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力學(英語:thermodynamics)是從18世紀末期發展起來的物理學理論,主要是研究功與熱之間的能量轉換。在此功定義為力與位移的內積;而熱則定義為在熱力系統邊界中,由溫度之差所造成的能量傳遞。兩者都不是存在於熱力系統內的性質,而是在熱力過程中所產生的。

維基百科中的相關條目:

依照研究特性可分為兩大類:

  • 在物質能量轉換過程不探討個別分子特性的科學,稱之為古典熱力學classical thermodynamics);
  • 在物質能量轉換過程探討個別分子特性的科學,則稱之為統計熱力學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

四大定律 編輯

  • 熱力學第零定律(又稱熱平衡定律):只要A和B同時與C處於熱平衡,則A和B處於熱平衡狀態。
    • 數學式:若  ,則 
  • 熱力學第一定律(又稱能量守恆定律):能量守恆定律的一種特殊形式——能量不能被憑空創造,也不會憑空消失。
  • 熱力學第二定律:所有的自然過程都增加熵(entropy);簡而言之,熱不能自發的從冷處轉到熱處,任何高溫的物體在不受熱的情況下,都會逐漸冷卻。
    • 主要有兩種假說:克勞休斯假說(Clausius hyperthesis)與凱文-普朗克假說(Kelvin-Planck hyperthesis)。
  • 熱力學第三定律:當物體處在絕對零度時,則所處之處熵值為零。
    • 數學式:若 ,則 

功與能 編輯

溫度測量 編輯

溫度是表徵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微觀上來講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表示物體溫度的標準叫溫標。常用的有攝氏溫標(°C)、華氏溫標(°F),而國際單位制中的熱力學溫度單位為開爾文(K),一般用於天體和原子運動。

通常開爾文與攝氏溫標的關係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