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是常见的鸟,学名Passer montanus。在中国,它还有很多其他的名字:树麻雀、霍雀、嘉宾、瓦雀、琉雀、家雀、老家子、老家贼、照夜、麻谷、南麻雀、禾雀、宾雀、厝鸟;客家人称之为屋角鸟、屋檐鸟。

麻雀生活在哪里 编辑

麻雀是一种与人亲近的鸟类,喜欢在人类聚居区活动,它们的栖息所和觅食地常就在城镇村落中。但它仅生活在平原,在山区很难见到它们的身影。因为麻雀非常近人,仅在有人类活动的环境出现,因此有人形象地将他们称为“会飞的老鼠”。

麻雀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欧洲、中东、东南亚、东亚均可见到本物种,中国全境有本物种分布。在欧洲这种麻雀居住在乡间;在部分亚洲地区,这种麻雀则是城市常见的鸟类(比如,香港)。在东南亚则在都会,乡村,和野外都可发现它的踪影,它们常成群栖息在电线上,特别是在清晨时。在澳大利亚它们分布在野外和人口不密集的地区,在都市中则没有发现。

有时可以发现它们在个别的树上筑巢,然而麻雀在一年的四个季节中都是成群的。具有很多洞的老树群,通常是它们最喜爱的筑巢地点。它们的巢比较不工整,筑巢材料的种类很多,包括草,干草,羊毛,羽毛等。有时它们的巢会位于岩石中,灌木丛的根部,或是建筑物如谷仓的屋檐下。它们每次生下4至6枚蛋,通常是5枚。

麻雀的体型特征 编辑

 
树枝上的麻雀

麻雀体形较小,体长仅为14厘米左右,体形短圆,具有典型的食谷鸟特征。麻雀雄雌同形同色,头顶和后颈为栗色,面部白色,双颊中央各自有一块黑色色块,这块黑色的小脸蛋是鉴别麻雀的关键特征,同属的山麻雀与本物种形态非常接近,区分他们主要依靠的就是这一特征;面部的白色延伸至后颈,在麻雀颈部形成一条白色围脖;颌部和喉部黑色,有研究指出,在群体中地位越高的个体喉部的黑色区域也相应越大,黑色也越饱满;上体褐色,具黑色斑点,所有飞羽、小覆羽、初级覆羽均为黑褐色;具两道污白色翅斑;尾羽褐色;下体污白色;虹膜为深褐色;喙呈圆锥形,比较粗壮,呈黑色;足为粉褐色。

人们常将这个物种与体型稍大的 家麻雀 混淆。但这种麻雀的褐色较深、头部呈铜色、白色面颊上有黑的色块。

麻雀的食物 编辑

麻雀是杂食性鸟类,根据一年中节令的不同会取食不同的食物,春夏季节昆虫活动频繁,植物较少结出果实,麻雀的主要食物是各种昆虫,而秋冬季节,各种植物包括人工种植的作物结实,昆虫活动逐渐减弱,麻雀的主要食物则为各种植物的种子、果实,尤其以各种作物为主;近年来在城市中生活的麻雀早已充分适应城市生活,学会寻找人类丢弃的残羹冷炙,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后上述的季节差异就逐渐淡化了。

麻雀的繁殖 编辑

麻雀的繁殖开始于每年的3-4月间。它们的巢大多用草茎、枯枝等搭建,巢址常选择在天然或人工的洞穴中。麻雀也会在人聚居的地方筑巢,有时甚至将巢住在空调室外机中、烟囱中、热水器排气管中。除了自己筑巢,麻雀也会使用其他鸟类(如燕子)废弃的巢穴。麻雀每巢产5到6枚有斑点的白色的蛋,孵化期12天左右,育雏期的亲鸟会捕捉昆虫喂养幼鸟。

麻雀的繁殖能力很强,数量多,不属于濒危鸟类。但近年来麻雀的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城市,麻雀甚至已经很少能看到。现在麻雀已经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或有经济、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任何捕杀的行为都是违法的。我们要懂得爱护麻雀,不随意伤害逮捕它们,为它们创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