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醫學/醫學模式的演變

醫學模式- 醫學模式的概念 - 醫學模式的演變 - 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與健康觀

神靈主義醫學模式

編輯

神靈主義醫學模式(spiritualism medical model)是指先民們認為人類的生命與健康是上帝神靈所賜,疾病和災禍是天譴神罰。

自然哲學醫學模式

編輯

自然哲學醫學模式(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是指把健康、疾病與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聯繫起來觀察和思考的樸素、辯證、整體的醫學觀念。無論古希臘醫學,還是中醫學說,都屬於自然哲學醫學模式範疇。

機械論醫學模式

編輯

機械論醫學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是指基於機械唯物主義觀點,以機械運動來解釋一切生命現象的醫學觀和方法論,它否定唯心主義醫學觀,把醫學引向實驗醫學時代,對醫學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

生物醫學模式

編輯

生物醫學模式(biomedical model)是指從生物學角度認識健康與疾病,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環境三者內在聯繫的醫學觀和方法論。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初,歐美國家工業革命浪潮一方面造就了城市化,另一方面帶來了傳染病的蔓延。19世紀40年代霍亂、傷寒大流行,促使法國化學家巴斯德(Pasteur,1822—1895年)和德國微生物學家科赫(Koch,1843—1910年)等學者開始了細菌學的開拓性研究,奠定了疾病的細菌學病因理論。人們對生命、健康與疾病有了新的認識:健康就要維待宿主、環境和病原體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平衡破壞就會生病。這就是符合傳染病為主的疾病譜的著名「流行病學三角模式」。這種保待生態平衡的觀念,稱為宿主生態學模式(ecological model)。它是從純生物學角度考慮的生態平衡,病因是微生物;宿主是動物或人,而且只觀察宿主的生理和病理變化;環境局限於自然環境。
生物醫學的發展,為解決醫學的一些重大難題提供了基礎。例如:在外科治療上,攻克了手術的疼痛、感染和失血三大難關,大大地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對疾病的診斷,特別是藉助於細胞病理學,至今仍然是臨床診斷的決定性標準;在疾病預防領域,採用殺菌滅蟲、預防接種和抗菌藥物三個主要武器,取得了人類第一次衛生革命的勝利,使急、慢性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大幅度下降,平均期望壽命顯著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