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第一原理
維基第一原理——名字就是連結
回到基本問題來考察
編輯Wiki在台灣有譯做「共筆」,那麼多人的共同寫作和單獨一人的寫作有什麼不同嗎?
我個人的觀點,認為這裏面最有趣的不同在於——多人在相互不知道的情況下,發現各自的理解和分享是可以相互呼應的,並且可以通過連結直接明確的建立呼應。那麼我們先仔細考察一下Wiki里的互通怎麼建立?
思想實驗、知識顆粒、通透度
編輯設想一個比較性的思想實驗,有如下兩個設定:
- 情形一:我把一個蘋果放在桌面上,讓大家在Wiki里描述這個事物
- 情形二:我放一段牛頓被蘋果砸的故事,讓大家在Wiki里描述這個事情
然後,一群實驗者在彼此不互相知道別人寫了什麼的情況下,獨自做貢獻。在 Wiki 系統裏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 情形一的實驗者或許會寫下:蘋果、紅蘋果、紅富士、一個蘋果……
- 情形二的實驗者或許會寫下:牛頓與蘋果、牛頓被蘋果砸的故事、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傳說……
儘管這兩種情形里每個人的理解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我們還是會發現第一種情形里的實驗者是容易彼此在Wiki系統裏呼應起來。 直接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非常容易在同一個名字下寫作。再仔細考察一下,第一種情形描述的事物的知識粒度比較小,小顆粒的知識是非常容易彼此通透的。 這種不同知識顆粒的不同通透度的現象是普遍發生在人類的知識交換過程中的。我們先點到為止,不再在此議題下做更深入的探討。
Wiki的連結機制
編輯Wiki的連結就是用括號簡單的把一些字括起來,然後這個括起來的這些字就成為連結了。連結有兩種形態:
- 藍鏈:如果條目已經存在,則直接連結過去
- 紅鏈:如果條目不存在,則連結指向一個創建頁面
紅鏈和藍鏈的選擇是機器自動處理的。簡言之,Wiki的連結機制就是名字即連結。
再考察 Wiki 在企業里的使用
編輯在企業里,知識顆粒是非常情景化,只具備小範圍的公共性。當這些顆粒進入 Wiki 系統,首先的碰到的問題應該會是衝突。 比如 A 小組有一個日程,B小組也有一個日程,但"日程"這個頁面同時容納 A、B 的兩個日程從實際運作的角度講,是不合理的。 所以,我們需要把隱含的情景先顯式表達出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不同的組織單位採用不同的名字空間,它們之間是相對隔離的。
什麼時候 Wiki 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編輯從上面幾段分析可以看出,Wiki 想要發揮互聯的效果最佳效果,一定是要在小顆粒的公共知識點,也就是傳統百科全書對應的文本形態。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Wiki的工具特點使得它在公共知識的概念表達這種應用場合下,和人類的知識系統發生了很強的共振,導致了很大的社會效應。
第一原理
編輯為什麼稱此原理是第一原理呢?
Wiki 實踐里的其他原理——
- Wiki 過程(Wiki Process)
- 中立原則
- 善意推定
- 共識
等等,無不都是圍繞着 Wiki 里知識組織方式而自然衍生出來的。這裏面最主要的是處理公共知識不同理解的倫理問題和社群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