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歷史/歐洲中世紀的危機

簡介

編輯

中世紀是歷史上持續了1000年,主要是指從公元5世紀末期羅馬帝國衰落,到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為止。這個階段開始於羅馬帝國晚期,出現了人口的明顯下降,歐洲人口萎縮,城市被拋棄,農村土地荒蕪。氣候變冷,疾病和政治不穩定都在這段時期產生了重要影響,地中海古典文明逐漸消亡,在歐洲取而代之的,是更小規模的更本地化的雜居社會,受到了羅馬人,基督徒和日耳曼或者古凱爾特野蠻人共同影響。到了公元9世紀和10世紀,人口達到了最低點,歐洲變成了大部分是鄉村而且是文明退化的區域,然而在這個時期,商業和知識學習在伊斯蘭世界,中國和印度繁盛起來。伊斯蘭軍隊在公元7世紀到8世紀征服了西班牙地區,但是在試圖進入法國地區時被法蘭克王國在公元732年擊敗。

第一個1000年出現了轉折點,隨着國王鞏固自已的權力和城市人口開始重新增長填補了自從羅馬帝國衰落以來的空曠的土地。農業的封建系統,將農民通過對當地封建地主或者教會的義務束縛在他們勞作的土地上,確立了一定程度上的經濟穩定性。同時,從亞洲傳來的馬項圈,使得由馬牽引的犁比緩慢的牛牽引的犁提高了農作物產量。商業城鎮在英格蘭,法國和低地國家(現今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北部地區)繁榮起來,德國地區的統治者派遣僧侶和農民前往東歐和波羅的海地區砍伐森林開荒定居。所有一切都是得益於公元900年後氣候變暖,更多的土地可以用來進行食物生產。意大利北部的城邦國家財富增長文化發展。伊斯蘭統治下的西班牙地區成為了知識和文化的中心,在那裡,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在一定程度上和平共處。儘管存在着騎士之間的局部戰爭和爭鬥,從公元1000年到1250年的中世紀盛期出現了人口和財富的增長,足以支持修建宏偉的大教堂和派遣歐洲軍隊進行十字軍東征。

公元1250年以後,人口增長出現了停滯,人口達到了中世紀農業能支撐的極限,增長放緩或者停止了。主要的強盛王國之間的爭鬥,例如英法百年戰爭,變得更為頻繁了。天主教教會穩固的精神世界的權威,遭受了教派分裂和經濟腐敗的嚴重打擊。公元1348年爆發了災難性的腹股溝腺炎,也就是黑死病,從亞洲經水路進入了意大利,並在三年內傳播到了整個歐洲大陸,殺死了據估計有三分之一的歐洲居民。很多人相信這就是基督教預言的世界末日。伴隨着疾病的痛苦,這場瘟疫帶來了經濟大混亂,提高了勞動力成本,使得原有的封建系統搖搖欲墜,存活下來的農民開始變得不順從了。

接下來的一個半世紀將歐洲從在鬆散皇權和教會控制下的支離破碎的封建私人領地網絡變成了一系列的不斷統一起來的國家。城鎮成為了抵抗舊的皇權和教會勢力的中心。從前的騎士和貴族的影響力下降了,統治者支持新的逐漸變得富有、影響力與日俱增的市民和商人階層。出版印刷和識字率的擴大在許多國家中增加了政治和宗教衝突。到了公元1500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跨過大洋來到了美洲新世界,馬丁路德衝破了羅馬天主教控制影響了大部分的歐洲。這些進展開創了現代歷史,引領中世紀走向結束。

大量的現代組織機構起源於中世紀。具有強力中央政府的國家的概念自於中世紀國王之間權力的合併。國王建立朝廷,任命長官,組織皇家軍隊,並且開始征繳稅費,所有這些概念都對今天的政府非常重要。一個領先的例子就是法蘭西王國,從公元987年到公元14世紀早期的卡佩王朝。法國的地區貴族,他們的城堡和騎士都在皇權強有力的控制之下,這樣國家的統一達成了。相反,德國,本來在公元10世紀和11世紀具有強力的國王,在中世紀盛期在統治者和教會之間爆發了持續的政治衝突,削弱了國家的凝聚力,提升了地區領主的影響力。

在中世紀,國王開始召集議會,解釋他們的政策並尋求財政支持。這個時候的議會代表了全體的社會階級,神職人員,貴族,和商人,而不是個人。

有限政府的概念也出現了,挑戰了傳統的觀念——所謂統治者是無所不能的(例如羅馬皇帝和埃及法老)。在公元1215年爆發了最重大的事件,英格蘭的貴族通過大憲章向國王宣稱了他們的權力。此外,議會的概念,正如上面解釋的,出現了,封建主和莊園合同的相互性奠定了社會契約的基礎。

再有,政府官僚機構開始在這個時間形成,中世紀皇家委員會演變成了現代政府部門。

最後,在中世紀,產品和服務的管理也日趨明顯,行會保證了消費者能夠得到質量上乘的產品。

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時代的思想家趨向於用責備的目光審視中世紀,但是中世紀構建了未來時代的基礎。

藝術的萌芽

編輯

繪畫和文學都在中世紀早期結束時萌發了新生。

  • 繪畫

伯東內的喬托開始了對人體更真實的表現。經管相對於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他的人體還相對原始,他是第一個試圖帶回古羅馬藝術的先驅。他發展了繪畫中的透視畫法表現深度。他的大多數藝術作品都是在教堂和禮拜堂里的石膏底的壁畫。

  • 文學

當天主教教會的勢力開始衰落的時候,民族自覺性開始產生了。民族主義體現在用民族語言而不是拉丁語撰寫的文學作品中。這種使用民間通俗語言的手法,開啟了文化地區性可以更自然表達的先河。文學作品對讀者可以更真實和更人性化,這也就是為什麼例如坎特伯雷故事集這樣的作品被認為刻畫了撰寫時代的生活的原因。

正當用通俗語言撰寫的作品提高了平民的識字率的時候,歐洲社會仍舊廣泛地生活在口口相傳的傳統之中。

但丁阿利吉耶里

我是通向痛苦城市之路 我是通向永恆悲傷之路 我是通向被拋棄人們之路 你來到這裡,放棄所有的希望吧


地獄,第三篇,神曲


但丁阿利吉耶里於公元1215年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他的家庭並不富有,但是具有貴族血統。他師從於布魯內托拉蒂尼。布魯內托教授他古典藝術,包括拉丁文和希臘文。但是,但丁決定要採用他的通俗語言,並且用他的托斯坎方言撰寫著名的神曲。今天,他在歷史上佔據重要位置,因為他是第一個托斯坎方言作者。但丁認為他的作品是喜劇,因為他認為他的意大利寫作風格不同於古典拉丁語悲劇。他的三篇的史詩神曲諷刺性的批評了教會,並評價了一系列歷史和當代的人物。這些人物中最出名的是古羅馬拉丁詩人維吉爾,在神曲中引領着但丁通過了死後的身後世界。但丁在寫作中表達了對這些人的強烈的個人感情。在地域的最深層他懲罰了那些他最痛恨的人。他的個人痛恨來自於他在佛羅倫薩參政時期。在這個地域最底層的受害者之中有教皇博易八世。但丁強烈反對博易八世的擴張政治政策。神曲的每一詩篇依據救贖的程度分配,三篇分別為地獄,煉獄,和天堂。地域篇中包括了許多經典的古希臘神話描述地獄的刻畫,如冥河和冥河的擺渡人卡戎。

傑弗里喬叟

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一系列故事匯編,展現了各種英格蘭人的物慾的世俗的興趣。這些故事集的背景設定在前往坎特伯雷朝拜聖托馬斯的聖物的朝聖之旅。故事集講述了朝聖的30個人的個人的故事。故事內容包含愛情,家庭和宗教,提供了當時社會歷史的一個橫斷面。故事中的大部分人物,看起來更執着於物質滿足,而不是靈魂的永久平靜。坎特伯雷故事集是研究這一時期世俗英語的很有用的材料。它仍是今天是語言學家,研究中世紀和現代早期英格蘭的學者的經典材料。

英法百年戰爭

編輯

英法百年戰爭是英格蘭和法國之間(偶爾有其他國家介入)一場非常複雜戰爭(公元1337年到1453年),圍繞着三個主要衝突而爆發,分別是英格蘭和法國圍繞着法國加斯科尼地區的歸屬,由不列顛支持的在法國紡織業城鎮的叛亂,和法王查理四世死後英格蘭宣稱具有法國王位繼承權。

戰爭,開始於在法王查理四世死後王位繼承權的紛爭,然後迅速地變得非常複雜和多面性。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和他的兒子愛德華,也就是人們熟知的黑王子,侵入了法國阿基坦地區,一塊英格蘭宣稱具有所有權的法國西南地區。隨着時間發展,英格蘭國王和法國國王陷入了更多的軍事行動中去,從布列塔尼的內戰,在現今比利時的貿易糾紛,甚至在西班牙卡斯蒂亞地區的戰爭。在百年戰爭中的三大戰役,克雷其,潑瓦提耶(\textit{Poitiers},法國中部),和阿基庫赫戰役,都是英格蘭的全面獲勝,法王的標誌百合花在每一次戰役後都悄然在戰鬥地凋零。然而,儘管英格蘭取得了每場主要戰役的勝利,相對貧窮的英格蘭始終也沒有使擁有南部富庶區域的法國屈服,最終導致英格蘭失掉了戰爭。

城鎮和商業的興起

編輯

從公元6世紀到公元10世紀,歐洲只有少量的商業中心和很少的商人。長途貿易主要是面向貴族和教會高層的奢侈品,主要靠敘利亞人和猶太人商人。手工藝品主要是由本地的莊園提供。人口不足以支撐進一步經濟發展,維京人和阿拉伯人(主要是指東方土耳其人興起)的進攻又使得貿易路途非常兇險。

在中世紀盛期從公元1000年到1500年,長途貿易變得更安全更有利可圖。結果,手工藝人湧向了成長中的貿易中心,使得封建領主和佃農必須到貿易中心獲取產品。城鎮之間形成了聯盟和城市聯邦,組織起來一起抵抗犯罪和與君主和貴族討價還價。行會也興起,使得生產活動處於集體管理之下,工作由可靠的人完成,並且行會還提供職業教育。但是,中世紀經濟的精神,是防止競爭。

城鎮的興起具有解放勞動者的效果。它迫使封建領主向農民提供更好的條件。通常,農民向封建主繳納一年的費用換來自由。大量的人口從農業轉向了在城鎮中的工業生產,帶來了經濟發展的加速。事實上,一種手工工業革命發生在公元12和13世紀,特別是在低地國家的紡織業工業中心,例如岡和布魯日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刺激了西歐經濟的發展。北海,挪威和波羅的海貿易城鎮的聯盟,漢莎,開始出現,開啟了斯堪的納維亞向西歐輸送毛皮,木材,蜂蠟和魚類的貿易。

中世紀盛期,歐洲人從中東的十字軍東征返回,他們帶來了對非歐洲產產品的需求。返回來的人給中世紀歐洲人第一次帶回來了外國香料,絲綢,水果,藥材,和其他東方產品。地中海沿岸城市積極參與了興起的貿易活動中,威尼斯成為了進口亞洲產品的富有的港口城市。馬可波羅和他的同伴從這裡出發前往中國。

封建君主力量的增強

編輯

在這個時期,君主的權力開始增強,結果,人們看到了國家間的合併統一。國王行使行政權力,開始組織朝廷,他們靠從他們擁有的封建莊園主提供的金錢和從諸侯征繳來的費用生活。國王的皇家委員會是向他提供國家事務建議的諸侯們,導致了政府基本部門的形成。當各個城鎮的代表聚集在一起開會時,形成了議會的早期形式。

議會並沒有權力指揮國王,但是可以表達不滿,國王由此進行決策。這是一種極本形式的立法。

此外,這些議會的形成,導致了三個社會等級的產生,第一等級,由神職人員組成;第二等級由地主和貴族組成;第三等級,是城邦或自治領市民。英格蘭具有兩個議會,上議院和下議院。下議院也允許擁有少量土地的地主成為議員。

黑死病

編輯

黑死病,腹股溝腺炎,在1347年襲擊了歐洲。經由跳蚤和老鼠傳播,Y鼠疫菌橫掃了歐洲大陸,到了1351年殺死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這種細菌被認為源自亞洲荒原的齧齒類動物,當傳播到歐洲的人類身上帶來了極大的危害。這種疾病的爆發是非常突然的,它的症狀是發燒,虛弱,精神錯亂,肺部不適,脖子,腋下和股溝產生黑色腫脹。非常普遍,被傳染的人在1到2天內死亡,包括那些年輕人和原來健康的人。


  • 起因

商業和貿易的復興增加了流行性疾病的傳播機會。自從公元535年腺鼠疫,公元514年到700年左右,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內)之後歐洲再沒有全大陸性的瘟疫流行。在公元1348年暴露在瘟疫之下的民眾沒有任何繼承免疫力。儘管財富增加,但依照現代標準,大多數歐洲人的營養和衛生條件都很差,降低了人們總體的免疫抵抗力。許多成年人都在童年時期經受了公元1316年到1321年的大饑荒(橫掃歐洲大陸的打饑荒,西到比利牛斯山東到俄羅斯,北到蘇格蘭,南到意大利),那時持續時間很長的寒冷和潮濕的氣候導致歐洲大陸農作物大量減產。這種經歷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們成年後對致病細菌的抵抗力。

人們普遍認為是在蒙古人攻打黑海的卡法時將瘟疫帶到了歐洲。疾病迫使蒙古人放棄了進攻,但是在撤退前,蒙古人把幾個患病的人投射到城裡去。非常諷刺的,歐洲人在城堡包圍作戰中,這是一種習慣做法。從卡法,商人們將疾病傳播到了君士坦丁堡,然後又擴散到歐洲其他地方,首先經水路到了地中海沿岸港口城市如梅西那和熱那亞,接着經陸路進入各個方向。


由於農業開墾進行的大規模砍伐森林造成的木材燃料的短缺,導致依賴於木材燒水的公共浴室的關閉。特別在冬天,只有富人才能負擔得起洗澡。這更加劇了惡劣的衛生條件。那時的城市並沒有考慮到衛生環境。城市居民經常在街道上傾倒垃圾,吸引了老鼠和跳蚤。同時城市中房屋的距離很近,跳蚤能夠很容易到另一個地方傳染其他人。

人們很容易把瘟疫推卸到其他事情上。猶太人通常是瘟疫的替罪羊,包括城市領導人在內,人們都宣稱是猶太人社區的人在水源里投毒,或在城門附近散布毒藥。

非常重要的,我們要理解歐洲人並不明白瘟疫的真正起因。對於他們來說,瘟疫是由於他們信仰不虔誠,或者教會沒有盡職,城市裡的猶太人為非作歹,甚至天空中星座的排列,都可能導致他們遭受了詛咒。這種認知使得歐洲人很難擺脫瘟疫,許多人努力平息疾病確適得其反增大了瘟疫擴散。

那個時期,許多人甚至認為疾病是糟糕的空氣造成的。為了對抗瘟疫,他們攜帶手絹或者香囊隨時用來捂住鼻子。

  • 人們的反應

有些人認為瘟疫是上帝對有罪的人進行的懲罰。作為結果,用鞭子進行自我鞭撻的鞭撻者出現了。鞭撻者將自己打的皮破血流,祈禱上帝垂憐,召集聽眾們集體懺悔犯下的罪惡。在受到瘟疫重創的歐洲各地行走,許多鞭撻者轉而實施盜竊和暴力活動,城市管理者和封建領主最終禁止鞭撻行為,甚至將鞭撻者打出去。此外,針對猶太人的暴力活動爆發了,暴民們殺死了所有拒絕洗禮的猶太人。許多猶太人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

  • 結果

大規模的疾病導致的死亡,開啟了歐洲社會中人們等級關係的變化,結果,地主們不得不向他們的佃農進行更多的妥協。勞動力供應的減少導致了工人工資的提高。萎靡的穀物需求導致了穀物總體價格的下跌。貴族失去了大量的財富,開始更多地依賴於君主和戰爭獲得收入和權力。

此外,瘟疫導致了農民和城市工人的生活條件的改善。農民和匠人現在可以擁有更多的奢侈品和更好地膳食,生產活動由大規模生產轉向了較小的奢侈品生產。但是,財富差異擴大了,更少的人擁有了更多的財產。

最後,歐洲人見證了教會的祈禱並沒有治癒瘟疫,甚至教會的領導人也相繼死去。這導致了絕大部分大眾失去了對教會的信仰,使得原來受到壓制的和新的地方宗教運動開啟了大門,這個因素為一個世紀後到來的宗教改革做了準備。

中世紀末期對精神世界權威的挑戰

編輯

中世紀的重大事件為16世紀的宗教改革定下了基礎。在中世紀,教會提供中世紀世界中的秩序,穩定性和上層社會體系。中世紀生活中的最重要的基礎是救贖,即人生最重要的目標是獲得救贖。當人們開始失去對教會的信仰,和其提供救贖能力時,教會開始失去了多大眾的控制力。

  • 瘟疫

正如前面所講的,瘟疫導致了人們對教會信仰的喪失。但是,有一些更激進的信徒把瘟疫看成是上帝用來懲罰全世界罪惡的。那時的教會利用這種觀點鼓勵更多的激進的信眾對抗反對教會者。

  • 宗教異端運動和領導人

一些宗教運動和人在中世紀末期挑戰了教會的權威。

自由神靈 自由神靈派相信教會沒有達到人民的精神需求,並且倡導神秘主義,或者相信上帝和人是同樣的。

約翰威克里夫和威克里夫教派

威克里夫教派認為救贖不能通過教皇達到,國王是至高無上的,比教皇和宗教更重要。約翰威克里夫,一個英格蘭牧師和牛津教授,創立了這個教派。他認為信眾自己閱讀聖經和祈禱對宗教更為重要,而不是通過牧師來解讀。他是第一個決定將聖經翻譯成當地語言而不是用拉丁語聖經的人。他反對教會和神職人員的極端富有。

波西米亞的楊胡斯

楊胡斯,成立了胡斯教派,試圖進行如同威克里夫在英格蘭的宗教運動。在他聽說威克里夫言論的時候,他是波西米亞的一個牧師。但人們普遍認為威克里夫的言論是異端並禁止的時候,楊認為人們有權利接觸到威克里夫的言論。通過他的不合作和一系列行為,楊開始思考教會腐敗問題,撰寫了"關於教會",批評教會運作的方式。他的意見投諸於大眾,並發展了許多追隨者,被稱為胡斯教派信徒。在公元1413年,胡斯被邀請一個進行教會改革的委員會,但是當他一到達就由於他的觀點被捕。接下來的審判在很多方面都是形式上的,因為當他一踏進來的時刻就被判有罪。楊於公元1415年7月6號被受火刑殉道。

  • 教會腐化

教會的大規模腐敗問題招致了許多人對其權威的質疑和爭議。教職人員階層的過度富有,神職人員擁有情婦和私生子事件的頻發是主要的爭論問題。人們也質疑教會出售贖罪券,任人為親,教會聖職的瀆賣,多重任職,以及大教堂的極端奢華。

  • 基督教教派大分裂

當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公元1377年將天主教教皇教廷搬回羅馬以後,教會開會選舉新教皇。羅馬市民一致要求選舉意大利人的教皇,強迫紅衣主教們推舉了烏爾巴諾六世。憤憤不滿的法國紅衣主教們在法國阿維尼翁重新開會自己推舉了他們自己的教皇克萊蒙七世。由於這個教派分裂出現的法國教皇,被史學家稱為偽教皇,在歐洲的一些地方執行教皇權力。長達39年來,兩個教皇在歐洲並存。為了平息教派分裂,調解主義者在意大利比薩召開會議推舉新一屆教皇,但是沒有將前兩位並行的教皇任何一位退位,導致了教皇權力的三重分裂。沒有人願意放棄,作為結果,比薩會議產生了第三位教皇亞歷山大五世。


最終,在康斯坦斯公會議上宣布三位教皇(偽教皇阿維尼翁本篤十三世,格里高利十二世,和偽教皇約翰二十三世)退位。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支持下,三位教皇都被廢黜了,馬丁五世被選舉為唯一的教皇,結束了教派大分裂。康斯坦斯會議還採取行動在天主教教會兩位宗教改革着反對約翰威克里夫和楊胡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