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学/心理异常的治疗
核心观念
编辑上一章提到,心理异常指的是统计上的少数,很多的心理异常可以经由药物、疗程做适度调整。本章结合古今中外的知识,探讨各种心理异常治疗的方式、争议与有效性。
临床心理学由 心理诊断 及心理疗法构成,即从心理学的立场证实、治疗心理疾病。
- 心理诊断:借由与患者访谈或执行心理测验,搜集其资讯,如:烦恼、性向、症状等,从中了解其不适应处或心理机制等。
- 心理疗法:从心理诊断的结果进行咨商(Counseling) 或自律训练法等各种心理疗法进行治疗。
执行心理诊断或心理疗法的人称为 临床心理师 或 咨商心理师(Counselor),有别于医师使用药物的药物治疗法,临床医师必须与精神科医师合作,以心理疗法专业进行治疗工作。台湾在民国 90 年通过 心理师法 ,明定必须于考选部认定的临床心理研究所就读,毕业后即取得参加心理师考试之资格。(注:部分国家具有心理医师之医师资格,台湾目前仅具心理师;另心理师的业务范围亦包含日常压力纾解定期评量客户之心理状态等等与心理疾病直接关联不大之事项) 心理疾患的检查过程包括 3 阶段:
1.衡鉴(Assessment)
衡鉴工具包含了各种测验: • 认知能力测验(智力、失智, ...) • 性格测验(一般性格、异常性格, ...) • 情绪评估(忧郁、焦虑、自杀, ...) • 投射测验(讲出对刺激物的想法或感觉,可透露内心冲突或思考历程)
2.诊断 (Diagnosis)
3.治疗 (Treatment)
简介“治疗”
编辑治疗(英语:Therapy、Medical treatment),指用于解决健康问题的手段,通常在诊断后实施。 治疗种类繁多,且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但并非全部都是有疗效的,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常见易混淆的词汇
编辑在正式介绍治疗之前,将先介绍清楚咨商、临床心理、精神病学等几个名词的关系以使读者辨析。这些名词听来相似,虽然皆是心理辅导、治疗的历程,但其实根据心理异常严重程度的不同,可以用来区分寻求帮助对象应为心理咨商师、临床心理师、或是精神科医师。
- “咨商”(counseling):
定义: 咨商是一种专业的心理服务,通常由训练有素的咨商师或心理学家提供。其目的是帮助个人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挑战和情绪困扰,并提供支持、指导和建议,以改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不可用药) 范畴: 咨商通常涵盖一系列的主题,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职业发展、家庭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等。它可以在个人、家庭、夫妇或小组的情境下进行。
- “临床心理”(clinical psychology):
定义: 临床心理学是一个专门领域,专注于评估、诊断和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健康问题。临床心理学家通常在临床设置中工作,与心理学和医学相关的机构合作,提供心理治疗和咨询服务。(不可用药) 范畴: 临床心理学家专注于研究和治疗各种心理疾病,例如焦虑症、忧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他们使用心理评估工具和治疗技术来帮助个人克服心理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 “精神病学”(psychiatry):
定义: 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评估、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科医生是具有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士,可以开立药物处方并提供心理治疗。范畴: 精神科医生训练有素,可以诊断和治疗各种精神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抑郁症、焦虑症、思觉失调症、躁郁症等。他们通常在医院、诊所或其他医疗机构中工作,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合作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咨商主要关注一般心理健康和生活问题的辅导和支持,临床心理学则专注于评估和治疗心理疾病,而精神病学则是专注于精神疾病的医学治疗。这些领域在训练、专业资格和提供的服务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帮助个人提高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名称 专长 资格 开药权限 咨商心理师 情绪困扰、心理压力处理、生活适应等 心理科系研究所毕业、需取得咨商心理师证照 无(无法开处方药物,但可转介医生) 临床心理师 心理治疗、心理衡鉴 心理科系研究所毕业、需取得临床心理师证照 无(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等科学认证方法,若需要药物则需转介医生) 精神科医师 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 医学系毕业、需取得医师执照并经专业训练 有(必须在医疗院所的精神科或有医师驻诊的诊所就医)
其中,前两种咨商心理师、临床心理师,因为在治疗层面并非由医学院训练,所以无法开药以及从事神经外科手术等医疗行为。
- 心里有事想找人商量 — 找心理咨商师
- 身心有长期困扰且影响生活 — 找临床心理师
- 身心方面有严重问题或怀疑生理因素 — 找精神科医师
医病关系和流程架构
编辑人可以简单区分为生理和心理两个部分,两者间有著紧密的相互作用,心理的压力可能导致生理的病征,反之亦然。因此有了由生理出发的“生物医学治疗”(biomedical therapies)和从心理著手的“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两种不同的治疗面向。前者注重生物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常使用手术,电疗和药物等方式以尝试治疗患者;后者借由解读患者的过去行为举止并以回馈系统达到改变患者过去行为的不良效果。尽管有许多样态的治疗方法,但它们都必定著重于特定的外在行为,内在心理或社交关系,尝试进行矫正或改善。
医病关系的流程大致如下:
- 开始“诊断”(diagnosis):审视患者在精神、心理上出现了什么偏差,并依照呈现的困扰就精神医疗(DSM-V)的名称来分类
- 找出“病源”(etiology):找出可能成因,必须将器质性(生理性)的病因列入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例如:阿兹海默症、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引起的谵妄、缺乏血清素或多巴胺引发之抑郁症等
- 进行“预后”(prognosis):假想不介入患者会有什么影响,须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疾病是否构成对生命的潜在威胁(自杀、自伤等)、对社会产生危害,或影响就学、就业等生活功能
- 进行“治疗”(treatment):减轻或根治症状,可以使用药物、心理咨商或认知行为疗法等治疗方式协助患者控制症状,提高生活品质
历史流变和文化观点
编辑视为邪教异端
- 中古世纪的欧洲人们将精神异常归咎于魔鬼的诅咒或神的惩罚,精神病人被视为魔鬼附体、异教徒或女巫,完全丧失人的基本权利,被迫送进寺院、收容所等地。没有医学知识的人会采用祷告、符咒、驱鬼、放血等方法为他们治病;有危险和攻击性的精神病患者会受到严酷的约束,被戴上手铐、脚镣,有的被捆绑,甚至被关入兽笼。
- 中世纪医生对精神病的理解是“精神病人被魔鬼附体,为了拯救他们的灵魂,就得惩罚他们的肉体”,所以惩罚成为“治疗”精神病人的主要手段,包括开颅、穿刺等。开颅即用利器在病人头上开一个洞,把造成病人疯癫的脑组织切除,切除了部分脑组织的病人变得呆若木鸡,医生便宣称病人已经得到治疗。亦会有穿刺治疗,是用各种型号的针刺穿病人,旨在祛除藏在病人身上的恶魔。
- 到工业革命之后,政府将精神异常者集中管理和治疗,然而治疗的过程不外乎驱魔或是不人道的监禁。伦敦的“伯利恒医院 ”便是第一间,也是最声名狼藉的收容心理异常患者的机构,当时它们以马戏团的方式透过拘束、鞭打和折磨来教化病患。
心理疾病概念的出现
- 18 世纪开始才有人视心理异常为一种疾病,法国医生 Philippe Pinel(1745年4月20日 – 1826年10月25日) 在 1801 年时曾说道:“心理问题绝不是一项罪恶,病人不该受到处罚;他们只是生病的人,他们的不幸状态值得我们以体贴和善意的态度对待之,以恢复他们的理性。”在 18 世纪时的美国,精神失常的人们会因保护病患以及维持社会安全这两大原因而被监禁,可是监禁处无法提供他们所需的治疗。直到 19 世纪心理异常可能痊愈的概念才渐渐被广为流传,但在此一观念尚未散播开之前,精神失常的人通常只会被消极隔离,没有其他的救济措施。
- 1900 年代,监禁精神病患的行为逐渐在心理卫生运动的推广下被“精神复健”所取代,人们渐渐接受一些如发疯的精神疾病是可以像一般传染疾病加以矫治的。虽然“精神病院”的退场让一些病人从病院中被释放,但这些病人返回社区后并未受到妥善照顾,反而因为“精神复健”所需要的漫长时间使收容所时常处于过度拥挤的状态。因此其馀待在收容所中的病人还是如同身处于集中营中,无法接受正当与妥善的治疗。
米歇尔·傅柯《疯癫与文明》
- 《疯癫与文明》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傅柯(Michel Foucault)于1961年出版的著作,探讨了精神病院和疯人的历史,以及精神病学如何在西方社会中形成。在书中对现代社会如何对待疯狂和疯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关于权力、知识和社会控制的新的理解。精神医学不仅是一种医学实践,更是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用来排除和控制那些不符合社会标准的人。这本书对后来的傅柯的作品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哲学家傅柯认为疯癫(精神疾病)不是一种自然存在,而是一种文明产物。随著历史发展,疯癫与理性的界线不断改变,从中世纪以疯癫作为文艺中讽刺现实的要角,到古典时期对疯癫者的监禁、排处,再到十八世纪以科学解释癫狂。所谓“疯癫”是一种以科学建构的权力关系,没有把某种现象说成疯癫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癫的历史。
- 此外疯癫的定义和理解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中有所不同。他指出,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对疯癫的看法和处理方式都有所不同。在某些社会中,疯癫被视为神圣或有特殊能力的人,而在其他社会中,则被视为社会排斥的对象。因此,傅柯认为,疯癫的定义不应局限于医学领域,而应考虑其在社会、历史和权力关系中的角色。他试图揭示疯癫背后的权力结构和社会机制,以及疯癫是如何被社会文化所塑造和定义的。
台湾的情况
- 在台湾也有类似的情形:民间有些收容精神疾病患者的机构用一些自创的民俗疗法“治疗”患者,甚至使用一些不人道的手段对患者进行管教与隔离。虽然近年来医疗专业人员积极推广去机构化,作为一种帮助患者融入社会的方式,但目前精神疾病这个标签在大众的眼中仍是“危险”的代名词。
- 著名案例:龙发堂
- 龙发堂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体制外精神病患收容机构,起源于高雄路竹,一位创堂住持释开丰俗名李焜泰,仅国小毕业,原在祖先留下路竹农地上务农养猪。1971 年,李焜泰 40 岁时出家,在农地上搭起草寮修行佛法。有位友人之子是精神病患,想拜他为师,但个案连大小便都无法自理,这时,已是释开丰的住持,用草绳将两人绑在一起,“为他讲解道理,教他如何做人,并领他从事些简单的劳动工作。”根据官方说法,仅仅几天,这位弟子就变得非常配合,脱胎换骨。口耳相传后,他所创的小佛堂龙发堂不断有病人家属将病人带来托付,堂史记载“出于同情和怜悯,大师又只好把他们收容下来照顾。”
- 不久之后,龙发堂就发展成数百多人规模的病患收容所,还有养殖场、制衣场等,虽然堂方强调“自由活动、不强调药物、重视社会功能训练”。但最为人知的管理方式,恐怕还是释开丰发明的“感情链”。堂方让功能好的病人和自我照顾能力差的病人腰际系在一起,互相照顾,但不仅引起争议,还曾经发生过暴力攻击事件,让堂众暴露在风险中。
- 后来在 2017 年时,堂内爆发严重的阿米巴痢疾合并肺结核群聚感染,高雄巿政府宣布将令其解散,高雄市卫生局更借由龙发堂解散后,堂众被收治在医疗院所的契机,大规模地面对面访谈他们当年在里头的生活情形,逐步还原一直以来外界所批评的非人道管理方式:
- “那边有一个惯例,新人来一定要绑在床上一个月,意思说他们能把病人‘压落底’,剥夺掉所有身为一个人的尊严,只要不顺从,就会被水管或竹条打脚板,甚至让你在那边不穿衣服,让你没办法有羞耻感”
- 由于龙发堂位于高雄路竹,居民多属中低收入户,再加上早期社会媒体较不发达,因此龙发堂的内幕不为大众所知,在其解散后,才使其不人道对待曝光。
- 虽然西方有著纪录完整心理异常治疗的传统,但不代表心理治疗只有一种面向。西方观点下,由于中古世纪留下的鬼神附身和强烈的个人主义,很长一段时间视心理异常为个人问题,治疗方法往往针对个人进行咨商和分析,将之隔离进行治疗。相反的,在西方以外的文化圈里,如非洲和中南美洲部落文化影响下相当重视集体责任,认为个人在家庭、朋友和社会交互影响下产生,在治疗上更倾向团体治疗的作法,西方在吸收了这方面思想后也产生了“网络治疗(network therapy)”的作法。乩童和灵媒藉意识抽离(dissociation of consciousness)治疗患者的方法也曾被西方心理学家研究与应用。
如何看待心理治疗
编辑研究证实,心理治疗除能有效降低忧郁、焦虑症状,纾解疼痛、疲惫或恶心等不适外,还可延长手术、癌症病患的存活时间,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正向影响。调查还发现,接受心理治疗者,在 8 次疗程结束或持续半年后,约有 50%及 75%的病情呈现具体进步。心理治疗并不是单纯两个人坐下来谈话聊天而已,对治疗者来说,每个病患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有的心灵困扰,每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可供支援的人际网路也各不相同,因此治疗师需要因应每个病患的个体差异,来产生不同的回应与反馈。心理治疗看似是治疗师单方面地在帮助病患,然而实际上心理治疗是双向的,在诊疗过程中治疗师也会受病患影响,可能因病患各种情绪而产生对自我怀疑及情绪低落。以下附上的资料便是此种“双向影响”的具体实例。在该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只病患接受治疗而敞开心房,诊疗师自己同时也被深受病患影响。
人们普遍觉得心理治疗是“有病”的人才需要的疗程,但实际上,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非常广泛,从每位心理受到创伤的个体至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都包含在内。只要有需要,每个人都应当正视心理创伤,坦然接受治疗。 透过疗程能够抚平深埋于深层记忆中的巨大创伤,进而使人格更加健康、完整,并且学习正视自己痛苦的经历。 在台湾,心理治疗往往会被大家认为是“见不得人”的事,因而选择拒绝接受治疗。然而,就如同身体受伤、感冒要看医生一样,心灵受伤了也需要治疗 ,因此心理治疗是非常正常的事,而且绝对有其必要性。
不同学派对于治疗方法的取向
编辑- 认知治疗法(Cognitive therapies):
- 认知主义者认为人会“思考”。有情感性的东西,便是认知下游的产物,所以试法从上游,也就是“思想”来解决。忧郁症患者时常会体现出负面认知三元素的想法,对于自己、未来以及这个世界皆抱持负面的态度,以失恋为例,忧郁症患者会觉得是自己太糟糕,进行自我批判,对未来则是感到绝望,认为自己不会再找到下一个伴侣,而对于世界则是感到悲观,认为不会再有人爱他,这套负面认知三位一体的理论很常被用来解释忧郁症,因忧郁症患者其思考较为僵化,看待事物倾向非黑即白,没有灰色地带。故在此情况下若要进行治疗,便要打破这个负面三元素的链结,而认知治疗法便是著名的疗法,其是从忧郁症研究发展而来,基本论点为采取主动、指导、时间限制、问题导向、合作取向的方式。治疗师可能为人或机器 , 举例而言,若遇到像是成绩差所以人生无望之类的问题,寻求认知治疗法的治疗师帮助,他可能就会一直挑战你刚刚说的话是否有道理,要你提出证据,尝试用诘问的方式来改变你的思维,让你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打破僵化的思考,以达到治疗的成效。
- 行为治疗法(Behavior therapies):
- 行为主义者主张行为是受环境因素影响而被动学习的,认为我们有适应性的学习行为,分为古典制约及操作制约。
- 古典制约的暴露疗法(Exposure Therapy)分为系统减敏法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及洪水法 (flooding)。
- 系统减敏法:透过系统化的步骤,逐步削弱患者原先对该物的恐惧。举例而言,使用系统减敏法治疗一怕鸟的人,让他重复、循序渐进接触像是羽毛之类的东西,使受治疗者了解羽毛对他没有不良效果,消除对其对鸟的恐惧。
- 洪水法:希望一次性地消除患者对该物的恐惧。举例来说,对于同样一个害怕鸟类的患者,将他放入有鸟类的房间,让他了解到鸟类不会伤害他,而消除恐惧。
- 而操作制约中的示范 (modeling) 则是由观察者主动观察外界行为,学习判断事物对错。例如让怕蛇的患者观察第三者和蛇相处,若第三者没有受到伤害,患者便会重新判断蛇对他的威胁性,以达治疗效果。
- 认知行为治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
- 英国国家健康和临床医疗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NICE) 及美国心理学会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都确定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治疗多种心理问题,对于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包括惊恐症、恐惧症、广泛焦虑症、创伤后压力症和强迫症等的成效尤其显著,亦有助处理暴食症及思觉失调。透过认知行为治疗法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 以协助抑郁长者消除负面的思想及非理性之信念,并学习较理性的行为,让自己能有效的控制和适应人生种种遭遇所带来的变动和挑战。
- 认知行为治疗法著重采用认知学与行为学技巧,是一种精简、省时及规划性的治疗法。
-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1913年9月27日 – 2007年7月24日) 认为人的情绪反应是直接受个人对事件的信念影响,而非事件本身,而个人对周围环境的假设和期望对其情绪反应和行为有莫大的关系。因此要帮助受助人应付人生逆境与处理困难的事情,必须帮助他们培养一套更有效的信念系统,从而影响他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个人在决定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信念,包括 :
- 理性信念 (Rational Belief) :有客观资料支持且符合逻辑,能帮助个人减去情绪上的困扰,使生活更充实及有正面的影响。
- 非理性信念 (Irrational Belief):没有客观资料支持,不切实际,不合逻辑,夸大负面的后果,认为事情已无法补救。这些自我挫败及负面思想的对白,令个人变得消沉绝望,严重影响个人的精神健康。
- 综结言之,个体如果能够将这些非理性的信念从思想模式中除去,用理性思想取代之,便不再受到情绪的困扰,自己可以建立一个积极及正面的人生。
- 认知行为治疗的过程步骤:
- 初见评估:于首次的面谈,治疗师会为你进行评估,与你一起分析你的求诊问题。包括了解你的思想,行为及情绪如何影响著你的问题或日常生活。
- 著重处理“现在”的问题:认知行为治疗是较为短期及有时限性的心理治疗,著重处理“现在”的问题。 虽然治疗过程当中会了解你以往的经历如何影响你现在的思想及行为,但不会集中探讨过往或童年的经历。
- 与治疗师共同合作:治疗师会与你一起订立目标及治疗计划去处理你的问题。认知行为治疗强调你与治疗师之间的共同合作,特别是你的积极参与。治疗师的角色是教导你一些技巧或方法,而你需要主动于日常生活中练习这些技巧(又称“家课”的练习 ),例如填写记录表去监察自己的想法,和练习情绪处理的技巧或方法。
- 人本治疗法(Humanistic therapies):
- 人本主义学派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个人尊严,他们会尝试改变患者看待自己与他人的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 (Carl Ransom 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 也曾指出辅导的目标并不单只是解决问题,更要协助当事人的个人成长,使他能更有效地解决现有及将来所面对的问题。人本主义认为无需对患者进行控制或指导,只需提供他们足够的信心及尊重,让他们能重塑自我后,便有能力自行解决问题。
- 心理动力治疗法(Psychodynamic therapies):
- 心理动力学派的学者认为心理疾病的成因,是因为佛洛伊德理论中享乐主义(Hedonism)的本我和超我冲突太大,例如你想做的和社会所期望的不太一样,亦或是童年经历使你人生陷入负面情绪,像是看到异性感到害怕,那他们就会在与患者对话时,发现患者症结的因在哪,藉而唤醒患者对其的意识,帮助他们解决。
- 生化方法治疗(Biomedical therapies):
- 生化方法治疗是指使用药物,或是对心理、情绪障碍等其他生理方面进行干预等手段的治疗方法。此治疗方法偏向生理心理学派,以科学和生物学的观点看待心理疾病,认为许多心理疾病具有生理成分,且是由多巴胺、大脑构造及传导物质的不平衡所造成,因此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而除了药物治疗外,生化方法治疗还包含其他疗法,包含:
- 精神分析治疗法(Psychoanalytic Therapy)
精神分析治疗法源自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理论,强调无意识动机和童年经历对个人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自由联想、梦的解析和移情(transference)等技术,帮助患者意识到其无意识冲突和压抑的情感,以减轻症状并促进心理成长。
- 药物治疗(Pharmacotherapy or Medication):包含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与情绪稳定剂等,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与程度,采取不同药物进行治疗。
- 电休克疗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透过向大脑发送小电流,有意引发短暂的癫痫发作。此疗法主要用于严重忧郁症等难治型病症,这个过程伴随著大脑中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节系统的改变,从而影响情绪和思维过程。
- 治疗过程:在电休克疗法中,患者通常在麻醉下接受治疗,并在医疗专业人员的监督下进行。电极会放置在头皮上,然后通过电流触发短暂的癫痫发作。一个完整的治疗周期通常需要多个会话。
- 适应症:电休克疗法通常用于那些对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尤其是对严重忧郁症患者。它也可以用于治疗其他情绪和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
- 效果与副作用:电休克疗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那些难治性忧郁症的患者。然而,它也可能伴随著一些副作用,如记忆丧失、头痛、肌肉痛、恶心等。这些副作用通常是暂时的,并且在治疗结束后逐渐消失。
-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利用磁场刺激大脑神经细胞。此疗法主要用于改善忧郁相关症状。
- 深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一种外科手术,透过植入装置向大脑特定部位发送电脉冲。此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和严重的强迫症(OCD)等难治型病症。
- 慢性焦虑(Psychosurgery):此疗法属于心理外科手术,由于侵入性高、不可逆性,仅作为治疗严重的心理障碍或其他难治型病症的最后手段。
- 指一群特定人们与治疗师透过团体的方式达成治疗目标,改变人与人间的互动,利用团体的支持或是团体外的力量来影响成员与整体,像是戒酒团体便是团体治疗常见的例子。
- 活动团体(Activity groups): 当病患无法参与以下其他团体时,可以进行这种团体来加强社会技能,例如职能复健团体。
- 支持性团体(Support groups): 治疗师所扮演的角色比较接近知识上的卫教。精神病患的家属或许可以从这样的团体中获益。
- 问题导向团体(Problem-focused groups): 例如戒酒团体。成员彼此支持、尝试辨认阻抗、发展出因应策略。
- 动力取向团体(Psychodynamic groups): 包含所有心理治疗与团体治疗的内涵,希望达到最终的内在改变。
- 精神分析治疗法(Psychoanalytic Therapy)
精神分析治疗法源自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理论,强调无意识动机和童年经历对个人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自由联想、梦的解析和移情(transference)等技术,帮助患者意识到其无意识冲突和压抑的情感,以减轻症状并促进心理成长。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患者被鼓励随意说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念头,不论这些念头看起来多么无关紧要或尴尬,以揭示无意识的想法和情感。 梦的解析(Dream Analysis):通过解析梦境内容来揭示无意识的愿望和冲突。 移情和反移情(Transference and Countertransference):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将对过去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治疗师身上,治疗师则需要意识到并管理自己的反应,以帮助患者理解和处理这些情感。 目前未有完整实验能分析各疗法与症状之间的情况,但我们在各种疗程中可发现不同疗法间并不支持“渡渡鸟判决”。渡渡鸟判决 (dodo bird verdict) 是指虽然使用的心理治疗法不同却有相同的效用,因为造成治疗真正有效的原因是不同疗法间的共同因子(Common factors model),如:能向咨商师倾吐心事、准备好接受治疗的心等等。然而不同疗法间并不支持渡渡鸟判决,意即某些疗法对于特定的疾病会有较好的效果,如:行为治疗法用于治疗焦虑症,认知治疗法用于忧郁症等。
美国一篇有关神经性暴食症 (bulimia nervosa) 是临床上否决渡渡鸟判决的实际例子,一群神经性暴食症的病人被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心理分析疗法,另一组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实验发现,五个月后,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的病人有 42% 不再有暴食及暴时候催吐等行为,而心理分析疗法却只有 6% 的病人被治愈,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神经性暴食症上效果明显较好,因此不符合渡渡鸟判决。[1]
重新看待精神健康
编辑要谈人们如何看待“精神健康”这回事,要追溯到 1887 年,一位名为伊丽莎白·珍·科克伦(Elizabeth Jane Cochran, 1864年5月5日-1922年1月27日)的记者化名为娜丽·布莱 (Nellie Bly),假冒精神疾病病人潜入精神照护机构,以做一份关于美国精神病院内可怕情况的真实报导。
她在称为“收容所(Asylum)”的精神病院里头发现腐烂的食物、冷水淋浴、猖狂窜行的老鼠、虐待病人的护士和被捆绑折磨的病人等恐怖的景象。她把观察到的一切编著为一册,将“收容所”隐藏的真相揭露于著名的“疯狂的十天(Ten Days in a Mad-House)”。她在书里记录到众多荒谬的治疗手法,是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视为标准的心理健康治疗和程序。在她的努力工作下,主导了一场心理健康治疗改革(Mental Health Reform)。
一个世纪后的 1975 年,美国心理学家大卫·罗森汉恩(David L. Rosenhan, 1929年11月22日-2012年2月6日)发表了一篇名为 “ 在疯狂的地方保持正常 ”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 的论文,详细介绍了他在精神病院所做的实验。
实验的第一部分为安排假冒的精神病人(受试者)进入精神病院。
- 罗森汉博士安排了八个完全精神健全的受试者(一位二十多岁的研究生、三位心理学家、一位儿科医生、一位精神病学家、一位画家、一位家庭主妇)宣称自己出现幻听的症状,以潜入精神照护机构里,但除了宣称幻听以及个人的姓名及职业是隐瞒的以外,其他所有给予院方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最终八人中有七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而进入精神病医院。
- 成功进入精神收容所后,伪装的病人们就像往常一样自然生活,不再假装自己有精神异常的症状和行为,等待医护人员认出他们是精神健康的。
像 Cochran 一样,Rosenhan 和他的团队最终了解到进入精神病院很容易,但离开的难度要大得多。当受试者要求出院时,由于已经被贴上了“精神病人”的标签,要求出院的行为被医护人员视为是妄想症加剧的表现。受试者最终平均被扣留在该机构 19 天,甚至有其中一位长达 52 天。他们被迫服用精神药物,受试的伪病人们就偷偷吐出药物藏起来,最终在被诊断为偏执型思觉失调症的情况下出院。当然,被称为缓解出院并不等于标记为理智,这是罗森汉(Rosenhan)对该制度的批评之一。
第一部分结论:
它隐藏的意思是将精神疾病视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疾病,几乎就像一种人格特质,并非可治愈的疾病。另外,“标签效应”可能带来的危险结果在实验的第一部分被明显地指出,当人被贴上“精神病人”这个标签后,正常的行为也因此被认定是异常的行为,甚至最后可能导致正常的个体因为被当作异常的来对待,而真正的产生异常行为,例如:在实验当中,受试者和其他人聊天的行为被当作“交谈行为”的新病情记录下来,写笔记的行为则被当成“书写行为”的新病情记录下来。
实验的第二部分,在罗森汉(Rosenhan)与一家教学医院分享他的结果后进行,他告诉此医院他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派遣更多的假病人,并挑战他们是否可检测出冒名顶替者。
三个月后,在该医院的 193 名新患者中,有 41 名患者被怀疑是伪病人。而事实上,罗森汉从来没有送任何伪病人前往该教学医院。最后,罗森汉 (Rosenhan) 得出第二部分结论:
人们被诊断患有精神疾病的方式往往较少著重于患者本身,更多依照被告知的情况判断。好比,经历一次幻听能引起的注意远超过几周的正常行为。当然,人们批评他的方法和研究成果的正当性,但他的实验确实提出许多重要问题,如:我们如何定义、诊断和分类精神障碍?悲伤到了什么程度会转变成忧郁症?或古怪到什么程度成为强迫症?亦或是精力充沛到了什么程度变成过动症?诊断标签有哪些风险和好处 ? 以及该领域如何不断发展?
实验带来的审思与改革
编辑在 2010 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 全世界约有 4.5 亿人患有某种精神或行为障碍 。当使用“心理障碍”这个词汇时,没有任何一个社会是对它免疫的,我们都可能会有心理健康属于比较危急的时刻。或许,有一些人听到“心理障碍”时会想起各种戏剧性的形象,如来自 Arkham Asylum 的罪犯或好莱坞对各种古怪,恐怖或悲剧人物的刻板印象。这种片面的形象是我们文化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 与心理障碍相关的误解经常具有破坏性的耻辱感。
那么,“心理障碍”究竟意味著什么呢?心理健康临床医生认为 心理障碍是思想、情感或行为的偏离,痛苦和功能失调的模式 。这听起来很抽象,但在这种情况下,它是用来描述与你的主流文化背景不同的思想和行为。而越轨行为的标准在不同文化和不同情况下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例如:在战斗情况中,杀人可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谋杀在和平时期肯定是犯罪;在某些情况下,与灵魂或祖先说话是可以接受的,但比如在欢乐时光的情境下则不太能接受。
但是这些“不正常行为”要被归类为一种疾病,需导致周遭或其他人痛苦,而痛苦只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即主观认为某些事是错误的,所以欠缺有根据性的定义。反过来,当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能力明显地(通常是可测量的)受损时,痛苦可能就导致了真正有害的功能障碍。这就是今天的定义,但西方世界花费了很长时间才能想出这样根植于科学和调查研究的“心理障碍”定义。
直到 18 世纪和 19 世纪左右,我们才真正开始提出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与疾病有关的观念。例如到了 19 世纪,医生发现有部分严重的神经系统问题可能为晚期梅毒的症状,如痴呆、烦躁和各种精神障碍。因此,最终许多所谓的精神病患者从收容所被转移到医院。医学模型支持“心理障碍具有可以根据生理症状来进行诊断及治疗”的想法,这种思考心理健康的方式,使心理健康改革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即使这是一种改进,医学模型也常被一些人认为狭隘和过时。大多数当代心理学家更喜欢通过所谓的 生物心理学 (Biopsychology)方法来更全面地了解心理健康,将一切归纳于心理学的也都同时属于生物学。
生物心理学会根据一些明显的生理症状来看待我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不仅是理解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与可能出错的事情等等。它既考虑了压力,创伤和记忆等心理影响,也考虑了遗传学和大脑化学等生物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影响。就像文化如何定义正常行为所包含的所有期望一样,通过考虑整个自然和培育影响,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看待心理健康,认识到一些疾病其实是可以治愈的,而其他疾病也可以应对。一旦我们的文化能拥抱跟接受,我们就不会在以有色的眼光看待他们。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精神病患者诊断和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
编辑DSM是一本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关于如何谈论、诊断及对待精神疾病的手册。使用它的人包括:临床医生、保险和制药公司、政策制定者和整个法律体系。
DSM-I(第一版)于 1952 年问世,最新版本DSM-5(第五版)则于 2013 年发布,并舍弃了先前以罗马数字编码的惯例。每个新版本都包含最新研究的变化,以及我们对心理健康和行为的理解如何随著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例如,前两个版本将同性恋归类为病态,认为其基本上是一种疾病。1973 年的DSM-3则删除了这项疾患,反映了态度的转变和对性取向的理解。
鉴于一直以来采用的多轴向系统太过依赖类别诊断,对“共病性”有所忽略,DSM-5删除了DSM-III以来的五轴诊断,只保留诊断准则,因此透过现在使用的版本DSM-5与 2000 年发布的DSM-IV之间的变化,不仅可以了解人类在看待心理异常的态度变化,还可以了解分类如何影响诊断。例如:
- 新版本反映了我们对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日益增长的理解
- 将儿童双相情感障碍(Childhood Bipolar Disorder)的名称改为破坏性情绪失调障碍(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因为当儿童被过度诊断并过度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时,他们实际上并不符合这种描述。
- 探索新的诊断,例如赌博成瘾(Gambling Addiction)和互联网游戏紊乱(Internet Gaming Disorder),表明新的疾病随著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出现。
对DSM的批评
编辑然而,尽管DSM目前已受到从业人员的广泛适用,但仍旧有许多争议,常见的包括:
- 过度简化疾病发生原因,失去精神医学对个体的人文关怀
- 仅因行为不符合当今规范而被误诊和过度诊断患有精神疾病
- 标签化和污名化效应
- 制药业者参与制定过程,使精神病种类随著手册改版而一再扩张,让药商能从开发贩售新药的过程中牟利
其中,在DSM-5制定过程中,最具争议者即为大幅扩大精神疾病的种类和范围。针对此点,最著名的批评者,担任DSM-4工作小组主席(Chair of the DSM-IV Task Force)的艾伦·法兰西斯(Allen Frances),认为DSM-5的出版将导致“被视为正常人的人数减少,试图将整个世界医学化(medicalisation)”。例如在DSM-4的诊断规则中原有“丧亲排除”条款(bereavement exclusion),建议在患者亲人去世后的两个月内不要诊断患有重大忧郁,借此区分出正常的哀伤所引发的忧郁和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忧郁。但DSM-5工作小组将此从新手册中删除,理由是悲伤不一定是临床上重大忧郁的排除因素,事实上可能是导致忧郁症的原因之一。
临床心理治疗流程
编辑病态心理评估
编辑- 冲突(Conflict):
- 分为内心冲突以及个体与环境间的冲突两种。病态心理指的是这些冲突的存在与强度有关,也就是个人面对各种冲突时如何去面对与适应。但若个人适应良好,且能够以合于现实手段减缓、使冲突消失,或使用意识拒绝、控制,又或者能够忍受冲突带来的挫折,则将冲突化为自我发展的助力,而非病态。反之,当冲突来临时,个人产生续发性表现(后续几点所列),那么评估就到了下个阶段。
- 停滞作用(Fixation):
- 当潜意识发生冲突,无法完全解决时,造成本能驱力借由强迫性重复的方式,不断显现以寻求满足。此时,与之对抗的防御组合持续出现,这种情形就是心理上的停滞作用。
- 神经质症状(Neurotic Symptoms):
- 在个人意识无法觉察的因素、应对无意识冲突或压力的作用下,所造成任何的心理功能障碍或变质(通常是过度的情绪反应或行为),同时也没有运用续发思考或现实原则。常见的状况有焦虑(感到无法控制的恐惧或紧张)、抑郁(持续的悲伤、绝望感以及对生活失去兴趣或快乐)、恐惧(对特定对象或情境的过度害怕),也可能表现为身体上的不适,如头痛、胃肠问题或肌肉紧张,这些身体症状通常没有明显的生理原因,但与心理压力有关。行为上则可能有强迫行为或回避行为,以减轻个体的焦虑。
- 妥协形成(Compromise-formation):
- 当驱力和冲动无法表达完全,自我能力的不足而使个人感到压抑、不安或是其他形式的不愉悦感,此时,内心会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动态平衡,以避免威胁,同时减少不愉快的情绪。而这种妥协是经由幻想来满足内在动力,以达自我及超我的要求,使得焦虑感降低,但是这种妥协的性质,有时候会显现在意识上,有时候会以防御的方式间接表现,更或者是经由幻想显露,不论哪种形式,都是以伪装变质或衍生的形式表现出来。
- 退化(Regression):
- 为了解决潜意识中被破坏的稳定内在冲突,常被自我使用的模式就是退化,这种退化与本我的退化表现未必相关。目前观察到的退化,往往是退到主要的心里停滞点,也就会加强先前未能解决的冲突,也有可能退化到冲突发生之前,企图满足更早期的驱力,同时能够逃避当下的冲突,结果,现在发生的冲突与之前发生的冲突叠加在一起,而当从前未解决的冲突再次浮现时,超我也会产生相当程度的退化。当个人企图在满足婴幼儿期的愿望、并且重新拥有此时期与对象间的关系时,可能会出现享乐原里的追求模式,对危险、惩罚的原始概念也会重新出现,此时就会与当今的目标与期望产生冲突。退化可以持续产生,一直到一个成功的妥协形成。
在专门介绍心理异常的教科书《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中列出现今判断人们是否为精神异常的大致依据:
- 主观苦恼(subjective distress):
- 意即患者本身能感受到的烦恼与苦难,当人们承受相当的心理痛苦,例如忧郁症者,我们倾向视之为心理异常的征兆。但值得一提的是,它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 不良适应(maladaptation):
- 不良适应的行为大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例如厌食症者减少食物摄取、忧郁症者阻绝社交,两者都无法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对于社会及自身生活都是一种不良适应。
- 统计上的偏差(statistical deviancy):
- 我们可以将心理异常解释成“偏离正常”,因此此项判断依据是指在统计上稀少且不常见的现象。必须注意的是,并非少数就是异常,举例来说绝对音感是一种少见的才华,而我们并不称之为疾病。
- 违反社会规范(violation of the standards of society):
- 不同文化社会存在不同的规范与道德标准,依据社会规范来评断心理异常是十分直接的。
- 社会不舒适(social discomfort):
- 前一项依据是明确打破社会规范、触犯法律,但此项不一定违反了规则,而是让其他第三者(社会)感受到不适不安,为一种较主观且潜在的认定方式。
- 无理性和不可预测性(irrationality and unpredictability):
- 当某人的行为充满了不可预测性,甚至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便是满足此项心理异常的依据。例如无端地尖叫、辱骂不存在的东西等等。
- 危险性(dangerousness):
- 当行为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就判断可能为心理异常。
退化光谱(Spectrum of Regression)
编辑- 正常 :
- 此处的正常并不是指个性成熟或是行为正常,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现象的整体统整功能、心理机转而定。简而言之,就是心理状态稳定、心性发展维持在足够成熟的程度,以及适应现实。
- 人格异常(Personality Disorder):
- 人格异常包括许多型态,由轻至重的程度都不一样,有些是整体障碍,但是有些仅仅是局部障碍(其他功能都相对稳定),而此光谱有个明显的特征:反复运用特有的协调模式与防卫机制,来达到心理冲突的适应。在异常状态中,有些患者有自知之明(Ego-alien),其他的则无(Ego-syntonic),更精确地说,有些人能够察觉自身个性的特征并且对此感到无奈,而有些人在他人明显觉察异常识,却对自己反复的神经质状态毫无所感,也不愿意承认。
- 精神官能症(Neurosis/Neurotic Disorder):
- 此阶段必然存有个性上的障碍,但患者本身并无觉察,或者在事发后的回顾才有所了解。典型的个案中,在神经质症状发作前就存在某种潜意识的心理冲突,因此一旦面对著冲突时就会促发精神官能症,诱发更进一步的退化层次。然而在其中,创伤性精神官能症(traumatic neurosis)为一种例外,不同于其他种类是由潜在的个性异常导致,创伤性精神官能症的成因是由于外在过于强烈的打击所造成,此种症状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当外界环境改善时,退化现象就能迅速获得改善。精神官能症与光谱前一项人格异常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无所谓发作与否,患者在统整功能的层次上,相当稳定而且持久,但是精神官能症发作时会产生一个明显的心理失调及退化的现象,不过若是复原症状也会跟著消失。
- 边缘状态(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 介于精神官能症与精神病之间,此时得症状呈现波动的现象,随著层次的变动,心理冲突的性质、维持平衡的机制、原发与续发思考的比例等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 精神病 (Psychosis):
- 是光谱的末端,也就是极度退化的表现。因为退化到运用原始心理机转,而舍弃部分续发思考程序,反而是使用原发性的思考型态,加上对现实感障碍的增加,破坏了整体的适应,除了自我结构的破碎,内在驱力更倾向自恋型态,使得病症更加复杂。
- 器质性障碍(Organic Mental Disorder):
- 指任何会影响脑部功能的障碍,如:肿瘤、感染、药物中毒 … 等,可能会加强过去的心理症状,或是形成新的、特殊的神经质病征,甚至是到边缘状态或是神经病的倾向。器质性障碍通常会损害自我认知功能,如:记忆、思考、判断与感觉,因为自我遭到破坏,使得从前受抑制的内心驱力或出现在意识层面上。
治疗策略
编辑- 设定目标
由于患者可能对于治疗,有著过高或不合理的期望,在治疗前帮助他接受有限度的目标是很重要的议题。而治疗的目标除了治愈疾病外,也包含预防、避免病情恶化、协助维持生理机能,或是独立生活的生存能力。因此,治疗有时能够改善现况,有时则是维持现状。
例如,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患者,基本上治疗师能做的只是有限度的参与或改变,所以患者也只会减轻症状,而不会在期望潜在人格结构发生改变,或是解决心理上的冲突。而在治疗时患者必需要有这样的体认,才不会导致适应更差或是心理混乱的情形产生。
而心理治疗的目标包含以下四点:
- 找到问题、形成共识:心理治疗会针对情绪与心理问题进行处理,透过回顾与会谈,定义问题出于人际关系、容易自责、缺乏自信…等,治疗者须寻求个案真切的认同,并让其了解治疗必须是相互坦诚与共同努力。
- 建立愿景与治疗计划:再来则要点出努力的方向,可能为改变自责的习惯、改善人际关系、转化负面情绪等。不同于百年前的心理分析,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时间表的讨论相当必要。
- 发掘问题与情绪根源:问题最初发生时,个案心智可能不够成熟(诸如虐儿等),或者创伤过大(像性侵),这可能会让个案在之后对人与事的态度建立在负面基础上。寻找根源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耐心,个案要勇敢面对痛苦方能成功。
- 重建信心与勇气:知道问题和根源后,改变需要勇气与信心,并不是一蹴可几。治疗的目标是帮助个案在痛苦中找回快乐,在破碎中建立起人际关系,愿意努力创造自己未来的人生。
支持性治疗与意识层次
编辑支持性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手段,整合了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治疗的理论模型和技术。其目的是加强患者积极、健康的认知与行为,以减轻精神障碍症状背后的内心冲突。这种治疗方法不同于中立的精神分析方法,治疗师在支持性治疗中需要积极调动情绪,并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帮助患者建立更长期的健康心理防御机制,尤其是在改善人际关系方面。
支持性治疗的基本理念与方法
治疗师的角色
- 情感调动:治疗师需要积极调动患者的情感,通过共情和理解来建立信任关系。
- 鼓励与支持:治疗师应该给予患者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态度。
- 心理防御机制的加强:帮助患者建立和巩固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意识层次与冲突处理
在支持性疗法中,治疗策略是让患者保持潜抑,主要处理表面意识上的冲突,而不是深入潜意识的心理冲突。这样做的原因包括:
- 焦虑减轻:当自我缺乏能力处理潜意识的深层冲突时,强行带出这些冲突只会增加患者的焦虑,甚至导致病情恶化。
- 目标明确:支持性疗法的目标不是积极治疗根源问题,而是帮助患者在现有的能力范围内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自我表露与治疗策略
当患者的状况良好,并且有机会自我表露时,支持性治疗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具体策略包括:
- 问题陈述:帮助患者陈述他们的问题,使治疗师能够针对性地给予建议和协助。
- 话题转移:当患者开始探讨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时,有时治疗师会建议转移话题,以避免引发过度的焦虑和不安。
支持性治疗的应用与效果
改善人际关系
支持性疗法在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方面尤为有效。通过治疗师的积极支持,患者能够学会更健康的沟通方式,增强与他人的联系。
减轻焦虑和压力
通过加强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支持性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增强自我效能感
支持性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建立和增强自我效能感,这种自信心和能力感的增强有助于患者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支持性治疗的局限性
尽管支持性疗法在许多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但它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支持性疗法并不直接处理深层次的心理冲突,因此在一些需要深入治疗的情况下可能效果有限。此外,支持性治疗依赖于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良好关系,这需要治疗师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共情能力
治疗关系的应用
编辑- 阻力与防卫 :
- 支持性疗法中,治疗师需确认适用于患者的防卫,同时决定患者容易被引导、加强的方法。一般来说,治疗师会“顺性而为”,除非原先用来防御的机转会产生不良后果,否则维持原本的方式;若评估后有必要使用新的方法,才会选择适合患者情况的其他机转。而领悟性疗法,则是协助患者减少、放弃自我阻抗与防卫,这种降低防卫的方法会让加强焦虑感,但一旦整合协调功能,重新支配心理矛盾后,焦虑就更能得到舒缓。
- 心理冲突 :
- 主要用在领悟性疗法中,是将患者潜意识里的冲突带进意识里,期望能重构导致患者神经质的症状或个性,当患者能尝试解决处理这样的状况时,也就会处在一个比原先更成熟的阶段,因为他能够忍受更大的焦虑以及挫折,会运用的防卫机转以及心理能力都比先前冲突发生时还要更强,更有机会去累积经验、能力面对各种情况以及寻找新的方法来解决冲突。因此,治疗师反而不会积极参与或指导,而是以超然的中立角色鼓励患者增进对自我的了解及认识,积极寻找解决之道。
- 仿同作用 :
- 主要使用在支持性疗法当中,目的是要鼓励患者学习仿效治疗师的举动,使患者本身积极地尝试自身面对的问题。其概念是在治疗师与患者之间重现人格发展早期的父母与儿童之关系,代理患者负担自我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甚至会使用隔离、约束的方式控制患者的冲动。这种依附关系需要维持较长的时间,才能逐渐准许患者、鼓励他运用自我功能。虽然领悟性疗法中,较不鼓励仿同,但是仍有此现象产生,此时将这种现象看作是阻力、防卫,通常要降低现象的产生,以免妨碍患者的独立发展。
- 加强作用 :
- 即是正向回馈。在支持性疗法中,当需要加强患者进行更好的适应行为时,治疗师的某些举动能让患者在心理动力上产生奖励与回馈。主要是希望能够借由奖励而引发行动,成就患者产生自我适应的模式,而使得行为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然而在领悟性疗法中,并不需要加强或鼓励患者任何的行为或是改变,而是要协助他根据自我判断能力,增进对自我的理解,以建立更成熟的态度及动机。
- 驱力 :
- 支持性疗法中,治疗师可以选择去满足患者驱力,达到暂时减轻驱力强度的功能,且促进患者仿同行为,因而提高自我防卫、适应的能力。领悟性疗法中,为了让患者更了解自我潜意识中的驱力、强度及根源,以及对抗驱力所产生的自我防卫和超我的要求,治疗师在成为患者驱力及防卫的对象时,必须保持中立超然的角色,尽可能不去满足患者。
- 超我与良心 :
- 支持性疗法利用超我形成时的仿同与投射作用,不论是改善严厉刻板的超我,或是完善有缺陷不完整的超我,都是要让患者打从心底接受更合理的超我态度,帮助他形塑外在权威的道德理想。相对的领悟性治疗,则以意识上盒里的想法与判断,而非下意识的反应,建立自我道德模式的理想。
评估指标
编辑- 对象关系 :
- 因为治疗关系是一种同盟关系, 以信赖为基础 ,患者必须将治疗师看做一位重要的对象,而治疗师的反应也会影响到患者的期待。所以感情建立越紧密,在支持性疗法中的预后也就越好。而一旦这种关系遭到破坏,病患的预后就会比较差。
- 动机 :
- 因为领悟性治疗的策略主要是 激起患者内心的冲突 ,促发焦虑、使患者回忆过去被压抑的痛苦经历,面对这些困难与挫折,当这种意识被心里的动机克服,决心坦白并解决自我内在的心理冲突时,预后也就会更好。当自我意识不愿改变或是缺乏时,以支持性疗法的缓和方式开始还是比较好的,而在随后动机上升或下降时,可以在改变治疗方式。
- 本身能力 :
- 患者本身领悟自我内在情绪反应的能力、个人的自我防卫强度、自我反省以及沟通能力、对于焦虑和挫折的忍受力都是评估使用何种治疗方式的重要指标。
- 本我功能 :
- 如果能够知道患者在潜意识里的驱动力及意识的内动力,对治疗会产生很大的帮助,这两点既与心理冲突的产生有关,也和其他自我功能相关。如果内心的驱力越大,治疗上的困难程度也就越大。
- 超我功能 :
- 当患者的超我还停留在依靠外在约束的层次上,如:极度刻板、没有弹性、难以矫正的道德观或态度,这种类型的人在作出反社会行为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的罪恶感,也不会对自己加以约束,只是单纯地借由各种方式凸显自我的心理冲突,却感受不到与之同存的不愉快。
- 过去治疗 :
- 患者可能会扭曲过去的治疗结果,因此需要请患者描述过去治疗的经验,像是:疗程的安排与进展、与治疗师的关系,以求确实评估治疗后的反应及成效。
- 年龄 :
- 一般而言,领悟性的心理治疗对病患的要求比较高,比较需要是对新事物容易适应的族群、同时也对各种事件的反应以较适当而不过激的方式处理、思考问题,所以年轻的成年人较适合。青少年反而未必妥当,因为他们的驱力、自卫结构都相对快速而且尖锐,可能会在过程中加速冲突的崩坏,起到治疗的反效果。
- 心理疾病性质 :
- 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值得投下大量时间、经历与金钱?或是病程的进展是在哪个程度?是前期相对不稳定,还是中后期比较稳定平衡的状态?
- 现实考量 :
- 患者能够配合的治疗频率、接受治疗的时程,以及可以负担的治疗价格,以及患者平时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是否能给予足够的支持与帮助?患者本身会不会受到环境的干扰?
- 治疗师 :
- 治疗师的训练能力?可以进行治疗的时间表、是否需要额外的收入、对于患者性格、外在的喜好程度、本身潜意识的影响大小,都可能造成评估上的误差。
- 治疗指标的相对性 :
- 每个患者都会有各种正面及负面的因素干扰自我,虽然有很强的动机来进行治疗,但是环境给予的负面压力过大时,还是需要治疗师评估治疗方式的恰当性。
- 患者行为 :
- 除了从病史评估之外,会谈时患者的应对、反应都须纳入治疗师的考量当中,因为有的时候患者可能会因为个人因素、环境因素隐藏一些资讯,或是有心口不一个状态出现,所以当患者自身的表现与言行不符时,治疗师须以专业去评估事态的真实性。
- 测验及实验 :
- 有些心理测验可以测出潜在的心理冲突以及个性结构,但是测验最好是在评估阶段就进行,而不要等到治疗开始后才做测验,因为这样可能会影响到患者对于治疗师的信任程度,为了避免评估与治疗时的表现产生冲突,最好不要将评估指标告知患者,不然有机会因为想要过关的心态,让评估的指标产生偏差,而有治疗策略上的偏移。
患者态度
编辑- 主动投入 :
- 当患者越主动探索、觉察自己内心的冲突,治疗的效果就越明显;若只是被动接受治疗师的引导,所能得到的了解相当有限。因此,治疗师应该积极的鼓励患者投入,谈论自我的意识想法以及反应,因为只有当患者表述的越详细,治疗师在治疗协助上切入的角度也会更贴近患者本身的想像;当患者不愿意详述时,对治疗师及患者本身都产生了阻抗的作用。
- 言语沟通 :
- 心理治疗的重点在于 治疗师必须了解患者的需要,避免谈论会给患者意识上困扰或不安的话题 ,特别是难以启齿、压抑在心中的内容。在与治疗师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下,患者才可能无防卫地谈论内心深层的事物、表达自我。因此,治疗的流程应该是以剥洋葱的方式,一次一次地靠近核心,并且在过程中处理每一个阻抗现象,无论内容的合理性,治疗师必须让患者保持坦率,对自我阐述内容负责的。所以治疗初期,应该加强注重沟通的过程,提醒患者沟通的基本原则。
- 自我观察 :
- 当患者以退化的方式发泄情绪之后,治疗师应该鼓励他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检讨刚才的反应与经历。唯有透过情绪反应了解到心理冲突,才是破局而出的关键。因此,在能够有效控制并调整状态前,患者应该先觉察到整个历程的经过及发展,从觉察中领悟需要被改变的部分。同时,患者也需要了解:任何一个想法或者是经验,其中所包含的意义都未必是能立即显现答案的。治疗师要避免给予已经知道答案的优越感,或是假装理解患者的想法,而打乱患者积极投入的心理。
- 表露情绪 :
- 治疗师应该主动向患者解释表露情绪的重要性,以及排斥表露的防御机制。当患者能够相对自在的表露情绪时,治疗师应该要能够包容患者情绪上的宣泄,不能因为个人反应影响到患者的表露。然而在支持性疗法中,也可能运许患者隔离自我的情绪激动,避免刺激潜意识里情绪化的发作。
- 退化作用 :
- 当患者没有办法厘清自我的内在感受时,治疗师应该要鼓励患者,不要去批判或隐瞒,有时候自我退化也有可能是一个重温过去被压抑的心理冲突的途径,所以有时候可以让患者先说后想,藉以达到避免过于理性的思考,而改变显露在意识上的冲突。此外,治疗师也要告知患者,退化有时候是可以恢复的,同时帮助他复原,得以控制退化后的焦虑,以免在之后的会谈中害怕退化现象的发生。
- 积极改进 :
- 在治疗过程外,患者应该体认到可以继续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及反应,单纯在治疗时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整体的帮助是有限的。在体认到冲突后需要在之后情境重复发生时,行为能够得到改善,而达到尝试新的适应方式,变得更加独立而不需要依靠治疗师。
家属态度
编辑- 降低对病人的期待 :
- 精神疾病的治疗是循序渐进的,过高的期待将增加失望。
- 随时做好可能再生病的心理准备 :
- 精神疾病可能复发,需长期抗战。
- 发展照顾病人的技巧及知识 :
- 适当的相处沟通,增进对疾病与药物的认识。
- 加入家属自助团体 :
- 得到相关资讯、互助,并共同争取权利。
治疗师角色
编辑- 倾听 (Listening):
- 治疗师须提供让病人能够自在与他人谈话的环境,并且使病患相信治疗师对于谈论的话题是有兴趣、愿意倾听,而且这份关心是不求回报的。除了倾听外,治疗师也要观察病人非言语表达的行为,交叉比对,印证病人所提供资料的真实含意,像是脸部表情、音调、姿势、以及情绪表现等;此外,更要观察到被病人隐藏的资讯,像是对病人情绪或心智上重要的生活细节被忽略不提,这样的省略就可以有多种解读。治疗师要能够以同理心体会病人的立场与感受,贴近病人的内在情绪经验,也就是所谓的同理性认同(empathic identification)。此时治疗师必须控制好间歇退化与复原的过程,来回到续发性自我思考的程序中,否则只会妨碍治疗的进行。
- 厘清问题 (Clarification):
- 详细推敲、统整病人所经历的、做过的、所想的事情,组织好的想法很难让病人在意识上做到统合,只有清楚的描述才更能提升到续发性思考的层次,对存在潜意识的内容作厘清是无效的,因为这种理解并不是病人意识上能够接受的,治疗师在重述整个过程时,还须将省略不谈、表达不全的部分作进一步的补述,让整个过程更加详尽。
- 面对核心问题 (Confrontation):
- 引导病人将注意力集中在先前谈过的资料,而这些资料是它忽略的重点,由治疗师提示病人他重视的经验、感受或是想法当中,但是不需要事先描绘背后隐含的意义。
- 解析 (Interpretation):
- 在重述的过程中,治疗师需要重新收集资料的正确性及有效性,并且将推论告知病人。主要目的是要协助病人了解自己的心智在生活中表现的意义,并且提示被病人用作防卫的心理工具。解析分为两种:
- 轮廓性假说(Topographical Hypothesis):目的是让潜意识内的所想进入意识层内。治疗师要很主动的去了解病人潜意识内驱力的内容,如果病人不能接受,就反映了病人正在抗拒治疗而且不愿意合作的态度。
- 结构性假说(Structural Hypothesis):治疗过程会先解析病人对治疗的阻抗,如果对话可以到达意识层,病人就会尝试减少抵抗,接著才是解析那些被拒绝了解的内容。因此,重点在于先减少病人潜意识的治疗阻力及防卫,若只顾及解析内容,而忽略病人反应时,将会使治疗效果趋近于零。时间的掌握要更精准,若时间太早,病人抵抗还未消失,成效会受到限制;如果太晚,治疗上的冲击力消失了,治疗效果也不显著。
- 另外,取舍解析的“量”也是一大重点,大部分的解析都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次次的补充,并等待病人能接受的时机,以避免病人因为解析内容产生更大的反弹。同时,应避免专业性、理论性的字眼,让解析对病人而言更有意义。
- 建议及限制 (Suggestion and Prohibition):
- 在支持性疗法中较常使用此技巧,因为这种明确的正面或负面的暗示、限制,是放弃中立的角色,而主动去影响病人,所以治疗师需要在病人心中有一定的地位,才能提高病人对暗示的接受能力。主要就是协助病人控制他退化的速度以及深度,用质询的方式促使病人自己产生续发性思考,而进行自我观察。同时在每一次的疗程末尾,做一个小总结,确定病人从退化中恢复,避免其将退化带入平常生活中,产生其他的后果。
- 主动控制 (Active control):
- 这是治疗师最积极的技术,即在治疗中主动承担病人的自我角色,同时协助执行当时无法自己维持的功能,适用范围包括,调解病人的社教关系,或是强迫接受身体治疗,这种技术会引起病人的心理冲击,通常只用在病人有相当严重的退化征兆时,或是紧急冲突或危机发生时,但是这种方式会对移情关系造成许多影响。
治疗逆境
编辑- 阻抗:
- 来源有三种
- (一)必须维持潜意识冲突的压抑,避免重图到达意识层面,产生的焦虑与恐慌。
- (二)强迫性重复,病人希望能够满足内心的渴望。
- (三)对于尝试新的防卫机制、适应方法感到害怕、不安。
- (一)必须维持潜意识冲突的压抑,避免重图到达意识层面,产生的焦虑与恐慌。
- 起先,轮廓性假说(topographical hypothesis)认为,抵抗是一种不合作,需要消除,才能继续治疗的进行。但是后来发现,抵抗也是病程的一部份,导致了新的假说“结构性假说(structural hypothesis)”的提出。假说里提到在治疗的过程中,阻抗也是心理功能的一个重点,将这些阻抗的来源理解后,才能将许多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冲突提升到意识层面。
- 解析:
- 解析须由意识表层开始,要从患者已经体认到的部分著手,也就是患者自我不协调的地方,而那些与患者自我协调的部分,需要等到问题开始浮现,才能下手。当问题浮现时,治疗师不应该马上著手,要等到患者自己也发现了这样的阻抗存在,而这个阻抗也确实影响到治疗的进行,这时候针对这个阻力做解析,病患才能理解到自我潜意识的运作,而手法要不断、反复的解析,而不是力求精简。而一次到位,反而难以让病患接受,而造成无效化或是起到反效果。
- 了解:
- 当病人自我体认及明白冲突来源后,就比较能用续发性思考来控制自我行为,以及调整个体行为,建立起新的防卫机制与心理的动态平衡,才能真的消除心理的焦虑以及冲突。如果这个过程太快、牵涉层面太广,有可能会造成病人的不知所措,反而使他在近期内都无法接受治疗。
- 倾吐(Catharsis):
- 当病人的渴望被满足,焦虑就会降低,直到驱力重燃,在此状态下承受的压力减小,可以帮助心理状态的平衡。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够暂时的平复病人的情绪,对于病程的治疗造成缓和,但还是需要依靠内心冲突从潜意识层次提升到意识层次中,才能彻底的根除病征。
成效评估
编辑由于治疗成效的评估不仅要了解患者、治疗师以及治疗环境,更要了解患者生活上的变动,这些都不是能够在实验室中重复实验的,所以各种变因都会影响到施测者以及治疗过程,导致结果不同。另外,许多资料都由患者本人提供,加上治疗师的评估,容易造成取样的偏差以及主观判断的误差;再者,患者对于治疗成效的期待也会影响到实际成效的评估,治疗刚结束时以及结束一段时间后的评估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一般都以“治疗结果是否与最初设定目标或中途修正的目标接近”作为评估的标准。而在领悟性治疗的评估指标则是人格结构的改变程度,以及对自我心理功能或冲突的了解程度上。
心理疗法(psychotherapy)
编辑心理疗法,指的是各式各样心理介入的技术。如行为治疗师、认知行为治疗师等,将重点放于改变病人的行为模式,或是彻底转变其习惯性的思维逻辑。但也有一群心理分析师认为,通过了解潜意识的动机与深层冲突因果,才是修正行为的关键因素。虽然方式不同,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建立独特的人际关系来协助当事人减轻主观痛苦经验、处理心理问题、医治精神疾病及促进心理健康、个人成长。透过建立关系、沟通、对话、行为改变、深度自我探索等的技巧来达到治疗目标,改善受助者的心理健康或减轻精神疾病症状等。
简而言之,心理疗法是一种经过设计的互动模式,经由训练合格的治疗师协助病患处理情绪、认知、态度、行为等缺陷所造成的困扰。而大致能归纳出三个特征,包含治疗师与病患之间存在著治疗关系、心理治疗是一种互动的结构、治疗师必须拥有合格的训练与专业,依循原则与理论来行事等。
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
编辑人类许多不良适应的行为,来自个人认知上的偏差。认知治疗便是 借由改变当事者所习惯的思考逻辑、信念等,以减少心里困扰的产生。 认知理论中,学者相信谬误的信念可能是源于不实的前提、不合常理的刻板思考、拘泥于规则的死板思考等等,而这些错误的理解则会容易造成情绪苦恼的产生。因此,在此治疗方式中,治疗师借由解说和指导的方式协助案主改正对人、事不合理的思想与观念,经由领悟和认知结构的重新整合,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
最早的认知治疗法之一:理情治疗法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RET),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1913年9月27日 – 2007年7月24日)首创理情治疗法的理论,又称为 A-B-C-D-E-F 理论。
- A 代表发生的事件
- B 代表个人对事件所持的信念
- C 代表由信念引起的情绪后果
- D 代表队信念的驳斥
- E 代表驳斥之后所造成的效果
- F 代表新的感情。
此一理论著重于 强调改变人们不合理的信念(irrational beliefs)。正因人们有这些不适当的想法,因而在某一事件发生之后,个人会因为对该事件的这些思想、观念、信念等,引发情绪反应,而假如该情绪产生不良后果,如重度焦躁,则必须对原来的信念加以驳斥,方能产生咨商治疗的效果。这些“信念”在艾里斯的理论中,包含了人们对于自己核心价值(core values)的定义,例如人们对自己的期望、要求,或者是对自己身处环境的坚持等等。而理情治疗即是借由协助人们了解这些他们施加在自己身上、认为“应该”要达成的指令,突破案主原本受限于信念的僵化思考和封闭心理。换言之,心理治疗师藉著改变案主错误的信念系统,才能够使案主对生活作良好的适应。而改变信念系统的过程可以借由直接性的对质、驳斥,或理性的检视等等,打破案主原先不合理的思考来达成。
根据艾理斯(Albert Ellis),常见的非理性观念如下:
- 逃避困难及责任,是比面对它们容易。
- 一个人应该被周围的每一个人所爱与称赞。
- 一个人应为别人的问题与适应不良感到难过。
- 一个人应该依赖他人,且必须有一个强者为靠山。
- 期待不得偿,或计划不能实现,是一件可怕的灾祸。
- 一个人必须非常能干、完美及成功,如此他才有价值。
- 有一些人是不好的、邪恶的、卑鄙的;他们应该被责备、被处罚。
- 过去的经验与事件决定影响目前的行为,而那些影响是永不消失的。
- 每一问题都只有一个正确、完善的解答,我们必须找到它,不然,那将是灾祸。
- 不幸福或不快乐是由外在情况所引起,一个人对不幸福、不快乐是无法可施的事实。
- 对危险、可怕的事情我们必须非常关心,而且必须时时刻刻忧虑其危险性及可怕性。
艾里斯深信,大多数人拥有上述非理性的信念,使个人不能理智思考问题,形成自我挫败的思考模式;不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问题,因而产生心理失常。情理治疗的目的,在指导案主将非理性的思考转变成理性思考,使困扰的情绪能够得到纾解。惟有个人能在生活上良好适应,自我的潜能才能够充分发挥。理情治疗法的治疗师,扮演教师与教练的角色,以人本精神接纳案主,关心案主的问题,并且教导案主洞察情绪困扰的原因,成为一位身心健全的人。为了达成目标,治疗时应采取以下步骤:
- 鼓励案主自我检讨自我反省,目前生活中,有哪些情绪上的困扰事来自不合理的信念?
- 让案主自行分析与检验这些非理性的信念是否合乎逻辑与情理?
- 依据案主陈述的内容,指出其明显不合理的信念。
- 让案主知道自己情绪上的困扰是因不合逻辑正在作茧自缚。
- 以幽默的口吻驳斥案主的非理性思想。
- 教导案主反驳自己不合理的信念。
- 教导案主以科学的方法处理自己的问题。
- 让案主学会采取理性的思考方式,来处理自己的一切问题。
治疗的目标
- 根据艾里斯在理情行为治疗法,其中采用的诸多方法其实都是为了达到一个主要目标:减少当事人的情绪困扰与自我挫败行为,培养出更具实际的生活方法。其他重要的治疗目标包括:减低因为生活中的错误而责备自己或别人的习惯,以及教导当事人该如何去有效处理未来的困难等等。因此,理情行为治疗法基本上不以消除症状为目标,而主要在引导人们去检视以及改变一些最基本的价值观,尤其是那些使他们困扰的观念。因为假定人类的问题是来自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所以理情行为治疗法致力于彻底地重新评估这些观念。如果当事人所害怕的是社交上会产生失败的经验,则治疗的首要目的不仅在于减低这种恐惧,治疗者更要试图去处理被对方夸大的失败恐惧感,因为这才是我们治疗的首要目标。
治疗者的功能与角色
- 向当事人说明他们持有许多非理性的信念。当事人要学习能区别理性与非理性的信念,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信念是属于理性还是跟上述 11 种一样是非理性的。为了增进这种察觉力,治疗者会向当事人原已接受或未曾怀疑就视为真理的自我挫败信念挑战,不过在挑战之前会先请他们认清自己的信念是否为理性或非理性。治疗者会采取鼓励与说服,有时候甚至会指导当事人如何去对抗自己的非理性信念。
- 当当事人超越察觉的阶段后,治疗者会向对方说明其实是他自己经由一直重复著自我挫败的意念持,以及续非理性地思考,才使得情绪困扰不断活跃,一些最基本的价值观才会被扭曲。换句话说,因为是当事人不断地重复告知自己,所以他们要为自己的问题负大部份的责任。治疗者不能只告诉对方他们有不合逻辑的思考,因为他们会如此反驳:现在我了解我担心失败,并且了解这些害怕是被我夸大与不切实际的,但是我还是担心失败。
- 治疗者要协助他们矫正想法和放弃非理性的思考。当事人理解了上述状况之后,理性情绪心理学假定当事人那些非理性的信念是根深蒂固的,以至于通常无法只靠自己就加以改变。因此。治疗者要协助当事人了解恶性循环的自我责备过程,进而去帮助他们放弃非理性的思考和矫正想法。
- 最后,治疗者要激励当事人发展一套理性的生活哲学,如此未来就能避免成为其他非理性信念的牺牲者。上述三个步骤只是针对某个非理性信念的解套方式,如果只处理某特定的问题或症状,将无法保证新的非理性恐惧不会再出现。因此,治疗者要能攻击非理性思考的核心,并教导当事人如何以理性的信念与态度取代非理性的信念与态度。
忧郁症的认知治疗
- 1976 年时,美国精神科医师亚伦·特姆金·贝克(Aaron Temkin Beck,1921年7月18日-2021年11月1日) 借由认知治疗法治疗忧郁症。他认为忧郁症患者无法走出忧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患者无法察觉他们习惯施加在自己身上的负面自动化思想(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因此 Beck 强调:“治疗师协助病人找出他偏拗的思考,然后学习以较为切合实际的方式陈述自己的经验。”在他的治疗方式中,忧郁症患者将会被要求写下对于自己的负面评价,并且试图找出每个叙述的不合理之处,进而一一击破,Beck 认为借由这样的方式可以协助忧郁症患者建立符合现实的自我认知。治疗者主要借由四个方法来改变患者支持忧郁状态的信念:
- 质疑患者对于自己提出的想法。
- 评估患者在这些信念中的“自动化思想”之准确性。
- 协助患者重新归因这些信念中的过错。
- 与患者一同探讨解决方式。
- 由于忧郁症影响患者最大的地方在于患者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负面感受进而失去活力,在忧郁的笼罩下,患者时常无法以一客观的角度接受外人的言语,无论是鼓励、建议或批评,通常患者会将这些言论都视为对他们负面的刻薄言论。因此认知治疗,借由协助患者厘清他们心中一些谬误的信念,阻止忧郁的恶性循环发生。
精神分析疗法
编辑由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创立,目标为揭示潜意识的焦虑,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
1.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
- 简介
- 自由联想是当主试呈现一个刺激(一般为词或图片,以听觉或视觉方式呈现)后,要求被试尽快地说出他头脑中浮现的词或事实。在套用自由联想时,事前对被试的反应与刺激之间的关系,不加任何限制,但反应一般约定只以语言方式(单词形式)呈现。
- 形式分类
分类 | 描述 | 范例 |
---|---|---|
不连续的自由联想 | 主试呈现一个刺激词时,要求被试立即以其头脑中浮现的第一个词来反应 | 被试头脑中浮现的第一个词为 “ 猫 ”,就以 “ 猫 ” 来反应 |
连续的自由联想 | 主试呈现一个刺激调,要求被试以一系列词或事实作反应,即前一个联想的反应词或事实,作为下一个联想的刺激,不断地联想下去 | 刺激词为 “ 狗 ”,如 “ 狗 —— 猫 —— 马 —— 马车 —— 轮胎 —— 橡皮 —— 橡皮擦 ……” |
- 具体作法
- 自由联想法的具体做法是:让病人在一个比较安静与光线适当的房间内,躺在沙发床上随意进行联想。治疗医生则坐在病人身后,倾听他的讲话。事前要让病人打消一切顾虑,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医生对谈话内容保证为他保密。鼓励病人按原始的想法讲出来,不要怕难为情或怕人们感到荒谬奇怪而有意加以修改。因为越是荒唐或不好意思讲出来的东西,即可能最有意义并对治疗方面价值最大。在进行自由联想时要以病人为主,医生不要随意打断他的话,当然在必要时,医生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一般来说,医生往往鼓励病人回忆从童年起所遭遇到的一切经历或精神创伤与挫折,从中发现那些与病情有关的心理因素。自由联想法的最终目的,是发掘病人压抑在潜意识内的致病情结或矛盾冲突,把他们带到意识域,使病人对此有所领悟,并重新建立现实性的健康心理。
- 适应症状
- 自由联想法的疗程颇长,一般要进行几十次,持续时间约几个月或半年以上(每周 1 至 2 次),不能只进行几次就完全解决问题。因此事先应向病人说明这点而取得较好的合作。在治疗过程中,也可以发生阻抗、移情或反复现象。要鼓励病人坚持信心,以达到彻底解决其心理症结而痊愈的目的。自由联想法精神分析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是各类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与心身性疾病等病人,也可用于部分早期或好转的思觉失调症患者,但不适用发病期的思觉失调症、躁郁症与偏执性精神病等病人。
2. 转移和反转移(transference and counter-transference)
- 简介
- 情感转移是指个案将治疗师当做个人早年生命经验中的某个特定重要他人。在治疗关系中,个案将在孩童时期对重要他人产生之压抑情感投射于治疗师身上,出现非现实的治疗关系,即为情感转移(transference)。反之,治疗师将自己孩童时期的压抑情感投射于个案身上,在治疗关系中出现非现实关系,即为情感反转移(counter-transference)。( 潘淑满,2000;邱德才,2001;黄惠惠,2002;Wikipedia,2006)
- 形式分类
- 情感转移与情感反转移可简单分法为正向反应与负向反应两种:
- 正向转移 : 是个案(或助人者)将助人者(或个案)视为其生命中某一重要他人,而将其情感或依赖性投射给助人者( 或个案 )。
- 负向转移 : 则是个案(或助人者)向助人者(或个案)投射出敌对或攻击性的反应。
- 具体作法
- 单纯接纳是解决情感转移的基本技巧,亦可使个案于会谈时可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
- 采用澄清问题的问法注意个案明显感到的焦虑现象。用引导式说明探测个案的态度,并让个案有机会为自己说明。
- 反映个案陈述中的情感转移现象。
- 直接解释情感转移现象。解释的目标为:协助个案澄清早期经验与现在行为之关系,和对个案再保证这些情感转移及解决方式是过程中普遍的现象。
- 将焦点集中在个案目前所有的感觉的内容(what),而不是为什么(why),这是处理困难的情感转移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 唤起个案对情感转移的注意会使其反应出对立的行为,因此助人者应持守的原则,是唤起个案对负向感觉的注意,而非对正向感觉的注意。
- 使用角色投射的技术让个案知道情感转移乃是个案自己对助人者的投射。
- 当个案对助人者表现出依赖的行为时,助人者可使用角色转换的方法协助个案认清自我的需求。
- 当助人关系发展强度超过助人者的能力与责任时,助人者可将个案转介至心理治疗单位,做进一步的处理。
3. 梦境解析(dream analysis)
- 简介
-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睡著时,超我会暂时停止监督那些不被接受的冲动(由本我制造),因此梦能某种程度展现病人的潜意识动机。有些过于极端的动机甚至在梦中也无法公开显露,但会以伪装、象征的方式呈现。在梦清楚明白的内容之后,还有一个潜伏的内容,而这正是欲表达的真正动机。佛洛伊德认为,个人在意识清醒下,内心不为社会所认可、自己意识也无法接受的动机、冲突及欲望,受到压抑而进入潜意识中,而这些潜意识容易在做梦中呈现出来,因此所谓的梦的分析,便是指分析师依据案主的梦境,解析作梦内容的潜在涵义。
- 分类与作法[2]
- 团体取向
Ullman(1996) 的团体释梦历程包括梦者说梦、成员分享及隐喻、梦者回应及互相对话、以及结束与追踪四个阶段,完整而正确的依循此一结构,将有助于团体运作的成效,以协助个案开发其梦境所带来的潜能。在团体释梦的历程中,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在维持团体的安全气氛、协助梦者发现并克服在团体不同阶段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掌握时间,让梦者有足够的时间回应,并使对话能够继续。 - 个人取向
Hill(1996) 所提出的释梦历程包括探索、洞察及行动三个阶段。在探索阶段,治疗者请个案描述梦境,并对梦境中的每个片段做联想。此阶段为接下来两个阶段的基础。在洞察阶段,治疗者和个案共同以最近或过去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梦境的意义作新的了解。在行动阶段,治疗者和个案找出行为改变或梦的改变的可能性,并鼓励个案在真实生活方面作改变
- 团体取向
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
编辑- 简介
- 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又可称为行为矫正(behavior modification),其中包含许多治疗方法,其基础来自于学习和制约的原理(请参阅学习一章)。行为治疗学者认为无论正常或异常的所有行为都经由学习而来,因此主张所有的异常行为都可针对行为本身进行治疗,而不需涉及任何失调的内在精神。也就是说,适应不良行为是学习而来的,用以因应压力。当目标行为(target behavior)被改变,病人问题自然就矫正了,不需要改变心理状态。行为治疗师认为,领悟的确有其价值及功能性,但不能完全代表行为就会随之改变。通常我们可以了解在某些特定领域做出行为的原因,但无法改变我们不做出行为。与之相对的是心理动力治疗学派,认为只处理外在行为而不碰触真正的内在问题,只会导致替换的新症状。
- 治疗步骤
- 诊断(分析偏差行为)→ 目标(决定治疗的目标)→ 计划(拟定治疗计划)→ 执行(执行计划)→ 评鉴(以客观工具评鉴治疗效果)
- 治疗方法
- 1. 反制约疗法(counter-conditioning):
-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将案主对平常事件表现出的异常反应视为不良习惯,他们认为这种不良习惯是经由古典制约的历程学习到的一种单纯的制约反应。若想要革除此不良习惯,需要案主再学习历程,将原本对平常刺激的敏感性减低,而得以将学得的异常反应(不良习惯)转变为平常反应,这样的历程称为反制约。此方法主要治疗的症状是,当患者面对相对无害的外在刺激(例如:无毒的蛇、蜘蛛等)时,容易变得紧张或焦躁,因此需要运用反制约来消除此不当的反应。由于要消除一个连结是需要反复进行的,尤其负面连结的强度很高,不容易被遗忘,因此需要重复此治疗几次,虽然刺激的连结仍会存在,但每次出现的强度会逐渐减弱,直到刺激源不再连结到负面经验才成功。
- 2. 厌恶治疗法(aversion therapy):
- 此种疗法操作简便、适应性广,主要针对受伤害性行为吸引的人们,这类人们的暴力偏差行为通常是受“诱惑刺激(tempting stimuli)”(包含:性倒错、暴力行为、药物成瘾等等)所引发。将诱惑刺激(如烟、酒、毒品)和强烈的“嫌恶刺激”(如电击、呕吐剂等)连结在一起,使被制约的诱惑刺激引发负向反应(如痛苦、呕吐),患者自然就会开始逃避这些诱惑刺激。举例来说,在 1930 至 1940 间,苏联应用这种治疗——透过电击或化学药物,矫正酒瘾和性变态者。此疗法被批评有太浓重的惩罚色彩,故受到一些法律条文或道德原则的约束,使其成为有选择的治疗方式。而嫌恶治疗法主要用于酗酒、药物滥用、口吃、抽烟、偷窃、过度肥胖。根据刺激的物品或方法之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化学性厌恶疗法:应用化学药物来操作工具制约,给予氨水或能引起呕吐反应的药物来给予惩罚。
- 电击厌恶疗法:透过一定强度的电给予疼痛作为负性刺激。
- 橡皮圈厌恶疗法:拉弹预先套在手腕上的橡皮筋引起疼痛。
- 羞耻厌恶疗法:命令患者在大庭广众下表现异常行为使其感到羞耻作为负性刺激。
- 3. 系统减敏感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 此方法由南非行为治疗家约瑟夫·沃尔普(Joseph Wolpe,1915年4月20日-1997年12月4日)发展出来,其理论基础为“交互抑制理论 reciprocal inhibition”,沃尔普认为一个人很难(并非不可能)同时感到快乐和哀伤,或既放松又紧绷,因此让一个人在放松状态面对紧张情境时,若放松能压过紧张,则之后面对同样情境,就不会那么紧张。这种行为疗法利约反制约与交互抑制的原理,使案主的恐惧或焦虑等异常行为逐渐变得正常。一般人最常见的情绪困扰,就是焦虑与恐惧。这些困扰都是在生活经验中经由古典制约的历程学习而来。案主对普通的刺激,因不当的学习而产生过度敏感的行为反应。因此透过让案主学习与其过度敏感相反的行为,就可以革除不良适应的行为。
- 此法包含三个主要步骤,首先是按焦虑刺激的强弱排出“焦虑阶层表”(anxiety hierarchy),个人化恐惧阶层是要分析患者对于恐惧源的各种层次刺激与反应,才得以循序渐进地治疗。接者让患者学会深度的放松技巧(有时会辅以催眠暗示、镇静剂),放松练习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真正面临焦虑情境时可以使自己放松,可以较为适应焦虑的情境,久而久之便不再害怕。放松练习通常分为肌肉放松训练与自我暗示放松训练,前者是具体的肌肉控制练习,使人感受到肌肉紧绷与放松时的变化;后者是透过引导患者想像,进入自我思维的暗示达成放松。最后,让患者假想阶层表中焦虑最弱的情绪,同时试著使自己放松,一步步进阶至完成阶层表的全部项目,治疗才算成功。
- 而在每一个暴露过程中,若患者无法承受,则会回到上一个阶段,重新修正恐惧阶层,直到他可以接受,才进入下一个阶段。
- 系统减敏法步骤:
- ① 放松练习
- ② 建立个人化恐惧阶层
- ③ 暴露第一阶恐惧阶层,做放松练习,适应第一阶恐惧阶层
- ④ 暴露第二阶恐惧阶层,做放松练习,适应第二阶恐惧阶层
- ⑤ 暴露第 n 阶恐惧阶层,做放松练习,适应第 n 阶恐惧阶层
- ⑥ 治疗成功
- ① 放松练习
- 举例而言,若患者有恐鸟症(Ornithophobia),则可将恐惧层次拆解,从一根羽毛的观看到触摸,再到观看鸟类图片,最后可以面对真实鸟类。
- 4. 洪水法(flooding):
- 所谓洪水法是指,对案主呈现其最感到恐惧的刺激,藉以降低对恐惧事物的敏感度。过程是将焦虑、恐惧与不愉快等刺激,经由特意安排,可能是想像或是实际体验,渐进式地使当事人重复或长时间的暴露在激发焦虑的刺激下,使当事人提高焦虑的情境, 进而发现其焦虑的后果并不会发生,希望借此降低其焦虑的程度。洪水法的治疗程序与系统减敏感度法完全相反,治疗时间每次大约三十分钟到两小时,其恐惧程度才明显下降;其前后大约作六次才会有效果。方法程序恰巧和前述的系统减敏感法相反,是让患者最开始就暴露于阶层表中最使人焦虑的情境中,引起其内在恐慌泛滥、并被淹没,故称为洪水法。洪水法借由直接让患者达到最焦虑的情境却处于十分安全的环境中,当患者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却没有受到任何预期的伤害,就能借此经验消除不合理的恐惧。此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认为只要个人被容许否决、逃离早成焦虑的情境,则这种情绪、异常行为反而很难被消除,而只有和刺激接触且不受负面效应,才能驱除恐惧。
- 此疗法可分成两种:
- ① 现场洪水法(in vivo flooding):让患者长期暴露在真实且强烈的恐惧源中,同时不得有任何缓解减轻焦虑的行为,虽然一开始会产生患者本来就有的不良反应,可是当他意识到这样的情境其实不会致使他所担心的事发生,则可以克服恐惧,例如有位同学因为高中念男校,在大学后害怕与女生相处与讲话,认为女生会嫌弃他无趣并不想跟他聊天,这时治疗师可以让个案与大量女性对话及相处,并让他明白想像中的情况不一定会发生,因此减缓个案的恐惧感。
- ② 想像洪水法(imaginal flooding):引导患者去想像恐惧情境,好处是有些恐惧源是来自无可重建创伤事件的场景,例如:地震、战争、强暴等,这些事件在使用现场洪水法有伦理及实施上的限制级困难,因此可以较为普遍地应用于各种情境的治疗。
- ◎ 洪水法 v.s 系统减敏法
- 相较起洪水法,系统减敏法或许是较好的选项,因为在直接的洪水疗法中,患者可能会在当下无法承受刺激源造成更多负面效果。
- 5. 爆炸法(implosion therapy):
- 所谓爆炸法是指,在患者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呈现其最恐惧的刺激,当其能克服这个刺激后,对恐惧的刺激敏感度自然下降。这种治疗法需要非常慎重,心理治疗师须依照患者状态拿捏刺激的程度。在执行爆炸法前,应征得患者的同意;同时考虑患者承受突如其来恐怖刺激的忍受程度,否则一旦刺激超过患者可承受范围,便容易造成难以回复的伤害,引发精神分裂症。这种疗法常见于治疗各式恐惧症(phobia)。例如:患者被要求想像一个与恐惧事务相关的幻想场景,例如想像蜘蛛在睡觉的时候爬进你的嘴里。与想像洪水法类似,并无直接接触到恐惧的事物。
- 6. 后效管理(contingency management) :
- 利用操作制约(operant conditioning)原理,借由找出可维持良好行为的强化物,在良好行为出现时给予强化物,以进行治疗。主要分为下面两种:
- 正强化策略(positive reinforcement strategies):当奖赏总是随著一种反应出现,该反应出现的频率很快就会变高。此一治疗策略可被使用来提升良好的行为反应以降低、取代原先的不良反应。
- 代币制度(token economy):所谓代币法是一种奖励办法,把奖励用虚拟货币量化,指当案主表现适当行为或完成规定的事项时,就给予规定数量的替代钱币的物品,以操作制约原理,对个体做增强的控制;当案主累积到一定的数量时,可以向治疗师换取自己所期望的东西,或享有特殊的权利,藉以养成案主量好的适应行为。代币法能够使个案对所要求的事情产生兴趣,会自愿独立的完成事项,且帮助其养成好习惯、珍惜努力结果的观念。当代币法产生治疗效果后,治疗师宜逐渐取消代币,改用精神上的鼓励与赞美,使案主产生自我控制的能力。代币法不适用于失眠、恐惧症等类型。
- 7. 消退策略(extinction strategies):
- 有时人们会持续进行一些明显会引来痛苦、烦恼的行为,是因为这些行为在带来负面结果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正向结果。这种正面强化效果将导致人们持续进行该行为,即使该行为明显会带来负面的结果。例如儿童因为不正当行为而受惩罚却继续表现不良,很可能因为这是它们能够获得父母、老师注意的唯一方式。因此,消退策略便是发掘这种乍看难以察觉的正向强化物,然后有计划性地在不良反应发生时,压抑这些强化物,进而使这些不良行为减少、消失。
- 在实际治疗中,会先对于情境进行一彻底的分析,以便了解正向强化物,之后再借由主动制造不当反应,但是同时撤除这些强化物的情境,让当事者可以借由此消退程序渐渐地降低出现该不当行为的频率。正如前面所说的例子,便可以借由要求这类孩童身旁的同学、师长平时多加关注孩童、并在他们展现不当行为时弃之不顾等消退策略,进而达到消除学童展现不当行为的情况。
- 8. 社会学习治疗(Social-learning therapy):
- 人们可以经由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学习新行为,因此可以借此治疗异常行为。社会学习治疗主要借由让被治疗者观看楷模的良好行为来矫正他们本来的不当问题行为。此一治疗方法对克服恐惧症、建立社交技巧特别有效。
- 对楷模的模仿:假使一个人可以先观察另一人(楷模)从事良好行为,并发现他因此受鼓励或奖赏,可以使观察者更容易模仿并习得该行为。同时,观察者也可能因为看到楷模的行为,而扬弃他们原先的恐惧,例如某些人会对于蛇类有强大的恐惧,则治疗人员会借由展现亲近蛇类等无所畏惧的行为此类的示范,来鼓励案主渐渐的消除他们原先抱持的恐惧。这种治疗方式称之为“参与式的示范(modeling)”:即透过看旁人接受自己原本害怕的刺激物的刺激,发现他人在此情况下并没有发生患者所想像的负面后果,进而习得此刺激物是无害的。此类治疗方式与象征式示范(symbolic modeling)和系统减敏感法有类似的效果,可是研究指出,参与式示范是所有治疗中最具有疗效的治疗方法。
- 社交技巧训练:社会学习学家认为心理异常者的部分难题在于他们在社交方面的笨拙、孤立,因此训练他们的社交技巧,可以让他们了解应该何时、如何说或做,以引发或达到想要的结果。通常最普遍的困扰是案主无法清楚、直接的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克服这种困扰的其中一种治疗方法称为“行为预演”(behavorial rehersal),借由角色扮演的情境,训练病患的意见表达,或者按照治疗者预写的剧本让患者尝试他在现实中不敢接触的角色或行为。借由这种如预演一般的行为,可以增强或建立患者的社交基本技巧,使他们在社交情境中以适当的行为反应。
- 9. 类化技术(generalization techniques):
- 在心理治疗中,遇到的一大困难是,在患者离开治疗环境后、进入新的环境中之时,能否将他们在治疗中学习的行为模式实际应用在日常情境中。简而言之,患者是否能长期维持治疗效果,且不受限于诊疗室中。因此基于期待患者不会在疗程结束后,因为生活情境又使症状出现的目标,治疗人员需要在治疗情境和生活环境中建立类似的目标行为、强化物、楷模及刺激行为等,即建立起“类化技术”。
- 例如治疗的时候最好采取“部分强化机制”,就是只有部分时候给予强化(partial reinforcement schedule),因为真实生活中并非每次都会有强化(奖赏)出现,以代币制度为例子,治疗人员在后期必须加入如口头赞许等在现实生活中比较会发生的酬赏,使病人不会对每次给予的实质酬赏抱有固定的期待;或者可以由治疗人员带领病人出外旅行,让他们有机会在真实生活情境练习新的行为。
- 10. 行为契约法(psychological contract):
- 行为契约法是由治疗师与患者在治疗前协商,议定出一份书面契约,契约的内容通常明确规定一个疗程的目标、方法与步骤,具体说来如下 :
- ① 目标行为的清晰陈述。
- ② 数据收集的方法。
- ③ 所使用的强化物,强化物发放的时间,谁来发放。
- ④ 潜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 ⑤ 奖励或处罚的条款。
- ⑥ 检查进步的时间表。
- ⑦ 所有内容的签署以及达成协议的日期。
- 行为契约法的好处有四点 :
- ① 可保证所有关系人都同意目标的程序,并在治疗阶段不会忽视它。
- ② 因内容从行为上具体说明目标,使契约能保证程序进行时,所有人在接近目标的方式上获得一致意见。
- ③ 契约能从时间、精力和经济上提供有关的进程,对患者产生真实的估计价值。
- ④ 契约的签署有助于保证所有人能充满信心地去执行过程。
- 11. 生理回馈法(biofeedback therapy):
- 生理回馈法是利用仪器传达身体功能讯息,增进案主控制生理活动历程的行为疗法。借由仪器将生理讯号(包括呼吸频率、肌肉紧绷度、心率、皮肤导电度、肤温)转换成图像、数据,并将这些讯号回馈给正在学习调控自己生理变化的案主,了解自己的生理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如:紧张时手指温度降低、呼吸变得短浅…等)。生理回馈疗法常使用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GM)来帮助案主放松身心,这种仪器可以测量骨骼肌肉的紧张程度。治疗师将 EGM 贴附于案主身上,该仪器所测量的生理讯息可以转换成声音;案主借由声音的大小,可以知道自己生理紧张的情形。这种训练对于控制紧张、偏头痛、高血压及肩膀酸痛都相当有效果。生理回馈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压力相关的症状和疾病,包括压力症候群、恐慌症、失眠、忧郁症等。
- 生理回馈治疗的过程包括:
- 初步评估面谈阶段:首先要建立适当的治疗关系,治疗者要向病人说明生理回馈治疗的理念并设定可行的治疗目标,教导病人量化自己的症状严重度与紧张或放松的情况等。
- 设定生理指标:根据病人的主要生理症状选定较敏感的生理指标,并在治疗过程中依实际状况与病人讨论,并请病人将每日的症状变化及练习状况作记录。
- 治疗阶段:训练的内容主要有(1)自我评估的训练(2)辨识生理指标变化的训练(3)将训练成果转换到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要告诉病人要养成每天持续练习的习惯。
- 治疗结束:若病人的症状已能自我控制,或已学习放松自己的内在,或学习的焦虑控制技巧已能类化到实际生活情境时,就可以考虑结束治疗。
- 追踪辅导:当结束治疗室的治疗后,改到门诊继续追踪辅导,以持续提供病人适时的鼓励,并强化病人保持练习的意愿。必要时,可以安排病人再回到治疗室温习生理回馈练习的方法。
- 12. 自我管理法 :
- 自我管理是由治疗师协助案主自动自发地自我约束、管理适应不良的行为,进而收到治疗的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观察案主能自我管理时,就给予奖励;逐渐培养案主在表现良好行为时,就自我激励,最后能自动自发自约束自己的行为。
- 自我管理治疗法要能达到预期效应注意下列原则:
- 订定的规则要简单易行、确切具体,才能收到预定的效果。
- 建立阶段性的检核制度,用逐步渐进的方式完成目标行为。
- 公开自我管理治疗计划,促进当事人的努力。
- 将自我管理治疗的计划与另一人分享,以达相互勉励效果。
- 将增强给予权力托给别人,使自我管理治疗计划收到效果。
- 13. 自我肯定训练 :
- 自我肯定训练以增进个人自我勇敢、自在,以及果断的行为为目标。对自卑、退缩、内向,以及沮丧很有帮助。
- 治疗训练包含了行为演练和认知重建:
- 行为演练:经过不断的示范、练习、回馈,让案主在治疗环境中学习他们想要的行为,然后再实践于真实生活中。
- 认知重建:大多的自我肯定训练聚焦于案主的负面自我陈述、自我挫败信念、错误思考。治疗师除了教导案主处理困难情境的技巧或技术之外,也会挑战案主缺乏自我肯定的信念,教导他们使用建设性的自我陈述,以新的信念来产生自我肯定行为。
认知行为治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编辑- 社会上常提到的“吸引力法则”就是认知行为疗法的一种,其内容假设:“你告诉自己你是怎么样的人,你就会有能力成为那样的人;当你相信自己应该要去做些什么事,你便会受到此一信念引导而去实行。”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依照字面上即可知,其为结合认知和行为二者的一种疗法,其中“认知”强调的是去改变患者一些不合理的信念,而“行为”则可以协助强化事件效果在治疗行为表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简而言之,借由行为重建认知(cognitive restructuring),可以矫正患者不被大众所接受的行为模式。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念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念认为,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主要由其思维模式所驱动。负面的自动思维往往会导致消极的情绪和行为,而改变这些思维则能改善个体的情绪和行为。这一疗法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 认知:强调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和负面思维。
- 行为:通过行为改变来强化正面结果和新的思维模式。
- 认知重建:重建个体对事件的解释和反应方式,从而改变其情绪和行为。
- 在认知行为治疗中,其治疗过程可大致被分为三个部分:
- 认知预备:即认知治疗中的第一步骤,了解案主谬误的信念、找出不当的内在想法,或者是建立一些新的认知。
- 技巧获得以及预演:借由一些对话的练习、深层的了解、对质或驳斥,开始让案主跳脱原先僵化的谬误思想,建立起有建设性且正当的内在信念,并且避免重复掉入以往的框架中造成自我挫败。
- 应用以及练习:借由在真实情境中的演练,应用上一阶段在治疗过程中所获得的思想技巧,进而跳脱原本局限自身的框架。
- 此类治疗除了用于矫正案主的行为模式,同时也可以用于建立案主的信心,即对自我成就的预期。同样的依照上述三个阶段:评估自我效能实现的可行性、进而以务实的策略渐渐达成目标、最后切合现时状况作出自我回馈。在这些方式中,案主可以渐渐发展出“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而自我效能将会影响案主在困境中,能坚持多久、付出多少努力。
- 基本上,认知行为治疗与前述行为治疗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行为治疗”主要借由提升行为方面的自我效能感来修正案主在某方面的特定行为;而在此治疗中,行为只是媒介,主要仍是借由“认知”,即案主看淡自己能力的方式,来改变行为。
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范围
认知行为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
- 恐惧症:如社交恐惧症、广场恐惧症等。
- 强迫症:包括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 社交焦虑症:包括对社交情境的过度焦虑和回避行为。
- 忧郁症:改善负面思维和消极行为模式。
-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PTSD):处理创伤后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 饮食障碍:如暴食症、神经性厌食症等。
认知行为疗法的新发展
随著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认知行为疗法也在不断演变。传统的CBT强调结构性和指导性,但这种方法有时可能会导致个案和社会将心理问题视为“疾病”,从而造成心理问题的医疗化现象。这种思维方式容易忽略一种更适合处理问题的可能性:在某些个体成长与生活脉络中,设法适应这些心理“问题”并与之共存,而非将之去除。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新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强调尊重个别选择,结合更多非指导性的思考。这些新疗法虽然仍以CBT为核心,但更强调接受每个人的独特样貌,并在此基础上定义治疗目标、增加治疗技巧与设计治疗方案,以减少心理问题的疾病化与污名化。
新兴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
- 正念认知行为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结合正念练习和认知行为疗法,用于预防忧郁症复发和减轻焦虑。
- 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最初为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而设计,强调情绪调节、正念和人际关系技巧。
- 接受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强调接受痛苦的经历和承诺行动来追求个人价值和目标。
综合而言,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结构性和指导性的治疗方式,能快速有效地解决多种心理问题。随著认知行为疗法的不断发展,新的方法和技巧不断出现,以更好地适应个案的需求,减少心理问题的医疗化和污名化,并促进个体的整体心理健康。
人本治疗
编辑人本主义疗法(Humanistic Therepy) 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通过为求助者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使患者能够深化自我认识、发现自我潜能并且回归本我,患者通过改善“自知”或自我意识来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自我肯定地、无限地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潜力,以改变自我的适应不良行为,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
人本治疗的起源: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佛洛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人本治疗的学派: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1908~1970)和罗杰斯(1902~)。马斯洛的主要观点: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物件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宣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人本治疗认为一个人需要被整体的了解,而不是只看到某些特定面向,因此人本治疗法试图透过帮助个案更直接的表达自我感受,借此厘清状况,促进个案自我观的整合,找出帮助个案达成自我实现的方法。整体而言,人本治疗法的目标并不单单只是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协助个案获得个人成长,在成功处理现有状况外,亦更有效率的解决未来浅在问题。以人本治疗理论为基础所发展出的疗法有两种:案主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与完形疗法(Gestalt therapy)。
- 案主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
-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秉持人文主义的理念,于 1940 年代至 1950 年代之间倡导案主中心治疗(client-centered therapy),又称为当事人中心治疗(person-centered therapy)。这种治疗方法属于领悟治疗法的一种,强调治疗者对案主的支持与鼓励,帮助案主重视自己的感受与尊严,使案主重建正确的自我观念,进而愿意自我接纳及自我成长。由于案主中心治疗法强调治疗者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案主洞察自己的问题,而不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做任何的解释或建议,因此案主中心治疗法又称为非指导式心理治疗(Nondirective psychotherapy),其重点如下:
- (1)治疗的气氛
- 罗杰斯认为,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营造安详、和谐的气氛是非常重要的。治疗师对案主要有温暖的、支持的及接纳的态度。案主在又充分安全感的环境中,心理防卫自然降低,更可以勇敢面对自己困扰的心理问题。为了达到所述的效果,治疗师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 真诚
- 治疗师对案主必须真心诚意、坦承沟通、态度诚恳及自然,不虚伪造作、不摆出权威的姿态,随时与案主保持诚挚的关系。
- 无条件积极关注
- 治疗师对案主所陈述的一切都要无条件的接纳:尊重案主的人格,对其行为、思想不作任何的批判或纠正,关怀与接纳案主。
- 同理心
- 同理心,系指治疗师在倾听案主的自我陈述后,需要站在案主的立场设身处地的去体会案主的内心世界,让案主感受到治疗师真正了解他的苦衷。
- (2)治疗的程序
- 案主中心治疗法,特别重视治疗师与案主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是咨商与心理治疗成功的要素。在咨商与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要使案主找回失去的信心,藉以自我重建,达到自我成长的境界,需要以下程序:首先,案主在咨商治疗初期,其思想和感情处于不一致的状态。在案主消极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逐渐减少,且有意愿去认识和经验自己的情感后,案主不良的自我结构松动,重新建构自我。当案主愿意谈论自己,了解自己主观的经验,他也就能进一步澄清自己的情感,体察自已内心的问题症结所在,愿意采取建设性的行动来面对自己的问题。案主会在安全的环境气氛中,勇于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与他人更坦然地相处,较好的掌握自己的情感,并且与他人作有效的沟通,成为一个更成熟的、适应良好及自我潜能充分发挥的人。
- 完形疗法(Gestalt therapy)
- 完形疗法由德国精神科医师弗里茨·皮尔斯(Fritz Perls,1893年7月8日 – 1970年3月14日)所创立。该治疗法源自存在哲学,重视人存在的价值、主观经验与自我成长,认为个人的感觉、知觉、思考与情感是整体的,要了解一个人必须身历其境。人的认知、情绪、动机,以及知觉,彼此相互关联不可分割。
- (1)完形治疗的人格理论
- 完形治疗主张个人是一个统合的有机体,人具有生物性与社会性需求,健康的人会自我调节各种需求以达成平衡。皮尔斯强调,个人对事物觉察(awareness)的能力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因素。自己想做的与认为应该做的,这两股力量是个人内在冲突的来源。人格健全的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能以真诚的态度接纳自己、发挥潜能,施展抱负达成自己的愿望。
- 人格不健全的人具有以下四种特征:
1. 完全接受外在环境一切,无法展现自己的独特风格
2. 不能明察自己应负的责任,将一切的责任推给别人
3. 凡事委曲求全,自我压抑;
4. 与他人同流合污,不能坚持自己的理想。 - (2)治疗的目标与程序
- 完形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案主对人、事、物的觉察能力,使自己的观念、情绪以及行为能够统整。治疗师应先与案主建立和谐的关系,仔细观察其心境、了解其价值观,协助案主了解自己的优缺点,采取建设性的行为方式,以积极负责的态度面对一切挑战,促使自我成长与发展。为了达成治疗目标,完形治疗实施的程序如下:首先,让案主表达自己的内在经验,协助案主了解自己内在的冲突和矛盾,是造成行为困扰的主要原因,并让案主体会对自己行为负责的重要性,最后方能使案主的思想、情感与信念统合起来,成为身心健全的人。
- (3)完形治疗常用的技术
- 空椅技术:让案主坐在一张椅子上,在其前面摆放一张空椅子。这张空椅子代表案主自己想要做的;而案主所坐的这张椅子,则代表他应该要做的。治疗师引导案主与空椅子互相对话,从而增进其觉察能力。
- 倒转:让案主扮演一个完全相反的角色,以协助案主发现被自己否认或隐藏的部分,使其人格逐渐统整。
- 夸耀:引导案主大胆表现各种身体语言,使案主体会自由自在的感受。
- 演练:教导案主对自己所期望的适当行为事先演练,以增加自信心。
- 穿梭技术:引导案主不断反复体会适当行为,使其逐渐朝向适应的行为,这种方法称为穿梭引术。
- 秘密分享:鼓励案主将自己内心的隐私充分表达出来,进而体验到这些秘密让别人知道也没有什么关系。
- 对案主提供建议:治疗师如果发现案主优柔寡断,可以对案主提供建议,请案主重复说出这些建设性的话。
- 重历梦境:让案主重新思想以前的美梦,或与美梦的对话,藉以体验美梦成真的喜悦,进而激发其追求梦想的毅力与决心。
- 负责任:治疗师要案主说出要对 ⋯⋯ 负责,藉以培养案主凡事负责任的精神。
- 存在主义疗法(Existential Therapy)
存在主义治疗是咨商理论的其中一种,它的核心宗旨是比较偏向哲学的角度出发的。主要的核心观念认为每个人的人生过程不断的在变化,而就是因为这样无可预测的特性,使得人们容易感到焦虑,另一方面存在主义学者认为所有的生命经验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这样无可取代的独特性,使得每个人在人生中总是会感到孤独,甚至会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因此存在主义治疗的目标在于帮助案主从生命经验中找到生命的意义,进而减低焦虑和沮丧感并提高对于生命的期望。当案主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时,也能够用这样的信念去面对各种人生经验。存在主义治疗(Existential Therapy)的代表人物之一Irvin Yalom提出生命中有四大终极议题(four ultimate concerns):
1.无可避免的死亡 (Inevitable death):不管一个人有多特别,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这也意味著我们终将失去爱的人。
2.孤独 (Isolation):即使被朋友,家人,同事围绕著,也没有人能比我们还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没有人能帮我们面对生命中的死亡及失去。
3.无意义(Meaninglessness):生命是个充满未知的过程。这些未知容易让人感到迷失,因此怀疑生命的目的及价值是什么
4.自由与责任 (Freedom & responsibility):我们都有选择的自由,但正因有这样的自由,我们也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和生活负责任。
这些是恐惧和空虚的来源,因此许多和这四点紧密相连的人生转折就容易让人觉得迷失,生命没有意义或没有希望。在面临这些问题时,有的人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方法,调适得很好,有些人却可能因为缺乏适当的资源或应对技巧而越来越对生命无所期待。
在心理咨商里,咨商师主要会帮助个案在生命经验里找到新的意义,协助个案利用找到的新意义再次设定生活目标因而渐渐减少空虚和疑虑。在Nazila Ebrahimi等人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利用存在主义治疗能够有效的帮助白血病患者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和获得希望 (Ebrahimi, Bahari, & Bahramabadi, 2014)。另外,Ramesh Hosseinzadeh- Khezri等人(2014)的研究结果中显示,有接受存在主义治疗疗程的大肠直肠癌病患比起未接受疗程的患者有较低的忧郁和焦虑的倾向。
虽然存在主义治疗在某些研究中显示出对病患有正面的效果,尤其是在帮助个案找到生命意义和降低忧郁及焦虑方面,然而,对这种治疗方法仍存在一些疑虑。存在主义治疗的研究数量和品质有限。许多研究样本规模较小,缺乏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全面证实其有效性。[3]
心理动力治疗法
编辑心理动力治疗法是基于佛洛伊德理论而来,因此心理动力治疗(psychodynamic therapy)是属于精神分析治疗(psychoanalytic therapy)的一个分支。 依据先前所提到,佛洛伊德学派认为,精神焦虑性的病患无法解决源于“本我(id)”的潜意识和被“超我(superego)”中内化的社会约束之间的内在冲突,因此他们认为精神官能症的原因来自于幼年时期前在意识的冲突与压抑,因此是造成个人心理失常的原因。这些内在冲突大都来自性与攻击的冲动,使得个人人格自我、本我、超我之间失去平衡。此种精神分析治疗方法著重于治愈患者内心深处的伤痕,借由协调心灵内部的想法、平衡对于自身过高的超我要求等等方始,使得人格可以正常发展。
这种心理治疗法在 1940 年代至 1950 年代曾为精神医疗的主流。今日在心理治疗的领域依旧占有一席之地。其假设心理患疾是因为本我、超我与外在环境的无意识冲突,改善关键在于帮助当事人察觉被压抑的想法,为了发掘出压抑想法,治疗师将会与个案面对面谈话,并且感受个案内在情绪、思考、冲突、个案带给治疗师的感觉等等。其旨在接露案主潜在意识的冲突、动机与心理防卫机制。在接收到这些来自个案的讯息之后,治疗师会用语言将这些感受分析给个案听,让个案逐渐察觉那些被压抑的想法。可是这种传统的心理动力治疗法也有许多缺点,一是因为此治疗是借由类似“重置”患者长期以来的认知,来舒缓病患所经历的痛苦情绪,因此这类疗程通常会耗时很久且所费不赀,二是病人需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强烈的治疗动机和内省能力,因此在许多方面,心理动力治疗仍十分受限。
治疗师会应用一些技巧来帮助病人把压抑的冲突带到意识层面,然后解决它们。这些技巧包括自由联想、抗拒的分析、梦的解析及移情与反移情的分析,在前面的精神分析法中已经提及部分。
-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指让患者在毫无拘束的情境下,尽情道出心中所想到的一切;无论是痛苦的或快乐的经验,或是存在内心中荒诞不经的观念或思想,只要想到的,就毫无顾忌地吐露出来。自由联想是开启患者潜意识之门的钥匙;在毫无拘束的心态下,患者的思想较少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使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动、欲望、幻想、冲突,以及各种不为社会认可且未曾获致满足的动机或欲念得以释放出来。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经由自由联想,心理师才能了解患者内心身处隐藏的问题。
- 抗拒(Resistance):在案主接受心理分析时,全部疗程大约为十几次。有时案主不肯听从分析师的话,而不将内心压抑的感情全部倾吐出来;有时不按事先约定的时间到治疗室接受心理分析;有时对心理师产生敌意;有时则沉默不语。案主表现这些不合作的态度称为“抗拒”,简单而言便是指案主对于欲望、想法或经验表达的不愿意或无法。案主抗拒的心理防卫方式,不愿意将潜意识中不合情理的意识说出,也是案主对心理分析采取的拖延策略。抗拒的方式可能是无法或不愿谈论某些想法、欲望、经验,也可能是晤谈迟到或甚至刻意遗忘误谈这件事。其展现抗拒通常是为了防止潜意识的痛苦记忆回到意识层面,而这些部分也是精神分析人员需要加以重视,因为这是存在于潜意识和意识间的一道关卡,且心理治疗法的重点即是在打破这些关卡。打破抗拒漫长而艰难,却也是将隐藏问题带到意识层面并解决的、不可或缺的程序。任何抗拒行为的潜在意义,心理分析师应使案主领悟,进而察觉心理失常的原因。
- 梦的解析(Dream Analysis):患者所陈述的梦,是一项重要的精神分析资料。帷患者所陈述的梦,只是他在意识状态下所做的回忆;他真正做的梦,却是在潜意识状态下进行的。所谓梦的解析(dream analysis),就是根据患者在意识状态下“说的梦”去解析他在潜意识状态下所“做的梦”。分析师根据患者所陈述的梦中景况去解析梦的真正含意,即为梦的解析。梦境分为两个面:一为显性梦境,是当事人醒后意识中所记忆的梦境;另一为潜性梦境,是梦之含意不为当事人所了解的梦境。潜性梦境转化为显性梦境的过程,称为梦程。梦的解析的目的:帮助患者使他了解他梦中所建一切象征性事物所代表的内在意义。换言之,根据患者所述显梦境进行分析,藉以揭开他潜梦境之谜。
- 移情分析(analysis of transference):指心理师对患者将对某人感情关系转移呈现之现象的分析。所谓移情(transference)是指分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将其以往对别人(父母或情人)的感情关系,以扭取现实的形式,转移到心理师身上,使本来单纯的心理师与患者的关系,转变为亲子间或情人间的感情关系。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患者将他隐藏在内心中对别人的亲情或爱意,转移到心理师身上。
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患者将他隐藏在内心中对别人的不满或恨意,转移到心理师身上。
- 阐释(interpretation):心理分析最后一个步骤就是阐释。心理分析师根据案主自由联想、作梦的主题、抗拒以及移情等资料,向案主剖析这些行为的深层意义。分析师适当的阐释,假如能够获得案主的信服,案主就能够领悟到自己心理困扰真正的原因,进而面对内心压抑的心结,逐渐以建设性的态度来解决内心的问题,案主的人格就可以朝著成熟的方向发展。阐释的过程就是治疗;只要心理师的阐释获得患者信服,仅凭阐释不需药物,即能解除患者心理上的痛苦。
咨商(Counseling)
编辑绪论
编辑专家借由个别面对面的接触,使当事人(Client,又译“来谈者”)的态度发生积极转变,借此帮助他解决心理困扰。咨商的结果能使当事人对于自己的问题得到更好的适应,积极地面对真实的人生。若以治疗为目的,也被归类为心理治疗。透过咨商与心理治疗的方式,增加个人问题的处理能力、挫折容忍力,增进生活的快乐感,进而获得心理的健康,是现代人要知道的求助管道之一。当心有所扰,适时找人谈谈,借由一些有效的介入方式,澄清心里的想法,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算是一种生活的充电方式。
· 咨商常发生的地方有
- 儿童诊疗所(Child-Guidance Clinics)
心理治疗是儿童诊疗所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被认为是是治疗适应困难的儿童 —— 尤其是青少年最有效的手段。 - 学生咨商(Student Counseling)
处理中学生或大学生的适应问题时,常利用咨商来谈个人问题。 - 成人心理卫生机构(Mental Hygiene Services for Adults)
以适应不良的成人为对象治疗的机构较少。对成人的咨商,多半由精神科医师或心理学家个别提供。近年来,关于夫妇间适应问题的咨商机构已经相当发达,这些机构对于即将结婚或已婚而在婚姻生活上不能适应的夫妇,提供咨商的援助。
目前咨商的实施虽然相当普及,可是对于咨商过程尚缺乏适当的研究,究竟咨商的功效取决于何种因素?这一点尚未阐明。若我们所知有限,则很难对于心理治疗的特质做说明,促进其专门性的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以咨商经验为基础,寻求可以验证经验的假设。
· 咨商古老的方法
- 命令与禁止(Ordering and forbidding):用命令或压抑改变人类行为。此方法已被证明毫无效果,遭到淘汰。
- 训诫(Exhortation):利用宣示或诺言,让个人以自己的善意束缚自己。此方法因为容易故态复萌,不能导致真正的转变,故已经落伍。
- 暗示(Suggestion):如再保证(Reassurance)或鼓励(Encouragement),对当事人说“你已经逐渐好转了!”“你做得很好!”等暗示加强其动机,否定当事人对胎问题所持有的情绪。但其可靠性已经逐渐下降。
- 净化法(Catharsis):最明显的是忏悔。令当事人把自己的问题完全讲出来,给予明确的接纳。净化法不但可以使人摆脱罪恶感,还可以把影响行为的深层部分态度明朗化。现在仍然相当发达。
- 劝告(Advice)与说服(Persuasion):由咨商员选择所要达成的目标,介入当事人的生活,使当事人朝向他的目标采取行动,此类咨商纪录常有“如果我是你的话 ...”“你认为这样如何?...”等词句出现。这样的咨商方法其实是不对的,然而实际上被广泛利用。
- 知性解释(Intellectual interpretation):此种技术旨在对于人的行为更加了解,如此较容易下适当的判断,即认为凡事援助个人所需要的,只要把行为的原因向对方说明就足够了。
· 新的咨商方法
新方法与古老的方法目标迥异,新方法不认为咨商员如果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将有一定的结果,而更重视自主性(Independence)与统整(Integration),其焦点在于个人成长,而非问题解决,故可以看到新发法不把重点放在知性方面,而是放在情绪因素,也就是情境的感情方面,认为大多数的适应不良并非由于不知道,而是由于知识被适应不良所形成的情绪上的不满足而失去效果。
1. 关系治疗(Relationship therapy)
2004 年由江垂南临床心理师创立,其概念为运用关系治疗的方法,处理有伤害性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维持健康的关系,以达心理健康的状态。其主要整合精神分析学、客体关系理论和沟通分析学而提出一套新的关系类型理论,提出十种关系类型用以说明人际互动模式,父母对儿童的互动模式,造成的心理健康议题。该治疗可运用于以下四种情况 :
- 心理治疗:运用该理论帮助案主增进自我实现的能力和疗愈心理症状,重新学习认清所惯用关系类型所带给自我发展与人际关系的困扰。
- 辅导咨商:可广泛的被社会福利的工作者、家庭教育等专家,运用在收出养、寄养家庭训练、特殊儿童亲职训练、认辅志工培训等。
- 教育训练:学校辅导教师运用该理论协助学校教师进行班级经营工作坊、心灵活水生活脚本探索工作坊、学生人际沟通与关系经营课程、青少年家长亲职成长团体。
- 组织沟通:组织可运用该理论概念检视与改善机构经营的沟通类型,诊断机构文化脚本议题,调整组织沟通经营模式。
关系治疗不仅仅是提升沟通艺术,更注重深层心理症结的疗愈工作。通过关系轮分析、关系轮演剧以及安抚团体活动,治疗能帮助个体从家庭关系中领悟负面信念脚本,识别和改变因安抚匮乏而形成的惯性人际互动模式。关系轮演剧和安抚团体活动在团体环境中重现重要关系人物的对话模式,帮助个体整合过去的感官经验和记忆,疏通未完成的心理议题,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安抚,改善重复性的精神官能症状。
2. 游戏治疗(Play therapy)
游戏治疗即将治疗加入游戏的情境中。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人们(尤其是儿童)会通过游戏行为来解决内心的焦虑。而游戏治疗师可以透过观察来访者玩玩具(玩具屋、毛绒玩具、洋娃娃等)的情况,以确认其行为受到干扰的原因,了解孩子当前所遭遇的困境,进一步协助其克服。游戏治疗还有助于感觉运动的发展和应对技巧。
3. 团体治疗(Group therapy)
团体治疗由一群特定人们与治疗师共同组成已进行治疗。其是在控制下的一种互动行为,且在一个正式组成且受保护的团体中所进行,进而主要在于由数人所组成的社会情境,帮助案主从认识别人与了解自己的过程中,习得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经精神医学界研究证实,这种治疗活动对精神官能症(焦虑症)及其他心理疾病的患者可以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有个人心理治疗无法提供之一些特点。团疗存在一巨大优点,团体组成顺约八到十二名,治疗的人地条件也有弹性可调整,在医师负荷量过重无法给病患足够的时间诊治的现况下,团疗是可发挥理想的医病关系。
咨商员所面对的问题
编辑咨商员进行心理咨商时,借由从当事者身上萃取出的决定性因素诊疗。然而,若未对于决定性因素设置相关标准,往往会造成不周全的诊断结果,故心理咨商的诊断应设有相关标准以实施,并凭此作出更适宜的诊断结果。除此之外,咨商员与当事者间需要时间进行磨合,但是在磨合的过程中,当事者的病情可能会加重或是病情有所反复。由于多数当事者想要的是立即性的效果,因此咨商员就成了被指责的对象,但是把问题都强加于咨商员的身上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有可能是正在掌握节奏以进行更好的疗程。
何时需要实施心理咨商?
编辑几个基本问题
- 当事人是否处于被压抑的情况之下?
- 当事人是否可以对付自己的情境?
- 当事人是否具备适当的年龄、智力与安定性?
试探性的标准
- 需要咨商或心理治疗的条件
- 因不能两立的个人之要求,或由于个人的要求与社会、环境的要求冲突而产生紧急状态时。并且这种紧张或压抑大于表明该问题的感情所伴随的压抑时。
- 个人具有对付人生的能力。具有控制自己情况的因素之能力和稳定性,他所面对的迎镜来不至于使他不能控制或转变。
- 个人有机会在与咨商员的有计划的咨商中表明自己冲突的紧张。
- 当事人可以用语言或其他媒介物表明这些紧张或冲突。有企求援助的意识虽然有用,可是并非绝对需要。
- 当事人在情绪上或空间上适当从关联密切的家属的控制独立。
- 当事人能适当地摆脱过度的不稳定,尤其是器质性的不稳定。
- 当事人具有迟钝(Dull-normal)以上的智力,足以对付现在的生活情境。
- 当事人的年龄在生活上能够独立,且具有适当的适应弹性。实龄约在 10~60 岁之间。
- 需要与亲子实施直接治疗的条件
- 儿童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亲子关系造成的。
- 儿童在情绪上或空间上尚未由家属独立。
- 父母与儿童都感到有获得援助的需要,而产生治疗情境的机会。
- 需要环境间接治疗的条件
- 个人的适应情境之构成因素显著对立,纵令改变态度或有所洞察也很难对付的情形。譬如家庭或社会团体的破坏性经验或环境。在加上当事人本身的健康、能力及资质上的缺陷,除非改变环境结构,否则难以适应。
- 即使个人有适当的机会付出相当努力,仍然不能发现表明自己的感情和问题之手段时,是不能接受咨商的。譬如思觉失调症的初期阶段。
- 有效的环境治疗要比直接治疗更单纯、更有效。这个条件唯有在问题的产生多半来自环境的时候才能适用。例如学校的课程不合适、居住在不理想的场所、或在脾气暴躁而无能的监督之下工作。
- 个人由于太年老、太愚蠢、太不稳定而不能接受直接的治疗时。
咨商关系的建立
编辑所谓咨商关系适咨商者借由温暖的接纳与毫无强制和个别压力之下,使来谈者充分表现其感情,态度以及问题的关系。这种关系乃是被构成的关系,尤其是对于来谈者有时间上的限制、有依赖的限制、有攻击行为的限制。来谈者在明确表示的架构内,藉完全的情绪自由之独特经验,可以自由去认识自己的冲突与生活方式,包括肯定的与否定的,这是其他任何关系所无法达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咨商关系与日常生活上的一切权威关系截然不同,并且无法并存。而咨商关系的建立成功与否,对于咨商能否成功占有相当大的影响因子。
有效的咨商具备下列 4 个特质
- 咨商员的温和与应答的态度:这种态度可以产生亲睦感,逐渐发展为更深的情绪关系。
- 允许自由自在地表达感情:唯有咨商员接纳当事人,完全放弃道德或判断的态度,才能使当事人感到自在,可以表明一切感情和态度。
- 有明确的限制:尽管感情的表现有完全的自由,可是为了要提供有利于来谈者达成洞察的情境,咨商治疗需要有明确的限制。
- 摆脱一切压迫或强制:一个熟练的咨商员绝对不会把自己的欲望、反应及先入为主的观念带到治疗情境。
- 责任上的限制(Limitation of Responsibility):咨商员必须明确表明的限制之一,就是他对于来谈者的问题或行为负责的范围。
- (1) 时间限制(Limitation of Time):如遵守约好的咨商时间、避免谈及题外话浪费时间等,目的是避免来谈者控制咨商员以得到更多时间。这样的限制可能被认为是治疗者对来谈者的拒绝,但经验告诉我们,若时间限制充分被了解及遵守,则治疗更容易进行。
- (2) 攻击行为的限制(Limitation of Aggressive Action):在对幼儿实施游戏治疗时,避免损及他人或他人之物的限制。例如儿童可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的表现敌意(可以在一个房间内打碎黏土雕像),但不准许这个敌意扩张到房间外(但不可以把黏土雕像扔到窗户外)。
- (3) 爱情的限制(Limitation of Affection):限制治疗者所表示的喜爱。
根据以上特质,来谈者会发现咨商员既不给予过分的支持,也不会有不愉快的对立。
咨商的过程
编辑心理咨商上分为几个不同学派,其理论基础与咨商过程中尝试的咨商目的及方法也有所不同。
学派理论 | 哲学基础 | 咨商目标 | 咨商历程 | 咨商技术 | 理论意义 |
佛洛伊德
(精神分析治疗法) |
强调人受本能所控制,重视早期经验对个体的影响。主张潜意识为人格的主要动力,防卫机转为潜意识的运作。
|
借由分析潜意识使当事人进行洞察与内省,而解决内在冲突,并重建人格。 | 治疗者重复分析当事人的潜意识,处理当事人的阻抗,并建立足以产生移情作用的治疗关系。 | 自由联想、梦的解析、处理抗拒、处理怡情与反怡情等 | 首位提出潜意识的学者并应用到心理治疗上,但其理论的无法验证性也令人诟病 |
阿德勒
(阿德勒学派) 五大重点: 生活目标、 自卑与超越、 社会兴趣、 生活型态、 家庭星座。 |
主张人具目的导向,人格是统整的,其动力来自追求卓越,社会兴趣为人格重心。
|
协助当事人重新导向,以克服自卑、追求卓越。 | 治疗性关系是双方积极参与的,营造接纳、关怀、信任、合作的气氛。 | 专注倾听、解析、立即性、面质、矛盾意向法等 | 重视人格的统整性及社会力量,认为当事人需要的是再教育而非治疗 |
行为治疗法 | 人的行为都是学习来的,受到环境的主控
也就是说所有的适应跟不适应都是学习而来的 |
以 ” 改变不适应行为 ”、学习做决定达到自我管理为目标 | 治疗者采取指导、矫正方式协助当事人解决问题 | 系统减敏感法、嫌恶治疗法、洪水法、代币法、自我管理、行为契约等 | 强调行为的再学习与增强作用 |
现实治疗法 | 人有善根、在基本需求的满足下具自我成长与自我负责的能力。当能成功的自我认定时便能适应成功。 | 协助当事人达成成功的自我认定,并能自我负责。
|
治疗者采真诚、支持、投入态度,协助当事人检视生命需求与目标 | 积极正向技术、面质、直接教导;建设性辩论;角色扮演、幽默、支持、控制知觉等 | 借由面对现实、增加个体的责任感来改变行为 |
交流分析法
TA |
自我是可交流、沟通的,透过辩证使人的思绪与行动更为统整。主张人能借由重新做决定而改变人生 | 治疗者协助当事人发现把细而改写生命脚本,使自我状态更为统整 | 治疗关系的双方共同订定目标与契约
P(父母)、 A(成人)、 C(孩童)。 |
自我状态分析、面质、解释、示范、具体化等 | 强调人际间沟通的形态对自我状态的影响 |
艾里斯
(理情治疗法)
|
人有理性与非理性的思考,且人有追求理性、自我实现的倾向。困扰个体的是对事件的想法 | 透过认知结构的改变与信念的修正已去除非理性的想法 | 治疗者采主动指导方式协助当事人察觉非理性的想法 | 反驳非理性想法、理性情绪想像、面质、幽默、角色扮演、行为技术等 | 重点在认知历程的再教育,强调练习与行动的重要性 |
罗杰斯
(当事人治疗法) |
自我是人格的重心,有其价值与尊严,具自我开发的潜能与追求成长的倾向 | 协助当事人统整自我、开发的潜能,而非单纯的问题解决 | 良好的治疗性关系具催化作用 | 专注倾听、沉默、尊重;接纳;真诚一致、同理心、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反应、澄清等 | 从人的本质出发,强调当事人在咨商中的主体性 |
皮尔斯
(完形治疗法) 未竟事物 |
存在与追求完整是个体存活目标,人具主动经验;察觉与发展的倾向。察觉(insight)是人格中心
察觉以及注重个体 |
透过察觉当下主观经验已体认个体的存在 | 强调治疗者的主动介入,治疗者先查觉当事人之内在历程后,鼓励他探索自我与查觉环境 | 空椅技术、对话游戏、梦的工作、穿梭技术、倒转、演练等 | 强调个人的察觉与统整,从存在的角度以当下为焦点 |
充分的表现
编辑在有效的咨商或心理治疗上,咨商员的主要目的之一,即帮助来谈者自由表现导致其适应问题或冲突的情绪态度,使其能自由表现。咨商员为了达成这个目的,采取种种方法,使来谈者能够自由而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感情。首先,咨商员为反应其情感的内容,努力给予言语上的承认。这个原理,无论情绪化的态度是怎样的型态 —— 譬如敌对意思、失望、恐惧等否定态度,或爱情、勇气、信心等积极态度,或矛盾对立的态度等 —— 都可以适用。这种方法,无论来谈者的感情是朝向自己、或朝向别人、或朝向咨商员、朝向咨商情境,都可以应用。咨商员在各种情形下,对于来谈者所表现的感情努力予以认知,并且反应它,把她的感情当作是问题的因素之一,是咨商关系中的一个要素来接纳。咨商员对于来谈者未能表现得被压抑的态度,将不作言语的承认。
在此过程中,来谈者从自己过去被压抑的感情得到情绪上的解放,注意到自己的生活情境之基本因素,明确而毫无恐惧地承认自己的感情。它在这种探究的过程中,将使自己的情境更加明确,开始了解各种反应间的关系,这是洞察的开始与基础。
洞察(Insight)的达成
编辑在接纳的咨商关系上,来谈者的感情或情绪态度得到自由松弛,必然可以导致洞察。洞察的发展往往是自然产生的,倘若能审慎而理智地利用解释的技术,也可以扩充到自我了解的领域,而增加其明确性。
来谈者的洞察适逐渐发展的,通常是由不慎重要的了解进展到更为重要的了解。这就是认知从前所不能认知的关系,接纳自己的一切,雪则明确之觉得目标。
紧接著对于自己的心的知觉,以及选择新目标之后,就会出现朝向达成新目标的自我指导之行为。这个步骤即使所关联的是很细微的事,对于成长却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步骤使来谈者创造新的信心与独立,藉洞察的增加,强化朝向新的方向。
咨商的终结
编辑来谈者获得洞察,发展自我了解,而选择生活的新目标之后,咨商将迈入终结阶段。这个阶段具有显著的特征。来谈者得到新的洞察,朝向自己的目标采取积极的行为增加之后,可以得到信心。来谈者具有信心,就想终止咨商关系,同时,又怕失去这种援助。咨商员承认这种矛盾,可以帮助来谈者更明确地看到自己的选择,可以促使其发觉自己可以独立去处理自己的问题。咨商员援助来谈者,直到他认为可以终止这种关系,就要使他在心理上可以自由终止咨商。通常咨商情境使双方都觉得若有所失,可是,互相认知这种自立,乃是朝向成长的健全的阶段之后终止咨商关系。既令咨商未能成功,亦当以积极的态度结束咨商关系。
治疗过程的长短,将因不良适应的程度,或者咨商员采取来谈者中新技术如何来决定。
往往终止咨商关系时,来谈者会明确知觉到咨商情境之不寻常,会体验到自己如何利用它促使更进一步的成长。
几个实际的问题
编辑Q: 一次咨商需要多少时间?
A: 一般而言,咨商的时间落在 50 分钟左右。
Q: 两次咨商之间应间隔多久?
A: 一般而言,会建议个案进行一周一次,定时定点的咨商。
Q: 心理咨商都是一对一吗?可以旁听吗?
A: 基于对当事人保密之原则,心理咨商基本上都是一对一进行,除心理师与当事人外,其馀皆不得进入晤谈室。但若为关系当事人(夫妻、情侣、亲子 … 等),心理师可采双人咨商方式进行咨商。
Q: 咨商员在咨商时是否需要做笔记?
A: 需要的,法律上有相关规定外,咨商笔记能帮助咨商员做更完整的咨商规划。
Q: 如果知道当事人叙述不诚实,应该如何处理?
A: 在咨商过程中,“拆穿谎言”向来不是工作的重点,至少个案是愿意开口说话的,而咨商师此时,要凭著自身的经验及技巧去决定是否拆穿谎言,或以谎言为基础建立关系。
Q: 对于朋友或亲戚能不能实施咨商?
A: 此谓双重或多重关系,是指咨商师与个案同时维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关系。例如,咨商师同时是个案的老师、亲戚、朋友或同事等,这种多重关系在组织中的咨商师总是难以避免,也是从事辅导工作的义工、辅导老师或咨商师最常见的伦理冲突。
原则上,专门执业的心理咨商师比较可以做到和个案维持单纯的咨商关系,在组织中服务组织成员的咨商师或义工,便常遭遇多重关系的困扰。例如辅导老师要辅导学生个案,长官辅导员要辅导部属个案。
咨商伦理守则通常反对咨商师与个案发展辅导关系以外的关系,例如和个案发展友谊、参与个案的社交活动、接受个案的赠礼与邀宴、让个案用劳务代替付费、或者辅导自己的亲友。咨商伦理守则尤其反对咨商师与个案谈恋爱、发展男女感情、与个案有任何的性关系,或与个案合伙做生意。与个案形成多重关系,利用个案的弱点,来满足咨商师的需要,是明显违背专业伦理的行为。
然而有时候咨商关系的突破并不是源自于咨商师的个人欲望,而是由个案方所产生的移情作用(Transference)所致,移情作用最早由佛洛伊德所提出,所指的是在心理治疗中,个案将自己重要人物的感觉转移到咨商师身上,这个重要人物可能是家人、朋友、恋人等,以这样的方式去满足自身在一般生活中所失去的或无法获得的情感。而当移情的角色对换,也就是由个案影响咨商师的情形则被称之为反移情。不论是移情或是反移情的状况,对于咨商关系来说都是相对危险的,对个案来说,只是找到一个暂时的浮木,会使个案产生自己已经好转的错觉,造成咨商师的决策失准。而对咨商师来说,投入个人情感可能会对个案施加不应接收的压力,在判断与交流上也会产生偏差。
Q: 心理咨商跟医院精神科有何不同?可以开药吗?
A: 目前心理咨商师不可开药,主要以提供非药物方式,改善当事人的身心困扰,如心理测验、艺术治疗、心理咨商、放松训练 …… 等。
心理咨商以渐进温和的方式,逐步协助当事人解决现有的问题,并提供当事人学习面对同样情境时,检核自己是否又有相同的想法与情绪,尽可能采取各种有效的反应及行为模式,达到更佳的自我调适。而当事人问题告一段落,咨商可暂时先结案,等下次当事人再遇到其他问题时,便可再次进行咨商。
Q: 如何训练咨商员?
A: 教授及练习咨商技巧、晤谈技巧,与让咨商员知道为咨商师的基本态度及要件
Q: 一般的收费是多少?
A: 大专院校均有学生辅导中心,提供学生免费的咨商辅导。有些社福机构亦也有提供义务咨商,可能视情况有条件限制,可至各地社区心理卫生中心网站搜寻。
公立机构,如医院或社区心理卫生中心收费一次约 500 内,但在医院由于人力有限,往往预约后需等待一段时间(甚至数周),而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咨商时间较短,约 30 分钟左右。
一般自费的心理咨商或治疗所,常见的范围介于每 50 分钟 1200~3000 元不等。
一般民众对咨商的迷思
编辑根据亲子天下(2017出版、2021更新)与针对心理咨商常见的迷思,访问了几位心理师来为一般民众进行解答,让大家对心理咨商有更深入的认识。
1. 成人咨商不就是聊天,去找朋友聊天也有一样的效果啊!
心理咨商,是当事人在一个小房间跟咨商师面对面聊天,虽然形式上看起来很像跟朋友聊天。但心理咨商根据《心理师法》,已列入医疗范围内,并需具有执照的人才能执行,基本上是一种有效果的治疗。坐著聊天的过程中,咨商心理师透过专业训练,帮助当事人更有方向性的去认识自己、察觉自己的状态,跟当事人建构新的方法去面对困境,整个会谈是有目标跟方向的,我们也会非常支持当事人去行动跟改变。
2. 去做心理咨商都是有问题的人。
心理咨商就像你去看感冒一样,这是心理的家医科。就像感冒去看家医科、小儿科一样,心理有时也会感冒,生活中总会有碰到适应不良,压力太大的问题无法解决,这时候就来做心理咨商。
3. 去做一次咨商,咨商心理师就会告诉我该怎么办。
咨商心理师不是魔法师,不是来回答单次问题的。有些问题我们可能可以直接回答,但我们更重视的是跟当事人一起去合作、探索他目前面对的问题。我们通常会问当事人,你的问题是刚刚才发生,还是已经存在很久只是越长越大?如果问题已经陪你十几年,怎么会期待一次就好?一定要花一些时间慢慢把问题化解。人在每个阶段都会碰到不一样的议题,咨商有时像是一个长期陪伴的过程。
4. 咨商心理师又没经历过我的问题,怎么帮得了我。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咨商心理师会用专业去了解当事人,陪伴当事人在生命转折、遭遇困扰时能够自我觉察,走出困境。
5. 咨商很贵,有钱人才做得起。
咨商要收费,每个咨商师的咨商费用不尽相同,但我们会思考的点是“咨商有没有价值”。今天透过咨商,生命的眼界有所提升,面对困境的心境获得改善,我们反而会从有没有价值去思考这个问题。
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卫生,如果当事人经济上有所限制,以台北市为例,会有社区的心理卫生中心,提供一般大众可以负担的心理咨商服务,另外有一些医院也有协谈中心,如果透过精神科的转介,可得到较为平价的咨商服务。另外,大学都有附设学生健康中心,里面常设的心理咨商服务对在学生都是免费的。
6. 去心理咨商还要重述一次我的问题,不是很痛苦吗?
当个案觉得痛苦,有时是察觉到自己以前忽略的内心的感受,心里那个小小的自己没有被照顾到,觉察到那件事,虽然伴随痛苦,但也表示你更知道如何照顾自己,更有机会走出悲伤经验。
对当事人来说,诉说的过程有时候是一种疗愈,当事人准备好,当然要说给对的人听,个案在诉说过程中,任何感受、痛苦跟情绪,都是可以的,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在外面都是被禁止的。
7. 带孩子去咨商,会不会等于帮他们贴标签?
很多家长会担心带孩子来咨商,会让小孩觉得自己“有问题”。事实上,心理师不会称孩子为“病人”,我们会说你们是“学生”,而我们是老师。我们用“学习”的正向概念去取代问题或疾病的概念。
8. 小孩不会讲或讲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做咨商有用吗?
确实有些儿童或青少年是说不清楚自己问题的,但心理师会有一些工具辅助,比方有心理测验,帮孩子说出他内心在意的一些事,或者可以透过游戏过程反应的行为,了解孩子现在怎么了。比方小孩时常乱丢玩具,我们反而不是去说“你不能乱丢玩具”,而是会乱丢玩具是有原因的,透过专业去了解小孩的特质,最近是不是有焦虑、有愤怒、发生哪些事情,说不出来的,心理师会帮忙做翻译。
团体疗法
编辑团体疗法—多名案主在一个团体中由治疗师引导案主相互激励、互相观摩学习的方式,达成改正自己偏差行为的一种疗法。
意即在团体中进行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团体操作方式。团体治疗法自 1950 年代兴起,目前心理学界仍普遍使用。
治疗方式:
由案主组成的团体成员大约 4 到 15 名,通常以 8 人较理想。案主各个字陈述问题,彼此交换意见,分享个人的人生经验,并且讨论处理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团体治疗的重点并非归纳出此团体中各成员产生偏差行为的共同特点,而是针对成员的一般或特殊类型的个人问题进行治疗和矫正,常见设立在一些专业机构中,如青少年危机干预中心、大学心理健康中心、精神病心理门诊等。成员相互接纳与情绪支持,使他们逐渐有勇气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同时对他人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案主为了搏取其他成员的称赞和认可,于是努力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团体治疗是精神科病房中常见的治疗模式,包含人际互动团体、生活讨论会、卫教团体、放松团体、音乐、舞蹈等各式各样的团体。团体进行依团体目的不同而稍有差异,然而于结构上却有相同之处,例如:团体目的、团体规则之说明、成员自我介绍,接下来进入团体议题讨论及最后参与团体之心得分享与回馈等。以下就实习护生及指导老师曾于病房中进行之放松团体、诗歌团体及卫教团体之经验做分享。
以放松团体而言,参与后病友觉得“精神变好”、“音乐使人有一种放松感”、“心情平静”、“肘抬高、头部后仰、挺胸及双臂后推、伸直双脚及脚踢向弯曲等动作使身体变得很舒服”,“背部、脚部酸痛改善”等。领导者也发现参与病人的专注力变好、焦虑情绪改善等;此外,领导者因带领及示范的过程也感受到,压力造成的身体紧绷感与参与病友一样也得到舒缓之附加效益。参与诗歌及药物卫教团体过程,也促进病友间及护病间的互动关系,例如:成员开始会分享受症状干扰或药物副作用出现时该如何因应,也会互相鼓励,甚至于诗歌团体结束后相约至病友房间为对方祷告等;其中一位病友原本是态度相当防备且拒绝与人互动的,似乎因为参与团体而有了奇妙的转变。应用团体治疗的方式对于目前忙碌的护理工作环境而言也是较省力、省时,因团体能同时服务 5-10 位病人,且仅须利用短短 20~30 分钟的时间,甚至腹式呼吸法的练习大约 10~15 分钟就可以完成,因此团体治疗或许是现今处于高压及忙碌的工作环境中的护理人员可以多加应用的照护模式。
有两种类型的团体治疗目标:结果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
- 结果性目标:指特定的团体动力之外所出现的目标,意即想要改变团体成员的日程生活行为,例如:改善人际关系、获取工作、保持清醒或经验一种高自尊的感受等等,其中最后一项为此团体治疗的最高目标
- 过程性目标:指与团体治疗过程相关的目标,例如:领导者帮助成员增进他们在团体中的舒适感,让团体成员在团体治疗的过程中找到归属等等。
心理治疗师的主要职责包括:筛选适合的案主、订定治疗的目标,引导和维持团体治疗过程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且防范案主免受心理打击。治疗师运用各种技巧,营造和谐的气氛,促进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团体治疗法通常在心理医院或精神科实施,他具有以下优点:
- 案主在治疗的过程察觉到别人也有同样的困扰问题,由其心理压力会因而减轻。新的团体成员有机会观察老成员及其成功的适应技巧。
- 案主从其他成员的行为、思想,领悟到他们产生心理困扰的原因,作为改正自己问题的借镜。通过倾听他人了解到他(她)不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可以鼓励他放弃孤独感和自我意识。
- 案主在团体治疗中学习与他人相处之道。
- 与日常真实生活更为相似。由于治疗师重视观察病人与他人的交互作用,而不是听病人怎么说,否则可能会得到一幅有偏见或扭曲的图像;增加病人平时应付他人的惯用方式的信息维度。因此透过团体治疗可以有效的模仿日常生活的社交形式。
- 更多来自他人的支持感和关怀感。团体内聚力让成员之间增加了信任感。当病人被接纳时,陌生人的支持可能使他(她)的自我接受性增加。
- 团体情境要求情感的表达,不只是一对一的跟治疗师倾诉,包括指向那些唤起爱、眼泪、挫折、或愤怒的其他成员的积极和消极的情感;病人因此有机会互相帮助,向别人展现温暖、接纳、同感、支持和真诚,从而增强了他(她)的自我价值感,同时从其他成员的反应中学到,与他或她所担心或想象的不同,强烈的情感不会摧毁任何人。
- 病人变得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动机和行为,像是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一样。
为什么团体咨商具有疗效?欧文·亚隆(Irvin D. Yalom,1931年6月13日-) 归纳了 11 项疗效因子,认为疗效因子是团体咨商中产生改变的关键:
- 灌输希望(installation of hope)
- 普同感(universality)
- 传达资讯(imparting of information)
- 利他主义(altruism)
- 原生家庭的矫正性重现(corrective recapitulation of the primary family group)
- 发展社交技巧(development of socializing technique)
- 行为模仿(imitative behavior)
- 人际学习(interpersonal learning)
- 团体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
- 宣泄(catharsis)
- 存在性因子(existential factors)
另外,随著神经生物越来越普及,生理与心理历程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渐渐被强调。美国心理学家查尔斯·E·谢弗(Charles E. Schaefer, 1933年11月15日 – 2020年9月19日) & Athena A. Drewes 在 2018 年根据 Schaefer 在 1993 年提出游戏的“疗愈因子”(therapeutic power)进行扩充,进一步将这些疗愈因子扩大到四大类共二十项。Schaefer 和 Drewes 进一步将团体咨商的疗效因子,特别针对儿童的游戏治疗团体,对助人工作者有很大的启发和提醒。 这些疗愈因子包括:
种类 | 因子 |
---|---|
促进沟通(facilitates communication) | 自我表达(self-expression)、潜意识的入口(access to the unconscious)、直接教导(direct teaching)、间接教导(indirect teaching) |
促进情绪健康(foster emotional wellness) | 情感宣泄(catharsis)、发泄(abreaction)、正向情绪(positive emotions)、恐惧的反制约(counterconditioning fears)、压力免疫(stress inoculation)、压力管理(stress management) |
提升社会关系(enhances social relationships) | 治疗关系(therapeutic relationship)、依恋(attachment)、社会能力(social competence)、同理心(empathy) |
增加个人强度优势(increases personal strengths) | 创造性问题解决(creative problem solving)、韧性(resiliency)、道德发展(moral development)、加速心理发展(accelerate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自尊(self-esteem) |
有兴趣可自行阅读: Schaefer, C.E. & Drewes, A.A.(2018). 游戏的疗愈力量 -20 个核心的改变机制(梁培勇总校阅;罗训哲译)。台北:心理。(原著出版于 1993)
总而言之,关于团体治疗的好处:
- 健康教育:一般医师门诊,问诊时间很短;团体治疗时间充裕,治疗师可以充分说明致病原因和复健方法,评论每位个案的病情和进步。这种机会教育,让病友和家属有充分的资讯,可以了解病况,减轻忧虑。
- 宣泄情绪:因为病情的影响,患者常有灾难性想法和灰暗的情绪,即使有家人和亲友的劝慰,自己负面厌世的想法,也很难说出口。团体治疗让患者有机会可以畅所欲言,排解自己的情绪和减轻心理压力。
- 相互支持:患者在生活中可能会被批评“爱钻牛角尖”,或被劝说“自己要坚强一点”,得不到太多接纳或感同心受的谅解;但在团体治疗中患者可以和自己类似症状的病友,相互慰藉,不会觉得自己是异类,那么孤单和无助。
- 见贤思齐:在团体治疗中看见其他病友的进步或治愈,往往激励患者的勇气和斗志。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做为模范学习,可以让缺乏自信的患者看见曙光,相信自己有一天可以做到。
- 助人利己:症状已经有改善的过来人,可以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和提供有用的忠告,给有相同症状的患者,并鞭策自己不能退步。
- 人际学习:在团体治疗中,患者会有很多“以人为镜”的学习机会,当连续很多人告诉自己:“你今天看起来气色很好或笑容比昨天多”,那就会相信自己在进步中,病情将会得到改善,深受鼓励。
书目疗法
编辑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采用计划、指导、控制的阅读方式,借由读者与文献的互动,以减轻其心理或其他方面的问题。阅读书籍能让读者对自己、对人生、对问题产生新的见解,故早在西元 1802 年,Dr.Benjamin Rush 就提出阅读小说可以改善心理问题的想法,并在 1916 年 Samuel Mechord 使用 Bibliotherapy 一词来称呼书目治疗。biblio 表示书、therapy 则是治疗的意思。至此,书目疗法在医院、在图书馆、在学校蓬勃发展,医生也会以开书单的方式为患者量身打造一种治病的方式。
书目疗法的基本理念为 :
- 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将他的精神自不健全的思想、妄想、错觉中溢出。
- 触动患者的感情,引发其共鸣,经由投射作用,使病患能从书籍中回忆其相似经验,让受阻的情绪得以宣泄。
- 予患者适当地支持与关怀,在潜移默化建立自信。
- 协助患者自我控制,藉著阅读的满足与快感,使他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会,并能有效管理自己的行为。
应用
书目疗法具有三阶段情绪疗愈的过程,分别为“认同”(identification)、“净化”(catharsis)以及“领悟”(insight):
- 认同:借由选择书目疗法材料,使患者认同书籍中的角色与自己有相似的情绪困扰(疗法材料以越贴近患者之年龄、性别、情感、观念、遭遇挫折的各方面与当事人有相同之处为首选)
- 净化:随著角色于剧情的情绪转折,患者将随其产生情绪变化,形成感同身受的经验,产生情绪和压力的纾解。
- 领悟:透过角色的寓意传达,使患者得以体悟道理,并且仿效角色的解决问题之道,发展出问题解决的新方法,获得实践的动机和力量。
临床的观点:临床书目疗法在医院内施行,强调读书的心理治疗的疗效,其定义:
- 在精神治疗中加入书籍与阅读 ——Dorland
- 在医学精神科,选择适当的阅读才聊作为治疗的辅助物,透过直接阅读协助病人解决个人问题 ——Webster
- 读书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让读者阅读与其问题有关的主题,互相交谈阅读感想,增进当事人对于自己的了解,达到治疗的效果 —— 刘焜辉
(现行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否认书目疗法系心理治疗的一种,而视其为心理治疗的辅助治疗方法,并且完全无法取代心理治疗的作用) - 读书治疗是以媒介物汉人的体验互动历程为基础的活动计划。——Rubin
根据上述的临床观点定义,可知书目疗法是一项心理治疗的策略,在精神医师或咨商员督导下,提供当事人一系列阅读材料,作为心理治疗的辅助物,协助当事人解决个人问题,达到良好的生活适应。
发展性和预防性的观点:发展性和预防性的书目疗法是在医院之外的地方实施,其重点在强调读者的人格与文学作品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对人格的评估、适应、成长所造成的影响,其定义:
- 书目疗法是透过书和阅读来解决问题 ——Stephens
- 书目疗法是经由阅读文学,协助个体发展进取的态度,产生漫溢的个人适应和社会适应。——Bohning
- 在读者的人格与读物之间产生交互作用的过程 ——Pardeck
- 在阅读之后,读者的态度和行为受影响,同时产生分享、塑造、增进价值的历程 ——Lenkowsky
- 书目疗法是读者藉著阅读读书治疗材料和治疗工作者的阅读指导方式,跟作品中的角色人物、情境、问题认同,获得情绪的净化、发抒与洞察,以解决问题。——Riordan&Wilson
根据上述的观点定义,可得知书目疗法是阅读者的经验,与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产生交互作用,促进读者的态度与行为改变,形成良好的生活适应。
综合以上,书目疗法的定义:
咨商员选择图书、漫画、甚至是视听资源等作为心理治疗的媒介,利用其文学内涵、启发性,唤起当事人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认知与情绪经验,并透过讨论图书内容的互动过程,产生新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促使当事人针对心理困扰的问题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法,对问题有所体悟而豁然开朗。
书目疗法的实施可以广泛地运用到精神医疗、心灵咨商、学校教育中,精神医疗包含各种医院的精神科与私人诊所,心灵咨商包含咨商工作室或是学校的辅导室,学校教育则是在班级之中。
- 书目疗法的目的:书目疗法的施行人员及场所会影响其目的。
在精神医疗诊所中,施行书目疗法的人以精神科医生与临床心理师居多,其目的在于治疗心理症状;在心灵咨商中心、辅导室中以辅导员居多,其目的为治疗与预防心里及行为适应困扰,协助当人解决问题;在班级教室中以辅导员、教师居多,其目的在预防心理及行为适应困扰,发展不同阶段的能力,促进文学与人格之间的互动。 - 书目疗法的功能:在不同的场所、由不同人实施,可针对不同领域发挥不同功能。
可分为个人、家庭、社会来看:- 个人方面:书目疗法可运用在身体残障、肥胖、语言障碍、慢性疾病、口吃、心理困扰、智能不足、阅读障碍、低自尊、孤独、畏缩、学业成就、态度的改变、行为的改变、自我发展等问题。
- 家庭方面:书目疗法可运用在死亡、离婚、夫妻关系、人际关系、虐待问题等等。
- 社会方面:书目疗法可运用在酗酒、吸毒、贫穷、暴力、多元文化等问题。
- 书目疗法的施行方式:书目疗法的发挥需要依照施行步骤来进行,根据当事人经历读书的治疗的心理历程,还需考虑符合当事人的施行方式。
书目疗法的施行方式可分为阅读式书目疗法、互动式书目疗法。- 阅读式书目疗法:阅读式书目疗法的实施,基于当事人阅读文学作品的动机,即接受读书治疗的心理准备状况良好,由精神科医师、咨商员、社工人员、教师等,推荐或提供有利于当事人的书籍给当事人阅读,透过当事人与书籍的互动,产生认同、净化、领悟的作用,达成行为的自我调节,咨商员在治疗过程中与当时人互动,对治疗效果没有直接的影响。这种阅读式读书治疗为自我管理,咨商员与当事人接触仅在决定阅读材料时见面,以及阅读结束时的晤谈,其阅读期间完全没有接触,完全是阅读者自我的阅读管理。
- 互动式书目疗法:互动式书目疗法的实施,基于咨商员得催化技术,促进当事人的成长与改变。由精神科医生、咨商员、社工人员、教师等已读书治疗的媒介为核心,与当事人进行认知的、情感的、问题解决方式的讨论,促进当事人的人格特质与行为上的改变。
互动式治疗可以细分为最小接触、治疗者管理、治疗者指导。最小接触的互动方式采信件、电话、或会面,但次数不多。治疗者管理的互动方式是采用个人或团体的型态,有规律地和咨商员会面。治疗者指导的互动方式是除了每周会面之外,在会面时间进行自我监控、家庭作业或其他延伸活动。
书目疗法的展望: 书目疗法在当事人自行阅读的处理上,咨商员只要选择合适的书,安排适当的阅读顺序。当事人阅读之后,需要与咨商员晤谈,或与小组成员讨论,在撰写读后反应,或发展延伸活动的处理。咨商员除了选择合适的书、安排适当的阅读顺序之外,还要设计激发当事人思考、讨论、投入活动的方案。本章前几节所讨论的研究,即是研究者依当事人的问题特质,设计读书治疗的方案,在进行方案实验以评估效果的研究。从随机抽选的单元及其评论来看,研究者对读书过程的处理,包含暖身活动、阅读文学作品、讨论相关问题、完成家庭作业、填写目标检核表,等等过程。有关书目疗法的心理历程则包含投入、认同、投射、净化、自我应用等过程,与心理治疗理论的技术连结并不明显。书目疗法的发展并不能局限于固有的型态要融入心理咨商与治疗的理论,扩展成为认知行为学派的书目疗法,使其能获得坚实的理论基础。
下以灰姑娘的故事为例,说明读书治疗与心理咨商及治疗的连结:
灰姑娘的故事有三個重要情節,其一是無父無母的灰姑娘,對伯母及兩個姊姊的命令和使喚,抱持著逆來順受的態度。其二是仙女幫忙灰姑娘參加王子的舞會,灰姑娘二次都能按約定在午夜十二點離開皇宮,而在王子和眾人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其三是王子差遣大臣四處尋找玻璃鞋的主人,終於找到灰姑娘,並與之結婚。
从读书治疗的观点看灰姑娘的故事,对感觉受压迫的女孩、凡是逆来顺受的女孩、期望有美好将来的女孩及家庭人际关系不佳的女孩,最容易产生认同、投射、净化的作用。但是在自我应用上,灰姑娘是受仙女帮助,和王子结婚都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读者无法活的学习的楷模。唯有逆来顺受、遵循约定,是具体的可以作为讨论。
全控机构(total institution)
编辑全控机构
- 意义
让一群处在相同场所,设法与社会关系脱节一段时间的人员,受到集体监控的场所。而该机构对外完全封闭、对受限在于其内的参与者或居住者,拥有完全掌控以及支配的权力和高度的严格管制,这便是全控机构的主要特征,显著的例子就是监狱、精神病院以及军队。
- 源起
这项概念主要由社会科学家厄文·高夫曼建立。
这个词汇首次出现并定义于加拿大社会学家厄文·高夫曼(Ervin Goffman)的论文《论全控机构的特征》(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tal Institutions)之中,发表于1957年4月在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举行的预防与社会精神病学研讨会。应、另一扩充则版本出现在唐纳德·克雷塞的选辑《监狱》,并重印于Goffman 1961年的选辑《精神病院》(the Asylums)。
Goffman认为,监狱和精神病院皆是一全控机构,即将不同生活领域(工作、休闲和睡觉)的边线打破,让它们都发生在同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和外界是隔离的,并且由一个权威者来管理。任何在机构中的人都是同一种生活规律,每人都依照管理者制定的规定活动。再者,在机构中的收容者都是被监督和定期检查的,只要犯错就会受到惩罚,以确保其顺从。最后,全控机构的资讯是被重重限制的,以避免收容者受到外部影响,也让管理者可以执行他们的工作。
- 分类
Erving Goffman依机构成立目的将全控机构分为5种不同类型:
- 机构成立目的为了照顾社会中有需要的人,像是孤儿、没地方住的人、护理之家
- 机构成立是为了无法照顾自己的人以及对社会有威胁者,包括一些非自愿的结核病患者、汉生病患者
- 机构保护这些人远离潜在的危险,照顾他们的福利,而非透过隔离的方式
- 机构建立据称为了对 work like tasks 更好的追求
- 机构以避难所的概念设计,同时也是一个建立信仰的地方。事实上,就现今的生活而言,连在游乐园等观光地点在环境的设计中,已经巧妙地操控了消费者的行为,便是具有全控机构的很多特征,只不过游乐场对消费者的影响是短期的,消费者可能都没有意识到。
- 特色
社会因为某种目的或理由必须要彻底改造某些人,但因改造过程相当不易,必须由全控机构将改造对象集中在一起,让他们生活在与外界隔离的环境中,然后规划与制定特别的改造方式来完成之。
对此,机构内组织设计透过全控制度对成员的重新改造便是一种再社会化的目的,只不过,在全控机构下的再社会化具有规律性、团队性以及一致性等三项特色。
- 例证
以高雄的精神病院“龙发堂”为例,龙发堂的这些精神病患者在被判断为精神病患后,通常会被家属送往医院的身心科治疗,但通常成效不佳。被医师诊断正常、出院后,又会不断发病、恶化,且因为精神病所导致的种种情况——通常是不好的,使其不被邻里、甚至家庭成员所接受。龙发堂则作为家属们在寻求过科学帮助无用后,一个可以收纳不被医院以及家人所接纳的精神病患者之宗教机构。然进到此机构后,所迎来的便是再社会化的过程。诚如Goffman所言的“全控机构”,龙发堂就是一个这样的存在:进到里面的新成员需要经历一个routine(惯例),便是将其绑在床上一个月,若不顺从则会被打脚板,违抗命令则会被铁链绑住一个月,彻底剥夺掉这些精神病患(以下称堂众)身为一个人的尊严;并且不准堂众们接触外界的资讯,避免其受影响,方便管理者执行管理。堂内则存在一定的阶级制度,由上层师父撑腰的班长享有一定福利,并对其下的其他精神病患再行管制,形成一个共享利益、听命行事的严密管理阶层。再社会化后的这些病患,为了自身的生存,早已习得“服从免于恐惧”的形式理念。换言之,进入全控机构后,其管理模式注重的是使堂众“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意即让他们明白自身在社会上应该扮演何种角色以及展现出何种样态,而非“治愈”他们。经历再社会化后,透过龙发堂不定期的活动,如宋江阵、乐队、电音三太子等,向外宣传堂内教化的成功,让大众对龙发堂产生、并保有良好的印象;同时也向外界证明精神病患者是有“再教化”的可能,帮助精神病患者洗刷其污名。
生理疗法
编辑生理心理学派的学者,会想办法去测量生理资讯,对症下药。而他们发现各式的神经传导物质之多寡和脑区表现是否良好,常常可见所谓的倒 U 关系 (inverted-U-shaped correlation)。倒 U 曲线其实就是在表达“适量”的重要性,过多或过少都会有不良的影响。 倒 U 关系也可以运用在生活情景:交往频率和喜欢程度呈倒“U”曲线、说服次数与效果呈倒“U”曲线、信息强度与态度转变呈倒“U”曲线、压力与效率的关系呈倒“U”曲线、动机与效果呈倒“U”曲线。
举例而言,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多巴胺(dopamine)对于“快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化学物质,但有一些研究指出多巴胺的过多或过少,其问题涉及了躁郁症、暴饮暴食、思觉失调症等等的精神疾病。而同样和快乐有关的血清素(Serotonin),若其分泌量不够或是作用不良,可能会造成忧郁症;反之,若血清素过多可能会造成腹泻、颤抖、心跳加快、激动不安等等的症状。若 SSRI 类抗抑郁药物的服用者,一次服用太多,造成高浓度的血清素累积在体内,就有可能造成所谓血清素风暴症(Serotonin syndrome)。
所以生理心理学派的学者认为可以利用吃药或是电刺激的方式,来阻断神经传导物质的受气,或是提高分泌量,以调整各种神经传导物质的浓度,来治疗精神疾病。
电击疗法
编辑电击疗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是 1940~1960 年代较为普遍性的治疗方法。现今虽然陆续出现治疗心理及换的药物,但在对于药物的反应不佳的情况下,电击疗法依然为考虑的方法之一。而截至目前在台湾,一般的精神科诊所并无提供这样的治疗法,仅在大医院的精神科才会有电疗,在药物无法控制或是因特殊状况(对于有忧郁症的孕妇来说,吃药是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无法使用药物时,医生才会建议用电疗的方式治疗。研究发现,电击疗法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如忧郁症)。在进行电击疗法前,通常会给予患者镇静剂,随后再以电极贴片贴在头部两侧(约在太阳穴的地方)通以微弱的电流(约以 70~100 伏特左右),引发患者痉挛。由于现今的电疗其实已经十分有科学的根据,而且病患在治疗时会进行麻醉和肌肉松弛或是给予患者镇静剂,不会有什么感觉,大部分的患者完全记不得电疗过程中痉挛的事,只仿佛睡了个觉而已,并非一般人所想像的中古世纪欧洲的严峻酷刑那么恐怖。相对地,若未经麻醉和肌肉松弛,则称为直接电疗,在大部份国家被认为是非法的,但在少数国家仍被用来治疗精神病患。
然而电击疗法如同精神外科手术会带来些副作用,但大部份的副作用是因为全身麻醉所造成的,最常见的是电疗后的短暂意识混淆和回溯性记忆丧失,此外还有因为肌肉抽搐造成的肌肉酸痛和头痛,但多可由药物解除这些不适。
重复性跨颅磁刺激治疗
编辑重复性跨颅磁刺激治疗(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一种新一代的脑部刺激疗法,现已被用于治疗多种精神健康状况,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精神疾病。其相较于传统的电击疗法(ECT),rTMS是一种非侵入性、无痛苦、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原理:rTMS通过在患者头部应用磁场来产生电流,这些电流可以通过皮肤和头发透过到大脑皮质,从而调节神经元的活动。与ECT不同的是,rTMS不需要使用全身麻醉,也不会引起癫痫发作,因此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副作用方面则是些微的头皮麻痛,少数患者会有短暂的头痛,头晕,耳鸣,极少数患者才有引发癫痫的可能。
优势:rTMS的主要优势是其定位精确性。通过导航系统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帮助,医生可以精确定位要刺激的大脑区域,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其他脑区域的干扰,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现况:目前rTMS已经被证明能有效改善精神健康状况,且它仍然在不断发展和研究中。未来,随著对其工作机制的进一步理解以及技术的改进,rTMS有望成为更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为患有精神健康问题的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更多相关资讯参考连结:重复式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rTMS)、治疗新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介绍
药物治疗
编辑许多精神疾病和脑内传导物质分泌异常有关,因此有强调药物为主的治疗方式。现代研发的药物,比以前更安全有效,也较少副作用。如果以药物的主要治疗作用或其主要针对的标的症状来区分,则精神科药物可以大致分为六大类,许多药物其实具有多种治疗作用,而不是仅限于其主要的治疗用途。精神科药物介绍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种药物经证实对纾缓恐惧症有帮助,分别为抗抑郁药、镇静剂、β 阻断剂。需注意的是这些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像抗抑郁药和 β 阻断剂可能会导致睡眠问题和恶梦。另外镇静剂和某些食物会引发危险的交互作用,没有控制好用量亦可能造成药物成瘾。因为药物治疗会对人的心脏和血压产生影响,要停止服用时宜慢慢减少剂量。
精神科药物 | 用途 | 例子 |
---|---|---|
抗精神病剂 Antipsychotics | 可改善精神症状(妄想、幻觉)、激动、呕吐、不自主运动等情况 | chlorpromazine (wintermine,稳他眠), triflupromazine (flurazine,富禄静), fluphenazine (flucan,复康),thioridazine (melleril,美立廉),haloperidol (haldol,好度) |
抗忧郁剂 antidepressants | 可控制忧郁症状 | dopamine(多巴胺)、serotonin(血清素) 与 norepinephrine(正肾上腺素) |
情绪稳定剂 mood stabilizers | 可控制亢奋,忧郁、冲动等症状 | lithium (锂盐)、 valproate (depakine ,帝拔颠)、carbamazepine (tegretol,癫通) |
抗焦虑剂 anxiolytics | 可控制焦虑症状 | 苯二氮平类 Benzodiazepines(BZD)、血清素正肾上腺素回收抑制剂(SNRI)、鸦片类药物(opioid) |
兴奋剂 stimulants | 使神经兴奋 | 利他能 methylphenidate(Ritalin)、古柯碱(Cocaine)、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 |
认知增强剂 cognitive enhancers | 神经促进剂 | Racetams、Phenibut、Modafinil |
(1) 抗精神病药物(Antipsychotic agents)
作用方式为阻断多巴胺受器。精神抑制药(neuroleptic)是抗精神病药的一种亚型,在临床有效剂量下会产生伴随锥体外副作用(*EPS)。第二代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则是现在最常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类型。
*注:锥体外症候群(extrapyramidal symptoms, EPS),当身体的运动系统受到某些干扰导致无法正常灵活作用时,会发生肌肉张力异常、类巴金森氏症、肢体僵硬或静坐不能等现象。[1]
(2) 抗忧郁剂(Antidepressant)
抗忧郁剂在临床上被用来治疗忧郁症。他可以治疗的疾病包括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CD)、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等。
目前还不知道这类药物是如何确切地运作。科学家认为他们是通过增加脑中的神经传导物质来达到治疗效果的,例如:血清素、去甲基肾上腺素这类跟情绪相关的神经传导物质。虽然抗忧郁药可以治疗忧郁症的症状,但它们并不能将其根治。
目前市售主要的抗忧郁药有:
-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为神经传递物5-羟色胺的再摄取抑制剂,此类常见的药物有百忧解(Prozac)、赛乐特(Seroxat)。
-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透过抑制5-羟色胺和正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使脑中内血清素与正肾上腺素同时增加,此类常见的药物有怡诺思(Efexor)、欣百达(Cymbalta)。
- 三环类抗忧郁药(TCA):抑制神经细胞突触的正肾上腺素及血清素再回收,此类常见的药物为阿米替林(Elavil)
-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来减缓中枢神经突触间单胺类递质(血清素、正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等)的分解,此类常见的药物为吗氯贝胺(Amira)。
- 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忧郁药(NaSSA):可促进正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突触间隙正肾上腺素浓度,也可阻断血清素神经元上α2 接受体,促进血清素分泌,此类常见的药物为米氮平(Mirtazapine)。
(3) 情绪稳定剂(Mood Stabilizer)
情绪稳定剂常常用来治疗躁郁症(bipolar mood disorder)、情感型思觉失调症(schizoaffective disorder)、边缘型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等疾病。大多数情绪稳定剂主要是抗躁郁剂,这意味著它们可有效治疗躁郁症,在治疗急性忧郁症方面无效。但有三种例外的药物可以同时治疗忧郁症跟躁郁症:lamotrigine、 lithium carbonate 和 quetiapine。尽管如此,在忧郁期间,抗忧郁药还是会常常跟情绪稳定剂一起开立。然而,这带来了一些风险,因为抗抑郁药可能使躁郁症患者的症状更加严重,尤其是当单独服用的时候。当患者同时服用抗躁郁药物时,抗忧郁药引起的躁郁症的风险尚不确定,但可能仍然存在。
(4) 抗焦虑剂(Anxiolytics)
抗焦虑药是一类用于预防焦虑和治疗与焦虑症有关的药物,作用为抑制中枢神经。这些药物往往反应得相当快,可能会形成习惯,严重会导致药物成瘾。因此,它们通常仅用于短期使用。不建议有药物滥用或成瘾史的人使用。
抗焦虑药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的症状,包括广泛性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有些还可以在麻醉前当作医疗程序的镇静剂。广泛性焦虑症的症状包括持续超过六个月的极度担忧或恐惧。社交恐惧症是对社交场合的深深恐惧,例如结识新朋友或在公共场合演讲和表演。社交恐惧症可引起大量出汗和恶心等身体症状。随著时间的推移,这种疾病可能会瘫痪并导致社会隔离。抗焦虑药通常与心理疗法或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它们共同有助于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5) 兴奋剂(Stimulant,精神刺激剂)
兴奋剂是通过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释放、吸收或代谢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这些药物由于其药效强且有欣快效应(euphoric effect)而经常被滥用。一般来说,那些滥用兴奋剂的人会精神亢奋且有更强的注意力。兴奋剂可加速精神和身体的反应,通过增加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可在短期内产生理想的效果。虽然由于兴奋剂的短期影响,使用者可能会感觉很愉悦,但长期滥用这些药物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这就是为什么滥用药物的人需要尽快获得帮助。有合法和非法的兴奋剂,这两种类型都经常被滥用。一些最常被滥用的兴奋剂包括古柯碱(cocaine)、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和处方兴奋剂(如:利他能,Ritalin)。
(6) 认知增强剂(Cognitive Enhancer)
认知增强剂是一种可用来改善记忆力,提高精神警觉性和注意力以及提高能量水平和觉醒的药物。有许多不同的认知增强剂。有些是用于治疗嗜睡症(narcolepsy)等疾病的药物,可以提高注意力障碍患者的注意力和注意力。然而,一些健康人滥用这些药物以试图改善他们的认知能力。科学家认为认知增强剂无法明显增强健康人的认知过程和表现,而其副作用确实会带来健康风险。虽然认知增强剂可能有助于掩盖疲劳、拖延(procrastination),但它们并不能使人更聪明,且他的效果只会持续到药物还留在体内的时候。这些药物中的一些可能会引起依赖并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它们对年轻人特别有害,因为他们的大脑可以发展到二十五岁左右。
关于药物如何刺激心灵的研究尚无定论,但早期研究表明它们可能同时作用于体内各种不同的系统。一种解释是,它们可能会增加大脑的血流量,从而使大脑可以使用更多的氧气。一些认知增强剂可能会提高身体的肾上腺素水平,并产生类似于饮用大量咖啡因的效果,这意味著使用者可以长时间保持清醒。一些药物会增加某些化学物质(神经传导物质)的数量,例如多巴胺,这些化学物质会释放在与依赖相关的大脑部分。
心理异常与思觉失调症的生理机制(Mechanisms of Schizophrenia)
可被视为一种神经发育疾病,很多大脑结构或功能性的转变于胎儿时发生,另外基于双胞胎和家族遗传学的分析,思觉失调症( Schizophrenia , SCZ)为一高度遗传性的基因性疾病。复合式的突变(deletion, insertion, change in copy number)促成病程与症状的多型性。
三个思觉失调症机制假说
1. 血清素假说(Serotonin Hypothesis) 血清素,全称血清张力素,又称5-羟色胺和血清胺,简称为5-HT,血清素主要存在于动物(包括人类)的胃肠道、血小板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它也被普遍认为是幸福和快乐感觉的贡献者。
血清素活化剂(serotonin agonist)的发现促使了一系列在思觉失调症患者的尿液、血液和大脑中寻找内生性(endogenous)致幻剂的研究。尽管无太多成果,但鉴定出许多 5-HT-receptor subtypes。而 5-HT2A-receptor 和 5-HT2C-receptor 为致幻剂主要的作用位置。已有研究表明 5-HT2A-receptor 的阻断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的作用机制,而氯氮平(clozapine)是这类型药物的原型。这些药物是受体的反活化剂(inverse agonists),反活化剂除了具有拮抗剂的功能外,还能降低受体在没有结合任何配体时所拥有的基础活性(constitutive activity)。大脑中的 5-HT2A-receptor 可调节多巴胺、正肾上腺素、麸氨酸、GABA、乙酰胆碱于皮质、边缘系统、纹状体的释放。5-HT2A-receptor 的活化会提升 glutamatergic 神经元的活性和稳定于突触后神经元的 NMDA 受体。
2. 多巴胺假说(Dopamine Hypothesis)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多巴胺是儿茶酚胺和苯乙胺类的,一种在脑和身体中扮演几个重要作用的有机胺类化合物,通常在人的脑和肾脏中由其前体的左旋多巴除去羧基合成。在大脑中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通过神经元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将信号发送到其它神经细胞。大脑包括几个不同的多巴胺通路,其中一个起着奖励–激励行为的主要作用。大多数类型的奖励增加多巴胺在脑中的浓度,并且许多成瘾药物增加多巴胺神经元活动。其他的脑多巴胺用来参与运动控制和控制各种激素的释放。
思觉失调症的多巴胺假说是第二个基于神经传导物质所发展出的概念,但不再被认为足以解释思觉失调症的所有面向,特别是认知缺损。然而它仍然是理解思觉失调症的主要特征的基础,并且对于了解大多数或可能所有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也有许多帮助。许多不同证据显示,边缘系统的多巴胺神经元活性过高在精神病病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许多抗精神病药物强烈阻断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突触后 D2受体,尤其是阻断在中中脑边缘系统(mesolimbic system)和额叶 - 纹状体回路(frontalstriatal circuit)的突触
- 使用增加多巴胺神经活性并造成多巴胺分泌量增加的药物(如 L- 多巴、安非他命、阿朴吗啡)会使使用者出现类似思觉失调症的症状
- 在思觉失调症患者死后,发现未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脑中的多巴胺受体密度较有受药物治疗者来得高
- 一些研究指出思觉失调症患者脑中的多巴胺浓度在纹状体(striatum)中的依核(nucleus accumbens)、尾状核(caudate)、壳核(putamen)较高。
然而,实际上的问题更为复杂。减低的多巴胺神经活性是负向症状或认知缺损的主因,而死后或活体研究发现皮质、边缘系统、黑质的多巴胺分泌量确实有减少。由于多巴胺调控相关的药物具广泛的负作用,故非典型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聚焦于多神经传导物质的综合性调控(如 -HT2A-receptor 的抑制)。
3. NMDA 受体功能低下假说(Glutamate Hypothesis)
NMDA受体全称N-甲基-D-天门冬胺酸受体,NMDA受体是一种离子型麸胺酸盐受体的特别型态,控制突触的可塑性与记忆功能。NMDA是一种选择性致效剂,可以与NMDA受体结合,但是无法和其他麸胺酸盐受体结合。NMDA受体的结合,会导致离子通道非选择性地开启,使阳离子通过,进而使平衡电位改变至接近0毫伏特。
麸胺酸(glutamate)是大脑中主要的兴奋性传导物质。天使尘(Phencycline, PCP)和 K 他命(ketamine)为 NMDA 受体的非竞争型抑制剂(noncompetitive inhibitor),它们会影响使用麸胺酸作为神经传导物的突触,进入 NMDA 受体的通道并堵住它,使得 NMDA 受体的活性下降,造成认知缺损、心理异常的状况恶化并损害记忆力。选择性的 5-HT2A-receptor 结抗剂以及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用药可阻碍 PCP 和 k 他命的作用。因此就有假说认为思觉失调症的可能成因为 GABA 联络神经元上的 NMDA 受体功能低下,使得联络神经元无法被有效活化。联络神经元无法有效被活化,会使得联络神经元无法有效抑制麸胺酸神经元的活性,从而使得皮质的神经元被过度活化,进而使得思觉失调症发生。一些初始的证据显示,LY2140023(mGLuR2/3 的活化剂)对思觉失调症有疗效。[4]
锂盐与躁郁症(Lithium Salt and Bipolar Disease)
锂盐数十年以来是躁郁症(bipolar disease)的标准预防性用药,然而目前仍不确定锂盐的作用机制。目前有三个假说解释疗效的来源:首先是它可以干扰磷肌醇甘油酯(phosphoinositide)的转换,降低磷酸肌醇(inositol phosphate)的水解,使得此传讯路径受阻碍;其次,锂盐可以抑制血清素神经元上的自体受体(autoreceptor)-5-HT1A-receptor 和 5-HT1B-receptor,降低因负回馈对血清素分泌的抑制;最后,持续性的锂盐服用可以提高麸胺酸神经元对麸胺酸的回收,降低在突触腔留存的麸胺酸,而除去对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刺激。详细的作用机制还有待后续的研究与探讨。
外科疗法
编辑因为人们的心理作用主要跟脑部活动息息相关,此类疗法之主旨为直接针对脑部内,心理异常作用的区块进行外科方面的处理(e.g. 开脑手术),而现今科技技术发达,医师已经可以利用电脑立体定位的技巧,精准依参数设定抓到该切开大脑哪个部位、该切多少部分下来。但是外科疗法可能会对脑部造成暂时或永久性的伤害,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外科疗法乃是逼不得已的最后一步疗法。
- 前额叶切除术(Prefrontal lobotomy)
脑白质切除术(lobotomy)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包括切除前额叶皮质的连接组织。这种方法曾被用来治疗思觉失调症、忧郁症等等。此手术程序的创始者,葡萄牙神经外科学家 António Egas Moniz 甚至在 1949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种疗法曾经在西方国家成为治疗精神疾病的疗法长达二十多年。虽然有人的症状获得改善,但这种方法也可能带给患者其他部位的创伤。根据 1950 年的实验,约有 1/3 的实验者在进行前额叶切除术之后,没有任何精神病况上的进步;而另外 1/3 的实验者更是比术前更加恶化。70 年代后,因为效果已不如药物治疗而逐渐不被使用。所以在今日,这种方法已被舍弃。在 19 世纪末期,人们就开始尝试对大脑动手术以解决精神疾病,手术对象除了人之外,还包括狗、灵长类动物等。但是这一时期的手术不多受重视。 - 扣带回切除术(cingulotomy)
对于难治性重度情感障碍的患者,扣带回切除术术是可行的治疗手术,但对于强迫症、抽动症的效果却一般。扣带回属于边缘系统,不完整地包裹了胼胝体,负责处理心跳、血压和注意力等。因为药物治疗对神经损伤导致的疼痛作用不大,所以扣带回切除术时常也被作为治疗一些顽固性疼痛的方法。目前手术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应与扣带回前测所掌控的功能(痛觉、情绪、决策等)有关,因此破坏此处同时可以缓解病患在神经上和心理上造成疼痛的因素。 扣带回切除术的进行,首先借由核磁共振摄影找出病患的扣带回中心点,并且在病患头部局部麻醉之后,在头骨两侧各钻一个洞,并先前确定的中心点插入一毫米的小针,最后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烧灼,整个过程即完成。而在副作用方面也并不严重,虽有部分人在进行完手术后出现了反应力和决断力略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但整体而言发生比率不高,且也会随时间逐渐改善。[5] - 重复式穿颅性磁刺激术(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借由电圈引起磁场而产生电流,在头颅下 2-3 公分处产生一个短暂的微小电流来刺激特定脑区,将电流导入较不活跃的前额叶,活化其细胞。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头脑的刺激,外周神经肌肉同样可以刺激,因此现在都叫它为 “ 磁刺激 ”。rTMS 算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不像电痉疗法(ECT)需要将病人麻醉,也减少了像是 ECT 对其他脑区影响的副作用。但其限制在于,患有癫痫或是身上配戴有金属植入器的患者,会因此治疗而诱发癫痫或是使金属植入物无效,因此并不适合此疗法。 - 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
此疗法本来是应用在治疗癫痫,应用在治疗忧郁症的原理上,是因为延脑乃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总指挥,会连接到身体各个脏器,当延脑活跃时,副交感神经系统也会活跃,而此系统的活跃会导致人的进入较为冷静、放松的状态,所以此治疗将电刺激缠绕在迷走神经上,并电击使得整个边缘系统活跃,进而得到治疗成效。
疗养体系
编辑对于心理异常者,规划特定空间安置收容,并提供生理治疗(通常也包括心理层面的咨商)的机构,诸如疗养院等,但病患的恢复进度受当地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若机构运作状况欠佳,可能会加剧患者的病况。
现今政府将精神病患照护分为社会福利、社区复健、医院治疗三种方面,主要目的是希望借由照护的方式让精神病人恢复功能,回归社会。
类型 | 目的 |
社会福利 | 结合政府和民间的资源,包含心理咨询、就业辅导、康复之家等。 |
社区复健 | 包括精神医疗院所、卫生所、社区心理复健中心等。 |
医院治疗 | 各级医院诊所、精神护理之家等。 |
精神病人的复健
编辑精神复健的目标 - 卫生福利部
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会遭逢歧视对待。在社会中,精神疾病患者就经常被视为“中邪”、“卡到阴”。最终,患者大多会被关在精神病院。这样将精神疾病患者聚集在精神病院美其名是“集体治疗”,但某些意义,这也象征了要将这些不被社会接受的人们隔离起来。
精神复健运动发迹于 20 世纪的后半,尤其是 1960 年代,抗精神病药物问世后。因为抗精神病药物的问世,精神病患可以获得改善,也因此思考著该如何能离开医院机构、重返社会。精神复健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蓬勃发展的。1970 年代,精神疾病病患的人权受到社会的重视,著名的“去机构化”运动因此出现。去机构化以避免医疗及购如铁笼般关住病人,尝试让病患回到社会为主要的诉求,而这样的运动也纾解了医疗机构的收容负担。医疗机构从当时起,会慢性精神疾患个案提供出院准备服务计划,而这些计划目的,是为了让个案避免长期依赖医疗机构,或甚至不断反复就医的窘境。
1970 年代的去机构化运动后,精神复健也因此受到社会更多的重视。为了持续推动去机构化,当时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 (NIMH)协同其他医疗单位、团体,陆续提出许多“社区支持系统”的 观念与方案。如著名的学者 Stroul 在 1989 年指出良好的社区复健系统必须以个案为中心,需要具备精神医疗单位、危机处理服务、卫生与牙齿照顾、住宅服务、收入维持与其他救助、同侪支持方案、家庭与社区支持方案、复健服务、保护与倡导服务及个案外展服务等。另外精神复健先驱学者陆特曼(Irving Rutman)曾在 1989 年提出对 于精神复健计划的定义:精神复健是指为一位长期精神疾患个案提供一系 列的计划,而这些计划设计的目的是要强化个人能力及技巧,以符合居住、就业、社会化以及个人成长所需。
精神复健的目标在于改善精神疾患个案的生活品质,协助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并担起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精神复健所提供主要的心理社会复健服务是连续性的,其中包括了社会化、娱乐治疗、个人及日常生活技巧训练等项目。
学者 Barton 则在 1999 年的研究中指出,良好的精神复健须包含三大概念:
“赋权”(Empowerment)、“能力”(Competency)、“复元”(Recovery)
而透过延伸这三大概念,社区精神复健的所需要包括的内容,又需要具备以下四大面向:
1. 技巧训练:从基本的认知技巧开始到社会化所需之 相关技巧,在训练的过程中促进个案学习与自我效能。许多研究显示,此类治疗可明显降低精神疾患 个案之正、负性症状,并缩短复原时间。
2. 同侪支持:包括个案的社交俱乐部、自助团体等。此过程可帮助个案发展正向之自我概念,并共同分享社区参与经验。
3. 就业服务:包括职前技巧训练、工作现场训练、支持性就业服务等。许多研究亦证实其对精神疾患有 长期维持效益。
4. 社区资源开发:在复健的过程中,协助个案开发社 区资源是使其可长期适应社区之重要因素。其中最 重要的是家属教育。研究显示,经由家属教育与社 区资源开发,可减少个案精神症状、提升自我效能、降低再复发率。
预防
编辑中英文古谚中都有这么一句话:“预防胜于治疗”(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cure)前面所提及的治疗方式都是在问题已发生且病情确定时才介入,当事人的生活及社交能力已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和损害。因此预防显得更加重要和根本。
依据先后顺序,预防可分为三个等级:
- 第一级预防:减少危险因子、增加保护因子
事先加以防范,采用一些技巧或采纳一些价值观,使得人本身较有抗压性或韧性;或是改善环境中可能导致焦虑或不安的因子。
- 第二级预防:早期发现,立即处置
当心理疾病已发生,试图降低病情的持续时间和程度,达到即早确认病状和尽速治疗。
- 第三级预防:持续追踪,长期照护
当患者已患有某项病状,透过预防复发减缓患者的长期冲击和二度伤害。例如 : 搭配药物治疗使复发率下降。
从以上预防的层次和观点,可以看出几个转变:
- 以预防辅助治疗的不足
- 从原本专注于治疗问题的医学模式,转为观察、鉴定并消除环境中治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模式
- 从生活环境中寻找诱发因素,而不是强调人们身上的素质因素
最新研究
编辑心理治疗专业角色的差别
编辑- 精神科医师:如果有长期的情绪困扰,伴随著严重的精神疾病,如幻听、妄想,若有需要服药或手术的状况,便会向精神科医师寻求帮助。特别是当事人若涉及无论是先天或后天的脑部病变,或是有特殊的生理状况,例如因车祸所造成的脑部受伤等。而心理师或社工师如果发现当事人有精神疾病的状况,需要用药物支持,就必须先转介给精神科医师进行诊断跟处理,经医生指示后,心理师或社工师才能继续协助当事人。帮助当事人的角度在于当事人的疾病,包括持续性的困扰,或是突发性紧急的状况。精神科医师皆是受过专业医学训练,毕业于医学院的专科医师,且领有医师证照与专科证照。
- 临床心理师:当病人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经过医师的药物治疗后较为稳定,需要心理治疗者,通常会由精神科医师转介给临床心理师。临床心理师比咨商心理师拥有较多精神医学的训练与经验,但仍需要医师的医嘱才能处理。目前临床心理师也可以处理一般的情绪问题或家庭问题,但方式跟咨商心理师较为不同,使用的学派也不尽相同。临床心理师帮助当事人的角度在于协助当事人缓解因疾病引起的心理困扰,特别在于脑伤跟思觉失调症,以及持续性的心理困扰。临床心理师通常是从临床心理研究所硕士学历毕业,且须考取临床心理师执照,部分临床心理师则是由早期高考之心理师直接换证,或是通过特考取得执照。需特别注意的是,临床心理师不可开立药物治疗病患。
- 咨商心理师:主要处理一般的心理问题,例如情绪困扰、家庭问题、亲子关系、学习障碍或是生涯规划等,亦或是企业急需的员工协助方案 (EAP) 计划,都可以寻求咨商心理师的协助。但每位咨商心理师的专长不同,需事先做些功课了解其专长,选择最适合自身情况的心理师。咨商心理师比临床心理师多一些医院机构以外的经验,对于精神疾病之外的问题,有较多的经验与资源。帮助当事人解决一般心理困扰,包括不严重但持续性的、源自于特殊因素但暂时性的。咨商心理师通常是从咨商心理研究所硕士学历毕业,且须考取咨商心理师执照,部分咨商心理师在心理师法通过前即从事心理咨商工作,透过特考取得执照。需特别注意的是,咨商心理师不可开立药物治疗病患。
- 社会工作师:面对特殊情况,例如家暴、性骚扰、性侵害、儿虐等,或是需要心理治疗、咨商,但是无法负担经济的压力,社工师都可以协助当事人找到最适用的社会资源。社工师也可以给予简单的情绪支持或同理,但不能进行更深入的心理咨商或治疗。主要帮助当事人的角度在于社会资源的协助以及一般情绪上的支持与陪伴,包括持续性与突发性。社工师通常毕业于社工系大学学历毕业,且须通过社工师考试取得证照。
- 职能治疗师:主要以团体活动、晤谈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当病人遭遇思觉失调症或是重度的躁郁、忧郁而施予住院治疗后,由职能治疗师给予团体治疗活动。因为许多严重的精神疾病会造成脑部功能退化的后遗症,职能治疗师的主要治疗目标为维持或增进个案的生活功能及行为能力,或是对辅导就业进行职业训练。另外,许多的团体治疗活动可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从而使病人不会将注意力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中
违禁毒品作为新兴心理疗法
编辑本节主要内容来自独立研究机构 Multidisciplinary Association for Psychedelic Studies(MAPS),致力于迷幻药物在心理治疗上的益处与风险。
MDMA: MDMA,正式学名为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1912 年从实验室被合成出,两年后取得专利,最初用于制药研究,1953年美军把它用于测试心理战术,而后成为精神疗法的药物,数十年后,MDMA 开始被作为摇头丸的主要成分,在 90 年代锐舞电音风行时流行于许多酒吧,并被列管为毒品。MDMA 最主要的作用是提升脑中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这些作用主要归结于单胺类,SERT(5- 羟色胺转运体)、DAT(多巴胺转运体)以及降肾上腺素转运体对 MDMA 的反应。MDMA 既可以在服用后变得兴奋,在药力过后,亦会使服用者有一种失落感。这是因为药物影响到大脑对血清素的自然分泌减少所引致的后果,所以若长期服用 MDMA,可能会引致服用者产生急性或慢性的抑郁症。然而,有科学家却认为,我们现时对于情绪及血清素水平的关系还未清晰,而对于血清素在人体内的连锁反应及代谢过程亦不清晰。
一些实验表明,持续使用在非常大剂量也许导致 5- 羟色胺细胞对脑子造成损坏,可能是因为多巴胺被输入 5- 羟色胺细胞,再代谢成氢氧化物,造成对 5- 羟色胺细胞的内部的氧化作用的损伤。这个作用在被老鼠脑子里做了试验,当大量的摇头丸长期被注入体内(通常是人类的一到二倍),动物细胞的 5- 羟色胺变得凋枯和无用。也有些实验性证据表明长期服用摇头丸的人将面临记忆困难。但是,这样的研究结果受到质疑,原因是食用摇头丸的人更有可能采取了其他的药物,甚至滥用的各种各样的化学制品。
至 2007 年 8 月 15 日,美国科学家证实甲基苯丙胺能降低大脑的生理防御能力,破坏人体内的胶质细胞衍生营养因子(GDNF),使人容易患上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 PD)和生理上瘾。除了一些杂质的危害之外,吸食 MDMA 主要的风险是神精过敏以及脱水。就像安非他命,MDMA 可能会破坏身体的正常干渴和精疲力尽等的反应。然而,近期 MDMA 开始被视为治疗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TSD)的创新疗法。研究发现,MDMA 透过生理上对杏仁核的刺激,能够有效增加对自我与他人的正面情绪,增加人际间信任感,并减少对他人的陌生感,总体而言大幅增加使用者的社交感。因此,在 PTSD 疗程上,被视作为有效降低临床医生与病患间人际隔阂的工具,搭配临床医生的精神治疗,成为新兴疗法。2001 年后,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 MDMA 用于 PTSD 患者的试验,除了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瑞士等国家皆投入相关研究,MDMA 相关的疗法逐渐被重视。
LSD:
1938 年瑞士化学家 Albert Hofmann 进行一项关于麦角碱类复合物的大型研究计划时,发明了正式学名为 D- 麦角酸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的 LSD,并在五年后偶然透过皮肤吸收,发现了它的精神转换效果。按质量而言,LSD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烈的精神药品之一,它的一次典型剂量只有 100 微克,却能造成使用者 6 到 12 小时的强烈效果,包括催化精神经验或神秘体验,并增强互相连结感。过去人们即有 LSD 用于心理治疗的经验,从 1950 到 1970 年代,LSD 被用于上千人身上,作为酒瘾、绝症引发的焦虑及抑郁的治疗,主要效用在增强精神病治疗的疗效,有些精神病学家认为 LSD 可以帮主病人解开受压抑的浅意识内容,甚至产生自我接受和自我降伏的潜力,让患者更能面对自身的精神问题。除此之外,60 年代 LSD 广泛传播,成为嬉皮运动的重要象征,并因此于 1967 年被美国正式列入管制毒品,90 年代也曾经在锐舞文化中受到欢迎。
近年来,LSD 在精神疗法上逐渐被重新重视,除了传统对成瘾现象(如酒瘾)的戒除,并开始有实验研究 LSD 对那些即将死亡而极度焦虑的患者的疗效,与对丛集性头痛的治疗。虽然目前在精神疗法上尚未有大幅进展的研究,也尚未得到官方任何认可,但对于 LSD 对使用者精神层面的大幅效果的关注与研究已经逐渐展开。
其他种类药品:
在当今人类多数政权列管的违禁毒品中,除了 MDMA 与 LSD 外,大麻(marijuana)、死藤水(ayahuasca)这两项至少被人类服用上千年的传统天然致幻物,也开始被研究用于精神疗法上。在生理上大麻的止痛效果已被重视许久,而精神上有些研究指出它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也有一些关于大麻与治疗 PTSD 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死藤水则是一种兴盛于南美洲的传统草药,用于宗教仪式,虽然在药理学上尚未完全被人类理解,但也已经有对用于药物滥用、成瘾的治疗之研究进行中。
- 大麻
大麻含有超过 400 种化学物质,其主要成份为 CBD(大麻二酚) 及 THC(四氢大麻酚),虽然服用大麻仍属违法行为,但大麻中的 CBD 并非管制药品,若经萃取后即可合法服用,且其具有非常多可能的医疗用途,如用于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效果,近年国外临床试验中已逐渐被证实。一项研究发现,CBD 具有较高效力的菌株在将近 90% 的使用者中降低了忧郁症状。不幸的是,这些类型的研究包括少量的研究医学大麻对忧郁症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当医生将医疗大麻纳入治疗计划时,我们将获得更多数据来解决大麻对忧郁症的影响。然而,缺乏研究并不意味著大麻不能成为治疗选择。许多人认为大麻会影响内源性大麻素系统,这会影响忧郁症的功能,导致大麻素激活 CB 受体的可能性,进而可能减少忧郁症状,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开发合成麻醉剂,试图成功地治疗忧郁症。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能的结果将显示大麻可以帮助病人控制他们的忧郁症状。
此外,李晓明教授团队在 Nature Medicine 杂志上发表题为 Cannabinoid CB1 receptors in the amygdalar cholecystokinin glutamatergic afferents to nucleus accumbens modulate depressive-like behavior 的研究论文,指出一条参与抑郁症发病的新神经回路并揭示了大麻治疗抑郁症的新机制,为认识抑郁症的神经回路提供了崭新的认识,并发现了潜在的治疗靶点。根据研究,大麻素受体在一条参与抑郁症发病的回路具有特异性表达,并且在抑郁动物模型中,该回路突触活动增强,而大麻素受体表达显著降低,因此敲降该回路上的大麻素受体可以导致回路突触活动增强和小鼠易感抑郁的表型。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外源性地给予人工合成的大麻可以逆转社会压力导致的抑郁样行为。总的来说,不仅是大麻素的药理作用在过去研究得到证实,无论大麻二酚或四氢大麻酚,均有明显的解焦虑及忧郁等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功能,生物神经系统对于大麻素的反应机转也逐渐受到关注。
- 死藤水
使用死藤水举行仪式是萨满文化之一,广泛流传于亚马逊盆地,包括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玻利维亚、巴西等国。药草水的主要成分都是死藤与其相关的植物混合而成,但是仪式型态不同,药草水制作方法也有差异。完整的死藤水仪式要十天:前七天斋戒沐浴,然后进行三天三夜完整的仪式。饮用死藤水后约莫半小时会开始发挥功效,一小时后幻觉效果来到最大化,幻觉会在脑中停留四到六小时。但幻觉与幻觉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据死藤水饮用者表示的说法,死藤水造成的幻觉与 LSD 或迷幻蘑菇造成的幻觉非常不同;而且饮用死藤水后,你内心与理智都清楚明白你正在体验幻觉,并不会有幻觉与现实无法分辨的情形发生。其他迷幻剂使用后会真正出现“幻听”的效果,但饮用死藤水后不会有幻听,反而是现实生活已经真实出现的声音,被放大好几倍的效果。
萨满强调,死藤水是为净化人,甚至帮有毒瘾的人解毒,绝对不同于嗑药吸毒。而未经过萨满巫师就直接在当地一些所谓死藤水中心自行服用死藤水,把死藤水当成产生幻觉的迷幻药,是相当不尊重当地原住民文化的行为。现今有许多旅游团会安排游客体验萨满仪式,但比起接受仪式后产生的幻觉,“尊重文化”应是体验更大的重点。 死藤水成分 包含了几种稀有的亚马逊植物,例如:南美卡皮木(Banisteriopsis caapi)的树皮与查库那(chacruna)叶子。前者含有丰富的生物碱(beta-carboline alkaloids),后者则含有致幻剂成分“二甲基色胺(N-dimethyltryptamine;DMT)”(Lo Faro, Di Trana et al. 2019)。DMT这种致幻剂一旦与生物碱beta-carbolines结合在一起,再经由口服,它就会抑制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A;MAOA)的作用,给使用者带来更平静、和缓的感觉。 死藤水效果 死藤水会造成前额叶、颞叶以及枕叶的显著活化,而且会影响初级视觉区(primary visual area)的功能,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服用者会看见强烈的视幻觉。至于致幻剂DMT到底会不会带来精神症状,目前的研究结果相当不一致,有些学者如Gable等人认为,死藤水本身不会给患者带来持续性的精神症状(psychosis)。也有学者认为即便服用者出现严重的精神疾病,那也可能是他们先前的病史所致,不一定与死藤水有关。
网路咨商
编辑网际网路的发展,冲击了人类生活的各种层面,在助人专业服务工作中应用电脑网路乃成为必然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运用电子通讯科技以提供卫生服务是 21 世纪提升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网路咨商就在网路科技蓬勃发展且快速加以应用的情况下,自然而迅速地兴起。
何谓网路咨商
编辑网路咨商的定义,一般来说可分为广义定义与狭义定义两种。美国全国合格咨商师委员会(National Board for Certified Counselor [NBCC],1998)将网路咨商广义定义为:“当咨商师与分隔两地或身处远方的当事人运用电讯方式在网路上沟通时,所从事之专业咨商与资讯提供之实务工作”;NBCC 在 2007 年又提出网路咨商的狭义定义:“网路咨商包含咨商师与当事人之间运用电子邮件,线上聊天与视讯会议等网路沟通方式之同步与非同步远距互动”。基本上,上述狭义的定义中,因当事人与咨商师有建立一对一的互动关系,应视为有咨商关系的建立,类似面对面咨商形式的咨商关系情境。至于上述广义的定义,则纳入更多元的网路咨商服务型态,除了涵盖网路咨商狭义定义的服务内容,亦即建立特定专业咨商关系的网路咨商直接服务,如电子邮件,聊天室,网路电话,即时视讯等之外,还包括可能建立特定专业咨商关系也可能不建立特定专业咨商关系的线上测验与评量服务。
网路咨商的兴起
编辑网路咨商的兴起,其实就是咨商专业服务网路化的发展过程,由于网路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网路咨商兴起的浪潮,而助人专业人员也积极投入网路科技应用于专业上的实务与研究工作,其为推波助澜的重要因素。因此,随著网路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助人专业工作的应用,网路咨商的发展在国内外都受到相当多的瞩目与重视。随著网路科技在生活上的普遍应用,也引发了一般民众在网路上求助的需求,网路科技在助人专业上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助人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能,也能够在处理求助者问题时,结合更多的社会资源与力量,因此,助人专业人员透过对网际网路的认识,学习网际网路的知识与技术,建构网路资源资料库,善用网际网路的及时与多元的功能,为当事人提供服务。目前国内有社区机构提供的网路咨商服务:如高雄张老师,台北市生命线,台北张老师;或是助人网站的网路咨商服务:如心灵园地的“心灵诊所”网路驻诊服务,以及心理健康咨询网。
网路咨商的服务型态
编辑网路咨商服务网站的设置,其所提供服务型态包括: 1. 首页的设置(Homepage) 2. 电子布告栏(BBS)版面的建立 3. 留言板或(与)论坛的设置 4. 电子报或电子书的提供 5. 网路行政服务的提供(如线上预约,线上报名,资料检索等) 6. 网路心理测验 7. 网路上直接的咨商服务(电子信箱(E-Mail)、线上交谈一个别服务〔Talk、MSN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 个别聊天室〕或团体服务 [Chat、团体聊天室]、网路电话 I-phone-Skype、即时视讯〔Real-time video,NetMeeting WebMeeting〕) 8. 网路个案研讨、咨询与督导 9. 网路教学服务 10. 网路辅导活动 11. 网路咨商专家系统 12. 网路虚拟实境服务(Virtual Reality)等。
网路咨商的特性
编辑- 优点
- 避免面对面的尴尬与压力,增加当事人自我揭露并快速建立信任感
- 使用文字沟通可延长思考时间,且适合习惯使用文字表达的当事人
- 打破空间限制减少舟车劳顿
- 较为自由、便利,提升求助意愿
- 开启新的咨商管道,具常态性服务的价值
- 缺点
- 缺乏非语言线索让人有不真实感与不安感
- 当事人于熟悉的环境中咨商易受外界干扰或分心
- 网路的匿名性致使缺乏临场感、无法察觉彼此的情绪与思考状态、咨商师无法针对当事人的情绪作立即性的反应与处理
- 缺乏相关电脑网路设备者无法接受网路即时咨商服务
网路咨商的伦理议题
编辑一、资格能力的问题 : 助人专业人员在提供网路咨商服务时,应具备咨商专业能力以及实施网路咨商之特殊技巧与能力,除应熟悉网路操作程序,网路媒体的特性之外,最好有媒体心理学(media psychology)方面的训练。又因网路有其跨国界特性与独特的网路文化,不同生活地区与成长经验的当事人都有可能突破地域限制而求助,因此更强化了多元文化训练的必要性。
二、专业关系的问题 : 在网路上提供咨商服务的专业人员,与寻求服务的当事人,应视为专业的协助关系,特别是合乎 NBCE(2007)网路咨商狭义定义的网路咨商服务情境,当事人与咨商师有一对一互动的直接协助时。因此,应受专业人员所属的专业领域伦理守则所规范。此外,就目前以文字沟通为主的服务方式,使得在专业关系中产生投射、移情及反移情的可能性大增。因此,网路咨商服务专业人员应敏察此等网路咨商关系的相关问题,并适时使用立即性的技术以澄清专业关系要适时考虑转介的需要,以维护当事人的最大福祉。
三、知后同意的问题 : 在提供网路咨商或治疗时,应进行适当之知后同意程序。具体做法是应对当事人告知相关的讯息,此等讯息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特定讯息(ex. 网路咨商或治疗的特性、型态、保密的规定与程序,及可能的限制),在当事人欲寻求进入咨商或治疗关系时须加以告知;第二类是一般讯息(ex. 咨商人员的专业资格、收费方式、服务提供的时间),则应刊登于机构或私人开业的网站首页上,以普遍告知服务对象或大众。
四、评量、诊断与技术使用 : 由于以目前的网路沟通方式,有讯息的简化与失真,不免有本书先前所述资讯丰富度不足,社会情境线索较缺乏与社会临场感降低的缺失,可能造成临床判断,与诊断评量上的误差,因而造成解释的失误,若加上传输的失误而有资料的遗失,更会增加评量与诊断的限制,相对的,咨商人员在助人技术上的使用亦会受到类似的限制,而可能造成所提供的服务无法针对或满足当事人的需要,甚至造成伤害。因此,专业人员的对此可能之缺失应加注意并力求避免,且应向当事人说明造成彼此沟通上误解之可能性及可能因应之道,所以,透过网路来提供直接的心理测验服务,或是心理评量或相关的诊断程序时,应特别谨慎。
五、保密与预警 : 首先,网路上的咨商与治疗服务必须在电脑系统管理与网路安全性上有周全的措施与考虑。因此,电脑系统的安全性管理措施十分重要,包括物理安全管理(加锁,警卫,监视摄影机,保全系统等);人事安全管理(资料分级,人员授权分级);行政安全管理(制订与执行安全程序)等。其次,在工作程序方面,从事网路咨商与治疗的助人专除个人应严守保密的分际之外,还必须确实考虑实施全措施的必要性,以维护当事人的隐私,相关措施包如何确认彼此的身分,设定密码,资料传输时的加密程序及资料保管等。
六、避免伤害 : 由于受限于网路的服务型态,为避免直接寻求咨商或治疗当事人因无法获致适切服务而受到伤害,应对接受服务者有一接案程序加以筛选,以确认当事人在智力上,情绪上及生理上能使用网路咨商与治疗,并知晓潜在的冒险与限制。具体的做法包括,评估当事人的需求及使用网路咨商服务的能力,提供网路当事人相关资源网站,与其居住所在地可寻求协助之助人专业人员讯息及危机处理热线电话,以及网路助人专业人员不在线上时如何联络的程序,并考虑转介邻近助人专业人员的可能性,且要对咨商服务的效果加以追踪等,以避免网路当事人求助无门或已受伤害而不自知。
七、收费与广告 : 由于网路咨商服务有讯息提供与直接服务两大类而言,在网路上提供心理卫生资讯与针对大众问题的公开答复是不收费的,但是针对个人问题的电子邮件回复或助互动形式的直接服务则可能收费。至于收费的标准如何方为适当,人员应考虑自身的工作负荷与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加以斟酌。其次在有关广告方面,由于网路咨商的提供需透过网站的设置与管理,提供咨商服务的网站在搜寻机器中呈现时,如何提供充分与正确的讯息,避免不实的宣传与误导当事人,是网路咨商服务人员在设计网页内容时应加以注意的,以供潜在的当事人作为寻求与选择专业服务的参考。
八、多元文化的考虑 : 由于网际网路的国际化特性,网路上的当事人来自于其他居住区域,包括不同的县市,不同的国家,如何考虑当事人所处地域的特性,特殊事件及文化因素等颇为重要。特别是对网路文化的了解,更是此等服务方式有别于传统咨商服务之处。其中较特殊的包括:1. 网路流行用语以及字元组合用语(颜文字)等。2. 网路沉溺现象:包括网路上瘾(internet addiction)的可能性以及网路孤立(isolation):因实际人际互动的所造成的人际关系孤立现象等,都是助人专业人员所要加以注意的网路文化现象,助人专业人员应持续观察与网路人际现象的发展,以贴近求助当事人的生命经验。
九、当事人接受服务的公平性 : 网路的普及程度不一,如何力求所有当事人均能公平地得到助人专业服务的机会,亦即有相同的可接近性,而保障当事人之公平待遇权(justice)是网路咨商服务另一要考虑的伦理问题。应同时提供多种型态与管道的咨商服务,包括传统面对面的服务型态、函件、电话,以及在网路服务上力求多元化,以增加当事人的选择机会。其次是要结合政府与民间的力量以积极推动网路建设,以促进网路咨商服务的普及化,这都是推动网路咨商服务时所必须努力的方向。
心理治疗的流派与方法
编辑心理治疗随著时间的流变,发展出了不同的学派,而且现在依旧在不断的增加中。心理治疗最初的学派是由佛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一直到较为现代的音乐治疗、团体治疗,比比皆是。而不同学派之间对学派之划分也有歧异,此章节将会在以下介绍心理治疗流派的起源以及简述当代较具代表性的流派,以及其治疗所会使用的方法。
一、心理治疗流派简论
编辑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而发展出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大致分为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行为主义(behaviorism)和人本主义(humanistic psychology)三大流派,在不同时期影响著心理治疗的方法。
精神分析疗法或称心理分析学是 19 世纪末由佛洛伊德( Sigismund Freud )创立。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与压抑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经验的重大影响。会产生的核心症状是焦虑,为了防止焦虑,人们会运用自我防御机制避免痛苦,引此造成症状。这些被抑制的潜意识可以透过专业手段使患者意识化,例如梦境解析。 行为主义疗法由美国心理学家华森(J. B. Watson)于 1913 年所创立,主要研究的是可被观察和测量的外部刺激。此学派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因此注重实验跟观察,重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行为治疗学家主张心理障碍中的异常行为可以透过学习来获得矫正,也认为人的中心任务是要学习如何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此学派常用的方法会将患者暴露于其恐怖的情境中。
行为治疗学派所关注的是人可以观测到的外部行为,行为治疗家主张心理障碍中表现的异常行为如同人与动物之间的正常行为一样是可以习得的,可以通过基本的条件作用原理、学习原理及观察学习而使心理障碍得到矫正。
人本主义疗法在 50 年代兴起于美国,以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为主流人物,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比较明显。人本主义理论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似本能的需要就是人性,它们是善良的或中性的。恶不是人性固有的,它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或是由不良的文化环境造成的。 人本主义治疗的方法有来访者中心疗法、完形疗法等。
此外,存在主义疗法常被人们与人本主义疗法混淆。严格来说存在主义疗法起源于欧洲的存在主义传统,与起源于美国文化的人本主义疗法共享很多基本信条,但两者其实是互相影响,可侧重点不同的关系。可见:
“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决不等同于欧洲的存在主义传统,二者所强调的重点有一个根本性差异。欧洲的存在主义传统一直强调人类的限制和存在的悲剧方面。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欧洲人更多受到地理和种族的限制,更频繁地面临战争、死亡和存在的不确定性。美国(及其孕育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浸浴在开阔、乐观、无限视野和实用主义的时代精神中。因此,存在主义思潮引入美国的形式也被系统性地改变,每个基本信条都带有截然不同的新世界特色。欧洲的存在主义强调限制,强调面对并接受自己对不确定性和虚无的焦虑感。相反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较少谈论限制和偶然性,而更多谈论潜能的发展;较少谈论接受,而更多谈论觉察;较少谈论焦虑,而更多谈论高峰体验与合一感;较少谈论生命的意义,而更多谈论自我实现;较少谈论分离和根本的孤独,而更多谈论我与你的相会。”《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欧文·D·亚隆
二、精神分析疗法举例
编辑- 集中注意法:让病人斜卧在躺椅上,放松全身肌肉,闭上双眼。医生把一只手按放在她的前额,叫她注意一个特殊症状,回忆与这个症状有关的经历。
- 自由联系法:不引导病人的思想,不限定回忆的范围,告诉病人必须遵守一个规则,要求他随时把心里出现的任何想法立即说出来,不论他认为这些想法多么荒谬,多么没有意义,或违反道德甚至愚蠢、有罪。不要怕说出来会使他感到羞耻、难为情或者烦恼、伤心,也不要顾虑别人的批评、耻笑和非难。让病人斜卧在躺椅上,医生坐在侧后面病人看不到的地方,不加暗示和干扰,让他自由地表达思想。
然而,精神分析疗法仍然具有其局限与争议,主要为以下两点:
- 科学基础和研究质疑:许多研究对于实证研究表现出一定的质疑,尤其是与认知行为治疗(CBT)等其他心理干预方法相比。这种质疑包括对治疗手册化、患者随机化等研究方法的怀疑,认为这些方法不能代表现实临床实践。[6]
- 研究方法问题:许多有关精神分析治疗的研究因缺乏严谨的方法论而受到批评。这些问题包括患者特征定义不清、样本量不足以及试验对照条件不理想等。因此,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精神分析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数量相对较少。[7]
三、行为主义疗法举例 —— 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编辑原理:以一系列的逐步接近问题的刺激程序完成治疗。 常用治疗:惊恐症(panic disorder)、阳痿(impotence)等恐惧问题。 主要内容:确认病人引发焦虑的刺激源,并把这些刺激源按照引发病人焦虑的程度进行等级排列。让病人接受渐进式深度的肌肉放松训练,让病人学会区分紧张和放松肌肉的感觉,以便在躯体上和心理上能够达到放松的状态。
进行实际脱敏程序:让处于放松状态的病人从最弱等级的刺激开始进行生动的想像,直到病人在其想像中不再对该刺激感到不安,就可以对下一个等级的刺激开始训练。
然而,行为主义疗法存有疑问之处,正是它太过关注外在行为的改变,而容易忽视患者的内心因素,就长期而言,这种行为改变可能难以持续,且此疗法难以适用于像人格障碍等等较棘手的心理问题。
四、人本主义疗法举例 —— 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
编辑该疗法认为任何人在一般状况下会有正向积极的无限潜力,如果人的自身体验被压抑,就会表现为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如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接受治疗者能够与他人正常交往、沟通,便可以发挥他的潜力,改变其适应不良的行为。所以,心理咨商人员应该与病人建立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样即可使病人处于主动的位置,学会独立决策。
人本主义疗法也可能存在一些限制,首先,该疗法因为具体的执行步骤较不明确,所以会因治疗师的风格与特质而有明显不同,也会让患者感到困惑,无法确认自己是否有进步,再者,此疗法十分强调个人启发和自我成长,导引性质较低,如果患者的自我觉察能力较弱,可能导致疗效不佳。
五、新兴疗法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 & 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
编辑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
编辑接纳与承诺治疗(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简称ACT)是一种创新的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治疗的一种形式。它由美国内华达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海斯(Steven C. Hayes)于1980年代初开发,核心理念是通过接纳那些无法改变的事物,增强个体在生活中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动的能力。
ACT的主要理念和方法
编辑ACT治疗的目标不是直接改变或消除痛苦感受或不良思想,而是教导人们如何更健康地与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共处,并承诺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概念:
认知脱钩(Cognitive Defusion):
帮助个体学会如何从自己的思想中“退一步”,观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被它们所控制。这让人们能够认识到思想只是思想,并不必然代表事实或真相。
接纳(Acceptance):
鼓励个体接受而非逃避那些难以忍受的感受和情绪。接纳是指允许痛苦存在,而不是努力消除它,从而减少它对我们行为的影响。
接触当下(Being Present):
培养对当前经历的全面意识,包括外部环境和内在感受。这种对当下的专注有助于个体更真实地生活和作出决定。
自我观察(Self as Context):
帮助个体理解自己不仅仅是其经历的总和,而是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观察和体验这些经历的“场域”。
价值观导向(Values):
帮助个体明确自己真正重视的事物是什么,这些价值观将指导他们的长期行为。
承诺行动(Committed Action):
鼓励个体根据其确定的价值观采取行动,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不放弃。
应用范围
编辑ACT被用于治疗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压力管理、慢性疼痛管理以及应对慢性疾病等。这种治疗方法的目的是提高心理灵活性——即个体应对内在经验的能力,并保持或改善功能性生活。
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
编辑正念认知疗法 (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 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将认知疗法与正念修行结合,起源于英国的 John Teasdale、Mark Williams 与加拿大的 Zindel Segal 教授,结合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与卡巴金博士所创之正念减压疗法 (Mindfulness 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帮助忧郁症患者治疗与降低复发,以“不批判”的态度接纳想法,有校地降低忧郁症病人的“反刍”行为。
MBCT的主要理念和方法
编辑正念认知疗法的治疗程序是:一方面参考卡巴金教授的正念减压力疗程,包括简单的呼吸专注及瑜伽伸展,也练习觉知专注于每一刻身心的变化,协助患者更能觉知当下;另一方面采用认知治疗技巧,包含对重郁症的基础卫教,例如帮助患者了解何谓忧郁症、是那些事物引发低落情绪、为何会停留在低潮中、忧郁感侵袭时应如何看待等。
应用范围
编辑MBCT主要被运用于忧郁的病人上,然而也适用于焦虑、正常人的压力管理,帮助身体感受的觉察与放松。
六、药物治疗(Pharmacotherapy)
编辑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忧郁、焦虑和强迫症(OCD)的药物分为 MAOI 和 SSRI 两种。抗精神病的药物则可以通过阻挡第二型多巴胺接受体 (Dopaminergic receptor 2) 而被用来治疗思觉失调症。抗精神病的药物有三类:
-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 chlorpromazine,会在脑内各区域阻挡第二型多巴胺接受体。
- 类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 pimozide,往往只在其他药物都失败时才使用。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 risperidone;有些非典型药物也会阻挡血清素接收元效用。
抗精神病药物一直被视为一个相对便宜又有效的治疗方式,因为它不仅能够快速地减低症状,更能使很多人回归一般人的普通生活。虽然停用药物有机率会使精神病复发,但药物治疗仍比完全不治疗好得多,50-60% 的病人甚至受惠于药物治疗。
适当性议题:
- 药物没有解决精神病的导因,只是减低症状的发生。
- 抗精神病药物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包括震颤以及体重增加,这使得许多病患拒绝继续治疗。
- 选择药物治疗者多因为其效果简单、快速并且没有一对一谈话治疗危险。
- 有些药物会导致依赖性(dependence)。
- 引起相关道德议题,包含资讯对称与否之下的同意治疗以及一些治疗方式的不人道的争议。
七、电击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
编辑电痉挛治疗,简称“电击治疗”、“电疗”,是近代及现代精神医学的一种标准化医疗技术。电击治疗自 1930 年代开始(1938 年由义大利精神科医师 Ceretti 第一次施行),被用于治疗思觉失调症。义大利神经精神科学家赛利地(Ugo Cerletti)被公认是现代电痉挛治疗之父,他和同事毕尼(Lucio Bini)发展出以电击制造人类“癫痫”(Seizure)的结果,进而治疗当时医师还束手无策的精神疾病。此治疗方式的理论奠基于电击产生的癫痫与思觉失调的症状不能同时发生,因而在电击之下思觉失调的症状会消失。其施行方法,简单地讲,是将电流通过患者的脑部,引发脑部整合性放电(Synchronized Discharge)与脑细胞的生理变化,而这将调整大脑的部分功能。此方法用做矫正、缓解因大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精神疾病。在 60 年代药物治疗发明后,电击治疗被大幅禁止,只有在特殊情况才会使用,例如紧张性思觉失调症以及重大忧郁症。
接受电击前,肌肉会先被麻醉以放松,氧气也会先准备好。治疗时微小的电流会在半秒内穿过大脑,随后癫痫会发作大约一分钟。疗程历时五个礼拜,每个礼拜三次。事实上电击治疗只能被用于其他治疗都失败的时候。虽然将它用在患有重大忧郁症并且心理与药物治疗失效的病患时看似有极大的功效,然而 Sackheim 发现这些病患在一年内疾病复发的机率极高,因而这种治疗效果只是暂时的。电击治疗的副作用还包括损害的语言能力和记忆,以及因为个人意义重大的事实的遗忘所导致的自尊丧失。电击治疗始终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治疗方式,不单因为患者的同意与否经常是不得而知的,其效用也依旧是未知数。
电击治疗理论分为三种:
- 电击治疗会将病患的疾病电击出他们的身体,如用惩罚矫正一种不恰当的行为。
- 随著大脑受到电击,其中的特定神经传导元会因为受刺激而改变病患行为。
- 电击后的失忆能够使病患重新开始,因为他们会忘记自己曾经沮丧或受过思觉失调症的痛苦。
但电击治疗法一直被受争议,有人认为治疗成效有疑虑,有“丧失记忆”的副作用,以及认为电击治疗是不人道的,以下是一些例子:
1)柏乐姆在电痉挛治疗之后造成髋骨脱臼与骨盆腔骨折,他一度状告上法院,请求赔偿。后来虽然判决阿尔弗雷德及医院不用赔偿,但也促进“知情同意”(Inform consent)的法律要求─意即医师治疗前一定要善尽告知的义务,让患者了解接受治疗的种种面相,包含其好坏、并发症、做与不做的比较,最后要患者签下同意书,才可以实施治疗。
2)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以“醒脑电击疗法”治疗“网瘾”一事引发社会关注。很多网民认为这是一种强制性手段,违反人权,且触犯了《未成年人保护法》。2009年7月8日,中国卫生部以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为由,通知停止电刺激治疗“网瘾”技术临床应用。[10]
诚如一九八五年,美国国家心理卫生机构(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对电痉挛治疗所做的结论:“电痉挛治疗是历来最受争议的精神疾病治疗方法,而且有不少副作用,它应该局限于使用在特定范畴的严重精神疾病。”
3)至今出现的副作用最常见者为短期记忆障碍、头痛、全身酸痛。少数人会发生骨折或颌关节脱臼。其他可能的副作用还有:呼吸中止过久、吸入性肺炎、心律不整、心肌梗塞、脑疝脱(Herniation)等,发生的机会皆不高。死亡个案方面,若以治疗后24小时内死亡者来计算,大约每2万5千次治疗可能发生一次,大多导因于心律不整、心肌梗塞、或脑疝脱。(高雄荣民医院-电痉挛治疗简介)
八、精神外科治疗(Psychosurgery)
编辑只有在药物和电击治疗完全失效时,精神外科治疗才会被当作选择之一。这种治疗方式包括在病人有意识时切除被认为与心理异常相关的脑神经纤维或是烧除部分神经。最常见的精神外科手术就是大脑前额叶的切除(lobotomy),然而这些手术都会导致不良的影响,像是令病患成为植物人或是使病患的个性消失。
手术只能被作为最后手段,只有在病患的其他治疗都失效或是心理异常的症状极其严重才会被使用。这种治疗方式不仅风险高,副作用及影响也无法预测;除此之外,效果更是不可逆的。因而,精神外科治疗方式在 1970 年代药物治疗发明后便鲜少再被使用。
九、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
编辑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与娱乐,亦可以在治疗上有系统性地改善患者心理与生理健康。音乐疗法是一种用音乐来改善人的生理、情绪、认知社会需要的健康专业。从研究发现,听适当的音乐可以短期的增加受试者脑内啡的分泌,也可以减缓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Hamel,2001)、提升精神病人的情绪状态及社交表现(Covington,2001)。广义而言,只要是用音乐有系统、有计划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活动,都属于音乐治疗的范畴。
在音乐疗法中,可以以音乐使用的型式与治疗目标来做为区分。使用形式分为两类疗法:接受型音乐治疗(Passive music therapy)与表达型音乐治疗(Active music therapy)。前者是指患者聆听音乐后影响人的神经系统,而做出不同反应或以不同方式表达情感,例如勾起旧事回忆、启发绘画等。后者则是注重患者参与创作音乐的活动,例如即兴创作、歌唱疗法等。
音乐疗法的治疗目标,是透过治疗师与治疗者在音乐上产生的信任关系达到目标。目标共分三类:同质原理(Iso Principle)、共乘原理(Entrain)及移转原理(Diversion)。同质原理为配合当下情况或是个案背景,施予喜好的音乐,来左右个案们对于音乐的诠释,例如在举办圣诞节活动时拨放圣诞歌曲。共乘原理为提供可以让个案更专注于眼前活动为目标,例如在激烈运动时聆听快节奏音乐便是一例。移转原理的目标则是要分散个案的注意力,例如给予幻听的精神病人聆听有歌词的歌曲,形成对幻听的干扰,影响病人的注意力。
音乐疗法最常见适用于自闭症患者、抑郁症患者等,可以预期增强沟通、社交能力与认知及情绪管理的能力。由于增加脑部与多感官的刺激,提供一个非言语的管道表达自己,能改善患者缺乏和不足的能力。
十、认知行为疗法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
编辑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社会心理干预,旨在减轻各种心理健康状况的症状,主要是抑郁症和焦虑症。 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药物滥用和伴随发生(英语:co-occurring)的心理健康障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CBT 侧重于挑战和改变认知扭曲(例如思想、信念和态度)及其相关行为,以改善情绪调节并制定旨在解决当前问题的个人应对策略。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概念为下列3种:
- 心理问题的产生,可能来自错误或负面的思考,也就是所谓的认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
- 患者之所以会产生心理问题,可能来自过去习得的负面行为模式。
- 受心理疾病所苦的患者,都能透过学习更好的应对方式,进而减轻他们的各种症状,并让他们的生活重回正轨。
认知行为治疗希望教导患者,虽然人们无法控制身旁的每一件事,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想法,借由改变对事情解读的方式,帮助人们应对各种情况。举例来说,一个没自信的人可能会对自己的外表或能力相当没自信,甚至抱有负面想法,而渐渐形成一种负面思考模式,并开始逃避工作或上学等与社会接触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心理师会先做功能性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请患者找出造成他没自信的关键点,并加以分析。然而,此步骤对于患者而言其实并不容易,一旦当患者开始对这个信念有自我觉知之后,治疗师就能开始专注于要改变的行为或信念,教导患者应用技巧,例如:有毒瘾的人,治疗师并不会直接命令患者戒除,而是透过一些技巧,模拟自己犯毒瘾的情形,并加以避免或预防。
另外,认知行为疗法也是有缺点的。认知行为治疗并不是很快速的解决方法,而且在短期内,患者可能感到更加焦虑。对于严重的抑郁症,必须同时使用认知行为治疗和抗抑郁药。当你情绪非常低落时,除非抗抑郁药开始令你感到好一些,否则你会很难去改变自己的想法。并且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接受认知行为治疗。
跨文化研究
编辑在此章节,我们以几个跨文化之例子,强化对于心理治疗之了解,并让读者们了解本土治疗之状况。
音乐团体治疗
编辑在过去的精神治疗上,仍多以精神药物以及身体约束来控制病人及病情。这也常造成病患有情绪上之抵触,以及些许用药引发的副作用。当病人存心抵抗时,身心所受到的伤害、意外事件,也会因此提高许多。在西方国家的临床上,广泛运用了音乐治疗,也对于其有更多的正面评价。若是台湾也能够有系统及计划性的将音乐团体治疗纳入临床治疗中,相信多数人病情会因此有所好转。
何谓“团体治疗”与“音乐团体治疗”?
编辑- 团体治疗(Group Therapy),系指透过多人对谈的方式,达到治疗之效果。团体是一种社会的缩影,透过彼此的交流、分享,进而给予他人支持、自己肯定,减缓、释放压力的一种谈话效果。团体治疗并非多人聚集之后分别个人咨商,并非以带领者为中心,而是以双向沟通,各自表达其想法来达到治疗之目的。
- 而音乐团体治疗便是更进一步,以音乐呈现来治疗团体中的每个人。音乐中表达不同种的情绪,亦会促使成员释放其内心压力。音乐活动中,也可以借由相互讨论对于音乐的感受、想法,增加表达能力以及互动。更能运用创作音乐模式,将内心想法透过音乐来表达,并增加自我觉察能力。借由观赏他人音乐表演,也可以提升专注力。
- 简而言之,音乐团体治疗会刺激自主神经系统、增加疼痛忍受度、增加思考和认知功能,以及提供各个成员安全感。
对于激躁行为的缓和
编辑- 在“音乐团体治疗改善精神病人激躁行为之成效”中,研究者自北部某医学中心精神科急性病房收案 44 人,并采用三种量表于团体治疗前后测验,分别为激躁行为量表(CMAI, Cohen-Mansfield Agitation Inventory)、医院焦虑与忧郁量表(HADS,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整体精神功能状态量表。在住院期间,每周会有音乐团体治疗两次,每次约莫 1 个小时。
- 对于此三种量表,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CMAI 共包含了 4 个项次,共 29 个躁动行为:非攻击性身体行为 9 项、攻击性身体行为 12 项、非攻击性言语行为 6 项以及攻击性言语行为 2 项。透过照护人员来对于病患的症状出现频率来做圈选(1-7 分,频率愈高分数愈高)。而 HADS,就如同量表名告诉我们的,分成了忧郁及焦虑两个次量表,由病患自己填写,各有 7 题,每题为 0-3 分,得分为 11 分以上才为有意义之个案。而最后一个测验量表为整体精神功能状态,透过评估病患过去连续半年之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依据其表现及症状严重度来评分。
- 从上表数据中,能够发现在音乐团体治疗前后,激躁行为数值均有明显下降,达到稳定情绪之效果。透过与团体成员一起歌唱、画音乐(画图)、打击乐器等方式,可抒发心中之压力,又或者可以透过与他人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放松的心态加入音乐团体治疗,降低其对于治疗的防卫心理,亦有助于其他治疗时之态度。从团体治疗过程中的讨论,也能分析出病人们对于音乐团体治疗持有正面、积极之态度。若在临床上能大量将一般治疗与音乐团体治疗相互搭配,便能相互增强彼此治疗效果。
在台湾之现况
编辑- 在台湾相关医疗法规中,于 2012 年高雄医师公会同意高雄阮综合医院正式使用音乐治疗为自费治疗项目,为音乐治疗在台湾的一大迈进。虽近年来关于音乐治疗的研究增加,但第一线的研究仍是占少数。而目前仅有东海大学具有音乐治疗的学习,为全台首创第一个日间学士班音乐学系音乐治疗组,因此台湾想要接受音乐团体治疗仍有进步的空间。若是能将音乐团体治疗普遍带入精神科治疗,相信对于医生以及病患皆是有利的。
台湾忧郁程度及求助行为
编辑在台盛行率
编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忧郁症的盛行率大约是 5%(成人),其中女性的发生率又比男性还高。根据2016年卫福部统计显示,国内约8.95% (约200万人) 的人口有忧郁症状,约5.2% (约125万人) 的人符合忧郁症诊断。然而台湾忧郁症治疗目前有四大不足:就医不足、诊断不足、治疗不足、持续治疗不足,造成整个社会巨大的生产损失和医疗成本。因此我们自己,或我们身边认识的亲友,都很有可能受忧郁症所苦。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曾指出,忧郁症将是 2020 年造成人类失能疾病的第一名,且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
忧郁从哪来?
编辑- 在 2015 年,远见杂志针对民众,以及精神专业人员个别发出问卷。九成五以上的专业人员认为台湾民众压力在中高程度以上,亦呼应了精神科门诊人数增加之趋势。而民众四成七认为压力在中高程度以上,而担心失业、景气衰退和社会秩序、安全,便是引发压力的三大来源。当压力长时间伴随著我们,又无法从其中跳脱出来,便容易引发忧郁症。除了环境因素外,家族遗传、贺尔蒙分泌异常等生理因素,以及过度追求完美、习惯性负面思考、两极化思考等性格因素,亦都是造成忧郁症的原因。但其实多数的忧郁症患者,通常都可以同时发现生理上或社会上的因素,例如有家族遗传,再加上近期的创伤事件影响。忧郁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列为二十一世纪三大疾病之一 (另两项为爱滋和心血管疾病),也是其中唯一一项精神疾病。
求助方式及对象
编辑- 根据“台湾民众忧郁程度与求助行为的调查研究”,可知不论是忧郁已达严重程度者、临界点者、或者是起伏不定者,更倾向于自助处理的求助方式,如多休息、运动,使用放松方法和自行研究资料上的建议等。再者,向外求助中,又以看一般科别的中、西医最多,接著才是寻求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求助,最后是各种民俗疗法,如算命卜卦改运气,或寻求民间信仰的协助。
- 研究结果可看出华人文化中所重视的自制,即自己的问题便应该自己解决,因此自行处理者占多数。也可看出台湾民众对于心理疾病问题并非像看待一般生理上疾病,视精神疾病为隐疾。一般来说,若产生生理上的疾病,人们会立即向中、西医求助。但若产生心理上的疾病,却会对于寻求精神科专业医生、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协助怯步,讳疾忌医。另外,也有可能是对于心理疾病的认知还不够充分,容易将心理问题生理化,以身体症状为主诉,以至于向中、西医一般科别求助的比例也较多。同时,有少部分人认为罹患忧郁症或相关心理疾病相当“丢脸”,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感到自卑并延迟就医。亦有部分比例者认为是因为风水所导致,向传统民俗疗法求助,如卜卦、抽签、拜庙等。
- 若要解决此问题,应先教导大众正确的心理疾病相关知识,并想办法将心理疾病去污名化。
- 而求助对象的调查之中,五成以上的民众仍以自己参加各种休闲活动为主,四成三左右的民众会找朋友谈一谈。二成八左右的民众向家人倾诉,但找精神科医生以及心理咨商员的比例却只有 5.8%。相较于向心理卫生人员求助,台湾民众更愿意向朋友、家人倾诉、求救。
求助管道与预防
编辑- 医疗场所服务的对象大多是有疾病的患者,但一般人在生活中也有各种心理困扰,这时民众可以考虑心理咨商的服务。近年来,各地区政府陆续设立了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借此提供民众压力调适、情绪管理等各方面之心理咨商。多与好友相聚、写下日记、运动等也都是有效调适心理的方式。与朋友聚会时,跟压力指数正相关的压力荷尔蒙浓度会降低,归属感、安全感也会提高;透过写下感恩的事情,或是写下心中消极负面的心情,将此情绪抒发出来;规律运动时,脑内啡的产生亦有助于排解负面情绪。
- 预防胜于治疗,若能够及时排遣压力,也能减少自身受到忧郁症的侵扰。唯有认清世上只有自己是最有能力关心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我们才能停止把问题丢给医生,真正为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这个心态的力量有时可远远超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
青少年忧郁症问题
编辑- 千禧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统称“Z世代”,长年暴露在网路、手机、与社群中,容易在变化剧烈的年代找不到方向。虽然物质不匮乏,但从出生起饱受社群媒体影响,一但生活不顺,甚至出现失学、失业等“双失”情形时,就容易成为忧郁与自杀的高风险群。一般统计,忧郁症患者约15%-20%有自杀倾向,但近年忧郁症患者却出现年轻化、自杀倾向更高的问题。例如卫福部(2021)提及,近年在心理咨商服务电话中,年龄介于15-24岁者求助电话增多,自杀倾向高达近30%。
- 家属在相处上的三不原则:不强迫、不逃避、不给压力,同时提供适当陪伴与倾听,理解他们的声音,才能减少患者刺激和促进患者痊愈。
自杀防治守门人
编辑- 自杀防治守门人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及广义,狭义的定义是指“定期(固定地)接触遭受痛苦、危难的个人或家庭之人,即可称之为自杀防治守门人”;广义的自杀防治守门人是指“当个人接受训练后懂得如何辩认自杀行为,并对有自杀风险者做适当的回应或转介者,即可称为自杀防治守门人”,因此广义的定义认为只要透过适当的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杀防治守门人”。
- 一部份选择自杀的人并不是真的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借由“自杀”的行为或企图对外界表示“我需要帮助”“我很痛苦”“我需要关心”等讯息;但有些人是生理的因素,如忧郁症。而守门人担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协助”的角色;在接受过守门人训练课程后,对自杀高风险因素有较高的敏锐度,并有能力协助他人获得适当的帮忙,有效阻止自杀意念者浮出海平面,降低自杀率。
- 守门人的技巧 ——1 问 2 应 3 转介,其中问的重点有辨识自杀高风险群、自杀意念与精神症状的评估;应的重点是一旦自杀意图的风险变的明确,守门人需说服当事人积极地延续生命;转介的重点是主动积极的协助转介处理。
求助电话
编辑免付费安心专线 -1925
编辑- 卫生福利部自94年设置安心专线,原 24 小时安心专线为 0800-788-995。因号码数量太长不易记忆,从108年7月1日开始,改用容易记忆的1925(依旧爱我) 为安心专线号码。
- 专线服务主要提供一般辅导、心理资讯、自杀评估,在有自杀危机即时介入、评估、转介及第三者通报等自杀防治相关服务。依民众需求之相关资讯,有需要时,亦会转介医疗单位资讯。
免付费生命线 -1995
编辑- 民间团体生命线协会设立之专线,提供全日二十四小时电话辅导,对于各种心理困扰的问题,均提供服务:包括自杀防治、婚姻家庭协谈、人际关系协谈、精神心理协谈等等。
张老师专线 -1980
编辑- 民间团体张老师基金会之专线,星期一~星期六 9:00-21:00;星期日 9:00-17:00,提供情绪困扰、生活适应等问题之协助。
免付费保护专线 -113
编辑- 卫生福利部设置之专线,24 小时, 由专业社工人员于线上受理全国家庭暴力、老人保护、身心障碍者保护、儿童少年保护及性侵害、性骚扰事件通报或求助咨询。不论是拨打人自身或是朋友,凡有家庭暴力、性侵害、性骚扰的问题或困扰,或是拨打人有知道儿童、少年、老人、身心障碍者受到身心虐待、疏忽、遗弃,皆可拨打通报。
免付费男性关怀专线 -0800-013-999
编辑- 政府专线,委由社团法人中华沟通分析协会办理。每日 9:00-23:00,提供给想解决家人关系冲突(包括夫妻、亲子、手足及亲属等)、家庭暴力困扰或想促进家人关系之男性朋友协助,讨论其困扰及提供专业法律咨询与资源转介。
森田疗法
编辑森田疗法是日本精神医学家 森田正马 所创立的心理疗法。
森田正马把神经质症分为三种类型:
- 普通神经质症:即所谓的神经衰弱,如失眠症、头痛、头重、头脑模糊不清、感觉异常、极易疲劳、效率降低、无力感、胃肠神经症、劣等感、性功能障碍、头晕、书写痉挛、耳鸣、振颤、记忆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
- 强迫神经质症(恐怖症):如对人恐怖、不洁恐怖、疾病恐怖、不完善恐怖、阅读恐怖、卒倒恐怖、外出恐怖、口吃恐怖、罪恶恐怖、不祥恐怖、尖锐恐怖、杂念恐怖、高处恐怖、确认癖等等。
- 发作性神经症:如心悸加剧发作、焦虑发作、手足乏力发作、眩晕发作、猝倒感、焦虑不安发作、恶寒、震颠发作,其他如胃痉挛、子宫痉挛等被误为各种疼痛样的发作。
森田认为发生神经质症的人都有疑病素质。他们对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不适极为敏感。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症状上的不适,专注与不适会互相促进,造成症状更加敏感、不舒服,就是森田正马所谓“精神交互作用”,是神经质产生的基本机制。精神交互作是一个恶性循环,我们愈注意某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会愈被放大解释,亦造成心理上更大的负担。治疗主要对象为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之患者,此类患者对于自己的感受较为深刻、敏感,非常容易进入神经交互作用当中。
而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为“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接受它的存在。当接受了它的存在后,就容易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不再疑神疑鬼,认为自己的病情愈发严重。顺其自然并非任其自然,而是接受自身的自然规律,例如口吃的人认为讲话不口吃才是正常的,因此努力想让自己不口吃,症状反而更加严重;应该顺其自然,认为自己产生口吃现象是正常的,只专注在说话的内容,反而会减缓症状发作。
而为了顺其自然,我们可以借由“为所当为”来辅助。为所当为,便是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因疾病而改变其意志。原本要念书的,那就继续念书,任凭症状起伏,不必理会。当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所做的事物上,痛苦在意识中便会减弱,甚至消失。
表现疗法
编辑表现疗法即利用艺术创作来治疗病患,亦即“艺术治疗”。但“艺术治疗”会产生创造完美作品之迷思,因此以表现疗法称之。表现疗法并不是以创造一件艺术品为目的,相比于艺术品的完成度,表现疗法更注重病患的创造行为,其中分为表情疗法、音乐疗法、舞蹈疗法、戏剧疗法、写作疗法等。此类疗法特别适用于儿童以及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自闭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病患,由于这些病患可能缺乏完整表达能力,表现疗法提供他们另一种管道抒发自己的想法以及情绪,反映与统整个人的发展、能力、人格、兴趣、意念、潜意识与内心的情感状态。表现疗法带来的乐趣也使这些病患较愿意配合疗程。此外,表现疗法也被认为是一种积极正面的治疗过程,其疗程相比于带给人们沮丧、痛苦的物理疗法和康复疗法而言,是较为轻松、愉快的治疗方式,促进自我转变与成长。
- 特色:
- 1. 艺术治疗的表达,常运用心象作思考。此种心象思考,属于直觉式的思考方式,往往能透露潜意识的内容。
- 2. 艺术治疗因具非语言沟通的特质,治疗的对象较一般心理治疗为广。举凡智能障碍、幼儿、丧失语言功能者等均能接受艺术治疗。
- 3.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当事人较能投入于事件的主体,降低防卫心理,而让潜意识的内容自然地浮现,是建立良好关系的有效方法。
- 4. 艺术创作可以是一种愤怒、敌视感觉的发泄,它是一种能被社会所接受,且不会伤害到他人的发泄方法。
- 5. 艺术创作是一种自发与自控行为。经由创作的过程,当事人的情绪得以缓和。
- 6. 艺术治疗中的创作品为当事人意念和情感的具体呈现,透过此具体的形象,当事人得以统整其情感和意念。
- 7. 艺术提供治疗师从中获得当事人的潜意识素材,较不会骚扰到其脆弱的或需要的防卫机转。
- 8. 艺术治疗的成品是一种诊断指标,可用来做个案其他资料的补充。治疗师亦可从当事人一连串作品的表现中来评估其发展状态。
- 9. 当艺术治疗团体中的团员在创作,陈述其作品,和团体分享时,常能唤起或刺激旁观成员的情绪反应,加强其他成员积极参与活动的动机,增进团体的互动和凝聚力。
- 10. 艺术涉及到当事人应用其知能和感官。艺术治疗可促进幼儿的感觉统合 ,或成为某些病人的复健方式之一。
- 表现疗法细项举例:
- 1. 音乐疗法:有计划地用音乐、音乐元素(声音、节奏、旋律及和声)或两者结合来满足治疗者的生理、心理、情绪、认知及社会需要﹐从而提升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音乐治疗师会根据个案的需求、喜好为其设计适合的音乐活动,内容可能包括聆听、歌唱、玩奏、律动及创作等。适合的治疗对象则包括自闭症、亚斯伯格、语言发展迟缓、情绪问题、失语者等。目前国内的音乐治疗师多是在西方国家通过证照考核才成为合格音乐治疗师。
- 2. 舞蹈治疗:以身体为媒介,借由肢体来探索内在心理的疗法。舞蹈治疗重视人们身心灵健康的整合,相信身体及肢体动作能反映出个体的人格特质、情绪以及生命经验,人们的身体动作不仅是由人格产生出来的,也属于完整人格的一部份,而舞蹈治疗鼓励将潜藏在内心的想法转换成具体可见的肢体语言,让治疗师能透过接纳的身体态度(例如动作上的支持、同理的眼神)与其互动,进而达到帮助心理转变、成长的目标。舞蹈治疗在不同年龄层也有不同作用,例如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舞蹈治疗能运用肢体动作帮助个案排解情绪、找到自我意识;而在成人时期,舞蹈治疗则提供个案转换负面情绪的管道,借由肢体动作的展现排除忧虑、愤怒等,抚平情绪后再达正面态度。
- 3. 写作疗法:写作被认为是对心理有益的事,有助于发掘内心想法、认识自我以及舒缓负面情绪。而其基本原理包括透过写作对过去负面的经验进行完整的思考与统合,在写作过程理解事件发生的因果,避免以此所产生的压力在未来因外在刺激而经常出现,干扰人们情绪与记忆,而在此过程中,因写作能让个案以第三者的旁观角度重新审视整体事件,因此也能够得到更深刻的反思。治疗性写作包括日记写作、信件写作、自传写作和主题写作等类型。
- 4. 戏剧疗法:戏剧治疗为1950年代,英国戏剧教育家Peter Slade首次提出的概念,其内涵是将戏剧/剧场的方法,从事以治疗为目标的工作。按照英国戏剧治疗协会,其戏剧治疗的定义为“戏剧治疗是一种方法,用来协助个人暸解并减缓社会及心理问题、精神疾病与身心障碍;以及促进在个人或团体中以口语与身体沟通的创造性架构来接触自己本身,并做象征性表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戏剧治疗可以应用的范畴,包含临床的个案,例如有医学诊断与身心有特殊需求的个案,或是协助个人发展与成长为目标。戏剧治疗分为一、感官游戏 (Seosory Play)、二、身体游戏 (Bodily Play)、三、投射游戏 (Projected Play)、四、扮演游戏(Make Believe Play)、五、戏剧游戏 (Drama Play)、六、角色游戏 (Role Play)、七、治疗性剧场 (Therapeutic Theatre)
中医疗法
编辑中医上对于忧郁症的看法与始于科学革命的西医体系从根本上就有著很大的区别。在现在的医学上,忧郁症与一般的“低落情绪”不一样,但长时间的情绪低迷,如同中医所说的情志不舒、气机郁滞,长期影响下来就会引起肺腑气机不合,而促发所谓“忧郁症”。
中医观点的忧郁
编辑- 《丹溪心法・六郁》(金元,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由此可知,其实中医对于忧郁症从很久以前开始就有一定的认知,可说是有著十分悠久的历史。
-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 《丹溪心法・六郁》:“郁者,结聚不得发越也”,因情志内伤、情志不舒、郁怒、思虑、悲愁等七情所伤,导致五脏气乱、功能失和,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常,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的气机郁结一类之病症,有实症、虚症之分。
- 《类经》:“大地有五运之郁,人身有五藏之应,郁则结聚不行,乃致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化不化,而病作矣”。
- 《赤水玄珠・郁门・郁》(孙一奎):“有素虚之人,一旦事不如意,头目眩晕,精神短少,筋痿气急”。
- 《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诸郁,脏气病也,其本源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说明素虚者或是身体脏气弱者,也就是本来身体就病弱者比较易发生郁病。
- 中医所谓的“郁症”,一是以病机而立病名,二是情志之病,在《内经》中把身体中没有明显病征,而是体内流动的失常现象现象谓之郁。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而情志与脏腑会互相影响:
- 喜为心之志:属于良性情绪反应,可使血气调和、营卫通利。过喜会使心神涣散,心火过亢会导致喜笑不休。
- 怒为肝之志:肝为刚脏、肝气易动易升,过怒会使气血逆乱。大怒、郁闷容易伤肝,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会导致情绪急躁。
- 思为脾之志:思虑是人意识精神活动的一种状态,过度会影响身体健康;脾为气血化生之源,健旺才能使气血充足、思虑敏捷。思虑过多导致脾气壅滞,脾虚不耐思虑。
- 忧为肺之志:忧易损伤人体之气;肺主气。悲则气消、气消伤肺,肺气虚弱时也容易忧愁哀伤。
- 恐为肾之志:心肾不交或恐惧使肾气不固,小儿受惊尿床、女子受惊流产,可补肾气、旺心火以改善。
根据一项对于华人忧郁症患者的调查表示,忧郁症的发病机理主要与中医所指的心、肝、脾、有关,而最常见的是肝郁脾虚、肝郁痰阻、肝郁气滞、心脾、肝郁痰阻这四类。而情志因素,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此七情太过会成为忧郁症的诱因。针对以上病因,中医治疗忧郁症的方法往往是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原则。虽然有较小规模的其他研究表示中医的药物在治疗忧郁症上的效果其实甚至不亚于氟西汀等 SSRI 类药物,不过这些研究往往存在著方法学等方面的问题。但这或许可作为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尤其是中医电针治疗上的疗效与抗忧郁药氟西汀所给予的疗效几乎无统计学差异,并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且其不良反应是轻微的,显示中医在治疗忧郁症患者方面的潜力。
郁症种类
编辑- 中医在忧郁症的区别里,首重虚实之分。实症有气郁化火,肝气郁结,痰气郁结三类;虚症则分久郁伤神与阴虚火旺两类。
- 1. 气郁化火
-
- 气郁化火则肝火上逆,表现的症状则会有口干口苦、头痛、急躁、胸闷胁胀等;所以治疗的目标宜清肝泻火、解郁和胃,药方宜用丹槴逍遥散合左金丸,便秘加大黄、芦荟,目赤耳鸣者加草决明、龙胆草,小便短赤加木通、泽泻、茅根,以麦冬与菊花煎茶服饮,清热降火;另外要以诱导、安慰的方式转移情绪目标,稳定患者情绪。针灸治疗取合谷、太冲、睛明、太阳、风池、挟溪。饮食注意忌辛辣、刺激饮食。
- 2. 肝气郁结
-
- 肝气郁结就会造成肝失条达,表现的症状则有精神抑郁,若肝气横逆犯脾,则表现腹胀嗳气、不思饮食,胸闷胁痛更是常见的症状,所以既然症状是肝所造成,那治疗的目标当然就是疏肝解郁,方用逍遥散,嗳气、胸闷加旋覆花、姜半夏,月经不调加丹参、赤芍、香附,行经腹痛加延胡索、小茴香、五灵脂。不可缺少的还有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护理,不让其胡思乱想,陪伴在患者身旁,多加注意患者的情绪波动,配合轻松的休闲活动增加肠胃蠕动,减轻腹胀嗳气,如散步、慢跑等。针灸治疗取穴期门、太冲、阳陵泉、足三里。可多食韭菜、香菇。
- 3. 痰气郁结
-
- 痰气郁结则咽中似有物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所以治疗的目标宜行气、化痰、降逆,药方宜用半夏厚朴汤,咽中异物感明显者加威灵仙、苏子、枳壳,?肋胀痛者加香附、郁金,呕恶口苦者加竹茹、胆星、栝蒌,可以用紫苏、生姜利气散结。与患者谈心,了解忧郁之源,并且多谈论快乐之事,减轻胸中郁闷之情形。针灸治疗取穴人中、内关、神门、丰隆、涌泉,鸠尾、上脘、期门、太冲、足三里、神门、内关、百会,以宁神降火、化痰。饮食宜清淡。
- 4. 久郁伤神
-
- 久郁伤神则营血耗损、心神失养,造成的临床表现则有精神恍惚、悲忧善哭、疲乏等;如此一来,治疗的目标著重在养心安神,药方宜用甘麦大枣汤合枕中丹,失眠者加酸枣仁、茯神舌有瘀瘢者加菖蒲、郁金、桃仁、红花。另外还要注意通畅患者气机,耳针治疗取神门、心、脾、肾、脑等穴点,避免燥热性食物。
- 5. 阴虚火旺
-
- 阴虚火旺则虚火上炎,临床上会有的表现是眩晕、心悸、心烦易怒、失眠等。所以治疗的目标会是滋阴降火、解郁安神,药方方面宜用滋水清肝饮,五心烦热的严重者必须多加注意,加地骨皮、鳖甲,腰膝酸软者加杜仲、寄生、牛膝,遗精者加知母、黄柏。保持环境安宁、舒适,安排文康活动以解烦,耳针治疗取神门、枕、心、胃、脑等穴点,饮食宜清淡,注意营养摄取需均衡充足。
园艺疗法
编辑园艺疗法(或园艺治疗,英语:Horticultural therapy)是一种辅助治疗专业,旨在通过参与园艺活动,透过植物的疗愈力量,带来身心效益。在园艺治疗师的引导之下,服务对象借由实际接触和运用园艺材料,包含种植、维护美化植物或盆栽和庭园等,从而达至预定的治疗目标,例如纾解压力、疗愈心灵、促进社交、情绪、复健、认知训练、专注力恢复、精神健康等。
目前园艺疗法运用在一般疗育和复健医学方面,例如精神病院、教养机构、老人和儿童中心、勒戒中心、医疗院所或社区。一般大众皆可学习此种疗法,但必须完成相关课程和累积指定的实习时数,才能取得正式园艺治疗师认证执照。
而在国立台湾大学,甚至设有园艺疗法的课程,由生物资源暨农学院 园艺暨景观学系 张育森授教,目的是对于有身心障碍的人或因病、受伤的人,透过园景及照顾植物还有帮助复健及维持功能的作用。
宠物辅助治疗(Animal-assisted Therapy,AAT)
编辑动物辅助治疗(AAT)中常见的动物包括狗、猫、马匹、天竺鼠、鸡、猪、海豚等等,不同动物可以提供不同的方式辅助治疗方案。治疗过程包括触摸、观察、洗刷梳毛、喂饲、散步等等,治疗师会观察患者与动物的互动及反应,并鼓励患者与动物建立关系,同时陪伴患者探索当中的感受和体会,以达到不同的治疗目标。例如让自闭症人士定期带狗散步,可以让自闭症人士在过程中学习留意身旁是否有其他人会影响犬只的步行路线。
简单的拥抱、抚摸动物的过程,亦有助安抚患者的情绪,因为触感或会提升人体内的“快乐荷尔蒙”,例如安多芬(Endorphin)、多巴胺(Dopamine);与动物接触亦有机会降低“压力荷尔蒙”皮质醇(Cortisol)的水平,有助患者改善焦虑的状况。
叙述治疗 (Narrative Therapy)
编辑叙事治疗属于后现代治疗取向,认为个人是根据外在系统的强势故事来建构起生活的意义。叙事治疗帮助当事人,从强势故事中区分出自己的故事,重新建构个人的生活故事。
在华人地区,通常会利用文学文本和故事文本/绘本,来进行叙述治疗(下面有具体例子)。
叙事治疗的基本假设:
叙事治疗的取向是合作取向、去病理化取向。叙事治疗的人性观认为个案有足够能力、人生历练、积极意愿来产生新的行动智慧。叙事治疗认为故事会影响实际生活,建构出我们的所看所感和行动。咨商师会倾听故事,并以问句来引导个案探索。以开放、正面的态度来聆听,在对话中避免用概括语言(totalizing language)降低个人的复杂性,引导个案把自己和问题分开来。
叙事治疗的的治疗历程:
- 治疗特色:咨商师和个案一起合作为问题命名,并将之拟人化。寻找例外事件。想像期待的未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愿意倾听的支持性听众。
- 治疗阶段:治疗是循环历程,非线性历程。循环中有以下要素:
- 问题故事转移为问题的外化故事
- 描绘问题的影响
- 聆听问题故事的成功经验
- 编写新故事,并记录成功证明。
- 治疗目标:能以新的语言描述生命经验。并将问题的想法、感受、行为发展出新意义。
- 治疗角色:咨商师是催化员,是不知情(not knowing)的立场。帮助个案建立一个适合他的故事曲线。问问题,并根据回答提出新问题。透过外化问题把人和问题分开。个案是自己生活的专家。
- 治疗关系:合作关系。咨商师提供乐观的态度和方法,让个案产生动力。
技术和程序:
- 提问:咨商师以不知情的立场提问。可以搜集资讯,也可以促进个案产生体验。目的是渐进探索 或建构个案的经验。
- 外化对话/问题:把问题拟人化、物化,并把问题和人分开。让个案有新的空间和角度来看待问题。外化过程包含了描绘影响和闪亮时刻。
- 独特事件问句:外化对话之后,可提问是否在一些事件中有成功处理问题的经验。如“是否曾经有过愤怒想占据你,但你成功拒绝的经验?事情是怎么发展?怎么作到的?”。此技巧类似焦点治疗的“例外问句”。
- 改写故事:探索独特事件之后,开始协助个案改写新的替代故事。加入重要他人的角色,建构出更完整流畅的故事。可跟著个案的故事走,也可用一系列提问引导。此技巧可帮助个案发现新的意义和方向,并清楚看到自己的生命过程。
- 叙事信:鼓励个案写叙事信,记录了咨商历程。包含问题的外化、问题对个案的影响、个案的力量和能力。可用来强调个案处理问题方面的优点与成果。做为进步证明。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蔡元丰教授利用文学文本进行的叙述治疗(文学治疗)
编辑叙述治疗: 本土化面向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蔡元丰,是华人地区叙述治疗的先驱。他以香港女作家西西的经典小说《哀悼乳房》为例,解析作者西西曾经罹患乳癌的生命体验,透过文学的述说和表达,也是对疾病的一种对抗。西西在自序中即写道:“不是从一个专家的角度,而是以病人的身份,写她治疗的过程、病后的种种反省。把疾病揭露,也是病人自我治疗的一种方法。”这样由自身整理记录的方式,便是一种由创作者本人对自身进行的叙述治疗。
蔡元丰点出,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疾病经常出现被美化的一面,比如《红楼梦》的林黛玉身患结核病的情节。但更多的情况,疾病和精神病一直是人类的敌人和梦魇。疾病和精神病让人对命运产生困惑,震动人们的心灵与情感。也因此,不论中外各个时代皆有优秀的文学作品,针对疾病和精神病进行叙述、审视,也对人性的弱点进行犀利的透视。
叙述治疗令文学作品不再只是文学作品,文学也能达到治疗身心的境界。
台大图资系陈书梅教授在本土推行的书目疗法(以绘本为主, 针对年长者)
编辑书目疗法被视为心理治疗的辅助治疗方法,无法取代心理治疗的作用。
陈书梅指出,书目疗法在国外行之有年,如当小孩面临搬家、转学等问题时,爸妈会先到社区图书馆洽询馆员,请他们推荐主人翁也有相似处境的故事书,让小孩透过阅读获得同理并习得应变之道。
绘本因字体大且篇幅短,能减轻熟龄人士因视力和注意力减退所造成的阅读不便。除协助克服生理障碍,绘本也能唤起熟龄族最真挚的情感,陈书梅引用日本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合著的《绘本之力》的一段话做说明:“走到人生后半段的人,更应该要重拾绘本,并仔细阅读。那些因为汲汲营营于工作而被遗忘的事物-幽默、悲伤、孤独、相互扶持、别离、死亡、生命,将会像烙画般再次浮现。”
透过阅读绘本,不仅能唤起熟龄读者的情感和记忆,透过“认同”、“净化”和“领悟”三步骤,陈书梅认为能释放负面情绪,提高挫折复原力,并促进心理健康,使心灵达到恬然安适的状态。
除了熟龄可能面临的独居问题,陈书梅推荐10本适合熟龄阅读的绘本,熟龄读者可以视自身需求自由选择:
1.因身体老化而心情低落──《吉欧吉欧的皇冠》
2.觉得诸事皆不顺心而闷闷不乐──《不快乐的母牛》
3.怯于与他人建立关系或表达关爱之意──《拥抱》
4.因思念亲友或怀念过去的人事物而感到失落──《有你,真好!》
5.面对未能顺利融入团体的沮丧和郁闷感──《没有人喜欢我》
6.觉得无人关爱自己而感到失落与空虚──《我想要爱》
7.面对故旧离去的落寞感与思念之情──《城市狗乡下蛙》
8.觉得生活乏味无趣而感到不快乐──《幸福练习簿》
9.因挚爱的亲人离世而意志消沉──《亲爱的》
10.因亲人离世或自身迈向衰老而感到忧伤──《獾的礼物》
生活应用
编辑其他心理异常的治疗方法
编辑暴露治疗(Exposure therapy)
编辑暴露治疗是运用古典制约为原理,用于治疗焦虑与恐惧的重要治疗技巧。其运用的古典制约为交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与消除(Extinction),前者在改变“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的联结,后者则尝试压抑“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
在古典制约学习中,个体对条件刺激产生的条件反应,是本来引发该反应的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间的联结所造成的。而要消除这种学来的恐惧,重点在压抑或改变“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或“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间的联结。除去联结的关键是,要让个体能够在无条件刺激不出现的情况下,暴露于条件刺激中,以造成相关联结的改变。
列如成人看到蟑螂后尖叫,尖叫声让小孩恐惧,造成小孩也对蟑螂感到恐惧。这当中的条件刺激是蟑螂,条件反应是恐惧,无条件刺激是让小孩恐惧的“成人尖叫”,所以要除去连接的关键就是在没有成人尖叫的形况下让小孩直接面对蟑螂。
在暴露治疗中利用相互抑制原理时,治疗者会协助个案重新建立条件刺激与新反应联结,以取代条件刺激与原先条件反应间的联结。新反应与条件反应必须是互不相容、无法并存的,例如建立“蟑螂 – 放松”的新联结,以取代原先的“蟑螂 – 害怕”的旧联结。
而利用消除原则的暴露治疗,其原则是当个体不断地暴露于条件刺激,但无条件刺激却没有出现的状况下,条件反应就会慢慢减弱。例如不断地看到蟑螂,却没有其他人尖叫,也没有发生任何恐怖的事情,则对蟑螂的恐惧自然会逐渐地消失。在此类治疗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人的恐惧强度与长度是有限的,因此当暴露在条件刺激中,虽然一开始会感到非常恐惧,但随著时间过去,恐惧的感觉会自然地慢慢降低,因此在利用消除原则的治疗中,每次暴露的时间都要久到足以使恐惧自然地下降,才能产生效果。
根据上述两个原理(相互抑制、消除),暴露治疗有非常多的应用,也据此发展出一些系统性的做法。最常使用的是以相互抑制为基础的敏感递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暴露方式则可分为想像暴露(Imaginal exposure)与实境暴露(In vivo exposure)。
然而,关于暴露性治疗,亦有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且并非对于所有患者都有效果,甚至有可能造成反效果,如心理学家克劳斯・伯恩哈特便指出,“这套方法的效果很有限,而且只在非常初期的焦虑症才能发挥作用。一般来说,借助这种暴露疗法,有八成患者的焦虑或恐慌情况反而会加剧。那是因为患者虽然在理智层面上,学习到那些令自己焦虑或恐慌的情况并不会把自己害死,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扎扎实实地经历了焦虑和恐慌,并经受了逃离的想法。由于每个想法都会以神经元的方式在大脑里编织成网络,当这些想法赖以为基础的情绪愈强烈时,那些网络就会跟著愈有效率。因此,每回当你进行暴露疗法时,除了数百个正向神经突触以外,还会形成数以千计的负向神经元连结。...如果你一直围绕在焦虑和恐慌的议题上打转,就会以神经元的方式促使焦虑和恐慌更扩散。”
敏感递减法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编辑此方法是约瑟夫 · 沃尔普(Joseph Wolpe)基于古典制约(Classical conditioning)所发展出来的一种行为疗法。个案被要求想像一系列引发焦虑的情境,同时从事与焦虑反应竞争的行为(例如:放松练习)。透过渐进式、有系统性地练习,个案会逐步降低对焦虑情境的敏感程度(Desensitized)。而过程中敏感递减的程序可被视为暴露治疗的一种形式,因在治疗过程中为了降低焦虑,个案必须被暴露在会引发焦虑的情境中。
敏感递减法是最广为运用与研究的行为疗法,虽然敏感递减的程序需要耗费时间,但治疗焦虑相关疾患的效果相当显著。敏感递减法适合用来治疗焦虑异常的恐惧症,但对梦魇、厌食症、强迫性思考、强迫性行为、口吃、忧郁皆有不错的疗效。敏感递减法容易被个案所接受的原因在于:
- (1)透过循序渐进、想像的方式暴露在引发焦虑的情境中。
- (2)可以在受控制的环境(治疗情境)下按照个人步调进行。
- (3)当出现的焦虑超过可忍受的范围时,暴露可随时终止。
在进行敏感递减法前,治疗者通常会先与个案进行初步会谈,以收集个案的背景资料及标定关于焦虑反应的资讯。然后进行放松训练的练习,治疗者会以非常轻柔、舒服的声音来教导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Progressive muscular relaxation)。要个案想像过去曾感到放松的情境,像是坐在湖边或是经过美丽的原野,重要的是让个案达到达到平静与安宁。接著,针对焦虑的高低依序进行“焦虑与放松交替”的治疗程序。敏感递减法的核心精神在于让个案重复暴露在会引发焦虑的想像中,但不经历任何负面后果。不同型态的暴露治疗都可以依个案的需求与生活脉络,搭配不同的原理或系统性作法,设计出个人化的治疗方案。
然而,关于暴露性治疗,亦有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且并非对于所有患者都有效果,甚至有可能造成反效果,如心理学家克劳斯・伯恩哈特便指出,“这套方法的效果很有限,而且只在非常初期的焦虑症才能发挥作用。一般来说,借助这种暴露疗法,有八成患者的焦虑或恐慌情况反而会加剧。那是因为患者虽然在理智层面上,学习到那些令自己焦虑或恐慌的情况并不会把自己害死,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扎扎实实地经历了焦虑和恐慌,并经受了逃离的想法。由于每个想法都会以神经元的方式在大脑里编织成网络,当这些想法赖以为基础的情绪愈强烈时,那些网络就会跟著愈有效率。因此,每回当你进行暴露疗法时,除了数百个正向神经突触以外,还会形成数以千计的负向神经元连结。...如果你一直围绕在焦虑和恐慌的议题上打转,就会以神经元的方式促使焦虑和恐慌更扩散。”
行为矫正技术(Behavior modification)
编辑基于操作制约原理而发展出来的行为治疗技巧。在操作制约学习中,若某一种“情绪刺激 – 反应”的联结受到强化,则后续该行为反应也会增加。反之,若受到惩罚,则该行为反应会减少。据此原理,行为矫正技术可用于增加适应行为以及减少不适应行为,常用于儿童治疗。 在增加适应行为的治疗中,治疗者必须先找到对个案有效的增强物,以投其所好给予增强,譬如零食、游戏时间或称赞;也可以去其所恶地除掉个案不喜欢事物,譬如减少作业、降低工作操劳。当个案做出某项被期待的行为时,就可获得增强物。而在这类治疗中,常采取渐次逼近法(Successive approximation),治疗者可将行为切割成较易达成的小目标,当个案达成阶段性目标时,例如过动孩童在课堂中虽会乱动,但可维持十分钟不说话,就给予增强;当个案对于某一阶段性目标较为熟练后,就进行下一阶段目标的增强,例如维持十分钟不说话也不离开座位。如此一步步地接近最终的目标行为,让被治疗者在过程中可以逐步练习,不易感到挫败。 一般来说,在治疗初期较常使用具体的增强物,例如给予奖品、增加游戏时间;而随著治疗的进展,会慢慢将增强物转换为在生活情境中也能轻易给予的口头称赞,避免只有在治疗情境时才能得到增强,使得个案较难以将学到的“刺激 – 反应”概化到生活的其他层面。
行为矫正技术的应用
编辑- 代币制度(Token economics):
属于行为疗法的一种,是早期针对精神病房中的病患所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性疗法,指定某样物体为代币(例如塑胶牌、贴纸),当个体做出某项被定义为“好”的行为(例如自己铺床、遵守秩序)时,就可以得到代币;而若做出“不好”的行为(例如破坏秩序),则无法得到代币。当代币累积到一定数量就可换取各式各样的物品或活动(例如零食、可以听音乐)。意即,透过再出现适当行为时给予正向的“代币”回馈,重新建立个体新的适当行为,消除心理异常。在执行时,设计者与执行者会尽可能地将病患生活中的每一部分纳入制度规范中,并详细而清楚地告知参与者。研究证实代币制度对促进精神病患者的自我照护、增加适当的日常行为、提升社交技巧与减少不适应行为,都相当有效。
- 观察模仿的技巧训练疗法
在观察模仿(Modeling)的方式中,个体必须先注意到示范者的行为与后果以及两者相互呼应的关系(Contingency),接著将这些讯息储存于记忆库中,并在需要的场合中提取使用。例如针对特别害怕某些事物(如怕看牙医)的儿童,可以采取让他们看其他孩子平静地看牙医的过程,尝试促进情绪反应的模仿。由于观察模仿包含“注意”、“记忆”与“表现”三个互相关联但彼此独立的阶段,因此即使个案观察后没有表现企图建立的思考、情绪或行动,也不代表相关资讯不存在于他的记忆库中。个人是否要表现出某种行为,与他当下的选择有关。因此,在使用观察模仿的治疗上,与个案讨论对当下情境的诠释、想得到什么样的后果非常重要。
- 游戏治疗 (Play Therapy)
“游戏”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占有重要地位,它能够提供成就感和成功经验,使他们的心智逐渐成长,并让儿童进行某种程度上的社会化,对社会形成一定的认知。同时“游戏”也常被儿童用来表达自身内心情绪、想法的工具。所谓“游戏治疗”就是借由游戏的本质,将心理治疗的成分加入游戏过程中,让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能卸下心防,使用最没有负担的沟通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等,协助治疗师与受治疗者双方建立互动关系的治疗方式。【台湾游戏治疗学会】游戏治疗也可以作为诊断的工具——透过治疗师观察对象玩玩具的情况来判断其行为受到干扰的原因。
而现今的游戏治疗除了适用于儿童外,也适用于各年龄层的人。例如:将游戏与成年人的心理治疗相互结合,使成人较容易投入治疗过程中,因为大部分游戏具有放松、带来乐趣的氛围,较容易激发成人参与治疗的意愿,故能够协助成人进行诊断与治疗、超越沟通的障碍。
游戏治疗可以简单分为指导与非指导性,透过鼓励儿童玩耍或在儿童通过游戏克服行为困难时,治疗师再给予更多指导。
游戏治疗的历史
编辑1. 初期
Sigmund Freud 指出利用游戏实施儿童的心理治疗有效,其依据可能是他对于成人的治疗经验去了解游戏在儿童心理治疗上的意义。
1908 年,Sigmund Freud 发表“人与白日梦的关系”一文,指出从儿童游戏中可以看出儿童在想像活动中付出许多情感与精力,从游戏中去描绘自己的世界。他在“超越快感原则”(1922)一文中指出,观察 18 个月大的男孩的游戏,发现下列事实:即儿童在游戏中反复内在和外在不愉快的经验,企图去克服它。这是佛洛伊德从“反复强迫” (repetition compulsion)的现象导出的想法。反复强迫的概念是从焦虑的梦之分析导出的,而这个现象无法用“快乐原则”去了解。他认为幼儿会在游戏中重复妈妈不在家的不愉快的经验,具有强迫倾向。儿童从游戏世界去学习征服物体的情形,同样的,也会在游戏中去克服日常生活中的不愉快或焦虑的感情。针对这一点,有人批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过分强调退化现象而忽略发展的部分。但游戏这件事本身就具有“发展倾向”和“退化倾向”两种因素,持此观点者认为像反复强迫的退化现象中仍然具有治疗意义的发展倾向,换言之,他们认为游戏可以帮助发展倾向。
游戏治疗的观念以佛洛伊德为先锋,可是他的观念从来未曾被运用在儿童的心理治疗上。第一个把它应用到儿童心理治疗的是奥地利出生的精神分析师 Hug-Hellmuth H. von(1921)。
依据 Woltman, A.G. (1951)之见解,1930 年之前,无论是精神医学会或心理学会都没有认真考虑过游戏运用在儿童心理治疗的可能性与问题,甚至一概认为是“旁门左道”。尽管如此,关于游戏治疗的临床研究却从未间断过。到了 1938 年,开始对“游戏治疗(Play Therapy)”一语有所讨论,然而当时仍然没肯定游戏治疗的独特价值。
2. 促进期 —— 精神分析学派 Anna Freud & Melanie Klein
游戏治疗初期的发展是由 Anna Freud(1928)以及 Melanie Klein (1932) 等精神分析学派学者所促进的。Anna Freud 是 Sigmund Freud 的女儿,Anna Freud 和 Melanie Klein 一样,都承认自由联想不适合做为儿童的心理治疗,但是她跟 Klein 不一样的是,她不认为游戏相当于自由联想。换言之,她认为儿童对于父母,即发展过程中最初的爱情对象,实际上的依赖性很强,因此,不像成人般容易形成与治疗者之间的情感转移精神官能症 (Transference neurosis),她认为对于儿童的游戏做象征性的解释仍有商榷的馀地,所以都未使用指导式解释。 儿童的超我尚未从外界分离,也尚未内化,对于外界施加的作用与影响较少抗拒。因此,她认为治疗者除了要分析以外,同时要有教育的功能,才能教导儿童如何去满足冲动。治疗者就会被要求要比父母亲更有权威,治疗者和被治疗的儿童的父母间应有十分密切的配合。Anna Freud 根据上述观点实施称作为“儿童分析”(Child analysis)的游戏治疗。导入儿童分析时,需要增强接受分析的动机,因为儿童不会主动求助,所以会需要分析前的准备。Anna Freud 用下列技巧:
- 让儿童自由自在地玩、或谈话,直到成为他们的好朋友为止。
- 治疗者帮助儿童进行游戏或完成作业,提高儿童对于治疗者的依赖性。
- 让儿童体会到告诉治疗者的话就会有实际的利益,借此取得儿童的信赖感。
经过上述准备阶段,直到治疗者成为儿童的理想我(Ego-ideal)之后,才开始实施儿童分析。分析时应注意下列三点:
- 儿童的记忆力尚未充分发达,病历的撰写应该由父母的报告补充之。
- 让儿童报告他们的梦,并向成人那样加以分析、解释。
- 在与梦有关连之下,唤起儿童的自由联想,解释这个联想,才能引起更进一步的联想。她特别强调,为了实施有效分析,必须在符合精神分析理念的机构或学校中实施治疗。
Melanie Klein(1932)说:“儿童分析和成人分析的差异,不在于原理的差异,只是方法不同而已。”认为儿童的分析应该与成人的分析相同,观点建立在儿童是成人的缩小版。Anna Freud 被称为维也纳学派,而 Melanie Klein 则被称为英国学派,他们虽然都采取精神分析的立场,但是两人所持的理论之间仍有显著差异。换言之,Melanie Klein 与 Anna Freud 有所不同,她假定儿童已经具有 超我 (Superego),认为儿童分析的目的是要从超我的压倒性控制力去保护正在发展中的自我。父母也就是超我的外在因素,因此,Klein 认为儿童也可能发生情感转移精神官能症。 Melanie Klein 认为儿童不能自由联想,因此以自由游戏取代之。游戏是潜意识的象征性表现,一如成人分析那样,分析感情转移、抗拒、幼儿健忘、压抑、原来光景等,分析时一贯实施解释。她企图借此消除抗拒,使情感转移与原来光景发生关联,避免给予教育的影响(非分析的处置),希望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因此,治疗者促使儿童从游戏中去导出自由联想。她认为儿童的游戏价值与现实有所关连,所以即使是同一种象征也比梦的解释更有效。精神分析认为若能够触及潜意识的深层,治疗就已经成功。对于儿童来说,意识与潜意识、高等精神作用和原始的冲动之间还没有分化,只要细心观察儿童的感情、思考或行为,即使不是借由语言的自由联想,仍然可以实施深层分析。她认为成人只会使用语言表现,儿童的游戏反而可以直接采取行动,更能表现感情或经验。
游戏分析一旦开始,首先就会把儿童的障碍或问题带到分析情境中,儿童透过分析可以增加安定感,也增进适应能力,并且改善父母之间的关系。因此,超我的需求减低,自我随之增强。而分析的过程再深一层,则压抑减少,批判抗拒抬头。罪恶感减少则攻击性需求的压抑也减弱,其中一部分就可能升华。这种影响就会呈现在游戏上,新的兴趣或活动也随著提高。如果想要减少焦虑,就得在负面感情出现时,即时加以分析。焦虑减少之后,儿童的幻想和潜意识的表现也将趋于自由,接近深层的可能性就大为增加。
3. 砂箱治疗 —— Lowenfeld, M., Bender, L. & Schilder, P.
精神分析学派和游戏治疗后来又持续经过许多变迁,英国儿童分析学家 Lowenfeld, M. (1939) 与上述两位儿童分析家就持相反立场。Freud, A. 和 Klein 两人皆重视儿童游戏的内容,Lowenfeld 则是第一个重视儿童游戏的形式原理,也就是型态层面的分析学家。她虽然使用精神分析的概念,却排斥精神分析的游戏治疗。她反对的是:“只凭少数人所承认的理论去分析儿童认知结构与情绪。”Lowenfeld 的游戏治疗使用砂箱和所排列的玩具,也就是砂箱治疗(Sand Play)。
砂箱治疗后来被介绍到美国,发展成为投射法的一种(称为 World test)。Lowenfeld 利用这些玩具去观察组成“现实世界”的“世界游戏”(World game)。她对于游戏治疗的基本观点是“不只依靠直观,并且根据对于心理法则的直接且意识下的知识,去接触整个儿童的心理层面精神。”Lowenfeld 的砂箱治疗就是这种想法的实践。她认为砂箱治疗可以在不售转移或解是阻碍之下引导出儿童的情绪及思考内容。
后来 Lowenfeld 转移领域,Bender, L. & Schilder, P.(1936)则继续推动砂箱研究。这些学者特别注意到儿童在游戏中所表现的特殊运动倾向,此倾向顺应儿童游戏中的情境。儿童的游戏基本上有形和景的形态。提供许多玩具给儿童,他们游戏的一部分将随著游戏所产生的场(Field)之形态做决定。换句话来说,他们认为场地与物理条件是决定儿童游戏治疗的因素。纯粹的型态因素有的隶属于精神、有的则被统整。游戏有了进展之后,原始的形态逐渐出现在形。游戏可以满足儿童顺应此形态的本能倾向,因此,儿童在游戏中也有可能表现其攻击性。依据 Bender 和 Schilder 的见解,情绪问题是无法与形完全分开的。儿童面对形所做的任何实验,就是意谓著借由活动去处理对象更加顺畅的倾向,儿童从尝试错误中学习去洞察对象的构造。一般的、空间的质、重力法则、运动量等属于对象的构造,儿童需要学习直线、团体,当其中某些东西形成其他形时,他就学习一般的形了。
总之,Bender 和 Schilder 提示我们,儿童的游戏也可能受到个体的运动或知觉模式所限制。他们认为游戏治疗的原理就是在于游戏反映心理与生理的适应。
4. 统合 —— Erikson, E. H.
Erikson E. H.(1940)
融合上述各种见解。他企图把精神分析的“解释”和空间的“形”连结起来。依他的见解,儿童的游戏是“发生经过的重新组成”,是儿童生活史的表现。因此只要观察儿童的游戏,做“形态分析”(Morpho-analytic)的纪录,就可以了解其象征的意义。譬如可以看到不能明确表明的人物、情感或思考,从儿童与玩偶的互动游戏可以窥探出儿童想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心理立场,也能看到其防卫机制。Erikson 的形态分析重视表现在四重行为的形。具体而言,就是情绪、语言化的内容或是游戏的主题、三度空间的形,游戏的语言层面。治疗者根据这些去了解儿童的行为或语言的意义。治疗者综合反复的观察以及来自父母的讯息去“重组发生的经过”。如果治疗者认为其重组是适当的,则其重组的一部分将传给儿童,也会加以解释。以上是 Erikson 统合了各种意见所得出的见解。
5. 后期至今
与 Erikson 相同的年代,出现了一位与上述观点迥异的游戏治疗的立场,此即 Levy D.M. (1939)[11]的松弛治疗(Release therapy)。Levy 认为障碍程度较轻的幼儿,让他们充分发挥游戏所具有的净化功能最容易发挥治疗效果,并可以用玩偶游戏去促进净化。
与 Levy 同一个时期的有 Solomon J.C.(1938)[12]所提倡的活动游戏治疗(Active play therapy)。依据 Solomon 的见解,儿童的问题是当他的生活环境缺乏强而有力且稳定的成人时才会发生。因此,他很期待父母关心儿童,展现父母的权威角色,同时也要治疗者扮演强而有力的成人角色。Solomon 的特征在于折衷游戏治疗、教育与辅导,这一点跟 Freud A. 的立场颇为相似。
Hambidge G. Jr. (1955)[13]发展出来的游戏治疗与 Solomon 的活动游戏治疗很接近。Hambidge 充分检视儿童的生长史,加以了解,然后再组成像兄弟间的妒忌等适合于该儿童的游戏情境。儿童会被导入该情境,但是在那之后的发展就随儿童自由进行。治疗者尽量采取被动的态度,不做解释。也不像下述的关系治疗那样特别强调治疗者与儿童间的人际关系。
同一个时候,Allen F.H. (1942)[14]发展关系治疗(Relationship therapy),并有相当成果。本来关系治疗是由 Rank O(1945)所倡导的,Rank 认为出生创伤(Birth trauma)是障碍的基本原因,克服此创伤所带来的焦虑的过程就是发展。他假定人一方面有回到子宫的要求,一方面有与母亲分离独立的需求。因此,像断奶、进幼稚园、进小学等要短暂期间与母亲分开时就会增强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Rank 是 Freud 的弟子,但是他重视治疗者和患者的直接关系远超过精神分析的创伤经验。换句话说,他认为治疗并非过去的重新体验,而是以现在的经验去了解自己的意志类型,有创造性地加以利用。Rank 的观点有 Taft(1933)应用到游戏治疗,后来由 Allen 继承,Allen 在其关系治疗理论中认为,自我分离的过程就是心理层面的发展,是动力共乘的个性化(Individual)。小孩为了成长必须经验“孤独”,小孩一方面会察觉到自己和他人在某些地方是不同的,但是也有相似的地方,此深层的关联性带来心理上的稳定。小孩及儿童从家庭的人际关系中感情逐渐发达,也逐渐获得“人际关系”。
1945 年左右, Axline V.M. 以儿童中心为观点的游戏治疗出现。Axline 把 1940 年左右 Rogers, C.R. 所倡导的“来谈者中心治疗”(Client-centered psychotherapy)应用到游戏治疗,除了关系治疗之外,Axline 的游戏治疗基本上与上述各种游戏治疗都不相同。Rogers 起初把其他传统的心理治疗称为“指导式心理治疗(Directive psychotherapy)”,自称其心理治疗为“非指导式心理治疗(Non-directive play therapy)”,Axline 的游戏治疗也被称为非指导式游戏治疗。 最近因为已经没有纯粹完全的是指导式游戏治疗,指导式与非指导式名称已经不适用,通常都统称为儿童中心游戏治疗(Child-centered play therapy)。儿童中心游戏治疗的原理与关系治疗较为类似,两者都强调儿童有自我成长的能力。其实无论哪一种立场的游戏治疗都强调儿童有成长的潜能,只不过是特别强调与否的差异而已。Axline 和 Allen 的不同之处,在于促进儿童自我成长的方法。Allen 重视的是治疗者的指导,Axline 则强调非指导的立场。儿童中心的游戏治疗,提供“让儿童在最好的条件之下有体验成长的机会”。治疗者无论在何种情况之下,都不会去指导儿童。站在这个立场的研究者,后来有 Dorfman E.(1951)、Moustakas C.E. (1953)等人,对于效果的评估已经有积极的研究。
游戏治疗之内涵 - 假想游戏(Make-believe play)
编辑1. 假想游戏之定义:
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透过对游戏的观察与反应,如 : 办家家酒,进而对受治者做出诊断与治疗,故有人称这过程为“假想游戏”。
假想游戏的进行方式是受治者将其内在的想法以口语或非口语的方式转变成一种游戏,是一种儿童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做沟通、协调的过程,在转换过程中有三种心智活动在运作,分别是生命化、认同和趣味性。
- 生命化(Realification):
- 受治者将内心世界对事物的想像,透射到外在世界,使这种想像产生意义,但受治者内在的想像与外在世界的实体有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例如:在治疗过程中,儿童说“有一只狮子在前面,它要咬我”,即表示儿童内心中老虎的形象,在外在世界以“他”的形象呈现在儿童面前,这就表示儿童将内心世界的狮子赋予了生命意义。
- 认同(Identication):
- 这是受治者在治疗过程中最常出现的一种形式,受治者利用外在的物品、行为来赋予这个东西与其原本于外在世界实体不同的意义。例如:儿童利用布偶来代表一只狮子,这个布偶就成为了游戏治疗中的主体内容。
- 趣味性(Playfulness):
- 趣味性在游戏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降低紧张、防卫心之功能,使受治者透过游戏来处理他内心的焦虑。例如:儿童使用玩偶来扮演一个紧张不安的小男孩时,他可以尽情地表现这个小男孩的情绪,因为这个玩偶不是他自己本身,而是小男孩在紧张。
2. 假想游戏的二元性特质:
二元性特质指的是亲近(Owning)和疏离(Alienation),此两种特质在受治者内心世界的运作下是既矛盾又主观的,但也正因为此两种特质的运作,使得游戏治疗能够发挥效果。
- 从亲近到疏离:
- “将受治者个人内心对外在世界的负面情绪释放出来”。例如:在游戏治疗过程中,儿童进行小白兔怕老虎的游戏,此时,儿童内在负面的情绪其实就是小白兔的情绪,但在此过程中,儿童可以无任何压力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因为小白兔只是游戏中的角色,不是自身。所以受治者在亲近到疏离的过程中,可以透过进行游戏的方式来释放自身情绪以克服他负面的情绪。
- 从疏离到亲近:
- “受治者透过游戏修正自己主观认定的负面想法或不好的经历”。例如:儿童一直认为家人不爱自己,所以在游戏过程中,可能会重复演出家人一直排斥自身亲人的游戏,但经过治疗师的帮助及游戏过程中具有的治疗功能,儿童的游戏内容会逐渐转换成家人愿意接受被排斥的亲人。从这种疏离到亲近的过程可以修正受治者的认知,也可以透过此过程来自我修复不好的经验或负面情绪。
3. 假想游戏的治疗功能:
- 情绪的调节器(Regulator of emotional arousal):
- 上述提及假想游戏具有趣味性的性质,受治者在游戏中把内在的一些紧张、害怕表达出来,且表达的过程是让受治者觉得安全的,所以它具有调节受治者负面情绪的功能。
- 不愉快主题的引出(The prevalence of unpleasant themes):
- 在游戏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不去解释或分析受治者的内在,而是透过假想游戏将受治者不愉快的主题引出来。
实施游戏治疗的方法
编辑1. 画人测验:
是一种投射性心理测验,通常用来评估心理状态、人格特质和情绪状况。画人测验常被应用于游戏治疗中,通过分析受测者所画的图像,来评估其心理状态。对于受试者来说,方法容易、速度也较快。
适用时机:
- 受治者有很大的焦虑时
- 受治者不易详细叙述较个人或内心深处的问题时
- 在询问问题时,受治者不易著墨在问题上,或出现前后表达不一致
实施方式:
- 当受治者完成测验,治疗师依据作画过程及其内容做基本的提问。
- 治疗师将画放到受治疗者面前,然后将其中的人物假想成一位和受治者背景相似的人物。
- 治疗师透过假想人物,询问一些与受治者相关的问题以获取治疗师想搜集的资料。
2. 角色扮演:
使用玩偶做出演出,先请受治者将情境中相关人物找出来,然后开始演出一出戏之后,让受治者和布偶对话。
适用时机:
- 用于受治者面对紧急、突发事件时介入使用,以获取受治者的相关资讯
实施方式:
- 请受治者将情境中的角色找出来。
- 模拟当时的情景。
- 请受治者依自己的想法演出一出戏。
- 和扮演自身角色的布偶对话。
- 在角色扮演结束后,治疗师开始引导、修正受治者的信念。
游戏治疗的对象与限制
编辑一、游戏治疗的适用范围
游戏治疗向来被用在有心因性人格与行为问题的儿童之治疗上,近年孩则被用在智能不足、自闭症等精神病;过动行为障碍、语言迟滞为中心的语言障碍儿童的治疗。
游戏治疗的利用,通常是在教育治疗或临床心理的场所,目的或欲达成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各项:
- 消除症状
多半是对于有心因性问题的儿童,譬如拒绝上学或缄默儿童等,实施游戏治疗之旨在消除其症状。 - 人格改变
旨在改变儿童的人格,对于临床心理学家来说,消除症状与人格的改变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重点不同罢了。 - 教育治疗
障碍儿童的教育,也就是特教生教育,譬如语言迟滞儿童的语言治疗,自闭症或智能不足儿童的许多教育计划都可以利用游戏治疗。 - 促进成长
临床上对于自闭症等精神病或智能不足、中枢性行为障碍的儿童都可以适用。游戏治疗是用来防范如中枢性过动行为障碍儿童发生二次障碍(Second behavior disorder),或者在临床治疗上对于自闭症儿童藉游戏治疗降低其自闭,改善对人的疏离感。
游戏治疗的利用,无论是要消除症状、改变人格或促进发展,无不期待看到儿童行为的转变。然而,行为的改变并不是游戏治疗独特的功能,就好像教育,透过儿童天生的平衡功能或是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都可能达成。因此,临床心理学很重视儿童行为的改变是否是由教育或平衡以及自然成长所带来的。依据儿童临床心理学的看法,以游戏作为媒介的情境是否能够能够称为游戏治疗,要看当时所展开的人际互动是否是以治疗为出发点的,也就是说治疗者的行为是否合乎某派治疗理论所提出的原理,儿童行为的改变是否依据治疗机制而定。
至于游戏治疗是否可以广泛被应用在改变儿童的人格与行为上,且治疗这些问题是否有效,就得看游戏治疗的判定标准、障碍儿童观等因素来决定。然而这是个很困难的难题,所以至今仍持续在解决与研究当中。临床心理学家需要广泛把游戏治疗应用在有障碍的儿童,分析治疗过程以及儿童行为改变的情形,将各种障碍的共同部分组织成一套理论,并阐明各种障碍的特殊问题,形成一个更适合于障碍儿童的治疗理论。
二、游戏治疗的对象及其限制
游戏治疗有不同的理论,各派理论都提出不同的技巧,但是,游戏治疗也有超越各派理论的共同治疗机制。一般认为游戏治疗是直接与儿童接触的唯一手段,然而这并不意味著游戏治疗是万能的,游戏治疗并非适用于儿童的一切问题形惟。游戏治疗是有其限制的,分别叙述如下:
- (一)年龄上的限制
- 游戏治疗可以适用的年龄范围一直没有充分的实证研究,各派众说纷纭。
- H. von Hug-Hellmuth(1921)从精神分析的立场认为七、八岁的儿童就可以开始导入游戏治疗实施分析。Rorgers, C.R.(1942)[!-- 编注:无法确定哪一张 paper--] 也曾经提到游戏治疗的适用范围,说:“四岁到十岁或十二岁左右的儿童很难用语言表达重要的感情,因此,最好利用游戏。”Dorfman,E.(1951)也从非指导学派的立场主张十一岁以上的儿童会在游戏是与会谈室之间如何抉择有所怀疑。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者对于儿童实施分析的结果,认为语言表达受到年龄的影响很大。因此,他们认为必须因年龄而改变方法才能见到效果。Rambert, M.L.(1949)也认为游戏治疗的适用年龄之上限为十岁至十二岁左右。Alexander, F.S.(1953)则认为十岁至十四岁左右可以适用。Sanger A.(1953)[!-- 编注:无法确定哪一张 paper--] 认为实施游戏治疗的有效年龄是十二岁以下,Wertham, F.(1954)也认为可以适用到十二岁左右。
- 综合以上所说,心理治疗者认为游戏治疗适用于十三岁以下的儿童。这些意见多半是根据经验得来的年龄界定。游戏治疗的适用年龄甚少实征研究,所以 Goller, G. (1942)和 Lebo, D.(1956)的研究相当受到重视。Slavson, S.R.(1951)合并使用个人治疗与团体治疗,他所组成的团体,成员年龄是四岁到十五岁。Goller 也用同样的模式进行治疗,他认为团体成员的年龄应该在十三岁以下,团体治疗才会发挥效果。 Lebo, D. (1956)则从非指导学派的立场,以语言表达的量作为标准,企图找出适用个别游戏治疗的年龄范围。如前所述,非指导学派的立场并不重视语言表达的洞察之发展,但此学派中许多有关游戏治疗的文献中都仍有关于语言的资料。由此可见,“语言”仍然被认为是治疗成败的重要指标。治疗情境的“语言”可以作为决定游戏治疗适用范围的一个指标。然而,有学者也指出治疗情境不说话的儿童或不积极参与游戏治疗的儿童未必就无治疗效果[15]。因此,要决定非指导派游戏治疗的适用范围仍有困难。
- 研究游戏治疗适用范围的决定,若先考虑适当的年龄范围。依照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三岁儿童的身体协调与反应尚未完全,要他们同时做两种以上的动作是有困难的。Lebo 的研究是以“语言”作为适合与否的指标,即儿童语言表达的比治疗者少,则为沟通不顺畅、治疗不顺利;他认为不能同时进行游戏与绘画的儿童,是不能作为治疗的对象。Lebo 的玩具与语言表现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实验指出,对于四岁到十岁的儿童而言,玩具有助于增加他们的语言量。但是,推荐玩具从十二岁以后已经逐渐失去其效果。非指导式的游戏治疗时,儿童对于适当使用的玩具失去兴趣,这可能就是十一岁以上的儿童效果减少的原因之一。十二岁小朋友认为这些玩具很幼稚,认为是年龄较小儿童的玩具,他们也许会开始觉得有玩具的游戏已经不适合自己了。因此,一般非指导式游戏治疗的情境或许不适合十二岁以上的儿童。但 Lebo 分析儿童使用玩具进行游戏时的语言量,他发现只要玩具的种类适宜,十二岁以上的儿童也可以有效地适用游戏治疗。他所使用的玩具包括木偶戏、编织、手工艺用具、绘画材料及其他创作用具等,功能较为复杂而可以引起较年长的儿童的兴趣。
- 既然游戏的导入是唤起儿童语言表达的手段,如果以语言表达的量做为游戏治疗的绩效指标似乎合情合理,我们也可以说,游戏治疗的效果应该从这个角度切入。Lebo 因为考虑到语言能力或边玩边说话的能力之发展水准,以四岁儿童为游戏治疗适用年龄之下限。但其实非语言活动的治疗效果不应该被忽视。如果考虑到非语言活动的宣泄效果,游戏治疗或许用在两三岁的幼儿仍然可以有其效果。而 Lebo 的研究也有其缺失,如游戏治疗基本上是对于适应有问题的儿童实施,但 Lebo 在实验中是以正常儿童为实验对象。如果要探讨游戏治疗的适用年龄,应该是要对有种种行为问题的儿童实施才行,如人格发展迟缓或智力较低的儿童,也因此也许十二岁以上也可以实施游戏治疗。然而,综合过去种种时征研究或临床经验,也许可以说游戏治疗的适用年龄大约自两三岁到十二、三岁。
- ----------------------------------------------------
- (以下介绍 Lebo 的实验及其进行实验的方法)
- Lebo 选择 4、6、8、10、12 岁各年龄四名,共二十名(男女同数)的儿童,实施典型的非指导派游戏治疗。这些儿童的社会适应很正常,智商大约在 100 左右,得到 4092 个语言表现结果后,加以分析。每个儿童实施一小时的游戏治疗,总共实施三次。在同一个游戏试,由同一个治疗者实施,玩具也是相同的。所使用的玩具是由许多研究者推荐在游戏治疗使用的八种,加上 Lebo 增加的二十三种。纪录的总语言量有 4092,分为使用一般研究者推荐的玩具(推荐玩具)时之语言,使用 Lebo 所增加的玩具(非推荐玩具)时的语言,以及不使用玩具游戏时的语言三大类。各类均算出各年龄水准的语言量对总语言量的比例,结果如下表:
游戏治疗中所表现的语言量(Lebo,D. 1956) 年龄 全部语言量 推荐玩具 非推荐玩具 无玩具 表现量 表现率 表现量 表现率 表现量 表现率 表现量 表现率 4 1131 27.62 231 28.34 152 26.16 248 26.61 6 863 21.05 544 21.09 86 14.50 233 25.00 8 891 21.77 515 19.97 198 34.08 178 19.10 10 759 18.55 588 22.80 74 12.74 97 10.41 12 448 10.95 201 7.79 71 12.22 176 18.88 总语言量 4092 99.98 2579 99.99 581 100.00 932 100.00
- 由表中可看出,十二岁儿童的语言表现量最少,尤其使用推荐玩具做游戏时语言表现率最低。但是,不使用玩具的游戏,语言表现率在八岁后几乎没有改变。综合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得知对于四岁到十岁的儿童而言,玩具有助于增加他们的语言量。但是,推荐玩具随著年龄逐渐失去其吸引力,从十二岁以后已经逐渐失去其效果;另一方面,非推荐玩具则不会那么快冲淡兴趣。有些玩具仍然受十二岁儿童的喜欢。
- 补充:推荐玩具有飞机、各种布置动物、玩偶、船、黑板与粉笔、奶瓶、弓与箭、扫把,各种汽车、黏土、部片、晒东西的绳子、杯子、蜡笔、玩具床、布袋戏玩偶、美金、娃娃屋与家具、家族成员玩偶、枪、像教做的斧头、刀、木槌、面具、各种颜色的油漆、打丁的板、指玩偶、铅笔、剪刀、砂、推土机、各种油器、钉钉子的板、电话、铲土机、挖土机、军队玩偶等等,这些玩具随著年龄逐渐失去其吸引力,骤减少效果。非推荐玩具主要就是木偶戏、编织、手工艺用具、绘画材料及其他创作用具等,其功能较为复杂而可以引起较年长的儿童的兴趣者。
- 然而最近游戏治疗发展发现,游戏治疗除了适用于儿童亦适合任何年龄的人。对于成人而言,游戏治疗具有足够乐趣又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挫折感,且较不受文化限制,可以较轻易的藉游戏媒介做更多深层的探索及表达。成人受治疗者是否适用游戏治疗可能与其童年经验或其对传统疗法的接受度有关。
- ----------------------------------------------------
- (二)智力上的限制
- 因为游戏治疗是需要自我表现或学习能力的发展基础,所以智力也应该作为实施游戏治疗时的考虑因素。智能不足儿童
- 1. 游戏治疗需要儿童具有语言、思考、学习能力以及客观看自己的能力。游戏治疗对于智能不足的儿童主要可以从(1)增进智商与(2)改善情绪和社会问题行为两个角度去探讨:
- (1)增进智能不足儿童的智商
- Axline, V.M. (1948)最早尝试对智能不足的儿童实施游戏治疗。他对五岁的男孩实施非指导式的游戏治疗,而这个男孩的智商,医学诊断为 65,比西量表为 68,属于智能不足。他在游戏室里刚开始对游戏不感兴趣,后来逐渐活泼起来,也玩得起劲,身心方面有显著的改善。一年后再加以诊断,发现他在家庭和学校都有很好的适应,比西量表上的智商提高为 105。
- 此外,Axline(1949)[16]也曾经对于智商 66 到 74 的六、七岁的十五名有情绪障碍儿童实施游戏治疗(非指导的个人游戏治疗 8-12 次),发现他们在情绪障碍有改善,智商平均也提高了 21。
- 森胁要等(1959)曾经也根据 Slavson 的活动团体治疗原理,对三岁至六岁的幼儿实施游戏治疗。他的研究发现,通常智商越高、治疗的比例也会越高,但在他的研究中实施游戏治疗的幼儿智商,大多 IQ 都在 90 以上,因此他认为 IQ 在 90 以上的儿童式可以适用游戏治疗的。
- Mundy, L.(1957)[17]则以医院诊断为痴愚的儿童做研究,实验组 15 名,对他们实施九个月到一年的非指导游戏治疗,控制组只做医院治疗。经过一年到一年半后,实验组的社会行为增加,智商也平均增加 7。
- 上述的研究都证明游戏治疗的结果可以增进智能不足的儿童的智商。
- 但也有实验对情绪障碍智能不足的儿童实施游戏治疗,却未发现经过游戏治疗后的儿童智商有显著改变。因此,究竟游戏治疗能否增进智能不足儿童的智力仍有待商确,且对于智能不足的诊断是否正确也颇有争议,或许 Axline 和 Mundy 他们的研究对象是情绪障碍形成的假性智能不足。而或许这样反面的实验也证明,其实游戏治疗不是对智能不足儿童的智力有直接影响,而是透过改善情绪障碍来增进智力。
- (2)改善智能不足儿童的行为问题
- Maisner, E.A.(1950)曾对智商 41 到 86 的 15 名智能不足儿童(8-12 岁)实施游戏治疗,这些儿童具有拒绝症、破坏癖、过动、自闭倾向等问题。根据测验与教师评估的结果,他认为游戏治疗是有效的。但他的研究较为松散,所以在学界仍有许多质疑的声音。
- Mehlem, B.(1953)的研究较 Maisner 有更严密的控制,他对于 32 名 7 到 11 岁的内因性智能不足儿童实施非指导的团体游戏治疗。治疗前六周,由施测者对每一个儿童实施个人智力测验和三种人格测验。根据人格测验所评估的适应程度,把儿童均分为三组。第一组实施游戏治疗;第二组并未给予特殊处置;第三组把日常生活所欠缺的愉快经验或大人的注意与关心提高,使改善的效果和游戏治疗产生的影响明确划分,在第一组实施游戏治疗期间给他们看电影。为期十六周的实验期间结束后,比较三组人的结果,发现游戏治疗组在适应的改善上较其他两组有明显改善,但智力上则无显著变化。
- Woodward, M. 等人(1958)所实施的游戏治疗则有选择有人格问题的智能不足儿童参加,发现经过两年的游戏治疗后,这些儿童恐惧和自我防卫的态度显著减少。以上研究均表示对智能不足儿童实施游戏治疗在人格或问题行为方面具有效的改善,但这些研究未必能做泛化的解释。但是我们仍能说,游戏治疗对于智能不足儿童的情绪阻碍或人格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 (3)与智商和年龄的关系
- 上述有关智能不足儿童实施游戏治疗的研究,几乎都是以年龄较大者为对象,或许也能解释一个事实:游戏治疗的对象应该是考虑致力与年龄两者的关联。换言之,实龄比前述一般年龄大,只要智能不足,仍可以实施游戏治疗。而对于三岁以下的智能不足儿童实施游戏治疗而得到效果的研究,几乎没有。所以我们可以推论:智能不足儿童的年龄如果在游戏治疗一般适用的年龄下限,将很难看到效果,毕竟游戏治疗是需要儿童在语言、思考、学习能力等有一定的发展,所以这样的条件也很自然。
-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推论,智能不足儿童要有效地实施游戏治疗的话,其年龄一定要在五岁以上,且适用年龄已可提高到十五、十六岁左右。
- 2. 资优儿童
- 智商 140 以上的资优儿童,在各种学习、语言、思考能力都比较早熟,在实施游戏治疗的年纪也许可以提早个一、两年,即两、三岁就可以实施。不过资优儿童是用游戏治疗的上限也会比一般儿童低,约十岁左右,十岁以上的资优儿童也许用咨商、心理剧或其他心理治疗可能会更有效。
三、游戏治疗的选择
游戏治疗分成许多种类,而治疗者要改变儿童的问题行为,在实施游戏治疗前,至少要注意下列三点:
- 要正确把握儿童的能力,譬如智商。不但要了解知识层面,也要认清儿童智能的行为层面。
- 要了解儿童需求体系或在父母、兄弟姊妹间的人际关系产生的冲突或挫折。譬如弟妹的出生剥夺兄姊想被父母疼爱的需求时,儿童就变成“不会游戏的人”,而唯有改善父母的态度,小孩的态度才会有所转变。
- 要了解儿童的人格特质与问题行为。儿童的人格和问题行为是能力与性格内在情况与环境互动之下所形成的。
而治疗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有三点要考虑的:
- 考虑时间的限制和问题行为儿童的人数,实施团体游戏治疗或以个人为对象等。
- 根据儿童问题类型去选择最好的方法,从概略诊断再进行详细诊断,与父母会谈并且观察儿童游戏。
- 要选择适合儿童喜好的游戏治疗方法。选择最适合儿童的游戏,才是最正确、有效的游戏治疗。
游戏治疗的实际方法举例
编辑一、想像式治疗
1. 心像引导游玩治疗
- 引导孩子进入治疗者所描述的心象之中,让其进入精神放松的状态。
- 治疗者发现在湖泊中游泳是让小孩感到放松的心像之一,治疗者引导他想像自己躺在浅浅的湖边,想要身下的沙子十分温暖又柔软,想像流过身上的水十分温暖,同时想像湛蓝的天空中有几朵白白圆圆的云,想像耳中听到的是缓静的水声,而这些水声之后被引导与他的呼吸相互配合,湖水在他吸气时升起,在呼气时退下。在小孩进入比较深层的放松程度后,治疗者便会将恶梦中的情景引进治疗过程,治疗者让孩子试著想像天上的云是他梦中的那些怪物的样子,因为这些是洁白的云而不是怪物,所以不会对孩子造成威胁,之后这些怪物被赋予生命,而孩子则被教导许多控制的方法,他可以从湖里唤起一只怪物来保护他,或是他自己变成了一个有魔法能力的武士,也可以是他讲一个笑话使得怪物大笑直到怪物破碎为止。这时候治疗者告诉孩子可以在晚上做恶梦惊醒后利用此心像来安抚自己,在孩子有进步后,治疗者进一步鼓励他在睡前进行这个治疗,以便创造出类似的梦境。最后孩子脱离了恶梦,并且可以掌控自己对焦虑的表达方式。
2. 假装我会
- 当孩子对于某件事物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时,让孩子假装自己已经完全了解,帮孩子建立自我负责及信心。例如,当孩子开始学习如何绑鞋带时,通常都已经会一些基础的步骤,因为他们都会经看别人做过。如果你要求孩子自己绑鞋带,通常他们会说:“我不会。”但是如果你要求孩子假装他们知道如何绑鞋带,并且做给你看,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已经会了,这时就可以称赞他们“老天!你已经几乎完全会了嘛!”或是:“你在跟我开玩笑对不对?其实你已经会了。”利用想像游戏的情境,孩子可以自在的表现自己所知道的,并从惧怕失败中解脱出来。
3. 我是小宝宝
- 这种治疗适用于家中学龄前的孩子,在新生儿出生后,与新生儿之间产生的手足之间的竞争,因为在新的家庭成员出生后,母亲们通常会花较少的时间来陪家里面年纪大一点的小孩玩。因此,治疗者建议母亲可以每天安排个十五至三十分钟的时间,来陪年纪大一点的孩子进行这个“我是小宝宝”的游戏。让孩子假装他(或她)又回到了婴儿时的样子,他们可以再一次感到所有的特殊关爱与照顾,就如同新生儿现在所拥有的待遇一般。这样一来,会有助于减少竞争及愤怒的感觉。由此活动的帮助,孩子们能舒解变成家中哥哥姊姊的这种感受。
二、说故事治疗
1. 利用卡片说故事
- 这个治疗方式适用于注意力缺乏的过动儿或是低自尊、具侵略性、退缩的以及沮丧的孩子。治疗者将一叠扑克牌散布在桌上,并且解释每一个人在轮到时可以翻开两张牌,每一个人都必须将牌上的数字或自母带入故事中,治疗者会在一开始先设定好背景,例如治疗者翻到 Q 和 5,他可以说 :“很久以前有一个很漂亮的皇后,住在有 5 只龙捍卫的城堡中。”接著下一个人翻出两张牌,并利用牌上的数字或字母接续前一个人的故事。而治疗者须仔细聆听故事发展,并在轮到他时在内容中做治疗性的介入。
- 例如在几轮之后有一个孩子持续提到一条可怜的狗流浪过了四条街,并且在七个垃圾桶里找食物,还被一个大汉和三个丑陋的妇女追赶。此时治疗者可以利用他的牌做一些有治疗性的陈述,例如这时候 K 看到这条可怜的狗决定带他回家,还帮他洗了一个舒服的澡,并给他四块狗饼干。其他例如枪枝、帮派、匕首这些带有暴力色彩的剧情都可以用法律或是正义的剧情来加以化解,例如突然有一位聪明的法官出现,告诉那些帮派分子应该要回学校好好读书,或处罚他们做三年的社区工作。与受虐儿童进行疗程的时候,他们常常不是没有故事说就是会说很多,有时候许多人在一起时会造成故事的不连续性,因为大家都是著将故事转回自己的主题,在此时治疗者必须有良好的记忆力,并且在适当时机多轮一次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2. 在毛版上说故事
- 这个治疗方式适用于被疏忽或被虐待的受害者,他们一般都有著言语上沟通的困难,而沟通与信任有关,这个方法可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以及增加自尊,孩子在完成自己的故事之后都觉得很荣耀,说故事可以鼓励想像,并且揭露自己的内在感觉和自我形象。毛版就是将毛毡盖在纸板上,再利用各种小道具引导孩子说出故事。如果孩子在故事中常常使用一些有权力的角色,那么表示他可能需要对生活有更多的掌控。如果孩子将一个成人造型放在小孩造型的脚下,指出了他的自我重要性与双亲或照顾者的地位有关系。这两种在家里都可能造成困扰,当孩子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吐露出来后,治疗者可以著手帮助孩子改善这些关系。
3. 暗喻性故事治疗
- 可将此治疗用于具有想像力以及有强力幻想症的孩子,利用童话与说故事的方式达到治疗与学习的目的,或许第一本被公认具有治疗效用的书是【一千零一夜】,本书描述玻斯国王之妻 Scheherazade 每晚讲一个故事来治疗波斯王嗜血的行为,在治疗国王的同时,这些故事也有可能在阅读后被阅读者吸收,并且与自己的内心整合,变成一种治疗方式。
- 许多临床治疗师认为说故事的方式并不会直接击中孩子的要害,所以也较不会引起孩子对于这种方式的抗拒,孩子吸收了故事中的意义,并且对于自己的冲突有了新的态度,而他们也可能不自觉的利用故事中的暗喻来解决自己面临到的问题。在心理动力取向的游戏诊断下,治疗者可以从孩子的观点来看孩子的世界,并且从中确认孩子的人际需求、资产、冲突的行为、新中的英雄形象以及莫名的恐惧。接著在这些诊断下,治疗者可以创造出一个英雄故事,这个英雄内心有著冲突的行为以及不为人知的脆弱面,但是他会借由学习新方法而战胜这些问题,而且这些故事的结尾一定是正面的。
- 在创造暗喻性故事的几个要素是 : 创造出一个和孩子本身相似的冲突性暗喻角色、利用不同的角度来凸显个人的潜意识、结合平行学习的情况来达到主角的成功与胜利、提供一个暗喻性的危机并在最后解决冲突的方式中当作转捩点、在主角胜利后给予一个新的身分、将解决的方式转成一种欢庆和对新身分的认知。而治疗者的资格是非常重要的,他必须负有创造性、高度直觉以及想像空间,他必须熟悉童话故事的内容、轶事以及暗喻的手法,甚至孩子的种族文化都必须注意到。
4. 垃圾袋技巧
- 由于孩子会把问题闷在心里,不告诉大人或朋友,他们会被这些感觉逼入绝境,难以释放他们的情绪。垃圾袋技巧的设计是要救助孩子表达内心的问题,然后模拟演出,以找到答案或解决之道 。对孩子来说,用言语来沟通很困难。然而,透过游戏的治疗力量,孩子可以了解如何“说出”他们的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搞定”这些问题,不要让自己扛著这些问题放不下,而造成莫大的压力。
- 治疗的方法是用两个牛皮纸袋,让孩子画上任何想画的东西,治疗师也在自己的袋子上作画。孩子边画画,治疗师以下列方式讨论“垃圾”的概念:“你知道垃圾是什么吗?就是你用完后丢在垃圾桶里的东西,或是放在冰箱里太久发霉变绿的东西。你知道上头怎么会长东西,怎么看起来那么恶心吗?”透过描述各式各样的垃圾,引起孩子的注意,治疗师就可以说:“如果我们把垃圾都往圾桶去,一直都不倒呢?如果每个礼拜、每个月的垃圾都留在你家里呢?那就没有地方可以活动了。我们走到哪里都得带著我们的垃圾,带著去学 校、参加宴会、上床睡觉,永远摆脱不了。我们心里也会堆积垃圾,像是困扰我们的事情,却没办法不想。所以,我们 先把袋子的图画完,然后我会给你六张纸,我们俩写下六件 事情,代表堆在我们心里的垃圾,再把纸条放进垃圾袋。我们从家里的事情开始吧 ! 让你觉得很困扰的事就可以写在纸上。”关键就在于让孩子能抽离问题情境,以利解决问题。孩童若能写下这此 “垃圾”,就能把问题外化,减轻问题问在心里所引起的压力。
- 透过这个方法,孩子的行为会开始改善,表现也更有自信。
5. 用说故事表达哀伤
治疗方式为讲述有关自己的故事,分享故事是建立团体意识的重要步骤。另一种讲述自己故事的方式是隐喻。说故事(或隐喻)是以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的文学技巧,听者从隐喻中汲取独特而无从预测的意义,可鼓励个人思索故事对面自我的含意。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小学二年级以上的孩童,让他们描述故事的时空背景,讲述事情的经过,最后请他们画一幅画,代表这个故事。说故事可用于团体活动或个别辅导,也可以作为亲子游戏治疗。成人和孩童都能受用这个技巧来表达并纾缓自己的哀伤。
6. 电视节目剧情板
- 这个治疗方法适用于曾经经历创伤的孩子,他们会抗拒公开讨论让他们困扰的事件或问题,也不想表达内心的想法,防卫心特别重、让大人难以取得信任。所以治疗者需要运用若干技巧,让他们暂时摆脱受创的经验,给予明确的导引让他们娓娓道出心中的烦恼,也可以减轻创伤事件的威胁性。
- 执行的方法就是治疗师要孩子假想自己为某个电视节目撰写脚本,用剧情板上列的词语和图画编出一个故事。接著,让孩子以“ 秀”的形式为该节目命名。多数孩子喜欢用自己的名字,如:“珍妮秀”、“汤姆秀”。选定节目名称后,就写在第一格的电视里,配上图画,接著开始编纂故事。治疗师可为第二部电视起头,写下“各位女士、先生好 ! 欢迎来到汤姆秀。在今天这一集 ⋯⋯”之类的开场白,由孩子填入台词,介绍节目内容,自行创作故事,而治疗师只需问:“接著发生什么事?”或“故事要怎么结束?” 之类的问题,给予提示。若孩子特别抗拒或迟迟没有进展,治疗师应针对孩子的问题或关心的事情来设计剧情,改采依提示完成句子的形式,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治疗师先在每个空格的电视里写下一段引言,请求案主接续写出几句话。故事写完后,治疗师可以为孩子解释这个故事,或是观察孩子对整个故事表达的情绪感应。
- 不论年龄大小的孩子,似乎都能很快理解这项活动的主旨,可以让青少年觉得有趣、不幼稚,进行时也比较不会抗拒,愿意参与这类活动。同时,在执行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感情距离,可以让孩子更放心自在地看待问题、建立信任感。
7. 金丝雀坎迪的新家
- 团体之家、住院治疗及庇护中心的阅读治疗介入
- 游戏治疗很少有针对团体之家、住院治疗及庇护中心的儿童所设计的疗法,所以特别设计这个技巧,针对这群备受忽略的孩童。这类案主通常创伤最深,需要特别照顾,能善用此一技巧,就可及早协助这些孩童适应新环境。
- 这是一种阅读治疗技巧,专为四、五岁到十一岁孩子所设计,为身处团体安置情境的孩童可能面对的特殊问题,提供因应与适应模式。《金丝雀坎迪的新家》是一本书,金丝雀坎迪是故事的主角,他待过团体之家、住院治疗及庇护中心,面对这些情境中独有的问题与挑战。
- 金丝雀坎迪在社工员听鸟雪莉的陪伴下离开寄养家庭, 来到全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她觉得是自己“不够格”才不能待在寄养家庭,心里很难过;她离开其他金丝雀(代表寄养或原生家庭),与别种动物同住(代表团体之家、庇护中心、住院治疗),因而认识了照顾他的其他动物。起先坎迪对他们抱有先入为主的负面印象(可能代表种族差异、不同人格及自我的偏见)。 她叫到“新家”不久就受伤,赶忙找护士帮忙,后来慢慢了了解医护人员换班的规律(三个梯次的动物照顾者),也了解娱乐活动的意义与自己担任的职务。她从了解暂停与离开的概念,学会化解冲突的技巧与行为的期许。她学著打点生活杂务,尝试没吃过或不常吃的食物,也帮助其他动物适应新环境。她学习适应团体作息,接受洗澡的习惯,与室友相处。她也接触到法律相关问题,认识法官、律师等法律人员。她学著适应新学校,面对遭人欺负的问题。她与治疗师面谈,参加游戏治疗。
- 被安置在团体之家、住院治疗及庇护中心的孩子正如同金丝雀这个角色,所以可以指导他们阅读这本书,利用书中章节导入,强调特定的主题,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这类阅读治疗技巧较不具威胁性,可以提供孩子适应改扁的模式,孩子可以对书中人物的行为产生共鸣,而觉得不那么孤单。集体照护的环境复杂,问题也遍及很多层面,本技巧可用于孩童单独面对成人照顾者或疃体治疗的情境,由于团体刚成形时彼此的信任还没建立,个别谈话太过急切,所以就可以利用这个活动当作介绍某个情境的开场白,而不需直接导入问题。
8. 超级我
- 适用于四到九岁的孩童,可以用来促进问题解决的时效。治疗者和孩童以三到四周的时间,一起创造自己的超级英雄,问孩童:“如果你有一个超级英雄,他是怎么样的英雄?会有什么超能力?”因为英雄的形象鱼鲜明,再加上引导性的意象,可协助孩童将治疗过程所学的知能内化为自身能力,且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及未来的目标。说故事的治疗方式不仅能让孩童亲身参与,且应用象征强大能力的人物(如超级英雄)来激发想像,使孩子看见成功的希望,有效提升自信。
- 应用的方法为治疗师与孩童讨论想赋予超级英雄的特质,像是孩童对自己的期望与希望达到的目标,孩童的个性的需求不同,角色设定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 再来,治疗师与孩童开始设计超级英雄的服装与配备。当孩童提到这个英雄拥有某种武器或防御功能,治疗师可引导其讨论解决类似问题的技巧。案主为英雄选择服装颜色并为其命名。治疗师可协助孩童用自己的名字做为英雄的名字,或让名字象征孩童的某些面向。
- 然后由治疗师编故事,让孩童与超级英雄共同解决一个问题。治疗师可自行斟酌,以一到两次的面谈完成此项活动。这个活动以隐喻的方式,让治疗师与孩子有机会著眼于其中的改变与成长。过程中所编写的故事与最后完成的超级英雄,反映整个治疗的过程,让孩子能带著有形的自我成就,结束这段治疗。
9. 美术与语言暗喻法
- 适用于那些父母亲离异或曾经有丧失经验的孩子,像是孩子自己生病、家中有人病重,或是一位重要依附者的病逝。他们可以借由游玩来进行治疗,运用情绪、认知、创造能力,表达丧失某些东西后的自己。进行暗喻的治疗,孩子会逐渐理解到之前的经验和现在的经验有何不同。这个游戏是具有治疗性的,因为它可以让孩子开始确认自己的感觉,并找出原因。借由图画的创作让孩子有一个表达并拥有感觉的机会,同时也在让他们在对治疗者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时,能够更深入的表述。一般来说,会请孩子先画一张图画描述父母离异前他们的感觉,然后再画一张父离异后现在的感觉。如果治疗者能够成功的帮助孩子认知、表达并且拥有自己的感觉,孩子们不论年纪的大小,都可以在生命中感到失落或困扰的时候利用这个治疗技巧。利用故事可以帮助案主放入自己的感觉,并且让孩子借由图书来表达在失丧前的生活以及失丧后的生活状况。
10. 比手画脚
- 这个治疗技巧适用于刚开始有阅读能力的孩子(六、七岁至青春期前)。如果治疗者认为父母亲也可以借由适当的方式介入的话,这个治疗技巧也可以运用在家庭游戏的治疗上。将它运用于抗拒说出痛苦事件的孩子身上是最有用的,因为孩子的焦点在于猜字。也有助于揭露孩子未被发现的核心观念、适应技巧及感受。
- 这个游戏可以找出孩子有什么想法、感觉、潜在的议题、主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模式。一般而言,父母很少会注意孩子会有这些行为的动机何在。
- 游戏方法是每一个人抽出一张写著字的卡片,接著要描述一个有开头、中段以及结尾的故事,然后其他人有三次机会来猜猜这个字。治疗者可以评估故事背景与剧情的设定再给予案主适当的治疗,并且获知案主的整合能力并追踪采合的故事。卡片上的字可以是针对特定对象而设,但一般都是一些名词,例如母亲、巫婆、婴孩、兄弟、怪物、山洞以及各种的感觉 (例如害怕、悲伤、孤独等)。
三、艺术治疗
1. 图画的之前与之后
- 适用于父母离婚及分居的孩子,此方式可帮助孩子评估自己对于家庭的了解前后的状况,也可以用来鼓励孩子讨论父母离异或其他失丧经验中的改变及适应。此方法需要图画纸、铅笔、蜡笔、彩色笔以及彩色铅笔等等。当面对无法控制冲动的孩子时,用小一点的纸张来控制他们的焦虑以及冲动性是有极大的效果。当面对带有沮丧或是压抑症的孩子时,就可以用大一点的纸张来激起他们的自发性与表达能力。治疗者要求孩子画一张在家庭改变前的图画,然后在画一张改变后的图画。在解读之后的图画是要找出正面的意义,并且要加强及建立所揭露出来的健康资源、关系以及解决方式。例如孩子在父母离婚后容易与兄弟姊妹变的亲密,他们将自己在之后图中的位置与某位或多个兄弟姊妹特别近。这种亲密对小孩面对疏远、退缩的感受时特别有帮助,也可让孩子感到不孤单,知道另外一个人也有同样类似的感受。
2. 恶梦
- 适用于因为一些看了恐怖电影或听了恐怖故事的孩子上,但极力不推荐适用于已知或怀疑曾受过性侵害的孩子上。治疗者要求孩子描述梦境,然后讨论他想要这个梦如何结束,他要如何改变他的梦境,最后要求孩子画下他所想要的结尾。接著请孩子将眼睛闭起来,然后再述说一次梦境,在孩子进入恐怖的阶段时,让小孩大力的握住自己的手,好像有一个遥控器在手上一样,然后让他顺著自己的意愿来结束这个梦。在孩子说他可以见到新结局的同时,治疗者可以轻轻触摸孩子的手来加强这个新结局的感觉,然后让孩子睁开眼睛,重复这个疗程三次。让孩子将他画的新结局的画带回家放在枕头下,几天后再确认此疗程是否有成功。
3. Gloop 和游戏黏土
- 适用于被疏忽或被虐待的孩子,他们可能无法利用他们的五种基本感官去知觉,此方法借由治疗者给予孩子引导以及安全保证,并且提供清楚安全界线的环境下,对于感官提供适当的刺激。孩子应由最具阻力的工具转到最没有阻力的工具,可以从铅笔开始,在进展到蜡笔、马克笔、水彩、广告颜料,最后到手指绘画。在初期的治疗过程中若给孩子先接触没有阻力的工具反而会招致反效果。
- 此活动用的黏土是一种结合面粉、盐、水和蔬菜的简单无毒混合物,食用色素也可以添加进去,当颜色与口味添加进去时,更会刺激孩子的触觉、嗅觉、味觉以及视觉。另外因为治疗者不断参与,他与孩子的关系便会持续的建立。当完成创作后,孩子们开始运用自己的想像力来扮演所创造出来的角色或物件,最后孩子们可以将黏土带回家,以便强化并保存这些经由欢乐又有建设性的治疗过程中赢取的感觉。Gloop 是由水、胶水及一汤匙的洗衣粉所混合而成,这个活动能取得与游戏黏土相同的效果,但这个方法使用的材料比较属于流质性,也相当有趣。
- 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两种材料都与身体所分泌的体液很像,所以对于一些受过性虐待的孩子来说可能会造成极大的问题,因为这些材料有可能会引起他的痛苦记忆,治疗者必须注意到这个可能性,虽然这会造成苦痛,然而这个活动也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自身力量以抵抗这些负面记忆。当孩子们在制造这些材料时,强调包括颜色、构造、粗糙、细腻、干湿、味道等等的接触感,如果孩子们将任何一种材料放入嘴里,也可以强调这个东西的味道,也可以强调这个东西的味道,但是要防止孩子将其吃下去。
4. 黏土雕塑
- 可适用于广泛的案例中,但建议用于大于十岁的孩子,尤以男孩子有效。治疗者应该建议孩子利用黏土随意地做出任何图形,或是一个黏土世界。如果需要其他的工具可以向治疗室或是从游戏室里随意拿取。善用黏土这个媒介,可以增进自信心,因为它允许孩子选择个人性地象征,而黏土本身也有容易塑形的好处。
- 活动诉求的重点在于创作的表达,而不是美术的能力,所以每个孩子的创作模式都是可以接受的。治疗者在孩子创作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技巧来协助他,力安静或是带有支援性和反应式的评语,另外在雕塑黏土的过程中治疗者应观察孩子与材料的互动,特别是孩子选择黏土品质与塑性、创造或选择符号的先后顺序、在创作开始中段以及结束后的口语与非口语行为,其中还包括被移走、毁去或是改雕塑的世界。在完成创作后,治疗者与孩子一起看看这个雕塑后的世界,要求孩子讨论自己的创作,这时治疗者的理论取向、孩子的治疗阶段、孩子的需求与目标,都会决定下一步怎么走。治疗者可以把焦点放在特定的个人观点、形体或中心主题上,也可以建议继续创作,例如写故事。帮助孩子从自己的雕塑中了解及找出其意义可以做为治疗性的目标,最后拍张照片以保存这个作品。
5. 黏土草书
- 对于那些有著过强的自我意识而不愿画图德孩子或青少年有著极大的功效,对那些在文化上过度曲解好的美术作品与坏的美术作品,并将自己归类为差劲的美术者,然后拒绝利用绘画来表达自我的孩子也有很大的效用。此方法也可以运用于团体治疗上,特别是在团体形成的早期,如此能加强团体间的凝聚力与信任度。
- 开始的时候,治疗者于孩子各拿一块软的风干黏土,并给予孩子以下提示:“拿起你的黏土,并创作出四五种不同的造型,对于你的创作没有任何的规定,它可以是任何形状。我也会用我自己的黏土来创作。”治了者与孩子各自利用黏土做出不同造型,接著治疗者继续给予引导:“现在我们将手上的成品交换,你拿走我做的造型,而我拿走你的,下一步就是你将我的造型改造成任何你想到的样式,我也一样,如果你需要的话也可以再增加黏土上去。”此时治疗者与孩子都各自努力把之前的黏土改变成自己心中想要的样子,将一个已经成型的黏土改造,会为孩子在利用黏土创作来表达自我的这个方式增强信心,比起用现有的材料去拼凑的效果要好得多。当治疗者与孩子都完成作品后,互相交换看看并讨论,这些讨论的焦点一般都是在于每一件黏土所反映出来的努力,还有孩子和治疗者对于目前的治疗关系所经历的前后背景,也可以在下周黏土烘干时为黏土上色,借此更深入了解孩子所想要的。
6. 内在参考资料
- 适用于家庭暴力频繁或父母离异的孩子上,建议将此方法施行于八岁以上,可以充分利用言语沟通并且有良好活及概念的孩子。此方法主要是教导孩子对于自身问题的确认、探索与解决,孩子们用它自己的智能来产生新的联想与主意,这时治疗者就成为这个孩子解决问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份,并且教导孩子增加学习的潜力。治疗者可以在一节疗程中完成这个游戏,也可以将之分散。
- 治疗者在白纸上写下主题“关于我的家庭问题”作为开始,治疗者可以说 :“我知道你对于家里发生是求有许多疑问,我希望我们能花艺点时间写下这些疑惑。”治了者可在适当时机强调没有正确答案,若有太多问题无法在一次疗程中全部讨论的话,可让孩子把这些问题医重要顺序编号,而治疗者的目的就是要评估这些问题背后所隐藏的恐惧轶事,进而帮助孩子组织心理上或行为上的反应。如果孩子没有任何意见,可以利用黏土与白纸画图表达出他心中那个没有问题的家庭景象。
7. 在纸当中的那一条线
- 适用于恐惧、困扰、注意力无法集中、沟通能力不足或是对父母有偏激观点的孩子,此方法提供孩子面对困难情况而又不会有威胁性的方法,也提供了孩子一个看轻整体事实的好机会,许多孩子会努力将线的两边均衡,这是一种健康看待生命的方法,至少好过停留在负面的阴影里。此方法即是在纸上垂直画一条线,并在线的两边写上关于某个词的好与坏。例如一个被认为字臂的八岁孩子,在三年级一间嘈杂的教室里很明显的被完全孤立,初期疗程中他在好的那一边画出孤立与生气的象征,包括单独阅读、单独画图、坦克车以及怪物,而在坏的那边就是拼字以及其他科目、操场、游乐器材以及学校吃午餐的地方。之后孩子和孩子的父母都经过七个月时间的治疗,并与老师沟通要如何和这个孩子往来。于是在两个栏位中的事项明显被交换过来,这个曾经在自己的座位上整天被无形的壳所遮盖住的孩子,现在变成了会参与课堂活动的孩子,同时他的交友关系也渐渐改善。
8. 画图游戏
- 治疗者与孩子的第一次见面总是十分焦虑,有些治疗者会先观察孩子如何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则直接对孩子提起关于他们的问题。心理学家斐勒(Feller)则建议儿童治疗师先回应孩子的需求或是直接参与他们其中。这个治疗技巧可以快速减低孩子的焦虑,同时又可以让孩子快速进入活动情境。
- 在与孩子互相介绍过后,治疗师可以问:“你有玩过画图的游戏吗?”并且马上在书架或白纸上画出一个正方形,然后说 :“很久以前有一间房子。”这时在大正方形中画出两个当成窗户的小正方形,以及一个当成大门的长方形。治疗者一边继续说著故事,一边在图上作画。进行的过程中,虽没有询问孩子任何事情,但是已经借由书以及用童语解释,给孩子一些知觉上的激励。在画上最后一条线时,孩子应该会问治疗师不同的问题。不管如何都让孩子知道这个房子的图画变成一个狗的图画,并且问他(或她)是否愿意把图画带回家。之后可以开始与孩子谈话,问问孩子要不要玩玩具,或是让孩子为自己画一幅画,也可以是其他人、动物或任何东西。借由治疗师一开始的给予,然后施以要求,及更多的要求,最后孩子被要求制作一些可以回报治疗者、提供诊断的资料,同时也习惯了这个无威胁性又能减低焦虑感的方式。这个治疗方式是用于九岁以内过于松散或太过紧张的孩子身上。紧张、焦虑、恐惧、压抑的孩子对于新环境不适应,这时用这个治疗方式就可以为这些不同的孩子提供所需,也在无威胁性的状况下建立起治疗者的权威性。
四、游戏治疗
1. 西洋棋
- 西洋棋可依不同的情况选择有异于孩子的规则,让孩子依循规则以及自我掌控来建立自我,但是假如孩子时常恐惧退缩,或是无法做一个领导的角色,这个孩子也可以自己替西洋棋创造规则。这个治疗方法需要孩子完全依顺规则,治疗者可以说:“你们想要玩真实规则的西洋棋还是自己创造规则的西洋棋?”如果孩子选择真正的西洋棋规则,治疗者可以说:“我的玩法是你必须每一步都告诉我你要怎么走,如果你的棋子靠近我的棋子,很自然的是我会将你的棋子吃掉,这是唯一的玩法。”通常治疗者会与小孩讨论一下生命中的一些规则,姑且不论喜不喜欢这些规则,重要的是我们的行为都有著一定的后果。大致上来说,在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会影响到另一件事,在教室中也是一样,治疗者可以继续说:“在这个房间里当我们玩西洋棋时,我永远会吃别人的棋子。”这个治疗方法让孩子有机会冒险,修正自己的过错并培养策画的能力,同时也与成年人在可以预知安全的规则下一起玩乐。
2. 比时钟还快
- 适用于注意力不集中的过动儿及有控制冲动问题的孩子,许多容易冲动的孩子都觉得很难保持自尊,他们常被要求不可以做这、不可以做那,通常无法完成已经开始的事情,也就因此无法得到将事情玩成的那种成就感,长期下来这些都会累积成孩子对自我的负面观感,并且由行为表现出来。
- 在开始这个治疗前治疗者需要准备计时器、游戏筹码、画图材料、积木以及容易阅读的书,然后告知孩子们所要做的工作(用积木盖一间房子、画一张图、替模板上色、读完一本书),治疗者会说:“我们来玩比时钟还快的游戏,首先我会给你们一些筹码,这里也有一些积木。我会把计时器调为十分钟,在这个时间内你必须用积木盖一间房子,并且不可以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如果你从你的工作中抬头看我,你就必须给我一个筹码。每一次问问题或有分心的情形或是做其他事情你都必须给我一个筹码。如果你能在这十分钟内专心盖你的房子,我会再给你十个筹码,如果你有五十个筹码,你就可以从藏宝袋(一袋的小玩具)里面拿一个玩具,还有什么问题吗?”这时候孩子可能会问:“当我完成房子时可以停止吗?”治疗者可以回答:“你必须继续盖下去,直到时间到,你会听到铃声(治疗者可以让孩子听听看铃声),如果房子盖好了就继续盖别的东西,只有在铃声响时你才可以拿到筹码。准备 ! 开始 !”治疗者一开始先不要打扰孩子,几分钟后可以开始制造一些声音,主要的目的是要训练孩子不论在房间里、门外或走道上发生什么事情都要专心于手头上的工作,一开始孩子一定会受到治疗者的干扰而分心,但几次后孩子就会想集满五十个筹码以换玩具。而治疗者可以逐渐拉长孩子的专注时间,例如把游戏时间加长五分钟。
3. 跟不好的感觉说再见
- 这个治疗技巧适用于个人、家庭及团体的疗程中,此方法即是利用市售“别打破冰块”的游戏盒,孩子被要求讨论一个他感到生气、挫败、受伤、凄惨或愤怒的情况,孩子接著用游戏盒里的塑胶棒敲打一个冰块,如此才可以“赶走这个讨厌的感觉”。治疗者接著引导孩子思考要怎样有效的面对未来同样的情况,各种探询问题、防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主意都可以提出来,治疗者可以针对孩子的例子中加强一些观念,并且给予一些应该有的模范。持续讨论到冰块都被敲完为止。当一群孩子或一个家庭进行这个治疗时,有效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大家可以共享的。
4. 骨牌游戏
- 带有反抗性行为异常孩子的特征是,他们对于自己行为的后果无法了解。他们无法了解一个特定的行为会带来不当的结果。如果他们有能力看见自己如何中断这些行为时,他们也就学到了事情的结果是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的。
- 这个治疗方法的目标就是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内在控制的机制,来改善对自我行为的掌控,增加自我效能,并且缓和他的对立行为。
- 进行的方式为,简单的将骨牌摆起来,用两组或三组就著桌面上摆,然后推倒。许多孩子没有经历过这个活动,也显出极大的兴趣。接著摆起一组骨牌,每组都代表一系列行为中的一个单一行为。举例来说,一号骨牌代表走进学校,二号是听到走道上有争吵的声音,三号是走去看打架,四号是留在教室里,五号是在老师介入时不走开,六号是在老师直接要求下还是不走开,七号是对老师有直接不尊敬的言行,八号是到办公室去,九号是被停学。孩子可以很轻易的说出一些防范停学的策略。就真实的案例而言,只要改变或不执行三号到七号当中的其中一项,就会将整个事件的负面结果转变成正面的影响。治疗者就也可以借由这个话题当做一个治疗性的转机,来深入探讨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活动中事件的顺序及过程是很重要的。
- 在活动的过程当中,孩子开始了解一种内在的轨迹以及内在控制的可能性,能够有效靠他们自己治疗偏差的行为。
5. 偷偷摸摸的游戏
- 这个游戏对于停留在负面互动循环的家庭有很大的功效 ,对于有偷偷摸摸行为的孩子也有很好的效果,主要的目标是将负面的家庭形态转换成正面的,同时增加家庭成员互相的满意度,并且改善他们的自尊。这个游戏对好的行为有奖励,并且在正面的情况下持续进行,孩子会到从良好行为中得到的奖励比从负面行为赢得的注意有更多价值。家长们则可以学会欣赏孩子,并且了解如何增加正面的互动。
- 首先在没有父母的场合与孩子谈话,让他们偷偷的用正面行为来给父母惊喜。同时告诫他们说:“记得要偷偷摸摸的,不可以告诉任何人喔 !”
- 接著将父母带进疗程,并且解释间谍的角色,必须记录一周中孩子偷偷摸摸的优良行为,并在下一个疗程前不进行讨论。接著赞美孩子的优良表现,并试著了解孩子和家长在这个行为过程中的感受。
- 持续几个疗程后,父母渐渐会发觉孩子逐渐将良好行为视为常态,而孩子则接受了正面的注意和随时给父母惊喜的机会。
6. 捉迷藏游戏
- 适用于有多重失丧、被疏忽、父母离婚、亲人死亡、忧虑、多次搬家、自己或是照顾者住院,或是其他种类的失丧情况的孩子,特别是孩子在没有被需要的感觉时。与一般游戏治疗技巧不同的是,治疗者并不积极地引入这个技巧,但在治疗室经过设计与调整后,每一个小地方都可以用来增加此治疗的效果,例如将书柜与墙壁有角度地放著,并加上一些与孩子一般高的窗帘。孩子开始这个游戏的方法可能是说:“把你的眼睛先闭起来。”或是“假装你看不到我。”许多时候甚至不用言语表达,只是在治疗者转过去时躲到椅子下或门后,这种非口语的沟通方式就是一种进入游戏的邀请。在寻找以及找到孩子的过程中,治疗者必须强烈的用口语表达这些情绪:“喔,我看不到你(有一点惊慌)! 我好想和你玩游戏(失望的口气),如果我找不到你怎么办(有一点悲伤)?如果我见不到你,我会好难过喔 ! 你在这里啊 !(很大的放松与喜悦)。”
- 捉迷藏游戏是一种比较有自我意识的游戏,对于顺从规则有著特定的强调,同时也可以反向进行。下面列出一些在游戏中会出现的反应模式,并给予一些适当的假设。情况一:孩子只想当寻找者 / 假设:需要控制的感觉;情况二:孩子不能忍受一直躲著 / 假设:不能忍受孤单的焦虑或紧张;情况三:不想被找到的孩子 / 假设:逃避亲密关系,对愤怒和依附的矛盾;情况四:孩子想一直玩下去 / 假设:无法满足内心对奖励的需要。当这个游戏在治疗室中进行时,孩子正在进行对于持久性情感的重要任务,在治疗者的技巧帮助以及自己的参与下,孩子可以重新架构依附的问题、表达出伤痛、了解相关的焦虑、获得被需要及和所爱的人重聚的感觉,这个治疗方式也可以引导出一个有安全感的自我以及自我价值的内心。
7. 创造自己的纸盘游戏
- 适用于那些退缩或带有反抗性的孩子,对于有注意力缺乏和注意力缺乏过动症的孩子也有增加注意力的效果,这个游戏增强了那些抗拒显现自己能力不足及有学习困难孩子的能力发展。此游戏类似大富翁,先在一张纸的一角写下“开始”,接著掷骰子,较高点数的先依照自己的点数前进,如果停留在一个空白处,就可以写下自己的指示,这样创造力变成了这个游戏的重点,有时孩子会写下一些关于技能的挑战,例如拼字或数学,因此孩子在过程中会做一些简单的数学,并且计划如何难倒另一个游戏者(也就是治疗者)。有时候会有一些不同的挑战,例如“你的轮胎坏了,请退后三格”,但要避免一些会让孩子灰心扫气的指示,例如“一个台风吹坏了你的屋子,请把糖果都缴回来。”孩子必须被引导做出比较有正面意义的指示,或是做出有实际益处的指示。游戏持续到所有的空格都充满了指示,接著所有玩家都必须照著指示进行游戏,每一次玩家经过“开始”的时候都可以得到一个糖果,并且建议在游戏结束前先不要吃掉糖果。
8. 西洋棋暗喻法
- 适用于有反抗性障碍、行为异常、注意力缺乏过动症的孩子,其目标有:增加自尊、增加专注力、增加选择与后果连接的能力、增加在选择中预测后果的能力、增加计划并且执行适当选择的能力、增加表现运动家精神的能力、增加用语言表达想法的能力、增加享受静态活动的能力。这个游戏结合了竞争心态与了解前后因果的欲望,分为几个疗程,疗程一是先让孩子了解西洋其基本玩法,疗程二是让他们了解每一个步伐的后果,并利用询问的方式来刺激他们的思路。例如:你将棋子移到某一个位置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个移动会帮助你保护自己的国王或是吃掉我的国王吗?对于棋子的移动有没有其他的选择?对方会如何走呢?在头几个棋局里,治疗者可让孩子在重想过后有重新移动的机会。疗程三是要求孩子在走棋子前要仔细的思考,否则得接受走错的后果,并告诉孩子治疗者的步伐会如何回应,帮助孩子预测后果。疗程四是将西洋棋中的想法和计划与真实生活中孩子的思考过程及行为之间相对照。在孩子了解人生不过是一盘棋的暗喻后,他们会很骄傲地说自己可以事先计划并且避免被老师、家长或是有攻击性的同伴“吃掉”,因为他们懂得在下决定前如何用新的能力来思索选择的方向,并且预测可能的结果。疗程五是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玩西洋棋,这样家长也可以在家有效地运用这个技巧来取代处罚与吼骂,借由这个模式开启尊重及管教孩子的方式,并改善与孩子的关系。
9. 情绪照片
- 适用于有发展障碍、年纪稍长、有攻击倾向、无法辨认他人举止所代表的社交情绪意涵并适切回应的孩童。这些孩子会遗漏对方表情反应的讯息或误解其含意。这个游戏使用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的照片,展示代表的各种情绪,让他们能够精准掌握对方传递的讯息,做出适切的回应。游戏的方法是收集各种家中成员表情的照片。要求他们分别做出夸张、快乐、悲伤、盛怒、害怕、关切、严肃、愚蠢等, 依治疗的案主需求而定。第一步是学习辨认情绪,有几种进行方式。将照片放在治疗师与案主之间,两人各挑一张照片,辨认照片人物及其表达的感觉。案主若回答正确或踊跃尝试,可给予奖励。治疗师应简单说明脸部特征,帮案主了解是什么情绪:“妈妈真的看起来很难过。看到她嘴角是下垂的吗?”亦可将这些卡片当成闪示卡,案主看到照片就得指出里头人物表达的情绪,帮助案主迅速辨认对方的态度与情绪,且予以适当反应。
- 下一步是让案主设想一些与照片中人物的感觉相同的情境或故事。“这是我的老师,她很高兴,因为我今天都有做功课。”若案主已经熟练,则可加入多张照片,编出包含不同的感觉、人物间彼此互动的故事。“我妈气坏了,因为姊姊不打扫房间。她到处晃来晃去,看起来很无聊。”治疗师可将适当的情绪反应纳入所编的故事中,或强调故事中特别重要的部分。
- 有时候游戏历程可引起孩童重大的情绪反应,如拒看照片。治疗师可鼓励案主表达这些情绪反应,引导其更了解情绪,产生更好的疗愈效果。利用本游戏,能够改善有严重情绪障碍或欠缺社交能力的孩童的问题。
10. 情绪宾果
- 辨识、区分自我和他人的情绪须经过一连发展阶段,先具体再抽象,从自我中心转为他人取向。孩童年纪渐长,愈能区隔自己与父母是不同的个体,也愈能了解他人的特质。采取的游戏型态,气氛较轻松,孩童较能自在地表达自我。他们能在安全的环境里表达情绪,孩子能听到别人跟自己也有相同的感觉,所以不管快乐或痛苦,他们都不会觉得孤单。团体成员相处后逐渐发展出凝聚感,可让团体历程进行顺畅。只要让孩子觉得“好玩就好”,讲清楚游戏规则,他们就能放松心情,说出自己何时有什么感受。说出事情后,就比较不受问题困扰。
- 游戏的方法就是,治疗师制作一张感觉图表,贴在海报板上。感觉图表上列出宾果游戏要用的数字,每个数字都代表特定的感觉且附有图案。如 B1 是快乐,B2 是难过,B3 是寂寞,B4 是明查,B5 是生气,B6 是沮丧,B7 是无聊,B8 是得意,,B9 是不知所措,B10 是害怕。宾果游戏的五个字母(B、I、 N、G、O)各自搭配十五个数字,共七十五种感觉。治疗师可列出七十五种,或减少数目,每个字母只搭配五或十个数字。这张感觉图表将游戏要用的情绪代码全部列出,游戏时孩童不用记住代码的意义,只要看海报板上的图表即可。治疗师也可用同样的代码与图案制作“呼叫”卡。这种卡片可用硬纸板制作,以便固定在感觉图表上。游戏进行时,治疗师会说出一个代码,并说明代表的情绪,接著把呼叫卡用图钉或魔鬼毡固定在感觉图表上。游戏开始前,治疗师把宾果卡与筹码发给团体成员,让他们说出自己在生活中何时有这种感觉后,可把自己的筹码放在叫到的号码格上。
- 这个活动会用掉一整个团体疗程的时间,
11. 叠叠乐游戏
- 叠叠乐也是属于结构性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良好的活动技巧,增加对冲动性的掌控,及完成任务导向的行为,并从中得到对自己的控制感与自信心。借由不断的挑战把叠叠乐堆高,再谨慎的和治疗师一根一根取出来,个案儿童赢的时候十分高兴,治疗后期会主动开口要求玩叠叠乐。从游戏的过程中治疗师与个案儿童讨论如何让叠叠乐取下不倒塌,内部的隐含意义是教他如何从选取木块而不倒塌中建立信心,以及重新体会对环境的控制感。
12. 球箱游戏
- 球箱中布满各式各样的颜色与材质的球,年幼的孩子可以整个人跨进球箱中,享受丰富的触觉刺激。在球箱游戏之中除了给予个案儿童感官上的多种刺激外,同时也能产生安全感与愉悦感,最后治疗师也把球箱当作是增强物,个案儿童完成固定训练活动后,可以到球箱中游戏与放松。
五、玩偶游戏治疗
1. 指上木偶
- 适用性非常广泛,这个治疗方法的基本目的是提供孩子利用指上木偶创造一个代表自我的机会。中幼年期的孩子通常创作时会把自己觉得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或是创造出自己所希望的自我。这个治疗方式可以在孩子的引导下继续发展,孩子可能会说新的我与旧的我,或是其他二分法的用词,或是改变原本的玩偶,例如加入手与脚代表能力和力量、身体或是个人的成长;或特征的改变。方法就是请孩子做一个代表自己的木偶,孩子可能会将完成的木偶摆成听众的模样来观看其他木偶,或是当成制作人、口白者、控制游戏者或是主角。对不同的孩子来说,木偶可以有效地提出自尊的问题,透过木偶剧可以发现孩子需要在哪方面加强或发展,至于类似的活动包括了画出背景、迷宫、道路,或是罗列许多选择和结果的纸上游戏,让孩子的进步直接显现在游戏上。
2. 利用玩偶来创造一个象征性案主
- 适用于容易退缩的孩子。大多数孩子都容易对玩偶有一些好感,他们会先确认玩偶的个性,然后将自己的感觉将人际间的冲突投射在玩偶上。在这样的方式下,孩子不用面对创伤的经验和痛苦的情绪就可以与自己沟通。但有些孩子还是会因为太过于恐惧、退缩和自我意识过重,强烈抗拒表达与互动,这些孩子通常会僵硬地坐在游戏室里,避免与治疗者做眼神上的接触,甚至会抗拒与治疗者合作。因此此方法设计一个象征案主将焦点从退缩的孩子身上转离,增加他的安心程度,并且让孩子在安全的距离内探索自己的感觉。
- 例如贝斯尼是一个四岁的孩子,他被诊断有退缩、忧郁和恐惧的选择性沉默行为。在进行治疗时,他已经上了几个月的幼稚园,但他在学校从未给过一个微笑或是对于周边环境有任何适当的反应,但是他在家里却吱吱喳喳地说个不停。贝斯尼的父亲和母亲在他三岁半时离婚,且他母亲有长时间严重酗酒及精神问题,常常在公共场合不当酗酒或攻击她的手足与丈夫。贝斯尼在幼稚园的第二年开始接受治疗,第一个疗程中他拒绝探索任何玩具,与治疗者说话时他会把自己的眼睛遮住,动也不动地坐在地板上不讲话。在第二个疗程中,治疗者拿出一个玩具熊,并且把熊的眼睛盖起来,他轻轻地对玩具熊说话,对玩具熊保证他不会让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在玩具熊或贝斯尼身上。接著治疗者利用这个玩具熊来转换贝斯尼的感觉,无条件的接受他随意的在疗程中做任何事情,包括了持续的沉默,治疗者让玩具熊用害怕的语气说:“我不喜欢说话,有时说话是很可怕的。”然后治疗者正面肯定了这个感觉,然后告诉玩具熊,如果它不愿意和治疗者说话也没关系,但是治疗者很喜欢和它在一起。
- 在第三次的疗程中,贝斯尼明显的不再害怕,但还是一样没有动作,治疗者持续的和玩具熊互动,并且反映出它的恐惧。接近此次疗程尾声时,治疗者告诉贝斯尼玩具熊非常的害怕,这是一个帮助贝斯尼开始接受安慰的象征性动作。玩具熊表示想听一个故事,治疗者告诉贝斯尼“这能帮助玩具熊感到安心和少一点忧虑”,并让贝斯尼在治疗者阅读故事时抱著玩具熊,在故事中,贝斯尼一直抱著玩具熊,并且给了几个轻轻地拥抱,治疗者这时肯定了贝斯尼给的帮助。在第四个疗程中,贝斯尼进入治疗室后直接的到玩具熊前面,给了一个充满感情的眼神,并且拥抱它。治疗者告诉贝斯尼,玩具熊喜欢看到贝斯尼,而且喜欢他为它得到的安全所做的一切,例如抱著它。这个玩偶变成贝斯尼的安全感象征,在之后的几个星期内他将玩具熊带进了所有的治疗室。
- 在第四段疗程结束前,治疗者问贝斯尼手上的玩具熊:“玩具熊,你一开始对于这里感到恐惧,现在好一点了对吗?”贝斯尼让玩偶用力的点头。贝斯尼早期的生活经验使他在治疗初期时无法接受治疗者给予的任何身体接触,不过玩具熊变成他们之间沟通情感的一个媒介,贝斯尼可以在婴儿游戏中让玩具熊抱抱,并且也会借由玩具熊给治疗者抱抱。治疗持续进行,在第十一段疗程中,贝斯尼为玩具熊介绍了许多的玩偶,治疗者让玩具熊将眼睛闭起来并且害怕的颤动,几次后他很轻的说:“很久以前有人曾经很残暴的对待玩具熊,现在他很害怕陌生人,并且不知道可以信任谁。”贝斯尼将新的玩偶用很绅士的行为表示出他们是安全的,例如拥抱玩具熊。在这次的疗程中,治疗者用玩偶示范方法,让他可以在掌控的感觉中练习与他人沟通。治疗者让玩偶对他和贝斯尼不断的耳语,令人震惊的是,贝斯尼在几个礼拜后开始对学校的老师和治疗者耳语了。渐渐地,玩具熊在治疗的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减轻了,贝斯尼开始用其他的玩偶作为他的象征性沟通。
3. 成对的连指手套
- 适用于当孩子健全的功能受到矛盾感觉的损害时,议题可以包括朋友问题、青春期欢迎度的问题、接受新手足的来临、搬家、亲人去世、自杀、酗酒、离婚或是性侵害等焦虑和忧郁的心理威胁。治疗者可以利用玩偶当作是一种对于孩子的有效治疗,让他们讨论一下关于离开家里的一些感觉,一般而言孩子都会讲出一连串的情绪,玩偶可以对每一种感觉都有著热络的回应,在孩子努力讨论感觉时,治疗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一只玩偶做出正面的情绿,另一只则表达出负面情绪。在孩子表达出许多意见之后,玩偶可以说出一句带有惊奇的话:“你知道吗?我觉得现在心里有害怕,同时也有兴奋,就像我同时被推又被拉一样,有任何人曾经有这样的感觉吗?”通常会有许多孩子举手表达,现场的讨论转变成对这些感觉的表达。辅导者可以替孩子画出经验的架构,请一个自愿者列出所有他可能拥有难熬的感觉,例如听到父母要离婚时。孩子可以决定要对哪一只手讨论个别的感觉,“我听到你对左手说,由于父亲要离开而感到害怕,你担心会想他,但是你又对右手说你感到有一点点松了口气,因为可怕的吼骂会停止对不对?”在治疗者的几次示范后,孩子被鼓励将玩偶戴上,并且描述经历过的感觉,治疗者可同时讨论:在同一时间我们可能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如果这些感觉很强烈的话我们怎么办?如果我们对于这些感觉困惑了怎么办?如果因为思考或是担心这些感觉花了太多的实践、注意力或能量的话我们怎么办?等等
六、玩具与物件的治疗
1. 身体袜
- 身体袜是一种用莱卡布料做成的弹性袋,有著魔鬼毡的开口,可以包覆住整个身体,主要的目的是增强正确的身体形象、身体界线,帮助有注意力障碍的孩子进行想像游戏,以及帮助有进食问题的成人。这个袋子的触感可以给予一种母亲与婴孩互动的亲密感觉,这种亲密感觉是身体形象形成的必然步骤。这同时给予了一种“我看的到你,你看不到我”的经验,增加个人的安全感、放松自我抑制、刺激游戏的精神,同时也是治疗者和孩子间互动的衬景,孩子可以自由地进入袋子中的保护空间,并且进行一些想像,如滚动的石头、孵蛋、飞行中的鸟等等,藉著说故事及取名字,自动发展出关系中的引导者和观察者。这个治疗方法近似 Winicott 提出的“抓住你的环境”,增加一些象征性经验,那种被包裹住的感觉可以满足早期没有得到足够关爱的孩子,缓慢的摇晃也可以用来安抚过动或沮丧的孩子。Mahler 对于分离阶段的说明也可以引进游戏中,在这个游戏李的布料是可以被拉扯的,孩子可以紧拉著来扩充自我的范围,或是从自己的现状中脱离。可以慢慢地透过小开口,伸出手或脚等身体各部位来感应外面的墙壁。这个活动可以将孩子对身体的耻辱、暴露感与熟悉的环境隔离的感觉带出来。孩子处理负面的感觉时,同时也在袋子里很舒服的待著,渐渐地会有不错的感觉,最后可以提出分离的感觉和对于分离的准备。
2. 撕纸
- 可适用于不同的案主,例如注意力缺乏过动症的孩子、在家里时常争吵的兄弟、受过性虐待的孩子、有行为问题的孩子,或是带有完美主义个性的孩子。此游戏可以发展团体合作,提供打架以外的另一种途径,让紧张的孩子放松,并扩大违规者的界线,给孩子一个完成承诺的机会,提共治疗者和孩子间情感的连结。这个治疗方式需要一本电话簿或没有用的纸,疗程的开始先让孩子将右手举起来,保证在游戏后会将场地清理干净。治疗者解释说我们要做一件很费精力的事情来让负面的感觉释放,并且讨论了在不同的感觉以及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的情绪。接著治疗者撕下几页电话簿,并且告诉孩子如何将这些纸撕的更小。一般都从中间撕开,然后撕裂的更细,而纸张的大小不重要。接著将小的纸片放在房间的正中央,当堆成一大堆时,大家(包括治疗者)一起将纸片丢到空中,这些纸片在整个房间内飘扬,孩子非常喜欢这样的感觉。孩子喜欢把纸堆在一起然后往上丢,或是用纸片将其他孩子埋起来,不过大部分都喜欢拿一把纸片重复的丢到空中。直到时间结束,接著就要清理了。在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治疗者肯定他们完成自己的承诺,清理好之后大家一起讨论将这些感觉和情绪释放的感觉,以及要怎样应用到家中或其他的情况上。
3. 生气的游戏
- 这个治疗方式对于个别的、和家人一起的、或是团体的孩子(三到十三岁)都有效用,同时也可以是一种表达感觉的无威胁方式,例如不公平的评断或是伤心,对于具攻击的、退缩的,以及忧郁症的孩子也可以施行,并且可以依照不同的个案而有所改变。许多需要游戏治疗的孩子会有愤怒的问题,而且大部分无法用适当的方式来处理这些行为。如果孩子在游戏治疗中被允许可以发怒,并且被治疗者用正面肯定的态度接受,孩子才可以学习到在疗程之外用可以被接受的方式来表达愤怒(或其他的感觉)。这个治疗技巧的理论是双重的,将“每一个人都会发怒,这并没有关系”的想法正常化与一般化,这帮助了孩子用口语来表达愤怒,并且在游戏最后也用行动表现出来,这样孩子就可以学到两种适当的表达愤怒的方式。
- 治疗者利用纸砖或软塑胶制成的积木来进行游戏,将这些砖头发给所有参与的人(包括治疗者),轮到自己的时候要将砖头放在前面那个参与者的砖头上面(让每个人有五到八次的机会)。轮到每一个人的时候必须说出一件让自己感到生气的事(或是一些不公平的事),所有的陈述都是被接受的,从愚蠢到严肃的事情,例如“我不能先吃甜点是不公平的”或是“姊姊打我或是抢走我的玩具时我很生气”,所有的砖头都摆完了以后,孩子被要求想一个真正让自己感到生气的事情,做一个生气的脸,并且选择任何的方法将砖头打倒,如此游戏便宣告结束,如果孩子要求的话当然也可以持续进行。
4. 魔术毛毯
- 适用于家庭治疗,尤其是那些注意力缺乏症或是注意力缺乏过动症的孩子,父母可以在特别的时间内进行魔术毛毯的游戏,一天一至三次,也可以和年纪非常小的孩子一起进行这个游戏,念故事给孩子听,或是让孩子选择一本书,把枕头堆在毛毯上后阅读那一本书。这些毛毯是可以随意让孩子利用的,魔术毛毯可以让孩子到许多地方,或是逃离那个地方,也可以简单地提供一个祥和又安静的地方。有时候它也可以不是魔术毛毯,而是交通工具的一种,可以是一辆车、一间房间、孤立又安静的海岛或是护城河里满是鳄鱼的城堡。
- 利用计时器或闹钟,依孩子的年龄将时间订在五至十五分钟,父母依据孩子的年龄来决定要不要帮忙。但在家里运用这个治疗有个规则,毛毯必须不用于其他的事情上。这个治疗的一切过程绝对不可以体罚孩子,它必须是个正面的经验。另外此疗程必须在五至十五分钟内完成,且一天不要超过三次,不论是孩子或父母,在“兜风”时除了时间已到或是到达目的地外,不可以离开毛毯。
5. 相簿
- 适用于有丧亲之痛的孩子,也可以扩大应用在孩子生命中其他的失去事物上,这个治疗主要是借由相片来提供一个无威胁性的活动,让孩子安全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或感觉,使用这些照片可以让孩子将焦点转离自己。治疗者必须先搜集一些能够涵盖孩子生命历程的相片,但主要是搜集孩子生命中重大事件的回忆。搜集好的相片先平均的散在四处易见的角落,并且容易地将这些相片依时间先后排列,借由这个过程,许多层面的感觉与想法会被释放出来:有关于家庭的讨论、记忆的唤起、对于生命中已故亲人的感觉、生命的过程、关于失丧的感觉、与悲伤有关的感觉。照片依时间先后排列好后就可以放进相簿里,之后孩子可以在每一张相片下面贴上便条纸,用来描述相片中的事件,最后治疗者可以将孩子的描述写在便条纸上。
6. T 恤
- 适用于曾经受到性侵害的孩子,他们的问题包括一般性的恐惧与焦虑、睡眠问题、身体受了侵害的感觉,或是“不一样”的:对于身体的抱怨。治疗方式是让他们自己制作 T 恤,可以让孩子在有创造性又无威胁性的状况下被鼓励,确认自己的压力问题,并开放的与照顾者讨论以前那些太过于抗拒的恐惧、担忧以及想法。对于那些有睡眠困扰问题的孩子来说,这个治疗可以提到睡眠中的负面困扰,并且帮助照顾者与孩子创造一个正面以及安抚性的睡眠习惯,协助他们发展解决压力问题的沟通能力。治疗者、照顾者和孩子可以一起制作T恤,并提醒孩子“要记得你的身体是如何的珍贵,以及让你信任的成人知道你的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制作一件上面有提醒文字或图画的T恤。”孩子可以在白天或睡觉时穿著这件 T 恤,依照他自己的意愿让照顾者为孩子画一些特别的图,或是特别的讯息。鼓励孩子自己选择想要写在衣服上的文字以及图画。治疗者同时也可以进行图样或是提醒放松以及行为控制的技巧。一般而言,孩子都会制作一件可以穿去学校的 T 恤和一件睡衣,有的则会制作 T 恤给照顾者与治疗者。
7. 愤怒的高塔
- 这个治疗技巧适用在一些拥有表达困难的孩子身上,包括了压抑愤怒以及过度激动的孩子。他们有著受虐、创伤、疏忽、遗弃或其他失丧的经验,无法解决自身愤怒的问题。适当的宣泄对这些孩子来说很困难,在临床上,这些孩子会有两种极端的表现:将这些愤怒无可抑制的展现在他生活中的所有层面,或是将这些愤怒隐藏、压抑在心中。 最重要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愤怒以及了解愤怒,可以帮助孩子感到坚强以及完整,并且不会惧怕这些感觉,或是避免将感觉借由间接的方式释放以致伤害别人或疏远别人。治疗方式主要是将一个娃娃放在塑胶塔上,用一颗柔软的球将塔击倒。这个娃娃可以代表任何事物,一位老师、一个事件、或是孩子自己。孩子必须说明娃娃代表什么,并且在击倒娃娃前用言语表达愤怒,他可以说:“我厌恨我的爸妈”、“我好讨厌自己”⋯⋯ 治疗者回应孩子表现出来的内容与感觉可以说:“你果真很痛恨你的爸妈呀!”让孩子自己摆设高塔,并且随著他的意愿将塔摆的稳固或是不稳,可以让孩子有主控的感觉,提供他们灵活度与掌控。另一个治疗的重点是,把塑胶桶互相套起来至塔顶盖起来。孩子可以把娃娃、足球,以及塑胶桶封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如此一来这似乎可以让孩子成功的将感觉封住。透过这个游戏的导入,可以让受压抑的孩子释放怒气并放松,让他们心里那些痛苦的感觉消失。和其他表达性的游戏治疗一样,这个治疗的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愤怒的程度,以便在未来愤怒产生时可以适当的压制这种情绪。
8. 担心罐的治疗技巧
- 孩子们有许多的担忧深藏在他们心底,这些担忧可能造成他们心理的负面影响,包括了不稳定的脾气、焦虑、恐惧、分离,以及与同侪间的纷争。这个担心罐的治疗可以让孩对成人或是其他孩子来确认并讨论他们的担忧。根据史戴厚(Strayhorm,1988)的理论,孩子可以学到足够的心理技巧来转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个体。这些学习团体主要是针对几个心理技巧:
- • 亲密、信任、关系建立。
- • 借由文字、符号,以及心像来做认知的处理。
- • 应付挫败以及不喜欢的事件。
- • 对于方向以及目标有适当认知。
- 案主必须能够拥有以下的能力 ::
- • 利用语言能力。
- • 发现并且说出自己的感觉。
- • 同情其他人。
- • 将自己的内心揭露给其他人。
- • 忍受他人的许多行为
- • 专注并致力于工作。
- • 开始社交性的接触以及社交性的交谈。
- 这个治疗可以运用在六至八个孩子的小团体中,或是个人的治疗中,也可以适用于许多的问题上,例如分离焦虑症、感情易冲动的疾病、忧郁症以及恐惧症。有时候孩子本身以及深爱他们的成人们并不了解他们有多少的忧虑,这个实际的治疗可以让这些想法显露出来。治疗的方式为将可以紧盖的罐子以白纸包住,让孩子在剪裁好的纸上画出或写出“可怕的东西”,黏在罐子上。用剪刀将盖子挖一个小洞,可以将纸卷起来放进罐子里,这些纸上让孩子写下自己的担忧,然后轮流将自己所担心的事说出来给大家听,并且鼓励正面以及有支持性的回应。透过讨论与检验,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哪些忧虑他已经控制住了,以及哪些恐惧是还未控制住的。在这些忧虑都被确认后,可以教孩子如何解决这些忧虑。
9. 彩色镜片
- 此游戏治疗的概念建立在于,协助孩童借由游戏体验不同于原有的生活情境,学习新的行为模式。治疗过程若能善用若干道具,更能有效引领孩童投入增长见识与智慧的历程。孩子在游戏室学习实用技巧,经过充分演练,应用于其他情境。在游戏室里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对儿童帮助甚大,然而治疗师得耗费心思,让孩子理解要传达的讯息。所以提供有趣的活动、 安全的地点,孩子能畅所欲言,表达感受;亲身体验的活动使孩子轻松地学习重要概念。本游戏需要几副不同颜色的太阳眼镜,亦可使用玻璃纸或任何可改变视觉颜色的材料。治疗师首先解释观点及对个人的意涵,可针对特定目标来设计活动内容。如果案主沮丧,治疗师可把不同颜色的镜片解释为乐观或悲观的看法;如果案主有品行的问题,治疗师可用各色镜片代表他人的种种观感。针对有品行疾患或对立性反抗疾患的案主,治疗师可借多副不同颜色的镜片,让案主试戴。接著便讨论透过不同眼镜看到房间内的景象有何差异,透过不同的镜片,看到的现实也不同。讨论结果能帮助案主了解,尽管看到的景象不同,但所有景象都真实存在,差别只在于观看的眼光。治疗师可把眼镜送给案主,以便其观察治疗室外的情境。例如,,如果案主与父母发生冲突,双方便可透过这种方式了解彼此,对问题的“看”法。本活动能协助许多孩童理解“观点”的概念,明白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看法,个别差异应该受到尊重。这个技巧对于无法容忍他人意见、我行我素、自我中心的孩子特别有效,也可帮助忧郁的孩子稍做调整,便可突显正、反面认知观点的特性。
七、团体游戏治疗
1. 弹性爆炸
- 参与者站著或坐著握紧松紧带,用足够的拉力来创造团体的合作效果,几分钟之内人与人之间的权力与控制就会是大家的话题。有一个叫“谁来带领”的游戏,是家庭的最爱。领导者抓著松紧带并站在外面,而其他人在里面背对著松紧带,领导者撑大并移动带子,而其他人就让自己被带领,在里面的人必须学会如何被带著走而不跑出圈外,这不仅仅是亲子之间的治疗方法,也可以针对有恐惧症或上瘾的人来玩。这个玩具的张力本质可以帮助有攻击性的孩子放松,接受团体治疗。在另一个游戏中,参与者把松紧带向外拉成一个圆圈,并且试著在圆圈中站稳,然后用身体破坏旁边玩家的平衡。这个游戏增进了体能、表现了游玩的精神、竞争的议题和人际关系。另一个方式是让参与者把圈圈尽量的扩大,在一声令下后,每个人跑回中心点,并且发出声音,愈接近中心时简单的声音变得愈来愈大声。推拉的活动也可以刺激人际间的关系,与其他人一起进行这个游戏可以改善与别人不协调的问题。
2. 团体建筑游戏
- 让孩子在团体形成的初期就建立起强烈的向心力,同时也增进了团体的疗效,这个活动让孩子开始了解合作和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在团体中,孩子可以拿到一大桶的积木(不同的颜色和大小),并且被要求一起建筑一个东西。只有两个规则,一是他们必须用掉所有的积木,二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帮忙。依照团体的大小和疗程所剩的时间设定时间限制。将成品的相片发给每一个孩子,并要求她们带回家放在一个可以和父母共同看到的地方,在讨论时孩子必须讨论和大家一起工作的过程,而且每一个人都要说说对这个团体在游戏前和游戏后的不同感想。
3. 丑先生
- 这是一种与渐进式肌肉放松治疗相似的减压活动,这个治疗可以在学校中对于年纪较大的孩子以团体施行。“丑先生”是一个用力挤压后,它的眼睛、耳朵和鼻子会跑离原位的橡胶玩具,市面上有许多类似的产品。这个治疗技巧运用在年纪较大的孩子上,他们渴望学习如何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退缩的孩子在被接受的环境下变得比较有表达性,过动的孩子找到了可以宣泄情绪的方法,所以也减少了挫折感和过动的症状。
- 当孩子在团体疗程中揭露了丑的想法(有压力的想法)或感觉,或是这个丑的情况造成这些感觉时,治疗者必须给予肯定,并且作适度简短的讨论,在进行游戏前重视他的经验,因为如果没有这样做,孩子很容易会将这个游戏当作只是挤压橡胶玩具的动作而已。治疗者这时将丑先生交给孩子,并且要求孩子开始挤压,在挤压当中治疗者可以告诉孩子必须将这些丑陋的想法挤出脑子,挤到脖子,经过肩膀,最后到丑先生的肚皮哩,团体中其他的孩子必须静静地观看,如果挤压的孩子脸变成了红色,就代表他真的有用力挤,同时也必须给予鼓励。一个孩子可以从一数到十,而挤压的孩子必须在数完之前继续用力的挤,接著孩子被要求停止、放松、然后深呼吸。这个活动可以连续三次,并且在其他孩子的鼓励下,每一次都要更用力。如果孩子同意的话,治疗者可以站在孩子的后面轻轻地抓著孩子的肩膀,另一个知道他有没有用力的方法是看他肩膀的松紧度。肌肉紧绷时,摸孩子还会使他觉得痒痒的,这些由欢呼、挤压和搔痒的活动所组成的气氛是好笑又有趣的,在之后的三次尝试中,孩子必须说出自己的感觉,内心的压力是否有变小、团体的欢呼是否有帮助等等。依照孩子的能力与年纪不同,治疗者也可以有比较深层的讨论,例如可以教导孩子改变想法而不是感觉,例如可以练习在挤压的时候想著“我可以”,当孩子对这个方法愈来愈熟悉时,治疗者可以教他如何在治疗室外使用这个方法。
八、其他治疗
1. 游戏治疗中的动物使用
- 孩子都会自然地和动物玩在一起,动物没有威胁性,也不会对孩子有所要求,而且孩子可以选择和动物互动或是静静地观察。孩子在治疗室中与动物玩时是放松的,并且可以和治疗者讨论与动物有关的事情,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了自我。将动物用孩子的游戏治疗上并没有限制,孩子会将治疗者带到动物前,并且用一些方式表达出对这个动物的兴趣。就算只是简单的问:“这是什么?”在治疗者位孩子介绍这些动物时,观察孩子的反应可以知道这个动物在这段疗程中扮演的治疗关键。例如有些被诊断为过动的孩子可以花了四五分钟的时间,静坐在寄居蟹箱的前面观看寄居蟹的移动,害羞的孩子会去指出一些喜欢躲在海草后面的鱼。孩子如果曾经被其他人欺负过的话,他甚至会和小鱼对话,叫他们勇敢面对大鱼的追击。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就不会显出有兴趣的样子,有时候将小动物加进疗程中只是简单的让孩子放松,让孩子有自己的时间安静,并且安抚心灵,面对一个水族箱是静思最好的选择。
2. 协同游玩的治疗技巧
- 主要是针对一些有挑战性的案主所设计的游戏,同时也让同侪或是训练者之间有良好的互相监督。再这个治疗里两个治疗者将分是两个治疗的脚色。一个治疗者跟著孩子,在适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投入并积极地与孩子游戏,和孩子一样的投入和紧张。第二个治疗者则对于治疗者与孩子间的互动给予意见,并且限定规则。两位治疗者都直接地与孩子互动,但是有著不同的方式,而且两位都暴露在游戏的气氛下,他们在游戏中的合作与在游戏后的讨论提供一种强力的即时性监督。这个治疗适用于以下两个情形:针对陷入胶著的游戏治疗个案、提供现场的监督与示范,并且可以让正在训练中的治疗者了解如何处置难度很高的案例。虽然这个治疗适用于以上任何一种情形,但理想的状况是能同时适用于这两种情况。
- 这个治疗最适用于一些希望更多直接游戏或是少一点指令的孩子,这时候可以引入第二个治疗者满足孩子的需求,可以对孩子说:“现在我们认识一下 XXX,他会与你们一起玩游戏,而我就坐在旁边,像电视播报员一样”。这样的分辨可以很强烈的吸引孩子,同时孩子也会感觉到明显的界线感。在游戏中,两位治疗者要遵守案主中心游戏治疗法则,如 Axline(1947)和 Guerney(1983)所提出的原则。游戏结束后,三方面的参与者都坐下来,写出或画出游戏的过程,接著所有人都秀出自己写的东西。除了上述的整理报告外,在这个疗程后两位治疗者必须再进行一次讨论,在孩子离去后他们必须在回顾一次游戏的过程,并且特别注意他们的情绪反应。要使这种治疗达到最好的效果,两位治疗者要有自在的感觉,而直接的讨论不论在内在与外在上都实质建立了这样的关系,治疗者找出在治疗中所浮现的主题并且讨论对下一个疗程的目标。
3. 各种经过设计的游戏作业单
- 这种游戏是经过设计的,将治疗师想谈或是想了解的主题透过好玩的游戏方式呈现出来,也可以是治疗师将想让个案了解的内容转化成个案可以理解的方式,包含的主题包括关系建立、情绪了解、家庭、学校、社会技巧,此类作业单可参考“儿童游戏治疗活动”一书。可以在用游戏引导的作业单中表现个案对家庭、对朋友、对自己的想法,作业单的设计充满游戏的趣味,能降低个案对特定主题的防卫感。应用作业单也可以提高个案对自己想法与行为的了解,并且可透过作业单作复习,很适合使用在能够作口语会谈的学生身上。
游戏治疗参考书籍:
- Kaduson H. & Schaefer C.(2001),游戏治疗 101(陈志鹏译),台北:张老师。(原著发行于 1997)
- Kaduson H. & Schaefer C.(2007),游戏治疗 101-II(郑雅方译),台北:张老师。(原著发行于 1997)
- Kaduson H. & Schaefer C.(2007),游戏治疗 101-III(赵恬仪译),台北:张老师。(原著发行于 1997)
结论
编辑台湾游戏治疗学会(ATPT)对游戏治疗功用的定义:“在游戏治疗中,儿童的游戏将实际的现象以隐喻的方式表达、沟通、教导及学习,帮助儿童的想像力免于束缚,使其经验得以再现。治疗师有机会去了解儿童对此经验的反应、感受及想法,儿童有机会重新整理,将现实中无法掌控的部份化为可掌控的,可以发泄精力、发泄竞争的需求、学习生活中的责任、达成困难的目标,及重新体验挫折,使情绪获得消散、以社会接纳的方式来表达攻击性,以及学习如何与别人相处和学到新的解决方法。”因此透过游戏治疗,治疗师协助受治者达成以下目标,如:发展正向的自我概念、学会自我接纳、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等。
也就是说,此种治疗方法是希望借由游戏来把受治者的内心情绪引导出来,帮助其面对自己的内在世界情绪,进而学会掌控它们,使受治者能开始意识到存于自己内心的力量,并了解自己拥有独立思考、判断及做决定的能力。
沙游疗法
编辑深度心理治疗除了用一般的言语治疗、包括梦的分析之外,还采用沙游疗法。利用两个沙箱以及成百或成千的小物件让病人或案主能够建造他自己内心的世界且以三度空间的图样呈现出来。这种疗法结合了卡尔·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在治疗师所提供的自由与保护的空间之下,案主把他内在的世界呈现在这沙箱中。可以通过在沙盘中创造图像和场景来探索个体的内心世界、处理情感问题和促进心理健康。
沙游疗法的起源
编辑瑞士荣格学派心理学家朵拉 • 卡多夫(Dora M. Kalff)所创造,此脱胎于英国克莱恩学派的罗恩菲尔(Lowenferd)的世界技法,她使用盒子及玩偶让孩童游玩,让孩童在游玩的过程中具象化自己的想法,借此诊断儿童内在心理。而卡尔夫将来到英国学习的临床经验、及罗恩的技法带回瑞士,改用荣格派的观点来解释,从而建立了沙游疗法。在卡多夫看来,沙游并不是单纯诊断的工具,而就是治疗本身 ! 沙游疗法是治疗忧郁症的一种疗法,非药物控制的深度心理治疗,并运用沙盘与里头成千上万的物件进行跟自己的持续性对话。
何谓沙游疗法?
编辑- 过程:准备一个木制箱子,内漆为蓝色,置入细沙并辅以各种模型。让孩童在这个空间中创造出自己想像中的世界,纪录孩童的创作,待完成后,询问个案创作理念以及心灵感受。广义来说,也属于游戏疗法的一种。
- 本质:治疗师在一旁观看时,本身就扮演著“守护”的角色,也是整个治疗最重要的一部分。而箱子本身代表著界线,一种被保护的自由空间的界线,制作者可以在箱子内部自由的呈现自己,同时也是潜意识在过度激烈呈现、超越界线时的一种限制。
- 比较:沙游疗法与精神分析学派所指的解释最大的差异就是,沙游疗法让个案呈现自我的本身就是目的;而精神分析需要帮助个案自我觉察、并为此做出适度的解释。
- 纪录:除了详细纪录作品本身,还要纪录个案当时的态度以及行为,并辅以治疗者当时的感想与印象。要让不在场的第三者看了也能还原出当时的情境,才算是一篇是合格的纪录。
沙游疗法的图像诊断
编辑沙盘心象的各种型态
- 思觉失调症 (schizophrenia):并无特定型态的沙盘,但有部分患者会在箱子周围再围一圈。
- 忧郁症 (depression):临床上表现较为压抑,外显出思考、行动及意欲迟缓,在这样的症状表现下,大多无法制作沙盘,或因能量低,使用物件小,数量也偏少。有时也会呈现黑暗、寂寞或宗教性意象。
- 进食障碍 (eating disorder, disorexia):常将自我形象投射在沙盘上,如:选择身体形象较细瘦的长颈鹿、鹤类动物;或是完全相反的,选择体态拥肿的动物形象。
- 边缘性人格障碍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此种人格不适合导入此治疗方法,因为易引发退化行为、轻精神病。
- 强迫症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因为在意物件大小比例、要求完美的特性,使得若感到不完美时,将会全盘重新布局。务求排列整齐、几何对称、空间使用率高等特质。
- 疑病症 (hypochondriasis):常出现直立式的制作型态。因为此种病症常是因为“身体”上的问题。
- 抽动障碍 (tic disorders):常出现大量动物、战场的画面,或许是因为囤积在肌肉里过剩的能量会以动物象征、攻击行为等方式表现。
- 心因性学习疾患(psychogenic learning disorders)
- 拒学症 (school refusal):因其“内心”发展还未完全,而停止适应外界,采取专注自我内在地建立,会因成就自我认同而进入封闭状态。此时,治疗师不应强行将他从该状态拉出,反而是需要默默守护。
- 智能障碍 (mental retardation, MR):因为智商不高,所以要摆放出一个完整主题对他们而言是困难的,每个物件彼此间的关联性最多只会两两相关,超过此数量时,关联性就会消失。
- 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s)
东、西方沙游疗法之比较
编辑沙游疗法在 1965 年由河合隼雄教授由瑞士引进日本,因配合日本自古就有的箱庭游戏,所以河合教授将此疗法翻译为“箱庭疗法”,而非直接以意译翻作沙游疗法,河合教授在瑞士荣格研究所留学时,认为这个技法很适合不擅语言化但擅长以直觉捕捉个案病征的日本治疗师,他将这个技术带回日本京都,并开始盛行。西方世界倾向于解释患者心理状况,而东方则注重“同理”。
音乐治疗
编辑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简称 MT)是利用乐音、节奏对生理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针对身体上或心理上有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根据美国音乐治疗协会(American Music Therapy Association)的定义,音乐治疗为“由有证照的音乐治疗师以音乐作为治疗工具,根据临床和实证过的音乐疗程为个案设定客制化的目标,并协助个案达成目标”。音乐治疗从病人的反应中来评估情绪、身体健康、社交功能、沟通能力和认知技巧,依照个案或个案们的需要来设计音乐即兴、歌词的讨论、音乐表演及从音乐中学习等音乐活动来帮助病患改善肢体、表达沟通、认知理解、社会行为以及情绪表达等方面的健康问题。
音乐治疗可以分成两大类,分别为接受型的音乐治疗 (Receptive Music Therapy)与表达型的音乐治疗 (Expressive Music Therapy)。接受型的音乐治疗指透过聆听音乐作出不同反应,或以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透过聆听音乐放松身心灵、引导联想、勾起对旧事的回忆,以及获启发绘画等。表达型音乐治疗则是指治疗者需积极参与创作音乐的活动,例如即兴创作音乐 (Improvisation) 、打鼓、唱歌、弹奏或敲打乐器以及作曲等。
音乐治疗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学派,例如诺道夫罗宾斯音乐治疗法(Nordoff-Robbins Music therapy)、心理动力取向音乐疗法(Psychodynamically Oriented Music therapy)、临床奥尔夫音乐治疗(Clinical Orff Schulwerk)、柯达依概念的临床应用(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Kodaly Concept)、达克罗士节奏教学的临床应用(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Dalcroz Eurhythmics)、引导意象与音乐治疗法(Guided Imagery and Music therapy)、应用行为矫正的音乐治疗法(Application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 Principle to Music therapy Treatment)、脑神经音乐治疗(Neurologic Music Therapy)等。
音乐治疗在临床治疗应用的范围包括:
- 精神疾病或戒毒方面:音乐治疗利用音乐演奏或演唱、放松技巧活动、娱乐性音乐活动等方式,透过歌曲内容讨论、歌曲创作欣赏、音乐引导的想像等互动,让具有精神疾病(如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自闭症、亚斯伯格症、情绪障碍等)或具有毒瘾的的患者促进在社会中生活的真实感,协助病人脱精神疾病和毒瘾,让病人的沟通、认知、情绪、人际关系等能力能够改善,以回复到正常的社会生活。
- 安宁病房方面:如末期癌症病患、脑部疾病、晚期病人,当以治疗为目的的医疗措施无法控制或治愈疾病时,则采取安宁疗护的方式,以求减缓病人在人生末期的痛楚。音乐的活动可帮助病人减少他们的疼痛,让他们有尊严的走完这一生,且可以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质。
- 生理残障方面:音乐治疗师可以用音乐的活动来增加有肢体障碍的病人活动肢体的动机,且运用音乐来帮助他们身体各部位的运用。像是乐器的敲打就可以帮助手脚肌肉的运用以及关节的协调。除此之外,唱歌及乐器的吹奏也可有助于呼吸系统的功能的正常运用。
- 青少年:在青少年时期,周遭环境不佳,诸如课业、家庭、环境的压力可能会造成行为偏差。此时,音乐活动便可帮助青少年学习如何沟通、自我表达、团体行为等技巧进而得以提高自信心并增进适当的行为。
- 老年人:由成年步入老年,总是会觉得开始力不从心。这是因为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会有退化的情形,不只是身体上的退化,包括心理情绪、认知能力、社会人际关系,因此,使老年人恢复、维持及改善他们的功能成为音乐治疗的目标。音乐的活动利用刺激各感官来减缓老化程度、增进自我的价值感、刺激记忆、及提升生活品质。
- 一般人:现代人的生活充满压力,难以调解,容易造成疾病。音乐治疗师可以运用音乐的创作或音乐聆听等方式来帮助情绪的宣泄及放松。这样一来,生病的机率便能大幅降低。孕妇也可使用音乐来减少疼痛进而帮助生产的过程。
园艺治疗 (Horticultural therapy;HT)
编辑何谓园艺治疗
编辑定义
园艺治疗为透过有系统安排的园艺活动,如种植花草树木、从事园艺产品的手工艺或加工以及疗愈性景观设计等,使参与者获得社交、情绪、身体、认知、精神等方面的好处。在园艺治疗师的引导之下,借由实际接触和运用园艺材料,美化植物、盆栽和庭园,可以达至预定的治疗目标,例如纾解压力、促进社交、情绪、复健心灵、小肌肉训练、认知训练、专注力恢复、精神健康等等好处。简单来说,园艺治疗就是借由接触植物和亲近大自然等方式来改善参与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除此之外,通过园艺活动,可以发挥植物的疗愈力量,为参与的学员带来身心效益。
论起园艺治疗的历史,可推溯到古埃及时代,那时的治疗师就知道一个如花园般平静而无威胁感的环境,对于有精神困扰的病患具有平缓的治疗作用。 到了十九世纪初,美国费城的一位医学教授─班杰明‧罗许(Benjamin Rush)将园艺正式运用在专业的临床治疗上,也为心理疾病打开了一扇走出户外的门。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园艺治疗的转捩点。面对战后大量的伤兵,美国政府大力将园艺治疗用在肢体障碍者,于是大大的扩展了它的领域。到了 1960 年代的越战时期园艺治疗的运用达到高峰, 造福许多身心受创、无法重新适应社会的退伍军人。 1973 年美国成立园艺治疗协会,因应社会的大量需求,进行教育与推广。目前全美有数百位园艺治疗师服务在医院、复健中心、社区中心、学校等地方。 除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欧美国家相继成立协会,蓬勃的在各领域展开园艺治疗,而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香港等地也跟进,陆续成立相关组织。而台湾这几年开始注意到这一领域,台大园艺系成立“植物与人学会”、慈济医院成立“台湾绿色养生学会”、文化大学推广中心等, 推动园艺治疗并培训与认证园艺治疗师。
- 素材:
- 蔬菜:成长期短,采收时极易从中获得成就感。
- 保健植物:以易种、易取得、安全及具有五感刺激为主,如鱼腥草、艾草、薄荷、左手香、芦荟、石莲花、葱、姜、蒜、蕃薯叶等。
- 香草:以易种、带五感刺激之植物为主,如柠檬马鞭草、香茅、迷迭香、凤梨鼠尾草、紫苏、香椿、芳香万寿菊等。
- 治疗对象:
园艺治疗的服务对象非常广泛, 除了可对一般现代人舒解压力之外,还可针对监狱犯、老人、智障者、精神疾病患者、罪犯和药瘾者……等人进行治疗。园艺治疗师可以任职于医院、老人安养院、启智学校、勒戒所、监狱……等地方,利用园艺活动来治疗身、心及社会层面的不适应者,甚至包括儿童也被纳进服务对象,结合学校运用植物进行生命教育。
意涵
园艺治疗包含以下三个面向:
- 演化
- 人类的祖先是生存于原始的大自然环境中,也因此现代人的潜在基因使我们在面对这些事务时有较多正面的回馈,如:安全感、归属感、亲切感等,而此种现象即为园艺治疗的“演化理论”。在生理上,此种正面的回馈则影响我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正、负离子浓度,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免疫力等,使我们的身体自然地健康起来。
- 学习经验
- 学习经验是从上述演化理论衍生而来的概念,人类对于感官所接收到的刺激所带来的感觉是可以学习的。例如:花朵的美丽和香味、植株生长时的过程所带来正面的回馈是能被学习的,可以让人们从园艺活动中感受到疗愈的喜悦。
- 生活中过度的劳累和刺激
- 现代人经常生处于生活步调紧凑的都市生活中,然而都市嘈杂繁闹的人声、车声等带给我们的感受通常是较为负面的焦虑感和紧张感,造成人类感官系统的疲乏,而园艺治疗即是利用植株带给人们和缓、良善的刺激来逐渐改善和摆脱日常生活中的负面情绪。
园艺治疗的元素
编辑广义的园艺治疗包含植株和景观两部分。
关于植株治疗的部分,大自然中各式各样的植物都有其不同的生命周期和照顾方式,从一颗种子开始破土生长发芽直到开花结果终至死亡,每个阶段生长的需求有所不同当然在照护和管理上的方式也不同。参与者借由一连串的园艺活动下可以了解生命的规律、价值,并且获得相当的成就感等正向回馈。
而景观治疗则是借由各种构成大自然的非生命元素如水、风、声音等来刺激人类的感官,进而对人们的身心灵带来欢愉、平静、轻松等治疗效果。
综合以上两个面向,园艺治疗的元素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 :
- 视觉疗效 : 植株在各阶段的颜色有所变化,一般来说从刚萌发的绿色嫩芽直到开出色彩缤纷鲜艳的花朵,不同阶段的植株带给人们的感受不尽相同,搭配和植株互补的景观设计更是可以让人们同时感受到不同的正能量。除此之外,植株吸引来的鸟儿、昆虫飞舞亦可对视觉产生刺激。
- 听觉疗效 : 大自然界包含许多声音,有虫鸣鸟叫、潺潺流水声、呼啸而过的风声、枝叶摆动的沙沙声等均可以为我们带来平静且和谐的归属感。在景观设计方面,围篱、矮灌木丛等可以有效隔离外界的喧嚣,让人们处在更为自然、舒服的环境。
- 触觉疗效 : 植物的叶、花、果实、种子等有不同的质地,不同的触觉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并且活化、刺激神经之间的连结。
- 嗅觉疗效 : 有香味的植物种类多,有些在几公尺外就可闻到,有些必须近距离接触才能闻到,甚至有些必须要轻揉花瓣、叶子才有香气。例如:薄荷的香气可使人心提振,薰衣草的香气则使人心旷神怡,月菊花香浓郁亦可驱蚊。
- 味觉疗效 : 摘种蔬果等可食用植物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有些蔬果也非常有益身体健康,对人类心理而言更具有抚慰和安全感。
园艺治疗的效益
编辑- 锻链体能
- 一个园艺活动包含许多参与过程,举凡替植物浇水、施肥、修剪枝条等均须动用到各肢体相互协调才能完成,这些活动有助于防止肌肉组织萎缩、锻链四肢各肌群并刺激神经连结,对阿兹海默症的预防和治疗有实质性的帮助。
- 刺激认知
- 在植物的栽种培样过程中涉及许多需要决策的过程,像是确定花盆大小、浇水施肥份量、修剪何处的枝条以及位置摆放等,可以考验参与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专注力和集中力,并活化脑细胞。
- 疗愈情绪
- 美国园艺协会曾做过调查,受访者四千多位中约有六成的人认为园艺治疗能给予和平宁静的感觉;另外也有医院调查指出,常常观赏植物等风景的病患情绪得以改善,抱怨减少,甚至止痛剂用量下降。
- 扩展社交
- 园艺活动的环境通常是较为自然舒适、无生活压力的,适合参与者们相互敞开心房。一般来说参与者的话题都从栽种心得开始扩张发展,一直深入到家庭、工作、甚至心事等。另外规模较大的园艺活动,如:除草修剪、搭设棚子等亦可促进参与者们彼此的交流,达到扩展社交的目的。
- 创意发挥
- 园艺治疗属于创造性艺术治疗的活动,无论规模大小均须加入些创意的巧思,从如何运用五颜六色的植物进行美观的搭配、摆设一直到各种草木花朵手工亦均考验著参与者的巧思,完成之后更是能带给参与者满足感和成就感。
- 提升正念
- 透过园艺治疗的一系列活动,参与者可以体会生命的道理,对于植物的花开花落甚至人的生老病死的过程给予肯定和尊重。
园艺治疗的目的
编辑根据台湾园艺治疗师黄盛璘,园艺治疗有下列四个目的:
- 身体的复健
- 身心灵的平衡
- 高龄者的照护活动
- 提高自愈力与免疫力
心理卫生疗法
编辑简介
编辑心理卫生疗法乃是一种预防个人心理适应不良,或使原患者尽速恢复正常生活的方法,他一方面注重预防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强调治疗的效果。 每一个时代都有著具有特殊意义的代表性疾病,从西元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个人主义产品,梅毒,到西元十八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下的肺痨,如今最流行的疾病则是癌症,失眠和忧郁症。 撇除癌症的话,我们称其为现代病(Modern Decadence)。 其实现代病的产生和心理卫生或精神状态息息相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杰获达(M.Jahoda,1958)和提恒(W.B.Terhune)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 杰获达(M.Jahoda)提出了四项培养心理健康的纲要 :
1. 了解与接受自己
2. 认识并面对现实
3. 工作与休闲并重
4. 主动参与社会活动
· 提恒(W.B.Terhune)则提出了十六项健康信条 :
1. 我具有信仰,并借由其帮助来使我的生命更加有意义
2. 我要立刻完全且坦然的去适应我的生活
3. 我每日工作休息且游戏
4. 我要从事具有意义的工作
5. 我必须避免过度劳累
6. 我要每日多欢笑
7. 我要培养生活,思想,行为及言语上的良好习惯
8. 我相信自怜,猜忌,嫉妒,报仇是无用且无意义的感情,我必须信赖的是那些可靠的情感,如忠诚,勇敢和仁慈
9. 我要抑制有害的情感冲度(如上),不得放纵情欲,且还要远离那些控制不了自己情欲的人
10. 我要面对现实,抑制自己的好恶,并培养出客观的观点
11. 我需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培养自己的长处
12. 我要立下明确的抉择,并坚持著他,我可以征求别人的意见加以考虑,但绝不任由他人摆布
13. 在这世界上,我不期待得到些什么,且准备接受不可避免的困难,这样我便可以摆脱怕难的感情,并自由的接纳一切机会
14. 我知道恐惧和忧虑都不能伤害我,他只能恐吓我,唯一能伤害我的工具便只有我自己。即便我活在负面情绪中,我仍要完成我日常的工作,因为恐惧足以激发我的勇气
15. 我要注意的是人生中良善的一面,和生命的价值。我不否认有丑恶的存在,但正因为我看见了他们,我才更应该去寻找良善的一面
16. 我知道并且时常提醒他人 : 人类是爱心,勇敢,互助和力量的泉源,我要向他们汲取,用以帮助我自己和他人。
发展
编辑心理卫生是著重于预防和治疗的双重方法,他也是 20 世纪面对人类新型疾病的所诞生的产物,目的是为求增进人类的幸福与健康。最初仅仅是个社团,而在 1909 年则全面改组为全国性组织,由创办人毕尔斯(C.W.Beers)所领导,目前蓬勃发展中,已成为一项与人类健康福利有关的大型事业
现实疗法(Reality Therapy)
编辑现实疗法的起源
编辑现实疗法由美国精神科医师 William Glasser 于 1960 年代所创,他认为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并不教导人们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是一味地将当事人的挫折与失败归咎于过往经验、将他们视为受害者,无法赋予当事人改善现状所需有的责任感。现实疗法的核心观念在于协助人们对自己更有“责任感”与“控制感”,让人们可以学习如何更有自控力的面对困难与选择。1956 年,William Glasser 在一所收容犯罪青少女的机构中担任咨询医师,并落实现实治疗的模式,这样的教育训练除了可显著解决当下的问题,协助这群女孩发展出可主导自己生活的控制感,更让他们可以把这种心理疗法带出诊疗室,使其一生受用、更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更能导向成功学习的经验。
现实疗法的理论基础
编辑现实疗法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格包括理性和感性两个部份,每个人均有独特、跟别人不同的思想行为反应模式。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在追求自我认同并“满足自身需求”、藉以达到一个“成功并负责”的人生。然而由于每个人均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模式,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客观挫折与自我思考认知的限制,则可能走向失败认同(需求未满足因而认定为失败)。简单来说,现实疗法相信人定胜天,个人只要愿意努力的话,任何时候均可修改其自我认同的心理需求,用以改变个人思想、情绪及行为,不相信宿命论。其目的在于改变当事人的思考认知,训练当事人透过个人学习、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完成追求满足的成功认同。而对于需求来说,因为每个人必须经过个人学习才能发展相关行为以满足个人需求,所以每个人满足需求的方式都各不相同。以下分别解释现实疗法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现实(Reality) | William Glasser 认为,现实并非唯一的“现实”,而是基于个人认知所形构出的“知觉”。以历史上有名的法国皇后玛莉 ‧ 安东尼(Marie Antoinette)的经典名言:“没有面包,何不食蛋糕?”为例,玛莉皇后所知觉到的“现实世界”就是一个如果没有面包,还有蛋糕可吃的世界,与农民认为处处在挨饿与死亡的“现实世界”有所不同。另一个常见的例子则是,对患有厌食症的女人来说,她所认知到的现实就是“我是肥胖的。”即使身边的朋友与家人一再告知她已瘦骨嶙峋,都无法改变她所感知道的自我。我们常听人说:“你可不可以实际点?”或是“拜托面对现实好吗?”在 Glasser 的理论中,这些问题的背后还有必须挖掘的另一个问题:“为何对方知觉到的现实与我不同。”因此,在现实疗法中,重要的并非客观真实本身,而是当事人如何接收、知觉这个世界、将之解读成其所认定的现实,影响了后续的想法、行动、与感觉。 |
需求(Need) | Glasser 认为有五种在所有文化中共有的基本生理 / 心理需求:生存(survival)、自由(freedom)、乐趣(fun)、归属(belonging)与权力(power),人透过自我的思维模式决定采取的行为,以达到基本需求的满足。在现实疗法中,许多问题的根源都来自基本需求被剥夺或相互矛盾的结果。举例来说,婚姻结合了归属与权力的需求,有时婚姻的困境并非来自爱的不够,而是配偶中的其中一方对权力的需求较高,无法放弃追求权力去沟通协商因而破坏了婚姻的和谐。除了权力与归属的需求常发生冲突,自由与归属也是常见的矛盾组合,正如《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等多部经典小说的主题:选择甜蜜的负担还是自由的轻盈,恒常为人们生命的课题。 |
选择(Choice) | Glasser 描述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时,会避免使用“忧郁(depressed)、愤怒(angry)、焦虑(anxious)”等形容词,而以“忧郁中(depressing)、愤怒中(angering)、焦虑中(anxietizing)”这样的动词进行式去描述当事人的状态,因他认为情绪的表现也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即是“选择”的结果。选择理论(Choice Theory)是现实疗法的核心,在上述现实与需求的假设下,需求不被满足为首要解决的目标。选择理论认为,需求不被满足的现况其实是当事人自己“选择”的,因此,我们也应该可以选择不一样的结果。现实疗法即是侧重于协助当事人透过个人学习,改变认知的模式,进而选择不同的行为,以获得需求的满足。 |
现实疗法的限制
编辑尽管现实疗法得以绕过传统精神分析的一连串过程,直接著手处理现实中的问题本身,然而其限制也正好出于此,由于其全盘的否认了精神分析学,因此无法很好的去分析、了解案主的心理问题,可很多时候真正的问题并不浮于表面,且各人的欲望及其容易受到社会的引响因而有隐而未显的部分,所以在探询案主的需求时,可能会有表述不够明确的问题存在。
芳香疗法 (Aromatherapy)
编辑何谓芳香疗法
编辑芳香疗法是使用芳香植物所提取的浓缩精油,以局部涂抹、熏香、按摩或浸泡等方式,经由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体内的一种用以促进身心健康的自然疗法。其有助于达成舒缓精神压力与促进身体健康等效果,可以做为辅助疗法配合规范治疗,促进患者身心灵健康。 芳香疗法主要的应用方式有以下几种: 1.香薰 香薰是最常见的芳香疗法之一,通过将芳香精油添加到热水中或使用香薰灯来散发精油中的香气。人们可以通过吸入这些香气来享受芳香疗法的益处。
2. 芳香按摩 芳香按摩是将稀释后的芳香精油涂抹在皮肤上,然后进行按摩。通过皮肤吸收,芳香精油中的化学成分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效应。芳香按摩可以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改善睡眠等。
3. 芳香浴 芳香浴是将芳香精油添加到温水中,然后浸泡在其中,通过皮肤吸收芳香精油中的成分,同时也可以通过吸入香气来获得芳香疗法的益处。芳香浴可以帮助放松身心、舒缓肌肉紧张、清洁皮肤等。
4. 芳香蒸气疗法 芳香蒸气疗法是将几滴芳香精油添加到热水中,然后用毛巾覆盖头部,靠近水面吸入芳香蒸气。这种方法可以舒缓呼吸道不适、清洁鼻腔、缓解压力和头痛等。
5. 直接吸入 直接吸入是将几滴芳香精油添加到手帕或棉花球上,然后直接嗅吸其香气。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得芳香疗法的效果,例如改善情绪、提神醒脑、缓解头痛等。 芳香疗法同时存在部分风险,例如精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故而不能将未稀释的芳香精油直接用于皮肤或黏膜上,且可能诱发部分易感人群的过敏反应。另外,也应注意部分芳香植物精油具有毒性,需要谨慎保存与使用[2]。
常用植物
编辑以下为进行芳香疗法时,常用来提取精油的植物[3]:
- 种子:小豆蔻、黑胡椒,甜茴香
- 根、叶、针:岩蔷薇、桉树(尤加利树)、月桂树、广藿香、薄荷、松树、迷迭香
- 花朵:快乐鼠尾草、洋甘菊、天竺葵、茉莉花、薰衣草、橙花、玫瑰、依兰依兰
- 果皮、水果:香柠檬、柠檬、柑橘、甜橙、杜松
- 木头、树脂:雪松、乳香、檀木
- 根(茎):姜、香根草
- 草:柠檬草、玫瑰草
历史
编辑芳香疗法在古代的希伯来、阿拉伯、中国以及印度的医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甚至于在古代的埃及,芳香疗法已是生活中的一部份。约在西元前2000年,印度的文献中,即发现有700种的香料,如肉桂、姜、杉木、檀香等,而同时期的中国,也已将鸦片等用于医疗上[4]。
二十世纪的应用
编辑西元1924年,RM Gattefisse 医师重新对芳香疗法加以研究,也由其为〝芳香疗法〞命名,并列举有关防腐、抗菌、抗发炎的使用。现今的芳香治疗,由法国生化学家玛格丽特女士提出,将之转化为现代的芳香治疗,并延伸至化妆品界进而结合了美容及医学健身[5]。
近年实证研究
编辑Cooke & Ernst (2000)发表了一篇对于过去有关芳香疗法对于心理状况的效果。借由文献回顾,他们做出芳香疗法对于减缓焦虑有一定程度的效果。然而他们也指出,芳香疗法的效果极为短暂,虽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无法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家族治疗
编辑家族治疗的缘起与方向
编辑过往的心理咨商往往以个人为治疗对象,认为个人的心理问题源自于与他人之间不健康的互动关系,因此透过治疗师与病人建立起的个别关系应可获得改善。不过心理治疗除了要处理个体内在动力外,也需要处理其与系统成员互动的动力。家庭治疗中,个案的问题行为源于下列历程:
(1)为满足家庭的目的(2)由家庭的互动关系所维持(3)是家庭无效互动的结果(4)世代间沟通功能失效的一种表现。
因此,治疗的焦点是此系统中成员的的互动,而非单一家庭成员。
1950 年代起,研究思觉失调症的学者们发现,思觉失调症的产生很可能与早期家庭养育的方式有关,因此寻找思觉失调症的病因可以不只是探索患者的内心状况,透过观看整个家庭系统的运作模式,更可能发掘出患者本身无法察觉的起因。换句话说,家族治疗是借由分析家庭中的利害关系,处理家庭成员内在及外在的各种纠纷。通过改变家庭成员在某个症结点上所展现出来的互动方式,进而达到治疗个别的思觉失调症一种治疗理论和治疗方式。以下列举两项常见于思觉失调症患者家庭中的互动现象:
- 矛盾的沟通 ── 双重束缚(double-bind)
- 双重束缚沟通模式指的是“同时接收到两个相互矛盾的讯息意涵”,比方说当母亲口里说著“你说的话听起来真有趣”,其肢体语言或表情却处处透显著“我很忙,你可不可以不要烦我了”,或是一个父亲告诉孩子“千万不可相信大人的话”,但父亲本身却又要求孩子言听计从。这样语言表达和行为呈现的不一致的矛盾经验重复发生,使讯息接收者感到混淆、无所适从,对于人际产生焦虑、失落与恐慌的情绪,最后选择不再信任、处处防卫、怀疑周遭的人。
- 婚姻失和 ── 婚姻扭曲(marital skew)/ 婚姻分立(marital schism)
- 婚姻扭曲(或译为倾斜的婚姻)的状况中,往往伴侣中一方为情绪障碍者、控制欲较强,而另一方无条件地接纳与容忍,选择软弱顺从,这样的互动却使得孩童误以为不受控制的情绪发泄与控制是正常的。婚姻分立(或译为分裂的婚姻)的状况中,则是父母双方互相贬抑彼此价值、无法完成父母的角色互补性,甚至争夺孩童的情感依附,使孩童处于矛盾而无所适从的处境。
以上例证可使我们追溯找到当事人可能的发病原因、更能对症下药给予个人的治疗调整,然而过往个人心理咨商的治疗方式会选择将这样的家庭污染隔离在外;因当时的学者认为家庭的出现只会模糊了病人的主观看法,治疗的重点不在事实,而应在病人记忆中的潜在家庭。直到临床工作者发现,当思觉失调症的患者状况好转,另一位家庭成员却可能就会产生新的状况。一个人好了、另一个人却病了,仿佛病症如肿瘤般转移。这样的隐喻代表了“患者的诞生很可能是家庭功能不良的一种病征表现”,学者们发现解决当事人的问题并不代表治愈了整个家庭生态系统,若不著眼于治疗整体,家庭成员间复杂的不平衡关系很可能将问题转移至另一人身上。
因此,家族治疗于 1950 后兴起,关注的是一整个家庭系统,透过精神病理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治疗,透过外力介入来产生调整异动,改善家庭功能的平衡。这样的治疗介入针对上述两个部份来改善问题:一为传统上个人的心理咨商、一为分析当事人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与互动,将整个家庭拉入疗程,借由改变互动模式来改善个人问题、处理内在冲突、提升家庭功能。
家庭系统理论基础
编辑在家族治疗中,家庭并非只是个体的总和。其错综复杂的运作模式,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就好像身体里细胞与细胞、组织、乃至于器官一层层密切的关连性。如果系统中某个部分改变了,整个系统就会跟著有所转变。一般而言,在家庭系统理论中有两个最重要的观念:回馈与衡定,说明家庭这个生态系的动态平衡是如何产生的。
- 衡定(Homeostasis)
- 衡定指的是系统倾向维持稳定与均衡,正如一个生态系接受外界改变后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回馈机制以回复平衡。
- 回馈(Feedback)
- 回馈指的是系统中的沟通模式,比较线性关系与循环关系,可更快速了解家族治疗的核心概念。线性 A 到 D 的单向关系,代表各种事情源自于线性的因果,但在家族治疗理论中,一个家庭内的互动脉络不会是线性的,而是采取循环关系,当 E 产生改变、F/G/H 都可能随之产生改变。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母亲可能认为最近情绪压力的来源是因为儿子的叛逆,而儿子却也会认为他之所以叛逆是因为母亲无理的情绪发泄,这样的情况下,彼此的认知与归因相互回馈,形成了循环互动。
家族治疗重视循环互动的过程而非原因,探究的是家庭内正在发生什么,而非曾经发生什么。人们陷入问题往往是因为难以看见自己也是问题的一部分,在这套系统中,问题不会被归因为谁的因素,而是透过改变回馈循环互动,去创造更多的稳定。
家族治疗四大理论
编辑1950 年代后,各方学者们投入家族治疗的领域,引入原先即有的心理动力治疗法、人本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融合团体治疗的技巧,发展出重新解释家庭中的互动关系。以下列举简述其中较有名的四种理论其运作基础技巧:
一、Bowen 的跨世代取向理论
编辑在 Murry Bowen 的理论中,主要强调两个面向:一是认为于家庭成员的个体独立程度会影响互动模式与三角关系的产生,二则认为家庭动力与世代间的历程息息相关,透过婚姻的结合、下一代的诞生,过往的情绪互动模式会被复制、放大、延续。以下简述 Bowen 家族治疗理论的几个主要观念:
自我分化程度(Differentiation of self) | 指的是能将个人的情感与理智分开处理,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一个低自我分化的人可能无法分辨理智与情感,因而导致混淆、无法察觉自我意见、或将他人的情绪与自己的情绪混而一谈。良好的自我分化可让家庭系统更加稳定,但当家庭成员中自我分化的程度不一,所产生三角关系很可能有复杂化问题的效果。 |
三角关系(Triangles) | 在 bowen 的理论中,一个两人的系统是不稳定的,因此当两人系统的压力升高时,便会引入第三个人来缓解两人间的紧张。然而若是引入的第三人自我分化程度低,也就是无法采取中立的立场帮忙调解问题、表现不公平、偏袒或甚至依附其中一人,就会造成关系更紧张。 |
核心家庭情绪系统(Nuclear family emotional system) | Bowen 相信个体更容易选择自我分化程度相近的人成为配偶,两人形成“共同我(common self)”并成为家庭系统的核心。当两人的分化程度较低,将容易产生压力事件、并无法消化而将压力投射到孩童身上。家庭核心的情绪系统不稳定,就可能形成婚姻与家庭的冲突。 |
投射历程(Family projection process) | 当婚姻中的两人自我分化程度都较低时,会倾向将压力会投射的小孩身上,于是更进一步的让原先的家庭情绪系统随世代延续。 |
情绪截断(Emotional cut off) | 当孩子承受过大的家庭情绪压力,便只好透过截断自我情绪的方式、与家庭压力分离,以保护自己。 |
多代传递历程(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 | Bowen 观察到,两个自我分化程度相当的人更可能成为配偶,并将他们的情绪压力投射的孩子身上,依照这样的假设,在多代传承后应会产生一个高度失能、对压力承受度很低的家庭,然而事实并没有这样悲观,而是因为影响家庭的并非只有核心成员,叔叔、阿姨等亲戚的介入都可以适度改善家庭功能,也可以弥补孩子的心理健康缺失。 |
手足位置(Sibling position) | Bowen 认为家庭中兄弟姊妹的长幼排序会影响该成员对自己的角色期待,而这样的童年经验会使该成员在步入婚姻后复制过往的照顾 / 受照顾习惯。例如,过去为长兄的丈夫与身为老幺的妻子,很可能有著固定而自然的责任分配方式。 |
社会退化(Social regression) | 若将 Bowen 的理论扩张,则社会其实就像家庭一样,其内部成员包含了多种分化的样态,其互动模式更明显的创造了许多不同的复杂关系。 因此若长期未能处理社会中的压力事件,便会降低社会功能,此称为“社会退化”。避免的方式是促进社会里的成员在理智与情绪中练习更好的分化,增进理性沟通与独立尊重。 |
总结而言,Bowen 的理论与治疗目标是寻找方法使家庭成员的自我分化程度更高,或找到最分化的成员帮助在压力家庭中造成关系改变,以弱化三角关系的钳制与压力层级的固化,促进一个更能满足个人需求的家庭系统。透过家庭图(Family genogram) 的运用,可让家庭成员更完整的观看原生与现在家庭的分化情形,也提供了家中拥有的资源图像,可协助当事人找到适合作为调解与介入的其他家庭成员。
二、Minuchin 的结构取向理论
编辑在 Salvador Minuchin 发展出结构学派的家族治疗,主要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界限,这些界限造成家庭的结构中还有许多次单位,而家庭的失能或单一成员的患病就被视为这些次单位权力运作不良的结果反应。以下简述 Salvador Minuchinn 结构取向理论的几个主要观念:
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 | Minuchin 认为,所谓结构指的是“一组隐形的功能需求,决定了家庭成员之互动方式”。家庭结构的产生源自于家内长期培养出的“互动规则”,这些规则将决定谁拥有决定哪部分的权力、也代表了谁与谁立场一致,孩子们将从小学习这些家中的游戏规则,进而内化认定自我于家中的阶层。当有新的状况介入时,整个家庭结构便须改变与适应。 |
家庭次系统(Subsystem) | 家庭功能的运作来自于成员之间的合作,犹如身体器官的协调,家庭内也会形成次系统的团队协助完成角色功能,如夫妻、手足、亲子次系统等。透过次系统的整合,家庭功能可更完善的运作。 |
界限的渗透性(Boundary Permeability) | 次系统间的互动模式,通常由家庭结构的游戏规则设下互涉多寡的界限。界限的渗透性描述的是家庭里次系统的成员彼此可以有多少接触与相关。高渗透性的界限将造成一个纠结(enmeshed)的家庭系统,成员界限模糊、过度涉入彼此生活,因而导致个体自主性降低;低渗透性的界限则会形成疏离(disengaged)的家庭系统,成员互动僵化、疏远、漠不关心。 |
同盟与联盟(Alignment/Coalitions) | 由于家庭结构的次系统是为解决各类问题而产生,其面对不同问题时可能发展出典型的合作 / 对抗方式。同盟(alignment)指的是面对“事件”,部分家庭成员携手支持或反对彼此;而当同盟的原因是为了对抗抵制“另一位成员”,则称为联盟(coalitions)。最常见的联盟发生在父母与子女的三角关系中,要求孩子站在自己的那方以对抗另一位父母。同盟与联盟代表的是家内的权力关系,当同盟与联盟关系产生矛盾,例如孩子掌握较多权力却无经济能力、两方父母都要求孩子与他们联盟使孩子无所适从等,家庭功能可能就会停摆。 |
简单来说,Bowen 的跨世代取向理论著眼于观察家庭关系的演化,拆解世代间的家庭功能,Minuchin 的结构取向理论则关切家庭“当下”的结构与互动界限,透过调整家中的联盟与同盟,为家庭功能带来改变 。
三、Haley 的策略家族治疗
编辑Jay Haley 的策略家族治疗与 Minuchin 一样注重家庭成员间的权力关系,并认为“关系就是一种权力争夺”,这种权力不只是决定是非的理性权力,有时也是爱与关注的争夺。与 Minuchin 的结构取向不同的是,策略家族治疗将“症状”视为一种隐性的沟通方式,家庭成员透过无法克制的“症状”传达出那些“重要却无法说出口的讯息”,当治疗者辨认出此症状与其背后的问题,便可设定目标,计划出任务,让成员去执行。以下简介两种策略家族治疗中运用之任务类型:
直接的指令(use of directive) | 治疗者给予家庭成员开门见山的“指令”,要求行为具体的改变。这样的任务指引通常扎实而直接,但能解决的问题较为单薄,更深层的问题会包装成“隐喻的任务”看似解决简单的问题,实质为探索更深更复杂的问题。例如要求母亲给予孩子固定的零用钱,即在培养父母给予孩子独立自主的空间。 |
矛盾的介入(paradoxical intervention) | 有经验的治疗师可能采取矛盾介入的任务。因执行直接任务往往困难重重,要能执行直接的任务往往代表承认自己原先的错误,成员往往不愿意配合、产生的尴尬经验与不适应,可能使任务变得无效并停摆。因此,治疗师可采取矛盾的指示,要求该成员“继续维持原本的行为”,不要改善。反向的操作必须真诚才能使该成员感到困惑,因而不敢继续维持原先的行为,选择放弃。也可透过限制改善行为、限制其成长或改变,让成员更能感到两者的差异与矛盾,产生反向作用,使之更确信成长改变的效果,自主性的完成改进。 |
Haley 的策略家族治疗相当受到欢迎,因其更直接针对了实际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与任务,相较而言、改变家庭系统的治疗方式往往显得缓慢而忽略了家庭的具体问题。然而策略家族治疗未能带领成员探索与领悟的结果,可能是治标不治本,且被认为经常为解决问题而不择手段,任务的介入与指派也会带有治疗师个人的意识形态。
四、经验 / 人本家族治疗
编辑经验与人本家族治疗的学者较习惯以个人直觉的方式进行临床工作、而非发展理论,同时也强调治疗师提供个人性的支持,依靠家庭与治疗师各自负起达成治疗目标的责任。
- Carl Whitaker 的经验治疗:重视当事人现在的经验,强调个人成长与家庭功能的关系,若要家庭成长,就得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表达更坦诚开放。
- Virginia Satir 的人本学派:注重家庭成员的感觉,同样强调个人成长与自我价值,透过帮助家庭成员发展沟通技巧,已达成有效的沟通。过程中可能使用幻想引导、催眠、心理剧或角色扮演等技巧,协助家庭重新演绎自己的生活模式,以此进行家庭重塑。因此,Satir 发展出沟通姿态模式,是家庭中不同的生存姿态,分别是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和打岔型和一致型。
- 讨好型 : 会使用讨好的方式,试著取悦别人,导致自己的感受容易被忽略。例子:我这样都是为你好。
- 指责型 : 常以“你”做开头,去批评别人的行为。例子:都是你的错,如果你小心一点的话,就不会 ...
- 超理智型 : 很爱说道理,不容易亲近,容易让人觉得是爱说教、爱给建议的人。例子: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你这么做不会有效果,而且容易让人觉得你很随便。所以我才说不要太感性,现在知道了吧?
- 打岔型 : 让人觉得对事情很不关心,会打断或转移话题。例子:干嘛那么严肃,我们来说点别的话题吧。/ 先不要讨论这个,你们最近有看那部心上映的电影吗?
- 一致型 : 是一种真诚的表现,会善用我讯息与他人沟通,使沟通更有效。例子:我们讨论的结果好像有点分歧,我们要不要再换个角度想想可以怎么做更好?
催眠治疗(Hypnotherapy)
编辑催眠是指让被催眠者进入一种放松、注意力却高度集中的类似睡眠,然而却并非睡眠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其实很常见,像是当我们看电视、看书看得太入神时,全神贯注地听音乐或写作业时,以致我们忽略了身边的声音或事物。这种催眠状态其实就是类似半梦半醒,做白日梦或入睡前的状态。催眠能够造成很大的效用,然而有人却对催眠有误解。有人认为催眠其实就是使人失去知觉,然后被催眠师掌控。事实上,催眠并不是控制别人,反而是被催眠者本人掌握控制自己的一种方式。催眠对于控制日常生活时无法控制的潜意识领域有莫大的帮助,五官、感觉都会变得比平常更加的敏锐,记忆力、集中力、学习力也是会增加的,使我们身、心有著莫大的贡献。
催眠治疗的定义
编辑美国政府定义催眠与治疗有两个部分:
- 催眠是绕过主意识信念限制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价值标准与信仰,我们无法麻醉一个人的心灵,但我们可以利用催眠减低或者“绕过”主意识的思维逻辑分析能力,来创造一个改变的工作平台或心理环境。
- 催眠治疗定义为:“在使用催眠诱导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中给予指导。人们可以有选择性的接受对自己有益的建议与暗示,建立新的思维方式来改变和创造适合自己的精神环境或精神状态,同时您可以拒绝接受对自己无意义或违背自身信仰的一切建议。”
催眠治疗的过程
编辑- 环境设置
- 气氛营造
- 谈话
- 暗示性测试
- 术前暗示
- 导入
- 深化
- 治疗或开发活动
- 恢复情醒状态
- 解释与指导
其中催眠的关键就在于暗示,暗示的定义为,利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直接而迅速的影响的过程。暗示往往是由现实加上催眠师的加工而成,使得被治疗者建立心里共鸣的感应。
例如:催眠师将手置于受术者头上,同时暗示他:现在你的头顶会感到微微发热。受术者会产生相应的反应。透过暗示,可引导受术者进入较深层的潜意识思想,在此时催眠师可以开始进行催眠治疗,例如使受术者忘记童年被虐待的经验等。
催眠治疗在生活中的应用
编辑催眠治疗的精神能在日常中改善我们的生活,举凡要减肥的人可以常常暗示自己:过于肥胖,会造成身体不健康,精实的体态会让我变的更好,只要我循序渐进,吃的健康、多运动,体重肯定会下降,一定是这样的 ...。
除了减肥之外,戒烟、戒酒、强化自信等自我催眠皆可产生不错的疗效,似吸引力法则。甚至是患有鼻敏感病症,皮肤敏感病症的患者,也能透过催眠治疗得以获得症状的缓解。时至今日,催眠治疗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上,其效果更是非常卓越,详细方法可参考‘催眠术治疗手记’。
催眠治疗的缺点
编辑研究表明,对个人进行催眠可能有助于形成错误记忆,且催眠“并不能帮助人们更准确地回忆事件”。 患有幻觉或著是被害妄想症,或是酒精中毒、毒品成瘾的患者,如果实施催眠,有可能因为催眠治疗时催眠师不经意或是使用不当的词句,影响到回忆的结果,继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副作用。因此,在现行一般的心理疾病治疗中,催眠治疗已经不太被采取,但是坊间仍然看的到催眠治疗的踪迹。
催眠治疗常见的误解
编辑1. 催眠可以找到自己遗失的记忆?
答案是没办法。催眠不能用来找回一段记忆,因为人脑的特性,在引导下可能 “ 重塑 ” 记忆,而这样的假性记忆并不可靠。不过,催眠确实能帮助我们回想一些储存在潜意识的想法、感受,即使发生的年代已久,事件本身的真实性难以确认,但事件带来的念头或情绪是可以借由催眠处理。
2. 催眠能挖出自己不知道或不想讲的秘密吗?
答案是没办法。催眠时其实还是保留对外界的感知与意识,所有的发问与引导,自己都还是能决定是否回应。
3. 有人被催眠后就清醒不过来吗?
很少,但不是没有。专业的催眠师一定会做好唤醒,也确认当事者的情绪稳定才结束。比较常遇到的是当事者唤醒后情绪虽回复,但仍经常回想到催眠时谈的议题而再度陷入低潮,这样的状态表示还有压抑的情绪未能妥善释放,此时建议再找催眠师或心理师持续处理。
宠物治疗 (Pet therapy/animal-Assisted therapy)
编辑何谓宠物治疗
编辑- 宠物治疗顾名思义就是借由宠物的陪伴,来舒缓患者的心理疾病,根据感情 - 情感机制假说 (The Affective-Emotional Mechanism Hypothesis),当与宠物互动时,放松的情绪能促使神经传导化学物质刺激贺尔蒙降低压力感,并同时达到稳定病患情绪的目的。另外,游戏系统理论 (The Game System Theory) 也说明了宠物辅助治疗的正面功效,当与宠物互动游戏时,制造了刺激认知功能和肢体活动的机会,使病患增进决策能力、促发记忆、增加社交活动、及舒展筋骨。研究显示将宠物运用在治疗上时,它对病患会有明显生理上的效果。一个人和宠物在互动时,像是对宠物说话和抚摸宠物身上的毛皮时的时候,血压就会明显的降低。除此之外,当失智老人与小狗接触时,小狗有办法给失智老人提供多样的感觉刺激以及增加失智老人的社会行为,使失智老人的自我意识概念、生活上的满意度、社交能力程度、个人整洁卫生、精神稳定、社会心理功能、情绪稳定等,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宠物可以给病患生活的动机,就像是有人的陪伴一样,运动的刺激、打破孤独冷漠、带来欢笑,也可以做为和病患沟通的桥梁。 简单来说,由于许多心理疾病患者不愿意与社会上其他人互动,只想把自己关在角落有了宠物在治疗方面的协助,患者有了动力愿意与宠物相处互动,不会感觉到与人相处时会有的压力,渐渐地帮助了他们心理的发展,最终可以回到人群。
宠物治疗的特色
编辑- 宠物治疗很常运用在老人以及小孩子的心辅个案上。宠物治疗有下列几项特色:
- 增进社交互动。
- 提供身心舒压的机会。
- 提供身体运动的机会。
- 提供感觉刺激经验的机会。
- 提供情感表达的安全情境。
- 提供建立关系之互动的机会。
- 从照顾动物中肯定自我价值。
- 能够增加知觉刺激,使其有能力能够表达自我感觉。
- 增加责任感,因为要照顾一个动物并非简单的一件事。
宠物的选择
编辑- 在宠物治疗中可运用各种不同的动物,只要病患不排斥的基本上都行。根据统计显示,狗是所有动物中最受欢迎的,再来是猫。但这并不代表它们能适用于所有的治疗个案,有时候小鸟、鸡、鱼、乌龟、兔子,才是最适合的治疗媒介,应该以目标的需求为主。当治疗师帮助病患挑选宠物时,可依据下列几个简单的参考依据:
- 个案喜欢这只宠物。
- 宠物无健康上的疑虑。
- 宠物需要温驯且无攻击性。
- 符合个案环境需求及饲养能力。
以“台湾狗医生协会”为例,从1999年开始在台湾首度进行了狗大使的动物辅助活动及治疗服务,狗医生大使们定期到医院、老 人养护中心、特殊教育中心进行义务的探访活动,除了让病人及身心障碍人士都能感受到动物无条件的爱以外,也期盼借此角度宣扬爱护动物的理念。目前台湾有一百馀只的授证狗医生大使,品种大多是拉不拉多、哈士奇、玛尔济斯、迷你品犬、约克夏与米格鲁。
宠物治疗的问题
编辑- 虽然宠物治疗到目前看来能为病患带来很多的好处,但是治疗师们仍然需要对一些问题保持警觉,像是病患有无过敏现象、会不会产生人畜共同疾病、公共卫生不佳、气味不佳、个人独占宠物不跟他人分享、限制宠物自由、病患被宠物咬伤抓伤、动物去世等等的问题。其中动物去世是无可避免的问题,但物主可能会表现出无法接受、暴躁易怒、精神上的痛苦、彷徨无助、悲伤痛苦、孤单寂寞等等。这段期间物主可能会精神脆弱,表现出深度忧郁。治疗师因此应该要避免物主感到孤单,要帮助其舒解痛苦烦恼,且应该对动物的死亡表示应有的尊敬。
宠物治疗与神经传导物
编辑- 当我们看到或摸到宠物时,大部分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 :“好可爱啊 !”,而且嘴角会不自觉地上扬,并且自然地笑出来,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体内的小分子在作用。这些小分子称为神经传导物,是存在于神经与神经之间,用来传递神经冲动。根据研究,人在与宠物互动时会分泌大量的神经传导物,包括 : 苯乙胺、脑内吗啡、多巴胺、催产素、泌乳激素,还会减少肾上腺皮质素的分泌,前五项分泌的增加会带给人们愉悦、安心、幸福的感觉,而肾上腺皮质素的减少,能降低人的紧张焦虑感,这些神经传导物浓度的改变,会导致我们与宠物相处时产生幸福感。
宠物治疗的其他好处
编辑- 根据外国这篇刊登在 Nature 的研究【Dog ownership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 –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饲养犬类能降低饲主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项研究针对 40 到 80 岁的瑞典人,选择较高龄受试者作为样本的原因是为了排除年轻人本身罹患心血管疾病(以下简称 CVD)风险本来就较低的情形,此外亦将原本患有 CVD 的人屏除,在经过长达 12 年的研究之后,发现饲养犬只的人比起没有饲养任何宠物的人,罹患 CVD 并死亡的风险降低了 23%;独居的人饲养犬只能更积极影响饲主的健康状况,使饲主罹患 CVD 的风险降低了 36%,而大家庭下饲养犬只则因多人同时照顾,影响性较低,仅降低了 15%;饲养大型犬类(如:猎犬)的饲主,比起饲养混种犬,罹患 CVD 的风险也相对较低。研究中提出几项因素解释这样的结果,像是饲养犬类时,饲主需带著狗儿出外散步。饲养犬类带给家庭环境不同的微生物,进而增加饲主体内微生物的多样性,使其能抵御更多病毒。
宠物治疗相关机构
编辑常见心理异常疾病的治疗
编辑此处我们从心理异常疾病出发,著重介绍相关应对的特殊疗法,让读者能更深入了解疾病治疗的重要性。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
编辑患者需由精神科医师诊断为注意力缺乏过动症。根据美国精神疾患诊断标准 (DSM-V),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两个层面 : 注意力 不易集中、活动量过多 / 冲动行为。不管在学校、家里或工作场所,并造成社会、 学业、职业功能上的损害,而且又非因其他发展疾患、精神疾病所引起,始能称 之为注意力缺乏过动症 (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即所谓的“过动症”。
- 治疗方式
- 1. 药物治疗
- 药物治疗是 ADHD 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特别是在学龄儿童本身症状已严重妨碍到学习、人际关系及人格发展时,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帮助这些儿童。一些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利他能(methylphenidate Ritalin,短效型效果维持三到四小时),专思达(Concerta,长效型,缓慢释放药剂,可维持约 12 小时) 对过动症的症状有治疗的效果,其中约有 70%~80% 的病童可获得改善。服药目的能让孩童专注学习,并降低成人后有并发症的风险,能有效降低社会问题发生可能性。服药的副作用发生率低,且多为轻度的头痛、肠胃不舒服、胃口降低、恶心、体重减轻及失眠等,相较于吃药优点,可说利大于弊。而这些中枢神经兴奋剂属于症状治疗,需长期服用。
- 2. 认知行为治疗
- 该治疗采用行为治疗与认知治疗的方法,使当事人产生行为、想法和情绪的改变:其中,认知治疗方法主要在处理当事人的想法与思考方式,而行为治疗方法则是借由环境的安排以及行为改变技术来处理当事人的行为。此处方法主要适用于八岁以上的过动儿童及青少年,由于过动儿具有自我控制方面的困难,认知行为治疗可教导儿童自我控制与自我管理的技巧,训练过动儿透过自我提醒的方式,处理负面的想法与情绪,以增进其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助于改善其冲动性及人际互动。
- 认知行为治疗的技巧可以在临床上应用于过动儿团体及家长团体中,也可以由父母或老师在家里或学校中使用。认知行为处理方法的特色为 : 强调个人内在认知对行为及情绪的影响。父母师长对过动儿所呈现的种种行为问题的归因与想法会影响对过动儿的情绪反应与因应措施,以及彼此间的互动行为。因此,借由检视并改变对过动儿的归因、想法与互动模式,可以改善孩子的问题。其次,强调自我控制与问题解决,例如训练学生透过对自己说话(内在语言)来引导、调整自己的行为,而达到自我控制、自我调整、作计划、解决问题等目的。亦即教导学生使用“好方法”来解决问题。
- 3. 饮食治疗
- 饮食的调整可能对少部份的ADHD儿童有帮助。一份2013年的统合分析针对有ADHD症状,而且有补充游离脂肪酸或是减少食用有人工色素食品的儿童的相关研究发现,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儿童在症状上有改善。这方面的助益有可能只是对有食物敏感的儿童有帮助,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些儿童同时也在接受ADHD的治疗。这些文献也指出目前已有的证据无法支持减少食用特定食物来治疗ADHD的疗法。2014年发表的文献也发现排除饮食在治疗ADHD上的成效有限。另一篇2016年文献回顾指出,根据研究结果,“无麸质饮食在未来成为ADHD的标准疗法”之机率是微乎其微。
- 2017的文献回顾指出有一些排除饮食的方式对于非常小,无法用药的幼童,以及对药物没有反应的患者可能有用,不过不鼓励用补充游离脂肪酸或是减少食用有人工色素食品作为ADHD的正规治疗方式 。长期铁、镁及碘等矿物质的不足可能可以让ADHD的症状加剧,也有少数证据指出组织内锌含量过低和ADHD有关。不过除非证实有锌不足的情形(目前多半是开发中国家才会有锌不足的情形),一般不建议用锌补充剂治疗。不过若锌矿物质和苯丙胺类药物同时使用的话,可以减低苯丙胺药物的最小有效剂量,也就是可以服用较少的药物而达到相同的效果。另有证据指出Ω-3脂肪酸对于病情会有些许的改善,不过不建议取代医学治疗
幽闭恐惧症
编辑幽闭恐惧症属于场所恐惧症的一种,约影响了全球 3% 至 7% 的人口。患者害怕密闭或者拥挤的场所,如电影院、室内密闭空间、电梯,因为担心这些场所会发生未知的恐惧,出现焦虑、惊慌、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脸红流汗,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窒息、昏眩、有濒死感。但一旦离开这种环境,患者的生理和行为都会迅速恢复正常。较常见的致病原因包括曾经体验过类似创伤情节,或是儿童观察到家长或长辈幽闭恐惧症发作,也可能出于基因问题,2009年发表于《精神病及临床神经科学》期刊的论文中,早野富美(Fumi Hayano)根据研究指出大脑杏仁核的大小与幽闭恐惧症相关, 而杏仁核也是大脑处理情绪反应的部门。通常幽闭恐惧症不会带来并发症状,但会衍生出许多问题影响生活层面,例如逃避人群导致无法正常社交、生活质量变差、开车经过隧道因为恐惧症发作而酿成意外等。 幽闭恐惧症必须符合以下5个准则: (1)在特定情境下出现不合理或过度恐惧。 (2)病人认知到恐惧感与其所面临的危险不成比例。 (3)病人恐惧症的症状已经造成社交问题并带来困扰。 (4)幽闭恐惧症持续超过6个月。 (5)病人的症状并非强迫症或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引起。
- 治疗方式
- 治疗幽闭恐惧症和治疗其他焦虑症类似,可以采取一些解释性的心理疗法,或采用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加以治疗。病情较严重的病人,可借助“血清素回收抑制剂”(有时医师会跟病人简称“血清素的药”)服用数个月。但通常以采行为治疗为优先,因为被认为是在生活中习得的不良行为,必须通过特殊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减轻和消除病态的症状和行为,以新的、合乎要求的行为矫正取代病态行为。
- 1. 满灌法(洪水法)
- 在一定心理辅导的基础上,直接将患者置于恐惧事物之前或场所之中,鼓励患者想象最使他恐惧的场面,或把患者直接带入他最害怕的情境。期间心理医生在旁边反复地、不厌其烦地讲述他最感恐惧情境中的细节,或者使用投影片放映最使患者恐惧的情景,以加深患者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患者采取闭眼、哭喊、捂耳朵等逃避行为。在反复的恐惧刺激下,即使患者因焦虑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神经系统反应,患者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却并没有发生,这样的焦虑反应也能相对地消退,症状自然也就慢慢消除。
- 2. 系统脱敏法
- 为目前治疗闭恐惧症最安全最有效的行为治疗方法。由医生界定阶梯性恐惧值,并让患者循序渐进地暴露于引起恐惧的事物之前或场所中,使患者的感官逐步接受刺激,使之对刺激的恐惧程度逐渐降低,最终达到症状完全消失。这种方法较前者疗法缓和,容易被患者接受,但缺点是治疗时间长,效果产生慢,因此对于病情严重的病人,可配合使用一些抗焦虑的药物。
广场恐惧症
编辑广场恐惧症是一种焦虑症,又称惧旷症。其特征是人们认为环境不安全并且不容易逃离而产生焦虑症状。这些情况可能包括开放空间、公共运输、商场,或仅仅是在自家外 ,在这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恐慌发作,而此症状遇到这种情况几乎每次都会出现,并持续六个月以上。 受影响的人会竭尽全力避免这些情况。在严重案例中,人们可能完全不能离开自家。一般认为广场恐惧症是基因因子与环境因子的结合。这个症状常常在家庭成员中同时发生,遭受攻击或是父母过世等挫折性或创伤性事件常常是疾病的引子。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将广场恐惧症和特殊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等一起归类为恐惧症。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包含分离焦虑症、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与重性忧郁障碍。受广场恐惧症影响的人有较高的忧郁症或物质滥用疾患风险。
若未经治疗,广场恐惧症极少自然缓解。治疗通常采用一种称作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咨询方式。认知行为疗法在半数的病患都能带来症状缓解。 根据研究,广场恐惧症并不罕见,广场恐惧症影响了约 1.7% 的成人,而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18],例如曾饰演蝙蝠侠女主角的金 · 贝辛格 (Kim Basinger) 也曾受广场恐惧症所扰,她在 28 岁时,意外在卖场中经历了恐慌发作,接著引发了她的广场恐惧症。 其症状通常在青年时开始,而到了老年则较不普遍,发生于儿童则非常罕见。广场恐惧症的英文 "agoraphobia" 一词源自于希腊文的 "ἀγορά" ( 英文:agorá),“广场”之意与 "-φοβία" ( 英文:-phobia),“恐惧”之意 [19] 。
- 症状
- 一个普遍的、错误的观念是广场恐惧症是恐惧一些公开的地方或场合。但其实通常患有这个病的人不是怕这些地方的本身(即不是怕多人的本质),而是怕一些与这些地方有关联的公众场合或处境。
- 惧旷症被形容为严重和具渗透力的焦虑,患者多是处于一些难以逃离或无法避免的场合之中。例如单独在家外、乘搭车、巴士或飞机,或在热闹的地方中。一些患者面对访问也能感到舒服,但只限于处于自己感到能限制的地方之内。当他们在自己的安全地方之中,才能开心地工作和自在的活动包含见访客等行为。
- 当惧旷症患者感觉到周围的环境会有时他们陷入困境,不安全,难以控制,或让他们感到非常不舒适时,他们会有很严重的恐慌发作,当出现严重的焦虑感时,他们会躲在家里,或是一或两间屋子里,甚至是连床都不离开,直到他们那被过分刺激的神经系统平静下来,这种情况才会有所缓解,肾上腺素水平也会回到正常值。惧旷症者对他们的本体感觉非常敏感,潜意识地对完全正常的时间有过分的反应,比如,爬一阶楼梯可能会导致严重焦虑,因为上楼时呼吸和心跳的频率会增加,而惧旷症者把这种反应理解为是焦虑的开始而不是一个正常的神经反射。有惧旷症的患者会形成一种能力,来避免那些会引起焦虑的情形。
- 治疗
- 惧旷症患者在很多案例中能被治愈,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和认知系统相结合的逐渐暴露法,有时服入抗焦虑和抗抑郁的药物,抗焦虑的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如阿普唑仑,那些用于治疗焦虑障碍的抗抑郁药物主要在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百忧解。对于惧旷症患者和惊恐障碍患者的治疗是相似的。
幻觉
编辑幻觉 (Hallucination) 是知觉障碍的一种,其定义是指在没有客观外部刺激作用于相应感官的条件下的感觉知觉,对幻觉的察觉程度(是否发现是幻觉而非现实刺激)常决定其是否为精神病症状。幻觉与错觉 (Illusion) 或妄想 (Delusions) 不同,错觉是具有真正的外在刺激,但对该刺激产生错误的理解或认知;妄想则指基于对外部或自身现实状况的错误推论而形成的固定错误认知。
- 跟幻觉有关的疾病
- 幻觉是常见的精神疾病特征,但不代表仅拥有精神疾病才会出现幻觉,以下将举数种可能出现或导致幻觉的疾病(精神或非精神疾病)为例。
- 精神疾病:
- 思觉失调症
- 边缘型人格疾患
-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 双相情感障碍等
- 非精神疾病:
- 癫痫
- 谵妄
- 药物滥用
- 慢性酒精滥用
- 帕金森氏症
- 邦纳症候群(Charles Bonnet syndrome;CBS)
- 高烧
- 偏头痛等
- 幻觉的成因
- 对于幻觉的产生,未有统一而明确的机制,许多不同的研究报告表明了其可能源自多种的病因。以下简略整理几种可能的机制。针对机制的运作细节,仍需要更多的了解与补充。
- 神经传导物质:边缘系统中多巴胺的水平异常在思觉失调症的幻觉占了重要影响。乙酰胆碱减少、血清素、麸胺酸及GABA-A皆可能与幻觉的产生或是强度相关,关联多因药物的作用发现。
- 解剖学相关性:涉及正常感觉脑区的特异性活化,也透过功能性影像观察发现大脑灰质减少、脑区血流量等相关因素。
- 神经连结网路:Na Young Kim等人于2021的研究发现,引起幻觉的病变独立于感觉网路,建立于另一共同网路,与小脑有确定的关联,例如:幻听的神经网路可能与齿状核有连结等。
- 认知途径:有些幻觉模型假设幻觉与错误归因有关,例如内在图像或语言等,当某些形式资讯悠闲于其他资讯处理,可能导致认知偏误并造成紊乱。例如:根据对话自我理论(Dialogical Self Theory),在一般的思维中,我们会有许多不自觉的“预演”对话,有时这些预演可能是无意识地进行。当我们标记自发的思想时出现问题,则会错误地将自发的思想误以为外界的信号,讯息会被经历为幻觉。至于归因学说(Attribution Theory),即认为患者是把所听到的声音错误归因他人。
- 幻觉的种类
- 幻觉可以出现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形式上。以下举出几种不同的幻觉种类。其中后三者是较为少见的幻觉种类。
- 幻听:是指患者在没有真正外界声音刺激的情况下,而听到的来自外界的声音,这些声音可以是说话声、音乐声等,也可以是一些讨论的声音,内容可以是仁慈的,也可以是恶意的。患者有时可能服从来自这些幻听声音的命令,而导致危险的发生。大部分时候患者也不能控制声音的出现和消退,以至患者感到无奈及无助。当幻听越简单(包括部分无法分辨的噪音或简单音调,如:锁匙声),问题越接近脑部原始听觉区域,较不可能是思觉失调。若果听到较复杂的言语性幻听,例如是较长而有组织的句子,则较大机会是思觉失调。
- 幻视:在没有真正视觉刺激的情况下,患者便可看到一些本不存在的图像,这些事物可以是物件、人或图案等,例如在家中看到一个并不存在、别人也看不到的人。简单幻视(如形状、颜色),多与脑部受外来疾病广泛影响有关,如病毒感染、脑炎、脑膜炎、血糖过低或血氧过低。但复杂幻视则与神志不清或思觉失调有关。研究显示,当幻视越简单,问题越接近脑部原始视觉区域,亦即较不可能是思觉失调。
- 幻嗅:嗅觉幻觉,患者嗅到实际并不存在的气味,例如烧焦味等较为难闻的气味。可能导致患者感到恶心、无法忍受而导致其他精神疾病。
- 幻触:在没有真正触觉刺激的情况下,患者感到被触摸的感觉,属于躯体幻觉(Somatic hallucination)的一种。可以感觉是来自人的触摸,也可以感觉到是来自动物的触摸等。例如患者或会感觉到有昆虫在自己的皮肤上爬行但见不到这些昆虫、自己身体的器官在移动,或有人在触碰自己的身体等。
- 味觉幻觉:尝到并不存在的味道。
- Cenesthesic Hallucinations:常翻成体幻觉,也属于Somatic hallucination的一种,也可能译作麻醉幻觉。是关于患者自身内脏感觉的幻觉,例如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内脏发生了移动之类的变化等等。
神经衰弱
编辑指大脑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主要症状是脑力不足, 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头痛,缺乏忍耐性, 多梦, 心理生理障碍, 情绪波动并伴有各种身体不适等。 其中神经衰弱的症状与精神疾病容易混淆, 需要更多时间的观察。
- 治疗方式
- 神经衰弱治疗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物理或其他疗法。
- 1. 心理疗法
- 可以透过解释、疏导等向病人介绍其神经衰弱的性质,让其明确本病并非治愈无望,并引导其不应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症状上,支持并增加治疗的信心。另外还可采用自我松弛训练法,也有心理医生采用催眠疗法治疗,目的是治疗时为使患者获得充分休息与放松。
- 2. 物理疗法
- 神经衰弱主要是各种原因造成大脑皮质内抑制过程的弱化。所以调整人体大脑神经元兴奋性正常化、强化大脑皮层神经元放电、以及强化大脑皮层内抑制就成了神经衰弱治疗中的最大难题。目前,大脑皮层的磁疗在这方面占有独到的优势。磁疗即是以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镇痛安眠垫,可产生模拟人体磁场特点的生物磁场,性能稳定,作用于人体可对人体本身的磁场进行纠偏,增强人体经络的生物电磁能,有助于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从而更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好发族群
- 1. 生活中压力较大的人
- 2. 过劳的人
- 3. 长期熬夜的人
自闭症
编辑随著社会的发展,现今社会对自闭症的了解越来越多,自闭症(autism)这个疾病名称,最早是德国精神科医师 Paul Eugen Bleuler 在解释思觉失调症症状时,用于描述患者和外界接触、交流情况明显窄化,且社交行为退缩,性格变得极为孤立的情形。将自闭症的英文名称 autism 分解来看,前面的字根 autos,在希腊文里即有自我(self)的意思,自闭症者常有较专于个人、难以同理他人的倾象。然而社会对自闭症者常抱有孤僻、不愿社交的偏见,实际上许多患者都是有社交的热忱与渴望,只是在社交上可能因社交障碍使自闭症者与他人互动上有困难或较难适应。
- 病因: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目前所知的自闭症可能影响因素有:
1. 遗传: 经研究显示,自闭症患者的手足有比较高的机率出现自闭症状,约高出非自闭症患者手足 50~100 倍左右,且约 36~91%同卵双胞胎同时也是自闭症患者,另外,去研究自闭症患者的家族病史可以发现,有 20%自闭症患者,可以在其家族疾病史中找到类似疾病的家人,借此推知自闭症和遗传有一定的关联。
2. 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异常的情况其实相当多元,包括:染色体移位、染色体断裂、脆弱、附著,或是方向错误(左右对换、上下颠倒)等,经目前研究显示,发现有大约十种基因与自闭症有关,其中,发现 X 染色体脆弱与自闭症非常有关。
3. 妊娠障碍: 若母亲在怀孕时服用药物、身体状况严重不佳、营养不良、生心理状态不佳、年龄过大 ⋯⋯,或是在生产的过程中,难产而使宝宝压迫、缺氧,都很可能导致孩子智能不足或罹患自闭症。
4. 病毒感染: 主要來自母親,根據研究發現,德國麻疹孕婦約有 10%的機會,生下自閉兒。
5. 脑伤或脑功能不全: 从自闭儿的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或核磁共振影像发现,自闭症患者的小脑细胞偏少,而边缘系统的脑细胞偏多,但体积小、密度大造成其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另外,我们也从检查报告中发现这些自闭症小朋友的颞叶神经元尺寸较小,所以脑功能不全,是造成自闭症的原因之一。
6. 人体内化学物质新陈代谢失调: 经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体内可以观察到 5-HT 异常、β-endorphin 过高、氨基酸代谢异常等现象。
- 主要症状:自闭症的特征是情绪表达困难、社交互动障碍、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有问题,以及日常上常见的,表现出限制的行为与重复的动作,明显的特定兴趣,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活动,常做一些刻板和重复性的动作和行为。
- 自闭症谱系:常见的自闭症可以分为以下五种型态。
1. 廣泛性自閉症(Autistic disorder): 好發於三歲以前,患者通常會出現語言、社會互動、社交障礙和溝通障礙等。與思覺失調症的主要差異是:思覺失調症的發病年齡通常較晚(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另有兒童期思覺失調症,最早約在七、八歲發病,此類患者容易妄想或幻覺,但癲癇比較少見,現在有醫療上,有抗精神病藥物能協助思覺失調症病患有效控制病情;而自閉症發病年齡為幼年,大多在三歲以前就會發現,在此類自閉症患者身上,我們可以觀察到嚴重的語言障礙、溝通障礙,且常伴隨癲癇發生,目前沒有任何有效的藥物能夠治癒。
2. 亚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 西元 1944 年,奥地利医师 Has Asperger 首次作了亚斯伯格症候群的症状记录,这类自闭症被视为智力高,又具有语言能力的自闭症,故经常被称为“没有智能障碍的自闭症”或“高功能自闭症”。与其他自闭症类型的主要差异为:亚斯伯格症候群患者的智力测验分数通常在平均值,或比平均高出许多,语言及表达方面都正常无碍;而其他自闭症类型患者的智力测验分数大多为 70 分以下,可以明显在语言和沟通、表达上,发现障碍及缺陷。
3. 未分类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指非典型自闭症,具有广泛性行为举止严重发展障碍。
4. 雷特症候群(Rett syndrome): 是一种女性的神经退化症候群,为造成重度智能障碍女性的主要成因之一。与自闭症的差异为雷特症患者通常正常发展直到 6~18 个月大,之后才丧失手部和语言技能,从小就会有呼吸功能异常及抽搐现象;而自闭症患者从婴儿期就开始,不会丧失已有的技能,呼吸功能正常,约 25%-33%会在青春期出现抽搐现象。
5. 儿童崩解症(Childhood disintegrative disorder):3~4 岁以前发展正常,之后就出现显著的发展和行为退化,十岁以前发生社交语言功能丧失。
- 治疗方式:治疗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教育干预和医疗管理。事实上,社会培训和支持,也提供给那些有自闭症的家庭。
- 教育干预:教育干预主要的医疗方向著重于行为心理治疗,早期研究已经注意到行为矫正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重点放于课程教学,以治疗自闭症童帮助学习学科,提高沟通和自发性,增强社交能力。
- 具体的教育方案举例包括:
- 1. 家庭参与:包括父母的培训
- 2. 知识结构架设,其中包括预测的常规和清晰的物理边界,以减少分心
- 3. 高强度的干预,每周至少 25 小时,每年 12 个月。
- 4. 与同龄人典型的神经互动:尽量令自闭症儿童能明白对他的要求,令他对环境产生兴趣,觉得参与有意义,因此我们目的是要制造一个稳定、一致的治疗结构,以及要主动的帮助他们参与,帮助他学习其他较好的行为去代替这些行为。
- 具体的教育方案举例包括:
- 医疗管理
经研究已发现自闭症不是由于父母的养育态度所导致,它的成因目前医学上并无定论,但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脑部不同地方的伤害以及一定的遗传基因病变可能是此疾病的病因来源。 到目前为止,没有特殊的预防方法可以预防自闭症,所以目前的一般性预防主要是预防脑伤,譬如重视产前检查,母亲在怀孕前应对德国麻疹等已具备免疫能力,在生产的过程应避免脑伤、生产之后也应避免造成脑伤的因素等,如此便可降低出现自闭症的机会。
- 海豚治疗对自闭症患者有效吗?
海豚疗法是指使用海豚本身作为治疗手段,或者作为现有疗法(比如心理疗法)的补充。科学实验证明,海豚发出的 “ 超音波 ” 式的声音对自闭症患儿的大脑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国内外运用海豚,对脑瘫自闭症患儿进行辅助及自闭症患儿进行辅助训练的例子逐渐增多。但其中的原因在科学界尚无法定论,海豚疗法的效果也一直颇受争议。
- 1. 医疗研究
-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海豚能发出 2 千 —10 万赫兹(甚至 30 万赫兹以上)不等的高频超音波,这种声波能大大激活人脑中处于 “ 休眠状态 ” 的神经元细胞,这对于处在发育期的胎儿及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来说,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和医疗价值。
- 而海豚疗法适用于儿童脑瘫、神经性运动障碍、唐氏症、自闭症等特殊儿童;另外,在秘鲁首都利马,有人对孕妇实施过海豚胎教,证明海豚疗法还可用于胎教,以促进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又据精神病学家发现,与海豚共游能有效缓解沮丧情绪,因而对抑郁症也有一定治疗价值。
- 2. 治疗案例
- 海豚辅助治疗自闭症的案例早已有之。
- (1). 2003 年,台湾花莲海洋公园就曾将海豚融入自闭症的治疗当中。
- (2). 2009 年,大连圣亚海洋世界正式挂牌成为中国第一家海豚辅助治疗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基地。
- 3. 治疗机理
- 现在普遍认为,超音波治疗的机理在于,当超音波作用于人体后会产生机械温热效应,致局部温度升高、血液循环改善、代谢旺盛、组织软化、化学反应过程加速、酶系统功能有所改变。也就是说,当海豚靠近自闭症患儿发出叫声时,会对患儿的神经系统产生较强烈的冲击,激活患儿处于 “ 休眠 ” 状态的神经细胞,从而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 4. 不能代替理疗
- 北京协和方通自闭症康复中心的马洪武医生指出,海豚疗法更像一种商业炒作,最多只能算是一种辅助措施,甚至根本谈不上 “ 治疗 ”。他解释说:“ 国外研究已经证实,自闭症是大脑相关的部位没有发育好,或者由于某种原因而受损所致。严格来讲,患儿身上出现的心理问题只是自闭症的一种伴随现象。”
- 马洪武认为,最有效的治疗自闭症的方法是理疗。“ 理疗的方法是直接对受损大脑细胞进行修复,建立新的神经网路。同时可以调整神经递质的功能,提高患儿智商和情绪智慧型(情商)。总之,我们不能对海豚疗法寄予过多的期望。”
- 5. 其他观点
- 海豚疗法是否炒作,超音波激活大脑尚待证实
- (1). 台湾慈济儿童发展复健中心治疗师陈佳惠和洪嘉骏经过试验提出:“ 注意力、放松及动机是海豚疗法主要改变的因素,由于这些因素的改变,使得个案在动作、语言、认知及社会互动上有了明显的改善,所以行为矫正技术是海豚疗法最重要的理论架构。”
- (2). 青岛海洋极地世界的工作人员表示,通过与可爱、友好的海豚接触与互动,能够让患儿身心放松,渐渐变得易于接近,进而改善沟通技巧。此外,在与海豚一同接受指令然后做出相应行动的过程中,患儿对于感官刺激的注意力增加,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更快的反应。因此,海豚疗法的神奇作用也可能在于通过与患儿的互动改善患儿的心理和精神状况。
- (3). 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康复部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主任医师贾美香曾参观过海豚治疗,她说,海豚治疗还处在尝试阶段,在治疗过程中患儿一般只是在岸上抚摸海豚或是听海豚的声音,不能说海豚有什么神奇的治疗手段。
- (1). 台湾慈济儿童发展复健中心治疗师陈佳惠和洪嘉骏经过试验提出:“ 注意力、放松及动机是海豚疗法主要改变的因素,由于这些因素的改变,使得个案在动作、语言、认知及社会互动上有了明显的改善,所以行为矫正技术是海豚疗法最重要的理论架构。”
- 6. 相关研究
- 国外精神科的临床报告曾提到宠物猫狗对自闭症的治疗有一定作用。据报导,仅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就有将近 160 个 “ 动物治疗中心 ”。国内这方面的实例也不少,例如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与北京市动物保护协会共同启动的 “ 动物疗法 ” 项目,利用获得医生资格证书的 “ 治疗犬 ” 辅助治疗自闭症或身体残疾的儿童。
- 资料来源:海豚疗法 - 百科知识中文网
思觉失调症
编辑思觉失调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会影响脑部从四周接收讯息、表达讯息的模式。这种疾病会使你很难组织你的想法,可能会使你很难与其他人相处。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思觉失调症目前仍不明,而可能的原因包括遗传 ( 基因 )、化学物质不平衡、以及怀孕、分娩时的并发症。目前已知思觉失调症会在家族间遗传,若近亲有人罹患思觉失调症的话,就会比其他人容易罹患此病。
- 治疗方式
- 患者有多方面的需要,处理思觉失调有很多方法
- 药物治疗
- 药物治疗扮演著一个基本的角色。除了能够有效地减退思觉失调的征状,并减少征状带来的不安和困扰,另一方面也能预防复发。药物一般透过调节脑部内的多巴胺而发挥效用。为治疗精神病,50 年代研制出第一代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旧药),90 年代则研制出第二代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新药)。新药与旧药最大的分别在于药物的副作用,而研究显示两者的药效则大致相同。药物除一般采用较多选择、较容易调较的口服配方外。针对服药有困难或较常忘记服药的患者,部分药物也有药效能维持数周、较直接吸收的注射配方,针对服药有困难或较常忘记服药的患者而设。
目前药物已成为治疗思觉失调症的主要方法,而这些药物可简单分成口服、注射两种,若用注射方式可有效减少忘记服食的机会,而药物不止能在病发时减轻症状,在病情好转后也可预防复发或防止恶化。 而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常见的有困倦、手脚抖震、坐立不安、肌肉僵硬、皮肤对太阳敏感、食欲大振及晕眩。医生亦有机会安排患者使用其他药物以处理精神科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较常用的包括 Benzhexol 及 Benztropine,主要为处理面部及肢体僵硬、手脚震颤等副作用。然而,这些药本身亦有副作用,但普遍也较轻微,会导致口干、记忆力减弱和便秘。若使用剂量高,可能会令患者精神亢奋。
一般而言,副作用多数会在服药初期产生。不同的患者亦可能会有不同种类及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用药不久后,由病患带来的紧张不安及睡眠问题便会有所改善。当服药数天至数周不等后,其他症状如幻听及妄想可逐渐减退。而有一些征状,例如缺乏动力、表情平板等,则可能需 1 至 2 年才会有所改善。患者和家人可耐心进行疗程,大约 80% 的患者可以渐渐康复过来。药物的剂量及种类会因应患者的病征及副作用而作出调整,直至最适合的种类和剂量。
- 心理社交治疗
此也在治疗思觉失调的过程中担当著一个重要的角色。心理社交治疗可以是个人辅导或小组辅导。由不同的专业人员按患者的需要而设计出各种介入方法,以提升患者心理、社交、疾病处理等生活各方面的能力。透过心理辅导、心理教育和认知行为治疗等方式逐步改善情况。
- 一般来说,患者不需要长期隔离在医院和院舍,大部分患者也可在社区中接受治疗。事实上,患者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有充足的能力协助患者康复,若我们选择理解患者的感受、从旁支持和鼓励,患者便更有动力走上康复的道路。
- 患者在患病期间,由于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因素,会产生一些情绪反应,如恐惧、沮丧、担忧等,这时就需要加入心理治疗作为辅助。其中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心理治疗,可以协助患者了解思觉失调的症状,从而减低患者因症状带来的困惑,帮助其在治疗过程中树立信心。
- 针对早期患者的心理支持及治疗主要有两种:基本心理支持与个别疗法。
- 基本心理支持主要提高给患者相关的知识、情绪支持、学习药理及危机处理的方法,协助其适应日常生活,增加对病发的警觉性及症状处理、预防复发。
- 个别疗法针旨在提升患者对康复过程中的心理适应能力,处理早期思觉失调带来的情绪困扰或其他精神健康问题,以及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处理抗药性的思觉失调症状。
- 医生会按照个别患者的需要及病情,做出不同的疗法转介,除了专业的心理治疗外,家人、朋友的支持、理解和帮助对患者的康复也有很大的帮助。
- 职能治疗
运用不同治疗活动有目的改善及增加人际互动、回归家 庭及社会功能,达到复健治疗效果,增进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 团体治疗
以团体治疗的方式,增进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学习人际互动技巧。
- 电痉治疗:若药物反应效果不佳,症状干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时,
可考虑使用电痉治疗。
- 复健治疗
1.日间病房:病情稳定后,白天来院参加复健活动,培养独立生活
能力、增进解决问题技能及学习人际互动技巧、养成规律作息的
良好习惯。
图二、日间病房环境 图三、日间病房作息表
2.社区复健中心:提供轻度功能退化需积极复健,且具备复健动机
及潜能者、能独立接受训练并主动服药及规则门诊治疗者,进行
复健治疗,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以恢复或维持社会功能,激
发潜能,培养工作态度与能力。
妥瑞氏症
编辑妥瑞氏症是一种以不自主、短暂快速、重复性且固著的动作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生理疾病,通常在儿童时期便已发病,最常见的症状为快速短暂的眨眼睛、扮鬼脸、耸肩膀以及摇头晃脑等,称为 tics,这些动作可以是肢体动作的、声语的、简单形式的或是复杂形式的。
- 治疗方式
- 1. 理解与尊重
- 由于妥瑞氏症多好发于学龄儿童,教育界人士的正确观念与态度尤其重要,特别是小学老师,更是妥瑞儿能否发展健全的关键角色。其实程度轻微未影响个人生活机能者,若不妨碍到周遭人的生活,就不一定非治疗不可,也因此,妥瑞症的诊断确立后,如何让病人及其家长、师长、朋友和社会大众了解并接受妥瑞症比药物治疗更为重要。
- 1. 理解与尊重
- 2. 药物治疗
- (1) tics 症状压制剂,如:Clonidine、Clonazepine、Topiramide、、Levetiracetam、Gabepentin
- (2) 精神用药,如:Haloperidol、Sulpride、Resperidone,为多巴胺接受体抑制剂,临床效果佳,但副作用也较多,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嗜睡、烦躁不安及害怕上学(school phobia),可能会影响在学校的成绩及行为。
- 2. 药物治疗
- 3. 行为治疗 : 目前有多种行为疗法的技巧可以去修正或排除 tics,但是针对其行为给予处罚是无法与 tics 和平共处的,代替的方法是给予更多的社会上接受其仪式化行为或言语、自我监督、放松训练、及教导去确认和防止因疲倦引起症状的加剧。
- 4. 心理治疗 : 因为妥瑞症儿童可能有来自被同侪拒绝的经验,会有社交隔离及自尊的丧失,所以心理疗法也是普遍需要的。而不只是妥瑞氏症病童本身,其实父母、妥瑞症儿童及其家人一样需要支持及被了解的,因为要和妥瑞症儿童一起生活并不容易。像是妥瑞症儿童的兄弟姊妹会担心自己被影响,或是怨恨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妥瑞儿身上,担心自己会被遗忘或觉得不重要。
- 5. 手术 : 已知的手术治疗方式有脑深层刺激手术,借此调整神经回路的频率、电压及电流等,来调节脑部不正常的活动讯息,达成治疗目的。为实验性质侵入性治疗方式,医师通常不会主动建议使用手术治疗妥瑞氏症。
- 相关影音
- 1. 2008 年美国电影《叫我第一名 》(Front of the Class),讲述一名妥瑞症患者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真实故事。
- 2. 2018 年印度电影《嗝嗝老师》(英语:hichki),讲述一名患有妥瑞症的老师与其带班的故事。主角奈娜虽然拥有傲人学历,却不愿接受父亲安排进入银行,反倒执意成为一名教师,在耗费五年历经无数次面试遭拒之后,她终于在自己的母校找到工作,没想到却是平均每个月都要气走一个班导的放牛班老师。
广泛性焦虑症
编辑广泛性焦虑为一种持续,漂浮不定的担心、害怕,容易慌乱紧张,并不见特定情境有关。对于环境的讯息会维持在高警觉状态,对于事情的预期性焦虑也必一般人高。神经质、颤抖、肌肉紧张、盗汗、心悸、头晕、胃部不适 … 等是常见的不适原因,同时会有过度担心小事,胡思乱想而无法控制的情况。它是最普遍的焦虑症,又称为“泛虑症”。
- 症状
- 典型的“广泛性焦虑症”常见的症状是:
- 持续经常的焦虑紧张,肌肉紧绷、颤抖、坐立不安、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冒冷汗 ( 尤其手心脚掌 ),失眠,浑身无力,情绪变得暴躁易怒,易受惊吓、注意力降低,记忆力减退 ? 因为一种莫名的焦躁感觉会来去无踪,捉摸不定,没有对象,所以又称作“漂浮性焦虑”(free floating anxiety)。
- 焦虑症多伴随著各种身心症的症状:头痛、全身各处酸痛、恶心、呕吐、胃痛、胃肠溃疡、涨气、便秘或腹泻,濒尿,免疫系统衰弱,容易感冒生病 ? 高血压、心律不整,气喘、过度换气,皮肤干燥搔痒,内分泌系统失调,生殖系统功能降低,导致月经失常、性趣缺缺、不孕等。
- 因为不晓得这些症状是由焦虑引起,大部份的人都会在医院各科诊治,检查都查不出毛病后才会转到身心科或精神科就诊。
- 诊断
- 依据 DSM-Ⅳ 的诊断标准如下:
- 1. 针对许多事件或活动(诸如工作或学业成就)过度焦虑及担忧(忧惧的预期),至少六个月期间病人的担忧期比不担忧期长。
- 2. 此人发现自己很难控制此忧虑。
- 3. 焦虑及担忧伴随发生下列六项中其中三项(或三项以上),在过去六个月期间,至少有些症状的出现比未出现期更长
- (1)不能静止或感觉浮躁或不耐烦
- (2)容易疲累
- (3)难保持专心或心中一片空白
- (4)易怒
- (5)肌肉紧张
- (6)睡眠障碍 ( 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或睡不安宁而对睡眠不满意 )
- 治疗方式
- 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目标必须达到缓解,意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相当于汉氏焦虑量表分数小于或等于 7 分。医学界通常会透过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双管齐下地为患者进行诊治。
- 心理治疗
- 患者需寻求精神科或心理科的专业人员协助,一般会向患者说明疾病的性质、教导他们做松弛运动及进行心理辅导,这有助减低焦虑。
- 另外,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疾病识性心理治疗亦常应用在焦虑症患者身上。
- 药物治疗
- 常用的药物有抗焦虑剂、抗抑郁剂、镇静剂 … 等,以下为各类药物的介绍:
- Benzodiazepine(BZD) 类药物:有抗焦虑、抗癫痫及肌肉放松的效果,作用在 GABA 系统,使中枢神经的传导减少,作用快,以 BZD 来治疗此广泛性焦虑症,约三分之一的患者,症状无法缓解、无法改善认知功能,甚至具有潜在的依赖性及可能产生戒断症状。
- Azapirone 类的药物:Buspirone 为血清素 5HT1A 部分作用剂,减少血清素神经元的放电,增加脑中血清素的浓度,因而具有抗焦虑疗效,可以改善病人认知功能,作用缓慢约二周以上才有效果。副作用有头晕、头痛,恶心 … 等等。
- 三环抗忧郁剂:机转为抑制血清素及正肾上腺素再回收,可以抗焦虑、忧郁并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副作用有便秘、视力模糊、低血压,服用过多会致死。
- 选择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剂 (SSRI):具有抗焦虑、忧郁的双重疗效。如:Paroxetine 20-50mg,可有效减轻焦虑症状,长期治疗广泛性焦虑症。
- 血清素暨肾上腺素再回收抑制剂 (SNRI):为主流治疗药物,具有抗焦虑、改善社会功能的作用。如 Duloxetine, venlafaxine 等。可以抗忧郁、也可以治疗焦虑的症状,副作用有头晕、恶心、口干、性功能障碍、极少数能会有轻度高血压的情况。
- 全血清素结抗及再回收抑制剂 (SARI):对于广泛性焦虑症或合并忧郁症的病人,均有抗焦虑的效果。
- 大部份患者的征状可以透过服用药物而得到舒缓。在药物治疗期间,若患者不定时服药,焦虑症会随时复发,若是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症状缓解,则可以和医师讨论停药,不过停药后仍会有复发的可能。
躁郁症
编辑躁郁症(bipolar disorder,双极性情感性精神病、情绪两极症),是一种精神病经历情绪的亢奋期和抑郁期,是现代主要精神疾病中历史最悠久、发病时间最年轻的疾病之一。情绪亢奋期(躁期)可分为“狂躁”或是“轻躁狂”,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影响生活及工作和是否出现精神病症状。于狂躁期,患者感到或表现出异常开心、有活力、易怒,常会做出不计后果的决定,对睡眠的需求也往往会减少。于抑郁期,患者会哭泣、缺乏与他人眼神交流、对生命萌生负面看法,也有自杀的可能。
- 分类
- 分成第一型躁郁症、第二型躁郁症与环性心境障碍(Cyclothymic disorder),其症状大致相同,但表现形式差异较大。
- 一型双向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与躁狂同时发作或于短时间内迅速交替,或可同时表现出抑郁和躁狂的症状,发作至少存在两周以上。
- 二型双向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和躁狂交替,但是躁狂或抑郁的发作时间较长,躁狂发作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至少持续存在两周以上,躁狂如严重至需要住院可不受此限制。
- 躁期与郁期
- 躁期
- 在躁期,患者会产生极度愉悦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可能被当事人形容为兴奋的、有活力的、满足的、狂喜的及冲动的等等。除此之外,患者会表现出与亢奋情绪相关的行为,包括自我膨胀、精力旺盛、多话、性欲增加、失眠(睡眠时间缩短,但却仍然拥有旺盛的精力),并且会产生自制力降低和危机感降低的情形。
- 轻躁时,患者会感觉特别有活力或创造力,且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因此许多病患会留恋处于轻躁期的感觉。实际上,许多患有躁郁症的艺术家在处于轻躁时期的作品产量会增加,水准也会特别高。有些人一生长期处于轻躁的状态。这样的情况如果没有造成任何令当事人无法忍受的不便,则不需要治疗,严格来讲也不被视为疾病,但仍旧被归类为躁郁症的一种形式。这种精力充沛的人常常变成所谓的工作狂。轻躁也有不好的一面,例如:患者会因为自制力降低而挥霍金钱、乱交朋友,或者进行不切实际的规划以及危险的投资。也有可能因为情绪太过亢奋而失去自制力,导致乱发脾气或讲话不经思考,而在行为或言谈间伤害到身边的人,例如突在公众场合无缘由地对陌生人说出可能带有戏谑、嘲讽,甚至挑衅的言语。
- 躁狂则损害患者的认知能力,可能产生幻觉,从而妄想及认知扭曲等。有些患者在高昂的情绪与幻觉中产生暴力或者自残行为,有时也会作出不可理喻的行动或者决定。躁症若没有被治疗,会越来越严重。反之,若在发作初期即受到良好的控制,就能保护患者的社会功能,使受到的损害尽量小。
- 郁期
- 在郁期(Depressive episode),患者会感到忧郁,包括闷闷不乐、伤心、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悲痛、自我厌恶、内心空虚等。如果进入重郁,也有可能感到失去生存的动力。
- 郁期的行为视轻重程度(Mild or moderate depression to severe depression)而定,包括不想讲话、睡眠时间变短、经常性地哭泣、自暴自弃、产生想自杀的念头,或者将自杀付诸行动等等。
- 治疗
- 通常包括心理治疗以及使用情绪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物。常用的情绪稳定剂包括锂盐和部分的抗癫痫药物和多巴胺抑制药。如果病人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风险,即使病人本身不愿意接受治疗可能还是有强制治疗的必要。如果认为病人的风险和情况有住院治疗必要,经精神专科医师鉴定后可以强制病人住院接受治疗。严重的行为问题在急性期可以用苯二氮平类药物或抗精神病药物处理。若病人有服用抗忧郁药物,在躁狂期建议应停药,若不停药则应该加上情绪稳定剂,对于其他治疗手段反应都不佳且症状严重的病人可能会对电痉挛疗法有反应。
恐惧症
编辑恐惧症(来自希腊词 phobos,意思是 “ 恐惧 ”)是对特定物体,情境或活动的特定恐惧。恐惧经历的范围从不安感到全面惊恐发作。大多数人都学会与他们的恐惧症一起生活,但对于其他人来说,恐惧会使他们变得极端虚弱以至于他们走极端以避免可怕的情况。例如,恐惧蜘蛛恐惧症(害怕蜘蛛)的人可能会在彻底检查蜘蛛之前拒绝进入房间,或者可能因为蜘蛛可能在那里拒绝在乡下度假。恐惧症的特点是它们的特异性和非理性。一个有恐高症的人(对高度的恐惧)可以无所畏惧地在帆船上环游世界而不用担心,但拒绝走出建筑物五楼的阳台。
常见的恐惧症是社交恐惧症,人们的极度羞怯或社交场合的不适。社交恐惧症可能特定于某个事件,例如在公共场合讲话或使用公共厕所,或者对于几乎所有亲密的家人和朋友以外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更普遍的焦虑。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经常会在公共场合出现身体症状,例如大汗淋漓,脸红,口吃,恶心和头晕。他们确信周围的每个人都会注意到这些症状的发生。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社交恐惧症。 最无能力的恐惧症是广场恐怖症,被定义为对于逃避可能难以或令人尴尬的地方或情况的焦虑,或者可能无法获得帮助的焦虑 引发惊恐发作的典型地方是停车场;拥挤的街道或商店;和桥梁,隧道或高速公路。患有广场恐怖症的人(主要是女性)可能很难离开家园并与其他人互动。 恐惧症影响了大约 9%的美国成年人,并且它们在女性中的流行率是男性的两倍。在大多数情况下,恐惧症首先出现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并且通常持续到成年期。
- 治疗方法 : 认知行为疗法 —— 以社交恐惧症为例:
* 都是我的问题?—— 破除“个人化”的思考习惯:
个人化的意思就是明明一件事情与自己无关,却总是将它和自己联想在一起,并为此感到自责的一种思考习惯。例如,社交恐惧症的患者在与人交谈时若注意到对方在看手表,可能就会想说是不是自己讲话太无聊,对方感到不耐烦才看手表?对方的任何一些小动作,都会让患者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若要改变这种思考恶习,就可以用“与我无关”的思考方式重新看待事情:对方看手表?与我无关;对方清喉咙?与我无关,可能只是他喉咙痒。如此不断地自我提醒,就能减少脑 中的小剧场,降低降低恐慌感。
* 摆脱怕生的技巧 —— 将不安程度“数值化”:
想样有一个不安温度计(计量表),从 0 到 100 分,评估自己的不安程度有几分,这样首先会将不安这种模糊的情绪概念给具象化,使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面貌。然后在不安指数飙高后,温度计的警报会响起,你就可以大至掌握状况,而不会完全搞不清楚当下发生什么事;相反地,当不安指数降低时,想法也会变得积极一些。
* 总是被过往记忆局限?——“窜改”不可靠的记忆:
记忆是脑海中东拼西凑的画面,因此非常不可靠,也因为如此,我们就可以用新的认知来覆写旧的认知回路,就像窜改记忆的程式码一样,来改善造成我们怕生的关键记忆点(Key memory)。例如,因为小时候一次站起来念课文的经验,念错被同学嘲笑,使往后在众人面前说话都会感到很不安。这时便可以回想这段记忆然后窜改它,比如让自己回到当时的教室,在同学嘲笑你时大声斥责他们等等,大胆大胆地重新改写记忆脚本。也许你会觉得强制植入美好回忆是在自欺欺人,但在不影响其他人的情况下让自己克服不安情绪,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 最广为人知的疗法 —— 暴露疗法:
将恐惧症患者暴露在其所害怕的事物前或情境中,透过反复接触此事物或情境,患者可增加其能够控制局势的感觉,减弱焦虑感。暴露疗法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治疗师可能会要求患者去想像其所害怕的事物或情境,或在生活中直接面对它们。也可利用 VR(Virtual Reality)虚拟实境,使患者暴露在害怕的环境中,使其放下戒心,渐渐习惯同时也克服在现实世界中害怕的事物。社交恐惧症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向陌生人问路、搭话,让患者自发性接受治疗,主动(非受迫性)去接触惧怕的事物,并禁止安全行为(在碰到害怕事物所做的反应、避难措施),例如不能刻意回避与陌生人的眼神交会等。
* 害怕自己说错话?—— 以“我”为开头来传递讯息:
将语句的主词从“你”改为“我”,就可以大幅降低得罪对方的情况。 例如,请室友整理座位,就可以从原本的“你可以整理一下座位吗?”变成“我希望你可以整理一下座位。”增加了“我希望”的缓冲,就比较不会踩到对方地雷。
* 如何成为沟通大师?—— 使用“三明治话术”:
当你有一件难以启齿的事,便可使用三明治话术。使用方式:首先先感谢对方,中间夹著这件难以启齿的事,最后再感谢对方,像三明治一样用两个较容易开口的感谢包夹著这件事,可以使氛围不致太尴尬。
* 总觉得目标太难达成?—— 用“小步骤”体会成就感:
将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步骤,体验每次目标转换时达成的成就感,这样计划也就会更有动力、意愿进行下去。每次只要完成小步骤,逐渐累积,到最后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克服恐惧了。例如,上台演讲前,先对著镜子练习,然后再找好朋 友来听你演讲,透过像这样一个个小步骤慢慢建立起信心,到最后真的上台时,也因为已经有很多次练习的经验了,就比较不容易紧张。
强迫症
编辑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主要特征为强迫性意念(Obsessive)与强迫性行为(Compulsive)。
- 强迫性意念是具有反复性的思考、想法、冲动及恐惧,且是无法控制及不合理的。如“瓦斯没有关好”、“会不会忘记关门”、“是不是忘记接小孩了”。
- 强迫性行为则指过度反复从事某一外显或心理行为,以消除强迫性意念带来的焦虑感,及避免所担忧的某种危险发生。通常强迫性信念或行为会严重地影响到生活:例如不断的关门(外显行为),以确定门是否关好,导致无法做其他的事;或者不断的祈求神明(心理行为)保佑自己有把瓦斯关好,使得患者无法专心做事。
著名人物大卫贝克汉姆最出名的是在场上的完美射门,他曾说:“我有强迫症。我必须把所有东西都放在一条直线上,或者一切都必须成对出现。我会把我的百事可乐罐放在冰箱里,如果太多了,那我就把它放在另一个柜子里。我去酒店房间时,在我放松之前,我必须将所有传单和所有书籍都放在抽屉里,这一切都必须完美。” 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样,大卫贝克汉姆也有强迫症。我们有时可能会不断重播脑中最喜欢的歌曲;担心自己对即将到来的派对无法准备完善;或者发现自己正在分析一系列似乎有某种模式的数字;甚至再次回到屋内以确保有关闭水槽水龙头,或重复照镜子数次以确保我们的头发有梳理等等,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当个体持续遭受痛苦或恐惧的想法时会被诊断出来。
洗手一次或两次以确保它们干净是正常的,但是洗 20 次则不是;保持冰箱整洁是个好主意,但每天花几个小时整理则不是。受害者知道这些仪式毫无意义,但是他们无法阻止。强迫症患者可能会避开某些引发强迫症的地方,或使用酒精或毒品来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与其他焦虑症相比,强迫症的患病率较低(约占某一年人口的 1%),并且通常发生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
强迫症的过程因人而异。随著时间的推移,症状可能来来去去,减少或恶化。
- 治疗
- 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药物治疗是强迫症的首选治疗方法。在行为 / 认知行为疗法中,专门针对强迫症的疗法称为暴露与反应阻止疗法,这种疗法的介入可以帮助患者渐渐忍受不执行强迫性仪式行为而带来的焦虑感。
- 同时,现在被广泛接受的方法是心理治疗合并精神类药物治疗,且认为这种方法比单独使用两者其中之一都要有效。
- 1. 药物治疗:最常被用来治疗强迫症的药物类别为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简称 SSRI);氯米帕明(Clomipramine)是属于三环类的抗忧郁剂(tricyclic antidepressant)。这个药物的作用与 SSRI 类似,但缺点是有较高比率出现副作用。
- 对于轻微的成人强迫症患者,SSRI 是第二线的治疗方式。在中重度强迫症的成人患者。SSRI 则是第一线的治疗方式。
- 1. 药物治疗:最常被用来治疗强迫症的药物类别为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简称 SSRI);氯米帕明(Clomipramine)是属于三环类的抗忧郁剂(tricyclic antidepressant)。这个药物的作用与 SSRI 类似,但缺点是有较高比率出现副作用。
- 2. 电痉挛疗法:一些案例研究已经证实电痉挛疗法对于重度、难治性强迫症有一定疗效。
- 3. 心理手术:心理手术是在患者使用其他各种治疗手段均没有显著帮助的情况下的最后手段。手术会在大脑的扣带皮层造成手术创伤。一个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30%参与这项手术的患者有了明显的改善。脑深层刺激手术和迷走神经刺激术都是可行的手术选择,它们不会对脑组织进行破坏。
- 在美国,对强迫症的精神外科手术,是作为在患者尝试过多种增加剂量,乃至全剂量的药物治疗;并且接受了数月集中的认知行为治疗、暴露与仪式 / 反应防止治疗后,仍无效果的最后治疗手段。同样,在英国,于合适的一系列认知行为治疗实施之前,是不能对患者进行精神外科手术的。
- 3. 心理手术:心理手术是在患者使用其他各种治疗手段均没有显著帮助的情况下的最后手段。手术会在大脑的扣带皮层造成手术创伤。一个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30%参与这项手术的患者有了明显的改善。脑深层刺激手术和迷走神经刺激术都是可行的手术选择,它们不会对脑组织进行破坏。
- 案例
- 李奥纳多 · 迪卡皮欧(Leonardo Wilhelm DiCaprio):自小就得了强迫症(OCD),在拍《神鬼玩家》时病情复发,化妆师和助理也明显感到他不对劲,他自己更是快抓狂,即使当片子拍完好几个月,他仍深受 OCD 之苦
- 相关电影
- 《爱在心里口难开》(As Good As It Gets, 1997)
- 真实地呈现了强迫症患者的病症。马文是个患有强迫症的作家,孤僻又神经兮兮、厌恶同性恋且难以相处,总是对人口出恶言,被视为怪胎而避之唯恐不及。他的古怪行径包括:门要来回锁五次、灯要重复开五次、洗手要洗两次且用掉两颗肥皂、只去固定的餐厅,吃固定的餐点,给固定的服务生服务 … 一切井然有序,丝毫没有弹性。
- 在马文一成不变的苦闷日子中,卡萝进入了他原本黑白的生命中。卡萝是位单亲妈妈,独自扶养患有气喘病的儿子。从此,马文开始积极面对自己的疾病,想要为了卡萝成为更好的人。
解离性身份疾患
编辑解离性身分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是一种心因性障碍,旧时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患者会出现两个或以上的人格,其身分与意识不同,就如“在一个身体里住著不同的人”。
- 症状
- 患者的每个人格都是稳定且完整发展,拥有个别思考与记忆,甚至可能有不同性别年龄或种族。人格之间知道彼此存在的案例称为“并存意识”,然而不知道的情况会发生记忆断层,而患者无法得知自己有多重人格。
- 多重人格的成因仍有许多争议,大多认为与童年创伤有关,可能在七岁以前有冲击过大的压力事件,例如身体虐待或情绪虐待,而导致患者得病。
- 盛行率
- 传统认为DID是非常罕有的精神病,而这个想法某程度上也导致临床上的漏诊。甚至不少说法声称,DID是万中无一的心理障碍,极难遇见。
可是,实证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跨国的流行病学研究指出,解离症的在一般人口的盛行率约为10%,其中DID的盛行率约为1%。而在华人社会里,解离症(包括但不仅限于DID)的盛行率可能为0.3% 至 4.52% (非临床人口) 和 1.7% 至 19.5% (临床人口)。
- 治疗
- 多重人格的治疗需要经历许多年的时间,通常治疗师会将现有的人格整合成一综合的人格特质,期间逐步削减内在的人格。但即使成功一次,也可能在未来复发、再次解离。另外,临床上也会利用催眠来召唤不同人格以利治疗,但催眠多为辅助而非根治的方法。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编辑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 PTSD,又称创伤后遗症)是指人在经历过情感、生理等创伤事件后产生的精神疾病。发病的原因一般都是是遭逢极度的创伤事件,加上个人本身体质的双重影响所致。可能与先天遗传基因、个性特质、后天环境、过去创伤的经验都有关系。
· 症状包括如下:
1. 创伤经验再体验:在创伤事件过去后,个案可能会透过做恶梦,梦见同样事件发生,或者在白天突然回忆起创伤事件,再度感受到受创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是“侵入性”的,越不愿意想起反而越会想起。
2. 过度警觉:经历过创伤事件后,有些个案会持续处在警戒状态。这使得个案变得无法专心、易怒、失眠、焦虑,严重甚至会发生冲动的自我伤害行为。
3. 逃避及麻木:许多人会选择避免回忆或接触可能引发创伤事件回忆的人、事、时、地、物。
4. 出现与创伤事件相关的负向认知及情绪:联想障碍、对创伤事件认知扭曲而责怪自我或他人、情绪低潮、疏离他人。
· 这些症状往往会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出现,且持续一个月以上 。可能导致 PTSD 的经历如下:
- 童年时遭受生、心理上的虐待、幼年时被抛弃
- 遭受过性侵害
- 遭受过暴力攻击
- 经历战争
- 经历严重的车祸、意外事件、自然灾难
- 目睹亲人、恋人等关系亲近者的突然死亡
- 遭受过霸凌(包括校园霸凌、职场霸凌等等)
- 麻醉觉醒
- 从事杀害他人或动物等杀生行为,包括战场上开枪杀死敌人的士兵、刑场上执行死刑的法警和以屠宰动物为业的屠宰场员工等
大部份人对创伤事件的情感会在几个月后淡去。如果其持续过长的时间,就有可能导致精神上的失调。大部份经历创伤事件的人并不会产生 PTSD。PTSD 是一种焦虑性失常,不应和一般的悲伤或创伤后之调适混淆,此疾病也有可能伴随著其他精神失调(合并症,comorbidity)包括重度忧郁、一般性焦虑失调,解离性身份疾患和各种成瘾性。
· PTSD 需要精神科医师的专业协助,提供个别化的治疗规划。常见的治疗方法可分为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与特殊治疗。治疗的目的有三个方向:
1. 改善比较严重的情绪障碍
2. 改善相关的身体不适症状
3. 协助个案回到正常的工作、社交功能
· 还有一个需注意事项是在接受专业诊疗之前,基本自我照顾原则如下 :
1. 找一个值得信任而且确定不会伤害自己的对象,把心里面的创伤说出来。
2. 绝对不要使用酒精,非法药物,或者自残来伤害自己。
3. 找一个安全的环境,让自己被威胁的感觉降到最低,保护自己。
4. 阅读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相关知识,对自己的情况越早掌握,就越能预防症状的持续或者加重。
- 心理治疗
- 1. 支持性心理治疗:医师与治疗师倾听个案倾诉,但不批判也不介入个案想法,反而给予肯定、正向鼓励。这有助于稳定个案不安的情绪,让个案能放松、安心的接受治疗。支持性治疗目标在于改善个案症状、自尊、自我功能及适应技巧。
- 2. 认知行为治疗:透过医师或治疗师晤谈,评估个案的特性与可运用的资源,拟定治疗的策略,包含心理教育、暴露、认知重建、焦虑管理等。治疗方式也会根据创伤事件不同而异。一般认为,认知行为治疗对于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有显著改善效果。
- 3. 精神动力取向心理治疗:解析个案与父母的依附关系、分离焦虑、儿童期创伤、对治疗师的移情表现等,达到改善症状与帮助个案自我觉察。
- 药物治疗
- 药物治疗的选择上,最常使用的药物是抗忧郁剂。目前第一线用药为选择性血清素受体阻断剂(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现有的科学证据指出,SSRIs 对于再体验及逃避症状有帮助,对麻木症状则需要一段时间后才会有反应。SSRIs 在部分人身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是肠胃不适、恶心及性功能障碍。此外,药物治疗的选择还需考量个案对于药物的反应、是否发生合并症,医师也可能更换或增加其他辅助药物,例如其他种类抗忧郁剂、助眠剂、乙型交感神经阻断剂(β-Blocker)或抗焦虑药物。
- 特殊治疗
- 1. 动眼减敏重整疗法:可以视为变化型的认知行为治疗,个案在治疗师引导下专心地回忆创伤记忆,同时透过治疗师特殊指令,眼睛追踪治疗师的手指移动改变视野。研究指出动眼的过程,有助于促进个案大脑资讯传递与重整,对于重建记忆有一定的帮助。
- 2. 艺术治疗:与治疗师进行互动式绘画、雕塑、沙游。
- 3. 放松训练:藉著想像与自我暗示,达到身体与情绪上的放松。
边缘性人格
编辑- 简介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 BPD,为一种 B 型人格疾患。BPD 为一种让人又爱又恨、不知所措的人格疾患之典型,患者本身自杀、自伤、自虐及操弄他人情绪的混乱行为,经常造成个人、家庭及社会的严重困扰,也是让许多治疗者感到困难与无力的个案类型,特别是他们操控性的自杀行为,会操弄及挑起家人及治疗者的情绪,常让周遭的人疲于奔命,经常令治疗者感受到强烈的无助感。
- 征状
1. 自我形象不稳定
BPD 患者的思考模式没有灰色地带,要不就觉得自己过得不错,要不就觉得自己一文不值。他们也常常感觉自己不停在伪装,或感觉自己的身份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渴求向外寻找肯定,缺乏独立而固定的人格。
2. 不稳定、轰轰烈烈的人际关系模式
BPD 患者的思维模式大多非黑即白,不是觉得对方很喜欢自己,就是觉得对方完全厌恶自己。因此只要双方之间遇到一点点的小冲突,都会使患者对该关系感到绝望。这种极端的思维在心理学上称为“分裂 (Splitting)”。
3. 患者会做出疯狂的举动去避免被遗弃
BPD 患者很容易以为别人想要抛弃他们,因而陷入被遗弃的极大恐惧。例如对方因为忙碌而显得有点冷漠,他们可能就会采取任何方式去阻止对方抛弃自己,比如说一直告诉对方自己有多伤心,想让对方做一些事情去让自己安心,如果没有得到回应,还可能做出一些比较激烈的行为(如电话轰炸、跑到对方家、甚至威胁自杀)。
4. 长期感到空虚
因为患者的情绪、身份和人际关系非常不稳定,因此他们很难追求有意义的目标,亦难以建立深层次的亲密关系,便容易感到空虚、感觉人生没有意义、不知道为什么要活著等等。
5. 突然出现激烈的情绪反应
BPD 患者的负面情绪尺度就像是只有 0 或 100,中间没有缓冲空间。即便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让患者陷入突如其来的情绪崩溃。
6. 难以控制怒火
BPD 患者往往难以控制愤怒的情绪,并且对于该事件的严重程度作出不成比例的愤怒行为。例如被朋友误会就把对方暴打一顿。
7. 反复出现(或威胁会进行)自杀和自残行为
BPD 为患者带来强烈的负面情绪,所以患者容易因为自己无法承受,最后选择伤害自己,甚至了结自己的生命。同时,因为患者极度害怕被遗弃,有时会透过威胁自残或自杀来留住别人。
- 成因
心理学家 Marsha Linehan 的生理社会理论(Bio-social Theory)指出,边缘性人格障碍来自于 生理因素 和 社会因素 的交互作用。
在不少研究中显示 BPD 患者比起常人更加敏感,有不少 BPD 患者还同时处于 无效环境 ,无效环境指的是“否定、拒绝、无视、批评及惩罚一个人的感觉、思想、偏好、信念和感官”,因此这些患者一直学习不到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
1. 家族遗传
家族遗传会增加患上 BPD 的风险,有研究指出如果一个同卵双胞胎中其中一个患病,那么另一个同卵双胞胎也有三分之二的机率患上边缘性人格障碍。不过,由于直系亲属不只会有相似的基因,还会有相似的环境因素(因为一起在同一环境长大),所以此疾病究竟是否被基因所影响仍在研究中。
2. 大脑中化学物质改变
研究发现患者的大脑中与情绪调节、冲动和攻击性有关的区域与常人不同。另一方面,有研究指有助于调节情绪的大脑化学物质(如血清素)也出现了失衡。
3. 环境
环境的因素在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中是最普遍的,例如患者曾经是情感、身体或性虐待的受害者、小时候长期处于恐惧和痛苦之中或与另一位有严重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成员一起长大。
- 亚型
1. 灰心边缘型:
最难被察觉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又称为安静边缘型、或高功能边缘型,这类型的患者较不外显,行为看起来与健康的常人无异,但外表下的他们充满焦虑、抑郁、愤怒、自我批评和对被抛弃的严重恐惧。当面对负面情绪时,他们很容易会自残或用其他方式伤害自己,若未能得到需要的帮助,最终可能选择自杀。
2. 冲动边缘型:
与表演型人格障碍有些相似,表面上精力充沛、魅力四射,很想要得到别人的关注,但同时又好像只能进行比较肤浅的互动,无法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很容易兴奋也很容易生气,容易与人起冲突并做出极为冲动的行为。
3. 暴躁边缘型:
可能是最符合边缘性人格障碍刻板印象的一种。患者经常无缘无故生气,他们的防御性非常强,有时会直接以言语攻击他人,也会采取被动性的攻击行为,将攻击用自怨自艾的方式表达出来。
4. 自毁型:
这类型的病患特别擅长自我破坏。他们缺乏稳定的自我价值,并且有著极端的自我憎恨,也不相信有任何人会真正在乎自己,因此即使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他们也因为不相信自己值得这些好事而会做出破坏性行为。例如明明有著深爱自己的伴侣,却无缘无故跟对方分手,只因为害怕对方会主动抛弃自己。
- 治疗方法
1. 辩证行为治疗(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专为 BPD 患者设计的治疗法,此方法为教导患者怎样学习活在当下、调节情绪、改善人际关系和增加抗压力,让患者培养健康的应对方式。
2. 心智化为本心理治疗(Mentalisation-based Treatment,MBT):此方法为提高患者本身的心智能力,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让患者学习察觉到自己有问题的行为进而减少。
3. 基模治疗(Schema Therapy):源自于人生早期阶段的困境使病患形成不健康的基模,决定了患者的思考、行为与表现。基模治疗的目标即为帮助患者察觉并改善自己的基模。
4. 药物治疗:现阶段并无特定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药物,但可以在治疗时采用一些缓解相关症状的药物,例如抗抑郁药、精神稳定剂、抗焦虑药等。
性功能障碍
编辑性功能障碍在男女双方都可能出现,只是因为男性比较容易突显或是比较容易被强调,所以一般听到的都是男性的性功能障碍。而男性的性功能障碍也往往被局限于勃起功能障碍。事实上,性功能是一个很广泛的名词,它包含了性欲望、性兴奋、阴茎勃起、性交、性高潮、射精以及回复等多个阶段。上述的任何阶段出现问题,即称之为性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不仅起因于生理,心理因素更是导致此病症出现的一大原因。这里主要探讨由于心理因素而引发之心因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
- 治疗方式
- 性治疗的方式于一九七零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推展,直至目前为止仍是以“认知治疗”合并“行为治疗”的模式加以进行。性治疗的范畴也由单纯的功能障碍扩展到整个有关性活动障碍的指导与配合,从一个男性单方面的勃起障碍、早泄、迟射到需要双人配合的性交不和谐或关系性的性欲低下等,考虑的层面亦扩大到整个家庭因素。但目前大家公认比较有效的是性治疗,尤其是马斯特与强生夫妇所发展出来的双性疗法(Dual-Sex Therapy),它是一种认知行为治疗,对于心理性功能或高潮障碍的患者都有不错的预后。
- 1. 双性疗法:双性疗法理论的基础是认为性疾患治疗的对象应是夫妻双方,性问题反应了夫妻双方的误解与不和,因此必须把夫妻视为治疗的一个单位。在治疗过程中,一开始著重于认知教育,把性功能的生理及心理层面加以解释,接著以男女治疗师组成的治疗团队,加上病患夫妻,合成一组四向沟通的团体,彼此充分讨论并以行为治疗为导向,以短期治疗为目标,再加上病患夫妻家庭作业之配合。特殊的技巧则包括重新认识身体各项感官在性的重要,强调前戏与性交过程一样重要,并利用想像的方法、口交及自慰的技巧来消除对性交的害怕,把性交放在最后阶段才进行,在过程中若有困扰则随时提出加以讨论,患者最终能达到对配偶可以用性或语言及身体来进行沟通。
- 2. PLISSIT 模式:近年来性治疗里较被认可的治疗方式是 1974 年 Annon 所提出 PLISSIT 模式,PLISSIT是四个介入层次的英文首字缩写:
- - 第一阶段 P (Permissiongiving):对于个案的性表达或性关注予以认可与同理。个案初期对于性的问题会出许多疑惑,有些是属于不必要的性迷思,如自慰伤身,有些是属于心理压力,如男性见女体一定要马上硬等等,这非性功能问题,是思想问题,只要能多花一点时间说明清楚,自然问题迎刃而解。 - 第二阶段 LI (Limit Information):有限的资讯,也就是对个案所提出的性问题提供解决的资讯,而且只限制在他需要帮助的议题上。
- - 第三阶段 SS (Specific Suggestions):提出特定而明确的建议以解决问题,意即给予求治者一些针对性问题的特殊建议。通常大部分的个案可以透过性咨询得到帮助,如果还无法被解决才需进入第四阶段。
- - 第四阶段 IT (Intensive Therapy):能解决问题的深度性治疗,包括直接深入性爱的现场协助或透过医学普遍认定的方式,如口服药物、针剂注射及植入。
- 3. 认知行为治疗(CBT,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ist):主要还是经由认知去改变行为,也是我们目前较常用的,与上述的 PLISSIT 相当。是由认知和行为主义演进而成的,包括了有三项的特征:(1)解决问题与产生改变(2)重视科学方法(3)监视和控制行为的认知历程。因此把认知行为放到性治疗中,我们会从个案的性问题发生的原因去试著找答案,如勃起障碍,发生的原因一般有操作焦虑、低性欲、关系问题、早泄所引发的续发性勃障、忧郁症及一般性焦虑症等等。透过勃起不佳的事件,个案会产生不正确的信念,导致行为再次发生及情绪低落,而每次失败性行为所导致的不舒服感会让行为继续发生,挫折一再重现,进而性情境中反复出现勃起障碍,一直循环永无歇止。透过认知我们矫正其(1)对性的迷误、负向的性态度、会硬才是男性的自尊及对不合理的恐惧,(2)对不能适应的性行为做教导,如缺乏性技巧、太在意自己所缺乏的,无法适应的性行为方式,(3)利用其他的方法来掩饰原先的性障碍,如太早射而不敢勃起等。
- 4. 心性治疗:1974 年卡普兰(Kaplan)的心性治疗,将人类的性反应视为一种三相现象,由分离但相互联系的阶段组成:欲望,唤起和性高潮。并总结地说:“欲望”阶段障碍是最难治疗的,与深层次的心理困难有关。1989 年 Lief 也提出了整和婚姻治疗的概念,从教育及支持系统做起,处理婚姻中人际的冲突,将其融入性治疗以改善性功能。在爱情三元素中,“亲密关系”指的是扶持的情感,以及在爱情中表现温馨的行为,包含诚实公开的沟通、分享、愉悦共处与对彼此的重视并接受对方为有价值的个别个体且有深刻同理心的了解。借由理解婚姻双方真实的自我,化解因缺乏沟通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从最根本的自发性的性欲中发觉性关系的问题,继而解决心因性的性功能问题。
性偏离障碍
编辑在此额外补充一些性偏好疾患(Paraphilic disorders,原先称为性倒错)的相关条目,而后总结其发生原因,并且介绍其治疗方式等。
性偏离障碍之介绍
编辑(一)恋物性易装癖
恋物性异装癖又称异性装扮癖,是指通过穿著异性服装而得到性兴奋,且造成了自身社会上的痛苦与困扰一种性偏离障碍形式 ,患者以异性恋 、男性居多。异装癖与跨性别者不同的是患者并不厌恶或怀疑自己的性别,而是在异性的装扮过程中得到性满足,而跨性别者在改装后并不感到色情的刺激,而确信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异性。
诊断条件为反复强烈渴求性行为、性想像涉及异性装扮并付诸于行动至少持续半年。异装癖患者通常从青春期(5 到 14 岁)开始穿著异性服装,借由此行为产生愉快的性满足感和性冲动。大多数患者的性生活并没有困难,有的患者表现仅仅为性欲低,少数患者穿著女装只是为了获取舒畅感。
(二)吞食性爱好
吞食性爱好并非精神疾病准则上的性偏离障碍。但是若实践吞食性爱好造成了对于他人的虐待或是受虐的状态,且造成当事人的困扰或严重伤害的,则可能会符合性虐待或性受虐障碍的诊断。
吞食爱好(Vorarephilia,简称 Vore),爱好者借由想像吞食他人(或生物)或被吞食,抑或是当第三者观赏,达到生理性刺激的效果。 台湾地区多称其为“吞食”,中国大陆地区的则称其为“入腹”,部分爱好者亦使用日文词汇“丸吞”(丸呑み)。 英文单字 Vorarephilia 系由拉丁字根 vorare(意为“吞下”或“狼吞虎咽”)及古希腊语 φιλία(philía,意为“喜爱”)所组成。 对象分为两种,吞食者(捕食者)〈Predator 简称 Pred〉,被吞食者(猎物)〈Prey〉。 通常在幻想中,猎物是整个地被吞下,且不会受到严重伤害,如同单纯地囚禁,但仍有少部分是包含被咀嚼或是消化情节。吞食爱好多伴随其他爱好一同出现,如 巨大爱好〈Macrophilia〉、缩小爱好〈Microphillia〉、兽人爱好〈Furry Fetishism〉、性调教〈BDSM〉、怀孕爱好〈Pregnancy Fetishism〉等。 此类爱好与性调教(通常是被欺负的一方)有些许连结,隶属于性偏离(恋物癖)的一种。这些爱好者们渴望与一个具有强势力量的对象结合,或借此永久地逃离孤独。常人会感到不利的情境“可能遭受未知的对待”对于爱好者们来说,反而可能从中获得抒发。 然而此类幻想基本上不可能实现于现实生活,故爱好者经常透过故事、绘画等创作来表达。由于此幻想在现实生活中违反法律与道德,多半爱好者也仅会停留在想像阶段,并不会实际执行。此幻想行为与食人〈Cannibalism〉有著明显的差异,仅仅透过想像情节而满足。 有时参演者会是人类、被拟人化的动物(兽人)、龙,或其他各种奇幻生物。通常在吞食后,捕食者多数会抚摸著肚皮,显露满足的神情。 吞食的情节也经常出现于绘画、故事、影剧、电玩,主流媒体亦可见其踪影。
(三)恋童
一种属于年龄偏好的性偏离,表现为成年人或16岁以上的青少年长期认为青春期前的儿童具有相当的性吸引力。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修订版(DSM-5-TR)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如果恋童者针对儿童的行动表现其性兴趣,并导致其产生负面感受、影响人际关系,那么就可诊断为患有恋童症。恋童的成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界普遍认为与大脑发育和遗传因素有关。西方社会对于恋童者普遍存在误解和污名化,这种态度也针对没有犯罪行为的恋童者。然而,猥亵儿童者并不等同于恋童者,除非涉事者认为只有青春期前的儿童具有性吸引力。
(四)性虐待与性受虐障碍
性虐待与性受虐障碍者感受到只有在虐待或受虐场景中才能感受到性兴奋,且造成个人身心或社会功能上的困扰或障碍,又或是造成身体的严重伤害或是死亡。造成身体严重伤害或死亡的活动例如性窒息,一般是选择一个隐蔽地方如浴室,寝室,地下室以避开被人发现,通常应用的是绳索一类东西紧勒颈部或身体别的部位例如外生殖器部分或悬挂的上吊方式以限制呼吸,少数被报道是用塑料袋,面具,绷带或吸入有害天然气等工具或方法,致死案例都是由于不能自我解救时导致窒息死亡。
而一般的性愉虐 (BDSM) 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上,则不会被视为性偏离障碍。虐恋参与者通过表演某个场景、完成某个对话、做某个动作等方式,使得受虐者表现为屈服于施虐者的活动。受虐和施虐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如臣服者会心甘情愿地让对方鞭打自己、咬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从施虐和受虐中,在精神和肉体的痛苦中得到性快感和性满足。臣服和支配的形式很多,甚至可以远程实施,比如施虐者通过网络视频命令受虐者手淫。这些行为除非缺乏双方同意,或造成严重伤害,否则并非性偏离障碍。
(五)同志与跨性别“不是”性偏离
过往的精神疾病诊断包含同性恋与跨性别。在 1973 年,同性恋已经从性偏离的诊断中移除。而在 2013 年,“性别认同障碍症”更名为性别不安,去除跨性别作为一种障碍的污名。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2013),个人必须符合以下至少两个标准,且持续超过六个月。[20]
- 个人所感受到/表现出的性别与被指定的性别或性征显著不一致
- 由于个人感受/表现出的性别与被指定的性别/性征不一致,而希望摆脱自身被指定的性别或性征
- 强烈渴望拥有另一性别的性别特征
- 强烈渴望成为自身指定性别以外的性别。
- 强烈希望可以被以自身指定性别以外的性别对待。
- 坚信一个人具有与自身指定性别不同的典型性别的感受与反应。
并且性别不安的诊断标准指出以上的标准必须造成临床上显著的痛苦或损害,才会被诊断为性别不安。
由上述资料可知,性别不安并非一种性偏离障碍,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性别框架导致的痛苦。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指出,性别不安者应该要得到适当的资源,包含咨商、性别重置手术以及社会与法律的性别转换过程。
导致性变态的原因
编辑- 生物遗传学因素 多年来生物遗传方面研究的结果表明,大脑和神经系统中并未能证实有任何特别的化学物质与性变态有关。
- 心理学因素 性心理障碍的患者中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如强迫性人格 —— 刻板固执,又称执拗性人格。办事循规蹈距,墨守陈规,意识保守,缺乏随机应变能力,遇事犹柔寡断不善决断,对自己要求高但缺乏自信,工作负责过于谨慎。这些人容易产生强迫性症状和焦虑、抑郁反应。其中幼年和早年性心理发展中的挫折或冲突与成年后的性变态有著心理动力学上的因果关系。
- 环境和社会因素 性变态一般来说,反常的变态的性行为是不合理的社会强制和压抑所造成的性心理冲突的后果,所以它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成年后,当性欲受到现实生活环境的限制或个人人格的缺陷而无法正常宣泄时,即会退回到早年固结点,避开自我控制,直接以幼儿性欲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性变态。 家教是否得当对性变态的形成有著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无不对孩子的幼小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性教育启蒙教师。父母的性观念会通过他们的有意或无意的举动而影响到下一代,例如异装症,则是因父母反复安排孩子穿异性服装培养成的一种嗜好,这是一种条件反射性的性变态形成过程。
治疗方式
编辑1. 冒尔的联想法治疗法
其要诀是在当事人的反常的情欲和正常的目的之间,觅取一个联系的途径,例如假定当事人特别喜欢男童,就可以用联想治疗的方法加以训练,教他把情欲转移到有男童性格的成人身上,这是很可以做到的。因为我们早就知道这些人在这一方面是愿意加以考虑的。
2. 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训练正常性生活,培养对异性的正常兴趣,以矫正变态行为,对严重妨碍社会安全的性变态者。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对于性变态,更应重视预防,性变态主要是后天造成的不良行为,是在各种因素长期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儿童时期是性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一定要正确引导。消除消极的心理因素,纠正错误认识。通过自我暗示、自我调适,针对性的解除负面的心理因素。必要时在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
以下为变态的治疗方法,并非只著重于性变态 (1)药物治疗。
包括如下几类:
抗精神病药 | 因这类药物以治疗或控制思觉失调症的精神病性症状为主,所以亦称为 “ 抗思觉失调症药 ”。 目前在国内常用的有气丙嗪、泰尔登、氟哌啶醇、奋乃静等。 |
抗抑郁药 | 目前常用的有阿米替林、丙咪嗓多虑平与苯乙肼几种。 |
抗躁狂药 | 此类药物的代表为锂盐(碳酸锂),此外气丙嗪与气哌啶醇也有较好的作用。 |
抗焦虑 —— 镇静药 | 主要是安定类,如安定、舒乐安定、硝基安定等。 |
抗癫痫药 | 常用的有苯妥因钠、鲁米那、卡马西平、朴痫酮等。 |
(2)电击治疗。
(ㄧ)电痉挛疗法(ECT)
简介:指经由电击脑部来诱发痉挛,以治疗精神疾患的疗法。
精神科用电痉挛疗法来治疗严重重性忧郁障碍、躁郁症和思觉失调症,特别是当所有药物和心理疗法都无效时。电痉挛疗法起源于1930年代,现代在麻醉和肌肉松弛剂的辅助下已相当安全,并成为患有精神病的怀孕妇女之较安全的疗法(因为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和畸胎,而电疗法只作用在脑部,因而相对较安全)。
疗效:很多临床研究肯定了电疗法的成效。它对重度忧郁症和一些其他的精神疾患特别有效。有的研究更发现它亦对药物成瘾、焦虑症、和人格障碍有效。这些研究报告是几十年来科学家、临床医师和受治疗者统计归纳后得到的结论。 虽然平均对疗效有反应者只有约百分之60~70。但电痉挛疗法的效果显著比药物的作用快,因此在有严重忧郁症,试图自杀的病患,电痉挛疗法相当适合。但它并不能提供长期的自杀预防。每次的电疗可以提供短时期的治疗,因此要达到长效控制仍必须搭配药物治疗。长期的电痉挛疗法一般以间隔数星期的周期给予治疗,因为有观点认为在每次疗程后大脑需要数星期的恢复期。 在电疗后会有短暂的欣快感,因此要达到长效必须长期而间断地给予治疗。但亦有顽固难治疗的精神病患须要每周一次的电疗。
(二)重复性跨颅磁刺激治疗(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简介:rTMS 是利用磁波刺激,改变大脑内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藉以改变刺激位置的脑区活性,由于磁场深度,作用位置主要位于大脑皮层。rTMS 可治疗的病症中,证据力最高的是重郁症及疼痛问题。与电痉挛治疗 (ECT) 不同的是,rTMS 不需要麻醉,患者治疗全程是清醒的。与药物相比,rTMS 的副作用相对轻微,且历时短暂。
(三)颅电刺激治疗(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ES)
简介:CES 是以极小量的微电流(百万分之一安培)刺激大脑,使大脑皮质释放主管情绪和睡眠的神经传导物质(包括血清素、脑内啡、乙烯胆碱)的治疗方式。根据美国史丹森大学及自由大学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设计,证实 CES 疗法能有效改善各种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恐慌症、特定对象畏惧症,创伤压力疾患,强迫症)及其并发的忧郁症。
(3)心理治疗。
对于人格障碍、性变态、反应性精神障碍等疾病,心理治疗往往最为常见且有效。其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心理矛盾冲突或症结,达到治愈与防止复发的目的。 对于思觉失调症等内源性精神病,在发病期由于自知力的消失,是难以进行心理治疗的;但经过药物与物理疗法病情有所改善后,再进行心理疏导,对巩固治疗效果,增强挫折耐受力也很有作用。
心理治疗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
编辑1. 支持性的心理治疗
是一种心理治疗手段,整合了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治疗的理论模型和技术。
心理咨商师的目的是加强来访者积极、健康的认知和行为,以此减轻造成精神障碍症状的内心冲突(intrapsychic conflict)。此与须保持中立的精神分析方法不同,在支持性心理疗法中,咨商师需要全力调动情绪、鼓励的支持行为,以利个案形塑更长期的健康心理防御机制,尤其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咨商师主要运用保证、教育、安慰、发泄、指导、暗示和催眠等技术进行,其中,暗示是指通过言语、表情、姿态、文字等对病人心理产生某种特殊的影响与效应,从而有治病作用,而精神发泄则是让病人把压抑的情感和心理苦闷倾诉出来。
2. 分析性的心理治疗
包括经典精神分析,这是建立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特殊心理治疗技术,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自由联想和 “ 梦的解析 ” 两种;还包括广义的分析生活史的治疗。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自由联想 | 治疗者要求患者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自由而毫无保留地诉说他的一切,还要鼓励患者尽量回忆从童年时期起遭受的一切挫折和精神创伤 |
梦的解析 |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梦的内容与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内容存在某种联系。但梦境就是潜意识心理冲突与自我检查力量对抗的一种妥协,并不直接反映现实情况,要求患者把梦中的不同的内容进行自由联想,以便发掘梦境的真正含义。 |
指点解释 | 指对患者的一些心理实质问题,如他所说的话的潜意识含义进行解释、引导或劝阻,帮助他克服抗拒。 |
心情矫正 | 指在治疗者的陪伴下,重温曾遭遇到的创伤事件或痛苦情况,练习试图以目前成人的条件及应付能力,重新去面对与适应,再加上治疗者的陪伴与保护之因素,往往能以不同的情况及条件去重新面对该经历,除去过去曾遗留下来的、较幼稚的、非成熟的、病态的心理反应与回忆。 |
抗拒现象的处理 | 这种抗拒作用,即对于自己某种冲动、欲望、意念或回忆不容易去面对与处理,也就形成了“神经症”的病根,因此也就成为治疗的重心。整个精神分析的治疗工作,也可以说实在处理患者的“抗拒现象”。 |
移情 | 也叫转移关系,指患者自己对于过去跟自己的养育者所存留下来的关系的“转移”现象。令治疗者直接观察及分析患者在幼小时,曾与自己的父母或主要的养育著所经历与产生的关系。透过患者于治疗者所产生的特殊移情,来检讨改正“不健康”的人际关系。对这种特殊的患者于治疗者关系,治疗者要能察觉和识别,并能熟练运用,同时要能够适当地加以控制。 |
工作修通 | 精神分析治疗工作须经由长期且重复性的尝试,按某种程序,配合患者的进展反应,逐步进行,被称为“工作修通” |
3. 训练性心理治疗,如行为疗法。 行为治疗亦称为矫正法,是现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形式。 基本的行为治疗方法主要有:
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又名 “ 松弛疗法或交互抑制法 ” | 当患者面临一种可引起焦虑反应的刺激时,立即让他全身肌肉放松,产生一种与焦虑相对应的反应,抑制焦虑使之强度减轻。 在这基础上,再给病人一系列条件刺激,逐步消除焦虑反应,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
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 | 采用条件反射的方法,把症状和不愉快的体验结合起来,即利用一种厌恶性或惩罚性的刺激来减少和消除适应不良的行为。 |
强化法(reinforcement technique) | 即奖励患者的某种良好的行为,以达到强化该行为反射的目的。主要适用于精神发育迟滞与慢性精神病人。 |
康复治疗 | 台湾称为职能治疗师,中国大陆称为康复治疗师,香港称为职业治疗师,是指拥有职能治疗专业技术,并领有职能治疗师证照者。职能治疗师藉著使用“有目的性的活动”来治疗或协助生理、心理、发展障碍或社会功能上有障碍及需要的人,使他们能获得最大的生活独立性。此职业与“复健科医师”并不相同。精神病人经过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后,有的尚不能立即恢复工作或学习,需要一个康复适应阶段。 这个阶段,除了需要继续服用维持量的精神药物外,同时还应继续接受心理治疗或指导,参加文化或业务学习并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增加对他人及社会现状的了解,为成为正常的社会成员准备条件。 |
书籍影音
编辑影音
编辑忧郁症 Depression
编辑1.Nature video - Depression and its treatment
2.KHAN academy medicine - Treatments for depression:Psychological therapies
3.常见疾病系列 - 忧郁症 The Body Invaders
4.认识心理疾病系列 - 忧郁症及躁郁症 Depression and Mania
躁郁症 Bipolar Disorder
编辑1.John Gray - How to treat bipolar disorder & manic depression naturally
2.FIU center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 Parent Video:Treating Youth with Bipolar Disorder
恐慌症 Panic Disorder
编辑1.Reneau Peurifoy - How to Overcome Panic Disorder
2.Private Therapy Clinic - Overcoming Panic Attacks with Psychologist Dr Becky Spelman
焦虑症 Anxiety
编辑1.Ehowto Guru - Anxiety Treatment Without Drugs - 4 Easy Steps
2.TED - Anxiety Disorders and Panic Attacks:Alison Sommer at TEDxCarletonCollege
3.Anxiety Self Therapy - Anxiety Attacks Cure:Self Help Anxiety Treatment
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
编辑1.OCD Victory - How to Treat OCD & Obsessive Thoughts- The 10 Steps for Overcoming ObsessiveThoughts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编辑1.TED - Return from Chaos:Treating PTSD
2.TED - Seeing invisible injury:diagnosing PTSD
3.Veterans Health Administration - PTSD Treatment:Know Your Options
思觉失调症(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编辑1.TED - Freedom from schizophrenia, a twin's quest:Cyndi Shannon Weickert
2.TED - Elyn Saks:A tale of mental illness——from the inside
3.思路觉醒之思觉失调症(schizophrenia) 微电影
4.PsycheTruth - Schizophrenia:Cause & Treatment, Truth about Mental Disorders & Psych Drugs
5.Paula Gloria Show - Schizophrenia Treated Without Medication
7.Schizophrenia, What Are The Treatments?
8.Schizophrenia treatment | Mental health | NCLEX-RN | Khan Academy
9.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 Schizophrenia
自闭症 Autism
编辑1.TED - Rosie King:How autism freed me to be myself
2.TED - Breaking barriers of autism:the power of kindness and friendship
3.TED - Fighting On:Overcoming Autism Diagnosis
4.Touch-based Treatment for Autism
5.Aspergers Guide - Autism Treatment:Sensory Issues Therapy Solutions
过动症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编辑1.Dr. Josh Axe - How to Cure ADHD Naturally
2.TED - Living with ADHD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and social media
3.ADHD Treatment Without Drugs - Find out how to treat ADHD in this video
4.Frank Fizer - Natural ADHD Treatment
边缘性人格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编辑心灵晚祷 台大学生心辅中心特约诊所 吴佳憬医师谈边缘性人格
影片摘要:该影片主要以访问的方式,由吴医师首先介绍何为边缘性人格,在解释有可能造成该疾患的成因,最后再介绍治疗方式与身边的重要他人如何与患者们相处与帮助他们的方式。
书籍
编辑1.刺猬的爱情 Schopenhauer’s Porcupines:Intimacy and Its Dilemmas
Deborah Anna Luepnitz 著;易之新译。台北市:张老师文化,2005。
本书企图回答“谈话治疗真的有用吗?”此一重要问题,不只提供心理治疗涵盖面广泛的治疗实例(如夫妻治疗、家族治疗、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并描述心理治疗的转化力量,展现心理治疗如何透过对话和反省,帮助人们平衡爱恨冲突。” ---陈登义(台中仁爱之家附设静和医院院长、资深精神专科医师)
2.爱情刽子手 Love’s Executioner & Other Tales of Psychotherapy
Irvin D.Yalom 著;张美惠译。台北市:张老师文化,2007。
书中引人入胜的故事诚然超越了心理治疗的范畴,直指光怪陆离的人类境况。本书让我们难得地窥见一个全心投入的治疗师实际工作的情形,这位杰出的医生不只是坦诚面对自己的感觉与错误,也毫不避讳地揭露心理治疗充满不确定的本质。
3.治疗师的忏悔 Bad Therapy—Master Therapists Share Their Worst Failures
杰弗瑞.柯特勒、琼恩.卡森著;胡茉玲译。台北市:生命潜能,2004。
治疗师也是凡人,也会犯错,《治疗师的忏悔》带您一窥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世界,二十二位全美知名治疗师与您分享他们终生难忘的挫败个案经验,故事充满了人性的弱点、生命的挣扎,极短篇的小说叙事风格,读来格外亲切,
锺国轩著。台北市:小树文化,2013。
书中一则则医病之间互动的片段,能增加读者对情绪的疾病的认识,将引发忧郁症的原因、用药的利弊清楚的分析给读者知道。
5.除了开药单,我还能做什么?:精神科医师,没说的事
郑光男著。台北市:博思智库,2012。
本书作者是专业精神科医师,因为一桶瓦斯,而头也不回地投入非药物治疗的研究。二十几年的临床经验,亲眼看见药物带来的痛苦,远远超过疾病本身。书中网罗国内外重要的研究数据、真实个案的生命故事,化为悲天悯人的感人文字,只希望表达一个信念:身心困扰并不是非药不可,很多人,可以获得比药物更好的帮助。
亚伦.弗朗西斯、麦克.弗斯特著。台北市:新自然主义,2002。
本书一开始提供一份具有初步诊断功能的问卷,让读者先检视看看孩子正不正常,然后再针对每个问题所显现的病症,做深入探讨与剖析。
美国医疗协会、安琪拉.沛绿著;孙秀惠译。台北市:天下生活 ,2007。
本书是美国医疗协会所编撰,针对一般社会大众或忧郁症患者与家属的需求而写的一本忧郁症的基本指南。书末附录还提供了医疗资源的名单,以及医疗名词解释。让你在阅读之馀不仅能帮助自己,也能帮助其他人来面对这项严重但却可以治疗的疾病。
8.用幽默治疗忧郁
王国华著。新北市:普天,2014。
廖士程著。台北市:心灵工坊,2015。
廖医师在本书中透过真真切切的临床经验分享,从医学研究、求诊案例、患者心声、家属困境,甚至家属最不愿意碰触的自杀话题,都做了精辟的剖析讲述,并提供方法与建议。
10.割腕的诱惑:停止自我伤害
史蒂芬.雷文克隆著;李俊毅译。台北市:心灵工坊,2004。
平井孝男著;广梅芳译。台北市:心灵工坊,2005。
保罗.梅森、兰蒂.克雷格著;韩良忆译。台北市:心灵工坊,2005。
杰洛.柯雷斯曼、郝尔.史卓斯著;邱约文译。台北市:心灵工坊,2005。
高育仁著。新北市:心理,2014。
凯洛.史密斯著;李淑珺译。台北市:张老师文化
16.我遗失的时间
理察.贝尔著;栖子译。台北市:高宝,2009。
玛琳 ‧ 史坦伯格、玛辛 ‧ 史诺著;张美惠译。台北市:张老师文化,2004。
岸见一郎著;叶小燕译。台北市:究竟,2018。
电影
编辑导演:詹姆士 · 曼格 (James Mangpld)
相关心理治疗:新精神分析理论
2.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 おくりびと(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
导演:泷田洋二郎(たきた ようじろう)
相关心理治疗:完形心理治疗
导演:麦克 · 宾德(Mike Binder)
相关心理治疗:个人中心心理治疗
4.心中的小星星 Taare Zameen Par(心中的小星星)
导演:阿米尔 · 罕(Aamir Khan)
相关心理治疗:阿德勒心理治疗
5.一路玩到挂 The Bucket List(一路玩到挂)
导演:罗伯 · 雷纳(Robert Reiner)
相关心理治疗: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6.八月:奥色治郡 August:Osage County(八月心风暴)
导演:约翰 · 威尔斯(John Wells)
相关心理治疗:家族治疗
7.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Silver Linings Playbook(派特的幸福剧本)
导演:大卫 · 欧 · 罗素(David Owen Russell)
相关心理治疗:认知治疗
8.黑魔女:沉睡魔咒 Maleficent(黑魔女:沉睡魔咒)
导演:劳勃 · 史东柏格(Robert Stromberg)
相关心理治疗:荣格心理分析治疗
导演:法兰克 · 可洛西(Frank Coraci)
相关心理治疗:现实治疗
10.Chance or Coincidence(偶然与巧合)
导演: 克劳德 · 雷路许(Claude Lelouch)
相关心理治疗:后现代心理治疗
导演:王家卫
相关心理治疗:东方及宗教心理治疗
导演:克利斯蒂安 · 施沃乔夫(Christian Schwochow)
相关心理治疗:英国客体关系学派、身分心理学、自体心理学
13.钢琴教师 _(电影) La Pianiste(钢琴教师)
导演:麦可 · 哈内克(Michael Haneke)
相关心理治疗:自我心理学、人际精神分析、当代克莱恩学派
导演:伯努瓦 · 雅克(Benoît Jacquot)
相关心理治疗:古典精神分析
纪录片
编辑1.插上折断的双翼(Take These Broken Wings)
由前心理医生、治疗师丹尼尔 . 马克勒执导的专题纪录片,展示了病人可以不依靠任何精神药物而完全从思觉失调症中康复的可能性。按照大部分精神健康领域,这是不可能的。该影片聚焦两位女性 - 乔安 . 格林伯格及凯瑟琳 • 潘尼,从重度思觉失调症中康复的生活故事。影片追踪她们思觉失调症的根源来自于童年时代的创伤,并详细描述了她们与杰出的临床医生之间成功的心理治疗疗程。
此片纪录芬兰北部一群富有创新精神的家庭治疗师,在传统的精神健康体系下改建出一块新天地。他们曾经因为治疗思觉失调症结果不佳闻名,现今却拥有世界上治疗思觉失调症首次发作最好的成果之一。《开放式对话》把精神科医生、心理学专家、护士和记者的采访交织在一起,有力地展示了无药物康复的美好前景,同时对传统精神病学进行了尖锐地批评。
由丹尼尔 . 马克勒执导的一部专题纪录片,记录了瑞典哥德堡的家庭关怀基金会帮助人们不依靠药物而从精神病症中痊愈的康复专案。该组织将传统精神病学治疗失败的病人安置在寄宿家庭中,主要是瑞典乡村的农场家庭,以此给病人一个开始全新生活的机会。 《治愈之家》把对客户、农场家庭和工作人员的采访交织在一起,跟《开放式对话》一样有力地展示了无药物康复的前景,同时对传统精神病学医疗模式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地批判。
4.How Mad are You
由 Paul McGann 所主导的科学纪录片,在 2008 年由 BBC 播出。在英国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曾被诊断患有心理疾病。对于这些人来说,“有心理疾病”这个标签是一种社会屈辱,对他们造成相当大的负担,甚至有些人为此轻生。本纪录片决定探讨精神疾病和理智的界线,剧组请了十位志愿者,其中一半曾被诊断出有精神疾病,在计划中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并请三位心理健康方面专家来判断谁是“有心理疾病”的。本片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作出挑战,并探索与精神疾病相关的标签。提出或许就连专家做出的判断,也不一定是最精准的想法。 可参考连结 [6]
影集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章节摘要
编辑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lf-fulfilling_prophecy
核心观念
编辑罗吉斯著,刘焜辉译,《咨商与心理治疗(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台北:汉文书店,1980 年)。
最新研究
编辑- https://www.39health.com.tw/
- MDMA Therapy and Healing
- Ayahuasca -- visions of jungle medicine: Adam Oliver Brown at TEDxUOttawa
- Bad Therapy: When Firing Your Therapist Is Therapeutic
- 9/11 One Year Later: A Psychotherapist Reflects on His Experiences at Ground Zero
- The Medical Model
- Espay, A. J., Aybek, S., Carson, A., Edwards, M. J., Goldstein, L. H., Hallett, M., ... & Morgante, F. (2018). Current concept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neurological disorders. JAMA neurology, 75(9), 1132-1141.
- Rios, A. C., Maurya, P. K., Pedrini, M., Zeni-Graiff, M., Asevedo, E., Mansur, R. B., ... & Brietzke, E. (2017). Microbiota abnormalities and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pro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mood disorders. Reviews in the neurosciences, 28(7), 739-749.
- Pan, L. A., Martin, P., Zimmer, T., Segreti, A. M., Kassiff, S., McKain, B. W., ... & Vockley, J. (2017). Neurometabolic disorders: potentially treatable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refractory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4(1), 42-50.
- Rasmusson, A. M., & Pineles, S. L. (2018). Neurotransmitter, peptide, and steroid hormone abnormalities in PTSD: biological endophenotypes relevant to treatment.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20(7), 1-20.
- Kring, A. M., & Johnson, S. L. (2018). Abnormal psychology: The science and treatment of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John Wiley & Sons.
- Sanderson, W. C., Arunagiri, V., Funk, A. P., Ginsburg, K. L., Krychiw, J. K., Limowski, A. R., ... & Stout, Z. (2020). The nature and treatment of pandemic-relate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y, 50(4), 251-263.
- Wagner, G., & Kaplan, H. S. (2019). The new injection treatment for impotence: Medic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Routledge.
- Reardon, T., Harvey, K., Baranowska, M., O’Brien, D., Smith, L., & Creswell, C. (2017). What do parents perceive are the barriers and facilitators to accessing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for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ies.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6(6), 623-647.
- Yehuda, R., Bierer, L. M., Pratchett, L. C., Lehrner, A., Koch, E. C., Van Manen, J. A., ... & Hildebrandt, T. (2015). Cortisol augmentation of a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for warfighter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Randomized trial showing improved treatment retention and outcome.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51, 589-597.
- Jaremko, K. M., Sterling, R. C., & Van Bockstaele, E. J. (2015).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stress negatively impacts early engagement and retention of opioid-dependent individuals on methadone maintenance. Journal of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48(1), 117-127.
- Rosa-Alcázar, A. I., Sánchez-Meca, J., Rosa-Alcázar, Á., Iniesta-Sepúlveda, M., Olivares-Rodríguez, J., & Parada-Navas, J. L. (2015).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meta-analysis. The Span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8.
- Usmani, Z. A., Carson, K. V., Heslop, K., Esterman, A. J., De Soyza, A., & Smith, B. J. (2017).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nxiety disorder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3).
跨文化研究
编辑- 叶雅馨、林家兴〈台湾民众忧郁程度与求助行为的调查研究〉,《中华心理卫生学刊》19(2)(2006 年,台北)页 125-148。
- 吴柱龙、杨茜如、侯祯塘、黄涵维〈多媒体团体治疗运用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力之成效探讨〉,《特殊教育与辅助科技学报》(1)(2010 年,台北)页 1-15。
- 林玄升、范雅琪、沈淑君、谌秀霞、陈美碧〈音乐团体治疗改善精神病人激躁行为之成效〉,《中华团体心理治疗》20(2)(2014 年,台北)页 19-29。
- 蔡尚津、钱怡君、林妍伶〈音乐治疗于社区精神病患之实务运用〉,《咨商与辅导》(356)(2015 年,台北)页 44-46。
- 森田疗法
- 中华本土 音乐心理治疗 精华课程
- 强迫症很焦心?两种疗法让你不焦虑
- 精神科诊所增加三倍,台湾人压力好大!
- 从个别咨商进入团体咨商:团体咨商带领技术探讨
- 造成忧郁症的原因
- 森田疗法
- 和好友聚会 压力指数降低
- 精神交互作用
书籍影音
编辑(一)思觉失调症
- Freedom from schizophrenia, a twin's quest:Cyndi Shannon Weickert at TEDxSydney 2014
- Schizophrenia Treated Without Medication (Dr. Lucy Holmes Explains to Paula Gloria)
- 2011 台大职能治疗系技术学影片-精神分裂症
- 艾琳.萨克斯 Elyn Saks:一个来自精神病患内心深处的故事(中英字幕)
(二)忧郁症
- Treatments for depression -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 Mental health | NCLEX-RN | Khan Academy
- 【许添盛医师 / 赛斯】解脱身心压力 — 强迫症、恐慌症、忧郁症
- 别再用错误的方式陪伴忧郁症患者
- Depression and its treatment
- 台大医院忧郁症的药物治疗
(三)焦虑症
- Anxiety Attacks Cure - Self Help Anxiety Treatment
- Anxiety Treatment - how to anxiety treatment that cures
- Anxiety Disorders and Panic Attacks:Alison Sommer at TEDxCarletonCollege
- Anxiety Treatment Without Drugs - 4 Easy Steps
(四)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 Seeing invisible injury —— diagnosing PTSD | Margot Taylor | TEDxToronto
- PTSD Treatment:Know Your Options
- 创伤后压力症与职能治疗
- Return from Chaos:Treating PTSD | Peter Tuerk | TEDxCharleston
(五)注意力不足症候群
- 新北市政府卫生局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ADHD 小孩篇
- Natural ADHD Treatment - EXACTLY what I Used in This Video - Natural Ways To Treat ADHD
- ADHD Treatment Without Drugs? Find out how to treat ADHD in this video
- Living with ADHD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and social media | Theo Siggelakis | TEDxQuinnipiacU
(六)自闭症
- 音乐治疗与自闭症 Music Therapy with Autism
- How autism freed me to be myself | Rosie King
- Autism Treatment - Sensory Issues Therapy Solutions
- Breaking barriers of autism:the power of kindness and friendship | Benjamin Tarasewicz | TEDxCU
- Touch-based Treatment for Autism
(七)恐慌症
- Overcoming Panic Attacks with Psychologist Dr Becky Spelman at Private Therapy Clinic London
- How to Overcome Panic Disorder
(八)躁郁症
- 72. 躁郁症怎么办
(九)强迫症
- How to Treat OCD & Obsessive Thoughts - The 10 Steps for Overcoming ObsessiveThoughts
- Fighting On: Overcoming Autism Diagnosis
其他
编辑- 精神交互作用
- MDMA:AsapSCIENCE
- 森田疗法
- 森田疗法;医学百科
- 强迫症很焦心?两种疗法让你不焦虑
- Psychology and Life(20th Edition); Richard J. Gerrig; Pearson
- 台湾游戏治疗学会
- 经验取向游戏治疗;Carol Crowell Norton、Byron E.Norton 著;陈碧玲、王璇玑、蔡幸芳、张巍钟、萧雅云、陈信昭;合译;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 游戏治疗导论;Karla D. Carmichael 著;魏心敏、王孟心、王室芬 合译;华都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出版
- 游戏治疗理论与实施(中华民国 85 年 8 月初版);刘坤辉著;天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出版
- 游戏治疗研究与实务;郑如安 著;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2]p.3-p.7;[3]p.8-p.9
- 游戏治疗 101;Heidi Kaduson、Charles Schaefer 著;陈志鹏 译;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 音乐团体治疗改善精神病人激躁行为之成效;中华团体心理治疗 ; 20 卷 2 期 (2014 / 06 / 30) , P19 - 29
- 晚安,忧郁 : 我在蓝色风暴中; 许佑生; 心灵工坊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 Nutt DJ. Relationship of neurotransmitters to the symptoms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2008,. 69 Suppl E1:4–7. PMID 18494537.
- 忧郁症不是因为大脑缺乏血清素引起的
- 忧郁 ≠ 忧郁症-忧郁症的成因
- 认知疗法 -MBA 智库百科
- John M. Grohol, Psy.D. Top 25 Psychiatric Medication Prescriptions for 2013
- [Roth & Fonagy,1996]Roth,Anthony;Fonagy,Peter.What Works for Whom? Second Edition:A Critical Review of Psychotherapy Research. Guilford Press. 2005:78 [1996]. ISBN 159385272X.
- 绿色医生 ─ 园艺治疗与个案故事;郭毓仁、张滋佳 著;文经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
- 表达性艺术治疗 14 讲;何长珠等 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 心理学(第四版); 叶重新;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 性变态行为有这些特征
- 什么是幻觉?
- 邪恶的本质 —— 恋尸
- 关于“恋童癖”,你需要知道的十件事
- 吞食性爱好
- 陈皎眉等(2009),心理学。台北:双叶。
- 存在主义治疗:帮助个案从人生四大终极议题找到意义
- ↑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blog/2014/jan/23/psychological-therapies-mental-illness-dodo-bird-verdict
- ↑ 田秀兰 , 心理治疗中的梦境解释:个别与团体取向 , http://web.ntnu.edu.tw/~lantien/journals/Dream_interpretation_in_psychotherapy_Counseling_and_Guidance.pdf
- ↑ https://psycnet.apa.org/record/2014-29601-001?doi=1
- ↑ Basic&Clinical Pharmacology 14th edition
- ↑ 治疗顽固性疼痛的另一项利器--立体定位扣带回切开术
- ↑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advances-in-psychiatric-treatment/article/psychodynamic-psychotherapy-developing-the-evidence-base/FDFB93596F9E502277720F9F4F55563A
- ↑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advances-in-psychiatric-treatment/article/psychodynamic-psychotherapy-developing-the-evidence-base/FDFB93596F9E502277720F9F4F55563A
- ↑ 文章出处:
- ↑ 文章出处:
- ↑ https://www.gov.cn/gzdt/2009-07/13/content_1364381.htm
- ↑ Levy, D.M. (1939), TRENDS IN THERAPY.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9: 713-736. https://doi.org/10.1111/j.1939-0025.1939.tb05641.x
- ↑ Solomon, J. C. (1938). Active play therapy.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8(3), 479–498. https://doi.org/10.1111/j.1939-0025.1938.tb06398.x
- ↑ Hambidge, G., Jr. (1955). Therapeutic play techniques: Symposium, 1954: 4. Structured play therapy.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25(3), 601–617. https://doi.org/10.1111/j.1939-0025.1955.tb00156.x
- ↑ Allen, F. H. (1942). Psychotherapy with children. W W Norton & Co.
- ↑ 氏原宽,1967
- ↑ Axline, V. M. (1949). Mental deficiency—symptom or disease?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13(5), 313–327. https://doi.org/10.1037/h0059597
- ↑ Mundy, L. (1957). Therapy wi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in a mental deficiency hospital.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3, 3–9. https://doi.org/10.1002/1097-4679(195701)13:1<3::AID-JCLP2270130102>3.0.CO;2-N
-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Arl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217–221, 938, 2013, ISBN 0890425558
- ↑ Elster, Charles Harrington. Verbal Advantage: Ten Easy Steps to a Powerful Vocabulary. Diversified Publishing. 2009: PT717. ISBN 9780307560971.
- ↑ 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5th. Washington, DC and Lond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2013: 451–460. ISBN 0-8904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