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家列表

傳說中的醫學人物 編輯

伏義氏:

一作宓羲、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中國神話中人類的始祖。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相傳為中國醫藥鼻祖之一,《易傳·繫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帝王世紀》稱:「伏義嘗百藥而制九針」,我國醫界千餘年來尊奉為醫藥學、針灸學之始祖。伏羲是先民對創始八卦理論藉以豐富人體認識,並對保健作出貢獻的氏族群體的概括。

神農氏:

一說神農氏即炎帝。中國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淮南子·修務訓》:「神農乃始教民,嘗百草之滋味,識水泉之甘苦,……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醫方興焉」。《帝王世紀》稱:「炎帝神農氏,……,嘗味草木,宣藥療疾,救夭傷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古代文獻論述神農氏嘗百草而始有醫藥者相當豐富,正因為此,我國第一部系統論述藥物的著作,約成書於漢代,被命名為《神農本草經》,即寓有尊崇懷念之意。

黃帝:

傳說中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祖先,姓姬,一姓公孫,號軒轅氏、有熊氏,少典之子。所處時代為原始社會末期,為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領袖。傳說他的發明刨造很多,如:養蠶、舟車、兵器、引箭、文字、衣服、音律、算術等,我國古文獻也多有黃帝創造發明醫藥之記載。《帝王世紀》說:「黃帝使岐伯嘗味草木,典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咸出焉」,《通鑑外記》亦說:「(黃)帝以人之生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寒暑盪之於外,喜怒攻之於內,夭昏凶札,君民代有,乃上窮下際,察五色,立五運,洞性命,紀陰陽,咨於岐伯而作《內經》,夏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脈;巫彭、桐君處方餌,而人得以盡年」。上述醫學著作所以冠以「黃帝」之名,反映了人們對其尊崇和仰慕之心情。

僦貸季:

上古時之醫學家。《黃帝內經素問·移精變氣論》中。岐伯在回答黃帝的有關問題時指出,「色脈者,上帝(上古之帝)之所貴也,先師之所傳也。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脈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土,四時八風六合,不離其常,變比相移,以觀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則色脈是矣」。明代徐春甫撰《古今醫統》認為:「僦貸季,黃帝時人,岐伯師也。岐伯相為問答,著為《內經》」。

岐伯:

中國傳說時期最富有聲望的醫學家。《帝王世紀》:「(黃帝)又使岐伯嘗味百草。典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咸出焉」。宋代醫學校勘學家,林億等在《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表》中強調:「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於是雷公之倫,授業傳之,而《內經》作矣」視今傳《素問》基本上乃黃帝問,岐伯答,以闡述醫學理論,顯示了岐伯氏高深的醫學修養。中國醫學素稱「岐黃」,或謂「岐黃之術」,岐伯當屬首要地位。

俞跗:

上古醫家,相傳擅長外科手術,黃帝臣。西漢時期三位文史學家都記述了秦越人所論之上古醫生俞跗的事跡。韓嬰,曾任文帝時博士,約生活於公元前二世紀中,他在《韓詩外傳》卷10寫道:「中蔗子曰:吾聞中古之為醫者,曰俞跗,俞跗之為醫也,榒木為腦。芷草為軀,吹竅定腦,死者更生」。史學家司馬遷(約公元前135~?)在《史記·扁鵲侖公列傳》中指出:「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鱧灑,鑱石橋引,案扤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臟,練精易形」因此,二人關於俞跗醫療事跡之論述,應同出一源。稍晚於二人的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在其所撰的《說苑·辯物》中記述,則與韓氏基本一致。

伯高:

傳說上古之經脈學醫家,黃帝臣。晉代史學家、醫學家皇甫謐撰《黃帝針灸甲乙經》,曾指出:「黃帝咨訪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內考五臟六腑,外綜經絡、血氣、色侯,參之天地,驗之人物,本之性命,窮神極變,而針道生焉,其論至妙」。可知伯高之為醫是以針灸之理論、臨床和熨法等外治為特長,同時,對脈理亦多有論述。

少俞:

傳說上古醫家,黃帝臣,俞跗之弟,醫術多與其兄同。

鬼臾區:

傳說上古醫家,黃帝臣,擅於五行之說。唐,王冰住《素問》黃帝問於鬼臾區所答:「臣積考太始天元冊文曰」時指出:「鬼臾區十世祖始誦而行之,此太古占候靈文,洎乎伏義之時,巳鐫諸王版,命曰冊文」由此可知鬼臾區其人,當系神農氏後相傳十世之世醫。

雷公:

傳說上古醫家,黃帝臣、擅長於教授醫學之道,望色診斷與針灸醫術等。「黃帝坐明堂,召雷公而問之曰:子知醫之道乎?

雷公對曰:誦而頗能解,解而未能別,剔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在關於針灸論述上與黃帝討論了「凡刺之理」,以及望面色而診斷疾病的理論。從《素問》中以及《靈樞》內容來看,可知雷公從黃帝受業之關係。

桐君:

傳說上古時藥學家,黃帝臣,以擅長本草著稱。梁·陶弘景,《本草經集注》序強調:「至於藥性所主,當以識識相因,不爾何由得聞,至於桐雷,乃著在於編簡,此書應與《素問》同類」,「又有桐君《採藥錄》,說其花葉形色;《藥對》四卷,論其佐使相識」。

少師:

傳說上古時醫家,黃帝臣,以擅長人體體質之論而聞名流傳於世。少師回答黃帝關於人有陰陽等問題時指出:「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少師對五種人的體質、性格、行為特點等進行了比較具體的敘述,少師之論點近世為朝鮮醫學家發展為「四象醫學」。

巫彭:

傳說中之巫醫。《山海經》有載。《說文》有「巫彭初作醫」的記述。據考,巫彭乃黃帝臣,其醫療除用巫術為人治病外,還掌握有藥物知識以治療疾病。

巫妨:

傳說中之巫醫,兒顱囟經,以占夭壽,判疾病死生,世所相傳,有小兒方焉,為占卜小兒壽夭疾病之巫醫。

巫咸:

一作巫戊傳說中之巫醫。唐堯時臣,「以鴻術為堯之醫,能祝延人之福,愈人之病,祝樹樹枯,祝鳥鳥墜」。《楚辭》記有「巫咸將夕降兮」。王逸注為「巫咸,古神巫也」。甲骨文中有咸戊。故有學者認為巫咸或即商王太戊之大臣。

苗父:

上古巫醫;一稱弟父。《韓詩外傳》有:「吾聞上古醫曰弟父。弟父之為醫者,以莞為席,以芻為狗,北面而祝之,發十言耳,諸扶輿而來者,皆平復如故」。

綜而言之,中國醫學發展的啟蒙時期,樸素經驗的積累有過一個極其漫長的歷史,即中國原始社會晚期「巫」產生前的若干萬年無數代人們醫療經驗的積累和口耳的世代相傳。這些經驗的積累被後世學者譽歸於伏義、神農、黃帝、岐伯、俞跗、伯高、鬼臾區、少俞、雷公、少師、桐君等等。繼之而起者,乃原始社會晚期生產、文化等之發展而誕生的「巫」,以及由之而起的巫醫,由原始社會晚期到殷商,乃至西周前後,巫醫在中國醫療保健中曾居於顯要地位,俞跗、巫彭、巫妨、巫咸、苗父等是其代表人物。研究中國原始社會之醫療保健,我們不能忽視上述傳說甚至神話中的醫家與巫醫,應當承認,在這方面的研究還很不夠,給予他們以歷史的、真實的地位,乃是醫史學家、醫史學家的責任。

春秋戰國時期醫家傳記 編輯

一、醫緩

醫緩,春秋時期秦國人。據《左傳》記載,魯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晉國國君景公姬據(公元前599~公元前581年)生病,先叫桑困巫治療。桑田通過占卜,認定景公的病,是遭晉景公殺害的晉國大夫趙同和趙括的鬼魂作祟所致。晉景公聽說秦國有良醫,就派遣使臣求醫於秦國。秦恆公(公元前603~公元前577年)派遣醫緩往診,醫緩即到晉國,診景公病直言不諱說:「疾不可為也!」因為病程已發展到「在盲之上,膏之下」的晚期,而「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就是說,以砭石、針灸攻治已不可及,服食藥餌醫治,亦不能至,而醫療無能為力。從引「病入膏育」就成為一句典故與成語。

二、醫和

醫和,春秋時期秦國人。據《左傳》、《國語·晉語》記載,魯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晉平公姬彪(公元前557~公元前532年)有疾,求醫於秦國:秦景公嬴後(公元前576~公元前537年)派遣醫和往診,醫和診病後說:「疾不可為也,是謂近女室,疾如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就是說,平公的病已不能治好,因為近女室。惑以生蠱!平公問道:「女不可近乎」?得禁絕情慾嗎?醫和答道「節之」,要有節制和限度,還對疾病的機理做了闡釋說,「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征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災。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並針對平公的疾病和提問,進一步解釋說:「女陰物而晦時,淫則生內熱惑蠱之疾。今君不節不時,能無及此乎?」

醫和還把這話告訴了趙孟,趙孟不解地問道:「何謂蠱?」醫和解釋說:「淫溺惑亂之所生也,於文,皿蟲為蠱,谷之飛亦為蠱,在《周易》,女惑男,落風山謂之蠱,皆同物也。」趙孟聽了這話,亦稱讚說:「良醫也!」。

三、醫呴

醫呴, 戰國時期秦國人,事跡出於《尸子》,據說「為宣王割痤。為呴王療痔皆愈。張子之背腫,命呴治之,遂愈。」從其所治療的疾病來看,皆為外科疾思,醫呴應是一位醫療技術高明的外科醫生。

四、文摯

文摯,戰國時期宋國人,洞明醫術。事跡出於《呂氏春秋·至忠篇》,據說齊王田地(公元前323~公元前284年)有病,使人請文摯。文摯診王病,根據病情決定採用心理療法治療,遂對太子說:「王之疾必可已也。雖然王之疾已,則殺摯也。」太子問:「何故」?文摯說,「非怒王,則疾不可治,怒王則摯必死。」於是,太子再三懇求說:「苛已王之疾,臣與臣之母以死爭之於王,王必幸臣與臣之母,願先生之勿患也。」於是,文摯應允、願冒死為齊王治病,便與太子約期前往,而文摯故意不守信譽,三次失約,不按約期為王治病,使齊王很生氣,當文摯見齊王時,又不脫鞋就上他的床,還故意踐踏他的衣服,用很不禮貌的語言詢問他的病情,使齊王氣得不肯答言。文摯卻反口出陋辭,以激怒齊王。於是齊王大怒,與文摯爭吵起來,使其病遂愈,而文摯終為齊王所烹死。

五、秦越人(附:長桑君、子陽、子豹等)

秦越人約生於公元前5~4世紀,是戰國時期的著名醫學家,世稱扁鵲。河北任邱人。一說為山東長清人。還有人據《陳璋圓壺》、《陳璋方壺》銘,及古陶文等,認為是臨淄附近的鄭陽人,秦越人生平事跡出於《史記》、《韓詩外傳》、《戰國策》、《說苑》等古代典籍。

秦越人約自公元前386年前後即「為人舍長」,隨長桑君「出入十餘年」,承長桑君授以《禁方書》,在診斷上,他以「切脈、望色、聽聲、寫形」針藥並用、綜合治療虢太子的「屍厥」證成功。虢君感動他說:「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捐棄溝壑,長終而不得反!」遂「名聞天下」。他以砭石彈刺,治療秦武王面部癰腫成功。秦國太醫令李酰「自知技不如也」,而使人刺殺秦越人於秦國。

秦越人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痹醫;來人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隨俗為變。遊歷了今山東、河北、山西、河南、陝西等省的廣大地域。從事過內科、外科、婦科、五官科、小兒科等多學科的醫療工作。精通湯液、針灸、砭石、熨帖、按摩、手術等各種技術。體現了為廣大民眾解除病痛的優秀品格。

在診齊恆侯病案後,司馬遷對秦越人評價說:「使聖人預知微,能使良醫得早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醫之所病,病道少。故醫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微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冶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

三個病例說明,在危重病患面前,秦越人敢於承擔風險,當「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的評論出現時,秦越人則實事求是他說:「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這是一種科學的態度。

秦越人在醫學上的成就。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經絡髒象方面:秦越人提出病邪沿經絡循行與臟腑的深淺,由表入里傳變。他說:「若太子病,所謂『屍厥』者也,夫以陽入陰中,……,中經維絡,別下於三焦膀胱。是以陽脈下遂,陰脈上爭、會氣閉而不通,陰上而陽內行,下內鼓而不起,上外絕而不為使。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破陰絕陽,色廢脈亂,故形靜如死狀,太子未死也,夫以陽入陰,支蘭藏者生,以陰入陽,支蘭藏者死。凡此數事,皆五臟厥中之時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秦越人所說的是足陽明胃經「下膈、屬胃、絡脾」的循行與臟腑的關係;」別下於三焦膀胱」,即手少陽三焦經「下膈,屬三焦」的循行與臟腑的關係:或足太陽膀胱經「絡腎,屬膀胱」的循行與髒俯關係「乃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即是沿足陽明胃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循經取穴,進行針刺治療,搶救了垂危病人。

2、四診合參方面:秦越人「特以診脈」為其專長,而有「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之美譽。齊恆侯田午一例,則是全憑望色觀察分析病情的發展過程,正確判斷齊桓侯的發病機制,即從腠理侵入血脈,繼入腸胃,再入骨髓,說明了秦越人在望診上的造詣。由於秦越人充分掌握了診斷方法,在診斷學上能言病之聽在,聞病之陽,論得其陰;聞病之陰,論得其陽。病應見於大表,不出千里,決者至眾,不可曲止也!

3、辨證論治與綜合治療方面:虢太子的「屍厥」證,秦越人「乃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把病人從昏迷中搶救過來。然後「乃使弟子子豹為五分之熨,更以八減之齊和煮之。以更熨兩脅下」,為病人進行保溫治療,促使病人很快恢復到能夠自己「起坐」。再「服湯二旬」,以「更適陰陽」,使病人恢復健康。秦越人和弟子子陽、子豹等,綜合應用多種療法,成為中國醫學史上進行辯證論治和施行全身綜合治療的奠基人。

司馬遷對秦越人在中國醫學上取得的卓越成就作過高度評價,他說:「扁鵲言醫,守數精明,為方者宗,後世循序,弗能易也。」表明秦越人對中國醫學的形成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秦越人以卓越的醫療技術和高尚的醫德醫風,在廣大民眾中樹立了崇高威信,使廣大民眾產生了無限的敬仰,在全國各地為秦越人建立的紀念性墓祠之多、歷史之悠久、規模之宏大,是歷史罕見的。

秦漢時期醫學家傳記 編輯

一、淳于意 編輯

淳于意(公元前205?~前150年),西漢臨淄(今山東淄博)人,因曾任齊國的太倉長(一說太倉令),人稱倉公。年輕時喜鑽研醫術,拜公孫光為師,學習古典醫籍和治病經驗。公孫光又將倉公推薦給臨淄的公乘陽慶。當時公乘陽慶已年過六十,收下淳于意為徒,將自己珍藏的黃帝、扁鵲脈書、根據五色診斷疾病、判斷病人預後的方法、以及藥物方劑等書傳給他。三年後倉公出師四處行醫,足跡遍及山東,曾為齊國的侍御史、齊王的孫子、齊國的中御府長、郎中令、中尉、中大夫、齊王的侍醫遂等診治過疾病。當齊王劉將閭為陽虛侯是(公元前176~前164年),淳于意曾為其治癒了關節炎一類疾病,還隨從將閭來過長安(今陝西西安),並為安陵(今咸陽東北)阪里的項處診治牡疝病。

齊文王(公元前178~前167年在位)患肥胖病,氣喘、頭痛、目不明、懶於行動。淳于意聽說後,認為文王形氣俱實,應當調節飲食,運動筋骨肌肉,開闊情懷,疏通血脈,以瀉有餘。可是有一庸醫施以灸法,使文王病情加重致死。於是王公貴族誣滔倉公「不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加之同時趙王、膠西王、濟南王請倉公為其治病而未至。官府聽信誣告,把淳于意傳到長安受刑。淳于意生有五女,當皇帝詔書進京問罪時,他感傷無男隨行。於是小女兒堅持隨父進京、並上書朝廷,申述父親無罪,並願意為奴以換取父親的自由。經漢文帝詔問,遂使淳于意被赦免而回故里。淳于意在應詔回答漢文帝詢問時敘述了自己學醫、行醫的經過,業務專長、師承、診療效果、病例等,史稱:「診籍」(即診病的簿記)共計25個病案。他所答詔的病案格式一般均涉及病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職業、籍里、病狀、病名,診斷、病因、治療、療效、預後等,從中反映了淳于意的醫療學術思想與醫案記錄上的創造性貢獻。

淳于意象秦越人一樣,並沒有把醫學經驗的傳授限定在神秘而狹小的範圍內,而是廣泛傳授醫術,他因才施教,培養宋邑、高期、王禹、馮信、杜信、唐安以及齊丞相府的宦者平等人,是秦漢時期文獻記載中帶徒最多的一位醫家。

二、涪翁與程高、郭玉 編輯

郭玉(公元1~2世紀),東漢廣漢郡(今四川新都縣,一說廣漢縣)人,是漢和帝時最負盛名的醫學家。

郭玉的師祖是一位隱士醫學家,即四川涪水附近以釣魚為生的一老翁,世人不知其姓名,所以稱為「涪翁」。史志記載:「涪翁避王莽亂隱居於涪,以漁釣老,工醫,亡姓氏。」(《直隸綿州志隱逸》卷41),涪翁「所居處為漁父村」,「在涪城東四里」(《三台縣誌·方使》卷9),涪翁「乞食人間,見有疾者,時下針石,輒應而效,乃著《針經》、《診脈法》傳於世。弟子程高尋求積年,翁乃授之。」(《後漢書·方伎列傳》),綿州人民為了紀念他。將涪翁列入南山十賢堂,又有「涪翁山石刻」、「漢·涪翁像碑」等勝跡。

郭玉的醫術、醫德和對針灸與診法的貢獻,為朝野所嘆服。他死在官任上。

程高也是位隱士醫家。廣漢(今遂寧縣東北,或今射洪縣)人。郭玉年少時拜程高為師,「學方診六征之技,陰陽不測之術。」在漢和帝時(公元89~105年)為太醫丞,治病多有效應,皇帝感到奇異,為試驗郭玉診脈技術,使一手腕肌膚似女人的男子,與女子雜處帷帳中,令郭玉各診一手,問郭玉此人所患何病,郭玉診脈與望形色相兼,診出其中有故,說:「左陰右陽,脈有男女,狀若異人,臣疑其故。」皇帝為之讚歎不已,郭玉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為人診病「仁愛不矜,雖貧賤廝養,必盡其心力」,但在為貴人治病時,往往療效不很滿意。皇帝派一個貴人患者,換上貧寒人的衣服,並變換居處,請郭玉診療、郭玉一針而愈。皇帝詔問郭玉,郭玉回答說:「醫之為言意也,腠理至微,隨氣用巧,針石之間,毫芒即乖,神存乎心手之際,可得解而不可礙言也」。反映了他在診治疾病時全神貫注,為病人負責的精神。郭玉對答中分析了為貴人診病的難處,他說:「夫貴者處尊高以臨臣,臣懷怖懾以承之,其為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強,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針有分寸,時有破漏,重以恐懼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猶不盡,何有於病哉」?郭玉以上論述正確估計了存在於東漢王公貴族的生活和思想行為對疾病診治的不良影響;同時也科學地揭示了醫生診治不同社會地位的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障礙。他是繼扁鵲之後又一個對醫療社會與心理有研究的醫家。

三、韓康 編輯

韓康(公元2世紀),字伯休,一名恬休,關中霸陵(今西安市東)人。他出身望族,卻不慕名利,致力於醫藥,採藥於名山,賣藥於長安(今西安市)市面,「口不二價,三十餘年。」以此表明信譽為重,所售藥是貨真價實的。有女子從韓康那裏買藥時討價還價,韓康守價不移,那女子生氣地說,你不讓價,難道你是韓伯休嗎,韓康感嘆地說,我本想避名埋姓。今小女子都知道我的姓名,我還賣藥做什麼?便隱入霸陵山中了。

後來朝廷知道韓康的學問和才氣,授以博士。漢恆帝(147~167)派人持厚禮和車輛接他,使者奉詔書到韓康家中,他迫不得已,才答應遵命。但他不乘朝廷的車輛,而乘自已的牛車。在天未亮時駕車先行了,走到一個地方,亭長因韓康徵士要從這裏路過,就動用人力和畜力來修路築橋;見韓康這般模樣,以為他是種田翁,叫人奪下他的牛,朝廷使者趕到,看見被奪牛者是韓康,欲處死這個亭長,韓康說,這怪我自己,不能怪亭長,並在途中向東逃入霸陵山中,隱居而終。

四、壺翁與費長房 編輯

壺翁,(約公元2世紀),不知其姓名,一稱壺公。一說「壺公謝元,歷陽人,賣藥於市。不二價,治病皆愈。語人曰:服此藥必吐某物,某日當愈,事無不效。日收錢數萬,施市內貧乏飢凍者。」可見壺翁是一位身懷醫技、樂善好施的隱士醫家。由於他診病賣藥處常懸一壺作為醫幟,所以人稱壺翁,民間傳術有關於他的許多神話故事。壺翁曾將醫術傳授於費長房。《後漢書》說:「費長房者,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惟長房子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長房旦日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惟見玉堂嚴麗,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其飲畢而出。翁約不聽與人言之,復乃就耬上侯長房曰:我神仙之人,以過見責,今事畢當去,子寧能相隨乎?樓下有少酒,與卿為別……長房遂欲求道,隨從入深山,翁撫之曰:子可教也,遂可醫療眾疾」。類似記載,還見於葛洪《神仙傳》等。這些記載雖然語涉傳奇色彩,但若揭其神誕外衣,不難知壺公費長房乃東漢時名醫。壺公的事跡傳之甚廣,歷代醫學家行醫開業,幾乎無不以,「懸壺之喜」等為賀,或於診室懸葫蘆為醫之標誌,至今仍有不少藥店、製藥廠等沿以為用。

相傳壺翁的師傅戴公柏有《太微黃書》10餘卷傳世。壺翁著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玉府符》20餘卷,已佚。

五、張仲景 編輯

張仲景(約150~219年),名機,東漢末年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南陽市,一說涅陽故城在今南陽市與鄧縣之間的稂東鎮,地屬鄧縣)人。(按《水經注》:「涅陽,漢初置縣,屬南陽郡,因在涅水(今趙訶)之陽,故名。」張仲景的里籍自來眾說紛雲,陳邦賢氏定為南陽郡涅陽,范行准氏定為南陽蔡陽,嗣後廖國王、張炎二氏考涅陽故城在今鄧縣稂東鎮。尚啟東考為南陽郡棘陽(故城在今河南新野東北)),《後漢書》無傳,其事跡始見於唐代甘伯宗《名醫錄》:「張仲景,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始受術於同郡張伯祖,時人言,識用精微過其師,所著論,其言精而奧,其法簡而詳,非淺聞寡見者所能及」。

張仲景生活於東漢末。當時,除連年戰亂外,疫癘流行,曹植曾有記述,「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曹集詮評》第九卷),張仲景稱其宗族原有人丁二百餘口,自建安以後的不到十年間,死亡者有三分之二,而死於傷寒的竟佔十分之七。張仲景有感於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死亡,加之世浴之弊,醫家之弊,醫道日衰,傷往昔之莫救,促使他悉心研究醫學,「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前代醫籍如《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又結合個人臨證之經驗,編成了《傷寒雜病論》。原書十六卷,經漢末戰亂兵火而散佚,復得後世醫家整理,成為今本《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二書,前者專門討論傷寒病。後者主要論述內傷雜病。

傷寒是外感急性熱病的總稱,《素問·熱論》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張仲景基於此說而發展,他以六經為綱,剖析了傷寒病各個階段的病機病位病性,創立了傷寒病的六經辨證體系。對於各科雜病,張仲景以臟腑經絡為樞機,縷析條辨,開後世臟腑辯證之先河。《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二書共載方劑269首,用藥214種,對藥物的加工與使用,方劑的配伍與變化都有很細緻的要求。張仲景對外感熱病與雜病的認識和臨證治療的指導思想與方法,被後世概括為辨證論治體系,其在藥劑學方面的成就,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宋代之後的醫學家多尊稱其為「亞聖」、「醫聖」。

張仲景本為士人,而能絕意宦途。精研醫道,並鄙視那些「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的「居世之士」。他不僅以醫術享譽於當時,且對醫生的醫德與醫療作風有相當嚴格的要求,批評那些醫德不修、醫風不正的醫生,「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省病問疾,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訣診,九侯曾無彷佛,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這些論述上承秦漢,下啟晉唐,成為祖國醫德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張仲景的著作除《傷寒雜病論》外.見於文獻著錄的尚有《張仲景五臟論》、《張仲景脈經》、《張仲景療婦人方》、《五臟營衛論》、《療黃經》、《口齒論》等。張仲景弟子有杜度、衛汛,俱為當時名醫。

後人為了紀念張仲景,曾修祠、墓以祀之。明清以來留下的有關文物勝跡較多。河南南陽的「醫聖祠」始建於明代,有清代石刻「醫聖祠」(1727)、「醫聖張仲景故里」(1900),據明代《漢長沙太守張仲景靈應碑》記載:「南陽城東仁濟橋西聖廟,十大名醫中有仲景像。」清代《南陽縣誌》記載:「宛郡(南陽)東高阜處,為張家巷,相傳有仲景故宅,延曦門東迤北二里,仁濟橋西,有仲景墓。」河南南陽的醫聖祠經明清以後屢次修葺(其間也有毀壞),保存比較完整。分佈各地的十大名醫祠中都供有張仲景的塑像,反映了中國民間對張仲景的崇敬與緬懷。醫聖祠於本世紀50年代以後經不斷擴建增修,已煥然一新,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六、華佗 編輯

華佗(約公元2世紀~3世紀初),字元化,沛國譙(即今安徽省毫縣)人。他在年輕時,曾到徐州一帶訪師求學,「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沛相陳圭推薦他為孝廉、太尉黃琬請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謝絕,遂專志於醫藥學和養生保健術。他行醫四方,足跡與聲譽遍及安徽、江蘇、山東、河南等省。曹操聞聽華佗醫術精湛,徵召他到許昌作自已的侍醫。曹操常犯頭風眩暈病,經華佗針刺治療而痊癒。但華佗為人耿直,不願侍奉在曹操身邊,甚至認為作侍醫是可恥的職業,於是就託詞妻子有病,以及回家取方藥為由,一去不再返回。曹操多次寫信催促華佗,又令當地郡縣把華佗遣還,最後派人偷偷察看,才知華佗不願為侍醫,遂將華佗逮入獄中。有人向曾操請求寬恕華佗,曹操不聽勸說,竟殘酷地殺害了華佗。

華佗生前著有醫書,臨死時拿出一卷交給獄吏,獄吏不敢接受,華佗將書焚毀。此乃千古之憾事,歷代托華佗之名而出的醫書有數種,舊題華佗所著的《中藏經》中,相傳記載有華佗的一些學術經驗與方術及藥劑。

曹操殺害了華佗後,常感到內疚後悔,特別是他的愛子倉舒(曹沖)病重時,更是非常後悔殺了華佗,令兒子的病得不到治療。早在三國時,華佗就被魏國列為著名醫家,後世譽稱他是「外科學鼻祖」。

華佗在醫藥學術上兼通各科,尤以外科為最負盛名。《後漢書·華佗傳》記載,華佗「精於方藥,處劑不過數種,心識分銖,不假稱量,針灸不過數處,若疾髮結於內,針灸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聚積,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之間皆平復。」記載華佗的醫案有數十則,皆具體地反映了華佗高明的診療醫術,涉及到內、外、婦、產、兒、五官、針灸等科。他因病制宜,採用各種不同的療法。他以手術治癒了腸癰、脾半腐的病,使病人轉危為安。當華佗成功地應用麻沸散麻醉病人而進行腹部手術時,世界其它國家的外科麻醉術尚處於摸索階段。就是在其它各科疾病的防治方面,華佗善辯證施治,他用刺血療法治癒了頭暈目眩、視物不清(類似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患者的病症。

華佗對養生和預防保健尤為注重,並身體力行,在理論和實踐方面有其獨到之處。華佗「曉養性之術,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他對弟子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極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後漢書·華佗傳》)他總結並創造「五禽之戲」,仿鹿、熊、虎、猿、鳥的動作,時常操練,可強身除病。身體若有不適,做一禽之戲,汗出,即感輕鬆。華佗還重視節慾保健,他創製了一種具有抗衰老作用,久服可利五臟、輕身、烏髮的藥物。

華佗的弟子李當之,著有《李當之藥錄》。吳普常練五禽之戲,年高九十多仍耳聰目明,牙齒完堅,著作有《吳普本草》6卷。樊阿,彭城人,擅長針灸,善深刺要穴,他遵循華佗教授的養生法,享壽百餘歲。普常練五禽之戲,年高九十多仍耳聰目明,牙齒完堅,著作有《吳普本草》6卷。樊阿,彭城人,擅長針灸,善深刺要穴,他遵循華佗教授的養生法,享壽百餘歲。

三國兩晉南北朝醫學家傳記 編輯

一、董奉(220~280)

董奉,字君異,侯官(今福建長樂)人。少時治醫學,醫術高明,與南陽張機、譙郡華佗齊名,並稱「建安三神區」。如當時交州刺史吳士燮病危,延董奉診治,以三丸藥納之口中,以水灌之,並使人捧、搖其頭,經搶救而愈。董氏醫德高尚,對所治癒病人輕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圍種植杏樹,以示報答。日久郁然成林,董氏每於杏熟時於樹下作一草倉,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重奉以所得之谷賑濟貧窮,後世以「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稱譽醫術高尚的醫學家,據載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醫處仍有杏林。

二、王叔和

王叔和名熙,漢未至西晉期間高平人,其籍貫一說山東巨野,一說山西高平,後魏高湛《養生方》稱王氏「專好經方,洞識養生之道」,唐·甘伯宗《名醫錄》謂其「性度沉靜,通經史,窮研方脈,精意診切,洞識攝養之道,深曉療病之說」,近代對王氏是否任晉太醫令以及是否如清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所言為張仲景之親授弟子,尚未有定論。

王氏著述《脈經》厥功甚偉,還為整理張仲景《傷寒卒病論》作出貢獻。宋《太平御覽》引高湛謂王氏編次此書為「張仲景方論為三十六卷」;但有的學者認為王氏在編次過程中,增入他自己編選的內容:如現行成無己本《註解傷寒論》中最後包括《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之後八篇,即是王氏所增補,與其所編《脈經》時的相應篇章核對,可資佐證。

由於王氏編次《傷寒論》,後代醫家對其毀譽不一。譽之者認為張仲景之學得王叔和之功而能保存下來,認為王叔和「功莫大矣」,而毀之者則責備王氏把張仲景原著之本來面目弄得模糊不清,使人無法得窺其原貌,甚至是面目全非,兩種觀點尖銳對立。事實上,張仲景之《傷寒卒病論》確因有王氏之編次而得以保存,即便次序在編修時有所錯亂,亦不至於弄得如「錯簡派」所指責者那樣,完全已非本來面目。

除以上有關脈學和整理《傷寒雜病論》之外,王叔和在養生方面還有一些精闢的論述。王氏在養生學上屬於醫家養生流派,主張從起居飲食方面進行謂攝,以求得長壽,卻病延年。他提出飲食不可過於雜亂,要適量,是我國早期對飲食制度養生的最早的較系統的論述。

三、皇甫謐(215~282)

皇甫謐,名靜,字士安,自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肅平涼,一作靈台)人,後隨其叔父移居至河南新安(今河南繩池縣附近)。其曾祖是漢太尉皇甫嵩,但至皇甫謐時,家境已清貧,而他幼時也不好讀書,直到二十歲以後,才發憤讀書,竟至廢寢忘食,終於成為當時著名文人。《晉書·皇甫謐傳》說他「有高尚之志,以著述為務」,林億在校《甲乙經》的序言中稱他「博綜典籍百家之言,沉靜寡慾。」當時晉武帝曾徵召他入朝為官,他婉言辭絕,在他的《釋勸論》中,表達了他對愛好醫術的願望,對古代醫家扁鵲、倉公、華佗、張仲景的仰慕之情,深恨自己「生不逢乎若人」。晉武帝愛惜其才華賜給他很多書。由於他身體素弱,加之長年勞累,也捲入當時社會上服食之風,後來竟罹患風痹,右腳偏小,十分痛苦,幾至自殺,自此立志學醫,終於習覽經方,遂臻其妙。」(皇甫謐《針灸甲乙經·林億序》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1995)。對此,他不無感慨地說:「若不精通醫道,雖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深地,無以濟之,此因聖人所以精思極論,盡其理也。由此言之,焉可忽乎?」(皇甫謐《針灸甲乙經·自序》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1995)。

在原有的醫學理論的基礎上,他除廣泛閱讀各種醫書外,將《靈樞經》、《素問》、《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部書中針灸,加以整理歸納,使其「事類相從,刪其浮辭,除其重複,論其精要」,編成《針灸甲乙經》,成為我國醫學史上第一部針灸學專著,為歷代研習針灸學的必讀課本。

皇甫謐出於自身的感受,即僅以」百日」的治療,就把自己的風症及耳聾症治癒;又有感於《素問》、《九卷》等等之經義深奧難懂。為了著述能條理分明,便於讀者尋檢,他着實下了一番苦功,從而使《針灸甲乙經》這部專著成為什灸學著作的嚆矢,歷代對之評價甚高。王燾認為皇甫氏「洞明醫術」,認為他的這部著作為「醫人之秘寶,後之學者,宜遵用之」。《四庫總目提要》盛讚皇甫氏這部著作「與《內經》並行,不可偏廢」。除《針灸甲乙經》外,皇甫謐還有不少文史方面的著作,其中影響較大者有《高士傳》、《逸士傳》、《玄晏春秋》、《帝王世紀》等。

四、葛洪(281~342)

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撲子,東晉丹陽句容(今江蘇省句容縣)人,原出身是官僚家庭,後家境衰落破,曾一度參軍,後來退出仕途,專事煉丹、醫藥及著作。由於他涉獵很廣,在古代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各個領域裏,幾乎無所不及,從而成為一個博物學家、哲學家,尤其在煉丹化學、醫學等方面,成就顯著,是這一時期有代表性的醫學家之一。他所遺留的著作:醫學方面主要是《肘後備急方》;哲學、煉丹、養生方面的則是《抱朴子》,分成內篇和外篇兩部分,前者主要論述煉丹,後者則是有關倫理道德的哲學著作。

葛洪博覽群書,他的治學態度是博採百家之說,他曾說:「但貪廣覽,於眾書無不暗誦精持,自正經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雜文章近萬卷,而著述時猶得有所引用」。(《抱朴子·自敘》)他的這種態度在醫學上表現猶為明顯,十分重視其前代各醫家的寶貴經驗,所謂「窮覽墳索,以著述餘暇,兼綜術數。省仲景、無化……近將千卷」。另一方面,他又深入調查,俾能「多聞而體要」,「博見而善擇」。他明確提出」諸後作而勝於前事」,「古書雖多,未必盡善,要當以為學者之山淵,使屬筆者得乎伐獵其中」(《抱朴子·鈞世》)。並宣稱「世俗苦於貴遠賤近,是古非今,恐見此書無黃帝倉公和鵲窬跗之目,不能採用,安可強乎?」(《肘後方序》)。的確,在《肘後方》一書中很少有保留思想之表現。他十分注重實踐,不僅親自實踐煉丹的過程,對種種疾病,他也作了周密的觀察和親自治療。在這方面,他提出凡事要進行「目驗」,反對「信耳而疑目」。這也是他在醫學實踐中能取得那麼多前人所沒有取得的成就,達到一定高度的主要原因。

葛洪對醫學問題,不是局限在簡單的驗方單方治病方法中,作為一個哲學家,他曾從哲學的高度,整體的高度來看待醫學。在諸如人體、疾病、治療、預防等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獨到的觀點和論述。

葛洪對人體患病的原因,認為「風冷與暑濕不能傷壯實人也」,「體己素病,因風寒暑濕而發之耳,苟令正氣不衰,形神相衛,莫之能傷也」,(《抱朴子·極言》)。這是對人體精神、肉體關係與對疾病發病的辨證關係的透徹的論述。《肘後方》明確提出「分別病名,以類相續,不相錯雜」(《抱朴子·雜應》)這只能在深入具體實踐,細緻入微的觀察,分析和綜合的基礎上才能取得。他十分注重一般患者、僻偏山區,要求簡便驗廉的治療方劑方法,並明確提出這個方劑的療效及疾病的預後。在許多方劑之後都附有「驗」、「佳」、「立效」、「差(瘥)」等。他摒棄用貴重藥、大方、如對傷寒,他沒有照搬麻黃、桂枝、青龍、白虎、四順、四逆等古典方子,而是提出四個應急的易得的方藥,「率多易得之藥,其不獲己須買之者,亦皆草百賤價,所在皆有,兼之以灸……凡人覽之可了其所用」。由他所提倡的這種醫療風氣,對後世也有較大的影響。

五、秦承祖(公元五世紀)

曾在劉宋初期任大醫令,並奏准設立醫學。似此,則當為我國古代醫學教育之嚆矢。秦氏尤精於針灸術,著有《偃側雜針灸經》三卷,《明堂》三卷,《側偃人經》、《本草》和《藥方》等,另有《脈經》六卷,均佚。

六、陶弘景(456~536)

陶弘景,字通明,自號隱居先生或華陽隱居,卒後溢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今江蘇鎮江一帶)人。陶氏生活於南朝,歷經宋、齊、梁三朝,是當時一個有相當影響的人物,博物學家,對本草學貢獻尤大。

陶氏為世醫出身,祖父及父親皆習醫術,且有武功。他自幼聰慧,約十歲時即讀葛洪《神仙傳》,深受影響,三十六歲辭官隱居句容茅山,並遍歷諸有名大山,訪求仙藥。當時,他深受梁武帝蕭衍的信任,雖則他時梁武帝多次贈官不受,但梁武帝有關國家大事都要向他諮詢,所以時人對他有「山中宰相」的稱號。

陶氏思想是釋、道、儒三家融於一體的代表人物。

就醫學而言,是我國本草學發展史上貢獻最大的早期人物之一。在他生活的年代,本草著作有10餘家之多,但無統一標準,特別古本草由失效年代欠遠,內容散亂,草石不分,蟲獸無辨,臨床運用頗為不便,他擔負起「苞綜諸經,研括煩省」的重任,將當時所有的本草著作分別整理成《神農本草經》及《名醫別錄》,並進而把兩者合而為一,加上個人在這方面的心得體會,著成《本草經集注》,共收藥物730種。成為我國本草學發展史上的一塊里程碑。

該書的主要特點是開創了使我國本草學成為一門包羅萬象的博物學。他還創立了一些具有獨創性的發明,例如創立按藥物治療性質分類的「諸病通用藥」分類法,在體例上,又開創本草著作分總論、分論敘述的先河,在當時歷史條件下,他又應用朱書、墨書的方法來區別《本經》和《別錄》的原文的方法等等。他在我國本草學發展史上有着不可磨滅的功績。

陶弘景具有科學的探索精神。在當時的條件下,他敢於提出新的本草分類法,而不囿於原來那種三品分類法。他本人原來是個道教徒,但他卻能從實際出發,打破三品分類法,足以證明他在科學道路上實事求是的態度。他有着「一事不知,深以為恥」的探索精神,這又是他在科學上得以有所成就的動力。如他多次親驗細腰蜂(即嬴)的蜂窠,終於得出正確的結論,認為《詩經》的說法「斯為謬矣,選詩者未審,而夫子何為因其僻也?聖人有缺,多皆類此。」直率地批評古聖人的謬誤。

據記載,陶弘景一生著作很多,宋·賈嵩《華陽隱居內傳》記有陶氏著作三十二種二百三十三卷之多。在養生方面,有《養性延命錄》、《養生經》,在本草學方面,除上述者外,還有《藥總訣》等。

陶弘景在醫學上也是有突出成就的。古代醫藥並不分家,是本草學家,在醫理上也必然精通其道,陶弘景正是如此。他首先整理了葛洪的《肘後方》為《補闕肘後百一方》,並著有《效驗方》。

此外,陶弘景在其他學科如天文歷算、養生學方面,也都有所研究,據稱還制有「渾無儀」,可惜已無可考。

七、全元起(生卒年不詳)

為南朝時齊梁間人,史籍育作金元越或金元起的,並為訛字,據《南史·王僧儒傳》稱,全元起在注《黃帝內經·素問》之前,曾就砭石一事造訪王僧儒。他的《注黃帝素問》,為我國最早對《素問》之註解。該書雖佚,但宋林億等在校正《黃帝內經》時,尚得見其書,並引錄其《內經素問》篇名次序。全氏醫術高明,當時有「得元起則生,舍之則死」之譽。

八、於法開(生卒年不詳)

晉代醫家,剡縣(今浙江嵊縣)人,精於醫術及佛釋之道,據《紹興府志》載·于氏曾於旅途中以羊肉羹及針術治難產,須臾胎兒娩出,范行准氏認為此為我國羊膜之最早記錄。《隋志》載有于氏所著《議論備豫方》一卷,已佚。

九、李修(公元五世紀)

南北朝時期北魏醫家。字思祖,陽平館陶(今河北館陶)人。其父李亮,曾學醫術,李修與其兄元孫均習醫。李修醫術在其父兄之上。後投奔劉宋,精究醫術,有所長進,針藥並重,療效甚佳。病者預後,所言多驗,曾任太醫令,並奉命集諸學士及工書者計百餘人在東宮撰《藥方》百餘卷,後佚。卒後曾贈封威遠將軍、青州刺史。

十、甘濬之

一作甘睿之,履貫及生平欠詳。據《隋書·經籍志》載,甘氏所著有《癰疽耳眼本草要草》、《癰疽部黨雜病疾源》及《療耳眼方》。看來,甘氏實為六朝時期外證及耳鼻喉方面的醫家,當時耳目外證似已有專門著作問世。

十一、褚澄(公元五世紀)

褚澄字彥道,陽翟(今河南禹縣)人。於南齊建(479~480)中拜為吳郡太守,後官至左中尚書。據《南齊書,褚澄傳》載,澄醫術高明。褚氏著作兩種,即《雜藥方》二十卷及《褚氏遺書》,前者散佚;後書系唐代人整理而成,並於宋嘉泰年間刊行。是書共十篇,分述受形、本氣、平脈、津液、分體、精血、除疾、審微、辨書、問子,其要旨用闡發人身氣血陰陽的奧義。書中對五運六氣之說,抱有不同見解,認為「氣難預測,故疾難預定;氣非人為,故疾難人測」,因而其「推驗多奸,而拯救易誤」。書中特別提出對僧尼寡婦之疾,必需與妻妾之輩有所區別,不能一視同仁,要考慮其特殊的精神困素,後世有疑此書為宋人偽托者,《四庫全書提要》認為是「宋時精醫理者所著,而偽托澄以傳」。但此書內容有其精華處,後世醫家常加以採用。

十二、徐之才(492~572)

是南北朝時期一代各醫,出身世醫家庭,其先祖為徐熙,南朝丹陽人,人稱「東海徐氏」。熙之子徐秋天,秋夫子徐道度及徐叔響,皆以醫著名。徐道度之子徐文伯,及同族徐謇,亦皆以醫名。後徐謇因故為北朝所俘,終於入仕北朝。徐之才系徐文伯之孫,徐雄的第六子,人又稱徐六,也為北朝所俘。而仕北魏,官至西陽王,故又有徐王之稱,徐之才字士茂,五歲誦孝經,八歲略通義旨,十三被召為太學生。他醫術高明,在北地名聲很大,所撰有《藥對》及《小兒方》,尤其對本草藥物及方劑研究較深,故而有人把後世之十劑歸於徐之才所創。此外,徐氏對婦科也有一定的見解,其《逐月養胎法》實本自先秦時期《青史子》中胎教法而作,對於孕婦之衛生及優生均有重要意義。另外,徐氏還著有《徐王方》、《徐王八世家傳效驗方》、《徐氏家秘方》及《雷公藥對》,惜均已佚。徐氏一家由南仕北,對於南北地區醫藥之交流,也有積極的意義。

隋唐五代名醫傳記 編輯

一、許胤宗

許胤宗,一作引宗,約生於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卒於唐武德九年(626),享年九十餘歲。許氏乃常州義興(今江蘇宜興)人,曾事南朝陳,初為新蔡王外兵參軍、義興太守;陳亡後入仕隋,歷尚藥奉御,唐武德元年(618)授散騎侍郎。

許氏以醫術著名,精通脈診,用藥靈活變通,不拘一法。公元六世紀中,他曾用藥物薰蒸法為陳國柳太后治病,時太后病風不能言,口噤不能服藥,他以黃芪防風湯置於床下,薰蒸令藥氣如煙霧,入病人腠理而奏效,當晚太后能言,胤宗因此授義興太守。

許氏診病問疾,重視切脈,以探求病原,主張病藥相當,不宜雜藥亂投,唯須單用一味,直攻病所。一生診脈用藥,獨具特色。

二、甄權

甄權,約生於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於唐貞觀十七年(643)許州扶溝(今河南扶溝)人,因母病,與弟甄立言,精究醫術,專習方書,遂為名醫。甄權於針灸術造詣尤深,兼通藥治。一生行醫,活人眾多:隋開皇初(581)曾為秘書省正字,後稱病辭職。甄權通頤養之術,提出吐故納新可使肺氣清肅,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並主張飲食不必甘美。貞觀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親臨其家,訪以藥性及養生之道。授其朝散大夫,並賜壽杖衣物。當年壽終。

甄氏一生著述頗多,繪有《明堂人形圖》一卷;撰有《針經鈔》三卷、《針方》、《脈訣賦》各一卷,《藥性論》四卷。這些著作均已亡佚,其部分內容可見於《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對後世有一定影響。

三、甄立言

甄立言,甄權之弟,生於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卒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唐武德年間(618~626)升太常丞,與兄甄權同以醫術享譽當時。立言醫術嫻熟,精通本草,善治寄生蟲病。著有《本草音義》七卷、《本草藥性》三卷、《本草集錄》二卷、《古今錄驗方》五十卷,均己散佚,部分佚文尚可在《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見到。他的《古今錄驗方》如《外台秘要》所引進「消渴小便至甜」是我國有類糖尿病的最早記載。

四、孫思邈

孫思邈,世稱孫真人,後世尊之為藥王,唐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孫家塬人。約生於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卒於唐高宗水淳元年(682),享年101歲(關於孫思邈的生年說法很多,主要有三種,一般較公認的是生於隋開皇元年(581)之說:另有生於是西魏帝太統七年月日(541);還有生於染天得籃十四年(515)之說,這裏取公認的說法)。

孫氏少時體弱多病,從青年時代就立志以醫為業,刻苦研習岐黃之術。成年以後,他曾隱居在太白山(今陝西境內)從事醫學及煉丹活動。永徽三年(652)著成《備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咸亨四年(673年)曾擔任尚藥局承務郎,上元元年(674)即稱病辭歸。永淳元年(682),著成《千金翼方》三十卷。同年孫思邈去世,遺命薄葬。子名行,天授中(690~692)曾任風圖侍郎,孫名溥,曾為蕭縣(今安徽蕭縣)縣丞。

孫思邈歷經隋唐兩代,是一位知識淵博、醫術精湛的醫家。他診病治療,不拘古法,兼采眾家之長,用藥不受本草經書限制,根據臨床需要,驗方、單方通用,所用方劑,靈活多變,療效顯著。他對民間醫療經驗極為重視,經常不辭辛勞地跋山涉水,不遠千里訪詢,為得一方一法,不惜千金,以求真傳。他不僅精於內科,而且兼擅外科、婦科、小兒科、五官科、眼科,並對攝生、食療、針灸、預防、煉丹等都有研究,同時具有廣博的藥物學知識和精湛的針灸技術。

孫氏一生以濟世活人為己任,對病人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他提出「大醫稿誠」,要求醫生對技術要精,對病人要誠。他認為醫生在臨症時應,認真負責,不得問其貴賤貧富,一樣看待;治療中要全心赴救、不得自炫其能,貪圖名利(見《備急千金要方》·序例·太醫精誠,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年影宋本)。這也正是他身體力行,躬身實踐的寫照。他曾親自治療護理麻風病人達六百餘人,他的高尚醫德足為百世師範。

孫思邈積八十餘年醫學經驗,著成《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較全面地總結了自上古至唐代的醫療經驗和藥物學知識,豐富了我國醫學內容。他的醫學思想和學術成就主要反映在:發展了張仲景的傷寒論學說,併集唐以前醫方之大成。診斷學上把對疾病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治療學上創用了新的醫療技術;藥物學上,重視地道藥材以及藥物的種植採集、炮製和貯藏;在婦幼保健方面,強調婦幼設立專科的意義,為小兒、婦產建立專科創立了條件;在針灸方面繪製彩色三人明堂圖,創孔穴主對法,提倡阿是穴及同身寸法,對針灸發展有促進作用,並且,豐富了養生長壽理論,講求衛生,反對服石。

孫氏的著作,除上述外,史志見載的頗多,大多已散佚無存。主要有:《千金養生方》一卷、《千金髓方》等18種,此外,現尚存世之眼科專著《銀海稍微》乃託名孫氏之著。

孫思邈在中國醫學史上有崇高地位,受到歷代人民的熱愛和擁戴。他死後,人民為他修廟立碑,直至今日他的家鄉陝西耀縣孫家塬還有孫氏祠堂,內有孫氏塑像。耀縣藥王山有藥王廟、拜真台、洗藥池、太玄洞等孫氏活動遺蹟。

五、張寶藏

張寶藏,字澹,唐櫟陽(今陝西臨潼)人,約生活於公元六世紀。唐貞觀年間(627~649),寶藏年已七十,任金吾長,時太京李世民患氣痢,諸醫屢治無效,於是下詔征醫方,寶藏曾患此疾,服乳煎畢撥方而愈,他具疏此方以。太宗服藥後,痢即全愈。寶藏因此授三品文官為鴻臚卿,是我國醫學史上官爵最高者。

六、崔知悌

崔知悌,許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約生於隋,大業十一年(615),座於唐垂拱元年(685),享年70歲,崔氏出身宦族,歷任洛州(今河南)司馬、度支郎中、戶部員外郎,唐高宗時升殿中少監,後任中書侍郎,唐咸亨中(670~674)為尚書右丞。調露元年(679)官至戶部尚書。

崔氏素好岐黃之術,於政事之暇,喜從事醫療活動。擅長針灸,臨床診治,審病制方頗多新意,其著述以《骨蒸病灸方》最為著名,被收入《外台秘要》名為「灸骨蒸法圖」,即世傳崔丞相灸法。他的著述、文獻可考的主要有《纂要方》十卷、《骨蒸病灸方》一卷、《產圖》一卷,均已亡佚,可於《外台秘要》中見其梗概。另有《崔知悌集》五卷,《法例》二卷。

七、張文仲

張文仲,約生於唐·武德三年,(620),卒於唐·聖歷三年(700年)。唐御洛州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武則天光宅元年(684)為侍御醫、後至尚藥奉御。文仲通醫理,尤功風與氣之研究。他認為風有一百二十四種,氣有八十種,若不能區分,會延誤病機而致死亡;治療氣病與風疾,醫藥雖然大抵相同,然而人性各異。腳氣、頭風、上氣,常須服藥不斷,其餘則隋病情發動,臨時治之。患風氣之人,春末夏初及秋暮時節,要得通泄、即可不患重症,(《舊唐書·張文仲傳第141,卷191,中華書局1975年月日第一版》,時武則天令其集當時名醫共同編撰風氣諸方,並詔麟台監王方慶監其修撰。文仲撰四時常服及輕重大小諸方十八首,以表奏上。另撰《隨身備急方》三卷和《法象論》一卷,均佚。《外台秘要》中可見其部分內容。

八、韋訊

韋訊,道號慈藏,約生於唐貞觀十八年(644),卒於開元二十九年(741)。唐京兆府(今陝西關中)人,曾為道士,精醫術,則天時(684~690)為侍御醫,與當時名醫張文仲、李虔縱齊名,曾奉詔與張文仲為蘇良嗣診疾。中宗景龍年間(707~710)任光祿卿,掌御膳食,時年已古稀,不久告老還鄉。他施藥濟人,巡醫於民間,常帶一條黑犬隨行。玄宗重其術,召其入官,擢官不受,回歸故里,世仰為藥王。玄宗賜號藥王,死後配祀藥王廟。

九、王燾

王燾,約生於唐總章三年(670),卒於天寶十四年(755),(今陝西縣)人,其曾祖父王珪為太宗朝宰相。祖父祟基,父茂時,王燾為次子,其兄光大,司勛郎中。燾有二子,長子遂,曾為大理寺卿,次子遘,曾為蘇州刺史。

王燾幼年多病,年長喜好醫術,其母疾病彌年,有感於不明醫者,不得為孝子,遂立志學醫,八世紀初他曾任職於弘文館(唐代國家藏書處)長達二十餘載,在此期間,他博覽古代醫學文獻數千卷。凡所覽閱之書,均遂條採摘記錄,積累了大量資料。天寶年間(742~755)他因故被貶至房陵(今屬湖北),後出守大寧。正值當地疾病流行,王氏取所錄經方,親施方藥,疾者多獲救治,遂立志編撰一部醫方大全。於天寶十一年(752)著成《外台秘要》四十卷傳世。他的另一部著作《名台要略》十卷,為《外台秘要》之簡本,惜已亡佚無存。

十、鑒真

鑒真,俗姓淳于,唐代佛學大師,生於唐垂拱四年,(688),卒於廣德二年(764)。

鑒真原籍廣陵江陽(今江蘇揚州),幼時家境清貧,長安元年(701)14歲時,隨父在揚州大雲寺(後改名去興寺)出家,唐中宗神龍元年(705)他從道岸禪師受菩薩戒。景龍初年(708)隨師到洛陽、長安,屢從名師受教。開元元年(713)回到揚州時,他已成為對佛學具有較深造詣的高僧,任揚州大明寺主持。

唐開元二十一年(733)日本遣僧人榮睿、普照隨遣唐使來我國留學,並邀請高僧赴日弘法授戒。天寶元年(742))鑒真接受日本接連人邀請。天寶二年(743)鑒真和他的弟子祥彥、道興等開始東渡。十年之內五次泛海,歷盡艱險,均未成功。第五次東渡失敗後,62歲的鑒真大師雙目失明,他的大弟子祥彥圓寂,邀請他的日本僧人也病故了,但他東渡宏願始終不移。唐天寶十二年(753)十一月十五日,他率弟子40餘人第六次啟程渡海,同年在日本薩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兒島大字秋月浦)登岸,經太宰府、大阪等地,於次年入日本首都平城京(今日本奈良),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歡迎。

鑒真是我國第一位到日本開創佛教律宗的大師。當時日本天氣皇、皇后、皇太子和其它高級官員都接受了鑒真的三師七證授戒法,皈依佛門弟子,唐乾元二年(759年,即日本天平寶字三年,鑒真在奈良效區創建招提寺,並著有《戒律三部經》刻印流傳,是日本印板之開端。

鑒真通曉醫學,精通本草,他把我國中藥鑑別、炮製、配方、收藏、應用等技術帶到了日本,並傳授醫學,熱忱為患者治病,至德元年(756,日本天平勝寶八年),鑒真及弟子法榮治癒聖武天皇病,當時鑒真雖已雙目失明,但他以口嘗、鼻嗅、手摸來鑑別藥物真偽,辨之無誤,因此他在日本醫藥界享有崇高的地威望,人稱為漢方醫藥始祖,日本之神農。日本醫史學家富士川游在《日本醫學史》中指出:「日本古代名醫雖多,得祀像者,僅鑒真與田代三喜二人而已」(富士川游,《日本醫學史》)。

鑒真於唐廣德二年(764即日本天平寶字七年)五月六日圓寂。葬於日本下野藥師寺,立塔立方形,正面題鑒真大和尚五字。《日本國見在書目》中,著錄有「鑒上人秘方一卷」,又作《鑒真秘方》,其書久佚,佚文可以《醫心方》中考見。

十一、秦鳴鶴

秦鳴鶴,里籍不詳,生活於公元七世紀,曾與張文仲同為唐高宗侍醫,醫術精湛,針灸技術嫻熟。時高宗苦風眩,頭重目眩不能視,秦氏診查後認為是風氣上逆所致,砭刺頭部微出血,即可愈之。則天皇后聞而大怒,說天子頭上,豈可放血?此罪當斬,高宗李治認為醫生診病論疾,不可加罪,且頭重目眩,不堪忍受,出血未必不佳。秦氏刺其百會及腦刻穴,微放血而愈。則天皇后於簾內拜謝,並賜物獎之見(舊唐書·高宗紀下第五,中華書局1955年第一版)。

十二、宇陀寧瑪·元丹貢布

宇陀寧瑪·元丹貢布(gYu-thog rNying-ma Yon-tan mGon-po)公元708年出生於拉薩西郊堆龍·吉納的醫學世家。他的曾祖父洛哲希寧是藏王松贊干布的御醫,祖父齋傑加戓巴扎是藏王貢日貢贊和芒松芒贊的御醫。相傳宇陀三歲時,從父瓊布多傑學習藏文寫讀、讀經,五歲時隨父受「日露化學」和「藥師佛修習法」等佛教密宗之開許儀軌。宇陀寧瑪·元丹貢布表現非凡的天賦,受到父親的悉心教育培養。

宇陀在家庭教育和醫藥世家的薰陶下,勤奮好學,從青少年時代起,在醫學方面就已有相當深厚的基礎。宇陀與王室太醫、內地醫家東松岡瓦有着深厚的師徒情誼,東松岡瓦將自己的醫著《醫治癇症·生命輪》(gZa'-bCos,Srog-gi'Khor-1o)、《醫治狂犬證·匕首輪》(Khyi bCos sPu-gri'i'Khor-lo)、《醫治痙症·相輪》(Bya-bCos mTshon-gyi'Khor-lo)三部書相贈。

宇陀在青年時期,曾先後兩次去天竺求學,第一次留學歷經四年之久,第二次遊學,往返共一年零八個月,返回吐蕃後,一面醫治病人,一面向門徒傳授醫術。

三十八歲時,宇陀第三次到天竺各地遊學四年,廣投名醫。特別在名醫美旺(Me-dbyang)尊前,聆聽了《醫六十萬》(gSo-dpyad'bum-pa)《醫續晶鑒》(rGyud-gSel-gyi Me-long)《月王藥診補遺》(Somaratsa kha-skong)等等,在班欽·旃陀羅比尊前,受了《仙人耳傳》(Drang-srong Xyan-brgyud)和《八支論》(Yan-lag brGyad-pa)等眾多醫學論著。返回吐蕃,行醫授徒,成績卓著。贊普賜予他塔、工、瓊三處封地,並在工布曼隆溝修建寺院,培養醫生,加工藥材,炮製成藥,行醫治病,搜集民間藥方。嗣後,他帶領門徒往內地五台山朝佛,向僧醫阿爾雅懇求醫道,聽受了《配方寶》(Sbyor-ba'iphreng-ba)和《內科藏義》(Byang-Khog Don-khrems)等很多的特殊的醫訓教言。

四十五歲時,宇陀以早期吐蕃醫學為基礎,吸收了漢地、天竺和各方的醫學,歷經二十多年的心血,撰成名傳千古的醫學巨著《四部醫典》。

鑑於宇陀·元丹貢布在藏醫學上的傑出成就,藏族人民尊稱他為「醫聖」和「藥王」。

十三、王冰

王冰,號啟玄子,又作啟元子。約生於唐景雲元年(710),卒於貞元二十年(805),里居籍貫不詳,唐寶應中(762~763)為太僕令,故稱為王太僕。

王氏少時篤好易老之學,講求攝生,究心於醫學,尤嗜《黃帝內經》,曾「於先生郭於齋堂,受得先師張公秘本」。自天寶九年(750)至寶應元年(762),歷時十二年之久,注成《素問》24卷,合81篇,王氏對運氣學說很有研究,其理論見解記述於補入的七篇大論的註釋中,為後世運氣學說之本。他對辨證論治理論也有所發揮,如治療元陽之虛,主張「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而治療真陰之竭,則提出「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這是迄今臨床治則的名言。

王氏另有《玄珠》一書,宋代己佚。世傳還有《玄珠密語》十卷,《昭明隱旨》三卷、《天元玉冊》三十卷,《元和紀用經》一卷等,皆後人託名之作。

十四、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代著名文學家、政治家及醫學家。生於唐大曆七年(772),卒於會昌二年(842)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因擔任過太子賓客,故稱為劉賓客。

禹錫自幼體弱多病,經常廷醫服藥。對醫藥頗有研究。三十年持之以恆,遂成良醫。治病用藥,講求實效,不固守古法,提出「弭病於將然之先,而以攻治為後」的預防思想,治病善用單方、驗方,並重視收集整理民間醫藥經驗。他曾奉詔參加編撰本草和經方,著有《傳信方》二卷,此書包括他在連州時,薛景晦送他的十通方及民間經驗效方共五十餘首,因每方皆有所據,故以傳從為名。其內容涉及臨床各科,兼載急救內容,用藥具有簡、便、廉之特色。

十五、昝殷

昝殷,唐代蜀地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約主於唐貞元十三年(797),卒於大中十三年(859),昝氏精醫理,擅長產科,通曉藥物學,唐大中年間(847~852),他將前人有關經、帶、胎、產及產後諸症的經驗效方及自己臨症驗方共378首,編成《經效產寶》一書,共三卷。

此外昝氏對攝生、食療也頗有研究。他的食治醫方多具取材容易、價廉效驗之特點,著有《道養方》、《食醫心監》各三卷,今亦存。

十六、甘伯宗

甘伯宗唐代人,生平里籍未詳,曾編撰《名醫傳》七卷。此書集自三皇至唐代名醫一百二十人傳記,是我國最早之醫學人物傳記專著,後人稱之為《名醫大傳》或《名醫錄》。宋代許慎齋將此書人物增至五代時,名為《歷代名醫探原報本之圖》,是一部有傳、有圖、有贊的醫家史傳,惜原書早已亡佚,其部分內容散見於宋代《歷代名醫蒙求》之中。

十七、李珣

李珣,字德潤,五代時前蜀梓州(今四川三台)人,生活於九、十世紀。李珣祖藉波斯,其先祖隋時來華,唐初隋國姓改姓李,安史之亂時入蜀定居梓州,人稱蜀中土生波斯。李珣兄妹可考者三人,珣為長兄。其妹李舜絃為蜀主王衍昭儀。其弟李玹,字延儀,人稱李四郎,喜遊歷,好攝生,尤以煉製丹藥為趣,傾家之產不計,以鬻香藥為業,曾為王衍的太子率官。

李珣對藥學頗有研究,他曾遊歷嶺南,飽覽南國風光,認識了許多從海外傳入的藥物。著有《海藥本草》六卷,以引述海藥文獻為特點,據現存佚文統計,全書收錄藥物124種,其中96種標註外國產地。如:安息香、訶梨勒出波斯,龍腦香出律因,金屑出大食國。此外書中記述了藥物形態、真偽、優劣、性味、主治、附方、服法、製藥法、禁忌、畏惡等。有些條文兼載藥名解釋。書中收載的海桐皮、天竺桂、沒藥等為當時其它本草著作所未載。惜原書至南宋已佚,其內容散見於《政類本草》和《本草綱目》等著作中。

十八、韓保升

韓保升五代後蜀(今四川)人,約生活於公元十世紀,生平籍貫史書無載。後蜀主孟昶在位時(934~965),他任翰林學士,曾奉詔主修《本草》。他與諸醫詳察藥品形態,精究藥物功效,以《新修本草》為藍本,參考了多種本草文獻,進行參校、增補、註釋、修訂工作,編成《蜀雹廣英公本草》,簡稱《蜀本草》,共二十卷,附有《圖經》,由孟昶作序,刊行於世。

《蜀本草》內容較蘇敬的《新修本草》更為詳盡。惜原書己亡佚,其文多為宋唐慎微的《證類本草》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所採錄,在歷史上有一定影響。

兩宋時期醫學家傳記 編輯

一、劉翰

劉翰(919~990),宋初滄州臨津(今河北滄縣)人,世醫出身。曾任護國軍節度巡官,後周顯德二年(955),因進獻《經用方書》30卷、《論候》10卷、《今古治世集》20卷等醫學著作,被周世宗柴榮任命為翰林醫官。其書交由交館收藏。宋大祖北征時,劉翰曾奉命隨軍從行。建隆初年(960),加升朝散大夫、鴻臚寺丞。建德初(963),太常寺考核翰林醫官醫療技術,絀除技術不精者20餘名,而劉翰考核成績最優。開寶五年(972),未即位的宋太宗患病,劉翰、馬志奉命診視,痊癒後劉翰遷轉尚藥奉御,並賜錢物。開寶六年,奉詒與道士馬志、醫官翟照、張素、吳復圭、王光祐、陳昭遇等同編《開寶新詳定本草》20卷。後又與馬志修定、李昉、王祐、扈蒙等審校,完成《開寶重定本草》20卷。加官檢校工部員外郎。太平興國四年(979),命為翰林醫官使,再加檢校戶部郎中,雍熙二年(987),因誤斷滑州劉遇疾病預後,坐責,降為和州團練副使。端拱初(988)起為尚藥奉審御。淳化元年(990)復任翰林醫官使,同年去世,年72歲,

二、孫用和 孫奇 孫兆

孫用和(生卒年不詳),原籍宋代衛州(今河南汲縣),後客居河陽(今河南孟縣)。孫氏原為民間儒醫,通曉經學,尤其精於醫道,善於用張仲景法治傷寒,遠近聞名。北宋仁宗的光獻皇后入宮前,曾隨其做官的叔父在河陽居住。有病時常請孫氏治療而得愈,入宮後,一次有病,大醫治療無效,經她舉薦,仁宗召孫用和治療而獲愈。孫用和被授以宣德郎尚藥奉御、太醫令充醫師等職。仁宗在位期間(1023~1063),孫氏曾為醫師講授醫經達十數年。著有《傳家秘寶方》3卷。另外見於書目載錄的《孫尚藥方》、《傳家秘寶脈證口訣並方》各3卷等,疑均為《傳家秘寶方》的異名。孫用和醫著在宋代《證類本草》與金代場用道《廣肘後方》等書中多有引用,國內現存日本影抄本《傳家秘寶脈證口訣並方》殘本3卷。

孫奇為孫用和長子,與其弟孫兆都是進士出身,孫奇官尚書部官員外郎,孫兆官將仁郎守殿中丞,尚藥奉御丞等,均通曉醫道,仁宗嘉祐二年(1057),設「校正醫書局」,孫奇與孫兆均為主要成員,參與校正的醫書有《傷寒論》、《金匱要略》、《金匱玉函經》、《千會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

三、洛欽·仁欽桑布

洛欽·仁欽桑布(958~1055)藏族著名翻譯家,兼通醫學,於藏曆第一鐃窮的土馬年,即公元958年生於阿里古格地區恰娘汪拉納,其父名耶協畏。仁欽桑布幼即聰穎,十七歲時到印度留學,達十年之久。他拜納洛達巴等學者為師,學問大增,學到了各種佛學知識,包括講述、辯論、著作及翻譯的技巧,各種知識都十分純熟。回藏後,他就從事翻譯工作。開始時,主要是譯各種佛經,成為藏傳佛教後弘期的屈指可數的大譯師。

當時,他受到學者拉桑的鼓勵,將印度的著名的論師馬鳴(梵名阿濕傅窶沙)所著的《八支集要》一書和克汁米爾迦濕彌羅學者班欽達瓦文戛哇對該書的注本《八支要要廣注》、《詞義月光》(簡稱《月光》)兩部醫學書譯成藏文,影響很大。

四、王惟一

王惟一,或名惟德,約生活於987~1067年間,里貫無可考。曾任翰林醫官、殿中省尚藥奉御等職,並在太醫局教授醫學,王惟一精於針灸,《宋史·藝文志》載有王氏《明堂經》3卷,惜未傳世,天聖四年(1026),宋政府再次徵集、校訂醫書,王惟一奉詔竭心,考訂針灸著作。仁宗以為「古經訓慶至精,學者執封多失,傳心豈如會目,著辭不若案形,復令創鑄銅人為式。」(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夏竦序》中國書店影印本,1987),於是王惟一負責設計,政府組織工匠,於天聖五年(1927)以精銅鑄成人體模型兩具,王氏新撰針灸著作遂名為《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該書由政府頒行全國,與針灸銅人相輔行世。

作為官書問世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對宋代以前的針灸學成就進行了一次系統的總結,對宋代及後世針灸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針灸銅人的設計和製造,更是醫學史上的一大創舉,兩具銅人作為最早的人體模型和針灸直觀教具,在醫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王惟一為此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五、許希

許希生卒年不詳。宋·河南開封人,初以行醫為業,擅長針灸,後來補入翰林醫學,景祐元年(1034),宋仁宗患病,侍醫屢次進藥無效。冀國大長公主聽說許希的名聲,就推薦他診治。許氏認為應針別心下包絡之間,經針刺三次而仁宗病癒。於是許希被任命為翰林醫官,賜緋衣、銀魚及金幣。許氏用所得賞賜,在開封城西隅修建「扁鵲廟」,並在廟中從事醫學教育工作,當時很多人紛紛隨他學習醫術。後來,朝廷就把太醫局設在廟旁,許希後官至殿中省尚藥奉御。著有《神應針灸要訣》1卷行於世,今佚。

六、掌禹錫

掌禹錫(992~1068),字唐卿,北宋許州郾城(今河南郾城縣)人,天禧進士,歷官道州司理參軍、尚書屯田員外郎、井州通判、集賢院校理、崇文院檢討、光祿卿、直秘閣學士。官至太子賓客,博學多聞,好儲書,於《易經》、地域、醫藥諸學均有研究,著述頗多,曾參與編修《皇祐方域圖志》、《地理新書》著有《郡國手鑒》等,嘉祐二年(1057),奉敕與林億、蘇頌、張洞等共同修訂《開寶本草》。掌禹錫等又會同醫宮嘉宗古、朱有章等,以《開寶本草》為藍本,參考諸家本草進行校正補充,編撰《嘉祐補註神農本草》20卷,於嘉祐五年(1060)成書。

七、林億

林億,生卒年不詳。里貫失考,官朝散大夫,光祿卿直秘閣,精於醫術,嘉祐二年(1057)宋政府設立校正醫書局,林億為主要校正者之一,他先與掌禹錫,蘇頌等校定《嘉祐補註神農本草》20卷,熙寧年間(1068~1077)又與高保衡、孫奇、孫兆等人共同校定和刊印《黃帝內經素問》、《傷寒論》、《金匱玉函經》、《脈經》、《針灸甲乙經》、《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千金冀方》、《外台秘要》等唐以前的重要醫著。

八、郭雍

郭雍(1106~1187),字子和。祖籍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出身儒門,其父師事程頤,對《周易》研究頗深,郭雍能傳其父學,通於世務。隱居峽州(今湖北省宜昌),游浪長楊山谷間,自號白雲先生。乾道年間(1165~1173),經湖北帥張孝詳薦於朝,旌召不就,賜號沖晦處士。孝宗知其賢,常對輔臣稱道他,並命所在州郡歲時致禮存問,後又封為頤正先生。郭氏篤好仲景之書,研究日深,因感於《傷寒論》已有殘缺,於是采《素問)、《難經》、《千金方》、《外台秘要》諸書所論,及朱肱、龐安時、常器之等諸家之說予以補充,於1181豐撰成《傷寒補亡論》20卷。

九、陳承

陳承,生卒年不祥,北宋元祐間(1086~1093)以醫術聞世。祖籍閬中(今四川閬中),為宋初名相陳堯佐曾孫。陳承幼年喪父,與母移居遼淮間,靠行醫持家。臨證多奇效,喜用涼藥,遠近聞名。陳承曾將《嘉祐補註神農本草》、《圖經本草》合併,附以古今論說和個人聞見,於元祐七年(1092)編成《重廣補註神農本草並圖經》23卷,陳承還參加了大觀年間(1107~1110)《印劑局方》的校正增補工作,官至將仕郎措置藥同檢閱方書。

十、唐慎微

唐慎微,約生活於11~12世紀間,字審元。原籍蜀州晉陽(今四川崇慶),出身於世醫家庭,對經方深有研究,知名一時。元祐年間(1086~1094)應蜀帥李端伯之招,至成都行醫,居於華陽(當時成都府東南郊),遂為華陽人。唐氏雖語言樸訥,容貌不揚,但睿智明敏,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患者不分貴賤,有召必往,風雨無阻。為讀書人治病從不收錢,只求以名方秘錄為酬,因此學者喜與交遊。每於經史諸書中得一方一藥,必錄而相咨。從而積累了豐富的藥學資料。為唐氏編撰《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增廣見識,提供了有利條件。1082~1083年間,尚書左亟蒲傳正看過該書初稿後,要保薦唐氏做官,但唐氏拒而不受,繼續修訂增補自己的本草著作,約於1098年以後定稿。完成全書31卷,反映了宋代藥物學的發展水平。唐慎微以個人之力完成如此宏偉精湛的藥學巨著,刊行之後,產生了重大的國內外影響。

十一、龐安時

龐安時(約1042~1099),字安常,自號蘄水道人,蘄水(今湖北浠水縣)人。出身於世醫家庭,自幼聰明好學,讀書過目不忘。取黃帝、扁鵲脈書研讀,不久即通曉其說,並能闡發新義,時年不滿20,後安時病耳聾,進一步鑽研《靈樞》、《太素》、《甲乙經)等醫籍,經傳百家與醫藥有關者,亦無不涉獵,融會貫通。龐安時醫術精湛,能急病人之急,行醫不謀私利,常讓來診者在自己家裏住下親自照料,直至治癒送走,他晚年參考諸家學說,結合親身經驗。撰成《傷寒總病論》6卷,對仲景思想做了補充和發揮。其突出特點是着意闡發溫熱病,主張把溫病和傷寒區分開來,這對外感病學是一大發展。

龐氏對《難經》非常推崇,著有《難經辨》數萬言,惜未傳世。另外,還著有《主對集》、《本草補遺》,均已散佚。

十二、韓祗和

韓祗和,生卒年不詳,約生活於1030~1100年間。據《傷寒微旨論》病案記載,韓氏曾於「邢磁二郡」(今河北邢臺磁縣),「懷衛二郡」(今河南泌縣、汲縣)及「滏陽」(在今河北境內)等地行醫,或可推斷韓氏原籍在今河北、河南兩省交界地區。

韓氏對外感熱病研究精深,他研習仲景《傷寒論》30餘年,於1085年撰成《傷寒微旨論》2卷,兩萬餘字,宏揚仲景思想又富有創新精神。韓氏倡用辛涼解表之法,所制方劑多用柴胡、簿荷、石膏、知母等辛涼清解之品。這不僅在醫生習用溫藥普治外感病的當時具有補偏救弊之功,對於後世溫病學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十三、朱肱

朱肱(約11世紀至12世紀間),字翼中,號無求子,晚號大隱翁,因曾官奉議郎,人稱朱奉議。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祐三年(1088)進士,但無意為官,退而釀酒著書,其間對《傷寒論》深有研究,值朝廷重視醫學,遍求精於醫術之人,朱肱遂被征為醫學博士,後因書蘇東坡詩獲罪,被貶於達州(今四川達縣),次年還為朝奉郎提點洞霄宮。

朱肱研究傷寒最重經絡,認為不識經絡,則猶觸途冥行,不知邪氣所在。在用經絡循行部位和生理特點解釋傷寒傳變的同時,還特別強調脈證合參以辨別病證的表裏陰陽。他對外感熱病分類命名,施以不同方藥,在鑑別診斷和治療方面具有獨到見解。

朱肱先於大觀二年(1108)著成《傷寒百問》一書,流傳過程中漸有殘缺。至大觀五年(1112),張蕆據朱肱親傳繕本予以修訂增補,終成20卷,改稱《南陽活人書》。除此之外,還輯有《內外二景圖》。

十四、蘇頌

蘇頌(1020~1101),字子容。原籍為泉州同安縣(今屬廈門市)。因同安舊屬南安縣,故有稱其為南安人。蘇頌之父蘇紳是仁宗朝有名的文字侍臣。曾為官潤州丹陽(今屬江蘇),死於任上,蘇頌因隨父徒居丹陽,故亦自稱丹陽人。

蘇頌幼承家教,勤於攻讀,深通經史百家,學識淵博,舉凡圖緯、陰陽、五行、星曆、山經、本草無不鑽研。慶曆二年(1042)中進士。蘇頌作為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其主要貢獻是對科學技術方面,特別是醫藥學和天文學方面的突出貢獻。

蘇頌在館閣期間,曾與掌禹錫等人奉詔校注《開寶本草》,在編修過程中,蘇頌等建議編撰繪有藥圖的本草書與《嘉祐本草》並行。這一建議很快得到朝廷批准,仁宗敕命由蘇頌主持其事。蘇頌學識淵博,治學嚴謹,他考慮到「考證群書,資眾見則其工易就;論著文字,出異手則其體不一」,對全書關於形態描述的均予著錄,其中雖有與舊說相背的,但亦予保留。若與文獻有聯繫者,即以形類相假而歸附之。還搜集了許多民間習用藥,附在功用相同的藥物條件之下,終於在嘉祐六年(1061)編成此書。

十五、錢乙

錢乙(約1032~1113),字仲陽,原籍錢塘(今浙江杭州)。曾祖時起定居鄆州(今山東東平)。姑父呂氏亦曉醫術,錢乙稍長即隨呂氏習醫。他先學《顱囪方》,專攻兒科,以此醫名大振。元豐年間(1078~1086),因治癒長公主女兒之病,被授予翰林醫官。次年,皇子儀國公患着瘛瘲,國醫治之不效,經長公主推薦,錢乙以「黃土湯」治癒。遂提升為太醫丞並賜紫衣金魚袋。此後上自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都願請錢乙診病。錢乙診務繁心,幾無虛日,不久因病辭職。後,哲宗皇帝又詔錢乙入禁中,留之日久,而終以疾病告歸鄉里。晚年左手足攣痹不用,壽終家舍。享年82歲。

錢乙博學多識,雖以兒科最為知名,但治病各科皆通,遣方不泥古人,用藥靈活善變而自有法度,著有《傷寒指微》5卷,《嬰孩論》百扁,惜已散傀,他的臨症經驗由門人閻孝忠輯成《小兒藥證直廖》三卷傳世。成為指導中醫兒科理論和實踐的重要專著。

十六、楊介

楊介,字吉老,生卒年不詳,泗州(今江蘇盱眙)人。出身於世醫家庭,曾為太醫生。楊氏治病每多奇效。相傳宋徽宗苦脾疾,即以理中湯冰煎獲愈,當時運氣學說盛行,楊氏卻反對根據運氣巡方用藥。崇寧年間(1102~1063)泗州處決犯人,郡守李夷行遣醫生及畫工解剖胸腹,察驗臟腑,並一一繪製成圖。楊介取此圖參校古書,又取煙蘿子所畫,整理訂正益以十二經圖,撰成《存真環中圖》(又名《存真圖》)一卷,可借已佚。

十七、董汲

董汲,字及之,生卒年不詳;北宋東平(今山東東平縣)人。是著名兒科專家錢乙的同鄉晚輩,幼年學儒,進士落第後急於養親,加上自幼體弱多病,放棄功名而從事醫學。他廣泛讀《素問》、《靈樞》及各種方書、本草著作,治療多獲奇效。董汲醫術高明尤重醫德,「凡人之疾苦,如己有之」。往來於病者之家,雖嚴寒酷暑亦不辭辛勞,遇有貧困患者還常出錢資助周濟。編寫《小兒斑疹備急方論》一卷。《腳氣治法總要》2卷。此外還撰有《旅舍備要方》一卷。

十八、陳師文

陳師文,生卒年不詳,宋代臨安(今浙江杭州)人。曾任朝奉郎、尚書庫部朗中、提轄措置藥局等職。精於醫術,與斐宗元齊名,大觀年間(1107~1110),陳師文等建議朗廷修訂方書。不久宋徽宗詔准這一請求,並施陳師文,陳承、裴宗元等對和劑局配方進行校訂。陳師文等多方搜集資料,嚴格校訂,「校正七百八字,增損七十餘方」成《和劑局方》5卷,對後世影響極大。

十九、許叔微

許叔微(1079~1154),字知可,宋代真州(今江蘇儀徵縣)人,幼年家貧,11歲時其父母於百日內相繼病逝,紹興三年(1133)考中進士。以曾任集賢院學士,故又被稱為許學士。

許氏對《傷寒論》研究頗深,著有《傷寒百證歇》、《傷寒發微論》、《傷寒九十論》等書。許氏對雜病辨證亦有獨到之處,所著《普濟本事方》,載方390餘首,對不少相似病證提出了較為可靠的鑑別方法,在理論上,許氏對脾與腎的關係提出了獨到見解,他認為補脾須先補腎,若腎氣不足,真氣虛衰,自不能消化食物。對後世髒象學說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許氏除傳世的《傷寒百證歌》、《傷寒發微論》、《傷寒九十論》、《普濟本事方》外,還撰有《仲景三十六脈法田》、《傷寒類論》、《治法》、《辯類》等,但均已散佚。

二十、宇陀薩瑪·元丹貢布

宇陀薩瑪,一譯新宇陀、後宇陀或小宇陀(1126~1202),藏族傑出醫學家,生於藏曆第二個繞窮的火馬年,即公元1126年,家鄉是年堆·閣希—熱塘,是吐蕃時期宇陀寧瑪(老宇陀)的第十三世後代。

據傳,他從小聰敏,八歲即開始攻讀醫學典籍,不久就開始行醫。十四歲時,他曾治好一學者繞頓·貢卻金的象皮病,該學者後來也學了醫學,並在前藏地區得到衛巴達札的進一步醫治,且獲得他授予的一部《四部醫典》。為了報答宇陀薩瑪蘇病之恩,他將此經典著作轉贈給宇陀,同時贈與的還有他自己對此經典的註疏。宇陀如獲至寶,悉心鑽研,十八歲起,他先後六次赴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地學習,拜當地許多賢達為師,學到古印度不少醫學典籍,豐富了自己的知識。

宇陀薩瑪的醫學著作十分豐富,其中較重要的有《大小八支集要》、《馬鳴醫學集總注·觀察寶鑑》、《切脈學五章》、《實用小卷》、叫《小續甘露精要》、《秘方三紙卷》、《驗方小卷》。但其主要貢獻在於對《四部醫典》的厘定,在此之前,老宇陀著成《四部醫典》後,並未曾流行,而是被王室秘藏,後被人發現而流入民間。經貢卻覺獻給小宇陀後,又回到手陀家族手中,他把自己的經驗與原書相結合進行徹底的修定,不全的予以補充,把《月王藥治》中有關脈診、尿診、五行生剋、茶碗等內容補充進去,對原書的注文、正文都作了校正,把全書分成十八支。這才使《四部醫典》定型而流傳於後世。

二十一、施發

施發(1190~?),字政卿,永嘉(今浙江省永嘉縣)人,青年時代攻讀醫學並舉子業,專心致力醫學研究,對疾病診斷理論及技術用力尤勤,取《內經》、《族經》、《甲乙經》之說,與有關脈學、診法論著相互參正,分門別類,撰成《察病指南》3卷。書中以脈診內容為主,沿用「七表八里九道」24脈分類法,創造性地繪製了33幅脈象圖,是現存較早的一部診斷學專著。並撰成《續易簡方論》6卷,另外,還撰有《本草辨異》一書,今佚。

二十二、宋慈

宋慈(1186~1249),南宋法醫學家。字惠父,建陽(今屬福建)人,自幼勤奮攻讀,好學不倦。入太學之後,成了理學家真德秀的學生。嘉定十年(1217)登進士第,他曾任長汀縣令、福建路邵武軍,替人民作了許多有益的事。

嘉熙三年(1239),宋慈升充提點廣東刑獄。嘉熙四年,移任江西提點刑獄兼知贛州。淳祐元年(1241),知常州軍州事。淳祐五年(1245),開始收集編寫《洗冤集錄》資料,淳祐七年(1247),除宋慈直秘閣,提點湖南刑獄,兼大使行府參議官,協助處理軍政要務。

宋慈在長期從事提點刑獄工作中,認為檢驗乃是關係整個案件「死生出入」、「幽枉曲坤」的大事(《洗冤集錄·宋慈序》),因此自己對於獄案總是「審之又審,不敢萌一毫慢易心」;通過認真審慎的實踐,宋慈總結出一條重要的經驗:錯案、冤案與檢驗經驗不足有密切關係。於是博採近世所傳諸書,自《內恕錄》以下凡數家,會而萃之,厘而正之,增以已見,總為一編,名曰《洗冤集錄》。刊於湖南憲治,供省內檢驗官吏參考,籍經達到「洗冤澤物」的目的。這部法醫名著一經問世迅速傳遍全國各地,並成為後世眾多檢驗書籍的祖本。宋慈死後,理宗為了表彰他的功績,曾為其御書墓門。

二十三、陳文中

陳文中,字文秀,生卒年不詳,宿州符籬(今安徽省宿縣)入。家鄉為金人攻佔後逃歸南宋。曾任和安郎判太醫同兼翰林良醫等職。精通內科、兒科。在江蘇漣水一帶行醫15年,救治病人很多。集家傳己驗之方,於1254年撰成《小兒痘疹方論》一卷,對痘疹進行了專門論述:除《小兒痘診方論》之外,陳氏還撰有《小兒病證方論》四卷,論敘小兒的保養和發育,小兒指紋及面部形色望治,並論驚風及痘疹證治,附列方藥。1958年商務印書館將陳氏二書合刊,名為《小兒病源痘疹方論》。陳氏學術以重視脾胃、善用溫補為重要特點。

二十四、楊士瀛

楊士瀛,字登父,號仁齋,生卒不詳,三山(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出身於世醫家庭,自幼習醫,對《內經》、《難經》、《傷寒論》等古典醫籍及歷代醫學名著研究頗深,在脈學、傷寒、兒科及內科雜病方面有一定成就,所撰《傷寒類書活人總括》7卷,乃總括張仲景《傷寒論》及朱肱《類證活人書》,並參附自己的學術見解而成,每條都冠以歌訣,便於後學記誦,其《亡齋直指方論》26卷,融會前人效方及自家經驗,據證釋方,對內科雜病證治作了綜合論述,示讀者以規矩準繩。後世將以上三書合刊,名為《楊仁齋著作三種》。除此之外,楊氏還撰有《醫學真經》、《察脈總括》等,今佚。

遼夏金元時期醫學家傳記 編輯

一、成無己

成無己(1066?~1156?)。據張孝忠《註解傷寒論·跋》稱,成氏1156年已90餘歲尚健在,可知其生於1066~1156年間。聊攝(今山東與聊城縣、茌平縣一帶)人,靖康後聊攝入金,遂為金人。出身於世醫家庭,生平事跡欠詳。撰有《註解傷寒論》、《傷寒明理論》行世。

成氏《註解傷寒論》的刊行,使仲景《傷寒論》原文變得通俗易懂,對《傷寒論》的廣泛流傳和後世傷寒學派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劉完素

劉完素(約1110~1200年),字守真,別號守真子,自號通玄處士,金比河間(今河北河間)人。又傳原籍為河北甘肅寧楊邊村(今師素村),他自幼聰慧,耽嗜醫書,因母病,三次延醫不至,不幸病逝,遂使之立志學醫。他初曾拜陳先生(陳師夷?)為師,學成後獨立行醫,聲譽漸隆。其為醫,獨好《素問》,朝夕研讀,手不釋卷,終得要旨,並根據其原理,結合北方環境氣修特點,及民眾飲食醇厚、體質強悍的特性,圍繞《內經》病機十九條,倡傷寒火熱病機理論,主寒涼攻邪,善用防風通聖散、雙解散等方治療,名盛於大定、明昌年間(1161~1195年)。金彥宗曾三次徵聘,堅辭不就,章親愛其淳素,特賜號為「高尚先生」。隨着他的創新理論廣泛流傳,師從者甚多,先後有穆子昭、馬宗素、鎦洪、常德、董系、劉榮甫、荊山浮圖等從之,私涉者也不少,如張從正、程輝、劉吉甫、潘田坡等,最終形成明顯的寒涼攻邪醫風。開創了金元醫學發展的新局面,形成金元時期一個重要學術流派「河間學派」。

劉氏一生著述較多,主要有《黃帝素問宣明論方》(1172年)15卷,《素問玄機原病式》(1186年),《內經運氣要旨論》(即《素問要旨論》),《傷寒直格》(1186年)3卷,《傷寒標本心法類萃》(二卷),《三消論》《附《儒門事親》),《素問藥注》(已佚),《醫方精要》(已佚),其他託名劉完素的著作還有《習醫要用直格並藥方》、《河間劉先生十八劑》、《保童秘要》、《治病心印》、《劉河間醫案》等。後人多把完素的主要著作統編成「河間六書」、「河間十書」等,其中或加入金元其他醫家的著作。

三、張元素

張元素(1131?~1234?年),字潔古,金比易水(今河北易縣)人,他自幼聰敏,8歲應「童子舉」,27歲試「經義」進士,因犯「廟諱」而落榜,遂棄仕從醫。初醫術不精,經深入研究《內經》等醫學經典,醫術大進,一次當時名醫劉完素患傷寒多日,頭痛脈緊,嘔逆不食,自治不效,張元素前往診候,劉氏對他十分冷淡,元素言之於醫理,用藥一劑而愈,使劉完素大服其能,元素由此顯名。

潔古重視臟腑辨證及扶養胃氣的思想,對李杲創立以「補土」為特色的系統的脾胃理論有重要影響,並最終成為「易水學派」最突出的理論特色。張元素的學術思想形成以後,經過諸弟子及後代醫家的繼承、發展、在元代成為與「河間學派」具有不同學術風格的一大流派,兩派相互爭鳴,又相互促進,最終帶來整個金元醫學的繁榮。

現存張元素的學術著作不多,主要有《醫學啟源》、《珍珠囊》(節本)、《潔古家珍》等。

四、張從正

張從正(約1156~1228),字子和,號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蘭考縣)人。幼好讀書,酷愛作詩,性格豪放,不拘細節,家世業醫,居陳州宛丘(今河南淮陽縣)。後住渾源(今山西渾源縣),從劉從益門下習醫,深受當時盛行劉完素學說的影響,大定、明昌間(1161~1195年),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醫學理論,以高操的醫術聞名於世。興定(1217~1223年)中,被徵召入太醫院任職,後因與時醫醫風不合,不久即辭職,回到家鄉宛丘行醫。曾有張伯全等人從其學醫。當時已具盛名的文人麻知幾(九疇)與他有深交。他常與麻氏和常仲明(用晦)等討論醫學疑難問題,後又由他們協助,於1228年撰成《儒門事親》一書。其中前三卷為張氏親撰,後十二卷則由麻氏、常氏潤色整理而成,該書集中反映了他學術思想的特色。

張從正學術思想形成之時,正值劉完素「寒涼」理論興起。張氏私淑劉完素的基本思想,力矯世醫好用溫補之時弊,宗《內經》、《難經》之旨,及仲景汗、吐、下三法,創立了以「攻邪論」為中心的理論學說。

張從正創新理論誕生以後,時後來「金元醫學」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其學後又下傳麻知幾、常仲明、張伯全等人,繼續得列流傳和發展,形成金元醫學一大學術流派「攻下派」。傳張從正還曾撰有《張氏經驗方》、《傷寒心鏡》等書,惜均未存世。

五、李杲

李杲(1180~1251年),字明之,晚號東垣老人,金朝真定(今河北正定縣)人。他出身子一個富豪家族,父輩好讀書,招待賓客,常有名士拜訪他家,他雖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但自幼即異於群童,及長忠信篤敬,慎交遊,與人交往無戲言。曾從王內翰(從之)學《論語》、《孟子》,從馬內翰(叔獻)學《春秋》。家裏富庶時,他便建書院待士人,對貧困者也盡力周濟,如泰和中(1201~1204年)家鄉鬧饑荒,民多流亡,他極力賑救,活人甚眾。他自幼好讀醫書,20多歲時因其母王氏患病死於庸醫之手,遂立志學醫。當時易水潔古老人張元素,醫名很大,他聽說後即師從之,僅數年盡得其術而歸,開始行醫。不久即以高超醫術聞名於世,尤善治傷寒、癰疽,眼病等疾。後因避戰亂,到汴梁,目睹城內疫病流行慘狀,感觸極深。從中原北返後,寄居魯北東平、聊城一帶,以醫為業達六年,1244年回歸故里,臨床之餘,將多年經驗體會吾述立說,創立了以「內傷脾胃」學說為主體的理論體系。他的理論學說庭生後,得到其弟子王好古、羅天益等人的繼承發展。後世師從、私淑者甚多。形成延續至今的學術流派「補土派」,李杲也因此被尊為該學派的始組。

李杲以潔古扶養胃氣思想為主旨,結合自己多年臨床體會,圍繞「內傷脾胃」諸證的病因、病機、診斷、治療等理論,作了系統闡發,他聯繫《內經》「人以谷氣為本」,提出了「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觀點。他認為脾胃為元氣之本,元氣為健康之本,膊胃傷則元氣衰,疾病生,治療上他主張:外感熱病用劉完素寒涼之法,內傷熱證則取曾溫除熱,扶正祛邪,即升舉清陽,溫補脾胃,潛降陰火,並創製補中益氣湯、昇陽散火湯等一系列名方,治療脾胃內傷諸疾。後世師從、私淑者甚多,形成延續至今的學術流派「補土派」,李杲也因此被尊為該學派的始祖。

他的理論學說誕生後,得到其弟子王好古、羅天益等人的繼承發展。

李杲的著述較多,主要有《內外傷辨惑論》(1247)三卷,《脾胃論》(1249)三卷;及經羅天益整理後的《東垣試效方》(1266)九卷;《蘭室秘藏》(1276年)三卷,《用藥法象》一卷,附《東垣試效方》、《醫學發明》。其他著作還有《傷寒會要》(佚),《活法機要》(存),以及題為李杲的《東垣心要》(佚),《脈理玄微》(存),《珍珠囊藥性賦》(存)等十餘種,多為後人託名之作。

六、竇默

竇默(1196~1280),字自聲,早年名傑,字漢卿。廣平肥鄉(今日河北)人。竇氏自幼好學。元兵伐金,他一度被浮,家破母亡,於是南渡黃河,依靠母族吳氏。後來有一姓王的老醫生將女兒嫁與他為妻,並勸他從書醫業。不久竇氏各居蔡州(今河南汝南一帶),遇名醫李浩,得其銅人針法,針術遂精,中統元年(1260)授翰林侍講學士,至元十七年(1280)加昭文館大學士。同年卒,歸葬肥鄉,追贈太師,封魏國公,諡文正。後人習稱竇太師。

竇默是我國針灸史上的名家之一,他的「流注八穴」、「補瀉在於手指」、「莫如用針」、「氣至沉緊」等針灸學說,對後世針灸醫家頗有影響,對針灸學的發展具有一定貢獻。

七、羅天益

羅天益(1220~1290年),字謙甫,元代真定路嵩城人(今河北嵩城縣)。他幼承父訓,有志經史。精。李杲晚年(1244年以後),學醫數年,盡得其術。李杲身後,他整理刊出了多部李杲的醫學著作,對傳播「東垣之學」起到了重要作用。1251年後,他自師門回鄉行醫,以善治療瘡而顯名,為元太醫,元兵南下。羅天益一再隨軍征戰,他在軍中,還四處訪師問賢,以提高醫術,晚年診務之餘,他以《內經》理論及潔古、東垣之說為宗,旁搜博採眾家,結合自己的體會,於1281年撰寫了《衛生寶鑑》二十四卷。

羅天益生活於金末元初,他的學術思想遙承於潔古,授受於東垣,又突出臟腑辨證、脾胃理論、藥性藥理的運用的「易水學派」特色,成為易水學派理論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承前啟後的一位重要醫家。

他的主要學術思想反映在《衛生寶鑑》一書中,他還撰有《內經類編》、《藥象圖》、《經驗方》、《醫經辨惑》(見劉因《靜修文集》)等書,均佚。經過整理的張元素的著作有《潔古注難經》。

八、愛薛

愛薛(Isa,1227~1308),拂林(在今阿拉伯權利亞共和國西部)人。出身於景教徒世家,祖父名不阿里,父名不魯麻失,博學多才。愛薛繼承家學,通西域諸部語,擅長星曆、醫藥之術。1246年前後,他代父應蒙古定宗貴由之召,來到蒙古國,以教士兼侍醫身分入侍貴由與其叔母唆便禾帖尼。後娶唆魯禾帖尼同族侍女撒刺為妻,夫妻倆曾經擔任過蒙古憲宗蒙哥的公主的傅父和傅母,深為蒙哥一家所親信。

世祖中統年間(1160~1264),愛薛建議設西域星曆、醫藥的專署,中統四年(1263),忽必列命他負責西域星曆、醫藥二司事。西域醫藥司約於1268改置為廣惠司。仍被命主持其事,廣惠司為元代主要的回回醫藥專門機構,終元一代,在元代醫政機構中佔有較高地位。至元二十四年(1287),任秘書監卿,掌歷代圖籍和陰陽禁書。至元二十六年(1289),領崇福司,掌也里可溫教宗教事務,至元三十一年(1294),升翰林學士承旨,兼修國史。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封秦國公,次年去世,追封拂林王,諡忠獻。

愛薛還創立了阿拉伯式醫院——京師醫藥院,曾由他的妻子撒刺主持。長子野里牙,曾任太醫院史。愛薛及其家人,是首次在中國醫政機構中擔任主要負責人的外域人士,他們為回回醫藥在中國的傳播起有重要作用。

九、王好古

王好古(1200?~?),字進之(一作信之),號海藏,趙州(今河北趙縣)人。王氏自小聰明好學,成年後博通經史,究心醫道。他少時曾經與李杲一同受業於張元素(年輩較李氏為晚),後來又從師兄李杲學醫。

王好古以儒者而習醫,特別喜好經方。其造詣很深,後來又盡得張、李二家之傳,成為易水學派又一名家,他的學術思想,尤以陰證學說為獨到之處,並受到後世醫家的重視,有較大的影響。

王好古一生著述較多,可考者達20餘種,其中《醫壘元戒》12卷、《陰證略例》1卷、《湯液本草》3卷、《此事難知》2卷,乃王氏代表作,備受後世醫學家之推重。現存尚有《伊尹湯液仲景廣為da法》4卷、《斑疹論》1卷均佚。

十、許國禎

許國禎(生卒年不祥),字進之。元絳州曲沃(今屬山西)人。祖父許濟為金代絳州節度使,父許日嚴為榮州節度判官,皆通醫,母韓氏,曾以食醫身分侍奉元世祖忽必烈之母莊聖太后唆魯禾帖尼。

許國幀博通經史,尤精醫術。世祖即位前即召他至翰海(今阿爾泰山),留守掌醫藥。許氏忠正敢諫,深得世祖信任,並曾治癒了世祖的足疾。世祖即位,授榮祿大夫、提點太醫院事,賜金符。後又改授金虎符,遷禮部尚書,拜集賢大學士,進光祿大夫。至元二十五年(1288)九月主持編修《至元增陷本草》,是元代唯一官修本草,惜書佚不傳,後又撰成《御藥院方》11卷,此書所輯多為南宋、金元醫方,若干成方不見於其它方書,對臨證應用有一定參考價值。此書並流傳至朝鮮、日本等國。

十一、曾世榮

曾世榮(1253~?),字德顯,號育溪,衡陽(今屬湖南)人。幼年習儒,後從世醫劉思道習醫多年,頗有領悟,漸精於兒科並知名於時。審證處方,每有獨到之處,為人仁篤,重義輕利,深為時人所敬重。

曾世榮曾將劉思道的方論、詩訣等遺著詳加編次,刪增補缺,又旁求當時明醫論述,並匯集自己平時論證與方劑,於至元三十一年(1294)撰成《活幼心書》3卷,刊行於世。另著有《活幼口議》20卷,論述兒科醫理。以上兩書均存於世。

十二、杜本

杜本(1276~1350),字伯原,又字原父,號清碧,元江西靖江人。杜氏性格沉靜少言,以苦心研讀經史為志趣,並且博學善文,諸如天文、地理、律歷、度數、書面無不通習。順帝至正三年(1343),朝廷修三史,擬從蒙古、色目、漢人、南人中各選一處士參與其事,經左丞脫脫舉薦,杜氏以南人處士征授翰林待制、奉訓大夫,兼國羅院編修官,行至錢壙,他以疾病為由辭歸。卒葬福建崇安縣南存心橋西。

杜氏兼通醫學,於順帝至正元年(1341)撰成《敖氏傷寒金鏡錄》1卷,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舌診專著,杜氏尚有《四書表義》等非醫學著述。

十三、王與

王與(1260~1346),字與之,浙江溫州人。著名法醫學家。王與少年好學,尤重法律,軍方弱冠,任郡功曹,從事勤敏。歲逢荒年,守承罔然無措,經王與努力,散放官米,使民得活。後升任杭州路鹽官,州提控案牘,經常參加驗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州路總管知事,後轉任湖州錄事,請老,終於承直郎溫州路樂清縣尹。

王與一生精明法律,著有《無冤錄》、《欽恤集》、《禮防書》、《刑名通義》等書,為從政者多所取法。《無冤錄》一書,蜚聲中外。

王與退休後,居於水嘉縣,頗受鄉里愛戴,有力所不及求於公者,無不給以幫助,終於至正六年(1346),年八十有六,葬於家鄉馬岙。

十四、宋震亨

朱震亨(1281~1358),字彥修。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縣)人,因世居丹溪,人尊稱「丹溪翁」。

朱氏自幼聰明好學,稍長即學習經書,意欲通過科舉以登仕途,後往八華山隨理學家許謙學習道德性命之說,對理學深有造詣。放棄舉子業,專心致力於醫學。

泰定乙丑(公元1325年)夏拜羅知悌為師,羅氏以劉完素、李東垣、張於和之學,遂以經義解諸家之說傳授丹溪。朱氏學成後返歸鄉里,數年之間,醫名大振。

丹溪精於文字及古代哲學,善以《周易》、《禮記》等書中的哲學思想與《內經》相聯繫,於醫學理論頗有建樹,尤其是他提出的「陽有餘陰不足淪」及「相火論」,對後世深有影響。

丹溪著有《格致餘論》、《局方發揮》、《本草衍義補遺》、《傷寒辨疑》、《外科精要新論》。另外,《脈因證治》、《丹溪心法》、《金匱鈎玄》等書,亦署丹溪之名,但或為門人編輯,或為偽托之作。

丹溪在《同方》盛行、溫燥成習的時代,提出「陽有餘陰不足論」和「相火論」,在養生方面主張護惜陰精,治病方面力倡滋陰降火,對醫學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後世稱之為「滋陰派」,列於「金元四大家」之一,標誌着人們對他的推崇和讚揚。但對陽氣重視不夠,未免有片面之失。

十五、忽思慧

忽思慧,一譯和斯輝,生卒年月不詳,蒙古族(一說為元代回回人),約為13、14世紀間人。

忽思慧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營養學家,在我國食療史以至醫藥發展史上佔有較為重要的地位。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趙國公常普蘭奚任徽政院使,掌管侍奉皇太后諸事,忽思慧約於是年被選任飲膳太醫,入侍元仁宗之母興聖太后答己。其間,他與常普蘭奚在食療研究方面密切合作,後來他供職中宮,以膳醫身分侍奉文宗皇后卜答失里,所以忽思慧在元廷中主要是以飲膳太醫之職侍奉皇太后與皇后。

忽思慧長期擔任宮庭飲膳太醫,負責宮庭中的飲食調理、養生療病諸事,加之他重視食療與食補的研定與實踐,因此得以有條件將元文宗以前歷朝宮廷的食療經驗加以及時總結整理,他還繼承了前代著名本草著作與名醫經驗中的食療學成就,並注意汲取當時民間日常生活中的食療經驗。正是在這神情況下,他編撰成了營養學名著《飲膳正要》一書。

十六、危亦林

危亦林,生卒年不詳,字達齋。祖籍撫州(今江西撫州市西),後遷南豐(今江西南豐縣),出身子世醫家庭,高祖危雲山隨董奉二十五世孫董京習大方脈(內科),爾後醫道五世不衰。其伯祖危子美專婦人及正骨金鏃等科。其父危碧崖,隨周伯熙習小兒科,進而學眼科,兼療瘵疾。危亦林自幼好學,20歲開始業醫,除繼承祖傳醫術外,還研究瘡腫、咽喉、口齒等科,醫術全面,而以骨傷科最有成就。於1337年撰成《世醫得效方》19卷。經太醫院審問後,於1345年刊行。

《世醫得效方》的骨傷科成就,代表了金元時期中國骨傷科的發展水平,居於當時世界醫學的前列。

十七、沙圖穆蘇

沙圖穆蘇,一譯薩里彌實或薩德彌實(生卒年不詳),字謙齋,蒙古族。元泰定年間(1324~1328),以御史出為建昌(今江西南城)太守,兼通醫學。他在為官餘暇,還留意於醫藥方書之事,常常思究疾病發生的緣由,考核適用的方藥,用心搜集前代方書所未載的方劑。並在臨證中審慎驗證,往往獲得效驗,日久便積累了豐富的資料。約於1326年,有醫生參與幫助整理,訂正成書。因他以「瑞竹」為其堂號,所以將書名取為《瑞竹堂經驗方》。

十八、滑壽

滑壽(約1304~1386),字伯仁,晚號櫻寧生,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縣),後遷儀真(今江蘇儀徵縣),又遷餘姚《今浙江餘姚縣》。滑壽自幼聰明好學,善詩文,通經史諸家。先從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名醫王居中學醫。研讀《素問》、《難經》,頗有心得,遂著成《讀素問抄》和《難經本義》二書。繼之精心研究張仲景、劉守真、李東垣諸家之說,融會貫通,深有造詣。後來又隨東平(今山東東平縣)高洞陽學習針法,遂對經絡悉心研究,取《內經》等書中有關經絡的理論,撰成《十四經發揮》3卷。

滑氏醫學著述除以上3種外,還有《讀傷寒論抄》、《診家樞要》、《痔瘺篇》、《醫韻》等。後二書散失。

明代醫學家傳記 編輯

一、戴思恭

戴思恭(1324~1405),字原禮,號肅齋,婺州浦江(今屬浙江諸暨縣)人,家世業儒,並數世業醫。父戴士堯(1307~1349)是文學家戴良之兄。早年棄儒學醫;弟思溫,字原值,號益齋,亦以醫名。元至正三年(1343),戴士堯攜子思恭、思溫至義鳥,投丹溪門下學習。戴氏還從羅知悌學過醫。

洪武間,以太醫院石逵薦,入為御醫。受朱元璋賞識,授迪功郎、正八品御醫,建文初,升任太醫院使。永樂元年(1402),乞歸,奏章四上,方准其請。

戴氏臨證,辨證細,用藥准,著有《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本草摘抄》、《類證用藥》;《推求師意》、校補有朱丹溪的《金匱鈎玄》等。《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刊於1443年,以論述內科雜病證治為主。

《推求師意》為闡發丹溪未盡之意而作,原無刻本,嘉靖中汪機得之,為汪氏弟子陳桷校刊,書名為汪氏所題。凡2卷。

《金匱鈎玄》,朱丹溪撰,戴氏作了訂正和校補,約成於1358年,凡3卷。

戴氏尊丹溪,對六郁辨證及治法,都很精審。指出傳化失常是致郁關鍵,在郁證中又以中焦致郁居多,深化了丹溪六郁之說。戴氏對劉完素、張子和、李東垣諸家說,俱深入鑽研,擇善而從,不拘一家,無門戶之見。

二、王履

王履(1332~1391),字安道,號畸叟,又號奇翁、抱獨山人。江蘇崑山人,著有《醫經溯洄集》1卷、《百病鈎元》20卷、《醫韻統》100卷,以及《小易賦》、《十二經絡賦》等。惟《醫經溯洄集》行世。洪武四年(1371)至長安,任秦王府良醫正10餘年。1383年,登華山巔,繪華山風景畫40幅,寫詩150首,畫現存放富博物院。

《醫經溯洄集》,撰於1368年,載醫論21篇。書名溯洄,寓推溯醫源義,探討《內經》、《難經》、《本草經》、《傷寒論》及歷代諸家之作,提出不少獨見。

王氏對傷寒溫病之辨頗精,謂溫病是「感天的惡毒異氣」而致,「溫暑及時行寒疫、溫瘧、風溫、溫毒,決不可以傷寒六經諸病為通治」。

王氏對宋以來傷寒397法之說提出異議,認為應把《傷寒論)作方法論讀,「讀者當活法,勿拘執」。這是一個重要思想。

王氏評論以往醫家,每有創見。其論「外感法仲景,內傷宗東垣,雜病主丹溪」等,為學醫者之標的,至今醫界多所遵循。

子伯乘永樂中以醫鳴於兩京,無嗣,傳其秘於婿沈仲實。仲實孫承先,亦善醫,安道有徒許諶,字元孚,諶婿太倉陶治,傳其業。

三、熊宗立

熊宗立(約1415~1487),一名均,字道軒,自號勿聽子,建陽(今福建建陽縣)人。從劉剡學醫卜術,推崇五運六氣之說,著述甚豐,日本醫生真長蘭軒曾從其學。

著有《名方類證醫書大全》24卷(1447)、《黃帝內經素問靈樞運氣音釋補遺)1卷,《勿聽子俗解八十一難經》(又名《新編俗解八十一難經圖要》)7卷(1438),《傷寒運氣全書》(又名《傷寒活人指掌圖論》)10卷(1458),《醫學源流》1卷,《增補本草歌括)8卷,《山居便宜方》16卷,《備急海上方》2卷,《婦人良方補遺大全》1卷,《類證註釋錢氏小兒方訣》,注有宋代陳文中《小兒病源方論》10卷。

四、韓懋

韓懋,(1441~1522?),又名白自虛。字天爵,號飛霞子,人稱白飛霞。正德間,武宗賜號抱一守正真人,四川瀘州人。出身官宦之家,因生來孱弱,父母多病,科舉失利,遂學醫。曾師辜其表鼻華恆岍、金華王山人、武夷仙翁黃鶴老人,又得峨眉高人陳斗南秘術。醫術精湛,遊走半天下。

韓氏通易,尊《素》、《難》如六經,認為丹溪「能集名醫之大成」。著有《韓氏醫通》2卷,《楊梅論治方》1卷;《海外奇方》等,現僅存《韓氏醫通》,是一部少而精之作。

韓氏重脾胃中和之氣,所制三子養親湯、黃鶴丹等。藥僅二、三味,功效顯著,至今為臨床喜用。

五、王倫

王倫(1453~1510)。字汝言,號節齋。先世居陝西銅川,五代時遷居浙江慈谿。出生於官僚家庭。1484年舉進士,歷官禮部郎中、廣東參政、湖廣右布政使、副都御使、湖廣巡撫。因父病精醫,兄經,進士,亦知醫。王氏從政期間,堅持醫事活動。

著有《明醫雜著》6卷、《本草集要》8卷、《醫論問答》、《節齋胎產醫案》、《節齋小兒醫書》等。

王氏在醫理上主張,「宜專主《內經》,而博觀乎四子」。認為仲景、東垣、河間、丹溪四子之書「各發明一義」,博觀乎四子之學,「斯醫道之大全矣」。

六、汪機

汪機(1463~1539),字省之,號石山居士。安徽祁門人。幼習舉子業,屢試不第。因母病究心醫學,遂棄儒學醫。父汪渭,字公望,當地名醫,著述甚多,有《醫學原理》13卷(1519),《讀素問鈔》3卷、補遺1卷(1519),《運氣易覽)(1519)、《傷寒選錄》8卷、《補訂脈訣刊誤》2卷(1523)、《外科理例》8卷(1513)、《痘疹理辨》2卷(1531)、《針灸問對》3卷(1532)。編輯有戴原禮《推求師意》。生平治驗由弟子陳桷(字惟宜)編成《石山醫案》4卷(1519)。汪氏還編有《本草會編》20卷,已佚。

汪氏宗《內經》、《難經》,強調治病以調補氣血為主,尤重理氣。

在外科治療中,強調「外科必本於內,知乎內以求乎外」,應以補元氣為主,以消為貴,以托為畏,對外科發展有較大影響。

針灸上本《素》、《難》,認為針能治有餘之病不能治不足之病;灸有補無瀉,針有瀉無補。

汪氏治病、效驗着著,聲名很高。

七、薛己

薛己(1487~1559),字新甫,號立齋。吳郡(今江蘇蘇州市)人。父薛鎧,字良武,府學諸生,弘治中以明醫征為太醫院醫士,以子已故贈院使。治疾多奇中,以兒科及外科見長。薛氏得家傳,原為瘍醫,後以內科擅名。1506年,薛已補為太醫院院士;1511年,經外差初考考滿,升任吏目;1514年,升御醫;1519年,任南京太醫院院判;1530年,以奉政大夫南京太醫院院使致仕。薛己離職後,不辭辛苦,常遠到嘉興、四明、下堡、橫金等處行醫。薛氏勤於著述。

薛氏著述大致有三類,一類是他自己的著述,有《內科摘要》2卷,《婦科撮要》2卷,《過庭新錄》(一名《保嬰金鏡錄》)1卷,《外科發揮》8卷,《外科新法》7卷,《外科樞要》4卷,《正體類要》2卷,《口齒類要》1卷,《癧瘍機要》3卷,《外科經驗方》1卷。《內科摘要》是我國第一次以內科命名學科及書名者。《癧瘍機要》是麻風專著;《正體類要》是正骨科專書;《口齒類要》是口腔和喉科專著,都是現存最早的專科文獻。

第二類是經他校注和增補的著作,有宋代陳自明《婦人良方大全》24卷、《外科精要》3卷;宋代錢乙《小兒藥證直訣》3卷;宋代陳文中《小兒痘疹方論》1卷,王綸《明醫雜著》6卷;倪維德《原機啟微》3卷;薛鎧《保嬰撮要》20卷。薛氏校書,常附以己見和醫案。如對《婦人大全良方》,增加候胎、瘡瘍兩門,附有個人治驗和方劑,對《原機啟微》,也有增補。

第三類純屬校刊性質。有滑壽《十四經發揮》3卷,杜本《敖氏傷寒金鏡錄》1卷,徐用誠《本草發揮》4卷,陶華《癰疽神秘驗方》1卷。

薛氏重視脾胃與腎命,主張人以脾胃為本,臨證多用甘溫益中、補土培元等法。

八、萬全

萬全(1495~1580),又名全仁,字事,號密齋。湖北羅田人。祖籍豫竄(今江西南昌市)。祖父杏城,以幼科聞名鄉里。父菊軒,因兵荒定居羅田大河岸,以幼科名,「遠近聞而頌之」。萬氏因科舉失意,乃矢志醫學。

萬氏廣納前人經驗,繼承家學,著書立說,撰有《保命歌括》35卷,《傷寒摘錦》2卷,《養生四要》3卷,《內科要決》3卷,《幼科發揮》4卷,《育嬰秘訣》4卷,《痘疹心法》23卷、《片玉新書》5卷,《片玉疽疹》13卷,《廣嗣紀要》16卷。合為《萬密齋醫書十種》,凡108卷,70餘萬字。此外,有手秒墨本10餘種,現存有《萬氏外科心法)、《酒病點點經》、《萬氏秘傳眼科》,並收集到刊本《痘疹歌括》和《幼科指南》。

萬氏以兒科及婦科見稱。兒科宗錢乙,重小兒護養和疾病預防,辨證強調四診兼顧,治方重視脾胃。家傳方中的牛黃清心丸、玉樞丹、安蟲丸等,有良效,有些至今為臨床習用。

九、高武

高武,生卒年月不詳,約生活於十六世紀。號梅孤,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喜讀書,天文、律呂、兵法、騎射無不嫻習。嘉靖間,中武舉,以策幹當路,因不合棄歸。晚年研究醫學,尤長針灸。著《針灸聚英》4卷(1529),《針灸節要》3卷(1537),《痘科正宗》4卷,還有《射學指南》、《律呂辨》、《發揮直指》等。

高氏為訂正穴位,親制針灸銅人模型三具,男、女、童子各一,在針灸史上針灸史上是少見的。

十、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蘄春縣)人,生於世醫之家。祖父為鈴醫。父李言聞,字子郁,號月池,當地名醫,曾封太醫院吏目,著有《四診發明》、《奇經八脈考》、《蘄艾傳》、《人參傳》、《痘疹證治》等。兄名果珍。李氏14歲中秀才,三次赴武昌鄉試未中,遂專志於醫。

李氏博學多藝,鄉試失利後,從理學家顧日岩處學過經學。上自經典,下及子史百家,靡不閱覽,對理學有很深造詣。李氏承家學,閱讀醫書,教授生徒,為貧民治病,多不取值。1548年,治癒富顧王朱厚之子,被聘為楚王府奉祠,掌管良醫所,被薦為太醫院判。

1552年,李氏開始搜集材料,為編著《本草綱目》作準備。李氏編著《本草綱目》,以宋代唐慎微《證類本草》為藍本,集唐、宋諸家本草之精萃,益金、元、明各家藥藉之不足、繼承我國本草研究的傳統,獨闢蹊徑,把本草學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李氏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法很有特色,達到一個新水平。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自己的實踐經驗為基礎,改善了古代科學方法,積累了科學研究的新經驗。李氏成功地運用了觀察和實驗、比較和分類、分析和綜合、批判繼承和歷史考證方法。

觀察和試驗是本草藥研究的基本方法。李時珍對藥物採用親自採集、仔細觀察,以得其真的方法,獲得很大成功。分類是科學研究的重要任務,分類使藥物研究體系化,關鍵還是如何確立分類的標準。李時珍打破本草學沿用已久的上中下三品分類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類法,使分類體系更為科學化。

除三界十六部分類法,他還在陶弘景主治藥分類法基礎上,建立了更完善的百病主治藥分類法,創立了藥物歸經分類法。

李時珍為弄清每味藥物,提出釋名、集解、辨疑、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方八項任務,這八項不是每味藥全有,有的五項、六項不等。實際上是對每味藥既作出系統分析,又進行了全面綜合,而在分析基礎上,又作了高度概括和綜合。

批判繼承和調查研究是李時珍研究的重要方法。他研究每味藥,總是先參考諸家本草,考核諸家異同,用自己觀察試驗結果,加以參證:《本草經》中只載枸杞之名,未言明藥用部位;《名醫別錄》指出根大寒,子微寒;《藥性論》謂枸杞甘平、子、葉皆同,《本草衍義》說枸杞是梗皮,李時珍說:「竊謂枸杞:苗、葉,味苦甘而氣涼;根,味淡氣寒;子,味甘氣平,氣味既殊,則功用當別。此後人發前人未到之處也」。李氏經過研究,在批判繼承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發前人未到之處」,這種精神,貫穿於他的全部研究活動中。

李氏躬親實踐,廣泛向勞動人民學習,注意調查研究,是他又一重要研究方法。薟一藥,眾說紛壇,有謂似酸漿,有說為蒼耳,有曰即地菘;李氏經過廣泛徵詢,聚諸草諦視,得出薟即豬膏母之確論,他從京師還,見車夫用旋復花治跌打損傷,遂肯定其益氣續筋,補勞損之功。鄰家小兒食積,偶取羊食之,歸而大吐愈,李氏因此首載此品種入本草。他從獵戶口中知虎骨強志壯神之功能;從菜農處明確芸苔即油菜,從工人處學得防止採礦中毒之法,山人、漁翁、農夫、皮匠、獵戶,都是他的老師,使他從調查研究中獲益非淺。

歷史考證方法是李氏常用的科學方法。通過文獻考柬,《本草綱目》中記載了來自天竺、大食、南洋、胡人、蕃人及由梵文、佛經中得到的醫藥知識。經過歷史考證,指出「按《本經》胡麻亦名巨勝,《抱朴子》雲,巨勝一名胡麻,以黃麻於及大藜子偽為胡麻,誤而又誤矣,不可不辨」。

李氏主張人定勝天,通過以上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使他更加堅定了這一信念,認為藥性不是固定的,可用人工方法改造其自然性能。藥性下沉者,用酒引之使其升;升浮者以咸寒藥引之使降,李氏昭示迷信神仙說之誤,批判服食飛升舉之謬,服金銀,為賴水谷血肉之軀所不堪,「求仙而喪生,可謂愚也矣」。居住水中,步履水上,是邪說;服食成仙「誤食之罪,通乎天下」,藥物「治病可也,服食不可也」。

李氏治學嚴謹,對未知事物,常用「未審然否」?「亦無所詢征,妨附於子,以俟博識」,作為結語。

1578年,《本草綱目》撰成。1580年,李氏赴太倉訪王世貞求序。李氏歿後,方得刊行。書印行後,節譯成全譯成日、朝、拉丁、德、英、法、俄諸種文字,流行全世界。英·李約瑟說:「明代最偉大的科學成就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瀕湖脈學》1卷,撰於1564年。李氏強調四診合參,反對單以脈診決病。至於論脈,將24脈分為七表、八里、九道,把浮、大、數、動、滑劃為陽,沉、短、澀、弱、微劃為陰。

《奇經八脈考》,約撰於1577年,1卷。本書考證歷代文獻,對奇經循行和主病,詳加說明,且附已見。

李氏臨證,推崇張元素,重辨病證,立法嚴謹,用藥得當。治療時,或化裁古方,或自組新方,或用民間單驗方,多有良效。

李氏提出命門在兩腎之間,為趙獻可所發揮;指出「腦為元神之府」,肯定腦為全身中樞的功能。尚著有《命門考》、《集簡方》、《白花蛇傳》、《脈訣考證》等,已佚。《綱目》一書,乃父乃子及弟子龐鹿門均參與編寫,次子建元為書繪圖,可謂以李時珍為主的集體著作。

十一、徐春甫

徐春甫(1520~1596),甫一作圃,字汝元,號東皋,又號思敏、思鶴。祁門(今安徽歙縣)人,出身於詩書之家,父、祖俱業儒。早年攻舉業,因苦學失養,體弱多疾,遂改攻醫,師事當地醫家汪宦。宦深研《內經》,針對王冰注,寫有《醫學質疑》一書。

徐氏著有《古今醫統大全》100卷,《醫門捷徑》(又名《醫學入門捷要六書》或《醫學入門捷徑六書》)6卷。《古今醫統大全》中的《內經要旨》、《婦科心鏡)、《螽斯廣育》、《幼幼匯集》、《痘疹泄密》等,都曾單獨印行。

徐氏居京師,任職太醫院,治病以救人為先,是一位關心醫德建設的醫家。

徐氏是我國民間醫藥學術團體——「一體堂宅仁醫會」的發起人和創辦者,對推動醫學發展,開展學術交流起着一定作用。

十二、龔廷賢

龔廷賢(1522~1619),字子才,號雲林山人,又號悟真子。江西金溪人。父龔信,字西園,一說字瑞芝,任職太醫院,撰有《古今醫鑒》8卷。廷賢幼攻舉業,後隨父學醫。他承家學,又訪賢求師,醫名日隆。曾任太醫院吏目。1593年,治癒魯王張妃臌脹,被贊為「天下醫之魁首」,並贈以「醫林狀元」扁額。

龔廷賢著有:《種杏仙方》4卷(1577)、《萬病回春》8卷(1587)、《復明眼方外科神驗全書》6卷(1591)、《雲林神彀》(1591)、《魯府禁方》4卷(1594)、《壽世保元》10卷(1615)、《小兒推拿方脈全書》3卷(1604)。尚有《醫學準繩》4卷、《經世全書》8卷,《痘疹辨疑全幼錄》3卷,《本草炮製藥性賦定衡》13卷等。亦託名為龔氏所撰。

上述著作中。《萬病回春》和《壽世保元》流傳最廣。

《小兒推拿方脈全書》,介紹各種推拿手法及所主病證,附有插圖。

龔信《古今醫鑒》是在龔廷賢協助下並加以補充而成的。弟廷器、侄懋官均業醫,都任過醫官。襲氏著作淺顯實用,傳入日本、朝鮮等國。

十三、方有執

方有執(1523~1593),字中行(一行仲行),號九龍山人。安徽歙縣人。兩番以中風、傷寒、喪妻,五次以中風殤子,遂發憤學醫。著《傷寒論條辨》8卷,後附《本草鈔》1卷、《或問》1卷、《痙書》1卷(1592)。

方有執一生篤志《傷寒論》研究,推崇張仲景,認為,因年代久遠,經王叔和編次,原文次序有改變,再經成無己註釋,又多更竄,錯簡益多,扦格難讀。須重新整理編排,恢復《傷寒論》原貌。因此稱方氏所開創的流派為錯簡重訂派。

十四、楊濟時

楊濟時(1522~1620),字繼洲。三衢(今浙江衢縣)人。世醫出身。祖父曾任職太醫院。繼洲幼業舉,因厄於有司,由儒入醫。嘉靖三十四年(1555)被選任侍醫,隆慶三年(1568)進太醫院聖濟殿,直至萬曆,三朝任醫官達46年。醫跡遍及閩、蘇、冀、魯、豫、晉等地。在家傳《衛生針灸玄機秘要》基礎上,博採眾書,參以已驗,編成《針灸大成》。

《針灸大成》為繼《內經》、《甲乙經》、《銅人》之後,對針灸理論及臨床又一次進行了總結。

楊氏具有豐富臨證經驗,學術主張很有特色。認為治病,針、灸與藥缺一不可,楊氏重視經絡學說,以之指導辨證取穴,提出「寧失其穴,勿失其經」,這樣才能使「穴無不正,疾無不除」。在操作上,強調「巧妙玄機在指頭」,重視補瀉手法,將前人針刺14法概括為12字手法,即「爪切、指持、口溫、進針、指循、爪攝、針對、指搓、指捻、指留、針搖和指拔」。後又簡化為下針8法:揣、爪、搓、彈、格、捫、循、捻。楊氏倡透穴針刺法,介紹了燒山火、透天涼、蒼龍擺尾、赤風搖頭、龍虎交戰、龍虎升降、馬午補瀉等手法。

十五、繆希雍

繆希雍(1546~1627)。字仲淳,號慕台,原籍海虞(今江蘇常熱),後遷金壇。父尚志,兄昌期以東林黨禍斃於獄。繆氏牽連在東林黨內,輾轉逃避,移居金壇。繆氏性耿直,有豪氣。曾師事司馬大復,與不少名醫來往。

著有《神農本草經疏》3卷(1625),《先醒齋醫學廣筆記)3卷(1622),尚有《續神農本草經疏》、《方藥宜忌考》、《仲淳醫案》、《本草單方》等。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由弟子丁長孺輯錄,語簡法備,切於實用,涉及內、外、婦、兒諸科,多有獨到見解。其中吐血三要法,尤為後世重視,至今用於臨床。

繆氏深究藥物炮製,謂湯、散、膏、液、丸之作用不同。同為酒漬,有的須酒浸以助其力;有的須細銼,煮酒密封,漸收其效。同為丸藥,麵糊取其遲化直下焦,半夏南星以薑汁稀糊取其易化,煉蜜丸取其遲化氣循經絡,臘丸難化,意在遲取效。他還認為藥物隨土地變性,用藥當詳察。

繆氏斥五運六氣之謬,非醫學治病之書,無益於治療。《祝醫五則》則為醫德重要文獻。

十六、吳昆

吳昆〔1551~1620),字山甫,號鶴皋,自號參黃子。安徽歙縣人。出身儒門,祖父元昌、父之韜,「俱修德而隱者」。叔祖吳正倫,堂叔吳行簡,俱當地名醫,15歲考舉人未中,「投舉子筆,專岐黃業」。家藏醫書頗豐。吳氏「日夕取諸家言遍讀之」,隨邑人余午亭習醫,漸有成,余勉其出遊。遍歷三吳、江浙、荊襄、燕趙等地,師醫道賢於己者,由是醫學大進,兼之熱心治病救人,聲名很快傳播開來。

吳氏著有《醫方考》(1584)、《脈語》2卷(1584)、《黃帝內經素問吳注》24卷(1594)、《針方六集》6卷(1618)。另有《十三科證治》、《參黃論)、《藥纂》、《砭考》,已佚。

《素問吳注》對《素問》進行疏解,先簡述大意,再分段註釋。取譬形象,說理透徹,密切聯繫臨床,深受歡迎。

《醫方考》系方書,按病證分24門,每門下收方若干首,共收方劑700餘首。《脈語》闡述了取脈方法、三部九候、生理和病理脈象、婦女小兒脈象特點等。對太素脈持批判態度。明確規定了病案書寫格式。《針方六解》強調針藥並行。

十七、武之望

武之望(1552~1629),字叔卿,自號陽行山人。陝西臨潼人。祖籍陝西白水,萬曆十六年(1588)中解元,次年中進士。歷任安徽霍丘、江蘇江都知縣,吏部考功主事,太常寺少卿,山東按察司副使,吏部考選司主事、大理寺右少卿等。

武氏早年留心醫學,師事從叔武帶川,1600年「忤當路」免職,對醫學興趣更濃。1606年春,里中疫氣盛行,以管《保赤全書》治法,按方投劑,旬日間所活近百,深受鄉里讚揚。

武氏撰有:《濟陰綱目》5卷(1620)、《痘科類編》、《濟陽綱目》108卷(1626),尚有《慈有綱目》、《醫幟》、《海防疏》、《雞肋篇》等。武氏有「關中鴻儒」之稱,酷愛詩文,學問經濟為人稱道。現存《游溫泉》、《登驪山觀虎斑石》2首,是詠贊臨潼佳山麗水之作。

十八、王肯堂

王肯堂(約1552~1638),字宇泰,一字損仲,號損庵,自號念西居士,江蘇金壇人。祖父王皋,父王樵,均進士。王皋任過知府,遷山東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鄉試中舉;1589年,中進士,同年選為翰林檢討,備員史館4年。1592年授檢討,因上書抗禦倭寇事,被誣以「浮躁」降職,引疾歸,1606年,又補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轉任福建參政。

王氏因母病志於醫。1570年,妹瀕死,經王氏治癒。由是延診求方者,庭戶常滿。父王樵以為害舉業,戒止之。罷歸後,復肆力醫學。王氏交遊甚廣,1579年秋,遇繆仲淳于白下(今南京),友誼頗篤。王氏與來華傳教士利瑪竇有交往,探討過歷算。王氏興越廣泛,與郭澹論數緯,與董其昌論書畫,與曾柏大師論參撣,對他改善知識結構,開展醫學研究是有益的。

王氏著有《證治準繩》44卷,《醫論》4卷,《醫辨》4卷,《胤產全書》1卷,《醫鏡》,輯有《古代醫統正脈全書》,含書44種,由吳勉學校刊,王氏所著《郁岡齋至麈》(1602),為讀書見聞扎記,有十之三、四為醫學內容,並記述有他與利瑪竇的交往,此外,還撰有《〈尚書〉要旨》、《〈論語〉義府》、《律例箋釋》等。

十九、陳實功

陳實功(1555~1636),字毓仁,號若虛。崇川(今江蘇南通市)人,幼年多病,少年開始究心醫學,專事外科40餘年,著《外科正宗》12卷(1617),搜集有唐以來外科驗方,結合自身臨證經驗寫成。

陳氏醫德高尚,對醫德建設十分重視。所寫「醫家五戒十要」,對醫生提出嚴格要求,制定了全面的醫德規範體系,如不計較診金,對貧富患者一視同仁,勤學醫術,精選藥物等,至今仍有重要意義。

二十、吳有性

吳有性(1561~1661?),字又可。吳縣(今江蘇蘇州)洞庭東山人,明代多次溫疫流行,是推動吳氏研究溫疫的客觀動因。當時醫學界「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簡古書」,以致投劑無效的現象,強有力地推動他思考,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他決心探索溫病。瘟疫流行,「時師誤以傷寒法治之,未嘗見其不殆也」,有因失治不及期而死者,有妄用峻補、攻補失序而死者。有醫家見不到,急病用緩藥、遷延而死者,「比比皆是」,使吳氏痛心疾首,於1642年寫成《瘟疫論》。

《瘟疫論》中所載傳染病、包括傷寒、感冒、瘧疾、痘疹(水痘、天花)、絞腸痧(霍亂)、疙瘩瘟(腺鼠疫)、蝦蟆瘟(腮腺炎)、大頭瘟、探頭瘟、大麻風、鼠痿(頸淋巴結核)、流火丹毒、目赤腫痛(眼結膜炎、砂眼)、病癉發黃(肝炎、黃疸)、斑疹、咽腫、瘡疥療腫等,內容廣泛,是他親歷瘟疫流行,臨床經驗的總結。

《瘟疫論》是中醫發展中一次重大突破,為以後溫病學派開闢了道路。他的創新精神受到廣泛讚揚。吳有性實際上已走到細菌病原說的面前,他所謂的戾氣,有質、有特異性、有偏中性、有特殊致病性,只須沿着它再前進,尋找出這種物質本體,便會作出歷史的突破。一則受當時物質技術條件的限制,二則受傳統思維方式的影響,他的後繼者們在這方面部明顯退步了。

吳氏尚有《傷寒實錄》,已佚。又有《溫疫合璧》系清代王嘉謨在吳氏原著基礎上,增刪補輯而成。

二十一、張介賓

張介賓(1563~1640),字會卿,號景岳,又號通一子。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原籍四川綿竹,其先於明初軍功世授紹興衛指揮,遷浙江會稽。父張壽峰為定西侯客,14歲隨父進京,學醫於京畿名醫金英(夢石),得其傳,青年時期未以醫為業,從軍。因無成就,返京師,專心子醫術。張氏醫名噪京師。「時人比之仲景、東垣」。

張氏早年崇丹溪陽有餘陰不足之說,中年後,以《內經》「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為據,並受張元素影響,轉而抨擊丹溪,「醫法東坦、立齋」。受王冰影響,並發揮說命門之火為元氣,腎中之水為元精。無陰精之形,不足以載元氣,提出陽非有餘,真陰亦常不足之說,成為溫補派主要人物之一。

張氏著有:《類經》32卷,《類經圖翼》11卷,《附翼》4卷,《景岳全書》64卷,另有《質疑錄》1卷,有人疑為偽托。

在診斷治療思想上,張氏強調辨證論治、辨證求本。張氏提出二綱、六變之說,二綱指陰陽,六變指表裏、虛實、寒熱,抓住六變,才能掌握病本。張氏認為「諸病皆當治本」,治本是最重要的治療。張氏提出的一些論點,如「藥貴專精,尤宜勇敢」,「知邪正,權輕重」;「辨虛實」;議補瀉;論逆從;活法探病;「不治之治」等,都是講辨證施治的。

張氏臨證經驗豐富,提出不少有益見解。如關於命門學說的發揮,關於問診的分析,關於煤氣中毒及其預防方法的探討,關於卒中與外感中風的辨別,關於急病的處理,關於精神心理治療的作用,關於詐病的揭露等,都富有啟迪。張介賓作為溫補派主要人物,其功不可沒;但過於強調溫補,造成流弊,亦不可辭其咎。

二十二、趙獻可

趙獻可,生活十六世紀後半期至十七世紀上半期。字養葵,自號醫巫閭子,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善易而精醫;好學淹貫,醫德高尚,往來民間,人稱逸士、遊仙。子貞,字如葵。能承父業,治病不問高低貴賤,不計禮酬。

趙氏著有:《醫貫》、《內經鈔》、《素問鈔》、《經絡考》、《正脈論》、《二體一例》等,《邯鄲遺稿》由子貞整理而成。以《醫貫》流傳廣而影響大,系醫論著作。

趙氏學尊東垣、薛己,對命門學說有所發揮。「命門乃人身之君」,「乃一身之太極,無形可見,兩腎之中是其安宅。強調命門之火是人身至寶,人體生理機能所系。火強則生機壯,火衰而生機弱,火滅則人亡。趙氏認為命門之火是先天無極之火,火與真水相濟,永不相離。陰陽根繫於水火,命門的水火即人體的陰陽,五行生剋制化實為命門水火功能的演化,是臟腑生機所系。養身必須溫養命門之火,故推崇八味丸與六味丸。趙氏之說不乏大膽想像,對後世有一定啟發,也有不少荒誕之處,為後世垢病。

二十三、李中梓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號念莪,又號藎凡居士。出身官宦之家。華亭(今上海市)人。曾祖李府,字一樂,為抗擊倭寇而捐軀。伯父尚雅字伯安,號鶴匯,負異才,供弟尚兗讀書。父尚兗,字補之,號震瀛,1589年中進士,曾任職兵部和吏部。兄中立,字士強,又字正宇,號念山,曾任浙江按察,四川主考,大理寺卿右評事。兄中植,號念曾,系著名學者,兼通醫藥。侄延,原名彥貞,字我生,後改辰山。又字期叔,亦曰寒村,號漫庵。師事中梓,著有《補撰藥品化議》(一作《辨藥指南》)14卷、《醫學口訣》、《脈訣匯辨》10卷、《痘疹全書》。

李氏青年時曾應科舉,因多病且子死於庸醫,轉而習醫。著有《內經知要》、《藥性解》6卷、《醫宗必讀》10卷、《傷寒括要》2卷、《本草通玄》2卷、《病機沙篆》2卷、《診家正眼》2卷、《刪補頤生微論》4卷、《李中梓醫案》等。《診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機沙豪》三書,1667年彙刊在一起,署曰《士材三書》。

李氏弟子有沈朗仲、尤乘、華藻等。沈朗仲傳馬元儀,馬元儀傳尤在涇。

二十四、沈之問

沈之問,生卒年不詳,生活於十六世紀。自號花月無為道人。籍里履歷俱不詳。撰有《解圍元藪》,該書乃沈氏望祖父沈恰梅、父沈史軒和他本人三代相傳之資料及臨證經驗而成。書成於嘉靖二十九年(1550),是關於麻風病的專著。該書對麻風病因、診斷、治療和預防方法提出了許多精闢見解,內容相當豐富,沈氏在學術上尊古不泥,主張「後人不可泥於紙上之語」。對方藥「隨集隨證」,「旁搜考試驗而奇異者,始錄」。治學嚴謹,對麻風的診治及病因認識作出了一定貢獻。

清代前中期醫家傳記 編輯

一、喻昌

喻昌(1585~1664)字嘉言,江西新建(古稱西昌)人,晚號西昌老人。崇禎三年(1630)以副榜貢生入都。曾上書欲有所為,不見納,削髮為僧。不久又復蓄髮,游於江南。晚年潛心著述,開堂講授醫學,精研醫理,尤精《傷寒論》。平生妙治甚多,治病多奇中,名振大江南北,民間多有傳說。

所著《尚論篇》《寓意草》《醫門法律》合刊本稱《喻氏三書》。另有《傷寒抉疑》或以《問答附篇》附於《尚論後篇》。《生民切要》二卷,今未見。

二、傅山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後改青主,又字仁仲,號公他,公之它、嗇廬、石道人、朱衣道人、丹崖翁等不下二十餘稱。山西太原人。自幼穎悟。十四歲時為博士弟子員,二十歲補癝生。山不阿權貴,重氣節。明亡隱為道士,居土穴養母,堅不仕清。

傅山博學多才,經史之外兼工佛、道、書法、繪畫、詩詞、音韻訓詁之學。世代知醫,故傅山明亡亦以醫問世,設「衛生館」於太原三橋街,沉病痼疾,應手而愈,術治者眾。所著醫書遺稿,後人整理編為《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氏幼科》等。

三、張志聰

張志聰(約1630~1674),字隱庵,浙江杭州人。少年喪父,遂棄懦習醫,師事名醫張卿子,窮研醫理,於《內經》、《傷寒論》頗有心得。構侶山堂於杭州香山,招同道、弟子數十人,講論醫學,為中醫醫學教育民間授徒形式之一大發展。著《素問集注》、《靈樞集注》、《傷寒論宗印》、《金匱要略注》、《侶山堂類辨》、《本草崇原》等行於世,《針灸秘傳》今佚。晚年又著《傷寒論綱目》九卷(1673)、復集《傷寒論》各家注而為《傷寒論集注》,書未成而卒,由門人續篆為六卷。

四、張璐

張璐(1637~1699),字路玉,晚號石頑老人。江蘇蘇州人。明按察使張少峰之孫。少穎悟,習儒而兼攻醫。明亡後棄儒業醫,隱居洞庭山十餘年,行醫著書,至老不倦。離鄉十六年,輯醫書一帙攜歸故里,故名之曰《醫歸》。將其中《傷寒緒論》、《傷寒纘論》刻行。康熙中。取《醫歸》殘稿,從頭檢點,並易名《醫通》(《張氏醫通》)。另著有《診宗三昧》一卷(1680),專明脈理;《本經逢原》四卷(1695),《干金方衍義》三十卷等。後世彙輯成《張氏醫書七種》(又名《張氏醫通》)。

五、李延

李延(162~1697),原名彥貞,字期叔、我生,號辰山、寒村,上海南匯人。後遷松江,明大理評事李中立之子、名醫李中梓之侄。早年習舉業,師事同郡舉人高孚遠,為得意門生。明亡參與復明抗清鬥爭至桂林投唐王,失敗後避居浙江嘉興,後入平湖祜聖宮,以醫自給。治病多奇效,醫名大盛。著有《脈訣匯辨》十卷,校正重刊賈所學《藥品化義》十三卷,並附撰《本草諭》、《君臣佐使論》、《藥有真偽論》、《藥論》,刊於卷首;另著有《痘疹全書》、《醫學口訣》兩書,今未見。文學著作有《南吳舊話錄》、《論鷳亭集》等。

六、尤怡

尤怡(?~1749),字在涇(一作在京),又字飲鶴,號拙吾,又號飼鶴山人,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少時家貧,曾在寺院??字為生。但聰明好學,能詩善文,性格沉靜,淡於名利。師事蘇州名醫馬俶,既得師傳,懸壺於世,名噪於時。晚年診治技術益精,學習勤奮,博覽醫書,對仲景著作鑽研尤深,所撰《金匱要略心典》三卷(1729)、《傷寒貫珠集》(1810年刊),為研究仲景學說甚有影響之著作。又著《金匱翼》八卷(1768)、《醫學讀書記》二卷(1729)、《靜香樓醫案》一卷,均行於世。

七、薛雪

薛雪(1661~1750)字生白,號一瓢,又號槐雲道人、磨劍道人、牧牛老朽。江蘇吳縣人,與葉桂同時而齊名。早年游於名儒燮之門,詩文俱佳,又工書畫,善拳技。後因母患濕熱之病,乃肆力於醫學,技藝日精。薛雪一生為人,豪邁而復淡泊,年九十歲卒。

故也知薛雪並非專一業醫者,但他於濕熱證治特稱高手,所著《濕熱條辨》即成傳世之作,於溫病學貢獻甚大。又嘗選輯《內經》原文,成《醫經原旨》六卷(1754)。唐大烈《吳醫匯講》錄其《日講雜記》八則,闡述醫理及用藥;另有《膏丸檔子》(專刊稿)、《傷科方》、《薛一瓢瘧論》(抄本)等,亦傳為薛氏著作。《薛生白醫案》、《掃葉莊醫案》則系後人所編。

八、葉桂

葉桂(1667~1746),字天士,號香岩,別號南陽先生、晚號上津老人。江蘇吳縣人,居上津橋。祖父葉時、父葉朝采皆精醫,尤以兒科聞名。葉佳十二歲始從父學醫,十四父歿,遂師事父親門人朱某,所聞言即解,但見每出師之上,乃更加窮精醫經。博覽群書,並能虛懷若谷,聞某醫善治某症,即往執弟子禮。至十八歲,凡更十七師。於家傳兒科之外,兼通各科。先後得過王子接、周楊俊等名醫指點。懸壺於世,診疾能深明病源,立方不拘成法,投藥每有奇效,治療之術常多變通,故一時名滿天下,為眾醫之冠,民間轟傳的「天醫星下凡」。

葉天士於溫熱病研究貢獻特大,於痘麻斑疹(天花、麻疹、猩紅熱等)類疾病治療尤為高手。其對歷代名家溫熱病理論研究的根柢頗深,其溫病衛氣管血辨證綱領所之緣起,即在於對病程初、終、轉、變規律的認識,以此乃使溫病學說、溫病學派卓然超拔,脫穎而出,故為溫病學理論奠基人物。今傳《溫熱篇》、《臨證指南醫學》、《葉案存真》、《未刻本葉氏醫案》等,多為門人記其口授或生前留下醫案記錄整理而成。顧景文、華岫雲等為尤著功者。題為葉氏所作尚有《幼科心法》、《本事方釋義》(有乾隆十年自序)等。

九、徐大椿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業,字靈胎,晚號洄溪老人。江蘇吳江松陵鎮人。祖父除(釒九),康熙十八年(1679)鴻詞科翰林,任檢討職,纂修明史。父徐養浩,精水利之學,曾聘修《吳中水利志》。大椿白幼習儒,旁及百家,聰明過人。年近三十,因家人多病而致力醫學,攻研歷代名醫之書,速成深邃。懸壺濟世,洞明藥性,雖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

大椿精勤於學,平生著述甚豐,皆其所評論闡發,如《醫學源流論》(1757)、《醫貫砭》(1767)、《蘭台軌範》(1764)《慎疾芻言》(1767)等,均能一掃成見,另樹一幟,實中醫史上千百年獨見之醫學評論大家。又著《難經經釋》(1727),《神農本草經百種錄》(1736)、《傷寒類方》(1759)及《內經詮釋》、《六經病解》等,雖曰遵經詮釋之作,其中真知灼見亦頗不少。後人將其所著輯為《徐氏醫學全書十六種》等板行,流傳甚廣影響極大。

徐大椿曾兩度奉詔赴京。首次為乾隆二十五年(1760),直言質樸而得乾隆帝嘉賞,原擬留職京師,堅辭放歸隱居畫眉泉;第二次乾隆三十六年,年已七十九歲,自知不豫,攜子徐爔同行,到京後三日死。死前自擬墓前對聯曰:「滿山芳草仙人藥,一徑清風處士墳,」可謂平生寫照雲。

十、趙學敏

趙學敏(約1719~1805),字恕軒,號依吉,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其父曾任永春司馬,遷龍溪知縣。乾隆間(1736~1795)下沙大疫,其父延醫合藥,賴以生者數萬人。學敏與弟學楷,皆承父命讀儒學醫。學敏博覽群書,凡家藏星曆、醫術、藥學之書,無不潛心研究,每有所得,即匯鈔成帙,積稿數千卷。家有「養素園」,為試驗種藥之地,以察形性:有「利濟堂」,是診病療疾之所,兄弟寢食其間,治療多效。族人趙柏云為走方醫,出所用有效方授之,學敏又合平生所錄奇方,著成《串雅內編》、《串雅外編》(1759撰)各四卷,其一千眾條方或法。

乾隆三十(1765年),又成《本草綱目拾遺》,補闕拾遺,為一代名著。

趙氏另有著作多種,惜乎僅成以上二書。

十一、吳瑭

吳瑭(1758~1836),字配珩,又字鞠通。江蘇淮陰人。少習儒,十九歲而父病亡,哀痛欲絕,遂廣購方書讀之。至張仲景《傷寒論·序》「外逐榮辱,內忘身命」之論,乃慨然棄舉子業,專攻方術。乾隆癸卯〔1783〕秋,赴京師,參與抄寫檢校《四庫全書》,得讀吳又可《溫疫論》,頓開茅塞。癸丑歲(1793),京師流行溫疫,友人強起之治,但所見大抵皆已因誤治而成壞病者,吳瑭治之,尚存活數十人,而死於世俗凡醫之手不可勝數。吳瑭因而著成《溫病條辨》,前後化了六年時間,提出「三焦辨證」理論,故為溫病學派之圭臬。此後吳氏以醫為業,孜孜汲汲四十餘年,屢起沉症。晚年著《醫醫病書》(1831)二卷,針砭時醫弊端,闡論醫德,亦為世人所重。其醫案得後人彙輯整理成《吳鞠通先生醫案》(一名《吳氏醫案》)五卷(一作四卷),亦醫家喜讀之書。

十二、余霖

余霖(十八世紀),寧師愚,江蘇常州人。少業儒,屢試不第,遂改攻醫,博覽醫書。乾隆(1736~1795)中寓居桐城,以其父染時疫,為群醫誤治而亡,乃歸里奔喪。檢視所用者,皆治傷寒方。因之熱研本草,臨證三十年,經驗豐富,乃著《疫疹一得》兩卷(1785),着重論述疫疹證治,與吳又可《溫疫論》稍有異同。其所倡導「非石膏不足以治熱疫」之說,豐富和發展了疫疹治法。

十三、陳修園

陳念祖(1766~1823),字修園。一字良有,號慎修,福建長樂湄村人。祖父陳居廊,博學通醫。父陳廷啟,號二如,早逝。幼家貧,刻苦習儒,兼習古代醫典,尤推重仲景之書。早年肄業於福州鰲峰書院,乾隆五十一年(1786)補諸生。此後曾隨泉州名醫蔡茗莊(宗玉)學。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舉人,宴寓京師,時刑部郎中伊朝棟中風,不省人事,手足偏廢,湯米不入口者十餘日,群醫皆云不治。修園治之,大劑而起,聲名大震,求治者日盈其門。又次年,除授河北威縣知縣,赴任後於公務之暇,仍為人治病。在恆山、保陽、高陽救災,災後溫瘧流行,誤死於庸醫者甚多,念祖乃精選一百零八首,編為《時方歇括》,廣佈於世。陳為官廉明,縣誌記有政聲。嘉慶二十四年(1819)六十三歲,以老病乞歸,講醫學於長樂嵩山井上草堂,徒甚眾。平生素多著述,另有《長沙方歌括》、《金匱方歌括》、《傷寒醫訣串解》、《神農本草經讀》、《醫學三字經》、《醫學實在易》、《醫學從眾錄》、《女科要旨》、《時方妙用》、《新方八陣砭》、《難經淺說》、《傷寒醫方集注》、《十藥神書註解》、《座訂柯注傷寒論讀》、《重訂活人百問》、《新訂喻喜言醫案》、《醫醫偶錄》、《傷寒真方歌括》、《靈素節要篆注》等,後世以十六種合刊編為《南雅堂醫書全集》(一作《陳修園醫書十六種》,或題為《公餘十六種》)刊行。(另有《陳修園醫書》二十一種、六十種、七十種、七十二種等刊本,系其它醫家之作由書肆合刊之叢書。)

十四、王清任

王清任(1768~1831),字勛臣,河北省五田縣人。曾祖王凝機為歲貢生,後因不肯投充,而設藥肆托於醫。清任初為邑武癢生,納粟得千總銜。為人剛直磊落,凡事主正義,在鄉鴉鴻橋河東村開小藥鋪時,立匾額曰「正中堂」,故意小書「中」字,以譏縣衙,因而受到迫害。只好流落他鄉行醫。其約於廿歲左右習醫,即發現「古人臟腑論及所繪之圖,立言起處自相矛盾」。十年間存更正之心而無腑腑可見。直至1797年四月初旬,游醫於灤州稻地鎮,見諸義家中尿小兒因染瘟疹痢症而死以席裹半埋者甚多,而犬食之餘,皆破腹露髒,於是不避污穢,每日清晨往看細視,如此一連十天,湊集看全三十餘人,大抵已明臟腑解剖位置。但因胸中隔膜一片,其薄如紙,看時皆已破壞,未能驗明,時時牽記於心。後又觀察了兩個行刑犯人,可惜「雖見臟腑,隔膜已破,仍未得見」。到(1829)年十二月十三日夜,遇江寧布政司恆敬公,曾鎮守哈密,領兵喀什噶爾,所見誅戳屍最多,於隔膜一事最悉,乃拜叩而問,細細說明形狀,前後歷42年,終於訪驗得確。於是繪出《臟腑圖記》,並成《醫林改錯》一書,時在道光庚寅年(1830)孟冬。

王清任作為一位傑出的醫學革新家,在所著《醫林改錯》中,一是比較準確地描述了胸腹腔內臟器官、血管等解剖位置,較過去有改正,有發現;二是創活血化瘀新理論擬出許多新方,於臨床頗有奇效;三則否定胎養、胎毒等陳說及綜成「靈機記性在腦不在心」新說,其貢獻巨大,值得肯定。

十五、王士雄

王士雄(1808~)867),字孟英,號夢隱(一作夢影),又號潛齋,別號半痴山人,睡鄉散人、隨息居隱士、海昌野雲氏(又作野雲氏),祖籍浙江海寧鹽官,遷居錢塘(杭州)。曾祖王學權精於醫,著《重慶堂隨筆》即為士雄之誕年,樂而作之。其思想開放,接受西說,作匯通之論,後亦影響及於士雄。祖父王國祥、父親王升亦業醫,但士雄早年失怙,十四歲喪父,歷經貧困,二十餘至金華充任鹽行會計。因酷嗜醫學,稍有餘暇輒披閱方書,故亦精於家學。後寓常山縣,道光十年(1830)以醫問世。初習《景岳全書》,療病多采溫補,經其母俞氏訓誡,孟英受其啟迪,遂習用清滋之法,故治溫病,藥極平談而多奇中。遠近求治者車馬塞途,活人無算,屢起大症。道光十七年(1837),江浙因戰亂疫癘流行,愛女死於霍亂,乃於次年(1838)撰《霍亂論》。咸豐中定居上海,益潛心於溫病研究及臨證,纂《溫熱經緯》五卷,(《自序》)書成於1852年,蓋成溫病學說之集大成者。

1862年,作《隨息居重訂霍亂論》1852年,刊定曾祖王學權《重慶堂隨筆》;1857年,撰作《歸硯錄》四卷;1861年,刊《隨息居飲食譜》一卷;1853年,輯《潛齋簡效方》一卷(後附《潛齋醫話》);1854年,纂《四科簡要方》四卷,並有《彙刊經驗方》等。《王氏醫案》即《回春錄》、《仁術志》合編,仿編年之例,自1824年至1857年,為初、續、三等三集,《歸硯錄》卷四則為醫案第四編。其所評註之書,有《女科輯要》、《言醫選評》、《古今醫案選》等,傳另有《雞鳴錄》《聖濟方選》《舌辨》《柳州醫話注》、《願體醫話評註》等。

士雄晚景淒涼,顛沛流離,避居秀水(今浙江嘉興)濮院鎮,同治七年(1868)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