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互作用的若干个物体(至少有两个物体)的一个系统中,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矢量和为零,则该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公式: (通式)
(在一维空间内的两物体)
PS:外力:Eg:拉力,电场力等
PS2:矢量和为零:eg:在一个只受重力和向上的弹力的二力平衡的物体上,重力和弹力矢量和为零。
牛顿第三定律说,假设有两个相互作用的质点,质量可能不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现在我们假设这两个质点只存在质点间的相互作用,由于作用力等于动量随时间的变化量,所以质点1受到质点2的作用力 与质点1的动量 的关系为:
同理,质点2受到质点1的作用力 与质点2的动量 的关系为:
由于 ,则有
即
也就是说, 不随时间变化,是一个定值,即
如果将上述结论推广到多个相互作用的质点系,那么在没有来自系统外的外力或者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所有质点的总动量不变,这称为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 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在经典力学中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运动物体的相互作用的规律。牛顿定律从相互作用力的角度进行表述,动量守恒定律则从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发生“运动量”的转移来表述。以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为例,当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恒为零时,动量守恒定律给出 ,前式可改写为 。这表明,由于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物体系的内力)的存在引起动量的传递,一个物体动量的增加量一定等于另一个物体动量的减少量,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如果从力的观点看,这是由于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同时存在和消失,因而它们的冲量等值反向,导致双方的动量变化等值反号。从这里可以看出,内力虽不能使物体系的总动量发生变化,确实决定系统内各物体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 动量守恒的条件是外力的矢量和(即合外力)恒为零,在此条件下在任何时间间隔内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必为零,在任何时间间隔内物体系动量的变化量为零。不能把动量守恒的条件理解成“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为零”。冲量是与力的作用时间相关联的物理量,在某个持续一段时间的过程中某物体系所受的冲量和(矢量和)可能等于零,因而物体系在此过程开始时刻的动量与终了时刻的动量相等,但在过程进行中各个时刻的动量可能在变化而并非保持不变,因而不能说动量守恒。
- 动量守恒定律所表述的是一个矢量关系。物体系中每个物体的动量不为零时,它们的矢量和可以等于零。例如,一颗静止于空中的炸弹被引爆后,弹片向四面八方飞出,在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时(在打击、碰撞和爆炸等过程中出现的冲击力比重力、空气阻力等大得多,所以后者可忽略不计),在爆炸过程中没有外力,动量守恒,炸弹初动量为零,因而有 。右方为各炸弹碎片动量之和,显然各碎片的动量不等于零,但它们之和为零。动量守恒,就是它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因而动量在各方向的分量也保持恒定。如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动量守恒定律可表为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这些分量守恒的公式还有其独立的意义。如果外力之和不等于零,这时物体系的动量本应不守恒,但若外力沿某一方向的分量的代数和为零,则沿该方向的分动量仍守恒。
- 动量的大小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那么动量守恒定律成立与是否与参考系有什么关系?我们知道,牛顿定律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都成立,而且由牛顿定律可以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所以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都是成立的。不过,在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问题时,涉及的各物体的速度都必须时相对于同一惯性系的速度。
- 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合外力为零,也就是说这个质点系是个没有外界作用的孤立系统。但现实世界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孤立系统,所以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若内力远大于外力,即使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我们仍可以把它当做合外力为零处理,动量守恒定律成立。例如遇到碰撞、爆炸等时间极短的问题时,可忽略外力的冲量,系统动量近似守恒。
- 动量守恒定律不仅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而且适用于接近光速运动的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例如在牛顿定律不完全适用的领域内,如量子力学、相对论、甚至于有动量而无静质量的电磁场系统,动量守恒同样成立。因此,一般认为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基本规律,它比牛顿定律具有更大的普遍性。
设质量分别为 的两个平动物体(不妨设为两个平动的小球),碰前速度分别为 ,碰后速度为 。两物体的碰撞通常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完成,相互作用极其猛烈。在碰撞过程中,或无外力作用,或受到有限大小的外力作用,但因作用时间极短,有限外力的冲量可以忽略不计,体系动量守恒。
如果碰前两小球速度 沿两球中心的连线,这种碰撞称为正碰撞。在碰撞情况下,碰后两小球的运动速度方向仍沿连线方向。在正碰撞时,小球的速度只需用代数值表示其大小和方向。在碰撞的短时间 内,两小球首先相互接触,接着相互挤压,两球分别产生形变和试图回复形变的力,在 的阶段中, 减小, 增大,直至变为同一速度 ,达到最大压缩状态,这个阶段称为压缩阶段。随后,由于两小球形变逐渐恢复, 速度继续减小, 速度继续增大,两小球速度分别达到 后相互分离,这个阶段称为恢复阶段。
两小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有方程
如果碰撞是弹性的,还有动能守恒方程
联立(1)(2)解得
需要注意的是,原方程式二次方程,应该有两个解,但另一组解就是初始值,应该舍去。当然,如果我们反过来思考,两个物体初速度为 ,也能解得两个物体末速度为 。由此,得出结论:完全弹性正碰撞是一种可逆碰撞。
我们也可以通过将原方程化简,过程中自动舍去了这一组解。将原方程组化成
(4)/(3)得
即碰前接近速度等于碰后分离速度。所以我们也常常联立(1)(5)来解分离后速度 。
若 ,则 ,即弹性正碰中,两质量相等的求碰撞后彼此交换速度。
在被加速了的粒子对靶粒子的实验中,常常认为靶粒子是静止不动的,即 。在这种情况下有重要结论:
- 当 时, ,入射粒子碰后仍向前运动。极限情形下,即 时, ,击打球几乎保持碰前速度前进,而原静止小球以两倍于打球的速度前进。
- 当 时, ,入射粒子碰后反向运动。极限情形下,即 时, ,即碰后被打球几乎不动个,小球以与碰前相等的速率返回。
- 当 时, ,即两球交换速度。
碰撞的特征是相互作用时间短暂,作用力大。然而在有些物理问题中,两物体相互靠近,之后又逐渐远离的现象。当物体构成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我们也可以把这类问题当做相互作用时间较长的碰撞问题,我们把这种问题叫做类碰撞问题。
例子:
- 光滑水平面上的A物体以速度v去撞击静止的B物体,A、B两物体相聚最近时,两物体的速度必定相等,此时弹簧最短,其压缩量最大。
- 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块的光滑弧面底部与桌面相切,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 向滑块滚来。设小球不能越过滑块,则小球到达滑块上的最高点时(即小球竖直方向上速度分量为零),两物体速度相等,方向均水平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