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医学蠕虫学

吸虫 编辑

在这里允许我写下点个人化的东西:到顺德千万别吃鱼生(虽然它好吃),当心华支睾吸虫……

概述 编辑

吸虫(fluke, trematode)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複殖亞綱。複殖亞綱吸虫种类繁多,有性世代在脊椎动物体内寄生,无性世代在软体动物中寄生。

在中国本地流行的人兽共患病,指在中国本地就有这个病原的存在。如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布氏姜片吸虫(Faciolopsis buski)。

形态 编辑

寄生在人体的吸虫,除裂体属吸虫为雌雄异体外,其余均为雌雄同体。有口无肛门。

成虫形态 编辑

  • 舌状,或树叶形,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 无体腔;
  • 除裂体吸虫外,均为雌雄同体;
  • 有两吸盘:口吸盘与腹吸盘;
体壁 编辑
  • 体被:外质膜、基质、基质膜
  • 肌肉层:外环肌、内纵肌
  • 体被细胞体:体被细胞体与体被有通道相连,其是一种代谢旺盛的合胞体,具有保护、排泄、分泌、吸收、感觉等机能。
消化系统 编辑

有口、咽、食管、肠道;但无肛门,肠支末端是封闭的盲管。

排泄系统 编辑

对称的管状系统,端点为焰细胞,毛细管相连两侧集合管,汇入排泄囊,其开口于虫体末端排泄孔。

神经系统 编辑

神经系统不发达。在咽的两侧各有一个神经环。神经节彼此有背索相连。两个神经节各发出前后三条神经干。

生殖系统 编辑

雌性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卵模、子宫、梅氏腺、受精囊、劳氏管、卵黄腺、卵黄管;

雄性生殖器官:睾丸、输出管、输精管等。

生活史 编辑

复繁目吸虫生活史复杂,宿主转换、世代交替, 一种淡水螺作为中间宿主,在淡水螺内有幼体繁殖。

生活史阶段包括虫卵、幼虫(毛蚴、胞蚴、雷蚴、尾蚴等),在第一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囊蚴在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尾蚴侵入到第二中间宿主的肌肉组织内以后,在它身体的外面分泌出一层囊壁来保护着它,这个过程就是成囊(encystation);而当人摄取了含有囊蚴的淡水鱼虾的肉之后,囊蚴进入小肠,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囊壁破裂,后尾蚴逸出,这是“脱囊”(excystation),此过程是在终末宿主小肠内发生的。

生理 编辑

  • 吸虫摄取的营养来源主要为宿主肠内容物、肠黏膜、血液或组织液,具体来源依虫种和寄生部位而定,其消化过程主要在吸虫的肠内进行,但有的吸虫兼有细胞外和细胞内消化。
  • 吸虫获得能量的方式主要为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

华支睾吸虫 编辑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又名肝吸虫。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引起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即肝吸虫病。人感染本虫多由生吃或半生吃鱼肉所致。在我国,除了青海、宁夏、内蒙古和西藏等省区外,已有 25 个省、市和自治区有本病流行。

该寄生虫是在 1874 年,首次在印籍华人的肝胆管中发现。患者已死亡,解剖尸体时候发现了该虫。虫体的睾丸高度分枝,所以被命名为“中华分支睾吸虫”,简称为“华支睾吸虫”,它的拉丁文,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于终末宿主的肝胆管内,引起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

形态 编辑

成虫 编辑

幼虫 编辑

生活史 编辑

致病与临床症状 编辑

绦虫 编辑

概述 编辑

绦虫隶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均营寄生生活。寄生于人体的绦虫分属于多节绦虫亚纲的圆叶目和假叶目,共有 30 多种。绦虫成虫大多寄生在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生活史大多相对复杂,需要 1-2 个中间宿主。人可以作为一些带绦虫的终宿主或中间宿主。以下将介绍圆叶目的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长膜壳绦虫和短膜壳绦虫,以及假叶目的曼氏迭宫绦虫。

形态 编辑

带绦虫的成虫细长成带状,背腹扁平,分节,白色或乳白色,体长数毫米至数米不等,因虫种而异。虫体一般分为头节、颈部和链体。头节上有附着器,如吸盘、沟槽及突盘。颈部一般比头节细,不分节,具有生发细胞。在驱虫治疗后,如果头节仍然留在体内,基于它颈部具有生发功能,大约两三个月后又可长出一条完整的成虫,因此检查头节是否被排除是考核疗效的依据。链体的节片由颈部向后芽生。靠近颈部的节片较细小,其内的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称为未成熟节片或幼节。往后至链体中部节片逐渐增大,生殖器官逐渐在发育成熟,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节片称为成熟节片或成节。在链体后部,子宫中已有虫卵的节片称为妊娠节片或孕节。末端的孕节体积最大,可从链体上脱落或裂解,新的节片又不断从颈部长出来,因此虫体可以保持一定的长度。

绦虫无口、无肛门、无体腔,靠体壁吸收营养。成虫生活在宿主肠道里,直接浸浴在宿主半消化的食物中。皮层通过扩散和主动运输等方式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带有尖棘的体表微毛既有固着作用,又增加了吸收面积,大大提高了营养吸收效能。

绦虫雌雄同体,链体成熟节片内均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雄性生殖系统有数个至数百 个呈圆形滤泡状睾丸,散在分布于节片中。雌性生殖系统有一个卵巢,大多分成左右两叶,输卵管自卵巢发出后,再与子宫相通,子宫呈管状或囊状,假叶目绦虫有子宫孔,开口于腹面,圆叶目绦虫没有子宫孔。孕节中的子宫随着虫卵的增多和发育膨大,子宫可向两侧分支几乎占满整个节片。绦虫的交配和受精可以在同一节片或同一虫体的不同节片间完成,也可以在两条虫体间进行。

生活史 编辑

绦虫的生活史相对复杂一些,绦虫的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虫卵自子宫孔排出或随孕节脱落而排出。假叶目绦虫生活史需要两个中间宿主,虫卵排出后必须进入水中才能继续发育。孵出的幼虫称为钩球蚴,体内有 3 对小钩,体外被有一层纤毛,能在水中游动,被水中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在其体内发育为原尾蚴。第二中间宿主为鱼或蛙等脊椎动物,在其体内发育为裂头蚴,裂头蚴若能进入终宿主肠道内才能发育为成虫。圆叶目绦虫生活史只需一个中间宿主,个别种类甚至无需中间宿主。虫卵在子宫中已经开始发育,内含一个无纤毛的六钩蚴。由于圆叶目绦虫没有子宫孔,虫卵随孕节自链体脱落排出体外,孕节被挤压或自身活动破裂后,虫卵散出,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孵出六钩蚴,转入宿主肠壁随血流到达组织内,发育成中绦期幼虫,如囊尾蚴、棘球蚴、泡球蚴、似囊尾蚴等。中绦期幼虫被终宿主吞食后,在肠道内受胆汁的激活脱落或翻出头节,逐渐发育为成虫。成虫在终宿主体内存活的时间随种类而不同,有的仅能活几天到几周,有的可长达几十年。

致病 编辑

我们回顾一下线虫纲中线虫的主要致病危害,蛔虫的成虫钻孔习性可导致系列并发症;钩虫成虫吸血特性引起贫血;丝虫成虫阻塞淋巴回流导致象皮肿或乳糜尿。线虫的成虫危害性大于幼虫,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绦虫,其幼虫危害性大于成虫。

线虫 编辑

概述 编辑

线虫属于线虫动物门的线虫纲,是无脊椎动物中一个很大的类群。全世界已知大约有1万余种。线虫不但种类多,而且数目也很大,大多数线虫营自由生活,广泛地分布于淡水、海水、土壤、甚至沙漠中。仅有一小部分营寄生生活,可寄生于人体并引起疾病的线虫在我国有三十余种。目前流行的主要医学线虫有蛔虫、钩虫、鞭虫、蛲虫、丝虫、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等。线虫属于线虫动物门的线虫纲,是无脊椎动物中一个很大的类群。全世界已知大约有1万余种。线虫不但种类多,而且数目也很大,大多数线虫营自由生活,广泛地分布于淡水、海水、土壤、甚至沙漠中。仅有一小部分营寄生生活,可寄生于人体并引起疾病的线虫在我国有三十余种。目前流行的主要医学线虫有蛔虫、钩虫、鞭虫、蛲虫、丝虫、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等。

形态 编辑

虫体的形状呈现线状或圆柱状,虫体不分节,两侧对称。不同虫种虫体大小不一,有的非常小,只有1毫米左右,如粪类圆线虫;有的比较大,可以长达二三十厘米,如蛔虫。线虫雌雄异体,雄虫一般比雌虫小。

 
从左到右为无体腔、真体腔以及原体腔。

线虫是原体腔动物。原体腔,又叫假体腔,是指动物的体壁与消化道之间有腔隙,但没有体腔膜。这是比较低等动物的体腔,而人是真体腔的高等动物。

线虫的最外面结构是体壁,好像人类的皮肤。线虫的体壁由三层组成:角皮层,皮下层,纵肌层。角皮层是由皮下层分泌物形成,质地比较坚硬具有弹性,可形成线虫的环纹、嵴、刺、乳突、唇瓣、交合伞等结构。角皮层下面是皮下层,皮下层是由合胞体组成的,在背、腹和两侧向内增厚、突出,形成4条纵索,背腹索内有神经干,侧索中则有排泄管。再往里就是纵肌层,纵肌层由单一的纵行排列的肌细胞组成,根据肌细胞的大小、数量及排列方式,可以分为3种肌型。肌细胞多而长的称为多肌型,如蛔虫;肌细胞少而大的称为少肌型,如蛲虫、钩虫,肌细胞细而密的称为细肌型,如鞭虫。

线虫的消化系统简单但完整,具有消化道和腺体。消化道完整,包括口腔、咽管、中肠、直肠和肛门。在口腔周围通常有2到3片唇瓣围绕。不同虫种口腔形状不一,有的变大形成口囊,其内有齿,如钩虫。与口连接的咽管呈圆柱状,下段常膨大,膨大部分称为咽管球。这些形态结构特征往往是某种寄生虫的种类鉴别特征。

 
秀丽隐杆线虫的解剖图,着重强调了生殖系统。

线虫的生殖系统非常发达,是细长、弯曲的管状结构。具有强大的生殖能力是寄生虫能维持种群延续的重要因素之一。雌性生殖系统多为双管型,具有2套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子宫。子宫最后汇入阴道,阴门开口于虫体的腹面。雄性生殖系统为单管型,由睾丸、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组成。射精管与直肠末端汇合,形成泄殖腔,通往体外。泄殖腔的背面伸出1-2根交合刺。如此强大的生殖系统,使得雌虫排卵量十分惊人。比如蛔虫,一条雌虫一昼夜可以排出24万个虫卵。所以虫卵阶段也是寄生虫病重要的病原学诊断阶段。认识虫卵形态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认识虫卵的形态:形状、颜色、大小和结构。线虫虫卵的形状多为卵圆形,有的种类虫卵无色,如钩虫卵,有的虫卵有色,如受精蛔虫卵是棕黄色。虫卵结构包括两个方面:卵壳和内容物。卵壳由3层组成,由从外向内依次为受精膜、壳质层、蛔甙层,受精膜起源于受精卵母细胞的卵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见,壳质层具有一定硬度,能够抵抗机械压力的破坏。蛔甙层具有调节渗透作用的功能。虫卵的内容物因虫种而异,有的是细胞,有的已经发育成幼虫。

生活史 编辑

线虫的生活史具有“3、2、1”的特点。

“3”是指线虫的基本发育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虫卵、幼虫和成虫不同虫种入侵宿主阶段不同,入侵方式也不同。有的线虫是发育到感染期虫卵,经口感染,如蛔虫。有的线虫是发育到感染期幼虫,经皮肤感染,如钩虫。

“2”是指线虫的生活史根据有无中间宿主,可以分土源性线虫和生物源性线虫“两种类型”,寄生于肠道的线虫多属于土源性线虫,如蛔虫、钩虫等。组织内寄生虫的线虫多属于生物源性线虫,如丝虫。

“1”是指线虫幼虫发育中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蜕皮。一般线虫的幼虫分为4期,一共蜕皮4次。幼虫经过第4次蜕皮后进入成虫期。

致病 编辑

线虫对人体危害的轻重与寄生虫的种类、数量、发育阶段、寄生部位、虫体的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以及宿主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线虫成虫的致病主要是引起寄生部位器官组织损伤、出血、炎症等病变。比如肠道内寄生线虫可损伤肠道局部黏膜,引起出血及炎症反应;组织内寄生线虫对人体危害一般比肠道线虫严重,如丝虫导致淋巴系统损害,广州管圆线虫可寄生于神经系统造成脑、脊髓损伤。幼虫阶段也是可以致病的,如钩虫的幼虫侵入皮肤时,可导致皮炎;蛔虫的幼虫移行经肺部时,可引起局部发炎;旋毛虫幼虫寄生于肌肉内,可导致肌炎等。

铁线虫常见于热带和温带,在水中营自由生活,雌虫在水边产卵,以蚱蜢、蟑螂和甲虫等昆虫为中间宿主。偶然会感染人体。人可能是通过接触或饮用含有幼虫的生水或食物导致人体消化道感染铁线虫。还可能因会阴部接触有铁线虫幼虫的水体导致人体尿路感染。远离铁线虫的纠缠最好的方法就是不饮不洁之水、不生吃昆虫、鱼类和螺类等食物,避免下体与不洁水体直接接触。接下来,我们会认识更多的医学线虫,了解它们的感染阶段、感染途径,以及防治方式。

似蚓蛔线虫 编辑

似蚓蛔线虫(Ascarislumbricoides),简称人蛔虫(roundworm)。成虫寄生在小肠,引起蛔虫病。是最常见的人体消化道寄生虫。生活史简单,感染率高,呈世界性分布。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灵枢·厥病》中就有记载,“心肠痛,憹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也者,是蛟蛕也。”清代著名医家张志聪注释:“蛟蛕者,蛔虫也。”

形态 编辑

成虫 编辑

蛔虫的形状是长圆柱形,像蚯蚓一样,活的蛔虫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死后虫体呈乳白色。体表光滑有细横纹,体两侧各有一条明显的白色侧线。口孔位于虫体顶端,3个唇瓣呈“品”字形排列,唇瓣内缘有细齿,侧缘各具小乳突1对。蛔虫是人体寄生的最大的线虫。雌虫长20-35厘米,雄虫明显小于雌虫,长15-31厘米,尾端向腹面弯曲,末端有镰刀状交合刺一对。雌虫的生殖系统为双管型,阴门位于虫体腹中部之前。雄虫的生殖系统为单管型。

编辑

蛔虫卵有四种形态,主要是受精蛔虫卵、和未受精蛔虫卵、脱蛋白质膜蛔虫卵,和感染期蛔虫卵。

受精蛔虫卵形状为椭圆形,平均大小为60乘以45微米。我们把受精蛔虫卵称为中等大小的虫卵,属于虫卵界的“标准身材”,可以给其他虫卵的大小做为参照。卵壳厚而透明,有三层结构组成,由外向内分别为受精膜、壳质层和蛔甙层,这个分层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区分清楚。卵壳表面有一层凸凹不平的蛋白质膜,蛋白质膜被胆汁染成棕黄色,蛔虫卵的外壳不容小觑,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铜墙铁皮之壳,使得蛔虫卵能抵御外界各种恶劣条件,有文献表明,蛔虫卵在土壤中可存活7年之久,甚至10年之后,具感染性卵的比例还能高达10.4%,15年之后才得以消亡,由此可见蛔虫卵的生命力是多么地顽强,这也是蛔虫广泛分布流行,与人类无比亲密的原因之一。受精蛔虫卵的内容物是一个尚未分裂的、又大又圆的卵细胞。卵细胞与卵壳之间具有新月形空隙。

未受精蛔虫卵呈长椭圆形,大小为88-94微米乘以39-44微米。与受精蛔虫卵相比,其蛋白质膜、卵壳相对比较薄,没有蛔甙层。内容物是大小不等的屈光颗粒。如果附着于卵壳表面的蛋白质膜脱落,就成为脱蛋白质膜蛔虫卵,这种蛔虫卵在病原学诊断中需要注意跟钩虫卵等进行鉴别。受精蛔虫卵排出体外后,在适宜的条件下继续发育,内容物由卵细胞发育为幼虫,并完成蜕皮一次后,这时的蛔虫卵称为感染期蛔虫卵。

生活史 编辑

 
蛔虫生活史

出生在小肠的上万的虫卵,随着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它们当中有受精蛔虫卵,也有未受精蛔虫。未受精蛔虫卵在外界很快死亡。受精蛔虫卵散布到外界后,在潮湿、荫蔽、氧气充分的土壤中,当温度适宜,生长十分迅速,大约经过2周,受精卵内的卵细胞发育为幼虫;再经过1周,幼虫在卵内进行第一次蜕皮,发育成第二期幼虫,此时的蛔虫卵具有感染性,称为感染期蛔虫卵。当人们因为误食被感染期蛔虫卵污染食物或水,就可能经口感染蛔虫。感染期蛔虫卵随着食物进入口,经咽、食管、胃,回到了它出生的地方——小肠。到达小肠内的虫卵,在小肠环境综合影响下,幼虫开始分泌孵化液,分解卵壳。同时卵内的幼虫活动性增强,最后幼虫破壳而出。幼虫首先侵入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进入静脉或淋巴管,通过循环系统经肝、心到达肺部。到达肺部的幼虫穿过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完成第二次、第三次蜕皮,发育为第四期幼虫。第四期幼虫并未留恋肺泡内的美好时光,而是继续前行,四期幼虫沿支气管、气管移行到咽部,被吞咽入食管,经胃再次来到小肠。在小肠,第四期幼虫完成第四次蜕皮,发育为童虫。又经过数周,发育为成虫,从人体感染到雌虫产卵大约需要60-75天,蛔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一般为1年左右。

简而言之,蛔虫属于土源性线虫,直接发育型,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包括3个阶段:受精卵在外界发育,幼虫在宿主体内的移行和发育,以及成虫在小肠内的寄生。

致病与诊断 编辑

致病 编辑

蛔虫的幼虫和成虫均是蛔虫致病阶段,其中成虫危害大于幼虫。幼虫主要引起蛔蚴性肺炎,成虫危害主要表现在损伤肠黏膜、引起营养不良、变态反应、并发症等四个方面,其中胆道蛔虫症、肠梗阻是常见的并发症。

蛔虫的感染阶段是感染期蛔虫卵,感染途径是经口。蛔虫幼虫体内移行的过程是感染期蛔虫卵从口经咽、食管、胃到达小肠,幼虫孵出侵入肠黏膜,进入静脉或淋巴管,通过循环系统到达肺部,在肺部发育为第四期幼虫,经支气管、气管到咽,再经食管、胃重返小肠。蛔虫成虫寄生部位是小肠。

蛔虫无论是幼虫在体内移行,还是成虫的寄居,对宿主都具有致病性。幼虫的侵入、移行、发育、蜕皮、释放免疫原性物质,这些都会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以及局部和全身的变态反应,表现有血中IgE含量上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肝、肺、幼虫周围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以后成为由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与多核巨细胞构成的肉芽肿。这种病变以肺部较为显著。当患者中度感染时,肺部可出现出血、水肿和肺实质变,支气管由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支气管内黏液分泌增加,导致蛔虫性肺炎。患者会出现发热、干咳、喘息、胸痛及咳痰等症状,有时痰中可以检查到幼虫。肺部X线透视可以显示典型的浸润性改变。肺部的炎性浸润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可达11%到15%。此外,还可能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症状。多数病例在发病后4—14天自愈。如果重度感染,幼虫还可能进入甲状腺、脾、肾、脑等器官,在尿中可检查到幼虫。

与蛔虫的幼虫致病相比,蛔虫成虫危害更大。成虫主要寄居在小肠内,以半消化食物为食。蛔虫的唇齿、蛔虫的运动、代谢产物都可能损伤肠黏膜。有研究显示,蛔虫感染的儿童,肠绒毛较未感染蛔虫儿童的宽而短,提示有炎症现象。钡餐X线检查,显示蛔虫寄生部位及周围小肠黏膜皱襞变粗。患者会出现间歇性脐周腹痛、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蛔虫与宿主同吃同喝,掠夺宿主营养,同时还影响宿主了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的吸收。因此,蛔虫病会引起患者营养不良,且常见于营养差或感染重的儿童。在民间,如果孩子十分瘦小、光吃不胖,大人就会怀疑这孩子是不是肚子里有虫了,这里的虫指的既是蛔虫。重度感染的儿童还可能出现发育障碍。除了进行破坏和抢食,蛔虫还会引起宿主变态反应,由于活的或死的蛔虫变应原的吸收,引起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患者会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等症状。如果反应强烈,还可能出现休克。

并发症 编辑

蛔虫给人带来的最严重的危害是它引起的并发症。由于成虫有下述的两大习性,所以,成虫的寄居,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肠穿孔和肠梗阻。

蛔虫第一大习性就是喜爱钻孔,成虫在小肠内移动,可钻进开口于肠壁上的管道,进入其他器官,如胆道、胰管、阑尾等处,分别引起胆道蛔虫症、胰腺炎、阑尾炎。其中胆道蛔虫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占严重合并症的64%,可出现胆道大出血、肝脓肿、胆结石、胆囊破裂、胆汁性腹膜炎、有时甚至引起肠穿孔。当患者体温上升、食用辛辣食物、麻醉以及不适当的驱虫治疗等都可能成为引起蛔虫在小肠内移动钻孔的诱因。所以当患者出现腹痛时,一定先要安抚,再驱虫。不然会加剧蛔虫的钻孔行为,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蛔虫可谓无孔不入。如果肠道与肾盂、输尿管、膀胱或女性生殖道之间有瘘管,蛔虫也可能出现在泌尿生殖道。少数患者还可能吐出蛔虫。有时,蛔虫也可进入呼吸道或耳咽管内。

 
蛔虫卵造成的肠梗阻

除了钻孔习性,蛔虫还有“扭结成团”的习性,所以肠梗阻也是蛔虫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梗阻的原因是大量蛔虫堵塞肠管或蛔虫寄生部肠段的蠕动障碍。发病特点是在脐部或右下腹部突然发生局部疝痛,持续数分钟,间歇短时,可再出现。患者有呕吐、腹胀、肠蠕动、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多数病例在脐部右侧可触及软的、无痛的可移动的团块,有时为香肠状。阻塞可以发生在小肠的各部,但多见于回肠。

诊断 编辑

询问病史 编辑

询问患者是否排出虫体,以及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咳嗽等症状,嗜酸性粒细胞是否增多。如果这些指标为阴性,基本排除蛔虫感染。如果这些指标中有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诊断,粪便中检到蛔虫卵则可确诊。

实验诊断 编辑

一般采用直接涂片法检查粪便中蛔虫卵,1片检出率约为80%,3片可达90%。必要时,采用沉淀法或漂浮浓聚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只有雄虫寄生,粪便中就查不到虫卵。可以参考临床症状,用试验驱虫法进行治疗性诊断。

流行与预防 编辑

蛔虫的分布为世界性。在温热潮湿地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条件差的地方,

分布 编辑

蛔虫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温暖、潮湿和卫 生条件较差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且常呈地方性感染的特点。人群感染的特点为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据2014-2016年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蛔虫加权感染率为1.36%。

流行原因 编辑

不良的卫生习惯,粪便严重污染环境以及经济生活落后,是蛔虫广泛分布的重要原因。

粪内含受精蛔虫卵的人是人蛔虫的传染源。蛔虫产卵量大,卵在外界无需中间宿主,可直接发育为感染期卵。虫卵对外界的抵抗力强,是造成蛔虫易于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用人粪做肥料和随地大便是蛔虫卵污染土壤的主要方式。人因接触污染的泥土,或是误食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我国曾有因生食带蛔虫卵的甘薯、胡萝卜、腌菜等,发生爆发性蛔虫性哮喘的报告。

防治 编辑

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编辑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菜,不喝生水,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防止食入感染期蛔虫卵。

粪便无害化处理后再作为肥料 编辑

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改善环境卫生,减少土壤中及地面上的蛔虫卵。

为蛔虫患者集体驱虫 编辑

在感染严重地区应该进行集体驱虫,时间应选择感染季节之后,一般多在冬季,并在次年3月对阳性者再进行一次驱虫。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署向全球推广使用噻嘧啶、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和左旋咪唑,这4种是常用的广谱抗肠道寄生线虫药物。噻嘧啶尤其适合于中小学生以及幼儿园用作集体治疗和疾病控制部门的群防群治及其疗效考核观察等,具有疗效高、疗程短、见效快,不引起蛔虫在体内的骚动,患者服药后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无致畸性等优点。治疗用量:噻嘧啶,成人1.2-1.5g,睡前顿服;小儿按每千克体重30mg计算,睡前顿服。阿苯达唑,一种常见的驱虫药,商品名为肠虫清,成人每天400mg,顿服,1-2天。甲苯咪唑,成人第天100mg,顿服,3-4天。国产新药伊维菌素治疗蛔虫病治愈率100%,剂量每天6mg,顿服。效果与阿苯达唑相同,而且排虫较快。驱虫治疗可以降低感染度,并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但如果存在再感染的机会,则不能根除蛔虫病。

钩虫 编辑

钩虫分布几乎遍及全世界,在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尤为广泛。钩虫是我国的五大寄生虫之一,在我国寄生于人体的钩虫有两种,一种是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简称十二指肠钩虫,另一种是美洲板口线虫,简称美洲钩虫。我国除西藏和少数干寒地区未见报道外,其他各地几乎都有钩虫感染,且南方要高于北方。

形态 编辑

共同特点 编辑

成虫 编辑

钩虫的虫体细长,成虫肉眼可见,大约有1cm左右,半透明,肉红色,死后是灰白色。钩虫的虫体前端较细,微向背侧仰屈,有一个发达的角质口囊。钩虫正是靠着发达的口囊,咬附着肠壁,损伤了宿主的肠黏膜并吸食血液及组织液,使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造成严重危害。这是十二指肠钩虫的二对钩齿,这是美洲钩虫的一对板齿,虫体末端,雌虫是细圆的,雄虫末端膨大,形成交合伞。内有肌肉性/指状辐肋,分为背、侧和腹辐肋。此外,还有两根细长可收缩的交合刺。雄虫交合伞的外形、背辐肋的分支、交合刺的形状等都可以作为鉴别虫种的依据。

幼虫(钩蚴) 编辑

钩虫的幼虫,又叫做钩蚴。分杆状蚴和丝状蚴两个阶段。

  • 杆状蚴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口腔细长,有口,能进食。咽管前端较粗,中段较细,后端膨大呈球状。杆状蚴有两期,第一期大小为0.23-0.4*0.017毫米;蜕皮一次后,发育为第二期杆状蚴,除体长略增外,其他与一期相似。
  • 丝状蚴长0.5-0.7mm,口孔已封闭,不能进食;口腔壁背、腹面有口矛结构;咽管细长,体表有鞘膜,这是二期杆状蚴在蜕皮过程中残留下的外皮层,有保护虫体的作用。
虫卵 编辑

两种钩虫卵相似,大小为56~76微米*36~40微米,与受精蛔虫卵大小相似,也是中等大小的虫卵。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新鲜粪便中的虫卵,内含2~4个卵细胞,卵壳与细胞之间有明显的间隙。要注意的是,若遇到便秘患者,或是粪便放置过久,卵内细胞保持着发育,继续分裂,我们就可以看见卵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在形态上是有所差别的。

形态区别 编辑

成虫 编辑
丝状蚴 编辑

生活史 编辑

致病与诊断 编辑

流行与防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