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 高中历史
百家爭鳴
編輯背景
編輯- 社會上春秋戰國是一個大變革時期;
- 政治上諸侯爭霸,社會動盪,分封制逐漸瓦解;
- 經濟上鐵犁牛耕,井田制逐步瓦解;
- 文化上私學興起,提供了輿論陣地。
儒家
編輯孔子(春秋)
編輯- 地位: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1]
- 主張:
- 倫理觀:提出「仁」「禮」學說;
- 提倡「德治」、「為政以德」、主張改良政治;
- 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修訂文化典籍。
孟子(戰國)
編輯- 地位: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發展了孔子的思想。
- 主張:
荀子(戰國)
編輯- 地位: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豐富了儒家思想,為戰國時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 主張:
道家
編輯老子(春秋)
編輯莊子(戰國)
編輯- 主張:
- 把「道」作為最高原則,宣傳天道和自然無為;
- 提出「萬物與我同一」,走向了主觀唯心主義;
- 提出「齊物」的思想(萬物沒有界限和差別)[8];
- 提出「逍遙」,「無所恃」的人生態度;
- 具有「天與人不相勝」的天命思想。
- 影響:莊子崇尚自然,主張超越功利取追求精神自由的傾向,對古代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墨家
編輯墨子(戰國)
編輯法家
編輯韓非(戰國)
編輯- 地位: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10];將「法」、「術」、「勢」糅合為一,吸取道家思想,將法家理論系統化。
- 主張:加強君主集權、 厲行賞罰、獎勵耕戰, 「法」、「術」、「勢」相結合,提出「事異則備變」的主張,主張歷史進化論。
- 評價:
- 法家理論對專制主義政治體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統一全國起重大作用;
- 漢代後獨立的法家學派逐步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儒家吸收,成為維護專制政權的工具。
影響
編輯-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學術、思想和文化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
- 百家爭鳴中各學派相互爭辯、取長補短、兼容並包和寬容開放的特點,成為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 儒家思想在吸取、融合各家之長的過程中逐步豐富發展,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漢代儒學
編輯秦朝「焚書坑儒」
編輯- 背景:在秦朝建立過程中,一些儒生引用儒家經典,借古諷今;儒者依古制主張實行分封制,遭到李斯的排斥。
- 史實:「焚書」注意範圍:除秦國官定史書《秦記》外,其他各國史書予以銷毀;除博士官負責管理文獻外,天下私人收藏《詩》、《書》、百家語者,都上繳政府予以燒毀;醫藥、占卜、種樹等有用價值的書籍不在銷毀之列。「坑儒」等
- 影響:對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場浩劫;文化成為政治權力的附庸;儒學的發展進入低潮。
董仲舒的主要觀點
編輯- 觀點: 提出「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和「大一統」思想;
- 目的:文化「一統」服務於政治「一統」,有利於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宣揚「大一統」思想,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
- 影響:
- 儒學思想逐步被確立為正統思想,對民族歷史文化的進步具有積極意義;
- 獨尊儒術結束了各學派學術思想平等競爭的局面,遏制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展。
漢武帝「罷黜百家」的措施
編輯重用儒生、設置太學、表彰六經等措施,儒學地位開始提升。
太學
編輯- 出現:漢武帝時代創建太學,太學的建立是儒學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重要標誌。
- 性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國家培養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學校。同時各郡國建立學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體系。
- 意義:
- 帶動民間積極向學的風氣,促進文化的傳播;
- 一定程度上使大官僚等壟斷官位的局面得到改變;
- 進一步推動了儒學的傳播和發展。
宋明理學(廣義理學)
編輯背景
編輯- 東漢末年,儒學的權威被逐漸削弱;
- 魏晉時期新思潮流行,由於佛老思想的廣泛傳播,衝擊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觀,其統治地位進一步削弱;
- 唐代中後期,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的主張;
- 北宋士大夫們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儒學復興運動,理學在這場運動中孕育而生。
含義
編輯宋明理學,即為兩宋至明代的儒學。雖然是儒學,但同時借鑑了道家甚至是道教和佛學的思想。亦稱新儒學、中古新儒學、道學。[11]
理學的先導
編輯韓愈(唐)
編輯程朱理學(狹義理學)
編輯二程(北宋)
編輯- 理學的開創者,具有心學傾向。
- 理學的最高範疇是「天理」; 天理的核心是「仁」; 修養的最高境界也是「仁」。
朱熹(南宋)
編輯- 理學集大成者,一代儒學宗師,地位僅次孔孟
- 主張:
- 理氣論:萬物各有其理,萬物之理終歸為一,這就是「太極」中的陰陽變化。
- 修養論:強調「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仁」是人的愛心及一切道德價值的終極源泉;仁者不僅獲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還應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 社會政治論:「道」的價值內涵是「三綱五常」;道掌握在儒家手中,儒家擁有干預政治的天然權利,儒家干預政治的關鍵就是設法「正君心」、正綱常、正百官,而後國治、天下平。
- 影響:程朱理學作為官方正統儒學,影響後世六七百年之久,對維護專制主義政治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14]。
陸王心學
編輯陸九淵(南宋)
編輯- 心學的開創者
- 主張:
- 「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 [15]
- 批評朱熹理學過於「支離」,不能使人樹立對儒學價值的堅定信念;
- 反對埋首史冊,日常處直接體悟理;
- 認為「物慾」和「意見」是人心之弊,將其剝落、掃除。
王陽明(明)
編輯影響
編輯- 宋明理學開創了儒學的新時代,它使儒家思想理論化和哲學化。重視氣節、品德,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積極的作用。
- 明代理學提倡「三綱五常」,扼殺「人慾」, 成為維護專制主義統治的工具。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
編輯明清之際的中國「早期啟蒙思想家」
編輯李贄(明中後期)
編輯- 主張:
- 提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 反對盲從孔子,提出「童心說」,反對禮教虛偽和官場的欺詐;
- 在詩文方面提出「真心」說;
- 代表作:《焚書》、《藏書》、《續焚書》
- 李贄是獨具個性的思想家,對明朝社會現實大膽批判,引起不滿。李贄同時也是泰州學派後學。
黃宗羲(明末清初)
編輯- 政治:批判君主專制、提出君臣平等思想、提出限制君權主張;廢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重視學校的輿論作用。
- 經濟: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是明末社會生產關係發生變化的具體反映)
- 代表作:《明夷待訪錄》
- 地位:狹義上浙東學派的創立者
- 影響:為近代反專制主義的思想家們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顧炎武(明末清初)
編輯- 主張:
- 批判「私天下」的君主專制 ;
- 提出「眾治」的主張
- 他的思想由梁啓超概括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不具有近代民權意識,但改革弊政、撥亂反正的願望十分強烈。
- 代表作:《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
- 地位:經世致用思潮的推動者之一;開清代考據學之先河;
王夫之(明末清初)
編輯- 主張:
- 「循天下之公」;
- 批判「孤秦」「陋宋」;
- 提出尊重物質運動規律的自然史觀和社會史觀
- 地位:王夫之是清初一位思想巨人,他的哲學思辨代表中國古代哲學發展的頂峰,是古代唯物主義思想家。
- 代表作《船山遺書》
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
編輯- 黃宗羲繼承先秦民本思想,批判封建倫理綱常,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新思想。
- 顧炎武繼承儒家關注民生思想,批判理學脫離實際,推動經世致用思潮的興起,注重實學和實踐。開考據學之先河。
- 王夫之批判理學的「先命論」,建立唯物主義思想體系。
- 黃、顧、王都是經世致用的推動者、都參加抗清鬥爭;黃和王隱居著書、顧遊歷。
拓展
編輯註釋
編輯- ↑ 儒家的「六藝」是「禮、樂、射、數、書、御」六種技能、十三經、六經等皆為儒家經典。
- ↑ 性善論即關於人性本善的理論。孟子學說的主要出發點是性善論,所謂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孟子·滕文公上》)。他認為人的性情本來是善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本來是人人都有的,這是天生的仁、義、禮、智的根苗。人們口、耳、目等感官的反映是相同的,因此人心也是相同的。那麼,為什麼人有不善的呢?孟子的答覆是: 由於外界事物的陷溺,由於沒有對原來的善性加以培養。為了避免外界事物的引誘,首先要從「不動心」和「寡慾」 做起,最後就得要 「養浩然 (盛大)之氣」,使這種氣充塞於天地之間,這樣便可間復和擴充人們的善性。孟子的性善論是作為他推行 「仁政」 主張的理論依據的。楊寬:《戰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轉引自《教師教學用書 歷史必修(Ⅲ) 文化發展歷程》,嶽麓書社
- ↑ 此就原有之井田制度,轉移觀點,將其變為含有社會主義佳質的經濟制度也。所謂轉移觀點者,蓋古代土地為國君及貴族所私有,農民受土地於貴族,為之作 「助耕之氓」,為之作農奴。故原有之井田制度,乃為貴族之利益。依盂子之理想,乃土地為國家所公有,人民受土地於國家而自由耕種之。其每井中公田之出產,雖仍可為國君卿大夫之祿,「以代其耕」;但農民之助耕公田,乃如納稅於國家之性質,非如農奴為地主服役之性質。此理想中之制度,乃使民 「養生喪死無憾」,乃為人民之利益。故謂孟子所說之井田制度,即古代所實行者,非也。謂孟子所說之井田制度,純乎為理想,為創造,亦非也。二者均有焉,此所謂以述為作也。墨子就平民之觀點,以主張周制之反面。孟子則就平民之觀點,與周制以新解釋新意義。此孟子與墨子在此方面之不同也。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重慶出版社。由此可見,孟子恢復的井田制並不是周代的井田制,而不過是他的一種政治理想
- ↑ 具有法家傾向
- ↑ 荀子哲學中,亦有功利主義,故其駁墨子亦多就功利主義立論,觀《富國篇》及《禮論篇》中駁墨子之言可見。此亦孟、荀異點之一也。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重慶出版社
- ↑ 這種本體論一般稱為「道論」或「道本論」
- ↑ 「反」字可解作復,因此其意為「復歸,是合乎道的動」,詳見陳劍:《老子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是一種相對主義,最終導致了虛無主義
- ↑ 這些主要體現在墨家的「三表法」上,「三表法」作為一個邏輯過程體現為「本-原-用」,作為一種檢驗標準則為「聖王之事」、「耳目之實」、「百姓之利」。詳見莊春波:《論墨子的「三表法」》,齊魯學刊1998年04期
- ↑ 在韓非之前,還有商鞅、申不害為法家代表人物
- ↑ 「理學」一詞,在宋代最初就被用來概括當時的儒學。在南宋理學大家朱熹那裏,他所賦予的含義是講道理或有道理之學,就其學派而言,則不僅是指後來被當做理學正統的北宋「五子」(周敦頤、邵雍、張載和程顥、程頤兄弟) 之學,而且也將「二蘇」(蘇軾、蘇轍,四川人) 為代表的蜀學包括在內。與朱熹對立的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陸氏兄弟 (陸九淵、陸九韶、陸九齡) 亦使用「理學」一詞來統稱宋代的儒學,並認為「本朝理學,遠過漢唐」。 到南宋後期,朱熹後學將 「理學」概念規範為立足於 「道統」的,符合先秦儒學精神的宋代正統儒學,並把周敦頤看做是承接這一儒學正統的理學「開山」。從內涵方面方面看,」'理學」 通常是指 ,「脫出詁訓」 而闡發「義理」之學,但由於從朱學的角度進行總結,故其重心又落在了程朱一邊。 元中葉以後,程朱理學一派上升為官學,故元人編《宋史·道學傳》便以程朱一係為」道學」即儒學正統,而不列陸九淵一派。到元末,張九韶輯北宋「五子」及南宋朱熹之言,輔以荀子以下數十人之說,成《理學類編》 一書。但他不輯陸九淵之言,承襲了《宋史》 將陸九淵心學排斥於理學之外的做法。在學術發展史上, 「程朱理學」的說法無疑表達了程朱一系在與心學爭奪「道統」正宗的鬥爭中所取得的勝利。故在稱呼上,後世學者也多有把「理學」一詞專歸程朱一系專有,把它作為整個宋明儒學中與心學相對的程朱學術的代稱。 明代的心學大家王守仁雖然在學術上「是陸非朱」 偏向陸九淵心學,但他也調和歷時頗久的朱、陸異同之論,企圖折衷二家之說,故也使用 「理學」的概念。王守仁的高足王畿則將明代心學一系統稱為 「理學」,「我朝理學,開端還是白沙 (陳獻章) ,至先師而大明。」(《龍溪先生全集 卷十 復顏沖字》) 王畿排斥程朱而只認定心學為明代理學正宗的看法,與 《宋史》 為代表的觀點正相反對,但在 「理學」概念的認同上卻正好相得益彰,說明了「理學」 一詞實際上已成為了由兩宋到明代的儒學主流的總稱。 明未清初之際,有不少總結宋明學術的著作問世。無論從孫奇逢的 《理學宗傳》,還是在更享有盛名的黃宗羲的 《明儒學案》以及由他開始而在後人那裏完成的 《宋元學案》 中都可以看出,以「理學」作為宋明儒學之總稱的觀點已經流行開來。直至當代,學者們在宋明儒學的研究中,以「理學」作為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儒學形態的總稱,已經是約定俗成。向世陵《寫給大眾的中國哲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轉引自《教師教學用書 歷史必修(Ⅲ) 文化發展歷程》,嶽麓書社
- ↑ 韓愈的排佛言論,大致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以辨別華夷和強調忠孝來反對佛教的粗俗教義。他在《諫迎佛骨表》中指出: 「夫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語言不通,衣服殊制,口不盲先王之法盲,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韓愈排佛言論的另一部分,是以儒學理論,主要是以(大學) 為基礎來建立對抗佛教宗教哲學的儒學體系......韓愈儒學體系的重要內容,是他吸取了佛教祖統說的思想資料,虛構出一個儒家的學術傳統,據說這個學術傳統從古及今,世代相傳,即所謂的「道統」。張豈之:《中國思想史》,西北大學出版社
- ↑ 張豈之:《中國思想史》,西北大學出版社,第268-269頁
- ↑ 是朱熹將《大學》《中庸》和《論語》《孟子》集為四書
- ↑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 「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 ↑ 王守仁「知行合一」與「致良知」的提出,都是在他遭到貶謫、訕謗之際,有感於社會政洽風氣敗壞,對環境挑戰的一種反應,企圖憑藉此種學說,先完善個人道德,再完善社會道德,根本精神是社會性的,着眼於挽救國家、社會。樊樹志:《國史概要》,復旦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