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一种以获得性全身性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及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促凝物质的暴露(或产生)增多引起凝血系统广泛激活,天然抗凝因子及内源性纤溶不足,导致广泛的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可同时或相继发生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有时伴有纤溶亢进),导致多部位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病因及诱因

编辑

病因

编辑

引起DIC的原发病或病理过程称为DIC的病因。DIC的发生发展与原发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更关键的是与促凝物质进入血液的数量、速度和途径有关。感染性疾病是DIC最重要、最常见的病因,恶性肿瘤列其次,病理产科列第三,手术和创伤位居第四。DIC的常见病因如下表:

DIC的常见病因
病因 主要原发病或病理过程
感染性疾病 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某些寄生虫等
恶性肿瘤 主要见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呼吸、消化、生殖及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妇产科疾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宫内死胎滞留、感染性流产、刮宫术、剖宫产术、葡萄胎、绒癌、卵巢癌、子宫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手术及创伤 富含TF器官的外科大手术、大面积烧伤、严重冻伤、严重软组织创伤、挤压综合征等
其他 某些毒蛇或有毒动物咬伤,某些昆虫叮咬,输血反应,移植排斥反应等

诱因

编辑

发生机制

编辑

分型

编辑

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编辑

诊断与防治原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