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纤维性修复
损伤的修复 -
再生 -
创伤愈合
组织结构的破坏,包括实质细胞与间质细胞的损伤,常发生在伴有坏死的炎症中,并且是慢性炎症的特征。此时,即使是损伤器官的实质细胞具有再生能力,其修复也不能单独由实质细胞的再生来完成,因此这种修复首先通过肉芽组织增生,溶解、吸收损伤局部的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并填补组织缺损,以后肉芽组织转化成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瘢痕组织,修复便告完成。
肉芽组织的形态及作用
编辑肉芽组织的成分及形态
编辑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镜下可见大量由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对着创面垂直生长,并以小动脉为轴心,在周围形成袢状弯曲的毛细血管网。新生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核体积较大,呈椭圆形,向腔内突出。在此种毛细血管的周围有许多新生的成纤维细胞,此外,常有大量渗出液及炎细胞。炎细胞中常以巨噬细胞为主,也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能分泌pDGF、FGF、TGF-β、IL-I及TNF, 加上创面凝血时血小板释放的PDGF, 进一步刺激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能吞噬细菌及组织碎片,这些细胞破坏后释放出各种蛋白水解酶,能分解坏死组织及纤维蛋白。
肉芽组织中一些成纤维细胞的胞质中含有肌细丝,此种细胞除有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外,尚有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因此应称其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成纤维细胞产生基质及胶原。早期基质较多,以后则胶原越来越多。
肉芽组织的作用及结局
编辑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有以下重要作用:
- 抗感染保护创面;
- 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 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后2~3天内即可出现,自下向上(如体表创口)或从周围向中心(如组织内坏死)生长椎进,填补创口或机化异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如1~2周),肉芽组织按其生长的先后顺序,逐渐成熟。其主要形态标志为: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细胞减少并逐渐消失;部分毛细血管管腔闭塞数目减少,按正常功能的需要少数毛细血管管壁增厚,改建为小动脉和小静脉;成纤维细胞产生越来越多的胶原纤维,同时成纤维细胞数目逐渐减少、胞核变细长而深染,变为纤维细胞。时间再长,胶原纤维量更多而且发生玻璃样变,细胞和毛细血管成分更少。至此,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并且逐渐转化为老化阶段的瘢痕组织。
瘢痕组织的形态及作用
编辑瘢痕(scar)组织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此时组织由大最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组成。纤维束往往呈均质性红染即玻璃样变。纤维细胞很稀少,核细长而深染,组织内血管减少。大体上局部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硬韧并缺乏弹性。瘢痕组织的作用及对机体的影响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 瘢痕组织的形成对机体有利的一面
- 它能把损伤的创口或其他缺损长期地填补并连接起来,可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
- 由于瘢痕组织含大量胶原纤维,虽然没有正常皮肤的抗拉力强,但比肉芽组织的抗拉力要强得多,因而这种填补及连接也是相当牢固的,可使组织器官保持其坚固性。如果胶原形成不足或承受力大而持久,加之瘢痕缺乏弹性 ,故可造成瘢痕膨出,在腹壁可形成痂,在心壁可形成室壁瘤。
- 瘢痕组织的形成对机体不利或有害的一面
- 瘢痕收缩。特别是发生于关节附近和重要器官的瘢痕,常常引起关节挛缩或活动受限,如十二指肠溃疡瘢痕可引起幽门梗阻。关于瘢痕收缩的机制可能是由于其中的水分丧失或含有肌成纤维细胞所致。
- 瘢痕性粘连。特别是在器官之间或器官与体腔壁之间发生的纤维性粘连,常常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功能。 器官内广泛损伤导致广泛纤维化玻璃样变,可发生器官硬化。
- 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又称肥大性瘢痕。如果这种肥大性瘢痕突出于皮肤表面并向周围不规则地扩延,称为瘢痕疙瘩(keloid) (临床上又常称为 "蟹足肿")。其发生机制不清,一般认为与体质有关;也有人认为, 可能与瘢痕中缺血缺氧,促使其中的肥大细胞分泌生长因子,使肉芽组织增长过度有关。
瘢痕组织内的胶原纤维在胶原酶的作用下.可以逐渐地分解、吸收,从而使瘢痕缩小、软化。胶原酶主要来自成纤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因此,要解决瘢痕收缩和器官硬化等的关键是在细胞生长调控和细胞外基质等分子病理水平上,阐明如何调控肉芽组织中胶原的合成和分泌以及如何加速瘢痕中胶原的分解与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