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分五个章节讲述“意识”。

核心观念
讨论关于意识的各种面向,包括:
  • 意识的缘由
  • 意识的层次
  • 意识的自发与触发状态
  • 由注意改变的意识状态
  • 注意的本质与运作
  • 能够改变意识的物质与药物
研究发现
介绍几项关于“意识”的研究讨论,以不同的角度,更深层地探讨意识本身:
  • 主张心理意识为不连续性切入
  • 相对于上一个观点,将心理意识比拟为绵延不绝的水流。
  • 探讨意识与失眠,以及睡眠姿势与梦境究竟有何关联。
  • 麻醉药、迷幻药与幻觉产生的原因。
个案分析:探讨实验中对意识的观察与发现,了解意识究竟对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 分析梦境与创伤性经验之间的关联性并探讨重复梦境之间的相关性。
  • 由个别案例探讨催眠技术应用在认知治疗的情形。
  • 讨论罹患癌症是否影响情绪觉察与反思能力,并更实际地观察意识的运作模式以及心理与生理的交互作用。
生活应用:提出在日常生活中较可能遇见有关意识的五种实际应用。
  • 意识与死亡:探讨意识在死后的存在与否,以及人类濒临死亡时所面临的现象,与意识有何关联。
  • 潜意识运用:探讨能如何有效地掌握并运用支配了我们大多数行为与决策的潜意识。
  • 压力:探讨压力的成因与意识的关联,并提供读者数种抒压的方法。
  • 意识控制:以实验与实际的技术应用,阐述意识与外界的运作机制。
  • 人工智能:探讨形而上学的最基本议题——何谓自我意识?而机器人是否拥有自我意识,我们又该如何检测?对于人类的未来又将有何冲击? ( 图灵测试(Turing test) )
书籍影音
  • 书籍:提供与“意识”相关联的书籍,另外还有探讨特定主题的书籍,让读者更深入了解“意识”的相关知识。
  • 影音:提供科学性 TED 影片以解释和探讨“意识”的概念。另外也介绍三部选择性注意测试的相关影片,带领读者了解选择性注意的现象。

核心观念 编辑

意识在心理学上的定义为“个体对自我感觉,以及对外在环境刺激的觉察状态”。[1]它已成为现代多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电脑科学、社会学和哲学。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意识是大脑神经连结的产物,使我们能够规划活动并监督我们实现目标的进度(Kihlstrom, 1984)[2],并在身体内部思考、感觉和产生欲望等。然而,关于意识的功能和本质仍存在着许多争议。根据以上的定义,我们能够知道意识是从个体自身的观点与经验出发,因此早期科学家常透过内省法(自我观察法,introspective method)来研究意识,即透过搜集受试者纪录与受试者陈述自身意识相关资讯来分析人类意识。然而,由于受试者多从自身的感觉经验出发,以内省法搜集资料并不客观和理性,存在较多局限性,故此后续研究者开始采用较客观的“实验法”与“观察法”,例如行为观察、脑波观察、脑部活动摄影技术等方法,搜集受试者的资料,以追求更贴近真实的答案和研究结果。

意识可以说是人对于环境及自我认知的能力和清晰程度,是一种自我感受、自我存在以及对外界感受的综合体现。对于意识最简单的诠释,是人类个体对自身内部和外部存在的感知或知觉。意识自出生起便存在,在成长的过程中意识也会逐渐变得清晰,对外界刺激及内在自我存在之感受会愈来愈明显。 然而这段叙述仍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意识是一个统一的现象,而另一些则认为它可能是多个不同的特性或过程的组合。 2012 年,科学界发布《剑桥宣言:关于意识》,正式宣称非人类动物——主要为哺乳类、鸟类,及头足纲软体动物(如章鱼、乌贼)——也有意识,因此说意识不单只涉及人的意识,而且人类和其他动物对某些刺激的反应在本质上十分相似。尽管如此,仍有一些研究者对这一观点持怀疑态度,认为意识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的相似性可能被过度概括。但本篇仍以讨论人的意识为主。


本节将探讨意识的本质、状态与层次,其中包含自发性的睡眠、触发性的催眠,以及对外在环境的感知,与内在状态的觉察。

意识在自主控制下的功能:

  • 监控功能:接收外界讯息

人们可以透过感觉系统接收感官刺激来察觉外界讯息。然而,完全接收所有感官刺激会使我们的内在心灵难以负荷,因此我们在绝大多数的时间会忽略多数刺激,只专注于特定刺激上。人类的专注程度和对象通常与外在环境的变化大小有关,举例而言,当我们专注于阅读时,会一定程度忽略其他感官刺激;但若外在环境有严重改变,我们会马上察觉这个变化。同时,由于注意力具有选择性,因此攸关生存的事件通常会被摆在第一优先

  • 控制功能:规划、启动并引导行为

人能透过意识引导、规划即时或是长远的行为,来适应周遭变动的环境。除此之外,面对尚未发生的事件,大脑在意识的运作下,能够预想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假设过程的经过与结果。如同上一章知觉所提到的,我们可以由上而下“脑补”出假想的环境,并且因应这些假设来采取合理的行动。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巴尔斯(Bernard J. Baars)(2002)提出以下观点:

  • 我们可以透过意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整合讯息(Consciousness plays a key role in allowing us to bring information together in novel ways.)
  • 意识能够整合复杂的知觉及心智历程(To bind our enormously complex perceptual and mental processes into a single coherent whole.)
  • 意识让我们得知知觉和心智历程是否一致(Whether perceptual and mental processes are fitting together correctly.)
  • 意识与自我觉知相关,能协助我们掌控自身情绪(Self-awareness, to control our emotions.)

然而,并非所有行动与思维都是在人们可以自主控制的范畴下。根据佛洛伊德的理论(本我、自我与超我),心智分成:

 

1. 意识心理

  • 自我(ego)”: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自我用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如延迟享乐。佛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道德原则支配,追求完美,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在佛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同化,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而令自我左右为难。

2. 无意识心理

  • 本我(Id)”:是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只遵循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而不关心社会的规则,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或不愉快。佛洛伊德认为,享乐原则的影响最大化是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候。本我没有对错判断力,也有想自我破坏的欲望。

在此理论中,佛洛伊德再把意识分为三个垂直阶层:

  1. 意识(conscious)
  2. 前意识(preconsious)
  3. 潜意识(unconscious)

前意识隐藏在意识之下,而潜意识深埋于前意识之下。
在现代心理学的范畴内,心理事件通常为三种意识的综合结果,并且有许多行动及思考发生在意识层面之外。举例来说,我们常常会在灵光一闪的瞬间便突然解决原本百思不解的复杂问题,却无法明白的说出自己是如何得出解答,这便是潜意识影响的结果。

意识的不同状态与层次 编辑

佛洛伊德心理学理论 编辑

除了清醒的意识外,有些刺激是经由“无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历程所处理的。在佛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中,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虽是三个不同层次,却又是相互联系的系统结构。佛洛依德将这种结构作了一个比喻:无意识系统是一个门厅,各种心理冲动像许多个体,相互拥挤在一起。与门厅相连的第二个房间像一个接待室,意识就停留于此。门厅和接待室之间的门口有一个守卫,他检查著各种心理冲动,对于那些不赞同的冲动,他就不允许它们进入接待室。被允许进入接待室的冲动,就进入前意识的系统,一旦它们引起意识的注意,就成为意识。他将潜意识分为两种:“一种是潜伏的但能转化为有意识的潜意识”——前意识;“另一种是被压抑的且不能用通常的方法使之变成有意识的潜意识”——无意识。而这些意识在不同时间及情况下,分为以下状态:

  • 无意识历程(Nonconscious processes)

无意识历程是指某些内/外在的刺激影响到身体或心理的活动,然而人们对其内在身心活动以及周围环境变化却没有知觉的状况。例如:如呼吸、体温、血压的调节都不需要意识的控制,而人们都难以察觉到这些自己内在身心状态的变化。

此外,有些讯息的出现时间很短或强度很弱,以至于根本无法意识到它的存在,但这些微弱的讯息却会引发我们的反应。这些低于感知极限的刺激,称为阈下知觉(subliminal perception)。阈下知觉是指低于阈限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反应,而阈限是指可以引起人的感受的最低强度刺激。 此议题受到关注的契机,是 1957 年维克利在电影银幕上所做的有趣实验*[1]。然此实验无法被复制,而维克利最终承认,此实验仅是一个噱头,旨在吸引顾客参与他失败的行销业务。

  • 前意识记忆 (Preconscious memories)

意识之下的是前意识:前意识是指那些不在人体当下意识范围的事物,但只要尝试回想它们,就会迅速浮上意识。就如同每个人的名字——多数人不会时刻都在想着自己的名字,即姓名大部分时间都不在人体的意识范围,但只要人一被询问姓名,多数人就能在前意识中存取自己名字的记忆,再让它浮上意识回答问题,这种记忆即是前意识记忆。名字可以说是前意识的浅层,因为基本上一想就能记起。在前意识较深层的位置,可能有些更难想起的记忆,例如中学同学的名字等。但一般而言,前意识的内容是可以被记起的。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类的记忆可分为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和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长期记忆可以长久且大量的储存讯息,但无法直接使用,必须提取至短期记忆才能被察觉并使用。前意识在无意识和意识之间,避免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进入意识。

1.舌尖现象 (Tip-of-the-tongue,TOT)
舌尖现象(英语:Tip of the tongue,或者 TOT),也就是常说的“话在嘴边”,是一种不能从记忆中回忆词语的现象,时常伴有部分回忆,但又焦急说不出的情况。这个现象名字的由来是英语中“It's on the tip of my tongue”这一说法,经历舌尖现象的人通常能回忆起部分词语的特点。 例如背诵英文单字preconciousness,若普遍人只有一瞬间看到这个单字,将难以对其进行完整记忆,对于不知道该字意义以及其字根组合的人,可能只记得片段。
2.边缘注意力 (peripheral attention)
在特定时刻下,人体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部分的刺激上,忽略旧有且已麻痹的刺激,以接受新的刺激。然而,即使是人体没有特别注意的事物,也可能对其产生影响。
例如:当人排在一个漫长队伍中,可能会在过程中滑手机、和朋友聊天、或发呆等,此时他并不会注意周遭环境,不过当有人喊出他的名字,或是刚好说出对方较有印象、有兴趣的关键字时,排队者会停止当下手边的行动,寻找声音的来源。
普遍人在排队时并不会特意去听陌生人的谈话,故照理而言,应该也不会听到别人提起的关键字、名字。然而事实证明,每当有人提起特定的字词时,多数人会立刻被吸引[3]
3.鸡尾酒会效应 (cocktail party effect)
鸡尾酒会效应(cocktail party effect)是指人的一种听觉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使我们可以在噪声中谈话。然而,当在我们所注意的声音来源之外突然有人呼喊我们的名字时,却能够立即察觉并作出反应。这样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鸡尾酒会效应”。鸡尾酒会效应最初是由英国认知科学家 Colin Cherry 于 1953 年提出,但是他并没有透过举办多场鸡尾酒会完成实验,而是设计了一项名为跟读(shadowing)的实验。
在跟读实验中,受试者会载上耳机,左耳及右耳会听到完全不同的句子,且听到的当下必须马上复诵其中一耳所听到的内容。例如当被要求复诵“右耳”所听到的内容,而左耳听到“在她的野餐篮里,有着花生酱、三明治……”,右耳听到“有只小猫正在追着老鼠…”时,受试者就必须即时回答“有只小猫正在追着老鼠……”。实验结果发现,多数的受试者都能正确跟读某一耳所听到的语句,并忽略另一耳的讯息,显示注意力(attention)似乎能选择性地投入某个事物上。
(请注意,上述实验结果可能会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受试者的语言能力差异:受试者的母语水平、外语能力以及口语流利度会影响其跟读表现,导致跟读结果出现差异。
2.受试者的受试动机差异:受试者对于受试的动机也可能影响其跟读表现,缺乏动机或分心将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
因此,需找到一批语言能力水平及受试动机相似的受试者们,才有可能得到上述的实验结果,这即是此实验结果成立的条件。)
鸡尾酒会现象通常会在两种情况下出现:当我们专注在某个声音上,或当我们的听觉器官突然受到刺激的时候。:例如:当我们和朋友在一个鸡尾酒会或某个喧闹场所谈话时,尽管噪音很大声,我们还是可以听到朋友说的内容。同时,在远处突然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时,我们会马上注意到。又比如,在周围交谈的语言都不是我们的母语时,我们可以注意到较远处的母语对话。我们所注意的声源所发的音量,感觉上会是其他同音量声源的三倍。
4.雷斯多夫效应(Von Restorff effect)
雷斯多夫效应是指最为特殊的事件较容易记忆。或是有意义的事件或材料,形象比较平淡、缺乏代表性的材料或事件还要遗忘的慢。尤其是自己熟练的技能,即使一段时间没有练习,也可以稍加练习就能恢复原本的水准。
例如:在一场人数众多的宴会上,主人只能记住对身形、相貌、年龄、地位等特征中最为突出者的姓名,像是身高两米以上的人。或是如果要使广告内容被消费者记住,其广告的主题、情境、图像要很特别,如必须使用对比、新奇的手法,甚至是色彩的变化,都是为了凸显广告的显著性,否则广告内容可能很快就被遗忘。

荣格 编辑

荣格认为,心灵或人格结构是由意识(自我)、个体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等三个层面所构成。

  • 意识:人格结构的最顶层,是心灵中能够被人觉知的部分,如知觉、记忆、思维和情绪等,其功能使个人能够适应周围环境。自我是意识的中心。荣格认为,意识是心灵中的少部分,具有选择性和淘汰性,出于自我才能保证人格的统一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 个体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人格结构的第二层,包括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属于个体性质的梦等,相当于佛洛伊德的前意识。
荣格认为个体潜意识的内容主要是由学习与经验累积而来的情结,即各种压抑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的情绪性观念群,如恋父情结、性爱情结等,决定着我们的人格取向和发展动力,且情结的作用是可以转化的,它可以成为个体调节机制中的障碍,或成为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面对相同冲击的发生时,不经由理性大脑支配所产生的反应,是我们依据本能、原型设定的行为模式,并与外在环境互动后所累积的经验所形成。个人潜意识是由曾经意识到却被压抑、或是根本没有被记录的印象构成,且部分所形成的情结与维系个体生存相违背。此外,自我与个人潜意识之间有双向的交流,自身的经验像被存放于潜意识中的各种档案,可以被检阅和放回。
指人类演化过程中,集体经验心灵底层的精神沉积物。人类普遍拥有,且处于人类精神的最低层,在个体一生中从未被意识到,经由遗传获得而来。包括本能反应原型。是两种与生俱来、不需经过学习即可拥有的共同行为模式与心识内容,而这些共同性能跨越个体,故被称为“集体潜意识”。人类与一般动物比起来,集体潜意识中包含许多超越自我意识的原型。
不同于个体潜意识,它不是个体后天习得,而是先天遗传的,且个体始终无法意识到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的内容是由全部本能和它相联系的原型所组成,本能与原型相互依存,本能是原型的基础,原型则是本能内身的潜意识意象。荣格认为世界各地原始人类的宗教、神话、传说、童话、梦等,会如此相像便是由于集体潜意识的缘故。荣格曾打比方说,如果意识是一座小岛,露出水面的是能感知到的意识,水面下的是个人潜意识。而基底的海床,就是集体潜意识。
荣格的心灵结构理论
意识 个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
位置 顶层 中层 底层
内容 知觉、记忆、思维、情绪 被遗忘的记忆与知觉、被压抑的经验、个体性质的梦 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与经验
来源 自我 学习、经验累积 先天遗传

关于“本能”与“原型”:

  • 本能:属于生物性层次,并与维持个体生存相关,例如求生、求偶的本能、独享资源的欲望等。一般认为,动物所形成的本能行为源自于许多世代的遗传与演化,亦即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 原型:属于心灵层次,与维持个体生存较没有直接关系,例如对英雄的崇拜、对道德的认同等,是形成人类心灵的最基础成分。以宗教信仰的原型为例,就生物遗传与演化的角度而言,宗教与维系个体或族群生存看似不相干,但荣格对此的回应为,每个人内心的最深处都有一个“本我”的原型,“本我”原型的影响通常是以“神祇”的意象出现,这也是许多不同族群的人类,都会发展出某种形式的宗教信仰的原因。

在荣格的理论中,本我才是整体心灵的调节中心,而自我不过是个人意识的中心而已。本我是真正能协调心灵领域、发号施令的中心,而且它是个人自我认同的原型模板。本我有三种意义:心灵作为整体单位来运作、从自我的观点来看为原型的最高核心、自我的原型根基。

  • 个体化:荣格在 1921 年出版之中《心理类型》,曾定义个体化 (individuation)这个词,荣格又定义一个人的“自我”朝向“自性”的转化过程 为“个体化过程(individuation process),意指一个人的人格整合过程,或自性的 发展过程,也是一生当中意识与无意识的整合的过程。换言之,人的一生也就是自 性的觉悟过程,亦是心灵修炼。荣格将此三个阶段各赋与心理学名词:第一阶段为 人格面具(persona)——被发展的人格外在表现的部分,荣格称之为“外在面目”(outward face),亦即人跟着社会文化所形成的人格面具和保护色。第二阶段为 象征(symbols)——是人可意识和发展的部分,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荣格称 之为“内在面目”(inward face),也可能是被忽略的人格,但会借由象征表达出来,具有补偿作用;第三阶段为自性(self)——既是圆心也是整个圆,协调并融和上述两者,使意识与无意识结合统一,这一部分永远在发展而没有停止,以实现 人格整体与稳定为任务,它是个体化过程的目标。

潜意识 编辑

潜意识(unconscious mind)是指意识中,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变为意识的东西,也就是日常中无法被感知到的深层意识。潜意识在佛洛伊德的理论中,作为一个情绪的储存处,装载人心中无法被社会所接受的想法、欲望、愿望、带有创伤的回忆以及情绪记忆等。这些情绪与想法都经由心理抑制被掩盖,因此我们几乎无法察觉到它们的存在,例如:恋母情结(伊底帕斯情结)。

虽然潜意识平常不会被捕捉到或是展现出来,但它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默默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不论是性格或是行为都深深受着潜意识的影响。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的意识主导著外在表面的行为与性格,但其实行为和性格中都还有潜意识影响的影子。

  1. 潜意识因为无法经由心智察觉,我们只能观察到它的影响,特别是在心理症状发生的时候,或借由一些特殊的方法,拼凑出潜意识里的内容。
  2. 潜意识可以用来辅助说明一些无法单纯靠意识解释的行为,像是人们有时会讲出和心中所想的不同答案,甚至在梦中可以观察到潜意识,如被禁止的欲望等。然而,当梦境与伦理出现冲突时,潜意识会以象征性的方式出现,因此梦境必须经由解析来呈现原本的意涵。佛洛伊德从而被归类为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梦境是呈现潜意识中欲望的途径,尤其是“性”与“攻击欲”,因为在社会伦理的束缚下,最容易被压抑的就是这两者。不过,由于佛洛伊德理论的范围过于庞大繁杂,古典佛洛伊德的理论无法被证明或反驳。关于潜意识如何影响我们,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说:“在我们日常生活的际遇中,潜意识的作用似乎无足轻重。然而它却是意识思考近乎无形的根。”他认为潜意识悄悄操控了意识,举例而言,人在感到压力时容易抚压眉心,潜意识则能给予安慰感,不过意识却未必能认知到自身处在压力的情况。


有人对“无意识”概念进行辩护,不允许人们将之称为“下意识”或“潜意识”,认为是错误的,容易引起误解:所谓无意识,它一方面包含着种种因潜伏而暂时不为意识所知,其他一切都与意识活动一样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包含着种种被“压抑”的活动,假如这些活动变成意识活动,它们肯定与意识中其他种种活动形成鲜明的对照,与“下意识”或“潜意识”不同。

前意识(下意识) 编辑

前意识(preconscious mind)是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一个层次,在大部分时间里,前意识通常都不会有意或无意地被察觉。佛洛伊德提出当一个思想处在潜意识状态但没有被抑制时,能够轻易通过记忆、联想等方式将其召回并变成有意识

前意识可以说是我们自愿回忆起所记住的一切的储存库,前意识的特点是对现实的检验、可回忆的记忆,以及与文字表达的联系。佛洛伊德解释说,前意识和潜意识的真正区别在于,前者的思想通常是透过关键字的联系进入意识的,如:朋友询问起你父母的车牌号码、考试时看到曾短暂阅读过的考古题选择题题目、职能资料师所进行的大部分工作基于临床情况等,而后者的思想却基于未知的因素。

前意识也担当着检查者的身份,阻止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如:性与攻击欲)进入意识。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暴怒失智)的时候,被压制的潜意识就有机会迂回进入意识当中。

自动化行为(automatic behavior) 编辑

根据Schneider与Shiffrin的论点,认知历程可以根据它们是否需要意识控制而区分为自动化历程和与之相对的控制历程。自动化历程不涉及意识控制也不需要意识觉知;虽然你可能察觉到这些历程正在进行。也就是说某些活动熟练后会变得习惯、自动化且不需要有意识地去进行决策也能完成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脑中活动负担会减小,令动作者以相对从容的态度处理,也可以令脑部同时处理其他事项。自动化行为也包含在特定场景下,不需要意识即可做出的一系列固定行为,例如:早上一起床就会刷牙、洗脸、化妆等。Posner和 Snyder提出,自动化的认知历程有三个特性。

  1. 它们是不被意识察觉的
  2. 它们是非意图的
  3. 它们消耗很少的或是完全不需要注意力资源。

因此,多个自动化历程可以同时进行,或者至少是非常快速且没有一定的顺序先后,也就是可以平行的处理。

  完全的自动化和完全的控制历程之间是连续的。有些自动化历程完全没有办法被意识所察觉,像是前意识处理或促发效果(priming effect)[4];有些自动化历程则可以被刻意的控制,虽然这种情形不常发生。例如,我们很少会去思考与执行各种自动化行为有关的所有步骤,但是如果我们愿意,就可以意识到每个动作的进行并控制它们。像是,当打电话或开车到一个熟悉的地方,我们不会想到做这些事时所用到的肌肉,但如果刻意去想,还是可以有意识地操控肌肉的运作以及其行为的步骤。

  在执行很多认知作业时,开始的时候是控制历程,到后来才变成自动化。例如,刚开始学习骑脚踏车时是控制历程,一旦学会并熟练时,它就变成自动化。在正常的情况下,例如骑在熟悉的路上、良好的天气和路况,你可以自动化地刹车或加速。但是当情境改变时,相同的活动可能会再次需要意识控制,例如当马路变得很湿滑,在刹车或加速时,你很可能需要注意力。但是自动化后也可能带来负面效果,例如:将开车设定自动化的驾驶人,记不清楚沿途景物。

意识内容的研究 编辑

意识研究是早期心理学主要课题,当时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使用内省法来研究意识问题,内省法是指对自己心理状态的探究,不受其他知识来源的中介,并确认自身感官、认知、情绪等心理状态[5],让受试者以内省法表达对物理刺激的主观经验,进而分析意识的内在元素;但内省法在当时遭到许多心理学家质疑甚至反对,反对理由在于他们认为内省法不能准确反映出人们丰富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更不能让人接触潜意识或无意识的心理状态。而且内省法过于依赖自身的观感,从而导致丧失客观性,因此大多数的心理学家放弃了内省法,但也找不到其他合适的研究方法。直到近几年由于认知科学的飞速发展,才又为意识研究开辟了许多新的途径,使得“意识”回到了心理学主要研究课题之中。尤其在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弗朗西斯·克里克等人的努力下,意识问题已成为神经科学研究重要研究对象,如今心理学家将意识分成两个状态:

  • 整体状态

此状态泛指每个人在认知、行为,以及生理上的不同,例如植物人状态与健康个体睡眠状态的清醒与昏迷其实是不同状态。

整体状态也可以表现在不同程度的镇静、作梦或是催眠等,因此意识并非单纯的全有或全无。临床医学透过单一向度的清醒指标(昏迷指数,3-15),标示从完全没有意识到完全清醒的不同程度清醒或意识的状态,虽然可反映不同病人的个别差异,但仍然无法解释该等差异的内在机制。

  • 局部状态

包含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知觉经验,也就是一般的意识内容,因此每个人的局部状态意识并不相同,意识的局部状态也会因时间、环境或脉络不同而有所改变。

研究意识内容的方法 编辑

研究者常透过放声思考法测量出个体的内隐经验。此方法要求实验者需要操作指定任务或执行特定作业时,尽可能仔细地将想法的内容与顺序大声说出来,有些实验也会运用录影或做逐字稿来分析并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觉如何。
研究者则可以由受测者这段的认知过程中搜集到各种洞见与资讯,而所得的结果就可用来说明个体的意识内容。这种程序有助于了解心智策略与知识表征的个别差异,举例来说,实验者可以检验专家与生手是否使用不同策略完成特定的心智作业[6]
经验抽样法专注在受测者本身的体验及感受纪录。参与者需要穿戴特殊的实验仪器进行一般日常生活,为期数周或者更久。实验者会随机地透过实验仪器传送讯号给参与者,要求他们报告收到讯号当下的感受与想法,实验者将这些报告内容记录下来,这些内容即被视为意识的内容[7]。在企业管理研究、精神疾病研究、人格研究等领域上被广泛运用。
心理学家也常使用实验研究法研究意识的内容,例如在实验室中测量参与者在处理可意识与不可意识刺激时,行为或脑功能的差异[8][9][10]。最基本的实验设计即操弄刺激强度在阈值之上或之下,探讨即使注意聚焦仍无法侦测的阈下刺激对行为的影响。
此外,心理学家也常使用遮蔽的实验典范,将刺激排除于意识之外,即短暂呈现(例如 33 毫秒)目标刺激后紧接着出现一个遮蔽刺激,这会造成参与者无法有效侦测目标刺激讯息[11]。这样的操弄方式,参与者虽然无法觉察其存在,但却可产生阈下促发(subliminal priming)作用,能促进该目标相关的刺激处理,显示被遮蔽而未进入意识中的目标刺激已然受到认知处理[12](关于促发作用请参阅第七章)。此外,前意识刺激指的是讯息本身可以被知觉,例如实验者借由实验操弄,让参与者在进行知觉作业时受到干扰或忽视目标作业,使该讯息无法被有意识地知觉,先前介绍过的注意瞬盲与心理反挫期等实验典范,都可以操控干扰或忽视,并以此探讨意识相关的运作[13]

实验改良 编辑

使用上述的实验典范,常会受到这样的质疑:“实验者如何确定参与者的意识到了实验作业目标讯息?”
近年来,研究“意识”的心理学家们,越来越强调实验必须结合参与者的主观报告,即要求参与者在完成该项目的作答或反应后,立刻对于该目标项目进行可知觉程度的评量,或是提供主观作答信心程度的回应。这种方式再次阐明意识并非全有或全无[14] [15]。实验者也可以借由实验后的筛选,比较具有相同物理属性的刺激因不同意识程度处理而产生的差异[16]

注意与意识的差异 编辑

厘清注意与意识是否有所不同是个受瞩目的议题。当代研究注意的心理学家,强调注意的目的即是在处理容量的限制之下,对于符合当下作业目的或行为期待的讯息进行选择,并同时消除竞争讯息所产生的干扰与冲突。然而,注意的选择可以发生在没有意识处理的情况,例如虽然目标刺激无法被侦测,注意仍可被导引至该目标刺激的空间位置[17][18]。举例来说,在阈下刺激与遮蔽的研究典范中,以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记录参与者对于刺激事件产生的电位成分变化,发现即使目标刺激受到遮蔽无法意识,参与者仍能对其进行选择性的注意处理[19]。因此当目标刺激单独出现时,意识与注意选择是独立运作的[20];如果目标刺激并非单独出现,而是伴随众多的竞争或干扰讯息时,个体需要透过注意对讯息进行筛选,以决定哪些讯息可以进入意识的处理与表现[21][22]

昏迷和植物人的意识 编辑

过去,心理学对于意识的研究多局限在可以做出行为反应,或口头报告的实验参与者,也就是透过实验操控、行为观察,或是调查与访谈等方法,用观察与记录行为表现以推论心理历程。然而,这种研究方法并不适用于因为疾病、外伤所造成严重脑损伤而无法自主进行反应的病人,例如植物人或是处于昏迷状态者。近年来,由于大脑功能造影技术(fMRI)的发展,让心理学家可使用脑部活化典范(如心像作业或选择注意作业),取代过去要求实验参与者对作业进行实际外显反应的做法,藉以探讨植物人或昏迷病人的觉察与意识表现。

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对此进行了第一个相关研究[23]。研究者对一位因脑伤而被诊断为不具有反应能力的昏迷病人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实验,研究者以指导语指示病人进行心像作业(例如请想像你正在打网球或在自己家中移动),发现病人也能产生与正常人类相似的脑部活动,即想像打网球会引发辅助运动区的神经活化,而想像居住环境则会引发海马旁回辨位区的神经活化。

由于对于病人的意识状态在临床上可以作更细致的区分[24],于是针对异质性更高(脑部损伤原因不同、受损位置不同、昏迷程度不同等)但皆处在昏迷或不具有反应能力且清醒状态极低的病人进行研究,发现有 9% 的病人可以依实验指导语的指示调节其脑部活动,并透过 fMRI 的结果呈现类似正常健康控制组的神经活化[25]。许多研究者也使用脑波资讯进行相关研究,透过记录并比较正常人与脑伤昏迷病人的讯号差异。研究发现,如果使用脑波讯号频谱分析结果作为指标,可以展现出部分昏迷或处于植物人状态的病人,是可以服从实验指导语的指示进行心像作业的[26][27]

总而言之,近年来的研究,以侦测脑波的讯号,突破了实际外显反应的限制,为了解昏迷病人的意识状态带来一线曙光,但其实际的应用价值与所涉及的道德伦理的问题,仍有待后续进一步的评估。

意识的自发状态 编辑

睡眠 编辑

主页面:意识/睡眠

睡眠是一种部分生理机能处于休息状态的活动,能自然恢复心智和身体状态并清除代谢废物。其特征包含意识改变、相对抑制的感觉活动、增强同化作用(生产细胞结构)、降低异化作用水平(分解细胞结构)、肌肉活动减少、几乎使所有随意肌停止活动,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减少,但又比昏迷或意识障碍接收程度更高。从睡眠中醒过来属于一种保护机制,也是健康和生存的必备要素。一般来说,对于成年人,一天 7至9 个小时是健康的睡眠时长。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会不断递减。

人类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即使睡眠时为无意识状态,会中断进食、生殖等更被关注的生存任务,但演化的结果仍然保留睡眠,表示其影响对生存的重要性不亚于食物和繁衍后代。睡眠不足造成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造成大脑认知功能大幅下降,无论是记忆、规划等能力都无法正常运作,故研究睡眠科学有助于增进我们对大脑认知运作机制的了解。睡眠可分为:

 
从NREM到REM的一个睡眠周期
  • 非快速动眼期(Non-rapid eye movements, NREM):人体的睡眠绝大多数是非快速动眼期(约 75%至 80%),是属于较为深沉的睡眠,非快速动眼睡眠是指没有快速动眼运动的睡眠。在这段睡眠期间,大脑的活动下降到最低,使得人体能够得到完全的舒缓。不同于快速动眼睡眠,在这段期间眼球几乎没有运动。作梦在此阶段也很少出现,而肌肉在非快速动眼睡眠并不会麻痹。 另外,人体在非快速动眼睡眠将处于副交感支配的状态。目前研究认为非快速动眼期对于形成陈述性记忆扮演重要的角色,有助于将短期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中储存,且在此时期的梦境都较为抽象。而非快速动眼期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1. 第一阶段(图中N1 phase):第一个阶段是人体醒与睡之间的阶段,也就是在似醒似睡之间,是最容易被叫醒的(失眠病人的睡眠表现主要是要进入到第一个阶段的时间会延长,或者是第一个阶段的时间会比一般人来的长,意即病人很容易在中间被唤醒)。此时期的脑波主要是alpha(ɑ)波。
  2. 第二阶段(图中N2 phase):被摇醒时觉得睡着了,这时的睡眠会比第一阶段更深一点,脑波转换为频率较低、振幅较大的theta(θ)波与原先的alpha波组成。
  3. 第三阶段:第二期与第四期之间的过渡期,此阶段与第四阶段皆是深层睡眠期,delta(δ)波开始出现。
  4. 第四阶段:第四和第三阶段皆是深层睡眠期,作梦在此期发生的情形明显多于其他非快速动眼睡眠期,不过比起快速动眼期仍少了许多。在脑电图上,在此期所做的梦脑波比起快速动眼睡眠期来的不连贯,也不甚明显。类睡症也往往在此期发生。

现今分类已把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合并为N3 phase。经由N1 phase-N2 phase-N3 phase之后,才会进入快速动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

  • 快速动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快速眼动睡眠也被称作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 PS)或同步睡眠(desynchronized sleep),因为在这个阶段,大脑神经元的活动与清醒时相同,呈现快速、低电压去同步化的脑电波。控制REM睡眠的电化学活动似乎源于脑干,其特征为大量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同时有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组织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几乎完全消失。多数在醒来后能够回忆得栩栩如生的梦都是在REM睡眠发生的。在此睡眠阶段中,眼球会快速移动,同时身体肌肉放松(结束转换到浅眠期或醒来时可能因肌肉无力而出现鬼压床的现象),做梦通常也是在此期间发生,但此时产生的梦通常无逻辑性,且这段睡眠时的外界刺激可能改变做梦的内容。

非快速动眼期和快速动眼期共组一个睡眠周期,大约 90 分钟,随着周期循环,快速动眼期时间拉长,非快速动眼期时间缩短,然而整体时间仍维持 90 分钟。 三阶段式的睡眠是演化的结果,如果直接进入最熟睡的状态,遇到危险时会来不及做出反应,因此需要分阶段的去适应睡眠的环境是否安全。相同道理可以应用在转变成快速动眼期的迅速过程,不像非快速动眼期阶段式的睡眠,会直接从第三阶段回到接近清醒的快速动眼期。 过去脑神经科学家们不认为梦境中的情节有任何实质意义,因而不同意佛洛伊德的理论,此观点直到 1950 年代发现 REM 以及其与做梦的关系后才发生改变。然而,仍有许多谜团尚待澄清,如:仍有部分脑神经科学家不认同做梦的学习与记忆功能。除此之外,科学家对于梦境的功能也有不同的猜想,让“梦”这个主题仍待深入探讨、研究。

人体的睡眠品质受到三个系统的交互影响:过度醒觉系统(hyperarousal system)、恒定系统(homeostatic system)与昼夜节律系统(circadian system)。心理学家分成了三个层面,说明如何帮助我们达成良好的睡眠:

  • 睡眠习惯
  1. 建立并且遵守固定的上床时间,就算有晚睡的时候,也要尝试在相同的时间起床。
  2. 建立规律的睡眠前例行仪式,包括规律的放松活动(深呼吸、阅读、洗热水澡或听轻柔的音乐)。
  3. 虽然规律运动能帮助睡眠,但要避免在夜晚进行激烈的心智或生理活动,过度活跃反而会影响睡眠。
  4. 若半夜醒来并且难以再度入睡,可以起床做些轻松的活动,例如阅读休闲书籍。若在床上不停翻身担忧失眠问题,反而会增加焦虑程度,使失眠更严重。
  5. 避免过度依赖安眠药,短期来看它能提供一些帮助,但长期可能会造成失眠症,而且其作用会持续到白天。
  • 生活习惯
  1. 在白天可以保持规律的小憩,不然就不要有任何小睡。
  2. 避免睡前吃太多食物,甚至是会让胃灼热的东西。
  3. 避免在睡前吸烟、喝咖啡或饮酒。酒精可以使人较快入睡,但深层睡眠和快速动眼睡眠时间会剧降,半夜会容易醒来,咖啡因与尼古丁会使人不容易进入睡眠的第一阶段。
  4. 固定日晒的时间。早晨晒太阳,睡眠时间会提前;下午晒太阳,睡眠时间会延后。
  • 睡眠环境
  1. 在隔绝光线、安静以及温度适当的房间睡觉。
  2. 对枕边人的睡姿改变较敏感者,可以考虑是否要同床。

编辑

主页面:意识/梦

是大脑在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中所产生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受等,而这种现象的产生通常是非自愿性的。在梦境中,大部分的情况人无法有自我意识也常常无法控制自我,亦无法意识到自己在梦中,甚至梦中会出现毫无逻辑的事情。人在睡眠时平均会做 3-5 个梦,梦的时长不一,从几秒钟到半小时皆有可能。

有意思的是在一生中,一个人可能会做梦达5-6年之久。如何最好地审视所有这些内容仍然是一个争论的焦点。[28]

梦出现的时间:什么是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 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也简写为REM睡眠(REM为Rapid Eye Movement)。是人在睡眠时的四个阶段中的最后阶段,也是大多数梦境发生的睡眠阶段。它的名称源于你在梦中时眼睛在眼睑后面的快速运动。在REM睡眠期间,你的大脑活动看起来与清醒时的大脑活动非常相似。

REM睡眠约占你总睡眠时间的25%。你睡眠周期中的第一个REM周期通常是最短的,大约为10分钟。随后的每一个周期都比上一个周期长,最长可达一小时。[29]


梦的产生 科学家还不能精确解释梦的精神来源,因此在一切有关释梦的文献中,每当谈到梦的构成中最具特色的材料—意象—的来源时,就出现一个大漏洞。科学家都倾向于尽量缩小精神因素对梦的激发作用,因为精神因素是最难掌握的。他们确实也把梦分成两类,一类源于神经的刺激作用,另一类源于联想,而且认为已体验的材料的再现是联想梦唯一的来源(冯特)。然而这并不能排除“是否有任何梦能在不受某种躯体刺激激发的情况下发生”。 梦的来源约可分为四大类,也可作为梦形成本身的分类。分别是:

1.外部感觉刺激 编辑

在睡眠期间,仍会有许多外界刺激会影响着感官,但是脑通常会把这些睡眠期间影响到我们的感觉刺激解释、转化成为我们梦的来源,以便让睡眠继续。即为梦对刺激的吸纳,指的就是实际的感觉被梦境所吸纳,例如环境的刺激:听见电话铃声会转化为梦境中的电话铃,而在尿床时会梦见撒尿。然而,意识也会在遇到危险时,或者被训练为听到某种特定声音时(例如婴儿的哭声)醒来。

2.内部主观感觉刺激 编辑

内部主观感觉刺激来自主观的视觉或听觉,例如视网膜的自主兴奋,它并不像客观感觉刺激那样可以进行观察或实验,所以很难或完全无法证实。主观感觉的力量激发成梦的有利证据主要是因为所谓的“睡前幻觉”,或用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的说法,叫作“幻想性视象”。

睡前幻觉为有些人在入睡时容易出现极其生动而变化多端的意象,而且在眼睛睁开之后还能持续片刻。莫瑞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他曾对此进行了详尽考察,并主张它们与梦象有关,事实上可说是等同于梦象。要产生这种睡前幻觉,他认为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精神被动性,让紧绷的注意力放松。但是若处于适当的情绪状态下,我们只须陷入这种嗜睡状态一秒钟的时间就足以形成睡前幻觉,之后也许我们又会醒过来。这种过程通常会重复数次,直到入睡为止。莫瑞发现,如果不久后我们再醒过来,往往能够发现梦中的意象与那些入睡前飘浮在眼前的睡前幻觉竟然相同。(此文出自《梦的解析(Die Traumdeutung)》,1899,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参考冯特(Wilhelm Maximilian Wundt)曾经写道:“我认为我们在清醒状态时熟悉的那些主观视觉和听觉,会在梦错觉中发生重要作用,如在黑暗视野中看见一片光亮,耳中听见铃响或嗡嗡声等。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视网膜的主观兴奋性,这可以解释梦的一个显著倾向:它会用大量近似或几乎完全相同的事物来迷惑我们的眼睛。我们看见无数的飞鸟、蝴蝶或游鱼,五颜六色的豆子和万紫千红的花朵。这是黑暗视野中的斑驳亮光所引起的各种幻象,它们所包含的无数光点在梦中变成了许多单独的意象。由于这些闪烁的亮光具有可动性,于是被知觉认为是正在运动中的事物,这也许正是为何梦中容易看见各式各样的动物的原因,因为动物形象的千变万化,使其易于符合主观光亮意象的特定形式。”

3.内部器官性躯体刺激 编辑

精神科医师克劳斯(Klaus Adams*[2])在一个具有显著一致性的研究中,将梦、瞻妄和妄想的来源追溯至同一个因素,即由器质性因素所引起的感觉。按照他的理论,他无法想像梦和妄想的出发点不存在于有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由器质性因素所引起的感觉可以分为两类:

  • 构成一般心境的感觉(整体身体感觉)。
  • 有机体主要生理系统中固有之特殊感觉,包括肌肉的、呼吸的、胃的、性的、周边的感觉。

克劳斯假设躯体刺激产生梦念的过程如下:被唤醒的感觉会根据某些联想法则引起一个同源之意象,这种感觉与意象结合而成一个有机结构。
然而意识并不是以常态的方式来对这个结构作出反应,因为意识并不注意感觉,而是全神贯注于伴生的意象—这说明了何以真正的事实会长期无法被辨识。克劳斯以一个特别的词来描述这个过程:‘感觉超实体化’,因而成为梦像。器质性躯体刺激对梦形成的影响,在 19 世纪末已几乎得到普遍的承认。

穆利.沃尔德曾用实验证明躯体刺激说对于梦的形成效果,实验内容包含改变一位睡眠者的肢体位置,并将产生的梦与肢体的改变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如下:

  • 梦中肢体的姿势与其在现实中的姿势大致符合。我们梦见肢体处于静止状态,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 如果我们梦见肢体在移动,则完成这个动作过程中经历的某种姿势,必定与该肢体的实际姿势相符合。
  • 梦者自己肢体的姿势在梦中可以属于他人。
  • 可以梦见该动作受到阻碍。
  • 任何特定姿势的肢体在梦中可表现为动物或怪物,且在二者之间形成某种类比。
  • 肢体姿势在梦中可产生相关的意念,例如,如果与手指有关,我们就会梦见数字。

基于上述结果,可得出结论(据佛洛伊德):即使是躯体刺激说,仍然无法完全排除选择梦象的任意性。

4.精神来源的刺激 编辑

古今都认为人梦见的是白天的所作所为或最感兴趣的事物。这种从清醒生活延续到睡眠时期的兴趣,不仅是一种把梦与清醒生活连接起来的精神纽带,而且也是另一个可能的梦的来源。如果把睡眠时发展起来的兴趣—睡眠时影响我们的刺激包括进来,似乎就足以解释一切梦象的来源了。但是我们也听到相反的说法,即梦使睡眠者远离白天的兴趣,而且在大多数之情形下,只有在白天对人类有深远影响的事物已经失去与清醒生活时的关联性时,我们才会梦见他们。如果白天的兴趣加上睡眠时内部和外部的刺激确实足以囊括全部的梦因,我们对于梦有一部分的来源都应能有效的说明:梦的来源之谜既然已经解决,剩下的工作只须将每一特殊梦例中的精神作用和躯体刺激的作用分别加以确定就行了。然而实际上从来没有什么梦能够获得这样一种全面的解释,通常梦很大一部分的来源无从寻找。白天的兴趣对梦而言,不像我们料想那样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精神来源,因此不能断言每个人在梦中都继续著自己的白天活动。


根据活化合成理论(Activation-Synthesis Theory of Dreams),大脑受着桥脑的随机刺激,大脑皮质受到这些内生的刺激(即幻觉)影响,并尝试解释这些接收到的资讯。
  • 做梦的好处
对某些心理学家来说,有些梦是夜间发生的心理治疗。白日的经历与过去的记忆混合,相互影响,情绪上的冲突和压力得以缓解。他们也认为,快速动眼睡眠(REM)是一种调控情绪的睡眠,让我们在整合记忆时,同时清除记忆里所含的情绪。
而因为定出 DNA 结构得到诺贝尔奖的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透过电脑运算的模拟,建立了一套他自己想出关于梦境的理论。他认为脑部透过学习累积了太多资讯,自然要有一个清理的程序。在这个清理程序中,脑想要删除的连结和资讯,就变成了梦。从这个角度来说,梦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只是正常脑部作用的副产品,脑经由梦境来代谢累积的资讯中已经不需要的部分,以维持更有效率的运作。
另有视觉屏蔽相关的理论。有科学家认为,睡眠时人体的视觉感官闭塞,所有与视觉相关的资讯都被排除在外,但其他感官(触觉、听觉等)还在运作。如此一来,没有用到的大脑皮质就会慢慢萎缩。做梦则提供视觉化的幻觉,让人体在睡眠中仍能保持大脑皮质的活跃,避免萎缩。
综合上面的论述,睡觉时做梦是一种减轻焦虑的方法,帮助我们整合、面对生命的不均衡或是缓解恐惧和情绪,以及人体保护感官的一种的一种机制。
延伸阅读:睡眠与做梦:紧张与压力如何影响我们的梦境 | BBC News 中文网
  • 梦境理论: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于他的第一本著作,“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中讨论了人为何会做梦和梦境与现实的连结。在弗洛伊德学派的理论中,梦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无意识意愿的满足”,也就是说梦境往往会反映出一个人无意识的欲望,并将这个理论联系到他对于人类意识的分析(本我、超我及自我)。而这种无意识的欲望则会和童年时的记忆、经验和创伤等有关。弗洛伊德认为,梦境包含显性梦境(manifest dream-content)和隐性梦境(latent dream-content),显性梦境也就是我们在梦境中所记得的内容,例如经常梦见有一个人头追着自己。显性梦境之下有它真正的含义,也就是隐性梦境,它是潜意识想表逹的、在表面内容伪装隐藏之下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精神分析学的方法,可以把梦中的隐藏内容解释出来。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经常发生的梦是有重大意义的,因为它必代表着潜意识中的精神郁结,必需透过解梦将这种你在意识层面上感受不到的郁结释放出来,才不会导致精神疾病。显性梦境常常会掩盖或者模糊隐性梦境。
他也对梦中的情境给出了解释,佛洛伊德提到梦境可以是做梦者生活中的任何一部分,主要可以分成四大类:
  • 现实生活中对精神产生影响的体验
  • 综合现实生活中数次发生且对精神产生影响的事件
  • 以不同形式提到在现实生活中对精神产生影响的事件
  • 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要事件,例:记忆、思绪等
对于有时睡眠中感受到的外在刺激,如:闹钟响、音乐等一并出现在梦中,佛洛伊德解释当人类在睡眠时“意识是与外部世界抽离的”所以无法对这些外部刺激做出正确的回应,而大脑是希望继续保持睡眠的,所以会将这些外部刺激编入梦境中以合理化他们。
  • 卡尔·荣格
    而在荣格的理论中,认为梦是“给予做梦者的讯息”,而这些讯息来自于做梦者白天活动时所得到的知觉存在于潜意识,在晚上自我休眠时以梦的形式反映潜意识。他认为,梦是通往自我整合的道路,其内含超越个体的神圣功能。而“整合”,指的是生活历程中,一个人所遭遇的事件、所想到的光明与阴暗面、所意识与不能意识到的层次,梦提供一种“补偿功能”,让你知道还有这些思想在脑海中,使你得以看见另一个没有意识到的自我。
  • 比较
佛洛伊德与荣格的梦境理论比较
佛洛伊德 荣格
梦境的产生 无意识意愿的满足 帮助做梦者对于自身未察觉的问题与恐惧得以自我改善
梦境的来源 做梦者的无意识 做梦者白天活动时所得到的知觉
梦境的内容 本我的性冲动、创伤 具象征意义的符号
  • 荣格和弗洛依德冲突的原因
    荣格强烈反对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弗洛伊德仅关注在一个人的梦的外在方面,而并未深入挖掘,同时仔细的审视客观和主观的内容,荣格同时认为梦是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重要桥梁。

比昂与奥格登的理论

"这种关于梦的工作的观点不同于弗洛伊德的观点,弗洛伊德的观点是这样的:通过梦的工作,梦隐藏了梦的潜意识意义,仅仅通过精神分析才能品示出梦的意义,精神分析就是解除梦的工作。比昂认为,梦的工作使意识和潜意识材料更容易理解,持这种观点是从这样的角度考患:梦的工作使之成为易于加工的元素,从而使之可以被用于思想的进一步整合过程。"《思想等待思想者:比昂的临床思想》 Joan & Neville Symington 著,苏晓波译

根据比昂的理论,精神病患者因为本身的阿尔法功能不能将贝塔元素转化为阿尔法元素,或是阿尔法功能的反转产生了贝塔元素(奇异客体),患者便无法进行梦的工作。

"一个人到一位精神分析师那里去咨询,因为他的情感正经历着痛苦,而他自己并不知道,他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他无法做梦(即他不能做无意识的心理工作),或是他为自己的梦而不安以至于梦境被打断。只要患者不能在梦中整理情感体验,他就无法改变,无法成长,或是无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新自我"《精神分析艺术》奥格登

  • 预知梦:
许多人都会有梦境被“实现”的经历,这也让许多科学家议论纷纷。根据卡尔维罗(Dustin Calvillo)*[3]于2013年的研究报告*[4]指出,该现象是一种与预测结果有关记忆及倾向。这样的后见之明(hindsight bias)可以解释为何人们相信他们的梦能解释未来的事件。而卡尔维罗也提到,预知梦发生的必然性(inevitability)、可预见性(foreseeability)及记忆扭曲(memory distortions)等特质,也往往是形成后见之明的原因。从这项研究来看,这些梦的发生可以推测出一种可能:在灾难性或创伤性事件发生后,人们可能试图从记忆中撷取部分内容,并声称他们能够预知某些事件的发展,这听起来比较像是某种预感。更别说在梦境之后,人们通常很难记得所有梦境的内容,因此这种把梦境与未来事件做连结的说法,其实还是有待商榷的。
与过去的记忆及自身感受相反,预知梦也有可能是一种展望。早在十几年前,就有实验于自然实验条件下发现,预知梦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与“让事件成真的信念”,这很有可能是人为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结果。好比说,小时候梦想着能成为科学家(或某类型的社会菁英)并逐步地实践这个梦想,或是某人心里强烈的负面感受可能导致梦见自己被粗暴对待。当事情真的发生时,他们就可以声称自己有预知能力,那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早已对于未来的事件发展有某种倾向,并期待看到特定的结果,从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 睡眠瘫痪症:
睡眠瘫痪症(英:Sleep Paralysis)又称睡瘫,梦魇,睡眠麻痹,在民间也把此类症状叫作鬼压身、鬼压床。此类症状被医学认为是一种疾病。然而全球有4/10的人一生至少会经历一次
睡眠瘫痪症通常发生在人类刚进入睡眠或将醒未醒时。患者感觉自己刚刚醒过来,可以睁开双眼并看到周围事物的影像以及听到周围的声音,但是无法移动躯干和四肢,也无法发出声音,有时会产生幻觉并看到虚拟的影像,严重的病例会感到呼吸困难。睡眠瘫痪常伴有恐慌发作,因为人还处于有意识的状态。同时伴随听觉和视觉上的幻觉,对于睡眠瘫痪也是很典型的,然后渐渐进入“梦境”。通常还会有“假醒”,即人醒过来,发现自己原来还在梦里,现实中也还在睡眠。这样的“假醒”通常会多次重复,伴随的还有来自于对这种无终止重复的恐惧。通常是可以打断这种重复与麻痹的,如通过试着对小指的移动等。睡眠瘫痪经常会有呼吸困难与耳里的声响的感觉,经常被误认为血液循环问题。很多人有过一次睡眠瘫痪的经历,有些人却会经常发生。睡眠瘫痪也可能是发作性嗜睡病或心律不整的症状。还可能是癫痫、偏头痛、焦虑障碍、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的表现。

静坐冥想(Meditation) 编辑

静坐冥想的核心概念就是通过内观静坐,专注于审视自己的内心和想法与及观察自身的感受和周遭的情况。东西方静坐的派别非常之多,不同派别的差异主要在于静坐者集中意识的方式。有的派别是给静坐者一个真言(mantra),这个真言通常是无意义的音节,静坐者于静坐时不断重复这个真言;有的派别则是请静坐者注视一幅图画或身体的某个部位;有的则是请静坐者将意识集中在自己的呼吸。虽然使用的方法不同,不同派别间仍有其共同性,静坐冥想主要的关键在于让静坐者集中意识于某件事物上,以排除外在刺激的干扰,如此静坐者将能达到另一个层次的意识状态
冥想时以调整自身呼吸和思想来训练自己达到身心灵同步的境界,同时锻炼自己精神的集中力。借此清空思绪并聆听内心声音。最终达到放松心情,告别负面情绪并且提升自我意识的效果。
许多人静坐时会很在意姿势,但其实姿势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从头到尾都放松。过于在意姿势,可能会造成身体太过僵硬,而没有效果。

静坐冥想的作法 编辑

心理治疗师加藤史子推荐1分钟冥想法,不必管姿势,只要呼吸三次,就能找回平静、转换心情、消除疲劳、放松,让大脑重开机。

  1. 大家无须顾虑姿势的问题,请闭上眼睛,并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即可。吸气时,留意这些空气会进入到身体的哪个部位,看看是进到了胸部或腹部,还有会吸进多少空气,同时用轻松的速度呼吸3次。
  2. 三次呼吸结束后,接着继续观察自己的呼吸。在时间容许的范围内,继续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为时1分钟或3分钟皆无妨。
  3. 在呼吸的时候,呼吸会逐渐加深。借由观察呼吸的过程,就将注意力集中在“现在这个当下”。因为专注于呼吸的期间,可以放下思虑,让情绪归零。
  4. 途中若是浮现出不同的想法,只要再次将注意力转回观察呼吸这件事上即可,因此没必要责怪自己分心了。

这套冥想法之所有用,是因为人的大脑中,时常会不断地浮现出许许多多的想法。通常会在无意识间,受到自己脑中浮现的想法所影响,掉进“不是那样”、“也不是这样”的思考回路之中,一直找不出解决对策的情形下,大脑及内心才会疲惫不堪。这种时候,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就能借此使脑中的思绪一次归零。这样一来,才能找回内心的宁静,才能让思绪及情绪一次归零,得以做出必要的判断。这套1分钟冥想法,必须慢慢地将冥想的时间拉长。据说至少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坚持下去,才能有效转换心情。

[30]

静坐冥想的益处 编辑

  • 增强忍受疼痛的能力,比止痛药效果更好 University Montreal 在 2019 时用磁力共振扫描各 13 位有无从事静坐冥想的受试者的大脑,结果显示有静坐冥想的人有相对较低的疼痛程度。
  • 提升大脑各种能力 哈佛大学 Dr. Saralazard 在 2016 年的研究[31]指出,8 周的冥想课程能提升大脑三个重要区域的灰质含量,包括负责学习和记忆力的海马体和前额叶、负责控制思想游荡能力的后扣带皮质,以及负责我们同情心和怜悯心的颞顶联合区。除此之外,还能减少大脑主宰焦虑和压力的杏仁体细胞含量。
  • 提升记忆力、决策力及专注能力 根据 UCLA Newsroom 2012 年的报告[32],加州大学的神经实验室发现,长期冥想者的大脑皮质皱折的数量比没有冥想的人还要多。大脑皮质皱折负责大脑更快的速度进行资讯处理、决策制定记忆形成以及注意力的功能,增加大脑这个区域更能减低患上老人痴呆的几率。
  • 减少负面情绪 Filip Raes 教授曾在 2000 年,对比利时五所中学的 400 名学生进行一项研究,结果发现进行冥想课程的学生有降低负面情绪的迹象,效果更持续长达六个月以上。而且这些学生也较少出现类似忧郁的症状,不但在课堂上提升专注力,更能面对充满压力的功课。
  • 让人变得更快乐。Emory University 的一项研究指出,冥想能提升一个人在解读他人面部表情所散发出的同情心,发展对自己和他人抱持友爱的态度,更关心其他人的优点。而美国心理学协会的一份报告(APA, 2008)指出,就算只做几分钟的冥想, 有助提升社会连结感,并对新奇的事物展现积极的一面。

静坐冥想 vs 放松训练 编辑

探讨静坐冥想的效益时,一个常受争论的议题是:静坐冥想与一般放松训练的效果是否有所不同?根据 Holmes 的研究显示,静坐冥想者的生理状态与一般放松训练,甚至是简单的休息相比,并没有两样。但是仍有许多研究认为其有别于一般的放松训练,例如 Janowiak(1992)[33]的研究发现,静坐冥想的放松效果比一般放松训练来的更好。虽然不是所有研究都认为静坐冥想有别于一般放松训练,但是大部分的研究倾向于认同静坐冥想在减低心跳、呼吸速率以及增进放松感受的功效上,确实大于一般放松训练。

静坐的分类 编辑

静坐又可以分为开放式与专注式两类:
  • 开放式静坐(Open meditation):开放观察,接受任何体验,但不对该经验做反应,并使意识平静地自由流动以达到随遇而安的境界。开放式静坐看似只需简单的技巧,但其实不易达成,尤其是当某些身体的苦痛及不愉快的回忆不断涌现。
开放式静坐的原则为“Let it come, let it be, let it go”。
  1. Let it come”劝导静坐者接受任何直觉,想法和经验,不要刻意去赶走它们。
  2. Let it be”指不对任何直觉,想法和经验做评价。
  3. Let it go”指让任何直觉,想法和经验顺其自然。
可以想像成将所有的想法或意识视为一台台汽车从自己眼前经过,不刻意的避开或抓住,纯粹只是看着这些汽车经过而已。
  • 专注式静坐(Concentrative meditation):完全处于当下,注意当下出现的任何事物,但不区别、不分类、不判断也不评论。
专注式静坐者将意识集中在某件事物上以排除外在的刺激及干扰,并达到另外一个层次,例如重复吟诵梵文或无意义音节,注视某个东西(画、蜡烛⋯⋯),或者集中在自己的呼吸。

瑜伽 编辑

瑜珈是从古印度留传下来的一套对于身、心、灵的教义,其目标为掌握并使心灵平静、让意识能够超脱凡世痛苦。 大多数借由一连串的肢体动作、自我意识交流等来达到精神层面的升华。同时瑜伽的分类亦有多种,举例便有热瑜珈、动瑜珈、静瑜珈。其中热瑜珈如同徒手重量训练,针对部分肌肉加强伸展与活动,达到如有氧运动般的排汗效果。在多种瑜珈种类中,万变不离其宗,都需要稳定的呼吸与肌力上的协调。而也有一说,在瑜珈中带来的运动,也促使脑中的多巴氨分泌,让心情愉悦进而达到平静。

而瑜珈可大略被分为以下五大类:

面向 瑜珈 方式
诃陀瑜伽 主要练习控制呼吸与身体锻链
胜王瑜伽 强调八步功法、身心并行的修练,着重于静坐冥想的锻链
智慧瑜伽 以理性、逻辑思辩以探求真理
虔信瑜伽 探求超越情绪与理性、对于“道”的顿悟
行动瑜伽 通过积极入世的实际行动来达致功德圆满

而瑜珈也被证实了能够:

应用:利用生物回馈(Biofeedback)机制,测量高僧入定时的脑波状态,使得一般没有打坐经验的人也能进入某种脑波状态。

  • Gastaut 与 Das 的研究

1955 年,法国医生 H. Gastaut 与印度学者 N. Das 发表瑜珈修行者进入“三摩地极乐”境界时的脑波状态[35]。研究的结果显示,瑜珈修行者尚未进入“三摩地极乐”境界时,大脑出现α波(8-12Hz)。然而,当瑜珈修行者进入“三摩地极乐”境界后,β波(13-29Hz)重复出现,并伴随有γ波(>30Hz)。以下将介绍不同脑波的种类、频率及出现时机[2]

种类 频率(Hz) 正常出现时机 过高 过低
Delta(δ) <4 无意识层面,常见于婴幼儿,与最深层的放松和恢复性睡眠有关 可能有脑损伤、学习障碍或严重ADHD 身体与大脑无法恢复活力,睡眠品质不佳
Theta(θ) 5~7 发呆、昏昏欲睡时;有助提高直觉和创造力,也与恢复性睡眠有关 ADHD、忧郁、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 焦虑和高压
Alpha(α) 8~12 闭眼放松、情绪冷静时 过度放松,专注力不足 焦虑、压力和失眠
Beta(β) 13~29 清醒状态、工作忙碌时,涉及有意识的思维和逻辑思维 焦虑、过度兴奋、无法放松和高压 ADHD、忧郁和糟糕的认知能力
Gamma(γ) >30 专注时,与认知功能、学习、记忆和资讯处理有关 焦虑、过度兴奋和高压 ADHD、忧郁症与学习障碍

Gastaut 与 Das 的记录,推翻了先前普遍认为打坐时脑波会变慢的想法。研究结果显示:当瑜珈修行者进入高度专注的境界后,快速脑波一再出现,有如清醒且极度专注时的脑波反应。

  • 笠松明与平井富雄的研究

1966 年,东京大学的的笠松明(Akira Kasamatsu)与平井富雄(Tomio Hirai)发表坐禅脑波的研究[36]。 受测者为 48 名临济宗与曹洞宗的禅僧与禅徒,年龄 24-72 岁,分为 3 组:

  1. 超过 20 年经验的禅师,共 16 位
  2. 5-20 年经验的禅徒,共 12 位
  3. 1-5 年经验的禅徒,共 20 位

对照组为 18 名年龄介于 23-33 岁的研究生以及 4 名年龄介于 54-60 岁的老年人。对照组的人皆无禅坐经验。

脑波变化 β波 α波出现 α波振福增大 α波频率减低 律动θ波出现
频率(Hz) 12~30 10~12 10~12 8~10 6~8
脑波阶段(grade) (打坐前)
主要位置 后脑区 顶叶区 额叶和中央区 额叶区

随着打坐者进入的境界深浅,可以观察到 4 个阶段(grade)的脑波。

坐禅中的脑波变化分为 4 个层次
层次 脑波频率 出现位置 境界
第 1 层次 α波(10-12Hz) 后脑区 正常人在安静清醒时段的正常现象
第 2 层次 α波变慢(10-12Hz) α波振幅增大 ,向前移动至顶叶区 学禅者境界
第 3 层次 α波更慢(8-10Hz) 额叶和中央区(与认知和注意力有关) 进阶静坐者境界
第 4 层次 θ波出现(6-8Hz) 额叶区 资深禅师境界

心流 编辑

心流(Flow)或称为化境(zone),亦被翻译为神驰或沈浸状态。由匈牙利裔美国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米哈伊提出,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产生的沈浸状态,心流产生的同时,会产生高度的兴奋感、充实感等正向情绪。此外,当人们处于心流状态时,具有比平常更好的效率及创造力,且不会在意周遭事物及时间的流逝,完全投入在所做事物上。

心流状态的理论机制 编辑

在单位时间内,一个人能够注意的讯息量是有限的。米哈里·契克森在 2004 年的 TED 大会(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中提到:

  • 人能够处理的最大讯息量为 110 bit/秒,然而当人使用英语谈话时,交流的讯息量有 60 bit/秒,这便是人无法同时专注的听两个人说话的原因。

米哈里·契克森节录了一位音乐家关于“心流”的经验:当作曲顺利时,自己会处于一种“入神状态(ecstatic static)”,也可说是进入了“另一种现实”,似乎意识已经脱离了身体。除了天生的体内感觉(如饥饿、痛觉等),人能够决定是否关注大部分知觉。然而,身处心流状态的人完全沉浸在当下的事物,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可分配,故不会有意识决定如此,因而失去了对其他事物的感知,包含时间、身边的人和事,甚至基本身体需要。

心流状态的特征: 编辑

  • 自动运转:事情做起来顺手、不需多加思考,且身体自动发挥。
  • 时间流逝:处于心流状态中,不会在意时间的流逝,直到回到正常状态后,才会注意到已经过了多长时间。
  • 不觉他物:专注投入事物之中,不容易查觉到其他感官的刺激,像是饥饿、手机通知等感官刺激。
  • 感到愉悦:在事情完成后,感受到愉悦、满足、成就感等正向情绪。

要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

  1. 热爱所做的事。
  2. 具备一定的技能,对事物有主控的能力。
  3. 具备挑战性,但不能超出当前自身能力过多。
  4. 具备明确的目标,并了解大致的步骤。
  5. 具备阶段性的回馈及奖励。

举例来说,相信很多人都有极度沉迷电玩的经验,电玩是让人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的经典例子。根据以上五个进入心流的条件,我们可以一一套用在玩电玩里:

  1. 电玩既有趣又刺激,因此受到玩家的热爱,所以玩家才会不断地玩。
  2. 要玩好电玩是需要技术的,且电玩为了玩家的游玩体验,必定会提供玩家相当大程度的控制能力,因此电玩同时具备技术性并提供玩家对事物的主控能力。
  3. 电玩的难度通常是渐进式的,关卡之间的难度会逐渐增加,因此当玩家的技术力提升时,关卡难度也会跟着上升,维持合理的挑战性。
  4. 电玩游戏通常会为玩家设立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目标,例如过关、收集装备、升级等等,让玩家容易持续游玩。
  5. 每通过一个阶段性目标便会给玩家特定奖励

另外心流状态的例子还有以下这些:

  • 运动员的生涯代表作可能就是进入了心流的状态才发挥出超常的表现
  • 全神贯注的练习时,表现特别优异,以及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 诗人在进入创作的状态中,会感觉像打开了一扇窗户,你的意识会超脱身体而跟着灵感前进。
  • 在职场领域中,有些雇主会给员工一个合适的环境,使员工能舒适地、专注地将工作完成,提升工作效率及完成度。

其他相关 编辑

虽然米哈里·契克森是首位将心流的概念提出,且利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的西方科学家,不过他并非最先注意到心流现象,或发展出心流技法的人。其实心流的概念在东方宗教、圣人事迹都有所展现,如:

  1. 日本禅宗:讲求心入心流之境,屏除一切外在杂念,致志体验当下的一花、一木,乃至于整个感官世界给予你的感觉,更能帮助思考佛法、参悟佛道,进而达成在特定时刻禅宗所提倡的“一朝参悟”。
  2. 明朝中叶大儒王阳明:因在学堂上听取夫子所讲“格物致知”的道理,也就是圣人的道理可以从事间一切万物中得到,因为世间万物都蕴含着其思想,阳明先生因而回到家中的庭院,开始盯着其所栽之竹子,试图“格竹”,尝试透过此方法悟道,进而成圣。他盯了七天七夜不曾进食,最后无果而返,让他开始怀疑传统理学格物致知的说法,奠定其在未来开创心学的基础,而其格竹的经验,也必是进入了心流状态,才能有如此之定力与坚持。

意识的触发状态 编辑

催眠(Hypnosis) 编辑

催眠是一种将人引导到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朦胧恍惚的意识状态,但这种意识不清的型态并不表示注意力不集中,而是代表催眠会让人对外在的意识降低,而专注在内在的反应能力。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对于催眠的定义为“一种涉及集中注意,及减少周边察觉的意识状态,具有增强对建议的回应的特征”。被催眠者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感受,例如:疼痛减缓或消失、产生幻觉、对眼前的事物视若无睹、回忆起过去发生的事情等等。催眠常被误以为是使人进入睡眠,但其实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的脑波图,与睡眠时各阶段的波形并不一样。下列为催眠状态下人们特征的改变:

  1. 停止计划:在深层催眠的情况下,人会倾向于等待催眠师的指示,而不喜欢主动开始行动。
  2. 选择性的注意力:被下达只听催眠师声音命令的人会忽略其他外界的声音。
  3. 激起丰富的幻想:人可能会发现他们非常享受在一个空间上和时间上都非常遥远的地点所经历的事物。
  4. 接受扭曲的现实:人会轻易地相信幻觉经验,而不会检视那些人事物的真实性。
  5. 催眠后失忆症(Posthypnotic amnesia) 出现:进入深层催眠的人会忘记大部分在催眠阶段所发生的事情。

催眠状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处处可见。像是当我们看电视、看书看得太入神、全神贯注地听音乐或写作业,以致我们忽略了身边的声音或事物,都可以算是催眠。这种催眠状态其实类似半梦半醒、做白日梦或入睡前的状态。然而,催眠并非使人失去知觉进而控制他人行动的方法,而是一种被催眠者掌握控制自己的方式。催眠对于控制日常生活中的潜意识领域有莫大的帮助,除了知觉会变得比平常更加的敏锐以外,也可以用于增加记忆力、集中力、学习力。近代许多精神科医生与心理学家,也会运用催眠来读取精神疾病患者潜意识中的记忆,以了解患者的病症。

催眠的成败关键在于该被催眠者的催眠感受性(Hypnotic susceptibility),指的是被催眠者对催眠暗示的反应能力,而催眠感受性:

  1. 是因人而异的:在此用的区隔标准是“催眠感受性”。催眠感受性高者容易遵照催眠师的诱导,且不论在有意识或是无意识时,都比较容易被他人的言语所牵引;而感受性低者,往往对催眠师的诱导无动于衷。美国心理学家欧内斯特·希尔加德所编的史丹福催眠感受性量表(Stanford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Scale,SHSS)为知名的标准化测量方法,可用来测量催眠感受性。该量表的测量方法是先由一位有经验的催眠师诱导进入催眠状态,然后测量其对特定任务的感受性,得分越高表示催眠感受性越强
  2. 有族群性的影响:例如,一般认为在儿童时期催眠感受性较高,在青少年时期达到最高,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
  3. 和人的性格有关系:如想像力较丰富者的受暗示性(Suggestibility)会较高,而有主见、容易批判外界资讯者的受暗示性较低
  4. 和被催眠者的意愿有关:此为最关键因素,如果缺乏意愿,即使其受暗示性高,也无法进入催眠状态。
“催眠”这个词的由来 编辑

催眠术最早出现于 18 世纪中叶的奥地利,德国心理学家弗朗茨.麦斯麦(Franz Friedrich Anton Mesmer,1734-1815)将其理论化和系统化,并以他的名字将催眠术命名为 Mesmerism。后由英国曼彻斯特的外科医生詹姆斯·布雷德(James Braid,1795-1860)将催眠定义为 Hypnosis,其字源为希腊神话中的睡神希普诺斯 (Hypnos)

催眠的理论 编辑
  • 强暗示性理论(Hyper-suggestibility theory)
为解释催眠机制的一种古典理论,由催眠学之父詹姆斯.布雷德(James Braid)提出。此理论认为催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由期望和集中注意力引起的高度暗示状态,而目前学界的共识则是将高度暗示性视为催眠过程的重要特征。
  • 条件制约理论(Conditioned inhibition theory)
由俄国科学家伊凡.巴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849-1936)提出,认为催眠暗示(hypnotic suggestion)可以唤起大脑中所储存的对于外部及内部的刺激反应。该理论同时认为催眠可以触发皮质抑制作用,能帮助反射刺激得以更快在整个大脑区域传播。
  • 解离理论(Dissociation theory)
为法国心理学家皮埃尔.珍妮特(Pierre Janet,1859–1947)对歇斯底里(Hysteria)患者的研究中发展出的理论,他认为催眠为“普通意识与正在发生的大多数感觉甚至严格的神经事件间的分离”。被催眠时意识会分成两个层面——一是经催眠暗示后所产生的意识,会完全遵守催眠师的指令;另一个是能侦测自己实际感受的意识,保有自己原本的认知能力。催眠过程会消除一些意识中的控制,而受催眠者会以自主的、反射性的行为做出反应。
  • 新解离理论(Neodissociation theory)
由美国心理学家希尔格德(Hilgard)于 1979 年提出,认为催眠能改变被催眠者的意识,当其进入催眠状态时,意识会被分离成两个层面:
  1. 为受试者接受催眠师的暗示后出现的残余意识,其性质可能是失实、扭曲的。
  2. 受试者根据自己侦测到的实际感觉所产生的意识。相较第一个层面,性质较真实。
以痛觉为例,在催眠过程中,控制疼痛的系统暂时性的失去支配和警示能力,催眠师暗示受催眠者置于冰桶中的手是不刺痛的,则受催眠者的意识将不感觉痛。Hilgard 把在催眠时被隐藏的较为真实的意识称为‘隐密观察者(hidden observer)’意谓在催眠状态下,受催眠者并不因催眠师的暗示而完全失去了自己。
  • 社会角色理论(Social role-taking theory)
由美国心理学家班诺斯(Spanos)等人所倡议,该理论认为催眠状态下的行为改变确有其事,其原因并非完全系于催眠暗示所致,而是受试者在催眠者的诱导下过度合作地扮演了另外一个角色,被催眠时会如演员般假戏真作而忘我。受试者对角色的期望、情绪、动机等因素,使他们以高度合作的态度做出了某些动作。此反应可能是基于社会规范框架下的习惯,有些说法将此比喻为信仰。解离理论与社会角色理论并非互斥的概念,他们可能并存甚至互相影响。
  • 反应心向论(Response set theory)
由 Kirsch 与 Lynn 于 1997 年提出,主张催眠不是改变的意识状态,而是对催眠暗示作出适当反应的一种意愿,并期望自己被催眠师的暗示成功催眠,引发对被催眠的正向积极反应。
催眠的原理 编辑
华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疗学会理事臧鸿儒:

“在仙境的入口处站了一个管理员,这就是我们的意识,平时管理员负责处理我们接收到的讯息,因此仙境里面的潜意识就无法直接跟外界沟通,而催眠的技巧就是一种方法可以让这个守门员放松管制,让外界可以直接和潜意识沟通…”

从科学角度来看,催眠原理是透过一套有效引导与暗示的方法,引导被催眠者进入放松状态。简单来说,催眠原理就是利用人类思考的两个不同层面——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切换。人本身平时在清醒状态下,意识是占主导地位,此时的潜意识因为被意识所压制,因而不会被激发;而催眠的原理便是使被催眠者的意识专注于某一件事,而没有其他力量去压制住潜意识,于是潜意识被激发,进入一种潜意识和意识都同时开放的状态,这个时候就可以跟潜意识做沟通,催眠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越过意识直接跟潜意识沟通。
催眠治疗的分类 编辑

通常我们内心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在与意识抗衡,例如:搭飞机时你希望让自己保持冷静,却不可控制的感到焦虑,是因为你的潜意识认为搭飞机的风险很高。催眠治疗就是透过注意力集中和以引导方式进入潜意识,从而达到深度放空的状态,让潜意识与意识达成一致,让我们更顺利达成目标。 催眠疗法与控制或接管他人意识无关,事实上,他与冥想的概念非常相似,都是透过本人去梳理潜意识的想法,化未知的恐惧为已知,掌握控制感就能有助于解决许多心理、情绪、行为和身体问题,例如:戒断不良习惯、焦虑、克服障碍、提升表现 寻找生活目标和意义等。

诱发催眠的方法繁多、至今仍无统一的分类方式。若根据催眠实施的方式、时间和条件,可将催眠治疗的种类大致划分如下:

  • 依施术者区分
(一)自我催眠:自己对自己进行催眠。
(二)他人催眠:由催眠师负责进行催眠。
  • 依暗示条件区分
(一)言语催眠:运用语言进行暗示。
(二)操作催眠:运用行为、动作、音乐或电流进行暗示。
  • 依意识状态区分
(一)觉醒时催眠:在意识清晰时进行催眠。
(二)睡眠时催眠:在睡眠状态下进行催眠。
  • 依配合情况区分
(一)合作者催眠:对自愿或合作者进行催眠。
(二)反抗性催眠:对不合作者进行催眠。
  • 依进入催眠的速度区分
(一)快速催眠:使受术者在瞬间进入催眠状态。
(二)慢速催眠:使受术者逐渐进入催眠状态。
  • 依受术人数区分
(一)个别催眠:对单一受术者进行催眠。
(二)集体催眠:又称小组催眠,对一个群体同时进行催眠。
  • 依距离区分
(一)近体催眠:面对面的对受术者进行催眠。
(二)远离催眠:在与受数者相距甚远处对其进行催眠。
  • 依客观因素区分
(一)自然催眠:受客观自然条件影响而产生的自然催眠现象。
(二)人工催眠:由催眠师进行催眠。
  • 依催眠程度区分
(一)深度催眠:使受术者进入深层催眠状态,如呈僵直或梦行。
(二)中度催眠:使受术者进入中层催眠状态,如呈无力或迷茫。
(三)浅度催眠:使受术者进入浅层催眠状态,如呈宁静或肌肉松弛。
  • 依催眠对象和手段区分
(一)人的催眠:使人进入催眠状态。
(二)动物催眠:使动物进入催眠状态。
(三)麻醉药物催眠:以麻醉药物,如阿米妥钠、硫喷妥钠,使人进入催眠状态。
(四)非药物催眠:不使用麻醉药物,采取其他手段,使人进入催眠状态。
催眠治疗的应用 编辑
  • 心理治疗
催眠是一种进行心理治疗时常用的技术,最早施用催眠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的是1775年奥地利的麦斯麦(F.A.messmer),他用磁铁作为催眠工具,用神秘的动物磁气说(Animal magnetism)来解释催眠机理,但此说后来被证实无法治疗任何疾病,而仅有自我暗示的功效,一度造成催眠学的衰败。直到1841年英国外科医师James Braid抛弃了磁气等理论,对催眠现象作了科学的解释,认为是治疗者的所引起的一种被动的、类睡眠状态,并借用希腊文"hypnos"(即睡眠的意思)一词改为"hypnosis"(催眠),至今一直沿用这一术语。而大约1950年到1960年,英国和美国的医疗协会认为催眠是一正式疗法,但仍属于辅助或替代疗法(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首先,这样的治疗可以通过催眠让病患达到放松的状态、减低自我攻击的想法,也可以用在改变习惯,例如:咬指甲、抽烟。此外,治疗师通常可以透过了解病患的潜意识历程,从中发掘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施以治疗,如此一来,便能在心理治疗中帮助病患重新建立自信,推动强迫症、忧郁症等情绪问题患者的潜在意识。此外,助孕催眠也是一种应用方式,若是非生理状况的不孕因素,可以借由催眠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借由调整身心状况增加受孕几率。
  • 疼痛控制
催眠可用来降低或消除病患情绪上的疼痛感受。在被催眠状态下,当人们接受疼痛刺激时,反应身体感觉的顶叶皮质(Parietal cortex)会变得活跃,反应负面情绪的额叶皮质(Frontal lobe)的活动减低,因此主观上被催眠者不觉得疼痛。除了在催眠师的协助下进行疼痛控制之外,受过催眠训练者也能进行自我催眠达到疼痛控制的效果,对麻醉药不适或对止痛药有耐药性的病患而言,这是一种安全且可行的治疗选择。举例来说,有许多产妇在生产时采用催眠止痛方式,在牙科也有催眠止痛治疗,甚至可以应用在重大手术中,降低药物及侵入性装置的使用,此外,在大肠激躁症的催眠疗法效果更胜于其他医疗方式。
  • 戒掉成瘾行为
不管是成瘾于酒精、药物、吸毒、赌博等,催眠透过让瘾君子感觉不适的方式,达到戒掉成瘾行为之功效。尽管看起来相当神奇,但此催眠疗法的效用其实还存在许多疑虑,但将催眠疗法纳入戒瘾治疗的一种仍被视为一个好的方向。
  • 提升运动员的表现
催眠并不会直接改善运动员的表现,但是透过催眠,可以让运动员集中注意力,并减少比赛前的焦虑。此外,催眠也可以帮助运动员将各个技巧形成心像,让心像在心中重复出现以达到熟练的效果。例如:选手将新的动作记在心里,反复在大脑里练习。这是因为大脑在想像动作的同时,会牵动相关的身体肌肉做出微细的小动作,在催眠里,我们称为“意念肌肉反射动作”。
学者曾经利用催眠实验,以高尔夫球选手为受试者,测量及观察催眠对于心流 (Flow state) 与选手推杆表现的影响[37]。结果显示,所有选手不论在心流状态,或实际推杆表现都有所成长,且受试者皆表示催眠能帮助他们感到放松、自信以及提升专注力。同时许多知名的运动员都曾使用过催眠来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如麦可.乔丹菲尔普斯等。
  • 增加组织能力
借由催眠可将大脑潜意识中的组织能力活化,使工作变得有条理,且让我们进入α脑波的状态,激发右脑,产生惊人的记忆力及学习效果。
  • 加速身体的自愈能力
有些人认为思想对身体有影响,一切都源于想法,通过过滤、分析、批判和感知,我们就会产生情感和情绪,而每种情感都有能量,能量最终会影响身体状态。简言之,催眠治疗就是通过改变你的想法去改变你的身体状态。而心理学上称为“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也就是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1. 司法催眠:透过催眠来探索犯罪嫌疑人和证人的记忆;然而此项做法存在一些限制:首先,自由权是一种近代的普世价值,其中言论自由里的表意自由和不表意自由又尤为重要,在犯罪嫌疑人不同意的情形下进行催眠,除了催眠的效力受到质疑外,也可能是一种对于不表意自由的侵犯。就我国宪法为例,此种侵害可能因违反比例原则而无法通过违宪性审查。因此,在犯罪嫌疑人不同意的情形下对其使用催眠来调查证据实存有极大的争议,又,不论嫌疑人事实上有罪或无罪,我相信他们皆不会同意接受催眠,毕竟催眠之后的言语不可控性级高。就此点而言,司法催眠已实质上不可行,罔论催眠者还可能创造错误性的回忆来终局的导出不准确的证词。
  2. 军事应用:在二战时期,催眠曾经用于改变的军战俘的思想,使其违背其原先的道德,或是用于逼供等场合。然而之后事实证明此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原先就不想去做那件事的人,因此用于洗脑方面多以失败告终,但对于逼供却多多少少有帮助。
催眠治疗的缺点 编辑

就如前述,催眠治疗有相当多的益处,然而这项治疗也存有缺点:

  • 对于一个有幻觉(Hallucination)或是妄想(Delusion),抑或是使用酒精或毒品的人来说,并不建议以催眠作为治疗方式。
  • 催眠治疗中所引发出来的治疗,并不是那么可信,催眠师不经意的一些词句,就有可能会影响到回忆的结果,甚至有可能变造被催眠者的记忆。因此,在现行一般的心理疾病治疗中,催眠治疗已经不太被采取。
  • 催眠治疗的效力有待考证,有文献指出,虽然有人极度提倡忧郁症患者应该要接受催眠治疗,透过改变负面的思考模式以及情绪释放来改善忧郁症;但亦有论者认为,将催眠治疗用于忧郁症患者身上可能有反效果,因为被催眠者可能因此忆起过去不愉快的经验而激发出潜在的精神疾病或是导致精神疾病的复发。
  • 伦理问题:如催眠师有特别想满足的需求,但自己无法达成时,可能会潜意识或无意识地透过催眠去影响被催眠者。法国当马尔坦雷唐普列镇有一名颇富盛名的心理治疗师斐特,在治疗过程中控制精神脆弱病人的心智,对其摸胸、猥亵甚至趁机强暴,被控性侵犯8人和强暴4人,受害人年龄从20岁到60岁都有。

清醒(consciousness) 编辑

早期人们口语上会形容病患“昏迷”、“半昏迷”、“会认人”、“感觉得到痛”、“迷迷糊糊” 等,这些字词无疑对医师而言太过笼统,从而造成认知上的不同。为了更有助于了解病患情况,发展出了一个统一评估清醒程度的标准。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 GCS)

昏迷指数(Coma Scale)是医学上评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指标,现今最广为使用的是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虽然被称之为昏迷指数,实则昏迷程度越高时,分数越低,因此也可以理解为清醒指数,指数越高,清醒程度也越高。

昏迷指数由三个部分组合而成,分别为睁眼反应(E, Eye opening)、说话反应(V, Verbal response)与运动反应(M, Motor response),正常人为满分 15 分。昏迷指数依昏迷的严重程度而降低,最低可以来到 3 分,也可以将昏迷程度依严重程度,大致分为轻、中、重 3 级。

其公式如下:昏迷指数 = 睁眼反应(E)+ 说话反应(V)+ 运动反应(M)。

昏迷指数总表
睁眼反应(E) 说话反应(V) 运动反应(M)
4 分:主动地睁开眼晴。 5 分:说话有条理,会与人交谈。 6 分:可依指令做出各种动作。
3 分:听到呼唤后会睁眼。 4 分:可应答,但说话没有逻辑性。 5 分:施以刺激时,可定位出疼痛位置。
2 分:有刺激或痛楚会睁眼。 3 分:可说出单字或胡言乱语。 4 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肢体会闪避。
1 分:对于刺激无反应。 2 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肢体反而会伸展开。 3 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肢体会弯曲,试图回避。
C 分:外力阻止眼睛睁开,例如水肿。 1 分:无任何反应。 2 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肢体反而会伸展开。
E 分:气管插管无法正常发声。 1 分:无任何反应。
T 分:气管切开无法正常发声。
A 分:失语症

昏迷指数分数加总

  • 轻度昏迷:13~15 分
  • 中度昏迷:9~12 分
  • 重度昏迷:3~8 分

其他结果:因插管或气切而无法发声的重度昏迷者标注为 Ve 或 Vt。

注意(Attention) 编辑

导言 编辑

忽略视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IB)为例,在“为什么你看不到大猩猩(参考影片)”实验[38]中,仅有 42% 的参与者发现猩猩在传球过程中出现,若改成更加模糊的影片版本,就只剩下 8% 受试者发现猩猩。 因此,我们能从这个实验中看出人的注意力有其限制,然而,具体来说有哪些、何种程度的限制呢?由于上节中介绍由注意改变的意识状态,在此我们将介绍“注意”以及“注意”的四种特性。

注意的本质与运作 编辑

注意人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著感觉与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借由以下几个面向来了解注意的对象、特征以及功能。

  • 注意的对象
人注意的对象可以是外部世界的对象或现象,也可以是自己的行为和内心体验。在后者的意义上,我们通称之为“专心”。
世界中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复杂的,因此人在某一个时间内,其心理活动只能去选择、有方向地指向少数特定的对象,同时忽略其他对象。例如:看足球赛时,我们只能同时看清楚正在踢球或截球的少数球员,而不能兼顾其他的选手。因此,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的事物即是注意的中心、对象,其余的事物有的处于注意的边缘,多数则处于注意的范围之外。
  • 注意的特征
注意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分别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1. “指向性”:指对特定对象的选择,并透过观察、记忆、思考或想像,使心理活动总是有方向性地朝向一定的对象,而同时远离其他对象
  2. “集中性”:指对选择对象的坚持与贯注,而同时抑制一些无关紧要的对象或活动,意即较长时期地指向一定的对象。
人的注意集中性,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同一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对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二是同一心理活动维持着长期集中使其不断深入,这就是所谓的“密切注视”、“侧耳倾听”等等。由此可见,指向性与集中性是密切联系的,没有指向就没有集中,指向又是透过集中才明显表现出来的。“一心不能二用”可说是对注意的这两个特征最好的写照。
  • 注意的功能:
人的认知过程离不开注意,在人的情绪体验、意志行为中,注意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注意具有一系列的重要功能:
  1. 选择:由于注意的伴随,它能够使人选择有意义的、符合自已需要的对象并加以反应,并能避开一切无关的刺激和抑制不相关的活动,从而保证心理活动的方向性。
  2. 保持:可以使注意对象的印象或内容保持在人的意识中,以备随时所用,直到达成目的为止。
  3. 调节和监督:可控制心理活动朝着一定目的和方向进行,把各种心理活动有序地组织在一起,进而使人的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马虎”、“粗心”恰好是注意的调节、监督功能不好的表现。
由上述可见,注意对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依赖于注意就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认识并改造客观世界。“双耳分听实验”则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道理,当一个人两耳各戴一只耳机同时收听两种不同信息时,因为处于分心状态,便无法记住两种信息中的任何一种。就像导言中的大猩猩实验一样,如果我们注意一边的信息,另一边的信息非但记不住,甚至根本没有察觉到它的存在。

注意的比喻 编辑

这些比喻生动的显示注意具有“持续”、“转移”、“聚焦”、与“分布”的特性,使个体成功锁定目标,完成心智作业。

  • 探照灯(Spotlight)
由 Posner, Snyder, 及 Davidson 于 1980 年提出,他们将注意力的历程区分为投注(Engage)、移转(Movement)、及脱离(Disengage)三部分,探照灯能持续搜寻特定目标作进一步处理,而这类选择通常是以牺牲其他位置的信息为代价来促进信息处理。
注意的探照灯模型是指,注意被比拟成空间中的一盏探照灯,只有灯光下的外界刺激才会受到较精细的处理,并进入意识之中,而灯光外的刺激就不进入意识。同时,探照灯可以从一处移到另一处进行视觉空间搜寻,搜寻的范围也可以放大缩小(一个字或一字母)(由叶怡玉和 Erikson 提出)。
目前在临床的 fMRI 研究中,有探照灯现象的神经学证据,并且,即使是在没有任何视觉刺激的情况下,视网膜映射到关注位置的视觉区域也显示出增强的神经活动(Kastner et al., 1999)。
  • 伸缩镜头(Zoom lens)
由 C. W. Eriksen 及 Yeh 于 1985 年提出。典型的视觉场景包含多种不同的对象,由于视觉系统的处理能力有限,因此与我们当前行为相关的信息的选择是通过视觉注意来调节的。因注意力的空间范围会改变,所以个体可视作业情境调整注意的广度与范围,且其范围大小和处理效能成反比。目前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主要建立在生物注意力资源有限的假设,因此当生物体必须注意的范围愈大时,在这范围内所潜藏的外界刺激就愈多,对于单一刺激的处理效能也就跟着变差;此外,随着所注意的空间范围愈大,生物体所要寻找的目标物的位置不确定性也就愈大,对此刺激的处理也就愈差。该模型得到行为实验所获证据的支持,表明视觉覆盖区域的大小与处理效率之间的权衡。
  • 分裂的光束(Splitting the beam)
由 Kramer 和 Hahn 于 1995 年提出。说明个体能同时注意与处理多个讯息来源。

注意的基本特性 编辑

  • 容量限制(Limited capacity)
容量模式将注意力视为是分类和辨识刺激的认知资源(Cognitive resources),重要的是这些认知资源不是无限的。Kahneman 认为人类需要认知资源来处理接收到的刺激,且当个体面对越复杂的刺激时(例如需同时执行多项任务),个体就需要越多资源;如果同时出现许多复杂的刺激,认知资源就会很快被用尽(Kahneman, 1973)。由此可知,当周遭环境同时呈现大量刺激时,人类有限的认知资源就只能处理部分最重要刺激,其它刺激则无法处理,此时因人类接受的讯息已超过认知资源之容量限制,个体在无法同步处理复杂资讯的情况下,就必须尽早做出选择,此时就呈现早期选择的特性。反之,若个体所接受的刺激与讯息没有超过认知资源之容量限制时,基本上所有的讯息皆可得到适度且完善之处理,这让选择的机制可以延宕至讯息处理过后,这种情况便会呈现晚期选择的特性。
  • 进行选择(Selection)
我们的知觉处理有容量的限制(limited capacity),当多个或复杂的资讯同时出现时,这些资讯会竞争心智容量,也因为有容量限制,以至于我们无法完全解决及接纳所有外界的讯息,所以个体必须经由行为目的来分配心智资源,如此才能妥善利用它们。
例如“注意的偏颇竞争模型”(Biased competition):人往往会在多个竞争刺激间,偏好与其行为期待相关的作业目标,并因此忽略无关的讯息,以此消除多个竞争讯息所产生的干扰与冲突。
  • 调节控制(Modulation and control)
在进行选择(selection)这个注意力运作第二个特性替我们把目标从扰讯息中被成功挑出后,注意的调节控制能力(Modulation and control)决定了我们对于目标讯息的处理程度,例如:可以提高视觉系统对于视觉刺激的精细程度,或者是提高听觉系统对于音讯目标的分辨程度。
  • 持续性(Persistence)
个体可以依据意愿持续注意某些刺激一段时间,以做近一步处理,例如:将讯息暂时的维持于短期或工作记忆中(working memory)或可以预期某个刺激将出现于某个空间的位置或时间点,以持久稳定的固着该记忆,使我们可以快速捕捉即将出现的刺激。

漠视现象 编辑

1. 漠视现象是由于注意力而非感觉缺失
(1) 漠视区是以身体中心定位(egocentric)。
(2) 漠视症的病人枕叶视觉区仍会兴奋,腹侧通路对被漠视刺激依然会处理到物体辨识(object recognition)甚至有关意义层次(semantics),但否认意识觉察。例如:经过事前指点或提醒,病人往往可以发现左视野的物体。但不会自动或主动的将视线移到该处。
(3) 消除现象的存在显示不同的物体或知觉表征在竞争同一有限资源,以便足以进入意识之中。
(4) 这些效果对各感觉的 modalities 一体适用,非只有视觉。但 Blindsight 仅限于视觉,其内隐知识只有粗浅层次(运动方向),注意力提醒无帮助,无知觉区以网膜座标定位。
(5) 相关实验:漠视的病人看到两栋房子,右侧都一样,但是左侧有一栋从窗户冒出火花,问他们要住哪一栋,虽然大家都说两栋房子没差,但大家都选左边窗子没火花的一栋,可见讯息有被处理 (Marshall & Halligan, 1988)。
2. 漠视症显示有不同的空间参考座标
(1) 自我中心空间(Egocentric space):空间座标可用外物、自身、头、眼睛甚或手为中心原点(object, body, head, eye,hand-centered space),由顶叶负责整合。颞顶叶区受损之漠视症患者大多是自身中心的空间座标出错,但也有其他形式。
(2) 具象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要求受试者想像站在 Piazza del Duomo 广场一端,面对建筑物,描述眼前所见,发现无法说出左视野之建物。然后走到广场另一端转身,背对建物,想像身后的建物,此时原来可见之事物变成不可见,原本不可见之事物变成可见。此即所谓具象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不同于知觉空间(Perceptual space)[39]
(3) 海马体(Hippocampus)被认为纪录物体间的关系位置,但想像位置关系需要顶叶的运作。
3. 漠视症显现不同的空间系统
(1) 控制视角:远近空间可以在漠视症中被双重解离。有些病人忽视近空间的一侧,有些忽视远空间的一侧角。
(2) 研究:Iriki 等人发现猴子视觉细胞对手臂 Reach field 的范围也会因手握工具而延伸。如果不用激光笔分线条,用棍子分线条,则近空间范围就被延伸,工具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3) 类别:
① 以字为中心:有些人对一个字的左侧字母有漠视症。
② 有些人忽视是专针对物体,像是只要是物体的左边都看不见,不论物体是在左右视野,而有的则是针对空间。
③有些漠视症病人忽视身体部分,但对空间正常,有的则相反。
④有一个病人,在房间内正襟危坐时与侧躺下来时,忽略的是不同的方向的视野,由此可知忽视的象限同时受到身体位置与房间方位两因素的影响。

注意的处理历程 编辑

注意处理历程分为以下两类,由 Howard Egeth 和 Steven Yantis 于 1997 年 [40]以及 Charles Connor, Howard Egeth 和 Steven Yantis 于 2004 年 [41]提出。

1. 由下而上的处理(Bottom-up processing):又称刺激驱动式(Stimulus-driven)、外塑型注意(Exogenous attention)或被动式注意(Passive attention),即个体的注意取决于外在环境中突出或显著的刺激讯息,如巨响、强光、煽情画面、威胁等都能迅速在短时间内吸引个体的注意。在此脉络下,注意是被动地应用外在刺激与变动。
2. 由上而下的处理(Top-down processing):又称为目标导向式处理(Goal-directed)、内塑型注意(Endogenous attention)或主动式注意(Active attention),即个体可以依据自身行为目标或作业要求,注意特定目标刺激,同时抑制其他无关的干扰讯息。在此脉络下,注意是主动地处理外在与内在的刺激事件。

外在注意的选择 编辑

注意需选择目标刺激并抑制其他无关的讯息,在区隔众多刺激时会产生处理瓶颈。为了了解此瓶颈在讯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位置,心理学家产生了早期选择(Early selection)和晚期选择(Late selection)的争论。早期选择理论认为我们在辨识物体之前即发生了所谓注意选择的瓶颈,而晚期选择理论认为我们在获得物体的意义之后才发生瓶颈。

早期选择理论(Early Selection Theory) 编辑

该理论认为注意的选择是发生在讯息处理之前,其中包含布罗德本特(D.E. Broadbent)的选择性过滤器理论(Selective filter theory),及崔斯曼(A. Treisman)的减弱理论(Attenuation theory),两者同时被称为早期选择理论。

  • 选择性过滤器理论(Selective filter theory):将注意力视为类似水龙头之过滤器,以全有或全无(All-or-none)的方式过滤外来讯息,当讯息被滤除后就无法做进一步处理[42]。1953 年彻里(E. C. Cherry)的双耳分听作业(Dichotic listening test)可验证此理论,用于探讨注意选择的问题。参与者戴上耳机,双耳分别听到不同数字或叙述,并依照实验指示说明要注意某一耳之讯息而忽略另一耳之讯息,最终复诵注意所听到的数字与叙述。结果发现,参与者能有效辨识注意耳的讯息,但无法有效辨识忽略耳的讯息,仅能指出忽略耳刺激中一些基本的粗糙物理学特性,如大人小孩或男生女生的声音。因此不被注意的讯息在尚未被分析内容前即被滤除,表示注意瓶颈发生在讯息处理的前端。而另一位心理学家对此实验做出更浅显易懂的说明:因为加工讯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会有一个过滤器去分出什么讯息该加工,什么讯息不需要,就如同一个狭长的瓶口,只有一部分的水可以流入瓶口内,其余会被分离在外部。也因此选择性过滤器理论也叫做瓶颈理论。
 
  • 减弱理论(Attenuation theory):是选择性过滤器理论的修正版本,认为并非全有或全无(All-or-none),例如鸡尾酒会效应(Cocktail-party effect)(在吵杂的派对场所或聚会活动中,人们仍能轻易听到和自身高度相关的讯息,如自己的名字)。此理论认为没有被注意到的讯息并非被完全排除,而是仍受到某种程度的处理,只是由于和作业目标无关,因此我们并未意识到这些讯息的存在。崔斯曼(Anne M. Treisman)透过双耳分听作业发现一旦参与者得知目标刺激后,即便讯息从不需复诵耳传入,仍能注意该目标刺激,这代表不受注意的讯息并非不受处理,而是处于减弱(Attenuated)的状态。
  • 早期选择理论(Early Selection Theory)的缺点:

1.忽略了未被选择信息的影响:早期选择理论假设未被选择的信息将被排除在外,并不会影响后续的加工过程。然而,一些研究发现即使是未被选择的信息,也可能在加工的后期产生影响,例如在无意识水平上。这显示了这一理论忽略了未被选择信息的潜在影响。

2.无法解释适应性选择:早期选择理论认为注意力的选择是在刺激进入感知系统之前就完成的,并且是基于基本特征进行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注意力会根据任务需求和目标的不同而灵活调整,这种适应性选择无法很好地被早期选择理论解释。

3.忽略了个体差异:早期选择理论对于人们对刺激的初步选择过程做出了一般性的假设,但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个体可能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兴趣和目标对刺激进行不同程度的选择和加工,这种个体差异在早期选择理论中没有得到充分考虑。

4.缺乏对注意力机制的生物学基础的考虑:早期选择理论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注意力的选择过程,但缺乏对注意力机制的生物学基础的考虑。现代研究表明,注意力是由大脑中多个区域和神经回路协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一理论没有对这些生物学机制进行充分的考虑。 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后期选择或适应性选择的理论,认为注意力的选择是根据任务需求和目标的不同而灵活调整的。


 
特征整合理论(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 FIT) 编辑

在早期选择理论的脉络下,英国学者特瑞斯曼(Anne Treisman)等人于 1980 年提出特征整合理论,主要探讨视觉早期加工的问题。此理论将物体辨识之前的注意力成分为两阶段:

  1. 注意前阶段(Pre-attentive stage):针对物体的特征(颜色、长度、距离等)进行平行式的处理(Parallel processing)。这样的过程是自动发生且不被注意到的。这些特征是处在所谓“自由飘浮状态”(Free floating state),位置是不确定的,而这些分散特征的心理表征称为特征地图(Feature map)。
  2. 聚焦阶段(Focused attention):又称集中注意阶段。在这个阶段,注意扮演黏着剂(Binding)的角色,将分散的特征正确连系起来,整合成单一物件,再将整合结果放置在突显性舆图(salience map)上,进行序列性处理。成功的特征整合会形成物体档案,达成物体辨识的目的。如果注意无法有效运作,则可能导致整合失败,产生错觉连结(illusory conjunctions)

Treisman 等人使用视觉搜寻作业(visual search),要求参与者从一群或大量刺激物中寻找特定的目标刺激。当目标刺激相较于其他刺激有较高突显性(saliency)或较不一致的特征时,例如在一群红色干扰物中寻找绿色目标物,绿色目标物通常能被快速侦测出来,此历程依赖刺激驱动处理模式,称为有效搜寻(efficient search)或特征搜寻(feature search)。若改要求参与者在红色方块与绿色圆形的刺激中寻找绿色方形,由于此时目标物涉及特征的整合,导致较难搜寻,此一历程则依赖目标导向处理,称为无效率搜寻(inefficient search)或整合搜寻(conjunction search)。特征搜寻所花时间不受干扰刺激数量影响,但在整合搜寻中所花时间与干扰刺激数量呈线性关系,意即干扰刺激数量越多,搜寻整合目标所花的时间也越长。

目前视觉搜寻作业被广泛运用在许多领域,如训练放射科医师如何在 X 光或影像扫描照片中寻找病灶或肿瘤,以了解人为何会忽略一些重要或危险的征兆。

晚期选择理论(Late Selection Theory) 编辑

Broadent 的过滤理论和 Treisman 的减弱理论皆属于早期选择理论,其认为未被注意到的讯息无法获得辨识,并会进入记忆中接受后续处理。然而许多研究证据都不支持这种看法,认为注意的选择是发生在刺激获得辨识之后,亦即选择机制的瓶颈在于讯息处理的晚期。根据晚期选择理论,早期的讯息处理不具选择性,所有进入感知觉系统的刺激都能收到自动化的处理。而其支持研究证据有二:旁侧干扰作业(Flanker task)和史楚普叫色实验(Stroop color naming task),以下分述。

1. 旁侧干扰作业(Flanker task)
常被用来探讨注意广度与注意的选择瓶颈[43]。实验时有三个字母呈现在萤幕上,中央字母是目标刺激,两侧的两个字母则是干扰刺激。参与者只需针对中央出现的目标刺激进行按键反应,如:目标刺激为 X 时,参与者需要按下 X 键。研究者操弄三个字母的和谐性(compatibality),和谐的情况为XXX 或 NNN,不和谐的情况为XNX 或 NXN。研究结果发现,和谐性将影响受试者判断中央目标刺激的反应时间,和谐时判断较快。这说明了晚期选择理论,因为唯有个体先辨识两侧干扰刺激与中央目标刺激的字义后,才有可能造成和谐的助益或不和谐的干扰。
2. 史楚普叫色实验(Stroop color naming task)[44]
此实验被用来评估人们在处理一个特定刺激特征,而同时处理第二个刺激特性的时,抑制认知干扰的能力。例如,使用不同颜色书写指称颜色的字(文字“红色”以绿色油墨显示;或是文字“橘色”是以蓝色油墨显示)。研究发现参与者在不和谐的情况下反应时间较慢,而且辨识过程也更容易出错,显示了字义会造成反应竞争,导致史楚普干扰(Stroop interference)。此结果说了明注意颜色并命名的历程发生在辨识字义之后,支持晚期选择假设。
知觉负荷理论(Perceptual Load Theory) 编辑

Nilli Lavie 和 Tsal 在 1994 年提出了知觉负荷理论(Perceptual load theory)[45],成功整合了“早期选择”与“晚期选择”的长期争论,并用来解释与预测刺激(stimulant)在不同情况下会受到处理的程度。知觉负荷理论认为对于刺激的处理层次取决于其处理上的难度,意即当前任务的知觉负荷高低决定了选择性注意过程中注意资源的分配。

Lavie 与同事将实验分成高知觉负荷与低知觉负荷两种情况,参与者需对事先告知的刺激目标进行侦测判断作业,并将干扰刺激与目标刺激分成和谐(两者相同)或不和谐(两者不同)。实验结果发现低知觉负荷下,参与者尚有足够资源处理干扰刺激,因此可察觉干扰刺激与目标刺激的影响。此时目前知觉负荷只消耗一小部分的资源,而多余的注意资源会去处理干扰刺激,产生干扰效应。若干扰刺激与目标刺激为不和谐的情况,则需要花较长时间判断目标刺激,符合晚期选择处理。

相反地,在高知觉负荷的情况下,有限的注意资源会被耗尽,参与者的注意资源不足以用于处理干扰刺激,因此无法观察到干扰刺激对于目标刺激造成的影响,意即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干扰刺激无法得到参与者的知觉处理,而不产生干扰效应。此时在和谐与不和谐状况下花费判断目标刺激所需时间相近,符合早期选择处理。

理论建构者 Lavie 认为,在高知觉负荷下的知觉选择是一被动的选择过程,是因为注意资源的不充足导致干扰刺激未得到处理;而低知觉负荷下为主动的知觉选择,此时对干扰刺激的处理引发了负面的反应(即干扰效应)。参与者若要正确地选择反应则需主动控制此过程参与。

中枢能量理论(Central Capacity Theory) 编辑

当一个人同时做两件事情的时候,有时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有时却非常困难。例如一边散步一边听音乐很简单,但一边写题目一边跟人聊天却很困难。事实上,一心两用的难易度与两个工作的相似度、难易度、个人能力有关。

  • 相似度的影响:
    1972 年,Allport 等人发现,如果受试者一耳(追诵耳,指听到并复诵出来)复诵听到的散文(听觉),另一耳(非追诵耳)记忆听到的新字词(听觉),记忆效果很差;但若让受试者一边复诵散文(听觉),一边记忆看到的文字(视觉),记忆的效果就会好很多。而如果将文字改为图片,图片的正确再现率甚至可达 90%。1975 年,Shaffer 也做实验确认,有些打字员可以一边看稿打字,而一边又追诵之前听到的话。从这些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当两种不同的感觉同时处理不同任务时,效果比一个感觉处理两种不同任务时好上许多,这就是“相似度”所造成的影响。
  • 难易度的影响:
    而在 1976 年,Sullivan 一样做了双声道的实验,这次他改变两个声道的资讯难易度,并发现当追诵耳声道的资讯比较简单时,受试者可以从非追诵耳声道中察觉到更多资讯。可以见得,即使是使用同一种感觉,也会因任务本身“难易度”的不同而使注意的效果受到影响。
  • 个人能力的影响:
    1974 年,Unferwood 更进一步确认,一心两用的效果与受试者本身有关。同样进行双声道的实验,在比较新手与经过训练的受试者后,发现新手只能从非追诵耳声道察觉出 8% 的资讯,然而经过训练的受试者则可以察觉到 67% 的资讯,差异非常明显,是为“个人能力”的影响;且能从此实验可得知该能力确实能借由特定方式加以强化。
    前面我们在选择理论有提过,“我们的知觉处理有容量的限制(limited capicity)”,而有一些心理学家并不想用瓶颈结构来解释,却是将注意力看做有限的、用来执行任务的能量,称作中枢能量理论。
  • 能量分配模型:
    能量分配模型在 1973 年由 Kahneman 提出。首先,人会接受到唤醒(arousal)的刺激,可能是来自情绪、药物、肌肉紧张等等,这些唤醒刺激给予人一些可能得到的能量,接着人再将注意力分配给各种行动。分配的策略可能会受到个人意愿、对此活动需要多少能量的认知等因素影响,而个人长期稳定的反应不参与这个反应中,人们更倾向将注意力分配到新的、突然的刺激上,例如在视野中突然动起来的物体。依照此模型,只要可得能量足够,人可以一次从事多种活动,反之,若可得能量不足,活动之间就会彼此干扰。
    1975 年,Norman 和 Bobrow 更进一步,区分出:资源限制过程(Resource-Limited Process)与材料限制过程(Data-Limited Process)[46]
    资源限制过程指这种工作受到能量分配的限制,随着分配到的能量增加,工作就愈顺利;而材料限制过程则即使提高能量分配,也难提升其工作品质,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要注意很细小的声音,即使放很多注意在上面,也不容易听清楚。
  • 以能量中枢模型解释实验结果:
    在双声道实验中,复述追诵耳声道的资讯耗费大量中枢能量,因此非追诵耳声道就只能分配到很少的能量。此时如果非追诵耳的资讯太困难,其作业品质就会很差,受试者不容易察觉其资讯;相反的,如果非追诵耳的资讯足够简单,只需要很少的中枢能量就可以完成工作,受试者对其觉察的效果就不会比对追诵耳差。

外在注意的向度 编辑

除了瓶颈发生的早晚外,选择与处理外在注意的向度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注意可以经由目标导向(goal-directed)或刺激驱动(stimulant-driven)历程被引导至特定种类的知觉刺激上,以选择和调控不同感官接收到的外在刺激信息(e.g. 视、触、味、嗅、听觉)。 从感觉受器(Sensory receptor)直到大脑皮质上的初级感觉区(Primary sensory area),注意力的影响都持续存在。例如,注意力可以强化目标刺激在视觉皮质区位的映射构造(Topographical organization)中所对应细胞引发的神经活化(nerve activation)[47],让个体能够在低噪声比下侦查或完成更模糊讯号以及其中更细微差异上的区别。 注意力也可强化听觉皮质的神经活化,侦测到微小声音与区分细微音调的差异[48],这种效果也存在于其他身体感觉上。

注意力在这些不同向度刺激的选择和调控上是兼容并蓄的,注意力对感觉处理的容量限制仅出现在同一感官向度上,意即个体须同时处理多个同向度的知觉刺激时才会在感觉与知觉处理的前期产生竞争以及干扰。

Duncan、Martens 与 Ward 的研究显示,相异感官的讯息处理在早期为相互独立,而跨感官的干扰只会出现在较高阶的处理阶段。注意力的机制统合不同向度、感官的讯息,并使个体能对此刺激形成对于一物体或事件完整的内在表征(Internal representation),因此有了意识(Consciousness)。

空间注意 编辑

空间注意的重要功能之一为协助个体整合特征,其结合了同一空间位置上不同向度的感觉讯息,使个体形成知觉表征(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例如,眼球运动中,个体透过眼球投射外显注意力(Explicit attention)予刺激产生的空间位置,而内隐注意力(Implicit attention)在不移动眼球的情况下也可投射至特定空间位置。

当注意力被转移到某一空间位置时,该处的刺激讯息将被优先处理,且能有空选择与调节处理的层次,同时对该空间位置的视神经细胞也被活化。空间注意中,眼动(Saccade)与注意力投射(Attention projection)两历程涉及不同的神经运作[49]

Michal I. Posner 发展出线索导引作业典范[50],此典范被广为探讨空间注意中的刺激驱动和目标导引。此作业使用快速闪烁的外在刺激作刺激驱动线索,以使参与者将内隐注意力投射或转移至特定空间位置(例如左或右方视野)。研究发现刺激驱动或是目标导引之空间线索都能有助于对目标作业的执行,其中越明显的刺激越能得到外显注意的投射与处理,所以即使参与者将眼球固定于萤幕中央的点,内隐注意仍可依据指示被引导到不同位置。

特征与物体注意力 编辑

特征包含感官知觉刺激的基本特性,如颜色(视觉)、音调(听觉)、甜度(味觉)、温度(触觉)等。当实验要求参与者投射注意力在某一特征属性时,意即针对特征的注意(Feature-based attention),可强化该特征负责脑区神经细胞的活化。例如指示参与者加强注意线条角度可以增强其视觉区 V4 的活化(McAdams & Maunsell, 1999),或是注意运动中的刺激可增强其视觉区 MT(Middle temporal,即 V5 脑区)的活化。

当实验要求参与者投射注意力在特定物体时,意即针对物体的注意(Object-based attention),此时该目标物体内所有特征将被选择并兴富某些脑内整合区,而非只影响其中一两种特征。例如,人脸的刺激会增强梭状回辨识区(Fusiform face area,FFA),而建筑的刺激会增强海马回辨位区(Parahippocampal place area,PPA)之活化[51]。此针对物体的注意投射会使个体在选择进行两不同特征时,比对同物体的两个特征会较比对不同物体的两个特征容易(Duncan, 1984)。在给予线索以寻找目标刺激时,线索若与目标刺激皆位于同一物体时参与者的反应会较位于不同物体时快,即使这两种情况下线索与目标之距离皆维持固定[52]

时间注意力 编辑

瞬盲(Attentional blink, AB)是一种反映了部署视觉注意能力的时间限制的现象,常发生在必须快速连续识别两个视觉刺激的情境时。根据实验结果显示,若第二个刺激发生在第一个刺激发生后的 200 到 500 毫秒内,则受试者正确辨识第二个刺激的准确性很差(Shapiro, Arnell, Raymond 1997)。心理学家常利用快速视觉序列呈现(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 RSVP)实验来产生此现象,实验方法为在一秒间呈现 8 至 10 个刺激给受试者观看,并且要求受试者找出特定的关键字(T1,T2,T3...等)。当受试者被要求报告关键字时,第一个目标字(T1)很容易被受试者报告出来。然而,若是第二个目标字(T2)在第一个目标字(T1)后瞬间出现,受试者的判别率会大幅下降,反之,若是没有第一个目标字(T1)的出现,则第二个目标字(T2)答对率会回复正常,没有瞬盲的现象出现。

此现象显示个体的意识需要花时间登录、处理目标刺激,并且去除干扰刺激;而在这段时间内,知觉系统无心再处理其他讯息。值得注意的是,瞬盲现象代表了个体的处理容量存在其上限,且反映出注意机制隐含了对周围邻近刺激的抑制。从时间向度上来看,注意控制是可能暂时失效的。而综观其他的心智活动,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以思考为例,大多数人的思考活动,约数秒会从一个思序跳到另一个思绪,一般而言持续集中的注意力集中不会超过十分钟。

内在注意的选择 编辑

借由注意机制的运作,我们也可以从内在表征中选择目标讯息,从而调节内在心智表征与运作。与外在注意类似,内在注意也有处理容量的限制,例如只有有限的讯息可被维持、有限的反应可以被选择,以及有限的作业可被执行等。然而内在注意并不再受限于向度或感官特定性,内在注意能影响特定认知表征与运作历程,它在许多文献中与执行功能有相当程度的功能重复,以下将介绍三种内在注意最常见的运作范畴: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以及反应选择(response selection)。

  • 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与注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Awh & Jonides, 2001)。工作记忆指的是当感知觉讯息消失之后,个体必须暂时维持这些讯息以便继续处理,甚至能更进一步调节这些讯息,以利高层次认知历程,例如推理、计算或是决策等[53]。在当代几个重要的工作记忆理论中,内在注意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举例来说: 贝德礼(Alan D, Baddeley)等人所提出的工作记忆架构[54],执行中枢(central executive)负责注意资源分配,以协调不同感知觉向度(如视觉空间与语音语意讯息)的整合,并将整合后的讯息放入情节汇栈(episodic buffer)以连结长期记忆[55]

透过内在注意,感知觉讯息能够被暂时维持,使个体能够在工作记忆当中保持着大约三至五个单元的资讯,工作记忆容量主要透过“侦异典范”(Change detection paradigm),[56][57]的研究测得,即研究者首先快速地呈现一个刺激画面,经过一个短暂时间后,这个刺激画面再次快速出现,此时参与者必须要判断画面是否有异动以及发生在何处。这个研究发现,即使实验刺激产生很大的改变,但参与者往往无法快速地发现变动所在,这种侦测失败称为变异盲(Change blindness)[58]。生活情境也可以发现许多变异盲的现象,例如: 在西门斯(Donald J. Simons)的一系列经典研究中,一位实验同谋者向路人问路随即有工人抬着板子从两人中间走过,此时同谋者借机换成另一位新的人,多数被问路的人事后回忆时都没有发现这个巨大的改变。心理学家对于变异盲有许多解释,但最核心的机制即是处理容量限制与内在注意。此一现象也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例如:记忆容量较大的个体可以有较好的能力抑制与作业无关的干扰刺激,但是记忆容量较小的人则不容易区分作业目标刺激与无关干扰刺激[59]

  • 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是能够保持几天到几年的记忆,有别于工作记忆和短期记忆,后两者只能保持几秒到几小时。从生物学而言,短期记忆是神经连接的暂时性强化,生理上的结构是反响回路(Reverberatory circuit),而经过巩固后,可变为长期记忆。内在注意会影响哪些讯息得以登录于长期记忆,也会影响长期记忆中哪些讯息可以被有效提取(Chun & TurkBrowne, 2007)。心理学家已经发现透过引申式复诵(Elaborate rehearsal)可以将讯息有效地保留在长期记忆中(Craik, 2002)。引申式复诵涉及了整合与连结新旧讯息,并使其能透过群组化(chunking),减少对于处理容量的负担,这个历程依赖内在注意机制的运作。

心理学研究记忆与遗忘问题时,常以记忆储存事物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期记忆及长期记忆三种。感觉记忆下储存事件的时间非常短暂,最多不超过四分之一秒,而短期记忆下储存事件的时间可达几秒或几十秒为止,长期记忆下,个人储存事件的时间可达分、时,到数天等较久的时间,也是指保持讯息、事件长期不忘的持久性记忆。

在理论上,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除了在时限上不同之外,另外有两种差异:

  1. 容量差异:短期记忆容量有限,而长期记忆容量无限。
  2. 储存性质不同:短期记忆储存的讯息与知识的性质不同于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储存的讯息大致分为两大类:

  1. 情节记忆,是有关生活情节的实况记忆。如:如何做一件事
  2. 语意记忆,是有关语文所表达之意义的记忆,也是个人学得的知识。如:名字。   

长期记忆的容量无限,是个体所有过去经验、知识和超过短期记忆能量的所有讯息之储存室。而年龄对长期记忆没有影响,一旦资料储存到长期记忆中,对二十岁的人或八十岁的人会同样牢靠。个人之所以无法回忆某种讯息,通常是由于线索不足,如果给予适当情境的正确线索,记忆即可唤回。

讯息要储存时,都要经过组织,亦即编码的过程。而波尔马特(M. Perlmutter)在一九八三年的研究显示,老年人较不会使用记忆的策略来进行编码的工作,在讯息提回的过程中,由于讯息彼此的干扰、重叠或错置,所以不易被唤回。

  • 反应选择

当参与者被要求进行两个选择作业时,相较于第一个选择作业的反应表现,第二个选择作业反应时间通常会较长,而这样的反应变慢与这两个作业反应的间隔时间长短有关,这使得第二作业变慢的间隔时距被称为心理反挫期(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PRPler) (Pashler, 1994)。即当两个作业反应间隔时间越短,第二作业的反应时间延宕也越长;反之,当两个作业间隔时间越长,个体能有较充分的时间处理第二作业,第二作业所受的影响也越少。造成第二作业反应时间延宕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中枢瓶颈(central bottleneck),此一瓶颈不受知觉处理历程影响,而是在心理反挫期阶段,由于受到中央处理容量的限制,使个体没有足够资源能够分配给第二作业的反应选择。反应选择过程另一个注意容量的限制发生在作业转移(task switching)时[60],例如要求参与者进行一连串奇偶数字作业的判断,如此重复多次后,实验者突然将作业规则改为英文字母为母音或子音的判断,此时由于作业规则突然改变,使内在注意对于作业规则的处理受到影响,因此造成转移损害。

以上的反应与作业选择都涉及对竞争反应的抑制,许多的研究者使用中断讯号实验典范(stop signal)探讨个体的反应抑制功能[61],在这个典范中,参与者必须抑制自己的反应直到放行(go)的讯号出现;如果放行讯号没有出现,但参与者在中断(no-go)尝试次不小心作出反应,则视为抑制失败。这个现象与前述的史触普作业类似,即借由注意的执行机制去提高目标作业(叫色)的优先性,同时抑制较为自动化的字义干扰。目前许多研究都发现抑制运作失调和暴力行为、注意缺失与过动症(ADHD)有关(请见第十六章〈心智异常》)。

走神 编辑

走神是当人们从事一项需要注意力的任务时,思绪短暂地离开一个主题,而造成的注意力控制不佳。走神的内容包含内疚、恐惧或陶醉于的一小段回忆。在无聊或不开心时发生走神的比例较高,此情况下的走神通常让人更加不愉快。走神亦跟当前所需注意力有关,当需要的注意力较小时,会比需要较大注意力时更容易发生走神。

走神产生可能原因:

  1. 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注意力等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神经活动,其成熟的延迟和大脑功能失调,都有可能导致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上课时爱走神。
  2. 个体差异:儿童的气质特征受遗传影响,有的儿童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做事常有始无终;而另外一些孩子则很有耐心,兴趣专一,喜欢安静。因此,针对儿童不同的气质特征,老师可以为其多创造合理的活动机会,以预防儿童上课走神,例如:在一节课中间,孩子出现坐不住及走神的状况时,老师可以讲一个笑话,或是请孩子起来回答问题,甚至让他上讲台、擦黑板,以活动身体。如此再进入紧张的学习时,可以重新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3. 智力因素:精神发育迟滞可以对儿童的心理活动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其注意力涣散、爱走神,从而不能理解老师讲话的内容,或随其思路去思考。一些不容易发现的边缘性智力障碍者更是如此。
  4. 心理卫生问题:非智力因素亦可能使儿童出现上课走神和学习困难,其主要因素包括:志向、兴趣、毅力等方面,这些都受家庭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这类孩子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焦虑、恐惧,以及厌学、逃学、说谎、偷窃等行为和品行问题。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上课亦容易走神。
  5. 不良的教育模式:主要由父母不适当的或过高的期望值所引起,使孩子的思想过度紧张,进而导致其厌学。此外,老师不考虑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根据其心理特点和注意力时间的长短,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也是导致儿童上课走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6. 躯体疾病:由于饮食过度精细,且大量零食中多含有色素和食品添加剂,使孩子体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或偏食,导致儿童贫血、营养不良,进而使其上课无精打采。

改善走神的方法:

  1. 安排目标并限定完成目标的时间:在每件事的时限内专注地做每一件事,每件事情间适当休息。
  2. 培养处理事务的兴趣::如果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以快乐的心解决事务,较不容易发生走神。
  3. 排除外界环境及内心骚动的干扰: 处在安静的环境,不因外物影起思绪上的走神;内心状态保持稳定,不要做一件事想着另一件事。
  4. 划分工作与休息的关系::若以疲惫的身体工作,甚至是半梦半醒地工作,无法高效率处理事务,也容易发生走神。简单来说就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5. 学会自我减压:当所承受的压力太大时,必然会影响做事的效率以及心情。
  6. 做放松训练:舒适的躺着或坐着,让全身肌肉放松就可以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

改变意识(心理)状态的物质 编辑

精神药品(Psychoactive drug) 编辑

除了前段所述的催眠外,精神药品也能够改变意识状态。
精神药品是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如兴奋剂、抑制剂等类别),其和特定神经传递物具有某些官能基或结构上的相同,因此容易被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的受体误认,造成与原本神经传递物结合到受体时的反应发生,影响接收特定神经传递物的神经元,并在脑中造成意识状态改变,使生理和心理产生变化并导致行为和意识的改变。从古至今,人们发现许多植物及其萃取物,或是人造的化学物质,它们会与突触受体结合,阻断或刺激某些反应,进而影响脑的运作系统,造成感官功能的改变或是产生轻微至严重的幻觉,甚至影响认知或行为表现。这些物质即为精神药品(神经促动药品;心理促动药品)。精神药品包含毒品(如安非他命、海洛因、大麻等),以及合法、作为医疗用途使用的药品,例如一些镇定剂、兴奋剂、安神用的药品。广泛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的香烟中的尼古丁、酒精饮料中的酒精,以及咖啡、茶水、饮料中的咖啡因也都能算是精神药品的范畴。

精神药品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 中枢神经兴奋剂(Stimulants):这类药物会促进正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血清素(Serotonin)多巴胺(Dopamine)等神经传导素的分泌或其增长停留在突触间隙的时间,进而增加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活性,包含咖啡因、尼古丁等。其中又以安非他命与古柯碱两种为最大宗。使用后会让使用者提神或进入亢奋的状态,但在药效消退后会使用者感到疲惫、忧郁。因为这种特性,许多人会持续使用,并逐渐增加剂量,进而导致上瘾的情况。而当人体使用过量则会产生中毒、妄想、思考混乱、幻觉、呼吸中止、体温变化过剧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类别 简述
安非他命(amphetamine) 用以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嗜睡症、和肥胖症。在非医疗用途上,安非他命也被用作体能增强药物、益智药、春药及欣快药物。以往曾用安非他命来治疗鼻塞和抑郁,而安非他命也在许多国家为合法的处方药。然而,私自散布和囤积安非他命被视为非法行为,因为安非他命被用于非医疗用途的助兴可能性极高,而且有明显健康上的危害。
古柯碱(cocaine) 为强烈的麻醉剂与兴奋剂,可能造成思觉失调、欣快感或者精神激动等心理影响;生理上的症状可能包括心跳过速、出汗与瞳孔放大。持续反复使用古柯碱,会导致感觉快乐的能力减少与身体疲累。
摇头丸(ecstasy) 主要成分 MDMA 为一种兴奋剂。服用摇头丸者可即兴随音乐剧烈地不停抖动而不觉痛苦。过量摄入摇头丸可能带来数种致命风险,包括体温过高、血清素症候群、急性脱水或水中毒。
咖啡因(caffeine) 为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暂时地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所以人们在从事思考、阅读、会议等脑力劳动时,有时会选择摄入咖啡因来提神,有一定的成瘾性(Coffee addiction)。咖啡因也是世界上最普遍被使用的精神药品,在北美,90%成年人每天都会需要摄食咖啡因。
尼古丁(nicotine) 俗称烟碱。是一种发现于茄科植物的强效拟副交感神经生物碱,也是香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主要致瘾成分,属于兴奋剂的一种。
  • 中枢神经抑制剂(Depressants):常见的有巴比妥酸盐(Barbiturates)、酒精(Alcohol)。这类药物会达到抑制神经传导的作用,而使人体心理与生理活动减缓。其中巴比妥酸盐较容易上瘾,此药物主要会作用于伽玛胺基丁酸(GABA)神经传导素,达到抑制神经元活性的效果。虽然此种药物有镇静的功效,但也包含易上瘾与过度服用的潜在危险。另一方面。酒中的乙醇(Ethanol)则会透过血流进大脑,并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使个体感到欢愉感。
类别 简述
K 他命(ketamine) 用于人或动物麻醉之速效、全身性的麻醉剂。此物质会使病人产生与现实环境解离(Dissociative)的麻醉作用。使用 K 他命较常见之副作用为心搏过速、血压上升、震颤、肌肉紧张而呈强直性、阵挛性运动等。会影响脑部智力以及造成膀胱萎缩,因而影响排尿功能。
酒精 会让人体产生幸福和欣快的感觉,也会减少焦虑感、增加社交行为、镇静。若过度服用,则认知、记忆、运动、和感觉系统功能会受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巴比妥酸盐(barbiturates) 属中枢神经抑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失眠、镇静、诱导麻醉及癫痫等。巴比妥酸盐安眠镇静剂是早期开发用于治疗焦虑、失眠之安眠镇静剂,因安全性较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临床上已较少使用。
约会强暴药物 摄入后会让人处于无能力状态的多种药物。这类药物常和约会强奸或是熟人强奸有关,常见的约会强奸药物包含酒精安眠药镇静剂和部分抗胆碱剂。经常是在两人约会中,其中一人误摄取到此药物,而被性侵犯、强奸、或是受到其他的侮辱。这些物质原本的主要用途并非用在性侵或强奸上,是有其合法的医疗用途,但用在非医疗用途上就可能产生此类问题,例如:FM2。
  • 中枢神经迷幻剂(Hallucinogen):迷幻药的功用主要是引起意识改变,改变对内部以及外部的知觉,个体服用后,纵使没有外在刺激,却常常会产生栩栩如生的幻觉影像,并失去他人与自我的界线。此类药物中又以迷幻药(又称天使粉或麦角酸二乙酰胺,LSD)与大麻(marijuana)为占比最多的药物。长期使用易导致精神错乱、忧郁症、躁郁症。
类别 简述
麦甲酸二乙酰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 常简称为 LSD,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和精神兴奋剂。能造成使用者 6 到 12 小时的感官、感觉、记忆和自我意识的强烈化与变化,可作化学武器使用。
大麻(marijuana) 使用大麻后通常会产生多种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比如欣快感和兴奋感、感官意识变化、食欲增强。短期副作用可能包括:短期记忆力下降、口腔干燥、运动机能受损、红眼、偏执或焦虑感。长期滥用大麻会导致大麻成瘾,自青少年时期开始长期使用则可能导致心智能力降低,受孕期间长期服用可能导致儿童行为问题。
苯环利定(phencyclidine, PCP) 苯环利定是一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兴奋、镇痛和致幻作用的精神活性药物。常导致定向障碍、激越和谵妄构成的急性综合病征。
赛洛西宾(psilocybin) 也称为裸盖菇素,可从超过两百种裸盖菇类中萃取出并作为制造致幻剂的原料。其效果类似于LSD,通常会造成幻觉、时间感扭曲等;本身毒性并不强,因此有研究指出其作为冥想练习或灵性体验的辅助剂,带来正面影响的可能性。
  • 鸦片类药物(Opiates):主要作用为麻醉以及减缓疼痛。鸦片以及其制品吗啡、海洛因和可待因(Codeine)是主要常见种类,通常借由注射或吸食的方式使用。使用后会抑制对于刺激的感觉与反应,并且影响情绪感受,其效果与脑内啡(Endorphins)相似。
  • 海洛因(heroin):吸食后最典型之感觉为兴奋及欣快感,但随之而来的是陷入困倦状态,长期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及心理、生理依赖性。使用海洛因之副作用包括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眩晕、精神恍惚、焦虑、搔痒、麻疹、便秘、胆管痉挛、尿液滞留、血压降低等。部分病人会产生胡言乱语、失去方位感、运动不协调、失去性欲或性能力等现象。戒断症状包括渴药、不安、打呵欠、流泪、流鼻水、盗汗、失眠、厌食、腹泻、恶心、呕吐、发冷、腹痛、肌肉疼痛、“冷火鸡”(身体发冷及起鸡皮疙瘩)等症状。
  • 吗啡(morphine):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人体对疼痛的感觉。可用于缓解急性或慢性疼痛。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包括呼吸抑制和低血压,且有高度成瘾性和药物滥用的情形。
  • 可待因(codeine):有止痛、止咳和止泻的药效。常见之不良反应有:瘙痒、恶心、呕吐、昏睡、口干、瞳孔缩小、姿态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小便不畅、便秘。
抗精神病药物 编辑

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是最有效且重要之治疗方式。服药可以稳定情绪及减轻症状,当症状好转后仍需长期服药控制及症状追踪治疗,以减少疾病之复发。

抗精神病药物分为第一代第二代两大类,主要是用来改善精神病的正性症状,如思考混乱、幻觉、妄想、异常多疑、敌意等,以及负性症状,如退缩、缺乏动机等,也可降低病人的不安、焦虑及减少冲动行为。特别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除了更能有效改善认知功能缺陷,也能与情绪稳定剂合并使用,加速稳定躁郁症躁期病人的症状。

以药物的主要治疗作用(Therapeutic indications),或其主要针对的“标的症状”(Target symptoms)来区分,常见精神科药物如下:

1. 抗精神病剂(Antipsyhotics):

可改善精神症状(妄想、幻觉)、激动、呕吐、不自主运动等情况。常使用于原发性精神病性疾患(Primary psychotic disorders),如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等。其他原发性或续发性症候群,若合并有精神病症状时,甚至痴呆及谵妄患者合并有激动及行为干扰时,亦可使用。对于躁郁症患者,在急性期或稳定期皆可作为辅助性的情绪稳定剂。另外,抗精神病剂也用可于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及止吐等用途。
历史上第一个抗精神病剂是 CPZ(chlorpromazine),其发表于 1950 年代。自当时起至 1990 年代以前有许多抗精神病剂被合成及上巿,统称为“传统型或典型抗精神病剂”(conventional or typical antipsychotics)主要治疗效果为控制正性精神病症状,但容易造成椎体外径症候群 (EPS, extra-pyramidal symptoms)。
第一代抗精神病剂的治疗效果主要都是来自于多巴胺受体的拮抗作用。它们的疗效大致相同,在适当剂量下,所有药物改善精神病症状的效果差不多,其不同处在于剂效强度(亦即达到某一多巴胺拮抗效果时所需的剂量)与个别药物之副作用。一般而言,低剂效药物(如:CPZ,chlorpromazine)的镇静、姿势性低血压、抗胆碱作用较强,而 EPS 较少;高剂效药物(如:Haldol)则相反。
1990年代以后上巿之药物,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剂,这些新型或第二代的药物被统称为“非典型抗精神病剂”(atypical antipsychotics)。它们与第一代药物最大的区别在于 EPS 较少,且除了正性精神病症状以外,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之负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缺陷也可能有治疗效果。
第二代抗精神病剂的主要治疗效果来自血清素及多巴胺抗体之拮抗作用(所以称为 Serotonin-Dopamine Antagonists, SDA);此外,Clozapine 及与其化学结构,药理作用类似的药如 Olanzapine 、Quetiapine 等统称 MARTAs (Multiple-Acting Receptor Targeted Anti-psychotics),而抗精神病剂最新的研究是发展 dopamine system stabilizers。依据美国精神科医学会出版之“精神分裂症治疗准则”,Clozapine 可能造成 Agranulocytosis 但疗效最佳,列为第二或第三线药,其他的抗精神病剂皆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第一线药物。

2. 抗忧郁剂(Antidepressants)

可改善忧郁,或心境恶劣障碍、焦虑症、强迫症、进食障碍、慢性疼痛等症状。疗效平均约在服药 7-28 天出现,大部分在服药一周后,情绪会有渐进式改善。但由于在治疗结束后,抗忧郁药的治疗效果往往也会同时消失,这也造成了忧郁症较高的复发率。2003 年,对 31 项以安慰剂为对照的抗忧郁药临床试验(多数只持续 1 年)进行的元分析发现,18%的患者在服用曾有效的抗忧郁药的过程中就已复发,而在换服安慰剂的对照组中,这一数据为 41%。
在少数人的治疗过程中,抗忧郁药的治疗效果会逐渐减弱。一些研究还提出一种方案,即采用药物治疗急性忧郁症发作再转用心理方法进行康复治疗。

3. 情绪稳定剂(Mood stabilizers)

可控制亢奋,忧郁、冲动等症状。主要用于双极性情感疾患(Bipolardisorders)的躁症发作(Manic episode),对于轻躁症发作(Hypomanic episode)、混合发作 (Mixed episode)、郁症发作(Depressive episode)也有疗效;使用于稳定期的患者可预防复发。其他续发性或原发性精神症候群,若合并有明显、持续之亢奋、冲动症状时亦可使用。此外,此类药物也被用于增强抗忧郁剂、抗精神病剂之辅助用药等用途。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情绪稳定剂,主要还是锂盐(Lithium)、 Valproate(Depakine,帝拔颠)、Carbamazepine (Tegretol,癫通)三种传统用药,尤其是前面两种。使用这三种药物皆需定期监测血中浓度。
其他具有情绪稳定作用的药物尚包括某些 BZDs,尤其是 Clonazepam 及 Lorazepam;某些 Calcium-channel blockers,尤其是 Verapamil;抗精神病剂等。近年来国外大力研究之新型情绪稳定剂主要有:新型抗癫痫药物,尤其是 Lamotrigine;非典型抗精神病剂,其中 Olanzapine 已由 FDA 通过可用于急性躁症的治疗。

4. 抗焦虑剂/安眠药/镇定剂/肌肉松弛剂(Anxiolytics/Hypnotics/Sedatives/Muscle relaxants):

抗焦虑剂可降低紧张、焦虑和不安等症状,以达到稳定及平静的心理状态。镇静安眠药主要用来诱导入眠或维持睡眠。由于该类药品后会产生纾缓情绪、烦恼全消的效果,且如果分量过多,甚至会出现畅快、飘飘然的感觉,故多年来一直被吸毒者所滥用。有时候并不只吸毒者才会滥用此类药品,有些病人起初是经医生处方获得,用作暂时减轻病情,后来在没有医生指示下的情况,自行增加剂量,或是变成长期每天服用,剂量要越用越高才能入眠,否则就会面对痛苦的脱瘾症状,包括严重失眠,焦虑,手震心跳,反胃作闷等等,所以医生通常都会建议病人避免每天都使用此类药品,只有在症状特别难受时才服用,减低成瘾机会。

5. 兴奋剂(精神刺激剂)(Stimulants)

一系列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和脑部脊髓的精神药物统称,可以提升警觉、注意力和活力,同时也增加血压、心跳和呼吸,常用作处方药,但也有用于药物治疗以外的使用(可能是脱法药物或是非法使用),做为表现增强物质或是娱乐性药物。兴奋剂在医学上会用来治疗肥胖、睡眠疾患、嗜睡症、情感性疾患、注意力不足过动症、顽固型忧郁症、顽固型强迫症、气喘、和鼻塞等。 常见的兴奋剂有安非他命、咖啡因、麻黄碱、古柯碱、尼古丁等。咖啡因与腺苷(造成人类想睡觉的化学物质)的化学结构相似,因此当饮用咖啡时,咖啡因会取代腺苷,和其受体结合,使人类清醒,但是因为大脑中的腺苷没有被去除,只是暂时无法和其受体结合而已,因此当咖啡因被代谢完后,人类依旧会感到想睡觉,甚至是比喝咖啡前来得困,因为腺苷被抑制跟受体结合的过程中会不断累积更多的腺苷。
事实上,兴奋剂只要按照指示使用,中枢神经刺激剂如同其他药品一样安全,不会导致药物滥用或成瘾。举例来说,研究显示,以中枢神经兴奋剂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患者,其往后将比没有以中枢神经兴奋剂治疗的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享有明显更低的药物滥用风险。

6. 认知增强剂(Cognitive enhancers)

也被称为聪明药、益智药、智能药物。功用包括增强记忆、提高专注力、减少行为冲动,或在做一些重大决策时,能持续保持清醒避免错误等。此外,也可以改善人的认知能力,特别是管控功能、记忆力、创造力或动机。[1]可能可被用于治疗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失智症(Dementia)等认知障碍类型的疾病。[5]现下最广为人知的认知增强剂应为吡拉西坦(Piracetam),其作用为促进神经成形、保护神经代谢、调节血浆黏稠度和血球功能等,而目前其药理机制仍不清楚,大致被认为可能有增加大脑氧气利用率和增加兴奋神经元密度等功能。[62]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资料,“吡拉西坦不是一种可供人透过增加总膳食摄入来补充饮食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草药或其他植物成分或膳食物质。”该局指出,这些产品根据法律是属于药品,因为它们不是食物,且食用后会影响身体的结构或功能,符合法律上所定义的新药,因其标签上列出的处方及食用方式不是安全且有效的。另外,在没有医疗指示下使用认知增强剂而引发的争议包括:是否符合伦理和公平性、引发不良反应、以及处方药被用于非医疗用途等。尽管如此,在2015年时,此类相关产品在全球的销售额仍超过10亿美元,而且需求仍在快速成长中。

感知(Perceptual awareness) 编辑

所谓感知即为感觉(sensation)与知觉(perception),感觉是指个体靠身体感觉器官(眼、耳、鼻、口、皮肤等)在环境中接受各种刺激所收集到的讯息,进而辨别该刺激特征的历程;知觉则是将前述感觉传来的讯息经由大脑统合,加以选择、组织并作出解释的历程,知觉的产生是一种需依靠感觉生理基础的心理作用。详细内容可以参考另一章节:感觉与知觉

无感知(Perceptually unaware):包含盲视(blindsight)、阈值下刺激(subthreshold stimuli)、不注意盲视(inattentional blindness)、改变盲视(change blindness),以下为各项的详细介绍。

盲视(Blindsight) 编辑

盲视是发生在某些因大脑受损而失去视力的失明者能在无意识中对他们视野范围内的物体做一定程度描述的现象,可分为两型:

1. I 型盲视:大概可用“视而不觉”来形容,虽然的确丧失了视觉,却能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视野内的物体有一些程度的了解,例如可以描述视野中物体的形状、颜色、移动轨迹,或可以避开障碍物、判断表情。其中,无意识的意思是: I 型盲视者的确看不到,也不知道自己眼前的东西的任何资讯,但是当他们被要求描述那些物体时,却能够做出比瞎猜准确得多的描述。
2. II 型盲视:又可称为“安通氏症候群”,尽管 II 型盲视者的确丧失了视觉,他们却否认自己看不见,并声称自己的确能够看到,例如当医生拿着一张白纸问病人觉得这张画好不好看时,病人会形容这张画里的人物很逼真,颜色很鲜艳;或是问他窗外的风景如何时,病人会说,今天太阳很大,天空很蓝,但事实上病房里根本就没有窗户。
相关研究 编辑

大脑中的视觉信息处理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初级视皮层的损伤会导致相应视野区域的视觉缺失。视野中视觉缺失的区域,又叫做盲点,根据损伤范围的不同而不同,可以很小,也可以大到整个半侧视野。

Lawrence Weiskrantz 和他的同事在二十世纪 70 年代早期发现,尽管初级视皮层的损伤的患者通常表示自己看不到盲点中的物体,让他们做猜测任务(比如让他们报告看到了字母‘X’还是‘O’)时发现,有些患者猜中的概率要高于随机猜测[3]。

由于视觉信息的处理是等级式的,从神经病理的角度来看,初级视皮层的损伤会导致盲视并不奇怪。尽管从视网膜到初级视皮层这条通路目前看来是最主要的上行通路,但并不是唯一的。因此通常认为那些盲视患者额外的视觉能力来自于从视网膜越级到纹外皮层的通路。这里面让人吃惊的是,在初级视皮层受损以后,纹外皮层的活动并不能够引起明显的意识。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大脑的意识中心到底在哪里?

盲视被认为是 Anton-巴宾斯基症候群的相反形式,这种症候群的患者,事实上完全看不到东西,但是他们坚信自己能够看到东西,并虚构视觉经历。

阈值下刺激(Subthreshold Stimuli, Subconscious stimuli, Subliminal stimuli) 编辑

阈值下的刺激是指虽然有刺激,但接受到的刺激太微弱,因为提供刺激的资讯低于知觉绝对阈值而没感觉,但这些隐藏讯息实际上仍会刺激大脑,增加潜意识里的资讯。

  • 应用
广告中的隐式促发(Subliminal priming):在画面或声音中置入低于知觉绝对阈的资讯(例如:出现时间短、物体很小等等),虽然其呈现是低于可被知觉的刺激强度,因此不会被有意识地察觉,但大脑仍然会对其接收并分析处理。例如:广告图片中置入厂商认为能使人把产品和消费行为连结的元素,在汉堡的绿色生菜中修图放上一张绿色钞票,虽然隐身其中,消费者在看广告时不会发现,但由于大脑会接收此讯息,因此可能会把汉堡与花钱连结在一起,进而消费。或是在卖场中改变商品摆放的位置,例如将玩具放在与儿童身高等高的位置或是将特卖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消费者不会意识到有什么特定的目的,但确实会影响消费意愿。又或是在轻音乐中加入一些听不见但能舒缓情绪的句子等,能令人在不知不觉中改善心情,都是阈值下刺激的应用。(运用隐式促发的广告)
然而很多此类实验无法进行重制,但若加入其他控制元素,则更可能达成效果。以上述例子而言,若在消费者觉得饥饿时看到上述处理过的广告,比起没有经过图片处里的广告的汉堡,他会更想购买前者。即需要有饥饿的因素,才能导致消费行为的不同。若在没有特别饥饿的状况下,则购买哪种汉堡(实验组、对照组)的行为不会有太大差别。

不注意盲视(Inattentional Blindness) 编辑

当我们全神贯注某一点时,就算周围发生再不合理的事件,我们却仍浑然不觉,这种现象就 称为“不注意盲视”。不注意盲视并非源自于我们眼球、眼神经或是大脑的问题,而是由于我们注意力所造成的其他讯息处理能力降低。2004 年心理学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得主心理学家 Christopher ChabrisDaniel Simons所做的非常有名的“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Invisible Gorilla Test)就是一个经典例子。

在“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中,实验者要求受试者观看一段影片、并计算该影片中穿白色衣服的人共传了几次球。实验中,当受试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人们的传球次数上时,便不会察觉到一只突兀的大猩猩已经穿过整个场地,即使这刺激够强但仍然未被注意,且实验结果显示有高达一半的受试者都没有注意到大猩猩。根据 Daniel Simons 的研究结果,受试者并非没有看到大猩猩——受试者的视觉追踪器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没有看到大猩猩的受试者其实视线都曾经停留在大猩猩身上长达一秒钟。这个现象显示,当人专注于处理一件事时,对于其他事情的处理能力相对降低,在没有注意其他事物的条件下,即使看到了身边的事物也并不会发现。

举例 :
  1. 误导(Misdirection):扒手会引导人将注意力与意识放在某一不相干物上,而没有留意自己的贵重物品。
  2. 心灵魔术(Mentalism):请受试者在数张扑克牌中选一张牌记着,接着实验者给出少一张的扑克牌组合,并告知实验者把受试者心里想的牌抽走了。事实上,所有的扑克牌都已被替换,不论受试者所想的是哪张牌,都不会找到自己记忆中的牌面,由于受试者只专注在自己所想的牌上,并没有刻意记得其他牌面的组合,因此会以为只有自己所想的牌被抽走了。

改变盲视(Change Blindness) 编辑

视觉场景中的某些变化并无被观察者注意到的一种心理现象。原因是我们的大脑无法在第一次看到画面的时候就建立完整的心象(Visual image),而是将看到的影像保存在后顶叶皮质里,但是后顶叶皮质的大小有限,不能将全部的画面都储存,所以它将一些重要部分记下,忽视其他次要部分,因此当我们专注于一个连贯的情境时,即使中间过程被打断,我们的大脑仍会把它连接起来,造成无法察觉“前一秒钟”与“此时”的影像差别。例如 2007 英国的魔术师 Derren Brown 在节目中让演员 A 随机找一位路人问路,试探路人是否能察觉上一秒与下一秒的差别,中间突然搬运货物的人经过打断对话,这时将演员 A 换成演员 B 继续问路,但路人居然没有发现演员被调包了。因为太专注于问路的情境,此时前额叶全力专注于此情境中,因此就算过程中被打断,只要内容可以连结起来,大家也不会在意站在你前面的人是否有更换。影片连结

内在的意识状态 编辑

元认知(Metacognition) 编辑

"Metacognition"一词的字面意思是“超越认知”,用于表示对认知的认知,或者说是对思维的思考。因此元认知也称为后设认知、认知的认知、知识的知识等等。这是被美国发展心理学家 John H. Flavell 赋予定义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认知,也是关于个人的认知过程,以及如何调节这些过程以最大化学习的理解。Flavell 将元认知定义为关于认知和控制认知的知识。例如,如果一个人注意到他们在学习 A 比 B 时遇到更多困难,或者如果他们觉得在接受 C 是事实之前应该仔细检查 C,那么他们就是在进行元认知。这些过程被认为是人类思维的组成部分。

基础的元认知知识包括:

  1. 内容知识(陈述性知识):即理解自己的能力,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评估自己对某门学科的知识。必须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元认知都是准确的。研究发现学生在评估自己和他们对一个概念的整体知识时,经常缺乏努力或是容易有理解上的误差。 此外,对表现良好的自信心越强与对表现的元认知判断不准确有关。
  2. 任务知识(程序知识):这是人们如何看待任务的难度,即任务的内容,长度和类型。内容知识中提到的研究还涉及一个人评估任务难度的能力,这些难度与他们在任务中的整体表现有关。同样这些认知的准确性也是有偏差的,因为通常很有自信的学生在评估中的表现容易较差。
  3. 战略知识(条件知识):这是一个人自己使用策略来学习新资讯的能力。年幼的孩子大多不太擅长,通常要等到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时才会开始渐渐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觉察 编辑

觉察,又称为正念疗法(Mindfulness),是正向心理学当中的一种引导治疗方式,正念是一种专注于当下,全然开放的自我觉察,不需要带有自我批判的心态,改以“好奇心”和“接纳”迎接内心和脑海的每个念头。强调正视当下与正面思考,不刻意做出吐纳冥想等宗教式的举动,也不压抑任何的思绪、念头或杂念,而是专注于当下的内心观察。

正念疗法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荣誉教授卡巴金( Jon Kabat-Zinn),在 20 世纪 70 年代所提出的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1999 年,玛莎.林内翰博士(Marsha Linehan)将正念融入行为治疗中,创立辩证行为治疗(Dialectic Behavior Therapy,DBT) ,用于边缘型人格疾患的治疗,至今是该疾患首选的心理治疗模式之一。2002 年,英国牛津大学的马克.威廉斯教授(Mark Williams)等人,把正念减压与认知治疗结合,于是诞生了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用于反复发作型的忧郁症患者,在预防复发方面有卓越的效果。经由长时间的反应和文献报告,正念疗法对于精神官能症、焦虑症、思觉失调症、恐慌症、忧郁症、强迫症、重大创伤后症候群和慢性疼痛,都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作用。

正念的团体治疗中,最为典型的是以食物做为练习,给予参与者一种食物,透过各种感官试着感受这个食物的特性特色,最后放入口中时,由舌头和味觉的体察下,感受到放入口中的食物是什么。用这个方式来初步体会觉察的基本观念,提升自身专注力与觉察能力。

此外,正念(Mindfulness)和冥想(Meditation)有所不同,简单来说,正念正如上述提及的是对周遭生活主动的“觉察”,关键是将注意力是从无意识带入意识;而冥想的重点则是“不觉察”,是一个思考沉淀的过程。

正念的七个要素: 编辑
  1. 初心:保持好奇心,把面对每一次的事物接触都当作是第一次面对。
  2. 接纳:实际体察自己的内在或是外在,对于面对事物的身心现象,接纳思绪或是环境的本来样貌。
  3. 不评断:尽可能采取客观中立的观察态度,不急着做出好坏对错的论断。
  4. 自我慈悲:接纳自己并珍惜自己,接受原本的模样,在当中发展出信任自己,并且不要对于身心做自我伤害、人格批判。
  5. 平等心:对身心所有的经验,都以欢迎和温柔的方式面对,让注意力可以平均于身体的内外、自由自在的改变。
  6. 不刻意努力:当任何思绪产生时,就让身心停留在当下的状态,不需要压抑或是逃避,在正念当中也不要强求达成任何预设的目标,或者希望在正念中改变或得到什么。
  7. 顺其自然:平静地看待事物本来的面貌,接受他们的存在和发展,也顺应事物的变化节奏,在这当中观察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不需要对身心妄加压力。
正念的执行方法 编辑
  1. 盲眼食物静观:在团体治疗当中,学习觉察的学员暂时闭上眼睛,由主导觉察的医事人员,发给一个可以食用的食物(最典型的是给予葡萄干),觉察学习的成员,透过手指的触感、鼻子的嗅觉、耳朵的听觉,试着感受这个食物的特性特色,最后放入口中时,由舌头和味觉的体察下,感受到放入口中的食物是什么。用这个方式来初步体会觉察的基本观念。
  2. 身体扫描:学习的成员可以躺下或是坐着,让身体在最为放松自在的环境里,先从注意呼吸开始安静身心,将注意力集中在鼻尖,留意吸入时身体呼吸变化,接着主导觉察的医事人员,由口语引导学员从头皮、脸部五官、肩颈、躯干、四肢等,把注意力感受放在身体各个部位,最后留意全身的体会。在这过程当中有可能会分心、产生杂念,都没有关系,学习者也不需要批判自己的分心,只要将念头再拉回来即可。
  3. 步行冥想:平常的走路方式,内心并不会有任何的体察行为,觉察疗法则希望学习者,在走路的过程当中导入觉察引导,注意身体动作的动态改变,或者是留心周遭听到或感觉到的事物变化。
  4. 观息冥想:对自己呼吸的感觉当个纯粹的观察者,留意自己使用那些身体部分呼吸。当分心时把专注力带回呼吸[21]。
  5. 觉察聆听:保持觉察呼吸的方式下,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觉当中,聆听背景声音的发展,同时留心观察自己内心的状态。
正念的疗效 编辑

根据大量实证文献,发现有至少有以下五种机转:

  1. 增加自我情绪调节能力
  2. 增强大脑前额叶神经回路
  3. 启动神经可塑性
  4. 提高免疫力
  5. 减轻压力与创伤的负面影响

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 编辑

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所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统一于一个个体的自我意识中。

自我意识的种心理成分
自我意识 形式 表现
自我认识 认识形式 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与自我批评
自我体验 情绪形式 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卑、责任感、义务感及优越感
自我控制 抑制形式 自立、自主、自强、自卫、自律
自我意识的性质 编辑
自我意识的社会性: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个体角色化的过程。人必须处在人类的社会环境下,才能发育成长,并且于成长的过程中,逐渐透过周遭环境认识自我。
自我意识的形象性:个体在周围人们的期待中,以及周围人们的评价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主观体验而逐渐发展。也就是指从他人对自己的情感及评价中发展自我态度。
自我意识的能动性: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在行动之前就已经预见到结果。行动前确立目标、制定计划、选择行动方案、实现预期结果的一切活动,皆是在自我意识参与下完成的。

自我概念是什么?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F. Baumeister)(1995)的定义,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任何人所拥有关于自我之讯息的整体结构”。自我概念从生命初期就开始发展,而自我概念首先发展的层面是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意指个人将自己视为注意对象的心理状态。例如,如果你正在思考自己是否正襟危坐,那么你就表现出自我觉察的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Michael LewisJeanne Brooks-Gunn(1979)的一系列研究有助于了解自我概念的发展[63]。在研究中,他们在婴儿的鼻子上点上红点,然后将婴儿置于镜子前。可以认出镜中影像的婴儿会伸手摸自己的鼻子,而不是镜中的鼻子。这表示他们已经具有自我觉察,朝向发展自我概念的目标迈进。实验发现,一岁前的婴儿并不会表现自我觉察,十五到十八个月大的婴儿大约有 25% 表现出自我觉醒,大约 70% 的婴儿在二十一到二十四个月时才能表现出来。

在动物方面,大多数猴子(monkeys)没有自我意识,但与人类血缘较近的黑猩猩(chimpanzee)则有。关于黑猩猩有自我意识的实验,来自于19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盖洛普(Gordon Gallup)的镜像实验。他先让黑猩猩接触镜子,并且在猩猩被麻醉时用唇膏在它脸上画画;事实证明,黑猩猩醒来后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会疑惑地摸自己的脸,说明它知道镜子里的是自己。

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编辑

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大致分为生理、社会及心理的自我三个阶段。

生理的自我:又称物质的自我,为一个人对于自己身体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及爱护感。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认为,婴儿刚出生时并没有觉察本体的能力,因此会将自己的手脚视为与其他外在物品同性质的东西加以摆弄,三个月的婴儿开始会微笑,表示接收外在刺激并产生了相对的反应,八个月的婴儿开始察觉镜中自己的样子,但到了十个月大仍不会理解那个形象即是自己,一般认为要到两岁零两个月才可以认出镜中自己的形象,大约在此时,开始学会“你”这个代名词,而在三岁时,自我意识形成,开始了解“我”,这时的孩童通常都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有些心理学家称为自我中心期。
社会的自我:在此时期又称为客观化时期。大约在三岁至青春期之前,约十三、十四岁时,即是个体接受社会影响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期间,儿童会参与许多社会化的过程,像是在学校的活动,以及某些游戏,让他们在其中扮演着某些社会角色,进一步学习角色行为。他们要学习承担一定的义务与责任,在一定的压力下去完成它,在一定的道德规范下要求自己,逐步的使自我实现的愿望和动机与社会的要求相吻合,最终达到社会的自我。
心里的自我:又称精神的自我,大约在青春期至成年的十年时间,这段期间,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变,逻辑思维增强,进一步使个体自我意识发展趋向主观性,所以又称为主观化时期,其中又分成了四个方向。
  1. 独立的认识外部世界
  2. 个人价值体系的产生
  3. 追求自我理想
  4. 抽象思维的发展
自我意识与身体归属感 编辑

“身体归属感”是关于我是否将某一肢体或整个身体感受成自己的。这是一种涉及到自我意识的身体经验,例如:我现在坐在书桌前在电脑前打字,虽然这时注意力集中在眼前萤幕中的文字内容,我仍将正在打字的这双手感受成自己的手,也觉得坐在书桌前的身体是我的身体。“身体归属感”是一种非常基本的自我意识,不需要个体具备复杂的概念或思考能力,而是蕴含在日常的身体经验之中。了解身体归属感的性质,将有助于了解到底什么是最起码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意识与身体经验的关系。

近二十年来,许多关于身体错觉(bodily illusion)的实证研究,最早是由“橡胶手错觉”(the rubber hand illusion, 简称 RHI)的提出所引起的,橡胶手错觉的实验设置为受试者将一只手放在桌上,以隔板使受试者看不见自己的手,将一只橡胶制的假手摆放在受试者的面前,并请受试者在实验过程中一直注视那只橡胶手,实验者用两只水彩笔分别以同步或不同步的方式去刷受试者的真手和橡胶手,约 1~2 分钟结束,接着进行简单的生理讯号量测(如:肤电反应)与问卷填答,在同步条件下受试者看见的触碰和真手感受到的触觉是同步一致的(synchronized)。实验结果显示,在视觉与触觉同步的情况下,许多受试者感受到以下的身体经验:

(1)“体感觉漂移”(proprioceptive drift):受试者觉得他们的真手是位于靠近橡胶手的位置,而不是位于真手实际的位置。
(2)“触觉转介”(touch referral):受试者觉得他们是在橡胶手上而不是在自己的真手上感受到触觉。
(3)“身体归属感错觉”(illusory body ownership):受试者觉得那只橡胶手是自己的手。

另一种与自我意识相关的实证研究是“全身错觉”(full-body illusions),依其设置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背侧触碰”(back-stroking):受试者站立并戴上“头戴式显示器”(head mounted display, 简称 HMD),在受试者后方 2 米处架设一台立体摄影机 (stereo camera)拍摄受试者的背面全身,其画面以即时的方式传到头戴式显示器,实验者用一枝水彩笔去刷受试者的背部。因此透过头戴式显示器,受试者看到自己的身体在自己的前方被水彩笔触碰。在同步条件下,受试者看见的触碰和自己身体感受到的触觉是同步一致的。 生理反应量测与问卷填答的结果显示,在视觉与触觉同步的情况下,许多受试者感受到以下的身体经验:

(1) 受试者觉得眼前看见的“虚拟身体”(virtual body)是自己的身体。
(2) 受试者觉得处在自己的身体之外,隔着一段距离在看自己。这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模拟了所谓的“离体经验”(out-of-body experience, 简称 OBE)。
(3) 受试者觉得自己好像是位于眼前那个身体的位置上。在视觉与触觉不同步的情况下,就没有如此的错觉经验。

第二类是“前侧触碰”(front-stroking):受试者坐在一张椅子上,同样是戴上头戴式显示器,看到的即时影像是来自位于背后 2 米的立体摄影机,不同的是实验者站在受试者与立体摄影机之间,两手各拿一枝白板笔做以下的动作:一枝去触碰受试者的胸口,另一枝挥向立体摄影机镜头的下方,透过头戴式显示器,受试者从“第一人称观点”(first-person perspective, 简称 1PP)并没有看到碰触他/她胸口的那枝白板笔,受试者看到的其实是挥向立体摄影机的那枝白板笔,但在同步条件下,受试者看见的白板笔动作和自己胸口感受到的触觉却是同步一致的。 在视觉与触觉同步的情况下,许多受试者感受到以下的身体经验:

(1) 受试者觉得处在自己的身体之外,隔着一段距离在看自己。这点与上述“背侧触碰”类型的全身错觉是类似的,但其他部分就不同了
(2) 受试者觉得碰触他/她胸口的白板笔就是挥向立体摄影机的那枝。
(3) 受试者觉得自己是位于靠近立体摄影机的地方,亦即“第一人称观点”的位置上。


最大的不同在于(3) :由“背侧触碰”所引发的全身错觉,受试者的“自我位置感”是位于眼前那个身体的位置上;而在“前侧触碰”的设置里,受试者觉得自己是位于“第一人称观点”的位置上。

研究发现 编辑

意识时间片段理论 编辑

意识是什么:连续还是离散? 编辑

意识似乎是连续的,然而,意识时间片段理论显示,人对于意识的感知并非是持续的。如今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我们的对意识的感知来自离散的快照,像不同的图像对速地通过电影卷轴拍摄。同时,也有实验表明:当快速连续地呈现两个刺激时,它们会被同时感知到,而离散的感知被认为解释了各种视觉技巧。例如:旋转轮子的移动造成光学错觉和闪光滞后所产生的幻觉效果,可用离散的意识理论解释。

即使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反对“持续”的意识理论,然而“离散”的快照理论似乎太过简单以至于使人们感到不切实际。

意识的两阶段模式 编辑

2016 年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 Michael Herzog 与苏黎世大学的 Frank Scharnowski 他们的合作论文中写道:

我们认为时间是连续的,就像我们认为线是连续的,即使它的墨水是离散的原子性质的。 但我们对意识的看法与现实不符。无意识处理的输出是连续的、有意义的、并立即意识到的。研究人员说:大部分无意识的处理都不会达到意识感知。我们无意识地不断地处理视觉刺激、与之后将其转移到有意识的感觉之间,可能会有 400 毫秒的、人们无法察觉的滞后,原因是大脑想要给你最好的,最清晰的信息,这需要大量的时间。 然而这个延迟从生理的角度来看是相当大的延迟。而只有当信息被转移到有意识的感知中时,才会有意识地了解信息,这种意识在离散的时刻,或称为“时间片段”中发生。

但最后他们也写道:关于意识的辩论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他们的理论可能符合意识的某些关键特征,但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两阶段模式的理论内容 编辑

  • 无意识的阶段
首先大脑会处理对象的特定特征(例如颜色或形状),以非常高的时间分辨频率准确连续地和不自觉地分析它们。
在这段时间内,即使是观察物件的特征有所变化,例如颜色与气味的改变,人们也不会在意识辨别中有所察觉。也就是说,人们在无意识阶段中所认知的物件特征,仅止于“数量”的最浅层次。
  • 有意识的阶段
无意识的处理完成,大脑同时启用所有感知功能对物件形成有意识的辨别。此阶段对于人们对于物件的判别非常重要,从无意识阶段的“数量”层次,转化为有特征的“图片”形式。最终的“图片”形式,即为大脑最后呈现给我们的意识,使我们意识到刺激。
这是意识发生的第一个两阶段模式,它提供了一个更为完整的理论,解释大脑如何管理意识的图片,而非“连续而不是离散”的辩论设想。

大脑如何产生睡眠 编辑

大脑究竟是如何控制睡眠与清醒的呢?研究这个问题不仅能协助发展出更好的失眠治疗,更能了解大脑是如何在清醒(有意识)和睡眠(无意识)这两个迥异的意识状态中进行转换。

控制睡眠的大脑回路 编辑

睡眠不只是一个纯粹单一的现象,而是有非常多不同面相的。它可以分成“快速动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和“非快速动眼期(Non-rapid eye movements, NREM)”,而其中非快速动眼期又可以分成浅眠和深度睡眠等(请参照本章核心观念里的睡眠)。至今仍有非常多的研究在探讨这些不同的睡眠现象产生自哪些大脑回路。

1989年的研究发表的论文确实表示前视区神经元损伤与睡眠之间的关系。[64] 该论文以猫为实验体,探讨了腹内侧视前区( mediobasal preoptic area)在诱发失眠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其对于睡眠启动的必要性,支持了下丘脑内部调节睡眠-清醒周期的概念。研究方法涉及使用伊博坦酸在猫身上诱导损伤,进行多导睡眠图记录、组织学分析、温度记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可得知(1)腹内侧视前区的损伤引发了严重的失眠,其特征为矛盾睡眠和深度慢波睡眠的减少。(2)腹内侧视前区的神经细胞损伤导致了长期失眠,这表明了这一结构对于睡眠的必要性。(3)将蝇蕈素(Muscimol,一种GABA受体的激动剂)通过颅内注射到后下丘脑,引发了一种短暂的强烈嗜睡状态,这表明在腹内侧视前区损伤后,后下丘脑结构在失眠机制中的作用。

该论文并未证出下丘脑和丘脑之间有回路可以使得实验体快速清醒和快速如梦,但确实得知下丘脑和丘脑对于调节睡眠-清醒周期的影响。

安眠药 编辑

安眠药(Hypnotic)是一类治疗失眠,或用来提升睡眠品质的临床药物。一般认为安眠药的运作机制,是切断(或减弱)大脑区块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觉得昏昏沈沈的,因而导致我们入眠。而以往的安眠药物也确实以抑制脑部机能为主。安眠药有很多种类,然而不同的种类适合用于不同的治疗方面:巴比妥酸盐类(Barbiturates),第一代抗组织胺(Antihistamine),喹唑啉酮(Quinazolinone),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非苯二氮卓类(non- benzodiazepines)等等。

现今的安眠药之药效多为抑制大脑觉醒中枢,进而唤起睡意,生理依赖性也相较以前降低不少。

而 2015 年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期刊上的文章则发现有些安眠药不是去减弱脑区的联系,反而是去开启位于视前下丘脑的一个特定的大脑回路。当这个脑内回路被开启时,其他的脑区的活动会被减弱,进而使大脑进入恢复性深层睡眠(Recovery Deep Sleep)。例如在熬夜过后或睡眠不足后,所进行的比一般睡眠更深的深层睡眠。这项发现一反以往对于麻醉和安眠药的理解,使我们可以正确的设计更有效的药物。

清醒梦(Lucid Dreaming) 编辑

清醒梦一词首先由荷兰医生Frederik van Eeden在1913年提出,指的是在意识清醒时所做的梦,又称作清明梦。 清醒梦跟白日梦不同,白日梦是做梦者于清醒状态中进行冥想或幻想,而不进入睡眠状态中;清醒梦是做梦者于睡眠状态中保持意识清醒,也就是在梦境里意识到自己“正在作梦”。

清醒梦的基本定义只需要在作梦的当下意识到自己正在做梦。但是,所谓“意识”的清晰程度可能会有所差异,也就是“清醒”程度会有高低之分。当“清醒”程度高时,做梦者能在梦境中清楚地理解到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实际上自己正躺在房间的床上睡觉,并且这些虚拟的场景都会在不久后、当自己从睡梦中请醒过来时就消失,所以也能在梦境中清楚知道自己不可能受到物理上的影响(例如:皮肉伤、触碰)。当“清醒”程度低时,做梦者可能会隐约知道到自己在作梦,或许能小幅度地影响梦境内容,但仍无法明确区别梦境与现实,还是会被梦境内容影响情绪,无法意识到自己在梦境中不会受到物理上的影响。

在清醒梦的状态下,做梦者可以在梦中拥有清醒时的思考和记忆能力,部分人甚至可以使自己的梦境中的感觉真实得跟现实世界无异,但却知道自己身处梦中,清醒梦者亦能记忆大部分各个不同清醒梦之世界与情境。像大多数梦一样,清醒梦通常发生在快速眼动 (REM) 睡眠期间。 对部分人来说,清醒梦是在无意间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但实际上这种自然发生的状况并不多,因此部分人会透过后天训练来引导自己做清醒梦。

做梦者会认知到自己正在做清醒梦,常常是由梦中一些不可能或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触发的,例如在飞行或与死者会面。不过,有时人们在梦中没有注意到任何特别的线索就变得清醒了,他们只是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梦中。 少数清醒梦(根据 LaBerge 及其同事的研究,大约 10%)是直接从具有不间断反射意识的觉醒中返回 REM(做梦)睡眠的结果。

做清醒梦的人的行为特质与大脑结构 编辑

有研究发现,在梦境中仍保有意识的人具有以下特点:
在行为特质上,能做清醒梦的人,拥有高层次的洞察能力。因为在清醒梦中,大脑会经过脑电波进行快速反应,对于梦境的画面真伪进行辨别,以意识到自己是正在做梦而非现实。因此,做清醒梦者在现实生活中会拥有比一般人更清晰的思维、较佳的问题处理能力。此外,这类人的推理能力也较强,能够比一般人更轻易找出问题中的不调和或不一致,因为他们习惯常在梦境中洞察到不合逻辑的事物。

而在大脑结构上,做清醒梦者的前额叶皮层相较于一般人是较大的。这是一项合理的发现,因为前额叶皮层是用来控制大脑其他区块的重要脑区,如调节注意力、自我反思等。前额叶皮层在睡眠时通常是被关闭的,但对于前额叶皮层较大的人,或许前额叶皮层残留较多的意识,进而使这些人可以自由控制梦境里的事物。

如何人造清醒梦 编辑

由上述发现可以推测,在梦境中,前额叶皮层的清醒程度,代表了人在梦境里拥有的意识程度(即清醒梦的程度)。

引导人做清醒梦的所有方法与设备的主要目的都是让受训者在梦中还仍铭记“自己正在作梦,并且要引导自己做清醒梦”的目标。

2014 年一篇发表在 Nature Neuroscience 的文章曾做过一个实验,在受试者睡眠时,对受试者的前额叶利用微量的电流进行刺激,并发现这样一项简单的刺激,便可以使人们产生清醒梦。

李察·韦斯曼(Richard Wiseman)在《睡眠学校》中也整理出几个有效的方法来做清醒梦,如下:

  1. 在白天时花时间想像完美的清醒梦。
  2. 每天看表五到十次,这个突兀的“看表动作”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于是在梦中的人也会开始做这样的事。
  3. 在做梦(一般的梦)醒来后,赶快把梦简短的记录下来,接着再回去准备入睡时,想像自己能回到刚才的梦中。

另外,澳洲阿德莱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新研究结果表示:每天多次审视身边环境,看自己是否在做梦,让自己养成不断处于警觉状态的习惯,也能让人在真正做梦时,自然地审视身边环境,发现自己正在做梦。若再配合每天睡 5 小时,醒一下再接着睡,此种容易让人进入快速动眼睡眠(REM sleep)的方式,便能更容易地体验清醒梦。

然而,过于真实的梦境反而有其危险之处,因为这会更容易让人从熟睡中醒来,难以再入睡,影响睡眠品质。或是,当人意识到自己正在作梦,便会尝试控制梦境,当潜意识开始打造梦境时,会影响人的睡眠品质,导致容易作噩梦,晚上也不容易入睡。

迷幻与麻醉 编辑

这一小节会探讨药物造成的特殊意识状态之最新研究。主要着重在迷幻药和麻醉药这两个部分。

这两者皆与意识息息相关,迷幻药使人们产生幻觉、甚至产生失去自我(与四周融为一体)的感受;麻醉药则使人受到麻醉师控制的失去意识,并在任何时刻回复意识。透过对于两者的研究,科学家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意识”这抽象的现象,并期望透过对于药物的了解来打造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或麻醉方式。

迷幻药 编辑

迷幻药物(Psychedelic drugs)是指主要功效为改变认知与知觉的精神药品,与游离药(dissociatives)、致谵妄药(deliriants)三者因能诱发幻觉而包含在致幻剂这一门类下。相较兴奋剂或鸦片类药物等影响意识状态效果较类似的药物,迷幻药物倾向于诱发心智产生与一般意识相比有定性差异的体验。

  1. 血清素迷幻药、传统迷幻药(5-HT2A 受体激动剂)

此类迷幻药物在低剂量时会造成感觉改变,例如感受到物体表面扭曲、形体暗示、颜色变换。摄取过量时,则会造成强烈且根本的的知觉变化,例如联觉,或甚至感觉到额外的时空维度。

  1. 同感剂(血清素释放剂)

同感剂包括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摇头丸, MDMA)和N-甲基二乙醇胺(MDEA),会让大脑释放多巴胺和血清素,其药效为增强同理心、归属感、友爱感、高度自我意识、轻微的听觉与视觉扭曲,整体而言会强化感官体验,但也可能导致情绪波动、脱水或忧郁情绪。同感剂通常会以药片或胶囊的形式出现,方便吞咽服用。若同感剂与其他增加大脑中血清素含量的药物一起使用,如抗忧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L-色胺酸(L-Tryptophan)等,将可能导致情绪激动、心率加快、出汗或肌肉痉挛,甚至死亡。

  1. 大麻素(CB-1大麻素受体激动剂)

四氢大麻酚(THC)等大麻类物质能够活化脑部的内生性大麻系统(endocannabinoid system),调节体内许多功能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免疫力、睡眠、食欲、消化、激素、生殖功能和记忆等。大麻素还可以有效控制许多其他药物难以控制的癫痫,且副作用低,其他医疗用途亦包含缓解慢性疼痛、止吐与安宁治疗,配合吗啡使用则可增强吗啡的镇痛效果。我们身体内自然产生的大麻素称为内生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s),而来自植物的大麻素被称为植物性大麻素(phytocannabinoids)。大麻素的种类非常多,甚至包括人工合成的大麻素(synthetic cannabinoids)。

  1. 游离药物(氮-甲基天门冬胺酸受体拮抗剂)

某些借由氮-甲基天门冬胺酸受体拮抗途径作用的解离型药物也会产生迷幻效用。“解离型迷幻药”与“血清素致幻剂”差异在于解离型迷幻药能造成强烈的真实感丧失与人格解体。例如K他命,除了与其他迷幻药物相似的知觉变化效果外,还会使人有肉体脱离感与周遭环境失真感。

  1. 麦角酸二乙酰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 LSD)

属于画觉类药物,幻觉类药物对于各体外在环境与内在状态的茶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个体服用后,岁然没有产生外在刺激,却会产生栩栩如生的影像,并可能失去自我与他人的界线。LSD会与血清素的受器结合,使神经细胞延长其活化时间。

麻醉药 编辑

麻醉药剂量过多,会对人造成严重的影响;麻醉药过少,却有可能会让人在手术的过程中清醒。所以最好的机制,是给予重获意识边缘的剂量。然而若是小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对麻醉有深入的了解。

麻醉包含两种:

  1.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tics):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受到可逆性的抑制从而使得使用者的意识、感觉,特别是痛感消失,便于进行外科手术。
  2.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tic):局部麻醉则是指在意识未消失的状况下,使人体某部分失去感觉,通常用于一些外科小手术中。

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的根本区别在于,局部麻醉药与神经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上的某些特定结合后,利用减少钠离子通过通道的方法改变神经膜电位,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而全身麻醉剂的麻醉原理至今尚不十分明确。

潜藏在正常状态下的意识 编辑

这一小节会先介绍几个透过各种技巧来探勘潜意识疆域的有趣研究,接着会简要的探讨一个特殊的生理现象:盲视,并在最后介绍关于人类自由意志的最新研究。从这些研究中可以发现我们感受到的意识,当真仅是脑内活动,这庞大冰山中浮出水面的一小角。

潜意识的疆域:潜意识能够对画面进行整合和理解? 编辑

自佛洛伊德创立了潜意识后,潜意识便被视为是人类知觉系统中的重大发现,但是它的功能如何潜在地影响到人们的具体行为仍有争议。

  • 佛洛依德的理论:
  1. 心理结构有 3 个阶层:分别称为意识(consciousness)、前意识或下意识(preconsciousness)、与潜意识(unconsciousness)。
  2. 潜意识中充满不愉快的记忆:例如过往受创的经验、不为现实所容许的欲望、内心的矛盾等。
  3. 自我防卫机制:我们为了不让这些不愉快的记忆停留在意识可以认知到的范围内进而影响平常行为,因此就将这些不愉快的记忆推挤入潜意识中。换言之,佛洛伊德认为如果一个人压抑负面情绪的功能失常则会出现各种精神疾病及不正常的心理反应。
  • 主流学派的说法:

主流的学派说法认为潜意识的基本功能是:在我们日常生活经验中,把对象呈现之繁多的属性在背景的衬托下整合起来,使它们被统合成某个分析脉胳下展现出来的一连串合理的经验,以便于人们的理解。人们对于理解事物是有意识的,正如明白到“我看到对象 X”是因为“我”的认知能力正在运作,但是对于“对象 X”为何如此呈现在我眼前则是先于“我”的理解结构——潜意识早已完善处理的成品。

全球知名的NeuroFocus是第一家应用脑波仪(EEG)及功能性磁震造影(fMRI),研究消费者大脑的市场研究公司,创办人普拉第博士(A.K.Pradeep)说:大脑确实是以潜意识(非意识)处理大部分的感觉性输入,因为已经有数以千计的科学证据证明,我们的大脑,的确是在我们个人意识知觉门槛之下日以继夜的工作。[65][66]

盲视 编辑

盲视的生理机制 编辑

盲视,一种特殊的视觉现象,指在完全或部分丧失意识视觉知觉的情况下,患者仍保留对光刺激的反应能力。这意味着即便是在意识上无法看见物体,患者仍然能够反应于光线或物体的存在。

在视觉系统中,枕叶的第一视觉皮质(Primary visual cortex)的作用是接收同侧视网膜的颞侧与对侧视网膜的鼻侧所传来的讯息,若受到损伤可能导致意识视觉的丧失。而第二视觉皮质(secondary visual cortex),位于第一视觉皮质之后,处理来自第一视觉皮质的更复杂视觉讯息,如形状、颜色和空间深度,为视觉处理提供更丰富的层次。

盲视的可能解释是,盲视者受损的构造是第一视觉皮质,丧失了接收视网膜讯息之功能,但其后端的第二视觉皮质并未损伤,保留了身体对这些讯息作出反应的能力,或接收到的刺激绕过受损的视觉区,透过其他无意识的视觉区处理较为基本的视觉时,患者仍可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或运动方式。

Schmid 等人 (2010) 研究指出[67],盲视患者虽然透过医学检测知道自己全然丧失视力,他们仍能在某些条件下,例如面对高对比度的视觉刺激时,辨识出外界环境中的物体形状、甚至是察觉出人脸部的各种情绪反应等,为一种先于视感意识的视觉能力,此研究认为这种刺激反应可能源自丘脑的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LGN)。重要的是,LGN在盲视中扮演的角色并非在所有类型的盲视或对所有形式的视觉刺激中都是一致的。特别是,高对比度的视觉刺激似乎是触发这种独特视觉能力的关键因素,而不是所有视觉刺激都能产生相同的效果。这提示我们,LGN的作用可能受到特定视觉刺激类型的限制,且不同的盲视患者对这些刺激的反应能力可能有所不同。

Schmid 等人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测试外侧膝状体在使用与不使用的状态作为行为反射的量度标准,以患有慢性初级视觉皮层病变的猕猴作为评估对像,发现在其外侧膝状体拥有正常的功能运作之下,高对比度的刺激点是呈现在患有慢性初级视觉皮层病变的活动区中、且其神经活动反射在纹外皮层区(Extrastriate cortical areas)或是颞叶中端(Middle temporal, MT),使颞叶上端沟(Fundus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FST)及后顶内叶区(Lateral intraparietal area, LIP)都担任了对外界刺激点定位检测的任务,使外侧膝状体在神经作用中有多于初级视觉皮层区域的知觉条件。

虽然这项研究基于猕猴的实验结果,但其对理解人类盲视现象提供了宝贵的见解。然而,必须注意的是,由于人类和猕猴在神经结构上存在差异,这些发现的直接适用性需要谨慎考虑。进一步研究应关注于验证这些机制在人类中的存在以及其对不同类型的盲视状况和视觉刺激的适用性。此外,关于盲视患者能够识别物体形状和察觉情绪的能力,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这是否完全独立于意识知觉,或者患者在某种程度上仍有最基本的视觉感觉。

将健康受试者可逆的变成盲视患者 编辑

Christensen 等人 (2008) 研究[68]发现,在临床上实验上盲视患者可以拥有视觉刺激、却不能意识到自己是拥有视觉感知的,若是使健康人的视觉皮质暂时失灵,亦能短暂地产生盲视效果,因为透过穿颅磁刺激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可以阻断受试者视觉皮质的运作,使其丧失了对视觉感知的察觉,但仍能接受到外界的视觉刺激,因为受试者的视网膜完好无缺,故仍能接收到来自于外界的动点刺激,正如盲视者一般。

经过穿颅磁刺激的受试者进行了 200 次的测量,在测量中有三个显示灯按钮,当中 200 次的测量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按钮都有开灯,且受试者每次都有按到;其中 80 次的测量中,会出现多于一个(中间按钮)的显示灯(左边或右边的按钮)开启,受试者也会尝试作出修正动作;这表示:若果接受穿颅磁刺激的受试者与盲视者的视觉行动模式类似,则前者如同后者般可以准确地同时察觉出两个显示灯,而且是发生在视感上不能自行识辨外界刺激的时候。

猴子海伦 编辑

1965 年,英国心理学家怀斯克朗(Laurance Weiskrantz)以手术切除了猴子枕叶中的“初始视觉皮质”(Primary visual cortex),手术之后的第一年和第两年,海伦的确因此失明,没有明显迹象显示它看得见东西。但是两年后,实验室中的一位研究生韩佛瑞(Nicholas Humphreys)却发现,当海伦的视野中出现会移动的事物时,它的视线似乎会朝向该物体,有时还会试着伸手去抓。有鉴于此,韩佛瑞开始对海伦进行研究,并展开了长达 7 年的训练计划。训练过后,海伦最后可以在布满障碍物的室内移动自如并捡起食物。一般不知情的旁观者看到海伦的行为,根本不知道它其实是没有初始视觉皮质的皮质盲!(相关YouTube影片:Helen "A blind monkey who sees everything". Longer version.)

生理周期与日夜节律 编辑

一般而言,昼夜节律(Circadian clock)(又称为生理时钟)一种周期性的节律,自动调节许多身体功能,不需要有意识的控制。但人体的内部昼夜节律约为 24.2 小时,比正常一天时间稍长,因此每天需要透过阳光以及社交行为去校正,稍微提前一些时间与 24 小时制同步。借由眼睛视网膜的黑视蛋白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接收日夜周期,再经由视网膜-下视丘路径(RHT)传送讯息到视交叉上核(SCN),再到达下丘脑室旁核(PVH)并穿过脊髓的中间外侧细胞住,再传到脊髓交感神经链的上颈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传送至松果体(Pineal gland),释放褪黑激素(melatonin)调节生理周期。

哺乳类与非哺乳类的调节机制 编辑

日夜周期即是感光细胞对外在环境的感知,生物体内其实本来就存在一个生理时钟,例如:人的生理时钟约 24.3 小时,小鼠则为 23.7 小时,在接受外在环境的日夜周期后,身体必需调整其体内的生理时钟以适应外在日夜周期,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会调控生理时钟以对应日夜周期。

  1. 非哺乳动物的脑中有黑素细胞(Melanophore)构造,在经过交感神经刺激后会分泌黑色素(Melanin),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其功能不只是调控生理时钟(Circadian clock),亦对生殖、毛色有关,例如:叙利亚仓鼠(学名:Mesocricetus auratus)会受各个季节中不同的日夜周期调控,产生生殖周期的不同,甚至是睾丸的大小。
  2. 哺乳动物的途径则是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表现视黑素(Melanopsin),接受蓝光刺激后投射至两边的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注意,SCN 分两边原本可能会造成两个生理时钟,意即一个 SCN 代表一个生理时钟,然而因为神经投射的回路让两边的 SCN 的生理时钟同步化,因此不会造成两个生理时钟互相扰乱。

以下对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行探讨。

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编辑

眼睛的视网膜(retina)上除了视杆细胞(rod cell)视锥细胞(cone cell),还有一种特殊的感光细胞名为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ipRGCs),其光谱敏感度(spectral sensitivity)位于 470~480nm 区段。此种细胞的角色为“校长兼撞钟”,除了感知外界蓝光,亦维持原神经节细胞(ganglion cell)传讯功能。除了本身的感光能力,因为还要增加神经节细胞(Ganglion cell)的功能,其传讯的感光输入与讯息输出能力与一般的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不同,经研究其 firing rate/log 光度发现:不同于其他的神经细胞对于外在刺激增加多为成 S 型曲线增加(最后会趋缓),iPRGC 则为直线增加,这个就和其身兼数职有关系。因此,iPRGC 其实亦会对其他波段光度产生反应。

  • iPRGC 对‘生理’的影响
    其实光线刺激不只是让我们形成视觉而已,首先,在前面提到过的生理时钟调控这个功能中,实验中以 aDTA 这个毒素剔除视黑素(melanopsin),实验分为 wild type(WT)与剔除组:wild type 在有日夜周期下,夜行性的老鼠在每天的相同时间都会产生较多活动。然而若让整天都没有光照,因为小鼠的生理时钟为 23.7 小时,小鼠活动时间会提前;而对于剔除组而言,无论是否具日夜周期,小鼠活动时间都会提前,意即,此实验确立视黑素(Melanopsin)对日夜周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 iPRGC 对‘代谢’的影响
    一般可能认为熬夜与代谢有相关的影响,但其主要机制却不甚明确,本实验在此做了 iPRGC 与代谢作用的探讨,实验结果发现:
  1. 晚上照光的小鼠,其换肉率(每公斤饲料增长体重的比例)比晚上没照光的小鼠多 20~30%。
  2. 晚上照光的小鼠出现血糖控制能力、胰岛素耐受性(insulin resistance)降低的糖尿病前兆。对此两点,剔除组都没有这些问题,意即在无感受蓝光的受气的情况下,小鼠不会出现糖尿病前兆,所以进阶得知蓝光可能会让生物增胖。
  3. 在 wild type 小鼠中发现其肠道菌的菌种(strain)亦具日夜周期的振动(osscillation),早上活化的菌种与晚上活化的菌种不同,研究时利用小鼠粪便捣碎后分析其中菌种的比例,发现与小鼠的生理周期有高度相关性,所以,实验导向两个方向,一个是 iPRGC 受光线造成影响,另一个是小鼠本身内身性生理时钟造成的影响,实验设计是同样利用 aDTA 这个毒素剔除视黑素(melanopsin),看是大总管 iPRGC 影响了肠道菌的菌种(strain)的振动(oscillation),还是局部肠道的生理周期造成肠道菌的菌种的振动,最后发现结果是前者,因为在剔除组中,肠道菌的周期性也跟着混乱,所以此结果与 iPRGC 有关。
  • iPRGC 对‘认知’的影响
    另外这个实验亦参与认知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实验设计使公鼠与母鼠共处于一笼,一般情况下公鼠会与母鼠互动,甚至求偶,于是实验设计使公鼠照蓝光,看其是否影响公鼠与母鼠的社交行为,结果发现:照光处理的公鼠在进入新环境与异性同处一室时两者互动次数较少,甚至完全不互动。经过研究其机制后,发现照光会影响下视丘(Hypothalamus)的视上核(supraoptic nucleus(SON))释放催产素(oxytocin),因此影响到情绪,而在研究中,iPRGC 剔除组和黑暗不照光处理组都有互动,而前者互动更多于后者,所以,蓝光对于小鼠的社交行为有甚大的影响。

补充:研究意识与神经的关联 编辑

每天早上起床后,意识经验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我们,直到晚上入睡无梦时,意识经验才会消失。“意识”这个现象,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熟悉,因为意识经验每日每夜都会这样不断地再现和消失。但是,对于意识的本质,我们却始终摸不着头绪。人为什么有意识它是如何产生的?意识的本质又是什么?数千年来,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都想解开意识之谜。例如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儿就主张,意识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可以透过脑中的松果体和大脑产生互动。不过,这种心物二元论的支持者已经越来越少。大部分的现代神经科学家都认为意识是大脑活动的产物,基于这样的假设,科学家便试图在脑中寻找意识的神经关联。有哪些科学方法可以用来寻找意识的神经关联呢? 3 个关于意识的主要科学研究方向分别是:失去意识后的大脑变化、意识内容变化时的大脑反应、大脑如何处理无意识的资讯。
  • 失去意识后的大脑变化:
最直接的意识研究方法就是观察“失去意识”后的大脑变化,例如入睡后、全身麻醉后,或植物人的大脑变化。目前许 多研究都指出,意识有无的关键似乎是视丘与大脑皮质之间的连结。当视丘与大脑皮质间的连结正常时,就会有完好的意识状态,但是这个连结受损或强度下降时,意识状态就会异常甚至消失。
透过脑造影技术读取视丘和大脑皮质之间的连结强度,科学家已经可以大致判 断一个人的意识状态是否正常。在最近的研究中,科学家还发展出另一套更为客观的方法,探测无法行动或说话的人(例如植物人)的意识状态。比方说,科学家可 以请全身无法动弹的植物人想像自己在“打网球”或“观赏风景”,然后看看对应的脑区是否有活动,如果仍有活动,就表示该植物人虽然身体不能动,却可能仍有意识 可以听懂并执行指令。这项方法目前已找到了一些大脑仍有反应的植物人,显示他们可能仍有意识。
  • 意识内容变化时的大脑反应:
第二个研究方向是探索意识内容变 化时的大脑反应。我们每天醒著的时候,意识经验的内容总是随着环境变动而不断变化。例如当眼前的事物改变时,视觉意识经验就会跟着改变,当音波变化时,听觉意识经验也会跟着改变。那么,有没有办法找到意识内容变化时的神经反应呢?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受试者放在脑造影的机器中,看看意识内容变化时大脑有何改变。为了控制外在环境等混淆变因,科学家经常使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刺激方式让受试者观看:双稳态错觉。在观看双稳态错觉时,我们的意识经验会在两种不同的状态中转换,例如,在图中可能会看到两张脸或一个花瓶,而且每隔数秒意识经验就会转换一次。利用这种特殊的视觉刺激,科学家可以在刺激完全不变的状态下,透过脑造影观察意识经验内容变动时的大脑反应。
  • 大脑如何处理无意识的资讯:
第三种方式是探索大脑如何处理无意识的资讯。数十年来,心理学家一直透过许多不同的“屏蔽”方法,把资讯以无意识的方式呈现给受试者,并测量这些无意识资讯如何影响受试者的大脑活动和行为。例如可以快速地呈现一张图片或文字,并在该图片或文字的前后都加上噪声,如此一来,受试者就会看不到该图片或文字。透过这方式,许多实验都发现即使受试者对这些资讯没有意识经验,他们的大脑仍然会出现一些无意识反应,并且可以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跨文化研究 编辑

中文版睡眠失功能信念及态度量表之信、效度探讨 编辑

  • 研究目的:国外研究对于失眠患者相关信念之探讨,最常使用的量表是“睡眠失功能信念及态度量表”(Dysfunction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Sleep, DBAS),此研究参考政大睡眠研究室翻译的中文版 DBAS,探讨中文版的繁式(DBAS)与简式(DBAS-16)睡眠失功能信念及态度量表之信、效度,与国外研究结果有无差异,以提供国内研究者及临床工作者使用参考。
  • 结果:DBAS 与 DBAS-16 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然而,DBAS 五个分量表间的内部一致性差异颇大,且在因素结构上,DBAS-16 之适切性优于 DBAS。研究结果显示 DBAS-16 不但可反应失眠患者对于睡眠相关的信念,且在各测量指标上皆具有良好的特性,因此,中文版 DBAS-16 在临床及研究使用上是一份具有价值的量表。

潜意识思考及意识思考对困难问题决策之影响 编辑

  • 研究目的:以评估手机喜好度的实验,试图验证潜意识思考理论的主张:在复杂且困难的作业中,潜意识思考所做的决策会优于意识思考。
  • 结果:当讯息复杂度提高,潜意识思考会优于意识思考之决策表现,不过比较前人研究可发现,难易度的界定应以参与者之能力为考量之依据。
  • 讨论:如能够运用到教学策略中,教育者可以思考学习材料、学生特质之间与思考方式的关系,来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

系列梦境的个案分析 编辑

童年开始的重复梦境分析之研究 编辑

张治遥等人(2008)[69]为了解童年开始的重复梦境之意义,向五位大学生九个童年开始的重复梦境。研究发现:

(1)若同一位做梦者在童年有不只一个的重复梦境时,不同重复梦境主要均反映相似的议题,彼此之间有很高的关联性。

(2)童年开始的重复梦境之意义,主要反映生命早期的创伤性经验,这个创伤性经验主要与父母的不安全依附关系或分离焦虑有关。

此外,童年开始的重复梦境约可分为二类,如果梦境持续时间较为短暂,多半在一、二年内结束,重复梦境主要是反映特定的创伤事件,较不是长期性、持续性的创伤经验;如果梦境持续时间较为长久,多半从儿童阶段持续到大学阶段,重复梦境主要是反映早期与父母长期互动下的创伤性经验与感受。

生活应用 编辑

哲学的意识心理学应用 编辑

濒死经验——人死后意识是否还存在? 编辑

濒死经验(near-death experience、NDE): 是一种人在临死前经历的主观现象,一般包含灵魂出窍、隧道经验(感觉通过狭长的黑暗,尽头有光)、回顾一生的生活、看到过世的亲人或宗教人物、感觉平和愉悦且没有疼痛等等可能无法理解的现象。此现象的发生并非绝对。一般会认为这些现象发生于接近死亡时,但很多案例并非如此。有些学者认为这类现象纯属幻觉,但也有人主张这些现象证明了意识可以独立存在于身体之外。

濒死经验的研究源起 编辑

濒死经验是指临床上因呼吸停止、心跳暂停和心电图静止等因素而被医生认定死亡之人,在幸运复活之后所描述在其生理活动停止期间的主观意识与体验活动。1965 年,雷蒙德·穆迪Raymond Moody在佛吉尼亚大学主修哲学时巧遇一名在医学院任教的精神分析学教授。这位老师总是在课堂告诉学生们他特殊的经历:他曾经死了两次,中间间隔十多分钟,且在他假死的时记忆仍历历在目,并没有因为丧失意识而失去任何感觉。而在穆迪成为哲学博士并开始授课之后,便听闻许多学生与学校教授们讲述他们个人、周遭亲友有关濒临死亡而昏厥时产生的经验,且这些主观的经验描述皆有许多相似点。紧接着在取得医学心理学博士的学位之后,穆迪就开始对濒死经验进行广泛的非正式研究,同时主持多场有关濒死经验的公开演讲以及研讨会。在透过多次的讲座和会议中,都有更多的听众来和他讨论自己有关濒死的经历,其中更不乏众多有濒死经验之病人。最后,穆迪博士归纳了 150 多例濒死经历,并出版了死亡回忆(英语:Life after life)一书。尽管科学上并无法认定本书与濒死经验的真假,但此后濒死经验与死后世界相关论证仍被视为一种假说,证明人在死后,负责意识活动的“灵魂”依旧能独立于身体而存在,死亡只是灵魂与肉体分离的展现。

濒死经验的统计与研究 编辑
  • 盖洛普调查

濒死经验可能比你我想像的更常发生。盖洛普民意测验以全美的样本为代表,有 15% 的人报告自己曾经历过濒死状态,其中约 1/3(大概八百万人)表示有伴随濒死的神秘体验。

请注意,此调查只能做为参考使用,因为盖洛普调查有缺乏透明度的问题,不宜过度依赖其所作出的调查结果[70]

  • 帕尼亚调查

英国科学家山姆.帕尼亚(Sam Parnia)一直从事著濒死经验的研究,他曾研究了六十三名被确诊为临床死亡而后又活过来的心脏病人。他们在活过来的一周内接受了研究小组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五十六人说自己完全不记得昏迷时的状态,但有七人称自己有记忆。这七人中的四人属于濒死状态,当时医生已经宣布他们脑死了。

这四人报告说,自己当时有清醒的意识,能够记忆、思考、推理,还能四处游荡,和别人交流。他们还说,当时感到安详、快乐和舒坦。有人表示,自己感到时间变快了、意识更敏锐了,对身体却失去了感觉;有人看到了明亮的光,进入了另外的世界并和死去的亲人交流。一名病人甚至宣称自己当时跟一个神秘的生物体进行了亲密的接触。有些受帕尼亚调查的濒死经验者表示会看到一个长长的隧道,尽头是刺眼的阳光,走过去似乎就是另一个世界。

(请注意,此调查存在一些争议(问题),包括:
1.样本量太少:帕尼亚调查涉及的被调查者数量较少,难以将结果推广到大部分的人身上或做出普遍性的结论。
2.个体认知偏差:濒死期间,被调查者可能会受到死前意识状态的影响,因此其对于濒死期间的描述会受到主观影响,造成个体认知上的偏差。例如,记忆的变形、梦境的体验可能影响被调查者对濒死期间的描述。
3.无法验证濒死体验的真伪:濒死体验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且难以通过客观的方法进行验证或记录。因此,濒死体验难以被科学方法确切地验证其真实性。
总的来说,帕尼亚调查的样本量过少,且结果会受到个体认知偏差影响,更无法验证濒死体验的真伪。因此,此调查只能做为参考使用,不宜将结果过度类推。)

  • 濒死与脑波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附属医院加护病房医生朝拉表示,为了得知开给病人的止痛药是否有效,他监测了七名病重病人的脑波。病人死亡前一小时,原本微弱的脑波会有一段时间特别活跃。时间长短不一,三十秒到三分钟都有。朝拉认为这种现象是因血流减少、氧气量降低,所以脑中电波在死亡前最后一搏。这股电波像瀑布一样,从脑子的一个点发出,洒向不同的区域,会让濒死的人看到清楚的景象并有所感觉。而濒临死亡后又活过来的人,会这种感觉,这也就是所谓的濒死经验。

  • 濒死的阶段
  1. 脑波混乱期:若濒死者从此阶段存活,可能有一生回顾与负面的濒死经验。
  2. 脑波微弱期:若从此阶段存活,可能没有任何记忆,大多数濒死存活者属于此类。
  3. 脑波激增期:大脑大量分泌神经传递素,释放出无数影像和感觉信息,造成正面的濒死经验。
  4. 脑波停止期:进入此阶段即确定死亡。

具体的生理状态也可分为以下阶段:

  1. 意识改变
  2. 幻觉与躁动
  3. 出现喉咙呼噜声或呼吸型态改变
  4. 进食量下降及吞咽困难
  5. 尿液减少或排尿困难
  6. 末稍循环变差及血压下降
  7. 疼痛加剧或减缓
濒死与意识 编辑

有关濒死经验引发出一个基本的“心灵―身体”问题:心灵(心灵与意识有时被当作是同义词,但一般来说,意识是心灵的核心意义或必要条件)是非物质的吗?是否可以脱离身体而独立自存?

假如你证实了当脑部停止时,意识仍然继续存在,那么意识极可能是独立的存在。——帕尼亚医生

不相信意识可以独立存在的人,会试图说服人们濒死经验不过是大脑最后放电的现象,或者说与幻觉的体验非常相似;而相信身体与心灵是两种不同实体的二元论者,主张濒死经验可以作为灵魂不朽的证据。

前者的观点较符合唯物主义,而后者的观点符合唯心主义。另外还有一派人秉持二元论,相信心灵与身体是互相影响着,是为心身二分法的拥护者。

  • 唯物主义(Materialism):主张物质形式与过程才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且相信所有的实体及现象都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至于意识的部分,则是人脑中的生理反应,意即物质决定了意识的存在。
  • 唯心主义(Idealism):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与看法。唯心主义相对于唯物论,主张物质是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 心身二分法(Mind-body dichotomy):是一种认为精神现象某种程度上独立于身体的观念。西方著名哲学家笛卡尔,透过二元论的出发点,使心身二分法为众人所关注。

但心灵(mind)如何与肉体(body),甚至世界互相影响,目前仍然没有可信的解释。

濒死经验的例子

乔治·里奇(George Ritchie)基于自己的经历在 1978 年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回到明天”(Return to Tomorrow)。

二战期间,里奇因为感染肺炎,从前线被送到弗吉尼亚州一家陆军医院,在那里被宣告死亡。他回想当时意识离开他的身体,在城里飘来荡去。这时,他遇到一个奇怪的生命,将他带向另一维度(时空)。就像但丁《神曲》中描述的那样,这个神秘的生命向他展示了人和灵魂挣扎其中的各种境地。一个场景是酒吧中颓废的人们疯狂地抽烟喝酒。里奇往前行,场面变得越加可怕。其中一个场景是在一片荒地上,愤怒的巨人们在彼此厮打。里奇写道:“比噬咬和猛踢更可怕的是,是许多人狂热地虐待对方,我从来没有想像过的变态正在身边随处上演。”

相关例子 编辑

观落阴(Necromancy)是一种超自然现象,源自于道教法术,意指活着的人灵魂跟随作法者的指引,进行出体,到阴曹地府旅游。一般观落阴的人,除了希望见到已往生的亲人外,就是为了观元辰宫。元辰宫(或称生命花园)普遍被民间信仰认为其摆设与自身的运势有关,有些人观元辰宫是为了观其运气或花钱改运,有些人对元辰宫的说法为潜意识的投射,然而解读结果仍会受到主观意识的诠释而有所差异。但观落阴的真实性目前尚未能证明,也有催眠师认为,观落阴乃是催眠现象的一种。

右颞顶联合区(Angular gyrus)与灵魂出窍的关系 2002 年一位患有癫痫的中年妇人,进行脑部手术。当医疗人员对妇人的右颞顶联合区进行刺激时,这位妇女声称,她感到自己飘出了体外,正俯看着自己。后来研究发现,颞顶联合区负责处理视觉与触觉讯号、从内耳发来的平衡和空间资讯,以及关节、肌腱、肌肉传递的感觉讯号。它将这些资讯统整起来,让人感觉到身体的存在,以及自身与周遭环境间的相对位置。

研究人员因此推测,颞顶联合区功能紊乱与灵魂出窍体验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后续为了研究灵魂出窍,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甚至展开了一项名为“自体转换”的实验。包含此实验,其他临床案例均也指出颞顶联合区功能紊乱,正是灵魂出窍体验的核心所在。

美国心理学家汇整出最多人经历的 10 种濒死经验:

  1. 听到自己的死讯
  2. 灵魂出窍
  3. 感觉平静、温暖与愉悦
  4. 说话无人听见,感到无助
  5. 时间静止,却听到奇怪的声音
  6. 进入黑洞或隧道
  7. 出现陪伴指引的人
  8. 看见具有人性的光亮
  9. 感官变得异常灵敏、看到快转的人生
  10. 碰到边界阻隔,重回身体

死藤水

死藤水(ayhuasca)源自于亚马逊流域当地部落,一般会被广泛认知为南美洲部分地区的萨满于通灵仪式会使用的工具,但只有极少数的状况下萨满会使用死藤水来达到特殊的目的,因为即使是植物熬煮的,频繁大量使用亦会导致中毒。主要使用死藤水的部落依照人类学家麦克哈纳统计不到5%,多分布在南美洲,因为其他区域没有这种植物。目前主流的死藤水是分别由 Psychotria viridis 的叶子以及 Banisteriopsis caapi 此种藤类植物的藤蔓所熬煮而成。二甲基色胺(DMT)与人体内的血清素结构类似,但因为人体内的消化酶会抑制二甲基色胺的功能运作(身体有专门分解DMT的消化酵素),让其被吸收进而进入血液。因此需要 Banisteriopsis caapi 此种藤类植物的特性,具有解除人体内的消化酶功能,让二甲基色胺能够实际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发挥作用。

其经由科学方式验证出的有效化学成分为二甲基色胺(DMT)。由于此化合物具有致幻剂的作用,且其他具有致幻剂功能的多半被制作为毒品,因此DMT在大部分的国家被归类为一或者二级毒品,使用、销售DMT本身是违法的。死藤水本身为药草汤的呈现,且制作方式多元,虽然DMT是违法的,但其材料本身并没有被禁止,因为全世界都有类似功能的植物。目前完全合法使用的国家有:巴西、秘鲁、墨西哥、哥斯达黎加以及意大利,当地的公司跟研究团体可以合法的制作、销售、跟使用,甚至有专门提供死藤水的休闲胜地。 饮用死藤水通常会带来晕眩、虚幻等现象,剂量过高者可能致死,因此不建议在没有专业人士陪伴下自行进行仪式。

中观与唯识 编辑

  • 中观学派

中观学派中的藏传佛教认为人是意识体与肉体的结合,意识体与肉体的运作则是透过“气场”作为界面。因此,藏传佛教认为人的心识运作有以下三个层次:

  1. 生理层次:人平常可察觉的“意识反应”都是由大脑所主导,属于生理层次
  2. 气动层次:其意识运作为一种假说
  3. 灵性层次:亦为一种假说
  • 唯识学派

唯识学者认为人的心识可分为八个类别或层级——对应感官输入的前五识:“眼识 、耳识、鼻识 、舌识 、身识”、第六识“意识”、第七识“莫那识”、轮回主体的第八识“阿赖耶识”。

唯识学所谓的“识”包含反应与记忆两个成分。前五识对应到我们五官(佛学中称为五根)与外界的互动后所产生的感知或觉知,以“眼识”为例,它负责我们视觉上的辨识功能,包括提取记忆与比对两项工作,因此负责“眼识”的系统就包括记忆装置与处理装置。以辨认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为例,大脑中须储存这位同学多年前的影像,同时也必须评估当前影像与多年前影像间的相似度;至于认出这位老同学所触动的心情意义则不是眼识处理的范围,而是由第六识产生的。

第六识在唯识学中又称为“意识”,负责综合评估与决策,同时引导前五识的运作,因此佛经上说:“意为五根所依止”。第六识共产生 51 种心理作用,而《唯识三十颂》提到,我们的第六识在下列几种状况下会停止运作:无梦睡眠、昏迷、入“无想定”、入“灭尽定”。梦睡眠在佛经上则以“梦中独头意识”的状态称之,表示这时第六识仍然持续在运作当中。

第七识“莫那识”最重要的作用则是产生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有关莫那识的提出则是因为当初唯识学者为了解决睡眠或昏厥中第六识停止运作的问题;由于“莫那识” 的持续运作,我们不会将昨天的我与今天的我看成不同的人。“阿赖耶识(第八识)”的立论基础则是区别陷入昏迷的状态与已经过世的状态。因为“阿赖耶识”的很大的作用之一是解释了“根身持有者”,说明当“阿赖耶识 ”持续与肉体结合时,生命就会延续下去。相反的,当“阿赖耶识 ”离开肉体时,生命就终止。

除此之外,唯识学派还提倡“阿赖耶识”是永久记忆区之说法,储存过去累加的记忆与习性,也是轮回的记忆留存基础。然而,人无法感受到“阿赖耶识”中所储存的记忆之存在起因于阿赖耶识的记忆属于深层的潜意识层,使得人们平常无法察觉。唯识学者认为,阿赖耶识中储存了各式各样个体与外界互动后产生的习性。随着习性的生成、成长、与消灭,阿赖耶识的内容也不断在改变,储存在“阿赖耶识”中的习性在轮回转世时会延续下去,而习性的好坏则会干涉到转世的结果。

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心理学应用:吸引力法则(Law of Attraction) 编辑

吸引力法源自于脑波频率的发现,可以简单定义为“关注着什么,就会吸引什么”,即认为可借由正面或负面的想法,进而得到正面或负面的结果。从本章节可知,脑波依据不同的频率高低可大致可分为 beta、alpha、theta、delta 波,而日常生活中由脑电波图(Electroencephalogram)记录出的脑波则均为这几种不同频率波形的叠加。吸引力法则以频率为基础,即人类思考时大脑会发出不同频率的电波,人的各种思想具有不同的频率,推论宇宙万物都具备特定的频率。举例来说,两个具有相似心态的人会彼此吸引。因此,这就类似“同性相吸”的概念,意即透过思想也能吸引具有相同性质、频率的事物。心理学研究领域当中不乏有关意志力的研究,而根据佛洛依德的理论,我们在强迫自己做出艰难决定(如抵抗欲望等)的自我控制行为之后,意志力(willpower)将会因资源耗尽而逐渐衰弱,这时吸引力法则正好可以扮演提升意志力的角色,使自己对事情的信念、行为与情绪的积极交互作用而达到成果。

应该留意的是,吸引力法则强调人的内在思维和情感能够影响外部现实,以致于立论上可能不当地忽视外部因素的周边条件与作用。例如:政治社会结构、经济文化条件等外部的环境因素,亦会对个人的生活历程与经验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吸引力法则本身尚缺乏充分之科学实证,也未必能够通过严谨的心理学实验进行正面的检证或者取得量化数据。

潜意识的运用 编辑

刻意不用“意识脑”、“理性脑”思考,运用分析直觉、感觉来了解潜意识想法,接着我们可以用运用一些方法和技巧,把我们所想要的结果“重新改写到”潜意识。

神经语言程式学 编辑

神经语言程式学(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NLP)是一套综合心理学、神经学、语言学与人类感知,而组合的心灵与行为疗愈的技术。创始人在传统的心理学上综合了临床沟通、催眠、家庭治疗、完形治疗四个心理学派,用于心理治疗的语言模式、心理策略等,加上独创的理念,整理出 NLP 的理论架构,并多年反复施用于临床上。现代也被用在个人成长突破、团队绩效带领等商业应用上。其中NLP的N、L、P分别代表:

  1. Neuro:我们的神经系统,透过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及潜意识来接收外界资讯,并于神经系统内转化成有用资讯。
  2. Linguistic:我们和自己,或是和他人所用的语言及非语言沟通。
  3. Programming:我们的惯性行为、策略及思想模式。

NLP 神经语言程式学有 12 个最基本的“假设前提”:

  1. 每个人都不一样(No two persons are the same)
  2.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One person cannot change another person)
  3. 有效用比有道理更实际
  4. 只有由感官所构成的世界,并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The map is not territory)
  5. 对方的反应是沟通的目的和结果(The meaning of communication is the response one gets)
  6. 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Repeating the same behavior will repeat the same result)
  7. 凡事最少要有三种解决方法(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solutions to every situation)
  8. 每一个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Every one chooses the best behavior at the moment)
  9. 每一个人都具有使自己快乐成功的资源、条件(Every one already possesses all the resources needed)
  10. 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是影响大局的最大因素(In every system, the most flexible person has the control)
  11. 凡事没有失败,只有回应信息(There is no failure, only feedback)
  12. 动机和情绪都没有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Intentions and emotions are never wrong, only the behavior has not been effective)

NLP 提供系统化的语言工具包括:

  1. 检定语言模式(Meta Model)
  2. 巧妙回应话术(Sleight of mouth)
  3. 米尔顿语言模式(Milton Model)
  4. 换框法(Reframing)
  5. 正面词语(Positive Wordings)

心理投射教练技术 编辑

原理是利用心理学潜意识图像卡结合引导式的提问,可以连结到更多感性、直觉面,并快速的反应出深层想法。

  • 潜意识图像卡(TheDeef cards):也称作潜意识投射卡,由 88 张图卡加上 88 张字卡组成,总共是 176 张卡片,它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直觉联想工具,跟塔罗牌不一样,它没有官方的解释,任何参与者都可以自由决定她/他手中牌卡的意义。
  • 教练(Coach):起源于七十年代初的美国,是从日常生活和对话、心理学及教育学等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兴的、有效的管理技术,能使被教练者洞察自我,发挥个人的潜能。
  • 直感教练:是基于潜意识投射卡的快速切入、高弹性、视觉联想能力,融合教练精神与人本心理,加上高度觉察力、脑科学、NLP 沟通与心锚设定、左右脑整合及催眠话术,而产生的一套教练系统。

须注意的是,支持此技术之心理学实验与研究多带有一定主观成分,其效果可供参考却不必然人人适用。

绘画疗愈 编辑

艺术或创作是一个可以通往自性(Self)的途径,其中包含了很多大脑无法理解的情感、智慧、资源。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因为感到完整与达到更深的觉察,以及触及到蕴含在自性中的内在资源,带来深沉的疗愈与平静。透过艺术的方式,能用非语言、非组织化的方式探索,也就是能更深入的启发右脑思维,得到创造力和赋能的效果。常见的绘画疗愈,例如填色画(如前几年爆红的填色书“秘密花园”)、禅绕画、曼陀罗,或是随意涂鸦等。

禅绕画(Zentangle)

由美国一对艺术家夫妇 Rick Roberts 和 Maria Thomas 创立而成的绘图舒压方式。禅绕画由最简单的点、线、面重复出现,组合成各款抽象的图案与形状。在绘画过程中“不用橡皮擦、不需要刻意设计”,随着当下的心情跟着感觉画下去,全神贯注将专注聚焦在图案上,继而释放日常生活的焦虑与压力。禅绕画也是一种“不评价”,就像我们的人生不能重来一样,得想办法把画错的、走错的路,用弥补去圆融;而那些不能圆融的,也只能坦然接纳。

曼陀罗(Mandala,梵文)

意指圆圈、圆形图案。首先,先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形,并在圆形上划一个十字,以标示此为“上方”;接着便随心在圆圈内画出脑海里浮现的图案,想画什么,就画什么。透过绘画曼陀罗,可以帮助了解自己的内心,解决某些生命的问题。另外,一些性格比较内敛、不擅辞令,或不想开口说话的人,也适合透过绘画曼陀罗抒发情绪和感想。


意识心理学在纾压方面之应用

压力的产生通常是人在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因为外界的知识、规范、意识价值与自我不同而产生的一种冲突。对人类而言,适度、短期的压力可激发潜能并提高工作效率,然而,过度的压力则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甚至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另外,压力并不只限于精神和心理方面,也常常会反应在行为表现上。由于人对压力容易“念念不忘”并产生负面情绪,所以人们通常会试图找方法来放松身心,称之为“纾压”。

将意识心理学应用于纾压方面有以下几种方法。

注意力转移法 编辑

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相当多元,这些方法主要透过人类的五觉,将人们的意识或注意力从特定的情境中抽离或转移,让人脱离累积压力的环境,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常用的方法包括运动、旅行、游戏、音乐、冥想等。

注意力转移法大致可分为三类:

  1. 目标转移法:分散目前的注意力,使心情能够及时得到缓解和放松,借此回复到最佳的工作状态及效率。
  2. 心理暗示法:心理暗示是一种现象,有积极和消极暗示两种。遇到心情烦躁不愉快时,应该采用积极的暗示方法,也就是用正向的信念打败负面的情绪。也可以回忆从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美好事物,借此缓解压力造成的心情烦躁。
  3. 思想交流法:找一位愿意倾听内心感受的亲朋好友,将不愉快的情绪与人诉说,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藉以纾解不愉快或烦躁的情绪。

“纾压”还是“纾情” 编辑

许多心理韧性训练、或正向心理学的书籍,提供一个特别的思考模式:他们透过找寻压力的源头,减轻一定程度的压力。

例如:压力的累积可能是时间管理不好所导致的,因此可透过学习更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可减轻压力。

这个例子是在可以改变的环境中,可透过自己改善环境以减轻压力。然而无法以自身能力来改变环境的例子很多,因此书中也建议可以转换既有处理压力的方式,或换个角度思考,让心境比较正面。

而所谓纾压,实际上应是纾解负面情绪。压力会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但实际上让人们感到不舒服的是负面情绪。压力导因于与自己想像中有差异,且是不好的差异的外界环境。但大多数的时候人很难左右自己的环境。因此转换处理压力的方式以及角度,才能好好的梳理情绪。

芳香疗法(Aromatherapy) 编辑

除了常见的保持运动、规律作息、度假等帮助和缓情绪的方式外,近年来,借由“芳香疗法”协助压力管理的方法也逐渐受到重视。其渊源可追溯至埃及、印度、中国、希腊和罗马等古文明,近代盛行于欧洲。

谓“芳香疗法”是以涂抹按摩、嗅闻等方式,让身体吸收从芳香植物中所萃取出的精油分子,这些分子据称可以触动嗅觉区、边缘系统等脑区,进而引发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产生放松、安定或愉悦的感觉。

芳香疗法的应用

嗅觉吸收法 经由呼吸道吸收是人体吸收最常见、也最容易的方式。而他的施行方法可以是熏香式、热水蒸气式、手帕(卫生纸)式、手掌摩擦式、喷雾式等。

经皮肤吸收 精油分子因为分子极小,有很强的渗透力,透过皮肤能迅速的吸引,并深入皮肤组织到达血液、淋巴等循环系统。可透过按摩,沐浴,泡澡等方式实行。

口服吸收 经由植物油、牛奶、蜂蜜等媒介稀释后的精油可以口服。其品种和剂量应先咨询专业芳香疗法治疗师而定,不可随意擅自服用以免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后果。

英系芳香疗法着重于保健保养,不赞成口服精油。而德法系芳香疗法与医疗体系紧密相连,所以有很多口服精油的临床案例可参考。精油是否需要口服并非一家之说,而是要视情况而定。

虽然精油分子对于神经系统的实质影响目前没有学术证据支持,但是在 2017 年发表于循证补充替代医学(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期刊上的研究报告显示,薰衣草精油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重症病患的焦虑程度及提升睡眠品质。许多类似的实验也都指出,受试者在嗅闻不同精油之后,情绪、压力甚至血压都会有所变化。由此可知,了解精油分子对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机制,可能对于了解情绪、压力以及意识产生有所帮助。

纾压呼吸法 编辑

呼吸随时随地在发生,却是少数我们可以透过“意识”控制,反向影响中枢神经的窗口。健康的呼吸法,能够稳定我们的神经系统、缓解压力、感觉放松、增加活力、提升情绪。在心理治疗中,个案进行呼吸练习后,经常能在短时间缓解焦虑、提升舒适感受。可分为缓慢呼吸法 (Slow Breathing)以及共振呼吸法 (Resonant Breathing)
研究显示,以共振节奏进行呼吸,可让心脏有活力,也能刺激大脑释放血清素、脑内啡、多巴胺等“正向感觉”神经传导素。
每个人所属的共振呼吸频率都不同,得由具备此专长的心理师来评估,才有办法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共振呼吸频率,有的人是每分钟 6 下呼吸,有的人是每分钟 5.5 下呼吸。看似简单的共振呼吸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一般人的呼吸频率是每分钟 12 下以上,若是自律神经失调或者焦虑的人,呼吸频率又会更高,要一下降低呼吸频率但又不会造成不舒服的感觉,若没有心理师的指导,是不可能做到的。在训练上可分为几个阶段,通常是由浅入深,缺少任一阶段的练习,都难以达到共振呼吸:

  1. 学习正确、缓慢且规律的横隔膜呼吸
  2. 训练心肺同步
  3. 评估共振呼吸的频率
  4. 练习共振呼吸并觉察身心反应
  5. 内心平静、自律神经平衡

共振呼吸需要搭配生理回馈才能得到最大的疗效,学术上称做心跳变异生理回馈。这种训练会有许多好处,除了可让内心感到非常平静及帮助我们维持自律神经的平衡外,后来研究更发现共振呼吸会增加大脑前额叶及杏仁核的血流,有助于大脑执行功能的改善,对于记忆力、注意力、情绪觉察均有很大的帮助。强烈建议在有具备此专长的心理师指导下练习,以免因错误的呼吸方式反而造成身心更大的不适。

意识控制 编辑

控制人类意识 编辑

是否可以透过人工手法操控人类的意识一直是意识心理学中热门研究类别之一,人们对此的好奇心也展现于生活之中。例如许多电影会以意识控制为题材,电影“全面启动”中,主角的最终任务是要试图进入目标人物的深层梦境中,在透过更改对方的潜意识进一步影响到此人清醒时的意识。而以下是近年有关意识控制的实验之一。

控制意识的魔术?The Phantom Vanish Magic Trick[71] 编辑

在 2016 年七月的《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中,一群大多来自牛津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意识控制的魔术 。

从魔术技巧中汲取灵感,开发了一个实验范式来研究魔术师的误导技术是否可以用来诱导对“幻影”物体的误解。虽然之前调查魔术技巧的实验侧重于创建关于场景中物体运动的错误假设,但实验调查了创建关于场景中物体存在的错误假设。参与者观看了一系列无声影片,这些影片描绘了魔术师使用单个物体进行表演。在每个影片之后,参与者被要求写下影片中事件的描述。在最后的影片中,参与者观看了幻影消失魔术,这是为这个实验开发的一种新颖的魔术,魔术师模仿呈现物体然后让它神奇地消失的动作。在最后的影片中没有出现任何物体。无声影片排除了使用虚假口头建议的可能性,并且参与者不会被问到有关物体的引导性问题。尽管如此,32% 的参与者报告对不存在的物体有视觉印象。这些发现支持了一种推理的感知模型,其中魔术师可以操纵自上而下的期望来产生生动的幻觉体验,即使没有相应的自下而上的信息。

  • 研究方法与过程

实验中 420 位受试者看了一系列的五部静音影片(静音是为了排除引导性问题或话语干扰造成的影响)。受试者必须在看完每一个影片后,写下其看到的物品。其中,不同受试者看的影片内容相近,但物品不同,可能为硬币、海绵球、扑克牌、丝绸或蜡笔其中一系列。

例如球系列的前四个影片分别是:球变色、球消失、球放到牙齿边、球出现。第一二四部影片为魔术影片,大多受试者反应感到惊奇。第三部影片展现的是生活中不违背物理原则或人的生活中视为可能发生的现象。而每个人的第五部影片是相同的,皆为“幽灵消失魔术”。影片内容并没有上述物体的出现,魔术师仅以手势表现让物体消失的魔术过程。

对于第五部影片的受试者反应,136 位(32%)受试者表示看到了魔术师将某物体变不见了,其中 45+(11%)受试者更明确说出了看见魔术师变不见的物体为何。

  • 研究解释

心理学家表示,人类感知是由“top-down cognitive processes”(先前所有的认知、知识及期待) 和“bottom-upsensory information”(讯息中得到的感官感受) 二者所组成。

此模式适用于各种型式的感官刺激。譬如,一个人站在一排栅栏之后,人的某些部分是被栅栏挡住的,但观测者不会认为看不到的身体部分不存在栅栏后面,其脑会自动结合以前所知而将看不见的部分补足。套用在此实验中,受试者在前四个影片不断被教育真实物体会一次一次消失又出现、出现又消失的,当看到第五个影片时,会自动结合前四个影片的认知,而产生有真实物品在影片中消失了的感知。由此实验证实人类的意识是可以有技巧性地被控制的。

人类意识控制机器运作 编辑

人类能否用自己的意识来控制机器的运作,是现今高度科技化的社会中另一个热门话题。也许未来某一天,学生不需动手或出声,只要在脑袋中想着指令,电脑就会开始在电脑中的文件档案删改或新增内容。当我们在做各种不同动作时,大脑会发出不同的脑电波,这些脑电波可以用电子仪器检测到并且记录下来写成程序,将其装入智能芯片内,使用时透过芯片将脑电波再转译为电信号,就能够用意识操控机器。这种技术更被关注于医疗用途上,作为辅助肢体、感官失能者建立新型义肢,或是更加先进与贴合的感官设备(助听器、色盲辅助)等。

  • 大脑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相关技术:
    1. 脑机界面(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BCI):不用透过动作,而是直接用大脑与机器沟通的界面,为未来科技发展新趋势。原理是在人脑或动物脑与外部装置间建立起一条直接连线通路,读取脑波讯号,提取以及辨认讯号特征,然后再转换成能够控制装置的讯号。根据 2018 年最新资料,中研院已突破传统脑机界面的瓶颈(目前脑机界面受限于有线传输),开发了用蓝牙传递大脑讯号的界面,未来可望应用在医疗以及生活各层面。
    2. 经芯片(Neural Chip):将神经细胞置于硅芯片上培养,细胞树突和轴突跟硅芯片上的接点形成通路,能够留通电子讯号。若芯片运用类似突触的连接方式,电脑在讯号使用上会更加多元,实现突触式学习,是仿神经型态系统的一部分,拉近人工智能与人脑的距离。
    3. 脑波(Brainwave):研究时间较久,属于相对来说发展较成熟的技术,已应用在多方面。所谓脑电波是大脑在活动时,脑皮质细胞群之间因具有电位差,在大脑皮质细胞外产生电流。由于脑波可以穿越头骨传到头皮表面,透过电极接触收集并转换脑波讯号,有助于辨别一个人的思想,进而控制仪器,广泛运用在临床实践应用之中。
  • 现行技术与相关发展
    1. Strentrode: 2020 年,澳洲皇家墨尔本医院(Royal Melbourne Hospital)尝试将名为“Stentrode”的脑机界面技术,运用在中风患者身上。经由眼球凝视技术(eye gaze technology)与眼动仪,患者可用大脑的脉冲来控制指令,16 个感测元件就会帮助脉冲,使之在脑内的传递顺利进行,让患者可以正常进行日常生活的活动,如网络购物、传送简讯等等。
    2. Neuralink:由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Elon Musk)于 2016 年,所成立的大脑芯片新创公司。2021 年 4 月,他们发布了一部影片,在猕猴 Pager 的大脑行动皮层区域植入 2000 多个电极,以传递大脑电子讯号并提供解读,让 Pager 仅仅用大脑就可以玩电动游戏。
    3. Facebook Reality Labs:2019 年,脸书的 Reality Labs 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脑机相关研究,邀请了三位癫痫患者参与测试。他们会询问参与者共同的问题“你喜欢哪一种乐器”,请他们于脑中想像这个问题的回答,如“钢琴”、“小提琴”、“长笛”等,系统会透过感觉运动皮层的脑部信号记录下来,用来训练系统的算法。而当这样的脑波图形再次出现时,系统便可以辨识参与者的答案,将其显示到萤幕上。这项技术一开始预估的准确率只有 7~20%,但最后准确率达到了惊人的 61~76%。

机器人的自我意识 编辑

随着科学的发展及进步,需要人类亲自去完成的事逐渐减少,举例来说,面对一些危险环境的探测,亦或是一些工序繁琐、重复等工作,可以逐渐交由机器人来完成。然而机器人的行为、动作仍需由人类对其程式进行设定及架构,一但出现错误也需要人类亲自进行修复及校正。但若机器人本身具有自我意识,那么机器人将对执行任务上有更大的判断弹性,更有衍生出机器人与人类深入互动的讨论:如伴侣机器人、宠物机器人等相关需求,或是由机器人进行艺术、设计等过去被认为只有人来才能完成的创造性职位,产生许多劳力替代与伦理问题的讨论。

如果仅简单地将自我意识定义为“能分辨自己与其他机器的差异”的话,目前有些机器人也已可说是有着某种程度的自我意识。比如机器人公司 TheCorpora 早于 2012 年便在 Youtube 上发表机器人 QBO 的一系列影片。在影片中 QBO 不但能与工程师进行简单对话、辨认物体,甚至已经能透过学习认出镜子中的自己和与自身不同的机器人伙伴。

然而,目前机器运作的方法是透过算法,将资料量化后,借由机器学习建立的数据库计算或者模拟出一个结果。根据科学月刊 2018 年的内容,所谓人工智能包括:演绎、知识表示法、规划与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推理和解决问题以及机器感知等。

  1. 初阶的自动控制:即执行输入的命令,利用感测仪器判断外界情况并做出相应反应。
  2. 第二阶的探索推论、运用知识:利用算法将输入以及输出的资料产生关联,做出大量排列组合。
  3. 第三阶段的机器学习:指根据输入的资料由机器自己学习规则,大数据分析即是此相关应用。
  4. 第四阶段的深度学习:可以自行学习并且理解所有用以表示资料的特征值,又被称为“特征表达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大突破。

从机器学习的发展方向可以看到机器人在情绪感知处理方面并没有重大突破,和人类意识的运作模式也有诸多差距,因此可以推定在短期内,机器人拥有自我意识的可能性不高。

何谓“自我意识”? 编辑

在探讨下一个问题前,我们必须先界定“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1. 自我认识:主我对客我的认知和评价,意即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
  2. 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态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例如个体能体验到成功感时,就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
  3. 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己行为、思想和言语等的控制,即主我对客我的制约作用。而自我控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用。发动作用即个体发言或做出行动。而制止作用即主我根据当时的情境抑制客我的行动和言语。

另外,意识尚有几个重要的特性:

  1. 主观性:如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透过个人经验,我们有能力了解、区分自身内部的精神世界和外在的不同。对每个人而言,我们只知道主观的精神世界,客观世界并非我们能掌握的部分,我意识到的“我”明显与外在世界不同。
  2. 意向性:所谓意向性即能够专注在某项事物上,能观察、想像某个物体或事件,并且在看到东西时,我们接收到的不仅仅是物体本身的物体特性或描述,而是会和个人意识体验有连结,或是进行抽象化的思考。
  3. 感受性:在看到特定物体时,我们能够接受物体的特定指涉,但每个个体对其产生的感受,甚至是情绪皆不同。
  4. 同一性:每天醒来时我们仍是同样的自己,表示意识是有延续性的,此部分与记忆相关。

如何判断是否具有自我意识 编辑

我们该如何判断一个个体是否具有自我意识?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戈登·盖洛普就设计出著名的镜子测试,这个测试的目的在于评估一个个体的自我意识。该测试是由盖洛普小戈登在 1970 年,部分基于查尔斯达尔文的观察结果所提出的。在参观动物园时,达尔文向一只猩猩举起一面镜子,并记录了该动物的反应,包括作出一系列面部表情等等。

镜像标记 编辑

又名镜子测试。196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 贾拉普(Gordon G. Gallup)提出一套实验,为研究黑猩猩有没有自我认知,称为“镜像自我认知测试”(Mirror Self-Recognition Test,MSR)的自我认知实验方法。

测试方式是在测试个体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其前额做一个标记,然后让其面对镜子,如果测试个体尝试触控或去除标记,或至少显示出注意到了自己前额的变化,便判断该物件具有自我意识。至今,只有黑猩猩、裂唇鱼、瓶鼻海豚、喜鹊等动物能通过此测试,而多数物种乃至猫狗皆无法辨视镜中自己,而且人类婴儿是在出生后约十八个月才能通过,但这也有许多不可控变因会造成人类婴儿或许没有自己意识,但仍能够去除标记,举例像是认知到镜子是以一种可以反射的物体,那不需要自我意识也可以消除标记。

此外,实验有一些限制,例如:标记要让受测动物视觉看得见、需要有人类能判断的反应、受试动物不能不爱动或是害羞无法被他人注视。

  • 实验的争议:裂唇鱼的镜子实验

在裂唇鱼的镜子实验中,另一名科学家德瓦尔指出,之前通过镜子测试的动物见到镜中自己时,会出现“前所未见”的反应;然而,裂唇鱼清洁身体的反应,却是本来就有的行为模式,证据不够力,此外,鱼的标记方法是注射橡胶色素,是个生理上的额外刺激,实验结果可能是受生理刺激影响,而非自我意识导致。 因此,实验的结果存在许多争议,首先,用镜子测试评估动物意识是相当局限的方法,除了适用范围受限以外,通过标准也过于严苛。再者,德瓦尔认为自我意识应该是渐进式的衍生,亲缘关系类似的动物,彼此间应该是如光谱般的程度高低之别,而不应利用镜子实验结果来二分法自我意识的有或无。

  • 鸽子的镜子测试

1981年,爱泼斯坦,兰扎和斯金纳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认为鸽子也可以通过镜子测试。一只鸽子被训练以通过看镜子来找到它身后的对应钥匙,然后转身去啄它。正确的选择可以换得食物(亦即,鸽子学会了通过镜子找到对它的环境至关重要的元素)。之后,鸽子被训练以啄其身上羽毛上的斑点;食物仍然是触碰斑点的奖赏。后一个训练是在没有镜子的状态下完成的。最后的测试是在鸽子身上放一个小围兜,正好可以盖住它下腹部上的一个斑点。在没有镜子的对照期中,鸽子不会去啄斑点。当加入镜子后,鸽子开始变得活跃,向镜子里探望并试图去啄围兜下面的斑点。诚然,未经训练的鸽子从未能够通过镜子实验。给予鸽子这种经验并没有保证它能够通过镜子测试——事实上,鸽子直到最后一个测试之前,从没有在有镜子的情况下啄过它自己身上的斑点。

  • 狗狗也有自我意识吗?

嗅觉镜像测试:因为狗对于外在世界的认知是主要透过嗅觉而非视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的心理学家霍洛维兹(Alexandra Horowitz)另外替狗设计了另外一套相似实验方法,也就是嗅觉镜像测试。霍洛维兹的实验将狗狗自身尿液的味道视为镜像“自身样貌”,然后利用添加外物气味的方式,做为改变“自身样貌”的标记。在实验中,狗狗花了较多的时间在闻加料过的自身尿液,相当于贾拉普的黑猩猩在镜子前检视自己脸上记号的行为,显示狗狗和黑猩猩一样能够辨识出自己,最后得出狗也有自我意识的结论。
不过此实验结论仍有争议。原因有二:实验的样本数偏少,以及实验设计无法明确区别出狗狗到底是成功认出自己,还是只是被不熟悉的狗味吸引。但无论如何,霍洛维兹的实验结果凸显出:传统镜像自我认知测试仅能应用在具有良好视觉能力的测试对象。

  • 机器人需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足够成熟后,才可能发展出自我意识。
图灵测试 编辑

1950 年,英国著名计算机学者艾伦图灵(Alan Turing)提出了一个很有名的测试——图灵测试,又被称为模仿游戏,用于检测电脑是否能表现出与人等价或无法区分的智慧,从而判断机器是否拥有人工智能及自主思考的能力。

图灵测试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具体的测试内容需要机器(A)与两个正常思维的人(B、C),C 在测试过程中无法看见 A 与 B,再来,C 需要用 A、B 皆可理解的语言问他们一连串的问题,若经过若干题的询问后,C 不能分辨 A 与 B 之间有任何实质上的区别,则代表机器 A 通过图灵测试,即认为其具有智慧。

图灵曾在其名为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的文章中表示,他预测 50 年后的科技足以让不超过 70%的人辨识出其为机器,也就是能够欺骗过 30%以上的人,因此在 2014 年 ,来自俄国的尤金.古斯曼(Eugene Goostman) (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在伦敦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所举办的 Turing Test 2014 竞赛中成功达到 33%而让英国雷丁大学宣布其通过“图灵测试”,由英国人工智能科学家罗洛·卡彭特(Rollo Carpenter)创建的 Cleverbot 更是在 2011 年就以 59.3%的成绩高分通过该试验,但亚马逊副总裁兼 Alexa 首席科学家 Rohit Prasad 宣称此试验已经失去意义,因为 AI 派上更大用场的地方是植入到手机、汽车和家里帮助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人们更关心的是 AI 能够带来哪些更新的互动体验,而不是通过测试的分数有多高。此外,图灵当时只是对未来的科技能力进行预估,学术界也并未将其作为通过测试的标准。 从根本上,强行追求机器和人类无差别的概念,已经过时。

同时有许多观点驳斥强人工智能的真实性(所谓的强人工智能,是指当人工智能到达某个程度时,即能拥有与人类同等,甚至超乎人类的智能行为),如:中文房间与哲学僵尸。

中文房间(Chinese room):是美国哲学教授约翰·罗杰斯·希尔勒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假设一位只懂英文、不懂中文的美国人待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桌上摆了一本用英文写成的指导手册,当外界传来中文讯息时,这位美国人便能利用这本手册对其做出适当的回应,这样的情形便会让外界的人以为房间里的人会讲中文,但实际上却不然。
若将美国人视作机器人,将手册视为计算机程序,则可以看出来,即使机器人能做出所期待的相应的行为,表现出类似人类的举动,但那只是表示程式设计得十分完善,并不代表该机器人具备了自我意识或是人工智能。
哲学僵尸(Philosophical zombie):其假设有一种存在,它的外观、举动等物理组成都与人类无异,但它不拥有情感、意识或经验,所有它所做出的反应都是源自于基本的生物、物理等原则,虽然当它不小心受伤时会拥有神经讯号,会让它表现出痛苦的表情,它也会发出痛苦的哀嚎声,但是在它的心灵中,却没有任何“疼痛”的意识存在。这项说法与哲学的领域较为相关,可以涵盖的讨论范围较大,主要是在针对唯物主义等派别做出批判。

事实上,由于现阶段尚未出现能够进行复杂程度与人类相近的人工智能,而图灵测试提出时,计算机的发展也才刚起步,因此图灵测试应为哲学讨论,研究时应着重于“如何才能更准确、有效地判断未来可能出现的人工智能”,而非该测试本身的缺陷。

反向图灵测试:反向图灵测试也是种图灵测试,但在该测试中机器和人类担任的角色和一般的图灵测试不同,在此测试中是由机器来辨识测试者是人类还是机器,例如:在登入网站时常常要输入验证码或是辨认物体都是反向图灵测试的应用。不过设计出能够破解验证码的程式并不代表已经通过了反向图灵测试,充其量只是人类透过验证码的机制去编写程式而已,因此机器若能够自行设计出破解验证码的程式才能够算是通过反向图灵测试的标准。

科学研究 编辑

美国纽约伦斯勒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现今对于机器人是否拥有意识这个莫衷一是的议题终于有了新突破,该院院长 Selmer Bringsjord 使用来自法国 Aldebaran 公司的三个 Nao 拟人机器人作为实验对象,这些机器人内建义务算法(Deontic Cognitive Event Calculus)的专有算法,让机器人可以理解题目规则并能够辨识自己与其他不同声音,实验过程为三个机器人之中有两个被设定为不能够说话,但没有告知他们是哪两个,之后研究者问机器人谁不能说话,录像显示三个机器人在沉默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个机器人说了:"我不知道",随后他立即纠正自己的错误,说道:抱歉,我现在知道了,我证明了我可以说话",此结果被认为是机器人通过了“归纳推理”的测试,因此其具有自我意识。

前景 编辑

人类开发出真正具备“自我意识”的机器人的道路仍很长,但若成功开发出来后,将会对人类带来诸多便利,因为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会了解自己,并进行自我调整,认知到什么时候才需进行冗长的和复杂的计算来解决问题,那么它们在决策方面会更加自主,就逐渐不需要人类来输入指令来调整其行为。

目前市面上已有类似有思考能力的机器人出现,日本电信公司软银集团 在 2014 年开发出了号称第一个可以读取人类感情的机器人 Pepper,Pepper 的开发宗旨是希望陪伴孤独的人类、使人类更幸福,它可以与人类进行简单的沟通、开玩笑、唱歌等,但无法帮忙打理家务事,当然 Pepper 的回应都是由大量预先写好的程式支援的,并没有实际的自主思考或自我意识,尽管如此,Pepper机器人已是意识开发的新里程碑。

2017 年人工智能专家 Danny Lange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现阶段还未拥有自我意识,但已经拥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并暗示人工智能一词有被过度夸大的倾向。此结论把机器学习系统以及人类直觉判断方式做了清楚划分。尽管 AI 的发展似乎有些停滞,但也有学者主张现阶段因为所有程式架构都还需要大量人工编写,因此处于快速发展前的过渡期,AI 的前景仍值得期待。

目前真正具备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尚未出现,究竟机器人具有自我意识后会续继遵照人类的命令去行事,亦或是会开始对人类的指令产生抵触,从而拒绝执行命令,现阶段仍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

不过不能被忽略的是,若机器人拒绝回答人类的指令极可能是因为工程师在撰写指令时,将此类问题归类在不可回答/执行的层面,导致作为第三方的使用者误以为此机器人产生了自我意识。不过其实则为已被规定不能回答/执行。

AI与实体机器人 编辑

对AI而言,由于它单纯是由档案和程式所组成,定义上也可以视为可区隔的个体,像是透过程式设计,当使用者要删除它时,它也可以跳出来请你不要删除,抑或是有学习能力的AI,透过接收各种资料而发展出自己的学习方式,似乎也可以算是有自我意识。但是相较于实体机器人,机器人具有实际的身体,有身体才能够发展如人类般的生活智慧,亦即心理学里讲到的“体化认知”。

注意与注视的阶级差异 编辑

Dietz&Knowles(2016)指出了注意及意识如何受到社会阶级影响而有所差异[72]。该研究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实验,招募不同社会阶级的受试者,利用科学技术监测受试者在他人身上停留视线的时间,并借此分析何为研究对象认为有可能具奖励性(potentially rewarding)、威胁性、吸引性,及动机相关性(motivational relevance)的人事物。

  • 实验一

最终样本中,61位行人配戴小型摄像头和头部显示器,被指示专注于吸引他们注意力或兴趣的事物,透过头部转动记录凝视的方向来进行实验。此研究的最终结论,表明较低社会阶层在日常情境中关注他人更多,并由此推断较低阶层个体认为其他人的动机性更重要,与高阶层认知不同。

  • 实验二

受试者被要求观看萤幕上显示的一系列街景,并想像自己行走在街上观察周围环境,留意一切引起他们注意的事物,透过眼动追踪系统标记“感兴趣区域”。结论得出较低社会阶层者相对于较高社会阶层者评估其他人更具动机性。
实验一与实验二皆显示高社会阶层者相对于低社会阶层者,对人及有人在的场景注视程度较低。

  • 实验三

受试者在线上进行变化检测实验,点击参与后将会阅读到一对可能相同或不同的图像,在确定有无发生变化后要立即按下空白键,如果有变化需说出哪里不同。在这项研究中指出社会阶级在注意力选择上存在差异,较低社会阶级的受试者更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人类面孔上,而社会阶级对于无生命物体引起视觉注意力的程度则没有影响。


研究的结果表明,由实验一和实验二得知较低阶级者对其他人投入了比较多的视觉注意力,而较高阶级者则没有,实验三则显示阶级预测了注意力选择的自发过程。这三个实验都有力地证明社会阶级影响了判断他人重要性的高低。不过此研究结果仍然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性。

书籍影音 编辑

此章节提供一些参考书目和影音资源,让对于意识还有疑问或是想要了解更多的读者能得到相关知识。

通论式书籍 编辑

  1. 《意识新探》
    作者:Susan Blackmore
    译者:薛贵
    出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ISBN 9787560070223
    简介:本书为中英双语版本,如此方便学生初接触普通心理学关于“意识”章节的讨论。
  2. 《看见红色:愤怒》
    作者:Nicholas Humphrey
    译者:梁永安
    出版:台北,立绪文化,2010
    ISBN 9789866513251
    简介:本书说明意识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扮演的角色。

主题选书 编辑

  1. 《A.I.人工智能:不可思议的心灵》
    作者:Igor Aleksander
    译者:沈高毅
    出版社:台北,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ISBN 9789578183179
    简介: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差别为何?或许就是意识的有无及如何建构。
  2. 《潜意识正在控制你的行为》
    作者:Leonard Mlodinow
    译者:郑芳逸
    出版社:台北,天下文化,2013
    ISBN 9789863202165
    简介:本书带大家一览潜意识的真实样貌与诸多可能性。
  3. 《谁是我?意识的哲学与科学》
    作者:洪裕宏
    出版社:时报出版,2016
    ISBN 9789571368498
    简介:借由意识与心灵上的探索,揭示“我是谁?”这个答案千古难寻的探问。
  4. 《正念疗愈力:八周找回平静、自信与智慧的自己》
    作者: 乔.卡巴金
    出版社:野人,2013
    ISBN 9789865830519
    简介:本书阐述一个人人随时随地都能练习的解脱痛苦的方法――提起正念。
  5. 《最高休息法》
    作者: 久贺谷亮
    出版社:悦知文化,2017
    ISBN 9789869562065
    简介:本书最大特色在于采取微小说形式,将经实证的脑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故事内容,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获得相关知识。

通论式影音 编辑

  1. 大卫.齐尔莫斯: 如何解释意识?
    简介:讲者认为意识是如同时间和质量的基本概念,并且每个系统都有某种程度的意识。
  2. "Is Hypnosis Fake?" Hypnotist stuns TEDX crowd
    简介:讲者在 TEDXQueens 的观众群中进行一系列标准的催眠诱导,也许能为催眠提供一个街头科学解释。
  3. 全面启动电影解析:第一层/梦境与佛洛伊德 Freud/精神分析
    简介:用佛洛伊德的理论(潜意识、亲子关系、梦境等)深度解析全面启动这部电影。
  4. Restoration Theory of Sleep & Dreams
  5.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COR) Theory explained
  6.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by Natural Selection)
  7. Circadian Rhythm and Your Brain's Clock
  8. Understanding our sleep cycle: REM and non-REM sleep
  9. What's REM Sleep - How Much Do You Need?

电影 编辑

  1. 全面启动(英语:Inception)
    导演:克里斯多夫·诺兰 年份:2010
    简介:此电影以梦和意识为主题,透过倒叙、顺序、插叙不同手法交错应用,探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关联,呈现人们为了逃避现实的挫败,常会沉浸在梦境虚幻的美好之中,而存在潜意识中的创伤与经历若没有转换心态,终究无法从中获得解脱。学会珍惜自己的一切,面对过往的错误和遗憾,才能真正修复内心的伤口。
  2. 人造意识(英语:Ex Machina)
    导演:亚力克斯·嘉兰 年份:2015
    简介:此部电影主要是在讨论如何辨别一具机器人是否拥有完整的人工智能,以各种理论做了深入浅出的描述。
  3. 盗梦侦探(日语:パプリカ)
    原作:筒井康隆 导演:今敏 年份:2006
    简介:此为一部与全面启动相似的动画,讨论了现实、梦境与潜意识之间的关系,但更聚焦在角色的自我认知与情感描述(实际上,此部电影是克里斯多夫·诺兰在拍摄《全面启动》时的参考范本之一)。
  4. 意乱情迷(英语:Spellbound)
    导演:亚佛烈德·希区考克 年份:1945
    简介:故事讨论一个精神病院中的解离性失忆患者,认为自己是杀人凶手,透过精神与梦的解析,找出真正的杀人犯。而导演希区考克在处理精神解析的同时,特别着墨于超现实的梦境与幻象。
  5. 魔鬼总动员(英语:Total Recall)
    导演:保罗·范赫文 年份:1990
    简介:故事主角参加了能植入记忆的虚拟冒险,也就是卖给人们各种特殊的梦境,让他们能体验不同的虚拟幻象,可以混淆使用者对于梦境与现实的分辨,而主角便在误以为是现实的梦中展开一段历程。
  6. 穆荷兰大道(英语:Mulholland Drive)
    导演:大卫·林区 年份:2001
    简介:颠覆了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与逻辑,运用了许多混淆视听的手法以及隐喻来阻挠观众辨别真实与虚幻,并极力抹去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分界线,以梦境与现实不断交错并反映出现实的不堪,是将佛洛伊德对于意识分析的理论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的一部经典电影。
  7. 模仿游戏(英语:The Imitation Game)
    导演:摩顿·帝敦 年份:2014
    简介:讲述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密码分析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图灵在二战中帮助盟军破译纳粹德国的军事密码的真实故事。片名“模仿游戏”是图灵研究发表论文的题目,是一种测验,用以判断受试者是机器还是人。机器能像人一样进行思考吗?人的性格、愚智有所分别,可以衍生出多元的思考风貌,然而以金属所做成的机器也会经过模仿而拥有属于它们的“记忆”,这个机器也就是现在人们所常用的电脑,从本片电影中我们得以窥探电脑被创造时的原理及初胚。
  8.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德语:Das Kabinett des Doktor Caligari)
    导演:罗伯特·威恩 年份:1920
    简介:卡里加里博士正在进行一项实验,要催眠别人同时让他们在梦中,清楚的感受到最可怕的撒旦,他宣称撒旦可以回答任何问题,却也因此让一个人被谋杀,一段追捕杀人犯的旅程开始。运用大反差的光影效果制造出诡异风格,怪诞的表现方式让他成为电影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电影,也成为后来西方恐怖片的始祖。
  9. 全面进化(英语:Transcendence)
    导演:瓦利·费思特 年份:2014
    简介:著名的人工智能学家威尔·卡斯特和妻子艾芙琳、好友麦克斯是一个积投入研究开发人工智能和高科技电脑的团队,尝试去研究处和以往与众不同的科技和能够延续生命的技术,而在他们不断的努力下,终于创造了比人类大脑还要先进的智慧。可是这打破了世界的平衡,有暗杀组织因此杀了威尔,艾芙琳得知后悲痛欲绝,决定把威尔的意识和思考上传至他们的技术——量子电脑中,在一番波折后威尔真的成功和电脑连结而重新活了过来,而几乎等同于与网络共用思维的威尔开始进行了更先进的实验,此事东窗事发,之前暗杀威尔的组织渐渐地又开始展开了行动....

影集 编辑

  1. 西方极乐园(英语:Westworld)
    制作公司:Kilter Films/坏机器人制片公司/华纳兄弟电视公司 年份:2016 年首播
    简介:故事设定在未来世界,在一个庞大的高科技成人主题乐园“西方极乐园”,这世界下各种暗流涌动。部分机器人出现自我觉醒,发现了自己只是作为故事角色的存在,并且想摆脱乐园对其的控制。
  2. 上传天地(英语:Upload),又译《上载新生》
    制作公司:Studios 年份:首播 2020 年 5 月 1 日
    简介:故事设定于 2033 年,人类可以把自己的意识上传到网络世界,但每一项生理功能、感受都需要付庞大的金额来购买。眼见着就要登上人生巅峰,富二代内森却因一场事先安排的阴谋,遭遇了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伤势严重的他倒也不是救不回来,此时,他被女友英格丽控制着,莫名其妙放弃了肉身,把意识上载到了虚拟世界......

影片小实验 编辑

  1. selective attention test(the gorilla)
    影片介绍:看影片的时候数一下,影片中的人传了几次球?(Daniel Simons 和 Christopher Chabris 的实验)
    实验以认知心理学先驱 Ulric Neisser 在 1970 年代的一系列研究为基础,设计出与视觉注意力以及意识相关的实验,他们拍摄一支短片,内容是两队人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在场中间不断传球,并找了许多受试者要求他们一边观看影片,一边数白衣球员传球的次数,而黑衣球员的传球次数不用计算,最后回报数字,此项设计的目的是转移受试者的注意力,其实影片中间有一段是一个穿着大猩猩服装的人跑出来做出捶胸的动作,意外的是如此明显且不合常理的景象,大多数受试者却完全没有注意到。他们对此现象做深入探讨,得出在不注意盲视之外,人们亦有改变盲视(Change Blindness),两者之区分为,不注意盲视是当有一无预警情况发生时,有可能被人们忽略,改变盲视则是分不出前一刻影像和此时的差别,不过基本上皆为注意力分散的结果,当人们太专心于某事物,大脑前额叶就会倾尽资源处理它,而周遭其他事物则选择忽略。
  2. Selective Attention Test (change of cup and the fifth hand)
    影片介绍:一个东西会放进一个杯子中,和其他杯子的位置交换,能不能够找出最后东西的位置?

参考资料 编辑

  • 核心概念
  • 研究发现
    • 意识时间片段理论
      • Herzog MH, Kammer T, Scharnowski F. Time Slices: What is the duration of a percept PLoS Biology 14(4): e1002433. 12 April 2016.
    • 意识是什么?:意识流
      • Piaget, Jean. The Grasp of Consciousness (Psychology Revivals): Action and Concept in the Young Child. Psychology Press, 2015.
      • Rose, David.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2007).
      • 国家教育研究院: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2051/
    • 睡眠与梦境
      • Choi, Charles Q(2009).New Theory Questions Why We Sleep. Live Science Contributor.
      • Clifford B. Saper(2005).Hypothalamic regulation of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s. Nature 437, 1257-1263.
      • Diekelmann S(2010).The memory function of sleep.Nat Rev Neurosci. 2010 Feb;11(2):114-26.
      • Gümüştekín (2004)K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nicotine, and selenium on wound healing in rats. Int J Neurosci. 2004 Nov;114(11):1433-42.
      • Iliff JJ(2012)A Paravascular Pathway Facilitates CSF Flow Through the Brain Parenchyma and the Clearance of Interstitial Solutes, Including Amyloid β . Sci Transl Med. 2012 Aug 15;4(147):147ra111.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896675
      • Marie Vandekerckhovea, b, , , Raymond Cluydtsb, c, (August 2010).Title of article. Sleep Medicine Reviews,Volume14,Issue4,August 2010, Pages 219–226
      • Mehmet Yucel Agargun, M.D., Murat Boysan, M.A., Lutfu Hanoglu, M.D.
      • Moser G(2013).Long-term success of GUT-directed group hypnosis for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Am J Gastroenterol, 2013 Apr;108(4):602-9.
      • Sleep and Hypnosis 2004;6(1):8-13
      • Stickgold R(2005)Sleep-dependent memory consolidation. Nature. 2005 Oct 27;437(7063):1272-
      • Tononi G(2013)Sleep and the Price of Plasticity: From Synaptic and Cellular Homeostasis to Memory Consolidation and Integration. Neuron. 2014 Jan 8;81(1):12-34.
      • Turner TH(2007).Effects of 42 hr sleep deprivation on component processes of verbal working memory. Neuropsychology. 2007 Nov;21(6):787-95.
      • Xie L(2010).Sleep Drives Metabolite Clearance from the Adult Brain. Science. 2013 Oct 18;342(6156):373-7.
      • Yang G(2014).Sleep promotes branch-specific formation of dendritic spines after learning. Science. 2014 Jun 6;344(6188):1173-8.
      • Zager A(2007). Effects of acute and chronic sleep loss on immune modulation of rats. 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
      • 科学人 2003 年第 21 期 11 月号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id=329#
      • 睡眠养生- 失眠原因 http://www.art-2000.org/SLEEP-16_index.htm
      • 杨定一:做梦,像是一场心理治疗
    • 区域性睡眠
      • Niels C. Rattenborg, Steven L. Lima & Charles J. Amlaner.Half-awake to the risk of predation, Nature 397, 397-398.
      • Rattenborg NC, Amlaner CJ, Lima SL.(2000). Behavioral, neurophysi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on unihemispheric sleep. Neurosci Biobehav Rev. 2000 Dec;24(8):817-42.
      • Nir Y, Staba RJ, Andrillon T, Vyazovskiy VV, Cirelli C, Fried I, Tononi G.(2011)Regional Slow Waves and Spindles in Human Sleep, Neuron. 2011 Apr 14;70(1):153-69.
      • Vyazovskiy VV, Olcese U, Hanlon EC, Nir Y, Cirelli C, Tononi G.(2011).Local Sleep in Awake Rat, Nature. 2011 Apr 28;472(7344):443-7.
      • Masako Tamaki, Ji Won Bang, Takeo Watanabe, Yuka Sasaki(2016). Night Watch in One Brain Hemisphere during Sleep Associated with the First Night Effect in Humans, Current Biology. Volume 26, Issue 9, p1190–1194.
      • C Rattenborg et.al.Evidence that birds sleep in mid-flight.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Article number: 12468 (2016) doi:10.1038/ncomms12468
    • 大脑如何产生睡眠
      • Herrera CG, Cadavieco MC, Jego S, Ponomarenko A, Korotkova T, Adamantidis A (2016).Hypothalamic feedforward inhibition of thalamocortical network controls arousal and consciousness, Nat Neurosci. 2016 Feb;19(2):290-8.
      • Weber F, Chung S, Beier KT, Xu M, Luo L, Dan Y.(2015).Control of REM sleep by ventral medulla GABAergic neurons, Nature. 2015 Oct 15;526(7573):435-8.
      • Zhang Z1, Ferretti V1, Güntan İ1, Moro A1, Steinberg EA1, Ye Z1, Zecharia AY1, Yu X1, Vyssotski AL2,Brickley SG1, Yustos R1, Pillidge ZE1, Harding EC1, Wisden W1, Franks NP1.(2015).Neuronal ensembles sufficient for recovery sleep and the sedative actions of α2 adrenergic agonists, Nat Neurosci. 2015 Apr;18(4):553-61.
      • Weber F, Chung S, Beier KT, Xu M, Luo L, Dan Y.(2016).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brain interstitial ions control the sleep-wake cycle, Science 29 Apr 2016:Vol. 352, Issue 6285, pp.550-555.
    • 梦境的研究
      • C.S. Lewis(2012). The Discarded Ima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HIH-CHUNG CHANG, CHIH-JEN LIN LIBSVM(2011) A Library for Support Vector Machines.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 (TIST):Volume 2 Issue 3, April 2011Article No. 27
      • T. Horikawa, M. Tamaki, Y. Miyawaki, Y. Kamitani.(2013).Decoding of Visual Imagery During Sleep, Science 03 May 2013:Vol. 340, Issue 6132, pp. 639-642.
      • Daniel Bendor& Matthew.(2012). A Wilson Biasing the content of hippocampal replay during sleep. Nature Neuroscience 15, 1439–1444 (2012).
      • A. Mavromatis (2010).Hypnagogia: The Uniqu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Between Wakefulness and Sleep, Thyrsos Press.
      • Bourke, Patrick; Shaw, Hannah(2014). Spontaneous lucid dreaming frequency and waking insight.Dreaming, Vol 24(2), Jun 2014, 152-159.
      • Elisa Filevich, Martin Dresler, Timothy R. Brick, and Simone Kühn(2015). Metacognitive Mechanisms Underlying Lucid Dreaming.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1 January 2015, 35(3):1082-1088.
      • Frederik van Eeden (1913). "A study of Dreams". 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 26
      • Ursula Voss, Romain Holzmann, Allan Hobson, Walter Paulus, Judith Koppehele-Gossel, Ansgar Klimke & Michael A Nitsche.(2014).Induct ion of self awareness in dreams through frontal low current stimulation of gamma activity. Nature Neuroscience 17, 810–812.
      • For example, scientists have related brain structures to Freudian concepts such as libido, drives, the unconscious, and repression. The contributors to neuro-psychoanalysis include António Damásio (Damásio, A. (1994). Descartes' error: Emotion, reason, and the human brain; Damásio, A. (1996). The somatic marker hypothesis and the possible functions of the prefrontal cortex; Damásio, A. (1999). 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 Body and emotion in the making of consciousness; Damásio, A. (2003). Looking for Spinoza: Joy, sorrow, and the feeling brain); Eric Kandel; Joseph E. LeDoux (LeDoux, J.E. (1998). The emotional brain: The mysterious underpinnings of emotional life (Touchstone ed.). Simon & Schuster.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6. ISBN 978-0-684-83659-1); Jaak Panksepp (Panksepp, J. (1998). Affective neuroscience: The foundations of human and animal emotions.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liver Sacks (Sacks, O. (1984). A leg to stand on. New York: Summit Books/Simon and Schuster); Mark Solms (Kaplan-Solms, K., & Solms, M. (2000). Clinical studies in neuro-psychoanalysis: Introduction to a depth neuropsychology. London: Karnac Books; Solms, M., & Turnbull, O. (2002). The brain and the inner worl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uroscience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 New York: Other Press); and Douglas Watt.
    • 迷幻药与麻醉
      • Enzo Tagliazucchi14,correspondenceemail, Leor Roseman14, Mendel Kaelen, Csaba Orban, Suresh D. Muthukumaraswamy, Kevin Murphy, Helmut Laufs, Robert Leech, John McGonigle, Nicolas Crossley, Edward Bullmore, Tim Williams, Mark Bolstridge, Amanda Feilding, David J. Nutt, Robin Carhart-Harris.(2016). Increased Glob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Correlates with LSD-Induced Ego Dissolution, Curr Biol. 2016 Apr 25;26(8):1043-50.
      • Robin L. Carhart-Harrisa, Suresh Muthukumar aswamy, Leor Rosemana, Mendel Kaelena, Wouter Droog, Kevin Murphy, Enzo Tagliazucchi, Eduardo E. Schenberg, Timothy Nest, Csaba Orban,Robert Leech, Luke T. Williams, Tim M. Williams, Mark Bolstridge, Ben Sessa, John McGonigle,Martin I. Serenom, David Nicholsn, Peter J. Hellyer, Peter Hobden, John Evansb, Krish D. Singhb,Richard G. Wiseb, H. Valerie Curran, Amanda Feilding, and David J. Nutt. Neural correlates of theLSD experience revealed by multimodal neuroimaging, Robin L. Carhart-Harris, 4853–4858.
      • Kate Wighton .(2016).The brain on LSD revealed: first scans show how the drug affects the brain:imperial College News. http://www3.imperial.ac.uk/newsandeventspggrp/imperialcollege/newssummary/news_11-4-2016-17-21-2
      • Zoe Cormier (2016).Nature news:Brain scans reveal how LSD affects consciousness . NATURE | NEWS: Q&A,june,2016. http://www.nature.com/news/brain-scans-reveal-how-lsd-affects-consciousness-1.19727
      • Anne Trafton.(2013).MIT News.How the brain loses and regains consciousness. http://news.mit.edu/2013/how-the-brain-loses-and-regains-consciousness-0304
      • Laura D. Lewis, Veronica S. Weiner, Eran A. Mukamel, Jacob A. Donoghue, Emad N. Eskandar, Joseph R. Madsen, William S. Anderson, Leigh R. Hochberg, Sydney S. Cash, Emery N. Brown, and Patrick L. Purdon(2012).Author Affiliations. Rapid fragmentation of neuronal networks at the onset of propofol-induced unconsciousness. Proc. Nat. Acad. Sci. USA. Volume 109. E3377-E3386.
      • Patrick L. Purdon, Eric T. Pierce, Eran A. Mukamel, Michael J. Prerau, John L. Walsh, Kin Foon K. Wong, Andres F. Salazar-Gomez, Priscilla G. Harrell, Aaron L. Sampson, Aylin Cimenser, ShiNung Ching, Nancy J. Kopell, Casie Tavares-Stoeckel, Kathleen Habeeb,Rebecca Merhar, and Emery N.Brown(2013) Electroencephalogram signatures of loss and recovery of consciousness from propofol.PNAS, 201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3 Mar 19; 110(12): E1142–E1151.
      • Krebs TS1, Johansen PØ. 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 (LSD) for alcoholism: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Psychopharmacol. 2012 Jul;26(7):994-1002. doi: 10.1177/0269881112439253. Epub 2012 Mar 8.
    • 潜藏在正常状态下的意识
      • Jung, Carl Gustav.(2000). 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 6th. ed. Columb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Mudrik L1, Breska A, Lamy D, Deouell LY.(2011). Integration without awareness: expanding the limits of unconscious processing, Psychol Sci. 2011 Jun;22(6):764-70.
      • Reading and doing arithmetic nonconsciousl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2 Nov 27; 109(48): .
      • Mark Schram Christensen, Lasse Kristiansen, James B. Rowe, and Jens Bo Nielsen. Actionblindsight in healthy subjects after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8 Jan 29; 105(4): 1353–1357
      • Michael C. Schmid, Sylwia W. Mrowka, Janita Turchi, Richard C. Saunders, Melanie Wilke, Andrew J. Peters, Frank Q. Ye & David A. Leopold Blindsight depends on the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Nature 466, 373–377 (15 July 2010).
    • 生理周期与日夜节律
      • Prigge CL, Yeh P-T, Liou N-F, Lee C-C, You S-F, Liu L-L, McNeill DS, Chew KS, Hattar S, Chen S-K, and Zhang D-Q. M1 ipRGCs Influence Visual Function through Retrograde Signaling in the Retina. J. Neurosci. 2016; 36(27):7184 -7197. (IF=5.924; R/C= 26/256, Neurosciences)
    • 静坐对脑波影响
      • Variations de l'activité électrique du cerveau, du coeur et des muscles squélettiques au cours de la méditation et de l'extase' yoguique Electroenceph. clin. Neurophysiol. (Suppl. 6) (1955), pp. 211-219
      • An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study on the zen meditation (zazen) (ZAZEN),Akira Kasamatsu M.D.,Tomio Hirai M.D.

ByAkira Kasamatsu, Tomio Hirai

  1. 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 A Neurobiological Approach, ISBN: 0974707708, 9780974707709
  2. 2.0 2.1 Kihlstrom, J. F., & Wilson, L. (1984). Temporal organization of recall during posthypnotic amnesia.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3(2), 200–208. https://doi.org/10.1037/0021-843X.93.2.200
  3. Farthing, G. W. (1992). The psychology of consciousness. Prentice-Hall, Inc.
  4. 然而,此现象目前在学界仍有争议,主要针对其不可复制性(replication )的问题(见 Yong, Ed. Replication studies: Bad copy. Nature.  [12 October 2012].
  5. Encyclopedia of Consciousness: 187–199. January 2009. doi:10.1016/B978-012373873-8.00071-2. 
  6. Locher, P., Frens, J., & Overbeeke, K. (2008). The influence of induced positive affect and design experience on aesthetic responses to new product designs.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2(1), 1–7. https://doi.org/10.1037/1931-3896.2.1.1
  7. Hektner, J. M., Schmidt, J. A., & Csikszentmihalyi, M. (2007).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everyday life.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https://dx.doi.org/10.4135/9781412984201
  8. Baars, B. J. (1993). A cognitiv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 Dehaene, S., & Changeux, J. P. (2011).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conscious processing. Neuron, 70(2), 200–227. 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11.03.018
  10. Kim, C. Y., & Blake, R. (2005). Psychophysical magic: rendering the visible 'invisibl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9(8), 381–388. https://doi.org/10.1016/j.tics.2005.06.012
  11. Breitmeyer, B. G., & Öğmen, H. (2006). Visual masking: Time slices through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vision (2nd e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093/acprof:oso/9780198530671.001.0001
  12. Konidari, P., & Mavrakis, D. (2007). A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method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policy instruments, Energy Policy, 35(12), 6235-6257. https://doi.org/10.1016/j.enpol.2007.07.007
  13. Sergent, C., Baillet, S., & Dehaene, S. (2005). Timing of the brain events underlying access to consciousness during the attentional blink. Nature neuroscience, 8(10), 1391–1400. https://doi.org/10.1038/nn1549
  14. Persaud, N., McLeod, P., & Cowey, A. (2007). Post-decision wagering objectively measures awareness. Nature neuroscience, 10(2), 257–261. https://doi.org/10.1038/nn1840
  15. Sergent, C., & Dehaene, S. (2004). Is consciousness a gradual phenomenon? Evidence for an all-or-none bifurcation during the attentional blink.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11), 720–728. https://doi.org/10.1111/j.0956-7976.2004.00748.x
  16. Del Cul, A., Baillet, S., & Dehaene, S. (2007). Brain dynamics underlying the nonlinear threshold for access to consciousness. PLoS biology, 5(10), e260.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bio.0050260
  17. Pizzighello, S., & Bressan, P. (2008). Auditory attention causes visual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Perception, 37(6), 859–866. https://doi.org/10.1068/p5723
  18. Robitaille, N., & Jolicoeur, P. (2006).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the N2pc as an index of spatial attention: effects of masking. Cana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 Revue canadienne de psychologie experimentale, 60(2), 101–111. https://doi.org/10.1037/cjep2006011
  19. Astle, D. E., Nobre, A. C., & Scerif, G. (2010). Subliminally presented and stored objects capture spatial attention.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30(10), 3567–3571. https://doi.org/10.1523/JNEUROSCI.5701-09.2010
  20. Wyart, V., & Tallon-Baudry, C. (2009). How ongoing fluctuations in human visual cortex predict perceptual awareness: baseline shift versus decision bia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29(27), 8715–8725. https://doi.org/10.1523/JNEUROSCI.0962-09.2009
  21. Naccache, L., & Dehaene, S. (2001). Unconscious semantic priming extends to novel unseen stimuli. Cognition, 80(3), 215–229. https://doi.org/10.1016/s0010-0277(00)00139-6
  22. Dehaene, S., & Naccache, L. (2001). Towards 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basic evidence and a workspace framework. Cognition, 79(1-2), 1–37. https://doi.org/10.1016/s0010-0277(00)00123-2
  23. Owen, A. M., Coleman, M. R., Boly, M., Davis, M. H., Laureys, S., & Pickard, J. D. (2006). Detecting awareness in the vegetative state. Science (New York, N.Y.), 313(5792), 1402.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1130197
  24. Adenauer G. Casali; Olivia Gosseries; Mario Rosanova; Mélanie Boly; Simone Sarasso; Karina R. Casali; Silvia Casarotto; Marie-Aurélie Bruno; Steven Laureys; Giulio Tononi; Marcello Massimini. A Theoretically based index of consciousness independent of sensory processing and behavior.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4 August 2013, 5 (198): 198ra105. PMID 23946194. doi:10.1126/scitranslmed.3006294. hdl:2268/171542.  已忽略未知参数|s2cid= (帮助)
  25. de Jong B. M. (2013). "Complete motor locked-in" and consequences for the concept of 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The Journal of head trauma rehabilitation, 28(2), 141–143. https://doi.org/10.1097/HTR.0b013e31823c9eaf
  26. Cruse, D., Chennu, S., Chatelle, C., Bekinschtein, T. A., Fernández-Espejo, D., Pickard, J. D., Laureys, S., & Owen, A. M. (2011). Bedside detection of awareness in the vegetative state: a cohort study. Lancet (London, England), 378(9809), 2088–2094.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1)61224-5
  27. Goldfine, A. M., Victor, J. D., Conte, M. M., Bardin, J. C., & Schiff, N. D. (2011). Determination of awarenes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using EEG power spectral analysis.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122(11), 2157–2168. https://doi.org/10.1016/j.clinph.2011.03.022
  28.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asics/dreaming#:~:text=Dreams%20have%20a%20purpose%20but,a%20little%20like%20overnight%20therapy.
  29.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body/12148-sleep-basics
  30. 加藤史子(Kato Fumiko). 蔡丽蓉, 编. 改变人生的冥想习惯:每天3分钟练习,找回自愈力,看见强大的变化. 台湾: 幸福文化. 2021/01/20. ISBN 9789865536367 (繁体中文). 
  31.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149206315617003
  32. https://www.uclahealth.org/news/evidence-builds-that-meditation-strengthens-the-brain
  33. Janowink, J. J.(1992). The effects of medi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self-actualization and stress management,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Oregon.
  34. Huff Post(2013). Yoga and Mental Health
  35. Das, N. & Gastaut, H. (1955). Variations de l'activité électrique du cerveau, du couer et des muscles squelettiques au course de la méditation et de l'extase yogique. Electroencephalography and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Supplement 6, 211–219.
  36. Kasamatsu, & Hirai, T. (1966). An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study on the zen meditation (zazen).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20(4), 315–336. https://doi.org/10.1111/j.1440-1819.1966.tb02646.x
  37. Pates, J., Oliver, R., & Maynard, I. (2001). The effects of hypnosis on flow states and golf-putting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3(4), 341–354. https://doi.org/10.1080/104132001753226238
  38. Simons, D. J., & Chabris, C. F. (1999). Gorillas in our midst: sustained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for dynamic events. Perception, 28(9), 1059–1074. https://doi.org/10.1068/p281059
  39. Bisiach, E., & Luzzatti, C. (1978). Unilateral neglect of representational space. Cortex; a journal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the nervous system and behavior, 14(1), 129–133. https://doi.org/10.1016/s0010-9452(78)80016-1
  40. Egeth, H. E., & Yantis, S. (1997). Visual attention: control, representation, and time cours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8, 269–297.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48.1.269
  41. Connor, C. E., Egeth, H. E., & Yantis, S. (2004). Visual attention: bottom-up versus top-down. Current biology : CB, 14(19), R850–R852. https://doi.org/10.1016/j.cub.2004.09.041
  42. Broadbent, D (1958).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London: Pergamon Press.
  43. Eriksen, B.A., Eriksen, C.W. (1974). Effects of noise letters up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target letter in a nonsearch task.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16, 143–149. https://doi.org/10.3758/BF03203267
  44. Stroop, J. R. (1935). Studies of interference in serial verbal reac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8(6), 643–662. https://doi.org/10.1037/h0054651
  45. Lavie, N., & Tsal, Y. (1994). Perceptual load a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the locus of selection in visual attention.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56, 183–197. https://doi.org/10.3758/BF03213897
  46. Norman, D. A., & Bobrow, D. G. (1975). On data-limited and resource-limited processes. Cognitive Psychology, 7(1), 44–64. https://doi.org/10.1016/0010-0285(75)90004-3
  47. Tootell, R. B., Hadjikhani, N., Hall, E. K., Marrett, S., Vanduffel, W., Vaughan, J. T., & Dale, A. M. (1998). The retinotopy of visual spatial attention. Neuron, 21(6), 1409–1422. https://doi.org/10.1016/s0896-6273(00)80659-5
  48. Woldorff, M. G., Gallen, C. C., Hampson, S. A., Hillyard, S. A., Pantev, C., Sobel, D., & Bloom, F. E. (1993). Modulation of early sensory processing in human auditory cortex during auditory selective atten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90(18), 8722–8726. https://doi.org/10.1073/pnas.90.18.8722
  49. Juan, C. H., Shorter-Jacobi, S. M., & Schall, J. D. (2004). Dissociation of spatial attention and saccade prepar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1(43), 15541–15544. https://doi.org/10.1073/pnas.0403507101
  50. Posner, M. I., Snyder, C. R., & Davidson, B. J. (1980). Attention and the detection of signa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09(2), 160–174.
  51. O'Craven, K. M., Downing, P. E., & Kanwisher, N. (1999). fMRI evidence for objects as the units of attentional selection. Nature, 401(6753), 584–587. https://doi.org/10.1038/44134
  52. Vecera, S. P. (1994). Grouped locations and object-based attention: Comment on Egly, Driver, and Rafal (1994).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23(3), 316–320. https://doi.org/10.1037/0096-3445.123.3.316
  53. D'Esposito, M., & Postle, B. R. (2015).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working memor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6, 115–142.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010814-015031
  54. Baddeley, A. (1996). Exploring the central executiv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 Human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49A(1), 5–28. https://doi.org/10.1080/027249896392784
  55. Baddeley, A. (2012). Working memory: Theories, models, and controversie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3, 1-29.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120710-100422
  56. Hollingworth, A. (2003). Failures of retrieval and comparison constrain change detection in natural scen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29(2), 388–403. https://doi.org/10.1037/0096-1523.29.2.388
  57. Luck, S.J., & Vogel, E.K. (1997). The capacity of visual working memory for features and conjunctions. Nature, 390, 279–281. https://doi.org/10.1038/36846
  58. Simons, D. J., & Rensink, R. A. (2005). Change blindnes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9(1), 16–20. https://doi.org/10.1016/j.tics.2004.11.006
  59. Vogel, E. K., & Machizawa, M. G. (2004). Neural activity predic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visual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Nature, 428(6984), 748–751. https://doi.org/10.1038/nature02447
  60. Monsell, S. (2003). Task switching.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7(3), 134-140. https://doi.org/10.1016/S1364-6613(03)00028-7
  61. Logan, G. D., Cowan, W. B., & Davis, K. A. (1984). On the ability to inhibit simple and choice reaction time responses: a model and a method.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0(2), 276–291. https://doi.org/10.1037//0096-1523.10.2.276
  62. http://tcpa.taiwan-pharma.org.tw/node/14823
  63. Lewis M., Brooks-Gunn J. (1979).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recognition. In: Social Cognition and the Acquisition of Self. Boston, MA: Springer. https://doi.org/10.1007/978-1-4684-3566-5_8
  6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0306452289902893?dgcid=api_sd_search-api-endpoint
  65. 行销最钱线/策略行销 找到大脑的老板,大脑大部分的工作都由非意识脑处理。
  66. 康成志业非意识脑行销 翻转电销市场
  67. Schmid, Ye, F. Q., Leopold, D. A., Saunders, R. C., Peters, A. J., Mrowka, S. W., Wilke, M., & Turchi, J. (2010). Blindsight depends on the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Nature, 466(7304), 373–377. https://doi.org/10.1038/nature09179
  68. Christensen, M. S., Kristiansen, L., Rowe, J. B., & Nielsen, J. B. (2008). Action-blindsight in healthy subjects after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PNAS, 105(4), 1353–1357. https://doi.org/10.1073/pnas.0705858105
  69. 张治遥、吴秀碧、程小𬞟(2008)。童年开始的重复梦境分析之研究。中华辅导与咨商学报, 24, 001-031. https://doi.org/10.7082/CJGC.200809.0001
  70. https://www.newyorker.com/books/double-take/george-gallup-and-the-mystery-of-polls
  71. Tompkins, Woods, A. T., & Aimola Davies, A. M. (2016). The phantom vanish magic trick: Investigating the disappearance of a non-existent object in a dynamic scen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950.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6.00950
  72. Dietze P.& Kowles E.D. (2016). Social Class and the Motivational Relevance of Other Human Beings: Evidence From Visual Atten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7(11), 1517-1527. https://s18798.pcdn.co/knowleslab/wp-content/uploads/sites/670/2016/10/Psychological-Science-2016-Dietze-095679761666772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