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性病學/真菌性皮膚病

真菌病(mycosis)是由真菌(fungus)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真菌是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的一類真核細胞生物,具有真正的細胞核和細胞器,不含葉綠素,以寄生和腐生方式吸取營養,能進行有性和無性繁殖。真菌的基本形態是單細胞個體-孢子(spore)和多細胞的絲狀體-菌絲(hypha)。估計全世界已記載的真菌有10萬種以上,只有少數真菌(約200餘種)與人類疾病有關。真菌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最適生長條件為溫度22~36℃,相對濕度95%~100%,pH 5~6.5。真菌不耐熱,100℃時大部分真菌在短時間內死亡,但低溫條件下可長期存活。紫外線和X線均不能殺死真菌,但甲醛、1%苯酚、2.5%碘酊和0.2%~0.5%過氧乙酸等化學消毒劑均能迅速殺滅真菌。

按照菌落形態,真菌可分為酵母菌(yeast)和真菌(mold)兩大類。酵母菌的菌落呈乳酪樣,由孢子和芽生孢子組成。真菌的菌落呈毛樣,由菌絲組成,故真菌又稱為絲狀真菌(filamentous fungus)。有一類致病真菌在自然界或25℃培養時呈菌絲形態,而在組織中寄生或在37℃培養時則呈酵母形態,此類真菌稱為雙相真菌(diamorphic fungi)。

除極少數情況外,人類的真菌感染主要來自外在環境,通過接觸、吸入或食入而感染。少數真菌可使正常人患病,大多數則在一定條件下致病,稱為條件致病菌或機會致病菌(opportunistic fungi)。根據真菌入侵組織深淺的不同,臨床上把引起皮膚表淺感染的真菌稱為淺部真菌(superficial fungi),引起深部組織器官感染的稱為深部真菌(deep fungi)。

淺部真菌主要指皮膚癬菌(dermatophyton),包括毛癬菌屬(trichophyton)、小孢子菌屬(microsporum)和表皮癬菌屬(epidermophyton)。它們共同的特點是親角蛋白,可侵犯人和動物的皮膚、毛髮、甲板,引起的感染統稱為皮膚癬菌病(dermatophytosis),簡稱癬(tinea)。其中有些菌種亦可引起皮下組織感染。目前淺部真菌病仍按發病的部位命名,如頭癬、體癬、股癬、手癬和足癬等。但也有少數按致病菌命名,如疊瓦癬菌引起的皮膚病稱疊瓦癬。皮膚癬菌病為接觸傳染,不潔的衛生習慣,多汗浸漬及公共場所共用拖鞋、毛巾、梳子以及接觸感染的動物是皮膚癬菌傳播的主要因素。

深部真菌病一般按致病菌命名,如着色芽生菌病、孢子絲菌病、念珠菌病等。大多數深部真菌系條件致病菌,多侵犯免疫力低下者。隨着近年來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藥、抗腫瘤藥物的使用增多,器官移植、各種導管和插管技術的開展以及艾滋病的增多,使條件致病性真菌的感染機會增多,不但深部真菌病的發病率增高,而且出現了許多新的致病菌種。

真菌病的實驗室檢查主要是真菌直接鏡檢和培養,其結果具有診斷價值。目前分子生物學技術如基因酶切指紋圖、基因探針雜交等已用於真菌的菌種鑑定分類。某些深部真菌目前尚不能人工培養分離,故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對病變組織進行特殊染色(如PAS或六胺銀染色),發現組織中的真菌可作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