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 民族学
文化的概念编辑
在汉语中,“文化”一词有许多含义。在民族学中,文化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点:
文化是后天习得的。除了人类先天就有的动物本能外,后天习得的观念、道德、习俗、行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文化是共同享有的。文化不是个人的,而是某一个人群共同享有的。这里的“人群”,可以是民族,也可以是按地域、年龄、性别、职业、阶级、宗教信仰等社会和文化因素划分的人群。每个人群都有自己的文化。
从民族学的角度,有无文化是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人人皆有文化。
文化的特点编辑
文化是有适应性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文化是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而产生的,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广袤无垠的草原孕育了游牧文化,沃野千里的平原造就了农耕文明,白山黑水中生活着渔猎民族,不同的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
文化是整合的。文化的诸要素或特质常常是相互适应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文化的有机整体。在一定的环境内,往往会形成相互联系的文化特质“束”。如,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质束一般包含骑马、射箭、住帐篷、放牧牲畜等,它们相互配合,以适应游牧生活。
文化是不断变迁的。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随着环境的变化,文化也随之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