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医条目释义c~d
拼音C
编辑(拼音C)第一篇
编辑长平
编辑①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章门。见该条。
②经外穴别名。《千金翼方》:“多汗,四肢不举少力,……灸长平五十壮,在侠脐相去五寸,不针。”所述与长谷同位,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作长谷别名。见该条。
擦
编辑推拿手法名。指用手掌紧贴皮肤,稍用力作快速来回直线摩擦。可使体表局部发热,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软组织扭伤的肿痛、肌肉痉挛等症。《韩氏医通》:“凡小疾有痛处,即令壮夫揩擦至热,或按之拿之,令气血转移,其疾可却。”
擦面
编辑自我推拿方法名。见《理瀹骈文》。即浴面。见该条。
才旺仁增
编辑清代藏医学家。原籍为西康察绒地方,在西藏拉萨甘丹寺习医,医术甚高,且着有《医学史正道》等传世。后人尊他为“察绒巴·才旺仁增”,意为察绒巴人的代表。
《采艾编翼》
编辑综合性医书。三卷。清·叶茶山撰。刊于1805年。卷一主论经络、腧穴及灸法总论;卷二治症综要,为多种疾病的灸法并配合药物治疗,其中介绍了很多民间经验方;卷三肿疡主治类方,为治疗外科病的一些药方。本书的特点在于作者能根据临床实践在治疗多种疾病时将灸法与药物并用。现存初刻本。
采药
编辑气功内丹术术语。丹功中产药后,须及时采取归源,谓之采药。为炼精化气四诀要之一。其方法,如《五篇灵文》说:“其采取之妙,如发千钧之弩,只用一寸之机,似乎非采,不采实采,乃为真采也。”又说:“神守玄宫,意迎牝府”,乃采药诀要。此为文采。又有主张用武火者,以舐(舌抵上腭)、吸(吸气)、撮(撮肛)、闭(闭口鼻)四字诀导引之,逼令药物归炉、阳物平缩,行周天运转以炼精化炁。参见“产药”条。
彩云捧日
编辑病证名。系指风轮赤障,血翳包睛的病证。《目经大成》卷二:“此症满风轮生障赤色,厚薄高低不等,痛涩莫敢开视,见人则两眉紧斗,眵泪并流,且丝脉纵横,白睛亦红紫相映,故曰彩云捧日。”详见血翳包睛条。
踩法
编辑推拿方法名。指医生用单足或双足踩踏在患者的治疗部位上,并作适当弹跳的方法。施术弹跳时,术者足尖不应离开踩踏部位,并须借助设置的栏杆、吊杆等器物,以承受医生的体重和控制踩踏的力量。由于该法压力大、刺激强,一般多用于腰部疾患,其他部位很少应用。
蔡纯一
编辑清代医生。字得阳,江苏太仓县人。医术精深,活人无数。亦擅长绘画。
蔡烈先
编辑清代医家。字承侯,号茧斋,浙江山阴县人。于方剂学颇有造诣,尝由《本草纲目》中撷取其附方部分,以病为纲,重新分类,着成《本草验方针线》(一名《万方针线》);另着《本草纲目》药品总录,亦均行于世。
蔡陆仙
编辑近代医家。江苏丹徒县人。其生平欠详,尝着有《中国医药汇海》、《民众医药指导丛书》计二十四种,行于世。
蔡谟
编辑东晋官吏,知医(281-356年)。字道明,陈留考城(今属江西)人,历任义兴太守、太常、司空、扬州刺史等官职。平时笃好医术,尤好经方,熟谙本草。
蔡璇
编辑明代医生。南安(今福建)人,平时耽嗜医术,并藏有各种秘方,常以方济人而不受酬。
蔡英
编辑隋或其前代医家。履贯欠详,尝撰《本草经》四卷,未见传世。
蔡元定
编辑宋代医家。1135-1198年,字季通,人称西山先生,建阳(今属福建)人。幼而聪颖,尝就朱熹学儒理。后因政治原因携子远避湖北。着有《蔡氏脉经》,据传其书尚存于日本云。
蔡兆芝
编辑清代医生(1826-1898年)。字硕香,号爱莲居士,江苏宝安县人。世医出身,身长内科,兆芝则兼通内外诸科,又善绘莲而人称“蔡荷花”。其子皆为名医。
蔡正言
编辑明代医家。里籍欠详。《中国医籍考》载其着《苏生的镜》,国内未见刊行。
参(sān三)伍不调
编辑脉学名词。指脉象疾徐错杂,参差不齐,不相协调。《素问·三部九候论》:“参伍不调者病。”
参发颐
编辑病名。分别指两种痈疽疾病。
①指锐毒。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详锐毒条。
②指耳后疽。见《中西合纂外科大全》卷一。详耳后疽条。
《参同契》
编辑养生专著名。《周易参同契》的简称。见该条。
参伍
编辑诊断学术语。相互参照比较。指在诊断和治疗时应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参照比较,然后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针。《素问·脉要精微论》:“切脉动静而视精神,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矣。”《素问·八正神明论》:“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
餐泄
编辑病名。又称迥风。多因湿兼风邪袭人,清气不升,或脾阳不足,火不生土而致。《证治准绳·杂病》:“戴云,餐泄者,水谷不化而完出,湿兼风也。”《张氏医通·大小府门》:“餐泄者,《史记》名回(迥)风,水谷不化,湿兼风也。风邪干胃,木来贼土,清气在下,升阳除湿汤。”《医略六书·杂病证治》:“餐泄,完谷不化,是火不生土也。”“餐泄,食不化,四神丸加木香、诃子。”餐泄疑飧泄之误。参见迥风、飧泄条。
残风
编辑病名。又名地倾、指眼睑若有人翻转之状,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残贼
编辑脉学名。指六种外邪伤害正气的脉象。即弦、紧、滑、浮、沉、涩。《伤寒论·平脉法》:“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蚕子症
编辑证名。指咽后壁泛起白膜或黄膜状的蚕子。《喉科方论》:“发左则平肝,发右则清肺。”治宜去膜升提,驱风解毒之药治之。”一般以养阴清热、凉血化瘀为主。如养阴清肺汤、增液汤、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治之。
惨
编辑(cǎn,音) ①悲惨,凄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凉反至,民乃惨,草乃遇寒,火气遂抑。”
②指秋时。因秋主肃杀,其时万物凋零,故名。见“惨令”。
惨令
编辑秋令,秋时。《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
惨凄
编辑①凄凉悲伤。《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阴凝太虚,埃昏郊野,民乃惨凄。”
②指秋气。参“惨凄残贼”。
惨凄残贼
编辑形容寒凉、肃杀、伤害生物的秋气。《素问·气交变大论》:“春有惨凄残贼之胜,则夏有炎暑燔烁之复。”
仓公
编辑汉代医家。系名医淳于意之别名,因其尝为齐国之太仓长而得名。
仓廪之本
编辑人体器官名。指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素问·六节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仓廪即仓库。脾胃等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共同功能,故称。
仓廪之官
编辑人体器官名。指脾胃。《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谷藏为仓,米仓为廪。脾胃好比粮食仓库一样的器官,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精微,以供应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故称。
苍龟探穴
编辑针刺手法名。飞经走气四法之一。出《金针赋》。其法进针得气后,向上下左右四方斜刺,每方均按浅、中、深三层三进一退的“钻剔”动作。有通行经脉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经脉壅滞之病证。
苍龙摆尾
编辑①小儿推拿方法名。在小儿前臂由侧正中部,用手掌侧由腕至肘来回搓摩,然后一手握住肘部,一手握住手指进行摇动。《小儿推拿广意》上卷:“医右手一把拿小儿左食、中、名三指,掌向上,医左手侧尝从总经起,搓磨天河及至(月斗)肘,略重些,自(月斗)肘又搓摩至总经。如此一上一下三四次。医又将左大、食、中担(月斗)肘,医右手前拿摇动九次。此法能退热开胸。”
②针刺手法别称。即青龙摆尾。参见该条。
《苍生司命》
编辑综合性医书。八卷,卷首一卷。明·虞抟辑。卷首总论药性、经络总抄、脉学《四言举要》、内景图解等。后八卷以介绍内科杂病为主,兼及五官、口腔、妇产科病证等,有论有方,便于检阅。现存多种清刻本。1987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苍天
编辑①即天空。《素问·生气通天论》:“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张志聪注:“天色深玄,故曰苍天。”
②天象之一。指天空中有青色云气。《素问·五运行大论》:“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
藏
编辑㈠(cáng)
①收存,储藏。《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②受盛,容纳。《素问·五脏别论》:“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
㈡(zàng)古“臓(脏)”字。见“脏”。
《藏府标本药式》
编辑书名。金·张元素撰。一卷。约成书于13世纪。本书主要根据《灵枢·经脉》所述各脏腑的本病、标病、证候和在治疗上所用的虚补、实泄等法则,对所使用的药物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如肺病实证用泻法,肺病虚证用补法,泻法、补法又分各种情况,各选用适当药物。其他脏腑皆如此。现有《周氏医学丛书》本(据赵双湖《医学指归》录出)及张山雷补注本(改名《藏府标本药式补正》)。此外,1927年广东中医专门学校重刊此书时附以表解,系根据本书内容所绘制。
藏化
编辑运气术语。喻寒化。因气寒而万物变化呈收敛闭藏的景象,故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藏化。”
藏结
编辑证名。亦作脏结。
①指阳气虚衰,阴浊凝结的病证。症状表现与结胸相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成无己注:“结胸者,邪结在胸;藏结者,邪结在藏。二者皆下后邪气乘虚入里所致。……与阴相结者,为藏结,以阴受之则入五藏故尔。”治用理中汤、四逆汤等方。
②指胁下素有积聚痞块,痛引少腹的病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伤寒来苏集·陷胸汤证》:“少腹者,厥阴之部,两阴交尽处;阴筋者,宗筋也。今人多有阴筋上冲小腹而痛死者,名曰疝气,即是此类。”
③指脏气不平,阴阳关格所致的便秘。《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秘结证治》:“……或藏气不平,阴阳关格,亦使人大便不通,名曰藏结。”参见便秘条。
藏厥
编辑病证名。即脏厥。厥证之一。因阳气衰极而致。《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时安者,此为藏厥。”《张氏医通·伤寒诸论》:“藏厥者,胃中阳虚不能生化脾土,则脾藏气衰不运,不运则水谷不化,胃气不行,经脉不通,故周身皆冷而厥也。”又:“藏厥者,其人阳气素虚,肾藏之真阳衰极。”治疗宜用附子理中汤及灸法。参见厥证条。
藏输
编辑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高点处。主治卒病恶风,失欠,肉痹等。艾炷灸3-5壮。
藏象
编辑生理学名词。藏,古通“脏”,藏象即指人体内脏生理机能活动及其病理变化而显现于外的征象。其主要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和气、血、精、津液等功能及其相互关系。首见《素问·六节藏象论》。参藏象学说条。
藏象学说
编辑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研究人体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古代解剖知识;二是长期以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
《藏象学说的理论与运用》
编辑基础理论著作。上海中医学会编。成书于1960年。系据专题讲座稿整理修改而成。全书依据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的中医理论体系,着重阐明人体脏腑功能、生理及病理机制的理论与临床运用。书分三篇。上篇为总论,概述脏腑的区别及其基本性质和功能;中篇为各论,分述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机制、病证及临床术语;下篇为藏象学说在内、儿、妇、外等各科临床的运用。附录人体各部的命名以及体型的分类等内容。
藏俞
编辑五脏所属诸阴经的井、荥、输、经、合诸穴。每经各有五对穴,共五十穴。《素问·气穴论》::“藏俞五十穴。”
操守不一
编辑指神志不定。《灵枢·本脏》:“心偏倾则操守不一,无守司也。”
操纵指法
编辑指切脉时,先用轻指力,继而重指力,或轻重指力反复交替运用,以测候脉象。《重订诊家直诀》:“举而复按,按而复举,是操纵指法。”
曹秉铉
编辑明代医家。字公辅,江苏武进人。喜读书,具救世之志。因父病习医,万历、天启(1573-1627)年间,当地大疫,不避危险治之,不取报酬,全活者甚众。着《杏园医案》,已佚。
曹炳章
编辑1877-1956年。近代医家。字赤电。浙江鄞县人。世经商。幼承庭训,理业务之暇,诵医经,从师方晓安,习《内经》、《金匮》及历代医书,历七载深悟其理,声誉鹊起,应聘任药栈经理,兼行医。广搜医籍,精研之,术益精。曾任《绍兴医药月报》编辑,创办《药学卫生报》,开设和剂药局。主张博览群书,反对保守偏执,墨守一家之法,以应付临证多变之病症。于中医古籍之保存,作出贡献,精选古医籍365种,编成《中国医学大成》,分医经、药物、诊断、方剂等十三类。著述甚多,除《霍乱寒热辨证》、《医医病书》、《辨舌指南》外,尚有遗稿22种。
《曹沧州医案》
编辑医案著作。二卷。清·曹沧州撰。刊于1924年。上卷为内科杂症;下卷为五官、外科病证。曹氏善治时症,论治多效法于叶天士,现存稿本及初刊本。
曹诚
编辑明代医家。字守愚。上海(今属上海市)人。世业医。精医理,凡病投剂立起。为人敦朴,曾三拾遗金,拾之立还,一时传为佳话。陈所蕴作《守愚先生还金传》。年90岁卒。子国祯、国裕,亦业医,以医名。
曹大本
编辑元代医家。字彦礼。郓城(今属山东)人。精医理,尤究意于《素问》、《密语》运气之说,集《大论》三卷,《密语》七卷,撰《运气考定》论述六气之循环,谓:六气相生,循环不穷,岂岁岁间断于传承之际。吴澄为之作序。已佚。
曹鹤征
编辑明代针灸医生。绛县(今属山西)人。素性耿介,取与不苟。遇良师授以针术,遂以针法闻名。日治万余人,愈不索谢。年98岁,鹤发童颜,里中呼为“曹神仙”。
曹怀静
编辑明代医家。业儒,兼研医籍,于滑寿《诊家枢要》颇有研究,并临证和读书中所见辄加摘录,补滑氏之缺,撰《诊家补遗》,已佚。
曹居白
编辑宋代医生。善针法,取穴、治疗异于时医,相传龙图阁待制李行简甥女得疾如中风状,针“八邪穴”获效。
曹庭栋
编辑(1699-?年)清代养生家。一作廷栋。字楷人,号六圃,又号慈山居士。浙江嘉善人。天性恬淡,曾被举孝廉而坚辞不就。勤奋博学,于经史、词章、考据等皆有所钻研。尤精养生学,并身体力行,享寿过九旬。撰有《考考恒言》一书,为著名老年养生专着。
曹翕
编辑魏晋间官吏。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东平灵王微,正始三年(242年)卒。翕继嗣,入晋,封廪丘公。曾撰《解寒食散方》、《黄帝明堂偃侧人图》,均佚。
曹溪
编辑经穴别名。出《普济本事方》。即风府。参见该条。
曹孝忠
编辑宋代医官。清医,有名于时。政和(1111-1117)年间任中卫大夫,总辖修建明堂所医药提举、入内医官,编类《圣济经》提举太医学,政和六年(1116年),校勘《证类本草》,并为之作序。其子亦为翰林医官。
曹颖甫
编辑(1866-1938年)近代医家。名家达,字尹孚,号鹏南。江苏江阴人。幼举孝廉,治学严谨,诗文书画俱佳,曾就学于南菁书院,有“诗文大家”之誉。治学之余攻读医学,于《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颇有研究。1927年悬壶于上海,任上海同仁辅堂诊务及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教务长。临证数十年,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大凡他医所谓不治之证,经其治疗者多愈。推崇《伤寒论》,为近代“经方派”之代表人物,于金元医家,以至唐以后对张仲景学术之发挥,均表异议,思想较为保守。于西洋医学,只满足于某些解剖学知识,认为下焦即输尿管、上中焦即胸中淋巴系统等。著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等,门人章次公、秦伯末等,均为现代名医。
曹元
编辑唐初医家。字真道,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学医于北山黄公,尽得其传,精通医药,善望气色诊断疾病,并能行外科手术治疗。龙朔元年(661年),文学家王勃拜之为师,得其要。
曹子休
编辑宋代人。生平欠详。着《续法馔》五卷,为饮食疗法专书,惜佚。
嘈
编辑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醋咽证治》。俗称心嘈,为嘈杂之简称。参见该条。
嘈杂
编辑证名。见《丹溪心法》。简称嘈,一作(饣曹)杂、(饣曹)症、心嘈。指心脘间懊憹、难受,莫可名状的症候。《医林绳墨》卷二:“夫嘈杂者,似饥不饥,似痛不痛,有若热辣不宁之状,或兼痞满恶心,渐至胃脘作痛。治宜开郁行气、清痰降火。如朴附二陈汤加姜汁、炒山栀可也。痞闷加苍术,如久而不愈当归、山药、茯苓、黄连、陈皮、甘草、生地黄、贝母之类……”临床又有火嘈、痰嘈以及酸水、气郁、蛔虫入胃等因素引致之嘈杂。因于火者,兼有食后即饥,虽食而不饱等症,宜降火为主,用和中汤、左金丸、三圣丸等。湿痰壅盛,气闷多痰,似饥非饥,不思饮食者,宜和胃化痰,用白术丸、二陈汤、曲术丸。如属痰火,用软石膏丸,或三补丸加苍术、半夏。食郁作热者,先宜治火,后用消导。酸水酿中而嘈杂,多属脾胃虚寒,水谷难化,停饮作酸,常兼见泛酸等症,宜理中和胃,用温胃饮、六君子汤。阴分耗伤者,用理阴煎、金水六君煎。气郁胸膈者,症见心胸痞闷而嘈,宜理气宽胸,用气郁汤,逍遥丸。蛔虫作嘈,但治其蛔,嘈杂自可向愈。参见火嘈、痰嘈等条。
嘈杂嗳气
编辑证名。临床以嘈杂、胃脘痞满、嗳气为主证。由心血虚、内有痰火扰动所致。《松崖医径·嘈杂嗳气》:“嘈杂者,……其证或兼嗳气,或兼痞满,或兼恶心,渐至胃脘作痛,痰火之为患也。治法消其痰,降其火;健脾行湿是治其本也。秘传加味四物汤。”参见嘈杂、嗳气条。
槽牙
编辑人体解剖名称。系指犬牙两旁,上下左右各有二,中有微槽的牙齿。即今之第一二双尖牙。上属足阳明胃经,下属手阳明大肠经。
《草木图会》
编辑药学著作。十二卷。明·王思义撰。约成书于15世纪。本书即《三才图会》内容之一。是以图为主的图解性植物学。共收录草木类植物(主要是药用植物)531种。每种均先绘原植物图,后记产地、形状,别名及性味、主治等。所绘各图精细逼真,容易识别。同时也收录了不少一般本草书中不收载的民间草药。是研究民间草药的参考读物。
草鞋带
编辑经穴别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即解溪。参见该条。
草药
编辑习惯上指中药书上没有记载,流传不广泛的药用植物。多为民间及草药医所掌握使用。近年来,草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大量收入中药著作中,丰富了中药的品种,统称为中草药。
《草药手册》
编辑药学著作。江西药科学校革命委员会编。本书通过向农村草医草药人员等学习和调查,并参阅有关文献资料整理而成。共收集长江以南地区常用民间草药952种,按药名、笔划排列,对于各种草药的植物形态、图形、功用、主治、临床配伍方剂等作了系统的介绍。1970年由该校出版。
侧棱
编辑病名。即横产。清·员从云《产科一得》:“手先出者,名曰侧棱。”
侧水
编辑病名。指妇女妊娠期间阴道偶有白稠液体流出。清·崔秉铣《妇科宗主》:“妇人有孕,或因气怒,或取重物,偶来白色水,稠者,非胞破之水,名曰侧水。”可不作处理,宜养心怡神,避免提举重物。若白稠液体多者,可参妊娠白带治。
叉喉
编辑病名。又名叉喉风,见《重楼玉钥》卷上:“严氏赤麐散:治一切喉痹、缠喉、双单鹅、叉喉恶症。”本病先见咽喉作紧,继而风痰上涌,内紧外浮肿,不能饮食,渐至咽喉紧闭,如叉叉住,故名叉喉。治疗:外用冰硼散、摩风膏等。内服紫正散、开关散化裁。《重楼玉钥》又云:“叉喉之症最为殃,迟了三时命不长,病者能依方法治,管教依旧进茶汤。”参见叉喉风条。
叉喉风
编辑病名。系指咽喉肿疼有紧缩感,甚至颈项也肿以至呼吸不利的病证。见《重楼玉钥》卷上。本病多由肺气壅塞,风痰上涌而阻于咽喉所致。治宜疏风祛痰,解毒消肿,方用清咽利膈汤加减。也可外吹冰硼散。本病相当于今之急性喉炎。
叉喉瘤
编辑病名。《喉科指掌》卷六:“叉喉瘤,亦有生于关外。”治宜疏风解毒,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叉手自冒心
编辑证名。两手交叉覆按心胸。因汗出过多,损伤胸中阳气所致。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伤寒溯源集》注:“发汗过多,则阳气散亡,气海空虚,所以叉手自冒覆其心胸,而心下觉惕惕然悸动也。”“此以误汗亡阳,心胸真气空虚而悸动,故欲得按也。”
插花
编辑经外穴名。出《刺疔捷法》。在额曲(头维)直上1.5寸处。主治头面疔疮,偏头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插药
编辑中药学名词。是插入疮内的细药条(药粉加米糊制成的线条),有腐蚀作用。用于死肌、顽肉、瘘管及不知痛痒的疮疡,插药往往用剧毒的矿物药,应注意选择适应证。
查万合
编辑明代医家(1556-1624年)。字了吾。泾县(今属安徽)人。少习儒,后攻医术,学医于周慎斋门下,得其传。善治内伤,认为内伤病人,只要调理得法,阳气活动,即能治愈。曾为胡慎柔治愈痨瘵病,因器重胡氏之颖悟沉静,将医术传于他,后又荐于周慎斋深造。撰《正阳篇》一卷存世。弟子众多,尤以陈贞乙得其传。
查奕芸
编辑清代医家。字石田。浙江海宁人。着《医必本经论》、《证治要诀》。
茶黄
编辑病证名。指小儿遍身黄肿而嗜食茶叶等异物。《幼科铁镜》:“茶黄者,小儿胃腑积有湿热,嗜食茶叶,或嗜生米,瓦砾黄土所致,遍身皆黄而肿。”治宜清胃化湿,用平胃散加茵陈蒿、栀子。
茶积
编辑病名。嗜茶成癖致积者。见《济生方》卷四。《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茶积,好饮茶成癖积,或喜吃干茶叶而成积。”证见面黄,胸膈或空或胀。治用姜黄、吴茱萸、苍术、白术、炮姜、川椒等药,方用星术丸、磨积丸。《医宗必读》卷七:“茶积,轻者姜、芝麻,甚者茱萸、椒、姜。”参见积条。
茶剂
编辑方剂学名词。指一种药物剂型。由药物粗粉配少量茶叶与粘合剂混合而成。制成小方块或饼状,用时将药剂打碎,置于有盖茶杯中,冲入沸水泡汁代茶服用。常用的茶剂有午时茶、感冒茶、甘和茶等。
茶癖
编辑病名。嗜茶太过,积久所致的癖病。见《丹溪心法·积聚痞块》。《儒门事亲》卷八:“好茶成癖,积在左胁。”证见饮食减少,面黄,乏力,腹痛等。《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治用磨积丸、星术丸等方。或用石膏、黄芩、升麻为末,砂糖水调服。参见癖有关条。
《察病指南》
编辑诊断学著作。三卷。宋·施发撰于宋·淳佑年间(13世纪40年代)。本书取《内经》、《难经》、《甲乙经》及有关脉学、诊法论着参互考订,将其中明白易晓、切于实用的脉诊脉象等脉学理论分门别类编纂而成。内容以脉诊为主,脉象沿用“七表八里九道”二十四脉分类法,书中还列有审诸病生死脉法。除脉诊外,尚有听声、察色、考味等诊法,是一部现存较早的诊断学专着。1957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
察目
编辑诊断学名词,系望诊内容之一。又称望目。《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故察目可以测知五脏的变化。察目的内容主要包括眼神、色泽及其形态等。察眼神有助于了解内脏的盛衰。精气充沛则目有神,视物清晰;精气衰则目无神,白睛暗浊,黑睛晦滞,视物不清。察色泽的变化,当结合五色主病,联系目的分部,以判断脏腑病的寒热虚实。形态的改变如眼胞浮肿多为水肿病,眼窝内陷多是津亏液耗,精气衰败;目眦赤烂,多属湿热;睡中露睛,多属脾虚,气血不足;瞳孔散大,是为精气衰竭;眼突多属瘿肿,眼突而兼气喘多属肺胀;目翻上视、直视、斜视,多属肝风内动;目睛微定则是痰热内闭等。
《察舌辨症新法》
编辑舌诊著作。一卷。清末刘恒瑞撰。本书论述舌苔原理、看舌八法,在病理舌苔中着重阐论黄、白、黑苔,对其所主疾病病机予以剖析。内容比较简要。初刊于《医学扶轮报》,现存《中国医学大成》本。1949年后与《临床验舌法》合刊出版。
察翳色
编辑眼科检查方法名称。系观察目翳发生的部位、形态、大小、色泽等,用以辨证治疗的方法。见《银海精微》。
姹女
编辑气功内丹术术语。其说不一。一说指肺。《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姹女是肺。”一说谓心中元神,属阳中之阳。《道枢》卷三十:“心之火可以为……姹女……然皆阳龙也。”《金丹大成·金丹问答》:“姹女在心。”一说指肾精。
差(疒贵)(tuí颓)
编辑病证名。又名差颓、偏(疒颓)。指小儿单侧睾丸肿大。《诸病源候论》:“差(疒颓)者,阴核偏肿大。”治宜理气散结,用《张氏医通》木香楝子散,或金铃子散加昆布、海藻。
差
编辑㈠音钗(chài)。同瘥。病愈。《方言》第三:“差,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差。”《千金要方》:“皆须备诸火灸,乃得永差耳。”
㈡音叉(chā)。
①病情减轻。《素问·风论》:“肺风……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
②较,尚,略。《梦溪笔谈》:“凡合血之物,肉差易长,其次筋难长,最后骨难长。”《脉经》:“人见病者差安,而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临证指南医案》:“以此羽翼仲景,差可嘉惠后学。”
③差距。差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素问·至真要大论》:“春夏秋冬,各差其分。”
差经
编辑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亦名错经、蹉经、蹉缠、蹉理症、踵经。多因孕妇平素嗜食辛辣热物,积热内扰冲任,迫血妄行,以致经行时可兼见大小便中均有血出。治宜解热毒,调气血,方用分利五苓汤(猪苓、泽泻、白术、赤芍、阿胶、当归、川芎)。或认为差经为产后交肠病,参见该条。
差夏
编辑指立秋之后十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物成之差夏。”王冰注:“立秋之后一十日也。”
柴源
编辑南宋医家。绍兴(1131-1162)年间为翰林医,效诊御脉兼权太医局教授。曾与王继先等校订《证类本草》,成《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绍兴本草》)三十一卷。
柴允煌
编辑清代医家。字令武。浙江仁和县人。监生。着《药性考》、《痘疹全书》、《小儿心蕴》等,未见流传。
掺药
编辑方剂学名词。系散剂之一。即掺散用的外用药粉。一般用于掺放膏药中心或油膏中,贴在疮疡或穴位上;或直接掺布于疮面,或粘附于药线插入疮口内。由于掺药处方不同,临床作用也各不相同。
禅定
编辑佛教术语。佛学内容的概称。小乘佛教将佛学的全部内容概括称为戒、定、慧“三学”。戒即戒律;定指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又称为“止”,是觉悟佛理的必要心理条件;慧指断除烦恼,达到解脱所具的特有智慧与觉悟过程,又称为“观”。定、慧二者又合称禅学。佛教认为戒为定基,因定生慧,慧为定果,因此“三学”实际上是以定学为中心,故而禅学又称为禅定。坐禅修定是出家僧尼一生修行的主课。佛教修行方法中客观上具有养生意义与价值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禅定中。这主要是因为,禅定的修行方法与气功养生学尤其是静功养生之说有诸多相通之处。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禅定“止法”要求端正身形,调匀呼吸,排除杂念,通过身、息、心三者调融,使精神入注于一种虚明状态,进而“因定生慧”。这与一般气功的炼气、养神诸法门中的炼养要领与过程基本一致,具体方法上也无大的区别。由此,佛教禅定之法给中国古代气功养生学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并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
缠肠漏
编辑病名。指漏管环绕肛门之复杂性肛漏。因其漏管形状而得名。《外科大成》卷二:“为其管盘绕于肛也。”即环肛漏。参见该条。
缠耳
编辑病名。系指耳中常出白脓,听力下降的病证。本病多由湿浊痰毒上犯耳窍所致。治宜排脓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参见聤耳条。
缠法
编辑推拿手法名。指频率较快的一指禅推法。每分钟约200次左右。参见一指禅推法。
缠骨
编辑骨名。桡骨的俗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臂骨者……其在上而形体短细者为辅骨者,俗名缠骨。”
缠喉
编辑病名。系指耳下红肿。帝丁左右两旁如蛇盘之状的病证。见《脉因证治》卷下。本病之病因《咽喉脉证通论》认为是“风因痰湿久积于内;或食炙煿厚味太多;或房劳抑郁所致。”治宜泻热解毒,祛痰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清温败毒散等加减。或刺少商出血。参见缠喉风条。
(拼音C)第二篇
编辑缠喉闭
编辑病名。见《古今医鉴》卷九。也即缠喉风。详见该条。
缠喉风
编辑病名。系指咽喉红肿疼痛,或肿疼连及胸前,项强而喉颈如蛇缠绕之状的病证。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二。《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认为本病之病因多由脏腑积热,邪毒内侵,风痰上涌所致。故治宜解毒泻热,消肿利咽。方可用清瘟败毒饮等加减。如呼吸急迫者宜行气管切开术。
缠喉风外证
编辑病证名。系指患缠喉风颈项外面肿如蛇缠绕的病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症外面症如蛇缠,颈身发潮热,头目大痛,其症其肿紫糖色。”本病多由毒火炽盛上炎所致。治宜清热泻火,消肿解毒。可选三黄凉膈散加减。参见缠喉风条。
缠喉急痹
编辑病名。见《时疫白喉捷要》。即缠喉风。详见该条。
缠络
编辑人体小络脉。见系络条。
缠舌喉风
编辑病名。系指舌根肿硬,两旁糜烂,口噤舌卷,上有筋如蚯蚓之状,生黄刺白苔的病证。见《医学心悟》卷四。本病多因风热邪毒壅塞心肺二经,或因风劳酒色而起。治宜清热解毒凉膈。方用三黄凉膈散、导赤散等加减。
缠丝磨子手
编辑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同太极磨子手而活动范围较大。参见太极磨子手条。
缠腰火丹
编辑病名。指生于腰肋间的疱疹性皮肤病。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四。亦名蛇串疮、火带疮、蛇缠疮、蛇丹。多因风热之邪侵犯心肝二经,或湿热困脾所致。起病突然,症见患部皮肤发红,红疹集簇,烧灼刺痛,继而出现水泡,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疱液初呈透明,后转浑浊;或间有出血或坏死。因该病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每多缠腰而发,故而得名。如患本病,有时疼痛可持续1-2月,甚至更长时间。或伴有轻度发热,疲乏,纳差等全身症状。治疗:宜清热,利湿,解毒。初起如皮肤红赤,烧灼痒痛可内服龙胆泻肝汤加板蓝根、蚤休等;若出现水泡,糜烂流水,疼痛显著者则宜服用除湿胃苓汤。外用柏叶散敷之;或用雄黄敷调韭叶汁外搽。亦可用针灸及耳针疗法。相当于胸、腰部的带状疱疹。
蝉舌风
编辑病名。系指舌下血脉胀起如舌之状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四:“蝉舌风,舌下再生一舌也。”参见重舌条。
镵石
编辑即砭石。《素问·汤液醪醴论》:“镵石、针艾治其外也。”古代原始的医疗工具,一种楔状石块。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以砭刺患部以治疗各种疼痛和排脓放血等。详见砭石条。
镵针
编辑古针具名。九针之一。《灵枢·九针论》:“镵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该针形如箭头。主要用于浅刺出血,治疗头身热病及皮肤疾患等。
产(疒^颓)
编辑病名。(疒^颓)同颓。即产门颓。详该条。
产
编辑妇女生育。《灵枢·五禁》:“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
《产宝》
编辑产科著作。
①清·倪桂维撰。许琏校订。一卷。书成于1728年。本书论产后诸病的证治,并以生化汤为主方,化裁为若干方。收刊于《韡园医书六种》中。
②指《经效产宝》,见该条。
《产宝百问》
编辑产科著作。五卷。原题元·朱震亨纂辑,明·王肯堂订正。本书系书商将宋·齐仲甫《女科百问》更改书名,托名朱氏而予刊行者。现存四种明刻本、及日刻本、清刻本。
产风眼
编辑病名。指产后因护理不善而致目眩红烂。治宜用复盆子叶嫩汁渍眼,外以纱布蒙之。
产妇
编辑名词。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分娩期与产褥期的妇女。
产阁
编辑名词。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六。即产室。详见该条。
产后败血成痈
编辑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四十八。多因产后气血两虚,荣气不从,逆于肉理,或败血留内结成痈疽。宜用生化汤加连翘、金银花、甘草节、乳香、没药治之。切不可用寒凉败毒之药,恐溃后腐烂,必难医治。
产后痹证
编辑病证名。指产褥期间出现肢体、腰膝、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者,又称产后关节痛,或产后遍身疼痛。如已过产褥期,则属内科范围。多因产后气血大虚,血虚筋脉失养;或气虚卫阳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袭入关节肌肉,痹阻经脉而致全身肢节酸痛;或瘀血阻滞脉络,气血运行受阻所致。临床以痛痹、行痹较为多见。治宜扶正为主,佐以祛邪。血虚证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秦艽、当归、鸡血藤;外邪侵入者用独活寄生汤;血瘀证用四物汤加泽兰、桃仁、红花、没药等。亦可选用荆防四物汤随证加减。产后痹证,正气甚虚,切忌浪用辛燥之药。
产后遍身疼痛
编辑病证名。指产后出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者。出《经效产宝·续编》。多因产后气血亏损,运行无力,又因分娩后百节开张,血液流滞于经络分肉之间;或因恶露过少,瘀血停留,败血入于关节之中;或产后血脉空虚,风寒外袭流注筋脉所致。气血运行无力者,症见骨节不利,筋脉拘急疼痛,兼头晕心悸,气短懒言,治宜养血活血为主,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败血入于关节者,症见恶露甚少,血色紫黑,关节局部疼痛,触之更剧,方用四物汤加秦艽、桃仁、没药、红花;风寒外袭者,症见头痛、发热、恶寒、肢体疼痛,得热痛减,遇寒痛甚,治宜养血祛风,方用趁痛散。
产后病痉
编辑病名。产后三病之一。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指产妇分娩后突然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甚则口噤不开,角弓反张。俗名产后风。多因产后失血伤津,血亏液少不能濡养筋脉,甚则引动肝风所致。或因产时创伤,邪毒感染,散播于经络之间,以致经脉拘急而发痉。血亏液少,引动肝风者,症见拘急而痉,汗出唇青,目瞑神昏,重者可见头项强直,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腰背反折,治宜养阴补血,柔肝熄风,用三甲复脉汤加天麻、钩藤、菖蒲、或大定风珠主之。感染邪毒者,症见头项强痛,发热恶寒,面呈苦笑,张口受限,继而项背强直,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治宜解毒镇痉,理血祛风,轻症用华佗愈风散,重症用上方合止痉散(全蝎2个,蜈蚣1条,僵蚕7个,桑寄生15克。共研细末,每次6克,温黄酒或温开水调服);或小续命汤鼻饲。
产后不语
编辑病证名。出《经效产宝·续编》。心开窍于舌。产后败血不去,停积于心,心脏受阻,或产后气血两脱,心气亏虚,均导致心气不能上通于舌而不语。又或产后痰热乘心,心气闭塞亦不能上通于舌。败血停心者,症见面色紫黑,心闷,治宜活血开郁,方用芎归汤合七珍散(人参、石菖蒲、生地黄、川芎、细辛、防风、辰砂);心气虚者,兼见心悸气短,自汗乏力等,治宜补益气血,以人参煎汤服;痰热乘心者,兼见喉间有痰声,面热胸闷等,治宜清痰热,兼以和胃,方用二陈汤加胆星、钩藤等。古人亦有采用急刺眉心出血的治法,认为血出即语。此外,因肾脉挟舌本,脾脉连舌本,大肠经散舌下,当这些脏腑有病时,亦能出现产后不语,可辨证论治。
产后产户痛
编辑病证名。出《王节斋公胎产》。即产后阴痛。详该条。
产后疮疡治法
编辑医疗方法名。专指妇人产后患疮疡之治疗法则。见《外科启玄》卷二,因妇人分娩之后,多有气血亏损之证,如若感染外科疮汤之病者,必须首先注意内托法之运用,扶正以驱邪。宜补气血,使营卫通行,以促毒邪之消散为要。
产后大便秘涩
编辑病证名。《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四:“产后大便秘涩者何?答曰:产卧水血俱下,肠胃虚竭,津液不足,是以大便秘涩不通也。若过五六日腹中闷胀者,此有燥粪在脏腑,以其干涩未能出耳,宜服麻仁圆以津润之。若误以为有热而投之以寒药,则阳消阴长变动百出,性命危矣。”
产后大便难
编辑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多因产后失血伤津或阴虚火燥,致肠道失于濡润而大便燥结难解,亦可因产气虚,大肠失于传送而数日不能解便。血虚津亏者症见产后大便干燥,或数日不解,腹无胀痛,伴面色萎黄,皮肤不润,心悸失眠等,宜润肠通便,养血润燥,方用润肠丸,或用麻仁丸,血旺津回,大便自通。气虚失运者,症见产后数日不解大便,时有便意,临厕努责乏力,大便不坚,汗出短气,倦怠乏力,治宜益气导便,佐养血润燥,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火麻仁、郁李仁、或八珍汤加火麻仁、郁李仁。阴虚火燥者症见产后数日不解大便,解时艰涩,大便坚结,伴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脘中痞满,腹部胀痛,方用两地汤合麻子仁丸。
产后大便下血
编辑病证名。因产后失血伤阴,阴虚生内热,热伤肠络所致。治宜养阴补血清热,方用四物汤加味(四物汤加阿胶、地榆、血余、乌贼骨)。
产后单潮
编辑病名。指产后出现发热而少有其他兼证。见《女科秘宝》:“产后单潮,此症当审虚实。如血尽发热乃是虚热,当服八珍汤;若食炒鸡姜椒热物,此虚中有热,加枳壳、黄连;若恶血未尽发热,宜服红花当归散。”参见产后发热条。
产后疸症
编辑病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多因产妇平素体弱,产后气血更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胆汁泛溢肌肤,症见皮肤色黄,甚则目黄,尿黄如茶汁者,治宜加减阴疸汤(人参、柴胡、白芍、甘草、干姜、半夏、党参)。兼阳亏者加桂附;兼阴虚者加当归、熟地;热甚加丹皮。古人认为产后疸证不宜用茵陈等清热利胆药,因茵陈清热利湿,主治湿热黄疸,其病因、病理与产后疸症不同。
产后盗汗
编辑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多因产时气血暴虚,血虚阴亏所致。症见产后睡中汗出,醒来即止。傅青主认为“盗汗非汗自至之比。杂证论云:自汗阳亏,盗汗阴虚,然当归六黄汤又非产后盗汗方也。惟兼气血而调治之乃为得耳。”故治当调补气血,兼以敛汗,方用止汗散(《傅青主女科》:“人参、当归、熟地、麻黄根、黄连、浮小麦、大枣)。”
产后痘
编辑病名。痘,包括天花和水痘。产后痘,指产后感染痘症。现天花已经消灭。如若染患水痘,须注意加强护理,避免感染婴儿。治宜大补荣卫为主,方用大补汤(黄芪、熟地、川芎、白芍、官桂、茯苓、人参、当归)。若痘出多者,则加连翘、大力子等;泄泻者,加肉豆蔻、炮姜等。
产后恶露不下
编辑病证名。指产后恶露停蓄胞内未能排出,或下亦甚少。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多因产后虚弱,寒邪乘虚而从肌表侵入,或内伤生冷,寒性凝滞,瘀阻胞脉,恶露不下;或因产妇平素虚弱,产后气血益虚,无血可下。寒阻胞脉者,恶露不下或量少,兼有小腹胀满,刺痛无时,治宜散寒活血化瘀,生化汤加减;气血虚弱者,恶露下而量少,兼见小腹乍痛乍止,或绵绵作痛,治宜补益气血,方用八珍汤加炮姜、肉桂。
产后恶露腹痛
编辑病证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即儿枕痛。详见该条。
产后恶血冲心
编辑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即产后恶血入心。详见该条。
产后恶血入肺
编辑病证名。指产后由于恶露不净,积为瘀血,入于肺经所致。可见咳逆气急,口鼻黑气环绕等症。吴梅庵《秘传内府经验女科》:“若瘀血入于肺,咳逆气急,口鼻黑色,或鼻中血出,乃属危候,宜二味参苏饮加附子。”参产后口鼻黑鼻衄条。
产后恶血入肝
编辑病证名。指产后由于郁怒,导致恶血入肝经,出现手足瘈疭,筋挛抽搐的症候。吴悔庵《秘传内府经验女科》:“肝主筋,产后或加郁怒,致败血入于肝,手足瘈疭,筋挛抽搐,有似中风状者是。丹皮散(丹皮·防风)主之。”
产后恶血入脾
编辑病证名。指产后恶露不尽,积为瘀血,产妇又为食伤,瘀血随气上逆入于脾胃,每见哕恶不食的症候。吴梅庵《秘传内府经验女科》:“产后食伤而呕,血亦随气上逆,入于脾胃,故哕恶不食,宜服抵圣汤治之。”
产后恶血入心
编辑病证名。又名产后恶血冲心。多因产后气血亏损,阴血不足,虚火上炎,以致恶血入心,随虚火上扰清神,症见烦闷欲绝,神色昏迷等,宜用益气养阴法,佐以开窍醒脑,方用七珍散(人参、生地、川芎、防风,菖蒲、细辛、飞朱砂)主之。
产后恶血循经
编辑病证名。由于产后败血不去循经流注,不通则痛。症见产妇筋骨疼痛,转身不得,或指爪变黑,舌根青色。治宜行气活血,郑玉峰《万宝方》指出:此病可用当归、川芎、乳香、没药、桃仁、乌药、红花、香附、甘草、延胡索加水、酒煎热服;服后稍减,宜倍加干姜。如不效,则属难治。
产后儿枕腹痛
编辑病证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即儿枕痛。详该条。
产后耳聋
编辑病名。系指妇人产后血气虚损或外邪入侵,壅于其经所致之耳聋。《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肾气通耳,而妇人以肾系胞,因产血气伤损,则肾气虚,其经为风邪所乘。故令耳聋也。”治宜扶正驱邪。选用补中益气汤、竹叶汤等加减。
产后发斑
编辑病证名。属产后危证之一。多为产后败血流入脏腑,满后复流入肌肤四肢,热结流注,不能转还所致。《女科备要》:“产后面黄色干,口中流血,遍身色点生斑如何?答曰:产后败血入五脏六腑,皆满流入肌肤,败血出入,流走四肢,热结流注,转还不得,故有此症……。”治以清热散结,消斑逐瘀为主,用凉血解毒汤。高热神昏者可兼服紫雪丹,参见产后发热条。
产后发痓
编辑病证名。出《薛氏医案》。痓同痉,即产后痉病。详该条。
产后发热
编辑病证名。出《医学纲目》。指分娩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常见的为外感、血虚、血瘀、食滞、感染邪毒等因素引发。外感多因产后气血骤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四肢酸痛,无汗或咳嗽流涕等,治宜养血祛风为主,方用荆防四物汤。血虚者,因产时失血,阴血亏耗,虚热内生,症见头晕心悸,或腹痛喜按,身微有热,治宜补气血,调营卫,方用八珍汤;若见午后热甚,颧红,五心烦热,口渴喜冷饮,便秘尿黄,治宜滋阴清热,佐以养血,方用一阴煎。属血瘀者,瘀血留滞经络,营卫失调,寒热时作,恶露不下或甚少,色紫暗有块,或有秽臭味,小腹胀痛,拒按,治宜养血逐瘀,兼以清热,方用生化汤加味;属食滞者,多因产后脾胃本弱,恣食肥甘,停积不化,症见胸膈饱闷,嗳腐吞酸纳呆,或脘腹胀痛,治宜消食导滞,方用异功散;属感染邪毒者,因产后气血虚弱,邪毒直中胞宫,邪正相争,症见高热,口渴汗出,腹痛拒按,恶露色紫黑如败酱,秽臭,甚则神昏谵语,皮肤出斑疹,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用清热解毒汤(辽宁中医学院主编《妇产科学》: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丹皮、花粉、地骨皮、大青叶、益母草、赤芍、蒲黄);若神昏谵语,可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清热开窍。若有胎盘、胎膜残留子宫腔内,或因宫颈口较窄而恶露潴留以致感染发热者,应在药物控制感染同时,以扩张颈管排除恶露、钳除胎盘胎膜,待高热感染控制后,再作必要的刮宫术,以达完全治愈。
产后忿怒
编辑病证名。出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多因产后阴血受损,肝血不足,或产后情志不遂,都使肝气郁结及上亢,因而症见胸膈不舒,烦躁多怒等。治宜生化汤去桃仁加木香末二分。不宜多用气分药,如偏用香附、乌药、枳壳之类,反损元气,以致满闷益增。
产后风冷虚劳
编辑病名。又名产后风虚冷劳。《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后风冷虚劳候: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风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自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谓之风冷虚劳。若久不瘥,风冷乘虚而入腹,搏于血则否涩,入肠则下利不能养或食不消,入子脏,则胞脏冷,亦使无子也。”参见产后风虚劳损条。
产后风痿
编辑病证名。亦称产痿。多因产后气血亏虚未复,冲任血虚,心脾失养,宗筋松弛不能束骨、利机关,令人手足痿弱,怔忡目眩,治用血风汤,或以大红野蔷薇花子一两,酒煎服。初起一般可愈,如日久两手不能提举,以蔷薇花四两,当归二两,红花一两,浸酒五斤,每日随量饮之。若治以降火滋阴,破气破血为治,则荣卫愈伤,终身废弃。
产后风虚劳损
编辑病名。《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夫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若久不平复,若久不瘥,风冷入于子脏,则胞脏冷,亦使无子,谓之风虚劳损也。”多见羸瘦,不思饮食,四肢疼痛等症,治用黄耆散(黄芪、白术、木香、羚羊角、人参、当归、桂心、川芎、白芍药、白茯苓、甘草、姜、枣)以益气健脾、养血祛风为治。
产后浮肿
编辑病证名。包括产后气滞肿胀,四肢虚肿,水肿等。气、血、水三者均可导致浮肿。若产妇平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产后气血失和,有碍健运,气机升降失司,可致气滞肿胀,症见肢体浮肿,皮色不变,压痕随手而起,兼见胸闷胁胀,饮食减少,治宜理气、行滞、除湿,方用天仙藤散加茯苓,大腹皮;产后脾肾俱虚,水湿溢于四肢者,即产后水肿,见产后水肿条。产后败血未尽,流入经络,出现四肢浮肿者,即产后四肢虚肿。见产后四肢虚肿条。
产后腹痛
编辑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指产妇分娩之后下腹疼痛。多因血虚胞脉失养,或血瘀、寒凝等瘀阻胞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其中瘀血阻滞胞脉而致腹痛者,又称儿枕痛。若血虚者,症见产后下腹隐隐疼痛而软,喜按,头晕耳鸣,腰腹坠痛,体倦畏寒,甚则心悸气短,治宜补血益气,方用肠宁汤;若属血瘀者,症见小腹硬痛,舌质多紫暗,或小腹部可触及硬块,兼见恶露不下或不畅,治宜活血祛瘀,方用散结定痛汤;若受风寒而致瘀阻者,症见产后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面色青白,四肢不温,痛甚欲呕,治宜温经散寒,行瘀活血,方用生化汤加减。也有学者认为产后腹痛包括大腹和小腹部疼痛。大腹痛多因伤食所致。
产后腹胀
编辑病证名。见沈明宗《医征女科附翼金匮》。多因产妇脾胃素弱,产后伤于饮食,脾不健运,胃失和降,症见腹胀纳呆,或恶食嗳腐,呕多食臭,治宜健脾和胃消胀,方用平胃散加味(苍术、厚朴、陈皮、香附、人参、麦芽、神曲、甘草、干姜);亦有因产后恶露不尽,败血阻滞,冲气上攻脾胃所致,症见腹胀而不恶食,呕多血腥味,治宜调养气血,佐以消导,方用抵圣汤(半夏、陈皮、赤芍、泽兰、人参、甘草)。
产后腹胀满闷呕吐不定
编辑病证名。《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产后腹胀满闷·呕吐不定者何?答曰:败血散于脾胃,脾受之则不能运化精微而成腹胀;胃受之则不能受纳水谷而生吐逆……。”虽症见腹胀、满闷、呕吐,但不能以寻常治胀、止吐药治之,而宜活血化瘀,健脾和胃,方用抵圣汤或生化汤加味。参见产后腹胀条。
产后腹中块痛
编辑病证名。见陆清洁《医药顾问大全·妇人科》。即儿枕痛。详该条。
产后肝萎
编辑古病名。清·曾懿《妇科良方》:“产后小儿生下失血过多,遂遗下一物,如脂膜状,乃气血素亏,产前劳伤,肝之脂膜,随血崩堕,名曰肝萎。治宜大补气血,略加升提之品。”虽名肝萎,实系残留之胎膜随恶露而下。应密切观察恶露情况,如继续下血,量多不止,宜刮宫以清除遗留胎膜,如恶露量少,并逐日递减,则可予补益气血升提之品。
产后孤阳绝阴
编辑病名。指产后出现气急且喘之症。属产后危证之一。又名产后喉中气急喘。《产育宝庆集》上卷:“产后喉中气急喘者何?答曰: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随上下,谓之荣卫。因产所下过多,荣血暴竭,卫气无主,独聚于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阳绝阴,为难治;恶露不快,败血停凝,上熏于肺,亦令喘急,如此但服夺命丹(附子、丹皮、干漆、大黄),血出,喘息自定。”
产后寒热
编辑病证名。
①指产后发热、产后乍寒乍热等病之合称。详见各条。
②《张氏医通》卷十一:“产后因气血虚弱,脾胃亏损而发寒热,皆不足证。经云: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内热。若兼大便不通,尤属气血枯槁。切禁发表降火,……寒热而小腹不痛者,此营卫亏损,阴阳不和,属虚,增损四物汤。若恶露未净,伤滞胞络,寒热而小腹痛者,属实,轻则四物汤,重则醋煎散。产后卧不如法,败血流入经络,骨节间寒热,腰股肿热,痛不可拊,《局方》调经散。有食消食,头痛骨疼寒热者,外感风寒也,参苏饮、增损柴胡汤、柴胡四物汤选用。或兼泻及吐者,五积散。胸膈饱闷,前后心痛寒热者,伤气于食也,指迷七气汤。虚人,《局方》七气合沉香降气散。如饱满寒热兼腹痛腰疼者,四乌汤。”
③《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卷四十七:“产后阴阳不和,往来寒热者,宜柴胡四物汤。若荣卫不调,乍寒乍热者,用增损四物汤。若停瘀兼食,寒热似疟者,用生化汤加柴胡、山楂、神曲。若感受风寒、憎寒壮热者,宜更生散,即当归、熟地、川芎、人参、荆芥穗、干姜也。”
产后汗出不止
编辑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后汗出不止候”。清·王实颖《新产证治》云:“产后汗出不止。由劳伤脾,惊伤心,怒伤肝,患此三者,不宜即加敛汗之药,但令神安则汗自止。且血块作痛,芪术未可遽加。凡产毕,先服生化汤两贴,以消块,继服调卫止汗汤(黄芪、麻黄根、当归、桂枝、炙草、枣)。若倦甚而濈濈然汗出,形色俱脱,乃亡阳汗脱也。难拘常法,从权以参芪调卫(人参、炙芪、麻黄根、当归、桂枝、防风)救急。待产母稍有精神,又减参芪以除块痛。若汗多而阴竭阳微,以致筋脉拘急,项强口噤,牙禁发搐,类伤寒痉症者,慎勿作伤寒治,宜加味生化汤,随证加减。汗虽有自汗盗汗之分,治当兼理血分药品,并宜加味生化汤。余方俱非产后盗汗所宜。若服参芪大剂,汗多不止,及头面汗出不止,腰足青色者不治。”若大汗淋漓,汗出如珠,是真阳已衰之象,方内宜加附子、牡蛎粉等回阳救逆。
产后汗血
编辑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后汗血候:肝藏血,心主血脉,产则劳损肝心,伤动血气,血为阴,阴虚而阳气乘之,即令汗血。”症见产后汗出如血,神疲乏力,眩晕心悸、面色无华等,治宜大补血分。方用圣愈汤加阿胶,或用单方刺猬皮散(刺猬皮烧灰,每服二、三钱,米饮调下,或用肉煮食者更佳)。
产后汗雨不止
编辑病证名。出清·徐大椿《女科指要》。多因产后体弱,心肾气虚,不能统摄津液所致。证见汗出如雨,气短懒言,心悸乏力,腰膝酸楚等,宜养心益肾,方用人参枣仁汤(人参、枣仁、五味子、茯神、归身、草灰、萸肉、乌梅)加牡蛎散治之。
产后喉中气急喘
编辑病证名。《经效产宝·续编》:“喉中气急喘者如何?……因产后下血过多,荣卫暴竭,气无所生,独聚于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阳绝阴,为难治。若恶露不快,败血停凝,上熏于肺,亦令喘急,可服夺命丹。”参见产后孤阳绝阴条。
产后狐惑
编辑病名。出清·陈笏庵《胎产秘书》。前后二阴溃疡称为狐;口腔、咽部溃疡称为惑。狐惑即指前后二阴和口腔、咽部溃疡的病证。王实颖在《广嗣五种备要》指出:“产后狐惑症乃外感伤寒,邪传入里,寒变为热,里又不清,则湿热结为阴毒,流注大肠,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湿热久郁而生虫,渐蚀肛门,万难救一。盖产后气血两亏,又兼外感,所谓两感症也,忌用柴、栀、芩、连、知、柏、丹皮凉泄药物,遏郁寒邪,引贼入室,宜十全大补,或补中益气加减治之。人参断不可少。可加文蛤一、二钱,大胡麻三、四钱。”
产后霍乱
编辑病名。《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夫产后霍乱,气血俱伤,脏腑虚损;或饮食不消,触冒风冷所致。阴阳不顺,清浊相干,气乱于肠胃之间,真邪相搏,冷热不调,上吐下痢,故曰霍乱也。”症见上吐下泻,烦渴,腹痛,甚者四肢厥冷。治宜调和肠胃,化瘀散寒,方用生化六和汤治之(川芎、当归、黑姜、炙草、陈皮、茯苓、砂仁、藿香、姜),厥冷加附子。
产后交肠病
编辑病名。又名差径。郑玉峰《济阴要旨》:“产后交肠病,又谓之差径,大小便易位而出。干粪结燥不行,方用润肠汤治之。如大便溏薄,而从小便出者,宜五苓散、调气散。”如《济阴要旨》所描述之交肠病,当是指由于产伤造成的阴道直肠痿症,因而有大小便易位而出的情况。现多采用手术修补。也可以辅以中西药物治疗。
产后脚气
编辑病名。《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产后脚气。因元气内虚,六淫外侵所致。其状发热瞀闷,搐掣惊悸,心烦呕吐气上。用小续命汤治之。”参见脚气条。
产后脚痛
编辑病证名。《竹林寺女科秘方》:“产后双脚痛不可忍者,乃下血虚也。下元清冷,寒邪入骨。治宜乌药顺气散加减(乌药、僵蚕、桔梗、枳壳、天麻、白芷、干姜、川芎、石南藤、陈皮、乳香、麻黄、甘草、桑寄生、葱头、加姜三片)。”
产后禁药
编辑泛指产后禁用的药物。然因所患疾病之不同,禁用之药物亦不同。清·倪东溟《产宝家传》:“产后气不顺,禁服枳实、厚朴耗气等药;产后伤食禁服大黄、三棱、莪术;产后身热禁服芩、连、栀、柏;七日内禁服地黄、芍药;戒有血块服牛膝、蓬术、苏木;戒大便不通禁用大黄、芒硝;戒服济坤丹大损气血;戒产前服瘦胎药大损气血。”这是古人的实践经验,可供临床参考。
产后惊风
编辑病名。清·汪喆《产科心法》:“产妇汗多发痉,俗谓产后惊风,实非风也,乃肝血空虚,不能荣筋,以致手足抽搐,有似中风之状,更有口噤咬牙,角弓反张,此气血大虚之恶候。”治法参见产后病痉条。
产后惊悸
编辑病证名。指产后出现心悸易惊、怵惕不安等症。见清·汪喆《产科心法》。多因分娩失血过多,血不养心,神无所主所致。症见惕然而惊,心中虚怯,如人将捕之状,甚则目不转睛,口不能言,舌淡,脉沉细。治宜补心安神,方用养心汤或加味四物汤,或用归脾汤等。
产后痉病
编辑病名。亦名产后痉。《证治准绳·女科》:“陈临川云:凡产后口噤,腰背强直,角弓反张,皆名曰痉。”因发病原因不同,有产后痉风、产后病痉、产后惊风、蓐风等。详见各条。
产后痉风
编辑病名。见《经效产宝·续编》。因产后血虚,腠理不密,故多汗,因遇风邪搏之,则变痉风。症见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痫状,身反折,气息如绝,频频发作。急予灌服小续命汤。稍暖即出汗如雨,手拭不及者,不治。
产后拘挛
编辑病名。多因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气随血耗,子虚外邪侵袭,入于经络;或因气血虚耗,肝血不足,筋失所养而致。因外邪入于经络者,症见四肢筋脉拘挛,伴恶寒发热,有汗或无汗等,治宜养血祛风,方用荆防四物汤;若肝血不足者,症见四肢筋脉拘挛而伴头昏目眩,耳鸣、两目干涩等,治宜养血柔肝,方用四物汤加钩藤、木瓜。
产后厥
编辑病名。又名产后厥逆。赵贞观《绛血丹书》:“凡产用力过多,劳倦伤脾,孤脏不能注于四旁,故足冷而厥气上行。经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是也。宜用加参生化汤,连进二剂,则血旺,而神复厥自止矣。”
产后厥逆
编辑病名。见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即产后厥。详该条。
产后咳嗽
编辑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咳嗽候:肺感微寒,则成咳嗽,而肺主气,因产气虚,风冷伤于肺,故令咳嗽也。”症见发热恶寒,鼻寒声重,鼻流清涕,治宜祛风散寒,宣肺止嗽,方用参苏饮;亦有因恶露不净,积为败血,上扰阻肺络而致咳嗽、胸闷者,治宜破瘀止嗽,方用二母散(知母、贝母、人参、茯苓、桃仁、杏仁);若咳嗽兼见咽干,干咳少痰,伴午后潮热,治宜养阴清热,方用麦味地黄丸加减。
产后口鼻黑鼻衄
编辑病证名。产后重证之一。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多因“产后气消血散,荣卫不理,散乱入于诸经,却还不得,故令口鼻黑起及变鼻衄。此缘产后虚热,变生此证。其疾不可治,名胃绝肺败。”症见口鼻周围有黑气环绕,鼻衄,急予补气扶阳固脱,方用二味参苏饮加附子,水煎服,并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
产后口噤
编辑病证名。《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产后口噤,由血气虚而风邪乘于手三阳经也。盖手三阳之筋,循结于颌,得风冷则筋急,故致口噤。”治以大补气血为先。如口噤而伴恶寒发热,乃属气血虚甚之极,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若不应,可用参附汤。
产后口渴
编辑病证名。出《女科秘旨》。多因产后失血、多汗伤津耗液,或阴虚火旺,火燥液涸所致。伤津者症见咽干口渴,治宜生津止渴。方用生脉散加花粉、石斛、知母;阴虚火旺者,症见消渴饮水不止,治宜滋阴降,生津止渴,方用止渴四物汤(四物汤加知母、黄柏、茯苓、黄芪)。
产后狂言谵语
编辑病证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十八。多因产后失血,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或败血上干于心;或心虚外感风寒,恶露不行;或产后气血损伤,心气不足所致。症见言语颠倒,眼见异物,狂乱胡言等。若因心血不足所致者,兼见眩晕心悸,面苍无华等,治宜养血祛风,芎归合华佗愈风汤;败血扰心者,兼见恶露量少,腹痛拒按等,治宜活血养血,方用芎归汤;恶露不行而感风寒者,兼以解表,宜芎归汤加荆芥、藁本、炮姜等;因心气虚者,兼见心悸气短、自汗乏力等,宜兼以补心为治,方用芎归汤加补心丸(炙黄芪、枣仁、远志、茯苓、生地、人参、菖蒲,大枣和丸,朱砂为衣)。
产后狂越戴
编辑病名。出戴武承《女科指南集》。狂越,指精神失常,乘越礼法。指产后精神病。多因产后恶露不净,败血冲心,或素有痰郁,产后阴血亏虚,心火偏旺,痰凝心窍所致。败血冲心者,症见喜笑不休,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呼,逾垣上屋,骂詈不避亲疏。治宜活血祛瘀。方用涤瘀散(桃仁、灵脂、蒲黄、木通、青皮、归尾、牛膝、延胡索,水煎冲朱砂一钱);若火动痰凝心窍,兼见气粗脘闷痰多,面赤口渴引饮,治宜泻火涤痰,方用紫金丹(乌犀尖、大黄、胆星、杏仁、瓜蒌、元明粉、海浮石、鲜首乌)。
产后痨
编辑病名。《妇科玉尺》:“或血气既亏,为风冷所搏,则不能温于肌肤,使人虚羸憔悴,饮食不消;又或风邪两感于肺,肺受微寒,喘嗽口干头昏,百节痛;又或风邪侵于营卫,流于脏腑,寒热如疟,盗汗,背膊烦闷,四肢沉重,名曰蓐劳。俗总谓之产后痨。”详蓐劳条。
产后类疟
编辑病证名。指产后出现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似疟而非疟,故名。出《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多因生产劳伤气血,气血双虚使阴阳不和,互相乘克,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或恶露不净,余血在内,瘀阻经络,营卫不和,均导致寒热往来,发作有时。气血双虚者,若有汗,每日发作于午后者,宜滋荣养气扶正汤;若头痛无汗者,治宜加减养胃汤;瘀血停留者,治以活血化瘀,用生化汤加柴胡、鳖甲。因属类疟而非疟,故不用草果、常山等截疟药品。
产后类伤寒二阳症
编辑病名。指产妇分娩后出现类似伤寒太阳、少阳二阳经的症候。《傅青主女科·产后编》:“产后七日内发热头痛、恶寒,毋专论伤寒为太阳证;发热头痛、胁痛,毋专论伤寒为少阳症。二证皆由气血两虚,阴阳不和而类外感,治者慎勿……用麻黄汤治类太阳症,又勿用柴胡汤以治类少阳症。且产母脱血之后而重发其汗,虚虚之祸可胜言者。”仲景云亡血家不可发汗,丹溪云产后不可发表。故此伤寒二阳症治宜生化汤中加川芎、生姜以散之。
产后类中风
编辑病名。出《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多由气血暴虚,百骸少血濡养,出现忽然口噤牙紧,手足筋脉拘搐等证,类似中风的症候,不能按真中风治,以免重虚产妇。治宜养血和络,先服生化汤,继服滋荣活络汤。《张氏医通》卷十一指出:“产后类中风症,大多血虚,非真中也。或挟风,或挟痰,或挟气,证虽不一,治法莫要于行血,芎归汤加荆芥穗,淋黑豆酒煎服。亦治角弓反张,手足瘈疭。脉来虚浮者,血晕、四肢强直,芎归汤加童便,或用荆芥穗微焙为末,豆淋酒调下二钱,或童便服之,口噤则扶齿灌之,齿噤则灌入鼻中即苏。手足瘫痪,败血入径络也,用五积散。又有形盛气虚,产后痿废不起者,但服补气药中兼行气为主,朝用香砂六君子,暮用越鞠丸,久服自效。”
产后痢疾
编辑病名。见《医学入门》。属产后下利范畴。参产后下利条。
产后淋
编辑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指产后小便频数、尿少、涩痛的病症。多因产虚损,阴血骤亏,虚热内生,或产后余热客于胞中,热迫膀胱所致。症见小便频数,尿急,涩痛而量少,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茅根汤,或用瞿麦、黄芩、冬葵子、通草、大枣主之。
产后流注
编辑病名。亦名产后瘀血流注。指产后败血不去,循经流入腰背关节等处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症见腰、背、臂、足关节之处,或漫肿,或结块,久则肿起作痛,肢体倦怠。治宜葱熨疼痛肿块处(用葱一握,灸热捣烂作饼敷痛处,用厚布二三层,以熨斗火熨之),并内服参归生化汤(川芎、当归、炙草、人参、黄芪、肉桂、马蹄香)以消血瘀。未成者消,已成者溃。
产后漏黄水
编辑病证名。《竹林寺女科秘方》:“产后一月,漏黄水不止,此乃血虚之故,宜服补血汤”(当归、肉苁蓉、附子、川芎、白芍、茯苓、甘草)。
产后漏牛膜片
编辑证名。《女科秘宝》:“产后血来不止,漏下片牛膜者,人皆疑惧而不能治。然症虽凶而可治,服阿胶汤(阿胶、地榆、当归、白芍、熟地、茯苓)。”本证似为胎膜或胎盘部分残留,故而血流不止,及有“牛膜片”(部分残留胎膜或胎盘随血排出),应结合手术处理。
产后麻瞀
编辑病名。出《张氏医通》卷十一。指产妇分娩后肢体发麻,兼有眩晕症。多因产时、产后失血过多,气血不能充养周身;或因产后经脉空虚,痰饮瘀阻经络所致。失血过多者,症见面色苍白,倦怠乏力,手足麻木,或见小腹空痛等,治宜补血益气,方用十全大补汤;痰饮瘀阻者,症见遍体麻木,昏晕,肢体沉重,甚者昏闷不识人,治宜健脾益气,开窍涤痰,方用六君子汤、稀涎散加减。
产后面黑
编辑病证名。指产后产妇面部突然发黑,呼吸急促之证。见江天览《妇女病自疗法》:“产后恶血入腹,以致面色黑暗,发现面部突然变黑,呼吸急促欲死,治宜散瘀补气。苏木一两,水三盅,煎至一盅,调人参细末五钱服。”相当于羊水栓塞,宜中西医结合急救治疗。
产后目闭
编辑病证名。指产后目闭不语。多由痰气郁滞,或瘀血壅滞经络关窍不通所致。痰气郁滞者,兼见胸闷痰多,治以孤凤散(胡氏方:生石矾末,每服一钱,热水调下);瘀血壅滞经络者伴身疼肢痛等,宜用《本事方》琥珀散主之。叶其蓁《女科指掌》指出:“武叔卿曰:痰气郁滞,闭目不语者,孤凤散。蓁谓肝开窍于目,又五脏六腑皆上注于目,曾治伤寒热病,凡见目瞑目闭者,俱是血分受病,或衄血蓄血,热入血室,触经感冒等症,则知产后目闭,不独痰气一条,亦有瘀血壅滞经络关窍不通者,因制琥珀散用之验。”
产后目病
编辑病证名。指妇女产后而患眼疾者。《证治准绳·杂病》:“产后百脉皆动,气血俱伤,太虚不足,邪易以乘。”证见两眼干涩,视物昏渺,头晕耳鸣,渴不欲饮,气少脉弱者,为气血两虚,宜补益气血,用熟地黄汤加减;若因劳瞻,悲泣等而致泪溢、内障昏渺等,宜疏肝解郁,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若眼有红赤湿烂等症者,多为虚中夹湿、夹热所致,宜清热除湿,滋养气血,用四物汤加减。《张氏医通》卷八:“产则百脉皆动,邪易以乘,肝部发生之气甚弱,而胆失滋养,精汁不盛,则目中膏液,皆失化源。所以目病者,多眦内不足所致。”治疗时宜大补气血,兼以祛邪。
产后目瞑
编辑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目瞑候:目不痛不肿,但视物不明,谓之目瞑。肝藏血,候应于目,产则血虚,肝气不足,故目瞑也。”《金梦石产家要诀》:“……目得血而能视,肝藏血,开窍于目,产则血虚肝气不足,故目瞑。四物汤、六味地黄汤”主之。
产后目痛
编辑病证名。出《胎产证治录》。多因产后失血过多,血虚不能上注于目所致。症见眼痛不能视物,羞明隐涩,眼睫无力,眉及太阳处酸痛等。治宜补血养营。方用当归养荣汤、当归补血汤。有热者加黄芩;脾胃不和,恶心不饮食者加生姜。
产后内极七病
编辑病证名。系七种病之合称。《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内极七病候:产后血气伤竭,为内极七病。即旧方所云七害也。一者害食,二者害气,三者害冷,四者害劳,五者害房,六者害任,七者害睡。皆产时伤动血气,其后虚极未平复,犯此七条,而生诸病。”
产后溺淋
编辑病证名。徐大椿《女科指要》:“产后冲任虚热,膀胱气不施化,故小病涩痛,滴沥难出谓之溺淋。”即产后淋。治参该条。
产后尿血
编辑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尿血候:夫产损伤血气,血气则虚而挟于热,搏于血,血得热流渗于胞,故血随尿出,是为尿血。”又名产后溺血。治宜清热凉血止血,用发灰、滑石,地黄汁调下。若兼有小腹痛者,为败血流入膀胱,宜用小蓟汤主之(归尾、小蓟根、红花、赤芍、元胡索、牛膝、琥珀、甘草梢,兼热者加黄芩、麦冬)。
产后疟
编辑病名。指产妇分娩后患疟疾或疟疾发作。《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夫疟者,由夏伤于暑,客在皮肤,至秋因劳动血气,腠理虚而风邪乘之,动前暑热,正气相击,阴阳交争,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更盛,故发寒热。阴阳相离,则寒热俱歇。若邪动气至,交争复发,故疟休作有时……产后血气损伤,而宿经伤暑热,今因产虚,复遇风邪相折,阴阳交争,邪正相干,故发作成疟也。”若疟发热多者,方用草果饮子(半夏、赤茯苓、甘草、草果、川芎、陈皮、白芷、青皮、良姜、紫苏、干葛);寒多者,方用生熟饮子(肉豆蔻、草果、厚朴、半夏、陈皮、甘草、大枣、生姜)。
产后疟
编辑病名。指产妇分娩后患疟疾或疟疾发作。《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夫疟者,由夏伤于暑,客在皮肤,至秋因劳动血气,腠理虚而风邪乘之,动前暑热,正气相击,阴阳交争,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更盛,故发寒热。阴阳相离,则寒热俱歇。若邪动气至,交争复发,故疟休作有时……产后血气损伤,而宿经伤暑热,今因产虚,复遇风邪相折,阴阳交争,邪正相干,故发作成疟也。”若疟发热多者,方用草果饮子(半夏、赤茯苓、甘草、草果、川芎、陈皮、白芷、青皮、良姜、紫苏、干葛);寒多者,方用生熟饮子(肉豆蔻、草果、厚朴、半夏、陈皮、甘草、大枣、生姜)。
(拼音C)第三篇
编辑产后呕逆不食
编辑病证名。《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夫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以为血气,荣润脏腑。因产则脏腑伤动,有时而气独盛者,则气乘肠胃;肠胃燥涩,其气则逆,故呕逆不下食也。”可见此证多因产后劳伤脏腑,寒邪乘虚而袭脾胃,气逆而呕吐;亦有因瘀血上冲胃失和降者;亦有痰浊中阻,胃气上逆者。寒邪乘脾胃者,症见呕逆不食,胃脘冷痛,喜温等,治宜温中散寒,方用温胃丁香散;瘀血上冲者,兼有恶露量少,少腹疼痛拒按,治宜活血祛瘀,降逆止呕,方用生化汤加生姜,半夏;痰浊中阻者,兼有胸闷痰多等症,治宜除湿祛痰,降逆止咳,方用平陈汤。
产后呕吐
编辑病证名。出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多因产后恶露去少,积为败血散于脾胃;或因产后血去过多,脾虚气滞犯胃,都能导致产后呕吐。败血散于脾胃者,脾受之则不能健运精微,胃受之则不能受纳水谷而出现呕吐,伴有恶露滞涩不爽量少。治宜活血祛瘀,降逆和胃,方用抵圣汤(人参、半夏、赤芍药、泽兰叶、橘皮,入姜汁数匙)。脾虚气滞而逆犯胃者,症见腹胀呕吐,兼见气短乏力,面色不华,且产后下血量多,治宜益气和胃,降逆止呕,方用《局方》人参养胃汤。不能以寻常止呕药治之,以免复伤正气,病益难治。
产后膨胀
编辑证名。见《傅青主女科·续篇》卷下。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阐述更详,谓:“胎前素弱,产后又亏,胃难纳谷,脾不健运。或因伤食而停滞,或因血虚而便闭,误进消耗等药,胃气益损,满闷益增,气不升降,滋热助积,郁积之久,遂成膨胀。治当审其误用何物,如误用耗气药,宜益气汤;误用消导药,宜健脾汤;误用攻下药,宜养生化滞汤。”
产后痞满
编辑病证名。多因产妇平素胃气虚弱,产后饮食不节,重伤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症见胃脘部痞满不舒,嗳气腹胀等,治宜健脾益气,消食行滞。方用异功散。
产后青肿
编辑病证名。指产妇分娩后身体某部皮肤出现青肿处。陆成一《女界须知》:“妇人经验方云,此血水积也。干漆、大麦芽等分为末,新瓦罐铺漆一层,麦芽一层,层层令满,泥封煅赤,取出研末,热酒调服二钱。”
产后肉线
编辑古时病名。出徐润之《最新达生篇》。即产下肉线。详见该条。
产后乳汁自出
编辑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卷下。指产妇乳汁不经婴儿吸吮,自然流出者,称为乳汁自出。多因产后脾胃虚弱,摄纳无权,因而乳汁随化随出;或肝经有郁热,肝郁化火、亢盛为害,疏泄太过,以致乳汁受热迫妄行而自溢出。脾虚弱者,症见乳房不胀,乳汁清稀,兼见气短乏力等,治宜补气养血,佐以固摄,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肝热者,症见乳房胀满,乳汁较浓,兼见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等,治宜平肝清热,方用柴胡清肝散;或用丹栀逍遥散。
产后三病
编辑病名。指产后常见的三种疾病。《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因新产之后,气血亏虚,汗出体弱,易中风邪。血虚不能濡养筋脉,风邪易于化燥伤津,故令病痉;气虚腠理不密,寒邪乘虚侵袭,正气内虚不能驱邪外达,逆而上冲,故令郁冒;亡血伤津,肠胃失濡,故大便难。详产后病痉、产后郁冒、产后大便难各条。
产后三冲
编辑病名。出《张氏医通》卷十一。指产后恶露不下,反逆上冲引起的三种危重症候,即败血冲心、败血冲肺、败血冲胃。详参各条。
产后三急
编辑病名。指产后出现的三种急危症候。《张氏医通》卷十一:“产后诸病,惟呕吐、盗汗、泄泻为急,三者并见必危。”详见产后呕吐、产后盗汗、产后泄泻条。
产后三禁
编辑治疗学名词。指产后用药应注意的三个原则:禁止用药发汗、攻下、利小便。《景岳全书》卷三十九:“产后三禁,……谓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此因产后气血本亏,如若再与发汗太过则亡阳伤气,与攻下太过则亡阴伤血,与利小便太过则损伤津液,故临床上应予注意,灵活掌握,但也并非绝对禁用。
产后三审
编辑诊断学术语。《张氏医通》卷十一:“凡诊新产妇,先审少腹痛与不痛,以征恶露之有无。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征津液之盛衰。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及乎饮食多少,以征胃气之充馁。必先审此三者,以脉参证,以证合脉,脉证相符,虽异寻常,治之必愈;脉证相反,纵无危候,必多变端。”即指产后需审察孕妇的腹痛情况、大便、乳汁与饮食诸方面,以测新产妇人疾病之预后。
产后三脱
编辑病名。《绛血丹书》:“产后患崩者,谓之血脱;气短似喘者,谓之气脱;妄言妄见者,谓之神脱。”故产后三脱是指气脱、血脱、神脱。也有认为产后出现唇白、眼闭、口开、手撒、厥冷、六脉微细欲绝者,由产后气随血脱所致者为气脱。
产后疝瘕厥痛
编辑病名。郑连山《女科临床效方》下卷:“产后动怒,气血皆逆,面冷,肢冷,痛呕不卧,口鼻气寒,必自下冲上,此属疝瘕厥痛。川楝、吴萸、桂枝、云苓、薤白头、雄鼠矢。”
产后伤风
编辑病证名。指产后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症见鼻塞声重,流清涕,自汗,恶风等。若恶露未净,兼见小腹痛者,宜行血理气,用《金匮要略》旋复花汤;若恶露已尽,小腹不痛,但头痛身热,足冷自汗,咳嗽者,治宜调和营卫,黄芪建中汤加减;头重者,为兼有湿邪,宜解表除湿,方用香苏散加减;若风寒并伤,遍体疼痛无汗,宜败毒散。体虚甚者,不可发散,可用逍遥散去术加桂枝为治。
产后伤寒
编辑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触冒寒气而为病,谓之伤寒。产妇血气俱虚,日月未满,而起早劳动,为寒所伤,则啬啬恶寒,吸吸微热,数日乃歇,重者头及骨节皆痛,七八日乃瘥也。”产妇因生产而气血大虚,卫外不固,寒邪乘虚侵入肌表,邪正相争,以致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有汗。治宜扶正祛邪,有汗用桂枝四物汤,无汗用麻黄四物汤。
产后伤食
编辑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指产后诸脏腑功能未复,脾胃本弱,若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则健运失职。症见脘腹满闷,嗳腐吞酸,大便酸臭。治宜消补兼施,方用生化汤加消导药。如伤面食加神曲、麦芽;伤肉食加山楂、砂仁;伤生冷加吴茱萸、肉桂;虚者加人参、白术;或用保和丸;冷物停滞,日久脾胃虚极,影响消化吸收者,可用炒神曲热熨胃脘部。
产后舌出
编辑病证名。出戴武承《女科指南集》。据《灵枢·经脉》等篇载述,舌通数经之气: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之脉挟舌本;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产后元神虚惫,少阴(心经)厥阴(肝经)大败,经脉失养,导致舌出不收。治宜于舌上外涂朱砂末,内服保元汤。
产后舌黑
编辑病证名。出《肖山竹林寺妇科》。多因产后气血亏损,肾水涸渴,肺津耗枯,肾阴肺津不能上润,以致症见舌黑如尘,心闷发烧,口燥、耳焦、唇青,治宜滋养阴液,方用增液汤加知母、鲜不斛等。或可用春泽汤清热利湿、运中州。若舌有津回则可治,若舌无津则危。
产后水谷痢
编辑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即产后完谷不化。详该条。
产后水肿
编辑病证名。出《绛血丹书》。多因产妇平素脾肾虚弱,产后脾肾之阳益虚,脾失健运,肾不制水,水湿不得敷布,溢于肌肤四肢而致水肿。症见手足浮肿,皮肤光亮色润,治宜大补气血为主,佐以利水。方用八珍汤加苍术、茯苓。若壅满加陈皮、半夏、香附;虚者倍用人参、木通;有热加黄芩、麦冬。参见产后浮肿条。
产后四不活
编辑古时对产后四种危重症之合称。《妇科秘兰》:“一者身体强直,有如反张,小腹胀痛,口噤不开,亦名蓐风,乃产后为风邪所中,华佗愈风散(方见产后中风条)灌之最妙,不得大发其汗。二者产后气急,喉中如猫声,此因败血冲心,入喉中,危证也。三者产后中风,初病眼腰强,筋急,角弓牙关紧急,母产后七日未满劳动,百日之中伤于房事所致,难治。四者产后面色黑及遍身黑靥者,因败血入于皮肤,百无一生也。”
产后四肢虚肿
编辑病证名。《经效产宝·续编》:“产后四肢虚肿者如何?答曰:“产后败血乘虚停积于五脏,循经流入四肢,留淫入深。回还不得,腐坏如水,故令四肢面目浮肿。医者不辨,作气治之,凡水气多用导水药极虚之。夫产后既虚,又以药虚之,是重虚也。但服调经散,血行肿消,则病自愈。”
产后四字真言
编辑古人总结产后调养之四件注意事项。出《生生宝录》。一曰静(产后宜保持环境之安静及情志之安宁),二曰淡(咸伤肾后而绝产,酸伤肝则行步艰难,煎炒厚味伤脾),三曰乐(乐则血气易和),四曰坐(使血不上攻)。
产后瘫痪
编辑病证名。见《高叔濂胎产方案》。指因分娩时失血过多,经脉空虚而出现的半身不遂,手足麻木不仁,拘挛不知疼痛的病证。治宜补气养血,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不能将此证作风证治,妄用祛风散血之剂,犯燥燥之戒。
产后头痛
编辑病证名。《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夫人头者,诸阳之会也。凡产后五脏皆虚,胃气亏弱,饮食不充,谷气尚乏,则令虚热,阳气不守,上凑于头,阳实阴虚,则令头痛也。又有产后败血头痛,不可不知……”。阳实阴虚,阳气上凑之头痛,可用川芎散。败血头痛者,兼见小腹刺痛,拒按等,宜活血化瘀,方用黑龙丹(《证治准绳》:当归、五灵脂、川芎、良姜、熟地黄)。此外尚有因失血过多,不能上荣于脑所致者,症见面色苍白,小腹隐痛,治宜补血益气,方用八珍汤加蔓荆子。
产后吞酸
编辑病证名。庄复严《妇科百辨》:“妇人产后吞酸者何?曰此胃中积痰滞火所致。宜七气合二陈汤。”亦有产后胃弱,过食肥甘,胃不能腐熟水谷而致嗳腐吞酸、纳呆腹胀等症,宜消食导滞,用异功散。
产后脱肛
编辑病证名。出《王节斋公胎产》。多因平素气血两虚,复因产用力努偃,中气益虚,中虚下陷,肛门即脱出。治宜大补气血,方用《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加参生化汤合补中益气汤。
产后完谷不化
编辑病名。俗名产后水谷利。产妇素体脾胃虚弱,复因产后劳倦伤脾,健运失职,湿浊下注,症见泄泻完谷不化。治宜温阳健脾祛瘀法,方用生化汤加益智仁、砂仁、豆蔻、木香、柴胡、升麻、陈皮、党参。
产后妄言妄见
编辑病证名。出朱丹溪《胎产秘书》。多因产后血出过多,心失所养,神无所归;或因产后恶血不去,瘀血随气逆上攻心所致。症见神志恍惚,或妄言妄见。气血虚弱者,兼见头晕心悸、少气懒言,面白无华,自汗乏力等,治宜补气养血,方用滋荣益气复神汤(龙眼肉、川芎、当归、人参、黄芪、白术、枣仁、柏子仁、茯神、益智、陈皮、麦冬、五味子、莲心);瘀血上攻者,兼见恶露量少或滞涩不下,小腹疼痛拒按等,治宜养血活血宁神,方用安神生化汤(川芎、当归、干姜、甘草、桃仁、茯神、人参、益智、柏子仁、陈皮、枣,水煎服)。
产后危证
编辑病名。指产后各种危证之合称。宋·薛轩《坤元是保》:“产后危证有四:呕吐、盗汗、泻痢、喘息是也。并见者死,仅见者危。”
产后下利
编辑病名。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指产后腹泻、痢疾类疾病。多因产后体虚,脾胃尤弱,为饮食、外邪所伤,脾失健运,传化失司而下利,亦有肾虚及脾,脾肾同病而泄泻者;亦有恶露不下,败血渗入大肠所致。为饮食所伤者,症见下利且腹胀痛,里急窘迫等,拟健脾消食导滞,方用楂曲平胃散(山楂、神曲、鸡内金、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若兼外邪伤阴,症见下利脓血,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兼见身体困倦,虚烦不眠,唇干口渴等,治宜养血清利湿热,白头翁汤加甘草阿胶汤;若肾虚及脾,症见五更时脐下作痛,肠鸣而泄,泻后则舒,完谷不化,腹部畏寒,喜暖喜按,治宜温肾暖土,涩肠止泻,方用四神丸;若恶露不下,症见便痢鲜血,腹中刺痛,无里急后重,方用枳实、荆芥,水煎服。
产后下物如钵
编辑病名。出《胎产秘书》。即产后阴下脱。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
产后小便不利
编辑病证名。出《千金翼方》卷七。多因素体虚弱,产时或产后劳伤气血,肺脾之气益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或素体肾虚,复因分娩损伤肾气,肾虚不能化气行水,小便不利;或因产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清浊升降失调,以致膀胱不利所致。肺脾气虚者,小便不利,兼见精神痿顿,言语乏力等,治宜补气润肺,佐以行气,方用补气通脬饮(《女科辑要》:黄芪、麦冬、通草);肾虚者,兼见腰膝酸痛,健忘,面色晦暗等,治宜补肾温阳,化气行水,方用肾气丸;气机阻滞者,兼见精神抑郁,两胁胀痛,烦闷不安,治宜理气行滞,阻以利尿,方用木通散(木通、滑石、葵子、槟榔、枳壳、甘草)。此外,可用盐填脐,再用捣碎葱白安盐上约一指厚,以艾炷放葱白上,灸之,觉暖气入腹内,难忍为止,小便即通。手指按压利尿穴(神阙、曲骨之正中)也有助利尿。本证加剧,即为产后小便不通证。
产后小便不通
编辑病证名。指产后尿闭,小腹胀急疼痛,甚至坐卧不安。即产后尿潴留。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多因素体虚,产时劳力伤气,或产程过长,或产时产后流血过多,气随血耗,脾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或因素禀元气不足,复因分娩损伤肾气,以致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水停膀胱;或因产后情志不畅,恚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清浊升降失调,以致膀胱不利,小便不通。脾肺气虚者,小便不利,小腹胀急,精神萎靡,言语无力,舌淡脉弱,治宜补气润肺,佐以行水,方用补气通脬饮(见产后小便不利条);若肾虚者,兼见小腹胀满而痛,腰部酸胀,坐卧不安,面色晦暗等,宜温阳益肾,化气行水,方用肾气丸;气滞者,兼见小腹胀痛,精神抑郁,两胁胀痛等,方用木通散(见产后小便不利条)。并可配合导尿等中西医结合措施。
产后小便数
编辑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小便数候:胞内宿有冷。因产气虚而冷发动,冷气入胞,虚弱不能制其小便,故令数。”除上述气虚,冷气入于膀胱外,因产后肾气虚弱,虚热移于膀胱,亦可发为小便数;助产不慎,损及膀胱,亦可致小便淋沥。气虚者,小便频数而色白,宜用补益中气汤合桑螵蛸散以益气止遗;冷气入于膀胱,症见小便频数而短,少腹畏寒喜温,方用桂附八味丸温肾补阳;虚热移于膀胱者,热甚则小便涩痛,方用六味地黄汤。膀胱损伤者,应结合手术治疗。
产后胁痛
编辑病证名。出《金宗金鉴》卷四十七“胁痛证治”。多因气血瘀滞,干犯肝经,或因产后失血过多,肝脉失养所致。古人认为病在左多属血,在右多属气。属血瘀者痛过于胀,治宜活血祛瘀止痛,方用生化汤去炮姜加延胡索;属气滞者,胀过于痛,治宜理气止痛,方用四君子汤加柴胡、青皮;若因失血过多者,胁痛隐隐,兼见头晕目眩耳鸣等,治以大补气血,方用八珍汤加肉桂。
产后泄泻
编辑病证名。又名产泄。《丹溪心法》:“产后泄泻,此余血渗入大肠为泄,洞泄不禁,下青白黑色,用荆芥大者四、五穗,于盏内烧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研汤调下。此药虽微,能治大病,方名的奇散。”《张氏医通》卷十一指出产后泄泻原因有五:“一者因胎前泄利未止,产后尤甚;一者因临产过伤饮食,产后滑脱;一者因新产骤食肥腥,不能克运;一者因新产烦渴恣饮,水谷混乱;一者因新产失护,脐腹脏腑受冷。其致泻之由虽异,一皆中气虚寒,传化失职之患,并宜理中汤为主。食加枳实、山楂;水加桂心、茯苓;虚加桂附倍参;寒加桂附倍姜;久泻肾虚加桂心、熟附;瘀结不行加炮楂、归身。若见完谷不化,色白如糜,此脾胃大虚,元气虚脱之候,十有九死。惟猛进温补之剂,庶可挽回。即有烦躁、发热、面赤,脉来数大,皆虚火上炎之故,当并进桂、附、人参、甘、姜、苓、术之类,伏龙肝煮汤代水煎服,仍得收功。若小便混浊如泔,或大便中有白沫,如肠垢者,乃元气下陷之故,并宜补中益气加桂苓、炮姜升举之,或臭水不止加蕲艾、香附、吴茱萸。”
产后心风
编辑病名。《盘珠集胎产证治》:“血虚,心气不足也。心虚而受风邪,遂成惊悸,名曰心风。其状目睛不转,其脉动而弱,宜大补气血。其作风治,速之危矣。”
产后心痛
编辑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后心痛候:产后脏虚,遇风冷客之,与血气相搏而气逆者,上攻于心之络,则心痛。凡心痛乍间乍甚,心之支别络为邪所伤也。若邪伤心之正经,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所以然者,心为诸脏之主,不受邪,邪伤即死也。”故本证包括产后心包络痛、产后真心痛。多因平素脏虚,产后益虚,寒邪袭之,血为寒凝,滞涩不行,上冲心络,或伤及心经,发于心痛。伤于心络者,症见心胸闷痛,甚至胸痛彻背。治宜温通散寒,方用大岩蜜汤。伤于心之正经者,亦称真心痛,症见指甲青黑,手足冷而过节,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方用大岩蜜汤合失笑散。因胃的位置在心窝部,故古人亦有将产后胃脘痛称产后心痛者,临证应注意鉴别。
产后虚烦
编辑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多因产气血俱伤,脏腑虚竭,气在内不宣,虚火上炎,故令烦。症见烦热少气,疲倦,胸膈满闷,甚者虚烦不得眠。治宜清热除烦,淡竹叶汤加人参主之。兼有躁动不安者,用当归补血汤加味。
产后虚渴
编辑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夫产水血俱下,脏腑血燥,津液不足,宿挟虚热者,燥竭则甚,故令渴。”症见口燥,干渴喜饮。治宜生津止渴,方用加减竹叶汤(人参、麦冬、生地、花粉、炙草、粳米、淡竹叶)。
产后血奔
编辑病名。出江天览《妇女病自疗法》卷一。即产后余血奔心。详该条。
产后血崩
编辑病名。《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四:“产后血崩者何?答曰:产卧伤耗经脉,未得平复而劳役损动,致血暴崩下淋漓不止;或因咸酸不节,伤蠹荣卫,气衰血弱,亦变崩中。”此外亦有因胞衣不下、产蓐期房事过早所致。症见阴中突然大量流血或暴崩不止。治法可参血崩、胞衣不下条。
产后血瘕
编辑病名。《经效产宝》卷中:“产后瘀血,与气相搏,名曰瘕。谓其痛而无定处,此因夙有风冷而成,轻则否涩,重则不通。”多因产后胞脉空虚,复受风冷之邪,寒凝血瘀,血结成块而成血瘕。治宜活血散结,可用当归、桂心、芍药、血竭、蒲黄、延胡索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酒调下,或用桂枝茯苓丸。
产后血渴
编辑病证名。多因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血虚津上,不能上承而导致口渴。见《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治宜益气养血,生津止渴,方用竹叶汤或竹叶归芪汤(薛氏方:竹叶、当归、黄芪、白术、人参、甘草、麦门冬)。
产后血淋
编辑病名。《经效产宝》:“有因产损血气,血气虚则挟热,热搏于血,血即流渗于胞中,故血随小便出。”治宜清热利小便。用瞿麦、黄芩、冬葵子、通草、大枣、车前子等药。
产后血气痛
编辑病证名。指产后余血未尽,瘀血阻滞所致腹痛身热等症状。《肖山竹林寺妇科》:“产后血气痛,此乃瘀血未尽,腹中作痛,遍身发热,宜除去瘀血,而热自退。法用当归红花散(红花、当归、牛膝、三棱、莪术、川芎、紫菀、苏木、枳壳)。”
产后血晕
编辑病名。《经效产宝》卷下:“产后血晕者,其状心烦、气欲绝是也。亦有用心过多而晕,亦有下血极少亦晕。”多因产后血虚气脱或血瘀气逆所致。血虚气脱者多因产妇素体虚弱,复因产程过长与产后失血过多,以致营阴下夺,孤阳上越,气随血脱,心神无所养而发为血晕;血瘀气逆者因产时体虚,感受寒邪,余血浊液为寒邪凝滞而成瘀阻,血瘀气逆,并走于上,迫乱心神而致产后血晕。血虚气脱者症见阴道出血量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愦闷不适,渐至昏不知人,四肢厥冷,冷汗手撒等,治以补气益血,固脱救急,方用参附汤、大补元煎等;瘀血气逆者,症见恶露量少,小腹阵痛拒按,心下满闷,气急痰涌,继而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等,治宜活血理气,开闭醒神,方用黑神散或清魂散。
产后咽喉作蝉声
编辑病证名。产后危证之一。见孟葑《仁寿镜》。指产后喉音嘶哑如蝉鸣。多因产后败血上干心肺,气与血并,痰气阻滞,气道不畅,喉声如蝉鸣,治宜活血祛瘀,用乳香一钱,煎汤入陈酒三分服之。
产后咽痛
编辑病证名。《妇科秘宝》:“此症因寒伤肺经,有痰涎上攻,致咽中作痛。宜服甘桔汤:甘草三钱,桔梗一两。”参见咽痛条。
产后言语含糊
编辑病证名。出周丹忱《胎产指南》。舌为心之苗。因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心血亏虚,心气不能上达,故舌萎卷缩,言语含糊。治宜滋阴养心。方用生脉散合四物汤。
产后腰痛
编辑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后腰痛候:肾主腰脚,而妇人以肾系胞,产则劳伤肾气,损动胞络,虚未平复,而风冷客之,冷气乘腰者,则令腰痛也。”临床尚有因分娩后伤肾,败血流入肾经及产后起居不慎,闪挫腰部,伤及肾经带脉所致。因分娩伤肾气者,症见腰部隐痛,耳鸣,治宜壮腰补肾为主,方用六味地黄丸加杜仲、续断;败血注入肾经及闪挫腰部者,症见局部胀痛如刺,时作时止,手不可近,治宜活血祛瘀,方用《局方》复元通气散;感受外邪者,兼见外感表证,治宜养血祛风,方用养荣壮肾汤(当归、防风、独活、肉桂、杜仲、川芎、续断、桑寄生)。
产后宜戒
编辑指产后宜注意事项。见清·倪东溟《产宝家传》。古人认为产妇应一戒怒气,二戒勉强起居,三戒七日内沐浴梳头,四戒早食厚味荤腥。
产后遗粪
编辑病证名。出《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多因平素脾肾虚寒,产后益虚,中气虚弱,肾失开合,摄纳无权,故产后不自觉遗粪。治宜温补脾肾,固涩止遗,方用金匮肾气丸合四神丸。
产后遗尿
编辑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因产用气,伤于膀胱,而冷气入胞囊,胞囊缺漏不禁小便,故遗尿。多因产难所致。”临床所见多因产后肾虚不固,开合失职;或气血虚弱,气不能约束;或产伤膀胱所致。症见遗尿不禁。肾虚者兼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治宜益肾固摄,方用肾气丸合桑螵蛸散;气血虚弱者,兼见头晕乏力,倦怠汗出等,治宜益气补中,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桑螵蛸散。若因产伤损膀胱,宜结合手术修补。
产后阴痛
编辑病证名。即产后产户痛。指产后阴部疼痛。多因产时阴部受到损伤、撕裂;或护理不慎,感染邪毒;或起居不慎,产门感受风寒所致。治宜活血疏风,祛风定痛汤(生地、当归、茯苓、川芎、荆荠、防风、肉桂、大枣)主之。若产时损伤、撕裂伤、浸淫溃烂,日久不敛,治法参见产后玉户不敛条。
产后阴下脱
编辑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阴下脱候:产而阴脱者,由宿有虚冷,因产用力过度,其气下冲则阴下脱也。”此证相当于产后子宫脱出、产后子宫不收等症。多因宿有虚冷,产时用力过度,其气下冲所致。症见子宫脱出或伴有阴道壁下垂等。治法参见子宫脱垂条。
产后喑
编辑病名。见《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指产后声音嘶哑或难以发音。包括产后不语。若由心肾两虚不能发声者,兼见心悸头晕,腰膝酸软等,治宜补益心肾,方用七珍散;脾虚气郁者,兼见腹胀纳呆等,用归脾汤;气血俱虚者,兼见头晕目眩,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等,宜气血双补,用八珍汤。产后各处原因引起的失语,尚可参产后不语条。
产后瘀血流注
编辑病证名。见单养贤《胎产全书》。即产后流注。详该条。
产后余血上抢心痛
编辑病证名。《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产后血上抢心,由产后气虚挟宿冷,冷搏于血,则凝结不消。气逆上者,则血随上冲击而心痛也。”症见心胸闷痛,甚至胸痛彻背。治宜散寒以温通。方用大岩蜜汤。参见产后心痛条。
产后玉户不敛
编辑病证名。又名产后玉门不敛、产户不敛、产后阴户不闭、阴门不闭。《万氏妇人科》:“女子初产,身体纤柔,胞户窄小,子出不快,乃至折裂,浸淫溃烂,日久不敛。宜内服十全大补汤,外用敷药:白芨、白龙骨、诃子、烂蜂壳(全蜂房)、黄柏(炒),各等分为细末,先用野紫苏叶煎洗拭干,干后以药搽之。”相当于产时会阴撕裂伤。可结合会阴修补及局部换药等方法处理。
产后玉门不敛
编辑病证名。出《医征女科》。即产后玉户不敛。详该条。
产后郁冒
编辑病名。
①产后三病之一。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指产妇分娩后因失血过多,气随血泄,汗出腠理不密,寒邪乘虚而入,正虚不能驱邪外达,反逆上冲,而出现头眩目瞀,昏蒙而神不清,郁闷不舒等症。宜小柴胡汤主之。
②指血晕,出《证治准绳·女科》。详产后血晕条。
产后乍寒乍热
编辑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三。多由产后气血虚损,阴阳不和,或败血留滞,经脉阻闭,营卫不调所致。《经效产宝》对此二者作了鉴别:“阴阳不和,败血不散,皆作乍寒乍热……,二者何以别之?答曰:时有刺痛者败血也;但寒热无他症者,阴阳不和也。”气血虚损,阴阳不和者,宜补益气血,调和阴阳,方用增减四物汤(当归、芍药、川芎、人参、干姜、甘草)加柴胡;败血留滞者,治宜活血通经,方用夺命丹或生化汤加柴胡。
产后乍见鬼神
编辑旧病名。出《经效产宝·续篇》。指产后出现幻视幻觉的病证。多因产后失血过多,气随血去,心气虚则神无所归;或败血停积,上攻于心所致。失血太多者,兼见心神恍惚,睡卧不安,且多梦扰,治宜补血养心宁神,方用茯神散。若败血上攻于心,兼见心下胀闷,烦躁昏乱,甚则言语颠错等,治宜活血祛瘀,方用芎归泻心汤(当归、川芎、延胡索、蒲黄、牡丹皮、桂心)调五灵脂另研末食后服。参见产后妄行妄见条。
产后怔忡
编辑病名。多因产后失血过多,心气不足,心失所养而心中惕惕然跳动不安,谓之怔忡;亦有因产后恶露量少,流行不畅,败血上扰,心神不安引起怔忡者。失血过多,心失所养者,兼见头晕心悸、面苍、气短乏力等,宜调和脾胃,补气养血,方用人参养荣汤;败血上扰者,兼见恶露量少有块,腹胀腹痛等,治宜祛瘀生新,方用生化汤。
产后瘈疭
编辑病证名。见《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九。经脉拘急为瘈,筋脉弛张为疭。产后因失血过多,阴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而引起筋脉拘急或弛缓的病证,为产后瘈疭。不宜作风治,宜大补气血,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味。
产后中风
编辑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指产后感受外邪而引起的病证。多因产后气血骤虚,腠理不密,外邪乘虚而入太阳经。若感受风邪,连续十余日不解,头微痛,恶寒发热,心下闷,干呕、汗出,治宜调和营卫,桂枝汤主之。若症见发热面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若感受风寒,寒邪搏结筋脉,症见筋脉挛急,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角弓反张,不宜当真中风治,可与华佗愈风散(《普济本事方》:荆芥穗一味,焙干研末,每服三钱,童便调,鼻饲下之)主之。并参照破伤风治疗。
产后中柔风
编辑病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柔风者四肢不收,或缓或急,不得俯仰也。由阴阳俱虚,风邪乘之,风入于阳则表缓,四肢不收也;入于阴则里急,不得俯仰也。产则血气皆损,故阴阳俱虚,未得平复,而风邪乘之故也。”治宜气血双补,佐以祛风。方用八珍汤加羌活、桂枝。
产后中暑
编辑病证名。出《石室秘录》。多见于产后1-3天内。因产时正值盛夏,产后气血未复,盛夏炎热,气温骤升,通风不良,暑邪乘虚侵袭肌体,阴气卒绝,阳气壅盛,经络不通而致高热、神昏,甚则神志不清。若热中于里,则兼见心烦、口渴、大汗面赤,脉洪大,宜清热生津止渴,方用人参白虎汤。若脏热内炽,热甚伤津,烦渴便秘,甚至发斑等,宜涤除胃热,用玉泉散。若热毒入营,灼烁脏阴,症见谵语,四肢抽搐,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脉细弱,治宜清热养阴,方用清营汤及生脉散加减,并针刺十宣放血。此证宜注意预防。当盛夏产后,出现头晕、恶心、胸闷心慌、口渴汗多,即应预防中暑,用清暑益气法,方用清暑益气汤。
产后子宫不收
编辑病证名。出《绛血丹书》。即产后阴下脱。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
产后自汗
编辑证名。出《医宗金鉴·女科心法要诀》。产后2-3天内汗出较多,为正常现象,其后逐渐减少而止。若产后汗出过多,或汗出时间过长而不能自止者,为产后自汗。多因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阴血骤失不能敛阳,阳气外浮,津液随之而泄;或因产时气血耗损,气随血耗,卫外不固,腠理不实而自汗不止。血虚自汗者,兼见恶风微热,头晕心悸,气短懒言等,治宜养血敛汗,佐以益气,方用圣愈汤合牡蛎、小麦麸;气虚自汗出,兼见时有恶风,汗出身冷,倦怠乏力等,治宜补气固表止汗,方用玉屏风散加大枣、生姜。
产户不敛
编辑病名。出《医钞类编》。即产后玉户不敛。详该条。
产科
编辑古代医学分科名。此宋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医学分为九科时,产科已成为一科,元丰改制后的九科中仍有产科的设置。元代产科中包括妇人杂病,实际上是妇产科。明代十三科中设妇科(其中包括产科内容)。清初十一科中也设妇科,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后取消。参见九科、十三科等条。
《产科四种》
编辑产科丛书。即阎纯玺《胎产心法》、钱氏(佚名)《胎产秘要》、《达生编》及《大生要旨》四种产科著作的合刊本。现存上海江东书局三种石印本。
《产科心法》
编辑产科著作。二卷。清·汪喆撰。刊于1780年。本书从种子、胎前、临产及产后四方面论述妇女的生理特点和病理规律,并扼要记述了产科常见病的治疗方药。现存20多种清刻本、几种铅印本。
产门
编辑女子的阴道外口。又称阴户。《景岳全书·妇人规》:“产门不闭,由阴气大虚,不能收摄。”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三。又名儿门。
产门不闭
编辑病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三。又名玉门不闭、阴门不闭、产门不合。指产后阴道外口不能闭合。多因平素体弱,产后气血大虚,不能收摄,或产时损及产门所致。气血亏虚者,症见产门不闭,少气懒言,面色苍白,倦怠乏力,自汗等,治宜大补气血,用十全大补汤。若因损伤,产门肿胀焮痛不闭者,宜清热解毒,用加味逍遥散。加丹皮、荆芥、金银花、连翘等。若肿消而产门仍不闭者,用补中益气汤。局部可用甘草浓煎汤外洗。
产门颓
编辑病名。又名产(疒^颓)、产颓。《女科秘要》:“产物形如帕下垂,俗名呼作产门颓。”指产后子宫不收、阴道壁下垂等病。多因产时用力过度,气虚下陷,而子宫下脱。严重时可致阴道壁下垂及小便淋沥等。治宜补中益气,升提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同时可针子宫、维胞、百会等穴。
产难
编辑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难产。详该条。
产婆
编辑名词。指古代为产妇接生的年长妇女。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一。又称稳婆。
产前十忌
编辑护理学术语。指怀孕期间,古人认为孕妇应注意的十种禁忌。清·李小有《胎产获生篇》:“第一忌共夫寝(指忌房事),二忌大醉,三忌大怒,四忌不可食诸物,五忌洗浴,六忌久睡久坐,七忌负重登高,八忌药饵,九忌师巫,十忌针灸。
产乳
编辑①《千金要方》指分娩。
②病名。指临产时突然晕厥。
产蓐
编辑即临产。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三。详分娩条。
产褥感染
编辑现代医学病名。现中西医结合临床常用。产后重证之一。又名产褥热。指由于细菌侵入生殖道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的炎症反应。常于产后十天内发生。症见高热,寒战,腹痛,恶露多或有臭味成脓样等,多属产后发热、热入血室、恶露不绝等证范畴。症状轻者,宜清热解毒,逐瘀生新,用生化汤加减。若症见汗多烦渴,加天花粉、芦根、石斛、栀子,以生津止渴除烦;若少腹疼痛加剧,正气未衰,可用大黄牡丹皮汤加败酱草;若高热寒战烦躁,皮肤有瘀点瘀斑,谵语者,为邪入血分,宜清热解毒,养阴凉血,用清营汤加紫花地丁、丹皮、蒲公英、穿心莲等。可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产室
编辑名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卷四十七。指为孕妇分娩所准备的房屋。又名产阁。
产颓
编辑病名。指产后子宫脱垂。参见阴挺子宫脱垂条。
产下肉线
编辑旧病名。又名产后肉线出。《叶天士女科症治秘方》卷三:“产下肉线,临产用力太过,以致脬膜有伤,产妇垂出肉线一条,长三四尺,牵引心腹,痛不可忍,以手微动,则痛欲绝。宜用生姜三斤,连皮捣烂,入麻油二斤,拌匀炒熟,以油干为度。先以熟绢五尺,折作数层,令妇人轻轻盛起肉线,使之屈曲盘旋,纳入产户,再以绢袋盛姜,就近熏之,冷则再换,……肉线切不可断,断则不治矣。”
产药
编辑气功内丹术术语。谓肾间精炁发动。是丹功中出现的一种景象。柳华阳《慧命经》对此有详切描述:“功到时,此物当产生之时,不知不觉,忽然丹田融融洽洽,周身苏绵快乐,痒生毫窍,身心无主,丹田暖融,渐渐而开,阳物勃然而举。忽然一吼,呼吸顿断,心物如磁石之丰翕,意息如蛰虫之相合,不觉入于恍惚,天地人我,莫知所之,浑浑沦沦,……心自不肯离其炁,炁自不肯离其心,相亲相恋,纽结一团,……少焉,恍恍惚惚,心以复灵,呼吸复起,丹田之炁自下往后而行,肾管之根,毛际之间,痒生快乐,实不能禁止。所谓炁满任督自开,此之谓也。”
《产育保庆集》
编辑产科著作。又名《产育保庆集方》、《妇人产育保庆集》。一卷。原撰人不详,北宋李师圣获见此书。内容为产论21篇,有论无方。后经郭嵇中补入治疗方药,于1131年刊行。清初时原书已不存,今传2卷本为《四库全书》本,乃据《永乐大典》辑出者。上卷为本书,内容论临产和产后21种病症的治疗。下卷为佚名氏《产乳备要》,内容论妇产科的杂病。现存清刻本、《四库全书》本及《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
产育三难
编辑病证名。指三种难产(横生、足位产、臀位产)之合称。李小有《胎产护生篇》:“产育三难,有先露手而曰横生;有先露足而曰逆生;有先露臀而曰坐生。”
《产孕集》
编辑产科著作。二卷。清·张曜孙撰。撰年未详。书中扼要介绍妊娠及临产前后一些病证的证治。共分辨孕、养孕、孕宜、孕忌、孕疾、辨产、产戒、用药、应变、调摄、怀婴、拯危、去痰十三类。本书后经包兴言增入补遗一卷,名为《重订产孕集》。现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产枕痛
编辑病名。见《皇汉医学·产科发蒙》。即儿枕痛。详见该条。
产子
编辑名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分娩。详该条。
产子痢
编辑病名。
①指产后患痢。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多因产后虚损,下地过早,风冷乘虚侵入于大肠,肠虚则泄泻,称产子痢。
②指产后恶露不行,败血渗入大肠,积滞而成泄痢者。出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详产后下利条。
颤法
编辑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即振颤法。见该条。
颤摩法
编辑推拿手法名。即振颤法。见该条。
颤振
编辑证名。
①指头摇或四肢抖动的病证。《医学纲目》卷六十一:“颤,摇也;振,动也。”多由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肝阳偏亢,阳盛化风,或气虚、心虚、痰浊相挟所致。轻者时有手足颤振或头摇;重者手抖不能持物,足颤不能行走,头摇动不止。《证治准绳·杂病》:“颤振,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以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治宜滋阴养血,平肝熄风为主,可用定振丸、摧肝丸。因气虚者,用参术汤。因心虚者,用平补镇心丹。因痰浊者,用导痰汤加味。
②指战栗。《张氏医通·诸风门》:“颤振,经云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战栗。深师云:振乃阴气争胜,故为战;栗则阳气不复,故为颤。”本证常见于震颤性麻痹、老年性震颤等疾患。
昌阳
编辑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冒阳,即复溜。参见该条。
昌阳之脉
编辑足少阴经在小腿部的支脉。《素问·刺腰痛篇》:“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目巟)(目巟)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内筋为二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王冰注:认为指阴蹻脉,其穴为交信,是阴蹻之郄。张介宾等解释作复溜。《针灸甲乙经》复溜别名昌阳。
长(岁页)(huì会)
编辑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禾髎。见该条。
长
编辑㈠(cháng,音常)
①长久。《素问·至真要大论》:“气血正平,长有天命。”
②长度。《灵枢·骨度》:“人长七尺五寸者。”
③形容两端之间的距离大。《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软弱招招,招揭长竿末梢。”
④通“常”。《灵枢·四时气》:“长太息。”
⑤脉象名。脉的搏动超过本位,首尾端直,如循长竿。《素问·脉要精微论》:“长则气治。”
⑥长处,擅长。《张氏医通·凡例》:“历代名医,选艺各有所长。”
㈡(zhǎng,音掌)
①生长,增长。《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②养育。《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
③首位,首要。《素问·风论》:“故风者百病之长也。”
④年高。《素问·示从容论》:“夫年长则求之于府,年少则求之于经。”
⑤指夏令长养之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⑶(zhàng,音帐)多余,剩余。《本草纲目·序》:“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
(拼音C)第四篇
编辑长虫
编辑出《诸病源候论》。即蛔虫。详蛔虫病条。
长虫病
编辑病名。即蛔虫病。《诸病源候论·三虫候》:“长虫,蛔虫也,长一尺。动则吐清水,出则心痛,贯心则死。”
长谷
编辑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循际、长平、循脊、循元。在脐中旁开2.5寸处。主治泄痢,纳呆,消化不良,四肢乏力,多汗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长骨
编辑解剖结构名。骨之呈长柱状者。如股骨、胫骨等。多中空如管,充藏骨髓。
长虹贯日
编辑病证名。《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乃赤脉虬丝,纵横粗细,上气轮而缠风轮,最不宜治。盖水泄金元,风木燥而无制故也。”参见赤脉贯睛,赤丝乱脉证等条。
长颊
编辑经穴别名。见《针灸聚英》。即禾髎。见该条。
长强
编辑经穴别名。见《千金要方》。即长强。见该条。
长髎
编辑经穴别名。见《针灸大全》。即禾髎。见该条。
长令
编辑指夏季生长之气当令之时。《素问·五常政大论》:“长令不扬。”谓夏令生长之气不得发扬。
长脉
编辑脉学名。指一种脉象。脉长超过本位,首尾端直,如循长竿。若脉长而和缓,是中气旺。《素问·脉要精微论》:“长则气治。”若长而弦硬,按之有牵绳感,则属邪正俱盛的实证,可见于实热内结或热盛动风等。《濒湖脉学》:“长主有余,气逆火盛。”
长频
编辑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大全》作长髎;《针灸聚英》作长颊;《针灸大成》作长(岁页)。即禾髎。见该条。
长气
编辑指夏令盛长之气。《素问·气交变大论》:“收气不行,长气独明。”
长强
编辑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千金要方》作长强。别名气之阴郄、橛骨、气郄、为之、骨骶。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布有尾骨神经后支,肛门神经,肛门动、静脉分支。主治痔疮,脱肛,便血,便秘,遗精,遗尿,腹泻,痢疾,腰背强痛,癫痫,及精神分裂症,前列腺炎等。紧靠尾骨前面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长桑君
编辑战国时医学家。生平履贯未详,精于医道,集有医书医方甚多,名医扁鹊曾从其学医,尽得其传,遂成古代名医。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编辑针灸歌诀名。简称《天星秘诀》。托名长桑君。见《针灸大全》。七言韵语,列举各种病症的配穴,主要为前后配穴法。
《长沙方歌括》
编辑方书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于1803年。“长沙方”即指张仲景《伤寒论》方。陈氏将《伤寒论》方的主治、药物、用量及煮服法等,以诗歌的形式予以编撰,使读者易于习诵。其长子陈蔚另写方注,共成一帙。现存初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长沙药解》
编辑药物学著作。四卷。清·黄元御撰。刊于1753年。作者选出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中的244个医方所用药物159种(目录末记为161种)加以阐解。以药名为纲,结合原书中的方药证治,论述各药药性、功用、主治及用法。书名冠以“长沙”盖以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之故。现有《黄氏医书八种》本。
长生
编辑养生用语。谓生命延绵不死。《老子》:“勿劳汝形,勿摇尔精,可以长生。”长生之说源于先秦神仙家,为先秦道家所吸收与阐扬,并成为后世道教的思想物质与精神支柱。道教徒以此为核心动力,力图与生命消亡过程积极抗争,由此发展出丰富有效的养生理论与方法。因此,长生不死的愿望虽然违背了科学的实际,但从养生角度看仍包含有一定程度的积极因素。
长孙无忌
编辑(?-659年)唐官吏。其先祖为鲜卑族拓跋氏,后改姓长孙。自幼好学,与唐太宗过从甚密,以有功封吏部尚书、齐国公。于显庆四年(659)与苏敬、李绩等人编修《新修本草》,为我国古代之最早医典。后因故遭流放。
长溪
编辑经穴别名。见《针灸甲乙经》。即天枢。见该条。
长夏
编辑指农历六月。《素问·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
长针
编辑针具名。九针之一。后人又名环跳针。《灵枢·九针论》:“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因针身长,多用于深刺,以治疗痹症。近代又发展成芒针。
长针形
编辑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过命关一二粒米许,主心肝热极生风。
长珠形
编辑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其点圆长,主脾伤,饮食停滞,肝腹作痛,寒热不食。
肠(疒^颓)
编辑病名。所指包括有两种病证。出《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五。
①指因寒湿侵犯下焦而诱发少腹、阴睾牵引作痛,或肿坠痒疼之病证。治宜散寒祛湿止痛之剂,可选木香金铃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起因为房室过度,治用茱萸内消丸等方。
②指脱肛,即直肠之脱出。多因“脉涩,气少血多而寒,故冷气冲下,广肠脱出,名曰肠(疒^颓)。”二种不同病证而同名,又出于同书同卷,作者所误。
肠
编辑见《灵枢·肠胃》。指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器官,为消化道的一部分。有大肠、小肠、广肠等。详各该条。
肠痹
编辑病名。大小肠气机痹阻,导致多饮、小便不利、时发飧泄的病证。《素问·痹论》:“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治宜利尿健脾理气,可选用五苓散、吴茱萸散、木香丸等方。
肠道
编辑经外穴别名。出《腧穴学概论》。即肠遗。参见该条。
肠风
编辑肠风
①病名。以便血为主证的疾病。出《素问·风论》。
⑴指大肠久积风冷所致的便血。《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大肠中久积风冷,中焦有虚热,……风冷热毒,搏于大肠,大肠既虚,时时下血,故名肠风也。治用卷柏散、内补散等方。
⑵指内痔、外痔、举痔、脱肛、肛瘘出血。《世医得效方》:“槐角圆治五种肠风泻血:粪前有血名外痔;粪后有血名内痔;大肠不收名脱肛;各道四面弩肉如奶名举痔;头上有孔名瘘。”
⑶指因风邪而便纯血鲜红的病症。《证治汇补》:“或外风从肠胃经络而入害,或内风因肝木过旺而下乘,故曰肠风。”其证便前出血如注,颜色鲜红,肛门不肿痛,或见腹痛、肠鸣。外风用槐角丸或柏叶汤;内风用胃风汤加人参胃风汤。
⑷指以湿热为主因的下血。《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肠风者,肠胃间湿热郁积,甚至胀满而下血也。”治宜槐花散,或四物汤加阿胶、山栀、地榆。风入大肠,留滞不散,挟湿而成者,宜加减四物汤;阴虚血不循经而成者,宜四物汤、地榆散合用。”参见便血有关各条。
②经外穴别名,即阳刚。参见该条。
肠风下血
编辑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即肠风,详该条。
肠垢
编辑证名。大便时排出的腐浊垢腻之物。因湿热邪毒郁滞肠道所致。《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肠垢者,肠间津汁垢腻也。”便肠垢,可见于热痢、协热利等。《杂病源流犀烛·痢疾源流》:“其冷热蕴结肠胃间,滑泄垢腻者,名肠垢,即为热痢,宜芩连芍药汤。”《伤寒捷诀·肠垢鹜溏》:“凡伤寒自利,有因三阳传阴经而下利者,为协热利,协热利者,曰肠垢,脐下必热,宜黄芩汤、葛根汤主之。”
肠蛊痢
编辑病名。痢下赤白或纯下瘀血而连年不愈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肠蛊痢者,冷热之气入在肠间,先下赤,后下白,连年不愈,侵伤于藏府,下血杂白,如病蛊之状。”《千金要方》卷十五:“大凡痢有四种,谓冷、热、疳、蛊。……蛊则纯痢瘀血。”参见蛊注痢条。本病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肠红
编辑证名。大便出血。见《鸡鸣录·后阴病》。因湿毒瘀热留注大肠或脾阳不振统摄失司所致。湿蒸热毒,多见下血鲜红;瘀热留注,多见血块紫殷。治宜清热化湿,和营消瘀,用地榆散、芍药汤等方。脾失统摄,多见血出稀淡,脘痞腹胀,难于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健脾温中以摄血,用黄土汤、归脾汤等方。因痔疾所致者,用罗汉散,以参三七或红枣或稻根须煎汤调服。
肠结
编辑①经穴别名。出《千金翼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腹结穴别名。参见该条。
②病名。肠道闭结不通者。见《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一册卷三(1957年重订本)。多因盛怒之后又过食生冷硬物,引致肠道功能紊乱,使肠道阻塞不通之病证,多系功能性肠梗阻。证治参见急性肠梗阻,或急腹症条。
肠绝
编辑六腑危重证候之一。《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病人肠绝,六日死……发直如干麻,不得屈伸,白汗不止。”
肠窟
编辑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腹结。参见该条。
肠鸣
编辑证名。肠中鸣响之证。出《素问·脏气法时论》。又称腹鸣。《内经》肠鸣有五:一曰脾虚,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用枳实理中汤加木香;二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用六君子汤加木香;三曰邪在大肠,肠中雷鸣,气上冲胸,用半夏泻心汤;四曰土郁,即《内经》“土郁之发,肠鸣而为数后”,用平胃散加半夏、木香、茯苓;五曰热胜,腹中肠鸣,气上冲胸,用葶苈木香散。《金匮要略》有里寒肠鸣,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李东垣治胃寒泄泻,肠鸣,用升阳除湿汤加益智、半夏、生姜、大枣。朱丹溪治胃中水火相激腹鸣,用二陈汤加黄芩、黄连、山栀;不应,用胃苓汤加减。《张氏医通·大小府门》谓:肺移寒于肾为“涌水”,其证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用葶苈丸加木香。
肠澼
编辑病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
①指痢疾。“澼”指垢腻粘滑似涕似脓的液体。自肠排出,故称肠澼。《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一证,即《内经》之肠澼也。”
②指便血。《古今医鉴》卷八:“夫肠澼者,大便下血也。”参见痢疾、便血条。
肠澼下血
编辑病证名。肠澼(痢疾)所致的便血。《脾胃论·肠澼下血论》:“肠澼者,为水谷与血另做一(氵瓜),如(氵即)桶涌出也。”详见痢疾、血痢条。
肠屈
编辑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腹结。参见该条。
肠绕
编辑经穴别名。即归来穴。《针灸集成》:“肠绕二穴,在挟玉泉(即中极穴)两旁相去各二寸,主治大便闭塞,灸以年为壮。”详见归来条。
肠遶
编辑经穴别名。遶,音义同绕。出《针灸集成》。即肠绕。参见该条。
肠山
编辑经穴别名。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承山。参见该条。
肠覃
编辑病名。出《灵枢·水胀》。指妇女下腹部有块状物,而月经又能按时来潮的病证。多因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积滞成块所致。《灵枢·水胀》:“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则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治宜攻坚散寒,行气活血。方用桂枝茯苓丸,或香棱丸(《济生方》:公丁香、木香、三棱、莪术、青皮、川楝子、小茴香、枳壳,朱砂为丸)。亦可采用手术治疗。
肠胃
编辑①人体解剖名称。指肠与胃的合称。《灵枢·平人绝谷》:“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脾胃所受水谷之数也。”
②指从口至肛门的消化道。《灵枢·肠胃》:“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
③《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肠胃大小长短及其部位与容量,故名。
肠胃为海
编辑生理学名词。指肠胃为水谷之海,受纳水谷津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经为川,肠胃为海。”
肠泻
编辑病证名。因脾脏阴寒留滞所致泄泻、腹痛、肠鸣之证。《医林绳墨·泄泻》:“肠泻则疼,或腹痛肠鸣,痛一阵而泻一阵也。此由脾气不利,阴寒留滞。宜以升提其气,又兼温而养之。”参见泄泻、脾泻条。
肠遗
编辑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大便不通,灸挟玉泉相去各二寸,名曰肠遗,随年壮。”并有注谓:“一云二寸半。”近代多以中极穴旁开2.5寸定位。本穴《腧穴学概论》名肠道。
肠痈
编辑病名。痈疽之发肠部者。出《素问·厥论》。多因饮食失节,暴怒忧思,跌扑奔走,使肠胃部运化功能失职,湿热邪毒内壅于肠而发。《外科正宗》卷三:“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于小肠而成也。由来有三:男子暴急奔走,以致肠胃传送不能舒利,败血浊气壅遏而成者一也;妇人产后,体虚多卧,未经起坐,又或坐草(胎产)艰难,用力太过,育后失逐败瘀,以致败血停积肠胃,结滞而成者二也;饥饱劳伤,担负重物,致伤肠胃,又或醉饱房劳,过伤精力,或生冷并进,……气血凝滞而成者三也。”《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治宜活血化瘀解毒之剂。若初起小腹疼痛,脉芤数者,可用大黄汤轻下之。若肠痈已溃脓者,则疼痛淋沥不已,治宜托而补之,可选用七贤汤内服。由于痈生肠而部位不同,又有大肠痈、小肠痈、直肠痈之别。包括有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证治参见有关各条。若肠痈向外穿破腹壁者,治同痈疽之内外治法。若传统治疗或保守疗法难于取效,而脓将成并有形成溃脓之势者,则应手术治疗。
肠痈腹痛
编辑病证名。肠生痈肿所致的腹痛证。多因膏粱厚味,蕴积肠胃;或劳动跌仆,损伤气血;或六淫之邪内伏;或恼怒郁结,气血凝聚所致。证见缩脚皱眉,小便为淋,痛有肿处,手不可按,夜来每发寒热,或绕脐生疮,或腹皮紧急,肌肤甲错,或时时出汗。(见《症因脉治·腹痛论》)治宜清热解毒,活血排脓。将成脓者,用四圣散;已有脓者,用薏苡仁汤;内蓄血者,用大黄牡丹皮汤、桃仁承气汤。本证见于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参见腹痛条。
肠痔
编辑病名。肛门部痈疽。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诸痔皆由伤风”。巢元方之诸痔系指牡痔、牝痔、脉痔、肠痔、血痔也。其肠痔系“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而血出者,肠痔也”。即因肛门周围因痈疽形成周围脓肿,并由此而伴有恶寒发热者。参见肛门痈条。
尝药
编辑古代医官名。宫廷规定皇帝等用药必须先由尝药者服用,以验证有无毒品。见《后汉书·百宫三志第二十六》:“自章和以下,中宫稍广,加尝药,大官……皆六百石。”
常德
编辑金代医家。字仲明。饶阳(今属河北)人。一作镇阳人。曾任真定府学教授。兴定中(1217-1221年)授业于名医张子和,参与整理《儒门事亲》。又撰《伤寒心镜》共七篇,首论河间双解散,及子和增减法,余亦皆二家之绪论。
常毒
编辑指中品药毒,毒性中等的药物。《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无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常脉
编辑与证情吻合的应有脉象。《素问·大奇论》:“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
扯法
编辑推拿手法名。用拇指和屈曲的食指,捏住皮肤一提一放,至皮肤上出现充血性红斑为度。《保赤推拿法》:“扯者,于儿皮轻轻频摄之而频弃之也。”常用于眉心(印堂)、颈项、腹背等处。有祛风散寒、退热止痛等作用。对感冒、中暑的头胀、胸闷和晕车、晕船等症有一定的效果。
彻衣
编辑刺法名。五节刺之一。《灵枢·刺节真邪》:“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指治疗热性疾病针刺机体外侧及背部奇穴的方法。亦有认为取用热病五十九俞者。该篇还例举对恶寒无汗,内外皆热,咽干欲饮的热性疾患,取用天府、大杼、中膂俞等穴治疗。刺治后汗出热退,恶寒解除,其效验有如脱除衣服,故称彻衣。
掣(chè,音彻)
编辑①牵引作痛。《素问·阴阳别论》:“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②抽掣。《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行”即“胻”。胻,指小腿肚。“胻善掣”谓小腿部筋肉抽掣。
掣节
编辑证名。属于肝风或痹证所表现的一种症候。《灵枢·五邪》:“邪在肝……行善掣节。”掣,抽掣、牵引;节,骨节。行善掣节,指行动时,四肢不自觉地有骨节抽掣感。
掣痛
编辑牵引性疼痛。《灵枢·论疾诊尺》:“耳间青脉起者,掣痛。”
抻(chēn嗔)法
编辑推拿方法名。即拔法。参见该条。
嗔
编辑恨怒。《素问·上古天真论》:“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
瞋
编辑人体生理功能名词。系指睁大眼睛的功能。《灵枢·寒热病》:“阳气盛则瞋目。”
尘埃入目
编辑病证名。又名飞尘迷目、飞尘入眼、飞丝尘垢入目、尘沙迷目。《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尘埃飞扬入目,粘睛不脱,或被飞丝所侵,或被沙石所苦,疼痛引涩,揩碎不开,宜用后瞿麦散敷。”类今之外眼表浅异物,宜及时冲洗。参见物偶入睛证条。
尘沙迷目
编辑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即尘埃入目。见该条。
臣觉
编辑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巨搅、巨觉。在后背部,肩胛骨内上角边际,当两手相抱时,中指端尽处是穴。主治狂走,喜怒悲泣,肩胛痛等。斜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臣使之官
编辑人体部位名。指膻中。在两乳之间,为气之海。其部位近心肺,为宗气发源地,能助心肺运输气血,协调阴阳,使精神愉快,故比喻为臣使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王冰注:“膻中者,在胸中两乳间,为气之海。然心主为君,以敷宣教令,膻中主气,以分布阴阳。气和志适,则喜乐由生;分布阴阳,故官为臣使也。”吴昆注:“主化气而承治节,宣神明者也,是行君相之令,故曰臣使。”
沉
编辑①沉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伤寒论·辨脉法》:“迟缓相搏,名曰沉。”
②指痔疮(一说指月经沉滞而不行)。《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
③深伏。《素问·四气调神论》:“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④内陷。《素问·疟论》:“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
⑤沉重。《灵枢·杂病》:“头沉沉然,目(目巟)(目巟)然。”
⑥颜色沉滞。参沉浊条。
沉唇
编辑证名。即紧唇。见《世医得效方》。详见紧唇条。
沉寒痼冷
编辑病证名。寒邪久伏于里之阴证。又称内有久寒。多见于素体虚弱,或久病机能衰退的慢性病。
沉厥
编辑病证名。肾元不足,正气虚寒所致的昏厥。《灵枢·邪气脏脏腑病形》:“(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参见厥证条。
沉脉
编辑脉象之一。指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之脉象。《脉经》:“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沉听
编辑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耳聋之轻症。即对声感变得深沉而听力减退。由风邪乘于太阳、少阳二经,使清气壅塞所致。治宜祛风通窍。用《证治准绳》通鸣散(菖蒲、远志、柴胡、麦门冬、防风、细辛、甜葶苈、磁石、杏仁)加减。针灸可取听宫、听会、内关、神门等穴。耳针取肾、神门。
沉翳
编辑病名。内障之一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沉翳内障。详见该条。
沉翳内障
编辑病名。内障之一种。系指隐于瞳内深处的障翳。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沉翳、深翳。证见内障隐于瞳内之深处,若不仔细审视查看,易致误诊。审视中可见黄精有白色或青色或青白色之混浊样。此证属于圆翳内障,证治参见该条。
沉痔
编辑病名。经久不愈之痔。《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肾脉,……微涩为不月沉痔。”沉痔,为痔之沉滞不已者。类似久痔,参见久痔条。证治参痔条。
沉浊
编辑病状名。指面色沉滞晦暗。多见于里虚寒证。《灵枢·五色》:“沉浊为内,浮泽为外。”
辰
编辑①地支的第五位,常用以纪年、月、日、时。
②指二十八宿星。《素问·八正神明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
③十二支的通称。《灵枢·邪客》:“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
辰戌主水
编辑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辰戌主寒水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即指太阳寒水。
陈
编辑①陈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臣虽不敏,请陈其道。”
②陈列。《灵枢·玉版》:“两军相当,旗帜相望,白刃陈于中野者,非一日之谋也。”
③调和。《素问·生气通天论》:“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
④蓄积之水气。《素问·汤液醪醴论》:“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
⑤指陈久、陈旧者,与新生相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⑥敷布,布散。《素问·痹论》:“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府。”
陈邦贤
编辑现代医学家(1889-1976年)。字治愚,晚号红杏老人。江苏丹徒人。年青时学过中医,后毕业于江苏省简易师范、上海中日医学校,并在中学任生理卫生教员。对医学史颇感兴趣。1910年投书拜丁福保为师,受其启发,对中、西医学及医学史均深感兴趣。并开始撰写第一部《中国医学史》于1919年初版。此为我国之第一部,于其后医学史学科之发展颇有影响。后此书被收入商务印书馆所编之《中国文化史丛书》,并于1954年再出新版。邦贤一生勤学不辍,虚心学习,先后任职于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国立编译馆、中医教育专门委员会。1949年后,由江苏调至中医研究院,任医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史学会常务委员。并选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尚著有《中国医学人名志》(与严菱舟合编)、《十三经医学史料汇编》、《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及学说论文数十篇。
陈藏器
编辑唐代医学家。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尝任京兆府三原县尉,对本草学甚感兴趣,但有感于《本经》、《唐本草》等之漏误,遂另撰《本草拾遗》。原书早佚,李时珍赞其“博极群书,精赅物类,订绳缪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然所记载之人肉入药,亦颇遭后世非议。
陈长卿
编辑明代医家。字养晦,楚黄人。精研仲景之学,以其学说甚难理解,难于入门,遂以己验及理解着成《伤寒五法》,现有《十竹斋刊袖珍本医书》本行世。
陈承
编辑宋代医家。阆中(今属四川)人,其曾祖为宋初名臣陈尧佐。少而聪颖,治病多奇效,名噪于一时,平时好用凉药,有“陈承箧里一盘冰”之谚。尝把《神农本草》及《图经本草》合而为一,并附以己说,编成《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未见传世。又与裴宗元、陈师文等同校《和剂局方》。
陈复正
编辑清代医家(约1736-1795年)。字飞霞,广东惠州人。幼年多病,尝留心医学,后又学丹鼎术、气功,并云游四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尝着《幼幼集成》,于儿科病证颇有创见,主张以“误搐、类搐、非搐”为纲,以代替伤寒症惊风诸病证名,反对滥用寒凉于小儿,其治多有奇验,诊病重察指纹,对变蒸说亦颇有见解。此书现有多种版本流行于世。
陈肝疮
编辑病名。生于两臂之痈疽。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陈干疽。多因体质素虚,复由风热之毒壅结所致。好发于两臂,其状若疖,但疼痛难忍,肿胀,或剧痒甚。治宜扶正祛邪,内服加味黄芪汤。
陈均
编辑清代医家。又名陈钧,四川金堂县人。为乾隆期间进士,博学多才,旁通医学,尝着《医纂》一书,惜未见行世。
《陈莲舫医案秘抄》
编辑医案著作。董韵笙辑。陈氏系清代御医,诊疗对象主要是上层统治阶级。经治以虚证或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为多。用药平稳,以轻灵取胜。或谓此为御医本色。治法偏于调理、滋补。常一案拟具多方,书中列有各季调理方。语言简炼而少有浮词。现存手抄本。
陈梦雷
编辑清代医家(?-1741年)。字则霞,省斋。候官(今属福建)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尝任编修官职,但仕途不顺,屡遭贬谪,后竟卒于戍所。尝主持编修《古今图书集成》,汇集古籍万余卷,未及完成,继由蒋廷锡重编完成。其中分六编,三十二典。医部则独立成帙,为《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分为五百二十卷,录自古代一百二十余种医学文献之资料,广收博采,分门别类,便于查阅古代医学文献,用者称便,至今仍常为人们所乐用。
陈明曦
编辑清代医家。湖南长沙,生平欠详。尝着《本草韵语》,现有刊本行于世。
陈念祖
编辑清代医家学(1766-1833年)。字修园、良有,号慎修,福建长乐人。幼时家贫,攻举子业,并兼习医学。尝随泉州名医蔡宗玉(茗庄)学医,颇有心得。尝于京师治愈一偏瘫患者而誉满京师,后尝任内常救治疾病。后归里于嵩山井山草堂讲学。平生著述甚丰,其医学思想皆本自《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撰成《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伤寒医诀串解》、《神农本草经读》。于仲景之学,他反对错简论,其治学严谨,力求以“深入浅出,返博为约”,“由浅入深,从简及繁”,致力于医学之通俗化,着有《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等,为初学门径书,流传极广。其他著作尚有《灵素节要浅注》、《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时方歌括》、《十药神书注解》。后世将其医书合刊为《南雅堂医书全集》或称《陈修园医书十六种》;尚有《陈修园医书》二十一种、六十种、七十二种等等。其尊经崇古思想较深,对张景岳、李时珍等著名医家,均有激烈之抨击,其言论亦为医家所非议。
陈气
编辑郁积陈腐之气。《素问·奇病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一般认为陈气指久困于脾的湿气。
陈干疽
编辑病名。《刘涓子鬼遗方》卷一:“陈干疽,发两臂,三四日痛不可动,五十日身热而赤,六十日可刺,如刺无血,三四日病愈。”证治类肩疽,参该条。
陈伤
编辑陈,陈旧。指旧伤,宿伤。详宿伤条。
陈师文
编辑宋代医官。临安(今浙江杭州)人,一说为越之名医。尝任尚书库郎中、提辖措置药局等职。精于医学,尝于大观(1107-1110年)之间奉诏与陈承、斐宗元等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和剂局方》或《局方》。尽管后世有些医家对此书有些批评,但此书在当时遍行于世,起到很大的影响,其中不乏佳方,有些至今仍在应用。现有刊本行世。
陈实功
编辑明代医家(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南通(今江苏)人。幼年即开始学医,于《素问》、《难经》均有研读,对其中之外科更予注意,常喜用外科手术治病,日久术益精,积四十年之经验。强调内外结合以治疗外科疾患,而不能一概只用刀针之法。对外科诸证,分门别类,着成《外科正宗》,主张内外兼治,手术与药物结合,在外科手术方面,有相当多创造,如鼻息肉摘除术、气管缝合术、下颌脱臼整复术等等,皆有突出的成就,受到后世好评。
陈士铎
编辑清代医家。字敬之,号远公、朱华子、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先习儒,因屡试不售而弃儒习医,尝得高人指点,传授医理,归而撰《石室秘录》,具有独创性,如以“霸治法”治大渴、大吐、大泻;以“吸治法”治疗胎盘不下等,皆属此类。另有《辨证录》,后附《脉诀阐微》,经后人编次,又有《辨证冰鉴》、《辨证玉函》、《百病辨证录》。尚有《洞天奥旨》,内容多取自祖传之古今验方,主张外证内治。或云其事与傅青主之著作雷同,其真实作者尚无定论。此外,尚有其他著作问世,包括《脉诀阐微》,《内经素问尚论》、《灵枢新编》、《外经微言》、《六气新编》、《历代医史》、《伤风指迷》,未见传世。
《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
编辑儿科方论。即宋·陈文中所撰《小儿病原方论》与《小儿痘疹方论》的合刊本。参见各专条。
陈司成
编辑明代医家。字九韶,浙江海宁人,少攻举子业,后以家贫而改习医,先是以先人所遗之方法,治愈一同行考生之xx疮,后遂精研《内经》、《难经》、《针经》等,悬壶行医二十余载而着《xx疮秘录》,专论此疾各种传播途径,并用生生乳(含砒物)疗此病,为我国最早之梅毒病专着。
陈文中
编辑宋代医家。字文秀,宿州符离(今属安徽)人。尝任和安郎判太医局、兼翰林良医。精医,尤善于治小儿疮疹,人尊其“宿州陈令”。着有《小儿病源方论》,及《小儿病症方论》,喜用温药托里、疏通调和营卫之法。现有刊本行世。
陈无咎
编辑近代医家(1883-1948年)。名淳白、淳白,字茂泓,号壶溲、无垢居史,浙江义乌人。早年习儒,补诸生。尝组织丹溪学社。1933年任上海中医专科学校校长。中央国医馆成立后,主持名词术语统一工作。所著甚多,有《黄溪医垒丛书》,计分五辑,包括《医学通论》、《医轨》、《脏腑通论》、《妇科难题》、《医事前提》、《黄溪方案》、《在抱室问答》、《黄溪校议》、《刚底灵素》、《医壑》、《伤寒论蜕》、《中国儒医学案》等。
陈希恕
编辑清代医家。字养吾、梦琴,江苏吴江县人。其父陈焕为著名疡医。初学举子业,后转而从医,亦以疡医著名。尝着《陈希恕医案》二百二十二卷行世。
陈延之
编辑南北朝时宋齐间医家。履贯待考。清于医术,善治伤寒及温病等热性疾病,于温热病方面,已有清热解毒、滋阴生津之端倪,于妇人科则已有人工流产、助产等措施,强调辨证论治之重要性。其治疗及医学思想均体现于其所撰之《小品方》,一名《经方小品》,原书早佚,佚文可于《千金方》、《外台秘要》及日本《医心方》中见到,近年又有日本之残卷发现,但仅存其中之卷一。
陈言
编辑①南宋医家。字无择,浙江青田人。行编集《依源指治》之稿,述疾病之病因病理,唯未能梓行。对疾病之病因有深入研究,尝谓“医事之要,无出三因;辨因之初,无逾脉息”,后撰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系于《金匮要略》三因论基础上之发展,分内因(七情)、外因(六淫)及不内外因。为后世医家研究病因病理学所推重。
②明代医家。字西溪,建阳(今属福建),尝着《秘传常山杨敬斋针灸全书》,文字与明代徐凤之《针灸大全》雷同,但附有各种穴位图及病证图一百三十七幅。
陈衍
编辑南宋医家。字万卿,黄岩(今属浙江)人,幼攻儒学,后又兼习医,尝于绍定年间(1228-1233年)着《宝庆本草折衷》,未见行世。
陈樱宁
编辑现代道教学者、养生家(1880-1969年)。原名志祥、元善,字子修,道号圆顿子。后改名樱宁。安徽怀宁人。小时曾习中医。清末秀才。后毕业于安徽高等政法学堂。无意仕途,转习道术。为全真道龙门派居士。曾任仙学院教授及《仙学月刊》、《扬善月刊》主编,撰有道、医论文多篇。后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会长及浙江省文史馆馆员等职。并在杭州屏风山疗养院传授静功疗法。撰有《黄庭经讲义》、《灵源大道歌注解》、《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等,由后人结集者有《中华仙学》、《道教与养生》等书,较有影响。
陈元(斌^贝)
编辑明代医家(1587-1671年)。名珣,字义都、士升,号既白山人、香斋逸叟。生于杭州,后徙居浙江余杭。幼而颖悟,通诗文、书法、绘画。后至少林寺学艺,主管该寺之陶器、药材,久而通医理,熟谙医药、针灸、气功、武功、食疗等。后东渡日本,侨居彼国长达五十二年,传播中国文化,与日本友人交往甚密。并传播《丹溪心法附余》,使丹溪学术在日本颇有影响。
陈元功
编辑清代医家。字晏如,江苏吴县人。博览群书,于医理尤有研究,尝着《本草纂要》,叙述常用药物一百八十余种,未见流传。
陈昭遇
编辑宋代医家。字归明,南海(今属广东南海)人。世医出身,至昭遇其术益精,尝任翰林医官,领温水主薄。曾奉诏与刘翰、马志等人校订撰成《开宝新详定本草》,后佚。后又参与编修《太平圣惠方》一百卷行世。
陈自明
编辑南宋时期医学家(1190-1270年)。字良甫(一作良父),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医出身。尝任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并游历东南各地,每至一地,必尽录其验方、搜集医着。因鉴当时妇人科医籍尚未有纲领,并谓“医之术难,医妇人尤难,医产中数证,则又险而难”,遂潜心研究妇人科,搜集医经及历代各家之说,参以己验着成《妇人大全良方》。此书自成体系,一名《妇人良方集要》或《妇人良方大全》,简称《良方大全》。全书廿四卷,始于调经而终以产后,凡八门而有二百六十余论。此书于后世妇人科影响甚深,明·熊宗立、薛己等人均曾予以增删注疏,分别撰成《妇人良方补遗大全》及《校注妇人良方》。自明另撰有《外科精要》三卷,于我国外科发展史上亦有一定地位。
(拼音C)第五篇
编辑晨
编辑早晨。指日出后一、二小时之内。《灵枢·病传》:“病先发于肾……三日不已,冬大晨,夏早晡。”参大晨条。
晨泄
编辑病证名。每至清晨即泄之证。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称五更泄。多因肾虚所致,故后世又称肾泄。详见五更泄、肾泄条。
晨运
编辑病证名。眩晕之常发生于清晨者。见《医林绳墨·眩运》。又称晨晕、早起眩晕。因阳虚及痰浊固结所致。详见晨晕、早起眩晕、阳虚眩晕、痰晕条。
晨晕
编辑病证名。眩晕之常发生于清晨者。又称晨运、早起眩晕。《证治汇补·眩晕》:“有早起眩晕,须臾自定,日以为常,谓之晨晕。”由阳虚或痰浊固结所致。详见阳虚眩晕、早起眩晕、痰晕条。
撑开押手法
编辑针刺押手法之一。即舒张押手法。见该条。
成安大夫
编辑宋代医官名。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属医散官。始置于政和初(公元1111年),其官阶为从六品,系以原军器库使之官职改易而成。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成安郎
编辑宋、金、元时期医官名。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属于医散官。始置于北宋政和初(公元1111年)。北宋时官阶为从七品,其位在大夫之下。金代成安郎官阶正七品。元代成安郎官阶为正六品。金、元时期,成安郎也属医散官,但隶属于太医院。成安郎在北宋时由军器库之副使改易而成。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成方
编辑方剂学名词。指临床常用的疗效较好的方剂。包括经方与时方。
《成方便读》
编辑医方著作。四卷。清·张秉成撰。刊于1904年。本书汇编古今常用成方290余首,分为补养、发表、攻里等21类,每方编成七言歌诀,便于习诵。并详释病因,方义,可作为初学入门读物。现存1933、1940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
《成方切用》
编辑医学著作。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本书在《医方考》及《医学集解》的基础上选录古今成方1180余首。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合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选方大多切于实用,注释也较详明,合于辨证论治之法,又符君臣佐使之制。可供临床参考。原书之末另附《勿药元诠》一卷。系有关养生的论述。1949年后出版排印本已予删去。现存三种清刻本。195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等。
成骨
编辑①经外穴名。《素问·刺腰痛篇》:“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成骨。在膝关节腓侧,股骨外上髁最高点处。主治腰痛,鹳口疽,坐马痈等。浅刺出血。
②骨名。又名骭骨。即胫骨。参(骨行)骨条。
成和大夫
编辑宋代医官名。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始置于北宋政和初(公元1111年)。其官阶为从六品。系以原军器库使之官职改易而成。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成和郎
编辑古代医官名。始置于北宋政和初(公元1111年),其职位在大夫之下。北宋时隶属于翰林医官院,金、元时隶属太医院,均为医散官。北宋时官阶为从七品,金代也为从七品,元时改为从六品。成和郎在北宋时也是以军器库之副使改易而成。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成能廓
编辑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的廓名。《目经大成》卷一:“兑为锐眦,经走膻中(宗气所居),络及肾脂(指髓)膻中火之帅,肾脂体之充也,膻中与肾脂相为表里,主宗气动息,动应无方,息乃贞固,曰成能廓。”谓宗气充实,眼才能发挥正常功能,故曰成能廓。详八廓条。
成全大夫
编辑宋代医官名。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属医散官。北宋政和初(公元1111年)始置,官阶为正七品。系以原军器库使之官职改任者。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成全郎
编辑宋、金、元时期医官名。宋代成全郎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属医散官。始置于政和初(公元1111年)。其位在大夫之下,官阶为从七品,系以军器库使之官职改易而成。此职金、元时期因袭。金代成全郎正八品下,元代成全郎正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成无己
编辑宋金间医家。聊摄(今山东聊城)人。,1066年-1156年,成氏生性聪颖,博记广闻。其家为世医。对张仲景《伤寒论》进行研究,依据《内经》、《难经》医理,对该书进行诠释注解,并着成《注解伤寒论》十卷,此为最早注解该书之医着,对后世颇有影响,广行天下。另有《伤寒明理论》,其内容包括病因病理、分型治法,尤注重于辨证。并有方论二十首,于方义、制方、药理等方面,均有所阐述,对我国伤寒学的发展,颇有影响。
承淡安
编辑(1899-1957年)近现代针灸学家。原名澹盦。江苏江阴人。世业医。少随父乃盈学针灸及儿科。后又从师同邑瞿简庄。通内、外各科,尤以针灸见长。鉴于当时针灸学后继乏人,乃于1930年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并设通函研究科,广征社员,予以指导。1933年赴日本考察。回国后即筹建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及针灸疗养院于无锡,并刊行《针灸杂志》。1951年在苏州恢复针灸学研究社,社员遍布海内外。历任江苏省中医学校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博览医籍,整理研究针灸学文献,造诣颇深,着有《中国针灸治疗学》、《经穴图解》、《校注十四经发挥》、《中国针灸学》、《针灸菁华》等另译述日本医书《针灸真髓》、《经络治疗讲话》、《经络之研究》等,对普及和促进针灸学的发展和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
承扶
编辑经穴名。亦作扶承。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肉郄、阴关、皮部。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布有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及与坐骨神经并行的动、静脉。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大便难,及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承光
编辑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另说在前发际上3寸(《针灸甲乙经》);前发际上2寸(《千金要方》)》。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吻合支,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吻合网。主治头痛,目眩,鼻塞,目翳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承浆
编辑①人体部位名。在下唇中央部下方凹陷处。盖口中有水浆外溢多流经此处,故名。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天池、悬浆、垂浆。属任脉。手、足阳明,督脉,任脉之会。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布有面神经分支和下唇动、静脉的分支。主治口眼斜,面肿,龈肿,齿痛,流涎,癫狂,及口腔溃疡,三叉神经痛等。斜刺0.2-0.3寸。艾条灸5-10分钟。
承浆疮
编辑病证名。又名疳蚀疮。指承浆部位成片赤烂。《保婴易知录》:“生于唇下,或小儿赤烂,用甑盖上炊流汁涂之,重者以青蛤散涂之。”
承浆疔
编辑病名。系指承浆穴处生疔疮,属于唇疔之一。《治疔汇要》卷上:“承浆疔,生于唇棱下陷中,系督脉所经之处。”参见唇疔条。
承浆痈
编辑病名。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三。也即颏痈。详见该条。
承筋
编辑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腨肠、直肠。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另说“在胫后,从脚根上七寸”(《千金要方》);“从仆参量上合九寸。一法:居承山上一寸”(《循经考穴编》);“在合阳下二寸”(《针灸集成》)。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并有小隐静脉和深层的胫后动、静脉。主治腰背痛,小腿痛,膝酸重,痔疮,霍乱转筋,及腓肠肌痉挛,下肢麻痹等。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承灵
编辑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另说入发际3.5寸(《千金翼方》);入发际5寸(《针灸大成》。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耳鸣,项强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承满
编辑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一说去任脉三寸(《针灸甲乙经》)。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主治胃痛,呕吐,腹胀,纳呆,吞酸,肠鸣,泄泻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承命
编辑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直上3寸处。主治癫痫,下肢浮肿。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承泣
编辑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鼷穴、面髎、溪穴。属足阳明胃经。阳蹻、任脉、足阳明之会。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布有眶下神经分支,动眼神经下支,面神经肌支,眶下动、静脉分支及眼动、静脉分支。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色盲,近视,远视,口眼歪斜,及急、慢性结膜炎,白内障,青光眼,斜视,视神经萎缩等。直刺,嘱患者眼向上看,轻轻固定眼球,沿眶下壁缓缓刺入0.5-1寸,不宜过深。勿大幅度捻转提插,出针后局部压迫1-2分钟,以防出血。
承山
编辑经穴名。出《灵枢·卫气》。别名鱼腹、肉柱、伤山。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有小隐静脉和深层的胫后动、静脉。主治小腿痛,腰背痛,霍乱转筋,便秘,痔疮,脱肛,及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承岁
编辑运气术语。年支与岁气同气相承。《素问·天元纪大论》:“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张景岳注:“丁卯之岁,木承木也;戊午之岁,火承火也……此以年支与岁,同气相承,故曰岁直,即岁会也。然不分阳年阴年,但取四正之年为四直承岁。”王冰注:“承岁,谓木运之岁,岁当于卯;火运之岁,岁当于午;土运之岁,岁当辰戌丑未;金运之岁,岁当于酉;水运之岁,岁当于子,此五者岁之所直,故曰承岁为岁直也。”
枨(zhàng)后
编辑病名。难产之一。见许廷哲《保产要旨》。即胀后产。详该条。
枨后生
编辑病名。难产之一。见郑汉《胎产须知》。即胀后产。详该条。
乘
编辑①趁,就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
②登,上。《素问·脉解》:“病至则欲乘高而歌。”
③越过。《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其直者,上乘(月少)季胁……”
④损伤,损害。指顺势而为害。《素问·五常政大论》:“乘金则止水增,味乃咸,行水减也。”
⑤传。指疾病向所胜的脏腑经脉的传变。《素问·玉机真脏论》:“……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乃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⑥相乘。五行学说术语,指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度。属于事物间关系失去协调的一种表现。《素问·玉机真脏论》:“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王冰注:“怒则气逆,故肝气乘脾。悲则肺气移于肝,肝气受邪,故肺气乘矣。恐则肾气移于心,肾气不守,故脾气乘矣。”
⑦骑;坐。《灵枢·终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⑧遇,逢。《灵枢·岁露》:“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
乘腭症
编辑病名。见《喉舌备要》。指上腭红肿疼痛,或起白膜,饮食吞咽困难,伴发热、恶寒等症的疾病。多由于心经火毒炽盛上冲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方选普济消毒饮加减,可酌加黄连、木通、竹叶等药。
乘袭
编辑指面部五脏病色的变化类型。如心的部位见黄色(心属火,黄属土,火生土),肝的部位见赤色(肝属木,赤属木,木生火),都属于子袭母气(火为木之子,土为火之子)。这种病色现象称为乘袭,主预后良好。《灵枢·五色》:“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
程邦贤
编辑明医家。字君敬。休宁(今属安徽)人。生活于16世纪。父程公礼有医名。万历十二年(1584年)父殁,哀痛过甚,项下发大瘿(自此人称其为“程大瘿先生”)。后易道士服,学习其父所遗方书,日久而精岐黄,治疗多效,尤擅幼科。撰《医集大成》未竟而卒。妻蒋氏、子相皆精医术。
程本遐
编辑清代医家。字永龄。安徽绩溪人。初习儒,工诗词。后改承家学,攻《内经》及诸家方书,精研深究,医理明彻。着有《脉证指微》、《医方类编》等。
程充
编辑明代医家(1433-1489年)。字用光,号后庵居士。休宁(今属安徽)人。业儒而精医,推崇丹溪之学。因见丹溪著述经门人整理编辑,有重复混杂现象,有失丹溪原旨,乃取丹溪门人著作及其曾孙朱贤家藏本合而参之,详加校定,删繁存要,于1481年刊刻成《丹溪心法》行世。
程从美
编辑清代医家。别号志阳子。四川新都人。专精妇科,行医数十年,积己之经验,并参考前代胎产诸法,撰有《胎产大法》二卷行世。
程从周
编辑明末医家。字茂先。古歙(今安徽歙县)人。后寄迹芜湖。初习儒业,后改习医,精研医籍,并访师于江浙凡二十余年。曾于扬州行医,诊治多验。后将其诊籍编为《程茂先医案》(1632年)。
程德斋
编辑元代医家。泰定(1324-1328年)年间整理《伤寒论》治法,撰成《伤寒钤法》(或云与马宗素同撰》。然拘于按日时受病立法,受到王履、万全、徐春甫等人的抨击,指出其偏。
程高
编辑东汉初针灸医家。广汉郡(治今四川广汉)人。立志习医,闻隐士涪翁医术高超,访寻多年,方得其传,乃精针灸术,以针术闻名于时。弟子郭玉得其传,为一代名医。
程公礼
编辑(?-约1584年)明代医家。字耆祥。休宁(今属安徽)人。因家贫无以济人,乃朝夕研究医药方书,遂精医术,治病多验。着有《医家正统》、《行仁辑要》、《保赤方略》等,未见刊行于世。子邦贤、媳蒋氏、孙相均继其业,名于时。
程国彭
编辑(1679-?年)清代医学家。字钟龄,号恒阳子。安徽歙县人。幼年多病乃立志学医,潜心研究各家医着,博采众长,乃精岐黄,医名大噪于康熙、雍正间。晚年至天都普陀寺修行,法号普明子。治学推崇仲景为制方之祖,主张学贵沉潜,务求对医理有所悟。历三十年,作《医学心悟》五卷(1732年)。书中详论内科杂病,兼及妇、儿、五官病症;将伤寒诸证概括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为后世医家广泛采用。雍正十二年(1732年),普陀寺修葺,寺僧及工人等数千,多有患疽疮疥癣者,投以膏散,收效甚速。因此复参外科旨要,撰成《外科十法》(一名《华佗外科十法》,1733年)行世。培养门生很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言教身教并重。
程辉
编辑金代官吏(1114-1196年)。字日新。蔚州灵仙(今河北蔚县)人。世宗(1161-1189年)时任参知政事。为人倜傥敢言,博学,尤好论医,崇尚刘完素学说,善用寒凉药治病。
程玠
编辑明代官吏、医学家。字文玉,号松崖(或作厓)、丹崖。新安古歙(今安徽歙县)人。父兄皆以医名。少时勤研儒术和医学,医儒并精。成化二十年(1484年)中进士。公余仍喜好医术。着有《松崖医径》二卷(一作四卷)。首论伤寒辨证及治方,后述各脏脉证之要及图,后列治病合用药方165首。另有《医论集粹》、《脉法指明》、《大定数》、《太素脉诀》诸书,未见刊行。此外有署名《歙西槐塘松崖程正通先生眼科家传秘本》一卷,然据江鼎臣序(1843年),此书著者当为清中期人程正通。另有《眼科应验良方》、《眼科秘方》、《眼科易知录》等。
程琎
编辑明代医家。字文炳,号宝山。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为名医程玠之兄。通儒术,明医道。因母亲多病,遂弃儒而专攻医,从婺源汪济凤讲求《素问》之旨,治病多良效,以医名于时。或欲荐之于朝廷,辞不受。着《太素脉诀》、《经验方》,今已佚。
程镜宇
编辑清代医家。字翼安。古歙(今安徽歙县)人。以诸生而官盐吏,兼通医学,尤精喉科,于疫毒痧喉证治深有研究,曾就陈耕道《疫痧草》未尽之意引申其说,撰论二十余则,着《痧喉阐义》(1877年刊)。书中集有吴又可、叶天士、朱铁山等治方。
程迥
编辑南宋文学家。字可久。原籍宁陵(今河南宁陵南)人,一作睢阳沙随(今宁陵北)人,故人称“沙随先生”。靖康之变,徙居余姚(今属浙江)。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游宦江苏、江西等地。所著《古易考》、《古易章句》等书深受唯心主义理学家朱熹推崇。淳熙三年(1176年)着《医经正本书》一卷,载有医政、医事、度量等有关史料,然维护孝道伦常,提倡侍亲不避伤寒疫病,谓无传染等,有违科学之理。尝作有《活人书辨》,今佚。
程据
编辑魏晋医家。司马炎即位时(266年)曾任内廷医官。以医术高明出入内宫。元康九年(299年)受贾后密令,合巴豆丸害愍怀太子,被诛。
程梁
编辑清代医家。字汀茵。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少时喜读医方,以为尽孝必须知医,故凡历代名医著作,无不研究,乃善于医。生平以《内经》备天地阴阳之道、四时变化人事逆从之理,《难经》则发挥了《内经》之旨,故尤精研之,并应用于临证中。着有《引经证医》四卷(1873年)。引《内经》之理论,阐述临证之心得。
程林
编辑清代医家。字云来。安徽休宁人。其先叔祖程敬通为安徽名医。承家学,复博搜深研医籍。搜得宋代《圣济总录》传本,遂留居维扬(今江苏扬州),专事删繁去芜,撮其要旨,编为《圣济总录纂要》二十六卷。又于断简残篇中,搜得杜光庭《玉函经》,予以刊行(1647年)。另撰有《伤寒论集》、《金匮要略直解》、《即得方》、《程氏续即得方》、《医暇卮言》等。尝师事喻嘉言与之论伤寒,以问答形式,载于《伤寒抉疑》中,亦以《问答附篇》为名缀于《尚论后篇》中。
程履新
编辑明末清初医家。字德基。休宁(今属安徽)人。师从名医李士材,得其传,复博览群书,游学于江苏等地,颇有医名。尝取常见病症及有效验方,参以前贤论说,撰《程氏易简方论》六卷(1683年),或作《程氏医方简编》、《易简方论》,甚便于患者捡用。另撰有《山居本草》一书,已佚。
程仑
编辑明代医家。字原仲,号星海。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因病中断举业,遂留心于岐黄术,悉心研究历代名医著述,自学七载而通其术。后负笈游医吴、楚、梁、宋、燕、赵、齐、鲁等地二十余载,名闻于时。每治验,必录而藏于箧。后由方天衢编为《程原仲医案》六卷(1621年)。另集有《伤寒杂证》,未见传世。
程门雪
编辑(1902-1972年)现代医家。名振辉,号壶公。江西婺源人。少年时至沪,投皖南名医汪莲石门下,后又从孟河名医丁甘仁学,以优异成绩首届毕业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留学任教。曾任教务长兼沪南广益中医院医务主任。后设诊所于上海,诊余从事著述。1949年后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1956年任上海中医学院首任院长。并任上海市中医学会主任委员、《辞海》中医学科主编,为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其治学崇仲景,并服膺叶天士,于伤寒之学致力尤深。临床注意博采众长,取精用宏,早年临床用药以骠猛见长;晚年用药则以简洁轻灵为主。一生致力中医事业,培养中医人才,在中医界有较大影响。主要著作有《程门雪医案》、《校注未刻本叶氏医案》等。此外,程氏并喜好金石,精书画,工诗词。晚年有“晚学轩”、“补读斋”等斋号,取勤奋学习,至老不倦之意。
程明佑
编辑明代医生。安良吉,号岩泉。古歙(今安徽歙县)人。幼习举业,后攻医。于医理有独特见解,如曰:“人皆知补之为补,而不知泻之为补;知泻之为泻,而不知补之为泻。阴阳迭用,刚柔互体,故补血以营荣,非顺气则血凝;补气以助卫,非活血则气滞。盖脾为中州,水火交济,而后能生万物。”其阐述阴阳补泻之理发人省思。
程让光
编辑清代官吏。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通经史,兼知医药,喜结交名医,论古证今;又博收秘本,选取良方并经亲验,汇成《外科秘授着要》(1771年)一书,反映了他治疮疡以消痰为主,佐以下气之特色。
《程氏易简方论》
编辑医方著作。六卷。清·程履新撰于1683年。卷一论述古医书,诊治要则、用药机要等;卷二——六分科、分门、分证记述以内科杂病方论为主,兼及五官,妇科,儿科,外科病证的方剂。每证列病因、病理、总论、方剂、方义、加减法及所治验案。选方中有不少民间简效方。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
程序
编辑明代医家。字心源,号建武居士、道承、若水。江西南城人。精研医学经典,尤推崇金元四家学说,并能融会贯用于临证之中。撰有《程氏医彀》十六卷(1579年)。为医学入门类书籍。
程天祚
编辑(?-466年)南北朝时宋针灸学家。广平(治今河北鸡泽)人。精武技,为殿中将军。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助戍彭城,战败被俘,因善针术,受北魏拓跋焘赏识,封南安公。后逃归宋为山阳太守。撰有《程天祚针经》六卷、《灸经》五卷。均已佚失。
程文囿
编辑清代医学家。字观泉,号杏轩。安徽歙县人。生活于干嘉(1736-1820年)间。少业儒术,长改习医,钻研方书,遂精医术。以医书浩繁难检阅,乃积数十年之力,上自《内经》,下至近代名医,综贯众说,编成《医述》十六卷(1826年)。书中辑历代医籍三百余种,兼及经史子集,保存中医学术资料甚富。尚有《程杏轩医案》(亦名《杏轩医案》)三集(1829年刊)集所治疑难病证之验案,对真寒假热、实证类虚、阴极似阳等证,辨析甚明,且遣方用药灵活多变,于学者多有启迪。门人倪榜、许朴等继其术。
程曦
编辑清末医家。字锦雯。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师从名医雷少逸习医,学有所成。尝与雷大震、江诚共编《医家四要》四卷(1884年)。
《程杏轩医案》
编辑医案著作。清·程文囿撰。分初集、续集、辑录等三集。合刊于1829年。全书不分门类辑录作者历年所治疑难病证验案,于病证、病理记述颇详,审症亦较细致。对于真假寒热、实证类虚、阴极似阳等复杂病证的辨析,颇能掌握要领。在治法上亦能汲取诸家之长而有所发挥,立方遣药能随证灵活化裁。文笔生动,引人入胜。本书现有多种清刻本后收入《珍本医书集成》和《中国医学大成》中。
程衍道
编辑明末清初医家。字敬通。安徽歙县人。名医程玠之侄孙。初为庠生,习儒而兼学岐黄,曾到江苏求教于名医李中梓,乃精医术,治疗多验。曾穷十年之功,校勘重刻《外台秘要》四十卷(1640年)行世。其自撰医书有《心法歌诀》一卷(李中梓作序),《治法心传》一卷。其后人程曦,辑录《程敬通医案》,以雷少逸疏解,编为《仙方注释》(一名《仙方遗迹》)二卷。从学者众,太平(今属安徽)孙广得其传,有医名。
程伊
编辑明代医家。字宗衡,号月溪。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家世业医。式初习举子业,兼涉医书,后专攻医学,方精是术。尝谓“可以言传者,药之名也;可以意得者,方之义也。”如仅知药名,不解方义,必误病家。为学医启蒙之需,撰《释方》四卷(1547年),收方八百。又撰《脉荟》两卷,《释药》(一作《释药集韵》)四卷、《医林史传》四卷、《外传》六卷、《拾遗》一卷。以上六书合为《程氏医书六种》。
程尹飏
编辑清代医家。广西桂平人。精于医。尤擅妇产科。学识渊博,治医能由博返约,故治病多应手效。如治一妇患肉跳头大,诸医治无效,乃延其处方,程用大剂量桂附,病者害怕而自行减半服,疾旋愈,复延之诊,曰:今服半剂虽愈,明年复发则无救。后果如其言。又一妇年过五旬,体殊不适,诸医茫然,程见其额光夺目,唇左润如珠,断为有孕,逾十月,果产一男。其验多如此。着有《验方》四卷,批注《人身藏府脉络全图》。
程应旄
编辑清初医家。字郊倩。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推崇仲景学说,生平精研《伤寒论》,提出应以“表里脏腑”四学读伤寒,诊法关键在于脉。他汲取喻嘉言、方有执研究整理伤寒条文之长,再行归类条理,阐发己见,着成《伤寒论后条辨》(又名《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十五卷(1670年),并将《伤寒论》原文、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喻嘉言《尚论篇》三书附于书后,甚便于参检。1672年又着《伤寒论赘余》一卷,以补前书之遗。另有《医径句测》二卷(1670年)介绍《松崖医径》之脉图与图内之方。门人玉钰继其术。
程永培
编辑清代医家。字瘦樵。元和(今江苏苏州)人。治医以喉科为长。以为咽喉诸症皆由火起,然火有虚实之分,虚者宜补虚降火,实者宜祛风痰、消热毒为治。着《咽喉经验秘传》详论咽喉证治。尚校刊《六醴斋医书》十种,计五十五卷(1794年),包括《褚氏遗书》、《肘后备急方》、《元和纪用经》、《苏沈良方》、《十药神书》、《加减灵秘十八方》、《韩氏医通》、《痘疹传心录》、《折肱温录》、《慎柔五书》等。
《程原仲医案》
编辑医案著作。六卷。明·程仑(原仲)撰于1621年。首载原脉、审证、聆音、辨味等医论8篇,总述程氏在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然后介绍作者的治验。医案以内科为主,兼及妇科、儿科。叙案较详,辨证明晰,病因、病理分析颇有见地。治法除内服汤药外,间有用针灸取效者。后附验方一卷。现存明、清刻本。
程约
编辑南宋医家。字孟博。新安婺源(今属江西)人。世业医。承家学,得针灸之妙。传说时太守韩瑗有疾,同邑医生马荀仲为之针右胁,半入而针折。急请程,及为左胁下一针,须臾折针出,疾亦愈,由是以针术闻名。着有《医方图说》,今佚。
程云鹏
编辑(1585-约1670年)明末清初医生。字凤雏,号香梦书生。歙县(今属安徽)人,寄籍江夏(今湖北武昌)。少攻举子业,因母亲及妻女相继病死,伤痛之余,乃发家藏医书一千七百九十余卷,昼夜诵读,遂通医术而悬壶业医。行医二十余年,著述甚富,有《灵素微言》、《脉覆》、《伤寒答问》、《医贯别裁》、《医人传》、《慈幼筏》、《种嗣玄机》等七种。唯《慈幼筏》得门人成聘梓行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别名《慈幼秘书》、《慈幼新书》。此书采先贤翟良《类编释意》及《吴氏痘科秘本》之要,及其祖藏之医方,凡胎产痘疹、惊痫寒热,以及耳目喉齿、疮疖疥癣均有涉及,有补于后世习儿科医者。
憕忡
编辑病证名。即怔忡。《证治要诀》卷九:“憕忡,久思所爱,触事不意,虚耗真血,心血不足,遂成怔忡,俗谓心忡脉乱是也。”详怔忡条。
澄一
编辑明代医僧。履贯欠详。以医术名,后曾旅居日本,并传授医术多人,授徒多人,皆有名气。
吃逆
编辑证名。见《丹溪心法·咳逆》。即呃逆,详该条。
吃忒
编辑即呃逆,又称咳逆哕。《儒门事亲·治病百法·咳逆》:“咳逆,俗呼曰吃忒。”详呃逆条。
眵
编辑眼部分泌物名称。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俗称眼粪。《审视瑶函》卷一:“眵多热结肺之实;眵多不结肺之虚。”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论治。
眵泪
编辑眼部分泌物名称。指眼眵泪液混浊,稠如浊酒豆浆的分泌物。《银海精微》:“肺经实热故目眵泪出而不绝也。”治之须用泻肺汤,泻肺经之实热,后用省味金花丸治其肺火。”
眵泪不禁
编辑证名。《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目内外轮廓无羔,但泪稠如浊酒豆浆,长流而不止也。”参见眦漏条。
痴呆
编辑病证名。属于神志疾患。《景岳全书·杂证谟》:“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多愁,其证则千奇万怪,无所不至;脉必或弦或数、或大或小,变易不常,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二经,气有不清而然。但察其形体强壮,饮食不减,别无虚脱等症,则悉宜服蛮煎治之,最稳最妙。然此证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亦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待时而复,非可急也。凡此诸证,若以大惊猝恐,一时偶伤心胆,而致失神昏乱者,此当以速扶正气为主,宜七福饮或大补元煎主之。”故有将痴呆列入癫病者。参见癫、呆病条。
池泉
编辑经外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别名永泉。在手背腕横纹之中点,与大陵穴相对处。主治心胸痛。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池头
编辑经穴别名。见《针灸资生经》。即温溜。参见该条。
迟
编辑①迟脉。《素问·阴阳别论》:“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参迟脉条。
②慢。《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微,在速迟。”
迟脉
编辑脉象名。指来去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的脉象。主寒。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脉经》:“呼吸三至,去来极迟。”《脉诀汇辨》:“其所主病,与沉脉大约相同,但沉脉之病为阴逆而阳郁,迟脉之病为阴盛而阳亏。”
持
编辑①指疾病呈相持状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常之气……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
②指切脉。参持脉条。
③指操作针刺术。《灵枢·邪客》:“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
④保持。参持满条。
⑤执、拿。《素问·经脉别论》:“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⑥留针。《灵枢·厥气》:“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也。”
⑦延续。《素问·脏气法时论》:“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
持脉
编辑诊断学术语。即切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详切脉条。
持满
编辑养生学术语。保持精气的充足饱满。《素问·上古天真论》:“不知持满,不时御神。”
持续运针法
编辑针刺得气后不间断地进行捻转或提插等的运针操作。目的是使患者一直保持明显的针刺感应,持续时间视病情而定。
持痈
编辑病因病理学名词。持,正邪相持;痈,壅肿。指邪气阻滞而且壅肿的病机。《灵枢·刺节真邪》:“病有持痈者。”
持针法
编辑针刺时术者操持针具的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意谓针刺时拿针的方法应坚定有力。以毫针为例,一般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捏持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这样针刺时便不致弯曲,而直至腠理。亦即持针时要牢实,才能便于进针操作。
尺
编辑①脉学名词。尺脉的简称。详寸关尺条。
②人体部位名。尺肤的简称。寸口至尺泽一段皮肤。《素问·平人气象论》:“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
尺寸
编辑脉学名词。
①尺脉与寸脉。《灵枢·终始》:“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
②寸口脉。《难经·二难》:“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
尺肤
编辑人体部位名。前臂内侧自肘至腕的皮肤。《灵枢·论疾诊尺》:“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又:“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
尺肤热
编辑证名。尺肤部即两手肘关节下至寸口部位皮肤发热的症候。即尺热。古人常据以诊知身体发热,并结合其他症候和脉象,诊断温病。《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类经·脉色类》:“尺肤热甚,其身必热,脉盛躁者,阳邪有余,故当为温病。”
尺热
编辑证名。即尺肤热。参见发热、尺肤热条。
尺肉
编辑解剖结构名。泛指自肘至腕的肌肉。《灵枢·论疾诊尺》:“尺肉弱者,解(亻亦),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
尺泽
编辑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鬼受、鬼堂。属手太阴肺经。合(水)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和头静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主治咳嗽,气喘,咯血、胸部烦满,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齿(齿所)
编辑病名。系指牙齿被醋浸渍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齿(齿所),齿伤酢也。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髓弱骨虚,风气客之,则齿(齿所)。”酢,同醋。参见齿齼条。
齿(匿^虫)
编辑病名。系指宿食留于齿根,腐臭之气淹渍于齿如蚀之状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齿(匿^虫)者,是虫食齿至龂,脓烂汁臭,如蚀之状。”本病多由脏腑壅滞,上焦积热,反而不散,毒气熏蒸,则令齿根宣露坏烂。详见齿龋条。
齿
编辑解剖学名词。出《素问·上古天真论》等篇。又名牙。为口腔内咀嚼食物之重要器官。《灵枢》:“唇至齿,长九分。”“齿者骨之所终也。”《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称:“齿作骨之荣华。”属足少阴肾经。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髓之年养;肾之标寄于齿,肾实则齿坚牢,肾虚则齿浮动;肾热袒动,齿痛不已。又齿有上下之分,足阳明之脉入于上齿,手阳明之脉入于下齿。《灵枢·经脉》:“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足阳明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是上、下齿之经络所属。又《外科大成》卷三称:“当门为齿,上属督脉,下属任脉。两傍为牙,上属足阳明胃经,下属手阳明大肠经,夫牙者,骨之标而属肾,牙之生如木之栽于土也。”历代医学家对齿之解剖位置,经络属性、生理功能等之大体认识,关于齿之病理反应。如《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所述:“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必燥胃津,必耗肾液。”“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为难治。若上半截润,水不上承,心火上炎也。”齿在疾病诊断和判断预后上有着重要的价值。
(拼音C)第六篇
编辑齿本
编辑人体解剖名称。系指齿根,也即牙颈。《难经·五十八难》:“汗注不休,齿本槁痛。”
齿不固
编辑证名。系指牙齿松动,不能坚固的证候。详见牙齿动摇条。
齿不生
编辑病名。即齿迟,出《诸病源候论》。系指小儿发育至一定时期牙齿未生的病证。为五迟之一,其病因,《世医得效方》卷十二认为:“齿者由骨之所终,髓之所养,禀气不足则髓不能充于骨,故齿久不生。”治宜补肾填精,方用肾气丸加减。参见五迟条。
齿长而枯
编辑病证名。系指牙齿渐长而枯槁无泽的病证。见《难经》二十四:“齿长而枯……骨先死。”是肾气已绝的表现。
齿迟
编辑病证名。系指小儿齿生迟缓的病证。属小儿五迟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又名齿不生。小儿乳齿约在六至十个月内出现,如已届生齿之期还未生齿者为齿迟。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而为髓之所养。小儿先天肾气不足,髓不能充骨生齿而致。《医贯》:“齿迟及囟门开者,皆先天母气之肾衰,须肾气丸为主。”治宜调补气血,固本复元。用肾气丸加补骨脂、胡桃之类。参见齿不生、五迟条。
齿虫
编辑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齿虫,是虫食于齿。”也即牙虫。详见该条。
齿齼
编辑病名。系指恣食酸味而使牙齿酸痛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齿齼多由食酸之故。”本病类似今之牙本质过敏。治宜取核桃肉细嚼。参见牙齼条。
齿蠹
编辑病名。即指齿龋。《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又有齿龋者,谓齿蠹也。即齿虫蚀而痛也。”详见齿龋条。
齿发去
编辑证名。系指头发和牙齿脱落的证候。《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八则齿发去。”
齿浮
编辑病证名。系指牙齿浮动欲落的病证。见《仁斋直指方》。参见牙齿动摇条。
齿槁
编辑证名。系指年长发毛脱落、齿牙枯槁的病证。《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此为肾气渐衰之征,宜滋补肝肾。方用肾气丸等加减。若温病证见齿槁,则为火热上冲之象,治宜清热泻火,可选用清胃散加减。
齿根
编辑人体解剖名称。系指牙齿埋于牙龈内的部分。也即牙根。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三。详见牙根条。
齿更
编辑生理学名词。系指人到六、七岁时,乳牙脱落,逐渐被恒节代替的生理规律。也即换齿。《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齿黑
编辑病证名。系指牙齿呈黑褐色的病证。可见有两种情况:
①危笃证候之一。《难经》:“病人齿忽变黑者,十三日死,少阴绝也。”
②牙齿被虫蚀蛀者,则齿亦黑。治法:“前者应结合全身情况施治;后者应清洁口腔。或可用银花、薄荷等煎汤漱口。参见齿龋条。
齿痕舌
编辑病状名。又称齿印舌。舌体边缘见牙齿痕迹。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主脾虚和湿盛。
齿黄
编辑证名。系指牙齿发黄的病证。本证多由口腔不洁或胃中湿热熏蒸所致。应加强口腔清洁,或用糯糠烧灰擦牙。
齿黄黑
编辑证名。系指牙齿由白色变为黄黑色的病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若肾气虚,风邪冷气客于经络,髓虚血弱,不能荣养,故骨枯燥无润泽,令齿黄黑也。”本病多由肾虚所致。治宜补肾强骨,方用六味地黄丸等加减。
齿豁
编辑证名。系指齿缝疏豁不齐的证候。又名齿疏。《仁斋直指方》:“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故肾衰则齿豁。”治宜培补肾元。用肾气丸加减。并经常保持口腔清洁。
齿坚
编辑生理学名词。系指人体肾气充盛,精骨强健,齿牙坚固的状态。《仁斋直指方》:“齿骨,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故肾衰则齿豁,精盛则齿坚。”
齿间出血
编辑证名。又名齿龈、牙宣。风热乘虚袭于阳明,血因热妄行,证见齿间出血。《诸病源候论·牙齿病诸候》:“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而阳明脉虚,风挟热乘虚入齿龂,搏于血,故血出也。”详见齿衄条。
齿焦
编辑病证名。系指唇肿齿焦的病证。出《难经》。为脾肾欲绝之候。若温病齿牙焦黑者,宜清热养阴,方用黄连阿胶汤加减;若大病神色昏沉齿焦者,宜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齿距
编辑病名。系指齿龂上长出如鸡足距,误触则疼痛连心的病证。见《外科启玄》卷七。生于上龈者系足阳明胃经之毒,生于下龈者为手阳明大肠经之毒。治宜清泻阳明热毒。方用清胃散加减,或选黄连解毒汤之类调治。
齿窟疮
编辑病名。系指人老齿落后,其窟被硬物扎破,其痛难忍的病证。见《外科启玄》卷八。治宜结合全身情况,适当运用补益气血之品。
齿历
编辑病名。《证治准绳·杂病》描述该病为:“骨髓气血不能荣盛,故令牙齿黯黑,谓之历齿。”详见牙齿历蠹条。
齿裂
编辑病证名。系指牙齿裂开的病证。本病多由肾虚有火,骨质不固或因龋齿、外伤所致。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大补阴丸加减,或知柏地黄汤之类内服。
齿漏
编辑病名。系指牙龈肿胀流脓血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风邪客于经脉,流滞齿根,使龂肿脓汁出,愈而更发,谓之齿漏。”也即牙漏。详见该条。
齿漏疳
编辑病名。系指齿缝间流脓的病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龂肿脓汁出,愈而更发,谓之齿漏疳。”属牙漏。详见该条。
齿露
编辑病证名。系指龈乳头萎缩而齿根暴露的病证。《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大肠虚则齿露。”
齿落不生
编辑病名。系指牙齿脱落而不复生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若血气虚耗,风冷乘之,致令齿或龋或龂落者,不能复生。”
齿脉
编辑早期经脉名。即手阳明大肠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齿脉起于次指与大指,上出臂上廉,入肘中,乘臑,穿颊,入齿中,挟鼻。是动则病:齿痛,(出页)肿,是齿脉主治。其所产病:齿痛,(出页)肿,目黄,口干,臑痛,为五病及□□□。”
齿衄
编辑证名。见《证治要诀·诸血门》。即齿间血出,牙宣。因胃火上炎,肾虚火旺,上焦风热等因所致。《证治准绳·杂病》:“血以齿缝中或齿龈中出,谓之齿衄,亦曰牙宣。”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胃脉络于上龈,大肠脉络于下龈,皆属阳明。故胃火上炎,或肾虚火旺,皆可引起本证。胃火实证,伴见口渴口臭,便秘龈肿,或发热,脉洪数,治宜清胃泻火,用抽薪饮、清胃饮或通脾泻胃汤加藕节、蒲黄。胃火虚证,多反复难愈,伴见口燥龈糜,口不臭,脉细数,宜引火下行,兼滋胃阴,用玉女煎或甘露饮加蒲黄之类。肾虚火旺者,伴见齿摇血渗,睡则血出,醒时血止,治宜益肾水、泻相火,用六味地黄汤加牛膝、天冬、麦冬、骨碎补、蒲黄;如上盛下虚,尺脉微弱,寸脉浮大者,加附子、肉桂以引火归元。因上焦风热所致者,治宜疏风清热,用消风散加芒硝内服。又有大寒犯脑者,宜白芷散。参见衄血有关条。
齿龋
编辑病名。系指龈肿腐臭,齿牙蛀蚀宣露,疼痛时作时止的病证。出《内经·寒热病篇》。又名齿(匿^虫)、齿蠹。本病多由口腔不洁,齿牙被腐蚀蛀空,或湿热熏蒸手,足阳明二经所致。正如《证治准绳·杂病》认为:“有齿龋者,亦以阳明入风热之邪,搏齿龈气血,腐化为脓出臭汁,谓之齿龋。”治宜清热止痛,可用清胃散加减。也可用银花等煎汤漱口。
齿软
编辑病名。系指牙齿不坚的病证。《本草纲目》:“楚人多食酸则齿软。”详见齿齼。齿(齿所)条。
齿伤
编辑病证名。系指牙齿被打伤动摇的病证。即斗齿。详见该条。
齿疏
编辑证名。系指牙齿疏豁、排列不齐的病证。又名齿豁,详见该条。
齿袒
编辑病证名,系指牙根显露的病证。《张氏医通》卷八:“有齿袒而作痛者。”乃是龈乳头明显萎缩牙根暴露的病证。
齿挺
编辑病名。系指齿根露出疼痛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冷传入,其脉令龂齿间津液化为脓汁,血气虚竭,不能荣于齿,故齿根露而挺出。”治宜益气补血。方用归脾汤加减,参见牙宣条。
齿痛
编辑病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牙痛。详见该条。
齿齘(xiè械)
编辑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又名齘齿、啮齿、嘎齿。《兰台轨范》:“齿齘者,睡眠而齿相磨切也……”小儿睡中齿齘为内有寄生虫。多因心胃火热,或为血气虚,邪客于牙车筋脉之间。属心胃火热者,治宜清胃泻火,方用清胃散。属瘟疫之邪犯肝胃二经者,宜清瘟解毒,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属气血两虚者,宜益气养血,用八珍汤加减。属蛔虫所致者,用乌梅丸加减。
齿牙
编辑经穴别名。出《神灸经纶》。即颊车。参见该条。
齿音离
编辑病名。系指因牙齿稀疏,说话时齿疑中有如风过的声音。《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齿音离者,是风冷客于齿龂间,令齿龂落而脓出,其齿则疏,语则齿间有风过之声,世谓齿音离也。”
齿龂
编辑人体解剖名称。见《备急千金要方》。即牙龈。详见该条。
齿龂肿痛
编辑病证名。齿龈肿胀疼痛,齿牙动摇欲落之病证。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本病多由阳明毒火炽盛,上冲齿龈所致。证见齿龈部肿胀,疼痛,或见齿、龈间时时脓汁溢出,其味甚臭,甚者因之而致齿牙摇摇欲坠。治宜解毒泻火,方用清胃散加减。热重者,可选黄连解毒汤加减。参见牙宣条。
齿龈结瓣
编辑病状名。齿龈红肿如瓣状。见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多伴有齿龈出血、疼痛或溃烂。口腔有秽臭味。由热毒内攻,胃火炽盛所致。治宜清胃泻火。
齿壅
编辑病证名。系指齿龈间生胬肉,以致齿牙壅叠不齐的病证。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又名牙龈胬肉。本病多由阳明湿热熏蒸所致。治宜清热除湿。方用清胃散加减。
耻疮
编辑病名。指早期梅疮发生于男女阴部者。见《外科大成》卷二。即下疳,详见该条①。
豉饼灸
编辑隔饼灸之一。出《千金要方》。又称豆豉灸。将淡豆豉粉末用黄酒调和,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用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适用于痈疽发背溃后久不收口,疮色黑暗者,可促使疮口愈合。
叱腮
编辑病名。指患喉痹时合并腮腺肿痛者。《本草纲目》稻附方:“喉痹、叱腮。用糯米三升,……水调如膏药,贴项下及肿处,一夜便消。干即换之,当令湿为妙。”本病类今之流行性腮腺炎。内治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加板蓝根等。
赤白带下
编辑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亦名赤白沥、赤白漏下、妇人下赤白沃等。指妇女带下,其色赤白相杂、味臭者。多因肝郁化热,脾虚聚湿,湿热下注,损及冲任、带脉,以致白带夹胞络之血混杂而成赤白带下。治宜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方用清肝止淋汤(方见赤带条),或用加减逍遥散(白芍、柴胡、茯苓、甘草、陈皮、茵陈、栀子)。此证尚应注意癌变之可能,当早期诊治。
赤白沥
编辑病名。出《针灸甲乙经》卷十二。即赤白带下。详该条。
赤白痢
编辑病名。下痢粘冻脓血,赤白相杂。《素问》又有注下赤白、泄注赤白、赤白沃等名。《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赤白痢候:然其痢而赤白者,是热乘于血,血渗肠内则赤也;冷气入肠,搏肠间,津液凝滞则白也。冷热相交,故赤白相杂。重者状如脓涕而血杂之,轻者白脓上有赤脉搏血,状如脂脑。”《医林绳墨·痢》以伤气伤血分赤白,谓白者湿热伤气,自大肠来;赤者湿热伤血,自小肠来;赤白相杂,气血俱伤。治宜清热化湿,消导积滞,调气行血,用白头翁汤、洁古芍药汤、香连丸、枳实导滞丸等方,地锦草、马齿苋、一见喜等药。参见痢疾条。
赤白漏下
编辑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即赤白带下。详该条。
赤白肉际
编辑人体部位名。又称白肉际。指手足掌(跖)面与背面的交界处。《针灸甲乙经》:“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
赤白游风
编辑病名。肤见浮肿游走不定赤白无常之胎热丹毒。见《保婴撮要》卷十二。多因脾肺燥热,或腠理不固,风热邪乘袭而壅滞结聚,营卫失调所致。滞留血分者,则发赤色,名曰赤游风,滞留于气分者,则发为白色,名曰白游风。证见初起突然发作,游走不定,皮肤光亮浮肿,形若浮云片状,触摩有硬实感。自感局部灼热,微痒麻木不疼痛。该证好发于口唇、眼睑、耳垂或胸腹、肩背部,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患者或可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治宜祛风清热利湿之剂,或可佐以调和营卫之品。内服可选消风散加减,或外用玉露散、金黄散敷贴。类似血管神经性水肿。
赤白浊
编辑病证名。即浊病。浊病有赤浊、白浊之分,合称赤白浊或二浊。《丹溪心法·赤白浊》指小便浑浊。后人名便浊、溺浊、尿浊。《证治准绳·赤白浊》指阴茎口流浊物而小便不浑浊者,后人名精浊。参见浊、便浊、精浊各条。
赤斑
编辑证名。发斑见红赤色。见《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赤而红者为轻,紫赤者为重。《寿世保元·斑疹》:“若斑发赤红为胃热。”《温疫论补注》:“温疫发斑……稠密紫赤者凶。”《医学入门·赋杂症》以黑膏黄连葛根橘皮汤治之。参见斑、紫斑条。
赤斑瘭子
编辑病证名。《本草纲目》卷五十,羚羊角附方之“赤斑瘭子”下引《肘后》曰:“身面卒得赤斑,或瘭子肿起,不治杀人。羚羊角烧灰,鸡子清和涂,甚妙。”
赤崩
编辑病名。五崩之一。《脉经》卷九:“赤崩者形如绛津。”指崩下之血为纯绛红色。治疗参见血崩条。
赤鼻
编辑病名。系指鼻准发红,甚至延及鼻翼,皮肤变厚,表面隆起,鼻头增大的病证。见《中医外科概要》。
赤肠
编辑即小肠。出《难经·三十五难》。参黄肠条。
赤虫
编辑三虫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即姜片虫。见姜片虫病条。
赤虫病
编辑病名。九虫病之一。《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赤虫状如生肉,动则肠鸣”,或见腹泻、便脓血等。治宜攻积杀虫,用追虫丸、芜荑散等方。参见九虫病条。
赤带
编辑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亦名带下赤。指妇女带下色红而浊粘有臭味者,称为赤带。多因忧思伤脾,郁怒伤肝,肝经郁火内炽,下克脾土,脾失健运,湿热之气与血俱下而成赤带。治宜扶脾气,清肝火。方用清肝止淋汤,或用清白散(《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当归、黄柏、炒白芍、樗根皮、生地、川芎、贝母、炮姜、甘草),加地榆、荆芥、黄芩以清热止带。此证如长期不愈,应注意癌变,宜早期诊治。
赤带抱轮
编辑证名。见《审视瑶函》。即抱轮红。详该条。
赤丹
编辑病名。丹毒色纯赤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三十九。又名鸡冠丹、茱萸丹。好发于儿童。多因热毒风邪搏于气血所致。证见局部皮色红,初发疹起,大者如钱,小者如麻豆,肉上粟状如鸡冠肌理,由火毒之重者,故使赤深而得名。多从背部漫及全身。治宜清热凉血,方选升麻膏外敷,或羚羊角煎汤外洗,或用赤小豆为末用鸡子清调匀涂搽局部。证治参见丹毒条。
赤淡黄筋
编辑推拿穴位名。又称心筋、淡黄筋。出《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处。掐之,即转热,使元气流通,除壅塞之患。
赤丁
编辑病名。
①出《中藏经》卷三。属五丁之一。发于舌下根头,俱赤发痛,舌本硬,不能多言,惊悸烦闷;狂者危,不狂者可治。治同疔疮。
②出《疡医准绳》卷三。红丝疔之又名。见该条。
赤凤摇头
编辑①小儿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为:一手握住小儿肘部,一手挟住小儿手指。进行摇动。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又名摇(月斗)肘。有通关顺气,补脾和血等作用。或捧住小儿头部耳前上方处,轻轻摇动。用于治疗惊风。见《小儿按摩经》。或摇动小儿的拇指。有健脾等作用。见《秘传推拿妙诀》。
②针刺手法别称。即白虎摇头。参见该条。
赤凤迎源
编辑针灸学名词。指一种针刺手法。飞经走气四法之一。出《金计赋》,又名凤凰展翅。其法先进针至深(地)部,再提针至浅(天)部,得气后,再进针至中(人)部,随即大幅度的快速捻转,一捻一放,针柄飞旋,如凤展翅状。病在上者,吸气时右转提针;病在下者,呼气时左转插针。有通行络脉的作用,适于经络气血壅滞的疾患。
赤疳
编辑五疳之一。出《诸病源候论》。详五疳条。
赤根疔疮
编辑病名。痈疽之生于腋下而成疮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风邪毒气于肌肉所生者。”“疮形状如赤豆,或生腋下,如鸭子(蛋)大者,世人不识,但见其赤,即为之赤根丁疮。”治疗:未溃者以消为贵,脓成者则切开引流,成疮者参痈疽之外治法。
赤筋
编辑推拿穴位名。
①又名浮筋。位于腕部掌侧横纹,近桡动脉处。《保赤推拿法·掐赤筋法》:“掌肱交界之横纹上,靠大指边,第一赤筋,属火,以应心与小肠,掐之,治内热外寒,霍乱。”
②赤淡黄筋,参见该条。
赤疽
编辑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即额疽发生在左右额角者。本病总由火毒蕴结而成。初宜服荆防败毒散;将溃气虚者,服托里透脓散;溃后宜服托里排脓汤。参见额疽条。
赤口疮
编辑病名。见《脉因证治》卷下。系指患口疮之色赤紫者。多由血热或胃火上熏所致。治宜凉血泻火。可选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加减。外吹冰硼散。详见口疮条。
赤痢
编辑痢下多血或下纯血者。即血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热乘于血,则流渗入肠,与痢相杂下,故为赤痢。”详血痢条。
赤脉(扌费)
编辑病名。发于夏季的一种疫病。见《伤寒总病论》卷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夫疫病者……夏时应暑,而寒气折之,则责邪在心,病曰赤脉(扌费)。”证见脉促,身颤掉不能禁,或肉热、口干、舌破、咽塞、声嘶。治宜清解疫毒,用石膏地黄汤等。
赤脉
编辑①病状名。指血络。《灵枢·寒热》:“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
②指心脉。《素问·五脏生成》:“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
赤脉传睛
编辑病证名。又名赤脉侵睛。《银海精微》:“赤脉传睛之症起于大眦者,心之实也。此心邪之侵肝也。心属火主血,肝属木主筋。筋得血灌引,渐至黑睛蔓延瞳人,甚则看物如同隔绢。是三焦相火炎上,或劳心事太过,或夜观书史,或能饮酒,及好食五辛煎炒热物,”治宜凉肝泻火退热,方用四顺八正当归散。也可用小锋针挑断出血。《银海精微》还载曰:“小眦赤脉传睛者,心之虚也……多因夜近灯火,劳伤心经,致使心虚气弱,血运不行,积在小眦之间。”治宜养阴清热,可选用补心汤加减。
赤脉贯布
编辑证名。系指白睛满布赤丝血络的证候。常见于风火眼、火疳等多种眼病。
赤脉贯睛
编辑病证名。见《原机启微》,又名赤脉贯目。《审视瑶函》:“目不因火则不病,……赤脉贯目,火益炽也。”《证治准绳·杂病》认为:本病“赤脉不论粗细多少,但在这边气轮上起,贯至风轮,经过瞳外,接连那边气轮者,最不易治,且难退而易来。细者稍轻,粗者尤重。从上下者重,从下上者稍轻。贯过者有变证,丝粗及有傍丝虬乱者有变证……此证专言脉已挂侵风轮之重,非比赤丝乱脉止在气轮之轻。”本病因心火炽盛而致,故治宜清心泻火,方用黄连天花粉丸,或洗心散加减。
赤脉侵睛
编辑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赤脉传睛。心火上炎或三焦积热者,宜清心泻火,可用泻心汤加减;肾阴亏损所致者,宜养阴清热,可用补心汤加减。参见赤脉传睛条。
赤脉下垂
编辑病证名。见康维恂《眼科菁华灵》。系指赤脉从白睛贯下,之后黑睛上边轮白处起薄障,障上仍有红丝牵绊,似帘垂向黑睛。宜服石决明散。与赤膜下垂同,详该条。
赤脉翳
编辑证名。系指白睛赤丝血脉侵入黑睛,影响视力的证候。见《审视瑶函》。凡赤脉翳初从上而下者,属太阳。以太阳主表,其病必连眉棱骨痛,或脑顶痛,或半边头肿痛。治宜温散,用大青龙汤等。赤脉翳从下而上者,或从内眦出外者,皆属阳明,以阳明主里,其症多热,或便实。宜寒下,用承气汤之类。赤脉翳初从外眦入内者,为少阳主半表半里,治宜和解之,用小柴胡汤加减。
赤面疔
编辑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一。即颧疔。本病多因胃经积火成毒而生。初宜服蟾酥丸,次服黄连消毒饮。参见颧疔条。
赤面风
编辑病名。系指一种面部皮肤病。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由心肝二经血气上壅,复感风热,郁阻肌肤而成。初起面部发痒,继则灼热肿胀。治宜凉血、清热、解毒。内服清胃散加银花、连翘,或升麻解毒汤,外搽一扫凉散。本病类似今之过敏性皮炎。
赤膜
编辑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红膜。指眼生障膜,其血丝红赤稠密,故称赤膜。临床上宜审证求因,辩证用药。
赤膜上冲
编辑证名。指黑睛下方生赤丝翳膜向上伸展的证候。见《眼科统秘》。眼下赤膜,朦胧上冲,乃是心胃二经之积热或风热上攻所致。治宜疏风清热,方用石决明散加减,参见赤膜下垂条。
赤膜下垂
编辑病证名。系指黑睛上缘轮白之际生细小血丝,逐步向下延伸,似帘垂向黑睛,甚则掩盖瞳神。血丝尽头处常有星翳,并伴羞明多泪,沙涩疼痛,视力下降等证。出《银海精微》。又名垂帘翳、赤脉下垂。类似今之沙眼性角膜血管翳。本病多因肝肺风热,脉络壅滞,或椒疮失治所致。治宜疏风清热,祛瘀退翳。若病情较轻者,可用驱风散热饮子;若病情较重,赤丝翳膜遮满黑睛,成为血翳包睛时,应选用归芍红花散或石决明散加减,并外点石燕丹。
赤气
编辑运气术语。指少阴火热之气。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赤觑(qù去)
编辑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上。为白膜蔽睛之俗称。本病类似今之沙眼角膜血管翳。病由俭啬劳役残弊肌骨,或纵欲嗜味耗损真元,荏苒无形燥火,深潜在经,乃患本病。医宜应机投药,非若有形风热之可散可攻。参见白膜弊睛条。
赤热如邪
编辑病证名。《张氏医通》卷八:“眼不赤不疼,乍痛如神祟者,阴阳升降不和,气血偏盛相攻使然。或有血虚者,下午疼,大黄当归散;或有气虚火旺者,上昼痛甚,助阳和血汤。”本病的特点是眼睛乍痛。临床上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目痛相鉴别。参见痛如神祟条。
赤肉
编辑①即掌、指(或跖、趾)背(阳)面的肉,与其腹(阴)面肉相对而言。
②肌肉的内层,呈赤色,故名。
赤如衃(pēi)血
编辑病状名。出《素问·五脏生成》。指颜色紫黑枯槁如同衃血。衃血,凝积的死血。喻心的真脏色。参真脏色条。
赤施
编辑病名。发于大腿内侧之痈疽。出《灵枢·痈疽》:“发于阴股,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证治准绳·外科》:“赤施即股阴疽。”相当于股骨、髋关节结核。证治参见附骨疽条。
赤水
编辑病症名。十水之一。水肿之先从胸部肿起者。《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赤水者,其根起于心,其状先从胸肿起也。”参见十水、水肿条。
《赤水玄珠》
编辑①医学从书。即《赤水玄珠全集》之略称。又名《孙氏医书三种》。明·孙一奎撰。刊于1584年。包括《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及孙氏医案五卷(卷一-二名《三吴医案》,卷三-四名《新都医案》,卷五名《宜兴医案》)。
②综合性医书。即《赤水玄珠全集》之一种。全书分风门、瘟疫门、火热门等70余门,每门又分列病症。所述包括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辨症治疗。各证引录《内经》及各家学说,结合个人医疗经验,分述病因、病证、处方,并附诸家治验等。本书为孙氏医学心得,很有独到见解,无论对理论研究还是临床实践都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现存明、清多种刻本,浙东草堂铅印本等。
赤丝乱脉证
编辑病证名。系指白睛血络瘀滞,见气轮丝脉赤乱,纵横分布稀密粗细不等的病证。《证治准绳·杂病》:“谓气轮有丝脉赤乱久久常如是者,然害各不同。或因目痛火虽退,不守禁戒,致血滞于络而赤者,或因冒风沙烟瘴,亲火向热,郁气劳心,恣酒嗜燥,竭视劳瞻,而致有所郁滞而赤者……凡丝脉沿到风轮上者,病尤重而能变。若因其滞而日积月累,一旦触发,脉紫胀及脾肿者,用开导之……不可过,过则有伤真血。”内治宜散邪祛瘀,选服退赤散或归芍红花散加减。本病又名赤丝虬脉,白睛乱脉。类似今之慢性结膜炎。
赤丝虬脉
编辑病证名。见《审视瑶函》。本证经常气轮丝脉纵横,稀密粗细不等,甚者羞明隐涩泪出,昏蒙。时或痒痛。应散邪祛瘀,方用归芍红花散加减。参见赤丝乱脉证条。
赤痛如邪
编辑病证名。系指寒热交作,目痛和头痛并见,一年发作数次的病证。本病之成因、治疗,《证治准绳·杂病》认为:“盖肝肾俱虚之故。热者,内之阴虚火动邪热也;寒者,荣卫虚外之腠理不实而觉寒也。若作风寒疟疾或用峻削之治,则血愈虚而病愈深矣。宜小柴胡或四物汤主之,不效则活血益气汤。”若兼有腰膝酸软等症,则宜养阴清热,用十珍汤加减。
赤秃
编辑病名。因头皮生疮发脱落后局部红亮者。出《肘后备急方》卷六,多因风热湿毒郁结而成,初起者,于头皮部位发现细小丘疹,渐大相互融合,浸淫痒痛,色赤而渗流黄水,但不结痂,患处疮愈而毛发脱落。治宜外用白马蹄烧灰研细末,以猪脂调合涂搽。
(拼音C)第七篇
编辑赤沃
编辑证名。利下赤色粘沫。《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胜,……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王冰注:“沃,沫也。”张景岳注:“赤沃者,利血,尿赤也。”
赤瞎
编辑病证名。有两种解释。
①《兰室秘藏》卷上:“目眶岁久赤烂,俗呼为赤瞎是也。”详目眶岁久赤烂条。
②白膜蔽睛俗称赤瞎。见《目经大成》卷二上。本病类今之沙眼角膜血管翳。详见白膜蔽睛条和赤觑条。
赤炎疮
编辑病名。体表急性热疮灼热若火燎者。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赤炎风。多因心火白炽,风热入于血分,郁结蕴蒸肌肤而发;或因风热犯肺,难以疏泄,郁结肌肤所致。证见:初起时,皮肌灼热,继则可见红色点斑,甚则蔓延遍身,疼痛剧烈,或如火燎,不治则赤烂成疮。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内服可用防风通圣散,或凉血地黄汤。外用多选二黄散(黄连、黄柏、赤小豆、寒水石、紫草,共研细末),以麻油调匀涂敷患处。
赤眼
编辑证名。见《千金要方》卷六上。指白睛赤候。《秘传证治要诀》卷十:“赤眼有数种:气毒赤者,热壅赤者,有时眼赤者,无非血壅肝经所致。”即目赤,治宜结合眼部及全身病情辩证论治。参见目赤条。
赤眼后生翳
编辑病证名。系指白睛突然赤肿,甚者目胞赤肿,继而黑睛生翳,视物模糊,轻者无妨,重则疼痛的病证。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又名暴赤眼后急生翳外障。本病多由风热邪毒外侵,脏腑积热而致。早期应疏风清热,祛邪解毒,方用银翘散加减。若因肝肺火热炽盛而致者,宜清泻肝肺之火佐以解毒退翳之品。方用芦根饮合石决明散加减。
赤游丹
编辑病名。小儿丹毒之一种类型。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多因患儿于胎中受热所致。证见:欲发之时,患儿先有身热啼叫,惊搐不宁,烦躁哭闹,继则可见肌肤渐生赤晕,皮肤赤肿,由小而渐大,色如涂丹之状,游走不定。先发于胸腹腰背,渐渐流散于四肢者为顺;若先起于四肢,并蔓延入胸腹者则为逆。治宜清热解毒,可先后内服大连翘饮,消毒犀角地黄饮。外治:传统方法先宜局部砭放恶血,或以牛、羊肉切成薄片贴敷红晕处,微干即换,以保持其湿润,换至肉片湿润不干时,以如意金黄散调合蓝靛汁敷贴。参见丹毒、小儿丹毒条。
赤游丹毒
编辑出《婴童百问》。即丹毒。详该条。
赤游风
编辑病名。丹毒之一种。见《医宗金鉴》卷五十一。即赤白游风之证见色赤者。或名胎热丹毒,详该条。
赤游肿
编辑出《颅囟经》。即丹毒。详该条。
赤疹
编辑病证名。出《临证指南》。指麻疹皮疹色红焮艳。参见白疹、麻疹紫黑条。
赤浊
编辑病证名。
①以小便浑浊色赤为主要症状的疾患。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属便浊、溺浊。实即血尿,详血尿条。
②溺孔常流挟血浊物的疾患,属精浊。《证治要诀·白浊》:“精者血之所化,有浊去太多,精化不及,赤未变白,故成赤浊,此虚之甚也。”详精浊条。
痸疭
编辑证名。义同瘛疭。参见该条。
瘛
编辑病证名。一作瘈。指筋脉拘急,手足挛掣的疾患。《素问·玉机真脏论》:“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参见瘈疭条。
瘛病
编辑病名。《圣济总录》卷四三:“瘛病。论曰:《内经》谓病蛊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夫精属肾,筋属肝,脉属心,精盛则滋育诸筋,荣灌诸脉,故筋脉柔和。今风客于肾,病蛊出白,则精已亏矣。经所谓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者如此,其证筋脉燥急相引而瘛是也。治瘛病筋脉相引而急,建中汤方。”
瘛坚
编辑牵引拘急而坚劲。《灵枢·周痹》:“其瘛坚,转引而行之。
瘛疭
编辑证名。亦作瘈疭、痸疭。又称抽搐、搐搦、抽风等。指手足伸缩交替,抽动不已的病证。《灵枢·热病》:“热病数惊,瘛疭而狂。”《伤寒明理论》卷三:“瘈者筋脉急也,疭者筋脉缓也。急者则引而缩,缓者则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瘈疭。”多由热盛伤阴,风火相煽,痰火壅滞,或因风痰,痰热所致。治宜平肝熄风、清心泻火、祛风涤痰等法。亦有热伤元气者,四肢困倦,指麻瘛疭,宜人参益气汤。有脾胃虚弱者,呕吐泄泻,时作瘛疭,宜补中益气汤加桂枝、附子。有肝脏虚寒者,胁痛,眼目昏花,时时瘛疭,宜续断丸。有失血之后,气血耗伤,筋脉失养而瘛疭者,宜八珍汤加减。本证可见于外感热病、癫痫、破伤风等多种疾病。
冲
编辑①上冲,直上。《素问·示从容论》:“譬以鸿飞,亦冲于天。”
②要冲,交通要道。《灵枢·淫邪发梦》:“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
③盛。《灵枢·邪客》:“是谓因冲而泻,因衰而补。”
④冲击。《素问·至真要大论》:“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
⑤迎。《素问·解精微论》:“是以冲风泣下而不止。”
⑥深沉。《灵枢·五色》:“薄泽为风,冲浊为痹。”
⑦冲脉。《灵枢·五音五味》:“冲任之脉。不荣口唇。”
冲道
编辑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神道。见该条。
冲风泪出
编辑外障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本书认为:“此眼初患之时,盖因毒风入眼,遂乃泪出,拭却还生……宜服细辛丸、暖肺汤。”《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风泪初起冬月甚,久则冬夏泪蒙蒙,肝虚冷泪不疼赤,实则热泪肿红疼。”治法:虚症宜养血补肝,祛风止泪,用止泪补肝散加减;实证宜疏风清热散邪,用川芎茶调散加减。若有其他兼证者,再随证加减用药。临床上对两书的意见均可参考。
冲风泣下
编辑病证名。系指遇风流泪,甚则泪如雨下的病证。见《原机启微》。即迎风流泪。详该条。
冲服
编辑中药学名词。指一种药物煎服法。某些药剂无须煎煮,而是先放在碗内,把煎好的药物冲入,搅匀后服。散剂(如琥珀末、田七末、白芨末)、丹剂(如紫雪丹),小丸(如六神丸)、自然汁(如鲜藕汁),及某些药物(如芒硝),均需冲服。
冲服剂
编辑方剂学名词。
①药物制型之一。简称冲剂。将药物提炼成稠浸膏,加入矫味剂等,或加糖或不加糖,制成颗粒状内服制剂,用开水冲服。
②泛指不用煎熬的药,多属粉末状或精制品,可直接调入开水或药汁中服。如三七末、川贝末等。
冲疽
编辑病名。痈疽之发于脐上或腰背部者。《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又名中发疽、壅肾疮、脐上疽。指生于脐上二寸处之腹皮痈。多因心火炽盛,流入肾经所致。其证见局部高肿焮痛。其脓成速溃色黄稠者为顺,治宜清热解毒,可选用仙方活命饮治之,或以疮科流气饮。参见腹皮痈。若溃迟脓稀,并见七恶之证者为逆,治宜托里补虚之剂,证治参见流注条。又《疮疡经验全书》称:“冲疽者,生于腰肾也,发背骨作疮肿。”又名对脐,或名历肾,证治参见外痈条。
冲脉
编辑奇经八脉之一。出《素问·骨空论》等篇。其循行路线,所载多有出入。《针灸甲乙经》:“冲脉任脉者,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口唇。”本脉自小腹内起始,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之内,其外行者经腹股沟中央的气街(气冲)部,与足少阴肾经交会,沿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本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腹气逆而拘急,躁热,瘕疝,喘动应手,不孕,痿症等。
冲脉病
编辑冲脉所发生的病候。《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难经·二十九难》作“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又《灵枢·海论》称冲脉为血海。《灵枢·五音五味》:“血气盛而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针灸甲乙经》作渗灌)皮肤,生毫毛。今归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说明冲脉与生殖关系密切。其病候有月经不调,崩漏,不育,气逆上冲心等。
冲脉穴
编辑①冲脉交会穴。据《针灸甲乙经》等书记载,冲脉交会于任脉的会阴、阴交;足阳明经的气冲;足少阴经的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上、下巨虚)”;《素问·举痛论》:“冲脉起于关元。”王冰注:“言起自此穴,即随腹而上,非生出于此也。其本生出,乃起于肾下也。”
②指公孙穴。《针经指南》载:“公孙通冲脉”,为八脉八穴之一。
冲门
编辑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慈宫、上慈宫。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之会。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另说前正中线旁开4寸(《针方六集》);旁开4.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股神经,内侧为股动脉。主治腹痛,疝气,小便淋沥,尿闭,带下,产后血崩等。直刺0.5-1寸,避开血管。艾条灸5-10分钟。
冲气
编辑病证名。冲脉之气上逆的疾患。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因饮邪内伏,肾阳虚衰,冲脉之气挟饮上逆所致。证见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伴见手足厥逆,小便难,脉沉微,或面热如醉,头晕目花等。治宜敛气平冲,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等方。参见气病条。
冲气犯肺
编辑病证名。冲脉病误治,冲气犯肺之证。《杂病源流犀烛·冲脉病源流》:“汗之气躁而逆,故衄渴,苦烦,气隔,饮水即吐。下之津液内竭而不下,故咽燥鼻干,头眩心悸。皆冲气犯肺,肺受其害所见之症也,宜五苓散。”参见冲脉病条。
冲气犯肝
编辑病证名。冲脉病误治,冲气犯肝之证。《杂病源流犀烛·冲脉病源流》:“汗之伤血而引肝上逆,故头眩,汗不出,筋惕肉瞤。下之伤气,故腹内拘急,食下动气反剧,身虽有热,卧则欲蜷。皆冲气犯肝,肝受其害所见之症也,宜防风白术牡蛎汤。”参见冲脉病条。
冲气犯肾
编辑病证名。冲脉病误治,冲气犯肾之证。《杂病源流犀烛·冲脉病源流》:“汗之必寒起,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晕恶寒,食则反吐,谷不能进。下之腹胀满,卒起头晕,食则清谷不化,心下痞。皆冲气犯肾,肾受其害,且肾主五液,汗下则五液耗,故见如是等症也,宜大橘皮汤。”参见冲脉病条。
冲气犯心
编辑病证名。冲脉病误治冲气犯心之证。《杂病源流犀烛·冲脉病源流》:“汗之气逆上冲,正在心端。下之掌握热烦,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皆冲气犯心,心受其害。且汗下则心液泄,故见如是等症也。宜甘李根汤。”参见冲脉病条。
冲任不固
编辑病因病机学名词。指妇女冲任二脉受损,气血两虚,虚不固摄的病机。症见崩漏、带下,流产等。参冲任损伤条。
冲任损伤
编辑病因病机学名词。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与肝、肾、气、血关系密切。房室劳伤、孕育过频等易损伤冲任。症见月经不调,小腹疼痛,腰酸,崩漏,习惯性流产或不孕等。
冲疝
编辑病名。中医学疝证之一种,《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多因寒湿之邪,郁结为热,复为寒邪所袭而发。证见少腹疼痛,痛引睾丸,其气上冲于心而痛,大小便不利等。治宜理气散寒之剂,可选天台鸟药散加铁锈水调服;甚者可用禹功散加炮姜、枳实、青皮等散寒理气之品。
冲头痛
编辑病证名。后世亦称正头痛。《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东医宝鉴·外形篇》:“足太阳之脉,上额交巅,直入络脑,别下项。其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即正头痛也。”参见正头痛条。
冲为血海
编辑冲,指冲脉;血海,指十二经脉之海。冲脉是十二经脉气血会聚的要冲,有调节诸经气血的作用,故称。《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王冰注:“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冲小
编辑脉学名词。指脉冲细弱。《灵枢·本脏》:“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
冲阳
编辑①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会原、会骨、趺阳。属足阳明胃经。原穴。在足背最高处,当(母)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深神经,并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主治头痛,牙痛,口眼歪斜,胃脘痛,足背肿痛,足缓不收等。直刺0.3-0.5寸,避开血管。艾条灸5-10分钟。
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迎香。见该条。
冲阳脉
编辑脉学名词。切诊部位之一。即趺阳脉。《素问·至真要大论》:“冲阳绝,死不治。”见趺阳脉条。
冲要节
编辑病名。痈疽之发于小指近掌节处者。出《疡医大全》卷十九。证见手小指近掌节部焮赤、肿痛,名曰冲要节。证治参阅掌心毒条。
冲阴
编辑病证名。冲,上冲;阴,指脑。冲动上传于脑。《素问·解精微论》:“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冲阴则志去目。”王冰注:“冲,犹升也,……阴,脑也。去目,谓阴阳不守目也。”
冲真子
编辑宋代医家。原名佚,生平履贯欠详,尝着《内经指微》十卷,未见行世。
冲浊
编辑诊断学术语。冲,深重,指色泽深沉晦浊。《灵枢·五色》:“冲浊为痹。”张景岳注:“痹病在阴,肉骨受之,故色冲而浊。”
舂杵
编辑正骨器械之一。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有:“肩胛上出臼,……须用舂杵一枚,小凳一个。令患者立凳上,用杵撑在下出臼之处,或低,用物簟起;杵长则簟凳起。令一人把住手尾,拽去凳,一人把住舂杵,令一人助患人放身从上坐落,骨节已旧窠矣。”此种复位法可用于肩关节脱臼等症之治疗。目前临床已较少采用。
虫
编辑①泛指动物。《素问·五运行大论》:“其虫毛……其虫羽……其虫倮。”
②人体寄生虫。《灵枢·上膈》:“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
③通“痋”。疼痛。《素问·痹论》:“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虫斑
编辑病证名。发于颜面的一种浅色斑。相当于今之颜面糠疹。本病因饮食不洁,虫积内生,脾气失运,虫毒气滞郁于颜面皮肤而成。多发于儿童。面部白斑,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中间淡白,上覆少量灰白色糠状鳞屑,即单纯糠疹。亦有在巩膜出现蓝斑,呈三角型、圆形或半月型。虫斑可作为诊断蛔虫病的参考。
虫病
编辑病名。因虫所致各种疾患。《景岳全书·杂证谟》:“或由湿热,或由生冷,或由肥甘,或由滞腻,皆可生虫,非独湿热已也。”《证治汇补·虫病章》:“凡虫症,眼眶鼻下必带青色,面上痿黄,或生白斑,或见赤丝,唇疮如粟,或红而肿,或缓而痛,饮食减少,肌肉不生,睡卧不安,肠鸣腹痛,口吐清水,目无睛光,甚则沉沉寒热,肚大青筋,或为鬼胎血鳖。”又“好食茶叶、生米、草纸怪异之物,当因倦少食,今反饮食如常,形健不渴,悉属虫症。”治用化虫丸、追虫丸、遇仙丹等。参见九虫病、狐惑等条。
虫病似痫
编辑病证名。指蛔虫扰窜胆胃而致剑突下攻痛,伴有口噤或哭叫等类似痫证的临床表现。《幼科发挥》:“虫病乃蛔虫攻其心痛也。发则目直视,口噤不言,或大叫哭,口中流沫涎水,面色或青或白,手足强直。宜急攻之。”类似胆道蛔虫病。用牛黄丸,苦楝根皮煎汤服下;亦可用乌梅丸煎汤服。
虫齿
编辑出《肘后方》。即龋齿。详该条。
虫鼓
编辑病证名。因虫积所致鼓胀之证。《石室秘录》卷六:“虫鼓,微小腹作痛,而四肢浮胀不十分之甚,面色红而带点如虫蚀之象,眼下无卧蚕微肿之形,此时虫鼓也。”参见虫胀、虫积腹胀条。
虫积
编辑病证名。腹内虫多积聚成块的病证。亦称九虫积。虫积,腹痛多在脐周,时作时止,或腹中有块,不坚硬,推时能动,面黄肌瘦,时吐苦水、清水,或睡时流涎,脘腹膨大等。《古今医统》卷六:“九虫积,腹中不时作块痛,面青,口吐青水。”《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虫积,饮食积聚,变化生虫,时呕清水苦水,常生腹中咬痛也。”治宜驱虫消积。可用槟榔、雷丸、芜荑、榧子、使君子等药,或化虫丸、平安万应丸、乌梅丸等方,本证见于肠寄生虫病。
虫积腹痛
编辑病证名。肠寄生虫积聚所致的腹痛。见《症因脉治》卷四。症见腹中有块,块或扛起,痛而能食,时吐清水,或下长虫,面见白点,唇无血色,或爱食一物,肚大青筋。治宜驱虫,用使君子散、乌梅丸、雄黄槟榔丸等方。腹中有块,秘方万应丸;时下长虫,用化虫丸;日常调理宜用健脾消积之药。参见腹痛、虫痛条。
虫积腹胀
编辑证名。虫积肠内所致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虫积腹胀之症,肚大青筋,腹皮胀急,反能饮食,或面见白斑黑点,或喜食一物,或腹起块扛,大便偶见长虫。”治宜驱虫,用万应丸、使君子丸等。参见腹胀、虫积条。
虫积经闭
编辑病证名。经闭证型之一。出顾膺陀《妇科集》。指因虫积而致经闭者。症见经闭而面色垢黄,多食善饥,或嗜食泥土、生米,皮肤不润,脐腹时痛而按之有块,此因虫积于内,耗伤阴血所致。治宜先予驱虫,继以扶脾胃、补气血,用《妇科集》雄砂丸、万应丸。
虫积胀
编辑即虫胀。见《医学入门·鼓胀》。详虫胀条。
虫瘕
编辑病证名。寄生虫结聚肠中所致的瘕病。《灵枢·厥病》:“肠中有虫瘕及蛟蛕,皆不可取以小针。心肠痛,憹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类经·针刺类》:“此言虫瘕在肠胃中,亦为心腹痛也。”“虫瘕之证,其痛则懊憹难忍,或肚腹肿起而结聚于内,或往来上下而行无定处,或虫动则痛,静则不痛而有时休止,或腹热喜渴而口涎出者,是皆蛟蛔之为患也。”本证与虫积类似。详瘕病条。
虫疥
编辑病名。疥之可见细虫者。出《疡科选粹》卷六。多因肝经风盛为虫所袭而发。证多发于手指缝间,瘙痒剧烈,奇痒难忍,搔抓虽甚而不知疼痛,久则可见手掌、指缝间生有细虫。证治参见疥疮,或治以内服芦荟丸,外搽蛇床子散。
虫渴
编辑病证名。指消渴病兼有虫证者。《类证治裁·三消》:“有虫渴,脏腑生虫,耗津液而成消渴,苦楝子汤。”
虫瘤
编辑病名。瘤体内之有虫者。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该书认为多因忧思而气结,兼湿热瘀浊不化而成。其证多生于胁下等处,可见瘤体内有虫,治以外治为主。此证较罕见。
虫入耳
编辑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系指各种昆虫误入外耳道。应立即设法取出之。宜先选用油剂、葱汁、大蒜汁或氯仿液等滴耳,将昆虫杀死后取出,取出时切勿损及鼓膜。
虫兽伤
编辑病因学名词。致病因素之一。指虫兽等各类动物伤害人体,如蛇伤、犬咬伤、昆虫螫刺伤等。《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虫兽螫伤
编辑病证名。早于汉墓出土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已有:蛇啮、虫蚀、蛭蚀、犬噬人等记述。《疡科证治准绳》卷六专列有虫兽螫伤。即诸种昆虫、兽类之咬伤人体而为病者。证见各详有关条。
虫痛
编辑病名。因肠内虫扰动所致脘腹疼痛。其证心嘈腹痛,或上攻心如咬,饥则痛,得食痛甚,饱即安,时痛时止,以手按腹即止(《医碥·虫》)。《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五治以苦楝根之类。先以肉汁及糖蜜食下,引虫痛向上,然后服用驱虫药。《医学入门·腹痛》:“虫痛,吐水定能食,虫痛,肚大青筋,往来绞痛,痛定能食,发作有时,不比诸痛停聚不散,乌梅丸、化虫丸。”参见九虫病、蛔虫病条。
虫吐
编辑病证名。蛔虫所致的呕吐。《医学入门》卷五:“虫吐时常恶心,胃口作痛,口吐清水,得食暂止,饥则甚者,胃中有蛔也。”治宜和胃驱虫,用二陈汤加苦楝根、使君子、白术、乌梅、槟榔等。参见吐蛔条。
虫痫
编辑病证名。因肠寄生虫而引起的痫证,多见于小儿。《本草纲目》:“胃寒,虫上诸证,危恶与痫相似,用白芜荑、干漆烧存性等分为末,米饮调服。”或用囊虫丸。
虫心痛
编辑病证名。虫扰所致的心痛。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六:“诸虫在人身中,若府藏平调,则自安其所,若藏气虚弱,或因食肥甘过度,致动肠胃间诸虫,其虫往来上攻于心络,则令人心痛。”其症痛有休止,腹中热,喜吐涎出。《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曰虫,必面色青黄有白斑,唇红,能食或食后即痛,或痛后即能食,或呕哕涎沫,或吐青水。”(《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可用乌梅丸、芜荑散、万应丸、妙应丸等方。中气伤者,宜调中气。参见心痛、蚘心痛等条。
虫牙痛
编辑病名。指齿牙蛀蚀间或食物残渣嵌于龋孔而致疼痛。《沈氏尊生书》卷二十三:“虫蛀痛,由饮食余滓积齿缝间,腐臭之气淹渍,致齿龈有孔,虫生其间,蚀一齿尽,又蚀一齿。”宜以五倍子、胡椒研末为丸,塞蛀孔中。常保持口腔清洁。参见牙痛条。
虫胀
编辑病证名。由肠寄生虫所致的腹胀。亦称虫积胀。证见腹胀,嗜食异物。《证治汇补·胀满章》:“虫胀者,腹痛能食,善吃茶叶盐土等物。”《医学入门·鼓胀》:“虫积胀,腹痛,善吃茶盐之物。千金散、雷公丸、小儿使君子丸。大人虚者,木香槟榔丸、灵槟散、化虫丸。”参见胀病条。
虫痔
编辑病名。肛门痔而兼有蛲虫感染者。《千金要方》卷十八:“蛲虫居胴肠之间,多则为痔。”《疡科选粹》卷五称:“侵淫淫烂,岁积月累,蚀肠穿穴者为虫痔。”治宜内服猬皮丸,或黑玉丹。外用杀蛲虫之剂。
虫疰痢
编辑病名。见《痢证汇参》卷四。即蛊注痢。详该条。
崇骨
编辑经外穴名。出《针灸集成》。别名椎顶、太祖。在后正中线上,第6颈椎棘突下缘。主治感冒,咳嗽,疟疾,项强,及支气管炎,癫痫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崇实堂医案》
编辑医案著作。一卷。清·姚龙光撰。首列“刍言”数条,阐发“医者以认症为最要”,强调医生治病需“目见、耳闻、口问、手诊四事合参”。而对医界不重四诊、忽视辨证的陋习予以批评,其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间有妇产、儿科治案。分析病因、病证较细致,但其叙述又过于烦琐。现存稿本、初刊本及《三三医书》本。
抽搐
编辑证名。手足频频伸缩抽掣之证。瘛疭的别称。简称搐。《医碥》卷四:“抽搐者,手足频频伸缩也。”《伤寒明理论》卷三:“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瘛疭,俗谓之搐者是也。”详瘛疭条。
抽筋痧
编辑病证名。痧证见两足抽筋疼痛者。《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抽筋痧,两足筋抽疼甚,忽一身青筋胀起如筋粗。”外治宜放毒血,内治服丁香阿魏丸等。参见痧条。
抽气拔罐法
编辑拔罐法之一。使用底部有橡皮活塞的特制拔罐,操作时先以罐口贴附于治疗部位皮肤,再用吸引器或注射器从罐底活塞处抽成负压,使罐吸着于皮肤上以治疗疾病。该法吸附力较强,并可随时调节负压大小。
抽添法
编辑针刺手法名。抽,意为上提;添,意为按纳。其法与纳气法类似。先紧按慢提九数,得气后,慢慢转换针向,多用提按(或当呼气时按纳,吸气时上提)使气到病痛部位再直起针向下按纳。用于瘫痪、半身不遂等症。《金针赋》:“抽添之诀,瘫痪疮癞,取其要穴,使九阳得气,提按搜寻,大要运气周遍,扶针直插,复向下纳,回阳倒阴。”《针灸问对》解释:“抽添法:针入穴后,行九阳之数,气至,慢慢转换,将针提按,或进或退,使气随针到于病所。”又:“取其要穴,先行九阳之数,得气,随次按添,就随吸提抽。”
瘳
编辑病愈。《素问·痹论》:“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愁
编辑焦心、忧虑。《灵枢·本神》:“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又“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
愁气
编辑病证名。七气之一,属认知障碍性疾患。《诸病源候论·七气候》:“愁气,则喜忘不识人,置物四方,还取不得去处,若闻急即手足筋挛不举。”参见七气条。
稠痰
编辑痰证之一。《不居集》卷十七:“稠痰,饮食衣褥过厚,火蒸津液成痰稠浊,又有火郁于心肺。”临床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化痰药宜选用栝楼、半夏、海浮石、贝母、竹茹、五倍子、诃子等,热痰则宜选用黛蛤散等方药。参见痰证条。
丑
编辑㈠(chǒu,音瞅)
①地支的第二位。常用以纪年、月、日、时。
②牛的替字。如“丑宝”。
㈡“丑”的简体字。恶劣;不美。《素问·方盛衰论》:“知丑知善。”
丑未主土
编辑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丑未主湿土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丑未之上,太阴主之。”所指即为太阴湿土。
臭
编辑①泛指各种气味。《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臭臊。”《素问·腹中论》:“病至则先闻腥臊臭。”
②用鼻子闻气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之臭。”
臭毒头痛
编辑病名。臭,通嗅。因嗅吸污毒气体引起的头痛。见《证治准绳·杂病》。《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有臭毒头痛,必烦闷恶心,宜炒香附一味煎。”亦有兼腹部疼痛者,亦辨别毒气性质进行救治。参见头痛条。
臭田螺
编辑病名。《外科正宗》卷四:“此患多生足趾脚丫,随起白斑作烂,先痒后痛,破流臭水,形如螺靥。”即指脚气疮。治疗详见该条。
臭息
编辑肾疳五证之一。指牙疳患者口气臭秽。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出白
编辑证名。《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白蛊。”王冰将“出白”解作“溲出白液”,亦有谓与“白淫”义同。参见便浊、白淫条。
出黄如糜
编辑证名。泻下粪便色黄如糜糊状。为热迫肠道所致。《灵枢·师传》:“肠中热则出黄如糜。”参见热泻条。
出形紫黑
编辑病证名。出《幼科全书》。痘疹见形的重证。痘疮已出见形之初,应视其痘的根窝,以辨别其轻重。如形充肥、色红活者,为气血和畅,毒气发越的吉兆。若见形扁而塌,色枯而黑者,此为内外毒气壅遏,营气不能流畅所致。常伴有喘急,躁烦,大便秘结等。治宜解毒活血,用《证治准绳》七物升麻丸。若痘点转红活,用紫草饮。若痘点反见干黑者,多属危症。
出针
编辑将针从刺入的穴位内拔出。出《灵枢·厥病》。又称引针、去针、发针、拔针、退针,俗称起针。《流注指微赋》中指出:“出针贵缓,急则多伤。”目前一般是一手持消毒干棉球于针旁皮肤上,另一手轻转针体,轻轻退出。对于刺入较深的针,可分段退出,避免快速猛抽,以免引起出血和疼痛。如出现弯针或折针时,处理方法见各该条。
出针法
编辑将针从穴位内退出的方法,又称起针、拔针、排针、发针。一般是一手拿干棉球按住针孔旁的皮肤,一手略为转动一下针体后轻轻退出。对于刺入较深的针,可分段退出,不要过快地用力猛抽,以免引起出血和疼痛。《流注指微论》:“出针贵缓,急则多伤。”《刺灸心法要诀》:“如欲出针,须待针下气缓,不沉不紧,觉轻动滑动,方以右指捻住针尾,以左手大指按其针穴及穴外之皮,令针穴门户不开,神气内存。然后拔针,庶不致出血。”
出爪亮翅
编辑导引功法名。方法为:两手上举过顶,足尖着地,十指用力张开,然后两手左右分开而下,足跟着地,再推手向前,用力握拳后收回至两腰部。《易筋经》:“掌向上分,足趾拄地,两胁用力,并腿立直,鼻息调匀,目观天门,牙咬,舌抵上腭,十指用力,腿直,两拳收回,如挟物然。”
初潮
编辑名词。亦名天癸水至、首经、天癸水等。指女子第一次来月经。
初持
编辑刚开始诊脉。《难经·五难》:“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诊家枢要》:“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亦心肺之应也。”
初关
编辑见《片玉心书》。即风关。详该条。
初生便血
编辑病证名。小儿初生七日内,大小便有出血者,一般多为胎气热盛所致。治宜清热止血,用地黄汤加减。
初生不尿
编辑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婴儿出生后,一般在36小时内初次排尿。如果出生后两天,仍无小便,即为此症。除由于缺肾或尿道畸形外,大多由于胎热蕴于膀胱,或禀赋不足,膀胱气化不行所致。蕴热者,治宜清热利尿,用导赤散。胎禀不足者,宜益气利尿,用春泽汤。
初生不乳
编辑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婴儿出生12小时后,在并无兔唇等先天性缺陷的情况下,不能吮乳。元气不足者,息弱声低,无力吮乳,宜培补元气,先进独参汤,继进四君子汤;脾胃虚寒者,面白肢冷,曲背啼哭,声音低微,宜温中健脾,用理中汤加减;秽热郁积者,烦啼声粗,腹膨便秘,宜清热逐秽,用小承气汤加黄连。
初生不啼
编辑病证名。出《全幼心鉴》。又名寤生、梦生、闷脐生、草迷、婴儿哭迟。均属新生儿窒息。多由难产,或寒气内迫,导致小儿气闭,不能啼哭,甚至气绝而闷死。其症轻者,唇口青紫,呼吸微弱;重者,颜色苍白,手足发冷,呼吸极微。气闭不通者,尽快将口中羊水清除,将儿倒置,用手轻拍儿背,便可回苏而发出啼声。如因寒闭,可用棉絮包裹,暂不断脐,以艾条或纸捻蘸油点火,温灸脐带,暖气入腹,寒气一散,自能啼哭,然后再断脐。气绝不啼,属重症,除用上述方法救治外,还需配合人工呼吸及注射中枢神经兴奋剂等抢救。
(拼音C)第八篇
编辑初生儿阴道出血
编辑指女婴初生数日后阴道出血,血量不多,仅足点染尿布,类似成人月经,而无其他症状者,一般不须治疗,数日即愈。
初生脚气
编辑病证名。小儿初生即见全身水肿,尿量减少,体温低下,吮乳无力,反复呕吐,肢体柔软,终日睡眠,啼声低弱,或生后尚啼,次日起即不啼。以上症状与母亲脚气同时出现。一般只须改变乳食,如换以牛奶、蛋黄、豆粉、代乳粉或健康妇女的乳汁等。即可不吐,尿量渐增,水肿随于数日内退尽,余症也全消失。如病久,出现冲心、抽搐等,预后多不良。
初生口噤
编辑出《全幼心鉴》。即脐风。详该条。
初生两肾缩
编辑病证名。指男婴初生时双侧睾丸上缩。如因受寒所致,可用硫黄、吴茱萸、大蒜同研,涂于腹部,再以蛇床子煎汤淋洗熏之;亦可配合灸法,用艾条灸关元、气海等穴。
初生目闭
编辑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小儿初生目闭不开,多因胎热蒸脾所致。眼胞属脾,脾之脉络为热所壅,故症见眼胞赤肿,不能睁开。热盛者,并有面红唇燥。治宜清热泻脾,用生地黄汤,或用人乳蒸黄连,滴儿口中,并点眼。
初生目烂
编辑病证名。指新生儿眼睑红肿,糜烂。《幼幼集成》:“小儿生下眼胞赤烂者,由产时拭洗不净,以致秽恶浸渍两目角,故两目赤涩,至长不瘥。”治宜清热解毒,内服生地黄汤,外用人乳浸真金散点眼。
初生乳核
编辑病证名。指初生儿乳房肿大及泌乳的现象。男女婴儿均可出现,系禀受母体冲任之气上溢所致。切忌挤压以免感染,任其自然,一至二周即可消失,但亦有至三月之久才消退者。
初生拭口
编辑又名拭口法、拭秽法。见《备急千金要方》。初生婴儿口中常含有秽液,《备急千金要方》认为“若不急拭,啼声一发,即入腹成百病。”必须乘其啼声未出,争用手指裹以消毒软棉,予以拭净,可避免一些病证的发生。
初生啼哭不止
编辑病证名。小儿初生,日夜啼哭不止,多因心肝有热。肝热者,大叫大哭,宜清肝热,用石决明、生甘草、灯心草煎汤喂之。心热者,面红尿赤,宜清心热,用淡竹叶、白通草、生甘草煎汤喂之。
初生吐乳
编辑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小儿初生偶然作吐,吐量不多,一般不属病态。如果呕吐不止,或进乳即吐,可由初生拭口不净,秽液内拭;或胎前寒热偏盛;或产时外伤等原因所致。根据起病缓急,呕吐与哺乳的关系,辨别寒热虚实,随证施治。
初生无皮
编辑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生下无皮,除由早产发育未全所致者外,多由父母素患梅毒遗传而来。症见上半身或下半身赤烂,甚至色带紫黑,尤以鼻沟、肛门、阴囊等处更为明显。若属早产者,多为遍身红嫩光亮,面色发白,四肢不温。治宜调补气血,用当归饮,外用糯米粉扑之。梅毒遗传者,宜清解胎毒,用换肌消毒饮,外敷清凉膏、鹅黄散。
初生下吐
编辑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初生小儿腹泻与呕吐并见。多由哺乳过早、过量,或感寒热之邪,扰及胃肠所致。治宜节制乳食。轻者,减少乳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乳量。重证,应禁食,给予静脉输液等治疗。
初虞世
编辑宋代医家。字和甫,居于灵泉山(今河南襄城),后为僧人。深研《素问》、《难经》,每有卓识。着《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简称《养生必用方》、《初虞世方》。另有《尊生要诀》,二书均佚。唯前书有若干佚文为《证类本草》所引用。
初孕大热
编辑病证名。指怀孕初期出现发热的现象。《女科秘宝》:“初孕自发大热,服凉药更甚,此胎之虚热也,服四物汤再加人参、附子。”
初之气
编辑运气术语。每年主时六气的第一气。《素问·六微旨大论》:“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为厥阴风木之气,主春分前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亦即由大寒至春分,包括立春、雨水、惊蛰三个节气。参主气条。
除中
编辑病名。胃气败绝,本当不能食,而反能食之证。多因病情进展或误治所致。《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治用人参、附子等回阳救逆。
锄刀
编辑眼科手术器械名称。见《审视瑶函》,系由钢铁制造,用以割除攀睛胬肉、眼部赘生物的器械。因似锄形,故名锄刀。
储储
编辑骄傲自满的样子。《灵枢·通天》:“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张介宾注:“储,蓄积貌,盈盈自得也。”
褚澄
编辑南北朝时南齐医家。字彦通,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尚宋文帝女庐江公主而拜驸马都尉。后尝任吴郡太守。善诊病,凡病者均不分贵贱而审其乡壤、风俗、精神苦乐、方土所宜等,然后命药。其著作有《杂药方》,已佚;另有《褚氏遗书》,据考为后人所讬。
褚该
编辑南北朝时期医家。字孝通,阳翟(今河南禹县)人。自幼聪颖谨厚,尝仕梁为武宁王府参军。后仕周而为右光禄大夫,兼精医术,又授医正上士。后名医许爽殁,该更有医名,仅在姚僧垣之下。医德高尚,不自矜,有请者,皆赴救。子传其业。
《褚氏遗书》
编辑医论著作。旧题南齐·褚澄编。本书系唐朝人从褚氏椁中发现石刻整理而成。宋嘉泰年间刊行流传。全书共分为受形、本气、平脉、精血、津润、分体、余疾、审微、辨书、问子10篇。内容简短,多据《内经》理论加以阐述发挥。本书体现了作者重视精血、津液学说。其中对血证及妇科病证治的见解,为后世医家所重视。本书收入《六醴斋医书》中。
处
编辑㈠(chǔ,音础)
①部位。《素问·离合真邪论》:“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
②居住。《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乐野处而乳食。”
③诊治、决断。《素问·三部九候论》:“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
④开写处方,引申为用药。《伤寒论·序》:“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⑤指穴位。《灵枢·癫狂》:“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
㈡(chù,音怵)处所。《灵枢·百病始生》:“气有定舍,因处为名。”
怵惕
编辑证名。恐惧惊骇之证。怵,恐惧之意。惕,惊骇之状。因七情内伤所致。《灵枢·本神》:“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详见惊、善恐条。
绌(chù怵)急
编辑屈曲挛急。《素问·举痛论》:“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
搐
编辑①惊风八候之一。详该条。
②即惊风。《幼幼集成》将急惊、慢惊、慢脾易称为误搐、类搐、非搐。详见各条。
搐搦
编辑证名。
①指四肢抽搐(或两腕握固、腰膝挛缩,或十指开合、肌挛)《医碥》卷四:“抽搐者,手足频频收缩也。”或言抽搐者搦,谓十指频频开合,两拳紧捏也。”
②指瘛疭。王肯堂指出抽搦系瘛疭之俗称。(见《证治准绳·伤寒》)参见瘛疭条。
触恶
编辑病名。即霍乱之俗名。《证治要诀》卷一:“霍乱之病,挥霍变乱,起于仓卒,与中恶相似,俗呼为触恶。”参见霍乱条。
触经感冒
编辑病名。见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多因经期感受风寒之邪,营卫失调,证见经行周身疼痛,手足麻痹,寒热,头痛目眩等。治宜辛温解表为主。方用五积散类。
触经伤寒
编辑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经期误食生冷,忽然遍身潮热,痰气急满,恶寒身痛,四肢厥冷者,名为触经伤寒。治宜辛温解毒。方用五积散之类,或酌情用厚朴、陈皮、茯苓、白芷、枳壳、川芎、半夏、香附、苍术、柴胡、干姜、青皮、肉桂、紫苏梗、地骨皮等。
触伤真气证
编辑病名。指因外伤碰撞而致内障者。《证治准绳·杂病》:“乃被物撞伤:而目珠痛,痛后视复如故,但过后渐觉昏冥也。盖打动珠中真气,络涩滞而郁遏,精华不得上运,损及瞳神,而为内障之急,若初觉昏暗,速治之,以免内障结成之患;若疾已成,瞳神无大小欹侧者,犹可拨治。”属惊震内障,参见该条。
触诊
编辑治疗学名词。系诊法之一。又称按诊。用手对病人体表进行触摸按压,以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痞块或其它异常变化,从而获得诊察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包括按肌表、按手足、按胸腹、按额部、按俞穴等。
揣(chuǎi)
编辑①推测。《灵枢·外揣》:“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
②按摩;切按。《灵枢·百病始生》:“其着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
揣法
编辑针刺辅助手法名。指揣摸穴位。《针灸大成》列作下手八法之一。“揣而寻之,凡点穴,以手揣摸其处。”指在针刺之前,先用手指揣摸病人肢体以探索穴位,随后下针。
踹
编辑①足跟。《素问·气交变大论》:“其病内舍腰脊骨髓,外在溪谷踹膝。”
②与腨同义。腨,(骨行)后软骨处,即俗称小腿肚者。《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
踹地生
编辑产科名词。见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卷五。即倒产。详该条。
川椒饼灸
编辑灸治中间隔灸的一种。川椒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花椒的干燥果皮。制成药饼,用于灸治。《肘后备急方》疗一切毒肿疼痛不可忍者,“搜面团肿,头如钱大,满中安椒,以面饼子盖头上,灸令彻,痛即立止”。《古今医鉴》:“治一切心腹、胸、腰背苦痛如锥刺方:花椒为细末,醋和为饼,贴痛处,上用艾捣烂铺上,发火烧艾,痛即止。”
穿板龟
编辑病名。指涌泉疽而见焮肿有痒感者。出《外科真诠》卷上。
穿板疽
编辑病名。指痈疽生于足心处者。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涌泉。详见该条。
穿鼻
编辑经外穴别名。出《刺疔捷法》。即上迎香。参见该条。
穿边天蛇
编辑病名。指手心毒偏于掌边者。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三。见手心毒条。
穿裆发
编辑病名。指痈疮生于会阴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外科大成》卷二有:“生穷骨穴,即阴器之底也,色赤焮肿……”参见悬痈条②。
穿裆漏
编辑病名。属复杂性肛漏之一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该漏管可通向会阴部,如进一步可穿透阴囊。治宜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证治可参见肛漏条。
穿埂毒
编辑病名。指手心毒见于掌边者。出《外科大成》卷二。详见手心毒条。
穿埂天蛇
编辑病名。即手心毒偏于掌边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参见手心毒条。