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史前文化与传说时代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00万年前 - 约公元前8,000年)

编辑

旧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是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一般认为这段时期在距今约250万年-约1万年前。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更新世。时期划分一般采用三分法,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

这个时期的人们主要是制造简单的工具以作打猎和采集的用途,以中国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为例,据考究,他们使用石器和木棍来猎取野兽,并懂得采集果子来充饥。他们主要居住于山洞中,而在考古时,从其洞穴中发现木炭、灰烬、桡烧石、烧骨等痕迹,显示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使用火的技术,并会砍取树木作燃料。

总体来说,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已经学会了用火,中期出现了骨器,晚期已经能制造简单的组合工具,而且开始形成了母系氏族

元谋人蓝田猿人北京人等基本上都处于这一时期。


元谋人

编辑
 
元谋人牙齿化石

元谋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共计左右门齿两颗。后来还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左右)。其可能生活在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中。

元谋人的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同一成年人个体。其石化程度深,颜色灰白,有裂纹几处。

化石

编辑

对元谋人牙齿化石的研究发现,其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粘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呈铲形,切缘部分较为扩张,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

元谋人门齿的特点有:齿冠基部肿厚,末端扩展,略呈三角形。舌面底结节凸起,有发达的铲形齿窝。齿冠舌面中部的凹面粗糙,中央的指状突很长,指状突集中排列在靠近外侧的半面。

元谋人左侧门齿长11.4毫米,宽8.1毫米,高11.2毫米。右侧门齿长11.5毫米,宽8.6毫米,高11.1毫米。其切割缘在生前有磨耗。

蓝田人

编辑

蓝田人在1963年中国陕西省在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发现,化石为一30多岁女性的头骨。眉嵴硕大粗壮,左右几乎连成一条横脊;头骨高度很低;骨壁厚度超过北京人,脑量只有780毫升,亦小于北京人。据测定距今约50万年,晚于公王岭化石。有人将这件化石也称为蓝田人。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她是目前亚洲北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直立人”是指已能直立行走,并懂得制造石器的人类。

蓝田人的年份较北京人早数十万年。因此他们在体质形态上有不少差别。

北京人

编辑

北京人中国的直立人化石。生活在距今大约70-20万年。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人头骨复制品

这处遗址是1921年8月由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和美国、奥地利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发现的,1927年起进行发掘。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而在此时期所发掘出来的。

研究发现,北京人通常几十人结成一群。寿命很短,大多数人在14岁之前就夭亡了。

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8,000年 - 约公元前2,000年)

编辑

新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为主,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7400多年至2200多年不等。

这个时代,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畜牧,石器的制作也从打制变磨制, 将植物的果实种子加以播种,并把野生动物驯服以供食用,人类不再只依赖大自然提供食物,因此其食物来源变得稳定,同时农业与畜牧的经营也使人类由逐水草而居变为定居下来,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人类亦已经能够制作陶器、纺织,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生活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改善,开始关注文化事业的发展,使人类开始出现文明

新石器时代结束后,人类进入铜器时代(金属器时代的最早期),也开始进入信史时代

仰韶文化

编辑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人面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前,分布在今天从东至海岱、西至河湟、南至淮汉、北至河套,这一广大的区域,相当于赤县神州中的雍、冀、兖、豫四州,仰韶文化以关中豫西晋南地区为中心。

仰韶文化的村落或大或小,比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村落内的房屋主要有圆形或方形两种半地穴式,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

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半坡遗址(距今6800至5300年)出现了等旱地作物的种植,也已开始种植蔬菜。仰韶先民的农耕石器包括石斧、石铲、磨盘等,除此之外还有骨器;陶器多是手制的,中期开始出现轮制的;一些陶器上留有布和编织物印下来的纹路,还有可能为早期文字的雏形的标志符号陶符;各种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红陶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现红色,红陶器上常彩绘有几何型图案或动物型花纹,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特征,故也称为彩陶文化。

河姆渡文化

编辑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陶猪

河姆渡文化是分布于中国浙江杭州湾南岸平原地区至舟山群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年代大约在距今6000年到7000年之前,因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最早,故称作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迹,在食物方面,植物遇存有水稻的大量发现,被断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此外植物残存尚有葫芦、橡子、菱角、枣子等,动物方面有猪、狗、水牛等家养的牲畜。在人工制品上,石器数量较少,主要是斧等打猎工具,亦有装饰品。多的是木器和骨器,其中发现中国最早的木制饰品“木雕鱼”,其他包括木柄骨制的耕田用具耜、和刀铲等切割器具,亦有大量纺织工具。在河姆渡并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其陶器制作有一定的水准,估计最高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河姆渡陶器为手工制作,十分厚实,呈灰黑色,表面常打磨,常有绳纹,或雕刻植物、动物图案。其他的河姆渡手工艺品,包括粗陶动物及人偶,以及鸟类图案的木雕及象牙雕,其中以“双火鸟”纹雕刻最为知名。

大溪文化

编辑

大溪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主要分布在峡江地区和两湖平原,年代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

大溪文化的发现,陶器多呈红色,普遍以碳化稻壳末为孱和料,代表当时较高制陶水平的产品是篦点戳印纹白陶和薄胎彩陶,揭示了长江中游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营造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在居住面下往往铺有厚的红烧土块垫层,有的房屋墙外铺有红烧土渣地面散水或有专门的檐廊,以适应南方多雨炎热气候。

大汶口文化

编辑
 
大汶口文化大汶口遗址白陶鬶

大汶口文化,年代在公元前4300年-公元前2500年,是中国黄河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以泰山地区为中心的山东中、南部以及江苏北部地区,晚期遗址的分布更广,东起黄海之滨,西到河南东部,北至辽东半岛,南及淮北,安徽北部、河南东部也有受到该文化影响的遗存发现。

在大汶口的许多遗址中都发现氏族公共葬地,各墓之间随葬品的多寡悬殊。在后期墓葬中,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这时可能已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然而,大汶口文化最重要的发现在于陶文,这种疑似文字的刻画记号极可能与汉字的起源有关。

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点鲜明的陶器为主要特征。以夹砂陶泥红陶制为主,大汶口文化遗物也有灰陶、黑陶,并有少量硬质白陶。泥质陶器上常饰镂孔、划纹,有彩陶和简单的朱绘陶。沙质陶器上少数饰附加有堆纹和篮纹。

良渚文化

编辑
 
良渚文化良渚古城模型

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为中国新石器文化之一,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浙江省杭州市良渚遗址。

良渚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

良渚文化延续上千年后突然消失了,其文明程度在末期的急遽衰退更有可能是由人文因素所造成的,例如遭受到同一时期境外不同文明的毁灭性入侵及征服,从而致使当地的原有文明体系产生了巨大的转变。也有学者认为这是过度依赖单一粮食作物稻谷造成的。

红山文化

编辑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较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因发现于热河省(今属内蒙古)的红山而得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5000至8000年前,持续时间约2000年。

红山文化以农业、饲养家畜和狩猎、采集野果为生。生产工具有不同的类型,包括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细石器;陶器分为泥质红陶夹沙灰陶两种,细泥的彩陶用作煮食,夹砂的划纹粗陶用来盛载食物;精巧的玉石雕刻是红山文化的一大特色,亦生产经过打磨石器,带有几何装饰图形的红陶、灰陶等。

龙山文化

编辑
 
龙山文化呈子遗址蛋壳高柄杯

龙山文化,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是仰韶文化的继续发展,又名“黑陶文化”,也是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形成期,主要分布于东至大海、西至陇山、南至江淮、北至晋中–燕山的地域,相当于赤县神州中的雍、冀、兖、豫、青、徐六州。

黑陶是龙山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区别于仰韶文化的根本特点。龙山文化的黑陶是继仰韶文化的彩陶之后兴起的一种制陶技术。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有比较发达的畜牧业。同时,占卜等巫术活动亦较为盛行。从社会形态看,当时已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跨入阶级社会门槛。

三皇五帝与传说时代

编辑

三皇五帝

编辑

三皇五帝,一般指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时间在夏朝之前。至于“三皇五帝”具体是谁?历来说法有很多种。他们可能是一些杰出的部落部落联盟的首领。

“三皇”共有五个版本,伏羲氏神农氏在各版本均同时出现,而针对这最后一位“皇”究竟是谁,史家众说纷纭,西汉的《史记·三皇本纪》中记载为女娲氏;先秦的《尚书·序》和西晋的《帝王世纪》则提到了轩辕氏(即黄帝);后人对《尚书》的解释性著作《尚书大传》认为是燧人氏;东汉的经学解释性著作《白虎通义》记载为祝融氏;北宋的《资治通鉴外纪》则与众不同的提出共工氏作为三皇一员的说法。

同样,“五帝”的说法也各不相同,有认为应当是黄帝、帝颛顼、帝、帝、帝(《史记》、《礼记》、《世本》、《易传》、《国语》),有认为应当是帝少昊、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尚书·序》、《帝王世纪》),有认为是黄帝、黄帝、庖牺(伏羲)、神农、帝尧、帝舜(《战国策》),有认为是黄帝、帝颛顼、帝太昊(伏羲)、帝少昊、炎帝(《礼记》、《淮南子》、《吕氏春秋》),有认为是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少昊(《资质通鉴外纪》),还有认为是青帝灵威仰,赤帝赤熛怒,白帝白招矩,黑帝协光纪,黄帝含枢纽(《史记正义》),而发掘的先秦重要文物郭店楚墓竹简中则称应当有“六帝”。

尧舜禹和禅让制

编辑

三皇五帝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尧和舜。按照传统儒家的正统历史观来看,尧仁厚爱民、大公无私,做共主达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尧年老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儿子不肖,便接受众人的推荐,任用舜助理政事,考验他的能力。尧经过细心的观察后,证实舜有领导才干,确是难得的治国人才,决定退位让贤,把共主的权位禅让给舜。

舜在位五十年,选贤任能,重视民生。尧在位初期,黄河泛滥成灾,曾派鲧治理洪水。鲧用传统的堵塞法,在河岸筑堤防水,过了九年仍然没有成效,百姓长期受苦。舜决定把鲧处死,改派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视察全国地势,汲取其父亲鲧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法,动员百姓开挖河道挂洪,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平息水患,解除了人民的苦难。相传禹全心投入治水,因公忘私,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因此人们都歌颂他,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舜年老时,仿效尧的做法,把共主之位禅让予禹。

而在另外一个版本的记载中,尧舜禹就不再是和平地以禅让的方式选贤自代来转移政权了。《古本竹书纪年》载,舜曾经放逐尧,禹也曾经放逐舜。这种记载表明当时在中原大地上的确可能有一个大型的共同体,而其领袖的权力也似乎并不太稳定,仅是以实力论位次。

其他传说

编辑

除去三皇五帝,传说时代还流传下来了许多其他神话,比如《尚书》(共工驩兜三苗)和《左传》(混沌穷奇梼杌饕餮)中都有提及的四凶;比如夸父追日(《山海经》)、后羿射日(《庄子·秋水》疏)、共工怒触不周山(《史记·三皇本纪》)等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比如湘夫人(《九歌》)、鲲鹏(《庄子·逍遥游》)等深入人心的神话形象;比如扶桑肃慎朝云(《山海经》)等古国名、古地名。传说时代的故事也许并不是全部都真实存在的,但后世所赋予其的内涵和深意已将这些传说变为中华文化宝贵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编辑

书籍

编辑
  • 许倬云:《说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维基百科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