記錄齒狀回突觸後細胞的反應來進行這些實驗。正如預期的那樣,單脈衝電信號刺激穿通通路纖維引發了齒狀回細胞的興奮性突觸後電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勒莫意外的觀察到,當他對突觸前纖維施加高頻度刺激時,突觸後細胞對這些單脈衝刺激的反應會增強很長一段時間。當這一系列刺激被接受後,後續的單脈衝刺激會在突觸後細胞群中激發增強、延長了的EPSP。這種現象——即高頻刺激可引發突觸後細胞的持久增強反應——最初被稱為「持久增強作用」(long-lasting potentiation)。 蒂莫西·布利斯(Timothy Bliss)1968年加入了安德森的實驗室,與勒莫合作,二人在1973年發表了第一篇關於海馬體長時程增強作用的論文。布利斯和托尼·加德納-梅德溫在同一期刊物中發表了在清醒動物身上觀察到長時程增強效應的類似報告。[11]1975年,道格拉斯和戈達德提出將「長時程增強」作為持久增強作用的新名稱。安德森建議發現者採納這個新名詞,也許是因為其縮寫「LTP」更容易發音。
1973 年,布利斯與勒莫刺激穿透神經紀錄齒狀回粒狀細胞,發現一連串高頻刺激(100 Hz,30 s)可使粒狀細胞對以後刺激會產生較強的反應,且可以維持相當長的時間(對訊息傳遞強度有永久性的提升),而這個現象稱為長時程增強作用。
它有一些特質使其深受重視,被視為學習與記憶的可能細胞機制。目前已知此作用機制和神經傳遞物麩胺酸(glutamate)及其受體(AMPA、NMDA)有關,頻繁的強刺激將使受體敏感度提升、麩胺酸合成量上升。
此機制擁有以下幾種特性:
特性 | 說明 |
---|---|
協同性(cooperativity) | 若僅給予低頻低強度的連續刺激,將不會產生 LTP。若將刺激的強度與頻率提高,則會很快產生 LTP,且其效果有累加的作用。
高頻刺激的次數越多,效果越大,也越持久。如同學習具有練習效果一般。這種需要足夠數目、強度的輸入才能留下記憶痕跡的特性稱之為協同性。 |
專一性(specificity) | LTP 對於輸入的神經具有專一性。一個突觸的 LTP 一經誘導,將不會擴散到其他突觸。 |
聯結性(associativity) | 當一條通路的弱刺激尚不足以誘導 LTP 發生時,另一通路的強刺激會同時誘導兩條通路的 LTP,而後任何一個刺激出現皆可使突觸後神經產生興奮。
顯示兩個通路已經透過共同使突觸後細胞興奮而聯結。所以,聯結性 LTP 的存在可以使刺激相互聯絡,形成一個共同的細胞集團(cell assembly)。 |
持久性(persistency) | 與其他突觸的可塑性有根本區別,LTP 的作用時間是持久的,可以持續幾分鐘乃至幾個月。 |
赫布定律(Hebbian Rule) | Tom Brown 利用電生理技術固定突觸後細胞電位發現,唯有將突觸後細胞去極化,「同時」突觸前刺激才能引起 LTP。 |
這些結果顯示突觸前後細胞共同興奮是引發 LTP 充要條件。這證實了 Hebb 所提出的「一起激發的神經元是連在一起的」(Cell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
不過這個解釋並不完整,還需要一項前提:神經元"A"的激發必須在神經元"B"之先,而不能同時激發。
低頻刺激會產生長效減損作用(long-term depression)。其特徵和長效增益作用有相同也有不同之處:
- 具有輸入專一性。
- 可長久維持。
- 需依賴 NMDA 受體與鈣離子。
- 需依賴不同於 LTP 之酵素介入。
- 刺激頻率較低,所需時間較久。(LTD:1 Hz、10 min;LTP 100 Hz、1 s)。
- 涉及的細胞內生化反應不同。
- LTP/LTD 代表神經系統可以因為經驗而改變其聯結的強度。但是 LTP 不全然代表記憶生成,LTD 也不全然代表記憶減弱,只代表細胞聯結變化。
記憶儲存的生物機制
編輯當我們學習並記住所學時,大腦的改變取決於神經元之間信號的改變,這些信號的改變又決定神經元內分子的活動。陳述性和非陳述性記憶會用到不同的大腦系統以及不同的儲存記憶策略。 但是若要從分子的機制去研究記憶的儲存又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一般哺乳類動物的大腦大約有十兆之多的神經細胞,每個神經細胞間又有無數連接。幸運的是,這個辨認細胞內分子機制的實驗方法其實可被簡化,科學家可以藉由研究脊椎動物某一部份的記憶儲存方式,如研究小腦、杏仁核或海馬迴,甚至研究無脊椎動物更簡單的神經系統。在無脊椎動物中,甚至可以做到「辨認出從事特定學習行為的神經細胞」,研究者便可以觀察這個細胞在學習和儲存記憶時細胞內分子的改變。
在 19 世紀末時,生物學家已經知道成年的細胞不再分化,因此西班牙的神經解剖學家卡哈(Santiago Ramon Cajal)便認為學習不可能造成新的神經細胞成長,而是使已存在的細胞之間連接更強壯,使其細胞間之溝通更有效。在形成長期記憶時,神經細胞之間可能會長出新的分支,形成新的、更強壯的連接;當記憶衰退時,便是神經細胞失去了它的分支,造成細胞之間的連接變弱。
海兔經典實驗
編輯關於記憶的形成與研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神經之間形成新突觸(synapse)的過程。為了研究這樣的突觸形成過程,科學家傾向於尋找神經組織較簡單,且有一對一行為反射的動物。
科學家肯德爾(Kandel)在一種名為海兔的無脊椎動物身上尋找到一種簡單的反射行為:鰓縮反射(Gill-withdrawal reflex),於是他利用刺激海兔造成鰓縮反射設計了此經典實驗,得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作用機制的發生地點皆為突觸(synapse)」的結果,對於學習和記憶儲存的細胞機制研究有重大意義。
從神經生物學的觀點來看,海兔的優點在於:
- 小而易分析的心智:其中央神經系統只有兩萬個神經元,這些神經元聚集形成神經節(Ganglia),每個神經節大約有兩千個神經元,但一個神經節並不只掌管一種功能,所以即使只是一個簡單的行為仍需要許多神經細胞的通力合作,這些簡單的行為也可以用學習來改變。
- 這兩萬個神經細胞中,有些達直徑一毫米為肉眼可見的大小,且是顯眼的橘紅色,容易檢辨、測量其神經電位,也容易使用電擊或注射化學品實驗。因此研究者可利用微電極設備,在一些海蛞蝓的學習事件中,分辨出負責該行為的神經細胞,建構出它們的通信系統,並找出這些細胞是如何連接在一起的。
實驗內容
編輯肯德爾首先要教導海兔學習受到哪些刺激時要將鰓縮起來,然後檢驗分析哪些神經細胞參與反應,以驗證學習可以導致神經電位的改變。
海兔不喜歡呼吸管被觸碰(呼吸管負責把充滿氧氣的水吸到鰓),因此當呼吸管被戳刺時,牠便會把鰓收回,研究者便利用戳刺海蛞蝓的呼吸管來研究其記憶模式。
- 習慣化(Habituation):重複的刺戳會停止海兔預防性的退縮。如果每隔一段時間重覆輕觸海兔的尾部,在第一次輕觸時,海兔以為具有傷害性,會將鰓縮起來,即為前述的鰓縮反射(Gill-withdrawal reflex),同時突觸的神經電位也會變大。在多次後它便習慣了這個刺激,,忽略這個不重要且無害的刺激。海兔已經學習到這樣的輕觸不具傷害性,所以會將其忽視而變成一種習慣,如此,鰓縮反射突觸神經電位也不再變大。
- 敏感化(Sensitization):伴隨著尾巴電擊的戳刺會造成海兔緊張,其突觸神經電位會變大。經過幾次後海兔便學會呼吸管被噴水的同時代表尾巴即將被電擊,因此面對戳刺時便會迅速移動呼吸管及鰓,把身體縮到罩內,對刺激產生比平時更劇烈的反應。
肯德爾也在刺激的強度上進行對比:刺激強度較弱的一組會對刺激產生短期記憶,刺激較強且較持久則可形成長期記憶。肯德爾藉此觀察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的神經作用機制。
實驗步驟: 本篇研究中,科學家首先在海兔尾部給予溫和電擊,一隻海兔總共接受5次電擊,中間間隔20分鐘,並在24小時過後再次進行5次電擊。這樣微弱電擊加強了這些海兔的防禦性撤退反射──和未曾接受過電擊的海兔相比,曾被電擊過的海兔在被拍打時展現出防禦性收縮狀態的時間,平均增加了50秒鐘。 接著,科學家自受過電擊訓練的海兔、未曾受過電擊的控制組海兔的神經系統抽取RNA,並將兩組RNA分別注入一組7隻未曾受過電擊的海兔體內。接下來的實驗結果令人印象深刻:被注射電擊海兔RNA的組別,在面對拍打時反應就像是自己曾經被電擊訓練過一般──這些海兔表現出的防禦性收縮較另一組的維持時間平均多了約40秒鐘。而被注射一般海兔RNA的組別,在面對拍打反應時的防禦性收縮時間則未出現延長。 在細胞實驗中,作者發現當海兔經過電擊,其感覺神經元會變得更為興奮,有趣的是,當作者將被電擊過海兔的RNA加入培養皿中,其中的感覺神經細胞也會變得更為興奮;然而在運動神經元則未看見類似的現象。
實驗觀察
編輯當海蛞蝓在形成這些記憶時,觀察其神經細胞的變化,便能發現習慣化或是敏感化其實是源於個別神經細胞的活動狀態。在此實驗中,每個在呼吸管中的感覺神經元,經由一個神經突觸連接到控制鰓的的運動神經元。當研究者朝呼吸管噴水時,一個電脈衝便會沿著感覺神經元的軸突傳下去,這個電流可以由植入的微電極來感應,將神經脈衝轉換為聲音並經過放大後便能由擴音器聽到清脆的爆裂聲。在神經突觸處,脈衝會讓充滿神經傳導物質的囊泡將內容物吐出到神經突觸裂中。然而已習慣化的神經元便只會釋放出很少的神經傳導物質,少到運動神經元完全忽略這個訊息;敏感化的神經元則會如洪水般釋放大量神經傳導物質,使運動神經元過度工作。由此便能確認學習如預期地會增加神經突觸的強度。
實驗總結
編輯肯德爾經由對海兔進行學習和記憶的研究,探究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作用機制,其發生的地點都是在突觸。經過不同方式的刺激,海兔分別會有不同種類的非聯結性學習(non-associative learning),一個是對刺激的習慣,造成鰓縮反射逐漸降低;另一個是敏感化,由於多次有害的刺激,導致鰓縮反射的突觸後神經元反應訊號增加。以上為肯德爾對海兔實驗的結論,了解了學習與記憶的初步神經連結可能性。
肯德爾在研究中還發現另一個新的蛋白質 CREB2,可以抑制 CREB 作用;另外,阻礙短期轉換為長期機轉因子,也需要將 CREB2 移除,並且需要製造 CERB1。除了發現學習和記憶在細胞分子層次的作用機轉,適合於人類應用,同時也宣稱我們的記憶存在於神經突觸部位,提出對於學習和記憶之間相互的關聯性,同時有助於研究增強記憶藥物的新方向,尤其是發現阿茲海默症的病因,有了更進一步的突破,將是失智者的一大福音。
長期記憶的生物機制
編輯自 1960 年代起,科學界便已經知道新蛋白質的合成和長期記憶有關,丁曼及史波恩最先以白老鼠的試驗證實這個關聯,他們訓練老鼠走水迷宮,然後給這些濕淋淋的老鼠注射 8-Azaguanine,這個藥物會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在訓練之前注入此藥物的老鼠很快就會忘記自己所學到的;在訓練之後間隔越長時間注入藥物的老鼠則會保留越多的資訊,而直到某個時間點,也就是長期記憶已經完成的時候,藥物就沒有影響了。其後的神經生理學家也以各種不同的實驗動物顯示新的蛋白質合成與形成長期記憶的關係。
大象的研究
編輯一則2008年的期刊論文指出,在一場長達一年的記憶實驗中,青少年的母非洲象在一年後仍然能成功分辨一年前學過的東西的機率高達73-100%。也有相關的研究指出儘管被人類豢養,與家人分離二到二十七年之後,大象還是都能夠認出自己母親的尿液。在野外的一場實驗也發現,老母象在分辨家人與非家人的象嚎的表現上比起年輕的個體還要好上許多。
然而在認知科學上,我們對記憶力也有可能過分強調:在一個快速變換的世界中,去汰選掉過時的資訊以及更新自己應對全新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是同等重要的。最近便有資料指出大象不僅可以記得家中成員的旅行習性,還可以根據間接的證據來更新他對於這件事的記憶。
金魚的研究
編輯關於「魚的記憶只有 7 秒」這論述是不對的,幾乎所有關於魚類記憶的研究都表明,魚的記憶遠不止 7 秒。1965 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用金魚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金魚放在一個很長的魚缸裡,然後在魚缸的一端射出一道亮光,幾秒後,再從魚缸射出亮光的地方釋放電擊。很快,金魚就對電擊形成了記憶,當它們看到光的時候就會迅速游到魚缸的另一頭,以躲避電擊。設計實驗的科學家們也發現,只要進行合理的訓練,這些金魚可以在長達 1 個月的時間裡一直記住躲避電擊的技巧。
而諸如天堂魚等,在水池中遇到陌生的魚時,會好奇地游來游去,打量新來的陌生鄰居,直到失去興趣為止。如果天堂魚和金魚第二次在水箱中相遇的話,牠們很快就會發現對方是老熟人而失去探索的興趣。實驗發現,這樣的記憶力至少可以保持 3 個月的時間。
此外,托尼·J·皮徹(Tony J. Pitcher)曾經在《魚類認知和行為》(Fish Cognition and Behavior)一書中描述過一個實驗。他將兩種不同顏色的管子置入金魚池裡,只有當金魚選擇了正確的顏色,才能獲得食物,而在訓練了一段時間以後,管子從池中被取出。過了一年後,當研究人員再一次把管子放入池中時,金魚立刻選擇了特定顏色的管子,也就是那個能獲得食物的管子,這個實驗顯示了魚類很可能有長達一年至數年的記憶。
不少實驗證明,魚類很可能有長達一年至數年的記憶。考慮到大部分魚類的壽命也只有數年時間,它們的記憶還是相當持久的。此外,還有一些研究表明,著名的洄游魚類鮭魚之所以能夠在成年以後返回自己的出生地,是因為它們對自己幼年的生活環境的氣味形成了記憶。
螳螂的研究
編輯在 1980 年加拉卡斯生物化學及生物物理中心的霞飛,以蛋白質合成抑制劑使螳螂變得健忘,在實驗程序中螳螂被放置在螳螂夾內——用膠紙黏在一塊木頭上面,並在他們的額頭黏上尾端有蠟珠的小銅線,這些戴有頭飾的螳螂會被放在玻璃牆後,從牆後他們可以看到黑色星星誘人的轉動,但是牠們碰觸不到。螳螂會將這個星星當成食物而用前腳去抓,幾次徒勞的嘗試後,他們便會了解這些星星可望不可及,因此抓星星的次數會急速減少。但若將抑制蛋白質合成的藥物注入新受訓的螳螂時,他們便會馬上回到原點,忘記先前得到的教訓,開始抓遙不可及的星星。由此證明新的長期記憶似乎需要新的永久性蛋白質。
小雞的研究
編輯倫敦空中大學的羅斯和他的同事,羅斯訓練剛出生一天大的小雞有選擇性的啄食,他把一條鐵線尾端綁著一些閃閃發光的珠子,在小雞面前抖動,這些鉻珠的外表塗了一層水或是味道很差的液體叫二甲基硝基苯,小雞很討厭這個味道,只啄了一次便會記得閃閃發光的鉻珠等於壞味道。而後羅斯透過切片及染色,在小雞的腦組織中尋找記憶的蛛絲馬跡。小雞腦中有活動的部分顯示形成新進記憶的腦神經元的形狀已經改變。
通常在神經元頂點的樹突有許多玫瑰枝上的小刺,接著就可以數出每個樹突分枝上的小刺,在數完後就可以知道記憶會使神經長出像叢林般的小刺。而受過訓練記得二甲基硝基苯的小雞,腦中的樹突小刺會比其他小雞多 60%。由此可知長期記憶可以把他的簽名以刺狀蛋白質的方式寫在腦中。
果蠅的研究
編輯黑腹果蠅(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於西元 1830 年首次被生物學家描述到,直到十九世紀初才第一次被當作生物學實驗的研究對象。美國生物學家摩根博士( Thomas Hunt Morgan )開啟了系統性的果蠅遺傳學研究,並且奠定了果蠅研究一百年來的基礎。摩根博士也因果蠅的研究獲頒了 1933 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由於過去一百多年來的累積,使得果蠅擁有相當完備的基因操控工具,因此被廣泛地用來研究大腦相關的疾病及其分子機制,例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或亨丁頓跳舞症等。長庚大學的吳嘉霖博士,就讀於博士班期間,前往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與提姆塔利( Tim Tully )教授共同進行一年多的果蠅學習與記憶研究。研究人員先給予果蠅聞某一特定的氣味 A 並同時給予電擊,之後再給予果蠅第二種氣味 B 但不給電擊。正常的果蠅能夠將第一種氣味與電擊事件產生關聯性學習,在後續行為測試的時候,同時給予果蠅兩種氣味但不給任何電擊,有記憶能力的果蠅便會毫不猶豫的躲避氣味 A,選擇氣味 B。
吳嘉霖博士表示:不論是果蠅或人類,長期記憶的形成需要重複且間隔式的訓練。目前透過此行為學篩選方式,已經找到了許多長期記憶所需的基因。果蠅大腦只有約十萬顆神經細胞,這十萬顆神經細胞幾乎負責控制果蠅的所有行為,包含其先天擁有的生存技能和後天的學習能力。雖然果蠅與人類在大腦的型態上,以及神經結構上有所不同,但是兩者的記憶形成卻透過類似的基因網絡與調控機制來達成。
秀麗隱桿線蟲的研究
編輯秀麗隱桿線蟲 (Caenorhabditis elegans) 從 20 世紀中葉自土壤分離出來後,因其生長週期短、突變種容易取得、演化上的高度保守性,被大量運用於分子生物學與發育生物學,為一常見之模式生物。秀麗隱桿線蟲為第一個完成基因體定序的多細胞動物,且其神經元的連結網路被完整建構、為目前唯一完全重建的神經網路體,因此至今已有多篇神經相關研究以秀麗隱桿線蟲作為模式生物,去探討記憶與學習的作用機制。以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家 Coleen T. Murphy 的記憶與學習模型為例,秀麗隱桿線蟲可透過古典制約,訓練將大腸桿菌 (線蟲的食物) 與丁酮 (具奶油氣味) 作正面聯結,經趨化性試驗 (chemotaxis) 檢測訓練前與訓練後的趨性,會發現經學習後,線蟲對丁酮的趨性上升,且其趨性會隨著時間下降,達到關聯性記憶與學習的效果。此種記憶與學習模型亦分為短期記憶試驗 (單次,一小時) 與長期記憶試驗 (多次,八小時),又因為秀麗隱桿線蟲與人類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可搭配不同的線蟲突變種及轉基因種進行試驗,不僅可以釐清長期與短期記憶的分子調控途徑,還能探討阿茲海默症相關病徵及其機制。
克拉剋星鴉的研究
編輯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大學的心理學助教與動物行為學家布雷特·吉布森說:「這是一種令人驚異的技能。」幾年來,吉布森一直在研究克拉剋星鴉,試圖找到它們記憶力驚人的奧秘。當然,不只是他在研究,其他科學家也一直在研究同一領域。1977 年,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的生物學家拉塞爾·巴爾達和他的同事們開始在實驗室裡研究克拉剋星鴉,他們讓克拉剋星鴉在沙地上埋藏食物,結果發現這種鳥並不在意地貌特徵,它們埋藏食物的時候,並沒有選擇具有同種特徵的地點埋藏。研究人員在它們埋藏完食物後故意改變沙地地貌,克拉剋星鴉還是找到了食物,在半個小時的時間裡,這些鳥可以將 60%-90%的松籽尋找出來。 吉布森認為,克拉剋星鴉能對其環境產生「認知圖」,讓它能準確地重返埋藏點。他與別人的研究表明,克拉剋星鴉足夠聰明,可以確定不同標記之間的距離與方向。如果糧食被埋在兩個標記之間,即使其標記被移到遠遠的地方,克拉剋星鴉還將會回到這一中間位置。(https://reurl.cc/9Ozgev)
生物記憶性疾病研究
編輯巴西動物行為學家 Alexandre Rossi 參與了匈牙利羅蘭大學(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近日公佈的一項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與人類相同,寵物也會隨著年齡的老化而出現睡眠增多、活動減少以及犬類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症狀。在調查過程中,研究人員選取了全球 56 個國家和地區的 1.5 萬條不同年齡和品種寵物狗,並向其主人收集了相關資料。結果顯示,寵物主人認為狗在 8 歲左右開始進入老年階段,該項結論與相關文獻中的記載一致。狗類動物在 8 歲左右開始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綜合症,也可稱作犬類「阿茲海默症」。
人類的阿茲海默症會導致患者出現方向感缺失、生物鐘紊亂、社會行為發生變化以及記憶障礙等症狀。犬類的阿茲海默症與之相似,會影響狗的記憶和認知能力。調查結果顯示,寵物狗患上該病的概率與體型有關,隨著年齡的增加,小型犬的患病概率越來越高於大型犬。而藥物通常可以緩解上述症狀。
細胞記憶(也稱為身體記憶)其實是一個偽科學假說,這個假說認為身體上的細胞有儲存記憶的能力,用來解釋腦部並沒有儲存某種記憶、卻透過身體釋放記憶的方式重現的現象。這個假說之所以被認為是偽科學,是因為還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大腦以外的其他身體組織有儲存記憶的能力。
- 相關案例:
- 70歲的奧德曼在移植了一個14歲男孩的心臟後,開始喜歡買糖果。
- 58歲的比爾·沃爾在接受好萊塢特技演員的心臟後,開始迷戀越野滑雪等運動。
- 謝爾曼在移植了喜歡吃墨西哥食品的人的心臟後,也突然變得愛吃這些辛辣食物。
- 美國一名女子在自傳《心臟的改變》一書中披露,她移植了一名男孩的心臟後,變得十分像男孩,並且竟在夢中和18歲的心臟捐贈人「相遇」,而後根據夢中資訊,成功找到了「捐心人」的家人。
細胞記憶學說被提出的原因,是來自於全世界「移植器官攜帶記憶」(尤其是心臟捐贈)的患者所發生的事件。在此群患者中,有人產生了另一個人格;有人重蹈了被捐贈者的走過的道路,選擇了同樣的方式自我了結;有人突然學會了之前不曾接觸的能力,而為了解釋此現象,研究者提出了細胞記憶學說。
記憶移植相關研究
編輯上述移植器官攜帶記憶的案例,引發了人們對記憶究竟是否可以被移植的好奇心,為此科學家曾經進行過相關的研究。
海蝸牛的記憶移植
編輯研究人員把微量電流放到海蝸牛尾部,海蝸牛受刺激會快速收縮起來,以逃避刺激物。研究人員發現,那些經常受電流刺激的海蝸牛把身體縮起來的時間會長達50秒,而那些從未接觸過微電流訓練的海蝸牛,遇上外來刺激時,只會把身體收縮幾秒。科學家把接受過微電流「訓練」的海蝸牛的RNA抽出,植入未受過訓練的海蝸牛身上,後者會同樣展現出防衛機制——把身體收縮達40秒。
多年來,科學家努力研究記憶是如何形成。有關記憶的研究大致分成兩派:一派傾向相信神經突觸構成的網絡是關鍵,另一派認為RNA轉錄組(transcriptome)才是功臣。而海蝸牛的研究結果顯然是後者,研究者表示:「如果記憶是儲存於神經元突觸,我們的實驗就不會成功。」
量子效應
編輯認為記憶、心靈及我們所喜愛的想法是由電流及化學物質以各種形態通過腦細胞而形成的說法稱為「神經連接假說」,但並非每個科學家都同意。有些物理學家認為記憶的基本構成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小,是次原子翻轉的結果,也就是量子效應。在量子世界內,所有事件以多個狀態的疊加方式表示,描述這些狀態的機率者稱為波函數。
在測量或觀察之時,機率就已斷然成真,也就是只能測到其中的一種狀態,而破壞了原本多種狀態疊加的波函數。傳統上物理學家用「薛丁格的貓」(Schrödinger's cat)來解釋這個現象。 薛丁格將這隻假想的量子貓放在一個箱子內,內有一個致死的毒氣源,這些毒氣只在放射性原子的隨機衰變時釋放,量子理論學者認為只要這個箱子是緊閉的,不打開箱子確認貓是生是死,那麼這隻貓既不是活的也不是死的,而是落入一個生死未定的機率夾縫中,但一旦打開箱子偷看,波函數就會崩潰而使其中一個狀態成真、其他狀態湮滅。
某些理論家認為人類的心智就像這隻量子貓一樣:他就像一組尚未定案的各種決策機率所構成的陣列(unresolved decision-making possibilities),當一個人形成思想的意識流時,就會驟然崩潰成一個實際狀態。亞利桑那大學的麻醉學家--哈莫洛夫(Stuart Hameroff)提出協調客觀還原(Orch OR)理論,解釋了意識的產生是歸因於大腦神經元內微管的量子計算。[19]微管微管(Microtubule)是具有加入端 (plus-ends) 及減去端 (minus-ends) 極性 (polarity) 的纖維狀構造,由微管蛋白微管蛋白(Tubulin)組成。哈莫洛夫認為,這些微管組織了神經元內部活動,並在1996年和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羅傑·潘洛斯(Roger Penrose)提出,微管編組(orchestrated)了量子疊加態、輸入進來的訊息編碼、以及記憶,作為集合的量子偶極震盪所產生的量子位元糾纏。經過orchestrated OR (Orch OR)的計算與終止產生有意識的時刻,並選擇能夠調節神經元的微管狀態。這些微管蛋白會因為微妙的原子而快速的震動,當個別的震動都達到某一頻率產生共振,這個共振就會沿著每個微小管的外表面傳下去。哈莫洛夫更提出造成這個漣漪的原子位移是量子事件,單一的電子翻轉,像一列往前倒的骨牌,和成為具有一致性的傳導波動,這個具一致性的波可能就是細胞內資訊傳送的來源,這顯示微小管可能是從中支往一個更小更精細層次的神經處理。哈莫洛夫認為,也許當足夠的微小管同步震動,達到某個臨界點時,思想便產生。記憶則可能以特殊的微小管波型態保存,是在微小管表面永遠「凍結」的駐波。然而,仍然有些待解決的問題,像是量子去相干(decoherence)和其在臨床麻醉相關性的驗證。
爭議: 1. 維克特·斯鄧葛(Victor Stenger)認為量子意識是「應該與神,獨角獸和龍相提並論」的「沒有科學依據」的「謬見」。 2. 大衛·查爾斯(David Chalmers)反對量子意識,但討論量子力學與二元意識的關聯,查爾莫斯對任何新物理學解決知覺難題的能力持懷疑態度。 3. Diósi-Penrose模型:將量子力學和古典力學結合,以實驗說明在最簡單的重力相關波函式崩潰下Orch OR並不成立。但若是在更複雜的模型下,則有不同可能性。[20]
記憶研究的方法論
編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遇見各種讓人尷尬的記憶現象。例如有時候努力想回憶的事情記不起來,不過卻能簡單的回憶出相關的另一件事。這種現象稱為記憶失誤(memory slips)。比如說在街上遇見好久不見的老朋友,一下子記不起來他的名字,卻意外地想起了他的綽號。有時候很熟悉的事,在某個關鍵的時刻偏偏就是想不起來,這種記憶阻塞(memory block)的現象,對於有考試症候群的人可能體會很深,自己很確定明明知道正確答案,不過在當時就是想不起來,一旦答案出現,就可以立刻正確的辨別出來,這在心理學上叫做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 phenomenon)。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記憶的性質又是什麼?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記憶?我們又該如何測量和評價記憶表現呢?以下將會探討有關記憶研究的方法論。
記憶的處理
編輯人們在特定記憶作業上的行為方式稱為記憶表現。記憶表現可以用不同的指標來測量。例如,回憶的精確性、再認的速度、表現的主觀方面(人們判斷他們對給定記憶作業所花費的努力)等。記憶處理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記憶的獲得、訊息的保存和訊息的提取。人們對刺激的記憶可能是有意的(intentional)、也有可能是無意的(incidental)。當記憶作業是有意的,獲得的處理是外顯的編碼;在無意的記憶作業中,受試者不是有目的的進行學習,獲得的處理稱為不隨意編碼或不隨意學習。傳統的觀點認為外顯編碼比隨意學習會導致更好的表現,但是近期對內隱記憶的研究發現,在某些情況下,不經過外顯編碼的學習可能比有意學習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外顯的回憶 (explicit remembering)
編輯若記憶的處理和先前經歷的有意識的回憶有關就稱為外顯回憶,有時也會被稱為是一種陳述性記憶。例如,你可以有意識地回憶某個親朋好友的生日,也可能有些時候一些往事會自動浮現在腦海中。這些情況均屬於外顯的回憶,因為它們都在記憶的意識層面。
外顯記憶通常用回憶和再認來測量。再認是指決定某項目是否是先前出現過的項目。回憶是從記憶中生成或提取訊息。回憶又可以分為線索回憶(cued recall)和自由回憶(free recall)。因為回憶比再認還需要更多的心理歷程,所以除了一些特定的情況外,再認比回憶還要來得容易。日常生活生活中,人們常常能夠記住一個人的臉,卻忘了他的姓名,因為前者提供了比後者多的提取線索,使得再認比回憶簡單。
內隱的回憶 (implicit remembering)
編輯內隱的回憶是指一種對於經驗與訊息的無意識記憶(unconscious memory)。它受到長期累積的經驗影響,並在進行某種特定動作時觸發回憶。通常本人並不會意識到正在提取這段記憶,只有在缺乏過去的觸覺資訊負回饋時,這種對提取的意識才會出現。
內隱的回憶的例子如下:
- 某個長期配戴眼鏡的人在希望能看得更清楚時,經常會有推眼鏡的動作;但當他改戴隱形眼鏡後,在面臨同樣需要更清晰視野的情境下,可能也會下意識地去做出推眼鏡的動作。當手指並未如預期碰到眼鏡時,他才會想起來當天沒有戴眼鏡出門,並且能理解剛才自己自然地做那個動作的原因。
- 一個從沒搭過手扶梯的英國農民在站上一個未啟動的手扶梯時,身體並不會產生任何特定的反應。但對一個長期搭乘地下鐵通勤的上班族來說,當他站上一個未啟動的手扶梯時,身體會不由自主地傾斜一下。這是因為手扶梯高頻使用者的身體已經牢牢記住搭上手扶梯時的刺激與反應了。
由於內隱的回憶人們常意識不到,所以研究的方法有別於傳統的測量方式。例如模糊字辨認、詞彙決定、知覺辨認、同音字拼寫、偏好判斷、習慣化、人臉辨識等。
舉例來說,研究人員向 PTSD 患者與一般受試者展示一個與創傷相關的威脅詞語及另一個相同字首的中性詞語,並要求他們用腦海中第一個閃現的詞來完成詞幹填充。相較於暴露於創傷的對照組,PTSD患者更傾向於用創傷相關的詞語來完成詞幹填充,而非中性詞語。[21]
記憶研究中的自變項的性質
編輯記憶研究中一個關鍵的目的是辨別影響記憶表現的因素。這些變項在幾乎所有的作業中都會發現,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類別:
- 機體變項(organismic variable):影響一般記憶表現的永久性或相對永久的機體特性,例如個體的智力水準、集中注意的能力、注意廣度、成就動機和身心狀態等
- 先行變項(antecedent variable):暫時影響機體水準的變項,例如睡眠、藥物對集中注意程度的影響,獎懲對動機水準的影響等
- 作業變項(task variable):
指導語變項 | 透過指導語要求受試者如何執行記憶的作業,例如:指導語中是否要求受試者在記憶時形成視像會對記憶結果有很大的影響,又如研究內隱記憶時所採用的配對比較方法,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在作業形式的內部心理操作上都一致,僅靠不同的指導語來分離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的操作。 |
呈現變項(presentational variables) | 透過刺激呈現的不同方式影響記憶的表現,例如刺激呈現的時間長短對於最終的保存會有所影響。 |
刺激變項(stimulus variable) | 透過呈現不同類型的記憶材料來影響記憶的表現,例如有意義的材料比無意義的音節更利於辨識與記憶。有些研究採用現場實驗,這個時候工作間、場所或者娛樂場地均會成為變項。即使是實驗室實驗,實驗的環境條件的變化,也可能會影響記憶的呈現。 |
記憶表現的評定
編輯- 1. 初級測量(primary measure)
- 初級測量用於量測記憶中的資訊量大小,典型的方法是用精確度來表示。研究人員會準備一系列的素材供受試者記憶並準備問卷評估其表現,如果受試者答對了所有特定主題的題目,那我們通常認為他已經掌握了相當的訊息;如果受試者對各題回答得均不正確,那麼我們常說他對某事一無所知。不過這種測量方法常常會引起爭論,因為受試者展現對某事的了解程度的機會受限於題目設計,所以即使受試者答錯了所有的問題,也不能推論他對某事一無所知。為了避免這個問題,研究人員提出另一種比較嚴格的版本——只有在受試者很精確且嚴格按照原來的順序回答時,才被判定為正確。
- 另外一種評分方法是如果受試者能記住原先呈現材料的中心思想,就可以得分。但這種評分方法在方法上,沒有辦法幫研究人員釐清受試者是否是根據參與實驗前已知的記憶回答,也無法確認受試者是否使用猜測的技巧答題。除此之外,當人們不願意表露已經知道的某事時,他們可能會回答不知道。要證明這種情況的存在也需要額外的知識,在通常的再認測驗中受試者使用猜測的可能性就更大。
- 2. 次級測量(secondary measures)
- 次級測量不量測正確提取的訊息量大小,而是對記憶訊息進行質的評價。其中一種類型是回憶或再認項目所需要的時間,通常記憶得越牢固,訊息提取時所需的反應時間越短。例如,向受試者呈現一張表格,透過按鍵盡快地回答。如果受試者回答正確,那麼反應時越快說明記憶越牢固。另一類型的次級測量是檢查受試者對學習和提取的主觀情感和態度。例如,讓受試者對自己的回答做出自信心評價。
- 3. 初級測量和次級測量的關係
- 初級測量所包含的記憶歷程可以由次級測量來提供,但是兩種測量之間的關係不是一一對應的。例如,如果有人對學習材料很熟悉,那麼他的記憶反應速度當然會很快,這種情況下兩種測量之間的關係是相關的。除外,反應時間越短不一定代表受試者記憶很牢固,也可能是猜測時做出的快速反應。基於這些因素以及樣本間的差異,所以研究人員很難確定速度(次級測量)與準確性(主測量)之間的關係。
傳統記憶作業
編輯過去人們主要進行外顯得測量,測試常常在實驗室裡頭進行,作業是對先前呈現過的材料有意識地提取。回憶或再認時使用的材料有言語項目(單詞、數字、無意義音節、句子或段落)、幾何圖形、人物臉譜或是圖畫等等。
- 1. 自變項的變化
- Ebbinghaus 之後的幾十年,許多心理學家仍舊遵循他的研究方向,探討人們如何進行簡單的記憶處理,和先前幾個章節提到的一樣。通常,這些作業要求學習無意義音節表或是單詞表。為了確保項目呈現的精確性還有連貫性,人們發明了一種東西叫做「記憶鼓」。透過記憶鼓,實驗者可以變換一系列可能會影響記憶效果的自變項,比如說熟性、意義關聯程度、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相對頻率以及單詞的抽象程度等。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與電腦的廣泛使用,一些透過精心設計的軟體已經可以取代記憶鼓而達到同樣的實驗效果。為了方便今後的研究工作,一些研究者從不同方面將單詞進行了分類,然而其中有些因素並不相互獨立,例如:抽象性和熟悉性之間就存在相關,具體的單詞常比抽象的單詞更常出現,熟悉度更高。一旦熟悉度高、使用頻率高、具體和相互關聯的詞一般都會提高記憶,故在選擇詞表的時候需注意自變項效應之解釋。
- 2. 記憶能力的評價
- 評價記憶有一些標準的方法,通常要求受試者學習一個詞表,然後要受試者按照順序回憶,這個程序我們稱呼它為「系列學習」。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詩歌、單字等材料的學習都叫做系列學習。檢查短期記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測量受試者能正確按順序回憶的最大項目數量。有時候,我們會允許受試者用任何順序回憶項目,這種方法則稱為自由回憶學習,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系列位置效應。另一種是線索回憶,測試時提供受試者一些線索,而這些線索是一些潛在的自變項,可以從許多向度來變化。例如:為了幫助受試者回憶「紅」這個字,線索可以是語意的(一種顏色),也可以是詞形的(糸部),還可以是語音的(ㄏㄨㄥˊ;hongˊ),線索越多,對於受試者來說操作越好。配對聯想學習程序是線索回憶的一種,在這個程序中,給受試者一對對單詞要求識記。每對單詞前一個項目叫做刺激,後一個項目叫做反應。學習幾遍詞表之後,隨機呈現刺激詞,要受試者回憶相應的反應詞。詞組之間的特性可以變化,像是它們的關聯程度、模糊程度和抽象程度,研究者可以考察這些特性是否會對學習與記憶產生影響,對於外語學習和教學的改進很有幫助。
- 再認測驗通常有兩種形式:多選題和是非題。實驗室中進行再認測驗常常採用學習─測試程序。給受試者呈現一系列的項目,其中只有一半是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過的,受試者要判斷出各項目是「新的」(先前為呈現過)還是「舊的」(先前已經呈現過)。結果可以用信號檢測法加以統計。這種方法有一種變形的形式,叫做「單項目探測法」(single-item probe technique)。探測法要求受試者學習一個短的詞表,然後出現一個探測項。如果探測項在詞表中,受試者就反應「是」,如果不在詞表中,就反應「否」。受試者的反應透過盡快按按鍵來表現。不過由於經由這種方法測量到的結果,受試者反應的正確率通常很高,所以常常將反應時作為主要的依變項。
新近的記憶作業
編輯上述傳統的記憶作業雖然有實用的價值,不過若是只憑藉它們來理解人類記憶的多樣性還遠遠不夠。因為很多記憶現項和特定的作業相連,自變項在不同的作業中產生作用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從事記憶研究之後,必須仔細選擇要研究的某種記憶現象的作業,比較不同作業之間自變項的效應。
日常記憶的運作與失誤
編輯記憶,是為了要送達訊息給未來的自己,它只有在對未來的自己有幫助時才有意義。因此,記憶內容可能會為了變得有用而出現錯誤。也就是說,人們會回憶出那些沒有出現過的事件,或是對經歷過的事件產生錯誤的回憶,這就是記憶運作失誤。許多記憶研究是在實驗室中,使用相對簡單且控制良好的刺激材料進行,出了實驗室,那些材料通常就被置諸腦後了。但日常生活的經驗非常豐富且複雜,一個事件裡包含了眾多人物與行動,有些混合了已知,有些則是嶄新的經驗。究竟人們如何在多年後仍記得這些經驗呢?當人們回憶這些經驗時,所提取出的記憶痕跡是否又能完整地對應之前所發生的事件呢?當研究者從這個角度思考記憶時,其重點偏向於記憶的失誤,故藉由實驗探討錯誤記憶的發生、性質以及發生的可能因素。
記憶建構
編輯記憶並不是經驗的複製,而是一種經驗的重製
為了研究基模對於受試者重述一個故事的影響,以及記憶可以被重建的程度,英國心理學家巴萊特(弗雷德里克·巴特萊特 Frederic Bartlett)設計了一個實驗。他使英國受試者聽一個他們沒聽過且非其文化所熟悉的故事(印地安傳奇 The War of the Ghosts),然後在短時間內重述,並且在幾個月甚至幾年間請他們不斷回憶、重述。 結果,這些受試者每次重述時都會記得故事主旨,但是他們會將一些不熟悉的細節以自身熟悉的文化元素、用語置換進去,以讓整個故事聽起來較為合理,因此最後說出來的故事會是完整卻經過改編的。而且每經過一次重複故事,這個故事就會被講得越精簡、簡短。 經過這個實驗,巴萊特的結論是:記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非是經驗的複製,而是一種經驗的重製、再造。而記憶的喚回是受我們文化背景裡的既存知識/基模所影響。
記憶的易改變性
著名的記憶學者洛芙特司(Elizabeth E. Loftus)在 1970 年代以一系列的研究證實記憶的易改變性,發現在事件發生後的誘導式提問可以改變記憶。在一個實驗中,參與者先觀賞一個有關車禍的系列幻燈片。隨後一半的參與者被問及:「當車子彼此碰撞(hit)時,速度有多快?」另一半參與者的提問中,我們則是提問:「當車子彼此猛撞(smash)時,速度有多快?」,僅是「碰撞」改成「猛撞」一詞之後,就影響了參與者的答案:前者回答車子平均時速是 34 英里,後者則是 41 英里[22]。一星期後,參與者被問及是否在幻燈片裡看到破碎的玻璃,前者多半正確回答「沒有」,但後者多數會出現錯誤的記憶。而若告知參與者虛構的情節,並說是其他證人的描述,則參與者可能將此當作是實際發生過的情節 [23]。其他記憶操控的研究則發現,可能性高的情節較容易產生錯誤記憶,以心像想像事情的發生也容易產生錯誤記憶[24]。
記憶可被虛構
記憶甚至可以無中生有。一個實驗團隊先以問卷詢問實驗參與者父母有關參與者的童年經驗。在實驗中,實驗者提供參與者一些事件主題,並告知這些事件由其父母提供,請參與者盡量回憶其中內容。這些事件真假參雜,而虛構者又為可能發生的事件(如:參加婚禮時不小心將雞尾酒打翻至新娘父母身上)。在第一次回憶時,參與者回憶出 80%的真實事件,沒有人回憶出虛構事件;但重複回憶後,約 20%的參與者回憶出虛構事件,甚至寫出從未發生過的事件細節[25]。後續研究也有類似發現,參與者可以回憶出從未發生過的事件(如:在超市走丟)細節[26]。其他研究者[27]將參與者童年的照片(如:與父親合照)修圖放入一個從未發生過的場景圖片中(如:搭熱氣球),或提供其童年的真實照片[28]並誘導參與者以為是某事件的「證據」,結果發現將近 80%的參與者會「回憶」出情節,甚至細節,而且相較於大學生,兒童更易受「暗示」、誤導訊息的影響[29]。
在虛構或錯誤記憶裡,由基模(schema) 導出的知識扮演了重要角色。基模是一種摘要性的知識集合,它是個體從多次相似經驗中萃取出來的扼要訊息,可以用於廣泛的情境,能幫助人們快速理解目前的事件經驗、影響記憶的形成與提取,也影響人們對特定情景的預期。白話說就是既定印象,像是:本來就是這樣、應該都會這樣……等的想法。當基模涉及日常生活事件且有時間進程順序時,即為執行該事件的「腳本」(script),描述在累積的經驗中該事件的大致流程與相關活動。例如:「去餐廳用餐」,人們心中會有如下的「腳本」:打電話訂位、準時抵達餐廳、等待侍者帶位、坐下後侍者提供菜單、⋯⋯、結帳時付錢,以及離開餐廳等等。基模可以幫助人們有效率地行動,也可幫助人們回憶特殊事件的經歷(如:尾牙聚餐)。然而,基模也可能導致錯誤記憶,人們會按基模知識「填入」真實事件中沒有發生的情節,或根據基模製造出不存在的事件經歷。在一實驗裡,實驗者請參與者在辦公室稍候(一間大學教授的辦公室),但 35 秒後,告知其實驗取消並可以離開。參與者之後回憶該間辦公室時,30 位實驗參與者中有 9 位參與者回憶看到「書籍」,事實上,那間辦公室並沒有任何書架或書籍[30]。此錯誤記憶來自於人們對大學教授辦公室的基模:教授的辦公室都有書籍。
既有知識導致錯誤記憶也會發生在單純的字詞刺激。當實驗者呈現一系列與「睡覺」相關的字詞(如:疲倦、安靜、打鼾、床鋪、作夢等)後,即使「睡覺」這詞從未出現,參與者也會回憶出此項目,且有高度的信心它曾出現[31]。後續研究發現,即使參與者明知有可能發生這種錯誤記憶,依然無法避免[32]。而一系列地呈現中文字詞也可能產生情緒雙字詞的錯誤記憶[33]。錯誤記憶的來源很多,包括:參與者在記憶登錄或測試時由其他刺激(如:打鼾、床鋪、作夢)擴散,激發聯結(如:睡覺)而產生、參與者依據既有知識推理而出(如:測試時看到堆成金字塔的橘子會以為之前看過,其實之前看到的是散落一地的橘子),或者參與者登錄時保留了「要旨痕跡」(glist trace)而並未儲存所有詳細的「逐項痕跡」(verbatim trace),或錯誤地組合之前的經驗。
蒐證時的應用
建構記憶若發生於證人的證詞敘述,可能導致法庭誤判,即使證人對自己的記憶正確率有高度信心,也不代表回憶內容都是正確的,而誘導式的詢問(如:給予假證據並多用建議性的引導問題)也會導致易受影響者被迫認罪(forced confesion),進而造成冤獄[34]。最有名的案例是1988年美國華盛頓州殷格朗案(Thurston County ritual abuse case),他最初被親生女兒指控亂倫,但拒絕承認這項罪刑。然而根據調查過程中心理分析師幫助他「恢復」的記憶,他認罪了,供詞隨後變得越來越詳盡和荒誕。由於他「恢復」的記憶經常前後矛盾且缺乏實證,經社會學家理查德·奧夫謝(Richard Ofshe)的實驗與分析研究,後多被視為在暗示下產生的錯誤記憶(false memory)。在探討記憶正確率的自信心與實際正確率相關的研究中,有將近半數的研究發現二者相關為零[35]。即使由臉孔照片指證,命中率可高於隨機猜測,假警報也偏高[36],尤其是同時觀看多張臉孔照片[37]。要求證人先以文字描述臉孔,可能導致之後的指認較差[38],給予確認回饋(confirmation feedback,如:「很棒,你指出嫌疑犯了。」),可能使證人誤以為指證是正確的[39]。威斯特德(John Wixted)等人[40]的田野研究,探討證人的信心是否真的與正確率無關。結果發現,當以數理模型轉化證人的初始信心評分時,轉化分數與正確率有高相關,且同時呈現情況的相關不低於序列呈現情況的相關。因此,指認應正確記錄證人第一次指認的信心[41]。整體而言,指證最好是立即進行、做信心評估、並不給予任何回饋,當中途受到其他言語、時間因素的影響,指認的正確率就可能會下降,而且接收越多的正面或負面回饋,正確率就會越低,因此此指認的參考價值也就越低。
自傳記憶
編輯自傳式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指的是對個人相關過去經驗或事件的記憶,屬於情節式記憶(情節記憶 episodic memory),但包含了更多自我經驗的涉入,同時也夾雜事實性的語意記憶(語義記憶 semantic memory)。例如,我們可能記得第一次畢業旅行、放榜的時刻或自己從小到大唸過的學校名稱等等,這些都是在我們生命中的深刻經驗。自傳式記憶的回想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實地取向,另一類則是觀察者取向。
- 實地取向:意指我們經歷了「心理時間的旅行」,猶如穿越時光隧道回到事件發生的現場,不只記得事件內容,甚至也能回憶出周圍的場景、感官感受以及情緒感受。此時是融入在整個場景中的,宛如再次身歷其境。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就會不由自主地經歷到這類實地取向的記憶。例如,一位經歷過戰爭的士兵可能會在聽到爆炸聲時瞬間回想起戰場上的經歷,感受到當時的恐懼和無助,彷彿一切再次重演。這些強烈的實地取向回憶使得PTSD患者難以擺脫創傷的影響,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困擾。
- 觀察者取向:意指雖然我們也可以回想出事件內容、當時的場景等,但是此時猶如觀察者可以看到當時的我。既然是觀察者,則傾向於有較少的感官及情緒感受。心理學研究發現有時採取觀察者取向來回憶負向事件時,可以避免不斷反芻受到心理傷害,並有機會產生新角度的思考。
一般而言,我們對近期發生的事件記憶較清晰,且隨著時間消逝記憶會逐漸模糊,但老年人卻有個有趣的現象:對近期發生的事件記憶較年輕人差,反而對十幾到三十歲左右發生的事件記憶有躍升的狀況(Reminiscence bump),段時間中通常發生許多重要的人生事件,如畢業、結婚、生子等等。此外,我們對過去發生過的正向事件有比較好的回憶,老年人的這種正向偏誤的記憶現象更為明顯。然而,憂鬱症患者沒有這類的正向偏誤。
相對於實驗室裡的經驗記憶,自傳記憶保留了三個不同的時間訊息:1. 事件發生的時間標籤、2. 事件內或事件間的時間順序、3. 個人對時間流逝的主觀感受。
情緒與記憶
編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常伴隨著情緒。然而,經歷中那些引發情緒的刺激會吸引注意力,甚至窄化注意焦點[42],使人們忽略其他刺激,事後亦無法回憶出這些被忽略的刺激[43]。情緒激發(arousal)會活化杏仁核並增加神經活動,有助於記憶的穩固[44]。增加情緒經驗記憶的另一因素是人們常在事後談及這些經驗而一再複誦[45]。
閃光燈記憶
編輯有些研究者相信人們會將強烈情緒的經驗定格於記憶之中,留住特別鮮明的記憶,即使多年後依然歷歷在目,稱為「閃光燈記憶 (閃光燈記憶flashbulb memory)[46]。在該研究中,研究者在美國甘迺迪總統被暗殺的十年後,訪談人們當他們第一時間聽到此事件的經驗的記憶。研究者發現人們記得當時的細節:當時在做什麼、和什麼人在一起、甚至身旁的人穿什麼衣服等等細節,彷彿昨日的經歷一般。然而,引發閃光燈記憶的經驗也可能被遺忘或扭曲,與一般記憶無異,由於閃光燈記憶的研究側重於社會裡的重大公共事件,因此媒體的關注、對社會的影響以及談話間的不斷複誦,也扮演了重要角色[47]。如上所述,人們無法真實地記住他們沒有親眼目睹的經歷,那麼他們在記住什麼?在許多情況下,當一個人說他們記得像 911 或肯尼迪遇刺事件這樣的事情時,他們真正的意思是他們記得在事件發生後才知道這件事。
閃光燈記憶理論模型 Brown 和 Kulik 認為 FBM(flashbulb memories)是自傳式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指對與自己有關的生活經歷的記憶)的一個特例,使人們可以記住首次聽到事件時的具體細節。FBM可分為攝影模型&綜合模型&情緒整合模型三種理論模型:
攝影模型(photographic model) | 指出事件本身以及周遭的環境背景都會以最真實的的情境儲存在個人的記憶當中,如同一張照片般直接將整體紀錄,而不會分開其中的個體。攝影模型的決定因素包括:事件的新穎性、驚奇性、重要性及其引起人們的情緒感覺狀態和外顯覆述。 |
綜合模型(comprehensive model) | 指出 FBM 會分別影響 FBM 形成的因素與 FBM 維持的因素二者。前者舉例來說可以是一個人的情緒反應或事件對個體的重要性,後者則可能是事後對於該天事件的覆述以講述。綜合模型會通過三種在時間上起作用並且能獨立或結合在一起進行的過程來描述 FBM 的形成。 |
情緒整合模型(emotional-integrative model) | 依據該模型(emotional-integrative model)指出,行程或維持 FBM 的過程會按照所發生的事情對當事人的新穎或前所未見以及對個人的重要性加以判斷評價。對事件新穎性的評價會從而產生驚奇反應,而驚奇性直接影響 FBM,並且導致 FBM 的形成。 |
閃光燈記憶影響因素 以下討論閃光燈記憶與年齡、文化、性別、雷斯多夫效應的關聯
- 年齡
- 由 Cohen 等人進行的研究研究了形成 FBM 的年齡相關差異,得出一般來說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形成FBM的結論。在他們的研究中,參與者在重要事件發生後的 14 天內進行了記憶測試,然後在 11 個月後重新測試。事件發生後 11 個月,幾乎所有年輕人都經歷過FBM,但不到一半的老年人符合FBM的所有標準。年輕和年長的成年人也有不同的理由回憶生動的FBM。在年輕人中創建 FBM 的主要原因是與事件的情感聯繫,而老年人則更多地依賴於事件的排練來創建。情感上的聯繫對於老年人來說,製作閃光燈是不夠的;他們還需要在 11 個月內排練這個事件以記住細節。然而,老年人在重新測試後 11 個月對他們的回答更有信心,特別是在他們與誰在一起,他們在哪裡以及在活動期間他們的個人情緒。
- 文化
- Tinti 等對波蘭,瑞士和義大利天主教徒對教皇若望保祿二世(Sanctus Ioannes Paulus PP. II)的死記憶進行了研究。據透露,個人參與活動是創造強烈FBM的主要因素,而參與者與活動的接近度也具有相對較強的相關性。
- 還有人提到,亞洲種族可能不像北美或歐洲那樣容易形成 FBM。這是因為在亞洲文化中存在更廣泛的社會整合呼聲,而不是個性,導致人們對可怕事件的聯繫減弱。 Kulkofsky 等人在 5 個不同的國家(美利堅合眾國、英國、德國、土耳其、中國)進行調查,發現中國參與者受到涉及個人親密關係的因素的影響較小。
- 性別
- 研究結果表明,與女性相比,男性在FBM的形成中發現了令人震驚的事件。此外,男性創造的 FBM 比女性更加細緻。然而,女性的情緒反應率明顯較高。作為 Adams 等人完成的研究的一部分,Bauer 和 Fivush 等表述女性使用更多數量和更多種詞來表達他們的情緒健康,特別是在描述他們過去的經歷時。總體而言,與男性相比,女性不僅更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狀態,還能表達他人的情緒狀態。
- 雷斯多夫效應(Von Restorff effect)也稱萊斯托夫效應
- 指個人在學習或接收資訊時,容易記住內容裡最特殊的部分,像是課本中的粗體字、斜體字或是不同顏色的標註,而個人在閱讀或學習時以螢光筆或是畫底線標註皆為加強雷斯多夫效應,故特殊的部分較普通部分容易回想。
- 而對於顏色與記憶的關係,日本心理諮商師石井貴士的著作提到,已知右腦擅長影像的記憶,故在結合理論與經驗後,提出了利用色彩活化右腦的記憶法,以「藍、紅、綠、黃」四個顏色來加深記憶。石井貴士認為,配合心理學上的記憶階段,佐以四種顏色加以標記,按照「藍→黃→綠→紅」的順序記憶,據信可以將記憶發揮到極致。依照書中的分類方式,標註紅色會讓人一眼就明白、綠色則會讓人三秒後才反應過來,記憶不可靠。黃色則是負責讓人產生印象,但不知所以。藍色則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項目。
- 在設計學與廣告學上,雷斯多夫效應也被大量應用。其設計中經常運用對比、新異性、新奇性、色彩變化、特殊規模等表現手法,目的就是爲了突出宣傳材料的顯着性,吸引閱覽者目光並令其留下深刻記憶。
- 反面論點
- Ulric Gustav Neisser 反對閃光燈記憶的論點,認為其準確度不足,並在 1992 年對人們對 1986 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的記憶進行了研究。他的目的是通過調查震驚事件(挑戰者災難)在一段時間後準確的程度來測試閃光燈記憶的理論。 106 名入門心理學課程的學生接受了問卷調查,並要求他們寫下他們如何聽到新聞的描述。他們還回答了 7 個問題,例如他們在哪裡、他們在做什麼、在活動時體驗到的情感等。這個問卷在災難發生的 24 小時內完成。 2 年半後,44 名原始學生再次回答問卷。這一次,他們還被問到他們對記憶的準確性(從 1 到 5 的範圍)有多大的信心。參與者還被問到他們之前是否填寫了關於同一個挑戰者災難的調查問卷,而 44 人中只有 11 人記得他們之前填寫過調查問卷,原始問卷和新調查問卷之間的答案存在重大差異。召回的平均正確分數為 7 分中的 2.95 分,其中 11 份為 0 分,22 份為 2 分或以下。然而,完成第二份調查問卷後,平均置信水平為 4.17。
- Neisser 和 Harsch 的研究強烈反對 Brown 和 Kulik 首先提出的理論。原因如下:
- 記憶是一種相對不可預測的事情,很長一段時間後很有可能出現不良回憶。
- 閃光燈記憶只發生一次,沒有機會重複曝光或糾正。早期引入的錯誤很可能會繼續存在。
神經學基礎
跨物種的研究表明,情緒激發會引起神經激素的變化,從而影響杏仁核。杏仁核調節情節記憶的編碼、儲存和提取。透過增強的回憶體驗(類似於閃光燈記憶的回憶),可以在之後重新獲得這些閃光燈記憶。因此,對於編碼和提取情緒性的公共事件記憶,杏仁核可能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杏仁核在記憶中的作用與情緒事件引起的激動有關,影響激發的因素也應該影響這些記憶的性質。閃光燈記憶的持久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這取決於與喚起反應相關的個人因素,比如情感投入和個人對震驚事件的參與。研究表明,即使在準確率沒有提高的情況下,杏仁核在提取時的激活強度也與對情感場景的回憶體驗增強有關。記憶儲存是透過對震驚事件的內分泌反應來增加的;一個人發現的事件越震驚,就越有可能發展出閃光燈記憶。
關於閃光燈記憶的形成是否涉及獨特的機制,或者普通的記憶過程是否足以解釋震撼的公共事件記憶,一直存在相當大的爭議。夏洛特(Tali Sharot)等人發現,對於那些靠近世貿中心的人來說,對911事件記憶的提取占用到神經系統,而該神經系統與情緒對記憶的影響有著獨特的聯繫。這些情感記憶迴路的參與與布朗和庫利克提出的獨特的邊緣機制是一致的,與在實驗室提取情緒刺激所占用神經機制相同,此二者神經反應模式的一致性表示儘管閃光燈記憶可能涉及不同的機制,這些機制並不是最初事件的意外和結果性所獨有的。
有證據表明杏仁核在找回911事件中的重要性,但僅限於親身經歷過這些事件的人。杏仁核對情景記憶的影響明顯與生理激發有關。儘管僅僅是聽到令人震驚的公共事件可能會引起興奮,但這種反應的強度可能會因個人對事件的親身經歷而有所不同。
其他相關研究
2009年由ARA Conway等人進行的一項研究帶來了進一步的洞察。他們對678名隨機選擇的美國人針對2001年9月11日恐怖襲擊立即後的記憶,以及在之後的2002年9月和2003年8月進行了跟進調查。該研究揭示了幾個關鍵發現:記憶的一致性並不隨人口統計學變量如性別或地理位置而變;且不受媒體覆蓋周年紀念的影響。此外,研究表明,即使時間推移,那些對2002年記憶一致性的受訪者,在2003年也有較高機率保持記憶一致。
創傷記憶
編輯1.創傷經驗的產生
心理創傷是一種主觀的經驗。一般來說,如果某些事情(無論一件還是多件事件)壓垮了一個人的情緒整合能力,使他/她無法處理和負荷這些身心經驗,心理創傷便可能發生。從朋友爭執、被責罵、父母離異、情感被忽略,到家庭暴力、重大傷病、重要親人離世、性侵犯、童年受虐、大型事故、天災、酷刑、戰爭、群眾衝突等等,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創傷。
2.創傷後的反應
而心理創傷在每個人的反應可能不太相同。有些人個人的創傷經驗往往伴隨強烈的情緒反應,留下鮮明且持久的記憶,因為強烈的刺激會透過穩固機制而促進記憶[48],而會產生一些創傷後的反應。 再度體驗創傷:不由自主地不斷反芻思考、產生幻覺,或做惡夢,反覆重現創傷。
逃避麻木:在經歷創傷或壓力事件之後,也可能會迴避著令自己勾起相關記憶的東西,譬如交通意外倖存者可能不願意再乘搭那種交通工具(甚至害怕其他交通工具)、不敢回到那個地方,或者會逃避一些人、事或環境。
過度反應:有些人會某常常處於過度激發的狀態,一遇到少許刺激或觸發,就會情緒爆發,動輒受驚,甚或變得很激動,彷彿痛苦事件再次出現了,只能拚死、奮力保護自己。
記憶解離:當事人無法回憶創傷經驗,產生記憶方面的解離。無法回憶創傷經驗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為創傷經驗發生於幼時;有的是來自於腦傷、睡眠剝奪及藥物濫用等;有的是忘記自己曾經經歷過[49];有的則是因壓力過大而破壞記憶穩固,沒有留下該經歷的記憶痕跡。
出現負向認知及情緒:這些認知與情緒會與創傷事件相關,會對創傷事件認知扭曲而責怪自我或他人,或情緒低潮、疏離他人。甚至更嚴重者會出現麻木或是其他身體症狀,例如沒有(一般常規醫療檢查到的)生理原因的身體痛症或毛病,也可能覺得自己變得好像一個機械人,沒有感情似的。也有些情況是,事主可能會覺得有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情緒或感受,或者出現情緒調節方面的困難。
較具爭議的是受壓抑創傷記憶的回復(recovery of repressed traumatic memory),有些研究者認為被壓抑到潛意識的創傷經驗在某些情境下會進入意識而恢復 [50],其他研究者則認為恢復的創傷記憶其實是創造建構出來的虛假記憶[51]。
3.創傷後壓力症侯群
根據美國的精神醫學診斷系統DSM-5 (3),如果事件發生,創傷後反應持續3日至1個月,並且符合一些特定的診斷標準,可能屬於急性壓力症(acute stress disorder, ASD);如果創傷後反應持續1個月或以上,並且符合一些特定的診斷標準,可能屬於創傷後壓力症(PTSD),除了上述症狀外,PTSD還會導致患者迴避社交生活、情緒比以往強烈、與人相處有困難,睡眠障礙及血壓和心率升高,呼吸加快,肌肉緊張,噁心和腹瀉等症狀,因此當此症狀影響到患者生活時,建議患者前去治療。
4.治療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與精神科醫師謝莉・珍恩(Shaili Jain)在她所著的書《讓心裡的傷不倒帶》書中,介紹了一些PTSD的治療方法,例如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夢魘的談話意象排演療法、藝術治療、正念訓練等。並也說明讓創傷經驗者說出自己的創商,能夠重新建構自我與社會價值。當倖存者能在被接納與安全的專業環境說出生命的創傷,就交織出新的自我統整的可能性,為過往尋找意義,進而有勇氣展開往後的人生,重建主體的認同。
時間的影響
編輯人們大多無法回憶三歲前的經驗,此現象稱之為幼時失憶(infantile amnesia)。這種現象指得是成年人無法提取年幼時對情景或事件的記憶。此失憶現象的原因可能有三:
- 因大腦尚未成熟且幼兒缺乏有效的登錄方式
- 自我概念尚不成熟
- 當時經驗用的語彙模式與成人並不相同。
心理治療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00年前他創造了「嬰兒失憶」(infantile amnesia)這個短語。 嬰兒能夠不斷吸收新的信息,每秒鐘可形成700個新的神經連接,語言能力之強大足以使那些精通數國語言的學者艷羨和相形見絀。最新的研究表明,他們甚至在母親分娩之前就開始了大腦的訓練。 但即便是成年人,若不刻意訓練記憶,回憶也會隨著時光流逝而消失。因此,一種解釋認為嬰兒健忘症僅僅是我們一生當中忘記我們所經歷過的事情這一自然過程的一個結果。
除此之外,個人經驗的保留時間相當長,而人們對過去經驗的記憶也相當正確。即使畢業了十幾年,人們仍能相當正確地配對高中同學的照片與人名[52];畢業七年後回憶同學的名字時仍能有 60%的正確率(圖 7-15)。那麼學校裡學到的知識呢?研究指出,畢業後的前三年內會遺忘一些名字與概念,但十年後的記憶表現與三年後的表現雷同[53]。有趣的是,人們在回憶多年前的經驗時,對早期青少年時期的記憶有較高的正確率, 此懷舊凸點的現象具有跨文化的普同性[54],其成因可能來自這些經驗裡的事件對於個人有重要影響。在回憶過去經驗時,人們也會以自我基模(self schema)產生記憶偏誤。「基模」就是我們的心理結構,包含自己對個人、團體以及所處環境的想法、立場與印象,而每個人都可以有複數個自我基模,像是學生、伴侶、姊姊等以應付生活。舉例來說,一想到護理師,「專業、關懷他人、護士服」等印象便會浮出。在自我基模裡,人們相信世界與自我有其一貫連續性,過去與現在的我應是一致的。因此,當人們回憶過去的健康或親密關係時,往往會出現與現在情況較相似的內容[55]以維持自我基模的一貫性。
遺忘
編輯記憶會累積,但也會隨著歲月而逐漸模糊;遺忘是記憶的衰退消失,是,是指對資訊的存取受到干擾,使得暫時無法回憶或提取,又或者是失去對事情的真確性。但能夠遺忘確實是必要的,這是因為人腦無法無限制地存儲所有的資訊,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腦會遺忘部分舊的資訊,以騰出空間來處理新的信息。這種過程有助於減輕大腦的空間壓力,使大腦能夠更有效地處理和存儲最重要的資訊。此外,遺忘也有助於建立新的記憶模式和學習策略。當人們遺忘了某些舊的資訊後,他們可能會試圖找到更有效的方法來記憶和學習新的資訊。因此,遺忘不僅有助於篩選出最重要的資訊,還可以激勵人們不斷尋求改進和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
例如騎車出門,每次會停放在不同地方,所以就要對停車地點的記憶要能隨時更新,也就是把它遺忘,然後在記住停放的新地點。
記憶是人腦儲存資訊的形式,但人腦不可能無止盡的存下所有資訊,而遺忘就是刪除資訊的機制。遺忘在記憶機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它不僅幫助人們篩選和過濾非必需的訊息,同時也是大腦整理和優化記憶存儲的一種方式,從而提高記憶效率。影響遺忘的因素非常多,時間、心理狀況、生理狀態、還有事件本身。有趣的是,相對於人對記憶所擁有的主動權,遺忘是人所不能掌控的,通常人能夠主動選擇去記憶但無法選擇遺忘。記憶遺忘來自多個因素:消退、干擾、提取失敗以及抑制。干擾可來自事件之前的干擾,稱為前向干擾;也可以來自事件之後的經驗,稱之為逆溯干擾。提取失敗可能來自要提取出的訊息阻擋了當下的提取歷程,也可能是在提取之前訊息時抑制了競爭的訊息。人們也可動機性地抑制某些訊息的保留,來達成行為目標。
遺忘的生理學機制
編輯根據目前大腦研究對解釋記憶的生理基礎所提出的理論,人在記憶的時候,神經元之間建立新的特異的突觸聯繫。當人要記憶多件事物的時候,這些單個的突觸聯繫就會成為「網絡」。網絡帶來的好處是,當訊息需要被讀取的時候,過程的切入點並不一定要是該訊息本身,還可以是該網絡上的其它節點。再遵循這個切入節點與所需訊息的節點之間的連接(該過程被稱為聯想),大腦就可以同樣得到需要的記憶訊息,並且將它裝載到「內存」中。這也解釋了某單一的事件與其他事件建立的聯繫越多,就越不容易被遺忘。相反,孤立的單個事件容易被遺忘。
遺忘有兩種:
- 記憶突觸聯繫的消失。
- 記憶突觸暫時失活。
兩者的結果都是一樣,就是大腦讀取該訊息的嘗試失敗。但第二種解釋更能說明,為什麼人對「有印象」的事物,能更快的再次去接受或是再記憶。這也是預習被提倡的原因。而複習,則是大腦不斷重複讀取某訊息,一方面重新激活那些失活了的記憶突觸,另一方面則可以建立更多節點與該訊息相連接,以達到下一次更快讀取該訊息的目的。
遺忘的速度
編輯這一曲線是心理學家赫爾曼·愛濱豪斯(Hermann Ebbinghaus)依照自己所設計並實行的實驗結果所提出的。在他所設計的實驗之中,要求受試者(在本實驗中為他自己)記憶一些毫無意義的亂數字母組合,並在每過一定的時間間隔後要求受試者覆誦,以此檢查受試者的遺忘率,得到了這一曲線。因此,這一曲線又被稱為愛濱豪斯遺忘曲線。愛濱豪斯認為,記憶可以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兩種,這二種記憶在記憶的過程中,記憶的保持隨時間的變化有顯著差異。人平時的短期記憶的建立過程是人在專注學習處理輸入的信息後獲得,此種短期記憶再經過進一步強化後才能成為長期記憶。但長期記憶並不代表他就能夠長期維持,如果不經過及時的複習,這些記住過的東西仍會被再次遺忘。而愛濱豪斯 1879 年進行的記憶實驗,讓他發現記憶遺忘的資料呈現某種規則性,從而歸納出遺忘曲線。研究指出,遺忘在學習過後馬上開始,而遺忘的過程速度不是均勻的,最初忘的速度很快,時間相隔越遠,遺忘的越緩慢。他拿自己來進行實驗,得到的數據即為右圖。
然而愛濱豪斯所設計的實驗,也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愛濱豪斯所設計的實驗,因為是去記憶毫無意義的亂數字母組合,而使此實驗缺乏可比性及參照性,且在此實驗中,也未確實區分再認知的遺忘及完全遺忘。再者,此實驗的受試者只有愛濱豪斯本人,樣本數不足,實驗結果不一定有普遍性,實驗中觀察到的新近效果及初始效果的再現性也不穩定。
在2015年,Jaap M. J. Murre 以及 Joeri Dros 兩位學者成功地重現出了愛濱豪斯當初的實驗結果。[56]
這條曲線說明人們在學習中最初階段的遺忘速度很快,後來逐漸減慢,過了相當長的時間後,就幾乎不再遺忘,整個過程可以用下列三階段說明:
- 新近效果(Recency effect):實驗中,學習項目排序最後的,仍在短期記憶,清楚記得
- 中間項目:正要進長期記憶且短期記憶還未形成,比較不能記得 →系列位置效應(Serial Position Effect),指人們對於先發生與最後發生者有比較深刻的印象
- 初始效果(Primacy effect):實驗中,學習項目排序最前的,進入長期記憶,清楚記得。
在愛濱豪斯的實驗中,他也比較了記憶不同種類東西所需要的時間,若要記住 12 個完全沒有意義的音節,需要反覆覆誦 165 次、若要記住 36 個完全沒有意義的音節,需要增加反覆覆誦次數至 54 次,然而若是要記憶住六首詩中的 480 音節卻只需反覆覆誦 8 次,由此可知紀錄有意義的素材相較於全無意義的素材來的更加容易,也因此可畫出不同種類的記憶曲線。若將記憶 12 個沒有意義的音節、36 個沒有意義的音節、六首詩中的 480 音節的記憶曲線一起畫在座標平面上,在短時間內可發現 36 個沒有意義的音節之記憶曲線會下降的最快,也就是最陡;而六首詩中的 480 音節之記憶曲線則是下降最慢、圖形最不陡的,在長時間下,則是 36 個沒有意義的音節之記憶曲線在最低點:而六首詩中的 480 音節之記憶曲線在最高點。
艾賓浩司遺忘曲線研究成果
編輯1999 年在美國世界記憶學大會公布了一個關於艾賓浩司記憶曲線的定量性研究成果,表明人類的大腦在記憶過程中會形成三種記憶: 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及聯想記憶。 以背一個單字為例,背完後在幾秒內會產生一個感覺記憶,這個記憶轉瞬即逝,只後出現了短期記憶,也叫做工作記憶,但短期記憶一樣也消失的快速,只有到了長期記憶出現時,這個單字才會留存久遠。假設有一段時間沒有看到這個單字,當你看到任何相關的事物或是單字的前段部分或後面幾個單字,都能快速的聯想到。
另外,有研究者做過一項實驗,將一群學生分成 A、B 兩組,在學習過後,A 組進行一次複習,B 組則無;一天後 A 組仍幾乎保有原本的學習量,B 組則只剩 5-6 成;一周後 A 組仍保有 8 成學習效果,而 B 組僅剩 3 成。B 組的遺忘平均值高與 A 組,也就是說,人們可以經過不斷的複習來維持學習效果。
另外,不同性質資訊有不同的遺忘曲線,資訊的組成可分為有意義與無意義,對於無意義的資訊(像是沒有按照順序排列及組合起來沒有該單字的英文字母),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去記住,而對於有意義的資訊(像是有前因後果的歷史事件),所花費的力氣則較少,回憶時也會較輕鬆。因此,不同性質的資訊材料會得出不同的遺忘曲線。
實際應用:業者透過記憶的特性與機制,開發出許多應用程式,在特定時間提醒學生再審一次,讓學生可以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進行單字的背誦又或者是公式的練習。
遺忘的原因
編輯對於遺忘的原因有以下幾種說法:
- 衰退說:認為記憶痕跡如果不鞏固強化會隨著時間推移變淺至消失。
- 干擾說:認為外界刺激的干擾導致記憶無法順利提取出來。其中包括前攝抑制和後攝抑制。
- 壓抑說:這是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提出的一種說法,認為人通常不願意回憶那些給自己帶來創傷的經歷。以至這類型的記憶會受到壓制而無法回憶。
- 提取失敗說:有人把人腦比作一個圖書館。記憶就是從圖書館裡取書的過程。如果沒有線索找不到書,圖書就會就會隱身在圖書館無法看到,這就好比遺忘。遺忘是找不到合適的提取線索而發生的。
有趣的是,相抵於人對記憶所擁有的主動權,遺忘卻是人所不能掌控的。在記憶處理的過程中我們介紹過儲存的痕跡會逐漸消失,最後造成遺忘,其形成的原因如以下幾點:
情緒的波動 | 上台演講的時候,常常會因為緊張而導致忘詞 |
腦部的毀損 | 腦神經因藥物、撞擊、疾病等因素造成物理與化學上傷害,常會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記憶損失 |
記憶的容量 | 人的記憶量是有限的。在此指人短期內無法記憶太多事物,而非總體記憶量有限,因人類終其一生並不可能用完大腦的容量 |
年齡的衰退 | 根據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在 1928 年的實驗,人在 8-25 歲達學習記憶的高峰,其中以 25 歲最佳,此後便隨年齡增長而能力逐步衰退 |
刺激的欠缺 | 我們經常在電影中看到失憶症的病人看到某些場景後恢復記憶,這正是刺激導致的記憶復甦,而一般情況下缺少刺激因素,來讓我們挖掘深層的記憶 |
動機的欠缺 | 人腦的記憶如同大海,我們通常不知道底層記憶的存在,要有某些契機或動機才會回想起。例如國小時候背的唐詩,若經過仔細思索,我們仍能想起兩三首 |
注意力的 不集中 |
在學習的過程中同時做許多件事,導致記憶不完全或十分模糊。例如學生經常邊玩手機邊念書,最後致使學習效果不佳 |
學習的干擾 | 前後學習的事物若十分相似,便容易混淆。例如我們經常容易將某些類似的英文單字搞混 |
學習素材的 難易及趣味程度 |
倘若學習素材新奇有趣,簡單又精確,則容易記憶;但若學習的素材單調乏味,艱澀又模糊,則不易記憶 |
情感的因素 | 能引起正面情緒的事情,比較容易被長期保留;而引起負面情緒的事情,則很快就消失 |
消逝論 | 由於在停止練習之後,隨著時間的消逝,大腦新陳代謝的作用,造成記憶痕跡模糊與衰退 |
干擾論 | 過去的經驗與新經驗之間互相干擾,抑制了記憶功能的正常運作,導致遺忘 |
以下內容將繼續以不同理論的觀念來解釋遺忘。
記憶痕跡的消逝——消退理論(Decay theory)
編輯人們經常回憶起很久以前的往事,單靠消退理論並無法解釋為何有些記憶短期後便消失,有些卻長時間保存完好。 心理學者提出記憶痕跡的理念來解釋學習、記憶、遺忘的歷程。他們認為經過學習活動後,在腦部會遺留一些痕跡,亦即學習的結果會在大腦上留下變化,使大腦皮質產生深淺不一的皺紋。學習後若經過一段時間不再練習,則原來留下的痕跡經過新陳代謝作用之後,會逐漸變化而消失,形成遺忘,然而目前腦部痕跡的說法只是假設性的推理,並無生理學上的驗證。
我們可以假想記憶像山丘一樣,經過常年累月風雨的侵蝕,總會改變或消失,但是,通常和個人切身相關的資料是很難遺忘的,例如:姓名和生日等,生活中每天會用到的記憶也是如此。此外,剛記住的事物,有迅速衰退的特性,尤其在剛開始的短時間忘得最多,因此,就學習的時機而言,剛學到的東西,如果儘快的回憶複習,就比較不會忘記。
遺忘產生的一個可能原因就是記憶痕跡隨時間自發的消退,這是大腦操作過程的基本特性。艾賓浩斯指出,痕跡衰退可能是遺忘症發生的因素之一:」持續的圖像受到越來越多的影響,改變了它們的性質。」雖然很難直接檢驗痕跡消退理論,但我們可以以間接的方式來做。根據這個理論,學習後所經過的時間是至關重要的。決定遺忘的是時間間隔長度,相對地在這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事情只是第二重要的因素。
詹金斯和達林巴赫(Jenkins & Dallenbach)做了一個著名實驗以檢驗痕跡消退理論。他要求兩個學生回憶一些無意義的音節。保持間隔在一至八小時之間。在學習至測驗的這段時間間隔裡,他們保持清醒或睡覺。詹金斯和達林巴赫(Jenkins & Dallenbach)發現,如果被試者在保持間隔裡總是在睡覺的話,產生的遺忘就少,這與痕跡消退理論背道而馳。他們認為,這一結果說明了人在清醒的時候比在睡覺的時候對技藝有更多的干擾。
然而他們的實驗設計有很大的瑕疵,當學生在保持間隔內睡覺時,他們的學習總是在晚上,而當在保持間隔保持清醒時,學習總是在早上。因此我們不能從他們的結果確定遺忘是更依賴於學習的時間還是在保持間隔裡發生的事。郝奇(Hockey et al.)對這些結果進行了澄清,他們研究了白天睡覺對遺忘的影響,發現白天睡覺並不減弱遺忘的速率,表明在什麼時候學習比在保持間隔內是否睡覺重要許多。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他試圖背誦一組由「子音-母音-子音」三個字母組成的、無意義的音節列表,例如:CEG、DAX 等,他觀察自己需要多久時間才能把列表背誦下來,作為自己學習速度的量度。在一段時間後,他再檢查自己需要讀多少遍才能再一次背出列表。結果他發現遺忘的規律:新學習到的知識,一開始會以很快的速度被遺忘,然後會緩慢下來;而已經長時間記住的東西,則很難被完全忘記。
記憶的干擾——干擾理論(Interference theory)
編輯記憶與其說是喪失了,不如說是被抑制或受到其他記憶的干擾。因為記憶是建設、再建設的過程,雖然舊記憶可能被新記憶干擾、取代或重新組合,而保留的記憶是否真實難免讓人質疑,如果讓人重複敘述對某段事件的回憶,並且給予不真實的暗示,受試者的記憶就有可能受到干擾而錯誤。干擾理論為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 LTM)在不特定干擾因素下無法被讀取為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 STM)。原有的記憶或已知的知識,可能非常固著,使得新的學習和記憶變得很困難,例如老是記錯或誤用某個成語,卻怎麼學也改不過來。遺忘的產生是因為訊息的互相干擾,使得訊息無法提取出來,而非單純因為時間經過,這就是干擾理論。簡而言之,指新舊學習材料的彼此影響。
順向干擾(Proactive interference) | 舊記憶影響新記憶的提取和存取 | 先讀生物學再讀心理學,然後在心理學測驗中想起生物學的內容。 | 較不常見,相較於逆向干擾也較不嚴重 |
逆向干擾(Retroactive interference) | 新記憶影響舊記憶的提取與存取 | 不記得朋友的舊電話號碼,是由於新號碼的干擾。 | 為較常見也較嚴重的現象 |
克服干擾
編輯熟練的操作者具有的記憶能力能夠滿足工作記憶的需要,他們能透過兩種不同的機制來克服干擾:即近因和精細編碼。
- 近因機制
- 近因機制是指在總印象形成過程中,最近獲得的訊息比原來獲得的訊息影響更大。傳統的學習理論將近因效應歸因於短期記憶中的儲存。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長期記憶中儲存的訊息(幾天前或幾個月前的儲存)也有近因的現象。Baddeley 和 Hitch 發現,對近期某類訊息的良好回憶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也許與時間段上的暫時分離有關。只要近期編碼與先前編碼的暫時分離十分充分,使得此次編碼富有特色,那麼提取就會是精確的。
- 近因和暫時的分離可以作為中介成為可靠提取的有效線索。記憶專家的操作反映了他們能對近因訊息進行熟練地使用。在數字廣度作業中,要求記憶專家同時進行言語報告,分析報告的結果顯示,在回憶詞表之前,他們均以相反的順序提取數字編碼。而且,他們在數表呈現過程中對數組進行編碼時,不斷回憶起測驗早期遇到的相似的數組。通常被回憶起的早期數組與當前編碼的數組有兩個相同的首數字。
- 另一項利用 Brown-Peterson 範例的研究發現,受試者第一次的回憶很精確,而且訊息的消退不是中間插入活動所用時間的函數。只是在重複三、四次後,前攝干擾逐漸累積,出現典型的結果,即回憶是干擾活動時間的函數。Walter Schneider 等人認為用近因可以解釋這種現象。而且,他們透過綜述發現,每次嘗試之間若間隔長(兩分鐘左右),那麼就可以消除干擾,將回憶水準恢復到第一次嘗試的時候那樣。如果呈現的訊息可以透過與相應類別的線索聯想來編碼,那麼類別線索可以做為後來回憶的提取線索。
- 近因機制還可用來解釋其他一些發現。如前攝抑制的釋放可以認為是呈現事例類別的變化;多重近因效應可以解釋為是由於混合詞表呈現了不同的類別等等。
- 總之,即使同樣一個線索有許多連續的聯想,進行可靠的提取仍是可能的,只要停留的時間夠短,使得近期的儲存保留了暫時的特性。熟練的活動如果依賴以近因為基礎長期工作記憶,那麼事後回憶的結果可能很糟糕,因為最近期的結果的暫時特性可能會迅速衰退。另一方面,當熟練的受試者需要長時間的保留訊息的時候,他們會生成比簡單聯想更精細的編碼。記憶專家們會使用一些特定的技術來對刺激進行精細編碼。
- 精細編碼
- 許多活動所要求的工作記憶無法滿足長期工作記憶的近因機制的要求,而要求將當前的訊息和長期記憶中儲存的訊息進行整合(例如:閱讀理解活動)。透過編故事來幫助記憶的方法揭示了理解的作用和有效性。若能將無關的項目儲存在長期記憶的各種複雜的相互聯繫的結構當中,回憶成績就會提高。當不熟練者利用這種技術來儲存和提取的時候,通常速度會很緩慢。但是對於專家來說,在字的專業領域可以利用這種技術對訊息進行快速的存取。
- 經過精細編碼,一般受試者可以對訊息進行快速的提取,專家可以避免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的干擾。
- 研究長期記憶中干擾效應常用範例是 Anderson 的事實提取實驗。Anderson 的方法是讓受試者記憶一系列句子,每個句子有一個主語和一個地點。結果發現,隨著主語和地點數目的增加,正確再認一個句子的時間增長。雖然扇形效應對於獨立的事實具有可重複性,但是當一系列句子形成一個整合的表徵的時候,扇形效應再逐漸減弱,甚至出現相反的效應。當受試者記憶多主題的句子的時候,出現句子的主題數目的扇形效應。
- (註:扇形效應是指在記憶網路中,從源節點發出的激活量是一定的。因此從源結點擴散到與之相聯繫的所有通路上,通路越多,分配到每一條通路上的激活量就越少,激活的速度也就越慢。簡單來說,從源結點發散到每條通路(連線)上的激活量,與從這一結點扇形發散出的通路(連線)的數量成反比。)
- 但是與主題不相應事實的數目對記憶沒有影響。如果在實驗前向受試者提供特定的訊息以便其生成整合編碼,那麼會提高受試者對整合事實地再認運作。Radvansky 發現,扇形效應在對客體位置描述語句中具有不對稱性。同樣的位置,客體數目的多少沒有產生扇形效應;而對於同一個客體,不同的位置數目有明顯的扇形效應。所以,在整合的記憶表徵當中,在同一位置儲存客體可以構成類似於 Johnson-Laird 所說的心理模型,因此可以在情境模型中加入相關的結構。但是用同樣的方式無法將不同的地點和同一個客體整合,至少受試者很難整合任意的位置。生成整合的記憶表徵正是課文理解時處理相似主題的正常模式。
- 對於熟練操作者工作記憶存在的干擾效應,Chase 等人發現,受過記憶訓練的人操作受幾種方式影響。在檢測數字廣度的程序當中,連續呈現的數表上數字個數相同,這就使受試者可以使用相同的提取結構。結果顯示干擾效應在事後回憶中更顯著。雖然受試者經過訓練以後,均可以在事後回憶中記住三數組或者是四數組,但是除了最後一、兩個數表以外,他們不能正確回憶整個數表中的確切順序。因為在事後回憶中,受試者將記憶過程中記憶術的種類作為提取線索,而不是提取線索結構本身。前攝干擾抑制了透過提取結構線索提取先前詞表的可能性。Chase 等人還直接檢驗了最大干擾效應。
- 實驗的程序是:首先給受試者呈現一個數表,簡短的停頓以後,呈現相同長度的另一個數表,然後要求受試者回憶兩個不同的數表,結果發現受試者不僅完整地回憶了第二個數表,第一個數表回憶的正確率為 70%至 100%。這與 Frey 等人研究象棋大師回憶棋局的結果一致。從受過訓練的受試者在記憶和回憶時的口語報告當中,Chase 等人發現,這些受試者不僅將提取線索與數組一起編碼,而且將更高級的,組與組之間它所用的記憶術代碼模式,並在長期記憶中建立了數字序列的結構。除了編碼訊息和長期記憶提取線索之間的直接聯想外,受試者還建立了一個獨特的結構。此結構中的元素直接透過語意相聯繫。
- 這些研究結果提示那些生成的結構可以抵制前攝抑制的干擾。而且,那些結構中的一個元素與提取結構中的線索相結合,通常可以允許受試者只對特定結構進行提取。但是,如果兩個語意相似的項目在不同的詞表中均與同一個提取線索相連,那麼回憶時混淆就有可能會發生。防止這種前攝抑制的方法是提醒受試者,現在的數表中有與先前編碼類似的數組。當先前相似的數組與同樣的提取線索相聯繫的時候,記憶專家會對兩數組之間的關係進行外顯的編碼,以使提取更加可靠。
失去關鍵要素——舌尖現象(Tip of the tongue)
編輯有沒有在試著闡述事情、說故事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字好像就快要說出來了,感覺、想法、畫面都有了,就是說不出來那個確切的詞彙。這個就是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 phenomenon)。舉例來說,在一項相關實驗中,給定下列定義「一種用於測量物體之間的角度距離,特別是測量太陽、月亮和星星高度的海上導航儀器」,請講出確切的單字,答案是「六分儀」,英文是sextant,可能就會使受試者產生舌尖現象,然而,如果他們發現舌尖現象的發生,實驗者就會多問一些問題,他們發現,雖然處於舌尖現象狀態,參與者仍可以正確回答有關這個詞的部分信息。例如,當參與者被要求猜測這個單詞有多少個音節,或者它的首字母是什麼時,他們的表現遠遠超出了猜測的概率。也就是說即便參與者說的是錯的詞,這個詞也與正確答案意思相近。例如當被告知「六分儀」的定義時,參與者有時會回答是「羅盤」或「指南針」。除此之外,他們有時也會提供一些聽起來與正確單詞近似的詞。「六分儀」(sextant)其中的六分含義會導致參與者以「六重奏」(sextent)和「教堂司事」(sexton)作為答案。
從科學角度來看,其實舌尖現象和記憶是息息相關的。記憶活動包括編碼(encoding)、儲存(storage)、檢索(retrieval)和解碼(decoding)這四個過程,個體在對人名、物名及文字編碼時,會同時將之編成形碼、聲碼、意碼,並將其放到大腦組織中的不同部位儲存。當原刺激物出現時,大腦會將這三種碼分別從不同部位檢索出,最後進行解碼。檢索過程中或解碼順利時,則三種代碼一起呈現的反應不致有誤,但是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問題,記憶就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說如果解碼過程中只能解出形碼與意碼,而無法說出正確的聲碼,就會形成所謂的舌尖現象。
自從第一個研究[57]在 1966 年開始之後,舌尖現象便受到廣泛討論。研究人員發現,關於在舌尖上打轉的詞語,人們可以記得與其相關的事情,而且一旦這個詞與被呈現出來,人們便可立即辨認出來。後來研究人員發現了所謂的醜陋姊妹效應(ugly sister effect)的證據,當為了找出正確詞語而搜索個人記憶時,人們卻會反覆想出一些錯誤的答案。相較於卡在舌尖上的目標詞語,醜陋姊妹的單詞是一些看起來類似且平常比較常使用的詞語。為了找出正確正確詞語,人們會嘗試各種技巧以便自行想出答案,但這可能是一個令人非常挫敗的過程,人們會描繪自己的內在並檢視外在的世界,以尋求解決之道,例如說嘗試聯想一些相關聯的事情,但有時候該詞語就是會沒有原因的突然出現。奇怪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當提供一個人線索時,有時候人們的表現反而更差,可能是因為當人們得到線索並搜索他們的記憶時,他們所想起的似乎就只有線索,造成找到答案的拖延。
研究者提出多可能的假說[58]:
- 堵塞效應(Blocking Effect):簡單來說,當受到一個回憶字彙的信號時,除了能回憶起正確的詞彙外,也可能將其他關聯的詞彙也被引發,而當兩者同是被引發,人迅速意識到關聯詞彙並不是他要的詞彙,進而迅速的抑制詞彙的發出,就連正確的詞彙也被抑制了,導致詞彙無法產出,其中,這些造成抑制效果的關聯詞彙稱為 Blockers,而當 Blockers 被移除後,舌尖效應就會被解決。然而,這個假說難以被證明,因為我們難以判斷實驗中給受試者的訊號是否真的為有效的刺激,能有效引起實驗者預想的字彙組。因此,做出來的的結果往往只有微小且難以測量的差異,不太能有效支持這個假說。當然,也有研究者反對這個假說,認為 blocker 其實沒有影響,或這有助於目標單字的回憶。
- 不完全引發假說(Incomplete-activation hypothesis):認為舌尖反應是因為目標辭彙未能受到充分刺激而成功被啟動,以至於單字可以被意識到,但不能被成功表達出來。然而此假說也不完全經過檢驗,仍存在一些可被懷疑之處:
- 缺乏實證支持: 雖然這個假說提供了一個合理的解釋,但目前缺乏實驗證據來支持這個理論。目前尚無法直接測量大腦中詞彙激活的程度,因此無法證實該假說的準確性。
- 個體差異: 不完全引發假說可能無法解釋不同個體之間在舌尖現象上的差異。有些人可能更容易受到此現象的影響,而有些人則可能較少受到影響,這可能與認知過程或大腦結構有關,但尚不清楚具體原因。
總的來說,雖然不完全引發假說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解釋,但仍然存在著需要更多實證支持和解釋的地方。
- 傳導不足模型(Transmission-deficit model):這個假說奠基於另一個理論,認為語意和語音資料被存放在腦中相當不一樣的區域中。這個假說認為,輸入的刺激已經強到能夠促成語意區的活化,但卻沒有辦法將信號接著傳送到語音區,故能感覺到語意的存在,卻無法表達出單字。
- 信號熟悉理論(Cue-familiarity theory):該理論認為,只要是和一個辭彙緊密關聯的一個外來信號被接收到,不論對方是否知道該辭彙,就能夠引發舌尖現象。這些外來信號會引發回憶作用,而這就會造成好像快要得到目標辭彙,卻一直停留在強烈感覺的階段。過去的實驗指出,不斷重複出現的信號,較容易造成舌尖效應,這個實驗被認為能夠支持這格理論。
- 關聯啟發(Accesibility Heuristic):該假說認為舌尖效應會被大量相關的記憶引發,因為主觀上感覺對於一個辭彙的了解,有賴於我們對於一個辭彙所擁有的背景知識,而目標辭彙本身卻不是。就像是對於一個辭彙,當有越多的概念、記憶能夠被引起,人們覺得自己知道這個概念,但字彙本身卻不是如此。過去的實驗(1997)也被認為可以解釋這個假說,但是同樣的實驗結果,也可以用來解釋堵塞效應。
根據舌尖現象其反射了無數記憶上的奧祕,心理學又稱為「暫時性失憶」,1982 年 Read & Bruce 曾對舌尖現象做過長期追蹤研究,給受試者一些照片或口頭描述,經過一段時間綜合受試者所呈現的舌尖現象案例,由統計數字中分析得到了一項有趣記憶的現象,也就是說我們確實可能將某些記憶保存得很好,但要表現時卻又有如忘了它們的存在。這種遺忘的顯現問題,出自於拮取的過程而非收錄或保存的歷程,要從龐大的記憶庫中提取訊息,面臨的問題有如從圖書館中尋找一本書一樣,有可能因眾多的因素而造成拮取失敗。
在一項對單語者與雙語者的研究中發現,在專有名詞上,兩者的表現近乎相同,但是在其他詞彙上雙語者明顯會報告更多的舌尖現象。在一項圖片命名實驗中,雙語者普遍比單語者來得慢,就算前者可以使用自己的母語也是一樣。推測成因為他們平均下來使用其中一種語言的頻率較低,且雙倍的單字量給大腦帶來了額外的處理負擔,就算是在執行一些單語的任務時,雙語系統也不會關閉。
然而舌尖現象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呈現記憶阻塞的現象,根據研究人員發現大學生每週會出現 1~2 次,而老年人則有 2~4 次的舌尖現象。2006 年研究人員 Simmer & Ward 提出了思考舌尖現象,利用不尋常模式試驗結果發現「聯覺認知現象」也許會是有效的誘導方向,因聯覺人的腦機制神經交錯時,將話語知覺轉化為味覺,那麼或許人們能夠在回憶辭藻之前,透過舌尖的運作來尋找字彙。舉例來說:在實驗中給聯覺人的受試者,呈現稀有物體圖片來製造舌尖現象,在數次測試後,主試者可以成功的在聯覺過程中誘導舌尖現象產生,只是目前一般人對於聯覺的能力仍尚處於潛意識之中還未開發。
那怎樣的記憶最容易引起舌尖現象呢?由最近的研究(2015)指出,舌尖現象產生可能跟學習的過程有關:當一個人無意識地、不經意的學到了一個新知時,這樣的新知就會更容易因發生舌尖現象。另外,雙語或多語使用者對於非專有名詞,比起單語使用者會更經常經驗到舌尖效應,尤其是在非主要的語言中,但這個效應並不出現在專有名詞中,較早習得的語言也較不會經驗到舌尖現象;其他像是用藥、咖啡因、情緒、年紀(灰質流失相關)等也可能會造成更頻繁的舌尖效應。
最後,如果遇到舌尖現象時,該如何應對?研究者也眾說紛紜,有些研究者認為,持續地在舌尖現象的狀態下思索目標辭彙可以幫助學習;但另一批研究者則認為,這樣會造成不斷的學習「錯誤」的訊息輸入辭彙關聯,反而有礙於學習。[59] 可見這方面的研究,仍待更多研究者的投入以闡明。
動機性遺忘(motivated forgetting)
編輯又稱壓抑論,將記憶和遺忘視為個體維持自我統合的動力,個體採用 壓抑作用,避免記憶不被接受或痛苦的訊息,將這些事件再壓抑到潛意識中藉以防衛自己,保持心境安定。動機性遺忘可以視為一種防禦機制(Defence Mechanism)
記憶並非總是美好的,某些記憶使人難過、焦慮甚至痛苦。例如:被強暴的婦女無論如何都想不起來她為何會全身是傷、衣服破爛不堪的躺在偏僻角落裡,面對警察、家人或朋友的關心詢問,她既害怕又懊惱,因為受害者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就是想不起來,到底發生了甚麼事,這是因為某個原因造成她刻意將記憶壓抑的現象,就叫做動機性遺忘。
因此,自我的意識不知不覺會將這些記憶,透過遺忘來避免個人的不愉快;動機性遺忘是心理自我保護的方式,不代表會從個人的經驗記憶中不見,反而會從夢中等某些行為中表現。
佛洛伊德在 1890 年代曾以隱抑理論解釋因衝突或創傷,使人們主動且有益的把記憶埋藏進無意識或是另一個分裂自我的防衛現象。
創傷性事件通常伴隨離解,指失去和思想意識,甚至自我存在的聯繫,導致無法正確提取記憶。
隨著時間過去,曾經歷動機性遺忘的人可能找回他們的記憶,此心理防衛並不是將記憶永遠抹除,相反的,由於發生的事情通常震撼且對人生有重大意義,透過相似的行為再演訊號或是心理狀態放鬆,都有可能使這段被封存的記憶湧現。
動機性遺忘仍有許多爭議和問題,以下列出一些主要的內容:
1. 實驗證據不足:雖然有臨床案例支持動機性遺忘的存在,但嚴謹的實證研究難以進行,且至今缺乏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壓抑論的普遍性及具體運作機制。Loftus(1998)指出,所謂被壓抑的記憶並沒有科學依據,反而可能是偽記憶的結果。例如,當人們回憶不起特定事件記憶的來源而只是模糊記憶時,就很容易有偽記憶的產生。
2. 記憶恢復的真實性:前段提到,曾經歷動機性遺忘的人可能找回他們的記憶,但這些「恢復的記憶」可能是個體自我暗示或經治療師(若有接受治療)暗示的結果,而非真正被壓抑的記憶。
機體性遺忘
編輯也可以稱為神經性失憶,相對於動機性遺忘,人腦也可能因為物理上的損傷而造成記憶能力失常,例如大腦顳葉、海馬迴、杏仁核與視丘等部位嚴重損傷,造成記憶力衰退。不論是外來創傷或是大腦因年齡引發的退化,都有可能導致記憶力衰退甚至是完全喪失。
造成機體性遺忘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中風、腦炎、大腦缺氧、酗酒、腦部腫瘤、退化性神經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等)、癲癇以及藥物等。
線索依賴性遺忘(cue-dependent forgetting)
編輯圖爾文將痕跡依賴性遺忘與線索依賴性遺忘做了重要區別。在記憶某事物時會留下記憶痕跡。痕跡依賴性遺忘(trace-dependent forgetting)是指長時間沒有接觸該記憶,該記憶的痕跡就會惡化或衰退,或者所需的資訊或材料已從記憶系統中遺失。在檢索記憶時,大腦中的痕跡是無法獲得的。而線索依賴性遺忘(cue-dependent forgetting)則是指記憶痕跡仍然存在,但沒有正確或合適的檢索線索來觸發記憶。舉例來說,警察在查案時會將目擊者帶回犯罪現場或要求他們畫出犯罪現場,這麼做可以使他們根據所提供的線索記住更多資訊。這裡的犯罪現場就會成為合適的檢索線索。
圖爾文和皮爾斯通(Tulving & Pearlstone)提供了一個線索依賴性遺忘的證據。在他們的研究中,給被試者呈現一組分屬於不同類的單詞,讓它們學習。然後,在被試者回憶這些單詞時,給其中一些被試者提供類別名稱,而對另外一些不提供類別名稱。得到提示的被試者比沒有得到提示可以回憶更多的單詞,換句話說,因為他們沒有得到提取線索,自由回憶的被試者產生較多的遺忘,即線索依賴性遺忘。
圖爾文和索斯卡(Tulving & Psotka)展示了線索依賴性對於干擾理論的作用。被試者要學習一到六個詞表,每一個詞表包刮四個分屬於六個種類的單詞。在每個詞表呈現後,讓他們對所有詞表中的所有單詞進行自由回憶(總自由回憶)。最後,給被試者呈現所有詞表中的詞的類別名稱,再讓他們對所有單詞進行回憶。
實驗結果顯示,總自由回憶表現出強的後攝干擾,隨著學習與自由回憶之間存在的詞表數的增多,每一個詞表中回憶起來的單詞數減少。根據後攝干擾理論,這種後攝干擾反應了無學習過程。考慮一下線索回憶回憶的成績,在提供各種類別名稱時,沒有後攝干擾,並且和最初的學習相比,也沒有遺忘。總自由回憶中觀察到的遺忘幾乎包刮了所有線索依賴性遺忘,並且,在施以種類名稱提取線索時,這種遺忘會被消除。
壓抑(Repression)
編輯遺忘研究的一個著名方法源於弗洛依德提出的壓力理論。他認為威脅性或創造性的信息通常會受到壓抑,從而無法進入意識狀態,他把這個過程稱為壓抑(repression)。弗洛依德聲稱:「 壓抑的本質是阻止一些東西進入意識或把意識中的一些東西趕出來。」引文中的「一些東西」指的是那些會喚起焦慮的記憶本身。
然而,有時受到抑制的是與這些記憶相聯繫的情緒,而不是記憶本身。在大多數實驗室研究中,研究者嘗試使被試者焦慮來引發壓抑,然後再消除其焦慮狀態,以此證明抑制的信息仍然存在於長時間記憶中。在產生焦慮的一個任務中,經常給被試者的是他們沒有完成任務的負回饋,然後告訴他們這些失敗的回饋是假的,以減少他們的焦慮。
Weinberger, Schwartz, & Davidson (1979) 研究所區分之四組不同的個體,由焦慮特質和社會期望傾向共同界 定而成,包括:壓抑者(低焦慮、高社會期望)、低焦慮者(低焦慮、低社會期望)、高焦慮者(高焦慮、高社會期望)、以及高社會期望之高焦慮者
壓抑者又被稱為反社會人格者。諸如拿破崙、希特勒等都屬於這種人格者。且不能忽略的是,其實壓抑者普遍存在於我們的社會。導致壓抑者做出行為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其他人有一種潛藏的驚恐。對他們而言,每個人都是敵人,必須暗地或公開加以消滅。若有人允諾讓別人更強壯、更聰明,那麼壓抑者就會遭受到個人危險的極大痛苦。
在梅耶斯和布里文(Myers & Brewin)的一個研究中,嘗試要求一些女性被試者盡可能的快速回憶兒童時期的不愉快經歷。而實驗結果顯示,壓抑者花比低焦慮者、高焦慮者和防禦性高焦慮者多的時間提取,但是在提取兒童時期的積極經歷時,他們並沒有比別組困難,這表明他們提取很久以前信息的能力並不弱。有人提出也許壓抑者比別組更具有幸福的童年經歷,因此沒有那麼多不快樂的經歷可提取。
然而,梅耶斯和布里文通過半結構性訪談發現,壓抑者比其他組被試者經歷過更多來自於父親的冷漠和敵意,因此結論是壓抑者對兒童時期的消極記憶提取緩慢可歸因於壓抑過程,而不是他們的消極記憶少。
錯誤的再建構歷程
編輯基模(schema)在記憶的再建構歷程(reconstructive process)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人們在登錄訊息與提取訊息時往往都會受到基模的影響。基模之於訊息的理解與記憶的確很有幫助,例如:兩個人同時學習使用一種新的電腦軟體,一位是電腦迷,平時便喜歡嘗試各種軟體;另一位是門外漢,只會簡單的電腦操作。你可以很容易判斷相較於門外漢,電腦迷對於新軟體的使用方法一定記得快又記得牢,因為電腦迷既有的電腦基模,能夠幫助他有效地處理記憶訊息。雖然基模有助於增進記憶,但是錯誤的記憶也經常是拜基模所賜。基模提供人們理解事務的架構與預期,因此人們解讀與登錄訊息時,常常會與基模一致,提取訊息時若有空白片段,基模也常被用來填補空白。
Allport 與 Postman 的經典研究揭示出基模對於記憶的影響,該研究先請一位受試者看一幅圖畫,圖畫的內容是很多不同種族的人搭同一班地鐵,其中有一位白人手上握著一把刀。這張圖畫只有第一位受試者看到,看完圖畫後,這位受試者的工作是將所看到的圖畫內容以口語傳遞給第二位受試者,第二位再傳給第三位,以此類推直到最後一位。研究發現,訊息傳到最後常常變了樣,圖畫中的刀子原本是在白人手上,但傳到最後刀子卻變成在黑人手上。這樣的結果反映出受試者對於白人和黑人的基模不同,他們傾向認為黑人比較具有暴力傾向,因此推論刀子在黑人手上。上述結果也適用於解釋謠言現象,由於人們的認知資源有限,不可能將所見所聞百分之百忠實記憶與傳遞,眾人傳遞的過程中經常根據個人對該人、事、物的基模訊息進行編修,最後常常會形成與事實不符的論述。
記憶除了會受到當事人的基模影響,也非常容易受到他人的提示而扭曲。Loftus 等人曾經做過一系列的研究來提醒目擊證人證詞可信度的問題。例如:有個研究請受試者先看了一段車禍影片,隨後請他們回答研究者的問題,一組受試者被問的問題是:「你有看到那個破掉的車燈嗎?」(Did you see the broken headlight?)另一組受試者被問的問題則是:「你有看到一個破掉的車燈嗎?」(Did you see a broken headlight?),兩組唯一的不同在於問句中使用的定冠詞。結果發現,使用"the"這組受試者回答他們有看到破掉車燈的比例,高於使用"a"這組,而且使用"the"這組的受試者對自己的答案也比較肯定。
另一個研究同樣是請受試者觀看車禍影片,隨後也是請他們回答問題,一組受試者被問的問題是:「車子衝撞時車速有多快?」(About how fast were the cars going when they smashed into each other?)另一組受試者被問的問題是:「車子碰撞時車速有多快?」(About how fast were the cars going when they contacted into each other?)。結果,衝撞組回答的平均時速為 40.8 英里,而碰撞組回答的則是 31.8 英里。歷經一星期後,實驗者詢問受試者當初在影片中是否有看到碎玻璃(其實影片中並沒有),結果衝撞組回答「有」的比率高於碰撞組許多,顯示人們的記憶會受到引導而扭曲。
此外,一般人總認為相較於大人的複雜,小孩比較純真不會說謊,所以他們的話也比較可信。而將這種想法用在法庭上的證詞,可能必須有所修正,因為研究發現,兒童的記憶比成年人更容易被引導,尤其是兒童處於高度情緒或壓力的情境下,其記憶更容易被影響。上述結果提醒我們,無論是成人或兒童,目擊證人的證詞都非常容易受到引導,錯誤的引導將產生錯誤的記憶,而錯誤的記憶將導致錯誤的判決,錯誤的判決則會讓歹徒逍遙法外,並毀掉無辜者的人生。
記憶的有趣現象
編輯記憶不單單只是「回想」如此簡單的一件事,特殊的條件往往會促成不同的記憶效果,或許我們能多多利用這些有趣的現象來增加我們記憶的能力,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
用場合(景)來回憶
編輯概論
- 回憶事情時,如果從發生的場景開始回想,或是直接回到事件的發生地,場景就會像是回憶的催化劑一般,幫助我們更好地回想起當時發生的事情。
- 環境跟我們的學習記憶也有很大的關係。例如:學校裡,有些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在熟悉的教室內面對大大小小的考題都能迎刃而解,但是一換考場卻失常了。這與學習環境的改變有關,因為我們對記憶的場合有依賴性,換個地方後,很多習以為常的事都記不住了。
- George Sperling 的論文中提及,人類體內存在視覺訊息的貯藏所,稱之為記憶貯存所(iconic store),負責將外在環境的訊息以圖象形式暫存,之後會再將這些資訊傳送到其他貯存所;可以容納多個物件,但消失得很快,而我們通常不會發現它們的消失。
場合變化中的遺忘源及其心理機制
- 場合因素對記憶的影響是長期的,但場合的變化也可能引起短暫的遺忘,例如:一個人在陌生的地方遇到熟人時,也許一時認不出他是誰;但若是在和對方互動過的地方遇見,很快便能認出他。離開辦公室時忘記要辦什麼事了,但返回辦公室後就想起來了,也是常見的例子。然而,改變場合也能夠使人們忘掉煩惱。
- 例如:一個人心情不佳時,轉換環境或許可以使他忘記不愉快的事情。
- 一個人利用長期記憶中提取出的訊息,來引導自己的行為,和其所處的環境有密切的關係,而這方面的問題引起記憶心理學家們極大的關注。
- 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例如:釐清人類的記憶是如何依賴特定場合的、如何隨場合的改變而變化的,對於研究政治行為、社會心理學、環境心理學,以及教育、藝術、體育、法庭審判、心理治療、情緒控制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從理論方面看,場合因素對當前的記憶模型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因為許多記憶理論都假設,特定場合會影響記憶中訊息激活的內容及其合用性。此外,記憶的內容往往和所處的場合有關,內容和場合之間的關係也會影響回憶的效果。
- 場合理論較強調遺忘其實是系統的適應性。當環境的改變讓長期記憶的部分訊息長期不被使用時,這些訊息將變得難以提取,或逐漸被遺忘,即使是電話號碼或門牌號碼等曾經十分熟悉的訊息,如果因為環境變化而變成無用的訊息,最終也會被忘記。這是因為人們的記憶容量有限,記憶系統須排除與目前環境無關的訊息,以增加對有關訊息的提取速度和準確性,從而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環境。
- 場合是很複雜的,而在特定的場合中,到底哪些因素影響了訊息的編輯和提取呢?在編碼階段,影響提取效果的場合因素是和目標訊息一起得到了有意識的編碼,還是無意識地單獨編碼呢?為了研究的方便,許多研究對場合因素作出了分類。
- 如 Baddeley (1982) 把場合因素分為相互作用、獨立兩類,而 Eich (1985) 把場合因素分為綜合、孤立兩類,Howitt (1980) 則把場合因素分為內部、外部兩類。這就是說,在有些情況下,場合因素與學習材料是有意義地聯繫在一起的,當對目標訊息進行編碼時,也就以同樣方式對場合訊息進行了編碼,因此場合訊息就成了提取目標訊息的外顯線索;在另一些情況下,場合訊息是偶然且獨立於目標訊息之外而存在的,因此在對目標訊息進行編碼時,並未把它和目標訊息聯繫起來,這種場合因素對提取目標訊息有一種內隱的、無意識的作用。
環境與記憶
- 我們記住重大事件中的許多內容毫無疑問地與內心的思想有關,但絕大多數則發生於物理層面上的環境之中,而此物理環境則就是每段記憶的發生場合,並且記憶依賴於周遭環境來進行編碼、連結和確立。
- 物理刺激的線索功能
- 物理層面上的刺激往往比起心理層面還要更能影響記憶,就算是對於事件的旁觀者而言,環境亦較能對其帶來更完整的場景線索。因此人們一般更偏向於依賴物理刺激來組織記憶。物理環境對於記憶的作用在許多文獻中都有所記載。促進提取記憶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盡可能地復原該事件的初始場合,這是編碼特性原則(encoding specificity principle)的前提。這種情況正像是許多年以後再次回到熟悉之地時,過去的回憶在腦海中不斷地湧現出來的感覺,而這種現象經常是自發產生的。
- 過去經驗的重要性
- 人們對於環境的記憶就像一幅素描圖畫,以大幅簡化細節的圖像來保存,而非單純的圖表數據。環境記憶是五感的知覺記憶,同時也涉及了各種超出實際可能情況的想像內容。具體環境的記憶,在測量中要透過個體對之產生的過去經驗的多寡來決定。一般而言,人對於環境的留心程度會很大程度地影響環境記憶訊息的吸收,當某人對於一個環境的經驗越少,則其越會對環境細節加以注意。也就是說環境記憶會隨著人對某環境的適應程度有很大的變化。因此過去經驗的多寡,決定了該環境記憶的具體程度。例如:當某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時,可能會為了觀察該環境的各種特徵與細節而慢慢走,而當人對於環境越發熟悉,除非有特殊目的,否則將不會特別去留意周遭環境。
- 然而雖然留意程度會隨著經驗的累積而消退,但是環境卻會暗中引導著人們的各種習慣。像是雖然洗碗可以發生在任何場所,但人們總是選擇在廚房而不是在浴室洗碗。像這種具有明確地環境及行為配對的情形則可以歸結於人們的社會化過程。
環境記憶的類型
- 二維記憶
- 二度空間環境記憶模式是我們隨時可以遇到的。雜誌、報紙、書籍、電影和電視都是以平面圖像的形式呈現且為再認所支持。在某些情形下, 這種記憶模式對於人們的生存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似乎許多二度模式主要是透過原型(prototype)過程而獲得。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發展出一種心理表徵或原型。人類登錄與再認複雜的平面圖像的能力很強。在一項研究中開始給受試者呈現六百多個圖像,在環境再認測驗中它們(新舊圖像)成對呈現,受試者必須從中選出舊圖像。結果發現受試者的成績出奇的好,準確率達到 97%。另一個相似實驗中發現再認率為 90%。明顯地, 人類的二維記憶的確是非常有力的,對於圖像記憶的逼近度與照片一樣的保存了對細節的「忠誠」。然而更為常見的是圖像記憶的不真實性,並且我們趨向於以預期來識記物體或圖像特徵。
- 三維記憶
- 物體記憶:心理學研究顯示大腦生而具有特徵偵測器,當然不是轉而增強對高度複雜形式(如椅子)的反應——而只是對線段、曲線及三角的反應。這些天賦的特徵偵有助於人類對環境物體快速知覺和編碼。
- 物體記憶:心理學研究顯示大腦生而具有特徵偵測器,當然不是轉而增強對高度複雜形式(如椅子)的反應——而只是對線段、曲線及三角的反應。這些天賦的特徵偵有助於人類對環境物體快速知覺和編碼。
- 機械、儀器記憶:現代生活提供給我們大量必須要掌握和使用的機械儀器,諸如自行車、儀表、汽車等。研究顯示「用戶型」機械儀器應當具有明確特徵,這些特徵包括進行可視操作、演示知覺性概念基準線(如操作與效應一致)以及對操作者提供連續回饋等。機械儀器的晦澀特徵往往來自於對記憶機制的干擾。比如,許多舊式儀器在誤操作時沒有如何標誌(如亮燈)來提醒人們。
- 機械、儀器記憶:現代生活提供給我們大量必須要掌握和使用的機械儀器,諸如自行車、儀表、汽車等。研究顯示「用戶型」機械儀器應當具有明確特徵,這些特徵包括進行可視操作、演示知覺性概念基準線(如操作與效應一致)以及對操作者提供連續回饋等。機械儀器的晦澀特徵往往來自於對記憶機制的干擾。比如,許多舊式儀器在誤操作時沒有如何標誌(如亮燈)來提醒人們。
- 空間記憶:Edward Tolman (愛德華·托爾曼) 首先提出的「認知地圖」概念,開啟了空間記憶與學習問題的現代研究。認知地圖是指對某空間的心理表徵。日常生活需要我們不斷遷移環境,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無法形成物理地圖。在對新地方產生認知地圖之前,個體必須先對新的空間予以正確的認知。在一項實驗中大學生們分別透過地圖或親身體驗來學習複雜建築的空間序列。結果顯示學習地圖者在估計直線距離和判斷物體間的相對位置時 成績突出而親身體驗者則擅長估計道路距離(而非直線距離)和物體與自我相對位置的判斷。在建築中活動時間最長的受試者成績最好,但與學習物理地圖者無差異。這個研究顯示透過幾分鐘的地圖學習,個體能夠發展出與相對有經驗者在許多方面相似的認知地圖。
- 空間記憶:Edward Tolman (愛德華·托爾曼) 首先提出的「認知地圖」概念,開啟了空間記憶與學習問題的現代研究。認知地圖是指對某空間的心理表徵。日常生活需要我們不斷遷移環境,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無法形成物理地圖。在對新地方產生認知地圖之前,個體必須先對新的空間予以正確的認知。在一項實驗中大學生們分別透過地圖或親身體驗來學習複雜建築的空間序列。結果顯示學習地圖者在估計直線距離和判斷物體間的相對位置時 成績突出而親身體驗者則擅長估計道路距離(而非直線距離)和物體與自我相對位置的判斷。在建築中活動時間最長的受試者成績最好,但與學習物理地圖者無差異。這個研究顯示透過幾分鐘的地圖學習,個體能夠發展出與相對有經驗者在許多方面相似的認知地圖。
- 位置記憶:Hasher 和 Zacks(1979)提出記憶編碼難易度是注意的功能的觀點,某些訊息可能是自動編碼的、只需極少或無須注意,而在另一極上的編碼則需意識介入和充分的注意資源。他們進一步認為自動編碼的訊息是那些基本的環境特徵。根據這一框架,物體位置、發生頻率以及時間序列等都是自動編碼進記憶系統的;而且自動編碼的過程應當不受有意處理自變項的影響。
- 位置記憶:Hasher 和 Zacks(1979)提出記憶編碼難易度是注意的功能的觀點,某些訊息可能是自動編碼的、只需極少或無須注意,而在另一極上的編碼則需意識介入和充分的注意資源。他們進一步認為自動編碼的訊息是那些基本的環境特徵。根據這一框架,物體位置、發生頻率以及時間序列等都是自動編碼進記憶系統的;而且自動編碼的過程應當不受有意處理自變項的影響。
- 四維記憶:事件的時間序列
- 為了生存,人們必須對物理環境中的變化序列在時間上保持連續性與恆定性,即人們需要有能力根據時間的變化而排列這些變化。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刷新(updating),它是一種對周圍變動的物體保持追蹤 的有用方法。而在我們刷新運動知識以及物理環境的變化的同時,我們也 對此作出了時間上的判斷。使時間判斷準確化是成功把握日常生活的關鍵。事實上上面提到的事件的時間順序是 Hasher 和 Zacks 所倡導的認知自動編碼的三個環境基本組成成分之一。然而,正如在物體定位和發生頻率一樣,現在有大量的證據說明時間訊息亦受原本無關的變項的影響(Jackson, 1985; Nevel-Bbiannin, 190)。Friedman(1990)描述了五種模型從不同角度解釋人們對事件的定時過程。
模型 | 說明 | 補充 |
---|---|---|
時間標籤模型 | 認為事件發生時或提取時本身就已作為一種記憶屬性(顏色、尺、寸、形狀等)予以編碼和儲存。事件的時間標籤可能與人的生物時鐘有關。報告上週和兩年前發生的事件在時間上的差別對於正常人而言是很容易的。 | Wagenaar(1986)曾以實驗檢驗自己的生活中發的事件的記憶能力。實驗中記憶開始於數年以前(1978),他紀錄生活中每天發生的一至兩件較矚目的事件。之後,他透過各種線索來回憶這些事件,發現誰、什麼、哪裡等線索都有助於提取事件的細節。然而,當止提供事件發生的日期時則「幾乎沒有作用」。此實驗與其他相關研究顯示人類對於事件的定時記憶其實較不準確。 |
時間序列模型 | 認為事件是依照其進入記憶的時間順序編碼和儲存。可以將此模型以傳送帶移動的材料項目比擬。放在傳送帶上的項目在同一時刻成組,且對應不同的距離。首先進入傳送帶的項目所經過的時間可以透過注意從起點的移動距離或在起點與初始項目的當前位置之間的插入項目數粗略估計。當傳送帶傳送地愈遠,愈難「看清楚」項目及其準確順序。此模型可以說明人類的記憶為何像時間消逝一樣,計算事件的時間序列越來越困難。 | 大量實驗顯示記憶還存在單詞初位效果,即詞表中的前幾個單詞的順序判斷較好,與此實驗結果矛盾。另外,Wagenaar(1986)的實驗也顯示事件記憶極少被組織為時間進入,因為他發現當兩個無關事件發生於同一天時,對其中一個事件的記憶並非對另一個事件的記憶的線索。 |
痕跡強度模型 | 依據以下兩個假設
|
此模型因與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有一致性而受到肯定。當事件的重要性等值時,愈近期發生的事件似乎更鮮活。然而,此模型仍無法說明記憶的單詞初位效果,故其適用範圍有所限制。 |
推理理論 | 認為事件發生時所涉及的其他訊息片段由邏輯上的推理決定。通常涉及透過推理對事件情景的重建。 例如:要求你回憶參加某次婚禮的時間,除非婚禮對你而言有重大意義,你會為了回憶婚禮而不得不重建該事件的場合和氛圍。或許,你首先想到的是婚禮在一個很冷的日子舉行,因爲你記起在驅車參加婚禮的路上,汽車的暖氣出了問題;接著,你又記起婚禮是在某個星期五舉行。,因為你向上司告假提早離開辦公室(正常工作星期五才能請假);最後,你確定了婚禮發生的時間,因為你記起婚禮發生於狂歡節的前兩天。事實上,大量證據顯示人們以相似的重建過能來回憶事件的確切時間。 | 此實驗可以解釋記憶的單詞初位效果,認為是由人們透過將時間開始的里程碑和詞表的前幾個單詞相連所導致。 |
提醒模型 | 認為新體驗來自先前的相關經驗。人們不斷地以每次體驗到的事件來提醒更新事件的時間序列。此模型的關鍵性預期為,與兩個無關項目比較,兩個相關項目更容易確定時間序列。Tzeng和Cotton(1980)發現與不同範圍單詞比較,對於相同範疇單詞的順序記憶更好。 | 此模型無法解釋記憶的單詞初位效果和特殊事件的超常記憶現象。 |
嬰兒時期的記憶
編輯嬰兒失憶(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8848842)
- 人類在嬰兒時期的經歷大多無法被記憶,即使是在記憶形成之後,也很難回憶起這些早期的經歷,直到童年時期記憶才逐漸清晰。這段記憶空白常常令家長感到遺憾和沮喪,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和語言學家幾十年來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但仍然沒有完全理解這一現象。對於心理治療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來說,這也是一個困擾。因此,他在100年前創造了「嬰兒失憶」(infantile amnesia)這個短語 。
文化因素(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8848842)
- 我們的文化也決定著我們談論記憶力的方式。有一些心理學家認為,養成自傳性記憶(超級記憶力)的能力只能通過訓練演講能力才能獲得。「語言有助於為記憶力提供一個結構,或組織,成為一個敘事的結構。通過講述故事,這種經歷更有組織,因此也更容易被記住,」菲伍什說。然而,一些心理學家對此持懷疑態度,對於那些天生的耳聾,並不會手語的兒童在首次記憶的年齡上並無差別。
- 這樣一種理論認為,人類缺乏早期記憶是因為大腦尚未發育出相應的功能,或許,當我們還很小的時候,海馬體尚未發育成熟,因此我們無法對一件事情形成豐富的記憶。而與此同時,我們也都像嬰兒一樣無法形成長久的記憶——似乎當我們停止增加新的神經元時,我們便突然之間能夠形成長久的記憶了。但是,發育不完全的海馬體使我們喪失長期記憶的能力,還是這種能力壓根沒有形成?童年發生的事情往往能夠持續在我們成年後影響我們的行為,一些心理學家因此認為,即便我們忘記了一些事情,它們也一定還徘徊在記憶的深處。我們應該非常謹慎的處理這些記憶,因為這些回憶很有可能是錯誤的,甚至從未發生過。
想像的記憶(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8848842)
- 我們往往更容易相信我們的想象中的記憶而不是實際發生的情況。即使你的記憶是基於真實的事件,他們有可能因事後的回憶而被改變和扭曲,比如成為了通過對話植入的記憶而不是親歷的事件回憶。或許最大的謎團並非我們為何無法回憶起我們的童年,而是我們是否能夠完全相信自己的記憶。
相關研究與實驗(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8848842)
- 十九世紀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進行了一系列開創性的實驗,來驗證人類記憶的極限。為確保試驗階段他的大腦上一片空白,他發明了所謂的「無意義音節」——一些隨機組成的字母例如「kag」或「slan」——並開始嘗試記住成百上千個這樣的字母。
- 通過他的遺忘曲線圖,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對於所學東西的記憶下降程度之快,令人尷尬:在一小時之內我們能夠忘掉所學東西大概一半。到30天時,我們只能記住大約2%-3%左右。
- 最重要的是,艾賓浩斯發現,我們遺忘的軌跡是完全可以預測的。要了解嬰兒的記憶是否不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比較圖表。1980年代,科學家們通過算術法發現我們對於從出生到六七歲的記憶所記得的比想象中的要少得多。很明顯這其中有很大的不同。
以自我來記憶
編輯將需記憶的材料跟自己產生關聯,比如要記住一個新朋友的名字和長相,就先想想他和自己的關係,他是自己的同學?甚麼時候的同學?有沒有一起上過課或出去玩過?當這個人與你產生更多連結,便越容易記住其相關細節。另外,當買了新手機、換了新鞋子、買了新車,便自然會特別注意同種品牌、同樣花色的人事物。——此現象稱為「自我參照效應」,當身旁的東西與個人經驗、記憶有關,便更容易感知其存在,且讓記憶更加深刻。
所以可以利用這點,將想記憶的事物帶入自己的情境中,像是自己如何使用這項物品、要把它擺在家裡的哪個位置等,如此能加深對此事物的印象。從社會心理家的觀點而言,由於人們傾向認為「對人們而言『我』是重要的」,也往往會較為關注和自己有關的訊息,故對於和「自己」有關的訊息也會記得比較好而從認知心理學家的觀點而言,或許會解釋為:「只是單純跟自己的事情往往會有多次複習的機會,所以人們對於和「自己」有關的訊息往往會記得比較好」。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隨機一所學校找一個漂亮的女生,讓她記憶這些詞語:漂亮、山谷、強壯、海邊、聰明、葡萄、溫柔、鏡子、清純、柏油路、長髮飄飄等。一天後,心理學家測試她的記憶效果,發現她只記住:漂亮、聰明、溫柔、鏡子、長髮飄飄等與自己有關的詞語。由此可見當信息與我們自身有強烈關係時,我們就會放大與我們自身有關的記憶,會對其十分在意並且能夠快速處理與之有關的細節,最後得出自己很重要的結論。
另一個實驗為:讓實驗者觀看並評價自己的兩張相片,一張為鏡面照,而另一張為個人普通的相片。結果為大部分人認為鏡面照比標準相片的自己更好看;另外,旁人認為標準照片比鏡像照更好看。對此心理學家解釋:人們能更頻繁的看到自己的鏡面照形象;反之,旁人更熟悉標準照的形象,因此得出不同結果。
另外,「自我參照效應」也影響了個人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而高估、加強了自我中心的地位。例如:當一人有企圖的穿著平常比較少見,款式奇特的衣服,或做出髮型、妝容上的改造,會更容易認為其他人注意到自己身上的改變。
前瞻性記憶
編輯前瞻性記憶(prospective memory)是指人們記住要在未來某個時刻執行的動作或任務的能力。這種記憶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極為重要,它涉及到從記住要給朋友打電話到記得參加重要會議的各種情況。前瞻性記憶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基於時間的前瞻性記憶和基於事件的前瞻性記憶。
基於時間的前瞻性記憶是指在特定時間點或經過一段時間後需要完成的任務。例如,決定下午三點給朋友發信息,或者在兩週後的某天去看醫生。相對地,基於事件的前瞻性記憶則是指在特定事件發生時觸發的記憶,比如看到郵局時想起需要寄信,或在超市見到特定的食品時記得需要購買。
影響前瞻性記憶的幾個因素:
- 提示物、靶事件和情境:有效的提示物可以是外部的,如日曆、鬧鐘或特定的物體擺放,也可以是內部的,如心理暗示或生物鐘。例如,將藥盒放在餐桌上以提醒早上吃藥,就是一種利用外部提示物增強前瞻性記憶的方法。醒目或不熟悉的提示物、靶事件更容易提高前瞻記憶表現,但提示物並不總是會起作用,有效的提示物應能加強靶事件和意向之間的聯繫。
- 提示物、靶事件和情境:有效的提示物可以是外部的,如日曆、鬧鐘或特定的物體擺放,也可以是內部的,如心理暗示或生物鐘。例如,將藥盒放在餐桌上以提醒早上吃藥,就是一種利用外部提示物增強前瞻性記憶的方法。醒目或不熟悉的提示物、靶事件更容易提高前瞻記憶表現,但提示物並不總是會起作用,有效的提示物應能加強靶事件和意向之間的聯繫。
- 年齡:一般認為,老年人在完成前瞻記憶任務時會表現出更多的困難,因為它涉及到較多需要自我啟動(self-initiated)的提取過程。但 Einstein 和 McDaniel 的經典實驗表明,年齡對回溯記憶任務有較大影響,卻並不降低前瞻記憶測驗的表現,這可能是由於實驗採用基於事件的前瞻記憶任務,有外部線索可以引導提取先前形成的意向,如果採用基於時間的任務,則前瞻記憶能力將隨年齡增大而下降。兒童對自己的前瞻記憶能力往往估計過高,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元認知能力尚未完全發展。家長和教育者可以透過教導兒童如何有效利用外部提示物,比如使用提醒器或在可見處留下便條,來幫助他們更準確地評估和提高自己的前瞻性記憶。
- 年齡:一般認為,老年人在完成前瞻記憶任務時會表現出更多的困難,因為它涉及到較多需要自我啟動(self-initiated)的提取過程。但 Einstein 和 McDaniel 的經典實驗表明,年齡對回溯記憶任務有較大影響,卻並不降低前瞻記憶測驗的表現,這可能是由於實驗採用基於事件的前瞻記憶任務,有外部線索可以引導提取先前形成的意向,如果採用基於時間的任務,則前瞻記憶能力將隨年齡增大而下降。兒童對自己的前瞻記憶能力往往估計過高,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元認知能力尚未完全發展。家長和教育者可以透過教導兒童如何有效利用外部提示物,比如使用提醒器或在可見處留下便條,來幫助他們更準確地評估和提高自己的前瞻性記憶。
- 其他因素:是否集中注意、形成意向到執行意向所要求的行為之間的時間長短、中間是否插入其它任務、人格、動機、情緒。例如,高度動機和正面的情緒狀態可以增強個體對未來任務的記憶和執行。反之,負面情緒可能會干擾記憶的提取。
總結來說,前瞻性記憶是一個複雜且多面的心理學現象,涉及到時間管理、計劃和自我監控的能力。通過理解影響前瞻性記憶的各種因素,我們可以採取策略來提升這一能力,從而更好地管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任務。
伸縮效應
編輯[60] 相信大家有這種經驗,對一項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回憶,譬如上個禮拜才剪過頭髮,卻會感覺是一個月前才剪過;5 年前去過巴布亞紐幾內亞觀光,卻感覺像是 3 年前去過一樣。為什麼會有這種和實際經過時間產生差異、在感覺上有時間伸縮呢?
其實上述事件感覺到最近發生的事情似乎發生在比實際遠,很久以前發生的事其實比實際近,並非實際如此,而是在後續回憶這段經驗的時候才感覺到時間的改變,也就是記憶被大腦動了手腳。記憶在這呈現的並不是事件當下的片段,而是經由大腦處裡過後的片段,可能是刻意或是無意識地替改變記憶。而當改變記憶造成時間感知的不同時,就稱為伸縮效應(Telescoping effect),一種與記憶有關的暫時性幻覺。這種情況與維耶爾特定律——短暫的間隔被估計得長,長的間隔被估計得短所描述的情況類似。
伸縮效應可分成兩種:向後延伸和向前伸縮。 向後延伸:剛結束不久的事件會主觀上的向後延伸,也就是說上個禮拜才剪過頭髮,會感覺是一個月前才剪過 向前延伸:相對於現在太久以前的回憶則會向前延伸,5 年前去過巴布亞紐幾內亞觀光,卻感覺像是 3 年前去過一樣。 這兩種伸縮效應的區分點大致為 3 年,3 年以上的回憶就會向前延伸,而 3 年內的記憶則會向後延伸,這是經由統計學所得到的結果。
伸縮效應(telescoping effect)可能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1. 記憶可及性假說(Accessibility Hypothesis):這一假說認為日期通常是根據記憶的細節來估算的,而非直接回憶。因此,令人難忘的事件會被回憶為更近發生的。
2. 傳送帶模型(Conveyor Belt Model):這個模型假設事件被按發生順序儲存。如果某一事件被遺忘,之前的事件會被回憶為更近期發生的。
3. 猜測(Guessing):有些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在不確定時間時,會猜測事件發生在中間時段,但這個理論無法完全解釋伸縮效應。
4. 界限模型(Boundary Model):這個模型認為事件在界限期間內被分配,因此會比實際發生時間更接近界限中間。
5. 關聯假說(Associative Hypothesis):根據這一假說,人們通過將目標事件與其他已知日期的事件關聯來估計日期,這可以導致日期的回歸現象。
這些模型和假說共同解釋了為什麼人們會將過去的事件記錯時間。
停錶錯覺
編輯這是個容易親身體驗的錯覺現象,你可以手上戴著手錶,先看其他地方 10 秒鐘,等數到 5、4、3、2、1,迅速移動視線到手錶的秒針上,這時會發現,你看到的第一秒鐘感覺會比後續的的 2 的 3 秒來的久。這類型的暫時性幻覺特稱為停錶錯覺(Chronostasis),原因是當眼睛接受到新的刺激時,會需要時間把畫面呈現在視網膜,並且傳遞到大腦才能看到畫面,這段時間理論上是看不到東西一片黑矇矇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人類看到的畫面應該要一直有黑影閃爍不停才對。事實上大腦為了彌補這段時間的空白,新看到的畫面會自動向前補償,以避免有黑影閃爍的情形,而結果就是你轉過頭看向秒針的第一秒也向前補償,因此同樣的畫面看了兩次,所感受到的時間也因此而改變。
選擇性記憶指的是接收者在經過資訊的處理與加工之後,最後選擇存儲與記憶資訊,也是接收者在記憶過程中的最後一個環節。 事實上,人們記憶中的信息量往往比接受和理解的信息量要少很多,所以人們才會選擇在記憶的最後階段努力忘記一些資訊。換言之,選擇性記憶導致「有選擇的注意」、「有選擇的理解」,促使人們在交流過程中往往只記住那些同意自己觀點的意見,容易忘記那些不同意自己觀點的意見與資訊,藉此記住與自己的想法、興趣和內在相符合的信息,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並達到心理平衡。
而選擇性記憶大概能分為下列 3 階段:
- 信息的輸入階段:一般而言,接受者很少完全吸收具體的原始描述,只能大致記住意思並重複記憶。此外,人們的記憶對影像處裡的邏輯幾乎是一樣的,傾向於記得最亮的影像,對自己印象最深的視覺資訊。例如,在一次會議中,人們可能會記住引起強烈情感反應的評論或事件,而忽略掉一般性的信息。
- 信息的儲存階段:記憶包括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其中,短期記憶能力非常有限,若一次給予人們不相關的單字或隨機數字,大多數人往往只記得個位數的片段。另外,短期記憶中積累的信息量主要取決於人們的興趣,在長期記憶中,人們通常是抽象地記憶意義。 這些意義也可以是人類大腦中的視覺和聽覺物體或其他的具體印象,以概念的形式存儲在大腦記憶中。值得注意的是,通過重複和練習,短期記憶可以轉化為長期記憶。神經科學研究顯示,海馬體在這個轉換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 信息的輸出階段:最後,資訊的輸出主要有兩種模式 : 辨識以及回想。 前者意味著在接收到特定的資訊後,確認是否與該資訊有過接觸;後者意味著在往後的時間當中,是如何回憶起腦中的記憶。辨識通常涉及被動回應(如多選題),而回想則需要主動檢索記憶(如填空題)。例如,目擊者回憶犯罪現場細節時,辨識與回想的差異可能導致記憶準確度的不同。
值得留意的是,選擇性記憶僅是一種現象,屬於建構記憶時的一種可能的途徑,但此現象本身並不是關於記憶建構的完整理論。理由在於,其強調人們對所經驗之資訊進行主觀性的選擇,卻未提及與記憶建構相關的其他非主觀因素,例如:外在物理世界對於感官刺激的程度強弱與頻率高低,亦有可能迫使人們的經驗不由自主地受到影響。單純援用選擇性記憶說明記憶的建構方式,可能不當忽略其他因素在運作上的重要性,形成過度簡化的問題。
影響記憶力的因素
編輯壓力
編輯短期壓力
當我們面臨壓力時,體內會釋放皮質醇(可體松Cortisol),為腎上腺皮質分布的荷爾蒙之一,即俗稱的「壓力荷爾蒙」,有助於提升注意力並做出即時的反應。舉例來說:學生在面臨月考時,會產生短期壓力,而在備考的那段時間學習能力、記憶力提升。不過短期壓力累積久了就會轉變成長期壓力,這時便可能傷害記憶力。
長期壓力
當處於長期的壓力下,會造成皮質醇分泌過多,長期下來使控制皮質醇分泌的下視丘對過多的皮質醇疲乏,並停止反應,導致人一直處於壓力狀態。承受長期壓力下,不但會把太多的精力花在處理情緒,而非思考,對記憶力毫無幫助,也會使掌管專注力、決策、社交能力的前額葉皮質機能長期被抑制,再者,過度分泌皮質醇將導致負責形成記憶的海馬神經元流失萎縮,造成學習力、記憶力下降,精神疾病發生率也會隨之上升,像是憂鬱症、高血壓、阿茲海默症。 研究結果
以下研究呈現出高壓力對記憶的負面影響:
- 洛克菲勒大學魯比恩和他的夥伴研究了一群六十多歲的人,分成兩個小組,其中一組由於壓力關係比其他人多產生了 50%的可體松,在要求良好記憶能力的迷宮測驗中,高可體松的受試者比低的受試者表現的差。因此緊張、壓力對於記憶力有負面的影響。
- 根據英國食品研究院葛林的研究,節食者在記憶、反應時間及心智處理能力的測驗上都比未節食者來的差,但他也同時認為節食者的不良表現是因為焦慮。因為那些靠著芹菜、脆麵包片維生,但體重仍然掉不下來的絕望節食者最焦慮、也最健忘。
-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周伯翰曾針對68名勞工,以近紅外光腦光譜儀,檢測大腦中的前額葉,以了解過勞對人腦功能的影響。結果發現,工時長、過勞指數高的人,大腦比較遲鈍、反應變慢、注意力與記憶力較差。如果從定量腦波圖來看,過勞的腦會呈現回應負面情緒的ā波過多,導致無法關掉腦中碎念的想法與念頭,出現煩心、疲累或無法深睡等情況。
- 由壓力所引起的健忘,其生物化學基礎可能在於長期增益效應(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的中斷。長期增益效應被認為是學習及行程記憶連接很重要的神經突觸的強化歷程。神經生物學家湯姆生連續七天給老鼠一連串逃脫不掉的電擊,而製造出一群慢性緊張的老鼠。實驗快結束時,緊張老鼠的海馬迴已經失去了進行長期增益效應的能力。史丹佛大學的薩普斯基指出緊張也會使腦飢餓:皮質醣壓力荷爾蒙會降低細胞對醣的吸收,緊張的神經元會使其自身的能量降低 20~30%,而這足以對學習及記憶造成不良的影響。
除此之外,警醒程度也會影響記憶效果,例如請受試者觀看刷牙影片和手術影片,手術影片的記憶效果就會較好。類似的例子也如人類對戲劇化事件會有栩栩如生的記憶,像是921大地震、911恐怖攻擊等。另也有研究認為,情緒激發程度高的刺激會優先在感知和記憶中受到處理,並更容易被注意到,也在記憶中佔據更突出的位置。
壓力管理技巧
當人們學會有效地管理壓力時,他們更能保持良好的記憶功能。這是因為壓力過大或長期處於高壓力下會對大腦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到記憶力。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可以幫助減輕壓力,改善大腦的功能狀態,進而促進記憶力的提升。
- 定期運動:釋放身體的壓力,改善心情,促進大腦健康,從而提高記憶力。
- 深呼吸、冥想和放鬆練習:幫助降低壓力激素的水平,促進身體和大腦的放鬆,從而提升記憶力和認知功能。
- 進行良好的睡眠管理:睡眠不足會對記憶力和大腦功能產生負面影響,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可以幫助提高記憶力。
神經傳導物質的多寡
編輯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高德,在一連串有關糖的實驗中要受試者聽一段散文,然後喝一杯檸檬水。其中一組喝的檸檬水摻有真正的糖,而另一組則是摻有代糖。在 24 小時後。要參加者回想前一天聽的散文的細節,喝了糖水的人比喝代糖的受試者多了 53%的資訊。目前仍不知道葡萄糖如何增進記憶,他可能只是供給腦部更多的燃料,因為神經元的活化需要大量的血糖;或者,像某些研究所說的,葡萄糖可能使神經元增加乙醯膽鹼的釋放,乙醯膽鹼是形成記憶的重要神經傳導物質。
神經元是藉化合物來與彼此溝通聯絡,一個神經細胞的軸突釋放出來的神經傳導物質把信號送到下一個神經元,大約 15%的大腦神經元製造的神經傳導物質是乙醯膽鹼,尤其是在與記憶有關的海馬迴及杏仁核上的神經元。實驗室中,阻擋乙醯膽鹼作用的藥會削減老鼠的記憶,同時製造乙醯膽鹼似乎對老年癡呆症的破壞特別敏感。這些觀察導致研究者提出用增加乙醯膽鹼效果的藥來治療記憶疾病的方式。他們的理由是如果阻擋乙醯膽鹼的藥會抑制記憶,也許增強乙醯膽鹼的藥就會有相反的效果。
睡眠
編輯睡眠不是只有外表看起來呈現休息狀態而已,它不是被動地處於無意識的狀態,大腦會利用段時間處理白天接收到的訊息,並將這些資訊並將這些資訊存起來,也就是記憶的過程。睡眠可以確保額葉皮質神經保持活躍,有助於固化新的記憶。而睡眠是有動態變化的週期,有分淺睡和深睡,深睡期的眼球運動較慢,又叫「非快速眼球運動」週期,大腦在這個時候除了進行記憶確認還會清除大腦代謝物。若代謝物大量沈積於大腦,就會導致阿茲海默症。因此一定要睡覺並且時間要夠久否則大腦的認知處理過程、專注力、記憶力等都會容易發生錯誤。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醫學院教授大衛・厄爾尼斯特表示,睡眠剝奪對工作記憶的影響很驚人,每少睡 1 小時,大腦工作效率就會有一定程度的遞減。如果整晚沒睡、熬夜,睡眠時間不夠,大腦會感覺非常疲憊,而造成學習、記憶表現衰退。此外,長期打呼也會影響記憶力,因為睡眠時打呼,會導致大腦血流量降低,供氧細胞明顯缺乏,造成慢性間歇性低血氧症與高碳酸血症,持續地損害腦神經細胞,在腦幹與小腦區域特別明顯。
調節睡眠週期的激素: 大腦會釋放各種神經傳遞物質和激素,它們會發送訊號以促進睡眠或清醒。這些化學物質中,大多數都受到光或暗的刺激。
- GABA: 為一種減少神經細胞活動的神經傳遞物質,在讓身體入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腺苷: 神經傳遞物質的一種,白天在大腦中逐漸積累,晚上累積到高濃度時,會使我們昏昏欲睡。含咖啡因的飲料會阻擋大腦中的腺苷受體,因而能讓我們保持清醒。
- 褪黑激素: 大腦在黑暗時釋放的一種激素,負責告訴細胞身體要準備睡覺的訊息。光線會抑制褪黑激素的產生,並增加皮質醇的釋放,從而喚醒大腦。如果我們在深夜時暴露在過多的人造光下(例如手機或電視發出的藍光),褪黑激素的釋放量可能會減少,從而使我們難以入睡
- 血清素: 在白天釋放,是一種與睡眠和清醒有關的神經傳遞物質。夜晚則用它來形成褪黑激素。
工作模式
編輯以上班族而言,工作模式和態度會影響記憶力的發展。首先,過度忙碌會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例如上班族一進辦公室就同時做許多事情,一邊跟客戶講電話,一邊寫企劃書,電腦也同時開好幾個工作視窗,自然精神便無法專注,進而造成記憶力變差。再者,當上班族沒有做好時間管理,將好幾項任務拖到最後再一次處理,也會使壓力與焦慮增強,如前文所述會對記憶力產生不良影響。並且上班族長時間工作,容易導致過度疲累,睡眠休息和勞動不成比例的話,會造成記憶力退化。
許多研究皆指出工作模式不良對記憶力的損傷:在Virtanen(2009)[61]的研究中,顯示相較於一週工作40小時內的人,一周工作超過55小時的群體在推理測驗和詞彙測驗中的分數較低;Lukasik(2019)[62]的研究中顯示日常焦慮對於記憶力有負面影響;Leso(2021)[63]的研究則顯示,長期夜班或不規律工作的人群記憶力會衰退。
而記憶力和思考判斷能力耗弱,又會回過頭導致工作表現不佳,陷入惡性循環。人需要有適度的休息時間,上班族每工作一段時間,身體和大腦都應該要有適度的休息。除此之外,若壓力太大,可以尋找方法來紓解壓力,例如:運動、散步、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適當放鬆自己的注意力。
運動
編輯海馬迴是大腦學習和記憶系統的核心。當人在運動時,海馬迴會有強烈的反應。Erickson的研究共有120名年齡介於55到80歲的參與者(未罹患失智症),並將參與者隨機分派到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的參與者要執行一周三次的中度強度運動,而控制組則是伸展性運動。研究發現控制組的海馬迴體積收縮了1.4%,實驗組的海馬迴則維持原來的體積。研究者推論可能是實驗組的 BDNF 濃度增加使海馬迴體積沒有退化。此項研究顯示大腦結構的活躍程度與人們的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特別是有氧運動對短期長期記憶都有影響,如果愈長時間不運動,人的記憶力就會衰退。當今的研究已經建立了規律運動能幫助腦部功能的關聯性。一天只要花上30至45分鍾的時間運動鍛鍊,就已經足夠刺激大腦釋放保持記憶的有益成分。
增加大腦海馬體的大小
海馬體是腦中負責學習和語言記憶的部分。運動能增加腦中海馬體的體積,我們的海馬體真的會因為運動而長大。海馬體中的神經元會更加緊密,且該領域的神經元連結性也會因您的體能活動而更加穩固。在身體的老化過程中,海馬體是大腦裡最先失去靈活性的區域。規律運動能幫助保持海馬體的靈敏性,保護大腦免於與老化相關的正常退化。運動也能增強腦中記憶和學習領域的活動,強化神經元連結性和腦中負責記憶的領域。
減少壓力激素
體能運動能減少壓力激素,特別是焦慮、緊張時在腦中堆積的皮質醇和正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過量的壓力激素會使人感到慵懶疲憊,阻礙腦部思考程序,也會減慢認知技巧,降低腦部能量。
刺激釋放生長因子
人的記憶力依靠著腦部複雜的神經路徑和連結,而規律的運動能增加腦中生長因子數量,協助腦部成長並吸收營養素。我們身體的活動能刺激腦中釋放「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幫助腦中生成新細胞,並維持正在老化的細胞。BDNF也負責腦中和腦部周圍新生血管的發展。健康的腦部血管能讓營養素和血液的循環更順暢,進而提升活躍程度與記憶力。
營養攝取
編輯抗氧化劑和抗炎成分
多項研究表明,富含抗氧化劑和抗炎成分的飲食(如水果、堅果、蔬菜和魚)有助於減少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衰退風險。這些食物中的抗氧化劑可以減少大腦中的氧化壓力和炎症,從而保護神經元和改善記憶力 (MDPI)。
Omega-3脂肪酸
Omega-3脂肪酸,特別是DHA,對大腦健康和記憶功能有重要影響。研究表明,Omega-3脂肪酸可以改善大腦的結構和功能,特別是在延緩認知老化和記憶力下降方面有顯著效果 (Oxford Academic)。
腸道微生物群-腦軸
腸道微生物群與大腦健康密切相關。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可以通過產生有益的代謝產物(如短鏈脂肪酸)來影響大腦功能。這些代謝產物能夠穿過血腦屏障,影響大腦中的神經炎症和神經傳遞,從而改善記憶和認知功能 (MDPI)。
維生素和礦物質
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D、鐵和鋅)對維持大腦健康至關重要。缺乏這些營養素可能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和記憶力減退。例如,維生素B12的缺乏與記憶力減退和認知障礙有關 (Frontiers)。
疾病
編輯記憶衰退雖是自然老化的過程,但如果發生以下的疾病,就並非自然老化造成的記憶衰退。
-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 失語症(Aphasia)
- 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憂鬱症
關於這些疾病如何影響記憶,請參考本章節中另一部份:記憶與疾病
學習與記憶
編輯過度學習又稱為過度識記。學習一個新作業時,若在初次達到正確無誤的程度時,在學習更多的次數,便稱之為過度學習,有助於將短期記憶化為長期記憶。過度學習理論由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所提出,通常學習至少應增加到 50%以上的練習次數,才能達到最佳狀況。但若超過一定限度學習效果便會逐漸下降,出現注意力分散、厭倦疲勞消極現象。例如,背誦一詩篇,在讀二十遍以後,能完全正確的背出,二十遍即初次學習達到正確無誤程度的次數。如果繼續讀到三十遍,則後十遍便是過度學習的次數。實驗結果證明,過度學習有更好的保留量,因此過度學習有其必要性。但若超過一定限度學習效果便會逐漸下降,出現注意力分散、厭倦疲勞消極現象。
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為機器學習的子領域,使用數學和眼算法創建一個複製神經網絡的計算系統,為一種以人工神經網路為架構,對資料進行表徵學習的演算法。表徵學習的目的為尋求更好地表示方法,建立更好的模型來從大規模為標記的資料中學習這些表示方法。深度處理的資訊會記的比較好,將資訊與已知經驗、知識,轉換成 make sense 的東西。深度學習可用於教會計算機一些人類需要大量反覆練習才能做到的事情。
現今,深度學習可應用在許多領域上,例如,在癌症研究中,深度學習可以用於自動檢測癌細胞的存在,以及應用於診斷和預測記憶相關疾病,如阿茲海默症。通過分析腦部影像數據和其他生物標記,深度學習算法可以幫助早期診斷這些疾病,並追蹤病情進展,這些模型還可以用來分析病人的認知功能,評估治療效果。
此外,深度學習模型,特別是循環神經網絡(RNN)和長短期記憶網絡(LSTM),被廣泛應用於模擬人類記憶過程。例如,這些模型可以用來模擬和理解工作記憶、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的相互作用,幫助研究者探索記憶的編碼、存儲和檢索機制。在教育心理學的部分,深度學習可以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預測學習成效,並提供個性化學習建議。例如,通過分析學生在學習平台上的行為數據,深度學習模型可以識別學習困難並提出針對性的干預措施。
參見:#用場合(景)來回憶
此法又稱作記憶宮殿(memory palace)或羅馬房間記憶法(The Roman Room Technique)。
在自己所熟悉的心智空間中將所要檢索、提取的訊息找出來。記憶一系列多件事物時,把需要記住的每一件事物與已經很熟悉的場所以心像方式連結,以視覺影像加強記憶。因此回憶時,只要回想這個場所的每一個位置,便能順利地將訊息提取。
簡單來說,位置記憶法就是先準備好一組熟悉的系列位置,例如,從家裡走到學校的途中,依序會經過火車站、公園、警察局、7-11、咖啡店等,這些是我天天會經過的地方,在心中都有很清晰的畫面,這樣就可把要記憶的東西一一放到這些位置上,並想像那些畫面,與之融合、互動。
比如有天我想去超市買牛奶、泡麵、衛生紙、土司、電池,不需要寫下來,只需先在心裡把他們一一與那些位置連結,想像火車站中有一群乳牛陸陸續續走出來的畫面(聯想到牛奶),然後是公園的小池溏變成像碗大泡麵一樣,裡面都是麵條,接著是警察局中有警察先生在警衣中塞入很多衛生紙當作防彈衣。想像的內容即使怪誕甚至不合常理也沒關係,重點是讓自己可以有很深刻的印象。
最後到了超市,只需在心中沿著上學的路再走一遍,一一「觀看」回想各位置之前想像的畫面,就可以想起需要買的東西。這個方法看似簡單,也好像有點無厘頭,但它最厲害的地方,是在要記憶很多東西時,特別是需要依序記憶者,在經過一些訓練後,可以記得很快,而且輕易地記得更久、更好。
睡眠與記憶
編輯- 由這篇論文可知道,睡眠對記憶鞏固(memory consolidation)扮演著重大的角色,其中又以深層睡眠(deep sleep)最為重要,又科學家發現在步入中老年後,人們深層睡眠的時間會逐漸縮短,因此科學家相信深層睡眠與深層記憶有強烈的連結性,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科學家發現,他們設計的聲音刺激能有效改善高齡受試者深層睡眠的品質,也提升了他們在記憶力測驗時的表現。研究中共有 13 名 60 歲以上的受試者,他們在晚上睡眠期間,若有接受研究人員所設計的聲音刺激,記憶力測驗時的表現會大幅改善。在以往的實驗中都是以年輕族群為受測者,本次實驗首次證明此法也可以運用在高齡者身上。
- 睡眠有助於加強前瞻式記憶,所謂的前瞻性記憶便是將來甚麼時候要做什麼事的記憶,口語上來說就是意圖、想要、目的。先前已經有實驗證實「目的」只有在尚未被完成的情形下會被記住。睡眠有助於強化前瞻性記憶。若目的在睡前已經被完成,那麼睡眠對於前瞻式記憶式增益會消失抑或會再次被喚醒。以下摘取自論文的實驗內容:
- 實驗一:在晚上時,受試者會得知一些具有暗示性的字語,並被告知他們將在睡前的兩小時(但是有部份受試者不會睡覺)要在一個測驗中偵測出這些文字。而在兩天後,他們會接受一個突然而且相似的測驗,但結果顯示,睡眠組與清醒組的前瞻性記憶表現並無顯著差異,無論在注意力集中與否的情形下,兩組都僅能偵測出很少的提示文字,這個實驗指出睡眠對於記憶已完成的目的並無幫助。
- 實驗二:與實驗一唯一不同之處是,會在受試者做完第一場測驗後,告知受試者兩天後還有第二場測驗。但此時睡眠亦不足以增強已完成目的的記憶。
- 實驗三:在受試者在得知暗示性字對的同時,被告知了接下來要做兩場測驗。結果在第二場測驗中,睡眠確實對前瞻性記憶有幫助。同時,未眠的實驗者中,較專心的人則有比較好的表現。
- 結果顯示睡眠對前瞻式記憶的增益需滿足兩個條件才可以達成:一、給予字對之後,就必須告知受試者實驗目的。二、這個目的需在睡眠之中具有活躍性。即在被告知的情況下,睡眠的確有助於加強前瞻式記憶。
睡眠中的記憶機制
編輯- 睡眠的時間和品質會影響一個人的記憶能力。儘管已有研究證實,記憶會在睡眠期間被修剪及儲存,此領域仍有許多未明議題。目前專家共同接受的是,睡眠對於鞏固記憶有影響,但是不一定適用於所有類型的記憶。
- 以「陳述性記憶」來說,睡眠似乎對此種記憶的長期保留非常重要;反之,對於更簡單的條件反射如「將刺激之間的關聯或對刺激的反應聯繫起來」的記憶,睡眠造成的影響較小,但仍有助於這種類型的記憶。
- 記憶通常分三個部分來考慮:Acquisition(獲得)、consolidation(整合)、recall(回想)。當我們醒著時,獲得和回想就會發生;整合則是在清醒和睡眠期間都會發生,即將記憶從短期的緩衝式記憶轉移到長期記憶中並通過學習更新信念和一般知識。
- 在三種類型的睡眠:輕度睡眠、深度睡眠、REM 睡眠中,記憶似乎都能鞏固和形成,不過關於 REM 睡眠對於記憶鞏固的影響,仍有許多分歧。
- 早期的科學研究發現, REM 睡眠似乎沒有在記憶鞏固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為 REM 睡眠階段比任何其他睡眠階段更接近清醒,即使腦部有受傷、或用藥物限制 REM 睡眠的人,也都沒有記憶上的問題。然而,最近的研究結果和早期研究的結果不太一樣。有專家利用腦電圖發現,經過學了很多東西的一天後,REM 週期的長度經常增加。這表明大腦在 REM 睡眠期間可能是為了消化學習的東西而休息。再者,有研究顯示如果獲得更多的是陳述性記憶,REM 睡眠時間的增加將更為顯著(需要更多休息以記住更多事物)。另外,對被剝奪了REM 睡眠階段的動物進行實驗,也發現這些動物無法學習新事物。
- 但意外的是,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等組成的科研小組利用老鼠進行的實驗發現,儘管持續睡眠不足會導致記憶力下降,但如果給予腦部一定的刺激,無需睡眠也能提高記憶力。該成果可能會顛覆「穩固記憶力需要睡眠」這一定論,科研人員通過修改基因,培育了一批只要大腦受到光照,傳導功能就開始活動的實驗鼠。即使干擾他們的睡眠,只要給予光感刺激,仍會形成記憶,記憶力也比睡眠充足的普通老鼠更爲持久。(此實驗發表於2016/5/26日的美國科學雜誌網路版)
夢對記憶的影響
編輯- 有一種說法是,夢是進化結果、大腦對記憶內容的整合、以及預示未來可能出現的事情。可以把他理解為大腦自主進行的應急演練,而能做夢的生物個體會擁有更高的生存機會。此外,人的人格在夢中和清醒時一致,只是夢境中人比清醒時更為放鬆,人格受到的障礙和防禦減少,能夠表現得更真實;且有研究顯示,前一天做過的活動很可能在做夢者的夢中出現。
- NREM 睡眠中的夢是零碎的;但REM 睡眠中的夢通常是連貫的。目前,研究人員已經大致確定腺苷積聚是睡眠影響記憶形成的主因,而咖啡因是一種減輕腺苷作用的物質,這就是為什麼為工作、學業忙碌的人們需要喝這麼多咖啡或能量飲料。在對老鼠進行測試的研究中發現,睡眠中斷會導致新的記憶形成困難,這可能是許多因酒精消耗代謝、呼吸暫停而導致睡眠中斷的人記憶形成較困難的原因。也有研究證據表明安眠藥會抑制記憶的鞏固,因為安眠藥服用者很難記住服用藥物前一天學到的東西。
- 許多問題或假設研究睡眠究竟對記憶的形成與儲存造成多大的影響。例如,如果一個人經歷了特別難忘的一天,其接觸了許多新刺激,這是否意味著大腦需要睡得更久才能容納比平時更多的記憶?到底要睡多才能維持記憶形成與儲存的最高效率?清醒時是否也會做夢?等等,很多問題與假設現在都還在研究中,就連夢境的形成都還有些許爭議。
- 因此,睡眠、記憶、夢境這三者的交互關聯時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全部說明清楚。但是就目前研究所獲得的數據,我們也越來越知曉睡眠過程中的腦內活動(期間就包含記憶及夢境形成),其他也有許多實驗對睡眠進行細節的研究,例如發現減少睡眠不會影響視覺工作記憶,但會影響思維過濾及注意力集中的能力等等,總之,對於睡眠與記憶與夢境來說,以目前專家們的研究趨勢來看,應能在不久的將來就能解開更多未解機制之謎。
記憶與疾病
編輯對於人類來說,自小到大累積而來的經驗、感受等,不僅僅塑造了「記憶」,更影響「自我」的形成。研究指出,陳述性記憶中分做情境記憶及語意記憶兩種。
情境記憶:對形成自我意識的影響較大。因為情境記憶被認為包含了重新體驗一個人過去的經驗,從而提供記憶的所有者個人敘事的內容,也就是所有者的生活故事。
語意記憶:由情節記憶發展而來,與個人經驗無關,相反的較接近客觀的知識。
記憶與自我的關聯緊密,所以在臨床上,許多導致自我意識喪失的疾病,其病因往往與記憶缺損息息相關。以下將對部分疾病進行深入的介紹及分析。
思覺失調症與記憶
編輯思覺失調症,舊譯精神分裂症,核心特徵為知覺能力的缺乏。而其所缺陷的知覺功能包括:工作記憶、長期記憶、口語敘述記憶、語意處理過程、情節記憶、注意力、學習能力(尤其是語言學習)。其中最明顯的是言語記憶的缺陷。
吳月梅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逐項記憶與要旨記憶的功能研究》[3]中,探討了思覺失調症患者在記憶方面的資訊正確性。她藉 DRM 典範記憶(D、R、M分別指Deese,Roediger,以及McDermott三位學者)的實驗方法,瞭解患者記憶中的逐項記憶、要旨記憶、無關假警報反應是否有異常,並且評估患者可能有的神經心理機制。
- DRM 典範利用一組有共同核心概念的字詞來實驗,這一組字詞有一半給受試者看,一半沒有讓受試者看過,接著再把所有字詞拿出來請受試者去回憶看過哪些字詞。由於同組字詞在概念上很相近,受試者往往會錯認出一些不曾看過的字詞。例如讓受試者看「棉被」、「休息」、「床鋪」,結果受試者可能也信誓旦旦地說他看過「睡覺」或是「枕頭」。
- DRM 典範利用一組有共同核心概念的字詞來實驗,這一組字詞有一半給受試者看,一半沒有讓受試者看過,接著再把所有字詞拿出來請受試者去回憶看過哪些字詞。由於同組字詞在概念上很相近,受試者往往會錯認出一些不曾看過的字詞。例如讓受試者看「棉被」、「休息」、「床鋪」,結果受試者可能也信誓旦旦地說他看過「睡覺」或是「枕頭」。
實驗總共有 40 位慢性思覺失調症患者,與 30 位正常受試者參與本研究。結果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在智力、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與語意記憶、以及執行功能等測驗表現均顯著較正常受試者為差。患者在要旨記憶相關項目之錯誤再認率表現明顯低於正常受試者,而逐項記憶與無關假警報反應的表現,則與正常受試者無明顯差異。
此研究除了證實逐項記憶與要旨記憶是兩種不同型式的記憶系統,且認為思覺失調症患者逐項再認能力並未受損,但由於要旨記憶受損,影響其記憶功能,因此在臨床應用上,此研究建議未來評估思覺失調症患者記憶功能時,應著重於評估患者要旨記憶的能力,並以此為加強輔助治療目標。
解離性身分疾患與記憶
編輯解離性身分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又稱解離性人格障礙,多重人格障礙,顧名思義,是當一個人同時擁有二或以上人格的精神疾病。解離性身分疾患者大多數在幼時都受過極大的心理創傷(家庭暴力、霸凌等),研究顯示約百分之九十的解離性身分疾患者在受到造成人格分裂的心理創傷後會經失憶症[66],而當中又有部分在經歷兒時重要、印象深刻的事件時也有失憶症的情況發生。患者表示,在失憶症後,這些記憶後來會以體感(somatosensory)與回憶片段的方式被取回。這表示解離性身分疾患者和創傷症候群患者有一個相同之處——在回想有關心理創傷的記憶時會反覆感覺到當時的情緒,不過解離性身分疾患不只會心理創傷的記憶有體感,對於非創傷但是使其印象深刻的事件也有同樣的反應。
一般來說,解離性身分疾患的各個人格之間的記憶是不共享的,這也會造成患者的記憶呈現片段狀(memory fragmentation)。但是荷蘭哥羅寧根大學的心理學家Rafaele Huntjens在研究中發現,人格之間的記憶是以一種微妙的方式聯繫起來的,他找來了解離性身分疾患者並先要求主人格與第二人格回答20道有關他們自己的喜好(最喜歡的飲料、最好的朋友等)與曾經做過的事(出遊、約會等),之後請主人格代替第二人格作答,選出與第二人格相同的答案,測試患者是否能夠知道其他人格的喜好與記憶。而大多數患者都無法正確地回答出另外一個人格的喜好,有些甚至無法作答。不過Rafaele Huntjens再次進行了實驗,這次同樣的患者的主人格需要看螢幕上秀出的字,若該詞彙曾經出現過,就要用最快的速度按下「是」的按鈕,反之則按「否」,其中的單詞有些是前面請第二人格作答問卷的答案。出人意料的是,在這樣的反應測驗下,主人格在看到第二人格曾經作答過的單詞時,按下「否」按鈕的速度明顯比絕對未曾出現的單詞還要慢。結果顯示了主人格的確「識別」了第二人格的記憶,這也是在看到第二人格作答所填寫的單詞時速度明顯的變慢,也表明了主副人格之間其實記憶是互通的,只是因為某些原因導致人格之間在有意識時無法統一記憶。
失憶症(Amnesia/ Amnesic syndrome)
編輯失憶症(Amnesia),是一種記憶混亂的疾病,主要為喪失記憶,包含喪失部分記憶或喪失全部記憶。而失憶症之症狀除了丟失記憶以外,還可能無法記住新的資訊以及出現虛假記憶。一般不會有生理方面的併發症,但會對生活產生影響,包括社交、學習和工作等方面。[67]失憶症可以依可恢復性、遺忘的類型和成因分成不同種。失憶症患者可能會忘記某些事件、訊息或是個人過去的經歷,患者大多知道自己是誰。失憶症可能是永久的,但有時也會突然回想起來。喪失部分記憶不會影響患者的智力、判斷力、個性或是個人特質,他們一樣能看懂文字、聽懂語言。失憶與失智的不同在於失憶僅僅是失去記憶,但失智則伴隨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
造成失憶症的主要病理是海馬迴及附近組織受到器質性的傷害後,造成海馬迴等細胞的凋亡、萎縮及退化。其次是供應海馬迴的血管受到傷害而影響供應的血流量,血管可能因為壓迫、痙攣、發炎、水腫、粥狀硬化等等原因造成血管的管徑狹窄,導致血流量的不足,使供給的血氧及血糖量的減少也會造成海馬迴細胞的慢性凋亡,而導致記憶的衰退。因大腦損傷所引起的失憶症稱為「神經性失憶症」,原因包括中風、腦炎、大腦缺氧、酗酒、腦部腫瘤、退化性神經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等)、癲癇以及藥物等,要針對不同的原因做不同治療。
心理壓力以及心理疾病也可能引發失憶,又稱為「心因性失憶」,當人在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或是心靈創傷時,在不自覺中將可能造成傷害的事件從意識中抽離,多半發生在青少年或是年輕女性,通常患者不會出現生理症狀,有時僅侷限在特定時段的記憶喪失,且忘記的內容多為關於自我身分如職業、姓名等資訊,但如果是已經學會的技能如開車、烹飪卻仍會記得。患者在過了一段時間有可能會突然自行恢復。
依照失憶可恢復與否:暫時性失憶以及永久性失憶。
- 暫時性失憶:
- 通常是海馬迴短暫缺血而引起,當血流供給穩定後就會恢復。短暫失憶的持續時間可以是幾秒、幾分鐘,或幾小時。
- 暫時性全盤失憶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長達數小時,患者看來清醒但困惑,無法記住新的東西,所以會重複問同樣的問題。恢復後不記得在此段時間發生之事。
- 車禍或腦外傷:車禍傷者若腦部受到損傷,可能不記得當發生車禍時的情形,或是車禍前或後的幾分鐘或數小時。
- 癲癇:特殊型態的顳葉性癲癇(partial complex seizure),會影響意識而有短暫(幾秒或幾分鐘)的失憶。
- 酒醉:喝得爛醉後,第二天忘記前一天所發生的事情。
- 大腦缺氧:呼吸窘迫症或一氧化碳中毒都可能導致大腦缺氧(供血不足),發生失憶現象。
- 腦腫瘤:腦腫瘤若長在海馬迴附近,也會影響患者記憶。
- 心因性失憶:因為壓力或是心理因素所造成的短暫失憶,通常會自行痊癒。
- 安眠藥:主要是苯二氮䓬類(benzodiazepines)導致的失憶。安眠藥除了服用後嗜睡或注意力降低而造成短暫失憶外,藥物本身有時也會造成失憶。但是各種安眠藥產生這種副作用的情況不一,也因人而異。所以如果有重大事情或決策時,最好不要服用安眠藥或鎮靜劑。
- 永久性失憶:
- 若腦部嚴重受創或疾病造成患者症狀難以恢復,即會造成永久性失憶。
- 最著名的病例應該是1957年由斯科維爾(Scoville)和米爾納(Milner)報導的一位名為亨利·莫萊森(常被稱作H.M.)的患者[4]。H.M.的主訴是長期嚴重癲癇病和雙顳葉切除(雙側MTL都被切除)。結果, H.M.雙側海馬結構和外鼻葉皮質都受到了損害。H.M.智力、感知力和表達能力都正常,但他無法學習新詞彙和新事物。他是第一個記錄完整的順向失憶症病例,並且一直自願參與研究,直到他在2008年去世。
- 另一個病例是患者E.P.,他患有嚴重的遺忘症。在進行3 個詞的簡單句學習測試中,他在12周以上24項連續學習的過程中表現較好,但當問及是否對答案確定時,他卻不是很肯定。研究者Bayley和Squire認為他的學習過程就像需要程序記憶幫助的過程;E.P.無法在3字句的某一詞改變或順序改變時作出正確回答,因為他的回答多數源於「習慣」。Bayley和Squire稱E.P.學習現象可能發生在新皮質,並且它的發生不需要認知性的知識。他們猜測當場景反覆時信息可以直接由新皮質接受(由海馬體投射的信息)。這個病例證明了從描述性記憶中分離程序性記憶的困難,並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順向失憶症的複雜。
依照遺忘的類型:順行性失憶與逆行性失憶。
這兩種失憶症的成因為腦部受到外力傷害或是腦部的病毒感染,進而影響到人的記憶。 順行性失憶症是在腦傷後難以學習新事物,而無法形成新的記憶。逆行性失憶症,則是難以回憶起腦傷前所發生的事情。
- 順行性失憶(anterograde amnesia):
- 台灣本土案例為筆記本男孩陳宏智。他在高中時車禍腦部重創,造成智力與記憶退化。智力只有國小生程度,記憶則只能記住十分鐘內發生的事,所以隨身攜帶筆記本並寫下發生的瑣事[68]。這就是一個順行性失憶的案例,無法創造新的記憶,或短時間內就會遺失新記憶。
- 另一知名案例為亨利·古斯塔夫·莫萊森(Henry Gustav Molaison, H.M),一位為了治療癲癇而以手術切除部分腦組織的病患。H.M 在手術後的性格與智商都與手術前無太大差異,卻出現很嚴重的順行性失憶症狀,很快就忘記不久前才發生的事。
- 逆行性失憶(Retrograde amnesia):
- 又稱後向性失憶,即失去受傷之前的記憶及追溯過往資訊的能力,但不影響受傷後產生新記憶的能力。剛才所提到的 H.M 除了有順行失憶的症狀外,同時也有一定程度的逆行性失憶。他雖然能夠記得兒時的回憶,但沒辦法回想起手術前十幾年的記憶。
-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失憶症者似乎是同時擁有兩種不同回憶的能力:有意識的回憶與無意識回憶的能力。他們可以表現正常的內隠記憶與程序知識,但對於外顯記憶及陳述知識的能力卻嚴重欠缺。
在實際案例當中,較多患者患有順行性失憶,而逆行性失憶的案例較少,然而在某些案例中這兩種失憶症同時發生,如下。
- Clive Wearing的案例
- 他在1985年感染了感冒病毒,並引起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使他同時患上了逆行和順行性失憶症,造成了他每天都會被「重置」。在患病後,Clive 依然擁有鋼琴家的音樂才能、能指揮合唱團,也還認識陪伴他多年的妻子,但是會認為是隔了很長的時間才見到妻子,或是在回顧之前寫的日記時會認為是假的。
Clive Wearing的紀錄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_P7Y0-wgos
依照成因:器官性失憶以及功能性失憶。
- 器官性失憶:
- 大腦因受創傷或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造成掌管記憶的海馬迴功能被破壞,也有可能是因為服用特定藥物(例如:Stilnox,使蒂諾斯安眠藥)造成。針對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一般常見的假說和腦神經損傷相關,有兩個著名的假說:一個是β澱粉樣蛋白(Amyloid Beta)在腦中的神經突觸過度堆積形成Aβ寡體(oligomer),影響突觸功能並伴隨發炎反應,導致神經細胞受傷或死亡。另一個是 Tau 蛋白假說,tau 蛋白與為一種微管相關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 MAPs),主要在神經元內被發現,可維持軸突微管的穩定性和必要的靈活性。tau 蛋白若過度磷酸化會導致神經纖維纏結,使神經元內的微管瓦解以致細胞骨架失去功能,最終導致神經元死亡。
-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長期酗酒,身體嚴重缺乏維他命 B1,導致大腦受到損傷。輕微患者會出現暫時性的記憶缺失,例如酒醒之後斷片(註一),完全不記得醉倒前發生甚麼事情,而情況嚴重者會造成永久性的失憶,稱為柯沙寇夫症候群(Korsakoff's syndrome,又稱綜合健忘症)。
- 功能性失憶:
- 心理因素,例如心理防衛機制,將童年所經歷過的過往,統合成一套用來保護自己的原始防禦機制。此機制傾向讓人類自我欺騙,發生在為了掩飾、偽裝真正的動機,或否認對我們可能引起焦慮的衝動、動作或記憶的存在的時候。此機制藉由扭曲一個人所感知到或所擁有的知覺、記憶、動作、動機及思維,或完全阻斷某一心理過程而防禦自我免於焦慮。因此,心理防禦機制可以說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保護法。
- 註一:關於斷片
- 所謂「斷片」通常被稱作酒精中毒性昏迷,這是一種可能帶來嚴重後果的現象。正如病名所言,在發生斷片的期間,記憶會斷斷續續,部分喪失。症狀稍輕的飲酒者只會片段地喪失部分記憶,而最為嚴重的狀況則是完全不記得該段時間發生的事。在相同酒精使用量下,女性斷片的程度大於男性,此原因來自於她們的體型總體上比男性小,體脂更高,代表她們的身體缺少水來調劑攝入的酒精,所以她們血液中的酒精濃度相較於男性上升的更快。根據研究發現,使女性斷片的飲酒量較男性少。2015年的一項研究也顯示,女性比平常的量多飲約一杯的程度,就比男性喝到斷片的機率高出百分之十左右,這也穎發新一輪對於職場中酒桌文化的思考,以性別的角度探討此種文化是否是一種陋習,又或者只是另外一種工作的模式與場域。
- 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都以為只有酗酒的人才會喝到斷片,但現在科學證實這並不全然為酒精造成。大腦活動部分喪失而影響記憶形成才是斷片的原因。人們相信海馬體(集合訊息並形成記憶的腦部構造)受到了暫時性的損傷,因而沒辦法形成新的記憶。
- 在大鼠實驗中,科學家發現在一定量的酒精攝入後,部分海馬體的腦細胞還能維持運作,產生原先負責產生的部分記憶。如果繼續攝入酒精,則最終細胞便全數停止運作,而無法產生記憶。這就解釋了只有部分記憶喪失的「部分斷片」。除了海馬體,向海馬體提供訊息的大腦額葉和杏仁核,也在飲酒時也受到了抑制,而此二區域分別負責在我們集中注意時進行理性思考,以及向我們警告危險事物的存在,這也解釋酒醉的人為何易做出特殊、危險的行為。
- 註一:關於斷片
失憶症患病由輕至重的過程
- 輕度患者:
- 容易忘了剛才發生的事,而很難學習新東西。雖然能和一般人一樣正常上下班,但偶爾會迷失熟悉的路徑,工作效率也會明顯退化,無法處理一大堆的信函或帳單,較無法應對出差、旅遊,或規劃事情(如辦宴會)等大量資訊的活動。
- 中度患者:
- 健忘的情形加重,漸漸地忘記以前的記憶。對一直重複同件事,或不斷問同樣的問題,如認為沒吃飯而要求家人再給。行為失控,常漫無目的行走,無法規範自身做計劃好的事情;情緒易激動、陰晴不定;思考混亂,會編造自己說的話,容易產生妄想及幻覺等。
- 重度患者:
- 連周遭親友都不認得,失去與人溝通的方法,會沒來由的亂叫、打人,完全無法自理生活,嚴重至連行動及吞食都不會,需要家人抱上下床及插胃管進食。
- 幫助腦受創的病人恢復記憶,可以利用熟悉的事物幫助病人回憶。而治療失憶的方法是,讓病人將事物及重要的訊息寫在記事簿上,定時翻閱及提醒自己要做的事情。主要是幫助病人學習新事物,利用腦部的剩餘功能去補足受損的記憶功能。
- 病人需要一段時間重複及熟練地使用此方法,學習時間視乎病況而定,應避免給病人過長及複雜的指令,其家人親友要有耐心協助。
- 部分人在情緒激動或壓力太大的情況下,如劇烈疼痛、強光照射、過度驚嚇,皆可能發生暫時性失憶,甚至像上台過度緊張而導致的忘詞也是。
常見的失憶症疾病:
以下的失憶症可以透過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治療,例如催眠(Hypnosis)等,並會在後面詳細介紹下列失憶症。
童年失憶症
編輯童年失憶症(Childhood amnesia),又稱嬰兒經驗失憶,是指成年人無法提取 2 到 4 歲之前的情景性記憶(對情景或事件的記憶),且隨著時間流逝,成年人對 10 歲之前的記憶可能會比想像中還差 [69]。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和語言學家幾十年來都百思不得其解,而心理治療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也是如此,並因而在 1910 年創造了「童年失憶症」或「嬰兒經驗失憶」一詞。因為兒童的自我意識差不多從兩歲時開始快速發展,因此部分學者認為,認知自我的發展會對早期記憶的編碼和儲存產生影響。
- 語言能力的影響
- 六歲以前是發展語言能力的時期。科學家曾經做過實驗,發現 26 個月大的幼兒對於一個事件的記憶,在五年以後仍然存在。但是小於 26 個月大的幼兒,可能因為當時無法描述這個事件,導致他們五年後無法記得這件事。這代表我們失去嬰幼兒期的記憶可能也與語言能力有關,因為當時(幼兒期)的我們無法對事件的記憶轉換成語言。
- 另外,當小孩轉述一個記憶時,也在學習語言表達,讓別人可以理解他想說的事情。如果他描述的是一個家人都有參與過的事件,像是一起去遊樂園玩的經驗,家人就可以幫忙他,增加他對這個事件的記憶,像是何時發生的,做了什麼事等等。如果越多幫忙,記憶就能延續越久。
- 文化背景的影響
- 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王琪(Qi Wang,音)收集了來自中國和美國的大學生的數百個回憶。普遍的基於國別的印象表明,美國同學的故事普遍更長、更詳細、且更明顯的以自我為中心。而另一方面中國同學的故事則更加簡潔、更基於事實;平均而言,他們比美國同學記憶開始晚六個月。在東方文化中,童年的記憶並不重要。人們常說"你管這個幹什麼?"如果身邊的人告訴你這些記憶對你很重要,你就會記住這些事情。
- 海馬體
- 或許,當我們還很小的時候,海馬體尚未發育成熟,因此我們無法對一件事情形成豐富的記憶。幼鼠,幼猴和嬰兒在生命開始的頭幾年都會持續向海馬增加新的神經元,而與此同時,我們也都像嬰兒一樣無法形成長久的記憶——似乎當我們停止增加新的神經元時,我們便突然之間能夠形成長久的記憶了。
- 但是,發育不完全的海馬體使我們喪失長期記憶的能力,童年發生的事情往往能夠持續在我們成年後影響我們的行為,一些心理學家因此認為,即便我們忘記了一些事情,它們也一定還徘徊在記憶的深處。「這些記憶或許留存在某些無法接觸的地方,但是這點很難通過實踐證明。」
- 有些研究表明,兒童從 1 歲開始就能記住特定事件,但隨著年齡增長,這些記憶可能會衰退。大多數心理學家對童年期遺忘消退的定義有所不同,部分學者將其定義為「可以提取最初記憶的年齡」,通常是 3 至 4 歲,但有些個案落在 2 至 8 歲。
在分析童年失憶症時,觀察幼兒期記憶在編碼、儲存和提取上的變化,相當重要,以下三種不同的記憶提取方法,會影響其回憶內容:
- 線索回憶
- 線索回憶是指藉由幫助提取線索而進行的回憶。在此類研究的基本形式中,實驗者會給參與者一個單字,參與者則以他們覺得相關的最初記憶來回應。這種方法一般估計消退的年齡在 3 到 5 歲左右,但也可能因個體而有所不同。然此方法存有一些異議,因為每個單字線索涵蓋過多記憶,所以很難辨認這個記憶是否為他們最初的記憶,又或純粹只是第一個聯想到的記憶。如果實驗者要求參與者特別使用童年記憶或與線索相關的最早記憶,則年齡估計會落在 2 至 8 歲。但即便採取這種方法,線索回憶也只適用於:「參與者將該單字引入詞彙量的幾個月後所形成的記憶。」研究者 Bauer 和 Larkina 在 2013 年使用線索回憶方式,要求兒童和成年人陳述與該詞相關的個人記憶,並陳述其最早發生的時間。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年幼的孩子需要較多提示和線索,而兒童及成人最早提取的記憶則大約在 3 歲。
- 自由回憶
- 此為記憶心理學研究中的特定範式。實驗程序是以逐字、逐詞、逐句呈現或直接給予受試者記憶材料的列表,之後提示受試者,以任何順序回憶這些項目,並將記得的字詞說寫出來。至於受試者的回憶時間並無固定,有的實驗者會要求受試者想到無法再想起任何材料為止。而對於童年失憶症,自由回憶是實驗者向個人詢問他們最早記憶的過程,並允許其自由回應。當以線索回憶的方法指示人們回想最早記憶時,結果與自由回憶相比並沒有發現顯著差異。然而自由回憶有一個好處:「每個問題都能獲得回答」,從這點而言或多或少可以反過來引出早期記憶。
- 竭盡式回憶
- 竭盡式回憶中,參與者會被要求記錄他們在特定年齡之前能夠觸接的所有記憶,這種方法與自由回憶相同,奠基於參與者無任何線索之情況下進行回憶。相較上述兩種方法,竭盡式回憶更能清楚地了解從幼兒期至今所倖存下來的記憶量。但對於必須花長時間來回憶童年事件的受試者來說,這無疑是一項艱鉅的任務。至於詞彙線索和訪談中,並未於線索回憶和竭盡式回憶間發現明顯的差異。
間隙性失憶症
編輯- 間隙性失憶症(Lacunar amnesia)是指對某一特定事件的記憶喪失,這種特定形式的失憶症是由負責我們記憶和情緒的邊緣系統的大腦損傷所引起的。當損害發生時,它會在大腦皮層區域的記憶記錄中留下了一個空白或一個缺口。人們普遍認為失去記憶中的某些情緒可能會在沒有回憶起事件的情況下被觸發。
- 據瞭解,間隙性失憶症在某些情況下也可歸因於酗酒、戒毒和戒斷。使用這些物質後,一個人可能會暫時甚至永久地失去對某一特定事件的記憶。
- 史蒂文・詹森(《Mind Wide Open: Your Brain and the Neuroscience of Everyday Life》的作者)也指出:「科學家們認為,記憶是由大腦的兩個獨立部分捕獲和儲存的,即海馬體和杏仁核,前者是記憶的正常所在地,後者是大腦的情感中心之一。由於海馬體受損而無法形成長期記憶的人,如果他們的杏仁核完好無損,仍然可以形成對創傷性事件的潛意識記憶。」這可能與記憶的消除或重新鞏固有關。已有人試圖記住已經鞏固的記憶,並在所需條件下重新鞏固它們。
- 根據亞歷克斯・查德威克在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的談話:「一些科學家現在認為,記憶每次被激活都會有效地被改寫。對老鼠的研究表明,如果你在執行一個學習行為的過程中阻斷一個關鍵的化學過程,例如:推桿獲取食物,學習行為就會消失,老鼠不再會記得。從理論上講,如果你能在觸發特定記憶時阻斷人腦中的化學反應,你就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清除。想一想你和女朋友的可怕爭吵,同時阻斷這種化學反應,然後"啪!" 記憶就消失了。」
- 這種記憶再鞏固的想法也被用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案例中,以減輕或緩解與該疾病相關的症狀。
- 這種情況經常在刑事案件中被聲稱。受害者或攻擊者會堅持說他們已經失去了對有關事件的記憶,但他們其餘的記憶,包括前向和後向記憶,都保持完好,只有一個特定的記憶或對事件的回憶受損。這通常是與精神錯亂的主張配對或結合在一起的。
傷後失憶症
編輯- 傷後失憶症(Post-traumatic amnesia,PTA)是一種在腦部創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後立即出現的混亂狀態。由於大腦神經損傷,特別是在大腦顳葉中間地帶以及海馬體的受傷,而導致嚴重的失憶症。其中患者會喪失方向感,可能無法說出自己的名字、所在位置以及時間,且無法記住受傷後發生的事件。有些人頭部外傷後會產生傷後失憶症,例如在發生車禍時,會忘記車禍之前所做的事,但通常是短時間的失憶,大部分的人之後還是會恢復記憶。在傷後失憶症期間內,新的事件無法儲存到記憶中,大約三分之一的輕度頭部受傷的病人只能回想起一些事件,並且傷者的意識是「模糊的」。因為傷後失憶症除了典型的失憶症的記憶損失外還涉及混亂,因此有人提出將術語以「創傷後混亂狀態(post-traumatic confusional state)」作為替代。
- 傷後失憶症的嚴重程度與其持續時間直接相關,儘管持續時間較長並不一定意味著症狀更嚴重。腦傷患者的傷後失憶症持續時間是預測受傷長期影響的一個有用指標,此外還包括意識喪失(Loss Of Consciousness, LOC) 的持續時間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the Glasgow Coma Scale, GCS),後者用來衡量意識程度,得分越高,功能水平越高。得分3表示完全失去意識,而得分15表示正常功能。
- 在傷後失憶症持續的情況下:
- 最多一小時:傷勢非常輕微,預期將完全康復。患者可能會經歷一些輕微的腦震盪後症狀(例如頭痛、頭暈)。
- 1~24小時:傷勢中等,預期將完全康復。患者可能會經歷一些輕微的腦震盪後症狀(例如頭痛、頭暈)。
- 1~7天:傷勢嚴重,康復可能需要幾週到幾個月。患者可能能夠返回工作,但能力可能不及受傷前。
- 1~2週:傷勢非常嚴重,康復可能需要許多個月。患者可能會經歷長期的認知影響,如言語和非言語智力下降,以及視覺測試表現下降。然而,患者應該仍能夠返回工作。
- 2~12週:傷勢非常嚴重,康復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長時間。患者可能會表現出永久性的記憶和認知功能缺陷,且不太可能能夠返回工作。
- 12週以上:傷勢非常嚴重且伴隨顯著殘疾,需要長期康復和管理。患者不太可能能夠返回工作。
- 此外,傷後失憶症的兒童往往無法學習新的課業,且受傷前所學習的知識可能也無法記憶。傷後失憶症通常是可以逐漸減緩及復原的,不過最快需要六個月的時間,除此之外尚需搭配認知的復健,提供增進記憶的訓練。
來源失憶症
編輯- 來源失憶症(Source amnesia)是指能夠記住某一訊息或事實,但忘記了它的來源。換句話說,人們記得內容本身,但無法回憶起是在哪裡、什麼時候或如何獲得以前學習的訊息。來源失憶症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相當普遍——所有人幾乎每天都會經歷它,因為對於我們大部分的知識來說,重要的是記住知識本身,而不是它的來源,尤其在這個消息來源多樣且頻繁的現代社會。例如,某人記得一個健康建議(少吃油炸食物跟含糖飲料並多吃蔬菜水果),但可能無法記得這個建議是從醫生那裡聽來的、從朋友那裡聽到的,還是從某本書或電視上看到的。再者,來源失憶症的原因包括記憶處理中的注意力分散、記憶的自然衰退與對消息來源的重視程度不高等。任何年齡層的人都有可能經歷,但在老年人中更為常見。此外,額葉受損也會使人的源頭記憶出現缺陷,無法正確地將他們的知識歸結於適當的來源。擁有知識和記住獲得知識的背景之間的脫節很可能是源自於語義和情景記憶之間的分離,一個人保留了語義知識(事實),但無法說明獲得知識的背景。
- 記憶表徵反映了獲取過程中的編碼過程,而不同類型的獲取過程(如閱讀、思考、傾聽)和不同類型的事件(如報紙、思想、談話)會在大腦中產生知覺上不同的心理描述,當放在不同的檢索環境中時,就更難檢索到訊息是在哪裡學到的。研究指出,來源失憶症是由於對特定情境的記憶編碼不良所造成的,而不是對情境特定記憶的檢索不良造成的。這是因為內容必須與上下文一起編碼,以便將兩者整合到記憶中。由於編碼不當可能會導致來源失憶症,因此若編碼不正確,一個人之後不太可能檢索到特定的來源記憶。這也使得治療來源失憶症變得困難,因為資訊無法在大腦中正確整合。即使如此,專家還是研究出了一些預防策略,以針對高風險族群,教導他們如何提高消息來源之記憶與辨識能力。此失憶症提醒我們在記憶和處理訊息時,除了要記住訊息本身,同時也要重視它的來源,以便在未來需要評估訊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時有所依據。
暫時性全面失憶症
編輯- 暫時性全面失憶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是一種臨床上罕見的病徵。誘發原因有腦動脈缺血、腦靜脈充血、精神疾病、癲癇、偏頭痛等假說,甚至酒精也被懷疑是成因,但目前沒有確切的解釋。平均每十萬人就有十人無原因的出現此症狀,患者多為中老年人。
- 一般公認的 Caplan 診斷標準有:
- 病人發作時須有目擊證人在場,且其能夠描述發作症狀。
- 主要症狀是順向性記憶的喪失。
- 無意識障礙或局部神經症狀。
- 記憶喪失在 24 小時內恢復正常。
- 發作時沒有癲癇的症狀。
- 病人沒有喝酒、吃藥、或頭部外傷。
- 此失憶症狀是暫時性的,可能會重複提問相同問題或是無法正確認知自己身處何地,由於患者通常在數小時後恢復正常,難作進一步研究,發作時看起來一切正常,仍然能夠和旁人對話,唯短期記憶無法被儲存,暫時性失憶有時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兆,不宜輕忽。
- 實驗室檢查:
- Jacome 曾檢查 47 名暫時性全面失憶症患者的腦電圖,結果發現其中 30 名正常,17 名不正常,但這些腦電圖不正常患者為「非特異性的異常」,意思就是,他們異常的狀況並沒有相似性。因此從腦電圖來看,無法診斷出暫時性失憶患者。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也往往沒有異常,Hodges 和 Warlow 所報告的 114 個暫時性全面失憶症患者中,有 88%的人 CT 顯示正常,其他 12%的人顯示有深部小梗塞、腦室旁白質病變、或輕度腦萎縮,但這些部位的病變與暫時性全面失憶症並沒有直接關聯。因此臨床上的檢查仍以上述 Caplan 的診斷標準為主,其他的檢查(腦電圖、電腦斷層掃描)大多用來排除鑑別出更嚴重疾病的可能性。
- 治療與預後:
- 暫時性全面失憶症一般來說不需要接受治療,發作時也不用限制其日常活動,暫時性全面失憶症為一過性的症候群,極少復發。在不同追蹤時間的研究,暫時性全面失憶症的復發率不一致,有高達 26.3%,也有低至 2.9%的,平均每年復發率約 2.5 至 5.8%(17)。研究結果顯示暫時性全面失憶症病人以後發生腦中風、癲癇和死亡的危險性並不比同年齡的正常人高(5,11,16)。因此大體來說,暫時性全面失憶症是一種良性的臨床症候群。
- (參考資料:暫時性全面失憶症-臨床特徵、致病原因與預後,馮清世著)
解離性失憶症
編輯-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第四版的診斷手冊,解離症被分為四大類,分別為:
- 解離性失憶症(Dissociative Amnesia):又稱為心因性失憶症,指個體出現無法回憶重要的個人資訊,這種失憶超出了正常的遺忘範圍,通常與創傷或壓力有關。
- 解離性迷遊症(Dissociative Fugue):又稱為心因性迷遊症或解離性遁走症,特徵是個體突然、意外地離開家或日常活動場所,期間對自己的身份有部分或完全的失憶,無法回憶起過去的事件,並且會出現對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的狀態,或創造、採用一個新的身份。
- 解離性人格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又稱為多重人格違常,特徵是個體表現出兩個或更多彼此獨立的身份或人格狀態,且至少有兩個這樣的人格狀態,反覆控制個體的行為,伴隨著個體無法回憶起重要的個人資訊。
- 自我感消失症(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特徵是持續或反覆出現自我感消失或現實感消失的經歷,個體感覺自己像是外在旁觀者,在觀看自己內心或身體的感受。
- 其中解離性失憶症是最常見的解離症。
- 解離症是當人在面對龐大的社會心理壓力、傷害時,又或是經歷重大創傷後,病患為了逃離可怕的現實或擺脫不愉快的經驗所啟動的心理防衛機制,透過個人意識、自我認同或是行為協調的短暫性改變來迴避傷害,以免使自己情緒崩潰或是身心受創。但當解離過程失控時,可能造成各種解離性疾病,這會使得個人意識、記憶、身份,或對環境知覺的認知被破壞,其症狀有失憶、失去自我與現實感、身分認同混淆甚至出現多重人格等。而在某些情形下,受到外在環境刺激、內在創傷情緒的雙重影響下,可能會瞬間讓這份心理壓力自動解離成為許多自我,由於這會干擾記憶提取的功能,就有可能導致患者離解出部分人格來承受「消失」的記憶,或進入未被原先人格察覺的另一個人格中。嚴重的患者可能陷入茫然、迷離的狀態,而忽視了自己的存在。大多數解離症會猝不及防的發作,但也恢復得快,多數患者病情不會持續超過一年,但據統計如果發病超過一年,超過一半的患者可能會持續有此症狀超過十年。
- 一般人在承受心理壓力或遭遇心靈創傷時,會感覺到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但隨著時間流逝和事物的變遷,這種痛苦會逐漸淡化或被遺忘,不過這並非是指壓力和創傷就此消失,是人們在這調適的過程中將它們轉移到潛意識裏,此稱之為「潛抑」作用。當然這種寧靜調適的能力還是有限度的,若此障礙的程度太大,有些人就會發生失憶現象。例如在目睹到極血腥的殺人事件後可能會藉由失憶避免回想起當時的恐懼,這雖然能避免憂鬱自傷或心智瘋狂等危險,但也導致了失憶現象,即解離性失憶。
- 解離性失憶最常見的症狀是忘記個人身份,但對一般資訊的記憶則是完好無缺的。例如說他會忘記他是誰、家住哪裡、要做什麼,然而基本的語言能力和生存能力通常不會喪失,而且主要是失去「過去的記憶」。患者會無法回憶創傷性事件之前的生活或人格,少數案例會直接離開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失憶症患者無法因為別人告訴他們記憶就恢復,他們需要自行主動找回自己的記憶。在所有解離性失憶症患者中,多數為青少年、年輕人,而女性也普遍多於男性。
- 由於解離性失憶症是內心的壓力造成,是一種因心理因素所導致的疾病,所以外在檢查大多不能檢查出腦部受損的情況。也就是說,解離性失憶症病人都是「自己想要遺忘記憶」的──此處的自己指的是失憶前的自己。雖然解離性失憶症是精神病的一種,但往往都對於患者本人有幫助,如遺忘家暴、性暴力、目睹的重大犯罪等,部份失去記憶後的患者會想要取回記憶,但卻會因試圖取回記憶的行為而受到痛苦。迄今對於此症狀的病發無法用生理解釋且眾說紛紜。另外,有些研究報告指出,在反社會人格者、藥物濫用者或長期酗酒者等個案中,較容易被發現此症狀現象。
- 解離性失憶可以分為四類:
- 選擇性失憶:患者對自己在某個時段所發生的事情,會選擇性地記得某些部分,而選擇性的忘掉某些部分。
- 局部性失憶:患者在某些創傷事件後不久,對某個時段所發生的事情完全想不起來。
- 間斷性失憶:患者對某個時間點之前的事情,完全想不起來。
- 全盤性失憶:患者對於自己的身世與生活完全忘記,忘記自己是誰、叫什麼名字、父母親姓名等。
- 而解離性失憶有以下常見症狀:
- 無法認出自己的朋友或家人。
- 無法記住自己曾經做過的事。
- 對原來熟悉的地方感到陌生。
- 無法記住自己的重要資訊,如:忘記自己的姓名、住址、父母親姓名、畢業學校、家裡電話號碼等。
- 以前能夠輕易做的事情,現在卻不能
- 在開車旅途中,忘記這期間發生什麼事
- 解離性失憶雖然不是臨床上常見案例,但對當事者、家庭、社會都有相當大的影響。目前在治療處置皆朝向心理層面療法為主,儘量找出創傷壓力來源,解除內在恐懼害怕因子,甚至採用催眠治療或藥物來輔助,讓患者可以早日脫離痛苦。
失憶症的預防
編輯- 下列生活習慣,被認為可以有效預防失憶症的發生
- 多動腦
研究顯示,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都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其相對風險下降近5成。例如:保持好奇心、接觸新事物、參加課程、學習新知、閱讀書報雜誌等。
- 多運動
每週規律地從事2次以上的運動,對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都有保護作用,其相對風險下降近6成。例如:走路、爬山、游泳、騎自行車、健身房、柔軟體操、有氧運動、瑜珈等。
- 均衡飲食
每日進食攝取量可參考:全穀根莖類2~3.5碗、豆魚肉蛋類4-6份、低脂乳品類1.5杯、蔬菜類3-4份、水果類2-3.5份、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油脂3-5茶匙及堅果種子類1份。
- 多社會互動
研究顯示,多參與社交活動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其相對風險下降4成。例如:參加同學會、公益社團、社區活動、宗教活動、當志工、打牌等。
- 維持健康體重
中年時期肥胖者(BMI≧30),其阿茲海默症發生的相對風險上升3倍,過重者 (BMI介於 25、30之間)升高2倍,老年過瘦(BMI<18)失智風險亦提高。建議:老年人不宜過瘦,維持健康體位(18.5≦BMI<24)。
(二)、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避凶)
- 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腦中風都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研究顯示糖尿病會造成記憶或認知的衰退。血壓收縮壓 ;160mmHg 且未治療者,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為血壓正常者的5倍。重要的是,研究顯示控制高血壓可以降低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建議: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 避免頭部外傷
嚴重頭部外傷是阿茲海默症危險因子之一,腦部曾經受到重創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以上。建議:避免頭部受傷之機會。
- 不抽菸
抽菸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相對風險上升近2倍,而戒煙可降低風險。持續抽菸的人每年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較快。
- 遠離憂鬱
曾罹患憂鬱症者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研究顯示其相對風險值約為無憂鬱病史者之2倍。建議:憂鬱症患者宜定期接受治療。
失憶症的治療
編輯- 現實導向療法(Reality Orientation):
- 患者在記憶混亂的狀態下,會避免接觸周遭人事物,所獲得的感覺刺激機會便會減少。現實導向療法便是為了避免此狀況而發展出的療法。
- 此療法由美國James Folsom醫生於1958年提出,是一種用以協助失憶症患者處理認知和記憶力衰退問題的技巧。藉由持續並反覆的提醒失智症患者周圍發生的事情,以增進其與環境之互動,協助患者重新學習現實生活周遭的訊息,改善他們回應和處理周遭環境的應變技巧,以增加他們的信心並且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讓他們更容易處理日常生活上的各種活動。
- 主張這一療法的學者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記憶形成的核心,所以照顧者對於失憶症患者來說非常重要。藉由與照顧者的互動讓病患得以從中學習日常應對的技巧。現實導向療法適用於記憶衰退、現實感不佳、認知功能障礙或失智症患者等。
- 用以協助失憶症患者掌握「接收資料」的方法和技巧如下:
- 利用實體工具,如大鐘、日曆、名牌等。
- 利用視聽傳媒,如廣播、報紙等。
- 不斷重覆運用各種資料,如時間(日期、時間表、日程、節日、季節)、地點、天氣、人物(與他們有接觸的人)、自我照顧(個人衛生)、數字、顏色
- 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透過日常活動的訓練幫助個案盡量恢復其原來的生活能力,或是利用其他方法去代償。例如,個案可以在自己的家俱上貼上便貼紙並註記會忘記的事情,情況嚴重的個案甚至可以隨身攜帶錄音機或個人資料卡,防止走失。
二戰的腦損傷案例:臉盲症的首次發現
編輯臉盲症(prosopagnosia,又譯為臉孔失認症)字源來自希臘文 prosopon(臉孔)以及 agnosia(認知喪失)。這個詞最早由神經學家約西姆博達默(Joachim Bodamer)提出,他負責治療二次大戰中腦部受損的傷患,主要處理的是腦部損傷導致的失調症與障礙,包括一串由字母 a 開頭的神經系統失調症:amnesia(失憶)、aphasia(失語)、agnosia(失認)、alexia(失讀)、agraphia(失寫)。二戰結束後兩年,他發表了從未在神經學出現的案例:有三個軍人都喪失了辨識他人臉孔的能力。
最重要的案例是代號 S 的士兵。他的智力、專注力和動作技能(motorskill)都沒有出現明顯的問題。他的記憶力完好,卻無法從臉孔辨認出認識的人,顯然不是源自記憶的缺失。這個失調症主要影響為視覺。他可把臉孔認知為臉孔,分出鼻子、臉上皺紋等五官,對於分辨個別構成元素並沒有障礙,問題在於他缺乏把它們湊在一起(認知個別臉孔特有形貌的能力)。他能夠觀察出表情的變化,只是無法解讀出它們的意義,所以無法看出某人是正在生氣或是微笑。對於自己的障礙,士兵 S 應付得十分的好,在日常生活中他幾乎不會認錯人,因為他採用的是臉孔之外的特徵,重要的線索有時是人們的穿著、眼鏡或髮型,但主要還是依靠說話的聲音,或是個人會發出的獨特聲響。還有另一個後遺症是患者的臉上也不再有表情,因為其再也無法理解面部的表情,這似乎暗示了導致表情生成的神經元機制,和理解表情意義的機制是同一套。
博達默認為,他的病患們忘了臉孔,不同於一般人忘了名字或某件事。問題在於,臉孔從未進入他們的記憶之中。根本沒有東西可以讓他們從記憶中召喚。這種缺陷與眼睛或視覺神經無關,它必須回推到大腦,在那個負責把視覺刺激整合為形態(pattern)、並將它跟在記憶深處與形態相關的認知連結起來的區域。它的腦損傷部位,在於顯葉或枕葉。因此,目前通行的「臉盲」(face blind)一詞或許是一種誤導:我們是用眼睛去「看」,但是要靠後腦才能把看到的臉「認出來」。
阿茲海默症
編輯-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縮寫為AD)俗稱老人痴呆、失智症,於 1906 年,由德國精神病與病理學家愛羅斯•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首次發現,因而得名。
-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此症佔了失智症中六到七成的成因。失智症好發於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約有 6%發生率),在 60-64 歲當中的好發率小於 1%,可是到了 85 歲以上時,其好發率可達到於 24-33%;有 4%-5%的患者會在 65 歲之前就發病,屬於早發性阿茲海默症。此症導致思考能力和記憶力長期且逐漸地退化,並影響個人日常生活功能,甚至造成人格或行為的改變。其他常見症狀包含情緒問題、語言問題及行動能力下降,但個人意識不會受到影響。失智症的診斷有兩個要點,一個是心智功能出現退化,另一個是退化的程度比一般老化的情況更嚴重。
類型 | 失智症 |
---|---|
退化性失智症 |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 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輕度肢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
血管性失智症 | 血管性認知障礙症(Vascular Dementia)、常壓性水腦症(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
較不常見 | 愛滋失智症(HIV Dementia)、帕金森氏症、創傷性腦損傷、亨丁頓舞蹈症 |
成因
編輯參見:超普通心理學/行為的生理基礎#阿茲海默症(_Alzheimer's_disease)
診斷
編輯- 透過簡短智能測驗(MMSE)或AD-8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評估認知障礙程度。當 AD-8 量表當有 2 題以上回答為「是,有改變」時,即會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題目 | 是,有改變 | 否,無改變 | 不知道 |
---|---|---|---|
判斷力上的困難:例如落入圈套或騙局、財務上不好的決定、買了對受禮者不合宜的禮物。 | |||
對活動和嗜好的興趣降低。 | |||
重複相同問題、故事和陳述。 | |||
在學習如何使用工具、設備和小器具上有困難。例如:電視、音響、冷氣機、洗衣機、熱水爐(器)、微波爐、遙控器。 | |||
忘記正確的月份和年份。 | |||
處理複雜的財物上有困難。例如:個人或家庭的收支平衡、所得稅、繳費單。 | |||
記住約會的時間有困難。 | |||
有持續的思考和記憶方面的問題。 |
- 血液檢查,檢查項目包含甲狀腺功能測試、維生素 B12、梅毒檢測、代謝性疾病檢查、重金屬水平,以及貧血等等。另外也必須譫妄的可能性。
- 透過患者家人或主要照顧人,取得病史、服用藥物、營養及酒精攝取量等日常活動的資訊。
- 透過醫學影像如電腦斷層掃瞄(CT)、核磁共振成像(MRI)、單光子電腦斷層攝影(SPECT)檢查腦部。
- 血液檢查,檢查項目包含甲狀腺功能測試、維生素 B12、梅毒檢測、代謝性疾病檢查、重金屬水平,以及貧血等等。另外也必須譫妄的可能性。
臨床症狀
編輯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症狀,根據大腦退化的程度大致可分為以下七個階段:
- 階段 1:正常現象
- 所有年齡的精神健康人士都屬於這個階段,對於自我和他人的認知能力都很良好,能夠記得過去 5~10 年所發生的事情,在判斷方向、地點、日期時間都是準確的,沒有溝通的困難,日常活動也都正常。
- 階段 1:正常現象
- 階段 2:極輕度認知障礙
- 超過半數的 65 歲年長者,皆會發生此一狀況,因此被認為是正常的老化現象。自己會覺得有輕微的記憶失誤問題,例如會忘記東西的擺放位置或是他人的名字;但由於是偶爾的輕微認知問題,因此親友或外人及醫護人員很難察覺有認知障礙的症狀。
- 階段 2:極輕度認知障礙
- 階段 3:輕度認知障礙
- 病患的溝通、行為和社交能力會有輕度的改變,例如會忘記重要的約會、組織和策劃能力退步、記住他人名字及文字比以往困難、工作和社交上產生困難、對於前去不熟悉的地點有障礙及會重複問題及明顯焦慮等;但仍有能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例如:算帳、購物、處理家務。此時,親友能察覺改變,醫院也有機會檢測出問題。有些人的腦退化會停留在此階段,但大部分的病患會在 2~4 年後退化程度加劇。
- 階段 3:輕度認知障礙
- 階段 4:輕度腦退化症
- 當進入輕度腦退化症階段時,病患會明顯的難以處理日常生活中較複雜的事物,例如購物、算帳,也難以記得最近發生的事情,並且社交退縮、喜怒無常、憂鬱。此時,已進展成可被精神科醫師確診的腦退化症,在服用臨床證實的有效藥物後能減緩病情。但此時患者仍然能自行更衣、沐浴、選擇衣服及來往熟悉的地方。
- 階段 4:輕度腦退化症
- 階段 5:中度腦退化症
- 此階段患者已經喪失獨自生活的能力,需要他人幫忙照顧日常生活,例如需要別人提醒才會記得洗澡,需要別人幫忙選擇適合季節的衣服,煮飯可能會忘記而釀成火災,並將出現迷失方向、忘記家裡地址及電話號碼和經常想睡的情形,但此時患者仍擁有自行穿衣及洗澡的能力。
- 階段 5:中度腦退化症
- 階段 6:中度至重度腦退化症
- 至此階段患者的性格會有明顯的改變,並會開始忘記可能開始忘記配偶,兄弟姐妹,父母或子女,也易使家庭成員受傷。在思考方面會有嚴重的記憶喪失、對近期事件認知降低、活在過去或非現實環境,也因此開始出現偏執、多疑及重複的強迫性行為,並由於恐懼獨處會一直黏著某位親屬。在行為上需要非常專注或小步行走,才不會步伐失調,還有出現因不能調整適當水溫或洗清、弄乾身體,而無法自行洗澡;不能穿好褲子、沖水、擦乾淨如廁部位,而難以自行上廁所,甚至出現無法說出完整句子及大小便失禁的情況。
- 階段 6:中度至重度腦退化症
- 階段 7:重度腦退化症
- 為腦退化的最後階段,每位患者會出現的症狀不一,因為是腦部功能的問題,所以在身體上並沒有太多的痛苦。大部分的患者至此時已失去語言能力及活動能力、神志不清。在語言方面,溝通非常有限,只能使用「好」或「不好」的單字,甚至只能發出幼兒般的嗚嗚聲或喊叫及無故發出聲音。在行為方面,因為腦部嚴重退化,無法認知熟悉的人事物,連微笑、行走、坐著都是問題,甚至吞嚥可能發生窒息的危險。
- 階段 7:重度腦退化症
- 關於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病況以及其與家人的相處,可以參考《我想念我自己》這本書,它也有被翻拍成電影。
療法
編輯- 目前並沒有特定藥物或營養補充品被證明對疾病治療有效,也沒有可以阻止或逆轉病程的治療,只有少數可能可以暫時緩解或改善症狀的方法。而不論時間長度與每週運動頻率,只要有運動都能改善病人的居家生活表現功能,也對於改善預後有相當助益。但若以抗精神病藥治療由失智症狀引起的行為異常和思覺失調,效益不高且可能增加死亡率,因此並不特別建議使用。
- 藥物療法:
- 五種藥物是目前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認知問題:其中四種是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他克林,tacrine、利凡斯的明,rivastigmine、加蘭他敏,galantamine 和多奈哌齊,donepezil)以及其他(美金剛,memantine)則是 N-甲基-D-天門冬胺酸受體(NMDA 受體)拮抗劑。但目前使用這些藥物的效果大多還不理想。
-
- 乙醯膽鹼酶抑制劑:研究表明其可減輕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精神症狀。
- NMDA 受體拮抗劑:這類藥物目前僅有 memantine 一種,許可適應症為中重度及重度阿茲海默症。
- 神經元保護劑:神經元保護劑可以減緩生活技能的日漸喪失,也是目前唯一治療中、重度失智症的藥物。
- 阿杜卡奴單抗(Aducanumab):這款藥物可以影響疾病潛在的病理生理學,減緩認知及功能衰退,並有助於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百健研發的新藥 Aduhelm 是第一款可「減緩」腦部功能退化的新藥,但並不是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解藥。這款藥品並不會治好阿茲海默症,但能讓患者的生活自理,並爭取更多寶貴時間與家人相處。
- 藥物療法:
- 音樂治療:
阿茲海默症所影響到的腦區是在演化中較為後期的部分,但有關音樂的腦區卻在很早就被演化出來了,因此即使是重度失智症的病患,其腦部活動依然會對音樂產生反應。音樂治療是利用音樂和它的元素,也就是聲音、節奏、和聲之專業使用,觀察受試者在視覺-空間測試以及神經傳導物的幾個面向是否有正向的發展。關於音樂及音樂治療的相關作用原理,簡單來說,主要是透過聽覺刺激大腦及其神經生理系統的運作,進而達成生理、心理與認知等層面的反應效益 。此外,音樂治療應用在失智症的臨床治療及照護研究上已有十多年的歷史,早自 1995 年即有學者使用帕海貝爾的卡農寧靜性樂曲在護理之家的失智症住民上,發現能有效的減少其過度激動的肢體動作。
- 音樂治療在臨床上的應用:
- 根據輔仁大學醫學院施以諾教授的說法,音樂治療並非只是聆聽音樂這麼簡單,而治療用的音樂也不存在所謂普世通用的藥物音樂,音樂治療是作為療程中的一部分,搭配其他種類的治療方式協同進行,而使用的音樂類型也必須要考量病患的病症以及對音樂的敏感程度,配合患者生平相關的事物做選擇,很多人會將音樂治療視為救命仙丹,在媒體的過度渲染中,誤以為音樂治療可以使原已失去自主能力的病患恢復健康,然而事實上,音樂治療在多數的臨床經驗上,僅能作為輔助角色。以阿茲海默症的治療為例,患者腦部的問題發生在記憶的流失、自主控制能力的降低、以及情感逐漸麻木化,所搭配的治療性音樂大多以患者在保有記憶的年代裡長久喜愛的歌曲,或是在當代較廣為人知的熱門歌曲(舉例來說:過往針對音樂治療在阿茲海默症方面的研究,多給病人聆聽莫札特的樂曲),掌管人類記憶的腦區位在額葉部分的後生哺乳動物腦,而跟音樂相關的腦區則是位在顳葉的邊緣系統,阿茲海默症音樂治療的原理就是利用邊緣系統殘存的記憶帶動記憶恢復,因此音樂治療的效用大多只能喚起數十年前已經進入深層記憶區中的記憶,對於近期的記憶保存效果有限。
- 音樂治療:
- 舞蹈治療:
- 舞蹈治療源自於現代舞,受精神分析學派及拉邦動作分析理論影響,1940 年代二次大戰後由美國現代舞老師 Marain Chance 開創,強調情緒和身體的相互連結性,以及透過創造力促進身體健康[70]。舞蹈治療師會透過時間、空間、力量、流動、關係的律動整合情緒知覺,有時會配合道具使用,透過不同節奏、頻率的音樂,喚起阿茲海默患者的肢體記憶,例如治療過程中「踏腳」的動作,使長者回想起自己曾經身為裁縫師的青春時光。舞蹈治療主要幫助阿茲海默症患者提升其緒管能力、促進人際互動,建立對自己身體的現實感,喚醒肢體知覺記憶,重新獲得自我價值及生命力。除了阿茲海默症的患者外,舞蹈治療也適用於身心障礙族群、一般成人、兒童、青少年及嬰兒。
- 懷舊治療:
- 阿茲海默症患者在患病初期,關於自身的情感及記憶尚未完全消退,患者也還保有學習能力,此時若能藉由外界的刺激引導患者回憶過去的記憶,將有助於延緩記憶的衰退,其中懷舊治療通常以患者過去相關的事件及物品,藉由與他人分享過去故事及經歷的方式,協助患者刺激相關的記憶,來預防記憶退化。
- 實際上的治療方法可以讓老人們組成一個團體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也有些會利用老照片、書信等有長遠歷史的物件,在與家人共享回憶的過程中,逐漸活化腦中尚未被破壞的記憶區塊,懷舊治療的效果除了治癒疾病本身外,也能緩解家庭中因疾病產生的緊張關係,降低帕金森氏症患者因疾病產生的孤獨感,藉著與人共享回憶,找到新團體,以及增進個人在生命晚期的滿意度等功效。
- 飲食輔助:
- 在美國神經醫學學會(AAN)醫學雜誌《神經醫學》(Neurology)刊登的的一篇研究報告〈The Three-City Cohort Study〉指出,大量攝取橄欖油及海魚的 n-3 型脂肪酸可能有助降低失智的風險,所以建議老人以地中海飲食增加 DHA 的攝取及增加 n-3 脂肪酸與 n-6 脂肪酸的比值,對認知功能有保護的效果。(Barberger-Gateau P, Raffaitin C, Letenneur L, et al)此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神經科的 Dr. Scarmeas 近年發表不少地中海飲食之於降低失智症危險的研究,降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及降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變成失智症的風險。
- 記憶訓練:
- 記憶訓練是一系列用來幫助個體恢復或改善其大腦記憶的活動。雖然這些活動的種類五花八門,而且可能看似有點太單純簡單,但主要觀念都是通過每天都逼患者去活用腦部來持續鍛煉腦部並減慢阿茲海默症的蔓延或影響。一些例子包括:
- 記憶游戲- 如拼圖、記憶配對卡片遊戲
- 使用記憶提示道具 - 如日曆,隨身筆記本
- 偶爾讓患者重複剛剛所説的話
- 經常告訴患者當前所處的位置
- 家人也應確認患者每天都要有充分的睡眠與休息。此外,也應盡量不要打斷患者的注意力並簡化對患者所説的話和周圍環境來減少或避免讓他們分心。
其他研究
編輯2006 年 MIT 的團隊發表了一篇論文,實驗腦波與 AD 的關係,因為他們發現,在 AD 病患體內偵測到的 gamma frequency 較不明顯,因此實驗利用光遺傳學引發小鼠的 gamma 腦波,觀察腦的變化,發現腦中微膠細胞(micro glia)增加,而且工作效率也增加,而清除突觸間的 plaque,雖然只是暫時性的變化,但是腦波可影響腦神經是十分令人振奮的。
2019 阿茲海默協會國際研討會(AAIC19)探討近年漸盛的醫學之謎——阿茲海默病因與微生物感染的關聯。目前有多種真菌、細菌與病毒的神經感染,被顯示與阿茲海默症有關,其中證據最明顯的是第一型單純皰疹病毒(HSV-1)。
2020 年《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論文中,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早期無症狀的阿茲海默症患者血液中的 tau 蛋白「p-tau217」,為健康人的 2 至 3 倍多;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也發現,患有阿茲海默症人血液中 p-tau217 含量約為正常人的 7 倍。然而 p-tau217 是否能成為早期診斷標靶仍有待觀瞻。
2023年在《Cell Reports》的一篇研究 [71]探討了白色念珠菌進入大腦的機制,以及白色念珠菌激活大腦細胞促使其被清除的過程,最後更提到了白色念珠菌感染,使大腦生成類似於阿茲海默症發展中的類澱粉蛋白(amyloid beta,Aẞ)的碎片。研究的第一個發現是白色念珠菌如何進入大腦。其機制為白色念珠菌產生一種稱為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ecreted aspartic proteases, Saps)的酵素,此酵素會破壞血腦屏障 (Blood Brain Barrier),使白色念珠菌得以進入大腦,並對大腦造成損害。
除此之外,研究者也探討大腦如何有效清除真菌。研究[72]顯示,白色念珠菌觸發了大腦細胞中微膠細胞(microglia)微膠細胞(microglia)的兩個機制,而這些由白色念珠菌啟動的機制會誘發大腦清除感染。結果顯示,阿茲海默症特有的有毒Aẞ可能來自大腦外,包括經常在患有阿茲海默症和其 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患者的大腦中檢測到的白色念珠菌。這項發現對於白色念珠菌在阿茲海默病發展中的作用以及創新治療策略的可能性打開了新的研究途徑。
預防
編輯- 科學證據支持以下幾種有效預防方式:
- 保持血糖與體重避免糖尿病
- 身體質量指數(BMI)應小於 25
- 在年輕時期應多受教育
- 避免頭部受傷
- 透過閱讀與學習新事物保持認知能力
- 避免憂鬱
- 學會控制不良壓力,以控制皮質醇水平
- 如果由坐姿站起時經常感到頭暈,確認是否有「姿勢性低血壓」
- 中年時維持良好血壓
- 避免血液中有一種「高半胱胺酸」過高
- 保持血糖與體重避免糖尿病
柯沙可夫氏症候群(Korsakoff's Syndrome),又稱健忘症候群,為一種大腦缺乏硫胺(維生素B1)而引起的精神障礙。柯沙可夫氏症候群表現為選擇性的認知功能障礙,包括近事遺忘、時間與空間定向障礙。
症狀
編輯1887 年,柯沙可夫發表了一篇關於「多發性神經炎精神症」(polyneuritic psychosis)的論文。1897 年,在柯沙可夫主持的一場醫學會議中,有人提議以柯沙可夫的姓氏為這個症候群命名。polyneuritic 這個字的意思是多重性的神經發炎,名詞為「多發性神經炎」(polyneuritis),psychosis 則是指病患的急性精神錯亂(confusion)與定向力障礙(disorientation)。這種失調症至少在初期階段,會伴隨著「假性回憶」(pseudo-reminiscence)。病患會編造各種經驗,並認定它們確實發生過。這種虛構記憶的「虛談」(confabulation)現象,至今仍是柯沙可夫症候群最鮮明的特色。柯沙可夫症候群的神經受損表現方式,可能有複視(double vision)、步伐不穩、抽筋、麻痺,以及反射損傷。這些身體方面的症狀,有時可能會讓一些同時出現的心理缺陷被忽略,其中包括對最近發生的事完全喪失回想能力。
成因
編輯1849 年,瑞典醫師馬格努斯·胡斯(Magnus Huss)提出「酒精中毒」這個說法,在西方國家中發生高沙可夫症候群90% 與酒精疾患有關。。據柯沙可夫所言,胡斯觀察到的是長期酒精濫用與記憶失調症之間的關聯。另外根據柯沙可夫自己的研究,沒有酒精中毒病史的人也可能出現同樣的症狀。柯沙可夫記述了一些因為傷寒、肺結核所導致的神經損傷,以及因為砷、鉛、一氧化碳或穀物污染中毒所引發的病例,致病的原因顯然是某種物質進入血液中,造成了神經損害。發現柯沙可夫症候群成因的過程是典型的意外,一八九零年代,荷屬東印度地區發生了一場騷動,罹患腳氣病(beriberi)的人數不斷增加,這種疾病造成的神經系統損傷與柯沙可夫描述的多發性神經炎一模一樣,它同樣會影響感官的認知,並造成肌肉無力。1911 年,波蘭生理學家卡西米爾·方克(Casimir Funk)成功抽離出用來治療鳥類多發性神經炎的物質:硫胺(thiamine)。1936 年,人工合成的硫胺被成功開發出來,如今我們稱作維生素 B1。
因此,目前柯沙可夫症候群的成因已經有了共識,就是硫胺(維生素 B1)不足。維他命B1是人體的一個必要營養素,必須由外界獲得,無法靠人體自己合成,維他命B1在身體的主要功能是輔酶,協助許多重要酵素代謝,主要是幫助體內醣類代謝,產生能量。其代謝過程中間產物與神經傳導物質、蛋白質合成、腦神經髓鞘生成及細胞抗氧化作用有關,對於腦細胞的葡萄糖代謝作用、維持細胞膜完整,以及包覆細胞軸突的髓鞘都非常重要,而它需要依賴硫胺。人體內絕大部分可用的硫胺幾乎都被腦部攝取,這代表供應一旦被阻斷身體很快就會出現問題;刺激的傳導效率會降低,細胞組織開始退化,某些腦部結構明顯萎縮,受影響區域包含:前額葉、乳頭狀體、丘腦、下視丘、中腦、橋腦、延腦及小腦。磁振造影掃描更顯示,海馬迴可能消失百分之十的容量。
治療
編輯全時護理過去常常被採用於治療健忘症候群,這個方法仍然採用。康復儘管可以幫助記憶部分恢復,然而其存在個體差異的局限性。治療通常採用靜脈注射(輸液)或者肌肉注射(打針)硫胺替代品,並附加提供合適的營養及水化物。但是,由於該疾病引起的健忘症和大腦損害並不完全對硫胺替代物產生反應。在一些案例中,藥物療法通常被推薦使用。如果治療成功,康復的效果會在兩年內變得明顯,雖然其過程緩慢並通常不能完全康復。
記憶喪失的類型
編輯柯沙可夫症候群病患所經歷的記憶喪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類型,差別在於時間行進的方向。
- 順行性遺忘:意味著病患無法銘記新的信息,記憶喪失的方向是往前進的。病患未來的所有經歷,都不會進入記憶中。
- 逆行性遺忘:影響的是病患的過去,病患對於經歷過的事物不復記憶。
這兩種遺忘的分界線,落在腦部損傷發生的那一刻,被遺忘的事物不是發生在腦傷發生之前,就是腦傷之後。又或是兩種兼具,純粹的順行性或逆行性遺忘並不常見。不論是受傷或生病所造成的腦部損害,大部分多少都混雜兩種形式的失憶,有時是永久性的,有時只是暫時的。
最常出現綜合兩種記憶喪失形式的主要病患族群,除了失智症患者,就是柯沙可夫症候群的病患了。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順行性遺忘的情況會比較明顯。他們無法把自己剛剛經驗到的事、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儲存起來,以待稍後回憶,甚至連幾分鐘都不行,因此他們會不斷重複說同樣的故事,或問同樣的問題,或是認不出才離開一下子的人。
實驗研究
編輯若要對柯沙可夫症候群病患進行實驗性研究,執行過程會很複雜。他們的症狀通常在長期酒精中毒之後才出現,因此酒精中毒的柯沙可夫症候群病患實驗組,必須與酗酒但是沒有罹患柯沙可夫症候群的控制組進行比較。這樣的人選不少,只是要說服他們參與記憶實驗並不容易。另一個問題在於,研究者對實驗對象過去的記憶所知有限。研究者可以嘗試評估實驗對象遺忘的程度和範圍,但是他們必須有相當程度地確定,那些似乎被病患忘記的事,在他們罹患柯沙可夫症候群之前真的仍存在記憶裡。許多實驗採用的測試方式,是拿一些一九五○年代、六○年代或七○年代知名人物的照片給這些人看,但是沒人可以確定實驗對象對一位明星的記憶,到底是來自五○年代這個明星的電影上映時,還是一九七○年代他的作品在電視上重播的時候。另外,完全認不出某人也不必然代表遺忘,有可能是實驗對象本身對電影就沒有特別感興趣。
順行性遺忘的研究則簡單許多。實驗者可以提供幾件需要記住的物件:一串單字、照片、一個故事。過一會兒後,再測試他們記住的東西有多少。即使病患記得的很少,實驗至少也提供了機會, 來研究不同類型信息的記憶保存能力是否受損同樣嚴重。相對於順行性遺忘的眾多實驗,逆行性遺忘的相關實驗非常少見。除了辨識名人面孔之外,可以問的問題還包括重大的新聞事件、電視節目,以及眾所熟悉的嗓音。實驗結果顯示,柯沙可夫症候群的病患較善於重製「老」的記憶,而非較近期的事件,只是他們的記憶仍比控制組的表現要遜色許多。還有些時候,他們對遙遠過去的記憶看起來似乎完好無缺,但實際上大部分也已不復存在。另一個研究結果是,遺忘顯示出一種時間梯度(temporal gradient)。事件發生的時間距離目前越近,記憶消失的機會就越大。即使喪失記憶的時期涵蓋過去三十年,對於發生在三十年前與十年前的事,能夠記得的比例還是有明顯差異。
重要案例
編輯代號為 P.Z.的教授是柯沙可夫症候群的重要案例,他並非研究者,而是病患兼實驗參與者。他三十歲開始重度酗酒,但仍在某個科學領域取得卓越地位。他發表過數百篇論文和一些權威著作,擔任重要期刊的編輯委員、主辦研討會、教學、指導博士論文,並在世界各地發表演說。1979 年,他出版了自傳。兩年後,六十五歲的他遭遇一次重大的發作,最終出現了急性記憶喪失,被診斷出罹患柯沙可夫症候群。他決定以自身的病例參與記憶研究。
P.Z.在科學領域的卓越地位與曾經出過自傳的事實,讓研究者得以開發一套針對他的測試。他們列了七十五位「知名科學家」的名單,這些人名大部分來自 P.Z.的自傳,包括他親近的同事、共同編輯、共同作者,以及一些他應該很熟悉的人。名單裡的人分成三類,依照他們作出最重要科學貢獻的時間分為 1965 年左右、之前、之後。P.Z.被要求根據每個名字說出這些人的專門領域與最重要的貢獻,研究者則依據他的答案給予零、一、二的分數。舉例來說,他知道某人的專業領域,但想不出他的研究貢獻為一分。一位與 P.Z.相同年紀的同事自願擔任控制組,接受相同的測驗。他也是卓越的科學家,但過去沒有酗酒史。如此一 來可以清楚比較測試的結果。整體而言,雖然名單裡都是他赫赫有名的同儕,P.Z.能記得的比控制組要少了許多。按照時間來區分—這次是根據他的年齡—正確答案的百分比呈現快速的衰退。即使是在他未滿十五歲前,記憶相對較不受影響的時期,他答對的比例也不到百分之七十。最大的轉折點出現在 1940 年和 1950 年之間,這時候 P.Z 是二十五到三十五歲,也是他開始重度酗酒的時候。他對這段時期的問題能回答正確答案的比例,只略微超過百分之四十而已。圖表上的最低點出現在 1960 年。對於四十五歲到六十五歲這二十年間的事情,他一無所知。
P.Z.的相關研究,為原本頗為簡化的兩種記憶類型區別順行性遺忘和逆行性遺忘導入一種較入微的觀點。他銘記新記憶的功能再也無法運作,提取過去記憶的功能也受到嚴重影響。過去認為逆行性遺忘是未外顯的順行性遺忘,是長期酒精中毒以致記憶持續惡化的結果,如今這種觀點似乎有點站不住腳。P.Z 的例子中,當然也存在著時間梯度,但是在確診的幾年之前,P. Z.的記憶依舊可以提取無礙。但是,一旦過了急性發作的臨界點,他的許多個記憶之門就同時關上。這正是柯沙可夫症候群如此棘手的原因。
克拉帕瑞德效應
對 P.Z.的相關實驗,完全專注在單一實驗對象上,這與柯沙可夫在一個世紀前所做的案例研究有些類似。他對病患背景進行深度研究,試圖準確說明病患究竟記住與忘記了哪些東西。柯沙可夫的觀察結果和在 P.Z.身上做的試驗一樣,都讓人不禁對順行性遺忘和逆行性遺忘的簡單劃分有所質疑。柯沙可夫的結論是,即使是銘記記憶的能力出現嚴重且明顯不可回復的損壞,這兩種記憶也絕未被完全摧毀。當他去探視病患並詢問知不知道他是誰,病患會說不知道,但如果他到走廊上待幾分鐘後再回到房內,病患對待他的方式就不會像對待全然的陌生人一樣。經過幾次探視後,他不需要再跟病患解釋他是醫生,只是病患還是會堅持從來沒有見過他。顯然有些東西還是被儲存了下來,儘管不是存在病患可以有意識地去提取的記憶裡。
類似的觀察結果也在其他研究得到印證。在日內瓦的貝雷爾精神療養院(Asile Be-Air),神經學家愛德華·克拉帕瑞德(édouard Claparede)早期曾試圖針對這類「無意識記憶」提出實驗證據。1900 年,罹患柯沙可夫症候群的四十七歲女子被送到療養院,她仍記得許多早年習得的知識,比如一些歐洲國家的首都,但是她有嚴重的順行性遺忘。對她而言,每天照顧她的護士仍是陌生人,照顧她好幾年的醫師也一樣。克拉帕瑞德忍不住想拿她宣稱自己不知道的事,與她實際上應該知道的事來比對一下。她說不出廁所在哪裡,前往廁所時卻不會出現遲疑:她說自己認不出療養院走廊和病房的位置,卻能毫無困難地在裡頭走動。在一次的日常探視中,克拉帕瑞德藏了一根圖釘在手中。他們握手時,女子被刺了一下,但是很快就忘了這件事。隔天早上,醫生再次對她伸出手,這次他手中沒有圖釘,她卻很快反射性地收回自己的手。問她為什麼不願意和醫生握手,她有些困惑地回答:「難道我沒有把手縮回來的權利嗎?」當克拉帕瑞德進一步詢問,她回答:「會不會是因為你手裡藏了圖釘?」 「我只是剛好想到而已,有些人會把圖釘藏在手裡。」。她想都沒想過,自己閃過的念頭其實存在她的記憶裡。這個研究結果—經驗被儲存下來,儘管有時它會持續影響想法和經驗,卻無法從意識的心智中取得—後來就被稱為克拉帕瑞德效應(Claparede effect),是一九八五年被稱為「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理論的一部分。
路易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編輯路易體失智症(DLB)是一種大腦疾病,導致病人在思維及行動方面的問題,一段時間後病情越加惡化。路易體失智症(DLB)也稱為路易體病。這是一種漸進性性癡呆,隨著時間的推移損害腦細胞的異常沉積物會逐漸導致思維、推理和獨立的功能下降。
大多數專家估計,路易體失智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失智(vascular dementia)後失智的第三大常見原因,佔病例的 10%至 25%。與路易體失智相關的標誌性大腦異常物質是以 Frederich H. Lewy, M.D.的名字命名,他是在 20 世紀初期在 Alois Alzheimer 博士的實驗室工作時發現這些異常物質的神經學家。α-synuclein(α-突觸核蛋白)是路易體的主要成分,廣泛存在於大腦中,但其正常功能尚不清楚。許多患有路易體失智症和帕金森失智症的人也有斑塊和纏結(plaques and tangles)- 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標誌性腦部變化。路易體也存在於其他腦部疾病中,包括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失智症(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
這類失智症與典型的老年失智症不同。在臨床症狀上,路易氏體失智症多發生於老年期,主要的表現是進行性的失智症,錐體外徑運動失調與神經精神症狀。病人在疾病的早期常有憂鬱、妄想等症狀。之後有認知功能障礙,像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方向感不佳與面孔辨認問題。在錐體外徑運動失調方面的表現有動作變慢、肢體僵硬、顫抖、步態不穩、容易跌倒等,有如阿茲海默氏病與巴金森氏病的混合體。 此外,病人常有神經精神症狀,如反覆性的視幻覺,會見到人臉,各種動物等,治療上有時會給予抗精神藥物;然而這類病人會有對抗精神藥物過度敏感的現象,而容易造成肢體僵硬等副作用,因此用藥需要注意。病人於睡眠時也常會有演出夢境的現象,這是由於睡眠時產生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
診斷路易氏體失智症是靠診斷準則,包括有明顯的意識或認知症狀的起伏,重覆出現的視幻覺與巴金森氏症。在影像學檢查中會發現有基底核多巴胺轉運受器接受下降。在病理學的檢查下,病人的腦組織產生路易氏體的沉積,這是一種細胞內的蛋白質包含體。 治療路易氏體失智症著重於症狀的緩解,包括使用乙醯膽鹼抑制劑來改善認知功能的退化與減少視幻覺產生,及給予多巴胺作用的藥物改善動作障礙。相較於其他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病人通常預後不佳,最終多因相關的併發症而死亡。
與阿茲海默症主要的差異
編輯- 記憶喪失往往是早期阿茲海默症比早期路易體失智症更為突出的症狀。儘管晚期路易體失智症可能也會出現記憶障礙的問題。
- 與阿茲海默症相比,初期的路易是失智主要會出現運動上的症狀,例如:顫抖(tremor)、行動遲緩。而阿茲海默症通常到了後期才會出現平衡不好或是行動遲緩這類的運動症狀。
- 幻覺、妄想和認知錯誤在早期路易體失智症中比在阿茲海默症中更常見。
- 快速動眼睡眠行為失調症(REM sleep disorder)在早期路易體癡呆症中比在阿茲海默症中更常見。
- 自律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的中斷導致站立時血壓下降、頭暈、跌倒和尿失禁,在早期路易體失智症中比在阿茲海默症中更常見。
治療
編輯目前任何治療都無法減緩或阻止路易體癡呆引起的腦細胞損傷。目前的策略專注於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治療上有時會給予抗精神藥物,以緩解病人常有的神經精神症狀,如反覆性的視幻覺,會見到人臉,各種動物等;然而這類病人會有對抗精神藥物過度敏感的現象,而容易造成肢體僵硬等副作用,因此用藥需要注意。病人於睡眠時也常會有演出夢境的現象,這是由於睡眠時產生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涉及藥物治療的考慮因素包括以下問題:
- 膽鹼酯酶抑製劑藥物(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drugs)是治療阿茲海默症思維變化最主要的藥物。他們也可以幫助某些路易體癡呆症狀。
- 在路易體失智症中應特別小心使用抗精神病藥物(Antipsychotic drugs)。雖然醫生有時會將這些藥物用於阿茲海默症可能發生的行為症狀,但是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多達 50%的路易體癡呆患者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副作用包括意識突然改變,吞嚥受損,急性混亂,妄想或幻覺發作,或帕金森症狀的出現及惡化。
- 抗憂鬱藥(Antidepressants)可用於治療憂鬱症,這在路易體失智、帕金森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中很常見。最常用的抗憂鬱藥是選擇性 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
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
編輯額顳葉失智症(FTD)是一種漸進性失智,患者的心智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喪失。該疾病通常有兩大類初始症狀:(1)行為逐漸改變(2)語言能力逐漸惡化。行為的變化可能涉及衝動和不恰當的社會行為,或對事物極端地不感興趣。語言能力的改變通常是緩慢惡化的,包括命名、閱讀和寫作的困難。大多數患者會在中年時發病,且隨著疾病的進程,病人的語言與溝通能力會逐漸惡化,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也會下降,到了最後會變成連日常生活的小事如飲食、穿衣、洗澡與上廁所都需要他人協助,甚至是完全依賴他人。
額顳葉失智症 FTD 實際上是許多疾病的統稱,包括:尼曼匹克症(Niemann- Pick Disease)、額顳葉變性(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語義性失智(Semantic Dementia)和原發性漸進性失語症(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一些 FTD 患者也會發展為一種稱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的運動神經元疾病。FTD 的症狀與大腦額葉和顳葉的退化有關,引起這種癡呆症的大腦病理變化各不相同,有時可以看到大腦中稱為匹克體(Pick Bodies)的異常形成,但有時只有神經細胞或大腦支持組織退化。
種類
編輯額顳葉失智症病人依其臨床症狀主要分做兩種型式,依其臨床表現的不同主要可分為兩大類:
- 行為變異性額顳葉失智(Behavior variant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bvFTD)的特徵是人格、人際關係和行為的顯著變化,經常發生在 50 和 60 歲的人群中,但也可能在 20 多歲或 80 歲之後發病。行為變異性額顳葉失智(bvFTD)患者中,負責控制行為、判斷、同理心以及其他能力的區域中之神經細胞退化最為明顯。
- 語言退化型額顳葉失智症
- 語意型失語性額顳葉失智症(semantic dementia)
- 此類病人初期仍保有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會失去對於特定詞彙含意的理解力,也可能說不出想要表達的詞彙而用其他相近的話語代替,例如用「四條腿的動物」代替「狗」 等等。有時也會出現命名困. 難、詞彙搜尋困難或字義理解困難。有些病人會出現相關的失認 症,包含無法辨識人臉。 這類患者會有左右邊不對稱的額顳葉萎縮,尤其在前顳葉處。左顳葉萎縮的患者多會出現語意型失語變異型,而右側顳葉萎縮者以行為變異為主要表現。
- 非流暢性失語性額顳葉失智症(non-fluent progressive aphasia)
- 患者主要以不流暢、費力、遲疑性語言表達與語言輸出減少為主要症狀,並常伴隨語法使用錯誤。病患雖知道要表達的語句,卻很難清楚流暢地說出來。他們對於簡單詞彙的理解認知還算正常,但若要理解較複雜的語句是有困難的。
- 語意型失語性額顳葉失智症(semantic dementia)
- 額顳葉失智合併運動神經元疾病
- 約有 12.5%行為變異型額顳葉失智症的患者合併有運動神經元疾病,典型表現包含上運動神經元表徵(肌腱反射增強、肌張力痙攣性增強與腳蹠部的伸張反應)、下運動神經元表徵(無力、肌肉萎縮與肌纖維顫動)、構音困難與吞嚥困難。
治療
編輯對於任何額顳葉失智症都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法。有些藥物可以減少躁動、煩躁或憂鬱。這些治療只能用於幫助改善生活品質。 額顳葉失智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可避免地會惡化,並且衰退的速度因人而異。多年來,患有額顳葉失智症的人表現出肌肉無力和協調的問題,使他們需要依賴輪椅等用品。這些肌肉的衰退導致吞嚥、咀嚼、移動和控制膀胱或腸道的問題,致使皮膚、泌尿道或肺部容易被感染,最後使患者死亡。
近代研究發現音樂治療也可以對額顳葉失智症有些許的治療效果。額顳葉失智症的音樂治療以輔助行為為主,音樂的節奏平穩且有規律,可以幫助病患恢復正常的身體律動;但是若音樂有斷奏型重音,反而會讓額顳葉失智症患者感到十分痛苦。
愛滋失智症(HIV-associated Dementia)
編輯愛滋失智症(HIV-associated Dementia)是一種認知功能與運動功能失調的徵候群,又叫作「愛滋失智症綜合體」(AIDS dementia complex)、「愛滋病毒相關認知運動綜合體」(HIV-associated cognitive-motor complex)、「愛滋病毒失智症」(HIV dementia)。在小兒科的病人中,相對應的是進行性腦病變(progressive encephalopathy)。病毒在病程早期便會入侵腦部,進而導致漸進性失智,愛滋病失智症的症狀包括:
- 腦炎
- 記憶喪失
- 認知受損
- 注意力分散
- 語言能力受損
- 運動減慢
- 性格改變
愛滋失智症的盛行率各家統計不一,差距極大由 7%到 90%不等,而一般較公認的數據是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而愛滋失智症每年的發生率為 5-7%。 而一般愛滋病患者發生失智症的現象多在身體、免疫和感染症狀之後。約只有百分之三的患者以失智症為第一個表徵。愛滋失智症的發生一般需要幾個月,且兒童罹患失智症的機率較高,若不治療,62%的兒童會發生失智症。
危險因子
編輯傅中玲(2000)指出,愛滋失智症的危險因子為:[73]
- 貧血
- 低體重
- 低教育程度
- 與病患是否曾接受抗病毒治療及免疫狀態(CD4 數量小於 200 cells/μl)
- 年紀太老或太小
- 有藥物濫用病史
診斷
編輯愛滋失智症的診斷標準如下:[74]
- 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 運動功能失調)。
- 排除中樞神經的伺機性感染與腫瘤(藉由 CSF 分析與腦部電腦斷層 / 磁振造影)。
- 磁振造影顯示:散在性、雙側(通常是對稱性)的非顯影性白質高訊號影像。
腦脊髓液的 PCR 提高了愛滋病毒失智症的診斷正確性,提供 PCR 的診斷技術是臺灣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
治療
編輯愛滋病毒失智症的主要利用高效能抗愛滋病毒治療(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治療以減少中樞神經的發炎,在引入 HAART 之前,大腦被 HIV 感染導致的失智是 HIV 病患常見的症狀。在引入後,不論是愛滋病的死亡率或是愛滋失智症的發病率都逐步降低。但多數研究顯示,HAART 治療可以改善愛滋病毒失智症的臨床症狀,但是並非完全有效,需要更多的研究與藥物開發。 此外,許多愛滋病毒感染者為藥癮者,這類患者是認知功能損害的高危險群,需停止使用安非他命或古柯鹼等等中樞神經刺激藥物。 然而仍有可達到一半的病人有較輕微的認知功能症狀。如無症狀性神經精神損害 asymptomatic neuropsychological impairment(ANI),或愛滋病相關之輕度認知功能低下 HIV-associated mil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MND)。
今天,愛滋病毒癡呆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中很少見,但在某些患者中仍然有可能存在。不知道自己愛滋病病毒感染狀況的患者特別容易發病。
失智症等腦神經系統的併發症,容易增加愛滋病患的死亡率,幸好目前也都已經有相對應的治療。但是腦神經系統的臨床症狀與神經學檢查較為複雜,往往使得內科醫師不敢接觸相關領域。
愛滋失智症是一種漸進性疾病,這意味著它可能持續惡化,並且對管理疾病所需的護理量需求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以上內容多處引述自文章 HIV and Dementia -- 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health/conditions-and-diseases/hiv-and-aids/hiv-and-dementia
血管性認知障礙症(Vascular Dementia)
編輯癡呆症可能是由大腦血管損傷引起的,最終會導致中風(stroke)。一些較為明顯的中風可能突然發生並導致大腦功能突然喪失,然而,有一些中風可能在沒有明顯臨床症狀的情況下發生,因此被稱為「靜式中風(silent strokes)」。患有靜式中風的患者可能察覺不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大腦區域受損,這些如同隱形的病症卻會增加認知障礙症的風險,而患者所擁有的症狀就會越來越嚴重。與其他類型的癡呆症一樣,血管性癡呆症會縮短壽命。一些數據顯示,中風後患癡呆症的人平均存活三年。
血管性癡呆的危險因素包括未治療的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糖尿病,症狀通常在 65 歲之後發生。當大腦突然喪失功能時,通常會需要進行醫學評估。神經系統檢查和醫學影像技術的結合可以很容易地診斷出明顯的中風。但當血管性癡呆是由腦中許多微小的中風逐漸累積所引起時,會變得難以診斷出血管性癡呆。大腦損失的具體功能取決於腦中哪些血管因中風而受損。認知症狀包括回想訊息、深層記憶、事實、名稱和常用詞的困難。身體症狀可能包括走路和平衡的困難、尿頻或尿急,且白天容易嗜睡。血管疾病也可以與其他腦疾病同時發生,例如阿茲海默症,在此情況下兩種疾病的組合導致症狀惡化。很難確定哪種疾病是造成認知困難的主要原因。
診斷
編輯由於血管性認知障礙很難被識別,因此許多專家建議利用簡易的測試對大腦做專業的掃描,以評估被認為對這種疾病具有高風險的病人的記憶、思考。風險最高的個體包括中風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人。其他高危人群包括具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或其他心臟或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族群。另外,由於憂鬱症通常與腦血管疾病共存,並可能導致認知改變的症狀,因此對於高危險族群,也建議對憂鬱症進行專業檢查。
- 驗血:可有效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如甲狀腺失調或缺乏維他命 B12等。
- 智力及行為評估:醫生會為病人進行一連串記憶及思維性的評估,以判斷是否患上初期的認知障礙症。
- 腦部磁力共振造影檢查(MRI):利用精密的電腦科技,透過腦部影像,檢測腦部的萎縮情況,同時檢查腦內是否有血液凝塊或腫瘤等。
- 正電子掃瞄(PET):可以監測腦部的澱粉樣蛋白分子水平有沒有異常增高,有效發現病變徵兆及追蹤其變化,亦可以評估病情的嚴重性,及病人對所用藥物的身體反應。
原因與風險
編輯就像其他神經退化疾病一樣,年齡增長是血管性認知障礙或癡呆的主要危險因素,其他風險因素與心臟病、中風和其他影響血管的疾病相同,這些因素也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治療
編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尚未批准任何專門用於治療血管性癡呆症狀的藥物,但有一些臨床試驗證據表明,某些批准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也可能對被診斷患有血管性癡呆的人提供適度的益處。控制進一步損害大腦血管的風險因素是一項重要的治療策略。有大量證據表明,針對風險因素治療有機會改善病況,並有助於延長或防止進一步退化。 以藥物治療來說,醫生可能會採用下列方法:
- 處方乙醯膽鹼酶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以保持腦部正常運作,這類藥物對於早期及中期的認知障礙症患者,有一定功效,部分人服後可能會出現腹瀉、噁心及嘔吐等副作用。
- 處方美金剛胺(Memantine),此藥物可以保護腦細胞免受穀氨酸 (glutamate) 的損害,有助減慢中期及後期病人的病情進一步惡化。同時處方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可以增加醫療效果,然而,副作用包括頭昏、令人焦慮等。
- 處方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可減慢患者腦部退化。
- 個別患者或需服用其他藥物以舒緩治療失眠,又或因情緒波動及精神混亂所引起的行為問題。
以下策略可以降低患有心臟和血管相關疾病風險也可能有助於保護大腦:
- 不要抽菸
- 保持血壓、血脂、血糖在正常範圍內
- 均衡飲食
- 運動
- 維持理想的體重
- 限制酒精的攝取
超強自我記憶症又稱為超憶症(Hyperthymesia;英語:Hyperthymesia,源自古希臘語 hyper(「過度」)和thymesis(「記憶」))。美國加州大學科學家研究指出,全球患有超憶症的人數不超過 80 人,可知此症狀為一種極罕見的醫學現象。
2006 年,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 Irvine)神經生物學家 Elizabeth Parker 等人首次發表論文描述超憶症的特徵:患者能不費力的清楚回憶自己人生當中每一天所做的事,而此症屬於無選擇記憶。有超憶症的人,會利用通常用來處理語言的大腦左額葉(left frontal lobe)和通常用來儲存圖像記憶的後頭區(occiput)來儲存長期記憶。這種機制通常是在潛意識下發生的,超憶症者沒有選擇記憶的能力。超憶症也並非先天獲得,這些人擁有此種能力或者是因為突發事件刺激,或者是不經意發生,發病原理目前仍然沒有科學定論。然而,他們能在不經意間記下所有大小事的能力,有時卻會帶給他們負面的影響,難以正常學習和交流——不受控制地想起其他事讓情緒受到干擾,甚至是精神的傷害,例如:患者無法忘記過去發生的悲慘事件,甚至對當下的情景記得一清二楚,情緒反應也會跟過去相同。患者也會因為覺得自己的大腦被塞得太滿,導致難以容納有創造力的信息。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512-dailynews-remember/
實際案例
51 歲的美國女子 Jill Price 是全球第一個被發現有這種能力的人。她覺得自己 14 歲以後的生活像是「被分割成兩部分畫面的電視屏幕」,一邊是現在的生活,另一邊反復「重播」以前的片斷。過往所有的歡樂時光帶給她溫暖和安全感,但經歷過的痛苦和尷尬又時常折磨自己。Price 還出版了自傳《忘不了的女人》(The Woman Who Can't Forget),講述過去 30 年的「記憶負擔」。
27 歲的澳洲女子麗貝卡.夏拉克被診斷出患有超憶症。這種特別的神經學症狀代表夏拉克可以回想起過去任何一天的任何一件事物。
相關著作
英國「第四頻道」電視台製作紀錄片《無法忘記的男孩》,講述英國男子奧雷利安·海曼的故事:他患有超憶症,記憶力驚人。他記得近 10 年來自己吃過的每頓飯、做過的每件事、每天如何穿戴。
錯誤記憶
編輯記憶是具有可塑性的。當一個人回想某件事情,會從腦中不同地方將這件事情片段的記憶提取出來,再將它們重新組合。組合的過程中,有些片段的空缺會依據人的主觀想法、經歷、情感等多種因素而被填補,造成錯誤記憶或假記憶。當人們回憶起這些經驗時,究竟所提取出來的記憶痕跡是否完整地對應之前所發生的事件呢?研究者主要著重在記憶的失誤,故藉由實驗探討錯誤記憶的發生、性質以及可能的引導因素。
當人們接觸了一系列有密切連結的資訊之後,易於將一些和以前呈現過的資訊相關,但實際上並未呈現過的項目判斷為確實呈現過。
- 聽到許多與醫院有關的字眼,可能會讓人覺得聽到了「醫生」或「護士」的字樣。
- 順向干擾(proactive interference):先前學習的資料對後來學習資料的記憶產生干擾。例如,換了新的電話號碼後(後來的記憶),受舊的電話號碼(先前的記憶)干擾而記不起新號碼。
- 逆向干擾(retroactive interference):後來的學習對先前學習的記憶產生干擾。例如,臨睡前學習內容的記憶維持優於白天,因為所受後繼學習的干擾較少。
研究背景
編輯近年研究中發現,觀察他人行為動作將影響自身對於該動作的記憶,例如:一邊準備晚餐,一邊看著電視上的烹飪節目時,可能會懷疑自己剛剛是否確實關掉瓦斯爐。這種觀看他人進行動作後,產生自己曾進行同一動作錯覺的現象稱作「觀察膨脹」(observation inflation)。觀察膨脹顯示了人們與外在社會的互動將導致錯誤記憶的產生,因此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下,觀察膨脹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實驗方法
編輯受試者總共有五十八位,皆為淺色膚色;分為「團體內」(in-group) 實驗組、「團體外」(out-group) 實驗組以及控制組。在第一階段中,每位受試者前的螢幕上隨機顯示四十個不同的動作敘述,受試者被要求進行其中二十個動作,另外二十個則僅需看過動作敘述即可。第二階段中,從先前的兩組動作中各取一半,再次隨機顯示於螢幕上,動作敘述顯示過後,將會播放一段十五秒鍾的影片,影片中的人將進行該項動作。影片中的人穿著黑色長袖上衣,受試者只觀看到手、上肢以及上半身的部分(臉並沒有露出)。在「團體內」(in-group) 的實驗組中,受試者觀看的是一名淺色膚色的演員。在「團體外」(outgroup)的實驗組中,受試者觀看的則是一名深色膚色的演員。在控制組中,受試者觀看的是一名戴著黑色手套的演員。兩週後,受試者進行記憶測驗,對於六十個動作(實驗中四十個動作加上二十個新增動作)分別回答該項動作是否顯示過、看過以及自己進行過。
實驗結果
編輯相較於「團體內」(in-group) 實驗組,「團體外」(out-group) 實驗組產生錯誤記憶的比例低了許多。控制組則無顯著降低,推測應是受試者無法確定戴著黑色手套的演員屬於團體內或團體外,因此較沒有受到影響。此一結論符合動作模擬 (motor simulation) 的理論假設:在觀看行為動作時,受試者腦內將會出現動作模擬,但在團體外的狀況下,腦內沒有出現相當程度的動作模擬,因而較不會產生自身與他人的混淆。
研究背景
編輯孩童與成人作為證人的記憶是否可作為可靠的證詞,長久以來一直存在著爭議。該文章專注討論有關錯誤記憶的三個面向:第一,孩童作為證人;第二,性暴力歷史;第三,目擊證人的誤認。記憶不一定對於事件會有真實的呈現,尤其是當闡述記憶的對象不同時,記憶的內容會受到人們的目的、需求和情感狀態所影響。記憶不僅可能遺漏原初經驗的細節,更可能產生錯誤的記憶幻覺。記憶幻覺小至把交通號誌的「停」記成「讓」,大至誤以為自己童年在賣場走丟或被外星人綁架。
這些記憶幻覺可以由個人內在產生,或受到他人的影響而產生,皆屬錯誤記憶(false memory)的範圍。然而研究顯示,警察、法官、陪審團對於記憶有高度的信任,若證人對於被告的描述有愈多特定的細節,如逐字的對話內容、案發當天的衣著,都會被認為是真確的記憶,然而在科學實證上,這些細節越多,反而是值得被懷疑的徵兆。科學上對記憶的研究與司法機構上對於記憶的認知間的不一致性導致了審判的不公正。
審問過程中有數種問話技巧可能導致孩童產生錯誤記憶
編輯審問過程中問話技巧的不同,可能導致孩童產生錯誤記憶,進而無法給我們最真實的資訊,以下舉例說明:
- 加強式問話:分為正面增強和負面增強,前者藉由讚美小孩,使他們了解什麼樣的內容會取悅面談者;後者重複問題多次,使得孩童認為先前的答案是不被接受的。孩童通常會先拒絕引導性問題,但是經過重複,可能便會改變答案。
- 以其他證人的資訊施壓:讓他們產生遵從其他孩童講的資訊的壓力。
- 引導式推測:不斷引導推測一個特定的事件是否曾經發生在他們身上,使得孩童漸漸不確定腦中的資訊,從而產生不符真相的陳述。
- 引進新資訊:在面談中重複灌輸孩童錯誤的資訊,便會導致證詞失真。
影響面談的因素包括時間長短、對話的多寡,若是面談過程中,孩童表現出疲累或注意力不集中,面談所得到的資訊應該被審慎評估,而關於孩童的法庭面談更需允許孩童用自己的話語來表達。然而,面談者的話普遍多於孩童的四倍,因此專業人士建議面談時,應盡可能地減少提供的資訊,並多多以開放式問題讓孩童清楚陳述事件,以提供有效的訊息。在細節被確定之前,面談者應解釋他們的角色與面談目的,也要告知孩童基本原則是只講真實發生過的事件,而在提問時多使用「我不知道我理解得對不對...」的用語。
Bruck and Ceci 在 1995 年的研究中,讓許多孩童去到一間小兒科診所,並讓男醫生對每個孩童進行身體檢查,而實驗中另有一名女性研究助理陪著孩童玩耍,每個月進行面談四次。過程中,有些孩童被引導認為醫生為女性,而研究助理為男性,且認為是研究助理對他們進行身體檢查,其他孩童則沒有被給予錯誤資訊,最後要求孩童自由地回想小兒科診所裡發生的事。結果顯示,被給予正確資訊的孩子提供了高比例的正確資訊,而被給予錯誤資訊的孩子則提供了高比例的錯誤資訊。此外,許多孩童在面談中感受到自己「不安全」,其中較年幼的小孩對於面談者的地位和權力有明顯感受,因而不敢挑戰該面談者所說的話。
NICHD Protocol 提供了面談者各個階段的面談過程指引,內容如下
編輯階段 | 內容 |
---|---|
第一階段:介紹 | 面談者須先介紹自己,闡明孩童的任務為何(需要詳細描述事件並且說出事實),也需要解釋基本規則和期待孩童能做到的事情(比如,孩童對於面談者的提問不清楚時,應該坦然說「我不記得」或「我不知道」,或甚至糾正面談者的問題) |
第二階段:建立彼此信任關係 | 目的在於營造一個舒適且正面支持的環境給孩童,並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關係。面談者應該要問一系列的問題以便更暸解該孩童,並給予他安全感。 |
第三階段:訓練對話式的記憶 | 面談者應提醒孩童對於最近經歷到的事件,以細節描述出來。這個訓練是為了使得孩童熟悉開放式問題的策略和技巧,以便稍後階段需要孩童提供更多細節描述。
面談者須先介紹自己,闡明孩童的任務為何(需要詳細描述事件並且說出事實),也需要解釋基本規則和期待孩童能做到的事情(比如,孩童對於面談者的提問不清楚時,應該坦然說「我不記得」或「我不知道」,或甚至糾正面談者的問題) |
第四階段:實質對談 | 這個階段包含了一些附屬的階段。
面談者:「之後發生什麼事了?」或是「可以多跟我說一點嗎?」 一旦孩童開始提供一些陳述,面談者可以根據其陳述再多問些孩童未提及、但是與案件相關的問題。 當孩童沒有任何問題之後,面談就會結束。面談者應以一個中性的問題作為面談的最後一個問題,比如,問孩童面談後要去哪裡。 |
研究顯示使用 NICHD Protocol 時,相比未使用此方法的面談,預設立場和引導式目的性的問題減少了五成左右,也因此得以高出八成的比例,讓年幼的孩童放心陳述自己的記憶而不會被扭曲。有經驗的面談者若是遵循 NICHD Protocol 的方式進行面談,即使是四歲的年幼小孩也可以提供真確的資訊作為法庭證據。
過往受性暴力經驗(Historic Sexual Abuse)可能導致的錯誤記憶
編輯HSA特指一個成人回憶過去在童年曾被性虐待的經驗,而調查過往受性暴力經驗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任務。在很多的性虐待案件中,HSA都是唯一的證據,也就是藉由回憶過去的痛苦回憶作為證據,而時間的流逝可能會影響所回憶細節的清晰度。其他如同社工的紀錄、醫療紀錄、與專業人士的對談有可能是不完整的或不可靠的。證人不斷重複的被要求回想案件的細節,而警察單位也會策略性將其描述總結到辦案容易的方向。
目擊證人的錯誤記憶或證詞
編輯目擊證人記憶被汙染,有以下幾種可能的方式:
1.不適當的訊問方式
不論是警方或是司法實務人員,在詢問證人時,本身都在對談中存在權力的不對等,因此詢問的場景本身就會給人帶來壓 力,若再加上可能引發主觀偏見的訊問方式,就有可能導出不甚正確的證詞。
2.犯罪現場的高壓場景
親自目擊犯罪會給證人帶來龐大的心理壓力和衝擊,舉例而言,常人看到他人拿出兇器,注意力常常會被其吸引,進而不可避免地忽略其他細節,像是行為人的五官等等。
3.交叉汙染
記憶或證詞也可能受到他人的描述所影響,因此,司法實務上多採用單獨訊問的方式來避免證詞交叉汙染。
結論
編輯許多司法審判都高比例的依賴在記憶作為證據上。本文揭露了科學上對於記憶的解釋和記憶的可靠性,使得日後大眾能夠對於記憶作為證據給予更適當的評估判斷。
一種錯誤群體記憶的現象。 曼德拉效應一詞來源於2010年一位愛好超自然現象的美國部落客,自稱為「超能力研究者」的菲安娜·布梅(Fiona Broome),她發現自己記憶中南非總統曼德拉「應該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在監獄中死亡」,但現實是曼德拉沒有在20世紀80年代死去,後來更被釋放,還當上南非總統,直至2010年時仍然在世(曼德拉在2013年才逝世)。對於這段虛假記憶,布梅聲稱「也許有數千人」分享了這種記憶。
解釋
心理醫生約翰·保羅·加里森認為,許多關於「曼德拉效應」的記憶是人們在閱讀這一陰謀論時捏造出來的。「一旦(捏造)存在,看上去好像這一記憶自始至終便一直存在。」「曼德拉效應」理論的創始人菲安娜·布梅(Fiona Broome)自稱是一位「超能力研究者」,在遇見一些與她記憶相左的人後,開始猜想很多人也會有這樣的記憶錯誤。儘管該理論的熱衷者給出了很多可能性,比如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操縱時空扭曲現實,但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此類情況是真實存在的。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教授大衛·施米德認為,如同曼德拉效應一般的陰謀論切中了人們「想要找到世界機理的解釋」的欲望,然而世界的運作卻常常不如陰謀論者想像的那樣簡單,不過現在未有科學方法證明有無平行宇宙的存在。
有研究[77]解釋這一現象,雖然並無解釋為甚麼人們對於特定圖片會有同樣的錯誤記憶,而其中,該研究中的一項實驗使用類似眼動追蹤的方式,也未發現任何注意力或視覺的驅動的差異造成此現象,並得出結果,對於某些圖像,儘管人們大多數的視覺經驗是標準的圖像,的確仍會不斷地產生記憶錯誤。
曼德拉效應造成的記憶差異,多半是兩個或更多類似的記憶痕跡(memory traces),合併成一個記憶。記憶有時是在結合不同來源的資訊建構過往事件,導致看似連貫的記憶,實際上可能是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多段經驗混雜。曼德拉效應的例子皆與知名的事件、領導人、產品、電影等有關,可見其是一中集體效應,群眾同時將資訊拼湊、互相影響,並將拼湊的版本視為正確。
曼德拉效應的記憶合併,是可以預測且常見的。如果有非常多小朋友看過「Berenstain Bears」童書,那可推論會有很多小朋友把書名記成「Berenstein Bears」。因為結尾是「stein」的名詞遠比結尾是「stain」者普遍,因此將不常見「stain」誤認。
舉例
曼德拉效應被描述為一種以共享和一致的錯誤記憶為標誌的現象,通常集中在流行文化中特定的錯誤記憶細節。一些有趣的例子包括:
- 大富翁先生:曼德拉效應最常被引用的例子之一是大富翁先生(Mr.Monopoly),他是流行棋盤遊戲大富翁的吉祥物。人們經常記得他戴著單片眼鏡的照片,實際上他根本沒戴眼鏡。
- 白雪公主:許多人記得裏頭的一句台詞「鏡子,牆上的鏡子,誰是最美麗的?」(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who’s the fairest of them all?),但電影中的台詞實際上是「牆上的魔鏡」(Magic mirror on the wall)。
- The Berenstain Bears:"The Berenstain Bears"是一本經典兒童讀物,許多人說他們記得作品的拼法是"The Berenstein Bears"(-ain變成-ein)
- 星際大戰:在帝國大反擊裡的一句經典台詞「路克,我是你爸」(Luke, I am your father.),實際上達斯維達對路克說的是「不,我是你爸」(No, I am your father.)
- 對於著名熱狗品牌 Oscar Mayer weiners 的拼字,有些人聲稱記得該品牌被拼寫為「Meyer」而不是「Mayer」。
- 20 世紀 90 年代由演員/喜劇演員辛巴達主演的一部名為《沙贊》的電影的集體記憶:這是曼德拉效應最著名的例子之一,事實上,這樣的電影並不存在,儘管有一部由沙奎爾·奧尼爾主演的名為《Kazaam》的兒童電影,也有一部基於 DC 漫畫超級英雄沙讚的電影系列,但它沒有由辛巴達主演。
- 米老鼠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卡通人物,但即使是迪士尼著名的老鼠也經常在粉絲心目中被遺忘。人們經常認為這個角色穿著背帶,但實際上他沒有。原來的米奇穿著短褲,但上半身卻完全赤裸。
既視感(Déjà vu)
編輯既視感(法文:Déjà vu,意思是「已經看過」)是指人在清醒狀態時,第一次見到某場景或情形,卻瞬間認為曾經歷過。此處將排除超自然解釋,如前世記憶等,專注探討於科學方面、較為確定的可能性。 Déjà vu 又可再細分為三種:
- 似曾生活過(déjà vecu):這是最常見的現象。一個人感覺現在所經歷的,以前好像就有經歷過,各種知覺,無論是視覺、聽覺、嗅覺,整個情境甚至詳細的細節都有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甚至還感覺到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的預知感。
- 似曾感覺過(déjà senti):只有在感覺上有似曾相識感,而且通常在特殊情況下才會有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一旦脫離那個情境,那種似曾相識感馬上就消失。例如說發生特定的事件,突然覺得曾經經歷或預期過,而且之前就有這種感覺過,但是過沒多久又忘記,要說出這種感覺卻說不出來。這種情形常與顳葉癲癇有關。
- 似曾拜訪過(déjà visite):看到某一個地方,只有對空間環境上的似曾相識感,一個人身處第一次造訪的地方,卻覺得自己以前來過這個地方。
過去對既視感產生的原因並沒有太多定論,畢竟這種感覺來得快、去得也快,使得科學家幾乎沒有辦法將它記錄下來,更不用說研究它了。因此,人們通常會用「某種感官上的知覺」來解釋既視感。
然而,近年來「神經造影」和「認知心理學」的發展,讓我們對於既視感有了近一步的了解,而對於既視感的解釋,也慢慢歸結出三種較為人所接受的看法。
- 說法一:雙歷程理論(dual processing theory)
- 第一種看法,叫作「雙歷程理論」。大腦處理資訊時可分為系統一與系統二,
系統一(System 1):又稱為直覺歷程或經驗歷程,是一種快速、自動化、無意識的認知過程。系統一不需要經過深思熟慮,就可以快速做出判斷或反應。 系統二(System 2):又稱為反思歷程或理性歷程,是一種慢速、耗費資源、有意識的認知過程。系統二需要經過深思熟慮,才能做出判斷或反應。 這個理論認為,雖然大腦通常會同步記錄訊息,然而,有的時候,某些資訊在大腦的傳輸中會出現些微的延誤,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形成訊息與訊息之間傳遞的時間差,讓大腦將前後的訊息解讀成兩個不同的事件。這讓大腦在播放已存在的記憶時,感覺就像發生過了一樣。也因此,既視感便產生了。 舉例像是:當你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時,系統一可能會快速地處理視覺信息,例如房間的布局、家具的擺放等。然而,由於環境中其他信息,例如聲音、氣味等,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被系統二處理,因此在系統二還沒有來得及整合所有信息之前,系統一就已經將當前環境與過去記憶中的某一片段聯系起來,產生了錯覺。
- 說法二:全息理論
- 而第二種說法,叫作「全息理論」。根據它的說法,在記憶的運作中,我們只需要一小部分,就可以窺見全局。如果你覺得這聽起來有點抽象,別擔心,讓我們用實際的例子來理解它。
- 舉例而言,你在一家餐廳裡面,而這家餐廳的桌巾,跟奶奶家的桌巾長得很像。這個時候,你的大腦記起了這張桌巾,卻沒有想到自己記起這張桌巾的原因,是因為想到了奶奶家的桌巾。也就是說,你的大腦召喚出了過去的記憶,自己卻渾然不覺。這讓你產生強烈的熟悉感,卻毫無記憶,而既視感也就因此而產生了。
- 說法三:分散性注意力理論
- 第三種說法,叫作「分散性注意力理論」。這個理論認為,既視感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大腦下意識接收了外在環境,但也同時分心在某個物件上。在此情形下,當記憶力回歸時,我們對於當時無意識接收的外在環境,便產生了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或許也是既視感的成因之一。
- 說法四:預知夢
- 你可能曾經在夢裡經歷過某事件,或處在某個環境中,而當你醒來之後,通常就會忘記夢的內容,但過幾天後,當你走進某間咖啡廳,發現怎麼有種熟悉的感覺,這可能就是你曾經夢裡所經歷過的情境,只是由於夢境已經被您遺忘,所以產生了既視感的狀況。但關於這項說法存在著爭議,有些研究認為既是感並非預知夢,但預知夢有個跟既視感很相近的名稱(法文:déjà rêvé,意思是「曾經夢到」)。科學家認為,大腦可能有個特別存放夢境的記憶庫,因此夢境記憶就會創造接近既視感的感受。2018年一則研究指出,透過腦電刺激(EBS)可以讓受試者出現預知夢,夢境專家暨心理治療師愛里思(Leslie Ellis)解釋,這可能是因為大腦能同步處理多項訊息傳導,而這些思緒有時會重疊、產生交互作用。
另外,亦有研究指出即使沒有真實的記憶也有可能產生這種似曾相似的既視感。
科學家認為,大腦視別出一個熟悉的物體或場景要經歷兩個過程:首先,大腦從記憶檔案中搜索這個場景的內容以前是否看到過;接著,如果以前看到過,大腦的另一部分便會將這個情景或者物體視別為「熟悉」。
為了研究這個兩階段理論,英國利茲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向志願者展示了24個常用單詞,然後對他們實施催眠術。
研究人員告訴這18名志願者,如果向他們展示的單詞戴紅框,他就會對這個單詞感到熟悉,雖然他們不知道上次看到這些單詞視在甚麼時候;但是如果向他們展示的單詞帶綠框,他們就會感到這個單詞屬於原來的24個單詞。
然後,研究人員將這些志願者從催眠術中喚醒,向他們展示一系列帶有各種顏色方框的單詞,其中一些單詞不屬於原來的24個單詞之中,但帶有紅色或綠色的方框。
其中10位志願者說,當他們看到紅色方框的新單詞時,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另有5名說這種感覺和「似曾相識」的錯覺非常相似。
研究人員指出,這一結果表明,實驗性地分離大腦識別熟悉物體或場景的兩個過程視可能的,這對於最終確認兩個獨立的階段十分關鍵。
以前的研究證明,「似曾相識」的錯覺可能視在大腦的顳葉上產生的。一些患有顳葉癲癇的人經常產生「似曾相識」的錯覺。法國科學家亦發現,電擊顳葉的一些部分會使人對遇到的每個事物產生既視感。
記憶術、記憶法
編輯一、記憶術
編輯要讓記憶成為長期記憶的一部份,關鍵在於意義連結,而登錄歷程是第一關鍵。可以利用多種感官的感覺與心像聯想來強化刺激的鮮明度,再以處理與組織來強化表徵的深度。記憶術是輔助記憶的方法,有達成快速形成記憶、加深記憶的功能。例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利用縮寫、口訣,來記憶一些複雜的內容。但在記憶術之外,也要執行分散式的重複學習。最廣為人熟知的記憶術專家是Alexander Luria(1902-1977)所研究的S先生,S先生的職業為新聞記者,他能夠記得十五年前被測試的一長串文字,他所運用的技巧是將文字轉為圖像,例如他曾說1是一個驕傲並結實的人;2是一個勇敢的女人…等,這種方式稱為圖形式思考(graphic thinking)。但有時這種方法會影響他對於文字的理解:「突然,圖形掌控了思考,思考失去了支配能力……(Luria, 1968, p.116)」還有S先生不擅長理解過於抽象的概念,例如無限、微不足道,他只能理解能夠圖像化的東西。另外一位對照組S.F.則是在初期測試表現普通,但他逐漸發展自身的記憶術,他將熟悉的事物視為一種工具,連結到不熟悉、需要記憶的事物。從S.F.的研究可以得知一般人可以透過訓練或花費時間提升記憶能力,以及記憶術可以成功運用在特殊層面,但無法幫助記憶某些層次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愈是個人化的信息,大腦越容易記住。記憶術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方法:
- 圖像法
- 原理:以心像方法幫助記憶。
- 例如:以英文單字 seesaw 為例,可以將其想像成兩個小孩坐在蹺蹺板兩端,一上一下地發出 si 跟 so 的聲音,來記住蹺蹺板的英文。此外,圖像法適合與其他方法結合,使記憶更為鮮明。除了上述的方法,英文單字 seesaw 也有另一個廣為人知的圖像記憶法,此方法常常出現在電視台的廣告中。在這裡也附上其在YouTube的版本,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tUug75tkPQ
- 位置法
- 位置法由古希臘學問家希摩里德斯發明,是歷史上記載最早的記憶術,又稱為羅馬房法。
- 原理:方法是先設定一組熟悉的位置,舉凡身體部位、住家附近的建築物等,再將欲記憶的事物與方位上的物體產生連結,運用視覺影像加強記憶。這種記憶法結合了視覺皮質和顳葉,相關的空間定向的神經路徑,這讓我們左腦在感知細節上面的功能能夠發揮出來,而右腦又把這些細節整合成為整體。此種方法適合隨機抽背。
- 例如:當使用位置法記憶世界地圖時,可以將地圖上的不同國家或地區與身體的特定部位相關聯。例如,將法國想像成自己的左手,將德國想像成右手,將義大利想像成右腳等等。當需要回憶世界地圖時,只需想像自己的身體部位,就可以自然地回想起與之相關聯的國家或地區。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加強記憶,還可以利用身體部位的空間定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記憶地理資訊。
- 例如:「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能個指哪一位美女,可用出生時間順序來記憶
- 諧音記憶法
- 原理:將需要記憶的數字或事物,轉成諧音,常用來記憶英文單字或是一長串的數字。
- 例如:圓周率是較難記憶的不循環小數,因此有人將圓周率到小數點後 21 位寫成一首詩幫助記憶:「山巔一石一壺酒,二侶舞扇舞,把酒砌酒扇又搧,飽死囉」(3.14159265358979323846)。
- 例如:也有人將非常難背誦的高中化學沉澱表整理成諧音口訣以利背誦:「氯溴碘:亞汞亞銅銀亞鉈鉛」的口訣為「呂秀蓮:共同贏她錢」、「硫酸根離子:鋇鍶鈣鉛」的口訣為「劉:備死愛錢」。更詳細的沉澱表諧音口訣,請見網址:https://jiayou516.pixnet.net/blog/post/32233440
- 例如:八國聯軍:「俄德法美日奧義英」記成「餓的話,每日熬一鷹」
- 字頭記憶法
- 原理:取每一刺激項目的字首並串連。
- 例如:以著名的金磚四國為例,將 Brazil、Russia、India、China 的開頭字母串聯為一個 BRIC 的縮寫,為磚頭的意思。
- 例如:以聞名世界的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為例,將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的開頭字母串聯為一個 NASA 的縮寫,讓一般人在看到 NASA 時便可聯想到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 歌訣音韻法
- 原理:將需要記憶的事物轉換成一首歌訣以便記憶。
- 例如:高中生物課程記憶「十二對腦神經」的歌訣「一嗅二視三動眼,四滑五叉六外旋,七顏八聽九舌咽,十迷十一副十二舌下」,這個歌訣將十二對腦神經的名稱轉換成了一段容易記憶的詩句,讓學生在學習和背誦腦神經時可以更加輕鬆。
- 例如:中國朝代「黃帝堯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西東晉, 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 歸納法(分類記憶法)
- 原理:將需要記憶的事物中同質性高者分類在一起,並利用事物的關聯性幫助記憶的方法,又稱分類記憶法。記憶同質性高的事物時,就像記一個事物記了許多次,有固化記憶的效果,舉凡市面上有許多以字根、字首、字尾分類的英文單字書,書中所記載的方法即屬於歸納法,也像日常生活中,如果要去市場購物,可以將要買的物品分成蔬菜、水果、肉等不同的類別,幫助記憶欲購買的品項。
- 例如:國中生物課程記憶「各種不同的動物」時,可以先將它們分成哺乳動物、鳥類、爬蟲類等不同的類別,再把每個類別下的動物進行歸納整理,如此可以更輕鬆地記憶不同的動物。
- 例如:我們在記人物時,常常把他們貼標籤,如甲是個玩咖,乙是書卷等,都能幫助我們快速記得新認識的朋友。
- 組織法(串聯法)
- 原理:常用來記憶一組 10 到 30 字的語句,以故事的方式串聯欲記得的刺激項目。一般而言,故事越合邏輯,記憶就越長久。如果編纂故事時,加入的第五件事物與第四件事物結合,而拋棄前面的第一、二、三件事物,即所謂兩兩相串,也能達成記憶事物順序的效果。課本的例子:要記得的項目分別為窗戶、熱狗、公園、兔子及鳥,此時可以編個故事:從窗戶爬出去溜到公園,看到一隻兔子與鳥在搶熱狗。
- 例如:除了記憶語句外,組織法也可用來記憶各類學科知識。以高中生物為例,當我們想要使用組織法來記憶有絲分裂過程時,可以編寫一個故事情節來串聯不同階段的細胞分裂。
- 有絲分裂前期(Prophase)是一個咒語師正在準備施法一樣,準備將一個魔法石分裂成兩半。此故事可以描述細胞核的染色質開始凝聚成染色體,細胞核膜開始消失,細胞中心體分裂成兩個。
- 有絲分裂中期(Metaphase)是在一個審判所裡,被告們排列整齊地站在等待審判的位置,正準備受審判。此故事描述了染色體在細胞中央形成一個平坦的板狀排列。
- 有絲分裂後期(Anaphase 和 Telophase)是兩個對立的陣營在戰爭中互相拉扯著,而經過激烈的戰鬥後,戰爭結束,戰場上的所有人都在恢復平靜,傷者得到治療,城市開始重建。此故事描述了染色體被拉到細胞的對立面,當染色體分裂完成後,細胞核膜重新形成,細胞質開始分裂,最終形成兩個新的細胞。
二、記憶法
編輯1. 七田法
由日本著名教育家七田真創立,被稱為「七田式」的教育方法。這套方法主張利用右腦訓練來強化學習和記憶能力,特別強調圖像記憶和多感官學習的重要性。
七田式教育認為,透過視覺化和感官刺激,可以有效激發孩子的學習潛能,促進左右腦的協調發展。透過七田真豐富的著作,這種教育方式在一些父母和教育者中非常受歡迎,並獲得了日本文化振興會授予「社會文化功勞獎」肯定,也在全球範圍內影響了許多人對兒童教育的看法。
然而,七田法可能存在一些問題。第一,雖然七田真提出了許多關於這種方法的成功案例,但科學界對於七田記憶法的有效性仍有待驗證,缺乏大規模的實驗和研究支持,使得部分學者和專家對其持保留態度。第二,對於這種記憶法的實際效果,尚無確鑿的科學研究來證明其普遍效力,且一些研究者指出,七田法過度強調右腦開發可能忽略了左腦的邏輯分析功能的重要性。另外,七田真本人的教育背景和榮譽也收到了社會諸多的質疑,大眾也呼籲更多透明和獨立的研究來驗證七田式教育法的有效性。
2. 影像閱讀法
是由美國人保羅‧席利發展出來的一套方法。其特色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對於大量的文字資料,找到其架構並達到一定程度的理解。這個方法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 第一階段「目標設定」:設定閱讀目標,釐清自己看這本書的目的,進而使閱讀者有意識地攫取自己需要的資訊,而不是讓眼前的文字如流水般流過。
- 第二階段「預覽閱讀」:粗淺閱讀起頭,再快速瀏覽過書名、封面、封底、目錄、索引、推薦序、跋,幫助讀者了解整本書的架構。
- 第三階段「影像閱讀」:像拍照般把書頁放到腦中。是影像閱讀法最重要的部分,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 暖身啟動:回想一下自己閱讀的目的。
- 肯定激勵:告訴自己可以做好這次影像閱讀的工作。
- 影像閱讀:把書像看投影片一般,以一頁一秒鐘的速度翻過去,如同用眼睛拍照儲存或是看電影時快轉一樣。此外,翻頁時可以打拍子幫助保持節奏。
- 肯定結束:告訴自己已經做好這次影像閱讀的工作,可以隨時提存潛意識的閱讀內容。
- 立刻複習:看一下整本書的架構(就像第二階段中做的事情一樣)並寫下書本的關鍵詞句(最好是 25 個以上),就書中內容提出幾個要自己回答的問題,幫助了解書本的內容。
- 第四階段「活化整理」:休息一下,活化腦中連結,並接著閱讀。此步驟的目的是讓腦中的資訊成熟,把新學習的資訊放到潛意識和之前的知識系統連結,
- 等待成熟:等待至少 20 分鐘到一天的時間,讓新學習的資訊和以前的大腦學習的知識庫連結。
- 回答問句:回答第三階段中提出的問題。例如:這本書的主旨?那些資訊對我有什麼用?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
- 超人閱讀:如同超人在地球上空飛行,看到感興趣的城市,就可以降落欣賞。再次瀏覽書本,看到令人感興趣之處就可以停留下來細細品味。
- 做心智圖:利用心智圖把腦中已經建構的概念實現在紙面上,畫成一張心智圖。寫出本書的主旨、推論、關鍵想法等,可以使讀者更了解自己學到了什麼。
- 第五階段「變速閱讀」:持續蒐集更多例證來證明自己找出的主幹是否正確。深究書本內容,再次快速看過並適時的慢下來細讀書本深層的想法,才能對作者想傳遞的想法有更完整的了解。
3. 拉扎諾夫超級學習法
保加利亞的醫學博士拉札諾夫研發的學習法。主要理論是認為人體處於全身放鬆、甚至接近睡著的狀態下,人腦的記憶和接受能力比平常更好,因此在放鬆的狀態下進行記憶比起清醒時更有效率。由於人在清醒、緊張的時候進行學習,會有不明的恐懼或自責感或是一些懷疑自己能力的思緒。其實人的能力比自己想像的要大的多,人常能在無意中記住無數事物,只是恐懼和懷疑限制了人的能力。拉扎諾夫超級學習法便是利用調整呼吸、放鬆身體肌肉的方法,使人達到一種稱為放鬆的覺知的放鬆狀態,然後再根據這個節奏進行學習。
此方法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藉由呼吸法、身體鬆弛法或心理鬆弛法,將學習者的精神引導到鬆弛狀態,也就是介於清醒與睡眠之間的放鬆的覺知狀態。
- 呼吸法:用數拍的方式讓呼吸漸漸放慢,先是呼、吸、停各四拍,進行四次;呼、吸、停各六拍,重複四次;最後呼、吸、停各八拍,重複四次,讓呼吸帶動身體達到一種緩慢放鬆的狀態。
- 身體鬆弛法:令全身的肌肉用力再分別按照順序慢慢放鬆,最後達到全身肌肉放鬆與心靈放鬆的狀態。
第二個部分即為在此種狀態之下,按一定節奏讓學習者進行學習。播放與人體心跳節奏相似,約為每分鐘 60 拍的音樂。這種音樂被稱為智力音樂,像是巴哈的《G 弦上的詠嘆調》。
然而,目前關於拉扎諾夫超級學習法的科學證實還比較有限。一些研究表明,該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提高學習效率、記憶力、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不過這些研究大多是小型研究,並且存在一些方法學上的缺陷。因此,這些研究結果並不能完全證實拉扎諾夫超級學習法的有效性。
4.記憶宮殿
最早可追溯到因為記憶力出眾而被關注的義大利藉傳教士利瑪竇 (1552-1610)曾出版《西國記法》記載自己的記憶法。到了 1984 年,重新解讀《西國記法》的《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的出版才使此記憶法為人所知。
宮殿記憶法4步驟
- 打造記憶宮殿:選擇一個熟悉的環境,如自己的家。使用者必須對該環境的細節非常熟悉,越仔細越能有效記憶。
- 規劃一條熟悉路徑:不再是站在原地看靜態圖,而是巡視這個地方。
- 以圖像聯想來編碼:將想記下的內容,轉化成一系列吸引人的視覺圖像,按照事先規劃的路徑,井然有序地將每項欲記住的項目進行編碼,再把想好的畫面,陸續擺放進宮殿中的特定位址。
- 參觀記憶宮殿:將圖像統統對號入座後,還要再回過頭來,在腦海中把方才設置的路線走一遍,停留於同樣的位置、回溯看見的畫面。
此記憶法並非毫無心理學依據。實際上,它利用了人類對於空間的認知能力和對於記憶的聯想。
人類對於空間有較強的記憶能力:即使是只去過一次的地方,一般人也可以有「模糊」的印象,知道路該怎麼走。此外,圖象、聲音、氣味等記憶形式也比文字更容易紮根在人類的記憶中。此記憶法正是利用此特性,讓記憶可以更持久。
同樣的,「聯想」也是人類重要的記憶方法之一——透過一些象徵來記憶會讓該記憶更鮮明,不太容易忘記。雖然這個方法看似簡單,但訓練過程必須得要集中精神,應用想像力及空間感,排除一切干擾,才能使用此種記憶法。
5. 列表記憶法
此記憶法主要是由圖像記憶衍生而來,圖像記憶的兩個主要組件是視覺暫留和資訊暫留。視覺暫留為由感覺系統創建的物理圖像之中相對簡短的 (150ms) 預分類視覺表徵,為個人觀察和感知的「快照」。資訊暫留則是更持久的記憶儲存器,其將視覺圖像編碼後的版本表示為後分類資訊,為大腦接收及處理之後的「原始數據」。還可以考慮第三個組件,即神經暫留,指的是「視覺系統的身體活動和記錄」。1967 年,奈瑟 (Ulric Neisser) 將這種迅速衰減的記憶儲存稱為圖像記憶。在斯珀林實驗過後約 20 年,在視覺感官記憶中,浮現兩個獨立組件的概念,即「視覺暫留」和「資訊暫留」。斯珀林的實驗主要測試了刺激的資訊暫留,而其他如 Coltheart 則進行了視覺暫留的直接測試。1978 年,Di Lollo 提出了一種視覺感官記憶的雙態模型。
列表是把材料分別集中起來,放在表中適當的位置上。往往是一張表整理出來了,條理也清楚了,腦子自然就記住了。
列表記憶,運用範圍廣,類型多種多樣,常用的有:
類型 | 方式 | 舉例 |
---|---|---|
一覽表 | 站在統觀全局的角度,掌握其相互關係以命名於全面記憶 | 郵遞區號表、全國國立大學一覽表 |
系統表 | 命名識記材料系統化,便於通盤掌握和整體記憶 | 繼承系統表、元素週期表 |
比較表 | 即對識記憶材料進行比較和分類,從特徵上掌握知識材料 | 商品價格比較表、數學公式 |
統計表 | 即把帶有資料的識記材料製成表格 | 人數統計表 |
關係表 | 用簡單的圖式把知識間的關係表示出來,以便於形象記憶 | 生物分類法 |
網路圖 | 用圖示來突出知識各方面的關係 | 社群網絡 |
示意圖 | 把要記憶的材料圖畫化,畫圖時線條要簡潔,立意新穎,彩色為佳 | 台灣地圖、世界地圖 |
藉由這些列表記憶法可以增加記憶的效率,同時也要在遺忘還沒有開始時,及時複習,因為記憶之後會逐漸遺忘,而且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
6. 現代研究中關於增強記憶的新研究與方法
- 向後走
- 羅漢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Roehampton)的研究人員,針對人類心智對時間與空間的聯繫進行研究。研究者向受試者展示一列單詞、一套圖組,而受試者被告知在節拍器跳動時,在房間內向前或向後走 10 米。記憶影像、單詞以及圖片並進行測試後,結果顯示,向後走者在每個測試中都表現出更好的記憶力。
- 倒著走像是鼓勵其心智在時間上回到過去,結果則是他們能更加容易地記起事情。在他們僅僅想像自己倒著走,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做的時候,這種方法也行得通。這份 2018 年的研究與 2006 年在白鼠身上的一些有趣研究不謀而合。當白鼠學會在迷宮中找到方向時,被稱作「位置細胞」的神經元在每個位置都作了標記。而研究人員發現,每當白鼠在迷宮中停頓,神經元便會將每個學習過的地點關聯起來,並作逆向標記,因此牠們心智上的回溯能幫助記得正確的路線。
- 畫畫
- 利用了我們在作畫過程中需要考慮更多細節和進行深層思考的特性,從而有效地提升記憶效果。作畫涉及視覺、運動和觸覺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多感官的參與可以加強記憶的形成,因為多種感官輸入會在大腦中創建更多的聯繫和記憶痕跡。例如在學習科學概念時,學生可以畫出實驗步驟或科學現象的示意圖並標註每個步驟,將文字信息轉化為視覺圖像。
- 運動
- 規律運動對增強記憶的作用不大。但對於短期內專門學習一項事物時,其實是有效的。相關研究顯示,如果受試者在正確的時間運動,其記憶力可能會有更大幅度的增強,而該時間點可能因需要記憶的事物而異。實驗中,受試者在學習帶有地點的圖組後,經過四小時後才做 35 分鐘間歇訓練者,比起學習後直接做間歇運動者,能更好地記住圖組。
- 什麼都不做
- 赫瑞瓦特大學(Herriot Watt University)杜瓦(Michaela Dewar)的研究中曾經實驗,當外傷性健忘症患者試圖記憶 15 個單詞,再做其他任務時,經過 10 分鐘後他們只能記得 14%。然而,如果記憶後讓受試者坐在黑暗的房間裡 15 分鐘,且不做任何任務,他們便能記住 49%的單詞。杜瓦發現,健康者在學習後有無稍作休息,能影響他一整個星期後此記憶還剩多少。此外,為了防止受試者利用在暗房的時間記憶單詞,以致研究結果有誤,杜瓦使受試者記憶一些難以發音、幾乎不可能自己重覆的外文單詞。研究證實,由於新記憶的脆弱, 因此一段短暫的休息都能決定其存留。
- 睡覺
- 德國的研究人員發現,在記憶幾組單詞時,比起看了一場電影的人,隨後睡了 90 分鐘者能記住更多單詞。也有研究認為,午睡能讓這種技巧發揮更好的增強記憶效果。
- 磁刺激
- 在一項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的實驗中意外的發現,當我們在學習新材料時,若是以正確的磁刺激頻率對大腦的左背外側前額葉皮質(DLPFC)部分進行刺激的話,可以幫助我們記得新材料。在論文的實驗當中,24 位健康的成人被要求記下 2 組清單的字,每組共 10 個字。這兩組字被分別呈現了 12 次。在一個設計要用來使受試者分心的短暫任務之後,受試者再次被要求回想才剛呈現的兩組清單中的所有字。當這些字被呈現時,有一半受試者的前額葉皮質接收到單赫茲(hertz)的重複性顱外磁刺激(rTMS),而另一半受試者所接受的單赫茲 rTMS 則是傳到頭頂。相較於控制組中的受試者,那些DLPFC獲得磁刺激的受試者在記憶回想任務中表現得比較好。雖然磁刺激似乎並沒有幫助受試者將字的順序記得更好,但是它的確幫助受試者獨立地記住了每個字。[78]
感官與記憶
編輯大腦對從不同感覺器官輸入的信息有不同的吸收率。一項實驗結果表明,在通常情況下,大腦對視覺輸入的信息吸收率最高,可達 83%;對聽覺輸入信息的吸收率為 11%;嗅覺可達 3.5%;對觸覺和味覺輸入信息的吸收率最低,依序為 1.5%和 1%。人們在記憶外部信息時,必須先要去接受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個,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等。有多種感官參加的記憶叫做「多通道」記憶。這種記憶方法的效果比單通道記憶強得多。多種感官同時接受知識,就可使同一內容的大腦皮層上建立許多通路,留下多種痕跡,即使某一痕跡淡薄了,還有其他痕跡在,可以使記憶重現。
一、嗅覺與記憶
編輯嗅覺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感中唯一不經過視丘(thalamus)傳遞的,而是直接將刺激傳到大腦中許多與情感與本能反應相關的腺體,例如杏仁核(管理各種情緒、憤怒與恐懼、慾望與飢餓感)、海馬迴(管理長期記憶、回憶過往情境、空間感受)、下視丘(主管性慾望和衝動、生長激素與賀爾蒙的分泌、腎上腺素的分泌控制)、腦下垂體(掌管各種內分泌激素,也是大腦的總司令),因此嗅覺是最直接而且能喚起人類本能行為和情緒記憶的感官。
1. 普魯斯特效應
編輯關於嗅覺喚起過往記憶的描寫,最著名的莫過於法國文豪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在其名作《追憶似水年華》(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中描寫喝下午茶時的撲鼻的香氣喚醒在貢布雷(Combray)的童年時光。因此記憶心理學以「普魯斯特效應」(Proust phenomenon)來表示喚起早年回憶的嗅覺能力,通常只是一個飛快、幾乎瞬間即逝的過程。
⋯⋯回憶突然出現了:那點心的滋味就是我在貢布雷時某一個星期天早晨吃到過的小瑪德蓮的滋味(因為那天我在做彌撒前沒有出門),我到萊奧妮姨媽的房內去請安,她把一塊「小瑪德蓮」放到不知是茶葉泡的還是椴花泡的茶水中去浸過之後送給我吃。見到那種點心,我還想不起這件往事,等我嘗到味道,往事才浮上心頭⋯⋯ (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某些心理學家則懷疑普魯斯特現象是否真的存在,因為它牽涉的主體並不明確。普魯斯特現象主要是跟童年記憶相關?抑或只能透過嗅覺聯想才能提取的記憶?還是那些我們顯然已經失落的記憶?這些間題在定義上的差異或許不大,卻非常關鍵。而關於嗅覺和記憶的研究成果,也隨著普魯斯特現象版本的不同而有說服力上的差異。透過氣味喚起記憶此一過程,似乎有二種狀況。
- 正如普魯斯特書中所描述的,需要經過兩個階段:某人不經意聞到某種氣味,通常在他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心境已經改變。他會先為之錯愕,然後努力探究是什麼記憶讓自己心情丕變。唯有找到答案,他才能將該氣味與某個記憶連結起來。
- 氣味喚起記憶的過程可謂疾如雷電,以致讓人感覺氣味與該記憶間存在一種直接關聯,當中沒有任何情緒轉折來串連。在這樣的記憶中,氣味似乎凌駕其他所有感覺上。當視覺與嗅覺都能刺激回憶生成時,總是嗅覺佔上風:例如一堆新刨的木屑,光是看到木屑,可能也不會產生什麼特別感觸,但在聞到木屑的味道時反而更容易連結到過去相似的記憶;就像普魯斯特雖然常在糕餅店看到瑪德蓮小蛋糕也沒反應,但在聞到撲鼻的糕點味時,記憶便一擁而上。
2017 年 11 月,科學家們發現了與氣味相關的記憶之所以如此生動的可能原因,這些長期記憶可保存在處理嗅覺訊息的梨狀皮質(piriform cortex)部位。根據發表在《Cerebral Cortex》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梨狀皮層連接到大腦中的各種位置,包括稱為眶額皮層的更高級別的結構。這個結構負責對感官輸入做出判斷:比如這道菜有異味,別吃。Strauch 和 Manahan-Vaughan 研究大鼠的梨狀皮層是否能夠表達突觸可塑性,當嘗試刺激了這個區域,果然觸發了梨狀皮層的記憶變化。這種變化甚至能持續超過四個小時,表明可能已經建立了長期記憶。因此梨狀皮層確實能夠作為長期記憶的儲存區,只不過需要來自眶額皮層的指令。因此,嗅覺系統不僅與記憶中心海馬迴直接相連,而且還能在內部儲存長期記憶,這或可解釋為什麼某種東西的氣味可以如此迅速地觸發詳細的兒時記憶甚至是強烈的情緒。[79]
- 相關實驗
- 在大衛·魯賓(David Rubin)和同事 Elisabeth Groth and Debra J. Goldsmith的嗅覺提示自傳式記憶(Olfactory Cuing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設計兩項實驗。實驗1,重點是參與者對其自傳式記憶情感品質的評分。他們提供實驗對象許多種氣味相關物品名稱,例如樟腦丸的氣味或「樟腦丸」一詞。實驗者總共使用十五個刺激物,包括咖啡、嬰兒爽身粉、薄荷、花生醬、巧克力等氣味與對應的物品名稱,讓實驗對象去聞某種氣味或看物品名稱,然後寫下因此被喚起的最早記憶。在實驗2中,受試者被呈現了16個常見物品的氣味、照片或名稱,要求受試者對氣味寫下自傳式回憶及評分,採用內容分析方法來確定參與者回憶中的信息量。研究的結論認為氣味引發的自傳體記憶在產生的細節數量方面確實有影響,且當視覺提示和嗅覺提示不一致時,對回憶的細節會有不利影響。
- 魯賓和同事期待看到氣味喚起的記憶會比其他感官或刺激物喚起的更生動、更開心,以及最重要的:喚起更久遠的記憶。但事與願違地,氣味喚起的記憶與因其他方式而甦醒的記憶間,唯一的不同之處只有:氣味相對之下「比較能夠」(但差距極微)喚起已經有段時間沒想起的事件,或是該實驗讓人生平頭一次想起某些氣味相關的記憶。作為支持普魯斯特現象的佐證實驗,結果很不理想。
- 普魯斯特現象真的存在嗎?魯賓的實驗雖然沒能提供其存在的證據,但同時也沒證實它不存在。就魯賓實驗的條件設定來看,其實從一開始就不利於喚起普魯斯特式的記憶。畢竟每個人記憶中的味道皆有所不同,也因此,氣味與遙遠記憶之間的連結亦是極個人化的。
- 例如:對某個實驗對象來說,蘋果派的氣味會讓他想起週日的午餐會;但對他的鄰居來說,他的記憶是李子和卡士達蛋黃醬的味道。因此同樣都是週日享用美味午餐的感覺,卻可以透過不同氣味引發出來。魯賓沒將這些氣味全囊括在實驗之列,是不合理的設定。換成普魯斯特本人,也會在這個實驗中表現不佳,且這與實驗沒提供菩提花茶和瑪德蓮沒什麼關聯,而是因為他花了太久時間才找回昔日的記憶。(《記憶的風景》第三章氣味與記憶,2013)
2.利用香氛促進記憶
編輯由於嗅覺喚起記憶的機制是快速而深刻的,因此有人利用這點,在書房裡擺上香氛。閱讀時不自覺的讓香味與學習的過程產生連結,考試時再將眼鏡上或是筆上塗抹同樣味道的香氛,幫助提取之前念書時的記憶,有助於在考試上得到更好的成績。 另外,根據一個發表在「科學」期刊的研究顯示,香味能促進白天學習到的事物的記憶。這個實驗是呂貝克大學和漢堡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做的,他們要求醫學院的學生記憶電腦中一組一組卡片出現的位置,然後在其中某些學生的面罩中提供大量玫瑰香味讓他們吸入。接著讓所有醫學生在半小時之後入睡,並在他們頭上接電極以追蹤他們睡眠的深度。人的睡眠分為深度睡眠(慢波睡眠)、淺度睡眠,以及不斷做夢的快速眼動期。研究人員在受試者進入漫波睡眠時期時,再度發送玫瑰香味。在他們醒來之後,讓他們指出原本卡牌的位置。結果,在記憶卡片階段有吸入玫瑰香味的學生,正確率高達 97%,而沒有吸入玫瑰香味的學生,正確率就只有 86%。並且,如果是在快速眼動期或睡眠前再次聞到香味,就沒有如在慢波睡眠期再次聞到香味達成的記憶效果。 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人在深度睡眠的時期,海馬迴會重新啟動白天時學習事物的神經傳遞過程,因而鞏固白天的記憶。而嗅覺的刺激快速的傳遞到海馬迴,加強了這個鞏固記憶的過程,因此達到促進記憶的效果。而這個實驗的核磁造影紀錄也顯示在深度睡眠期間,若是聞到白天曾經聞過的香味,大腦皮質與海馬迴的活動也會變得更活躍,更加篤定了香味可以促進記憶這個假說。
二、視覺與記憶
編輯1. 視覺與語音轉錄
編輯由於視覺在短期記憶中的停留非常短暫,閱讀時眼睛掃描一行文字,看到後面的字時,儲存在感覺記憶裡的前面那些字已經忘記了,前後意義就串連不起來。所以在視覺處理形和義的理解之間,一定有個加強記憶的運作,使讀者閱讀時感到非常順暢。有學者發現,我們把視覺傳遞的資訊轉換成語音的現象,稱為語音轉錄。
一項有趣的實驗是這樣的:銀幕上先出現一個凝視點,接著有三行字母同時出現(每行含四個字母),停留 50 毫秒,然後呈現一片空白,受試者要立刻報告螢幕上曾出現過哪些字母。結果大部份的人只能記住 7 個字母左右。但是受試者皆認為,在報告全部字母的過程中,記憶就已經消失了許多,因此這樣的實驗方式低估了他們的瞬間視覺記憶。因此實驗做了以下改良:受試者不再需一一回報,而是電腦會隨機出現高、中、低音,當聽到高音時,只要報告第一行;聽到中音,報告第二行;聽到低音,就報告第三行。最後再將結果乘以三,估算出視覺記憶的總量。實驗的結果相當驚人,幾乎每個受試者都能記得 12 個字母!
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實驗者觀察到了兩個現象:
- 受試者在視覺訊息一閃即過之後,嘴唇會輕微移動,像是不由自主唸出字母的音
- 事後回憶的報告中,受試者出現的錯誤很特別,明明視覺訊息的字母是曲線的「S」,但報告卻是直線條的「X」
而這種錯誤便可以使用語音的相似性來解釋,且這類型的錯誤會因為回憶時間延長而增加。結論很明顯,視覺訊息裡的物理性在認知處理過程上,會轉成為抽象的語音碼。
2. 視覺筆記法
編輯又稱為右腦記憶法,因為視覺在人的感官中佔據主導地位,並且使用了大腦約一半的資源。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在演化過程中,大多數威脅到人類生命的東西都能夠用視覺偵測。圖片佔絕對優勢的原因之一在於大腦其實是把「文字」看成很多的「小圖片」。人在讀出某字之前,大腦也必須先辨認出這個字的特徵;即使人類已經使用文字那麼多年,「特徵辨認」這個歷程仍然無法忽略,只是能夠盡量變得比較快而已。換言之,人無法直接認字,但可以直接認出圖片。人的左腦負責語言活動和邏輯思考,右腦則管理影像及感官功能。單獨使用左腦進行學習絕對不會比左右腦並用來得有效率。即使無法立刻使用更多的圖像或影像化教材,持續使用同一本字典並且經常翻閱,也會形成圖片並映在腦海中。
視覺筆記法的優點
編輯促進記憶:圖像化的資訊更容易被大腦記住和回憶起來,因為圖像比文字更具視覺衝擊力。 提高學習效率:使用圖像和文字結合的方式能夠讓學習者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信息。 激發創造力:視覺筆記法能夠促進右腦的活動,從而激發創造力和想像力。
具體例子
編輯心智圖(Mind Maps):利用圖像和關鍵詞來組織和展示信息,使得信息的結構更加清晰和易於記憶。 圖形組織者(Graphic Organizers):使用圖表來表示概念之間的關係,如流程圖、層級結構圖等。 視覺筆記(Visual Notes):在記筆記時加入圖像、圖示和顏色,來強調和分類信息。
3.圖像式記憶
編輯美國心理學家史培靈(George Sperling)在1960年做的實驗中發現,「圖像式記憶」(iconic memory)維持刺激的時間只有幾分之一秒。實驗參與者被給予十二個字母的圖卡,圖卡被分為三排,每排四個字母。這些圖卡出現在受試者面前的時間為五十毫秒,接著史培靈馬上請他們回答出第一排或第二排或第三排的字母,這些實驗參與者事前並不知道會問哪一排的字母。實驗結果顯示,大部分的人可以記住每排四個字母中的三個。在圖卡出現的當下,圖像可以幾乎完整地被人類的大腦記錄下來,但條件是實驗者必須在四分之一秒內提問請受試者回答哪一排的字母。如果實驗者提問的時間從四分之一秒延後到三分之一秒,圖像記憶就會消失。如果在回答完第一排的字母後,再詢問受試者第二排或第三排的字母,圖像記憶同樣馬上會被遺忘。也就是說,在受試者複誦某一排字母的短短幾秒鐘內,另外兩排的記憶已經消失了。
三、聽覺與記憶
編輯聽覺記憶是透過聽覺作用,將舊的聲音符號跟新的聲音符號統整結合,來建立對新聲音的認知,並進一步保存、運用所獲得的資訊,這個過程須依靠個體對於聲音符號的儲存、回憶、認出等聽覺記憶能力。聽覺記憶之涵義包括下列三項:
- 能注意聽覺刺激的詳細內容
- 能複述所聽到聲音的內容
- 能儲存並再現所聽到的資料
聽覺記憶異常,指的是由聽覺至認知的過程雖已建立,但記不住所形成的認知結果,像是聽音之後無法記住字音再說出該字詞的兒童,會以非語言的聲音來代替語言表達意思:以狗吠聲「汪汪」來代替要說的「狗」這個音,便是一個很經典的例子;另外,患有嚴重聽覺處理障礙(central 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 CAPD)者,無法解釋所聽到之聲音的意義,並缺乏聽覺記憶力,甚難將聲音和其所代表之事物或經驗結合。
在教育方面,聽覺記憶訓練為指導兒童如何專注於所聽到的資訊,並能將其回憶、運用,且同時訓練兒童利用聽覺擴大記憶幅度。教師可以藉由進行讓孩子聽完故事後,複述並表演其內容的教學活動,來訓練他們的聽覺記憶。
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
編輯音樂是人類文化中一個十分特別的存在,是一種具有情緒感染力的表達方式。根據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音樂治療是「由合格音樂治療師,在與個案建立起安全與互信的治療關係中,系統化運用臨床及實證基礎的音樂介入,藉此實現個別化治療目標。」音樂治療具體內容包含歌詞分析與詞曲創作、音樂即興、接受試音樂聆聽等,其受益對象包括自閉症光譜範圍、語言遲緩、學習障礙等,促進精神健康、復健、支持性醫療等方面的發展。 (資料來源:https://www.musictherapy.com.tw/definition https://www.maria.org.tw/index.php?incfn=data/doc/music/music.html)
實際案例:
11 歲的蘿瑞因為中風,左半腦受到嚴重損傷,包括負責語言認知的腦區布羅卡區。這影響到她的語言表達:中風之後的蘿瑞仍然可以了解別人說的話,卻無法說出完整的句子,從嘴巴發出的僅僅是一串毫無文法、混亂不清的聲響。
然而如蘿瑞一般的失語症病人,雖然無法正常說話,但他們的歌唱能力卻完好無缺,於是音樂治療師藉由旋律音調的治療法,在病患說話時加入不同的旋律、節奏或重音,逐漸改善他們說話的流暢度。蘿瑞在經過 15 個星期的治療後,可成功說出一個完整語句;而再經過數年的訓練後,現在的她可以巡迴演講,以自身經驗鼓勵其他中風病患。
從腦造影的研究可發現,不論是純粹聆聽音樂,或從事音樂表演與創作,這些活動皆會活化各種與情緒、回饋、認知、感覺與動作相關的腦區,甚至強化這些腦區之間的連結,進而幫助神經系統從損傷中逐漸復原。
音樂為何能喚起回憶
編輯人常因過去長期暴露在某首曲子或某段旋律中,使得當再次聽到相同的曲子、旋律時,就會回憶起特定的時刻。音樂和記憶之間的聯繫非常緊密,而人們早已利用它來協助醫治老年癡呆症患者和抑鬱症患者。對此,新的研究正試圖解密這些記憶是如何起到治療效果的。
數千年來,音樂一直是一種重要的助記手段。自傳式記憶和口頭歷史記錄專家大衛·C·魯賓(David C Rubin)在其開創性著作《口頭傳統記憶》(Memory in Oral Traditions)中解釋了諸如荷馬(Homer)的《伊利亞特》(The Iliad)和《奧德賽》(The Odyssey)等史詩般的故事是如何通過詩歌的形式口頭流傳下來的。在有人落筆記錄這些故事之前,它們已被大家吟誦、歌唱,而此種流傳方式與記憶息息相關。
在人腦中,海馬體和額葉皮層是與記憶相連的兩大區域,它們每分鐘都在接收大量的訊息。所以要回憶資訊並不總是那麼容易。而音樂有助於增進記憶,是因為其擁有節奏和韻律,有時可以「提供暗示、釋放訊息」,這些歌曲的結構、旋律以及其歌詞所勾勒出的意象,可以幫助我們記住資訊。時至今日,這種技巧依然重要。神經科學家分析與記憶力相關的大腦機制,發現配上音樂的字詞是最容易被人記住的。將文本配上音樂、唱成歌,比硬生生地把它講出來更容易讓人記住,由此可見,音樂和記憶之間存在關聯。
值得注意的是,由音樂喚起的記憶一般出自於人生的特定時期。曾轟動一時的經典之作比往後年月中的歌曲更能讓人重返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光陰。心理學家稱這種記憶為「記憶隆起」(Reminiscence bump)。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記憶高峰,是因為在這段時間裏,人類經歷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漸漸學會獨立自主,是生命中尤為重要且精彩紛呈的時刻。在那之後,生活就變得有點模糊不清了。音樂可以勾起人的感情,而儘管歌曲的聲音和所營造的氣氛也很重要,卻不一定會決定聽者的主觀感受:一首悲傷的歌可能會使人回憶起一段開心的時光,反之亦然。
《普魯斯特效應:感官乃通往逝去記憶之門》(The Proust Effect: The Senses as Doorways to Lost Memories)一書的作者克雷蒂安.范.坎彭(Cretien van Campen)對不同感官喚醒記憶的方式進行了研究,強調了音樂對抑鬱症患者的價值。它能幫助抑鬱症患者回想起那些痛苦的人生片段,而其實這些時刻不一定像他們原本所想的那麼糟。「抑鬱症患者常常感覺生活中似乎充滿了掃興的事情。」而聽音樂,回想多姿多彩的往事,「可以幫助他們記住更加多元化的人生經歷」。他特別提到,這些經歷並不總是正面的,「但它們可能會更加全面」。音樂無法根治抑鬱症,但它或許可以協助抑鬱症患者痊癒。
聲象式記憶
編輯如同視覺有圖像記憶,聽覺也有聲象記憶。1972 年,Darwin 做了一個與 Sperling 視覺實驗很相似的聽覺實驗。實驗中,受試者戴上耳機,而耳機的左右聲道同時播放兩個字,範例如下:
左耳 雙耳 右耳
B 8 F
2 6 R
L U 10 (此表翻製於王甦、汪安聖《認知心理學》)
因為當左右耳同時接受同一個刺激,聽起來就像是從大腦裡面發出來的聲音,如此製造出類似 sperling 視覺實驗的矩陣。音檔播放完畢後,施測者會以受試者左、中、右的燈源提醒受試者說出相應位置的資訊。將其結果與視覺實驗比較可以發現,兩者相同之處在於:說出指定資訊的成效比說出全部資訊的成效好,意味著聽覺記憶亦存在。
而與視覺實驗不同的是:第一,聽覺實驗受試者僅能記住約 5 個字母,比視覺實驗少,代表聽覺的記憶容量較視覺的記憶小;第二,聽覺記憶可以持續約 4 秒,然而視覺僅能存在數百毫秒,顯示聽覺記憶比視覺記憶更能持續。
不過針對第二點聲象記憶持續時間較長的特性,值得探討的是:在聲象記憶持續期間,資訊是否已經過處理並儲存,因此才導致聲象記憶的持續時間長於圖像記憶?因為感覺記憶是將資訊刺激以原始的形式儲存,若是如此,則本實驗所研究的便不能稱為感覺記憶。追根究柢,可能還是得回歸到聽覺系統本身的處理方式來討論。
四、胎內記憶
編輯胎內記憶(Fetal memory),又稱產前記憶(Prenatal memory)。胚胎發育到第四週時,神經胚(Neurulation)形成。此時的外胚層中,最重要的發育便是神經管(Neural tube),其中一部分未來會發展成大腦,也就是記憶形成的地方。因此在懷胎過程中,特別是在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階段,會建議產婦注意飲食攝取,以及相關藥物或物質的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的系統性發育。目前胎兒記憶被認為從受孕後的第 8 至 10 週開始,抑或著更早,因在1-4週時腦神經就部分開始發展,第六週時神經管已經形成,發展過程中會發展為大腦和脊髓。胎內記憶的重要功能有很多,對於胎兒產前與出生後的存活、健康都扮演著關鍵角色,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胎兒與父母的連結,尤其是胎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依附關係,很大一部分即是源自於胎內記憶。以下列舉幾個胎內記憶的例子:
- 胎兒在母親子宮裡能聽見的情境音(如母親的聲音),與胎兒出生後的語言理解、語音區辨等能力有關。因胎兒到第五個月時由於記憶聲音的「海馬」部分完成,胎兒又以聽覺最發達,所以母親可以常常溫柔地與胎兒說話,或放著愉悅的音樂及自然天籟之音,刺激α波的放出,以促進胎兒腦部發育,像莫札特和維瓦第的音樂都非常適宜。
- 嬰兒出生後偏好母親的氣味,是因為在出生後吸乳的過程中,學習辨識母親的氣味,也與胎兒生活在子宮的羊水中有關。
目前有多種測量方式能夠證實胎內記憶存在,最常見的是透過「古典制約」、「暴露學習」以及「習慣化」來測量。如同之前學到的古典制約,利用兩事物經常同時出現的性質,以關聯學習的方式,讓大腦對一件事物的記憶連結至另一件事物。例如:給予胎兒物理震動(Conditioned stimulus),並伴隨著巨大噪音(Unconditioned stimulus),引起胎兒產生躁動的制約反應(Conditioned response)。經過幾次的配對制約後,最後胎兒無須噪音,光是物理震動的發生就會引起躁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胎兒無法認知性地回應,測量胎兒記憶的方法會受到限制而不夠準確。
五、味覺與記憶
編輯味覺也是有記憶的。根據研究,人類的味覺記憶可以長達四十年以上,比日常生活中人更依賴的視覺和聽覺記憶更加持久。當味覺經味蕾接受體,透過三條腦神經傳入腦幹,再上傳視丘,到達大腦的島葉區,其神經纖維會投射到掌管情緒的杏仁核,以及掌管記憶的海馬廻區,因此味覺和記憶有著密切的關連,此即味覺產生記憶的學理機轉。
以色列海法大學神經生物學系發表於神經科學期刋的一項研究[80][81],透過對老鼠餵食分別無毒及有毒的食物進行觀察。結果顯示大腦島葉皮質區、味覺皮質區、海馬廻記憶區之間會有連結的功能。可得知大腦不僅協助人記住食物本身味道,也會連結時間和空間。如果在某地吃到某樣食物,並產生不好吃、不舒服的記憶,下次再吃到相同的食物時,若是換了地方,或許過往不愉快的印象會因時間、地點的不同,改變了原有經驗的味道。
六、觸覺與記憶
編輯由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的研究員 Fabian Hutmacher 所做的實驗顯示,人類大腦會自動儲存感官體驗,包括觸覺上的體驗,因此儲存大量訊息的功能可能會在無意識中被開啟。
實驗中,Hutmacher 首先讓戴著眼罩的受試者對 168 項日常用品進行各 10 秒鐘的觸覺探索,並告知他們接下來將會對這些物品進行記憶測試。在探索過程完成後,讓受試者辨別兩樣十分相似的物品,例如:兩把形狀一樣但材質不同的刀子,而其中一樣是在探索過程中並未出現的。受試者的任務是找出在探索過程中他們所碰過的該項物品,結果顯示,測驗的正確率高達 94%。由此可知,只要觸摸過一個物體,人們就能近乎完美地記住它。一週過後,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再進行一次記憶測試,測驗的正確率為 85%,代表受試者仍然記得大多數物品的觸覺資訊。
Hutmacher 接著進行另外一個測試,他讓另一組受試者進行同樣的觸覺探索,但這次告知他們接下來將對這些物品進行審美判斷。一週後,受試者對一半的物體進行觸覺記憶測試,另一半則以視覺辨識觸碰過的物品。結果顯示,記憶測試的正確率達 79%,而視覺辨認的測試正確率則是 73%。
耳蟲現象
編輯耳蟲現象(Earworm),取自德文「Ohrwurm」,意即腦中揮之不去的旋律。又稱為非自主性音樂意象(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INMI),指的是某段音樂或話語持續的佔據一個人的腦袋,就算在停止播放或談論後仍然持續存在。而耳蟲現象與記憶之關聯:
- 記憶儲存與回放:當大腦處於閒置或休息狀態時,有時會開始回放以前聽到的聲音或歌曲。這可能與大腦整理記憶有關,也可能是大腦處理信息的一種方式。
- 專注度與壓力:有研究表明,當人們處於壓力或焦慮的狀態時更容易出現耳蟲現象。這可能是因為大腦在這些情況下更活躍,所以更容易回放以前的記憶或聲音。
- 聽覺系統的神經機制:耳蟲現象可能與聽覺系統的神經機制有關。大腦中的某些神經元會在缺乏外部聽覺刺激的情況下自發性地活動,因此導致人們有聽到聲音或歌曲的感覺。
此現象雖然普遍但基本上無害,研究表明幾乎所有人都有過這種經歷,但只有少數人表示耳蟲讓他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事。耳蟲現象一般持續時間不會太長,平均約半小時。另外,耳蟲是否會造成不舒服與持續的時間無關,而是由於感到困擾煩躁而越趨難受。 通常迴響在人們腦中的音樂以流行樂為主,不過每個人的歌甚少相同,這使得科學家找不到這些音樂引起耳蟲現象的共同點,不過這些音樂通常是自己比較熟悉,且重複的多半是音樂的一小段。兩位英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比曼(Philip Beaman)和蒂姆·威廉姆斯(Tim Williams),決定填補實證空白,提供一些關於耳蟲的實際數據。他們對一百多名鐵路旅客、學生和公園遊客進行了關於他們耳蟲經歷的調查,並要求另外12名參與者在四週內記錄他們的耳蟲。同一首歌老是重複出現的情況即使對同一個人來說也很少見,而且同一首歌重複的情況較可能在第一次腦中紀錄了歌曲後,於之後的幾天內出現。
認知搔癢
編輯辛辛那提大學的行銷學教授James Kellaris 於2001年提出了一套稱為認知搔癢(Cognitive Itch)的理論來解釋耳蟲現象。想像一下,你身上某個地方被蚊子叮而紅腫、發癢。 只要一旦開始抓癢,就容易陷入無法自拔的惡性循環——抓了越癢,癢了越抓。耳蟲現象可以用類似的方式解釋:當你的大腦被某段音樂旋律「叮」了一下,記憶裡也會開始發腫並發癢。此時大腦的反應很自然的就是設法去「抓」那個癢處,而唯一有效的做法就是在腦中播放那段音樂旋律,但這卻讓情況變得更糟,那段旋律會不斷迴盪在腦中。根據 Kellaris 的研究,有以下特質的音樂特別容易造成認知搔癢:
- 反覆的旋律:當一首歌曲有著重複的基調、片段時,這種重複的行為本身就會對認知產生刺激,進而在腦中重複播放。
- 簡單的音樂:簡單的音樂比起編曲複雜的音樂更容易附著在腦海裡,例如兒歌通常比古典樂容易引發這種現象。
- 不協調的音樂:當一首歌曲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東西時,也會引起這種搔癢,像是無預警的改變旋律或故意加入不同的音符。
在 Kellaris 所收集的 1000 份回應中,73.7%的受試者回答最近迴盪在他們腦中的歌是有歌詞的,18.6%是短曲或廣告,7.7%是無人聲的音樂。
緩解耳蟲現象
編輯- 高度專注力的工作:耳蟲現象是一種非正常的記憶提取,因此可採取像是阻止大腦調閱記憶的過程以及改變這段記憶的屬性的手段。只要埋首於需要專注的工作,就能讓大腦擱置這個刺激,進而從這一循環中跳脫。
- 大聲地念或唱出歌詞:讓大腦不再認為這是個需要被重複的刺激,也就是讓其合理化或正常化,進而緩解這一現象。有些人會認為將這種「上癮性強」的音樂可以在傳給其他人後緩解,就好像把貼在自己背後的標籤貼紙撕下來後貼到其他人身上一樣,其實是在傳遞過程中的有意識地不斷複誦讓大腦將這段音樂從「可疑名單」中除名所致,因此,即使對著泰迪熊重複念或唱也可達到相同效果,不一定要讓你身邊的親朋好友受害。
- 嚼口香糖:英國雷丁大學心理學和臨床語言學院曾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當發生歌曲的耳蟲現象時,嚼口香糖會幫助他們較少想起歌曲,甚至也可以避免大腦其他惱人且反覆的思想,減少其他有害或侵入性的想法,根據過往的研究,其原因應是咀嚼動作本身便會干擾短期記憶,防止大腦不斷的不正常提取。
此外,在 Philip Beaman 和 James Kellaris 的調查中則發現什麼也不做或者直接去睡覺是解除耳蟲現象的最佳辦法,一些似乎合理的策略如轉移注意力或回憶歌曲有時卻會產生反效果。這種現象可以透過自我控制的逆效應(theory of ironic mental control)來解釋,這是一種心理學現象,也被稱為心理逆反效應。這一理論最早由心理學家Daniel Wegner於1987年提出,主要描述當人們努力避免某個特定的思想、感覺或行為時,這種避免反而會引起更頻繁或更強烈的該種思想、感覺或行為的出現。
根據逆效應理論,當我們試圖不去想某件事或抑制某種想法時,我們的大腦會設置一個「心理監控」機制。這個監控不斷檢查我們是否正在想那個不應該想的事,而這種監控本身就需要不時回顧那個想法,以確保自己沒有想到它,這反而使那個想法更加強烈地出現在意識中。
這種現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例如當被告知不要想象一隻粉紅色的大象時,大部分人的腦海中幾乎立刻就會浮現出一隻粉紅色的大象。在處理焦慮、壓力和強迫症等情況時,這種逆效應特別明顯。人們越是試圖控制不想某些事情,這些事情往往越是困擾他們。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時放開一些過度的控制反而能減輕心理壓力,提供了一個理解耳蟲現象和其他類似心理狀態的有用視角。
耳蟲現象的應用
編輯對於行銷業者與廠商而言,他們希望自己的產品或名稱能深植在消費者心中。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廣告公司和音樂公司正試圖以這種現象提升目標產品或旗下歌手的市佔率。在社群媒體發達的今天,將這種病毒式影響力的內容透過病毒式行銷的手法散播,的確容易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印象。但來的快去的也快,這種現象很容易被新的刺激蓋過。
收集耳蟲現象相關資料的工具:不隨意音樂意象量表
編輯一種用於收集不隨意音樂意象(INMI,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數據的工具,尤其是用於「耳蟲」的研究,稱為不隨意音樂意象量表(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Scale)。這個量表是根據George Floridou、Victoria Williamson和Danial Müllensiefen的研究編制而成。它利用四個因素來衡量與耳蟲和INMI經驗相關的不同體驗。[82]這四個因素包括「負向評價」、「運動」、「個人反思」和「幫助」('Negative Valence', 'Movement', 'Personal Reflections', and 'Help')。其中,「負向評價」是衡量對INMI經驗的主觀反應的類別。「運動」於INMI的方面是相對較新的應用,本質上是伴隨身體反應的INMI經驗,可能包括唱歌、哼歌和跳舞。「個人反思」是與INMI相關的個人特質的發生,這些特質與INMI的評價本身不直接相關。「幫助」是確定INMI經驗中有益和建設性方面的類別,這可能反映在無焦點音樂聆聽和與任務無關的思考特徵的相似性。
促進記憶的食品與藥物
編輯- 魚油
魚油中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主要成分DHA及EPA,DHA是構成細胞和細胞表層膜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腦皮質的功能與記憶力的維持方面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被認為與人的腦部發育有顯著的關聯,若DHA攝取不足可能導致學習障礙,而EPA也有防止血小板的阻塞、血管、動脈的硬化等的好處。
在一項研究中,持續服用Omega-3脂肪酸,結果顯示血液中的Omega-3脂肪酸濃度與工作記憶有關聯。血液中的Omega-3脂肪酸濃度越高,工作記憶改善幅度也越大,甚至可以改善因年紀而退化的學習力及記憶力。另一方面,目前也有研究顯示出,若飲食中缺乏了Omega-3脂肪酸,很有可能造成腦部的退化。
而對於記憶相關的疾病,魚油中的DHA在某些研究中,並沒有辦法延緩阿茲海默氏症的症狀, 而在一個實驗中卻發現了有趣的現象,Apolipoprotein E(簡稱ApoE)是一種脂蛋白元,與心臟血管疾病、腦中風以及阿茲海默症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又可分為e2、e3、e4,屬於得到阿茲海默症的高風險群。實驗結果顯示,有Apo-e4基因變化者之中,DHA並沒有減緩其記憶衰退的速度。相反的,沒有Apo-e4基因變化者之中,服用DHA則可減緩記憶衰退率。
- 銀杏
銀杏,原產於中國,其主要功效成分為Ginkgoflavon(類黃酮類物質)、Ginkgolide A、B、C、M(二萜類化合物),果實稱為白果,一般認為有助記憶力,可以改善健忘、失智的症狀,目前市面上也有許多的銀杏保健食品。
在1997年,美國紐約醫學中心公佈一項研究結果,證實銀杏葉可能可以減緩阿茲海默症的病情惡化,這項研究中,讓阿茲海默症患者服用銀杏葉萃取物後,發現他們病情惡化的速度明顯下降許多,比對照組中只有服用安慰劑的病患要慢半年左右。
The Ginkgo Evaluation of Memory (GEM) Study 是一項由美國衛生研究院所支持的研究計畫,主要的目的在評估補充銀杏抽出物是否能夠減少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的發生。在研究中總共有 3,069 位 75 歲以上認知功能正常或有輕微失智症的人參與此研究,隨機把這些人安排到每天吃兩次含 120 毫克銀杏抽出物的銀杏組,以及安慰劑組。
研究除了會看失智症的發生情形,也會評估認知衰退、心血管疾病與中風的發生以及所有死亡率。平均追蹤時間是 6 年。研究期間,有 523 位參與者被診斷出失智症,其中有 246 位出現在安慰劑組,277 位出現在銀杏組。此外,銀杏的補充對本來就有輕微失智症的人並沒有發揮延緩的作用。
除了 GEM 研究,在法國也有一項大規模的銀杏萃取物試驗,GuidAge Study,研究的目標在評估 70 歲以上有記憶受損的阿茲海默症病患,補充銀杏萃取物的效果。
GuidAge 研究總共有 2,854 位 70 歲以上,跟醫生反應過有記憶力問題的年長法國人參與,以隨機、雙盲、安慰劑控制的設計進行。隨機將參與者分配到每天兩次 120 毫克的銀杏組或安慰劑組,研究追蹤的時間是 5 年。五年後,經過統計分析後發現,和安慰劑組相比,補充銀杏葉抽出物並沒有顯著的差異。此外,其他出血或心血管事件,兩組之間也沒有顯著差異
而到了2008年後,美國匹茲堡大學也做了有關銀杏研究,實驗的結果一樣顯示服用銀杏並未減緩老人的認知功能,也對加強記憶、語言、注意力及其它腦部功能都沒有任何效果。
另外,銀杏的種籽可能有毒,因此儘量別生吃銀杏果,即使是煮過的也別吃太多。還有,年紀大且有出血問題或是懷孕的人,請避免吃銀杏,因為這類人補充銀杏很可能會增加出血的風險。如果你之後有手術的計畫,至少要在兩週前停止服用。
- 藍莓
藍莓最近在西方國家成為一種熱門食物,科學家發現,它所含的強力抗氧化物可能對於減緩老化、活化腦力和增強記憶力有相當幫助。
美國塔夫茲(Tufts)大學人類營養研究中心的喬瑟夫博士曾主持一項動物實驗,結果發現以藍莓、草苺、菠菜等萃取物餵食老鼠時,牠們在運動神經功能、記憶力和認知能力等方面的測驗,都得到比較高的分數,其中又以餵食藍莓的那組老鼠成績最出色。除了喝藍莓汁、吃藍莓果醬、藍莓優格等相關產品外,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研究所副教授黃士懿建議,多吃深色水果,例如葡萄、櫻桃及草莓等莓類水果,也有類似的抗氧化效果。
- 全麥麵包
全榖類一直是營養界大力推薦的超級食物,富含維生素E及維生素B1、葉酸、菸鹼酸等,全都是維持正常大腦機能必要的營養素。不止於此,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如果每天能以2~3片全麥麵包、早餐榖片、麥片來代替白吐司、白米飯等精緻主食,就可以使血液清澈,減少動脈阻塞情況,降低30~40%中風的危險。
- 菠菜
營養價值極高、被稱為「蔬菜之王」的菠菜,最近有研究認為,它有助於維持大腦的年輕活力。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餵老鼠吃菠菜製成的補充劑,結果發現牠們的某些行為學習能力增強,反應變快。主持此研究的畢克福特博士認為,菠菜裡含有大量維生素C、E、β蘿蔔素等抗氧化物質,可以保護腦細胞不受自由基損害。長久以來,醫學界懷疑自由基對腦部造成的傷害,可能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
- 堅果
堅果的油脂含量雖高,卻是護心又健腦的好食物。因為它所含的是單元不飽和脂肪,有降低膽固醇的功能,而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E、硒等抗氧化物質,保護腦細胞不受到自由基的損害。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研究發現,堅果類中還含有一種礦物質──硼(水果及綠色葉菜中也有),能夠影響腦部的電流活動,使人的反應變得更靈敏。
- 雞蛋
蛋黃中富含卵磷脂,是人體合成乙醯膽鹼(負責記憶力的神經傳導物質)的主要原料。此外,雞蛋中也有豐富的維生素A、E、B6、B12、葉酸和鋅等活化腦力很重要的營養素,尤其是葉酸和維生素B12。陸續有研究指出,如果長期缺乏這兩種營養素,會使記憶力減退,甚至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 燕麥
燕麥在維持大腦健康和記憶功能方面有潛在益處。首先,燕麥作為低升糖指數(GI)食物,其碳水化合物穩定釋放能量,維持穩定的血糖水平,從而支持大腦的持久能量供應,有助於集中注意力和記憶功能 。其次,燕麥富含多酚類抗氧化劑,如阿魏酸和阿維寧,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保護大腦免受氧化壓力和炎症損害,從而促進認知健康 。此外,燕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硫胺素),這種B族維生素在能量代謝和神經功能中發揮重要作用,對記憶力有正面影響 。另外,燕麥裡含有一種叫作「β-聚葡萄糖」的可溶性纖維物質,能夠阻礙膽固醇的製造和吸收,使血液中膽固醇濃度降低,以減少日後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機率。美國的研究發現,平均每天只要吃3克的燕麥,就可以使膽固醇指數降低5~6單位。
- 南瓜、南瓜子
南瓜是β蘿蔔素的極佳來源,這種抗氧化物質可以幫助你擁有健康年輕的腦力。荷蘭的研究發現,日常飲食攝取許多富含β蘿蔔素食物(例如深綠色葉菜、胡蘿蔔、甜椒、蕃薯、木瓜、芒果等)的人,一生可以維持較敏銳的思考能力。
至於南瓜子中所含的礦物質鋅,也是促進大腦機能的重要物質,如果鋅的攝取量不足,就容易出現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德州大學的山德史岱博士指出,一般健康的人缺乏少量的鋅,短期記憶力就會衰退,不過只要補足了鋅之後,舉例來說,女性的文字記憶力就會提高12%。
- 豆腐
黃豆製品中含有的卵磷脂、優質蛋白質等元素,其中卵磷脂被認為能促進記憶力、預防失智症有幫助,而蛋白質則具有製造細胞和協助神經傳遞物質的作用,為大腦細胞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國外一項研究將學生分成兩組,其中一組連續吃10週豆漿、黃豆布丁等黃豆製成的食物,結果和另一組沒有吃大量黃豆製品的學生相比,記憶力測驗的成積進步,而且反應也變得比較快。 另外英國曾有研究,針對爪哇島居民進行研究,發現攝取較多豆腐者比攝取較少者記憶功能降低20%,但該研究僅為單一論述,且未有其他相關研究佐證,故而不能由此判斷豆腐會傷害記憶力。
- 葡萄柚
番石榴、柑橘類(柳丁、葡萄柚等)、草莓、蕃茄、奇異果、花椰菜等都是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而腦細胞需要維生素C的抗氧化功能來免於自由基破壞。更重要的,在合成主管記憶力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時所需要維生素C,也能透過水果攝取獲得。[83]
網路影音
編輯- [TED Joshua Foer:每個人都能表演的記憶壯舉]
- 簡介:講者以親身經歷介紹在腦中建構出想像宮殿,讓所有想記住的影像充滿其中的方式,講述任何人都能擁有絕佳的記憶力。
- [TED-Ed 記憶如何成形和消逝]
- 簡介:本篇以動畫介紹與記憶相關的神經運作和使記憶退化的可能原因。最後提到社交、營養及增強大腦血液循環都是提高記憶力的好方法。
- [TED-Ed 切除海馬體會有什麼後果?]
- 簡介:介紹科學家從因切除海馬體而喪失長期記憶的 H.M.身上學到關於大腦和記憶的一切。
- [TED 伊莉莎白.羅芙托:虛構的記憶]
- 簡介:講者藉由講述一名在「虛構的記憶」下的受害者的遭遇,提出了他對於錯誤記憶的研究與道德問題。
- [TED 丹尼爾·卡尼曼:記憶與經驗爭鬥之謎]
- 簡介:曾獲得 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丹尼爾·卡尼曼將心理學與經濟學結合,剖析心理學來向觀眾傳達快樂的本質,指出經驗自我和記憶自我對於體悟快了的區別,是很有創建的發現與看法。
科普書籍
編輯- 《記憶心理學》
- 作者:楊志良
- 編者:陳美惠
- 出版社:五南
- ISBN 9789571126531
- 簡介:本書有系統地介紹國內外記憶研究成果,反映記憶研究最新成果和最新方法、技術。
- 作者:Elizabeth Loftus & Katherine Ketcham
- 譯者:洪蘭
- 出版社:遠流
- ISBN 9789573266860
- 簡介:本書以對記憶扭曲的實證研究,解說記憶重新建構的特性與過程。
- 《透視記憶》
- 作者:Larry R. Squire & Eric R. Kandel
- 譯者:洪蘭
- 出版社:遠流
- ISBN 9789573244486
- 簡介:本書從認知的心智行為以及分子生物學的觀點深入探討記憶。
- 《記憶的風景》
- 作者:杜威‧伊斯瑪(Douwe Draaisma)
- 譯者:張朝霞
-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 ISBN 9789865956318
- 簡介:本書整理記憶的不同面貌,並以實驗及研究佐證。
- 《記憶七罪》
- 作者:丹尼爾‧沙克特(Daniel Schacter)
- 譯者:李明
- 出版社:大塊文化
- ISBN 9789867975256
- 簡介:本書探討記憶衍生的問題,佐證以實驗及研究,進而提出對於這些記憶問題的新觀點。
- 《永遠的現在式》
- 作者:蘇珊‧科金(Suzanne Corkin)
- 譯者:謝雯伃
- 出版社:夏日出版
- ISBN 9789869100533
- 簡介:本書介紹切除部份海馬迴後的 H.M.形成新記憶能力喪失的生活。
- 《推開記憶囚門》
- 作者:Lenore Terr
- 譯者:陳玲瓏
- 出版社:遠流
- ISBN 9789573227366
- 簡介:本書從生理、心理的角度解釋不同的行為,也詳細說明了記憶的運作。
- 《記憶的秘密》
- 作者:蘿普(Rebecca Rupp)
- 編者:洪蘭
- 出版社:貓頭鷹
- ISBN 9789867879714
- 簡介:本書藉助科學,試圖解開記憶的謎團,理解腦與記憶的根本原理,介紹「記憶形成、儲存的地方與方法」,並藉助海蛞蝓、果蠅與小白鼠等動物推敲記憶法則。
- 作者: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
- 編者:莊安祺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ISBN 9789571375793
- 簡介:本書解釋了記憶、思考、情感、夢境、語言的習得,展現神經科學最新研究,也探討創傷效應、先天與後天、男性與女性大腦等議題。
- 《辯方證人》
- 作者:伊莉莎白‧羅芙托斯(Elizabeth Loftus)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ISBN 9789576673160
- 簡介:本書作者以專家證人身份參與審判八個真實案例,藉由現實生活中的法庭劇,闡明心理學,尤其是有關記憶、心理學的研究心得。
- 《一生都能好好記憶》
- 作者:莉莎・潔諾娃(Lisa Genova)
- 譯者:黃庭敏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ISBN 9789863987017
- 簡介:本書透過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說明不同類型的記憶各有不同的特性,幫助讀者理解記憶的運作。書中內容包含提升記憶的方法、如何改善健忘,和完整健腦指南等,用對方法就能提升記憶表現。
電影
編輯- 記憶拼圖(2000)
- 簡介:主角因為腦部創傷而罹患了順行性失憶症,不能記住病發後發生的事,但不會損失病發前的記憶,與會忘記發病前事物的逆行性失意症相反。雖然確切病理機制還未被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們研究透徹,但此病常被認為和中顳葉記憶系統相關,包括海馬體與其周圍皮質等和短期記憶相關的構造。
- 記得我愛你(2002)
- 簡介:年輕的柯萊兒罹患了遺傳自母親的阿茲海默症,疾病逐漸侵蝕剝奪著她的記憶與言語能力,於是柯萊兒被送到專門治療記憶疾病的療養院。於此同時,由於意外事故而造成短期性失憶的菲利浦,也在此接受治療,試圖找回自身失去的記憶。逐漸失去記憶的柯萊兒與逐漸找回記憶的菲利浦,在療養院相識相愛的故事。
- 忘記我是誰(2002)
- 簡介:少數以生理男性作為失憶主角的電影。男主角患有嚴重失憶症,只能存有短期記憶,因此需要隨身攜帶著記事本來提醒自己的身份與一切生活事項,而在他放肆地與各種不同的女性發生性行為後,卻愛上了一位同事,一段沒有記憶的戀情就此展開。
- 海底總動員(2003)
- 簡介:小丑魚馬林在尋找兒子尼莫的旅途中遇到了一條患有短暫性失憶症的藍刀鯛,多莉(Dory)。多莉常常忘記為何馬林會出現在自己身旁,也常常轉頭就忘了尼莫的名字,或者是小時候在和爸爸媽媽玩捉迷藏時,數到一半就忘記自己在玩遊戲了。(以人類來說,短期記憶喪失多半是因為腦部受到外傷造成,如果外傷並沒有對海馬迴造成結構上的嚴重損害,則只要靜待海馬迴恢復功能,記憶就會改善。但如果和海馬迴相關的結構受到較嚴重的損傷,則失憶症狀不易恢復。)
- 我的失憶女友(2004)
- 簡介:劇中主角的狀況和「記憶拼圖」很像,都是由於順行性失憶,患者的短期記憶發生問題,只能記住病發前的事,記不住病發後的事情。
- 腦海中的橡皮擦(2004)
- 簡介:講述一對戀人相愛結婚後,妻子得了阿茲海默症的故事。
- 手札情緣(2004)
- 簡介:艾莉和挪亞相愛一輩子後一起住進了安養院,但艾莉因為阿茲海默症遺忘了他們一起經歷過的事情,也忘了挪亞,而挪雅將他們相愛的故事寫在手札上,不厭其煩地試著讓艾利回想起兩人年輕時發生的事情。
- 妳的樣子(2006)
- 簡介:一對恩愛的夫妻,葛蘭特與費歐娜,兩人結縭數十年,女方卻飽受阿茲海默症侵蝕記憶之苦。而隨著症狀逐漸惡化,費歐娜決定不顧葛蘭特的反對,獨自住進了療養院,然而根據療養院的規定,病人親屬在一個月之內不得進去探視。而一個月過去後,費歐娜對葛蘭特的記憶徹底消失殆盡,她看著相愛一輩子的丈夫,竟如同陌生人一般。
- 明日的記憶(2006)
- 簡介:故事中,描寫了主角從症狀初現原本的不甚在意,隨著病情開始惡化,影響了主角的生活、工作,到最後病情已經徹底發作無法控制的整個心路歷程。完整敘述了擁有相同症狀的人,生活上會碰到的問題,心理方面又是遭受了多大的壓力,內心是如何的煎熬。而患者家人在這時,則同樣跟著患者面對問題,心理的壓力自然也不在話下,但是他們的陪伴卻也是不可或缺的。
- 被遺忘的時光(2010)
- 簡介:一般我們對於失智症病人的了解,僅限於知道他們患有失智症,甚少清楚地了解他們的症狀以及他們的難言之苦。藉由這部紀錄片,我們能更清楚的看見他們身上發生的變化、心理上的焦慮,以及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心情去面對他們,陪他們走過這一段艱辛的過程。
- 全面啟動 (2010)
- 簡介:故事背景中,有一種職業的工作內容是去竊取他人的記憶,並拿來作為商業用途。電影終將記憶分成很多層次,其中最深層的記憶被叫做 Limbo。電影裡面最刺激的地方,是提到植入記憶的危險性,以及沈溺於虛假記憶、走不出來的後果。
- 愛無盡(2012)
- 簡介:故事描述一對夫妻克雷格與艾琳結縭超過 60 年,兩人長久居住的房子,隨著日曬雨淋而逐漸毀壞,艾琳更開始出現失智的跡象,也讓繼承父親造船手藝與事必躬親精神的克雷格,決定幫妻子打造新家。然而時過境遷,他所使用的建築工法,早已不符合今日法規,因此被一個偏激又不近人情的政府官員盯上,多次發出停工禁令。眼看愛妻的病情日漸加重,克雷格面對強制出庭,甚至是牢獄之災的威脅,於是讓他做出最後一個決定…
- 被偷走的那五年(2013)
- 簡介:女主角因車禍而陷入昏迷,醒來後記憶仍停留在五年前度蜜月的時光,但其實她早已跟丈夫離婚。而且記憶的留存會受情緒影響,這也是為何女主角在失憶後只記得開心甜蜜的蜜月時光,卻忘記其他令她難過的事情。
- 別相信任何人(2014)
- 簡介:相機錄下的影像,讓「機械記憶」補足了「腦細胞功能失調」的不足,但也製造出記憶的盲點以及錯誤,造成劇情的疑點重重。這些影像一方面解救了主角,讓她不至於困在誰都不能相信的迷宮中,能藉由看見昨天的自己,相信自己而走出驚嚇。但另一方面在某些條件下也形成催眠暗示,擾亂主角的思緒,由此可知記憶的真實性其實是有待商榷的。
- 我想念我自己(2014)
- 簡介:失智症(dementia)是一種漸進式功能退化症,患者出現記憶力、智力喪失、思考、社交與情緒障礙,而阿茲海默症為其一。主角罹患的早發性阿茲海默症是阿茲海默症中的少數,僅佔其中的 5%,發病於 30-60 歲,且為家族遺傳症狀。主角面對記憶的逐漸喪失,嘗試用不同方法去解決問題,她的自我認同及與家人相處的方式也值得我們觀察及探討。
- 我變笨了,請多多指教。(2019)
- 簡介:是一部令人動容的紀錄片。本來以為是在談論失智症,但實際上它的題目卻是「愛」,父母對女兒的愛、女兒對父母的愛,以及夫妻之間的愛,忠實且真實的紀錄著一對老夫老妻的日常生活,中間穿插著兩人年輕時的故事。
- 忘了浪漫,記得你。(2019)
- 簡介:人們常說夫妻結婚久了,就會越來越像,無論是外貌還是性格。75 歲的趙南峰與 71 歲的李梅子兩人結褵 45 年,早已經忘卻什麼是浪漫、夢想,沉浸在無窮現實的柴米油鹽當中。時至暮年,更殘酷的是梅子罹患了失智症,傾力照顧梅子的南峰,也逐漸開始不對勁...。可是,失智症雖然讓他們的記憶越來越模糊,但曾經被丟在一旁的浪漫與願望,卻一點一點重新變得清晰。電影描述這對罹患失智症的老夫妻攜手走人生最後這段旅程的故事。
- 我親愛的父親(2019)
- 簡介:母親意外過世後,睿嘉搬回家與父親同住,才發現從未珍惜過母親那永恆守候的背影,而父親的記憶力也漸漸消退。儘管努力想填起時間的黑洞,睿嘉卻不得不面對自己終將一點一滴地消失在父親記憶中的事實。
- 與失智共舞(2019)
- 簡介:影片中的三位主角都正在為失智症所苦,但卻不因此而放棄自己對生命的希望,不斷的從中學習方法與積極面對病症所帶來的不便,進而克服失智症。
- 父親(2020)
- 簡介:年邁的主角患有阿茲海默症,逐漸忘記時間、地點甚至是人,但記憶逐漸退化的他卻不相信自己得病,來往中引爆了他與女兒間的衝突。此片展現了人在記憶流失時心理惡化的情況,以及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間的衝突關係,拍攝特色在於導演利用紊亂的零碎片段與空間的錯置,讓觀眾感受主角如迷宮般混亂的記憶與無能為力。
- 愛·重來(2012)
- 簡介:這部電影講述一對新婚夫婦在外出旅遊的過程中,出了車禍,而妻子因為解開了安全帶,造成了頭部重創,雖然安全地活了下來,但卻失去了五年的記憶。在醫生的建議下,他們重新開始,再一次發現相愛的酸甜苦辣,但失去記憶的妻子只顧著自己的事業,完全不了解自己為什麼會放棄事業,跟他結婚,於是他們漸行漸遠......
- 你的記憶騙了你(2016)
- 簡介:我之為我,取決於記憶——我們的記憶塑造了我們。然而,這些打造我們人生經歷的重要材料,卻不如我們想的堅實。記憶也有黑暗面,如同夢境,我們的回憶經常是經過扭曲的實際經驗。我們對記憶所知的一點是,它並非像錄影機那樣運作,而是比較像維基百科網頁,你可以進去裡面編輯。「編輯」過後的回憶,可能離真實情況越來越遠,但卻感覺很「真實」。這是一個詳細記載偽記憶研究的紀錄片。
- 記憶(Memoria) (2021)
- 簡介:女植物學家潔西卡來到哥倫比亞探望罹患不明疾病而時常昏迷的妹妹,卻在一天清晨被巨響驚醒,從此開始了她的尋聲之旅。她嘗試讓工程師赫南協助具現化所聽到的聲音。隨著聲音的描寫,潔西卡逐漸明白這聲音彷彿是前世記憶一樣,對她意義重大。她從城市走向泰國的荒野叢林,再到理性主義的美國。潔西卡開始懷疑自己罹患精神病。最後,她遇到了隱居生活的道爾南,一個聲稱能聽到萬物記憶的男人。跟著他的引領,潔西卡打開窗戶,企圖聆聽整個世界,卻意外聽到了外星飛船的發動聲音。這一切使得潔西卡開始懷疑自己的前世與外星人有關,故事以此作結,留給觀眾對於記憶的多樣詮釋。
- 穆荷蘭大道 (電影)(2001)
- 簡介:故事描述一名黑髮女子遭殺手索命,因車禍逃過一劫,卻因此失憶。她跌跌撞撞下山進入洛杉磯,睡在一間無人公寓裡。隨後空屋主人的姪女前來借住,發現了失憶女人,幫助她一同尋找身世的真相。
- 即使,這份戀情今晚就會從世界上消失 (電影)(2022)
- 簡介:故事描述基於因緣巧合,男主角神谷透與女主角真織開始交往,但真織後來向透坦白自己因為車禍無法累積新的記憶,只要睡著後記憶就會重置。所以她每天都會在筆記本以及日記本寫下一天所發生的事情,隔天早上起來通過複習把記憶連在一起。於是男主角原本打算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讓女主角每一天都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關鍵詞彙
編輯- 字首組合法 Acrostic:將所要記憶的事件,以第一個字母來代表,再將字母組合起來。
- 自傳性記憶 Autobiographic Memory:對於個人相關的過去經驗或事件的記憶,屬於情節式記憶,但包含了更多自我經驗的涉入,同時也夾雜了事實性的語意記憶。
- 古典制約(經典條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是一種關聯性學習。最簡單的形式,是亞里斯多德曾經提出的接近律,也就是當兩件事物經常同時出現時,大腦對其中一件事物的記憶會附帶另外一件事物。
- 聚斂性思考 Convergent Thinking:針對明確問題找出單一最佳解答的能力,如「球、臉、太陽……等,想出他們的關聯」。
- 陳述性記憶 Declarative Memory:人類長時記憶形式的一種,指的是能夠明確想起某個事件或事實的一種記憶。
- 似曾相識感 Déjà vu:人在清醒的狀態下第一次見到某場景,卻感到「似曾相識」,是一種常見於大多數人的生理現象。
- 擴散性思考 Divergent Thinking:為測量創造力之依據。擴散性思考問題屬於封閉性問題與開放性解答,題目的起始訊息有清楚定義,但目標狀態卻未有明確定義,如「列出竹筷子所有可能的用途」。
- DRM 派典 DRM Paradigm:用來測驗出逐項記憶、相關項目之錯誤再認與無關假警報反應指標的實驗方法。
- 餘音記憶 Echoic Memory:聽覺訊息之感覺記憶稱為餘音記憶。
- 鎂光燈效應 Flashbulb Effect:指在看到令人震撼的新聞報導後,在個人的內心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象。
- 遺忘曲線 Forgetting Curve:德國心理學家艾賓豪斯的實驗,如果沒有複習,學習後一個鐘頭,已學會的內容有 56%記不起來;一天之後,66%已經遺忘;一個月之後更有將近 80%不見了。
- 自由回憶法 Free Recall Method:這個方法不要求受試者記起背東西的順序,他想到甚麼就能說甚麼,跟系列學習法是不一樣的,這個方法在確定遺忘的速率、了解影響記憶的因素、探討記憶系統的結構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成果。
- 要旨記憶 Gist Memory:在模糊痕跡理論中,描述意義或概念的訊息的記憶。
- 習慣化 Habituation:當一個不產生傷害性效應的刺激重複作用時,機體對該刺激的反射反應逐漸減弱的過程。
- 影像記憶 Iconic Memory:視覺訊息之感覺記憶稱為影像記憶。
- 隱藏記憶 Implicit Memory:在提取記憶過程,有意識的介入,稱為外顯;反之,沒有意識介入,稱為內隱記憶。
- 頓悟性思考 Insight:未明確規範答題者之限制,但卻有明確之標準解答,如「用 四條彼此相連的直線將九個呈 3x3 正方形排列的點,連接起來」。
- 長期記憶 Long-term Memory (LTM):是長期貯存的處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記憶」。
- 記憶痕跡 Memory Trace:完形心理學者提出經過學習活動後,會在大腦皮質留下深淺不一的皺紋,稱為記憶痕跡。
- 記憶廣度 Memory Span:在短期記憶的時限內,個人在視覺或聽覺的刺激中,於短期間內所能回憶或記憶的事物。大約只可以回憶五到九個訊息單位。
- 心理表徵 Mental Representation:指當下未被感官看見或察覺的事物的心靈意象,又稱為「心智表徵」。
- 動機性遺忘 Motivate Forgetting:指為避免不愉快的情緒或內心衝突而遺忘某些事件或人物的現象,是個體心理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
- 軌跡記憶法 Method of Loci:記憶術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就是將所要記憶的內容,與有特定空間順序的事物,逐一聯想在同一條思考路徑上。
- 過度概化記憶 Overgeneral Memory:為了與自我所相互調和,相關的記憶被修改、扭曲或杜撰的現象。
- 正向基模 Positive Schema:正向自我的心理狀態。
- 順向干擾 Proactive Interference:發生在記憶被貯存之前,指之前已出現過的刺激材料成為回憶當前刺激材料的阻礙,舊的訊息干擾新的訊息的記憶。
- 瞻前性記憶 Prospective Memory:大腦記憶尚未發生而想要去執行的事情。程序性記憶(非陳述性記憶)Procedural Memory:又稱為內隱記憶,指關於技術、過程、或「如何做」的記憶。
- 回憶法 Recall Method:將學習過的內容,完全憑記憶使其再度呈現。再認法 Recognition Method:將所學習過的材料加以辨認,所測量到的東西是舊經驗的核對,而不是回*憶。
- 檢索 Retrieval:檢索即是找出儲存在記憶裡的訊息。
- 逆向干擾 Retroactive Interference:發生於記憶儲存之後,指新的刺激材料反而成為回憶舊有刺激材料的阻礙。
- 回顧性記憶 Retrospective Memory:回憶已經發生過的事情。
- 機械式記憶 Rote Memory:學習者無法將新的學習內容與其舊經驗取得關聯,於是採用機械式方式學習,從事零碎知識的記憶,也就是俗稱的「硬記」。
- 壓抑記憶 Repressed Memory:將覺得過於威脅或痛苦的衝突及記憶,排除在意識狀態之外,而且會影響行為表現。
- 節省法 Saving Method:要求受試者再次學習以前學過的材料,並達到初次學習時的熟稔程度,並比較初次學習與再次學習所需要的次數。
- 感官記憶 Sensory Memory:訊息從感官(眼睛、耳朵等)進入人的感覺記憶系統,在其中做非常短暫的貯存,以待進一步的處理。
- 序列位置效應 Serial Position Effect:學習有系統的材料時,學習效果會因為學習時材料的所處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成效。通常最前端與最後端的材料學習成效高於中間的材料。
- 依序回憶法 Serial Recall Method:限制受測者將所要回憶的資料,依一定的順序回憶出來。
- 短期記憶 Short-term Memory(STM):這是訊息的暫存處所,以便於進一步的處理或長期貯存。
- 記憶宮殿 Memory Palace:把需記憶的事物,化為實在的物件,放置在想像的處所中的記憶方式。
- 自我–記憶系統 Self-memory System:一個由學者 Conway 提出,關注於"自我"與"記憶"互動方式的系統,強調記憶與自我之間的影響。
- 自我參照效應 Self-reference Effect:以自我為出發點,回憶事情發生的始末。
- 敏感化 Sensitization:反射反應加強的過程,例如一個弱傷害性刺激本僅引起弱的反應,但在強傷害性刺激作用後弱刺激的反應就明顯加強。
- 學者症候群 Savant Syndrome:指在某種藝術或學術上超乎常人的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人,其天賦有多種不同形式,有演奏樂器、繪畫、記憶、計算及日曆運算能力。
- 舌尖現象 Tip of the Tongue:暫時失去回憶的現象,通常在事後又會突然想起,是一種記憶已經到目標區,卻還沒有正中目標的現象。
- 記憶痕跡理論 Trace Theory:由完形心理學家提出。指經過學習後,資訊會在大腦留下深淺不一的皺紋,即記憶痕跡。學習後如果沒有複習,則在新陳代謝下,皺紋會慢慢消失,形成遺忘。
- 逐項記憶 Verbatim Memory:在模糊痕跡理論中,描述記憶中含有細節部分的訊息的記憶。
- 雷斯多夫效應 Von Restorff Effect:指個人對學習材料,或者接收到的資訊,容易記住最特殊的部分,這種現象稱為雷斯多夫效應。
- 工作記憶 Working Memory:為短期記憶的一部分,會對接收的訊息反覆複誦、產生視覺心象,並且加以思考、推理、判斷。
參考資料
編輯- ↑ Squire, L.R., & Alvarez, P. (1995). Retrograde amnesia and memory consolidation: A neurobiological perspective.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5(2), 169-177.
- ↑ Nadel, L., & Moscovitch, M. (1997). Memory consolidation, retrograde amnesia and the hippocampal complex.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7(2), 217-227.
- ↑ Kitamura, T., Ogawa, S. K., Roy, D. S., Okuyama, T., Morrissey, M. D., Smith, L. M., ... & Tonegawa, S. (2017). Engrams and circuits crucial for systems consolidation of a memory. Science, 356(6333), 73-78.[1]
- ↑ CNN,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muscle memory to help you stay fit,網址:https://edition.cnn.com/2023/06/21/health/muscle-memory-explainer-wellness/index.html
- ↑ CNN,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muscle memory to help you stay fit,網址:https://edition.cnn.com/2023/06/21/health/muscle-memory-explainer-wellness/index.html
- ↑ Atkinson,R.C.& Shiffrin, R.M.(1968). Human memory: a proposed system and its control processes.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2,89-195. https://doi.org/10.1016/S0079-7421(08)60422-3
- ↑ Klüver, H. (1932). Eidetic phenomena.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9(3), 181–203. https://doi.org/10.1037/h0070381
- ↑ Fergus I.M. Craik, Robert S. Lockhart. (1972). Levels of processing: A framework for memory research.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1(6), 671-684. https://doi.org/10.1016/S0022-5371(72)80001-X.
- ↑ Rose, N. S., & Craik, F. I. M. (2012). A processing approach to the working memory/long-term memory distinction: Evidence from the levels-of-processing span tas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8(4), 1019–1029. https://doi.org/10.1037/a0026976
- ↑ Challis, Bradford & Velichkovsky, Boris & Craik, Fergus. (1996). Levels-of-Processing Effects on a Variety of Memory Tasks: New Findings and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5. 142-64. https://doi.org/10.1006/ccog.1996.0009
- ↑ 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3-642-70911-1_15
- ↑ Sperling,G.(1960).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brief visual presentations.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General and Applied, 74(11), 1–29. https://doi.org/10.1037/h0093759
- ↑ Treisman, A.M. (1964). Selective attention in man. British medical bulletin, 20(1), 12-16.https://doi.org/10.1093/oxfordjournals.bmb.a070274
- ↑ Miller, G.A.(1956).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63(2), 81–97. https://doi.org/10.1037/h0043158.
- ↑ Denis, M.,Logie, R.& Cornoldo, C. The processing of visuo-spatial information: neuropsychological and neuroimaging investigations. imagery, language and visuo-spatial thinking. Hove, US: Psychology Press. 2012: 81–102.
- ↑ Karni, A; Sagi, D. The time course of learning a visual skill. Nature. 1993, 365 (6443): 250–252. Bibcode:1993Natur.365..250K. PMID 8371779. doi:10.1038/365250a0. 已忽略未知參數
|s2cid=
(幫助) - ↑ Peron, R.M.; Allen, G.L. Attempts to train novices for beer flavor discrimination: a matter of tast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88, 115 (4): 403–418. PMID 3210002. doi:10.1080/00221309.1988.9710577.
- ↑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levelsofprocessing.html
- ↑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7588928.2020.1839037
- ↑ https://physicsworld.com/a/quantum-theory-of-consciousness-put-in-doubt-by-underground-experiment/
- ↑ [2] Enhanced Priming for Trauma-Related Material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 (Lotus & Palmer.1974)
- ↑ (Edelson, Sharon, Dolan, & Dudai, 2011)
- ↑ (Garry, Manning, Lotus & Sherman, 1996; Sharman & Barmier, 2008)
- ↑ (Hyman, Husband. & Billino 1995)
- ↑ (Lofus, 2005)
- ↑ (Wade et al. 2002)
- ↑ (Lindsay et al., 2004)
- ↑ (Ceci & Bruck, 1993; Poole & Lindsay, 2001)
- ↑ (Brewer & Trevens, 1981)
- ↑ (Deese, 1957; Roediger & McDemott, 1995)
- ↑ (Gallo, Roberts & Searmon, 1997)
- ↑ (Huang & Yeh, 2006)
- ↑ (Kassin, 1997)
- ↑ (Defenbacher, 1980)
- ↑ (Bruce et al., 1999)
- ↑ (Steblayet et al., 2001)
- ↑ (Schooler & Engstler-Schoolder, 1990)
- ↑ (Douglass & Steblay, 2006)
- ↑ (Wixted, Mickes, Dunn, Clark, & Wells. 2016)
- ↑ (Albright 2017)
- ↑ (Easterbrook, 1959)
- ↑ (Gable && Harmon-Jones, 2008: Re & Heuer. 2004)
- ↑ (LaBar & Cabeza, 2006)
- ↑ (Reisberg & Heuer, 2004)
- ↑ (Brown & Kulik, 1977)
- ↑ (Hirst & Phelps. 2016)
- ↑ (Buchanan & Adolps. 2004)
- ↑ (Geraerts et al., 2006)
- ↑ (Freyd, 1996; Ter, 1994)
- ↑ (Lotus & Ketcham, 1996)
- ↑ (Bahrick, Bahrick, & Wittlinger, 1975)
- ↑ (Conway, Cohen, & Stanhope, 1991)
- ↑ (Conway, Wang, Hanyu,& Haque, 2005,見圖 7-16)
- ↑ (Conway & Ross, 1984; Holmberg & Homes, 1994)
- ↑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492928/
- ↑ Brown, Roger; McNeill, David (1966). The "tip of the tongue" phenomenon https://philpapers.org/rec/BROTTO
- ↑ Schwartz, BL. (Sep 1999). "Sparkling at the end of the tongue: the etiology of tip-of-the-tongue phenomenology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2198776/
- ↑ Lethologica or Tip of the Tongue Phenomenon
- ↑ Janssen, Steve M. J.; Chessa, Antonio G.; Murre, Jaap M. J. (2006). "Memory for time: How people date events"
- ↑ Marianna Virtanen, Archana Singh-Manoux, Jane E. Ferrie, David Gimeno, Michael G. Marmot, Marko Elovainio, Markus Jokela, Jussi Vahtera, Mika Kivimäki, Long Working Hour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The Whitehall II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Volume 169, Issue 5, 1 March 2009, Pages 596–605, https://doi.org/10.1093/aje/kwn382
- ↑ Lukasik KM, Waris O, Soveri A, Lehtonen M, Laine M. The Relationship of Anxiety and Stress With Working Memory Performance in a Large Non-depressed Sample. Front Psychol. 2019 Jan 23;10:4.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sychology/articles/10.3389/fpsyg.2019.00004/full
- ↑ Leso V, Fontana L, Caturano A, Vetrani I, Fedele M, Iavicoli I. Impact of Shift Work and Long Working Hours on Worker Cognitive Functions: Current Evidence and Future Research Nee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18(12):6540.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8126540
- ↑ Papalambros, N. A., Santostasi, G., Malkani, R. G., Braun, R., Weintraub, S., Paller, K. A., & Zee, P. C. (2017). Acoustic Enhancement of Sleep Slow Oscillations and Concomitant Memory Improvement in Older Adults.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11, 109. https://doi.org/10.3389/fnhum.2017.00109
- ↑ Barner, C., Seibold, M., Born, J., & Diekelmann, S. (2017). Consolidation of Prospective Memory: Effects of Sleep on Completed and Reinstated Intention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2025.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6.02025
- ↑ van der Hart O, Bolt H, van der Kolk BA. Memory fragmentation in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J Trauma Dissociation. 2005;6(1):55-70. doi: 10.1300/J229v06n01_04. PMID: 16150685.
- ↑ "Amnesia." The Gal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Ed. K. Lee Lerner and Brenda Wilmoth Lerner. 4th ed. Vol. 1. Detroit: Gale, 2008. 182-184. Gale Virtual Reference Library.
- ↑ 不寫下就會忘記!台灣「筆記本男孩」的動人故事
- ↑ Robinson-Riegler; RobinsonRiegler, Bridget; Gregory. Cognitive Psychology: Applying the Science of the Mind Third. 75 Arlington Street, Suite 300, Boston, MA: Pearson Education Inc. as Allyn & Bacon. 2012: 272–276; 295–296; 339–346. ISBN 978-0-205-17674-8.
- ↑ Pilates(彼拉提斯) and Dance — 身體記憶(2008)。何謂舞蹈治療。2021 年 11 月 11 日,取自 https://blog.xuite.net/morpheuschang/twblog/185443615
- ↑ Yifan Wu, Shuqi Du, Lynn H. Bimler, et al. Toll-like receptor 4 and CD11b expressed on microglia coordinate eradica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cerebral mycosis, Cell Reports, Volume 42, Issue 10, 2023, 113240, ISSN 2211-1247, 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3.113240.
- ↑ Wu, Y., Du, S., Johnson, J.L. et al. Microglia and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oordinate control of transient Candida cerebritis with memory deficits. Nat Commun 10, 58 (2019).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8-07991-4
- ↑ 傅中玲(2000)。愛滋失智症。台灣醫學,4(5),586-588。doi:10.6320/FJM.2000.4(5).16
- ↑ 愛滋病檢驗及治療指引(第四版).pdf https://www.cdc.gov.tw/File/Get/5ck2KkPj8TgLO--2xAwEUA
- ↑ Lindner, I., Schain, C., Kopietz, R., & Echterhoff, G. (2012). When Do We Confuse Self and Other in Action Memory? Reduced False Memories of Self-Performance after Observing Actions by an Out-Group vs. In-Group Actor.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3, 467.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2.00467
- ↑ Howe, M. L., & Knott, L. M. (2015). The fallibility of memory in judicial processes: lessons from the past and their modern consequences. Memory (Hove, England), 23(5), 633–656. https://doi.org/10.1080/09658211.2015.1010709
- ↑ Deepasri Prasad, Wilma A Bainbridge(2002), The Visual Mandela Effect as Evidence for Shared and Specific False Memories Across People, Psychological Science, 3(12), 1971-1988, doi: 10.1177/09567976221108944
- ↑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al.pbio.3001363
- ↑ https://www.masters.tw/291834/proust-effect
- ↑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09/140922110149.htm
- ↑ https://doi.org/10.1523/JNEUROSCI.0956-14.2014
- ↑ Floridou, G. A.; Williamson, V. J.; Stewart, L.; Müllensiefen, D. The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Scale (IMIS) (PDF). Psychomusicology: Music, Mind, & Brai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5, 25: 28–36. doi:10.1037/pmu0000067.
- ↑ 謝曉雲。【增強記憶力】10種增強記憶力食物。康健雜誌。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65170
期刊
編輯- 黃河之聲 2012 年 06 期. 2012-07: 10–11.
-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50707.
- http://www.simplypsychology.org/working%20memory.html.
- http://www.simplypsychology.org/multi-store.html.
- https://www.psychologies.co.uk/old-minds-and-new-tricks.
-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01036.
-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quirks-memory/201303/developing-superior-memory-cuing-memories-during-sleep.
-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the-athletes-way/201507/the-neuroscience-recalling-old-memories.
- https://www.in-mind.org/article/would-you-recognize-the-perpetrator-what-do-you-need-to-know-when-you-have-to-make-an?page=5.
- http://brainblogger.com/2015/08/25/repressed-memories-fact-or-fiction/.
- http://www.religioustolerance.org/rmt.htm.
- http://recoveredmemories.pbworks.com/w/page/11667444/storynicole1.
- http://recoveredmemories.pbworks.com/w/page/11667445/storysabrina1.
- Loftus,E.F.,& Pickrell,J E.(1995).The formation of false memories.
- Talarico, Jennifer. 「Flashbulb Memories of Dramatic Events Aren't as Accurate as Believed.」 The Conversation, The Conversation Media Group Ltd, 9 Sept. 2016.
- 科學人 2014 五月號 語音轉錄半世紀.
- 科學人 2015 年六月號 音樂療癒力.
- 科學人 2015 年十月號 地中海飲食 補腦有道.
- 海兔經典實驗.
- Singhal, Divya, Why this Kolaveri Di: Maddening Phenomenon of Earworm (December 8,2011)..
- Retrieved May,2016,from database(Masterfile) on the World Wide Web.
專書
編輯- Philip G.Zimbardo, 「psychology and life,」 Scott, Foresman (1985) 7.2.1 ,ISBN 9780673154187.
- 葉重新著,《心理學(第四版)》(台北:心理,2011 年 5 月),ISBN 9789861914282。
- Mark F. Bear, Barry W. Connors, 「Neur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 Hardcover,」 Scott, Foresman (February 3, 2015) . ISBN 978-0781778176, ISBN-10 0781778174, Edition: Fourth, North American Edition
- Bear, M. F., Connors, B. W., & Paradiso, M. A. (2016). Neur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 Fourth edition. Philadelphia: Wolters Kluwer, ISBN 9780781778176.
- 王不了著,《過目不忘的神功 : 提高記憶力的 20 種魔法》(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 年 1 月),ISBN 9787221064684。
其他
編輯WIKI 詞條/教育字典詞條
論文研究
- 龔怡文 (2015)。人際創傷者之自我與過度概化記憶的關聯:認知因應風格之調節效果。(P.1~124)
- 林曉昀 (2013)。工作記憶廣度與創造力表現之關聯性研究
演講/科普影片
新聞報導
- 研究:多感官教學增強記憶 學習效率事半功倍.
- 早安健康-魚油增記憶、銀杏防失智?吃對,健腦食品才有效!.
- 新浪新聞-魚油補充品加強記憶.
- BBC 五個讓你成為記憶冠軍的小技巧--克勞迪婭·哈蒙德 (Claudia Hammond)
- 永遠的現在式:失憶症患者亨利.莫萊森令人難忘的一生(2013).
- 我記得所有的事——「超憶症」是特異功能還是大腦疾病?(2017).
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