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第一原理

维基第一原理——名字就是链接

回到基本问题来考察

编辑

Wiki在台湾有译做“共笔”,那么多人的共同写作和单独一人的写作有什么不同吗?

我个人的观点,认为这里面最有趣的不同在于——多人在相互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现各自的理解和分享是可以相互呼应的,并且可以通过链接直接明确的建立呼应。那么我们先仔细考察一下Wiki里的互通怎么建立?

思想实验、知识颗粒、通透度

编辑

设想一个比较性的思想实验,有如下两个设定:

  • 情形一:我把一个苹果放在桌面上,让大家在Wiki里描述这个事物
  • 情形二:我放一段牛顿被苹果砸的故事,让大家在Wiki里描述这个事情

然后,一群实验者在彼此不互相知道别人写了什么的情况下,独自做贡献。在 Wiki 系统里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 情形一的实验者或许会写下:苹果、红苹果、红富士、一个苹果……
  • 情形二的实验者或许会写下:牛顿与苹果、牛顿被苹果砸的故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传说……

尽管这两种情形里每个人的理解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我们还是会发现第一种情形里的实验者是容易彼此在Wiki系统里呼应起来。 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非常容易在同一个名字下写作。再仔细考察一下,第一种情形描述的事物的知识粒度比较小,小颗粒的知识是非常容易彼此通透的。 这种不同知识颗粒的不同通透度的现象是普遍发生在人类的知识交换过程中的。我们先点到为止,不再在此议题下做更深入的探讨。

Wiki的链接机制

编辑

Wiki的链接就是用括号简单的把一些字括起来,然后这个括起来的这些字就成为链接了。链接有两种形态:

  • 蓝链:如果条目已经存在,则直接链接过去
  • 红链:如果条目不存在,则链接指向一个创建页面

红链和蓝链的选择是机器自动处理的。简言之,Wiki的链接机制就是名字即链接

再考察 Wiki 在企业里的使用

编辑

在企业里,知识颗粒是非常情景化,只具备小范围的公共性。当这些颗粒进入 Wiki 系统,首先的碰到的问题应该会是冲突。 比如 A 小组有一个日程,B小组也有一个日程,但"日程"这个页面同时容纳 A、B 的两个日程从实际运作的角度讲,是不合理的。 所以,我们需要把隐含的情景先显式表达出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同的组织单位采用不同的名字空间,它们之间是相对隔离的。

什么时候 Wiki 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编辑

从上面几段分析可以看出,Wiki 想要发挥互联的效果最佳效果,一定是要在小颗粒公共知识点,也就是传统百科全书对应的文本形态。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Wiki的工具特点使得它在公共知识的概念表达这种应用场合下,和人类的知识系统发生了很强的共振,导致了很大的社会效应。

第一原理

编辑

为什么称此原理是第一原理呢?

Wiki 实践里的其他原理——

  • Wiki 过程(Wiki Process)
  • 中立原则
  • 善意推定
  • 共识

等等,无不都是围绕着 Wiki 里知识组织方式而自然衍生出来的。这里面最主要的是处理公共知识不同理解的伦理问题和社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