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集思廣憶賽事特刊/記憶故事2/信仰/上頁
◄ | 2019年集思廣憶賽事特刊 記憶故事2/信仰 (上) |
► | 記憶故事2/信仰 (下) |
地處海上交通要衝的台灣,囊括著許多外來移民與在地住民,漂泊不定的生活使得神明信仰成為了心靈寄託。隨著不同時期的推演,吸收了各式信仰,除了台灣原住民族普遍的泛靈信仰外,亦包括中國民間儒、釋、道三道合流的漢人移民信仰,以及閩粵沿海的海神信仰等,發展出獨特的風俗民情,造就現今台灣的多神信仰,亦見證了台灣各時期的發展脈絡。
|
台灣位於東北亞和東南亞交會處,東接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歐亞大陸相望,南濱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北接東海,東北方與琉球群島遙望,是西太平洋海上交通要衝,歷來接受各國文化殖民,加上既有的原住民族文化,揉合出豐富的宗教文化,包括: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民間信仰等。據官方統計,台灣兩大主要宗教分別為佛教(800萬人,佔約35%)與道教(納入台灣民間信仰,計755萬人,佔約33%),此外,一貫道、基督新教、天主教及彌勒大道等,信仰人口佔10%左右(一貫道有80.5萬人,約3.5%;新教徒有59.8萬人,約2.6%;天主教信徒有29.7萬人,約1.3%;彌勒大道有22.9萬人,約1%;遜尼派穆斯林有5.3萬人,約0.2%)。其他外來新興宗教,如:摩門教、耶和華見證人、巴哈伊信仰、日系天理教等,在台灣也有數萬名以上的信徒。
簡而言之,台灣因為海島的地理環境,由原生宗教(如原住民族泛靈信仰)與外來信仰(如天主教、基督教等)組合而成一個具有豐富信仰的社會,人類對於精神信仰的仰賴並未隨著時代演變而消逝,許多宗教活動仍在現代社會中活躍著,特別是以海神信仰為主的媽祖信仰文化,每年的媽祖繞境皆吸引四十餘萬人參與,且逐年攀升,其中往往吸引許多非媽祖信仰者參與,謂之全民運動也不為過。
傳統社會中,「遶境」是指神明每年定期巡視其轄區以安定人心、驅逐邪煞,是神明的「例行性任務」;「進香」則是信徒迎請神明前往外地廟宇的拜會、聯誼活動,藉此鞏固雙方情誼。神明遶境、進香是台灣民間最常見的宗教活動,是信徒的自發性行為,不只是神與神之間的聯誼,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熱鬧的繞境活動,不乏數十年皆潛心參與、抑或全家參與、抑或發心沿途護持者,參與動機多是為還願、贖罪、或祈求平安,藉由長途跋涉以答謝神恩、祈福消災或洗滌罪業,顯示現代人在物質生活以外,對於心靈寄託仍有深切渴望。目前台灣地區的媽祖進香活動,以大甲鎮瀾宮媽祖規模最大,每年參與人數超過四十萬人。現代社會中如此盛大的繞境進香活動,充分體現宗教信仰的精神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