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近代中国
本章主要讲述的内容有:中华民国继清朝之后,于1912年开始统治中国大陆,1949年之后,因国共内战失利,退居台湾以及福建周围的部分岛屿。
辛亥革命
编辑自上而下立宪运动改革、长期首崇满洲的民族歧视政策以及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使得很多中国人相信只有通过彻底的革命,废除掉旧有的制度和体制,并建立新的制度和体制才是有效的方法。而其中鼓吹最力者为孙文(1866~1925)。孙文早年曾于檀香山接受西式教育,见识到欧美民主共和国家的进步,使其成为反清的共和主义者,同时也在海外华人、留学生,尤其是日本的留学生间受到瞩目。1894年,清廷于甲午战争中战败,更加确信其革命救国的志向,于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会员以会党人士和华侨为主,试图凝聚反清革命势力。隔年便策动广州起事,但消息走漏以致失败,革命党人陆皓东(1868~1895)等人遭捕殉难。而孙文则遭清朝政府通缉,亡于海外各地,持续鼓吹革命事业。经历戊戌政变和义和团事件后,部分立宪派有识知识分子转而支持革命,并纷纷组织革命团体,如黄兴(1874~1916)、宋教仁(1882~1913)等人于湖南组织华兴会;蔡元培等人于上海组织光复会。在日留学生亦积极投入宣传革命,如陈天华撰写《猛回头》、《警示钟》等宣传册子。1905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联合各地革命者,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认为“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中,满族独占优胜之地位,握无上之权力,以压制其他四族。满洲为主人,而他四族皆奴隶,其种族不平等,达于极点。种族不平等,自然政治亦不能平等,是以有革命。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同族间政治不平等,其结果亦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所以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孙文被推举为总理,同时以《民报》作为机关刊物。同盟会结合原本的兴中会与其他革命团体,成为全国统一性革命组织,并陆续发动多次革命,其中又以广州黄花岗之役(或称广州三二九之役)最为惨烈,而中国国内的一些地区军阀、百日维新后流亡海外的改革派以及海外的华人也对这个运动给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孙中山的政治理念在1897年形成,1905年首次在东京发表,并在1920年代早期作过一些修改。他的理论集中在“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民族主义号召人民推翻满族的统治以及结束外国霸权在中国的势力;民权表达了孙中山期望建立一个普选的共和政府的理想;民生,通常被描述成为社会主义,是指通过对生产方式所有制的规范来帮助平民。
之后革命组织开始在中国两湖地区开始进行革命事业。湖北陆续出现“科学补习所”、“日知会”等革命组织。日知会遭查禁后,革命派改组织以新军为目标的“文学社”,同时还有以会党为基础的“共进会”。1911年,同盟会中部总会于上海成立,并共同推举宋教仁为领袖,且与文学社、共进会保持联系。同年,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公布“铁路国有政策”,主张与外国银行借款以将民办铁路修筑权归为收归国有。由于补偿办法不甚公平,引起各地绅民强烈反弹,发起保路运动,其中又以四川省最为激烈,纷纷罢课罢市以表达抗议。清廷派端方(1861~1911)为督办大臣处理此事,然而川督赵尔丰直接采取武力镇压方式枪杀民众数十人,以致事态越发严重。清廷于是调动武汉驻军前往四川镇压由此事所导致的民变,湖北顿时防务空虚,仅约8000于人的新军驻守,革命党人决议阳历10月6日在此起事。后因消息外泄,文学社于新军的革命党人遂于阳历10月10日(阴历八月十九日)发难,并顺利占领武昌,是为武昌起义,此日并为中华民国国庆双十节的由来。
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并由黎元洪(1864~1928)出任都督,此次起义并迅速扩展到邻近的城市,各省纷纷响应并进而宣布脱离清朝独立,并得到遍布全中国的同盟会成员的支持。到了11月底,24个省中的15个宣布从清政府独立,并各省派遣代表于上海开会,决议由湖北军政府为民国中央政府,并推举黎元洪为中央军政府大都督,且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一个月后,孙中山从美国返回中国。孙中山在美国时从海外华人和美国的同情者间为这次革命筹集了资金。
早期共和
编辑革命成功时,孙中山此时人于美国,得知消息后,决定先从事外交游说工作。首先前往英国请求英国政府终止对清廷的贷款,并希望藉英日同盟的关系来影响日本态度。随后转往法国,商谈借款事宜后方才回国。1911年,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黎元洪则为临时副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定都南京,并采象征和、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的五色旗为国旗。清廷面对革命军的攻势,采“以汉制汉”政策,起用原遭摄政王载沣罢黜的袁世凯,袁世凯先攻下汉口,进逼汉阳,一方面向清廷展示实力,逼迫清廷任命其为内阁总理,进而使得北京的权力掌握在当时最强大的清朝军队指挥官和清朝内阁总理袁世凯手中;另一方面向革命党人暗示其可一举消灭革命军的实力,并也有实力迫使清廷退位。袁世凯并派唐绍仪(1862~1938)于上海与革命党人代表伍廷芳(1842~1322)议和。为了防止新生的共和政体遭到内战或外国军队可能的入侵而夭折,孙中山允诺若袁世凯能迫使清帝退位,并将大总统一职让予袁世凯,达到把中国统一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之下的要求。,得到孙中山的允诺后,袁世凯便对清廷施压,1912年2月12日,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下诏退位,结束清朝268年的统治。3月8日,临时政府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月10日,袁世凯以北方军情不稳为由,拒绝南下付任,革命派妥协允许袁世凯于北京就职,使袁在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作为宪法前身的《临时约法》采内阁制,意图制衡袁世凯的总通职权。规定临时政府采三权分立制,国会分为参、众两议院,最高司法机关为大理院,最高行政机关为国务院。中央政府以大总统为最高首长,而国务院设国务总理。
然而共和的进程比孙中山及其盟友对其的预料要慢。革命派并没有军队,而袁世凯的权力也开始超越议会,袁世凯开始根据自己的意愿修改了宪法并成为独裁者。1912年8月,孙中山的盟友宋教仁(1882~1913)建立国民党,这个党是以清末革命派人事的同盟会联合一些小党派改组而成,推选孙中山为理事长,然而实际仍由宋教仁为代理理事长,主张采法国式的责任内阁制和美国的地方分权制。1913年举行的正式国会选举中,国民党获得了议会中的大多数席位,国民党组阁已经势在必行了。袁世凯不愿大权旁落,竟策动下属于3月暗杀宋教仁于上海,举国哗然,国民党对于袁世凯的不满开始增加。之后袁世凯在不经国会的同意下,私自与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借款2500万英镑,企图用武力来对付国民党,史称“善后大借款”。1913年,江西都督李烈钧首先举兵讨袁,之后南部的几个省亦进行了反对袁世凯的叛变,是为“二次革命”,叛变后来被袁世凯镇压,宣告失败,孙中山及其发动者流亡日本,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力图再次以武力反袁。1913年10月,在袁世凯的压力下,议会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正式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而国内的主要势力也开始承认袁的政府。而为了取得国际的认可,袁世凯采取妥协的立场,同意给与俄、英等列强所支持的外蒙古和西藏自治权,中国仍然是宗主国,但是保证俄国在外蒙古地区的权利和影响。
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并将国民党党员逐出议会。在几个月内,他中止了议会的权利。1914年,下令解散国会,废止《临时约法》。5月强行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又修改《总统选举法》,延长总统任期到一任十年,连选得以连任,更可指定候选人,至此中华民国已名存实亡了。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机入侵山东,取代原本德国于山东的地位。1915年,日本向北京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打算将中国纳为日本的保护国。举国上下发起抵制日货的运动,然而袁世凯不顾民意,竟于5月9日决定除了第五号各项的内容再次协商外,其余皆“即行允诺”,史称“五九国耻”。
1915年底,袁世凯图谋帝制。首先安排美国人古德诺在报纸上发表“中国君主制教共和制为宜”,并由杨度等人组织“筹安会”制造帝制舆论,鼓吹君主立宪。12月,袁世凯接受参政院的“推戴书”,改民国为“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自封为皇帝实施“洪宪帝制”。这引起了全国性的反对,梁启超甚至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严加批评。年底,蔡锷(1882~1916)与梁启超密商后,联合云南将军唐继尧、李烈钧等组成两万余人的“护国军”,起兵讨袁,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这场护国战争中袁世凯的军队受挫,而其部将也纷纷表示反对帝制,同时列强反对的态度也愈趋明显。1916年3月,宣布取消为期83天的洪宪帝制,袁世凯并于数月后病逝。
袁世凯死后,原第一任副总统黎元洪依法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段以北洋正统派首领自居,依附日本帝国,掌握军政大权,然而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国务院重大决定要经过大总统黎元洪盖印方可发布,双方因而彼此制肘。1917年3月至6月,黎段双方因对德宣战案而剑拔弩张,段发动督军团会议施压,而黎则以撤销段的总理职务回应;在段策动安徽、奉天等八省先后宣布独立的情形下,黎元洪不得不请督军团团长张勋入京调解。然而张勋却于7月1日拥立溥仪,改建帝制,是为“辫军复辟”或“丁巳复辟”。该次复辟仅维持约12天即被段祺瑞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但是段祺瑞拒绝恢复被张勋解散的国会,从而引发孙中山号召国会议员南下,在广州另组政府的护法运动。
军阀混战
编辑国民大革命时期
编辑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
经过二七惨案,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为此,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接着,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国民党一大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各地工人纷纷罢工,掀起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广东、湖南等省的农民运动逐渐发展起来,广东革命政府还创办了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讲习所;两次东征陈炯明后,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统一;第一次东征后,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并将所属军队编为国民革命军。
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国民政府开始了北伐。北伐军胜利进军,不到半年打到长江流域。北伐战争得到了工农运动的大力支援;北伐战争的胜利又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加紧争夺革命领导权。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这期间,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至此,国民革命失败。不过,北伐取得成功
国共十年对峙
编辑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不久,国民政府占领北京,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到关外。张学良“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这样,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北伐胜利结束。但是,在国民政府统治下,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迅速聚敛巨额财富,成为中国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吓倒,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创建红军,开辟农村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接着,又取得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与此同时,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权。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亡。日本扶植溥仪做"执政",建立"满洲国",后溥仪称帝,改"满洲国"为"满州帝国"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1932年,日本又发动了侵略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取得了日军驻留上海的权利。
1933年秋,蒋介石发动了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中国共产党在长征路上举行的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克服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1935年《何梅协定》的签订和“华北五省自治”,使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35年12月在瓦窑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获得了和平解决,由此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抗日战争
编辑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还击,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由此揭开。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政府被迫对日作战。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新四军,中共军队并入国民革命军。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许多成功,但仍丧失了大片国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执行持久抗战的方针,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取得了许多胜利。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国军奋力反击,仍不敌,上海沦陷。后日军攻打首都(南京),中华民国迁都,因指挥的问题与日军气盛,首都很快沦陷。后,日军屠杀,劫掠人民,是为"南京大屠杀",致三十万左右的人丧命,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实行政治诱降,国民党内的亲日派叛国投敌;国民党内的亲英美派抗战逐渐消极,故发生反共摩擦事件,对此,中国共产党给予了坚决地回击和无情地揭露。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为了克服困难,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终于度过了最困难时期。
而后,随着太平洋战争暴发,美国也对日开战
1944年,解放区军民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大”,称为"指导人民胜利后的目标:建立民主新中国"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攻入东北。8月9日,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8月15日,在美苏打击下,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订无条件投降书。经过 八年(1937~1945)/十四年(1931~1945) 艰苦奋战,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次国共内战
编辑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双十协定》。但是,国民党在谈判期间派军队向解放区发起进攻。解放区军民打退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停战协定,并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但是,双方在立宪与组建政府方面发生纠纷,最后再次开战。
在无中共参与下,中华民国行宪,国民政府定立《中华民国宪法》,其在1947年(民国36年)12月25日施行前后,中国国家政权由中国国民党一党领导的国民政府过渡至由全体国民依照新宪法中民主程序产生的中华民国政府之过程,整体流程大约自1946年(民国35年)12月至1948年(民国37年)7月间。依照中国国民党的政治理论,行宪过程为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由“训政时期”迈向“宪政时期”的过渡.但是,随着中华民国行宪与国共内战并行发生,使得行宪本身困难重重。中华民国政府为适应内战局势制订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始其暂时冻结宪法关于内阁制和虚位总统的个别条款,扩大总统的紧急处置权,使得总统能合乎宪法地调动军事力量和集中资源。以致其与民主背离,成为威权政体。
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在美国援助下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就是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共称之人民解放战争,国民党称之动员戡乱。
1947年,中共军队抛弃国军番号,陆续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简称“解放军”,国民党方面则称为“共军”。
从1946年夏到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1947年前为国民革命军)粉碎了国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6月底,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全国性的反攻。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军的主力,加速了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共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23日攻下南京。
1949年10月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参考文献
编辑- 沙培德:《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