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中醫條目釋義x~y

拼音X 編輯

(拼音X)第一篇 編輯

《學古診則》 編輯

脈學著作。四卷。明·盧之頤撰。撰年不詳。作者采輯《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等書有關脈學理論加以歸納整理,又參以己見薈萃成編。全書共40則,闡述脈義、脈法、生理脈象及病理脈象、經絡、經穴等內容。原書略有殘缺、重複或引文錯誤等情況。1765年由王琦予以考訂刊印。盧氏有一定的崇古思想,故書內反映後世脈學的發展和變化甚少。現存清刻本,又收《醫林指月》中。

穴俞 編輯

腧穴。出《素問·生氣通天論》。見腧穴條①。

穴位注射療法 編輯

針刺療法之一。即水針療法。見該條。

穴位照射法 編輯

利用光輻射能作用於穴位以治病的方法。《黃帝蝦蟆經》中曾有以陽燧來點艾施灸的記載。南宋洪邁《夷堅志》丁卷,記有在腹部鋪艾於日光下照射的灸法。近代有以紅外線、紫外線、激光等照射穴位以治病。

穴位壓痛診斷法 編輯

針灸臨床診斷方法之一。指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在經絡穴位上按壓或滑動,以發現壓痛、凹陷或結節等現象,並依據經絡學說進行分析,從而診斷疾患的一種方法。

穴位冷激法 編輯

其法指在穴位上給予寒冷刺激以治療疾病者。《本草綱目》卷十一礬石:「二便不通:白礬末填滿臍中,以新汲水滴之,覺冷透腹內,即自然通。臍平者,以紙圍環之。」近有用氯乙烷或二氧化碳等物在穴位上進行適量噴射者。

穴位電測定 編輯

從皮膚電現象研究穴位的特性。一種是在有外加電流情況下測定皮膚電阻變化;一種是在沒有外加電流情況下從皮膚導出電流,測定電位變化。皮膚電阻測定多採用經穴測定儀進行,將一些電阻低而導電量較高的點稱為「良導點」,其位置多數與穴位相符。皮膚電位測定,發現一些電位較高的點與內臟功能有一定關係,被稱為「皮膚活動點」,其數量較穴位多,有的點與穴位相符。從測定結果看,全身皮膚電位有從四肢向頭面逐漸增高而電阻逐漸減低的趨勢,面部為電位較高或電阻較低的部位。從導電量的高低可分析各經氣血的盛衰現象。參見經穴測定條。

穴位磁療法 編輯

利用磁性物體作用於穴位以治病的方法。《素問玄機原病式》有「含浸針砂酒,以磁石附耳」治療耳聾;《濟生方》有用鳴聾散(磁石、穿山甲)塞耳,口含生鐵,治療暴聾和耳鳴等記載。現臨床所用主要有靜磁法、動磁法、電磁法等。靜磁法磁場恆定以貼敷為主;動磁法磁場強度和方向隨時變化,須旋動;電磁法主要應用電磁治療機所產生的低頻交變磁場進行治療。所用磁性材料有鈰鈷銅合金、釤鈷合金、鋇鐵氧體、鍶鐵氧體、鋁鎳鈷磁鋼等。一般所用磁場強度為100-4000高斯。貼敷法即將磁體貼敷或固定在穴位上,多用於高血壓、扭傷、腱鞘囊腫等。旋轉法即將旋磁機對準穴位進行治療或將磁體置於穴位表面摩擦轉動,多用於頭痛、帶狀疱疹等。電磁法即選擇合適的磁頭置於穴位上,多用於支氣管炎、肺炎、腰肌勞損、關節炎等。對有磁療過敏或頭暈、噁心、乏力、嗜睡、失眠等副作用嚴重者停用。孕婦下腹部、嬰幼兒及嚴重心臟病人的心前區均禁用。

穴位超聲刺激法 編輯

藉助於發射聲能的音頭將一定強度的高頻聲能透入穴位的治療方法。其劑量可根據音頭與穴位的間距以及調節強度和作用時間來控制。

穴位 編輯

腧穴。見該條①。

巽廓 編輯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系據八卦配自然界八種物質現象而予命名。見《證治準繩·雜病》:「即風廓。」參見該條。

巽風廓 編輯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系用八卦配自然界八種物質現象而命名的。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即風廓。詳見該條。

巽(xùn,音訓) 編輯

①順也。《靈樞·周痹》:「九者,經巽之理,十二經脈陰陽之病也。」

②八卦之一。見《靈樞·九宮八風》。

徇蒙 編輯

證名。出《素問·五臟生成篇》。

①指目暴盲。

②指目眩動不明。

徇(xùn迅)蒙招尤 編輯

證名。徇蒙,突然目眩而視物不清;招尤,頭部掉搖不定。《素問·五臟生成》:「徇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王冰註:「徇,疾也;蒙,不明也。言目暴疾而不明也。招尤,謂搖掉不定。尤,甚也。」

汛期 編輯

名詞。指經期。見《赤水玄珠》。

循元 編輯

經穴別名。出《醫學綱目》。即天樞。參見該條。

循衣摸床 編輯

證名,亦作捻衣摸床。出《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多見邪盛正虛、持續高熱或元氣將脫的危重病證。患者兩手不自主地撫捻衣被或以手循摸床沿,多與撮空捻線症候並見。是疾病危重的象徵。

循經選穴法 編輯

針灸取穴法之一。指本經罹病即在本經的循行路線上選取穴位的方法。又稱本經選穴法。本法沿自《內經》「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並為後世醫家所重視。《針灸問對》:「病隨經所在,穴隨經所取,庶得隨時應變之理。」又《醫學入門》:「因各經之病而取各經之穴者最為要訣。」一般分循經遠取和循經近取兩種。遠取者以頭面軀幹部疾患選取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本經穴位,如陽明頭痛取合谷,胃脘疼痛取足三里,近取者以選取病所較近的本經穴位,如肝區疼痛取章門,鼻塞不聞取迎香等。

《循經考穴編》 編輯

針灸經脈專書。二卷。約成書於17世紀初(明末)。撰人佚名。這是一部專論經脈流注的書,對於經脈的流注與路線、經穴的位置與主病進行了較詳細的考證,並附人體臟腑內景圖。現有1955年群聯出版社的影印本。

循經接氣法 編輯

針刺行氣法之一。即接經行氣法。參見該條。

循經感傳現象 編輯

指沿經絡路線出現的一些特殊感覺傳導現象。參見經絡現象條。

循經傳 編輯

亦作巡經傳。指傷寒病順着六經的次序傳變。見《東垣十書》、《醫學心悟》等書。六經的傳變規律,一般是由表入里、由淺入深。太陽病不愈,或傳陽明,或傳少陽;如病邪較重,正氣不足,更可進一步傳入太陰、少陰,以至厥陰,稱循經傳。參傳經條。

循際 編輯

①經外穴別名。出《備急千金要方》。即長谷。見該條。

②經穴別名。即天樞。參見該條。

循脊 編輯

經外穴別名。出《針灸集成》。即長谷。參見該條。

循法 編輯

針刺輔助手法名。指入針後用手指於針刺穴位所在之經絡上下推循以促使得氣的方法。《針經指南》:「循者,凡下針於穴部分經絡之處,用手指上下循之,使氣血往來而已。」《針灸問對》:「下針後,氣不至,用手上下循之,假如針手陽明合谷穴,氣若不至,以三指平直,將指面於針邊至曲池,上下往來撫摩,使氣血循經而來。」本法源於《素問·離合真邪論》:「捫而循之。」

巡經得度傳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見《此事難知》。傷寒由太陽經直接傳厥陰經,稱巡經得度傳。因其他陰經不上頭部,只有厥陰肝經和督脈上行,與足太陽經交於巔頂百會穴之敵。

巡經傳 編輯

見《此事難知》。即循經傳。詳該條。

尋常渴 編輯

證名。即一般的口渴。為與消渴區別,故稱尋常渴。《證治準繩·雜病》:「口燥咽干,此尋常渴,非三消主。」詳渴條。

編輯

切脈指法。診脈時指力不輕不重,左右推尋,診察脈象。《診家樞要》:「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參舉、按、尋條。

熏眼法 編輯

中醫眼科外治方法名稱。係指用藥物煎水,用其蒸騰之熱氣熏治眼疾的方法。見《秘傳眼科龍木論》。本法適用於眼部乾澀、癢、痛諸證。

熏灸 編輯

灸法的一種,水煮艾或其他藥物以其熱氣熏患處,或用火點燃後以其煙熏患處。《本草綱目》:「鵝掌風病:蘄艾真者四五兩,水四五碗,煮五六滾,入大口瓶內盛之,用麻布二層縛之,將手心放瓶上熏之,如冷再熱。」又「瘡疥熏法:熟蘄艾一兩,木鱉子三錢,雄黃二錢,硫黃一錢,為末揉入艾中,分作四條,每以一條安陰陽瓦中,置被裡烘熏。」《肘後備急方》:「中風掣痛,不仁不隨,並以干艾斛汗,揉團納瓦甑中,並下塞諸孔,獨留一目,以痛處着甑目而燒艾熏之,一時即知矣。」

熏法 編輯

外治法之一。指藉助於藥力和熱力的作用,以促進腠理疏通,氣血流暢,達到消腫,止癢,止痛,祛風目的之方法。出《五十二病方》。外科所用熏法可分熱氣熏和煙熏兩種。該法多用於腫瘍初起、痔瘡或皮膚病等諸多疾患。具體而言,熱氣熏法:以藥水煎沸於小口鍋中,使患處直接對準鍋口熏之。煙熏法:亦名藥拈子熏、神燈照法,即按證用藥,將藥研為細末,以棉紙裹藥搓捻,或以油浸之,用時燃點煙熏患處。使用該法時要避免造成皮膚灼傷。

血腫 編輯

病證名。因血瘀所致水腫。《丹溪心法·水腫》:「其皮間有紅縷赤痕者,此血腫也。」多因瘀血留滯,血化為水所致。證見四肢浮腫,皮肉間有紅絲血痕,或婦女經水先斷,後見水腫,少腹脹痛拒按,小便清長等。治宜活血祛瘀,用續斷飲、桃紅四物湯、代抵當湯、小調經散等方。四肢腫甚,則兼治水,用五皮飲加當歸、白芍、蒲黃、丹皮、桃仁,或用乾漆、雄黃、醋丸,麥芽湯下。參見水腫條。

血痣 編輯

病名。皮膚或粘膜局部毛細血管持續擴張而引起的赤斑。見《外科正宗》卷四。多因先天性或肝經怒火鬱結而致。好發於面部、頸部或軀幹部,或可發於口腔粘膜等處。證見初起時,痣色鮮紅,或呈紫紅,境界分明,漸大如豆,略突出於皮面,表面光滑明亮,壓不褪色,若觸破表皮則流鮮血,所發數多不等,病程緩慢,可無自覺症狀。治以外治為主,初起可外用水螄散,或用珍珠散外敷,直至痣消而愈。若破潰血出者,可敷貼花蕊石散。若出血甚者,宜內服涼血地黃湯。即血管痣。

血滯經閉 編輯

病證名。經閉證型之一。出《婦人大全良方》卷一。多由憂鬱、憤怒,使肝氣鬱結,疏泄失常,血行不暢;或因經期涉水感寒,寒搏於血,血行澀滯,胞脈受阻,經水不得下行。症見經閉不行,面色紫黯,下腹疼痛拒按,或痛引胸脅。治宜開郁行滯,活血通經。方用通瘀煎加桃仁、丹參、澤蘭、牛膝等;因於寒者,多兼形寒肢冷,少腹涼痛,喜熱喜按,治宜溫經祛寒,活血行瘀,方用琥珀散。

血滯腹痛 編輯

病證名。因血行凝滯所致的腹痛。《症因脈治》卷四:「血滯腹痛之症,不作脹,不飽滿,飲水作呃,遇夜更痛,痛於一處,定而不移,服行氣消化之藥不應,以熱物熨之稍減。」多因七情鬱結或飲食不節、跌仆損傷,瘀血凝滯所致。治宜活血祛瘀,用桃仁承氣湯、桃仁當歸湯、戊己湯、少腹逐瘀湯等方。參見瘀血腹痛條。

血滯不孕 編輯

病證名。不孕症型之一。《葉氏女科證治》:「婦人血虛經滯,蓄積不行,小腹疼痛,久不成胎,宜五物煎(當歸、熟地、白芍、川芎、肉桂)。」

血痔 編輯

病名。肛門痔之一種。《五十二病方》:「血(月寺)(痔),以溺熟煮一牡鼠以氣熨。」又名血箭。《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四:「因便而清血隨出者,血痔也。」即伴有明顯便血症狀之內痔。證治參見內痔條。

血之府 編輯

解剖結構名。指脈管。《素問·脈要精微論》:「夫脈者,血之府也。」詳該條。

《血證論》 編輯

醫論著作。《中西匯通醫書五種》之一。八卷。清·唐容川撰。刊於1884年。卷一為血證總論;卷二-六對血上干、血外滲、血下泄、血中瘀證及失血兼見諸證的170餘種血證的辨證治療作了較詳細的探討;個中有不少新的見解,能給人以啟迪。卷七-八為方論,共收200餘方。本書論證用藥頗有獨到之處。現存清刻本、石印本、《中西匯通醫書五種》本,1949年後有單行排印本。

血症 編輯

病名。症病之一。《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其有臟腑虛弱,寒熱失節,或風冷內停,飲食不化,周身運行之血氣,適與相值,結而生塊,或因跌仆,或因閃挫,氣凝而血亦隨結,經絡壅瘀,血自不散成塊,心腹胠脅間苦痛,漸至羸瘦,妨於飲食,此之謂血症。」初起宜活血散瘀;日久髒氣虛弱,用扶正祛邪。可選用沈氏血症丸、化症回生丹、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鱉甲煎丸等方。參見症病條。

血蒸 編輯

病證名。即內蒸。為五蒸之一。《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內蒸,亦名血蒸。」詳內蒸條。又為二十三蒸之一。《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血蒸,發焦。」以「發為血之餘」,血熱則發焦。

血枕痛 編輯

病名。出《皇漢醫學·產科發蒙》。即兒枕痛。詳參該條。

血脹 編輯

病證名。因瘀血停滯所致鼓脹。《世醫得效方·脹滿》:「煩躁嗽水,迷忽驚狂,痛悶喘息,虛汗厥逆,小便多、大便黑,名血脹。」《醫鈔類編·脹病門》:「血脹,瘀蓄死血作脹。」證見腹上青紫筋見,或手足有紅縷赤痕,小水利,大便黑。治宜活血化瘀,用《金匱》下瘀血湯。不應,用抵當丸去水蛭,加樗雞做丸,空腹日進梧子大三丸,血下止後服,輕則散血消脹湯」(《張氏醫通·鼓脹》)。

血髒 編輯

生理名詞。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即子宮。詳見詳該條。

血郁 編輯

病證名。六郁之一。《丹溪心法》卷三:「血郁者,四肢無力,能食便紅,脈沉。」因暴怒、挫閃、勞役過度,饑飽不調等所致。證見胸脅間常如針刺痛,或能食,小便淋,大便紅,脈沉芤而澀(《雜病源流犀燭·諸郁源流》。治宜和血解郁,用血郁湯、四物化郁湯等方。參見六郁、郁證條。

血餘 編輯

解剖組織名。即頭髮。發的榮枯與血氣盛衰有密切關係,故有「發為血之餘」的說法。發為中藥,處方時多書寫為血餘,如血餘炭。《本草綱目》亂發條:「發乃血餘,故能治血病,補陰,療驚癇,去心竅之血。」

血瘀腰痛 編輯

病證名。因血瘀所致的腰痛。見《醫學入門》卷四。又名瀝血腰痛。詳該條。

血瘀痿 編輯

病證名。因瘀血所致的痿證。見《證治匯補·痿躄章》。由產後惡露未盡,或跌仆損傷,瘀血不消所致。證見四肢痿軟,不能運動,兼見疼痛,脈澀等症。治宜活血行瘀,用桃紅四物湯加味,或歸梢湯。參見痿條。

血瘀痛經 編輯

病證名。痛經證型之一。多因經期產後余血未盡,繼受寒涼,或情志所傷,致使血寒而凝,或氣滯血瘀,瘀血內阻沖任胞脈,不通則痛。症見經前或經行之時,小腹刺痛拒按,經血量少、有塊,血塊下後痛減,治宜活血祛瘀,方用膈下逐瘀湯、琥珀散。

血瘀睥泛 編輯

病證名。見《證治準繩·雜病》。《張氏醫通》卷八:「睥內之肉,紫瘀浮泛,甚則如細泡無數,相連成片。蓋睥血滯又不忌火毒燥膩,致積而不散,或碎睥出血冒風所致,宜活血為主,並用開導。」與瞼停瘀血相類。宜用通竅活血湯加減治之。

血瘀經行後期 編輯

病證名。經行後期證型之一。多因氣滯、寒凝,以致瘀血內阻沖任,經血不能按時下達胞宮所致。氣滯血瘀者,症見經期錯後,經量澀少,經血色紫暗有塊,少腹脹痛,排氣得舒,治宜行氣活血化瘀,方用過期飲;寒凝血瘀者,月經愆期,經血色暗有塊,小腹冷痛,喜溫拒按,血塊去後得舒,宜溫經活血化瘀,方用少腹逐瘀湯。

血瘀經閉 編輯

病證名。經閉證型之一。多因氣滯、寒凝,瘀血阻滯沖任胞脈,積之而成經閉。症見經閉不行,小腹疼痛拒按,治宜活血祛瘀,行氣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湯。偏於氣滯者,重用烏藥、延胡索、枳殼、香附;偏於寒凝者,加肉桂、炮姜。或用血府逐瘀湯等方加減為治。

血瘀不孕 編輯

病證名。不孕症型之一。多因經期產後余血未淨,因情志內傷而氣血運行不暢,或感受寒邪,血受寒凝,血瘀氣滯,內阻沖任胞脈,經水失調,精難納入,難於受孕成胎。症見經期錯後,經行不暢,血塊較多,腹痛拒按,情志所傷者,兼見胸脅脹滿,煩躁易怒,乳房脹痛,宜行氣理血,方用血府逐瘀湯;因感受寒邪者,兼見手足不溫,小腹涼痛,治宜溫經散寒,方用少腹逐瘀湯。

血瘀崩漏 編輯

病證名。屬崩漏證型之一。多因經期產後余血未淨,或因情志所傷,肝鬱氣滯而瘀,或因寒邪侵襲,寒積胞中,經脈瘀血停滯於內,瘀血不去,新血難安,血不歸經而發為崩漏。症見經血淋漓不斷或驟然下血量多,或經閉數月後又忽然暴下,色紫暗有塊,小腹疼痛拒按,血塊排出後痛減,治宜活血行瘀,方用佛手散合失笑散,或用逐瘀止崩湯(《安徽中醫驗方選集》:當歸、川芎、三七、沒藥、五靈脂、丹皮炭、炒丹參、炒艾葉、阿膠、烏賊骨、龍骨、牡蠣)。

血壅 編輯

病名。見《醫學入門·怪疾》。由風熱內擾血分,致遍身忽然肉疼如錐,既癢且痛,不能飲食。若不速治,潰而膿出。治以赤皮蔥燒灰,淋洗;吃豆豉湯數盞。肉起疙瘩如錐,疼痛為火盛,癢甚為風盛。

血癭 編輯

病名。癭瘤病證之一種。出《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多因肝火熾盛,血熱沸騰,復為外邪所搏,鬱結頸部而成。證見患者頸部暫生癭塊,皮色呈紫紅,其表面有交叉顯露之赤脈紅絲可見,腫塊逐漸長大,多不產生明顯之局部壓迫症狀。治宜滋陰制火,養血化瘀,可選用芩連二母丸,或四物湯加海藻、昆布、豬靨之類治療。相當於頸部之血管瘤。

血翳包睛 編輯

病證名。見《銀海精微》。又名彩雲捧日。多系肝肺風熱壅盛,心火內熾,瘀血凝滯所致。常並發於椒瘡並由赤膜下垂演變而來。《目經大成》卷二:「此症初起,或左或右,赤腫狂痛,淚流如湯,畏避不敢向陽,恍若暴風客熱。失治,赤脈大小縱橫,貫過風輪。越宿,加頭痛便秘,赤脈陡大,變成血障。障復實而成翳,厚蔽震巽輪廓。強掰開視,黑白無有,惟一體血肉,故曰血翳包睛。」宜用紅花散加減。外點石燕丹。參見赤膜下垂條。

血溢 編輯

證名。血失常道從上竅溢出。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多因血熱妄行而上溢。《原病式·熱類》:「血溢者,上出也。心養於血,故熱甚則血有餘而妄行。」《證治準繩·雜病》:「一應血上溢之證,苟非脾虛泄瀉,羸瘦不禁者,皆當以大黃醋制,和生地黃汁及桃仁泥、牡丹皮之屬,外入血分,使血下行,以轉逆而為順。」參見吐血、嘔血、鼻衄各條。《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小兒諸血溢者,由熱乘於血氣也。血得熱則流溢,隨氣而上。自鼻出者為鼽衄。從口出者多則為吐血;少則為唾血。若流溢滲入大腸而下者。則為便血。滲於小腸而下者,為溺血。又有血從耳目牙縫齦舌諸竅等出者,是血隨經絡虛處著溢,自皮孔中出也。」詳小兒大衄、小兒吐血、九道出血、大便下血、小兒溺血、舌衄條。

血噎膈 編輯

病名。因瘀血停滯胸膈所致的噎膈證。《醫方考》卷三:「血噎膈者,或因跌扑,或因大怒,血積胸膈,久久凝結,令人妨礙飲食,得熱則寬,得寒則痛是也。」又名血膈。參見該條。

血眼 編輯

病證名。

①指難產傷及嬰兒眶眥,眼球滲血、充血(《普濟方》)。治宜活血明目,用《證治準繩》生熟地黃湯,外用黃連、朴硝研極細,兌入乳汁,頻點患眼。

②指血脈貫瞳。《保嬰易知錄》:「兒百日內乳嗽不愈,以致血脈貫瞳,而眶紫黑,或白珠紅赤如血,亦名血眼。」治宜內服導赤散加減,外用雞子清調拌黃連末點眼。

血虛自汗 編輯

病證名。因血虛所致自汗。見《世醫得效方·大方脈雜醫科》。伴見心悸驚惕,形瘦煩倦等症。治宜補血斂營,用當歸建中湯、四物湯加減。血虛有熱者,用當歸六黃湯。若大失血之後,汗多不止,為氣隨血脫,急宜補氣,用獨參湯,後用補益氣血之劑。參見自汗條。

血虛月經過少 編輯

病證名。月經過少證型之一。多因素體虛弱,或久病陰血不足,或脾虛不能腐熟水谷以生血,血海空虛,而致月經量少,或點滴一二天便淨,色淡質稀,面色萎黃,頭暈眼花,耳鳴心悸,小腹空痛等。治宜益氣補血,兼滋化源。方用人參滋血湯(《產寶百問》:人參、山藥、茯苓、當歸、熟地、白芍、川芎)、人參養榮湯等。

血虛腰痛 編輯

病證名。因血虛筋脈失養所致的腰痛。《證治要訣·諸痛門》:「婦人血過多,及素患血虛致腰痛者,當益其血。」用四物湯加減。

血虛眩暈 編輯

病證名。見《症因脈治·血虛眩暈》。又稱血虛眩運。詳該條。

血虛眩運 編輯

病證名。因陰血不足所致眩暈。又作血虛眩暈。見《症因脈治·內傷眩暈》。證見形體黑瘦,五心常熱,夜多盜汗,睡臥不寧,頭面火升,則眼花旋轉,火氣下降,則旋暈亦止。多因損傷心脾,肝火熾盛,陰血虧耗所致。治宜滋陰補血為主,血虛無火者,用歸脾湯、補中益氣湯、酸棗仁湯等方;血虛有火者,用天王補心丹、知柏四物湯、知柏天地煎、知柏肝腎丸等方。亦見於由失血過多者。《丹溪心法·頭眩》:「吐衄漏崩,肝家不能收攝榮氣,使諸血失道妄行,此血虛眩運也。」治宜補肝養血,益氣滋陰等法。參見陰虛眩暈、失血眩暈條。

血虛心悸 編輯

病證名。因心血不足,陰虛火動所致心悸。見《不居集》卷二十二。證見體瘦心悸,五心煩熱,面赤唇燥,左脈微弱,或大而無力。治宜養血益陰,安神定悸,用寧志丸、十四友丸、硃砂安神丸等方。參見心悸條。

血虛心汗 編輯

病證名。心胸部獨見汗出。因思慮太過,耗傷心血所致。《醫鈔類編》卷八:「血虛心汗,別處無汗,獨心孔一片有汗,思慮多則汗亦多。此病在心,宜養心血。豶豬心一個,破開帶血,入人參、當歸二兩縫之,煮熟去藥,只吃豬心,仍以艾湯調茯神末服之。」亦可用生脈散、六味地黃丸等方。

血虛痿 編輯

病證名。由產後或失血後,血虛不能養筋所致的痿症。見《證治匯補·痿躄章》。證見手足痿弱無力,不能行動,面色萎黃。治宜養血為主。《丹溪心法·痿》用四物湯加黃柏、蒼朮煎送補陰丸。《張氏醫通·痿痹門》:「陰血衰弱,不能養筋,筋緩不能自收持,故痿弱無力,補血榮筋丸。」參見痿條。

血虛頭痛 編輯

病證名。陰血虧損不能上榮所致的頭痛。《蘭室秘藏·頭痛門》:「血虛頭痛,當歸、川芎為主。」證見眉尖至頭角抽痛,善驚惕,脈芤,或見頭隱隱作痛,頭暈目花,面色(白光)白,心悸等。治宜補血為主,用四物湯加味。見於貧血、血管性頭痛等。參見頭痛條。

血虛痰 編輯

病證名。因血虛所致的痰證。《症因脈治》卷二:「血虛痰,五心煩熱,形體消瘦,六脈細數。」治宜養血化痰,用加減四物湯加貝母、杏仁、青黛等。參見痰證條。

血虛生風 編輯

病因病理學名詞。指由失血、貧血或肝血不足而內生的風證。參虛風內動條。

血虛熱 編輯

病證名。因血虛而致發熱。《雜病源流犀燭·虛損癆瘵源流》:「有血虛熱,必兼燥渴,睡臥不安,宜聖愈湯、人中白丸兩方參酌用。」參見發熱、血虛發熱條。

血虛難產 編輯

病證名。難產證型之一。《傅青主女科》下卷:「妊娠有腹痛數日,不能生產,人皆曰氣虛力弱,不能送子出產門。誰知是血虛膠滯,胞中無血,兒難轉身乎。夫胎之成,成於腎臟之精;而胎之養,養於五臟六腑之血。故血旺則子易生,血衰則子難產。所以臨產之前,宜用補血之藥,補血而血不能遂生,必更兼補氣以生之。然不可純補其氣也,恐陽過於旺,則血仍不足。偏勝之害,必有升而無降,亦難產之漸也,防微杜漸,其惟氣血兼補乎,使氣血並旺,則氣能推送,而血足以濟之,是汪洋之中自不難轉身也,又何有膠滯之患乎。方用送子丹(生黃芪一兩,當歸一兩,麥冬一兩,熟地五錢,川芎三錢)。」《婦科經驗良方》亦曰:「血虛則子宮濡潤不足,不能滑利故難產,宜大補氣血,兒易轉動,自然降生。」

血虛秘 編輯

病證名。因陰血不足,腸道失潤所致的大便秘結。多見於老弱、產婦、病後,或發汗、利小便過度而津涸者。《萬病回春·大便閉》:「虛弱並產婦及失血大便不通者,血虛而閉也。」證見頭眩心悸,面色無華,唇舌淡,脈細澀,大便雖軟,努責不出。治宜養血潤腸通便,可選用潤腸丸、導滯通幽湯、益血丹,大劑四物湯加陳皮、甘草、酒紅花。參見虛秘條。

血虛咳嗽 編輯

病證名。血虛引起的咳嗽。因勞倦陽擾,陰血虧損,火旺克金所致。見《症因脈治》卷二。證見盜汗自汗,潮熱骨蒸,下午嗽多,形體黑瘦,五心煩熱。治宜養陰補血,斂陰降火,方用四物湯、歸芍地黃湯、天地煎、家秘肝腎丸合黃芩瀉白散等。參見咳嗽條。

血虛厥 編輯

病證名。因血虛所致的厥證。多見於失血、崩漏、產後。《赤水玄珠·厥證門》:「因血虛而得者,脈洪大,宜四物湯加酒炒黃柏、知母。」或用芎歸養榮湯等。參見厥證條。

血虛經行後期 編輯

病證名。經行後期證型之一。多因體質素虛,或大病久病之後,或產乳過多,傷耗津血;或大量出血,或長期慢性出血,以致氣虛血虧,或脾虛不能運化,以致沖任血虛,血海不足,子宮不得按時滿溢,故月經過期而來。症見月經延後,量少而色淡,面色萎黃,皮膚不潤,目眩心悸,小腹空痛,身體瘦弱等。治宜補血養營益氣。方用人參養榮湯、當歸補血湯、人參滋血湯等。

血虛經亂 編輯

病證名。出《景岳全書·婦人規》。指因血虛而致行經或先或後,或先後無定期,症見經行血色淡紅,經澀量少。因肝脾血虛者,兼見抑鬱不樂,胸乳脹悶不舒,食少腹脹便溏等,治宜補血為主,方用四物湯,寒加肉桂,熱加黃芩,肝鬱加香附、玄胡索等;肝脾腎三陰虛損者,兼見經後腹痛綿綿,喜暖喜按,食少便溏,腰膝酸軟等,治宜補血養陰,方用小營煎、五福飲等;憂思傷及心脾者,兼見飲食日少,心悸氣短,失眠健忘等,治宜補益心脾,方用歸脾湯、七福飲等。

血虛滑胎 編輯

病證名。滑胎證型之一。多因孕婦素體虛弱,氣血不足,或因中虛化源匱乏,或因大病久病失血耗氣,血虧而血海空虛胎失滋養,故每孕至一定時間便發生墮胎小產,屢孕屢墮,乃病滑胎。症見面色(白光)白或萎黃,心悸氣短,頭暈肢軟,神疲乏力,或有浮腫,腰酸腹痛,甚則陰道流血,以致胎動欲墮。宜補血益氣,以防滑墮,方用胎元飲,下血者加阿膠、艾炭。

血虛喉痛 編輯

病證名。《喉科心法》認為:面紅不腫,或時痛時止,左手脈數無力,午後潮熱,或痛在午後,四物湯加黃柏知母治之。指喉腫痛而伴有血虛症狀者。若兼有其他症狀,可隨證選方用藥。

血虛腹痛 編輯

病證名。因陰血虧虛、經脈凝澀所致的腹痛。《症因脈治》卷四:「血虛腹痛之症,偎偎作痛,如細筋牽引,下引小腹,上行肋梢,肢體瘦弱,面色萎黃,腹雖痛而不飽悶,痛無定處。」脈多細澀,或見虛微。治宜養血活血和絡為主。痛引小腹,牽引肋梢者,用戊己湯、補肝散、逍遙散;陰虛陽旺者,用知柏四物湯、歸芍地黃丸等方。參見腹痛條。

血虛發躁 編輯

病證名。因血虛而致的煩躁。《脾胃論》:「如發熱惡熱,煩躁,大渴不止,肌熱不欲近衣,其脈洪大,按之無力者,……此血虛發躁。」治用當歸補血湯。

血虛發熱 編輯

病證名。因血虛所致的發熱。又名血虛熱。由吐衄便血、產後崩漏或飲食勞倦內傷脾胃所致。《內外傷辨惑論》卷中:「血虛發熱,證象白虎,惟脈不長實有辨耳,……此病得之於飢困勞役。」《證治匯補·發熱》:「血虛發熱,一切吐衄便血,產後崩漏,血虛不能配陽,陽亢發熱者,治宜養血;然亦有陽虛而陰走者,不可徒事滋陰。」《明醫雜着·醫論》:「凡婦人產後陰血虛,陽無所依,而浮散於外,故多發熱。治法用四物湯補陰血,而以炙乾薑之苦溫從治,收其浮散之陽,使歸依於陰。」或用當歸補血湯等方。參見肌熱、血虛熱等條。

血虛發痙 編輯

病證名。指失血過多,血虛無以養筋所致的痙病。見《類證治裁·痙症》。證見手足搐搦,或角弓反張等。《張氏醫通·諸風門》:「血虛之人發痙,或反張,或只手足搐搦,或但左手足動搖。」治宜養血熄風,用十全大補湯加鈎藤、蠍尾,或用大營煎等方加減。」參見痙、虛痙條。

血虛耳鳴 編輯

病證名。因血虛所致的耳鳴。《諸病源候論·耳鳴候》:「血氣虛損,宗脈不足,病苦耳鳴嘈嘈。」《雜病源流犀燭·耳病源流》:「耳鳴脈數,黑瘦人屬血虛。」治宜養血調肝,用四物湯加減。參見耳鳴條。

血虛而聾 編輯

病名。指因血虛所引起的耳聾。初起聽音不真,久則耳鳴耳聾,目眩頭暈、脈細數。治宜補血益氣。方可選用四物湯等加減。參見耳聾條。

血虛盜汗 編輯

病證名。因陰血不足所致的盜汗,屬陰虛盜汗。《保嬰撮要》:「當歸六黃湯治血虛盜汗,內熱哺熱者。」參見陰虛盜汗條。

血虛不孕 編輯

病證名。不孕症型之一。出葉其蓁《女科指掌·種子門》。又名血少不孕。由於體質素弱,陰血不足,或因失血傷陰,以致沖任血虛不能攝精成孕。症見身體瘦弱,月經後期量少,色淡,或經閉,面色萎黃,神疲倦怠,頭暈目眩等,治宜益氣養血,滋陰益腎。方用養精種玉湯(熟地、當歸、白芍、山萸肉)加味。

血虛痹 編輯

病證名。因血虛不能濡養肢體所致的痹症。《醫學入門》卷五治血虛痹,皮膚不仁,用濟生防風湯,或黃芪建中湯去飴桂枝。挾瘀血者,用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竹瀝、薑汁。挾痰見手足麻痹,多睡眩暈者,用濟生茯苓湯,或二陳湯加竹瀝、薑汁。腎虛髓少筋弱,凍栗攣急者,用十全大補湯、地仙丹。通用五痹湯擦痹法。參見血痹條。

血虛 編輯

病證名。指體內血液虧虛不足。《素問·舉痛論》:「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多因失血過多,思慮過度,或臟腑虛損,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所致。臨床主要表現為面白無華,唇舌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脈細無力等症。治宜補血為主,或補血益氣。方用四物湯或歸脾湯。

血信 編輯

名詞。出《產寶》。即月經。詳該條。

血心痛 編輯

病證名。因瘀血所致的心痛。《證治匯補·心痛章》:「血痛,若跌扑損傷或平日喜愛熱物,以致死血留於胃口,時痛時止,或飲湯水下咽即呃。痛時從上而下自聞唧唧有聲,搔抓無措,眠臥不穩,心下如刮,上連胸臆。乃積血不消,為火所載,非蟲症也。又有婦人經行未盡,偶觸恚怒,氣鬱不行,血亦留積,上攻心痛而成薄厥者,輕則開導,重則攻下。」其特點為「痛有定處而不移,轉側若刀錐之刺」(《醫學心悟·心痛》)。「脈浮沉俱澀,其痛如刺,不可按捫,或寒熱往來,大便黑」(《醫學從眾錄·心痛》)。治宜活血止痛,失笑散主之。《雜病源流犀燭·心病源流》:「曰血,脈必澀,壯盛人宜下,宜代抵當湯;虛弱人須補而帶行,宜四物湯加桃仁、穿山甲、肉桂心、蓬術、降香。」參見心痛、瘀血胃脘痛條。

血泄 編輯

證名。大小便下血。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素問玄機原病式·熱類》:「血泄,熱客下焦,而大小便血也。」詳見便血、尿血條。

血陷 編輯

五陷之一。《痘疹精詳》:「血陷之證,與紫陷相似,須要詳辨。血陷透頂通紅,不帶紫色。紫陷屬血熱必氣粗,身熱,口渴,煩躁,治宜涼血為主;血陷屬氣虛,氣弱不能統血,故血僭居氣位,痘也紅而陷也,見症必氣緩身涼,不煩不渴,治以補氣為主,斷不可投涼血之劑也。」

血郄 編輯

經外穴名。所指有二:

①出《針灸集成》。即百蟲窠。見該條。

②《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委中者,血郄也。」即委中。參見該條。

血為氣母 編輯

生理學名詞。指血是氣的載體,並為氣的功能活動提供水谷精微以營養,故稱之。《血證論·陰陽水火血氣論》:「守氣者,即是血。」血盛則氣旺,血虛則氣衰,血脫氣亦脫,血瘀則氣滯。治療時,補氣常結合養血,行氣通經多配合活血散瘀,即是血為氣母的具體運用。

血亡目病 編輯

眼科病證名。指失血過多所致的目病。目為肝之竅,《素問·五臟生成篇》:「肝受血而能視」。失血過多,目失濡養,故發為病。《原機啟微》:「男子衄血便血,婦人產後崩漏之過多者,皆能病焉。其為病睛珠痛,珠痛不能視,羞明癮澀,眼睫無力,眉骨太陽因為酸疼。」宜結合全身病情,辨證論治。

血菀(yù郁) 編輯

病證名。菀同郁。指血液鬱積。《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拼音X)第二篇 編輯

血脫氣脫 編輯

病因病理學名詞。亦稱氣隨血脫。血為氣之載體,出血過多,氣失所依,導致陽氣虛脫。出現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大汗亡陽、脈微欲絕等症。相當於出血性休克。治療時根據血脫先益氣的原則,急宜補氣以固脫,用獨參湯之類。

血脫 編輯

病證名。陰血虧損脫失之證。出《靈樞·決氣》:「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又名脫血。《雜病源流犀燭·諸血源流》:「脫血,沖脈病也。《靈樞經》曰,沖脈為血之海。血海不足,則身少血色,面無精光。是名血脫。」多因先天稟賦不足,或思慮、勞倦、房室、酒食所傷,或慢性出血後,以至真陰虧損,血海空虛而成。證見面白,夭然不澤,頭暈目花,四肢清冷,脈空虛,或兼見失血。治宜益陰補血,用四物湯、補榮湯、加減四物湯等方。如見大量出血,用獨參湯、參附湯。參見脫血條。

血胎 編輯

病名。假孕症型之一。謝觀《中國醫學大辭典》:「此症因經行者或舉重物或犯房事,致經事不卒,瘀滯子宮,經閉腹大,狀如懷孕,法當下其瘀血,則腹脹自消。」方用血府逐瘀湯。

血所不和 編輯

病因病理學名詞。指一種病因。血屬陰,氣屬陽,血氣不和,陰陽失調,故疾病發生。《素問·調經論》:「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血隨氣陷 編輯

病因病理學名詞。指氣虛下陷導致下血。氣虛下陷,升提無力,血失統攝,從下部溢出,多見於功能性子宮出血及某些便血患者。症見面色蒼白,神疲倦怠,食少,舌淡苔少,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斷,脈虛弱或沉細無力等。治宜補氣攝血。

血嗽 編輯

病證名。因血瘀而致咳嗽。《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血嗽,嗽而多唾,瘀血也。其脈浮芤而數,必兼喉中有腥氣,或因上焦有熱,血瘀沉悶,嗽聲連並,氣不得透,宜桑皮散。或因打撲損傷肺氣作咳,多吐黑血,宜當歸散。」參見瘀血咳、損嗽條。

血栓痔 編輯

病名。痔核內之有血栓者。見《中醫外科學講義》(1960年)。即外痔中之有血栓形成者。多因內熱血燥,兼負重用力過度而致血絡損傷血瘀而發。證見肛門部乳頭狀突出,色青紫,癢而劇痛,甚者可化膿破潰而成漏。治宜清熱涼血化瘀之劑,內服可選涼血四物湯,外用五倍子湯熏洗,痛減而堅硬不消者,可考慮手術剝取瘀血塊,外用二寶丹去腐,生肌散收口。

血室澀痛症 編輯

病證名。出《銀海精微》。多由肝熱,陰虛火炎,肝虛血少引起。謂婦女每至月經時眼感澀痛,或曾患眼疾,如赤痛生翳等,至經期則復發或加重。由肝熱所致者,宜清肝瀉熱,用龍膽瀉肝湯加減;由陰虛火炎所致者,宜滋陰降火,用知柏地黃丸加減;由肝虛血少所致者,宜養肝補血,用歸芍地黃湯加減。

血室 編輯

解剖結構名。《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故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後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大黃甘遂湯主之。」關於血室有三種解釋:

①指沖脈。《婦科經綸》:「王太僕曰:沖為血海,諸經朝會,男子則運而行之,女子則停而止之,謂之血室。」

②指子宮。《類經附翼》:「故子宮者,醫家以沖任之脈盛於此,則月經以時下,故名血室。」

③指肝。《傷寒來蘇集·陽明脈證》:「血室者,肝也。肝為藏血之髒,故稱血室。」

血食之君 編輯

指飲食膏梁厚味,生活條件優越的人。《靈樞·根結》:「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體柔脆,肌肉軟弱……」

血少不孕 編輯

病證名。見葉其蓁《女科指掌·種子門》。不孕症型之一。即血虛不孕。詳該條。

血疝 編輯

病名。血疝在歷代醫學家中存在着不同的認識,故系同名異病者。例如:出於《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巢氏「疝病諸候」分疝多種,其中有五疝,血疝即五疝之一種。多因瘀血內結少腹而成,證見少腹部疼痛,硬滿而有形,甚則大便燥結而色黑,小便自利,月經或有不調者,治宜溫通逐瘀之劑,可選用少腹逐瘀湯或桂枝茯苓丸內服。《壽世保元》卷五,則以陰囊外傷後形成之血腫為血疝。治宜活血化瘀之劑,或兼局部敷貼之法。金·張子和《儒門事親》卷四,稱便癰為血疝。其治宜導水丸,或桃仁承氣湯。清《醫宗金鑒》卷四十二,又以「便毒魚口」為血疝,即所謂:「有謂血疝者,其證即便毒魚口也。」該證:初起微熱不紅,寒熱往來者,治宜防風敗毒散;若氣鬱而煩躁口渴者,宜內服山甲內消散;潰後宜八珍湯,或補中益氣湯補之。外用五色靈藥,兼琥珀膏,萬應膏,生肌斂口。血疝一名而所含者實有四種不同之病證,故辨證鑑別確診則甚為重要。

血山崩 編輯

病名。即血崩。出《中藏經》卷七:「治血山崩甚者,以凌霄花焙乾為末,酒下三錢。」可參血崩條。

血沙淋 編輯

病證名。出《女科經綸》卷一。指婦人在行經期間交合陰陽,損傷血絡而致月經淋漓不淨,俗名血沙淋,治宜調和血氣,使臟腑和平則經血可止。參見經漏條。

血熱月經過多 編輯

病證名。多因素體陽盛,內熱擾血;或過食辛辣溫燥之品,熱伏沖任;或情志抑鬱,郁而化火;或外邪化熱,熱傷沖任,均導致迫血妄行而經血過多。症見經血量過多或逾期不止,色深紅或紫而粘稠,間有小血塊,腰腹脹痛,心煩口渴,面紅身熱,時作煩躁。治宜清熱涼血固經,方用清經湯加阿膠,或用先期湯。亦有陰虛內熱而導致月經過多者,則兼見午後潮熱,五心煩熱等證。治宜滋陰清熱,方用兩地湯或固經丸(《證治準繩·女科》:炙龜板、生白芍、黃芩、黃柏、樗根皮、制香附)加益母草炭、馬齒莧。

血熱經早 編輯

病證名。出《景岳全書·婦人規》。即血熱經行先期。詳見該條。

血熱經行先期 編輯

病證名。經行先期證型之一。亦名血熱經早。包括虛熱、實熱兩種。實熱者多因素體陽盛,或過食辛熱助陽藥物、食物,或感受熱邪,或肝鬱化火,熱擾沖任,迫血妄行,症見經期提前量多,經色鮮紅或紫紅,質稠,心煩口渴,喜涼飲,尿黃便秘等,治宜清熱涼血,安沖止血,方用芩連四物湯之類。虛熱者,詳虛熱經行先期條。

血熱經遲 編輯

病證名。指由於血熱而致經水過期而來。《景岳全書·婦人規》:「血熱者,經期當早,此營血流利及未甚虧者多有之。其有陰火內爍血本熱而亦每過期者,此水虧血少燥澀而然。治宜清火滋陰,以加味四物湯、加減一陰煎、滋陰八味丸類主之。」

血熱滑胎 編輯

病證名。滑胎證型之一。多因孕婦素體陰虛,懷孕後陰血聚以養胎,則陰精愈虧,陰虛而生內熱,熱傷胞絡,沖任失固,是以墮胎,屢孕屢墮,乃病滑胎。症見小腹作痛,心煩不寧,兩顴潮紅,手足心熱,口渴喜涼飲,甚則陰道流血,胎動欲墮,治宜養陰清熱,涼血安胎,方用保陰煎。

血熱盜汗 編輯

證名。陰虛火旺所致盜汗。見《張氏醫通·雜門》。《景岳全書·雜證謨》:「陰虛者,陽必湊之,故陽蒸陰分則血熱,血熱則液泄而為盜汗也。」治宜清火補陰,用當歸六黃湯。參見陰虛盜汗條。

血熱不得臥 編輯

病證名。因陽邪陷於血分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脈治》卷三:「血熱不得臥之症,晝則了了,夜則發熱,睡中盜汗,心煩驚起。」治宜清陰中伏火,用知柏四物湯。左尺沉數,加羌活、獨活;左關沉數,加柴胡、山梔;右關沉數,加升麻、葛根。睡中盜汗,時時驚醒,用當歸六黃湯等方。參見不寐條。

血熱崩漏 編輯

病證名。崩漏證型之一。多因熱傷沖任,迫血妄行所致。其熱或因素體陽盛,嗜食辛辣;或感受熱邪,熱郁於內;或素多抑鬱,傷肝化火,均導致實證血熱崩漏。症見突然陰道大量出血,或淋漓日久不止,血色深紅、粘稠,面赤口渴,煩躁不寐,頭暈等,治宜清熱涼血、止血調經,方用清熱固經湯。若症兼胸脅脹痛,心煩易怒,時欲嘆息,脈弦者,為肝經火熾,治宜平肝清熱,止血調經,用丹梔逍遙散去生薑,加炒蒲黃、血餘炭、益母草、香附炭之類;亦有素體陰虛,或更年期陰精漸虧,陰虛內熱,虛火為患,症見經來無期,量少淋漓不止或驟然量多,血色深紅,頭昏耳鳴,心煩潮熱等,屬虛熱崩漏,宜養陰清熱,涼血固經,用清熱固經湯合生脈散治。

血熱 編輯

病證名。亦稱血分熱。即血分有熱。症見吐衄、咳咯、溺血,午後發熱,女子月事先期而來,脈弦而數,法當涼血。小兒發熱證型之一。《幼科全書》:「血熱者,每日以午間發熱,遇夜則涼,此心熱也。輕則導赤散,重則四順飲治之。」

血清穴 編輯

經外穴名。即利尿穴。見該條。

血侵睛 編輯

證名。為白睛紅赤的症候。《眼科龍木論》:「此肝經虛熱也,……邪熱法於肝經,虛則血流走於兩目,故赤而侵睛」。治宜清肝瀉熱,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血氣精神 編輯

生理學名詞。血氣精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現象。《素問·金匱真言論》:「夫精者,身之本也。」《素問·六節髒象論》:「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難經·八難》:「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血氣精在人體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血氣精充足則神旺,血氣精虧虛則神衰,甚則神散人亡。《靈樞·本髒》:「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

血盆骨 編輯

即鎖子骨的別名。詳拄骨條。

血衃 編輯

證名。紫黑色血塊。《靈樞·五禁》:「淫而奪形,身熱,色夭然白,乃後下血衃,血衃篤重,是謂四逆也。」王冰註:「衃血,謂敗惡凝聚之血,色赤黑也。」《靈樞·雜病》:「衃不止,衃血流,取足太陽。」

血嘔 編輯

病證名。食入即嘔,血隨食出之證。《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病者心下滿,食入即嘔,血隨食出,名曰血嘔。此由瘀蓄冷血,聚積胃口之所為也。」詳蓄血吐血條。

血瘧 編輯

病證名。瘧疾之一。發時伴有出血症狀的瘧疾。《雜病源流犀燭·瘧疾源流》:「血瘧者,或衄血,或便血,或女人月事適來,皆是血症。宜於治瘧藥中,加桃仁、莪朮、延胡索等。」參見瘧疾條。

血逆眼 編輯

病證名。見佚名氏《抄本眼科》。指白睛血凝不行,色似硃砂,不痛不癢,不脹不腫之證候。參見色似胭脂證條。

血逆 編輯

病證名。因瘀血停滯所致食下即吐之證。《醫學入門》卷五:「墜墮閃挫,誤行補澀,則瘀蓄於胃,心下脹滿,食下即吐,吐曰血逆。古法以二陳湯去茯苓、甘草,加赤芍等分。」參見血嘔條。

血納包絡 編輯

子午流注針法用語。與氣納三焦相對。《針灸大全》論子午流注之法:「三焦乃陽氣之父,包絡乃陰血之母。」「陰乾注髒,乙、丁、己、辛、癸而重見者,血納包絡。」意指當重見陰乾時,分別按生他的關係取心包絡的五輸穴。如乙日乙酉時開肝經井穴,丁亥時取心經滎穴,至乙未時重見乙,取心包經滎(火)穴。乙屬木,為木生火關係。

血母塊 編輯

病名。汪嘉謨《胎產輯萃》:「產後惡露不盡,血結刺痛,名曰血母塊。」即兒枕痛。詳該條。

血沫痧 編輯

痧證之一。患痧而口吐血沫者。《痧症全書》卷中:「血沫痧,脹悶廢食,兩脅疼甚,口出淡血沫,如西瓜瓤。用熏陸香為君,佐以寄奴、茜草之類,治之即愈。」

血秘 編輯

病證名。由血虛津枯或跌打瘀滯等所致大便秘結。《醫碥·大便不通》:凡老人、產婦血液乾枯或病後血虛或發汗、利小便太過以致津涸便秘者,治宜潤下,用蓯蓉潤腸丸、更衣丸、四物湯及麻仁、杏仁等辛潤之品。又腎司二便,腎水不足、便秘者,宜以六味地黃丸滋腎水,少佐辛味以潤之。若跌打損傷,瘀血凝滯,致氣不行而大小便不通,治以破瘀導滯為主(《醫碥·大便不通》)。參見瘀血閉結條。

血門 編輯

經外穴名。出《醫經小學》。在臍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3寸處。治婦人腹中血塊,胃痛,消化不良,及急性胃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

血脈 編輯

①解剖結構名。即經脈。簡稱脈。血液運行之通道。《靈樞·九針論》:「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脈也。」《靈樞·平人絕谷》:「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活人書》卷三:「血脈者,營養百骸,滋潤五臟者也。」參見脈條。

②生理學名詞。指月經。見出《衛生易簡方》;血管及其所運行的血液的合稱。《素問·痿論》:「心主身之血脈。」血有營養周身的作用,脈為血液運行的隧道,但受心所統率,在心氣推動下發揮作用。

血絡 編輯

位於機體淺表的細小動、靜脈和毛細血管。亦稱血脈。《靈樞·血絡》:「刺血絡而仆者,何也?」張隱庵註:「血絡者,外之絡脈孫絡,見於皮膚之間。」臨床上針刺放血,又稱為瀉絡。

血輪 編輯

人體部位名。五輪之一。指目內外眥部位。血輪屬心,其疾患多與心、小腸有關。《證治準繩·雜病》:「血輪者,目兩角大小眥是也。內應於心,南方丙丁、巳午火,心主血,故曰血輪。」

血漏 編輯

病名。

①痔漏之時時下血者。《外科啟玄》卷七:「時時下鮮血不止是也。」又名熱漏。證治參見血箭痔條。

②月經過多者。出《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二「漏下」篇。即經漏。詳該條。

血瘤 編輯

病名。瘤腫之一種。出《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引《肘後救卒方》云:「皮肉中忽腫起,初如梅李,漸長大,不癢不痛,又不堅強,按之柔軟,此血瘤也。不療乃至如盤,大則不可復消,而非殺人病爾。」多因火旺逼血沸騰,復被外邪所搏而發。證見瘤體由小漸大,色現紫紅,軟硬間雜,隱約若有紅絲纏繞,或偶因擦破則鮮血滲流不止。該瘤好發於唇、頸、四肢,偶見於腹背。治宜涼血養血,滋陰抑火。用芩連二母丸加減,相當於血管瘤。

血淋 編輯

病名。淋證以尿血或尿中夾血為主要症候者。《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血淋者,是熱淋之甚者,則尿血,謂之血淋。」《醫宗必讀·淋證》將血淋分為血熱、血冷、血虛、血瘀諸種。主證小便澀痛有血。血熱者,尿出灼熱刺痛,血色鮮紅,脈有力,治宜涼血清熱,選用小薊飲子、導赤散、琥珀散等方。血冷者,尿出血色晦暗,面色枯白,脈沉遲,治宜溫暖下元,用金匱腎氣丸、生料鹿茸丸。血虛者,尿出時澀痛不甚,尿色淡紅,脈虛數,治宜滋陰補血,用八珍湯合益元散,或六味地黃丸加側柏葉、車前子、白芍藥。血虛有熱,宜滋陰清熱,用知柏八味丸。血瘀者,尿時陰中痛如刀割,血色紫暗有塊,小腹硬滿,脈沉弦或數,治宜活血通淋,選用一味牛膝膏,虛人用四物湯加桃仁、通草、紅花、牛膝、丹皮。血淋多見於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精囊炎、尿路結石、結核、泌尿系腫瘤等疾病。

血痢 編輯

病名。痢疾便中多血或下純血。亦稱赤痢。由熱毒乘血所致。《諸病源候論·痢病諸候》:「血痢者,熱毒折於血,入大腸故也。」臨床以血鮮血黯,辨其屬熱屬寒。《秘傳證治要訣·痢》治血鮮熱痢,用藿香正氣散加黑豆,五苓散加木香、粟米,下黃連丸,或黃連阿膠丸、茶梅圓、白頭翁湯;冷痢血色黯如瘀,服冷藥所下愈多,次數愈頻者,用理中湯,或四君子湯加肉豆蔻、木香。參疾病、赤痢、赤白痢條。本病可見於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血吸蟲病、細菌性痢疾等疾患。

血癧 編輯

病名。瘰癧之一種。同名二意。其一,指瘰癧之並發感染者,如《外科大成》卷二:「核痛紅腫者名血癧。」次則指瘰癧之形大不移者,見清·梁希曾《癧科全書》。證見瘰癧初起僅一二核,形同覆杯,推之不移。若失治則見逐漸增大,治宜內服調血化核丸。

血潰流注疽 編輯

病名。《瘡瘍經驗全書》卷五:「其疽大如雞子,形象猶如紫李,只腫(脹而)不紅,內串經絡之間,流注骨節之內,遍身酸疼百節疼痛。」治參無頭疽條。

血潰 編輯

病名。《世醫得效方》卷十:「眼白人渾黑,見物依舊,毛髮直如鐵條,雖能飲食,不語如醉,名曰血潰。」治以活血化瘀,用五靈脂為末,二錢,酒調下。」

血虧經閉 編輯

病證名。經閉證型之一。出《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多由於長期失血或大出血,多產密產或墮胎小產失血,或房事過度,哺乳過久,蟲疾等耗傷精血,以致營陰暗耗,氣血不足,血海空竭而月經先見錯後量少,逐漸無血下達而閉止。症見月經後期、量少色淡漸至停閉,面色蒼白或萎黃,神倦嗜臥,氣短懶言,頭暈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皮膚乾燥,形體消瘦等,治宜補血養血,方用人參養榮湯;因房事損傷者,兼見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治宜滋陰補腎,方用六味地黃湯;因哺乳過久者,宜大補氣血,用十全大補湯等。

血塊痛 編輯

病名。王肯堂《胤產全書》:「產後兒枕塊痛,俗名血塊痛。宜服三聖散(當歸一兩,延胡索、桂心各三錢為末,每服三錢,童便或熱酒調下)。」即兒枕痛,詳參該條。

血枯經閉 編輯

病證名。經閉證型之一。出《丹溪心法》。指血枯而導致的經閉。多因素患失血症候,或早婚,房事不節,多產多育,乳兒過久,或久患蟲積等耗傷陰血,致沖任血海空虛,無血下達而經閉。因失血者,症見飲食減少,面色(白光)白無華,頭暈目眩,心悸怔忡,日漸虛弱消瘦,治宜補血養血,方用人參養榮湯;早婚、房事不節等傷精耗血者,兼見兩顴潮紅,午後低熱或骨蒸汗出,心煩夢寐等虛損症候,治宜滋陰補血,方用六味地黃湯等;因產乳多而傷陰血者,治宜氣血雙補,方用十全大補湯等。

血渴 編輯

病證名。

①因失血所致的口渴症。《證治要訣·拾遺門》:「諸失血及產婦蓐中渴者,名曰血渴,宜求益血之劑。」用四物湯、十全大補湯等方。

②泛指勞傷元氣及失血所致的口渴症。《不居集》卷二十五:「內傷勞役,精神耗散,胃氣不升,或血後亡津,名曰血渴。」治宜健脾養血,用理脾益榮湯、補中益氣湯、味補飲、當歸養血湯等方。

血咳 編輯

病名。出《葉天士女科證治秘方》。即經來咳血。詳見該條。

血厥 編輯

病證名。厥證之一。

①即郁冒,由熱升風動引起。《普濟本事方》卷七:「郁冒,亦名血厥。」《類證治裁·厥症》:「郁厥亦血厥症,平居無疾,忽默默無知,目閉口噤,惡聞人聲,移時方寤。由熱升風動,郁冒而厥,婦人多有之。羚羊角散。」

②因失血過多或血逆所致厥證。《醫林繩墨·厥》:「有血厥者,因而吐衄過多,上竭下厥,先致足冷,有如水洗,冷過腰膝,入腹即死,此血竭而作厥也。」治宜急用大蒜搗爛,敷於湧泉,或以熱手頻擦腳心;次用二陳湯加人參、白朮、當歸、炒黑乾薑。《赤水玄珠·厥證門》治吐衄不知人而厥者,用芎歸養榮湯、十全大補湯,或獨參湯。《景岳全書·雜證謨》:「血厥之證有二,以血脫血逆皆能厥也。血脫者,如大崩大吐,或產血盡脫,則氣血隨之而脫,故致卒仆暴死。」「血逆者,即經所云『血之與氣並走於上』之謂,又曰『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之類也。夫血因氣逆,必須先理其氣,氣行則血無不行也,宜通瘀煎或化肝煎之類。」

血經 編輯

生理學名詞。出《婦人良方大全》卷一。即月經。詳見該條。

血結胸 編輯

病證名。

①邪熱瘀血及結胸膈所致結胸證。《傷寒全生集·辨傷寒結胸》:「傷寒陽證,吐衄血不盡,蓄在上焦,胸腹脹滿硬痛,身熱,漱水不咽,喜忘如狂,大便黑,小便利,名血結胸。」治宜活血祛瘀,用犀角地黃湯。亦可選用抵當湯、桃核承氣湯等方。

②因婦人經行,復感外邪所致結胸證。《雜病源流犀燭·胸膈脊背乳病源流》:「有血結胸,胸腹痛連腰脅背膂,上下攻刺痛,痛不可忍,手不可按,甚而搐搦者是也。此惟婦人有之,因患傷寒,經血適來凝滯;或經血適去,尚有餘血未散之故。」治宜活血散瘀,用海蛤散、元胡索散。參見結胸條。

血箭痔 編輯

病名。內痔出血如箭者。《外科大成》卷二:「與內痔同,但無痛癢為異耳,如大解則鮮血如箭。」即內痔患者於大便時出血,其血注如離弦之箭矢。內痔之動脈出血。治宜內服蝟皮象龍丸;血熱者可服百草丸,或兼艾灸承山穴。若出血不止,則應進行手術治療。當視病情選用枯痔注射、結紮切除手術治療等。

血箭 編輯

病證名。

①皮膚出血之如箭者。見《外科正宗》卷四。又名肌衄。多因心經火盛,逼血從毛竅出也。由於心經火盛迫血妄行而發病。證見皮膚出現紅色斑點,甚者毛孔血出,嚴重者血出如注,猶若射箭,故名。治宜滋陰降火,涼血止血之劑,內服涼血地黃湯。若出血過多者,當內服當歸補血湯。外用可選桃花散,以冷開水調敷患處。或選用京墨研末,以醋調勻塗貼患處。出血不止可用壓迫止血。

②腸癖的俗名。《醫學入門》卷四:「腸癖,俗呼血箭,因其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遠也。」參見腸澼條。

血瘕 編輯

病證名。因瘀血聚積所生的有形腫塊。為八瘕之一。出《素問·陰陽類論》:「陰陽並絕,浮為血瘕,沉為膿胕。」《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血瘕,留着腸胃之外及少腹間,其苦橫骨下有積氣,牢如石,因而少腹急痛,陰中若有冷風,亦或背脊疼,腰疼不可俯仰。《類證治裁·痃癖症瘕諸積》:「血瘕,經行勞動感寒,留絡不去,腰腹急痛,宜血瘕方或調經散。」參見瘕、八瘕條。

血極 編輯

又稱脈極。見《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詳脈極條。

血積 編輯

病證名。瘀血凝結成積。九積之一。見《儒門事親》卷三。由跌仆努力、憂怒內傷等因所致。瘀血蓄於脘腹,證見痛有定處,面色萎黃而有蟹爪紋路,多怒善忘,便黑或便秘等。《金匱翼·積聚統論》:「血積,痛有定處,遇夜則甚,其脈芤澀。……跌仆努力者,多有此症。或憂怒傷其內,風寒襲於外,氣逆血寒,凝結成積。」《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血積,瘀血成積。或因打撲,或因墮跌,瘀血蓄於脾腹,面黃糞黑也。」《醫碥·積聚》:「血積,證見面色萎黃,有蟹爪紋路(血不能上榮也),多怒善忘,口燥便秘,骨熱肢冷。」治宜活血化瘀為主,如桃紅四物湯、加減四物湯(東垣)、桃仁承氣湯、三棱煎,抵當丸、大黃(庶^蟲)蟲丸等方。參見積條。

血會 編輯

八會穴之一。指膈俞。《難經·四十五難》:「血會膈俞。」膈俞與膈相應,位居心俞和肝俞之間。心主血,肝藏血,本穴居中,血液聚會,故名。凡血病皆可酌情取用。

血黃 編輯

病證名。三十六黃之一。《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血黃者,頭痛心悶,眼運欲倒,胸膈熱壅,鼻衄不止,咽喉乾燥,舌上生瘡。若身熱如火,頭面腫者,難治。」《聖濟總錄》卷六十一:「病人三日鼻中出血,大小便亦下血,心間煩悶,腹中有塊,痛如蟲咬,吐逆喘粗,此是血黃。」治用點烙法或服續隨湯。參見黃疸有關各條。

血汗 編輯

證名。汗出色淡紅如血。見《奇效良方·諸血門》。又名紅汗、汗血、肌衄。多由火熱熾盛,迫血外溢所致。《血證論·汗血》:「則知陽乘陰而外泄者,發為皮膚血汗矣。」《雜病源流犀燭·諸汗源流》:「有血汗者,汗出污衣,甚如蘇木水湔染,即《內經》之蔑症,則由膽經受熱,血遂妄行,又與手少陰氣並,故成此症。」《惠直堂經驗方》卷四:「血汗,出汗紅色也,血自毛孔中出。即肌衄,又名脈溢。乃虛弱極有火之症也。」火熱熾盛者,治宜清熱瀉火。辨別心火、肝火、胃火、肺熱、膽熱之不同,選用涼血地黃湯、當歸蘆薈丸、竹葉石膏湯、人參清肺湯、定命散等方。如因氣虛血少者,用當歸補血湯加味。產後血汗,宜蝟皮散。大喜傷心,血隨氣行者,用黃芪建中湯兼用小麥、麥門冬,煎湯調下妙香散。參見紅汗、汗血、肌衄條。

血寒月經過少 編輯

病證名。屬月經過少症型之一。多因婦女攝生不慎,寒邪內侵,與血搏結,氣血運行受阻,以致經行不暢,所下澀少;或素體陽虛,陰寒內生,氣血化生不足而沖任血少。前者症見經來量少,色黯有塊,排出不暢,小腹冷痛,得熱則減,治以溫經散寒,養血活血,方用艾附暖宮丸;後者經量澀少,色淡質稀,形寒畏冷,小腹冷痛,喜得溫熱,治宜溫經養血,用大營煎加炮姜,甚者加附子。

血寒經行後期 編輯

病證名。經行後期證型之一。亦名血寒經遲。多因經產之時攝生不慎,寒邪乘虛侵入胞宮,血為寒滯,運行失常,導致月經後期;亦有素體陽虛,沖任虛寒,氣血生化不足,血海不能按時滿而月經愆期。前者症見經期錯後,量少,色暗有塊,小腹絞痛,得熱痛減,面色青白,形寒畏冷,治宜溫經行滯,方用溫經湯;後者症見經血量少,色淡質稀,小腹隱痛,喜熱喜按,面色(白光)白,頭暈氣短,腰酸乏力等,治宜溫經養血,方用大營煎。

血寒經遲 編輯

病證名。出《景岳全書·婦人規》。即血寒經行後期。詳該條。

血寒 編輯

病證名。亦稱血分寒。即血分有寒。症見肢體麻木疲軟,皮膚不澤,手足清冷,心腹怕寒,腹有塊痛,得熱則止,女子月事後期而痛,脈細而緩,法當溫之。

血海敗 編輯

病名。江天覽《婦人病自療法》:「年老婦人血崩,俗名血海敗。」即年老血崩。詳該條。

血海 編輯

①四海之一。指沖脈。又稱十二經之海。《靈樞·海論》:「沖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沖脈上循脊里,與十二經脈會聚而貫通全身,因稱。《素問·上古天真論》王冰註:「沖為血海」。其氣血輸注出入的重要穴位,上在大杼穴,下出於上巨虛和下巨虛穴。其症候:「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

②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百蟲窠。屬足太陰脾經。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或屈膝,以對側手掌按其膝蓋,2-5指向膝上伸直,拇指向膝內側約呈45°角斜置,指端盡處取穴。另說在膝上二寸半(《針灸甲乙經》);在膝上三寸(《千金要方》注);在膝上一寸(《類經圖翼》)。布有股前皮神經,股神經肌支及股動、靜脈肌支。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帶下,五淋,濕疹,癮疹,陰部癢痛,股內側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③人體器官名。指肝臟。肝臟具有貯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故稱。《素問·五臟生成》:「故人臥血歸於肝。」王冰註:「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血灌瞳神證 編輯

病證名。見《證治準繩·雜病》。即血灌瞳人。詳該條。

血灌瞳人 編輯

病證名。見《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三。又名目血灌瞳人、血灌瞳神證。可因肝膽火熾,熱入營血,迫血妄行;或陰虛火炎,血不循經,溢於絡外;或外傷、手術等引起。《銀海精微》:「血灌瞳人者,因毒血灌入金井瞳人水內也。」視瞳神不見其黑瑩,但見其一點鮮紅,甚則紫濁色也。為血液溢滯於黑睛與黃仁之間,輕者僅瘀積於其下份,甚者一片鮮紅,全掩瞳神,視力迅降。由肝膽火熾所致者,宜清熱涼血,用清營湯加減;由陰虛火炎所致者,宜滋陰降火,用知柏地黃湯加減;由外傷所致者,宜清熱涼血,止血活血,用生蒲黃湯加減。

血鼓腹脹 編輯

病證名。因瘀阻血絡所致的鼓脹證。《症因脈治》卷三:「血臌腹脹之症,腹脹不減,肚大紫筋,腿足或見血縷,小便反利,大便或黑,血在上則漱水多忘,血在下則小腹悶痛。」多因七情失調,或過食辛辣,血熱妄行,不歸故道,停積於中;或跌仆損傷,瘀血停滯所致。治宜活血化瘀,用紅花桃仁湯、桃仁承氣湯等方。參見腹脹、血鼓條。

血鼓 編輯

病名。一名血臌。由瘀血內停,因循日久所致的鼓脹證。《石室秘錄·內傷門》:「血臌之症,其由來漸矣,或跌閃而瘀血不散,或憂鬱而血結不行,或風邪而血蓄不發,遂至因循時日,留在腹中,致成血臌。」《血證論·血臌》:「血臌之證,脅滿,小腹脹滿,身上有血絲縷,煩躁漱水,小便赤,大便黑,腹上青筋是也。」治宜活血行瘀,健脾利濕,用消瘀盪穢湯、抵當丸,或分消湯加當歸、芍藥、紅花、丹皮,去白朮、茯苓等。如內熱目黃,皮膚黃,乃兼有濕熱,宜有茵陳湯合化瘀湯,清熱利濕與活血化瘀並進。本證見於門脈性肝硬變、血吸蟲性肝硬化及某些腹腔內腫瘤並發腹水等病症。參見鼓脹條。

血蠱 編輯

病名。因跌仆墜墮後誤用補澀所致腹脹膨滿之證。《證治匯補》卷五:「墜墮閉剉、氣逆、氣鬱,誤行補澀則瘀蓄於胃,心下脹滿,食入即吐,名曰血逆;瘀蓄於脾,大腹膨脹,漸成鼓滿,名曰血蠱。」參見血鼓、蠱條。

血攻痔 編輯

病名。指痔瘡出血明顯者。《瘡瘍經驗全書》卷七:「血攻痔即血出。」一般多見於內痔。詳該條。

血膈 編輯

病證名。因瘀血阻滯胸中所致的膈證。見《慎齋遺書》卷八。證見時吐時止,胸前作痛,且連背心。治宜行氣活血,用枳殼、沉香、川芎、當歸。又名血噎膈。參見膈、噎膈、血噎膈條。

血疳瘡 編輯

病名。出《瘡瘍經驗全書》卷六。多因風熱之邪閉塞皮腠而發。證見皮膚出疹如粟,或疹斑紅赤成片狀,或色暗紅如紫疥樣,瘙癢,有屑脫落,甚則延及全身。治宜清熱涼血,疏風解毒之劑。內服可選涼血地黃湯,或用消風散。類似紫斑類疾病。

血風眼症 編輯

病證名。古人指悲哭太過,損耗精血,以致眼淚汪汪,血障滿眼的證候。見《廣勤軒遺稿》。

血風勞氣 編輯

病名。出《世醫得效方》卷十五:「人參荊芥散治血風勞氣,身體疼痛,頭昏目澀,心忪煩倦,寒熱盜汗,頰赤口乾,痰嗽胸滿,精神不爽,或月水不調,臍腹(疒丂)痛,痃癖塊硬,疼痛發歇,或時嘔逆,飲食不進,或因產將理失節,淹延瘦瘁,乍起乍臥,甚即着床。常服。一切風虛勞冷,孕婦莫服。荊芥穗、人參、桂心、生干地黃、北柴胡(去苗)、鱉甲(醋炙)、酸棗仁(炒)、枳殼(去穰)、羚羊角屑(制為末)、白朮各七錢半,川芎、當歸、防風、甘草各半兩。上剉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熱服,日二次。」此證屬干血癆,參見該條。

血風瘡 編輯

病名。瘙癢性皮膚病之一種。出《瘡瘍經驗全書》卷六。該病多因肝經血熱,脾經濕熱,肺經風熱交感而發者。證見:初起者形若粟米,搔癢無度,日輕夜重,其發多無定處或競布遍全身。若抓破則流黃汁,浸淫成片。久則風毒鬱結肌膚,耗血而火生,瘙癢更加劇烈,潰破則流血水。常伴有心煩不寐,咽干口渴,大便燥結,小便赤澀。治療:宜祛風涼血解毒之劑,初期可內服消風散;若出現血虛風燥之證,則可選服地黃飲子。外用可選雄黃解毒散煎水熏洗,瘡面塗搽黃連膏,或用潤肌膏。相當於丘疹性濕疹,或皮膚瘙癢症,或即紫癜性色素性皮炎等病。

血分證 編輯

病證名。指溫熱病最深重的階段。多從營分傳來,以傷陰、傷風、動血、耗血為特徵。症見熱甚,神昏譫語,或抽搐、吐血、衄血、便血,斑疹色紫暗,舌色深紫或絳,脈細數等。多涉及心、肝、腎三髒。外科瘡瘍陽證,也常有血分熱毒之稱,但意義不同。

血分瘀熱 編輯

病證名。

①瘀,指鬱積。熱邪鬱積於血分。

②瘀,指瘀血。熱邪深陷營血分,阻滯血絡而成瘀。或瘀積日久,郁而化熱,導致瘀熱互結。

血分 編輯

①病因病理學名詞。溫熱病衛氣營血辨證中最深入的階段或病位。包括心、肝、腎等髒受邪。參衛氣營血辨證條。

②泛指病在血者,與氣分相對而言。

③病證名。婦人先有經水不通,而後得水氣病。《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血蛾 編輯

病名。係指由乳蛾之成於血熱者。症見乳蛾腫脹紅紫,刺之血流不止。治宜涼血清熱。方可選用犀角地黃湯加減。或參見乳蛾條。

血疔 編輯

病名。《外科真詮》卷下:「血疔或生肘下,或生眼角。疔有一竅如針眼淌鮮血不止,急用真香油四兩,無灰酒不拘多少和勻熱服,其血立止,徐用野菊花濃煎常服,切忌茶湯。」

血疸 編輯

病名。出《奇效良方》。指嬰兒血分熱毒而引起的黃腫。症見初生兒肌膚紅白,二月後,遍身黃腫,眼閉不開,作呻吟聲。因胎內有熱或妊母服熱藥,熱毒遺於胎兒所致。治宜內服清熱解毒之劑,外用黃柏煎水浴之。

血愁 編輯

經外穴名。即竹杖。見該條。

血不養筋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肝血不足而出現筋脈拘急的現象。《難經·二十二難》:「血主濡之。」血液有濡養筋脈的作用。肝主藏血,淫精於脈,其華在爪。《素問·痿論》:「肝主身之筋膜。」肝血虛少可出現筋痿麻木,屈伸不利,手足震顫,甚則瘛瘲拘攣,或爪甲脆裂,乾枯變形等症,多見於貧血及失血患者,治宜養血為主。

血不歸經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亦稱血不循經。指血液溢出脈外,不循經脈運行。多由氣虛、氣逆、血瘀、火熱等所致。臨床出現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及瘀斑等症。治宜針對不同病因病機採用相應方法,如補氣,清熱,吐血,活血等。

血鱉 編輯

病證名。瘀血與痰飲、內寒相搏,聚塊成形。如鱉如錢,上下不定。屬瘕病範疇。《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虛勞痼冷,敗血雜痰而成血鱉。搖頭掉尾,如蟲之行,上侵入咽,下蝕人肛,或附脅背,或隱胸腹,大則如鱉,小則如錢,宜羌黃湯。」參見瘕、鱉瘕條。

血變 編輯

①病狀名。體表血色的變化。《靈樞·癲狂》:「候之於顏……血變而上。」

②病因病理名。指血分的病變。《素問·至真要大論》:「太陽司天,寒淫所勝,則寒氣反至,水且冰,血變於中,發為癰瘍,民病厥心痛,嘔血血泄鼽衄,善悲、時眩仆。」

血便 編輯

證名。

①大便下血。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詳見便血條。

②小便出血。《素問·至真要大論》:「少腹痛,溺赤,甚則血便。」張志聰註:「溺赤便血者,甚則血出於小便也。」詳見溺血條。

血痹 編輯

病名。出《靈樞·九針論》。

①邪入血分而成的痹症。由氣血虛弱,當風睡臥,或因勞汗出,風邪乘虛侵入,使血氣閉阻不通所致。《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問曰:血痹病從何得之?答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諸病源候論》卷一:「血痹者,由體虛邪入於陰經故也。血為陰,邪入於血而痹,故為血痹也。」證見身體不仁,肢節疼痛,脈微澀,尺脈小緊等。治宜益氣和營,通陽行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當歸湯、防風散等方。

②指風痹。《備急千金要方》卷八:「風痹遊走無定處,名曰血痹。」詳風痹條。

血閉 編輯

病名。出《神農本草經》禹餘糧條:太一禹餘糧,味甘,平。治咳逆上氣、症瘕、血閉、漏下,除邪氣。……」血閉即經閉。詳該條。

血崩心痛 編輯

病證名。出周怡觀《秘珍濟陰》。屬殺血心痛範疇。詳該條。

血崩昏暗 編輯

病證名。出《傅青主女科》卷上。多因血崩出血過多,心肝失養所致。症見兩目昏暗,卒然倒下不省人事。治宜補血止血,方用固本止崩湯。若崩血不止,汗出肢冷,頭暈心悸,脈微欲絕者,為氣隨血脫危重症候,宜回陽救逆,用參附湯。

血崩腹痛 編輯

病證名。指患血崩症兼腹痛。多因血瘀氣滯所致,症見腹痛拒按,血塊下後痛減,治宜行瘀止痛,方用四烏湯加莪朮,或用失笑散;亦有因血虛胞脈失養作痛者,症見腹痛喜熱喜按,治宜養血止血,方用膠艾四物湯。

血崩不止 編輯

病證名。指患血崩症日久不止者。《世醫得效方》卷十五:「梅飲子治血崩不止,鹽梅七個燒灰為末,空心米飲服。又方陳槐花一兩,百草霜半兩,為末,燒紅秤錘淬酒下。」或用安沖湯、固沖湯等。可參見血崩條。

血崩 編輯

病名。出《婦人大全良方》卷一。亦名崩中、血山崩、血崩不止、暴崩。指不在經期而突然陰道大量出血者。多因勞傷過度,脾腎氣陷,不能攝製經血,或暴怒傷肝,肝不藏血,以致經血妄行。急則治其標,勞傷氣血者,治宜補氣固攝止血。方用舉元煎加烏賊骨、棕櫚炭、煅牡蠣等,或用固沖湯;因暴怒傷肝者,治宜舒肝解郁,佐以止血,方用平肝開郁止血湯,待流血減少或血止時,再予辨證治本。臨床處理時並須防暈厥虛脫。此外如血熱、血瘀、跌仆損傷等,均可引起血崩,參見血熱血崩、血瘀血崩條。

編輯

①生理學名詞。飲食水谷精微變化所生而循行於脈管中的血液。《靈樞·決氣》:「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靈樞·邪客》:「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靈樞·營衛生會》:「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血受氣的推動,運行全身,營養臟腑,維持各組織器官正常功能活動。《素問·五臟生成》:「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②溫病辨證的一個階段或病位。即血分,為衛氣營血病變的最後階段。參衛氣營血辨證條。

(拼音X)第三篇 編輯

雪口 編輯

病名。又名鵝口。據《咽喉經驗秘傳》載:「初生月內小兒,滿口生瘡,舌上生白屑如鵝口樣,故名。此病多因胎熱蘊於心脾二經所致。治宜清解胎毒,用銀花、連翹、薄荷等漱口或外吹冰硼散等。參見鵝口瘡、鵝口等條。

《學醫隨筆》 編輯

醫論著作。清·顧淳慶撰於1821年。全書共分傷寒、溫病、痢疾、霍亂、咽喉及胎產六篇,每篇先引古代醫學文獻中有關論述,繼則闡明作者對該引文的學習心得和體會,其中提出了一些獨到見解。本書並附民間簡易方和救急方。現存1929年鉛印本。

學醫便讀 編輯

醫學歌賦。陸錦燧輯於1922年。本書輯錄清代名醫江涵敦、費伯雄、吳貞、薛承基等八家所編醫學歌賦,包括脈診、舌診、傷寒辨證,藥物及方劑等內容,供初學者習誦。現存初刻本。

穴名代號 編輯

用縮序號的方法作為經絡腧穴的代稱。一般以縮號的經名加上穴位的序號來表示。各國對經穴的排列次序略有出入。為此,我國受世界衛生組織的委託,制定了《針灸經穴標準化方案》,以求統一。

穴名 編輯

腧穴的名稱。《千金要方》:「凡諸孔穴,名不徒設,皆有深意。穴名近於木者屬肝;穴名近於神者屬心;穴名近於金玉者屬肺;穴名近於水者屬腎。是以神之所藏,亦各有所屬。穴名府者,神之所集;穴名門戶者,神之所出入;穴名舍宅者,神之所安;穴名台者,神所游觀。穴名所主,皆有所況,以推百方,度事皆然。」說明腧穴的命名都含有一定的意義。

穴空 編輯

腧穴。空、古與孔通,即孔穴。《素問·氣府論》:「分之所在穴空。」見腧穴條。

穴會 編輯

腧穴。《素問·氣穴論》:「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見腧穴條①。

穴道 編輯

腧穴。出《太平聖惠方》。見腧穴條①。

編輯

①指人體的穴位。《素問·氣穴論》:「余聞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

②古人居住的穴室。《靈樞·賊風》:「今有其不離屏蔽,不出空穴之中。」

③量詞。指穴位數目。《素問·氣穴論》:「髒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

④穿。《外科大成》卷一:「夫用針者,譬之救火,火在屋下,必穴其頂。」

薛雪 編輯

清代醫家(1661-1750年)。字生白,號一瓢、槐雲道人、磨劍道人、牧牛老朽,江蘇吳縣人。初習詩文,並與名醫葉燮交往甚密,後因母病而專心攻醫,遂精於醫。與同邑葉桂齊名。二人不睦,其居之屋室取名「掃葉山莊」。著作甚豐,精於濕熱症。嘗着《醫經原旨》、《濕熱條辨》、《掃葉莊醫案》、《溫瘧論》及《日講雜記》等。其後代亦多名醫。

薛軒 編輯

宋代醫家。字仲昂,里貫欠詳,嘗着《坤元足保》,現有抄本行於世。

《薛氏醫案》 編輯

醫學叢書。又名《薛氏醫案二十四種》。明·薛己等撰,吳管輯。初刊於明·萬曆年間。本書系薛己及其父親薛鎧所撰集校注的醫書24種合刊而成。其中薛己所撰有《內科摘要》、《外科發揮》、《外科心法》、《外科樞要》、《外科經驗方》、《正體類要》、《口齒類要》、《癘瘍機要》、《婦科撮要》。所註疏有王綸《明醫雜着》,陳自明《外科精要》及《婦人大全良方》,陳文中《小兒痘疹方論》,錢乙《小兒藥證直訣》,《保嬰金鏡錄》;所校者有滑壽《難經本義》,倪維德《元機啟微》,陶華《癰疽神秘驗方》,朱震亨《平治薈萃》,馬宗素《傷寒鈐法》,杜清碧《敖氏傷寒金鏡錄》。薛鎧所集者有《保嬰撮要》;所校者有徐彥純《本草發揮》,滑壽《十四經發揮》,各詳專條。此外本書還有《薛氏醫案十六種》,《薛氏醫案九種》等版本。

②指薛己內科醫案。

薛氏濕熱論歌訣 編輯

溫病方歌,清·王泰材編。本書系將薛雪《濕熱條辨》的方劑匯編成歌訣,並加注說明。既便於記誦,又可加深理解。現有《王旭高醫書六種》本等。

薛仁本 編輯

清代醫生。江蘇上海縣人,言行敦謹,醫名噪於時。

薛鎧 編輯

明代醫家。字良武,江蘇吳縣人。精於醫書,熟諳醫理,曾以名醫入征於太醫院醫士,後贈院使。所著有《保嬰撮要》、並注名醫醫着《錢氏小兒直訣校注》、滑壽之《十四經發揮》等行於世。

薛景福 編輯

清代醫家。字鶴山,號松莊,江蘇吳縣人。攻經史百家,精通醫理,嘗着《痘毒藏脾經說》、《痘出同時論》、《回瀾錄》、《葵菜預解痘毒說》等學術論文,刊於《吳醫匯講》行世。

薛己 編輯

明代醫家(1487-1559年)。字新甫,號立齋,江蘇吳縣人。世醫出身,其父薛鎧為邑中名醫,薛己受家學薰染,精於內、外、婦、兒諸科,名噪一時。嘗先為太醫院御醫於南京,後入北京太醫院,並官至奉政大夫、太醫院使諸職。其學宗李杲脾胃之說,兼容各家之長,亦重腎陽、腎陰之調補真陽真陰,後天先天兼顧。著作甚豐,現存者有《內科摘要》、《女科撮要》、《外科樞要》、《外科經驗方》、《癘瘍機要》、《正體類要》、《本草約言》、《口齒類要》、《痘疹方論》及《薛氏醫案》。其增補輯注他人之醫着亦不少,如《名醫雜着注》、《校注陳氏小兒痘疹方論》、《校注婦人良方》、《校注外科精要》、《校注錢氏小兒藥證直訣》、《校補原機啟微》等多種。

薛弘慶 編輯

唐代官員。又作薛宏慶,里貫欠詳,於太和間嘗任河中少尹期間,整理兵部尚書李絳傳世方為《兵部手集方》,未見行世。

薛福辰 編輯

清代醫家。字撫屏,江蘇無錫人。嘗治癒光緒孝欽皇后之疾而名噪一時,授左都御史。曾着《臨證一得》、《醫學發微》、《素問運氣圖說》,僅後一種有刊本行世。

薛承基 編輯

清代醫家。字公望,號性天,江蘇吳縣人,世醫出身。嘗着《傷寒百症歌》,刊於《吳醫匯講》。另着《傷寒經證附余》,未見行世。

薛寶田 編輯

清代醫家。字心震,江蘇如皋人,其生平欠詳,着有《北行日記》行世。

《薛案辨疏》 編輯

醫案著作。明·薛己撰,錢臨疏。本書將薛己醫案中有關診斷、立論、用藥等方面加以辨析、疏解,有助於讀者領會薛案原意,了解薛氏學術思想和用藥特點,開闊臨診治病的思路。本書收入《國醫百家》叢書中。

碹根疳 編輯

病證名。指下疳生於尿道口旁者。出《醫宗金鑒》卷六九。症見患處有棕眼小孔,孔內作癢,用手擠捻後可有少量膿液流出。證治可參見下疳條。

眴(xuàn,音眩)仆 編輯

病狀名。指視物昏花,旋轉難以站立,甚或跌仆。《素問·厥論》:「巨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為眴仆。」

眩轉 編輯

病狀名。視物昏花而旋轉。《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木郁之發……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

眩暈 編輯

病名。眩,視物黑暗不明、頭覺昏亂;暈,感覺自身與周圍景物旋轉。兩者並見,統稱眩暈。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眩暈證治》。又稱眩運、頭旋眼花。《證治匯補·眩暈章》:「其狀目暗,耳鳴,如立舟車之上,起則欲倒,不省人事。蓋眩者言視物皆黑,暈者言視物皆轉,二者兼有,方曰眩暈。」《醫碥·眩暈》:「眩,惑亂也,從目從玄。玄,黑暗也,謂眼見黑暗也,虛人久蹲陡起,眼多黑暗是也;暈與運同,旋轉也,所見之物皆旋轉如飛,世謂之頭旋是也。」因外感六淫,內傷七情,或氣血衰弱,臟腑陰陽失調等所致。《東醫寶鑑·外形篇》:「眩暈,有風,有熱,有痰,有氣,有虛,有濕。」劉河間主風火,謂「風氣甚,而頭目眩運者,由風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復生火。風火皆屬陽,多為兼化,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素問玄機原病式·五運主病》)。朱丹溪主痰,謂「無痰則不作眩」(《丹溪心法·頭眩》)。張景岳主虛,謂「無虛不能作眩」(《景岳全書·雜證謨》)。根據病因、症狀之不同,分為風暈、濕暈、痰暈、中暑眩暈、燥火眩暈、氣鬱眩暈、肝火眩暈、虛暈等條,辨證治療詳見各條。本證見於周圍性及中樞性眩暈、耳源性眩暈、顱內血管性病變、藥物中毒及暈動病等。

眩運 編輯

病證名。即眩暈。《醫碥·眩暈》:「暈與運同;旋轉也。所見之物,皆旋轉如飛,世謂之頭旋是也。」《顧氏醫鏡》卷十四:「眩暈者,目花黑暗旋倒也。其狀頭眩目閉,身轉而聾,如立舟車之上。」詳眩暈條。

眩仆 編輯

忽然頭目眩暈而跌倒。《靈樞·衛氣》:「用毫針……所治者,頭痛眩仆。」

眩冒 編輯

證名。目眩頭暈,甚至昏厥之證。眩,眼前發黑;冒,頭覺昏蒙,甚至昏厥。出《素問·玉機真藏論》。《傷寒明理論·頭眩》:「眩為眼黑」,「冒為蒙冒之冒,世謂之昏迷者是矣。」《醫學入門》卷五:「頭眩……或雲眩暈,或雲眩冒。眩言其黑,暈言其轉,冒言其昏,一也。」見於頸椎病、腦動脈硬化、腦血管痙攣等病變引起的一過性腦缺血,或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參見眩暈條。

眩掉 編輯

證名。即掉眩。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詳掉眩條。

編輯

證名。出《靈樞·衛氣》。

①指眩暈。《丹溪心法·頭眩》:「眩者,言其黑暈轉旋,其狀目閉眼暗,身轉耳聾,如立舟船之上,起則欲倒。」《醫學從眾錄·眩暈》:「眩,昏亂旋轉也。」

②指眼前發黑,視物黑暗,《傷寒明理論·頭眩》:「眩為眼黑。」《證治匯補·眩暈章》:「眩者言視物皆黑。」參見眩暈等條。

選穴法 編輯

根據病情選取有效穴位進行治療的方法。又稱取穴法。常用的有局部選穴法,鄰近選穴法,遠道選穴法,循經選穴法,異經選穴法,辨證選穴法,對症選穴法等。詳見各條。

選飯 編輯

名詞。見宋若昂《胎產珍慶集》。即惡阻。詳該條。

璇璣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作旋機。屬任脈。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天突下1寸,一說在天突穴下1.6寸(《針灸大成》)。布有鎖骨上神經前支及第一肋間神經前皮支,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咽喉腫痛,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食道痙攣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漩濁 編輯

指小便渾濁。見《世醫得效方·大方脈科》。即便濁。詳見該條。

漩多 編輯

證名。出《世醫得效方·大方脈雜醫科》。又稱小便利多、小便多。詳見小便多條。

旋轉屈伸法 編輯

中西醫結合正骨八法之一。該法用於矯正骨折斷端所形成的旋轉成角畸形。具體方法為:如骨折發生旋轉移位時,可將肢體之遠折段繞着肢體的近折段按縱軸方向進行逆向旋轉,使之復位;對一些近關節骨折所發生之移位,可將該點節屈曲或伸直,使之復位。

旋推法 編輯

推拿手法名。為推法的一種。用拇指指腹在穴位上作迴旋移動,用力較輕,不帶動皮肉筋脈。

旋台骨 編輯

骨名。又名玉柱骨、天柱骨、頸骨、大椎骨。即第四、五、六頸椎的合稱。《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旋台骨,即頭後頸骨三節也。」

旋螺翳 編輯

病名。出明·鄧苑《一草亭目科全書》。也即旋螺突起。詳見該條。

旋螺外障 編輯

病名。係指烏珠高而綻起如螺的疾病。《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旋螺外障,氣輪之內烏珠色變青白,如螺螄之殼,其色初青久黑,其形尖圓。」本病多由肝經積熱亢極瘀血凝滯所致。」也即旋螺突起。詳見該條。

旋螺突起 編輯

病名。係指烏珠高而綻起如螺的疾病。類今之角膜葡萄腫。見《張氏醫通》卷八。一般由蟹睛結瘢而來,重者可致盲。又名旋螺尖起外障、翳如螺蓋、旋螺翳、螺蓋翳、旋螺外障。

旋螺突睛 編輯

病名。出《秘傳眼科龍木論》。係指旋螺突起而睛珠亦顯突出的疾病。參見旋螺突起條。

旋螺尖起外障 編輯

病名。出《秘傳眼科龍木論》。係指黑睛中央高而綻起如螺螄之形圓而尾尖的疾病。又名螺旋突起。詳見該條。

旋螺風 編輯

病證名。見《普濟方》。指小兒龜頭紅腫疼痛,多由風熱濕毒鬱結所致。治宜清熱利濕,內服《證治準繩》通心飲(木通、連翹、瞿麥、梔子仁、黃芩、甘草),外用土牛膝、澤蘭煎水洗。

旋臚泛起 編輯

病名。出《證治準繩·雜病》。係指風輪高聳而起的疾病。本病與旋螺突起之翳色青白、累及瞳神不同。

旋機 編輯

經穴別名。即璇璣。見該條。

旋耳瘡 編輯

病名。係指發生於耳廓根部的濕瘡。見《醫宗金鑒》卷六十五。該病初發時可見耳根部皮膚潮紅,繼之滲出黃水,濕爛作癢,搔破則流血水,纏綿難愈。本病多見於小兒,係由於膽脾二經濕熱上蒸或耳道流膿延及外耳所致。又名月蝕瘡,月碹瘡。即今之外耳濕疹。治宜清熱除濕,方用龍膽瀉肝湯,也可外用黃連、枯礬等份研末敷之。

懸鐘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絕骨。屬足少陽膽經。八會穴之髓會。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布有腓淺神經和脛前動、靜脈分支。主治胸腹脹滿,頸項強急,落枕,偏頭痛,半身不遂,腰腿疼痛,腳氣,及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懸雍腫 編輯

病名。係指懸雍垂腫脹的病症。又稱懸癰腫。《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五:「若有伏熱,上沖於咽喉,則熱氣乘於懸雍,故令或脹或腫也。」

懸雍垂 編輯

人體解剖名稱。出《靈樞·憂恚無言》。係指口腔內軟齶游離緣向下突出的部分。又名小舌、蒂丁、喉花、蒂中等。古人認為懸雍垂與聲音有關。《靈樞·憂恚無言》:「懸雍垂聲,言聲之關也。」懸雍垂與舌齶弓、咽齶弓及扁桃體等共同組成喉關。

懸雍 編輯

脈象名。指浮取而大、稍按即小。《素問·大奇論》:「脈至如懸雍,懸雍者浮揣切之益大。」《素問識》云:「雍與瓮通,《廣雅》『瓶也』。蓋取其大腹小口而形容浮揣切之益大之象也。」又據全元起本作「懸離」。注謂:「言脈與肉不相得也。」

懸癰腫 編輯

病名。係指懸雍垂腫脹疼痛的疾病。見《聖濟總錄》第一百二十三卷。即懸雍腫。詳見該條。

懸癰 編輯

病名。

①係指生於上齶,形如紫李的腫物。多由火毒熾盛所致,治宜瀉火解毒,消腫止痛,方用五味消毒飲加減。也即上齶癰,詳見該條。

②係指會陰部膿腫。又稱海底漏。詳見海底漏條。

懸飲 編輯

病名。四飲之一。飲邪停留脅肋部而見咳唾引痛的病證。《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證見脅下脹滿,咳嗽或唾涎時兩脅引痛,甚則轉身及呼吸均牽引作痛,或兼乾嘔、短氣等。治腚攻逐水飲,方用十棗湯、三花神佑丸等。本證類似胸腔積液。參見痰飲、四飲條。

懸陽 編輯

提舉陽氣。《靈樞·九針十二原》:「方刺之時,必在懸陽,及與兩衛,神屬勿去,知病存亡。」張景岳註:「凡刺之時必先舉陽氣為主,故曰懸陽。」

懸心 編輯

證名。因胃熱所致。胃脘部懸空感。與嘈雜相近似。《靈樞·師傳》:「胃中熱則消谷,令人懸心善飢。」參見嘈雜條。

懸小 編輯

指脈如懸物(無根)之動,上下(寸、尺)皆無,是因心腎之氣不足而致的脈象。《素問·通評虛實論》:「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一說,指脈極小,異於平常的脈象。)

懸水 編輯

病名。即玄水。十水之一。《諸病源候論·水腫病諸候》:「懸水者,先從面腫至足,其根在膽。」參見玄水、十水條。

懸樞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醫心方》名懸極俞。屬督脈。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腰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腰動脈後支。主治腰痛,腹痛,泄瀉,痢疾,脫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懸澀 編輯

搏動無根、往來艱澀之脈象,系胃氣敗亡之徵。《素問·通評虛實論》:「腸澼之屬,身不熱……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以髒期之。」張志聰註:「懸澀者陽明之生氣已脫,故死。」

懸泉 編輯

經穴別名。出《千金要方》。即中封。見該條。

懸球 編輯

病證名。係指上瞼虛起若球,目不赤痛的病證。也即脾虛如球。詳見該條。

懸起灸 編輯

艾條灸之一種。手持艾條懸於穴上施灸的方法。又分為溫和灸、雀啄灸和迴旋灸三種。一般每次灸至皮膚溫熱潮紅為度。詳見溫和灸、雀啄灸、迴旋灸條。

懸蜞風 編輯

病名。係指上焦蘊熱積熱致使上齶腫脹,咽喉疼痛不利等的疾病。又名懸蜞、懸蜞蟲毒風。《焦氏喉科枕秘》卷一論述本病原因為:「上焦蘊積熱毒,風痰塞雍而起。」治宜清火解毒,消腫止痛。宜用三黃涼膈散加減。參見上齶癰、重癰、懸(疒其)風等各條。

懸蜞 編輯

病名。係指上齶腫垂、咽喉閉塞的疾病。見《咽喉脈證通論》。即懸蜞風。詳見該條。

懸旗小舌 編輯

病名。係指發生於懸雍垂下端尖頭處的血泡。《喉科指掌》卷六:「懸旗小舌,懸旗風生於小舌下尖垂,頭變圓,粗如桂圓核大,紅如櫻桃。」本病的原因多為過食燥酒厚味,以致胃火鬱蒸而發。也即懸旗風,參見該條。

懸旗風 編輯

病名。係指發生於懸雍垂上的血泡。見《喉科指掌》卷三。症見懸雍垂尖端變圓形似黃豆、紅若櫻桃。其病多由胃火鬱積所致。治宜清熱解毒。方用黃連解毒湯加減,也可外吹朱黃散等。參見懸旗小舌條。

懸癖 編輯

病名。脅下有癖氣,起如弦索狀,咳唾引痛者。《諸病源候論·癖病諸候》:「懸癖者,謂癖氣在脅肋之間,弦亙而起,咳唾則引脅下懸痛,所以謂之懸癖。」

懸命 編輯

①維繫生命。《素問·寶命全角論》:「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王冰註:「命惟天賦,故懸於天。」

②經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別名鬼祿。在上唇系帶之中點處。主治癲狂,昏迷譫語,小兒驚癇等。直刺0.1-0.2寸。

懸顱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寒熱病》。屬足少陽膽經。手足少陽、陽明三脈交會。在頭部鬢髮上,當頭維與曲鬢弧形連線的中點處。布有耳顳神經顳支和顳淺動、靜脈頂支。主治偏頭痛,目外眥痛,齒痛,面腫,鼻鼽衄等。沿皮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懸厘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陽膽經。手足少陽、陽明之會。在頭部鬢髮上,當頭維與曲鬢弧形連線的上四分之三與下四分之一交點處。布有耳顳神經顳支和顳淺動、靜脈頂支。主治偏頭痛,耳鳴,癲癇,目外眥痛,齒痛,及三叉神經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懸絕 編輯

脈象名。系一種危重病脈象。指某髒之脈與其它髒之脈明顯差異。如「肝至懸絕」,即指肝的真髒脈獨見,而異於他髒之脈。一說「懸」為忽有忽無,斷續而見。「絕」指脈動欲絕,良久一動。《素問·陰陽別論》:「凡持真髒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

懸漿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資生經》。即承漿。參見該條。

懸極俞 編輯

經穴別名。即懸樞。見該條。

懸疔 編輯

病名。係指懸雍垂腫脹之疾病。《焦氏喉科枕秘》卷一:「蒂丁腫,後號懸疔。」

懸丁 編輯

病名。係指懸雍垂卒然腫大,紅紫疼痛,吞咽不利的疾病。見《焦氏喉科枕秘》卷一。其病因多因過食膏粱厚味,外感風熱而致火毒上沖所致。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方用涼膈散等加減。

懸膽痔 編輯

病名。指痔瘡合併肛漏者。見《外科大成》卷二。有:「生於髒內,懸於肛外,時流膿水,便痛出血。」該病相當於內痔,混合痔並發肛漏者。證治可參見各條。

懸(疒其)風 編輯

病名。係指牙齦腫脹的疾病。《喉風論》卷下:「此症生於牙床,初起生痰紅腫,如蜒蚰狀,以漸而長。」根據發於牙床內外之不同,此病又分為內懸(疒其)風和外懸(疒其)風。本病多由陽明胃火上灼所致。治宜清胃消腫解毒,方用清胃散、五味消毒飲加減。

懸(疒其)蟲毒風 編輯

病名。係指上齶腫脹疼痛的疾病。見《奇效良方》卷六十一。《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上齶腫,湯水難入,形腫如雞卵。」詳見懸蜞風條。

痃氣 編輯

病名。痃的別稱。見《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九。詳見痃條。

痃癖 編輯

病名。臍腹偏側或脅肋部時有筋脈攻撐急痛的病症。見《外台秘要》卷十二。因氣血不和,經絡阻滯,食積寒凝所致。《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九:「夫痃癖者,本因邪冷之氣積聚而生也。痃者,在腹內近臍左右,各有一條筋脈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氣而成,如弦之狀,名曰痃氣也;癖者,側在兩肋間,有時而僻,故曰癖。夫痃之與癖,名號雖殊,針石湯丸主療無別。此皆陰陽不和,經絡否隔,飲食停滯,不得宣疏,邪冷之氣,搏結不散,故曰痃癖也。」治宜活血理氣。散積破結,用桃仁丸、檳榔子丸、半夏湯等方。若冷則痛發,宜祛寒散結,用蔥白散,再服雞鳴丸;若脅腹作痛,肝脾失和,宜疏肝和脾,祛瘀散結用木香順氣散去蒼朮,加鬱金、延胡。參見癖、痃等條。

痃(xuán,音玄) 編輯

病名。亦稱痃氣。

①腹部兩側筋脈槓起急痛的疾患。由氣滯血瘀,食滯寒凝,痰火互結所致。《太平聖惠方·治痃癖諸方》:「痃者,在腹內近臍左右,各有一條筋脈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氣而成,如弦之狀,名曰痃氣也。」《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痃者,懸也,懸於腹內,近臍左右各有一條筋脈槓起,大者如臂如筒,小者如指如筆管如弦。其原皆由陰陽之氣不和,常多鬱塞,又時忿怒,動氣偏勝,或適當飲食,與氣纏裹,適受寒冷,與氣停留,且忿怒則肝火盛,而血隨氣結,痰亦緣火相附而升,遂合併而成形質,懸於臍之左右,故名曰痃。」治宜開郁散結,化痰祛瘀,用麝香丸、積塊丸、三棱散等方。

②皮肉間的積塊。《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痃者,外結募原、肌肉之間。」《羅氏會約醫鏡》卷八:「痃者,因氣滯為積,其皮厚,在肌肉之間,有可見者也。治宜理氣補氣,待正氣旺,用艾炷之。」參見痞塊、癖等條。

玄俗 編輯

西漢醫生。河間(今屬河北)人。《歷代名醫蒙術》載其常食巴豆等品,並賣藥於市,雲能治百病。嘗以藥於市上治患者,下「蛇」(當指腸寄生蟲)十餘條。

玄水 編輯

病名。水腫先從頭面起,漸及至足。一名懸水。《中藏經·論水腫脈證生死候》:「玄水者,其根起於膽,其狀先從頭面起,腫而至足者,是也。」常兼見頭眩頭痛、身虛熱、大小便澀少等症。治用中軍候黑丸、葶藶散等方。

玄牝 編輯

氣功名詞。出《老子·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具體所指其說非一,有天與地、鼻與口、上與下、父精與母血和腎、元神、黃庭中丹田、心之左右二竅等諸說。又有認為即玄關一竅,《悟真直指》:「穀神之動靜,即玄牝之門也。這個門在人身為四大不着之處,天地之正中,虛懸一穴,開闔有時,動靜自然,號之曰玄關一竅,又號之曰眾妙之門。」參見「玄關一竅」條。

玄冥 編輯

氣功術語。腎神名。《黃庭內景經·心神章》:「腎神玄冥字育嬰。」又為丹田之異名。

玄門 編輯

解剖名稱。鼻之別名。《東醫寶鑑》卷二:「鼻通天氣,曰玄門。」唐時,玄字避諱改元,也作元門。

玄關一竅 編輯

氣功內丹術術語。又稱玄關、玄竅。多種含意,約略可分為兩類。一類認為竅在身中有具體部位所指,為內丹家最為玄要之關竅,所謂「玄竅開時竅竅開。」而其部位所在,又有炁穴「祖竅」、中丹田、上丹田、下丹田、位置不定等諸說。另一類認識以元神或煉養時虛極靜篤、元神顯露、元炁元精亦隨其發動之機的景像立論。《真詮》引張伯端:「蓋虛極靜篤,無復我身,但覺杳杳冥冥,與天地合一,而神氣醞釀於中,乃修煉之最妙處,故謂之玄關一竅。」玄關一竅是宋元以來內丹諸家所強調的一大秘要,其說亦頗玄奧。

玄府 編輯

解剖結構名。見《素問·調經論》。又名元府。即汗孔。以其細微幽玄不可見,或汗液色玄,從孔而出,故名。

喧暑鬱燠 編輯

指暑熱熏蒸。《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其運熱,其化喧暑鬱燠,其變炎烈沸騰,其病熱郁。」

宣通水道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宣肺氣而利水濕的方法。《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肺為水之上源,具有宣發水氣和通調水道的功能。肺氣不宣,水道不利,可出現咳嗽氣喘,水腫,小便不利,胸腹脹滿,脈浮滑等症,宜用麻黃、蘇葉、浮萍、茯苓皮、杏仁、桑白皮等藥。

宣竅 編輯

治療學名詞。

①宣通口、鼻、咽喉等竅道的治法。如濕濁閉塞鼻竅,濁涕下流,可用蒼耳散宣通鼻竅。

②同開竅。用化痰藥或芳香藥宣通痰濁阻塞心竅及邪陷心包的治法。症見神志不清,言語蹇澀,痰涎壅盛等,宜礞石滾痰丸、導痰湯、至寶丹、蘇合香丸等。

宣露 編輯

腎疳五證之一。出《小兒藥證直訣》。詳牙疳條。

宣可去壅 編輯

治療學名詞。指宣散之劑可以治療壅塞之證。《湯液本草》卷上:「宣可以去壅,姜、橘之屬是也。」如胸中脹悶、嘔吐、噁心,痰多色白等症,可用二陳湯燥濕化痰,理氣散郁。

宣劑 編輯

方劑學名詞。十劑之一。具有開郁除塞作用的方劑。主要由宣開散郁藥物組成。如氣鬱用香附、枳實、桔梗開之;火郁用山梔、青黛散之;濕郁用蒼朮、厚朴升之,甚則用風藥勝之;痰郁用南星、橘皮化之,甚則瓜蒂、藜蘆涌之;血郁用桃仁、紅花行之;食郁用山楂、神曲消之。皆屬宣劑範圍。《沈氏尊生書·要藥分劑》:「徐之才曰:宣可去壅,生薑、橘此之屬也。王好古曰:木郁達之,火郁發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皆宣也。」

宣化廓 編輯

眼之八廓名稱之一。髒屬腎而絡通膀胱,故取其氣化之名而命曰宣化廓。詳參八廓條。

宣肺化痰 編輯

治療學術語。化痰法之一。治療外感風寒,痰涎壅肺的方法。症見胸悶,鼻塞喉癢,咳嗽痰多,舌苔薄白等,由風寒外束,肺氣不宣所致。用麻黃、蟬衣、杏仁、桔梗、辛夷、白芥子、皂莢等宣肺化痰,方如華蓋散。

宣肺 編輯

治療學名詞。又稱宣白。指宣通肺氣的方法。肺主宣散,肺氣不宣則表現為咳嗽氣喘,痰多胸悶。宜用麻黃、北杏仁、桔梗、紫菀、紫蘇之類宣通肺氣,化痰止咳。

宣成公 編輯

唐代醫家。履貫欠詳。撰《太和濟要方》五卷。已佚。

(拼音X)第四篇 編輯

宣痹通陽 編輯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通陽法。指宣散痹阻,溫通陽氣的治療方法。如胸痹證,症見心胸悶痛,甚則痛引徹背,喘息,不得臥等;因胸陽失宣,濁陰上逆,痹阻氣機所致,治宜栝樓薤白白酒湯。

宣白 編輯

即宣肺。肺屬金,其色白,故稱之。詳宣肺條。

《軒岐救正論》 編輯

醫論著作。六卷。明·肖京撰於1644年。作者針對庸醫不明醫理,執方誤人,採集《內經》等古典醫籍的要旨以闡明救正之法,故以「軒岐救正」為書名。卷一醫論,統論生理、病理、治法和方劑;卷二四診正法,以脈診為主兼及望、聞、問三診;卷三藥性微蘊;卷四、五作者醫案;卷六醫鑒、病鑒,內容系告誡醫家、病家之語。現存清刻本、日本刻本、1985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稸(xù,音蓄)滿 編輯

稸通蓄。飲食積滯,腹中脹滿。《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太陰所至為稸滿。」

蓄血腹脹 編輯

證名。腹脹之一。約有兩種情況,其一屬於腹脹(或臌脹)因於內有瘀血之病理者。參見鼓脹條。其二係指傷寒腹脹中的一種。《症因脈治·腫脹總論》指出係由傷寒表邪已解,血蓄於下焦(此處主要指腸道)所致,症見腹脹痞滿,大便色黑,小便自利。參見傷寒腹脹條。

蓄血發黃 編輯

病證名。《傷寒全生集·辨傷寒發黃》:「蓄血發黃者,其人身黃,脈沉結,小腹硬滿,小便自利,大便黑色,其人如狂,此為蓄血在下焦,用桃仁承氣湯下之,蓋血下則黃退也。」參見蓄血、黃疸、傷寒蓄血條。

蓄血 編輯

病證名。一作蓄血證。指瘀血內蓄的病證。《素問·繆刺論》:「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這是蓄血證的早期文獻。現結合臨床情況,大致可為二。

①指多種內有瘀血的病證。《雜病源流犀燭·諸血源流》:「蓄血,瘀血鬱結也……當有上、中、下之分。如衄、嘔、唾、吐血,皆屬上部。苟蓄於此,其症必兼善忘。血結胸中,則屬中部。苟蓄於此,其症必兼胸滿、身黃、嗽水不欲咽。血凝下焦,又屬下部。苟蓄於此,其症必兼發狂、糞黑、小腹硬痛……」《證治準繩·雜病》:「蓄血,夫人飲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滯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蓄血涉及多種髒府,除前述之上、中、下蓄血及跌打、撞擊、墮墜等因素外,亦可由醉飽入房,竭力傷肝而致。唐容川還補充了「癲犬咬傷,血蓄下焦」(見《血證論·蓄血》)的病因。當予分別論治。參見有關諸條。

②指外感熱病,邪熱入里與血相搏,致使瘀熱蓄結於內。《重訂傷寒補天石·續集》卷下:「蓄血者,瘀血蓄結於內也。或當汗不汗,或不當汗而汗,皆能致此也。大要熱能燥血,故血不流行而蓄結於內耳。凡傷寒有熱,小腹硬滿,小便反利者,蓄血證也。甚則喜怒如狂,屎黑,身黃。通用抵當丸、桃仁承氣湯主之。若有外證不解者,先用桂枝湯解外,後用桃仁承氣湯,下盡瘀血為愈。上焦蓄血,胸中手不可近而痛者,犀角地黃湯。中焦蓄血,中脘手不可近而痛者,桃仁承氣湯。下焦蓄血,小腹手不可近而痛者,抵當湯。」《傷寒指掌》卷三則謂:「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者,病邪向里也。反不結胸者,熱結下焦也。其人發狂,少腹硬滿,小便自利者,以太陽隨經瘀血蓄於里也,抵當湯下之則愈。」同一蓄血,桃仁承氣湯治瘀血將結之時;抵當湯治瘀血已結之後。參見傷寒蓄血等條。

蓄水證 編輯

太陽腑證之一。詳傷寒蓄水證條。

蓄熱吐血 編輯

病證名。見《金匱翼·諸血統論》。指吐血因於內有蘊蓄之熱或瘀熱所致。內有蓄熱則迫血妄行,症現吐血或口鼻出血(或為紅色,或為紫黑塊狀),量較多,胸膈痞熱而痛;或表現為少腹滿,小便不利,或喜忘如狂,身熱,大便黑色,但有小腹滿,小便不利者,屬輕證,宜清熱破瘀,選用生地、赤芍、茜根、赤皮、制大黃、滑石、桃仁、紅花、歸尾等藥;體虛者,用藕節茯苓飲等方。參見蓄血、吐血條。

慉(xù,音序)痛 編輯

蓄積疼痛,集中在某一部位。《靈樞·周痹》:「其痛之移也,間不及下針,其慉痛之時,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

嗅氣味 編輯

聞診內容之一。即通過嗅聞病人身體、口腔和各種排泄物的氣味,了解診斷疾病。如口氣穢臭,多屬胃熱,口氣酸臭,多屬胃有宿食;口氣腐臭,多是牙疳或有內癰。排泄物惡臭者,多屬實熱;略帶腥味者,多屬虛寒等。

《續易簡方論》 編輯

醫方著作。六卷。宋·施發撰於1243年。作者鑑於王碩《易簡方》一書失之過簡,而對「虛實冷熱之證無所區別」,故除對該書選方予以評述外,補充160餘方。並對王氏原書中若干不同學術觀點作了分析評議。現存日本舊刊本。

《續醫說》 編輯

醫史著作。十卷。明·俞弁撰。刊於1522年。本書仿《醫說》的體例,分為原醫、醫書、古今名醫等27類,各類更列小標題,補充引錄歷代文獻中的醫學掌故。作為《醫說》的續集。現存抄本。

《續選臨證指南》 編輯

醫案醫方著作。四卷。清·葉桂撰,華蚰雲校。卷一續選《臨床指南》漏編的葉氏醫案,反映出葉氏診病深明病源立方不拘成法的特點。並附《溫熱論》。卷二-四介紹葉氏平生所集經驗方,分科敘述,大多屬民間流傳簡便效方。現存多種清刻本。

續命蟲 編輯

寄生蟲之一種。《外科證治全書》卷四:「肚腹長大,肉內蟲出不斷,斷之復生,行坐不得。用鶴虱末,水調服五錢自愈。」

《續名醫類案》 編輯

醫案著作。三十六卷(原六十卷)。清·魏之秀編。成書於1770年。本書為續補明代江瓘《名醫類案》而作。魏氏在《名醫類案》的基礎上補輯清初以前歷代名醫治案,其中包括大量的當代各家醫案。書分345門,包括傳染病、內、外、婦、兒、五官科等病類。全書分類清楚,選案廣泛,尤以急性傳染病治案可見為多。明末清初傳染病流行較甚。而人們對傳染病的認識也逐漸加深。從本書可以分析出各家流派的學術經驗。所附按語,或引申發揮,或辨駁訂正,對讀者很有啟發。現存清刻本多種。195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排印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畜血 編輯

畜為蓄之古字,即蓄血。詳該條。

畜門 編輯

古代解剖部位名稱。出《靈樞·營氣》稱:「……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靈樞識》卷三註:「畜門,即喉屋上通鼻之竅門也。」相當今之人體鼻孔部位。詳見鼻條。

敘綢繆 編輯

房事養生術語。指男女性交合前通過話語以促進性慾的行為。《洞玄子》將其列為性交合「卅法」中的第一法。這是古代房中術為了達到男女性生活和諧所主張的方法之一。參見「申繾綣」條。

呴嗽 編輯

病名。咳嗽氣喘,喉中有哮鳴聲。見《普濟本事方》卷二。參見冷哮條。

許佐廷 編輯

清代醫家。字樂泉,安徽歙縣人。自幼習儒,其同邑有鄭麈者,精喉科,頗有起死回生之術,人稱「醫仙」,佐廷獲其著作,並加以增訂,名《喉科秘鑰》,刊刻於世。晚年又撰《喉科白腐要旨》,認為此證宜清潤養陰,從肺腎而治。尚有與其侄合着之《活幼珠璣》一書,均有刊本行世。

許智藏 編輯

南北朝時至隋間醫生。高陽(今屬山東)人。其祖許道幼為名醫,幼時開始學醫,初於陳朝任散騎常侍,入隋,仍授員外散騎侍郎。隋文帝時曾為王族治病,診斷精確,頗受帝青睞,至煬帝時,每於御床前為帝斷病處方,無不效者。

許昭(1865-1922年) 編輯

近代醫家。字明君,號明齋。江蘇常熟人。先習儒,因屢試不弟,加之母病,而習醫書以事侍養之,日久遂通醫。精於痘科,嘗着《世界歷代名醫傳略》一書行於世。

許詠 編輯

唐代醫家。一作許詠或許泳。其生平履貫欠詳。據載其曾着《六十四問》(一作《六十四問秘要方》)未見行世。

許胤宗(約536-626年) 編輯

隋唐間醫家。一作引宗,常州義興(今江蘇宜興)人,曾官至散騎侍郎、尚藥奉御等職。善治骨蒸證,其醫術頗為人稱讚,或有促其着書立說者,對曰:「醫者意也,在人思慮,又脈候幽微,苦其難別,意之所解,口莫能宣。」終不着書傳世。

許遜 編輯

晉代醫家,字敬之,汝南(今屬河南)人,學道於吳猛,善養生術,嘗着《靈劍子》並附《道引子午記》一卷,現有《道藏》本行世。

許學文 編輯

明代醫家。安徽合肥人。幼時習儒,及長,轉而攻醫學,頗有心得,尤精於痘科。活人甚眾。着有《痘科約言》、《保赤正脈》,另有《孫真人寶訓》,未見行世。

許孝宗 編輯

唐代醫家。一作許孝崇,其里籍欠詳。嘗任尚藥奉御之職。於顯慶二年(657年)奉敕與許敬宗、李績等人共同編修《新修本草》,此為我國最早由政府編修頒行天下之藥書。另着《篋中方》三卷,未見行世。

許希周 編輯

明代醫家。字近濂,一字以周,道州(今屬湖南)人。少業儒,後酷嗜醫,尤精於本草學之研究,曾以諸藥物中性味相對者,編為驗語之藥性對五百○六聯,題曰《藥性粗評》,並補註每藥之形態、產地、收采等內容,刊行於世。

許希 編輯

宋代醫生。開封(今河南)人,以醫為業。曾補翰林醫學,會仁宗有疾,希以針愈之,遂賜翰林醫官等。希請以所賜建扁鵲廟。後官至殿中省尚藥奉御,並着《神應針經要訣》,未見行世。

許完齋 編輯

明代醫生。道州(今屬湖南)人,自少留心醫藥,竟成良醫。遠近病家均延請之。其子許希周為名醫,頗有成就。

許孫 編輯

明代(?)醫家。生平履貫未詳,嘗着《瘡科方論》一卷,未見傳世。

《許叔微傷寒論着三種》 編輯

傷寒叢書。即宋·許叔微所撰《傷寒百證歌》、《傷寒發微論》、《傷寒九十論》三種的合訂本。1955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許叔微(1079-1154年) 編輯

宋代醫家。字知可,真州(今屬江蘇)人。幼時家貧,加之父母雙亡,遂發憤攻讀經書,尤精於醫學。常治難症怪症,每辭酬謝,嘗精研傷寒之學,強調治傷寒端在辨識虛實寒熱。後着《傷寒百證歌》、《傷寒發微論》、《傷寒九十論》等,對傷寒學有較多發展,不僅繼承張仲景之思想,且有所闡發。後又於晚年着《類證普濟本事方》十卷,甚行於世。此外尚着有《仲景脈法三十六圖》、《翼傷寒論》,均未見行世。嘗官至集賢殿學士,故人稱其「許學士」。

許奭 編輯

南北朝至隋間醫生。高陽(今屬山東)人。仕梁時為太常丞中軍長史,精通醫術,其醫名與姚僧垣並列,方藥奇妙。子許澄亦以醫名。

《許氏幼科七種》 編輯

兒科叢書。清·許豫和撰。刊於1785年。七種中除《重訂幼科痘疹金鏡錄》為明代翁仲仁原作,由作者注釋外,其他有《橡村痘訣》、《痘訣余義》、《怡堂散記》、《散記續篇》、《小兒諸熟辨》及《橡村治驗》六種均為作者本人在小兒科方面的臨床經驗心得、醫話或醫案。現存清刻本及石印本。

《許氏醫案》 編輯

醫案著作。清末許恩普撰。本書收載許氏醫案30餘則,案例以內科、婦科為主。其特點是審證較細緻,尤重切脈。案中有用外治、蒸熏療法獲得良效的治驗。現有《三三醫書》本。

許仁則 編輯

唐代醫家。其生平履貫均欠詳。嘗着有《子母秘錄》十卷,未見傳世。唯同代之《外台秘要》及後來之《證類本草》,均引有其佚文,足見其影響。

許培元 編輯

明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着有《診翼》二卷,未見傳世。

許能典 編輯

清代醫生。字敬修,江蘇高淳縣人。精醫,尤以幼科著名鄉邑。

許勉齋(1900-1982年) 編輯

現代醫家。字勤勛,浙江餘姚人。嘗畢業於浙江中醫專門學校,後曾執教於浙江醫學院。學識淵博,其所著有《勉齋醫話》(一作《勉齋話醫》,對腎炎頗有獨到之研究。另有《病理學》抄本行世,尚有《景岳新方摘要歌訣》、《金匱方訣類編》等。

許建吳 編輯

隋代(?)醫家。一作建和,生平履貫欠詳。嘗着《脈經鈔》二卷,未見行世。

許嘉謨 編輯

清代醫家。字宗武,江西婺源人,因應試多次不中,遂決心學醫,精心鑽研,竟成名醫,且醫德高尚,邑人稱之。着《醫學纂要》一書,未見行世。

許洪 編輯

南宋醫家。字可大,武夷(今屬福建)人。出身世醫,祖及父皆邑中名醫。曾供職於四川總領所檢察惠民局,後敕授其為太醫助教。嘉定元年(1208年),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進行校訂,並擇本草所載藥性,將於功效加以註明,並將《得效名方》及其他有關方劑附之,編成《和劑指南總論》冠其篇首,此書一名《藥石炮製總論》,現多付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後刊出。

許宏 編輯

明代醫家(1341-1421年)。字宗道,建安(今福建建甌)人。自幼習儒,亦諳醫學,曾着《金鑒內台方議》十二卷,系將《傷寒論》方一百一十三首,依湯、散、丸三類分列,議其組方、辨證,於後人頗有啟迪。另有《湖海奇方》一書,國內未見行世。

許國楨 編輯

元代醫官。字進之,曲沃(今屬山西)人。其祖許濟及父許日嚴皆為官,亦皆知醫。國楨自幼習儒,博通經史,且諳醫學。元世祖召其入宮,曾治癒其足疾,忠心直言,頗受賞識,世祖時又拜為禮部尚書、集賢大學士,進階光祿大夫,世祖常呼「許光祿」而不呼其名,可見其得寵幸。嘗着有《御藥院方》二十卷,又奉旨與撒里蠻集諸路醫學教授共修《至元增修本草》一書。後其子亦任職於太醫院。

許道幼 編輯

南北朝時醫生。高陽(今屬山東)人。仕梁,嘗官至員外散騎侍郎。幼年以母病而潛心醫學,醫術高明,時稱名醫。嘗謂其子曰:「為人子者,嘗膳視藥,不知方術,豈謂孝乎?」其孫許智藏為著名醫家。

許大椿 編輯

清代醫家,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專攻瘍醫,亦精於傷科,他醫所不治之症,大椿治之,輒應手而愈。其辨證及用刀,獨得薪傳,故醫名播於江浙。嘗治一人由高墜下碎頭,大椿雲猶可治,經其調治而愈。着《外科辨疑》八卷,另有《合藥指南》四卷,均未見行世。

許澄 編輯

隋代醫家。高陽(今屬山東)人,其父許奭為南北朝時期名醫,澄頗得其傳。嘗任尚藥典御、諫義大夫。着有《備急單要方》三卷,未見傳世。

許諶 編輯

明代醫生。字符孚,號婁愚,婁東(今屬江蘇)人。於醫術頗有精深研究,且曾以名醫王履為師,深得其傳,名噪一時。

徐子瞻 編輯

清代醫家。上海(今屬上海市)人。康熙(1662-1722)年間上海四醫家(李用粹、徐子瞻、劉道深、沈元裕)之一。醫術精湛,斷病詳明,時人稱之「徐仙」。

徐子默 編輯

晚清醫家。浙江嘉興人。着《吊腳痧方論》一書一卷(1860年刊)。為論述霍亂證之專書,流傳較廣。書中提出溫經通陽為治霍亂證之大法,又倡用鮮藿香葉等煎湯防治,及注意飲食衛生等項。

徐陟(zhì音至) 編輯

明代官吏。字子明。直隸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曾任南京刑部侍郎等官職。餘暇搜集簡便方劑,由太醫院醫官趙文育整理成《新驗簡便方》一書。

徐之范 編輯

南北朝北齊醫家。祖籍東莞姑幕(今山東諸城),寄籍丹陽(今江蘇南京)。徐之才弟,亦以醫聞名於當時。大寧二年(562年)任北齊尚藥典御。隋開皇(581-600)年間卒。

徐之才(505-572年) 編輯

南北朝時北齊醫學家。字士茂。祖籍東莞姑幕(今山東諸城),寄籍丹陽(今江蘇南京)。祖父徐文伯、父徐雄均為當時名醫。士才秉承家學,精通醫道。且博學多才。初仕南齊,後被俘於魏,因其學才而被魏帝徵召,武平二年(571年)封西陽君王,故又稱徐王。撰有《徐王八代家傳效驗方》(或作《徐王效驗方》十卷)、《徐氏家秘方》兩卷、《徐王方》五卷,為總結家傳醫療經驗之書。另有《藥對》(或作《雷公藥對》)兩卷。該書總結古代藥劑學的精華,對多種藥物炮炙處理,均有詳細記載。其佚文見於《證類本草》中。

徐悅 編輯

隋代醫家。撰有《體療雜病疾源》三卷,又與龍銜素合着《針經並孔穴蝦蟇圖》三卷,均佚。

徐用宣 編輯

明代兒科醫家。衢州府(今浙江衢州)人。世醫出身,晚年貫通醫術,尤精於小兒科。搜集小兒諸家方書,以《小兒藥證直訣》為本,參附己意,擇取良方,匯成《袖珍小兒方》十卷。書成於永樂(1403-1424)年間,並於嘉靖十一年(1532年)重刊。

徐鏞 編輯

清代醫家。字葉塤,號鈺台。松江(今屬上海市)人。生活於乾隆、嘉慶(1736-1820)年間。精研醫學,嘗撰《四大家辨》,稱不應將李東垣、劉河間、朱丹溪與張仲景並稱「四大家」。亦不應將溫補派稱為景岳派,因《景岳全書》為溫涼補瀉並收之書。其論並見於《吳醫匯講》之中。

徐彥純 編輯

元末明初醫家(?-1384年)。字用誠。全稽(今浙江紹興)人。早年習儒,後業醫,私淑朱丹溪之學。嘗撰《醫學折衷》,以《內經》為本,採摭劉完素、李東垣、朱丹溪諸家論說,參附己意。該書分中風、痿、傷風、痰等十七類,有論有按,證方俱備。後又經明劉純增設二十三類,續增注說,共五十卷,更名《玉機微義》(1396年)。又取金元名醫家論藥之言,編為《本草發揮》四卷。共錄藥近三百種。

徐延祚 編輯

清代醫家。字齡臣。奉天錦縣(今屬遼寧)人。光緒元年(1875年)行醫於京師。博覽群書,包括日本、朝鮮醫籍。臨證多效,曾供職於太醫院。撰《醫粹精言》四卷(1895年),論及內科雜症及用藥等。次年纂《醫意內景圖說》(一名《臟腑圖說》),合中西醫解剖生理而釐訂之。同年集《醫意》(一名《醫意初編》)兩卷。尚有《醫醫瑣言》兩卷(1897年)。以上四書,合刊為《奉天徐氏鐵如意軒醫書四種》(一名《錦縣徐氏醫書四種》)。

徐徐 編輯

遲緩無力狀。《素問·三部九候論》:「其應疾,中手渾渾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一說,謂似有似無。亡名氏《脈經》夾註:「徐徐,謂似有似無。」

徐雄 編輯

南北朝時北齊醫生。祖籍東莞姑幕(今山東諸城),寄籍丹陽(今江蘇南京)。父徐文伯為名醫。傳家業,醫術亦精。

徐行 編輯

①明末清初醫家。字周道。歸安(今浙江吳興)人。因病自學醫經醫方。精脈診,擅治傷寒。嘗撰《傷寒論遙問》十四卷(1672年)、《傷寒續論遙問》四卷,後附有《張仲景傷寒原方遙問》。另撰《脈經直指碎金集》,未見刊行。

②清代醫家。字安步,一字鑒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着有《內經旁訓》、《醫學蒙求》四卷(1804年)。

徐象坤 編輯

清代醫家。字厚庵。海城(今屬遼寧)人。同治元年(1862年)大疫,往來奔救,全活者甚眾,有「國手」之稱。着有《醫學正傳》十卷、《加減湯頭歌》兩卷、《寶氣論》一卷,均未梓行。

徐夏 編輯

元代醫生。字可豫。號神翁。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任海鹽州醫學教授。精研《靈樞》、《素問》諸書,強調根據患者體質的強弱、病情緩急而靈活用藥,故所治多愈。

徐熙 編輯

晉醫家。字仲融。東莞姑幕(今山東諸城)人。曾任濮陽太守。以醫名於時。其後裔秋夫、道度、文伯、之才等,均為名醫。

徐文中 編輯

元代醫生。字用和。宣州(今安徽宣城)人。通醫藥,尤擅針灸,臨證每獲奇效。

徐文伯 編輯

南北朝時北齊醫家。字德秀。祖籍東莞姑幕(今山東諸城),寄籍丹陽(今江蘇南京)。父有醫名,少承家傳,醫道日精。撰有《徐文伯藥方》三卷,及《徐文伯療婦人瘕》一卷,均佚。子徐雄,傳其學。

徐往徐來 編輯

針灸學術語。指針刺的補瀉手法:緩慢進針、出針。《靈樞·寒熱》:「審其道以予之,徐往徐來以去之。」

徐嗣伯 編輯

南北朝時南齊醫家。字叔紹。祖籍東莞姑幕(今山東諸城),寄籍丹陽(今江蘇南京)。為徐叔響之子。精醫道,擅辨證。曾撰有《徐嗣伯落年方》三卷、《藥方》五卷、《雜病論》一卷,均佚。

徐述 編輯

明代醫家。字孟魯。武進(今屬江蘇)人。世醫出身,且工天文,喜吟詩。他和弟徐迪(字孟恂)、徐選(字孟倫),均有醫名,尤精於針灸。着《難經補註》一書,已佚。

徐叔響 編輯

南北朝時劉宋醫家。祖籍東莞姑幕(今山東諸城),寄籍丹陽(今江蘇南京)。徐秋夫之子。傳其父業,究心醫術。撰有《針灸要鈔》一卷、《療少小百病雜方》三十七卷、《雜療方》二十卷、《雜病方》六卷、《療腳弱雜方》(或作《腳弱方》)八卷、《解寒食散方》六卷等,均佚。

徐守貞 編輯

明代醫家。金川人。擅治婦產科疾患,撰有《胎產》(一名《徐氏胎產》)一書。該書將胎產病分為三類,附以雜病,所用方藥易求,收效甚驗。現存於道藏醫書《急救仙方》中。

徐時進(1685-?年) 編輯

清代醫家。字學山。甫里(今江蘇吳縣)人。曾撰有《醫學蒙引》,此書有本草、脈訣、病機等內容,均以四言韻語形式編成,便於初學。又纂《內科心典》五卷(1777年),論及諸科證治,內多作者臨證心得。後人將其書綜為《醫學門徑》六卷(1934年)。另有《醫宗必讀補遺》一卷。未見行世。

徐師曾 編輯

明代官吏。字伯魯,號魯庵。吳江(今屬江蘇)人。幼先習儒,長而博學,兼通醫卜、陰陽等。將其友沈承之(子祿)所著關於經絡之書稿續編成《經絡全書》兩卷。(1576年)。初僅有傳抄本行世,後由尤乘等增訂刊行(1688年)(因歷經傳寫,誤題為「師魯」着)。又撰有《醫家大法》兩卷。

徐升泰 編輯

明末醫家。字世平。會稽(今浙江紹興)人。精研儒術、博覽醫書,對馬蒔《素問注證發微》一書尤有心得。晚年專門着書。編《本草正偽補遺》。已佚。

徐潤之 編輯

清末醫家。字松生,別名松齡。浙江平陽人。精研醫經,尤長於治溫病,着有《松齡醫鐸》,包括《醫界通郵》、《溫熱篇》、《達生篇》、《小兒范》、《三時伏氣論》、《金匱遺珠》六篇。又撰《華佗瘍科拾遺》。

徐鎔 編輯

明代醫家。號匿跡市隱逸人。應天(今江蘇南京)人。行醫數十年,於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頗有研究。以為前人只注《傷寒論》而未注《金匱要略》,致使俗醫分傷寒雜病為兩家。徐氏有慨於《金匱要略》與《傷寒論》之睽離,乃將其校梓,即後收入《醫統正脈全書》之《金匱要略》(徐氏序於1585年),為研究《金匱要略》之重要刊本。

徐秋夫 編輯

南北朝時劉宋醫家。祖籍東莞姑幕(今山東諸城),寄籍丹陽(今江蘇南京)。父徐熙為晉醫家。從父習醫,尤擅針灸。其子道度、叔響皆有醫名。

徐謙 編輯

明兒科醫家。字仲光,號澄觀。檇李(今浙江嘉興)人。撰有《仁端錄》十六卷,後經其弟子陳葵加以刪定,為論痘疹的專書。徐氏認為治痘應分別五臟所主,及經絡傳變,觀形察色而診治,並附治疹之法。其所述治痘之法着重審證論治,不偏於攻或補。

徐敏齊 編輯

隋代醫家。祖籍東莞姑幕(今山東諸城),寄籍丹陽(今江蘇南京)。北周名醫徐之范之子。開皇(581-600)年間贈朝散大夫。

徐夢符 編輯

宋代醫家。着《外科灸法論粹新書》一卷,今佚。

《徐靈胎醫學全書》 編輯

醫學全書。清·徐大椿撰。16種。此書是在1764年徐氏自刊的《徐氏醫書六種》基礎上增輯而成。計有《難經經釋》、《醫學源流論》、《神農本草經百種錄》、《醫貫砭》、《傷寒論類方》、《蘭台軌範》、《洄溪醫案》、《慎疾芻言》、《內經詮釋》、《洄溪脈學》、《脈訣啟悟注釋》、《六經病解》、《傷寒約編》、《舌鑒總論》、《雜病源》、《女科醫案》。徐氏學識淵博,著述甚豐,且頗為後世所重。現存多種清刊本及上海廣益書局鉛印本。

徐錦(?-1824年) 編輯

清代醫家。字奉直,一字炳南,號淡安。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為名醫顧雨田之弟子,深得其傳。為醫數十年,治疾多效。嘗校刊《金匱翼》、《傷寒補亡論》等,輯《奇病錄》三卷(1840年),着《千金方管見》(已佚)、《心太平軒醫案》(抄於1851年)等。

徐謇(jiǎn音檢)(約432-512年) 編輯

南北朝時北魏醫家。字成伯。祖籍東莞姑幕(今山東諸城),寄籍丹陽(今江蘇南京)。父徐叔響為當時名醫。承襲家業,亦有醫名。精於脈診,講求服食,常服藥餌,年垂八十,鬢髮不白,力未稍衰。正始元年(504年),為光祿大夫,加平北將軍。卒於延昌(512-515)年間。子徐踐亦以醫名。

徐疾補瀉 編輯

針刺補瀉法之一。即以進出針的快慢來分別補瀉的方法。《靈樞·小針解》:「徐而疾則實者,言徐內而疾出也;疾而徐則虛者,言疾內而徐出也。」即緩慢地進針至一定深度,行針完畢後迅速退至皮下而出針者為補法。反之,迅速進針至一定深度,行針完畢後,緩慢地退至皮下而出針者為瀉法。其進慢出快的方法,在於扶助正氣由淺入深,由表達里,能起補虛的作用,而進快出慢的方法,在於祛除邪氣由深出淺,由里達表,能起瀉實的作用。後世刺法,補法用「三進一退」或「二進一退」,瀉法用「一進三退」或「一進二退」。

徐芳洲(1876-1946年) 編輯

近代醫家。字克平。浙江永康人。擅長兒科和針灸術。着有《痘麻證治》、《針灸備要》等。

徐而疾則實 編輯

針刺補法的要領。與瀉法「疾而徐則虛」對舉。出《靈樞·九針十二原》。《靈樞·小針解》:「徐而疾則實者,言徐內而疾出也」,指緩慢進針,迅速出針,使正氣實,即為補。後世針刺補法用三進一退或二進一退即出於此。參見徐疾補瀉條。又《素問·針解篇》以出針的方法來分析:「『徐而疾則實』者,徐出針而疾按之」,指補法要緩慢地出針,並迅速按住穴位。參見開闔補瀉條。

徐杜真 編輯

元代醫家。安徽休寧人。兒科醫生徐道聰之子,精曉醫術。撰有《徐杜真方書》,已佚。

徐道度 編輯

南北朝時劉宋醫家。祖籍東莞姑幕(今山東諸城),寄籍丹陽(今江蘇南京)。寓居錢塘(今浙江杭州)。徐秋夫之子。精於醫術,當時有人稱宋代有「五絕」,徐道度之醫術為其中之一絕,足見其醫術之精。

徐道聰 編輯

元末兒科醫生。字士明。休寧(今屬安徽)人。時值元末兵亂,嬰孩多疾,傳遇高人授於幼科,經其救治,全活甚眾。子杜真,亦以醫名。

徐大桂(1895-1944年) 編輯

近代醫家。字桂辛。號毓衡,又號鈍齋。安徽霍山人。從師於族兄大昭(字桂亭),盡得其傳。本世紀30年代初曾在舒城、安慶行醫。以溫病見長,雜病以治肝病稱着,並擅用單驗方治重症、急症。旁通西醫知識。着有《脈症會解》(1935年)、《藥石芻言》(1935年)、《醫法直指》(1935年)、《傷寒論類要註疏》。又撰有《經驗方歌訣》、《鈍齋醫案》、《鈍齋醫話叢編》等。

徐大椿 編輯

清代醫學家(1693-1771年)。原名大業,字靈胎,晚號洄溪道人。江蘇吳江(今屬江蘇)人。少業儒,且學有家傳,通曉天文、水利等,又精詩文。以諸生貢太學。後因家人有誤於醫者,始習歧黃。前後行醫五十年,經驗豐富,曾兩次被召入京為皇室治病。畢生著述甚豐,尤注重闡發經典醫着。主要著作有《醫學源流論》兩卷(1757年),集中反映其學術見解,其中不乏精闢之論。另外還有《難經經釋》、《神農本草經百種錄》、《醫貫砭》、《醫學源流論》、《傷寒類方》、《慎疾芻言》、《蘭台軌範》等,並曾對《外科正宗》、《臨證指南》等書加以評定。取於直言以斥時弊,可亦不免有偏頗之言,如對太素脈等謬說加以批判;在醫療上反對濫用峻補辛熱藥劑的時風,主張醫生必通藥性等。但在某些方面有較濃厚的保守思想傾向,如謂「仲景《傷寒論》中諸方字字金科玉律,不可增減一字」,而對唐以後醫書則較輕視等。

徐存誠 編輯

元代醫生。祁門(今屬安徽)人。世業醫,診病重視切脈。

徐純聊 編輯

明代醫生。將樂(今屬福建)人。精研易理並鑽究醫學,年已八十,手不釋卷。集畢生之經驗,着《紉元醫案》,已佚。

徐春甫 編輯

明代醫學家。字汝元(或作汝源),號思鶴,又號東皋。祁門(今屬安徽)人。家世業儒。因多病,乃從師於名醫汪宦。博覽醫書,通內、婦、兒等科。曾在太醫院任職。隆慶初(1568年)參與組織成立醫學學術團體「一體堂宅仁醫會」。編着有《古今醫統》、《內經要旨》、《婦科心鏡》、《幼幼匯集》、《痘疹泄秘》等書。對李杲的脾胃學說很為推崇,並主張良醫應當兼通針藥,認為用藥不可泥守古方,臨證應會變通加減等,他的醫論和著述對後世有一定影響。

徐成吉 編輯

明末清初醫生。弋陽(今屬江西)人。精醫學,尤擅種痘法,常以棉絮取豆漿之佳者,送入鼻內,效果往往靈驗。

徐豳(bīn音邠) 編輯

元代醫生。號鳳石。衢州(今屬浙江)人。為歲貢教諭,精醫術,生平不詳,時稱「鳳石醫仙」。

徐彬 編輯

清代醫學家。字忠可。秀水(今浙江嘉興)人。師從李士材、喻嘉言,尊《傷寒論》、《金匱要略》為醫中之「六經」,編撰有《傷寒方論》一卷(一作《傷寒一百十三方發明》,1667年),以析仲景立方深義。其餘尚有《金匱要略論注》二十五卷(1671年)、《傷寒圖說》、《注許氏傷寒百證歌》等。

徐彪 編輯

明代醫家。字文蔚,號希谷。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太醫院院使徐樞子。正統十年(1445年)被薦入太醫院,先在御藥房任職,三年後升為御醫。1451年(景泰二年)升為院判。撰有《本草證治辨明》十卷、《論咳嗽條》、《傷寒纂例》各二卷。

(拼音X)第五篇 編輯

徐必達 編輯

清代醫家。字德孚。江西星子人。着《幼幼集成解》、《醫學秘要》,未及刊行,咸豐三年(1853年)毀於火。

徐安仁 編輯

履貫欠詳。撰《守論纂要》十卷,今佚。出自《秘書省續編列四庫闕書目書》。

虛坐努責 編輯

證名。時時欲便,但登廁努掙而不排便。因痢久傷及陰血所致。《丹溪心法·痢》:「其或氣行血和積少,但虛坐努責,此為無血證。倍用當歸身尾,卻與生芍藥、生地黃、生桃仁佐之,復以陳皮和之,血生自安。」

虛腫 編輯

病證名。多因脾腎虛寒所致的水腫。見《諸病源候論·水腫病諸候》。《醫宗必讀·水腫脹滿》以陰證多寒,寒證多虛;先腫於外而後脹於里者為虛;小便清白,大便溏泄者為虛;色悴聲短為虛。治宜溫補脾腎,用實脾飲、參苓白朮散、真武湯、金匱腎氣丸等方。有脾虛身腫、肝腎虛腫、肺虛身腫之分。詳見各條。

虛中夾實 編輯

病證名。指病以體虛為主而夾有實邪。如婦人干血癆證,身體消瘦,形容憔悴,肌膚枯糙,五心煩熱,不思飲食等虛證,面兼有經閉、舌質紫暗、舌邊有瘀點、脈沉弦等血瘀實候。

虛中積 編輯

病證名。指脾胃虛弱而挾有積滯。《證治準繩·幼科》:「其候渾身微熱,不思飲食,昏昧神緩,抱着一似睡未覺,肚熱足冷者,多因吐瀉大病及攻擊之後而得此候。」多因脾胃素虛,加之乳食不節所致。治宜補益消積。用參苓白朮散加消導藥。

虛中風 編輯

病名。中風而見手足軟弱不能舉動,自汗者。《壽世保元》:「中風手足軟弱,不能舉動,外症自汗者,虛中風也。若手足強急,口眼斜,伸縱痛者,實中風也。」參見虛中條。

虛中 編輯

類中風之一。因元氣虛衰所致卒然昏憒之證。《醫宗必讀·類中風》:「虛中,東垣以卒倒昏憒,皆屬氣虛,過於勞役,耗損真元,脾胃虛衰,痰生氣壅,宜六君子湯;虛而下陷者,補中益氣湯;因於房勞者,六味地黃丸。」《類證治裁·中風》:「虛中,皆屬氣虛,煩勞氣陷,補中湯;房勞精脫,生脈補精湯。」治宜益氣為主。若見手撒、口開等脫證者,急予大劑參芪益氣固脫。氣虛有痰者,治宜益氣化痰,《丹溪心法》用濃煎參湯加竹瀝、薑汁。參見虛中風條。

虛證 編輯

八綱之一。人體精氣、營血不足或臟腑虛證出現的虛弱證候。《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症見精神萎靡,面色(白光)白,身倦無力,或五心煩熱,形體消瘦,心悸氣短,自汗盜汗,大便溏泄,小便頻數或不禁,舌質胖淡或光絳,脈虛細無力等。治以補益滋養為主。虛證有陽虛、陰虛、氣虛、血虛、心虛、肝虛、脾虛、肺虛、腎虛等之分。詳見各條。

虛者補其母 編輯

治療學術語。出《難經·六十九難》。即根據五行相生的理論,確定五臟母子關係,生我者為母,所生者為子,用來治療五臟虛證。如腎為肝之母,肝的虛證,不僅補肝,還須補腎。又如脾為肺之母,肺虛的病人不但補肺,還要補脾,即所謂培土生金。在針灸療法中,可補其所屬的母經或母穴,來治療子經的虛證。如肝虛證取用腎經水穴陰谷,或本經水穴曲泉治療。

虛脹 編輯

病證名。脹病之一。因氣血臟腑虛虧所致脹悶不適之證。見《醫宗必讀·水腫脹滿》。《張氏醫通·腹滿》:「有氣虛不能裹血,血散作脹,必其人大便不堅,或時結時溏,溏則稍減,結則漸加,小便清利,甚則渾白如泔,其脈緩大而滯,氣口益甚。」治宜健脾理氣,用四君子湯去白朮加木香、澤瀉、當歸、芍藥。」有血虛不能斂氣,氣散作脹,其人煩熱便躁,小便黃數,其脈浮數而弦,人迎尤甚。治宜調和血中之氣,用四物湯去地黃加黃芪、肉桂、甘草、煨姜。《景岳全書·雜證謨》:「凡病腫脹者,最多虛證。」病起於中年之後,及素多勞傷,其證或兼大便溏滑,或脈息弦虛,或聲色憔悴,或因病後,或因攻擊太過而反致脹滿,皆屬虛脹。虛在脾肺者,用四君子湯、歸脾湯。脾虛兼寒者,用理中湯、溫胃飲、五君子煎。脾虛兼痰者,用六君子湯。腎虛兼痰者,用金水六君煎。虛在肝腎者,用六味地黃湯。腎虛兼寒者,用理陰煎或八味地黃丸,甚者加減金匱腎氣湯。參見脹病條。

虛則補之 編輯

針灸治療法則。出《靈樞·經脈》。指久病體虛的病人,用補的手法治療。此原則也適用於方藥治療。

虛暈 編輯

病證名。見《東醫寶鑑·外形篇》。由氣虛、血虛、陽虛、腎虛等因所致的眩暈。詳見氣虛眩暈、血虛眩暈、陽虛眩暈、腎虛眩暈條。

虛贏痢 編輯

病名。出施雯《盤珠集胎產證治》。古人將產後患痢,同時身體羸弱者,稱為虛贏痢。參見產後下痢條。

虛瘍 編輯

病名。指不按穴位,隨處可生,無以命名之瘡瘍。見《證治準繩·外科》卷五。即無名腫毒。詳見該條。

虛陽上浮眩暈 編輯

病證名。命門真火不足,虛陽上浮所致的眩暈。《症因脈治·內傷眩暈》:「真陽不足,虛陽上浮,亦令人頭目冒眩之症,此命門真火不足,而為虛陽上浮眩暈之症也。」治宜溫補腎陽,用八味腎氣丸等方。詳見火沖眩暈、陽虛眩暈等條。

虛陽上浮 編輯

病證名。又稱孤陽上越,或稱虛陽不斂。

①同陰盛格陽。詳該條。

②指陰精虧損,陽失所附,浮越於上,症見潮熱、面色嫩紅、口燥不渴,脈虛數等。

虛陽不斂 編輯

即虛陽上浮。詳該條。

虛啞喉 編輯

病名。《喉科秘旨》卷上:「虛啞喉,喉間不腫,兩邊關內少有紅點,聲啞不明,牙關不開……」該病多因內外風火或過食酸澀物品而成。治宜養陰清肺,方用百合固金湯加減。

虛牙 編輯

病名。見《痙瘍經驗全書》卷一。此病多因腎虛風邪乘之而發腫或因飲酒太過、房事過多而發,其根本為虛,故名曰虛牙。

虛虛 編輯

使虛衰者更虛衰,使不足者更不足。指虛證誤用瀉法的情況。前「虛」為使動詞;後「虛」為名詞,虛證。《素問·五常政大論》:「無盛盛,無虛虛,而遺人夭殃。」張景岳註:「盛其盛,是致邪也。虛其虛,是失正也。」

虛瀉 編輯

病證名。因臟腑虛弱所致的泄瀉。見《醫學入門》卷五。又稱虛泄。多屬脾腎虛弱。症見睏倦無力,自汗,消瘦,大便溏泄清稀,甚至完谷不化,四肢清冷,脈多細弱。輕者屬脾,重者屬腎。治宜健脾補腎,選用參苓白朮散、理中湯、昇陽除濕湯、四神丸、椒附丸等方。參見脾泄、腎泄、氣陷泄瀉等條。

虛泄 編輯

病證名。因臟腑虛弱所致的泄瀉。《不居集》卷二十一:「虛泄,睏倦無力,食減微溏,必兼體瘦。」即虛瀉,詳該條。

虛邪賊風 編輯

泛指一切不正常的氣候變化和有害於人體的外界致病因素。《素問·上古天真論》:「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高士宗註:「四時不正之氣,皆謂之虛邪賊風。」

虛邪 編輯

①外邪,外界致病因素的泛稱。因邪氣乘虛而入,故名。《素問·移精變氣論》:「賊風數至,虛邪朝夕,內至五臟骨髓,外傷空竅。」

②指反當令之風向而致病的邪氣。《素問·八正神明論》:「虛邪者,八正之虛邪氣也。」王冰:「八正之虛邪,謂八節之虛邪。以從虛之鄉來,襲虛而入為病,故謂之八正虛邪。」

③五邪之一。指某髒母病及子而發病,即從母髒傳來的邪氣。見《難經·五十難》。

④四時不正之氣。因體虛而侵入發病,故名。《素問·上古天真論》:「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虛哮 編輯

病名。元氣素虛,反覆日久的哮證。見《壽世保元·哮吼》。其證哮吼十數年,發則上氣喘促,咳嗽吐痰,自汗,四肢發冷,六脈沉細。《類證治裁·哮症》:「傷暑熱而發者為熱哮,為虛,其鹽哮、酒哮、糖哮,皆虛哮也。」《臨症指南醫案·哮》:「宿哮肺病,久則氣泄汗出,脾胃陽微,痰飲留着,有食入泛嘔之狀。夏三月,熱傷正氣,宜常進四君子湯以益氣,不必攻逐痰飲。」哮病以溫通肺臟,下攝腎真為主。久發中虛,須補益中氣。參見陽虛喘、陰虛喘條。

虛陷 編輯

證名。為瘡瘍陷證之一。見《瘍科心得集》卷上。有:「虛陷者,膿腐雖脫,新肉不長,狀如鏡面,光白板亮。」該證多見於有頭疽生肌收口期。因素體脾腎陽虛,加之患瘡瘍耗傷氣血所致。臨床症見瘡口腐肉脫盡而瘡面肉芽色淡,狀如鏡面,胱白板亮,新肉不生,經久不斂,患處不知疼痛,如病趨惡化者,則伴見神疲納呆,形寒發熱;腹痛泄瀉,自汗肢冷,舌淡無苔,脈沉細或虛大無力,甚或出現脫證。治宜補養脾胃,方用補中益氣湯、益胃湯;已成脫證者,則應溫補脾腎,扶陽固脫,用附子理中湯加肉桂、龍骨、牡蠣等。

虛癇 編輯

病名。本虛標實的癇病。《張氏醫通》卷六:「癇證往往生於鬱悶之人,多緣病後本虛,或復感六淫,氣虛痰積之故。」「古人雖分五癇,治法要以補腎為本,豁痰為標,隨經見證用藥。」「脈浮滑洪數為風癇,細弦微緩為虛癇。」參見癇條。

虛無 編輯

指心境恬憺空淨,無欲無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

虛脫呃 編輯

病證名。真元欲脫所致的呃逆。見《類證治裁》卷三。為危重症。《景岳全書·呃逆》:「凡以大病之後,或以虛羸之極,或以虛損誤攻而致呃逆者,此最危之證。」選用歸氣飲、理陰煎、大補元煎、右歸飲等方。參見虛呃、呃逆條。

虛潭呈月 編輯

病名。指黑睛上之薄翳。《目經大成》卷二:「此症微翳,混蒙瞳子,人雖不覺,自難耐其昏眊,名曰虛潭晨月,蓋其狀光滑深沉,似無而實有也。凡一切險惡外障,致目失明者,愈後必有此。」屬宿翳,詳見該條。

虛痰眩暈 編輯

病證名。見《羅氏會約醫鏡·雜證》:「因脾腎不足,濕停成痰所致。症見頭重眼花,腦轉眩冒,倦怠嗜臥,脈緩而滑。治宜補脾腎,化痰濁,方用苓桂術甘湯、六君子湯、歸脾湯、八味丸等。參見眩暈、痰暈條。

虛痰 編輯

病證名。

①因元氣虛所致的痰證。《景岳全書·雜證謨》:「不可攻者,便是虛痰。」「或以形贏氣弱,年及中衰者,即虛痰也;或以多病,或以勞倦,或以憂思酒色,致成勞損,非風卒厥者,亦虛痰也;或脈見細數,髒無陽邪,時為嘔惡泄瀉,氣短聲喑等症,但察其形氣病氣,本無有餘者,皆虛痰也。」《不居集》卷十七:「虛痰,脛膝酸軟,腰背強痛,骨節冷痹,牽連隱痛,又多寒熱。」氣虛寒痰,治宜健脾益氣,溫陽化痰,用人參、茯苓、苡仁、半夏、陳皮、甘草、肉桂;氣虛熱痰,治宜清熱化痰益氣,用麥冬、花粉、甘草、陳皮、白芥子、神曲、白芍、茯苓、當歸。

②即寒痰。見《醫學入門》卷五。參見寒痰、痰證條。

虛損怔忡 編輯

病證名。因臟腑氣血虛損所致的怔忡證。《不居集》卷二十二:「怔忡之病,心胸築築振動,惶惶惕惕,無時得寧者是也。此症惟陰虛勞損之證恆有之。蓋陰虛於下,則宗氣無根,而氣不歸源,所以在上則浮撼於胸臆,在下則振動於臍旁,虛微者動亦微,虛甚者動亦甚。」怔忡因心脾血氣虛損者,用七福飲、大補元煎。因真陰不足者,用左歸飲。因真陽不足者,用右歸飲。因陰陽兩虧者,用大營煎、理陰煎。參見怔忡條。

虛損喉癬 編輯

病名。係指肝虛腎虧虛而致的喉癬。見《景岳全書》卷二十八。詳見喉癬條。

虛損 編輯

病名。因七情、勞倦、飲食、酒色所傷,或病後失於調理,以致陰陽、氣血、臟腑虛虧而成的疾患。見《肘後備急方》。有氣虛、血虛、陽虛、陰虛之分。氣虛者多見肺脾虛損,症見四肢無力,懶於言語,動作氣短,自汗心煩,治用補中益氣湯。血虛者多見心肝虛損,症見吐血便血,或婦女崩漏,頭暈眼花,或成干血癆,治用四物湯、當歸補血湯。虛在心者,並用歸脾湯;虛在肝者,並用二至丸;內有瘀血者,用大黃(庶^蟲)蟲丸。陽虛者多見脾腎虛損,症見飲食減少,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腰膝酸軟,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陽痿滑精,小便數而清長,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沉細或沉遲。治宜溫補,虛在脾者,用附子理中湯;虛在腎者,用附桂八味丸、右歸丸等方。陰虛者多見肺腎虛損。肺陰虛者,症見乾咳,咯血,口乾咽燥,潮熱,盜汗,兩顴潮紅,舌紅少津,脈細數。治宜養陰清肺,用沙參麥冬湯。腎陰虛者,症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泄,咽痛,顴紅,舌紅少津,脈沉細數。治宜滋陰降火,用大補元煎、六味丸、大補陰丸等方。參見虛勞條。

虛嗽 編輯

病證名。咳嗽之屬氣虛、血虛者。見《馮氏錦囊》卷十二。氣虛者,日間嗽,多吐痰白沫,或噁心,用六君子湯加款冬花、五味子。血虛者,夜嗽多渴,痰不易出,或發熱,用六味湯加麥門冬、五味子。參氣虛咳嗽、血虛咳嗽、日間嗽、夜嗽、咳嗽條。

虛實更作 編輯

正虛與邪盛的病理變化交替出現。《素問·瘧論》:「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

虛實錯雜證 編輯

指正虛與邪實之證錯雜並雜。有以實證為主,夾雜虛證;有以虛證為主,夾雜實證;亦有虛實並重。《通俗傷寒論·氣血虛實章》:「虛中挾實,雖通體皆現虛象,一二處獨見實證,則實證反吃緊;實中挾虛,雖通體皆現實象,一二處獨見虛證,則虛證反為吃緊。景岳所謂『獨處藏奸』是也。」《景岳全書》卷一:「實中復有虛,虛中復有實,故每以至虛之病又見盛勢,大實之病又有羸狀。」治宜攻補兼施,先辨虛實孰多孰少,邪正孰緩孰急,而定以攻為主,還是以補為主,或先攻後補,或先補後攻。本證有真虛假實證、真實假虛證、表虛里實證、表實里虛證之分。參見各條。

虛實 編輯

①八綱辨證中辨別邪正盛衰的兩個綱領。邪氣盛為實證,正氣衰為虛證。《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②指人體陰陽的消長。《素問·寶命全角論》:「天有寒暑,人有虛實。」吳昆:「虛實,人之陰陽消長也。」

虛疝 編輯

病名。疝證遷延致虛或體虛患疝者。《醫鈔類編》卷十四:「疝亦有挾虛而發者,其脈不甚沉緊而豁大無力者是也,然其痛亦輕,惟覺重墜牽引耳。」《景岳全書·雜證謨》:「疝久者必多虛證,或以元氣本虛而偶患者亦有虛證,或不耐勞苦而微勞即發者亦有虛證。」凡治虛疝,當辨陰陽。陰虛者,輕則暖肝煎、八味地黃丸,甚則理陰煎、補陰益氣煎。陽虛者,宜溫胃飲、歸脾湯、補中益氣湯。若陽虛至甚,用桂附椒姜,或六味回陽飲。參見疝氣條。

虛弱血崩 編輯

病證名。血崩證型之一。指因女子氣血虛弱,沖任失固,導致血崩,如崩中不止,下血塊色紫者,用《婦人大全良方》小薊湯;崩血無度,虛損羸瘦者,治宜《千金要方》鹿茸散。

虛熱證 編輯

證名。正氣不足所致的熱證。因氣血陰液不足,或邪盛傷正所致的熱證。症見心煩不眠,口燥咽干,潮熱盜汗,大便秘結,舌紅,脈細數等。治宜養陰清熱,或甘溫除熱,用當歸六黃湯、黃連阿膠湯或補中益氣湯等方。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參見各條。

虛熱渴 編輯

病證名。因氣虛或陰虛內熱所致的渴證。《聖濟總錄》卷五十九:「人因勞傷府藏,或大病後未復,榮血不足,陰虛於內,則生內熱,熱則津液燥少,故渴而引飲,飲不能多,多則腹滿不消,氣虛不勝於水故也。」氣虛燥渴引飲,用黃芪湯;陰虛舌燥、渴飲不已,用麥門冬丸、地黃丸。

虛熱痙 編輯

出《溫病條辨·解兒難》。即本髒自病痙。詳該條。

虛熱經行先期 編輯

病證名。經行先期證型之一。見《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多因女子陰血不足,虛熱內擾沖任所致。症見經期提前,色鮮紅,量少,質稠粘,兼有顴紅,手足心熱等。治宜養陰清熱。方用地骨皮飲或兩地湯。

虛熱 編輯

病證名。見《諸病源候論·病熱候》。

①陰陽氣血虛虧引起的發熱。《醫學入門》卷五:「凡虛熱皆因精神外弛,嗜欲無厭,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散肌表而發熱,實非有熱也。」《證治準繩》卷一:「若無飲食勞倦,為內傷元氣,此則真陽下陷,內生虛熱,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腐化,用人參、黃芪等甘溫之藥,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也;又若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勝而變為火矣,是謂陰虛火旺勞瘵之症,故丹溪發陽有餘陰不足之論,用四物加黃柏、知母補其陰而火自降,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者也。」《雜病源流犀燭·火病源流》。氣虛熱,昇陽以散之,用補中益氣湯、益胃昇陽湯;血虛熱,滋陰以降之,用滋陰降火湯、坎離丸;氣血俱虛熱,昇陽滋陰兼用之,用十全大補湯、人參養營湯加知母、黃柏(見《雜病源流犀燭·火病源流》)。

②指熱病而見昏迷症狀者。《石室秘錄·熱症門》:「發狂如見鬼狀者,實熱也;熱病不知人者,虛熱也。實熱宜瀉火,虛熱宜清火。」參見氣虛發熱、血虛發熱、陰虛發熱、陽虛發熱等條。

虛痞 編輯

病證名。指無物無滯的痞證。由飲食傷中,勞倦過度,或臟腑陰陽虧損,氣機斡旋無力所致。《景岳全書·雜證謨》:「痞者,痞寒不開之謂。」「凡有邪有滯而痞者,實痞也;無物無滯而痞者,虛痞也。」其症似覺脹悶又不甚脹悶,不知飢食。常伴有中氣短怯,大便溏泄,胸腹喜暖畏寒等症。治以培補溫運。脾胃虛衰,噯腐吞酸者,用異功散或香砂六君子湯;心脾兩虛,氣失通暢者,用歸脾湯或治中湯;中焦虛寒,溫運無力者,溫胃飲或理中湯;脾腎陽虛者,用六味回陽飲等方。參見痞有關條。

虛嘔 編輯

病證名。因胃虛或命門火衰所致的嘔吐。《景岳全書·雜證謨》:胃虛作嘔,其證或無食無火而忽為嘔吐,或嘔吐無常而時作時止,或食無所停而聞食則嘔,或氣無所逆而聞氣則嘔,或身背、或食飲微寒即嘔,或兼見吞酸噯腐、時苦噁心,兀兀然、泛泛然冷咽靡寧;或因病誤治,妄用克伐寒涼,本無嘔而致嘔;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入中焦而不化。治宜溫中止嘔,用六君子湯,人參理中湯。食入下焦而不化者,為命門虛,治宜溫補命門,用六味回陽飲。

虛瘧 編輯

病名。指或因體虛而病瘧,或因病瘧而致虛者。《金匱翼》:「虛瘧者,或體虛而病瘧,或因瘧而致虛。六脈微弱,神氣倦怠,是以補養正氣為主。」治用人參養胃湯、新寶人參烏梅散等。據《證治匯補》卷三,虛瘧有入房感寒成瘧者,晝則寒甚,夜則發熱,服藥不得汗,用蒼芎桃柳湯浸足至膝,內服補劑,其汗必行。有虛極之人,瘧發之時寒不成寒,熱不成熱,氣急神揚,精神恍惚,六脈豁大,為元氣衰脫,將有大汗昏暈之虞,治宜益氣固脫。參見瘧疾條。

虛秘 編輯

病名。因氣血津液虧耗所致的便秘。因體氣素虧,或因發汗、利小便耗傷津液,或病後元氣未復,精虧血枯所致。《聖濟總錄·大小便門》:「或因病後重亡津液,或因老弱血氣不足,是謂虛秘。」因氣虛、氣滯而致者,用厚朴丸等方。因津液耗傷者,宜潤腸丸。《醫學心悟·大便不通》:「若老人精血不足,新產婦人氣血乾枯,以致腸胃不潤,此虛閉也,四物湯加松子仁、柏子仁、肉蓯蓉、枸杞、人乳之類以潤之,或以蜜煎導而通之。若氣血兩虛,則用八珍湯。」《金匱翼·便秘統論》:「虛秘有二,一以陰虛,一以陽虛也。」「治陽虛者,但益其火,則陰凝自化;治陰虛者,但壯其水,則涇渭自通。」選用蓯蓉潤腸丸、益血潤腸丸、五仁丸、黃芪湯等。參見大便秘結條。

虛滿 編輯

病狀名。指腹部自覺脹滿,而按之空虛柔軟的症狀。多屬於虛證,中氣不足或脾胃虛寒而致。《素問·厥論》:「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清。」

虛脈 編輯

①脈象名。三部脈軟而無力,按之空虛。《脈經》:「虛脈遲大而軟,按之不足,隱痛豁豁然空。」

②即虛其脈。指實熱證用刺絡瀉血,以泄其熱。《素問·長刺節論》:「刺之虛脈。」

③指虛陷之經脈。《靈樞·刺節真邪》:「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

虛絡 編輯

不足的絡脈。《素問·調經論》:「神不足者,視其虛絡,按而致之。」

虛攣 編輯

攣證之一。見《證治準繩·雜病》。詳見攣條。

虛聾 編輯

病證名。由腎虛氣血虧耗,或病後風邪乘襲所致的聽力減退或消失。《聖濟總錄》卷一百一十四:「虛聾者肅肅作聲。」《丹溪心法·耳聾》:「又有耳觸風邪,與氣相搏。其聲嘈嘈,眼見光,為之虛聾。」由腎虛氣血虧耗,或病後風邪乘襲所致。屬陰虛者,宜滋陰補腎,用滋腎丸、四物湯、腎氣丸等方;陽虛者,宜溫陽補腎,用八味丸、益腎散、磁石湯等方。《醫述·耳》:「虛聾由漸而成,必有兼證可辨;如面頰黧黑者,精脫;少氣嗌干者,肺虛;目(目巟)善恐者,肝虛;心神恍惚,驚悸煩躁者,心虛;四肢懶倦,眩暈少食者,脾虛。」參見耳聾條。

虛靈廓 編輯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目經大成》卷一:「離為內眥,絡通小腸之腑,髒屬於心……,心與小腸相為表里,主含通水火,下濟上行,品物咸章,曰虛靈廓。」因此,此名是根據臟腑功能而命名的。詳見八廓條。

虛淋 編輯

病名。見《證治匯補·下竅門》。

①指腎虛精敗之淋證。多因男子精未盛,老人精已衰,而為房勞所傷,致腎虛精敗成淋。其證大小便牽引而痛,愈痛則愈便,愈便則愈痛。治宜溫陽補腎,用金匱腎氣丸,或生料鹿茸丸。

②即勞淋。參見勞淋條。

虛痢 編輯

病名。體虛患痢或痢久致虛的病證。有氣虛、血虛、房勞傷、痢久虛滑之不同。其證痢而睏倦,穀食難化,腹微痛或大痛,並無努責。氣虛者便色白,如鼻涕凍膠,用四君子湯、理中湯,俱加木香、肉桂、厚朴、茯苓。白虛者便色淡紅,用通玄二八丹,日久者用四物湯加升麻、香附、側柏葉。房勞傷精血成毒者,用腎氣丸。虛勞挾痢者,用香連豬肚丸。凡痢經下後,痛墜不減,虛坐努責,及病久不愈者,為陰血虛,用胃風湯去桂加熟地(見《醫學入門》卷五)。參見痢疾、陰虛痢疾、虛滑痢、滑痢、勞痢條。

虛里 編輯

①胃之大絡名。十六絡脈之一。《素問·平人氣象論》:「胃之大絡,名曰虛里。」位於左乳下心尖博動之處,是宗氣的表現,宗氣以胃氣為本,故稱作胃之大絡。

②推拿穴位名。位於左乳下三寸。《釐正按摩要術》:「虛里,在左乳下三寸。」

虛冷腹痛 編輯

病證名。體虛受寒所致的腹痛。《千金要方·心臟》:「虛冷腹痛,不下飲食,食復不消,臚脹,當歸湯方。」如身體素弱,而復冷痛者,以人參養胃湯加肉桂、木香、吳茱萸,或理中湯加良姜、吳茱萸等。參見腹痛、寒氣腹痛條。

虛癆 編輯

病名。見《醫宗必讀》卷六。即虛勞。詳該條。

虛勞自汗 編輯

病證名。虛勞病因衛氣虛不能固表而致自汗出。見《世醫得效方·大方脈雜醫科》。症見自汗怯冷,氣喘乏力等。治宜補氣固表,用芍藥黃芪湯、黃芪建中湯等方。參見自汗條。

虛勞腰痛 編輯

病證名。因過勞傷腎所致的腰痛。出《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聖濟總錄·腰痛門》:「虛勞腰痛者,勞傷於腎也。」詳見腎虛腰痛條。

虛勞吐血 編輯

病證名。由五臟虛損導致的吐血。見《千金要方》卷十二。虛損吐血證的治法:心經陰虛,火盛動血,症見虛煩不眠,怔忡健忘,神氣不安者,宜滋陰降火,用天王補心丹、硃砂安神丸等。心陽不收,汗出驚悸,及心腎不交,夢遺溺赤者,用上二方加龍骨、牡蠣、棗仁、蓮心、浮小麥等;心經火虛不能生血,兼見瘦削悸怯,六脈細弱者,治宜補脾胃,養心神,用人參養營湯。思慮傷脾,不能攝血,兼見健忘怔忡,驚悸盜汗,嗜臥少食,大便不調者,宜健脾養心,益氣補血,用歸脾湯。脾陰虛,脈數身熱,咽痛聲啞,用養真湯。脾陽不旺,不能磨化水谷,用香砂六君子湯等。肝陰虛,吐血兼見虛煩不寐,骨蒸夢遺,宜滋養肝血,清熱除煩,用四物湯加棗仁、知母、牡蠣、阿膠之屬。腎水不足,虛火灼肺,吐血喘咳,足痿骨蒸,痰血癆瘵,宜滋補腎陰,用地黃湯、左歸飲等。如足痿、骨蒸,用大補陰丸以滋陰潛陽。腎陽不足,命門火衰,吐血兼見頭暈腰痛,腫喘癃閉者,宜溫陽補腎,用腎氣丸。肺虛津竭,絡脈燥損,血隨氣上,宜養陰潤肺,用辛字潤肺膏,或地魄湯、生脈散等方(見《血證論》)。參見內傷吐血、吐血等條。

虛勞失精 編輯

病證名。腎氣虛損所致的失精證。《諸病源候論·虛勞失精候》:「腎氣虛損,不能藏精,故精漏失。」症見小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目眶痛,發落,或虛煩,心悸,脈數而散,或芤遲,或芤動微緊。治宜補腎固精,用黃芪散、龍骨散、桂枝龍牡湯等方。參見遺精條。

虛勞發熱 編輯

病證名。虛勞虧損所致的發熱,以陰虛為多見。《諸病源候論·虛勞熱候》:「虛勞而熱者,是陰氣不足,陽氣有餘,故內外生於熱,非邪氣從外來乘也。」多因醉飽後入房、憂思勞役、飲食失調或大喜大怒大痛大沮。初病症見夜熱內熱虛熱,本病乃為骨蒸內熱潮熱,治宜養陰清熱,疏邪潤燥(見《理虛元鑒》卷上)。亦可因瘀血而致。《風勞臌膈四大證治·虛勞》:「虛勞發熱,未有不由瘀血者。」「是必飲食起居過時失節,營衛凝滯,先成內傷,然後隨其氣所阻之處,血為瘀積。」為虛中實證,治以活血化瘀為主,用大黃(庶^蟲)蟲丸等方。參見陰虛發熱、陽虛發熱、血虛發熱、氣虛熱、勞熱,潮熱、骨蒸等條。

虛勞耳聾 編輯

病名。係指腎虛或勞傷引起的耳聾。《諸病源候論》卷三:「腎候於耳,勞傷則腎氣虛,風邪入於腎經,則令人耳聾而鳴。」治宜補益腎氣,方用右歸丸等加減。

虛勞盜汗 編輯

病證名。見《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有陽虛陰損之別。《證治匯補·汗病》謂盜汗多見於虛勞之人。「陰氣損傷,宜養榮清熱。或大病之後,新產之餘,及久出盜汗不止,則陽氣亦虛,宜補氣固陽。」陽氣虛者,治宜益氣斂汗,用參芪湯、牡蠣散;心陽虛者,宜柏子仁湯;心腎兩虛者,用心腎丸。陰虛者,用黃芪鱉甲散、秦艽湯。參見盜汗、陰虛盜汗條。

虛勞 編輯

病名。出《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治》。又作虛癆。正氣損傷所致的虛弱症和具傳染性表現為虛弱證候的疾病(見《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前者稱為虛損,後者稱為勞瘵或傳屍勞(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詳見虛損、勞瘵、傳屍勞條。

虛爛喉風 編輯

病名。係指虛火上炎而致咽喉疼痛潰爛的一類疾病。《喉科秘旨》卷上:「此症因本源不足,虛火上炎,生於喉關之內,上下紅色、白斑痛爛,不腫……」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

虛靜 編輯

心無旁念。《素問·脈要精微論》:「持脈有道,虛靜為保。」

虛痙 編輯

病證名。氣血虛極,不能養筋所致的痙病。見《證治匯補·痙病章》。《醫學正傳·痙病》:「亦有絕無風邪,而亦能使人筋脈攣急,而為角弓反張之候者,血脫無以養筋故也。」症見四肢搐搦,頭昏目花,自汗,神疲,氣短,舌質淡,脈細澀。治宜益氣補血熄風,用當歸補血湯、八珍湯、大營煎等方加鈎藤、蠍尾等藥。參見痙條。

虛經 編輯

氣血虛的絡脈。《素問·調經論》:「不足則視其虛經。」

虛瘕 編輯

病證名。因小腸移熱於大腸,結熱深伏,所致的瘕病。亦作伏瘕。《素問·氣厥論》:「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虛瘕,為沉。」《宣明論方》卷一:「虛瘕證,主女病,大腸小腸移熱名虛瘕,津液耗散,不能滑利,菀結而大腸秘澀。」治用檳榔丸等方。參見瘕條。

虛家 編輯

指平素體質虛弱的人。《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虛積痢 編輯

病證名。出《普濟方》。症見小兒腹痛,喜按而軟,里急後重,日夜無度。小兒脾胃虛弱,過食肥甘,漸成積滯,滯久而致。治宜健脾止痢,用大安丸合香連丸。

虛火牙痛 編輯

病證名。指虛火上炎引起牙齒疼痛的一類病證。素體陰虛,虛火上炎,致齒牙浮動、牙齒隱痛,治宜滋陰降火,可用知柏地黃湯加減。參見牙痛條。

虛火牙衄 編輯

病證名。指因虛火引起齒衄的病證。《醫門補要》卷上:「病後中虛,使脾不統血,無根之火逼血上涌牙縫而出。脈虛弦,用六味湯加肉桂三分引火下降。誤與苦寒制火,反大湧出,不治。若胃經實火,口臭脈數有力,宜投犀角地黃湯。」參見齒衄條。

虛火眩暈 編輯

病證名。肝腎陰虛,虛火上攻所致的眩暈證。《症因脈治·內傷眩暈》:「若肝腎之真陰不足,龍雷之火,上沖清道,亦令人頭旋眼黑。此陰火上沖,而為虛火眩暈之症。」詳見火沖眩暈、陰虛眩暈、腎虛眩暈等條。

虛火上炎 編輯

病證名。多由精虧血少,陰液大傷,腎陰虛損,陰虛陽亢,則虛熱虛火內生。症見咽乾咽痛、牙痛、口乾唇燥、骨蒸顴紅、頭昏目眩、心煩不眠、耳鳴、健忘、手足心熱、或目赤、口舌生瘡、舌質嫩紅、脈細數等。

虛火咳嗽 編輯

病證名。元氣虧損,三焦火炎灼肺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虛火咳嗽,虛火者,非火不足也,因人元氣虧損,三焦之火乘虛上炎,肺為火灼,則氣逆而嗽。」證見痰涎清薄,嗽時面紅氣喘,咽干,喉癬喉癢,口臭,煩渴,飲食減少,脈虛弱或浮弦無力。治有滋補為主,用虛火咳嗽方等。參見氣虛咳嗽、咳嗽條。

虛火喉痹 編輯

病名。多因少陰虧虛,水不制火,虛火上炎熏灼咽喉而成。症見咽痛咽干,自覺有異物感,伴有五心煩熱、舌紅、苔黃、脈細數等。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本病類似於今之慢性咽炎。

虛火耳癰 編輯

病證名。《瘍科心得集》卷上:「所謂虛火耳癰者,或因肝膽怒火遏郁,或因腎經真陰虧損,相火亢甚而發。」即耳癰之一種。詳見耳癰條。

虛火 編輯

病證名。

①真陰虧損引起的發熱。症見兩顴潮紅、低熱、盜汗、五心煩熱或骨蒸勞熱、心煩失眠、形體消瘦、小便短赤、口燥咽干、舌紅苔少或光紅無苔、脈細數無力等。多見於熱病傷陰的後期,或陰虛勞損等。

②陰盛格陽引起的假熱症狀。參陰盛格陽條。

虛黃 編輯

病證名。見《明醫指掌》卷四。多因勞倦太過,氣血兩虛所致。症見口淡,怔忡,耳鳴,腳軟,怠惰無力,寒熱微作,小便濁澀,皮膚雖黃而爪甲如常。治宜益氣健脾,養血固本,方用人參養榮湯、十全大補湯等(見《證治匯補·黃病章》)。《丹溪心法·疸病證治》胃虛黃為黃疸之虛證,方用四君子湯、四物湯、黃芪建中湯等。參見脫力黃、萎黃條。

虛滑痢 編輯

病證名。體虛久痢滑脫不禁者。見《證治匯補》卷八。因體虛脾氣下陷,及久痢腸失禁固所致。症見四肢睏倦,穀食不化,腹中徹痛,虛坐而無努責,脈沉伏等。治宜調補固澀。參見虛痢、久痢、滑痢條。

虛寒證 編輯

證名。陽氣虛弱所致的證候。見《素問玄機原病式》卷二。證見面(白光)少華,精神不振,畏寒肢冷,得熱則舒,腹痛喜按,小便清長,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脈沉遲緩弱等。治宜溫補陽氣,選用理中湯、金匱腎氣丸等方。參見虛證、寒證條。

虛寒血崩 編輯

病證名。血崩證型之一。多因腎虛命門火衰、脾虛統攝無權,或過服寒涼藥等因素所致。症見血崩不止,臍下如水浸涼,持續惡寒,帶下質稀、量多、色白,或如屋漏水,或有鮮血。本病臨床較少見。治以丁香研細末,黃酒食前送服;或用丁香百粒,酒煎服亦可。又阿膠25克、熟艾5克、乾薑5克,水煎沖阿膠服之。或以益智仁炒,研細末,淡鹽湯調服。

虛寒白喉 編輯

病名。《喉證指南》:「虛寒白喉,脈沉遲無力,由秉質素弱,兼感寒邪所致,非時疫白喉證也。」此病初起飲食如常,唇白面青,精神疲倦,喉內起白皮或白塊,治宜補中溫胃,方用溫胃湯或桂附理中湯。

虛風內動 編輯

病證名。是由陰虛、血虛內生的風證。多見於大汗、大吐、大泄、失血或久病傷陰者,由陰液枯竭,或津少血枯,無以濡養筋脈,或肝陰不足,陰不潛陽而肝風內生所致。症見肢體麻木不仁、筋攣肉瞤、眩暈震顫、手足蠕動或昏仆等。

虛風 編輯

病因學名詞。指①外界致病因素之一。與「正風」相對,指時令所見的反向之風。如春應為東風反見西風,夏當見南風反見北風等。《靈樞·論勇》:「黃色薄皮弱肉者,不勝春之虛風。」一作病證名。

①見《嬰童百問》。即慢驚風。詳該條。

②指血虛、陰虛內生的風證,亦稱內風。症見眩暈震顫,或手足蠕動。,昏仆等。多見於大汗、大吐、大泄、失血,或久病傷陰者。治宜滋液熄風,濡養營絡,補陰潛陽。用大小定風珠、復脈湯、阿膠雞子黃湯等加減。

虛煩不得臥 編輯

病證名。因外感熱病發汗太過,或誤下傷里,或妄用吐法損傷正氣而致。《症因脈治》卷三:「身表已純,口雖作渴,不能消水,二便清利,神氣懶怯,時時欲睡,時時驚醒,此虛煩不得臥之症也。」脈見空大者,宜補中益氣湯加黃柏、知母;脈細數者,生脈散合涼天地煎;真陽不足,心神失守者,棗仁遠志湯,甚則八味腎氣丸。參見不寐條。

虛煩不得眠 編輯

病證名。亦稱虛煩不得臥。《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詳見虛煩不得臥條。

虛煩 編輯

證名。因虛而致心胸煩熱者。由傷寒汗、吐、下後,邪熱乘虛客於胸中,或病後餘熱留戀,或津涸、血虛、腎虧、虛人停痰飲、虛勞等所致。多兼見鬱悶不寐、口乾咽燥等症。《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治傷寒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用梔子豉湯。《類證治裁·煩躁》治雜症虛煩,因津涸燥結而煩者,用人參固本丸加棗仁、竹葉。因血虛煩渴,至夜躁熱尤甚者,用當歸補血湯。因腎水下竭,心火上炎而煩者,用生料六味丸煎服。病後餘熱欲吐,虛煩不安者,用人參竹葉湯、竹茹湯。病久煩熱不止者,用六味湯加棗仁。肥人虛煩不眠,為痰濕停滯,用溫膽湯。《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虛呃 編輯

病證名。指虛證呃逆。《證治匯補·呃逆》:「虛呃,氣不接續,呃氣轉大,脈虛無力。」因中氣虛所致者,治宜補中益氣,用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甚則十全大補湯;因脾胃虛寒所致者,治宜溫中散寒降逆,用丁香柿蒂散、理中加丁香湯,或溫胃飲加丁香;因脾腎虛寒所致者,治宜健脾溫腎,用理陰煎、大補元煎、右歸飲等方;因肝腎陰虛、陰火上沖所致者,治宜滋陰降火,用大補陰丸、滋腎丸等方;因真元虛脫而呃者,稱虛脫呃,治宜大補真元,固脫止呃。詳見虛脫呃、呃逆條。

虛痘 編輯

病證名。見《痘疹泄秘》。症見痘出不紅潤,色灰白,痘頂陷凹。多由氣血兩虛所致。治宜益氣養血,用保元湯加肉桂之類。

虛喘 編輯

病證名。因正氣虛衰所致的氣喘。見《丹溪心法·喘》。由年老體弱,喘病久延,或大病後真元耗損,肺脾氣虛,腎氣不納,或久服攻伐之藥,損傷真氣而成。《景岳全書·喘促》:「虛喘者,氣短而不續」,「慌張氣怯,聲低息短,皇皇然若氣欲斷,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勞動則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長一息為快也。」一般起病較緩,病程較長。由於病因和見症的不同,又分為氣虛喘、陰虛喘、真元耗損喘、胃虛喘等。詳見各條。

虛閉 編輯

病證名。指因體虛而致耳聾的一類病證。《景岳全書》卷二十七:「虛閉者,或以年衰,或以病後,或以勞倦過度,因致精脫腎虧,漸至聾閉……」治宜滋陰補血,方用六味地黃湯或歸脾丸等加減。參見耳聾條。

虛斑 編輯

病證名。由房勞過度,內傷脾腎,又復外感風寒所致的斑證。亦稱陰證發斑。《重訂通俗傷寒論·傷寒兼證》:「若先由房勞太過,內傷腎陰,及涼遏太過,內傷脾陽,一經新感寒氣,逼其無根失守之火,上熏肺經,浮游於皮膚而發斑點者,此皆謂之陰證發斑,亦謂之虛斑。其形如蚊蚤虱咬痕,稀少而色多淡紅,或淡白微紅。亦有淡黑色,而僅發於兩腰小腹之間者。」內傷脾陽者,緩則補中益氣,用參附三白湯;急則益氣固脫,用回陽急救湯。內傷腎陰,陰被陽消者,治宜滋陰補腎,用龜柏地黃湯,滋腎益陰煎。房勞熱入精室者,用陶氏消遙湯。亦有因熱盛氣虛而致發斑。《傷寒捷訣·發斑》:「虛極發斑者,宜以人參白虎湯主之。」參見發斑傷寒、陰證發斑等條。

(拼音X)第六篇 編輯

編輯

①衰弱,不充實。《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

②中空不滿之容器。《素問·生氣通天論》:「高梁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王冰註:「外濕既浸,中熱相感,如持虛器,受此邪毒,故曰受如持虛。」

③使衰減。《素問·水熱穴論》:「故取俞以瀉陰邪,取合以虛陽邪。」

④脈象名。脈大,按而無力之象。《素問·脈要精微論》:「胃脈實則脹,虛則泄。」

⑤病證類型八綱之一,即虛證。以正氣不足為主要傾向的證候。《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⑥空,淨。見「虛靜」、「虛無」。

頊顱 編輯

頭骨的別名。詳該條。

頊(xū,音須) 編輯

枕骨。

編輯

生理學名詞。即鬍鬚。《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血氣盛則有多須。」張景岳註:「在口下及兩頤者曰須。」

編輯

地支的第十一位。常用以紀年、月、日、時。

《袖珍方》 編輯

醫方著作。又名《袖珍方大全》。四卷。撰於1391年。本書是在明宗室朱棣(周定王)主持下由李恆等人根據朱棣所編的《保生全錄》、《普濟方》等書選錄其中經驗有效之方編纂而成。全書分為風、寒、暑等81門。涉及內、外、婦、兒等各科疾病,選方3077首。每病先論後方。而以選方為主。所選方劑附記出處。書名袖珍,蓋以此書至重至寶宜於珍藏之義。後經王永輔重刊時改為八卷本。現存多種明刻本。

袖口疳 編輯

病名。疳瘡之一種。指下疳生於陰莖處,症見外皮腫脹包裹者。見《醫宗金鑒》卷六十九。

繡球風 編輯

病名。指生於陰囊部之瘡疹。出《醫宗金鑒》卷六十九。即腎囊風。詳見該條。

羞明畏日 編輯

證名。即羞明。見《蘭室秘藏》卷上。詳羞明條。

羞明怕熱症 編輯

病證名。指羞明且懼熱。屬火燥血熱之陽證。治宜清熱瀉火。方選龍木秘方密蒙花散或東垣瀉熱黃連湯加減。

羞明 編輯

病名。又名羞明畏日、怕日羞明、畏日、惡日、畏明。指患眼畏視光明,遇光則澀痛難睜。多因風熱上攻或陰虛血虧所致。若兼紅赤腫痛,眵多淚熱等,多屬風火實證。若眼無赤痛,乾澀羞明,多屬陰虛血虧。

修治 編輯

中藥學術語。即炮製。宋·龐安時,《傷寒總病論》內有「修治藥法。」詳炮製條。

《修真十書》 編輯

養生、氣功叢書。編者不詳。六十卷。本書收集了隋唐兩宋時期數十種氣功、養生著作,從各個方面記述了元代以前養生、氣功、導引、內丹的理論與功法,內容極為豐富,尤為古代氣功學術的一大專集。收入《道藏》第一百二十二至一百三十一冊。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編輯

佛教著作。又名《小止觀》、《童蒙止觀》。佛教天台宗創始者陳隋間僧人智覬撰(一說由其弟子灌頂整理成書)。二卷。分具緣、訶欲、棄蓋、調和、方便、正修、善發、覺魔、治病、證果等10章。論述佛家修禪和覺悟的原則、方法、作用、意義。所述修禪法多與傳統氣功相通,且下手容易、弊端較少,故較有影響。此書歷來被視為習禪的樞要,並且與後世氣功學的發展關係密切。中華書局1983年版《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二卷第一冊收入此書。

修天庭 編輯

自我推拿方法名。即將兩手掌擦熱後,來回撫摩額部。有養顏防病的作用。《雜病源流犀燭·面部病源流》:「《養性書》:熱摩手心,頻拭額上,謂之修天庭。連髮際,二三七遍,面上自然光澤,所謂手宜在面是也。」

修事 編輯

中藥學術語。出《本草綱目》。即炮製。清·張叡所撰《修事指南》,專論藥物炮製方法。詳炮製條。

修其城廓 編輯

導引動作名。方法為用手摩揉耳輪。《雜病源流犀燭·耳病源流》引《養性書》:「以手摩耳輪,不拘遍數,所謂修其城廓,以補腎氣,以防聾聵也。」

修腳術 編輯

腳病的修治技術。簡稱修腳。明《外科啟玄》卷七中已有修腳人的記載。目前依各地風俗差異,大體上有三路師承,即河北路、江蘇路、山東路。河北路以北京為發展中心,特點是技術巧妙,活茬細緻,擅長於修治各種腳病。江蘇路以揚州為發展中心,修腳時講究活茬精緻美觀,尤其在捏腳、刮腳方面有其獨到之處。山東路則以濟南為發展中心,技術要求全面,除修腳外,還要求掌握理髮等技術。1949年後,經過發掘整理,已有專着出版,使修腳術得以重視,技術得到推廣。修腳師傅之社會地位也得以提高。

休惜痢 編輯

出《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即休息痢。詳該條。

休息痢 編輯

病名。痢疾時止時發,久久不愈者。見《諸病源候論·痢病諸候》。《症因脈治》卷四有外感休息痢、內傷休息痢之別。因治療失宜,或氣血虛弱,脾腎不足,以致正虛邪戀,濕熱積滯伏於腸胃而成。發作時,治以清熱化濕為主,或兼補氣血,或兼補脾腎,選用香連丸、駐車丸、倪氏補理煎方等。緩解期,可見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形體消瘦,四肢不溫等症,治以健運脾胃,補益氣血為主,選用補中益氣湯,八珍湯等方;腎虧者用四神丸。本病見於慢性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慢性阿米巴痢疾及局限性腸炎等疾患。參見痢疾條。

熊應雄 編輯

清代醫家。字運英。東川(今屬四川)人,生平欠詳。嘗輯《推拿廣義》(又作《小兒推拿廣義》)三卷行於世。

熊應相 編輯

清代醫家。字廷良,里籍及生平未詳,所著有《金針三度》、《四言脈綱》、《三針並度》、《醫案》,現有其合刊本行世。

熊彥明 編輯

元代醫家。建陽(今屬福建)人,生平欠詳。嘗輯有《類編南北經驗醫方大成》十卷,系輯自孫允賢《醫方集成》,及《濟生拔萃》、《宣明論方》、《瑞竹堂經驗方》等而成。

熊戲 編輯

導引功法名。系模仿熊的動作的一種導引功法。《莊子》中有「熊經鳥伸」的記載,馬王堆漢墓出土帛畫《導引圖》中也繪有類似導引練功圖。後為五禽戲之一。《雲笈七籤·導引按摩》:「熊戲者,正仰,以兩手抱膝下,舉頭,左僻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此後功法流派漸多。

熊慶笏 編輯

清代醫家。一作熊笏,字叔陵,江西安義人,先攻儒,為癢生,後轉而習醫,遂精於醫術,治病每獲奇效。有人薦入太醫院,拒而不就。所著有《扁鵲脈書難經》、《中風論》等,均有刊本行世。

熊景先 編輯

元代醫家。又作景元,字仲光,崇仁(今屬江西)人。先儒後醫,甚明醫理,尤精脈理,多有治驗,名噪一時。嘗着《傷寒生意》,未見行世。

雄丁 編輯

病名。十三丁之一。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症見其疔疱黑似灸瘡,大如錢孔,形高突起,四畔泡漿色赤黃。證治參見疔瘡條。

胸中之氣 編輯

胸部的氣機。一說指胸腹部的氣機。《素問·三部九候論》:「中部之候……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王冰註:「手陽明當其脈也。經云:腸胃同候,故以候胸中也。」

胸中之府 編輯

指人體背部。《素問·脈要精微論》:「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

胸中熱 編輯

證名。指上焦心肺之熱。出《素問·刺熱篇》。治宜清泄心肺熱邪。《素問識》卷四:「胸中膈上,乃心肺之宮城,主胸中熱者,瀉肺熱也;膈中熱者,瀉心熱也。不曰心肺,而曰胸中、膈中者,意言熱在氣分,而不干於藏真也。」

胸中痞硬 編輯

證名。胸中滿悶不適,按之硬滿之證。多因寒飲阻滯胸中所致。《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此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傷寒貫珠集》卷二:「此痰飲類傷寒證,寒為寒飲,非寒邪也。《活人書》云:痰飲之為病,能令人憎寒發熱,壯類傷寒,但頭不痛,項不強為異,正此之謂。」參見痞有關條。

胸中煩熱 編輯

證名。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由心火上炎,肺胃熱盛,陰血虧耗;或外邪傳里所致。《類經·運氣》:「胸中煩熱、嗌乾等證,皆君火上炎,肺金受傷也。」《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寒》:「食谷欲嘔,屬陽明,非少陽也。胸中煩熱者,竹茹湯主之。」胸中煩熱,多為內熱證。外感病見心煩懊憹不安。系外邪傳入尚淺,治宜清宣鬱熱,用梔子豉湯。身熱退後,胸中煩熱,或兼嘔惡咳逆,為餘熱內戀,治宜清熱除煩,益氣生津,用竹葉石膏湯。雜證中胸中煩熱,多為心火偏旺,治宜清心利尿以除煩,用導赤散。血虛火炎而致失眠難寐者,治宜養陰清熱以除煩,用黃連阿膠湯或天王補心丹。胸中煩熱,兼手足心熱,為五心煩熱,屬陰虛內熱,治宜滋陰清熱,用生料六味丸加減(見《中醫臨證備要·胸脅腋乳症狀》)。

胸中 編輯

即胸腔內。《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胸正中線 編輯

經穴定位線。又稱胸骨中線。為任脈經過處,分布有天突、璇璣、華蓋、紫宮、玉堂、膻中、中庭各穴。

胸俞十二穴 編輯

穴位名。出《素問·氣穴論》。即俞府、彧中、神藏、靈墟、神封、步廊,左右各一,共十二穴。

胸膺 編輯

前胸部。《素問·刺熱篇》:「熱爭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

胸穴指壓法 編輯

推拿方法名。指用手指按壓胸部穴位進行治病的一種手法。所用胸穴大多是分布於胸部前面或側面的敏感壓痛點。適用於頭痛、胸痛、腰痛、胃痛及軟組織扭傷等疾病。

胸脅支滿 編輯

病證名。指胸及脅肋部支撐脹滿。《素問·繆刺論》:「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卒心痛,暴脹,胸脅支滿。」

胸脅痛 編輯

證名。出《素問·刺熱論》。多見於傷寒少陽病及肝膽疾患。《諸病源候論·胸脅痛候》:「胸脅痛者,由膽與肝及腎之支脈虛,為寒氣所乘故也。」此三經三支脈,並循行胸脅,邪氣乘於胸脅,故傷其經脈,邪氣之與正氣交擊,故令胸脅相引而急痛也。」《此事難知》:「少陽證,胸脅痛,往來寒熱而嘔,或咳而耳聾,脈尺寸俱弦。」治宜和解少陽,用小柴胡湯。本症實證居多,由氣機郁滯,痰飲瘀血所致。《景岳全書·雜證謨》:「暴怒傷肝,氣逆脹滿,胸脅疼痛者,宜解肝煎」。「氣滯胸脅痛而兼喘者,宜分氣紫蘇飲」。「痰飲停伏,胸脅疼痛者,導痰湯加白芥子。」《丹溪心法·脅痛》:「氣鬱而胸脅痛者,看其脈沉澀,當作郁治。痛而不得伸舒者,蜜丸龍薈丸最快。」《醫林繩墨·六郁》:「血郁者,胸脅作痛,四肢無力,能食便紅,脈亦芤數。」亦可見於內傷虛損。《金匱翼》卷六:「腎氣虛弱,羸怯之人,胸脅之間,多有隱隱微痛,此腎虛不能納氣,氣虛不能生血之故。」治用熟地、破故紙之類補腎;阿膠、川芎、當歸之類和血。參見胸痛、脅痛等。

胸脅滿 編輯

證名。胸脅脹滿不適。出《素問·刺熱論》。由邪阻氣鬱所致。《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傷寒陽明病亦可見本症。「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亦可由熱入血室引起。《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語,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參見胸脅苦滿條。

胸脅苦滿 編輯

證名。胸脅部滿悶不適,難以名狀。凡邪入少陽或肝膽氣機失調所致。《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參見胸脅滿條。

胸脅好 編輯

胸脅部發育正常。《靈樞·本髒》:「胸脅好者,肝堅。」

胸脅 編輯

人體部位名。即前胸和兩腋下肋骨部位的統稱。《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胸者,缺盆下,腹之上,有骨之處也。」《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其兩側自胸以下,至肋骨之盡處,統名曰脅。」

胸鄉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陰脾經。在胸外側部,當第3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布有第三肋間神經外側皮支,及胸外側動、靜脈和第三肋間動、靜脈。主治胸脅支滿,痛引胸背,咳嗽氣逆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胸圍 編輯

胸部兩乳相平部位的周圈長度。《靈樞·骨度》:「胸圍四尺五寸。」

胸痛引背 編輯

病證名。指胸痛牽扯背部並痛。《素問·氣交變大論》:「歲金太過……胸痛引背,兩脅滿且痛引少腹。」

胸痛 編輯

證名。胸部正中或偏側作痛。出《素問·脈解篇》。多與心、肺、肝三髒有關。《素問·髒氣法時論》:「心病者,胸中痛。」《醫碥·胸痛》:「胸者,肺之部分,則其痛尤多屬肺可知。」其病多屬氣滯,氣滯則痰飲亦停,治宜行氣除飲。《雜病源流犀燭·胸膈脊背乳病源流》:「胸者,肝之分,肺心脾肝膽腎心包七經脈俱至胸,然諸經雖能令胸滿氣短,而不能使之痛,惟肝獨令胸痛,故屬肝病。」肝虛,胸痛引腰,宜補腎,補腎所以補肝也,用六味丸加首烏、牛膝;肝實,胸痛不能轉側,善太息,宜疏肝,用寬胸飲;胸痛常欲蹈壓其胸,先未痛,但欲飲熱,名曰肝着,用旋復湯;胸痛短氣,是水氣,用五苓散;胸痛痞塞,痰氣為害,用二陳湯;胸痹急痛如錐刺,難於俯仰,汗出,或徹背上,用生韭汁;胸痹痛引背,喘息咳唾短氣,寸沉遲,關緊數,用栝蔞薤白白酒湯,加半夏尤妙。胸膈隱痛,為腎虛不能納氣,氣虛不能生血,用補肝散。亦指膈痛或胸痹之重者。《醫宗必讀·心腹諸痛》:「胸痛即膈痛。」《醫宗金鑒·訂正金匱要略注》卷二十:「胸痹之病,輕者即今之胸滿,重者即今之胸痛也。」參見胸痹、膈痛條。

胸通谷 編輯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心痛,惡氣上脅急痛,灸通谷五十壯,在乳下二寸。」主治心痛,脅痛,及乳腺炎等。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胸膛 編輯

①骨名。指胸骨。詳該條。

②泛指胸部。《金匱要略·外科心法要訣》:「甘疽……生於膺上,即胸膛兩旁肉高處。」

胸堂 編輯

①膻中穴。《千金要方》:「上氣厥逆,灸胸堂百壯。穴在兩乳間。」

②經外穴名。出《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在兩乳之間,胸骨之兩側緣。主治咳嗽,喘息,噎膈,咯血,心悸,怔忡,乳少乳痛等。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胸鎖骱 編輯

古代解剖部位名。即胸鎖關節。

胸憑仰息 編輯

胸滿而後仰呼吸。「憑」有「滿」義。《素問·五常政大論》:「堅成之紀……其病喘喝,胸憑仰息。」

胸痞 編輯

證名。

①胸中滿塞不痛。《症因脈治·胸痛論》:「若胸中滿塞而不痛,又名胸痞。」《雜病源流犀燭·胸膈脊背乳病源流》:「大約胸滿不痛者為痞,滿而痛者為結胸。」參見心下痞滿、痞條。

②指胸中悶痛。即胸痹。《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病者心下堅滿,痞,急痛,肌中苦痹緩,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手不得犯,胸中愊愊而滿,短氣,咳唾引痛,咽塞不利,習習如癢,喉中乾燥,時欲吐嘔,煩悶,自汗時出,痛引徹背,不治則數日殺人,病名胸痞。由下虛極,氣上控膈使然,其脈陽微陰結。」治以化痰理氣,用栝蔞丸、橘皮生薑湯等方。參見胸痹條。

胸滿 編輯

證名。胸部脹滿不適。出《素問·腹中論》。因風寒、熱壅、停飲、氣滯、血瘀等所致。《醫宗金鑒·訂正金匱要略注》:「表實無汗,胸滿而喘者,風寒之胸滿也;里實便澀,胸滿煩熱者,熱壅之胸滿也;面目浮腫,胸滿喘不得臥者,停飲之胸滿也;呼吸不快,胸滿太息而稍寬者,氣滯之胸滿也;今病人無寒熱他病,惟胸滿,唇痿,舌青,口燥,漱水不欲咽,乃瘀血之胸滿也。」亦可見於少陽證中。《醫學心悟·少陽經證》:「胸半以上,乃清陽之分,正在半表半里,邪至此,將入里而未深入於里也,故胸滿而腹未滿者,乃邪氣而非有物也。」治用小柴胡加枳實、桔梗。

胸里 編輯

即「胸中」。《靈樞·經別》:「足少陽……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里屬膽。」

胸汗 編輯

證名。心胸局部多汗。見《中國醫學大辭典》。《張氏醫通·雜門》:「別處無汗,獨心胸一片有汗,……名曰心汗。」參見心汗條。

胸骨傷 編輯

病名。見《醫宗金鑒》卷八十八。包括胸肋部的肋骨傷折。常因跌打,壓撞所傷。症見局部疼痛,甚至不能直立挺胸,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時疼痛加劇,胸悶,呼吸短促。骨折處可有凹陷、突起及骨聲;如出現氣、血胸及內臟損傷時,可見有咯血、呼吸困難、昏厥等。治宜手法復位,及傷處固定,可內服復元活血湯、七厘散;腫痛減輕後,改服正骨紫金丹、接骨丸;後期恢復時,可服補腎壯筋湯、小活絡丹,並用五加皮湯外洗,同時配合功能鍛煉。如合併氣、血胸及內臟損傷者,應及時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搶救治療。

胸骨肋斷 編輯

病名。即胸、肋骨折傷。出《外科證治準繩》卷六。證治詳參胸骨傷條。

胸骨 編輯

骨名。胸骨和肋骨的統稱。《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胸骨即(骨曷)骭骨,乃胸脅眾骨之統名也。一名膺骨,一名臆骨,俗名胸膛。」

胸膈不利 編輯

病證名。指胸與橫隔部滯塞堵悶。《素問·至真要大論》:「太陽之復……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滿。」

胸腹大 編輯

自覺或外形可見胸腹部脹大。多見於氣脹,水腫等病。《素問·氣交變大論》:「歲火不及……心痛暴瘖,胸腹大。」

胸發 編輯

病名。指無頭疽生於胸前鳩尾穴或中庭穴或兩穴之間者。出《仙傳外科集驗方》。即井疽。證治詳見該條。

胸第一側線 編輯

經穴定位線。距離胸正中線2寸,為足少陰腎經經過處,分布有俞府、彧中、神藏、靈墟、神封、步廊各穴。

胸第三側線 編輯

經穴定位線。從鎖骨下凹處下行,距胸正中線6寸,為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經過處。分布有雲門、中府、周榮、胸鄉、天溪、食竇各穴。

胸第二側線 編輯

經穴定位線。從鎖骨正中下經乳頭正中的連線,距胸正中線4寸,為足陽明胃經經過處。分布有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各穴。

胸痹 編輯

病名。出《靈樞·本藏》。

①胸膺部悶窒疼痛之證。由上焦陽虛,陰寒之邪上乘,胸陽痹塞所致。《肘後備急方》卷四:「胸部之病,令人心中堅痞忽痛,肌中苦痹,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滿短氣,咳嗽引痛,煩悶自汗出,或徹引背膂。」《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胸痹心中痞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薑湯亦主之。」「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有按證情輕重將胸痹分為胸滿、胸痛者。《金匱要略·訂正金匱要略注》卷二十:「胸部之病輕者即今之胸滿,重者即今之胸痛也。」本病見於冠心病、心絞痛等疾患。

②指胃痹。《症因脈治》卷三:「胸痹之症,即胃痹也。胸前滿悶,凝結不行,食入即痛,不得下咽,或時作嘔。」

胸嗌不利 編輯

病證名。指胸與咽喉部的滯塞堵閉。《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二之氣,火反郁,其病熱郁於上……胸嗌不利,頭痛身熱,昏憒膿瘡。」

編輯

軀幹前,頸下腹上的部位。《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肺脈急甚為癲疾;微急為肺寒熱,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

凶風 編輯

病因學名詞。系八風之一。指從東北方來的風邪。《靈樞·九宮八風》:「風從東北方來,名曰凶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大腸,外在於兩脅腋骨下及肢節。」

性學 編輯

氣功內丹術術語。《丘祖全書》:「有為功夫命功也,無為妙道性學也。」即性功。見該條。

性味 編輯

①指藥物性質和氣味。即四氣五味。詳該條。

②專指藥物氣味。即五味。

性能 編輯

作為中藥學術語應用時,泛指藥物的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沉浮、補瀉等特性和功能。詳各該條。

性命雙修 編輯

氣功內丹術術語。又稱性命兼修。謂性功和命功不可或缺、配合而煉的主張。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四十九引北宋著名道士張伯端的話說:「道家以命宗立教,故詳言命而略言性;釋氏以性宗立教,故詳言性而略言命。」張氏認為這兩者均有失偏頗,主張唯有道、禪雙融的內丹,性命雙修,最為上乘。內丹家多持此說。性命雙修又有先命後性、先性後命、修性自然修命等不同的修煉方式和次第,前二者分別為內丹派南宗和北宗的基本傾向。

性命兼修 編輯

氣功內丹術術語。《還鄉集》:「後學不知性命兼修,往往獨悟性功,到老無成。」即性命雙修。見該條。

《性命圭旨》 編輯

氣功專著名。傳為明·尹真人述,其弟子所錄。全書分元、亨、利、貞四集。全書匯融道、佛、儒各家之說,以圖配文,闡述道家內煉理論及具體功法,而其大要歸於道教。書中論述內丹頗為詳細,強調性命雙修。本書內容豐富,闡述詳切,繪圖精工,為後學所稱道,較有影響。收入《道藏精華錄》第9冊。

性命 編輯

古代哲學名詞。原為先秦儒學的重要哲學範疇。《易傳》:「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此處性指個人情志、個性,命指天命。其後道教養生家以性命指人的生命。而內丹學又予性命以獨特解釋。即性指人心的本性,又有元性、真性、元神、真心、本來一靈等別名;命指物質形體方面的氣、元氣。宋元以來的內丹書中,性命實際上是元神元氣的代稱。王重陽《授丹陽二十四訣》:「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氣。」元明以來的內丹家還取理學之說,謂性即是理。《玄宗真指萬法同歸》:「性在天地間謂理。」

性急多怒經閉 編輯

病證名。經閉證型之一。見《竹林女科證治》。婦女性情急躁,善怒易郁,怒則傷肝,郁則生熱,熱灼傷津,陰血枯竭,無血可行而經閉。治宜清熱解郁,方用四物湯加黃芩、黃連、柴胡、柴胡、香附。

性功 編輯

氣功內丹術術語。又稱性學。即修性之功,指修煉心神的功夫。參見「性命」、「性命雙修」諸條。

幸帽兒 編輯

病名。見清·閻誠齋《臨產須知評正》:「在子宮口開全後不破水,卒致胎兒包被囊膜而出者,是曰被膜兒,又曰xx帽兒。」指胎膜未破,完整的包裹胎兒娩出。現今接生可用人工破膜,不再出現此種現象。

杏仁中毒 編輯

病名。因誤食苦杏仁過量出現中毒症狀者。見《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證見無發熱或體溫不足,昏迷,驚厥,嘔吐,瞳孔散大,可迅速死亡。宜中西醫結合救治。文獻記載用藍子汁、杏樹皮解毒,可參考。

杏林 編輯

對醫界的頌稱。相傳三國時吳國董奉為人治病,不取報酬,但求患者於病癒後在其宅旁種杏一株,日久杏樹成林,後世遂以「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等來稱頌醫家的高尚品質和精良醫術。

醒脾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用芳香健脾藥健運脾氣以治療脾為濕困,運化無力的病證。

形髒 編輯

人體器官名。指能藏有形之物的臟器,指胃、大腸、小腸、膀胱。《素問·三部九候論》:「故神髒五,形髒四,合為九髒。」王冰註:「所謂形髒者,皆如器外張,虛而不屈,含藏於物,故云形髒也。所謂形髒四者,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也。」此為一說。

形體 編輯

生理學名詞。指人體或人體形態體質。《素問·上古天真論》:「形體不蔽,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

形瘦血瘀經閉 編輯

病證名。見《葉天士女科證治秘方》。婦女形體消瘦,每多熱多郁,血少氣虛,多熱則血稠而行滯,氣鬱則血凝成瘀,瘀血阻滯胞脈,則經閉不行。症見形體消瘦,月水不通,胸悶不舒等。治宜清熱養血調經,佐以開郁,方用芩連四物湯合開郁二陳湯。

形瘦血熱經閉 編輯

病證名。見《葉天士女科證治秘方》。多因形體消瘦者多陰虛血虧,血虛生熱,陰火內爍,沖任內傷,血少而澀滯不行。治宜補血滋陰,方用人參四物湯(人參、當歸、川芎、生地、白芍、知母、麥門冬、炙甘草、生薑、大棗)兼地黃丸。

形瘦經少 編輯

病證名。見《葉天士女科證治秘方》。多因形體消瘦之婦女每多氣血虛弱,胞脈血少則經行量少。治宜養血調經,方用加味四物湯(四物湯加人參、香附、甘草、生薑、大棗)。

形瘦過期經行 編輯

病證名。見《葉天士女科證治秘方》。指形體消瘦之婦女患經行錯後病。多因氣血不足,形體消瘦,胞脈血虛不能按時而至,而致經行錯後。或因脾胃虛弱食少者,亦導致氣少血衰而過期經行。氣血不足者宜大補氣血,用十全大補湯;脾胃素弱者,宜健脾益氣養血為治,方用異功散合芎歸湯,兼服地黃丸。

形勝色 編輯

五行學說術語。指體形的五行屬性克制膚色的五行屬性。《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把人按五行分為木、火、土、金、水五形;所屬五色即青、赤、黃、白、黑。如木形人見黃色,火形人見白色,為木勝土、火勝金,均屬形勝色。

形勝氣 編輯

病證名。形氣相失之一。形體雖肥胖而氣虛氣短,少氣不能報息者,為形勝氣。多屬危重疾病。《靈樞·壽夭剛柔》:「形勝氣者危。」

形色相得 編輯

五行學說術語。指體形的五行屬性和膚色的五行屬性相稱調和。《靈樞·陰陽二十五人》:「形色相得者,富貴大樂。」

《形色外診簡摩》 編輯

診斷學專着。二卷。清·周學海撰於1894年。本書以論述望診為主,問診、聞診為輔。所涉範圍較廣,自謂:「是編也,《內經》三診之文全在;《難經》以下,擇其切要能補《內經》未備者收之」。上卷專談望形,首述形診總義,次述生形(生理的)、病形(病理的)以及絡脈形色等;下卷以望色為主,首敘面色總義,次敘面色、目色、舌色以及外診雜法類等。現存清末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形如蝦座 編輯

病證名。係指火毒攻目,白睛因瘀滯而脹起甚或掩蓋黑睛的病證。《證治準繩·雜病》認為:「因瘀滯已甚,血脹無所從出,遂致壅起,氣輪狀如蝦座,甚則吐出睥外者,病尤急。非比魚胞氣分之可緩者。瘀血灌睛證與此證病雖一種,灌睛則概而言,而未至於極,此則極矣。有半邊脹起者,有通珠俱被脹起蓋定烏珠者,又有大眥內近鼻梁處脹出一片如皮如肉,狀似袋者。……其病大意是血氣兩盛之患,宜以開導為先。」但不能割治,誤割則為漏為瞎。內治宜清熱瀉火涼血散瘀,方用宣明丸加減。

形肉脫 編輯

病狀名。指形體肌肉消瘦脫陷。《靈樞·經水》:「若失度之人,瘠瘦而形肉脫者,惡可以度量刺乎?」

形氣相失 編輯

病證名。指病人形體的盛衰與正氣的強弱相反。即形盛氣弱,或形弱氣盛。例如消渴病患者,形體瘦弱,但胃火亢盛,多食善飢,煩躁易怒,表現為形弱氣盛;又如某些痰飲病患者,形體肥胖,動則心悸氣喘汗出,表現為形盛氣弱。此類形氣相失的病證,往往病情較重,預後較差。《素問·玉機真髒論》:「形氣相失,謂之難治。」王冰註:「形盛氣虛,氣盛形虛,皆相失也。」

形氣相得 編輯

指病人形體盛衰與正氣強弱一致。即形盛氣盛,形虛氣虛。此類形氣相得的病證,即使病情較重,預後較好。《素問·玉機真髒論》:「形氣相得,謂之可治。」王冰註:「氣盛形盛,氣虛形虛,是相得也。」

形氣 編輯

①生理學名詞。指形體與臟腑機能。《素問·玉機真髒論》:「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

②生理學名詞,指血與氣。《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③生理學名詞。指機體氣血的外在表現。《靈樞·陰陽二十五人》:「審察其形氣有餘不足而調之,可以知逆順。」

④指天之六氣和地之五行。《素問·天元紀大論》:「故在天為氣,在地為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形能 編輯

即形態。能與態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拼音X)第七篇 編輯

形樂志苦 編輯

病狀名。指形體舒適,精神苦悶。《靈樞·九針論》:「形樂志苦,病生於脈,治之以灸刺。」

形苦志樂 編輯

病狀名。指形體勞苦,精神愉快。《靈樞·九針論》:「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

形精 編輯

指地之有形的物類和天之精氣。《素問·五運行大論》:「形精之動,猶根本之與枝葉也,仰觀其象,雖遠可知也。」大地上有形萬物由五行構成,天上精氣變化反映在日月五星,二者遙相感應,相互關係如同樹根與枝葉一樣密切。

形寒 編輯

①形體感受寒邪。《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

②指形體寒冷不溫。

形肥痰滯經閉 編輯

病證名。見《葉天士女科證治秘方》。指形體肥胖婦女而患經閉者。多因體肥脾虛生痰濕,痰濕阻塞胞脈,以致經閉不行。治宜行氣導痰。方用蒼附導痰丸或開郁二陳湯(蒼朮、香附、川芎、青皮、枳殼、木香、檳榔、生薑)等。

形肥經少 編輯

病證名。見《葉天士女科證治秘方》。指形體肥胖婦女行經量少之病。多因體肥脾虛,脾失健運,水谷精微不能運化為血,反化為水濕痰涎所致。症見形體日益肥胖,月經逐漸量少,色淡質稀,或夾帶下,兼見頭暈目眩,神倦乏力,胸悶食少便溏等。治宜健脾除濕,方用六君子湯或二陳湯加當歸、川芎等。

形肥過期經行 編輯

病證名。見《葉天士女科證治秘方》。指形體肥胖婦女經期錯後者。多因體肥之人多脾虛痰濕,經脈為痰濕所阻則月經後期而至。症見月經後期,甚或數月一行,量少色淡而粘,或有胸悶、納呆、腹脹、浮腫、倦怠等症。治宜健脾除濕,化痰導滯。方用蒼附導痰丸、六君子湯等。

形度 編輯

診斷學名詞。形體盛衰的測度。可作為辨證施治的參考。《素問·通評虛實論》:「形度骨度脈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 編輯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治療原則。指形體虛弱衛陽不足者,宜用補氣溫陽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王冰註:「氣,謂衛氣。味,謂五臟之味也。」《靈樞經》曰:「衛氣者,所以溫分肉而充皮膚,肥腠理而司開闔。故衛氣溫則形分足矣。」《類經》:「形不足者,陽之衰也,非氣不足以達表而溫之。」可用人參、黃芪、附子、肉桂等溫陽益氣。

編輯

①形體。《素問·八正神明論》:「故養神者,必知形之肥瘦,榮衛血氣之盛衰。」

②形狀。《靈樞·五音五味》:「聞其聲而知其形。」《靈樞·九針十二原》:「九針之名,各不同形。」

③指腫塊、積聚之類。《素問·脈要精微論》:「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

④表現。《素問·舉痛論》:「凡此諸痛,各不同形,別之何如?」

⑤形色。即指機體表現於外的形態氣色。《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厥氣上行,滿脈去形。」

⑥指脾臟所主的四肢肌肉。《素問·調經論》:「形有餘有不足。」王冰註:「形屬脾。」

⑦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素問·天元紀大論》:「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王冰註:「形,謂木火土金水。」⑧性質。《靈樞·四時氣》:「夫四時之氣,各不同形。」

⑨顯露。《靈樞·五亂》:「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

⑩通「型」。類型。《靈樞·陰陽二十五人》:「願聞二十五人之形。」

邢增捷 編輯

明代醫家。江西新昌縣人。先習儒,後改攻醫,精究《內經》及金元諸大家之學,頗有心得,治病不計報酬,臨證每獲奇效。着有《醫案心法》、《本草輯要》、《傷寒指掌詳解》及《脈訣刪補》等書,均未見刊行。

邢偉 編輯

清代醫家。字詩樵,浙江吳興縣人,生平欠詳。着有《痘疹治案》二卷,未見刊行。

行針總要歌 編輯

針灸歌訣名。見《針灸大成》。內容概括針法和一些要點。如:「定穴行針須細認,瘦肥短小豈同群。肥人針入三分半,瘦體須當用二分;不肥不瘦不相同,如此之人但着中。只在二、三分內取,用之無失且收功。」又:「寸寸人身皆是穴,但開筋骨莫狐疑;有筋有骨傍針去,無骨無筋須透之。」均通俗易曉。

行針指要歌 編輯

針灸歌訣名。見《針灸聚英》。歌中列舉一些常見證候的用穴。《針灸大成》載此,略有修改。全文如下:「或針風,先向風府、百會中。或針水,水分挾臍上邊取。或針結,針着大腸泄水穴。或針勞,須向膏肓及百勞。或針虛,氣海、丹田、委中奇。或針氣,膻中一穴分明記。或針嗽、肺俞、風門須用灸。或針痰,先針中脘、三裡間。或針吐,中脘、氣海、膻中補。翻胃,吐食一般醫,針中有妙少人知。」

行針 編輯

出《靈樞·行針》。即施行針刺之意。亦指針刺時施行各種操作手法,又稱運針。見該條。

行瘀 編輯

指一種治法。用活血藥或結合理氣藥以祛除瘀血。詳見祛瘀活血條。

《行醫八事圖》 編輯

醫論著作。一卷。清·丁雄飛撰,刊於1695年。丁氏總結診治疾病,不外乎地、時、望、聞、問、切、論、訂(即審風土、按時令、望形色、聞聲音、問情狀、切脈理、論治法、訂藥物)八事,遂作圖式,以利論述。輯入《檀幾叢書·二集》中。現存初刻本、抄本。

行水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法。即宣暢氣機,通調水道,利水祛濕的方法。適用於肺氣不宣,脾不運濕,氣化失常所致的水濕停滯病症。症見咳嗽氣喘,小便不利,水腫脹滿,身重睏倦。或兼有發熱等。用越婢加術湯或五苓散等方。

行屍 編輯

病狀名。指病情嚴重、預後不佳,雖能行走,卻已見死脈者。《難經·十四難》:「(脈)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呼吸再至,名為無魂。無魂者當死也。人雖能行,名曰行屍。」《註解傷寒論·平脈法》:「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屍。」

行氣玉佩銘 編輯

氣功專論。撰者不詳。原刻於十二面圓柱形玉佩高5.3厘米,徑3.5厘米,每面刻三、四字共45字。約刻於戰國時期。現藏天津歷史博物館。原拓片見《三代吉金文存》卷二十。全文為:「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郭沫若《奴隸制時代》釋其文為:「這是深呼吸的一個回合。吸氣深入則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則定而固;然後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長,與深入時的徑路相反而退進,退到絕頂。這樣天機便朝上動,地機便朝下動。順此行之則生,逆此行之則死。」有氣功學者認為此銘文主要闡述小周天功的作法和行功時的注意事項。該玉佩為現存最早的有關氣功文物。

行氣活血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法。活血祛瘀與行散氣滯並用,治療氣滯血瘀證候,常用於心腹脅肋諸痛,時發時止,月經不調,跌仆勞損,脹悶不舒,產後惡露不行等一切氣血澀滯之證。常用藥有香附、鬱金、丹參、當歸、赤芍、延胡索、金鈴子、桃仁、紅花、木香等。

行氣法 編輯

能使針刺感應向一定方向擴散、傳導的各種方法。亦稱引氣法、通氣法和導氣法。《針灸大成》:「有病道遠者,必先使氣直得病所。」說明本法在臨床上的重要意義。該法主要包括提插行氣、呼吸行氣、捻轉行氣、按壓行氣、針向行氣、接經行氣等法。詳見各該條。

行氣 編輯

氣功術語。含意非一。一是指一種逐漸延長閉氣時間的以習煉呼吸為主的氣功功法,又稱閉氣法。《抱抱子內篇》:「善行氣者,內以養身,外以卻病惡。」其「釋滯」篇載其功法為:「初學行氣。鼻中引氣而閉之,陰以心數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已耳聞其出入之聲,常令入多出少,以鴻毛着鼻口之上,吐氣而鴻毛不動為候也。漸習轉增其心數,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則老者更少,日還一日矣。」呼吸時,以輕、緩、勻、長、深為要點。修習務須循序漸進。其法源於先秦,魏晉時流行不變,但因掌握不當易生弊端,故晚唐以後罕見傳行者。行氣的另一含意,是指以意識引導內氣在體內運行。如《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中有「行氣」一訣,即是指此。此法可用以運氣攻病。《養性延命錄·服氣療病篇》:「凡行氣欲除百病,隨所在作念之。……和氣往攻之,從時至時,便自消矣。」另一種是指治法。即調理氣機,行散氣滯。又稱利氣,通氣。用於氣滯所產生的胸腹脹悶疼痛等病症。常見行氣藥有木香、橘皮、香附、厚朴、枳實等。疏郁理氣、和胃理氣等均屬行氣法。詳各條。

行經氣痛 編輯

病證名。靜光禪師考定《女科秘要》卷三:「經來一半,余血未盡,腹中作痛,變作潮熱,或無熱,當用紅花當歸散(當歸、紅花、牛膝、蘇木、川芎、枳殼、赤芍、三棱、莪朮),破其餘血,則痛止人安。」即痛經。詳見該條。

行經 編輯

生理學名詞。一指月經來潮,一指月經。

行健廓 編輯

眼的八廓名稱之一。系按相應臟腑的功能予以命名。《目經大成》卷一:「干為白珠,絡通大腸之腑,髒屬於肺……肺與大腸相為表里,主分疏涇渭,上運清純,下輸糟粕,曰行健廓。」因大腸與肺輸轉運行不息而得名。詳見八廓條。

行間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厥陰肝經。滎(火)穴。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布有來自腓深神經的趾背神經,足背靜脈網及第一趾背動、靜脈。主治頭痛眩暈,青盲,雀目。目赤腫痛,失眠,癲癇,瘈瘲,小兒驚風,胸脅痛,口眼歪斜,遺尿,癃閉,疝氣,遺精,月經過多,乾濕腳氣,以及高血壓,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行黃 編輯

證名。黃病二十八候之一,黃疸而不影響行立者。《諸病源候論·黃病諸候》:「瘀熱在脾藏,但肉微黃,而身不甚熱,其人頭痛心煩,不廢行立,名為行黃。」《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治行黃方,用黃芩、麥門冬、犀角屑、栝蔞根、梔子仁、甘草等藥。參見黃疸有關條。

行茛灸 編輯

灸法名。藥物發泡灸之一。見《本草綱目》卷十七。指用新鮮毛茛莖葉搗爛,敷貼在有關穴位上使之起泡,有如火灸。敷貼時間約1-2小時,以局部起泡為度。適用於瘧疾,黃疸等疾患。

行房時忌 編輯

房事養生術語。謂不宜行房之時。《攝生要義·房中篇》:「忌其時者,十有一:醉酒、飽食,遠行、疲乏、喜怒未定、女人月潮沖冒、寒暑疾患未耳、大小便訖、新沐浴後、犯畢出行,無情強為,皆能使人神氣昏潰,心力不足,四體虛羸,腎臟怯弱,六情不均,萬病乃作。」

行遲 編輯

五遲之一。出《小兒藥證直訣》。指小兒周歲以後,甚至二、三歲還不能行走者。多因小兒肝腎不足,或哺養失宜,脾胃虛弱,元氣不充,影響筋骨的發育所致。治宜用六味地黃丸加鹿角膠、牛膝之類以滋補肝腎,或調元散以補益元氣。虛證不明顯者,可用五加皮散(五加皮、牛膝、酸木瓜,共研末,每服一錢半,粥飲調服)。參見立遲條。但應注意檢查,排除其他疾患如小兒麻痹後遺症、肌營養不良,或骨外傷等。

行痹 編輯

病名。出《素問·痹論》。又名風痹、走注。詳見風痹條。

編輯

㈠(xíng,音形)⑴行走。《素問·經脈別論》:「持重遠行,汗出於腎。」

㈡行竄,遊走。《素問·風論》:「風者,善行而數變。」

⑶運行。《素問·六節藏象論》:「天度者,怕以制日月之行也。」

㈣流動;布散。《素問·經脈別論》:「水精四布,五精並行。」

⑸做,行事。《素問·疏五過論》:「審於終始,可以橫行。」

⑹舉止行為。《靈樞·五變》:「夫天之生風也,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

⑺疏導。《素問·八正神明論》:「補必用員,員者行也。」《素問·至真要大論》:「逸者行之。」

⑻運送。轉輸。《素問·太陰陽明論》:「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

⑼活動。《素問·厥論篇》:「機關不利者,腰不可以行。」

⑽流行,傳布。《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其病溫厲大行。」

⑾行施,實施。《素問·氣交變大論》:「余司其事,則而行之奈何?」

⑿指治療。《素問·標本病傳論》:「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張介賓註:「病淺者可以兼治,故曰並行。」

⒀指發病。《素問·示從容論》:「若言三髒俱行,不在法也。」⒁指服用(藥物)。《素問·五常政大論》:「治熱以寒,溫而行之。」⒂量詞。《靈樞·上膈》:「還而刺之,毋過三行。」

㈡(háng,音航)⑴道路,途徑。《靈樞·五味論》:「別出兩行,營衛之道。」

㈡列。《素問·氣穴論》:「頭上五行行五。」

腥臊氣 編輯

即腥臭氣。詳該條。

腥臭氣 編輯

又稱腥臊氣。病者的痰液、汗液、白帶、糞便等分泌物或排泄物所發出的特殊臊臭氣味。

惺惺 編輯

經外穴別名。出《醫學入門》。即奪命。參見該條。

星月翳蝕 編輯

病證名。《目經大成》卷二詳述其狀:「風軟生白翳,狀如大星、星中有一孔,宛若錐鑽,甚者如新月,月上亦有一痕,儼指甲深陷,故日星月翳蝕,凝脂症之小者。」詳參凝脂翳條。

星翳 編輯

病證名。指黑睛生翳似星點狀。見《中醫眼科學講義》(廣州中醫學院主編》。參見翳、聚星障等。

編輯

病證名。目黑睛上生星點狀白翳之病證。見《證治準繩·雜病》。有:「烏珠上有星,獨自生也,若連萃而相生相聚者,不是星。蓋星不能大,大而變者亦不是。」即銀星獨見。詳該條。

興隆 編輯

經外穴名。《凌氏漢章針灸全書》:「興隆二穴,小腸為腑,主心中冷憊年深,氣上攻或結雙痃成痞塊,興隆二穴與針通。其穴在臍角斜上一寸,以指按痃跳是穴。令人仰臥之,取草一根作三寸三折,一角按神闕中,二角盡處是穴也。」即以一寸為邊長,作等邊三角形,倒置臍上,一角頂點置臍中,底邊呈水平,上兩角頂為穴位。近代《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定位在臍上1寸,再旁開1寸處。

《信驗方錄》 編輯

醫方著作。一卷,附《續信驗方》一卷。清·盧蔭長輯。刊於1804年。二書共收載臨床各科民間驗方和成方約200餘首。文字簡要,選方頗切實用而多效驗。現存幾種清刻本。

信水 編輯

婦產科名詞。見《血證論》。即月經。詳該條。

信期 編輯

婦產科名詞。見《葉氏女科證治》卷一。指經期。詳該條。

信蟲 編輯

病名。指婦女每臨月經來潮前,腰腹脹痛,即覺陰道內淫之奇癢而蟲出,其形若鼠粘子狀,綠色者或數十枚,其後經水隨至。治宜用酒制黃連為君,白朮、香附為臣,研末粥和為丸,吞服。或為陰道滴蟲。

囟腫 編輯

病證名。指囟門腫起。《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小兒有囟腫者,由脾胃不和,冷熱不調,或怒啼飲乳,或喘急咳嗽,致陰陽氣逆,上沖而囟腫也。熱則腫而軟,冷則腫而硬。」熱腫者,宜清熱解毒,用青黛冷水調敷於局部,兼服大連翹飲,或五福化毒丹;冷腫者,宜溫陽化氣,用腎氣丸合益黃散。

囟中 編輯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小兒暴癇,若目反上視,眸子動,當灸囟中。取之法。橫度口盡兩吻際,又橫度鼻下亦盡兩邊,折去鼻度半,都合口為度,從額上髮際上行度之,灸度頭一處,正在囟上半合骨中,隨手動者是,此最要處也。……」約與囟會穴同位。

囟陷 編輯

病證名。指囟門下陷。《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八:「臟腑氣血虛弱,不能上充腦髓,故囟陷也。」小兒在六個月內,前囟門微陷,不屬病理狀態。如同時枕部凹陷,則屬病重。常兼見面色萎黃,神疲氣短,食少便溏,四肢不溫,指紋淡滯等。多因嬰幼兒稟賦不足,或五疳久病,元氣虧損,瀉痢氣虛,脾胃陽氣不能上充所致。治宜培元補腎,用《醫宗金鑒》固真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附子、肉桂、山藥、黃芪)。若中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升提中氣。外治可用狗頭骨炙黃為末,以雞子清調敷囟門。

囟填陷 編輯

病證名。囟填、囟陷的合稱。詳各條。

囟填 編輯

病證名。指囟門脹滿或隆起如堆。《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八:「小兒囟填,由乳食不時,饑飽不節,或熱或寒,乘於脾胃,致臟腑不調,其氣上沖所為也。」多見於發熱和驚厥的患兒,亦有由寒凝氣滯而致者。因熱者,柔軟紅色,宜清熱,用瀉青丸;因寒者,牢韌堅硬,宜散寒,用參蘇飲。

囟門 編輯

人體部位名。小兒前囟可觸知的軟組織。囟門陷下或隆起,有助於判斷顱內壓的高低。《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嬰兒頂骨未合,軟而跳動之處,名曰囟門。」參囟、囟骨條。

囟開不合 編輯

出《小兒藥證直訣》。即解顱。詳該條。

囟會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熱病》。屬督脈。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2寸(百會前3寸)。布有額神經分支,顳淺動、靜脈與額動、靜脈的吻合網。主治頭痛、眩暈、鼻塞,鼻出血,小兒驚風等。沿皮刺0.5-0.8寸。艾條灸5-10分鐘。

囟骨 編輯

又名囟門。即額囟。嬰幼兒兩頂骨前內角尚未發育完全所致。兩歲以後,額囟閉合而稱頂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囟骨者,嬰兒頂骨未合,軟而跳動之處,名曰囟門」。

脅癰 編輯

病名。癰腫之發於脅部者。出《醫學入門》卷六。又名穿脅癰、脅瘡。多因肝膽經火毒鬱結所成,常見於體質素較虛弱之人。好發於軟脅部,其初起形大如梅如李,逐漸生長增大,色紅赤,灼熱痛,症見迅速,易成膿,易破潰,膿汁黃稠,病程較脅疽短。治宜清熱解毒,疏肝瀉火。內服可選柴胡清肝湯加減,或以地榆、金銀花、川貝、當歸、穿山甲、赤芍、夏枯草、牛旁子、地丁、鮮菊花根煎服。若已成膿者,宜早作切開引流,可用托里透膿散。參見外癰條。

脅下支滿 編輯

證名。脅下支撐脹滿之證。由水飲或肝氣鬱結,滯於脅肋所致。《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

脅下痛 編輯

證名。季肋部疼痛。肝經氣滯血瘀及痰飲內停皆可引致脅下痛。《靈樞·本髒》:「肝偏傾,則脅下痛也。」《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參見兩脅痛、兩脅下痛、留飲各條。

脅下偏痛 編輯

證名。脅肋部偏側疼痛。由陰寒實邪結聚而成。《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脅下偏寒,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醫宗金鑒》正誤存疑篇以脅下偏痛之「偏」字,當為「滿」字。「按脅下偏痛之『偏』字,當是『滿』字,當改之。」

脅下痞硬 編輯

證名。脅肋部滿悶按之堅硬的證候。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脅肋為少陽經脈分布之區,病邪與水飲痰瘀凝聚少陽之募,故見硬滿。常兼寒熱、胸脅滿悶、嘔吐等證。治宜和解或兼用攻消,用小柴胡湯加減。見於膽囊炎、膽結石等疾患。

脅下滿 編輯

證名。脅下脹滿。由肝經氣血不利,或為邪入少陽而致。《靈樞·脹論》:「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少腹。」《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參見脅滿、脅下支滿條。

脅痛里急 編輯

證名。脅肋部疼痛,拘急不舒之證。由血虛受寒或濕熱內郁所致。《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寒疝腹中痛,及脅痛里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尤在涇註:「血虛則脈不榮,寒多則脈絀急,故腹脅痛而里急也。」亦可由濕熱內郁所致。《證治匯補·脅痛章》:「兩脅搐急,腰腿痛,不能轉側者,濕熱郁也。」參見脅痛、脅肋脹痛條。

脅痛 編輯

證名。一側或兩側脅肋部疼痛。出《素問·繆刺論》等篇。《濟生方·脅痛》:「多因疲極嗔怒,悲哀煩惱,謀慮驚憂,致傷肝臟。既傷,積氣攻注,攻於左則左脅痛,攻於右則右脅痛,移逆兩脅,則兩脅俱痛。」《赤水玄珠》卷四將脅痛病因分為風寒、食積、痰飲、死血、虛、氣鬱、火數種。《景岳全書·雜證謨》:「脅痛之病本屬肝膽二經,以二經之脈皆循脅肋故也。然而心、肺、脾、胃、腎與膀胱亦皆有脅痛之病。」應辨外感內傷。寒邪在少陽經,脅痛耳聾而嘔,有寒熱表證者方是外感。如無表證,悉屬內傷。《醫宗必讀·心腹諸痛》中以左脅痛多留血,右脅痛多痰氣。腎虧氣虛亦可致脅痛,《醫碥·脅肋痛》:「房勞傷腎,氣虛血滯,胸脅多有隱隱作痛。」他如暑熱、濕熱、肝陰虛、肝血虛及肝腎不足,均可導致脅痛。詳有關各條。

脅堂 編輯

經外穴名。《外台秘要》:「脅堂,在腋陰下二骨陷者中。主治胸脅支滿,臚脹賁(犭屯),噫噦,喘逆,瞻視目黃。舉腋取之。」近代《中國針灸學》則定位在「腋窩下二寸陷中,當淵液穴斜上一寸之處。」主治心內膜炎,肝病,胸膜炎。灸3壯。

脅滿 編輯

證名。脅肋部脹滿之證。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由氣滯、痰凝或少陽受邪所致。肝氣鬱結,滯於脅肋,可致脅滿。《諸病源候論·諸飲候》以痰飲停積,可致兩脅脹滿。《類經》卷十七:「少陽之邪有餘者,當病筋痹、脅滿。」《傷寒明理論》卷一:「脅滿者,當半表半里症也……以邪氣初入里,未停留為實,氣鬱結而不行,致生滿也,和解斯可矣。」參見脅下滿條。

脅肋脹痛 編輯

證名。脅肋部發脹作痛之證。見薛己注《明醫雜着·痰飲》。由氣鬱痰凝、肝經虛寒、肝火犯肺、瘀血停滯等因所致。肝氣鬱結者,兼見胸悶納減,脹痛隨情志變化而增劇,治宜疏肝理氣,用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方。濕痰走注肝經者,兼見頭目眩暈,肢體麻木不仁,治宜平肝豁痰,用導痰湯加白芥子或竹瀝等藥。肝經虛寒而見脅肋脹痛者,兼見氣急、視物模糊、脈遲弱等證,治宜溫肝散寒,用檳榔湯、補肝散等方。亦可由肝火犯肺或瘀血停滯所致。《萬病回春·脅痛》治肝火犯肺,脅肋脹痛,喘咳吐痰,大便通利者,用小柴胡湯加青皮、山梔清之。《辨證錄·脅痛門》治跌扑之後,瘀血停滯,兩脅脹痛,手不可按者,祛瘀止痛,用抵當丸等方。後便黑血,則瘀消痛止,用四物湯加三七、丹皮等調理。參見氣鬱脅痛、痰飲脅痛、脅支痛各條。

痟中 編輯

古病名。見《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即「消中」、「中消」。參見中消條。

痟瘦 編輯

即「消瘦」。肌體消減瘦弱。《靈樞·經水》:「若失度之人,痟瘦而形肉脫者,惡可以度量刺乎?」

痟腎 編輯

病名。即「消腎」,屬三消之一。《太平聖惠方·治痟腎諸方》:「小便滑數,口乾心煩,皮膚乾燥,腿膝消細,漸至無力,熟干地黃散方。……治痟腎,腎氣虛損,發渴,小便數,腰膝痛,腎瀝圓方。」亦可選用白茯苓圓、鹿茸丸、麥味地黃丸,肉蓯蓉丸等方。參見三消及消渴諸條。

蕭衍(464-549年) 編輯

南北朝人。即梁武帝。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為梁開國皇帝。着有《坐右方》十卷。與著名醫家陶弘景交往頗密,甚加依賴,故時人稱陶為「山中宰相」。

蕭塤 編輯

清代醫家。字賡六,號慎齋。檇李(今浙江嘉興)人。少習舉子業,後棄儒從醫。潛心研究《靈樞》、《素問》及歷代名醫著作,長於治虛損、癆瘵等內科雜症。撰《醫學經綸》一百三十四卷,以經說為主,詳加闡發,條理清晰。另撰《女科經綸》,謂:婦女病四診難盡,而婦女之病,莫重於月經、胎產、崩淋、帶下等症。凡因病而經不調者,病祛則經自調;先經不調而後病者,調其經則病自愈。其論為婦科醫家所推崇。另着《中風症》(1722年),今存抄本。

蕭飋 編輯

同「蕭瑟」,多指秋天氣象。《素問·五常政大論》:「堅成之紀……其德霧露蕭瑟。」

蕭龍友(1870-1962年) 編輯

現代醫家。北京人。幼讀經史,為清時拔貢。後學醫有成,擅長治療虛勞雜病,論治主張四診合參。推崇《傷寒論》,重視七情內傷致病,醫藥並重。建國前與孔伯華在北平創辦北京國醫學院,以弘揚中醫,培養中醫人材。與施今墨、孔伯華、汪逢春齊名。人稱北京「四大名醫」,嘗任衛生部中醫研究院學術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及全國一、二屆人民代表等職。

蕭九賢 編輯

明代醫家。字慕白。會昌(今屬江西)人。精內外諸科。洪武中(1368-1398年)任里長,解運實竹至南都,時馬皇后患乳癰甚危,太醫治而不效。應召診視,投劑三日愈,授太醫院吏目,馳驛歸里。着《外治啟鑰》、《回生要義》,均佚。

蕭京 編輯

明代醫家。字萬輿,號通隱子。閩中晉江(今福建)人。幼體弱,患夢遺之疾,百治莫瘳。後隨父宦遊慈陽,得黃州名醫胡慎庵診治,三月獲效,遂師事之,得其傳,久之精醫理。歸里後行醫,見當時醫者治病捨本逐末,效不佳,乃竭己之所學,悉靈素之蘊,發脈旨,闡藥性,辨病之虛實,所治多奇效。撰《軒岐救正論》六卷(1644年)。

蕭吉 編輯

隋代養生家。字文休。南蘭陵(江蘇武進)人。撰《帝王養生要方》六卷、《相經要錄》,均佚。蕭吉博學多才,尤精陰陽、歷算、養生術,曾任太府少卿。

蕭渙唐 編輯

清代醫家。字廉泉。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未詳。着《醫脈摘要》二卷,鑑別疑似或相類證候,述驗舌診脈法,附時方歌、藥性賦等,後被收入《三三醫書》。

下燥治血 編輯

治療原則之一。出《臨證指南醫案》。久病損及下焦肝腎之陰,每致虛火時炎,症見咽喉干痛,痰中混血,晝涼夜熱,宜養陰滋腎,金水並調,用西洋參、玄參、生地、麥冬、百合、阿膠等。肝腎陰傷、液燥生風者,宜阿膠、雞子黃、牡蠣、龜板、鱉甲、白芍、玄參等藥,側重血分治療。

下元虧損 編輯

病證名。統指腎虛。其中多指腎陰虛。詳該條。

下陰別 編輯

經穴別名。《素問·氣府論》:「下陰別一。」王冰註:「謂會陰一穴也。」即會陰。見該條。

下腰 編輯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泄痢久下,失氣勞冷,灸下腰百壯,三報。穴在八魁正中央脊骨上。」即位於骶骨正中點處。主治泄瀉,久痢,難產,及慢性腸炎等。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下牙床骨 編輯

人體部位名。指下頜骨的齒槽突。載附下頜骨。

下牙床 編輯

下列齒的牙床。詳牙床條。

下血 編輯

證名。即便血。《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詳見便血條。

下消 編輯

病證名。

①內科消渴病之一。《聖濟總錄》稱消腎,《醫學綱目》稱腎消。症見面黑耳焦,飲一溲二,溲似淋濁,如膏如油等。多由腎水虧竭,蒸化失常所致。治宜補腎固澀為主。方用六味地黃丸、滋膵湯、左歸飲、大補元煎等;陰虛及陽,火衰不能化氣,氣虛不能化液者,方用桂附八味丸、右歸飲、秘元煎、固陰煎等。參見消渴、三消條。

②兒科三消之一。見《丹溪心法》。即消濁。詳該條。

下沃赤白 編輯

證名。便下赤白粘凍。見《素問·至真要大論》謂熱客於胃,可證見少腹痛,下赤白粘凍。

下脘 編輯

①人體部位名。指胃腔下口幽門部。《靈樞·四時氣》:「飲食不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素問·調經論》:「下焦不行,下脘不通。」

②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脈經》名下管。別名幽門。屬任脈。足太陰、任脈之會。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2寸。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腹壁下動、靜脈。主治胃痛,腹脹,嘔吐,反胃,腸鳴,泄瀉,以及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下完骨 編輯

顳骨乳突。《素問·氣府論》:「下完骨後各一。」

下脫 編輯

①病名。指子宮脫出。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胞絡損傷,子髒虛冷,氣下沖則令陰挺出,謂之下脫。」即陰挺。詳該條。

②脫證之一。見《張氏醫通·脫》。多因房勞傷精。其證翕翕不氣,不能飲食,大便滑泄無度,小便清利倍常,或夢寐走泄,晝夜遺精,或精血並脫,不能自主。

下體腫痛 編輯

證名。下部肢體腫脹疼痛。見《類證治裁·身痛》。證見脈浮,自汗,惡風。多由衛氣不固,風濕侵襲所致。治宜祛風濕,兼固表,方用防己黃芪湯,五皮飲等。

下胎毒法 編輯

古代新生兒調護方法。小兒初生拭淨口中穢液後,用藥物內服,去腹中惡物、臍糞,解胎中蘊積熱毒。如甘草法、黃連法、韭汁法、臍帶法等。詳見各條。

下損及上 編輯

病理學術語。指虛損由下部臟腑發展到上部臟腑的病機。參見上損及下條。

下四縫 編輯

經外穴別名。即指根穴。見該條。

下壽 編輯

養生學術語。對上壽、中壽而言,小於中壽的年齡。《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孔穎達疏:「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又《莊子·盜跖》與《太平經·解承負訣》等則有「下壽六十」的說法。

下手八法 編輯

針刺操作過程中的八種手法。出《針灸大成》卷四。內容包括揣、爪、搓、彈、搖、捫、循、捻。見各該條。

下士 編輯

周代醫生職稱之一。根據醫療水平和服務對象之不同,周代將醫生分為上、中、下土三個等級。下土的級別最低,一般只擔任瘍醫和獸醫。下士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天官冢宰》中,參見醫師條。

下石疽 編輯

病名。發於膝關節部位之石疽。見《醫宗金鑒》卷七十,多因形體虛弱,為寒邪深襲,致使氣血凝結於膝關節部位之膝蓋,或兩側部,形若雞卵,質堅硬如石,但膚色不變,不紅熱,行走時或有疼痛感。該塊難消難潰,如破潰則甚難斂口,治療參見石疽條。

下盛 編輯

病理學術語。指病邪盛於下或滯留於下部。《靈樞·衛氣》:「下盛則熱。」《素問·脈要精微論》:「下盛則氣脹。」

下三里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集成》。即足三里。見該條。

下乳 編輯

治則。出《千金要方》卷二。指在產婦乳汁不下或乳汁缺乏時採用通下乳汁的方法,即下乳。又名催乳。詳催乳條。

下泉 編輯

尿之別稱。詳該條。

下取 編輯

治法術語。即從下施治。指上病下取或下法。《素問·五常政大論》:「上取下取,內取外取,以求其過。」《靈樞·衛氣失常》:「其氣……積於腹中者,下取之。」

(拼音X)第八篇 編輯

下竅 編輯

人體部位名。指前陰尿道口與後陰肛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濁陰出下竅。」

下氣海 編輯

經穴別名。出《靈樞·九針十二原》。即氣海。見該條。

下氣 編輯

①人體下部之氣。《靈樞·口問》:「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悗。」

②症名。腸胃鬱結,排泄氣體,即矢氣。《雜病源流犀燭·諸氣源流》:「下氣,腸胃鬱結病也。蓋惟鬱結,則腸胃之氣不能健運,所納穀食之氣,從內而發,不得宣通,往往上行則多噫氣,上行不快,還而下行,因復下氣也。」

③運氣學說術語。指六氣定位下之氣,如水位下之土氣,土位下之木氣,木位下之金氣,金位下之火氣,火位下之水氣等。

④中藥學術語。指中藥的一種功用。《本草綱目》:萊菔子「下氣定喘,治痰消食。」即降氣。詳該條。

④即放屁。

下迫 編輯

證名。急欲大便而又排便不暢的窘迫感。《素問·至真要大論》:「暴注下迫,皆屬於熱。」。《類經·疾病類》注云:「下迫,後重里急迫痛也。」

下品 編輯

《神農本草經》中對藥物的一種分類法。詳三品條。

囟風傷寒 編輯

病證名。出《普濟方》。指嬰幼兒囟門未合,感受風寒而致鼻塞。治以蔥白搗碎取汁,塗於囟門;或用艾茸炒熱,布包敷於囟門,氣通即愈。參見鼻風條。

囟頂 編輯

人體部位名。即囟部。《素問·氣交變大論》:「頭腦戶痛,延及囟頂發熱。」

囟(xìn信) 編輯

人體部位名。同顖。指嬰兒左右頂骨與顱蓋諸骨結合不緊密所形成的骨間隙。最易觸摸到的是菱形的前囟,又稱額囟、囟門、囟骨;以及三角形的後囟,又稱枕囟。正常情況下,囟應在小兒半歲至兩歲內閉合,過遲過早閉合均屬病態。

《新針灸學》 編輯

針灸著作。朱璉編。共分五篇:第一篇緒論;第二篇針灸治療原理;第三篇為孔穴總論及針術、灸術方法;第四篇孔穴各論,按全身各部位分述孔穴的位置和主治;第五篇為各科疾病的針灸治療。本書繼承和總結了孔穴的傳統理論、針灸療法,而又有所創新,所以稱「新針灸學」。書末附以新中國醫家對針灸的研究觀察等文章及針灸插圖。195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書中另有俄譯本。

新痰 編輯

指初起之痰證。《不居集》卷十七:「新痰,新起之痰。其症輕,其形色青白稀薄,其氣味亦淡。初起頭痛發熱,類外感傷寒。半夏、陳皮、花粉、茯苓、甘草、蘇子。」參見痰證條。

新生浴兒 編輯

新生兒保健法。見《奇效良方》。小兒初生,用五根湯(桃、柳、楝、梅、槐)加白芷、苦參煎湯浴之。若遇氣候炎熱,則用軟絹蘸湯揩拭周身,可清潔皮膚,預防疾病。

新設 編輯

①經外穴名。出《新針灸學》。在項部,當斜方肌外緣,後髮際下1.5寸處。主治後頭痛,項強,落枕,肩胛疼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②推拿穴位名。出《實用小兒推拿》。在第3-4足趾趾間縫間,趾蹼緣的上方。,此穴用捏法可引腹部之氣下行。用於治療腹脹等症。

新內 編輯

剛進行過房事。《靈樞·終始》:「凡刺之禁,新內勿刺。」

新洛 編輯

九宮之一。干宮。主立冬、小雪、大雪三節,共四十五日。《靈樞·九宮八風》:「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葉蟄之宮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

新建 編輯

①經外穴名。出《新針灸學》。定位與足少陽膽經之居髎穴同。見該條。

②推拿穴位名。出《實用小兒推拿》。在頸部第2-3頸椎棘突間。捏擠至皮膚呈紫紅色為度。有清咽喉、散熱結等作用。用於治療喉痛,急性喉痹,乳蛾,聲帶水腫,喉嚨嘶啞等症。

新感瘟病 編輯

指感受外邪、隨感而發之溫病。臨床以發熱重、惡寒輕、頭痛口渴,少汗或無汗,苔薄,舌紅等溫邪在表的症候為特徵,汪石山力主新感溫病說,認為「冬之傷寒,秋之傷濕,夏之傷暑」等均屬新感之溫病(參見《醫學原理》、《傷寒選錄》),亦可兼見咳嗽、喉痛、頤腫等症,其傳變與治則,可參見《溫熱論》,即以衛、氣、營、血的辨證與治療作為指導。參見溫病及有關條目。

新感 編輯

病證名。系一種溫病,與伏氣相對而言。指感受病邪後很快發病者。若內有伏邪,由新感觸動而發病,稱為新感引動伏邪。

《新方八陣》 編輯

醫方著作。二卷(即《景岳全書》卷五十-五十一)。明·張介賓撰。作者曾選輯古代醫方,撰成《古方八陣》。但覺臨床取用「猶有未盡」,故又以己意化裁製定新方185首,仍分為補、和、攻、散、寒、熱、固、因八陣。書中首載各類制方總義,次分述各類附方、主治及其加減法。這些方劑均系作者根據臨床實踐創製的。既符合其八陣之法,又有實際效驗。本書亦有單行本。

新產 編輯

分娩剛過。《靈樞·五禁》:「新產乃大血之後,是五奪也。」

《新編中醫學概要》 編輯

綜合性醫書。廣州部隊後勤衛生部等單位組織編寫。共分三篇。上篇基礎理論,論述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因、四診、辨證等;中篇治法方藥,介紹治療原則,方藥基本知識,常用治法和方藥;下篇疾病防治,其重點內容為疾病的辨證與治療。採用現代醫學病名。列述傳染病、內兒科、外科、婦產科、五官科、皮膚科、腫瘤等80多種疾病的病因病證、辨證和治療方藥。力求反映近年來中西醫結合、中草藥、新醫療法等方面的成就。1972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新編針灸學》 編輯

針灸著作。魯之俊編。本書是根據作者在解放戰爭時期部隊學習針灸的講稿編成。書中簡要介紹了針灸的理論和方法,全身主要針灸刺激點(穴位)的部位、主治及一些常見病的刺激點等,本書內容簡要、論述明白,但不夠全面。末附某部軍醫的治療效果統計表。1950年由重慶人民出版社出版。

辛溫解表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用性味辛溫的藥物發散風寒,解除表證的治法。適用於風寒表證及風濕、風水兼有表邪者。以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身痛,苔薄白,脈浮緊為主症。常用藥物有麻黃、桂枝、紫蘇、荊芥、羌活、防風、白芷、細辛、藁本等。代表方劑有麻黃湯、桂枝湯、香蘇散等。

辛勝酸 編輯

五行學說術語。指辛與酸五行相剋,故辛味能克制酸味。《素問·五運行大論》:「酸傷筋,辛勝酸。」

辛生肺 編輯

生理學名詞。辛與肺五行均屬金,故辛能補肺。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辛散 編輯

中藥學術語。指味辛之物,具有發散的作用。見《素問·髒氣法時論》。

辛涼清氣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用性味辛涼的藥物清解氣分熱邪的治法。症見身大熱,大汗出,口大渴,面目紅赤,小便短赤,苔黃,脈洪大而數等,用白虎湯辛涼清氣。

辛涼解表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用性味辛涼的藥物發散風熱,解除表證的治法。適用於風熱表證或溫病初起、痘疹初起等。以發熱重,惡寒輕,咽干口渴,苔薄黃,脈浮數等為主症。常用藥物有薄荷、荊芥、牛蒡子、桑葉、菊花、葛根、升麻、蔓荊子等。代表方劑有桑菊飲、銀翹散、升麻葛根湯等。

辛開苦泄 編輯

中藥學術語。又稱辛開苦降,簡稱開泄。指辛味藥與苦味藥配合具有開散泄降的作用。如外感表邪兼有里熱,可用桑菊飲加黃芩、大青葉等,桑菊飲辛涼解表,黃芩、大青葉苦寒泄熱。又如寒熱互結之痞證,用半夏瀉心湯,乾薑、半夏辛開而溫,可散脾氣之寒;黃芩、黃連苦泄而寒,可降胃氣之熱,一開一泄,一寒一熱,共奏散痞之效。

辛寒生津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用性味辛寒的藥物清胃火,生津液的治法。如胃陰不足,胃火熾盛,症見煩熱口渴,口舌生瘡,頭痛牙痛,或牙宣出血,脈大而虛等,用玉女煎清胃滋陰,辛寒生津。

辛甘化陽 編輯

中藥學術語。指辛味藥和甘味藥配合有益陽的作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氣味辛甘發散為陽。」如傷寒過汗導致心陽虛,症見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等,用桂枝甘草湯,方用桂枝、甘草二味,一辛一甘,溫助心陽。

辛頞 編輯

證名。指尖指鼻之頞部內有辛酸感。本證常見於鼻淵。出《素問·氣厥論》:「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詳見鼻酸條。

編輯

①天干的第八位。常用以紀年、紀日。

②五味中的辣味。《素問·宣明五氣》:「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

③辛味藥物。《素問·至真要大論》:「辛甘發散為陽。」

心濁 編輯

病名。溺濁之一。因思慮太過,傷及心神所致小便渾濁。見《世醫得效方·大方脈科》。症見小便渾濁或赤或白,精神恍惚,恐怖,健忘,心悸怔忡,心煩少寐,夢遺等。治宜清心安神止濁之法,可選用瑞蓮丸、加味清心飲、寧志膏、妙香散等方。參見便濁條。

心主言 編輯

生理學名詞。指言語是表達思維意識的一種重要形式,受心神的主宰和控制。當心或心的外衛——心包絡受熱邪或其他病因刺激時,可出現譫語,狂言,言語謇澀,失語等症狀。《難經·三十四難》:「心色赤,……其聲言。」

心主血脈 編輯

生理學名詞。血脈指血液和脈管以及血液在脈管中的運行。這一系統的生理功能,由心臟主持,是血液循環的原動力。心臟氣血的虛實和病變,可影響血脈的運行;血液的盈虧,也直接影響着心臟的功能。《素問·五臟生成篇》:「諸血者,皆屬於心。」《素問·痿論》:「心主身之血脈。」

心主血 編輯

生理學名詞。是對心主持血和血液運行功能的概括。包括①心主導全身的血液。《素問·五臟生成論》:「諸血者,皆屬於心。」

②指心主血脈。詳該條。

心主手厥陰經病證 編輯

病證名。手厥陰心包經經氣異常所致的病證。《靈樞·經脈》:「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參見手少陰心經條。

心主神明 編輯

生理學名詞。出《素問·靈蘭秘典論》。是心的重要功能之一。神明,指精神、意識、思維等高級中樞神經活動,是由心所主持的;因而對其他臟腑的功能活動,也起着主導作用。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則精神健旺,神志清楚;反之,則可致精神神誌異常,出現驚悸、健忘、失眠、癲狂等證候,也可引起其他臟腑的功能紊亂。

心主舌 編輯

生理學名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舌能辨五味,又是發音的重要器官,它的功能與心有密切關係。《靈樞·脈度》:「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臨床上,心神健旺則舌動靈活,語言暢利;心神不清則舌蹇舌顫,語言障礙;心血足則舌色紅活;心血虛則舌色暗淡。心的虛實和病變,常可從舌質上反映出來,故有「舌為心之苗」的說法。

心主汗 編輯

生理學名詞。指汗為五液之一,屬心。《靈樞·九針論》:「心主汗,……此五液所出也。」汗與血是同源異流。臨床上許多汗症與心有關,如心陰虛,心火內擾,出現盜汗;心陽虛,衛陽不固,出現自汗;心氣熱也可見汗出;發汗太過,可傷心陰而致亡陽;心氣垂竭時,每見汗出如油等。故有「汗為心之液」,「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的理論。

心主 編輯

①指手厥陰心包經或指其原穴太陵。《靈樞·經脈》:「肺手太陰之脈……行少陰、心主之前。」又《脈經》卷二:「刺手心主經,治陰。心主在掌後橫理中。」原註:「即太陵穴也。」

②推拿穴位名。見《幼科鐵鏡》。即心經。見該條。

心中寒 編輯

病證名。心受寒邪所致的病症,證見心中難受如啖蒜狀,甚至心痛徹背,背痛徹心。《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蠱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五臟中寒證》記述心中寒的症狀:「惡寒,四肢厥,自吐,少間,頃時復發,休作不已,昏塞不知人。」治宜散寒通陽為主。《聖濟總錄》用茱萸丸、吳茱萸湯。《證治準繩·雜病》治心中寒者,審其微甚,甚者以姜附湯為主,微者以不換金正氣散加附子,或附子五積散。

心中風 編輯

病名。又名心臟中風。心受風邪侵襲所致的病症,症見發熱,不能起,或但偃臥不可傾側等。《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治》:「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食即嘔吐。」《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心中風,但得偃臥,不得傾側,汗出。」參見心臟中風條。

心中憺憺大動 編輯

證名。心臟劇烈跳動不安的症候。出《靈樞·經脈》。憺,通憚,震動之意。為心悸重症。詳怔忡條。

心中懊憹 編輯

證名。心中煩熱,悶亂不寧之狀。簡稱懊憹,又名心中懊惱。由外感熱病誤治,邪熱留於胸膈,擾及胃腑;或因濕熱內蘊所致。《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太陽表證未解,誤下後成為結胸而見心中懊憹,用大陷胸湯。若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攻之。《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記述酒疸見心中懊憹,或見熱痛,治以梔子大黃湯。《傷寒緒論·懊憹》記述溫熱病見心中懊憹,為熱毒蘊於膈上,可選用涼膈散、黃連解毒湯。

心誌喜 編輯

生理學名詞。指喜為心之志。在正常情況下,喜則心氣舒暢,血氣通利,營衛調和。若暴喜過度,則血氣渙散,不能上奉心神,而見神不守舍,精神恍惚,或喜笑不休等症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心……在志為喜。」

心之官 編輯

人體器官名。即舌。《靈樞·五閱五使》:「舌者,心之官也。」謂心的生理、病理情況可以從舌的變化反映出來。

心蒸 編輯

病名。心經熱邪上蒸而見唇焦。二十三蒸之一。見《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心蒸,唇焦。」詳二十三蒸條。

心脹 編輯

病名。因寒邪犯心所致煩滿短氣而臥不安的病患。為脹病之一。《靈樞·脹論》:「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醫醇剩義·脹》:「心本純陽,寒邪來犯,陰陽相戰,故煩滿短氣而臥不安也。」治宜溫陽散寒益氣養心之法,用離照湯。參見脹病條。

心齋 編輯

道家養生術語與功法名。《莊子·人間世》:「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方法為:靜坐自守,收心除欲,使精神保持虛靜空明的狀態。其後為道教所襲用,成為道教三種齋戒法之一,用以澡雪精神。儒家也有類似提法與靜坐法。

心臟中風 編輯

病名。風邪中於心所致的病症。亦稱心中風。多為體虛之人,腠理疏泄,風邪外傷,搏於血脈,而入於心經。症見心神顛倒,言語謇澀,舌強口乾,面赤頭痛,翕翕發熱,胸背拘急,手心熱盛,但多偃臥,不得傾側,忪悸汗出,恍惚不安(見《太平聖惠方·治心臟中風諸方》)。參見心中風條。

心郁 編輯

病名。心氣鬱結所致的病證。為五臟郁證之一。《赤水玄珠》卷十一:「心郁者,神氣昏昧,心胸微悶,主事健忘。治宜肉桂、黃連、石菖蒲。」參見五臟郁證條。

心俞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背腧》。屬足太陽膀胱經。心之背俞穴。在背部,當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布有第五、六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和外側支,肋間動、靜脈後支的內側支和頸橈動脈降支。主治驚悸,健忘,心煩,癲癇,癲狂,失眠,咳嗽,吐血,以及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心動過速或過緩,心律不齊,心絞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心癰 編輯

病名。癰疽之發於巨闕穴處者。因巨闕穴為心之募穴,故名。《聖濟總錄》卷一百二十八稱:「巨闕隱隱而痛者,心疽也。心上肉微起者,心疽也。」多因心火熾熱,兼素嗜酒過度或貪食辛熱,使積熱化火而成。證見寒熱身疼,頭面色赤,口渴引飲。治宜清熱涼血解毒之劑,內服方選涼血飲加味,若酒家則可選服升麻葛根湯。

心營過耗 編輯

病證名。指心陰耗損太過。熱性病久熱傷陰,或虛損病陰虛火旺,均能大量消耗血液中營養物質。主要證候有消瘦、夜熱、心煩、易汗、舌絳、脈細數等。治宜養陰清熱。

《心印紺珠經》 編輯

綜合性醫書。二卷。元·李湯卿撰。全書依次論述原道統、推運氣、明形氣、評脈法、察病機、理傷寒、演治法、辨藥性、十八劑等九部分。論述簡要,頗能融會諸家學說。李氏將方劑的類別分為輕、淡、清、解、緩、火、暑、濕、寒、燥(一名「澀」)、甘、平、溫、和、調、補、榮、奪十八劑,各列其代表性處方。於病證立名亦不循舊說。後人評此書「微而臧、約而達」。足見其簡明實用。

心陰虛 編輯

病證名。由勞神過度或久病,熱病耗傷心陰所致。又稱心血虛。症見心悸,心煩,失眠,易驚,健忘等;甚則可見盜汗,低熱,五心煩熱,口乾等症;舌紅少津,脈細數或促。治宜養心安神。

心陰 編輯

生理學名詞。即心的陰液,與心陽相對而言。其生理、病理和心血密切相關,並和肺陰、腎肺等的消長盈虧有關。如陰虛內熱的病症,常同時表現心、肺、腎等三髒陰液的虧乏。

心遺 編輯

病名。因心病而致遺精。多由陰虛相火妄動,致陽事易興而遺。《醫宗必讀》卷九:「心病而遺者,必血脈空虛,本縱不收。」治宜清心養陰,可用天王補心丹合知柏地黃丸。參見遺精、五臟遺精條。

心陽虛 編輯

證名。除心氣虛的證候外,還有面色蒼白,形寒肢冷,心區憋悶,舌尖涼感。治宜益氣回陽,用養心湯加減。嚴重者出現心陽虛脫時,可兼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甚則神昏,脈微細欲絕。治宜回陽救逆,用大劑參附湯或人參四逆湯灌服。參見心氣虛條。

心陽盛 編輯

病證名。即心氣盛。詳該條。或以陽熱程度較重者稱心陽盛,可見煩躁發狂等症。

心陽 編輯

生理學名詞。心的陽氣,與心陰相對而言。心陰、心陽互相依附為用。心陽是心氣的體現。心氣虛則氣短,脈弱,心悸,自汗,精神萎靡。心氣大虛則傷及心陽,出現寒象,甚則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證候。

心演 編輯

推拿穴位名。位於兩乳之間的心窩部,用治驚風。《針灸大成》卷十:「慢驚……兩太陽、心演用潮粉熱油拭之。」

心血瘀阻 編輯

病證名。症見心悸,心前區刺痛或悶痛,並常痛引臂內側,且以左臂為多見。輕者時作時止,重者可見面、唇、指甲青紫,四肢厥冷。舌暗紅或有紫色斑點,脈微細或澀。多由心氣虛或心陽虛,血運無力,心血瘀阻脈道所致。亦可因情緒激動,或勞累受寒,痰濁凝聚等誘發。治應急者救陽通脈,緩者活血化瘀,兼補氣通陽。

心血虛不得臥 編輯

證名。因用心過度,心血耗損所致的不寐症。見《症因脈治》卷三:「心血虛不得臥之症,心煩躁亂,夜臥驚起,口燥舌干,五心煩熱。此心血不足,心火太旺之證也。」治宜滋腎養心安神之法,選用歸芍天地煎、黃連安神丸、天王補心丹等方。參見不寐條。

心血虛 編輯

病證名。多由失血,過度勞神,或血的生化之源不足所致。症見心悸,心煩,易驚,失眠,健忘,眩暈,面色蒼白,唇舌色淡,脈細弱等,治宜補血安神。血為陰,故亦作心陰虛。詳該條。

心血 編輯

生理學名詞。即心臟所主的血。心血不僅能營養周身各部分組織,也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之一。心血旺則血脈充盈,面色紅潤,精神飽滿;心血虛則心悸健忘,驚惕不安,失眠多夢,面色無華。

心懸痛 編輯

證名。心痛而有懸盪感的症候。多因水飲、寒邪、氣逆所致。《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並治》:「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金匱要略心典》注云:「諸逆,該痰飲、客氣而言。心懸痛,謂如懸物動搖而痛,逆氣使然也。桂枝、枳實、生薑、辛以散逆,苦以泄痞,溫以祛寒也。」或因邪迫陽氣,不得宣暢,壅瘀生熱所致。如《諸病源候論·心懸急懊痛候》:「其痛懸急懊者,是邪迫於陽氣,不得宣暢,壅瘀生熱,故心如懸而急煩懊痛也。」參見心痛條。

心虛自汗 編輯

病證名。心之氣血不足,心液外泄所致自汗症。見《證治匯補·汗病章》。症見自汗、怔忡恍惚等。治宜補心養血以斂汗,選用天王補心丹、歸脾湯等方。參見自汗條。

心虛證 編輯

證名。心氣心血不足所致的證候。出《脈經》卷二,其症「病苦悸恐不樂,心腹痛難以言,心如寒狀,恍惚。」《聖濟總錄》卷四十三:「心虛之狀,氣血衰少,面黃煩熱,多恐悸不樂,心腹痛難以言,時出清涎,心膈脹滿,善忘多驚,夢寢不寧,精神恍惚,皆手少陰經虛寒所致。」《本草經疏》謂心虛有八證:一驚邪,屬心氣虛;二癲癇,屬心氣虛有熱;三不得眠,屬心血虛有熱;四心煩,屬心家有熱;五怔忡,屬心血不足;六心澹澹動,七盜汗,屬心血虛;八伏梁,屬心經氣血虛,以致邪留不去。補心方有人參湯、丹砂茯神丸、山萸丸等。參心病、心虛寒證等。

心虛熱證 編輯

證名。

①心經虛熱的病症。見《聖濟總錄》卷四十三。症見驚悸心忪,虛乏氣短,睡臥不安,多汗等。方用茯神丸、熟干地黃湯等。

②勞熱之一。《雜病源流犀燭·虛損勞瘵源流》:「心熱,微按之皮毛之下,肌肉之上乃得,心主血脈也,日中尤甚。必兼煩心掌熱而嘔,善笑,善忘,善驚,不寐,築築然動,舌破,消渴,口苦,心胸間汗。」治宜養心清熱,可選用大五補丸、清心蓮子飲等方。參見勞熱條。

心虛經閉 編輯

病證名。為經閉的證型之一。指心脾血虛導致的經閉證。《葉氏女科證治》:「婦人以血為主,血旺則經調,故治婦女之病,當以經血為先。……若憂慮傷心,心氣虛耗,不能生血,脾乃心之子,脾失所養,則不嗜飲食,絕生化之源矣。且心虛無以制肺,金來克木,而肝臟虧損,則血不藏,以致經血乾枯,不營經絡,斯有血枯經閉之證。宜服補心湯(熟地、當歸、川芎、茯苓、陳皮、半夏、桔梗、枳殼、前胡、甘草、干葛、蘇葉、木香、人參、生薑、大棗引)。」

心虛寒證 編輯

證名。心氣不足、心陽虛衰所出現的證候。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病苦悸恐不樂,心腹痛,難以言,心如寒,恍惚,名曰心虛寒也。」可兼見喜悲易愁,冷汗出等症。治宜溫陽益氣,補血養心,用茯苓補心湯、遠志飲子等方。

心虛膽怯 編輯

病證名。指心中空虛,容易恐懼的一種證候。多因心血不足,心氣衰弱所致。與精神因素有一定關係。可見於某些虛弱證、貧血、神經官能症等。治宜養心安神或溫膽安神。

心虛 編輯

病證名。出《素問·髒氣法時論》。

①泛指心之陰、陽、氣、血不足的各種病證。一般症狀為心悸,心痛,怔忡,氣短,健忘,易驚,心中悶悶不樂,睡臥不安,面色不華,自汗,盜汗,肢麻,舌淡胖嫩,或嫩紅,脈虛或促或結或代。

②即心氣虛。詳該條。

心邪 編輯

病因病理學名詞。指一種五臟之病邪。《靈樞·五邪》:「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仆。」《難經·十難》:「心脈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

心小腸俱虛 編輯

病證名。指心與小腸兩經俱虛。《千金要方》:「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陰陽俱虛者,手少陰與巨陽俱虛也。病苦洞泄,苦寒少氣,四肢厥,腸澼,名曰心小腸俱虛也。」治以補中益氣為主。

心小腸俱實 編輯

病證名。指心與小腸兩經實證。《千金要方》:「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陰陽俱實者,手少陰與巨陽經俱實也。病若頭痛身熱,大便難,心腹煩滿,不得臥,以胃氣不轉水谷實也,名曰心小腸俱實。」治宜通腑泄熱,或兼導赤清心。

心癇 編輯

病名。五癇之一種。癇證而見面赤口張,搖頭馬嘶等證者。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五。《醫學入門·癇》:「心癇,面赤,口張,搖頭,馬嘶。」《景岳全書》卷四十一:「面赤目瞪,吐舌齧唇,心煩氣短,其聲如羊者曰心癇。」《醫林繩墨》卷六以癇症因驚而發,心煩悶亂,躁擾不寧,舌多吐出,涎沫滿口,來時速而去亦速者為心癇。參見癇、五臟癇條。

心下支結 編輯

證名。胃脘部似有物支撐的症候。心下即胃脘部。《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傷寒論今釋》卷四注云:「硬滿甚微,按之不痛者,此為支結。支結乃煩悶之意耳。心下支結,即胸脅苦滿,心下痞硬之輕者。」

心下痛 編輯

證名。即胃脘痛。心下即胃脘部。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後硬者,大陷胸湯主之。」參見胃脘痛、心痛、結胸條。

心下痞硬 編輯

證名。胃脘部堵塞滿悶不適,按之硬滿的症候。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多因胃氣虛弱,邪氣逆結所致,治當扶胃攻邪。因協熱利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參湯;汗出胃虛,客氣上逆,心下痞硬,乾嘔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用生薑瀉心湯;下後胃虛,客氣上逆,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乾嘔心煩者,用甘草瀉心湯;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用旋復代赭湯;痞不解,燥渴,小便不利者,用五苓散;心中痞硬,吐嘔下利者,用大柴胡湯。參見痞、心下痞等條。

心下痞痛 編輯

證名。見《內經吳注》卷二十。即心下痞痛。詳該條。

心下痞滿 編輯

證名。胸脘部痞塞脹滿的症候。見《脾胃論》卷下。多因氣滯鬱結所致,治用木香化滯湯、散滯氣湯等。參見痞、心下痞等條。

心下痞 編輯

證名。胃脘滿悶,按之柔軟不痛的症候。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多因傷寒表邪未解,誤用下法,或內傷元氣不足,痰濕鬱熱蘊結所致。若誤下後,心下痞,氣逆嘔吐者,宜用半夏瀉心湯;又見胃中虛弱者,宜用甘草瀉心湯;若誤下後,心下痞,陽氣不足者,宜用附子瀉心湯。雜病見心下痞的治療,《丹溪心法·痞》:「如稟受充實,面蒼骨露,氣實之人而心下痞者,宜白朮、山查、曲櫱、陳皮;如肥人心下痞者,乃是濕痰,宜蒼朮、半夏、砂仁、茯苓、滑石;如瘦人心下痞者,乃是鬱熱在中焦,宜枳實、黃連、葛根、升麻;如食後感寒,飲食不化,心下痞,宜藿香、草豆蔻、吳茱萸、砂仁。」參見痞、心下痞滿等條。

心下滿 編輯

證名。胃脘部痞悶脹滿的症候。《傷寒論·太陽病脈證並治》:「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傷寒全生集》:「凡心下滿,以手按之則散而軟者,此虛氣也。如不發熱者,以木香和中湯主之;若發熱者,以小柴胡加枳實姜炒黃連去黃芩治之;若按之汩汩有聲而軟者,此停水也,用小半夏湯合減桂五苓散主之;若按之硬痛者,有宿食也,輕則消導,重則用承氣下之。」

心下堅築 編輯

證名。因水氣凌心所致心下悸動有力的症候。《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尤在涇注云:「堅築,悸動有力,築築然也。」

心下悸 編輯

證名。

①自覺心下胃上膻中處悸動不適的症候。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溯源集》卷一:「所謂心下悸也,蓋心之下,胃脘之上,鳩尾之間,氣海之中,《靈樞》謂膻中為氣之海也。」多因陽氣虛,水飲內停上凌於心所致。治宜溫陽利水,用真武湯、桂枝甘草湯、茯苓甘草湯等方。

②指心悸。《張氏醫通》卷六:「悸即怔忡之謂。心下惕惕然跳,築築然動,怔怔忡忡,本無所驚,自心動而不寧,即所謂悸也。」參見心悸、怔忡條。

心下急 編輯

證名。胃脘部急迫不舒的症候。《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心下否痛 編輯

證名。胃脘部痞塞脹悶疼痛的症候。心下即胃脘部,否通痞。出《素問·五常政大論》。又稱心下痞痛。因傷寒誤下,痰凝氣滯,濕阻食積及氣虛不運所致。參見心下痞、胃脘痛等條。

心系 編輯

心臟與其他臟器相聯繫的脈絡。出《靈樞·經脈》。《十四經發揮》認為:「五臟系皆通於心,而心通五臟系也。」

心胃火燔 編輯

病證名。系因心營熱盛,又兼胃火灼津所致。症見高熱,煩渴,心神不安,舌絳而中心乾燥等。治宜清氣涼營。

心痿 編輯

證名。即脈痿。《醫宗必讀·痿》:「心痿者,脈痿也。」詳脈痿條。

心為汗 編輯

生理學名詞。出《素問·宣明五氣篇》。心主血,汗為血之液,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五臟主五液中,心為汗。參見心主汗條。

心痛痧 編輯

病名。痧毒攻心所致的病症,有屬氣、屬血之別。《痧脹玉衡·心痛痧》:「痧毒衝心,屬之於氣,則時痛時止,痰涎壅盛,昏迷煩悶,此其候也,治宜刺手臂,服順氣之劑為主;痧毒攻心,屬之於血,則大痛不已,昏沉不醒,此其候也,治宜刺腿灣,服活血之劑為主,遲則難救。」參見痧條。

心痛徹背 編輯

證名。心痛(心前、心窩、胃脘等部位疼痛)引及背部。見於心痛、胸痹、胃脘痛等病。《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參見心痛、胸痹、胃脘痛等條。

心痛 編輯

病證名。胸脘部疼痛的統稱。出《靈樞·經脈》。

①心前區或心窩部疼痛。為風冷邪氣乘心,血瘀陽衰,心脈痹阻所致。《諸病源候論·心痛病諸候》:「心為諸藏主而藏神,其正經不可傷,傷之而痛為真心痛,朝發夕死,夕發朝死。心有支別之絡脈,其為風冷所乘,不傷於正經者,亦令心痛,則乍間乍甚,故成疹(通「疢」,病也)不死。」治宜溫陽通脈、活血化瘀及祛痰等法。

②指胃脘痛。《丹溪心法·心脾痛》:「心痛即胃脘痛。」詳胃脘痛有關條。參見真心痛、厥心痛、九種心痛、冷心痛、熱心痛、氣心痛、血心痛、食心痛、飲心痛、失血心痛、蛔心痛、蟲心痛、大實心痛、悸心痛等條。

心跳心慌 編輯

證名。指心悸、怔忡。詳見心悸、怔忡條。

《心太平軒醫案》 編輯

醫案著作。一卷。清·徐錦撰於1851年。徐氏以相似病證歸類整理,分述中風、血證、喘咳等多種病證。略論病因、病理,醫案多屬一病一方,間有連續就診治案。書中可見作者善治溫病、喜用寒涼。又有謂其「案語之精、方藥之切」,不亞南陽活人書者。現存清抄本和1912年刻本。

(拼音X)第九篇 編輯

心損 編輯

病名。因憂愁思慮傷心,所致血脈虛少的病症。為五臟虛損之一,又稱損心。《難經·十四難》:「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於五臟六腑也。」又云:「損其心者,調其榮衛。」虞庶註:「心主血,血為憂愁思慮傷於心,因茲致損。」《雜病源流犀燭·虛損勞瘵源流》:「損心傷神,血脈不榮,急調榮衛,宜八珍湯。」參見虛損條。

心忪 編輯

症證名。即怔忡。《傷寒明理論》卷二:「悸者,心忪是也。築築惕惕然動,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矣。」詳怔忡條。

心死髒 編輯

脈學名詞。指心臟真氣已絕的脈象。堅硬躁急,如彈丸、豆粒樣的搏動,重按愈見躁急。《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心死髒,浮之實如丸豆,按之益躁急者,死。」

心水 編輯

病名。因心陽虛水氣凌心所致的水腫病,為五臟水腫病之一。《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千金要方》用茯苓甘草湯、苓桂術甘湯等治療。參見水腫條。

心手少陰經病證 編輯

病證名。手少陰心經經氣異常所致的病症。《靈樞·經脈》:「心手少陰之脈,是動則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此外,《脈經·心手少陰經病證》還列舉了善悲、喜笑不休、煩心短氣、手掌煩熱、不得臥等症。

心實證 編輯

證名。因實熱、痰火犯上所見的邪氣盛實的症候。《脈經》卷二:「心實也,苦心下有水氣,憂恚發之。」「病苦閉大便不利,腹滿,四肢重,身熱,苦胃脹。」《本草經疏》:「心實,即實火實熱證。譫語,屬心家邪熱;舌破,屬心火;煩躁,屬心家邪熱及心火內炎;自笑,屬心家有熱邪;發狂,屬心家有邪熱甚。」治宜清泄心經熱邪,方用茯神湯、石膏湯、瀉心湯等方。參見心病、心實熱證等條。

心實熱證 編輯

證名。心經邪熱熾盛的病證。《備急千金要方》:「病苦悶,大便不利,腹滿,四肢重,身熱,名曰心實熱也。」《太平聖惠方》卷四列述其症候為「心神煩亂,面赤身熱,口舌生瘡,咽燥,頭疼,喜笑,恐悸,手心熱,滿汗出,衄血,其脈洪實相搏。」治宜清熱瀉心為主,可選用竹瀝湯、黃連瀉心湯等方。

心實熱 編輯

病證名。指心經實熱。《備急千金要方》:「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實者,手少陰經也,病苦大便不利,腹滿,四肢重,身熱,名曰心實熱。」治宜清心瀉火。

心實 編輯

病證名。見《脈經》。指心的邪氣盛。心屬火,藏神。多表現為心火及神志等方面的病變。《景岳全書》:「心實者,多火而多笑。」即心氣實,詳該條。

《心聖圖說要言》 編輯

養生著作。一卷。又名《心聖圖說》、《心聖要言》。本書未署撰人姓名及年月,僅有1610年殷宗器重刻的序言。書中根據北宋理學的理論論述養生法,雖有一定偏見,但提倡心理治療和導引療法,並有坐功圖式等,可供醫療參考。

心腎相交 編輯

生理學名詞。系一種臟腑相關理論。心屬火,藏神;腎屬水,藏精。兩髒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腎中真陽上升,能溫養心火;心火能制腎水泛濫而助真陽;腎水又能制心火,使不致過亢而益心陰。這種關係,也稱水火相濟。

心腎不交 編輯

病證名。指心陽與腎陰的生理關係失調的病變。腎陰不足或心火擾動,均能使兩者失去正常的協調關係。主要證候有心煩、失眠、多夢、怔忡、心悸、遺精等。多見於神經官能症及慢性虛弱病人。

心傷 編輯

病證名。因憂愁思慮,心臟傷損所致的疾患。出《靈樞·邪客》。《脈經》卷六:「愁憂思虛則傷心,心傷則苦驚,喜忘,善怒。」《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臟傷所致也。」參見七傷條。

心善 編輯

生理學名詞。五善之一。見《外科正宗》。指精神清爽,聲和舌潤,疼痛不渴,動息自寧。

心疝 編輯

病名。諸疝分類中之一種。出《素問·脈要精微論》。多因心經為寒邪所襲而發。《諸病源候論》卷二十:「疝者痛也,。由陰氣積於內,寒氣不散,上沖於心,故使心痛,謂之心疝也。其痛也,或如錐刀所刺,或陰陽而痛,或四支逆冷,或唇口變青,皆其候也。」證見心痛如錐刺,少腹有隆起之狀,甚則四肢逆冷,口唇青紫,或自覺有氣由少腹部上沖於心者。治宜散寒止痛,選方內服木香散,或用四逆湯,牡丹丸。

心熱證 編輯

證名。因心經有熱而見面赤,絡脈血溢,煩躁,睡臥不寧,口舌生瘡的病症。《素問·痿論》:「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聖濟總錄》卷四十三:「大抵心屬火而惡熱,其受病則易以生熱,熱則血氣壅滯,故為煩躁,寢臥不得安寧,口舌生瘡,頭痛頰赤之類。」心熱有虛實之分。參見心虛熱證、心實熱證條。

心熱痿軟 編輯

病證名。因心火上炎,耗傷陰血所致的痿症。《症因脈治》卷三:「心熱痿軟之症,四肢關節不能活動,足脛縱緩,不能收持,如樞紐之折而不能提挈,面頰常赤,心煩意亂。」治宜清心、滋陰、降火,可用導赤各半湯、瀉青丸、六味丸合丹溪大補陰丸等方。參見痿條。

心熱驚啼 編輯

病證名。出《普濟方》。指心經有熱而引起的驚啼。伴有舌尖紅。治宜清熱寧神,用《普濟方》柏子仁散。

心熱煩啼 編輯

病證名。見《育嬰家秘》。為小兒心熱內盛而致的啼哭。《幼幼集成》:「心熱煩啼者,面紅色赤,或舌苔白澀,無燈則啼稍息,見燈則啼愈甚。」治宜清心除煩,用導赤散加麥冬、燈心,甚者加黃連、龍膽草。

心熱多驚 編輯

證名。見《太平聖惠方》。症見夢中囈語,煩悶多驚。由於小兒素有鬱熱,臟腑壅滯,氣血不和,心神煩亂。治宜清熱鎮驚,用赤茯苓散。

心熱病 編輯

證名。心受邪熱所致的病症。《素問·刺熱篇》:「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

心熱 編輯

①病證名。泛指心的各種熱性病證。又稱心氣熱。火氣通於心,而心主血脈,藏神,故心氣亢盛多表現為火熱之證,影響神志及血脈。症見心中煩熱,睡眠不寧,喜笑不休或神志昏憒,面紅,口渴,小便黃,舌紅,脈數等。治以清心瀉火為大法。

②五臟熱之一。由心熱引起的證候。《小兒藥證直訣》:「視其睡,口中氣溫,或合面睡,及上竄咬牙,皆心熱也。導赤散主之。」《證治準繩·幼科》:「心熱者,額上先赤,心煩心痛,掌中熱而口穢,或壯熱飲水,巳午時益甚,宜瀉心湯、導赤散、安神丸。」

心竅 編輯

生理學名詞。

①指心的苗竅,即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心主舌……在竅為舌。」詳見舌條。

②指心神之竅。心藏神,古人認為心竅通利則神志清爽,心竅為邪閉阻則神昏癲狂。如「痰迷心竅」。

心氣虛不得臥 編輯

證名,因心氣虛怯,心神失守所致的不寐症。見《症因脈治》卷三。症見二便時滑,目漫神清,氣怯倦怠,心戰膽寒,時時欲睡,睡中自醒,喜熱惡冷。治宜養心益氣,用人參養榮湯、歸脾湯。參見不寐條。

心氣虛 編輯

病證名。

①由老年髒氣日衰,汗、下太過,或勞心過度心氣耗損所致。症見心悸,短氣(活動時加劇),自汗,胸悶不舒或痛,面色(白光)白,體倦乏力,舌質淡,舌體胖嫩,苔白,脈虛等。治宜益氣養血為主。氣為陽,心氣虛亦作心陽虛。詳該條。

②指心氣虛弱所致的證候。《小兒藥證直訣》:「心主驚,……虛則臥而悸動不安。」症見心悸氣短,動則加重,自汗,舌質淡紅,苔白,脈細數無力,或兼面(白光)白,倦怠乏力等。多由胎元不足或病後體虛而成。治宜補心氣,安心神。用四君子湯加黃芪以助氣,加酸棗仁、遠志、柏子仁、五味子等以養心安神。參見心陽虛條。

心氣通於舌 編輯

生理學名詞。指心與舌有密切關係。舌功能的正常有賴於心機能的正常;反之,舌象的變化也可反映某些心的功能狀況。《靈樞·脈度》:「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靈樞·五閱五使》:「心病者,舌卷短。」

心氣實 編輯

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又名心實。指邪熱壅遏於心的證候。小兒純陽之體,感邪後易於化熱而壅遏於心而成,症見驚悸、昏譫等。又因小兒初生,神怯易驚。而心惡熱,與風相搏則發搐,故肝風易得心熱之助,而致風火相煽,壯熱、驚搐、昏迷交作。因而病理上《育嬰家秘》有小兒「心常有餘」之說。《太平聖惠方》:「夫心實則生熱,熱則陽氣盛,陽盛則衛氣不行,榮氣不通,遂令熱毒稽留,心神煩亂,面赤身熱,口舌生瘡,咽燥頭疼,喜笑恐驚,手心熱滿,汗出衄血,其脈洪實相搏者,是其候也。」《本草經疏》:「心實即實火實熱五證:譫語,屬心家邪熱;舌破,屬心火;煩躁,屬心家邪熱及心火內炎;自笑,屬心家有熱邪;發狂,屬心家有邪熱甚。」

心氣盛 編輯

病證名。又稱心氣實、心陽盛。心主血脈,藏神,其氣過亢,可表現為神志或血脈的病證。《靈樞·淫邪發夢》:「心氣盛,則夢善笑恐畏。」《諸病源候論·心病候》:「心氣盛,為神有餘,則病胸內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髆腋間痛,兩臂內痛,喜笑不休,是心氣之實也。」治以清心瀉火為主。

心氣熱 編輯

病證名。

①即心熱。詳該條。

②心脈的病變。心主身之血脈,心有熱,可使血逆於上,致上盛而下虛,下虛則生脈痿。《素問·痿論》:「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

心氣不固 編輯

病證名。又稱心氣不收。心藏神、主血脈、主汗液等。心氣虛弱不能收斂,可出現心神浮越、精神散亂、健忘易驚、心悸、自汗或動則汗出等證候。治宜補益心氣,輔以重鎮安神。

心氣 編輯

①心理學名詞。廣義泛指心的功能活動,狹義指心臟推動血液循環的功能。參見心陽條。

②生理學名詞。指心的精氣。《靈樞·脈度》:「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

心脾中暑證 編輯

病證名。感受暑邪而及心脾。《證治匯補·暑症章》:「兼惡寒發熱而漸厥者,為心脾中暑症。」參見暑病條。

心脾郁 編輯

病證名。郁證之一,症見怔忡、崩漏。《類證治裁》卷三:「心脾郁,怔忡崩漏,歸脾湯。」參見五臟郁證條。

心脾兩虛 編輯

病證名。指心脾兩髒氣血虛弱的病變。主要證候有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或見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脈細弱。可見於貧血、紫癜、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病症。治宜補氣攝血。

心瘧 編輯

病名。五臟瘧之一。證見心煩飲冷,反寒多而不甚熱。出《素問·刺瘧篇》:「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刺手少陰。」治宜桂枝黃芩湯、甘草湯等。參見五臟瘧條。

心悗 編輯

證名。心中煩亂而悶的症候。多由下元精氣不足或血虛陰火熾盛致心無所養引起。《雜·口問》:「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悗。」《雜病證治準繩》:「榮氣不營,陰火熾盛,是血中伏火,日漸煎熬,血氣日減,心包與心主血,血減則心無所養,致使心亂而煩,病名曰悗。」

心癆 編輯

病名。

①即心勞。詳該條。

②《慎柔五書》卷四以蟲在於心則成心癆,治以雷公丸等方。

心勞 編輯

病名。因勞損傷心所致的病患。《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心勞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難,或時鴨溏,口內生瘡。」心勞實熱,症見口舌生瘡,大便閉澀不通,心滿悶,小腸熱,治宜清泄心熱,用泄熱湯。心勞虛寒,症見驚悸,恍惚多忘,夢寐驚魘,神志不定,治宜養心安神,用定心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五勞證治》)。參見虛勞、五勞條。

心憒憒 編輯

證名。心中煩擾不安,神識昏亂之證。因熱盛傷津,熱擾心神所致。出《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

心咳 編輯

病名。

①咳則心痛,喉中如梗,甚則咽腫的病症。《素問·咳論》:「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梗狀,甚則咽腫喉痹。」治宜桔梗湯。心經火郁者,用導赤各半湯、涼膈散去硝黃加黃連、竹葉;風溫襲肺,引動心包火逆者,用心咳湯等。參見心經咳嗽條。

②十咳之一。《諸病源候論·咳嗽病諸候》:」五曰心咳。咳而唾血,引手少陰是也。「治宜刺手神門。參見十咳、咳嗽條。

③五嗽之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喜傷心者,咳而喉中介介如腫狀,甚則咽腫喉痹,名為心咳。」參見五嗽條。

心坎骨 編輯

解剖結構名。又名鳩尾骨。即胸骨劍突。《傷科彙纂》:「心骨一片,狀如錢大,即心坎骨也。」參見鳩尾骨條。

心坎 編輯

人體部位名。指胸骨下端劍突周圍部位。古稱劍突為心坎骨。見《傷科補要》。

心絕 編輯

證名。五臟絕候之一。

①心氣絕出現的危重脈證。《中藏經·虛勞死證》卷上:「面黑,無左寸脈者,心絕也。」《註解傷寒論·辨脈法》:「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熏,直視搖頭,此心絕也。」《脈經·診五臟六腑氣絕證候》卷四:「病人心絕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視立死(一曰『目亭亭一日死』)。參見五絕條。

②中風脫證之一,症見中風後口不能言,或中風卒倒,張口不合。《醫林繩墨·中風》:「設若口不能言者,心絕也。」《醫宗必讀·真中風》:「中風昏倒……若口開,心絕。」參見中風脫證條。

心驚 編輯

臟腑驚證之一。出《小兒病源方論》。驚風,顏面紅赤。肝血虛不能養心所致的驚證。治宜養血安神之法,《石室秘錄·本治法》用白芍五錢、當歸五錢、熟地五錢、生棗仁一兩、遠志一錢、茯神三錢、麥冬五錢、北五味一錢、人參二錢、水煎服。」參見驚條。

心經失血 編輯

病證名。因驚恐或勞心過度所致出血病證。見《不居集》卷十三。症見咯出血絲或小量鮮血,胸膈隱隱牽痛,懊憹嘈雜。治宜補心養營止血之法,可選用茯苓補心湯、五神湯、天門冬湯等方。

心經熱痰 編輯

病證名。見《不居集》卷十七。即熱痰。詳該條。

心經咳嗽 編輯

病因。因心火妄動灼傷肺金所致的咳嗽。《症因脈治》卷二:「心經咳嗽之症,咳則心痛,喉中解解如梗狀,甚則舌腫咽痛。」治宜清心平肺止咳之法,可選用導赤各半湯、硃砂安神丸、家秘瀉白散、人參平肺散等方。《醫醇剩義·咳嗽》:「心經之咳,痰少心煩,夜不成寐,玄妙散主之。」參見咳嗽、心咳條。

心經 編輯

①手少陰心經之簡稱。見該條。

②推拿穴位名。又名心、心火、心主。位於中指遠端腹面。推拿能退熱發汗、通利小便,治火眼、口瘡、驚搐等症。《小兒推拿廣意·陽掌十八穴療病訣》:「心火,推之退熱發汗,掐之通利小便。」《幼科推拿秘書·推拿手法》:「凡心火動、口瘡弄舌,眼大小眥赤紅,小水不通,皆宜推而清之。至於驚搐,又宜清此。」參見五經條。

心噤 編輯

病證名。出《備急千金要方》。指初生兒口噤,嘴唇發赤而紫。參見口噤條。

心筋 編輯

推拿穴位名。即赤淡黃筋。詳該條。

心悸 編輯

證名。不因驚嚇而自心跳不寧的疾患。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簡稱悸。或謂怔忡,或謂重症為怔忡。因氣血虛弱、痰飲內停、氣滯血瘀等所致。陽虛氣弱而心悸者,症見心下空虛,狀若驚悸,或先煩而後悸,脈大無力,治宜溫陽益氣,用小建中湯、真武湯,陰血不足,血不養心而心悸者,兼見面色無華,舌淡脈細,若兼虛火,則五心煩熱,治宜養血補心,用四物湯、硃砂安神丸。水飲內停,水氣凌心而心悸者,兼見胸脘痞滿,頭暈噁心,小便短少,苔白,脈弦,治宜通陽化飲,用苓桂術甘湯合小半夏湯加減。痰郁心悸者,兼見驚惕不寧,突然而作,時作時止,甚則心跳欲厥,脈滑大,治宜滌痰定悸,用溫膽湯、茯苓飲子。氣滯血瘀心悸者,兼見短氣喘息,胸悶,胸膺疼痛,舌色紫暗,脈結代,治宜活血理氣,用血府逐瘀湯、失笑散。參見怔忡等條。

心積 編輯

病名。五積之一。因其積自臍上至心下,伏而不動,其大如臂,狀如屋舍棟梁,故名。《難經·五十六難》:「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煩心。」《脈經·平五臟積聚脈證》:「診得心積,脈沉而芤,上下無常處,病胸滿悸,腹中熱,面赤,溢干,心煩,掌中熱,甚即唾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心積,名曰伏梁。」「伏梁圓治心之積,起於臍下,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已,病煩心,身體髀股皆腫,環臍而痛,其脈沉而芤。」治用大七氣湯加石菖蒲、半夏,兼吞伏梁丸。參見伏梁條。

心火上炎 編輯

病證名。指心經虛火上升的病證。症見舌生瘡,口腔糜爛,心煩失眠,舌尖紅絳等。治宜導赤清心。

心火內熾 編輯

病證名。又稱心火內焚。即心熱過盛,心神受擾。症見心煩失眠,怔忡不安,甚則狂躁譫語,喜笑不休等。治宜清心瀉火,輔以養心安神。

心火亢盛 編輯

病證名。可因情志之火內發,或因六淫內郁化火,或過食辛熱,過服溫補而致。症見心中煩熱,焦躁失眠,口舌糜爛疼痛,口渴,舌紅,脈數,甚則爍傷肺陰而見咯血、衄血等。治宜清心瀉火,或兼涼血。

心火 編輯

①生理學名詞。心的代稱。心在五行屬火,故稱。

②病證名。心熱火旺的病變。有虛火、實火之分。

③推拿部位名。見心經條。

心黃 編輯

病名。三十六黃之一。《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心黃者,目赤,舌上生瘡,心悶喘急,多言無度,或笑或嗔,微微汗出,口乾舌短,起臥不安,神思恍惚,小便赤難,心下脹滿,狀如風火,悲哭,手亂捻物者難治。」治用生地黃飲子、馬牙消散等方。《聖濟總錄》卷六十一:「病人面赤,口張,氣喘,多驚,饒睡,手腳煩疼,舌上瘡生,心下急悶,不欲飲食,舌縮口乾,七八日內必發狂走,即是心黃。」治宜柴胡湯並加灸法。

心合小腸 編輯

生理學名詞。繫心與小腸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互相影響之意。心主血,小腸主泌別清汁,奉心主血。心熱下移小腸,可出現小便赤澀或尿血;小腸實熱,每見心煩、口舌糜爛。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脈互相絡屬,一髒一腑,表里互相輸應。《靈樞·本輸》:「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腑。」《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七:「心主於血,與小腸合,若心家有熱,結於小腸,故小便血也。」

心合脈 編輯

生理學名詞。指五臟與五體相合,心主要是聯繫脈。《素問·五臟生成篇》:「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類經》:「心主血,血行脈中,故合於脈。」參見心主血脈條。

心汗 編輯

證名。指心窩部多汗的症候。出《丹溪心法·盜汗》。《醫林繩墨·汗》:「又有心汗者,當心膻中,聚而有汗。」因憂思驚恐,傷及心脾所致,治宜補養心脾,益氣斂汗,可選用生脈散、歸脾湯、天王補心丹、茯苓補心湯等方。

心寒 編輯

病證名。指心中覺寒冷,即寒顫。《素問·刺瘧篇》:「肺瘧者,令人心寒。」

心疳 編輯

五疳之一。又名驚疳。症見患兒面黃頰赤,眼白中有紅絲,壯熱,有汗,煩躁,口舌生瘡,胸膈煩悶,睡喜伏臥,食欲不振,肌肉消瘦,小便赤澀,或虛驚。治宜清心瀉熱,用瀉心導赤湯(方見木舌脹條)加減;病久心氣不足者,宜理脾補心,用四君子湯加當歸、茯神。

心腹痛啼 編輯

病證名。出《普濟方》。指小兒突然因心腹疼痛而啼。多由脾胃素虛,風寒內襲,邪正分爭,攻衝上下,而致心腹刺痛作啼。甚者可表現為面易五色,狀似驚癇。輕者宜補中健脾,用四君子湯加山藥、扁豆;重者宜溫中開竅,用蘇合香丸。

心風疝 編輯

病名。諸疝中之偏於風熱者。出《素問·四時刺逆從論》。即心疝之因風熱邪盛而發者,證治參見心疝條,或可酌加疏風清熱之劑。《素問·四時刺逆從論》:「陽明有餘,病脈痹,身時熱;不足病心痹;滑則病心風疝。」《類經》卷十七:「滑則燥熱生風,熱則主於心也,故為心風疝。」參見風疝條。

心風 編輯

病名。

①心臟受風邪侵襲所致的病患。《素問·風論》:「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奇效良方》治風中於心,用遠志湯。

②癲疾之一。見《太平聖惠方》卷四。因情志抑鬱,所欲不遂,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或痰濁阻滯,神不守舍所致。證見精神恍惚,喜怒不常,無語,時或錯亂。症情較一般癲疾稍輕。治宜補益心脾,化痰宣竅,清心安神,可選用歸脾湯、養心湯、定志丸。痰盛熱甚者,用星香散、壽星丸或清心湯等方。

心肺之部 編輯

針刺的分部,指皮肉淺層。《難經·七十難》:「初內(納)針,淺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氣推內之,陽也。」以淺部為皮膚、血脈,與心肺相應;深部為筋骨,與腎肝相應。意見與肺主皮毛、心主血脈、肝主筋、腎主骨的說法相通。《針灸大成》:「刺陽部者,從其淺也,系屬心肺之分;刺陰部者,從其深也,系屬腎肝之分。」意同。參見腎肝之部條。

心肺氣虛 編輯

病證名。指心肺兩髒俱虛的病證。因肺氣虛導致心氣不足;或心氣虛損導致肺氣虧虛。症見久咳不已,氣短心悸,面色(白光)白,甚或口唇青紫,舌淡,脈細弱等。治以補益肺氣為主。

心煩嗜睡痧 編輯

病證名。痧證之一。見《痧脹燃犀照》。詳見痧煩、痧睡條。

心煩 編輯

證名。心中煩熱鬱悶。出《素問·五臟生成篇》。又名煩心。煩多屬熱,亦有因於寒者。可見於外感、內傷多種病證。傷寒六經病變多見有心煩。《傷寒論》太陽篇有:「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少陽病有心煩喜嘔之症。「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類證治裁·煩躁》:「傷寒熱在表而煩,宜散,桂枝湯。在里而煩,宜下,承氣湯。在半表半里而煩,宜和,小柴胡湯。在胸膈以上而煩,宜吐,梔豉湯。其陰寒而煩,則有惡寒蜷臥及下利厥逆、吐蛔之症,宜溫,溫用四逆湯,蛔用烏梅丸。」如內傷陰虛火動而煩,宜生脈散加生地黃、熟地黃、茯神、棗仁。或不得臥而煩,用硃砂安神丸。

心惡熱 編輯

生理學名詞。惡,意為畏惡。《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惡:心惡熱。」馬蒔註:「心本屬火,火之性熱,而受熱則病,故惡熱。」心為火髒,熱極則心火熾盛;心主血脈,熱甚火熾則津血耗傷或迫血妄行;心主神明,熱盛則神明昏亂,而見譫妄躁狂等。

心動悸 編輯

證名。患者自覺心悸,或見心前搏動。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此因氣血衰微所致,治宜炙甘草湯以補血復脈。

心疔 編輯

病名。指疔之發於心經者。出《外科啟玄》卷二,多因風邪毒氣蘊積於心之俞募經井之端,或手之小指部位而發者。證見色赤,心煩發熱,睡眠不安,口乾舌燥,疼痛引心,小便赤熱,面赤熱。治宜清心解毒,方選瀉心湯加托里解毒之品。火焰疔亦名心疔。

心疸 編輯

病名。因心中虛熱所致皮膚盡黃而兩目獨白,煩渴引飲,水停心下時作水聲,胸前汗出的病症。《辨證奇聞》:「心疸之症,煩渴引飲,一飲水即停於心之下,時作水聲,胸前時多汗出,皮膚盡黃,惟兩目獨白,人以為黃疸也,誰知是心中虛熱以成之乎。」治宜補肝氣以生心,瀉火濕以逐熱,方用瀉肝利渴湯。又為九疸之一。《外台秘要》卷四:「心癉,煩心,心中熱,葛根主之。」參見黃疸有關條。

心出氣 編輯

病名。《囊秘喉書》卷上謂心出氣係指「舌上忽有簪孔、(血)出不止,此屬心經火甚也」。治宜清心涼血。方用導赤散加減。參見舌衄條。

心蟲病 編輯

病名。即蛔蟲病。心蟲即蛔蟲。見《普濟本事方·諸蟲飛屍鬼疰》:「心蟲曰蛔。」詳蛔蟲病條。

心掣 編輯

病名。心悸掣動。屬怔忡之類。掣,牽引之意。或因心氣虛寒,或因膽與三焦火熾傳心所致。症見心悸不寧,有牽引緊縮感,甚則作痛,伴少氣、咳嗆或便泄。《素問·陰陽別論》:「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其傳為心掣。」虛寒者,治宜益心氣,溫心陽,用調中湯。(見《聖濟總錄》卷五十六)火熾者,宜清火寧神,用安神丸。

心常有餘 編輯

小兒生理病理特點之一。出《育嬰家秘》。心屬火,主血脈,主神志,開竅於舌,其華在面。由於小兒初生,知覺未開,見聞易動,故在生理上表現為神怯,易喜易怒易驚,變態不常。血脈充盈,則「色見紅潤,脈來大數」(《育嬰家秘》),神志清晰,精神充沛,反應敏捷。若病,實則叫哭發熱,飲水而搐;虛則困臥,悸動不安。心惡熱,若外感諸邪入心入肝,化熱生風,風火相煽,可見壯熱不退,抽搐不已,甚至傷津劫液,逆傳內陷生變,火性炎上,往往可見舌破生瘡。小兒還常見瘤丹斑疹,蛇纏虎帶,蟲疥熛瘡,動輒神昏憒亂,斑疹變黑,表現為心火有餘之證。

心瘥 編輯

病名。因痰飲或胃熱所致食入易消的疾患。又稱飲瘥、食瘥、肚瘥。《雜病證治準繩》:「心瘥,亦痰飲所致,俗名飲瘥,有胃口熱,食易消,故瘥。《素問》謂之食瘥,亦類消中之狀,俗名肚瘥。」因痰飲者,宜小半夏茯苓湯加枳實;胃中熱者,宜二陳湯加黃連,或五苓散加桂加辰砂。膈上停寒中有伏飲者,見辛熱則消,可呷薑湯數口,或進乾薑劑而愈。參見消中、中消條。

心嘈 編輯

證名。俗稱嘈雜。《雜病源流犀燭·噯氣嘈雜吞酸噁心源流》:「嘈雜者,即心嘈。」詳嘈雜條。

心藏神 編輯

生理學名詞。出《素問·宣明五氣篇》。詳心主神明條。

心病 編輯

病證名。心臟的各種病證。多由病邪內侵,或痰迷心竅、水飲凌心,或氣滯血瘀,或心氣心血不足所致。《素問·髒氣法時論》:「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本草綱目·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心藏神為君火,包絡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本病,諸熱瞀瘛驚惑,譫妄煩亂,啼笑,罵詈,怔忡,健忘,自汗,諸痛癢瘡瘍。標病,肌熱,畏寒,戰慄,舌不能言,面赤目黃,手心煩熱,胸脅滿痛,引腰背肩胛肘臂。」心病有寒熱虛實之分。《諸病源候論·心病候》:「心氣不足,則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痛,驚悸恍惚,少顏色,舌本強,善憂悲,是為心氣之虛也。」《太平聖惠方·心臟論》:「夫心虛則生寒,寒則陰氣盛,陰盛則血脈虛少,而多恐畏,情緒不樂,心腹暴痛,時唾清涎,心膈脹滿,好忘多驚,夢寐飛颺,精神離散,其脈浮而虛者,是其候也。」「夫心實則生熱,熱則陽氣盛,陽盛則衛氣不行,榮氣不通,遂令熱毒稽留,心神煩亂,面赤身熱,口舌生瘡,咽燥頭疼,喜笑,恐悸,手心熱,滿汗出,衄血,其脈洪實相搏者,是其候也。」心病的治療有清心瀉火、清心開竅、清心豁痰、滋陰降火、養心安神、益氣補血及活血化瘀等法。參見心病各條。

心痹 編輯

病名。因心虛邪乘,血脈閉阻所引起的病證。由脈痹發展而成,亦有稱為脈痹。症見心煩、心下滿痛、上氣而喘、嗌干善噫、夜臥不安等。《素問·痹論》:「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干善噫,厥氣上則恐。」《諸病源候論·心痹候》:「思慮煩多,則損心,心虛故邪乘之,邪積而不去,則時害飲食,心裡幅幅如滿,蘊蘊而痛,是謂之心痹。」《聖濟總錄·心痹》:「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是為心痹。」《症因脈治·心痹》:「心痹之症,即脈痹也。脈閉不通,心下鼓暴,嗌干善噫,厥氣上則恐,心下痛,夜臥不安。」治宜養心通脈安神,可選用茯神湯、赤茯苓湯、秦艽湯、紫石英散、犀角散、導赤各半湯、硃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丹等方。

心胞 編輯

推拿穴位名。見《釐正按摩要術》。即胞經。見該條。

心包絡咳 編輯

病名。咳嗽時心胸部隱痛的病患。《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心包絡咳,心胸間隱隱作痛。宜以心經藥治之,如丹皮、山梔、肉桂等。」參見心經咳嗽、咳嗽條。

心包經 編輯

手厥陰心包經之簡稱。見該條。

編輯

①人體器官名。五臟之一,是五臟中最重要的一個臟器。《靈樞·邪客》:「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問·六節髒象論》:「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脈、主神明。血液的運行有賴於心氣的推動。神明是指高級中樞神經系統的某些機能活動。心的病變,主要反映這兩方面的異常變化。此外,心主汗,汗為心液,有些自汗、盜汗病症須從補心治療,顯示植物神經系統某些功能紊亂和心有關。心在竅為舌,舌為心之苗,心的病變可從舌體上反映出來,如口舌糜爛、舌體強硬等。

②推拿部位名。見心經條。

心(匿^蟲) 編輯

病證名。因髒氣虛弱,腸蟲攻蝕於心所致心煩悶而痛,手足冷的病證。《諸病源候論·濕(匿^蟲)病諸候》:「心(匿^蟲)者,由髒虛諸蟲在腸胃間,因虛而動,攻食心,謂之心(匿^蟲)。初不覺他病,忽忽嗜睡,四支沉重。此(匿^蟲)或食心,則心煩悶懊痛,後乃侵食余處。診其脈沉而細,手足冷內濕,(匿^蟲)在心也。」參見濕(匿^蟲)、疳(匿^蟲)條。

齘齒 編輯

證名。出《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說文》:「齘,齒相切也。」又有齒齘,嘎齒等名。為痙病常見之咬牙症狀。多由胃熱熾盛、風邪襲於人體經脈所致。《諸病源候論·牙齒病諸候》:「齘齒者……由血氣虛,風邪客於牙車筋脈之間,故因睡眠氣息喘而邪動,引其筋脈,故上下齒相磨切有聲,謂之齘齒。」《雜病源流犀燭·唇舌病源流》:「由胃熱故也。」參見痙病條。

齘(xiè,音泄) 編輯

指上下牙齒相磨切。《靈樞·熱病》:「九日熱而痙者死,腰折,瘈瘲,齒噤齘也。」

蟹珠 編輯

病證名。見清·顧錫《銀海指南》卷二。也即蟹睛,詳見該條。

蟹目 編輯

病證名。係指黑睛上生黑珠子如蟹目狀的病證。見《太平聖惠方》卷三三。本病之病因,《聖濟總錄》卷一零六認為:「藏府壅滯,肝經積熱,上沖於目」所致。也即蟹睛。詳見該條。

蟹睛翳 編輯

病證名。係指黃仁從破口突出如珠,周圍繞以白翳,視力下降的病證。見南京中醫學院編《中醫學概論》。參見蟹睛條。

蟹睛疼痛外障 編輯

病證名。係指蟹睛初起,頭眼劇烈疼痛、熱淚如涌,羞明難睜的病證。出《秘傳眼科龍木論》。詳見蟹睛條。

蟹睛橫出 編輯

病證名。係指因黃仁自黑睛潰口綻出的病證。《目經大成》描述此病症狀為:「始如蠅頭,中如蟹睛,甚則橫長如黑豆。」也即蟹睛。詳見該條。

蟹睛 編輯

病證名。係指黑睛破損,黃仁從破口突出如珠,形似蟹眼,周圍繞以白翳,眼痛劇烈的病證。見《聖濟總錄》卷一零六,又名蟹睛疼痛外障、蟹目、蠅頭蟹眼、蟹睛橫出、離睛、損瞖、蟹珠、蟹珠翳、黑珠翳。本病多由肝火上攻,黑睛翳潰或外傷所致。本症相當於今之虹膜脫出。治法:初起應清肝瀉火,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若日久赤痛減退者,治宜滋陰清火。方用知柏地黃丸加減。

懈惰 編輯

①鬆弛無力。《靈樞·口問》:「筋脈懈惰,則行陰用力,氣不能復,故為嚲。」《靈樞·寒熱病》:「若有所墮墜,四支懈惰不收。」

②指麻木而不靈活。《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天寒則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

懈怠 編輯

倦怠無力。《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謝元慶(1798-1860年) 編輯

清代醫家。字蕙庭。吳中(今江蘇蘇州)人。以醫名世,尤喜攜藥深入鄉里街巷,救人貧病,故有人贈聯云:「一生行腳衲,斯世走方醫。」曾收集應驗良方,編《良方集腋》二卷(1842年),續附一卷,以方便窮鄉僻壤自選方藥之用。咸豐二年(1852年)王秋樵重刻時,又增補方劑若干,易名《良方集腋合璧》。

謝毓秀 編輯

明代醫家。里居未詳。家世習儒而知醫。毓秀於家傳外,又得外祖父名醫李榮之傳,且受業於李榮(嵐溪)之門,故深明醫理,於傷寒證治有灼見。輯有《回生達寶》八卷。論證寒為百病之長,傷寒尤甚於風等。今日本存明代余象斗增補本。

謝玉瓊 編輯

清代醫家。字昆秀,號朴齋。安城(今廣西賓陽)人。有感於小兒夭折於麻疹者甚多,乃專心岐黃、勤研麻疹證治。雍正十二年(1734年)於友人處獲靜遠主人《麻疹辨症》及《麻科秘本》,又補以各家麻疹論述與治麻之方,參以己驗,輯成《麻科活人全書》(後有名《鄭氏瘄科保赤金丹》或《鄭氏瘄略》者即該書)四卷(1748年),詳述麻痘病因病理,形態及治則、處方。末附劉齊珍輯刊舒馳遠《麻疹論》一篇及醫案,為卓有影響之麻疹專書,流傳很廣。

(拼音X)第十篇 編輯

謝以聞(1555-?年) 編輯

明末醫家。字克庵。杭州府於潛(今浙江臨安西)人。家貧,刻苦學習,為邑癢生,後改習醫,並精於醫。年八十餘時尚手不釋卷。着有《醫學要義》一書,未見刊行於世。

謝星煥 編輯

清代醫家。字映廬。江西南城人。祖、父皆業醫。承家學,業醫,治崇李東垣、喻嘉言之學,施治數十年,頗富經驗,對於痿躄、拘攣、痰飲等辨識清晰。子甘澍(字杏園)繼其業,着有《醫學集要》,並輯其父驗案《得心集醫案》六卷(1861年)。

謝縉孫 編輯

元代醫家。字堅白。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精通醫學,於元統(1333-1334年)間為醫侯郎、遼陽路官醫提舉。着《難經說》(一作《難經解》),論理嚴密,源委清晰。

謝觀(1880-1950年) 編輯

近代醫學家。字利恆,號澄齋老人。江蘇武進人。伯祖蘭生、祖葆初,為孟和名醫。承家學,早年精研經書、輿地之學,又熟頌醫經、經方及本草。甲午戰爭後入致用精舍(原名龍城書院)學習新學,後又從名醫馬培之游。1901年復肄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05年至廣州,於兩廣優級師範學校任教。1911年前後兩度供職於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地理、醫學圖書。其主編之《中國醫學大辭典》(1921年初刊)在醫界影響很大。還擔任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神州醫學總會所設中醫大學校長。1929年發起組織中醫協會,發表宣言反對「廢止中醫案」,主持過上海市國醫公會、中央國醫館等醫學團體工作。著有《中國醫學源流論》(1935年),編有《中國醫話》、《中國藥話》、澄齋醫案》、《澄齋雜著》、《澄齋驗方》、《澄齋年譜》等,輯有《葆初先生醫集》。從學弟子甚眾。

謝復古 編輯

宋代醫家。貫履未詳。曾任翰林學士,以精於醫藥聞名,於傷寒病證治頗有研究,能發仲景之奧旨。撰有《難經注》。

瀉圓補方 編輯

刺法用語。為補瀉法的要領。《靈樞·官能》:「瀉必用員(圓),切而轉之,其氣乃行,疾(入)而徐出,邪氣乃出,伸而迎之,搖大其穴,氣出乃疾。補必用方,外引其皮,令當其門,左引其樞,右推其膚,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靜,堅心無解(懈),欲微以留,氣下而疾出之,推其皮,蓋其外門,真氣乃存。」《太素》楊上善註:「員謂之規,法天而動,寫氣者也;方謂之矩,法地而靜,補氣者也。」意指瀉法有如圓規,多用旋轉,有利於祛邪;補法有如角尺,端端正正,不多轉動,有利於扶正。

瀉有餘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用清瀉的方法祛除偏盛的邪氣。《素問·血氣形志》:「然後瀉有餘,補不足。」

瀉痧 編輯

病證名。痧症水瀉不止者。《痧症全書》卷中:「瀉痧,水瀉不計遍數。」其治不可攻下,亦不可止澀。治宜健脾祛濕,分清化濁,用五苓散去桂,白朮換蒼朮,加車前、木通之類。若由慢痧變來,但宜治痧,則瀉自止。

瀉青 編輯

即瀉肝。因肝在五行分屬青色,故稱。詳瀉肝條。

瀉南補北 編輯

配穴法之一。出《難經·七十五難》。此法根據五行生剋關係,提出對肝實肺虛而脾土無恙的病症,要用瀉心火、補腎水的方法來治療。說是「東方(肝)實,西方(肺)虛,瀉南方(心),補北方(腎)。」因為火(心)是木(肝)之子,瀉火能抑木,又能減去克金(肺)的作用;水(腎)是木(肝)之母,金(肺)之子,補水能加強克火(心),又能濟金(肺)抑木(肝)。所謂「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這種治法是對「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的補充,說明五臟之間互相影響,治療方法不能局限於補母瀉子。可據此推演,如心實腎虛,要瀉脾補肝;脾實肝虛,要瀉肺補心;肺實心虛,要瀉腎補脾;腎實脾虛,要瀉肝補肺。

瀉痢 編輯

病名。痢,古通利。即泄瀉。《局方發揮》:「夫瀉痢證,其類尤多,故賢曰濕多成瀉,此確論也。」瀉痢與痢疾不同,無里急後重、大便膿血之證。《痢證匯參》卷二:「瀉痢之證,並無虛坐努責,惟覺倦怠,若滯下則不然,或膿或血,或赤白兼下,雖有痛不痛之異,然皆里急後重。」參見泄瀉、痢疾條。

瀉蛔痧 編輯

病證名。出《痧脹玉衡》。指小兒痧證,兼見瀉下蛔蟲。小兒素患蛔蟲病,復感痧毒,熱毒內擾胃腸,蛔蟲被迫排出體外。宜先治痧毒,用消毒三棱針刺臂彎、腿彎痧筋,放出紫黑毒血。

瀉肝 編輯

治療學術語。系清法之一。又稱瀉肝火,清肝瀉火。指用苦寒藥物清瀉肝火的方法。肝火上炎,症見頭暈脹痛,面紅目赤,口苦口乾,急躁易怒,脅肋灼痛,便秘尿黃,耳鳴耳聾,舌紅苔黃,脈弦數等,宜用瀉肝法,方如龍膽瀉肝湯。

瀉方補圓 編輯

刺法用語。與瀉圓補方不同,係指針刺必須候氣血的盛衰。《素問·八正神明論》:「瀉必用方,方者,以氣方盛也,以月方滿也,以日方溫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內(納)針,乃復候其方吸而轉針,乃復候其方呼而徐引針,故曰瀉必用方,其氣乃行焉。補必用員(圓):員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榮,復以吸排針也。」《類經》張介賓註:「方,正也,當其正盛正滿之謂也。」「圓,圓活也。行者行其氣,移者導其滯。凡正氣不足,則營衛不行,血氣留滯,故必用圓以行之補之。」意指針刺必須等候氣血盛衰之時而施補瀉。

瀉必用方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療原則。使用瀉法應利用氣方盛,月方滿,日方溫的時機。《素問·八正神明論》:「瀉必用方,方者,以氣方盛也,以月方滿也,以日方溫也。」

瀉白 編輯

即瀉肺。因肺在五行分屬白色,故稱。詳瀉肺條。

編輯

古亦作「寫」。

①外流,排瀉。《素問·五臟別論》:「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

②治法。指消減,攻逐的方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滿者,瀉之於內。」

③指針刺瀉法。《素問·離合真邪論》:「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

④滿溢,《素問·上古天真論》:「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

⑤流失。《靈樞·五音五味》:「傷其沖脈,血瀉不復。」

⑥腹瀉,瀉泄。大便稀。《奇效良方·泄瀉》:「瀉者,一時水去如注。」

泄注赤白 編輯

證名。便下赤白粘凍。《素問·至真要大論》:「火淫所勝,則溫氣流行,……泄注赤白。」詳見赤白痢條。

泄注 編輯

病名。泄下如水注狀。出《素問·氣交變大論》。即水瀉,又稱注泄、注下。詳水瀉條。

泄陽 編輯

病名。宋·薛軒《坤元是保》:「孕後陰戶出水不止者,是名泄陽。」病因氣血虛弱不攝所致,擬予補益,可用單方人參、茯苓、白朮、陳皮等量煎湯,再與鯉魚二斤煮湯,各半碗合服。

泄瀉 編輯

病名。大便稀薄,甚至水樣,次數增多,一般無膿血和里急後重。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簡稱泄或瀉。大便質薄而勢緩者為泄,大便如水而勢急者為瀉。《奇效良方·泄瀉門》:「泄者,泄露之義,時時溏泄,或作勞愈;瀉者,一時水去如注泄。」由外感六淫,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情志失調,以致脾胃運化失常,或元氣不足,脾腎虛衰所致。根據病因、症候的不同,分為風泄、寒泄、暑泄、濕泄、熱泄、傷食泄、溢飲滑泄、酒泄、七情瀉、積瘀泄、虛泄、五更泄、滑泄、溏泄、飧泄、直腸泄、大腸泄等,詳見各條。

泄衛透熱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用辛涼解表藥透熱外出的治法。溫病初起,發熱無汗,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苔黃白,脈浮數,用銀翹散辛涼透表泄熱。

泄如蟹渤 編輯

證名。便下多氣泡如蟹沫狀。見《世醫得效方》卷六。為氣痢證候之一。詳見該條。

泄膿血 編輯

證名。即便膿血,又稱圊膿血。《中藏經》卷上:「小腸實則傷熱,熱則口生瘡,虛則生寒,寒則泄膿血。」泄膿血有因寒因熱之別。詳便膿血條。

泄滿 編輯

證名。泄瀉而腹滿的病證。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參見泄瀉條。

泄痢發搐 編輯

病證名。指腹泄、痢疾而抽搐。《幼科發揮》:「泄瀉發搐,如先吐瀉,或痢疾久不止,以致脾胃虛弱者,此慢驚風也,難治。如先發搐,後發泄痢者,此因發搐之時,多用利驚下痰之藥,或多用寒涼之藥,傷其胃氣,泄痢不止,宜補澀之。」可見於中毒性痢疾遷延難愈者。治宜調脾健胃,用異功散加木香、砂仁、肉豆蔻、訶子肉、山藥。

泄痢 編輯

病名。即泄瀉。痢,通利。《局方發揮》:「泄痢之病,水谷或化或不化,並無努責,惟覺睏倦。」參見泄瀉條。

泄利 編輯

病名。即泄瀉。《中藏經·論膀胱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寒則精神不守,泄利不止。」詳泄瀉條。

泄可去閉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用瀉下藥去除閉阻之證。如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硬,苔黃燥起刺,脈沉實,有大承氣湯峻下熱結。又如結胸證,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大便秘結,短氣煩躁,脈沉緊,用大陷胸湯瀉熱逐水。

泄劑 編輯

方劑學名詞。系十劑之一。又作瀉劑。指用苦泄藥物組成,具有通閉下行作用的方劑。《沈氏尊生書·要藥分劑》:「徐之才曰:泄可去閉,葶藶、大黃之屬是也。」「張從正曰:實則泄之,諸痛皆實,痛隨利減,芒硝、大黃、牽牛、甘遂、巴豆之屬,皆瀉劑也。其催生、下乳、磨積、逐水、破經、泄氣,凡下行者,皆下法也。」

泄風 編輯

病名。

①風在腠理而致汗泄的病症。《素問·風論》:「外在腠理,則為泄風。」《類經·風證》:「泄風者,表不固也。」《增補內經拾遺方論·泄風》:「腠理為滲泄之門,風若中之,外不得入,內不得出,風搏汗泄,故名泄風。」證見多汗,皮上濕如水漬,口乾,不能勞事,身痛而寒。治宜益氣固表止汗,用玉屏風散等方。

②皮疹有搔癢者。《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風氣相搏,風強則為隱疹,身體為癢,癢為泄風,久為痂癩。」參見漏風、首風條。

編輯

①同瀉。指多種腹泄。《素問·脈要精微論》:「胃脈實則脹,虛則泄。」

②疏散,宣洩。《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使氣得泄。」

③用瀉法治療。《素問·熱論》:「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④泄露。《靈樞·外揣》:「請藏之靈蘭之室,弗敢使泄也。」

⑤病證名。《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筋傷則緩,名曰泄。」

編輯

古通瀉。

①排泄。《素問·五臟別論》:「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寫而不藏。」

②針刺手法。與補相對。《素問·血氣形志篇》:「然後寫有餘,補不足。」

鞋帶癰 編輯

病名。指生於足部外踝處之附骨疽。見《證治準繩·外科》卷四。即外踝疽。類似於踝關節結核及骨髓炎。參見附骨疽條。

鞋帶疽 編輯

病名。指足上內踝處所生之附骨疽。《醫宗金鑒》卷七十一:「在內踝者名走緩,又名鞋帶疽。」相當於踝關節結核及骨髓炎。詳見內踝疽條。

斜飛脈 編輯

一種生理性變異的脈位。橈動脈從尺部斜向橈骨莖突背側,向合谷方向伸延。切脈位置應相應改變。

斜刺 編輯

針刺時針體與穴位皮膚呈30度-60度左右刺入的刺法。主要用於肌肉較薄和鄰近重要臟器的胸、背部穴位,以便於進針和避免傷及內臟。有時在運用某些針刺手法進行催氣時亦使用斜刺。

斜板法 編輯

推拿手法名。又名斜搬法。施術時,患者側臥,上面腿屈曲,下面腿伸直。醫者用一手扶住其肩前部,另一手扶住臀部,兩手同時用力作相反方向推動,使其腰椎扭轉。常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及腰椎後關節紊亂等症。

斜搬法 編輯

推拿手法名。即斜板法。詳該條。

挾癰 編輯

病名。癰疽之發於腋部者。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腋癰。見該條。

挾按法 編輯

推拿手法名。出《靈樞·刺節真邪》。即擠法。見該條。

脅支痛 編輯

證名。脅肋部撐滿脹痛。出《素問·標本病傳論》。參見脅肋脹痛條。

脅支滿 編輯

證名。脅部撐脹滿悶。見於心病、肝病、痰飲等病。《素問·髒氣法時論》:「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素問·標本病傳論》:「肝病,頭目眩,脅支滿。」《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參見脅滿條。

脅疽 編輯

病名。癰腫之生於脅部者。出《外科理例》卷四。多因足厥陰肝經鬱火積聚而發,初起者形大如豆,如梅李,質硬而狀平塌,漫腫似疼似癢,不紅不熱,其成膿多較遲緩,若潰,其膿水清稀,難速愈。早期治宜內服柴胡清肝湯。若潰膿宜改服托里消毒散。應鑑別肋骨結核、慢性骨髓炎所致之流痰、流注。證治參見各有關條。

脅窌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章門。參見該條。

編輯

人體部位名。指側胸部,腋下肋骨所在處。《素問·髒氣法時論》:「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邪正消長 編輯

病因病理學名詞。指疾病過程中邪氣與正氣處於相互鬥爭、相互消長的狀態。邪氣勝則正氣受損,疾病加重;正氣勝則邪氣消退,疾病減輕或痊癒。

邪所 編輯

指病邪侵害的部位。《素問·調經論》:「無中其經,邪所乃能立虛。」高世栻註:「使病無中其經,庶受邪之所,乃能立虛。立虛者,使邪即去毋容緩也,此微瀉兼補之法也。」

邪嗽 編輯

病證名。勞極損傷肺絡或感受邪惡之氣所致的咳嗽。為五嗽之一。見《外台秘要》卷九。又稱勞嗽、疰嗽。《醫說》卷四:「今之所謂勞嗽者,無所經見,意其華佗所謂邪嗽,真人所謂疰嗽者是也。此病蓋酒色過度,勞極傷肺,損動經絡,其重咯唾膿血,輕者時發時差。又有因虛感邪惡之氣,且傳疰得之,或先嘔血而後嗽,或先咳嗽漸就沉羸,此則非特內損肺經,又挾邪惡傳疰之氣,所以特甚,病之毒害,無過此也。」治用通氣丸、四滿丸、蛤蚧、桃柳枝、麝香、安息香等方藥。參見五嗽、咳嗽條。

邪熱 編輯

①即熱邪。致病因素之一。詳熱邪條。

②證候之一。指感受外邪所致的發熱。

邪氣盛則實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邪氣強盛,正氣激烈對抗,而表現為實證。例如壯熱,無汗,狂躁,腹痛拒按,尿赤便秘,脈滑數有力等。《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邪氣化日 編輯

運氣術語。指勝復之氣非本年正常之氣所化。《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上太陰土,中少商金運,下太陽水,熱化寒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

邪氣 編輯

病因學名詞。即病邪,泛指各種治病因素。《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參邪條。

邪留三焦 編輯

病證名。

①病邪侵犯三焦,三焦氣化功能失調,出現水液代謝障礙的變化。症見胸脅脹悶,下腹窘急,小便不利等。

②指濕熱之邪留戀三焦氣分的熱性病。主要證候為上見咳嗽胸悶,中見腹脹便溏,下見小便不利。

邪戀心包 編輯

病證名。病邪侵犯心包。症見昏迷驚厥,久不清醒。多與痰邪有關。治宜化痰開竅。

邪疾 編輯

即疾病。《素問·三部九候論》:「以調虛實而除邪疾。」

邪害空竅 編輯

病證名。空竅,即孔竅。指邪氣侵入口、鼻、耳、目等器官所發生的病症。《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

邪干心痛啼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因寒邪干心作痛而啼。《普濟方》卷三百六十一:「小兒稟受虛怯,厥氣上逆,痞而不散,故發心痛而啼也。」治宜散寒開竅為主,用蘇合香丸。

邪干 編輯

指病邪侵擾。《素問遺篇·刺法論》:「真氣不正,故有邪干。」「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邪風證 編輯

證名。《證治準繩·雜病》:「人素有頭風,因而目病,或素目病,因而頭風,二邪並立搏夾而深入腦袋致傷肝膽諸絡,故成此患。頭痛則目病,目病則頭痛……頭風目病常並行而不相悖也。非若雷頭風風火搏激而瘀滯之急者……」某些眼疾,可出現此證。臨床上應結合全身情況辨證用藥。

邪風 編輯

病因學名詞。即風邪。致病因素之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

邪喘 編輯

病證名。因寒邪伏肺所致的氣喘。見《證治準繩·雜病》。由邪伏肺中,關竅不通,肺氣壅塞所致。證見上氣喘逆,呼吸不利,咽喉如塞,如欲嘔吐,有時可見身熱,脈六部俱伏。治宜發散風寒,宣肺平喘,用麻黃散、射干麻黃湯、五虛湯等方。參見寒喘等條。

邪閉 編輯

病證名。係指外邪閉其耳竅,致聽力下降的病證。《景岳全書》卷二十七:「邪閉者,因風寒外感亂其營衛而然,解其邪而閉自開也……當於傷寒門察證治之,邪解而耳自愈也。」方可選用九味羌活湯、麻黃湯等加減。參見耳聾條。

編輯

①即邪氣。與人體正氣相對而言。泛指各種致病因素。《素問·評熱病論》:「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②風、寒、暑、濕、燥、火六淫和疫癘之氣等致病因素。因從外侵入人體,又稱外邪。

③特指風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王冰註:「邪,謂風邪之氣。風中於表,則汗而發之。」

④不正當。《素問·上古天真論》:「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⑤通「斜」。《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

⑥與「耶」同。疑問語氣詞。《莊子·消遙游》:「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協熱自利 編輯

病證名。表熱入里而致泄瀉。又稱火瀉、火泄。《醫宗必讀·泄瀉》:「火泄,腹痛瀉水,腸鳴,痛一陣瀉一陣,火也,黃芩芍藥湯,張長沙謂之協熱自利。」詳見熱瀉、火泄條。

協熱下利 編輯

病證名。表熱入里而致泄瀉。見《衛生寶鑑·補遺》:「協熱下利,臍下熱,大便赤黃,或有腸垢者,治用仲景黃芩湯。」參見熱瀉、火泄條。

協熱利 編輯

病證名。泄利挾有表熱者。因傷寒誤一,表證不解,邪熱內陷而致下利。《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傷寒論條辨》卷一:「協,互相和同之謂。言誤下則致里虛,外熱乘里虛入里,里虛遂協同外熱變而為利。」亦有指熱瀉者。參見協熱下利、夾熱自利條。

協寒利 編輯

病證名。脾胃寒盛所致泄瀉。《傷寒捷訣·腸垢鶩溏》:「協寒利者,曰鶩溏,臍下必寒。」治宜溫中祛寒以止瀉,用理中湯、四逆湯。參見寒瀉、寒泄、鶩溏條。

協定處方 編輯

方劑學名詞。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部分醫院根據本地區特點,針對一些常見病多發病,集思廣議,總結經驗,制訂出一些行之有效,療效較好的處方,為某醫院或某地區醫務人員共同遵照使用,稱之為協定處方。

協調陰陽 編輯

①疾病的表里、寒熱、虛實,都可以用陰陽來概括;疾病的病機,總不離陰陽的偏盛偏衰。協調陰陽,就是對各種治療方法的概括。即利用藥物四氣五味的偏性,以及針灸補瀉作用等,以調治病理上陰陽的偏盛,使之恢復相對的平衡,導致疾病的好轉或痊癒。

②人體內的陰陽總是處於不斷消長中。《素問·生氣通天論》:「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這種生理性陰陽消長,需要通過養生保健和飲食來協調,使其保持相對平衡,防止疾病的發生。《素問·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蠍螫傷 編輯

病名。指因蠍螫傷者。見《肘後方》卷七。輕者傷後僅見局部紅腫劇痛;重證者尚可同時伴見寒戰、高熱、牽引肢體疼痛、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輕者可以外治為主,用半夏、白礬各等分為末,醋調塗;或用蝸牛、馬齒莧、大蒜、膽礬等分別搗爛外搽。重證者可用蠍螫方(《壽世保元》:硃砂、雄黃、膽礬各等分,麝香減半,端午日取蝦蟆新蟾酥和為丸,外擦患處)。另外,可配清熱解毒之藥內服。

蝎虎痧 編輯

病名。係指舌下生疔色紫,其狀搖頭擺尾,口角強硬的病證。本病多由心經火毒上炎所致。治宜清心瀉毒,方用導赤散和五味消毒飲加減。

歇至脈 編輯

脈象名。指脈來有歇止,有生理性及病理性之別,參促脈、結脈、代脈條。

歇經 編輯

簡稱歇。吳道源《女科切要》:「有室女經水既通,而至期復又不來者,必須視其有症無症,驗其似疾非疾。若面色不改,飲食如常,身無內熱,名曰歇經。」

編輯

又稱歇經。見鄭棟庵《女科經驗方傳燈》。指室女初潮後,復又閉經,但其面色不改,飲食如常,身無病狀者,名曰歇。不屬病態,不久經能自來。

些悟子 編輯

近代醫家。石陽(今江西吉水)人。謂《瘟疫明辨》乃「渡迷津之寶筏。」故所編《備急醫方要旨》(1922年),多取其書,刪繁就簡,錄其辨證及諸症診法。

編輯

①喜笑聲。《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在髒為心……在聲為笑。」

②精神心理病態表現之一,其特點為經常無因而嘻笑。《素問·五常政大論》:「……其病笑、瘧、瘡、瘍、血流、狂妄、目赤。」《靈樞·淫邪發夢》:「心氣盛則夢善笑恐畏。」

《校正醫書局》 編輯

宋代校訂和刻印醫藥書籍機構名。此機構始設於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該年八月仁宗詔令編修院置校正醫書局,命直集賢院、崇文院檢討掌禹錫等四人並為校正醫書官,韓琦擔任提舉。所校醫書有《素問》、《甲乙經》、《本草圖經》、《脈經》、《傷寒論》、《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金匱要略方論》、《外台秘要》、《金匱要略經》等。校正醫書局的工作的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基本結束,但刊刻工作大約在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才正式結束。校正醫書局的成立是我國醫政史上的一個創舉,它集中人力物力對古典醫籍進行的較為系統的校正和刊刻印行,對醫學知識的傳播作出了很大貢獻。

哮證 編輯

證名。發作性痰鳴氣急的疾患。簡稱哮。見《醫學正傳·哮喘》。由痰火內郁,風寒外束所致。《醫宗必讀》卷九:「別有哮證,似喘而非,呼吸有聲,呀呷不已,良由痰火郁於內,風寒束於外,或因坐臥寒濕,或因酸咸過食,或因積火熏蒸,病根深久,難以卒除。」《症因脈治》卷二:「哮喘之症,短息倚肩,不能仰臥,傴僂伏坐,每發六七日,輕則三四日,或一月,或半月,起居失慎,則舊病復發。」其證喘急而喉中有痰如拉鋸聲,重證可見張口抬肩,目脹睛突,面色蒼白,唇甲青紫,汗出似脫。反覆發作,可致髒氣虛衰,真元耗損。治宜培補脾腎。發作時宜祛邪,宣降肺氣,滌痰平喘。虛實挾雜,扶正與祛邪並用。根據致病原因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分為冷哮、熱哮、痰哮、食哮、腎哮等。參見喘鳴、喘喝、呷嗽、喘呼、哮吼條。

哮吼 編輯

病名。呼吸急促,喉中有哮吼之聲,即哮證。見《萬病回春·哮吼》。《醫宗金鑒》卷四十一:「呼吸氣出急促者,謂之喘急;若更喉中有聲響者,謂之哮吼。」《古今醫鑒》卷四十一:「呼吸氣出急促者,謂之喘急;若更喉中有聲響者,謂之哮吼。」《古今醫鑒》卷四:「夫哮吼專主於痰,宜用吐法。亦有虛而不可吐者,此寒包熱也。治法必用薄滋味,不可純用寒涼,須常帶表散。」方用定喘湯。參見哮證、齁喘條。

哮喘 編輯

病名。哮證與喘證的合稱。哮,指呼吸氣急而喉間痰鳴聲。喘,指呼吸迫促。哮與喘在發作嚴重時均可見張口抬肩,不能平臥等症。哮常並見喘,而喘則未必見哮。《醫學正傳·哮喘》:「大抵哮以聲響名,喘以氣息言。夫喘促喉中如水雞聲者,謂之哮;氣促而連屬不能以息者,謂之喘。」哮喘證,一般有發作時,有間歇時。發作時則喘息氣促或喉有痰聲,間歇時則喘平,呼吸如常。哮喘危症多屬難治,證見發汗如油,汗出如珠,抬肩擷肚,直視譫語,鼻扇口開,胸前高起,脈絡散張,手足厥冷(《證治匯補·喘病章》)。參見哮證、喘證條。

哮拔 編輯

病證名。小兒哮喘證型之一。見《幼科金針》。又名咸哮、鹽哮、醋哮。指食過多咸酸食物引發哮吼。肺乃輕清之髒,惡咸酸熱毒,如飲食酸咸太過,易致痰濕結聚,一遇風寒,氣鬱痰壅而發哮喘。治宜分辨屬冷屬熱,於處方中加入飴糖或砂糖等甘味藥。

編輯

病名。呼吸急促,痰中痰鳴如水雞聲的病症。以膈內有壅塞之氣,肺中有膠固之痰,復感風寒所致。《醫學正傳》卷二:「喘促喉中如水雞聲者,謂之哮。」《醫宗必讀》卷九:「哮音與喘相類,但不似喘。開口出氣之多,而有牙呷之音,呷音口開,呀者口閉,開口閉口,盡有聲音,呀呷二音,合成哮字。」《醫略六書·雜病證治》卷二十二:「哮即痰鳴氣喘之常發者,膈內有壅塞之氣,肺中有膠固之痰,肺絡又有風寒之感,三者閉拒氣道,搏擊有聲,發為哮病。」有冷哮、熱哮之分,詳見冷哮、熱哮條。

孝思 編輯

唐(?)代醫家。履貫欠詳,嘗着有《雜湯丸散方》五十七卷,已佚。

曉微 編輯

五代時後梁僧人。通醫術,時梁太祖久病不愈,其溲甚濁,微治之有驗,賜紫衣、師號。後太祖疾復,乃剝其服色,去其師號。

小嘴赤脈附睛障 編輯

病證名。見清·佚名《眼科統秘》。小嘴即小眥,即小眥赤脈傳睛。詳該條。

小眥漏 編輯

病證名。見《雜病·證治準繩》。《審視瑤函》卷四:「此症小眥之間生一漏,時流血水,其色鮮紅。是病由心絡而來,下焦火橫行之疾,當於腎中補而抑之」。治宜清熱祛風除濕,可選用白薇丸或瀉濕湯加減;亦可用導赤散加減治療。

小眥赤脈傳睛 編輯

病證名。外眼角絡脈紅赤向黑睛侵襲的病證。見《銀海精微》。又名小嘴赤脈附睛障。因小眥部屬心,赤脈傳睛之發多因心之虛火,或三焦壅熱所致,證見外眥部白睛赤脈增多,並漸漸橫過白睛向黑睛侵擾,多有癢痛時作時止。證治可參見赤脈傳睛條。

小眥赤 編輯

證名。即外眼角部紅赤者,《世醫得效方》卷十六:「小眥中生赤脈,漸漸沖眼,急宜早治,此三焦積熱。」《秘傳眼科龍木論》則認為:「小眥赤者,心之虛也。」內服外用宜按全身體徵辨證論治。參見赤脈傳睛條。

小眥 編輯

人體部位名。即目外眥。見《醫貫》卷四。詳見外眥條。

小炷灸 編輯

用較小艾炷灸治的方法。《備急千金要方》:「小弱,炷乃小作之。」

小竹 編輯

經穴別名。出《太平聖惠方》。即眉沖。見該條。

小周天 編輯

氣功學術語。系一種功法名。指元氣與元神相交,即所謂坎離交媾。《丹經指南·火候妙用法》:「坎離交媾為小周天。」又指真氣流通周轉於任督二脈的功法。《玄微心印·胎息第一》:「……後上前下,始為一轉,謂之小周天。」其方法為:閉目靜坐,鼻吸清氣。鼓腹使元氣降至下丹田,運氣過肛門,逆督脈而上,曆尾閭、夾脊、玉枕三關,至頭頂百會穴,再經面部至舌與任脈相接,沿任脈而下,經上、中、下三丹田而氣歸下丹田,是為一循環,即為一小周天,復可按原徑路循行。又指內丹術中的煉精化氣階段。參見煉精化氣條。

小中風 編輯

病名。頭暈眼花、跌仆不知人事而隨即恢復者,不似中風之跌仆昏迷不醒、肢體癱瘓。以氣血未敗,故其證旋見旋止。本病與一過性腦缺血相似。

小中 編輯

病名。中風輕症。《雜病源流犀燭·中風源流》謂小中之證,風之中人較為輕淺,不至如臟腑血脈之甚,止及手足。治療切不可用正風藥深切治之,反引病向里,只須平和之劑調理。

小趾次趾 編輯

人體部位名。即足第四趾。又稱次小趾。《靈樞·經筋》:「足少陽之筋,起於小趾次趾,上結外踝。」

小指爪紋 編輯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喉痹,刺手小指爪文中,出三大豆許血,逐左右刺,皆須慎酒面毒物。」《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列作經外穴,名小指爪紋。定位在手小指背側,爪甲根部中點處。主治喉痹。刺出血。

小指尖 編輯

經外穴名。見《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詳手足小指穴條。

小指次指 編輯

人體部位名。即手第四指。又稱無名指、次小指。《靈樞·經脈》:「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

小指 編輯

人體結構名,指①手的第五指,即末指。《靈樞·經脈》:「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

②足的第五趾,即末趾。《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從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拼音X)第十一篇 編輯

小針 編輯

古針具名。《靈樞·九針十二原》:「小針之要,易陳而難入。」又稱微針。見該條。

小心 編輯

人體部位名。《素問·刺禁論》:「七節之旁,中有小心」。歷代注家看法不一。馬蒔謂心包絡;吳鶴皋謂命門;張志聰謂膈俞穴。

小邪 編輯

①病證名。指邪氣小的病證。《靈樞·刺節真邪》:「凡刺小邪日以大,補其不足乃無害。」

②指中里的病邪。《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大邪中表,小邪中里。」

小溪 編輯

人體部位名。出《素問·五藏生成篇》。指全身筋肉骨節間的小間隙,多為腧穴所在之處。

小腿骨 編輯

人體解剖結構名,見《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脛、腓骨的統稱。

小天心 編輯

經外穴名。見《針灸大成》卷十。位於手掌根部,大魚際與小魚際相接處,距大陵穴約0.5寸。主治驚風抽搐,小便不通,高熱神昏,心痛以及風濕性心臟病等。直刺0.3-0.5寸。小兒亦可用指掐之。

小梯 編輯

醫療器械名。出《世醫得效方》卷十八。系用於整復肩關節脫臼之器械。其組成為小梯兩具,木棒一根。整復時,先用小梯兩具相對而立,以木棒一根從相對兩梯間架起,其架起位置約與患者肩關節同高,並於木棒中間處用棉墊包裹墊好,置於患者病側肩關節之腋下,醫者緊握患臂拔伸捺下即復其位。

小舌腫痛 編輯

病名。小舌,懸壅垂之俗稱。小舌腫痛即懸壅垂腫痛。參見懸旗風條。

小舌落下 編輯

病證名。係指懸壅垂腫脹下垂及伴有疼痛的病證。多由脾胃積熱,熱氣上蒸所致。症見小舌腫墜下垂,作梗作痛。治宜解毒瀉熱,消腫止痛。可選用清胃散、普濟消毒飲等加減。也有因脾虛肌肉鬆弛而致者,可用補中益氣湯之類。《鮑氏驗方新編》卷一記載:用鹽橄欖連核,燒灰存性,研末吹之即止,或用熟鹽點之,均效。另在治療中應注意全身情況。

小舌爛痛 編輯

證名。本病多由熱毒結於胃經,或楊梅瘡毒上攻所致。症見懸壅垂(小舌)生出白點,或紅腫而爛痛。治宜瀉火解毒,可選用黃連解毒湯、五味消毒飲等加減。參見楊梅瘡條。

小舌 編輯

人體部位名。出《喉科秘旨》卷下。即懸壅垂之俗稱。詳見該條。

小傷寒 編輯

病名。一名冒寒,亦稱四時感冒。外受風寒之輕者。因四時偶感寒氣,或貪涼冒風所致。證見肌膚緊縮,皮毛粟起,頭痛怕風,鼻塞聲重,頻打噴嚏,清涕時流,身不發熱,舌如平人,苔或白薄而潤。治宜辛散輕揚,疏解宣肺,用蔥白香鼓湯等方。

小傷風 編輯

病名。《中國醫學大辭典》:「即傷風,稱為小者,別於傷寒之中風也。」

小三關 編輯

推拿穴位名。即指三關。見該條。

《小品方》 編輯

方書名。又名《經方小品》。十二卷。東晉·陳延之撰。約撰於公元454-473年。卷首自序、總目、卷一調治三焦、胸痹、胸脅及心腹脹滿冷痛、下痢、咳嗽上氣奔豚、水腫諸方;卷二治頭面風、喉痛、暴厥、中風、狂妄噤痙、腳弱諸方,卷三治瀉痢、虛勞、遺精、失眠諸方;卷四治霍亂、中惡、食毒、血證、發黃諸方。卷五治鬼魅、狂癲諸方;卷六治冬月傷寒、春夏溫熱病、秋月中冷諸方;卷七治女子眾病、無子、妊胎、產後、崩事、宿疾諸方;卷八治少小百病諸方;卷九服食及寒食散諸方;卷十治外科諸病及金瘡、溺水、入井冢悶冒諸方;卷十一述本草藥性;卷十二灸法要穴。此書比較重視對傷寒、天行溫疫等傳染性熱病的論治。提出用茅根湯、葛根桔皮湯治天行溫疫,這中間已體出後世溫病學派的養陰生津、清熱解毒等治則。該書對婦產科亦較重視,論述了養胎、胎動不安、子痛、逆產、產後胞衣不下、惡阻、去胎等法。對一些內科疾病如癭病(地方性甲狀腺腫)、腳氣病等亦有較深的認識。該書記述的治療方法也較全面。除內服方外,還有灸、熨、割、烙、塗、浴、摩、熏等外治法。在急救方面記載了金瘡、跌打損傷、燒傷燙傷、蟲獸咬傷、溺水、以及食物中毒、藥物中毒等急救方法。本書早佚,其佚文散見於《外台秘要》、《醫心方》中。日本發現《經方小品》殘卷。今人據之輯出《小品方輯校》本。

小逆 編輯

出《傷寒論》。在治療上犯了較小的差錯。

小眉刀 編輯

用鋼質製成的醫用小刀。柄長1-2寸,刀口傾斜如眉。專用於割治、挑刺、瀉血。

小瘰 編輯

病證名。見《喉科心法》卷上:還食風,生子關內左右,並無小瘰,亦不浮腫。類似咽後壁淋巴泡增生。治宜結合全身情況辨證用藥。

小理 編輯

人體解剖結構名。指皮膚紋理細小。《靈樞·本髒》:「赤色小理者,心小。」

小雷頭風 編輯

病名。雷頭風病勢較輕者。見《雜病·證治準繩》:「若痛以小至大,大便先潤後燥,小便先清後澀,曰小雷頭風。」

小結胸 編輯

病名。結胸之一。痰熱互結心下,按之則痛。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小節 編輯

人體結構名。指略高出體表的小骨節,如指掌關節。《靈樞·邪客》:「人有小節。」

小急 編輯

脈學術語。喻脈象的細小而急。《素問·大奇論》:「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

小吉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少澤穴。見該條。

小戶嫁痛 編輯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三。亦名小戶嫁、嫁痛。

①指婦女陰戶小,性交時疼痛。《女科經綸》卷八:「婦人小戶嫁痛連日,方用甘草、生薑、白芍、桂心,酒煮溫服。又方療嫁痛:一味牛膝或一味大黃,酒煮服。又烏賊魚骨燒末,酒吞之。外用青鹽炒熱,布裹熨之」。

②泛指婦女陰戶疼痛。《坤寧集》:「婦人陰中作痛,名小戶嫁痛。」多因肝經鬱熱,脾虛聚濕,濕熱下注所致。治宜清熱利濕,用丹梔逍遙散內服,外用四物湯料合乳香搗餅納陰中。

小戶嫁 編輯

病名。出《醫宗寶鑑·婦科心法要訣》。即小戶嫁痛。詳該條。

小戶 編輯

病名。出《衛生寶鑑》。指女子外陰小於正常及陰道較狹窄。

小海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手太陽小腸經。合(土)穴。在肘內側,當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處,屈肘取穴。一說在「天井外旁五分」(《針灸集成》)。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分支及尺神經,尺側上、下副動、靜脈及尺側返動、靜脈。主治頭痛,耳鳴,項強,頰腫,瘰癧,癲癇,肘臂痛等。直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小骨空 編輯

經外穴名。出《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在小指背側近側指間關節的中點處,屈指取之。一說在手小指背側遠側指節骨與中指節骨關節之中點處(《針灸經外奇穴圖譜》)。主治目疾,耳聾,喉痛,指痛等。艾炷灸1-3壯。

小腹癰 編輯

病名。指生於小腹臍下氣海、關元丹田穴部位之癰疽。出《外科證治準繩》卷四。又名小腹疽、少腹疽、丹毒癰。其證見高腫紅活,疼痛牽背,易潰,膿黃稠者易治。若漫腫硬堅者,難潰,潰則多顯膿稀,治難收效。治療其初起者,可用艾灸其患部七壯,兼服仙方活命飲,多可治癒。若患者氣實便秘者,則宜選用黃連解毒湯加減。若患體虛弱者,宜內服補虛解毒之劑。其外治法可參見腹皮癰條。

小腹痛痧 編輯

病證名。痧證之一。痧毒入大小腸,小腹大痛不止,形如板錐,絞痛不已。見《痧脹玉衡·小腹痛痧》。若左臥,左足不能伸者,為大腸、小腸經痧;若右臥,右足不能屈伸者,為陽明大腸經痧。治宜刺腿彎痧筋,藥用紅花湯、枳實大黃湯等。

小腹痛滿 編輯

證名。臍腹部脹滿疼痛。多因燥結大腸,熱結膀胱或下焦蓄血所致。如症見便秘,小腹按之堅滿,繞臍攻痛,小便黃赤,脈數實有力者,為腸腑邪實,宜大承氣湯。因津血枯澀而結者,可選用麻仁丸、通幽湯、蜜煎導、豬膽汁導等方。溺閉不通,腹滿按之不堅,彈之有聲激指,煩渴引飲,脈數盛有力者,為熱結膀胱,宜五苓散、豬苓湯等方。症兼善忘如狂,或渴而漱水不飲,腹滿,小便清利者,為血結膀胱,宜抵當丸。邪據下焦,真陽虛衰者,可減硝、黃倍桂加附子。因房勞強力忍精,證見小便澀數,脹滿如淋,宜生料濟生腎氣丸,紅酒煎服。

小腹痛 編輯

證名。下腹部疼痛。出《素問·髒氣法時論》。小腹為至陰之位,厥陰所屬。小腹痛應辨彆氣、血、寒、熱、虛、實施治。氣滯用四磨湯;血瘀用手拈散;寒郁以二陳湯加乾薑、吳萸、蒼朮、厚朴;熱郁以四逆散加黃連、山梔、香附、黃芩;沉寒以理中湯加附子、肉桂、吳萸、茴香;氣陷以二陳湯加升麻、柴胡、乾薑、當歸;醉飽行房,小腹脹痛,用當歸、芍藥、川芎、柴胡、青皮、吳萸、甘草之類。

小腹滿 編輯

證名。臍下部脹滿。多見於以下幾種情況。如傷寒發熱,小腹硬滿,小便反利,為蓄血證。當根據病證之輕重,選用桃仁承氣湯。兼見發狂者,為蓄血重證,用抵當湯。腹滿手足厥冷,真武湯。若手足厥冷,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為冷結在膀胱關元,可用當歸四逆湯加吳萸、生薑,灸關元穴(見《醫宗必讀》卷五)。

小腹結痛 編輯

證名。小腹邪氣結聚疼痛,或小腹急結疼痛。見《中藏經·論腎臟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治》。可見於下焦多種疾患,如瘀結膀胱,寒凝下焦,滯積腸腑及邪氣入腎與血室等。

小腹 編輯

人體部位名。指下腹的中部。《靈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

小鋒針 編輯

眼科手術器械名稱。見清·康維恂《眼科菁華錄》。該針全銀造成,針鋒長寸半,係由《靈樞·九針論》所述之鋒針改制而成,針柄較粗,針身圓柱形,尖端利,用於挑撥穿刺等。

小分 編輯

出《素問·長刺節論》。見大分條。

小方脈 編輯

古代醫學分科之一。幼科的別稱,專治小兒疾病,相當於現在的小兒科。唐代已有少小科,宋代開始,兒科稱為小方脈。宋以後,元、明、清太醫院中均設有小方脈科。參見九科、十三科、十一科等條。

小方 編輯

方劑學七方之一。方劑之小者,一般有三種:治療病勢輕淺的方劑;治上焦病,分量輕,分多次內服;病無兼證,藥味須少。如汗法中的蔥豉湯。對於邪氣輕淺而無兼證的可用小方。

小兒卒利 編輯

病證名。又名暴瀉、暴注。指小兒急驟的泄利。《諸病源候論》:「小兒卒利者,由腸胃虛,暴為冷熱之氣所傷,而為卒利。熱則色黃赤,冷則色青白,或冷熱相交,則變為赤白滯利也。」治熱利,用香連丸;治冷利,用理中湯;治冷熱相兼利,用豆蔻香連丸。

小兒諸熱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發熱。小兒臟腑嬌嫩,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有病最易發熱,無論外感、內傷多有不同程度的發熱。由於小兒「易虛易實,易寒易熱」,故發熱及其變化較迅速。臨床常見的有小兒表熱、小兒里熱、小兒實熱、小兒虛熱,以及潮熱、煩熱、壯熱、疰夏等。詳見各條。

小兒諸淋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腎與膀胱有熱而致小便淋瀝的證候。《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九:「小兒諸淋者,腎與膀胱熱也。膀胱與腎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腸,下於胞,行於陰,為小便也。腎氣下通於陰。陰,水液之通路,膀胱津液之府,膀胱熱,津液內溢,而流於澤,水道不通,水不上不下,停積於胞,腎氣不通於陰,腎熱其氣則澀,故令水道不利,小便淋瀝,故謂為淋。其狀小便出少起數,小腹急痛引臍是也。」臨床分石淋、氣淋、血淋、熱淋、寒淋五種,詳見各條。一般治療以清熱通淋為主,用海金砂散、木通散之類。

小兒諸蟲 編輯

病證名。泛指小兒腸寄生蟲病,尤以蛔蟲、蟯蟲、薑片蟲、絛蟲、鈎蟲為常見。因小兒接觸污染的環境機會多,蟲卵通過食物或蚴蟲接觸皮膚而侵入機體。小兒臟腑柔弱,易為諸蟲寄居生長,影響脾胃的正常運化功能。輕症影響小兒生長發育,重者可危及生命。《小兒藥證直訣》蟲證:「面(白光)白,心腹痛,口中沫及清水出,發痛有時」,並伴有食欲不振或嗜異,大便不調或稀或干。病久傷脾,運化乏力,氣血不足,而見氣促、神疲、浮腫、心悸等。若脾虛肝旺,可見煩躁易怒,睡中咬牙等。治宜驅蟲為先。若虛則須益氣養血,待病情改善,再行驅蟲。參見蛔蟲病、蟯蟲病、絛蟲病、鈎蟲病條。

小兒腫滿 編輯

病證名。

①指水氣流溢於皮膚而致水腫。《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八:「小兒腫滿,由將養不調,腎脾二髒俱虛也。腎主水,其氣下通於陰;脾主土,候肌肉而克水。腎氣不能傳其水液,脾虛不能克制於水,故水氣流溢於肌膚,故令腫滿。」

②指水腫下為跗腫腹大,上為喘呼,不得臥者。《幼幼集成》卷四:「夫腫滿之證,悉由脾胃之虛也。脾土喜燥而惡濕,因中氣虛弱,脾虛無火,故水濕得以乘之,而脾愈不運,則乳食凝而不化,停積於中,而腫滿作焉。」治腫當分上下,凡腫自上而起者,多因於風,其治在肺,宜發散,用參蘇飲合五皮飲;腫自下而起者,其治在脾腎,宜滲利,用五苓散加防己、檳榔。

小兒腫病 編輯

見《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即小兒浮腫。詳該條。

小兒中風不隨 編輯

病證名。小兒感受風邪,四肢緩縱,不能隨意運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三:「小兒中風不隨者,因風邪中於肢節,客於筋脈。若風挾寒氣者,即拘急攣痛;若挾於熱者,則緩縱不隨。」治宜分辨寒熱,以疏風通絡為法。

小兒指紋 編輯

小兒指診法。出唐·王超《水鏡圖訣》。又名虎口紋、虎口三關脈紋。三歲以下小兒診脈困難,常代以診指紋,即觀察小兒食指掌面靠拇指一側的淺表靜脈,以第一節為風關,第二節為氣關,第三節為命關。紋在風關是邪淺病輕,紋達氣關是感邪較重,紋透命關則病尤重。正常指紋紅黃相兼,隱現於風關之內。紋紫為熱,淡紅為虛,青色為風、主痛,青兼紫黑為血絡瘀閉。據《幼幼集成》載述:浮沉分表里、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三關測輕重。指紋的變化雖可反映病變的輕重、深淺,但只能作為辨證的參考。

小兒針療法 編輯

針刺療法之一。即皮膚針療法。因刺激輕微,適用於小兒,故名。見該條。

小兒札(zhā)目 編輯

證名。指小兒兩眼不時眨動的證候。《審視瑤函》卷四:「目札者,肝有風也。風入於目,上下左右如風吹,不輕不重而不能任,故目連札也」。此恙有四,兩目連札,或色赤者,膽經風熱,還有雀目眼札、發搐目札、受驚眼札。多見於風熱攻目或小兒疳證初起。由風熱引起者,宜疏風清熱明目,方用桑菊飲加減;由小兒疳積誘發者,治宜健脾清熱,方用肥兒丸加減。參見目澀、疳眼等條。

《小兒則》 編輯

兒科著作。二卷。此書即《景岳全書》四十-四十一卷,主論小兒生理病理特點、及小兒雜病(不包括麻、痘)的證治。此外又有《小兒則古方》一卷,為《景岳全書》第六十二卷。《麻疹詮》一卷,為第四十二卷。《痘疹詮》三卷,為第四十三-四十五卷。

小兒瘀熱發黃 編輯

病證名。《聖濟總錄》卷一百七十四:「小兒瘀熱在胃,或濕熱相搏,熏在肌肉,其證目黃,身或疼痛,肌肉如橘色。或得之傷寒,或得之邪氣,或得之風溫。皆脾胃氣虛,邪熱與谷氣相搏所為也。」治宜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用《證治準繩》地黃湯(茵陳、生地、川芎、赤芍、當歸、花粉、茯苓、澤瀉、甘草)加減。

小兒癭氣 編輯

病證名。見《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九。症見頸部腫物瀰漫性腫大,邊緣不清,皮色如常,按之柔軟。多因氣結或水土因素所致。見於地方性甲狀腺腫大。治宜理氣軟堅,健脾除濕,用四海舒郁湯、海藻玉壺湯加減。針刺取天突、人迎、足三里、合谷。

小兒陰厥 編輯

即小兒寒厥。詳小兒厥證、小兒寒厥條。

小兒陰瘡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陰囊生瘡,疼痛流水,遷延不愈。多為濕熱下注陰器所致。治宜清熱燥濕,選用二妙散加味,外用川椒、荊芥、槐枝、柳枝、蛇床子煎湯洗後,用朴硝末摻之。

小兒陰(疒^頹)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睾丸腫大。《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二:「夫小兒陰(疒^頹)者,是陰核結腫大也。」多因風濕熱毒下注所致。治宜清熱化濕,兼以解毒,用導赤散加萆薢、苦楝子、延胡索。

小兒遺尿 編輯

病證名。小兒不自覺地排尿。睡中自出者,俗稱尿床。常見於三歲以上的小兒。多因腎氣不足,膀胱寒冷,下元虛寒,或病後體質虛弱,脾肺氣虛,或不良習慣所致。《諸病源候論》:「遺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約於水故也。」膀胱寒冷者,治宜溫經固脬,用縮泉丸、固脬丸;腎氣不足者,治宜益氣補腎,用金匱腎氣丸;脾肺氣虛者,宜益氣固澀,用補中益氣湯加減;不良習慣指最易引起遺尿的仰面平臥體位,不需服藥,糾正辦法是用布帶於小兒腰背後作一大結以使仰臥時不適而轉為側臥。體針:取關元、足三里、三陰交、陰陵泉;耳針:刺膀胱、交感及腦點。若三歲以下小兒,由於發育尚未健全,排尿的正常習慣還未養成,或因白天嬉戲過度,精神激動。夜間偶爾尿床者,則不屬病態。參見尿來條。

小兒遺毒爛斑 編輯

病名。即嬰幼兒先天性梅毒。出《外科正宗》卷四。或名遺毒,乃兒未生前因父母梅毒孕成。故生後,先出紅點,次成爛斑,甚則口角、谷道、眼眶、鼻麵皮肉俱壞,致吮乳時即啼叫不安,不乳者百中難活一、二。參見遺毒條。

小兒醫 編輯

古代對兒科醫生的稱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名聞天下,……來入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

小兒腋氣 編輯

病證名。又名狐臭、胡臭。《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小兒腋氣者,血氣不榮,腋下有孔,一如毛孔而稍大,臭穢之氣,從其中出……。亦有遺傳相傳者,又有乳養之人而有染著者。」症見腋下汗腺有特殊臭氣,此外乳暈、臍部、外陰、肛周等處亦可發生。多數患兒還伴有油耳症狀。多由濕熱內郁或遺傳所致。治見狐臭條。

《小兒藥證直訣》 編輯

書名。又名《錢氏小兒藥證直訣》、《小兒藥證真訣》。三卷。宋·錢乙撰,由其門人閻孝忠編集。書成於1119年。是我國現存兒科專着中最早而且內容又較完整的一種。本書有仿宋刊本及清武英殿聚珍本二種。前者是原書的復刻本,後者是輯佚本,內容略有出入。卷上為脈證治法,共載小兒脈法、診斷、兒科五臟病、急慢驚風、瘡疹、傷風、吐瀉、咳嗽、疳積、蟲癖、雜證等常見小兒疾病的診候及方論81篇;卷中詳記錢氏小兒病醫案23則;卷下諸方,論述100多首兒科方劑的配伍和用法。書中簡要地記述了小兒病的診斷與治療,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錢乙的其他著作均已亡佚。唯此書能體現錢乙的學術思想。該書以臟腑辨證立說,強調臟腑之間的生克制化在診斷和治療上的意義。更有小兒「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力戒妄攻誤下,而宜平和,此見解,對兒科甚至於整個中醫基礎理論均有較大的影響。「肝有相火,有瀉而無補;腎有真水,有補而無瀉」之說更對肝腎二髒之特點予以高度概括。將張仲景的金匱腎氣丸去附桂成六味地黃丸而作為培補小兒陰精的第一方劑;因臟腑虛實而巧制補瀉之方,如以本髒之色命名的瀉青丸、導赤散、瀉黃散、瀉白散之類,不僅與臟腑補瀉傳統理論絲絲入扣,而且輕靈剔透不尚繁蕪。卷首附有錢仲陽傳一篇,書後附有閻孝忠《閻氏小兒方論》一卷,董汲《小兒斑疹備急方論》一卷。1949年後有影印本。

小兒陽厥 編輯

即小兒陽厥。詳小兒厥證、小兒熱厥條。

小兒痃氣 編輯

病證名。見《太平聖惠方》。症見臍周或兩脅有條索狀痞塊,扛起疼痛。由飲食不調,生冷過度,與血氣相搏結聚而成。治宜理氣消瘀之劑。

小兒虛熱 編輯

小兒諸熱之一。出《幼科全書》。指小兒由虛證引起的發熱。小兒素體虛弱,經常顏面泛紅,有時(白光)白,兩顴發赤,唇紅口燥,手足心熱,乍驚乍溫,或手足指冷,納差厭食,喜屈身臥,或睡時露睛,大便乾燥或溏瀉,小便短黃,有時又頻數清長。多由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陰虛陽亢所致。治宜益氣育陰,健胃和胃,選用七味白朮散及青蒿鱉甲湯隨證加減。此外,一些危重疾患,由於汗出太過,或吐瀉過久,或高熱持續時間過長。症見畏寒自汗,面色(白光)白或潮紅,煩躁氣短,或身痛乏力,懶言少語,或不思飲食,大便溏瀉,小便短黃或清白。多屬氣血兩傷或陰陽俱虛之證。應以回陽救逆為治,用四逆湯及生脈散合煎頻服。

小兒心痛 編輯

病證名。出《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指上腹胃脘部疼痛。吮乳口氣冷者,為冷痛,治宜溫脘利氣為主,參見小兒心腹痛條;吮乳口氣熱者,為熱痛,用金鈴子散。亦可針刺內關,灸膻中。

小兒心腹痛 編輯

病證名。心腹痛指上腹胃脘部疼痛。《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由臟腑虛而寒冷之氣所干,邪氣與髒氣相搏,上下衝擊,上則為心痛,下則為腹痛,上下俱作,心、腹皆痛。」症見上腹胃脘部突發疼痛,兼肢冷,脈遲,唇淡,屬寒,治宜溫中利氣散寒為主,用當歸四逆湯加減。腹痛,參見小兒腹痛條。心腹俱痛,辨證治之。針刺取太沖、公孫、足三里等穴。

小兒泄瀉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大便稀薄,甚至水樣,次數增多,或呈水樣帶有不消化乳食及粘液。多因外感風寒或暑熱,內傷乳食,而致脾胃運化失常;也有素體虛弱或久病脾虛,中焦運化無力等均可發病。一般分風寒瀉、暑熱瀉、傷食瀉、脾虛瀉、脾腎陽虛瀉,詳見各條。若病情惡化,可致傷陰、傷陽、或陰陽俱傷,治當斂陰、固陽,若兩者兼施。

小兒哮喘 編輯

病名。又名小兒吼病。哮和喘是兩種不同的症狀。《羅氏會約醫鏡》:「喘者,氣急聲高,張口抬肩,搖身擷肚,惟呼出一息為快,此肺經邪氣實也。……哮者,其症似喘,但不如喘出氣之多,而有呀、呷之音。呷者口開,呀者口閉,俱有聲音,甚至隔壁亦聞,以痰結喉間,與氣相擊,故出入有聲,此為痰火郁於內,風寒束於外。」哮喘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尤以寒冷季節及氣候急劇變化時發病較多。其病機與肺、脾、腎有關,《保嬰撮要》指出:「多因脾肺氣虛,腠理不密,外邪所乘。」使肺失宣降所致。由於肺氣根於腎,如哮喘延久,腎氣虛衰,並可出現腎不納氣或上實下虛的症象。發作時治以平喘降逆、宣肺化痰為主,用定喘湯、五虎湯(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桑白皮、細辛、生薑)。痰多者,配合滌痰湯加減以豁痰。緩解期,治宜調理脾腎,如異功散加黃芪、紫菀,或六味地黃湯加胡桃、補骨脂等,隨症選用。針灸可取膻中、璇璣、三間等穴。若哮喘持續發作,宜進一步辨證,加強綜合治療。

小兒消渴 編輯

病證名。又名痟渴、三消。《幼科鐵鏡》:「三消之症,實熱者少,虛熱者多,不足之症……始而心肺消渴,或脾胃消中,或腎水消濁。傳染日久,則腸胃合消,五臟乾燥、精神疲怠,以致消瘦四肢。」臨床以津液枯燥,虛熱內盛而出現口渴、飲多、食多、尿多、消瘦為特徵。一般分消上、消肌、消濁。詳各條。

小兒涎喘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涎盛而喘急。多因肺脾氣虛,腠理不密,外邪侵犯,致痰涎上壅所致。《東醫寶鑑》:「頑涎者,脾肺所出也,涎則流溢於咽喉,如水雞之聲,喘嗽煩悶,宜抱龍丸……」發作時,以豁痰為主,用二陳湯加蘇子等;未發作時,以理脾為主,用六君子湯加減。

《小兒衛生總微方論》 編輯

兒科著作,又名《保幼大全》。二十卷,撰人佚名。1156年,由南宋太醫局刊刻。本書採擷南宋以前的兒科資料,總括其精微,加以系統論述。正如南宋太醫局何大任在本書序言中所稱:書名「衛生」即「保衛其生」;「總微」即「總括精微」,而「論方」則是論述「古今方書極為詳盡」之意。本書明·弘治己酉(1489年)刻本改名《保幼大全》或《保嬰大全》。卷一-三為總論部分。分別闡述胎兒的稟受、胎疾、初生兒的洗浴、斷臍、哺乳、慎護、食忌、脈理、以及五臟主病、發熱症治等。卷四-二十為各論部分,系統論述小兒多種常見病,而於兒科四大證(麻痘驚疳)及咳嗽、吐瀉、黃疸、諸蟲等病尤為詳備。此外還涉及與小兒相關的皮科、外科、五官、口齒及撲墜損傷等疾病。書中引用的文獻多出《千金方》、《小兒藥證直訣》、《聖濟經》等書。全書分門別類,條分縷析。論方俱備,內容豐富。不唯於兒科疾病的診治方藥精審可取,亦能體現作者某些學術思想。如防病治病並重;培養小兒「慎風寒、節飲食」的衛生習慣;注重自幼小開始鍛煉以增強體質、結合小兒生理特點對兒科疾病採取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觀點等。現存多種明刊本等。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重印校排此書時,曾對個別內容作了刪改。

小兒痿證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四肢軟弱,無力以運動的病證。初起發熱,或不發熱而見四肢或左或右,或上或下,逐漸無力,麻木痿弱,不能舉動,肌肉日見消瘦。病重者,患病部位運動功能全部喪失。多因濕熱內蘊,肺熱傷津,病久腎虧所致。濕熱阻滯者,宜清熱利濕,舒筋活絡,用二妙散加當歸、牛膝、龜板、防己、萆薢。肺熱津傷者,宜清熱生津,用清燥救肺湯加減。腎虧者,宜益腎清熱,用虎潛丸。針灸:上肢取合谷、曲池、肩髃;下肢取足三里、承山、陽陵泉、環跳。

小兒脫肛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肛管直腸甚至部分結腸移位下降外脫。《諸病源候論》卷五十:「小兒患肛門脫出,多因利久腸虛冷,兼用躽氣,故肛門脫出。」小兒血氣未充,或因久泄久痢等,以致中氣下陷,不能攝納而致脫肛。治宜內服益氣升提之劑,如補中益氣湯。針灸:取百會、足三里、長強、承山等穴。

《小兒推拿秘旨》 編輯

推拿專着。又名《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小兒推拿活嬰全書》。原書2卷(後人又將下卷再析為2卷)。明·龔廷賢撰。姚國禎補輯。刊於1604年。龔氏本為世醫,有「醫林狀元」之譽,勤研《內》《難》,精通數科。在廣泛搜集並總結前人有關小兒推拿按摩療法成就的基礎上,結合自家臨床實踐中的心得體會,編成此書。卷上首先詳細論述小兒變蒸、驚風、諸疳、吐瀉四病的病因病機及證治,其次敘述兒科的診法、推拿手法、穴位及圖並其他外治方法。卷下將兒科多種疾病編成歌訣、並載述各種疾病的方藥治法。此書為現存推拿專着中年代較早而又較為完善之作。對後世影響頗大。現存明萬曆刻本、多種清刻本。1958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校訂排印本。

小兒推拿療法 編輯

用推拿防治某些小兒病證的方法。由於小兒在生理、病理上的特點,故小兒推拿也有其特定的穴位和術式。手法應輕快柔和,常用的有推法、揉法、捏脊法和推脊法。常用穴位有脾土穴、大腸穴、板門穴、三關穴、六腑穴、天河水穴、七節穴、龜尾穴、丹田穴等。對腹瀉、疳積、外感發熱、小兒麻痹症及脫肛等病證的防治效果較好。用於5歲以下小兒適宜,年齡越小,療效越好。

《小兒推拿輯要》 編輯

推拿專着。三卷。周松齡撰。刊於1843年。作者自幼隨父習推拿之術,得覽棲霞(今南京)李芹所授《福嬰指掌》一卷,又研習《推拿秘授》、《推拿真訣》諸書,盡得其要而醫技益精。治嬰兒險證,多立見功效。於是總結輯選上述諸書,遂有此作。上卷為兒科諸病診法及歌訣;中卷述兒科各病的推拿手法;下卷列推拿穴位及手法圖說。內容精要,頗切臨床實用。

《小兒推拿廣意》 編輯

推拿專着。又名《幼科推拿廣意》、《推拿廣意》。三卷。清·熊應雄輯。約刊於1676年。上卷總論推拿之理,及兒科疾病診斷方法,並附推拿手法圖說20餘幅;中卷分述各種兒科常見病推拿療法;下卷附方,選錄小兒病的內服、外治藥方180餘首。全書將推拿按摩之理論與小兒生理特點相結合、圖文並茂,論述較詳。按摩手法輕靈而具體,十分切於實用,流傳頗廣。現存多種清刻本。1956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小兒推拿 編輯

見《小兒推拿活嬰全書》。即小兒按摩。詳該條。

小兒吐血 編輯

病證名。多因素體陽熱偏盛,乳食不當,郁而化熱,熱乘於血,迫血妄行,隨氣上逆所致。《幼幼集成》:「胃中積熱,火逼其血而妄行,故從口吐出,宜清其胃火。」用犀角地黃湯合四生散。如突然大量吐血,面色蒼白者,為氣不攝血,宜固氣止血,用獨參湯。

小兒吐瀉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嘔吐、泄瀉。多由飲食或乳哺失節,寒溫失調所致。胃氣上逆則吐,脾運不健則瀉,脾胃失調則吐瀉交作。《幼科鐵鏡》:「若先泄後吐,面白神疲,不熱不渴,額有微汗,乃脾胃虛寒也。宜理中湯,或小異功散(人參、白朮、茯苓、橘皮、姜、棗),或六君子湯。若先吐後瀉,面赤唇燥,煩渴溺赤,乃脾胃有熱也,治宜五苓散加竹茹煎服。又有積滯在脾,不能運化水谷而吐瀉者,宜用消導二陳湯。有長夏夾暑吐瀉者,宜用六和湯(陳皮、半夏、茯苓,加扁豆、木瓜)」。臨床常見寒熱虛實夾雜,需結合病因、兼證等,進一步辨證治療。

小兒頭痛 編輯

病證名。小兒頭痛,虛證較少。《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分頭痛為風寒頭痛與內熱頭痛兩類。外感風寒,必先疏散,邪去就可痛除;里熱熏蒸,必須清解,熱去火降,病身可愈。參見風寒頭痛、內熱頭痛條。

小兒聽聲法 編輯

兒科的一種聞診方法。聽小兒啼哭、語言、呼吸、咳嗽等聲音,了解疾病的原因和疾病的寒熱虛實。如啼哭聲高且尖,忽緩忽急,時作時止,多有腹痛;若哭聲嘶啞,呼吸不利,多因咽喉腫痛;語言沉靜微弱為虛寒,聲噪擾而洪亮,多屬實熱;呼吸喘促氣粗,多為肺熱上迫;呼吸微弱,呼多吸少,多屬危重;咳嗽清爽、涕涎俱出的,多為外感風邪;乾咳無痰或痰難出而聲啞的,多為肺燥。

小兒痰瀉 編輯

病證名。見《慈幼便覽》。小兒腹瀉,瀉無定時,質稠而粘如痰狀,並有神疲乏力等。多由脾虛運化失常,水濕不化,聚而生痰,痰濕下注,並走腸間而成。治宜健脾化痰,用神術散加茯苓、半夏。

小兒痰實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飲乳不下,口吐涎沫。《太平聖惠方》卷一百七十七:「小兒乳食不下,吐涎沫而微壯熱者,痰實也。」治宜利氣化痰。用赤茯苓散(赤茯苓、陳橘皮、川朴硝、旋覆花、甘草)。

小兒痰鳴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咳嗽,喉中有痰鳴聲。《保赤存真》:「小兒病易動痰。風盛者,咳嗽必緊,痰不易出;火盛者,痰滑而稠;脾虛者,痰稀而白,或睡中覺有痰響,醒則不覺有痰,此虛痰往來也。」治宜利氣化痰,用六君子湯加減。

小兒睡驚 編輯

經外穴名。出《太平聖惠方》。《經外奇穴圖譜》列作奇穴,名小兒睡驚。位於肘橫紋橈側端直上0.3寸,微屈肘取之。主治小兒睡驚,肘臂疼痛等。艾炷灸1-3壯,或溫灸3-5分鐘。

小兒暑病 編輯

病證名。小兒夏季感受暑邪的病證。見《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症見高熱口渴,多汗,倦怠,甚者卒然昏倒。暑多挾濕,故伴有睏倦、食欲不振、嘔吐、便溏、脈濡、苔膩等。張鳳逵治「暑病,首用辛涼,繼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斂,不必用下」的經驗,可以借鑑。常見的暑病包括有中暑、傷暑、暑痙和暑厥。詳見各條。

小兒手拳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手指攣縮不能伸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九:「夫小兒手拳者,由在胎之時,其母臟腑氣虛,為風冷所乘,兒生之後,肝氣不足,致筋脈攣縮,不能伸展,故令手拳不展。」治宜養肝柔筋,和血祛風,用薏苡仁湯(薏苡仁、川芎、當歸、麻黃、桂枝、羌活、獨活、防風、川烏、蒼朮、甘草、生薑)。

小兒食症 編輯

病證名。出《太平聖惠方》卷八十八。症見乳食減少,腹內結塊,日漸長大,堅固不移,伴脅下刺痛,噁心嘔逆等。因小兒脾胃嬌嫩,飲食生冷粘滯食物,困阻脾胃,不能消化,膠滯不散,與血氣相搏而成。體弱者,治宜健脾為主,佐以疏導,用參苓白朮散加減;體強者,以疏導散結為主,佐以消瘀,如取癖丸(甘遂、芫花、黑牽牛、肉桂、莪朮、青皮、木香、桃仁、五靈脂各二兩,巴豆霜一錢。糊丸,麻子大,每服一至二丸,姜、蜜煎湯送服)。

小兒實熱 編輯

小兒諸熱之一。指小兒由實證引起的發熱。常見如外感風邪的表證,內傷飲食的里證,一般是實證多,虛證少。表證實熱,症見發熱、頭痛、煩躁、口渴、脈數、苔白黃,治用汗法。里證實熱,症見發熱、頭痛、頰赤、口乾舌燥、大便秘結乾燥、小便短黃髮赤、腹脹痛、脈數、苔黃膩,治用下法。着重結合本證,以清熱解表或清熱導滯為治。

小兒身熱痿黃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夏令發熱,筋骨痿弱,身目發黃。《衛生寶鑑》:「小兒身體蒸熱,胸膈煩滿,皮膚如潰橘之黃,眼中白睛亦黃,筋骨痿弱不能行立。此由夏季之熱加以濕蒸搏於經絡,入於骨髓,使髒氣不平,故脾逆乘心,濕熱相合而成此疾也。」由濕熱鬱蒸肌膚筋骨所致。治宜清熱利濕,舒筋活絡,用瀉黃散加茵陳蒿、苡米、木瓜之類。

小兒身熱吐瀉 編輯

病證名。見《儒門事親》。常伴有腹滿不進飲食、嗜睡、煩躁、口熱等。多因外感六淫,內傷乳食所致。治宜清熱解毒為主,用葛根黃連黃芩湯加減。

小兒舌膜 編輯

病證名。出《本草綱目》。《瘍醫大全》:「初生小兒舌上白膜裹住。」還可見舌下有膜如石榴子,妨礙吮乳,啼聲不出。多因胎中感受熱毒,蘊於脾胃,熏蒸於舌所致。治宜先將此膜刮去,外以白礬少許擦之。內服三黃湯加銀花、牛蒡子,以清熱解毒。

小兒熱瀉 編輯

病證名。熱迫大腸而致的腹瀉。《嬰童百問》:「小兒熱瀉者,大便黃而赤,或有沫。」伴有陣陣腸鳴腹痛,煩躁啼哭,肛門灼熱,小便短赤。小兒為純陽之體,感受暑熱,邪熱入里,下迫大腸所致。治宜苦寒瀉熱,用葛根黃芩黃連湯加減。

小兒熱吐 編輯

病證名。見《嬰童百問》。指小兒胃有積食,化熱作吐。症見食入即吐,吐出物挾有黃粘水,氣味酸臭,伴有口苦,渴欲冷飲,睡眠不安等。治宜清熱和胃,用橘皮竹茹湯,或加左金丸。如大便秘結,加熟大黃。

小兒熱厥 編輯

病證名。小兒厥證之一。又名小兒陽厥。指由邪熱過盛,陽氣內郁,不能透達四肢,而出現手足厥冷,出現熱極似寒或真熱假寒之象。《張氏醫通》:「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醫學心悟》:「所謂熱深厥亦深,熱微厥亦微。」症見四肢厥冷而胸腹灼熱,舌干,苔黃燥或焦黑起刺,伴惡熱,口渴,煩躁不得眠,小便赤澀或便秘,甚至神昏譫語等。治宜宣通鬱熱,輕症用四逆散,重症用白虎湯、大承氣湯、雙解散、涼膈散。如伴發閉證,宜用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以開竅;伴見脫證,宜用生脈散加減,以益氣固脫。

小兒雀目 編輯

病證名。見《醫學六要》。又名肝虛雀目、雞盲。《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八:「人有晝而睛明,至瞑黃昏便不見物,謂之雀目。」《目經大成》:「此證世呼雞盲,一名雀目……,至晚不見,曉則復明。」《世醫得效方》小兒雀目多「疳而得之」,以肝虛為主,故又稱「肝虛雀目內障」,與成人陽虛高風雀目內障不同。前者只能視直下之物,且多癢多澀,預後多良好;後者只能視上方之物,兩旁看不清楚,日久失治,易致青盲。小兒雀目宜補肝養血,用《龍木論》方:石決明、蒼朮為末,以豬肝披干,入藥末在內扎定,砂鍋煮熟以氣熏目,待冷,食肝飲汁。參見肝疳條。

小兒秋痢 編輯

病證名。出《本草綱目》。症見里急後重,腹痛便膿。因小兒脾胃嫩弱,內為乳食所傷,秋燥侵入,而致食積燥熱蘊毒而成。治宜清熱解毒,用香連丸、黃連香薷飲加減。若痢久,白多,便溏者,宜清熱利濕,用益黃散。

小兒偏風 編輯

病證名。又名偏風口噤。指小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的證候。《幼科證治準繩》:「若足陽明胃經氣虛,風邪所乘,其筋脈偏急者,屬外因;若足厥陰肝經風熱乘脾,筋脈偏急者,屬內因。若脾肺虛弱,腠理不密,外邪所乘……或吐瀉後內亡津液,不能養脾,致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諸證,皆屬肝血不足,肝火生風,宜滋腎水養肝血,壯脾土。」因脾胃氣虛而風內動者,治宜培土熄風,用異功散加鈎藤、桑枝;肝火血燥者,宜柔潤熄風,用六味地黃丸;脾肺虛而外邪所乘者,用鈎藤飲;津液不足者,治宜益胃生津,用白朮散加減。

小兒嘔吐 編輯

病證名。《聖濟總錄》:「小兒嘔吐者,脾胃不和也。或因啼呼未定而遽飲乳;或因乳食中傷冷,令兒飲之,皆致嘔吐。」多因乳食過多,停滯中脘,損傷胃氣,不能運化所致。亦有因感觸驚異,蛔蟲內擾和痰飲壅盛而成。臨床常分傷乳吐、傷食吐、寒吐、熱吐、積吐、蟲吐、驚吐、痰濕吐等。詳各條。

(拼音X)第十二篇 編輯

小兒膿血痢 編輯

病證名。出《太平聖惠方》。利下膿血相雜,里急後重。因濕熱毒氣內侵,熱迫血行,滲入腸道,與津液相搏所致。治宜清腸和血,用芍藥湯或香連丸加水楊梅、海蚌含珠等。

小兒溺血 編輯

病證名。即小兒小便出血。症見尿中帶血,順利而下,無疼痛感覺。《幼科證治準繩》:「溺血者,蓋心主血,血與小腸相合,血之流行,周遍經絡,循環臟腑,若熱聚膀胱,血滲入脬,故小便血出也。」又「熱盛積於小腸,甚則尿血。」多由胎熱結於下焦,損傷陰絡,血熱妄行,下滲膀胱所致。治宜涼血止血,用小薊飲子,或四物湯加牛膝、白茅根。虛熱,用六味地黃丸。

小兒腦髓風 編輯

病證名。見《普濟方》。小兒囟門未合,為風邪所侵,襲於腦髓。症見囟顱開解,皮肉筋脈急脹,骨縫青筋起,面少血色,嘔吐痰涎,久則成慢驚風。治宜疏風豁痰,方用滌痰湯加荊芥穗、僵蠶。

小兒囊腫 編輯

病證名。見《本草綱目》。即脫囊。詳該條。

小兒目閉不開 編輯

證名。見《審視瑤函》。指初生兒雙眼紅腫,眵多稠粘,目閉不開的證候。詳目閉不開條。

小兒面瘡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面部生瘡,有膿或黃水滲出者。《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小兒面上忽遇有經絡虛隙,為風、濕、寒、熱所乘,搏於氣血則生其瘡。或如火燒,或出膿,或出黃水,日久不能愈瘥。」類似淺膿疱病。治宜疏風化濕、清熱解毒,內服五味消毒飲,外用三黃散加青黛,撒布局部。

小兒脈法 編輯

小兒切診之一。小兒寸口脈位短,一般3歲以上多用「一指定三關法」切脈,3歲以下診指紋。《脈經》:「小兒脈快疾,一息七八至曰平,不及曰損,太過曰至。」年齡越小,脈搏越快。三歲小兒,以醫生呼吸定息,其脈來五六次為常脈,超過六次為數脈,不足五次為遲脈。小兒脈象分類:《內經》分大、小、緩、急;《小兒藥證直訣》分浮、沉、緩、急、弦、細、促、亂;《幼幼集成》分浮、沉、遲、數四脈,且以有力無力定虛實。小兒主病脈象常用有浮、沉、遲、數、虛、實、弦、滑八種。

小兒麻痹後遺症 編輯

西醫病名。屬中醫痿證、痿躄的範圍。多由風濕熱之邪內竄經絡所致,不同於一般溫邪襲肺或暑濕壅阻腸胃。臨床表現早期類似感冒,如發熱、嘔吐、腹瀉等。發生麻痹前期多有面赤,咽紅,出汗,全身肌肉疼痛拘急,四肢顫震等。治宜通利濕熱,祛風通絡。若病毒深入,可見嗜睡,昏迷,抽搦,項強或喘促,吞咽困難等症。治宜熄風鎮靜,或定喘降逆。本病進入麻痹期,癱瘓可發於身體各部,常見於四肢,尤以下肢為多見。治宜疏風通絡,調和氣血,用獨活寄生湯加減。如面部癱瘓,用牽正散加減或針刺頰車、地倉、合谷。若此期未能恢復,日久可致肌肉萎縮,關節變形等,即為小兒麻痹後遺症,治宜補益肝腎,溫通絡脈,用虎潛丸、活絡丹或金剛丸等。並積極配合針灸、按摩治療,上肢癱瘓取肩髃、肩髎、曲池、大椎;下肢癱瘓取足三里、解溪、環跳、風市、陽陵泉;腹肌癱瘓,取中脘、梁門、氣海;頸肌癱瘓,取天柱、天鼎、天容。

小兒瘰癧 編輯

病證名。即淋巴結腫大。又名九漏。《諸病源候論》卷五十:「小兒身生熱瘡,必生瘰癧。其狀如結核,在皮肉間三兩個相連累也。是風熱搏於氣血,焮結所生也。」詳見瘰癧條。

小兒聾啞 編輯

病證名。分先天性和後天性兩類,其中多數是由於在嬰幼兒期患病喪失聽覺,無從學習語言而成聾啞。先天性者,幼小即兩耳失聰,不能語言。《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發驚癇後,六七歲不能語言。」《丹溪心法》:「耳聾皆屬於熱。」說明聾啞係由熱病或發驚後,經絡氣機阻滯,致竅閉不通,不能聞聲所致。經脈循行到耳部的主要有手太陽、手少陽和足少陽三經。《靈樞·經脈》:「手太陽小腸經……所生病者耳聾……,又,手少陽三焦經是動則病耳。」《素問·熱論》:「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素問·厥論》:「少陽之厥則暴聾。」治宜通經利氣,以針灸治法為主。《靈樞·雜病》:「聾而不痛者,取足少陽;聾而痛者,取手陽明。」目前針治聾啞,一般取聽會、聽宮、耳門、翳風、瘈脈、百會、中渚。眩暈,配風池;語蹇,配啞門、廉泉;鼻塞,配迎香、合谷。一般尚有殘餘聽覺者,治療效果較佳。

小兒痢疾 編輯

病證名。多發於夏秋季,以腹痛、里急後重,排粘液或膿血便為主症的腸道傳染病。多因外受濕熱疫毒之氣,內傷飲食生冷,積滯於腸中所致。證分虛實,辨分濕熱孰重。實證,治用清熱化濕、涼血解毒、消積導滯等法;虛證,用補中益氣、收澀固脫等法。熱重於濕,宜清腸解毒,用白頭翁湯;濕重於熱,宜清腸化濕,用芍藥湯。若邪竄心肝,症見突然高熱,昏迷,驚厥等,治宜配合清心鎮靜之劑,如神犀丹、紫雪丹。若久痢脾腎陽虛,治宜溫補脾腎,用桂附理中湯加味。針刺可取上巨虛、天樞、足三里、內庭。參見熱痢、疫痢條。

小兒里熱 編輯

小兒諸熱之一。指小兒由於多種非外感因素引起的發熱,熱自內生,病位在里。常見有兩種:

①飲食不節,腸胃失調,傷食發熱。症見頰赤口渴,手心、腹部熱較明顯,發熱以午後夜間為甚,噯氣吐乳,大便酸臭,或腹痛多啼,或腹脹喘急,不思乳食,唾臥不安。治宜消食導滯,清熱和胃,用保和丸加減。

②嬰兒包裹過嚴,衣被過厚,居室過暖,以致寒溫失度。症見身熱,面赤,煩躁多啼,自汗作渴,大便青綠,小便短黃。治宜清解熱邪,用導赤散加銀花、菊花、連翹。並調節寒溫,注意護理。

小兒羸瘦 編輯

病證名。小兒脾胃脆弱,易虛易實,如餵養不當,或患瀉痢等症,損傷脾胃功能,使之食慾不佳,甚至不能飲食,影響氣血生化,肌膚失於營養,則可漸至體羸而消瘦。臨床有挾冷、挾熱之分。《諸病源候論》:「挾熱者,即溫壯身熱,肌肉微黃;其挾冷者,即時時下利,唇口青葩。」治宜補益脾胃。挾熱用七味白朮散,挾冷用益黃散。冷熱已除,則用參苓白朮散調養。

小兒客忤 編輯

病證名。《千金要方》名少小客忤,又稱中客忤、中客、中人。由於小兒神氣未定,如驟見生人、突聞異聲、突見異物,而引起驚嚇啼哭,甚或面色變異,兼之風痰相搏,影響脾胃,以致受納運化失調,引起吐瀉、腹痛,反側瘈瘲,狀似驚癇。治宜安神定志,用《丹台玉案》安魂湯(炒棗仁、茯神、遠志、當歸、膽星、燈心)加減;痰熱盛者,治法參用急驚風。

小兒咳嗽 編輯

病證名。小兒臟腑嬌嫩,外感、內傷諸因均易傷肺而致咳嗽。外感寒、熱、燥等表邪,侵入犯肺,肺氣上逆;內有食滯,脾困生濕生痰,痰濕蘊積,肺氣失宣;素體虛弱,久咳傷津,虛火上炎,更灼肺陰,腎不納氣而生。臨床可分外感內傷兩類。外感咳嗽:如寒咳、熱咳、傷寒暴嗽、肺塞咳嗽、肺熱咳嗽、痰熱嗽、秋燥咳嗽;內傷咳嗽:如食積咳嗽、呷嗽、涎嗽、痰血嗽、肺燥久咳、脾虛久嗽、腎虛久嗽等。

小兒咳逆 編輯

病證名。指乳汁溢入小兒氣管引起的嗆咳。《聖濟總錄》:「小兒啼呼未定,因以飲乳,與氣相併,停滯胸膈,引乳射肺,令咳而氣逆,故謂之咳逆。」注意小兒尚未安定時,不要急於哺乳,即可避免。

小兒厥證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真元虛,手足厥冷的證候。常分寒厥、熱厥。《雜病源流犀燭》卷九:「夫寒厥者,即陰厥,宜急補陽(如理中湯,或桂、附、乾薑、吳萸等);熱厥者,即陽厥,宜急泄熱(如芩、連、山梔、石膏、知母、童便,甚者可用硝、黃下之)。」詳小兒寒厥、小兒熱厥條。

小兒久痢羸瘦 編輯

病證名。小兒久痢不止而致身體羸瘦。《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三:「夫小兒久痢羸瘦者,由因乳食不節,臟腑風挾疳氣,腸胃冷熱不調,變為下痢,經久不差,則脾胃虛弱,谷氣減少,氣血不榮,故肌體羸瘦也。」治宜益氣健脾,用參苓白朮散加減。

小兒痙病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四肢痙攣的病證。《溫病條辨·解兒難》將痙病分為九種,即寒痙、風溫痙、濕熱痙、暑痙、濕痙、燥痙、內傷飲食痙、客忤痙、本髒自病痙。詳見各條。

小兒驚吐 編輯

病證名。見《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又名夾驚吐、驚膈吐。指小兒因受驚,引起肝胃不和而嘔吐。吐出清水稀涎,面色發青,煩躁不安,發熱不高,不思乳食等症,甚至可伴有手足輕微抽搐。治宜平肝和胃,用溫膽湯加鈎藤、葛根,煎湯少量頻服。

小兒緊唇 編輯

病證名。出《本草綱目》。又名小兒唇緊、緊唇、緊唇瘡、沈唇。症見口唇緊急,難於開合。由唇瘡所致。《諸病源候論》卷三十:「脾胃有熱,氣發於唇,則唇生瘡,而重被風邪,寒濕之氣搏於瘡,則微腫濕爛,或冷或熱,乍瘥乍發,積月累年,謂之緊唇。」參見唇瘡條。

小兒腳瘃(zhú逐) 編輯

病證名。瘃即凍瘡。《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一:「夫小兒腳瘃者,是小兒肉嫩,外風冷中於足掌中湧泉穴也。是兒腳上皮肉間,氣血與風邪相感,使肉硬氣血不通,陽氣不達,致使然也。」

小兒腳拳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趾攣縮不能伸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九:「小兒腳拳,由在胎之時,其母臟腑內有冷積,為風邪所乘,兒生之後,腎氣不足,氣血不營,故令腳指拳縮不展。」治宜益腎和血,祛風舒筋,用當歸散。

小兒瞼中生贅 編輯

病證名。見《秘傳眼科龍木論》。本病皆由「脾胃壅熱上沖入眼瞼眥之中,致令生肉,初時小如麻米,後三五年間長大,摩隱瞳人,赤澀淚出。切宜鈎割散去瘀血,後乃熨烙。宜服搜胃散、補肝丸,點普青膏立效。」內治也可清瀉脾胃積熱,服清胃散加減。

小兒瘕 編輯

病證名。症見寒熱如瘧,胸膈鬱悶,腹中積塊,或聚或散,痛亦時上時下,能食而消瘦。由血瘀阻滯經絡而成。治宜和血散結之劑。

小兒積證 編輯

病證名。又名傷積。《幼科金針》:「小兒積證,多因哺乳失調,過食生冷油膩硬物,脾土受傷,停於中脘,或為風寒所感,或夜臥失蓋,以致積氣停留,面黃腹脹,往來潮熱,口渴神倦,多睡少食,肚熱腳冷,大便酸臭,小便短澀者,傷積也。然有乳積、食積、氣積、驚積,須分別之」參見積滯條。

小兒昏迷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突然或逐漸對周圍環境意識完全消失,對外界的刺激不起反應的證候。由熱或痰內閉所致,病變部位在心包。熱閉,多由溫熱病邪內傳心包,或因「暑氣通於心」,暑邪內閉心竅。治宜清熱開竅,用牛黃清心丸或安宮牛黃丸;煩躁明顯者加服紫雪丹;針刺少商、中沖、間使、大椎。痰閉,由痰濕內閉或痰火熏蒸所致,治宜芳香開竅,用蘇合香丸;高熱加至寶丹;針刺合谷、內關、尺澤、豐隆。內閉外脫,應開閉固脫並施。開閉同痰閉治法,固脫用參附湯龍骨、牡蠣。若脫證已固,元氣大虛,用可保立蘇湯(方見久病發驚條)內服。

小兒噦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呃逆。《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一:「胃受邪氣則嘔,脾受邪氣,脾脹氣逆,遇冷折之,氣不通則噦也。」多因食滯脾胃所致。治宜溫中消導,用二陳湯加厚朴、山楂、砂仁、木香。

小兒吼病 編輯

病名。即小兒哮喘。詳該條。

小兒齁喘 編輯

病證名。出《普濟方》。症見小兒胸滿氣促,痰多食少。多因痰邪內伏,復感風寒之邪,壅滯於肺所致。無表寒者,宜豁痰降氣,用枳實湯;兼表寒者,宜解表化飲,用小青龍湯。

小兒好睡 編輯

病證名。見《明醫雜着》。小兒脾胃嫩弱,消化機能不強。餵養不當,易致消化失常,濕阻中焦,升降不利,或乳食停滯而成。治宜健脾化濕助運,用六君子湯加蒼朮、苡仁。若有乳食停滯,佐入山楂、神曲、麥芽之類,以消食導滯;若心脾氣虛挾痰,佐以當歸、白芍、棗仁,豁痰養心。

小兒寒吐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因脾胃虛寒而引起的嘔吐。症見早食暮吐,或暮食早吐,吐出物多不消化,吐時少而出物多,無臭味。伴有腹隱痛,大便稀溏,或四肢厥冷等。治宜溫中和胃。輕證用藿香正氣散加減;寒甚用理中湯,四肢厥冷加附子。

小兒寒厥 編輯

病證名。又名小兒陰厥。因陽氣衰於下,陰寒過盛而致陽虛,陰氣湊之所致。《壽世保元》:「陰厥者,始得之,身冷脈沉,四肢厥逆,足蜷臥,唇口青,或自利不渴,小便色白,宜四逆理中湯之類。仍速灸關元百壯,鼻尖有汗為度。

小兒龜胸穴 編輯

經外穴名。《太平聖惠方》:「小兒龜胸……灸兩乳前各一寸半上二行,三骨罅間六處,各三壯。」近代《腧穴學概論》列為經外穴,名小兒龜胸。在前胸第二、三、四肋間隙,距前正中線2.5寸處,兩側共6穴。主治小兒雞胸。艾炷灸3壯。

小兒肛癢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肛門瘙癢,且以夜間為甚,並有啼哭不眠等。多因嗜食甘肥,大腸濕熱積滯,日久生蟲蝕於肛門所致。見於蟯蟲病等。治宜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用四味肥兒丸加蠶砂、鶴虱、白蘚皮之類。亦可用苦楝皮、使君子、生檳榔、百部煎湯外洗。

小兒感冒 編輯

病名。由外感時邪病毒所致。由於小兒冷暖不知調節,肌膚嫩弱,腠理疏薄,衛外機能未固,故易於罹患。受病以後,因臟腑嫩弱,故傳變較速,且易兼夾痰壅、食滯、驚嚇等因素而使證情複雜。證治仍分風寒、風熱為主。參見感冒條。唯於小兒,辛溫不宜過於濕熱發散,辛涼亦不宜過多苦寒。若夾痰者,佐以宣肺化痰;夾食滯者,佐以消食導滯,夾驚嚇者,則佐以安神鎮驚或平肝熄風之品。

小兒疳眼外障 編輯

病名。出《秘傳眼科龍木論》。即小兒疳眼。詳該條。

小兒疳眼 編輯

病證名。見《秘傳眼科龍木論》。又名疳眼、疳毒眼、疳疾上目。小兒疳眼外障、疳病攻眼症等繼發於小兒疳積,多因脾胃虧損,精血不足,目失濡養,肝熱上攻所致。症見眼部乾澀羞明,黑睛生翳,潰穿可成蟹精、旋螺突起,甚至眼球枯萎失明。相當於角膜軟化症。治宜結合全身情況,用健脾清熱、殺蟲消疳、養肝明目等法。選用《醫宗金鑒》肥兒丸、《銀海精微》豬肝散(真蛤粉、穀精草、夜明砂、豬肝)等方加減,並配合捏脊,針刺四縫,灸足三里、肝俞、腎俞等療法。

小兒疳瘦穴 編輯

經外穴名。《太平聖惠方》:「黃帝療小兒疳痢,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瘁,諸般醫治不差者,灸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間三壯,炷如小麥大。」近代《經穴治療學》列作經外穴,名小兒疳瘦;《腧穴學概要》稱小兒疳痢。在尾骨尖端直上3寸處。主治小兒疳積羸瘦,消化不良,腹痛下痢,脫肛等。沿皮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小兒疳傷眼目 編輯

病名。《銀海精微》:「小兒疳傷眼目久痛,羞明不開,烏睛上青翳如黑昧子,或白膜遮睛」。即小兒疳眼。詳該條。

小兒疳痢 編輯

經外穴別名。見《腧穴學概論》。即小兒疳瘦。見該條。

小兒腹脹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腹部脹滿。《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七:「小兒臟腑嫩弱,有風冷邪氣客之,搏於髒氣,則令腹脹。若脾虛,冷移於胃,食則不消。」《幼幼近編》:「小兒腹脹,有虛有實。小便不利,悶亂喘急者,此邪氣之實也……。小便自利,不喘,面目四肢浮腫者,此正氣之虛也。」治法參見腹脹條。

小兒腹痛 編輯

病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凡嬰兒出生後,無故啼哭不止,或夜間啼哭,多是腹痛。臨床分寒實腹痛、積熱腹痛、傷濕腹痛、積痛、蟲痛、鎖肚痛、盤腸釣痛、症瘕痛、虛寒腹痛等。參見腹痛條。

小兒浮腫 編輯

病證名。又名小兒腫病。指體內水液瀦留,泛溢皮膚,而致頭面目窠、四肢腹部以及全身浮腫。《儒門事親》:「小兒通身浮腫,是水氣腫也。」《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小兒腫病有二:一者氣腫,因脾胃虛而氣攻腹,腹脹,誤行轉藥下之,致虛氣上附於肺,行於四肢面目而作腫也。……二者水腫,因上焦煩渴,飲水無度,脾胃虛而不能約制其水,腎反乘脾,土隨水行,上附於肺,肺主皮膚,脾主四肢,故水流走於四肢皮膚而作腫也。」因水氣引起的浮腫,其標在肺,其本在腎,其制在脾。臨床以小兒急慢性腎炎較為常見。針對不同情況,治療用發汗法,如越婢加術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利水法,如五苓散、五皮飲;益氣補脾法,如參苓白朮散;滋腎壯水法,如六味地黃湯、金匱腎氣丸等。亦可分為心水、肝水、脾水、肺水、腎水、膽水、小腸水、大腸水、膀胱水,辨證施治。詳見各條。

小兒風瀉 編輯

病證名。指慢驚風后出現的泄瀉。《幼科證治準繩》:「慢驚大病後有之,其糞稀黃褪色,或夾不消化乳食同下,此因脾虛所致。」治宜補益脾氣,用參苓白朮散。

小兒風痢 編輯

病證名。見《醫學綱目》。風毒內襲而致痢疾。其特點是便下黃褐色,與疳瀉頗相類似,但風痢糞便不臭為異。治宜祛脾胃風毒,用瀉黃散送下香連丸。

小兒風疾癮疹 編輯

病證名。小兒皮膚作癢,遍身疙瘩。即蕁麻疹。《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小兒風疾癮疹者,因小兒肌膚嫩,血氣微弱,或因暖衣而腠理疏開,或天暄而汗津潤出,忽為風邪所干,搏於血氣,藏流於皮膚之間,不能消散。」參見隱疹條。

小兒發痧 編輯

病證名。見《壽世保元》。症見似寒非寒,似熱非熱,四肢懈怠,飲食不思,容顏慘楚。由寒邪外襲,氣血內郁所致。如腹痛而手足冷者為陰痧,腹痛而手足溫者為陽痧。治宜開通腠理,宣暢氣血。用熱水蘸搭臂膊,以苧麻頻頻刮之,候紅色出為度。甚者以針刺十指背近爪處一分許,其法為先將患兒兩手自臂捋下,俟血聚指頭方刺。參見悶痧、寒痧、熱痧條。

小兒發黃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頭髮色黃的病證。《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八:「足少陰為腎之經,其血氣華於發。若氣血不足,則不能潤悅於發,故發黃也。」治宜滋腎養血,用二至丸合四物湯加制首烏、菟絲子煎服。

小兒多涎 編輯

病證名。出《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九。多由脾熱上蒸或脾胃虛寒,升降失常,運化無力所致。若涎多粘稠而臭,為脾熱,治宜清脾瀉熱,用瀉黃散;若涎多清稀,為虛寒,治宜溫中健脾,用理中湯加減。參見流涎條。

《小兒痘疹方論》 編輯

兒科著作。一卷。宋·陳文中約撰於13世紀中期。書中首論痘疹的病原,認為五臟六腑穢液或皮膜筋之穢液皆為發痘疹之毒。次論辨證和治法,按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綱辨證。表里俱實者,身壯熱、大便黃稠,其瘡必光澤、起發肥滿,瘡易出易靨。表里俱虛者,已出未愈之間、瘡不光澤、不起發、不紅活、咸兼腹脹瀉泄、氣促而難靨。痘疹的治療大法為托里、解毒和疏通榮衛。後輯錄有關痘疹的效方,文字簡要。1958年商務印書館將本書與《小兒病原方論》合刊出版,書名:《陳氏小兒病源、痘疹方論》。

小兒痘風瘡 編輯

病名。小兒痧痘症之並發性感染。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痘癩。多由痧痘之後,餘毒未盡,留熱肌膚,復感風邪而成。初起先從丘疹搔癢,次漸延開成片,破潰流脂水而結痂,搔之無度。治宜解毒利濕,疏風止癢。內服以消風散方加減,外敷可撒滲濕救苦散,或用麥餞散搽之,或兼戒口味避風即愈。若瘡面乾燥者用白蜜調塗。

小兒丹毒 編輯

病名。小兒體表忽患焮赤如丹塗之狀者。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丹毒第四。然於《諸病源候論》卷31論述丹毒病之丹候時,已明確強調「毒入腸則殺人,小兒得之最忌」,為小兒丹毒獨立為病提出了理論依據。歷代沿襲引用並加發展而名目繁雜,計有:胎熱丹毒、赤游風、胎毒發丹、滯熱丹毒、食滯丹毒、傷食發丹、赤丹、茱萸丹、雞冠丹、赤游丹、白丹、吉灶丹、飛灶丹、露丹、殃火丹、朱田火丹、野火丹、水激丹、天灶丹、胡次丹、葫蘆丹、胡漏丹、尿灶火丹、水丹、風丹、煙火丹、廢灶火丹、骨火丹、家火丹、鬼火丹、五色油丹、油腫赤流丹、五色丹、神火丹、螢火丹等等。上述病名雖大多為丹毒之病,但也有部分夾雜皮膚發紅的其他炎症性病變。此外尚有一些後世不再應用之小兒丹毒病名,如:熛火丹、伊火丹、鬱火丹、留火丹、飛火丹、暴火丹、風火丹、厲火丹、赤黑丹、石火丹、野灶丹等。由此可見病名之混亂狀況。該病皆由風熱惡毒所致,證見身體忽然焮赤,如丹塗之狀,或發手足,或發腹上,如手掌大。重者痛不可堪,久乃壞爛,去膿血數升,若發於節間,多流之四肢,其毒若入腸則殺人。或謂:「此雖小疾,不治令人至死。」證治參見丹毒條。

小兒大衄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眼、鼻、耳、口七竅出血。《普濟方》卷三百八十九:「血虛受熱,散漫失度,出於七竅者,為大衄。」《瘍醫大全》卷三十七:「耳目口鼻竅中,一齊出血,藥不及煎,死在旦夕俄頃,用冷水當面噀幾口,急分開頭髮,用粗紙數層,蘸醋令透,搭在囟門,血即止。次以當歸一兩煎湯,磨沉香、降香各五錢,加童便服之,血自歸經。」治同九道出血。

小兒唇緊 編輯

出《本草綱目》。即小兒緊唇。詳該條。

小兒喘急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呼吸急促。喘與氣急有輕重的區別。《幼科證治準繩》記述此病「喘則欲言不能,溢於胸臆;氣急但息短,心神迷悶耳。」其證分虛實。實證:喘時聲息粗大,氣急而促,多因風寒外束,腠理壅遏,肺失宣降,氣逆而喘,治同風寒喘急,詳該條。虛證:喘時呼吸淺而弱,精神萎靡,面色(白光)白,多由胎元不正,脾肺氣虛所致,治宜益氣健脾,養陰清肺,用沙參麥冬湯加六君子湯。

小兒蟲吐 編輯

病證名。胃腸失調,或發高熱,或驅蟲不當,均能令蟲不安,使蛔蟲上竄,吐蟲及嘔吐清稀涎沫,腹脹痛。治宜安蛔降逆,用烏梅丸煎服。體弱用安蛔理中湯,或左金丸。

小兒察色法 編輯

診斷學名詞。觀察小兒面部色澤變化,青色主風、主驚、主寒、主痛;赤色主熱;黃色主濕、主飲食傷;白色主虛;黑色主寒、主痛、主中邪毒等。察色應四診合參。

《小兒病原方論》 編輯

兒科著作。四卷。宋·陳文中撰。刊於1254年。卷一養子真訣及小兒變蒸,重點敘述小兒護理;卷二三紋三關及面部形色,記述兒科病的望診;卷三-四為驚風及痘瘡的證治。內容簡要,並附望診圖。陳氏精通醫道,於小兒科尤有高深造詣。故本書反映出作者與眾不同的學術見解。如將辨小兒指紋的「風、氣、命」三關改為「氣、風、命」三關。即以食指初節為氣關,中節為風關,末節為命門。且云:「初得氣關病易治,傳入風命便難陳」。本書的特點在於辨證求源十分詳明。亦多創見。1958年商務印書館將本書與《小兒痘診方論》合刊出版,書名為《陳氏小兒病源、痘疹方論》。

小兒表熱 編輯

小兒諸熱之一。指小兒由於外感風邪引起的發熱,病位在表,並伴有鼻塞、流涕、噴嚏或咳嗽等表證。一般分風寒、風熱兩類。小兒風寒發熱,症見無汗,身熱,呵欠煩悶,惡寒項急,上氣喘逆,喜暖,吮乳時口中吐氣不熱。治宜辛溫解表,可選用香蘇散或參蘇飲加減。風熱發熱,症見汗出,身熱面赤,目澀多腫,惡風氣喘,喜涼吮乳時口中氣熱。治宜辛涼解表,可選用桑菊飲或銀翹散加減。小兒表證易寒從熱化,多寒熱挾雜之證,一般熱多於寒,着重清熱解表,但不宜過於發汗。

小兒變蒸 編輯

即變蒸。詳該條。

小兒閉證 編輯

病證名。指疾病急劇變化過程中,正氣不支,邪氣內陷,而致臟腑功能閉塞不通的病理。多見於中風、溫熱病熱入營血階段,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症見神志昏迷、牙關緊閉、兩手握拳、痰涎壅盛等。詳見小兒昏迷條。

小兒暴驚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突然發驚啼哭。多由卒見生人、異物,或聞大聲巨響,致氣怯痰逆,精神悶亂所致。治宜鎮驚安神,可選用牛黃抱龍丸,或至寶錠。

小兒半身不遂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肢體一側運動障礙或完全喪失。《醫林改錯》:「小兒半身不遂,自周歲至童年皆有,突然患此者少,多半由傷寒、瘟疫痘疹、吐瀉等病後元氣漸虧,面色青白,漸漸手足不動,甚則手足筋攣,周身如泥塑。」治宜針灸為主。上肢,取肩髃、曲池、列缺、少商、合谷、手三里;下肢,取解溪、風市、陽陵泉、足三里、環跳,邪盛者用泄法,邪退正虛,或無外邪者用補法。參見小兒麻痹後遺症條。

小兒斑瘡入眼外障 編輯

病名。即痘瘡合併的眼外障。《秘傳眼科龍木論》:「此眼初患之時,不論大小,須患斑瘡一度,瘡子患時,覺入眼中,即時將息慎忌。若不忌口將息,即便疼痛淚出、赤澀,怕日難開,腫硬,翳如銀色。此乃熱氣在肝,上沖入眼,肝膈壅毒,因成障翳。宜用秦皮湯洗之,後服涼肝丸,不宜鐮洗出血,點藥挑撥,恐損眼,得疼痛定,即點退翳藥」。參見痘瘡入眼條。

小兒白瀉 編輯

病證名。出《中藏經》。指小兒泄瀉,大便色白稀薄。臨床常伴有腹脹、腹痛、唇淡等。多由脾胃氣虛,運化失常,水濕下注所致。治宜健脾化濕,用《中藏經》白朮丸(白朮、當歸、白芍、木香)。

小兒按摩 編輯

專用於防治小兒病症的特定推拿手法。見陳氏《小兒按摩經》。又稱小兒推拿。根據小兒生理和病理的特點,有其特殊的穴位和手法。如三關、六腑、五經等穴位,分陰陽、開璇璣等方法。常用於防治感冒、發熱、嘔吐、腹瀉、食滯、疳積、遺尿、脫肛、驚厥等。

小毒 編輯

中藥學術語。指藥物的氣味性能之猛烈程度最輕者。《素問·五常政大論》:「小毒治病,十去其八。」

小腸主受盛 編輯

生理學名詞。指小腸的主要功能是承受從胃中來的、經過初步消化的飲食,進行分別清濁。《素問·靈蘭秘典論》:「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腸蒸 編輯

病名。二十三蒸之一。證見下唇焦。見《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小腸蒸,下唇焦。」

小腸脹 編輯

病名。脹病之一。見《靈樞·脹論》。證見少腹(月真)脹、引腰而痛。以小腸為受盛之官,受盛水谷而分清濁,水液滲於前,糟粕歸於後。寒氣上逆,則化物不出,故小腹(月真)脹,引腰而痛也。治當分理水谷,俾二便通行,則脹滿自解,通幽化濁湯主之。

小腸俞 編輯

經穴名。出《脈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小腸之背俞穴。在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後孔。布有第一骶神經後支的外側支和骶外側動、靜脈後支。主治小腹脹痛,赤白痢疾,遺精,遺尿,尿血,疝氣,赤白帶下,腰骶疼痛,及盆腔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

小腸癰 編輯

病名。發於小腸間之內癰,《瘍科心得集》卷中:「小腸癰者,少腹腫而硬,按之則痛,左腿屈而不伸,溲數似淋,時時汗出復惡寒,身皮甲錯,腹皮急則腹脹大。」辨證治療參見腸癰。即:脈遲緊者膿未成,宜牡丹皮湯下之;脈洪數者膿已成,宜薏苡仁湯。參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三十五。證見氣血虛者,可選用八珍湯化裁。

小腸瀉 編輯

病證名。指小腸受病而引起的泄瀉。《幼科發揮》卷下:瀉「自小腸來者,亦水谷注下而不分,則成糟粕而非完谷,且小腸為受盛之府,水谷到此,已變化而未盡變化也。」治宜用五苓散,以水谷分利而止瀉。

小腸泄 編輯

病名。出《難經·五十七難》。證見溲而便膿血,少腹痛。《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治用承氣湯、加減平胃散、七宣丸、香連丸、芍藥檗皮丸等方。

小腸水 編輯

病證名。出《幼科證治準繩》。小兒浮腫之一。因小腸有病引起的水腫。症見浮腫,小腹急滿。由於小腸熱郁,水濕內停,濕熱相搏,注入下焦所致。治宜清熱利濕,用導赤散加減。

小腸手太陽經病證 編輯

手太陽小腸經經氣異常而致的病證。見《靈樞·經脈》:「小腸手太陽之脈,是動則病嗌痛,頜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頜、肩、臑、肘、臂外後廉痛。」《脈經·小腸手太陽經病證》除上列「是動、所生」病外,並列舉了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下重便膿血,暮發熱等症。

小腸疝 編輯

病名。指因風寒襲致少腹痛引睾丸之病證。見《雜病證治類方》卷六。發病多由小腸虛,復為風冷之邪侵入所致。《醫宗必讀》卷八論曰:「小腸疝,小腸之病,少腹痛引睾丸,必連腰背而痛。」治宜溫化行氣,可選用茴香、川楝、吳茱萸、陳皮、馬蘭花、芫荽等溫通行氣之劑。

小腸氣痛 編輯

病證名。指臍下兩側絞痛的疝氣。《幼科鐵鏡》:「嬰兒小腸膀胱氣痛,在臍下氣海兩邊,筋腫到腎囊邊,痛不可抵。」治宜理氣消腫,用川楝子、橘核、小茴香、荔枝核俱焙炒為末,白酒調服。甚者宜手術治療。

小腸氣 編輯

病名。即疝氣。見明·何瑭《醫學管見》。證見臍下(疒^丂)痛連腰脊,控睾丸而痛。治宜小茴香圓等方。

小腸咳 編輯

病名。咳而腸中排出氣體者。出《素問·咳論》:「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治用芍藥甘草湯、清宮丸或桔梗湯加人參、茯苓、橘紅、五味等。

小腸驚 編輯

臟腑驚證之一。《小兒病源方論》:「小腸驚,夜啼至曉。」

小腸經 編輯

手太陽小腸經的簡稱。見該條。

小腸風 編輯

病名。指頑固性陰瘡。出周慎齋《秘傳女科》:「陰戶生瘡,諸藥不效,名小腸風。」症見外陰部潰爛成瘡,黃水淋漓,伴有紅腫疼痛。多因下焦濕熱蘊結成毒,或正氣虛弱,邪毒凝結而成。因熱毒而成治宜清熱解毒,活血消瘡,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正虛毒凝者治以補益氣血,托里消毒,方用托里消毒散、陽和湯、小金丹等。局部用木通、藁本、枳殼、貫眾、白芷、甘松、芥穗、薄荷,等分切細,水煎,臨用加皮硝三錢,日洗三、五次。

小腸病 編輯

六腑病候之一。小腸受盛胃中水谷,主轉輸清濁,與心相表里。其病有寒熱虛實之分,多由客寒蘊熱、氣滯鬱結或氣虛不禁所致。臨床表現多見二便失常,並可兼見心經症狀。《靈樞·邪氣髒府病形》:「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太平聖惠方》卷四,謂小腸虛則生寒,寒則腸中痛,驚跳,乍來乍去,小便數;實則生熱,熱則心下急痹,口張、舌上生瘡,身熱來去,汗出,心煩身重,小腹脹急,小便赤澀不利。又小腸氣,證見小腹引睾丸連腰脊而痛。小腸癰,證見發熱惡寒,脈芤而數,膚皮錯縱,腹急漸腫,按之內痛,大便重墜,小便澀滯若淋。

小腸 編輯

①人體解剖結構名。六腑之一。上接幽門,與胃相通,下連大腸,包括迴腸、空腸、十二指腸。主要功能是主化物而分別清濁。它承接胃腐熟的飲食再行消化,有「受盛之腑」、「受盛之官」之稱。食糜在小腸再經過消化並分別清濁,精華部分營養全身,糟粕歸大腸,水液歸於膀胱。《素問·靈蘭秘典論》:「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醫學入門》:「小腸上接胃口,受盛其糟粕傳化,下達膀胱,泌別其清濁宣通。」

②推拿部位名。其位置各家所指不同。《幼科推拿秘書》謂位於小指尺側邊緣一線;《小兒推拿廣意》謂位於中指近端指骨的腹面;《幼科鐵鏡》謂位於食指中段指骨的腹面。

小產 編輯

病名。出《景岳全書·婦人規》亦名半生、半產、失胎、傷娠、草產、損娠。指婦人懷孕三月以上,由於氣血虛弱,腎虛,血熱及外傷等原因損及沖任,導致沖任不固,不能攝血養胎;或毒藥傷胎,以致未足月而產。

小便餘瀝 編輯

證名。小便之後,滴瀝不盡。出《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多因腎虛膀胱冷所致。《聖濟總錄》卷九十二:「虛勞小便餘瀝者,腎氣虛弱,而膀胱不利故也,膀胱不利,則氣不能化,氣不化,則水道不宣,故小便後有餘瀝。」治宜溫補,用肉蓯蓉散、二參丸等方。

小便數 編輯

證名。出《靈樞·經脈》。即小便頻數。詳該條。

小便失禁 編輯

證名。見《備急千金要方·淋閉》。又稱小便不禁。詳該條。

小便澀痛 編輯

證名。小便排出不暢,尿道疼痛,為淋症的主要症狀。《素問玄機原病式》卷一:「淋,小便澀痛也,熱客膀胱,鬱結不能滲泄故也。」詳見淋條。

小便頻數 編輯

證名。因脬氣不足,小便頻數,晝甚於夜者,用縮泉丸;或時清利過多,或時頻數赤澀者,用加減八味丸;若夜起小便多者,八味丸加五味子;數而少為實熱,宜滲之,五苓散減桂加滑石、甘草;數而色黃為虛熱,宜滋陰六味丸;數而多,色白體羸,為真陽虛,升氣少而降氣多,須補右腎相火,八味丸加補骨脂、鹿茸。年老人多頻數者,是膀胱血少,陽火偏旺,治當補膀胱陰血,瀉火邪為主,佐以收澀之劑,如牡蠣、山茱萸、五味子之類。若小便頻數或勞而益甚,屬脾氣虛弱,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五味子。婦人小便頻數,量少急迫,腹部覺脹,為肝鬱氣結,治宜舒肝理氣,用逍遙散。小便頻數澀痛者,為淋症。小便頻數量多,或尿如脂膏,或多飲、多食,為消渴病。詳見該條。

小便難 編輯

證名。尿少及小便艱澀之證。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因腎與膀胱熱所致。治宜瞿麥、滑石、茯苓等藥。太陽病誤發汗,陽明中風亦可致小便難,治宜桂枝加附子湯,小柴胡加茯苓湯等方。

小便利多 編輯

證名。又稱漩多。即尿多。出《諸病源候論·小便病諸候》。《聖濟總錄》卷九十六:「腎氣不足,膀胱有寒,不能約制水液,令津滑氣虛,故小便利多。」詳小便多條。

小便渾濁 編輯

證名。見《素問玄機原病式·熱類》。參見便濁條。

小便黃赤 編輯

證名。小便顏色較正常黃,甚至帶紅色。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如肝熱而溺赤,尿頻澀痛,時覺凜凜,或發寒熱,宜當歸龍薈丸;陰虛火旺而溺赤,咽干口燥,口舌碎痛,心煩失眠,舌紅,脈細數,宜黃連阿膠湯;腎氣虛寒,小便赤,足脛逆冷,脈澀,宜附子四逆湯。黃疸、泄瀉、臌脹、水腫、多汗、熱淋等,小便皆可見黃赤。詳見各條。

小便多 編輯

證名。又稱小便利多、漩多。因下元虛冷,腎不攝水,證見小便次數增多,小便清長,或夜間尿多,並可見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精神睏倦等症。治宜溫腎固攝,用附桂八味丸、玄兔丹、鹿茸丸、縮泉丸等方,並灸命門、關元等穴。小便多為消渴病主症之一,常伴見多飲、多食。詳消渴條。

小便赤澀 編輯

證名。出《素問·本病論》。多為胞內有客熱,入於膀胱,致水液不利,故見小便赤澀。暑月見汗多而小便赤澀,以盛暑外發為汗,津液不通,小便澀閉,則水不運下。又有虛勞汗多而赤澀者,因五內枯燥,不能生津,枯溺澀而赤,不宜過用通小便之劑,竭其腎水。諸失精血及患癰毒人有小便赤澀之證,是枯竭不潤之故。小便赤澀而頻數疼痛者,為淋證。詳熱淋條。

小便不通 編輯

證名。見《諸病源候論·小便病諸候》。即癃閉。詳該條。

小便不利 編輯

證名。小便量減少、排尿困難及小便完全閉寒不通。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因陰虛、發熱、大汗、吐瀉、失血等導致化源不足而小便不利者,治宜滋陰養血為主,不宜滲利,方用增液湯、人參養榮湯、十全大補湯等。因肺氣失宣、脾虛不運、腎關不利、三焦決瀆失常等導致水濕失運而小便不利者,治宜宣通肺氣、健運脾胃、溫補腎元、疏通三焦等法,方用生脈散加桔梗、實脾飲、八味丸、疏鑿飲子等。因肺熱氣壅、熱結膀胱、氣機郁滯、瘀腐阻塞水道、腎元虛衰、胞轉等導致尿蓄膀胱而小便不利者,可分別採用清肺、泄熱、理氣、化瘀、溫腎、滲利等法。

(拼音X)第十三篇 編輯

小便不禁 編輯

證名。又稱小便失禁。清醒時小便自出不覺,或小便頻數難以自制。以虛寒者居多,小便自遺而色清。因熱者,小便頻數不能自制,尿色黃赤。肺虛者,宜補中益氣湯。腎與膀胱虛冷者,宜菟絲子散、固脬丸、家韭子丸等方。心氣不足者,恐懼則遺,宜用歸脾丸。膀胱火邪妄動者,治宜清利,用雞腸散、白薇散、神芎導水丸及四苓散合三黃湯等方。又有肝鬱熱結者,脅腹作脹,尿意急迫,甚則不禁,宜用消遙丸加減。熱病昏迷、中風、癲癇等亦可見小便失禁。

小便閉 編輯

證名。小便閉塞不通。《素問·標本病傳論》:「膀胱病,小便閉。」詳癃閉條。

小便 編輯

即尿。《素問·痹論》:「胞痹者,……澀於小便。」參見尿條。

小痹 編輯

病名。痹證邪在孫絡,隨脈往來者。因邪入未深,故稱小痹。《素問·氣穴論》:「其小痹淫溢,循脈往來,微針所及,與法相同。」《黃帝素問靈樞合纂》引張志聰註:「小痹者,謂邪始入於皮膚,未傷筋骨。脈,謂孫絡脈也。」

小膀骨 編輯

人體解剖結構名。即橈、尺骨的統稱。參見臂骨條。

編輯

⑴與「大」相對。《素問·氣穴論》:「肉之小會為溪。」《靈樞·骨度》:「過則胃大,不滿則胃小。」

㈡指時間短,小月。《素問·寶命全角論》:「月有小大,日有短長。」

⑶使小。《靈樞·刺節真邪》:「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奪其有餘,乃益虛。」

㈣年幼。《靈樞·衛氣失常》:「六歲已上為小。」

⑸輕微。《素問·刺瘧篇》:「身體小痛,刺至陰。」

⑹指小針。《靈樞·玉版》:「以小治小者其功小。」

⑺脈象名。其脈形較小。《素問·平人氣象論》:「脈小實而堅,病在內。脈小弱以澀,謂之久病。」

⑻指藥味少的方劑。《素問·至真要大論》:「君一臣二,制之小也。」

⑼指藥量少的方劑。《素問·至真要大論》:「運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則數少,小則數多。」

⑽指小便。《素問·方盛衰論》:「視其大小,合之病能。」

⑾少,與「眾」相對。《靈樞·衛氣失常》:「病間者淺之,甚者深之,間者小之,甚者眾之。」

銷爍 編輯

同「銷鑠」。

①熔化;毀滅。《素問·氣交變大論》:「南方生熱,熱生火……其令熱,其變銷爍。」

②枯瘦。《素問·刺要論》:「刺骨無傷髓,髓傷則銷爍胻酸,體解(亻亦)然不去矣。」《楚辭·九辨》:「形銷鑠而瘀傷。」王逸註:「身體燋枯,被病久也。」

蕭綱(503-551年) 編輯

南北朝梁皇帝。字世纘,小字六通。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精醫,着有《沐浴經》三卷、《如意方》十卷,均佚。

蕭炳 編輯

唐藥學家。號蘭陵處士。蘭陵(今屬山東)人。取本草藥名第一字,按四聲(平上去入)相從,編成《四聲本草》五卷,已佚。部分佚文見《證類本草》。

蕭昂 編輯

明代醫家。字申立,號正齋道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立志於醫,曾學醫於周崇善門下,因周逝而中輟,後自學成才。着《醫粹》(1501年),為脈學專着,惜流傳不廣。

消濁 編輯

病證名。小兒消渴之一。又稱腎消、下消。《幼科鐵鏡》:「消濁,火動消腎,移熱於膀胱。」《幼幼集成》:「乃上消之傳變,肺胃之熱久不清,乃至動而消腎,移熱於膀胱,小便渾濁,色如膏脂,名曰下消。」治宜滋陰清熱,用加味地黃湯,或四物湯加蓮子、知母、芡實、麥冬。

消中 編輯

病名。出《素問·腹中論》。即中消。見《雜病源流犀燭·三消源流》。其證多食善飢,口乾飲水。大便硬,小便如泔。一名內消。《聖濟總錄》卷十三:「病消中者,不渴而多瘦,一名內消。」又稱痟中。《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吃食多而飲水少,小便少而赤黃者,痟中也。」詳中消條。

消心 編輯

病名。因心火上炎所致多飲多食多尿之證。即上消。《證治要訣·三消》:「上消消心,心火炎上,大渴而小便多。」「消心之病,往往因欲飲食過多,及食啖辛熱,飲引既多,小便亦多。當抑心火使之下降,自然不渴,宜半夏瀉心湯。」參見上消條。

消息 編輯

①指體察斟酌病情。《傷寒論·辨霍亂病脈證並治》:「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②指調養。《金匱要略·瘧病脈證並治》:「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消痰軟堅 編輯

消痰法之一。治療因濁痰結聚或瘰癧等病證的方法。

消痰平喘 編輯

消痰法之一。治療痰多氣逆的方法。症見喘嗽痰多,胸痞食少,舌苔粘膩,脈滑。常用三子養親湯之類。

消食化滯 編輯

治療學術語。系消法之一。又稱消食導滯,簡稱消導。是消除食滯,恢復脾胃運化功能的方法。多用於因飲食不節所致的食積停滯,症見胸脘痞滿、腹脹時痛、噯腐吞酸、嘔惡厭食,或大便泄瀉,舌苔厚膩而黃,脈滑,代表方劑為保和丸。

消食導滯 編輯

同消食化滯。詳該條。

消腎 編輯

病名。即腎消。見《聖濟總錄》卷十三。詳腎消條。

消上 編輯

病證名。小兒消渴之一。《幼幼集成》:「消渴,心火動而消上,上消乎心,移熱於肺,渴飲茶水,飲之又渴,名曰消上。」治宜滋陰養液,用蓮花飲。繼用生津四物湯潤燥養心。

消乳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哺乳期間中斷乳汁分泌的方法。《廣嗣五種備要·保胎方論》:「產母不令子飲乳,有乳而欲消者,用麥芽五錢,炒為末,四物湯調服即消。或用神曲二錢,炒為末,酒吞,日服一次。」參見斷乳條。

消癖神火針 編輯

艾卷灸的一種。見《種福堂公選良方》。用蜈蚣一條,木鱉、五靈脂、雄黃、乳香、沒藥、阿魏、三棱、蓬術、甘草、皮硝各3克,鬧羊花、硫黃、山甲、牙皂各6克,麝香9克,甘遂1.5克,艾絨60克,製作如雷火針,以灸治痞塊。

消痞化積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用行氣化瘀、消滯軟堅以消除痞積的治法。如脅下腫塊或小兒疳積等病,均可採用此法。

消痞 編輯

治療學術語。系消法之一。治療痞積、痞滿的方法。

①胸脅下有腫塊,堅實不移者為積,須消痞化積,如鱉甲煎丸。

②胸脅脹滿,痰食停滯者為痞滿,須消痞化滿,如失笑丸。

消脾 編輯

病名。即中消。《證治要訣·大小腑門》:「消脾,緣脾經燥熱,食物易化,皆為小便,轉食轉飢。」詳中消條。

消濼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陽三焦經。在臂外側,當清冷淵與臑會連線的中點處。布有臂背側皮神經,橈神經肌支和中側副動、靜脈。主治頭痛,齒痛、項強、癲疾、臂痛,上肢麻痹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消癧 編輯

經外穴名。《針灸集成》:「瘰癧……又方,以繩子周回病人項,還至起端處截斷,將此繩一頭從大椎上垂下脊骨,繩頭盡處點記,又量患人口吻如一字樣,中折黑記橫布脊點上,兩端盡處,灸百壯大效。」《經外奇穴治療訣》列作經外穴,名消癧。在背部,以平結喉之頸項周長,自大椎穴直下盡處左右旁開0.5寸處。主治瘰癧。艾炷灸3-7壯。

消渴 編輯

病名。泛指具有多飲、多食、多尿症狀的疾病。出《素問·奇病論》。亦作痟渴。分上消、中消、下消三種。《證治匯補·消渴章》:「上消者心也,多飲少食,大便如常,溺多而頻。中消者脾也,善渴善飢,能食而瘦,溺赤便閉。下消者腎也,精枯髓竭,引水自救,隨即溺下,稠濁如膏。」本證見於糖尿病、尿崩症等。詳上消、中消、下消各條。又指口渴、多飲、多尿而小便甜的病證。《外台秘要》卷十一:「渴而飲水多,小便數,無脂似麩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即現代之糖尿病。又指以口渴、尿少為主證的病證。《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夫痟渴者,為雖渴而不小便也。」又:《傷寒論》中所述之消渴,係指在熱病過程中的口渴引飲、多尿,與內科雜病之消渴病含義不同。

消肌 編輯

病證名。小兒消渴之一。又稱消中、中消、脾消。《易簡方》:「若熱蓄於中,脾虛受之,伏陽蒸內,消谷善飢,食慾倍常,不生肌肉,好飲冷水,小便頻數,色白如泔,味甜如蜜,名曰消中,又曰脾消,屬於中焦,病在水谷之海也。」《幼科鐵鏡》:「消肌,脾火動而消中,中消於脾,移熱於胃,喜多食,食無足時,小便色黃,名曰中消。」治宜養胃存津,用白虎加人參湯加減。

消谷善飢 編輯

證名。由中焦熱盛所致食入易消,常覺飢餓之證。《靈樞·脈氣》:「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谷善飢,溺色黃。」為中消主證。參見中消條。本症見於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患。

消谷 編輯

證名。食物入胃腸,很快消化之證。《靈樞·大惑論》:「胃熱則消谷,谷消故善飢。」為中消主證。參見中消條。

消法 編輯

治療法則,八法之一。包括消散和消導兩種意義。用消散導滯破積藥,以消除食滯及氣血痰濕瘀滯而產生痞積的方法。有消食化滯、消痞化積等法。詳各條。

消導 編輯

消食導滯的簡稱。詳消食化滯條。

消癉 編輯

病名。出《靈樞·五變》、《素問·通評虛實論》等篇。

①即消渴病。《儒門事親》:「消癉者,眾消之總名。」

②即熱中。《雜病源流犀燭·三水源流》:「消癉,肝心腎三經之陰虛而生內熱病也,即經所謂熱中,與三消異。」其證陰虛內熱,肌肉消瘦,脈微細。治宜滋陰清熱,用生地黃飲子、玉泉丸等方。參見熱中條。

消補並用 編輯

消法和補法同時並用的方法。一般用於虛實挾雜的證候。

編輯

病名因陽明熱盛傷陰所致的消谷善飢,飲食不榮肌肉之證。即消渴。《素問·陰陽別論》:「二陽結,謂之消。」二陽指陽明。後世將消病分類三類。《醫述·三消》:「消病有三,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腎。」《景岳全書·雜證謨》:「消證有陰陽,尤不可不察。如多渴者,曰消渴;善飢者,曰消谷;小便淋濁如膏者,曰腎消。凡此者多由於火。」《雜病源流犀燭》謂消病即中消,「二陽結,謂之消,皆中消也。」參見三消、消渴、中消條。本病見於糖尿病、尿崩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患。

項中疽 編輯

病名。即腦疽。出《外科證治準繩》卷三。詳參腦疽。

項與手爭 編輯

自我推拿方法名。《遵生八箋》:「踴身令起,平身正坐,兩手叉項,仰視舉首,左右抬搖,使項與手爭。」有保健強身的作用。

項昕 編輯

元代醫家。字彥章,號抱一翁。原籍永嘉(今浙江溫州),後徒居餘姚。幼好方術,後專攻醫書。少時即能誦《素問》、《難經》、《脈經》等醫着。曾任杭州府吏、鄞縣為肅政府書吏等職。因母病為庸醫所誤,立志攻醫術。曾得韓明善所藏方論,並從陳白雲學醫,與名醫朱震亨、葛可久等論醫學。又向太醫院使張廷玉學導引按摩,盡得其傳。兼學各家之長,於內、外、婦科俱精,行醫四十餘年,活人甚眾。撰《脾胃後論》,以補李杲《脾胃論》之不足。另撰《醫原》,已佚。

項痛 編輯

證名。項部肌肉筋脈作痛。出《靈樞·雜病》。由風寒之邪侵襲,或氣血凝滯經絡所致。感冒風寒者,用驅邪湯;痰盛者,用消風豁痰湯;濕盛者,用加味勝濕湯;血虛火盛筋燥者,項強急,動則微痛,用疏風滋血湯;閃挫、久坐、失枕所致者,項強不可轉移,多由腎虛不能生肝,肝血虛,無以養筋,常服六味丸(《醫碥·項強痛》)。腮項相連腫痛,發熱便閉者,宜防風通聖散。參見頸項強痛條。

項太陽 編輯

經脈名。指足太陽膀胱經循行於頸項的部分。頭項有病,多在項部的足太陽膀胱經取穴治療。《靈樞·寒熱病》:「病始頭首者,先取項太陽而汗出。」

項似拔 編輯

病證名。頸項部如象要被拔出斷裂。《素問·至真要大論》:「目似脫,項似拔,腰似折。」

項森 編輯

明代醫生。字子秀。遂昌(今浙江)人。祖泗、父孔賢皆以積善稱。森繼家風具醫德,以施藥濟人為事,傾囊相救而不惜。

項軟 編輯

病證名。見《世醫得效方》。又稱天柱骨倒。指頸項軟弱,無力舉頭。多因腎氣精髓衰損所致,屬督脈病變。可見於小兒體虛,秉賦不足,老年陽虛精虧,虛勞,久病等。治宜補腎填精,強筋壯骨為主,方用健骨散、生筋散等。小兒體虛,久病後往往患此,屬五軟之一。

項強穴 編輯

①經外穴名。見《經外奇穴匯編》。在手背第二、三掌骨小頭向後方之凹陷處。主治項強。直刺0.5-0.8寸。

②落枕穴別名。見該條。

項強 編輯

證名。頸項部肌肉筋脈牽強拘急。出《素問·至真要大論》。亦稱頸項強急。因風寒濕邪侵襲太陽經脈,或感受暑溫,或津血耗損、筋脈失養所致。見於傷寒、暑溫、中風、痙病等。《傷寒括要·項強》:「太陽項強,無汗,脈浮緊,麻黃湯;有汗,脈浮緩,桂枝湯;痙症獨搖頭,卒口噤,項強,小續命湯;結胸項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大陷胸丸。」又有因刀傷感染風邪而致者;因挫閃、久坐、失枕而致項強不可轉移者,詳見有關各條。本證見於腦炎、腦血管意外,項肌痙攣等疾患。參見項強、頸項強痛條。

項疽 編輯

病名,即腦疽,出《外科大成》卷二,見該條。

項脊強 編輯

證名。項背肌肉經脈牽強。即項背強。《醫學心悟·項脊強》:「項脊者,太陽經所過之地,太陽病,則項脊強也。」詳項背強條。

項背強几几 編輯

證名。頸項、背部牽強不舒,俯仰不能自如。由病邪在表,津液不達,太陽經脈拘急所致。《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有表虛表實之分。發熱汗出惡風者,為表虛,表虛者宜解肌;無汗惡風者,為表實,表實者可發汗。選用桂枝加葛根湯、葛根湯等方(《傷寒明理論》卷上)。參見項背強、項脊強等條。

項背強 編輯

病證名。指後項脊背間肌肉筋脈牽強凝滯不舒。多由風寒侵襲足太陽經,或氣血凝滯,脈絡不和,或因外傷所致。治宜溫散通絡,方用葛根湯等。《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編輯

人體部位名。指頸的後部。《素問·脈要精微論》:「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向向 編輯

亦作「響響」,猶言「膨膨」。腹脹貌。《靈樞·雜病》:「厥而腹向向然,多寒氣。」

編輯

①思慮。引伸為內心活動所產生的欲望或非分要求。《素問·上古天真論》:「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

②自我感覺。《靈樞·海論》:「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

響驚 編輯

病證名。驚風之一。《許氏幼科七種》:小兒驚風發抽「發熱目竄,忽然抽掣啼叫者,俗名響驚。」治宜清熱化痰熄風,用《怡堂散記》方(連翹、赤芍藥、炒山梔、天麻、鈎藤勾、橘紅、半夏、代赭石、茯苓、甘草)。

香附餅 編輯

灸用藥餅的一種。《外科證治全書》:「生香附為末,生薑自然汁和,量患大小作餅,覆患處,以艾灸之。」用治「瘰癧痰毒或風寒襲於經絡紅腫。」

香頓·秀保投吉赤俄 編輯

宋代藏醫家。約生活於11世紀。里籍未詳。精通「八支」醫理。與宇陀·薩瑪元丹貢布同為一代名醫。着有《醫學通史》、《釋難解障》等。門徒甚眾。

香頓·斯傑巴爾 編輯

宋代藏醫學家。生於西藏雅隆地區。深究「八支」醫理,曾求學於印度。着有《經釋月光疏》等。

相須 編輯

中藥學術語,系藥物七情之一。出《神農本草經》。指兩種功能相類似的藥物配合使用,以互相增強效用。如石膏配知母,大黃配芒硝。

相侮 編輯

五行學說術語。即反克,又稱反侮。侮,恃強凌弱之意。相侮屬病理變化範疇。正常情況下,金可克木,若金氣不足,或木氣偏亢,木就反而侮金,出現肺金虛損而肝木亢盛的病症。《素問·五運行大論》:「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

相畏 編輯

中藥學術語。系藥物七情之一。出《神農本草經》。指藥物之間的互相抑制作用,一種藥物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消減。如半夏畏生薑。相畏與相殺是同一配伍關係從不同角度的兩種提法。所以又可以說生薑殺半夏。參相殺條。

相哇南術加因桑 編輯

藏族醫家。約生活於11世紀。精通醫學。撰有《八支心要集》一百二十章。

相使 編輯

①中藥學術語。系藥物七情之一。出《神農本草經》。指一種藥物作為主藥,另一種或數種藥物作為輔藥用以提高主藥功效。如款冬花配杏仁、黃芪配茯苓。

②生理學名詞。臟腑間相互役使,相互作用和聯繫。《素問·靈蘭秘典論》:「願聞十二官之相使。」

相勝之脈 編輯

診斷學名詞。指色與脈相剋(脈克色)之脈象。例如面色白而得數脈,面色赤而得沉脈之類。說明病情篤重,預後不佳。《難經·十三難》:「經言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即死。」

相生 編輯

五行學說術語。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相互滋生和助長的關係。可用來說明臟腑間相互協調的生理現象。其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肝(木)生筋,筋生心(火)……心生血,血生脾(土)……脾生肉,肉生肺(金)……肺生皮毛,皮毛生腎(水)……腎主骨髓,骨髓生肝(木)。」

相殺 編輯

中藥學術語。系藥物七情之一。出《神農本草經》。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薑殺半夏。

相氣十法 編輯

診斷學術語。系一種望診,以觀察病人面部氣色的十種方法。《望診遵經》:「十法者,浮沉、清濁、微甚、散摶、澤夭是也。」詳各條。

相剋 編輯

五行學說術語。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相互克伐和制約的關係。可用來說明臟腑間相互制約的生理關係。其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近人習慣將相剋與反常的相乘混同,如病理上的木乘土,常稱為木克土。

相火妄動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肝腎陰虛,不能涵養寄居肝腎的陽火,導致相火沖逆上炎的病變。症見眩暈頭痛,視物不明,耳鳴耳聾,易怒多夢,五心煩熱,性慾亢進,遺精早泄等。偏於肝陽亢者,治宜育陰潛陽;偏於腎火旺者,宜滋陰降火。

相火 編輯

①生理學名詞。指寄居於肝腎二髒的陽火,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格致餘論·相火論》:「火內陰而外陽,主乎動也,故凡動皆屬火。以名而言,形氣相生,配於五行,故謂之君;以位而言,生於虛無,守位稟命,因其動而可見,故謂之相。」具於人者,寄於肝腎二部,肝屬木而腎主水也。膽者,肝之府;膀胱者,腎之府;心包絡者,腎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腎之分,皆陰而下者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肝腎之陰,悉具相火,人而同乎天也。」參君火條。

②地與天之三陰三陽相應的六氣之一。其初氣為木,上應天之厥陰風氣;二氣為君火,上應天之少陰火氣;三氣為相火,上應天之少陽暑氣;四氣為土,上應天之太陰濕氣;五氣為金,上應天之陽明燥氣;終氣為水,上應天之太陽寒氣。火氣有二,其一在前位,應少陰,合五臟君主之官(心),故名君火。與之相對,位在下,應肝者名相火。《素問·六微旨大論》:「願聞地理之應六節氣運何如?岐伯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相傅之官 編輯

人體器官名。指肺。《素問·靈蘭秘典論》:「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王冰註:「位高非君,故官為相傅。主行榮衛,故治節由之。」張景岳註:「肺主氣,氣調則營衛臟腑無所不治。」心為君主之官,肺猶宰相輔佐君主,調治全身。例如心主血,肺主氣,氣血循環運行輸送養料,以維持各臟器組織的機能活動及其相互間的關係。

相反 編輯

中藥學術語。系藥物七情之一。出《神農本草經》。指兩種藥物合用,可能產生毒性或副作用。如烏頭反半夏。後世將相反藥物歸納為「十八反」。參該條。

相惡 編輯

①中藥學術語。系藥物七情之一。出《神農本草經》。指一種藥物能減弱另一種藥物的功效。生薑惡黃芩,人參惡萊菔子。

②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彼此性反。《素問·脈解》:「陽氣與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

相乘 編輯

五行學說術語。乘,即乘虛侵襲之意。相乘即相剋太過,超過正常制約程度,屬病理變化範疇。如肝氣過亢,肺金不能制約肝木,則太過之木便去乘土,使土更虛而發生肝氣犯胃的病症。參相梅條。

陷中 編輯

筋骨間的凹陷處。《靈樞·本輸》:「注於太溪。太溪,內踝之後,跟骨之上,陷者中也,為俞。」

陷翳 編輯

證名。出《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下。屬翳之一種。多肝風內熱上干精明所致。因邪氣自內而發,深沉凝滯,所以其翳頑固難退,故名陷翳。治法應先輕宣疏散,然後輔助退翳之品。

陷下則灸之 編輯

針灸治則之一。出《靈樞·經脈》。《靈樞·禁服》:「陷下者,脈血結於中,中有着(着)血,血寒,故宜灸之。」指虛寒病證,脈陷下不起者,是氣虛血滯,宜用灸法以溫經散寒。《靈樞·官能》:「經陷下者,火則當之。」意義相同。

陷下 編輯

①脈搏低沉。《靈樞·禁服》:「人迎……陷下剛灸之。」

②深入。指病邪由淺表向深部、內部傳變。《素問·皮部論》:「邪之始入於皮也,……則感虛乃陷下。」

③運氣術語。指氣運變化不利於人體之時(如主氣勝過客氣,下勝上則發病急而重)。《靈樞·五變》:「先立其年,以知其時,時高則起,時下則殆,雖不陷下,當年有氣通,其病必起,是謂因形而主病。」

④脫落,瘦削。《素問·玉機真髒論》:「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

⑤腧穴所在的凹陷處。《素問·針解篇》:「下廉者,陷下者也。」

陷脈 編輯

①寒邪陷於經脈,使氣血凝滯在肌肉腠理之間,久則成瘺瘡。《素問·生氣通天論》:「開合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陷脈為瘺。」

②指筋骨肌肉凹陷處的俞穴。《靈樞·小針解》:「故針陷脈則邪氣出,針中脈則濁氣出,針太深則邪氣反沉。」

陷睛翳 編輯

病證名。即目內陷,又名睛陷、目睛縮入。指眼珠向眼眶內退陷的病證。多由腎陰虧損,元氣大虛所致。常見於重病或虛證久病者,為正氣衰竭之象,預後多不良。其治療宜大補元氣,滋補腎陰為主,同時治療宜緩,不可圖速功。

陷經 編輯

病名。指經血下陷、漏血不止的病證。《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薑湯主之。」參見崩漏條。

陷骨 編輯

經穴別名。見《普濟方》。即陷谷。見該條。

陷谷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陽明胃經。別名陷骨。輸(木)穴。在足背,當第2、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布有足背內側皮神經和足背靜脈網。主治腹痛脹滿,腸鳴泄痢,面目浮腫,目赤痛,疝氣,足背腫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陷伏 編輯

見《奇效良方》。即黑靨。詳該條。

編輯

證名。指凡生瘡瘍,毒不外泄,反陷入里者。亦名內陷。見《外科理例》卷一。該證有瘡瘍邪毒內攻之意,但來勢較緩,除邪實之外尚有正虛的一面。參見三陷條。

哯(xiàn現)乳 編輯

病證名。又名轉奶,噫奶。為哺乳期嬰兒常見的病證。《幼科發揮》:「哯乳者,小兒無故乳常流出,口角唇邊常見,如瓶之漏而水滲出也,即哺露。」為胃氣上逆所致。治宜和胃降逆,用二陳湯去甘草,加藿香、木瓜;或以炒麥芽、橘紅、丁香,水煎服。

線障 編輯

病證名。係指目翳垂下如線,紅赤澀痛的病證。本病多由肝肺風熱所致。治宜疏風清熱、明目退翳。方用石決明散加減。另外,本病也可由於肝腎陰虧、虛火上炎所致。治宜滋陰清熱,方用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參見赤膜下垂條。

癇黃 編輯

病名。三十六黃之一。《聖濟總錄》卷六十一:「癇黃,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言語。四肢無力,好眠臥,口吐粘涎者,宜服茵陳湯方。」參見黃疸、三十六黃條。

癇瘥而喑 編輯

病名。係指小兒發癇瘥後六七歲不能語的病證。見《幼科證治準繩》卷九。《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五:「癇發瘥後,不能語者,是風癇。風癇因兒衣厚汗出,以兒乘風取涼太過,為風所傷得之……心之聲為言,開竅於口……心氣不和,其聲不發,故不能言。」。

編輯

①病名。出《靈樞·寒熱病》。該篇指出此病之主證為「暴攣、癇、眩,足不任身」。是一種發作性神誌異常的病證。《簡明醫彀》卷四:「此病皆由驚動其神,使髒氣不平,郁而生涎,閉塞諸經,痰涎壅積,變熱生風」致病。後世又以稟賦遺傳、七情內傷心腎虛怯、風火痰熱、飲食勞倦及外傷為重要病因。《張氏醫通》:「癇病發時,昏不知人,卒然眩仆倒地,甚則瘛瘲抽搦,目上視,或口眼斜,或口作六畜聲;將醒時吐涎沫,醒後又復發。有連日發者,有一日三五次發者。」治宜標本兼顧,扶正培本,豁痰降火為標,方用定癇丸和安神丸,參湯下;或選用人參琥珀丸、牛黃安神丸。氣血虛兼痰火者,清心抑膽湯;風痰者,用追風祛痰丸;痰火者,清心滾痰丸;痰多涎甚者,導痰湯加木香、竹瀝;痰多而眩暈者,用清心抑膽湯。癇證獲得控制後,宜用十全大補湯加酸棗仁、遠志、麥冬。先天性癇證(「胎癇」),宜用燒丹丸,或先服至寶錠以清熱止痙,再據其兼證辨治。中醫久癇,即現代醫學之癲癇。

②中醫古籍中或有癇、癲通用者。前人又有十歲以下為癇,十歲以上為癲之說。參見癲、五臟癇等條。

涎唾 編輯

涎與唾的合稱。俗稱口水。詳涎、唾條。

涎積 編輯

病名。九積之一。飲涎壅聚成積之證。《儒門事親》卷三:「涎積,咽如拽鋸。」參見痰積條。

編輯

五液之一。又稱口津。與唾合稱涎唾或唾液。具有潤滑口腔和幫助消化的作用。涎為脾液。《素問·宣明五氣》:「脾為涎。」脾胃正常則津足,口中和,不燥不渴,食而知味。脾胃虛寒則冷涎上涌,口淡泛惡;胃火熾盛則涎少口燥;脾胃濕熱或內有蟲積,中風或癲癇發作,多有大角流涎。《靈樞·口問》:「胃中有熱則蟲動,蟲動則胃緩,胃緩則廉泉開,故涎下。」

咸哮咳 編輯

病名。進食鹹味過度引起的哮嗽。《不居集》卷十五:「咸哮咳,因食咸物所傷,以致哮嗽不止。用白面二錢,砂糖二錢,通搜和,用糖餅灰汁捻作餅子,放在爐內煠熱,劃出加輕粉四分,另炒熟,將餅切作四片,摻輕粉在內,令患人吃盡,吐出病根即愈。」參見咳嗽條。

咸勝苦 編輯

咸屬水,苦屬火,水能克火,故咸能勝苦。《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苦傷氣,咸勝苦。」

咸生腎 編輯

生理學名詞。指咸與腎五行皆屬水,故鹹味具有補腎作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

咸傷血 編輯

鹹味能損傷血分。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咸耎 編輯

指味咸之物具有軟堅的作用。見《素問髒氣法時論》。

弦脈 編輯

脈學名詞。脈象之一。脈象端直而長,指下挺然,如按琴弦。主肝膽病,諸痛,痰飲,瘧疾。《素問·玉機真髒論》:「端直以長,故曰弦。」

弦縷 編輯

脈學名詞。脈象如弓弦之縷,堅急不和。《素問·大奇論》:「脈至如弦縷,是胞精予不足也。」馬蒔註:「弦縷,如弓弦之縷,主堅急不和。」

(拼音X)第十四篇 編輯

編輯

①弓弦。《素問·平人氣象論》:「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

②弦樂器的弦。《素問·玉機真髒論》:「真肝脈至,中處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

③月亮半圓之稱。《標幽賦》:「弦不奪而朔不濟。」

④脈象名。弦脈。見「弦脈」條。

杴板子骨 編輯

骨名。又名五指骨。見掌骨條。

掀針 編輯

針具名。見皮內針條。

先兆子癇 編輯

西醫病名。現中西醫結合臨床常用。指妊娠24周後,出現水腫、高血壓、蛋白尿,併兼有頭痛、眩暈、嘔吐、上腹不適、視力障礙或血壓收縮壓在160毫米汞柱(21.3kPa)以上者稱為先兆子癇。多因孕婦髒氣本弱,因妊益虛,以致精血不足,肝陽偏旺,上亢為患。常見有腎陰虛而肝旺者,症見頭暈目眩、心悸怔忡、夜寐多夢、血壓升高者,宜滋益肝腎,平肝潛陽,用鈎藤湯(《證治準繩》:杜仲、牛膝、菊花、黃芩、桑寄生、白芍、天麻、鈎藤、蟬退);若陰損及陽,脾腎陽虛而發生水腫者,宜健脾利濕消腫,用茯苓導水湯;若肝鬱化熱兼見口苦咽干目眩者,宜清熱平肝潛陽,用羚羊鈎藤湯。參妊娠眩暈條。

先兆流產 編輯

西醫病名。現中西醫結合臨床常用。指妊娠期伴有腰腹部疼痛下墜,陰道少量流血,宮口未開,尿妊娠試驗陽性者為先兆流產。屬中醫胎動不安、胎動下血範疇。治療參見該條。

先血後便 編輯

病證名。大便下血,血在糞前。亦稱近血。出《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景岳全書·血證》:「血在便前者,其來近,近者或在廣腸,或在肛門。」參見便血、腸風、髒毒條。見於潰瘍性結腸炎、直腸癌腫、直腸息肉、痔瘡、肛裂等疾病。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 編輯

綜合性醫書。簡稱《醫學廣筆記》。四卷。明·繆希雍撰。初名《先醒齋筆記》,乃丁元薦取繆氏所搜集臨症所用諸方刊行於世。後經繆氏本人增訂改用今名。前三卷介紹作者臨床心得及其驗案、效方,並能從中總結一些病症的治療規律和大法。卷四列述常用藥及其炮炙大法等。本書語言簡練、蘊義深刻,反映了繆氏的醫療經驗和學術思想。現存初刊本等多種明刻本、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先天之精 編輯

指腎臟所藏的生殖之精。與後天之精相對而言。詳生殖之精條。

先天之本 編輯

人體生命之本源。先天指人體受胎時的胎元。《醫宗必讀》:「先天之本在腎。」腎藏精,主生長發育和生殖,對人的體質有重要作用。凡人稟賦強,稱之為先天充足,稟賦弱則屬先天不足。

先天紅鉛 編輯

出《本草綱目》卷五十二。

①生理學名詞。指女子第一次來的月經。

②中藥名。古代有以初潮之月經,乾燥後取其粉末而入藥者,現已不用。

先天 編輯

①指人體稟受父母精血所形成的胎元,是人體生命之本原。與出生後飲食水谷精微,生活護養的後天相對而言。先天之本在腎,故腎主先天。

②運氣術語。先於天時而至。《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凡此太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王冰註:「六步之氣,生長化收藏,皆先天時而應至也。」

先煎 編輯

中藥學術語。系煎藥法之一。指某些藥物煎煮時不與其它藥物同下,而提前煎煮。如礦物類、介殼類藥物,石膏、代赭石、牡蠣、鱉甲等,質重而有效成分難以煎出,應打碎先煎,約煮十分鐘後再下其它藥物。再如,麻黃須先煎三兩沸,掠去水上浮沫,然後下其他藥合煎,可避免服後煩心。

先攻後補 編輯

治療學術語。即先攻邪後培補。多用於體虛而病勢較急,須先攻下的病證。如肺虛咳嗽,本宜培補,但患者胸脅有積水,氣短喘息,不能平臥,可先用逐水藥攻下以解除喘促症狀,後用補益藥培補。

先補後攻 編輯

治療學術語。即先補虛後攻邪。多用於正虛邪實,急當攻下而體質虛弱不堪峻攻的病證。如肝硬化腹水鼓脹,需逐水而體虛,可先用補益法扶正,後用逐水藥瀉水利腫。

先便後血 編輯

病證名。大便下血,血在糞後。亦稱遠血。出《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景岳全書·雜證謨》:「血在便後者,其來遠,遠者或在小腸,或在於胃。」參見便血條。見於上消化道潰瘍、慢性胃炎、胃腸惡性腫瘤等疾病。

編輯

①指病本,與「標」相對。《素問·針解篇》:「察後與先,知病先後也。」

②古代的,從前的。《素問·賊風》:「先巫者知百病之勝。」

③已故的。《素問·六節髒象論》:「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

④副詞,首先。《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

⑤副詞。初,始。《靈樞·癲狂》:「癲疾始生,先不樂。」

⑥副詞。早。《靈樞·五變》:「夫木之早花先生葉者。」

⑦介詞。先於,在……之先。《素問·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日者為病溫。」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編輯

骨傷科專着。又名《理傷續斷方》、《藺道人仙授理傷續斷方》。一卷。唐·藺道人傳。刊於846年前後。首論整骨手法的14個步驟和方劑,次論傷損的治法及方劑。書中記述了關節脫臼、跌打損傷、止血以及手術復位、牽引、擴創、填塞、縫合手術操作等內容。本書成書較早,在骨傷科著作中有較大影響。於臨床研究有重要參考價值。現存明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仙拈集》 編輯

方書名。又名《李氏經驗廣集良方》,四卷。清·李文炳輯。本書屬於驗方匯編,分內、婦、兒、外四門。每門又按病分類,共130餘類。書中選方大多平易可取,並註明出處。現存十多種清刻本。

《仙傳外科集驗方》 編輯

外科方書。又名《仙傳外科秘方》。十一卷。元·楊清叟撰,明·趙宜真集。刊於1378年。卷一總論癰疽發背及內服榮衛返魂湯的加減法;卷二-四重點論溫、熱、涼性三個外用藥方的用法及其他外科通用方;卷五-七為癰疽、疔瘡、瘰癧、咽喉、瘋狗咬等病治方;卷八-九再論癰疽、發背疔瘡證治;卷十-十一為急救及婦、兒科雜病治方。本書論述癰疽陰陽虛實甚詳,保存了不少民間驗方。但體例較零亂,書中又雜有道家色彩。

嚇(hè,音賀)癰 編輯

病名。指生於臍上三寸建里穴處之腹皮癰。出《外科大成》卷二。亦名赫癰。證治詳見腹皮癰條。

夏子益 編輯

宋代醫家。字德懋(一名德)。取師傳方藥及家藏方,編《衛生十全方》十二卷,附自着《奇疾方》一卷,原書佚。今有從《永樂大典》輯本《衛生十全方》三卷。

夏子俊 編輯

清代醫家。字雲穎,號脫夫。浙江黃巖縣人。嗜讀書,補博士弟子員。廣涉經史百家,尤精岐黃術。學術上推崇《周易》、《內經》之理論,治則多效。着《醫理信述》六卷。

夏至 編輯

二十四節氣之一。公曆為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這一天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是陽氣至極之時,此後陽氣逐漸衰降,陰氣逐漸旺盛。《素問·脈要精微論》:「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

夏澤沛 編輯

清代醫家。字臥候。湖南益陽人。初習儒,為諸生。好讀方書,尤精於脈診。嘗診一婦曰:「脈極異必攣生。」及產,果如其言。年三十九,對其友薛繩祖曰:「吾死於今歲之夏。」薛問其故,曰:「心脈散矣。」五月果卒。着《脈義發微》。

夏雲集 編輯

清代醫家。字祥宇,又字英白。河南息縣人。習舉業,官至江蘇句容知縣。兼通醫術,擅長兒科推拿。着《保赤推拿法》(又名《推拿精要保赤必備》)一卷(1885年),後有許敬輿等之增釋本,稱《增圖考釋推拿法》(1933年刊行)。

夏雲(1825-1904年) 編輯

清代醫家。字春農,又字繼昭,江蘇江都人。幼聰敏,師從名醫楊慕昭,又與名醫方華林、朱湛溪相切磋,術益精,長於喉證,投藥輒效。其治喉之法,主宗陳耕道。着《疫喉淺論》二卷,《會厭論》一卷。

夏月咳嗽 編輯

病名。夏月傷於暑熱所致的咳嗽。證見喘急而嗽,面赤潮熱,脈洪大者,用黃連解毒湯;熱躁而咳者,用梔子湯;咳唾有血者,用麥門冬湯。俱服六味丸,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而保肺金(《不居集》卷十五)。《溫熱經緯》:「夏咳嗽者,火氣炎上,人氣外泄,法當苦降,杏朴芩連湯主之。」《類證治裁·咳嗽》:「夏季咳,火氣炎也。治宜兼涼,沙參、花粉、麥冬、知母、元參之屬。」參見咳嗽、傷暑咳嗽等條。

夏月霍亂 編輯

病名。夏季飲食後冒寒傷濕所致吐瀉交作之證。《張氏醫通》卷四:「夏月霍亂,吐瀉作渴,胃苓湯加半夏、藿香;面赤口乾,加炒川連。春夏秋三時,飲食後觸冒暴寒,成此症者,藿香正氣散。若吐利轉筋,為風木行脾,平胃散加木瓜。」參見傷寒霍亂、霍亂條。

夏英 編輯

明代醫家。字時彥。仁和(今浙江餘杭)人。世業醫。嘗取祖遺諸書,撰《靈樞經脈翼》二卷。

夏應中矩 編輯

脈象名。指脈應四時之象。出《素問·脈要精微論》。夏季茂盛,氣候炎熱,人體陽氣盛強,脈象應洪大,像方形的矩一樣。

夏以時 編輯

明代醫家。字鳳亭。吉安(今屬江西)人。初習書法,後改習醫,於李時珍《本草綱目》頗有心得。性俠義,好助人,值歲荒,傾資賑饑民,活數百人。疫癘流行,傾資購藥施之,不取酬謝,治多驗,常以一劑即愈,故人稱「夏一劑」。

夏痿 編輯

症名。脾胃虛弱,感受暑令濕熱之氣所致倦怠不能食之證。見《雜病源流犀燭·暑病源流》。又名疰夏,一作注夏。《證治準繩·雜病》:「痿發於夏,俗名注夏。」證見倦怠、四肢不舉、羸瘦、不能食等。治宜清暑益氣,健脾扶胃,清暑益氣湯。參疰夏條。

夏惟勤 編輯

明代醫家。冀州(今河北冀州)人。太學生。精醫術,治多奇中,有「國手」之譽。曾校訂《仁術便覽》、《明目至寶》。

夏廷秀 編輯

明代醫家。號怡聞。吳興(今屬浙江)人。諸生。後攻岐黃術,術精,被薦任太醫院院判。

夏勝秋 編輯

五時相勝之一。夏屬火,秋屬金,按五行相勝理論,火克金,故夏勝秋。《素問·金匱真言論》:「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

夏三月 編輯

指農曆的四、五、六三個月。又分別稱為孟夏、仲夏、季夏。《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

夏日 編輯

夏令之日。《素問·脈要精微論》:「持脈有道……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

夏秋霍亂 編輯

病名。夏秋季節飲冷傷食,或濕熱伏遏所致吐瀉交作之證。《張氏醫通》卷四:「夏秋霍亂,多食冷水瓜果所致,宜木香、藿香、陳皮、厚朴、蘇葉、生薑。四肢重着,骨節煩疼,此兼濕也,二術、二苓、厚朴、陳皮、澤瀉。」「凡夏秋霍亂,有一毫口渴,即是伏熱,不可用溫理脾胃藥。如燥濕,小便不利,五苓散為主,本方中肉桂亦宜酌用。」參見霍亂條。

夏氣 編輯

夏季的主氣。其性溫熱、濕潤,適宜植物成長。五行與人體心氣相應。《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夏三月……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夏脈如鈎 編輯

脈象名。指脈應四時之象。夏季陽氣旺盛,脈象亦呈現洪大,其勢急升緩降,來盛去衰。《素問·玉機真髒論》:「夏脈如鈎……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鈎。」

夏脈 編輯

夏季當見的相應脈象。其脈洪大方正,是陽氣隆盛之象。《素問·宣明五氣》:「五邪所見:……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

夏化 編輯

指夏令主氣的盛衰多少。《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風溫春化同,熱曛昏火夏化同。」

夏分 編輯

指在夏季針刺應在淺深部位,即指絡脈而言。《素問·診要經終論》:「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為,起而忘之。」

夏鼎 編輯

清代兒科醫家。字禹鑄,號卓溪叟。安徽貴池人。康熙八年(1669年)中武舉。通醫術,尤善兒科推拿術。於兒科諸證,多有獨到見解,其診察疾病重望診,但於望指紋,持異議,謂:「指麵筋紋,生來已定。」着《幼科鐵鏡》六卷(1695年),為後世兒科醫家所推崇。

夏承天 編輯

清代醫家。浙江餘姚人。生平未詳。着《醫學考鏡》十二卷、《藥性辨》,未見流傳。

編輯

夏季,夏令。一年四季(四時)之一,農曆的四、五、六月,即從立夏日至立秋日前的九十餘天。《素問·刺要論》:「脈傷則內動心,心動則夏病心痛。」

下注瘡 編輯

病名。發於小腿部瘡瘍,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三十三,多由外受風濕毒邪,使榮衛凝滯所致,始生於小腿之前面,證見腫脹痛癢,破潰則膿水淋漓,若水之注,往往纏綿難愈,相當於小腿部之濕疹,或下肢潰瘍,治宜內服萆薢滲濕湯,外敷以青黛散為佳。亦名濕毒瘡。詳見該條。

下針 編輯

針刺時的進針。《難經·七十難》:「初下針沉之,至肝腎三部,得氣引持之。」見進針條。

下者左行 編輯

運氣術語。地之氣左轉。出《素問·五運行大論》。張景岳註:「下者左行,言地氣左轉,自西而東以升於天。」

下者舉之 編輯

治療法則之一。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對氣虛下陷一類病證要用補中益氣的方藥來升提中氣。例如氣虛下陷引起脫肛、子宮脫垂、久痢、泄瀉,當昇陽益氣,用補中益氣湯。參見補氣、升提中氣條。

下者不以偶 編輯

中藥學術語。指一種用藥法則。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指運用攻下、逐水等治法時一般不用偶方,取其力專而效速。

下睥 編輯

人體部位名。見《銀海指南》卷二。即指下瞼。詳該條。

下痞 編輯

證名。下焦閉塞不通所致的痞症。見《中藏經·辨三痞證並方第四十六》。證見小便不利,臍下滿硬,語言謇澀,腰脊疼痛,腳重不能行立。宜用瞿麥、官桂、甘遂、車前子等藥。

下摩生門 編輯

導引方法名。見《聖濟總錄》卷一百九十九。生門即臍部。方法為:屏住呼吸,微鼓腹部,用手掌摩腹臍部數周。能調整三焦之氣。

下毛 編輯

即陰毛。《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血氣盛則下毛美長至胸,血多氣少則下毛美短至臍。」

下馬癰 編輯

病名。出《外科證治準繩》卷四,即生於右臀下折紋部位之癰腫,以其癰腫之所在位置之形象而命名。證治參見外癰條。

下陵 編輯

經穴別名。即足三里。見該條。

下林 編輯

經穴別名。《聖濟總錄》:「下林,穴在上林下一夫。」即下巨虛。見該條。

下髎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在骶部,當中髎下內方,適對第4骶後孔中,布有第四骶神經後支和臀下動、靜脈分支。主治少腹疼痛,腸鳴泄痢,大便下血,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疝痛,陰癢,腰骶痛,下肢癱瘓,及坐骨神經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下廉 編輯

①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聖濟總錄》稱手下廉。屬手陽明大腸經。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4寸。一說「在曲池前五寸」(《醫學入門》)。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橈神經深支,橈動脈肌支與頭靜脈。主治頭痛,目眩,目痛,腹痛,飧泄,肘臂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②下巨虛穴別名。見該條。

③人體部位名。即下側緣。《靈樞·經脈》:「直上循臂骨下廉。」

下利 編輯

證名。簡稱利。早期古醫籍中痢疾與泄瀉的統稱。後世區分為利與痢,以利為泄瀉,痢為痢疾。

下棱骨 編輯

人體部位名。相當於肩胛骨的脊柱緣。《傷科彙纂》:「肩胛骨……其下棱骨在背肉內。」

下崑崙 編輯

①經穴別名。出《針灸大全》。即崑崙。見該條。

②經外穴名。出《太平聖惠方》。別名內崑崙。位於足外踝下1寸,跟腱前緣凹陷處。主治偏風半身不遂,冷痹腰痛,腳重痛等。直刺0.1-0.3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下頦脫落 編輯

病名。即下頜關節脫臼。出《外治壽世方初編》卷二。詳頰車蹉條。

下厥上冒 編輯

病證名。指因脾胃升降失調,胃氣逆上冒於頭部,導致頭目昏花、噁心嘔吐等症狀。《素問·五臟生成篇》:「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

下厥上竭證 編輯

病證名。少陰病誤用汗法所致的危候。見《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本病原系少陰病四肢厥冷而無汗,醫者強發其汗,激動營血,血升越於上,或從口鼻出,或從目出。陽亡於下,厥從下起,故稱下厥;血從上出,陰竭於上,故稱上竭。治宜四逆加人參湯、六味回陽飲等,滋陰回陽並顧。

下厥上竭 編輯

病證名。指少陰病誤用汗法的危候。《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擊者,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陽亡於下,故稱下厥;陰竭於上,故稱上竭。治宜滋陰回陽並進,用六味回陽飲救治。

下巨虛 編輯

經穴名。《靈樞·本輸》名巨虛下廉。《素問·氣府論》名下廉。《千金要方》名下巨虛。別名下林、足下廉。屬足陽明胃經,小腸之下合穴。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9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或於足三里下6寸取穴(《針灸甲乙經》);另說「在上廉上二寸」(《外台秘要》);「在豐隆上三寸」(《循經考穴編》)。布有腓淺神經分支、腓深神經;及脛前動脈、靜脈。主治少腹疼痛,泄瀉,痢疾,胸脅痛,小便不利,腳氣,乳痛,下肢痿痹,足痿不收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下竟下 編輯

脈學術語。指診尺部脈時,手指向下(臂側)移至脈搏盡端,所謂下尋尺澤,以測候病位。《素問·脈要精微論》:「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一說是診尺膚部位。

下焦主出 編輯

生理學術語。指下焦有灌滲水液、泌別清濁、排泄二便等作用,而以出而不納為其特徵。《難經·三十一難》:「下焦者……主出而不內,以傳導也。」

下焦吐 編輯

證名。見《活法機要·吐證》。其脈沉而遲,其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治法當通其秘塞,溫其寒氣。大便漸通,復以中焦藥和之,不令大便秘結而自愈。可選用木香勻氣散、半硫丸、附子理中湯等方。

下焦如瀆 編輯

生理學術語。出《靈樞·營衛生會》。指下焦灌滲水液、泌別清濁、排瀉二便等,其功能如同溝渠排水,決瀆流通。

下焦 編輯

①人體部位名,系三焦之一。三焦的下部,指下腹腔自胃下口至二陰部分。能分別清濁,滲入膀胱,排泄廢料,其氣主下行。《靈樞·營衛生會》:「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谷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②溫病學名詞。指一種辨證方法。溫病後期或恢復期,邪在肝腎。《溫病條辨》:「中焦不治則傳下焦,肝與腎也。」

下瞼 編輯

人體部位名。見《銀海精微》。又名下胞、下睥。與現代解剖學同名部位相同。其上界為下瞼之瞼弦,下界為眼框之下緣。參見眼瞼條。

下加 編輯

運氣術語。下加於上為加,運與在泉同化,稱為下加。《素問·六元紀大論》:「甲辰甲戌太宮下加太陰,壬寅壬申太角下加厥陰。」

下紀 編輯

經穴別名。《素問·氣穴論》:「下紀者,關元也。」見關元條。

下極之俞 編輯

人體部位名。《難經·二十八難》:「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參見下極條。

下極俞 編輯

經外穴名。出《千金翼方》。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三腰椎棘突下。主治腹痛,泄瀉,腰痛;及膀胱炎,腸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下極 編輯

①會陰深部。《難經·二十八難》:「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滑伯仁注「纂內深處為下極。」

②經穴別名。即長強穴。楊玄操註:「下極者,長強也。」

③會陰穴部位,張介賓:「下極,兩陰之間,屏翳處也。」

④兩目之間的部位,亦稱山根、頞。《靈樞·五色》:「下極者,心也。」古人認為觀察此處色澤變化,可診察心臟病變。

⑤肛門。《難經·四十四難》:「下極為魄門。」

⑥橫骨(《針灸甲乙經》)。見該條。

下汲腎陰 編輯

病證名。汲,意為吸引。指心火過亢,吸引命門火妄動,以致耗損腎陰的病機。參見相火妄動條。

下肓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氣海。見該條。

下橫骨 編輯

骨名。又名橫骨、蓋骨。即恥骨上支。

下頜關節脫位復位手法 編輯

下頜關節脫位手法整復技術。又名下頜關節脫臼整復法,失欠頰車蹉開口不合方。詳見各該條。

下合穴 編輯

六腑在下肢部的合穴。《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胃合於三里(足三里),大腸合入於巨虛上廉(上巨虛),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下巨虛),三焦合入於委陽,膀胱合入於委中央(委中),膽合於陽陵泉。」從「合治內腑」的治療原則出發,按疾病所屬內腑的不同,而取其相應的下合穴治療。如胃病取三里,大腸病取上巨虛等。

下管 編輯

人體部位名。即下脘。《靈樞·上膈》:「人食則蟲上食,蟲上食則下管虛,下管虛則邪氣勝之,積聚以留,留則癰成。」詳該條。

下關 編輯

①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陽明胃經。足陽明、少陽之會。在面部耳前方,當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閉口取穴。布有面神經顴支。耳顳神經分支,及面橫動、靜脈,最深層為上頜動、靜脈。主治牙痛,牙關緊閉,耳鳴,耳聾;及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下頜關節炎,腮腺炎等。直刺0.5-1寸。艾條灸3-5分鐘。

②小兒指診部位。見《奇效良方》。即命關。詳該條。

下工 編輯

古代對醫療技術較差的醫生的稱謂。如《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第四》:「下工十全六」,是說下工治病,其治癒率在60%左右。

下膈 編輯

病證名。即噎膈證的一種,與上膈相對。指進食後,過一段時間,食物才吐出。《靈樞·上膈》:「蟲為下膈,下膈者,食晬時乃出。」

下格 編輯

病名。大便數旬不通,時嘔而食不進者。見《醫鈔類編》卷十五。下既不通,必反於上。故雖少與湯水,而嘔吐愈甚。治宜調胃承氣湯,熱飲,下宿結及溏糞膠粘惡物,則嘔吐可止。參見關格條。

下疳 編輯

病名。

①指發於男女外生殖器部位之瘡瘍。見《外科正宗》卷三。又名妬精瘡、疳瘡。多因接觸或與患此病人性交而傳染,好發於男子陰莖、龜頭、包皮,女子大小陰唇、陰道等部位。該病初起陰莖癢痛,堅硬紫色疙瘩漸生;或患處出現豆粒大小之硬結,不紅不腫不破潰,名為硬性下疳;若初起即似小瘡,皮膚流水,腫痛日生,癢麻時發,疼痛明顯者,名為軟性下疳。證治參見楊梅瘡條。

②指筋瘡。見《醫宗金鑒》卷四十三。見該條。

下風池 編輯

經外穴別名。即新設穴。詳見新設條。

下法 編輯

①治療法則之一。是運用有瀉下、攻逐、潤下的藥物以通導大便、消除積滯、蕩滌實熱、攻逐水飲的治法。又稱瀉下、攻下、通里、通下。凡是胃腸實熱積滯,燥屎內結,以及體內蓄水、冷積等邪實之證,而正氣未虛者,均可使用。分寒下、溫下、潤下等,除潤下藥較和緩外,其餘多較峻烈,年老體弱慎用,孕婦和月經期禁用,無實結者不要輕易採用。

②推拿方法名。見《外傷中醫按摩療法》。用於頸項強硬或腰部板滯難以屈伸者,施以被動動作或對抗性動作,使頭部或腰部逐漸前屈的一類方法。

③小兒推拿方法之一。《釐正按摩要術》卷二:「下法:周於蕃曰:凡小兒未能語者,忽大哭不止,多是腹痛,須令人抱小兒置膝上,醫者對面,將兩手於胸腹着力久揉,如搓揉衣服狀。又將兩手摩神闕,左右旋轉數百次;每轉三十六,愈多愈效。再煎蔥薑湯加麝香少許,將兩手蘸湯,於胸腹兩邊分推數十次至百餘次,亦將分陰陽之法。然後從胸口蘸湯,推至臍下小腹並肚角等處數十次。其餘蘸湯由橫紋推向版門,皆下法也。總之胸腹上下,或摩或揉,或推或搓等法,往來輕重緩急得宜,自然消化。切勿偏用,庶臟腑不致有反覆不寧之患。即有痰滯食積在迴腸曲折之間,藥力所不能到者,此則妙在運動,因之消化而解矣。」

下發背 編輯

病名。發於腰部命門穴部位之癰疽。出《瘡瘍經驗全書》卷四,又名對臍發。該病多因火毒傷腎所致,類似腰背部之蜂窩組織炎。證治參見有頭疽。

下齶 編輯

人體部位名。即口腔的下壁。詳齶條。

下都 編輯

經外穴名。八邪穴之一。《奇效良方》:「下都二穴,在手無名指、小指本節後岐骨間,一名中渚也。中渚之穴本在液門下五分。治手臂紅腫,針入一分,可灸五壯。」

下地倉 編輯

經外穴別名。即俠承漿穴。見該條。

下丹田 編輯

氣功學術語。三丹田之一,丹書中又常簡稱丹田,又別稱氣海。在臍下。具體部位說法不一。《抱朴子內篇·地真》謂「在臍下二寸四分」,《醫心方》卷二十七:「臍下三寸為命門宮,此下丹田也。」又《東醫寶鑑》引:「下丹田,藏精之所也。」內丹家歷來重視下丹田,故有「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等稱。

下搭手 編輯

病名。系腰部腎俞穴部位之癰疸。出《外科證治準繩》卷四,又名腎俞發、腰疽、連腎發。因瘡生患者手指由下可搭着之部位而命名。證即有頭疽之發於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間,脊柱旁三寸處者。證治參見有頭疽條。

下層導藥 編輯

治療白喉病的一種藥物分類。見《白喉忌表抉微》。在「正將」中的下層導藥為:郁李仁、知母、生土牛膝兜、澤瀉、清寧丸。在「猛將」中為:生大黃、元明粉。在「次將」中為:車前子、燈芯、蓮子肉。參見藥將條。白喉正將條。

下部冰冷不受孕 編輯

病證名。出《傅青主女科》卷上。不孕證證型之一。即胞寒不孕。詳該條。

(拼音X)第十五篇 編輯

下晡 編輯

指申時。《素問·髒氣法時論》:「肝病者,……下晡甚。」參見十二時條。

下病上取 編輯

治療法則之一。《素問·五常政大論》:「氣反者,……病在下,取之上。」。指病證的表現、部位偏於下,從臨床主證所在部位以上的臟腑或體表,用藥物或針灸進行治療,與病氣上下相反。如癃閉因於中氣不足者,用補中益氣法;子宮脫垂,用蓖麻子仁搗碎敷百會穴等。本法的運用,當以謹守病機為前提,結合病因,臟腑經絡辨證,注意整體聯繫以及上下升降的調節。

下胞 編輯

人體部位名。見《瘍醫大全》卷十一。即下瞼。詳該條。

下巴脫落 編輯

病名。下巴為下頜之俗稱。指下頜關節脫臼。見《傷科彙纂》。詳頰車蹉條。

編輯

[1]低處,與上相對。《素問·氣交變大論》:「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2]指地,地氣。《素問·天元紀大論》:「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3]指人體下半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者其精並於下。」

[4]指下焦肝腎。《素問·至真要大論》:「諸厥固泄,皆屬於下。」王冰註:「下,謂下焦肝腎氣也。」

[5]指下部經脈。《素問·離合真邪論》:「經言氣之盛衰,左右傾移,以上調下,以左調右,有餘不足,補瀉於滎輸。」

[6]指尺脈。《素問·脈要精微論》:「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王冰註:「下謂尺中。」

[7]指大小便。《素問·五臟別論》:「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

[8]指腸。《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清氣在下,則生飧泄。」

[9]指下肢。《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下不勝其上,其應善酸矣。」

[10]指百姓。《素問·上古天真論》:「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11]較正常位置低下。《靈樞·本髒》:「五臟皆下者。」

[12]指社會地位低的人。《素問·上古天真論》:「高下不相慕。」

[13]指等級低的東西。《素問·至真要大論》:「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下三品之謂也。」

[14]不足,不及。《素問·氣交變大論》:「夫五運之政,猶權衡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15]向下,下傳。《靈樞·癰疽》:發於胸曰井疽……不早治,下入腹。」

[16]下行。《素問·氣穴論》:「脈滴起……斜下肩交十椎下(髒)。」

[17]降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天氣下為雨。」

[18]瀉下,遺泄。《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歲……月事以時下。」

[19]潤下,歸下。《素問·五常政大論》:「靜順之紀,藏而勿害,治而善下,五化咸整,其氣明,其氣下。」

[20]指下陷。《素問·舉痛論》:「恐則氣下。」

[21]咽下。《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膈咽不通,食飲不下。」

[22]指用瀉下攻逐的藥物以通利大便、消除積滯、蕩滌實熱、攻逐水飲的治法。《素問·五常政大論》:「吐之下之,補之瀉之,久新同法。」

[23]指次序在後。《素問·六微旨大論》:「相火之下,水氣承之。」

[24]去,祛除。《素問·病能論》:「夫生鐵洛者,下氣疾也。」

[25]指進針。《靈樞·刺節真邪》:「用針者……視其應動者,乃後取之而下之。」[26]動量詞。《靈樞·脹論》:「無問虛實,工在疾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

[27]指在泉之氣。《素問·五運行大論》:「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

[28]從高處到低處。《古今醫案按》:「忽下榻行步如故。」

[29]指服藥。《金匱要略》:「煉蜜和丸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

[30]謙下,謙卑。《靈樞·通天》:「太陰之人,貪而不仁,下齊湛湛。」

[31]指北方。《素問·五運行大論》:「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所在也。」王冰註:「面向北而言之。上,南也;下,北也。」

下(疒番) 編輯

病名。出清·崔秉銑《婦科宗主》。即陰挺。詳該條。

俠溪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少陽膽經。滎(水)穴。在足背部,第四、五趾縫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布有趾背神經和趾背動、靜脈。主治脅肋痛,寒熱,頭痛,目眩,耳鳴,耳聾,目外眥痛,頰頷腫,足背腫痛,足趾痙攣,及高血壓,乳腺炎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俠上星 編輯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治鼻中息肉,灸上星三百壯,穴在直鼻入髮際一寸;又灸俠上星兩旁相去三寸,各一百壯。」

俠榮疽 編輯

病名。癰疽之發於脅部者。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二,「俠榮疽發脅,起若兩肘頭……其膿多白而無赤,可治也。」證治參見肋疽條。

俠承漿 編輯

經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下頜部,承漿穴外開1寸,當頦孔處。布有面神經,頦神經和面、頦動、靜脈分支。主治黃疸,面癱,齒痛,唇口疔瘡,及齒齦潰爛,三叉神經痛等。直刺0.3-0.5寸。

俠白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太陰肺經。在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4寸,或肘橫紋上5寸處。布有臂外側皮神經,肌皮神經和頭靜脈,肱動、靜脈肌支。主治咳嗽,氣喘,心痛,胸滿,上臂前外側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編輯

通挾、夾。指某一部位的左右兩旁。《素問·刺瘧》:「又刺項已下俠脊者必已。」《素問·氣府論》:「俠鳩尾之外,當乳下三寸,俠胃脘各五,俠臍廣三寸各三,下臍二寸俠之各三……。」

瞎子 編輯

盲人之俗稱。見《目經大成》卷三。

瞎眼 編輯

證名。系目盲之俗稱。見《銀海精微》。詳見目盲條。

瞎乳 編輯

病名。指哺乳期婦女見有乳頭內陷者。《中國醫學大辭典》:「此證因女孩生後,其母未嘗擠其兩乳,至長大生育,乳頭藏於乳房中。小兒吮乳,每每吮破,疼痛難忍。若畏痛而不使兒吮,則必腫脹成癰,故必忍痛令兒吮之。外搽玉紅膏、珍珠散自愈。」本病為婦人乳頭內陷。可於妊娠期防治,如堅持患側乳頭的按摩、牽引,使凹陷乳頭擠出,亦可採用水煮竹管拔吸患側乳頭之方法等,其凹陷之乳頭即可逐漸外突。另外,還可配合中藥內服,如用炙黃芪、當歸、干葛、升麻、黃柏、連翹各二錢,牛蒡子、甘草各一錢,上肉桂五分,水二鍾,酒半鍾,煎至一鍾,食後服。

蝦游脈 編輯

脈象名。七怪脈之一。脈在皮膚,如蝦游水,時而一躍而逝,須臾復來,其急促躁動如前。為孤陽無依,躁動不安之候。

蝦蟆瘟 編輯

病名。

①瘟疫的一種。又稱浪子瘟、大頭瘟、捻頭瘟。指以頭面腫赤為主要特徵的疫病。《古今醫鑒·溫疫》:「病者大小無異,大抵使人痰涎壅盛,壯熱如火,頭痛身痛,項強睛疼,聲啞腮腫,俗呼浪子瘟,或稱蝦蟆瘟。城市鄉村,家戶相類。」《景岳全書·瘟疫》:「大頭瘟者,以天行邪毒客於三陽之經,所以憎寒發熱,頭目頸項或咽喉俱腫,甚至腮面紅赤,肩背斑腫,狀如蝦蟆,故又名蝦蟆瘟。」宜用普濟消毒飲或消癍青黛湯去參加大黃合新訂浮石湯治療。參見大頭瘟條。

②指瘟疫病見咽痛或音啞者。《溫疫論補註·雜氣論》:「或時眾人咽痛,或時音啞,俗名為蝦蟆瘟是也。」

③指有傳染性的咳嗽。《證治要訣·諸嗽門》:「時行嗽,發熱惡寒,頭痛鼻塞,氣急,狀如傷冷熱,連咳不已。初得病,即伏枕一兩日即輕。記壬午秋,滿城有此病……得免者少,並呼為蝦蟆瘟。」治療宜用參蘇飲、人參敗毒散等方。參見時行嗽條。

蝦蟆黃 編輯

病名。三十六黃之一。《聖濟總錄》卷六十一:「治蝦蟆黃,舌上青脈起,七日盛,九日病過,急烙大椎即效。此病盡晝夜不睡,宜服豉梔湯方。」參見黃疸有關條。

蝦蟆蠱 編輯

病名。蠱毒病之一。《諸病源候論·蠱毒病諸候》:「其面色青白,又雲其脈沉濡,病發時,咽喉塞,不欲聞人語,腹內鳴喚,或上或下,天陰雨轉劇,皮內如蟲行,手腳煩熱,嗜醋食,咳唾膿血,顏色乍白乍青,腹內脹滿,狀如蝦蟆,若或蟲吐出成蝌蚪是蝦蟆蠱。經年不治,啖人脾胃盡,唇口裂而死。」參見蠱、蠱毒條。

呷嗽 編輯

病名。胸膈痰飲停聚,咳嗽時呀呷有聲。《諸病源候論·咳嗽病諸候》:「呷嗽者,猶是咳嗽也。其胸鬲痰飲多者,嗽則氣動於痰,上搏喉咽之間,痰氣相擊,隨嗽動息,呼呷有聲,謂之呷嗽。」證見咳嗽上氣,胸膈煩滿,項背拘急,聲重鼻塞,頭昏目眩,痰氣不利,呀呷有聲。治宜祛痰利膈以止咳,方用射干丸、款冬花散、華蓋散等(《和劑局方》卷四)。參見咳嗽條。

呷咳 編輯

病名。即指呷嗽。見《外台秘要》卷九。詳呷嗽條。

郄中 編輯

經穴別名。出《素問·刺腰痛論》:「足太陽脈令人腰痛,……刺其郄中。」王冰註:「郄中,委中也。」即委中。參見該條。

郄穴 編輯

經穴分類名。見《針灸甲乙經》。郄,是間隙的意思,經脈之氣深聚之處的穴位稱郄穴。十二經及陰蹻、陽蹻、陰維、陽維各有郄穴一個,大多分布於四肢肘膝以下,臨床多用於治療急性病症。如胃痛取梁丘,吐血取孔最等。

郄門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厥陰心包經。手厥陰之郄穴。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正中神經,前臂掌側骨間神經和前臂正中動、靜脈,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主治心痛,心悸,嘔血,衄血,胸脅痛,前臂痛,疔瘡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細脈 編輯

脈象之一。脈細如絲線,應指明顯。主氣血兩虛,諸虛勞損。《素問·脈要精微論》:「細則氣少。」

細理 編輯

指皮膚紋理細緻質密。《靈樞·衛氣失常》:「脂者其肉堅,細理者熱,粗理者寒。」

編輯

①指「細脈」。見「細脈」條。

②與「粗」相對。周徑小。《靈樞·癰疽》:「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疏砭之。」

③微小。《靈樞·玉版》:「余以小針為細物也。」

④緻密。見「細理」條。

⑤精細。《靈樞·壽夭剛柔》:「用棉絮一斤,細白布四丈。」

系絡 編輯

從十五絡脈分出的細小絡脈。翟良《經絡匯編》:「十二經出十五絡,十五絡生一百八十系絡,系絡生一百八十纏絡,纏絡生三萬四千孫絡。」

喜中 編輯

病證名。系類中風病證之一。喜則氣緩。因暴喜傷陽,心神渙散,而引起的類中風證。

喜則氣緩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即九氣為病的機理之一,謂過喜傷心,則心氣渙散不收。《素問·舉痛論》:「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喜笑不休 編輯

證名。指喜笑過度、不能自制。出《靈樞·經脈》。又名喜傷。簡稱喜。多因喜傷心,心火偏亢,痰熱壅盛或心氣大開,陽浮於外,經脈弛縱所致。前者法宜降火、清心、逐痰、定志,可用燒鹽煎湯或二陳湯探吐,並以定志丸、黃連解毒湯加減;後者宜用建極湯主治。亦有因於腎虧肝旺而致病者。《張氏醫通》:「若腎水虧涸,不勝心火而喜笑不休、尋作不安之態者,六味地黃丸;肝木過盛,上挾心火而喜笑不休者,柴胡清肝散。余兼別證,各從其類而添之。」喜笑不休多見於精神病,須結合其他兼證斟酌論治。

喜忘 編輯

證名。即善忘、健忘。見《濟生方》卷四。詳見健忘條。

喜傷心 編輯

指喜樂過極則損傷心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前人認為心藏神,正常的喜樂,使精神愉快,心氣舒暢。若狂喜極樂,會使心氣弛緩,精神渙散,而產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靈樞·本神》:「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

喜傷 編輯

證名。系喜樂過度所致的病證。《內經》有「喜傷心」之說,《醫醇剩義》:「過喜則心氣大開,陽浮於外……」參見喜笑不休條。

喜氣 編輯

七氣之一。見《諸病源候論·七氣候》。巢元方認為:喜氣「不可疾行,不能久立。」參見七氣、九氣條。

喜嘔 編輯

病證名。即善嘔。《素問·至真要大論》:「歲陽明在泉,燥淫所勝,則霿霧清瞑,民病喜嘔。」

喜怒 編輯

證名。指善怒、容易發怒。出《靈樞·雜病》。參見善怒條。

喜夢 編輯

病證名。係指睡眠多夢的證候。出《靈樞·淫邪發夢》。正常人在睡眠後有時做夢仍屬正常。經常多夢(甚至多為惡夢)則屬病態。多因心氣或心血虛衰,心失藏神之職;或因臟腑失和,影響心神而致病。治宜以養心安神大法。《雜病源流犀燭》:「夫夢者,亦神不安之一驗耳。……神役乎物,則魂魄因而不安。魂魄不安則飛揚妄行,合目而多夢。又況七情擾之,六淫感之,心氣一虛,隨感而應。諺雲『日之所接,夜之所夢』,洵有然也。宜別離散、益氣安神湯。」如因於陰血虛、心火熾盛者,用硃砂安神丸加減;因於瘀血者,王清任主張用血府逐瘀湯。參見不寐條。

喜驚 編輯

證名。指善於驚恐的證候。又稱善驚。出《靈樞·百病始生》。《素問玄機原病式》:「驚,心卒動而不寧也。火主於動,故心火熱甚也,雖爾止為熱極於里,乃火極似水,則喜驚也。反兼腎水之恐者,亢則害、承乃制故也。所謂恐則喜驚者,恐則傷腎而水衰,心火自甚,故喜驚也。」參見驚、善驚條。

喜膈 編輯

五膈之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五心煩熱,口舌生瘡,四肢倦重,身常發熱,胸痹引背,不能多食,名曰喜膈。」參五膈條。

喜悲 編輯

證名。出《靈樞·五邪》。即善悲。詳該條。

喜按 編輯

腹部疼痛因按壓而緩減,屬里虛證。

編輯

①快樂,高興。七情或五志之一。《素問·玉機真髒論》:「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②喜愛,愛好。《靈樞·五味》:「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腎。」

《洗冤錄詳義》 編輯

法醫學著作。四卷。清·許璉撰。本書為《洗冤集錄》的一種增注本。除校錄該書原文外,每段均加眉注小標題,另有評論、釋義,對原文蘊義頗多闡發,使讀者易於理解。作者本人亦有多年的驗屍實踐,根據屍骨實物重新繪製了比較確切的全身骨骼解剖圖,並附說明,為本書的特點。

《洗冤集錄》 編輯

法醫學著作。簡稱《洗冤錄》又稱《宋提刑洗冤集錄》。宋·宋慈撰。刊於1247年。原書十餘卷。明代以後只有四卷本流傳,並有不少的注釋本和增補本。作者在繼承前代我國法醫學著作的基礎上,比較系統總結了我國宋以前法醫學檢驗、鑑別中毒、急救措施等方面的經驗。也反映了有關解剖、生理、病理、正骨及外科手術方面的成就。其中有關法醫檢驗等論述,頗多符合近代科學原理。本書在國際上也有較大的影響,先後譯有多種外文本。

洗眼法 編輯

中醫眼科外治法。適用於外障眼疾刺癢多痂、眵淚膠粘等證。一般以清水、淡鹽水、藥物煎液洗滌眼目。

洗三 編輯

小兒護養方法。見《保產萬全書》。兒生三日後,用艾葉加少量防風水煎洗浴兒體,以預防各種皮膚病。《產孕集》卷下:「兒生三日,浴之,俗謂之洗三。」

洗井灶 編輯

小兒推拿方法名。用拇指沾蔥薑湯擦洗小兒鼻孔及其周圍。用治感冒發熱,鼻流清涕,急慢驚風等症。《小兒推拿秘訣·汗法》:「醫者用右手大拇指面蘸蔥薑湯,於病者兩鼻孔着實擦洗數十。隨用兩大指再蘸湯,擦鼻兩旁數十下。隨再由鼻梁,山根、推上印堂數十下。」

編輯

中藥學名詞。

①系一種炮製法。用水洗去藥物表面附着的泥沙或其它雜質。

②治療學術語。指一種外治法。用藥湯洗患部或全身治療疾病的方法。《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百合病一月不解,亦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漬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餅,勿以鹽豉也。」狐惑「蝕於下部則咽干,苦參湯洗之。」

席瘡 編輯

病名。臀背部長期壓迫所引起之瘡瘍。見《瘍醫大全》卷三十五。亦名印瘡、褥瘡。指久着席褥,身體受壓處如臀、背等肌肉單薄部位出現的潰瘍。因久病氣血虧虛,氣不能運血以營養肌膚,加之局部受壓摩擦染毒而成。多見於截癱,半身不遂等病證。症見初起患處呈現紫斑,繼而皮膚破損,逐漸壞死潰爛,腐肉脫落,形成潰瘍,較難癒合,治宜調補氣血。內服十全大補湯之類。外治則重在預防,包括清潔受壓部位,勤換體位,保持局部乾燥或用酒精按摩,患部襯以軟墊等。若潰爛後應去腐生肌,外敷五五丹,繼用生肌玉紅膏等。余可參見潰瘍條。

襲虛 編輯

乘虛而侵入。《靈樞·百病始生》:「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

席延賞 編輯

宋代醫生。履貫欠詳。着《黃帝針經音義》一卷,今佚。出《宋史·藝文志》。

鼷穴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針灸逢源》作鼠穴。即承泣。參見該條。

蟋蟀癩 編輯

病名。《諸病源候論》卷二:「蟲如蟋蟀,在人體內,百節頭,皆欲出血。」本病多由病風毒邪內盛所致。患者自覺體內如蟋蟀鑽齧百節,諸竅皆欲出血,日久額爛鼻朽,口唇毀裂,牙齒脫落,癱瘓難動的病證。相當於瘤型麻風晚期。證治參見癘風條。

膝中 編輯

膝蓋骨外側的中點。《靈樞·骨度》:「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

膝游風 編輯

病名。見《證治準繩·外科》卷四。即鶴膝風。詳見該條。

膝癰 編輯

病名。指發生於膝關節表面的癰瘡。《外科啟玄》卷五:「膝外有癰,是足少陽經毒,多氣少血;膝內有癰,是足太陰經,多氣少血。此膝間乃樞紐骨節行動之處,宜仔細治之,不然令人廢矣。」證治見外癰條。

膝瘍 編輯

病名。指痛後膝關節腫大、股脛變細者。見《中國外科學大綱》卷下。即鶴膝風。詳該條。

膝陽關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原名陽關。《千金要方》名關陽。《針灸大成》名足陽關。近稱膝陽關。別名寒府、陽陵、關陵,屬足少陽膽經。在膝外側,當陽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處。另說在陽陵泉上5寸(《千金翼方》)、2寸(《針灸資生經》);「在膝眼旁1寸」(《針灸集成》)。布有股外側皮神經末支和膝上外側動、靜脈。主治膝腫痛,膕筋攣急,小腿麻木,膝關節炎,下肢癱瘓等。直刺0.5-1寸。艾條灸5-10分鐘。

膝眼風 編輯

病名。指因病而致脛骨及膝關節變形者。見《外科大成》卷二。即鶴膝風。詳見該條。

膝眼毒 編輯

病名。指生於足少陽膽經陽關、陽陵泉二穴處之癰疽。見《瘍科心得集》卷中。即托疽。詳該條。

膝眼 編輯

①指髕韌帶兩側與股骨和脛骨內、外側髁所構成的凹陷處。見《外台秘要》。位置同膝眼處。

②經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別名膝目。屈膝,在髕韌帶兩側凹陷處,在內側的稱內膝眼,在外側的稱外膝眼,左右共四穴,布有隱神經的髕下支及脛、腓總神經的膝下內、外關節支,膝關節動、靜脈網。主治膝痛,腿腳重痛,腳氣,及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下肢麻痹等。向膝中斜刺0.5-1寸。

膝下 編輯

經外穴名。《千金翼方》:「治轉筋經骨痛,不可忍。灸屈膝下廉橫筋上三壯。」近代《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列作經外穴,定位在髕骨尖下緣髕韌帶處。

膝外 編輯

經外穴名。《千金翼方》:「癧瘍灸法……五月五日午時,灸膝外屈腳當紋頭,隨年壯兩處灸,一時下火,不得轉動。」《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列為經外穴,名膝外。定位在膝橫紋外側端,股二頭肌前緣處。灸治癧瘍。

膝頭骨跌出臼 編輯

病名。指髕骨因跌仆而引起的脫臼。見《證治準繩·外科》卷六。詳腳膝出臼條。

膝痛 編輯

證名。指膝部肌肉、經脈及骨節間作痛。《張氏醫通·膝痛》:「膝為筋之府,……膝痛無有不因肝腎虛者,虛則風寒濕氣襲之。」治宜補肝益腎,祛邪通絡為主。如膝痛屈不能伸而腫者,多挾風熱,宜二妙散加味;兼陰虛者則熱痛而不腫,宜虎潛丸;濕重流入腳膝,痹弱疼痛者,宜獨活寄生湯;虛寒挾風濕而痛者,宜虎骨四斤丸;肝腎虛熱,筋骨痿弱顫掉而痛者,宜鹿茸四斤丸。膝關節腫痛日甚,亦有發展為鶴膝風者,據文獻載,又有痛在委中腨腸者,屬足太陽經;痛在外廉者,屬足少陽經;痛在內廉者,屬足三陰經。治宜參照經絡加用引經藥。

膝旁 編輯

經外穴名。《太平聖惠方》:「張文仲傳神仙灸法,療腰重痛,不可轉側,起坐難,及冷痹,腳筋攣急不可屈伸。灸曲踿兩文頭,左右腳四處各三壯。」《針灸集成》列作經外穴,名膝旁。在膕窩橫紋之兩端,每肢二穴,左右共4穴。主治腰痛不能俯仰,腳酸不能久立。直刺0.3-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膝目 編輯

經外穴名。出《外台秘要》。所述位置與膝眼同。《針灸經外奇穴圖譜》作膝眼之別名。見該條。

膝骱 編輯

解剖部位名。即膝關節。見《傷科補要》卷二。

膝解 編輯

膝關節的骨縫。亦指膝關節。《素問·骨空論》:「膝解為骸關。」

膝膕 編輯

膝關節後方的凹陷處。《靈樞·骨度》:「膝膕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

膝關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厥陰肝經。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上髁的後下方,陰陵泉後1寸,腓腸肌內側頭的上部。另說「犢鼻下三寸」(《千金要方》);「犢鼻下一寸二分,向里橫開寸半,下直中都,相去五寸」(《針灸集成》)。布有腓腸內側皮神經分支,深部為脛神經及脛後動脈。主治膝痛,腳氣,鶴膝風,咽喉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膝蓋損斷 編輯

病名。指髕骨因外傷而損折者。出《證治準繩·外科》卷六。其病多因跌打磕碰所致。症見局部腫脹、壓痛、瘀血、膝關節活動受限、斷損處壓痛,可觸到凹陷並可聞及骨聲。治宜用手法整復。如膝關節內積血較多者,可先穿刺吸去瘀血,後用抱膝固定法;可配以藥物內服,初期宜服七厘散,或復元活血湯,腫痛減輕後改服接骨丸,或正骨紫金丹;斷端癒合後,服補筋丸,去抱膝,用損傷洗方外洗,同時配合功能鍛煉。

膝蓋離位 編輯

病名。指因外傷而致髕骨脫出者。見《醫宗金鑒》卷八九。即髕骨脫位。詳腳膝出臼條。

膝頂法 編輯

正骨法之一。該法為肩關節脫臼的常用整復手法之一。《傷科彙纂》卷六:「令患人安坐於凳上,醫者側立其旁,一足亦踏於凳上,以膝頂於脅肋之上,兩手將患肩之臂膊擒住,往外拉之,以膝往裡頂之,驟然用力,一拉一頂,則入臼矣。」

膝頂 編輯

經外穴別名。即鶴頂。見該條①。

膝臏 編輯

臏骨。即膝蓋骨。《靈樞·五色》:「巨屈者,膝臏也。」《素問·刺禁論》:「刺膝臏出液,為跛。」

編輯

大腿和小腿交接部分,內有股骨和脛骨連接而成的膝關節,前有臏骨,後有膕窩。腿部主要肌肉的肌腱(「筋」)均會集於膝。《素問·脈要精微論》:「膝者,筋之府。」

瘜肉 編輯

病證名。即「息肉」,贅生的肌肉團塊。《靈樞·水脹》:「腸覃何如?岐伯曰: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榮,因有所系,癖而內着,惡氣乃起,瘜肉乃生。」

嘻嘻 編輯

喜笑輕率自得貌。《素問·至真要大論》:「粗工嘻嘻,以為可攻,言熱未已,寒病復起。」

熄風 編輯

治風法之一。指平息內風的治療方法。即治內臟病變所致的風病。內風可見眩暈、震顫、筋惕肉瞤、抽搐等「風勝則動」的病理表現,甚則可見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抽搐痙厥等。由於發病機理不同,臨床上又可分為滋陰熄風、平肝熄風、瀉火熄風、和血熄風等多種治療方法。詳各條。

錫餅 編輯

病證名。出《幼科全書》。指痘瘡不依次起長,而一齊起發,遍身白色如錫餅形,頭面浮腫的症狀,屬危症。但病人能食,大便堅,小便清利又無其他兼症者,宜清補解毒,用助脾快斑湯。

溪穴 編輯

經穴別名。

①出《針灸甲乙經》。即歸來,見該條。

②出《外台秘要》。即承泣。見該條。

溪溫 編輯

古病名。出《諸病源候論·水毒候》。即水毒病。參見該條。

溪谷 編輯

①人體部位名。指肢體肌肉之間相互接觸的縫隙或凹陷部位。大的縫處稱谷或大谷,小的凹陷處稱溪或小溪。《素問·氣穴論》:「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

②泛指經絡穴位。谷,相當十二經脈循行的部位;溪,相當三百六十五個經穴的部位。《素問·五藏生成篇》:「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

溪毒 編輯

古病名。出《肘後備急方》卷七。指水毒病。參見該條。

溪病 編輯

古病名。指水毒病。多發於山谷溪源地區。《諸病源候論·水毒候》:「自三吳以東及南諸山郡縣,有山谷溪源處,有水毒病,春秋輒得。……以其病與射工診候相似,通呼溪病,其實有異。」或單指無瘡的水毒病。該書並謂:「有瘡是射工,無瘡是溪病。」參見水毒病、射工病條。

溪(xī,音夕,又讀qī,音七) 編輯

①人體部位名。指肢體肌肉之間相互連接形成的縫隙及凹陷處。《素問·氣穴論》:「內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

②泛指經穴部位。《素問·五臟生成篇》:「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

翕翕發熱 編輯

證名。表熱不甚,如羽毛之拂,稱為翕翕發熱。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為六經病中太陽中風發熱的一種臨床症候,多兼見自汗、惡風寒等症。《內外傷辨惑論·辨寒熱》:「翕翕發熱……發於皮毛之上,如羽毛之拂,明其熱在表也。」方有執註:「翕翕發熱,乃形容熱候之輕微。」方用桂枝湯。清·王清任認為瘀血在肌肉,亦可有翕翕發熱,甚至「證象白虎(湯證),口渴心煩,支體刺痛,宜當歸補血湯合甲己化土湯加桃仁、紅花、柴胡、防風、知母、石膏;血府逐瘀湯亦治之。」(見《血證論·發熱》)瘀血而呈翕翕發熱者,臨床較不多見。參見發熱條。

淅然 編輯

身體發冷的樣子。《靈樞·百病始生》:「毛髮立則淅然,故皮膚痛。」

《惜分陰軒醫案》 編輯

醫案著作。四卷。周鎮撰。刊於1916年,不分類。作者於複雜的病證中,能循病機、辨主次、求得其本。尤善於治療虛體挾實之證,治法近於葉天士一派。在臨證中能隨證變通,化裁治方以切合病機。治案以內科雜病為主,兼收婦科、五官、傷科等,內容較為豐富。1958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刊行時,改名為《周小農醫案》,並增加三卷未刊手稿,以病證歸納,分為六卷、39門,眉目較為清楚。現存初刊本及《醫藥叢書十一種》本。

息微 編輯

病狀名。呼吸淺表、氣息微弱的症狀。由於陽虛氣衰或肺氣將絕所致。

息胎 編輯

病名。胞衣不下的一種病理情況。宋·薛軒《坤元是保》:「惡血流入胞中,胞為血脹而不下,謂之息胎。」詳胞衣不下條。

息肉痔 編輯

病名。指直腸內所生的贅生物。見上海中醫學院編《中醫外科學講義》。症見肛門生息肉,多少不等,便時可突出於肛外,時有鮮血、粘液隨糞便排出,無痛。多見於兒童。該病多因濕熱下迫大腸,以致腸道氣機不利,經絡阻滯,瘀血濁氣凝聚而成。內治宜以清熱祛濕,活血祛瘀,軟堅散結為主。外治宜用結紮療法或用手術治療。相當於直腸息肉。

息肉癭 編輯

病名。指癭瘤狀若息肉者。《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一有:「有息肉癭,可割之。」治療應以外治為主,詳見癭條。

息肉喉風 編輯

病名。指喉間生赤肉,層層相疊,漸漸腫起,壅塞不通的疾病。多由肺胃積熱、痰濁熏蒸所致。治宜清熱滌痰散結。方選桃紅四物湯、清咽雙和飲、黃連溫膽湯等加減。亦可手術治療。

息鳴 編輯

病狀名。指呼吸時有哮鳴音。《素問·氣交變大論》:「咳喘息鳴。」

息利少氣 編輯

病狀名。呼吸通暢但氣短不能達到正常的呼吸深度。《素問·調經論》:「氣有餘則喘咳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

息積 編輯

病名。脅下脹滿,氣逆息難,或有形塊的病症。《素問·奇病論》:「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積,此不妨於食。」《證治準繩·雜病》:「息積,乃氣息痞滯於脅下,不在藏府榮衛之間,積久形成,氣不干胃,故不妨食。」《醫學階梯》則謂息積僅右脅下滿,息難,未見形塊。治宜調暢氣機為主,三因化氣湯、木香調氣散等方,並可用導引法。參見積聚條。

息鼾(hān,音酣) 編輯

即鼾聲。睡時發出的呼吸粗鳴聲。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生理性多見於體質肥胖者,或與睡眠時體位有關。病理性的可見於昏迷病人,痰阻心竅;或見於溫熱病人,熱壅於肺,痰阻氣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拼音X)第十六篇 編輯

息高 編輯

證名。嚴重呼吸困難,喘促短氣,張口抬肩之證。《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傷寒論後條辨》:「夫肺主氣,而腎為生氣之源,蓋呼吸之門也,關係人之生死者最巨。息高者,生氣已絕於下而不復納,故游息僅呼於上,而無所吸也。」病情危重,元氣虛竭時,可見本證。參見肩息、張口抬肩條。

息短 編輯

呼吸短淺。《靈樞·癲狂》:「短氣,息短不屬,動作氣索,補足少陰,去血絡也。」

息道 編輯

呼吸的通道。即由氣管、喉、鼻道等連成的呼吸道。《靈樞·刺節真邪》:「宗氣留於海……其上者,走於息道。」

息粗 編輯

證名。指呼吸時聲音粗大。因肺熱熾盛或痰氣水飲阻遏氣道所致。《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為病》:「故病寒則氣衰而息微,病熱則氣甚而息粗。……熱則息數,氣粗而為喘也。」參見痰喘、水喘、火喘、齁喘等條。

息必鼾 編輯

出《傷寒論》。指睡眠時發出的粗重呼吸聲。即鼾。詳見該條。

息賁 編輯

病名。指肺積。《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肺脈,……滑甚為息賁,上氣。」《難經·五十四難》:「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履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熱,喘咳,發肺壅。」楊玄操曰:「息,長也。賁,鬲也。言肺在膈也,其氣不行,漸長而通於膈,故曰息賁。一曰:賁,聚也,言其漸長而聚蓄」(見《難經集注》)。《濟生方》卷四:「息賁之狀,在右脅下,大如覆杯,喘息奔溢,是為肺積。診其脈浮而毛,其色白,其病氣逆,背痛少氣,喜忘,目瞑,膚寒,皮中時痛;或如虱緣,或如針刺。」治用息賁丸、調息丸、息賁湯等方。參見肺積條。

息胞 編輯

病名。《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三:「有產兒下,若胞衣不落者,世謂之息胞。」詳胞衣不下條。

編輯

①呼吸:一呼一吸謂之一息。《靈樞·動輸》:「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

②氣喘,喘息。《靈樞·海論》:「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悗息面赤。」

③留着,留止。《靈樞·百病始生》:「虛邪之中人也……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

④通「瘜」,贅肉。《靈樞·邪氣臟腑病形》:「鼻息內不通。」

⑤休止,停止。《靈樞·百病始生》:「在絡之時,痛於肌肉,其痛之時息。」

⑥生成,生息。《素問·五運行大論》:「南方生熱……在體為脈,在氣為息。」王冰註:「息,長也」。「在氣為息」指在功能上有促進生長的作用。

⑦悉心,指認真研究。《靈樞·經別》:「此粗之所過,上之所息也。」

奚龍泉 編輯

清代兒科醫家。江蘇武進人。道光、咸豐(1821-1861)年間名醫。從師於同郡許定甫。着有《兒科心得》三卷,今佚。子奚、型承其業,醫名更着。

奚魁蜆肉 編輯

病名。見《銀海精微》。即雞冠蜆肉。詳見該條。

奚鳳鳴 編輯

明代醫生。上海(今上海市)人。少習瘍醫,善治癰疽。認為癰疽中間潰爛,四周積有腐潰物時,非吸之不能盡。故治此種病時,招募人先用苦酒嗽口後,去吮癰疽。對貧窮病人,則親為吮癰。

編輯

原指哭泣後不能自制的抽噎狀。引伸指呼吸迫促狀。《靈樞·癲狂》:「風逆暴四肢腫,身漯漯,唏然時寒。」

吸遠 編輯

病狀名。指吸氣深長而困難。腎主納氣,腎精不足或腎氣衰微均可導致吸遠。《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在下焦者,其吸遠。」

吸吸 編輯

病狀名。指氣息短少而不能接續狀。多因元氣虛衰所致。《靈樞·癲狂》:「少氣,身漯漯也,言吸吸也。」

吸筒療法 編輯

即拔罐法,亦稱吸筒法。參見拔罐法條。

吸入 編輯

治療學術語。系外治法之一。吸入藥物的煙霧或蒸氣進行治療的方法。如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日久,用款冬花末卷作紙煙狀,點燃吸煙。喘息性支氣管炎,用鬧洋花製成煙捲,吸入平喘。產後血暈,用鐵塊或木炭燒紅,投入醋內,使產婦嗅聞醋味而甦醒。現今經製劑工藝改良,已生產出多種體積小,便於攜帶和使用的瓶裝氣霧劑。

吸門 編輯

解剖結構名。七沖門之一。

①即會厭。《難經·四十四難》:「會厭為吸門。」丁德用註:「會厭為吸門者,咽喉為水谷下時厭按呼吸也。」會厭是掩蓋以保護氣管的器官,也是呼吸納氣的樞紐,故稱之為吸門。參見七沖門及會厭條。

②《儒門事親》卷三認為:「會厭之下為吸門。」故吸門包括今之聲帶、會厭等部。

吸而微數 編輯

病狀名。指吸氣時間短而頻率加快。多因中焦邪實,氣不能降所致。可用導滯法或瀉下法通暢氣機,使呼吸恢復正常。《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則愈。」

吸促 編輯

病狀名。指吸氣短促。肺主氣,司呼吸,肺氣虛則吸促。《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在上焦,其吸促。」

編輯

①氣從口鼻引入體內。《素問·生氣通天論》:「把握陰陽,呼吸精氣。」

②指吸氣一次的時間。《素問·平人氣象論》:「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

③引,吸引。《本草綱目·石部·慈石》引蘇頌曰:「磁卅者歲貢最佳,能吸鐵虛連十數針。」

④喝,飲。《本草綱目·鱗部·烏賊》:「烏賊能吸波噀墨。」

《西溪書屋夜話錄》 編輯

醫論著作。清·王泰林撰。原系手稿,大多已殘缺,僅存《肝病證治》一篇,收入《王旭高醫書六種》。本篇較系統、全面地闡述肝病證治,王氏將肝病分成肝氣、肝風、肝火等不同類型,並提出相應的治法,不僅這種分類法與前人迥不相同,而且治療上也很有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學術思想。

《西塘感證》 編輯

傷寒類著作。三卷。清·董廢翁撰。本書專論四時感證,內容分總論、本病、變病、兼病四部分。本病以傷寒六經分症,治法分正治、從治;對變病、兼病諸證分析尤詳,其中包括一些危症的救治;末附妊孕傷寒。董氏學宗各家,立論本於《醫學綱目》和《證治準繩》,而又參以高鼓峰、呂用晦二家學術經驗。後輯入《醫宗己任篇》中。

《西方子明堂灸經》 編輯

灸法著作。八卷。元·西方子(姓名不詳)撰。元初刊行。本書主要論述全身腧穴的灸法主治。各卷分繪正面、側背面、側(伏)面的腧穴圖和各腧穴的部位,主治病症及灸法等,收集資料頗多。現有明清刻本《四庫全書》本、《當歸草堂醫學叢書》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附:馮氏校勘記一卷)。

西方子 編輯

元代或其前醫學家。其原名佚,撰《西方子明堂灸經》8卷,現有刻本行世。書中只論灸法,不談針法。其書比《銅人針灸經》於穴位、主治病證及灸法方面,均有較詳細論述,但後書未見流傳。

血瘀月經過少 編輯

病證名。月經過少證型之一。多因瘀血內停,沖任胞脈受阻,血行滯澀而月經量少。瘀血因寒凝者,經行量少,色暗有塊,小腹涼痛甚於脹,喜溫拒按,血塊下後痛減,治宜溫經活血行瘀,方用少腹逐瘀湯或過期飲;瘀血因於氣滯者,症見經血量少,色紫有塊,少腹脹甚於痛,排氣後脹痛較減,治宜行氣活血,方用膈下逐瘀湯、七制香附丸等。

行經目痛 編輯

病證名。出《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指行經期間,出現眼睛痛澀,頭痛眩暈。此多因經行下血過多,肝經虛損,以致目澀痛難睜,或生翳於黑睛上等。治宜補血養肝。方用當歸補血湯(《醫宗金鑒》:薄荷、羌活、茺蔚子、柴胡、蒺藜、菊花、防風、甘草、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或用杞菊地黃丸等方。

小橫紋 編輯

小兒推拿部位名。位於掌麵食、中、無名、小指掌指關節橫紋處(《釐正按摩要術》)。一說僅指小指與手掌交界處的橫紋。可用拇指甲掐或拇指側推。主要用於脾胃熱結、口唇破爛及腹脹等症。

拼音Y 編輯

(拼音Y)第一篇 編輯

《雲林神彀》 編輯

綜合性醫書。四卷。明·龔廷賢撰。刊於1591年。內容包括臨床各科病證證治。多編成歌訣,論述較簡略。但選方頗多,包括一部分內府秘方。現存多種明、清刻本。

《雲笈七籤》 編輯

道教著作。北宋張君房輯。一百二十二卷。天禧三年(1019年)張君房編成《大宋天宮寶藏》後,又撮其精要,包括經教宗旨、仙真位籍、齋戒科儀、服食鍊氣、養神守一、內外丹法、方藥符圖、讚頌詩詞、神仙傳記等,輯成本書。道教稱書箱為「雲笈」,道書分為三洞四輔,總稱「七簽」,故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讚此書:「類例既明,指歸略畢,綱條科格,無不兼賅。《道藏》菁華,亦大略具於是矣。」其中收存了大量漢唐以來的養生文獻。如收載氣功著作達百種以上,功種功法有五百種。不少養生方藥也很有價值。收入《道藏》第677至702冊,《道藏輯要》參集、井集及《四部叢刊》。

雲川道人 編輯

清代醫家。佚去真實姓名,生平履貫亦欠詳。着有《絳囊撮要》五卷,刊於乾隆九年,現有多種版本行世。

瀹指 編輯

病名。指指甲肉之急性感染者。出《聖濟總錄》卷一百三十七。即代指。詳見該條。

越林 編輯

清代醫僧。字逸林,號逸舲上人。浙江烏程(今吳興)人。精醫術,富藏書,與當時張千里、吳古年齊名,有「浙西三大醫家」之稱。着有《逸舲醫案》。弟子丁授堂、施寅初,亦有醫名。

越經傳 編輯

指傷寒不按六經的次序傳變。見《東垣十書》、《此事難知》等書。參傳經條。

岳美中(1900-1982年) 編輯

近現代醫學家。原名鍾秀,號鋤雲。河北灤縣人。早年攻讀文史,25歲時因病而發憤學醫。行醫於冀北、魯西一帶,曾組織「鋤雲醫社」,療疾執教。1949年後,歷任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內科主任及研究生班主任、教授,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副會長,第五屆政協全國委員會醫藥衛生組副組長,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對仲景學說有較高造詣。尤長於腎病、肝病、老年病等治療。晚年致力於培養中醫高級人才。着有《岳美中醫案集》、《岳美中醫話集》、《岳美中老中醫治療老年病的經驗》等。

岳坤宗(1797-1874年) 編輯

清代醫家。字克順,號青垣。福建仙遊人。先世五代業醫,從父(忄享)濟學,亦精醫,尤擅長傷寒、婦科證治。嘗與名醫陳修園暢論醫道,深受器重。後充縣官醫。性孝友,尚勤儉,診病不分貧富貴賤,亦不計酬,送匾額甚多。着《臨床診療》、《針灸》等,未見傳世。子傑明,侄巒明均承其業。

岳含珍 編輯

清代醫家。字玉也。博山(今屬山東淄博市)人。清初以武功授昭勇將軍等職。不久返鄉,博覽醫書,潛心著述。撰有《靈素區別》、《針灸闡奇》等,未見流傳。

岳甫嘉 編輯

明代醫家。字仲仁,號妙一居士。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初業儒,因多病而嗜醫藥,遂專攻岐黃之術。自療獲效,復療家人亦效,遂四方求治者甚眾。診治不為報酬,貧病就醫者尤多。崇禎四年(1631年),其子登甲榜,迎養於官署。見有專操墮胎術而牟利者,以為與「天地好生之德」相悖,遂匯集二十餘載之心得,撰成《妙一齋醫學正印編》(1635年),現僅存《醫學正印種子編·男女科》,論述影響男子不育、女子不孕的證治。

郁厥 編輯

病證名。因熱升風動所致郁冒而厥之證。即血厥,亦稱郁冒。《類證治裁·厥症》:「郁厥亦血厥症。平居無疾,忽默默無知,目閉口噤,惡聞人聲,移時方寤,由熱升風動,郁冒而厥,婦人多有之。羚羊角散。」參見血厥條。

鬱結血崩 編輯

病證名。見《傅青主女科》卷上。血崩證型之一。多因孕婦郁怒傷肝,肝鬱則化火,肝傷則血不藏,火熱迫血妄行而崩下,症見血崩,伴口舌乾渴,嘔吐吞酸等症,治宜開郁平肝,方用平肝開郁止血湯(白芍、柴胡、白朮、丹皮、生地、當歸、黑芥穗、三七根、甘草)。

鬱火積滯嘔吐 編輯

證名。因火鬱氣滯所致嘔吐證。清·羅應章《經驗醫庫·鬱火積滯嘔吐症》:「鬱火積滯嘔吐,五心煩熱,咽干口渴,有汗,神強氣壯,面赤紅活,脈沉滑數疾。」治宜泄火散郁,用梔連二陳湯。

鬱火惡寒 編輯

證名。因火郁清道,至陽氣不得外越所致的惡寒證。《證治匯補·惡寒章》:「鬱火惡寒,有素病虛熱,忽覺惡寒,須臾戰慄,如喪神守,此火郁清道,抑遏陽氣於脾土,不得外越,故手足厥冷,乃火極似水,熱極反兼水化,自覺其寒,非真寒也。」證見惡寒,四肢厥冷,兼見口苦、溺赤、脈數。治宜昇陽散火,用昇陽散火湯,或火郁湯等。參見惡寒條。

鬱火 編輯

病證名。

①泛指陽氣鬱結化火的證候。症見頭痛,目赤,口瘡,身熱,大便秘結,小便赤,舌紅苔黃,脈數實等。

②指情志抑鬱,引起臟腑功能失調,出現內熱證。症見頭痛,脅痛,失眠,易怒,舌尖紅,口苦,脈弦數等。

郁岡齋醫學筆塵 編輯

醫學筆記。明·王肯堂撰。錢季寅輯。錢氏選輯王肯堂《郁岡齋筆塵》(屬筆記性質的著作)中有關醫藥的論述,包括醫學理論、證治及臨床驗案、效方等內容而成此書。全書論述雖無系統,但確不乏個人創見。作為參考書可以給人以啟發。現存明刻本和1929年上海中醫書局鉛印本。

《育嬰秘訣》 編輯

兒科著作。四卷。又名《萬氏家傳育嬰秘訣發微賦》、《育嬰家秘》。明·萬全撰。約刊於16世紀中期。本書首載幼科發微賦一篇,闡論兒科診治要點;卷一敘述有關保胎、養胎、小兒診法及五臟症治;卷二論胎疾、臍風、變蒸及驚癇等症;卷三-四論述兒科的四時外感及內傷雜症;末附醫案問答。每證之前均編成歌訣。現有《萬密齋醫書十種》本。

育陰潛陽 編輯

治療學術語。又稱滋陰潛陽。指用滋陰潛陽的藥物治療肝腎陰虛而肝陽上亢的方法。症見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失眠多夢,腰膝酸軟,煩躁易怒,舌紅,脈弦細數等。用熟地、枸杞、龜板、旱蓮草等滋養肝腎之陰;用龍骨、牡蠣、磁石、石決明等潛陽。方如大補陰丸、鎮肝熄風湯。

編輯

①動物生育,繁殖。《素問·五常政大論》:「歲有胎孕不育。」

②植物生長。《素問·五常政大論》:「氣布而蕃育。」

聿修堂醫學叢書 編輯

日本·丹波元簡及其子元胤、元堅所輯注的中國醫藥學著作12種,附小阪氏著作1種,計為13種。1884年楊守敬氏購得原板輯印,內容包括《素問識》、《難經疏證》、《傷寒論輯義》、《傷寒論述義》、《傷寒論廣要》、《金匱要略輯義》、《金匱述義》、《藥治通義》、《脈學輯要》、《救急選方》、《醫剩》、《醫略抄》,《醫穴纂要》。丹波氏父子治學謹嚴,對中國古典醫籍的考證、注釋較為詳明。現存上海石印本和上海中醫書局鉛印本。

滎輸治外經 編輯

取穴法之一。指各經的滎穴和輸穴主治外行經脈所過處的病證。《靈樞·邪氣藏府病形》:「滎輸治外經,合治內府。」《太素》註:「五藏六府滎輸未至於內,故但療外經之病」;《類經》註:「滎輸氣脈浮淺,故可治外經之病。」參見合治內府條。

迎香毒 編輯

病名。係指迎香穴附近焮腫作痛的病證。《疔瘡要訣》認為:「此疔發於脾腎肺火,生鼻孔兩旁根。」陽明熱毒結聚於此也發此病。治宜清熱解毒。方用清胃散、黃連解毒湯等加減。

迎香疔 編輯

病名。疔腫之發於迎香穴附近者。見《治疔大全》。多因手陽明風熱之毒蘊結而成。證見:初起時但見局部小泡,麻癢而微痛,一、二日後即見結成核腫,質堅腫硬,或連及腮唇,不即治常致全身寒熱,甚則並發疔毒走黃之危症,慎之。證治參見疔瘡條。

迎香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另名沖陽。屬手陽明大腸經。手、足陽明之會。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布有面神經與眶下神經的吻合支及面動、靜脈和眶下動脈。主治鼻塞,鼻衄,鼻淵,鼻息肉,口眼斜,面癢浮腫,及膽道蛔蟲症等。斜刺0.2-0.3寸,或沿皮刺0.5-1寸。

迎西證 編輯

病證名。出《證治準繩·雜病》。多因肝虛受克所致。證見患者每於西、北風起,觸迎之則二目澀痛而淚出,尤以秋、冬季節發者較多。治宜補肝之不足,抑肺之有餘。

迎隨補瀉 編輯

針刺補瀉法之一。又稱針向補瀉。指以針尖方向與經脈之間的逆(迎)順(隨)關係來分別補瀉的辦法。《靈樞·終始》:「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和隨,氣可令和。」後世醫家據此加以發揮,認為迎隨即指經絡循行的順逆。《針灸大成》:「至於經脈為流行之道,手三陽經,從手上頭,手三陰經,從胸至手,足三陽經,從頭下足,足三陰經,從足入腹。故手三陽瀉者,針芒望外(針尖向四肢),逆而迎之;補者,針芒望內(針尖向頭身),順而追之,余者仿此。乃是因其氣血往來,而順逆行針也。」即順(隨)着經脈循行方向進針的為補法,逆(迎)着經脈循行方向進針的為瀉法。也有以順着經脈的循行方向取穴,依次用針的為補法,逆着經脈循行方向取穴,依次用針的為瀉法者。

迎風灑淚症 編輯

病證名。係指遇風即淚出之病證。《銀海精微》:「迎風灑淚者何也?曰肝之虛也。是亦腦冷迎風淚遂出,拭卻還生,夏月即少,冬月即多,後若經二、三年間,不以冬夏皆有。此疾乃淚通於肝,肝屬木,目乃肝之外候,為肝虛風動則淚流,故迎風淚出。」證治參見迎風冷淚條。

迎風熱淚 編輯

病證名。係指不論季節遇風則流熱淚的病證。見《證治準繩·雜病》。本病多由肝腎津液不足,竅虛不密風邪引淚外出而致。治宜滋補肝腎,方用六味地黃湯加減。

迎風流淚 編輯

病證名。係指遇風則流淚,甚者如雨的病證。見《眼科捷徑》。本病多由肝腎不足或肝經鬱熱所致。臨床所見有流冷淚與流熱淚之別,詳見迎風冷淚和迎風熱淚條。

迎風冷淚 編輯

病證名。係指遇風則冷淚頻流的病證。見《古今醫統》。多由肝腎兩虛,精血虧耗所致。治宜補益肝腎,可選用左歸丸或菊睛丸等加減。

易虛易實 編輯

小學病理特點之一。出《小兒藥證直訣》。小兒在生理上既陽氣興旺生機蓬勃,發育迅速;又屬稚陰稚陽,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所以感邪之後,病邪容易蘊積泛濫,出現實證熱證。如急驚風、嘔吐腹瀉等證。但往往邪盛傷正,表現為虛證寒證。這種邪正消長,虛實寒熱傳化,在兒科臨床上非常多見。因此,治療上不可偏補偏消,藥品藥量均宜權衡適當,中病即止,不可過量,免傷正氣。參見易寒易熱條。

易水學派 編輯

金元時期的醫學派別。其代表人物為張元素。因張氏家居易水(今河北省易縣)故名。該學派具有創新思想,認為「運氣不齊、古今異軌,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反對泥於古方的保安思想。該學派還重視致病的內因,尤其注意加強人體脾胃功能以驅除疾病。此派學說後由著名醫家李杲加以發揮而創立了「補土派」成為金元四大學派之一。

《易氏醫案》 編輯

醫案著作。一卷。十八則。明·易大艮撰於1644年。作者認為「治病貴先識病性」,故每證必據脈求因,審因辨證,推究傳變,定方用藥。治法以開郁為先,補益隨後,案末附有自製經驗方11首。現存清刻本,又本書收入《醫林指月》叢書中。

易經 編輯

清代醫家。字干長。湖北武昌人。康熙(1662-1722)年間遷居竹山。自幼博學,為人溫雅,善岐黃術。撰有《脈訣纂要》、《傷寒辨似》,今佚。

《易筋經》 編輯

導引功法名着。託名南北朝時印度高僧達摩傳(一說託名唐初李靖傳)。流派甚多,主要有三種:「衙門藏版」《易筋經》(附《洗髓經》一卷,故又名《洗髓易筋經》)十二勢;《中外衛生要旨》三套二十二勢;《少林內功秘傳》二十四勢。二十四勢。十二勢分韋馱獻杵(又分一、二、三勢)、摘星換斗、倒拽九牛尾、出爪亮翅、九鬼拔馬刀、三盤落地、青龍探爪、臥虎撲食、打躬、掉尾等功法,各詳見該條。

易寒易熱 編輯

小兒病理特點之一。出《小兒藥證直訣》。小兒肺胃嬌弱,最易從口鼻感受病邪而患時行熱病。《幼科要略》認為小兒「所患熱病最多」,因為「六氣之邪,皆從火化;飲食停留,鬱蒸化熱;驚恐由迫,五志動極皆陽。」又因小兒稚陰未長,發病時容易出現陰傷陽亢的熱證,同時小兒「稚陽未充」,發病時亦易出現陽衰的寒證。小兒患病,既易亢奮,又易衰竭,身體的調節機能差,臨床表現就有易寒易熱的變化。參見易虛易實條。

易方 編輯

清末喉科醫家。字塢樵,號倚松老人。湖南湘鄉人。分喉病為經病與瘟疫兩類,瘟疫喉症又按五色辨證。其治喉症禁用火攻,不用灸法。着《喉科種福》(1899年),錄喉科證治,除用內服藥外,兼行開關、洗口、敷拔、探吐諸法。

易大艮 編輯

明末醫生。字思蘭。臨川(今江西撫州)人。着《醫案》一卷(1644年)。治案以據脈求因,層層設問以剖析病情、病因、病理變化及處方用藥為特點,治法以開郁為先,繼用補益,案末附自創方11首。收入《醫林指月》。

編輯

①容易。《靈樞·行針》:「重陽之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也。」

②改變。《素問·玉版論要》:「女子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左為逆,右為從。易,重陽死,重陰死。」王冰註:「女子色見於左,男子色見於右,是變易也。」

③傳變。《素問遺篇·刺法論》:「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

④通亦。《素問·骨空論》:「扁骨有滲理,湊無髓孔,易髓無空。」王冰註:「易,亦也。骨有孔則髓有孔,骨若無孔,髓亦無孔也。」

抑者散之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療原則。對鬱積壅滯的病證採用行散的治療方法。出《素問·至真要大論》。

抑法 編輯

推拿手法名。即按法。《肘後備急方》卷五:「但令痛,以手摩將、抑按,日數度。」《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按者,謂以手往下抑之也。」詳按法條。

陽中之陽 編輯

陰陽學說內容之一。陰陽具有無限可分性,任何事物都可概括為陰和陽兩類,而陰和陽又可分別再分陰陽。《素問·陰陽離合論》:「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所謂陽中之陽,即指陽性事物又分陰陽的陽。《素問·金匱真言論》:「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

陽中之太陽 編輯

①指心。《靈樞·九針十二原》:「陽中之太陽,心也。」

②指手之三陽經絡。《靈樞·陰陽系日月》:「手之陽者,陽中之太陽也。」

陽中之少陰 編輯

①指肺。《靈樞·九針十二原》:「陽中之少陰,肺也。」

②指手之三陰經絡。《靈樞·陰陽系日月》:「手之陰者,陽中之少陰也。」

陽中隱陰 編輯

針刺手法名。出金·竇漢卿《金針賦》。為先補後瀉法。其法先進針至淺部(0.5寸左右),行緊按慢提九次,覺微熱,再進針至深部(1寸左右),行慢按緊提六次,此為一度。必要時可反覆施術。適用於先寒後熱,虛中夾實之症。

陽中伏陰 編輯

脈陰陽相乘相伏之象。如尺部雖見浮滑而長的陽脈,但有時夾有沉澀而短的陰脈,故稱。《難經·二十難》:「脈雖時沉澀而短,此謂陽中伏陰也。」楊註:「尺中已浮滑而長,又時時沉澀而短,故曰陽中伏陰。」

陽支 編輯

十二地支各有陰陽所屬,其中子、寅、辰、午、申、戍為陽。

陽證似陰 編輯

證名。真熱假寒證的別稱。《景岳全書·傳忠錄》:「寒熱有真假者,陰症似陽,陽症似陰也。」因陽盛之極,陽氣閉郁不能外達所致。《醫宗必讀·疑似之症須辨論》:「陽盛之際,往往發厥,厥則口鼻無氣,手足逆冷,有似乎陰也。」《萬病回春》:「陽症似陰者,初起身不熱,頭不痛,四肢厥冷,身寒怕寒,腹痛嘔吐,泄瀉蜷臥,好靜沉默,不渴,脈沉遲細微。或兼見不欲衣被,大小便閉澀,或赤或黑。煩悶昏迷,不眠口渴,指甲時溫。不問脈之浮沉遲數,但重按微有力者是也。」治當清熱攻下,不可誤作陰證治療。參見真熱假寒條。

陽證發斑 編輯

病證名。發斑屬於實熱性者。見《此事難知》。又名陽斑。《陰證略例》:「陽證發斑有四,有傷寒發斑,有時氣發斑,有熱病發斑,有溫毒發斑,斑斑如錦紋,或發之面部,或發之胸背,或發之四末,色紅赤者,胃熱也,紫黑為胃爛也。一則下早,一則下之晚,乃外感熱病而發斑也,當服元參、升麻、白虎等藥。」方用犀角地黃湯、化斑湯、瀉心湯、調胃承氣湯等。參見斑、陽斑條。

陽證呃逆 編輯

病證名。呃逆之屬實熱者。見《類證活人書·問咳逆》。《雜病源流犀燭·呃逆源流》:「呃逆陽症,發熱口苦,胸滿脈數。」治宜清熱降逆,用橘皮竹茹湯,或小柴胡湯加橘皮、竹茹。參見咳逆、呃逆條。

陽證 編輯

證名。疾病出現的陽盛證候。見《此事難知·辨陰陽二證》。凡表證、熱證、實證多屬陽證。常見發熱惡寒,頭痛身疼,煩躁口渴,面赤潮紅,口唇燥裂,聲高息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結或下利臭穢,小便短赤,舌紅堅斂,苔黃垢糙、脈浮、數、洪、大、滑等。八綱辨證中之表證、熱證、實證均屬陽證,詳見各條。

瘄後便膿 編輯

病證名。指麻疹後便下膿血。《瘄略》:「瘄後泄瀉,而便膿血者,由邪熱內陷,大忌止澀。最宜升發升提,雖元氣不復,脾胃虛弱,不能輕用參耆,解其熱,涼其腸,而病症自愈。」用葛根黃連黃芩湯等方治療。

瘄門 編輯

穴名。又名啞門,位於後正中線入髮際半寸處,屬督脈。《素問·氣穴論》:「瘄門一穴。」

原瘄要論 編輯

麻疹專着。一卷。清嘉慶年間袁氏(佚名)撰。刊於1828年。本書簡要論述麻疹(即瘄)的診斷、治療及合併症的防治等。並附虞氏麻疹治法一文。現有《中國醫學大成》本。

熨痔法 編輯

外治法之一。指用藥物煨熱熨痔以止痛之方法。出《五十二病方》。《外台秘要》卷二六:「必效療痔法,痔出頭,或痛不堪忍方:取枳實、煻灰中煨之,及熱熨病上,盡七枚痛立定。發即熨之,永除也。」現今臨床已較少用。

熨引 編輯

熱熨與導引。《素問·氣血形態》:「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

熨目 編輯

自我推拿方法名。又名拭目,摩目,摩眼,揉眼。指用兩手掌擦熱後拭摩兩眼。有明目作用。《聖濟總錄》卷一零三:「氣血得溫利則宣流,得寒則凝泣。肝藏血,上注於目。若肝經虛寒,則目多昏暗淚出之候。古方用溫熨之法,蓋欲發散血氣,使之宣流爾。」

熨法 編輯

中醫眼科外治方法名稱。係指用布包炒熱的食鹽、蔥白、艾葉等藥物,待溫度適宜後,貼熨患眼之眼瞼或太陽穴等處的方法。《聖濟總錄》卷一一三:「溫熨之法,蓋欲發散血氣,使之宣流。」本法適應於陰寒內盛的目疾疼痛等證。

慍慍 編輯

①鬱悶不舒。《素問·玉機真髒論》:「太過則令人逆氣而背痛,慍慍然。」

②通「蘊」。蘊積,蘊蓄。《素問·至真要大論》:「病已慍慍,而復已萌也。」

慍怒 編輯

惱怒。《靈樞·通天》:「見人有榮,乃反慍怒。」

暈針 編輯

病人由於針刺而產生的暈厥現象。《針灸大全·金針賦》:「其或暈針者,神氣虛也。」臨床針刺之時,患者因針刺而出現頭暈,噁心,目眩,心悸,繼而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厥逆,血壓降低,脈搏散弱,甚至突然意識喪失者稱暈針。多因患者體質虛弱,精神緊張,飢餓疲勞,或針刺體位不當,針體較粗,刺激過重,針感太強等而發生。一旦暈針,應首先將患者平臥,餵飲溫開水或糖水,休息10-15分鐘,一般可以恢復,必要時需給予中醫藥物搶救。臨床上對初針的患者,進針前宜作解釋令其消除顧慮、恐懼心理並選擇適宜的針具和體位及避免強烈的刺激等。

暈陀羅中毒 編輯

病名。因藥用或誤服曼陀羅的花、葉、莖、根、子過量引起中毒。曼陀羅別名洋金花、楓茄花。症見面紅煩躁,哭笑不止,譫語幻覺,口乾膚燥,瞳孔散大,脈數等,嚴重者可致昏睡,肢強攣搐,甚至昏迷、死亡。宜中西醫結合救治。中醫治療以清熱解毒為主,常用綠豆衣、銀花、連翹、甘草等藥。民間有多食黃糖、口含米醋等解毒方法。

暈痧 編輯

病名。痧證見頭暈眼黑,昏迷跌倒者。《雜病源流犀燭·痧脹源流》:「暈痧,一時頭眩眼暗,昏迷跌倒。乃毒痧所致,毒血一衝,必至敗壞臟腑,其勢甚急,不能少延。」因毒血與食積痰氣,結聚於心腹胸膈,致經絡不暢,氣血不通。治法辨其食積痰血氣阻,及暑熱伏熱穢氣之類,或消或散。俟胸膈氣血順暢,則昏迷自醒,然後驗其青紫筋以刺之。參見痧條。

暈厥 編輯

病名。突然頭暈仆倒,神志模糊,肢冷的病證。《古今醫案按·厥》:「今人所謂厥者,乃暈厥耳,亦兼手足逆冷,而其重在神昏若死也。」參見厥證條。

暈灸 編輯

病人在灸治過程中發生的暈厥現象。多因體質虛弱,情緒緊張,或艾炷過大,壯數太多,火力過猛所引起。《神灸經綸》:「着火有眩暈者,神氣虛也,仍以冷物壓灸處,其暈自蘇。」臨床表現與處理方法參見暈針條。

惲鐵樵(1879-1935年) 編輯

近代醫家。字樹珏。江蘇武進人。少孤貧,刻苦自勵,奮志讀書,13歲就讀於私塾,通讀儒家經典,後考入南洋公學,畢業後任教於長沙。曾在商務印書館主編《小說月報》,享有文名。惲體素弱,經中、西醫診治,未奏效。又因長子病故,遂發憤學醫,精研歷代醫書,又問業於汪蓮石。1920年,辭主編之職,主攻醫學。時余雲岫撰《素靈商兌》,詆毀中醫,惲氏作《群經見智錄》與其論爭。謂: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西洋醫學以日新為貴,未必為一定法。中國舊說本經驗而立,未必無可通之道。主張中西醫匯通,各取所長。1925年創辦鐵樵中醫函授學校,受業者達千餘人。畢生著述甚富,且大多刊印於世。主要著作22種,編為《藥盦醫學叢書》。另有《鐵樵函授醫學講義》。子道周、女慧莊,均通醫理。

運針 編輯

針灸學名詞。指針刺得氣後,以捻轉提插等運動針體的方法,使針感得以保持或加強。又稱行針。可據病情需要採取持續運針法或間歇運針法。如需作長時間運針,尚可用針刺手法儀代替手工操作。

運星 編輯

即歲運當政之星。如土運土星,金運金星等。《素問·氣交變大論》:「歲運太過,則運星北越,運氣相得,則各行以道。」

運土入水 編輯

小兒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有:

①用運法由小兒拇指指腹部的脾經穴起,沿手掌的掌根和尺側部,至小指指腹的腎經穴。因脾屬土,腎屬水,故名。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腹脹、腹瀉、尿頻、小便赤澀等症。《小兒按摩經·手訣》:「照前法(運水入土法)反回是也。腎水頻數無統用之,又治小便赤澀。」

②由脾經穴運至手掌根部正中的坎宮穴。《幼科推拿秘書·推拿手法》:「土者脾土也,在大指;水者坎水也,在小天心穴上,運者從大指上推至坎宮。蓋因丹田作脹、眼睜,為土盛水枯。運以滋之,大便結甚效。」

運水入土 編輯

小兒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有:

①用運法由小兒小指指腹部的腎經穴起,沿手掌的尺側和掌根部,至大指指腹的脾經穴。因腎屬水,脾屬土,故名。《小兒按摩經·手訣》:「以一手從腎經推去,經兌、干、坎、艮土脾土按之,脾土太旺,水火不能既濟,用之,蓋治脾土虛弱。」用治脾胃虛弱,食谷不化等證。

②由腎經穴運至手掌大魚際處(即八卦中的艮封穴)。《幼科推拿秘書·推拿手法名》:「土者胃土也,在(月反)門穴上,屬艮宮;水者腎水也,在小指外邊些。運者以我大指,從小兒小指側巔,推往干、坎、艮也。此治能治大小便結,身弱肚起青筋,痢瀉諸病。」

運氣學說 編輯

古代探討氣象變化規律的一門知識。即運用五運和六氣的節律性運動及其相互化合,來解釋說明天體運動和氣候變化的規律性,以及天體運動和氣候變化對生物對人類的關係及影響。五運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五方之氣的運動;六氣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變化要素。運氣學說以六十年為一個周期,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合,推算各年的五運、六氣、主氣、客氣、司天、在泉、太過、不及等,觀察運與氣之間相互化生和承制的現象,預測每年氣象特點及氣候變化對人體生理、病理變化的影響規律。古代天文曆法家、農家、醫家、兵家、陰陽家都曾廣泛應用運氣學說。醫家著作中較集中反映其內容的是《內經》中《素問·天元紀大論》以下七篇大論。

運氣脅痛 編輯

病證名。一種以脅肋刺痛為主要見證的流行性傳染病。見《醫學綱目》卷十四。又名刺肋傷寒、痧脹。《症因脈治·脅痛論》:「運氣脅痛之症,病起於倉卒,暴發寒熱,脅肋刺痛,沿門相似,或在一邊,或在兩邊,痛之不已,脹及遍身,甚則指甲紫黑而死。此天行歲運,勝復之氣加臨,所謂天災流行之疫症。」運氣脅痛之治,宜疏散為先。若少陽司政,以柴胡湯加減主之;少陰司政,獨活敗毒散對瀉心湯;陽明司政,干葛石膏湯主之。外用針刺委中、三里穴出血。若痛甚,指甲黑者,即刺十指出血。若咳嗽痰聲,無論左右,為肺邪脅痛,宜瀉青各半湯,並刺少商穴。參見脅痛、外感脅痛條。

運氣同化 編輯

運氣術語。指運與氣屬於同類而化合,成為影響該年氣候與發病的因素之一。如木同風化,火同暑化,土同濕化,金同燥化,水同寒化。天符、同天符、歲會、同歲會、太乙天符等均屬運氣同化。各詳該條。

運氣喘 編輯

病證名。歲運失常,氣候變化所致的氣喘。見《醫學綱目·喘》。由歲金太過而致者,證見咳嗽氣逆,肩背痛,喘喝以聲,胸憑仰息等,當治以溫劑。由歲火太過、火攻肺虛而致者,證見喘咳肺脹,呼吸響鳴,寒熱,少氣,大腹膨脹等,治以咸寒之劑。由木火太過,風火為逆者,證見氣逆不平,治有清泄風火。

運氣按摩 編輯

氣功學術語。系一種功法。指氣功醫師運用體內之氣,通過手指或手掌等部位發功,作用於患者經絡、穴位或病變部位而治療疾病。《靈劍子·胎息秘要歌訣》有「布氣與他人攻疾」的記載。《抱朴子內篇》、《諸病源候論》等中也有較具體的介紹。

運氣 編輯

①宋代太醫局對醫生的考試項目之一。主要研究一年四時氣候因素之變化規律及其對人體之影響。

②指五運六氣。五運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運氣;六氣指風、寒、熱、濕、火、燥六種氣候的流轉。其演繹方法是據甲、乙、丙、本、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以定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以定氣。

運脾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法。用健脾燥濕的藥物治療濕邪困脾,加強脾臟運化功能的方法。脾主運化,運化水谷精微,濕重困脾,脾失健運,症見脘痞腹脹,口淡無味,食少納呆,倦怠乏力,面色萎黃,噁心欲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腫,小便短少,舌苔白膩,脈濡緩等。宜用平胃散、藿朴夏苓湯等方。常用藥物有蒼朮、厚朴、藿香、佩蘭、砂仁、茯苓等。

運膏肓 編輯

自我按摩方法名。肘部屈曲,轉搖肩關節,帶動肩胛骨,以作用於背部的膏肓穴。《理瀹駢文》:「兩肩扭轉,運動膏肓穴,除一身疾。」

運法 編輯

推拿手法名。

①用手指指腹或掌根在穴位上作輕柔緩慢的環形移動。該法僅在體表皮膚上旋圍摩擦,不帶動深層肌肉組織。常用於頭額、腹部及手掌部。《釐正按摩要術·立法》:「運則行之,謂四面旋繞而運動之也。宜輕不宜重,宜緩不宜急。俾血脈流動,筋絡宣通。」《推拿仙術》:「運者醫人用右手大指推也……周環旋轉故謂之運。」

②用手活動患者的可動關節。《壽世青編·十二段動功》:「運膏肓:此穴在背上第四椎下脊兩旁各三寸,藥力所不到。將兩肩扭轉二七次,治一身諸疾。」參見搖法條。

運動水土 編輯

自我按摩方法名。「水」指腎,「土」指脾。指食後緩行,同時用手在兩側脅肋上下輕輕按摩,再摩擦腰部,使其發熱。能助消化、疏肝膽、通血脈。《聖濟總錄》卷一百九十九:「食畢須勉強行步,以手摩兩脅上下良久,又轉手摩腎堂令熱,此養生家謂之運動水土。水土即脾腎也。」

編輯

①運動,行動。《素問·厥論》:「少陽之厥……(骨行)不可以運。」

②指氣運。《素問·六節髒象論》:「天地之動,陰陽之化,其於萬物,孰少孰多,可得聞乎?」

③運轉。《靈樞·脾胃》:「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

④暈,眩暈。

孕珠 編輯

生理學名詞。出《五十朋賦》。指妊娠之始。

孕癰 編輯

病名。出《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五「龔顏德孕癰方第十。」指孕婦腹內生癰。多因邪熱蘊結,氣血壅滯所致。宜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方用千金牡丹皮湯,或神效栝樓散。可參內癰治療法,然須注意防止墜胎。

孕婦尿出 編輯

病證名。出楊志一《生育問題》。即妊娠遺尿。詳該條。

孕悲 編輯

病證名。《胎產合璧》:「孕婦髒躁,無故悲泣,名曰孕悲。」治療參見髒躁條。

編輯

生理學名詞。《素問·骨空論》:「督脈者……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干。」孕當指妊娠,詳該條。

編輯

傷損。《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有故無殞,亦無殞也。」《淮南·覽冥》高註:「殞,壞也。」

雲障 編輯

病證名。係指黑睛生翳如雲片狀者。清·黃岩《眼科纂要》卷四:「眼初發,赤腫若難開,雲障漸生失條理,久則血凝不散結成災,玉翳白皚皚,肝病積熱沖入眼胞來。」治宜清肝明目祛痰,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參見翳條。

雲翳 編輯

病證名。見《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宿翳呈片狀,或似淡煙,或如浮雲,故稱雲翳,一般以翳滿而浮,色白淡嫩,未掩及瞳神者為輕,翳久色黃深厚,掩蔽瞳神者為重。治宜結合全身情況,審症求因,辨證用藥。詳宿翳條。

雲霧移睛證 編輯

病證名。見《證治準繩·雜病》。多因肝腎不足,氣血虛衰,瘀血滯積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所引起。係指眼外觀正常,自視眼前似有雲霧浮移的病證。《審視瑤函》:「謂人自見目外有如蠅蛇、旗旆、蛺蝶、絛環等狀之物,色或青黑粉白微黃,看在於眼外空中飛揚繚亂,仰視則上,俯視則下也。乃玄府有傷,絡間精液耗澀,郁滯清純之氣,而為內障之患。」類今之玻璃體混濁。因肝腎不足引起者,宜滋補肝腎,用杞菊地黃丸或駐景丸加減,因氣血虛衰所致,宜益氣養血,用芎歸補血湯或八珍湯加減;因於瘀血滯積目內者,宜活血、化瘀、消滯,用桃紅四物湯或血府逐瘀湯加減等。

《雲岐子脈訣》 編輯

脈學著作。全稱《雲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脈訣論並治法》。元·張璧撰。撰年不詳。此書參考《內經》、《脈經》、仲景脈法理論,結合後世有關論述及其家傳脈學,分述七表八里九道脈主病及方治,頗多個人識見。後輯入《濟生拔粹》。現存《濟生拔粹》本。

《雲岐子論經絡迎隨補瀉法》 編輯

針灸著作。又名《潔古雲岐針法》,一卷。金·張璧撰(按:張璧即雲岐子,其父為張潔古)。本書主要論述針法補瀉和部分針刺治療經驗,文字簡略。內有:論迎隨補瀉、經絡取原(穴)法、王海藏拔原例、經絡腧穴配合法,以及針刺傷寒,熱痛諸法,潔古刺諸痛法等短論。現有涵芬樓影印本。《濟生拔粹》本,195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

《雲岐子保命集論類要》 編輯

傷寒著作。又名《傷寒保命集》。二卷。元·張璧撰。書中分述傷寒六經痛證。傷寒主方、變方及其適應症。辨別傷寒與溫病。介紹傷寒症候的刺法,傷寒雜證,傷寒傳變諸證和一些較常見的內科雜病的證治。主治明確,選方大多可取。末附小兒病證。後編入《濟生拔粹》中。現存明宣德錢氏刻本,《濟生拔萃》本及叢書集成本。

雲門 編輯

經穴名。出《素問·水熱穴論》。屬手太陰肺經。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鎖骨下窩凹陷處,距前正中線6寸。布有鎖骨上神經中、後支,胸前神經分支,臂叢外側束和頭靜脈,胸、肩峰動、靜脈,下方有腋動脈。主治咳嗽,氣喘,胸痛,肩背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岳昌源 編輯

清代醫家。字魯山,號泗庵。浙江吳興人。精醫術。康熙年間(1662-1722年)刪補王肯堂《醫學津梁》(原名《醫鏡刪補》)六卷,又重訂其《胎產證治》。另着《經野醫案》十二卷,《醫學要領》、《傷寒六經論》各兩卷,均佚。

月運 編輯

出清·呂種玉《言鯖》。即月經。詳該條。

月飲瘡 編輯

病證名。出《肘後方》卷五。即旋耳瘡。詳該條。

月汛 編輯

名詞。出《赤水玄珠》。指月經。詳該條。

月行 編輯

出《醫說》引《瑣碎錄》。一指月經,二指經期。

月信不行 編輯

病證名。出《世醫得效方》卷十五。即經閉。詳該條。

(拼音Y)第二篇 編輯

月信 編輯

生理學名詞。出《婦人大全良方》卷一引《產寶方》序論:「月水如期,謂之月信。」即月經。詳該條。

月水滯澀 編輯

病證名。出《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二。即月經過少。詳該條。

月水汁 編輯

出《本草集要》。即月經之血。

月水色黃 編輯

症名。出《竹林寺女科秘方》。即經來黃色。詳該條。

月水久不絕 編輯

病證名。出《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指經漏。詳該條。

月水不通 編輯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七:「婦人月水不通者,由勞損血氣,致令體虛受風冷,風冷邪氣客於胞內,傷損沖任之脈,並手太陽、少陰之經,致胞絡內絕,血氣不通故也。」即經閉。詳該條。

月水不利 編輯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七:「月水不利候。」一指經行不暢,一指經閉。

月水不來 編輯

出《脈經》。即經閉。詳該條。

月水不斷 編輯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七:「婦人月水不斷者,由損傷經血,沖脈任脈虛損故也。」即經漏。詳該條。

月水不調 編輯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七:「月水不調候。」即水經不調。詳該條。

月水 編輯

《脈經》:「手太陽,少陰不養者,下主月水,上為乳汁,活兒養母。」即月經,詳該條。

月事沉滯 編輯

病名。指月經數月不行。《儒門事親》卷五:「夫婦人月事沉滯,數月不行,肌肉不減。《內經》曰:此名為瘕為沉也。沉者,月事沉滯不行也。急宜服桃仁承氣湯加當歸,大作劑料服,不過三服立愈。後用四物湯補之,更可用宣明方檳榔丸(檳榔、木香、牽牛、陳皮)。」

月事不通 編輯

病名。出《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治婦人血閉,月事不通方……」月事不通指經閉,詳經閉條。

月事不來 編輯

病證名。出《素問·評熱病論》:「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即經閉。詳該條。

月事 編輯

指月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詳見月經條。

月使不來 編輯

病證名。出《脈經》卷九。指經閉。詳該條。

月使不調 編輯

病證名。出《脈經》卷九。指月經不調。詳該條。

月使 編輯

出《脈經》卷九。指月經。詳該條。

月食瘡 編輯

病名。係指耳郭上生瘡,或爛痛有膿汁。多見於小兒。《諸病源候論》卷五十:「瘡生於小兒兩耳,時瘥時發,亦有膿汁,此是風濕搏於血氣所生,世亦呼之為月食瘡也。」又雲「小兒耳鼻口間生瘡,世謂之月食瘡,隨月生死,因以為名也。世雲小兒見月初生,以手指指之,則令耳下生瘡,故呼為月食瘡也。」月食瘡,其義有二。一指發病部位比較廣泛,生於兩耳及鼻面間,並下部諸孔竅側,隨月盛衰;一為專指耳下生瘡,爛痛有膿汁,時瘥時發者。參見月蝕疳瘡條。

月蝕疳瘡 編輯

病名。《證治準繩·外科》。多由風濕熱毒熏蒸所致。症見耳廓上生瘡,痛流黃水,時發時愈。治宜清熱除濕。可選用溫膽湯等加減。外用胡粉散。

月蝕瘡 編輯

病名。見《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九。常見於小兒。多因胎毒未淨,肝膽不清,脾經濕熱所致。症見耳上生瘡,時發時止,或隨月盈則劇,月虧則輕。治宜清熱解毒。方用黃連解毒湯加減。

月色皆濃 編輯

病證名。見清·黃惠然《黃喬嶽眼科全集》。謂目至黃昏則視物不清。本病多因陰血虧損,陽氣消耗,以致水火不濟而成。參見目常日夕昏條。

月闕瘡 編輯

病名。《瘡瘍經驗全書》卷一:「口緊,一名月闕瘡,一名雁來風,一名蟲蝕瘡。」其症見唇瘡口緊。本病多因脾胃熱氣上沖所致。治宜清解脾胃鬱熱。方用清胃散加減。參見唇瘡條。

月期華水 編輯

名詞。出佛經《四分律》。即月經。詳該條。

月脈 編輯

婦科名詞。《普濟方》卷三百三十二:「桃仁丸治婦人臍腹積滯,月脈不調,疼痛氣閉……」月脈當指月經。詳該條。

月客 編輯

名詞。出《神仙服食經》。即月經。詳該條。

月經滯澀 編輯

病證名。指經行滯澀不爽,經量較少。多因營血不足或氣血運行受阻所致。出《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婦人月水不通」篇:「治婦人月經滯澀」,治宜「調順榮氣,薑黃散方(薑黃半兩、丁香半兩、當歸炒一兩、芍藥一分,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日二)。」參見經行後期、月經過少條。

月經先期 編輯

病證名。出《竹林女科證治》。即經行先期。詳該條。

月經水 編輯

名詞。《本草蒙筌》卷十二「人部」:「月經水治女勞復,並解箭毒」。月經水指月經之血。

月經澀少 編輯

病證名。出《女科指掌·調經門》。指月經過少。詳該條。

月經前期 編輯

病證名。出《女科秘要》卷三。即經行先期。詳該條。

月經愆期 編輯

病名。出《類證普濟本事方》。

①指經行先後無定期。《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經來前後為愆期。」

②指錯過日期的意思,故即經行後期。可參見相應詞條。

月經落後 編輯

病證名。出《女科指掌·調經門》。即經行後期。詳該條。

月經來如膽水 編輯

病證名。指經期陰道流出黃綠色的液體。《女科備考》:「月經來如膽水,五心作熱,腰痛並小腹痛,面色萎黃,不思飲食,乃氣血虛弱。」治療「先用黃芩散(黃芩、川芎、當歸、甘草、知母、花粉)退其熱,後用調經丸(三棱、莪朮、當歸、白芍、生地、熟地、延胡索、茯苓、川芎、大茴、小茴、烏藥、砂仁、香附)補血以順氣。」

月經或前或後 編輯

病證名。出《女科秘要》卷三。即經行先後無定期。詳該條。

月經後期 編輯

病證名。出《女科秘要》卷三。即經行後期。詳該條。

月經過少 編輯

病名。亦名月經澀少、月經滯澀、經水否澀、經水澀少、經乍來乍少等。指月經能按時而來,但經血量少於正常,或行經時間過短,量亦過少,甚至點滴一、二日即淨。按其原因之不同,有血虛月經過少、血寒月經過少、血瘀月經過少、腎虛月經過少或痰濕月經過少等。詳參各條。

月經過多 編輯

病名。出《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二「經血暴下」篇小薊根湯方。亦名月候過多、經乍來乍多。指月經周期雖准,但經血較常量明顯增多,或經行時間延長,超過七、八天以上,量亦增多。按其形成原因之不同,有氣虛月經過多、血熱月經過多、勞傷月經過多等症型。詳見各條。

月經不行 編輯

病名。出《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婦人月水不通」篇中。即經閉。詳該條。

月經不通 編輯

病證名。出《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婦人月水不通」篇下。即經閉。詳該條。

月經不調 編輯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四:「月經不調」篇。又有月水不調、月使不調、月經不勻、月候不調、失信、經水無常、經水不定、經水不調、經不調、經氣不調、經血不定、經脈不調、經候不勻、經候不調等名。《婦科玉尺》:「經貴乎如期,若來時或前或後,或多或少,或月二、三至,或數月一至,皆為不調。」但現月經不調則泛指月經的周期、血量、血色和經質的異常。常見的有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無定期、月經過多和月經過少等。詳參上述詞條。

月經病 編輯

病名。是指月經周期、經期、經量的異常或伴經色、經質的異常;月經的非生理性停閉;或多次伴隨月經周期,或於絕經前後所出現的有關症狀為特徵的一類疾病。以月經周期異常為主的病有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不定期;以經期異常為主的病有經期延長;以經量異常為主的病有月經過多,月經過少、月經時多時少;經色異常的有經來色淡、經來色紫、經來如黃泥水、月經來如膽水等;經質異常的如經來成塊、經來如牛膜片等;非生理性停經的有經閉;伴隨月經周期前後出現的病症有痛經、崩漏、逆經、經行吐衄、經行便血、經行身痛、經行發熱、經行泄瀉、經來浮腫等;絕經前後出現的病症有絕經前後諸症,年未老經水斷、年老經水復行、經斷復來等。詳見各有關條。

月經 編輯

名詞。《脈經》卷九「平帶下絕產無子亡血居經證第四」:「婦人月經一月再來……」亦名月水、月水汁、月信、月行、月汛、月使、月運、月事、月經水、月脈、月客、月浣、月候、月候血、月期華水、月漏、月潮、月露、紅脈、紅漏、紅潮、血經、血信、血脈、經水、經月、經汁血、經血、經事、經脈、經信、經候、信水、癸、癸水、朝信、潮水、水中金、例假等。是指子宮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現象。女子一般在十四歲左右即開始來潮,到五十歲左右自行斷絕,中間除妊娠及哺乳期外通常一月來潮一次,每次持續時間約為3-7天。因期每月均按期而來,故稱月經。

月假 編輯

生理學名詞。宋·齊仲甫《女科百問》卷上:「陽氣勝陰,月假多者,當歸飲……」月假即月經。詳該條。

月忌 編輯

古代針灸宜忌說之一。見《千金翼方》。將十二月配屬十二地支,按其變化推算血忌日、血支日、月厭日、四激日、月殺日、月刑日、六(月)害日等。據以避忌針灸。

月浣 編輯

生理學名詞。出《千金要方》卷四「赤白帶下崩中漏下」篇七害之一「月浣乍多乍少。」月浣當指月經。詳月經條。

月候血 編輯

名詞。出《太平聖惠方》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經之血。

月候愆期 編輯

病證名。出《婦人大全良方》卷一:「月水不調方第五」加減吳茱萸湯條。即月經愆期。參見該條。

月候過多 編輯

病證名。出《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二「經血暴下」篇:「治婦人月候過多,血傷漏下不止,蒲黃丸方。」即月經過多。詳參該條。

月候不調 編輯

病證名。出《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婦人月水不調」篇:「治婦人月候不調,……赤芍藥湯方。」即月經不調。詳該條。

月候 編輯

名詞。出《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婦人月水不調」篇,即月經。詳該條。

月斧 編輯

眼科手術器械名稱。見《目科正宗》。鋼鐵製作用以剷除外障之膜、翳等。

月潮 編輯

婦科名詞。指月經。見《古今醫統》。

月不通 編輯

病證名。出《證治要訣》。即經閉。詳該條。

月閉 編輯

病證名。《神農本草經》水蛭條:「水蛭,味咸,平。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無子,利水道。」月閉即經閉。詳經閉條。

約束 編輯

解剖名稱。《靈樞·大惑論》:「肌肉之精為約束。」

①張景岳《類經》卷十八註:「約束,眼胞也。」

②泛指眼瞼、眶筋膜、眼外肌等。脾主肌肉,眼瞼的病變與脾胃有一定的聯繫。

編輯

①約束。《靈樞·本髒》:「胃下者,下管約不利。」

②歸納,概括。《靈樞·禁服》:「細子恐其散於後世,絕於子孫,敢問約之奈何?」

③約定的規則、法則。《素問·至真要大論》:「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少,願聞其約奈何?」

④皺縮。《靈樞·本髒》:「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

⑤通「要」,要旨,要點。《靈樞·刺節真邪》:「此刺之大約,針之極也。」

《願體醫話》 編輯

醫話著作。又名《願體醫話良方》。清·史典撰。刊於1838年。前載醫話12則,後載各種急救法及20多種急症的簡易治法,大多為民間效方。切於臨床實用。現有《潛齋醫學叢書》本。

遠者偶之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用藥法則。對病變部位在下在里,或在病程較長的病證,應使用藥味較多或藥性較猛的方劑治療。《素問·至真要大論》:「近者奇之,遠者偶之。」張景岳註:「遠者為下為陰,用其重而急也。」

遠血 編輯

病名。先排便後下血之證。《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並治》:「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景岳全書·雜症謨》謂:「血在便後者,其來遠,遠者或在小腸,或在於胃。」因脾氣虛寒,不能統血所致者,證見血色暗黑,唇淡口和,四肢不溫,舌淡苔白,脈細無力,用黃土湯溫陽健脾,堅陰止血。因陰虛火旺,壯火食氣,脾陰虛而肺氣燥,失其斂攝者,用人參清肺湯。因肝經怒火,肺經憂鬱,以致血不藏攝者,用歸脾湯加山梔、麥冬、五味,或丹梔逍遙散加阿膠、桑寄生、地榆。若虛損不足,下血過多,脾氣不固,腎氣不強,面色萎黃,手足厥冷,六脈微弱虛浮者,宜大補肝脾腎三經,用人參養營湯補脾,膠艾四物湯加巴戟、甘草補肝,斷紅丸補腎(見《血證論·便血》)。參見便血有關條。

遠聽 編輯

生理學術語。指聽力良好。《靈樞·師傳》:「腎者主衛外,使之遠聽,視耳好惡,以知其性。」

遠取法 編輯

即遠道選穴法。見該條。

遠近配穴法 編輯

針灸配穴法之一。以局部與遠道相結合的配穴方法。如胃痛取中脘、胃俞為近取,內關、足三里為遠取;牙痛遠取合谷、內庭,近取頰車等,均是。

遠近 編輯

①指距離的長短。《靈樞·經水》:「夫十二經水者,其有大小、深淺、廣狹、遠近各不同,……。」

②喻親疏。《素問·湯液醪醴論》:「親戚兄弟遠近音聲日聞於耳,五色日見於目,……」

③指疾病部位有遠近之分。遠近相對而言,如以表里言,則表近里遠;以經絡臟腑言,則經絡近臟腑遠;以髒與腑言,則腑近髒遠;以上下言,則上近下遠。《素問·至真要大論》:「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治所為故也。」

④指病程時間的長短。《靈樞·五色》:「察其沉浮,以知淺深,察其澤夭;以觀成敗;察其散摶,以適遠近。」

遠節段取穴 編輯

針灸學名詞,指一種取穴法。指在臨床治療或針麻時所選用的穴位與病痛或手術部位不屬於同一或鄰近的脊髓節段所支配。例如頭部疾患或顱腦手術取用下肢部穴位,腰腿部疾患取用上肢部穴位等,均是。通常所稱的遠道取穴,如《標幽賦》說的「交經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瀉絡遠針,頭有病而腳上針。」多數可歸屬此類。

遠道選穴法 編輯

針灸取穴法之一。又稱遠取法。指遠離病痛部位選穴。《靈樞·官針》:「遠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輸也。」原指六腑部選取下肢部的合穴,後多泛指頭身、臟腑病症取用四肢穴,以及左右交叉取穴,上下交叉取穴等。

遠道刺 編輯

刺法名。九刺之一。《靈樞·官針》:「遠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輸也。」指身體上部有病取用肘膝以下陽經(屬腑)的穴位進行治療。亦有指取用下肢足三陽經穴位或六腑下合穴者。以其針刺穴位距病處較遠而名。近代所稱「遠道取穴法」蓋源於此。

遠痹 編輯

病名。日久不愈的痹症。《靈樞·九針十二原》:「長針者,鋒利身薄,可以取遠痹。」《類經》卷十九:「凡虛風之深入者,必內舍於骨解腰脊節湊之間,故欲取深邪遠痹者,必為大針以治之也。」

編輯

①距離遠。《素問·瘧論》:「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

②時間間隔長。《素問·厥論》:「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

③差異大。《素問·示從容論》:「白與黑相去遠矣。」

④深奧,深遠。《靈樞·師傳》:「遠乎哉問也。」《素問·天元紀大論》:「善言近者,必知其遠。」

⑤疏遠。《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不可不敬畏而遠之。」

⑥避忌,避開。《素問·移精變氣論》:「所以遠死而近生。」《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發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

⑦指病發作慢。《素問·六微旨大論》:「順則其病遠,其害微。」⑧指疾病處所。見「遠近」。

圜(yuá,音圓)直 編輯

人體部位名。指人中溝部位。《靈樞·五色》:「男子色在於面王,為小腹痛,下為卵痛,其圜直為莖痛。」李念莪註:「圜直,指人中水溝穴也。人中有邊圜而直者,故人中色見,主陰莖作痛。」

猿戲 編輯

導引功法名。是一種模仿猿猴類動物的動作的導引功法。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畫《導引圖》有「木侯」(沐猴)及「管墟」(猿呼)圖樣,二者皆作呼嘯狀。後為五禽戲之一。《雲笈七籤·導引按摩》:「猿戲者,攀物自懸,伸縮身體,上下一七。以腳拘物自懸,左右七。於鈎卻立,按頸,各七。」此後流派漸多。

猿猴摘果 編輯

小兒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有多種:

①用兩手攝扯小兒螺螄骨處皮膚(《小兒按摩經·手訣》)。

②用左手大、食二指從小兒陽穴上捻動至關中轉到總筋左邊,右手大、食二指捻動從陰穴向上轉到關上(《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十二手訣》)。

③用兩手牽拉小兒雙手時伸時縮(《小兒推拿秘訣·手上推拿法》)。

④用大、食兩指攝小兒兩耳尖,向上提幾次,再扯兩耳墜,往下拉幾次(《幼科推拿秘書·十三大手法推拿注釋》)。

⑤用左手食、中二指捏小兒陽穴,大指捏陰穴。屬寒症者,用左大指從陰穴往上經三關揉至曲池,轉下經六腑揉至陽穴,名轉陽過陰;屬熱症者,則反之,名轉陰過陽;俱揉幾遍,揉畢,再用右大指捏小兒心、肝、脾穴各一下,並各搖幾十次,寒證往裡搖,熱證往外搖(《釐正按摩要術》卷三)。能消食,治痰氣,除虛退熱。

袁仁 編輯

明代醫生。字良貴,號參坡。嘉善(今浙江)人。祖灝、父祥皆經世學,至仁得傳學愈深邃,於理學、佛學、天文、地理、歷律、兵刑,水利無不博涉。嘗謂醫業可藏身濟人,遂隱於醫。崑山魏校以疾召之,使者三請不往,曰:「心疾,當行仁義,不然雖十至而無益。」着《內經疑義》、《本草正訛》、《痘疹家傳》等,均佚。

袁謙 編輯

清末醫家。字豫來。寶山(今上海市)人。精醫。着《病機卑邇集》、《傷寒卑邇集》、《藥能廣集》、《業醫必讀》,未見傳世。

袁坤厚 編輯

元代醫生。字淳古。益州(今四川成都)人。精通醫學。曾任成都醫學正,撰《難經本旨》,今佚。

袁句 編輯

清代醫家。字大宣,號雙梧主人。河南洛陽人。曾任職於刑部,精醫藥。凡病叩門者,皆為之診治。因其兒女半傷於痘,乃精研痘科,歷十六載,撰《天花精言》六卷(又名《痘症精言》)(1753年)。

袁班 編輯

明末醫家。字體庵,高郵(今屬江蘇)人。嗜於醫學,二十歲始閉戶讀醫書,歷十年,遂精其術,善脈診,治多良效,有「江北名醫」之譽。着《證治心得》一卷(1643年),折衷諸家之說,參以己之臨證心得,強調臨證必須四診合參,審慎定方用藥。

圓針 編輯

古針具名。即員針。見該條。

圓翳外障 編輯

病名。又名遮睛障。指翳之形圓、色白而薄,也偶有厚者。因其光滑深沉,久治難消,又稱宿翳。

圓翳內障 編輯

病名。又名圓翳。見《秘傳眼科龍木論》。即指黃精(晶狀體)混濁病變。相當於今之白內障。歷代醫籍因其病因、形、色,以及程度不同而有許多名稱,如:胎毒內障、棗花內障、如金內障、如銀障、圓翳內障等。其症狀表現為:初患之時,眼前多見蠅飛花發,垂嬉,薄煙輕霧,漸漸加重,不痛不癢,漸漸失明。外觀未見異常,不辨人物,惟睹三光。透見瞳內,黃精呈不同形色之混濁,色白或微黃,或粉青,狀如星、如棗花、如半月、如劍脊、如水銀之走、如膏脂之液、如油之滴水中、如冰之凍杯內。可一眼先患,亦有雙眼同病。該病或由先天不足而胎患所致;或因肝經風熱及陰虛濕熱,上攻於目而成;亦可肝腎陰虛、目失濡養日久而患。其治療:肝經風熱者宜平肝清熱兼以疏風,方選防風散、石決明散加減;陰虛濕熱者可養陰、清熱、除濕,方選甘露飲加減;肝腎陰虛者,宜滋養肝腎,方選杞菊地黃丸或石斛夜光丸等加減。若以針刺療之,可選睛明、攢竹、合谷、足三里等穴。若翳定障老而光感色覺正常,可手術治療。

圓翳 編輯

病名,即圓翳內障。《世醫得效方》卷十六:「圓翳者,或黑珠上一點圓,日中見之差小,陰處見之則大白,或明或暗,視物不明」。多因肝腎俱虛而致。宜補肝腎為主,方選補肝散。參見圓翳內障條。

圓癬 編輯

病名。指生於面、頸、軀幹及四肢的一種癬疾。見《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書中有:「圓癬之狀,作圓文隱起,四畔赤,亦癢痛是也,其里亦生蟲。」本病多因濕熱外邪侵襲皮膚或接觸傳染而得,好發於面頸、軀幹、四肢等處。患處病損部位為錢幣狀圓形紅斑,邊緣清楚,其中央處可自愈。紅斑周圍可見丘疹、水泡、結痂、鱗屑等變化,自覺瘙癢。該癬疾除呈泛發性時需配合內服外,治療一般單純外用即可。如用土槿皮酊外搽;或用硼砂3克,醋100毫升,調勻外搽;亦可用20%銅綠散油調外塗,相當於體癬。

圓利針 編輯

古針具名。即員利針。見該條。

圓鏡 編輯

眼科金針開內障八法之七。《目經大成》卷二:「翳淨,用針干於金井中央,周遭浣滌,細看睛內,神水澄澈,顏色指動,一一映照,自爾遠可識人,近能鑒物。」即指晶狀體位置固定後,將金針退至瞳孔中央,檢查前房、房水、視力等的狀況。參見撥內障手法條。

原穴 編輯

經穴分類名。指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穴位。十二經脈各有一原穴。陰經的原穴與五輸穴中的輸穴相同。《靈樞·九針十二原》:「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難經·六十六難》:「闡述為:「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說明了原穴的重要性,能主治五臟六腑的病變。近代還因此作為一經的代表穴用於經絡測定。

原生 編輯

出清·亟齋居士《達生篇》。指胎產。因胎產為人生之始,故名原生。

原氣 編輯

即元氣,又名「真氣」。包括元陰和元陽之氣。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而賴後天水谷精氣的滋養。它發源於腎(包括命門),藏於丹田,借三焦之道,通達全身。它的主要功能,是推動人體的生長和發育,溫煦和激發各個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難經·三十六難》:「命門者,諸精神之所舍,原氣之所系也。」

原平仲 編輯

隋代醫藥學家。履貫欠詳。撰有《靈秀本草圖》六卷,已佚。

原絡配穴法 編輯

針灸配穴法之一。即以本經原穴與其表里經的絡穴相配合,用以治療本髒本腑有關疾病的方法。如肺經有病取本經的原穴太淵,配以大腸經的絡穴偏歷等。因本法以取本經的原穴為主,表里經的絡穴為配(客),故又稱主客配穴法。

《原病集》 編輯

綜合性醫書。五卷。明·康椿撰於1502年。本書共分元、亨、利、貞四類。「元類要法」上下二卷,總論醫學習業,診候、藥性、察病、治法、經絡等。「亨類鈐法」、「利類鈐法」各一卷,分論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病證。「貞類鈐方」一卷,論述用藥之法,及湯、散、飲、丸(圓)、丹、膏諸劑及雜法。現存明刻本、明抄本。

編輯

①即原穴。為五輸穴(或六輸)之一。十二經(手足三陽及手足三陰以俞穴代之)各有一原穴,原穴與連屬的關係密切,在治療上有重要作用。原穴是人體原氣(即元氣)作用集中反映的地方,臟腑、經脈病變在原穴反映也較敏感。該類穴多分布在腕踝關節附近。如太淵(肺),神門(心),大陵(心包),太白(脾),太沖(肝),太溪(腎),合谷(大腸),腕骨(小腸),陽池(三焦),沖陽(胃),丘墟(膽),京骨(膀胱)。原穴多用於檢測或治療臟腑有關病證。《靈樞·九針十二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腑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原獨不應五時,以經合之,以應其數。」

②本源,根本。《素問·八正神明論》:「三部九候為之原,九針之論不必存也。」王冰註:「以三部九候經脈為之本原,則可通神悟之妙用。」

③同「源」。淵源。指事物發生之始因根由。《素問·靈蘭秘典論》:「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

④病因,病原。《靈樞·九針十二原》:「未睹其疾,惡知其原。」

員柱 編輯

經穴別名。出《外台秘要》。即攢竹。見該條。

員針 編輯

針具名。九針之一。《靈樞·九針論》:「員針,取法於絮針,筩其身而卵其鋒,長一寸六分。主治分間氣。」是一種身為圓柱狀,端呈卵圓形的針具。用於按摩體表,治療筋肉痹痛等病證。

員在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攢竹。參見該條。

員利針 編輯

針具名。九針之一。《靈樞·九針論》:「員利針,取法於氂針,微大其未,反小其身,令可深內也,長一寸六分,主取癰痹者也。」是一種針體細小而尖微大圓利的針具。用於治療癰腫,痹症等病證。

元珠先生 編輯

唐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於《黃帝內經素問》頗有深刻研究。王冰曾師事元珠先生,聆聽對《素問》之講解,深受啟發。

元癰 編輯

病名。係指喉癰之生於高位者。《咽喉經驗秘傳》雙喉癰篇認為:「……須要看他地位,在上者為元癰。」治宜清熱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飲加減。

元英 編輯

南北朝時期北魏官吏。鮮卑族。善騎射,亦諳醫藥。

元陰 編輯

生理學名詞。即腎陰。與元陽相對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稱。又名天癸。《景岳全書》卷一:「元陰者,即無形之水,以長以立,天癸是也。」詳腎陰、天癸條。

元陽 編輯

生理學名詞。即腎陽。與元陰相對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稱。《景岳全書》卷一:「元陽者,即無形之火,以生以化,神機是也。」詳腎陽條。

(拼音Y)第三篇 編輯

元希聲(?-707年) 編輯

唐代文人,兼通醫學。曾官至司禮博士,吏部侍郎。除文學著作外,嘗集有《張文仲療諸風方》及《行要備急方》等,均佚。

元俗 編輯

漢代醫生。河間(今屬河北)人。《古今醫統》載其售藥於市,並治癒河間王之瘕病,後隱居於山中。

元神之府 編輯

人體結構名。指腦。精神意識,記憶思維,視覺器官,皆發於腦,故稱。詳腦條。

元況 編輯

經穴別名。見《循經考穴編》。即膻中。見該條。

元覺 編輯

宋代醫僧。四明(今浙江鄞縣)人。其師奉真、弟子法琮,亦皆以醫名。

元見 編輯

經穴別名。見《針灸大成》。即膻中。見該條。

元好問(1190-1257年) 編輯

金代文人,兼通醫學。字裕之,號遺山。秀容(今山西忻縣)人。攻舉子業,嘗任尚書省左司都事員外郎。家藏醫書甚多,曾將其平日親驗有用之方集為《集驗方》一卷。

元頏 編輯

唐代醫者。京都(今陝西西安人)。嘗治一婦人因誤食蟲而疑之不釋,輒治而無效。元頏以藥吐之,並佯稱吐出一蝦蟆雲,患者心病頓去而愈。其長於心理治療有如是者。

元兒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針灸大成》作元見。《循經考穴編》作元沉。即膻中。見該條。

元達 編輯

宋元間醫生。原名守靈。雞澤(今屬河北)人。知醫善藥,又善於調用犀角成粉。

編輯

①始,本原。《素問·天元紀大論》:「太虛寥廓,肇基化元。」

②大。《本草綱目·介部·黿》:「甲蟲唯黿最大,故字從元。元者,大也。」

淵腋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經脈》。別名泉液。屬足少陽膽經。在側胸部腋中線上,腋下3寸,當第五肋間隙處(《針灸甲乙經》)。布有第五肋間神經的外側皮支,胸長神經的分支,胸腹臂靜脈,胸外側動、靜脈及第五肋間動、靜脈。主治胸脅滿痛、瘰癧、肩臂痛;以及肋間神經痛,腋窩淋巴結炎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條灸5-10分鐘。

淵液 編輯

經穴別名。即淵腋。見該條。

淵疽 編輯

病名。指無頭疽生於脅部腋下三寸處者。出《外科大成》。該病多因憂思太過,傷及肝膽所致。症見初起患處堅硬,腫而不紅,瘡勢平塌,日久方潰。臨證如見瘡口膿稠色白者順;如豆漿水者逆。治法詳見無頭疽條。如瘡口聞及呼吸聲,此為內膜已透,當急灸陽陵泉穴,兼服護膜散(白蠟、白芨各等分,共研細末),每服一錢,一日三次。

淵刺 編輯

刺法名。出《靈樞·官針》。即關刺。見該條。

冤熱 編輯

即鬱熱,熱邪蓄積。《素問·玉機真髒論》:「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

編輯

通「宛」。《方言》卷十三:宛,蓄也。

①悶,煩懣。《素問·示從容論》:「咳嗽煩冤者,是腎氣之逆也。」《素問·瘧論》:「少氣煩冤。」

②蘊結。見「冤熱」。

《毓芝堂醫書四種》 編輯

醫學叢書。清·汪和鼎輯。刊於1812年。包括《宜麟策》、《達生篇》、《保嬰易知錄》、《叢桂堂集驗良方》。現有初刻本。

御神 編輯

即駕馭精神。《素問·上古天真論》:「不時御神。」

《寓意草》 編輯

醫方著作。清·喻昌撰於1643年。全書收輯以內科雜病為主的疑難治案六十餘則。前有醫論二篇,作者強調「先議病,後用藥」,其「議病式」就是一份比較完整的病歷格式。在治案中喻氏對病因、病情記述較詳;辨證剖析明徹、治法穩妥靈活。並以層層設問的方式,闡明治案中的關鍵和疑難之點,每能給讀者以啟迪。喻氏善用古方,又有個人的見解和發揮,故本書在醫案著作中有相當的影響。但不少治案只議病情而無處方。現存初刻本、多種清刻本、石印本等。1949年後有排印本。

寓攻於補 編輯

治療學術語。系虛實錯雜病證的治療法則之一。

①指把攻之目的寄託於補法中。如胎死腹中屬於氣虛不足的患者,用黃芪合開骨散以下死胎。

②在補劑中加入一、二攻邪之藥。《溫病條辨·中焦篇》:「應下失下,正虛不能運藥,不運藥者死,新加黃龍湯主之。」

寓補於攻 編輯

治療學術語。系虛實錯雜證的治療法則之一。

①指把補之目的寄託於攻法之中。《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緩中補虛,大黃(匿^蟲)蟲丸主之。」瘀血去則新血自生,營養自能恢復。

②指在攻邪藥中加入一、二補益之藥,如治疫痢用人參敗毒散。

喻義 編輯

唐代外科醫家。生活於公元六世紀下半葉。曾任西川(今新疆吐魯番盆地一帶)節度使要籍。善治癰疽瘡腫,其經驗撰成《療癰疽要訣》、《瘡腫論》各一卷,均已佚散。

《喻選古方試驗》 編輯

醫方著作。舊題清·喻嘉言選輯,王兆杏錄。四卷。刊於1838年。作者選錄《本草綱目》中的附方,予以分類編輯而成。卷一合藥分劑法則、服藥、宜忌及通治方;卷二——四分為頭病、目病、面病、鼻病等92種病證的單驗方。此外,王氏對於一些耳聞目見、試用有效的單方驗方亦予附錄。現有清刻本及《珍本醫書集成》本。

《喻氏醫書三種》 編輯

醫學叢書。清·喻昌撰。刊於1763年。包括《醫門法律》、《尚論篇》、《寓意草》。各詳該條。

喻化鵬 編輯

明代醫家。字圖南。豐城(今屬江西)人。精岐黃術,游醫於寶慶(今湖南邵陽)。精研切脈、望色、聽聲、察形之術。診病態度嚴肅謹慎,遇有疑難病證,常靜夜深思,晨起即赴病家處理,不分貧富,一視同仁。所得診酬多用於購置奇方秘論,以利提高醫術。着有《醫經翼XX》、《醫余詩草》等,均已佚失。

喻昌(1585-約1664年) 編輯

明末清初醫家。字嘉言。新建(今屬江西)人。新建古稱西昌,故晚年號西昌老人。明崇禎三年(1630年)以副榜貢生入都,因上言國事不就而皈依佛門為僧,兼事岐黃,往來於南昌、靖安等地,後僑居常熟。晚年潛心著述,開堂講授醫學,在常熟頗有醫名。其治學推崇《傷寒論》,在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基礎上,將《傷寒論》條文重行分類歸納,於三綱鼎立說多有闡發。晚年將其在傷寒方面之研究着成《尚論篇》八卷,詳論傷寒六經證治,春月溫病,夏秋暑濕熱諸病及脈法、治法等。尚着有《寓意草》、《醫門法律》等,以上三書合刊本稱《喻氏三書》。

欲降反升 編輯

反治法之一。即欲通利下降,反而使用升提的方法。如小便不通用宣肺提氣法治療,使肺氣通利,水道自利。是一種提壺挈蓋的方法。

域中 編輯

經穴別名。見《醫學入門》。即彧中。參見該條。

浴面 編輯

導引方法名。又名摩面、擦面、乾洗臉等。方法為:雙手擦熱,貼在面下部,兩手中指分別放在鼻翼兩側迎香穴處,向上推擦,經睛明、攢竹至前額髮際處,然後兩手分開推擦至額角後而下,經耳門穴而返回下面部。《壽世青編·十二段動功》:「浴面:將兩手自相摩熱,覆面擦之。」《理瀹駢文》:「晨起擦面,非徒為光澤也,和氣血而昇陽益胃也。」有暢通氣血、祛風散寒、提神醒腦之效,常用以防治感冒、鼻炎、頭痛、失眠等症。

浴兒法 編輯

新生兒保健法。出《備急千金要方》。用桃、槐、桑、梅、柳五枝煎湯,洗浴初生兒,去除污穢,清潔皮膚,以防皮膚病和瘡癤的發生。洗浴時,要避風,時間要適當,不可令其久坐水中恣意洗浴,以免冬天受涼,夏天受熱,注意保持臍帶的乾燥。如在澡水中加少許豬膽汁,既可去污穢,又可滋潤肌膚,還能清熱解毒,預防瘡瘍。

編輯

①洗澡。《素問·五臟生成》:「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臥。」

②形容汗出多。《靈樞·百病始生》:「若入房汗出浴,則傷腎。」

③治法之一。用藥煎水洗患部或全身。多用於風寒、跌仆初期,以達到發散外邪,通經活脈,化瘀止痛的目的。《素問·至真要大論》:「寒者熱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

彧中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作或中,《醫學入門》作域中。屬足少陰腎經。在胸部,當第1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布有第一肋間神經及其前皮支,鎖骨上神經前支,第一肋間動、靜脈。主治咳嗽,氣喘,胸痛,不嗜食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半;或艾條灸5-10分鐘。

郁中 編輯

經外穴名。《經穴匯解》:「郁中:耳前兩邊。按《雲林神谷》曰:灸吼吼神法,患者耳前兩邊,名郁中,二穴。《壽世保元》耳前作胸中,未知熟是。」《經外奇穴圖譜》定位在面部,耳輪棘前緣一穴,耳垂下緣相平處一穴。

郁證 編輯

證名。郁滯不得發越之證的總稱。簡稱郁。見《赤水玄珠·郁證門》。《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屬五氣之郁,後世合稱五郁。《丹溪心法》分為氣鬱、血郁、濕郁、熱郁、痰郁、食郁、總稱六郁。《張氏醫通》卷三:「郁證多緣於志慮不伸,而氣先受病。」七情郁證多因情志不暢所致,有怒郁、思郁、憂鬱、悲鬱、驚郁、恐郁、稱內郁。六氣鬱證有風郁、寒郁、濕郁、熱郁等,稱外郁。辨證有虛實之分。實證有肝氣鬱結、氣鬱化火、痰氣鬱結等數種。肝氣鬱結者,證見精神抑鬱,或胸悶脅痛,腹脹噯氣,不思飲食,脈弦細。治宜疏肝理氣,用四逆散。氣鬱化火上逆者,證見頭痛頭暈,胸悶脅脹,口苦口乾,苔黃舌紅,脈弦數,治宜清肝瀉火,用加味逍遙散。痰氣鬱結者,證見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治宜利氣化痰,選用半夏厚朴湯、歸脾湯等方。虛證分為久郁傷神和陰虛火旺兩類。久郁傷神者,證見精神恍惚,悲憂善哭,疲乏無力,治宜養心安神,用甘麥大棗湯。陰虛火旺者,證見眩暈心悸,心煩易怒,失眠,治宜滋陰清火,養血柔肝,用滋水清肝飲等方。參見有關各條。

鬱燠(ào奧) 編輯

病因病理學名詞。郁,蘊積。燠,熱甚。指鬱火內盛。《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其運熱,其化暄鬱燠。」

郁痰 編輯

病證名。因七情鬱結,肺脾氣滯,郁而生痰之證。又名結痰、頑痰、老痰。《症因脈治》卷二:「郁痰即結痰,頑痰。」證見胸滿飽脹,九竅閉澀,懊憹煩悶,或咽中結核,睡臥不寧,或腸胃不爽,飲食有妨,或氣逆不利,倚肩喘息。寒郁者宜辛散,用香芎二陳湯;熱郁者宜清解,用梔連二陳湯;肺經郁痰,用節齋化痰丸加昆布、膽星。《證治匯補·痰症章》謂痰留於胃脘,證見吞酸嘈雜,嘔吐少食,噎膈噯氣,名曰郁痰。猝受驚恐,心虛停痰者,亦稱郁痰,證見驚惕心跳,甚則欲厥等。火痰郁久可致郁痰。《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郁痰即火痰郁於心肺間,久則凝滯胸膈,稠粘難咯,多毛焦,咽干口燥,咳嗽喘促,色白如枯骨。」《醫學入門》稱為燥痰。審因辨證,治以解郁、化痰、清熱、潤燥等法,選用節齋化痰丸、抑痰丸、霞天膏、清火豁痰丸、瓜蔞枳實湯等方。

郁嗽 編輯

病證名。水虧邪火犯肺的咳嗽。一名火嗽。《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病源流》:「郁嗽,即火嗽也。」證見脈數面赤,或肺脹喘急,睡臥不安,痰少,甚者乾咳無痰(見《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病源流》)。治宜清肺止咳,用清化丸、清金降火湯。參見郁咳、咳嗽條。

鬱熱頭痛 編輯

證名。外寒束閉內熱所致的頭痛。《明醫雜着·續醫論》:「久頭痛病,略感風寒便發,寒月須重綿厚帕包裹者,此屬鬱熱,本熱而標寒。」由鬱熱於里,毛竅常疏,風寒易入,寒邪外束,內熱鬱閉所致。證見頭痛,略感風寒便發,心煩,頭暈目花等。治宜瀉火涼血,佐以辛溫散表,用安神丸、川芎散、清空膏、菊花散等方。參見頭痛條。

鬱熱失血 編輯

證名。表寒束閉,熱郁於經,熱邪迫血外溢之證。《金匱翼·諸血統論》:「鬱熱失血者,寒邪在表,閉熱於經,血為熱迫,而溢於絡外也。勿用止血之藥,但疏其表,鬱熱得舒,血亦自止。」若肺氣已虛,客熱不去,咳嗽咽干,吐血嗽血者,治宜甘潤養血,佐以辛藥涼肺,用大阿膠丸、大薊飲子、龍腦雞蘇等方。參見外感吐血條。

鬱熱衄血 編輯

證名。因鬱熱在里所致的衄血證。見《丹溪心法·衄血》。因肝膽鬱熱,心腎之陰受損所致者,伴見脅痛口苦、煩躁不眠等症。治宜清火解郁,滋陰泄熱,用河間生地黃散加減。外感邪熱郁於陽明不得發越所致者。證見目痛鼻干不眠,或身熱口渴,脈長而洪,無汗者用干葛解肌湯,有汗者用犀角地黃湯加升麻、干葛。本證見於高血壓、動脈硬化、肝硬變、血液病及多種傳染病過程中。參見衄血條。

鬱氣崩漏 編輯

病證名。崩漏證型之一。見《竹林女科證治》。多因孕婦素多抑鬱或情志過極,傷肝化火,肝傷則沖任失調,火熱則迫血妄行,以致經水不以時下,或適來適斷,或暴下不止,肝鬱伐脾,脾失統攝,症見氣短食差,或下血更甚。治宜養血舒肝,健脾調沖,方用開郁四物湯(四物湯加香附、白朮、黃芪、蒲黃、地榆、人參、升麻)加減。

鬱氣 編輯

病因病理學名詞。

①即氣鬱。詳該條。

②致郁之氣。《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故歲宜苦以燥之溫之,必折其鬱氣,以資其化源。」張景岳註:「故必折去其致郁之氣,則郁者舒矣。」

郁冒 編輯

證名。

①昏冒神志不清的病證。《素問·至真要大論》:「郁冒不知人者,寒熱之氣亂於上也。」《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醫學入門》卷四:「郁乃氣不舒,冒乃神不清,俗謂之昏迷也。經曰:諸虛乘寒則為厥。郁冒不仁,言寒氣乘虛中人,如物蒙罩其首,恍惚不省人事,比之眩昏更重。」

②指血厥。《普濟本事方》卷七:「郁冒,亦名血厥。」參見厥證,郁厥、血厥條。

郁咳 編輯

病名。腎水不足,邪火犯肺而致咳嗽。又名火咳。《醫學入門》卷五:「郁咳即火咳,久者乾咳無痰。乃腎水焦枯,邪火獨炎於肺。」治宜清肺止咳,瀉白散加苦梗為君主之;久病宜斂,合用訶黎丸;腎虛者合用腎氣丸;情志抑鬱者合用霞天膏;肺燥皮枯,瘡癢便閉者,治宜活血潤燥,用生津飲。參見郁嗽、咳嗽條。

玉柱骨折 編輯

病名。出《醫宗金鑒》卷八十八。即天柱骨折。詳該條。

玉枕疽 編輯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一。指有頭疽生於腦後玉枕穴者。證治見有頭疽條。

玉枕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在後頭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一說在腦戶穴旁開1.5寸處(《循經考穴編》)。布有枕大神經分支和枕動、靜脈。主治頭痛,目眩,目痛,鼻塞,癲癇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玉英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玉堂。見該條。

玉翳遮睛 編輯

病證名。出《銀海精微》。又名玉翳浮滿、玉翳浮瞞、玉翳浮睛。起病多因肝經風熱,病久反覆者,又屬肝腎不足。《銀海精微》認為:「此同肝風攻充入腦,積熱在於肝膈之間,久乃腎虛,致眼中常發熱或赤痛。初則紅腫赤脈穿睛,漸漸生白翳膜。初起如碎米,久則成片遮瞞烏睛,凝結如玉色,名曰玉翳遮睛。治之,宜服瀉肝散、明目菊花散、通明補腎丸。」無赤痛羞明,僅存白玉色翳障遮滿黑睛者,類似今之角膜白斑,藥難奏效。

玉翳浮滿 編輯

病證名。見《世醫得效方》卷十六。

①屬外障。指黑睛上翳如玉色,遮滿瞳神。即玉翳遮睛,詳該條。

②屬內障。《審視瑤函》:「眼內障如水晶色,厚而光滑且清白,瞳子隱隱內中藏,視物蒙如雲霧隔」,並謂「其名有三,曰水晶,曰玉翳浮滿,曰冰瑕翳」。即水晶障翳症。詳該條。

玉翳浮瞞 編輯

病證名。《銀海精微》:「玉翳者,風充入腦,積熱肝膈,發歇疼痛,失於調治,日久積累,血凝不散,結成白翳,遮滿瞳睛,如玉色相似,立名玉翳遮瞞如此之狀,有進有退,有紅有淚,發歇未定。治法:用陰三陽二藥次點一次。眼淚帶藥汪汪流出。如此之狀甚,翳膜必能漸漸收卷……」參見玉翳遮睛條。

玉翳浮睛 編輯

病證名。《古今醫統》:「此因熱郁不退,使生白膜,如玉凝睛,或痛或腫,久則滿睛失明。」即玉翳遮睛。詳該條。

玉液 編輯

養生術語。含意有多種。

①外丹術指所煉製的丹藥。《隋書》:「金丹玉液,長生之事,歷代糜費,不可勝紀。」

②內丹術其說不一。一指口中津液。《黃庭內景經·口為章》務成子註:「口中津液為玉液。」一為內丹功中藥物的別稱。《還真集》卷上:「藥物異名……玉液。」一指元神元氣相合之稱。《修真太極混元指玄圖·秘傳還丹訣》原註:「以腎真氣合心中神水,而曰玉液。」一指腎精。《脈望》卷七:「玉液乃腎液也。」

③尚指經外奇穴玉液穴。位於舌系帶右側血脈上。

玉銜 編輯

出《千金要方》。即玉衡。詳該條。

玉田 編輯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腰背不便,轉筋,急痹筋攣,灸第二十一椎隨年壯。」《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列作經外穴,名玉田。在第四骶椎棘突下凹陷處。主治難產,腰骶痛,及腓腸肌痙攣等。沿皮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玉堂 編輯

①解剖名稱。《傷科補要》卷二:「玉堂,在口內上齶,一名上含,其竅即頏顳也。」詳頏顳條。

②經穴名。出《難經·三十一難》。別名玉英。屬任脈。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3肋間,布有第三肋間神經前皮支和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嘔吐,及心絞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玉筍症 編輯

病名。《喉科方論》:「此症發在牙關牙床肉上,形如三、五肉筍,徐徐發來。針刺不痛,此臟腑內傷。」古人認為該病是不治之症。故在臨床中應謹慎辨證用藥。

玉泉 編輯

①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中極。見該條。

②經外穴名。⑴《千金要方》:「男陰卵大,癲病,灸玉泉百壯,極之。穴在屈骨下陰,以其處卑,多不灸之。」即位於男性陰莖根上正中央、恥骨聯合下緣處。

㈡出《幼幼新書》。在後頭部,當枕外隆凸上緣,旁開頭正中線1.5寸,再直下1寸處。主治喑釣不語等。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⑶養生用語。又稱醴泉。《茅亭客話》:「玉泉者,舌下兩脈津液是也。」參見「醴泉」條。

玉門頭 編輯

經外穴名。別名女陰縫。《千金要方》治諸橫邪癲狂針灸圖訣:「第十一針陰下縫,灸三壯。女人即玉門頭,名鬼藏。」《經外奇穴圖譜》定位在「女性外生殖器部,陰蒂頭是穴。主治婦人陰瘡,癲狂。針3分,艾條灸3至7分鐘。」

玉門不閉 編輯

病證名。出《經效產寶》卷中「產後腰痛羸瘦補益玉門不閉方論」。即產門不閉。詳該條。

玉門 編輯

解剖部位名。出《脈經》卷九:「帶下有三門:一曰胞門,二曰龍門,三曰玉門。已產屬胞門,未產屬龍門,未嫁女屬玉門。」則玉門指未婚女子的陰道外口。現泛指陰道外口。

玉龍歌 編輯

針灸歌賦名。全名《一百二十穴玉龍歌》。出《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開頭稱:「扁鵲授我玉龍歌,玉龍一試絕沉疴。」七言韻語,首尾共八十六段。其用穴經驗有參考價值。《針灸聚英》:「俗以《玉龍歌》為扁鵲所撰,蓋後人依託為之者。」《針灸大成》等書載此,文字略異。

《玉龍賦》 編輯

針灸歌賦名。撰人不詳。內容據《玉龍歌》而文字簡括,便於誦習。《針灸聚英》:「……《玉龍賦》又總輯其要旨爾。」參見《玉龍歌》條。

玉梁骨傷 編輯

病名。見《醫宗金鑒》卷八十八。即顳下頜窩處損傷。多由跌仆損傷所致。症見耳部腫痛,耳中流血,甚則骨肉俱傷,頭痛頭暈,不省人事。治宜活血、止血、安神、鎮痛。內服正骨紫金丹、雲南白藥,外用蔥湯淋洗,貼混元膏。

玉梁骨 編輯

解剖結構名。指下頜骨的關節突。《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玉梁骨,即耳門骨。其處上即曲頰,下即頰車,兩骨之合鉗也。」

玉粒分經 編輯

病證名。亦作玉粒分精。見《雜病證治準繩》第七冊,此症或生於脾,或生於氣輪。生於氣輪者,金火亢承之證,燥熱為重;生於脾者,濕熱為重,由土之燥滯,其形圓小而顆堅,淡黃色或白肉色。當辨其所生部分而治之,故曰玉粒分經。」本病亦有輕而自愈者。若恣食辛燥等,則症情加重,可變為漏。治法:發於瞼內者,宜清熱瀉脾,用清脾散加減;生於白睛者,宜清瀉肺熱,即瀉白散加減。

玉莖 編輯

解剖結構名。即陰莖。《儒門事親》:「睾丸,囊中之丸,雖主外腎,非厥陰環而引之,則玉莖無由伸縮。」詳陰莖條。

《玉機微義》 編輯

綜合性醫書。五十卷。明·徐彥純撰,劉宗厚續增。書成於1396年。徐氏原著撰於洪武初(1368),書名《醫學折衷》,立論以《內經》為本,旁採金元諸家學說以闡析中風、痿證、傷風、痰飲、滯下、泄瀉、瘧、頭痛、頭眩、咳逆、痞滿、吐酸、痓、癘風、風癇、破傷風、損傷,計17門。劉氏除對徐氏原撰17門病證內容有所補充外,又較有系統。此書流傳頗廣,影響亦大,現存大量明清刻本及日本刻本,仿其體例續增咳嗽、熱、火、暑、濕、燥、寒、瘡瘍、氣、血、內傷、虛損、喉痹、眼目、牙齒、腰痛、心痛、黃疸、痹、婦人、小兒等共33門,改名《玉機微義》。全書以內科雜病為主,分門詳述,有論有按,證方俱備。

玉環俞 編輯

經穴別名。見《中國針灸學》。即白環俞。見該條。

玉戶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作五戶。即天突。見該條。

玉衡 編輯

嬰兒娩出後清潔口腔的一種方法。又名玉銜。《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兒初生,先以棉裹指,拭兒口中舌上青泥惡血,此為之玉衡。」

《玉函經》 編輯

脈學著作。又名《廣成先生玉函經》。三卷(一作1卷)。原題唐·杜光庭撰(或認為是託名著作)。本書論述脈理,編為「生死歌訣」上、中、下三篇。重點闡析脈證關係以及脈象的生理、病理情況。後世的流通本,一般認為是宋·崔嘉彥引述古典醫籍結合個人見解的注釋本。但近年來已有人提出不同見解。認為崔嘉彥雖於脈學頗多貢獻,但卻與《玉函經》無涉。

《玉函方》 編輯

方書名。一百卷。晉·葛洪撰。葛氏療病,主張用簡便易得之方,反對用貴重難求之藥。因此,廣為選集民間草藥和效方驗方,撰成此書。自謂「籬陌之間,顧眄皆藥;眾急之病,無不畢備」(《抱朴子·內篇》卷三))。堪彰本書特色,惜佚。

玉房蒸 編輯

病名。二十三蒸之一。《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玉房蒸,男則遺瀝漏精,女則月候不調。」

玉房俞 編輯

經穴別名。見《中國針灸學》。即白環俞。見該條。

玉頂疽 編輯

病名。出《瘍科心得集》卷上。即百會疽。見該條。

玉池 編輯

人體解剖名稱。指口,道家語。《黃庭內景經》:「口為玉池太和宮。」如《醫宗金鑒》中玉池散方治齒(匿^蟲)口臭。

玉抱肚法 編輯

藥物敷貼法之一。《針灸資生經》:「治心腹冷痛玉抱肚法:針砂四兩,炒似煙出,入白礬半兩,硇砂、粉霜各半錢,新水拌勻微濕。以皮紙貼安懷中,候熱發,置臍中、氣海、石門、關元穴,大補本元。或置其他冷處,汗出立差。此藥燥則不熱,再以新水拌再熱,可用十餘次。如藥力盡,卻曝干,再入礬等,依舊熱。舍弟叔浩傳一方,只有針砂、泥礬,功效亦同。」

語言蹇澀 編輯

證名。舌體轉動不靈,說話艱難或吐字不清的症象。亦稱語言蹇吃、口不能言。因風邪乘襲,痰涎壅盛所致。為中風主證之一。《中藏經·論治中風偏枯之法》:「人病中風偏枯,其脈數而面干黑黧,手足不遂,語言蹇澀。」《萬病回春·中風》:「其半身不遂,口眼斜,語言蹇澀,或癱瘓不伸,或舌強不語,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關緊急,此皆中藏也。」

語言蹇吃 編輯

證名。即語言蹇澀。《諸病源候論·蹇吃候》:「若府藏虛損,經絡受邪,亦令語言蹇吃。」詳見語言蹇澀條。

語聲重濁 編輯

病狀名。簡稱聲重。說話或咳嗽的聲調因病變影響而低沉含混。多因外感風寒或濕痰內阻,使氣道不暢。《素問·脈要精微論》:「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

語遲 編輯

五遲之一。出《小兒藥證直訣》。小兒二三歲一般能說簡單的話,如到四五歲還不能說話則為語遲。言為心聲,腎脈系舌本,小兒先天腎虛,心氣不和,為形成語遲的主要原因。但也有由後天脾胃虧損,津氣不能上榮所致者,腎氣不足者,用六味地黃丸加菖蒲、遠志;心氣不足者,用補心丹;脾胃虛弱者,用補中益氣湯。並要注意鍛煉。如聽覺亦差,應檢查是否有先天性聾啞。

雨水 編輯

氣象學名詞。

①天上降落的水滴。

②二十四節氣之一。《素問·刺法論》:「於雨水日後,三浴以藥泄汗。」

雨氣 編輯

雨水之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雨氣通於腎。」吳昆註:「雨,水也;腎為水,雨其類也,故雨氣通於腎。」

雨癩 編輯

病名。癩證分類之一種。《諸病源候論》卷二:「雨癩者,斑駁或白或赤,眉須墜落亦可治,多年難治。」

雨府 編輯

雨水聚集之處。《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雲趨雨府,濕化乃敷。」王冰註:「太陰之所在也。」張景岳註:「土厚濕聚之處。」

羽客 編輯

古代養生常用語。道士的別稱。傳說戰國時燕昭王曾召大臣甘需,想學長生之術,甘需給了他一件羽毛做的衣服,後人遂稱道士為羽客。

編輯

①五音之一。腎音羽,其音尖利柔細。《素問·金匱真言論》:「北方黑色,入通於腎,……其音羽。」

②羽毛。《素問·五臟生成》:「黑如烏羽者生。」

③指鳥類。《素問·五運行大論》:「南方生熱……其蟲羽。」

宇文士及(?-642年) 編輯

隋間官吏。字仁人,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文帝詔尚南陽公主,封尚輦奉御。後隨唐太宗征討有功,封新城縣公,太宗以宗寶女妻之。後頗受寵而歷任官職。輯有《妝檯方》(一作《妝檯記》),已佚。

宇陀·元丹貢布(708-833年) 編輯

唐代藏醫學家。又名宇陀寧瑪·元丹貢布,藏族,西藏堆龍給那(今西藏堆龍德慶)人。藏醫世家出身,自幼在家庭環境薰陶下成長,曾於內地入藏漢族醫生東松岡哇處受業,後又多次到天竺、尼泊爾及內地遊學,學問大增。藏王赤松德贊嘗召其至桑鳶寺與其他侍醫答辨獲勝,名噪遐邇。由赤松德贊聘為其王朝保健醫生。他曾研讀其前代存留下來的醫着《醫學大典》、《無畏的武器》、《月王藥診》及天竺的古印度吠陀醫着。經廿多載研究及實踐,廣泛吸收漢族醫學、印度醫學及大食醫學的精華,結合個人的長期體會,着成《四部醫典》(藏名《據悉》一書)。其書涉及藏醫學之理論基礎、診斷、胚胎、解剖、臨床各科、治療原則、方藥、養生等等內容,是一部奠基性的藏醫學著作,其影響所及,至今仍然是學習藏醫的必讀課本。宇陀寧瑪由是而被後代所敬重,尊為醫聖、第二個藥王菩薩。其著作尚有《脈學師承記》、《原藥十八種》,還有一些其他託名之作。

傴僂 編輯

病證名。背曲身蜷不得直伸。《靈樞·厥病》:「傴僂者,腎心痛也,先取京骨、崑崙。」

傴(yū雨) 編輯

病證名。曲背、駝背。《素問·刺禁論》:「刺脊間,中髓為傴。」針刺脊骨間隙,易誤刺傷脊髓,導致傴僂曲背,臨床需慎重。

髃骨傷 編輯

病名。指肩胛骨因外傷而損折者。見《醫宗金鑒》卷八八。有:「若被跌傷,手必屈轉向後,骨縫裂開,不能抬舉,亦不能向前,惟扭於肋後而已……。」症見傷處腫脹疼痛,甚者臂肘亦腫,或肱骨頭離位突出。對於有移位骨折者則應施行手法整復,給予固定;無移位者,僅作固定即可。內治可服七厘散、復元活血湯;腫消痛減後改服接骨丸、正骨紫金丹;後期恢復時服補筋丸。外治用海桐皮湯外洗患處,並配合進行功能鍛煉。

髃骨骱失 編輯

病名。指肩關節因外傷而脫臼者。見《傷科補要》卷二。詳肩胛骨出條。

髃骨骱 編輯

解剖部位名。指肩關節處,該關節由肩胛盂部與肱骨頭構成。見《傷科補要》卷二。

髃骨 編輯

骨名。指肱骨頭。《醫宗金鑒》:「髃骨者,肩端之骨也,即肩胛骨頭向之上棱骨也。」《靈樞·經筋》:「大腸手陽明之脈……上肩,出髃骨之前廉。」

髃(yú,音於) 編輯

肩髃的簡稱。指肩關節的上方。《靈樞·經筋》:「手太陰之筋,……出缺盆,結肩前髃。」一說肩前乳骨,或為鎖骨。

虞仲倫 編輯

清代醫家。字貂南,浙江奉化人。生平欠詳,嘗輯《醫方簡易》一書行於世。

(拼音Y)第四篇 編輯

虞癢 編輯

清代醫家。字西齋,浙江歸安人。生平欠詳。嘗着《類經纂要》一書行於世。

虞摶 編輯

明代醫學家(1438-1517年)。字天民,號恆德老人,浙江義烏人。世醫出身,摶幼習儒,文學功底好。後母病而習家學,精研《內經》、《難經》、《傷寒論》諸古典之學及歷代重要醫家著作,對朱丹溪倍加推崇。醫術高明,治驗甚多,遂名噪一時。摶亦善養生,嘗曰,養生之道不外乎「節嗜欲,戒性氣、慎言語、謹飯食」,亦為至理。其所著《醫學正傳》八卷、《蒼生司命》八卷刊行於世,為讀者所推崇。尚有《方脈發蒙》、《醫案正宗》,均未見行世。

《虞庶注難經》 編輯

醫經著作。五卷。宋·虞庶注。《郡齋讀書後志》稱:「虞庶……為此書,以補呂(廣)、楊(玄操)所未盡。」原書已佚,其內容大多保留於《難經集注》中。

虞庶 編輯

宋代醫家。原籍仁壽(今屬四川)人。先習儒,後棄儒習醫,並撰《難經論》,未見行世。

虞世南(558-638年) 編輯

南北朝至唐代間官吏,知醫。以其書法而聞名於世。唐太宗嘗賜秘書監之職。公餘輯有《養生必用要略方》,未見行世。

虞悰(435-499年) 編輯

南北朝時醫生。字景豫,會稽餘姚(今屬浙江)人。北齊武帝蕭頤未即位前,悰與之交厚。後受封為高官,善調飲食,武帝嘗詣其家,酒醉後,悰予醒酒方療之。

腴(yú,音盂) 編輯

指腹下的肥肉。《靈樞·衛氣失常》:「膏者,多氣而縱緩,故有縱腹垂腴。」

揄(yú,音盂)申 編輯

索引伸展。《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取諸外經者,揄申而從之。」

愉愉 編輯

和悅貌。《靈樞·通天》:「陰陽和平之人,其狀委委然……愉愉然。」

俞正燮(1775-1840年) 編輯

清代思想家。字理初。安徽黟縣人。道光元年舉人,畢業治學,晚年主講江寧惜陰書院,於史學、天文、醫學均頗有研究。撰《癸巳類稿》(1833年)、《癸巳存稿》(1847年),在《類稿》中有《持素脈篇》、《持素持篇》、《持素正篇》、《持素目錄序》等四篇,為《素問》的摘要注釋。在卷十四中,詳斥來華之天主教教士羅雅谷譯述《人身圖說》,思想較為保守。

俞震 編輯

清代醫家。字東抉。浙江嘉善人。博覽群書,善工詩詞,因多病習醫,師事金鈞,得其奧秘,治病多奇中,遂以醫問世。着《古今醫案按》(1778年)。選案廣泛,按語切當,且予醫者治法之巧,於醫案著作中卓有影響。門人奚應蓮、奚應虬,得其傳。

俞用古 編輯

明代醫家。浙江新昌人。精醫理,善辨證論治,常以意療取效。一女子欠伸,雙手僵直不能下。診曰:「須灸丹田。」燃灸,令解其裙,女驚護之,雙手遂下,病即愈。又一家數口忽啞,詢其所嗜,答曰:「雉。」令飲薑汁,藥下亦愈。問其故,答曰:雉多食半夏,其毒在內故也。

俞應泰 編輯

清代醫家。字星階。浙江紹興人。本業儒,因妻病被庸醫所誤,後發憤攻醫,精傷科,着有《傷科秘訣》(1935年刊)。另着《內科摘要》、《外科探源》等。

俞穴 編輯

即腧穴。見該條。

俞濤 編輯

明代醫生。號惠泉山人。奉化(今屬浙江)人。通醫理,精切脈,活人甚眾,鄉人敬之。子德揚、孫惟聖,皆傳家業。

俞氏 編輯

①戰國時名醫。據《列子·力命篇》載,曾為季良治疾。

②隋代人。着有《療小兒方》四卷,已佚。

俞竅 編輯

深在筋骨間的腧穴。《素問·診要經終論》:「冬刺俞竅於分理。」林憶等新校正:「按《四時刺逆從論》云:『冬氣在骨髓』。此俞竅即骨髓之俞竅也。」《類經》註:「孔穴之深者曰竅,冬氣在骨髓中,故當深取俞竅於分理間也。」

俞橋 編輯

明代醫家。字子木,號溯洄道人。海寧(今浙江海寧)人。少舉業,潛心於理學,兼涉岐黃術。嘉靖(1522-1566年)以名醫被征,官至太醫院院判。於方書無所不悉,更博訪名家,搜集古今秘方,曾得劉完素、張潔古、李東垣等名醫未刊刻之手稿。雖居京城,以侍奉權貴為恥,對貧家則盡心醫治。着《醫學大原》,已佚。另着《廣嗣要語》,謂天地之氣尚且可以轉移,人體更可以攝養調理,使身體強健而延續子嗣。

俞啟華 編輯

清代醫家。字旭光。江西婺源人。精岐黃術,遠近弛名。一經診治,沉疴即起,且不付報酬,故人皆望其長壽,稱「百壽先生。」着《醫方輯要》、《彩亭醫案》各一卷,《本草釋名》二卷,均未見傳世。卒年77歲。

俞募配穴法 編輯

針灸配穴法之一。即以病變臟腑所屬的背俞穴與募穴相配用治療病患的配穴法。如膀胱病選用膀胱俞配中極,肝病選用肝俞配期門等。

俞茂鯤 編輯

清代醫家。字天池。句容(今江蘇)人。精痘科術,每里中延請醫治痘科,必從旁聽其辨論,觀其用藥,博覽書籍,遂精痘症。着《痘科金鏡賦集解》(1727年),為我國較早記載人痘接種術之文獻。倡用「熟苗」,以痘苗遞傳愈久愈好,反對用「敗苗」(即天行痘痂苗)。子念祖、承祖皆以治痘着稱。

俞理 編輯

腧穴的原理。《素問·疏五過論》:「守數據治,無失俞理。」王冰註:「但守數據治而用之,則不失穴俞之理矣。」意為針灸治療必須按照規定的法則,不能違反腧穴的原理。

俞堅 編輯

清代醫家。字心一。嘉定(今屬上海市)人。少學醫於隱士金汝鉉,得其傳,能起危疾。鑑於藥性多偏,稍不慎則傷人,遂着《醫學慎術》,已佚。子鎰,傳其業。

俞會 編輯

俞,指腧穴;會,指臟腑經絡之氣在腧穴上相交會。《素問·調經論》:「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馬蒔註:「六陽經,六陰經,皆有腧穴所會。」

俞煥 編輯

清代醫家。字曉園。江西婺源人。通藥性,嘗與其兄爾介、彥方共制寸金丹、催生丸、太乙靈膏等膏丹丸散,施於患者。喜抄驗方,曾抄錄錢峻《經驗丹方匯編》,並附以其它有效之奇方,編撰成《丹方類編》(1717年刊行)。

俞府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陰腎經。在胸部,當鎖骨下緣,前正中線旁開2寸。布有鎖骨上神經的前支和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主治咳嗽,氣喘,嘔吐,不嗜食,胸痛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俞跗 編輯

上古醫家。一作俞柎。據《韓詩外傳》載,俞為醫可使「死者復生。」實為牽強附會之說。相傳俞治病多採用外科手術,除體表切割手術之外,尚可做腹部手術。《史記·扁鵲傳》載: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酒,鑱石蹻引,案扤毒熨,一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煉精易形。

俞東皋 編輯

明代醫家。履貫欠詳。着《痘疹xx言》,已佚。

俞承春 編輯

明代醫家。號桃源。浙江奉化人。工傷科、小兒科,善治跌打損傷、傷重垂危,藥能下咽,多能愈,活人眾,遇貧寒無力購藥者,施送藥物,不計其價。弟承歷、侄應震,皆傳其業。

俞弁 編輯

明代醫家。字子谷。號守約居士。履貫未詳。嘗謂:不明醫術者,不得稱為孝子,事親者不可不知醫。故癖於論醫,聞師友講談,或披閱諸史百家之文,輒手抄以備忘,積久成《續醫說》十卷(1522年)。另着《脈證方要》十二卷,已佚。

俞寶 編輯

生平里貫均未詳。着《小女節療方》(一作《少小節療方》一卷),已佚。

魚子石榴證 編輯

病名。係指氣輪生浮肉淺紅,揉之儼似小鐵砂的病證。見《證治準繩·雜病》本病多由脾肺積毒,血終瘀滯所致。《張氏醫通》卷八:「其狀生肉一片,如榴子綻露於房,障滿神珠,血部瘀實,目疾之惡證,治用割,割後見三光者可治……若三光瞑黑者,內必瞳神有損不治。」內治宜清熱散瘀,方用抽風湯加減。外可點降雪膏。

魚腰 編輯

經外穴名。出《醫經小學》。《奇效良方》雲「在眉中間是穴」,與《銀海精微》所云之光明穴同。位於額部,瞳孔直上,眉毛中。主治偏正頭痛,目赤腫痛,目翳,及面神經麻痹等。沿皮刺0.3-0.5寸。

魚腥哮 編輯

病名。因食用魚腥而致發哮者。類似齁喘。《醫說》卷四:「因食鹽蝦過多,遂得齁喘之疾。」證見喘急,喉中有痰鳴聲,喘鳴迫急,但坐不得臥等。治宜溫肺化飲以平喘,用小青龍湯、越婢湯等方。參見齁喘條。

魚翔脈 編輯

七怪脈之一。脈在皮膚,似有似無,如魚在水中游。主三陰寒極,陽亡於外。

魚尾毒 編輯

病名。係指項後髮際兩旁角處生癰,易成膿的病證。相當於今之枕後化膿性淋巴結炎。出《外科大成》卷二。本病多由足太陽膀胱經濕熱凝結而成。治同外癰。

魚尾疔 編輯

病名。係指眼角外生有疔瘡的病證。出《外科證治準繩》卷二。證治參見疔瘡條。

魚尾 編輯

①經外穴名。出《銀海精微》。在眼外眥橫紋盡處。一說「在目上眉外尖。」(《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主治頭痛,頭暈,目疾,及面神經麻痹等。沿皮刺0.3-0.5寸。

②經穴別名。出《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即瞳子髎。見該條。

魚腮風 編輯

病名。係指生在面頰部之疔瘡。《重樓玉鑰》卷一:「是症生在腮頤酒腋邊。兩腮浮赤紅腫,為雙魚腮;一邊紅腫者,為單魚腮。」本病多因風熱火毒上沖面頰所致。治宜瀉火解毒,方用普濟消毒飲加減。參見疔條。

魚腮毒 編輯

病名。出《瘍醫大全》卷十二。也即腮部生癰的病證。詳見腮癰條。

魚鰍症 編輯

病名。係指咽喉紅腫疼痛,肉蛾腫似鰍魚,痰涎上壅、飲食有礙的病證。見《喉科心法》。參見乳蛾條。

魚臍丁 編輯

病名。疔腫之形似魚臍者。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一。多因風邪毒氣於肌肉所生也。「此瘡頭黑深,破之黃水出,四畔浮漿起,狹長似魚臍,故謂之魚臍丁瘡。」證治參見丁、疫疔、疔瘡條。

魚腦痢 編輯

病名。赤白痢所下如魚腦者。《諸病源候論·痢病諸候》:「白膿上有赤脈薄血,狀如脂腦,世謂之魚腦痢也。」詳見赤白痢條。

魚絡 編輯

手太陰肺經在魚際部的絡脈。《靈樞·邪氣藏府病形》:「魚絡血者,手陽明病。」意指手太陰肺經在魚際部的絡脈如果充血,多為其表經即手陽明大腸經病變。

魚鱗障證 編輯

病名。

①屬宿翳。即眼生翳障,色白澀而不光亮,狀似魚鱗的病證。見《證治準繩·雜病》。本病乃為氣結膏凝不能消除所致。參見宿翳條。

②屬圓翳內障的範疇。見《審視瑤函》。

魚鱗風 編輯

病名。係指懸雍垂腫起,色白如魚鱗狀的病證。《重樓玉鑰》卷上:「此症生在蒂中之下,與松子風相似,但微腫處起白點,日久白點變成鱗,其鱗向下者是。」本病多由內有肺胃伏熱作祟,又受外邪相引而致。故治宜宣散清熱。方用六味湯加減。參見雙松子風條。

魚口症 編輯

病名。係指唇上生瘡,形如魚口,痰涎不收的病證。本病之病因,《喉舌備要》認為此症乃脾經熱毒所致。治宜清熱解毒。方用黃連解毒湯。參見驢嘴風。魚口風等條。

魚口風 編輯

病名。

①係指上唇生瘡,紅腫漸至下唇及面頰,發熱癢痛的病證。見《普濟方》卷六十。即指唇疔。若上唇赤腫直長出者,名龍唇發。治宜清熱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飲等加減。

②係指崩砂口疳風。見《喉科泄秘》卷上。

③係指喉風兼有呼吸困難的病證。見《普濟方》卷六。其云:「魚口風,如魚吸水者,不治。」

魚口 編輯

病名。性病之於陰部結腫成瘡者。《外科正宗》卷三,「夫魚便者,左為魚口,右為便毒。總皆精血交錯生於兩胯合縫之間,結腫是也。近之生小腹之下,陰毛之傍,結腫名曰橫痃。」證見:初起結腫,不紅微熱,行走稍便,無寒熱交作者為輕。已成紅赤腫痛,發熱焮痛,舉動艱辛,至夜尤甚者易。已潰膿稠肉色紅活,腫消痛止,新肉易生作癢者順。初起結腫堅硬如石,牽強刺痛,起坐不便,寒熱者重。已潰腐爛,腫痛不減,膿水清稀,孔深口大不斂者險。因其瘡口久久不斂,形如魚嘴者,故名。此病已少見。

魚睛不夜 編輯

病證名。係指目珠若金魚睛突出的病證。《目科正宗》:「目如火脹於瞼間,不能開閉,若野廟凶神與花缸變魚之目,凸起定凝,故曰魚睛不夜。」也即鸛眼凝睛。詳見該條。

魚瘕 編輯

病證名。腹內瘕證其形如魚者。《諸病源候論·症瘕病諸候》:「胃氣虛弱者,食生魚,因為冷氣所搏,不能消之。結成魚瘕,揣之有形狀如魚是也,亦有飲陂湖之水,誤有小魚入人腹,不幸便即生長,亦有形狀如魚也。」參見瘕條。

魚際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手太陰肺經。滎(火)穴。在手拇指本節(第一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當第一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布有橈神經淺支和從拇指流向頭靜脈的小靜脈支。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腫痛,發熱,及扁桃體炎,小兒營養不良等。直刺0.5-1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魚脊瘡 編輯

病名。瘡之形若魚脊者。出《瘡瘍經驗全書》卷四。多因素有陽虛,復感濕熱鬱結而致。該證發作緩慢,或初起但見患處皮膚堅硬腫痛,或起有白泡,逐漸擴大,其形長而狀若魚脊,破潰者時流黃水,或漸漸成膿。治宜溫經補氣活血。初發宜外用隔蒜灸。或用真君妙貼散,以香油調勻敷貼。內服方用內補十宣散。

魚脊 編輯

推拿穴位名。位於腕部掌側面的橈側緣。《幼科推拿秘書·穴象手法》:「魚脊穴:陽池旁邊,小窩處,乃大指散脈處。」

魚骨形 編輯

小兒指診法十三指形之一。指紋分支岐,形如魚骨,主驚痰發熱。

魚腹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循經考穴編》作魚腸。即承山。參見該條。

《(魚孚)溪外治方選》 編輯

醫方著作。二卷。陸錦燧輯。刊於1918年。書中專門輯錄各科疾病的外治方,分為關竅、筋、骨、身形等120門,約一千數百餘首,多屬簡易實用。現存初刊石印本。

《(魚孚)溪陸氏醫述》 編輯

醫學叢書。陳錦燧(晉笙)輯選。刊1920年。原書稱十五種,現存九種。即《要藥選》(陸詠媞輯)、《用藥禁忌書》(陸循一輯)、《外候答問》(陸晉笙輯)、《病症辨異》(陸成一輯)、《(魚孚)溪單方選》、《(魚孚)溪外治方選》、《重古三河間醫案》(以上三書均為陸晉笙輯)、《(魚孚)溪醫案選摘要》)(陸詠xx輯)、《景景醫話》附《醫話錄舊》(陸晉笙輯)。現存紹興醫藥學報社鉛印本。

魚肚 編輯

推拿穴位名。位於小腿後方。能醒神,止泄,平喘。《小兒推拿秘訣·身中十二拿法》:「十拿魚肚穴,能止瀉,醒人事。」《幼科推拿秘書·推拿手法》:「承山穴,在腿肚中。一名魚肚穴,一把拿之。拿此穴,小兒即醒。又治喘。」

魚腸 編輯

經穴別名。見《循經考穴編》。即承山。參見該條。

魚鱉蟹積 編輯

病證名。食魚蟹類過多而致積滯不化者。證見腹痛,或吐或瀉。《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魚鱉蟹積,食此過多成積,腹中疼痛,胸中滿悶,或吐或瀉也。宜紫蘇、陳皮、木香、薑汁。」方用妙應丸、遇仙丹等。參見食積條。

編輯

人體部位名。指手拇指(或足(母)趾)後方的掌(或跖)骨處有明顯肌肉隆起,狀如魚腹的部位。《靈樞·經脈》:「肺手太陰之脈,……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余注傷寒論翼》 編輯

傷寒著作。四卷,清·柯韻伯撰,余聽鴻注。刊於1893年。余氏認為柯氏著述「條理疏暢,議論明晰」,遂將《傷寒論翼》的抄本予以補綴加注,而成此書。據余氏自稱,其補綴的闕字與柯氏原文或微有不合之處。現存稿本、初刻本等多種清刻本。

余元度 編輯

清代醫家。里籍欠詳。師事「鏡機子」,盡得其傳。反對過分強調脈之重要性,主張四診合參,蓋因內病必形諸外,故先望、聞、問,切不可僅以切脈斷病。其甥將其醫論錄輯為《用藥心法》,未見傳世。

余應奎 編輯

明代醫家。江西上繞人。生平欠詳,嘗撰《太醫院補遺本草歌訣雷公炮製》,並增訂龔信《醫學源流肯綮大成》。現有刊本行世。

余岩(1879-1954年) 編輯

近代醫家。字雲岫,浙江鎮海縣人。早日求學於日本國,後來又在國內研讀中醫藥,有一定之訓詁學基礎。嘗於1927年向當時政府提出「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中醫界群起反抗,未能付諸實施。所著有《醫學革命論》、《醫學革命論續集》、《靈素商兌》、《古代疾病名候疏義》,均有刊印本行世。

余顯廷 編輯

清代醫學家。字廉齋,呈橘泉子。江西婺源縣人。精於醫術,撰有《脈理存真》。系將其祖余燕峰之《脈理》加以疏注而成。現有刊本行世。

余無言(1900-1963年) 編輯

現代醫家。字擇明、愚庵,號不平,江蘇阜寧人。幼讀經史,父余奉仙為當地名醫,無言繼承家學,年十八即懸壺應診。1920年至滬上就學於俞鳳賓,學習西醫。後定居上海,與名醫張贊臣辦診所,辦《世界醫報》。後二人又合辦上海中醫專科學校,為維護中醫的利益,與消滅中醫之反動政令展開鬥爭。余氏主張「中醫科學化、西醫中國化」,提倡不分中西,而應取二者之長,以補己短,熔二者於一爐,故其臨證亦熔經方時方於一爐。1955年應聘到北京,在中醫研究院和北京中醫學院任職。所著甚豐,有《傷寒論新義》、《金匱要略新義》、《濕溫傷寒病篇》、《斑疹傷寒病篇》、《實用混合外科學各論》。另有醫案集《翼經經驗錄》及其他學術論文發表。

餘熱不得臥 編輯

病證名。熱病余邪未盡所致的不寐症,見《症因脈治》卷二。其證表汗已出,表邪已退,身不發熱,但睡中盜汗,小便色黃,夜多煩躁,口苦舌干,不得安睡。如為太陽餘熱,用五苓散,木通羌活湯下;少陽有熱,用梔子柴胡湯;陽明有熱,竹葉石膏湯。參見不寐條。

余苹皋 編輯

清代醫家。履貫欠詳,嘗撰《藥性賦音釋》一卷,有刊本行世。

余霖 編輯

清代醫家。字師愚,常州(今屬江蘇)人。少習儒,後棄儒習醫。其父因染溫疫為俗醫以傷寒法治之未愈,竟誤治而亡。會安徽桐城大疫,余氏以石膏大劑煎藥調治,救活無數。後數年又於京師再遇疫症,再以同法治之亦效。經積三十年經驗,着成《疫疹一得》,刊刻於世。創有氣血雙清之清瘟敗毒飲,是其代表方劑。

余含棻 編輯

清代醫家。字芬亭,號夢塘、杏林子。江西婺源縣。廣讀經書,兼通醫術,嘗着有《醫林枕秘》、《麻痘合參》、《保赤存真》。除後一種有多種版本行世外,余未見傳世。

余奉仙 編輯

近代醫家(1860-1939年)。字滌凡,江蘇阜寧人。精研《內經》等古典醫經,於金元以降諸醫家亦皆深有探究。為「蘇北三大名醫」之一。嘗着《醫方經驗匯編》,現有刊本行世。另有《經驗辨錄》,未見梓行。

余伯陶 編輯

近代醫學家。字德塤,江蘇嘉定縣人。於民國時期嘗任神州醫學會會長。着有《鼠疫約篇》及《鼠疫抉微》行於世。另還主編過《神州醫藥學報》。

于志寧 編輯

唐代官吏(558-665年)。字仲謐。京兆高陵(今屬陝西)人。太宗時中書侍郎,高宗顯慶時任尚書右僕射。顯慶二年(657)奉敕與李績蘇敬等同修《新修本草》,於顯慶四年修成,卒年七十八歲。

于于 編輯

洋洋自得貌。《靈樞·通天》:「太陽之人,居處于于,好言大事。」

於應震 編輯

明代醫生。號暘東。平陽(今屬山東)人。學識淵博,專攻文學,兼精醫術。《平陽縣誌》載有同邑貢生喬緒啟者,因患傷寒證,氣已絕。于氏診曰:尚有微息,急調藥灌之,僅下咽數匕而醒,又調治數日,已如常人。其醫術精妙有如此者。

於暹春 編輯

清代醫家。字桐崗,號不翁。江蘇江都塘頭村人。幼習舉子業,廣泛涉獵,尤工書法,兼通醫學,藏書甚多。所著有《醫林集成》八十卷,《靈素難經補註》十二卷,《脈理辨微》四卷及《傷寒瘟疫條辨》二十四卷。惜均未見行世。

於省三 編輯

清代醫家。字紹曾。河南西平縣人,隨同邑名醫於福純習醫,盡得其傳,遂以醫名。醫德高尚,輒以醫濟貧,適逢咸豐年間瘟疫流行,于氏以醫術高明而存活無數。時人尊之為「長者。

於溥澤 編輯

清代醫家。字皆霖,又字芥林,號雲巢,又號之萊山人。山東平度人。曾中舉人並任官職,對詩詞經學頗有研究。從名醫黃元御學醫,深得其傳,治病頗多奇效。其學傳於門人,凡平度名醫率多出其門下。其醫着有《雲巢醫案》、《醫學侍話》及《傷寒指南》等。

於名鵬 編輯

清代醫家。履貫未詳。字秉壅。曾着有《庸譚廣編》四卷、《痘疹庸談廣編》十卷行世。對痘疹病頗有個人見解。

於法開 編輯

晉代醫僧。剡縣(今浙江嵊縣)人。平生酷好仙釋,醫術亦精通。嘗於旅途中宿於人家,適主人妻難產不下經日。於法開命其食羊肉多塊後,即以針刺之,須臾兒即產下。所著有《議論備豫方》,已佚。

瘀血腰痛 編輯

病證名。腰痛病之一種。指因瘀血而致腰痛者。亦稱瀝血腰痛。見《丹溪心法》卷四。該病多因跌仆閃挫,或碰撞所傷,或腰痛經久,瘀血凝積而成。症見痛有定處,如錐刺狀,日輕夜重,有時可伴見大便色黑,小便赤黃或暗紅,脈澀等症。治宜以活血化瘀為主。可用補陰丸加桃仁、紅花,或桃仁承氣湯、川芎肉桂湯(李東垣方:羌活、肉桂、川芎、柴胡、當歸梢、蒼朮、炙甘草、神曲、獨活、防己、防風、桃仁)等加減,並可配以針灸、拔火罐等法治之。

瘀血胃脘痛 編輯

病證名。指胃脘痛因於瘀血滯結所致。見《東醫寶鑑·外形篇》卷三。《症因脈治》卷一指出此病證有「遇夜痛甚,逢冷即痛,按之有形」的症候特點。高鼓峰《醫宗己任篇》:「血痛者,胸膈刺痛,脈必濡澀,食可進,四物湯加大黃、桃仁、紅花主之。」《醫學三字經》卷一:「瘀血作痛,痛如刀割,或有積塊,脈澀,大便黑,宜桃仁承氣湯、失笑散。」此病證多見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參見血心痛、胃脘痛條。

瘀血頭痛 編輯

病證名。指頭痛因於瘀血(外傷或久病入絡)所致。見《醫碥·頭痛》。瘀血之頭痛,痛如錐刺,痛處較固定,時發時止,病期較長,用一般治頭痛藥難以控制者,常伴有面色晦滯,舌有瘀點或瘀斑,脈象多澀或沉澀。宜祛瘀活血。用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等方加減。痛甚者,宜加全蠍、蜈蚣、地龍、白芷等藥;兼氣虛者,加黃芪。一般在處方中,赤白芍、川芎等藥用量宜稍大。可見於腦外傷、腦震盪後遺症、血管性頭痛等病。參見頭痛條。

瘀血嗽 編輯

病證名。見《萬病回春》卷四。即瘀血咳、瘀血咳嗽。參見該條。

瘀血流注 編輯

病證名。流注病之一種。指發生人體肌肉深部之膿瘍。其病因為跌仆損傷,或產後惡露未盡,以致經絡,濕熱毒邪乘虛而入,結而為腫,發為本病。症見初起局部腫脹,觸之堅痛,患處皮色微紅或青紫;繼而皮色焮紅灼熱,並可向周圍蔓延,同時伴有惡寒發熱,骨節疼痛等全身症狀。患處日久成膿,破潰膿盡收口而愈。治宜行氣,活血,解毒。亦須辨證施治。因跌仆損傷所致者,宜服散瘀葛根湯;產後瘀血所致者,宜用通經導滯湯加減;若膿成則應及時切開引流,余可按癰疽潰後治療。相當於肌肉深部膿瘍。

瘀血咳嗽 編輯

病證名。即瘀血咳、瘀血嗽。《血證論·咳嗽》:「有咳嗽側臥一邊,翻身則咳益甚者,……宜血府逐瘀湯加杏仁、五味子主之。側臥左邊者,以左邊有瘀血,故不得右臥也,右臥則瘀血翻動、益加壅塞,宜加青皮、鱉甲、莪朮,以去左邊之瘀血。側臥右邊者,以右邊有瘀血,故不得左臥也,宜加鬱金、桑皮、薑黃,以去右邊之瘀血。凡此瘀血咳嗽之證。」參見瘀血咳等條目。

瘀血咳 編輯

病證名。又名瘀血嗽、瘀血咳嗽。指瘀血在肺引致之咳嗽。《醫學入門》卷五:「瘀血咳,則喉間常有腥氣。輕者,瀉白散加生地、山梔、牡丹皮、麥門冬、桔梗;重者,桃仁、大黃、薑汁為丸服。或因打損勞役傷肺,遇風寒則咳,或見血紫黑色者,四物湯去芎加大黃、蘇木為末,酒調服,利去心肺間瘀血即止,後服人參養榮湯調理。肺脹滿,即痰與瘀血礙氣,所以動則喘急,或左或右,眠一邊不得者是,四物湯加桃仁、訶子、青皮、竹瀝、薑汁。」多見於支氣管擴張、肺結核、氣管結核或肺部感染病證。參見瘀血咳嗽條。

瘀血黃 編輯

病證名。即蓄血發黃。指身黃因於瘀血所致。《明醫指掌》卷四:「瘀血黃者,大便黑,小便利,抵當湯、桃仁承氣湯,量人虛實,下盡黑物則愈。」參見瘀血發黃等條。

瘀血灌睛證 編輯

病證名。

①泛指由血瘀所引起的眼疾。《審視瑤函》:「凡見白珠赤紫,睥腫虬筋紫脹,敷點不退,必有瘀滯在肉。」

②僅指瘀血指停滯胞瞼皮下及白睛的病證。《目經大成》:「眼胞一環半塊青碧隱隱,次後紫黑或滿腔微腫,白睛赤無脹起。」治宜清熱消瘀,用消毒逐瘀湯加減治療。

瘀血腹痛 編輯

病證名。見《古今醫鑒·腹痛》。指腹痛因於瘀血阻滯所致。由寒凝血阻,或熱與血結,或因久病入絡、氣血瘀滯,或跌仆傷損、瘀血凝滯而發病。臨床以腹痛部位固定不移,喜熱惡寒,按之痛愈甚而拒按,或可捫及積塊,夜痛甚於白晝,舌質紫黯,可有小瘀點,其脈多澀。治宜祛瘀活血,行氣止痛,選用消瘀飲、活血湯、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失笑散等。婦女之痛經亦多屬瘀血腹痛。參見血滯腹痛、腹痛、痛經等條。

瘀血發熱 編輯

病證名。指發熱因於瘀血所致。《傷寒全生集·辨內傷瘀血證發熱狀類傷寒》謂:「凡跌仆損傷,或被人踢打,或物相撞,或致挫閃,一時不覺,過至半日或一二三日而發者有之,十數日或半月一月而發者有之。一般寒熱交作,其心胸脅下小腹滿痛,按之手不可近者,此有瘀血也。或一時傷重,就發寒熱,瘀血上沖,則昏迷不省如死之狀,良久復甦,輕則當歸導滯湯,重則桃仁承氣湯加蘇木、紅花、牛膝、桔梗、薑汁,量其元氣,下瘀血則愈。」《不居集》下集論久病瘀血發熱,「熱涸其液,則乾枯於經絡之間,愈干愈熱,愈熱愈干,而新血皆枯,……補之不可,涼之不可,而立大黃(庶^蟲)蟲丸。」《血證論·發熱》:「瘀血發熱者,瘀血在肌肉則翕翕發熱,證象白虎,口渴心煩,肢體刺痛,宜當歸補血湯,合甲已化土湯加桃仁、紅花、柴胡、防風、知母、石膏;血府逐瘀湯亦治之。瘀血在肌腠則寒熱往來,以肌腠為半表半里,內陰外陽,互相勝復也。宜小柴胡湯加當歸、白芍、丹皮、桃仁、荊芥、紅花治之,桃奴散加柴胡、黃芩亦治之。瘀血在府,則血室主之,證見日晡潮熱,晝日明了,暮則譫語,以沖為血海,其脈麗於陽明,故有陽明燥熱之證,桃仁承氣湯治之,小柴胡湯加桃仁、丹皮、白芍亦治之。瘀血在髒,則肝主之,以肝司血故也。證見骨蒸勞熱,手足心燒,眼目青黑,手發摧折,世以為難治之證,而不知熱血在肝臟使然,宜柴胡清骨散加桃仁、琥珀、乾漆、丹皮治之。」又瘀血發熱,證見下肢厥冷,少腹拘急,漱水不欲咽,脈澀者,宜用當歸承氣湯。參見發熱條。

瘀血發黃 編輯

病證名。見《醫學入門》卷五。又名瘀血黃、蓄血發黃。《證治匯補》卷三:「瘀血發黃,喜忘,如狂,溺清,便黑。」《張氏醫通·雜門》:「有瘀血發黃,大便必黑,腹脅有塊或脹,脈沉或弦,大便不利,脈稍實而不甚弱者,桃核承氣湯。下盡黑物則退。」參見瘀血黃、蓄血發黃條。

瘀血短氣 編輯

病證名。見《醫學衷中參西錄·血病門》。瘀血阻於肺或氣管,使肺氣升降不利而致。多見於負重憋氣傷肺或郁怒傷肝,導致血絡瘀滯所致。臨床以脅下撐痛,呼吸氣短為主症,患者多有形體羸弱,遇惱怒則脅痛增劇。治以化瘀為大法,用麥芽煎吞服參三七末或用桃紅四物湯、復元活血湯等方。

瘀血閉結 編輯

病證名。指大便秘結因於瘀血所致。《血證論·便秘》:「瘀血閉結之證,或失血之後、血積未去;或跌打損傷、內有瘀血停積不行。大便閉結,或時通利,仍不多下,所下之糞又帶黑色,腹中時時刺痛,口渴發熱,脈帶澀象,宜用桃仁承氣湯治之;或失笑散加杏仁、桃仁、當歸、白芍。」參見血秘條。

瘀血 編輯

指體內有血液停滯,包括離經之血積存體內,或血運不暢,阻滯於經脈及腑內的血液。瘀血既可以是疾病過程中的病理產物,又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因氣滯、氣虛等引起之血行不暢而凝滯;二是因內外傷或血熱妄行造成的離經之血。由於瘀血的部位、原因等不同,臨床表現極為複雜。多見有血液瘀滯體內,包括溢出經脈外而積存於組織間隙的,或因血液運行受阻而面色黧黑,肌膚青紫,皮膚乾枯如鱗狀,局部固定性刺涌、拒按,夜間痛甚,紫色血腫,或有症積痞塊,小腹硬滿,胸脅撐痛,經閉,大便黑色,或伴有各種出血,舌紫暗或有瘀點,脈澀,甚或出現善忘,驚狂等。主要治療大法為活血祛瘀。

瘀肉攀睛 編輯

病名。出《衛生寶鑑》卷十。即胬肉攀睛。詳見該條。

瘀熱在里 編輯

指鬱積在內的邪熱。

①傷寒病瘀熱在里:《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里故也。抵當湯主之。」《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②體內有瘀血停留,在一定條件下,引起發熱。參瘀熱條。

瘀呃 編輯

病證名。呃逆由於瘀血阻滯而引發。見《證治匯補·呃逆》。症見心胸刺痛,飲水即呃逆頻發,多見微芤、沉澀之脈。《張氏醫通·呃逆》:「有飲熱、飲冷而呃,背微惡寒,目睛微黃,手足微冷,大便溏黑者,屬瘀血。」或見呃逆頻頻,病久不愈,入晚則見發熱。治以活血化瘀法,選用桃仁承氣湯、血府逐瘀湯等方,並可加入和胃、降逆之品。此外,還可配合針灸、按摩治療。參見呃逆條。

(拼音Y)第五篇 編輯

《幼幼新書》 編輯

兒科著作。四十卷。宋·劉昉撰。刊於1132年。本書整理匯集了宋以前有關兒科學的成就,是一部兒科集大成之作。卷一-三為綜述部分,包括求子、方書敘例、小兒調理、用藥及診法;卷四-五為初生兒的保育及診治;卷六為先天疾病;卷七-十二論蒸忤,鬾、啼、驚、癇;卷十三-十七論風寒時氣、咳、瘧諸病;卷十八為斑疹麻痘;卷十九-二十二為熱痰、汗、疸、寒逆、症積諸病;卷二十三-二十六為各種疳症;卷二十七-三十為霍亂、泄痢、血證、痔、淋等;卷三十-三十二為蟲病、疝瘕、水飲;卷三十三-三十四為五官諸病;卷三十五-三十九為癰疽、瘡疥、丹毒、外傷;卷四十論藥敘方及引用方書。全書共分547門,凡所徵引皆註明出處,取材廣博,有較高的臨床參考價值。該書還保存了現已失傳的古代兒科典籍的佚文。因此更具有重要的文獻研究價值。明·陳履端重刊本書時作了部分刪節。現存明刻本和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年鉛印本。

《幼幼心裁》 編輯

兒科著作。二卷。明·喬采撰。刊於1638年。書中首論兒科疾病及診治大法,其次對嬰幼兒的多種常見疾病的辨證論治,分別作了簡要的記述。論辨清晰,突出了小兒臟腑易虛易實的特點。選材亦多輕靈有驗。現存康熙四十七年刻本等三種清刻本。

《幼幼近編》 編輯

兒科著作。又名《證治大還幼幼近編》。四卷。清·陳治撰。十七世紀末刊行。本書為《證治大還》之一種。前三卷主論痘瘡症治,後一卷論小兒雜病診法及證治。本書收集總結了前人有關痘疹病因、主證和治療大法。對兒科常見病也有一些獨到見解。現存清貞白堂刻本。

《幼幼集成》 編輯

兒科著作。六卷。清·陳復正撰。刊於1750年。書中整理輯錄了古代兒科學的一些主要內容。總結了前人對小兒生理病理特點的論述,對兒科常見病的證治進行了系統的歸納。卷一論小兒賦稟、診法、初生兒疾病的防治等;卷二-四分述兒科多種病證(包括內科雜證及外科瘡瘍),每病除辨證立法外,並附有正方、驗方及外治法等;卷五-六為作者刪訂《萬氏痘麻》的各種歌賦170餘首,附方130餘則。作者還對指紋的臨床意義,驚風和傷寒痙病,雜病諸搐等證治的鑑別,兒科用藥特別是寒冷藥的應用等理論問題,闡述了個人見解。現存7種乾隆年間刻本,40種清刻本中多種為石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幼幼集》 編輯

兒科著作。四卷。明·孟繼孔撰。刊於1593年。卷一《孟氏治痘詳說》為作者治療痘證的經驗;頗多可借鑑之處。卷二《孟氏雜症良方》,為作者對兒科諸病證治的論述;亦不乏個人創見。卷三《錢氏經驗良方》;卷四《上用方》系作者集錄錢乙等兒科醫家的經驗方。現存初刻本等明清刻本。

《幼幼發揮》 編輯

兒科著作。又名《家傳幼科發揮秘方》、《幼科發揮大全》。二卷。(一作四卷)。明·萬全撰。約刊於16世紀中期。本書按照五藏主病的系統分別論述了多種兒科病證的診斷和治療。有不少個人獨到的見解,可以給後學者很大啟發,並較詳細地介紹了作者本人的一些治案及其家傳的兒科秘方。為兒科學的發展作了貢獻。現存多種清刻本、石印本等。1949年後有排印本。

《幼科指南》 編輯

兒科著作。又名《幼科醫學指南》。四卷。清·周震撰於1661年。1789年始有初刊本。卷一為兒科歌賦及議論;卷二為小兒雜症;卷三-四分別論述小兒心、肝、肺、脾、腎諸經病證並附醫案。現有近代刊本數種。

《幼科直言》 編輯

兒科著作。又名《幼幼拍掌集成》。六卷。清·孟河撰。刊於1726年。卷一-二痘症;卷三痧症;卷四-六為兒科雜病及其方治。書名「直言」寓直言無隱之義,全書文字簡要,說理明晰,有益後學,尤切應用。現存三種清刻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

《幼科證治準繩》 編輯

兒科著作。《證治準繩》中的一種,又名《幼科準繩》。九卷。明·王肯堂撰。刊於1602年。本書綜括整理明代以前有關兒科文獻編成。卷一證治通論及初生門;卷二-九將兒科諸病分屬五臟,列為心、肝、脾、肺、腎五大類。每種病證均先論後方。引錄各書皆標明出處。由於取材廣博,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本書中保存了一些古代已佚的兒科學資料,因此具有較高的文獻研究價值。現存明刻本和多種清刻本。

《幼科證治大全》 編輯

兒科著作。七冊。日本下津壽泉撰。刊於1709年。書中引用中國醫籍74種,比較扼要地介紹了小兒科106種病症的證治。本書不僅切於臨床實用,而且具有文獻研究價值。現有日刻本、皇漢醫學叢書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幼科折衷》 編輯

兒科著作。二卷。明·秦昌遇約撰於十七世紀中期。作者認為以往幼科諸方中的論治,或偏寒,或偏熱,或喜補,或喜瀉,遂取各家之長而棄其弊,故以「折衷」為書名。書中對小兒雜病的證治立論凡五十餘篇,頗有獨到見解。每病首載七言歌及脈法,其次節引《內經》以下諸家之論,後為治法。率多平正,有一定參考價值,現存清抄本,上海古籍書店影印本。

《幼科要略》 編輯

兒科著作。二卷。清·葉桂撰於18世紀中期。本書對小兒的一些雜病如伏氣、風溫、夏熱、厥逆、疳、脹、痧疹、驚等的辨證和方藥作了簡要的敘述。方中不乏精闢之論和獨到見解。後經周學海補註增訂,現存清刻本、中西醫學群書本和《周氏醫學叢書二集》中。

《幼科心法要訣》 編輯

兒科著作。六卷(即《醫宗金鑒》卷五十-五十五)。本書以七言歌訣加注的形式介紹診察兒科病證的要領及小兒初生後各種雜病的證治。論述比較簡要,選方切於實用;並附面部望診圖、虎口三關脈紋圖等。

《幼科鐵鏡》 編輯

兒科著作。六卷(又有二卷本)。清·夏鼎撰。刊於1695年。卷一主要論述小兒科醫生應注意的事項和推拿療法的具體應用;卷二論面部望診及初生兒疾病;卷三為驚癇諸症;卷四麻疹、傷寒、瘧、痢諸病;卷五為兒科其他雜症;卷六為兒科藥性賦及主要藥方。本書對兒科的推拿療法頗為重視,並闡述了作者本人的經驗與見解;對於指紋望診和驚病的各種名目等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現存多種清刻本和石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幼科釋謎》 編輯

兒科著作。六卷。清·沈金鰲撰。刊於1774年。前四卷論兒科診法,並將主要病證(無痘科)分為24門(類),各編四言韻語一首,予以綜括。韻語之後,復采前人學術經驗,融匯己說,闡述對於該病的辨證立法和治法。後二卷為諸病應用方。現存清刻本、1957年出鉛印本。本書曾收入《沈氏尊生書》。

《幼科三種》 編輯

兒科叢書。指《幼科痘疹金鏡錄》、《幼科鐵鏡》和《小兒推拿廣意》三書的條刊本。各詳該條。現存清刻本、石印本等多種。

《幼科匯編》 編輯

兒科學叢書。肖紹渠編,刊於1913年。為《幼幼集成》、《達生編》、《遂生編》、《福幼編》及《引痘新法》五書的合刻本。現存1915年耕道堂刻本。

編輯

年齡幼小之時,《素問·上古天真論》:「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右左轉 編輯

刺法用語。指針刺的捻轉方法。一般用右手持針,當大指向前,食指退後,稱為左轉或外轉;大指向後,食指向前,稱為右轉或內轉。《針經指南》:「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進,謂之左;大指往下退,謂之右。」後世結合捻轉提出多種補瀉手法。參見捻轉補瀉條。

右陰瘡 編輯

病名。見《喉科指掌》卷四。詳左陰瘡條。

右脅下痛 編輯

證名。脅痛偏於右側脅肋。出《素問·咳論》。外感、內傷均可引起。參見脅痛、兩脅下痛條。

右脅痛 編輯

證名。右側脅痛。由肝邪犯肺或氣滯、痰飲、食積引起。《醫學入門》卷四:「食積(右)下脅,如槓梗起一條作痛,神保丸、枳實煎湯下,輕者保和丸;痰飲流注肝經,喘咳引痛者,二陳湯加南星,蒼朮、川芎、柴胡、白芥子或入青黛少許,薑汁二匙;七情凝滯,如有物刺痛,氣促嘔吐者,分氣紫蘇飲、流氣飲子、調中順氣丸。」《萬病回春·脅痛》用「推氣散治肝邪入肺,右脅痛甚,脹滿不食。」《慎齋遺書·脅痛》謂:「右脅痛為肺氣不降,乃血中之氣病,治宜芎歸芍藥湯加烏藥、青皮、肉桂、陳皮。」《古今醫徹·脅痛》謂右脅痛為肺氣上逆,治以降氣消痰,用前胡、桔梗、枳殼、陳皮之屬;虛人用歸脾湯去黃芪、白朮加延胡。忌用苦香燥破血之藥。《景岳全書·雜證謨》論脅痛不可拘右肺左肝之說。詳脅痛、左脅痛條。

右雀舌 編輯

病名。見《喉科秘旨》卷下。指雀舌之發於右邊者。詳雀舌條。

右枯 編輯

證名。右半身不遂。一名右瘓。《類證治裁·中風》謂自丹溪始,認為「右枯屬氣虛,用四君子湯。」參見半身不遂,左癱右瘓條。

右藉 編輯

產科病證名。偏產之一種。員從雲《產科一得》:「臨產兒頭偏抵右畔。」相當於右枕橫位。參見偏產條。

右間氣 編輯

運氣術語。指客氣六步運動中,位於司天,在泉右側的二氣。參見間氣條。

右瘓 編輯

即右半身不遂。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參見左癱右瘓條。

右關 編輯

經穴別名。見《太平聖惠方》。即石關。見該條。

有子 編輯

生理學名詞。《素問·陰陽別論》:「陰搏陽別,謂之有子。」有子即妊娠。

有胃則生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

①疾病預後的重要依據。若疾病發展到嚴重階段,仍能進食,表示胃氣尚存,有胃氣則易於康復,預後良好;反之則預後欠佳。《素問·平人氣象論》:「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②脈有胃氣,說明正氣尚未衰敗,疾病容易治療。《素問·玉機真髒論》:「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

有頭疽 編輯

病名。癰疽之發於體表而有粟米樣瘡頭者,故名。即現代醫學外科感染之癰。該病發無定處。由於所發部位之不同,或形態之各異,而有許許多多之命名。例如:發背、搭手、背疽、腦疽、腦後發,如:蜂窩發、蜂窩疽、蓮蓬髮等等。有頭疽之發病,多因外感風濕火毒,或過食高粱厚味,使濕熱火毒內蘊,造成內臟積熱,氣血凝滯,營衛不和,邪阻肌膚而發。臨證所見有虛實之分。其初起見局部紅腫熱痛,根束高腫,瘡頭有如粟米一隻或多隻不等,疼痛劇烈,甚則伴有全身寒熱,口渴煩躁,便秘溲赤,脈見洪數,舌紅苔黃者,此為有頭疽之實證。該證之治療,宜清熱解毒,疏風活血,可內服仙方活命飲,或用黃連解毒湯等;外用金黃膏敷貼。潰後腐肉不去者,外敷九黃丹,或五五丹。若瘡面較大,腐肉難脫者,亦可手術剝脫切除。若腐肉已除,瘡面紅活者,可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紅膏。在辨證上,若瘡之始發,證見疽形平塌,根基漫腫,色晦暗,不甚疼痛,成膿多較遲緩,潰後膿汁清稀,神疲納呆,面色無華,脈數而無力,舌絳或淡者則屬虛證。其治療宜溫陽補益、調和氣血之劑。若偏於陰虛者,可內服竹葉黃芪湯之類;若氣血兩虛者,則可選托里消毒散之類。外敷用藥可參實證之法處理。同時,可考慮加用桑柴火烘法以助其陽。若治療失控或處治失時或誤治,往往造成內陷之並發。參見陷證條。

有娠 編輯

生理學名詞。即妊娠。《脈經》卷九:「三部脈沉浮正等,按之無絕者,有娠也。」

有身 編輯

生理學名詞。出《詩經·大雅》。即妊娠。以婦人身中復有一身,故名。

有軀 編輯

生理學名詞。出《脈經》卷九「平妊娠胎動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證第二」,即妊娠。詳該條。

有過 編輯

即有病。《素問·脈要精微論》:「故乃可診有過之脈。」《靈樞·經脈》:「督脈之別,名曰長強……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挾脊之有過者,取之所別也。」

有故無殞 編輯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用藥法則。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故,緣故;殞,死亡。指臨床用藥時,雖然藥性峻猛,只要有相應病證,藥證相符,就不會出現危險。

《友漁齋醫話六種》 編輯

醫話著作。八卷。清·黃凱鈞撰。刊於1812年。計有《一覽延齡》、《橘旁雜論》、《上池涓滴》、《肘後偶抄》、《證治指南》、《藥籠小品》等6種。本書以筆記的形式,記錄了作者在辨證治療、辨藥等多方面的心得,內容廣泛,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現存清刻本,清抄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

遊走血脾癰 編輯

病名。出《證治準繩·外科》卷四。即串疽。詳見該條。

游針之居 編輯

指施行針刺的處所。《素問·氣穴論》:「余已知氣穴之處,游針之居,願聞孫絡溪谷,亦有所應乎?」

游膝風 編輯

病名。膝關節腫脹之病證。見《外科大成》卷二。即鶴膝風。參見該條。

游氣 編輯

古病名。屬於氣病之一。指三焦氣滿、游於體內不得宣散的病證。《諸病源候論》:「夫五臟不調,則三焦氣滿,滿則氣游於內,不得宣散。故其病,但煩滿虛脹。」參見氣病條。

游瘧 編輯

病名。瘧疾之一(屬「三日瘧」)。由三陰瘧余邪游溢於他經所致。其因多為氣血、髒府虧虛,外邪客於陰經而發病。《症因脈治》:「游瘧之證,先起三瘧,後又加一發,連發二日,只停一日,如少陰經子午卯酉日之瘧,至明天辰戍丑未又加一發,此少陰之瘧,余邪游入太陰;又如辰戍丑未之瘧,至明日寅申巳亥又加一發,此太陰之瘧,余邪游入厥陰,故曰游瘧之證也。」其病脈多細數、沉細,或見虛大、滑數。宜先治其本經見症,如厥陰瘧,用加減逍遙散;少陰瘧,用加減地黃湯;太陰瘧,用加減白朮膏。此三陰選此三方時,均宜加升麻、柴胡,有利於使之提還本經,則游瘧之餘邪自退。參見瘧疾條。

游火丹 編輯

病名。丹毒之遊走無定處者。《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九:「丹發兩臂及背,如火灸者,謂之游火丹也。」該丹好發頭面或下肢或腰腹部,證見局部紅赤腫熱,流散無定,其色光亮,其熱如火為其特點。治宜疏風,清熱,涼血解毒。方藥參見丹毒條;外治用白海蜇皮洗淨拭乾,包紮患處,至蜇皮枯黃,即另換一張包裹,一般三至四張即消散。

游風證 編輯

病名。係指內外障兼有頭痛而無定處的病證。見《證治準繩·雜病》、《張氏醫通》卷八:「頭風痛無常位,……若痛緩而珠赤,必變外障……不赤痛而昏眇者,內證(內障)成矣。」某些內外障眼疾均可出現此證。

游丹 編輯

病名。丹毒之遊走不定者。出《瘡瘍經驗全書》卷四。亦名遍身丹毒、外游丹毒。多因心經與三焦積熱,火毒鬱結發於外而遊走不定,復外感風熱所致。證見初發時兩手臂急痛,若經一、二宿腫氣遍身者,系毒入心內之危兆。內治宜清熱解毒,方用服五香連翹湯、或木香流氣飲,外用可選金箍散敷之,余治法可參見丹毒條。

游部 編輯

部位游動不定,散在於身體上、中、下三部。《素問·陰陽類論》:「三陽為經,二陽為維,一陽為游部。」

蚰蜒黃 編輯

病名。三十六黃之一。《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蚰蜒黃者,喉中似噎,喘息不調,四肢疼悶,言語不正,水米難下,若頰內有青脈出口角,手足亂動,冷者難治。」《聖濟總錄》卷六十一:「病人身體涼冷,舌上黑脈,及兩頰有青脈起,目黃時時變異,腦如針刺,頭旋欲倒者,是蚰蜒黃。」治用半夏散等方。參見黃疸有關各條。

疣子 編輯

病名。見《瘍科選粹》卷七。即疣。證治參見千日瘡條。

疣瘡 編輯

病名。出《外科啟玄》卷七。即千日瘡。詳見該條。

編輯

病名。體表之贅生物。出《靈樞·經脈》。作肬。「手太陽之別……實則節XX肘廢,虛則生肬,小者如指痂疥。」《釋名·釋疾病》:「肬,邱也,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邱也。」馬蒔註:「肬,蓋贅瘤之類。」肬,同疣,即疣贅。證治參見千日瘡條。

油捻子 編輯

醫療敷料名。見《衛濟寶書》卷上。東軒居士在論述癰疽膿已成應當切開引流時指出:「當決之,決而以油捻子塞之,良久乃去,可以盡毒。」即於紙條或帛條上塗以油類,在膿腫切開後,納入刀口內,用以作引膿外出者,相當現代外科所用之凡士林紗條。詳見捻子條。

油捻灸 編輯

灸法的一種。以紙捻沾植物油點燃後,在穴位處進行熏灸。《本草綱目》:「年深疥癬,遍身延蔓者:硫黃、艾葉研勻作捻,浸油點燈,於被中熏之。」《世醫得效方·沙證》:「近時多有頭額及胸前兩邊有小紅點於皮膚者,卻用紙捻成條或大燈草微蘸香油於香油燈上點燒,於紅點上焌爆者。」

油灰指甲 編輯

病名。癬病之生於手指、腳趾甲者。見《外科壽世方》卷三。又名灰指甲、鵝爪風。多由手、腳癬久治不愈而蔓延,致爪甲血虛不榮而發。證見初起時四旁癢感,日久即見指(趾)甲部凹凸不平,逐漸增厚、變形,指(趾)甲日益失去紅亮光澤,慢慢呈現灰白色,甚則甲緣蛀空而呈殘缺不全之狀,可無痛癢之自覺症狀。或因爪甲過厚而有疼痛感。治宜外用醋浸泡局部,每日若干次,多能取效。即甲癬。

油汗 編輯

證名。汗出粘滯如油。又稱粘汗。《雜病源流犀燭·諸汗源流》:「一雲油汗,即粘汗也。」詳汗出如油條。

油風 編輯

病名。頭髮成片脫落的一種病證。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鬼舐頭、鬼剃頭、油風毒、鬼薙刺、梅衣禿。多因血虛生風,風盛血燥,發失所養而致。證見發病突然,多發於夜間,次晨梳洗時始見,但見毛髮乾枯,呈圓形成片脫落,脫髮之頭皮色紅光亮,或自覺癢如蟲行,或不癢。嚴重者,可見頭髮全脫。偶見身體其他部位之毛亦見脫落。治宜滋補肝腎,祛風養血。內服神應養真丹。外用可選鮮姜切片於脫髮處摩擦,或可用艾葉煎湯擦洗。斑禿、脂溢性脫髮多可出現上述證候。

猶見三光 編輯

古代眼科名詞術語。係指視力嚴重減退,尚存光感的病證。《龍樹菩薩眼論》指日、月、火為三光。《秘傳眼科龍木論》:「瞳人里有障翳,乍青乍白,不辨人物,猶見三光,此眼宜令金針拔之。」在治療中,一般認為猶見三光者,可治。若三光已絕者,難治,預後不良。

猶辨三光 編輯

古代眼科檢查視力之術語。出《秘傳眼科龍木論》。即眼病患者之視力嚴重減退,但尚可辨別月光、日光、火光者。證見眼內翳狀呈青白色,蓋定瞳孔,不能分辨物體,不能辨別顏面耳鼻等,但尚可辨三光,即有光感,屬白內障者,可針拔治癒。

尤仲仁 編輯

明代醫家。字依之,江蘇無錫人,以祖傳喉科見稱。曾補授太醫院吏目,有祖傳之尤氏《喉科秘傳》。(其撰者一作尤仲如)。

尤怡(?-1749年) 編輯

清代醫家。字尤涇,號飼鶴山人,號拙吾。吳縣(今屬江蘇)人。自幼性格沉靜,工詩善書,嘗因家貧鬻字謀生。後轉攻醫學,就學於名醫馬俶,醫術益精,後隱居於花溪,潛心着書立說。其於仲景之學鑽研尤深。其說認為仲景著作因五叔和之編次錯亂而受影響。遂以傷寒六經為綱,重新編次,並於正治法之外,再列各經之變治法;且對傷寒之分證甚為明確,提出以溫清兩法分別治療傷寒;少陰及厥陰兩證,以使學者先明治法,由法而方藥,始能掌握傷寒之實質。此論於後世傷寒學發展,頗有影響。其著作皆為闡發仲景之學,計有《傷寒貫珠集》八卷,此書與柯琴之《傷寒來蘇集》為後世所並重。另有《金匱要略心典》三卷,《金匱翼》及《靜香樓醫案》、《醫學讀書記》等。

《尤氏喉科秘書》 編輯

喉科著作。一卷。清·尤乘撰。刊於1675年。內容有:喉症總論、咽喉門(7病)、口牙舌頸面腮門(19病)、喉症治法及製藥、用藥法、喉症驗方等。文字簡明,切於實用。1949年後出版排印本(與《咽喉脈證通論》合刊》)。

尤乘 編輯

清代醫家。字生洲,號無求子。江蘇吳縣人。初習儒,後改習醫,就受業於名醫李中梓,盡得其傳,並遍訪名醫,學問大增。後至京師就良師學習針灸,並在京任太醫院御前侍直,後告辭歸里,潛心著作。對李中梓之《診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機沙篆》進行增補,成《士材三書》,又增補《經絡全書》。補輯《臟腑性鑒》、與《藥品辨義》合而為《博物知本》。另有《壽世青編》存世。

幽癰 編輯

病名。指生於臍上七寸上脘穴之腹皮癰。見《外科大成》卷二。證治可參見腹皮癰條。

幽明 編輯

氣象學術語。太陰與少陰交盡,為陰之極,所以叫幽;太陽與少陽合明,為陽之極,所以叫明。幽明的交替變化,形成寒暑的不同。《素問·至真要大論》:「兩陰交盡故曰幽,兩陽相合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異也。」

幽門不通 編輯

證名。指因幽門不通所致的便秘。證見噎塞氣阻,大便不通。《脾胃論》卷下:「幽門不通,上沖吸門不開,噎塞,氣不得上下,治在幽門閉,大便難。」治以養血潤腸通便,用通幽湯。參見大便秘結條。

幽門 編輯

①人體部位名。七沖門之一。出《難經·四十四難》。即胃下口。胃下口通往小腸,如曲徑通幽,故稱。

②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上門。屬足少陰腎經。位於腹正中線臍上6寸,旁開半寸處。

編輯

①陰氣盛極之象。《素問·至真要大論》:「兩陰交盡故曰幽。」

②昏暗,黑夜。《素問·天元紀大論》:「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明,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

③舊稱所謂陰間。《傷寒論·序》:「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

④深。《傷寒論·序》:「陰陽會通,玄冥幽微。」

憂中 編輯

病因學名詞。系類中風病因之一。因憂愁過度導致氣機鬱結,化火生風而出現類中風證。

憂鬱 編輯

病證名。情志三郁之一。多因悲憂過度所致。《景岳全書·雜證謨》:「若憂鬱病者,則全屬大虛,本無邪實。」以悲則氣消,憂則氣沉,故必傷脾肺。若初郁不開,未至內傷而胸膈痞悶者,宜二陳湯、平胃散,或和胃煎、調氣平胃散、神香散、六君子湯調之。憂鬱傷脾而吞酸嘔惡者,宜溫胃飲或沉香散。憂鬱傷脾肺而睏倦怔忡,倦怠食少者,宜歸脾湯或壽脾煎。憂思傷心脾,以致氣血日消,飲食日減,宜五福飲、七福飲,甚者大補元煎。」參見情志三郁、七情郁證,內郁條。

憂癭 編輯

病名。因情志而引致之癭證。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孫氏分癭為五種,憂癭即其之一。指因憂思氣結,情志不遂,郁滯於頸而致。證治參見勞癭條。

憂噎 編輯

病證名。五噎之一。出《諸病源候論·否噎病諸候》。證見天氣陰寒時心下悸動,手足不能自溫等。治用五噎丸、五噎散、沉香散。參見五噎、噎條。

憂傷肺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憂愁過度易損傷肺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憂傷肺,喜勝憂。」王冰註:「雖志為憂,過則損也。」

憂傷 編輯

病證名。憂愁過度所致的疾患。證見忽忽不樂,洒淅寒熱,痰氣不清。治宜萱草忘憂湯(見《醫醇剩義·憂傷》)。參見憂鬱條。

憂氣 編輯

七氣之一。《諸病源候論·七氣候》:「憂氣,則不可極作,暮臥不安席。」參見七氣、九氣條。

憂恚(huì會) 編輯

憂愁和憤恨。《素問·憂恚無言》:「人之卒然憂恚而言無音者,何道之塞?」

憂膈 編輯

病證名。五膈之一。見《肘後備急方》卷四。證見胸中氣結煩悶,津液不通,飲食不下,羸瘦無力(見《諸病源候論·五鬲氣候》)。參見五膈條。

編輯

憂愁。七情之一。憂為肺之志,過度憂愁易損傷肺氣,亦可影響其它臟腑功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西方生燥……在髒為肺……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素問·宣明五氣》:「五精所並,精氣……並於肝則憂。」《靈樞·口問》:「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用夾法 編輯

古代中醫眼科手術方法名稱。《銀海精微》:「用夾法,夾時審轉看上下瞼。瞼上有瘀血處可劘,劘至乎血盡方可夾上夾子。其夾不可高大,只在重弦上,仔細看其睫毛轉,又要平正,方可着力扯緊,其夾肉處用小艾圈灸三個,不可多灸,灸多恐潰。夾決目夾肉,若未乾,可專催用淡淡丹藥去其餘翳。此眼絕有厚翳,不可用重藥。」此法現已不採用。

涌吐 編輯

即吐法。詳該條。

湧水 編輯

病名。水流腸胃,上及肺部之疾患。證見疾行時腸鳴,喘不得平臥,兩足皆腫。《素問·氣厥論》:「肺移寒於腎為湧水。湧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囊漿,水之病也。」王冰註:「肺藏氣,腎主水,夫肺寒入腎,腎氣有餘則上奔於肺,故云湧水也。」《儒門事親》卷六:「病湧水證,面黃而喘,兩足皆腫,按之陷而復行,行則濯濯有聲,常欲飲水,不得睡臥。」參見痰飲條。

湧泉脈 編輯

脈象名。脈來如泉之湧出,浮盛而無根。《素問·大奇論》:「脈至如湧泉,浮鼓肌中,太陽氣予不足也。」

湧泉疽 編輯

病名。

①指生於足心湧泉穴之癰疽。亦名湧泉癰、井泉疽、足心癰、足心發、腳心癰、腳心毒、足底疔、穿心疔、水疔、病穿板、腳底穿心疔、穿板疽、丹疽、掌心疽、穿板疽、穿窟天蛇。見《證治準繩·外科》卷四。該病為腎經虛損,濕熱下注而成。症見患處紅腫疼痛難忍。其預後如見膿淺潰速者為輕。治宜服用仙方活命飲,膿深潰遲者為重,應兼服桂附地黃丸以補益腎氣,同時應加用清熱利濕之品。余證治同外癰條。

②出《外科大成》卷二。指生於尾骨下長強穴之癰。亦稱之為湧泉疽。因濕熱凝結而成。症見患處初腫堅硬疼痛,狀如伏鼠,治宜清利下焦濕熱。余證治可參鸛口疽條。

湧泉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地沖。屬足少陰腎經。井(木)穴。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與後三分之二交點上。布有第二趾底總神經,深層為足底弓。主治昏厥,頭頂痛,眩暈,喉痹,衄血,舌平,失音,小兒驚風,癲癇,足心熱,五趾盡痛,及休克,中暑,神經衰弱,高血壓,精神分裂症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涌波翳 編輯

病證名。見《證治準繩·雜病》:「障從輪外自下向上,故曰涌波。」指黑睛生翳,自下向上發展,勢如波涌的病證。類今之角膜潰瘍。參見花翳白陷、凝脂翳等條。

編輯

①形容水自下而上,似泉水上涌。如湧水、湧泉。《素問·氣厥論》:「肺移寒於腎,為湧水。」《素問·大奇論》:「脈至如湧泉。」

②嘔吐上涌。《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少陽所至,為喉痹、耳鳴、嘔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酸苦涌泄為陰。」

勇疽 編輯

病名。為有頭疽生於太陽穴者,亦名太陽疽、腦發疽。出《劉涓子鬼遺方》卷一。證治參見有頭疽條。

永泉 編輯

經外穴別名。見《針灸經外奇穴治療訣》。即池泉。見該條。

壅嗽 編輯

病名。指痰多氣壅而引起的咳嗽。《證治要訣·諸嗽門》:「壅嗽,聲重痰稠,或咳有血,以薄荷、生胡麻各一撮,細嚼,煎蘇子降氣湯送下。」參見咳嗽、痰嗽、痰飲咳嗽、痰積嗽等。

壅腎瘡 編輯

病名。指發生於臍上二寸處之腹皮癰。出《證治準繩·外科》卷四。即沖疽。詳見該條①。

壅疾 編輯

病名。即腳氣。《濟生方》卷三:「腳氣雖曰壅疾,無補法,惟當瀉之。理固然也,愚者之見,亦可補之。」詳見腳氣條。

壅骨 編輯

骨名。亦稱手魚骨,手大指本節後的起骨。

編輯

通「壅」。壅滯不通。《素問·大奇論》:「肺之雍,喘而兩胠滿。」

癰腫 編輯

病證名。係由氣血邪毒所困而壅塞不通,引起局部腫脹的症狀。《素問·生氣通天論》:「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靈樞·癰疽》:「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

癰氣 編輯

癰瘍的邪毒。《素問·病能論》:「夫癰氣之息者,宜以針開除去之。」

癰疽五發 編輯

病名總稱。臨證指五種與癰疽有關的疾患。出《衛濟寶書》卷上。稱癌、瘭、疽、痼、癰五者為癰疽的五發。詳見各條。

癰疽頭痛眩暈 編輯

病證名。指患有癰疽且伴見頭痛眩暈者。臨證應辨證施治。見《證治準繩·外科》卷二。內有:「體倦頭痛或眩暈中氣虛也,托里消毒散去三味(銀花、白芷、連翹)加柴胡、升麻;如不應暫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日晡頭痛或眩暈陰血虛也,去三味加熟地黃,如不應佐以六味丸。」

癰疽順證 編輯

證名。指患瘡瘍過程中,局部依次(順序)出現病情發展順利的症狀而言。見《醫宗金鑒》卷六十一。其臨床表現為:瘡瘍從小而大,瘡頂高突,焮赤疼痛,根腳不散;已成則頂高根收,皮薄光亮,易膿易腐;潰後膿液稠厚黃白,色鮮不臭,腐肉已脫,腫消痛減,瘡面紅活鮮潤;新肉漸生,瘡口易斂易愈,患者知覺正常。臨證判斷是否順證,還須結合全身症狀。

《癰疽神秘驗方》 編輯

癰疽驗方專書。一卷。明·陶華撰。約成書於15世紀中期。本書收載根據癰疽的若干兼證制定內服和外用方共70餘首,多屬秘方或經驗有效之方。後薛己將本書收入《薛氏醫案》中,並附按語。現有《大成書局》石印本。

《癰疽神秘灸經》 編輯

癰疽灸法專着。又名《癰疽神妙灸經》。一卷。元·胡元慶撰。撰年不詳,後經明·薛己校補。是一部用灸法治療外科癰疽病的專書。主要論述十四經脈中治癰疽的主要腧穴及其灸治方法,並附插圖。後有《看內癰疽訣法》一文,頗有創造性見解。書中收載了不見於其他專着的若干灸瘡秘穴,亦附有插圖。現有日刻本。

(拼音Y)第六篇 編輯

癰疽逆證 編輯

證名。指患瘡瘍過程中,局部不以順序而出現病情發展有惡化症狀者。見《醫宗金鑒》卷六十一。其臨床表現為:患處初起形如黍米,瘡頂平塌,根腳散漫,不熱不痛,按之堅硬,舌干煩躁;腫硬紫暗,不膿不腐,瘡頂軟陷;潰後皮爛肉堅,無膿或膿水清稀,時流血水,腫痛不減。瘡面不知痛癢,腐肉雖脫,新肉不生,色敗臭穢,瘡口經久難愈等。亦須結合全身症狀,綜合參看。

癰疽 編輯

①病證名。泛指損傷面較大較深的瘡瘍腫毒。《靈樞·癰疽》:「願盡聞癰疽之形,與忌日名。岐伯曰:脫髮於嗌中,名曰猛疽,猛癰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一說指較大的瘡瘍。《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二:「腫一寸至二寸癤也;二寸至五寸癰也;五寸至一尺癰疽也。」

②《靈樞》第八十一篇篇名。本篇為癰疽專論,全面闡述了癰疽的成因、類型特徵、鑑別要點及治療等。其中「熱盛肉腐為膿,不為焦枯,故命曰癰。下陷肌膚,內連五臟,故命曰疽」等,是辨別癰疽陰陽性質的指導原則。

癰瘡 編輯

病名。指潰瘍之一種,外癰成膿潰破後久不愈者。出《諸病源候論》卷五十。有:「熱氣乘之,熱勝於寒,則血肉腐敗,化為膿,膿潰之後,其瘡不瘥,故曰癰瘡。」證治詳見外癰、潰瘍條。

編輯

病證名。

①多種瘡毒的泛稱。《素問·至真要大論》:「太陰司天……血變於中,發為癰瘍。」

②具體的指屬於瘡面淺,局部有紅、腫、焮熱、疼痛,皮膚光澤而薄,分泌液粘稠或有腥臭味等陽性類型的瘡毒,後世稱為「外癰」。還有發於臟腑的如肺癰、腸癰,後世稱為「內癰」。皆多因外邪入里化熱或過食肥甘,濕熱蘊積,氣血瘀滯,化毒腐肉敗筋所致。《靈樞·癰疽》:有專篇論述。《靈樞·癰疽》:「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故命曰癰。」

硬瞼硬睛 編輯

病證名。係指胞瞼睛珠俱木,痛澀難運的病證。本病的病因為膈間積熱,風熱上壅,氣血凝滯所致。治宜祛風清熱散瘀。方用當歸活血煎等。也可使用劆洗法。

硬瞼痴睛 編輯

病證名。係指胞瞼睛硬,珠不運轉,舉目痴痛的病證。本病多由肝臟雍熱所致。也即硬瞼硬睛,參見該條。

癭氣 編輯

病名。見《醫學入門》卷六。癭之別名。詳見該條。

癭瘤發 編輯

病名。指生於頸項後部之有頭疽。《外科啟玄》卷四:「發於脊之正中,近於大椎、陶道、身柱三穴之端,俱督脈之所絡處,甚利害,急早托之……」治宜用托里消毒散,余證治參見癰疽條。

癭瘤 編輯

病名。即癭與瘤的合稱。或單指癭。出《中藏經》卷上。參見癭條。

編輯

病名。指在頸繞喉之病也。又名大脖子、癭氣。出《爾雅》。《說文》有:「癭,頸痛也。」《聖濟總錄》卷一二五有五癭之說,即石癭、泥癭、勞癭、憂癭、氣癭。本病發生有些與水土因素有關,如水或食物中缺碘,或情志不暢,肝鬱不達,脾失健運,而使氣滯痰凝於項部而成。症見頸部漫腫而結塊,但多皮色不變,纏綿難消,且不潰破,有如櫻絡之形狀。多指甲狀腺腫大一類疾患。詳見氣癭、肉癭、血癭、筋癭、石癭等條。

《穎川心法匯編》 編輯

外治法專着。一卷。清·陳炳泰撰。刊於1892年。作者鑑於不少病症的致病原因多由於飲食滯氣陷於大腸而致中焦食阻、腸胃不通,遂仿張仲景蜜煎導法之義,創製「水針」,即用小竹管及豬小腸數尺相連,中盛以水,插入肛門,治療多種疾病。頗似西醫的灌腸法,但其治療範圍更為廣泛,包括瘟疫、氣痛、腹痢、驚風、痔等,並附驗案。現存光緒十九年刻本。

蠅影飛越 編輯

證名。係指眼外觀正常,自視眼前有黑影如蚊蠅飛舞繚亂的病證。見《一草亭目科全書》。也即飛繩散亂。詳見該條。

蠅頭蟹眼 編輯

病證名。係指黃仁自黑睛潰口綻出,小者黑亮如蠅頭,稍大如蟹眼的病證。見《眼科統秘》。詳見蟹睛條。

蠅翅黑花 編輯

病證名。係指眼中神水之中,蕩漾有黑影如蠅翅的病證。類今之玻璃體混濁。參見雲霧移睛條。

營治城郭 編輯

自我推拿方法名。城郭即耳郭。用手掌緊貼耳朵,一緊一松數遍,能防治失聰。《聖濟總錄》卷一百九十九:「耳欲得數按抑,左右令無數,使人聽徹。所謂『營治城郭』。」

營血 編輯

①泛指血而言。營為血之氣,往往營血並提。詳血條。

②溫病辨證中的兩個階段或病位。詳衛氣營血辨證條。

營衛氣血 編輯

①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四種精微物質和動力基礎。參營、衛、氣、血各條。

②溫病發展過程中四個病理階段的證候分類。《溫熱論》:「辨營衛氣血雖與傷寒同,若論治法,則與傷寒大異也。」參衛氣營血辨證條。

營衛不和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一般指表證自汗的病機而言。包括①衛弱營強,因衛氣虛弱,汗液自行溢出,症見身不發熱而有時自汗。

②衛強營弱,因陽氣鬱於肌表,內迫營陰而汗自出,症見時發熱而自汗,不發熱則無汗。治療均以桂枝湯調和營衛。

營衛 編輯

營氣與衛氣。兩氣同源,皆水谷精氣所化生。營行脈中,衛行脈外。《靈樞·營衛生會》:「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參營氣、衛氣條。

營輸 編輯

即經脈和俞穴。經脈為營運氣血的管道,故稱為營。《靈樞·禁服》:「必審察其本末之寒溫,以驗其臟腑之病。通其營輸,乃可傳於大數。」

營舍意 編輯

生理學術語。指意念活動寄附於營氣。《靈樞·本神》:「脾藏營,營舍意。」

營氣同病 編輯

溫病辨證術語。邪熱已傳入營分,仍有氣分證,稱營氣同病。參衛氣營血辨證條。

營氣不從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血脈中營氣運行障礙,瘀阻於肌肉腠理之間,血鬱熱聚,成為癰腫。《素問·生氣通天論》:「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因邪氣侵襲,營氣運行不暢。治宜活血和營,托毒消癰。

營氣 編輯

①是與血共行於脈中的精氣。因營氣富於營養,故又稱作「榮氣」。生於水谷,源於脾胃,出於中焦,有化生血液和營養周身的作用。與血關係極為密切,不可分離,往往又營血並稱。《靈樞·邪客》:「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

②溫病辨證中的兩個階段或病位。參衛氣營血辨證條。

營分證 編輯

病證名。指溫熱病辨證的一個階段。多由氣分證傳變或衛分證逆傳而來。症見發熱夜甚,煩躁不寐,或神昏譫語,或斑疹隱現,舌質紅絳,脈細數等。代表方劑為清營湯。

營分 編輯

溫熱病衛氣營血辨證介於氣分與血分之間者為營分。營是血中之氣,營氣內通於心,營分受邪則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參營分證條。

營池 編輯

經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別名陰陽。在足內踝下緣前、後之凹陷處,每側二穴,左右計4穴。主治月經過多,赤白帶下。直刺0.2-0.3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編輯

①氣血運行的管道。《靈樞·經脈》:「人始生,先成精……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

②輸運布養。《靈樞·營氣》:「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

③即營氣,來源於水谷的精氣,性質柔和,行於脈中,供養各臟腑機能活動的需要。也是化生血液的重要成分。《素問·痹論》:「營者,水谷之精氣也。」《靈樞·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於神。血、脈、營、氣、精神,此五臟之所藏也。」

④周行,周次。《靈樞·根結》:「所謂五十營者,五臟皆受氣。」

⑤謀求。《靈樞·九針十二原》:「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

⑥代指經脈。見「營輸」。

⑦(被)迷惑。《素問·寶命全形論》:「手如握虎,神無營於眾物。」⑧營壘。借喻脈象沉而實。《素問·玉機真髒論》:「冬脈如營,何如而營?……其氣來沉以搏故曰營。」高士宗註:「營,猶石也,深藏之義也。」

⑨溫病辨證的一個階段或部位。詳「營分證」。

螢星滿目證 編輯

證名。指視物時覺無數細小紅星,如螢火蟲飛舞繚亂的眼疾。多因恣酒嗜燥,痰火升擾,陰虛火炎等所致,治宜滋陰瀉火為主,方選知柏地黃湯加減。

螢火丹 編輯

病名。指丹毒初發於髂部後延至肋下或髆轉至脅者。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九。小兒丹毒之一。治宜赤小豆一合,硝石半兩,寒水石一分,研為細末,以冷水調下半錢,每日三次服,可根據小兒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外治以灶中黃土一合,生油二合,調和如泥,時塗之。

滎穴 編輯

五輸穴之一。《靈樞·九針十二原》:「所溜為滎。」意為脈氣至此漸大,猶如泉之已成小流,故名。滎穴多分布在指(趾)、掌(跖)關節附近,其臨床應用,《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曰:「病變於色者,取之滎。」《難經·六十八難》又曰:「滎主身熱。」說明滎穴主要應用於發熱病證。

迎風赤爛 編輯

病名。《證治準繩·雜病》:「謂目不論何風,見之則赤爛,無風則否,與風弦赤爛入脾絡之深者不同。夫風屬木,木強土弱,弱則易侵,……赤者,木中火證;爛者,土之濕證。若痰、若濕盛者,爛勝赤;若火、若燥盛者,赤勝爛」。屬今之瞼緣炎。治宜疏風、清熱、祛濕之劑。參見眼眩赤爛條。

迎而奪之 編輯

刺法用語。與「隨而濟之」相對,為迎隨瀉法的原則。指瀉法要逆着經氣,以損奪其有餘。《難經·七十九難》:「經言迎而奪之,安得無虛」;《靈樞·九針十二原》作「逆而奪之,惡得無虛」,義同。意指逆其經氣而刺。《靈樞·小針解》:「迎而奪之者,寫也。」參見隨風濟之條。

迎東證 編輯

病證名。出《證治準繩·雜病》:多因肝之自病,氣盛於血所致。證見患者每於東、南風起,目迎二風則感澀痛而淚出,尤以春夏季節易於發病。治參迎風冷淚條。

膺中俞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中府。見該條。

膺中外俞 編輯

指雲門、中府穴。《靈樞·五邪》:「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之膺中外俞。」《類經》註:「膺中外俞,雲門、中府也。」

膺中 編輯

人體部位名。胸前兩旁,相當於胸大肌處。《靈樞·本輸》:「足陽明,挾喉之動脈也,其腧在膺中。」

膺俞十二穴 編輯

胸兩旁的十二個穴位。出《素問·氣穴論》。詳膺俞條。

膺俞 編輯

①經穴別名。《素問·水熱穴論》:「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王冰註:「膺俞者,膺中之俞也,正名中府。」見中府條。

②前胸兩則的穴位。《素問·氣穴論》:「膺俞十二穴。」王冰註:「謂雲門、中府、周榮、胸鄉、天溪、食竇,左右則十二穴也。」

膺窗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在胸部,當第3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布有胸前神經分支及胸外側動、靜脈。主治咳嗽,氣喘,胸脅脹痛,胸滿氣短,乳癰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編輯

胸部。《靈樞·經別》:「手陽明之正,從手循膺乳。」

櫻桃痔 編輯

病名。指肛門內生有息肉或痔核,且狀如櫻桃者。《瘡瘍經驗全書》卷七:「形如櫻桃。」症見肛門部有小肉垂下,甚癢。相當於直腸息肉或脫出的痔核。證治可參見息肉痔及痔條。

纓脈 編輯

人體部位名。指足陽明脈近頜下系冠帶之處。《素問·通評虛實論》:「癰不知所,按之不應手,乍來乍已,刺手太陰傍三痏與纓脈各二。」王冰註:「纓脈,亦足陽明脈也,近纓之脈,故曰纓脈,纓謂冠帶也。」《類經》釋作水突、氣舍等穴。

嬰幼瘡瘍治法 編輯

見《外科啟玄》卷二。嬰幼兒氣血未充,筋骨未堅,脾胃脆弱,若患癰疽,宜用內托。內疏和緩之藥,徐徐調之,切不可用峻猛之劑刻意攻伐。

嬰幼瘡瘍 編輯

病證名。嬰幼兒患瘡瘍,多由氣血凝滯,熱毒侵襲,結聚而成。因嬰孩氣血未充,筋骨未堅,脾胃尚脆,故凡患瘡瘍者,一般宜用內托、內疏和緩之藥,不可用峻猛之劑。

《嬰童百問》 編輯

兒科著作。十卷。明·魯伯嗣撰。約刊於15世紀(明初)。本書將有關嬰幼兒的初生養護及病候診治等列為100個問題予以闡述。對於多種兒科病證的致病原因及治法方藥等論述尤詳。作者能融會眾說,自成一家而多創見。取材比較審慎精要。現存多種明刻本、清刻本等。1949年後有排印本。

嬰筋 編輯

頸側之筋,相當於胸鎖乳突肌之前緣部。《靈樞·寒熱病》:「人迎,足陽明也,在嬰筋之前。」張介賓曰:「頸側之筋曰嬰筋。」

嬰兒濕疹 編輯

病證名。嬰兒皮膚發癢、皮疹多對稱地發生於面部,呈瀰漫性發紅,糜爛,滲液並結痂,且反覆發作,亦可泛發於全身。為風濕熱三種邪氣侵襲皮膚所致。治宜祛風清熱,滲濕止癢。用濕疹湯(白蘚皮、兒茶、烏梅、五倍子、苦楝皮、紫草茸、黃柏、苦參、枯礬)煎湯內服、外洗。並用黃連20克,寒水石20克,冰片20克,蓖麻油20克,凡士林40克調配成膏,外搽。一般2-3歲可以自愈。

嬰兒哭遲 編輯

出《證治準繩·幼科》。即初生不啼。詳該條。

嬰兒風 編輯

八風之一。指東風。《靈樞·九宮八風》:「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肝,外在於筋紐,其氣主為身濕。」

嬰兒不睡 編輯

出《幼科鐵鏡》。詳不寐多困條。

嬰兒 編輯

出《五十二病方》。

①指初生幼兒。《古今醫鑒》:「初生者曰嬰兒,三歲者曰小兒,十歲者曰童子。」即新生兒。現代一般將出生後1個月至1周歲的小兒稱為嬰兒,也稱乳兒。

②氣功、煉丹術語。原為煉丹術語,指鉛。後為氣功內丹術借用,其說不一。一說為肝。《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嬰兒是肝。」一說為內丹異名。《悟真篇》:「戊己自居生數五,三家相見結嬰兒。」一說為藥物異名。《還真集》卷上:「藥物異名……嬰兒。」一說指元神。《脈望》卷一:「老子云:能如嬰兒乎?……兒者,元神也。」一說為周天功中運行之真氣。《太極祭煉內法》:「嬰兒漸登十二層樓,上金闕玉房之中,乃頂門泥丸宮……」

鶯翁 編輯

病名。《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六:「懸癰在上齶,俗謂之鶯翁,又謂之鵝聚。」參懸癰條。

應鐘 編輯

六呂之一。詳六呂、六律條。

應指 編輯

①指切脈時指下有脈的搏動感。

②診斷學術語。系瘡瘍辨膿捫診法之一。即引手。詳該條。

應突 編輯

經外穴名。出《外台秘要》。在胸部,乳頭外開2寸直下,當第六肋間隙下1寸處。主治飲食不入,腹滿腸鳴泄瀉,大便不節,以及肋間神經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應麟 編輯

清代醫家,履貫欠詳。嘗刪節明周文采所著之《醫方選要》,着成《刪補醫方選要》。現日本有其刊本。

應候 編輯

證名。於疔瘡之旁又生一小瘡者為應候。出《外科啟玄》卷二。又名有應。證見肌膚生一疔瘡,紅腫熱痛之症兼有,該證之發展中,於其旁再生一較小之疔腫者。治宜用消毒刀針挑破小瘡,以泄其火毒,多可治癒。疔瘡之有應候者為易治;若瘡旁不生小瘡者為無應候,或又名之為無應。

癊(yìn音印)黃 編輯

病名。

①指陰盛之黃疸。《外台秘要》卷四:「病源陽氣伏,陰氣盛,熱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黃,頭痛而不發熱,名為癊黃也。《廣濟》療癊黃,身面眼俱黃,小便如豉汁色,茵陳散方。」

②三十六黃之一。《聖濟總錄》卷六十一:「病人色青次卻色赤,或經下後,頭髮自落,吃食漸少,吐逆心煩,睡則夢與鬼交,氣力虛乏,或食物難消。……如是小便赤澀,鼻中煤生,齒焦眼黑,不堪醫也。」治療外用點烙法,內服桑螵蛸方。參見黃疸有關條。

印堂疽 編輯

病名。出《醫宗金鑒》卷六十三。即眉心疔。見該條。

印堂疔 編輯

病名。見《治療大全》。即眉心疔。見該條。

印堂 編輯

經外穴名。出《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在額部,當兩眉頭之中間。布有滑車上神經的瞼上支,兩側有額內側動、靜脈分支。主治頭痛、眩暈、感冒、目痛,鼻衄,失眠,小兒急、慢驚風,產後血暈,以及鼻炎,高血壓等。沿皮刺0.5-1寸。艾條灸5-10分鐘。

《印機草》 編輯

醫案著作。清·馬元儀撰於1713年。本書包括傷寒、雜病、婦科等治案。治療上着重調和營衛,從氣機論治,充分體現出氣機升降在人體生理病理上的重要作用。對病情分析亦較細緻全面。現存初刻本、乾隆年間刻本及《周氏醫學叢書》本。

隱疹 編輯

病名。指皮膚表面出現風團、搔癢劇烈,時隱時現者。亦名風搔隱疹、風疹塊。出《素問·四時刺逆從論》。該病因內蘊濕熱,復感風寒、風熱之邪客於肌膚皮毛腠理之間而發;或由於對某些物質過敏所致。症見患處皮膚出現大小不等之風團,小如麻粒,大如豆瓣,甚則成塊成片,劇烈瘙癢,時隱時現。臨床若見疹色紅赤,灼熱,舌紅,脈浮數者,屬風熱;疹色淡白,惡風,舌苔薄白,脈浮緊者,屬風寒;反覆發作,經久不愈者,多為氣血虧虛,治療:風熱者,可內服消風散;風寒者,則宜服荊防敗毒散;屬氣血虛弱者,可用當歸飲子加減。外可用香樟木或蠶砂1-2兩,煎湯熏洗患處,或用百部適量酒浸外搽。相當於蕁麻疹。

隱軫 編輯

病證名。即隱疹、隱胗、時隱時現之斑丘狀皮疹。軫與「疹」、「胗」通。《素問·四時逆從論》:「少陰有餘病皮痹隱軫。」

隱曲之疾 編輯

即前後二陰之病。《素問·至真要大論》:「濕客下焦,發而濡泄,及為腫,隱曲之疾。」王冰註:「隱曲之疾謂隱敝委曲之處病也。」

隱曲不利 編輯

病證名。指二便不通暢。《素問·風論》:「腎風之狀,多汗惡風……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按《太素》「肌」作「頤」)。

隱曲 編輯

①指排大、小便。《素問·陰陽別論》:「三陰三陽俱搏,心腹滿發盡,不得隱曲,五日死。」又:「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

②指前、後二陰。見「隱曲之疾。」

隱病 編輯

見楊志一《婦科經驗良方》。女陰部各種疾患的總稱。包括陰癢、陰挺、陰瘡、陰冷、陰吹等。

隱白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井(木)穴。在足大趾末節內側,距趾甲角0.1寸。布有腓淺神經的趾背神經與趾底固有神經的吻合支,及趾背動脈。主治腹脹,泄瀉,便血,崩漏,帶下,癲狂,驚風等。斜刺0.1-0.2寸,或點刺出血。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飲子 編輯

方劑學名詞。指不規定飲服時間的湯劑。可頻頻呷飲代茶,亦可冷服。如《千金要方》的蘆根飲子,《宣明論方》的地黃飲子等。

飲心痛 編輯

病名。水飲痰涎上乘於心所致的心痛。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亦稱停飲心痛。《諸病源候論·心病諸候》:「心痛而多唾者,停飲乘心之絡故也。」《雜病源流犀燭·心病源流》:「曰飲,必噁心煩悶,時吐黃水,甚則搖身作水聲。由傷水飲痰涎積聚也。」宜小胃丹、胃苓湯。熱飲加黃連、甘遂,寒飲加肉桂、茯苓、蒼朮、半夏。水飲流注胸膈痛,宜三花神佑丸。《醫學從眾錄·心痛》:「痰痛即飲痛,脈滑,咳嗽,其痛遊走無定。」治宜化痰定痛,二陳湯加干薤白五錢、瓜蔞皮二錢主之。參見心痛、停飲心痛條。

飲瀉 編輯

病名。又稱溢飲滑泄。見《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其證渴而飲,飲而瀉,復渴復飲復瀉。詳見溢飲滑瀉條。

飲癇 編輯

病名。食不知飽,忽數日不思食,伴手足搐動之證。《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飲癇為病,此患吃食不知飽,忽然連三五日不甚思食,手足搐動,多自夢寐中作。食之太飽,亦便發作。」參見癇、食癇、五癇條。

飲郄 編輯

經外穴名。出《外台秘要》。在胸部第六肋間隙,距前正中線六寸處。主治腸鳴,腹滿,脹痛,肋間神經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飲痰 編輯

病證名。痰證之一。見《赤水玄珠》卷六。因痰飲留於四肢、膈上或脅下所致四肢不舉,脅痛、嘔吐之證。《不居集》卷十七:「飲痰,停於膈上,一臂不遂,時復轉移一臂,蓄於脅下,脅痛乾嘔,往來寒熱。」《張氏醫通》卷四:「飲痰成嘔吐,脅痛,四肢不舉。」治宜攻逐痰飲,方用小胃丹、指迷茯苓丸、導痰湯等。

飲食中毒 編輯

病名。誤食含有毒性金屬鹽類的食物、毒蕈、有毒魚類及其他毒物污染的食物而發生中毒症狀。《諸病源候論·諸飲食中毒候》:「凡人往往因飲食急然困悶,少時致甚,乃至死者,名為飲食中毒。」包括食河豚魚中毒、食蟹中毒、食諸肉中毒、食六畜肉中毒、食諸魚中毒、飲酒中毒、食蕈菌中毒等,詳見各條。

飲食內傷痢 編輯

病名。見《症因脈治》卷四。即積痢。詳該條。

飲食汗 編輯

證名。飲食後隨即汗出,甚至汗下如雨之證。因正虛胃熱所致。《證治匯補·汗病章》:「飲食汗者,因正氣空虛,反為飲食慓悍之氣所勝,故食入汗出。」治用安胃湯、二甘湯等方。

飲食不節 編輯

病因學名詞。指飲食不能節制。致病因素之一。《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病在胃及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

飲傷 編輯

病因病理學名。系干血癆病因之一。嗜飲無度,酒漿濕熱滯留脾胃,郁久化熱傷陰,又脾胃受傷,氣血化生不足,久則干血內結,成為干血癆。《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營衛氣傷,內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庶^蟲)丸主之。」參干血癆條。

飲膳太醫 編輯

官名。元世祖忽必烈時有置。專管皇帝及其家族的飲食與食補等事宜。

飲氣嗽 編輯

病證名。指由水氣凌肺引起的咳嗽。《外台秘要》卷九:「飲氣嗽者,由所飲之物,停澄在胸,水氣上沖,沖入於肺,肺得此氣,便成嗽。久而不除,漸成水氣。」其證不限四時,晝夜嗽不斷,遇諸動嗽物,便致困劇,甚者乃至雙眼突出,氣即欲斷,汗出,大小便不利,吐痰飲涎洟沫,氣上喘急肩息,每旦眼腫不得平眠。治宜合細辛等八味湯、葶藶子十五味丸。參見痰飲咳嗽、咳嗽條。

飲片 編輯

中藥學術語。又稱咀片。指經過加工處理而成為片、絲、塊、段,便於煎湯飲服的中藥材。

飲癖 編輯

病名。水飲停聚於脅下,日久所致的癖病。《諸病源候論·癖病諸候》:「飲癖者,由飲水過多,在於脅下不散,又遇冷氣相觸而痛,即呼為飲癖也。其狀脅下弦急,時有水聲。」《類證治裁·痰飲》:「飲癖,嘔酸,(飠曹)雜,心懸如飢。」《張氏醫通·積聚》:「有飲癖積成塊,在脅腹之間,病類積聚,用破塊藥多不效,此當行其飲。」用六君子合五苓散,更加旋復、前胡、枳實、白芍。或選用控涎丹、三聖丸、蒼朮丸等。參見癖、痰飲等條。

飲酒中毒 編輯

病名。俗稱醉酒。即酒精中毒。見《諸病源候論·飲酒中毒候》。因飲酒過量,酒毒浸於脾胃,流溢經絡所致。其證初起臉面潮紅,興奮多語,頭痛眩暈,時悲時喜;繼則煩亂嘔吐,步態不穩,或壯熱煩渴,或惡寒呻吟;甚者吐利不安,神智不清,昏睡不醒,二便失禁,抽搐,甚至死亡。輕者不必治療,劇者宜中西醫結合救治。解酒可用竹茹、葛根、枳椇子、砂仁、柑皮、黑豆、黃連、石膏、豆蔻等藥,方用葛花解酲湯、枳椇子丸等。

飲酒發熱 編輯

證名。因飲酒而致的發熱。亦可因誤服藥酒導致。《丹溪心法》:「因酒發熱用青黛、瓜蔞仁,入薑汁。」參見發熱條。

飲家 編輯

指素患水飲者。《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治》:「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

飲後即便 編輯

證名。飲入立覺至臍,即欲小便之證。見《雜病源流犀燭·小便閉癃源流》。因精氣衰耗,不能輸於脾歸於肺所致。宜用補中益氣湯等方。

飲瘥 編輯

病名。心瘥的俗稱。《證治準繩·雜病》:「心瘥,亦痰飲所致,俗名飲瘥。」詳心瘥條。

編輯

①病名。飲證的總稱。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包括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等。《金匱要略·痰飲咳嗽脈證並治》:「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諸病源候論·痰飲病諸候》:「諸飲者,皆由榮衛氣否澀,三焦不調,而因飲水多停積而成痰飲。」其證因飲在各經而異,《證治匯補》卷二:「在心則怔忡眩暈,在肺則喘急咳嗽,在脾則短氣痞滿,在肝則脅滿嚏痛,在腎則臍下悸動,在上則面浮,在下則跗腫,在胃中則胸滿口渴而水入即吐,在經絡則一臂不遂而復移一臂,在腸間則雷鳴泄瀉或為溺結與癃閉相似,在陽分不去,久則化氣與黃腫相似,在陰分不去,久則成形與積塊相似,在左脅者形同肥氣,在右脅者形同息賁。」治療初宜分消,次宜調養,虛宜溫中,久宜暖腎。參見懸飲、溢飲、痰飲、支飲條。

②方劑劑型之一。如甘露飲、香薷飲等。

③飲食水谷之總稱。《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火精四布,五經並行。」

引針 編輯

針刺治療的出針。《素問·離合真邪論》:「候呼引針。」指待病人呼氣時出針。

引痰法 編輯

神奇外治法之一。出《幼幼集成》。用生石礬一兩研末,用好醋溶化,入麵粉取其膠粘,和作二小餅,貼兩足心,紗布包之一宿。主治小兒痰嗽,上氣喘急,喉中有拽鋸之聲音。

引水上天河 編輯

小兒推拿治療方法之一。出《幼科鐵鏡》。用冷水滴小兒大橫紋處,兩大指自大橫紋推至曲池,同時用兩手四指拍擊,並口吹涼氣。此法性涼,治熱病。

引手 編輯

診斷名。癰疽辨膿方法之一,又名應指。《瘍科心得集》卷上稱:「用手按之,手起而即復者有膿,手起而不即復者無膿,此所謂引手。」中醫外科對診斷膿腫之觸診而有波動感者,稱為應指。高錦庭一家命名為引手。

引伸法 編輯

推拿手法名,牽拉肢體,使關節伸展活動的方法。常用於四肢和頸腰部。有舒展筋脈,緩解攣縮和幫助關節復位等作用。

引氣法 編輯

針刺方法名,即行氣法。見該條。

引氣 編輯

氣功術語。謂通過意念將內氣布運到身體一定部位。也指通過呼吸將自然之氣吸入體內。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天氣常下施於地,是故道者亦引氣於足。」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卷一「養生方導引法」:「鼻引氣入喉,須微微緩作,不可卒急強作。待好調和,引氣勿令自聞出入之聲。每引氣,心心念送之,從腳趾頭使氣出。」

(拼音Y)第七篇 編輯

引年 編輯

養生術語。出《禮記·王制》:「凡三五養老,皆引年。」即「隨年為品」,見該條。

《引經證醫》 編輯

綜合性醫書。四卷。清·程梁撰於1873年。書名「引經」,是指書中引據《內經》論證醫理簡明精要,於臨床頗具指導意義。卷一-二論述內科諸病,辨析醫理,結合作者學術經驗,有一定的發揮;卷三-四為作者的內科及婦科醫案;末附《內經》原文辨訛四則,及常用方劑50餘首。現存清刻本。

引經報使 編輯

中藥學術語。指某些藥物能引導其它藥物的藥力到達病變部位或某一經脈,起「嚮導」的作用,故稱。如太陽經病,用羌活、防風、藁本為引;陽明經病,用升麻、葛根、白芷為引;少陽經病,用柴胡為引;太陰經病,用蒼朮為引;少陰經病,用獨活為引;厥陰經病,用細辛、川芎、青皮為引。又如咽喉病須用桔梗載藥上浮,達到咽喉部;治下肢病用牛膝為引等是。此為常法,並非絕對。

引火歸原 編輯

治療學術語。系治療腎火上升的方法。腎火上升,表現為上熱下寒、面色浮紅、頭暈耳鳴、口舌糜爛、牙齒痛、腰酸腿軟、兩足發冷、舌質嫩紅,脈虛,可於滋腎藥中加附子、肉桂之類以引火下行,使陰陽平調,虛火不升。

引火法 編輯

藥物敷貼法的一種。《串雅外編》:「引火法:入病厥逆之症,不敢用藥,以此治之。吳茱萸一兩為末,以面半兩,水調成糊,以布攤成膏,貼湧泉穴內,則手足不逆矣。又法:附子一個為末,米醋調成膏,貼湧泉穴上。」

《引痘略》 編輯

痘疹專着。一卷。清·邱熺撰。刊於1817年。為最早介紹接種牛痘法的一部著作。作者通過本人的大量實踐,對於種痘的部位、要求、調攝及治療方藥等都作了簡要敘述,並附插圖。現存數十種清刻本。

編輯

①牽引、相拉。形容因一處疼痛而牽引及其他部位。《素問·舉痛論》:「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脅肋與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陰股者。」

②收引。拘攣攣縮症狀。《素問·至真要大論》:「諸寒收引。」

③引出、拔出。《素問·八正神明論》、《靈樞·九針十二原》中之引針,即針刺完畢,慢慢地拔出針。

④領、導引。《靈樞·五邪》:「以引脅下。」即導引氣下行而緩解脅痛。又中藥方劑中稱所謂引經藥或起調和作用的藥方為引子、引藥,也就是使藥。

⑤病候名。驚風八候之一。《古今醫鑒》:「引者,臂若開弓。」

齦交 編輯

經穴名。出《素問·氣府論》,原作齗交。屬督脈。為督脈、陽明之會。在上唇內,唇系帶與上齒齦的相接處。布有上齒槽神經和上唇動、靜脈。主治癲狂,癇症,鼻淵,牙齦腫痛,齒痛,口舌糜爛,鼻息肉等。向上斜刺0.2-0.3寸,或點刺出血。

齗交 編輯

經穴別名。即齦交。見該條。

齗間出血 編輯

病證名。係指齒齦出血的病證。《太平聖惠方》卷三十四:「陽明脈虛,風挾熱乘虛入於齒齗,搏於血,故血出也。」也即齒衄。詳見該條。

齗基下 編輯

人體部位名。「齗基」指下齒縫中。「齗基下」指頤下正中骨陷中,為針灸穴位所在處。《素問·骨空論》:「髓空在腦後三分,在顱際銳骨之下,一在齗基下。」王冰註:「當頤下骨陷中有穴容豆,《中誥》名下頤。」又張介賓註:「唇內上齒縫中曰齗交,則下齒縫中當為齗基。今曰齗下基者,乃頤下正中骨罅也。」

銀針 編輯

針具名。指銀質所制的針蛤。參見金針條。

銀杏中毒 編輯

病名。即白果中毒。詳該條。

銀星獨見 編輯

病證名。係指黑睛生星點狀白翳的病證。《證治準繩·雜病》:「大凡見珠上有星一、二顆,散而各自生,過一、二日看之不大者方是。」本病多因肝經風熱或肝腎陰虛而致。治療上屬風熱者宣祛風清熱,可用蟬花無比散加減;屬陰虛火旺者,宜養陰清熱,用六味地黃丸加減。

銀口 編輯

經外穴名。見《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在肩胛骨下角處。主治咳血,肋間神經痛,肺炎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銀海精微》 編輯

眼科著作。二卷。宋以後人託名孫思邈撰。撰年不詳。道家以「目為銀海」,故名。書中論五輪八廓及各種眼病的證治,並附多種眼病圖。書中詳論眼科疾病的治療方法,除內服方藥外,尚有洗、點、針劆等外治法。並附眼科諸病治療方劑、金針撥翳障法、藥方歌訣以及眼科常用藥的藥性論等。內容比較實用,但也摻雜一些祝由的內容。現存三種明刻本、二十種清刻本及多種石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銀海 編輯

人體解剖名稱。道家稱眼為銀海,故後世眼科專籍有用「銀海」命名的。如《銀海精微》等。詳見眼條。

銀風內障 編輯

病名。係指今人所謂並發性白內障疾病。《證治準繩·雜病》:「瞳神大成一片,雪白如銀,其病頭風痰火人,偏於氣忿怒郁不得舒而傷真氣,此為痼疾。」

淫泆 編輯

①蔓延擴散。《靈樞·百病始生》:「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至其淫泆,不可勝數。」

②因太過而流失。《靈樞·本神》:「血脈營氣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離髒則精失。」

淫邪 編輯

①淫亂邪說。《素問·上古天真論》:「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②指陰陽逆亂之氣。《素問·八正神明論》:「陰陽相錯,真邪不別,沉以留止,外虛內亂,淫邪乃起。」

③過盛的病氣。《靈樞·九針論》:「淫邪流溢於身,如風水之狀。」

④泛指各種致病邪氣。《靈樞·病傳》:「正氣橫傾,淫邪泮衍。」

淫熱眼 編輯

病名。見《抄本眼科》。即風火眼。詳見該條。

淫氣 編輯

①指逆亂妄行之氣。《素問·經脈別論》:「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

②漸侵而致傷害元氣。《素問·生氣通天論》:「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

③輸布精氣。《素問·經別論》:「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淫濼 編輯

酸痛而無力的病證。《素問·骨空論》:「淫濼脛酸,不能久立,治少陽之維。」

淫精 編輯

輸注、布散精氣。《素問·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

淫傳絕敗 編輯

浸淫傳變而致正氣敗壞竭絕。《靈樞·病傳》:「願聞病之變化,淫傳絕敗而不可治者,可得聞乎?」

編輯

①指病邪。如六淫。

②溢滿、浸潤、流布。《素問·經脈別論》:「淫氣於筋。」「淫精於脈。」

③逆亂、擾亂。《靈樞·病傳》:「腹痛下淫。」

④過甚為害。《素問·痹論》:「淫氣喘息,痹聚在肺。」

⑤放縱。《素問·痿論》:「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

⑥久雨。《素問·五運行大論》:「其眚淫潰。」

⑦白淫的簡稱。《靈樞·五色》:「其隨而下至胝為淫,有潤如膏狀。」

寅門 編輯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寅門穴,從鼻頭直入髮際,度取通繩,分為三斷,繩取一分,入髮際,當繩頭針。是穴治馬黃黃疸等病。」《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定位在前正中線入髮際1.8寸。主治黃疸等。沿皮刺0.3-0.5寸。

喑俳 編輯

病證名。即瘖痱。出《素問·脈解》。《聖濟總錄》卷五十一:「喑俳之狀,舌喑不能語,足廢不為用。蓋腎脈絡舌本,腎氣內奪,氣厥不至舌本,故不能語而為喑;腎脈循陰股,循行內踝,入足下,腎氣不順,故足廢而為俳。」參見瘖痱條。

編輯

瘖的異體字。即失音。詳該條。

殷子嚴 編輯

唐代醫生。履貫不詳。撰《本草音義》二卷,已佚。

殷仲堪(?-399年) 編輯

東晉官吏。陳郡(今河南淮陽)人。嘗任荊州刺史,故亦稱殷荊州。兼通醫學。後因爭權奪利失敗而自殺。撰有《殷荊州要方》,已佚。

殷元 編輯

隋代醫生。長於針灸。着《針經》一卷,已佚。出《隋書·經籍志》。

殷門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在大腿後面,當承扶與委中的連線上,承扶下6寸。另說在承扶下3寸(《針灸大成》)或5.3寸(《針灸集成》)。布有股後皮神經,坐骨神經及股深動、靜脈第三穿支。主治臀股麻木,腰脊疼痛,及急性腰部扭挫傷,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痹或癱瘓等。直刺1-2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殷榘 編輯

明代醫生。字度卿,號方山。儀真(今江蘇儀徵)人。世醫出身,承家學,治病有良效,且不計酬。萬曆癸未(1583年)疾疫流行,仍使人晝夜調治,所活甚多。

殷浩(303-356年) 編輯

晉代官吏。字淵源,或作深源。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建元初(約343年)為建武將軍。兼通醫學,曾着方書,後失傳。

音瘖 編輯

病證名。即瘖。指聲啞不能出也。詳參瘖條。

音嘶 編輯

病證名。又名聲嘶、聲喝、聲散、聲破,出《靈樞·玉版》。係指說話聲嘶不清,聲出不彰。為多種咽喉疾患之症狀。臨證宜詳審脈證,溯本求因、辨證施治。如肺氣閉郁、氣道壅遏者,宜宣肺和咽、方選銀翹散;肺腎陰虧、咽喉失養者宜滋陰養液,方選左歸飲;氣滯肝鬱者,宜疏肝解郁,方選柴胡疏肝散;氣滯血瘀者宜活血祛瘀,方選桃紅四物湯;痰火濕濁上蒸者,宜清熱滌痰,方選溫膽湯;氣虛不足者,宜補中益氣,方選補中益氣湯;氣陰兩傷者宜益氣養陰,方選沙參麥門冬湯等加減。

音聲之扇 編輯

名詞。即指口唇,因口唇之不同的活動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故名。《靈樞·憂恚無言》:「口唇者,音聲之扇也。」

音聲之機 編輯

名詞。即指舌。聲音由氣振聲帶而發,舌頭之不同活動則發出不同之聲音,故名。如《靈樞·憂恚無言》:「舌者,音聲之機也。」

音聲之戶 編輯

名詞。即指會厭。《靈感·憂恚無言》:「會厭者,音聲之戶也。」古人認為會厭之開合與發聲有密切關係,故名。

音聲之關 編輯

名詞。即指懸雍垂。如《靈樞·憂恚無言》:「懸雍垂者,音聲之關也。」

音氣 編輯

生理學名詞。指發生聲音的氣力。聲音的大小與肺脾腎三髒功能有關。肺主呼吸,脾主生氣,腎主納氣。三髒之氣盛,發出的氣聲洪亮;三髒氣衰,則聲音低微,氣弱懶言。《靈樞·終始》:「音氣益彰,耳目聰明。」

編輯

①指音調。如宮、商、角、征、羽五音。

②指聞診方法之一,即聽聲音。包括病人語言、呼吸、咳嗽、嘔吐、呃逆、噯氣、啼哭等方面的聲音,以判斷疾病的寒熱虛實(見《四診抉微》)。

③聲音。《素問·六節髒象論》:「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

蔭胎 編輯

病名。指母體中胎兒不長。《濟陰要略》:「按蔭胎者,由於妊母體質素怯,胎失其養,蔭而不長。」即胎不長。詳該條。

陰縱 編輯

證名。陰莖挺長不收,或腫脹而痿之證。見《醫學綱目·肝膽部》。又稱莖縱、陰挺。多由肝經濕熱所致。《雜病源流犀燭·前陰後陰病源流》:「陰縱,亦名陰挺。由前陰受熱,則玉莖挺長不收,或腫脹而痿,或與股相磨難行,甚至兩脅氣逆上,手足倦弱。」治宜清肝化濕,用柴胡勝濕湯、龍膽瀉肝湯,小柴胡湯加黃連和黃柏,甚者用三一承氣湯。外用朴硝、荊芥煎湯浸洗,或用絲瓜汁調五倍子粉外敷。若腫挺減輕而堅塊不消者,用青皮配以散風藥。參見莖縱、陰挺條。

陰腫 編輯

證名。

①外科病證,證見外陰部腫脹者。出《諸病源候論》卷九。又名脫囊,蚌疽。《外科大成》總結有五種證候。如單純陰囊腫大,多因感受寒濕而致。治宜散寒利濕、活血化瘀之劑,可選用桃仁丸;或指內吊,詳該條;陰囊腫大,光亮不痛,可使陰莖全縮不見,多因肝腎氣虛而成,宜用橘核煎湯調服勻氣散;或指陰囊腫大,伴四肢腫脹,大小便不通等,多因膀胱蘊熱,風熱乘之所發治宜清熱祛風之劑。方宜內服三白散。

②婦科病證,包括陰戶風腫,陰戶濕腫,陰戶腫痛。《諸病源候論》卷四十:「陰腫者,是虛損受風邪所為,胞經虛而有風邪客之,風氣乘於陰,與血氣相搏,令氣血否澀,腠理壅閉,不得泄越,故令陰腫也。」多因風邪客於陰部,腠理壅滯,或肝膽濕熱下注所致。症見陰戶腫痛。風邪客於陰部者,兼見陰部奇癢,治宜疏風消腫,用艾葉、防風、大戟等煎熬熏洗,並以枳殼、陳皮二味為末,炒熱敷之;濕熱下注者,兼見陰戶腫脹癢痛,帶下色黃量多或有臭味,治宜清熱利濕,方用萆薢滲濕湯,或龍膽瀉肝湯。

陰中之至陰 編輯

人體器官名。指脾。《靈樞·九針十二原》:「陰中之至陰,脾也。」張志聰註:「脾主土而象地,故為陰中之至陰。」《素問·金匱真言論》:「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背為陽,腹為陰,肝、脾、腎三髒在腹屬陰,其中腎為陰中之陰,肝為陰中之陽,脾為陰中之至陰。

陰中之陰 編輯

①陰陽學說內容之一。指屬於陰性事物中,又分陰陽的陰。《素問·金匱真言論》:「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素問·陰陽離合論》:「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

②經穴名。指足太陰經脈根起於足大趾之端的隱白穴。《素問·陰陽離合論》:「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

陰中之陽 編輯

陰陽學說內容之一。指屬於陰性事物中,又分陰陽的陽。《素問·金匱真言論》:「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素問·陰陽離合論》:「天覆地載,萬物方生……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

陰中之太陰 編輯

①人體器官名。指腎。腎在下而屬水,故稱。《靈樞·九針十二原》:「陰中之太陰,腎也。」

②經脈名。指兩足之三陰經絡。《靈樞·陰陽系日月》:「足之陰者,陰中之太陰也。」

陰中之少陰 編輯

指足少陰腎經。《素問·陰陽離合論》:「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張志聰註:「少陰乃一陰初生之氣,故為陰中之少陰。」

陰中之少陽 編輯

①人體器官名。指肝。《靈樞·九針十二原》:「陰中之少陽,肝也。」

②經脈名。指足少陽膽經。《素問·陰陽離合論》:「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

③經脈名,指足部之陽經。《靈樞·陰陽系日月》:「足之陽者,陰中之少陽也。」

陰中隱陽 編輯

針刺手法名。出金·竇漢卿《金針賦》。為先瀉後補法。其法先進針至深部(1寸左右),行緊提慢按六次,覺微涼,再退針至淺部(0.5寸左右),行緊按慢提九次,此為一度,必要時可反覆施術。適用於先熱後寒,實中夾虛之症。

陰中痛 編輯

病證名。出《肘後備急方》卷五。即陰痛。詳該條。

陰中濕爛 編輯

病證名。見清·施雯《盤珠集胎產證治》。多因七情所傷,郁而生火,濕熱下注所致。症見陰中或腫或痛或癢,分泌物多。治宜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方用龍膽瀉肝湯。

陰中生息肉 編輯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四十:「此由胞絡虛損,冷熱不調,風邪客之,邪氣乘於陰,搏於血氣,變而生息肉也,其狀如鼠乳。」其治療,《肘後備急方》卷五載述治陰中息肉突出,用醋浸烏頭三日後,以此浸液外洗息肉。現代醫學多採用手術摘除法。

陰中生核 編輯

病證名。謝觀《中國醫學大辭典》:「婦人陰中生核,腫大不消,此亦陰挺之類,用蚌蛤肉塞陰中,日換數次,早服補中益氣湯,晚服龍膽瀉肝湯,連服數日即消;消後再用四物湯加柴胡、山梔、龍膽草調理。」

陰中生瘡 編輯

病名。指婦人陰道紅腫潰爛成瘡。出《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即陰蝕。詳該條。

陰中伏陽 編輯

脈學名詞。指陰陽相乘相伏之脈象。如寸部雖見沉澀而短的陰脈,但有時夾有浮滑而長的陽脈,故稱。《難經·二十難》:「脈雖時浮滑而長,此謂陰中伏陽也。」楊註:「寸關已沉短而澀,澀而時浮滑而長,故曰陰中伏陽也。」

陰中 編輯

人體器官名。指男女外生殖器。《素問·至真要大論》:「陰中乃瘍,隱曲不利,互為陰股。」《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即生瘡,陰中蝕瘡爛者,狼牙湯洗之。」

陰痔 編輯

病名。見《證治準繩·雜病》。《坤寧集》:「凡九竅有肉突出,皆名為痔。婦人陰中突肉,名陰痔。」相當於子宮脫垂、子宮粘膜下肌瘤、宮頸息肉等。有因肝鬱濕熱下注者,症見陰中有肉突出,兼見陰戶流黃水淋漓,治宜解郁清熱利濕,用龍膽瀉肝湯或丹梔逍遙散;有因脾虛濕濁下注者,兼見陰戶流白水,治宜健脾益氣,用補中益氣湯或歸脾湯。局部可用烏頭七個,煅存性,濃醋熬熏洗。參見子宮脫垂條。

陰支 編輯

十二地支各有陰陽所屬,其中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陰之絕陰 編輯

病因病理學名詞。絕,同極。一說厥陰位於最里,厥陰經脈之行,其根起於足大趾端之大敦穴,由於兩陰相合而無陽,故名。《素問·陰陽離合論》:「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一說厥陰為三陰之盡。王冰註:「厥,盡也。陰氣至此而盡,故名曰陰之絕陰。」

陰證頭痛 編輯

病證名。頭痛而見陰寒症狀者。《醫壘元戎·三陽頭痛》:「若陰證頭痛,只有溫中藥足矣,乃理中、姜附之類也。」參見三陰頭痛條。

陰證似陽 編輯

證名。因陰盛之極,虛陽外露所致的真寒假熱證。《景岳全書·傳忠錄》:「寒熱有真假者,陰證似陽。」《醫宗必讀·疑似之症須辨論》:「陰盛之極,往往格陽,面紅目赤,口舌裂破,手揚足擲,語言錯妄,有似乎陽也。」證見發熱煩躁,或欲坐開中,揭去衣被,面赤目赤,飲冷,脈洪而大,或兼見欲得衣被,不渴,手足逆冷,大小便自利,昏沉多眠,指甲黑色,脈雖洪大,但指下無力,重按至骨全無(《萬病回春·陰證似陽》)。法當溫下,不可作陽證治。參見真寒假熱條。

陰證傷寒 編輯

病名。病邪直中陰經,有虛寒見證的傷寒。見《通俗傷寒論·陰證傷寒》。分寒中太陰、寒中少陰、寒中厥陰三類。寒中太陰,輕則胃苓湯,重則神香聖術煎,極重則附子理中湯;寒中少陰,輕則真武湯,重則附姜白通湯;寒中厥陰,輕則當歸四逆湯加吳萸、生薑汁,重則通脈四逆湯加吳萸、紫瑤桂,極重則回陽急救湯。《傷寒廣要·少陰病證候》:「自然陰證,人皆可曉,及至反常,則不能矣。……至於發熱面赤,煩躁不安,揭去衣被,飲冷脈大,人皆不識,認為陽證。誤投寒藥,死者多矣。必須憑脈下藥,至為切當。不問浮沉大小,但指下無力,按至筋骨,全無力者,必有伏陰,不可與涼劑,脈雖洪大,按之無力者,重按全無,便是陰證。」參見直中三陰條。

《陰證略例》 編輯

醫論著作。一卷。元·王好古撰於1236年。王氏以陰證傷寒難以辨識與治療,遂采掇前人有關學說,參附個人見解,專以陰證設論,按病舉例說明。全書敘述陰證頗詳,首列《內經》陰陽脈例,次敘張潔古及作者的內傷三陰例,續舉伊尹、扁鵲,張仲景、許叔微、韓祗和諸例,證方俱備,辨證詳審理法方藥,頗有條理,書末附作者治驗。現存光緒《十萬卷樓叢書》本、《三三醫書》本、《醫學大成》本等。1949年後有排印本。此書另有《濟生拔萃》本,內容有所刪略。

陰證喉痹 編輯

病名。

①係指咽喉疼痛,身重畏寒,手足厥冷、自汗欲寐,脈象沉細的病證。本病乃足少陰腎經中寒之重證。腎中真陰本虛,寒邪乘虛直中其經,逼迫微陽上浮而發為咽痛。本病乃無陽純陰之證,故名陰證喉痹。治宜溫散寒邪,方用四逆湯加減。

②《喉科心法》把氣虛喉痛、血虛喉痛、陰虛喉痛、癆咳咽喉痛、咽喉痛失音等總稱為陰證喉痹。

陰證發斑 編輯

病證名。發斑屬於虛寒者。《陰證略例·陰證發斑》:「陰證發斑,亦出胸背,又出手足,亦稀少而微紅。若作熱疾,投之涼藥,大誤矣。此無根失守之火聚於胸中,上獨熏肺,傳於皮膚而為斑點。但如蚊、虻、蚤、虱、咬形狀,而非錦文也。」治宜調中溫胃,加茴香、芍藥,及大建中湯之類。

陰證呃逆 編輯

病證名。呃逆之屬寒者。見《類證活人書·問咳逆》。《雜病源流犀燭·呃逆源流》:「呃逆陰症,胃寒脈細虛極,宜丁香柿蒂散、羌活附子湯。」參見咳逆、呃逆條。

陰證 編輯

病證名。見《此事難知·辨陰陽二證》。

①八綱中的里證、寒證、虛證。

②陰寒內盛或陽氣虛衰之證。多見面色蒼白,蜷臥肢冷,靜而少言,語聲低微,呼吸微弱,氣短乏力,大便溏泄,小便清長,腹痛喜按,得熱則減,舌淡胖嫩,苔滑潤,脈沉細無力等症。

③外科瘡瘍中瘡根散漫,皮色黯淡,不紅不腫,不焮熱,不硬不痛潰出稀膿水者為陰證。

陰躁 編輯

證名。陰盛格陽所致擾動不寧之證。《類證活人書》卷四:「陰發躁,熱發厥,物極則反也。《外台秘要》云:陰盛發躁、名曰陰躁。」伴見身體微熱,面赤,躁擾欲坐井中,或渴不欲飽,脈沉而微等。治宜吳茱萸湯、理中湯或姜附湯,甚者四逆湯加蔥白。亦可由腎火炎上所致。參見躁條。

陰燥喉 編輯

病名。見《喉科種福》卷四。本病因嗜酒積熱、腸胃濕熱熏蒸或由陰虛於下,火炎於上等所致。不論何種原因導致。均見咽喉乾燥不適,灼熱而不欲飲,或口燒不渴,足心如烙,久則咽爛,治法:初宜清熱除濕,方用清胃散加減。本病日久則往往導致陰虛,陰虛則虛火上炎灼傷咽喉,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湯、大補陰丸等加減。

陰髒 編輯

①人體器官名。指肺、脾、腎三髒屬陰,故稱。

②泛指陰盛體質之人。《景岳全書》卷一:「陰髒者,一犯寒涼則脾腎必傷,此其陽不足。」

陰有陽疾 編輯

指陽熱病候在陰分。《靈樞·九針十二原》:「陰有陽疾者,取之下陵三里。」張志聰註:「熱在陰分也。」

陰有瀾 編輯

明代醫家。字九峰,浙江太平縣人,官太醫院吏目。於理學頗有研究,於醫學亦有嗜好,治病常有奇驗。嘗着《醫貫奇方》一卷、《痘疹一覽》五卷,現有刊本行世。另有《稀痘方》,未見行世。

陰易 編輯

病名。陰陽易之女傳於男者。《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四:「婦人病新差,未平復,而男子與之交接,得病名曰陰易。」證見身重少氣,陰腫入里,腹內絞痛,熱上沖胸,頭痛不欲舉,眼中生花。參見陰陽易條。

陰液 編輯

解剖結構名。精、血、津、液等各種體液的通稱。因體液屬陰,故名。

陰癢 編輯

病證名。出《肘後備急方》卷五。又名陰門癢、外陰瘙癢。指婦女外陰及陰中搔癢,甚則波及肛門周圍,癢痛難忍,坐臥不寧。多因脾虛濕盛,郁久化熱,濕熱蘊結,注於下焦;或憂思郁怒,肝鬱生熱,挾濕下注;或因外陰不潔,久坐濕地,病蟲乘虛侵襲所致;或年老體弱,肝腎陰虛,精血虧耗,血虛生風化燥,而致外陰乾澀作癢。臨床以濕熱為患為多見。症見外陰搔癢難忍,帶下量多而腥臭,外陰濕潤,局部或有滲出物,胸悶心煩納減,治宜清熱利濕,方用萆薢滲濕湯,或龍膽瀉肝湯;肝腎陰虛者,症見外陰乾澀搔癢難忍,或有灼熱感,甚則五心煩熱,頭暈目眩,腰酸耳鳴等,治宜滋陰瀉火,祛風止癢,方用知柏地黃湯加味。局部可用蛇床子、川椒、枯礬、苦參、百部、生艾葉、杏仁,水煎熏洗。《婦人大全良方》主張內服龍膽瀉肝丸、逍遙散,外以桃仁研膏和雄黃末,或雞肝納陰中以殺其蟲。或針刺陰廉、曲骨、三陰交。

陰陽自和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疾病發生後,機體仍有自身調節功能,保持陰陽相對平衡,則預後較好,疾病可愈。《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陰陽轉化 編輯

陰陽學說術語。指陰陽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陰可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表現在生理上,陽生於陰,陰生於陽的互根,機能與物質的相互轉換;病理上的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等。《素問·天元紀大論》:「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靈樞·論疾診尺》:「四時之變,寒暑之勝,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陰主寒,陽主熱。故寒甚則熱,熱甚則寒。故曰:寒生熱,熱生寒,此陰陽之變也。」

陰陽之宅 編輯

人體器官名。指腎。腎藏元陰與元陽,故稱。參腎條。

陰陽之人 編輯

出《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指屬陰屬陽兩大類型的人。參見陽人、陰人條。

陰陽易 編輯

病名。

①傷寒溫疫等病後餘熱未淨,由房事而傳之對方者。見《傷寒論》。《醫學心悟·傷寒兼症》:「男子病新瘥,與女子接,其病遂遺於女,女子病新瘥,與男子接,其病遂遺於男,名曰陰陽易。」其證身體重,少氣,少腹里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沖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傷寒論·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有陰易、陽易之分。參見各條。

②指陰位見陽脈,陽位見陰脈。《素問·至真要大論》:「陰陽易者危。」《內經吳注》卷二十二:「陰位見陽脈,陽位見陰脈,變易失常,故謂之危。」

陰陽學說 編輯

陰陽學說是以對立統一規律認識宇宙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樸素自發的古代唯物辯證法。古代醫學家將陰陽學說運用於醫學領域,藉以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並用以指導臨床的診斷和治療,成為中醫學基本理論之一。詳見陰陽各條。

陰陽穴 編輯

①經外穴名。出《千金要方》。位於(母)趾趾節橫紋內側端。主治卒中惡風,赤白帶下,瀉注,腸疝。艾炷灸3壯。

②經外穴名。即營池。出《千金要方》。見該條。

③推拿穴位名。位於腕部掌側橫紋的橈側邊及尺側邊,即陽池穴和陰池穴。應用手法時,有分陰陽與和陰陽之別。《小兒按摩經·手訣》:「分陰陽:屈兒卷於手背上,四指節從中往兩下分之,分利氣血。」「和陰陽:從兩下合之,理氣血用之。」詳分陰陽、和陰陽各條。

陰陽消長 編輯

陰陽學說術語。指陰陽對立雙方處於不斷消長變化之中,此盛彼衰,此消彼長,在絕對的消長中維持相對的平衡。如四季氣候從寒冷轉暖變熱,即是「陰消陽長」的過程,從炎熱轉涼變寒,即是「陽消陰長」的過程。人體生理上平旦至日中陽氣漸盛,為「陰消陽長」,日中至黃昏,陰氣漸盛,為「陽消陰長」。病理上表現為「陰虛陽亢」、「陰盛陽衰」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陰陽失調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亦稱陰陽偏勝。病機的概括。人體內外、表里、上下各部分之間,以及機體的物質與物質,功能與功能,功能與物質之間,必須經常保持其相對的陰陽協調關係,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保持健康狀態。如果陰陽的動態平衡遭破壞,出現偏盛偏衰的陰陽失調現象,即導致疾病的發生及發展。無論病變部位、病勢趨向、病性寒熱以及邪正虛實的消長等,均可用陰陽的偏盛偏衰來概括說明。《素問·生氣通天論》:「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熱則熱,陰勝則寒。」《素問·調經論》:「陰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

陰陽勝復 編輯

陰陽學說術語。指陰陽對立雙方,一方亢盛,導致另一方的報復,出現陰勝陽復或陽勝陰復的現象,從而影響事物變化過程的轉歸。陰陽勝復變化規律可解釋自然界和疾病過程的變化。如:

①氣候方面,若某年濕氣(陰)勝,雨水過多,則來年可能有燥氣(陽)來復,出現乾旱的氣候,從而影響發病及疾病流行。

②病理方面:邪正相爭的過程亦可出現勝復的現象。《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成無己註:「陰氣勝,則厥逆而利;陽氣復,則發熱,利必自止。見厥,則陰氣還勝而複利也。」

陰陽圈 編輯

病證名。係指眼睛生翳兩相對映的病證。出《目經大成》卷二。本書認為:「此症黑睛上生二翳,一中虛,一中實,兩翳連環如陰陽之圈,故名。有白中略帶焦黃,及細細赤脈絆住,而光滑深沉者,皆不能去。大約多為險症,翳退而現。尋其源流,耐心治之,或稍見效。又有兩目各留一翳,左右對照,謂之陰陽圈,尤為膚切。」治宜結合全身情況,辨證用藥。參見宿翳條。

陰陽清濁 編輯

①濁,指水谷之氣;清,指吸入自然界之氣。清氣與濁氣各有其性質和功能,根據人體陰陽經所受清濁之氣不同來討論治療方法。

②《靈樞經》篇名。主要討論十二經脈氣血清濁。

《陰陽脈死候》 編輯

診斷學著作。撰人撰年未詳,約為秦以前的作品。1973年於湖南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之一。全書約百餘字,主要是有關診斷學上鑑定死亡徵候的論述。

陰陽兩虛 編輯

病證名。指臟腑陰陽俱虛,或氣血兩虛,或腎陰陽俱虛的病證。可因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或陰陽俱損而致。在辨證方面,既有陽虛的見證,又有陰虛的見證,多見於素體虛弱及久病的患者。治療原則應陰陽雙補,並根據陰陽虛損的情況,有所偏重,分主次施治。

陰陽離決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陰陽相互分離決裂。陰陽失調,一方過強或過弱,均可導致另一方無法依存,而出現離決現象。《素問·生氣通天論》:「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陰陽俱溢 編輯

脈學術語。陰,寸口脈;陽,人迎脈;溢,充盈,滿溢。人迎脈與寸口脈俱洪盛如溢,為邪盛正衰,病勢進展。《靈樞·終始》:「人迎與寸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

陰陽交 編輯

病名。熱病汗出後復發熱、汗出、脈躁、狂言的危證。因陽邪入於陰分,交結不解所致。《素問·評熱論》:「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陰陽交。」

陰陽互根 編輯

陰陽學說術語。系陰陽學說基本內容之一。即陰陽互相依存,雙方均以對方存在為自身存在的前提。《醫貫砭·陰陽論》:「陰陽又各互為其根,陽根於陰,陰根於陽;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陰陽學說多以互根的觀點說明髒與腑、氣與血、功能與物質在生理上或病理上的相互聯繫。

陰陽乖戾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乖戾,不和諧或失調。陰陽不和或失調是病理變化的基本原理,導致陰陽偏亢偏衰。表現為臟腑及氣血的寒熱虛實及功能紊亂等。

陰陽二十五人 編輯

《靈樞經》篇名。該篇根據陰陽五行學說,將稟賦不同的各種人體形態歸納為木、火、土、金、水五種類型。每一類型又按五音的陰陽屬性以及上下左右等各分出五類,共為二十五種人。

陰陽二氣疽 編輯

病名。生於背部之癰疽證。出《證治準繩·外科》卷四。多因內傷七情,致榮衛不和而發。該證發於背部,或大或小,或腫或消,或軟或硬,初發時多令人寒熱往來。患者大渴,神志清醒,脈洪數,腫物高大,十餘日膿即成為順;若患者不渴,神志昏憒,腫物漫平,脈細無力,應期膿不成,不思飲食為逆證。治同外癰。

(拼音Y)第八篇 編輯

陰陽刺 編輯

刺法名。即偶刺。見該條。

陰陽 編輯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含有樸素的辨證觀點。最初的含義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者為陽,背日者為陰。由此引申為氣候的冷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運動狀態的躁動和寧靜等。用以代表事物對立和相互消長的正反兩方面,進而闡述事物發生、發展和變化的規律。古代醫家將陰陽學說與醫療實踐相結合,用以解釋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闡明臟腑組織的部位和屬性,區分藥物性能,診斷疾病性質等,逐步發展為具有中醫學特色的陰陽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內容包括:

①陰陽是自然界的根本規律,概括了事物發生發展變化的根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②陰陽相互對立並制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類經附翼·醫易》:「動極者鎮之以靜,陰亢者勝之以陽。」

③陰陽相互依存,互根互用。《醫貫砭·陰陽論》:「陰陽又各互為其根,陽根於陰,陰根於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④陰陽相互消長並轉化。陰陽之間處於動態平衡。「陰消陽長」,「陽消陰長」。《靈樞·論疾診尺》:「四時之變,寒暑之勝,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陰主寒,陽主熱。故寒甚則熱,熱甚則寒。故曰寒生熱,熱生寒。此陰陽之變也。」《素問·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陰陽學說貫穿於中醫學的髒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藥理等各個方面,是一種樸素的辨證思想和說理工具。

陰眼 編輯

指尿道外口。

陰血 編輯

即血液。血液有形而屬陰,故名。《靈樞·通天》:「太陰之人,多陰而無陽,其陰血濁,其衛氣澀。」參血條。

陰癬 編輯

病名。癬之發於股、陰囊部者。見《外治壽世方》卷三。又名股癬。多因風熱濕邪侵於肌膚,蘊郁日久而發病。證見患部始有丘疹,或呈小水疱,漸向周圍浸潤擴大而成紅斑,邊緣清晰,表面多布有薄屑,時時劇癢難忍。好發部位多在大腿之股內側,不治多可蔓延到陰囊、臀部、甚則至肛門周圍。治療以外治法為佳,可選用癬藥水。或用雄黃末浸入陳醋中,外擦局部。多系黴菌感染之股癬。

陰虛證 編輯

證名。津液精血不足所出現的病證。出《素問·調經論》。由真陰虛衰、熱病傷陰或久病耗傷陰液等因所致。《景岳全書·傳忠錄》:「陰虛者,水虧也,為亡血失血,為戴陽,為骨蒸勞熱。」證見形體消瘦,骨蒸潮熱,盜汗遺泄,五心煩熱,頭眩耳鳴,口燥咽干,面紅顴澀,舌紅少津或紅絳光剝,脈虛細而數。肺胃陰虛者,宜養陰生津;心脾陰虧者,宜滋陰補血益氣;肝腎陰耗者,宜填補精髓。選用沙參麥冬湯、大補陰丸、黑歸脾丸、歸芍地黃湯、左歸飲等方。

陰虛則內熱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因勞倦造成的形氣不足,上焦不通,胃氣鬱於胸中,陰氣相對虛弱,出現內熱證候。《素問·調經論》:「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陰虛陽亢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精血或津液虧虛,真陰不足,陽氣失於制約而浮越,呈相對亢盛狀態。症見骨蒸潮熱,顴紅盜汗,五心煩熱,煩躁易怒,遺精多夢,形體消瘦,性慾亢進,舌紅而干,脈細數等。治宜育陰潛陽。

陰虛陽浮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真陰不足,不能制陽,導致陽氣浮越於上的病機。症見頭目眩暈,面色潮紅,唇若塗丹,目赤耳鳴,喉痛咽干,牙痛等,治宜滋陰降火。

陰虛牙痛 編輯

病證名。係指因肝腎陰虛所致的牙痛症。症見牙齒隱隱作疼,面赤顴紅,五心煩熱,舌紅,苔黃,脈細數。治宜滋陰清熱,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參見虛火牙痛條。

陰虛眩暈 編輯

病證名。陰虛精虧血少所致的眩暈。《雜症會心錄·眩運》:「如縱慾無節而傷陰,脫血過多而傷陰,癰膿大潰而傷陰,崩淋產後而傷陰,金石破傷、失血痛極而傷陰,老年精衰、勞倦日積而傷陰,大醉之後、濕熱相乘而傷陰,……蓋蒂固則真水閉藏,根搖則上虛眩仆,此陰虛之運也。」證見頭目眩暈。五心煩熱,面紅升火,潮熱盜汗,脈細數。治宜滋陰降火,用知柏地黃湯;滋陰降火湯等方。參見虛暈、腎虛眩暈條。

陰虛小便不利 編輯

病證名。由肺、肝、腎陰不足所致小便不利。見《症因脈治》卷四。肺陰不足則水無化源,肝陰不足則不能施泄,腎陰不足則水竭於下,皆導致小便不利。主要症狀為小便不通,內熱神衰,肌肉黑瘦,下午咳嗽,脈多細數。治宜養陰為主,肺陰不足用生脈散或人參固本丸,肝陰不足用海藏四物湯,腎陰不足用知柏天地煎加龜板膠,肝腎俱虛用肝腎丸。參見小便不利條。

陰虛胃脘痛 編輯

證名。由病延日久,或鬱火傷陰所致胃脘痛。見《醫宗己任篇·四明心法》。證見脘痛時作,纏綿難愈,舌紅口乾,時或嘈雜,大便乾結等。治宜養陰和胃,佐以泄肝,方用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切忌香燥疏氣。參見胃脘痛條。

陰虛痿 編輯

病證名。由久病或房欲不節,肝腎不足,陰虛火旺,傷及筋骨所致。見《證治匯補·痿躄章》。其證自覺兩足極熱,上沖腿膝,酸弱痿軟,行步艱難,不能久立。可伴見頭昏目眩,舌質紅,脈細數等。治宜滋陰清火,補益肝腎。《景岳全書·雜證謨》治陰虛兼熱者,用加味四物湯、虎脛骨丸、丹溪補陰丸、滋陰八味丸。《類證治裁》治肝腎陰虛,足熱枯痿者,用滋陰大補丸。參見痿條。

陰虛吐血 編輯

病證名。見《醫學心悟》。指腎陰虧虛,肝火熾盛所引起的吐血。治宜壯水制火而滋其化源。《血證論》卷二:「色慾過度,陰虛火旺,其證夜則發熱,盜汗夢交,耳鳴不寐,六脈細數芤革。宜地黃湯加蒲黃、藕節、阿膠、五味治之。」此外,如涼血地黃湯、清火滋陰湯(《壽世保元·吐血》)、四生丸、十灰散等方亦可選用。本證可見於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症等疾病。參見吐血、內傷吐血條。

陰虛頭痛 編輯

病證名。陰血及陰精虧損所致的頭痛。《景岳全書·雜證謨》:「陰虛頭痛,即血虛之屬也,凡久病者多有之。」由陰虛火動所致。證見頭痛而兼心煩內熱,面紅升火,失眠,舌紅,脈弦細數。治宜滋陰降火,用滋陰八味煎、玉女煎等方。如陰虛而火不旺者,治當滋陰補血,用六味地黃丸、四物湯、左歸飲等方。多見於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症、緊張性頭痛等病。參見頭痛條。

陰虛乳蛾 編輯

病名。係指咽喉灼痛,晨輕日重、夜晚尤甚,伴有舌紅、苔黃、脈細數的病證。本病乃因肝腎陰虛,虛火上灼咽喉所致。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若見咽喉干疼,發聲不彰,口乾少津等症者,多為熱傷肺胃之陰所致。治宜清熱養陰。可用清胃散合養陰清肺湯加減化裁。虛火得清,陰液得以上潤咽喉,則乳蛾自消。

陰虛嘔吐 編輯

病證名。陰虛陽氣上逆所致的嘔吐。《證治匯補·胸膈門》:「諸陽氣浮,無所依從,嘔咳上氣,此陰虛成嘔。」治宜滋陰降氣,用六味地黃湯加石斛、沉香等藥。

陰虛內熱 編輯

病證名。又稱陰虛發熱。指由於體內陰液虧虛,水不制火所致的發熱證。症見兩顴紅赤,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夜熱早涼,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養陰清熱,或滋陰降火。用青蒿鱉甲湯、百合固金湯等。

陰虛痢疾 編輯

病證名。痢疾而見陰液耗傷者。見《張氏醫通》卷七。證見發熱煩渴,至夜轉劇,惡食,痢下五色,膿血稠粘,滑泄無度,或下鮮血,臍下急痛。治宜救陰泄熱,用駐車丸、阿膠丸、阿膠連梅丸、千金黃連湯、黃連阿膠湯等方。

陰虛勞復 編輯

病證名。病癒因勞復發而兼腎陰虛者。見《重訂廣溫熱論·溫熱復症療法》。由溫熱傷陰,腎液已虧,稍加勞動,微挾風寒,其病復作。證見頭痛發熱惡風,舌燥口渴,六脈浮數無力。宜七味蔥白湯,清潤而微汗之;或金水六君煎去半夏,用生地,加川斛、丹皮、豆豉、蔥白,滋養陰液以汗之。如兼嘔惡,當留半夏,加竹茹以和胃;如兼咳嗽,加旋復花、甜杏仁以降氣;如兼虛火上冒,目赤顴紅,大渴煩躁,嘔惡不納,宜養陰鎮逆,用金水六君煎加麥冬、代赭石。參見勞復條。

陰虛夾痰喘 編輯

病證名。陰血虛耗,痰氣阻礙氣道所致的氣喘。見《丹溪心法·喘》。多因血虛陽無所依附而上奔,痰阻肺失清肅而氣不下降所致。證見氣從臍下直衝清道,痰喘不平。治療宜分別緩急。急則治標,宜玄霜雪梨膏;緩則治本,宜滋陰清化膏。亦可用天門冬、桑皮、貝母、馬兜鈴、地骨皮、麥門冬、枇杷葉等藥(見《證治準繩·雜病》)。

陰虛火旺 編輯

病證名。指陰精虧損所致虛火旺盛。症見煩躁易怒,骨蒸潮熱,口燥咽干,顴紅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等。參見陰虛陽亢條。

陰虛黃喉 編輯

病名。係指口乾無垢,口黃如淡金,腰酸膝軟,唇紅顴赤的病證。見《喉科種福》卷五。本病多由素體陰虛或久病導致肝腎陰虛,虛火上灼咽喉所致。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湯等加減。若見面赤無澤,潮熱煩躁,脈浮而散者,是陰液極度虧損導致陰不斂陽,陽浮於上之徵象。可用大補陰丸和鎮陰煎加減化裁以滋陰斂陽,陰陽平衡,則症狀自消。

陰虛喉癬 編輯

病名。係指由陰虛導致產生咽喉紅腫疼痛,生斑長癬之病證。《景岳全書》卷二十八認為:「喉癬症,凡陰虛勞損之人多有此病,其症則滿喉生瘡紅痛,久不能愈,此實水虧虛火證也。」本病乃由肝腎陰虛,虛火上炎,陰液被灼所致。治宜滋陰降火。可用知柏地黃湯加減。本病應於胃火、楊梅瘡毒等引起的喉癬相鑑別。參見喉癬條。

陰虛喉痛 編輯

病證名。見《喉科心法》:「患者平日常有齒痛舌痛,牙縫出血,咽干喉燥,耳嗚、盜汗、夢遺,夜熱夜咳。本病多由腎之真陰虧損所致。故治宜滋補腎陰、方用大補陰丸加減。

陰虛喉風 編輯

病名。係指因陰虛而致喉風的病證。見《喉科秘旨》卷上。一般可為兩種類型。

①素體肝腎陰虛,虛火上灼咽喉所致。症見咽喉或兩頰生斑若蝦皮,唇紅顴赤、腰膝酸軟。治宜滋陰清熱,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

②熱傷肺胃之陰或久病肺胃陰虛,咽喉失於濡養所致。症見咽干口燥,乾咳少痰,聲音嘶啞。症見咽干口燥,乾咳少痰,聲音嘶啞、治宜甘寒生津、潤肺益胃,方用沙參麥冬湯加減。

陰虛喉痹 編輯

病名。係指因腎陰虧損而致喉痹的病證。見《景岳全書·雜證謨》卷二十八。腎陰虧損,症見咽干少津,咽痛欲飲,腰膝酸軟。治宜滋養腎陰,方用滋陰八味丸加減。本病也可由肺胃陰傷所致,治宜潤肺養陰,方用養陰清肺湯加減。本病類似今之慢性咽炎。

陰虛發熱 編輯

病證名。因精血津液等耗損所致的虛熱。見《丹溪心法·發熱》。《證治匯補·陰虛發熱》:「有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陽氣獨盛,發熱不止,向晚更甚,或飲食如常,頭脹時作,脈洪數無力,視其舌大而色赤者,陰虛也。」證見口乾體瘦,食少懶倦,頭痛時作時止,遺精盜汗,骨蒸肉爍,唇紅顴赤,咳嗽痰血(《醫碥》卷一)。治宜滋陰降火,選用四物湯加炒黃柏、黃芩、龜板,鱉甲散,青蒿鱉甲湯,大補陰丸,一陰煎等方。參見發熱條。

陰虛發瘧 編輯

病證名。《醫鈔類編》卷八:「陰虛發瘧……發時其寒如冰,其熱如烙,面赤如脂,渴欲飲水,熱退則不渴。」治以六味地黃湯加柴胡、白芍、肉桂。參見虛瘧條。

陰虛盜汗 編輯

病證名。由陰虛熱擾,津液外泄所致盜汗。見《赤水玄珠·汗門》。《醫略六書·內因門》:「盜汗屬陰虛,陰虛則陽必湊之,陽蒸陰分,津液越出,而為盜汗也。」證見盜汗、煩熱、口乾。治宜養陰清熱,用六味地黃丸、益陰湯。偏於火旺者,用當歸六黃湯。參見盜汗條。

陰虛喘逆 編輯

病證名。陰血或陰精不足而陽失依附氣逆上奔而喘。見《症因脈治·喘症論》。詳陰虛喘條。

陰虛喘 編輯

病證名。陰虛陽浮所致的氣喘。見《醫學入門·痰類》。又名陰虛喘逆。《丹溪心法·喘》:「陰虛自小腹下火起沖於上、喘者,宜降心火、補陰。」或因陰血不足,五志厥陽之火上沖;或因腎精不足,相火上沖所致(《症因脈治·喘症論》)。證見氣從小腹直衝於上,喘聲重濁,擷肚抬身,乍進乍退,時止時作,或兼潮熱、盜汗等。治宜滋陰養血或補益腎精。陰血不足者,用四物湯加味;陰精不足者,用家秘天地煎、家秘肝腎丸等方。

陰虛 編輯

病證名。指陰液不足,不能滋潤,不能制陽的證候。多見低熱、手足心熱、午後潮熱、盜汗、口燥咽干、心煩失眠、頭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等症,治以滋陰為主。若陰虛火旺者,宜養陰清熱。

陰邪風證 編輯

證名。指內外障之有額板、眉棱骨部疼痛之表現者。見《證治準繩·雜病》:「額板眉棱骨痛也,發則多於六陰用事之時,元虛精弱者,則有內證(指內障)之患;若兼火者,則有外證(指外障)之病」。在臨床中必須明確:因多種內外障眼疾均可出現此證,故在治療中應詳審病因,辨證用藥。

陰邪 編輯

病因學名詞。

①指六淫病邪中的寒和濕,與風、暑、燥、火等陽邪相對而言。其性質屬陰,致病多損傷陽氣,阻礙氣化,故名。

②指侵犯人體陽經的邪氣。

陰消 編輯

病名。真陽不足,氣不化液所致的消渴病。見《景岳全書·雜證謨》。治宜溫陽補火。參見消渴條。

陰癇 編輯

病名。

①兼見陰證的癇證。《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五:「病先身冷,不驚瘛,不啼喚,而病發時脈沉者為癇。」《雜病源流犀燭·諸癇源流》:「陰癇亦本痰熱,緣醫用寒藥太過,損傷脾胃,變而成陰。」治宜溫補燥濕,用五生丸、引神歸星丹等。

②即慢驚風。《證治準繩·幼科》:「陰癇乃慢驚也。」「小兒急慢驚風,古謂陰陽癇也。急者屬陽,陽盛而陰虧;慢者屬陰,陰盛而陽虧。陽動而躁疾,陰靜而遲緩,皆因臟腑虛而得之。」詳見慢驚條。

③慢驚之後,痰迷心竅之症。《證治準繩·幼科》:「陰癇者,因慢驚後去痰不盡,痰入心包而得。」證見四肢逆冷,吐舌搖頭,口嚼白沫,牙關緊閉但不甚,驚搐作啼,面色或黃或青,脈息沉微。治用固真湯加回生湯同煎。參見癇條。

陰郄 編輯

①經穴名。出《千金要方》。《針灸甲乙經》名手少陰郄。《外台秘要》作少陰郄。屬手少陰心經。手少陰之郄穴。在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側為尺神經及尺動脈。主治心痛,驚悸,盜汗,衄血,失音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②經穴別名。見《醫學原始》。即長強。見該條。

陰痿 編輯

病證名。出《靈樞·經脈》。又稱陽痿。詳該條。

陰維穴 編輯

①經穴別名。所指有二:

①出《針灸甲乙經》。即大赫。見該條。

②出《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即內關。見該條。

③陰維脈交會穴。據《針灸甲乙經》等書記載,下肢部交會足少陰經的築賓(郄);腹部交會足太陰經的沖門、府舍、大橫、腹哀及足厥陰經的期門;頸部交會任脈的天突、廉泉。

陰維脈病 編輯

病證名。由陰維脈經氣異常所致的病證。《難經·二十九難》:「陰維為病,苦心痛。」《脈經》卷二:「診得陰維脈沉大而實者,苦胸中痛,肋下支滿心痛。診得陰維如貫珠者,男子兩脅實,腰中痛,女子陰中痛,如瘡狀。」《雜病源流犀燭·陽維陰維病源流》:「按仲景法,太陰症則用理中湯,少陰症則用四逆湯,厥陰症則用當歸四逆湯、吳茱萸湯。」

陰維脈 編輯

奇經八脈之一。見《素問·刺腰痛論》:「刺飛陽之脈,在內踝上五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和《難經·二十八難》:「陰維,起於諸陰交也。」後《奇經八脈考》具體為:「陰維起於諸陰之交,其脈發於足少陽築骨穴,為陰維之郄,在內踝上五寸腨肉分中;上循股內廉,上行入少腹,會足太陰、厥陰、陽明於府舍;上會足太陰於大橫、腹哀;循脅肋會足厥陰於期門;上胸膈挾咽,與任脈會於天突、廉泉;上至頂前而終。凡十四穴。」陰維脈有維繫全身陰脈的作用,與陽維脈共同調節溢蓄全身的氣血。其病變主要表現為心痛,胃痛,胸腹痛等里症。

陰維病 編輯

陰維脈所發生的病候。《難經》:「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呂廣註:「陰為榮,榮為血,血者心,故心痛也。」《奇經八脈考》引張潔古釋:「衛為陽主表,陽維受邪為病在表,故苦寒熱;榮為陰主里,陰維受邪為病在里,故苦心痛。」參見陰維脈條。

陰脫 編輯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三。

①即陰挺。相當於子宮脫垂。《醫學正傳》:「產後陰脫,謂陰戶中宮脫下也。」

②指陰戶開而不閉。多由分娩損傷胞絡或舉動、房勞所致。甚則腫痛、小便淋漓,相當於子宮復舊不全,或伴有慢性炎症,或損及膀胱等。治宜補益氣血,方用十全大補湯加五味子。小便淋漓者,方用丹梔逍遙散加車前子。外用蛇床子、五倍子煎湯熏洗。或中西醫結合治療。

陰頭癰 編輯

病名。外生殖器陰頭部位之癰腫。《外科證治全書》卷三:「陰頭紫腫疼痛,名陰頭癰。」治宜別甲煅為末,用雞子清調勻敷貼腫部。

陰頭 編輯

即陰莖頭,又稱龜頭。《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

陰痛 編輯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又名陰中痛、陰戶痛。包括小戶嫁痛、嫁痛。多因肝鬱脾虛、鬱熱挾濕下注,或中氣下陷,系胞無力;或風邪客於下焦,與氣血相搏,壅閉肝腎經絡。症見陰痛,甚則痛極難忍。鬱熱挾濕下注者,兼見陰戶腫脹疼痛,帶多色黃,治宜和肝理脾,清熱除濕,方用丹梔逍遙散加味,外以四物湯料合乳香搗餅納陰中;中氣下陷者,兼見陰戶墜痛,氣短懶言,治宜補中益氣,方用補中益氣湯;風邪壅滯者,兼見腫脹痛甚,治宜祛風散瘀,方用菖蒲散(《壽世保元》:石菖蒲、當歸、秦艽、吳茱萸)水煎空心服,外用艾葉、防風、大戟水煎熏洗局部。

陰挺下脫 編輯

病名。出《婦人大全良方》卷八。即陰挺。詳該條。

陰挺出下脫 編輯

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即陰挺。詳該條。

陰挺 編輯

病證名。婦科常見疾病之一。指婦人陰道中有物突出。《景岳全書》:「婦人陰中突出如菌如芝,或挺出數寸,謂之陰挺。」包括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陰痔、陰脫等。又名陰突、陰茄、陰挺下脫、茄病、下(疒^番)、雞冠瘡等。《諸病源候論》卷四十:「陰挺出下脫候:胞絡傷損,子髒虛冷、氣下沖則令陰挺出,謂之下脫。亦有因產而用力偃氣,而陰下脫者。」臨床多見因素體虛弱,中氣不足,因產用力,或勞力過度、抬高負重等致氣虛下陷,系胞無力而陰挺下脫,或因產育過多,房事所傷等,致腎氣虧虛,帶脈失約,沖任不固而系胞無力;亦有因脾虛聚濕,日久化熱,濕熱下注或脫垂又感染濕熱毒邪所致。氣虛下陷者,兼見氣短乏力,小腹空墜,宜補氣升提,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方內升麻、炙黃芪用量須加大;腎虛者,兼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宜補腎益氣,用大補元煎加鹿角膠、升麻、枳殼。濕熱下注者,兼見脫出物表面潰瘍,外陰腫脹疼痛,黃水淋漓,身熱心煩,小便短赤,治宜清熱利濕,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外治可用烏梅、蛇床子等煎水薰洗。參見子宮脫垂條。又:陰挺或指陰縱,詳見各條。

陰廷 編輯

人體部位名。男子陰囊之後,會陰之前的部位。《身經通考·身經問答》:「下極之前,男為陰廷,女為窈漏。」

陰縮入腹 編輯

病證名。見《驗方新編》。初生兒六七日後,陰囊收縮入腹,啼哭不止。多由感受寒邪所致。治宜溫經散寒。用硫磺、吳茱萸各五錢,為細末,研大蒜調塗臍下,再以蛇床子,微炒布包熨臍部。

陰縮 編輯

證名。男女前陰器內縮之病證。《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肝脈……微大為肝痹陰縮,咳引小腹。」多因寒中厥陰所致者。證見男子陰莖、陰囊內容等縮入少腹,或婦女陰道內縮之證等。治宜溫經散寒,內服用吳萸內消散,或當歸四逆湯等;若因陽陰熱邪陷入厥陰者,治宜急下存陰,可用承氣湯等方;若因大吐瀉後,元氣虛陷,伴有四肢厥逆,面黑氣喘,冷汗,甚則不省人事者,則宜回陽固脫之劑,內服選用大固陽湯,或四逆湯加人參、肉桂等。參見囊縮條。

陰損及陽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由於陰精虧損而累及陽氣化生不足的病機。陰陽互根互生,一方不足將導致另一方受損。如盜汗、遺精、失血等證候耗損陰精,陽氣化生所需物質基礎不足,發展到一定階段會出現陽虛證候,症見自汗、畏冷、下利清谷等。

陰水 編輯

病證名。水腫之屬虛證者。因脾肺虛弱或腎經虧損等所致。《丹溪心法·水腫》:「若遍身腫,不煩渴,大便溏,不澀赤,此屬陰水。」《類證治裁·腫脹》:「因肺脾腎虛致水溢者,為陰水。」脾陽虛弱者,證見下肢浮腫,按之凹陷不起,脘悶腹脹,納減便溏,面色萎黃,四肢不溫,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脈濡緩,治宜健脾利水,用實脾飲、木香流氣飲等方。腎陽虛衰者,證見腰以下腫甚,畏寒肢冷,神疲氣怯,面色(白光)白,腰脊酸重,舌胖色淡苔白,脈沉細弱,治宜溫腎化水,用真武湯、金匱腎氣丸等方。參見消腫、遍身腫條。

陰暑 編輯

病名。

①暑月受寒所致的病證。見《景岳全書》卷十五。由畏暑貪涼,不避寒氣,或於深堂大廈,或於風地樹陰,或以乍熱乍寒之時,不謹衣被,寒邪襲於肌表所致。證見發熱頭痛,無汗惡寒,身形拘急,肢體酸痛。治宜溫散為主。又有不慎口腹,過食生冷,以致寒涼傷髒,而為嘔吐瀉利腹痛等證,亦是因暑受寒。以寒邪在內,治宜溫中為主。參見署病條。

②署溫類型之一。《醫門棒喝》初集:「暑溫者,夏至後所感熱邪也。古人分陰暑、陽暑。」「或值時令濕盛,或人稟體陽虛而成陰暑之證,是暑而偏於濕者。」參見暑病條。

陰市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陰鼎。屬足陽明胃經。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骨外緣的連線上,髕底上3寸。布有股前皮神經,股外側皮神經及旋股外側動脈降支。主治腿膝麻痹酸痛,屈伸不利,小腹脹痛,水腫,疝氣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陰蝕瘡 編輯

病名。出《肘後備急方》卷五。即陰蝕。詳該條。

陰蝕 編輯

病名。出《神農本草經》石硫黃條。亦名陰中生瘡、陰瘡、陰(匿^蟲)、(匿^蟲)、陰蝕瘡等。指婦女前陰部潰爛,黃水淋漓,或痛或癢,腫脹墜痛,或形成潰瘍如蟲蝕者,多伴有赤白帶下等。多因七情鬱火,損傷肝脾,濕熱下注,或陰部破損,感受毒邪以致氣血凝滯而成。治宜清熱利濕解毒。方用萆薢滲濕湯,並用外治法:溻癢湯(《瘍醫大全》:苦參、狼牙、蛇床子、當歸尾、威靈仙、鶴虱)煎湯熏洗。珍珠散(遼寧中醫學院主編《婦產科學》:珍珠、雄黃、青黛、冰片、黃柏、兒茶),局部撒用。

陰濕鼓脹 編輯

病證名。因寒濕留着中焦所致的鼓脹證。《醫門補要》卷中:「陰濕鼓脹,寒濕留着中焦,清陽不布,滿腹堅脹,面黃,不渴,不食,脈沉遲,宜通陽湯。」參見鼓脹條。

陰虱瘡 編輯

病名。外陰部虱所引致之皮膚病。見《外科證治全書》卷三。又名八腳蟲瘡。多因外陰部不潔,久日使陰虱寄生,搔抓致傷而成。多生於前陰之毛隙,初起見有陰虱叮咬吮血所致之紅色或淡紅色丘疹,奇癢難忍,搔抓破傷而感染成瘡,中有紫點。治宜重視個人衛生,預防感染。若已成則應藥物消除,外用百部適量酒浸外搽,或以銀杏無憂散塗搽等法根治之。

陰盛則內寒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陰氣內盛,寒邪積於胸中,臟腑氣機不暢,陽氣受傷,血脈凝澀,出現里寒證候。《素問·調經論》:「帝曰:陰盛生內寒奈何?岐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陰盛陽虛 編輯

①病證名。指陰寒內盛,陽氣受損而虛衰。症見形寒肢冷,尿清便溏,面色(白光)白,舌淡胖嫩,脈沉遲弱等。治宜溫陽散寒。

②脈象名。《難經·六難》:「浮之損小,沉之實大,故曰陰盛陽虛。」是對陰盛陽虛脈象的描述。陽虛於外,故浮取則脈細小;陰盛於內,故沉取則脈實大。

陰盛格陽汗 編輯

證名。陰寒內盛,格拒陽氣於外,而致自汗之證。《張氏醫通·雜門》:「其證身冷自汗,陰躁,欲坐泥水中,脈浮而數,按之如無。」治用真武湯冷服(《張氏醫通·雜門》)。參見絕汗條。

陰盛格陽 編輯

病證名。簡稱格陽。指體內陰寒過盛,格陽於外,陰陽寒熱格拒,表現為內真寒外假熱的證候。臨床表現為身熱,面紅,口渴,脈大等假熱症狀;身雖熱,反欲蓋衣被;口雖渴,反欲熱飲,或飲水不多;脈雖大,卻按之無力;面雖紅,卻浮如妝,游移不定。同時可見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長,舌淡苔白等真寒症狀。

陰盛 編輯

病證名。指陰寒偏盛。陰盛則陽虛,氣化失職,出現厥逆、痰飲、水氣等內寒證。《素問·調經論》:「陰盛則內寒。……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陰勝則陽病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陰寒偏盛損傷陽氣,過用酸苦涌泄之品亦可損傷陽氣,導致陽氣不足的病變發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陰勝則寒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陰氣偏勝,陽氣偏衰,則出現寒證。詳見陰盛則內寒條。

陰勝其陽 編輯

指陰陽俱病,而陰病甚於陽。《靈樞·壽夭剛柔》:「陰陽俱動,乍有形,乍無形,加以煩心,命曰陰勝其陽。」

陰勝而痛內障 編輯

證名。指眼珠從午後至午夜作痛的證候。《眼科纂要》卷五:「午後痛(自午)至亥(交子)始能停,此須補火回陽,後服柳紅丸。」一般而言,日間目痛屬陽,而夜間目痛屬陰。今午後至午夜目痛,當屬陰病。陰盛而目痛。治宜補氣溫陽,方用腎氣丸、暖肝煎等加減。參見目痛條。

陰生於陽 編輯

陰陽學說術語。根據陰陽互根依存的道理,陰以陽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所謂「陽氣根於陰,陰氣根於陽;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全陰則陽氣不極,全陽則陰氣不窮」(王冰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從人體來說,陰所代表的精血津液等物質的化生,有賴於陽氣的攝納、運化、輸布和固守。《素問·生氣通天論》:「陽者,衛外而為固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在內,陽之守也。」《景岳全書·新方八陣》:「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

陰疝 編輯

病名。疝證之一種。有兩種不同病證均稱陰疝。出《肘後救卒方》卷五,多因肝腎受寒所致,證見睾丸卒然收縮入腹中,急痛欲死,陰囊、睾丸腫大偏墜,或少腹兩旁隆起有形,併兼有腹痛等。治宜溫化行氣,內服暖肝煎;若腎臟虛寒,水陰涸竭所發者,治宜內服蒺藜湯。此外,指多種寒疝之總稱。出《聖濟總錄》卷九十四。即腸(疒^頹)、卵脹、氣(疒^頹)、水(疒^頹)之合稱。《證治準繩·雜病》卷六:「諸厥疝,即陰疝也」。《肘後救卒方》卷一:「此本在雜治中謂之寒疝,亦名陰疝」。厥疝。《宣明論》卷一:「陰疝牽引小腹痛,諸厥疝,即陰疝也。嘻欲勞痛,不可忍之。」由七情內郁或房事過度,厥陰受病所致。《醫林繩墨》卷四:「或遇憂怒所感,郁而不發,反將房勞觸動,結為陰疝者有之。」治宜理氣解郁,用蒺藜湯、茴香楝實湯等方。參見厥疝條。

陰痧 編輯

病證名。

①痧證而見腹痛手足冷者。《雜病源流犀燭·痧脹源流》:「陰痧,腹痛而手足冷者是也,宜用火粹,或因穢氣所觸而致。」宜藿香湯。

②猝然而發的四種重危痧證。見《痧證指微·陰症》。其一,頭面周身四肢俱冷,手足搖動,牙關咬緊,不言眼定,頭搖腳掉,手足面容變黑色。如六脈全無,元氣已脫,多不治。宜急刺人中穴,並舌尖、十手指尖、十腳趾尖及兩曲池穴,刺出微血。其二,猝然身熱暴躁,叫號不出,頭搖腳掉,牙關緊閉,不言,眼定,身強,六脈全無,初則面紅,漸漸紫暗,而變黑色者不治。宜先用麻油灌入,再以綠豆煮清汁一碗冷服。蘇後能言,再刮臂臑、曲池、肩井、風府、膏肓、命門穴。其三先患傷寒未愈,又感痧邪,身手如冰,寒顫不語。脈息全無,面黑色,亦屬逆症。所治刮刺同前,藥用砂仁、木香、檳榔、青皮、廣皮、燈心煎服。其四先患傷寒未愈,復感邪,腹痛泄瀉,初不發熱,漸漸發熱,熱極不語。刮針俱同前,仍服前藥如蘆粟梗五錢、石榴皮三錢、伏龍肝三錢、江魚背脊刺三錢炙,俱炙干研末蜜丸,每日空心服二錢。

③即冷痧。《痧症度針》卷上:「陰痧,俗稱冷痧。」詳見冷痧條。參見痧條。

陰人 編輯

出《靈樞·通天》。指五態之人中偏於陰盛者。太陰之人及少陰之人均屬陰人。參五態條。

陰熱 編輯

證名。見《醫鈔類編》。指婦人陰部有灼熱感的一種症狀。可用澤蘭葉煎湯熏洗。

陰茄 編輯

病名。《婦科易知》:「陰戶出物如茄,亦陰挺之類也。」詳見陰挺條。

陰竅 編輯

人體部位名。通常指尿道口和肛門等下竅。

陰蹻穴 編輯

①指照海穴。《素問·氣穴論》王冰註:「……陽蹻穴在足內踝下,是謂照海。」或指交信。《素問·氣府論》王冰註:「陰蹻一,謂交信穴也。」

②陰蹻脈交會穴。據《針灸甲乙經》等書記載,交會於足少陰經的照海,交信(郄),上與陽蹻會合於足太陽經的睛明。

陰蹻脈病 編輯

病證名。由陰蹻脈經氣異常所致的病症。《靈樞·熱病》:「目中赤痛,從內眥始,取之陰蹻。」《難經·二十九經》:「陰蹻為病,陽緩而陰急。」《奇經八脈考》:「寸口脈後部左右彈者,陰蹻也,動苦癲癇,寒熱,皮膚淫痹。又為少腹痛,里急,腰及髖窌下相連,陰中痛,男子陰疝,女子漏下不止。」

陰蹻脈 編輯

奇經八脈之一。見《靈樞·脈度》:「(陰)蹻脈者,上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服;入陰,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蹻而上行。」該脈主要分布在腹部和頸部,其功能為交通一身陰陽之氣,關係到人的活動與睡眠。其病變主要表現為肢體外側的肌肉弛緩而內側拘急,以及嗜睡等。

陰蹻病 編輯

陰蹻脈所發生的病候。陰蹻與陽蹻相對,關係睡眠和肢體活動。《靈樞·寒熱病》:「陰氣盛則瞑目。」指閉眼、入睡;《難經·二十九難》:「陰蹻為病,陽緩而陰急。」指驚癇、癱瘓等證出現下肢屈肌緊張、足內翻等。

陰強舌 編輯

病證名。出《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舌縮短不能言,名曰陰強之症。舌者,心之官也……心病者,舌卷短,顴赤。參見舌卷條。

陰器 編輯

人體器官名。外生殖器。為足厥陰肝經所過之處,其功能和發育狀況又與腎氣盛衰有關。故陰器病症,多從肝腎論治。《素問·熱論》:「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素問·骨空論》:「督脈者……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

陰氣 編輯

與陽氣相對。就功能與形態來說,陰氣指形質;就臟腑機能來說,指五臟之氣;就營衛之氣來說,指營氣;就運動方向和性質來說,則行於內的、向下的、抑制的、減弱的、重濁的為陰氣。《素問·痹論》:「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

陰平陽秘 編輯

陰陽學說術語。指陰氣平和,陽氣固密,陰陽平和協調保持相對平衡,則身體健康,精神愉快。《素問·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陰俳 編輯

喑俳的別稱。見《醫略十三篇·類中風》。詳喑痱條。

陰瘧 編輯

病名。

①指三陰瘧。《類證治裁·陰瘧》:「瘧邪伏於募原,淺者客三陽經,深者入三陰經,……以伏邪深入三陰,故名陰瘧也。」

②統稱在里、在陰、在髒之瘧。見《醫學入門·瘧》。參見陽瘧條。

陰囊下橫紋 編輯

經外穴名。《肘後備急方》:「治卒中急風,悶亂欲死方……,若眼反,口噤,腹中切痛者,灸陰囊下第一橫理十四壯。」《類經圖翼》列作經外穴,名陰囊下橫紋。在陰囊下第一橫紋之中點處。

陰囊忽腫 編輯

病證名。陰囊之急性腫痛之病證。見《壽世保元》卷八。多因風邪或蟲蟻咬傷而引起。證見局部驟然腫痛。治宜祛風解毒之劑。內服可選五苓散,或燈草煎,外用蟬退半兩煎水外洗。

陰囊汗 編輯

證名。見《丹溪心法附余·盜汗》。陰汗之一種。詳陰汗條。

陰囊 編輯

人體部位名。男性外陰部下垂的囊狀物,內有睾丸、副睾和精索等器官。

陰門癢 編輯

病證名。見吳梅庵《秘傳內府經驗女科》。即陰部瘙癢。詳陰癢條。

陰門不閉 編輯

病名。見《張氏醫通》卷十。即產門不閉。詳該條。

陰門 編輯

解剖名稱。見《石室秘錄》。指婦女的陰道外口。

陰脈之海 編輯

任脈。十二經脈中的手、足三陰經脈、陰維脈和沖脈均會於任脈,該脈有總調一身陰氣的作用,因稱陰脈之海。《十四經發揮》:「任脈起於中極之下……屬陰脈之海。」

陰脈 編輯

①解剖結構名。指陰經之脈。包括手足三陰經、任脈、陰維脈、陰蹻脈等。《難經·三十七難》:「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

②脈學名。指沉、遲、細、小、澀、結等脈象稱為陰脈。

③經穴別名。見《醫學原始》,即長強,見該條。

陰絡傷則血內溢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陰絡,指下部的、屬里的絡脈。血內溢,指體內胃腸道出血。大腸濕熱下注,傷及血絡,或脾虛不攝,血不循經,可見大便下血。《靈樞·百病始生》:「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

陰絡 編輯

解剖結構名。

①指手足三陰經分出的絡脈。

②下行的或位置較深的絡脈。《靈樞·百病始生》:「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

陰卵 編輯

指睾丸。《素問·骨空論》:「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刺八髎與痛上。」

(拼音Y)第九篇 編輯

陰漏 編輯

病證名。晝輕夜重之漏證。《證治準繩·雜病》:「不論(眼之)何部生漏,但從黃昏至天曉則痛脹,流水作青黑色,或腥臭不可聞,日間則稍可,非若他證之長流,乃幽陰中有伏隱之火隨氣升而來,故遇陰分即病重,治當溫而清之。」治宜補氣血之劑,內服用黃芪湯加減。另一種含義見《外科啟玄》卷七。書中稱:「三曰陰漏,男女陰內痛而出水者是也。」即發於男、女前陰部之漏症。

陰隴 編輯

隴,隆盛。指陰氣極隆盛。《靈樞·營衛生會》:「夜半而陰隴」。謂夜半是陰氣最隆盛的時間。

陰陵泉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熱病》。屬足太陰脾經。合(水)穴。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一法「取曲膝之橫紋尖頭處」(《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有脛神經,前方有大隱靜脈,膝最上動脈,深層有脛後動、靜脈。主治腹脹,水腫,黃疸,泄瀉,小便不利或失禁,遺精,月經不調,赤白帶下,膝脛酸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陰廉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厥陰肝經。在大腿內側,當氣沖直下2寸,大腿根部,恥骨結節的下方,長收肌的外緣。布有生殖股神經,股內側皮神經分支,深層有閉孔神經的前支,並有旋股內側動、靜脈的分支通過。主治月經不調,帶下,外陰搔癢,股內側痛,下肢麻痹。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陰冷 編輯

病證名。又名陰寒。指陰部寒冷。《諸病源候論》卷四十:「胞絡勞傷,子髒虛損,風冷客之,冷乘於陰,故令陰冷也。」臨床以陰部寒冷為主證,甚則小腹冷痛,月經後期,量少色淡等,多影響生育而久不孕。治宜補腎溫陽,方用金匱腎氣丸。《婦人大全良方》:「婦人陰冷,因勞傷子髒,風冷客之,用五加皮、乾薑、丹參、蛇床子、熟地黃、杜仲各三兩,鍾乳粉四兩,天門冬一兩,地骨皮二兩,酒十五升,漬兩宿,每服一盞,空心食前飲之。」

陰爛 編輯

病證名。指外陰潰爛。見王士雄《四科簡效方》。治用煅牡蠣、飛滑石、煅蚌蛤、人中白、煅龍骨、冰片,共研末,局部上藥。參見陰蝕條。

陰寬 編輯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三。指陰道鬆弛、陰道壁膨出的病證。王士雄《四科簡效方》主張用「肥皂莢子浸去黑皮,用其白肉,加白芨、五倍子、蛇床子、石榴皮、甘松、山奈、龍骨煎濃湯,日日熏洗;寬而冷者,加石硫黃煎。」

陰菌 編輯

病名。見《景岳全書·婦人規》。指陰道下脫之物如蘑菇狀。即陰挺。詳該條。

陰厥 編輯

病證名。因陽衰精竭所致四肢厥逆。《醫林繩墨·厥》:「陰厥者,因其縱慾太過,陽虧於內,精損於外,邪氣偶入,陽衰精竭,不能榮養,反被克伐,臟腑生寒而發厥也。」如得病便四肢厥冷,脈沉而細,手足攣而惡寒,引衣蓋,不欲水,或下利清谷而厥逆者,用四逆湯、白通湯;厥逆脈不至者,用通脈四逆湯;手足指頭微寒者,用理中湯;無熱症而厥者,用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薑;喘促脈伏而厥者,用五味子湯;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用吳茱萸湯;寒熱而厥,面色不澤,冒昧,兩手忽無脈或一手無脈者,宜多用綿衣包手足,服五味子湯,或兼與桂枝麻黃各半湯,須臾大汗而解。參見厥證條。

陰絕 編輯

脈學名詞。即脈搏只見於尺部,寸、關兩部均無脈動。《傷寒論·平脈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

陰居 編輯

居住在陰涼的地方。《素問·移精變氣論》:「往古人居禽獸之間,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

陰痙 編輯

病名。一作陰痓。

①指柔痓,即柔痙。《丹溪心法·痓》:「陰痓曰柔,有汗。」參見柔痙條。

②痙病見四肢厥冷者。《證治準繩·雜病》:「痙既以有汗無汗辨剛柔,又以厥逆不厥逆辨陰陽。……其厥逆者皆陰也。」治宜溫陽祛邪。《太平聖惠方》用附子散、白朮散、柴胡散等方。參見痙條。

陰精 編輯

解剖結構名。

①泛指陰液。《素問·六微旨大論》:「君火之下,陰精承之。」《素問·五常政大論》:「陰精所奉,其人壽。」參見陰液條。

②指生殖之精。

陰莖易舉 編輯

證名。陰莖容易勃舉,常與早泄症並見。因陰虛火旺,相火妄動所致。治宜滋陰降火,用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三才封髓丹等方。一般不宜苦寒直折。若平時陽具易舉,體質、脈象俱實者,可用龍膽瀉肝湯直瀉相火。外治法,用皮硝置於手心,硝化、莖舉即衰。

陰莖穴 編輯

經外穴名。別名勢頭。《肘後方》:「治卒癲疾方,灸陰莖上宛宛中三壯,得小便通,則愈。」《類經圖翼》列作經外穴,名陰莖。在男性尿道口上方宛宛中。主治癲癇,陰縮。艾條灸5-10分鐘。

陰莖 編輯

人體器官名。男性外生殖器的一部分。簡稱莖,又稱玉莖、莖物、陽物、陽事、溺莖。足三陰與足陽明之經筋均聚於陰器。《醫學入門·疝》:「筋疝,陰莖腫脹。」《本草綱目》補骨脂條:治「玉莖不倒」。

陰經 編輯

解剖結構名。又稱陰脈。指經脈之中屬陰者。包括手足三陰經、任脈、沖脈、陰維脈、陰蹻脈等。

陰筋 編輯

①解剖結構名。睾丸的系帶。《醫門法律》:「凡治水腫病,痛引陰筋,卒然無救者……。」

②推拿穴位名。即白筋。見該條。

陰竭陽脫 編輯

陰陽學說術語。指陰陽相互依存,一方枯竭,則另一方隨之亡脫。屬陰的生命物質基礎枯竭,將導致屬陽的生命活動隨之停止。臨床可見大汗亡陽,亡血導致氣脫等。參脫證條。

陰結 編輯

病證名。

①因胃腸陰寒凝結,或精血虧耗大腸乾燥所致的便秘。見《蘭室秘藏·大便燥結門》。《醫學入門·燥結》:「不能食,脈弦微者,為陰結。」《景岳全書·雜證謨》:「陰結證,但察其既無火證,又無火脈,……蓋此證有二則,一以陽虛,一以陰虛也。凡下焦陽虛,則陽氣不行,陽氣不行,則不能傳送而陰凝於下,此陽虛而陰結也;下焦陰虛則精血枯燥,精血枯燥則津液不到而腸臟乾稿,此陰虛而陰結也。」陽虛者,益其火則陰凝自化,宜右歸飲、大補元煎、大營煎之類主之,或以人參當歸數錢煎湯送右歸丸、八味丸。陰虛者,治宜滋腎潤燥,宜左歸飲、左歸丸、當歸地黃飲、五福飲、六味地黃丸之類主之。二者欲其速行,宜於前法中各加肉蓯蓉二三錢。亦有將寒秘、氣虛秘、濕秘等歸為陰結。《證治記補·秘結》:「陰結者,陰寒固結腸胃,血氣凝滯而秘結也。外症不渴不食,肢冷身涼,大便硬閉,脈沉而遲,宜四物合附子湯,如久不大便而脈反微澀者,黃芪建中湯。」《金匱翼·便秘統論》:「冷閉虛閉即陰結也。」《醫學心悟·大便不通》:「冷閉名陰結。」參見大便秘結、寒秘、氣秘、濕秘、虛秘各條。

②脈象名。《註解傷寒論·辨脈法第一》:「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

陰交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少關、橫戶。屬任脈。任脈、沖脈、足少陰之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寸。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前皮支,腹壁淺動、靜脈分支和腹壁下動、靜脈分支。主治臍周疼痛,泄瀉,月經不調,痛經,帶下,產後血暈,疝氣,水腫,及腸梗阻,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陰繭 編輯

病名。見謝觀《中國醫學大辭典》。多因下焦濕熱蘊結成毒,或新婚損傷,或交合不潔染毒而成。症見陰戶一側或兩側結腫,形如蠶繭,疼痛,或有發熱,治宜清肝瀉熱解毒,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局部用甘草水熏洗。

陰火怔忡 編輯

病證名。見《不居集》上集卷二十二。證見陰火上沖,頭暈目花,耳鳴齒落,或腹中作聲,怔忡不已。治宜滋陰抑火,加養心之劑。若久服不愈,為無根失守之火,脈必空豁,則宜溫補(《證治匯補》卷五)。參見怔忡、虛損怔忡等條。

陰火痛風 編輯

病證名。氣血不足,陰火旺而有痰濁的痛風證。見《丹溪心法·痛風》。治宜補氣血而清痰火,藥用人參、白朮、熟地黃、黃柏、山藥、海石、南星、瑣陽、敗龜板、乾薑等。參見痛風條。

陰火痰 編輯

病證名。因陰虛火旺所致的痰證。《不居集》卷十七:「陰火痰,面有紅光者,乃陰火上炎,又當用滋陰藥。」方用地黃湯加麥冬、五味子等。參見痰證條。

陰火癧 編輯

病名。因陰火寒痰所引起之瘰癧。出《癧科全書》。其發病多因先天虧損,加寒痰凝結而成。證見頸部生核,其數可單發或多發,漸大,有如卵者,質硬,或其表面有小粒狀者。或頸部單側發者,亦有見於雙側者。治宜軟堅溫陽,固脾補益肝腎之劑,可選用六味地黃丸之類。參見瘰癧條。

陰火 編輯

生理學名詞。指心火。由飲食勞倦,喜、怒、憂、思所生。李杲《脾胃論·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論》:「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脾胃氣虛……陰火乘其土位。」

陰黃 編輯

病名。

①黃疸之屬寒濕者。因脾陽不振、寒濕內蘊、膽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膚所致,或由陽黃日久轉化而成。《景岳全書·雜證謨》:「凡病黃疸而絕無陽證陽脈者,便是陰黃。」證見身目黃色晦暗,胃呆腹脹,神疲乏力,脅肋隱痛,小便短少,大便不實,舌淡苔膩,脈沉細遲。治宜調理脾胃,溫化寒濕,方茵陳五苓散、茵陳術附湯、茵陳四逆湯等。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膽囊炎等病。參見黃疸條。

②黃疸二十八候之一。《諸病源候論·黃病諸候》:「陽氣伏,陰氣盛,熱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黃,頭痛而不發熱,名為陰黃。」

③三十六黃之一。《聖濟總錄》卷六十一:「病人寒熱,並十指疼痛,鼻中煤生,此是陰黃。」宜服麻黃梔子湯。若見人中反者,病情較為嚴重。參見黃疸條。

陰戶腫痛 編輯

病證名。見《醫學入門》。多因郁怒傷肝,肝膽濕熱下注所致,症見陰戶腫脹作痛,或小便黃赤澀滯,下腹部不舒,甚則伴有寒熱等。治宜清熱利濕,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局部可用蛇床子、地膚子、黃柏、防風、苦參煎湯熏洗。

陰戶痛 編輯

證名。見《衛生寶鑑》卷十八。即陰痛,詳該條。

陰戶濕腫 編輯

病證名。見陸成一《女界須知》。屬陰腫範疇。多見於肥胖之婦人,因脾虛濕濁下注所致。症見陰戶腫脹,肢體倦怠乏力,小便淋漓等。治療參見陰腫條。

陰戶風腫 編輯

病名。屬陰腫證候。陸成一《女界須知》:「肝脈絡於陰器,肝旺生風,復由外風引動,則陰戶發腫,可用桑葉、菊花、荊芥、防風煎湯熏洗。」

陰戶 編輯

即婦女的陰道外口。見《景岳全書·婦人規》。

陰狐疝氣 編輯

即狐疝。《金匱要略·趺蹶手指臂腫轉筋狐疝蛔蟲病脈證治》:「陰狐疝氣者,偏有小大,時時上下,蜘蛛散主之。」《醫宗金鑒》注云:「偏有大小,謂睾丸左右有大小也。時時上下,謂睾丸入腹時出時入也。」詳狐疝條。

陰汗 編輯

病名。

①前陰、陰囊及其附近處局部多汗。《醫林繩墨·汗》:「陰汗者,謂至陰之處,或兩腿挾中,行走動勞,汗出腥穢。」有因肝經濕熱所致者。《張氏醫通·汗》:「陰汗,陰間有汗,屬下焦濕熱。龍膽瀉肝湯加風藥一二味,風能勝濕也。或當歸龍薈丸及二妙散俱效。陰囊濕者,以爐甘石煅過撲之,密陀僧亦佳。」有因肝腎虧損,濕熱下乘者。《醫略六書》卷二十;「酒色過度,濕熱下乘者則精血不藏,每多陰汗,宜滋腎涼肝。」用六味地黃湯加黃柏、白芍。有因腎虛陽衰而陰囊多汗者。《雜病源流犀燭》卷七:「有陰囊汗者,則為腎虛陽衰,宜安腎丸、小安腎丸。」

②多汗之屬陰證者,見汗出而冷。《景岳全書·雜證謨》:「陰汗者,冷汗也。」由陽衰陰盛所致。治以益氣溫陽,選用人參建中湯、參附湯、六味回陽飲等方。參見冷汗條。

陰寒小便不利 編輯

病證名。小便不利之屬陰寒證者。見《症因脈治》卷四。因寒濕搏於經絡者,證見小便不利,兼見骨節煩痛不得屈伸,汗出短氣,惡風,身微腫,脈濡緩,用甘草附子湯、術附湯等方。因寒濕內結者,屬少陰病,證見小便不利,腹痛,四肢沉重,下利,或咳,脈濡遲,用真武湯、四逆湯等方。參見小便不利、癃閉條。

陰寒凝結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寒性凝滯,陰寒之邪侵入人體,損傷陽氣,寒邪留滯不去,外現寒證的病機。症見惡寒喜暖,面色(白光)白,四肢不溫,口淡不渴,小便清長,大便稀溏等。治宜溫陽散寒。外科陰疽或寒痹久治不愈等,亦屬陰寒凝結。

陰寒喉痹 編輯

病證名。見《喉科金鑰》卷上。指喉痹之因於陰寒者。治宜溫陽散寒。方用四逆湯加減。若因寒邪直中引起者,宜散寒除痹,方用荊防敗毒散加減。

陰寒 編輯

①證名。前陰感覺寒冷的病證。出《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又名陰冷。因下元虛冷、肝經濕熱、厥氣上沖、濕痰下注、寒濕下注等因所致。因下元虛冷,寒氣凝結而致者,男子陰冷而痿,女子陰冷而腹內亦覺冷,常影響生育。治宜溫腎散寒,用金匱腎氣丸加鹿茸,十補丸,加減內固丸等方。因肝經濕熱所致者,前陰、睾丸、尻臀皆冷,惡寒喜熱,陰汗如水,前陰痿弱,小便有餘滴。治宜清化濕熱,用固真湯、柴胡勝濕湯等方。厥疝症,厥氣上衝心腹,囊冷囊縮者,宜用吳茱萸湯。婦人陰寒,身體肥胖者,多濕痰下流,治宜燥濕導痰,用二陳湯加蒼朮、白朮、羌活、防風等。婦人陰寒而陰中搔癢,帶下綿綿者,屬寒濕,用蛇床子散寒陰道中。

②病因名。即外感之寒邪或陽虛所生之內寒。因寒屬陰性。故名。

陰關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所指有二,一為承扶,一為大赫。參見此二條。

陰股 編輯

人體部位名。大腿內側。又稱股陰。《素問·舉痛論》:「或腹痛引陰股者。」

陰谷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少陰腎經。合(水)穴。在膕窩內側,屈膝時,當半腱肌肌腱與半膜肌肌腱之間。布有股內側皮神經,膝上內側動、靜脈。主治小便不利,遺精,陽萎,崩漏,帶下,疝氣,陰囊濕癢,膝痛,及尿路感染,尿瀦留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陰乾 編輯

十天干各有陰陽所屬,其中乙、丁、己、辛、癸為陰。陰乾主運氣不足,為不及。

《陰符經》 編輯

著作名。《黃帝陰符經》的簡稱。見該條。

陰風障 編輯

病證名。世稱雞盲,一名雀目。本科曰陰風障,至晚不見,曉則復明。見清·鄭學禮《目科正宗》卷六。治宜滋補肝腎,方用菊睛丸等加減。參見雀目條。

陰分之上藥 編輯

傳統養生補品名。即人乳汁。參見該條。

陰獨八穴 編輯

經外穴名。出《針灸集成》。即八風穴。見該條。

陰獨 編輯

經外穴名。見《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在足背側,第四、五趾之夾縫間,俠溪穴微前處。主治足背腫痛,月經不調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陰毒喉風 編輯

病名。見《喉症全科紫珍集》。指感受陰寒毒邪所發。《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四時不正之氣及非常暴寒,而生少陰症。脈微細而沉,自汗,咽不利,一名腎傷寒。切不可用寒涼之藥。宜用半夏桂枝湯(半夏、桂枝、甘草)或苦酒湯(黃芪、白芍、桂枝、苦酒)。髒寒咽閉,吞吐不利,用蜜附子(含在口中)。」若兼有其他症狀者,再辨證用藥。

陰毒喉痹 編輯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此症冬日感陰淫火邪而起,腫如紫李,微見黑色,外症惡寒身熱,振動腰疼,頭痛。血紅可治,血黑不治、血微紅,腫處軟,有痰者,可治,血黑硬,痰干者,難治。先服化毒丹,次服蘇子降氣湯,吹秘,戒酒一月。」若兼有他症者,再隨症加減用藥。

陰都 編輯

①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食宮。屬足少陰腎經。沖脈、足少陰之會。在上腹部,當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另說在臍上3寸,旁開0.5寸(《針灸甲乙經》);臍上3寸,旁開1.5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布有第八肋間神經,腹壁上動、靜脈。主治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泄瀉,便秘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②經中穴別名。見該條(《針灸集成》)。

陰鼎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陰市。見該條。

陰癲 編輯

病證名。初生臍瘡未愈,頻頻洗浴所致癲證。五癲之一。《諸病源候論》卷二:「陰癲,初生小時,臍瘡未愈,數洗浴,因此得之。」參見癲、五癲條。

陰地流泉 編輯

流於陰地的泉水。因長期不見日光,又含有動、植物腐爛後的毒質,如不經處理,飲後易引起中毒。

陰道 編輯

古代養生術語。房中術的別稱。《漢書·藝文志》載房中八家,有《容成陰道》、《務成子陰道》、《堯舜陰道》等。參見「房中術」條。

陰疸 編輯

病名。又名陰癉。黃疸之屬陰寒者。其證一身面目色黃晦暗,無熱惡寒,小便自利。《醫鈔類編》卷九:「陰疸,無熱惡寒,小便自利,脈遲而微。誤開鬼門則肌膚冷硬,自汗不止;誤潔淨府則膀胱不約,小便如奔。」《醫門法律·黃癉門》:「陰癉病,誤從陽治,襲用苦寒、倒行逆施,以致極重不返者,醫殺之也。……其始必先退陰復陽,陰退乃從陽治。」治宜溫陽散寒,用茵陳附子乾薑湯等方。又高淑濂《胎產方案》:「產後黃疸名曰陰疸。」治見產後疸症條。

陰癉 編輯

病證名。出《醫門法律·黃癉門》。即陰疸。詳該條。

陰刺 編輯

刺法名。十二刺之一。《靈樞·官針》:「陰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後少陰也。」指左右配穴的針刺法,臨床應用很廣。例如下肢寒厥的病證,可同時針刺左右兩側的足少陰經。

陰吹 編輯

病名。出《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指陰中時有排氣如矢氣之狀,甚或帶有響聲的證候。多因脾運不健,濕濁痞塞中焦,或腸胃燥熱,腑氣不通逼走前陰,或因痰濕停聚引起。脾運不健者,兼見胃脘痞悶,面色(白光)白,氣短乏力,治宜益氣升清,調理脾胃,方用十全大補丸加升麻、柴胡;腸胃燥熱者,兼見大便秘結不通,排氣聲音響亮,連續不絕,治宜潤腸通便,五仁丸;痰濕者,兼見帶下量多,胸脘痞滿等,治宜除痰燥濕,健脾和胃,方用橘半桂苓枳薑湯加白朮。

陰瘡 編輯

病證名。同名多意之病、證名。最多用者係指頰下所生癰疽,漫腫疼痛,或左或右,兼有寒熱之瘡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稱:「此症受風熱濕鬱結,或食煎炒炙煿而成,或左或右。發於左者,名左陰瘡;發於右者,名右陰瘡」。詳見各該條。其二,則係指婦女外生殖器所生之瘡。《金匱要略》有:「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即生瘡。」之載述。又名陰(匿^蟲)、陰疳、陰蝕,詳該條。其三,則指瘡瘍之屬型者,如外科之陰證,陰疽俗亦稱之為陰瘡者。其四,褥瘡,亦有被稱之為陰瘡或印瘡者。可見名均稱之為陰瘡,實則所指多有不同,臨證當細辨之。

陰處 編輯

①伏居於地下而未出地面。《素問·陰陽離合論》:「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

②陰暗之處。《素問·至真要大論》:「陰處反明。」

③指前陰部位。

陰出之陽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陰分之邪,出於陽分。指深伏於內臟的病邪,損傷髒氣,病在內而現於外,使脈象和精神發生變化。《素問·宣明五氣》:「五邪所見,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張志聰註:「內為陰,外為陽,在內五臟為陰,在外皮肉絡脈為陽,在內所傷之髒氣而見於脈,故名曰陰出之陽。」

陰痓 編輯

病名。見《丹溪心法·痓》。即陰痙。詳該條。

陰池 編輯

推拿穴位名。出《小兒按摩經》。位於腕部掌側橫紋的尺側邊。與其它穴位配伍,可治頭痛。

陰乘陽 編輯

脈學名詞。陰陽相乘脈象。陽部見陰脈,即寸部見沉澀短細之類的脈象,稱陰乘陽。《難經·二十難》:「脈居陽部而反陰脈見者,為陰乘陽也。」

陰成形 編輯

生理學名詞。陰氣聚則成形,主形體。《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化氣,陰成形。」張景岳註:「陰靜而凝,故成形。」

陰常不足 編輯

見《格致餘論》卷一。陰,指津液精血。朱丹溪認為,大到天地日月,小到人身,均存在陽有餘而陰不足的現象。津液精血是人的生命活動物質基礎,消耗量大,易損難復,故陰常不足。因此主張時時顧護陰精,提倡滋陰降火法。創用大補陰丸、越鞠丸、瓊玉膏等流傳於世。

陰不足 編輯

①即陰虛。詳該條。

②脈學術語。指腎陰虧損的脈象。《傷寒論·辨脈法》:「假令尺脈弱,命曰陰不足。」

陰不抱陽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陰陽失去平衡,陰分有病,過虛或過盛,不能維繫陽氣的正常固守功能,出現陰虛陽浮或陰盛格陽的病變,稱之為陰不抱陽。

陰搏陽別 編輯

脈象名。陰指尺脈,陽指寸脈。陰搏,尺脈滑利搏手;陽別,寸脈平和有別於尺。為妊娠脈象。《素問·陰陽別論》:「陰搏陽別,謂之有子。」張景岳註:「善陰脈搏手。似乎陽邪,然其鼓動滑利,本非邪脈,蓋以陰中見陽而別有和調之象。」

陰病治陽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療原則。陰分偏盛偏衰的病證,用調整陽分的方法使陰陽恢復平衡。《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

①陰寒盛損傷了陽氣,治宜扶陽。例如水腫病,唇舌色淡,語言低怯,手足不溫,小便不利或清長,脈沉遲,用實脾飲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②疾病症狀在陰經,可針刺陽經穴位進行治療。

陰秉暘 編輯

明代醫家。字子寅,號衛涯居人,河南汲縣人。先為朝官,歷任監察御史,平涼同知、陝西僉事參議等。於醫理亦頗精通,嘗謂「原病有式,針灸有經,醫療有方,診視有訣。運氣則《全書》,藥性則《本草》,獨始生之說未及聞。」遂着《黃帝內經始生考》三卷,現有刻本行世。

陰痹 編輯

病名。

①以骨病為主證的痹證。《靈樞·五邪》:「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

②即寒痹。感受陰寒之邪所致。《素問·四時刺逆從論》:「厥陰有餘,病陰痹。」王冰註:「陰,謂寒也。有餘,謂厥陰氣盛滿,故陰發於外而寒痹。」《靈樞·注證發微》:「陰痹者,痛無定所,按之而不可得,即痹論之所謂以寒勝者為痛痹也。」

陰崩 編輯

病名。指婦女素體虛弱,寒邪內侵,下元受損,封藏失職所致的崩下症。症見陰中崩下白色液體,古稱之為陰崩。實為質稀如水的白帶。宋·齊仲甫《女科百問》:「受冷而白者,謂之陰崩。」治宜溫補腎陽、收斂止崩,方用固經丸。參見白崩條。

陰包毒 編輯

病名。癰疽之發於陰包穴處者。見《外科啟玄》卷七,又名陰包毒瘡。指生於大腿內側陰包穴之外癰。證治見大腿癰條。

陰包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厥陰肝經。在大腿內側,當股骨內上髁上4寸,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布有股前皮神經及閉孔神經前支,深層外側有股動、靜脈,旋股內側動脈淺支。主治月經不調,小便不利,遺溺,尿閉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陰斑 編輯

病證名。斑之屬於虛寒者。見《丹溪心法·斑疹》。又名陰證發斑。由體虛內有伏寒,或誤進寒涼藥等,致陰寒內盛,格陽於外而成。《溫熱類編·伏陰》:「陰斑者因內有伏寒或誤進寒涼逼其虛陽浮散於外。」見於胸背手足,斑點稀疏、色淡紅,隱而不顯,或僅胸部微見數點,伴手足逆冷,口不甚渴,下利清谷,舌苔白滑或舌胖、苔黑滑,脈虛大或沉微。治宜溫陽散寒,用附子理中湯、大建中湯、八味湯等方。若內傷生冷,外感寒邪而發陰斑,用調中湯等方。參見斑條。

編輯

①與陽相對的一類事物或性質。代表靜止的、在下的、下降的、在外在表的、晦暗的、寒涼的、柔弱的、有形的、重濁的、衰退的、抑制的一面。參陰陽、陽條。

②指陰精。《素問·生氣通天論》:「陰之所生,本在五味」。

③指手足三陰經。

④指夜晚。

⑤指男女前後陰。《素問·金匱真言論》:「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

陰(匿^蟲) 編輯

病名。見陸清潔《婦人科》。即陰蝕。詳該條。

陰(疒^頹) 編輯

病證名。諸種(疒^頹)證之一。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多因喜、怒、哀、樂、悲、思、恐等七情所傷,或坐臥冷濕,或寒邪侵襲鬱結而成。證分腸(疒^頹)、卵脹、水(疒^頹)、氣(疒^頹)四種。「腸(疒^頹)、卵脹難差,水(疒^頹)、氣(疒^頹)、針灸易治。」證治參見各條。又《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子宮脫出名為陰(疒^頹)」。即子宮脫垂。詳該條。

因形而生病 編輯

病因學術語。指人體五行與氣運五行屬性不合,相剋或相侮而引發疾病。《靈樞·五變》:「雖不陷下,當年有沖通,其病必起,是謂因形而生病。」

因天之序 編輯

出《素問·六微旨大論》。與因時之序同。詳該條。

因他症 編輯

眼科病證名。指因其他病患而引致目疾者。出《雜病·證治準繩》。《審視瑤函》:「此症專言因害別病而累及目也」。如傷寒陽症熱鬱蒸損瞳神,或熱盛血滯,赤痛淚澀;陰證脫陽而目盲,或服姜附溫熱之劑多而火燥赤澀等,繼發於其他疾病的眼疾均屬此例。本症不宜局限於眼科論治,須看因何症而起,驗其標而治其本。

因適而為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療原則。針對不同病證採用相適應的治法。《靈樞·經水》:「審切循捫按,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是謂因適而為之真也。」

《因是子靜坐法》 編輯

氣功著作。蔣維喬着於1914年。書中通過作者本人的實踐具體地介紹了氣功療法的理論、方法和體會,後附問答選錄。1914年由商務印書館鉛印出版。此後1915、1917、1918、1920、1923、1927、1933、1935年多次再版。

因時制宜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根據四季氣候變化,制訂相適宜的治療方法。氣候變化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影響,治療用藥時應加以考慮。例如夏季氣候炎熱,腠理疏泄,對患風寒感冒者不能過用辛溫,以免過汗而亡陽傷津。冬季氣候寒冷,腠理密固,對患風寒感冒者,可用重劑辛溫藥,使風寒之邪從汗而解。《素問·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因時之序 編輯

養生學術語。指順應春夏秋冬四時次序變化。《素問·生氣通天論》:「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

因人制宜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根據病人的體質、性別、年齡、生活習性以及既往病史等差異,制訂出與之相適宜的治療方法。例如性別方面,男女的生理不同,各有特殊疾患,治療時要考慮其生理、病理特點,婦女經期、妊娠期尤其要加以考慮。年齡方面,小兒臟腑柔弱,老人氣血衰少,各有其常見疾病。體質方面,由於先天稟賦和後天調養的差別,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也不同。生活習性方面有耐寒怕熱,有耐熱怕寒,有嗜酒辛辣等。既往病史也往往和現在疾病有一定聯繫。個別體質對藥物的忌宜也不同,應有所了解。治療時要全面考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孤立地看待病證。《素問·異法方宜論》:「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

因其重而減之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療原則。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重,指病邪深重,內結成里實證;減,削減、祛除。指用攻削或瀉下等治法削減病邪,祛除里實證。例如因實熱燥結的便秘腹痛,用承氣湯之類攻下;腹中瘀血腫塊,用破瘀消症的方藥攻削,使之漸漸消除。治療原則以攻邪為主。

因其衰而彰之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療原則。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衰,氣血虛弱,病邪衰退而正氣未復;彰,扶助正氣,增強抗病機能使病邪盡去。指虛衰之證通過補益法扶助正氣,達到正勝邪退的治療目的。例如水腫病用逐水藥後,腫勢大致消退,即可改用溫陽健脾法,如參苓白朮散之類,以助脾化濕,消除余腫。治療原則為扶正兼祛邪。

因其輕而揚之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療原則。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輕,指病邪浮淺在表,來勢不猛;揚,宣揚發散。指對輕淺的病證,宜用宣揚發散的治法使病邪從表而解。例如外感初起,病邪在表,可用發汗解表法使邪隨汗而解。

因風症 編輯

眼科病證名。泛指因風致病而繼發之目疾。《雜病·證治準繩》:「謂患風病人目疾也。……久風則熱勝,熱盛則血弱,風久必郁,郁則火生,火性炎上,故患風人未有目不病者。然各因其故而發:有日淺而郁未深,為偏歪斜者;有入脾而睥反濕勝而赤爛者;有血虛筋弱而振搐者;有不禁反傷精神及恣燥嗜熱,助邪乖亂,清和融純之氣氤鬱而為內障者;有風盛血滯結為外障,如胬肉等證者,……治各因其證而伐其本。」

因風成毒證 編輯

眼科病證名。指因風濕熱而目病者,《雜病·證治準繩》:「初發時乃頭風濕熱、瘀血灌睛,瞼硬睛疼等,病失於早治;雖治,不得其法,遂致邪盛搏夾成毒,睥與珠通行脹出,如拳似腕,連珠帶腦,痛不可當。先從烏珠爛起,後爛氣輪。有爛沿上下瞼並腦及顴上,肉盡空而死。若飲食少脾泄藏結者死尤速。若能飲食而髒調者死遲。」《張氏醫通》卷八:「惟初起時,急用石膏散」加減。

因毒症 編輯

眼科病證名,指因人體他處患有化膿性感染引起目病者。《證治準繩·雜病》:「謂人生瘡瘍腫毒累及目病也。」治應審症求因,標本兼治。

因地制宜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按照地域環境的不同,制訂與之相適宜的治療方法。《素問·異法方宜論》:「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我國國土遼闊,各地氣候有差異,南方炎熱多雨,地勢卑濕,病人易出現濕熱證候;北方少雨乾燥,病人易出現燥證;高原沿海,水土不同,治療用藥時應考慮地域因素。

編輯

①原因,病因。《素問·至真要大論》:「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靈樞·賊風》:「雖不遇賊風邪氣,必有因加而發也。」

②因為,由於。《素問·病能論》:「陽氣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素問·熱論》:「因其谷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

③依據,順隨。《素問·八正神明論》:「因天時而調氣血。」

編輯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素問·五運行大論》:「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

翳如絲縷 編輯

病證名。係指黑睛所生條狀白翳細如絲縷的病證。見《原機啟微》。參見翳條。

翳如螺蓋 編輯

病名。係指黑睛凹凸不平,似煮熟田螺狀的證候。出《原機啟微》。也即旋螺突起。詳見該條。

翳如稱星 編輯

病證名。係指黑睛所生細小星點白翳的病證。見《原機啟微》。參見聚星障。

(拼音Y)第十篇 編輯

翳明 編輯

經外穴名。在翳風穴後1寸處。布有耳大神經,枕小神經,耳後動、靜脈分支及頸內動、靜脈網(有迷走神經、交感干的頸上神經節)。主治夜盲,近視,遠視,白內障,及內耳性眩暈,視神經萎縮,青光眼,失眠,精神分裂症等。直刺1-1.5寸。

翳風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陽三焦經。手、足少陽之會。在耳垂後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布有耳大神經,深層為面神經干從莖乳突孔穿出處,並有耳後動、靜脈,頸外靜脈。主治耳鳴,耳聾,聤耳,口眼斜,口噤不開,齒痛,頰腫,瘰癧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編輯

①病證名。係指引起黑睛混濁或潰陷的外障眼病以及病變愈後遺留於黑睛的瘢痕。如宿翳、凝脂翳等。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本病有虛實之分。實證多由肝風熱邪所致,治宜疏風清熱瀉肝。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虛證多由肝腎陰虧、陰火上炎所致,治宜滋陰清熱,方用一貫煎加減。此外,外傷也可致翳,治宜活血化瘀、多用赤芍、丹參、川芎之類。從廣義的角度看,凡眼內外遮蔽視線之目障均可稱翳,某些內障也稱為翳,應根據不同原因,辯證施治。

②遮蔽。《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寒氣數舉,則霧霿翳。」

溢志 編輯

開懷瀉意,猶言盡情。《素問·六微旨大論》:「願夫子溢志盡言其事,令終不滅,久而不絕。」

溢飲滑泄 編輯

病證名。見《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瀉論》。一名飲瀉。為水飲漬於胃而致之滑泄。《張氏醫通·大小府門》:「水漬入胃,名曰溢飲滑泄。渴能飲水,水下復泄,泄而大渴。」宜蠲飲止瀉,用茯苓甘草湯、五苓散等方;並可配合灸大椎穴三至五壯。參見滑泄、飲瀉等條。

溢飲 編輯

病證名。飲病之一(屬《金匱要略》四飲之一)。《素問·脈要精微論》:「肝脈軟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此病之飲邪主要泛溢於體表肌膚和四肢。臨床兼見身體痛重,支節煩疼;亦可兼見咳喘、胸悶、乏力等症。宜溫肺化飲,發汗驅邪。用大青龍湯、小青龍湯、桂苓神術湯等方。參見四飲、痰飲條。

溢陰 編輯

脈學名詞。指陰邪積聚而瀰漫於內的脈象。《靈樞·終始》:「脈口四盛,且大且數者,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死不治。」參內關條。

溢陽 編輯

脈學名詞。指陽氣亢盛之極而泛溢的脈象。《靈樞·終始》:「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參外格條。

溢乳 編輯

病證名。嬰兒飲乳過多而乳汁溢出。《育嬰秘訣》:「溢乳者,乳多而溢出,非真吐乳也。苟不知禁,即成真吐矣。百日內小兒多有之。」

編輯

《內經》十二脈之一。指超越寸口而上魚際的脈象。主氣有餘。《診家正眼》:「曰溢者,自寸口上越魚際,氣有餘也。」

意舍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經後支的外側支和肋間動、靜脈後支。主治噁心、嘔吐、腹脹、腸鳴、泄瀉、黃疸、飲食不下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意氣功 編輯

氣功功法名。傳岳飛得自湯陰大佛寺慈慧禪師。據介紹,該功法近代始於王賢賓所著《意氣功詳解》(1931年)。功法大致為:設想將周身之氣於心聚為球,然後周行全身而復回心。全功用10分鐘。據云有良好的防治疾病的作用。

意不存人 編輯

猶言旁若無人。《靈樞·本神》:「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

編輯

①意義。意思。《素問·離合真邪論》:「余聞九針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盡通其意矣。」《素問·氣穴論》:「然余願聞夫子溢志盡言其處,令解其意。請藏之金匱,不敢復出。」

②意志。《素問·調經論》:「持針勿置,以定其意。」

③心願、意向。《素問·針解》:「人心意應八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④記憶,回憶。《靈樞·厥病》:「厥頭痛,意善忘。」《靈樞·本神》:「心有所意謂之意。」

⑤意識。指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素問·皮部論》:「余非聖人之易語也,世言真數開人意,今余所訪問者真數,發蒙解惑,未足以論也。」

⑥情態。《素問·氣交變大論》:「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體重煩冤。」

⑦意見,即個人對事物的看法。《靈樞·決氣》:「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⑧通「臆」。胸。《素問·金匱真言論》:「善為脈者,謹察五臟六腑……藏之心意。」

⑨臆斷。《靈樞·逆順肥瘦》:「故匠人不能釋尺寸而意短長。」

骮(yì,音亦) 編輯

骨名。即缺盆骨。李瀠《身經通考》:「缺盆骨為骮。」參缺盆骨條。

逸者行之 編輯

治則之一。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由於過於安逸造成氣脈凝滯、運動障礙之類的病證,可用行氣活血通絡的方法,使其通暢。

逸老 編輯

養生術語。原為中國古代老年養生的基本觀點,謂老人生活宜安閒以利養生。這一觀點歷來受到中國古代社會的廣泛認同與尊奉。《經鉏堂雜誌》:「造物勞我以生,逸我以老。少年不勤,是不知勞也;年老奔競,是不知逸也。天命我逸而我勞,以取困辱,豈非逆天乎!」這種因年齡階段不同而養生有別的觀點,是「因人制宜」原則在中國古代養生學中的一個體現。

逸風瘡 編輯

病名。指遍體起小丘疹,狀如癬疥而癢之皮膚痛。《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逸風瘡,生則遍體,狀如癬疥而癢。」此由風氣散逸於皮膚,因名逸風瘡也。該病因血虛肌膚失養,風邪客於肌表所致。症見遍體起小丘疹,自覺搔癢,如疥瘡狀。治宜養血疏風。可用消風散化裁,外治用苦參湯水煎後加豬膽汁四枚,調勻外洗。類似痒疹。

益陰 編輯

即補陰。詳該條。

益胃 編輯

治療胃虛的方法。如胃氣虛寒則溫胃建中;胃陰不足則滋養胃陰。

益氣養血 編輯

補益法之一。又稱補益氣血、氣血雙補。是治療氣血兩虛證的方法。常用於脾胃虧損,失血傷精,或胎產崩漏,而致氣血兩虛者。症見面色無華,心悸氣短,消瘦無力,月經不調,舌淡脈弱等。方用八珍湯、炙甘草湯等。

益氣生津 編輯

補益法之一。即氣津並補的治療方法。氣津兩虛,多由熱傷氣陰所致,症見汗出過多,肢體怠倦,氣短懶言,口乾作渴,舌質紅干,脈虛弱或細等,可用生脈散之屬,以益氣生津,養陰止汗。

益氣解表 編輯

治療學術語。又稱補氣解表。是對平素正氣虛弱而患外感表證的治法。症見頭痛項強、惡寒發熱、咳嗽咯痰、鼻涕粘稠、胸膈痞滿、脈弱無汗,處方由補氣藥與解表藥組成,如參蘇飲、人參敗毒散之類。

益氣 編輯

即補氣。詳該條。

益脾 編輯

即健脾。詳該條。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編輯

治則之一。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王冰注語。後人簡稱為益火消陰或扶陽追陰。即用扶陽益火之法,以消退陰盛。常用於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而出現陰盛寒證者。症見腰脊酸痛、腳軟身冷、陽痿滑泄、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清長,舌淡體胖、脈沉細數等。法當溫補腎陽,消除陰寒。用腎氣丸、右歸飲治療。

悒悒 編輯

憂悶不暢的樣子。《素問·刺瘧篇》:「足厥陰之瘧……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陰。」王冰註:「悒悒,不暢之貌。」

《疫證治例》 編輯

溫病著作。五卷。清·朱蘭台撰。刊於1892年。書中記述疫病、六經治例、瘟病治例以及多種疫證、雜證等內容。並附若干醫案。還創製了蘆根方等有效方劑。作者論疫以張仲景六經為主,融會諸家學說,參以己見和經驗,有一定的臨床參考價值。

《疫證集說》 編輯

溫病著作。四卷,附補遺一卷。清末余伯陶編。刊於1911年。本書選集古今百餘種有關疫證的文獻,取其論辨治法。內容簡要,但條理不夠清楚,可作疫證的臨床研究參考。現有初刊鉛印本。

《疫疹一得》 編輯

溫病專書。二卷。清·余師愚撰於1794年。作者以其父死於時疫,故究心於疫疹的臨床研究,頗有心得,着成此書。全書重點論述疫診證治,余氏擅長用石膏治疫疹、溫病,曾有「非石膏不足以治熱疫」的臨床見解,並創用了清瘟敗毒飲等效方,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發展了疫診治法。在發病方面,書中較多地談到運氣主病。現存稿本及清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疫疹 編輯

病證名。疫證而見發疹的疾患。見《疫疹一得》卷上。由感受疫癘之邪,熱毒內盛,外發於肌膚所致。疹見緊束有根,色紫或黑者,為熱盛毒重。毒愈重則誘發愈遲,有遲至四、五日仍不透者。初起時伴見惡寒發熱,頭痛如劈,甚則煩躁譫語,唇焦,舌起紅刺,脈數,或兼上嘔下泄等症。治宜清熱涼血解毒,以清瘟敗毒飲為主方。熱盛者酌用涼膈散,去硝、黃加石膏。參見斑、疹條。

疫痧 編輯

病名。又名疫喉痧、爛喉(疒丹)痧。相當今之猩紅熱。《疫痧草》:「疫痧者,疫毒直干肺臟,而喉爛氣穢。」治宜養陰清肺為主。詳參爛喉(疒丹)痧條。

疫瘧 編輯

病名。在一個地區流行而病情凶重的瘧疾。《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瘧病不內外因證治》:「病者發寒熱,一歲之間,長幼相若,或染時行,變成寒熱,名曰疫瘧。」《張氏醫通·瘧》:「疫瘧,夏秋之間,沿門闔境皆是也。」壯熱多汗而渴,用達原飲;煩熱大渴有表證,用桂枝白虎湯;譫妄狂悶,用涼膈散加草果;寒熱便秘,用大柴胡湯;虛人發散後熱不止,用人參敗毒散。或用不換金正氣散、五瘟丹、如意丹等方。參見瘧疾條。

疫痢 編輯

病名。由天行疫毒所致的痢疾。具強烈的傳染性。《痢證匯參》卷四:「疫痢之證,運氣所致。或流衍之紀,雨濕連綿;或二火司公,赫義用事,濕熱大作;或燥金行令,燥火時行,三者皆成疫痢。此所謂之天行疫痢也。」《症因脈治》卷四:「長幼相似,沿門合境,一齊發作,下痢膿血,或下純血,或下黃水,或下紫血水,身熱頭痛,胸滿不食,此疫痢之症也。」治以清熱解毒為主。初起宜兼表散,用羌獨柴葛之類。待表邪已散,分辨濕火燥火施治。濕熱脈洪,香連丸、六一散;滿悶不舒,香連平胃散;燥火脈數,當歸銀花湯調六一散,送下當歸大黃丸。參見痢疾、疫毒痢條。

疫癧疱瘡 編輯

出《諸病源候論》。即痘瘡。詳該條。

疫癘 編輯

病名。

①具有強烈傳染性,流行一時一地的疾病。見《諸病源候論》卷十。又名瘟疫、時氣。《醫學入門》卷四:「疫疾如有鬼癘相似,故曰疫癘,又曰時氣。」參見瘟疫、時氣等條。

②濕溫中有強烈傳染性者。《六氣感證要義·濕溫》:「濕溫一證,即藏疫癘在內,一人受之則為濕溫,一方受之則為疫癘。」

③大頭痛潰裂膿出又染他人者。《此事難知》卷下:「大頭痛者,雖為在身在上,熱邪伏於已,又感天地四時非節瘟疫之氣,所著所以成此疾,至於潰裂膿出,而又染他人,所以謂之疫癘也。」參見大頭痛條。

疫喉自汗 編輯

病證名。指患疫喉後出現的汗出。其一,毒隨汗泄者痧透、神清、喉爛漸退,為順證。其二,汗出而毒不泄則痧隱、神昏、喉爛反劇,多為邪內攻而正氣虛,為逆證,治宜疏解透達,佐以扶正,方用粘子解毒湯加減。

疫喉譫語 編輯

證名。指患疫喉後疫毒不能外達,內陷心包而出現的神昏譫語,痧隱、喉爛的症狀。治宜:達邪、解毒,清心開竅。如安宮牛黃丸等。

疫喉遺毒 編輯

病證名。指疫喉初愈,邪毒未盡,遺毒於臟腑、經絡之間而出現的不同證候表現。臨證宜辨證施治,清餘毒而扶正氣。

疫喉失音 編輯

病名。係指患疫喉而肺經積熱,火灼陰傷所致之咽喉潰爛而聲音不出。治宜瀉火養陰,方選養陰清肺湯加減。外吹冰硼散。

疫喉氣促 編輯

病證名。指由於患疫喉後火邪內結肺胃,宣肅失常,而出現氣促症狀,為肺氣欲絕之徵。詳參疫喉條。

疫喉嘔吐 編輯

證名。指患疫喉後,胃中邪熱上沖所致。若痧透則嘔自止。若邪盛不達則嘔甚,宜透邪、清熱、解毒、止嘔。方選銀翹散合黃連蘇葉湯。

疫喉衄 編輯

病證名。指患疫喉後邪火熾盛,上沖肺經,迫血妄行而為鼻衄。屬邪達外出徵象,衄血不止者多為毒入血分,宜清火、涼血、止血。方選犀角地黃湯合十灰散加減等。並予局部止血。

疫喉溺澀 編輯

證名。指患疫喉後疫毒邪火熾盛下注膀胱,致使膀胱氣化不利,出現小便澀痛,痧隱未透。治宜達邪化毒,通利小便。方選八正散合清咽利膈湯加減。

疫喉會厭腐潰 編輯

病名。指患疫喉後疫毒熏灼會厭、咽喉,致使會厭腐潰,咽喉腐爛漸重,口出臭穢之氣,聲音嘶啞,湯水難入,入口即嗆逆者。治宜解毒祛腐養陰。治選養陰清肺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疫喉後牙疳 編輯

病名。指疫喉初愈,餘毒未盡,致牙齦腫痛、色黑腐潰,齒搖脫落。治宜清火解毒,方選清胃散或竹葉石膏湯加減。參牙疳。

疫喉後虛勞 編輯

病名。指疫喉後餘毒未盡卻正氣大虛、陰陽俱虧,或患疫喉期不慎起居、不戒酒色而致陰精虧耗,出現正氣大虛之象。臨床多見肺陰大傷及脾陽下陷之證。治宜辨證施治。

疫喉後下痢 編輯

病名。指多由疫喉邪毒未盡,內陷腸中而為痢。症見:下痢赤白兼膿血。治宜清熱燥濕、涼血行氣、化瘀止痛。方選黃芩湯、白頭翁湯加減等。

疫喉毒泡 編輯

病名。指患疫喉之後火毒極盛,致使喉中生泡、泡密有漿,咽喉腐爛的病證。治宜疏解,透達、清化。方選粘子解毒湯加減等。

疫喉初起三禁 編輯

指治疫喉之法則。疫喉初起,邪毒熾盛,宜宣達、透發、疏解。切忌三點:

①辛溫發表,以免助火傷津,引動肝風而生痙厥。

②大劑苦寒,以免強遏熱邪,損傷正氣,引邪入里。

③早用瀉下,以免耗氣傷陰,火邪內陷,致病加重。陽明腑實者可投涼膈散等藥。

疫喉便溏 編輯

病證名。指患疫喉後,邪毒下陷而致大便溏泄。邪盛正虛則便溏而神昏、痧隱喉爛,宜急扶正祛邪,兼顧醒神開竅,但不宜止瀉,以免斂邪之毒,方選葛根芩連湯或白頭翁湯合安宮牛黃丸加減。若屬疫喉初愈,脾虛虛弱所致下陷便溏,宜健脾止瀉,方選參苓白朮散。

疫喉便閉 編輯

病證名。指患疫喉後邪毒內鬱結於腸道所致大便閉結不通。治宜瀉火通便。方選麻子仁丸合瀉心湯。

疫喉鼻扇 編輯

證名。指患疫喉後疫毒灼傷肺臟而出現鼻翼扇動。症見痧隱喉爛、鼻扇氣促。病情多較危重。治宜疏達清肺、瀉火解毒,方選銀翹散合瀉白散。

疫喉鼻煤 編輯

證名。指患疫喉後,火毒熾盛,灼熏肺經,致鼻孔乾燥、黑如煤。治宜解毒、瀉火。方選清瘟敗毒飲加減。

疫喉 編輯

病名。指由於感受時行疫癘之邪而引起的喉科急性傳染病。多見於小兒,成人少見,病情較重、變化迅速,對健康威脅極大,應重視積極預防。該病包括白喉和疫喉痧兩證。白喉多發於秋、冬二季,後者多發於春、冬二季。詳參白喉、疫喉痧條。

疫毒痢 編輯

病名。痢疾之傳染性強而病情危重者。見宋《史載之方》。亦稱疫痢、時疫痢。由疫毒流行,互相染易,壅滯腸道,燔灼氣血所致。發病急驟,證見高熱嘔吐,煩躁口渴,腹痛劇烈,後重特甚,痢下膿血多為紫紅色或血水狀,便次頻多,甚至昏迷痙厥。兒童每於未痢之前,即呈昏迷,抽搐,甚或肢冷、喘促脈微欲絕等危象。治以清除腸積,涼血解毒,開竅解痙,用白頭翁湯、檳榔順氣丸、當歸銀花湯、犀角地黃湯、紫雪丹等方。宜中西醫結合搶救治療。參見疫痢條。

疫毒 編輯

病名。指天行邪熱時毒之氣,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五。即時毒證治可參見該條。

疫疔 編輯

病名。因本病瘡形如臍凹陷,故又名魚臍疔、魚臍瘡、脈骨疔。如《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一:「瘡頭黑深,破之黃水出,四畔浮漿起,狹長似魚臍,故謂之魚臍丁瘡。」又《證治準繩·瘍醫》卷二:「若因開割瘴疫牛馬豬羊之毒,或食其肉,致發疔毒,或在手足,或在頭面,或在胸腹,或在脅肋,或在背脊……或起紫泡,或起堆核腫痛創人,發熱煩悶,頭疼身疼骨節煩疼。……」該病所述之症狀與今之皮膚炭疽證同,因其是一種特殊傳染病,故今人又稱之為疫疔。其病因為感染疫死畜毒阻於皮膚之間,以致氣血凝滯,毒邪蘊結所致。好發於頭面、頸項及手臂等暴露部位。初起可見皮膚出小紅斑丘疹,形同蚊跡蚤斑,迅速發為水泡,繼則出血壞死,乾燥,結黑痂,呈凹陷狀,如臍形,周圍腫脹漫延,身發寒熱。治宜用絲瓜葉連須蔥莖葉搗爛,以酒和服。余治同疔瘡。同時應隔離患者,病人所用敷料均應焚毀,所用器械均應嚴格消毒。深埋死畜,加強屠宰管理,做好預防工作。

編輯

病名。具有劇烈流行性、傳染性的一類疾病。《素問遺篇·刺法論》指出疫病有「皆相染易」的特點。因時行癘氣從口鼻傳入所致。《類證治裁》卷一:「疫為時行癘氣,有大疫,有常疫。大疫沿闔境,多發於兵荒之後,大數見。常疫則一隅數家,一家數人,症多相似。春、夏、秋三時皆有之,而夏秋為甚。其厲邪之來,皆從濕土鬱蒸而發,觸之成病,其後更相傳染,必由口鼻吸受,流入募原。」參見時疫、溫疫、疫癘、時毒、大頭瘟、絞腸瘟、疙瘩瘟、楊梅瘟等條。

異者衰之 編輯

運氣術語。指六氣與五運不相同類,則所主生物衰微。《素問·五常政大論》:「六氣五類,有相勝制也,同者盛之,異者衰之。」

異者從之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主客氣不同時,用從治的方法。《素問·至真要大論》:「必要其主客,適其寒溫,同者逆之,異者從之。」

異遠真人 編輯

明代清間醫家。其原名佚,履貫欠詳。嘗着《損傷妙方》一書,又名《跌打損傷妙方》現有刻本行世。

異物入目 編輯

病證名。見秦伯末《中醫臨症備要》。即物偶入睛證。詳該條。臨床中對於該病,應及時沖洗眼睛,排除異物。切忌用手指揉搓眼皮。

《異授眼科》 編輯

眼科著作。一卷。撰人撰年不詳。本書首載眼病證治、歌賦及眼科驗方的配製,其次用問答體裁敘述了眼科72症的治法。1949年後出版排印本(與《一草亭目科全書》合刊)。現存明抄本及多種清刻本。

異經選穴法 編輯

針灸選穴法之一。又稱他經取穴。指在與病變經脈相關的其他經脈上選取穴位,包括表里經、同名經等。如足陽明胃的胃痛,取足太陰脾經的公孫穴;足太陰脾經的陰挺,取督脈的百會穴。

異痘 編輯

病證名。出《痘科類編》。指痘瘡發於特殊部位,如蒙頭、抱鼻、鎖口、鎖項等。詳見各條。

異病同治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不同的疾病,由於發病機理相同,可用同一種治療方法。例如中氣下降,脾氣不足所致的泄瀉,脫肛,子宮下垂等,雖屬不同疾病,均可用補中益氣的治療方法。

義姰 編輯

漢代女醫生。河東(今山西永濟、運城一帶)人。醫術頗高。漢武帝之母王太后聞其名而召之,並封為侍醫,深得其寵。

椅當 編輯

正骨器械之一。出《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凡肩甲骨出,相度如何整,用椅當圈住脅,仍以軟衣被盛簞,使一人捉定,兩人拔伸……。」亦稱椅靠背。指用木製有椅當(靠背)的椅子。椅當上墊棉墊,適用於肩關節脫臼的復位。具體操作為:讓患者側坐於椅上,把椅當置於患側腋下,患肢垂於椅當外,一人固定患者於椅上,醫者兩手持患腕向上部拔伸,然後一手緊握患肘上部並使之屈肘內收,如有滑動感即已復位。

蟻毒瘺 編輯

病名。指項下忽腫一塊,漸延至頸,偶破出水碗許,爛久不合,或伴咽喉腫痛,飲食吞咽不利。多由憂思郁怒、氣滯血瘀所致。治宜理氣活血、消腫,方選橘核丸加減。

以痛為腧 編輯

針灸取穴用語。出《靈樞·經筋》。指對於某些病症,以病痛局部或壓痛點作為穴位進行治療。因這種穴位無定位,所以後世稱為阿是穴或不定穴、天應穴。參見各該條。

以毒攻毒 編輯

治療學術語。系治療方法之一。出《本草綱目》。使用有毒性的藥物治療惡瘡病毒的方法。如大楓子辛熱有毒,入丸劑內服,治療麻風;藤黃酸澀有毒,外敷治療癰瘡;露蜂房甘平有毒,研末用豬油和塗,用以治療頭癬。

編輯

①副詞。已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②副詞。之後。用在動詞後,表示該動作已完成或結束。《素問·奇病論》:「驚已,心氣痿者死。」

③副詞。甚,極。《素問·六微旨大論》:「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

④通「以」,介詞。《素問·六節藏象論》:「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

⑤休止,停息。《靈樞·熱病》:「舌本爛,熱不已者,死。」

⑥死亡。《素問·六微旨大論》:「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

⑦病癒。《素問·移精變氣論》:「故病未已,新病復起。」⑧語氣詞,表示確定。《素問·血氣形志篇》:「欲知背俞,先度其兩乳間,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

⑨通「矣」。語氣詞,猶「了」。《溫病條辨·汪序》:「六氣之中,君相兩火無論已。」

⑩缺。《類經·氣味類》:「亦猶亂世之甲兵,飢餒之糧餉,所必不容已者,即此藥也。」

乙癸同源 編輯

即肝腎同源。古代根據五行學說把臟腑和天干相配合,認為肝屬乙木,腎屬癸水,故稱。詳肝腎同源條。

乙庚化金 編輯

運氣術語。指凡逢乙庚為金運。《素問·天元紀大論》:「乙庚之歲,金運統之。」

編輯

天干的第二位。常用以紀日、紀年。

《疑難急症簡方》 編輯

醫方著作。四卷。清·羅越峰輯。刊於1895年。本書匯集各種急症簡易方,分為癲狗惡狗、毒蛇惡蟲、食毒五傷、跌打五傷等70類,包括多種病證的治療方劑。現有《珍本醫書集成》本。

頤頤 編輯

怡然自得的樣子。《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質判之人。比於左手太陽,太陽之下,支支頤頤然。」張介賓註:「頤頤,自得貌。」

《頤身集》 編輯

養生學叢書。一冊。清·葉志詵輯。刊於1852年。其中包括元·丘處機《攝生消息論》,明·冷謙《修齡要旨》,清·汪昂《勿藥元詮》、汪昂《壽人經》及方開《延年九轉法》五種。現存清刻本。

頤發 編輯

病名。下頜、腮腺部位之癰疽瘡瘍。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三。即發頤。詳見該條。

編輯

面頰。《素問·刺熱論》:「腎熱病者,頤先赤。」修養,保養。《醫說·食無求飽》:「食物無務於多,貴在能節,所以保沖和而順頤養也。」

遺泄 編輯

泄通泄。即遺泄。遺精之又名。詳見遺精條。

遺泄 編輯

病證名。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虛損證治》。為遺精之又名。參見該條。

遺失 編輯

大便失禁。《素問·咳論》:「大腸咳狀,咳而遺失。」(按「失」、「矢」通用。「矢」同「屎」。)

遺熱 編輯

病理名詞。指熱病余邪未盡,因過勞或不慎於口腹而復發。《素問·熱論》:「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傷寒全生集》:「病新瘥後,血氣未平復,餘熱未盡。……若勞動再發,為勞復。血氣尚虛,但當安臥守靜以養血氣,設或早晚勞役,使氣血沸騰,而邪熱遂還於經絡而發熱也,謂之遺熱。」參見勞復、食復條。

遺尿 編輯

病證名。出《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一名遺溺。詳見遺溺條。

遺溺 編輯

病證名。又名遺尿。《素問·宣明五氣論》:「膀胱…………不約為遺溺。」《靈樞·本輸》:「虛則遺溺……。」可見遺溺以虛證多見。其證包括睡中經常尿床,或昏迷時小便自遺,或清醒時小便自出,或溺頻而難以自禁等情況。《景岳全書·雜證謨》:「遺溺一證,有自遺者,以睡中而遺失也。有不禁者,以氣門不固而頻數不能禁也。又有氣脫於上則下焦不約而遺失不覺者,此虛極之候也。」《類證治裁》卷七:「大抵遺溺失禁,由肺腎膀胱氣虛。肺虛,補中益氣湯加五味、牡蠣;腎虛,菟絲子散;膀胱虛,固脬丸;挾寒,家韭子丸;挾熱,白薇散;滑脫,秘元丹、牡蠣丸;命火衰,右歸飲、鞏隄丸。」《景岳全書·雜證謨》指出:「有熱客腎部而遺尿者,……其證發熱作渴,或時閉澀,或時自遺,或陰挺不能約制。午前小劑補中益氣加黑山梔;午後大劑生料六味丸加五味子,常服自效。夏月暑病遺尿者,白虎加人參湯。一服即應。有先因病淋,服利藥太多,致溺不禁者,補中益氣稍佐熟附子。有所傷損,污血畜於胞中,亦令遺失,鹿角屑炙黃為末,和桃仁泥等分,酒調三錢。咳而遺溺,屬膀胱,茯苓甘草湯;不應,五苓散。小兒胎中受冷遺尿,一味補骨脂,炒研,臨臥紅酒調服,即不遺。」亦可用桑螵蛸、腎氣丸加金櫻子、補骨脂等方治療。參見遺尿、小便不禁條。

遺瀝 編輯

證名。見《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證治要訣·遺精》指出此證「小便有數滴稠粘,莖頭微痛;或小便已停,有時方有一二滴沾裩。」治療與遺精大致相同。

遺精 編輯

病證名。在非性交的情況下精液自泄,稱之為遺精,又名遺泄、失精。在夢境中之遺精,稱夢遺;無夢而自遺者,名滑精。《張氏醫通》卷七引「陸麗京曰:「遺精之原有三。有斫喪太過,腎氣不藏,無夢而遺者,當益精以壯火,如鹿茸丸、安腎丸、聚精丸、九龍丹、金鎖玉關丸之類,有勞心太過,心腎不交,酣臥而遺者,當實土以堤水,如歸脾湯、妙香散、遠志丸、補中益氣湯、硃砂安神丸之類。有思想無窮,所願不得,妄夢而遺者,當瀉火以寧水,如滋腎丸、威喜丸、《本事》豬苓丸、清心蓮子飲之類。」腎陽虧損、精關不固者,宜濕腎固攝,用右歸丸、鹿茸大補丸等方;腎精不足、相火妄動者,宜滋陰降火,用大補陰丸、知柏地黃丸、旺水湯、三才封髓丹等方;因於肝鬱,用逍遙散、小柴胡湯加減;挾熱者加用龍膽瀉肝丸;操勞過度,多思妄想,夢遺頻仍者,治宜清心攝腎,用靜心湯、天王補心丹、清心蓮子飲、定志丸等方;病後體虛,心悸、夢遺者,宜用牡蠣散。遺精多見於性神經衰弱、慢性前列腺炎、慢性消耗性疾患。

遺毒 編輯

病名。

①指新生兒肌膚紅赤斑爛之病證。見《外科啟玄》。亦稱小兒遺毒爛斑。該病系胎兒感染父母梅瘡遺毒所致。其症重者,嬰兒出生後,周身皮膚紅赤,膿血淋漓,腐爛成斑;甚則毒攻九竅(眼、耳、口、鼻、前後陰),產生爛斑,皮肉損壞。輕者,嬰兒出生後,形體消瘦,顏面枯槁,頭骨坑陷,皮膚出現暗紅斑點,或發生爛斑。治療,重者內服搜風解毒湯,外用鵝黃調敷;破爛者用蜜炙黃柏末撒布。輕者可服用土茯苓湯。即先天性梅毒。現罕見。

②指時疫中一種壞證。《雜證會心錄》卷下:「又有時疫壞證,神識昏迷,邪陷厥少,從耳後發出,名曰遺毒。治法與腫腮不同。而醫者非進甘桔,即用膏連,邪復內陷,萬無生理矣。」治宜峻補氣陰,先用救陰保元湯等方,後再清理遺毒,開竅醒腦。

遺道 編輯

經外穴名。《備急千金要方》:「遺溺,灸遺道,俠玉泉五寸。隨年壯。」即在臍下4寸(中極即玉泉)旁開2.5寸處。與腸遺穴同位。《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則定位在中極穴旁開5寸處。

編輯

㈠(yí,音宜)

①餘留,殘留。《素問·熱論》:「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素問·征四失論》:「妄用砭石,後遺身咎。」

②排溺。《靈樞·經脈》:「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去欠),小便遺數。」

③失禁,不自主地排出二便。見「遺失」、「遺溺」。

㈡(wèi)見「遺遺」。

移指 編輯

切脈指法。切脈布指時,如發現寸、關、尺三部脈形有異常時,就不能按照平常指距平布,必須根據情況,靈活移動指距。

移氣 編輯

使經氣轉移。《素問·調經論》:「按摩勿釋,着針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

移精變氣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轉移、改變患者精神狀態,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方法。《素問·移精變氣論》:「余聞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王冰註:「移謂移易,變謂變改,皆使邪不傷正,精神復強而內守也。」

移光定位 編輯

據日光遷移、變化,確定經氣運行的所在部位。《素問·八正神明論》:「因天之序,盛虛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王冰註:「候日遷移,定氣所在,南面而立,待氣至而調之也。」

胰俞 編輯

經外穴名。見《針灸學》(上海中醫學院1974年版)。即胃管下俞。參見該條。

編輯

①夾脊肉。見《廣韻·脂韻》。

②人體腺體之一。能分泌胰液,助消化;又能分泌胰島素,調節糖代謝。

《怡堂散記》 編輯

醫話著作。二卷,續編一卷。清·許豫和撰於1785年。本書隨筆記錄診治和讀書心得,分析古方,辨解藥性,並節錄一些醫家有關論述。全書通俗易懂,對兒科疾病證治記述尤多。現存清刻本。

夷則 編輯

六律中的六陽律之一。詳六律條。

(拼音Y)第十一篇 編輯

噫嘻 編輯

經穴名。出《素問·骨空論》。別名五胠俞。屬足太陽膀胱經。在背部,當第6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布有第5、6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外側支,及肋間動、靜脈。主治咳嗽,氣喘,胸痛,瘧疾,肩背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噫氣 編輯

即噯氣。《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復代赭湯主之。」《證治準繩·雜病》:「噫氣,《內經》所謂噫。即今所謂噯氣也。」詳見該條。

噫奶 編輯

出《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即哯乳。詳該條。

噫醋 編輯

證名。指噫氣吞酸。《諸病源候論·嘔噦諸病》:「噫醋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消則脹滿而氣逆,所以好噫而吞酸,氣息醋臭。」治宜用半夏丸、丁香散、曲術丸等方。

編輯

即噯氣。《素問·脈解》:「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也。」《景岳全書·雜證謨》:「噫者,飽食之息,即噯氣也。」詳見噯氣條。

《醫宗說約》 編輯

綜合性醫書。六卷(含卷首一卷)清·蔣示吉撰於1663年。本書系摘錄《內經》以降多家醫書,分科整理而成。卷首證治總論,記述四診、脈法、藥性、治則;卷一-二內科雜症;卷三傷寒;卷四小兒科、婦科;卷五瘍科。各科皆按疾病分類予以闡述,有論有方,流傳頗廣。現存數十種清刻本。

《醫宗金鑒》 編輯

醫學叢書。九十卷,十五種。吳謙等主編。是乾隆年間由政府組織編寫的大型醫學叢書,刊於1742年。全書采輯自《內經》至清代諸家醫書,「分門聚類、刪其駁雜,采其精粹,發其餘蘊,補其未備」(見卷首奏疏)。內容有:《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金匱要略注》、《四診心法要訣》、《運氣要訣》、《傷寒心法要訣》、《雜病心法要訣》、《婦科心法要訣》、《幼科雜病心法要訣》、《痘疹心法要訣》、《種痘心法要旨》、《外科心法要訣》、《眼科心法要訣》、《刺灸心法要訣》、《正骨心法要旨》。全書內容豐富完備,敘述較系統扼要。其中《傷寒》、《金匱》部分除對原文訂正並予注釋外,還徵引了清以前傷寒各家的論述。各科心法要訣,以歌訣體概括疾病諸證的辨證施治,全面而系統,準確而精闢。切於實際,易學易用。本書刊行後深受讀者的歡迎,流傳頗廣,成為學習中醫的重要讀物。195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1963年出排印本,對全書作了校勘,並改編目錄,附加索引。現存內府稿本、初刻本等十餘種清刻本及多種石印本、鉛印本等。1979年再予校點出版。

《醫宗己任篇》 編輯

醫學叢書。八卷。清·楊乘六輯,王汝謙補註。謂「以天下為己任」故題名「己任編」。全書輯評四種清代醫着,即高鼓峰《四明心法》(又名《醫家心法》)三卷;《四明醫案》一卷;以及呂用晦《東莊醫案》一卷,董廢翁《西塘感症》三卷。本書在評註中指出高鼓峰等三位的學術淵源宗薛己、趙獻可一派,重視臟腑辨證及腎命學說,有助於領會原著精神。現存六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醫宗會要》 編輯

綜合性醫書。八卷。清·湛德芬輯。刊於1864年。作者根據自身的理解,摘取歷代醫書的重要內容,分類編纂而成此帙。卷一人身總論,講述人體生理、臟腑、經絡、病因、五運六氣;卷二-五分述外因病症、內因病症、內科雜症、婦科、五官科及兒科疾病證治和脈法;卷六-七醫論;卷八本草。選輯資料冗雜,又有歸類欠妥或前後雷同者。現存二種清刻本。

《醫宗撮精、折肱漫錄合刊》 編輯

醫學叢書。明·黃承昊輯。作者將自着《醫宗撮精》(一名《醫宗摘要》)、《折肱漫錄》二書合輯,並加評註以闡發原意。《醫宗撮精》系將薛己《內科摘要》及其所注《名醫雜着》纂錄編成。《折肱漫錄》,詳該條。

《醫宗粹言》 編輯

綜合性醫書。十四卷。明·羅周彥撰。刊於1612年。所論多宗《內經》及張仲景、王叔和、劉河間、李東垣、朱丹溪、羅謙甫諸名家,選摘其精粹之言,故以《醫宗粹言》為書名。前列總論,分述陰陽、臟腑、病機、傷寒、運氣、攝生等內容。卷一-二元氣論;卷三補訂吳鶴皋《脈語》;卷四藥性論;卷五-六用藥準繩;卷七-十為四時方論(以內科雜病為主,兼述五官、口齒病證),卷十一-十四為四科備錄,分述婦人、小兒、外科、針灸科病證。全書不僅選輯《內經》及歷代各家論述比較精當,其中亦不乏作者精闢見解。且間附圖示,結構井然。現存三種明刻本、一種清抄本。

《醫宗必讀》 編輯

綜合性醫書。十卷。明·李中梓撰於1637年。作者深通《內經》,臨床經驗又極豐富,故撰此書以益後學。卷一醫論及圖說。醫論共十四篇,以介紹醫學源流、指導學醫門徑為主;圖說部分根據《內經》列述人體骨度部位及臟腑、生理等。卷二為新着四言脈訣、脈法心參及色診三篇,提綱挈領地闡述中醫的脈學、診法。卷三-四本草征要,系選錄《本草綱目》部分藥物的有關內容,旁采諸家學說、參以己見詳予注釋。卷五-十論述以內科雜病為主的33種病證的因證及治療,並附醫案。病機分析以《內經》理論為綱,選方大多切於實用,在中醫門徑書中卓有影響。現存三種明刻本,四十餘種清刻本,多種石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醫宗備要》 編輯

診斷學著作。三卷。清·曾鼎撰。刊於1814年,作者認為「治病定症,務在診脈為主」,故此書着重闡述脈學。上、中卷論切脈的重要性、切脈法,並以自身體會和獨到見解闡發《瀕湖脈學》、《四言舉要》脈學義理,確實給人以啟發。下卷以問答形式論述傷寒五法大旨。現有初刊本等多種清刻本,又本書為《曾氏醫書四種》中的一種。

醫助教 編輯

古代醫學教師名。北魏太醫署中始置太醫助教(第九品中),職在太醫博士之下。隋唐太醫署博士之下也設醫助教(從九品上)。唐代太醫署中還設有針助教。醫助教的職品高於按摩、咒禁博士。針科助教職品則低於醫助教。醫助教的職責是協助醫博士掌管教學工作。參見太醫助教條。

《醫旨緒餘》 編輯

醫論著作。二卷。明·孫一奎撰於萬曆年間。本書匯集作者學醫體會與見解,並擇要節錄部分《內經》原文。內容雜論脈象、診法、病機、藥性及醫案等共60篇,多有超人見解。其中有關咳、喘、哮等病症的鑑別診斷和治療,對張仲景等醫家及其著述的評價等,內容頗多可取。現有兩種明刻《赤水玄珠》本。

《醫苑》 編輯

醫學叢書。匯訂於清光緒初,彙輯者不詳。包括《玉函經》、《註解胎產大通經》(梁·楊子健撰)、《秘傳離婁經》(眼科著作。不着撰人)、《小兒痘疹經驗良方》(清·魏君用編)、《醫萃》(明·肖昂撰)、《醫抄》(不着撰人,包括《玉籍方抄》、《經驗方抄》)、《胤嗣錄》(明·劉瑒述)、《軒轅黃帝補生後嗣論》(不着撰人)共八種。

《醫原》 編輯

醫論著作。三卷。清·古壽棠撰。刊於1861年。共有醫論二十篇,從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等方面進行論述,探求疾病之本原及治本之法。內容包括臟腑氣血營衛功能,證治大要,傷寒、內、婦、兒各種證治。現有初刻本、光緒刻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

醫愈郎 編輯

古代醫官名。此職由宋代翰林醫愈一職演變而來。金代醫愈郎隸屬於太醫院,官階為從九品。元代醫愈郎隸屬於官醫提舉司,其官階為從八品。醫愈郎屬於醫散官。

《醫醫醫》 編輯

醫論著作。三卷。清·孟今氏撰於1902年。本書旨在闡述醫治醫界弊病的醫法,故題名為《醫醫醫》。作者分別指出歷代統治者不重視醫藥,使生民塗炭;有些患者驕奢淫逸,重財輕命自食惡果;有的醫生不學無術,誤人性命,皆各為一弊。而作者只能醫治後者。該書有頗多精闢見解。現有宣統年間鉛印《三三醫書》本。

《醫醫小草》 編輯

醫論著作。清·寶輝撰於1901年。作者指出有關寒、溫、疫三病的治法,金、元諸家均有所偏,乃細心體味。總括有關重點問題18條予以辨析。文字簡要,說理清晰。所附《遊藝志略》為作者與其師友的醫理問答。此書收入《珍本醫書集成》中。

《醫醫病書》 編輯

醫論著作。二卷。清·吳鞠通撰於1798年。本書針對當時醫界時弊而作。着眼於醫治醫生診治中的弊病,故題名為《醫醫病書》。書中辨析多屬內科雜證,議論診治,語多中肯。如診病以現症為主,治病不必拘執古方,宜針對病情而用藥。原書76條,不分類。經曹炳章增補為81條,名為《增訂醫醫病書》,並加了按語。現存石印本。

《醫要集覽》 編輯

醫學叢書。共六種,《脈賦、脈訣、真劉三點脈訣》(原題晉·王叔和等撰)、《用藥歌訣》(不着撰人)、《藥性賦珍珠囊》、《傷寒活人指掌提綱》(元·吳恕撰)、《諸病論》(不着撰人)、《難經》。

《醫藥鏡》 編輯

醫學叢書。刊於1641年。系明·王肯堂《醫鏡》與明·蔣儀《藥鏡》二書之合刊本。參見各該條。現存初刻本。

醫藥叢書 編輯

裘慶元輯。刊於1916年。四集,11種。包括《研經言》(清·莫枚士撰)、《周氏易簡方集驗方》(清·周璟輯)、《周氏集驗方續編》(清·周璟撰)、《羅謙甫治驗案》、《吳鞠通先生醫案》、《惜分陰軒醫案》(周鎮撰)、《人參考》(清·唐秉鈞撰)、《知醫必辨》(清·李冠仙撰)、《市隱廬醫學雜着》(清·王德森撰)、《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及《白喉證治通考》(清·張采田撰)。現存初刻本。

醫藥博士 編輯

古代醫官名。唐時地方設置的衛生官員,也稱醫學博士。詳見該條。

《醫學衷中參西錄》 編輯

綜合性醫書。又名《衷中參西錄》。三十卷。張錫純着。初刊於1918-1934年間,共7期(相當於七個分冊)。作者學驗俱豐,於近代醫家中影響巨大。張氏學貫中西,在中西匯通方面貢獻尤大。本書是作者多年學術經驗的總結。書中結合中西醫理論和醫療實踐闡發醫理,頗多獨到的見解;並制定了若干有效方劑,臨床醫家多所遵循。修定本的內容分為醫方、藥物、醫論、醫話和醫案五部分,刪去了某些重複和有明顯錯誤的內容。書名「衷中參西」,以國醫為體,西醫為用,意在初步嘗試溝通中、西醫學。但限於歷史條件,也有不少片面或牽強之處。現存幾種近代及1949年後的鉛印本。

《醫學正印種子編》 編輯

種子專着。又名《妙一齋醫學正印種子編》。二卷。明·皇甫嘉撰。刊於1635年。本書分男科、女科各一卷。重點論述男子生育和女子不孕的辨證和治療。現存四種明刻本,還有清刻本和抄本。

《醫學正傳》 編輯

綜合性醫書。八卷。明·虞摶撰於1515年。此書前列「醫學或問」51條,系虞氏對醫學上的一些問題進行辨析,以申明前人「言不盡意之義」(見凡例)。次分述臨床各科常見病證,以證分門,每門先論證,次脈法,次方治。凡所述諸證,均先立論,必以《內經》要旨為提綱。其證治則以朱丹溪學術經驗為本。脈法採摭《脈經》,傷寒、內傷、小兒病分別宗法張仲景、李杲和錢乙。作者廣泛參考諸家學說,結合家傳和個人學術經驗予以論述。虞氏對咒禁、巫術,以運氣推算病期、病證和治法等均持批判態度。現存多種明刻本、日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醫學真傳》 編輯

綜合性醫書。清·高士宗撰述。1699年由高氏弟子據其講稿記錄整理而成。全書共43篇,闡述病因、病理、診治要則、用藥及辨藥大略。作者學驗俱中,其理論宗法《內經》、《難經》與《傷寒論》又兼采諸家之長。善於辨別疑似之證,力究疾病原委,治病反對拘泥成方,論述簡要切實。現存幾種清刻本,上海千頃堂鉛印本,又收入《醫林指月》中。

《醫學摘瑜》 編輯

綜合性醫書。二卷。清·韓永璋撰於1906年。本書摘編作者臨證醫案、師授家傳治驗,及研究古代醫籍和歷代醫家學術經驗之心得。上卷有內、婦、兒科數十條醫案;下卷醫論、集方、湯頭歌括。本書對傷寒病證的辨析,傷寒與溫病的區別,以及傷寒、溫病治療要領,有簡要的論述。現有光緒鉛印本。1918年石印本。

《醫學摘粹》 編輯

醫學叢書。清·慶恕撰。刊於1897年。包括《傷寒十六證類方》、《傷寒證辨》、《四診要訣》、《雜證要法》、《本草類要》五種。現存幾種清刻本及1913年鉛印本。

《醫學韻編》 編輯

醫史著作。二卷。楊蔚編。刊於1922年。本書收集整理有關醫學源流和史料。以平水韻為序編成四言歌訣,其下註明出處。但內容比較繁蕪零亂,並雜有神話傳奇色彩,讀者應予分析。現存1922年石印本。

《醫學原理》 編輯

綜合性醫書。

①明·汪機撰,吳勉學校。十三卷。撰年不詳。作者自序稱:「所論病機藥性,悉本《內經》、《本草》;治方脈法,皆據名醫格言」。前二卷為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圖論;後十一卷為各科臨床,包括六淫、氣血、內傷諸病、內科雜症、瘟疫、五官、口腔、外科、婦產、小兒及痘疹等病證。本書論理嚴謹,而淵源有自,治法規範而方藥靈活。尤其推崇丹溪,故每門病證的治療均有「丹溪活套」,選方頗廣。現存明刻本。

②明·江時途撰。三十卷。書未見。

《醫學易通》 編輯

內科著作。八卷。清·陳念祖等原撰,潘蔚增輯。本書選輯陳念祖《醫學實在易》、黃元御《四聖心源》及《醫宗金鑒》中的醫論、醫方而成。卷一為四診易知;卷二-八以表證,里證、寒證、熱證、虛證、實證及幼科分類,記述各種病證證治,內容全面系統而又淺近簡明。各證附有歌括,便於記誦。1923年由上海中華新教育社編輯出版石印本。

《醫學一見能》 編輯

綜合性醫書。四卷。清·唐宗海撰於1873年。本書為醫學普及讀物,作者希望使讀者「一見而能」,故名。卷首診治,其餘各卷為內、外、婦、兒各科病證證治及救急各方。內容以病痛部位分門,直接了當,便於不知醫者查閱。書中並用歌訣的形式提示概括,易於習誦。全書論述簡明,切於實用。現存清刻本、石印本。

《醫學要則》 編輯

醫論著作。四卷。清·沈懋言纂。成書於1743年。全書選輯《內經》及秦漢以後一些醫家的有關論述加以注釋。共24題,稱為「二十四則」,分論《內經》醫理、本草藥性、脈經經絡及雜病治法等。論述簡要可為醫學門徑之參考。但內容重點不夠突出,編排也欠系統。現存初刻本等多種清刻本。

《醫學心悟》 編輯

綜合性醫書。五卷。清·程國彭撰於1732年。卷一總術四診八綱及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的理論、法則及其在臨床上的運用;卷二闡述《傷寒論》的理論和證治;卷三-五分述內、外、婦產、五官等科主要病證的辨證論治,每證分別記述病原、病狀、診斷和治法。全書語言精練,分類清楚,論述簡要,選方切於實用,並有個人自擬經驗效方,在臨床醫學門徑書中很有影響。現存初刻本等幾十種清刻本,多種近代石印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醫學五則》 編輯

醫學叢書。清·廖雲溪輯。共五種醫書。刊於1844年。本書博採歷代醫書增刪而成,便於初學者習誦。包括《醫門初步》,系胡公談《醫方捷徑珍珠囊》的摘要;《藥性簡要》,是將《本草備要》注釋藥性部分編成歌括;《湯頭歌括》;《切總傷寒》;《增補脈訣》,系在《脈訣》的基礎上增補而成。現有多種清刻本。

《醫學問對》 編輯

醫論著作。又名《醫學課兒策》。清·高鼎汾撰於1843年。全書採用問答體裁,每一問答論一病症。共15題。包括臨床常見的溫熱、濕溫、燥病、痢疾、中風、虛勞、婦科等疾病,先假設若干疑問,進而運用辨證論治的準則,結合作者的經驗心得,對病原、診斷、治療處方均有明確細緻的分析。特別在疑似之間類同之處尤見功力。如溫、濕二症,痙、瘈、癇、厥四症等反覆辨析,揭示其辨證要點與治療上的不同。論述能抓住證治要點。是一本較好的參考讀物。原系抄本。後收入《三三醫書》。

《醫學統旨》 編輯

綜合性醫書。八卷。明·葉文齡撰。刊於1535年。作者本着「爰輯舊聞,參之以新得,俾異同歸一,繁簡合中」的創作方法和目的。輯錄歷代醫家之論述,結合自己的學習心得與臨床經驗,編成此書。卷一論脈;卷二-四分述以內科雜病為主的多種病證的證治,兼述婦人、小兒、瘡瘍、耳、鼻、喉、口齒病證等;卷五-七為治療方劑;卷八介紹用藥、藥性及常用中藥。切於臨床實用。現存二種明刻本、二種清刻本。

醫學提舉司提舉 編輯

元代醫官名。是元代醫學提舉司中的最高長官。始設於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此職只設一人,官階從五品。參見醫學提舉司條。

醫學提舉司副提舉 編輯

元代醫官名稱之一。是元代醫學提舉司中之副官。始設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官階為從六品,其職責是協助提舉之工作。參見醫學提舉司條。

醫學提舉司 編輯

元代醫藥機構名。是元代醫學教育管理的專門機關。該司在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始設,十三年罷,十四年復置。其職能是主掌考校各路醫生課義,試驗太醫教官,校勘名醫撰述的文字;辯驗藥材,訓誨太醫子弟,管理各路設立的醫學提舉。醫學提舉司秩從五品,設有提舉一員,副提舉一員,管理該機關的工作。由於元代太醫院領各屬醫職,因而對提舉司也有制約作用。另外,有些區域範圍較大的路也設立醫學提舉司,但都是下屬機構。

《醫學溯源》 編輯

醫史文獻著作。二卷。清·程杏軒輯。刊於1826年。本書系《醫述》第一、二卷。程氏選擇性輯取《內經》及歷代醫學文獻、史書等材料,從探究源流的角度對醫史人物、古典醫籍、陰陽生克、臟腑經絡、四診八綱等方面作了整理。內容簡明,條理清晰,註明出處,便於參考。

《醫學說約》 編輯

綜合性醫書。一卷。秋田散人撰,撰年不詳。本書以論述雜症為主,首列提綱,次分風、寒、暑、濕、燥、火、脾胃、氣、血、痰、虛、婦人共十二門。扼要地敘述多種常見病證的病因、脈證及治療大法,但不介紹具體治療方劑,後編入《三三醫書》中。

《醫學實在易》 編輯

綜合性醫書。八卷。清·陳念祖撰於1809年。全書深入淺出地論述中醫的理法方藥等內容,包括對臟腑、經絡、四診、運氣的說明;將各種疾病按表里、寒熱、虛實證予以分類,詳述其證治及諸證的對症方藥。文字淺近易懂,並附歌訣,易於記誦。現有二十餘種清刻本、幾種石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醫學三字經》 編輯

綜合性醫書。四卷。清·陳念祖撰於1840年。全書以三言歌訣寫成,附以注釋。卷一-二醫學源流及內科、婦科、兒科常見病的症狀、診斷和治療;卷三-四記述臨床常用諸方,分析其療效、方劑配伍;此外,並附錄臟腑圖說及四診運用。全書通俗易懂,便於記憶,為醫學門徑書中流傳較廣的一種。現存初刻本,20多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醫學入門》 編輯

綜合性醫書。八卷。明·李梴編撰。刊於1575年。本書以《醫經小學》為藍本,參考諸家學說,分類編纂而成。內容包括醫學略論、醫家傳略、經穴圖說、經絡、臟腑、診法、針灸、本草、外感病、內傷病、內科雜病、婦人病、小兒病、外科病、各科用藥及急救方等。正文為歌賦,加注文以補充說明。其中不乏作者獨到見解。以其內容全面,說理甚明,一時為海內所宗。是一部較有影響的醫學門徑書。現存多種明刻本,多種清刻本,日本及朝鮮刻本。

《醫學求是》 編輯

醫論著作。二集,三卷。清·吳東暘撰於1879年。本書輯錄內、兒科等病證論治30條篇,對伏暑、血症、咳嗽等雜病和時症等論述較詳。書中反覆論述滋陰補藥誤治殺人的危害,並指出了拘泥於運氣學說以推算屬何病、用何藥之弊病。現有清末刻本和民國石印本。

《醫學切要全集》 編輯

醫學叢書名。六卷。清·王錫鑫等撰。刊於1847年。多為醫學門徑學。共六種:包括王氏所撰《醫學切要》、《眼科切要》、《痘科切要》、《外科切要》、《奇方纂要》及清·黃為良撰《醫學統一》。現存清刻本。

《醫學切要》 編輯

綜合性醫書。一卷。《醫學切要全集》的一種。清·王錫鑫撰於1847年。本書內有經絡脈訣、藥性彈詞、看病歌訣、湯頭諸歌。並輯錄張介賓的「新方八略」,程國彭的「醫門八法」。為中醫入門讀物。現存《醫學切要全集六種》本。

《醫學啟源》 編輯

綜合性醫書。三卷。金·張元素約撰於12世紀後期。本書以《內經》理論為本,旁參各家學說,闡述手足陰陽、臟腑脈證、運氣、主病、用藥等多方面內容,並對某些治法多種病症和本草藥性進行了廣泛的論述。對病證的分析能抓住本質,而且簡明扼要。選方不拘於古,分析藥物的歸經、效能比較清楚。現存元、明刻本。197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點校本。

《醫學啟蒙匯編》 編輯

綜合性醫書。六卷。清·翟良撰於1659年。作者摘錄《內經》之精要以及歷代醫學文獻之精華予以分門整理而成此書。卷一醫學要領大納,着重闡述醫理;卷二病症歌括;卷三通用方藥;卷四-五對症方;卷六本草。為學醫入門讀物。現存多種清刻本。

《醫學妙諦》 編輯

綜合性醫書。三卷。清·何書田撰,撰年不詳。何氏擅治內科雜症,本書論述中風、傷風、中寒、暑病等共56種病證(包括耳、鼻、口、齒病)的病因、證治,能融會諸家學說,着重介紹個人臨床心得。因此可以從多處看到作者的獨到見解。書中自擬經驗方頗多,並將一些病症的病因、治法編為歌訣,便於讀者學習。現有光緒刻本,1936年東亞書局鉛印本。後編入《三三醫書》中。

《醫學六要》 編輯

醫學叢書。十九卷。明·張三錫纂。成書於1609年。作者認為醫學要旨有六個方面,即診法、經絡、病機、藥性、治法、運氣。遂采輯《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及歷代醫着與六要有關內容分別予以匯編,內容有四診法一卷,經絡考一卷、病機部二卷、本草選六卷、治法匯八卷、運氣略一卷;《四庫全書總目》謂其「雜錄舊文、無所折衷」。現存明刻本,日刻本。

《醫學舉要》 編輯

綜合性醫書,四卷。又名《注禮堂醫學舉要》。清·戴緒安輯於1886年。卷一脈學;卷二為五運六氣,卷三湯頭歌;卷四校補藥性。其中以脈學敘述較詳。唯運氣病之推算,不免有些機械。現存光緒刻本。

《醫學精要》 編輯

兒科著作。八卷。清·黃岩撰。約成書於1800年。卷一-五論兒科用藥、診法及燈火燋法,並分述兒科的多種雜病;卷六-八專論痘科及麻科。本書充分發揮了作者本人的見解,並附一些驗案。還摘錄了歷代文獻中的一些資料。現存初刻本等幾種清刻本,以及上海萃英書局石印本。

《醫學近編》 編輯

內科著作。二十卷。清·陳治撰。約成書於1697年左右。本書為《證治大還》之一種,內容主要介紹以內科雜病為主的病證(包括中風、類中風、類傷寒等90種),及辨證施治與方藥。在論述過程中注意吸取前人經驗。每種病證皆能引錄各家學說,參以個人見解,予以介紹。書中並對屬於瘟疫的「瘴癧」病,闡述了作者的獨特見解。現有康熙貞自堂刻本。

《醫學輯要》 編輯

綜合性醫書。四卷。清·吳燡編。本書乃作者採集並融會張石頑、沈雲將、程國彭等諸家醫學論述,治療方劑等有關內容編纂而成。卷一介紹形質、神色、聲氣、看證訣等;卷二列述診脈訣、死脈、婦人及幼孩脈法、諸病宜忌脈;卷三經脈心傳、奇經八脈、趺陽少陰脈說;卷四為方劑、治療八法。內容簡要,切於實用,但很少發揮。後編入《三三醫書》,現存三種清刻本。

《醫學集成》 編輯

綜合性醫書。四卷。清·劉仕廉纂輯。成書於1873年。作者採集歷代醫家的醫學論述、各科臨證證治以及醫案等加以分類編纂而為此書。卷一醫學總論,論述陰陽、臟腑、診法等;卷二-三介紹傷寒、瘟疫、內科雜病、婦產、小兒及瘡症;卷四醫案、十四經脈圖及經穴歌、程鍾齡醫門八法等。全書分類清楚,內容精要,唯少個人發揮。現存幾種清刻本。

《醫學匯函》 編輯

醫學全書。十三卷,並卷首一卷。明·聶尚恆撰於1616年。卷首包括歷代醫家傳略、導引法、醫學或問等論述;卷一《王叔和脈訣》;卷二《難經》;卷三-十一臨證各科。分列病證、病理、治法、方劑,所采皆為歷代名醫名著,切合臨床之論述與方治。間附聶氏治案;卷十二-十三本草,內有總論,並按病症分類論述諸藥。俾臨床醫家有所遵循。現存三種明刻本。

《醫學匯海》 編輯

綜合性醫書。三十六卷。清·孫德潤輯撰。刊於1826年。作者以多科疾病診治為主線,摘錄歷代醫學典籍中的重要內容,分門別類歸納整理而成此書。卷一-二醫學總論,臚列辨治大法及藥味繁簡等有關論述。卷三-三十五列述傷寒、內科雜病、五官科、婦科、兒科、外科瘟疫等多種疾病的證治。每一病證介紹其脈法、總綱、病狀診斷及治療方劑;所列方劑頗多,除採摭名家方劑外,還包括民間簡易治法、外治法、食療法。並附治案。又有邪祟、奇病二類,頗多怪誕內容;卷三十六脈法綜述,簡要地介紹了多種脈法。現存二種清刻本。

《醫學發明》 編輯

醫論著作。一卷。金·李杲撰(一本誤作元·朱震亨撰),撰年不詳。書中包括:膈咽不通並四時換氣用藥法、本草十劑、中風同從高墜下、嘔咳氣喘、飲食勞倦論、四時用藥加減法等20餘篇有關內科雜病及用藥法則的論文。在這些論文中,包含着不少超越前人的學術見解。尤其是結合辨證治療進一步闡發了作者所倡導的「脾胃論」思想。現有明刻本、清刻本《濟生拔萃》及《醫統正脈》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醫學讀書記》 編輯

醫論著作。三卷,續記一卷。清·尤怡撰於1729年。本書為讀書證治心得雜記,每條標明分題,徵引古代文獻中有關內容,作扼要的辨析,或予以評述和考證。作為讀書心得,所論博雜,並無分類,但不乏個人創見,細心玩味,每獲啟發。現有《中國醫學大成》本。

《醫學粹精》 編輯

醫學叢書。又名《醫家秘奧》。清·陳嘉璴輯。刊於1749年。包括《脈法解》、《慎齋三書》、《查了吾正陽篇選錄》、《慎柔五書》、《陳氏筆談》共五種。現存四種清刻本及上海萃英書局石印本。

《醫學從叢錄》 編輯

書名。八卷。清·陳念祖編撰(初撰時曾託名葉桂,後收回用其本名)。刊於1820年。作者「就世俗之供奉者,采其名言,錄其方治」,編成此書。故以「從叢錄」為書名。本書以內科雜病證治為主,兼及婦科。每類以病種列為綱目,先概述病理、病原及診治要旨;次為脈診;後為列方藥。作者結合個人臨床經驗加以闡述,較切於臨床實用。現存20餘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醫學傳心錄》 編輯

綜合性醫書。不分卷,清代道光年間作品,原封面題有「上海劉一仁」五字,或謂此書可能出於劉氏手筆。全書內容包括學醫的方法、診脈、辨證施治、用藥及某些常用方劑的加減法,並簡要分析多種內科雜病和一些婦產科病證的病因、病證和治療方法,是一部學醫的門徑書。原系抄本,1958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校訂本。

《醫學傳燈》 編輯

內科著作。二卷。清·陳德求撰。刊於1700年。本書論述33種常見內科雜病的證治,綜合曆代名著名醫家的卓越見解,融會其學術經驗,結合作者個人臨床心得,有論有方,切於臨床實用。現有《珍本醫書集成》本。

《醫學初階》 編輯

醫學叢書名。清·嚴岳蓮輯。刊於1908年。包括《本經逢原》、《傷寒論淺注方論合編》、《金匱要略淺注方論合編》、《溫病條辨》四種。各詳專條。現存光緒年間刻本。

醫學博士 編輯

古代醫官職名。此為唐代地方衛生官員,又稱醫藥博士,早在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置醫學,有醫藥博士及學生。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改醫藥博士為醫學博士;諸州置助教。」醫學博士的職品高低與州府的大小有關:大都督府設一人,從八品上;中、小都督府各一人,皆正九品上。上、中、下州各一人,皆從九品下。醫學博士的職責是負責各轄區之醫療、巡療和推廣本草、藥方等普及工作。唐時地方的醫學博士時置時廢。其與太醫署中之博士稱謂及職品都有一定區別。太醫署中之博士名曰醫博士,一般為正八品上,主管太醫署中醫學教育。

《醫學辨正》 編輯

綜合性醫書。四卷。清·張學醇撰。刊於1896年。作者勇於創新,鄙棄墨守,認為「確有所見,雖經文可易也」。所以本書充分闡發己見,提出與前人不同的見解,以辨析糾正醫籍中的沿誤,故題名《醫學辨正》。內容有醫論、本草選釋、按症列方等項。現有幾種清刻本。

《醫學便覽》 編輯

①醫學叢書名。清·栗山痴叟輯。刊於1868年。共七種。內容為《傷寒讀本》、《金匱讀本》、《醫學三字經》、《十二經脈歌》、《指南摘要》、《醫學實在易》、《本草求真》。現存同治七年作者自刻本。

②綜合性醫書。六卷。清·劉福慶撰。未竟而卒,其子劉瑩續成。主要纂輯歷代醫着方論等。

《醫學編》 編輯

綜合性醫書。二卷。清·曾懿撰。刊於1906年。作者鑑於當時世醫對傷寒、溫病分辨不清,以致誤治甚多,故着重將傷寒、溫病的病情及治法予以明辨。卷一傷寒、溫病證治,主要參考《傷寒論》和《溫病條辨》。卷二為內科雜症、五官科、婦、兒、外科等多種病證治法,併集有作者驗方、古方、時方,及民間簡易方。本書現有清光緒刻本,後本書收入《古歡室醫書三種》中。

《醫學白話》 編輯

綜合性醫書。四卷。清·洪壽曼編。於1907年。本書內容采自前人醫着,用白話的形式予以闡述。為初學者入門讀物。卷一臟腑功能、四診、治法;卷二-四內傷、外感、婦、兒多科病症,附錄雜病簡驗方。全書文字淺近並吸取了西洋醫學、解剖學的知識,對臟腑部位功能採用圖表中外對照介紹。對中西醫匯通起到了積極作用。現存幾種石印本。

《醫心方》 編輯

綜合性醫着。三十卷。日本·丹波康賴撰於982年。本書輯錄整理了我國唐代以前多種醫書而成。內容包括醫學理論及各科臨床。卷一治病大體及服藥法、合藥法等;卷二針灸孔穴;卷三-十四內科雜病及六淫、時行諸病;卷十五-十七癰疽、療腫等外科病證;卷十八湯、火、金、木及蟲獸所傷;卷十九-二十服石;卷二十-二十三婦產病;卷二十四占候;卷二十五小兒病;卷二十六延年、斷谷諸術;卷二十七養生導引;卷二十八房內;卷二十九飲食禁忌;卷三十食療本草(150餘種)。書中每條文字均記明出處,俾讀者可以查證,因此文獻價值很高。有許多唐以前已經亡佚的典籍卻能從《醫心方》中輯出。全書徵引資料比較豐富,是研究唐代以前我國醫學文獻的重要著作。其中丹波氏所附按語亦較精采。但書中也雜有一些糟粕內容。現有日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醫效秘傳》 編輯

傷寒溫病著作。三卷。原題清·葉桂述,吳金壽校。本書或有人認為是託名的著作。刊於1831年。前二卷以辨析傷寒及傷寒諸證為主,兼論多種溫病,俾傷寒溫病之辨當有所遵循。並補入《溫熱論》;卷三列述陰陽升降之理,切脈審證之要;書末附方80首。全書論述較簡明,亦頗實用。現存多種清刻本,本書曾附刊於《三家醫案合刻》中,1949年後有單行排印本。

醫效郎 編輯

古代醫官名。屬於醫散官。始設於金代,此職是在宋代翰林醫效一職之基礎上發展而來。金代醫效郎官階為正九品,元代醫效郎官階為正八品。在金代該職隸屬於太醫院,元代隸屬於醫官提舉司。

《醫暇卮言》 編輯

醫論著作。二卷。清·程林撰。刊於1677年。此書雜錄各有關醫藥典故,並予述說,演成此帙。在雜談自然、物理現象及釋醫中,雖然搜集了較多放失舊聞,但也摻雜了一些糟粕性內容。現有清抄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

《醫悟》 編輯

綜合性醫書。十二卷。清·馬冠群撰於1893年。作者薈輯《內經》及歷代醫書之精要部分,按傳統理論予以歸納分類,再結合個人經驗整理而成。此書內容分述望、聞、問、切四診,雜病、傷寒、婦科、外科病證治,集方等類。作者對所引古典醫籍中某些紕謬論述有所改正,反映出作者的理論水平和學術見解。於外科證治雜方中,頗多家傳方及自製驗方。現存初刻本及光緒刻本。

《醫說》 編輯

醫史著作。十卷。宋·張杲撰。刊於1224年。本書廣泛集錄南宋以前的各種文史著作中有關醫學典故、傳說等史料,分為歷代醫家、醫書、本草、針灸、診法以及多種病證、養生、修養調攝等共49類。各類史料註明出處,內容豐富,採摭頗廣,但也不無蕪雜之弊。現存一種宋刻本,十一種明刻本等。

《醫述》 編輯

醫學叢書。十六卷。清·程文囿輯。刊於1826年。本書取「述而不作」之義命名。作者將平素摘錄醫書的札記分類匯編而成此書。除引原文外,並附記出處,但不加任何按語。卷一-二《醫學溯源》;卷三《傷寒提鈎》;卷四《傷寒析疑》;卷五-十二《雜證匯參》;卷十三《女科原旨》;卷十四《幼科集要》、卷十五《痘疹精華》;卷十六《方藥備考》。書中引錄資料較多,條理清晰,是一部切於實用而又頗具文獻價值的參考書。現存初刻本等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醫事問答》 編輯

醫論著作。一卷。日本·今村了庵撰於1864年。本書是以問答體裁論述有關漢醫與西洋醫學學術觀點評價的醫論著作。其觀點有其局限片面性,如作者視中國秦、漢以前的醫學如「法律之不可犯」,而對西醫則認為只可用於外治,不能施於內治等。現存1865年刻本。

《醫事啟源》 編輯

醫史著作。一卷。日本·今村了庵撰於1862年。主要介紹各種醫學發明的起源歷史。時值西洋醫學開始在日本盛行,作者為了尊崇和提倡漢醫而編寫此書。書中特別提出西醫的某些先進方法是導源於中國古代醫學,其中包括解剖、化學製藥(汞劑、制煉)、麻醉(蒙汗)、導尿、灌腸(唧簡)引痘、刺絡、酒劑等共二十事,提供了較重要的史料。但作者過於篤信中國古代醫籍,也有一定的尊古、保守色彩。現存初刻本,《皇漢醫學叢書》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醫事 編輯

醫政名詞。

①泛指醫藥衛生事業。如通常講的醫事制度,即是指醫務界的各種規章制度、政策措施等。

②古代通常指醫療事務。《周禮·天官冢宰》:「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

醫師 編輯

古代醫者職位名。周代掌管醫藥行政及醫療工作的最高長官。《周禮·天官》載:「醫師上士二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鄭康成注「醫師,眾醫之長。」北周、隋唐太醫署中亦設有醫師,隋唐時其職位在博士、助教之下,而在醫工、醫生之上。《舊唐書》載:「凡醫師、醫工、醫正療人疾病,以其全多少而書之以為考課」。他們都是負責醫療實習工作的。後世所稱醫師,與古代已不同。

醫痊郎 編輯

金、元時期醫官名。此職由宋代翰林醫痊演變而來。金時,此職隸屬於太醫院,官階為從九品。元時,此職隸屬於官醫提舉司,官階為從八品,醫痊郎屬醫散官。

《醫權初編》 編輯

醫論、醫案著作。二卷。清·王三尊撰於1721年。上卷醫論55條。下卷醫案78則。作者認為「古人創立方書,無非為後人入道之門」,臨床所見病情交錯,醫治應隨機應變。醫論中結合個人臨床經驗,廣論辨證施治、各家治法和用藥方劑。其治病強調直治病本,卻不拘於成方。醫案多系外感、時疫,案語簡要。現有《珍本醫書集成》本。

醫竘 編輯

春秋時期秦國名醫。甚精於外科,適有張子求療背疾,竘以外科手術療之而愈。竘且曾為宣王割痤,為惠王療痔,皆獲愈,反映當時之外科水平。

《醫門要訣》 編輯

綜合性醫書。清·王泰林撰。原系抄本。經周小農整理校正刊行。本書概述中醫臨證辨證論治常法,內科雜病、婦科病的辨證論治十分嚴謹。詳辨各證寒熱、虛實,注重氣機升降在機體的重要作用。內容簡要,頗有見解。1949年後經北京中醫學院整理,改名為《醫學芻言》(中醫臨證指要),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醫門法律》 編輯

綜合性醫書。六卷(一作十二卷)。清·喻昌撰於1658年。本書結合臨床病證,正面闡述辨證論治的法則(即所謂「法」),並明確指出一般醫生在辨證治療上易犯之錯誤,提示禁例(即所謂「律」),故以「法律」為其書名。卷一闡發四診之法律和《內經》、《傷寒論》證治法則;卷二-六以風、寒、暑、濕、燥、火及雜證分門論述各類疾病的證治。每門先列「論」,分析每一病證的病因、病理;次為「法」,再為「律」。論述透徹,不落窠臼。其中如大氣、秋燥諸論均有創見。現存初刻本等數十種清刻本、石印本等。1949年後有排印本。

《醫門初學萬金一統要訣》 編輯

綜合性醫書。八卷,卷首、卷末各一卷。明太醫院原本,羅必煒參訂。卷首脈學《四言舉要》;卷一五諸品藥性及常用醫藥;卷六為傷寒及暑、濕、瘧、痢等病證治;卷七分述咳嗽、霍亂、水腫、宿食、婦人、小兒各類病證及治療;卷八藥性賦及諸品藥性賦;卷末論用藥、湯散方劑等。現存多種清刻本。

《醫門補要》 編輯

綜合性醫書。三卷。清·趙濂撰於1883年。上、中二卷為醫法補要,論述內、外科等多種病證的證候、治法和方藥。下卷為見症實錄,記載治案196條,反映了作者各科的臨床經驗。趙氏在治法上敢於創新,對外科雜證的手術治療、外治和民間效方都比較重視。書末附載《先哲察生死秘法》等三篇。全書內容簡要,切於實用。現存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醫門棒喝》 編輯

醫論著作。四卷。清·章楠撰於1825年。收章氏「天氣陰陽論」、「太極五行發揮」等30餘篇論文。雜論醫學理論、診法及內、兒等科疾病的證治,並附醫案。文中不僅從正面闡述原理,而且評論諸家流弊,猶當頭一棒以警當世。且能結合臨床經驗加以說明。學術上推崇葉天士。對劉河間、李東垣、朱丹溪、張景岳諸家亦能擇善而從。在溫病的辨證施治方面有不少新的見解和發揮。此書另有一種刊本,將醫論部分為初集,將其《傷寒論本旨》九卷為二集。現存多種清刻本。

《醫略十三篇》 編輯

綜合性醫書。十四卷。清·蔣寶素撰。刊於1840年。本書為作者所撰的《醫略》(共八十七卷)中的六淫門,計十三卷,並附方一卷。書中對風、寒、暑、濕、燥、火及瘧、痢、零亂、瘴氣等邪氣所致疾病的病因、病證和辨證治療分別作了簡要論述,並附醫案。現有二種清刻本及《珍本醫書集成》本。

《醫略稿》 編輯

綜合性醫書。六十七卷。清·蔣寶素撰。刊於1850年。本書為作者所撰《醫略》八十七卷(每卷各論1病)舊稿中的大部分,因余卷散失,故僅刊六十七卷。此書論述內科疾病67種,很少個人的見解,偏重於引錄歷代著名醫家的有關論述,具有資料匯編性質。現存三種清刻本。本書的前十三卷《醫略十三篇》作為單行本並存行世。

《醫略》 編輯

綜合性醫書。四卷。清·錢一桂撰於1818年。本書纂述《內經》、《難經》及歷代諸家醫書之要妙,以「改古今之同異,辨議論之經驗,分診治之優劣」(見凡例)。卷一脈法、治則及雜論,在匯集前人論述精要之同時,闡發了個人的見解。卷二內科、婦科主要疾病診治,重點闡述病因、病理和辨證;卷三為五臟六腑考、十二經並奇經八脈考;卷四經驗簡易方。全書綱目清晰,論述簡明。現存初刻本及1985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醫林纂要探源》 編輯

綜合性醫書。十卷。清·汪紱輯於1758年。作者集諸家醫書分類編輯而成。卷一醫源,共47條,闡述陰陽五行、臟腑部位功能、脈象;卷二-三分析藥性180餘味;卷四-十選輯方劑630餘首,以張仲景、李東垣方居多。全書資料比較豐富,條理清晰。然終屬述而不作,無多創見。現存五種清刻本。

《醫林指月》 編輯

醫學叢書。清·王琦輯。刊於1767年。共輯集宋、元、明、清時醫着十二種(另附一種)。計有《醫學真傳》、《質疑錄》、《醫家心法》、《易氏醫案》、《芷園臆草存案》、《傷寒金鏡錄》、《痎瘧論疏》、(附《痎瘧疏方》)、《達生篇》、《扁鵲心書》、《本草崇原》、《侶山堂類辨》、《學古診則》。每書後均附王琦跋文,簡述作者生平及醫着內容。現存多種清刻本。

《醫林繩墨》 編輯

綜合性醫書。八卷。明·方隅編集,方谷校正。刊於1584年。本書論述多種常見病證,包括中風、傷寒、瘧、痢、痰、喘等內科病,以及一些婦科、外科、五官口舌病證等。編寫的特點以醫論為主,辨證求因,隨證處方。其理論宗《內經》、仲景學說,參考金元諸家之論,結合己見。對於前人論述病症方論不齊的情況,予以參酌補充。本書內容原系方谷為學生講學之教案,經其子方隅整理後再由方谷校正並加按語予以刊行。現存初刻本及多種清刻本。

《醫林改錯》 編輯

醫論著作。二卷。清·王清任撰於1830年。作者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數十年堅持對人體結構進行觀察研究,並親自去墳地、刑場觀察屍體臟器,從而寫成此書。上卷以論臟腑為主,其所繪改正臟腑圖及對臟腑的見解,糾正了前人臟腑論述方面的一些錯誤。但書中對人體結構的記述還存在着主觀臆測或不恰當之處;下卷以論半身不遂證治為主,對血瘀症的治療有獨到之處,所載活血化瘀諸方,至今仍為臨床所沿用。現存初刻本等幾十種清刻本、石印本等。

(拼音Y)第十二篇 編輯

醫林 編輯

醫界的別稱。古代稱文士所薈萃的士界為士林,由此衍生,而將醫生組成的醫界稱為醫林。

《醫理真傳》 編輯

綜合性醫書。四卷。清·鄭壽全撰於1869年。作者探《內經》「善診者察色脈先別陰陽……」之旨,認為在診病中「識陰陽」是最關重要和最難的課題。全書從陰陽化生平衡、制約等辨證關係來闡述醫理,探求病因,並據證立法用方。卷一醫理醫論;卷二-四以問答形式記述陽虛症、陰虛症和一些雜病的證治。方解頗詳。現存初刻本等多種清刻本。

《醫理元樞》 編輯

醫學叢書。十二卷,附餘二卷。清·朱青恬輯。刊於1753年。共七種:《運氣要略》、《脈法心參》、《醫方捷徑》、《傷寒論述》、《金匱要略注》、《婦科輯要》、《幼科輯要》。各詳其專條。現存初刻本等四種清刻本。

《醫理髮明》 編輯

綜合性醫書。又名《醫理不求人》。八卷。清·黃元吉撰於1833年。本書集作者醫學理論研究之心得和十餘年週遊各地行醫的經驗。卷一-二脈法、醫理及多種內科雜病;卷三-四內科醫案;卷五眼科、外科及醫案;卷六藥性論;卷七經驗雜方;卷八傷科穴道圖及傷科治療方劑。作者結合臨床經驗於醫學理論、藥性理論和辨證論治法則等方面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獨特見解。現存初刻本等清刻本三種。

《醫壘元戎》 編輯

傷寒著作。十二卷。元·王好古撰。作者初撰於1291年,後原稿佚失,經追憶「十得七八」,復刊於1297年。此書以十二經為綱,首述傷寒,附以雜證。學術淵源以張仲景為本,參酌補充張元素、李東垣等名家論述及證治之法。選方採用《和劑局方》者亦頗多。王氏治病主張「隨脈察病,逐脈定方」,書中記述自己的經驗方亦復不少。現存四種明刻本等。此書有後人節錄整理的一卷本,刊於《濟生拔萃》、《東垣十書》、《醫統正脈》等叢書中。

《醫鏡》 編輯

綜合性醫書。四卷。明·王肯堂撰,蔣儀校訂。刊於1641年。王氏此書「指其大要,令一披覽而曉然,於辨症用藥,真昭徹如鏡,遂以《醫鏡》名編」(見蔣氏「凡例」)。全書分述內、外、婦、兒等各科病證甚詳。卷一-三以內科病證為主,兼述眼疾、喉痹、齒痛、口舌及瘡瘍諸證;卷四為婦人、小兒病證。內容較《證治準繩》簡要。現存有三種清刻本。

《醫經正本書》 編輯

醫論著作。一卷。宋·程逈撰於1176年。作者結合臨床實踐,論述醫經中某些學術問題,其中確有獨到見解和可取之處,但也由於作者受時代影響,有較濃厚的理學觀點,甚至提出疫癘、傷寒沒有傳染性。須予批判地對待。現存明初刻本,幾種清刻本,及《十萬卷樓叢書》本。

《醫經允中》 編輯

綜合性醫書。二十四卷。清·李熙和撰於1693年。本書纂輯《內經》、《脈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的主要內容,分醫理、脈理、診治、藥物等專題分別予以闡述。所選內容較為精當,分類亦明確。名曰「醫經允中」,寓有對經典醫學著作公允、持平論述之意。現存三種清刻本。

《醫經原旨》 編輯

醫經著作。六卷。清·薛雪撰注。刊於1754年。本書選錄《內經》中的重要內容加以注釋。以作者十分推崇張景岳,故主要參酌《類經》中的注釋,也吸收了其它各家學說。書中共分攝生、陰陽、藏象、脈色、經絡、標本、氣味、論治和疾病等類,共14篇。注文簡要,但全書略於針灸的記述。現有初刻本等多種清刻本及石印本。

《醫經小學》 編輯

綜合性醫書。六卷。明·劉純撰。刊於1388年。作者參閱上自《內經》、《難經》、張仲景、王叔和,下迄劉河間、張潔古、朱震亨等諸家醫論,集其精要,並以韻語等形式編纂成帙。全書分述本草、脈訣、經絡、病機、治法和運氣。卷首列醫學指南總訣,以劉氏為朱震亨再傳弟子,故書中反映朱氏學術經驗尤多。現有四種明刻本,二種日刻本及《珍本醫書集成》本。

《醫經溯洄集》 編輯

醫論著作,一卷。元·王履撰於1368年。全書共23篇,寓有對醫學探本溯源之義,故名《醫經溯洄集》。內容主要有研究《內經》、《傷寒論》等醫着心得,對於溫病與傷寒的辨析和對李東垣學說的探討等。他根據《內經》「亢則害,承乃制」的觀點,闡發人體內外環境的統一性,論述人體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大功能系統的相互制約協調和統一,在人體生理、病理中所起的作用。並以這一原則廣泛地討論病理與治療法則,對溫病與傷寒的研究頗有心得。王氏從理論上分析了溫病的病理機制、傳變過程及治法。從而把溫病與傷寒區分開來,對溫病學的發展有一定影響。1949年後有影印本。

醫經 編輯

指中醫古典著作。

①《漢書·藝文志》載有漢以前的醫書七部共二百一十六卷,稱為醫經。即《黃帝內經》、《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和《旁篇》。

②後世有稱《黃帝內經》、《難經》為醫經者;有稱《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等為醫經者;也有把以上統稱為醫經者。

《醫階辨證》 編輯

診斷學著作。一卷。清·汪必昌撰。本書對病狀相同而病因不同的內外諸證加以辨析,闡述各病的要點,有助於臨床鑑別診斷。但對有些病證,分析鑑別過於簡略,有的則只是病名解釋,是為其不足之處。原系抄本,後收於《三三醫書》中。

《醫家心法》 編輯

綜合性醫書。清·高鼓峰撰於1725年。作者據臨證經驗,闡述診法,二十五法方論及內、婦、兒科等常見疾病診斷和辨證論治等共20餘篇。作者於上述專題,頗有獨到的見解。本書收入《醫林指月》時,附入胡珏所寫的評論百餘條。現存初刻本等多種清刻本。

《醫家四要》 編輯

綜合性醫書。四卷。清·程曦、江誠、雷大震同纂。成書於1884年。本書以「脈、病、方、藥」四要為綱,輯錄歷代醫書,分門別類,歸納整理而成。卷一脈訣入門,論四診及人體生理功能;卷二病機約論,分72論,論述外感病、內科雜病、婦科各病的病因、病理和治則。卷三方歌別類、按病分類、選擇效方300餘味藥的性能功用。為中醫入門讀物。現存三種光緒刻本等。1949年後有排印本。

《醫寄伏陰論》 編輯

溫病著作。二卷。清·田宗漢撰。刊於1888年。田氏認為時行伏陰有似霍亂而實非霍亂。遂詳論此病,辨析伏陰與霍亂之區別,列述其原病、變症、死候、禁令、瘥後等情況,說理明晰,有獨到見解,可以啟迪後人。書中還摘取《傷寒雜病論》中與伏陰症同屬一派的陰病條文作為此類並觀,末附舌鑒圖25幀。現有初刻本《珍本醫書集成》本等。

《醫級》 編輯

綜合性醫書。又名《醫級寶鑑》。十二卷。清·董西園纂。成書於1777年。本書摘錄歷代醫着,辨證立方,作為學醫入門之階墀。卷首題《必自集》,總論醫理及診治之法,除綜合前人論述外,作者也有闡發:卷一-二傷寒;卷三-五雜病;卷六女科;卷七-九類方;卷十脈訣。卷末題《無問錄》,內容總論陰陽、臟腑、四診八綱、治則等醫理和治法。現存清刻本。

醫緩 編輯

春秋時代秦國名醫。晉景公有疾,求醫於秦,秦恆公使醫緩治之。緩為之治,謂:疾不可為也。其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這是早期對病情的理解,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醫緩成為當時著名醫家的代表。後世常把和緩並稱,作為當時名醫之代表。

醫話 編輯

醫家以筆記、短文、隨筆等形式,闡述其臨床心得體會,,以及其他問題的著作稱為醫話。如《冷廬醫話》、《對山醫話》等。

醫和 編輯

春秋時期秦國名醫。適晉候有疾,秦國使醫和診之,醫和謂秦候之疾不可為,認為是由於近女色,惑而喪志,其疾如蠱,非鬼神或飲食所致。晉何又問其故,醫和進一步闡釋:「天有六氣,淫生六疾,過則為災,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未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這是我國古代最早提出六淫致病的論述,也反映當時對疾病病因的認識水平。

《醫貫砭》 編輯

醫論著作。清·徐大椿撰於1764年。本書是對趙獻可《醫貫》一書所作的書評,採用引錄或節錄原文,逐段加批的形式,對該書重用溫補和忌用攻下的理論、治則,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見解。作者指出當時醫界中或有拘泥於一、二溫補成方治病之弊,力主辨證論治,頗具一定影響,故此書有一定參考價值。但他對趙氏學說持全面否定的態度。亦失之於片面和武斷。現存十餘種清刻本。

《醫貫》 編輯

醫論著作。六卷。明·趙獻可撰於1617年。作者在學術思想上推崇薛己,倡言「命門之火」是人體之本,強調命門真火、真水的重要性。全書以保養「命門之火」貫串養生、治病及有關疾病的一切問題,故題名為「醫貫」。內容分述中風、傷寒、溫病、血症等病的證治,治法以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為主要方劑。趙氏用太極圖說解釋腎與命門,他的理論被稱之為腎命學說。對後世研究腎與命門的影響十分巨大。本書對水火陰陽的辨析至為細緻,是研究命門學說的重要參考書。現存初刻本等四種明刻本、大量清刻本。

《醫故》 編輯

醫史著作。又名《醫詁》。二卷清·鄭文焯撰。刊於1891年。本書從史學的觀點對古代一些重要醫籍及治病方法進行了廣泛的考證和論述,並輯錄歷代文獻中若干藥佚文。現存光緒平江梓文閣刻書帶草堂叢書本。

醫工長 編輯

古代醫官名。係指王宮中負責醫藥事務的人員。見《漢書·武五子傳第33》。師古曰:「……醫工長,王宮主醫者也。」兩漢時期,皇子封王其郡為國。故醫工長系各皇子宮中負責醫療保健事務者。

醫工 編輯

①古代對醫生的稱謂。醫工一詞最早見於《內經》。西漢始設醫工長,是主管醫藥的長官。東漢相沿不改。《百官志》曰:「王國官有禮樂長,主樂人;……醫工長,主醫藥;……皆比四百石。」醫工長之下還設有侍醫、太醫、尚方等醫官。

②隋唐太醫署中醫者名稱。署內設有醫工、針工等,職位在醫師、針師之下,而在醫生、針生之上。醫工參與指導醫生的醫療工作。

《醫綱提要》 編輯

醫論著作。八卷。清·李宗源撰。刊於1830年。作者以「陰陽內外,表里寒熱,虛實燥濕,升降通塞」為醫學大綱,全書按此綱要選輯歷代醫書有關論述,結合個人經驗,根據上述大綱,分陰陽、內外等8部闡述。各部有總論、病證辨析及治法,介紹治療方劑,並附醫案。論述內容廣泛,治法多宗張仲景《傷寒論》。現存多種清刻本。

《醫方易簡新編》 編輯

醫方著作。六卷。清·黃統、龔自璋合輯。刊於1851年。卷一治身體各症;卷二治婦女各症;卷三治小兒各症;卷四治痧、疫、時症等;卷五治外科及跌打損傷;卷六補遺。書中共列病症(或藥方)子目2600餘條,載方1800餘首。選方以簡易單方、驗方為主,輔以成方,是搜羅較廣的驗方著作。現存初刻本等十多種清刻本、石印本。

《醫方易簡集》 編輯

醫方著作。九卷。清·王晉夫輯(其子王鵬壽續增)。刊於1852年。本書為單驗方匯編的一種,分上部、中部、下部、四肢、雜症、傷損、瘡毒、婦女、小兒共9類,載方2400餘首。並附外科大症圖一卷,及《遂生福幼》一卷。現存初刻本。

《醫方一盤珠》 編輯

綜合性醫書。一名《增補醫方一盤珠》。十卷。清·洪金鼎纂。刊於1749年。卷一總論運氣、經絡、臟腑、髒象及外淫諸病;卷二-四內科雜病;卷五外科;卷六-七女科;卷八-九小兒科;卷十眼科。每種疾病首載醫論,概述該病的病因、病機,主要證狀和治療原則等。次記治例,末記諸方及驗案。所選方劑多簡要實用。現存初刻本等20餘種清刻本、石印本等。

《醫方選要》 編輯

醫方著作。十卷。明·周文采撰。刊於1495年。作者將其平日常用及見聞有效之方加以類編。分諸風、諸寒、中暑、中濕、傷寒、瘧、痢等共45類。包括內、外、婦、兒各科疾病的主要驗方。每類均先論後方,選方頗精,切於實用。現存四種明刻本等。

《醫方全書》 編輯

醫方著作。

①清·何夢瑤撰。包括《神效腳氣秘方》、《追癆仙方》、《婦科良方》、《幼科良方》、《痘疹良方》、《醫碥》。作者長期行醫粵東,大多根據南方地勢、環境,結合患者體質、病症的特點處方用藥,其中《追癆仙方》系據所謂宋刻本輯錄,對癆瘵病因與治法包含一些臆測的內容。現存1918年石印本。

②清·黃花館輯。計有《奇經八脈考》、《脈訣考證》、《瀕湖脈學》、《本草備要》、《醫方集解》五種。

《醫方論》 編輯

醫方著作。四卷。清·費伯雄撰。刊於1865年。本書系根據汪昂《醫方集解》中的方劑次序,刪去原書各方的主治與注文,然後逐方予以評述。作者評述諸方大多能評得其綱紀,具有較強說服力,除臨床上肯定的方劑外,對原書中一些選用不當的方劑明確地闡述了個人看法,頗多可取之處。現存初刻本等多種清刻本、石印本等。

《醫方類聚》 編輯

醫方著作。三百六十五卷。朝鮮·金禮蒙等撰於1443年。初刊於1465年。原書已佚,1861年日本用活字排印了二百六十六卷本。本書分類整理了約150餘種中、朝各代醫書。卷一-三醫學總論;卷四-十二髒諸論;卷十三-六十三風寒暑濕及傷寒的證治;卷六十四-八十二眼、齒、咽喉、口舌、耳、鼻、頭面疾患證治;卷八十三-一百六十八為身形、臟腑、內科雜病證治及中惡、解毒、蟲獸傷等;卷一百六十九-二百○五為皮膚、外科諸病及急救、養生等;卷二百○六-二百三十八為婦產諸病證治;卷二百三十九-二百六十六為小兒諸病證治。全書分類較細,資料豐富,並且大多輯錄原文,保存了不少我國明以前失傳醫書,是一部大型的醫學類書,有較高的學術文獻和臨床參考價值。現存1861年日人鉛印本,1982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排印本。

《醫方考》 編輯

醫方著作。四卷。明·吳昆撰。刊於1584年。本書選錄歷代常用醫方700餘首。按疾病分為中風、傷寒、感冒、暑、濕、瘟疫、大頭瘟等44類。每類前有短論,略述選方範疇;方劑後均附方義解說,在明代的方劑學著作中較為著名。現存多種明刻本、日刻本。

《醫方經驗匯編》 編輯

醫論著作。清末余奉仙撰。全書分51章。1-5章闡述四診、用藥等說,其餘分述風癇、風寒、時氣、瘟疫,各種異型疫病證治經驗200餘條,各症論述病因、證候,並列治療方藥及經治醫案,對疫病證治有獨到之處,案語較簡要。1955年由上海中醫書局出版。

《醫方捷徑指南全集》 編輯

書名。二卷。清·王宗顯輯。約成書於1644年。上卷記述單味藥藥性、功用;下卷分科、分證介紹方劑,並附救急方數則。現存明刻本、多種清刻本。

《醫方捷徑》 編輯

醫方著作。

①明太醫院原本,羅必煒參訂。本書基本上是《醫門初學萬金一統要訣》卷六-卷七部分,其中小兒類病少方劑4首。參見醫門初學萬金統一要訣條。

②《醫方捷徑指南全集》(原題清·王宗顯輯)的簡稱。

《醫方簡義》 編輯

醫方著作。六卷。清·王清源撰於1883年。本書採集各家醫論方書,結合作者臨證經驗編輯而成。卷一四診、經脈;卷二-六為時病、雜病、婦產科疾病證治,闡述病因、病症及治法,較為細緻全面。現有初刻本等清刻本,及《珍本醫書集成》本。

《醫方集解》 編輯

醫方著作。三卷。清·汪昂撰。刊於1682年。本書選錄古今醫籍中常用方劑約六、七百首(分正方及附方)。按不同作用的方藥性質分為補養、發喪、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氣、理血、祛風、祛寒、清暑、利濕、潤燥、瀉火、除痰、消導、收澀、殺蟲、明目、癰瘍、經產等21類方劑。除列述每個方劑的方名、主治及處方外,並引錄歷代名醫各家學說,闡明方義。由於選方切於實用,流傳很廣。現有康熙年間初刻本、清刻本、多種近代刊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醫方大成》 編輯

醫方著作。又名《新編醫方大成》、《類編經驗醫方大成》。十卷。元·孫允賢輯。刊於1321年。本書集錄宋、元醫家習用的重要方劑類編而成。全書共分72門,包括風、寒、暑、濕、傷寒、瘧、痢等。均首先扼要論述病候,次選醫方並註明出處。全書約2000餘方。方論比較簡要,當時流傳頗廣。此後明代及日本醫家又有若干種增補和選編本。

《醫方叢活》 編輯

醫話著作。八卷。清·徐士鑾輯。刊於1886年。本書雜錄諸子百家著作中有關本草、單方及醫論,內容不加分類,共收醫話約800餘條。每條立小標題,附記出處,間有簡短按語。其卷六之末另輯附鈔一卷,系據其家藏的宋本藥方摘編而成。本書雖較雜亂,但卻具有一定的文獻價值。現存清刻本。

《醫方便覽》 編輯

醫論著作。四卷。又卷首一卷。明·殷之屏撰。刊於1582年。本書根據皇甫中《明醫指掌》中的醫論歌括重加修訂補註,共編為100首,將醫學理論與各科病症編成歌括,使初學者便於記誦。每首之後分列治療方劑(無方歌)。此外卷首輯有運氣,經絡、病機、歌賦和醫論。本書為一本學醫門徑書。現存康熙刻本。

《醫法徵驗錄》 編輯

診斷學專着。二卷。清·李文庭撰。初刊於1818年。上卷專論脈診,以兩手寸關尺三部脈之浮、沉、遲、數四種脈象為大綱統領諸脈,結合其兼脈分析主病、病源及治法,聯繫臨床諸證較為具體;下卷以察舌為主,在《敖氏傷寒金鏡錄》36舌的基礎上,推闡為75舌,論證立方,並繪簡圖。本書於1849年重刊時,由王名聲另加按語,內容有所增補,並附部分醫案。現存二種清刻本。

《醫法圓通》 編輯

綜合性醫書。四卷。清·鄭壽全撰於1874年。全書對內科雜症、傷寒、時病及婦科、兒科、五官科等病證的證治予以闡論。鄭氏主要示人以圓機活法,故只以醫論為主卻不載方劑,取古人師其法而不泥其方之意,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現存幾種清刻本及重慶中西書屋鉛印本。

《醫法心傳》 編輯

醫論著作。清·程芝田撰。刊於1885年。全書共有醫論十二篇,包括五行、傷寒、溫疫、痢疾、痘科及損傷等病證辨治要旨,以作者學驗俱豐,而又有革新思想,故論述多有新意,又強調「醫宜通變」,隨證處方,但又認為諸家之方多為化裁而來,總不出古方範圍。現存幾種清刻本及上海三星書屋石印本等。

《醫燈續焰》 編輯

脈學著作。二十一卷。明·王紹隆傳,清·潘楫增注。初刊於1652年。潘氏取崔嘉彥《四言舉要》(明·李言聞刪補改訂本)予以注釋。注文多據《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脈經》,以及張潔古、劉完素、朱丹溪、李東垣等諸家學說。並能結合潘氏業師王紹隆所傳授的脈學見解,聯繫各科病症,闡述脈理、治法。內容比較詳備。1928年上海中華新教育社重印此書時,刪去原書最後二卷(「醫范」和「病則」),全書改為十二卷,並將原書各卷所述方藥予以集中,另編附方一卷,書名改為《崔真人脈訣詳解》。現存清刻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

《醫燈集焰》 編輯

醫論著作。二卷。清·嚴燮撰於1864年。本書集諸醫家之言,取「照醫之燈」、「光明顯耀」之意而題名。卷上為醫論,闡述陰陽、五行、治法、望聞問診;卷下為察舌辨症、脈訣。大多用韻文、歌訣記述,並加注釋。內容較簡略。現存光緒刻本等。

醫待詔 編輯

古代醫官名。一般屬於醫散官,當宮中醫療需要時,應詔進宮服務。見《漢書·佞幸傳·董賢傳第63》。

《醫徹》 編輯

綜合性醫書。四卷。清·懷遠撰。刊於1808年。卷一為傷寒,自兩感證至夾證、壞證、遺毒;卷二-三分述中風、虛勞等多種內科雜病、外科癰證以及五官、口齒的一些病證;卷四為女科經、帶、胎、產諸病。懷氏注重理論聯繫臨床實際,強調察色、審聲、持脈、辨證的重要性,強調使用四診所得辨析施治,並主張治病宜結合具體病情靈活變通。書中所列論、治、方、案較為簡要,頗多臨床心得。1949年後有排印本。

《醫鈔類編》 編輯

綜合性醫書。二十四卷。清·翁藻編。刊於1830年。全書摘錄清以前醫學文獻及各家學說,分門別類匯編而成。卷一為運氣要訣、經穴圖考、奇經八脈;卷二脈要、名醫雜着、名醫方論、醫門八法、穴位定法、傷寒總論等;卷三-二十二臨證各科證治;卷二十三-二十四本草。書中選輯資料較多,包羅頗廣。現存初刻本及光緒刻本。

醫博士 編輯

古代醫學教師職稱名。北魏太醫署中始置太醫博士。隋唐時在太醫署中設有醫博士。負責掌管體療、瘡腫、少小、耳目口齒、角法的教學工作。其官階為正八品上。唐代在地方還設有醫學博士,或稱醫藥博士,官階為從八品或以下,負責轄區內的醫療及醫藥普及等,與醫博士有區別。

《醫便》 編輯

醫方著作。二卷(又有五卷本、六卷本,內容相同)。明·王三才輯。刊於1587年。卷首為全書提綱,總述此書大要。全書共選常用效方226首。其後經明·張受孔、姚學顏等重訂刊行,並仿此書體例,另輯428方,名《醫便二集》(附《敖氏傷寒金鏡錄》一卷。)本書收入《珍本醫書集成》中。現存七種明刻本。

《醫碥》 編輯

綜合性醫書。七卷。清·何夢瑤撰。刊於1751年。碥,是上馬上車的踏腳石。何氏借碥石喻為習醫之階梯,故以《醫碥》為書名。本書是一部基礎臨床結合的醫學門徑書。卷一為基礎理論部分,略述臟腑、經絡、陰陽、水火、寒熱、補瀉等概說;卷二-四分述內科雜病證治,其主論能綜合張仲景、劉河間、李東垣、朱丹溪諸家學說,對病證的分析,說理明白曉暢,頗多個人見解;卷五為四診;卷六-七成方輯錄。所選方劑切合臨床實用。現存初刻本等清刻本石印本及《醫方全書》本。

醫案 編輯

醫生診治病人的記錄。又稱病案,其內容包括症狀、辯證、立法、處方、用藥以及其他有關情況(如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等)。《史記》記載西漢名醫淳于意「診籍」二十五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病案材料。後世醫家有將自己的病案記錄整理而為個人醫案的;也有專門選取古今名家醫案匯編成冊的,如《名醫類案》等。

編輯

①古代對醫生的稱謂,「醫」字,《說文》解釋為「治病工」。並提到「古者巫彭初作醫」。《後漢書·郭玉傳》中也提到「醫」。「醫」字從酒,說明古代治病時多以酒為使。「醫」字從巫。說明巫和醫曾在相當長時間內混同。後世多把「醫」作為醫生的簡稱。

②泛指醫藥界。見《周禮·天官冢宰》:「醫師掌醫之政令」。

伊尹 編輯

商代相官。一名摯,號阿衡,莘(今屬山東)人。以其高超之烹調術遊說於湯,湯王禮聘之,後為相。伊尹甚明本草藥性,古代傳說其為湯液之祖,着有《湯液本草》雲。

伊精阿 編輯

清代醫家。滿族,生平履貫欠詳,精於婦人病。嘗着《秘傳內府經驗女科》(一名《坤中之要》),未見行世。

一周 編輯

①指衛氣在人身運行一個周次。《靈樞·衛氣行》謂衛氣在人身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

②指營衛之氣在人體運行一周。《難經·一難》:「營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五運六氣計年單位。《素問·天元紀大論》:「終地紀者,五歲為一周。……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

一指定三關 編輯

小兒脈象診察方法。用一指切診小兒寸口三關脈息。出《醫宗金鑒》卷五十。一般診三歲以下小兒用指紋法,診三歲以上用切脈法,但小兒寸口脈位短,不能用三指切診,而用食指或拇指豎直按定小兒腕關節後橈動脈搏動處,分寸、關、尺三部以定脈息。

一指禪推拿 編輯

推拿方法之一。施術者先將意氣集定於拇指,然後用拇指在經絡穴位上施用手法以治療疾病。常見的是一指禪推法,此外還有(扌袞)、拿、按、摩、揉、捻、纏、搓、抹、搖、抖等方法。

一指禪推法 編輯

推拿手法名。為推法的一種。施術時醫者沉肩、垂肘、屈腕,集定意氣,以拇指指腹或指端貼附於施術部位,通過腕部的擺動和拇指關節的屈伸活動,將力持續地作用於經絡穴位。有行氣活血、止痛消瘀等作用。

一月經再行 編輯

病證名。指月經一月來二次以上。多因血熱、氣虛所致。《葉氏女科證治》:「性躁多氣傷肝而動沖任之脈,宜服九味四物湯(四物湯加人參、柴胡、黃芩、黃連、甘草),兼服滋陰丸(知母、黃柏)。如誤服辛熱藥物致經再行,宜用九味四物湯,更服三補丸(黃芩、黃連、黃柏)。氣虛則可服補中益氣湯。」

一陰一陽 編輯

脈學名。

①指脈沉兼滑。為陰陽相兼的一種脈象。《難經·四難》:「所謂一陰一陽者,謂脈來沉而滑也。」

②指厥陰與少陽。《素問·陰陽別論》:「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王冰註:「一陰謂心主之脈,一陽謂三焦之脈也。」

一陰三陽 編輯

脈學名。指脈浮滑而長,有時又帶一沉象。為陰陽相兼的一種脈象。《難經·四難》:「一陰三陽者,謂脈來浮滑而長,時一沉也。」

一陰二陽 編輯

脈學名。指脈沉滑而長。為脈的陰陽兼象之一。《難經·四難》:「一陰二陽者,謂脈來沉滑而長也。」

一陰 編輯

①指厥陰。《素問·經脈別論》:「一陰至,厥陰之治也。」

②指太陰、厥陰、少陰三陰一體。《素問·陰陽離合論》:「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合,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摶而勿沉,名曰一陰。」

一意規中 編輯

氣功內丹術術語。規中為丹田異名。即意守丹田。又稱一意歸中。《悟真篇》:「橐天龠地徐停息,一息規中隨後及。」

一陽一陰 編輯

脈學名。指脈浮兼澀。為陰陽相兼的一種脈象。《難經·四難》:「一陽一陰者,謂脈來浮而澀也。」

一陽三陰 編輯

脈學名。指脈沉澀而短,有時又現浮象。為陰陽相兼的一種脈象。《難經·四難》:「一陽三陰者,謂脈來沉澀而短,時一浮也。」

一陽二陰 編輯

脈學名。指脈長而沉澀。為陰陽相兼的一種脈象。《難經·四難》「一陽二陰者,謂脈來長而沉澀也。」

一陽 編輯

①指少陽。《素問·陰陽類論》:「一陽者,少陽也。」

②指太陽、陽明、少陽三陽一體。《素問·陰陽離合論》:「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摶而勿浮,命曰一陽。」

一窩風 編輯

推拿穴位名。見《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位於腕背橫紋中點,與中指直對。從穴處掐向中指尖,可治肚痛,急慢驚風。

一水 編輯

人體器官名。

①獨一的水髒,指腎。《素問·逆調論》:「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髒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栗。」

②指目睛。《素問·解精微論》:「夫一水不勝五火,故目眥肓。」

一數 編輯

二十八脈在全身運行一周的總數。《靈樞·五十營》:「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氣行五十營於身,水下百刻……漏水皆盡,脈終矣。所謂交通者,並行一數也。」以古代銅壺滴漏計時,一數指刻度為一百之數。

一手脈 編輯

脈學名。指一手有脈,一手無脈。正常人天生此脈,不作病脈。病中見之者,多為心臟血管疾患,或骨折、腫瘤等異物壓迫所致。

一身悉腫 編輯

證名。即全身水腫。因水濕瀦留皮膚所致。多見於風水。見《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此為風水挾熱,用越婢湯宣肺清熱。濕重加白朮,惡風加附子。今人治此證,多採用宣解祛風利水法,方用麻黃、蘇葉、防風、防己、雲苓、豬苓、澤瀉、木通、大腹皮、炙桑皮、丹皮等藥。多用於急性腎炎。參見風水條。

一扇門 編輯

經外穴名。見《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一扇門、二扇門,在中指兩旁俠界下半寸是穴。」其中一扇門位於食指與中指之間指蹼緣,當赤白肉際下0.5寸處,掐此可出汗退熱。又說,灸五至七壯,主治疥疾、目疾。

一片霞 編輯

證名。指某些咽喉疾病喉間出現片狀紫紅色症候。《延齡堂喉科》「滿喉俱紫,似胭脂紅,不腫不爛,難治。」臨床上應結合全身情況辨證用藥。

一逆 編輯

治療過程中的一次失誤。《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一進三退 編輯

針刺手法名。見《針灸大成》。指一次進針至預定的深部,然後按深、中、淺次序分次退至皮下的針刺方法。操作時不論進退,每層均應根據需要作提插、捻轉等手法。如需繼續刺激,可以重複操作。

《一見知醫》 編輯

綜合性醫書。六卷。清·陳鄂輯於同治七年(1868年)。本書以臨床多科疾病證治為主,摘錄歷代醫書有關論述整理而成。卷一為醫理總論;卷二以生理部位分類論述體外所見病症;卷三論臟腑所主疾病;卷四論六淫七情病、婦科;卷五論兒科;卷六論痘疹、麻疹。每證列述病情,並附簡易方。現存多種清刻本。

一紀 編輯

古代計時單位。相當於30年。《素問·天元紀大論》:「七百二十氣為一紀。」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七百二十個節氣為30年,稱為一紀。

一候 編輯

①脈學名。指九候中的任何一候。《素問·三部九候論》:「一候後則病。」參見九候條。

②傷寒傳經,每日一經,六日傳遍六經,是為一候;或以七日還太陽經為一候。

③節候。五日為一候。

一合 編輯

經脈表里關係的組合。出《靈樞·經別》。指足太陽與足少陰經別相合而言。

一夫法 編輯

針灸取穴比量法之一。亦稱手夫。使患者食、中、環(無名指)、小四指相併,以其中節橫紋寬度作三寸,稱為一夫。《千金要方》:「凡量一夫之法,覆手並舒四指,對度四指上中節上橫過為一夫。」適用於下肢、下腹的直寸和背部的橫寸。又說:並舒三指,亦稱一夫法。

《一得集》 編輯

醫論醫案著作。三卷。清·心禪僧撰。刊於1890年。卷一有醫論十七條,歷數庸醫誤人之過,立論明確而言之有據,文筆犀利而少誇誕。主張治病當先熟悉正常生理狀態,知常達變才能正確診斷。強調病各不同,治法方藥亦應隨之而變;後二卷大多為內科雜病醫案,治法靈活,常常是內外合治,針藥並施。現有《珍本醫書集成》本等。

《一草亭目科全書》 編輯

眼科專書。一卷。明·鄧苑撰。撰年未詳。書中將目瘴總括為內障與外障二類,首為議論敘述生理病理;次為治法,備載眼病方藥。並附小兒眼病治法。敘述簡要,方劑切於實用。1949年後有排印本(與《異授眼科》合刊)。

靨(yè,音夜) 編輯

面頰上微窩,俗稱酒窩或笑靨。

腋腫 編輯

病證名。腋下腫起,屬手厥陰心包絡病變。《靈樞·經脈》:「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

腋癰 編輯

病名。癰疽之發於腋部者。出《外科正宗》卷四。亦名掖癰、夾肢癰、挾癰、夾癰。其病多因肝脾兩經結熱,氣滯血凝所致。症見初起皮色不變,漫腫無頭,日久方疼,乃生寒熱;或初起患處即紅腫熱痛,身發寒熱。治療初宜服柴胡清肝湯,外敷沖和膏;若膿成可服透膿散加銀花、桔梗、甘草,並切開引流。余治療可參見外癰、潰瘍條。

腋下穴 編輯

經外穴名。《備急千金要方》:「噫噦膈中氣閉塞,灸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五十壯。」《類經圖翼》列作經外穴,名腋下穴。定位在腋中線上,腋窩直下1.5寸處。主治噫噦,胸膈滿悶,狐臭,及肋間神經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腋下毛 編輯

即腋毛。《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手陽明之下,血氣盛則腋下毛美。」

腋下動脈 編輯

經穴名。指手太陰經的天府穴,在腋下三寸處。《靈樞·寒熱病》:「脈下動脈,臂太陰也,名曰天府。」

腋下 編輯

人體部位名。指胳肢窩及其下面的部位。《靈樞·經脈》:「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

腋窩 編輯

人體部位名。又稱腋積,俗稱胳肢窩。其皮下有豐富的汗腺、脂肪組織,底部有重要的神經、血管通過,還有淋巴結群。為手三陰及足少陽經脈所過之處。

腋痛 編輯

證名。以腋部疼痛為主證。《症因脈治》卷一謂:「腋痛者,在兩脅之上,奶旁外側,痛連缺盆,肺經症也。若在腋之下,原是脅痛,而非腋痛。」病因有外感、內傷之別。外感多因風寒、燥熱等邪侵肺所致;內傷多因郁怒傷肝、積熱熏肺或腎火上沖引起。因風寒者,可見惡寒發熱,喘急咳嗽,多痰,腋痛時牽引鎖骨上窩部。治以疏散肅散法,用麻黃杏子湯、加味瀉白散等方;如因於燥熱,除腋痛外,兼見口渴、面紅、咯痰乾涸,小便短赤等症,治宜清燥瀉火,兼以育陰化痰。燥熱傷氣,方用加味瀉白散;燥熱傷血,用青金瀉白散;肝肺火盛,用知石瀉白散加柴胡、黃芩等味。內傷者,因於郁怒傷肝,可見腋痛,煩躁多怒,胸膈痞塞等;若木火刑金或積熱熏肺,可兼有咳逆上氣等症,治宜疏肝清肺,選用加味瀉白散,嚴氏推氣散、加味清胃湯等方加減。因於房勞,腎火上沖則精傷損肺,常見腋脅部隱隱作痛,方用左歸丸、家秘天地煎合黃芩瀉白散等方。張璐認為:濕熱亦可致腋痛、腋腫,由少陽濕熱所致(見《張氏醫通》卷五)。治宜小柴胡湯加撫芎、枳殼;實人去參加草龍膽;體肥痰盛加白芥子;有痰飲搏聚而痛者,加味導痰湯加柴胡。參見內傷腋痛、外感腋痛條。

腋氣 編輯

病名。腋部分泌物奇臭之病證。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狐臭。詳見該條。

腋內動 編輯

穴位名。即腋下動脈。指腋下三寸的天府穴。《靈樞·衛氣》:「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腋內動也。」

腋門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外台秘要》作掖門,《醫心方》作液門。即大巨。見該條。又《中國醫學百科全書·針灸學》以淵液別名腋門。參見淵液條。

腋漏 編輯

病名。係指腋下、手足心、腿彎鼠蹊部、陰囊等處出汗。《古今醫統》卷七:「兩腋下並手足心、陰股及囊,常如汗濕污衣,名曰腋漏。」

(拼音Y)第十三篇 編輯

腋癧 編輯

病名。癰疽潰瘍之生於腋下者。見《外科啟玄》卷六。又名血胤瘡、結癧。系生於腋下、脅肋部位的癰疽、潰瘍。該病可延及胸脅部,或有頭,或無頭,赤色,如皂角子大,痛如針刺。證治參見癰疽條。

腋疽 編輯

病名。出《醫宗金鑒》卷六十七。即米疽。見該條。

腋積 編輯

即腋窩。詳該條。

腋汗 編輯

證名。指腋下多汗證。見《醫林繩墨·汗》。多由肝虛挾熱或少陰挾熱所致。前者當補養肝血,用六味地黃丸加生杭芍;後者宜和解少陽,清化濕熱,用小柴胡湯、逍遙散加減,並可用牡礬丹擦腋下多汗處,亦可用五倍子、生牡蠣各等分,研末,敷於腋下皮膚。

腋臭 編輯

病名。腋下汗出有特異臭味之病證。見《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又名狐臭、胡臭。「病源人腋下臭,如蔥豉之氣者,亦言如狐狸之氣者,故謂之狐臭,此皆血氣不和蘊積,故氣臭。」「肘後療人體及腋下狀如狐狸氣,世謂之胡臭。」證治參見狐臭條。

編輯

人體部位名。即俗稱胳肢窩,肩臂內側交接處。《靈樞·經別》:「手太陽之正,指地,別於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腸也。」《靈樞·骨度》:「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

殗殜 編輯

古病名。即骨蒸、傳屍之異名,或指傳屍之初起不甚者。(均見《外台秘要》卷十三)王燾謂:「傳屍,亦名轉注。以其初得,半臥半起,號為殗殜。」可用吃力伽(白朮)丸治之。」參見傳屍條。

液脫 編輯

指陰液虛甚。《靈樞·決氣》:「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酸,耳數鳴。」

液門 編輯

①經穴名。出《靈樞·本輸》。《針灸甲乙經》作腋門,《千金要方》作掖門。屬手少陽三焦經。滎(水)穴。在手背部,當第4、五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布有尺神經的手背支和來自尺動脈的指背動脈。主治頭痛,發熱,目赤,耳鳴,耳聾,咽喉腫痛,指臂攣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②大巨穴別名。見該條。

液道 編輯

涕淚等液體流出的通道。《靈樞·口問》:「宗脈盛則液道開,液道開,故泣涕出焉。」

編輯

①質稠流而不行的體液。有滑利關節,濡潤孔竅,補益腦髓等作用。《靈樞·決氣》:「何謂液?岐伯曰: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

②泛指體內津液。《靈樞·五癃津液別》:「水谷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又:「故五臟六府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並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肺舉則液上溢。」

③穀物煮製供藥物的液汁。《素問·湯液醪醴論》:「為五穀湯液及醪醴奈何?」《素問紹識》:「湯液,是煮米取汁,醪醴是醞釀所成。」

④泛指藥液。《素問·移精變氣論》:「湯液十日,以去其八風五痹之病。」

掖癰 編輯

病名。指腋下所生之癰瘡,出《素問·通評虛實論》。即腋癰。詳見該條。

掖門 編輯

①經外穴名。《千金要方》:「掖門在掖下攢毛中一寸,名太陽陰,一名掖間。灸五十壯,主風。」《千金翼方》作腋門。在腋中線上,腋窩下1寸處。主治諸風驚妄,呃逆,狐臭,瘰癧等。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②經穴別名。即液門。見該條。

掖間 編輯

經外穴別名。出《千金要方》。即掖門。見該條。

編輯

通「腋」:腋窩,肩下脅上空隙處。《素問·氣府論》:「掖下三寸,脅下至胠。」

夜星聚散 編輯

病證名。見《眼科秘籍》。也即指聚開障,詳見該條。

夜啼四證 編輯

指小兒夜啼四種不同的症候。

①《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指寒、熱、重舌口瘡、客忤;②《片玉心書》指驚啼、熱煩啼、腹痛啼、神不安啼;③《幼科金針》指熱夜啼、寒疝夜啼、觸邪夜啼、心煩夜啼;④《幼幼集成》指髒寒啼、心熱啼、神不安啼、拗哭。詳見各條。

夜啼痧 編輯

病證名。見《痧脹玉衡》。小兒夜間啼器,不得安靜的痧脹。如腿彎、肘彎有青筋,可用消毒三棱針於青筋上刺之,放出紫黑毒血;如胸脹作痛,用刷子蘸香油刮之,痧起,其啼可止。

夜啼 編輯

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初生兒日間安靜,入夜多啼,甚至通宵難以入睡,天明始漸轉靜。多為心火上攻所致。治宜清心安神,用甘麥大棗湯合蟬花散(蟬蛻、白僵蠶、甘草、延胡索),亦可用鈎藤散(鈎藤、茯神、茯苓、川芎、當歸、木香、甘草)治之。

夜甚 編輯

指病情多在夜間加重。夜間正氣蟄伏,邪氣獨盛於體內,故病情加重。《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夜半人氣入髒,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

夜熱 編輯

證名。夜間發熱,或熱至夜間升高。因熱入血室,或陰血不足,或血瘀所致。《證治準繩》卷一:「晝則安靜,夜則發熱、煩躁,是陽氣下陷入陰中也,名曰熱入血室。」治用四順飲子。《血證論·發熱》:「血虛者,發熱汗出,以血不配氣,則氣盛而外泄也。或夜則發熱,以夜生血分故也。」《醫林改錯》謂每晚內熱,兼皮膚熱一時,為內有瘀血所致,治用血府逐瘀湯。

夜瘧 編輯

病名。瘧疾發於夜間者。

①即三陰瘧。《醫宗金鑒》卷四十二:「瘧在夜發,名曰三陰瘧疾。」詳見三陰瘧條。

②即鬼瘧。《張氏醫通·瘧》:「夜瘧,俗名鬼症。為邪入血分所致。治宜升散血脈之邪,用《千金》內補建中湯加升麻、柴胡、生首烏。脾胃素虛者,用補中益氣湯加首烏、桂枝、芍藥。參見鬼瘧條。

夜驚 編輯

病證名。指小兒神不潛藏,夜間入睡,突然驚醒,瞪目起坐,躁動不安,面露恐怖,有時喊叫,一般持續十餘分鐘,可隔數月或數十日發作一次。治宜安神鎮驚,用琥珀抱龍丸。針刺內關、大椎。

夜間發搐 編輯

病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因潮熱引起抽搐,其特點為每逢亥、子、丑時不甚抽搐,而臥不穩,身體溫壯,目睛緊斜視,喉中有痰,大便呈銀褐色,乳食不消,多睡,不納津液。多由脾虛心熱所致。治宜補脾治心。補脾,用益黃散;治心,用導赤散、涼驚丸。

夜光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攢竹。參見該條。

夜不安 編輯

證名。入晚坐臥不寧之證。《醫林繩墨·血府逐瘀湯所治症目》:「夜不安者,將臥則起,坐未穩又欲睡,一夜無寧刻,重者滿床亂滾。此血府血瘀。」參見不寐條。

夜半 編輯

①指子時。《素問·髒氣法時論》:「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詳子時條。

②泛指夜間。《靈樞·口問》:「衛氣晝日行於陽,夜半行於陰。」

頁育 編輯

病名。喉癰之生於低位者。《咽喉經驗秘傳》:「在兩邊者為雙喉癰,在下者為頁育也。」治療參見喉癰條。

葉子奇 編輯

明代醫家。字世傑,號靜齋。龍泉(今屬浙江)人。少而聰穎,廣泛涉獵,專心理學,熟諳本草。因事被株連入獄,獲釋後遂以著述自娛。嘗着《草木子》,內容廣泛,涉及醫學及藥學,又有《本草節要》十卷、《醫書節要》十卷。

葉志詵 編輯

清代醫家。字東卿、廷芳,湖北漢陽人。其學多精於養生,亦通針灸。所輯醫書甚多,計有《神農本草經贊》、《觀身集》、《頤身集》、《絳囊撮要》、《信驗方錄》、《五種經驗方》、《咽喉脈證通論》等,合稱《漢陽葉氏叢刻醫類七種》,現有刻本行世。

葉支繡 編輯

清代醫生。字杏江,安徽歙縣人,精於醫術,活人甚眾,頗有醫名。

葉鎮 編輯

清代醫家。字玉屏。福建延平府人,其生平欠詳。參與著述《補註洗冤錄集證》四卷,系對阮其新補註之《補註洗冤錄集證》之增注,有殘本行世。

葉允仁 編輯

明末清初醫學家。吳縣(今屬江蘇)人。撰有《傷寒指南書》六卷,對張仲景傷寒病之六經脈證,察色診病,傷寒證治等,均有所論述。但其中有關夾陰傷寒、夾陰中寒等內容,亦受到汪琥等醫家之非議。此書國內現無刊本行世。

葉雲龍 編輯

明代醫家。字以潛,盱江人。少習舉子業,兼精醫學,治病有奇效。嘗着《士林餘業醫學全書》(簡稱《士林醫業》)六卷行世。

葉尹賢 編輯

明代官吏。知醫,浙江永嘉縣人。任臨江通守。平時喜愛醫學,於公餘常收集醫書醫方,日久成帙,遂撰《拯急遺方》一卷,現有刊本存於日本。

《葉選醫衡》 編輯

醫論著作。二卷。原題清·葉桂選定。本書選集歷代醫家論病、論脈、論治著作70餘篇,大多簡明。能反映出不同時代,不同醫家的醫學學術特點。現存三種清刻本及石印本。又有《中國醫學大成》本。

葉文齡 編輯

明代醫家。字德征,號石峰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少習舉子業,因不得志而改學醫。後經禮部屢試,成績優異而入太醫院,初任吏目,後升院判。後因母病辭退。積二十年之經驗,着成《醫學統旨》八卷,內容涉及雜病婦兒諸科,現存多種版本。

葉萬青 編輯

清代醫家。字奐若,吳縣(今屬江蘇)人,為溫病名家葉天士之曾孫。嘗集家藏之葉天士驗案,編為《葉氏醫案存真》三卷,另有《葉案存真》二卷行世。

葉廷器 編輯

明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嘗着有《世醫變通》二卷,未見行世。

葉廷薦 編輯

清代醫家。字鳳梧,涇州(今屬甘肅)人,生平欠詳,輯有《救急備用經驗匯方》十卷,現有清刻本行世。

《葉天士女科醫案》 編輯

醫案著作。清·葉桂撰,陸士諤編。刊於1921年。全書分為調經門、胎產門、帶崩門和血室門,每門又分類記述,集錄了葉氏治婦科病的診治經驗,並附論脈二則。現存上海世界書局石印本。

《葉天士家傳秘訣》 編輯

兒科著作。一卷。原題清·葉天士撰。本書原無刊本,於1929年刊行《回瀾社影印醫書四種》時曾據舊鈔本影印。書中論述小兒脹病、腹中蟲痛、積痛、吐瀉、嘔吐、泄瀉、痢疾、疳、疸、肺臟主病、喘嗽、腎臟主病等小兒雜病的論治。雖說不夠完整,但其中辨證治法多結合醫案論析,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現存道光年間石印本,又收入《回瀾社醫書四種》中。

《葉氏醫案存真》 編輯

醫案著作。三卷。清·葉桂撰。由其玄孫葉萬青取家藏方案及《天元醫案》中所載葉案等予以輯刊。全書不分類別,以內傷虛勞病案為主。辨證確切,隨證立方,自有良好療效。文字質樸無華,很少斧鑿痕跡。可供臨床參考。卷末附馬元儀《印機草》一卷及祁正明、王晉三醫案數則。其中周學海加以整理評點,調整體例,並予以分門別類,輯為上下二卷,改名《評點葉案存真類編》。現存幾種清刻本和石印本,又收入《周氏醫學叢書》中。

《葉氏女科證治》 編輯

婦科著作。又名《葉天士女科證治秘方》。四卷。託名清·葉桂撰,本書原作者及書名不詳。1817年曾以《竹林女科》之名刊行,並有多種翻刻本。1913年鴻文書局將此書改葉氏之名石印,又有多種複印本。內容以婦產科治療方劑為主,並無多少婦科生理病理的論述。

《葉氏錄驗方》 編輯

方劑著作。三卷。宋·葉大廉輯。原刊於1186年。本書為作者在各地行醫時親自試用和收集的一部驗方集。上卷為治諸風、傷寒、氣病等驗方;中卷為補益、痼冷、積熱、痰飲咳嗽、泄痢、婦人等驗方;下卷為小兒、雜病、眼目、咽喉口齒、瘡腫傷折等驗方。末附湯方、香譜及備急方。雖說大部分方劑均可以找到它的淵源,但畢竟是經試驗而取效者,而且確有一些方劑屬作者自製的。於臨床有一定參考價值。現有日本鈔本。

葉盛 編輯

清代醫家。字公於,浙江慈谿人。生平欠詳,着有《脈訣》、《證治合參》、《古今治驗食物單方》等書,現有刊本行世。

葉如庵 編輯

元代醫家。黃岡(今屬湖北)人,以儒入醫,故又有儒醫之稱。其診視頗有規矩,並撰《傷寒大易攬》一書,為當時醫家所重,後佚。

葉其蓁 編輯

清代醫家。字杏林,號困庵、抱乙子或抱乙山人。南匯(今屬上海市)人。工詩文,精研理學,後轉而攻歧黃之學,專長幼科。著述甚豐,有《幼科指掌》五卷、《女科指掌》五卷、《諸科指掌》(或稱《十三科指掌》),其體例系仿《千金方》而作。尚有《疫癘脈鏡》。其子蕉村等,亦為名醫。

葉慕樵 編輯

清代醫家。字香侶,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嘗摘錄曹鞠庵《本草綱目萬方類編》中之簡易有效方劑,並結合個人之經驗,編成《平易方》。另編有《萬病治療指南》一書,均有刊本行世。

葉霖 編輯

清代醫家。字子雨,江蘇揚州人。因家中有數人受庸醫誤治致死,遂發憤習醫。後果成名醫,醫理精深,名噪一時。後又參考西醫學說,互相發明,成早期之中西匯通醫家之一。常以西醫之說解釋中醫之理。所著有《難經正義》、《脈說》、《痧疹輯要》、《伏氣解》等,均有刊本行世。

葉勁秋 編輯

近現代醫家(1900-1955年)。字秋漁,浙江嘉善縣人。早年畢業於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後任上海中國醫學院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嘗任上海市衛生局中醫編審委員。對中醫理論問題頗有研究,醫着亦頗多,如《中醫基礎學》、《臨證直覺診斷學》、《中藥問題》、《傷寒論啟秘》、《仲景學說之分析》、《針灸述要》、《花柳病治療學》、《灸法自療學》、《現代名醫驗案》及《不藥療法驗案》等書,均有刊本行世。

葉玠 編輯

宋代人。生平履貫欠詳,嘗着有《五運指掌賦圖》,未見刊行。

葉桂 編輯

①清代醫家(1667-1746年),字天士,號香岩,晚號上津老人、南陽先生。吳縣(今屬江蘇)人。出身世醫家庭,祖葉時、父葉朝采皆以兒科出名。桂於十二歲開始從父學醫,後因父歿,十四歲從其父門生朱某學,聰穎善解,且每能出其師之上。桂亟喜學習,不恥下問。至十八歲,已拜十七師,王子接、周相俊均為其師授。除專長於家傳兒科外,兼通內科雜病及其他各科,尤專長於溫病,其代表作《溫熱論》雖為其門徒顧景文所錄之材料整理而成,但其思想則完全代表葉氏之溫熱證思想。其名言「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及「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乃溫病學派中重要原則,是溫病衛氣營血辨證的辨證體系的依據,葉氏是明清以來溫病學派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其於雜病則注重脾胃,強調要辨證論治,不可偏執於一己之見,一家之言。其著作主要皆由其弟子整理而成,其中有《臨證指南醫案》、《葉案存真》等,其後代、門生,亦皆有醫名。

②清代醫家。字小峰,生平履貫欠詳。嘗著《本草再新》十二卷,有刻印本行世。

葉法善 編輯

唐代煉丹家、道士(616-720年)。括蒼(今浙江麗水縣)人。顯慶年間,唐高宗廣徵天下道士煉黃白之術,法善晉言勸止,帝從之,後拜鴻臚卿,封越國公。

葉德培 編輯

清代醫家。江陰(今屬江蘇)人,生平欠詳。其醫療經驗與當時其他齊名醫家同時收入《龍砂八家醫案》中,其他七家為戚雲門、王鍾岳、貢一帆、孫御千、戚金泉、姜學山、姜恆齋。

葉大廉 編輯

南宋官吏。知醫,延平(今屬福建)人。官至太社令,宦遊天下,喜愛醫書,嘗收集醫方,摘抄成冊,並取其中有效驗者加以分門別類,由劉良弼、許堯臣加以校正成書,成《葉氏錄驗方》三卷,現有抄本存於日本。

葉傳古 編輯

宋代醫家。一作葉傳右,其生平履貫欠詳。着有《醫門指要訣》,又名《醫門指要用藥立成訣》,未見傳世。

葉長文 編輯

宋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嘗輯有《啟玄子元和紀用經》,此書未見行世。明·李時珍着《本草綱目》時,未嘗見過該書,但王肯堂之《證治準繩》,則有少量引用。

葉茶山 編輯

清代醫家。生平履貫欠詳,精針灸術,治病常針藥並用。着《采艾編》三卷,內有明堂三人圖,示前後側面之經絡,又有臟腑、經絡、腧穴之論述,現有刻本行世。

野火丹 編輯

病名。指生於腹背或兩腿處之小兒丹毒。見《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九。症見丹發赤斑,形如梅子大小,多生於背腹部或兩腿上,疼痛如火燒。治宜瀉黃散、涼膈散加減,外用消腫散或水調白芨末塗敷之。

野合 編輯

①古人指絕經後再孕者。宋·薛軒《坤元是保》:「女子二七而陰道通,七七而陰道絕,絕而後育,是名野合。野合之子,率多不壽。」

②古人指男女苟合。《史記·孔子世家》:「叔梁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野葛中毒 編輯

病名。即鈎吻中毒。鈎吻,古籍別名野葛。詳見鈎吻中毒條。

野菜譜 編輯

以名《救荒野譜》。一卷。明·王盤撰於1521年。作者親自採訪農民,收集能度荒年饑饉的60種野菜的有關資料,整理編成三言歌訣。並說明其採集及食用方法,是為本書。明末時,姚可成又續補60種,共120種。全書雖缺乏治療的內容,但其所記多為一些地方本草名稱,對於研究藥物學的發展,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現存抄本、日刻本和清刻本。

《野菜博錄》 編輯

本草著作。三卷。明·鮑山撰。刊於1622年。作者對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曾廣為採集,有較深入的研究,並對其中的一些食用植物親自移植栽種。本書即鮑氏在充分實踐的基礎上參考文獻寫成。全書共收可食植物(草類及木類)435種,均附以插圖,記其形態與性味和食法。雖未涉及藥用,但卻收載了一般本草書所未收載的地方草藥,故在研究藥物方面有一定參考價值。現有石印本及《四部叢刊》本。

野瘭 編輯

病名。見清抄本《外科或問》(着人未詳)。即瘰癧。詳見該條。

《也是山人醫案》 編輯

書名。清·也是山人撰。本書列述多種病案,包括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病證,用藥頗精煉,配伍比較活潑。但記錄較簡略。甚或有些病案在辨證分析和立法等方面有疏略或不夠清楚之處。本書收入《珍本醫書集成》中。

耶律庶成(?-約1063年) 編輯

遼代醫家。契丹族。字喜隱,小字陳六。精通遼、漢文字,尤工於詩,兼通醫藥。重熙初年(1032年)補牌印郎君,官至樞密直學士。時契丹尚缺專門醫藥衛生設置和醫籍,醫人少知切脈審藥,奉遼興宗之命,譯中醫書成契丹文,對溝通漢族與契丹族醫藥知識交流以及促進契丹醫藥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

耶律敵魯 編輯

遼代醫生。契丹族。字撒不椀。生活於10-11世紀間。精通醫術,善察形色以知病原,治病多效。統和初(983),官至節度使。治病方法奇特,擅長精神療法。樞密使耶律斜軫妻有沉疴,數醫不效。診視之,謂心有蓄熱,非藥石所及,當以意療之,因其聵,遂大擊鉦鼓,聒之使狂,叫呼怒罵,力極而止,病癒。治多類此。卒年八十。

耶律倍(899-936年) 編輯

遼代醫生。契丹族。小字圖欲,諡號義宗。遼太祖之子。聰明好學,通陰陽,曉音律,精遼、漢文,兼知醫藥、砭焫之術。其弟僭帝位,被迫潛逃至後唐。唐明宗賜名孝贊華,又名東丹李慕華。家藏書籍萬卷。子兀欲,喜工畫,頗知書,亦藏多種醫書。

噎膈 編輯

病名。亦作嗝噎。《濟生方》卷二:「陰陽平均,氣順痰下,嗝噎之疾,無由作矣。」《內經》中有多種說法。如隔、鬲、膈中、隔塞、鬲咽。《備急千金要方》稱作噎塞,又名膈噎、噎、膈、膈氣。

①指進食受阻,飲食未曾入胃即吐出者。《醫貫》卷五:「噎膈者,飢欲得食,但噎塞迎逆於咽喉胸膈之間,在胃口之上,未曾入胃即帶痰涎而出。」

②指飲食隔阻不得下,大便閉結不得出者。《醫學入門》卷五:「飲食不下而大便不通,名膈噎。」

③指反胃。《丹溪心法》卷三:「翻胃即膈噎,膈噎乃翻胃之漸。」本病多由憂思郁怒或酒食所傷而致,亦有虛實之分。《金匱翼》卷三:「噎膈之病,有虛有實。實者或痰或血,附着胃脘,與氣相搏,翳膜外裹,或復吐出,膈氣暫寬,旋復如初。虛者津枯不澤,氣少不充,胃脘乾癟,食澀不下,虛則潤養,實則疏瀹,不可不辨也。」因憂思氣結,痰氣交阻者,治宜解郁化痰,方用啟膈散。津虧熱結,失於濡養,治宜滋養津液,方用五汁安中飲加味。酒色過度,腎陰虧損者,治宜滋補腎陰,方用六味地黃丸。陰虛火旺,瘀血內結者,治宜滋陰養血,破結行瘀,方用通幽湯。病程日久,脾虛陽微者,治宜益氣健脾,方用補氣運脾湯。噎膈一證,古人發為五噎、五膈及外感噎膈,內傷噎膈。根據證情不同,又有隔食、格氣、梅核膈等。詳見有關各條。

編輯

①病名。《醫說》卷五:「噎病亦有五種:氣噎、憂噎、食噎、勞噎、思噎。」《諸病源候論·否噎病諸候》:「陰陽不和則三焦隔絕,三焦隔絕則津液不利,故令氣塞不調理也,是以成噎,此由憂恚所致。憂恚則氣結,氣結則不宣流,使噎。噎者,噎塞不通也。」詳噎膈、五噎等條。

②指飲食時猝覺噎塞,移時自愈的症象。《古今醫鑒》卷五:「噎者,飲食之際,氣卒阻滯,飲食不下,而為噎也。」

暍暍 編輯

形容熱氣極盛。《素問·刺瘧篇》:「足太陽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熇熇暍暍然。」王冰註:「熇熇,甚熱狀;暍暍,亦熱甚也。」

暍(yē,音耶) 編輯

即中暑。《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太陽中熱者,暍是也。」

藥煮吸筒拔法 編輯

外科醫療技術名。以藥水煮沸特製吸筒,按於膿腫瘡口,使之形成副壓,以拔吸瘡內膿毒之物之醫療技術。見《仙傳外科集驗方》。又名藥筒拔法。即竹筒吸法。見該條。

藥熨 編輯

治療學名詞。指一種外治法。用藥末或藥物粗粒炒熱布包外熨,用以治療冷寒濕痹,腹腔冷痛等症。如胃氣痛,用橘葉炒熱後布包揉熨;風寒或血虛頭痛用吳茱萸加米飯炒熱布包外熨等。《素問·調經論》:「病在骨,焠針藥熨。」參熨法條。

藥園師 編輯

隋唐時期醫生職稱。隋唐太醫署中為了解決生、鮮藥物之來源都曾設置藥園,在藥園中從事技術工作的人們稱之謂藥園師。藥園師一般設兩人,掌管藥園的全面工作。唐代還在藥園中招收培養藥園生,具有藥學教育的性質。參見藥園條。

藥園生 編輯

唐代中藥學生的稱謂。唐代太醫署中的藥學教育以藥園為基地、以藥園師為教師,在種藥實踐中培養學生。在此藥園中參加學習的人們稱為藥園生。參見藥園條。

藥園 編輯

唐代官方在京師設置的生藥基地。唐代太醫署為了解決鮮藥及部分生藥的來源並為藥學生提供實習基地,在京師擇良田300畝為園,設藥園師以時種蒔,以時收采,並招收16-20歲的民間青年八人;作為藥園生,隨藥園師勞動學習。學成後可升為藥園師。我國最早關於藥園的記載是東晉,當時主要目的是培養生藥人員,規模尚小。而唐代太醫署中有專門基地,專門教師、固定的學生等藥學教育條件,因此可視為是我國最早的中藥學校。

藥引 編輯

中藥學名詞,指引經藥。又稱引經報使。為方劑配伍中的使藥。有些藥物對某經絡臟腑及身體部位有特殊作用,可引導藥力直達病所。如治太陽經病用羌活、防風;陽明經病用升麻、葛根;少陽經病用柴胡。喉咽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牛膝等。

《藥言隨筆》 編輯

醫論著作。三卷。清·李日謙撰。刊於1899年。本書以筆記問答體裁記述醫療經驗。上、中二卷分論脈訣及內科、婦科、兒科病症治;下卷為多種救急驗方。全書簡明扼要,所收驗方亦多簡便有效。現存清刻本及石印本。

藥線引流 編輯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外治法。見《太平聖惠方》。又名紙捻。即用吸水性較強的紙(古代多用桑皮紙)搓成紙捻,外粘或內裹去腐生肌藥,插入竇道或漏管中,引流去腐,促其瘡口癒合。

藥物中毒 編輯

病名。誤服大劑量藥物,或治療中錯用誤服及服用變質藥物。或藥物配伍失度等所致中毒現象。《諸病源候論·服藥失度候》:「凡合和湯藥,自有限劑,至於圭銖分兩不可乖違。若增加失宜,便生他疾。其為病也,令人吐下不已,嘔逆而悶亂,手足厥冷,腹痛轉筋,久不以藥解之,亦能致死。」各種藥物中毒有不同的表現及解救法。詳參茛菪中毒、藜蘆中毒、芫花中毒、狼毒中毒、烏頭類中毒、巴豆中毒、鈎吻中毒、杏仁中毒、半夏中毒、大戟中毒、躑躅中毒、野葛中毒、果中毒、商陸中毒、銀杏中毒、雪上一枝蒿中毒、石藥中毒、硫黃中毒、雄黃中毒、砒霜中毒、輕粉中毒、銅中毒、金石中毒、鹽滷中毒、煤炭中毒、桐油中毒、漆中毒、夾竹桃中毒各條。

藥物發泡灸 編輯

灸法之一。又稱藥物敷貼療法,藥物發泡療法。古稱天灸。指用有刺激性的藥物敷貼於穴位處使其發泡的方法。運用本法時,應據病情選用適當藥物和掌握敷藥時間,發泡後需注意防止感染。一般臨床上關節疼痛,敷貼疼痛局部;哮喘,敷貼膻中、大椎、肺俞;瘧疾,敷貼內關、大椎;扁桃體炎,敷貼合谷、魚際;黃疸,敷貼外關;滯產,敷貼湧泉等。常用的藥物發泡灸有毛茛炎、斑蟊灸、旱蓮灸、蒜泥灸、白芥子灸等。詳見各條。

藥物 編輯

氣功內丹術術語。謂元神、元氣(元精)。內丹家以其作為煉丹的原料。內丹之藥物又有小大、內外之分。外藥指煉精化氣中所采的元精,因從外動中采來,故名外藥。外藥初生時,即活子時已來,又稱之為「真種子」,在小周天煉化階段,可稱為小藥。內藥指心中元神,因其本在內心,不從外來,故稱內藥。煉精化氣完成,精盡化氣,封養於下丹田,稱為「大藥」。大藥成時,心定神寂,元神內藥亦生。然後運大藥過關,落於中丹田,與內藥相合,稱為「金液還丹」。《中和集》:「外藥可以治病,可以長生久視;內藥可以超越,可以出有入無。」又有「外藥了命,內藥了性」之說。

藥筒拔法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用藥筒將潰瘍的膿毒拔出。其作用與拔火罐相似。適用於陰發背十五日前後,堅硬散漫不收,膿深不能向外潰破者。其法先以鮮菖蒲、羌活、獨活、蘄艾、白芷、甘草各15克,連須蔥90克,用清水十碗,煎幾十沸候用;其次,用鮮竹几段,每段長七寸,口徑約一寸三分,一頭留節,刮青留白,厚約一分多,靠節鑽一孔,用細杉木條塞緊,放前藥水內煎幾十沸。膿內潰難出者,可先作品字形三個切口,將藥水盆放在病人床前,把藥筒內熱水倒去,乘熱急對瘡口合上,按緊自然吸住,約等5-10分鐘藥筒已涼,拔去木塞。藥筒自落。凡潰瘍嚴重者不能用,以免引起出血。

藥童 編輯

古代對從事一般中藥加工技術的人員的稱呼。唐代太醫署中始設有藥童二十四人,其職責是在主藥的帶領下加工、整理藥品。這類人員一般都年齡偏低,故稱藥童。

藥氣 編輯

中藥學名。即藥性。中藥通常分為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又稱四氣、四性。出《素問·腹中論》。參四氣條。

藥捻灸 編輯

灸法之一。用棉紙緊裹藥末捻成細條,剪成小段,貼於穴位上施灸。如蓬萊火即為藥捻灸的一種。參見蓬萊火條。

藥拈子熏 編輯

藥拈子系外科醫療敷料名,多由紗線等浸泡一定藥物,或粘有一定藥物捻制而成。出《外科啟玄》卷三。其熏法為點燃藥拈子熏其患部以達治療目的外治法。熏法之一種,參見熏法條。

(拼音Y)第十四篇 編輯

藥將 編輯

指治療白喉常用藥的分類。《白喉忌表抉微》將其分為猛將、正將、次將三類。以分別治白喉之輕、重症。詳參各條。

藥後喘 編輯

病名。因有藥引起的哮喘。見《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可因藥物過敏,或體氣素虛,勞倦過度,或病後用攻伐藥太過,以致喘促氣短。治宜益氣扶正為主,用補中益氣湯等方。《醫學入門·喘》:「因服補藥喘者,用三拗湯。」古有服食石藥致喘者。《聖濟總錄》卷一百八十四:「乳石之發……使人胸滿短氣,上喘咳嗽,不得安臥。」治用紫菀湯,麥門冬湯、貝母湯、葶藶丸等。

藥罐法 編輯

拔罐法的一種。見《外科正宗》。亦稱藥筒法,是拔罐與藥物療法結合在一起使用的一種治療方法,通過拔罐的操作,有利於藥物的滲入和吸收,以溫通經絡,祛風除濕,舒筋止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腿痛,急慢扭傷,哮喘,氣管炎,早期乳腺炎等症。所用的藥液,可根據病情靈活改變,一般多選用性味辛溫,具有活血止痛作用的中藥製成。藥罐法按其操作方法可分為煮藥罐與貯藥罐二類。前者屬「水罐法」的範圍;後者由於事先要將藥液貯存在罐內,且採用抽氣法吸拔,則屬於抽氣罐法範疇。詳各該條。

藥煩 編輯

證名。服藥後出現煩悶及頭、身發癢等症。見《溫疫論》上卷。《傷寒緒論》論煩熱:「凡服藥後,煩悶不安,頭面髮際遍身發癢者,謂之藥煩。此胃虛不能勝藥力也。與熱薑湯徐徐呷之。藥中宜加生薑以行胃氣自安。」見於藥物反應、藥物過敏。

藥毒 編輯

中藥學名詞。指因誤服有毒藥物,或治療中錯用藥物,或用不合格、變質的藥物,或用藥劑量過大及藥物配伍失度所致藥物毒副作用。

藥錠灸 編輯

灸法之一。指多種藥物研末,和硫黃熔化在一起,製成藥錠,置於穴位上施灸。

藥釘 編輯

藥品製劑名。臨床使用分為:

①即捻子的俗稱。見捻子條。

②用藥粉加少許賦形劑所製成的釘狀劑。因其製劑之形狀似釘狀,故名。俗稱藥線。依其藥物組成不同,可有去腐、生肌等不同作用,如《外科正宗》中所載三品一條槍即屬以化腐力強而著名之藥線製劑。

藥丞 編輯

東漢時醫官名。東漢時期,太醫令之下曾設藥丞、方丞各一人,藥丞主藥,方丞主藥方,藥丞專管藥品。這是醫與藥分工管理的開端,也是一個進步。

藥補 編輯

養生術語和保健、醫療方法。用方藥補益身體以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目的的養生方法。應用藥補應注意以下幾點:藥補應結合個體差異進行,避免盲目進補;藥補宜在食養的基礎上應用;各種補藥服用量應以獲效為節度;青少年慎用藥補之法等。

藥餅灸 編輯

灸法之一。即隔餅灸。參見該條。

《藥按》 編輯

醫案著作。又名《錦囊治療方論》,一卷。(即《馮氏錦囊秘錄》卷二十)。清·馮兆張撰。為馮氏的醫案記錄。所列醫案除述證用方外,附論方義,頗有發揮。

《藥盦醫案》 編輯

醫案著作。七卷。惲鐵樵撰於1925年。作者選臨證過程中頗具經驗或教訓的醫案予以歸納整理。分為傷寒、溫病、時病等類,並以病證分細目。案中多連續記載危重病例的診治經過,成功與失敗的案例均作詳細記述,以為臨床借鑑。對傷寒及兒科病證闡述尤詳。後收入《藥盦醫學叢書》中。

藥艾條 編輯

針灸學名詞。指艾絨中摻有藥末的艾條。古代的太乙神針、雷火神針亦屬藥艾條一類。

編輯

①藥物。《素問·經脈別論》:「調食和藥,治在下俞。」

②用藥治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素問·玉機真髒論》:「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可浴。」

窈(yǎo,音咬)漏 編輯

人體部位名。指女子陰道前庭與會陰之間的部分。《身經通考·身經問答》:「下極之前,男為陰廷,女為窈漏。」

窅(yǎo,音咬) 編輯

《說文·目部》:「深目貌。」引伸指凹陷。《靈樞·水脹》:「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變。」《靈樞·論疾診尺》:「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

咬牙風 編輯

病名。又名鎖喉風,指牙齦腫脹,疼痛難咬,伴吞咽不利、口臭、便秘或身發寒熱的疾病。多由陽明胃火上沖所致,治宜消火解毒、消腫止痛。方選三黃涼膈散、清胃散等加減。外吹冰硼散。

咬牙 編輯

證名。即齘齒。因胃熱、胃虛或溫病熱極生風所致。《醫述》引《指南續刻》:「咬牙者,胃熱走絡也。若咬牙而脈證皆衰者,胃虛無谷氣內榮,虛則喜實也。」胃熱者清泄胃火,胃虛者益氣和胃。《六因條辨·春溫條辨》:「春溫,舌黑神昏,煩躁,咬牙、手足振顫,時或抽搐,此熱極風生,已成痙厥。」治宜清熱熄風。參見齘齒條。

咬骨疽 編輯

病名。發於大腿內側的附骨疽。見《外科正宗》卷四。相當於股骨結核。參見附骨疽條。

搖手法 編輯

小兒推拿手法名。《釐正按摩要術》:「將小兒手從輕從緩搖之,……能化痰。」

搖法 編輯

①針刺手法名。指出針時搖動針體的方法。《針經指南》列為十四法之一:「搖者,凡瀉時欲出針,必須動搖而出是也。」用於瀉法。本法源於《靈樞·官能》:「搖大其穴。」

②推拿手法名。見《諸病源候論·風痹候》。是活動關節的一種方法。《保赤推拿法》:「搖者,或於四肢及頸腰部關節。」有調和氣血、滑利關節等作用。緩慢地搖動又稱運法,大幅度地轉搖又稱盤法。

搖擺觸碰法 編輯

醫療技術名。中西醫結合的正骨八法之一。適用於橫斷骨折經過手法使之基本復位後,可用本手法促其復位更為理想。其方法步驟為:用一手固定骨折部位,並將骨折遠端向左右上下稍稍搖擺,再沿骨折縱軸加以對擠,使已復位的骨折斷端面接觸的更加緊密穩固,並可籍以檢查骨折端復位的正確與否。

搖(月斗)肘 編輯

小兒推拿方法名。詳赤鳳搖頭條。

姚應鳳 編輯

清初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以瘍醫聞名於鄉,治肺癰、發背等病,每獲良效。其法與常醫不類,似出自異授。一脹滿者,諸醫治之,不效。延請姚氏診治,曰:此肺癰耳。取一大盂水向病者頂上傾之,隨即以刀直刺之,瀉膿血數碗而愈。曾官至太醫院院判。卒年77歲。

姚宜仲 編輯

元代醫家。旴江(今屬江西)人。祖、父皆以醫名,承家學,術益精,尤善診脈。着《脈診指要》,載脈二十七種,吳澄為之作序,今佚。

姚僧垣 編輯

南北朝時北周醫家(499-583年)。字法衛。吳興武康(今浙江杭州)人。父菩提,為梁高平令,通醫理,受梁武帝所重用。僧垣自幼好學,博覽文史。年二十四即傳家業。梁武帝召其入禁中,討論醫學,酬對無滯。時武陵王所生葛修華,宿患積時,方術莫效,梁武帝乃令其視之,獲愈。武帝譽曰:「用意綿密,乃至於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大通六年(公元534年)解褐臨川嗣王國左常侍。大同五年(公元539年)任驃騎廬陵王府田曹參軍。九年(公元543年)還領殿中醫師。十一年(公元545年)轉領大醫正,加文德主帥,直閣將軍。梁亡入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授小畿伯下大夫。大象二年(580年)任太醫下大夫。醫術高妙,用藥審慎精當,治武帝發熱病,謂大黃乃是快藥,不宜輕用,武帝不聽,以致危篤。建德四年(公元575年),高祖親戎東討,至河陰遇疾,口不能言,臉垂覆目,不復瞻視,一足短縮,又不得行。僧垣以為諸藏俱病,不可並治,軍中之要,莫先於語,乃處方進藥,帝遂能言,次之又治目,目疾愈,末乃治足,足疾亦廖。一生治驗不可勝記,聲譽遠聞,達諸蕃外域。著《集驗方》十二卷,今佚,部分佚文尚存《外台秘要》、《醫心方》等書。

姚起鳳 編輯

明代醫生。儀真(今江蘇儀徵)人。父芳林業醫,名振江淮。起鳳少攻舉子業,不售,遂改承父業。潛心研究先人之秘書,凡《素問》、《難經》及金元四大家之書莫不研究,術日精。其治病不圖名利,不以貧富異視,遠近聞名。子驊、騮,均以醫名。

姚能 編輯

明代醫家。字懋良,號靜山。海鹽(今浙江海鹽)人。善工詩,好吟詠,精醫理。精《傷寒家秘心法》、《小兒正蒙》、《藥性辨疑》等書,均佚。

姚良 編輯

明代醫家。字晉卿,吳縣(今屬江蘇)人。生平未詳,着《考古針灸圖經》、《溯源指治方論》等,均佚。

姚瀾 編輯

清代醫家。字涴雲,又樂維摩和尚。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為刑名師爺及儒學教官三十餘年。精醫,治病療效甚佳。長於本草,輯《本草分經》(1840年刻行),以經絡為綱,以藥為目,闡述藥物歸經,每經下分補、和、攻、散、寒、熱等項,詳加論述。

姚浚 編輯

明代醫家。字哲人。和州(今安徽和縣)人。父九鼎曾任職太醫院。承父業,以醫世其家。着《脈法正宗》、《難經考誤》、《藥品征要》、《風疾必讀》等,皆佚。

腰足痛 編輯

證名。見《針灸甲乙經》卷九。即腰腳痛。參見該條。

腰子 編輯

腎的別名。明·孫一奎《醫旨緒餘·難經正義》:「兩腎即兩腰子,皆裹於脂膜之中。」

腰椎間盤突出症 編輯

病名。指腰椎間盤破裂,髓核突出,擠壓椎間神經根而引起的腰腿疼痛等症。在中醫屬閃腰忿氣和閃挫腰痛的範疇。該病多因強力舉重及扭閃所致。輕者腰痛,經休息後可緩解,再遇輕度外傷仍可復發或加重。重者腰痛,並向大腿後側及小腿後外側及腳外側放射,動轉、咳嗽、噴嚏時加劇,腰肌痙攣,脊柱出現側彎。直腿抬高試驗小於70度,患側小腿外側或足背有麻木感,(母)趾背屈肌力減弱。治宜採用腰部推拿復位手法,並配合熱敷、理療、針灸;用藥可服用活血化瘀,舒筋通絡之劑;恢復期可服補腎壯筋藥。參見閃挫腰痛和閃腰忿氣條。

腰柱 編輯

①經穴別名。出《外台秘要》。《太平聖惠方》作腰注、即腰俞。見該條。

②正骨器械之一。出《醫宗金鑒》卷八十七。其製作方法為:用杉木四根,製成扁擔形,寬一寸,厚五分,長短應以患處為度,各從側面鑽孔,穿繩連貫即成。使用時可先在患處以醋調定痛散敷該器械上,然後將其排列於脊柱兩旁,務須安放端正,再用艾葉作薄褥覆蓋於柱上,後用寬長布帶,繞向患者腹前,緊紮裹,勿使其鬆動,同時可配合內服藥。此器械類似今之腰支架。適用於腰、骶椎及骶髂關節損傷、錯位,以及腰肌勞損等病。

腰注 編輯

經外穴名。出《太平聖惠方》。即腰俞。見該條。

腰重 編輯

證名。指腰部有沉重感。見《中藏經·論腎臟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多由腎虛、水濕停滯所致。可用《金匱要略》治腎着之甘姜苓術湯,亦可用輕腰湯、三聖湯、滲濕湯等方。參見腎着條。

腰俞 編輯

經穴名。出《素問·繆刺論》。別名背鮮、髓空、腰戶、腰柱、髓俞。屬督脈。在骶部,當後正中線上,適對骶管裂孔。布有尾骨神經分支和骶中動、靜脈分支。主治腰脊痛,便血,泄瀉,痔瘡,月經不調,癲癇,下肢痿痹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腰癰 編輯

病名。指生於軟肋下近腰處帶脈、五樞、維道等穴部位之外癰。出《外科啟玄》卷五。證治詳見外癰條。

腰以下腫 編輯

水腫證型、證名。《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指明治法概要。張仲景用防己茯苓湯、蒲灰散等方。吳謙主張用五苓散、豬苓湯等方。(見《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沈金鰲則主張用防己、昆布、海藻、海金沙、赤小豆、茯苓、豬苓等藥。(見《雜病源流犀燭·腫脹源流》)或有主張用加味五皮飲者。參見水腫條。

腰以上腫 編輯

水腫證型。證名。《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諸有水者,……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之所以用此治法,因其病邪在表在上,故以汗法驅其水邪。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將治療腫脹病的發汗病,喻之為「開鬼門」;而腰以下腫的利小便治法,喻之為「潔淨府」。治腰以上腫,張仲景用越婢湯、越婢加術湯;吳昆主張用九味羌活湯(見《醫方考·水腫門》);沈金鰲謂:「腰以上腫者,……宜麻黃、羌活、防風、柴胡、牛蒡子、蔥白、忍冬藤以開之。」參見水腫、腰以下腫條。

腰陽關 編輯

經穴名。原名陽關。出《素問·骨空論》王冰注。近稱腰陽關。別名脊陽關,背陽關。屬督脈。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腰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腰動脈後支。主治腰骶痛,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痿,下肢麻痹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腰眼 編輯

經外穴名。見《肘後備急方》。別名鬼眼。在眼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凹陷中。主治勞瘵,腰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腰虛腎痛 編輯

病證名。《靈樞·經脈》有「足少陰之別,其病虛則腰痛」之記載。《醫碥》卷三。闡述此證時認為:「而腎虛之所患尤多。腰肢痿弱,小體疲倦,腰膝酸軟,脈或洪細,細皆無力,痛亦悠悠隱隱不甚,是其候也。」參見腰痛、腎虛腰痛條。

腰膝注痛 編輯

證名。即腰痛連及膝部。見《本草綱目》卷四。前人有「腰為腎之府,膝為腎之路」之說,故腰膝注痛多屬腎虧復受風濕侵襲而致病。選用獨活寄生湯、海桐皮酒、牛兔丸等方。

腰圍 編輯

在臍水平線繞身一周的長度。《靈樞·骨度》:「腰圍四尺二寸。」

腰腿痛 編輯

證名。見《普濟本事方·腎臟風及足膝腰腿氣》,即腰股痛。參見該條。

腰痛穴 編輯

經外穴名。以手背側,當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間,當腕橫紋與掌指關節中點處,一側二穴。主治急性腰扭傷。向掌心斜刺0.5-1寸。

腰痛痧 編輯

病名。痧證之一。指痧毒入於腎的一種危重痧證。《痧脹玉衡·腰痛痧》:「痧毒入腎,則腰痛不能俯仰。若誤飲熱湯、熱酒,必然煩躁昏迷,手足搦搐,舌短耳聾,垂斃而已。」其脈如見左尺虛微、右尺洪實或兼歇止者,刺委中出瘀血;或刺中魁穴,以香油錢刮命門穴。方藥治療,可選用桃花散等方。參見痧條。

腰痛 編輯

證名。出《素問·刺腰痛論》。即腰部疼痛。《內經》論述此證,常兼見「轉搖不能」、「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顧」等症,而痛的部位則可「痛引脊內廉」、引項背,引膺及腰以下部位(如「腰脽痛」等);腰痛的性質,則有「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痛如小錘居其中」、「腰中如張弓弩弦」(脹痛)等不同。腰為腎之府,經脈大多貫絡於腎及腰背部位,故久病者、老年及勞乏過度、房事不節、腰脊椎病,或感邪、情志、外傷等因素均可引起腰痛。《諸病源候論》卷五:「凡腰痛病有五。一曰少陰,少陰腎也,十月萬物陽氣傷,是以腰痛;二曰風痹,風寒着腰,是以痛;三曰腎虛,役用傷腎,是以痛;四曰(既^月)腰,墜墮傷腰,是以痛;五曰寢臥濕地,是以痛。」王肯堂在分析腰痛證之「標本」時認為:「(腰痛)有風、有濕、有寒、有熱、有閃挫、有瘀血、有滯氣、有痰積,皆標也;腎虛,其本也。」(見《證治準繩·雜病》)急性腰痛以閃挫、外傷及感受外邪、腰脊椎病較為多見;慢性腰痛,則以內傷、虛損為常見。前者宜祛邪疏通為主,後者治以補虛益腎強筋法。《景岳全書·雜證謨》:「腰痛證,凡悠悠戚戚,屢發不已者,腎之虛也;遇陰雨或久坐痛而垂者,濕也;遇諸寒而痛及喜暖而惡寒者,寒也;遇諸熱而痛及喜寒而惡熱者,熱也;郁怒而痛者,氣之滯也;憂愁思慮而痛者,氣之虛也;勞動即痛者,肝腎之衰也。辨其所因而治之。」臨床遇腰痛患者,須細辨其症候特色,腰痛部位、病因等。通常又有急性腰痛、慢性腰痛、外感腰痛、內傷腰痛、腰脊痛、腰背痛、腰胯痛、腰尻痛、腰股痛、腰腳氣。腰膲痛等不同。可見於多種脊椎炎、腰椎間盤脫出、腰肌勞損、腎炎、腎盂腎炎、腎周圍組織炎、腎囊積水、腎結石、腎結核、盆腔炎及多種慢性虛弱(主要表現為腎陰虛、腎陽虛者)參見有關各條。

腰疼 編輯

證名。見《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治》。即腰痛。參見腰痛條。

腰酸 編輯

證名。即腰酸。指腰部酸楚不適。臨床以腎虛較為常見。《張氏醫通·諸痛門》:「腰酸悉屬房勞腎虛,惟有峻補。」宜用金匱腎氣丸、青蛾丸、補腎丸、六味地黃丸等方加減。腰酸常兼見腰痛,須辨析兼證以定其治法。參見腰痛條。

腰脽痛 編輯

證名。《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感於寒,則病人關節禁固,腰脽痛,寒濕推於氣交而為疾也。」脽,義同「臀」。即腰痛連及臀。除上述病因外,《內經》認為「鬱氣郁」亦可致病,後世又補充了氣血瘀滯等病因。參見寒濕腰痛、寒腰痛、瘀血腰痛等。

腰脽 編輯

人體部位名。指腰部及臀部。《素問·至真要大論》:「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滿,頭痛善悲,時眩仆,食減,腰脽反痛,屈伸不利。」

腰軟 編輯

證名。見《醫學入門》卷四。患者自覺腰軟無力,多伴有體虛,以腎虛房勞及感受濕邪最為多見。房事不節、腎虛者,宜金匱腎氣丸、煨腎丸、補髓丹等;濕邪侵襲者,多為腰軟而有腰部沉重感,宜腎着丸。參見腰痛及有關條目。

腰熱 編輯

證名。指腰部有熱感,常兼有腰痛。見《靈樞·論疾診尺》。可由腎虛或邪氣擾腎而致。《醫學綱目》卷五:「熱在腰或痛屬腎,腎居腰,腎熱則腰亦熱。」參見腰痛等條。

腰奇 編輯

經外穴名。在骶部,當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間凹陷中。主治癲癇,各上沿皮刺2-3寸。

腰目 編輯

經外穴名。出《備急千金要方》。在腰部,當腎俞穴直下3寸處。主治消渴,小便頻數等。艾炷灸3-7壯。

腰胯疼痛 編輯

證名。腰痛連及胯(髖、股)部,多為雙側,亦可單側。見《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四。屬腎虛、風邪侵襲者,用虎骨散、牛膝丸等方;濕熱下注者,用清熱勝濕湯;寒濕流注者,用滲濕湯加減。並宜配合針灸、按摩等治法。

腰尻痛 編輯

證名。出《靈樞·本髒》。指腰、尻(尾骶部)部均痛。病因以腎與督脈虛寒最為多見。治宜補其虛、溫其寒。如兼有血瘀者,當化瘀;兼有濕痰者,宜溫化痰濕。參見腎虛腰痛、瘀血腰痛、濕痰腰痛條。

腰疽 編輯

病名。指有頭疽生於腰部腎俞穴者。出《外科理例》卷一。即下搭手。詳見該條。

腰腳痛 編輯

證名。一名腰足痛。即腰痛連及下肢。外因以風寒濕侵襲多見,內因多屬腎虛。《諸病源候論》:「腎氣不足,受風邪之所為也。勞傷則腎虛,虛則受於風冷,風冷與真氣交爭,故腰腳痛。」治宜補腎強骨,祛散風寒、利濕等法。用壯腎散、牛膝丸、萆薢散等方。參見腰足痛條。

腰腳冷痹 編輯

病證名。屬腰退痹證,由風寒濕邪侵襲腰腳部位而致病。《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四:「夫腰腳冷痹者,由風寒濕三毒之氣共傷於人,合而成痹也。此因腎弱髓虛,為風冷所搏故。腎居下焦而主腰腳,其氣榮潤骨髓,今腎虛受於風寒,濕氣留滯於經絡,故令腰腳冷痹疼痛也。」宜用仙靈脾散、獨活散或三痹湯、五積散加減。參見痹條。

腰脊痛 編輯

證名。腰痛連脊(或脊背部)。《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挾脊抵腰,是動則病脊痛,腰似折。」多見於風濕,或見於閃挫瘀血、扭傷或過勞傷腎。參見風濕腰痛、閃挫腰痛、瘀血腰痛、腎虛腰痛、腰痛等條。

腰脊強 編輯

證名。出《素問·熱論》:「指腰脊部肌肉拘緊、強直。可見於高熱病證、痙、痹、破傷風等病證。參見有關條目。

腰脊 編輯

腰椎骨。共五節。上與胸椎、下與骶椎連接。是人體俯仰、屈伸的主要關節。《靈樞·刺節真邪》:「膝脊者,身之大關節也。」

腰戶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腰俞。見該條。

腰骨損斷 編輯

病名。指腰椎因外傷而傷折者。見《外科證治準繩》卷六。腰骨即指腰椎。常因跌打、墜撞所傷。症見患處局部腫脹、疼痛,折傷處有明顯壓痛,畸形,腰部功能活動受限,甚至坐、立、行步等活動亦受影響,嚴重者如損及脊髓,可出現下肢麻痹及截癱。證治可參見背脊骨折條。

腰骨傷 編輯

病名。指腰椎骨傷折者。出《證治準繩·外科》卷六。詳見腰骨損斷條。

腰骨 編輯

骨名。指第3、4、5腰椎。《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腰骨,即脊骨十四椎、十五椎、十六椎間骨也。」

腰股痛 編輯

證名。出《素問·氣交變大論》。指腰痛下引至股部,一名腰腿痛。多為腎虛兼受風、寒、濕邪侵襲所致。治宜補腎、祛風、散寒、利濕為大法,用青娥丸、壯腎散、牛膝丸、萆薢散等方。

腰帶痛 編輯

病名。指生於腰帶部位之癰瘡。見《瘍醫大全》卷二十。亦名火腰帶毒。因風熱壅於肌表而成。證同一般外癰。此外,外治古人曾用斷毒截腰法:白芨、雄黃各一兩,研細末,雞蛋清調敷,干則易之。余可參見外癰條。

腰背痛 編輯

證名。出《靈樞·五癃津液別》。腰痛連背,以腎虛、風寒外襲較為多見。治以補腎祛邪法,用獨活寄生湯、菊花酒。如屬久坐而腰背痛作,宜補中、益氣血為主,用補中益氣湯、八珍湯,亦可於方中加川續斷、杜仲等藥。參見腰痛條。

編輯

背部第十二肋骨以下至髂嵴以上的軟組織。腰部為經脈所過的重要部位,足三陽經脈循腰而下,足三陰經和奇經之脈循腰而上。

編輯

①同「殀」,短命,少壯而死。《靈樞·天年》:「人之壽夭各不同。」

②晦暗,無光澤。《素問·玉機真髒論》:「色夭不澤,謂之難已。」

③枯敗,斷折。《靈樞·根結》:「毛腠夭焦。」

癢疥疾 編輯

病名。瘙癢疥瘡一類疾病的總稱。出《周禮》。

癢風 編輯

病名。指一種全身搔癢性皮膚病。《外科證治全書》卷四:「遍身搔癢,並無疥瘡,搔之不止。」其病因為風、濕、熱蘊於肌膚,不能疏泄所致,或因血虛肝旺,生風化燥,肌膚失養所得,常搔抓皮破血溢。因過度頻繁搔抓日久,皮膚表面可見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癬樣變。並可伴見致夜寐不安,甚則失眠,納差,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狀。治療以祛風清熱利濕,養血平肝為主。可內服消風散,或用地黃飲子加減。外宜用地膚子、蒼耳葉、浮萍等煎湯溫浴,本病類似皮膚搔癢症。

編輯

症名。指發生於皮膚之上一種不適感。出《靈樞·刺節真邪》。系皮膚病多見之一種症狀。外因風、濕、熱、蟲侵擾,或內由血虛皮膚失榮等均可導致。臨床因風邪引起者,走竄四注,甚至遍體作癢,搔破血溢;隨破隨收,不致化腐,多為乾性;因濕所致者,常浸淫四竄,搔之滋水,甚至糜爛化腐或有傳染,越腐越癢;因於熱邪者,症見皮膚隱疹,焮紅作癢,甚則熱痛,滋水、淋漓、堆積成片,不會傳染;由蟲引起者,狀如蟲行皮中,搔癢無度,易於傳染;由血虛而致者,皮膚乾燥作癢,搔起白屑。癢證治療宜結合所患病證。審證求因,隨證施治。參見各有關條。

養子十法 編輯

護養小兒的十種方法。見《古今醫統大全》。即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頭涼;五要心胸涼;六者,精神未全,勿見非常之物;七者,不溫脾胃,致成吐瀉慢驚;八者,兒哭未定,勿使飲乳,致兒吐奶糞青;九者,勿得輕服輕粉、硃砂;十者,小兒腠理不密,頻洗不慎,濕熱之氣蒸郁不散,變生赤游丹毒。故小兒洗浴時要適可而止,注意防保。

養陰潤燥 編輯

治療學名詞。又稱滋陰潤燥。系一種潤燥治療法。治療燥傷肺胃陰液的方法。症見咽干口渴,午後身熱,或乾咳少痰,舌紅,脈細數,用沙參麥冬湯、益胃湯;腸燥便秘,可用增液湯。

養陰清熱 編輯

治療學名詞。指一種清法。用滋陰降火的方法治療陰虛發熱的方法。例如心陰不足,心火亢盛,症見心煩不得眠,午後發熱,口乾舌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用黃連阿膠湯;肺熱陰虛,症見乾咳少痰,或咳嗽帶血,午後發熱,顴紅,舌紅少苔,口乾咽燥,脈細數等,用百合固金湯加減;肝腎陰虛,症見腰膝酸軟,五心煩熱,顴紅盜汗,耳鳴眩暈,舌紅少津,小便黃赤,脈細數等,用知柏八味丸。溫熱病後期,症見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者,用青蒿鱉甲湯。

養陰清肺 編輯

治療學名詞。指一種治療肺熱陰虛的方法。多用於陰虛咽喉痛及白喉,方如養陰清肺湯。勞傷咳嗽,乾咳少痰,偶見血絲,午後低熱,胸悶隱痛,口乾舌紅,脈細數,用四陰煎加減。

養陰派 編輯

金、元時期的醫學派別。養陰派的代表人物是朱震亨。認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因而在治療中善用滋陰降火,後世稱之為「養陰派。」參見朱震亨條。

養陰解表 編輯

治療學名詞。又稱滋陰解表。指用滋陰加解表的方法治療陰虛感冒。症見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無汗,咳嗽心煩,口渴咽干,舌紅少苔,脈數等。方劑由養陰藥與解表藥合成,如加減萎蕤湯。

養血潤燥 編輯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潤燥法。治療血虛便秘的方法。症見面色蒼白、唇爪欠紅潤,時覺頭眩、心悸、大便乾結難下、舌質嫩而色淡、脈細數。常用何首烏、當歸、生地、麻仁、桃仁等。

養血解表 編輯

治療學名詞。指用養血加解表的方法治療陰血虧虛感冒。症見頭痛身熱,微惡寒,無汗,舌嫩紅,少苔,脈濡數等。方劑由養血藥與解表藥合成,如蔥白七味飲。

《養性延命錄》 編輯

養生專著名。南朝齊梁時陶弘景撰。全書分上、下兩卷。上卷為教誡、食誡、雜誡忌穰害祈善等3篇;下卷為服氣療病、導引按摩、御女損益等3篇。作者總結了古人的養生經驗並結合自己的養生醫藥知識,論述了養生延壽的理論與方法。本書推崇道家養生學說,內容較為廣泛,是我國較早而頗有影響的一部養生專着。書中還收存了五禽戲,六字訣等珍貴養生文獻。收入《道藏》572冊,《雲笈七籤》摘入卷三十二。

養性 編輯

養生術語。指精神情志的調養與道德修養。見《淮南子·俶真訓》:「靜漠恬惔,所以養性也。」道家與道教主張淡泊無為,涵養人的自然本性。又為養生的別稱。如《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道林養性」即為養生專篇。

養心安神 編輯

治療學名詞。指一種安神法。治療陰虛而心神不安的方法。症見心悸易驚,健忘失眠,精神恍惚,多夢遺精,口舌生瘡,大便燥結,舌紅少苔,脈細數。多因心血虧虛。方用柏子養心丸。常用酸棗仁、柏子仁、夜交藤、麥門冬、龍眼肉等藥。

養胃 編輯

治療學名詞。即清養胃陰。治療胃燥津傷、胃陰不足的方法。症見胃部灼痛或胃中不舒,易飢,大便燥結,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用益胃湯、五汁飲等方。或選用沙參、玉竹、麥冬、石斛、生地等藥治療。

養胎 編輯

指妊娠期注意飲食起居,護養胎兒的方法。又名妊娠養胎、胎養。《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一:「妊娠之人,有宿挾(疒阿)疹,因而有娠;或有娠之時,節適乖理,致生疾病,並令臟腑衰損,氣血虛羸,令胎不長。故須服藥去其疾病,益其氣血,以扶養胎也。」《格致餘論》指出:「兒之在胎與母同體,得熱則俱熱,得寒則俱寒,病則俱病,安則俱安,母之飲食起居,尤當慎密。」慎密即「節飲食,適寒暑,戒嗔怒,寡嗜欲」(《幼幼集成》)以預防疾病。《千金要方》則明示「逐月養胎法」,注意營養,並避免某些對胎兒不利的食物和藥物,從事一些輕的體力勞動。凡此,對胎兒的發育和分娩均有助益。如《儒門事親》曰:兒「在母腹中,其母作勞,氣血動用,形得充實……多易生產。」《小兒病源方論》卷一:「豪富之家,居於奧室,懷妊婦女,飢則辛酸咸辣,無不所食,飽則恣意坐臥,不勞力,不運動,所以腹中之日胎受軟弱,兒生之後……少有堅實者也。」此外,妊婦飲食起居不慎,足以影響胎兒,還可造成初生小兒發生胎寒、胎熱、胎毒等疾患,故有養胎之說。

《養生月覽》 編輯

養生專著名。南宋·周守中編。二卷。書中收集了晉唐以來的養生經驗,按月令順序予以排列,逐月介述了各種日常生活的宜忌,包括服食、飲酒、制粥、湯浴、房事、療疾等方面內容,計507條。對養生有一定參考價值。現有明萬曆二十年虎林胡氏文會堂《壽養叢書》本。

養生五難 編輯

養生名言。指五種妨礙養生的有害行為。嵇康《答難養生論》:「養生有五難:名利不滅,此一難也;喜怒不除,此二難也;聲色不去,此三難也;滋味不絕,此四難也;神慮轉發,此五難也。」分別指追逐名利、狂歡暴怒、貪戀聲色、嗜食肥甘、情志不穩等行為。

養生論 編輯

養生論文名。三國·嵇康作。本文是我國古代養生論着中較早的名篇。本文論述了養生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主張形神共養,尤重養神;提出養生應見微知着,防微杜漸,以防患於未然;要求養生須持之以恆,通達明理,並提出了一些具體養生途徑。文章論述透徹,富有文采。現存《嵇中散集》、《昭明文選》等書中。

養生 編輯

中國古代用於自我保健的專用詞。又稱攝生、道生、衛生、保生、養性等。指人類個體有意識的自我調養身心、保養生命的一類自主性活動。先秦典籍如《孟子》、《莊子》、《荀子》等中均有「養生」一詞。《靈樞·本神篇》:「故智者之養生也,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長,長生久視。」中國傳統養生學術以天人相應、陰陽五行、形神合一、整體觀念、臟腑經絡等為基礎理論,提出了養正卻邪、協調陰陽、形神共養、動靜適度、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和調臟腑氣血、養氣保健、起居有時等養生基本法則,包括藥養、食養、氣養、神養、逸養、房事養生等範疇,通過日常飲食起居調攝、精神情志調養與道德修養、飲食補益、方藥調補、氣功導引、針灸按摩、房事節養以及休逸嗜好的調適宜忌等途徑與方式方法以達到養生目的。從傳統文化的角度看,儒家、道家、道教、佛教、醫家等均對中國傳統養生學術作出了貢獻,雖然各家養生學說各有特色與長短,價值與影響也不盡相同,但合起來卻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中國傳統養生學的個人與社會價值。在歷史上它們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養生學的完璧。中國傳統養生學術是我國古代文化寶庫中的一份燦爛瑰寶,在促進人類健康事業的發展中,它已經並將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價值和巨大的優越性。

(拼音Y)第十五篇 編輯

養老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陽郄穴。位於前臂伸側,腕後1寸,以掌向胸時,當尺骨莖突橈側緣上方之骨縫中。另說「陽穀後一寸五分」(《循經考穴編》廣注):「去陽穀一寸二分,行向外」(《針灸集成》)。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尺神經手背支的吻合支,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的末支及腕靜脈網。主治目視不明,肩、背、肘、臂臑痛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養化廓 編輯

眼之八廓名稱之一。系據相應臟腑的功能予以命名。古籍認識尚不一致。如①《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認為此廓為風廓,屬膽、膽立長養化育,故名養化廓。

②《審視瑤函》認為此廓即巽廓,絡中焦,分氣以化生,故曰養化廓。

③陳達夫《中醫眼科六經法要》則認為「離火名養化廓,蓋以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參見風廓條。

養肝陰 編輯

治療學名詞。指一種滋陰法。治療肝陰虧虛的方法。因肝腎同源,故本法又類同於滋養肝腎。但滋腎藥多質膩味咸,養肝藥則多為酸甘化陰,常用枸杞子、女貞子、白芍、旱蓮草、五味子、酸棗仁、萎蕤、桑椹等藥。

養病院 編輯

宋代醫療機構名。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七月,「初置養病院」,為窮苦人民治病。

《養病庸言》 編輯

養生學著作。一卷。清·沈子復撰。刊於1877年。本書對於養病的方法提出了「六務」,即:知(病因何起)、忘(勿記在心)、拒(嗜欲勿肆)、看(置身病外如看他人一般)、耐(忍耐)、調燮(指思欲、飲食、起居諸事項)和「六戒」,即:味、尤、迎、忽、憤、糟塌。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現存清刻本。

編輯

①供養,給養。《素問·五藏別論》:「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

②保養。《素問·八正神明論》:「不可不謹養。」

③養育。《靈樞·九宮八風》:「主生長養萬物。」

④調養。《素問·五常政大論》:「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

⑤積畜。《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夏三月……養長之道也。」

仰月內障證 編輯

病名。見《證治準繩·雜病》。為如銀內障的早期證候。《張氏醫通》卷八:「瞳神下半邊,有白氣隱隱一灣,如新月仰而從下生向上也,久而變滿,為如銀內障。」參見如銀內障條。

仰息 編輯

病狀名。指仰面喘息。《素問·繆刺論》:「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息。」

仰頂生 編輯

產位名。周紀常《女科輯要》:「名仰頂生者,謂額角已露,頂卻向後。」即現代稱之額先露。

烊化 編輯

煎藥方法之一。指膠質或粘性大而易溶的藥物,如阿膠、飴糖、蜂蜜等,容易粘鍋煮焦,且易粘附他藥而影響藥物有效成分溶解。故應在其他藥煎好後,才放入去渣的藥汁中微煮或趁熱攪拌溶解。

《瘍醫證治準繩》 編輯

外科著作。六卷。一名《瘍科證治準繩》、《外科證治準繩》、《證治準繩·外科》,簡稱《外科準繩》或《瘍醫準繩》。明·王肯堂撰。本書系匯集整理前代外科著作的一部較系統的著作,為《證治準繩》的第四部分。卷一總論癰疽病源、診治大法等;卷二為潰瘍、久漏及癰疽所兼諸證;卷三-四分論身體各部的癰疽證治;卷五為外科及皮膚科雜病證治、如諸腫、時毒、流注、楊梅瘡、丹毒、包白癩、疥、癬、癭瘤等;卷六損傷門,為正骨、金傷等病證治。本書詳細分門、廣收方劑,並多註明出處。對外科臨床和研究均有一定參考價值。現有明刻本、清刻本、上海圖書集成印書局鉛印本。《證治準繩》影印本。

瘍醫正 編輯

古代醫官名。我國在後周時期曾設有瘍醫和瘍醫正等醫官,其職責均是專門治療瘡瘍、折傷等病證。瘍醫正位在瘍醫之上。

《瘍醫大全》 編輯

外科著作。四十卷。清·顧世澄撰。刊於1760年。本書分類匯集自《內經》以來歷代的外科著作。內容除全身各種外證外,還包括脈診、內景圖說等項。有圖有文,並註明出處。是一種資料比較豐富的外科參考書。現存多種清刻本、石印本。

瘍醫 編輯

古代專科醫生名稱之一。「瘍醫」一詞始見於《周禮·天官》。當時將醫學分為食、疾、瘍、獸四科。瘍科的醫生名曰瘍醫,是治療腫瘍、潰瘍、金瘡、折傷等外科疾患的醫生。後周時也設有瘍醫一職,其職責也是專門治療瘡瘍等病。

《瘍科選粹》 編輯

外科著作。八卷。明·陳文治撰。刊於1628年。本書系精選歷代外科各家學說參以作者臨床經驗編纂而成。包括外科、皮膚科、五官科及傷科的各類病證共分111篇,所載方藥多切於實用。本書除一般坊刻本外,另有徐大椿的評點本。現存明清刻本。

《瘍科心得集》 編輯

外科著作。包括《瘍科臨證心得集》三卷及《瘍科心得集匯方》一卷。清·高秉鈞撰。刊於1805年。本書記述作者治療外科病的臨床經驗心得,特別對於各種不同的外科病證的辨證有較詳細的闡述和發揮。書末附有《家用膏丹丸散方》一卷。是有清一代三大外科學派中頗具影響的外科代表作。在我國外科發展史上也起到重要作用。現存清刻本。

《瘍科綱要》 編輯

外科著作。一卷。張壽頤撰。首先總論外瘍的辨證、辨脈及治瘍各類方藥;其次為治瘍驗方、止血方及五官科病證驗方,內容簡要實用。現存石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編輯

病名。體表癰、疽、瘡、疥、癬潰爛者統稱之名。《說文解字》:「瘍,頭瘡也。」《左傳》襄公十九年:「生瘍於頭」,此之謂頭部創傷為瘍;《周禮·曲禮》:「身傷為瘍。」則指的是身體傷者,均可稱之為瘍;《周禮·天官篇》鄭注文:「瘍,創癰也,」如此,瘍又泛指一切膿腫;《釋名》:「禿,無發沐禿也。毼,頭生創也,頭有創為瘍,毼亦然也。」此處更強調了頭部感染中之禿瘡亦稱之為瘍;《素問·風論》:「肌肉憤(月真)而有瘍。」考憤字作積,(月真)字作脹,而憤(月真)是積結腫脹,意即積結腫脹者皆可稱之為瘍。因此,中醫外科學也曾被稱之為瘍醫科。外科著作也有瘍科為名者,如《瘍科心得集》,外科醫生也被稱之為瘍醫者。

楊雲峰 編輯

清代醫家。江蘇吳縣人。精於醫,對診斷法研究較深,着《臨證驗舌法》行於世。

楊元禧 編輯

唐代醫生。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縣)人。善醫,武后時任尚食奉御,深得武后之信任。

楊毓斌 編輯

清代醫家。字爵臣,江寧(今江蘇南京)人。因父母多病,而後父弟俱為庸醫所誤,而矢志學醫,遂精於脈理。善辨證,用藥多遵藥方,療效卓著。其經驗整理成《治驗論案》,現有石印本行世。

楊玉干 編輯

清代醫生。山西永濟人。精於內科,尤擅長於脈理診病,可預卜病之吉凶,效驗神速,人皆稱之。

楊用道 編輯

金代醫家。里居欠詳。嘗任儒林郎,汴京國子監博士。平時多留心醫藥。嘗於遼干統年間(1101-1110年)獲一《肘後方》之善本。後從《證類本草》中摘錄其附方,加以分類,附於《肘後方》之後,名為《附廣肘後方》,由國子監刊刻。

楊耀祖 編輯

明清間醫生。字丕顯,山西平定縣人。師事經健陽,得其傳,後成名醫。與名醫傅山友善,傅山有疾皆由其調治。後徙居京師,名噪遐邇。

楊顏齊 編輯

宋代(?)醫家。履貫欠詳。着《灸經》十卷,未見行世。

楊璇(1706-1795年) 編輯

清代醫家。字玉衡,號栗山。河南夏邑縣人。幼而聰穎,博聞強記,初習儒,後改攻醫。於傷寒、溫病皆有研究。着有《傷寒瘟疫條辨眉批》、《溫病條辨醫方撮要》。現有多種刻本問世。

楊玄亮 編輯

唐代醫生,早年嘗從良師學醫,盡得其傳,善治一切痛症。曾以刀割法治癒一背癰,腫大如拳,竟於刀後數日平復。

楊玄操 編輯

唐代醫家。一作楊玄,里居欠詳,嘗為歙州縣尉。精於訓詁及醫道,對吳太醫令呂廣所注《難經》不甚滿意,遂重新予以疏注,附以音義,明其大旨,經十年之功,着成《黃帝八十一難經注》惜後佚,其內容可於滑壽之《難經集注》中窺知。另尚着有《黃帝明堂經》,現存殘卷。還有《素問釋音》、《黃帝明堂經注》、《本草注音》等,均未見傳世。

楊小谷 編輯

清代醫生,江蘇東台縣人。系當時江淮一帶名醫,為「淮揚九仙」之一。

楊熙齡(?-1919年) 編輯

近代醫家。字鑄園,一作着園。山東樂陵人,後徙居北京大興。有醫名,經驗豐富,撰《着園藥物學》、《着園醫話》。其藥物學頗有特點,以炮製失宜、流傳失真、雜說三大類論述,其所制之鼠瘡膏、驅風藥酒,皆甚受歡迎。嘗主張「取締西醫」,亦顯示其片面之觀點。

楊希閔 編輯

清代醫家。字錢傭,號臥雲居士。江西新城縣人。嘗着《傷寒論解略》,系輯集歷代各家對《傷寒論》之注釋;另又取傷寒學名家如黃坤載、柯韻伯、徐靈胎、尤在涇等之傷寒方解方注,加以總括,成《傷寒論百十三方解略》,並擴大至《金匱要略》方,依例撰成《金匱要略百七十五方解略》。尚有《盱客醫談》等,刊行於世。

楊希洛 編輯

明代醫家。履貫欠詳。嘗與夏惟勤對元代之醫着《明目至寶》一書(作者欠詳),進行考訂。並着有《本草經解考證》,未見行世。

楊文修 編輯

南宋醫家。字仲理,號佛子,諸暨(今屬浙江)人。淳厚孝篤,初習儒,以母病久治不愈而習醫,研究精深。朱熹聞其名,嘗與之促膝通宵懇談。着《醫術地理撥沙圖》。

楊煒 編輯

清代醫家,江蘇常州人。生平欠詳,着《方義指微》,現存有刻本。

楊天惠(1048-1118年) 編輯

宋代醫家。字佑父,郫縣(今四川郫縣)人。元豐間進士。嘗任彰明令。着有《彰明附子傳》,簡稱《附子傳》,詳論附子的藥性、栽培等,現有刻本行世。

楊體仁 編輯

清代醫家。字生庵,四川渠縣人。精於針灸術,着成《針灸心法》一書行世。

楊倓(約1120-1185年) 編輯

南宋醫家。字子靖,崞縣(今屬山西)人。嘗官至戶部員外郎、樞密使、昭慶軍節度使等職。其父楊存中好收單驗方。倓以其所集之方約千餘首,輯為《楊氏家藏方》,現有多種日本刻本行世。

楊太僕 編輯

唐代官吏。知醫。佚其真名。履貫欠詳。嘗着有《太僕醫方》一卷,早佚。

楊損之 編輯

唐代醫生。履貫欠詳。嘗任潤州醫博士,兼節度隨軍。精於醫藥,鑑於歷代本草皆較繁複,遂着《刪繁本草》上卷,惜未見傳世。

楊四知 編輯

明末醫家。大梁(今河南開封)人。官至文林郎,於巡撫福建時,見當地多蠱疾,民深受其害,遂輯《惠民正方》一卷,未見行世。

楊守敬(1839-1915年) 編輯

近代醫家。字惺吾,號鄰蘇。湖北宜都人。嘗任職於清政府駐日使館。曾輯印日本丹波氏所纂《聿修堂醫書》及《聿修堂醫學叢書》(又稱《聿修堂叢書》)。

楊守吉 編輯

明代醫生。南都(今江蘇南京)人。為正德、嘉靖間(1506-1556年),南都一帶精於傷寒科之名醫。

楊世芬 編輯

清代醫生。字菊農,里居不詳。嘗任太醫院八品吏目,兼上藥房值宿司藥官。

楊世葆 編輯

清代醫生。字心源,里居欠詳。嘗任太醫院八品吏目,兼東藥房值宿供奉官。

《楊氏提綱醫方纂要》 編輯

醫方著作。又名《楊氏提綱》、《楊氏提綱全書》。四卷。清·楊旦升輯。刊於1728年。本書系摘取《傷寒論》、《景岳全書》、《本草綱目》有關內容,分門類編而成。卷一記述陰陽五行、四診等;卷二-四按傷寒、婦科、兒科、外科分證輯方,附加減法、簡便方、救急方。現存3種清刻本及1931年石印本。

《楊氏家藏方》 編輯

醫方著作。二十卷。宋·楊倓撰。刊於1178年。本書為作者將其所收藏的方劑匯編而成。內容包括諸風、傷寒、中暑、風濕、腳氣等共49類,1111方。其中多屬宋代醫家常用的一些成藥處方。現存日刻本,日抄本。

楊士瀛 編輯

南宋醫家。字登父,號仁齋,懷安(今屬福建)人。世醫出身,因惡庸醫誤人,遂矢志習醫,遂精於醫。長於著述,撰有《仁齋直指方論》、《傷寒類書活人總括》、《仁齋小兒方論》。後書一作《嬰兒指要》,分門列證,析方論治;《傷寒類書活人總括》則據證以定方,並有歌括附於每條之前,便於記誦。《仁齋直指方論》則以明白淺顯、尋蹤以示的內容,專述內科雜病辨證施方,除錄自諸家之說以外,尚有其本人長期臨床實踐之經驗。此外,尚有對脈學方面的論述,已不存。前三書合稱《楊仁齋著作三種》,有刊本行世。

楊時泰 編輯

清代醫家。字貞頤、穆如。武進(今屬江蘇)人。嘉慶己卯(1819年)進士。嘗任山東莘縣知縣。工於醫,於周慎齋、張璐等之醫書、醫理,均極推崇。精於脈診,以之斷病情,測病之寒熱、虛實。處方僅數味,即可奏效。後得到劉若金《本草述》,對之進行深研,歷六年而自撰《本草述鈎玄》三十二卷,現有刊本行世。

楊上善(585-670年) 編輯

隋唐間醫家。其里居欠詳,嘗先後任隋太醫侍御、唐太子文學、太子司儀郎。精於醫,診療無不愈。於《黃帝內經》深感興趣,研究頗深。嘗效法皇甫謐,對《素問》、《靈樞》加以重新編排、注釋,成《黃帝內經太素》三十卷,此為最早之《內經》注本,有甚高之文獻價值。又着《黃帝內經明堂類成》,系針灸經穴方面之專着,在唐代影響很大,被定為必修課本。前書佚其中七卷,後書則僅存一卷殘書。

楊潤 編輯

清代醫家。字浣亭,山東歷城人。精於醫術,治病輒效,活人無數。曾與曹施周合刻《遵生集要》,又稱《醒醫六書》現有多種刻本行世。

楊瑞 編輯

明代醫家。關西(今屬陝西)人。學醫時凡有所得,即匯成帙。後獲張子麒所著之《經驗秘方》,李文敏之《經驗藥方》,加以合編,並附以自撰之《方外奇方》、《極效數方》,名《良方類編》,現有刻本行世。

楊日恆 編輯

清代醫家。字立方,江蘇吳縣人。通醫,嘗着《傷寒論附記》論文,刊於《吳醫匯講》。

《楊仁齋著作三種》 編輯

醫學叢書。宋·楊士瀛撰。包括《傷寒類書活人總括》、《仁齋直指方論》、《仁齋小兒方論》三種。各詳本條。

楊清叟 編輯

元代醫學家。禾川(今江西吉安附近)人。精醫,尤擅長外科。嘗着有《外科集驗方》,一作《仙傳外科秘方》,專論癰疽諸症。後由其後代輾轉由蕭倪刊印之。

楊起 編輯

明代醫家。字文遠,生平欠詳。着有《簡便單方》、《名醫驗方》,未見行世。

楊岐正 編輯

清代醫生,山西榮河縣人。精於醫術。醫德高尚,凡延請者,不顧風雨,不避寒暑,每遇貧病者,輒以藥物贈之。

楊溥 編輯

明代官吏(1372-1446年),字弘濟,石首(今屬湖北)人。嘗官至太子洗馬、翰林學士等職。平時留心醫學,嘗輯《用藥真珠囊括》,未見行世。

楊木接骨 編輯

醫療技術名。古代用楊樹枝移植粉碎骨折部以幫助斷骨接續之技術。見《傷科補要》卷一。文獻記載或民間傳留有使用楊木或柳枝接骨者。該者適用於粉碎骨折,患者骨折之兩斷端缺損難以為續者,手術者取楊木、柳枝植於兩斷端之間以為橋梁,促進其癒合。1958年曾用動物實驗方法加以驗證,證明楊木等接骨之效果,即有成功的報道,也有失敗的報道,但其結論均為「不如骨移植」,不宜在臨床推廣。

楊梅痔 編輯

病名。痔形之若楊梅狀者。見《外科大成》卷二:「形似楊梅,只癢不痛,乾燥無膿,此梅毒將發之候也。」治宜選服如聖散,再服托里解毒湯之類。

楊梅癬瘡 編輯

證名。梅毒瘡之形如癬狀者。見《外科啟玄》卷八。證見其形如癬,皮膚乾燥,瘙癢,若破潰則流血水,淋漓難愈,氣味臭穢。外治可用鵝黃散敷貼。

楊梅瘟 編輯

病名。瘟疫的一種。遍身紫塊,發瘡如楊梅狀的瘟疫病證。《雜病源流犀燭·瘟疫源流》:「楊梅瘟,遍身紫塊,忽然發出霉瘡是也。」治宜清熱解毒湯下人中黃丸,並刺紫塊,令出血。參見瘟疫條。

楊梅圈 編輯

證名。楊梅瘡之證形。見《醫宗金鑒》卷七十三。又名楊梅圈瘡,其形狀之大小不一,有二三相套為狀者,色紅作癢。

楊梅漏 編輯

病名。肛門部漏外口腫起如楊梅狀者。見《外科十三方考》下編:「此症生於肛門周圍,時出腥水,不甚疼痛。」治宜內服活血化瘀,祛風止癢之劑。外宜熏洗坐浴療法,或掛線、手術治療。

楊梅結毒 編輯

病名。梅毒瘡病晚期並發內臟病證者。見《霉瘡秘錄》,又名楊梅癰漏。多因梅瘡毒邪侵入四肢骨關節,或走竄經絡臟腑而致。證見楊梅瘡證之晚期,臨證出現筋骨疼痛,結腫塊狀物隨處可發,其皮色多如常,其腫塊破潰者,色呈紫黑,腐臭之氣味不堪入鼻。若治不愈,則可引致腦頂塌陷,鼻骨潰爛崩倒,唇缺,咽喉穿爛,手足拘攣等證。治宜清血解毒。內服搜風解毒湯;若遍體潰爛,筋骨疼痛,內服用仙遺糧方。外敷宜解毒紫金膏。相當於晚期梅毒,現已罕見。

楊梅喉癬 編輯

病名。係指楊梅瘡毒上沖,結於咽喉至喉間潰爛作痛,口出臭穢之氣,經久不愈的疾病。《醫貫》卷三:「蓽薢散,治楊梅喉癬。」本病乃今之咽部梅毒或喉部梅毒。

楊梅毒喉 編輯

病名。見《喉科種福》卷二。係指面目口鼻皆爛,癢且痛,飲食妨礙,其狀如石榴去皮,其色淡紅而通亮,無涎絲,無垢膩,日久糜爛,苦不堪言的疾病。宜結合全身情況辨證施治之。參見楊梅喉癬條。

楊梅痘 編輯

證名。梅毒病病程發展中之一種形如赤豆之證。見《醫宗金鑒》卷七十三。又名楊梅痘子。因其形狀如赤豆,嵌於肉中,質甚硬而堅。證治參見楊梅瘡等條。

楊梅疔 編輯

病名。疔腫之形若楊梅狀者。出《外科啟玄》卷二。證見其疔腫色暗黑紫,如熏梅狀。若因梅毒而起者,證治參見梅毒瘡條。

楊梅丹毒 編輯

病名。係指今之梅毒性咽炎、喉炎。《喉科金鑰》卷下:「風火喉痹腫痛,……及楊梅丹毒,上攻咽喉。」治宜瀉火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飲加減。

楊梅瘡 編輯

病名。因感染梅毒而引致的一種全身性疾病。見《瘡瘍經驗全書》卷六。又名霉瘡、廣瘡、時瘡、棉花瘡。多因氣化(間接)傳染和精化(接觸)傳染而發。證見:先出現下疳,或見有橫痃,繼則發楊梅瘡。發病前,多見有全身性發燒,頭痛,骨節部位酸痛,咽干喉痛,並逐漸出現皮表病變。發外陰部皮膚先起紅暈,後即見成斑片者,名楊梅斑;有形如風疹者,名楊梅疹;若其狀如赤豆,嵌入肉內者,則名楊梅豆;若疹粒破潰,肉反而突出於外者,更名翻花楊毒。嚴重者,其毒侵及骨髓、關節、內臟,則統稱之為楊梅結毒。治宜清血解毒。傳統多選用楊梅一劑散,或用土茯苓合劑內服,外用可選鵝黃散調敷其瘡瘍。即梅毒。證治還可參見各有關條。

楊龍九 編輯

清代醫家。字鴻山,錫山(今江蘇無錫)人。精醫,尤擅長於喉科,著作甚多,其中有《囊秘喉書》二書行世。另有《喉科直訣》、《咽喉急症秘書》、《喉科七種》(內有《喉科秘方》、《喉科秘本》、《喉科要領》、《喉科抱珍集》、《曾氏世傳喉科》、《喉科秘方二集》、《喉科全部》等,現存有抄本。

楊康侯 編輯

宋代醫家,字子建,青神(今屬四川)人。自幼讀書勤奮,精通醫理,對古代歧黃之學,常能融匯貫通。嘗以前代除王冰一人而外,於五運六氣之道通之者極少,為彰其理,着《楊子護命方》、《通神論》等書以闡發之,均未傳世。另撰《十產論》,對婦女之橫產、倒產、坐產、礙產諸證,均有論述。尚有《楊子建七說》,早佚,其佚文於《產育寶慶集》中尚可見到。

楊開泰 編輯

清代醫家。字萬新,浙江諸暨人。精於醫,尤對兒科擅長。有感於痘有專科,而疹少成書,貽誤病兒,甚至不起者,亦復不少。於是專門拜蕭山謝、沈兩治疹名家為師,並獲謝氏之《瘄子要領》、沈氏所傳《郁氏遺書》,兩書詳略不同,互相補充,遂將其合而為《郁謝麻科合璧》,為治疹症之專着,甚多刻本及翻印本行世。

楊浚 編輯

清代醫家。履貫欠詳。嘗輯《蓄艾錄》一卷,未見行世。

楊俊 編輯

明代醫家。履貫未詳。嘗着《楊氏方》十二卷,未見行世。

《楊敬齋針灸全書》 編輯

針灸著作。二卷。又名《秘傳常山敬齋楊先生針灸全書》。原題陳言撰(實系託名著作)。刊於1591年。本書內容與徐鳳《針灸大全》基本相同,僅各節的編排次序互有先後。根據本書原刊本在文字校勘上頗多錯訛來看,似較徐書晚出。但本書卻增入各種病證的針穴圖達104幅之多,具有一定的特色,從而提高了該書的價值。1949年後有影印本。

楊介 編輯

宋代醫家。字吉老,泗州(今江蘇盱眙)人,系世醫出食,嘗以「理中湯」愈宋徽宗之脾疾。崇寧年間,當地有刑犯處決,郡守李夷行遣醫生及畫工剖屍體胸腹,將所見繪成圖形。介以此圖與古書相校,並繪成新圖;另取煙羅子所繪之圖,加以認真修改,加上十二經圖,繪成《存真環中圖》,存真指內臟,環中指十二經圖,實我國古代不可多得之解剖圖,可惜已佚。另着有《四時傷寒總病論》,或稱《傷寒論脈訣》,亦不存。

楊傑 編輯

明代醫家。履貫欠詳。着有《醫論解》,未見行世。

楊濟時(1522-1620年) 編輯

明代醫家。字繼洲,三衢(今浙江衢)人。世醫出身,其祖父曾在太醫院供職,並着《集驗醫方》。幼習舉子業,博學能文。後改習醫,嘗任職太醫院醫官。家藏醫書甚多,暇時即研習醫理,治病輒效。行醫數十年,嘗因治癒山西監察御史趙文炳之痿痹而醫名益彰。撰成《針灸大成》,趙文炳屬晉陽人靳賢為之選集校正。此書以楊繼洲之《玄機秘要》為主體,加以增廣匯編。書後附按摩法。甚行於世,且已有日、法、德文譯本,有國外影響。

楊弘齋(1891-1971年) 編輯

現代醫家。字敏德,江蘇高郵人。從醫五十載,善治外證,常以膏藥貼治多種內外證,撰有《瘍科一得》,為論述其心得之醫學經驗雜談。

楊恆山 編輯

明代醫家。履貫未詳。精於醫道,於《傷寒論》頗有研究,嘗撰有《傷寒宗陶全生金鏡錄》一書,未見行世。

楊和 編輯

清代醫家。字育齡,號燮堂,江都(今屬江蘇)人。家為世醫,和繼承家業,精於兒科,尤擅長痘疹症。主張嚴格辨證,力斥痘症為熱毒宜用涼劑之議。其治痘效如桴鼓,延診者竟無虛日。着有《燮堂醫案》、《幼科秘旨》、《訂正秦昌遇幼科折衷》,後二書未見行世。其子楊子衡傳其業。

楊歸厚 編輯

唐代官吏。知醫。里貫未詳。嘗任鳳州司馬、虢州刺史。兼知醫術,嘗輯有《產乳集驗方》,計收方九百一十一條,該書已佚。

楊廣(569-618年) 編輯

即隋煬帝。一名英,系隋文帝之次子,政治上系腐朽之君王。嘗編撰《四海類聚集要方》三百卷,惜早佚。

楊光庭 編輯

清代醫生。山西永濟縣人。精於外證,且善用針法治病,奏效快捷。與其族人楊玉干皆為邑中名醫。

楊拱 編輯

明代醫家。衡州(今屬湖南衡陽)人。嘗受陳使君燕野之命而集成《醫方摘要》十二卷,書中以病類方,未附方劑,對於病證之機理、方藥,均有明確而簡易之敘述。

楊馥樵 編輯

清代醫家。履貫欠詳。字舒和,浙江杭縣人。與潘輝墀合輯《經驗良方》,另有《凡方二百種》,現有刊本行世。

楊鳳庭 編輯

清代醫家。字瑞虞,號西山,新都(今四川)人。初習儒,天資聰穎,過目成誦,天文地理,無不精通。為人療病,應手輒愈,活人頗眾。嘗着《失血大法》、《弄丸心法》等行世。另有《女科樞》、《分門辨證》及《脾胃總論》等,未見行世。

楊得山 編輯

清代醫生。字峻峰,履貫欠詳。嘗任太醫院八品吏目。

楊得春 編輯

明代(?)醫家。履貫欠詳。嘗着有《瘍科通玄論》三卷,未見行世。

楊旦升 編輯

清代醫家。字旭東,四川梁山縣人。嘗摘取《傷寒論》、《本草綱目》、《景岳全書》中有關內容,編成《楊氏提綱醫方纂要》,內述陰陽、五行、髒象、四診、諸科病症等,後且有附方及辯證。現有刊本行世。

楊大鄴 編輯

宋代(?)醫家。履貫欠詳,著述較多,計有《嬰兒論》、《五臟論》、《三十六種風論》、《產後十九論》、《小兒方術論》等,惜均未見行世。

楊大烈 編輯

①清代醫生。山西長治縣人,其父楊錄章為邑中外科名醫,大烈繼承家業,亦為名醫。

②清代醫生。四川彰明縣人,幼即聰穎,過目不忘,勤研《內經》、《難經》奧秘,為當時良醫。

楊崇魁 編輯

明代醫家。字調鼎,號搜真子,清漳(今屬河北)人。嘗着《本草真詮》一書,現有刻本行世。

楊乘六 編輯

清代醫家。字以行,號雲峰,西吳(今浙江湖州)人。精於醫,尤對脈診最為擅長,撰《臨證驗舌法》,系以病證之陰陽、虛實、臟腑配方主治立篇,書中有方43首;另輯有《醫宗己任篇》,系集高鼓峰之《四明心法》、《四明醫案》,呂用晦之《東莊醫案》及董廢翁之《西塘感證》四種而成。

楊斌 編輯

清代醫家。字全臣,山西猗氏縣人。先習儒,後以父病而改習醫,研讀《內經》等經典,終成名醫。嘗着《類方三訂》、《病機總鑒》等書,未見行世。

楊賁亨 編輯

明代醫生。江西鄱陽縣人。治病多奇效。善用心理精神療法。如某顯貴因目障求治,賁亨謂目障無礙,所懼者股毒發作耳,顯貴竟日注意其股,未幾日,目障已愈而股亦無恙。賁亨雲此乃引火下降。

陽中之陰 編輯

陰陽學說內容之一。即陽性事物中再分陰陽的陰。《素問·金匱真言論》:「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參陽中之陽條。

陽澤 編輯

經穴別名。出《千金翼方》。即曲池。參見該條。

陽躁 編輯

病證名。因熱盛而見躁急、躁動者。《赤水玄珠·煩躁門》:「陽躁者,煩渴欲飲,憤激躁怒,二便不利。經雲『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者是也。」參見躁條。

(拼音Y)第十六篇 編輯

陽髒 編輯

生理學名詞。

①心、肝兩髒屬陽,稱為陽髒。

②泛指陽盛體質之人。《景岳全書》卷一:「陽髒者,必平生喜冷畏熱,即朝夕食冷,一無所病,此其陽有餘也。」

陽易 編輯

病名。陰陽易之男傳於女者。《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四:「其男子病新差,未平復,而婦人與之交接,得病名曰陽易。里急,腰踝連腹內痛。」治以猳鼠糞湯。參見陰陽易條。

陽燁 編輯

唐代(?)人。履貫欠詳。着《膳夫經手錄》四卷,此乃食療類之著作,但未見行世。

陽虛自汗 編輯

病證名。因陽氣虛弱,腠理不密所致自汗證。見《赤水玄珠·汗門》。證見畏寒,倦怠,汗出覺冷。治宜溫陽固表,用芪附湯、黃芪建中湯等方。參見自汗條。

陽虛證 編輯

證名。陽氣虛衰所出現的病證。出《素問·調經論》。因素體陽氣虛弱,或病邪損傷陽氣所致。多見於慢性疾患。證見面色(白光)白,短氣懶言,精神倦怠,四肢不溫,尿清便溏,舌淡苔薄,脈細弱或大而無力。治宜益氣溫陽,用補中益氣湯、理中丸、保元湯等方。亦指陰寒內盛,陽氣衰微的病證,多見於重危病證。證見四肢逆冷,下利清谷,惡寒蜷臥,喘息頭汗,脈微欲絕等。治宜回陽救逆,用四逆湯、參附龍牡湯等方。

陽虛則外寒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陽氣虛不能溫煦體表,出現外寒證候。《素問·調經論》:「陽虛則外寒,……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

陽虛陰盛 編輯

陰陽學說術語。陰陽相互制約,保持相對平衡。陽虛則不能制陰,故陰偏盛。常見於腎陽虛不能溫養臟腑所致的陰寒內盛證候。症見形寒肢冷、痰飲、水腫、泄瀉等。

陽虛眩暈 編輯

病證名。因陽氣不足,清陽不能升達頭部所致眩暈。見《世醫得效方》卷三。證見頭暈頭痛,惡寒,耳鳴耳聾;或眩暈欲倒,氣短自汗,手足冷,脈沉細;或晨起頭暈,片時自定。治宜溫陽補氣,用三五七散、參附湯、正元散、黑錫丹等方。參虛陽上浮眩暈條。

陽虛小便不利 編輯

病證名。見《症因脈治》卷四。因肝腎陽虛,施泄無權,關門不利所致。證見小便滴瀝不暢,或全然不通,憎寒喜暖,手足逆冷,小腹冷,脈沉遲。治宜溫陽為主,用金匱腎氣丸、八味丸、理中湯之類。參見小便不利條。

陽虛頭痛 編輯

病證名。陽氣不足,無力升舉所致的頭痛。《景岳全書·雜病謨》:「陽虛頭痛,即氣虛之屬也,亦久病者有之。其證必戚戚悠悠,或羞明,或畏寒,或倦怠,或食飲不甘,脈必微細,頭必沉沉,遇陰則痛,逢寒亦痛。」參見氣虛頭痛條。

陽虛水泛 編輯

病證名。水液正常代謝,依賴陽氣溫運氣化。如脾陽不足,則運化水濕功能失職;如腎陽不足,則蒸騰氣化功能減退,導致水液運行障礙,蓄積體內,泛濫於臟腑與軀體之間成為水腫、痰飲等證。《醫宗必讀》:「水雖制於脾,實則統於腎,腎本水髒,而元陽寓焉。命門火衰,既不能自制陰寒,又不能溫養脾土,則陰不以陽而精化為水,故水腫之證多屬火衰也。」常見於慢性腎炎、腎變性、心性水腫等。治宜通陽利水或溫腎行水。

陽虛失血 編輯

病證名。主要指脾腎陽虛所致失血證。《金匱翼·諸血統論》:「陽虛失血者,脾胃氣虛,不能固護陰氣也。《仁齋直指》雲,血遇熱則宣流,故止血多用涼劑。然亦有氣虛挾寒,陰陽不相為守,榮氣虛散,血亦錯行,所謂陽虛陰必走是耳。外證必有虛冷之狀,其血色必黯黑而不鮮。」治宜溫中,使血自歸經絡,用理中湯加南木香,或甘草乾薑湯。《醫略六書》謂本證乃「腎中陽虛,下寒上熱」所致,用八味丸引火歸元以止血。如陽虛大吐血成升斗者,初用花蕊石散以化之,隨用獨參湯以補之,繼用四君、八珍等調之(見《醫學心悟》)。參見吐血、內傷吐血條。

陽虛喉痹 編輯

病名。係指患喉痹日久導致陽氣虛弱,畏寒倦怠、手足不溫的病證。見《景岳全書·雜證謨》喉痹日久,過於攻傷胃氣,中氣內虛,疼痛外逼,導致元陽浮越。症見面色潮紅沒有光澤,脈浮而散或弱而澀,聲如鼾睡,痰如拽據。治宜回陽救逆,方用獨參湯濃煎緩飲。若痰多者,加竹瀝、姜草。病情緩解後。再視全身情況進行調理。

陽虛發熱 編輯

病證名。因陽氣虛衰而致格陽、戴陽證的真寒假熱症象。見《丹溪心法·發熱》。《醫碥》卷一:「陽虛謂腎火虛也。陽虛應寒,何以反發熱?則以虛而有寒,寒在內而格陽於外,故外熱;寒在下而戴陽於上,故上熱也。此為無根之火,乃虛焰耳。證見煩躁,欲坐臥泥水中,面赤如微酣,或兩顴淺紅,游移不定,渴欲飲水,或咽喉痛而索水置前卻不能飲,肌表雖大熱而重按之則不熱,或反覺冷,且兩足必冷,小便清白,下利清谷,脈沉細或浮數無力,按之欲散。治宜溫熱之劑,溫其中而陽內返,溫其下而火歸元。誤投寒涼立死。」參見發熱、陽浮發熱條。

陽虛惡寒 編輯

證名。因陽虛火衰所致惡寒證。《證治匯補·惡寒章》:「陽虛惡寒,以陽氣能溫分肉而充皮毛,肥腠理而司闔辟,內傷房欲,火衰惡寒,即熱之不熱,是無火也。其症必兼蜷臥,足冷,濈濈自汗,兩尺沉細。」《景岳全書·雜證謨》:「其證則未冷先寒,或手足清厥,或身為寒慄,或脾胃不健,或肚腹不實,或小水頻數,或陽道不壯,或每多恐畏,或眼耳少神,是皆陽虛生寒也。」治宜溫補元氣,其微者選用五君子煎、理陰煎、六氣煎、溫胃飲、壽脾煎;其甚者宜大補元煎、右歸飲、右歸丸、四味回陽飲、六味回陽飲、海藏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參見惡寒、內傷惡寒條。

陽虛喘 編輯

病證名。見《中國醫學大辭典》。《類證治裁·喘症》:「腎陽虛而氣脫,孤陽浮越,面赤煩躁,火不歸元,七味地黃丸加人參、麥冬。腎不納氣,身動即喘,陰陽樞紐失交,急須鎮攝,腎氣湯加沉香,從陰引陽;都氣丸入青鉛,從陽引陰。」《雜症會心錄·喘症》:「第內傷之喘,有陰虛陽虛之異。」面色(白光)白,口不渴,大便泄,手足冷者,屬陽虛。治宜溫腎平喘,方用八味地黃湯,亦可加入人參、紫河車、枸杞子、菟絲子、杜仲、鹿角膠之屬。參見真元耗損喘、虛冷上氣喘、虛喘等條。

陽虛 編輯

病證名。指陽氣不足,機能衰退的證候。《素問·調經論》::「陽虛則外寒。」多因素體陽氣虛弱;或外感陰寒之邪,陽氣受損;或年老陽衰;或房室過度,損傷腎陽。常見症為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尿清便溏或下利清谷,倦怠乏力,面色(白光)白,或小便不利,陽痿早泄,脈弱無力等。治宜溫補陽氣。

陽邪 編輯

病因病理學名詞。

①六淫病邪中的風、暑、燥、火等四種邪氣。因其致病多表現為陽熱證候,易傷陰津,本性屬陽,故名。

②指侵犯人體陽經的邪氣。

陽消 編輯

病名。因火盛所致的消渴病。見《景岳全書·雜證謨》。消渴病以陽消居多。詳消渴條。

陽癇 編輯

病名。

①癇證之偏於陽熱者。《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五:「病先身熱,瘛瘲,驚啼喚而後發癇,脈浮者為陽癇。」《雜病源流犀燭·諸癇源流》:「陽癇必由痰熱客心胃,聞驚而作,甚則不聞驚亦作。宜用寒涼藥。」方用妙香散等。

②即急驚風。《證治準繩·幼科》:「陽癇乃急驚也。」

③驚風一月或一季必三度發者。《證治準繩·幼科》:「陽癇者,因感驚風三次發搐,不與去風下痰則再發。然三次者,非一日三次也,或一月或一季,一發驚搐,必經三度,故曰三次。所謂驚風三發便為癇,即此義也。」證見身熱自汗,兩目上視,嚼沫咬牙,手足掣搦,面色紅紫,六脈浮數,先予疏解,用百能散加五和湯;次予下痰,用水晶丹或半夏丸。參見癇條。

陽溪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中魁。屬手陽明大腸經。經(火)穴。在腕背橫紋橈側,手拇指向上翹起時,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布有橈神經淺支,頭靜脈、橈動脈本干及其腕背支。主治頭痛,目赤腫痛,齒痛,咽喉腫痛,耳聾,手腕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陽物細小 編輯

證名。陰莖短而細小之證。多因肝氣不足所致。《辨證錄·種嗣門》:「男子有天生陽物細小而不得子者,人以為天定之也,誰知人工亦可以造作乎。……蓋人之陽物修偉者,因其肝氣之有餘;陽物細小者,由於肝氣之不足。」以腎為肝之母,心為肝之子,補肝而不補其腎,則肝之氣無所生,補肝而不補其心,則肝之氣有所耗,皆不能助肝以伸其筋,助筋以壯其勢。故必三經同補,補肝壯筋,兼益心腎,用奪天丹、展陽神丹等方。

陽物 編輯

①人體器官名。即陰莖。《外科正宗·下疳》:「男為房術所傷,蘊毒所致,初起陽物癢痛……不時興舉。」詳陰莖條。

②泛指屬於陽性的事物。如火、太陽、雷電等。《素問·方盛衰論》:「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張志聰註:「龍也,乃龍雷之火遊行也。」

陽痿 編輯

病名。未到腎衰年齡而出現陰莖不舉或舉而不堅者。見《景岳全書·雜證謨》。又稱陰痿。痿亦作萎。因房室過度,命門火衰,抑鬱傷肝,思慮驚恐損傷心脾,肝經濕熱,陰濕傷陽等所致。命門火衰者,伴見滑精,腰酸,畏寒肢冷,脈沉細,治宜溫腎補元,用右歸丸、贊育丹。心脾虧損者,常伴見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等症,治宜培養心脾,用歸脾湯、妙香散、七福飲。精神抑鬱,陽痿不起者,治宜舒肝解郁,用達郁湯、逍遙散。肝經濕熱者,伴見小便熱赤,下肢酸困,脈沉滑,或睾丸冷,陰汗如水,小便後有餘瀝臊氣,尻臀及前陰冷,惡寒喜熱,膝冷等,治宜清利濕熱,或兼清養,用龍膽瀉肝湯、柴胡勝濕湯、知柏八味丸。又有肝腎陰傷,虛火妄動者,證見陰莖易舉,舉而不堅,早泄滑精,心煩口乾,脈多細數,治宜滋陰降火,用知柏八味丸、大補陰丸。參見陰萎條。

陽維穴 編輯

①陽維脈交會穴。據《針灸甲乙經》等書記載,下肢部交會足太陽經的金門、足少陽經的陽交(郄);肩部交會手太陽經的臑俞、手少陽經的天髎、足少陽經的肩井;頭部交會足少陽經的風池、腦空、承靈、正營、目窗、臨泣、陽白、本神,督脈的啞門、風府。

③外關穴。《針經指南》載:「外關通陽維」,為八脈八穴之一。

陽維脈病 編輯

陽維脈經氣異常出現的病證。《難經·二十九難》:「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陰陽不能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相持。陽維為病,苦寒熱。」《脈經》卷二:「診得陰維脈浮者,蹔起目眩,陽盛實,苦肩息,灑灑如寒。」《雜病源流犀燭·陽維陰維脈病源流》治以桂枝湯、麻黃湯、黃芪建中湯等方。

陽維脈 編輯

奇經八脈之一。見《素問·刺腰痛論》:「陽維之脈,脈與太陽合腨下間,去地一尺所。」《難經·二十八難》載:「陽維起於諸陽會也。」《奇經八脈考》具體指出:「陽維起於諸陽之會,其脈發於足太陽金門穴,在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會足少陽於陽交,為陽維之郄;循膝外廉,上髀厭,抵少腹側,會足少陽於居髎;循脅肋,斜上肘上,會手陽明、手足少陽於臂臑;過肩前,與手少陽會於臑會、天髎;卻會於手足少陽、足陽明於肩井;入肩後,會手太陽、陽蹻於臑俞;上循耳後,會手足少陽於風池;上腦空、承靈、正營、目窗、臨泣;下額,與手足少陽、陽明五脈會於陽白;循頭入耳,上至本神而止。凡二十二穴。」此說與《針灸甲乙經》所載交會穴不完全相同。陽維脈聯絡各陽經,與陰維脈共同起溢蓄氣血的作用。其病變主要表現為發冷、發熱、外感熱病等表證。

陽維病 編輯

陽維脈所發生的病候。《難經·二十九難》:「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陰陽不能自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呂廣註:「悵然者,其人驚,驚則維脈緩,故令人身不能收持;驚則失志,善忘,恍惚也。陽為衛,故寒熱,……」與陰維病相對。參見該條。

陽維 編輯

①陽維脈。見該條。

②經外穴名。《千金翼方》:「耳風聾雷鳴,灸陽維五十壯。在耳後,引耳令前,弦弦筋上是。」在耳廓根部,用手拉耳向前時,當耳根後出現的弦筋上是穴。主治耳鳴,耳聾。直刺0.1-0.2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陽旺而痛內障 編輯

證名。指眼珠從午夜至午前作痛的證候。《眼科纂要》卷五:「午前痛(自午逆上至子為陽),陽旺又當陽,痛久也能生白翳,急宜抑火。」方用菊睛丸等加減。參見目痛條。

陽縮不伸 編輯

證名。男子陰莖內縮之證。見《得心集醫案·痿證門》。即莖縮,屬陰縮範疇。詳陰縮條。

陽損及陰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由於陽氣不足而導致陰精代生不足的病機。如水腫、腰酸、膝冷等腎陽虛的證候,發展日久,陽氣不能溫煦,氣化失職,導致陰精的產生和攝取不足,出現煩躁、咽干、喉痛、齒齦出血、耳鳴、盜汗、顴紅、潮熱等腎陰不足的證候。治宜陰陽雙補,以補陽為主。

陽燧錠灸 編輯

灸法的一種。見《針灸逢源》。陽隧錠,由硫黃加上其他藥物混合製成,放在穴位上燃點施灸。《理瀹駢文》載有製法:用硫黃一兩五錢,銅勺化開,照次序入川烏、草烏、蟾蜍、硃砂等細末各一錢,僵蠶一條(研細末),冰片、麝香二分,攪勻後傾入磁盆內,盪轉成片。近代有製成灸藥方,方用陳艾一斤,清水二斤放入銅鍋中,煮成艾汁四兩,去渣,拌入硫黃四兩,延胡索細粉三錢(此時應減小火力,如火力過猛則燒毀,過小則凝結),然後離火,使藥汁速凝,再徐徐加溫熔化,加入牛黃三分、硃砂二錢,用竹片拌勻,倒入瓷盆中,使它凝成餅狀,剪成麥粒大小,放入瓷瓶內收藏。使用時取一片置於穴位上,點燃,灸後穴上即起一水泡。本法用於風濕痹痛,關節扭傷,手足攣急等病證。

陽燧 編輯

古時用銅質製成的凹面鏡。用以聚集日光,點燃艾炷施灸。《本草綱目》卷主:「陽燧,火鏡也。以銅鑄成,其面凹,摩熱向日,以艾承之,則得火。」

陽水 編輯

病證名。水腫病之屬實證者。因外感風、寒、濕、熱、暑邪等所致。《丹溪心法·水腫》:「若遍身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閉,此屬陽水。」《醫學入門·水腫》:「陽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風寒、暑氣而見陽證。」治宜發汗、利水、攻下等法。若肺氣失宣,三焦壅滯,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病見惡寒發熱,咳嗽咽痛,面部浮腫,小便短少,苔薄脈浮等證,治宜疏風宣肺,清熱利水,用越婢湯、五皮飲等方。若見浮腫不退,煩熱口渴,小便赤澀,大便秘結,腹脹滿,苔黃脈數等證,為濕熱壅盛,治宜清熱逐水,用八正散、疏鑿飲子等。參見水腫、遍身腫條。

陽衰不能抗陰之病 編輯

病證名。明·倪維德《原機啟微》認為:「人有晝視通明,夜視罔見,雖有火光月色,終為不能睹物者,……此陽衰不能抗陰之病,諺所謂雀盲者也」。由於白晝陽盛,雖陽衰亦能明視,夜則陰盛,故陽氣虛衰不能抗陰而夜視罔見。治宜溫補腎陽。方用右歸丸加減。詳見雀目條。

陽暑 編輯

病名。

①夏季感受暑熱之邪所致的病證。一名動暑、中暍。《景岳全書·雜證謨》:「陽暑者,乃因暑而受熱者也。在仲景即謂之中暍。凡以盛暑烈日之時,或於長途,或于田野,不辭勞苦,以致熱毒傷陰,而病為頭痛,煩躁,肌體大熱,大渴,大汗,脈浮,氣喘,或無氣以動等證,此以暑月受熱,故名陽暑。治宜察氣之虛實,火之微甚,或補或清,以固其氣。」若氣不甚虛,但有火證者,宜白虎湯或益元散;若汗出脈虛浮,煩渴,有火而少氣者,宜白虎加人參湯或竹葉石膏湯、桂苓甘露飲;若眩暈少氣,雖煩渴而火不甚者,宜生脈散。參見暑病、動暑、中暍條。

②暑溫的一種類型。《醫門棒喝》初集:「暑溫者,夏至後所感熱邪也。古人分陰暑、陽暑。蓋夏至以後,相火濕土,二氣交會,合而為暑,或值時令熱盛,或為稟體陽旺,而成陽暑之證,是暑而偏於火者。」參見暑病、口暍條。

③即中暑。見《六氣感證要義》,詳該條。

陽事 編輯

指陰莖或性機能。如「陽事不舉」、「陽事衰弱」。《本草綱目》補骨脂條:「興陽事,明耳目。」

陽盛則外熱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外邪侵犯人體,衛外之陽氣充盛,則與邪抗爭於體表,不得宣洩,故外現熱症。《素問·調經論》:「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

陽盛陰虛失血 編輯

病證名。《不居集》卷十三:「陽盛陰虛失血。口鼻出血,皆系陽盛陰虛,有升無降,血隨氣上,越出上竅。法當補陰益陽,則血自歸經也。」陽盛陰虛失血除見口鼻出血外,還可見吐血、嘔血、大便下血及婦女崩漏。

陽盛陰虛脈 編輯

重按沉取細而小,輕按反見實大的脈象。《難經·六難》:「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

陽盛陰傷 編輯

病證名。陽熱過盛,往往耗傷陰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勝則陰病。」如氣分熱盛,治宜甘寒生津;胃腸熱結,治宜急下存陰;營血熱盛,治宜清營養陰,或兼涼血解毒。防止亢盛陽熱耗傷陰津,是臨證治療時應遵循的重要原則。

陽盛格陰 編輯

病證名。又稱格陰。指邪熱內盛,深伏於里,陽氣被遏,鬱閉於內,不能外透,格陰於外。表現為四肢厥冷,脈象沉伏等假寒症狀,但病人心胸煩熱,不惡寒反惡熱,為欲近衣被,其實質為真熱假寒。《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陽氣太盛,陰氣不能相榮也。不相榮者,不相入也。既不相入,則格陰於外,故曰陽盛格陰也。」

陽盛 編輯

①陽熱之邪熾盛。多見壯熱、無汗、氣粗、煩躁、口乾等證候。

②陽氣亢盛。《素問·調經論》:「陽盛生外熱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熱,故外熱。」

陽勝則陰病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指陽熱,陰指陰液。指陽熱偏勝,則陰液耗傷,出現各種傷津、傷陰的病證。

陽勝則熱 編輯

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氣偏勝,則出現熱證。

陽勝 編輯

病因病理學名詞。即陽氣亢盛。《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熱。」參陽盛條。

陽生於陰 編輯

陰陽學說內容之一。陰陽互根互用,相互依存,各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從人體來說,陽氣所代表的功能產生,必須依附於陰所代表的精血等物質為基礎。《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清·徐大椿《醫貫砭·陰陽論》:「陰陽又各互為其根,陽根於陰,陰根於陽;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景岳全書·新方八略》:「此又陰陽相濟之妙用也。故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參陰生於陽條。

陽生陰長 編輯

陰陽學說術語。指陰和陽能夠相互促進生長。陰陽互根,相互依存,陰氣的存在與滋長,離不開陽氣的溫煦與氣化,以此說明自然界萬物的生發。《素問·天元紀大論》:「天以陽生陰長。」參見陽生於陰、陰生於陽條。

陽痧 編輯

病名。

①痧證而見腹痛手足暖者。《雜病源流犀燭·痧脹源流》:「陽痧,腹痛而手足暖者是也。出血即安。或因鬱氣不通之故。」治宜荊芥湯。

②因熱毒鬱結所致之痧證。《痧症度針》卷上:「陽痧,即熱毒鬱結之痧。多因冒暑耕耘,趨炎奔起,或怒勞鬱勃,或醉飽迎涼,皆能成痧。」證見頭痛、眩運、噁心、腹痛、面赤、目紅,甚則護心噤口,汗出如油。四肢必溫暖,脈必暴數或沉伏。切不可飲熱粥、熱湯,尤最忌薑湯、燒酒之類。法當先刮後放,並鼻(口畜)臥龍丹,調服痧藥,以開閉塞,而通結滯。或令飲冷水,亦可解毒回生。參見痧條。

陽殺陰藏 編輯

陰陽學說術語。殺,肅殺、收束;藏,封蟄,潛藏。陽氣肅殺收束,則陰氣封蟄潛藏。以此說明陰陽互根的關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參見陽生陰長條。

陽入 編輯

生理學名詞。指五態之人中偏於陽盛者。出《靈樞·通天》。太陽之人及少陽之人均屬於此。參五態條。

陽竅 編輯

人體器官名。指人體面部的孔竅,眼、耳、口、鼻等。頭面為諸陽之會,故稱。《靈樞·脈度》:「五臟常內閱於上七竅也。」馬蒔註:「七竅者,陽竅也。」參七竅條。

陽蹻穴 編輯

①陽蹻脈交會穴。據《針灸甲乙經》等書記載,交會於足太陽經的申脈、仆參、跗陽(郄)、睛明;足少陽經的居髎、風池;足陽明經的地倉、巨髎、承泣;手陽明經的肩髎、巨骨;手太陽經的臑俞。

②申脈穴。《針經指南》載:「申脈通陽蹻」,為八脈八穴之一。

陽蹻脈病 編輯

陽蹻脈經氣異常出現的病證。《素問·繆刺論》:「邪客於足陽蹻之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難經·二十九難》:「陽蹻為病,陰緩而陽急。」《雜病源流犀燭·陽蹻陰蹻脈病源流》:「至其為病,陽蹻則陰緩而陽急。陽急則狂走,目不昧。」

陽蹻脈 編輯

奇經八脈之一。出《靈樞·寒熱病》。其循行路線,據《難經·二十八難》載:「陽蹻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指明該脈自足根部外側的申脈穴起始,經外踝上行腓骨後緣,沿股部外側,經髖、脅、至肩膊外側,沿頸上至口吻,至目內眥,與太陽、陰蹻脈會合,再上行經額,與足少陽經合於風池。該脈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失眠,目痛從內眥始等。

陽蹻病 編輯

陽蹻脈所發生的病候。陽蹻與陰蹻相對,關係清醒或睡眠及肢體的活動。《靈樞·寒熱病》:「陽氣盛則瞋目」(指張眼、覺醒);《難經·二十九難》:「陽蹻為病,陰緩而陽急」。指驚癇、癱瘓等症出現下肢伸肌緊張、足外翻等。

陽蹻 編輯

①陽蹻脈。見該條。

②申脈穴。《素問·氣穴論》:「陰陽蹻四穴。」王冰註:「陽蹻穴是謂申脈,陽蹻所生,在外踝下陷者中。」《針灸大全》作申脈別名。

陽強舌 編輯

病證名。《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舌吐長不收,名曰陽強。」本病可由多種病因引起。宜審證求因,辨證用藥。參見舌縱條。

陽強不密 編輯

指陽氣過於亢盛不能固密。《素問·生氣通天論》:「故陽強不能密,陽氣乃絕。」陽氣亢盛,不能固守其位,蒸迫陰津外泄,導致真陰虧損。

陽強 編輯

證名。陰莖長舉不痿,不能泄精或精液自出。見《張氏醫通·雜門》。又名強中。詳該條。又指男女房勞後,吐舌不收。治宜大補真陰,如鱉甲、阿膠、元參、芝麻、牛角腮、豬脊髓、巴戟天、補骨脂、菟絲子、女貞子等。或用梅花冰片研細摻舌上。

陽氣盛 編輯

①病證名。指陽氣偏盛出現的熱證。《靈樞·淫邪發夢》:「陽氣盛則夢大火燔焫。」

②陽氣旺盛充足。《靈樞·口問》:「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

陽氣 編輯

生理學名詞。與陰氣相對。就功能與形態來說,陽氣指功能;就臟腑機能來說,指六腑之氣;就營衛之氣來說,指衛氣;就運動的方向和性質來說,則行於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強的、輕清的為陽氣。《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陽瘧 編輯

病名。

①指三陽瘧。見《類證治裁·陰瘧》。詳見三陽瘧條。

②指在表、在陽、在氣、在腑之瘧。見《醫學入門·瘧》參見瘧疾條。

陽明主肉 編輯

生理學名詞。因胃屬陽明,為水谷之海,與肌肉榮養關係密切,故稱陽明主肉。《素問·熱論》:「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

陽明之陽 編輯

出《素問·皮部論》。即陽明經之陽絡。又名害蜚。詳該條。

陽明蓄血 編輯

病名。傷寒陽明熱邪與宿瘀搏結而成的蓄血證。見《傷寒溯源集》。《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

陽明為闔 編輯

經脈生理特點。出《靈樞·根結》。陽明主陽經之里,故為闔。

陽明頭痛 編輯

病證名。

①傷寒陽明病見頭痛者。《蘭室秘藏·頭痛門》:「陽明頭痛,自汗發熱,惡寒,脈浮緩長實者,升麻,葛根,石膏,白芷為主。」

②頭痛在陽明經脈循行部位者。《冷廬醫話·頭痛》:「屬陽明者,上連目珠,痛在額前。」參見頭痛、三陽頭痛條。

陽明少陽合病 編輯

病證名。陽明與少陽合病,以下利為主症,既有陽明病的身熱,不惡寒反惡熱,自汗,腹滿等症,又有少陽病的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即為傷寒合病的一種。參合病條。

陽明三急下證 編輯

陽明病急須應用下法的三種證型。即急下法適用於汗多津越於外,腹滿津結於內,目睛不慧津枯於內三種情況。《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陽明三急下 編輯

指急性熱病傳至陽明腑實階段的三種急下證候。即《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陽明衄 編輯

病證名。即鼻衄。《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衄發……從秋至冬,為陽明衄。」治宜清胃瀉火,方用清胃散或玉女煎加減。參見鼻衄條。

陽明厥 編輯

病證名。六經厥之一。《素問·陽明脈解》:「陽明厥則喘而悗。」《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七:「妄言,走呼,腹滿,面赤,名陽明厥。」參見六經厥、厥證條。

陽明痙 編輯

病證名。陽明病所見痙證。《證治準繩·雜病》:「若頭低視下,手足牽引,肘膝相構,陽明痙也。」《類證治裁·痙症》:「屬里者,痙病,胸滿口噤,臥不着席,腳攣急,必齘齒,屬陽明,若便鞕,可與大承氣湯。」參見痙條。

陽明經證 編輯

證名。即陽明經病。見《醫學心悟》。詳陽明經病條。

陽明經腳氣 編輯

病名。風寒暑濕流注足陽明胃經而成的腳氣。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三。證見寒熱,呻欠,口鼻干,腹脹,髀膝臏中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皆痛。若風勝者自汗、寒勝者無汗痛甚,暑勝者熱煩,濕勝者重着腫滿。治宜微利之,用大黃左經湯等方。

陽明經病 編輯

病證名。又稱陽明經證。以身大熱,大汗出,大煩渴,脈洪大為主要特徵,治以白虎湯清熱益陰。《醫學心悟》所載陽明本經證,「陽明經病,目痛,鼻干,唇焦,漱水有欲咽,脈長」,治以葛根湯(與《傷寒論》葛根湯藥物組成不同),其說可供參考。參陽明病條。

陽明腑證 編輯

即陽明府病。見《醫學心悟》。詳陽明府病條。

陽明腑病 編輯

病名。亦稱陽明腑證。證見潮熱、自汗、譫語、發渴,不惡寒反惡熱,揭去衣被,揚手擲足,或發斑、發黃,狂亂,大便燥實不通,或手足乍冷乍溫,腹滿硬痛,喘急。治宜攻下燥實。《醫宗金鑒·訂正傷寒論注》:「其治陽明府病,雖均為可下,然不無輕重之分。故或以三承氣湯下之,或麻仁丸通之,或蜜煎、膽汁導之,量其病而治之可也。」參見陽明病、陽明經病條。

陽明癉瘧 編輯

病證名。即溫瘧、癉瘧。《症因脈治》卷四:「陽明癉瘧,《內經》名癉瘧,仲景名溫瘧。」其證但熱不寒,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吐嘔,面赤口渴,雖熱已而六脈仍數大。宜用白虎加桂枝湯。參見癉瘧、溫瘧、瘧疾條。

陽明病外證 編輯

陽明病的外在證候,即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等證。《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陽明病屬里熱實證,由於里熱外蒸,可見內外俱熱證候。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是陽明病經病、腑病所共有。《傷寒來蘇集》:「四證是陽明外證之提綱。」參見陽明病、陽明經病、陽明府病條。

陽明病 編輯

病名。以胃家實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變。六經病之一。《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胃家指腸胃而言,實為邪氣實。陽明病一般主里、熱、實證。辨證有經證、府證之分。陽明經證系因無形邪熱熾盛於經,證見身大熱,汗大出,大煩渴,脈洪大等,治宜清熱保津,用白虎湯等方。陽明府證為有形燥實熱結於腑,證見潮熱、譫語、腹滿痛、不大便、脈沉實等,治當攻下燥實,清除熱結,用三承氣湯等方。

陽明 編輯

①經脈名稱之一。指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與太陽經互為表里。《靈樞·根結》:「太陽為開,陽明為合,少陽為樞。」《素問·血氣形志》:「陽明常多氣多血。」參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

②兩陽合明。是陽氣最盛階段。《素問·至真要大論》:「陽明何謂也?岐伯曰:兩陽合明也。」

③五運六氣中的六氣之一。指陽明燥金之氣。《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陽明所至為燥生。」

④熱病發展的一個層次。《素問·熱論》:「傷寒……二日陽明受之」。《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又有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之分。

陽眄 編輯

漢代醫家。履貫不詳,嘗着有《藥方》二十八卷,未見傳世。

陽脈之海 編輯

督脈。《十四經發揮》:「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屬陽脈之海也。」指出督脈與十二經脈中的手、足三陽經均交會,有統率陽經和調節一身陽氣的作用。

陽脈 編輯

脈學名詞。

①陽經之脈。包括手足三陽經、督陽維、陽蹻等經脈。《靈樞·脈度》:「陰脈榮其藏,陽脈榮其府,如環之無端。」說明陰脈主要是營運五臟的精氣,陽脈主要是營運六腑的精氣,表里內外,互相貫通,如圓環一樣,終而復始地循環,維持機體正常的功能活動。《素問·水熱穴論》:「所謂盛經者,陽脈也。」

②指脈象中的大、浮、數、動、滑脈等。《傷寒論·辨脈法》:「凡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

陽絡傷則血外溢 編輯

病因病理學術語。陽絡,指上部、屬表的絡脈。血外溢,指咯血、鼻血、牙齦出血等。多屬肺胃陽熱熾盛而絡脈損傷所致。《靈樞·百病始生》:「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並證》:「極熱傷絡。」

陽絡 編輯

解剖結構名。

①指手足三陽經分出的脈絡。

②指位於體表或上行的絡脈。《靈樞·百病始生》:「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

③特指足陽明胃經的絡脈。《素問·調經論》:「形有餘,則瀉其陽經;不足,則補其陽絡。」王冰註:「並胃之經絡。」

陽漏 編輯

病證名。晝重夜輕之漏證。又名肥積。《雜病證治準繩》:「不論(眼之)何部分生漏,但日間脹痛流水,其色黃赤,遇夜則稍可,非若他漏長流也,治當補正氣,清金火。」其治宜益氣清熱之劑,方用人參漏蘆散加減。

陽隴 編輯

隴,隆盛。指陽氣之極盛。《靈樞·營衛生會》:「日中而陽隴。」謂中午是陽氣最隆盛之時。

陽陵泉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少陽膽經。合(土)穴。八會穴之筋會。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當腓總神經分為腓淺和腓深神經處,並有膝下外側動、靜脈。主治脅肋痛,口苦,嘔吐,黃疸,便秘,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膝腫痛,及肝炎,膽囊炎,膽道蛔蟲症,坐骨神經痛,膝關節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

陽陵 編輯

經穴別名。出《針灸大全》。即膝陽關。參見該條。

陽厥 編輯

病證名。

①熱盛而致手足厥冷,甚至不省人事的病證。一名熱厥。《景岳全書·雜證謨》:「陽厥者,熱厥也。」《藥症忌宜》:「陽厥即熱厥,其證四肢厥逆,身熱面赤,唇燥大渴,口乾舌苦,目閉或不閉,小便赤澀短少,大便燥結,不省人事。」《丹溪心法·厥》:「陽厥者,是熱深則厥。蓋陽極則發厥也,不可作陰證而用熱藥治之,精魂絕而死矣。急宜大小承氣湯,隨其輕重治之。」

②足少陽經經氣厥逆所致的病證。《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

③因突受過度刺激而善怒的病證。《素問·病能論》:「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陽氣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也,病名曰陽厥。」治以生鐵落飲。

陽絕 編輯

脈學名。即脈搏只見於寸部,而關尺兩部均無脈動。《傷寒論·平脈法》:「寸脈不至關,為陽絕。」

陽疽 編輯

病證名。發於足背部之癰疽。《瘍科選粹》卷一:「發於足趺名曰陽疽。」證治參見腳發條。

陽痙 編輯

病名。一作陽痓。

①指剛痓,即剛痙。《丹溪心法·痓》:「陽痓曰剛,無汗。」參見剛痙條。

②指痙病無四肢厥冷者。《證治準繩·雜病》:「痙既以有汗無汗辨剛柔,又以厥逆不厥逆辨陰陽。仲景雖曰痙皆身熱足寒,然陽痙不厥逆。」治宜清熱、涼血、祛風,用羚羊角散、麥門冬散等方。參見痙條。

陽精 編輯

自然界溫熱的精氣。《素問·五常政大論》:「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降於下」;「陽精所降,其人夭。」

陽經 編輯

解剖結構名。又稱陽脈。經脈之中屬陽者,包括手足三陽經、督脈、陽維脈、陽蹻脈等。《素問·調經論》:「形有餘則瀉其陽經。」

陽筋 編輯

推拿穴位名。即青筋。見該條。

(拼音Y)第十七篇 編輯

陽結 編輯

病證名。

①胃腸實熱燥火所致的便秘。見《蘭室秘藏·大便燥結門》。《醫學入門·燥結》:「結有能食脈實數者,為陽結。」《景岳全書·雜證謨》:「陽結證必因邪火有餘,以致津液乾燥。此或以飲食之火起於脾,或以酒色之火熾於腎,或以時令之火蓄於髒。凡因暴病,或以年壯氣實之人方有此證。」同時相應見有火證火脈。治療當察其微甚。邪結甚者,宜諸承氣湯、神佑丸、百順丸之類主之。邪結微者,宜清涼飲子、元戎四物湯、黃龍湯、玉燭散之類主之。火盛不解者,宜清涼散、大黃硝石湯、大金花丸之類主之。火盛水虧,陰虛而燥者,宜丹溪補陰丸、人參固本丸,或六味地黃加黃柏、知母、麻仁之類主之。亦有以風秘、氣實秘,熱秘等為陽結。《金匱翼·便閟統論》:「實閉熱閉即陽結。」《醫學心悟·大便不通》:「熱閉者,口燥唇焦、舌胎黃、小便赤、喜冷惡熱,此名陽結。」

②脈象名。《註解信·辨脈法第一》:「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

陽交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另名別陽、足髎。屬足少陽膽經。陽維脈之郄穴。當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布有腓腸肌外側皮神經和腓動、靜脈分支。主治胸脅脹滿,膝踝腫痛,腳氣,驚厥,下肢痿痹,用膽囊炎,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腓腸肌痙攣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陽火 編輯

陽熱之火。火為陽,故名。

①指人體之陽氣。《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不發不泄,則濕氣外溢,肉潰皮坼而水血交流,必替其陽火。」

②指心火。詳該條。

③指陽熱亢盛,多見於溫病。詳氣分病條。

陽黃 編輯

病證名。黃疸之屬濕熱者。見《傷寒微旨論》。《景岳全書·雜證謨》:「陽黃證因濕多成熱,熱則生黃,此即所謂濕熱證也。」由濕熱蘊蒸肝膽,膽熱液泄,外滲肌膚,下流膀胱,而致一身面目及小便盡黃。證見發熱煩渴,身目黃色鮮明如橘子色,小便色深如濃茶,伴食慾減退或噁心嘔吐,大便不暢,腹脹脅痛,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等。治宜清化濕熱。熱重於濕者,用茵陳蒿湯,梔子柏皮湯、大柴胡湯等;濕重於熱者,用茵陳五苓散等。參見黃疸、濕熱發黃條。

陽化氣 編輯

指陽主化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化氣,陰成形。」張景岳註:「陽動而散,故化氣。」高世栻註:「陰陽者,變化之父母,張陽化氣,陰成形,言陽化而為氣,陰變而為形。」

陽汗 編輯

證名。即熱汗。《景岳全書·雜證謨》:「陽汗者,熱汗也。」「陽證自汗或盜汗者,但察其脈證有火,或夜熱煩渴,或便熱喜冷之類,皆陽盛陰虛也,宜當歸六黃湯為第一,保陰煎亦妙。其或陰分雖有微火而不甚者,宜一陰煎或加減一陰煎之類主之。其有心火不寧,煩躁出汗者,宜硃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丹、生脈散之類主之。又有本非陰虛,止因內火熏蒸,血熱而多汗者,宜正氣湯或黃芩芍藥湯、清化飲之類主之。」參見熱汗條。

陽光三現 編輯

氣功內丹術術語。謂丹功煉精化氣階段中,眼前三次出現閃光的景象。《仙佛合宗》:「真陽團聚。大藥純干,……止火之候,獨是陽光三現。」這種情況是煉藥後大藥成熟之機,為止火的信號,也是煉精化氣小周天階段結束的徵象。

陽關 編輯

經穴名。在腰部者腰陽關,屬督脈;在膝部者稱膝陽關,屬足少陽膽經。參見各該條。

陽穀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手太陽小腸經。經(火)穴。在手腕尺側,當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中。布有尺神經手背支和來自尺動脈的腕背側動脈。主治頭痛目眩,耳鳴耳聾,目赤腫痛,齒痛頜腫,癲狂瘈瘲,腕關節疾患等。直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陽綱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在背部,當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布有第八、九胸神經後支的外側支和肋間動、靜脈的後支。主治脘腹脹痛,腸鳴泄瀉,飲食不下,黃疸,消渴,及肝炎,膽囊炎,膽道蛔蟲症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陽剛 編輯

經外穴名。出《古今醫統》。近代《中國針灸學》等書名為腸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寸處。主治小兒飲水不歇,黃疸,腸風下血,痔瘡,腰痛,遺尿,遺精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陽干 編輯

十天干各有陰陽所屬,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陽干至運氣有餘,為太過。

陽復 編輯

陽氣回復。《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陽復化,民病熱於中。」

陽輔 編輯

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分肉、絕骨。屬足少陽膽經。經(火)穴。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緣稍前方。布有腓淺神經和脛前動、靜脈分支。主治偏頭痛,目外眥痛,胸脅痛,腋下腫痛,瘰癧,腳氣,腰腿痛,下肢麻痹,以及坐骨神經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陽浮發熱 編輯

病證名。因脾腎陽浮不斂所致的發熱。見《金匱翼·陽浮發熱》。或因脾胃氣虛,陽浮於外,其證上見嘔惡,下為溏泄,脈大而不實,身雖大熱,切忌寒涼,治宜甘辛溫藥溫其中,土厚則火自斂。或因腎虛火不歸經,遊行於外,其證煩渴引飲,面赤,舌刺,唇黑,足心如烙,或冷如冰,脈洪大無倫,按之微弱,宜八味腎氣丸之屬,導火下行。參見發熱、陽虛發熱條。

陽風 編輯

指夏日炎熱之風。《靈樞·論勇》:「春青風,夏陽風,秋涼風,冬寒風。」

陽癲 編輯

病證名。突然失去意識,不久即蘇之症。《諸病源候論》卷二:「陽癲,發如死人,遺尿,食頃乃解。」參見癲、五癲、癇條。

陽旦證 編輯

病證名。即桂枝湯證。《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證象陽旦。」成元己註:「陽旦,桂枝湯別名也。」《金匱要略·婦人產後病脈證治》:「陽旦證續在耳,可與陽旦湯。」旁註:「即桂枝湯。」

陽刺 編輯

刺法名。十二刺之一。《黃帝內經太素》卷二十二:「在頭疾頭痛……陽刺,入一旁四。」指治療頭痛,用正中一針,四旁各刺一針的刺法。該法今本《靈樞·官針》作「揚刺」,林億新校正引《針灸甲乙經》改作「陽刺」。

陽痓 編輯

病名。見《丹溪心法·痓》。即陽痙。詳該條。

陽池 編輯

①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別陽。屬手少陽三焦經。原穴。在腕背橫紋中,當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布有尺神經手背支,前臂背側皮神經末支和腕背靜脈網,腕背動脈。主治腕痛無力,臂肘疼痛,耳聾,瘧疾,消渴等。直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②推拿穴位名。

①位於腕背尺骨下端橈側,掌背橫紋上1寸許的凹陷處。見《小兒按摩經》。用掐法或揉法,有降逆、清腦、止頭痛等。

②位於前臂背側,離掌根三寸處。《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掌背穴圖》:「在掌根三寸是。治風痰,頭痛。」

③位於掌側腕橫紋的靠橈側一邊。見《幼科推拿秘書》。治頭痛,風寒無汗,肢冷等症。

陽乘陰 編輯

脈學名詞。指陰陽相乘的脈象。浮、洪、滑、數一類的陽脈,出現在屬陰的尺部,稱陽乘陰。《難經·二十難》:「脈居陰部而反陽脈見者,為陽乘陰也。」丁德用註:「今陰虛不足,陽入乘之,故陰部見陽脈。」

陽乘 編輯

脈學術語。指陽乘陰之脈象。見於內關外格的病證,症見內熱外寒,手足厥冷,大小便閉。《難經·三難》:「脈有太過有不及,有陰陽相乘者,……關以後者,陰之動也,脈當見一寸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為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

陽常有餘 編輯

見朱丹溪《格致餘論》卷一。陽,指相火,即有餘之陽。多為精血虧損,陰不濟陽所致。飲食不節,嗜酒縱慾,均可導致陰精虧損,相火妄動,故陽常有餘。

陽不足 編輯

病證名。

①即陽虛。多指氣虛或命門火衰。症見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神瘦倦怠,氣短懶言,大便溏泄,小便清長等。

②脈學名。指一種脈象。指陽虛表氣不固的微弱脈。《註解傷寒論·辨脈法》:「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

陽病治陰 編輯

治療學術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病在陽經或出現陽熱證,通過針刺陰經或滋陰,調和陰陽,達到治療目的。

①陽熱盛的病證,耗傷陰津,治宜甘寒生津,保存津液。又如溫病後期,肝腎陰虧,身熱面赤,口乾舌燥,手足心熱,脈虛大,可用加減復脈湯甘潤滋陰。

②疾病的症狀在陽經,如足陽明胃經的嘔吐,可針刺陰經的穴位,如內關(手厥陰心包經穴)、太沖(足厥陰肝經穴)。《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張景岳註:「從陰引陽者,病在陽而治其陰也;從陽引陰者,病在陰而治其陽也。」

陽崩 編輯

病名。指因熱邪內擾,熱傷沖任,迫血妄行,以致而成的崩下之症。如症見出血量多,血色深紅,面赤口乾,渴欲涼飲,古稱陽崩。宋·齊仲甫《女科百問》:「受熱而赤者,謂之陽崩」。治宜清熱涼血,固經止血,方用芩連四物湯,或清熱固經湯(《簡明中醫婦科學》:大生地、生牡蠣、制龜板、生地榆、生藕節、棕櫚炭、焦山梔、生黃芩、阿膠、地骨皮、生甘草)加減。

陽斑 編輯

證名。外感熱病所見實熱性發斑。見《明醫指掌·斑疹》。又名陽證發斑。由邪熱熏灼營血所致。證見斑出紅赤如錦紋,發熱煩渴,舌紅苔黃。治宜清熱涼血、輕透斑毒,用化斑湯,或用水牛角、玄參、丹皮、銀花、薄荷、連翹、牛蒡子、人中黃等。參斑、陽證發斑條。

陽白 編輯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陽膽經。足少陽、陽維之會。在前額部,當瞳孔直上,眉上1寸。一說「在眉上七分,直瞳子」(《針灸集成》)。布有額神經外側支和額動、靜脈外側支。主治前額痛,目眩,目痛,眼瞼瞤動,及近視,夜盲症,面神經麻痹,眶上神經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編輯

①泛指一切與陰相對的事物或性質。陰陽是一切事物的兩個對立面,陽代表運動的、在上的、上升的、在外在表的、明亮的、溫熱的、剛強的、無形的、清輕的、亢進的、興奮的一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參陰陽條。

②指陽氣。《素問·生氣通天論》:「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③指手足三陽經。《靈樞·營衛生會》:「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

④指白晝。《素問·瘧論》:「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

羊躑躅中毒 編輯

病名。羊躑躅一名鬧羊花。見《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因藥用或誤服羊躑躅過量而出現中毒症狀。初見噁心嘔吐,腹瀉;繼則心跳緩慢,血壓下降,動作失調;嚴重者因呼吸停止而死亡。治宜中西醫結合救治。文獻記載用梔子汁、茅根、綠豆解毒。可參考。

羊須瘡 編輯

病名。見《外科壽世方》卷二。即羊胡瘡。詳該條。

羊欣(370-442年) 編輯

南北朝時期醫家。字敬元,泰山(今屬山東)人。幼讀經書,擅長書法。知醫,諳長生養老術,劉宋時嘗官至新安太守、中散大夫等職。撰有《羊中散藥方》、《羊中散雜湯丸散酒方》等書,均未見傳世。

羊癇 編輯

病名。癇證作聲似羊叫者。見《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兒藥證直訣·五癇》:「羊癇,目瞪吐舌,羊叫。心也。」《雜病源流犀燭·諸癇源流》:「羊癇之揚目、吐舌、作羊聲者,則應乎肺。」參見羊癲、癇、六畜癇等條。

羊水過多症 編輯

現代醫學病名。現中西醫結合臨床常用。指妊娠羊水量超過2000毫升者,臨床表現腹部迅速增大,有明顯壓迫症狀,呼吸困難,不能平臥,常兼有手足面目浮腫等症。屬胞中蓄水之症,亦即胎水腫滿。多由於產婦平素體弱,脾胃氣虛,不能輸布精微,反聚為水濕,胎氣、水濕之氣相裹,停於胞中則腹大異常,若兒未成形則胎多損壞,致手足軟短,或形體殘疾;漬於肌膚則頭面四肢浮腫;上迫於肺則喘息氣逆不安。如病屬初起,治宜健脾理氣行水,用束胎飲,或用《醫宗金鑒》茯苓導水湯。若有胎兒畸形,當引產中止妊娠。

羊水 編輯

現代醫學名詞。指羊膜腔內的液體,即養胎之水。俗名胞漿水。足月妊娠時,羊水量均為1000-1500毫升。有保護胎兒免受振盪的作用,臨產時還有幫助擴大子宮頸口和沖洗、潤滑產道的功能。羊水過多(超過2000毫升)或過少(少於500毫升),都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羊水檢查還可診斷胎兒情況。

羊矢 編輯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癭瘤……胸堂、羊矢,灸一百壯」。《醫學入門》定於「氣衝下一寸」。《類經圖翼》定於「會陰旁三寸,股內橫紋中,按皮肉間有核如羊矢。可刺三分,灸七壯。」近代《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定位在「股內橫紋中,鼠蹊內端與恥骨上緣中點」處。而《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則謂在「恥骨結節之高點處」。

羊舌痧 編輯

病名。多由感受時邪,毒聾心肺所致。症見其舌狀如羊之舌伸出口外,故名。舌斜左,眼亦斜左,舌斜右,眼亦斜右。初起必胸膈癢痛,日久不治。邪正相拒,滿身脹痛。應結合全身情況辨證施治。

羊奶痔 編輯

病名。痔之形如羊奶頭者。見《外科十三方考》下編:「此痔內硬,頭小根大,時作癢痛。」證見肛門周圍生痔,痔內結有血塊,時時痛癢,表面柔軟而內堅硬者。治宜活血化瘀,軟堅之劑,內服可用化肉膏。破潰者局部可用生肌散。相當於血栓性外痔。

《羊毛瘟症論》 編輯

溫病著作。又名《瘟症羊毛論》。清·隨霖撰於1795年。隨氏認為羊毛瘟屬於伏氣溫病,雖不多見,較易誤診誤治,遂撰此書。於中對羊毛瘟一病的病因、發病特點、臨床證狀及治療方藥予以詳細論述。現有《中國醫學大成》本等。

羊毛痧 編輯

病證名。痧證病處見細白色毛,狀如羊毛。《痧症全書》卷中:「羊毛痧,腹脹連背心或腰胯如芒刺痛,即燒酒瓶頭泥篩細,和燒酒作團,輥擦痛處,即有細白毛粘團上。」古人用銅錢置病所,以艾火燒錢上,外將瓦罐或竹罐合之,即時收出汗水而愈。或用手推背上二筋,撮起掐緊,以治痧痛。

羊毛疔 編輯

病名。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二,又名羊毛疔瘤。證見:初起,患者即覺頭痛,全身寒熱,狀似傷寒者,於前心區及後背部發現疹形紅點,進而色變紫黑。若紅淡者為嫩,色見紫黑者為老。傳統治療:先將紫黑疹點用針挑之,可得狀如羊毛者,故名。前後心可挑數處,用黑豆、芥麥研粉塗之,汗出而愈。或用雄黃二錢,青皮包紮,蘸熱燒酒於胸前區塗擦之,由外圈向內。內服宜用清熱解毒之劑,方選敗毒散。

羊筋痧 編輯

病證名。痧證病處白毛積聚如筋。《痧症全書》卷中:「羊筋痧,腹脹,混身板痛。此二症,胸前或腰背,用小針穿皮挑出筋毛自愈。只揀疼處,看有毫毛聚起者便是。藥用滌痰丸、普濟消毒飲。」

羊胡瘡 編輯

病名。係指生於下頦部的一種瘡瘍。出《外科啟玄》卷七。又名羊須瘡。為脾胃濕熱郁於肌膚,復感風邪而成。初起在下頦部出現小如粟米,大如黃豆的紅色丘疹,焮熱癢痛,破流黃水,浸淫成片。治宜祛風勝濕,涼血祛風勝濕,涼血清熱。初服升麻消毒飲加蒼朮、黃連;抓破滲血者宜服消風散;濕熱重者內服芩連平胃湯。外用三石散或三黃丹麻油調敷。即須瘡(包括濕疹)。

羊癲風 編輯

癇疾的俗稱。《增廣驗方新編》卷下:「忽然跌倒,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時發時愈,此名羊癲風。」治用回癲湯、祛痰定癲湯等。詳見癇條。

羊癲 編輯

病名。即羊癇。癲與癇通。《景岳全書·雜證謨》:「癲,即癇也。」「馬癇、牛癇、豬癇、羊癇、雞癇者,即今人之謂羊癲、豬癲也。」《石室秘錄》卷一:「羊癲之症,忽然臥倒,作羊馬之聲,口中吐痰如涌,多痰迷心竅,因寒而成,感寒則發也。」參見癇、癲、六畜癇條。

揚腕法 編輯

推拿手法名。見《劉壽山正骨經驗》。雙手分別握住患者腕部橈、尺骨下端,兩拇指在上,其餘四指抵住掌根部,一緊一松,使腕關節輕快地作屈伸活動。

揚刺 編輯

刺法名。十二刺之一。《靈樞·官針》:「揚刺者,正內一,傍內四,而浮之,以治寒氣之搏大者也。」指治療痹證寒邪稽留範圍較大的針刺方法。其法正中刺一針,四傍各刺一針,均淺刺,以揚散浮淺之邪,故名揚刺。與齊刺同屬多針同刺法。

編輯

①散失。《靈樞·本神》:「至其淫泆離髒則精失,魂魄飛揚。」

②宣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因其輕而揚之。」

③眉毛。《靈樞·五變》:「此人薄皮膚而且堅固以深者,長沖直揚。」

④升騰。《靈樞·行針》:「心肺之髒氣有餘,陽氣滑盛而揚。」

⑤傳播。《靈樞·陰陽二十五人》:「金櫃藏之,不敢揚之。」

⑥舉起。《靈樞·論勇》:「眥裂而目揚,毛起面蒼,此勇士之由然者也。」

⑦掀播。《靈樞·邪客》:「以流水千里以外者,揚之萬遍。」

殃火丹 編輯

病名。小兒丹毒之一。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九。多因風熱毒氣,容於腠理,熱毒搏於氣血,蒸發於外。證見丹毒生於兩脅及腋下、膀上者。其丹之表面赤熱,為殃火丹。治宜清熱祛風解毒,可以浮萍草絞汁內服。外可用伏龍肝研細香油調敷。

央央 編輯

悶悶不暢貌。《靈樞·脹論》:「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腰髀痛。」

編輯

①正中間。《靈樞·師傳》:「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約。」

②中半。《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通「殃」。《素問·生氣通天論》:「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殃。」

燕窩癧 編輯

病名。係指發於頦下三角處紅腫形似燕窩的瘰癧。《外科大成》卷二:「頷紅腫痛名燕窩癧。」參見瘰癧條。

燕窩瘡 編輯

病名。係指生於枕骨下髮際處的瘡瘍。相當於頸項部多發性毛囊炎。《外科啟玄》卷七:「腦後項窩有瘡,名曰燕窩瘡。」本病多由脾胃濕熱郁於皮毛,復感風邪所致。治宜祛風勝濕,涼血清熱。內服芩連平胃湯,外搽碧玉散。

燕吻瘡 編輯

病名。係指口角生瘡乾裂的病證。本病多由脾經積熱所致。治宜清瀉脾熱。方用清胃散加減。亦可外塗卵黃油等脂膏。

燕口風 編輯

病名。係指帝中兩邊近上齶處,左右俱見紅腫,甚則連舌腫痛,湯水難咽的病證。又名雙燕口風。本病多由肺胃蘊熱,熱邪上炎熏灼咽喉所致。治宜清肺胃熱毒。方用紫地湯加減。

燕口瘡 編輯

病名。係指兩吻生瘡,其瘡色白如燕子之吻的病證。本病的病因,《諸病源候論》卷五十認為:「此由脾胃有客熱,熱氣熏發於口」所致。治宜清熱瀉火除濕,方用清胃散、涼膈散加減。即口吻瘡。參見該條。

燕口 編輯

①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也即口吻瘡、肥瘡之別名。詳見各該條。

②經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口吻兩旁赤白肉際。主治癲狂,面癱,三叉神經痛等。沿皮刺0.3-0.5寸。

雁來風 編輯

病名。唇口瘡之發有時間性者。

①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一。即月闕瘡。詳見該條。

②見《解圍元藪》卷一。指每年發作於八月間的一種皮膚病。參見月闕瘡。

焰陽 編輯

猶言陽氣。《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華發水凝,山川冰雪,焰陽午澤,怫之先兆也。」

驗胎 編輯

產科診法。亦名候胎。是古代通過服用中藥以檢驗是否懷孕的方法。《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一:「婦人經脈不行,已經三月,欲驗其胎,川芎生為末,空心濃煎艾湯調下二錢,腹內微動,則有胎也。」

驗膜 編輯

瘡瘍診法之一。即用以檢查胸背部瘡瘍潰後是否穿透胸膜的一種特殊診斷方法。見《千金要方》。其法可概括為三:

①用薄紙或竹內膜封貼瘡瘍患處,靜觀其動,如紙不動者膜尚未透,若紙隨患者呼吸而呈規律搖動者,即說明膜已透。

②用紙蘸麻油,以火點燃,向瘡瘍患處照之,如火焰向外動者,亦說明膜已破,不動者未破。

③如視瘡口有微膿如蟹吐沫者,說明內膜已透。此法見《外科理例》。

《驗方新編》 編輯

醫方著作。八卷。清·鮑相璈撰。刊於1846年。作者廣泛收集內科雜病、婦科、小兒科、外科急救及時症等方面的驗方。這些驗方大多都是民間習用、用藥少、方便易得的簡便效方。共分99門,分別介紹其主治和臨床應用。本書所輯錄的單方、驗方數量較大,便於讀者從中選擇應用,是一部流傳很廣的驗方著作。刊本種類頗多,除八卷本外,另有十六卷本、十八卷本、二十四卷等,均系以原書為基礎,或調整卷數,或增補內容。現存數十種清刻本及石印本、鉛印本。

晏殊(991-1055年) 編輯

北宋醫家。字同叔。撫州臨川縣(今江西撫州)人。七歲能文,景德(1004-1007年)初,以神童參與進士廷試。官至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善詩詞。着《明效方》五卷,未見流傳。

晏食 編輯

時辰名,指寅後二十五刻。《素問·標本病傳論》:「脾病……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王冰註:「人定,謂申後二十五刻。晏食,謂寅後二十五刻。」《靈樞·病傳》:「病先發於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腎,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一說:晏食即「晏晡」,晚飯後申酉之間那段時辰。按:「晡」,古作餔,「晏食」為「晏餔」省文。

晏封 編輯

唐代醫家。履貫欠詳。撰《制伏草石論》六卷,已佚。

晏晡 編輯

晚飯後一段時間,申後九刻向昏之時。《素問·標本病傳論》:「腎病……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厭厭((yānyān,音胭胭) 編輯

安緩貌。《素問·平人氣象論》:「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

厭黃 編輯

病證名。三十六黃之一。《聖濟總錄》卷六十一:其證四肢煩疼,手足無力,吐逆,不下飲食,漸漸瘦弱。治用灸烙法;內服大黃湯等方(《聖濟總錄》卷六十一)。參見黃疸條。

厭不能發 編輯

病證名。《靈樞·憂恚無言》:「人卒然無音者,寒氣客於厭,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至,其開闔不致,故無音。」古人則認為聲啞無音係由寒邪客於會厭,會厭開闔不利所致。

編輯

㈠(yàn,音燕)

①厭倦,厭惡。《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夜臥早起,無厭於日。」

②指會厭。《靈樞·憂恚無言》:「是故厭小而疾薄,則發氣疾。」

③相合。《素問·舉痛論》:「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已。」

㈡(yǎn,音掩)通「魘」。做噩夢。《脈經》:「善魘寐,黑色物來掩人上,刺足太陽經。」

⑶(yā,音鴉)通「壓」。

①按。《素問·骨空論》:「壓之令病人呼譩嘻。」

②鎮。《曹集詮評·說疫氣》:「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是故生疫,而愚民懸符壓之,亦可笑也。」

㈣(yān,音胭)見「厭厭」。

魘(yǎn眼) 編輯

證名。亦稱夢魘、鬼魘。其症惡夢離奇,或如有重物壓身,常常突然驚醒。《肘後備急方》卷一:「魘,臥寐不寤者,皆魂魄外游,為邪所執。」《雜病源流犀燭·不寐多寐源流》:「夢而魘則更甚者,或由心實,則夢驚擾憂奇怪之事而魘,宜靜神丹;或由心虛,則夢恍惚幽昧之事而魘,宜清心補血湯;甚有精神衰弱,當其睡臥,魂魄外游,竟為鬼邪侵迫而魘者,引名鬼魘,宜雄朱散。」鎮心痛、小定心湯亦可選用。

罨(yǎn,音掩)法 編輯

治療學術語。系外治法之一。罨,即以水或藥汁掩覆局部的方法。罨時不斷更換,以達到改善局部循環、消炎、止痛和止血等目的。分冷罨和熱罨兩種,各詳該條。

眼癢極難忍外障 編輯

病證名。出《秘傳眼科龍木論》。係指瞼邊眥內甚至睛珠,癢極難忍的病證。其病因多為風邪沖於肝膽,為目癢之重證。參見目癢條。

眼癢 編輯

證名,即目癢。《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五:「此眼初患之時,忽然癢極難忍,此乃肝臟有風,膽家壅熱衝上所使。」治宜疏風養肝,方選烏蛇湯、還睛散、馬兜鈴丸等。參目癢條。

眼沿 編輯

人體解剖部位名稱。見《證治準繩·雜病》。即眼弦。參見該條。

眼癬 編輯

病證名。係指眼眶紅赤,癢痛難忍而久不愈的病證。本病由脾經濕熱復感風邪,風濕相搏而致。治宜清熱祛風,除濕止癢,內服防風、蒼朮、菊花、青黛等或用鬱金、膽礬、爐甘石等研末以雞蛋黃調敷。參見眼弦赤爛條。

眼小嘴 編輯

人體生理部位名稱。亦即外眥,見《廣勤軒遺稿》。參見外眥條。

眼小睫 編輯

人體生理部位名稱。亦即外眥,見《葉氏眼科方》。參見外眥條。

眼小角 編輯

人體生理部位名稱。亦即外眥,見《異授眼科》。參見外眥條。

眼弦赤爛 編輯

病名。出《銀海精微》。又名風弦赤爛、瞼弦赤爛等,俗稱爛眼皮。相當於今之瞼緣炎。本病多由脾胃濕熱復感風邪,風濕相搏,結於眼瞼而發。症見瞼緣赤爛,疼痛作癢,甚至睫毛脫落、瞼緣變形。治宜祛風除濕清熱,風偏盛者,用柴胡散加減;熱重者用三黃湯加減。濕重者用除濕湯。也可外塗雞蛋黃油膏。

眼弦 編輯

人體解剖部位名稱。又名胞弦、胞沿、脾沿、眼沿、瞼唇等,也即今之瞼緣。係指上下眼瞼的游離緣,生有睫毛。見《銀海精微》。

眼系 編輯

人體生理名詞。即目系。《靈樞·寒熱病》:「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目系。」參見目系條。

眼胎赤 編輯

病證名。《太平聖惠方》:「夫小兒眼胎赤者,是初生洗目不淨,令穢汁浸於眥中,使瞼赤爛,至久不差,故云胎赤也。」又名胎赤眼。即初生兒眼瞼及結膜充血、糜爛。見於新生兒急性包涵體性結膜炎。由熱毒上攻所致。治宜清熱解毒。內服《證治準繩》清涼膏(大黃、黃連、黃柏、葛根、細辛、薄荷);外用《太平聖惠方》洗眼黃柏湯(黃柏、秦皮、蕤仁、棗、煎水,適寒溫洗之)。

眼生長肉 編輯

病名。又名眼生肉線、眼祟。係指肝膽之火郁於瞼部而致的疾病。《石室秘錄》:「有人眼內長肉二條,長一寸如線香之粗,出於眼外,此乃祟也。」治宜清利肝膽之火,用龍膽瀉肝湯加減,也可用冰硼散調乳外搓。

眼梢頭 編輯

人體解剖部位名稱。又名銳眥、外眥。《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俗雲眼梢頭為銳眥。」詳見外眥條。

眼偏視 編輯

病證名。又名目偏視。見《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三。參見目偏視條。

眼睥(bì,音畢) 編輯

即胞瞼。詳該條。

眼皮跳 編輯

病證名。係指眼皮不自覺跳動的病證。即胞輪振跳之俗稱。見秦伯末《中醫臨症備要》,詳見胞輪振跳條。

眼皮麻木 編輯

病證名。係指眼瞼知覺遲鈍、甚至麻木不仁的病證。見清·王子固《眼科百問》。本病由氣血虛衰、風邪入侵、痰濕壅結所致。治宜養血祛風除痰,用正容湯加減。

眼泡痰核 編輯

病名。係指脾生痰核的疾病。見茹十眉《五官病》,參見脾生痰核條。

眼內風癢 編輯

證名。出《銀海精微》。係指患眼遇風而作癢的病證。參見目癢條。

眼眉跳 編輯

病證名。係指眼上胞振跳牽及眉際隨之跳動的病證。見秦伯未《中醫臨症備要》。俗稱眼眉跳。參見胞輪振跳條。

眼瘤 編輯

病名。係指瞼生硬結,堅而漸大的疾病。見清·黃岩《眼科纂要》。本病多由痰濁瘀血凝滯而成。治宜消痰化濕,散結行瘀。服用陳皮、半夏、赤芍、丹參之類。

眼櫺 編輯

人體解剖部位名稱。見《蘭室秘藏》卷上。即眼弦。詳見該條。

眼帘 編輯

人體解剖名稱。即黃仁。見《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卷上。參見黃仁條。

眼力 編輯

人體生理名詞。係指眼睛視物的能力。現代將此功能叫視力或目力。

眼楞急 編輯

病證名。係指瞼弦緊急的證候、又眼棱緊急。《證治準繩·雜病》認為:陽虛則眼楞急,而為倒睫新毛。《異授眼科》:「上下瞼屬脾胃,病則胞腫起胬肉,外廓生小塊,名偷針。又或拳毛倒睫,其病在脾。」參見皮寬弦緊、倒睫拳毛條。

眼楞 編輯

人體解剖部位名稱。見《醫學綱目》卷十三。也即眼弦,詳見該條。

眼棱緊急 編輯

病證名。係指瞼弦緊急的證候。見《原機啟微》。也即眼楞急。詳見該條。

(拼音Y)第十八篇 編輯

眼棱 編輯

人體解剖部位名稱。見《原機啟微》。也即眼弦。詳見該條。

眼眶骨痛 編輯

病證名。見《秘傳證治要訣》卷五。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肝陽上亢,其特點是酸痛,宜用天麻鈎藤飲平肝潛陽。二是肝陰虛,其特點是見光眶骨痛甚,宜用地黃丸等滋養肝陰。三是由痰飲引起,其特點是眉棱骨痛,宜用二陳湯燥濕祛痰。

眼眶骨 編輯

人體解剖名稱。見《秘傳證治要訣》卷五。眼眶骨是眼珠的保護結構,為呈四邊錐形的骨腔。腔內容納眼珠及血脈等附屬物。

眼科心法要訣 編輯

即《醫宗金鑒》卷七十七-七十八。內容除總論眼科診法外,將眼科疾病分為內障24證,外障48證。均編成七言歌訣,附加注釋,內容簡明實用。

《眼科捷徑》 編輯

眼科著作。一卷。又名《眼科統秘》。清代作品。撰人、撰年均不詳。書中簡略記載了若干眼科病的症狀與治療方劑,有一定參考價值。現存近代石印本。本書收入《陳修園醫書七十二種》中。

眼科 編輯

古代醫學科目名。唐代眼科尚未獨立,包括在耳目口齒科內;宋代始有眼科的設置。元、明、清三代沿襲均設眼科。參見九科、十三科條。

眼疽 編輯

病名。係指胞瞼瘡瘍毒邪內陷,硬腫色暗,日久不愈的疾病。見《青囊真秘》卷一。詳見目病條。

眼睫連札 編輯

出《保嬰撮要》。即目連札。詳該條。

眼瞼垂緩 編輯

病證名。係指眼上胞下垂的病證。《聖濟總錄》卷一百一十:「眼瞼垂緩者,以血氣不足,膚腠天疏,風邪容於瞼膚,其皮垂緩,下復睛輪。」詳見上胞下垂條。

眼瞼 編輯

人體解剖名稱。為眼的最外部分,分上瞼、下瞼。見《秘傳眼科龍木論》。《銀海精微》卷上:「胞者,上胞也,瞼者,下瞼也。」故又稱上胞、下瞼。眼瞼內應於脾,為五輪中之肉輪,脾胃又相為表里,故《張氏醫通》卷八:「上下胞,其上屬脾,而下屬胃。」因此,眼瞼疾病常與脾胃有關。

眼昏 編輯

證名。見《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十四,即目昏。參見該條。

眼花 編輯

病證名。係指視物模糊昏花的病證。《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眼花者,眼光昏散也……」眼花多因肝腎虧損引起,治宜滋補肝腎明目,方用杞菊地黃丸加減。

眼寒 編輯

證名。係指眼部畏懼風寒的證候。《素問·風論》:「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臨床上應詳細審症求因,辨證用藥。

眼疳 編輯

病證名。出《太平聖惠方》。指小兒疳疾。兼見肝火上攻於眼的證候。初起雙目癢澀赤爛,繼則紅腫熱痛,不時流淚,畏光羞明,漸漸白睛生翳,遮滿全眼,並有口渴善飢,消瘦,發焦,下泄,腹脹,鼻乾等。治宜疏肝瀉熱。用瀉肝湯,繼服《醫宗金鑒》清熱退翳湯。

眼疸 編輯

病證名。係指下眼瞼內長有色黃而軟、細小如粟的肉粒的病證。本病由脾經風熱所致。治宜祛風清熱,方用驅風散熱飲子加減,也可外用黃連西瓜霜眼藥水。參見粟瘡條。

眼丹 編輯

病名。係指眼瞼漫腫赤痛、硬結拒按等一類疾病。類似於現代所謂眼瞼膿腫。見於《外科啟玄》卷九。《外科正宗》:「眼丹,脾經有風,胃經多熱,共結為腫,風多者則浮腫易消,熱甚者則堅腫難散。」此病初起常伴有表證,因而要用荊防敗毒散;繼之可伴有里證,可用清胃散加大黃等治療。

眼帶 編輯

人體解剖名稱。係指眼外肌。見《銀海精微》。

眼大嘴 編輯

人體生理部位名稱。亦即內眥,見《廣勤軒遺稿》。參見內眥條。

眼大頭 編輯

人體生理部位名稱。亦即目內眥。《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俗雲眼大頭為內眥。」參見內眥條。

眼大睫 編輯

人體生理部位名稱。亦即內眥,見《葉氏眼科方》。參見內眥條。

眼大角 編輯

人體生理部位名稱。亦即內眥,見《異授眼科》。參見內眥條。

眼唇蛔蟲征 編輯

病狀名。指望診鞏膜可見藍點,下唇部粘膜有散在、白色半透明的顆粒突起。這些徵象,可作為蛔蟲病診斷的參考。

眼保健操 編輯

保護視力及防治近視眼的保健按摩法。該法通過對眼部周圍一定部位或某些穴位的輕柔按摩,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消除眼肌疲勞,減輕睫狀肌痙攣,消退眼部鬱血,故對預防近視眼有較好作用,並對治療近視(尤其是假性近視)和視力減退有一定療效。這類保健按摩法在古代養生文獻中多有記載,如《諸病源候論·目暗不明候》:「以兩手中指……相摩,拭目,令人目明。」《聖濟總錄》引《太上三關經》:「常欲以手按目近鼻之兩眥,閉氣為止,氣通即止。終而復始,常行之,眼能洞見。又云:導引畢,以手按目四眥,三九遍捏,令見光明,是檢眼神之道,久為之,得見靈也。」新中國成立後,在古代方法的基礎上編有眼保健操多種,並在各級學校中推行,對保護視力及防治近視眼起到了積極作用。如一種為4節,即揉天應穴(上眶角)、擠按睛明(鼻根部)、按揉四白穴、按太陽穴並輪刮眼眶。另一種為5節,即擠按睛明穴、按揉太陽穴和輪刮眼眶、按揉四白穴、按揉風池穴、乾洗臉。

眼胞痰核 編輯

病名。係指眼胞中有腫硬結塊。《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眼胞痰核濕氣鬱,核結如棗如豆形,皮里肉外推之動,皮氣如常硬不疼。」本病多因胃腸蘊熱與痰濕互結,阻塞經絡,而隱起於胞瞼之間而成。治宜行氣化堅,方用化堅二陳丸,也可外用生南星蘸醋塗於眼皮上。參見脾生痰核條。

眼胞菌毒 編輯

病名。係指瞼緣長出小泡如菌狀,不痛不癢,眼翻流淚,視物不清的一種疾病。治宜清脾瀉熱,方用涼膈清脾飲,也可用清涼圓煎水外洗。經久不愈者亦可考慮手術治療。

眼胞 編輯

人體解剖名稱。見於《脈經》。即今之眼瞼。參見該條。

眼白球 編輯

即白睛。詳該條。

眼暗 編輯

證名。係指眼目昏暗的證候。見《千金翼方》卷十一。又名眼闇,也即目昏。詳見該條。

眼闇 編輯

證名。出《千金翼方》卷十一。同眼暗,也即目昏,詳見該條。

編輯

人體器官名稱。為五官之一。眼又名目、銀海。肝開竅於目,因此眼與肝膽構成一個大的生理、病理系統。《靈樞·大惑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這說明眼不僅與肝膽系統有關,而且與全身臟腑經絡都有一定聯繫,因此眼病應結合全身情況辨證論治。

掩臍法 編輯

小兒臍療法。出《幼幼集成》。用連鬚生蔥、生薑、淡豆豉、食鹽,同搗爛,作一餅,烘熱,掩貼肚臍,以帛扎定。通利二便。用以治療小兒中、下焦積熱,大小便秘。

掩法 編輯

推拿手法名。用手掌遮蓋於穴位或一定部位上。《千金要方》卷五上:「治小兒夜啼……以兒母手掩臍中,亦以摩兒頭及脊。」

掩耳屈首 編輯

導引功法名。方法為:用手掌掩住兩耳,伸屈頭部數次。《遵生八箋》:「邪風入腦,虛火上攻,則頭目昏旋,偏正作痛。……以兩手掩耳,折頭五七次,……以逐其邪,自然風散邪去。」

掩耳 編輯

自我推拿方法名。用手掌掩住兩耳,伸屈頭部數次。能治頭痛,眩暈。《遵生八箋》:「邪風入腦,虛火上攻,則頭目昏旋,偏正作痛。……以兩手掩耳,折頭五七次,……以逐其邪,自然風散邪去。」

偃月障 編輯

病證名。見《目經大成》卷二。與偃月侵睛同,參見該條。

偃月翳內障 編輯

病名。出《秘傳眼科龍木論》。係指內障欲成時的病變。《證治準繩·雜病》:「視瞳神內上半邊有隱隱白氣一灣,如新月覆垂向下也,乃內障欲成之候,成則為如銀翳。」參見如銀內障條。

偃月翳 編輯

病名。出《世醫得效方》卷十六:「偃月翳第九:此疾膜如凝脂,一邊厚,一邊薄,如缺月,其色光白無瑕疵。」同偃月翳內障。參見該條。

偃月侵睛 編輯

病證名。出《證治準繩·雜病》又名偃月障。《張氏醫通》卷八:「風輪上半,氣輪交際,隱隱白白,薄薄蓋下,其色粉青、從膜中而來。」本病多因風濕熱邪郁滯於上所致。治宜祛風除濕清熱明目,可選服羚羊補肝散加減。

偃月內障證 編輯

病名。係指偃月翳內障疾病。見《證治準繩·雜病》。詳見偃月翳內障條。

偃臥 編輯

即仰臥。《靈樞·刺節真邪》:「血而實者瀉之,因其偃臥,居其頭前,以兩手四指夾按頸動脈。」

偃刀脈 編輯

脈象名。系十怪脈之一。偃刀,即仰起之刀。形容脈象弦細而勁急,如用手摸在刀刃上感覺。《素問·大奇論》:「脈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堅大急。」參十怪脈條。

編輯

①仰,仰臥。《說文》段註:「凡仰仆曰偃,引申為凡仰之稱。」《素問·評熱病論》:「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另見「偃臥」。

②泛指倒狀。引申為凋萎、凋零。《素問·五常政大論》:「長川草偃,柔葉呈陰。」

編輯

①額,俗稱「腦門子」。《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是動則病灑灑振寒,善呻數欠顏黑。」《素問·刺熱》:「心熱病者,顏先赤。」

②泛指臉面。《靈樞·論勇》:「失氣驚悸,顏色變更。」

閻孝忠 編輯

北宋兒科醫家。又名季忠,字資欽,許昌(今河南許昌)人,一名大梁(今河南開封)人。曾任宣教郎。幼多病,經兒科名醫錢乙得愈。稍長,精研錢氏治疾之術,遂精兒科。先後多方收集錢氏醫方及著作,集成《小兒藥證直訣》三卷。另撰《重廣保生信效方》一卷,已佚。

閻文顯 編輯

北宋醫官。擅長外傷科,咸平中(公元998-1003年)有軍士嘗中流矢,自頰貫耳,眾醫不能取,文顯以藥敷於傷部,兩宿而鏃出,上嘉其能,命賜緋。

閻廷瑛 編輯

清代醫家。字尹孚。浙江蘭溪人。精方脈,曾挾技游於江浙間,治病不受酬謝。着《玉環集證治要訣》六十卷,未見傳世。

閻士安 編輯

宋代醫官。陳州(今河南淮陽)人。精醫,曾任醫學助教。善工繪畫,以畫墨竹聞名。

閻明廣 編輯

金代人。履貫欠詳。嘗注釋何若愚《子午流注針灸》。

閻純璽 編輯

清代醫家。字誠齋。上谷(今河北宣化)人。博採方書,專攻婦產科,歷三十餘年,撰《胎產心法》三卷(1730年)。後經沈棪增訂為《增訂胎產心法》五卷(1935年)。

閻誠心 編輯

清代醫家。字正齋。河南范縣人。附貢生,候選訓導。其家世傳外科術。嘗念一人傳術,活人有限,且難普及,遂將療法輯為《活人定本》,未見傳世。

鹽哮 編輯

證名。因偏嗜咸酸,久延體虛之證。見《類證治裁·哮症論治》。屬虛哮範疇,詳虛哮條。亦有偏實者,《醫碥》卷二:「食味酸咸太過,幼時多食鹽醋,往往成此疾,俗謂之鹽哮。滲透氣管,痰入結聚,一遇風寒,氣鬱痰壅即發。」治宜利肺調氣豁痰。亦可用吐法,如《原病集》治鹽哮,喉中痰聲不絕,以人參蘆煎湯,飲之探吐。

鹽滷中毒 編輯

病名。因誤服鹽滷出現中毒症狀。《辨證錄·中毒門》:「服鹽滷之毒,必至口咸作渴,腹中疼痛,身蜷腳縮而死。」治用生甘草三兩煎湯救之。如服鹵未久,生甘草湯中加淡豆豉一兩,同煎飲之,必吐;如服已久,生甘草湯中加當歸二兩,同煎飲之。亦可用歸麥榆草湯救之。《增廣驗方新編·解救諸毒》載解鹽滷毒藥,有生豆漿、活鵝鴨血、白砂糖水、淘米水等。可資參考。

鹽膚丁 編輯

病名。指疔瘡大如匙面,周邊均赤者。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狀大如匙面,四邊皆赤,有黑頭如粟粒。治療詳見疔瘡條。

研子 編輯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熱病後發豌豆瘡,灸兩手腕研子骨尖上三壯,男左女右。」所指灸處,即尺骨莖突之高點處。《類經圖翼》列作經外穴,名兩手研子骨。近代《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則名研子。

《研經言》 編輯

醫論著作。四卷。清·莫枚士撰於1856年。本書收作者平生研究《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的心得體會。着重於對某些問題的考證和析義,解釋脈症含義,辨析古今病名。疑似病症的異同,提出相應治療方法。並糾正前人注釋中的一些錯誤,有獨到的見解。現存清刻本,本書又收入《中國醫學大成》中。

沿爪疔 編輯

病名。手指疔腫之一。見《中醫外科講義》,證見手指甲之一側邊緣出現輕微紅腫、疼痛,或可延及對側,甚則侵入指甲下,或化膿成瘍者。即甲溝炎,證治參見代指條。

沿肛痔 編輯

病名。肛門四周皮膚隆起痛癢之病證。見《外科大成》卷二。多因濕熱下注,氣血凝滯而成。證見於肛門周圍皮膚呈扁平狀突起,疼痛瘙癢,潰出分泌物有奇臭味,重者可蔓延會陰部,濕癢加重。治宜清熱解毒,祛風除濕。外用苦參湯熏洗,或用鵝黃散塗敷。

芫花中毒 編輯

病名。因服用芫花過量,或用芫花根外用引產出現中毒症狀者。證見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皮疹,外用引產者更見陰道出血量多。嚴重者可見痙攣、抽搐、昏迷及呼吸衰竭。治療宜中西醫結合救治。《本草綱目》記載,以醋煮去毒,以防己、防風、甘草、桂汁解毒。可參考。

嚴岳蓮 編輯

清代醫家。陝西渭南人。生平欠詳。嘗輯成醫學門徑書《醫學初階》,系錄自《本草逢源》、《傷寒論淺注方論合編》、《金匱要略淺注方論合編》、《溫病條辨》等四書而成。現有刊本行世。

嚴用和(1206-1268年) 編輯

南宋醫家。字子禮,廬山(今江西九江)人。少而聰穎,攻讀醫學始於十二歲,受學於名醫劉開(復真),言傳身教,盡得其傳。嚴氏病當時醫家多以溫燥治病,認為古今之方土氣候與今不盡統一,治病亦不能泥於古,因以其治驗之方,參以古人之說,着成《濟生方》十卷,後又撰成《濟生續方》八卷,於後世有一定影響。

嚴泰 編輯

宋代醫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其兄嚴觀亦為邑中名醫,於傷寒一證尤有治驗,為時人所稱讚。

嚴三點 編輯

宋代醫家。江西人。其真名佚,因精於脈學,以三指診脈,即能訴受病之源,人咸以「嚴三點」稱之。着有《脈法撮要》一卷,現國內未見行世。

嚴器之 編輯

宋代醫家。以醫為業,與名醫成無己過往甚密。嘗為成元己之《傷寒明理論》作序,於傷寒一證頗有見地,或曰此書即嚴器之所作,待考。

嚴樂善 編輯

明代醫生。嘉興(今浙江)人。其父嚴震,為太醫院官吏。樂善亦以醫為業,頗有醫名。常以運氣之術療病,且精於子午按摩法。

嚴潔 編輯

清代醫家。字西亭,浙江餘姚人。生平欠詳。所著有《得配本草》,系與施雯、洪煒合着;又有《盤珠集胎產症治》,其中之《運氣摘要》另有單行抄本。

嚴鴻志 編輯

近代醫家。字痴孫,浙江慈谿人。頗精於醫,並勤於著述,所著有《感證輯要》、《女科證治約旨》、《女科精華》、《金匱廣義》、《女科醫案》等,現均有刊本行於世。

嚴龜 編輯

唐代官吏。梓州鹽亭(今屬四川)人。其父嚴譔為鎮南軍節度使,龜嘗任汴歧宣慰汴寨,並着有《嚴龜食法》十卷。

嚴宮方 編輯

清代醫家。字則庵,安徽桐城人。精於醫理,嘗精研古醫經及歷代醫家諸書,研究演繹,善治奇症,治以奇方。後着《傷寒捷訣》一卷,現有刊本行世。

嚴防禦 編輯

南宋醫生。佚其名,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平時以藥肆為生,亦精醫術,尤善治痢。後孝宗帝患痢,群醫束手,防禦往治之。因詢知由多食蟹致痢,曰此乃冷痢也,以熱酒調新藕節治之而愈。帝賜以金杵臼,並賜以防禦官職。遂有「金杵臼嚴防禦」之稱。

嚴冬榮 編輯

清代醫家。字桂嶺,江蘇泰州人。世醫出身,專長喉科。於白喉一證尤有經驗,嘗謂世醫治白喉多用養陰清肺,執一法而馭百例。嚴氏強調嚴格辨證,分別以溫清汗下等不同治法療之,救活甚眾。

嚴德甫 編輯

元代醫家。江西廬陵人,嘗着有《元元集》一書,後佚。

嚴焯 編輯

清代醫家。履貫欠詳,嘗着有《醫學圭旨》三卷,未見行世。

嚴長明 編輯

清代官吏。知醫,字冬友。道甫,江蘇江寧人。嘗官至內閣中書、內閣侍讀等職。博通古今,能詩文,嘗着《素靈發伏》、《養生家言》等,未見行世。

《延年九轉法》 編輯

養生著作。一卷。清·方開撰。撰年不詳。書中介紹自我按摩腹部的方法,有九個基本動作圖,依次進行,每日三次,長期鍛煉以達到保健的目的。後收入《頤身集》中。現存清末刻本。

延年 編輯

推拿穴位名。位於鼻梁骨高聳處,在山根穴與準頭穴之間。《保赤推拿法》:「延年在鼻高骨。」有開竅醒神,止抽搐等作用。用治外感風寒,驚厥等病證。

煙火丹 編輯

病名。指生於兩足部的小兒丹毒。見《聖濟總錄》卷一百八十二。該丹毒多發於兩足底心、兩足跗、背部等處。治療內服可用抑火制陽丹,外敷黃柏散。余可參見丹毒條。

咽腫 編輯

病證名。即咽喉腫痛。出《靈樞·經脈》。詳該條。

咽中結核 編輯

病名。《幼幼集成》卷四:「咽中結核、不通水谷,危困欲死,用百草霜以蜜和為丸。」係指咽喉因痰火上攻,紅腫疼痛,湯水難咽,呼吸不利、甚則欲斃。宜急行氣管切開。參喉閉條。

咽系 編輯

解剖名稱。該指咽喉部。見《三因方》卷十六。

咽唾 編輯

氣功術語。《神仙傳·彭祖》:「舐唇咽唾,服氣數十,乃起行言笑。」以舌舐口腔上齶,兩頰粘膜部促進唾液分泌而吞咽之。即咽津。見該條。

咽痛 編輯

證名。指咽部疼痛。因實熱上攻或虛火上炎於咽所致。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醫學心悟·咽痛》:「咽者,少陰經脈所過之地也,熱邪攻之,則咽痛。」「寒邪直中下焦,逼其無根失守之火,發揚於上,亦含咽痛。」《醫鈔類編》治風熱侵襲,用加味荊芥散;脾肺火熱,虛煩上壅,用利膈湯;熱壅咽痛;或痰中帶血,用金沸草散;實熱咽痛,用三黃丸,或黃連、荊芥、薄荷為末,蜜和薑汁調噙,或含山豆根,三黃丸水調塗足心,甚者祛毒牛黃丸。咽痛服冷劑反甚者,用生薑汁調消風散。陰氣大虛,陽氣飛越,痰結在上咽痛者,用補陰斂陽法。

咽酸 編輯

證名。又稱吞酸、醋咽。《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食後噫酸吞酸,皆宿食證,俗謂之咽酸是也。」詳見吞酸、吐酸條。

咽生白點 編輯

病名。係指咽喉乾燥疼痛,兩邊生白點,形似珍珠的疾病。多因陰虛火旺灼咽喉所致,宜滋陰清熱,方選清咽潤燥湯、養陰清肺湯等加減。

咽日氣 編輯

氣功術語與功法名。又作咽日。出《韓非子》:「龜咽日氣而壽,故養生者服日華。」即服日。見該條。

咽氣 編輯

氣功術語。指咽下自然太和之氣,使之歸本返元。《素問遺篇·刺法論》:「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淨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以引頸咽氣順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後,餌舌下津無數。」為服氣功法的一種。參見服氣條。

咽門 編輯

即咽。咽為進入食管和氣管的門戶,故稱。《靈樞·腸胃》:「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

咽路 編輯

解剖名詞。出《靈樞·五味論》。即指由咽至胃之通道,即食管。

咽津 編輯

氣功術語。又作咽液。咽口中津液。《悟真篇》:「咽津納氣是人行,有藥方能造化生。」《淵鑒內涵·道部養生》:「吞景咽液,飲食自然,身必壽。」咽津有潤髒養身之效,又常作為氣功內丹術的輔助手段應用。

咽喉腫痛 編輯

病證名。為多種咽喉疾病的主要症狀。症見喉關或內或外、腫脹疼痛,甚則影響飲食吞咽。多因火熱上沖所致。虛火上炎者宜滋陰降火,方選知柏地黃湯等,實火上沖者宜瀉火解毒,方用六神丸、黃連解毒湯加減等。詳參各咽喉疾病條。

咽喉壅塞 編輯

證名。指邪客肺氣,宣肅不利,咽喉壅塞難通的病證。見於多種咽喉疾病。

咽喉生瘡 編輯

病名。指瘡癰生於咽喉、咽喉紅腫疼痛、飲食難下的疾病。多因虛火上炎所致,亦有實熱攻沖而成者,前者宜養陰益氣和血、方選益胃湯合四物湯加竹瀝。後者宜疏散邪熱為主,方選銀翹散。

《咽喉脈證通論》 編輯

喉科著作。一卷。撰人未詳。成書於1278年。清·許槤校訂。刊於1825年。本書總論咽喉諸證的診斷要領和治療大法。並記述了鎖喉、重舌、氣痛、乳蛾等18種咽喉病證的診治、用藥及丸散驗方。作者認為喉症多屬火毒上升,立法以降氣瀉火為主。本書後收入《陳修園醫書七十二種》。現存十多種清刻本,1949年後出版排印本(與《尤氏喉科秘書》合刊)。

咽喉口齒科 編輯

即喉科。宋代太醫局醫學有口齒兼咽喉科。詳該條。

咽喉科 編輯

古代醫學科目名。又名喉科、喉嚨科、咽喉口齒科。唐代,咽喉科的內容歸入耳目口齒科中,宋代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始將咽喉獨立作為一科,當時醫學分十三科。在此前後,咽喉都與口齒並為口齒咽喉科。元、明時期醫學分十三科,咽喉科獨成一科。參見十三科條。

《咽喉經驗秘傳》 編輯

喉科著作。二冊。不分卷。撰人佚名。清·程永培校刊。上冊為咽喉總論、診法、治法、喉症用藥細條、喉症圖形、針藥秘傳;下冊為喉科各科病證的治療方藥。書中除列述咽喉病證的辨證和治療外,對某些舌、牙病證也作了介紹。現有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咽喉紅腫 編輯

病證名。指因肺胃積熱,血分伏火等所致的喉關內外、紅腫疼痛的病證。治宜瀉火解毒、涼血消腫,方選犀角地黃湯、清咽潤燥湯等加減。

咽喉不利 編輯

證名。《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府藏冷熱不調,氣上下哽澀,結搏於喉間,吞吐不利,或塞或痛。故言咽喉不利。」即指咽喉不適;干痛、異物感及呼吸吞咽均不適。實者多由肝鬱氣滯、痰濁壅塞肺系或肺胃伏火、感受外邪,致肺氣壅塞氣機不利等導致。治宜理氣祛痰、疏肝解郁、疏風清熱,方選半夏厚朴湯、黃連溫膽湯、粉子解毒湯等加減。虛者多由肝腎陰虛,虛火灼傷咽喉;或肺胃陰虛,咽喉失養所致。宜滋陰降火、養陰利咽,方選知柏地黃湯、大補陰丸、沙參麥門冬湯等加減。

咽喉 編輯

人體部位名。

①單指口咽部。《靈樞·憂恚無言》:「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

②咽和喉的總稱。《素問·骨空論》:「任脈者……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咽干口燥 編輯

證名。自覺咽喉、口腔乾燥之證。見《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

(拼音Y)第十九篇 編輯

咽干 編輯

病證名。為咽喉及全身疾病常伴之症狀之一。指咽喉乾燥不適兼潮紅。有虛有實,臨床宜結合其它症狀辨證施治。

咽瘡風 編輯

病名。係指口內糜爛成瘡的病證。症見初起生咽喉間,或紅黃色如粟形者,日久滿喉成瘡及滿口生者,漸變紫黑不能吞咽。風熱引起者宜紫正散與生消散加減治之,陰虛火旺引起者宜知柏地黃湯加減。

咽瘡 編輯

病名。系咽部生瘡、色紅黃、狀如粟米,漸布滿咽喉及口,久則變為紫黑色,飲食吞咽困難。風熱者宜銀翹散治之;肝腎陰虛者宜六味地黃湯治之;脾虛者宜四君子湯治之。臨證宜靈活辨治。

咽閉 編輯

病證名。即喉閉。見《赤水玄珠》卷三。參喉閉條。

咽白喉 編輯

病證名。白喉假膜位於咽部者,初起常在一側扁桃體,繼而迅速擴展到咽峽部和懸壅垂。常兼見發熱,神疲乏力,食慾減退,全身不適和輕度咽痛等症。治法詳白喉條。

咽嗌 編輯

解剖名詞。即咽,出《素問·血氣形志》。《喉科約精》:「咽之低處名嗌。」

編輯

又名嗌、咽嗌、喉嗌,古稱咽。

①指口腔後部,是飲食和呼吸的共同通道。現代解剖學概述的咽,可分鼻咽部(包括鼻腔後至軟齶上部)、口咽部(包括軟齶以下至舌骨平面處)、喉咽部(包括舌骨平面以下至環狀軟骨下緣)。《素問·太陰陽明論》:「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靈樞·憂恚無言》:「咽喉者,水谷之道路也。」

②指食道。《靈樞·營衛生會》:「上焦出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布胸中。」《重樓玉鑰》:「咽者,咽也。主通利水谷,為胃之系,乃胃氣之通道也。」

瘂瘴 編輯

病名。瘴症證見神昏不能言者。《瘴瘧指南》卷上:「瘴病初起,發熱頭痛,或嘔逆,或不嘔逆,兼證雖多,惟以其神昏不能言,但噫噫作聲,或全不作聲,謂之瘂瘴,此熱瘴之甚者。」多屬危證。治當散其血,宜急用麥冬湯調黑神散救治。如證見目上視,口噤,牙關緊閉,昏不知人,遺尿遺屎不能言者,宜以手重拿曲池、虎口、頰車、人中、亦知畏疼,不能出聲叫哭,待熱微時,稍能言語,為痰迷心竅,宜用青州白丸子,二陳合星附湯,或三生飲等方。元氣虛者,加人參。亦可選用香附散、養正丹、蘇感丸、正舌散、及血竭、麝香、南星、茯苓等藥。參見瘴瘧條。

啞瘴喉風 編輯

病名。又名啞喉風、啞瘴、啞瘴風。指喉風合併口不能言,牙關不開。多由肺胃積熱生痰,復感外邪所致。治宜疏風清熱,祛痰消腫。內服溫膽湯等。

啞胎 編輯

病名。指孕婦失語。明·趙獻可《邯鄣遺稿》:「胎前忽然不語者,謂之啞胎。」參見子喑條。

啞嗽 編輯

病名。咳嗽而聲音嘶啞者。因邪郁於肺,肺氣閉塞,或肺臟虛損所致。《類證治裁·咳嗽》卷二:「啞嗽,氣促滿悶失音,通聲煎;肺實痰壅,宜杏、桔、蔞、橘、貝、枳、竹葉之屬;肺虛喉燥,宜生脈散加玉竹、款冬花、蜜;外感寒包熱者,細辛、半夏、蜜、姜辛散之;內傷火刑金者,六味湯合生脈散;頓咳至聲不出者,痰鬱火邪,桔梗湯加貝母、枇杷葉;久嗽失音,杏仁膏。」本症見於急性喉炎或久咳、劇咳患者。

啞門 編輯

經穴名。《素問·氣穴論》:「名喑門。」《千金翼方》。又作瘂門。近作啞門。別名舌橫、舌厭。屬督脈。督脈、陽維之會。在項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0.5寸,第一頸椎下。布有第三枕神經和枕動、靜脈分支。主治暴喑,失語,頭痛,項強,脊強反折,聾啞,癲癇,及精神分裂症,癔病,大腦發育不全,腦性癱瘓等。直刺0.5-1寸,禁深刺。

啞科 編輯

小兒科的別稱。因幼兒不能自述病情,故名啞科。

啞驚 編輯

病證名。驚風之一。《許氏幼科七種》:小兒驚風發搐「壯熱痰涌,抽掣無聲者,俗名啞驚。」用羚羊鈎藤湯、琥珀抱龍丸。

啞喉風 編輯

病名。指牙關緊閉,口不能言、唇青面紫、時流冷涕、湯水難咽、咽喉腫痛的疾病。多由風痰火氣鬱於咽膈所致。治宜疏風宣肺、祛痰利咽。方選清咽利膈湯、黃連溫膽湯等加減。

啞風 編輯

病證名。出《解圍元藪》卷一。

①指痰濕壅遏肺系,致肺氣實而聲音不出,參喑條。

②指中風後出現的聲啞無音,亦稱喑痱。詳該條。

啞嗄 編輯

病名。即喑。出《紅爐點雪》卷二。詳參喑條。

芽兒 編輯

嬰兒初生的稱謂。見《育嬰家秘》。形容嬰兒初生「如草木之芽,受氣初生,其氣方盛」,生機蓬勃、欣欣向榮。

牙腫 編輯

證名。即牙齦腫。治法:屬風邪入侵者,宜疏風消腫,可選用荊防敗毒散加減。屬血虛者,宜補血養血,可選用四物湯、歸脾湯等加減。屬腎陰虛虧,虛火上炎者,宜滋陰降火。可選用知柏地黃湯、大補陰丸等。

牙癰 編輯

病名。又名附牙癰、牙蜞風,牙癰風。多由陽明胃經火毒郁而不宣,上攻牙齦所致。表現為牙齦深處腫起而脹硬,焮紅疼痛,甚則腫連腮頰等。類今之牙周膿腫疾患。《瘡瘍經驗全書》卷一:「牙邊生癰者如豆大,此脾胃二經火也。宜用小刀點破,搽以冰片散。」《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牙癰胃熱腫牙床,寒熱堅硬痛難當,破流膿水未收口,誤犯寒涼多骨妨。」治宜清胃、瀉火、解毒、消腫。可選用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等加減化裁。熱盛者服蟾酥丸;便秘服雙解貴金丸。外治:搽冰硼散,若有多骨(即死骨)應取出。本病相當於西醫的牙周膿腫並發頜骨骨髓炎,宜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以便加快痊癒。

牙齦風 編輯

病名。見《喉科心法》。本病牙齦的上下內外均可產生。初起牙匡肉紅腫,齒痛徹心,發於外者輕,發於內者重,由腎火胃熱熏蒸而成。治宜瀉火、解毒、消腫。可選用清胃散、知柏地黃湯、瀉心湯等加減。

牙齦 編輯

人體解剖名稱。又外牙齗(音、義均同齦)、齒齦。指牙床上之肉,又分上齦、下齦。《證治準繩·雜病》:「齒分上下齗,上齗屬足陽明胃經,下齗屬手陽明大腸經。」《赤水玄珠》卷三:「齒者骨之餘,腎之標寄於齦,養於氣血。」牙齦的病變常與胃及腎等髒有密切關係。

牙齗宣露 編輯

病證名。《證治準繩·雜病》:「牙齦宣露用栝樓根貳兩砂鍋內甘草水煮軟取出令干,雞舌香十枚,白芷半兩,麝香壹分,右為細末,每用少許揩牙,誤咽無妨。」詳見牙宣條。

牙齗 編輯

解剖名稱。即牙齦。《證治準繩·雜病》:「齒分上下齗(亦作齦,齒根肉也)。上齗屬足陽明胃經,下齗屬手陽明大腸經。」牙齦病多與胃、大腸的疾病相關。臨床上應將它們聯繫起來辨證施治。詳牙齦條。

牙齩癰 編輯

病名。本病多因陽明濕火熏蒸,火毒上沖齒齦所致。可見牙盡齩中,盤牙盡處,齒齦腫起,或齒齦與腮頰之間腫痛異常,牙關開合不利,湯水難進等的症狀。治宜瀉火解毒,消腫止痛。可選用仙方活命飲、五味消毒飲等加減。本病類似今之智齒冠周炎。

牙齩(yǎo) 編輯

①證名。齩,同咬,齧也(《廣韻》)。係指上下牙相咬的病證。有時兼見口不能開,牙關緊閉。多由內蘊火熱,外感風邪,或為內風鼓動等病因所致。《咽喉經驗秘傳》:「牙齩生於牙盡齩中,牙關緊閉,此症初起熱甚,至夜尤盛,然不難愈,不害命也。」治法:屬火熱內蘊,外感風熱者,宜選用疏風清熱之劑。屬內風鼓動,有驚厥之徵者,宜選用熄風解痙之劑。

②解剖部位。齩,齧骨也(《說文》)。指顳頜關節而言。

牙蕈(xùn迅) 編輯

病名。係指牙齦腫硬如蕈狀。見《外證醫案匯編》卷二。牙蕈形似核桃,堅硬,多由心胃之火煎熬而成,不可針破,否則失血難痊,宜耐心調理。治宜清胃瀉火,消腫散結。可選用清胃散加減。《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耳痔蕈挺耳竅生,肝腎胃火凝結成,微腫悶疼皮損破,塞久令人必重聽。」病患於耳道內,狀如蘑菇者名耳蕈。此病相當於現代醫學之外耳道乳頭狀瘤,可行手術切除。

牙宣 編輯

病證名。係指齒齦腫痛,齦肉日漸萎縮,終至牙根宣露,齒縫出血或流膿的病證。又名齦宣、牙斷宣露。本病的病因,《瘡瘍經驗全書》卷一認為:「脾胃中熱涌而宣露也。」而《醫宗金鑒》卷六十五則認為是胃經客熱風害侵襲。總之,本病相當於今之慢性牙周炎。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①脾胃積熱又感寒邪。治宜發散寒邪,清瀉胃熱。方用清胃散加減;②腎氣虛衰所致。治宜培補腎元。用腎氣丸加減。除以上兩種情況外,《證治準繩·雜病》又認為:「血從齒縫中或齒齦中出謂之齒衄,亦曰牙宣。」按這種解釋,牙宣與齒衄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說法。因此,其證治可互相參考。

牙瀉 編輯

病名。見《喉科方論》。又名牙根流血。多由陽明胃火熾盛,或熱迫血行所致。症見齒齦腫痛,齒根出血。治宜瀉火解毒,涼血止血。可選清胃散、玉女煎等加減;或用草決明煎水含漱。參見齒衄條。

牙痛穴 編輯

經外穴名。位於手掌側面,當第三、四掌指關節間之中點處。主治牙痛,下頜關節痛。直刺0.3-0.5寸;或向上斜刺0.5-1寸。

牙痛 編輯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牙齒皆是骨之所終,髓氣所養,而手陽明支脈入於齒脈濕髓氣不足,風冷傷之,故疼痛也。」形成本病的原因有四:

①因於火者,系陽明伏火與風熱之邪相搏,風火上炎致牙齒疼痛。患牙得涼痛減。治宜疏風、瀉火、解毒。用清胃散、玉女煎等方加減治療;②因於寒者,風寒之邪客於牙體,致齒牙疼痛,患牙得熱痛減。治宜散寒止痛。可選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

③因於虛者,多屬肝腎兩虧,虛火上炎,致牙齒浮動隱痛,脈細數。治宜滋養肝腎。可選用左歸飲、大補陰丸、知柏地黃湯等加減。

④因濕熱客於手足陽明二經,致齦腫腐潰,或齒牙腐蝕,甚至蛀空疼痛者,治宜清熱、除濕、止痛。可選用溫膽湯、甘露消毒丹酌加細辛、蜀椒等。此外,齲齒、蛀蝕亦可致牙痛。參見齒齲條。

牙疼 編輯

病證名。見《太平聖惠方》卷三十四。即牙痛。詳該條。

牙蜞風 編輯

病名。見《奇效良方》卷六十一。《咽喉經驗秘傳》:「牙癰一名牙蜞風。初起有小塊,生於根肉上,或上或下,或內或外,其狀高硬。」本病多由陽明胃經火毒上攻牙齦所致。治宜清胃瀉火,方用清胃散加減。參見牙癰條。

牙衄 編輯

病名。見《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即齒衄,詳該條。

牙漏 編輯

病證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又名齒漏。多由火郁水虧,陽明氣血阻滯所致,或繼其它齒牙疾患久不愈而成。症見齒縫出膿血,經久不愈,甚則齒落。《咽喉經驗秘傳》:「牙漏即牙槽久不愈,縫中出白膿,極難調治,甚則牙落。」本病類今之根尖瘺管。初起可選用昇陽散火湯加減,久不愈者可予六味地黃湯加減。宜常保持口腔清潔。

牙菌 編輯

病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係指牙根齦肉腫起,色紫,因其形似菌者故名。多由陽明火熾,血熱氣滯所致。《咽喉經驗秘傳》:「牙菌生於牙根,其狀紫黑色如菌,此系火盛血熱而兼氣滯。」治宜清熱涼血。可選用犀角地黃湯、清胃散、黃連解毒湯等加減。

牙關緊急 編輯

證名。牙關緊收,口不能開。見《衛生寶鑑·咽喉口齒門》。多由痰氣風火壅阻經絡所致。如卒中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急者,為中風痰。若皮肉破傷,風從瘡口而入,證見項強,牙關緊,狀如發痙,為破傷風。若因七情內傷,氣逆為病,痰潮昏塞,牙關緊急,為中氣。

牙關骨打落 編輯

病名。即下頜關節脫臼。見《跌損妙方·頭面門》。見頰車蹉條。

牙關 編輯

推拿穴位名。位於顳頜關節處。治口噤不開。《釐正按摩要術·立法》:「牙關在兩牙腮盡近耳處,用大中二指,對過着力合按之,治牙關閉者即開。」

牙根 編輯

解剖名稱。見《醫學準繩六要》。即牙齒之埋於牙齦部分者。

牙疳 編輯

病名。指牙齦紅腫,潰爛疼痛,流腐臭膿血等症。《儒門事親》卷五:「牙疳者,齲也。齲者,牙齗腐爛也。」據病因及其特點分為:風熱牙疳、青腿牙疳、走馬牙疳三種。其中以風熱牙疳較為多見;青腿牙疳因其下肢兼見青色腫塊而故名,走馬牙疳多發生在小兒。因發病急驟,故名走馬,是一種較危重的急性口腔病,多因病後餘毒未清而發。本病的治療原則:以清陽明胃熱為主。屬風熱者,宜疏風清熱,瀉火解毒;屬寒濕凝滯者,宜祛寒燥濕;屬餘毒未盡者,治宜解毒,清熱,祛腐。詳各該條。

牙縫出血 編輯

病證名。《景岳全書》卷二十八:「牙縫出血不止,無非胃火所致,宜以前清胃藥主之。亦有陰虛於下,格陽於上,則六脈微細,全非實熱火證。牙縫之血,大出不能止,而手足厥冷者,速宜以鎮陰煎主之,若誤用寒涼,必致不救。」《鮑氏驗方新編》卷一認為:陰火內燔,衝激陽明乃是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治宜標本兼顧,辨證用藥。參見齒衄條。

牙風 編輯

病名。為一般牙痛的泛稱。《奇效良方》卷六十二:「長春牢牙散,烏髭發,去牙風。……右為細末,早晚刷牙。」臨床上所見到的牙痛病患,尚須審證求因,辨證用藥。

牙兒鼻塞 編輯

病證名。小兒鼻塞多因風寒侵襲鼻竅所致。治用通關膏敷囟,消風散煎服。

牙疔風 編輯

病名。見《喉科新法》。本病不分上下內外,生於牙縫之間,初起寒熱交作,牙齒疼痛,瘡形如粟,紅紫堅硬,若麻木漫腫腮頰,神昏者凶,由胃經火毒而成,即服六神丸,再服清胃散加減。

牙疔 編輯

病名。係指牙齦腫起如粟,色紅疼痛,甚至連及腮頰的病證。本病多由陽明火毒或大腸濕熱蘊積上熏牙齒所致。《醫宗金鑒》卷六十五:「牙疔牙縫胃火成,大腸濕熱亦可生,腫如粟米連腮痛,若兼麻癢即黑疔。」治宜解毒清熱,消腫止痛。可選用黃連解毒湯、五味消毒飲等加減。外吹清咽利喉散。

牙床 編輯

解剖名稱。《醫學入門》:「以牙床屬胃,牙齒屬腎。」即牙車。詳該條。

牙齼 編輯

病證名。齼,係指牙齒接觸酸味的酸痛感覺。《本草綱目》粉錫附方:「食梅牙齼,韶粉揩之。」即齒齼。見該條。

牙蟲 編輯

病名。又名齒蟲。

①指牙被蟲蛀而痛。《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牙蟲是蟲食於牙,牙根有孔,蟲在其間,亦令牙疼痛食一牙盡,又度食余牙齒。」

②指蛀蝕牙齒的蟲。《鮑氏驗方新編》卷一:「五倍子煎濃汁,含漱數次,其蟲立死,其患永除。」亦可將蓽撥塞含於牙孔處。

牙齒蚛(zhong)孔 編輯

病證名。蟲牙的另一別稱。見《太平聖惠方》卷三十四。治牙齒蚛孔,有治蟲諸方。夫牙齒蟲者,是蟲蝕於牙齒,而令疼痛也。皆牙齒根有孔穴,蟲居其內。應經常保持口腔清潔。

牙齒歷蠹 編輯

病名。見《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牙齒皆是骨之所終,髓之所養也。手陽明、足陽明之脈,皆入於齒,風冷乘其經脈,則髓骨血損,不能榮潤於牙齒,故令牙齒暗黑,謂之歷蠹。」參見齒齲條。

牙齒風疳 編輯

病名。見《太平聖惠方》卷三十四。多由臟腑壅滯,久積風熱,脾肺不利,心胸痰飲,邪毒之氣,沖註上焦,熏蒸牙齒所致。證見齒齦腫痛、潰爛,甚則牙齒鬆動,脫落,或膿血俱出,蟲蝕齒根,口內常臭。治宜疏風清熱,解毒祛痰。可選用仙方活命飲、清胃散等加減。

牙齒動搖 編輯

病證名。見《證治準繩·雜病》。又名齒牙浮動。導致牙齒鬆動的原因有:

①齲齒蟲蝕蛀空,致牙齒動搖者;②胃中伏火,火毒上攻而牙齒動搖者;③因腎氣虛衰,不能固齒,致齒齦宣露而牙齒動搖者等等。治宜分虛實,分別選用清胃散、玉女煎、甘露飲、五靈膏或六味地黃湯加減。並宜保持口腔衛生,常以銀花、甘草、薄荷、連翹等煎湯漱口。常服還少丹可牢牙齒。

牙齒蟲 編輯

病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認為:「牙齒蟲是蟲食牙,又食於齒,亦令牙齒疼痛。皆牙齒根有孔,蟲居其內,食牙齒盡,又度食余牙齒。」參見牙蟲、齒蟲條。

牙車 編輯

解剖名稱。出《靈樞·本藏》。又名牙床。即口腔內載牙之骨,分上、下兩部分。即今之牙槽骨。

牙叉發 編輯

病名。見《證治準繩·外科》。係指左右牙叉骨接處發癰疽,腫處脹攻骨及牙關,張口不得的病證。多由風熱上攻,或多食燒炙之物所為;或因患牙癰即從牙縫中破出膿血。治宜解毒瀉火,消腫止痛。方可選用仙方活命飲、五味消毒飲、三黃涼膈散等加減。此外亦有謂牙叉發為骨槽風者。詳骨槽風條。

牙叉 編輯

病名。係指牙根叉中腫脹,色紅疼痛,甚則牙關緊閉,飲食有礙的病證。《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牙叉生於牙根叉中,齒不能開,牙關緊閉……此症初起勢甚,至夜尤甚。」多由陽明火毒上沖所致。治宜瀉火解毒,消腫止痛,可選用黃連解毒湯、清胃散等加減。若膿成;則以刀針刺破排膿。外吹冰硼散。參見骨槽風條。

牙槽風 編輯

病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本病初發之時,齒痛不已,以後牙根肉浮腫,紫黑色,或出血,久則腐爛而臭。多由陽明痰毒邪火上熏所致。治宜瀉火解毒,消腫止痛,可選用五味消毒飲、清胃散等加減。參見骨槽風條。

牙XX 編輯

病名。即牙XX。

牙XX(tā靸) 編輯

病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或稱牙XX,系因胃火上沖所致。症見牙齦腫痛,狀似大豆,或內或外,發無定處。或伴有寒熱及陽明胃火之證。治宜清胃瀉火、消腫。多以五味消毒飲、仙方活命飲加減化裁。參見牙槽風條。

編輯

解剖學同名器官。中醫認為:牙齒,骨之餘,腎之標寄於齦。髓之所養,故隨天癸之盛衰也。人之天癸又與腎氣相關,故牙和腎氣的盛衰又有密切的關係。腎氣健旺則齒牙堅牢,反之腎氣虛衰則齒牙浮動,作痛不已。又《外科大成》卷三:「(牙齒)當門為齒……兩傍為牙。」

牙(齒宣) 編輯

病名。見《瘡瘍經驗全書》。係指齒齦出血,久則萎縮,以致齒根宣露的病證。即牙宣,詳見該條。

鴨溏 編輯

病名。大便泄瀉,清稀如水,狀如鴨屎之證。出《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又稱鶩溏、鶩瀉。《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瀉論》:「鴨溏者,大便如水,中有少結糞者是也。」《醫學入門·雜病》:「協寒自利,不渴,曰鴨溏,清白如鴨屎狀。」《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鴨溏,如鴨屎之溏,澄徹清冷也。」參見寒泄條。

鴨怪 編輯

病名。見《中醫外科法》(上海中醫學院編)。其病系血吸蟲尾蚴侵入肌膚所致。因該病多見於養鴨地區的農民,故而得名。患者均有接觸秧田水的病史。以小腿伸側常見,患處皮損處可呈現綠豆或黃豆大丘疹或丘疱疹,疱底繞以紅暈,呈散在分布,劇癢,甚者從膝部到踝部紅腫明顯。以外治為主,可用三黃洗劑或射干溶液外搽,或用枯礬粉、青黛散外撲。除此之外,應注重預防。滅螺,為預防該病的重要環節。另外,在下稻田勞動時可用防護用具或塗保護性藥膏。即禽類血吸蟲尾蚴皮炎(屬於稻田皮炎之一種)。

鴉黃 編輯

病名。三十六黃之一。《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鴉黃者,十指毒綠,舌上生黑點,唇口青黑,身如黃銅。」用治膽黃方。參見黃疸有關各條。

鴉啖瘡 編輯

病名。肌膚瘡瘍之一種。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二。該病多因臟腑虛寒,氣血衰少,熱邪侵襲肌膚而發,是一種慢性皮膚瘡瘍。無一定部位,可發於全身皮膚。證見其初起之瘡形如錢孔,多突發腫痛,漸至潰爛,瘡面色黑流水,表面凹陷,形同烏鴉所啄之狀。治宜扶正解毒,內服可選用四妙散加減,外可用鴉啖散干摻。

鴉叉 編輯

病名。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三。即手丫發。見該條。

押手法 編輯

針刺時如何使用押手協助刺手進針的方法。臨床常用的有指切押手法,撮捏押手法,舒張押手法,駢指押手法等數種。詳參各該條。

押手 編輯

針刺時用來按壓穴位配合進針的手。一般習用左手。押手具有固定穴位,防止針體彎曲,減輕進針疼痛而使進針順利等作用。《難經·七十六難》:「知為針者信其左。」是對押手作用的重視。

押法 編輯

推拿手法名。見《諸病源候論·虛勞體痛候》。用指腹壓在局部不動,比壓法要輕。

壓推法 編輯

推拿方法名。在背部選擇脊柱有壓痛的棘突,以拇指或其他手指左右滑動地用力按壓。常用治瘧疾及各種臟腑疾患。

壓舌板 編輯

器械名稱。

①為祖國醫學烙法中用以檢查、治療喉瘤、乳蛾等之銅製專用器械。略呈彎形或直形。治療時壓迫舌部,以保護舌部和下唇部等處,以免烙鐵燙傷。

②為普通壓舌板(有銅製、銀制、骨制、角牙制以及竹製)。較前壓舌板稍窄,用以暴露喉關各部,以便診查。

壓法 編輯

推拿手法名。見《諸病源候論·目暗不明候》。用手指、手掌或尺骨鷹嘴突用力向下進行按壓,與按法相似,但用力較重。多用於肌肉較豐厚的部位。有行氣活血,舒筋止痛等作用。參見按法條。

壓墊 編輯

正骨器物名。又名固定墊。系骨關節損傷整復後用以夾縛固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防止骨折復位後再移位、矯正成角以及側方移位等骨折有着重要的作用。所用取材宜柔軟而有韌性,並有一定形狀和支持力,以具有吸水功能之毛邊紙或脫脂棉為較佳。其製作當據所固定部位之不同需要,做成各種形狀之壓墊。常用者有平墊、塔形墊、梯形墊、分骨墊、葫蘆形墊、橫墊等等。

《易簡方》 編輯

醫方著作。一卷。宋·王碩撰。約刊於12世紀末期。首記人參、甘草、附子等30種常用中藥的藥性及其單方驗方;次載三生飲、姜附湯等常用方30首,介紹方劑組成及其臨床應用;末載養正丹、來復丹等10種丸藥的處方及其多種適應症。選方以《三因方》為主,數量雖不多,卻切於臨床實用,故在當時流傳頗廣。現存日刻本、清刻本。

遺遺(wèi) 編輯

從容自得的樣子。《靈樞·陰陽二十五人》:「大角之人,比於左足少陽,少陽之上遺遺然。

湮尻(kāo) 編輯

瘡病證名。出《外科啟玄》。即紅臀。指嬰兒在尿布遮蓋處的局限性皮炎。出《外科啟玄》卷八。該病多嬰兒下身清洗不及時,以及濕尿布過久浸漬,濕熱之氣蘊積肌表所致。好發於下腹、股內側,會陰及臀部等處。證見初起時,局部呈現大片紅斑,邊緣清楚,或時有輕度浸潤,表面光滑紅潤,間有丘疹,水泡,糜爛,嚴重時可因並發感染而出現膿疱,惡寒高燒。治宜當辨是否有兼證,一般用伏龍肝不拘多少研細末加滑石粉少許撲患處。如疱破滲液用野菊花、苦參各等量煎湯等溫濕敷,外搽青黛散。若合併感染成膿者,參見外癰治療。即尿布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