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蒙昧中的觉醒

编辑

自然哲学

编辑

智者(公元前5世纪中页)

编辑
  1. 背景:政治上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经济上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社会上平民地位提高;思想上个人主义的成长。
  2. 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1](前481--前411年)[2]
  3. 地位:古希腊哲学家、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1. 评价:
    1. 积极: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强调人的地位与价值,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2. 消极:在认识上带有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倾向,为极端个人主义和主观随意性打开大门。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年)

编辑
  1. 观点:
    1. 全部兴趣集中于道德哲学(伦理学),提出“知识即美德”。
    2. 提出了“认识你自己”;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的源头。
    3. 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其内在的美德。
    4. 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在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方面,与智者是一致的。
  2. 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柏拉图

编辑

苏格拉底的学生。

地位: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

亚里士多德

编辑

柏拉图的学生。

  1. 提出“吾爱吾师,吾有爱真理”。
  2. 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3. 形而上学的始祖。

斯多亚学派(前4世纪末—前3世纪初)

编辑
  1. 代表人物:塞浦路斯岛的芝诺(创始人)、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和哲学家塞内卡。
  2. 观点:
    1. 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
    2. “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3. 人生而平等
  3. 意义: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精神的核心理论。

神权下的自我

编辑

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从意大利开始到英国)

编辑

背景

编辑

政治上封建的基督教神权占统治地位;经济上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城市的兴起,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文化上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思想

编辑

主流思想是人文主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实质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代表

编辑
  1. 意大利(初期)
    1. 但丁的《神曲》,赞颂了人的伟大,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文艺复兴的先驱。
    2. 彼特拉克 ;
    3. 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讴歌原始的人性,讽刺教会的虚伪,批判封建等级观念。
    4. 达·芬奇的《蒙拉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2. 英国(高潮)
    1.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影响

编辑

文艺复兴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制度、反基督教神学的新文化运动,是自希腊的智者运动以来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为近代文学、艺术、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宗教改革(16世纪、德国、马丁﹒路德;实质是人文主义运动的延续)

编辑

背景

编辑
  1. 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影响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2. 罗马天主教对德国的剥削与压迫最多;
  3. 1517年,教皇大量出售“赎罪券”,激起了德国各阶层民众的愤怒。

兴起

编辑

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主张是“信仰得救”;

意义

编辑

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启蒙运动

编辑

背景

编辑

政治上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上随着文艺复兴,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范围

编辑
  1. 时间:17世纪---18世纪;
  2. 空间:从英、法开始,扩展到德国和荷兰。

思想

编辑

主流思想是理性主义。 限制“公权力”、主张“主权在民”和要求人人自由平等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武器。

代表

编辑

英国

  1. 洛克:
    1. 地位: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2. 核心思想是限制“公权力”;
    3. 影响: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法国

  1. 伏尔泰:
    1. 地位:启蒙运动的领袖;
    2. 主张:① 提倡自然权利学说;②反对君主专制,由赞成“开明专制”
    3. 局限性:不反对私有财产的不平等,又赞成“开明专制”反映其思想的局限性。
  2. 孟德斯鸠:
    1. 地位: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的奠基者。
    2. 主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
    3. 特点:三者互相独立而又相互监督。
    4. 影响:三权分立学说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体现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3. 卢梭:
    1. 地位: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2. 主张:①提出了“主权在民” 的主张;②倡导社会契约论。
    3. 影响:卢梭“主权在民” 的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影响

编辑

17世纪—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与“天赋人权”两面旗帜,批判封建专制,为推翻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编辑
  1. 康德(德):提出了“思想自由”。
  2. 卢梭(法):提出“人生而平等”、浪漫主义思潮。是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浪漫主义之父 。
  3. 浪漫主义思潮的评价:①把人从理性原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人类对自然的尊崇;对不同文明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浪漫主义思潮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②使个人主义膨胀、张扬个性造成混乱和无序、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等。

概况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编辑
  1. 启蒙思想崇尚理性,提倡科学和“天赋人权”,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 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人的解放包括人身的解放和人思想的解放)。
  3. 启蒙运动给人类留下深远影响的还有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使人文精神得到了深刻圆满的体现。
  4. 启蒙运动使17世纪和18世纪在欧洲知识界获得广泛拥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拓展

编辑

注释

编辑
  1. 普罗塔戈拉亦译为:普罗塔哥拉、勃洛大哥拉、普罗泰戈拉、普罗泰哥拉。
  2. 其他代表人物还有:安提丰、高尔吉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