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集思广忆赛事特刊/记忆故事1/交通/上页

 思:记忆故事 2019年集思广忆赛事特刊
记忆故事1/交通 (上)
记忆故事1/交通 (下) 
台湾从清朝到日治时期,铁路作为台湾交通重要的一环,带动台湾各城乡发展的繁荣。早期清朝、日治时代从运送水道的木材和山脉的煤炭,至中华民国时期的十大建设,资材南北运输、国防部队的移迁和演习的机动性、学生就学和游子返乡的交通运输,皆透过铁道乘载著。现有的捷运延线也有延续原本铁道路的路线兴建,让原本铁道路线的居民继续享有交通的便利性。

从铁道记忆论台湾铁路产业发展-

铁路被称为“文明的先驱”,是带领台湾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动力之一。铁路建设上非常重要的一点即是路线的选定,不仅要考量到技术层面、政治意图外,还必须以最少的经费获致最大功效,线路连接地区的取舍,是决定台湾将来发展的发达与否。

1895年8月,第一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在国防与统治考量上,向日本政府表达纵贯铁路的兴筑为一大急务,同时参谋本部亦向陆军表达同样的希望。日本政府遂于1896年3月进行调查,1899年致1901年动员庞大技术官僚进行调查。北部改良线、北部新线、南部线、中部支线、宜兰县等相继完成调查。结果,基隆-台北间、台北-新竹间、新竹-造桥间、苗栗-台中间、台中-林内庄间、新市街-阿公店间、打狗(高雄)-楠仔坑(楠仔)间等路线皆采重新调查后的新路线,以往线路多近山的缺点也大为改善。

台北-新竹间、新竹-造桥间、苗栗-台中间、台南-嘉义间之所以采新线就是为了通过重要市街、货物集散地,以及物产丰饶之地。台中-嘉义间的新线为了通过台中县内屈指之沃野,甚至不惜迂回彰化、员林等地。这也是纵贯铁路开通后为西部带来跃进的要因。

在纵贯铁路干线上,常会看见在车站附近,另有车站和较狭的轨道,上面停著小型的铁道车辆,这就是台湾糖业公司所属各糖厂的铁路。只有丰原站是八仙山林场的铁路,嘉义站则除糖铁外,另有阿里山林场铁路。

阿里山森林铁路、基隆是台湾国内数一数二的知名观光景点,拥有壮阔的森林自然风景,以及许多过去林业发展的人文景观,而在 2019 年 7 月,阿里山森林铁路以“阿里山林业暨铁道文化景观”之名成为全台第一个国家级重要文化景观。不过阿里山森林铁路起初是作为日本统治下的林业殖民产业设施,何以在一百多年后其身分价值有如此之大的改变?

经过相关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后,建构了阿里山森林铁路一百多年来的身分价值的历史发展脉络。日治时期由于十九世纪资本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影响,日本在殖民台湾后为了取得阿里山森林资源,先是建立台湾第一个现代林业机关,并引进欧美等国之林业与铁路技术,建造阿里山森林铁路,也因此形成阿里山林业产业链,塑造嘉义与阿里山与林木相关的社会文化。战后中华民国接收台湾林业体制后,随著美国冷战战略推动美援以扶持台湾经济发展,台湾林业逐渐朝向森林保育与观光休憩,阿里山林业产业链也在 1960 年代后逐渐衰退,林场与森林铁路也转型森林游乐区与观光铁路。1982 年《文化资产保存法》公布后,对阿里山森林铁路的保存逐步推动,加上 1970 年代起的世界遗产制度,阿里山森林铁路成为台湾世界遗产潜力点之一,与其相关的文创产业与政府民间之文化推动也持续进行。

最后透过林业体制、森林铁路与文化遗产三个层面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与阿里山森林铁路身分价值之变迁脉络进行连结,确认该变迁脉络代表了世界史与台湾地方史的紧密关系,阿里山森林铁路也确实具有受世界关注的文化遗产潜力。

另三义木雕自日治时期兴起,历经全盛、没落与转型,至今,木雕仍是三义重要特色产业。1998年旧山线停驶,因沿途景色优美,胜兴车站、龙腾断桥、连续隧道群等铁道文化,吸引游客前来。130县道沿途、鲤鱼潭水库也凭借优美的风景,景观餐厅、民宿等休闲产业蓬勃发展。除了木雕、铁道、休闲产业外,有油桐花、客家文化与美食等,也成为游客前来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