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含事件
|
好幾年前,當時的台南市政府,編織地下街的美夢,拓寬道路,徵收民宅,怪手進入那一刻,拆除兩邊房舍,但卻未考慮這區域早期是五條港範圍,地下水路與土質,使得工程面臨進退兩難的窘進,就這樣海安路的兩旁,牆面破碎,斷痕殘壁,所幸在2004年由杜昭賢策畫海安路藝術造街,其中藍晒牆由藝術家劉國滄所創作,藉由藍晒牆描繪過去,漸漸的海安路成為旅客、學子、在地人造訪的地景街廓 ,而藍牆也默默寄存這份記憶。2014年牆面塗白,這份共同回憶走入歷史,但藍晒牆已成為台南的一部分,因此同一年,西門路的藍晒圖文創園區開幕,其中園區的3D藍晒牆延續那份歲月。 描述歲月,創造回憶,保存記憶,這就是海安藍晒牆。
|
相關事件
|
藍曬圖源自建築師劉國滄於民國93年在台南海安路牆面上的街景藝術「殘屋藍圖」,是當時臺南的熱門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