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疾病文學/內容/杏林子《生之歌》

基本資訊

編輯

《生之歌》是杏林子獻給母親的六十歲生日禮物,為其代表作品之一。本書出版於1977年,並於1979年獲第二屆基督教文藝獎。

故事梗概

編輯
《生之歌》介紹

《生之歌》的取材大多源於作者的日常生活,她以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透過觀察自然環境、生物、自身經歷及動人的故事,抒發個人對生命的感受與體悟,展現其樂觀奮鬥的精神,以及對生命的熱愛與執著。

出場人物

編輯

本名劉俠,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長年臥病在床、足不出戶,生活於六席大的斗室之間,僅能透過東面的一角窗戶及身體的病痛感受四季的更迭。

由於全身90%以上的關節均已損壞,行走與寫作對她而言都是艱鉅的考驗,但她仍以無比的毅力與勇氣與病魔纏鬥,孜孜於閱讀與寫作。

母親

編輯

在部分章節或稱「劉媽媽」,真實姓名為唐綿,1939年與劉德銘結婚,2015年過世。

在杏林子發病後長年照顧她,並為其處理出版書籍事宜。

在文中提及,唐綿不吝將愛分散給其他人,慷慨贈送食物、織品及其他物資給需要的人,因此每年總會收到許多卡片。

父親

編輯

名劉德銘,生於1912年,為經歷抗戰及國共內戰的老兵,1949年奉命撤退來台後,曾與杏林子分享身上傷疤的來歷。

某年颱風將屋外鐵皮雨棚吹損,父親沒有埋怨或懊惱,反倒在風雨中仰天長笑,其神態令杏林子終身難忘。

韓老師

編輯

擔任杏林子小學四年級美術和工藝課程的老師,曾教導學生畫畫、刻竹簡、捏陶、做手工及種花,帶領學生領略生命的奧秘,其課程被杏林子稱為「生命之課」。

國瑞弟

編輯

因神經炎與關節炎長年癱瘓在床。在杏林子的開導下,他不再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拄著拐杖慢慢學會行走,並以自身實力考進大學,甚至參加高、普考。

吳富炰

編輯

一位教育廳的督導、虔誠的基督徒。在聽聞杏林子的人生經歷後,曾寄大量書籍給杏林子,希望透過此舉將上帝之愛分散出去。

李伯伯

編輯

杏林子的朋友,雖年近八十卻仍身體健朗。個性耿直、為人樂觀風趣,年輕時曾領過大軍、擔任縣長一職,來臺後因無法復職做過許多勞力苦活,今任看守公廁一職。

文本描寫疾病的摘句

編輯
  • 春天到了,人說百花怒放,春光明媚。然而我看不到,嗅不着,唯一能感受到的只是連綿的陰雨,透骨的寒意,常令我的關節發痛,似乎殘冬仍未褪盡。(編者選擇原因:描寫患者活動範圍受限,以及疾病與天氣的關係。)
  • 面對頑強、不可捉摸的「類風濕關節炎」,真是「屢戰屢敗」,傷痕累累,至今全身的關節幾乎都告損壞,肩不能舉,腿不能行,手不能彎,就連一口硬點的麵包也咬不動。(編者選擇原因:描寫病症。)
  • 多年來,我的右臂因一直不斷寫作而腫脹不堪,常常痛得無法彎曲,只有把手放在桌沿上用力壓回來,而頸部和背部的關節也往往因為低頭太久不時向我提出嚴重抗議。(編者選擇原因:描寫病症。)
  • 在所有的病症中,「類風濕關節炎」是出了名的難以捉摸。說它和天氣有關吧!偏偏有時候萬里無雲的豔陽天,它也大痛特痛;有時前一刻鐘還是好端端的,突然之間痛楚便排山倒海,席捲而來,真是來無影,去無蹤,好像練過功夫的武林高手。(編者選擇原因:描寫患者疾病與天氣的關係,以及發病後的病症。)

相關研究

編輯

馬玉紅,〈痛苦過去,生命之美永遠留下──論台灣女作家杏林子的《生之歌》〉,《井岡山大學學報》,第38卷第2期(2017),頁102-106。

編輯

將《生之歌》分為四個部分:與己和諧、與人和諧、與自然和諧、與信仰和諧,探討《生之歌》中的生命之美。

塗美儀,〈疾病、治療與行動──杏林子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編輯

將杏林子的疾病書寫結合宗教信仰與社會踐屢的研究,分析杏林子的生平事蹟與創作歷程,探究散文中的疾病書寫與療癒反饋,闡揚杏林子的社會行動。[1]

參考文獻

編輯
  1. 塗美儀,〈疾病、治療與行動──杏林子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