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性病學/表皮
表皮(epidermis)來源於外胚層,屬於復層鱗狀上皮。表皮由角質形成細胞(keratinocytes,KC)和非角質形成細胞(non keratinocytes)兩大類細胞組成。
角質形成細胞
編輯角質形成細胞是表皮的主要成分。根據KC的發展階段和特點,可將表皮分為5層。由里向外分別是基底細胞層、棘細胞層、顆粒細胞層、透明層和角質層。在正常情況下,基底細胞分裂周期為13~19d。分裂後形成的KC由基底層移行至顆粒層最上部的時間為14d,從顆粒層表面再移至角質層表面而又脫落約需14d,共28d,稱表皮的更替時間(turm overtime)或表皮的通過時間(transit time)。
基底細胞層(basal cell layer)
編輯位於表皮的最深層,由一層圓柱狀細胞組成,呈柵欄狀排列,其長軸與表皮下基底膜帶垂直,胞質嗜鹼性,胞核濃染呈橢圓形,位置偏下方。核分裂象常見,正常情況下一部分基底細胞可進入分裂象,產生新生的角質形成細胞,故基底層又叫生發層。一些因素可促進基底細胞的增生,如外傷、腫瘤、雌二醇、表皮細胞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環磷鳥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等。而另一些因素如表皮抑素(chalone)及環磷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sphate,cAMP)可抑制細胞分裂。正常情況下,表皮細胞的分裂增生與抑制維持在適度的比例,使新生的細胞與脫落的角質層細胞保持平衡,以保證其生理需要的厚度。
基底細胞層與真皮的交界面呈波浪狀,表皮向真皮伸入的部分稱表皮腳,真皮向表皮嵴出的部分稱真皮乳頭,兩者相互鑲嵌,其間交界處用PAS染色(過碘酸-雪夫染色)可見0.5~1.0μm厚的紫紅色的均勻質帶,稱之為表皮下基底帶(subepidermal basement zone,BMZ),將表皮與真皮緊密連接起來。此膜具有滲透的屏障作用,可阻止分子量大於40000的物質通過。表皮內無血管,營養物質、抗體及白細胞等物質可通過BMZ進入表皮,而表皮的代謝產物則可通過BMZ進入真皮,故此膜具有半滲透膜的作用。相鄰的基底細胞、棘細胞間以橋粒相連。基底細胞與真皮則以半橋粒相連。其結構在電鏡下是相鄰的細胞膜內側各形成附着板,胞質內的張力細絲附着於附着板上,再折回胞質內。每個橋粒的中央為電子緻密的細胞間接觸,並與兩側胞膜之間形成電子透明的細胞間隙。基底細胞底部的胞膜內側有增厚的附着板,其上也有張力細絲附着並折回胞質,稱為半橋粒,它對表皮與真皮的連接和支持、表皮的代謝和物質交換及免疫功能等有重要作用。
棘細胞層(prickle cell layer)
編輯位於基底層上方,一般由4~10層多角形、有棘突的棘細胞構成,胞核較大呈圓形,相鄰細胞之間的突起以橋粒相連。最深層的棘細胞也有分裂功能,參與基底細胞共同組成生發層。由里向外,棘細胞漸趨扁平,電鏡下,胞質內出現許多直徑200~300nm的橢圓形有膜顆粒,稱為被膜顆粒(membranecoating granule),亦稱為角蛋白小體或角質小體(keratinosome)或Odland小體,其內含有雙極性磷酸脂質,可在角質形成細胞外形成一層薄膜,使之具有屏障作用,它的酸性磷酸酶可溶解細胞間的黏合物而使角層細胞脫落。
顆粒層(stratum granulosum)
編輯位於棘細胞層上方,由1~3層梭形細胞組成。胞內有較多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HE染色示強嗜鹼性的透明角質顆粒(keratohyalin granule),故名顆粒層。在顆粒層上部,被膜顆粒增多,並向細胞膜移動,漸與胞膜融合,可釋放出酸性黏多糖和疏水磷脂,形成多層膜狀結構,充滿細胞間隙,在顆粒層與角質層及角質細胞之間形成一個防水屏障,使體內水分不易滲出,也阻止體外水分向內滲入。
透明層(stratum lucidum)
編輯僅見於掌跖的表皮,位於顆粒層上方。HE染色可見在角質層與顆粒層之間有2~3層扁平、境界不清、無核、嗜酸性、緊密相連的細胞,胞質中疏水的蛋白結合磷脂與張力細絲融合在一起形成防止水及電解質通過的屏障。 ==角質層(stratum corneum)==位於表皮的最外層。由5~10層扁平、無核的細胞組成。光鏡下,細胞器幾盡消失,細胞與皮膚表面平行。細胞之間交錯排列呈疊瓦狀,結構緊密。由於細胞脫水變得比較堅韌,因此能抵抗摩擦,阻止水分、電解質及微生物的通過,起到屏障作用;同時對一些理化因素,如酸鹼、紫外線有一定的耐受力,起到保護作用。角質形成細胞間由於橋粒逐漸消失,保證了它不斷地形成和有規則地脫落,使表皮厚度處於穩定平衡狀態。
非角質形成細胞
編輯非角質形成細胞又稱樹枝狀細胞。包括黑素細胞、朗格漢斯細胞、梅克爾細胞、未定類細胞及少量的淋巴細胞。
黑素細胞(melanocytes)
編輯位於基底層,來源於外胚葉的神經嵴,以後移至皮膚中,分散至基底細胞之間,約佔基底細胞的10%。此外,也可見於毛髮、黏膜、眼色素層和軟腦膜等處。在暴露部位的皮膚、乳暈、腋窩、生殖器及會陰區較多。黑素細胞的功能是產生黑素。每個黑素細胞藉助樹枝狀突起伸向鄰近的基底細胞和棘細胞,輸送黑素顆粒。每個黑素細胞的樹枝狀突起可與10~36個KC相接觸,形成一個表皮黑素單元。黑素顆粒進入KC後像傘樣聚集於細胞核頂上方,起到遮擋和反射光線的作用,保護細胞核免受輻射損傷。日光照射可促進黑素的生成。黑素的多少決定了皮膚顏色的深淺。
朗格漢斯細胞(Langerhans cell,LC)
編輯是一種來源於骨髓的免疫活性細胞。主要分佈於表皮中上部,約佔表皮細胞的4%。
HE染色表現為透明細胞,氯化金染色顯示出樹枝狀突起。電鏡下,胞核呈扭曲狀、胞質清亮,無張力細絲、黑素小體和橋粒。它有12個樹突與鄰近的角質形成細胞接觸。細胞內有特徵性的伯貝克(Birbeck)顆粒,又稱Langerhans顆粒。細胞表面有多種標誌,包括IgG、IgE和C3b等的受體以及Ia(HLA-DR)、CD4、CD45S-100等抗原。LC有識別、處理入侵抗原的功能,並將抗原信息呈遞給T細胞使之活化、增殖,產生淋巴因子。因此LC在皮膚遲發性超敏反應、同種異體皮膚移植免疫和免疫監視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
梅克爾細胞(Merkel cell)
編輯散在分佈於基底細胞之間,一般認為來源於外胚葉的神經嵴。梅克爾細胞基底部與脫去髓鞘的神經軸索接近,併合成細胞軸索複合體。推測該細胞的功能與感覺有關。
未定類細胞(indeterminate cell)
編輯位於表皮基底層,其來源和功能不十分清楚。目前多認為該細胞可能是未成熟的或未找到伯貝克(Birbeck)顆粒的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