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编辑四大发明
编辑造纸术
编辑- 发明:可能西汉早期发明了书写用纸;
- 改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 传播: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用中国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往欧洲。
指南针
编辑- 发明:司南在战国时就已出现,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 应用:应用于经济、军事和航海。如北宋的《萍洲可谈》[1]和南宋的《梦梁录》都记载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 传播:12世纪末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再传入欧洲。
- 指南针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非洲提供条件
火药
编辑明代出现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等火药武器。
- 传播: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入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印刷术
编辑- 发明:早期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术,唐代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改进: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发展:元朝王祯发明转轮排字盘(《旌德县志》使用这种方法)和元代发明木活字;明朝中期铜活字在江南较多应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一部书,是清代编订的《古今图书集成》。[2]
- 传播:中国印刷术由波斯传入欧洲;14世纪末,欧洲出现雕版印刷品; 15世纪中期,德国出现金属活字[3]。
- 活字演变历程:泥活字(宋)---木活字(元)---铜活字(明)
四大发明西传的意义
编辑四大发明对现代世界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 印刷术/造纸术:促进宗教改革,推广民众教育
- 火药:打击封建制度,导致骑士阶层衰落
- 指南针:促成发现美洲和新航路的开辟[4]
古代数学成就
编辑春秋战国
编辑东汉
编辑- 《九章算术》
- 特点:以万物皆数的数学观建构起实用的数学体系(应用数学体系);算法化思想;使用筹算制度(核心是十进制与分离系数法);数形结合和直觉把握。[5]
南朝
编辑- 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元末明初
编辑- 珠算
古代天文学成就
编辑战国
编辑- 甘德、石申:《甘石星经》
东汉
编辑唐朝
编辑- 僧一行(一行和尚):黄道游仪、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元朝
编辑古代农学成就
编辑西汉
编辑- 氾胜之:《氾胜之书》
北魏
编辑- 贾思勰:《齐民要术》
元
编辑- 王祯:《农书》
明
编辑- 徐光启:《农政全书》
古代医学成就
编辑战国至西汉
编辑- 《黄帝内经》
东汉
编辑明
编辑- 李时珍:《本草纲目》
中国古代科技特点
编辑-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 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本土化
- 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得到发展
- 有机论、元气论是指导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流思想
- 中国古代科技事业以官办为主[6]
中国的古代艺术
编辑汉字的起源与书法
编辑汉字起源
编辑- 新石器时代,出现刻画符号。
- 商周时代,出现甲骨文,金文[7]
书法的自发时代
编辑书法的自觉时代
编辑- 魏晋时代,书法进入自觉阶段。楷书、草书、行书成熟。
- 书法家:
- 东晋:王羲之(擅长行书)
- 唐:柳公权、颜真卿(擅长楷书);张旭、怀素(擅长草书)
- 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 明清:祝枝山、文征明、唐寅
中国传统绘画
编辑中国古代戏曲
编辑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编辑注释
编辑- ↑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萍洲可谈》(四库全书本)
- ↑ 由于一些原因,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并不流行,反而在朝鲜得到了广泛应用。可能的原因详见郑也夫:《文明是副产品》,中信出版社
- ↑ 关于欧洲的活字印刷术详见条目约翰内斯·古腾堡
- ↑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大的作用。造纸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削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 ↑ 孙宏安:《〈九章算术〉思想方法的特点》,《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4期
- ↑ 袁运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概貌及其特征》,《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第6期
- ↑ 亦称铭文,钟鼎文,因刻或铸在青铜器上而得名
- ↑ 故称秦篆
- ↑ 故称汉隶,而由小篆演变为隶书的过程被称为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